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抗憂鬱藥物吃了還是好憂鬱? 精神科醫師曝關鍵原因

常春月刊

醫學研究的結果可應用到哪種病患身上,能用到哪種程度,會有其限制,許多醫師都深諳此理。醫師要面臨的困境是,在設計十分理想的研究情境中所得出來的結論,往往不是實際臨床上所遇到的狀況。

輕的憂鬱症 藥物只有安慰劑的效果

於2010年1月6日出刊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研究結果指出,抗憂鬱症藥物只有對於病情最嚴重的患者效果顯著,也就是說,對較輕的憂鬱症而言,藥物只有安慰劑的效果。

然此研究針對的是重鬱症的病人,選擇治療上只使用一種傳統的抗鬱劑,以及另一種新一代的抗鬱劑來分析,而且只探討急性期的效果。因此,藥物對其他種類的憂鬱(如精神官能性憂鬱症)的效果如何?未知;其他種類抗鬱藥(目前新舊藥物加起來約有十幾種)是否可能結論不同?未知;重鬱症的持續治療與預防階段(重鬱症的治療如果只注重急性期,其實無法真正改善病人長期的生活品質)的治療策略?未知。然而,這篇研究的確提醒了我們藥物的有限性,但卻不應就此對藥物的作用蓋棺論定。

治療除了要藥物 病人的個別差異性也是關鍵

其實,治療除了要看藥物的效果外,與病人對治療的選擇、醫師能提供的技術、以及醫療體制下的限制都很有關,所以醫師在面對病人時,除了考量醫學研究所提供的實証數據外,如何依病人的個別差異性,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策略也不可忽略。譬如,雖然知道對於輕度憂鬱症來說,心理治療的效果不錯,也可因此免去藥物的副作用,但病人卻不願意接受心理治療。而其理由,是因為無法撥出每週一次,每次一小時的時間來醫院,因為他僅有的時間必須去兼數份工作養家,好扛起家中的經濟重擔。試問此時該如何幫他?

醫療,不是死板板的數據,很多病人也很厭惡醫師只跟他們談數據。對病人的了解、關懷、熱忱與彈性運用科學數據的醫療藝術,才可能真正幫到一位掙扎於病痛中的人。

(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延伸閱讀:
台灣每年近4千人自殺死亡! 微笑的背後可能就是憂鬱,臨床心理師教2招防心病
一碰到雨天、天氣漸涼心情就鬱卒? 常有6大現象小心是季節性情緒疾病


憂鬱症 心理治療 安慰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