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投資
共找到
867
筆 文章
-
-
2023-12-07 焦點.杏林.診間
北榮重粒子治療助百名癌症患者!院長感動: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北榮重粒子治療今年5月15日啟用,截至今天(12/5)為止,半年內完成百例病人治療。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指出,原本被認為無法治療的胰臟癌,經化療及重粒子治療後,可以透過手術切除,其他如攝護腺癌、肺癌、肝癌、骨肉癌、頭頸癌、婦科癌症等患者也都獲得治療。北榮重粒子治療助百名癌症患者台北榮總今天舉行重粒子治癌百例、達文西手術5000例感恩會,並為國內首座負壓科技加護病房及「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剪綵啟用,退輔會主委馮世寛今天也出席,並肯定陳威明帶領的北榮團隊,在癌症治療、重症防疫及智慧醫療上優異成果,嘉惠病人,期許榮總醫療體系共同努力,繼續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院長陳威明:一切付出都值得了「病人的生命是無價,看到重症病人康復,一切都值得了」。陳威明說,北榮不惜營運虧損籌建重粒子治療,目前治療過程順利,病人復原良好,均持續追蹤治療成效,目前仍有多人在等候治療,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營運後,來自各國的參訪更是絡繹於途。陳威明也感謝北榮全體同仁上下一心、團結合作,在歲末年終時展示成果。除了重粒子治療,台北榮總完成達文西手術5000例,包括胰臟癌、壺腹周圍癌及腎臟癌部份腎臟切除等困難癌症治療,目前此三項疾病的達文西手術病例數,北榮案例數為全國最多,退輔會整體醫療體系合計已完成近1萬2千例達文西手術。今天也是首座專為醫院設計的叢集式超級運算平台「北榮一號雲」啟用。「北榮一號雲」超級電腦為新一代超級運算平台,具強大人工智慧(AI)計算能力,包括全方位的資料中心、創新的運算架構及多功能的軟體工具,推動生成式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在醫學領域的創新應用。「北榮一號雲」可大幅提升整體運算能力,加速北榮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疾病預後預測、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數位病理精準診斷、智能藥物開發的發展,並且提供AI應用程式最佳發展平台。陳威明說,這不僅提升診斷精確性,更加快針對各種疾病的個人化治療策略制定,不僅是北榮資訊發展重要的里程碑,更代表台灣在高速計算醫學領域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也為國際醫學合作開闢了新途徑,進一步推動醫學AI的創新與發展。因應未來新興傳染病,國內首座智慧科技加護病房在台北榮總啟用,北榮投資逾一億元,興建15間智慧負壓隔離加護病床,位於科技大樓,與主要的住院大樓分艙分流,且引進或自行研發多項最新科技包括AI防護衣穿脫魔鏡、溼洗手監測系統,已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肯定。另衛星護理站進行影像監視與呼吸器遠端調控;設置智慧電視與三方視訊系統等,同時導入機器人協助護理師傳送物資,減少人員暴觸風險。在流行病疫情發生時,可提供最高防疫標準的負壓隔離重症治療,平時則可作為一般呼吸系統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達到「病毒擋得住、訊號出得來、治療進得去、夥伴找得到、家屬看得見」的目標,大幅提升重症醫療照護品質。智慧機器人在內的多項科技產品,提升照顧的品質及防疫安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06 退休力.理財準備
子女關係好,不會爭家產?錯!專家建議2件事 做好生前規畫不讓親人變仇人
有一位62歲的阿伯透過關係找到財務顧問,劈頭就問::「2年前繼承的土地,如果現在要賣,稅金該怎麼計算?」這個問題讓財務顧問意識到問題並不單純,於是開始了解故事的經過:110年時阿伯的父親死亡,62歲的他繼承價值上億的土地,土地上的建物為27歲的兒子持有(父親生前就完成贈與)。目前建物租給他人,父親還在世時,租金為父親平日的生活費。阿伯的父親對財產安排很有想法。早在20年前,爸爸與子女們就已經把財產分配確認完成。64歲的姊及60歲的妹妹姊各分得1間透天厝,而透天厝的租金由兩姊妹收取。依照這20年的租金來計算,每個人的收入合計約1~2仟萬。因為已經把兩間透天厝留給女兒,所以阿伯的父親把土地跟地上物留給了兒子及孫子,為了讓子孫可以享有這個土地及建物的獲益,父親特別立遺囑註明:土地不可以買賣、分割,希望可以長久地留給後代子孫。當父親身故後,兩姐妹覺得弟弟持有的這塊地比較值錢,也想分一杯羹。因為按照民法規定,女兒們也有父親的遺產分配權,於是兩人決定訴諸法院,爭取自身的權利。阿伯也是一個老實人,他覺得取得爸爸的遺產是姊姊跟妹妹的權利,也沒鬧到不相往來。但問題是:該怎麼分?才是公平的?什麼是特留分?為什麼會有特留份?依民法特留分的規定,法院可能會判決,姐妹倆各有1/6特留分。什麼是「特留分」? 民法中規定特留分用意是:讓每位繼承人有一個最低的繼承比例,避免因為偏愛的原因,讓遺產都只留給特定一人。讓所有繼承人可以透過法律保障遺產的分配方法,確保公正性。而根據民法第1223條內容,特留分計算是以「應繼分」作為計算對象,並非直接從遺產內容計算。什麼是「應繼分」?所謂「應繼分」就是告訴每個人「應該」分配到多少錢。為什麼會提到「應繼分」?因為只有透過「應繼分」,我們才能計算出特留分。意思就是:先從全部的遺產算出應繼分的金額後,再從算出來的應繼分金額中,計算出特留分的金額。如表1所示,在這個案例中,因阿伯的媽媽已身故,所以應繼分就是三個兒女均分,也就是:阿伯1/3,姊姊1/3,妹妹1/3。而民法中的規定,特留分為應繼分的1/2,也就是:阿伯的特留分是1/6,姊姊特留分是1/6,妹妹特留分是1/6。假設這個案例中,土地價值1.2億,這樣一來,姊姊及妹妹的特留分就會是各2千萬(1.2億X 1/6=2千萬)。買,還是不買?不只是心裡問題,還是經濟問題!在資產評估上,通常法院會請法院特約的估價師估價,如果繼承人覺得有異議,可再向法院申請重新估價,但費用要繼承人負擔。繼承人可以依實際上的狀況向法院提出重新估價結果,再由法院斟酌。目前這個案件的狀況是:法院請當事人三人自己談金額。兩姊妹希望阿伯可以出錢把特留分買下,這樣又可以不變賣土地,又可以分到錢,於是兩姊透過網路查詢,表示這塊土地的市價為80萬/坪,而當事人查詢結果則為30萬/坪。透過律師溝通時,姊妹們說:「只要當事人願意出來跟我們聊,價格好說」。當事人自己也知道,只要願意開口,省個2~3千萬不是問題。但現在還要他拿這麽多錢出來買姊妹倆的特留分,感覺很不好!於是阿伯卡在自己的情緒過不去。於是大家就僵在那邊,沒有個結果。這個案例的關鍵問題在於:土地上的建築物是孫子擁有,如果要賣掉土地來換成現金會有困難。可以請不動產估價師把這個因素列入土地評估中,估價師會按照合法合規的方式,取最符合客戶想法的價值來做評估。我的小孩關係很和諧,不用擔心爭家產?錯!以這個案例來看,如何避免上法院、並讓親人間還是維持良好的關係?我會建議做好生前規劃,用制度來讓事情順理成章。這邊有以下的想法可以與大家分享:一、原本要贈與給女兒的房子,先不要進行生前贈與,而是納入遺產及遺囑。至於租金則匯入專屬帳戶,日後作為繳納遺產稅用。二、若維持目前的財產規劃,父親購買4千萬壽險,身故受益人為兒子。兒子可以拿身故理賠金來付特留分的金額。一般來說,CFP顧問在與客戶對談時,會提醒客戶一件事,那就是法律上子女們的權利。客戶們總會回;「不會啦!我的子女們都相處的非常好,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但事實上都剛好相反,這是因為每個人會因為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心境及態度改變,導致行為改變。因此,我還是建議大家,可以藉由這個故事,思考如何在生前合法合規地,把財產分配給自己想要給的人,同時保留特留分資產,讓家族相處更和諧。作者/吳幸柔經歷:人壽保險公司行銷經理2023-2024台灣理財促進會教育訓練召委2024MDRT總會財富管理專案委員2023MDRT總會全球會議交流區普通話會議隊長2021MDRT台灣分會區域主席暨講師組召集人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信託執照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證書壽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3 退休力.社會連結
2023退休力論壇/樂活大叔施昇輝: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存摺數字,而是「這件事」!
「享受孤獨」很重要,但新朋友比旅行讓人驚喜「朋友源源不絕、人生處處驚喜。」財經專欄作家施昇輝在聯合報「退休力論壇」以「新朋友新人生!讓自己不要太早一個人」為題,發表演說,他自覺,最近幾年來自己最大長處不在於股票投資,而是結交許多新朋友。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存摺數字,而是朋友,而老朋友人數勢必慢慢變少,退休之後,更應該結交新朋友。施昇輝表示,之前女兒結婚,他這邊朋友就佔了12桌,而其中六桌就是近幾年結交的新朋友,而這也是讓他引以為豪的地方,年紀大了,還是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進而變成好朋友。許多人提倡「享受孤獨」,與自己相處,對於此論點,「樂活大叔」施昇輝卻有點不以為然,他認為,學會與孤獨自處,這是重要的,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寂寞的時候,但應該多結交新朋友,帶來新興趣、不同的人生,「新朋友比旅行更令人驚喜」。該如何結交新朋友?施昇輝提出六大秘訣:一、跟團旅遊:認識陌生人最好的場合,在幾年前,參加北海道旅行團,同行六對夫妻迄今仍常聯繫,規畫聚餐、露營、島內旅遊。二、參加陌生聚會:在朋友介紹下,參加聚會,他因此認識荒野保護協會志工,開啟了登山、走步道的休閒活動。三、重返校園,或參加社區大學:他報考台藝大電影碩士專班,認識許多新同學、新朋友。四、找機會請教新朋友,這是建立朋友的開始。五、參加飯局,認識新朋友。六、善用臉書,與陌生人互動,不要怕拒絕。施昇輝強調,多瀏覽臉書社團,有助於朋友關係的維繫,建議多至老朋友臉書貼文按讚,如果朋友久久沒有更新訊息,可以主動關心。另可加入朋友的朋友,擴展社交圈。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03 退休力.理財準備
2023退休力論壇/未來退休不能靠政府保障,專家建議民眾投資需佔薪資「這比例」,分享投資最省力方式!
