2024-12-16 焦點.杏林.診間
搜尋
教育
共找到
2610
筆 文章
-
-
2024-12-13 醫療.心臟血管
輕忽身體「這數值」可能送命 北榮醫師呼籲 : 每天做這件事避免心血管急症發作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國人18歲以上罹患高血壓的人數約529萬人,盛行率高達26.8%。台灣高血壓學會教育委員會主委、北榮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鄭浩民表示,過去民眾對於高血壓不自覺或輕忽高血壓嚴重性,常發生急性的心血管併發症,像是心肌梗塞、中風等,如今高血壓造成的風險轉變為慢性病,像是心衰竭、腎衰竭等重要器官失能以及失智症等,無論是急症或慢性病,高血壓都是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危險因子,「可惜很多中年人沒有控制血壓的自覺,導致太晚介入治療,對身體造成重大傷害。」預防高血壓首先要提高自覺 只要認真控制就有機會逆轉控制血壓有三率,自覺率、治療率、控制率,第一步就是自覺。鄭浩民醫師說明 : 目前國內的自覺率大約6成,表現優於全球平均的4成,但還是有進步空間,近期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提出888三高防治計畫,透過健保系統找出8成有慢性病的20歲以上民眾,其中8成必須做疾病管理與生活習慣諮詢,預計有8成得到改善。而要避免因血壓問題造成的疾病風險,民眾首先要清楚自身的血壓數值。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有三高問題以及糖尿病,求診時了解到高血壓的風險後,在鄭浩民協助下,認真執行「高血壓生活型態調整-SABCDE原則」,九個多月減重近20公斤,血壓血脂血糖全部達標,原本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不但變健康還成為型男,至今維持快五年。鄭浩民強調只要提高健康意識,三高病患變成健康型男的例子不在少數。然而,初期高血壓沒有明顯症狀,除非上升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感,鄭浩民說,通常高血壓病患會感到頭暈,有些人覺得後腦杓會痛,或是感到心臟比較費力、稍微運動就喘,但高血壓常被說是無聲無息的沉默殺手,許多人完全沒有察覺症狀,所以,最好的預防就是定期測量血壓,若收縮壓超過120 mmHg應留意血壓值變化,而測量血壓超過130/80 mmHg則需諮詢醫療人員。過去曾有年紀愈大、血壓本來就會愈高的說法,他強調此為謬誤觀念,年紀不是血壓變高的理由,任何年紀的血壓標準值都相同。冬季好發心血管疾病 時時測量自己血壓數值更形重要最近氣溫降低,鄭浩民提醒,許多心臟科醫師都觀察到,冬天病患特別多,「尤其寒流期間,急診和加護病房多數都是心臟科的病人。」主要原因是氣溫下降造成血管收縮使得血壓上升,同時天氣冷民眾進補,吃進很多高鹽飲食也會導致血壓上升,此外,冬天下雨也會減少外出運動的機會,長期下來導致風險升高,尤其本來就有高血壓的民眾更需格外留意,除了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別忘了在家進行自我血壓管理,降低健康風險。以數位工具在家輕鬆控血壓為了守護國人的心血管健康,國健署推動建置血壓管理網絡計畫,由WaCare和台灣高血壓學會共同執行,民眾只需透過WaCare APP加入「高血壓防治網」,並且以「722原則」進行血壓量測、上傳血壓照片,就能每日收到量血壓提醒,以及客製化的健康建議。722原則就是連續7天量測、每天起床和睡前各量1次,每次量2遍,取其平均值,量測間隔應至少1分鐘。鄭浩民表示,過去民眾記錄血壓可能使用紙本,但現在運用數位平台記錄血壓變化相當便利,WaCare APP不僅提供衛教知識,最重要的是每天自動提醒,不需擔心忘記量血壓或遺漏紀錄,如果血壓數值會異常,還能連結就醫資訊。此外,目前在推廣期間還可賺獎金及參加抽獎,完成指定任務有機會獲得超商百元禮券、Garmin心率手環及iPhone15手機。前往高血壓防治網https://wacareweb.page.link/kiAP延伸閱讀 : 血壓高又不是嚴重的疾病不必在意? 錯!糖尿病、失智、中風都可能是因為它
-
2024-12-11 醫聲.健保改革
參與健保決策竟要靠抽籤 病團籲常設席次深化病友參與
新藥納入健保決策過程,經過醫療科技評估(HTA)、專家諮詢會議、共擬會,健保總額會議則由健保會討論決議。但前述機制均無正式病友委員席次,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病友是健保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共擬會病團應由列席轉為正式代表,健保會應設置常設病友席次,且病友參與應提前至專家諮詢會議階段。台灣病友聯盟今日與立法委員王正旭、陳昭姿、陳菁徽辦公室共同舉辦「病友權利 接軌國際 完善病友參與健保給付決策」記者會。與會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是健保會唯一病友代表,她表示,同事幸運抽中籤,自己才有機會成為病友代表,為病人發聲,任期今年屆滿,明年未必能再抽中,且抽籤充滿不確定性,病友在健保會發聲的代表性、穩定性均不足,盼政府深化病友參與機制。「病友參與流於形式,削弱病友參與健保決策的意義。」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表示,目前新藥審議機制無法反映病友的需求與處境,病友的意見表達,不僅在決定新藥核價、適應範圍的共擬會,更應往前延伸到討論臨床效益的HTA、專家會議,就自身經驗向專家說明新藥使用的利弊。基金會歷年來收集逾2600比病人意見,卻沒有正式管道,卻無法在核心過程被列入討論,讓健保決策過程缺乏病人視野與角度。健康效果暨醫療科技教育聯盟秘書長楊雯雯說,在健保會、共擬會缺乏常設病友席次的情況下,其決策結果經常是「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你冷,你不見得真的冷」,加拿大、澳洲及英國,都已透過制度化機制,推動病友參與健康照護政策,台灣仍停留在徒具形式的參與,未能將病友意見融入審議評估、諮詢環節,「這存在倫理問題。」吳鴻來表示,建議健保會增加病友代表席次,並設立常設席次,由台灣病友聯盟作為代表,聯盟由眾多深耕病權倡議之跨病別病友團體組成,該席次不單是代表自身團體,更是為整體病友權益發聲。立法委員陳菁徽表示,「以病人為中心」不該只是一句口號,健保署效法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成立「健康政策與醫療評估中心(CHPTA)」,卻學得四不像,NICE在醫療科技評估階段,就已納入病團意見,而近期有關CHPTA的公聽會中,也有專家提到,國內能做病友效益評估的專家學者,僅二、三位,審查量能遠遠趕不上。「你要決定我的命運,我就要爭取發聲的權利。」立法委員陳昭姿表示,受健保制度影響,台灣醫療行為與健保給付綁在一起,自己完全支持病友成為健保會、共擬會正式席次,沒有病人參與的醫療評估是不正確的,沒有以病人為出發點的決策,都不合乎人權。立法委員王正旭表示,用藥對病人造成的影響、副作用,都是重要的真實世界體驗與經驗,唯有病人能充分了解一項藥物的衝擊與影響,台灣應該接軌國際,在藥物納保的過程中,讓病友有機會表達意見,將資訊提供給專家學者作為參考。
-
2024-12-08 失智.大腦健康
預測80歲時失智的風險有多大 大型研究結果指出3件事最關鍵
大型研究發現,根據一個人60歲時候的生活方式,可預測80歲時失智的風險有多大。蘭德智庫3日發表「健康與退休研究」報告,綜合4.5萬名美國年長者20多年的健康資料,結論是:60歲的生活方式、基因學以及其他因素,可以準確預告80歲時的腦部健康。報告的領銜作者胡多米耶特(Peter Hudomiet)是蘭德公司的博士級研究員暨經濟學家。他說,60幾歲時,認知能力測驗得分很低、一般健康情況又差的話,晚年失智的可能性就大。胡多米耶特發現,60歲後沒有愛好、肥胖、不愛動,是預測以後罹患失智最準確的因素。此外,「我們另有令人驚訝的發現:教育,尤其是高中畢業以上的程度,有很大的保護作用;住在南部,失智的風險較大。」另一重要結論是:經常運動,有「心理刺激」嗜好的60初度老年人,認知能力退化的風險較低。反之,不愛動、對「心理刺激」沒啥興趣的人,到了80歲,失智的機率較大。過度酗酒也不利腦部健康。胡多米耶特指出,絕少運動、過度肥胖、酗酒過量或滴酒不沾等生活習慣,也是造成失智的重要因素。「這些發現凸顯行為、社交、基因等因素,對失智風險構成複雜的交互影響。」研究發現,長期性健康問題,如60歲前就有糖尿病、肥胖、中風等狀況,晚年失智的風險就大為提高。族裔或地域背景也有關係,例如,南部各州出生的人,失智風險較高;非裔與西語裔,因健保條件較差,失智風險也較高。他說,從教育、收入、財富、種族等社會經濟地位衡量,也見出失智風險的高下,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少、財富不多、少數族裔,都會提升失智風險。「不過,如果權衡教育與收入,種族的差異就消失了,這表示失智風險的高低,和社會經濟因素有關。」這是好消息,他說,因為只要能夠縮短社經地位的差距,就能縮小失智風險的差異。基因和年紀無法改變,但其他因素可以積極面對,例如,多運動、培養嗜好、主動社交、管理好長期疾病如糖尿病,就能常保腦部健康。少喝酒、健康餐飲、睡好覺,也有助降低失智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延伸閱讀 :這個數值長期過高會造成血管型失智 該如何預防?
