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1 退休力.社會連結
搜尋
憂鬱
共找到
1934
筆 文章
-
-
2024-07-21 醫療.精神.身心
家中長輩開始會說「別人卡好命」,可能是老年憂鬱!一張「老年憂鬱症量表」馬上測
隨著少子化、超高齡的社會來臨,越來越多「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的長輩,老年憂鬱症將成為社會一大隱憂。到底什麼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和一般人的憂鬱有差嗎?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級主治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景瑞醫師為大家解析:什麼是老年憂鬱?長輩出現行動遲緩、冷漠等情況,家屬可能會擔心是否是失智症的症狀,但竟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長者行動遲緩、不理睬家人、甚至對重大事件無感,這些症狀其實可能是憂鬱症的表現之一。憂鬱症的冷漠與失智症有著類似之處,因此鑑別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家屬應該留意長者的情緒變化,及時求助醫生,透過治療,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得到改善。馬上檢測!老年憂鬱量表和年輕型憂鬱有什麼差?憂鬱症在長輩的表現和年輕人有所不同,當年輕人出現憂鬱症症狀時,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哭泣」等情況,而老年人的憂鬱症則可能呈現出「冷漠、冷淡」的特徵。 另外,一些老年人可能會表現出極端的焦慮情緒,會有覺得「自己快死了」、到處看病拿藥等慮病想法與行為,這也是老年憂鬱症的一種表現。此外,部分老年人也可能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等症狀,與失智症相似。為何老年憂鬱較年輕型憂鬱症更難治療?老年憂鬱症較失智症的治療效果要好,只要患者願意接受治療,就有機會改善病情。但,老年憂鬱症的病人往往比失智症更難帶來就診,特別是那些極端焦慮或冷漠型的患者。建議家屬可以找患者比較熟悉的醫生(如家庭醫生、老年科醫生或內科醫生等)尋求幫助。有些地方的醫師可能會直接開立抗憂鬱劑給患者,先改善心情,一旦開始治療並看到改善,他們通常會更願意接受後續的治療,這也能給家屬和患者帶來一絲希望。 老年憂鬱症在治療上較年輕型憂鬱症困難的原因有三: 一、長輩痼疾多:老年人通常有多種身體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疾病可能會與憂鬱症的治療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憂鬱症常見的身體症狀之一是便秘,而很多老年人恰巧也存在這個問題。他們因為便秘而緊張,不敢吃太多食物,甚至會擔心到處看醫生。然而,很多藥物本身也會引起便秘,導致老年人更加不舒服。治療老年憂鬱時,醫生需要考慮這些因素,選擇合適的藥物,這使得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二、營養不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腦軸線」」腸道健康與大腦功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保持腸道健康對於治療憂鬱症至關重要。然而,許多老年人可能由於擔心腸胃不適而不敢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下,憂鬱症的症狀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三、沒體力活動:綜上因素,身體疾病再加上營養不良,讓體力差上加差,便秘狀況為更嚴重。而且,也導致社交活動與人際關係越來越退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治療老年憂鬱症不能僅僅依靠藥物,還需要包括營養補充和適量的運動。對於患者和家屬來說,需要理解並認識到這些困難,並在治療過程中加以應對。 延伸閱讀失智症分4種,有一種叫巴金森失智症,和巴金森式症有何不同?醫師公開4種失智症的差異胃口差、痠痛、健忘 長輩憂鬱風暴來襲!不治療可能導致身體疾病惡化、提高失智症風險「年紀大了」就應該無欲無求?誤解大了!精神科醫師:預防「老年憂鬱」的2關鍵觀念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0 退休力.社會連結
「如果永遠不會好怎麼辦?」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辭官全職照顧憂鬱症妻!用科學方法守護妻子
六月初夏午後,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與妻子王素梅並肩坐著,回想過去幾年如何攜手完成這場來得又急又快的照顧任務。歷險歸來,已是新的人生。二○一九年,王素梅確診憂鬱症。為此,陳良基辭去科技部長、從大學退休,成為全職照顧者,陪伴陷在憂鬱流沙中不吃不笑不說話、彷彿變了一個人的妻子,他們都在心裡自問千百次:「如果永遠不會好怎麼辦?」不再壓抑 她笑說會頂嘴了幸而上天眷顧,「很幸運她康復了,現在我身邊有一個又活潑可愛又有活力的太太,不是最值得的事情嗎?」陳良基滿是感激。王素梅形容自己擁有了更好的人生—現在的她更有自信、更放得開,遇到委屈時不再把自己藏起來,「會頂嘴了。」她望了陳良基一眼笑著說。二○一九年,王素梅發覺自己不對勁,過去行事果決的自己,竟然失去許多生活能力、失眠、寡言、無法快樂,從小就善解人意的她怕家人擔心,默默獨自承受了幾個月,直到同年九月,陳良基清晨醒來看見在客廳發呆的太太,才知道她已經一個月無法入睡,一驚,帶她去精神科看診,開始服用抗憂鬱藥。持續用藥兩個月不見好轉,長時間生活在黑洞中的王素梅一心尋求解脫,十一月,她站上十六樓陽台想要縱身一跳,結束這個痛苦。還好,返家的陳良基及時抓住了她。那一刻改變了陳良基的人生,他告訴自己,這是老天爺的警告與寬容,他要永遠守護著她。尋找解方 像在做研究計畫經歷了半年又要照顧又得兼顧工作、蠟燭兩頭燒的生活,二○二○年五月,陳良基辭去科技部長,成為全職照顧者。生於農村傳統家庭、長於男女有別年代,人生第一次當照顧者,難嗎?「這不是什麼難事,碰到問題總要解決,只是這些事沒做過,要去讀資料、看文獻、找專家、問方法。」理工腦的陳良基回答簡要精確。王素梅補充,陳良基的確是用做研究計畫的精神在做照顧,按部就班、很科學,「我想過,如果今天生病的是他,我應該無法像他做得那麼好。」她笑著說。但回首前塵,王素梅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那些不怎麼科學的行為。陳良基不吝求助,朋友也慷慨分享資源,只要聽到沒試過的方法,陳良基都帶著王素梅做,那幾年,除了正統醫療,他們試過自然療法、參加身心靈營隊。有天王素梅睡裡迷迷糊糊,聽見陳良基在擲筊,不久前,他還默默在家中朝某方向跪拜一○八次。那刻時光拉得悠遠,王素梅想起兩人結婚以來,人生任何決定都是討論好了就做,長輩建議擲筊問神,他們總覺得想清楚了就不麻煩神明了,用此精神行走人生大半輩子的陳良基,那時懇求眾神來幫忙,「我感受到,照顧我變成他最重要的事情,他願意做任何的事情。」她還沒機會跟陳良基說,她很感動,也很感謝。照顧過程並非順風順水,每有挫折,陳良基總想起那天十六樓的風,以及他緊抓的王素梅的手,對照差一點失去摯愛的痛,這些困難相較微不足道。事後回想,他認為王素梅能夠順利康復,或者跟他每天懷著感激的心在照顧她,心理一直擁有正面能量有關。講出心裡的話 中高齡重新認識另一半照顧是雙方互動的過程,好的照顧必須看見被照顧者的需求調整照顧方式。陳良基坦言,若不是因為王素梅生病需要照顧,他或許沒有機會認識「現在的她」。王素梅從小就是善解人意的「好好小姐」,總是先照顧別人需求,婚後,對陳良基的想法幾乎是照單全收,即便並不完全同意。不同意但接受,累積了不少委屈,但她不說,陳良基也不知道。王素梅的順服,反而成為陳良基擔任照顧者時的挑戰。本來習慣遷就的王素梅,生病後更不容易表達好惡,陳良基花很多時間嘗試各種方法,並且觀察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康復後的王素梅,比生病前更勇於表達,陳良基也才體悟到,即便結縭逾四十年,天天相見的枕邊人,因為壯年時期各自為事業、為工作、為理想的生活型態打拚,很多想法其實早就跟當年不一樣了,如果沒有好的溝通與理解,就只能用四、五十年前認識的對方去揣摩彼此。陳良基建議,中高齡的夫妻要有意識的交流與溝通,把心裡的話講出來,才能一起經營更美好的未來生活,他鼓勵王素梅不要遷就、不要壓抑,有話就講,即便有衝突,也可互相調適、一起解決。※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延伸閱讀:男性照顧者要懂示弱求援!陳良基用愛的力量安頓憂鬱妻身心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 六種動物測退休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7 醫療.精神.身心
失眠有分「急性、慢性」!失眠多久沒處理,會變成慢性失眠?腦神經外科醫師傳授2大好眠撇步
累了一天,躺到床上準備睡覺,卻又翻來覆去睡不著...你失眠了嗎?壓力大到睡不著、長期失眠找不到改善方法,不只無法一夜好眠造成無精打采,甚至會影響白天工作效率。而且,很多人失眠會變成習慣、甚至養出壓力,造成「失眠焦慮」! 長期下來,就可能變成慢性失眠!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等於每10個人就有1人為此所苦。到底什麼是慢性失眠?如何改善?可以吃安眠藥嗎?快由腦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告訴你:常見的失眠族群及狀況在門診中發現,女性和男性的失眠比例相當。但從中可以看見長輩失眠的比例較高,可能因為疾病如老人憂鬱,或是退休失去生活重心、作息改變(下午午覺睡太久等)導致。 另外,在婦產科中,也能發現懷孕、更年期等時期也特別容易引發失眠。更年期失眠的婦女不只更年期的睡眠障礙導致,還可能會遇到以下「空巢期」:孩子長大離家念書、工作,另一半變成像室友,這時就可能會有焦慮的情況。一旦焦慮再加上更年期不適,失眠就成為惡性循環。曾有位五十多歲患者有類似情況,再經過與孩子溝通後,患者的睡眠狀況有見好轉。慢性失眠是什麼?在搞懂慢性失眠前,先要了解失眠的定義: .一周當中有3天(以上)睡不好,如此狀況超過一個月,就是失眠。.一旦上述狀況超過三個月,便是「慢性失眠」。 急性失眠通常是壓力、身體不適等原因導致,若急性失眠的因素都去除,還是照樣失眠,就要找出其他可能原因,否則成為慢性失眠。很多人可能會有「失眠焦慮」的狀況,害怕晚上會睡不好、怕睡不好隔天早上沒精神...如此焦慮輪迴累積下,就可能變成慢性失眠。吃安眠藥的注意事項許多人會靠安眠藥來緩解失眠,安眠藥適當使用是很好的方法,但是過量是否會有風險?電視劇常會看到「吃大量安眠藥輕生」的環節,但這是真的嗎? 我們常講藥物有有效劑量與致死劑量,而安眠藥的致死劑量可能需要吃到一到兩千顆藥(現在的安眠藥多是第四、第五代,而風險較大的是第三代)。所以基本上,現在的安眠藥非常安全,但也並非能隨便吃,安眠藥若合併酒精、其他藥物一起吃,也可能會有其他風險。如何緩解失眠?想要有好的睡眠,營造睡眠環境及睡前儀式很重要,以下提供兩招,幫助緩解失眠問題: 一、規律的睡眠時間:尤其對於沒有良好睡眠的人,有規律的睡眠時間很重要。 二、睡眠儀式:找出適合自己的睡眠儀式,如聽音樂、燈光調暗、睡前一小時洗澡、加點助眠香氛、擦乳液按摩、冥想等等。 另外,肚子餓可能也會讓我們睡不好,所以可以適時吃、喝點東西,如有些人喝牛奶可以睡得更好,但也是因人而異。 延伸閱讀: 每次5分鐘,一瘦就是一輩子!韓國運動界女神:4動作「伸展+深蹲」28天就見效 為什麼有人「更年期」很明顯,有些人卻無感?婦產科醫師:關鍵差別在這兩件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6 醫療.泌尿腎臟
台商返台就醫竟出現「藍綠色尿」,醫揭原因!尿液8顏色背後藏警訊
一名從越南返國的台商,在當地因為尿道炎、龜頭包皮腫脹發炎,回台後就診發現是細菌性尿道炎,但驗尿時卻發現尿液呈藍綠色,原來是服用含亞甲基藍的藥物。而尿液顏色不止可反應患者服用的藥物,也可能身體發出的警訊,如深黃色代表身體缺乏水分、綠色和綠膿桿菌感染相關,如對尿液顏色有疑慮,應由泌尿科醫師進一步檢查。泌尿科醫師呂謹亨在臉書粉專「泌尿科呂謹亨醫師-大亨醫師」分享,有位剛從越南回來的台商,在當地因為得了尿道炎、龜頭包皮腫脹發炎,有先看診、服藥,因為不放心,回台後還是到診所就醫,還好只是細菌性尿道炎,淋病、梅毒、性傳統病等都是陰性,不過仍要留意空窗期,建議3個月或出現症狀時,再回診就醫。因為這位台商尿道依舊疼痛,所以有幫他驗尿,結果尿液顏色竟呈現「藍綠色」,而非一般的黃色尿,呂謹亨指出,這是因為越南當地的醫院,開立了一款台灣沒有使用、含「亞甲基藍」的藥物Domitazol,效果類台灣醫師常用的泌尿道感染消炎鎮痛藥物「非那吡啶」(Phenazopyridine),而這款藥會讓小便呈橘黃色。尿液顏色可以看出一個人飲水是否足夠,還有潛在的健康問題,呂謹亨表示,尿液含有水、鹽、尿素及腎臟分泌的黃色尿色素,因此尿液大多呈現透明淡黃色,當攝取水分足夠,尿液的顏色就會變淡;水分攝取量不足、流汗或水分流失太多時,顏色就會較濃。另外,尿液的顏色也會受到食物、藥物或疾病等因素影響;在飲食方面的影響,如維生素B群會讓尿液呈亮黃綠色;β-胡蘿蔔素與維生素C,或含有這些成分的紅蘿蔔、木瓜、中藥大黃等,會導致偏深黃或橘色;吃了紅火龍果、甜菜、黑莓尿液會呈紫紅色;綠蘆筍吃過多則可能變成綠色、深褐色,如果對小便的顏色有疑慮,應盡快尋求泌尿科醫師檢查。呂謹亨表示,以下8種疾病或身體狀態,也會改變尿液顏色:深黃色代表意義:代表身體缺乏水分橘色代表意義:肝或膽管有問題粉色或紅色代表意義:血尿,如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結石、腫瘤等深褐色代表意義:嚴重燒傷、溶血性貧血、橫紋肌溶解、急性黃疸性肝炎等疾病,尿色可能深如醬油。綠色代表意義:感染綠膿桿菌乳白色、混濁代表意義:乳糜尿,若伴有解尿異常、腰痛、發熱,恐是泌尿道感染紫色代表意義:紫色尿袋症候群,長期放置尿管慢性感染造成黑色代表意義:罕見疾病「黑尿症」,先天代謝異常常見會使尿液顏色改變的藥物則有以下5種:黃色反應服用藥物:維他命B2、複合維他命B黑色反應服用藥物:含鐵製劑,緩瀉劑深棕色尿液反應服用藥物:抗瘧疾藥物、橘紅或橘黃色:抗凝血劑、尿路發炎藥物,如Phenazopyridine、抗凝血藥,如Warfarin、風濕免疫藥物、帕金森氏症藥,如Entacapone、鐵螫合劑與肺結核藥物紅色反應服用藥物:抗癲癇藥物、抗凝血藥、消炎止痛藥、精神穩定劑;化療藥如俗稱「小紅莓」的Doxorubicin,如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可能血尿綠色或藍綠色反應服用藥物:亞甲基藍、甲基藍,如Methylene blue、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胃酸抑制劑,如Cimetidine、促腸胃蠕動藥,如Metoclopramid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Indomethacin、肌肉鬆弛劑,如Methocarbamol、抗組織胺,如Promethazine、保鉀利尿劑,如Triamterene