退休準備中,財務規劃是民眾最擔心的項目。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指出,隨人口結構改變、勞保基金將破產,退休財務不能再靠政府,民眾應把握年輕時高投報率、老後穩健投資的方式規劃退休理財,才能因應通膨、長壽帶來的財務風險。政府支持長者退休財務力度有限,若想保有老後生活財務餘裕,需投入至少「這比例」的薪資進行投資王儷玲今在聯合報「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退休力論壇發表專題演講。她提到,根據聯合報系退休力指標民調,3年來年年不及格,可見民眾希望存錢,卻不知道怎麼存錢。民眾常低估退休需求,太晚開始儲蓄、退休投資太保守;也有人選錯投資工具,導致準備成本太高,無法落實長期投資;更常見的是沒有及早進行長照險、醫療險及年金險規劃。隨人口結構改變,勞保基金面臨破產,政府提供長者退休財務支持力度愈來愈有限。調查顯示,退休財務「靠政府」的比例低於55%。王儷玲說,擔心勞保危機,不少民眾選擇提早開始退休理財,但30至60歲民眾認為退休準備「錢不夠」的比例仍超過6成,30歲以下的民眾,則有4成不知道退休後能領到多少退休金,對於財務缺口缺乏瞭解,是民眾不知如何理財的主因。王儷玲說,雖然國內退休年齡延後,已從60歲變為65歲,但隨醫療進展、壽命延長,退休至離世的時間不減反增,若要抵抗通膨,保有老後生活財務餘裕,至少2成薪資用於投資是較合適的比例,但台灣民眾多數只將薪資的1%至6%用於投資,實在太少。王儷玲分享最省力的投資方式,投資標的選擇應隨年齡而有不同「早期增值、晚期保值,是最省力的投資方式。」王儷玲說,投資標的選擇應隨年齡而有不同,年輕時應選擇投資報酬率約8%的投資標的,如股票等,藉由複利效果累積資本;老後則可以選擇較為穩健、投資報酬率較約4%至5%的投資選項,如債券等,藉此達到「保值、保本」。「退休理財是長期投資。」王儷玲建議,民眾不要聽信某些理財專家建議,時常「買了基金又賣掉」,至少要持有3至10年,否則轉換過程中容易買錯基金、進出場時也會導致損失。業界已有不少退休理財專屬產品,依照年齡不同分為積極、穩健、保守等項目。長照保險也是常被忽略的投資選項。王儷玲表示,隨長壽趨勢,民眾需要長照的時間約8至10年,費用至少花費600萬以上,若沒有保險,退休金恐被吃垮。建議民眾及早開始投保,否則愈晚買費愈高,還有被拒保的風險。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推出「退休理財規劃師」制度,能幫民眾免費健診。王儷玲表示,退休理財規劃百百款,退休理財規劃師能為民眾健診,釐清勞保可領多少錢、應該幾歲開始投資,適合哪些投資標的等,這是公益活動,民眾可以上網搜尋「好命退休計算機」,也可透過電話諮詢。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03 退休力.理財準備
2023退休力論壇/蔡安棋:退休得顧好老本、病本、保本
「打造富足人生,要考慮『退休三本』,也要老本、病本與保本!」在聯合報、元氣網舉辦的「2023退休力論壇-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論壇活動中,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說,民眾若希望擁有富足退休生活,除了要考慮「退休三本」,更要趁年輕及早規畫、選擇適合投資工具,加上留意詐騙陷阱,才能擁有理想退休生活。「退休金,到底要準備多少才足夠?建議一定要設定理財目標」蔡安棋分析,每個人的退休生活目標不太一樣,若區分為簡約生活、樂活生活與富裕生活,一個月的退休金需準備8到11萬元不等,除了基本生活開銷,也要將醫療支出、未來通膨率等因素納入,這樣退休準備金才會足夠。談到「老本」的準備,蔡安棋表示,老本是指「要有持續的退休金流」,若要有持續退休金流,就要善用複利財,更要及早啟動相關理財規畫,並運用「100法則」,打造、堆疊永續退休金流。所謂「100法則」是指將100扣掉年齡,而這個數字就會投資風險資產的上限比例,舉例來說,假設現在年齡是70歲,100減70就是30,代表投資風險資產比率應不要超過全部資產30%。在「病本」的規畫上,蔡安棋建議,病本是指要打造「醫療防護網」,可透過實支實付險優先轉嫁頻繁醫療支出,再透過失能險、長照險來支應未來可能面臨的長期照顧需求,最後則可以藉由重大疾病險、癌症險一次性理賠服務等,幫助打造退休醫療防護網。「保本」策略,蔡安棋建議,像預簽安養信託、意定監護制度等,都可善加運用。以預簽安養信託來說,民眾可以趁自己還健康、有行動、思考能力時,預先將退休後的金流存入安養信託專戶,並於信託契約中約定老後醫療、照護規畫。安養信託就像財務管家,到時就可以按契約執行相關計畫,且這些條件也是有些彈性,若有特別需求,像想要將部分金錢贈與特定兒孫,或老年想擁有一些旅遊計畫等,也都可以納入契約。意定監護制度則是可以在意志清楚、健康的時候指定信任的親人、朋友做為失去行為能力時的監護人,如此,就能讓人生所有大小事皆獲得保障。蔡安棋表示,以中國信託銀行來說,對於高齡長者,該行也推出友善金融、友善分行、友善數位、友善客服等貼心服務,像臨櫃作業關懷服務,臨櫃行員會主動關心高齡客戶交易的動機、目的,若研判有遭詐騙疑慮,就會通報警方到場協助勸說,以減少客戶損失。或像ATM採「簡易大字模式」、推出極簡語音服務等,都讓許多高齡客戶獲得更友善的體驗,接受各項資訊、服務時,也更得心應手。最後,蔡安棋提醒,年長者應建立自我保護意識,主要要記住四項重點:包括「勿輕信投資話術」、「高報酬通常伴隨高風險」、「印章、存摺不要隨便交給他人」與「空白文件或表單不能隨便簽」,期待所有民眾、年長者都能遠離詐騙,謹慎守護自身財產安全。
-
2023-12-02 醫聲.疫苗世代
退休前也應檢視健康力 活用成人疫苗投資個人免疫防護 節省個人潛在醫療支出 邁向樂齡更要重視疾病預防
依據聯合報自 2020 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退休準備不再只靠一桶退休金,必需隨檢視自己的「退休五力」: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五力齊備才能面對健康老化。第一屆退休力論壇「挑戰一個人 『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正是探討每個人面對高齡化社會,要如何準備迎老。全世界人口正急速老化,根據聯合國資料,從2019年1億4300萬的80歲人口,估計到2050年,會增加三倍到4億2600萬人。台灣也在老化中,2026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高達全人口的兩成。逐漸老化的社會也造成醫療照護體系嚴重的負擔。2019年台灣全國健康照護花費佔GDP 6.1%,遠低於OECD平均數8.8%。2011年到2021年,全國健康照護花費增長率逐漸增加,2020和2021年增長率更是突破7%。如果以目前台灣老化速度的趨勢看來,醫療花費的負擔越來越大,如何確保健康老化將是非常須正視的課題。成人疫苗施打有益個人 可預防疾病 降低家庭醫療花費 根據最新統計,台灣醫療支出在家庭花費比例越來越重。1996年醫療花費佔家庭支出9.8%,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衛生保健觀念增強,2011年來到14.6%,2022年醫療保健支出比重增至17.8%。而成人疫苗施打可以預防疾病,改善生活品質,甚至也可以降低一半住院的機率和減少1/3的死亡率,因此可以減少家庭對於醫療花費的支出。施打疫苗對國家經濟更有貢獻,美國曾經做過一個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在2015年這些疫苗可以避免傳染疾病的醫療照護經濟負擔多達90億美元,其中,八成的醫療負擔是來自沒有施打疫苗的民眾。如果能增加成人疫苗施打,將可減輕這些經濟壓力,同時創造經濟韌性以及長遠性。 國際知名慈善家,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曾經在去年5月英國衛報新聞訪問中表示,他說疫苗創造奇蹟,他無法想像有人會不認同。在另一個今年2月英國廣播電台BBC訪談中,比爾蓋茲甚至說,要好好利用錢,他寧可花錢買疫苗,也不要花錢去火星。他說,花814英鎊,約台幣31000元就可以拯救一個生命。 根據國際老齡化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n Aging) 研究報告,如果能投資成人疫苗計畫,對醫療和社會整體投資報酬率可達40%到300%不等,這樣的投資報酬率來自於中老年人持續的工作生產力和勞動參與力、稅金收納、醫療支出的減少,以及減少老年照護等支出壓力。 疫苗可以預防的傳染病(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VPDs)對老人健康和國家經濟都有很大的威脅。老年人容易感染疫苗可以預防的傳染病,像是流行性感冒、肺炎、帶狀疱疹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等。 WHO建議流感疫苗施打率應涵蓋65歲以上人口的75%,但是依據國衛院最新報告,台灣65歲以上流感施打率從2010年到2019年只有25.6%到35.6%。另外,以呼吸道融合病毒引發的下呼吸道疾病為例,過去認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原因,會造成呼吸衰竭,甚至致死的嚴重威脅。但近年發現,在體質較弱的年長者、呼吸系統不好及免疫力較弱的族群,若感染RSV也可能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衰竭等症狀,造成住院與死亡率的上升。 9項成人疫苗 定期檢視接種建議 守護健康 快樂變老 高齡人口對於傳染疾病抵抗能力較差,加上人口結構的變化,臺灣現行的公共衛生需求應該優先推行成年人疫苗接種、鼓勵民眾遵行成人預防接種建議時程表,這是推動健康老化中重要課題之一。國內疫苗推動協會TIVS也結合衛福部疾管署的成人預防接種建議表,統整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包含以下九種疫苗: 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B型肝炎疫苗;A型肝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日本腦炎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以及帶狀疱疹疫苗。建議民眾定期審視自身健康狀況,終其一生應諮詢醫師接種合適疫苗。 依據內政部統計,國人2022年平均壽命79.84歲,擁有健康力是一個人退休後獨立生活的第一步,如何透過施打疫苗,保護自己的健康,健康又快樂的變老,將是每個人都要重視的課題。
-
2023-11-29 養生.抗老養生
「股神」巴菲特搭檔查理孟格99歲逝世 6個幸福法則是他長壽的秘訣
巴菲特合夥人、美國好市多董事查理.孟格逝世,享耆壽99歲,保持「簡單」是他的長壽秘訣。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在美國時間2023 年11 月28 日的訃聞指出,公司的副主席查理孟格在28日上午逝世於加州的醫院,享耆壽99 歲。1924年1月1日出生的孟格,還差一個多月就滿百歲。巴菲特在這則訃聞聲明中強調,「如果沒有孟格的靈感、智慧與參與,波克夏就不可能發展成現在這樣的公司。」六個幸福法則,是孟格長壽的秘訣查理孟格在‧95歲接受訪問時,訪問者詢問他長壽與幸福的秘訣是什麼,他表示,有六個重要的幸福法則,但是都很簡單,簡單到令人懷疑。這六個法則如下:.減少嫉妒。.減少怨恨。.不要超支。.遇到麻煩,也要樂觀。.和可靠的人打交道。.做你認為應該做的事情。他強調,這六點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如果你因此認為因為查理.孟格人生一帆風順,才會有這樣的結論,那就大錯特錯。事實上,查理孟格的前半生遇到很多挫折,出生沒多久就碰到經濟大蕭條,出社會的時候碰到二次世界大戰,接著是小兒子罹患白血病,9歲時去世;而當時他的工作與財務也遇到瓶頸,幾近破產。後來靠著學習投資,才讓他賺進了第一筆百萬美元。而在50 歲時,查理.孟格因為眼疾,讓他的左眼從此失明。他曾對《每日日報》(Daily Journal)股東說:「想要幸福,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降低期待,這是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如果你一直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期待,那麼這一生就會很痛苦。」後來他又補充:「對我來說,降低期待是非常有用的方法,特別是我處於逆境時,這條法則對我幫助很大。」他認為,如果遇到逆境時期待很高,那就會非常痛苦。阻止巴菲特的投資決策,建構波克夏的投資思維巴菲特曾說,查理.孟格對他的影響很大,之前巴菲特奉行著低買高賣的原則,所以會尋找很多低價的股票,後來受到班傑明.葛拉漢的啟發,開始了價值投資法,但這在投資金額小的時候可以運作得宜,卻不適合一個大型企業的投資模式。於是,查理.孟格給了巴菲特一個新的公司藍圖,就是:忘記那些用優惠價購買被低估價值公司的知識;相反地,以公平的價格購買優秀的企業,才是投資的重點。巴菲特說:「班傑明.葛拉漢教會我評估一間公司合理價值與價格,而查理.孟格教會我如何找到一間公司長期的競爭優勢,進而投資公司的競爭優勢,獲得長期利益。」查理.孟格也是一個瘋狂的學習者,他曾在2017年年會上表示:「我認為正確的生活就是不斷學習、學習、學習,同時我也認為,波克夏正是透過從這些投資決策,不斷地學習相關知識,所以才能獲得巨大收益。」分析師凱西.塞弗特(Cathy Seifert)表示,就算沒有查理.孟格,波克夏還是會持續發展,可能會過得很好,但沒有人能取代他所扮演的角色。畢竟,孟格可能是世界上少數願意告訴巴菲特「他在某些事情上錯了」的人。【資料來源】Berkshire Hathaway95-year-old billionaire Charlie Munger: The secret to a long and happy life is ‘so simple’'The first rule of a happy life,’ according to 97-year-old Charlie MungerCharlie Munger, Warren Buffett's longtime investing partner, dies at 99Charlie Munger, Warren Buffet’s longtime sidekick at Berkshire Hathaway, dies at 99
-
2023-11-27 失智.名人專家
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系列報導/守護失智者財產 小心詐團這三招
家中有失智長輩,除了照顧壓力,最怕有心者乘機覬覦名下財產,或家屬面臨爭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社群平台自2016年成立,迄今回答數萬個失智症照顧問題,包括精神行為、財務、法律等相關疑難雜症。主編陳韻如分享時下民眾最關心的詐騙事件,家屬應提早規畫與防範,守護失智家人的財務安全。曾有家屬分享,經濟壓力讓人身心疲憊,若遇到親近的家人剝奪失智者財產,更感覺無助或不知所措。陳韻如在社群觀察到,民眾對於金錢壓力、財務安全有很多問題,包括法律常識不足,建議在失智者還有意識能力時,協助採取相關措施。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2019年調查失智者財物損失風險,共收集74個案例,其中有34人被騙時,尚未被診斷為失智症;金融剝削事件屢見不鮮,例如:遭騙退休金、淪為人頭帳戶等,其中還不乏最親近的家屬。從預防失智金融剝削到可能面臨的財產安全問題,應該如何建立安全網絡?常見獨處高齡長者 被詐騙交付金錢帳戶富邦人壽法律事務部部長葉碧娟表示,去年高齡長者遭金融詐騙態樣,前三名為假投資(假借投資股票、不動產、靈骨塔)、猜猜我是誰(來電誆稱急需借款應急)、假冒公務機關人員(謊稱帳戶涉及洗錢),近期也有案例是詐騙集團勸誘保戶將保單解約或辦理保單借款後,再進一步詐取款項,讓保戶喪失原本應有的保障,還造成財產損失。常見詐騙集團利用高齡長者獨處的機會、不完全了解投資標的或保單內容、聽到自稱法院或檢察署的電話就緊張慌亂的心態,進而誘導並指示長者或失智者交付金錢、帳戶。葉碧娟說,為避免家中長輩或失智者受騙,家屬可以多留意日常行為,觀察接到電話後是否有緊張慌亂的情態、是否提及來源不明的投資管道或金融商品、久未聯繫的親友、司法機關或政府機關的來信或來電等情況。建立財務安全網絡 把損失風險降至最低如果擔心失智者遭到誘導而申辦信用卡、貸款、甚至不動產過戶等,葉碧娟建議,可以評估向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提出申請金融註記;也可以依失智者的認知能力程度,向法院聲請「輔助宣告」或「監護宣告」,由信任的家屬代理或協助失智者處理財產交易或其他有法律效力的行為。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富邦人壽推動「失智高齡關懷」專案,從「預防、協尋、支持、知識傳遞」四大面向著手,持續與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簡稱老盟)合作「醫師確診送手鍊」服務,串聯全台百間醫療院所促進申請配戴,已經協助逾3萬7000名病友,配戴者走失尋獲率達到100%。有失智症其他財務、法律問題,歡迎參加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瑞智基金會舉辦的「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邀請各領域專家到場專題演講。「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於12月8日舉辦,邀請到「盼望永存:一位醫者的失智旅程」作者珍妮芙‧彼尤特醫師線上分享年輕型失智者歷程。此次論壇由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贊助夥伴富邦人壽;行動響應夥伴吉晟生技、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皇嘉;以及各界夥伴共同參與,包括支持夥伴:台灣失智症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倡議夥伴:元氣網、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切膚之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畢嘉士基金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報名已額滿】2023國際失智照護論壇●時間:12月8日(五)下午2時至5時●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集會堂(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24號5樓)●報名:https://bit.ly/3QO85bz
-
2023-11-24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送小孩出國留學花光積蓄,孩子長大會孝順?網:養兒防老等喝西北風,請準備6件事為老後打算
