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恐慌
共找到
997
筆 文章
-
-
2020-10-19 科別.感染科
板橋榮民之家驚傳整棟遭隔離 新北衛生局釋疑
新北市板橋榮譽國民之家傳出整棟大樓遭隔離訊息,有民眾擔心是不是當中有住戶遭感染新冠肺炎,引發一陣恐慌;新北市衛生局回應,板橋榮民之家並無住戶得到新冠肺炎,會傳出這樣的訊息應是有5名住戶從8月開始陸續得到疥瘡,其中3名已康復,另外尚未康復的2名患者分別住在1樓及3樓,榮民之家暫停2人所在之樓層的訪客探視及相關社交活動,但並無整棟隔離一事。衛生局表示,疥瘡確診個案後,便立刻將2名患者安排至單人病房隔離,避免疫情傳播,待康復後再解除隔離。衛生局指出,機構擔心外來訪客會將病毒帶至榮民之家,所以目前暫停開放1樓及3樓的訪客探視及相關社交活動,同時也派員採取預防性投藥,落實環境清潔及相關感染管理措施。
-
2020-10-19 新聞.健康知識+
寶特瓶含塑化劑不能重複使用?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MyGoPen(麥擱騙)網站的站長在2020-10-16用臉書寄來一個簡訊:林教授好,非常謝謝你常常幫台灣民眾解惑。台灣最近正瘋傳這則新聞和訊息,讓許多民眾紛紛恐慌詢問我們關於寶特瓶的狀況,所以想問教授是否可以協助解釋。來源是這個節目的醫師說法上面的第一個連結打開的是一篇2020-10-15發表在《鏡傳媒》的文章,標題是:寶特瓶當水壺用1年 女童「皮膚發炎流湯」生理期提早。上面的第二個連結打開的是一個2020-10-13發表在YouTube的影片,而其內容是醫療綜藝節目《醫師好辣》的一個單元。在這個45分鐘的影片裡,有兩分鐘的時間是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講一個媽媽用寶特瓶給女兒當水壺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就是《鏡傳媒》那篇文章所報導的。洪醫師說寶特瓶如果重複使用,它裡面所含的塑化劑及重金屬「銻」就會不斷溶解出來,而女童就是因為喝了這種「加料」的白開水長達一年,才會造成皮膚發炎和生理期提早。可是,我查遍醫學文獻,就是找不到有任何相關的臨床案例。也就是說,如果洪醫師所言屬實,而他又能把這個案例趕快發表在一個稍有名氣的醫學期刊,那我們就可以再添一個《台灣之光》。能不能再添一個《台灣之光》,最關鍵的當然就是《洪醫師所言是否屬實》。所以,為了做到勿枉勿縱,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搜索和判讀相關資料。寶特瓶的《寶特》是PET的音譯,而PET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的縮寫。《塑化劑》的英文是Plasticizer,而《銻》的英文是Antimony。所以,我就是用這幾個中文和英文名詞來搜索相關資料。然後我反复比照驗證這些資料,去蕪存菁,篩選出下面這幾篇文章和它們的重點供大家參考。泛科學在2014-10-24發表PET食物容器會溶出雙酚A嗎?。它說,PET無論在原料端,或是生產過程中,都沒有添加雙酚A,所以也沒有溶出的疑慮。PET酯粒中,剩餘的銻含量大約僅在100-200ppm間,且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溶出。有關可塑劑溶出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原因在於PET瓶本身並不需要添加可塑劑,因此PET瓶基本上是非常安全、乾淨的。健康雲在2016-7-21發表寶特瓶底藏密碼 記好這口訣 就能倒滾水重複使用!。它說,網路曾傳說,阿聯酋的一名小妹妹因為連續十六個月都使用同一個寶特瓶喝飲料,竟然罹患癌症,經調查後發現,寶特瓶生產過程中不會添加塑化劑,它是安全塑膠容器。天下雜誌在2017-7-6發表裝水的寶特瓶可以重覆使用嗎?。它說,《BBC》報導,根據英國食品標準局(Food Standards Authority)與癌症研究組織(Cancer Research UK)提供的指導原則,其實重複使用便宜的寶特瓶是OK的,因為塑膠裡的化學成份不到有害標準。三立新聞在2018-8-13發表探/每天都有可能喝到 瓶裝飲料是否有塑化劑?。它說,灃食智庫-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周志輝指出,寶特瓶為1號PET瓶,其實根本不會用到雙酚A,也沒有塑化劑,民眾可以不用對此感到擔心。關鍵評論在2018-12-13發表破除寶特瓶迷思:放在車內的瓶裝水不能喝?飲料沒填滿是偷工減料?。它說,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周志輝提到,PET材質在製程中不會使用到塑化劑,因此民眾可不必擔心瓶裝水或飲料放在車內曝曬後會有塑化劑的溶出。新頭殼在2020-1-14發表用塑膠容器會吃到塑化劑?食藥署:避開「這5條件」就不用擔心。它說,食藥署說明,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材質,如寶特瓶,就沒有必要添加塑化劑。Very Well Fit在2020-1-27發表Can I Reuse My Plastic Water Bottles?(我可以重複使用我的塑料瓶嗎?)。它說,截至2020年,尚無確鑿證據表明重複使用PET水瓶會增加化學物質滲入水中的風險。PET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加拿大衛生部,歐洲食品安全局以及全球其他健康與安全機構批准為一次性使用和重複使用的飲料容器。PET Resin Association發表The Science Behind PET(PET後面的科學)。它說,PET不含雙酚A,鄰苯二甲酸鹽,戴奥辛(二噁英),鉛,鎘或內分泌干擾物。在最極端和不利的測試條件下,已對PET瓶裝水中的銻含量進行了大量研究。 尚未有研究在PET瓶裝水中發現有毒的量。世界各地的衛生機構已經確認,這些很小的量(平均不到1 ppb)對健康沒有影響。除了上面這些資料之外,我手中還有很多其他資料,而它們也都表示寶特瓶並不含塑化劑,也不會溶出有毒劑量的銻。所以,洪醫師所言並非屬實。原文:寶特瓶含塑化劑,會造成皮膚發炎,生理期提早?