-
2024-07-16 焦點.元氣新聞
每月平均加班13.4小時 ! AI世代資訊爆量「腦過勞、心好累」? 你需要腦補「肌肽」關鍵營養
全民瘋AI!生活在人工智慧、步調快速的時代,年輕人必須多學兩把刷子,將來才能和AI爭天下,中壯世代也必須時時更新數位技能,才能追上時代!根據勞動部最新調查顯示,近一年有延長工時的勞工占41.2%,平均每月延長工時為13.4小時,每日使用網路超過7小時,體力透支、眼睛和腦袋高速運轉,忙到無法好好吃飯和睡覺,感覺力不從心,當心身體已經在抗議了!當你每天早上起床感到疲累,經常頭痛,容易忘東忘西、無法集中注意力,情緒憂鬱、敏感易怒……等且持續6個月以上,這表示你可能太疲累,瀕臨超載當機了。如何從根本調理體質、抗疲勞,讓自己在AI時代思慮清晰、維持專注力和舒適的生活節奏?就讓倪曼婷營養師教你用簡單、有效率的方式,為自己補充關鍵營養-肌肽!疲勞程度中等以上者,超過9成都有身體不舒服的現象倪曼婷表示,診間很多民眾大量使用3C,加上長期久坐、活動量低,導致體力下滑,產生疲累感,若再搭配高壓力、長時數的工作環境,或家有小孩需要照顧,更容易感到身心俱疲,不只影響工作表現,也會導致生活品質變差。根據2022年勞動環境安全衛生認知調查報告顯示,疲勞程度與身體不舒服情況呈現正相關,疲勞程度中等以上的受訪者,過去一年身體曾發生不舒服情況的占比超過93.7%。若短期內無法改變這樣的生活型態,又該補充什麼營養來提振精神、減輕疲勞感?倪曼婷認為除了常聽聞的「支鏈胺基酸」以外,「肌肽」(Carnosine)也是近期被認為具有降低疲勞、提升體力,進而維持思緒清晰、是補充專注力和續航力的重要營養。什麼是肌肽?好處有哪些?肌肽(Carnosine)的學名是β-丙氨醯-L-組氨酸(β-alanyl-L-histidine),由兩種胺基酸組成。人類和動物體內都有肌肽,有科學家研究候鳥遷徙行為,發現候鳥之所以能維持長時間的專注力和體力飛越半個地球,其關鍵物質就在於體內的肌肽,當肌肽含量增加,具有降低疲勞效果。肌肽存在於肌肉組織當中,也存在於大腦中,隨著年齡增長,肌肽會逐漸流失,需要額外補充,目前已證實肌肽具有消除疲勞、維持體力和思緒清晰等功效。也有研究顯示,肌肽對於動物和細胞可以活化腦神經元,有助於維持認知、防止神經性退化疾病。[註1]如何補充肌肽?掌握三大關鍵!【肌肽補充關鍵1】肌肽可以從日常飲食中補充嗎?倪曼婷說,食物中多數肉類皆含有肌肽,只是含量多寡不同,其中「雞肉」的肌肽含量相對較高,但光吃雞肉、喝雞湯,可能會因肌肽濃度不夠、吸收效率不佳,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建議透過專業科學製成的雞精,嚴選雞隻並歷經高溫高壓烹煮,從中萃取出身體易吸收、高濃度的小分子,提升肌肽吸收效率。【肌肽補充關鍵2】哪些族群需要補充肌肽?肌肽適合各式族群補充,在無特殊疾病的前提下,學生、上班族、勞碌的媽媽、年長者等皆可透過肌肽幫助維持好體力,帶動腦力和專注力,應對繁忙的工作和高壓環境,也有助改善忘東忘西、緩解焦慮程度。【肌肽補充關鍵3】什麼時候補充肌肽效果較好?倪曼婷建議可於早上或精神不濟時飲用雞精效果最佳,很多前來諮詢的民眾表示在規律喝雞精後,精神及活力有感增加,操勞一整天也不容易累。比起市售提神飲料,雞精沒有額外添加化學物質,更適合長期飲用,天天補充。AI族必學!補充黃金關鍵營養-肌肽AI世代每天面對海量資訊待解讀,精力消耗得特別快,對於營養的需求也更加提升!倪曼婷建議,挑選通過衛福部核准具有「抗疲勞功效健康食品認證」的雞精,一次補充支鏈胺基酸、肌肽等關鍵營養,並搭配正確的飲食習慣,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多攝取富含Omega-3的堅果、鮭魚,或抗氧化食物如:藍莓、番茄,同時維持充足睡眠與規律運動等良好生活習慣,從根本調理體質,讓大腦及身心保持健康狀態,才能重拾工作動力與生活熱情![註1] The Potential of Carnosine in Brain-Related Disorder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
2024-07-16 失智.名人專家
靈性是資產 多位專家都說:多鍛鍊可存健康 提升幸福感
一位年輕學生不久前送走罹癌阿嬤,悲慟萬分,這位學生告訴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嚴如玉,對阿嬤生前拒絕侵入性治療始終無法諒解,變成心結,直到認識「靈性」,才終於理解或許阿嬤認知自己此生圓滿,而學生正值年少,還有很長的生命,因此希望盡力延長阿嬤壽命,雙方對靈性價值的需求不同。嚴如玉對有類似情境的廣大照顧者說,照護是一種歷程,會變動,充滿不確定性,照顧者無法控制,但求無愧。她相當認同失智症權威、瑞智基金會董事長徐文俊推廣「靈性照顧」,因為在照護現場中,有不同的價值觀交疊,很多時候被照顧的人相對弱勢,應該多站在被照顧者的視角思考,不要只被醫療的量化數據宰制。瑞智基金會去年提出「靈性照顧」觀念,今年致力將靈性照顧科普化,7月13日於北師美術館以「幸福路上 靈性照顧的探索與實踐」系列講座,首場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嚴如玉、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任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汪漢澄、策展人兼藝評家徐文瑞從腦科學、文藝跨域談靈性照顧。元氣網為媒體夥伴。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蘇昭蓉致詞時提到父親八年前罹患失智症,家人在照顧歷程中學習失智症,更認識到失智者有靈性的層面,這段失智之旅的教導相當有價值。她說,靈性是一種資產,就像肌肉可以不斷鍛練,增加健康,高齡者都知道要保命防跌,她希望今後走在幸福路上,要保命防跌,讓靈性保持健康。鍛鍊靈性可保健康徐文俊開場時說明什麼是靈性?靈是源自拉丁語「呼吸」。根據2014國際共識:●靈性是人類動態和內在的一個面向●人們藉由尋求生命最終的意義、目的和超越,並體驗與自我、家庭、他人、社區、社會、自然以及重要的或神聖的連結。●靈性通過信仰、價值觀、傳統和實踐來表達。徐文俊說,當人們在面對重大疾病、生命終結時,會想到靈性層面,開始檢視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家人甚至信仰的關係連結。研究也證實,靈性對健康有保護作用,可以降低憂鬱症、提高生活品質、韌性;除了被照顧的人,生命走到終結階段還要考慮到照顧者的靈性平安,讓逝去的人無憾,生者平安。改變說故事方式 給生命新意義嚴如玉說,靈性的解釋在不同時代也有變化,以當代來看靈性的定義,是「宗教宗教與非宗教活動,連結到某種超越性、偉大性、神秘性或不可知性的性質,人生意義、精神成長、與自然或宇宙連結、與神聖存在的連結」。也就是常常聽到修行、心靈或精神成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庸之道、一體同觀、梵我一如、生態保護、自然崇拜、哲學、美學、科學、社會運動等都是在談靈性。「我是誰?」「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嚴如玉說,回到自己身上來看靈性,就會自問這幾個問題。她舉自己在美國工作時為例,哲學是男性為主的學術圈,她若想融入主流,得改用男性作風,但格格不入,因此她改變說故事的方式,找到自我認同,而不是把自己變成了男性。她鼓勵高齡者用「說故事」來幫自己開創生命意義,「在你的人際圈,你可以想出自己的樣子,改變生命結構,自我不是命定,主控權在你的手上。誰說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兩種快樂提升幸福感醫師汪漢澄則講述「科學理性的人生意義與幸福觀」。他用科學數據表述人類在宇宙中,個人生命的客觀意義「無限趨近於零」,因此主觀意義必須自己認定。他說人類和動物不同的分別有,人有預測能力,天性會創造人生的意義;對於幸福感,從腦科學的角度,人類追求快樂、幸福也是因有「大腦的獎賞系統」。舉例來說,人吃了甜食,便會快樂,而糖分是生物能量的來源,因此人會一直持續追求快樂的感覺。快樂有兩種,除了基本的快樂,如追求色、聲、香、味之外,還有藝術、音樂、追求進步等高層快樂。因此人可以更透過了解腦科學,來提升幸福感。另外,汪漢澄提到,從很多研究證實,動物做出「利他」常是為了「利己」,不管從靈長類的動物到小白鼠的實驗都可看出,動物消除別人的恐懼是為了消除自己的恐懼。連小白老鼠都能為了避免別的白鼠被電擊,而情願餓肚子,只為了避免觸動電擊開關。更別說,幫助別人後,能帶給我們的快樂有多大、多持久。最近還有利用人工智慧(AI)做的社群研究更支持,一個人如果想變快樂,或許應該試著把眼光從自己身上移開。研究以AI分析FB社群上的貼文,發現那些貼文中,充滿第一人稱單數的人,也就是常談論自己的人,憂鬱的傾向比較明顯。反之,如果貼文多用複數人稱如「我們」,比較不會憂鬱。使人快樂 藝術策展人最重要任務策展人徐文瑞說,策展(curate)在拉丁文最初的原意是負責照顧 (cure或是care) 或指牧區牧師,慢慢才變成如今常見的「藝術策展」。而策展人很重要的任務是透過策展活動讓人快樂。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策展人如願意把主題和展品,面向公眾,就要考慮明白、易懂,且和生活脈絡有相當相關性。一般來說,和日常生活較有連結較易引起共鳴。但由俄羅斯移民美國的兩個藝術家Vitaly Komar 和 Alex Melamid,1995年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聘請民調公司調查,美國人最喜歡的美學和品味要素為何?並據以創作出「美國最想要的」(America’s most wanted)畫作。有趣的是,後來在其他國家做的調查及據以畫出的畫作,竟然看起來都非常類似。例如「美國最想要」一圖中,有平靜湖水宜住居,雖然圖中森林狀似黑暗神祕,但人處在安全處,有樹可眺望遠處,一旁有動物但小鹿是安全的。這幅看起來水準平平、主題平凡無奇的畫作,卻是民調顯示最討喜的畫作。藝術創造者卻群起反對,認為這樣依民調作畫,藝術家還有何創意可言。事實上,藝術的策展不可能只考慮觀眾的口味和品味,否則就失去藝術的價值。而作為觀看藝術的人也得學會理解,作品的意義不會有固定的答案,但可以去追溯創作過程或創作者本人的想法。他特別強調了藝術在靈性照護中的作用。他認為,藝術能夠觸發人們對意義的追求,藝術的力量在於它能培養人們不斷提問和思考的能力。藝術治療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成為藝術家,都有能力以喜樂之心去探索生命的意義。藝術不僅是審美的對象,更是靈性的實踐。藝術能夠觸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探索,並在這個過程中帶來快樂和滿足感。「幸福路上 靈性照顧的探索與實踐」系列講座將繼續舉辦,詳情可查詢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
-
2024-07-14 退休力.社會連結
「媽媽、太太,還有孩子,這三個人,你的照顧優先順序是什麼?」當照顧失序,先思考優先順序
四十多歲的蘇先生和太太、孩子擁有一個和樂的家。他的原生家庭只有他一個兒子,好幾年前母親失智,由父親照顧,蘇先生周末回爸媽家,分擔父親照顧壓力。去年,父親生病離世,基於孝道,蘇先生將母親接來同住。同時,他正值工作轉換的職涯空窗期,想著先安頓好母親再找下一份工作。但失智母親比他想像的更難照顧,母親不願意去日照,生活失序混亂,頻繁出現搥牆、吼叫、罵人等行為,嚇到就讀小學中年級的孩子,孩子因此失語憂鬱。蘇先生在必須孝順母親的責任感,與擔心孩子身心狀況的夾縫中,太太又怨他把妻兒擺在生命中不重要位置,夫妻每天都有激烈衝突。蘇先生是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服務的個案,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社工先是陪伴蘇先生思考:「媽媽、太太,還有孩子,這三個人,你的優先順序是什麼?」蘇先生一開始說是孩子,談到後來卻發現,其實是太太,他想把太太留下來當戰友,共度這次難關,而非在對抗的位置。陳景寧補充,這對夫妻對彼此仍有愛,只是照顧事件太突然,雙方都措手不及,才會言語交鋒刺傷對方。但她提醒,排序因人、因家庭而異,例如一個跟太太的關係原本就很差的人,決定就會不同。重點是,能夠有人陪他思考生命優先順序,講出心裡的苦,才有辦法轉動夠多可能。陳景寧提醒,當照顧與婚姻、工作對撞時,照顧者必須先看見,現在遭遇的、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所有人都在受苦,但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這時候,釐清自己最在意的價值、練習家庭內對話、培養家庭在面對照顧議題時的韌性,這些不是即拿現用的資源,卻是整體社會面對需要長照議題時,必須鍛鍊的軟性技能。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4 退休力.社會連結