許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會投入大量心血栽培自己的子女。有一對中產階級夫妻,為了送小孩出國留學花光退休金,並表示栽培孩子的錢,等長大會好好回報;對於此行為他的友人感到相當不解,認為了小孩犧牲相當不值得。為了送小孩出國留學花所有積蓄,值不值得?一對60歲老夫妻,因老來得子對兒子十分寵溺,投入大量心血栽培,冀望他長大後能有所成就。為了讓兒子能喝洋墨水出國留學,他們花光退休金及存款,並安慰自己表示「等孩子回國後有成就,定會好好報答」,把畢生積蓄都給了去美國留學的兒子,自己則在家省吃儉用。對於老夫妻的行為,友人表示無法理解,他在網路上詢問大家意見引起廣大網友回覆,表示千萬不要用老本賭未來。這年代不流行養兒防老 要多為自己老後生活著想「為了送小孩出國留學花所有積蓄,值不值得?」網友持支持與反對意見。大部分網友表示用動用到養老金真的不行。「非常不值得,這年代不流行養兒防老」、「不要想不開,以後小孩不回來、錢也回不來了,兩頭空空」、「不值得,要多為自己老年後的生活著想」、「對待孩子真的要有救急不救窮的觀念」、「如果真的要花掉養老金,要慎重考慮為自己老後的生活著想」、「當然不值得,現在没所謂的養兒防老了,身邊有扣扣,才不會被抛棄。」、「當然不值得,飛得越高的孩子回來孝順機率越低」、「不值得,孩子住國外住久,思想和我們格格不入,有年纪了錢一定要守住,有錢才有安全感,我們來日不長,好好過下輩子吧!」、「不是有個在學校當保全的父親送女兒出國留學,結果女兒一直要錢,老爸已經供應好幾百萬,無力再一直資助她,最後竟然還聯合男友將老父處理了」。也有人表示支持花積蓄栽培小孩,「小孩成材就值得」、「小孩子有能力當然要支持!」、「好多人都說不值。可是,如果是我,我願意。能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貢獻自己良知良能,回饋社會,我一點退休金算什麼呢?什麼孝順不孝順,我不在意。那是他們的事,也是我自己福報的問題」。也有人表示不同看法,「顧好自己,等於替小孩省下很多麻煩,所以顧好自己就好」、「出國留學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小孩值不值得讓父母親,掏盡家產培養,父母親最知道。」請準備6件事為老後做打算為了老後做打算是每個人都應該考慮的重要議題。這裡提供了一些方法,以確保在老年時有足夠的資源和安全感:1.制定退休計劃:制定明確的退休計劃,包括確定退休時的預期支出和儲蓄目標。了解自己的退休金來源,並確保這些資金足夠支持退休生活。2.投資理財:學習理財知識,考慮將部分資金投資以實現長期增值。合理的投資組合可以幫助增加財富,提高資金的增值潛力。3.購買長期護理保險:考慮提早購買醫療險、長照險,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健康挑戰,這有助於減輕長期護理的財務壓力。4.多元化收入來源:不要依賴單一來源的收入,考慮開發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副業或兼職工作。5.控制支出:審慎管理日常開支,確保花費不超過預算。這有助於節省資金,以應對突發狀況或未來的醫療支出。6.為子女教育做理性規劃: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責任,但也應該在可承受的範圍內進行。不必將全部積蓄用於子女的教育,而應該在為子女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保留足夠的資金為自己的老後生活做打算。綜合考慮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平衡為子女付出和為自己老後生活做打算之間的關係。重要的是在這些方面找到適合自己和家庭的平衡點,確保在老年時擁有安穩的生活。立即免費預約 一對一RFA理財顧問專業諮詢https://bit.ly/3RsE15O延伸閱讀:.離婚無子,想賣房環遊世界引戰 專家授經驗:存夠4帳戶不買房「想住哪就住哪」.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
-
2023-11-21 醫聲.醫聲
默克藥廠在台擴大投資 成立製藥頂級實驗室培訓高端人才
含金量愈來愈高的台北生技園區,日前迎來默克藥廠在台擴大投資,成立全亞洲第六個M Lab實驗室,這是台灣生技產業中,第一個由國際生技製程供應商所建置,涵蓋完整生物製藥流程的技術服務實驗室,結合台灣生物製劑及資通技術的優勢,並引進全球超過300位專業講師進行人才培訓。出席開幕式的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台灣生技產值非常高,現今全球都搶好的優秀人才,希望M Lab可以培訓出更多人才,讓台灣生技產業可以站上國際。台灣默克集團董事長李俊隆表示,台灣是默克重要的策略市場,近年來除了在台灣加強半導體產業的量能之外,經歷新冠疫情之後,也看到台灣生技製藥領域強勁的成長動能以及全球對新型療法的需求, M Lab成立將與上下游產業攜手合作,注入默克豐富的實戰經驗與國際技術網路,補足台灣在人才培育、協助提台灣生技產業的技術進展。
-
2023-11-21 退休力.理財準備
理財的技能及習慣要靠培養!理財從小紮根必學7件事
大寶最近開始了理財教育,老師請他們規劃近期的目標,把目標做成像是尋寶一樣的任務,他們是船長要去尋找大秘寶。因為是大祕寶,所以規劃需要有點難度但可被執行。與大寶討論完,我們決定要去日本滑雪,於是開始查詢機票、住宿、交通費及餐飲費用,最後得到目標總額是30000元。爸爸問大寶:「打算什麼時候去日本呢?」、「怎麼籌措這筆旅費?」讓大寶開始思考這計畫的可行性。1.大祕寶長什麼樣?尋寶之前,一定要知道寶藏長什麼樣子,這就是目標設定。訂定明確且可達到的目標,才能真的達成。大寶提出明年二月去日本越後湯澤滑雪,需要準備30000元旅費。這個就是祕寶、也是目標。2.航行風格出海前,一定要認識自己航行的風格。可以自己評估,到底自己是哪一型:是天晴或下雨都出海的積極型,觀看氣象預報高於一半晴天機率才出海的穩健型,還是只有大晴天才出海的保守型。大寶說氣象預報很重要,至少一半機率晴天才要出海,可以知道大寶是穩健型航海人。3.盤點資源要準備出海了,要開始確認自己的工具,包括目前已經擁有什麼,像是:船、航海士、水手、船長等,船就像是錢一樣,而航海士、水手及船長就像是爸、媽及老師指導。大寶算了一下,他過去累積的紅包存款可動用20000元。小小家教協助弟弟學習數學、英文一小時100元,預計可得2000元,這樣就有22000元。另外,他還協助家庭節能比造去年同期節省一度電2.65元,四捨五入給3元爸爸再提撥3元,只要節省4個月,預計可得1000元,加上爸爸給的獎勵1000元,就可以得到2000元,資金來到24000元。家庭舊資源再利用。透過把家中一些不需要的物品在蝦皮出售,假設可以賣出2000元,這時候爸爸再提撥2000元,就有4000元,資金總量來到28000元。存款投資收益預計可得到1000元。最後剩餘部分則是建議大寶將回收物創作。之前在八斗子淨灘時,有撿到大量的浙江浮標(浙江魚),如果將其作成吊飾10份,之後爸爸用1000元收購。這時候他的目標金額就達成了。4.和你一起出海的夥伴選擇有助於達成目標的工具很重要!這有助於幫助你達到目標。投資工具包括用股票、基金、債券、定存等。這些工具伴隨著不同的風險與回報,只有認識自己的風險屬性,才能決定如何投資。舉例來說,如果是積極型的人,就會採用積極型80%股20%債進行投資;如果是穩健型,則是建議60%股、40%債,如果是保守型,則是40%股、60%債。最後大寶決定採用穩健方式投資,規劃0050投資60%、美國投資級債券40%。5.海盜船的種類投資方式會依照投入的資金狀況,分成單筆、分批與混和。目前大寶主要為過去存款20000元,所以是採用單筆投資股債配置。6.修正航道出海的時候,不會每分每刻都朝向著目標前進,所以需要不斷修正。投資也是如此,每月定期觀察投資狀況,視情況修正進度。如果是超前達成,那就停利出場,如果虧損則延後目標達成。7.其他應備技能雖然已有航海專家協助,但自己也可以了解關於股票及債券的運作,更重要的是儲蓄的累積,沒有過去儲蓄本金,計畫一開始差異太大,只能用時間來累積了。透過小小航海王,讓大寶學會如何找到自己的大祕寶。同時也因為淨灘活動,把環境永續概念植入他的理財思考,像是:海洋充滿各種垃圾,淨灘可以移除垃圾,並思考如何把垃圾變成黃金。還有透過節電、節省家庭開銷,讓小孩了解電費結構,並學會節約能源,而非是採用對立方式,一直呼籲關水、關燈嘮叨的方式,反而會製造衝突。這些都是理財從小紮根的好處,期許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找尋自己的大祕寶。作者/林哲民經歷:公勝保險經紀人業務經理、富邦人壽業務襄理、MDRT台灣分會地區主席、Ernst&Young會計師事務所組長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投信投顧、人壽、信託業務及高級證券等合格證書。
-
2023-11-19 退休力.理財準備
完善老後防護網 專家教你從病本、老本、保本建構安心退休人生
全球步入高齡化社會,您是否也該提早為退休做好準備?隨著年紀增長,甚至退休後,不僅可能面臨身體健康與照護問題,且光是要達到理想的退休目標,儲蓄及花費等規劃均相當重要。要如何妥善規劃,讓自己擁有更好的老後人生,中國信託銀行透過「老病保三本」的概念,期盼打造富足退休人生。老本/退休金的金流長久且穩定是關鍵根據中國信託家庭理財暨退休大調查發現,58%的民眾有做退休規劃,且年齡集中在50-59歲,然而這些年齡層可以累積退休金的時間已經不長,甚至有時候已經來不及準備。蔡安棋建議民眾先確定退休目標,以必要、需要、想要三個層次依序創造永續的退休金流,並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工具,依年紀降低風險性資產比重,確保退休金流穩定。 所謂必要,指的是藉由定存或年金險╱還本險,創造穩定且永續金流的工具;需要指的則是透過風險較高一點的金融工具,提升金流效率,例如平衡型基金、投資型保單、債券等;如果想要更高的生活品質,則可增加股票型標的,提升金流累積效率。此外,也要提醒民眾,不論是哪一層次的金流,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工具,並隨著年紀,降低風險性資產比重,確保退休金流穩定、不中斷,足夠因應退休生活所需。病本/優先轉嫁高額自費項目與長期照顧開銷根據統計,老後的醫療支出大約是青壯年時期的2至5倍,要如何準備所謂「病本」的支出以因應退休生活?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表示,可優先考慮透過實支實付險轉嫁醫材或頻繁醫療支出,其次則建議藉由失能險轉嫁長期持續性的照顧支出,最後則建議藉由重大疾病險或癌症險來轉嫁大額醫療開銷。● 實支實付:蔡安棋說,通常民眾的醫療險規範,沒住院就不會啟動理賠,但這些小額醫療支出累積下來卻相當可觀,例如常見的自費醫材人工水晶體約3~10萬不等,甚至人工膝關節、人工椎間盤或達文西手術所需要的材料費用,少則10萬,多則至少30萬元。因此,建議民眾優先增加「實支實付、意外實支」額度,以小額保費,就能轉嫁不少的醫療費用,是c/p值非常高的醫療轉嫁方式。● 失能險:當出現失能問題時,可能面臨長照的需求,例如聘僱外籍看護,每月約花費2~3萬元、本籍看護則需3~7萬元。如果選擇入住安養機構所需的2~5萬不等費用,均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建議民眾一併規畫透過「失能險」轉嫁長久的照顧開銷。● 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癌症險:民眾若有餘裕,可以預先規劃「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癌症險」,藉由一次性給付保險金,確保在患病初期就能獲得及時治療,並減少對生活品質的侵蝕性。最後,也提醒民眾醫療險承保限制比較多,癌症險、重疾險在投保年紀普遍也都有上限,因此特別提醒民眾要及早規劃;或自留醫療照顧費用,並建議設立專戶以確保專款專用在自己的醫療照顧需求。保本/為人生下半場 建構雙重防護傘年長者遭詐騙的新聞時有所聞,為避免因詐騙,導致養老金被騙光,民眾可先透過「(預簽)安養信託」和「意定監護制度」兩把傘,增加防護。● 第一把傘:退休安養信託由於獨老的情況增加,越來越多民眾詢問「(預簽)安養信託」的規劃細節,希望能預先依照自己的想法,幫自己安排好人生下半場的生活照顧需求,即使未來身邊沒有親友照應,也能放心的享退。● 第二把傘:意定監護制度年紀增長可能面臨失智等問題,提醒民眾善用《民法》意定監護制度,在有意志時,選任一名或多名合適的意定監護人,並完成簽約與公證。當不幸喪失行為能力時,可以由監護人向當事人住所地的法院聲請監護裁定,並協助代理生活大小事,為自己的生活再多加一層保障。蔡安棋提醒民眾,提前利用不同方案,佈署因超高齡化社會來臨所可能面臨的各種狀況,讓自己的老後生活更有保障。
-
2023-11-16 醫聲.醫聲要聞
全球抗生素荒 美FDA積極鼓勵研發
全球抗生素欠新藥,引醫界恐慌!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任林錫勳表示,抗生素的銷售市場規模,遠比其他慢性病藥物來得小,且因抗藥性問題,投資報酬率難以確定,導致各界投入研發的意願大為降低,這是全球的困境。歐美20年前就呼籲重視抗藥性細菌的威脅,同時為了解決抗生素缺藥問題,並希望在20年內開發出20類新抗生素,美、英政府及私人基金會都將抗生素研發列為重點補助計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更積極,台大醫院教學部主任盛望徽表示,FDA 2012年就陸續制定抗生素研發鼓勵政策,像提供額外5年專利專屬期、優先審查、快速審查等,對治療特定病原體嚴重感染抗生素也加速核准流程。今年9月,FDA公布的新指南草案中,「對於醫療需求未被滿足」、「人數較少」的病患族群,可有條件放寬用單一臨床試驗結果申請藥證,同時放寬藥物適應症核准,如有充分證據,便可同時批准藥物用於「兩種不同但密切相連」的適應症。盛望徽指出,希望國內正視問題的嚴重性,並研擬獎勵政策、配套措施。(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1-16 退休力.理財準備
3種人最容易被詐騙 王儷玲:退休理財勿信保證獲利
國發會預估,我國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人就有一位是六十五歲以上,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老後人生必須提前準備。聯合報推出退休準備指標,認為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和自在獨立是退休準備的核心能力。財務是退休生活的基石,但最近詐騙猖獗,專家呼籲退休投資應尋求專業認證人士協助,以免影響老本。聯合國報告指出,1990年全球只有9萬2千人能活到百歲,但2021年百歲人口已逾62萬人,到了2023年,預估全球人瑞人數逾百萬。「山中長有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已是過去式,百歲世代來臨,本報將於十二月二日舉辦「以防萬一,活到100歲」退休力論壇,分享最新老後生活趨勢。勿信簡訊買股、社群詐騙金管會前主委、政大教授王儷玲將於論壇中分享退休金如何準備、退休理財原則與趨勢。但王儷玲日前遭冒用身分,不明人士以她的名字偽造臉書專頁,企圖吸引民眾加入不明社團。她嚴正呼籲,自己從未成立臉書社團,也不會在網路上建議投資標的,請民眾不要上當。詐騙有多猖獗?金管會今年八月記者會指出,上半年詐騙陳情案三二八件,創近三年新高,最常見詐騙手法有三:假冒名人鼓吹投資、簡訊或LINE群組勸買股、假金融商品交易平台保證獲利。社群、臉書盛行,讓詐騙集團找到可趁之機,進行偽造。國人一但遭到詐騙,終身積蓄可能化為烏有。王儷玲呼籲,常見詐騙手法包括假冒名人、簡訊買股、保證獲利,她建議,投資應找具有專業認證的理財顧問,包括RFA(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退休理財規畫顧問)、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認證理財規畫顧問),以RFA人員為例,民眾可以透過網路公開查詢證照號碼,以確認其資格。定期定額投資 分散風險之前有詐騙集團利用人心弱點,以「周休七天、月領七萬」、「保證獲利」等吸引人的字眼,誘惑民眾。王儷玲呼籲,愈是誇大動人的標題,愈不能相信,正派金融單位會遵守公平待客原則,充分揭露、說明風險、公平誠信等;退休人士也可以考慮將退休金信託或購買保單、轉為年金,手頭不要放太多現金。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產學聯盟產學總監姜漢中也指出,專業理財顧問針對個人財務狀況進行分析,提出個人化需求,補強財務缺口,且強調投資最好定期定額,分散風險,而非只有單一標的,且一次就投入大筆金錢,增加財務風險。此外,單身、生活單純、一個人住的人最容易遭詐騙,因為處於孤立的隔絕狀態,缺乏被提醒的機會。王儷玲指出,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曾聽聞一名男子遭愛情詐騙,在網路上結識海外女子,對方耐心釣魚布局,細心體貼哄騙男子離婚,為了「共造未來美好的生活」,男子將一生努力的財產全都匯到海外,對方收到匯款後,了無聲息,男子人財兩失。甚至有人在網路比價平台上找到商品,與賣家約定面交,賣家竟出言恐嚇。退休力論壇 專家分享經驗除了王儷玲,「以防萬一,活到100歲」退休力論壇請到多位重量級專家,包括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聯合報專欄作家劉秀枝、運動醫學專家、奧運隊醫林頌凱、奧運國手陳怡安、樂活大叔施昇輝、林口長庚醫院兼任護理師譚敦慈等專家分享,現場還有博覽會,提供「一日退休練習生」體驗,歡迎揪團報名參加。✨活動主題✨以防萬一 活到100歲-2023年退休力論壇✨活動日期✨2023.12.02 (六)✨活動時間✨10:00-16:30(9:20-9:50開始報到)✨活動地點✨中油大樓國光廳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號)✨報名網址✨https://reurl.cc/V42xEb ✨電話報名✨票價:499元 (憑票券即享千元好禮)洽詢:02-8692-5588轉5616、2070
-
2023-11-15 醫聲.罕見疾病
台灣推行「這檢查」幫小孩健康長大 東南亞國家超羨慕
隨著基因療法等創新療法的問世,讓部分罕病患者有了「治癒」的希望,不過基因療法所帶來的昂貴藥價,也在醫界、公衛界引起許多討論。在「亞太罕病組織交流會議-建構東南亞罕病網絡-台灣圓桌會議」當中,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簡穎秀指出,基因療法等創新療法的出現,像是「為罕病、多種疾病治療開一扇窗」,讓許多罕病患者、多種疾病患者得到治癒的機會,令人感到振奮,對於國際學者將基因療法藥價給付視為「投資」的看法,她也有獨特觀察。簡穎秀進行專題演講時提到台灣罕病治療的進展,她特別提及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病友洪聲平。她表示,台灣是全球首個推動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的國家,洪聲平受惠於政策上路前的先驅測試,檢出龐貝氏症基因變異進行治療。台灣全面實施新生兒篩檢後,這類基因檢測、基因治療模式,深獲國際社會的肯定,歐美各國也相繼跟進。另外,龐貝氏症第一代酵素補充治療,也是由台灣中研院士陳垣崇研發,洪聲平於藥物研發成功同年出生,得以藉藥物續命,至今已上高中就讀,「足見台灣罕病治療十年有成的傲人佳績。」簡穎秀解釋,事實上,基因治療不是只應用於罕病治療,現在也有基因療法針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進行治療,當研究人員發現特病基因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有關,便研發相對應基因療程,進而降低病患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病患的生命、心血管健康也不再受到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威脅,由此可知,基因治療的應用範圍很廣,在醫療上有其深遠影響、價值。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輔仁則表示,多數罕見疾病是基因遺傳所致,藉由新生兒篩檢,讓罕病患者及早進入醫療系統相當重要。否則若疾病很有錢、能夠負擔昂貴藥品,缺乏完整篩檢制度,也難找出病人提供治療,或者病人確診時已錯過治療黃金時期。台灣很早就有高標準的新生兒篩檢計畫,這是領先亞太各國的優勢。(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1-15 醫聲.罕見疾病
亞太罕病組織聯盟疾呼:罕病創新治療是投資,並不是憐憫、可憐!