-
2024-12-07 焦點.元氣新聞
【一起變老】不求兒子照顧 也不怕兒子不顧
唱著「愛的代價」、「忙與盲」的都會女子張艾嘉七十一歲了,她是讓九十七歲媽媽最安心的女兒,她說子女要明白父母經歷過哪些事,才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不了解就不明白該如何對待老後的父母。張艾嘉說,每個孩子的學習都從原生家庭開始,「你做得好,你做得不好,孩子看得清清楚楚。」她的孩子很清楚,「婆婆現在老了,媽媽是怎麼去照顧婆婆的。」至於未來孩子會不會像她照顧媽媽一樣照顧她?她並不要求,「可是我知道他們不會不管我。」電影是一種軟文化、軟教育,用一種所謂的娛樂的方式,打破現有思維,不讓人一直局限在刻板的觀念中。電影「女兒的女兒」,訴說三代母女不同的狀況,某種程度也希望提醒年輕人,要嘗試去理解、嘗試去溝通。張艾嘉從電影領悟,子女必須了解父母是經歷哪些事,才能成為現在的這個人。尤其現在成長於九○後、○○後的孩子,從小被保護得很好,不覺得要去理解別人,「他連朋友都不理解,他還會理解父母?」很難,但要去告訴他,而且「所有的父母都是孩子們最早的模範。」張艾嘉提到紀伯倫的「先知」,家長是弓,孩子是箭,家長提供好的環境與條件,把箭射出去後,「他們就是自己要有自己的路走」。她還是希望孩子自己學習,父母能做的就是做給他們看,自然的讓他們了解與學習。她有三個孩子,三個孩子看著她與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我相信他們也都看在眼裡」。《數位版看這裡 張艾嘉和自己的對話》張艾嘉曾經是個不運動的人,但她現在跑步和打坐。她說打坐讓她安靜下來,心也慢慢歸位,來看看她怎麼和自己對話,自在且自由。
-
2024-12-05 醫療.新陳代謝
新研究稱吃黑巧克力可降2型糖尿病風險?哈佛科學家這麼說
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4日刊出一項新研究,指吃黑巧克力與降低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該研究首席調查員、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營養與流行病學副教授孫琦(Qi Sun, 音譯)表示,這不代表黑巧克力是預防糖尿病的「靈藥」,但少量黑巧力的確能納入健康飲食的一部分。紐約時報報導,1980年代中期和1990年代初,研究人員開始研究三組以白人為主的專業醫療人士。超過19萬名參與者每四年填寫詳細的飲食問卷,回答多久吃一次巧克力。2006年和2007年開始,根據不同組別,研究人員調整問卷,詢問參與者每周吃黑巧克力與牛奶巧克力的頻率。他們追蹤參與者長達34年的健康狀況。這段時間,近1.9萬名參與者罹患二型糖尿病。在調整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如運動、飲酒、抽菸和整體飲食健康程度,以及年齡和家族糖尿病史後,研究人員發現,每周至少吃五分任何類型巧克力的人,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很少或從不吃巧克力的人低10%。深入研究近11.2萬人提供所吃的巧克力類型數據之後,研究人員更發現:每周至少吃五分黑巧克力的人,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個月內吃黑巧克力的人低21%。後續分析也顯示,吃牛奶巧克力的參與者並未受到保護。研究人員說,事實上,他們在研究期間更有可能增加體重。杜克大學醫學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和營養學部門教授史普拉特(Susan Spratt)表示,儘管該研究規模龐大且設計良好,但不能證明因果關係。也許那些吃黑巧克力的人在其他方面更健康,例如可能運動更多、飲食更健康,或必要時更傾向就醫。孫琦與共同作者也指出,研究對象主要是白人與受良好教育者,所以結果可能不適用所有人。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孫琦表示,黑巧克力含有較多可可,可能是健康益處的關鍵。塔夫茨大學「食物即良藥研究所」主任暨心臟科醫師莫扎法里安(Dariush Mozaffarian)解釋,可可富含纖維以及類黃酮。部分研究顯示,類黃酮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並可能幫助擴張血管。一些小型、短期臨床試驗顯示,攝取黑巧克力或可可能降低血壓、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和胰島素阻抗。兩項因素都影響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莫扎法里安完全支持將黑巧克力納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他表示最好選擇至少含有70%可可的種類,更好的選擇是堅果裹黑巧克力,因為堅果也含有植物營養素、有益的脂肪和纖維。「人們常覺得健康飲食就意味著吃難吃的東西。但許多美味的食物也是健康的。黑巧克力就是很好的例子。」莫扎法里安表示。孫琦表示,最近幾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黑巧克力的鉛和鎘含量令人擔憂,需要進一步研究來了解這種潛在的健康風險。然而,這些研究指出,每天吃大約1盎司(約31公克)的黑巧克力對多數成年人來說是安全的,孕婦則可能需要更謹慎。
-
2024-12-04 失智.失智專題
2024失智永續論壇/失智友善領頭羊 嘉義縣提前達888目標
「2024失智症永續照護新未來國際論壇」聚焦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失智症早期診斷到照護的最新趨勢。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在論壇中以「嘉義縣失智症防治創新成果亮點分享」為題,提到嘉義縣是全台老化速度最快的縣市,並已在今年實現全國「2025失智友善777」目標(即7成失智症者確診率、7成家庭獲得支持、7%民眾對失智症具正確認識),成為全台失智友善的領頭羊。領先全台,優先達標「失智友善888目標」趙紋華指出,嘉義縣是台灣老化速度最快的縣市,65歲以上人口比例高達20%以上,而6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8%罹患失智症。截至今年6月,嘉義縣已確診8686位失智症者,確診率高達87.73%。失智症防治對於高齡化社會而言,不僅是醫療挑戰,更須要社會支持與資源的整合。嘉義縣透過「宣導、診斷、照護」三大策略,在「2025失智友善777」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失智友善888」,即87.73%的確診率、超過70%的家庭獲得支持與訓練,以及讓8%的縣民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由社區活動和校園教育,深入民眾生活,提升對失智症的理解。創造失智友善社區,讓當地力量融入失智防治趙紋華表示,在資源相對匱乏的「老人鄉」,如六腳鄉、鹿草鄉及義竹鄉等,推出「失智整合照護模式」,試辦結合普篩、到宅服務與個案管理的「一條龍」服務,為高風險族群提供完整服務,推出後已篩檢1223人,其中確診112人,成功發掘過去未曾被診斷出的潛在病例。嘉義縣以社區為基礎,打造失智友善環境,包括29處失智據點及273個C據點,並透過廟宇文化活動、阿好嬸長照舞台劇與微電影等創意宣導方式,深化社區對失智症的認識;同時與警局、郵局合作,首創「綠衣失智友善天使」計畫,培訓郵務士協助辨識疑似失智個案,成為失智友善社區的關鍵力量。照顧失智症母親,深知照顧無力之苦趙紋華在演講中,特別播放嘉義縣縣長翁章梁影片,因翁章梁曾陪伴罹患失智症母親六年,深知家屬照護壓力,所以大力推動防治失智症,並透過地方政府的努力,讓失智者與家屬的生活都能更有尊嚴。趙紋華最後呼籲,「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嘉義縣希望能打造專屬的失智友善社區,讓每位長者都能被尊重、被支持,並安心度過晚年。」
-
2024-12-04 失智.非藥物治療
邊看邊記 看完分享 看電視也能防失智
愛看電視容易失智嗎?在「這樣生活不失智」一書中,專家指出,只要邊觀看電視邊記住內容,看完後再跟親友討論,就不會只「被電視看」,反而能成為訓練腦力的妙方。從日常生活 增強腦部健康現代人的生活,大多處於高壓、飲食不健康、睡眠與運動量不足的狀態,埋下許多失智症危險因子。其實,日常生活在適性情況下,可透過學習、對事物保持好奇心等方式,就能增強腦部健康,減少失智風險,打造更健康的未來。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達7.99%,失智人口數約35萬人。然而,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處長陳俊佑表示,現在65歲以下年輕失智症人口已有1萬4千人,顯見失智症是全民須正視的議題。陳俊佑指出,國際研究最新發表14項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低教育程度,中年聽力受損、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憂鬱、腦部創傷、缺乏身體活動、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過量飲酒、社會孤立、老年視力下降、空氣汙染等,但仍有55%的失智症患者找不出病因。傳言「忘東忘西是失智症的前兆」,其實並不然。陳俊佑說,現代人生活中常會因為忙碌、壓力而出現短暫記憶障礙,但這情形如果變得頻繁且持續,導致無法完成日常活動時,就必須盡快尋求醫療協助。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教授毛慧芬指出,失智症影響認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語言、知覺、執行功能和社會認知,但可藉由適度挑戰、嘗試新事物,儲備腦本,預防整體腦力退化。認知訓練 注意難易適中進行認知活動訓練時,毛慧芬強調,需注意「難易適中」和「多樣性」,以「再努力一下即可達成」為原則,避免太簡單無益促進腦力,或過於困難影響嘗試動力。認知訓練有專一性,建議應參與多樣化活動,落實多做事、事情多樣化的「多多原則」。「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即面對存腦本的課題。」毛慧芬說,失智症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若要預防失智,平時可以從三動(運動、動腦、人際互動)、飲食、睡眠、不抽菸、不喝酒等方面著手改善,只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就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為提供更多生活健腦活動建議,聯合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出版「這樣生活不失智:科學實證告訴你,量身訂做健腦菜單,生活隨時存腦本!」一書,提供日常生活型態測驗及30招健腦妙方,讓民眾依照自己的生活狀態與興趣,客製專屬的存腦本健康生活。1.規畫旅行規畫旅行是很推薦的健腦方式。從出發前訂機票、找旅館、排行程開始,須不斷動腦,旅途中也須根據突發狀況隨機應變,都十分考驗腦力。2.寫日記寫日記是很好的存腦本方式。藉由回想一天發生的事,組織成包含「人、事、時、地、物」的通暢語句,能訓練記憶力和語言功能。3.看電視後與親友分享看完電視後,主動與親友討論、分享所看到的內容,可從被動地「逛」電視,轉變成記憶力、組織能力訓練。4.欣賞藝文展或舞台劇欣賞藝文展、舞台劇時觀察細節,能訓練注意力,並提高正向情緒、活化大腦。30招日常健腦活動 打造專屬的不失智生活「這樣生活不失智」一書邀請15位預防失智專家,提出生活健腦存腦本的方法,鼓勵民眾依自身日常生活喜好,建立專屬的防失智生活。聯合報提供新書優惠。洽詢:02-8692-5588轉5616、5871
-
2024-12-03 活動.精彩回顧
第9屆可及性設計學生競圖頒獎 改善多元環境新生力軍共創生活更EASY
