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4 養生.抗老養生
搜尋
憂鬱症
共找到
870
筆 文章
-
-
2020-06-23 養生.家庭婚姻
婚姻到底要如何維持?李偉文的忠告,給男人聽跟給女人聽的不同
退休後旅遊你想跟誰一起去?多數男人回答:老婆;但多數女人卻想跟好朋友、閨蜜一起出遊。男人要在退休前培養興趣,好好善待另一半,要等退休後才開始改變,就有點來不及了。很多男人在職場上很有成就,但回到家都是小男人。「現代人愈來愈長壽,連帶著讓夫妻相處時間愈來愈長!這是我們這個世代要去學習的事,過去沒有範例,只能自己創造,男人不能依循過去父執輩的方式來對待妻子、小孩。退休後,更要拉緊太太的衣角。」 李偉文身為「斜槓」牙醫師(註),年輕時便對「男女大不同」感到好奇。他提醒,隨著年紀漸長,男女差異之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鴻溝。日本的社會文化歷程早臺灣十多年,現在日本流行的「卒婚」、「終婚」,甚至討論已久的「空巢期離婚率高」,會不會真的改變熟齡後的兩性關係呢? 「其實我過往有許多的演講,主題就是講給男人聽的夫妻相處之道,但你猜怎樣,唉,來的都是女性朋友們。」 給男人:職場愈有成就的男人,回到家愈疼愛老婆 李偉文提到,男女無論生理、心理都有很大的差異,隨著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夫妻相處的時間會愈來愈長,所以男性要更有危機意識;退休後的日子可能有好幾十年,過得好不好過,跟老婆很有關係。 「男人注重工作、事業、成功,可是沒有培養其他專長或興趣的話,離開職場後,只好宅在家裡,又不能幫家裡什麼忙,才會有妻子覺得是多餘似的。所以奉勸男性朋友們:當大家體力變差時,更需要老婆了!」 李偉文又提到另一個顯而易見的「警訊」。 「退休後旅遊你想跟誰一起去?多數男人回答:老婆;但多數女人卻想跟好朋友、閨蜜一起出遊。男人要在退休前培養興趣,好好善待另一半,要等退休後才開始改變,就有點來不及了。很多男人在職場上很有成就,但回到家都是小男人。」 女生的壽命比較長,韌性也比較強,是值得依靠的對象,男人怎能不好好惜福。 給女人:結婚二、三十年,少「溝通」感情才會好 講完給男人的最高提點─善待老婆,跟上老婆的腳步;那給女人的呢?答案竟是:「不要想要改變男人。」 「女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碎碎唸』,如果碎碎唸有用,為何過了十多年,你還要重複地說呢?提醒女生一件事情,老夫老妻絕對不要溝通。你做了三十年都沒用,你就放棄吧!不要再唸了。」 他補充,許多人美其名是「溝通」,但往往誠意不足、也缺乏技巧。因為溝通的誠意是我們想了解對方,但往往下意識是想改變對方。 「誠意不足,就不要溝通。」李偉文說,很多女生一提到「我們來溝通一下」,就令男生覺得壓力大。因為溝通需要能力與技巧,否則不了解對方真正的心情,溝通時反而會讓彼此有更多情緒。許多二、三十年的婚姻,溝通後往往都以嚴重衝突收場,雙方的嫌隙使得彼此更恐慌、行為更極端。 「夫妻相處愈久,愈知道對方的痛點在哪。吵起來很容易就翻舊帳,可是每個人心中都有柔軟不可碰觸的地方,也許是童年、家庭......或大或小而已,我們都應該尊重,即便親密如伴侶,也不該碰觸;有些東西可以開玩笑,有些東西不可以。有的時候碰到,就像地雷,無法挽回。」 李偉文請熟齡的女性朋友想想,了解對方和改變對方是不一樣的兩件事,你真的想要了解對方嗎?「除非是他真心想改,否則相處都這麼久了,我從來沒有看過溝通能『成功』的例子。」 給男人跟女人:老夫老妻要把「感覺」找回來 「既然他是你從眾人之中選出來的,當初他打動你的部分,是你們共同創造出來的,一定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時刻。只是生活忙碌,日子一天天過,加上有孩子後,就把焦點放在教養上 ,夫妻就容易缺少『共感』,一直到空巢期,就覺得對方怎麼那麼討厭。其實孩子長大了,是你再度戀愛的好時機,再去創造『心動的感覺』。」 李偉文整理重點給大家,無論是男人、女人們看完後請身體力行吧!人人都說婚姻需要經營,而經營有這些方法: 1. 共同朋友愈多,愈不容易離婚 「夫妻雙方一起參與共同朋友的活動吧!在一群人中,就能辨識出對方當初吸引自己的特質是什麼,夫妻倆就不容易離婚、熟齡也不會離婚。我認為共同的好朋友愈多,愈不會離婚。」 2. 夫妻一起創造新回憶與體驗 「兩人一起去從來沒去過的地方,去做沒有做過的事情,共同去體驗、冒險分享,這是重新認識對方的機會。因為大腦很有趣,我們在學習、體驗新事物時,會有全新的觀點,對另一半也能重新燃起熱情。」 3. 欣賞對方,特意做些令對方感動的事 「也許是因為太熟悉,當作『自己人』了,總不自覺流露出最不堪的一面。不妨創造出一些讓對方感動、討喜的事,像是說些甜言蜜語,偶爾做些獻殷勤的舉動。我們知道對方在討我們喜歡,但心裡就是開心。」 笑稱自己很實在的李偉文,從年輕到現在持續數十年,每年出書、演講百場,分享他看待婚姻的心法與做法,相信熟齡仍可以找回浪漫的感情,但也試著,讓自己做一位值得被欣賞的伴侶吧! 註:李偉文是牙醫師,也是作家、環保志工,並與朋友共同成立荒野保護協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成功告別憂鬱症、60歲找到愛情第二春!高愛倫:無論幾歲,女人都可以很有自信.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
-
2020-06-22 科別.骨科.復健
摘菜腰疼突跌坐在地 原來是脊椎壓迫性骨折
嘉義縣68歲黃太太退休後自己做了一個開心農場,每天細心照顧蔬菜再贈給鄰居,但某天摘了幾把菜一站起來卻覺得腰部突然痛了一下,跌坐地上爬不起來,嘉義長庚骨科醫師李建穎發現黃太太同時有2處脊椎壓迫性骨折,以「微創脊椎椎體成型術」治療,術後疼痛立即改善,1小時即可下床。黃太太表示,原本每天的退休生活十分愜意、充滿活力,被診出脊椎壓迫性骨折後,第一次看的醫師建議她臥床休息,使用背架輔助並服用止痛藥,但過了1個月病情也沒好轉,從床上坐起來就疼痛難耐,更別說走路或站立,讓她都快得憂鬱症了,後來友人介紹到嘉義長庚骨科門診,照動態X光、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同時有2個骨折地方。李建穎表示,同時發生2處以上脊椎壓迫性骨折並不常見,但近1個月來就有2位病人同時有2處脊椎壓迫性骨折,表示高齡人口的骨質疏鬆性骨折越來越多,許多停經後的女性或年長者不知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常因不當出力或只是輕微跌倒就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李建穎說,「微創脊椎椎體成型術」使用骨水泥填充脊椎骨裡的空洞,傷口不到0.5公分,術後疼痛可立即明顯改善,但如治療後病人沒有改善不良姿勢和習慣,繼續搬重物,仍可能在其他脊椎骨再次出現壓迫性骨折。李建穎建議,高風險族群可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測,有骨質疏鬆的病患可與醫師討論如何保健、預防與治療,如多攝取乳製品、高鈣食物、適度曬太陽及運動,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3等等。
-
2020-06-22 新聞.健康知識+
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哈佛博士告訴你科學研究的真相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作者阮津玫】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大家正悠哉舒服地坐著看書嗎?趕快站起來!因為:「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凡久坐,必早死。」「缺少運動的德國死亡人數是抽菸者的兩倍。」我的工作經常需要出差,忙東忙西。相反的,宅在家裡的時候,我的屁股總是黏在椅子上,很少起身走動。最近我花很多心思與時間撰寫這本書,坐在電腦前的時間更變得有增無減。只要待在家裡工作,我會和馬修同時起床,然後立刻打開電腦,「簡短地」回覆一些電子郵件。馬修早上七點去上班,傍晚六點回到家。對我而言,這段時間「颼」一聲就過了,彷彿僅僅一個小時。我可能已經整整工作了十一個小時,身上卻還穿著睡衣。因此,我知道自己應該多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因為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奉勸老菸槍們不要坐著抽菸,還是一邊吞雲吐霧一邊散步吧!「科學證實之事」如果聽起來很瘋狂,那麼或許它的事實並不瘋狂,或者根本無法百分之一百通過科學的檢驗。以「久坐和吸菸一樣致命」這句話為例,它的確透露出一部分真理,不過卻也有些浮誇。先討論這句話糟糕的地方。在科學領域裡,「久坐的生活型態」(sedentary lifestyle)經常與心血管疾病、肥胖、第二型糖尿病、癌症及憂鬱症劃上關聯。我真想知道,人類祖先一天裡有多少時間是坐著的?也想了解,人類祖先是不是一逮到機會就想坐在地上或是石頭上,因此才發明了椅子?還是說,久坐根本違反人類生物特徵,只是文明的(危險)產物?專家們傾向於支持第二種觀點。巴德萊醫師在〈久坐等於新的吸菸〉(Sitting is the new smoking: Where do we stand?)一文中提及:外星訪客對於現代人類的生活型態一定倍感驚訝,尤其是現代人類的身體活動量。在過去六百萬年的歷史當中,人類忙著狩獵及農耕。現在呢?大家待在舒服的辦公室室內空間裡,坐在舒服的沙發上,看著電腦螢幕。完全不想用腳走路。上下樓層,寧願等電梯。穿梭世界五大洲,一定選擇搭飛機。另一方面,外星訪客也會心存懷疑:同樣的這批現代地球人,為什麼不論颳風下雨都熱衷慢跑?他們為什麼願意花錢上健身房,努力費勁地做舉重鍛鍊呢?或是寧願在跑步機上跑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唉,我也繳了健身房年費,只不過不常去罷了。我猜,很多健身房會員都和我一樣,僅僅掛名擔任「乾股東」。事實的確如此,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淪為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簡稱NCD)患者。慢性病並不會傳染,卻像「現代瘟疫」一樣大肆流行。這些疾病進程緩慢,屬於長期的慢性疾病。四大慢性病指的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或中風)、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第二型糖尿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七成一的死因來自於慢性疾病;在三十歲至六十九歲的年齡群當中,全球每年因慢性病之死亡人數高達一千五百萬人。寫這些告訴大家,不是為了破壞大家的好心情,而是為了告訴大家:大部分的這些慢性病是可以預防的。抽菸、飲酒過量、飲食失衡以及缺乏運動,就是最嚴重的風險因子。逆轉命運,操之在己啊!眾人早就明瞭:運動有益健康,不運動對身體不好。幾乎動也不動的「沙發馬鈴薯」到處都是。這究竟有多危險呢?簡化的科學有什麼不妥?在網路上搜尋「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相關報導堆積如山。其中經常提到,即使規律運動也無法抵銷久坐的負面影響。(老天爺啊!既然如此,我也甭去健身房了。我每天幾乎都坐著,身體早就完蛋了!)重要的是:切勿連續坐太久。每個小時至少要站起來動一動,或者站著打電腦工作。不然的話,從健身房或慢跑辛辛苦苦得來的健康促進效果會被扣光光。如此看來,久坐不僅僅是缺少健康的運動,更對健康有害。這類說法究竟有何不妥呢?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但請大家瞭解:科學研究給的答案通常都又臭又長,而且不一定正確。我們會認為,科學旨於陳述事實,必須清晰明確。其實,並不盡然如此!科學家傾向於運用數字及測量值來呈現研究結果,但解讀數據卻是一門相當複雜的學問,未必每次皆可解釋清楚。某些情況下,必須透過實驗加以推測及驗證。不過,推測並不等同於事實,最多只是「有科學憑據的推測」。基本上,眾人傾向於認為:「經過科學證實的論點等於就是事實。」但被證實之事並不等同於事實,只不過是合理的推測罷了。其中部分觀點可能被視為「真」,但之後也可能被其他研究推翻。想學習科學思考的方法嗎?那麼,請你不要輕信簡化過的答案。舉個例子:我邀請同事來家裡晚餐。保羅是第一次來。我既不清楚他喜歡的口味,也不知道他的飯量。那天晚上的主菜是備受眾人青睞的義大利燉飯。大家吃得盤底朝天,頗符合我的期待。雖然保羅也一直讚美桌上的食物,但只有他一個人沒吃完。疑問:為什麼保羅沒把燉飯吃完?可能的回答包括:他不喜歡燉飯。或者,他肚子還不餓。或者,他飯量小。或者,他正在減肥。大家可能會給出這些簡單明瞭的答案,對不對?唉,如果問科學家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可能是如此:和當晚其他同事的飯量相比,保羅的飯量比較小。保羅可能吃得比一般人少,或者其他同事都是「大胃王」。一直以來,其他同事們享受的燉飯量通常都比較多,只有保羅一個人吃不完。綜上所述,明顯的證據顯示:此事起因於保羅異於常人的飲食行為。很多不同的原因都可能引起保羅的食量低於平均。其中一項可能原因是:保羅對於飢餓的感知能力低於一般人。不過,有關這項原因,目前尚待釐清。另外,也可能是因為保羅湊巧吃了太多午餐,或他習慣只吃少量的晚餐。另一個原因可能與保羅的口味喜好有關。他可能不喜歡義大利燉飯的口味,因此一律拒絕品嚐義大利燉飯,或他特別討厭玉米義大利燉飯。不過,為什麼他還讚美我做的燉飯呢?基於以往累積的觀察經驗,我們知道:這類的恭維只不過為了討好主人,強化正向的社會互動關係,未必符合事實。或者這是社會標籤。目前缺乏有關保羅平常飲食習慣的資料,也不瞭解他的社會行為,因此務必謹慎地採用社會互動觀點的詮釋。保羅當晚的行為成因亦可能來自於數項原因之加成效果,但目前無法確定有哪些相關的影響因素。必須進行後續研究,加以釐清。大家還清醒嗎?還是已經睡著,自動停止思考了呢?科學期刊裡的文章大約就是這種形式。真的!我發誓,沒騙你們!但原則上,報章雜誌裡的科普文章就不是這種調調。當然,這得歸功於科學新聞記者的妙筆生花。不過在詮釋科學研究結果時,科學記者們也可能過於簡化或取材錯誤。問題在於,我們很難只憑科普報導來判斷真正的研究結果。當然,我們可去查閱原始文獻。但科學文獻裡充斥著專業術語,根本就艱澀難懂!而且科學文獻乃以專業語言為基礎,充滿鉅細靡遺又層層分化的文字堆疊。你我想從其中找出重點,簡直比登天還難。相較之下,前面那段有關「保羅與燉飯」的專家說法還算淺顯易懂。但請問大家,有誰能彙整出那段內容的重點呢?不容易吧!對不對?科學文獻的閱讀難度高,一般人無法駕馭。加上部分科研結果並未向社會大眾公開,必須付費才可取得閱讀權限。在種種原因背景之下,媒體開始促成科學與公眾之間的交流。透過這樣的解釋,大家能夠瞭解優質科學媒體的重要了吧?但記者們也心知肚明,媒體喜歡簡潔的答案以及俐落的標題。如果能夠列出既簡單又戲劇化的大標題,更讚!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坊間才出現了例如「久坐等於新的吸菸」等駭人聽聞的字句。
-
2020-06-22 新聞.長期照護
鬱卒體衰,8旬嬤竟失能1個月!長者衰弱7警訊別輕忽