永不放棄的照顧者!71歲古金順顧妻6年也失智,找社工交接:男性可能不夠細心,放下面子找資源協助
七十一歲的古金順,六年多來一路照顧失智的太太,是一位「永不放棄的照顧者」。他觀察,男性照顧者雖然相較女性照顧者是少數,也可能不夠細心,強項卻是善於尋找長照等相關資源協助。六年前,某天古金順和太太去百貨公司,太太去上洗手間,卻找不到回來的路;他和太太、兒子到台中旅行,晚上住飯店,太太突然開門說要去廁所,但方向根本不對。古金順覺得太太不太對勁,就醫診斷為失智症。古金順帶著太太參與失智課程及活動,但課程兩小時,交通來回也要兩小時,舟車勞頓又費時費力,瀕臨累倒邊緣。就在他不知該怎麼辦時,參加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舉辦的活動,進一步了解長照資源,決定善加利用,他前後換了兩家居家照顧服務公司、三名個管師,視太太狀況做出最好的調整。兩年前的母親節,太太突然行動不靈活,無法站立,原來罹患了巴金森氏症,便開始使用每天八小時「家庭托顧」,搭配交通接送,以及餵食、擦澡、換尿布等居家服務。古金順說,女性天性會照顧人,男性不會又愛面子,「只好」努力找資源。他上網看影片,吸收別人照顧經驗、選擇合適的方式套用到太太身上。沒想到,這一、兩年來,古金順常忘記曾講過的話,不斷重複同一件事情,有時迷路、失去方向感,有時感覺大腦突然沒電了,想不起來要做的事情。就醫檢查發現是長期照顧太太的壓力、引發憂鬱症、躁鬱症,甚至已經輕度失智。他主動聯繫家總的社工,展開「安心交接計畫」,萬一自己倒下,太太還是可以獲得照顧,也減輕兒子壓力。「社會有很多資源,照顧者勇於求助,對自己好,也對家人好。」古金順給同為照顧者的男性一些心得,放下面子,不要害羞,帶家人走出來,參加活動,多接觸外界,同時尋找長照資源,接受協助,自助人助。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12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紀錄片《阿姨,上學囉!》首映 看見失智者的能力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為了讓全民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昨(11日)於西門町樂影城辦理《阿姨,上學囉!》紀錄片首映記者會,現場逾200多位失智友善天使參與。本片在衛福部社家署公益彩券盈餘補助下,由劉臣恩導演歷時近兩年的時間,在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附設的聖若瑟失智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紀錄2位中度失智的壁英與秀珍阿姨與照顧者女兒、妹妹之間與日照中心同學間的感人故事。紀錄片主角壁英、秀珍阿姨也出席映後座談,用笑容邀請大家來上課囉,現場民眾熱情掌聲鼓勵。片中主角壁英與秀珍阿姨雖然因為腦部認知退化,開始會有妄想、憂鬱等精神行為症狀,但在家人與日照中心照顧團隊的專業服務下,透過以前擅長的能力,如:打掃、串珠、繪畫、烹飪等技能的發揮,仍能在日常生活的萬華的社區照顧據點,擔任老師、到比薩店作比賽,參與高中校慶,與學生PK投球,藉此引導觀眾認識如何與中度失智者相處,並從中了解失智友善社區的建構。片中主角劉若涵,同時也是中心照服務員,她表示「自己在照顧罹患失智症的爸爸後,去考取了照顧服務員證照,到現在照顧失智的母親,把媽媽帶來日照中心上課,所以幾乎是24小時的相處,多少會有摩擦,這一路上真的不容易」。她表示媽媽常在找車票找錢,找不到就說是我偷的,媽媽也曾經搭公車錢不夠,所以從中和走路回萬華,回家後覺得委屈吵著要離家出走。很多事件讓她有負面的情緒,但後來她發現,「媽媽生氣完沒多久就忘了,原來只有我一直放在心上過不去」,所以她開始調適自己,「媽媽是生病了,不要跟她計較」,也透過信仰的方式尋求慰藉,讓自己大事化小,好好度過每一天。衛福部2024年3月公布,我國目前已超過35萬人罹患失智症,預估逐年增加,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鄧世雄執行長表示,失智友善社區的概念就是,「如果你家人失智了,你希望他如何受到友善對待?如果你失智了,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聖若瑟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戴玫婷護理組長表示,希望這部紀錄片鼓勵家庭善用長照及政府的資源,減輕照護壓力壓力,促進失智者與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以避免照顧悲劇的發生。同時,更希望就由本片鼓勵大家投入人力需求越來越多的護理與照顧服務員,嘉惠更多的失智症家庭。《阿姨,上學囉!》將於7月19日溫暖獻映,上映戲院:台北樂聲影城、新北板橋秀泰、桃園統領威秀、新竹大遠百威秀、台中新時代威秀、台南focus威秀、高雄大遠百威秀、中影屏東影城、宜蘭新月豪華影城,歡迎進戲院觀賞,如有意願包場,請洽電02-3223-0992分機111陳企劃。
-
2024-07-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為何不同醫師會開立不同藥?教授曝你可能不知道的「味素藥」
我在2024-6-16發表顱電刺激之用於治療失眠、 憂鬱、及焦慮,讀者Uta在2024-6-20留言:感謝教授,我也曾被建議施作,但因自費不便宜,加上網路查到評價兩極,我再詢問另外兩位身心科醫生意見後,這兩位醫生都認為這治療對我的症狀沒有幫助。尋求第二、第三意見真的很重要呀!我在2020-1-16發表維他命B12濃度越高,死亡率越高,讀者Uta在2024-6-20留言:這兩個月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臀腿麻痛,A醫院的骨科開了Me cobalamin 500mcg/cap給我一天吃2次。看藥袋的治療用途是寫維他命B12補充;末梢神經障礙。同時也吃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因為長期看林教授的書和網站,對補充B12滿滿疑問,好奇真的有效嗎?(A醫院的兩個醫生都要開B12給我吃)吃了兩個禮拜痛麻照舊。後來因故於B醫院開刀切除椎間盤突出的部分,開刀前一天住院,因為護理師拿給我的藥沒有這顆,我問護理師,護理師說這個不用吃,要吃也不是現在吃。現在也拆線了,醫生也沒有開B12,只有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感覺不同醫生對於要不要補充B12有不同看法。在臉書椎間盤突出病友的社團內,網友大多都在分享吃合力他命或其他保健食品,或是A醫院開的藥。讓我很疑惑這是真的有效還是智商稅?不知道林教授能不能為我解惑?(補充:A醫院沒有抽血檢查驗我有沒有缺B12)不同的醫師會有不同的意見,開不同的藥(具療效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醫生給病患開不具療效的保健品,例如維他命,就通常是因為(1)有利可圖,(2)錯誤認知,或(3)顯示盡心(安撫或滿足病患)。腎臟科醫師邱文淵和我素昧平生,但三不五時就會來函跟我討論。我也有邀請他做我2020年的新書維他命D真相的推薦人。他在2021-6-28寄來一個主題是「味素藥」的電郵。我把它拷貝如下:林教授:關於Vit D的缺乏和補充在很多疾病和新冠肺炎,這些論點都是各説各話,相信的人相信,不相信的人存疑。我們稱這種藥叫"味素藥",食之無益,不吃也無害。從以前敗血症使用類固醇、手術預防性抗生素、預防性使用胃藥避免腸胃道出血、保肝片、止血藥等,我們都知道這些治療不一定對病患有好處,但是在臨床上我們還是會使用。因為如果病情,有任何變化,我們的解釋就是我們盡力了。早年吹捧的Vit C 、E、葉酸和鋅,現在都很少人再提了。Vit D 現在在浪頭上,只要抓到一點邊就可以取得贊助、發文章,何樂不為!我個人認為,「味素藥」之所以會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主要還是因為民眾有這樣的需要,請看我發表的:紀錄片《維生素的異想與真實世界》,公視邀請點評保健品危害,民眾自討的維他命及補充劑的隱形危險,美國公視紀錄片紅麴歷險記+天底下根本就不應存在保健食品讀者Uta留言裡說的「網友大多都在分享吃合力他命或其他保健食品」就更是明擺在眼前,民眾需求「味素藥」的最佳見證。不過,我還是要再次提醒,請看我在10天前發表的綜合維他命→死亡風險增4%←39萬人,20多年數據。原文:味素藥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9 醫聲.醫聲要聞
國健署力推「ICOPE」篩檢計畫預防長者慢性病,目前因「這事」讓長者篩檢率不到10%!
台灣人口老化嚴重,年逾65歲的老年人口多達400多萬,將成為未來台灣勞動人口的沉重負擔。因此,衛福部國健署試辦台灣「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篩檢(ICOPE)計畫(5年期計畫),目前已進行到第3年,但累積篩檢34萬名長者,還不到整體高齡人口的10%,臨床醫師並不看好。什麼是「ICOPE」篩檢?對長者的好處有哪些?國健署慢病防治組長吳建遠表示:「ICOPE」篩檢計畫係將長者的功能分為六大層面,進行分析,藉此初步篩檢整體健康狀況,並精準給予需要的預防保健作為,或相關醫療介入。高雄縣醫師公會前理事長王宏育說,透過ICOPE篩檢,可即時掌握長者身體,避免持續失能,並降低後續跌倒、髖骨骨折手術等醫療費用。如在早期做好預防,避免後續產生中風、三高、慢性病等醫療支出,影響民眾生活品質也造成社會醫療成本增加。為什麼「ICOPE」篩檢不如預期?不過,該計畫推動迄今,已滿3年,反應不如預期,第1年「ICOPE」計畫近300家診所參與,第二年400多家,第三年948家,但全台診所高達15000多家,篩檢速度顯然不足。再者,近3年來,也才篩檢34萬人,還不到老年人口中的10%。目前台灣ICOPE評估機構累計948家,110年篩檢3萬人、111年篩檢8.3萬人、112年篩檢22.7萬人,均能達成原先篩檢目標。此外,目前培訓2000位篩檢服務人員,在完成受訓後,適時接手,讓每年來自於長照基金的一億元預算,用在刀口上。吳建遠指出,ICOPE評估過程繁複,確實不太適合臨床醫師,因此,擴大評估者身分,除醫師外,只要受過訓練,取得證照者,就可協助醫師執行評估工作。「高齡者專責醫師制度」有必要推廣才能預防勝於治療老年人口愈來愈多,政府有必要推廣「高齡者專責醫師制度」,由家庭醫師執行個案管理,提供關懷及多面向的照顧,定期提醒健檢、追蹤異常的檢驗報告、加強營養衛教、減少高齡者憂鬱傾向,增加其安全感。王宏育說,老人如果能從預防疾病做起,即可避免三高共病,防範肌少症、骨鬆跌倒,醫療照護事半功倍,減輕許多後端的中風失能、心衰竭、末期腎臟病、慢性肺病使用呼吸器、臨終低效益治療等高昂費用。希望台灣早日實施ICOPE普篩,每一個老年人都能有專責的家醫科醫師照護,個案管理,縮短不健康餘命,才可實踐「預防勝於治療」。ICOPE給付金額低 醫師:篩檢幾乎是做功德透過ICOPE篩檢,可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的徵兆。吳建遠指出該篩檢計畫1年預算1億元,由醫師及接受專業訓練者評估65歲以上長者,初評給付150元給付,複評100元給付,如果有發現異常會再依照比例給付給付100至220元不等。王宏育指出,內政部2024年2月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達415.8萬人,扣除已進入長照系統70餘萬人,約340萬人需ICOPE普篩,如果每次評估費用為1000元,就需34億元,分5年編列。目前一年經費僅1億,篩檢給付不合成本,引發臨床醫師的怨言。ICOPE六大指標為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每次篩檢動輒10至30分鐘。如果長者重聽或認知功能不佳,就得花上半小時,不符成本效益,對年輕醫師來說,不如去看更多病患,還比較划算。做好ICOPE普篩有望完整減少醫療的大福支出據健保署統計,2017年65歲以上的保險對象人數約占14%,醫療費用約占37%;2021年占約17%,醫療費用卻已占超過41%,可見年逾65歲者,對醫療耗用的比例甚高。如果能做好ICOPE普篩,相信可以大幅減少醫療支出。王宏育強調,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問題嚴重,老年人必須自求多福,政府如能讓所有65歲以上的長者均做一次「ICOPE」,就可完整建立長者的醫療端,包括:預防、評估、衛教。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08 醫療.巴金森病
副作用、合併症通通來!巴金森病中期病況複雜,與醫師並肩作戰更關鍵