-
2020-10-1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雙疫夾擊 快篩備戰「最壞的劇本」
北半球流感季來臨,各國面臨新冠肺炎與流感雙重挑戰,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提醒,疫情走向難以預測,邊境及醫療院所檢驗和診斷流程都需要調整,備妥可同時驗流感及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也很重要。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現在各國疫情又升溫,對於疫苗,必須「超前部署」,政府必須去接觸所有有機會取到的疫苗。邱政洵指出,未來新冠疫情很可能「流感化」,對外採購的同時,國內疫苗研發工作不能停止;從目前臨床情況看,病毒還在變異中,如果只對外採購而沒有自行研發能力,未來病毒如變異,又得再一次面對採購問題;這一次流感疫苗不足,變成要暫停部分人施打,就是借鏡。蘇益仁表示,最好的情況是,可仿照日、韓,第一階段先使用國際大廠目前跑最快的疫苗,年底打完流感疫苗,明年初緊接著打新冠肺炎疫苗;若國產疫苗研發順利,則可用作第二階段防疫使用。蘇益仁表示,目前尚不確定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之間是否互相干擾,必須依照不同劇本,彈性調整防疫策略,例如新冠把流感疫情壓下?或流感將新冠疫情壓下來?最壞的劇本就是兩者都很嚴重。蘇益仁提醒,國際疫情不但沒有退燒還持續上升,政府應該用最壞的情況打算,尤其未來若其他國家的民眾都接種了疫苗,屆時不僅我國民眾無法出國,我國是否要針對接種疫苗旅客繼續實施檢疫十四天,都是問題。蘇益仁認為,超前部署同時擁有篩檢新冠和流感的快篩試劑,非常重要。蘇益仁說,醫療院所也面臨挑戰,到了流感季,許多和新冠有相同症狀的流感病人都會到診所就醫,基層診所如何快速篩檢、分流,是重要關鍵,一旦篩檢出流感,必須快速給予克流感,中斷病毒複製。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陳宜君說,全球疫苗產能有限,無論流感或新冠疫苗,幾乎都不可能追加訂購,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但民眾不需恐慌,今年因新冠疫情,民眾只要戴好醫用口罩,能擋掉九成的病毒,流感疫苗保護力也只有五到六成,輕忽基本防疫,反而可能是危機的開始。衛福部食藥署醫粧組副組長錢嘉宏表示,目前食藥署並未核定同時篩檢新冠和流感的快篩試劑,也沒有廠商來申請。但他表示,實務上兩種疾病可分開檢測,臨床上若有需要,食藥署也可專案加速審查。
-
2020-10-14 新聞.杏林.診間
只是個嬰兒怎麼會中風?一次如常的洗澡、餵奶後…卻是母親「人生噩夢的開始」
洗澡,是她們親子間最美好的快樂時光。她看過不少育兒書籍,有些寶寶並不喜歡洗澡,甚至會為此大吵大鬧;但是,蓉蓉不會。她總是笑著一張臉,享受溫暖的水流,猶如還在她肚子裡那般,不時揮舞著手腳,輕輕地打出小水花;那是她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唯一能靠自己的能力所創造的小世界。可是,這幾天,蓉蓉的媽媽細心地發現,她不時會握緊雙拳。這個年紀的孩子握拳不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有時餵她喝奶,她也會伸出一隻小手緊抓著她的大拇指,似乎這樣就可以讓她感到安心。但是,蓉蓉握拳時的模樣貌似是一種最輕微的痙攣;她逼自己不要多想,有了小孩的母親總是會有點恐慌症。不過,蓉蓉另一個症狀就不容小覷了:她常常會嗆奶,甚至在喝完奶沉沉睡去時,突然因為吐奶而嗆醒。不對勁?一定是哪裡出了錯!她必須要帶女兒去就醫。帶她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自己,有責任也有義務要安然地照顧她健康成長。