家住宜蘭礁溪的80多歲王奶奶,患有糖尿病,生活自理不成問題,每次回診都很有精神地走入診間。但上個月被診斷心血管阻塞,她被突如其來的消息擊潰,開始憂鬱、沒有胃口,家人一開始沒有注意,一個月後,社區診所醫師見到王奶奶竟坐著輪椅,呈現失能狀態。王奶奶的故事是輕忽衰弱導致的悲歌,衛福部國健署透過「長者衰弱評估」數據推估,台灣有近3萬名長輩可能成為下一位「王奶奶」。目前國內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以去年39萬名85歲以上長者計算,我國可能衰弱的長者約為9.7萬人,其中恐有三成不自知。根據國健署108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至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至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有很多細微跡象是衰弱警訊,但常被「我老了才這樣、很正常」為由選擇忽視,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長輩過去一年若曾有跌倒經驗、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長期服用多種慢性病藥物、有憂鬱症、失智症、營養不良或慢性病者,都是衰弱高風險族群。有衰弱狀態長者常因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多種藥物及營養不良,增加跌倒風險,導致骨折、失能,甚至臥床不起。開業診所醫師吳震世表示,長輩一旦臥床,平均餘命恐剩7年;反之,及早發現衰弱狀態,尋求社區資源幫助,長輩可多享受14年以上健康老年生活。吳震世指出,若家屬能及早發現王奶奶有憂鬱等衰弱前期徵兆,可帶著她到診所診斷,轉介至心理諮商診所或由社工協助,改善其憂鬱情緒,避免王奶奶因吃不下引起營養不良,減少罹患肌少症及摔倒風險,降低失能機會。國健署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公布新版高齡整合照護指南為基礎,製作「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民眾在家就能替長輩評估,若有任何1項異常就是衰弱前期、符合2項即為衰弱。該評估中的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民眾可詢問長輩「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則依是否能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進行評估;營養狀況是以過去三個月體重是否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為標準;若過去2周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則有憂鬱可能。吳震世提醒,評估項目只要有一項異常,應就近尋求社區診所或醫院的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做進一步評估,衛生局所也可提供如長者運動課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養推廣中心、失智友善社區等,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
-
2020-06-20 科別.泌尿腎臟
妙齡美甲師一天頻尿高達3、40次 原是這病因好發在女性
30歲的蔡小姐,從事美甲工作數年,也屢獲全國性美甲比賽大獎,近半年來飽受頻尿之苦,一天上廁所的次數高達20至30次,晚上也要起來4至5次,連幫客人彩繪指甲時,也必須頻頻向客人說聲對不起,暫時離開去上個廁所,已嚴重影響工作,經衛福部新營醫院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接受口服藥物以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後,才有改善。蔡小姐求診時表示,半年來總是覺得一直想尿尿,雖然總是想要忍住不尿,但是那種一陣一陣下腹痙攣疼痛感,會不停地襲上來,直到尿液排出才會比較舒緩一些。頻尿的症狀,使得的他一直不敢跟朋友出去玩。她也曾經就醫,醫師告訴她可能是膀胱發炎或是膀胱過動症,服藥後症狀卻始終無法改善。為了小便,工作被打斷、晚上失眠,下了班也只敢待在家裡,讓她困擾不已!經衛福部醫師詳細問診以及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在膀胱鏡檢查時發現,膀胱黏膜有多處出血點與破皮的現象,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在醫生建議下接受口服藥物以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治療後,頻尿與下腹悶痛的情形漸漸有改善,不僅在上班時,不再為頻尿所困擾;下班之後,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晚上睡眠也改善,整個人都精采了起來。衛福部新營醫院泌尿科主任陳建升表示,間質性膀胱炎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疾病,它好發於女性,尤其是30至40歲間。主要症狀包括頻尿、急尿、下腹部漲痛或是會陰部疼痛,尤其是在憋尿的時候,疼痛感會特別明顯,排尿後痛感則會減輕。長期下來,這些症狀除了造成身體不適,對於情緒精神,甚至性生活方面影響甚鉅,病患往往會合併焦慮與憂鬱症狀。間質性膀胱炎並不像泌尿道感染一樣,是由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它的成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膀胱黏膜層的破損,尿液物質滲入膀胱壁刺激之後,產生症狀,在膀胱鏡檢查時會有獨特的表徵(如多處出血點與黏膜潰瘍破皮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與膀胱過動症的表現也很像,都是以頻尿為主,但是,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在膀胱漲尿時會有下腹的疼痛感,而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則無。陳建升說,針對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以恢復膀胱黏膜的完整性為目標,目前治療藥物採玻尿酸的膀胱灌注或口服藥物為主,除此之外,也可以灌注肝素或以肉毒桿菌施打、內視鏡膀胱水擴張或是膀胱黏膜潰瘍切除手術對某些患者也會有幫助。建議患者盡量避免吃含鉀離子或柑橘類水果、煎炸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濃茶、酒及碳酸飲料;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必須要有耐心,持續地接受治療,調整生活作息,才能讓膀胱恢復健康。
-
2020-06-20 新聞.健康知識+
家中長輩健康出現警訊?國際最新8項評估報您知,若有任1項異常需尋求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您過去1年是否曾跌倒、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或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如果有的話,要小心可能是衰弱的徵兆。除此之外,有失智症、憂鬱症、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的長者,也容易有衰弱的風險。「衰弱」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狀態,如果能夠提早發現家中長者健康異常的狀態,盡快尋求社區資源的幫助,才能夠預防及延緩衰弱情形的發生。 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依據國民健康署108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結果顯示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有衰弱狀態的長者更容因為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鎮定藥物、多種藥物,而增加跌倒的機會,以致骨折、失能、住院。家中長輩健康出現警訊?國際最新功能評估報您知為達健康老化的目標,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08年公布新版的高齡整合照護指南(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Guidlines,ICOPE),以社區為基礎,發展以人為中心的整合照護服務模式,提出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以延緩衰弱與失能,維持及改善老年人身體功能與心理健康。「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6大項目。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如: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如:是否能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營養狀況如過去三個月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憂鬱情形如過去2週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等。民眾在家中可以透過這6項功能評估,了解長者是否有健康警訊。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量表(1) 記憶力:說出 3 項物品,例如:鉛筆、汽車、書,請長者重複,並記住,問完第 2 題後再詢問一次。(2) 定向力:詢問長者「今天的日期?」(含年月日)「您現在在哪裡?」(3) 椅子起身測試:14 秒內,可以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五次。(4) 在過去三個月,您的體重是否在無意中減輕了 3 公斤以上?(5) 您是否曾經食慾不振?(6) 您的眼睛是否有任何問題:看遠方、看近或閱讀上有困難、有眼睛疾病、或有正在治療的疾病 (如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7) 請跟著我唸 6、1、9,是否兩耳都聽得到(8) 過去兩週,您是否感覺情緒低落、沮喪或沒有希望?過去兩週,您是否感覺做事情失去興趣或樂趣?評估發現異常,可以找哪些資源幫助?如果發現評估結果有任1項異常,可就近尋求社區診所或醫院的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做進一步評估。除此之外,衛生局所也可提供民眾有關健康促進的社區資源,例如:長者運動相關課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養推廣中心、失智友善社區等,讓長者獲得完整照顧,並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擁有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6-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大數據分析 媽媽懷孕月份環境可能影響孩子健康
一項台北醫學大學參與的跨國研究發現,孕婦妊娠所處環境及懷孕月份,可能與孩子罹憂鬱症、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風險高低有關。參與研究的北醫大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烏斯馬(Usman Iqbal)今天表示,研究統計分析台灣、美國與韓國數據,共超過千萬名病人資料;其中台灣樣本數有90萬筆,年齡介於20歲到50歲,資料庫橫跨時間達13年。研究從病人出生月份推算母親懷孕月份及孕程所處環境發現,孕婦產前所處環境與未來孩子罹患憂鬱症、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風險高低可能有關聯性。烏斯馬表示,分析資料庫中台灣數據發現,孕程的前3個月適逢一氧化碳濃度相對高的10月、11月,出生的孩子罹患憂鬱症風險相對高。研究發現,懷孕初期暴露於PM2.5較高環境,如台灣9月、10月及12月,不僅提高妊娠高血壓風險,也可能進而導致小孩高血壓及心房顫動風險;懷孕後期日照太少,影響維他命D吸收,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進而影響小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不過,烏斯馬說,這些結果單純是從資料整理分析,但出生月份及未來可能罹患疾病間的是否有確切因果,不在這篇研究探討範圍。烏斯馬表示,醫療保健數據分析為科學領域發展帶來新潛能,也為世界帶來改變,「揭露生產季節曝露環境對疾病風險的影響」跨國研究就是美國史丹福大學一名博士生將發想放上「觀察性健康醫療數據與資訊學會」(OHDSI)群組上,吸引很多人興趣,進而組跨國研究團隊完成。這項由3國專家、學者與OHDSI合作的「揭露生產季節曝露環境對疾病風險的影響」跨國研究論文,已刊登在美國醫學訊息學協會期刊(JAMIA)。烏斯馬表示,OHDSI的做法是建立一套共同的語言結構,將醫院電子健康記錄數據庫轉換為通用數據模型,建立一套放諸四海皆可的標準。如果能使用同一標準語言分析使用數據資料,將大幅改善醫療和病人安全。
-
2020-06-19 該看哪科.婦產科
北醫大研究:懷孕月分影響胎兒健康 年底出生兒易憂鬱
台北醫學大學與美國、韓國等專家學者與「觀察性健康醫療數據與資訊學會」(OHDSI)合作進行的「揭露生產季節曝露環境對疾病風險的影響」跨國研究,分析數據資料發現,在台灣,懷孕前三個月若在年底,孩子出生後罹患憂鬱症比例高,產婦本身罹患妊娠高血壓風險的風險也相對高,目前該研究已刊登在美國醫學訊息學協會期刊(JAMIA)上。台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烏斯馬(Usman Iqbal)表示,針對研究統計分析台、美、韓三國的數據,共逾千萬人的資料,平均年齡介於35至53歲間,統計的時間從1979年至2016年不等,平均分析為24年,最長達36年。其中台灣資料庫橫跨時間達13年,分析資料庫發現,如果懷孕前3個月適逢台灣的10月、11月,也就是一氧化碳濃度相對高的時期,出生的孩子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會相對高。懷孕初期曝露於PM2.5較高的環境,如台灣的9月、10月及12月,不僅提高妊娠高血壓風險,也可能進而導致小孩高血壓及心房顫動之風險;而懷孕後期日照太少,影響維他命D吸收,則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進而影響小孩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烏斯馬表示,上述結果完全是從資料整理分析而得,至於出生月分及未來可能罹患疾病之間的因果為何,不在這篇研究的探討之列。不過也有其它研究發現,生產前曝露的環境,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比如有些研究顯示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罹患流行性感冒,寶寶出生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另一則是周產期曝露的環境,比如寶寶出生不久後接觸到過敏原或病毒,將會影響日後免疫系統的發育。
-
2020-06-17 科別.腦部.神經
記憶斷片檢查腦部萎縮近三分之一 老翁存「腦本」沒失智
新北有70餘歲的陳姓老翁曾搭飛機轉機時,出現記憶斷片狀況,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清楚人在哪裡,回台後前往醫院檢查,失智症檢測量表仍獲得93分的高分表現,醫生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腦部萎縮三分之一,原來老翁喜好運動、學習新知,「存腦本」才避免失智惡化。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說,全球每3秒就有一名失智症患者產生,台灣失智老人去年統計超過28萬人,全球有認知功能障礙者已逼近5千萬人,每年更花超過8千億美元在失智老人的醫療照顧。甄瑞興說,存老本前要先「存腦本」,存腦本的方法就是多運動、多社交,與增加知能訓練,避免憂鬱、戒菸、治療三高、使用地中海飲食、避免使用類固醇消炎藥物等。甄瑞興也說,失智症成因包含退化性(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可逆性(可治療的腦部傷害)和假性失智症(憂鬱症)等,其中占6到7成的退化性失智症,過去臨床醫學藥物的研發證實療效不佳,建議透過運動、飲食、戒菸來改善。陳姓老翁被妻子帶往醫院檢查失智症,並接受失智症檢測量表測驗,滿分100分陳翁拿到93分,醫生認為沒有失智狀況,近一步檢查發現腦部萎縮三分之一,陳翁說自己喜歡書寫也愛運動,同時喜歡接受新知。新北社會局副局長林昭文也說,新北有超過59萬名長輩,盼藉由超過千處銀髮俱樂部,提升長輩的生活功能,發揮長輩的潛能,預防失智、延緩失能,應「在乎長輩還擁有的,而不是擔心他已失去的」。新北社會局去年就成立「新北市銀色知悠生-蒙特梭利中心」,也與社團法人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和亞東醫院合作,培訓各銀髮俱樂部的照顧人力。