「他在家走不穩會跌倒,一定是都沒有好好吃藥!」神經內科的診間中,王太太指著一旁的患有中期巴金森病的王先生,氣急敗壞說著先生不但肢體動作變差,還每天宅在家悶悶不樂,邊說還邊拍打著先生的背。事實上,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分享,這類容易跌倒或心情低落的現象,都可能是巴金森病病程進入中期後帶來的影響。需要透過病人與家屬詳細敘述狀況,配合醫師抽絲剝繭找出問題,共同討論出改善不適的解方,應對退化的挑戰。巴金森病中期挑戰一|不只動作障礙症狀 藥效減退影響更劇烈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是臺灣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第二常見的腦神經退化疾病,國際研究指出,巴金森病人多於55至60歲間發病。巫錫霖表示,巴金森病共分為五期,第一、二期(初期)最主要以顫抖、僵硬、動作緩慢等動作障礙表現,進入第三期(中期)後病人若病況控制不佳,空間感會逐漸變差,起步、轉彎、路較窄時,都可能行動不穩導致跌倒。需要透過各種運動、訓練步伐節奏或藉由調整藥物, 改善平衡感,增加穩定度,進而減少跌倒次數。「中期階段最大的困擾不一定在動作不順,有些是藥效開始減退。」巫錫霖分享,中期病人的藥物吸收率也容易下降,可能出現藥效時間變短、藥效延遲、或甚至藥物無效(Dose Failure)的狀況;還可能因為藥效波動,出現動作方面的併發症,如不自主地的異動症,或藥效減退時,病人會出現身體突然凍僵在原地、失去活動能力的斷電現象。若在獨自在外行動,不僅容易受到側目,安全上更是危險。巴金森病中期挑戰二|副作用嚴重不須忍耐 調整治療就能改善除了動作受限以及藥效減退等困境,也有不少中期巴金森病人受藥物副作用或是藥物反應的不穩定性所苦,甚至因此出現放棄用藥的念頭,巫錫霖說,面對以上類似狀況的病人,可透過紀錄吃藥時間、藥效時長、用藥反應等,回診時可以提供醫師當作參考,更利於調整用藥,尋找最適合的用藥策略。若藥效減退、波動或藥物副作用太強烈,影響病人行動能力或生活品質,就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巴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包含:●深腦刺激術(DBS)●經顱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神波刀、醫薩刀)(目前只核准震顫為主的巴金森症)巫錫霖表示,目前手術以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主,透過植入細長的電極導線,產生電流控制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藉以改善動作障礙症狀,減少高劑量藥物的副作用。但他補充,並不是所有巴金森病人都適合接受手術,需要接受醫師深入的評估,如非典型巴金森病、巴金森病合併失智或憂鬱症病人就不適合進行手術。巴金森病中期挑戰三|非動作障礙加重易輕忽 鼓勵代替責備助發現巫錫霖說,中期病人要另外留意非動作障礙症狀變嚴重,可能導致病程加速惡化的狀況,如情緒低落、便秘、失眠、惡夢、幻覺等,若認知功能下降還可能合併失智症。他建議可以透過寫日記,記下每日的症狀,並主動提出與醫師溝通,改善不適症狀。像是病人已合併失智症,就會減少影響認知功能的藥物;若便秘嚴重,可能影響藥物在腸道的吸收,則會開立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一人生病總會牽動整個家庭的心緒,巫錫霖分享,部分家屬會苛責病人不按時服藥、運動,導致疾病惡化,但他建議以鼓勵代替責罵,引導病人願意說出自己的感受。從醫30餘年,巫錫霖在診間常使用一口親切、幽默的台語與病人溝通,密切的醫病關係對疾病複雜度高的巴金森病中期病人非常關鍵,更有機會透過治療用藥將身體功能保留在病程早期的症狀表現,維持與同齡人無異的生活品質。專家小提醒|每月8號手指檢測,及早發現巴金森病,避免落入中晚期挑戰巫錫霖呼籲,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月可定期「動動手指」自我檢測巴金森病是否找上門,透過將右手伸直手指打開,食指與拇指輕碰25下,再換左手手指輕碰25下。如果有速度不同、停頓、打不開、動作變慢、開合大小改變的情形,請儘速至神經內科就診。(影片來源/台灣動作障礙學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推出《巴金森病88問》一書,收錄「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等社團中6000位巴友與家屬的真實提問,整理成最常見的88個困擾,由全台逾20位權威專家受訪、審訂,並經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協助審閱,期盼成為溫暖巴友家庭的支持資源。全書集結8大主題:疾病診斷、動作障礙、非動作障礙、生活起居、疾病治療、常見合併症、心理調適、照護資源等,提供給需要的民眾。📖免費閱讀>>>《巴金森病88問》【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4-07-08 失智.大腦健康
年過40歲後別再粗茶淡飯 當心肌肉流失導致失智症風險大增
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想要健康老化,一定要保有行動力,每天利用簡單的訓練,增強肌肉力量與質量,讓走路更穩不容易跌倒。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孟釗表示,過了40歲,肌肉質量平均每10年流失8%,如果忽視缺少肌肉造成的身體無力,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肌肉少 心臟病、骨鬆上門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的肌少症盛行率為7至10%,粗估近30萬人罹患肌少症。不過,超過一半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正在流失肌肉,誤以為是自然老化的現象。蔡孟釗說,年齡愈大、肌肉流失速度愈快,一旦罹患肌少症,跌倒機會就會增加,進而容易失能、臥床,甚至失智症找上門。蔡孟釗強調,肌少症於2016年被正式認定為疾病,許多國內外研究發現,肌少症與失智症相關。老年人的早期神經退化會從「肌力表現」開始,包括無法正常咀嚼或吞嚥、行動協調能力衰退、語言表達不流暢等,這些都是失智症的警訊症狀。連帶的,肌肉量不足時,可能導致心臟肌肉無力、骨質流失。均衡營養、肌力訓練都要有肌少症帶來的影響,不只增加跌倒機率,還有各種慢性病的危害。蔡孟釗提到,長輩如果行動有困難,容易憂鬱、斷絕社交,加速認知能力下降。以憂鬱情緒為例,當因肌肉活動量低,腦部受到的刺激就會減少,傳導快樂、幸福感的血清素也會降低,充滿負能量的感覺。肌少症可以及早預防,均衡營養、肌力訓練缺一不可。蔡孟釗建議,多攝取「好的營養」,每天均衡攝取五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堅果類、蔬菜類、水果類,摒除老人家就該「粗茶淡飯」的飲食控制觀念,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流失問題會更嚴重。運動方面,長者從事的運動大多是散步、健走,建議可進行肌力訓練、心肺功能訓練、平衡訓練。尤其,阻力訓練運動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況,可依個人體能輔以壺鈴、啞鈴或彈力帶等器材,刺激肌肉生長。肌少症5特徵1.走路緩慢:在平地行走時,也很緩慢無力。2.手部握力下降:提不動水壺倒水、打不開罐頭、擰不乾毛巾。3.無法上下樓梯:爬樓梯出現困難,腳步跨不開也抬不起來。4.反覆跌倒:近1年內,連續跌倒的狀況超過2次。5.體重減輕:沒有刻意減重,但6個月內體重下降5%。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5 醫聲.Podcast
🎧|三明治中年人是自殺最大族群!精神科醫分享3步驟拆彈
「職場上,不只要承擔來自高層的壓力、領導下屬的衝突。在家中,面對照顧長輩、青春期兒女的叛逆、妻子的抱怨,中年人是典型三明治族。」專家表示,中年男性通常都到最後一刻,或是老後才求助心理資源,建議透過覺察壓力源、紓壓、向外求助三步驟,儘早解除未爆彈。🎧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表示,自殺是國人第11位死因,去年每10萬人就有16.7人自殺,根據衛福部最新112年死因統計,自殺人數也創14年新高,達到3898人。「疫情是雙面刃,居家隔離讓家庭關係更緊密,具保護作用,但也是危險因子。」民眾因失去家人、染疫後遺症、經濟受困等,加劇憂鬱、焦慮等疾病,或發生家暴,惡化原先有問題的關係、身心狀態。其中45至64歲中壯年自殺人數1345人、佔35%,位居第一,再者是25至44歲青壯年1139人、29.2%。王仁邦說,青壯年、中壯年屬於勞動、經濟生產年紀,須面對職場、家庭的壓力,疫情導致通膨也加重負擔,男性又更不擅於傾訴、求助,且傾向採取致死率高的手段,因此男性自殺死亡率較女性高出1.9倍。老人則常因生理機能衰退、親朋好友去世、孤獨等,產生寂寞、悲哀、焦慮、緊張等情緒,是自殺死亡高危險群,但最新統計指出,老年人自殺人數不升反降,自殺率較去年減少近4%,是唯一下降的年齡層。王仁邦表示,主要歸功於長照資源完整、申請外籍看護資格放寬,疫情使子女回家、居家上班,減緩老人孤獨感,「研究顯示,日照中心、失智據點等地的團體活動有助於輕度憂鬱症,這也是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暫不納入老人的原因。」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上路至今已近一年,王仁邦表示,日前衛福部心理健康司搜集各學協會建議,擬定新一期方案,其中的討論包括了建議擴增年齡至經濟尚不穩定的44歲,另外也期盼能增加高危險群補助次數,盡量滿足民眾需求。至於如何自助?王仁邦說,民眾首先要覺察壓力,辨別各類情緒來源,並透過運動、旅遊、吃美食等自己喜歡的方式舒壓,若情況嚴重,也建議向信任的親友傾訴,甚至向專業人員求助,最重要的是放寬心,接受生命本就有起有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需太過嚴肅看待低潮。王仁邦小檔案現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兼任主治醫師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主治醫師學歷: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碩士與訪問醫師英國塔維史塔克家庭治療與精神分析訓練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博士、醫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周佩怡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周佩怡音訊錄製:許凱婷特別感謝: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4-07-05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母親白天不曾上床睡覺只為訓練自己一件事:不要輕易投降!
我的母親是很堅強的人,職業是家庭主婦,擁有非凡的執行力。我觀察同學的母親,常以奇怪的理由,例如沒睡好、感冒、不舒服、太累等等,白天就蜷縮躺在床上。我的母親一生除了晚上睡覺以外,白天不曾上床。我曾經問母親,為什麼白天不能碰床呢?!母親回我說:「這樣能訓練自己,不要輕易投降。」那時的我,不懂睡覺跟投降有什麼關係。靠毅力捱過棘手三陰性乳癌的病患我是個整形外科醫師,診所有乳房超音波,替隆乳病人追蹤檢查,有時會意外發現乳癌。印象最深的是,多年前一位媽媽一得知自己得了乳癌,立刻淚如雨下,哭著說她婚後不孕,好不容易作試管嬰兒技術,得了一個女娃,女娃可愛的像天使。她每天忙著顧娃娃,忽略了乳房硬塊。那時她的娃娃才剛入幼稚園,她希望我幫她介紹醫師,她只求活到小孩幼稚園畢業,她想看她的女娃穿漂亮的舞衣在台上表演。我轉介她到醫學中心。這位媽媽的乳癌細胞經染色體檢查是棘手的三陰性,無法作荷爾蒙或標靶治療,只能動手術,作化療及放射治療。這位媽媽很勇敢,她說任何能延命的方法她都願意忍受。治療過程中,她的白血球一度降至每微升800(正常應大於每微升4400)。口腔全是潰瘍,痛到連口水都吞不下去,只能往外流。有一次,她的血液培養出黴菌,醫師以為沒希望了,但這位媽媽求生意志很強,不肯閉眼睛認輸,堅持要活著。如此痛苦的抗癌過程,居然被她熬了過來,更稀奇的是術後追踪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她都安然通過。她最近告訴我,她的女娃要嫁人了。她說,一直希望女兒在人生重要場合有母親陪伴,沒想到自己竟然能活到看她穿白紗!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經常會面臨種種挑戰和困難,如果輕易投降,可能斷送自己甚至子女的幸福。守護家庭不讓步的堅強妻子我的一位同學從小家貧,父親是校車司機,但是家庭溫暖。同學努力讀書考上名校,她的丈夫是同班同學,成績優異。她的公公在外面另有妻小,丈夫認為童年幸福因為父親外遇被剝奪,所以個性內向憂鬱。二人結婚之後,共創事業,育有兩個讀國中的孩子。沒想到丈夫這時卻愛上秘書,要求太太接受雙妻生活。我的同學不肯,丈夫也不願放棄。有一天她的丈夫急性胃潰瘍出血,血色素只剩6g/dL(正常應是13g/dL以上),血壓下降,脈搏變快,醫師建議立即輸血,丈夫要求太太答應雙妻,他才願意治療。旁邊的我們很緊張,紛紛勸太太先同意,等保住性命,日後再好好規劃。太太卻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說:「我家的男人只能有一個妻子,如果你要兩個女人,你不值得使用捐血人寶貴的血。」我們這些旁人聽了她的決定,全部嚇壞了。幸而故事的結局是,醫師將胃潰瘍出血止住,丈夫沒輸血活了下來。小三領悟自己踢到鐵板,宣布投降走人。這對夫妻之後又生了一個小女兒,小女兒與哥哥相差16歲,如今一家和樂。母親說「不要輕易投降」時,我還年輕,不懂這句話的深意。人生一路走來,愈發覺得碰到困難或挫折,如能堅持下去,相信自己,朝著目標前進,即使短時間無法成功,只要努力不懈,不要放棄,終有一天能突破,走出困境,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
-
2024-07-0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我對偏鄉醫療的想法