由AAEDT台灣可及環境設計協會辦理的「2024第九屆可及性設計學生競圖」頒獎於12月1日在臺北市身心障礙服務中心舉辦,本次競圖比賽吸引全國大專校院共有17件作品參賽, 最終入圍7組隊伍進入決選參與爭取獎項,貳獎由逢甲大學建築系學生徐紹緯、吳泰濬、曹恩愷同學 (指導老師劉志仁老師) 、參賽作品「日常生活」獲得,獎金新台幣捌仟元整,設計內容以青年創業與社區空間活化的創意主題,將不同使用者需求的移動動線及樓層可及性串連。參獎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學士後建築研究所黃言珉同學 (指導老師謝佑祥老師)、參賽作品「都會聚落住宅」獲得,獎金新台幣陸仟元整,設計作品展現公共區域無障礙與低於法規要求的斜率坡道,以及高齡者住宅可及性的考量。本次競圖頒獎共五名佳作,獎金各為新台幣貳仟元整,別由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劉庭安同學、參賽作品「食源谷」改善設計植栽槽高度與動線文字說明;東海大學景觀系龔楟萱同學、參賽作品「埂-公94都市滯洪生態公園設計」考量結合無障礙廁所與景觀平台可及平順亮點;淡江大學建築系蘇冠銘同學、參賽作品「台北移動計劃」以創新嘗試解決老舊住宅透過坡道與電梯銜接提供解決方案;南華大學建築學系湯彩妮與曾雯暄同學、參賽作品「慢城」以認真的基地分析點出常見可及性環境障礙問題;以及參賽作品「台北市湖田實驗國民小學」透過基地高低差處理與不同使用者動線方式更貼合基地可及性由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林靖翔等同學獲得。台灣可及環境設計協會理事長張華蓀表示,本次競圖比賽由協會辦理學生競圖比賽已邁入第9屆,評審則邀請林碧雲建築師審圖,每屆都公開徵求全台最優秀的空間設計相關科系學生作品,空間主題不限,可以是森林步道、海邊小屋、社區中庭、私人住宅…包羅萬象,亦可配合學校作業之主題設定。重點在於能夠在都市、環境、景觀、建築等空間內展現出可及性設計(Accessible Design)理念與想法,並用圖說及模型呈現,希望同學們能重視並思考環境中的問題與解決之道,本次更逢協會成立十周年,以「環境要可及、生活更EASY」訴求響應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學生競圖拋磚引玉,期許向下紮根給與未來環境設計新秀鼓勵,持續以投入推廣可及性設計觀念與改善工作。活動邀請輪椅KOL富零主講「輪椅出走」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輪椅體驗,與會佳賓有來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學術委員會召集人彭文惠副教授、林碧雲建築師、黃百川職能治療師、YT富O輪椅出走KOL姚富菻、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許宜珮副教授、以及東海大學景觀系蔡炎奇助理教授與獲獎學生等共約30位參與。活動透過富0演講、展覽作品說明、面對面溝通及交流,給予參賽同學許多回饋,評審委員亦表示對某些作品感到驚艷,並勉勵及肯定在場獲獎的同學。可及協會秘書長戴立婷表示,協會成立十年,成員來自產官學界,積極推動環境空間多元類型的可及性設計推廣業務,包含教育培訓、環境改善、規劃設計與工程施工等項目,以創造更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可及環境精神是全齡平等、全民參與的全面軟硬體整合工作,更要結合與青年新秀設計者的創意想法與針對不同空間尺度提案發聲的倡議機會,本次競圖比賽感謝11所空間相關系所參與,獲獎作品於本日做圖面與數位模型策展,協會日後也持續在FB台灣可及環境設計協會粉絲專頁露出,歡迎大家一同關注國際身障者與可及環境的N種設計改善可能。 「環境要可及、生活更easy」不只是口號,是對未來的期待與承諾。透過設計打破障礙,創造一個讓每個人都能自在生活的世界。延伸閱讀●台灣可及環境設計協會https://www.aaedt.org.tw/●也許,我們的生活環境可以更友善https://youtu.be/IfVTo_PWc7Q●富0 輪椅出走https://youtube.com/@fu0?si=uXSqSmOgLu9XYPNQ
-
2024-12-03 養生.生活智慧王
出現變數也不怕!理財專家給6大投資建議:別讓通膨吃掉存款
選舉結束,隨著總統當選人川普宣示落實政見,還有他提名的內閣人選,讓人意識到美國經濟可能有變數,一位白手致富的理財人士克拉羅(Thomas Kralow)推薦大家把錢財投資在這些標的物:基本生活消耗品、貴金屬、醫院護理、公債、加密貨幣及你自己。「GoBankingRates」網站報導,克拉羅創辦「大學等級交易教育」(University Grade Trading Education),他表示經濟生變時,人們忍不住拋售投資,而想把現金放在身邊,但這個點子往往不好,原因在通膨會吃掉你的存款。他表示聰明人會繼續投資,而他推薦六項資產可以投放。消費者生活必需品公司股這些公司把食品、飲料、家居及個人醫療用品等基本商品賣給消費者。克拉羅表示,此中邏輯很簡單,這些商品的需求始終都在,即便經濟下行,人們不會停止購買基本用品。他特別建議購買可口可樂、萊雅(L'Oreal)、沃爾瑪之類公司股。貴金屬克拉羅表示,金銀一般在經濟下行時具有抗壓性,經常被視為聰明投資,目前可得而知的數據顯示,貴金屬往往能保值或增值,因為貴金屬不與特定貨幣或國家的金融穩定綁在一起,讓投資人遇到時機不好時可以避開通膨之苦。醫療部門股票克拉羅表示,就如消費者生活必需品公司股一樣,醫療也是最基本的,沒有它,大家活不下去。人們總是要醫療需求,要吃藥及醫療服務,不管經濟狀況。這一點在新冠疫情時特別明顯。公債克拉羅表示,公債由政府背書,提供穩定的收入,可沖消股票的波動性。鑒於風險最小,公債在經濟下行時表現往往超過其他投資,不僅相對安全,還提供穩定、定期利息給付這種收入,此外還可以輕易在市場上販售。但公債報酬率較低,或許跟不上通膨。加密貨幣克拉羅表示,加密貨幣是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不妨加入投資組合。因為不受單一政府或中央權威控制,類似貴金屬,較不受經濟動蕩波及;另外加密貨幣的供應有限,稀缺本來就是價值的動力。但因為加密貨幣波動太大,千萬別把一切都投進去。投資你自己「好好投資自己永遠值得」,克拉羅認為,個人取得的知識與經驗會跟隨終生,無論碰到什麼處境,都能幫你欣欣向榮。投資在各類課程、師生關係及人際網絡,有助於避開很多代價昂貴的錯誤,取得新機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02 養生.聰明飲食
降血糖甩壞膽固醇…芭樂削皮吃更健康?醫師教從食物飲食概念看真相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出處是一份人數極少、操作簡單、整體不夠嚴謹、來自印度的研究,且因為實驗設計的收案標準並不嚴格、也沒有控制其他飲食變項等重要的干擾因素,無法確立二者的因果關係,傳言說法易誤解。 (2)依營養學的「全食物」概念、國健署推廣的「彩虹飲食」,蔬果的不同顏色本身,就含有不同的植化素,芭樂綠皮也有植化素、粗纖維等營養價值,傳言只講研究提到的血糖功效,未全面性的論述不同部位的成分、功能,傳言說法易造成誤解。網傳「1 水果削皮吃更健康」貼文,提到芭樂削皮再吃較能降低血糖、血脂,不削皮的芭樂只能降體重。但專家表示,傳言出處是一份人數少、時間短的研究,實驗設計不夠嚴謹、也無法確立兩者的因果關係,因此民眾毋需因此改變原本的飲食習慣,就當作是一個參考即可。且根據國健署等單位的衛教宣導,「彩虹飲食法」中不同顏色的食物含有不同成份的植化素,例如綠色的蔬果含有葉綠素、兒茶素等。喜歡吃芭樂皮脆硬口感的人,可以因此吃進植化素,且芭樂屬低升糖指數食物、是適合糖尿病患的水果,但吃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份量。 吃芭樂削皮比較好?原始謠傳版本: 「1水果」削皮吃更健康!能降血糖、血脂避免糖尿病 有相關的新聞報導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MyGoPen 查詢該傳言的出處是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生物化學系的研究團隊於 2016 年所發表的「番石榴對健康人體受試者血糖和血脂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研究」,MyGoPen 致電諮詢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表示該研究將健康的大學生分為三組,每組 15 人,A 組吃不削皮的芭樂、B 組吃削皮芭樂、C 組則是對照控制組,以 400 克芭樂為單位、過了 6 周後測量,發現不管是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血糖、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都比較好,例如 A 組的血糖是 102.9,B 組是 93.8,研究團隊推測,可能是因為芭樂皮的「鎂」濃度較低,而鎂離子在葡萄糖代謝、酵素反應中扮演重要地位,所以以同樣 400 克比較,B 組吃到的白果肉中的鎂離子、植化素和果膠等成分較多、有助於降血糖和血脂。 實驗人數太少、收案條件太寬鬆顏宗海強調,該研究每組 15 人共三組的實驗人數實在太少,是該研究很明顯的不足之處,此外它的研究設計非常簡單,雖有記錄學生的身高、體重、血壓、血脂、血糖,排除吃降血糖藥、降血脂的藥、降高血壓藥、吃荷爾蒙藥物的人,以表示收案的對象都是健康學生,但卻不像一般專業的研究,都會有腎功能、肝功能的檢驗項目,這些基本的實驗步驟、收案條件,才能排除腎感染、肝功能較差等受測者。 無法控制其他飲食、無法確立因果關係顏宗海指出,研究雖然是比較芭樂削皮與否的差別,但是受測者不可能只靠吃芭樂過日子,實驗期間如何嚴密控制每個人的飲食、避免干擾因素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些其他的飲食可能產生交互干擾,使得研究結果的因果關係變得非常難以確認,不同組別、不同受測者的飲食量、飲食習慣可能差異極大,再加上才 15 個樣本,誤差可能更大。傳言只提單一研究的結果,不提該研究本身的局限性,且不提芭樂的營養觀念,傳言說法易造成誤解。 「整顆」芭樂是低升糖水果 適合糖尿病患顏宗海表示,傳言的主要訴求是血糖控制,而糖尿病患飲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儘量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飲食,其中當然也包括水果,芭樂的升糖指數大約只有 31,屬於低升糖指數、是適合糖尿病患的水果,但是糖尿病患吃芭樂的時候也還是要注意份量,維持每天三蔬二果,每一份水果的份量就是拳頭大小。 MyGoPen 查詢食藥署「食物營養成分資料庫」所公布的「珍珠芭樂」,每一百克的珍珠芭樂就富含 193 毫克的維他命 C,比進口的金黃奇異果 90 毫克、綠色奇異果的 73 毫克都高,農業部長年推廣「吃在地」、「食當季」,芭樂在台灣是相對便宜划算的好水果。 芭樂綠皮含植化素 另有其他營養價值而衛福部國健署多年來也推廣「彩虹飲食」,衛教彩虹飲食就是「攝取各種繽紛顏色的天然食物,而這些天然食物因為有不同種類的『植化素』而呈現出不同顏色,植化素能提供人體抗氧化力、增強抵抗力」,「植化素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與全榖雜糧類等天然食物,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綠色含有葉綠素、兒茶素」,鼓勵多吃彩虹飲食有益身體健康。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出處是一份來自印度、規模極小、全文只有 4 頁的研究報告,且實驗設計簡單、無法確立因果關係,對於這樣的研究,專家認為「當作參考」即可,不必因此大受影響、不吃這不吃那,原本喜歡吃芭樂皮、比較脆硬口感的人,還是可以吃不削皮的整顆芭樂、依「彩虹飲食法」吃進綠色的植化素;而原本就不喜歡吃芭樂皮、喜歡白色果肉軟甜口感的人,也能在相同份量下吃進較多的鎂、幫助血糖調節,喜好不同、各有優點。 傳言僅呈現單一研究的結果,未以更全面的研究細節的討論、營養觀念的完整論述,網傳說法易造成誤解。衛教資源: 國泰醫院 - 防癌小尖兵 - 植化素 農業部 食農教育 - 芭樂所含營養成分 諮詢專家: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 - 顏宗海(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1/guava.html)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智能檢驗更快速安全 縮短病患等候、幫醫檢師減壓
「時間就是金錢。」在醫院,等待看診、等待檢驗最讓病人焦慮,像在心頭壓上一塊石頭,不僅關乎病情診斷,還決定著下一步的治療方向。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自110年導入「智能單件流檢驗」,大幅縮短病人檢驗等候時間,由8.6分鐘縮短至6分鐘,進步30.2%,業務服務量卻增長12%。在品質指標精準度,達到醫學中心水準,位居同儕醫院表現前25%,進步到前段班。此外,真正落實高齡與輪椅親善族群,抽血平均等候時間約為2分鐘,比一般病人減少約66%的等候時間。臨床病理科技術主任李奇聰說,導入智能檢驗流程,不僅體現在病人等候時間縮短,還提升整體檢驗效能。在血液檢驗報告方面,儘管門診急件的業務量增加了27.5%,但報告完成的平均時間由原先的26.9分鐘縮短至21.7分鐘,下降了19.3%;生化急件檢驗報告在業務量增長22.4%的情況下,完成時間從43.4分鐘降至35分鐘,縮短了19.4%;至於尿液急件檢驗報告,雖然業務量略微下降13%,但報告完成時間依然從41.7分鐘大幅縮減至24.8分鐘,減幅達40.5%。除了檢驗效能提升,大林慈院在病人與醫檢師的滿意度方面也取得顯著進步。流程改善後,病人對整體抽血服務過程的滿意度從84.6%提升至92.4%,顯示醫療服務改進,大幅提高病人滿意度。而醫檢師對檢驗所提供服務的滿意度也從82%增至92.7%,顯示智能系統改善了醫檢師的工作環境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醫檢師對自身工作的滿意度提升尤為顯著,從原先的48%大幅增長至70%,也讓醫檢師在更高效、低壓的工作環境中獲得滿足,進一步提高整體醫療團隊的凝聚力。智慧醫療教育系統 打造可信賴的醫師學游泳的第一步是學會換氣和不溺水,就像醫學生需掌握基本醫學知識,這是入門的基礎。然而,成為好泳者不僅是浮在水面,更要能流暢游出標準姿勢,而這需要教練指導動作盲點。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以創新的智慧醫療教育模式,2018年自行研發全方位CBME系統,並以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可執行專業活動)為核心,結合智慧醫療技術,為醫學教育帶來嶄新突破。2022年,該系統榮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的肯定,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置「醫事專業人員能力進展資訊平台系統」。臨床技能中心主任李振威指出,醫學生的成長須具備「六大核心能力」,包括:病人照護、醫學知識、人際溝通、專業素養、實務學習與改進、系統為本的實務。透過老師全程現場觀察,檢視學員的臨床表現,從「手把手」指導到逐步放手,根據不同層級進行監督。之後,再持續回饋,每次操作的建議和評估都詳細記錄,幫助學生了解進步與盲點。最後是全人評估,不僅看技術,還關注人際溝通、專業態度等,全面提升技能。在臨床上是否能夠處理病人的問題,才是成為好醫師的關鍵,「能力導向醫學教育」,正是將醫學生從「考高分」引導到「成為真正可信賴的醫師」。臨床訓練中,病患安全與學員學習往往被視為兩個難以兼顧的目標,但全方位CBME系統讓這兩者實現了平衡。「老師隨時在旁觀察,一旦學員遇到問題就會立刻介入,既確保病患安全,也讓學員在真實環境中學習。」「雙贏」的模式讓學員在保障病患安全的同時,獲得實用的臨床經驗。