-
2020-06-15 橘世代.健康橘
兒37歲!59歲「韓國最美歐巴桑」靠運動變回20歲
「有肌肉的女人更性感!」,隨著年齡的增長,A4腰、馬甲線、川字肌……,這些關鍵字是否讓人覺得遙不可及?已有分別37與29歲的兒子、59歲「韓國最美歐巴桑」、「韓國健美女王」李弦峨,靠長期運動練出比25歲時更火辣性感的魔鬼身材。藉由分享自己的經歷,無論是50歲還是60歲,養成持續運動習慣,不受到年齡限制,每個人都有變身男神女神的可能!※編按:本文為作者之親身運動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請依照個人情況斟酌,如有不適切勿勉強進行。您真的59歲了嗎?每當我說出我的實際年齡時,大部分的人都會感到很驚訝,多半會說:「你別說謊了。」但我真的是59歲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37歲,小兒子也已經29歲了。從44歲開始,我就靠著做運動來維持身材。偶爾也會有比我年輕的男士,因被我背後的體態所吸引,而來追求我。不久之前,就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士,尾隨我、到我家附近的巷口,並主動跟我要電話號碼。於是我笑著回答他說:「我結婚了,還有小孩了」,就走進家門了。望著正在倒車的那失望男子的背影,我內心一方面覺得尷尬,另一方面又感到很抱歉……。但內心忍不住竊喜著,「李弦峨,你還風韻猶存嘛!」50歲的我更美麗說實在的,不論是從左看或從右看,我都覺得我的身材很棒。身高167公分,體重55公斤,穿55號(相當於台灣的S號),身材絕不輸給30多歲的女人,說不定還更好。在多數是身材姣好的二、三十歲女性參加的健美大賽中,我奪得了冠軍。站到眾人矚目的伸展舞台上時,我並不是以50幾歲的老人體態,而是以20多歲的身材站上去的。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50多歲的女人怎麼可能擁有這樣的身材?怎麼可能?」但我就是證據。電視上常有藝人說,人若在短時間內減肥成功,就會出現「長出六塊肌,臉卻同時變老」的可笑的現象。但我在開始運動之後,臉蛋和膚質卻明顯變得更年輕了。我並沒有特別去醫院做過拉皮手術,卻常聽到有人問:「你臉部做過什麼特殊的手術嗎?」總是聽到「常運動使臉蛋看起來顯老」的傳聞。其實,只要「吃對東西,做對運動」,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而減重後臉部會顯老的原因,就是在過度斷食下做運動的關係。在做運動的過程中,我也會開始關心身體和健康狀況,於是自然就會調整飲食習慣,避免吃垃圾食物,找尋適合自己的食物。肌膚自然變得晶瑩剔透。做肌力運動時,需攝取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質也能促進細胞的再生,有助於擁有健康的肌膚。即使沒去皮膚科打美肌針、童顏針,肌膚依然可以維持緊實和亮麗。像退休運動選手般的走樣體型事實上,我在44歲那一年、開始運動前,從沒有特別胖過,但不是因為體質上不易發胖,而是討厭發胖。高中時身材微胖,腰部的尺寸是27吋。但我的夢想是當模特兒,所以,經常是小心翼翼地控制著飲食。因為擔心發胖,連一碗飯都不曾安心享用過。但我天生擁有西方體型的身材,高䠷、豐滿,卻不能像清純的高中生一般纖細。說好聽點,就是身材豐滿,說難聽點,就是過於「健康」。高中畢業後,我夢想成為一個模特兒,並努力維持身材。但成為模特兒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就在逐夢的過程中,接受先生的求婚,在22歲的雙十年華就結婚了,開始過著平凡的主婦生活。但我從未忘記當模特兒的夢想。生完小孩後,非常討厭微凸的腹部,就很積極地以游泳、打保齡球等運動來維持身材。為了重拾往日的身材,我做了很多努力。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即使經過了一百天,腹部贅肉仍未消失,於是我開始爬住家附近的後山。每天即使爬到腿一直發抖,氣喘不過來,仍咬緊牙根持續攀爬。在每天爬山的努力下,不知不覺中,又重拾往日的腰部尺寸。不管再怎麼努力維持,隨著年齡的增長,身材還是走樣了。體重不僅增加了3~4公斤,體型也完全和20來歲時不一樣,換句話說,就是歐巴桑體型。因為個子高的關係,更顯得健壯。抱怨年紀、歲月的增長,也無法接受自己的身材,在我看來,當時我的體型,就像是退休的運動選手一般嚴重走樣。44歲罹患憂鬱症婚後的生活並不順遂。先生辭掉工作後,開始做生意,卻屢戰屢敗。30多歲時,先生又再次經歷人生的失敗,我整個人生開始崩潰。從那時開始,我罹患了失眠症,只好每天沉浸於讀書和登山中,並開始鍛鍊肌肉。隨著時間的流逝,先生的工作狀況雖然有了點好轉,但我開始思考自身的問題。常常反問自己:「未來真的可以繼續再依賴先生嗎?」經過很長時間的思量,我決定在未來的60年餘生,依賴自己過生活。於是,我開始思考,「未來想做什麼呢?」、「可以做什麼?」、「要做什麼才會感到幸福呢?」當我正在慎重思考我的未來時,大兒子收到入伍令,再加上空巢症候群的關係,不幸地得了憂鬱症。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我年輕時期的夢想。「對,我過去是想當一位模特兒!」於是決定再為自己的夢想做挑戰。每當我在下決定前,我會做慎重的思考,一旦下定決心做某些事情後,就會開始付諸行動。當我下定決心開始做運動時,隔天我就開始上健身房,直接請教健身教練說:「我要成為模特兒,透過運動,身材可以變漂亮嗎?」教練回答說「當然可以。」從隔天起,我每天會在同一時間上健身房做運動。家人都出門後,我開始做打掃工作,約在9點30分的時候,從家裡出門,以快步走20分鐘到健身房。不論下雪或下雨,我都堅持走路去健身房。到了健身房後,用10分鐘換好衣服,做暖身運動,在10點左右開始運動。接受1個小時的魔鬼訓練,接著再做40~50分鐘的有氧運動,最後再做10~20分鐘的腹肌運動。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每次做2個小時的運動,平均一天爬7~8個小時的山,有時還會爬到12個小時。做肌力運動是鍛鍊身體,登山是鍛鍊精神。有些人會在我背後說:「她老公賺很多錢給她花,所以她才可以一整天做運動。」但事實上,先生賺的錢都是花在孩子身上,我自己過著很簡約的生活,沒買過名牌包,也沒為自己買過一件名牌衣服、一雙名牌鞋。但當時我的想法有了轉變,想將錢投資在自己身上。做運動是我為了實現模特兒夢想的一種投資。所以我並不覺得運動很辛苦,反而覺得很有趣。不是為了減肥或維持健康而做運動,而是為了踏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所以內心更加喜悅、興奮。先訂定許多小目標後,再一一達成,就可以很快地感受到成就感。身材變得越好,就越接近我的夢想。但身材轉變得比我想像的快,每天穿衣服時,我都會感覺到身材的改變,根本不需站到體重計上量體重。今天的身影也變得和昨天不一樣。手臂、腿、肩膀、腰部、臀部⋯⋯等部位的外觀都產生變化了!令我感到很驚訝。不管穿什麼衣服,穿起來都很合身。最佳名牌是我的身材,不是衣服,我的身材就是名牌。46歲開始為實現夢想做挑戰「你可以去參加比賽了。」做肌力運動才一年又六個月的時候,健身房來了一位曾是韓國健美先生得獎者的健身教練,當他看到我的身材時,建議我去參加健美大賽。當時我心想哪有女生參加那種比賽,不太在意他的話,但回家後仔細一想,又覺得參加這樣比賽,是一種不錯的經歷。於是馬上就坐在電腦桌前,查詢韓國健美選手的相關資料,並仔細觀察她們的身材,發現跟我的差不多。覺得自己再努力一些,實力就足以跟其他選手競爭了。比賽前四個月,我決定參賽,開始接受曾獲得健美先生榮譽的健身教練魔鬼訓練。肌肉量已足夠了,剩下的時間,就必須針對參賽做準備,首要之務就是消除覆蓋在肌肉上方的脂肪!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攝取無鹽餐。接受三個月的訓練期間,我連一塊泡菜都沒吃進去,實踐了殘忍的減肥法。但我不曾動搖過。心想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我需要「健美大賽冠軍」這一個資歷,一定要得到冠軍。我也曾和入伍當兵的兒子做了這樣的約定,「當你退伍時,我將以掛在脖子上的參賽得獎金牌作為禮物。」為了履行諾言,我在這四個月當中,忍受了鍛鍊的艱辛。但驚奇的事情發生了,我的肚子開始形成像龜背一般的腹肌。每天忍受腹部的疼痛,做腹肌運動,消除脂肪,將不曾知道它存在的六塊肌顯露出來。46歲時,我的身體狀況到達了最佳狀態。至今我仍無法停止運動直到今天,每當我想起初次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就令我興奮不已,那時我的身材姣好,很帥。當時我為了做顎關節手術,戴著牙齒矯正器,但我並不覺的丟臉,在舞台上一直笑。但評審委員認為我充滿自信,那一天,我和年紀足以當我女兒的女性選手們一起競爭後,在同一體格等級裡,獲得冠軍。「我真的做到了!」最初的計劃是只要在健美大會上獲得冠軍,就不再參賽。但我深陷運動的魅力中,無法自拔。每當我看到用小肌肉打造出來富有彈力的美麗身材,得到身材很好的稱讚時,就覺得很幸福。本來打算不再參賽的,卻越陷越深。每次為參賽做準備時,都認為這是最後一次。每一年都會說今年是最後一次了,卻一直參賽到現在。我現在已經59歲了,但後生晚輩們都拜託我不要退休。因為我是婦女選手們的楷模……。不知道從何開始,我的目標就不再只是為了得獎,而是站在舞台上,認為那是我的存在價值。為了給做運動的晚輩或其他人夢想,我今天站在舞台上,想告訴他們夢想不再只是夢。想告訴他們實現夢想的可能性,所以至今還不能退休。我是有夢想,有目標的。朝著實現夢想邁進時,一點都不覺得做運動很困難。為了實現夢想,需從小目標開始一一實現。邊做運動,邊朝著夢想前進時,就會覺得運動很有趣。所以每天都不斷地做運動,運動後自然產生活力。對我來說,運動是邁向我夢想的第一步,但對各位來說,可能是打造曼妙身材、維持健康的手段。從運動中感受到的成就感、滿足感、自信心,可以成為生活的活力。運動可以讓各位擺脫單調生活中的無力感。做運動時,我的內心開始產生了變化,再次夢想我的未來,並瞭解到我的內心是充滿力量和熱情的。透過運動,我重新感受到生活中的新能量。不論是到了50歲,還是到了60歲,運動可以讓各位感受到年輕和有活力的喜悅。本文摘自《我的第一本肌肉鍛鍊書》,瑞麗美人國際媒體 2016/03/04出版【運動精選延伸閱讀↘↘↘】。想瘦不必挨餓!提升「基礎代謝率」才是減脂王道。無器材健身/居家雙人10分鐘 鍛鍊核心運動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15 橘世代.健康橘
注意!4個特質,容易患上老年憂鬱症
什麼樣的狀況,容易罹患老年憂鬱症呢?過去的研究,整理出許多可能會促發老年憂鬱症的因素,可以提供給大家作為參考。針對有這些因子的高危險群,給予適當的關懷與協助,消滅可能的危險因子,或許能減少老年憂鬱症的發生。一、年輕時要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習慣控制一切的人,在年老時,反倒是憂鬱症的危險群。年輕時擁有不錯的地位,當老化時,發現身體不再受自己控制,或退休、失去工作,感覺自我價值下降。倘若調適不當,無法接受,就容易出現憂鬱情緒。二、家族病史中有憂鬱症,也會有比較高的比例罹病。但相較於年輕的憂鬱症患者,老人憂鬱症的遺傳性比較低。無論是成人,還是老人,女性得到憂鬱症的比率都比男性高。對於長輩,影響情緒最多的,就是「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當生命進入銀髮期,除了身體的自然老化之外,難以避免地會面臨許多失落,伴侶離世、獨居、退休、久病、失能等,都有可能成為老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一個人若喪偶,七到十二個月之間,是憂鬱症病發的高危險期,病發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四。三、亞洲人普遍重視工作,年輕時沒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退休後,生活重心突然被抽走,也容易感到不適應四、老化、身體逐漸失去功能,甚至出現疾病,也是一大挑戰。身體疾病可能會造成憂鬱、疼痛,而憂鬱又會加重身體疾病的痛苦,這種痛苦又讓疾病變得更加嚴重,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舉例來說,一個老人原本有退化性脊椎疾病,若憂鬱症病發,他對疼痛的敏感度就會上升。原本可能感受到的疼痛是五分,但病發後,病人感受到的痛可能達到十分。當越來越痛,最後家人只能讓他吃止痛藥,但卻不知道其實病人痛是因為憂鬱,所以即使吃了止痛藥,心情也不會好,反而常造成藥物過度使用。又痛又憂鬱,老人會誤以為自己的病治不好了,甚至可能出現結束生命的想法。要小心的是,某些對中樞神經有影響力的藥物,容易導致憂鬱症病發,例如,部分抗高血壓藥、類固醇藥、嗎啡類止痛藥、抗帕金森氏症藥、毛地黃類藥、干擾素、癌症化療藥物等,但若得病,這些藥物又非吃不可。因此,若家中老人有服用這些藥物,一定要與醫師保持良好溝通,隨時注意病人情緒。必要時,須更換藥物種類,或是改用非藥物方式,治療憂鬱症。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不會讓人上癮目前治療老人憂鬱症的藥物療法是使用抗憂鬱劑。抗憂鬱劑有很多種,經過許多大型研究證實,療效是確實的。很多人誤以為治療憂鬱症的藥物會上癮,或誤以為服藥會壓抑情緒,讓人變得呆呆的,這可能是將鎮靜劑、安眠藥及抗憂鬱劑混為一談的誤解。所謂的抗憂鬱劑,是作用於腦部,調整腦內的分泌物質,提升腦內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質的濃度,達到治療憂鬱焦慮症狀的效果。抗憂鬱劑並不含鎮靜、安眠的成分,雖然藥物的副作用,仍可能會造成嗜睡,但並無上癮的風險。倘若有相關疑問,建議詢問精神專科醫師。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何種抗憂鬱藥物,都不會立即見效,必須耐心連續服用超過六至八週,才會開始出現效用。許多病患或家屬對於藥物治療的期待超乎現實,結果在這之前就以為無效,中斷或是放棄了治療,實在非常可惜。憂鬱症患者不願意出門,怎麼辦? 許多家屬會問,除了聽從醫生指示按時吃藥,定期回診,我們還可以帶憂鬱的長輩做些什麼。其實治療憂鬱症不只有藥物有效,多運動、多曬太陽、多接觸音樂等藝術活動,也是很有效果的。道理雖然簡單,但家屬最常反問我的問題就是:「帶不出去,該怎麼辦?」許多親友們看到憂鬱長者整日唉聲嘆氣,家人、朋友也想幫忙,於是打電話邀約長者一起出門活動,或是安排旅行遊覽,但卻遭遇長輩百般推託、拒絕,甚至長輩還碎念、找碴。有些家屬因此感到自己的付出不被接受,容易轉而憤怒、生氣,可能會對長輩出現指責的語氣。責備他們不聽勸、不遵照醫囑,或是怪他們不努力。我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可以試著找出能增強長者動機的誘因,想想有什麼是他們看重或喜愛的。應用他們所在意的人事物,以協助長者對抗憂鬱,抒解心情。譬如他平日最喜愛打牌,但生病後都不去了,就可以拜託牌搭親友,聲稱缺一不可,甚至可嘗試先將打牌的地點改在家中,製造陪伴的機會。又或者是病患最疼寶貝金孫,我建議多找理由聚餐,諸如慶生、慶功等,半哄半拖地,帶著長輩出門去接送孫子女。憂鬱症患者容易營養失調在健康飲食方面,憂鬱者常會出現食欲減退,進食量下降的情形,這在長輩身上,就容易因此而出現營養失調的結果。若考慮補充營養品,可以選擇補充維生素B群、葉酸、魚油,或是益生菌等。透過神經免疫的調節,腦腸菌軸的機轉,而且這些健康食品在新近的研究中,被認為可以減少憂鬱症復發,或者是改善情緒症狀。電視廣告盛行以巧克力、蛋糕或飲料等高糖分、高不飽和脂肪的食物療癒心情,雖然可能暫時有提振心情的功效,但是效果短暫,而且有惡化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所以對於罹患三高的老年憂鬱族群,並不建議這麼做。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2020/04/09 出版【更多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帕金森爺爺跟孫出門逛新北!