【編者按】:本週只有兩篇文章,主題是「偏鄉醫療」,因有感於兩個月前三位醫師分享他們對這方面的奉獻而做出回應。一位本身已經全職在台東照顧病人十多年的癌症專科醫師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稱讚這三位來往奔波於都市大醫院與偏鄉小醫院的「候鳥醫師」,並分享一位生前來往奔波於美加與台東的宣教士安芳蓮醫師 (Dr. Florence On) 的感人故事。→想看本文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二十幾年前見證一個新成立醫學院的醫學生對偏鄉醫療所表現的愛心,並分享自己對公費醫學生教育與偏鄉醫療的看法。在我的行醫生涯裡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在台灣為「偏鄉醫療」做過什麼貢獻。我記得回國的最初三年(1998-2001)我在慈濟醫學院服務,當時我們曾經帶領一些醫學系學生隨著慈濟人醫會的醫師們到尖石鄉做「醫療服務」。因為當時慈濟醫學系還沒有畢業生,最高年級是五年級學生,我們隨團參加活動的有一年級到五年級醫學生,我沿路一直在思考我能夠在這趟到偏鄉的機會,讓這些還沒有真正照顧過病人的醫學生學到些什麼。記得當天我們到達尖石鄉時,許多民眾都還在教堂裡做禮拜,所以我們幾個人就到教堂裡參加他們的活動,而後我們才開始義診。我帶著幾位五年級學生看門診,想不到我看到的第一個病人就是剛剛在教堂裡唱聖歌時,紅光滿面歌聲宏亮的中年女性的原住民。但當她來看病時卻說了一大堆的症狀,嘴乾、舌燥、疲累、嗜睡、便祕,而一看她每天服用好幾種藥,都是抗憂鬱、焦慮、失眠的藥,但身體診察卻看不出有什麼器官有問題。我費了很多時間,對她解釋她目前所提到的許多症狀很可能都是他所服用的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我認為她其實還蠻健康的,不需要吃這些藥。她說,她過去看過的定期來這裡看診的內科醫師也都認為她沒有病,過去抽血也檢查不出有什麼器官出問題。於是我勸她把這些她不需要吃的藥停掉,也許她剛剛所告訴我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但這種藥不能一下子都停掉,所以我就由哪一種藥先慢慢減少,而後再減少第二種,而後再減少第三種。與我一起參加「義診」的五年級醫學生也幫忙我把這些減藥的方式寫得一清二楚給她做參考。想不到她最後問我的話竟然是:「那你今天要給我開什麼藥?」言下之意,我看了半天竟然沒有幫她看出是什麼病,要吃什麼藥。我一時為之氣結,而這位五年級學生也很感慨地説,我們要如何改變病人的就醫態度實在是太困難了。接著我帶著幾位低年級醫學生去做家庭訪視,我們去看了一位摩托車車禍造成脊髓受傷而雙腿癱瘓的年輕男性病人。他告訴我們他如何與傷殘奮鬥的故事以及心內對家人感到的歉疚令人同情。他對我們勸他所做的復健工作,也以非常正向的態度接受自己的傷殘,讓我們深受感動。在回程的車上幾位低年級的醫學生都十分興奮地說我們這種醫療服務很有意義,想不到幾位五年級的學長竟然冒出一句話:「老師我們這種稱之為『醫療服務』的訪視,對這種在偏鄉的病人,我們一群人一年來看他們一、兩次,真的有幫忙嗎?與其說是『服務』,我倒認為這是『擾民』!」我覺得這幾位學長姐的話不無道理,看著一群學弟妹的失望眼神,我也一時不知如何以對。我告訴這些學生,只要看到這些鄉民對這些醫師群的熱烈歡迎,我深信慈濟人醫會行之有年的醫療服務絕不是我們今天要求讓醫學生隨隊參加的「一年一度」。但我希望這些高年級的同學可以認真地想想,真的要幫忙「偏鄉醫療」,我們醫學生可以怎麼做。想不到幾個月之後,有三位當天參加尖石鄉醫療服務的醫學系五年級學生前來與我分享他們想幫忙偏鄉的計畫。他們說他們想要「認養」一個村,事實上他們已經選好了離花蓮市不是太遠的「水璉鄉」。這地方的人民大多數為原住民,他們沒有醫院或診所,都是等到生了大病,才往花蓮送。他們說,如果我們醫學生能與這裡的村民商量,週末讓我們高年級已經接受臨床訓練的四、五年級的學長週末來對社區老年人做一些身體診察的工作,量血壓、脈搏、聽診,發現有問題的可以幫忙他們安排到花蓮市慈濟醫院看門診,而低年級的學弟妹可以幫忙當地學童補習功課,以及陪伴村里的的獨居老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就這樣子他們成立了一個「社區健康服務隊」簡稱之「社健隊」(笑稱之「射箭隊」)。記得當時任教於慈濟醫學院公共衛生的內人就做了這社團的指導老師,而我們有時也在週末到水璉鄉看他們。透過學生們的愛心與熱情,我們才領悟到偏鄉的問題,不是只有生病給藥而已,更重要的是真心關懷各年齡層的全方位照顧,我們從醫學生學到了只要你有心,關心偏鄉並不是只局限於醫藥,各個年齡層的生活教育都很重要,培養社區正確的衛生習慣、了解醫學常識以及早期診斷治療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回國後有機會在教育部醫教會服務了十年,參與多項醫學教育政策與執行,但卻因為公費醫學生的問題最主要都是衛福部醫事司掌管,醫教會都無從介入。記得我曾經在一次衛福部(當時還稱之「衛生署」)與教育部對公費生的偏鄉醫療服務辦法的會議裡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將公費醫學生的教育有個全國性的整合,不管在哪個醫學院就讀,這些公費醫學生每年暑假期間都能有一段時間在不同的山明水秀的山地偏鄉舉辦共識營,邀請一些可敬的長年貢獻於偏鄉的「醫療奉獻獎得主」來與學員分享他們所做的工作與他們對偏鄉醫療的看法,並且他們也可以邀請開會地點的當地偏鄉居民與醫學生分享他們的文化以及他們對醫療的需要與看法。我相信偏鄉醫療需要進一步瞭解居民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樣的幫忙,他們對於西方醫療、中藥或他們祖傳秘方的看法。同時這種讓全國各校公費醫學生的定期聚會,讓他們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鼓勵切磋,培育愛心,也會促進各校公費生的醫學教育更加融會貫通,幫忙全面提升偏鄉醫療的品質。記得我當時談這些想法時,還收到讓我感到鼓勵的回應,然而我卻始終沒有看到這建議的落實。非常高興最近三位有心人在「醫病平台」分享他們對「偏鄉醫療」所做的努力,以及邀請到在台東服務多年的劉漢鼎醫師的好文章。劉醫師文中所提到的「安芳蓮醫師」,更使我追憶過去透過同事方麗華藥師的介紹,直接從安醫師所得到的諸多人生啟示,使我熱淚盈眶、不能自已。延伸閱讀:2024/7/1 守護偏鄉醫療的候鳥醫師2024/4/27 我的偏鄉醫療嘗試2024/4/25 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2024/4/23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
2024-07-03 醫療.泌尿腎臟
50歲阿湯哥力不從心 原來更年期作怪
50歲阿湯哥,近一年在床上愈來愈力不從心,老婆臉愈來愈臭,每晚早早睡覺,隔天依然工作疲勞,還破天荒地一直出包。這一切現象彷彿宣告阿湯哥正步入中年危機,直到在網路上搜尋到「男性更年期」關鍵字,他立即到泌尿科求診,想知道是不是真的因為荷爾蒙變化,才導致現在的自己處處碰壁。男性荷爾蒙睪固酮 過40歲濃度逐年遞減女性可以從月經周期的改變,得知自己即將進入更年期,也可以用停經做為分辨的確切信號;男性也有更年期,但是症狀不明顯,或會因性功能障礙而羞於求診,更常被認為單純只是其他慢性病、憂鬱情緒、老化問題或生活習慣不佳所致,延後診斷與治療時間。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主要由男性睪丸及腎上腺製造,過了40歲,濃度會以每年 1-2 %速率逐漸下降,40到55歲是男性更年期的好發期。當體內的睪固酮過低,容易引發許多身心變化與障礙,從骨骼肌肉、代謝肥胖、活力睡眠,到男子漢最重視的性功能等。男性更年期如何定義有更年期症狀並不完全等於睪固酮不足。當血液檢查出睪固酮不足,加上明顯的症狀,才是醫界定義上的「男性更年期」。另外,脂肪會抑制荷爾蒙的合成,因此肥胖或代謝症候群較易造成睪固酮不足,而睪固酮不足會讓男人沒有活力、不想運動,更進一步加重肥胖和代謝症候群。要打破惡性循環,首要就是經由生活型態和飲食運動來改善,設法維持肌肉量、降低慢性病風險,更是防止身體老化及影響心理健康。對於睪固酮低下的病人,補充睪固酮是可行的方式,透過肌肉注射、鼻噴劑或外用擦劑凝膠等方法,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但要特別提醒,對於某些特定疾病或預期還想生小孩的男性不建議使用,治療前還是應充分與醫師溝通討論禁忌症與適應症。
-
2024-06-30 失智.大腦健康
醫認證「5個好習慣」延緩腦力退化、預防失智,聊天也有用!
忘東忘西、經常失憶、容易迷路,甚至出現詞不達意、無法自理生活,這些都是失智症常見的症狀。相信大家都不希望這樣的病症發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雖然目前失智症無法治癒,但仍可以透過強化腦力、避免危險因子,來及早預防並延緩失智症的發生! 預防失智 強化記憶五大招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分享五大招預防失智的好方法:1、持續學習新事物:第一個方法就是要「不停學習新事物」!持續學習及接觸新東西,能讓腦細胞不斷更新活化,刺激大腦的功能與創造力。像是閱讀書籍、參加課程、繪畫、寫作及烹飪等,這些都可以幫助訓練腦細胞,所以說「活到老,學到老」也是有它的道理在的。 2、維持運動好習慣:運動可不只對骨骼關節健康有幫助,運動時大腦、脊髓、肢體等身體神經系統會協同合作,能夠幫助強化及活絡大腦,同時提升記憶、語言與學習的效率。除此之外,運動也有助於強化心血管功能、鍛鍊平衡及協調性,還有穩定情緒的作用。 3、飲食均衡攝取:人體新陳代謝的機制,可以幫助清除廢物、更新修復細胞,而均衡攝取營養是維持健康機能的基本守則。除了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外,建議也要增加深綠色蔬果、全榖雜糧類、優質油脂的比例等抗氧化食物,減少發炎反應,幫助保護大腦細胞。 4、參與社交活動:參與社交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增加社會互動、人際交流的機會,也是學習新知的好方法。尤其是在互動聊天時,常會需要專注傾聽,同時回想記憶並組織對話,對提升大腦感知能力有相當幫助。所以不妨多多走出家門,多多和朋友出去交流活動! 5、避免傷害腦部因子:容易造成腦部傷害的因子包含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抽菸喝酒、憂鬱負面情緒等,這些都可能造成大腦區域的海馬迴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因此,一定要讓自己盡量遠離這些危險因子,才能夠有效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延伸閱讀: ·醫條列「10跡象」都是失智徵兆,不是老化! 突然忘記某事但想不起來中了 ·老婦忘東忘西家人以為失智,檢查竟是憂鬱症! 醫揭「9症狀中這2項」機率大增 
-
2024-06-30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當爸媽拒絕請外勞…不要忘記這些重要協助
「陳先生早,太太怎麼沒來?」病人還沒入座,我已開始發問。「不好意思,你剛剛問我什麼?麻煩再說一次。」有些耳背的陳先生緩緩坐下後,要我重複問題。原來,總是連袂就診的妻子,因為跌倒髖骨骨折,正在住院。我費了一番工夫,才讓掏出兩張健保卡的陳先生了解,住院病人的例行門診必須延後,否則健保不給付,這次只能拿自己的藥。好不容易結束第一個話題,我接著關心這對互相照顧的老夫妻,如何應付這次意外。我和病人的對話,旋即陷入另一個泥淖。因為照護妻子陷入憂鬱的陳先生,一問三不知,讓我不得不對著他提高聲量叫喊,「一定要叫你兒子回來幫忙!」目送老人家離開診間時痀僂的背影,我對著護理師嘆了一口氣,「早就懷疑他不單是憂鬱,同時有失智,只是老婆的巴金森氏病越來越嚴重,不知道要叫誰帶去大醫院作詳細檢查。這下可好了,醫院遇到這樣的家屬,一定很頭大!」所幸,兒子在下一次門診出現了,同時表明接下來由他在家照顧父母,我喜形於色,趕緊再寫一次轉診單,請他帶爸爸去完成失智評估,「半年前寫過,最後不了了之,這回有你幫忙,真是太好了!」小陳先生花了點時間,讓一團亂的老家重回軌道,可橫在他眼前,卻有無窮的考驗。首先,他必須耗費難以估計的時間與精力,來回應父母的各種生活需求。「他們又各有各的堅持,不肯全然放手,搞得我很累,口氣難免不好!」某次回診,當我問起回家生活適應如何時,他忍不住抱怨。再者,小陳先生原本打算趁著疫情被公司資遣,利用空檔幫父母把事情搞定,盡快重回職場。眼看雙親垂垂老矣,狀況又層出不窮,實在放不下,「又不能不顧荷包……」,兒子嘆了一口氣。他曾和哥哥盤算過,「如果我出去工作,兩兄弟就負擔得起外勞的開銷,讓頭腦清楚的媽媽來指揮外勞」,可惜,陳太太不能接受家裡多了個陌生女子,「她認為爸爸從年輕就不守規矩,喜歡搞七捻三,一定會惹麻煩。」「所以,我應該還會繼續留在家,當台勞。雖然媽媽和哥哥說要補貼我生活費,還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在家工作的差事……」小陳先生疲累又迷惘的心情,全都寫在臉上。「雖然家裡有你,千萬不要放棄使用長照服務,打過1966吧?」「還不太熟練……對了,我媽在外人面前很逞強,我覺得第一次評估時,她的需要照顧等級被低估了。」小陳先生咕噥著。「有本書很適合你」,我突然想起一本叫做《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翻譯書,小陳先生簡直是作者翻版。一位長年在東京工作,年過半百的上班族,為了年邁的父母,回到鄉下老家共同生活,想不到連住在附近的阿姨姨丈,一起納入照顧行列。她以舉重若輕的筆法,寫下帶著四個老人跟醫院、各種長照機構、銀行、以及地方政府機關打交道的經過,「你不妨參考她的心法,在下次長照等級評估前,預先做點功課,讓母親得到適合的等級與照顧。」
-
2024-06-29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王麗月醫師揪心陪伴失智父,領悟「這件事」後更能體諒病人!