-
2024-11-30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權促會/曾敏傑:罕病防治須串連產檢、新生篩檢、罹病生育
罕病病患是承受了人類遺傳過程中,不可避免、發生率低於萬分之一的必然,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曾敏傑指出,防治罕見疾病需要政府上下游的串連,從孕產婦產檢、產前診斷、新生兒篩檢到罹病者的生育,都需要國家、專業醫師的協助,加強社會教育、遺傳諮詢、新生兒篩檢擴充,才讓大家安心生育。立法院厚生會召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成立大會,由民進黨立委王正旭擔任召集人,蘇巧慧、劉建國、林月琴及國民黨立委陳菁徽、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等人出席與會,並邀集相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探討罕見疾病權益促進議題。根據健保署的資料,截至今年九月,國內的罕見疾病病患領有重大傷病罕病領證人數已達1萬5171人,較去年成長11%,罕病種類包括:多發性硬化症、脊髓小腦退化性動作協調障礙、結節性硬化症、威爾森氏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ALS)、夏柯-馬利-杜斯氏症、Fabry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MA)、軟骨發育不全症、特發性或遺傳性肺動脈高壓等等。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政府應建立照顧模式曾敏傑說,西方有孤兒藥法,我國也設置罕病法,包含重大傷病等對病人的保障,但是到了2024年,我們不應該再從社會福利的角度思考如何保障了,因為這與我們少子化的問題息息相關,國內少子化問題嚴重,影響到全國生產力、勞動力,已形成國安問題,更應注重人口品質。曾敏傑近一步指出,在國家獎勵人口的狀況下,思考孕產婦的產檢、新生兒篩檢,以及罹病者的生育,讓大家可以安心生育。因此對於社會教育、 新生兒篩檢增加、遺傳諮詢等,應該要串聯起來。他說,但是政府之間的串連是匱乏的,包含對罕病藥物的研發製造、對社會的教育、遺傳諮詢、新生兒篩檢的擴充等等,因此他期待,透過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的平台,把這塊串連起來。盼國健署建立照顧模式。此外,對於罕見病患的治療,曾敏傑呼籲,罕病治療需要「綠色通道」的建立,對於罕藥的審查應該回到生活層面,例如病患過往不能進食,現在可以進食了;以前不能溝通,現在慢慢恢復正常人的生活了。這些都不是過往的財務審查委員所認同標準,因此才更迫切需要這樣的綠色通道。
-
2024-11-2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權促會/王正旭:精準醫療能降低罕病發生率
在全民健保即將邁入30週年之際,卻傳出醫界建議健保總額將罕藥專款「歸零」,這一決定對近1.7萬名罕病患者,無異於剝奪治療生機。面對這些挑戰,立法院厚生會將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權促會召集人立委王正旭表示,成立權促會就是希望集結各界力量,推動政策調整,為罕病患者爭取更好的治療條件,尤其在用藥權益和罕病專款預算,有更完善的支持。「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三大目標王正旭表示,罕病患者的醫療困境不限於藥物問題,還涉及到篩檢和照護模式的缺乏,雖然台灣已通過多項法案保障罕病患者的權益,但與韓國、日本等國家相比,仍有明顯落差。為此,立法院厚生會決定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為罕病患者創建一個發聲的平台,由多位專家學者、病友團體代表及政策制定者共同組成。該會的主要目標包括:第一,提高專款執行率,確保預算得以有效使用。第二,合理增加罕病專款預算,逐年逐項檢討並納入。第三,針對新藥收載制定優先排序,集結專家共識後進行實施,以保證罕病患者的用藥權益。罕病患者因人數少、市場小,相關藥物的開發面臨高昂的成本與巨大挑戰。王正旭提到,罕病家庭往往因無力承擔高額藥費,而陷入財務危機或被迫放棄治療,例如,針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基因治療,每針費用高達4900萬元,這對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都是無法承受之重。王正旭建議,政府可借鑒英國的「創新藥物基金」(Innovative Medicines Fund, IMF),將特定稅收或公務預算挹注於罕病與新型藥物的開發與給付中。以英國為例,其專門為癌症和罕病藥物設立的基金,已成功支持多項高價治療的普及,台灣亦應參考此模式,設立類似的專項基金,解決高額治療費用對健保造成的壓力。從源頭做起,精準醫療降低罕病發生率罕病的發生雖無法預測,但透過精準醫療可從源頭降低其發生率。賴清德總統恩師陳志鴻教授曾指出,遺傳諮詢與精準篩檢,能在孕前或孕期診斷罕病風險,從而降低罕病發生率。王正旭呼籲,政府應編列更多預算,用於支持高階基因檢測與遺傳諮詢服務,並提供孕前診斷與篩檢補助。他提到,「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我們需要鼓勵新生兒父母進行基因檢測,為下一代的健康提供保障。」全面支持:不僅是治療,還有生活罕病議題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涉及生命尊嚴與社會價值的體現。王正旭強調,「罕病家庭需要的不僅是治療,還包括:心理支持、教育資源和生育關懷,才有可能真正融入社會。」例如,提供專業心理諮詢服務、幫助罕病家庭面對壓力;建立教育資源支持系統,確保罕病兒童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同時,透過政策推動社會企業參與,幫助罕病家庭獲得穩定的經濟支持。
-
2024-11-28 醫療.精神.身心
變性後遭性騷 她崩潰得恐懼症
30歲陳小姐因性別認同困擾讓她生活適應困難,對容貌焦慮,害怕人群。經手術變性後,樣貌出眾,常被男上司性騷擾,不知如何應對的她,甚至出現自傷行為,在家人陪同下就醫。她被診斷為適應困難併發混合性情緒行為障礙,同時合併恐懼症,治療後情況改善,現在的她比以往還有自信。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說,變性和性認同問題形成因素複雜,主要包括社會文化媒體、網路傳播和個人成長發展背景因素。改善性別認同困擾要多管齊下,陳家駒指出,可從生活環境學習適應與建構性教育知識,包括性生活調適,與日常生活、家庭、職場等公共角色行為調整學習;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療,如認知、行為、自我心理心態情緒保護防衛;社會、衛生、醫療及家庭支持網絡建構和危機處理技巧。若伴有情緒障礙,如憂鬱症、恐懼症時,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陳家駒呼籲,性別認同困擾者除了面臨自我認同問題,可能還會面對周圍環境的不友善,因此政府應推動全民、全社會人倫教育、醫療衛生教育,讓民眾不因為性別特質受到差別待遇。身邊的親友多些關懷、包容與交流,發覺任何性問題影響到情緒、行為有異樣,甚至自傷時,應盡早就醫。
-
2024-11-28 失智.Podcast
【Podcast】Ep20.嘉義縣縣長翁章梁全力打造「在嘉安老」 創新失智照護體系引領全國
嘉義縣人口老化比率全國第一,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失能的挑戰嚴峻,但嘉義縣已超前「失智友善777」目標,失智確診率來到87.73%。五星級首長、嘉義縣縣長翁章梁接受專訪時特別強調加強民眾認識失智症。翁章梁說巡視地方常遇到長者有疑似失智徵兆,自己也曾陪伴失智症母親六年多,認為應提升對失智症防治觀念。因此他上任之初便親自主持跨局處聯繫會議,推動失智教育向下紮根、醫療銜接照顧資源的一條龍快診等創新服務,實現在嘉安老。嘉義縣失智症現況與挑戰據統計,嘉義縣65歲以上人口中,失智症的盛行率達到8%,截至6月,確診失智症患者已達8,686人,確診率為87.73%。翁章梁表示,嘉義縣失智防治透過三段模式:宣導、診斷、照護,不僅讓失智症確診率提高,面對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2025失智友善777」目標,即7成失智症確診率、7成家庭獲得支持與訓練,及7%縣民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翁章梁說,嘉義縣已在111 年底提前達標「失智友善888」,讓更多人受惠。嘉義縣整合醫療、衛生所與長照資源,將家戶、社區與醫療資源無縫連接。其中獨創「失智整合照護模式」,結合長庚醫院、長庚科大與社區資源,從失智預防到醫療照護提供完整服務。111年,縣府在資源最匱乏的六腳鄉試辦「失智整合照護計畫」,從普篩到個案管理,針對拒絕、沒有病識感及交通不便到醫院就診的個案,由長庚醫療團隊到社區定點和家訪評估、確診服務以及個案管理,已成功篩檢1,223人,確診107 人。此模式又擴展延伸至鹿草鄉和義竹鄉,為更多失智長者提供在地照護。此外,嘉義縣還在長庚、慈濟、灣橋3 處共照中心提供有「一條龍快診服務」,縮短檢查到確診的時間。除了診斷、嘉義縣的照護網路綿密。目前有29 處失智據點、273 處C 據點或社區關懷據點; 28家日照中心以及溪口互助家庭等;中埔設立第一處失智團體家屋之外,還將持續布建到東石及大林。翁章梁因曾照顧罹患失智症母親多年,對失智症家屬的照顧壓力格外同理。他記憶深刻的是,母親在家收拾行李想回少女時的老家,慶幸自己有機會在身邊照護,直到母親離世前都還記得他名字。他認為,提高對失智症的認識以及預防更重要。因此在嘉義縣小學中推行「長照向下扎根計畫」,讓孩子從小認識失智症;同時推出「阿好嬸長照舞台劇」,透過社區劇場的方式寓教於樂,讓長照與失智症議題深入社區。結合故宮南院融合藝術醫療開發「今牌人生2.0」認知牌教具,在失智據點由種子培訓教師教授,激發長者感官統合及提升自我表達能力。另外,嘉義縣首創與郵政單位合作「綠衣失智友善天使」,郵務士在日常工作中通報疑似失智的個案,形成社區發現和轉介的關鍵一環;對工廠、警察、公車司機等進行失智症教育培訓,提升各行各業對失智友善意識。嘉義縣連續二年與大愛電視台合作,以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醫師為背景,推出口碑極佳戲劇《你好,我是誰》,推廣失智症防治知識。另在失智月期間舉辦「阿姨上學了」電影賞析、失智運動會等活動,將失智症預防和體能訓練結合,促進社會的正向參與。廣告本集重點:✎嘉義縣失智症現況與挑戰✎嘉義縣創新醫療與社區整合模式✎多元教育與社會參與推廣失智友善失智好好生活Podcast節目收聽平台:🎧SoundOn:https://lihi.cc/zt3g9🎧Apple Podcast:https://lihi.cc/exfrW🎧KKBOX:https://lihi.cc/kqH7E🎧Spotify:https://lihi.cc/fQZC0⭐歡迎按讚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團,並將你的經歷還有故事留言或私訊我們: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更多關於失智症的第一手資訊,都在元氣網「失智」頻道:https://health.udn.com/health/cate/10691
-
2024-11-27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家庭醫學」五十年
編者按:「醫病平台」休息了一段時間,終於又開始了。本週的兩篇文章都是出自七老八十的資深醫師,一篇是行醫多年的醫師在本身生過大病之後的「頓悟」,分享如何跨過醫病鴻溝,對醫病關係有更深入的心得。一篇是退休後的醫師,由多年勤於閱讀筆耕之後,由醫學史的觀點,提出醫學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並重、結合,應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迫切的課題。隱約記得1970年在台大當實習醫師時,我有六個星期的時間輪到皮膚科。這可以說是在忙亂的那一年裡少數比較輕鬆的時段。每天早上,我們幾個菜鳥圍著老教授「陪診」,探頭探腦,又儘量不要干擾診間的運作,躲開教授的視線,以免被「電」而出洋相。那時記憶最深刻的,倒還不是令人大開眼界的種種皮膚病變,也不是經常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就看出病因、做出診斷的教授,而是一位笑容可掬的內科總住院醫師。他總是聚精會神觀看,又不時作筆記。有一天有機會與他閒聊,才知道他不久就要回鄉開業,打算用最後幾個月的時間,到其他主要科系去補足他在其本科四年不見得有機會接觸到的經驗、知識。我當時完全沒有「家庭醫師」或「全科醫師」的概念,但是直覺他是個有心人,在接受多年精深的教育、訓練後,不但毅然決定回鄉奉獻,還細心設想未來病人的需求,而先做充分的準備。真正接觸到「家庭醫學」這行業是在1980年初。那時我們在洛杉磯南灣的醫學中心為了因應全國趨勢及社區需求,開始籌設家醫科及其「住院醫師」訓練、養成計畫,卻遲遲不見動靜。聽說我們那幅員廣大,還有不少空地的院區,竟找不到一個可以讓他們容身的地方。後來他們在醫院正對面找到了一排兩層樓的店面,稍事裝潢之後,辦得有聲有色,為鄰近低收入、沒有保險的居民帶來高素質的醫療照護。從這樣簡單的開始,「家庭醫師」及「全科醫師」的概念日漸普及,目前已經成為不分貧富,多數人求醫就診重要的一環。的確,我們的健康是一體的,本來就不應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是既然這整體的概念這麼重要,為什麼比起其他科系,家庭醫學的源起會晚這麼多呢?