山林秘境陶冶身心。長輩堅持不看精神科,怎麼辦?醫師提6訣竅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14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陳先生66歲的時候,太太過世,兩個出嫁的女兒很孝順,輪流接他去住。女兒煮他喜歡吃的食物,陪他聊天,替他安排活動。陳先生卻整天悶悶不樂,女兒以為他得了憂鬱症,加倍關心。陳先生沒有食欲,沒有活力,一天比一天衰弱。女兒帶他去醫院看病,陳先生在候診室遇見同鄉,聊到故鄉的媽祖廟,廟前的扁食、肉丸、鳳梨冰。陳先生突然醒悟自己欠的是鄉下的陽光、空氣以及味道。他搬回故居,自己獨立照顧自己。臉曬黑,人變瘦,卻尋回健康。張媽媽與林媽媽同一天,由同一位醫師動手術換人工髖關節。張媽媽沒有家屬,麻醉醒來就必須自己想辦法上廁所、吃三餐,很快就用助行器走動。林媽媽由兒子全程陪同,兒子很貼心,礦泉水替媽媽扭開瓶蓋,吃飯用餵的,大小便在床上用便盆。林媽媽不肯動,兒子不敢勉強媽媽。術後三個月,張媽媽已經正常走動了,林媽媽還拿拐扙在作復健。賴先生糖尿病,靠藥物控制。他常跟朋友誇口,他的糖尿病有好醫師,不必忌口,什麼都可以吃。賴先生最愛的是蜂蜜、甜點、水蜜桃等等糖尿病禁忌食物。沒隔幾年賴先生的藥越用越多,甚至口服藥罩不住,需要打胰島素。賴先生有回出國,時差沒算好,發生低血糖暈厥,差點變植物人。他才警覺,努力學習照顧自己。賴先生發現食物分為含糖量高與低,升糖指數快與慢。而且糖尿病不一定欠缺胰島素,肌肉對胰島素阻抗也會造成血糖升高。運動除了消耗血糖還能新生肌肉,降低胰島素阻抗。優質的睡眠可以避免肥胖。體重減輕3%,糖尿病就會改善……。學會照顧自己之後,賴先生不需要注射胰島素,只靠口服藥物就能控制血糖。他的身材變好,精神改善,體力恢復,他很後悔沒有早點照顧自己。原始人類面對疾病及疼痛,只能自己尋求生活對策來緩解不適,並降低疾病與死亡的威脅,才能延續生命。進入現代社會,生活及醫療進步,很多人忘了好好照顧自己。雖然大家總說,如果你需要任何幫忙,別客氣,我會隨時在你身旁,但是真的做得到的人很少。只有自己不會離開自己,自己照顧自己是最有效率的照護。如今連動物園都訓練動物自己照顧自己。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及幸福,但是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吃飯、上廁所、穿衣服、洗澡、移動等等)不需要依賴他人是基本要求。所以生活哲學要學會照顧自己,不要被命運左右。往昔的醫療典範有南丁格爾、有史懷哲;醫療人員懷著犧牲、陪伴的精神投入救護工作。今日的社會,病患被當成顧客,習慣以經濟效益和消費角度評價醫療保健。醫護也改以賓客用語與病患溝通,加上醫療糾紛頻傳,賠償動輒天價,醫療體系採取防衛醫療,無法承擔所有的照護。照顧自己唯己有責,身上哪裡癢,自己最清楚;心裡什麼苦,也只有自己了解。學會好好照顧自己,才有能力、餘力去幫助別人。也唯有自己快樂,周邊的人才會快樂。
-
2020-06-11 科別.精神.身心
憂鬱、焦慮會牽連泌尿道?研究證實兩者因果關係
48歲吳女士,因為失眠問題在診所拿藥,卻覺得效果不佳,於是轉至大醫院求診。經精神科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吳女士不僅有焦慮症狀,也有夜尿及尿失禁症狀,轉介至婦女泌尿科門診合併治療後,症狀已改善,生活品質也提高。一般人可能以為大腦跟膀胱看似沒有關係,但真的如此嗎?因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部定副教授黃隆正博士與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部定教授吳銘斌博士連袂在這幾年展開一系列的聯合研究,卻意外揭開此謎團。奇美醫學中心跨團隊研究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大數據的分析,對下泌尿道症候群(簡稱LUTS)深入研究。研究發現,下泌尿道症候群不只是發生下泌尿道症狀而已,還會增加門診就診次數,同時增加住院次數,更可能合併其大重大疾病之發生,如腦心血管、阿茲海默症、憂鬱症、躁鬱症等風險。根據統計,下泌尿道症狀的人腦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冠心症、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了1.34倍;阿茲海默症增加1.63倍;焦慮、憂鬱增加了2.56倍(焦慮2.05倍、憂鬱2.19倍、合併發生2.14倍)。而下泌尿道症候群個案後續罹患焦慮及憂鬱的危險比(HR)分別為2.12跟2.03;焦慮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01;憂鬱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37。以上的研究結果已分別刊登在兩個國際知名期刊:2015年的精神科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及2017年的心身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兩位專家的研究證實了憂鬱、焦慮與LUTS不僅有共病關係,而且為雙向的因果關係,其臨床意涵為:憂鬱焦慮導致LUTS;LUTS導致憂鬱焦慮;兩者有共同致病機轉。這樣的發現提供「腦-膀胱軸疾病」(Brain–Bladder Axis)理論一個強而有力實證支持。由於憂鬱、焦慮與LUTS存在雙向因果關係,暗示兩大疾病間可能有共同致病機轉,建議醫師應適時的相互轉介及合併治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黃隆正指出,憂鬱症和焦慮症是最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兩者常合併發生。國內的憂鬱症、焦慮症合計盛行率約24%,發生原因為壓力或先天體質因素,此外,也常與慢性疾病有關,共病會對預後有不良影響,進一步惡化生活品質。吳銘斌說,下泌尿道症候群的盛行率約12~18%,其症狀包括(1)尿液還在膀胱時,出現失禁、頻尿、夜尿、尿床等;(2)排尿出現尿得很慢、斷斷續續、排尿疼痛、滴滴答答等;(3)排尿後感覺尿不乾淨;(4)其他如性交疼痛、骨盆腔器官脫垂、生殖泌尿道疼痛、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發生下泌尿道症候群的原因很多,包括年紀、神經系統、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等。黃隆正說,近幾年更發現心理因素也會有所影響,尤其是壓力造成的焦慮、憂鬱,可能是導致下泌尿道症候群之發生及病程延長的關鍵。反而言之,下泌尿道症候群對於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包括日常作息的干擾、特殊需求的經濟花費,以及情緒沮喪低落等,可能造成患者的長期壓力,進而產生焦慮、憂鬱症狀。黃隆正解釋,憂鬱、焦慮與下泌尿道症狀之所以有因果關係,在生理層面也有一些可能的解釋,譬如,透過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相關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 axis)的神經免疫系統,來交互影響。臨床經驗發現,抗憂鬱劑不僅只對憂鬱/焦慮有效,也可以改善一些疼痛及身體症狀,例如壓力性尿失禁。研究顯示,抗憂鬱劑可能是LUTS的危險因子;血清素系統可能和LUTS的發生病理有關;抗憂鬱劑可能對LUTS的治療有效。黃隆正建議,未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其詳細機轉、藥物發展及其他治療方法。他提到,而在奇美醫學中心相關科別之間已經有個案的跨科別轉介治療,也都有一定的成效。(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泌尿道反覆感染與吃也有關! 4NG飲食習慣要戒掉
-
2020-06-11 養生.聰明飲食
工作決策力、情緒管控力出了問題?醫:問題出在這裡...
你經常失眠、憂鬱、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衰退、決策力變弱,你以為是提早來的中年危機?其實,元兇可能來自你的「腸道」!近來醫學研究證實,人的情緒與決策力,不只由大腦決定,「腸道菌」更是另一個影響我們行為、心情的重要關鍵!47歲王小姐,在廣告業擔任主管,在高壓與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下,經常處於精神緊繃、焦慮的狀態,一向給人幹練精明形象的她,最近卻飽受胃脹氣、腹瀉,以及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所苦,連帶影響了工作決策判斷能力,情緒管控能力也大不如前。深受其擾的王小姐,到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做全身健康檢查,醫療團隊聽了她的主訴症狀後,幫她安排了無痛腸胃鏡及全套食物過敏原、女性荷爾蒙等檢測,幫助王小姐找到身體不適的根本源頭。檢測後發現,王小姐並非更年期症狀,腸道也無息肉、潰瘍等異常,但從食物過敏原報告中卻發現她對多種食物有中重度過敏,尤其是她每天必吃的雞蛋與牛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王小姐因為長期攝取過敏原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質未被完全消化因而進入血液,啟動免疫反應,讓身體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使腸胃道黏膜受損,因此產生拉肚子、脹氣等腸漏現象,進而影響了王小姐的心情與工作表現。顧好腸腦軸線,改善你的心情與決策力腸道菌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心情呢?鄭乃源解釋,腸道除了是消化吸收器官、免疫器官外,近來許多研究證實,腸道內擁有數百萬的神經元,是獨立自主的神經系統,不完全受大腦意識支配,可以自行發號施令,所以腸道又有「第二個大腦」之稱,透過「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聯絡、彼此影響。腸道菌透過迷走神經連結大腦感覺系統,構成「腸腦軸線」,即腸道神經匯集訊息後,傳遞給大腦,還主掌消化、免疫功能,甚至是掌控荷爾蒙的製造與代謝,影響情緒與心理狀態。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躁症、憂鬱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身心疾病,多與腸腦軸線有關。他舉例說明,以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為例,其90%就是由腸道所製造。血清素左右了人們的睡眠、食慾、疼痛和喜怒哀樂,健康的腸道能促進血清素分泌,讓人有愉悅與快樂感,相反地,若血清素分泌不足,則會提高憂鬱、躁鬱等情緒障礙風險。小胃鏡檢測沒異常仍不舒服 功能醫學-急慢性過敏原分析 找出原因鄭乃源表示,近年來無痛腸胃鏡檢查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腸胃鏡檢查主要是了解器官是否有結構性的異常,如腫瘤、潰瘍、黏膜發炎、息肉等。但是,有些受檢者做了腸胃鏡後一切正常,卻仍有脹氣、腹瀉、消化不良等亞健康困擾。鄭乃源建議,可透過「功能性醫學」做急慢性過敏原進階篩檢,是否吃進不適合自己的過敏性食物,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而引發上述問題。什麼是功能性醫學?他解釋,一般的器官健檢,只能診斷出疾病,無法診斷出介於健康和疾病間的亞健康症狀,且主流醫學主要針對症狀進行藥物治療,較少探討真正原因,而功能醫學補其不足,在器官未產生病變前,依據生化學、免疫學、營養學等,做進一步的檢測,找到身體不適的源頭。鄭乃源解釋,身體不適症狀,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功能醫學是透過個人化、整體的評估檢測,找出水面下隱藏住的疾病真正的原因,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目標。王小姐就是透過功醫檢測,找出亞健康根源的例子,她因壓力與食物過敏原,造成腸道的慢性發炎,而引起焦慮、腸胃不適、疲倦等症狀,後來醫護團隊為王小姐擬定個人化的食物輪替法,進行漸進式的飲食調整,排除過敏原,以及針對過敏引起的腸漏現象規劃所需的保健食品來修復腸道功能,提升免疫力。經過半年的調整,王小姐不適症狀都已明顯的降低,但是,鄭乃源提醒,食物過敏原是會改變的,若發現調整飲食後,症狀未改善,或有新症狀出現,可能是過敏原改變了,建議可以再安排複檢,依照檢測出的過敏原重新擬定飲食輪替計畫,才能「腸」保健康。腸道功能影響大腦健康,大腦指令也會影響腸道,所以要擁有健康的腸腦軸線,鄭乃源建議,從「吃對食物」做起!只要透過飲食調整,搭配運動及規律作息,就能培養腸道好菌,健康力及決策力自然提升。★本文經《聯安醫周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諮詢專家/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
-
2020-06-10 橘世代.健康橘
「不要一直傳長輩圖啦!」晚輩先別煩,長輩圖好處多
登登,手機發出聲響,有訊息LINE進來。益宏正跟著老總,與客戶端開會,也同時用LINE和同仁保持即時聯繫,方便獲得補充資料的支援。益宏整個人神經緊繃,以為有重要內容進來,他迅速地瞄了手機螢幕一眼。糟,是張花花綠綠的貼圖。原來是老媽傳來「早安 幸福滿滿 快樂每一天」。益宏看了看時間,大概是老媽已經把早晨的家事都做完了,開始坐在沙發上滑手機。登登,登登,登登,老媽使出慣用的「三連LINE」。益宏一看,又是兩張問候圖「輕輕的問候最貼心 朋友的關心最感人」、「人生有福 健康是福 糊塗是福 奉獻是福」,再搭配一則健康衛教「吃彩色食物,遠離失智與心肌梗塞」。會議緊鑼密鼓地進行,手機又發出聲響,益宏的心中焦躁了起來。吼,偏偏在這個時候,益宏不方便打電話請老媽先別傳,於是他打字告訴老媽,現在時機不對,別傳LINE,老媽也沒在看。益宏的手機依然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長輩圖怎麼來的?拜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上網路吃到飽的費用親民化之賜,老年人使用社群相關科技的門檻下降,過往不熟悉網路生態的長輩,成了網民大草原的新興族群。許多長輩雖然對傳統的桌上型或是筆記型電腦不擅長,如今就直接跳階,熱衷於學習如何使用手機或是平板來上網。使用手寫輸入,長輩們不需要學習中文輸入法,也無須背鍵盤。如今更是有了語音辨識輸入的功能,這對於視力退化的族群,是一大福音。在台灣,社區開始為了銀髮族,推出各種長青課程,打著活到老,學到老,與孫子一起有話聊的招牌,長青電腦製圖班、老人學銀髮科技……都成了廣受歡迎的課程,而這裡,就是多數「長輩圖與它們的產地」。教導銀髮族時,總是要考慮難易度,所以長輩圖的基本素材,通常會先是選擇一張風景照或是生活照,接著挑選喜歡的字句,將內容打字上去,再進行簡易的美術編輯,就能成為一張色彩繽紛的長輩圖。門檻不高,耗時不久,又能有不錯的成就感,於是長輩圖就這樣源源不絕地被製造出來了。長輩圖的內容長輩在製圖,或是接收這些轉發圖片時,多傾向於選擇「正向」、「簡單直覺」的內容,例如山水、風景、花卉,或是可愛的圖片。他們也很喜歡那種寒暄問候語,例如「早安!祝您有個美好的一天!」「天氣濕冷,記得加件衣服。」其實這很像過去社會在鄰里鄉間遇到時,彼此的相互問候,這或許也能讓長輩們消弭現在社會疏離,或是與家人分居所帶來的孤獨感。「呷飯未」、「愛穿衫哦」,這種平常且帶著善意的問候語,其實是他們對你的關心,他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人際間的連結與歸屬感。長輩們的另一種喜好則是類似格言佳句,例如「簡單中擁有,才最心安」、「平淡中相守才最珍貴」,除了也是一種關心之外,也可能會讓他們有種當了良師益友的「成就感」,以及「分享的是智慧」的價值感。我LINE,所以我存在對長輩來說,世界進步快速,其實會帶來一種自己可能會落伍的焦慮感,而科技演變快速,更是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遠遠地拋在後頭。