「甚麼事都不做,並不會比較省錢、便宜!」(To do nothing is not cheap!)亞太罕見疾病組織聯盟(APARDO)理事長Durhane Wong-Reiger博士在昨日於「亞太罕病組織交流會議-建構東南亞罕病網絡-台灣圓桌會議」接受專訪時發出上述沉重呼籲! Durhane Wong-Reiger指出,隨著基因治療的出現,罕見疾病從篩檢、診斷到治療,都出現極大變革,雖然現在基因治療的費用看似非常昂貴,但對於罕見疾病的治療,這並非只是「療程」,而是罕病痊癒解方,多數病患接受早期診斷、治療後便可「治癒」,可以正常走路、上學、就業,並享受自由、精采生活,如果沒治療,每一年所需花費的龐大醫藥費、照護費,並不會比較便宜。罕病投資裹足不前 對未來醫療發展極不利身為APARDO理事,同時也擔任「維多利亞基因支持網絡」(GSNV)執行長的Monica Ferrie博士強調,對於基因治療這類創新性療程,如果在給付、病患支持上抱持「省錢才是王道」想法,那病患、病患家庭就只能原地踏步,整體社會、醫療發展也會停滯不前。對於罕病創新治療、基因療法所帶來的昂貴公費給付議題,Durhane Wong-Reiger直言,許多人將罕病藥物給付視為施捨、憐憫,事實上,應該用「投資」(Investment)觀點看待,現在是基因治療的起點,十年、二十年後,基因治療將廣泛應用於各式疾病的診斷、治療,無論是罕病或癌症的診斷、治療,都將因基因治療的出現而趨於精準,也更朝個人化療程前進,透過罕病治療的投資,基因治療的進展也會越來越迅速,也會越來越有效率,可為罕病患者、所有病患、世人帶來巨大健康利益。國際罕病組織期盼 台灣重返罕病治療前段班行列台灣的罕病治療、照護體系,曾是世界的模範生,但近年來,罕藥通過健保給付的時間逐漸延長、通過健保給付的比率也降低,新藥等待期平均達兩年半,對於罕病病患、家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對此,Durhane Wong-Reiger、Monica Ferrie不約而同表示,看到台灣罕病患者處境的轉變,她們都感覺到「遺憾、可惜」,無論在台灣或全世界,每位罕病患者都應該平等接受治療,「人權、人命價值的獨一無二,是不分國界的」,她們也希望台灣可以重回罕病治療、照護前段班行列,台灣的罕病患者可以盡早得到所需治療,台灣政府、民眾看待罕病治療的觀點,也可以大幅翻轉。東南亞罕病組織網絡 帶來更強大連結事實上,在這場會議中,罕見疾病「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網絡」的成立意義、價值,也引起許多專家、學者討論。Monica Ferrie認為,東南亞國家、台灣罕病組織的連結,代表各國病患、醫界更能有效率地分享基因治療與其他新創治療等療程經驗,醫療進展速度才會加快,對於罕病治療與整體醫療環境的提升,更能產生正面、深遠影響。同時也擔任加拿大罕病組織董事長的Durhane Wong-Reiger則認為,以加拿大為例,加拿大含括多種族,東南亞國家也是一樣,像新加坡就有華裔、馬來西亞裔與印度裔等多族裔,在進行基因治療的過程中,若有不同族裔基因進行比對、數據累積,就可以更有效率地推進基因治療進展,許多罕病患者、一般民眾也可因此受惠,這對全世界來說,更具有獨特醫療價值。(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11-07 焦點.元氣新聞
我們被盜了 嚴正聲明 聯合報退休力論壇報名在這裡
聯合報將於十二月二日舉辦「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年退休力論壇,目前報名作業中。但有不肖人士盗用論壇圖片與文宣資訊,意圖請大家加入不明群組,聯合報已採取法律行動。在此也嚴正呼籲,退休力論壇與主辦單位僅成立「退休練習生:我的5力之道」臉書社團,並未成立其他群組,民眾切勿加入不明群組,以免遭詐騙上當。不肖人士透過假造政大教授王儷玲臉書,發布成立退休力協助群組。王儷玲表示,多次遭不肖人士造假與盗用照片,已公開澄清,並未成立臉書社團或群組,請大家不要受騙。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台北榮總退休醫師、作家劉秀枝也一同呼籲,歡迎大家報名參加「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年退休力論壇,但千萬不要加入不明群組。「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年退休力論壇由聯合報舉辦,將於十二月二日(周六)在中油大樓國光廳(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號0舉行,現場請到明星講師陣容,幫您翻轉全新退休準備觀念。【勞退教母】前金管會主委、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王儷玲【全球前2%醫師 台灣no.1】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 陳亮恭【醫師斜槓女文青】失智權威、聯合報專欄作家 劉秀枝【脊椎的守護神】運動醫學專家、奧運隊醫 林頌凱【巷子裡的投資大叔】百萬暢銷作家、樂活大叔 施昇輝【無毒生活教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兼任護理師 譚敦慈護理師•洽詢電話:02-8692-5588轉5616、2070•唯一官方報名網址: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B5O9AG聯合報2023年退休力論壇籌備小組敬上
-
2023-11-05 名人.林靜芸
學成歸國、接棒事業卻不交談的兒子 是不懂父母的愛還是世代間出問題?
民國38年次的阿隆出身農家,當年鄉下上學不方便,阿隆很用功,讀到醫學院牙科畢業。阿隆的父親是種荔枝及柑橘的果農。果樹長大成熟前不會有收入,收成之前如遇颱風來襲,全部心血付諸流水。揹著貸款的父親,整天板著臉,家裡每個人都敬畏他。阿隆在醫學中心當到主治醫師,為了讓家人有較好的生活,選擇自己出來執業。他的個性敦厚,學養豐富,技術精湛,病人很多。阿隆持續進修,專攻牙周病、植牙,成為一方權威。阿隆的太太是他的學妹,在事業上幫他很多忙,兩人育有一男一女。阿隆想讓孩子受好的教育,花大錢送兒女出國讀書,孩子初中時期,阿隆拜託母親前去照顧他們。孩子替阿嬤取綽號「Stupid」(英語:笨蛋),阿嬤不懂英文,得意地向他人轉述說自己有英文名字。阿隆知道以後,非常生氣,把孩子送去嚴格的住宿學校。兩個孩子總算平穩長大,兒子考取牙醫師資格,還自願表達願回台陪伴父母,阿隆為此高興了一陣子。這時的阿隆已經成立牙醫連鎖體系,擁有數十位加盟牙醫師。兒子回來接棒,阿隆從臨床退下來,只負責行政督導。阿隆早就把父母迎來台北,他在同棟大樓另買一戶給兒子。兒子8月住進新家,從國外帶回來十多箱行李始終沒有整理,房子雜亂無章。舊曆年前,阿隆太太花了許多時間把物品一件一件歸位,並作了室內佈置。沒想到除夕夜,全家聚餐時,兒子竟公開警告母親不可以動他的私物。阿隆不忍妻子被冤枉,一時暴怒,口出三字經指責兒子。父子之後在診所也有些磨擦,兒子嫌父親用人老派,投資保守。父親怨兒子凡事求新,不懂成本。有一次兒子用美國的方式治療病人,引起誤會差點變成醫療糾紛。阿隆心疼兒子,親自出面收拾。事後他勸告兒子:「年輕人有理想很好,但是要記住『人和』的重要。」兒子卻回他:「台灣牙科會變這樣,就是你這一代人造成的,不要以為我喜歡這份工作,你根本就是慣老闆。」阿隆聽完兒子一連串指責後楞了好久。幸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兒子漸漸融入團隊,他帶回來的新知識確實也促成醫療水準提升。但是父子倆很少聊私事,公事也靠秘書聯絡,隔閡愈來愈大。阿隆夫妻生活始終儉省,兒子在國外求學時結交一群朋友只穿名牌,只吃名店。有一天兒子買了上等內衣內褲給阿隆,阿隆很感動,可是兒子說:「你的內褲洗成那個樣子,你還穿,很噁耶。」一句話讓阿隆渾身不舒服。接下來女兒回娘家,阿隆在家庭群組的LINE公告全家聚餐,兒子已讀不回,吃飯時不見人影。女兒去探門,卻發現兒子請了一堆朋友在開趴,阿隆很生氣,從此不跟兒子說話。長年不跟兒子說話的阿隆很不快樂。他試著接近集團裡的年輕醫師,大方傳承經驗。也融入年輕人的生活。阿隆發現年輕人懂很多事情,他們努力在過日子,只是大環境不好,年輕人有許多困擾,需要上一代包容。阿隆總算想通了,兒子當年選擇當牙醫師,決定回台灣,已充分表達對父母的愛。相對的,接納兒子,引導兒子是自己為人父親的責任,阿隆決心勇敢面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04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是人生必經歷程,也是重要生命課程!黃斌洋:保險應趁早,保持健康不停診
「總分八十,代表動物為獅子」,退休力成績優於許多中年人,對於個性務實、凡事按部就班的牙醫師黃斌洋來說,二十多歲、開始執醫起,就逐步買足保險,養成運動習慣,積極規畫財務,內心有著「老靈魂」的他認為,「這些都是為了無常做準備」。黃斌洋:養成運動習慣 積極規畫財務台灣牙醫系畢業後到美國紐約大學與波士頓大學深造,並取得美國紐約大學(NYU)牙醫學碩士、 國外人工植牙專科醫師證書的黃斌洋,曾任全國植牙學會總會理事長,執醫卅多年,,在經濟能力上,當然遠遠優於一般上班族。現年五十五歲的他開設牙科診所,並積極參與義診,年底將擔任3523地區扶輪國際義診團長,號召包含八大科別近一百六十位醫護志工,以及近十位牙醫師,共同遠赴柬埔寨偏鄉地區作義診。推薦閱讀:長壽時代該怎麼有理想的老後?提早培養新嗜好,把握退休後黃金20年.健康準備:雖工作繁重,但黃斌洋每天一早依舊陪著孩子上學,父子倆邊走路、邊聊天,這是他最喜歡的親子時間。此外,保持運動習慣,每周抽空運動兩至三天,利用休診時間,至健身房踩踩滑步機,做些肌肉重訓,正因持續運動,飲食均衡,黃斌洋體重標準,除了近視、老花、輕微脂肪肝,他定期健康檢查報告幾乎沒有紅字,可說是健康陽光大叔。.保險準備:對於保險,黃斌洋認為,愈早規畫各種保單,才能讓退休更自在,沒有後顧之憂。在成為牙醫師時,就買了不同保險,那時保費便宜,卻有不錯的保障,三十多年後,保險繳費陸續期滿,而這分保單已成他重要的人生資產。在不同時期,考慮購買不同型式保單,黃斌洋表示,除了消費型等醫療險,另外投保了壽險、儲蓄險、看護險、長照險,「這些都是值得的投資」。.退休準備:計畫何時退休?黃斌洋表示,相較於上班族,醫師在規畫人生時「退休」這條線可以相較模糊。即使過了65歲,也就是大部分民眾退休年齡,只要身體健康,仍可以繼續看診,服務患者,並同步指導年輕醫師做經驗傳承,不會有一條很清楚的退休界線。「如果過著完全退休的生活,捨棄醫療專業,這相當可惜。」黃斌洋說,再過一二十年,步入老年,他應該仍會持續看診,服務老病人,但會縮短看診時數。另一方面,增加義診頻率,擔任志工,參加公益社團,貢獻專業醫療專長,因為黃醫師認為多與外界互動,也是延緩老化遲鈍速度的重要法寶。推薦閱讀:小麟老師:增強社會連結,培養多元專長!盡早退休準備但要時時調整盡管收入位居金字塔頂端,但黃斌洋認為,為求晚年安穩生活,就算醫師仍應提早規畫保險、身體、財務等面向,其中「保險應趁早」、「健康最重要」,他早已著手準備,有信心健康老去。黃斌洋說,退休是人生必經歷程,也是重要的生命課程,卻很少人正面看待此事,等到真正離開工作崗位,才開始想著如何安排時間、生活費用,但似乎為時已晚。聯合報「六種動物測退休力」為一分實際的問卷,有如「生命健診」,在不同時間點填寫,得出不一樣的分數,及相對應的動物。最重要的是,藉由分數高低,檢視自己欠缺之處,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想辦法補足、修正,才能平安、愉悅地度過晚年。●「以防萬一,活到100歲」2023退休力論壇 歡迎報名參加聯合國報告指出,一九九○年,全球只有九萬二千人能活到百歲,但二○二一年百歲人口逾六十二萬人,到了二○三○年,人數更將超過一百萬。「山中長有千年樹,世上難得百歲人」已是過去式,百歲世代來臨,每個人都要「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了解長壽是現在進行式,面對比想像更長的人生,我們一定要做好準備,超前部署。聯合報自二○二○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供大家填寫後檢視退休準備的優勢與不足,並主張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是準備退休最需要的五種核心能力。今年聯合報進一步付諸行動,將於十二月二日(周六)舉辦退休力論壇,請到「勞退教母」前金管會主委、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等專家分享最新退休準備趨勢,現場還有博覽會,提供「一日退休練習生」體驗,歡迎揪團報名參加。.洽詢:02-8692-5588轉5616、2070.報名網址:https://reurl.cc/V42xEb●來測退休力 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2 焦點.元氣新聞
中榮活用AI科技 醫療、管理更升級