母親早逝、由父親扶養長大的新店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麗月,雖然父親有心臟病、攝護腺肥大等疾病,生活仍可以自理,又因住在同一社區,她在照顧上並沒有太大問題,直到父親出現失智症狀,才讓身為醫師的她意識到,「看病不只是開藥而已,包含病人看診的交通、居家照護等都需注意,以同理心為病人全方位思考」。老父裝著假牙卻在找假牙「過去父親雖有些慢性病,但只要幫他叫好計程車,還是能自行到醫院看診。」王麗月說,沒想到,2019年疫情爆發前後,他開始忘東忘西,找不到假牙最後發現是在自己嘴裡,脾氣變暴躁,有時走著走著會有差點往後倒的狀況,就醫診斷罹患了失智症,從此,在照顧父親上,兄弟姊妹們特別空出更多的時間參與陪伴。王麗月眼泛淚光述說著,父親發病前,每年孩子寒暑假期間,她都會帶著父親一起全家出國旅遊,到世界各地去看看不同的風景,那時候是最幸福的時光;父親發病後,也讓她格外珍惜與父親的相處機會,現在每周六無門診期間,會帶著父親去看診,也陪著父親一起散步。心臟退化卻無病識感「近年父親的心臟慢慢退化,走路容易喘,曾經兩次119送急診,發現有心律不整,又因為失智較無病識感,讓家人很擔心。」王麗月發現因為疾病關係,父親飲食要格外注意,不可吃高鉀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因此她常煮餐食給父親吃。王麗月有一個姊姊、兩個弟弟,在父親病情惡化後,大家開始輪流照顧。但她的公婆也有心血管疾病,加上患有失智症、憂鬱症的阿姨及姨丈都需要照顧,她一起照顧五名長輩。不過,她樂觀且正向看待,笑稱「以前買菜還要分批煮,如今一次煮一大鍋分給被照顧的長輩,更加方便也是好事」。長照2.0助分擔照護王麗月不忍將父親送去日照中心照護,後來發現政府推出的長照2.0有多項服務,可協助面臨的照顧困境,因此她申請使用,也算是幫忙分擔照護上的辛苦。現在她看診時,更能以同理心為病患設身處地著想,都會跟有需要的病患提起政府的資源。「從父親身上學到很多。」王麗月心有所感地說,以前看診就是指出症狀、開藥就好,現在看診都會跟病患主動說明,面對有些病患擔心申請過程繁瑣,她也可以家屬的身分耐心地跟病患解釋。盼政府強化銀髮機構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以後長者會愈來愈多,王麗月認為,政府在一些銀髮機構及相關活動還可以做更多,讓長者更受照顧,例如社區的電子產品教學班、才藝班等,尤其很多獨居老人若沒有事情做,失智會更嚴重,而下一代要承受這些照顧責任也很辛苦。王麗月有好多角色,不僅是醫師,也為人女兒、人妻、人母(兩個兒子),感嘆現在除了照顧好父親,真的就是要把握當下,「也跟家人說要找時間多陪陪父親、爺爺」,與家人更珍惜相處的時光。王麗月新店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父親●罹患疾病:心臟病、失智症、攝護腺肥大●發病時間:2019年85歲時失智、慢性病惡化●症狀:心律不整、記憶力衰退●治療:門診追蹤用藥、心導管手術、進出加護病房三次等●陪病心得:更懂得以同理心深入看診,不只是要把病患病治好,更要全方位照護。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避開精神困擾的陷阱:腦盲no、腦明yes
【編者按】:本週有不同主題的三篇文章。一位長年關懷病人,對醫療工作熟悉的牧師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的蘭大弼醫生在1995年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110週年時,告誡台灣醫師的一句話「醫生,請多看我一眼!」來抒發他對醫師的建議:醫師的關懷眼神對不安的病人是無可取代的。→想看本文一位中生代內科醫師以自己與病人、家屬的互動遭遇到挫折的兩個案例,體驗到隨著疾病的進展,臨床症狀的多樣性,對病人、家屬、醫師及其團隊的耐性都是一大考驗,而深深領會到醫病關係需要多一點時間、耐心來經營,醫療行為才能在醫病互信下順利進行。→想看本文一位長年關心社會大眾心理健康的精神科大師分享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幫忙病人應對人生大小考驗,及時善用定靜的腦—精神功夫,穩住陣腳,發揮頭腦思考、判斷能力,逐步構建人生的轉折方向,並進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療瘉的保養頭腦功夫、創造維持「腦明」的一種自我療瘉的方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眼看我們周遭的親戚、朋友、同事,各個嘻嘻哈哈,好像人生就這麼的灑脫。不過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每兩年一次的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的精神健壯度調查,卻仍然發現有20~30%左右的人,忍受著種種的精神困擾:不是常常覺得身心不舒服(焦慮、憂鬱、失眠等),就是心理不安全、或者自我的人生失去了意義,也有感到家庭無溫暖的。更有25%的人正處在孤寂的生活中。這正是我常常擔心的,在看似歡樂的生活場景中,我們台灣社會精神生活的冰山現象。懂得自我關心的朋友,就會鼓起勇氣或者會知道自己要找精神科專業醫師來做諮詢、診斷或治療。在精神科門診,常見的案例,不論男女老少,忍受種種精神(生活困境相關的情緒、行為、思考和睡眠、胃口、體力等生命的動力)的困擾,都會在俗事煩心的磨難中失去生命的意義。例如一位退休的先生,長期為兒女的婚姻不順整天困擾,又得協助忙於工作兒女照顧孫子,與太太不時意見不合而易惱怒。退休生活的期待完成落空,不只失眠,也得常跑醫院做種種身體不舒服的檢查,失去人生意義。另有正準備把一生苦心經營的事業交接專業經理人,但是時間多了和太太相處卻出了種種的困擾,不知道怎麼欣賞那美麗的風景,感到挫折,且夫婦感情發生困擾,失去人生意義。也有整天忙於事業的經理人,困擾於被老闆無止盡地年年增加業務量、年年增加推銷的客戶數而身心俱疲,家庭兒女之情、夫妻之樂,離他那麼遠,人生何用。另有,大學生、高中生因為精神不集中、總是睡眠不夠,課業表現不如預期,父母不諒解,再加上男女朋友的困擾,而造成人生意義貧乏,生不如死的精神狀態。在此人生場景,若生活周遭又沒有人能夠予以關心與鼓勵,就會落入孤軍奮戰的人生孤寂狀態,在每天的人生苦戰中,發生精神負性發展的惡性循環。最後,就可能促發精神疾病的發生,也可能在不定時的、不定地點的生活環境中,偶爾就有我們政府用心經營的社會安全網的破洞出來,發現一些讓我們心痛的、干擾社會安寧的事件,而呈現了我們社會不可預期的冰山效應,這真是值得重視的社會議題。就精神病理分析而言:精神困擾的基本病理在於「腦盲」,亦即「不認識腦力的功能、不知道頭腦的保養、失去應對人生挑戰的充沛腦力」。事實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精神困擾,都能對人生的不如意,妥善的處理,因而人生照樣可以是日日為好日,擁有平常幸福的人生。然而,上述那退休病人,失眠、忙於應付兒女婚姻難題和孫子照顧、與太太緊張易怒的個案。他生性性急、做事講究效率,他並不自覺有此個性特質,當然就不能認識那是他「頭腦的反應特性」。他持續急急、勞碌地煩惱兒女婚姻爭議,不知這煩惱正是「製造腦的負荷與壓力反應」,產生過高的焦慮情緒、失去那份有效思考、判斷所需的安定與沈著,腦能力已經無法「寧靜致遠」的思考,也無法盤算有效行動。處在不安、焦慮狀態,那是一種病理性(非常態)的「腦功能的精神狀態」,是腦生理上的一個高度警覺, 病人也不自知、不能察覺那個過度高張的「腦警覺」(arousal)狀態 。這種狀態是一種全身總動員的狀況,是腦功能所造成的一種病理性的精神功能狀態:在身體上,會同時引發自律神經系統功能的障礙,因而為連帶發生種種身體的不舒服,例如失眠、呼吸的緊迫感、心跳快、胸悶、腸胃不適、身體冷熱不舒。處在高度警覺狀況的他,會進一步對身體的不舒服感到焦慮不安,因此生活上的困擾就形成「身體不舒服與心理擔心」的惡性循環,這正是日常生活中,每日精神發展的負性循環的開端。此外,這種高度警覺狀態的腦—精神功能狀況,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範圍裡面,包括身體的不舒服,兒女的婚姻問題,孫子的照顧問題。也就是病人把所有的「精神能量」集中在這些焦點問題上。這種精神能量的集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範圍,會促使腦結構的變化,建立一個生生不息的煩惱、擔心、焦慮的神經迴路,這相當於生活上為佛家所說的執念太強,也是基督教義中,無法把生命交給上帝、走上帝的路的情況。在這種精神狀態下,相應地限縮他原來優良、有彈性的腦—精神功能水準,使他失去了原來變通的腦力、失去了靱性、耐性與幽默感。他易怒、對事事看不順眼,夫妻之間的關係產生緊張的氣氛,對兒女也顯得不耐煩。在社交上也不想出去了,他沒辦法尋求他人的參考意見,生活型態與生活感受越形孤寂,值得重視的是,在精神上感受孤寂生活的時候,腦功能就越來越惡化,越來越充滿負面情緒,越來越失去有效理性思考的能力。人生就觸發了一切很寥然的感受,終至,產生要結束生命的念頭。總之,就精神病理分析而言,精神困擾的基本病理在於「腦盲」,當事者盲目於腦在人生面對種種不如意事情的角色與功能。他不知道什麼是「腦」,不知道腦的功能就是處理人生大小事的「情緒、行為、思考和生命驅動力」的精神功能。因此,他不能善加利用精神功能在日常不如意事情的處理上,他除了不認識腦力的功能,也不知道頭腦的保養,因而腦力一直耗損,精神能量一直減低,頭腦處理日常生活大小事所需要應用的神經生理訊息,越來越偏差,失去應對人生大小事所需要的充沛腦力。 在腦力不充沛的情況下,他的人際關係,他應對生活環境的種種事情的能力,就每況愈下,形成孤寂狀態,孤軍奮戰,在生活失序與失能的情況下,就會折損人生的意義,而致一病不起。就精神樂活的觀點而言:人生平安、幸福和意義衍生於「腦明」,亦即「懂得腦力的功能、日常生活就要保養頭腦、天天腦力充沛,能有效應對、跨越人生的種種挑戰,走出光明亮麗的人生新方向。」下面是一個常見的、追求「腦明」的案例。一位年近70的長者,陪著大病初癒的太太來門診做常規追蹤診療。在太太完成看診,離開診間以後,他近似羞怯的訴說:「我不只不好入眠,每天還得和那內在火山快噴發的情緒搏鬥!」聽了,真令人動容。他確實能以開放的態度來審視自己當下腦力不足的生活狀況。他敞開心,在腦力不足的邊緣狀態,敍說人生的驕傲與無奈,他找醫師傾訴,他不孤寂。身體健壯的他,從企業主管退休後和太太平安過日子,兒女均有優異成就,且均在國外成家立業,言談間頗能展現他人生成就之氣勢。近一年來,太太時常抱怨身體不舒,不只緊湊地到醫院做各種身體健康的檢查,也常抱怨睡覺睡不好,而且變得不好相處,一直訴苦她的人生沒有意義。太太在身體檢查顯示沒有什麼身體相關的疾病,在內科醫師的建議下,他就陪同太太來精神科門診就診,醫治她的憂鬱症。他因此很清楚腦功能的障礙,會引發憂鬱症,而且是需要藥物的治療,他更知道引發憂鬱的腦功能障礙,會有種種不恰當的情緒感受、思考的偏差以及行為上的失能,更有身體上的種種不舒服。他豐富的腦科學與精神功能知識使他照顧有病的太太之後,有豐富的腦科學的生活常識。雖然太太憂鬱症治癒了,但是身為照顧太太的他,卻一直「不好入眠,每天動不動就要發怒」。內心有一股蠢蠢欲動的怨氣,怨嘆子女有成,卻不在身邊。怨三餐要自己下廚準備。看到台灣社會政治的吵鬧更覺生氣,社會應有的禮義廉恥,不見了,令他失望。他訴說這股源源不絕的內在怨氣,明確展露他在腦力不足狀態下,精神功能的負面情緒和負面思考傾向。在敍說他這精神困擾的過程中,他能清楚他已失去腦力的水準(「腦明」的重要成分),在敘述的過程中一直想追尋保養頭腦的方法,不只期待助眠藥物治療,也希望能夠用什麼日常生活中自我療瘉的方法,找回原來情緒穩定的腦功能,能夠不亂發脾氣,期盼能夠有安定、安靜的情緒,重尋他應對三餐、應對那份對社會的擔心與不滿的負面精神能量。他在精神醫療過程中,除了有效應用助眠劑恢復常態而足夠的睡眠,也逐步回復他規律生活型態、使每日醒來感受精神飽滿,熟悉每天行程中操練「求定得靜」的腦—精神功能的身心放鬆方法,保存腦的實力,不再於日常生活中慌慌張張的濫用腦力,他也開始,不時與他人互動、岀外活動,不故步自封。除了關心太太的健康和一起出外活動以外,也能與親戚有所互動、偶爾聚會共餐,並且開始和過去好同事以line互相聊聊、敍說自己人生努力的場景,也多少關心老朋友的生活近況。他也豁達地看待,兒女的人生發展,有他們的人生道路,自己和太太要好好過日子才是真章。他逐日地恢復他的生理驅動力,吃得飽、睡得好、有好體力,找到精神上的那一股幽默和樂趣,享有美好的日子。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他對腦-精神功能的了解,為了避開他所處生活環境的挑戰,所可能產生的精神困擾的陷阱,實踐了保養頭腦、充沛腦力的步驟,建立一個累增精神健壯度的生活方式。他獲得了「腦明」的精神生活狀態。總之,這個案例的醫療過程,清楚地顯示「腦明」的功夫,這種「腦明」的功夫不限於使用人的年齡層,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必要學習的功夫。應對人生不如意事,並不只是出現在哪一個人身上,幾乎每一個人一輩子都有可能出現,所以也可以說這種「腦明」的功課,每一個人都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學習、多加操練。這種「腦明」的功夫,讓瀕臨精神困擾的人,成功避開那精神困擾的陷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人生功課,要去完成。有不少人就因此陷入精神困擾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腦的精神功能,不懂得保養頭腦,不懂得維持充沛的腦力,一直在濫用腦力,而不懂得善用腦力來處理人生的功課與挑戰。因此,無法避開精神困擾的陷阱。 這個臨床的個案,顯示我們在人生接受挑戰,而有輕度精神困擾的狀況下,如何能夠根據我們對頭腦的了解,了解腦力在現實中,應對人生大小事時的有限性,進而對腦-精神功能能明確的的掌握,能夠及時善用定靜的腦—精神功夫,穩住陣腳,即時充沛腦力,然後發揮我們頭腦銳利的思考、判斷能力,逐步構建人生的轉折方向,必要的時候,在精神科醫生的處方下,接受精神藥物治療。然後,用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療瘉的保養頭腦功夫、充沛那已是虛弱邊緣的腦力,逐步使腦力維持在充沛狀態。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如何創造、如何維持「腦明」的一種自我療瘉的方法。 知道如何培養「腦明」,就能夠有長足的「腦明」的腦—精神功能狀態。就有足夠充沛的腦力,就可以發展「轉一個方向看人生」的精神能量,跨越現實生活的挑戰,而進入一種新的人生方向,創造新的人生格局。所以說,要避開精神困擾的陷阱,必須要有「腦明」,而相反的,「腦盲」就會逐步引導一個人,走入精神困擾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延伸閱讀:2024/6/24 醫生,請多看看我2024/6/26 遭遇不信任的醫病關係的心路歷程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8 醫療.精神.身心
不只是一種內心感受 哈佛研究稱長期孤獨可能會增加中風風險