智慧型手機的發明,充滿直覺的使用方式、以AI來輔助人性的設計,讓他們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許多以前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儘管你覺得他們只是發發圖、轉分享,但是對長輩來說,這讓他們覺得自己跟得上時代的腳步,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潮」,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沒有那麼老。最重要的是,能夠傳訊息給他們關心的人,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存在還有一些意義感。他們在乎的不一定是你的回應,而是一種還能跟你,或者是與世界連結的歸屬感。在發送成功的那一瞬間,長輩其實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回饋。如果他們還得到親友的回應或讚許,那是錦上添花,他們會更加開心。但若是沒有回應,他們多半也不會像年輕人一般,對「已讀不回」那麼耿耿於懷,通常他們還是照發不誤。於是,定期發送LINE貼圖,就成了一種習慣。你甚至可以從長輩發文的時間與頻率,推測他是否身體安好、有沒有出門,還是手機沒電……為什麼是LINE?既然長輩圖都做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要能實地應用。在人人都上網,處處都有社群的世代,長輩們希望自己不只是袖手旁觀,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參一腳」。利用電子郵件將圖片寄出去,所需的步驟與過程較為複雜,不但得申請電子郵件、帳號,還得記得住密碼。若是運用臉書或IG來分享,也得先擁有一個臉書或IG帳號,然後學習上傳照片,而有些長輩並不習慣讓許多人同時看到他所分享的訊息,而利用LINE傳長輩圖,不但執行的步驟很簡單,也很即時,而且製造出來的新圖片,馬上就能與親友分享,甚至當其他人也回以圖片時,很容易就能轉傳。對長輩們來說,他們平常接觸的人際關係網絡中,最多的就是家人與親戚,所以長輩圖的第一線接收者,也就是長輩們的親友。年輕人為何不愛長輩圖?長輩圖會讓你心煩,有幾種可能。一、發得太多睡醒發,等公車發,等看醫生也發,有事發,沒事也發,可以說是至少照三餐發。這部分,我想就算是年輕人發給你,就算不是發送長輩圖,當有人一直不停地傳訊息來,你也可能會覺得很煩。只是因為長輩退休後,空閒時間比較多,因而發送訊息的次數與頻率可能更高。我建議將收到通知的訊息音關閉,以減少困擾。另外,也不需要立即回覆,只要有空時再回應即可。對於愛發長輩圖的家人,我建議要提醒對方,若是緊急的事,就要直接打電話或是以其他的方法聯絡,以免重要的消息淹沒在茫茫圖海中。二、圖片太醜,不符合年輕人美學長輩圖在年輕人的世界裡,變成一個戲謔的詞彙,因為世代的美學喜好不同,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字體。年輕人覺得標楷體太過普通,可是長輩卻最喜歡用標楷體。其實那是因為已灌好的中文字型就是那些,而長輩不太會為此去上電腦課、花錢買字型。再者,當一個人老化時,對於清晰度較差的字型,會讓大腦覺得辨識不清,於是選來選去,就還是回到那幾款。另外,長輩圖很常被拿出來Kuso的還有顏色。長輩最喜歡將五顏六色統統放上去,除了是因為色彩繽紛,覺得很「夠本」、很「澎湃」之外,他們也認為這樣比較「吉利」。其實,鮮豔且對比的顏色,比較能刺激大腦,因此容易獲得長輩的注意而受到選擇,其實兒童也有相同的狀況,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得替長輩們說幾句話。其實美醜只是世代觀念不同,我們喜愛聽的流行歌曲,或許哪天也會被下一代嫌棄也說不定。三、內容錯誤不實最令年輕人難以忍受的,大概就是這種類型的長輩圖了。除了容易引起爭戰的政治問題之外,最常見的錯誤內容,其實是與健康觀念有關的長輩圖,「保健新知」類的長輩圖可以說是歷久不衰的排行榜常勝軍,畢竟這是銀髮族最關心的議題之一。舉凡吃什麼可以改善骨頭,哪些東西有毒,不能吃,如果這樣、那樣就會罹癌,種種偽科學充斥在LINE群組中。其實這也是醫師最頭痛的內容。每當有病友或是家屬又在門診詢問我哪些東西是否有效,人家說什麼什麼、對不對時,我幾乎就可以猜到最近的「流行」。只要時間允許,我會不厭其煩地回答。只是等到說明到我喉嚨沙啞、疼痛時,我心中也不免吶喊,誰來幫我也發張長輩圖澄清一下啊。或許是其他醫師也出現了類似的想法,因此,有神人網友寫出反謠言的LINE程式「美玉姨」。只要加入群組中,就能自動搜尋是否為假新聞或是訛言,進而闢謠。不煩,不煩,長輩圖功用多第一個好處:增加社交已經有許許多多的研究強調,孤獨對於老年人的身、心皆有不利的影響,但是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對於性格內向,不習慣直接面對面或是通電話的長輩來說,社群軟體的興起,提供了一種較為間接、緩和的溝通方式,反而能讓他們增加彼此的互動。換個角度來想,當長輩們想要抒發自己的想法或價值觀,但又不想被後輩抱怨這樣很嘮叨時,長輩圖或轉發訊息就是個很好的媒介。能夠把意見帶到,又避免了直接面對的壓力。第二個好處:抗憂鬱之前我曾讀過一篇外國的醫學文獻。針對老年人使用手機發簡訊、使用電子郵件,或是使用具備視訊功能的社群軟體等工具進行調查,並且篩檢長輩的憂鬱情緒。結果發現,時常使用具備視訊功能的社群軟體的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是未使用者的一半。研究學者認為,鼓勵長輩使用這些社交軟體,讓長輩們有了更容易與親友聯繫情感、表達關心、建立連結的管道,對於他們的精神心理健康大有幫助。第三個好處:防失智站在預防失智、抗老化的立場,我鼓勵長輩多多參與動腦的課程,學習新知。隨著環境的變化或生存的需要去學習新的技能,對大腦是大有助益的。在練習做長輩圖的過程中,會運用到文字、圖形、色彩、空間的組合搭配……的確具備活化腦部功能的基本元素。每日收取他人傳來的圖片,檢查哪一個回了,哪一個沒回,這也是種動腦的樂趣。我想,重要的不是長輩們傳了什麼長輩圖給你,重要的是,在長輩的名單中,有你一個。這一份看不見的心意,比看得見的意義,更值得你珍惜。更重要的是,這讓長輩LINE出「存在感」、LINE出「價值感」。無論你喜不喜歡長輩圖,都沒關係,就像長輩也不懂年輕人為什麼喜歡上IG,吃飯老是要先自拍、打卡,或是說話愛用PTT鄉民哏一樣。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方法,盡量尊重,巧妙善用,就能讓煩惱變成彼此相處的助力。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2020/04/09 出版【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帕金森爺爺跟孫出門逛新北!山林秘境陶冶身心。長輩自嘲「老了沒用」?要注意可能患上孤獨症候群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07 科別.精神.身心
罷韓成功兩樣情 醫師提醒出現這些情緒要留意!
高雄市議會議長許崑源墜樓身亡,發生憾事,讓人震驚。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若對於此次罷免結果一時難以承受,建議暫停看新聞、避免容易引起紛爭的場合、轉移焦點,如果心情實在過於悲憤,自己或家人應有所警覺,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張家銘認為,既然結果已定,還是要把自己從負面情緒抽離出來,假設自己真的跳不出失落跟難過情緒,建議尋求專業協助。他也提醒,社群媒體常是同溫層,同溫層可偶爾取暖,但應避免過度沉浸,情緒更難抽離。雖然這次是罷免,與過去選舉狀況略有不同,但張家銘認為,若對結果覺得失落,出現類似選後選舉症候群,對調適心情有以下六點建議:1.停上看新聞,減少刺激:控制自己及家人看相關新聞的時間,關機或轉到非選舉相關的節目,太多的新聞會加重焦慮、憤怒或難過。2.避免容易引發情緒爭辯的場合:適當的討論有助情緒發洩,也得到支持,但對立的爭辯,可能破壞彼此的關係。3.轉移焦點,回歸生活常態: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暫時忙碌些,有助於處理負面情緒,找回生活控制感。4.正常作息:適當飲食、運動與休閒,有助於情緒穩定與放鬆。5.尊重體諒不同觀點:能站在對方立場思考,以更寬廣的角度看待不同的觀點,彼此尊重與體諒。6. 生氣不如爭氣,抱持樂觀的希望,正面看待與理性思考。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6-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因疫情心情低落? 5食物助提振精神
疫情讓你心情低落?專家說,提振精神可借助「吃」,但要吃對東西,因為可幫助身體的食物,也可改善腦袋的世界觀,而且營養有助提升免疫力,而你心情差,可能就是免疫力低落所致。如下五種食物,專家說有助提振精神:一、鮭魚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這是人體不會製造,但卻是緩解情緒低落的必要養分。我們全身的細胞,特別是腦細胞,外層的薄膜構成成分,就有omega-3脂肪酸,後者可減緩憂鬱症。鮭魚肉也是抗發炎食品。研究指出,身體發炎嚴重,可導致憂鬱症。二、黑巧克力研究發現,黑巧克力不但「補」腦、提振免疫系統,還「補」眼力。不過,也要吃成分對的黑巧克力,才有前述功效。專家發現,可可含量占70%的黑巧克力--最苦的那種--最有效,糖和牛奶成分只佔30%,吃起來可能苦大於甜。三、漿果水果屬均衡飲食不可或缺,其中,漿果對腦部特別有益。藍莓等漿果所含類黃酮(flavanoid)有調節心情、改善記憶、抗發炎等效用。四、波菜和羽衣甘藍 (kale)波菜和羽衣甘藍等深綠葉菜也富含omega-3脂肪酸,有抗炎作用,此外,綠葉菜裡面的鎂,對腦部運作以及心情調節,都功不可沒。五、杏仁杏仁的油脂是健康的油,能促進我們腦部的健康。最近的研究發現,杏仁也富含酪胺酸(tyrosine),能延緩認知能力的衰退。研究顯示,酪氨酸對高度緊張、嚴寒、疲憊、悲傷(親人去世、離婚)、長時間工作、缺乏睡眠的人有幫助,能把造成緊張的激素產量降低,減輕高度緊張導致的體重下降,也能增強體力和認知能力。
-
2020-05-31 養生.健康瘦身
瘦了肝指數仍超標? 這5種食物通通不能吃
體重逼近破百的19歲小陳,在參加兵役體檢時,意外發現肝指數超標,起初醫師診斷為脂肪肝,建議他開始減重,一年後雖然瘦身有成,肝指數卻仍居高不下,轉而追蹤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異常飆高,確診為威爾森氏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佑達表示,威爾森氏症是一種遺傳疾病,異常的基因使銅離子代謝出現問題,導致過量的銅在肝、腦、眼角膜等處沉澱,進而造成該器官的功能異常,這些症狀常發生於青少年晚期,常以肝臟或神經系統的症狀為主,有些人的眼睛甚至會因為銅離子堆積而有典型的棕綠色環。據統計,約有一半的患者,肝臟是唯一受影響的器官,在罹病初期常見肝指數輕微高於正常值,隨著肝炎持續進展惡化,會出現黃疸、肝脾腫大及腹水等症狀。此外,過量的銅也會累積在腦部而損傷神經,患者會逐漸出現不正常的神經學表現,如顫抖、不自主運動、口齒不清、步伐不穩,或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症、人格改變,甚至自殺行為;若未治療,病人的肝臟和腦部會持續受損,並提早死亡。林佑達提到,關於威爾森氏症,發病時間愈久,對身體器官損傷也愈大,故治療計畫應盡早執行,最常見的藥物是銅螫合劑,可以結合血清中的銅,並促其排出,達到減少銅在全身各組織堆積,而其他的輔助藥物還有醋酸鋅鹽,此類藥物可阻止小腸對食物中銅的吸收。威爾森氏症是一種基因異常疾病,故患者應終身服藥,林佑達提醒,一旦停藥,相關症狀恐捲土重來,至於平日飲食上,含銅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核果、動物肝臟、有殼類海鮮、菇類等,應盡量避免食用,由於患者的兄弟姊妹亦有罹病機率,無論是否有症狀產生,建議皆須接受篩檢。 延伸閱讀: 小小年紀就罹脂肪肝! 罪魁禍首非油炸物而是「它」 無油=健康? 錯誤觀念快丟掉!吃對護心、抗發炎 
-
2020-05-30 養生.抗老養生
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 專家呼籲:除了醫療 這件事更重要
日常飲食比服藥更重要集體健檢的結果是以數字呈現。乍看之下,用數字管理健康,真是再科學不過,所以當健檢數字出現異常,民眾自然會抱持非治療不可的強迫觀念。經過治療以後,數字來到正常範圍,就會令人備感安心。為了改善不健康的數字,有些醫師除了開處方藥之外,也會勸導病患多運動、修正飲食習慣等,給予種種生活衛教。然而,絕大多數醫師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都會把藥物治療列為首要,運動和飲食指導只是聊備一格。幾乎所有的醫師都將改善生活習慣視為「錦上添花」。從某種角度來說,醫師會這樣想也是無可厚非。因為單憑藥物的化學作用,是可以強制將血壓、血糖數值降下來。然而,把眼光拉長來看,從臨床流行病學的調查可以明確得知,修正飲食習慣遠比使用藥物來得有效。以降血脂藥物「史塔汀」(statin)為例。這是東京農工大學特別榮譽教授遠藤章博士的重大成就,他因為成功將「史塔汀」商業化,榮獲拉斯克—狄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等無數國內外醫學大獎,其貢獻被譽為等同拿到諾貝爾獎的殊榮。根據研究,服用史塔丁可以降低三成的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衰竭,功效值得肯定。然而,這些都是來自歐美國家的研究數據。在日本,服用史塔汀藥物能否減少心肌梗塞發病的相關研究,至今仍遲遲無法下定論,我認為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和體質,本來就不是容易罹患這類疾病的人種。「法國悖論」的真相大家聽過「法國悖論」(French Paradox)嗎?這是指法國人的飲食習慣與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呈現矛盾。高脂肪飲食一直被視為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大禍因,但法國人平日大量食用高膽固醇及飽和脂肪的食物,乳脂肪消費量也高於其他國家,可是與其他歐洲國家以及美國相比,法國人心肌梗塞死亡率卻只有他國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是什麼緣故呢?一般認為,這都要歸功於紅酒。前面提到史塔汀類藥物,可以降低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約三成,法國人只要飲用紅酒,就可以降低六○%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可說是營養學的重大勝利!不過,筆者以為,真正的幕後功臣不在於紅酒,而是另有其因。的確,經常飲用紅酒的國家普遍較少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以歐洲來說,不只法國如此,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缺血性心臟病罹患率也都偏低,紅酒的實際功效在這些地區確實有其可信度。但是各位可知道,「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成員國當中,心臟疾病罹患率最低的是哪些國家?以下引用的統計數據,雖然距今有一點時間差,仍不失參考價值。二○○二年發表的統計結果顯示,OECD成員國當中,心臟疾病罹患率最低的是日本,然後才是韓國與法國。如果真是這樣,那紅酒可預防心臟病的說法就未免太牽強了。日本人當然也喝紅酒,但是消費量極為有限。根據莫西亞集團(Mercian Corporation)的統計資料,日本每人每年的葡萄酒消費量,平均是二.一公升左右,法國則是四十八.八公升,顯見日本人的紅酒消費量只有法國人的二十五分之一。那麼,這些心臟病發生率偏低的國家,在飲食上可有共同點呢?日本料理、法國菜、義大利菜、西班牙菜、葡萄牙菜、韓國菜都大量使用魚貝類。再者,在這些國家的餐館享用全餐時,不僅可以選擇肉類主菜,魚貝類也是選項之一。