訓練PGY住院醫師時,AI人工智慧也能派上用場,結合元宇宙、延展實境(XR),年輕醫師在診治「心肺安妮」時,可清楚心肺功能復甦狀況,以及精準預測心臟或心律重症的死亡風險。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數位醫療為國家基本功,除了培訓醫師及確保醫療安全性、有效性外,還可落實居家及遠距醫療,政府應儘速排除相關障礙,積極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在醫療數位轉型上,臺中榮總動作之快,已成醫界領頭羊。陳適安於2021年1月16日就任院長後,成立智慧醫療委員會,收集業管院內AI計畫,每月開會並主持智慧醫療委員會「組長會議」,邀集相關同仁,在晨會討論工作進度,以及面臨哪些困境。兩年前,中榮為全國首將5G應用於遠距手術指導及現場無時差手術展示將5G技術導入偏鄉醫療,透過動態影像傳輸,讓住在山上、離島等患者與醫師視訊溝通。並採購多台移動式超音波儀器,醫療團隊帶著現代化醫療儀器下鄉,到府診治,讓在宅住院不再是夢想。AI人數位轉型落實臨床領域 縮短撰寫病歷及報告時間三年多來,中榮致力推動數位轉型,成果斐然,研發不少技術,累積經驗,且不吝與其他醫學中心分享成果,與不少醫院齊心投入居家醫療。該院數位轉型擴及「醫師、病患、手術、教研、行政」等五大區域,整合兩百多個系統,資訊工程相當浩大。陳適安指出,AI人工智慧、數位轉型,落實在臨床領域,首先能縮短撰寫病歷及報告時間,提高行政效率、醫療安全性。此外,中榮與鴻海集團鴻準科技合作研發「生理監測救護車」,希望在就醫途中,醫院照護應變中心就能收到血氧、血壓、心電圖等生理資料,做出精準診治,擬定治療策略。「在推動過程所遇到障礙,比想像中還困難。」陳適安表示,首先大部分醫療院所不太願意投資於數位轉型,因為這塊領域仍看不到商機,被認為是不賺錢的。再者,在不少醫療院所服務的部分資深醫師在門診時,仍習慣由總醫師撰寫病歷,因對電腦科技陌生,相對抗拒數位轉型。法規限制、軟體設施不足 偏鄉數位醫療還有一大段路要走陳適安說,數位醫療為國家基本功,但受限於繁雜及更新緩慢的醫療法規,加上軟體設施仍有待精進,距離完美,還是有一大段路要走,以救護車為例,明明在偏鄉醫療扮演著重要角色,但目前仍無法克服5G傳輸先天障礙,以致救護人員較難與醫院急診做緊密聯繫。陳適安指出,如果在送醫途中,雙方密切溝通,救護員提供完整資訊,讓醫療端掌握患者狀況,如此一來,患者到院前,醫療團隊即已做好術前評估,救護車一抵達醫院,就可直接送至開刀房或導管室,大幅縮短搶救時間。行政院國科會公告「公務機關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禁止應用生成式AI撰寫機密文書,公務員不得向AI提供公務機密,各機關若使用生成式AI執行業務,應揭露此一資訊。對此,陳適安表示,該草案是否適用於醫界,目前各界看法不一,建議謹慎討論,以免拖延醫療數位轉型的腳步。陳適安強調,AI人工智慧、醫療技術均為台灣強項,如果電腦、大數據等科技數位產業能與醫療產業緊密結合,將能打造出我國另一座護國神山。
-
2023-11-02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全民健保改革何去何從?
【編者按】:這星期三位老一輩的醫師,與社會大眾分享他們所關心的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環境的問題。一位醫學院院長,在教師節寫出他與一位願意以自己的疾病幫忙醫學生學習的病人及家屬的互動,醫師讓醫學生學習到如何使用聽診器傾聽病人的心音,同時也見證醫病的互動,可以透過關懷、溫馨的對話,建立彼此的尊重與信任。→想看本文剛從6年8個月健保署署長的崗位退休下來的醫學院教授語重心長地道出:「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一位曾經當過醫學院院長、參與教育部醫學教育與醫學院評鑑多年的老醫師,分享兩篇美國關心醫學教育的社論,《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指出過度企業化的管理凌駕醫療專業,造成美國醫師的「道德危機」,另一篇《社會對醫師的觀感:騎士、騙徒或士兵?》,激發醫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大眾集思廣益,如何營造理想的行醫環境。在「教師節」(9/28)與「醫師節」(11/12)的期間,在「醫病平台」討論醫師的培育,我們希望能聽到更多的關心台灣醫療環境的醫療團隊成員、醫學院師生以及病人團體的心聲。現在年輕世代的醫療人員對職業的價值解讀都有自己的看法,人生就是那麼現實,一定要到一個年齡,或者面對生命即將離去才會頓悟生命。結婚才會感受單身的自由與家庭的幸福感,養小孩才會感受到孩子怎麼那麼麻煩與孩子成長帶來的歡笑。我依然記得大一的外籍英文老師教我們的一首詩「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我們都有很多機會做生命的抉擇,結果也不一定有好壞的對錯,就只能說是自己生命的修行!每位醫療人員投入職場的成長背景不同,會有不同感受。民國68年我當第一年住院醫師,就被指派專責照顧啟蒙老師李俊仁教授與哥哥李伯皇教授手術的腎臟移植病人。當年免疫抑制劑沒那麼好,病人常會有急性排斥或感染現象,真的很累、很無奈,可是看到病人「重生」的感恩,令人開心的成就感只有自己能體會,我也將推動台灣器官捐贈與移植當成自己的醫療志業。在目前商業社會中,很多行為抉擇的第一考量是值不值得?事實上,沒有一個職業像醫療工作者那麼幸運,每天從上班到下班都可以不斷地幫忙病人解除生命上的痛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善事。這是一種修行,也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感受到所謂當醫者的成就感!醫療同業在臉書埋怨工作環境惡化,也到街頭抗議,我覺得政府官員不要期待醫療工作者用「做功德」的心態來活每一天。我也明白當工作不快樂的時候,必然會有情緒的反應,真正受傷害的是醫療品質下降。過去我們常都希望說醫療體系同仁需要有「醫德」,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必須要很誠實的面對人性。七年前我有機會由臨床外科醫師、院長、教授進入健保署擔任政府官員,當時內心就是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實務經驗,把醫療環境做務實改善,讓每位醫療體系的人都很能夠快樂的工作,真正受益的還是我們的民眾,可以得到最好的健康照顧。我明白健保體系是台灣醫療的最重要的基石,在教學門診,我會問年輕醫師為什麼會覺得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他們也無法全方位論述健保到底是哪裡做得不好。其實台灣的健保改革真的不是那麼困難,27年前公衛前輩們規劃這「單一保險人」與「總額預算制度」的確創造台灣醫療奇蹟,傲視全世界。臨床醫療人員卻咬牙切齒覺得被壓榨,醫院管理者的主流論述是強調醫療投資要越多錢才會有好的醫療品質,這個簡單「有錢有享受」的道理是很容易明白。問題是錢從哪裡來?醫界沒有人敢誠實檢討現在的總額有沒有務實使用。改革的精髓是民眾一定要承擔責任,我們以往只會要求醫院、醫師承擔所有醫療品質的壓力。我的朋友跟我分享一個故事:某公司的一名員工,工作認真,每天自願加班到很晚。原以為等待他的是升職加薪,然而他卻被公司開除了。公司解釋,鼓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按時下班,而不是用加班來證明自己工作認真。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他沒有選對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我認為台灣醫療改革一定要落實「分級醫療」、「醫藥分業」,要有「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做配套,如此才有機會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也才能有效減少醫療體系人力的負荷。國內病人每年平均就醫次數有14次,國外約5次,每位病人門診都需要醫護人力,做檢驗、檢查都需要檢驗師與放射師的接手,點點滴滴都是現實醫療生態的無奈。我覺得當政治家、醫者、企業家的邏輯思維都是以人的福祉爲根本,每一個政黨都需要編織一套故事,來彰顯自己跟其他政黨的差異,保證會為選民大眾帶來更多的益處。每一個政治人物都希望爭取更多的選票,所以候選人可能傾向選擇能夠讓他獲得最高總票數的立場。然而美國甘迺迪總統有時候選擇喪失選票,但是更能建立一致形象的立場。政治領導人和政客之間的差異在於政客願意採取任何立場,只要能夠得到更多選票。這也是我們醫界無法看清的根本問題,太多不必要醫療行為的資源耗費讓我們無法獲得合理對待,一直在總額需增加多少的泥沼打轉。唯有務實去面對每一個醫療行為的醫療資源使用,用心積極的做健保改革才不會累死我們很多大醫院裡面的醫療同仁!我知道要傾聽外界聲音、力求務實的溝通,很多人就舉例說我們在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健保插管急救病人比工人通廁所馬桶更便宜、一顆藥價格比糖果還便宜。怎樣讓健保的資源能夠妥善運用是很有藝術的,我們一年有3億2千多萬件的健保申報件數,健保署只能信任醫療體系都誠實申報。人性就是很微妙,若是大家的醫療行為多加一個症狀的敘述就可讓申報點數更高,可能就會多申報。大家有聽過的「囚犯理論」,當大家不斷地在衝業務量的時候,那結果就是醫療點數超過總額,點值下降;當大家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的時候,那時候總額高於醫療點數,點值就上升。如此,我們不必做那麼累,我們還是可以得到一樣多的錢。當民眾需要「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時,醫師就要善盡告知說明、做好醫病共享決策,醫療品質一定會更好!這關鍵點就是民眾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錢時,他自然會省思判斷他所要求的醫療行為是否真的有需要?醫界主流是想要得到更多總額的錢,在收支平衡下必須提高健保費費率,政府施政要考量整個財政,像工商界老闆是否願意承受負擔健保費增加的成本問題,不是只有我們醫界在同溫層中討論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民眾端是否溝通到位需要更多論述。今年7月1日藥品部分負擔上路,民眾幾乎都可接受這合理的政策,沒有反彈抗議的聲音,表示民眾聽得下去應該是政府官員施政能力的基本要求!當年我們為了落實分級醫療,建立所謂Medicloud的醫療資訊雲端分享,讓醫學中心、診所、民眾都可在診間、藉由健康存摺分享資訊,很成功的減少「重複」檢驗檢查與「重複」開藥,只是「不必要」檢驗檢查在還沒有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之前,還有再努力的空間!兩年前有一位診所醫師的居家醫療照顧申報,那個病人已經死亡了,醫師還繼續申報居家醫療的費用。健保署同仁在資料裡面發現異常,清查結果就發現他虛報的費用是808萬元,他未開慢性病連續處方籤卻也申報診察費,沒有病歷而申報費用、無居家訪視無病歷、沒有藥師期間申報藥師費用等等,我們請他「自清」就繳回來5410萬元,檢察官與法官對這件違法事情相當有意見,覺得健保申報不應該這樣子,採取羈押手段訊問,最後判決這位醫師要捐贈愛心專戶1600萬元、繳公庫2400萬元,全部9988萬元。當時有位醫界前輩攻擊健保署不該如此對待醫師,事實上同仁們根本沒能力干涉檢調依法行政的辦案程序,我非常心疼盡責的健保署同仁受到委屈,不過同仁們倒是很正向的人生態度,說他們挨罵也算是上班領薪水的部分工作!我一直覺得合理的醫療支付必須明確的規範和與時俱進,照顧弱勢也是在健保支付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則。該怎麼做呢?記得當時我們的規劃是將過時的資料做彙整,不同科一定有不同的想法,透過各個分科的討論,然後跨科的討論,到最後再共擬會議討論,這樣互相比較的時候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好的結論,也讓大家覺得比較公平。分享「公地悲劇」(Tragedy of Commons)的故事,那是前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Howard Hiatt說醫療保健與任何其他稀缺資源沒有不同,醫生負責照顧面前的病人,如果每位醫生都只為自己的患者利益行事,最終結果就不一定是公平的。正義是一種保護「公地」的努力,以確保未來醫療保健系統的資源可以永續經營。我知道台灣的健保需要面對人性、相互信任,健保的改革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沒有開始就沒有改變的機會!一位政界好朋友告訴我每個時代都會有結束的時候,有時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金剛經示:有生有滅是自然的循環。最近更能感受到每個人都有自己天上一片雲,做到真心尊重與祝福彼此都能得到快樂,自然能放下內心深處的糾結,追求海闊天空的生命,平常心面對生命的安排,互勉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01 退休力.理財準備
年領退休金超過81萬要繳稅!?兩個退休金常碰到的窘境