這個疑問,我多年都不得其解。直到最近重讀「劍橋插圖醫學史」及「瘋狂簡史」作者Roy Porter的經典之作,,以及哈佛醫學史教授Charles E. Rosenberg 的「 Our Present Complaint: American Medicine, Then and Now」(Rosenberg的晚年力作;一本別具特色的醫學史),才恍然大悟。原來奠基於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由內科的威廉·奥斯勒 (William Osler)及其同僚病理學科的William Henry Welch、外科的William Stewart Halsted、婦產科的Howard Atwood Kelly「四大師」(The Big Four)在1890-1905年間主導創立,經由1910年的Flexner Report而定型的現代醫學教育、訓練制度,從來都是以醫院為基礎,著重的是培養年輕醫師凡事尋根究底,解決種種疑難雜症的能力與擔當。為了專精,自然需要分科,而且百年來隨著知識、科技的日新月異,分科越來越細。這樣的制度讓學生及「學徒」(實習與住院醫師)有機會接觸和處理嚴重、罕見、「有趣」的病人。但是不管奥斯勒及其他醫學教育先驅如何強調人文觀懷的重要性,他們念茲在茲的是引進歐洲以病理學、生理學為基礎,注重研究及科學證據,用機械化約論(mechanical reductionism)來取代生機論(vitalism)的取向,以此來徹底改革前此師徒相承、經驗重於學歷(那時他們多半只有幾個月的「私人醫學院」的教育),與販賣狗皮膏藥(snake oil)的江湖郎中相去無幾的一般開業醫師。問題是在我們這樣嚴格管控、階級分明的新制度下薰陶、培育出來的醫師,滿腦子充滿的是日新月異、「生物學」屬性的科學新知,日夜勤讀專業期刊,唯恐落於人後。面對病人,我們專注的是尋求「真正的」(通常也就是單一的)疾病診斷以及根除或控制疾病的方法。就這個角度來看,好的醫師就像是好的偵探。他們找兇手,我們找病因。孔子說「苟得其情,則哀衿而勿喜」,是多麽困難的事啊!就如偵探為了辦案,需要與事主有效溝通,我們為求診斷正確,也需要建立、維持醫病關係及溝通。這正是奧斯勒那一代先哲為什麼堅持要走出(或出入於)實驗室,走入病房的一大原由。但是醫病關係的重要性,並不只限於狹義的臨床應用(確保診斷所需的資料的收集,鼓勵病者接受治療)。「關係」本身常常比我們浸淫學校、醫院多年得到的「十八般武藝」還要有效力。這最清楚呈現在多數臨床試驗所謂的「安慰劑」比藥物或其他治療方法更有效的事實。這樣的效力或許在多為重症、急症的住院病人間比較隱而不顯,到了社區、診所,關係的重要性就無從遁形。我們當代多數的年輕醫師,接受了多年以醫院為主、科技領先的分科教育之後,回到社區,日常接觸、處理的不是種種通常無需高科技的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就是傷風感冒,以及無可勝數的慢性疲勞、慢性疼痛等未見得能以科技來理解、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MUC; medically unexplained conditions;約佔就診病人25%-60%)。這些問題與社經、家庭、心理、文化、信仰、生活型態等非科技面向的因素有千絲萬縷的牽連。它們的處理、治療,端賴成功的、雙向的醫病關係與溝通,而這正是現代醫學教育所最欠缺的部分。家庭與全科醫學的浮現與推動,正是為了因應這醫療體系裡應是最基本,但也最常被忽略的環節。但是現代醫學卻繼續是科技掛帥的行業(其實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不也都是如此嗎?),我們說到醫學的進步及前景,講的幾乎都是基因、影像、儀器、藥物、換心換肺。關係、溝通、觀懷、照護,被視為理所當然。家庭醫學於是繼續被忽視(類似小兒科及精神醫學)。他們的保險給付,與其他有「一技在身」的科系,常是天差地別。給付既少,只好以量取勝。在美、英的醫療體系裡,每位基礎照護醫師(primary care physician)通常需照顧或被分配兩千到三千受保者,他們平常與醫師接觸的時間,被壓縮到一年一次,每次十五分鐘。在這樣短促的時間裡,他們又如何去認識病人、營建關係?儘管如此,許多年輕醫師還是前撲後繼,選擇進入這吃力不討好的行業。但是我們不應也不能把他們的奉獻視為理所當然。他們的存在,彰顯醫學兩大傳承的結合。一方面是百多年來以「機械化約論」為基礎,著重於科技、實證,致力於治病的現代醫學(因源自西方文明,也常被稱為「西醫」),另一方面則是淵遠流長,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動、關懷為基礎的醫療傳統。如果說醫者的理想是兼具「仁術」與「仁心」,現代醫學教育幾乎完全偏重於前者,而把後者簡化、歸類於道德的範疇。仁心與仁術的並重、結合,應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迫切的課題。
-
2024-11-27 醫聲.癌症防治
晚期肺癌/逾6成病友未獲最佳治療 立委:應將所有藥物盡快納保
肺癌為癌症死因之首,依據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公布最新統計,六成三晚期肺癌病友曾經轉換治療方式,其中多數病人轉換治療的原因是第一時間未使用最適切治療;一名60多歲肺癌病友向立委劉建國陳情,自己自費使用免疫藥物,已快花光200萬退休金。劉建國認為,政府既然喊出2030要降低癌症死亡率,健保署就不應該再排藥物審查的優先順序,應將所有藥物盡快納保。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劉建國立委國會辦公室昨舉行「2024年台灣肺癌病友大調查發表」記者會,邀多肺癌專家及健保署共同討論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療權益。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指出,協會調查317位肺癌病友,晚期比率約七成二,41至60歲之間的壯年病友,人數更是超過五成,「肺癌不再只是老人問題」,而接受治療的病友中,八成都有接受腫瘤基因檢測,其中約八成找到基因突變,但許多人無相對應藥物可用。尋最佳治療 病友「神農嘗百草」劉桓睿說,晚期肺癌病友首次接受治療約六成六為標靶治療,其次是化療,不到一成接受免疫藥物治療;有六成三的病友在接受治療之後,持續接受其他治療方案,不少病患是要尋找更積極療法,這代表病友沒在第一時間獲得最適切的治療,在等待後線健保給付前,被迫「神農嘗百草」,先接受其他治療。在調查中,有高達九成病友不清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絡治療指引(NCCN Guidline),而即使需要自費,九成病友希望醫師能夠如實說明,但實際上僅有六成病友接收到自費資訊,且兩成病友即使獲知資訊,也因經濟狀況考量無法自費。報告也顯示財務毒性已是晚期肺癌病友重要副作用之一,劉桓睿指出,七成五晚期肺癌病友每月可負擔自費金額在5萬以下,且四成三的病友表示因病無法工作,更擔心家庭支出及教育費用被排擠。會中,劉建國也拿出患者自製的治療流程圖,裡頭藥物給付情形皆詳列。劉建國指出,患者已久病成良醫,不只發現台灣許多治療都沒納入健保,與國際治療指引相符的免疫加化學治療用於第一線肺癌,沒被納入健保的藥物都列在表格內。劉建國說,該名患者因不符健保給付條件,自費使用免疫藥物,至今200萬退休金已快用完,政府既喊出要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健保署應將藥物盡快納保。健保署盤點資源 明年預算到位對此,健保署長石崇良說,目前持續盤點資源,且將NCCN國際治療指引中的Catagory1(證據等級高)及「Preferred treatment」(高度建議)選項進行優先順序考量,目前肺癌部分仍有8個藥物在審議中,同時參考英加澳等國際三大醫療評估中心,結合實證與給付的成本效益綜合評估,預估明年第一季預算到位,就會開始將藥物納入給付,肺癌免疫合併化療可望納保,且有望放寬讓病友不必檢測PD–L1,即可用藥。
-
2024-11-27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慢病控制從糖尿病開始 黃振國:大家醫計畫減少腎病變發生
一名退休老教授罹患糖尿病已20多年了,長年來糖化血色素控制在10%,被轉到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的門診時,即使把能用的口服新藥全用上了,糖化血色素雖降至8%,但離正常值仍有段距離,因此花了一段時間,終於說服病人打胰島素,也才讓糖化血色素達標控制在6%。黃振國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何其難,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糖尿病為慢病之母 成照護計畫首要目標糖尿病有慢性病之母的稱號,失控的血糖造成無法收拾的併發症,依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指出,台灣糖尿病的負擔比高達6.17%,台灣洗腎人口眾多,其中有近半數是糖尿病引起。為了慢性病的管理,總統賴清德推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同時研議納入大家醫計畫中。黃振國指出,政府推動家醫計畫已20餘年,大約有800萬人加入, 大概七成需要被照護的慢性病都被納入其中,而升級版的大家醫計畫,目標更明確就是阻止疾病惡化產生併發症,以追蹤糖尿病及慢性腎病變為主,藉由定期檢測糖化血色素、膽固醇及腎功能檢測尿液微白蛋白(UAC),來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明年計畫將再加上氣喘。大家醫計畫就朝全人整合照護前進,黃振國認為,這是正確的道路,尤其是病人若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多數不願分享用藥經驗,曾經在雲端藥歷上發現患者拿了一、二十種藥物,仔細詢問下,患者並沒定時的服藥,有些人還把藥分給老公吃,藥物及疾病的監控,對於超高齡社會來臨非常重要,還能減少多重用藥的發生。由於健保署欲將中醫及地區醫院納入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黃振國指出,醫師要提供全人照護,包括教育訓練及實務運作都須要提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願意扮演跨層級院區的訓練,提供完整的訓練及考核發證,共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慢病初級預防 從代謝症候群開始在慢性病的初級預防上,112年衛福部開始推動的新陳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就是扮演教育民眾改變生活習慣的火車頭,收案的標準有四項,腰圍男≥90公分,女≥80公分,BMI ≥27、血糖空腹≥100mg或已用藥、血壓≥130/85毫米汞柱、TG ≥150mg/dl或已用藥、HDL男
-
2024-11-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年齡分佈兩極化 黃建寧: 疾病管理更困難
根據預測,2030年台灣糖尿病患將超過300萬人,糖尿病帶來多種併發症與共病,有慢性病之母稱號,每年醫療花費402億元,常居健保支出第三名,亦是十大死因之五,加上疾病年輕化趨勢、超高齡社會衝擊,總統賴清德在健康台灣願景中,推出「888計畫」,希望從前端開始防治三高。專家樂見政府投入資源與心力,但糖尿病年輕化及老化後產生的共病負擔,都增添糖尿病管理困難帶來更棘手的挑戰。糖尿病併發症、共病多 病患年紀兩極化 糖尿病好發於40歲後,易造成腦中風、糖尿病足等大血管病變,與眼睛、腎臟、神經等小血管病變。目前台灣糖友約三成合併心血管疾病、兩成多合併慢性腎臟病,48%洗腎者與糖尿病有關;研究也顯示,糖友罹患癌症的風險較健康人高20至30%,約20%癌友同時患有糖尿病,兩病亦會互相影響,提高死亡率。台灣是亞洲肥胖大國,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每年新發個案高達16至18萬,且年紀分佈朝兩極化發展,明年超高齡社會全台將有近半糖友、約125萬人為高齡者,健保資料庫也預測,2000年至2045年間,19歲以下糖友將增加9倍,6至39歲糖友增加3.7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表示,中高齡糖友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如失智風險增加1.3倍,及營養不均導致肌少症、衰弱、跌倒失能,死亡率比癌友高;年輕糖友則因罹患共病時間長,醫囑遵從率較低,死亡率比中高齡糖友還高,40歲以上糖友死亡率比健康人高1.5至2倍,年輕糖友則比健康人高4倍。2030三高防治888計畫 專家提解方盼達標為減少以糖尿病為首的慢性病損害國人健康,我國從1997年起推動糖尿病共同照顧護網,強調以人為中心、跨科別共照,現已納入半數糖友;今年健康台灣論壇也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讓八成三高患者加入照護網、八成加入照護網的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三高控制率達8成。目前全國三高患者約534萬人,已收案照護約301萬、占五成六,還有233萬未被收案管理;若要三高達標率均為八成,就須至少51.2%糖友三高控制率同時達標,但目前仍未達20%。黃建寧說,除了須提高國人健康識能及糖友診斷率,血糖、血壓控制標準可再嚴格,並完善轉銜制度,例如國、高中校護交接糖友病況,政府完整掌握勞檢、健檢數據;另糖尿病高危險族群如家族史、妊娠糖尿病、肥胖,更應接受生活習慣諮商,義務教育也應規劃慢病衛教課程,儘早讓孩童及民眾知道罹病後果。為了達標,6月健保署亦啟動慢性病風險管理機制,與Google合作推出「AI醫療照護研究計畫」,先試行糖尿病管理,結合「大家醫計畫」,建構疾病風險分級及預測模型開發。另外,在藥物的發展上,已不只能控制血糖,還能保護心腎、減少共病風險及死亡率。黃建寧指出,應讓糖友及時用藥,希望政策上可以多加支持,政府也可定期監測治療效果與品質,從預防端到治療端,讓台灣有機會成為世界糖尿病防治標桿竿。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與台灣禮來共同倡議