無論是葡萄酒的功勞、還是魚貝類的功勞,都說明了,正確的營養攝取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罹患率,也證實營養學的重要性。醫師應該也要懂營養學人是鐵,飯是鋼,多吃魚的國家,人民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相對偏低;一個人想要健康長壽,必須仰賴飲食,也就是營養條件。以第一章舉出的秋田縣為例,透過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可以得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能強化血管,大量減少死於腦中風的人口。如此重要的營養學,大學醫學院卻不開設相關課程,所以現在的醫師對營養學所知貧乏。至少我還是醫學院學生的時候,幾乎沒有機會接觸營養學。我們這一輩出生於一九六○年代的人,目前正是日本醫界的中堅,許多人身居業界和學界要職。他們不重視營養學,所以醫學院也不教營養學。學校課程不教,醫學院學生當然也就欠缺營養學的必要知識,連最基本的認知也付之闕如。以色胺酸為例。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色胺酸為眾多胺基酸的一種,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血清素不足時,就容易罹患憂鬱症。充分攝取肉類、魚類往往令人心情好,也是治療憂鬱狀況的手段之一。雖然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但血清素不足會造成憂鬱狀況惡化是不爭的事實。缺乏營養學相關素養,確實會減低醫療成效。表面上來看,大家都說現在是「心靈的時代」,強調精神健康的重要,所以愈來愈多醫院的內科也開給病患抗憂鬱劑,有的醫師甚至只要聽到病患抱怨「最近情緒低落」,就二話不說,開抗憂鬱劑。然而,如果是真正全面關照病患的內科醫師,難道不該先關心病患的生活起居,詢問病患平日的飲食習慣,發現有蛋白質不足的可能,立刻給予衛教指導嗎?抗憂鬱劑這類藥物一旦開始服用,就容易養成依賴,停藥又往往造成病情惡化,所以用藥之前應該先考慮其他的生活指導,而不是輕易開藥。反過來說,醫師如果對營養學有一定認識,面對病患時就會有更多的治療選項,但現今的醫療體制並不給醫師和病患這樣的機會。醫師的營養學知識不足,不只是提供給病患的治療選項貧乏,還會損及病患的權益。歐美在一九七○到一九八○年代期間,興起了減少肉食的養生風潮。肉食主義會帶來心肌梗塞的風險,因此「用更多蔬食取代肉類,保護心血管」的健康飲食運動如火如荼。而即使經歷這一波少肉飲食運動,美國人平均的肉食攝取量每人每年仍多達九十公斤,整體而言未見減少,但是死於心肌梗塞的人數卻降到一九七○年代的一半左右,想必是蔬菜的攝取量增加與健康意識抬頭發揮了助力。問題是日本也仿效美國,由醫界率先發起肉食減量風潮。根據統計資料,一九八五年間,日本每人的肉類攝取量大約是二十多公斤,只有美國人的四分之一。這樣的攝取量還要再減少,莫非是想當神仙?這件事再次暴露日本醫界的愛跟風,更缺乏解讀數據的能力,與營養學知識的貧乏一樣令人詬病。本文出處/摘錄自時報出版《良醫才敢揭發的醫療真相》
-
2020-05-28 科別.精神.身心
產後憂鬱持續兩周以上 恐成更嚴重「產後精神病」
一名住在東京的日本媽媽,生產後罹患「產後憂鬱症」,需父母協助照顧小孩,但又因此產生罪惡感,導致失眠、食慾不振等情形,曾在日本求助精神科症狀未改善,因先生長期派駐台灣,決定跨海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求診,經醫師以經顱磁刺激(TMS)治療,一個半月後,睡眠、食慾、情緒與活力逐漸改善,也慢慢可以專心帶小孩了。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是一個通稱,依嚴重程度分成「產後憂傷」、「產後憂鬱症」以及「產後精神病」3種。「產後憂傷」很常見,約有30至75%的媽媽生產完後,3到5天內會出現莫名哭泣、哀傷、情緒敏感,這些症狀主因是生產後快速賀爾蒙變化、懷孕壓力得到釋放,或開始體認媽媽的責任感與壓力而引起,多半2周內會改善。但是有10至15%的媽媽症狀會越來越嚴重且持續兩周以上,進展為「產後憂鬱症」,另外0.1至0.2%的媽媽會出現更嚴重的「產後精神病」,甚至會有自殺或殺嬰的危險。產後憂鬱除了媽媽本身外,整個家庭包括母嬰關係與夫妻關係都會深受影響,但因很多媽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是擔心疾病的汙名化,往往拖到病情嚴重才就醫。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症與產後精神病在下次生產很容易復發,早期治療與預防復發非常重要。目前常見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針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的重度憂鬱症,也可以使用「經顱磁刺激」治療,若有高度危險性則建議住院治療,甚至電痙攣治療。周伯翰也建議,若遇到身邊有產後憂鬱的媽媽,應謹記7個原則,同理、支持、傾聽、不責備、不只關心寶寶、先生一起分擔寶寶的照顧,必要時陪同太太一同就醫。他也特別提醒,新手爸媽照顧小孩時不要太要求完美、全部照本宣科,增加自己額外的壓力,必要時可向周邊有育兒經驗的親友請教求助。
-
2020-05-28 養生.心理學解密
為什麼怨恨比原諒容易?專家:懂得原諒也是一門藝術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作者朴民根】懂得原諒,也是一門藝術「能怎麼辦,我也只能原諒了。」一直以來,宇彬因為研究所同學鎮浩而覺得不舒服。到現在想起那件事,宇彬還是會生氣,不想見到鎮浩。事情是這樣的:幾個月前,兩人吵到研究室的屋頂都幾乎掀翻了。鎮浩是犯錯的一方,他忘了在期限內提交參賽文件。為了處理臨時冒出來的緊急事件,宇彬焦頭爛額。明明負責提交文件的人是鎮浩,辛苦花了幾個月時間的比賽,卻連報名都沒報成。甚至好幾天過去,鎮浩才吐實,同組組員們紛紛聲討他。每次遇到鎮浩,宇彬都會用這件事指責他。因為起初計畫時,提出核心點子的人是宇彬,同時他也是最認真準備的人。近一年的努力化為烏有,實在忍不下這口氣,宇彬控制不了怒氣。宇彬覺得自己好像得了憂鬱症,於是透過認識的人向我諮詢,尋求解決之道。他表示太過生氣,以至於靜不下心念書,連期末考也考砸了,問我要看什麼書能幫得上自己。之後,我取得了他的電話號碼,親自聯絡他,介紹幾本書,最終目標是希望他能開口說原諒。我一路以來為他人諮商,和那些無法擺脫怨恨及憤怒的人見面。我注意到怨恨某人的人往往不知道一個重要事實:最後承受痛苦,毀掉人生的終究是怨恨的一方。乍看之下,贏家似乎是怨恨者,而敗者是被恨者。實則不然, 怨恨者的損失更大。怨恨是人類的情緒中,最具破壞力的情緒。賢明的人會選擇原諒,取代怨恨。雖然這樣說,我們往往很難輕易原諒對方的錯誤。難以原諒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不公平。犯錯的人過得順風順水,但因那個人的錯,使我蒙受損失,過於委屈以至於說不出原諒。想藉由恨這個人,補償我的委屈和承受的不公平待遇。不如意的人生帶來的失望與挫折感,使我們無法輕易原諒別人。但是,原諒不順心的事也是一種智慧。要知道擺脫不了怨恨,不只和那個人的關係,連帶其他事情也會變得不順。我們都很清楚,放不下怨恨的破壞力有多強大。心中湧現怨恨時,要先想到原諒才行。原諒會送給我們的心靈意想不到的禮物。在非常艱難地原諒他人之後, 未來的我們在待人接物時會更寬厚,不再那麼在意他人的過失,保有平常心。當然,事事原諒是不可能的。再者,也有不值得原諒的人。其實,比起原諒一個人,更難的是如何判斷那個人是值得原諒之人,或是原諒那個人實在太便宜他了。思前想後,都不可原諒。那麼,該原諒心存惡意,刻意折磨我的人嗎?原諒那種人叫做懦弱,不叫原諒。有時候,我們需要徹底的零容忍,有些事情,寧可嚴懲到底也不能輕饒。說實在的,能原諒的事遠比不能原諒的多。若對不能原諒之事耿耿於懷,那就太傻了,因為怨恨會慢慢積累。空出時間看看自己的內心吧,小怨小恨一定比大怨大恨多,不要讓怨恨使心變沉重。幾個月後,宇彬傳達了感謝,表示自己原諒了鎮浩。兩人徹夜長談,終於解開心結。現在兩人經常同進同出,焦孟不離。還說,因此彼此原諒,自己也好多了。過多的負面情緒,會使人變得小心眼我們在犯錯中度過每一天,比起錯誤,我們撒的謊更多。人們只是裝作不知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活才得以平穩不生變。這樣的我們怎麼有資格不原諒他人犯下的小小錯誤呢?雖說有些錯誤得狠狠教訓,但是永遠不原諒對方的做法也不妥。不能原諒的事和未解懸案一樣,會讓我們再三反覆咀嚼及思考。哪怕不想再想,卻總是會想到。然而,我們的內心、我們的大腦比預期的小。負面情緒增加,空間就會急遽變小、視野變窄、判斷力會驚人地不成熟、人會變得小心眼。因此,為了確保空間,我們要經常用「原諒」清掃那些瑣碎的小怨小恨。雖說如此,要歷經各種情緒之後,才會產生原諒的情緒。在浮現「好吧, 原諒他又怎樣」的念頭之前,得跨過無數的江水和沙漠。勉為其難並急著原諒他人是大忌,最穩妥的方式是,先沉浸於其他的好情緒中,直到產生原諒之心之後,再開始思考原諒。
-
2020-05-2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們能對病人說謊嗎?習醫過程的反思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習醫之路」。兩位剛踏入醫院開始接觸病人的醫學生寫出他們對病人與家屬之感受的敏感度:由病人的眼神看出他的焦慮,但卻因為經驗的不足而感到惶恐;由家屬出自對病人的愛所提出的要求,引發他對過去所學的醫學倫理更進一步的深思。最後是一位已經畢業,並完成臨床訓練的總醫師回顧自己如何從學生時代的習醫過程,摸索出讓自己能成為一個「易感、有溫度、讓人暖心的醫者」的心得。「醫生,你們可不可以把止痛藥的劑量直接調高,然後不要跟我太太說?」查完房後,陳先生隨著我們走出病室,有點難為情的說出了這句話。眼睛佈滿血絲的他,已經好幾天沒有睡好了,緩緩吐出這句話的他語氣充滿著躊躇,可以想見這對陳先生來說是個充滿掙扎的請求。56歲的陳小姐患有進展迅速的乳癌,已經轉移到骨頭和肝臟,這次住院是為了疼痛控制與治療腎臟的急性損傷。陳小姐是一位非常有活力且幽默風趣的女士,對健康及調養很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再加上身體對藥物非常敏感,因此對於門診或住院的治療計畫都會積極的與醫療團隊討論。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先生總是隨伴在側,很細心的照顧陳小姐,半夜陳小姐因疼痛痛醒時他總會替她按摩,直到能夠再次入睡,但幾個禮拜下來對體力也是不小的耗損。醫療團隊協助緩解陳小姐的疼痛的策略起初是以嗎啡為主,我們從較低的劑量開始,每天觀察她的副作用及疼痛減輕的程度,再進一步的調整。對藥物敏感的陳小姐剛開始使用嗎啡時有很大的副作用,再加上對於嗎啡的一些擔憂(成癮性、副作用等等)有一些反彈,不過仍然很配合醫療團隊的決策。我們曾與陳小姐提過只要還會痛,就要與護理師反應,這樣我們才能確定目前的劑量是否足夠,但可能是基於上述的擔憂,陳小姐總是要等到完全無法忍受的時候才會跟護理師說。連日的疲憊,加上對於太太如此疼痛的心疼,陳先生最後才對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希望我們自行調高止痛藥的劑量,並且不要特別跟陳小姐說明。這句請求對我造成蠻大的衝擊,每天的觀察下來陳小姐的疼痛不只造成她自己的不適,其實也造成先生的負擔,但在討論的過程中「照顧者」往往沒有太多的主控權,我相信陳先生是在了解妻子的個性、身體狀況,再加上自己的身心俱疲之下才提出這樣的請求。那我們可以就真的默默的調整嗎啡的劑量嗎?甚至在陳小姐問起的時候可以不要清楚而完整的說明我們做的處置嗎?經過一段時間醫學倫理訓練的我們可能會反射性地認為這種問題根本連思考的必要都沒有,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是現代醫療的價值核心,再加上越來越被重視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任何醫療決策最理想的情況都應該是醫療人員完整的提供病人及家屬資訊之後,兩方以對等的權力高度做出具有共識的決策。但現實世界中不可能總是可以有如此高品質的決策。當醫療人員深知一個醫療決策會對病人(以及照顧者)帶來顯著的好處(例如稍微調整嗎啡劑量),但病人卻沒有完全同意的情況下,我們要完全順應著病人的決定嗎?還是我們可以經過審慎的考量,確定這樣做可以增進病人與家屬的福祉(well-being),然後違逆病人的意願,或是用某種較為含糊的說法告知病人後執行醫囑?幾經思考過後,我並沒有一個好的答案,因此在醫院為醫學生教育定期舉辦的「醫學人文討論會」中提出這個疑問。討論會中有醫學生、病人的主治醫師與對於醫學倫理經驗豐富的教授醫師,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討論中有許多具有啟發性的討論與碰撞。有部分的醫學生認為病人的自主權應該具有最高的優先順序,在我們完整且全面的溝通之後,病人如果仍然這樣決定,那我們應當尊重,因為只有病人知道什麼對他是最好的、最重要的。但是另一部分的醫學生認為醫學說到底仍然是門專業,醫療團隊有其專業的判斷,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信心這樣的醫療處置能達到好的效果,某種程度上是需要介入的。主治醫師也有類似的想法,他認為在充足的溝通及良好的醫病關係的前提下,我們也需要保有我們的專業判斷與處置,有些原則是必須要比較堅定的。兩位教授醫師的意見進一步拓展了思考此問題的縱深,他們認為病人在一個時間切點的決策並不是一個斷面,而是一個長時間個人生命經驗的總合,當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必須考量這件事,病人抗拒嗎啡真的是因為她陳述的那些原因嗎?有沒有可能她之前有過什麼不好的經驗?或是其他的事讓她最後得出這個結論?當我們回溯病人的生命經驗,是有可能伴著他們一起梳理出問題的癥結,並且針對那些擔憂作進一步的說明或是調整我們的治療策略的。至於要不要對病人有任何形式的說謊?大家一致的共識都是除非迫不得已,我們應該堅守對病人的誠信與坦承,這樣的互信是良好的醫病關係中最重要的基礎,不應該被輕易的撼動,就算我們說謊是為了病人好,這在道德層面上就是不該被鼓勵的。不過這時就會觸及到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那醫生可以給予安慰劑(placebo)嗎?所謂的安慰劑就是治療效果主要是仰賴病人的信念,而非藥物本身的生理藥理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安慰劑的功用,包括神經痛、憂鬱症、甚至免疫功能都會有影響,安慰劑的作用不只是心理性的,更是生理性的。那在諸多證據及臨床試驗都顯示安慰劑有某種療效,醫生可以提供病人安慰劑嗎(同時說謊是無可避免的)?經過討論後大家仍持保留立場,如果有更好的選擇那安慰劑可能不是首選,但某些特殊的情況時經過審慎考慮可能還是可以嘗試。根據這個問題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臨床指引:一、醫生在給予安慰劑時的立意必須是良善的,而且在作決定時唯一的考量須為病人的福祉,該決定不能被經濟、專業或情緒上的利益左右。二、給予安慰劑須懷著緩和病人受苦的精神,而非單純地平息病人、使病人不再抱怨或藉此不積極的處理病人的痛苦。三、當安慰劑被證明無效時須立即停止,因為這時安慰劑不僅無用,還可能影響病人對於之後治療的期待與反應。四、當醫生認為有另外一種更有效用的藥物存在時,不應該給予安慰劑。只有在病人對於標準治療無用、無法忍受其副作用或是標準治療不存在時可以考慮安慰劑。五、當病人問起安慰劑的性質及預期會有的效應時,醫生應該誠實的回答。六、如果安慰劑能幫助到病人,在沒有更有效用的治療下,停止安慰劑是不道德的。這指引的安慰劑其實可以代換成任何對於病人的資訊保留或是修飾(甚至是不告知全盤真相),也許在真的沒有更好的選擇下,這麼做是道德上容許的。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我們越來越了解心理與生理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許多研究都顯示安慰劑、甚至醫師充滿同理的話語等等都會造成顯著的生理影響,其效用甚至不亞於藥物治療,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們更應該思考在藥物、手術之外,我們要如何真正的用「心」照顧病人。
-
2020-05-27 科別.精神.身心
心情很差很想死…醫生,我是不是憂鬱症?