王阿姨從年輕時就喜歡旅遊、拍照,為了讓自己能走得更遠,長期以來持續食用保健品養身,為的就是延緩身體機能老化。然而新冠肺炎爆發,讓喜歡出國看世界的她無法出國,3年後,好不容易等到國境解封,卻發現機票、住宿都漲價了!到底未來的退休金會面臨哪些窘境呢?窘境1:通貨膨脹。3年疫情旅費暴增,那麼10年後呢?王阿姨參加德瑞法10日的旅行團,團費要100,900元,如果持續通膨的狀況下,未來10年會怎樣呢?如果以同樣的行程、同樣的費用,用消費者物價年增率2.93%來計算,10年後旅費可能會增加到134,682元,增長幅度超過33%。也就是說,即便是現在只要10萬的旅費,10年後可能會變成13萬。因此,像王阿姨這樣年屆退休或已退族,如果想要常常踏出國門旅行,一定要提前規劃退休金,而且除了生活基本費用外,更要留下足夠的娛樂費用,而且要考慮物價增長的因素,才能有底氣持續當個快樂的旅行家。 窘境2:蝦米!勞工退休金有可能要課稅?!除了通膨會吃掉退休金外,另外一個可能吃掉退休金的就是:稅金!說到退休金,想必大家多少都知道台灣勞工在退休時會領到勞保與雇主提供的勞退退休金,有些高薪族群除了雇主每月提撥的6%外,還會額外自提6%,這樣每年報稅的時候就可以享有稅賦收益。但衍伸另一個問題是:退休時向相關單位領取這二筆金額時,到底要不要課稅?全台投信擁有最多*RFA(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 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的野村投信告訴你:退休族從政府會領到2個退休金,第一個是勞保年金,第二個是勞退退休金。勞保屬於人身保險,所以勞保退休給付時,不論是一次請領或月領的年金,都不用繳納所得稅。但勞退退休金屬於遞延薪資、退職所得,因此不管是一次領或月領,超過一定的金額時就會需要繳稅(如下圖)。(*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是一套專屬台灣的退休規劃培訓與認證,為首張深入本土的退休理財規劃證照)解方:退休金準備考驗重重,靠自己累積最有底氣!目前勞保年金碰到一個重大挑戰。因為少子化與勞保請領人數增加,所以既有的勞保年金會在2028年時,面臨更大、更嚴峻的財務挑戰。加上勞退月領如果每月請領超過7 萬時,就會面臨報稅問題。在如今少子化、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改變下,未來勞工保險更可能面臨改革,讓我們繳得保費更多、更晚退休,且領到的退休金更少。這時候,我們該怎麼辦?想要不受政策改革、通膨等因素影響,把握「趁早+紀律+逢低加碼」三項原則進行投資,靠自己準備退休金、彌平勞保勞退不足的缺口,讓自己對未來想像更加踏實。野村投信指出:準備退休金屬於長期投資,在投資產品的選擇上,不只要選擇投資團隊獲獎受肯定、績效有目共睹的基金,如果能有經過退休專業訓練的團隊 +「打敗低點不敢加碼的人性、不再錯失逢低布局契機機制」的理財工具,就能讓退休金準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投資人可以到野村投信開戶並用獨家「不燒腦、天天自動找低點」的D檔投資法,平均申購成本、創造更好的報酬率。【野村投信獨立經營管理】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須知)。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本公司及銷售機構均備有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亦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詢。基金買賣係以投資人自己之判斷為之,投資人應瞭解並承擔交易可能產生之損益,且最大可能損失達原始投資金額。基金不受存款保險、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如因基金交易所生紛爭, 台端得先向本公司申訴,如不接受前開申訴處理結果或本公司未在三十日內處理時,得在六十日內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台端亦得向投信投顧公會申訴、向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申請調處或向法院起訴。 基金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於類股過度集中之風險、產業景氣循環之風險、流動性風險、外匯管制及匯率變動風險、投資地區政治、社會或經濟變動之風險、商品交易對手之信用風險、與其他投資風險等,請詳見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須知)。基金可能投資承銷股票,其可能風險為曝露於時間落差之風險,即繳款之後到股票掛牌上市上櫃之前的風險。野村投信已就「D檔投資法」之圖樣及文字取得商標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商標註冊號數第01655124號),仿冒必究。(野村投信贊助刊登) AMK01-231000126野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10615台北市信義路五段7號30樓(台北101大樓) 客服專線:(02)8758-1568 野村投資理財網:www.nomurafunds.com.tw
-
2023-10-27 退休力.理財準備
她離婚無子,想賣房環遊世界引論戰!熟齡部落客授親身經驗:存夠4帳戶不買房「想住哪就住哪」
台灣單身人口逐年提高,有些人即使進入婚姻,也難保會走到最後,如何規劃好一個人的生活更重要。有位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自己43歲、離婚沒小孩,由於母親已經離世,因此想把名下房子賣掉改租房,價金一部份給爸爸養老,一部份拿來投資,其餘將用來環遊世界,卻意外引發兩派論戰。許多網友都勸別賣房,以免老後租不到房子住,真的是這樣嗎? 有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發文表示,自己今年43歲,離婚沒有小孩,離婚後淨身出戶,靠擺地攤存到開店資本,後來也加入電商,打拼11年後有車有房,過著經濟獨立的生活。 由於不願再婚,女網友前後交往2位男友都因婚姻問題而告分手,如今原PO表示不想再談感情,於是思考是不是該好好享受生活?「把房子賣掉,租房子住,反正我賺的錢死後也帶不走!」 原PO說,父母的婚姻也是離異收場,如今媽媽過世、父親也未盡過扶養責任,還有一個成天惹禍的姐姐,加上自己工作壓力很大,又需要體力,因此思考是否把房子賣掉,租一個還不錯的房子住。 她規劃,賣房款項除了用來償還剩餘貸款,剩下的錢一部份留給父親養老,一部份環遊世界,其他的作為投資,詢問網友:「我這個想法會不會太天真?」 單身更需要理財規劃,好好善待自己 對此,網友看法兩極,一派建議原PO千萬別賣掉房子,因為台灣仍有許多房東不願租屋給銀髮族,「房貸就當是在繳房租,至少每個月付出去的貸款是繳在自己的房子,而不是幫別人繳房貸」、「長久之計還是把房留在身邊」。 也有人示警:「妳確定等妳老了年紀大的時候租得到房子?不要等到時人老了還沒死卻租不到房子,到處流浪求房東租給妳時就不好笑了!房東最怕老人和收入不穩定的人來租,才沒跟妳在那講感情!」 另一派人則認為原PO的想法很棒,「自己的錢自己規劃,照顧好自己開心快樂最重要」、「不天真,反倒是規劃可以,往後的生活好好善待自己。」 但不少網友仍勸原PO才40多歲不必太早侷限自己的未來,「有個伴可以互相照應」、「真要結婚也不是不行,婚前協議寫滿寫好就行,真的不行再離婚也沒什麼差別」、「隨著年齡增長陪伴彼此老去,不是很好嗎?」 粉圓妹:「有錢不怕沒地方住」,選擇更靈活 許多人對於女網友「賣房去環遊世界」的想法有疑慮,多半都是考量台灣銀髮族不易租屋這問題,擔心年輕時不買房,老了就沒房住流離失所。熟齡部落客「粉圓妹」曾對此分享觀點,單身的粉圓妹同樣沒有買房,理由是:「擁有現金流遠比房子重要」,空有老宅卻沒有錢進帳,一樣無法生存、無法安老、更無法樂活,甚至無法申請低收補助。 粉圓妹認為,「有錢不怕沒地方住」,反而因為沒有房貸牽絆,人生擁有更靈活的選擇權。對於許多專家、網友們說「老了租不到房,就知道有多慘」,即使年過70歲,只要有錢、有體力、夠健康,「揹著行囊、俐落的裝扮、用輕盈的腳步踏入飯店/旅店,會被拒絕入住的機率有多高呢?」 樂活退休 4大帳戶要存夠不過粉圓妹強調,要不買房又能擁有樂活退休人生,4大帳戶一定要存夠: 1、存財富:只要擁有足夠的現金流,無論想住飯店、旅店、養老村或安養中心都可以。 2、存體力: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行動力,所以平常就要存好體力,上山下海通通行。 3、存健康: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也要培養興趣、持續學習,讓身心靈三方面都維持健康。 4、存能力:儲存獨立自處的技能、開放的思維、國際觀的眼界、適應環境的身體。如此一來,即使年紀增長也能接軌時代、不必倚靠他人,健康優雅的老去。●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陪伴癌末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優雅「無關年紀」!不管幾歲都別放棄打扮自己…丁菱娟:「活出美麗」是一種生活態度 .日夜溫差大,提防「心血管疾病」上門!營養師圖解6大類「護心飲食」:這種每週至少吃2次
-
2023-10-26 活動.活動
【活動報名】以防萬一 活到100歲-2023年退休力論壇
✨活動主題✨以防萬一 活到100歲-2023年退休力論壇✨活動日期✨2023.12.02 (六)✨活動時間✨10:00-16:30(9:20-9:50開始報到)✨活動地點✨中油大樓國光廳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3號)✨報名網址✨https://reurl.cc/V42xEb 【活動介紹】台灣將於 2025 邁向超高齡社會,長命百歲已經不再是夢想,但你準備好面對比想像中來得長的老後生活了嗎?聯合報自 2020 年開啟國民退休準備工程,退休準備不再只靠一桶退休金,從現在開始,就要時時檢視自己的「退休五力」:理財、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五力兼備,幫助你精神飽滿,充滿自信面對百歲人生。 以防萬一 活到100歲,大家一起做好準備,健康、精彩、自在而獨立的活到100歲!【活動亮點】 ★★★ 明星講師:各界權威陣容,幫您翻轉全新退休準備觀念 ★★★【勞退教母】前金管會主委、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全球前2%醫師 台灣no.1】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醫師斜槓女文青】失智權威、聯合報專欄作家劉秀枝【脊椎的守護神】運動醫學專家、 奧運隊醫林頌凱【奧運金牌第一人】前跆拳道國手 陳怡安【巷子裡的投資大叔】百萬暢銷作家、樂活大叔施昇輝【無毒生活教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兼任護理師譚敦慈★★★ 知識內容:關於退休前準備的12堂課 ★★★ ★★★ 憑票現場兌換:退休力大禮包 ★★★●台灣首次出版 —— 聯合報獨家發行「以防萬一手冊」教您如何當自己的財務整理師!●寶齡富錦「舒暢通益菌纖Probiotic Dietary Fiber(30入)」市售 $900元●午餐餐券,素食者請先填表或來電告知主辦單位。#客服專線:02-8692-5588 #6364★★★ 博覽會體驗:當一日退休練習生 ★★★ 【聯合報x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免費1對1諮詢解盤你的理財狀況全國首創,名額有限,報名成功即可線上預約(#名額有限,依報名時間為優先順序,並以簡訊通知是否為正取)【超夯拍貼機】教你擺出最帥最美的POSE手機上傳照片立即印專屬你的退休力拍貼,活動當日抽出千元好禮!【誰是大力士】測出你的肌力狀況挑戰極限任務,過關後現場拿新鮮蔬果,當蔬果大富翁【退休實習生】二次就業諮詢,重啟人生,擁抱更多新可能另外還有多項有趣攤位體驗活動,快相揪朋友一起來挑戰拿好禮★★★ 抽獎活動:千元好禮有獎徵答★★★ ★★★ 抽獎活動:千元好禮有獎徵答★★★ ✨獲選2023年經濟部評選最佳輔具優勝-Ta-Da|泰達隨身椅PRO(價值:6,116元)手杖座椅2合1,秒速開合輕鬆切換、舒適貼合乘坐感,3片式超大椅面設計、解放雙手,獨家手機座配件。✨《奇幻動物森林 樋口裕子展》、《THE 哆啦A夢展 台北2023》、《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吉賽兒》 等門票 (價值超過萬元) ✨【L'elan】頂級可折疊碳纖維休閒手杖 (價值2,700元)✨日本進口【IKEDA 池田】水滴型項鍊放大鏡(價值2,199元)✨安永鱸魚精(健康御品)6入禮盒(價值:1,600元) ✨統一超商咖啡電子券 20 組主辦單位:聯合報系、元氣網合作單位:臺北市立關渡醫院、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倡議夥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寶齡富錦生技、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uDesign有.設計、聯合數位文創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樂齡網(全台第一家銀髮族生活用品專賣店)
-
2023-10-22 退休力.理財準備
買ETF到底該選0050還是0056?投資ETF前你該知道的5件事
老張和老王是多年好友,一起在職場上奮鬥多年,老張預計再過10年退休,而老王因為孩子還小,還得再工作20年才能離開職場,兩人都很懂得為將來規劃,有天在廣播上聽到專家在介紹 0050和0056,引起了兩人激烈討論,老張和老王在爭論什麼呢?因為他們聽說0056的配息比較高,但0050的長期報酬比較多,不知道自己該買那一支才好。什麼是ETF?不論是 0050 還是 0056,他們都稱為 ETF(Exchanged Traded Fund),這是一種可以在股票市場交易的基金。ETF投資的標的物是按照事先訂好的選股規則,買進數十家不同的公司股票。如果以類別來分,大致上分為追蹤大盤指數的指數型ETF,和特定主題的主題型ETF,像是智能車、半導體ETF等。那麼0050跟0056到底是什麼類型?依照投資標的物來說,0050是追蹤台灣50指數,0056是追蹤台灣高股息指數,皆屬於指數型ETF。ETF的好處在於交易方便,跟股票一樣下單就好;而且,ETF 的持有成本低,大部分 ETF 的內扣費用都落在1% 以下(大部分都落在0.1~0.8%)由於ETF是由不同股票組成,所以買進一支ETF等於同時擁有許多家公司的股票,這樣就能做到分散投資,降低個別股票的投資風險,簡單做到投資多樣化的目標。簡單來說,購買單一公司股票和ETF最大的分別是分散風險。單一公司可能會面臨營運不佳而下市的風險,而ETF會根據現況,定期做出股票組合的調整,持續讓好公司留在投資組合當中。很多人會擔心買在高點或是下市,這樣怎麼辦?其實這一點很簡單,只要透過長期持有,定期投入,可以平均成本,反而可以期待和大盤一起成長,享受到股市長期上漲的成果。為什麼0050、0056 那麼熱門?根據集保結算所的資料,全台灣擁有0050和0056的人數超過150萬,這兩支 ETF 也常常是排行榜上的前三名,可以說是最熱門的ETF。為什麼台灣股民這麼瘋買這兩支ETF?而這兩支 ETF 的差別又是什麼呢?0050和0056的內容物都是購買50家公司的股票,差別在於選股方式不同。0050是取台灣總市值最大的前50家企業進行投資配置,0056則是在市值前150大的企業裡,預測未來一年配息殖利率最高的50家公司,以獲得較高的現金股利做為選股目標。對於擁有 0050和0056 的人來說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幾乎每年都可以拿到股票配息,第二則是有機會賺到股票上漲的價差,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配息和總報酬不同。