對於許多人來說,孤獨可能只是一種心態,不過一項刊登在《刺胳針》(The Lancet)旗下期刊《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表明,孤獨可能是攸關生死的問題。在該報告中,哈佛研究團隊檢查了2006年至2018年間超過12000名50歲以上人群的孤獨評定量表結果,顯示自稱長期孤獨的年長者比那些在孤獨感量表上一直得分較低的年長者中風的風險高出56%。換言之,長期孤獨可能會顯著增加年長者中風的風險。為何孤獨感有害健康?孤獨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過往的研究已將孤獨和孤立與年輕人的睡眠問題、發炎和其他症狀聯繫起來,並與年長者的壽命縮短、失眠、憂鬱和其他症狀聯繫起來。對於所有年齡層的人來說,孤獨和社會孤立可能與心臟病、失智症、糖尿病、成癮、自殘和自殺的較高風險有關。該研究主要作者Yenee Soh博士在新聞稿中指出,「孤獨越來越被認為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們的研究結果進一步凸顯了其中的原因。特別是當長期經歷時,我們的研究表明孤獨可能在中風發病率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中風已經是全世界長期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你是獨處還是覺得孤獨?獨處並不一定意味著你會感到孤單。獨處是指身邊沒有很多人,而孤單則是一種無論周圍有多少人,都可能感受到的孤獨感。研究發現的中風風險增加與後者有關。未參與研究的專家指出,鑑於孤獨是一種高度主觀的經歷,尋求幫助來解決並干預個人特定的需求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或不願意承認感到孤獨,自行填寫評估孤獨感的問卷可能有助於在照護環境中識別並承認自己感到孤獨。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研究是觀察性的,這意味著它不能說孤獨感是中風的直接原因,而只是它們之間存在相關性。可能的解釋是,感到孤獨的人可能有共同的人口統計因素或健康特徵,這也使他們更容易中風。另外,研究結果僅限於中老年人,可能無法推廣到年輕人。【資料來源】.Chronic loneliness may increase stroke risk among older adults.Loneliness After 50 Tied to Higher Stroke Risk.This non-medical intervention may reduce your stroke risk
-
2024-06-27 焦點.健康知識+
洗碗一定要沖乾淨!醫曝「洗碗精殘留恐危及腸道健康」,避免清潔劑殘留8方法
當碗盤杯子髒了、油了,我們通常都會用洗碗精清洗,因為可以洗得很乾淨。但你有沒有想過,用洗碗清洗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危害?如果沒有徹底將洗碗精沖乾淨,是否會影響健康?對此,鄭泓志醫師在粉專《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發文提醒,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許多添加劑和化學物質,都可能破壞這些組織屏障的功能;他傳授避免洗碗精殘留的8種方法,讓你遠離疾病維護健康。什麼是腸胃道上皮組織?我們人體的腸胃道內層,覆蓋著一層由上皮細胞緊密排列而成的屏障,它負責控制外來物質進入人體內部環境。這層屏障就像我們身體的防護罩,阻擋有害物質的入侵。類似的保護層也存在於皮膚和肺部等部位。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許多添加劑和化學物質,都可能破壞這些組織屏障的功能。一旦這些屏障出現缺陷,就可能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食物過敏、腸胃發炎、糖尿病、肥胖、肝硬化、多發性硬化症、自閉症、憂鬱症和阿茲海默症等。洗碗精殘留可能危及腸道健康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分享一篇瑞士蘇黎世大學附屬機構「瑞士過敏與哮喘研究所」的一篇研究,關於洗碗機裡的洗滌劑化學物,如果沒有清潔乾淨,對腸胃道上皮組織會有什麼影響《Gut epithelial barrier damage caused by dishwasher detergents and rinse aids》。研究指出,乙醇乙氧基酸酯(alcohol ethoxylates)是引起強烈毒性反應和破壞腸胃道上皮組織屏障的主要化學物質。如果殘留在餐具上被吃進身體裡,可能會危及腸胃道健康。為了模擬餐具上可能殘留的洗碗精濃度,研究人員對乙醇乙氧基酸酯這種化學物質進行了稀釋測試,稀釋度從1:10000到1:40000不等。在模擬高劑量的化學物質下,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會直接破壞腸胃道中的表皮細胞組織,而低劑量下則使腸道上皮細胞屏障崩解,導致身體一系列的發炎反應。研究人員進一步觀察到,一旦上皮細胞受損,身體就會啟動發炎反應的相關基因表現和細胞內部訊號傳遞,引發大規模的細胞死亡程序。這說明即使是微量殘留的洗滌劑化學物質,也有可能對腸道健康造成嚴重危害,誘發發炎反應和細胞大量死亡。避免洗碗精殘留的8種方法研究人員警告,如果腸道上皮組織屏障長期反覆受到這種化學物質的破壞,將加劇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這邊建議在洗碗時做到以下8點,即可完全去除洗碗精殘留。1.多次沖洗:在洗碗後,應反覆用清水沖洗數次,確保將所有洗碗精的泡沫和殘留物都完全沖掉。2.使用洗碗刷或菜瓜布:可以使用軟毛刷、海綿或菜瓜布幫助去除頑固的洗碗精殘留物,刷洗時稍微用力一些。3.浸泡溫水:把洗好的碗盤浸入溫水中約5~10分鐘,溫水有助於溶解和去除殘留的洗碗精。4.檢查有無殘留氣味:碗盤晾乾後,可以靠近嗅一嗅,如果有洗碗精的化學味道,表示還有殘留物需要重新清洗。5.選用環保洗碗精:市面上有環保型、無磷無毒的洗碗精產品,殘留量較低,對健康影響較小,可考慮改用。6.增加清洗循環:若使用洗碗機洗滌餐具,可在最後一個循環後,再多加一個清洗循環,徹底沖淨殘留物。7.最後人工清洗:洗碗機清洗後,再用清水人工清洗一次,確保殘留物全部清除。8.定期清洗洗碗機:洗碗機內也可能累積殘留物,定期使用專用清潔劑徹底清洗。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無害的小事,累積下來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洗碗精對腸胃道健康的危害看似微不足道,但長期積累和反覆暴露的影響卻是難以忽視的。我們應該提高警惕,養成細心謹慎的習慣,徹底清除碗盤上的洗碗精殘留,保護好身體的這道防線,才能遠離疾病維護身體的健康!延伸閱讀:.讓刀叉變得清潔又閃亮如新 專家授一招快速有效的洗碗機訣竅.為什麼碗盤愈洗愈油?海綿太久不換就是一大問題!快速洗碗6技巧.你也用熱水洗油膩鍋子?專家告訴你可能產生的另一問題
-
2024-06-26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父母相繼病倒臥床 妻累出身心症候群!陳思銘:最怕長照成為輪迴
「當醫師的,一旦有家人生病都會指望你。」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思銘娓娓地道出,在父母親長期臥床的那段期間,漫長的照顧歲月裡,「我的老婆最辛苦」,一度出現身心症狀,必須就醫治療改善。醫師父親糖尿病纏身許多家庭的長輩生病照顧責任,多落在媳婦、女兒身上,就可能成為「夾心餅乾」,上有老的下有小的必須照顧,往往心理負擔大,也影響身體健康。陳思銘提醒民眾,年輕時應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品質。陳思銘的父親陳庵君是婦產科權威,是「台灣婦產科的播種者」,但晚年深受家族遺傳糖尿病所苦,陸續出現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併發症,還要洗腎。每次就醫都領很多藥,直到一位具護理專業的阿姨檢視父親的用藥,發現有重複用藥狀況,從此只讓父親在感染科就醫進行疾病整合,吃的藥才從10餘顆減到5顆左右。腎病變一周洗腎三次「父親的血糖控制不好,逐漸產生視網膜增生,看不太清楚。」陳思銘安排就醫事宜,但即便他的父親是醫師,在身體出狀況時,也和一般患者一樣會說控制得很好,以為視力問題是血壓高引起的,但檢查發現是糖尿病併發症─視網膜病變。雖然持續接受治療,卻在2001年時眼疾復發終告失明。另一糖尿病併發症─腎臟病變也接踵而至,陳思銘的父親最後需要一周洗腎三次,「他說不想洗」,但為人子女的,還是得強迫他洗腎。陳思銘的父親臥床9年,直至2009年病逝。他的阿公臥床更長達13年,「身上都沒有一顆褥瘡,卻犧牲了一個姑姑。」為了照顧阿公,姑姑未嫁;在沒有健保的年代,陳庵君得出來開業,才足以支撐父親住院的費用。「家人都認為他有醫療專業,照顧重擔都落在他身上。」母虛弱到坐不住輪椅「父母鶼鰈情深,當父親病逝後,母親瞬間失去主心骨,愈來愈不愛活動、憂鬱,進而失智、臥床。」陳思銘雖鼓勵母親下床活動,但因為曾摔倒過,以致臥床多年,明知勤勞翻身就不會有褥瘡,但不能一直監視外籍看護,所以看到出現褥瘡,還是很心痛。「母親生病13年、臥床7年,去年底辭世。」陳思銘述說這段照顧過程,某日外籍看護打電話說「阿嬤呼吸困難」,他立即讓母親坐輪椅衝到急診,「救我幹嘛?」這是母親被救回來的第一句話,所以後來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在疫情期間,母親又有狀況,當時她虛弱到連輪椅都坐不住,呼吸及意識狀態都不好,還要經過篩檢等手續,急診連躺床都沒有,對家屬而言,是相當難熬的過程。陳思銘說,「最辛苦的是我老婆」,雖然請了外籍看護減輕照顧壓力,但受日式教育的母親對媳婦要求很高,身為獨子的他只有姊妹,太太有時難免心裡不平衡,所以他請姊妹們至少周末可以回家探望母親。而太太身心症候群很嚴重,包含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等,所以陪她就醫接受治療。盡孝要記得照顧自己「當一個人生病,很多人盡心照顧,反而是種拖累。」陳思銘直言,最好不要變成慢性病,怕拖累人就找安養院,常言道「久病無孝子」,他也怕自己和父親這樣的照顧重擔成為輪迴,建議大家務必要做好財務規畫,盡可能地控制疾病,過快樂的生活。他也在母親離世後,把母親的房子增加無障礙設施等,整理為老人住宅。陳思銘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父親、母親罹患疾病:父親糖尿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母親憂鬱、失智症發病時間:父親病程約10年,2009年、78歲時病逝;母親發病時77歲,病程約13年,2023年底、90歲時離世症狀:父親因糖尿病出現併發症,導致失明及腎病變;母親憂鬱後出現失智症,曾因跌倒臥床治療:父親服用糖尿病、降血壓等藥,每周三次洗腎;母親使用神經科藥物治療陪病心得:在病榻前很難有過多安慰的語言,一肩扛起身體力行也常不切實際,只望讓陪伴成為自己的福報。盡心盡力盡意。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6-25 焦點.杏林.診間
當醫師成了病患家屬/有患者需急救看到的卻是自己媽媽 神經外科醫師辛明泰照顧中風母親才深感復健資源不足
「常看照顧中風患者的我,沒想到,2020年媽媽中風了,成為需要我照顧的患者之一。」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辛明泰頻拭淚地說,即便安排看護、復健治療、長照資源等,但媽媽臥床兩年後仍告病逝,「內心對媽媽真的是放不下」,非常思念。辛明泰是神經外科醫師、太太則是病理科醫師,兩人工作忙碌,家中三個女兒從小請住在嘉義的媽媽幫忙照顧。未料,2020年2月某日,媽媽突然說「雙眼看不見」,他緊急帶媽媽急診就醫,經治療視力恢復,但想到前一年媽媽常說,走路會喘,經心導管檢查罹患心臟疾病,吃藥控制,因此留院並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媽媽小中風。出院前又中風 左側偏癱隨後,辛明泰檢查家中的櫃子,發現有許多沒有吃完的心臟病藥物,推測媽媽並沒有按時服藥,因此導致小中風。住院治療一周後,就在出院前夕的半夜,媽媽突然急性昏迷,緊急插管轉送加護病房,經搶救後恢復清醒,但再次的中風,造成左側偏癱、無力,必須長期臥床、復健。「媽媽二次中風時,我正在為一名腦出血病人手術,剛踏出開刀房,即聽到醫院廣播有住院病人需要急救,我趕到病床時,看到的卻是自己的媽媽。」辛明泰回想起當時的場境,「心情真的很複雜,明明自己是醫師,也沒辦法給媽媽最好的照顧。」不想送安養院 看護照顧辛明泰說,這次中風經診斷,應是心房顫動造成血栓進入大腦血管,引起梗塞型中風,但病情較嚴重而無法手術。經治療一、二個月後,媽媽神智清楚了,但他不想把媽媽送到安養中心,希望每天可以看到媽媽、照顧媽媽,不影響工作下,決定請外籍看護幫忙照顧。順利聘請到外籍看護後,餵藥、拍痰、抽痰等外籍看護上手後,辛明泰花最多的時間是幫媽媽按摩左側無力的地方,當時媽媽已經氣切,只能點頭、搖頭,發出簡單的聲音,但因為肢體的不方便,罹患憂鬱症,因此他下班後會盡量多陪她。當媽媽心情不好時,會請女兒去逗逗她,讓媽媽心情好轉,可見一個人生病,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其實辛明泰有一位罹患自閉症的哥哥,比他大3歲,媽媽花很多心力在照顧,從小對他和姊姊的要求十分嚴格,他們也常與媽媽發生衝突吵架,但想到「媽媽一輩子很辛苦」,哥哥直到30多歲時,罹患嚴重肺炎,爸媽決定不插管,讓哥哥自然離開,媽媽才真正卸下肩上的重擔。母親臥床2年 還是走了辛明泰記得,媽媽臥床2年、2022年某一天,他在醫院剛結束手術工作,就接到外籍看護電話一直喊著「阿嬤、阿嬤」,卻說不清楚什麼事,他立即趕回家,到家一看「媽媽沒有了心跳,什麼都沒了」,研判應該是心臟突然停止,雖然經過急救,但沒有救回來。對於媽媽的離開,辛明泰想說的是「媽媽,辛苦了」,他也看開了,但一想起媽媽,心中還是充滿不捨。臨床上,辛明泰常照顧的是中風患者,親身照顧媽媽後才發現,對於中風後復健治療、尋找長照個管師協助等細項,他還真的不了解,也才體會到政府在中風醫療照顧的不足。復健資源 城鄉差距不小一般中風患者返家後,必須安排後續的復健照顧,如職能、語言等治療。辛明泰說,大都會區較不缺乏復健資源,但彰化地區與醫院合作的復健診所不多,往往需要舟車往返醫院復健,每次復健1、2個小時,但復康巴士不足須提早預約,且補助次數也不多,對一般民眾來說相當不便,呼籲政府應挹注更多的資源,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照顧。辛明泰秀傳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照顧對象:媽媽。.罹患疾病:中風、心臟疾病。.發病時間:2020年67歲時,2022年69歲離世。.症狀:2019年罹患心臟疾病,走路會喘。2020年小中風眼睛突然看不見;一周後梗塞型中風,造成左側偏癱、無力。.治療:心臟病、神經科用藥,長期臥床、職能、語言等復健治療。.陪病心得:出院返家後,必須安排復健照顧,感受到復健診所、復康巴士不足;媽媽因肢體不方便,罹患憂鬱症,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因此會盡量多陪伴媽媽,也對於臨床病人的照顧更能感同身受。
-
2024-06-25 醫療.精神.身心
棉被加重可改善失眠?教授解析「重力毯」對睡眠有助益的真相