五十幾歲的莊先生(化名),滿臉愁容地進來診間,沒說幾句話,一個大男人就情不自禁地哭了出來。生性緊張的他,廿幾年前就從工廠退下來,似乎氣自己無法給孩子優渥的生活,常常為了生活上的瑣事煩心不已。他唯一的兒子努力經營工廠的工作,無奈近幾年來經濟不景氣,在大環境衰退的情形下,工廠等於是開一天就賠一天。「我兒子工作不順,一直賠,一直賠,一直賠……」莊先生邊說邊搖頭嘆息。「 好像什麼都幫不上忙的感覺?」我試著同理他的心情。「嗯,我覺得我對不起他,我沒辦法……叫他不要做了,他還是一直堅持要做……」我花了一些時間讓他稍微宣洩一下情緒,然後確認一下這些生活事件對他情緒的影響:「所以心裏面好像很放不開?」「對,我心情很差,很想死。」我一邊評估他自殺危險性,也同時給他一些希望。接著他拭乾眼淚,說:「嗯,謝謝醫生。可是,醫生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我是不是憂鬱症?」病患來就診時,都是帶著一種需要來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有的人是自覺罹患某種疾病,期待醫師可以確定診斷,進而勇敢面對並得到治療的機會;有的人是很怕自己得到這個疾病,期待醫師可以宣布自己沒問題,好安心的過生活;有的人則是比較帶著較中性的立場,想聽聽醫師的意見而已;另有些人知道有藥物可治療,就是希望服藥即可;有的人則自認根本不是藥物的問題,需要接受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所以重點是要明白患者的需要,並根據不同病患的狀況,一方面給予觀念的澄清,一方面說明醫療可以提供的協助,同時在治療期間灌注希望,並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才能好好的陪病患度過這一段辛苦的路。而不管病患的需要是什麼,當醫療人員在澄清患者來診目的的過程中,也可以同時提供患者被了解的需要。然而,如果不明白病患真正在意的點就急忙給一個「標準答案」,結果常常是適得其反。我並沒有直接回答莊先生的問題,而是詢問他了解的憂鬱症是什麼,最擔心這個疾病的什麼。因為知道莊先生最關心的不是得了什麼病,而是會不會好,所以我說:「你今天還願意來這裡找醫生,表示你希望醫生可以幫忙。如果有一些方法可以讓你心情好一些,睡眠好一些,至少可以讓你的擔子輕一些,好嗎?」我接著說明打算如何運用藥物以及非藥物治療幫忙他,他說他聽懂了,也願意配合試試看。於是我們之間開始了治療的第一步,相信在未來治療的路上一起努力,莊先生可以不再受疾病所苦,也從中得到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責任編輯/黃慧玫)【延伸閱讀】
-
2020-05-27 科別.消化系統
瘦身後肝指數仍高 醫追出罹罕病威爾森氏症
一名體重近百公斤的19歲男生參加兵役體檢時,意外發現肝指數超標,起初醫師診斷為脂肪肝,建議他開始減重,不料一年後雖然瘦身有成,肝指數卻仍居高不下,轉而追蹤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異常飆高,確診為威爾森氏症,透過藥物治療並搭配低銅飲食後,才阻止肝炎繼續惡化,並避免衍生損傷神經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林佑達指出,威爾森氏症是一種遺傳疾病,異常的基因使銅離子代謝出現問題,導致過量的銅在肝、腦、眼角膜等處沉澱,進而造成該器官的功能異常,上述症狀常發生於青少年晚期,常以肝臟或神經系統的症狀為主,有些病人的眼睛甚至會因為銅離子堆積而有典型的棕綠色環。據統計,約有一半的患者,肝臟是唯一受影響的器官,在罹病初期常見肝指數輕微高於正常值,隨著肝炎持續進展惡化,會出現黃疸、肝脾腫大及腹水等症狀。此外,過量的銅也會累積在腦部而損傷神經,患者會逐漸出現不正常的神經學表現,如顫抖、不自主運動、口齒不清、步伐不穩,或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躁症、人格改變,甚至自殺行為。若未治療,病人的肝臟和腦部會持續受損,並提早死亡。他說,威爾森氏症的患者除了表現出肝臟及神經相關症狀,也可在血液生化檢查中發現異常的血銅結合蛋白下降、血清銅下降,及24小時尿銅過量。另外,針對肝臟切片檢體,若能特別計算乾燥標本的含銅量,可看到超出標準的沉積,而專屬的基因檢測,也可以提供診斷的支持。林佑達說,威爾森氏症發病時間愈久,對身體器官損傷也愈大,所以應及早治療;最常見的藥物是銅螫合劑,可以結合血清中的銅,並促其排出,達到減少銅在全身各組織堆積,而其他的輔助藥物還有醋酸鋅鹽,此類藥物可阻止小腸對食物中銅的吸收。他提醒,威爾森氏症是一種基因異常疾病,患者應終身服藥;一旦停藥,相關症狀恐捲土重來,至於平日飲食上,含銅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核果、動物肝臟、有殼類海鮮、菇類等,應盡量避免食用,由於患者的兄弟姊妹亦有罹病機率,無論是否有症狀產生,建議皆須接受篩檢。
-
2020-05-25 科別.消化系統
人在鬧情緒、腸在發脾氣 大腸激躁症有4類型
「人在鬧情緒、腸在發脾氣」,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不正常、受情緒不佳及飲食不規律影響,容易罹患大腸激躁症。一吃飽就腹痛跑廁所大腸激躁症雖然不會致命,但常需要長期的觀察治療,且一生中有可能會出現數次。根據醫學統計結果顯示,台灣目前每10位成人當中,就有1位是大腸激躁症患者;任何年齡層皆常見,其中以年輕人最多,中年人次之,50歲以上較少見,而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3至4倍左右,有部分的女性朋友則會發生在月經期間或月經快來之前。28歲的李小姐是一名上班族,因個性要求完美,加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喝水也不正常,因此罹患大腸激躁症;另一位病患王同學,面臨升學考壓力,導致一吃飽飯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好幾次,仍感覺糞便沒解乾淨,同樣也是罹患大腸激躁症。腸胃較敏感的慢性病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腸胃比較敏感的慢性疾病,患者的腸子蠕動收縮比一般人還快,不僅僅是大腸出了毛病,還包括胃和小腸也會有一些症狀,因而產生腹絞痛、拉肚子、便祕及脹氣等症狀,尤其焦慮症及憂鬱症患者更為常見。此類病人因為長期累積的飲食、作息、生理心理因素、憂鬱、焦慮、生活壓力不正常等原因,造成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因此無法發揮正常應有的功能,最後造成胃腸蠕動不正常而引起。腹瀉型腸躁症患者最多臨床上,大腸激躁症患者的解便習慣並不規律,依照病因及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四種類型︰腹瀉型、便祕型、腹痛型及混合型。其中以腹瀉型腸躁症患者最多,一天排便次數超過三次以上,常見剛吃完飯就立即上廁所情形。由於大腸激躁症是一些胃腸症狀的集合,且症狀與其他腸胃道疾病很相似,因此在診斷腸躁症之前,首先要排除類似胃腸相關疾病,如乳糖耐受不良症、食物過敏、感染性腸炎、大腸癌或其他大腸器質性病變的相關疾病等。規律飲食作息及紓壓若確診為腸躁症,其後續治療及預防,除了針對病人症狀予以適當的處方外,其實要根本減輕或預防大腸激躁症發生的良方,不外乎就是避免刺激食物、規律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運動、適當紓解工作及情緒壓力等,再輔以定期的檢查,就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腸躁症常見症狀1.腹部絞痛、脹氣。 2.排便次數1天多於3次或1周少於3次。3.糞便外觀呈「羊糞狀」硬塊或稀軟便,嚴重時為水便並帶有黏液。4.腹瀉、便祕或腹瀉與便祕交互出現。5.殘便感,排便不乾淨。6.排便急迫感。7.不舒服症狀只發生於白天,夜晚及睡眠時較不會。8.雖長期受腸胃症狀困擾,但體重並不會減輕,也不會有嚴重併發症。
-
2020-05-24 新聞.健康知識+
年紀漸長睡眠需求較少是迷思 神經科學家教你提升睡眠品質
【文、圖/摘自天下文化《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作者沃克】中年和老年的睡眠身為年紀漸長的成年人,睡眠開始變得問題百出。年長的成年人常有一些健康狀況,加上較常服用藥物帶來的效應,使得年長者平均而言較難達到和年輕人相同分量的睡眠,透過睡眠恢復疲勞的程度也不及年輕人。有人以為年長者的睡眠需求較少,這完全是迷思。年長者所需的睡眠應該與中年時差不多,只是較難產生同樣分量的睡眠。有一項支持證據是:一些大型調查已經顯示,儘管年長者實際上睡得較少,仍說自己需要更多睡眠,而且實際上會嘗試睡得和年輕人一樣多。還有更多科學發現支持老年人仍需要一整夜的睡眠,和年輕人一樣,我很快會加以說明。不過在那之前,讓我先解釋隨著年齡增長的主要睡眠問題,以及為何這些發現有助於釐清年長者不需要睡那麼多的錯誤看法。隨著年紀漸長,睡眠有三項主要的改變:一、量與質的降低;二、睡眠效率的降低;三、睡眠的時機受干擾。睡眠的質與量都衰退青春期之後,深度非快速動眼睡眠約在二十歲出頭穩定下來,但不會維持非常久。很快(或許比你想像或希望的更快)就會發生巨大的睡眠衰退,其中深沉睡眠又衰退得特別嚴重。相對於快速動眼睡眠在中年大致維持穩定,深度非快速動眼睡眠的衰退在三十歲前後就已發生。當你的生命進入第四個十年,非快速動眼睡眠腦波的質和量都出現明顯的減退。你的深睡時數減少,而深度非快速動眼腦波的波形變得較小、較弱、數量也減少。進入四十歲中後期,和十幾歲時比起來,老化會剝奪你60% 到70% 的深睡。當你七十歲時,損失更達80% 到90%。當然,在我們夜晚睡著時,甚至當我們早上醒來,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睡眠腦波品質的好壞。這往往表示,許多年長者進入生命後期時,並不完全了解自己的深睡質和量衰退了多少。這是重點:年長者沒有把自己的健康衰退與自己的睡眠衰退連結起來,儘管科學家明白兩者的因果關係已有數十載。因此年長者看醫師時會抱怨自己的健康問題並尋求治療,卻很少提出睡眠問題尋求協助。於是醫師在醫治老年病患的健康問題之餘,缺乏動機去注意睡眠問題。這裡要澄清的是,並非所有與老化有關的健康問題,都可歸咎於不良睡眠。但與老化有關的身心健康問題與睡眠障礙之間的關聯,遠比我們自己與許多醫師真正認知到的要多很多。我要再一次強烈建議擔心自己睡眠狀況的年長者,不要求助於安眠藥。我的建議是先尋求已獲得科學證實的非藥物介入方法,這些方法應由合格的睡眠專科醫師提供。夜裡頻繁醒來,睡眠的效率降低隨著年紀增長的第二個改變,同時也是年長者較有意識的狀況,是睡眠變得片段化。隨著年紀愈大,我們在夜裡醒來的次數愈頻繁。這有許多原因,包含疾病和藥物的作用,但其中首要原因是膀胱變得無力,導致年長者更需要在夜裡起來上廁所。夜晚減少水分的攝取會有些幫助,但也無法完全解決問題。由於睡眠片段化,年長者的睡眠效率會降低。睡眠效率的定義是躺在床上時真正睡著時間的百分比:如果你花八小時躺在床上,而睡覺時間達八小時,你的睡眠效率就是100%;如果在這八小時中你只睡了四小時,則睡眠效率是50%。健康的青少年能享受到約95% 的睡眠效率。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標準是,多數睡眠醫師認為高品質睡眠的標準之一,是睡眠效率高於90%。當我們八十歲時,睡眠效率往往掉落到70% 或80% 以下;你可能以為70% 或80% 聽起來還好,但這表示在床上的八小時中,會有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是醒著的。睡眠效率低不是件小事,這從評估數萬名老人的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即使把其他控制因子考慮進去,如身體質量指數(BMI)、性別、種族、是否吸菸、多常運動、是否長期服藥等,只要年長者的睡眠效率分數較低,他們的死亡風險就會較高、身體健康程度較差、更可能發生憂鬱症、覺得自己缺乏活力、認知功能較低(典型的症狀是記憶力變差)。任何人不管在任何年紀,如果睡眠長期受到干擾,都會出現生理病徵、心理健康不穩定、警覺性變差、記憶力受損。老化的問題在於,家人觀察到老人這些發生於日間的症狀,就跳到失智的結論,忽略了睡眠不良也可能是原因。並非有睡眠問題的老人都有失智問題。但我將在第7 章提出證據,清楚顯示睡眠困擾為什麼是導致中老年人失智的原因之一。關於老年人的片段化睡眠,有一個更為立即且同樣危險的影響,值得在此提出:夜間上廁所導致的跌倒和骨折。我們在夜裡醒來時,常常還是糊裡糊塗的,除了認知較不清楚,環境也較黑暗。還有,由於你本來躺在床上,當站起來開始移動時,血液會因為重力而從頭部被拉向腳部,結果會感到頭暈而步履不穩。老年人尤其容易如此,因為老人的血壓控制通常也有問題。這一切狀況都顯示:老人在夜間上廁所時,絆到、跌倒與骨折的風險會更高。跌倒骨折會顯著影響行動能力,也明顯加速老人生命的終結。在注釋中,我提供了一份清單,是給年長者的夜間睡眠安全建議事項。褪黑激素、睡眠壓力、近日節律一起來搗亂隨著年齡增長,睡眠的第三項改變,是近日節律的時間改變。和青春期形成強烈對比,年長者往往經歷睡眠時機的往前,導致睡覺時間愈來愈早。這是因為隨著年紀漸長,褪黑激素的釋放時間和達到尖峰的時間都愈來愈早。一直以來,退休人士社群常去的餐廳都知道這種上床時間的改變,這可從餐廳推出的「早鳥特惠」窺知。近日節律的這種改變看起來似乎無害,卻可能引起老人的無數睡眠(及清醒)問題。老年人常希望可以在晚上維持清醒久一點,才好去戲院看戲、或去看場電影、和朋友相聚、讀書或看電視。但當他們進行這些活動時,常發現自己在沙發、躺椅、電影院的座位上醒來,原來在夜晚才進行到一半時,他們已經不小心睡著了。