0056 採季配息,每年1、4、7、10月都可以拿到配息;0050則採用半年配息,分別在1、7月配息。通常0056的配息會比 0050 多,但以長期含息報酬來看,0050則具備更高的總體報酬。哪些人適合存這桶金?很多人剛開始知道0050跟0056的時候,都會掙扎該買0050還是0056?但是,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有一點讀者必須知道,不管買那一支ETF,你都必須承擔市場波動的風險,擁有ETF有可能賺錢,當然也有可能賠錢,但是ETF賺錢的機率和持有時間呈正相關,持有時間越長,那麼賺錢的機率就越高。也就是說,ETF特別適合用在中長期的財務規劃,如子女教育金或是退休金準備等。因此,每個人應該依照自己的個性和狀態來評估你的需求。以老張來說,他希望可以獲得比較多的現金流供退休生活使用,距離退休時間也比較近,那麼選擇0056領取穩定的配息,就會比較符合老張的需求;而老王距離退休還有20年以上,那麼每年犧牲一些配息,來獲取更多的整體報酬,會是比較好的方式,所以會建議老王選擇0050較合適。再者,0056近五年來平均配息的殖利率為 5.63% ,今年(2023年)也開始導入了收益平準金的機制,讓每季配發的股息更穩定。(透過收益平準金機制,投資者有機會是配回自己的本金)。對於想要有穩定現金流、或者已經步入退休生活的人而言,0056的配息相對穩定,缺點則是無法獲得和0050一樣多的價差報酬。至於0050,雖然每年也有配息可領,但近五年的平均配息殖利率為 3.51%,每年少了約2%的配息,換來的是整體資產報酬較高的好處,如果我們在10年前同樣投入1000萬到0050和0056中,以配息再投入計算的結果。那麼截至今年(2023年),0056的含息總報酬是2,576萬元,0050含息總報酬為3,116萬元,也就是說:以整體報酬來看,0050會比多出0056 將近540萬元的獲利。投資ETF前你該知道的5件事1.股息不等於報酬,需要完成填息後才是真正賺到每年分配到的股息都是從原本的股票分出來的,原本股價100元的股票經過配息5元,完成配息後,股價會變為95元,這時股票必須等待漲回100元完整填息,手中的5元現金才是多賺的。簡而言之,如果沒有完成填息,你拿到的股利其實是自己原始的本金。2.小心配息來自收益平準金若有人特意在配息前購入0056,他就擁有參與配息的資格。但這對於其他長期持有的人而言,會顯得不公平,所以導入收益平準金就是設計用來解決稀釋股息的問題。讓新參與的人拿到的配息,是用收益平準金來分配,而不是原本基金產生出的配息,如此一來,配息就有可能是來自於自己的本金,而不是資本利得或股票配息。3.股息超過2萬元會有二代健保費用的支出ETF的配息來源可能來自於股利或是買賣價差,每年派發的純股利股息會算在個人所得裡,並計入同戶的家庭所得中,對於稅率級距較高的家庭而言,需要計算股利產生的稅務問題。另外,單筆超過2萬元的股息,還會另外計算健保補充保費,超過2萬元的股息,都需要繳交 2.11%的補充保費。4.內扣費用大不同,持有前須評估每支ETF的內扣費用不同,0050的內扣費用為0.43%,0056的內扣費用為0.86%,假設各投入1,000萬在兩支ETF,0050每年會收取43,000元的費用,而0056每年費用為86,000元,長久累積下來,0056的成本會高出不少。5.注意ETF的周轉率ETF都有定期檢視成分股並轉換的機制,這意謂著大量的股票買賣,買賣就會產生交易成本,對於持有者來說就是一種成本耗損。所以在選擇 ETF 時,可以留意成分股轉換的頻率和次數,以減少股票的周轉率,降低成本。現在可以買ETF嗎?若你的目的是長期持有,累積資產,獲得市場平均報酬,那麼購買ETF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擇時進出,想買的時候就直接買,能越早參與市場越好,無論是單筆投資或是定期定額都可以。我們對於指數型ETF的期待就是跟著大盤漲跌,並以10年以上的時間長度來看ETF報酬,持有的越久,賠錢的機會就越低。然而,購入後是否要出場的唯一考量,只需考慮自己是否要用錢,如果有需要用錢的情境,便賣出股票換取現金即可。台灣股票市場非常特別,台灣企業老闆派發股息給股東都是大方的,無論是擁有0050或者是0056,都代表著我們和台灣各家中大型企業一起成長,一起享受經濟果實,投資好的企業,也是在為自己投資未來。作者:梁蕭錠經歷:公勝保險經紀人事業部經理、保德信人壽壽險顧問、MDRT台灣分會地區主席、王道銀行支付產品經理、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系統分析師、玉山商業銀行專案經理專業證照: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合格證書、壽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合格證書
-
2023-10-19 退休力.理財準備
有實支實付險就安心?專家教如何檢視目前保單,4招補強退休後的保險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下,我國平均退休年齡較鄰近日本、韓國都早,平均壽命及不健康餘命也創下歷年新高,我們正面臨壽命延長風險、扶養比率上升、團體保險及年金結構變動、個人醫療費用增加、及長期看護需求迫切等問題。儘管政府也越來越關注高齡照顧與安養的相關議題,而國人也多透過商業保險為自我老年經濟安全與醫療照護預作準備,但面對長壽的未來,我們如果想要過著更有自主性與有品質的退休生活,勢必需要先瞭解自我狀況並做好資金的安排。 台灣的健保制度常讓國際稱羨,也讓台灣民眾引以為豪。健保自1995年開始實施後,已近28年,但由於醫療技術日新月異,而社會人口老化與青年低薪所造成之結構問題,健保的財務赤字漸漸浮現。因長期健保總額入不敷出,目前政府經加收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才稍微支撐,未來勢必需緩步提高健保費率或增加部分負擔等措施,才有機會解決根本性的問題。雖然今年度的健保費暫時不調漲,但是延宕已久的「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已實施,這次新制最大的調整是在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費用的調高,民眾可以多加留意這些變動,但同時也提醒我們,除了健保的保障之外,面對高齡與長壽化的到來,我們需要在財務和保險上預做規劃,才能因應未來之需。如何補強退休後的保險面對健保財務惡化以及長壽下的新增需求,民眾仍可以透過投保若干商業保險,以有效分攤個人的醫療風險,茲提供相關商品與參考資訊如下。1、留意實支實付型醫療險(1)可以涵蓋住院或是手術時,使用到的自費醫材及藥物或是治療等等。(2)過去由於民眾平均壽命未如現今長壽,且就醫之自費用藥、醫療材料、手術費等也沒有如此多之選擇,早期投保之舊型實支實付醫療險大多為「定期非終身」,保障年限至60歲、65歲不等,或是額度相對比較低,不足以概括較高額的自費項目。實務上常見到:投保幾十年卻在真正需要保險照顧的時候,保單卻已到期,另也因為身體狀況,無法再增加投保,只好犧牲部分退休金,自掏腰包。(3)因應目前的市場需求,近年來陸續有保險公司朝向終身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來設計方案,畢竟年齡越高,體況愈多,若遇需要治療的時候,如有資源能以新式療法、好一些的醫材,也給未來的自己多些保障和更多的選擇。2、可加強補充癌症健康險 初次罹患癌症的一次金給付,可以彈性應用於醫療費用和無需住院的用藥,特別是健保尚未給付的標靶藥物、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或是基因檢測等。3、注意保單條款手術定義—「概括式醫療險」 有些保單對於雜費定義是將特定的項目列舉出來,如此被保險人需要舉證保險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否在保單承保範圍內,有些則是概括式條款,涵蓋住院期間所發生的必要的醫療行為,因此要避免發生自費項目不符給付的情形。4、應定期檢視保單 由於保險市場就如同我們的人生,每過幾年就會有些許的更動,醫療科技更是日新月異,相對的保單就不能以不變來應萬變了!如同我們的身體需要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了解現況,定期檢視保單,也是為了確認目前保障是否還適合眼前的風險?這樣才能在事故發生時,得到最完善的補償。如何檢視目前的保單1.可能的問題狀況是:家人幫忙投保、早期的人情保、或是因為生活忙碌久久才有時間整理一次自己的保單,導致常常東一本西一本,有時還會因為搬家而遺失了。2.如果不清楚自己有什麼樣的保單,假若能很確定自己是向哪幾家保險公司投保,可直接致電該保險公司的客服中心,或是登入保險公司的網路會員專區,都可以查詢到過去在該家保險公司的保單。最不會遺漏的方式,就是向壽險公會提出查詢申請(可以透過紙本申請,也可以申辦最新版的保險存摺app,資訊較為全面)。3.可查看的保單資料包含:保險公司名稱、險種分類、保單險種、商品名稱、保單號碼、契約生效日期、保額以及保單是否有效、要 / 被保險人資料、下載保單資料 PDF 檔等。4.建議以現有的保單,委請專業的保險經紀人協助檢視,以了解是否符合個人目前階段的需求。保單整理後,如有與自己認知的保障不同,或有損及權益之情形,便可立即做適當之調整。如何做好退休理財依據勞動部的調查,勞工規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來源,以「自己儲蓄」占最多,其次為「新制勞工退休金」,「勞保老年給付」居第三(全台過半數者領不到2萬元)。顯示多數勞工在退休金準備的觀念上,並非只單靠政府規劃的年金制度,倚賴自己儲蓄更為重要,且將會一代比一代重要。正處熟齡準備樂退的世代,是否也了解可以運用什麼樣的工具,什麼樣的分配,來達到最大化的效益呢?以下幾點建議提供參考。1.資產配置的重新調整除專業經驗豐富的投資人外,一般而言,在屆齡退休時或退休後,理財方式通常會較壯年期相對保守,以維護財務上的安全和穩定收益。此時我們需要增加固定收益投資的比例,留意適當的資產種類和屬性的配置,才能夠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和風險。2.保障齊全和緊急備用金首先應確保我們有足夠的保險外(包括健康保險、人壽保險和意外險),同時建立一個充足的緊急預備基金,用於應對突發的支出或緊急情況。退休金及備用金需是分別開來的專款專戶,以確保勿因意外開支而動用了退休基金。3.定期提取並持續關注財務狀況如果我們有累積的退休金或退休帳戶,應謹慎管理提取方式,同時避免一次性提取可能帶來的財務壓力。雖然採取保守投資可以降低風險,但仍然需要持續關注和審視我們的投資狀況,及定期檢查和重新評估投資組合。4.考慮債券投資盡量避免如高收益之債券、股票期權等,這些產品可能帶來高收益,但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潛在損失,建議選擇穩健的政府或企業債券,以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5.善用利變型壽險利變型壽險與傳統壽險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利變型壽險商品提供「宣告利率機制」,若投資景氣佳、市場利率走升,宣告利率將有機會調升,保戶就能獲得增值回饋分享金。「保證利率」機制能在低利率環境的趨勢下,在投保當下就鎖定了最低的利率,終身保證。「轉年金」機制可讓我們在給付期年年領取,不擔心中斷,鼓勵長壽多活一年多領一年 !「雙豁免」機制可保障我們若在規劃期間發生失能風險,除保險公司幫我們繼續繳保費且保單終身權益不變外,另外有一筆安養金。6.留意資產保全及傳承人生退場後,是不是能用想要的方式,把資源留給我們的最愛?根據統計,財富管理的目標中的前三名為 : 1.增值2.保值3.傳承。最佳狀況是能在靈活支配的同時,資產增長(限額內免稅),因為確定性高、變現性佳,也能達到握有自主權,又能為子女預留稅源的功能(須留意受益分配,目前多以保險金指定、信託及遺囑設定之,甚至可能資金不落地,直接匯入海外指定受益人帳戶等)。備好足夠退休金與保險規劃 退休才有保障就東方人的觀點來看,長壽代表著「好命」,但也有人說,「活的健康又長壽」才是真好命。不可否認的是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與保險規劃,才能過著有保障、健康又樂齡的退休生活。個人的理財需求因人、因階段而異,而退休後的理財與保險尤其重要,建議您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隨時檢視並制定合適的全面性策略,必要時也可徵詢專業的理財顧問、財務規劃師,或是保險經紀人等,讓自己能更有準備的因應退休後的保障。(本文轉載自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發行之《學老誌》創刊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19 養生.家庭婚姻
家裡窮從小吃不飽,長大被討孝親費!兒子:又沒拜託你們生我 養兒防老已過時,提早為老後做6點規劃