讀者Zing在2024-6-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感謝林教授多年的努力幫大眾解惑,也避免了網路上、市場上的廣告與類廣告的誤導。最近個人有看到「深層觸感刺激」(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重力毯」對睡眠的助益。想請教林教授這方面是否有科學數據的支持?可信度如何?我立刻回覆:「深層觸感刺激」、「重力毯」對睡眠是否有助益,因人而異。他立刻又再問:可否說明什麼人比較有助益?成人ADHD併睡眠呼吸中止會有效嗎?非常感謝!!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照字面翻譯是「深部壓力刺激」,而最通俗的說法其實就是「按摩」,也就是「會產生既疼痛又舒服的壓力刺激」。「重力毯」,也叫做「重力被」,是翻譯自weighted blanket(加重毯,加重被)。在科學文獻裡,weighted blanket的作用機制往往會被說成是因為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但我個人並不同意,畢竟weighted blanket根本就不會產生既疼痛又舒服的感覺。我認為它的作用機制其實是更像「擁抱」,是一種帶有一點點點壓力的緊密接觸。除非是性騷擾,否則「擁抱」在人類社會是一種愛或安慰的行為。我之所以會說「因人而異」,主要是因為,不管是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還是weighted blanket,都帶有很多「主觀因素」。就拿我個人而言好了,weighted blanket肯定是會讓我感到非常難受。更極端的例子是,weighted blanket曾造成兒童死亡。請看紐約時報2022-12-22發表的Target Recalls Over 200,000 Children’s Weighted Blankets After 2 Girls Die(兩名女孩死亡後 Target 召回超過 20 萬件兒童加重毯)。(註:Target是一個龐大的美國連鎖百貨公司)就科學文獻而言,請看2017年發表的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Deep Pressure on Young People with Autism and Severe Intellectual Difficulties: Demonstrat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深度壓力對患有自閉症和嚴重智力障礙的年輕人的直接影響:表現出個體差異)。它的結論是:深度壓力似乎對患有自閉症和嚴重智力障礙的人群有直接好處,但反應的異質性表明,應仔細監測反應,並在深度壓力不再有益時停止。我在前面有說「weighted blanket的作用機制往往會被說成是因為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現在請大家看我用deep pressure關鍵字搜出來的幾篇近期的weighted blanket論文。2020年:Weighted Blanket Use: A Systematic Review(加重毯使用:系統回顧)2020年: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weighted chain blankets for insomnia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加重鏈毯治療精神疾病失眠的隨機對照研究)。結論:加重鏈毯是治療重度憂鬱症、躁鬱症、廣泛性焦慮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失眠的有效且安全的干預措施,還可改善日間症狀和活動水平。2022年:Nursing staff’s experiences of how weighted blankets influence resident’s in nursing homes expressions of health(護理人員對加重毯如何影響療養院居民健康表現的經驗)2023年:The effectiveness of weighted blankets on sleep and everyday activities – A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of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加重毯對睡眠和日常活動的有效性—對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或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和成人的回顧性追蹤研究)2024年:The effect of weighted blankets on sleep and related disorders: a brief review(加重毯對睡眠和相關疾病的影響:簡要回顧)雖然這幾篇論文都給予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和weighted blanket正面評價,但我還是希望您能參考哈佛大學在2021-11-15發表的Do weighted blankets help with insomnia?(加重毯有助於失眠嗎?)。它的最後一段是: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失眠症狀有非常真實的安慰劑效應。這意味著,如果您相信加重毯會對您今晚的睡眠產生積極影響……那麼,很有可能它會。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只要個人可以在必要時將毯子拿開,加重毯就被認為是安全的。因為睡眠是一種主觀體驗,所以買一條加重毯可能是值得的——只要你不要忘記還有其他治療失眠的方法,並且有更多的研究數據來支持它們的有效性。至於讀者所問的「成人ADHD併睡眠呼吸中止會有效嗎」,我的回答是,對ADHD可能有效,但對睡眠呼吸中止幾乎沒有可能會有效。這是因為,ADHD是一種精神疾病,而deep pressure stimulation和weighted blanket能夠給予精神安慰,但睡眠呼吸中止卻不是精神疾病。而是呼吸道疾病(請看我在2016年發表的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的新儀器)。事實上目前並沒有weighted blanket用於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的論文,而以後也幾乎不可能會有。後記:文章發表後5小時,讀者乘楓留言:其實我自己也是用加重毯的,用了四個多月了吧。一開始是聽說對放鬆肌肉,減少疲勞,增加睡眠品質而去試的。一開始用的時候真的有「好像一個人壓在你身上」的感覺,有一種奇特的溫暖,但是也因為這個重量,所以翻身甚至起床都不太容易。(曾經有因為要趕快爬起來所以手一翻,但是因為不熟悉那個重量而傷了手的經驗。)現在用了一段時間,重量還是一樣的,但是已經習慣了,也不再感覺那種「被擁抱著睡著」的感覺了。有沒有睡的比較好呢?好像一開始也沒有,到現在更沒有那種感覺了。但是可以想像的是某些精神上有障礙的人真的會對這個奇特的溫暖覺得有幫助。我們這種只要求睡的好一點的人可能就真的沒什麼用了。供大家參考一下吧。原文:深層觸感刺激,重力毯,能助眠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21 失智.大腦健康
中年大腦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預防晚年失智症上身的5種方法
中年時的大腦健康對晚年至關重要,根據刊登在《細胞》(Cell)子刊《神經科學趨勢》(Trends in Neurosciences)的研究表明,40歲至50歲之間的大腦老化階段,或稱為生命階段的中年時期,可以預測你未來的健康狀況。該研究作者指出,人類的大腦不會以恆定的速度改變。在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期,像是童年、青春期和老年,它們的變化就比其他時候要快得多,而中年對未來大腦健康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這跟此時大腦海馬迴的大小和腦細胞之間連結的白質其功能突然發生變化有關。所幸,研究表明,有一些可改變的風險因素,特別是在中年,會影響失智症的後期發展。專家表示,透過進行必要的生活方式改變,高達40%的病例可能是可預防。以下是對抗失智症發作的五種最佳策略:1.控制體重肥胖意味著你更有可能患有高膽固醇、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三件事都會對動脈造成損害,並導致大腦發炎加劇。另一方面,吃的東西也很重要,因為飲食會影響氧化壓力(體內自由基和抗氧化劑之間的不平衡會導致器官損傷)和發炎等,而發炎被發現在發病和死亡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2.充足的運動你鍛煉得越多,得到的好處就越多。研究表明,中年運動可改善晚年大腦健康。如果你難以激發自己運動的動力,也可將每星期的運動次數濃縮,只要能達到每週150分鐘運動量,即使將這些運動集中到一個3小時的時段進行,也等同於分配到六天每天半小時的效果。3.睡足至少七小時有研究表明,七小時的睡眠對中老年人來說是最佳的。那些有持續睡到七小時的人有更好的認知能力,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更好。 除此之外,睡眠是最有可能降低中年憂鬱症發病率的生活干預措施,那些睡眠時間七到九個小時的人,通常可以將中年憂鬱症風險降低22%。4.減少飲酒和抽菸如果超過40歲,過度飲酒或吸菸就會增加大腦負擔,還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肝臟疾病等風險。在中年停止這樣做,則意味著你可以透過更早採取行動來減少傷害。 5.保持口腔健康口腔健康與發炎導致的失智症之間存在關聯。研究表明,引起牙齦疾病的細菌與多種形式的失智症有關,因為細菌產生的發炎物質可以從口腔通過血液進入大腦。雖然預防失智症可能更具挑戰性,但口腔衛生和使用牙線以及每天刷牙兩次很容易預防可能更嚴重影響中年健康的牙齦問題。【資料來源】.Seven ways to dementia-proof yourself in midlife.The middle-aged brain changes a lot – and it’s key to understanding dementia.Is your blood aging your brain? It might increase your dementia risk
-
2024-06-20 醫療.消化系統
一直打嗝怎麼辦?打嗝超過「X小時」當心是胃部疾病!止嗝方法一次看
相信大家都有過打嗝經驗 ,大部分時候打嗝會自行消失,坊間也流傳很多快速抑制打嗝的訣竅,雖然大多數時候打嗝是無害的,但若打嗝打到停不下來,很可能就是胃部疾病的徵兆!為什麼會打嗝?腸胃科醫師鄭泓志說明,打嗝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通常是由於膈神經受到刺激,導致橫膈膜肌肉收縮,使得氣管閉合,產生一種短促的聲音。引發打嗝的常見原因包含進食速度過快、吃得太飽(胃脹)、喝碳酸飲料或是邊吃飯邊說話,吞下太多空氣等,甚至情緒激動、壓力過大也可能會刺激到膈神經,引發打嗝。 打嗝時間超過48小時 當心是胃部疾病鄭泓志指出,大多數的打嗝都是無害的,只要適當地調整呼吸、喝水、按摩或改變姿勢等方式,就能夠停止打嗝。但如果打嗝現象持續48小時以上,並且伴隨著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等症狀,甚至演變成長達1個月的頑固性打嗝,那麼就需要盡快就醫,因為這有可能是胃部疾病的徵兆。 可能引發打嗝的胃病?如果懷疑打嗝是因為腸胃疾病引起,鄭泓志說,通常醫師會安排腸胃鏡或抽血檢查,以確定造成打嗝的真正原因,並針對病症治療。1、胃食道逆流:食道和胃之間的閉鎖機制受損,使胃酸進入食道,刺激神經,導致打嗝。2、食道裂孔疝氣:胃的一部分通過食道裂孔進入胸腔。這可能導致逆流和打嗝。3、腸胃炎:胃黏膜的發炎可能導致食物和液體逆流到食道,刺激神經,引起打嗝。4、胃潰瘍:胃或十二指腸的潰瘍代表胃酸分泌過多,可能導致逆流和打嗝。5、食道癌:食道癌或其他胃腸道相關的腫瘤可能壓迫神經,導致打嗝。如何治療持續性打嗝?有許多藥物可治療打嗝,比如肌肉鬆弛劑、鎮靜劑、止痛劑、抗癲癇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等,常用藥物如Gabapentin、Baclofen、Chlorpromazine等,藥物一般使用5-10天內可明顯緩解症狀。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能會評估動膈神經手術,植入可充電的呼吸調節器,以電流刺激膈神經以改善橫膈肌的功能。一般打嗝調整飲食習慣可改善 出現異狀快就醫鄭泓志提醒,打嗝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無法專注,嚴重的還會影響睡眠、進食困難,甚至增加憂鬱症風險,所幸一般打嗝可以透過改變飲食習慣來避免:吃飯細嚼慢嚥不說話、不喝碳酸飲料或酒精、不暴飲暴食導致胃脹,以及飯後多走動,都可以避免打嗝。而若打嗝一直持續,就很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這時就要趕緊就醫,找出真正的病因才能根除!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9 醫療.慢病好日子
【血液透析最愛問-2】總是睡不好,因為皮膚癢、腳裡有東西在爬、腿部無法控制地想要移動...腎友生活大困擾尋解方
「皮膚好癢好難受,又黑又乾好沒自信…」「是異位性皮膚炎嗎?還是濕疹呢?長得像一顆一顆釘子」「好想睡覺,但腳癢到睡不著,甚至無法控制地想要踢腿」「腿裡面很像有東西在爬」以上這些情境,都是腎友洗腎後的常見併發症,根據聯合報「慢病好日子」2022年做的透析腎友煩惱大調查,皮膚搔癢、不寧腿,高居腎友困擾的前三名。困擾1.透析腎友為什麼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什麼叫做不寧腿呢?如有以下症狀,可能就符合不寧腿診斷標準●白天或工作時,身體狀況不錯,夜晚就開始出現不適感●難以抗拒雙腳想動的衝動●起來動一下、走一走,狀況即可改善●停止動作、不再動腳,這種癢麻的不適感又馬上回來一項於台灣進行的統計,血液透析的末期腎臟病患者中,四分之一病人有不寧腿症狀。而另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其中將近2成患者受到重度與極重度不寧腿之苦。不寧腿不可忽視,不僅讓日常生活受到困擾,不寧腿症狀與睡眠品質不佳相關,不寧腿的發生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目前確切的病因機制不明,危險因子包括有腎功能缺損、缺鐵、糖尿病以及長期使用例如抑制多巴胺藥物或抗組織胺等藥物、周邊神經病變患者等 ,所以當出現相關症狀時建議主動諮詢,讓醫師診斷及治療。治療不寧腿症候群方式有哪些?目前醫學上對於透析病人的不寧腿症候群治療尚無定論,多以緩解治療策略為主,如使用多巴胺類、鴉片類、抗癲癇類藥物或鐵質補充劑等。近期臨床研究發現,尿毒分子累積亦為不寧腿症狀出現的原因之一,若增加大型中分子如α1-microglobulin(33,000Da)透析中移除率達35%時,對不寧腿症候群具有緩解效益;移除率須達38%以上方可產生不寧腿症候群治療效益。然而,增加傳統中型尿毒分子(分子量10-20,000Da)的移除率並無法治療不寧腿症候群。透析腎友除適合的飲食與生活衛教調整外,透過調整透析處方,採用提高較大中分子毒素清除率的延展性血液透析治療術(Expanded Hemodialysis,HDx),也能改善不寧腿症候群相關症狀。困擾2. 洗腎後為什麼會常常皮膚搔癢?血液透析患者40% 的患者受中重度搔癢症狀之苦造成透析腎友皮膚搔癢的可能原因很多1.尿毒過高或鈣鹽物質沉積皮膚過於乾燥2.透析不足,造成尿毒素的累積3.對人工腎臟的材質或採用的消毒方式過敏4.血液中磷濃度增加引起5.周邊神經功能異常引起近期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治療若未能有效移除大的中分子,會造成患者持續累積尿毒狀態下引起併發症,搔癢症造成生活品質下降、憂鬱、睡眠障礙,不僅如此,搔癢程度與住院率呈正相關趨勢,嚴重搔癢將顯著增加住院風險。如何預防、緩解皮膚搔癢症狀,提升生活品質呢?可以試試以下3種方法▸方法一:低磷飲食再搭配磷結合劑藥物▸方法二:諮詢醫師,擦適合的外用藥膏▸方法三:與醫護人員反映身體不適,透由醫病共享決策討論是否需調整生活飲食、用藥與現行血液透析處方等延伸閱讀:洗腎併發皮膚問題 新一代治療術改善資料來源:1.Lin CH, et al. Eur J Neurol. 2013 Jul;20(7):1025-1031.2.Transforming Participa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rogramme Report, January 2019.3.Sakurai K. Blood Purif. 2013;35 Suppl 1:64-68. 4.Gao X, et al. J Am Heart Assoc. 2021 Feb 16;10(4):e018674.5.Sukul N, et al. Kidney Med. 2020 Nov 21;3(1):42-53.e1.6.Lim JH, et al. Sci Rep. 2020;10(1):7780.【推薦社群】【腎生不息-腎友透析週記】粉絲專頁為了提供腎友及照護者正確的透析資訊,社團法人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於2021年成立《腎生不息 腎友透析週記》,每週提供一個透析知識,與大家一同守護健康。【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粉絲專頁透析腎友該如何在透析之餘獲得更完整的生活照護,進而邁向更高生活品質,社團法人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於2014年成立,提供更完整的生活照資訊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