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也逐年攀升,去年已達到139.7萬人,增加速度逐年加快。專家提醒,憂鬱症治療需要整合藥物與非藥物,也需要耐心配合至少一到三個月,但目前健保制度對非藥物療法支持不足,許多患者過早自行停藥、不回診,導致病情起伏反覆就醫,也是服藥人數居高不下的原因,呼籲政府應檢討現行規定,提供完整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
成立全台首座首座憂鬱症中心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用藥人數的增加,可能與疾病的去污名化、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有關,這不是壞現象。但第二個要思考的是,這些服藥的人是否獲得足夠治療?憂鬱症療程建議最少要六個月,但過去醫學會分析健保數據發現,很多人服藥一個月就停了,所以用藥人數增加不見得代表過度用藥,實際上多數病人還是治療不足的。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憂鬱症短期就醫比例高,從未被診斷的人開始用藥到完成第一個月療程,可能只剩七成,第二個月只剩六成。因為抗憂鬱劑至少要服用到第二週才會感覺到效果,但很多人因服藥初期有噁心、頭暈、情緒浮動等副作用,就自行停藥,導致治療不完全或復發。其實憂鬱症治療很需要耐心,初診後一到兩周回診一次,中間隨時調整治療內容,治療穩定至少要一到三個月,確認有效通常還要三到六個月才會停藥。
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來成長率高達58.6%,成長率近次於職業醫學科。精神科是現在專科中的顯學,衛福部統計去年全國共有517家醫療院所有精神科,過去10年成長率近六成,僅次於職業醫學科。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精神科醫師執業人數和基層診所的精神科醫師人數,過去五年也雙雙直線攀升。
張家銘表示,精神科診所增加,提升了就醫可近性,但蠻多患者需要非藥物治療,健保對於這些療法的給付不足,導致利用率過低,所以相關資料亦無法呈現非藥物治療的效益。聯合報曾專題報導,去年高達211萬人因精神疾患求醫,非藥物治療跟藥物一樣重要的,但在台灣,平均100名病人僅一人使用健保給付的深度心理治療。
袁瑋表示,藥物可緩減發病症狀、慢慢讓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回到平衡,但同時也要透過非藥物療法找出根本原因,例如外在壓力、個性、面對壓力的方法。蘇冠賓表示,憂鬱症的治療不能只靠藥物,還有很多包括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卻沒有獲得健保資源的支持。既然病人對疾病了解和就醫人數都在增加,卻大多是中斷的、不完整的治療,應該要促使政府反省、改革現制,不只是提供藥物治療,應該支持醫療院所提供病人完整的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