養育下一代實屬不易,許多老一輩心中「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會生很多小孩把他們拉拔長大,等自己老了後再要求孩子替自己養老。這乍看之下沒什麼問題,但一名網友表示,自己出生在條件比較差的家庭,自幼常常三餐無法溫飽、也沒錢讀書,小小年紀就去打工賺生活費,長大後卻被父母以「辛苦養大你要回報」為由,要求上繳一半薪水當作孝親費,讓他無奈表示「又沒拜託你們生我!」。而現代許多年輕人也不認同養兒防老觀念,認為沒錢就不該生小孩,不要用舊時代觀念道德綁架下一代。你認同養兒防老嗎?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大家意見,引起大批網友回覆看法。你認同養兒防老嗎?老一輩心中「養兒防老」的觀念根深蒂固,有些長輩生小孩後雖然有辛苦扶養小孩長大,卻沒有替自己的老後做打算,把自己老後寄託全押在小孩身上,但若不幸遇到不孝子,可能養兒防老不成反被「養兒啃老」。對此許多網友表示沒錢就不該生小孩,除了養兒防老外,長輩也要多對自己的老後做打算。部分網友反對養兒防老。「台灣薪水那麼低,若是結婚再生個小孩,負擔很重怎麼給孝親費!」、「老一輩生孩子只是為了防老」、「優生學,自己苦就算了,不要製造麻煩,也苦了下一代」、「現在社會低薪自己都快死了,無奈」、「實話不好聽,但是卻是大實話,現在選擇不生的人為什麼多了,因為懂的選擇生子是父母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是拿孝來壓榨下一代的人也多了,父母可以選擇要不要生,但小孩沒辦法選擇父母」。也有部分網友支持養兒防老。「人要感恩才有福報」、「有沒有錢是一回事,既然來到這個家庭,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長大後要學會感恩!並回報父母恩」、「以前父母再苦再累,都是想著兒女,反觀現在年輕人,自己吃大餐,和朋友聚餐,看電影,手機一支比一支好,吃喝玩樂,這都不是錢嗎?一說要奉養父母,就處處沒錢,斤斤計較,想想父母的不易吧」、「父母沒什麼功勞也有苦勞,自己心存感恩,就不會埋怨能力多少就給他們多少支費,那才是為人子女的榜樣!」、「家裡窮不是父母的錯?没有一個家長,願意讓自己小孩吃不飽飯!」、「做人要有感恩的心」、「父母生下你是讓你看見世間的美好」。有網友表示沒錢就生小孩是階級複製。「沒錢真的不要生,養小孩不是那麼簡單的」、「不要讓上一代的貧窮階級複製到下一代」、「窮人真的不應該生!小孩不是你的延續,也不是養老機器,他們應該擁有至少不要拖累自己的起跑線」、「自己已經過的很苦了,不要在生小孩讓小孩一起跟著苦,不然生了叫小孩一起苦,小孩還會埋怨你把他帶來這世上一起吃苦」、「經濟能力弱者避免製造包袱,經濟優渥者不妨增產報國一下」、「家窮還一直生孩子,生了才來出賣。說孩子能帶財,窮的鬼要拖去了。孩子國小畢,苦的是孩子的未來,吃頭路永遠是底層。」、「真的沒錢跟重男輕女的都別生,我就是受害的那類,父母只顧自己的自私要有兒子,女兒只給吃睡長大還要還債,別造孽了」、「雖然不是絕對,但窮人家的小孩用一生治癒童年的比例比有錢小孩高太多了」。提早為自己的老後生活做6點規劃退休規劃是一個重要的生活議題,不論是否認同「養兒防老」觀念,以下是一些建議,可以幫助個人提早對退休老後生活做計劃,減少對子女的負擔:1.個人財務規劃:提早開始儲蓄和投資,以建立退休基金。這可以包括投資個人退休帳戶、股票、債券、不動產等。諮詢專業理財顧問,確保你的財務計劃符合你的人生目標。2.適當的風險管理:購買適當的保險,包括健康保險、人壽保險和醫療保險,以減少醫療費用和長期照護的負擔。3.生活成本控制:維持節儉的生活方式,控制生活開銷,適應自己的財務能力,這有助於積累更多的儲蓄。4.規劃退休生活:想像退休後的生活,包括休閒活動、旅遊、社交生活等。預先列出退休後的費用,並做相應的儲蓄。5.了解社會安全網:研究國家的退休金制度、社會福利和其他可用資源,確保你充分利用這些機會。6.溝通和家庭共識:如果你有子女,及早與他們討論你的退休計劃,以確保家庭成員對彼此的期望達成共識。提醒您退休準備千萬別忘了要納入「醫療費用」,才不會老了不幸生病時,臨時需要大筆醫藥費卻無法支付。無論你是否認同「養兒防老」觀念,都應該明智地規劃自己的退休生活,以減少金融風險,並確保自己的經濟穩定,這也有助於減輕子女的負擔,讓他們更能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標。延伸閱讀:.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 面對情勒6方法解套.富養VS窮養,親眼見證階級複製!網友嘆:小孩不是你的養老機器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6 退休力.理財準備
被眾多投資人青睞的ETF是什麼?4步驟教你輕鬆選擇合適ETF
好友淑真目前任職於政府捐助的基金會,再過5年符合可以退休的條件,她就想離開工作25年的職場,好好過自己的第三人生。但是退休後,首先面對的就是每月金流問題。她工作多年,已有一筆儲蓄,希望能夠藉由穩定的投資標的創造固定現金流入,就如同上班時的薪水。淑真見面聊天時說:「點開網路新聞就看到0050、0056、00878、00919、00929....一堆數字,我知道這是在講ETF被動式的投資基金,但這麼多的數字真的讓人眼花撩亂,而且各理財達人們的說法都不同,不知道這麼多檔的ETF要買哪一檔?」事實上,有不少理財達人鼓勵用ETF存退休金,而且有每季、每月配息的ETF商品。所以透過ETF規劃退休金確實是目前的主流趨勢。那麼,到底什麼是ETF?又該怎麼選擇?ETF是什麼?為什麼被眾多投資人青睞?ETF是英文Exchange-Traded Fund的縮寫,意思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將此名稱拆成「指數」、「股票型」、「基金」三部分,更能清楚了解內涵。ETF是以基金架構投資一籃子證券,以追蹤指數表現,也就是將指數「證券化」,讓投資人以少量資金即可參與指數表現。 如前面所說,ETF是以基金架構投資一籃子的證券,可以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的效果。買賣方式與股票相同,但證交稅僅1‰(賣方負擔),低於股票交易的3‰,而且若是買賣債券型的ETF,還免證交稅,僅需要負擔證券商手續費。另外,ETF標榜被動式管理,管理費用比傳統的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低。交易方便,交易成本低,可分散投資風險,股價波動度不大,獲利穩定等,這些都是ETF成為投資主流的原因。截至今(2023)年9月底掛牌交易的ETF檔數已達240檔。但是當掛牌交易的標的有數百檔,而且還持續增加時,這似乎已經不是「被動式」投資,而是需要「主動式」選擇。該如何選擇ETF?4步驟教你輕鬆選擇依據臺灣證券交易所ETF專區資料,目前掛牌上市交易的ETF可概分以下幾類:1.國內成分證券ETF。2.國外成分證券ETF(含連結式ETF)。3.槓桿型及反向型ETF。4.原形期貨ETF。5.槓桿型及反向型期貨ETF。這麼多種類的ETF都適合做退休規劃的投資標的嗎?顯然不是。首先,退休族希望每個月能有穩定的現金流作生活支出,所以挑選時可以選擇有配息的ETF,但有配息的ETF也達137檔。第二步,目前配息方式分為:年配、半年配、季配、雙月配及月配,其中以季配最多。可依個人現金流的規劃,選擇配息的方式及時點。目前流行用三檔季配的ETF,但利用配息時點的差異,組合成月配的投資組合。例如00878是每年2、5、8、11月配息,0056是每年1、4、7、10月配息,00713是每年3、6、9,12月配息。三檔組合就可形成每月有現金流入。注意以上只是舉例,不代表建議投資這三檔標的。另外,每月配息固然感覺良好,但每次匯款會扣除10元手續費,長期下來也可累積成一筆投資資金。解決方式是該檔配息ETF的保管銀行與入帳銀行是同一家金融機構,就可免去10元手續費。第三步,配息(殖利率)高不是優先選擇,應該看是否能穩定配息。舉例來說,表1是00900與00878的配息狀況,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上市時就標榜高配息。吸引很多投資人買進,但股價波動度大,每次配息金額不穩定。與另一檔成立時間相近,季配息且配息日期相同,也是熱門高股息ETF 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相比,00878配息穩定度優於00900。但並不代表00900不宜投資,以配息的殖利率比較,00900是7.2%(以最近一月均價$12.5,最近四期配息合計0.897元計算),優於00878的5.56%(以最近一月均價$21,最近四期配息合計1.17元計算)。只是就退休族來說,若需求是要有「穩定」的現金流,配息穩定度的重要性就高於配息殖利率。第四步,注意股債ETF搭配。目前掛牌交易的240檔ETF,其中有80檔是屬於債券型ETF。前面有提到,若是買賣債券型的ETF,還免證交稅。配息型的債券ETF搭配成長型的股票ETF,可以將投資波動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同時享有穩定配息及資產增值的好處。至於股債分配比例最常見的是「100-目前的年齡=配置風險性資產比重」,假設淑真目前55歲,我會建議她投資資產分配是股票型ETF與債券型ETF比重為45:55,等到60歲從職場離開時,將債券型ETF比重調高至60%。以ETF做為退休規劃的投資標的,似乎已是全民共識,但隨著ETF種類多樣化,掛牌交易檔數增加,ETF已不是「被動式」投資,而是需要花時間做功課的「主動式」選擇。作者:劉憶娥經歷:大學講師、保經公司簽署人、信託公會副組長、科技公司管理部經理、證券公司承銷部經理專業證照:考試院稅務記帳士、人身及財產保險經紀人、人身及財產保險代理人考試及格、台灣及中國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美國管理會計師(CMA, CFM)、美國及台灣內部稽核師(CIA)、台灣證券投資分析人員(CSIA)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15 名人.劉秀枝
大腦已有失智病變,卻仍享有活躍老年可能嗎?名醫曝2個關鍵
曾經以為很遙遠,但轉眼間,我就從小女孩變成今日的退休銀髮族了。以前覺得父母、師長思想老舊,在現代年輕人眼中的我也應如是吧?日前,定居美國的大學同學淑玲回台探望獨居的父親。我倆約在西餐廳敘舊,都點了鱈魚套餐。香煎鱈魚肉質軟且香,但因眼前還有沙拉吧、熱湯、麵包等,我們決定共享一份鱈魚主菜就好,把另一份打包,讓淑玲帶回去給父親享用。淑玲對工作人員說:「請包裝得漂亮點。」見年輕妹妹面露難色,我趕緊幫忙解釋:「她是要帶回去給父親吃。」看著白髮蒼蒼的我們,妹妹睜大眼睛問:「你父親幾歲了?」「97歲。」不知年輕人是被嚇到還是被感動,立刻很慎重地將那份鱈魚端去打包。她可能很難想像,我們也曾經年輕過、或甚至是個嬰兒,而淑玲的父親也不是生來就97歲喔。即使97歲,身為退休醫師的老先生依然活躍得很:每天一早,走到鄰近住家的全聯買報紙;中午到商店街買便當,並常到附近的書店逛逛,有時去銀行辦事,在家則看報紙、電視,並有老友每星期來與他下棋。他胃口好、睡眠佳、聲音宏亮、精神飽滿,把「獨立自主」當作是老年的志業。大腦已有失智病變,卻仍享有活躍的老年。最近讀了一篇來自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發表於2022年《老化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Aging)的病例報告。一位96歲的老先生有高血壓、心律不整、皮膚癌、攝護腺癌且轉移,都有接受治療並控制病情。他的「認知功能測試」直到去世的四個月前都正常,只是行動稍慢而已。而在他去世後的大腦解剖,竟然有中等程度的阿茲海默症與其他退化性失智症的腦病變。為何他的大腦有如此明顯的病變,但臨床上卻沒有失智症狀?文章的作者歸功於老先生的教育程度高,且一直維持活躍的智能與體能活動。例如他當志工、學習語言,自己開車到94歲,之後搭公共交通工具;天天運動;常參加巴士旅遊,直至95歲;每天走路、閱讀、做家事、管理投資,直到96歲因心肺衰竭去世。也許,老了並沒有那麼可怕。即使身體有病,甚至大腦有病變,但持續從事體能與智能活動,依舊能享受活躍的老年。維持健康生活、正面心態,慢性病上身也不怕。老,還有其他好處。例如有位九十多歲的長輩,罹患硬腦膜下腔出血。但因他的大腦萎縮,而有足夠的空間可容納血水,讓大腦免於被壓迫,因而未造成神經損傷,沒有出現症狀,所以不急著動手術,後來血水也自行吸收了。我們的健康受基因、環境、醫療、機遇、生活型態與心態等因素所影響,其中,能夠自己掌握的雖然只有「健康的生活習慣」與「正面心態」,但卻可充分發揮──即是維持活躍的生活,不僅從事體能(但量力而為)、心智與社群活動,且持之以恆,並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凡事往好處看。那麼,人生過了七旬,就算慢性病上身,也能做到像淑玲的父親般,達到「獨立自主」的老年志願了。再說,年紀大了,代謝變慢、食量變小,或許十年後,淑玲和我再來這家餐廳時,一份鱈魚都只能吃一半,另一半打包當自己的下一餐,好省錢喔!運用「全景模式」 對人多些包容年過70後,我開始收到LINE群組傳來某某同學病故或告別式的訊息,不免也想:什麼時候會輪到我?讀醫學院時,完全不曾、也不可能預測哪位同學會先往生,因為年輕的生命力那麼旺盛,誰會想到老啊!但是受到基因、環境、工作、生活習慣與醫療等因素,經年累月的影響,我和同學們的人生道路就慢慢分開來了。然而,不管從事何種行業或當哪一科醫師、經歷如何不同,最後還是殊途同歸──步入老年,走入終點。在網路還不是很普及的年代,聽說有位大醫院的院長沒穿白袍,獨自到急診室巡視。護理師沒認出來,問他:「老伯伯,請問您有什麼事嗎?」這除了讓人會心一笑,你還會怎麼想?以下五個答案,請選選看:1. 這位護理師真有禮貌。2. 院長的自尊心可能受到打擊,竟然有屬下不認識自己,但也很以護理師的態度佳為榮。3. 專業的穿著與配備(如白袍與聽診器)很重要。4. 以綠葉襯托,可能更高招。例如由一位醫師陪同或幾名醫師簇擁著前來,一看就知道這位人物不是個普通老伯。5. 如果去掉專業與身分,每個人都只剩下性別與年齡。我選擇「以上皆是」。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孟子說的「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我見到有威望或自以為不可一世的人,腦海裡會浮現他小時候包著尿布、銜著奶嘴的樣子,則嘴角不免浮上笑意而自然放鬆下來;再想像他將來年老體衰、舉步維艱的模樣,則同理心油然而生,自然就不會害怕或苛責對方。反過來,看到一個可愛的嬰兒或調皮的孩童時,我會想他或她以後可能是未來的總統或良醫,而不敢輕視。當遇到老態龍鍾或失智的長者,則念及他也許有我所不知、非常值得尊敬的輝煌過往呢!旅遊時,常恨不得把遼闊的壯麗山河美景全收進一張相片裡,這時就會打開手機的全景功能,從左至右,全部攝入。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用「從小到老」的「全景模式」來觀人呢?不僅看這個人的此刻,這是他生命的橫斷面;也可以運用想像力,觀想其一生,即其生命的縱切面。那麼,也許我們在待人處事上會更有包容力。這個簡單的領悟與作法,是我老來的休閒和動腦活動之一,挺有趣的,你不妨也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