-
2024-11-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糖友將破300萬 專家建議設「健康儲金」鼓勵改變生活型態
為了管理慢性病,政府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希望可以落實健康台灣政策,其中糖尿病帶來多種併發症與共病,有慢性病之母之稱,實際上,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2030年,台灣糖尿病患者將飆破300萬人,加上成人肥胖率高達五成,加劇糖尿病管理困難。專家們認為,糖尿病的疾病負擔沉重,近年又有年輕化、高齡化的趨勢,雙箭重壓慢性病控制不易,除了繼續提升國人健康識能,必要時提供藥物支持,也應設計「健康儲金」概念,鼓勵民眾從事生活型態的改變。糖友年輕化 死亡率高出4倍糖尿病每年新發個案高達16至18萬人,由於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等併發症與腎臟病、高血壓等共病,每年醫療花費402億元,常居健保支出第三名,成為慢性病之最。依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台灣糖尿病負擔比高達6%,台灣洗腎人口眾多,其中有近半數是糖尿病引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提醍,明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全台近半糖友、約125萬人為高齡者,由於中高齡糖友失智風險增加1.3倍,加上營養不均導致肌少症、衰弱、跌倒失能,死亡率比癌友高;糖尿病還得面臨年輕化的現象,19歲以下糖友增加9倍,造成罹患共病時間長,醫囑遵從率又較低,死亡率比中高齡糖友還高,40歲以上糖友死亡率比健康人高1.5至2倍,年輕糖友則高出4倍。三高收案照護 目前僅五成六為減緩慢性病對健康衝擊,政府提供跨科別全人照顧,最新三高防治「888計畫」整合家醫計畫、大家醫計畫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期盼2030年八成三高患者加入照護網,其中八成接受生活習慣諮商,最後三高控制率達八成。檢視國內各項指標,全國三高患者約534萬人,已收案照護約301萬人、占五成六,還有2333萬人未被收案管理,目前三高的控制標準,以國內現行疾病臨床照護指引為依據,黃建寧指出,若達標率均為八成,就須至少51.2%糖友同時達標,但目前仍未達20%。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也分享,血糖控制並不容易,一位罹患廿多年糖尿病的退休教授,都以口服藥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長年高達10%,在不斷的衛教下終於接受施打胰島素,糖化血色素才控制在6%標準內。黃建寧認為,現已有藥物能控制血糖,並保護心腎、減少共病風險及死亡率,盼政策能多加支持,一起對抗300萬糖友大關的難題。慢性病的管理也已由疾病治療轉變為積極的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台灣是亞洲第一胖,18歲以上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五成,衛福部早在2023年推出新陳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將三高及腰圍BMI超標者納為收案標準。黃振國認為,肥胖最難控制,初期減重時若與設定目標有落差,適當借助藥物幫忙,後續再靠飲食及運動維持,可增加民眾信心,減少挫折感。中醫及地區醫院 將納大家醫目前衛福部正在推動大家醫制度並朝全人整合照護前進,也欲納入中醫師及地區醫院,黃振國也說,政府應推出配套計畫,提升全人照護相關的醫師教育訓練及實務運作,且建立未來可折抵部分負擔金額的儲蓄金概念,鼓勵民眾改變生活,醫病共同推動健康台灣。
-
2024-11-25 養生.聰明飲食
降低發炎反應並提升免疫力?教授解析酥油到底有無健康益處
臉書朋友Sherry在2024-11-7傳來簡訊:林教授早安,剛剛我男友發了一個新聞,裡面說的是酥油對腸道的修復效果,因為我看了覺得非常的詭異,想了解是否正確,也因搜尋教授網站上面沒有提及到酥油,所以想詢問教授,感謝您!(註:Sherry在下一個簡訊裡說她購買了我整套的《餐桌上的偽科學》系列書籍,雖然還沒看完,但很開心已經戒掉了所有的維他命,改以原型食物為營養來源)Sherry所說的新聞是一篇2024-11-7發表在《三立新聞網》的文章不是橄欖油!「1種油」能修復腸道細胞、抗發炎:堪稱天然仙丹。它的第一段是:一般會認為飽和脂肪酸較不利健康,但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酥油(英文稱為 Ghee,也稱無水奶油),含有較高濃度的丁酸,有助於腸道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對於腸漏症患者而言,是一種天然的「仙丹」,可以降低全身發炎反應,並提升免疫力。這篇文章還有這兩句話:1.李思賢表示,酥油幾乎只含脂肪,因此對乳糖或牛奶蛋白過敏的人來說,是一個更為安全的選擇。2.他表示,酥油和奶油都含有少量天然的反式脂肪(不同於人工反式脂肪),及共軛亞油酸(CLA),這些成分有助於體重控制,並可能提供一些健康益處。其實,有關酥油對健康的好處已經在網路上流傳20多年了,只不過吹的牛是一年比一年大隻。例如冒牌醫生柏格在2024-10-14發表的Ghee: Benefits, Nutrition, and How to Use(酥油:好處,營養,以及如何用)。它的第一段是:幾個世紀以來,酥油一直是傳統印度美食和阿育吠陀醫學的基石。這種金色的澄清奶油不僅是一種豐富可口的烹飪脂肪,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增強您的健康和福祉。了解酥油的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好處,並了解如何將這種多功能脂肪融入您的健康習慣中。上面這段話裡說「酥油一直是傳統印度美食和阿育吠陀醫學的基石」,但其實酥油的境界是遠高於「美食」、「醫學」。「醍醐灌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而它其實是一個極其崇高的印度宗教儀式,其中所使用的「醍醐」就是「酥油」,請看維基百科,百度百科,漢典,教育部成語典。用Ghee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標題搜索,會出現133篇論文,而絕大多數是出自印度,足見這些酥油論文是沾了印度之光。這133篇論文裡,沒有任何一篇是跟「腸道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腸漏症」,「全身發炎反應」,「提升免疫力」,「乳糖或牛奶蛋白過敏」,或「體重控制」有關聯。至於酥油所含的丁酸和共軛亞油酸跟這些身體情況的關聯性,頂多也只是擦邊球。(請看下文)英國營養學期刊在2022-11-14發表Effects of diets rich in ghee or olive oil o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healthy adults: a two-period, crossover, randomised trial(富含酥油或橄欖油的飲食對健康成年人心臟代謝危險因子的影響:一項兩期交叉隨機試驗),結論是:與橄欖油相比,以飽和脂肪為主的酥油對血漿載脂蛋白B 和非HDL 膽固醇的影響較大,為現有建議用富含不飽和脂肪的膳食脂肪取代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膳食脂肪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英國營養學期刊又在2024-6-18發表The effects of replacing ghee with rapeseed oil on liver steatosis and enzymes, lipid profil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以菜籽油取代酥油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脂肪變性和酵素、血脂、胰島素抗性和人體測量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臨床試),結論是:使用菜籽油代替酥油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臟脂肪變性和酵素、血糖變數和人體測量結果。克里夫蘭診所在2021-5-12發表Better Than Butter? Separating Ghee Fact From Fiction(比奶油好嗎?將酥油事實與虛構分開),其結尾是:註冊營養師Candace O’Neill澄清了有關酥油的三種常見健康聲稱:1.奶油和酥油的乳糖和酪蛋白含量都很低,所以沒有所謂的「對乳糖或牛奶蛋白過敏的人來說,酥油是一個更為安全的選擇」。2.酥油含有約 1% 的丁酸,這與結腸產生的丁酸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您也可以透過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豆類)來獲得大量的丁酸。這些食物是改善結腸健康的更好方法。3.酥油和奶油含有一種稱為共軛亞麻油酸 (CLA) 的化合物,可能有助於減少脂肪量,但不管是酥油還是奶油,CLA的含量都是微乎其微。(註:請看我發表的共軛亞麻油酸,減肥,無副作用?)這篇文章的結論是:選擇酥油應該是個人喜好的問題,而不是基於任何感知到的健康益處。 酥油中含有的潛在化合物並不足以改善您的健康。原文:酥油是仙丹,李醫師醍醐灌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2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變成病人後的醫師
編者按:「醫病平台」休息了一段時間,終於又開始了。本週的兩篇文章都是出自七老八十的資深醫師,一篇是行醫多年的醫師在本身生過大病之後的「頓悟」,分享如何跨過醫病鴻溝,對醫病關係有更深入的心得。一篇是退休後的醫師,由多年勤於閱讀筆耕之後,由醫學史的觀點,提出醫學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並重、結合,應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迫切的課題。三十幾年前我還在美國大學醫院當神經科教授時,有一次因為心律不整感到不適,在家醫科同事的堅持下,我住進了醫院內科加護病房,透過許多「第一次」的體驗,深深感受到當醫師變為病人時,才能真正體會到病人與家屬的感受。在出院後,我以一篇以「生過病的醫生可能更會照顧病人」為題的文章,在美國台灣人中文報紙「太平洋時報」刊出。在那文章裡我提到了過去自己的就醫經驗,包括首次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才有機會真正體會到病人置身於閉塞空間以及噪音刺激的恐懼與難受,而引起不少迴響。記得還在美國定居時,我因為健康保險的體檢,在毫無症狀的情形之下,血液生化檢查發現肝指數有些不正常,而回國探親時,曾經請教一位我非常佩服的慢我幾屆的台大醫院肝病專家,當時因為還沒有有效的對抗肝炎病毒的藥,而當時唯有的Interferon(干擾素)又有許多副作用,可能對我的忙碌工作會有影響,而我又沒有任何肝炎的症狀,所以也決定先不要治療。後來回台定居幾年以後,才確定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而開始在肝炎專家的學長指導下接受抗病毒治療一段時間,而肝功能得以恢復正常。後來在專家指導下,成功地停用長期抗病毒治療,而得以繼續維持肝功能正常,並且抗原轉為陰性多年。但在這位肝炎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幾年來每六個月都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以防B肝病人日後發現肝腫瘤的可能。想不到今年八月底,腹部超音波檢赫然發現肝臟有異常,接著馬上做了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證明了肝右葉長了一個腫瘤。我與也有醫師背景的內人一起聆聽肝腫瘤外科同事,說明他對所有檢查結果的看法以及對治療的建議。他以電腦程式綜合這些影像所描繪出來的彩色立體圖像,對這顆座落於肝臟右葉深處2.1 公分小腫瘤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他說,要完全切除這深藏的腫瘤,可能需要犧牲不少正常的肝臟,而我的肝功能種種數據顯示我可以承受「甚至整個右葉都拿掉」的大開刀。好處是我們可以從切除的組織在顯微鏡下確定病理診斷,但我可能需要住院至少一星期,之後還需在家靜養兩星期。另外,他也提出可以考慮非開刀治療,由放射科血管專家醫師,執行「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TACE)」,將水溶性抗癌化療藥物與油性物質(Lipiodol)混合,加上「微粒球」注射到主要提供腫瘤養分的肝動脈分支,以阻斷腫瘤的生機。這種治療對對身體的傷害遠比開刀小,做完以後如果沒有意外,隔天就可以出院。但問題是這樣做,我們就無法像開刀取出腫瘤一樣,做出確切的病理診斷。回家後,我與內人平心靜氣地再三討論。家母在診斷B 型肝炎多年後,1983發現肝癌,當時台大醫院一位放射科年輕主治醫師赴日本學習這種栓塞治療法剛學成歸國,記得家母是台灣早期接受這種治療的幸運者之一,她前後在台大醫院經過幾次栓塞,而享有非常理想的生活品質,最後到1992肝癌復發,發生多處轉移而過世。