由於褪黑激素提早釋放,讓他們毫無選擇。連看似無害的打盹,也帶來危險的結果。晚上較早打盹,會讓珍貴的睡眠壓力洩掉,清掉腺苷持續累積一日所帶來的睡意。幾個小時之後,當年長者躺在床上試圖睡覺時,可能已經沒有足夠的睡眠壓力來幫助入睡,或保持熟睡的狀態,於是他們就有了錯誤的結論:「我有失眠症。」晚上稍早時令人不以為意的瞌睡,卻有可能是晚上難以入眠的原因,實際上他們並非失眠。到了早上又有另一個問題來了。我們在第2 章提過,近日節律與睡眠壓力的系統是獨立運作的;儘管老人在晚上難以入睡而有了睡眠債,近日節律卻從早上四、五點就開始提升,開始典型的老人早起時程。近日節律的清醒鼓聲日漸愈敲愈響,年長者想要繼續睡下去的希望也就愈來愈渺茫。讓事情更糟的是,近日節律的強度和夜間褪黑激素的釋放,也會隨著年紀而減弱。把這些因素加起來,惡性循環於焉形成:許多年長者努力對抗睡眠債,試著在晚上維持清醒,卻無法抵抗在剛天黑時就打盹,晚上真正上床時又難以入眠或無法整夜熟睡,不料近日節律的衰退,讓他們比自己希望的時間更早醒來。下午多晒一點陽光是有一些方法幫助年長者把近日節律的時間往後推,並提高近日節律的強度。儘管這些方法不完美,我覺得有點可惜。稍後的章節會談到,夜間明亮的人造光對二十四小時近日節律的危害;夜裡的照明壓抑了褪黑激素的正常提升,把成年人的平均睡眠時段推向早晨時分,讓他們不能在合理的時間睡覺。然而,這種延遲睡眠的效應,卻可以在年長者身上做良好的應用。許多年長者因為早起,上午很活躍,因而在前半天已照射到一天之中多數的明亮光線。這樣並不理想,因為會讓二十四小時內在時鐘偏向早起早睡的循環。年長者如果想要把上床睡覺的時間往後移,應該把接受明亮光線的時間移到下午較晚的時候。然而,我並不是建議老年人停止晨間運動。運動可以幫助建立穩固良好的睡眠習慣,在老年人身上更是如此。我建議做兩項調整。首先,晨間做戶外運動時戴上墨鏡。這會減少晨光對你視交叉上核時鐘的影響,避免這個時鐘維持早起的日程表。其次,下午的後半段要再到戶外接受陽光,但這次不戴墨鏡。記得做防晒措施,比如戴帽子,但把墨鏡留在家裡。充分的午後陽光可以延後褪黑激素的釋放,把睡覺的時間往後推。年長者也可和醫師討論夜間服用褪黑激素的可能。在年輕人或中年人,褪黑激素除了調整時差外,並沒有證實對幫助入睡有效;但在年長者身上,褪黑激素處方卻已顯示可以讓變得遲鈍的近日節律和褪黑激素節律增強,縮短躺在床上到實際睡著的時間,使用者本身也能感到睡眠品質和晨間精神狀態的提升。
-
2020-05-22 科別.精神.身心
家人罹憂鬱症該怎麼辦?精神科醫師傳授6招相處模式
38歲李太太(化名),育有一子,因明顯憂鬱、歇斯底里、情緒失控,由先生陪同求診。門診中,她抱怨自己照顧小孩及兼顧工作壓力太大,先生卻無法給予同理心及足夠支持,使她因焦慮而失眠,時常有負面想法,甚至想自殺,卻又擔心小孩沒人照顧。而陪同看診的先生顯得十分無奈及無助,不知如何是好。經由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診斷,李太太罹患了憂鬱症,在經由藥物、心理治療及婚姻諮商,病情已有改善,家庭關係也較和諧,目前仍持續治療中。施佳佐表示,當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親友需費心照顧,生活重心也會擺在生病者身上,而忽略了自己或旁人需求。相處時,情緒與氣氛會隨著罹病者一起起伏,加上面對憂鬱者的情緒變化及異常行為往往不知該如何應對,因此,家中只要一人陷憂鬱,全家都會跟著陷入憂鬱風暴!面對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該如何與之相處,才不會全家人都陷入不知所措的狀況?施佳佐特別提出6招相處模式,供周邊有憂鬱症患者的民眾做參考。相處模式 1 正確認知憂鬱症了解憂鬱症是個疾病,收集並學習憂鬱症相關知識及資訊,越多的了解才避免陷入無效溝通或不必要的爭執,切勿認為憂鬱症者是在裝病或只要不亂想就會自己好起來,同時理解患者在發病時會沒有辦法自己控制情緒。唯有對憂鬱症有正確認知,方能有合理期待及適情適宜的合理應對策略。相處模式 2 自己心理要健康施佳佐指出,親友須自己心理維持健康狀態,適度抒壓、喘息,整理好情緒,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才面對憂鬱親友同時又能給予關懷、陪伴及同理心支持。相處模式 3 優先保護自己及弱小孩童由於憂鬱症患者在發病時,可能無法辦法控制情緒及行為,家屬應先保護自己及弱小孩童安全,別讓患者在失控下傷害了周邊親友。之後,再同時保護憂鬱症者與協助就醫。相處模式 4 留意傷人或自傷並協助醫療倘若憂鬱症家人陷入情緒暴躁易怒、行為反常,甚至自傷或傷人的言語或企圖,親友需有警覺多留意周邊及其安危,儘速協助就醫。協助就醫有困難,親友也可自行先至身心科門診掛自己的診請教醫師,共同討論如何幫助患者。相處模式 5 憂鬱症是可以被治療的,要保持信心在治療過程中難免會有無力感及挫折感,當病情好轉時這些情形會逐步改善,親友要保持信心,鼓勵憂鬱症者持續治療。因憂鬱症規律照醫囑使用藥物後,常需約4~6個星期,甚至於8個星期才能看到藥物的效果,需保持耐心。相處模式 6 對外尋求支援,親友間相互扶持在治療過程中,家人或親友間應彼此加油打氣,同時避免焦點只停留在憂鬱症者身上,使其他成員的需求被忽略,可透過家庭聚會或會議的形式,讓每個人都可以在聚會中重新被關照,得到充電的效果;另外,有撐不下去的感覺時,應適時尋求外界協助支援。施佳佐表示,平時應留意憂鬱症發作警訊。當出現憂鬱、焦慮、情緒起伏大、易怒、愛哭、個性行為改變、悲觀負面想法、不理性思維、鑽牛角尖、吃不下、睡不著、沒動力精神等變化,表現與平常有明顯差異時,應特別注意。倘若患者反應過大,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持續超過2週;或有自傷、傷人意圖,親友就須特別當心並協助就醫。她進一步說明,當憂鬱症者不願意就醫時,親友的態度很重要,避免忽略、不以為然、批判、指責、比較的態度;保持關切、同理心、給予尊重空間,傾聽、支持與陪伴。以憂鬱症者可接受的理由協助就醫,並鼓勵持續就醫及服藥;倘有自傷行為應尋求外援,請119協助或尋求社區訪視醫療資源。施佳佐呼籲,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時,會對全家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唯有正面應對才能阻止一起陷入憂鬱風暴!不知如何處理憂鬱症者的言行舉止時,親友也可自行先至身心科門診就診請教醫師,共同討論如何及時拉他一把。
-
2020-05-21 養生.心理學解密
「別讓自己受傷」!面對欠缺同理心的人,該怎麼辦?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作者朴民根】面對欠缺同理心的人,該怎麼辦?俊基從名校畢業後順利找到好工作,才高興不到幾天,沒想到進了公司後,身為上司的洪組長成天找他麻煩,讓他日日坐立難安。他不知道為什麼洪組長要針對他,如果自己像另一位脾氣暴躁到離婚的同事也就算了,至少那位同事知道自己脾氣差,每當他發飆時,大家就知道要忍著點,但洪組長不同,他不生氣,卻總是講一些沒道理的話,像是:「你又沒有女朋友,星期天能去哪裡玩?來加班吧!我也會來加班,怎麼樣?公平吧?跟我一起趕工沒做完的工作。」洪組長還常常在深夜或凌晨用通訊軟體交代工作,或者要下屬幫他辦私事。他欠缺同理心也不懂得換位思考然而公司高層卻非常信任他,認為他很會做事,俊基因此更憤恨不平了。「那樣就叫做會做事?而且居然還有人願意嫁給他!跟這種心理變態工作,我都快瘋了,更何況他老婆還要跟他朝夕相處!」俊基進公司前還好好的,現在已經到了瀕臨憂鬱症的地步。他懷疑問題是不是出於自己的個性太濫好人,於是決定接受諮商和檢測,才發現自己的狀態已經在憂鬱症邊緣。所謂的心理變態是一種精神疾患,患者對他人的痛苦或憂愁毫無同理心,所以又被稱為「零同理心」(zero deg re e s o f empathy)。成功人士中有較高的比例存在,根據英國某項調查指出,心理變態約占人口的一%,但大企業CEO中的患者卻高達三•五%,足足高了三•五倍。洪組長雖然不是心理變態,但他確實缺乏同理心。於是我請俊基做自我表達訓練,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只要盡可能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就好。大約過了一個月左右,他終於能對洪組長做出反擊。某天,俊基的企劃案在公司會議上大獲好評,會後洪組長又開始節外生枝。「我說,你的消費趨勢分析的相關資料,好像不太可靠啊!」洪組長如此詢問。俊基早已有備而來,他一本正經地説:「大家都說好,似乎只有您不認同。若您真的認為不可靠,不如您自己來做做看吧?」 他總算出了一口氣,痛快得不得了,恨不得把洪組長當時的表情拍下來給我看。當晚難得一夜好眠,從那次之後他還做了幾次刻意的回擊。善良有底線,偶爾也該適時回擊面對欠缺同理心的人,我們必須更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讓他們接收。即使他們不一定能理解,但至少接收到了,就能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過不了多久,小心眼的洪組長像換個人似的性情大變,開始對俊基察言觀色,不過出一張嘴的個性還是老樣子。職場上有時候會因為被缺乏同理心的人出言不遜而受傷,這些人不懂得理解對方的感受,也欠缺換位思考的能力,讓周遭的人特別累。但是,通常他們並沒有惡意。「這件事這麼簡單,隨便做不就好了?」你可以觀察他們的表達方式,他們說出這種話卻不覺得怎麼樣,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別人的心情。其實心理變態並非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只是要他們啟動同理心是一件很費力費神的事情,就像對名畫沒興趣也沒天分的人,你要他花幾小時去看畫,他絕對叫苦連天。如果不是嚴重到要治療的心理變態,那些使我們痛苦的上司、同事、下屬通常都有同理心,只是需要你稍微大力刺激他們的「共感腦」而已。 為了保護自己,要懂得踩煞車,你可以這麼說:「組長,您這樣說,讓身為下屬的我覺得很委屈。」「課長,你說的很有道理,但也要顧及別人的心情。」「主任,就算他是新人,也不該這麼嚴厲教訓他。」不用擔心說話太直,因為他們受到的打擊比你想像的還小。總而言之,你一點一點累積的勇氣,將能發揮改善彼此相處方式的力量,讓對方變得更善解人意。沒有任何關係,值得你受傷到哪裡都會遇到壞人,有天生壞心腸的、心術不正的、缺乏同理心傷人而不自知的……最壞的就是對所有人都好,卻唯獨對你不好的。如果只是私交,最好盡快遠離這個人,因為除了心理治療師之外,沒人能改變這樣的個性。若真能改,他們的父母或另一半早就做到了。比較有問題的是職場上的交情,這個時候可以採取俊基的做法,鼓起勇氣表達自己的看法,為自己建立一座堅固的防護罩。不要放棄告訴對方你的不滿和心情,你不需要太過委屈自己,因為他一定聽過其他人這樣説,所以你的直言不諱頂多只會讓他覺得「以後我要更謹言慎行」而已。就算他對你懷恨在心,你們之間也不會演變成最壞的局面。要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找到平衡點、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就要懂得在壞人阻撓你時,鼓起勇氣站出來捍衛自己。逃不了的時候就去面對它,就算最後你只能憤恨不平地離去,在該對抗時就該去試看看。人生在世很多事情說不準,說不定會出現如同李舜臣將軍帶領的鳴梁海戰般地逆轉勝。重點是,你要保護好自己的心,如果心受傷了,連帶影響工作、愛情、關係,最吃虧的就是自己。因此,在險惡的人際關係世界裡,最優先要考量的就是「別讓自己受傷」。
-
2020-05-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懷孕媽咪壓力大 準爸爸行動4原則助調適
懷孕不是只有媽咪一個人的事!準爸爸應主動給予孕媽咪關懷與支持,防疫期間除了定期接受產檢、避免群聚感染源及注重個人衛生外,更重要的是協助孕媽咪放鬆身心、保持好心情,一起成為守護寶寶的神隊友。孕媽咪產前若壓力大 易增早產風險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報告指出,孕婦產前壓力與胎兒低出生體重、早產及產後憂鬱有關,另美國國家科學會研究發現,壓力較大的孕婦,其自然流產的比例較高。美國醫學會期刊 (JAMA) 回顧文獻更進一步指出,相較於一般孕婦,罹患產前憂鬱症之孕婦,其胎兒早產風險增加39%,低出生體重風險則增加49%。孕媽咪自我生活調適 準爸爸主動支持不可少 為維持好心情,孕媽咪除了自我生活調適外,準爸爸也應主動給予關懷與支持,國民健康署提供下列原則給孕媽咪參考:■孕媽咪自我舒緩身心:依醫護人員評估及指導,適度做腿部及腰部運動以放鬆肌肉,並輔以腹部或胸部深呼吸來調節壓力;同時向家人或其他親友分享心情,舒緩情緒。■準爸爸以實際行動支持:1.陪伴:陪孕媽咪去醫院產檢、一同參加產前教育課程及產前運動。2.分擔:分擔家庭勞務,減輕孕媽咪的身體負擔。3.傾聽:用心傾聽,分享孕媽咪的快樂與憂慮。4.尋求協助:如發現孕媽咪有情緒低落的現象且長時間無法緩解,甚至加重時,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健康管理相關問題,歡迎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國語諧音:抱緊您,抱緊您),將由專業人員主動致電回覆解答疑問,或民眾也可至「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孕期照護資訊。 本文摘自國民健康署 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