許多從來沒有想過的往事在這幾天陸續浮上心頭。猛然想起1997年當我還在美國大學醫院服務時,因為體重銳減,而做了全身健康檢查,意外地發現兩側聲帶有明顯的運動障礙,經過耳鼻喉科教授仔細檢查才發現這是「先天性聲帶麻痺」,這也解釋了我從小呼吸聲音比較明顯,常被問及是否有氣喘,而且從小就無法參加劇烈運動。我非常感謝這位耳鼻喉科同事發現了我五十幾年「宿疾」的原因。他很親切地告訴我,我的身體已經老早就習慣於這與生俱來的毛病,說話與一般運動也都沒有問題。但他一再叮嚀,將來如果我需要做全身麻醉的檢查或開刀時,一定要記得向麻醉科、外科醫師告知自己的先天性聲帶異常,因為像我這種病人在術後拔管時,有時會有氣道不暢而發生缺氧的嚴重後果。這再三叮嚀的「忠言」促使我馬上與外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同事進一步請教。種種因素更使我傾向不考慮開刀的治療。我在星期日中午住院,接待的同事親切地解釋了住院病人須知,並告訴我不久將會接到「重大傷病卡」,可以幫忙減少醫療負擔。他大概看到我面色凝重,趕忙解釋健保的政策下,癌症是屬於「重大傷病」。孰不知我之所以如此「過度反應」,是因為我一時無法接受自己在癌症醫院任職多年,今天竟會對「癌症」的診斷有這種不應該有的反應。住進病房以後,我回到「教研大樓」的辦公室,拿自己慣用的漱口杯及一些文具。當我走回醫院病房的通道時,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孤寂淒涼之感。這條常走的路,今天只是因為走進醫院時,不再是「醫師」,而是「病人」的身份,竟然會有天淵之別的感受。不覺想起過去帶著醫學生做床邊教學,碰到無法接受自己有「癌症」的病人時,我常會與病人及學生分享一篇很好的文章,「感謝上帝,我得了癌症」。這是一位醫師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A Piece of My Mind專欄的好文章,台灣也有很好的中文翻譯。還記得一位女病人在看了這篇文章後,要求我給他英文的原文。原來她本身是高中英文老師,她深受這篇文章所感動,而希望能與學生分享這「課外讀物」,讓學生體會多學外文,才能品嚐好文章的原汁原味。此時重讀這文章更能領會其中的深奧。 我住院隔天就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由鼠蹊部的「股動脈」穿入導管成功到達腫瘤部位的動脈,做了應該做的治療。我是在意識完全清醒下經歷十分順利的療程,但坦白說,我當時並不擔心自己,只是惦念內人因為前晚在病房陪我而沒睡好,在我進去接受療程之前,她被帶到急診應變中心發現血壓升高並有微燒……回到病房以後,見到了內人,看她沒事,我也安下了心。當晚唯一的不方便是因為股動脈穿刺的關係,有段時間右腿不敢動而稍感不適,但比起全身麻醉、剖腹摘瘤的驚心動魄,我真的躲過了一劫。隔天我就出院了。百感交集,我決定把箇中感受以「由癌症醫院『醫師』轉為『病人』」為題,寫出心中的諸多雜感,發表於我已經寫了二十幾年的經典雜誌的「杏林筆記」專欄。同時,我也才想起來,最近因為身體出了些狀況而停了一段時間的「醫病平台」。這是我們幾年前與一群關心台灣醫病關係的文藝醫界人士共同發起的電子報,希望能使「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有個平起平坐的園地,共享醫界、病人、家屬在治病、生病的親身體驗,希望透過醫病彼此的了解,可以改善台灣社會的醫病關係。坦白說,透過這次個人所經歷的親身體驗,才發現醫師本身生病後,更能了解跨越醫病鴻溝的困難。更重要的是,癌症比起其他疾病有更多的未知數,而這句我們醫師常掛在口邊勸告病人「要定期追蹤」的出自好意的叮嚀,更使「醫病籓籬」另一邊的癌症病人,加深他們的隱憂。這次的親身體驗,使我深感這種罹癌病人與家屬應該得到更多的支持。這幾個月來「醫病平台」之所以暫時停刊與我個人的健康有關,也因此決定改寫了個人已發表的「由癌症醫院的『醫師』轉為『病人』」,來做「復刊」的首篇文章,也希望我們能夠繼續在「醫病平台」追求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分享彼此的經驗心得。同時這幾年來,關心醫學教育的有心人也發覺在這專欄過去所發表的醫學生分享他們習醫的赤子之心,以及醫學院老師在培育良醫的用心良苦,感動了不少社會大眾、病人、家屬。這是我們當初所未曾預料到的。我衷心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使我們的醫療環境更勝一層樓。
-
2024-11-22 醫聲.Podcast
🎧|急診大塞車怎麼辦?醫師告訴你「這方法」能解套
急診壅塞已是台灣醫療沉痾,健保署統計,最嚴重的檢傷一級民眾暫留醫學中心急診的時間長達15.43小時,遠超8小時健保品質建議上限,尤其當前國際情勢緊張、天災頻繁、冬季病毒齊發及心腦血管病人激增,壅塞情形恐雪上加霜。對此,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表示,除了須為急診減壓外,醫學會也正規劃延長野外照護(Prolonged Field Care, PFC)指引,盼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為病患做最有利的初步處置,以銜接後續治療。🎧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複合型災害頻傳 延長醫療照護助患者銜接正式處置 台灣急診壅塞成因複雜,許建清說,現在台灣急診前、中端檢傷及處置無虞,問題出在照護人力短缺,急診病床不似住院或加護病房有數量限制,有些急性問題無法在家處理等,導致後端住院病床壅塞。再加上近年常見複合型災害,例如地震衍生火災、海嘯,或颱風衍生水災、土石流,許建清表示,日本也預測附近的海溝20年內將發生芮氏規模8.0的強震,因此如何使用有限資源,讓患者在送達適宜的照護單位前,接受基礎照護,是台灣急診的燃眉之急。起源自戰爭的延長野外照護(又可稱延長醫療照護)正是解方之一,先在災害現場、救護車、中繼站醫院等處,初步判斷患者傷勢並處置,最後再銜接最適宜的醫療照護單位。許建清以重大外傷患為例,救護人員會先將患者送至較近的地區醫院,接受插管、止血、輸血等措施,狀況稍微穩定後,再轉送至較遠的醫學中心。或是某工廠員工的手被攪拌機捲入,大量失血有休克死亡風險卻動彈不得,此時由麻醉科、外科、骨科、急診科醫師組成的外展急救小組趕赴現場,為其插管、麻醉,進行截肢手術,再後送到醫院接受完整醫療照護,「小組就像搭建一座橋,讓患者能從事發現場順利連接至合適的地方。」許建清指出,國內正積極準備重大緊急災害的因應措施,像是醫學會到各國觀摩救難演習,確認關鍵基礎設施及緊急救護設備,並研擬延長醫療照護指引,辦理教育訓練,制定照護標準流程,實際演練,再藉由回饋修訂指引。醫中急診壅塞嚴重 各界創造「社區醫院」因應急診室即使在壅塞的情況下,也可使用PFC的概念。回看國內急診現況,健保署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顯示,多數負責醫院急診均有人等待住院,尤以醫學中心最為嚴重,截至11月20日,全台前三名分別為林口長庚醫院80人、台大醫院73人、永康奇美醫院64人。同為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長的許建清表示,患者滯留於急診,不僅病家無法好好休養,醫療人員也得在看診及留觀間疲於奔命。為減輕急診壓力,尚有行動能力的感染患者可接受「非住院靜脈注射抗病箘藥物(OPAT)」;奇美醫院則提供「急診出院-居家照護」,讓急診患者經適當處置或待床期間病況好轉後返家,必要時再轉回急診。健保署七月也推動在宅急症照護(HaH)試辦計畫,讓肺炎、尿路感染或軟組織感染患者,搭配遠距醫療設備,於家中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治療,許建清指出,新加坡預估能降低10-20%的病床量,使醫療更具彈性與韌性,「急診室不只在醫院,只要有設備與人力,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急診室。」許建清小檔案現職: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部長教育部部定教授經歷: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副主任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博士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鄭友寧特別感謝:台灣急診醫學會、奇美醫院
-
2024-11-21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照顧失智媽 最怕她走失
失智老人走失是很多照顧者的惡夢,而我則承受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兩年多前,因為外籍看護分身乏術,叮嚀母親自行到公園會合,直到發現狀況不對,急電求援,我已然徒勞無力。那個難忘的冬夜雖然無雨,但母親視力不佳,我很擔心她失足墜落到難以發現的地方,所幸清晨時分,終於得知已被警察帶回。經歷這次震撼教育,我買了定位手表給母親,就算她放入隨手包包,依然可以追蹤,至於隨身攜帶的聯絡資料、門鎖改為從外開啟,或在警局建檔指紋等等,同樣都有幫助。然而,老人畢竟不能植入追蹤晶片,不能全時在旁。同一年底,在一間台南的二手書店,我讓父母並肩看書,料想可以安坐一段時間,未料十分鐘後,現場只有失智老父一人,母親的手表和包包都留在原處。我急忙衝出去尋找,但老城區巷弄複雜,一開始又猜錯方向,只能在本來計畫溫馨跨年的寒夜裡,一邊騎車瞎繞、觸景傷情,一邊歷經人情冷暖、祈禱奇蹟。很謝謝通報走失的民眾和那位認真盡責的女警。母親在二次尋回後,已隨著老病,逐漸無法任性出門,甚至舉步維艱。如今回想起她曾經可以徹夜不眠地走到十公里外的山上,我就一陣酸楚,畢竟幸與不幸都是相對的,照顧失智老人只能更珍惜現在。
-
2024-11-19 養生.生活智慧王
保有完好財務狀況!專家提醒年終看緊荷包:5個消費習慣要改
快要過年了,保有身心靈的健康和完好的財務狀況都很重要,GOBankingRates綜合專家意見,說若要看緊荷包, 這5個消費習慣要改:一、假日花太多錢。別認為黑色星期五和網路星期一大減價買來的,都是便宜貨, Erika.com創辦人卡爾柏格( Erika Kullberg)說,說不定你被這些短期的促銷價誘騙了,用掉超出計畫的錢。她建議大家,不要看到有好康的價格,就抽出信用卡,除非你想望已久,也符合預算的好東西,「好好招待自己一下」無妨。二、送禮太大方。禮多人不怪,何況聖誕假期是發揚慷慨共濟精神的好時節,不過,要先惦惦自己荷包的分量。卡爾柏格說,大方送禮固然爽,有時候會傷到你的荷包,「我自己不再送禮。不是你認識的人都需要禮物--女主人就可以不必給禮物。禮物也不必要買貴的。」三、太倚賴信用卡。是的,用信用卡買「大款」商品,甚至一般年節刷卡,都有較大額的現金回饋,也較能保障產品品質。可是,卡爾柏格認為,附帶的好康再大,都不會大於你的負擔能力。「如果你沒有現金,別為了積點刷卡,利息的支出很快就會超過你拿到的現金回饋。」四、不規劃財務目標。放慢腳步,深呼吸。Experian的消費者教育與權益經理若嫚(Christina Roman)有個很好的建議:「不要凡事一蹴而幾,從小地方著手,把實現總體目標的計畫,分成較易管理的幾段來執行,逐步實現。」「聽起來有點老套,但減輕財務焦慮的最佳辦法,不外乎設定總體目標,擬定逐步達成的路線圖,」這樣做的消費者,心中有譜,明白自己終將達成目標,又可省卻一路上的焦慮。五、不評估自己的財務若嫚說,乍聽之下,這好像是莫大的工程,「可是,消費者若能準確的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便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因此,很重要的一點是:抽出時間來檢討自己的財務帳戶,搞清楚每個月多少錢進來、多少錢出去,債務更要算清楚。」這五項常識性的五不毛病,改過來的話,你的用錢習慣就不會出錯,荷包可保殷實,新的一年,從不缺錢不欠錢的基礎出發,更容易提升身心靈的健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開心退休要有「4包錢」 理財顧問給3建議讓你提早準備
「退休」是人生重要的階段,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想像一下,不用再被工作綁住,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享受生活,含飴弄孫,或是追求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這畫面真令人羨慕!開心退休 必備「退休四包錢」老丁在一間知名企業工作了快40年,終於到了準備退休的時間,他帶著既興奮但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跟退休理財顧問諮詢有關退休金請領的相關問題,顧問除了提醒老丁,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及勞工退休金的細節和協助試算金額外,也提醒他退休還有「4包錢」,4包要花的錢!要先分項做好規畫,因為美好的退休生活需要穩健的財務基礎作為後盾。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2 年的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已達 80.86 歲,其中男性 77.67 歲,女性 84.25 歲。假設 65 歲退休,平均還有 15 到 20 年的退休生活。這段期間,我們的基本生活費、休閒娛樂費、營養保健費、醫療長照費等4大支出從哪裡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退休四包錢」。第一包「基本生活」維持開銷首先是「基本生活」。退休後,雖然不用再負擔房貸、子女教育費等支出,但仍有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開銷。根據 2023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台灣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約為 25,726 元。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習慣不同,所需的費用也不一樣。建議您在退休前仔細檢視目前的開銷,並預估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例如:•住房: 租金、房貸、房屋稅、水電瓦斯、房屋修繕等。•伙食: 在家煮食或外食,不定期與親友聚餐等。•交通: 自用車維修保養、大眾運輸工具交通等。•日常: 家用物品、清潔用品、衣物、美容保養等。•通訊: 電話費、網路費、手機更換、家電添購等。第二包「休閒育樂」享受生活退休後,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發展興趣,安排旅遊,實現年輕時的夢想。這些休閒育樂都需要一定的費用,例如:•國內外旅遊: 機票、住宿、餐飲、景點門票等。•學習課程: 才藝班、進修課程、書報雜誌等。•興趣愛好: 攝影、繪畫、運動、收藏等。•社交活動: 與親朋好友聚餐、參與社團活動等。第三包「營養保健」注重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更需要注重營養保健,維持健康。這方面的費用包括:•均衡飲食: 購買新鮮食材、有機食品等。•保健食品: 維他命、鈣片、魚油等。•健康檢查: 定期健檢、癌症篩檢等。•運動健身: 參加健身房、購買運動器材等。第四包「醫療長照」費用驚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療和長期照護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約為 72,687元。萬一又碰到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例如:植牙手術 、白內障手術、膝關節手術、心臟支架手術 等,更是一筆龐大的花費。而長期照護的費用更是驚人,每月可能需要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部分的費用包括:•一次性費用: 醫療復健器材、輔具、無障礙環境設施等。•照護材料費:營養品、衛生紙、尿布、醫療用品、手套。•長期照護費: 聘請看護、居家照護、安養機構、護理之家等。如何準備退休四包錢?了解了退休後可能需要的費用,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準備這四包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1.善用政府資源:•勞保老年給付:勞工朋友退休後可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依投保年資和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國民年金:沒有參加勞保的民眾,可以參加國民年金,保障老年基本生活。•勞退新制:雇主每月提撥 6% 的薪資到勞工個人帳戶,退休後可一次領取或按月領取。2.規劃個人儲蓄和投資:•設定退休目標:計算退休後每月所需的生活費用,並設定儲蓄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例如銀行定存、股票、基金、保險等,分散風險,穩健投資。•定期定額投資:每月固定投入資金,長期累積財富。3.及早規劃醫療和長照保障:•購買醫療險和長照險:轉嫁醫療和長照風險,減輕負擔。•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降低罹病風險。老丁聽完退休理財顧問的建議之後,決定在退休前認真的將這退休4包錢,要花的錢先好好計算一下,並且先做好規畫和準備,屆時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好命退休』。作者/孫國城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保險管理學會理賠人員資格壽險公司處經理 從業30年壽險公會人身保險業優秀從業人員現代保險基金會信望愛最佳專業顧問天下雜誌709期專訪專長:保險/退休/傳承/信託
-
2024-11-17 失智.大腦健康
不良飲食與失智息息相關 研究揭每天吃一物可降12%患病風險
最新研究發現,中年人每天吃堅果可明顯降低失智症風險。這是一國際小組的研究結果;該小組針對5萬300名英國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以50多歲為主,受訪者回答堅果食用習慣的相關問題,研究小組再後續追蹤,平均七年,檢視是否患有失智症。5萬多名受訪者約發現1400失智症病例;研究人員將年齡、性別、體重、教育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多方納入考量後確定,每天吃堅果可降低 12% 失智症風險。選擇無鹽堅果並每天吃大約40克的一把,好處更大,罹患失智症風險更降低16%。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九月份的「Geroscience」雙月刊;該刊物以衰老生物學及相關生物醫學應用研究為主題。多項研究長久以來一直認為不良飲食與失智症風險息息相關。由27名失智症專家組成的「柳葉刀委員會」(Lancet Commission)今年確定,肥胖、糖尿病和中年高膽固醇都在導致失智症風險增加的14項生活型態因素之內。專家建議,富含水果、蔬菜、全穀物和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DASH,旨在降血壓) 和麥得飲食(MIND,以吃深綠蔬菜為主) 可能對大腦健康最有利。這三大類飲食的關鍵元素就是「堅果」。西班牙研究人員去年在「營養」(Nutrients)雜誌上撰文稱,堅果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含有許多潛在的神經保護成分,包括單元不飽和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維生素B群、非鈉礦物質和高營養成分。他們也將核桃稱為「最有利於認知健康的堅果」。一位骨科醫生最近表示他愛吃核桃,核桃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大腦發育和功能。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研究人員發現,吃核桃可能有助於增強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記憶力。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是美國老年人失智症最常見原因。最近研究顯示,全美近700萬人已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該研究警告,另有數百萬人可能出現症狀但尚未被正式診斷出來。人口老化趨勢下,全球失智症患者預計將從2019年的5700萬人增加到2050年的1.53億人。
-
2024-11-1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長王偉傑 喊話「全院顧一人」 給病人最好醫療
專精腎臟科疾病的王偉傑,今年9月接任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他擁有豐富的臨床和行政歷練,帶動腎臟切片精準治療,為桃園地區腎臟病防治效能作出貢獻。尤其在新冠疫情嚴重人心惶惶下,他帶領團隊運用血漿置換術,讓重症病人的存活率大幅提升,他深信「醫師陣容強大、醫療品質做好」,是醫院令人信任的關鍵。樂生療養院是一所具有歷史性的療養院區及現代性的醫院,分新、舊兩個院區。舊院區為療養院在新北市新莊區,為日治台灣專治癩病(漢生病、早年稱痲瘋病)院區,提供漢生病院民居住使用,已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歷史建築園區;新院區為醫院在桃園市龜山區迴龍,是地區醫院,千禧年後提供民眾一般急重症和門診醫療服務迄今。崇拜學長 立志選定腎臟科行醫近30年的王偉傑是眷村孩子,在兄姊鼓勵下考上醫學院,並進入衛福部桃園醫院(部桃) 服務,因崇拜腎臟科學長做學問精神,立定志向走上腎臟科領域,即使當上樂生醫院院長,仍在部桃無酬看診,只因掛心腎臟科的老病人。以前桃園腎臟科醫師各自為政,在王偉傑建議下組成腎臟科聯誼會,每季固定辦學術研討進行個案討論,發表醫學研究論文。尤其新冠疫情大爆發期間,起初很多重症病人倒下,他發想可使用血漿換置用於染疫的腎臟病人身上,大大提升病患的存活率,並爭取列入健保給付。王偉傑深知腎臟切片可提升腎臟病防治效能,當大家都在做洗腎時,他卻反其道進行腎臟切片,果然透過切片精準治療,治癒許多腎臟病人或減緩其病情,未來他也會把在腎臟病防治成效帶進樂生醫院。網羅良醫 獲在地居民信任樂生療養院是很特殊的醫院,王偉傑接任院長後,首要打造該院為綜合性地區醫院,讓各科別醫師陣容壯大,目前已先後網羅腎臟、身心、胸腔及中醫、肝膽腸胃科、骨科、一般外科專科醫師進駐,發展該院急重難症治療,讓新北市新莊、樹林、桃園龜山迴龍地區居民,今後不必大老遠赴醫學中心看病,就近就能有好醫師看診。「樂生絕不只是療養院,樂生做很多急重症醫療。」王偉傑說,該院的科別足夠、儀器不差,絕不輸其他衛福部醫院,且各科醫師充足,逾90%病人在此都可以獲得照顧,希望能得到地方民眾信任。王偉傑常告訴病人:「你一人來醫院、全院照顧你」,過去他常以醫院為家,「要給病人安定感」,一度讓妻子很吃味,他的信念是「醫療無法渡天下眾生,只能渡有緣人」,有緣成為他的病人,他就給予最好的醫療。爬山紓壓 愛吃納豆當養生王偉傑說,醫師工作忙碌、壓力很大,他盡量早睡早起、規律作息,有空閒就在醫院走樓梯或拉划船器運動,保持體力;樂生醫院有後山,因此他把每周爬山列入紓壓項目中。為了養生,他澱粉類吃得少,早餐喜歡吃納豆保養身體,保持心情樂觀,若遇到關卡與煩惱時,就念經、再好好睡個覺,讓一切歸零思考。每年有空閒時,王偉傑會帶家人環島或旅遊增進感情,他特別喜歡去日本,每年組團去日本一、二次,尤其喜愛去日本老溫泉旅館泡湯,在日本欣賞溪流清澈如畫,和家人朋友爬山、喝小酒談心,令人開心。王偉傑● 年齡:55歲● 專長: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壓、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腎臟切片、泌尿道感染、電解質異常、一般內科疾病、急重症血液淨化● 現職: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中原大學副教授●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 經歷:衛福部桃園醫院腎臟科主任、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院長、桃園醫院副院長、衛福部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教育部定副教授、中原大學副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疾病發生早期就要早點治療
-
2024-11-15 焦點.元氣新聞
捐助肝基會30年 黃氏基金會再贈醫療設備
財團法人黃氏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默默行善,捐助肝基會長達30年,並以創辦人黃國璋暨夫人張瑾璇的名義,再慨捐「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系統」贈予好心肝基金會,嘉惠病友。昨天於好心肝基金會舉行捐贈儀式,也以實物捐贈予花蓮縣賑災、樹仁社會福利基金會、佛光山等單位。黃氏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執行長黃小茜表示,早在30年前,在平面媒體看到台灣肝病研究與治療權威宋瑞樓、許金川創辦肝基會的報導,深受感動,尤其是二位教授跟病患的互動,有著良好的醫病溝通與互信,這個機緣開啟了基金會每年固定捐善款給肝基會,持續至今達30年之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民國83年肝基會成立之初,即開始收到黃氏基金會的善心捐款,很感激「為善不欲人知」的企業家,後來得知是知名企業,感謝有人認同肝基會理念,也大讚默默行善挺醫護、挺弱勢族群的舉動。許金川說,基金會希望打造成「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醫療機構,以病人為中心,各界的愛心讓基金會得以擴充,延伸好心肝門診中心、好心腸診所,造福更多民眾。他強調,基金會能為台灣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匯聚大眾的愛心力量。黃氏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創立於1988年,創辦人黃國璋為熱心公益的成功企業家,盡心經營事業發展為上市公司,並本著回饋社會的心念成立基金會深耕慈善公益。黃小茜秉持父母親勤儉艱辛創業的信念。幾十年來,基金會拋磚引玉地辦理許多前瞻性與預防性的專案,善盡企業責任、回饋社會大眾。黃氏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在社區推動銀髮族教育訓練,包括身心健康、家庭和諧、財務規畫等,並深入校園推廣少年暴力防範。並結合教學醫院舉辦了為期一年的預防性全方位健康講座,也投入特殊兒童公益關懷。黃小茜說,基金會希望深入社會每個角落,用愛與關懷的產生預防力量,服務對象從婦女、孩童到長輩,照顧多元族群。多年來,黃氏慈善公益事業基金會透過嚴格的考核評估,資助許多信用優良的基金會,擴展愛心關懷對象,實踐互助互愛。有感於許金川寬厚樸實、視病猶親用心經營發展基金會,黃氏基金會捐贈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系統,支持好心肝診所擴充醫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