病發 蓉蓉是這個家的第二個女兒,出生時有兩千八百九十五公克,三十八週又過三天以足月的姿態誕生;雖然不是在預期內所誕生的孩子,她的到來依舊讓整個家族開懷不已。她的成長隨順著老人家琅琅上口的七坐八爬,一刻也沒有落下;快要五個月大的她,早早就學會了翻身,也能坐得很穩了。「她一向都是那麼健康,所以我們都沒想過,她竟然會在七個多月大的時候癱掉。」蓉蓉到花蓮慈院就醫時已經六歲了,看到她的人都知道這個孩子正在受苦;她的病讓她沒有辦法像一般孩子那樣活潑大叫,只能像個植物人般躺在床上任由醫療無情介入。蓉蓉出事的時候,還不滿週歲;「五個月大時,她嗆奶嚴重,怕會有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醫生幫她裝上鼻胃管。七、八個月大回診時,她因為打針而哭鬧,竟然哭著哭著就癱掉了。」蓉蓉媽回憶過往,仍覺心酸。就醫 緊急地帶著女兒先到臨近某醫院就診。經過檢查後,醫生告訴他們,蓉蓉確定是罹患了罕見的「毛毛樣腦血管病變」。將電腦螢幕微微調整方向,醫生貼心地讓他們可以看得更清楚;「這一條大條的血管承擔供給血液的要務,可是它卻閉塞了,導致後方的小血管雜亂的生長;因為血流量不夠,這些小血管長得又細又小。」這些醫學解釋往往令聽者頭痛;緊接著,醫師以最簡單又容易聽明白的話語給他們最沉痛的打擊:「說白一點,這就是一種缺血性腦中風。」其實,蓉蓉在洗澡時的握拳、嚴重嗆奶都是一記記的警鐘,他們並非渾然未覺,只是不曾往最壞的方向思考;「中風?她還只是個嬰兒怎麼會中風?」蓉蓉的媽媽幾乎驚叫出聲,這個解釋雖清楚明白,卻像一個謎團,她糾纏其中,解不明白。直到日後心情稍微平靜下來,在閱讀大量資料之後她才知道,「毛毛樣腦血管病變」原來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疾病,發病年齡從六個月到六十幾歲都有可能,尤其好發於十五歲以下的兒童,或是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年輕人。面對這種罕見疾病,並非無法可解。醫生建議,蓉蓉可以做腦血管繞道手術;他有信心地說,院內曾替一個跟蓉蓉年紀相仿的孩子做過一樣的手術,手術非常成功,癒後狀況相當良好。他們動了手術,在蓉蓉媽媽生日的前一天;手術後,她失去了過生日的興致。因為,一樣的疾病,一樣的手術,預後狀況卻往極端的方向發展:蓉蓉沒有那個孩子的幸運,做完右邊的腦血管繞道手術後,她不僅腦部塌陷,還出現大量的腦積水;醫師緊急再次動刀,為她放置引流管,但是奇蹟並沒有降臨。「那是我人生噩夢的開始。」蓉蓉的媽媽自言,在蓉蓉發病之前,她是一個快樂的女人。早早就從美容師、專櫃櫃姐的身分退下,生活無憂無慮,生活中最常做的娛樂就是跟姊姊一起逛百貨公司、做臉洗頭;從蓉蓉倒下那一刻起,她卻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看護。腦積水、胃出血、吸入性肺炎、癲癇反覆發作,至花蓮慈院之前,整整快要六年的時光,蓉蓉飽受折磨;不僅連左邊也緊急做了腦血管繞道手術,為了保命,甚至還做了胃造廔口與氣切。蓉蓉媽媽學會操作呼吸器、甦醒球,連抽痰的動作都比剛到院實習的護理師還要熟稔快速;每一個動作都像是演練過數千萬回的教官,完美優雅,沒有一絲遲疑。有人曾問她:「抽痰這件事情,很多家屬都做不來,因為過程中患者會很不舒服,家屬會不忍心,妳怎麼可以做得這麼好?」「為了守住她那一口氣!我告訴自己我不是媽媽,我是護理師。」她平靜的雙眼中沒有一絲波瀾;多年來,照顧蓉蓉的生活早已將她的情緒消磨殆盡。「每次要去接大女兒放學時,我推著蓉蓉前往學校的路上,有時見她一口痰卡著,顧不得旁邊那麼多雙眼睛,我還是得在路邊替她抽痰。」那段路程才短短十五分鐘,她經常要走上半個小時,往往是邊抽痰邊等著大女兒放學。她的心思全放在蓉蓉身上。有一回,她發燒到四十度,緊急送醫;醫生告訴她是腎臟發炎,必須住院幾天。但是,只要點滴打完一拔針,她就會偷偷溜下床、騎上機車,回家看孩子;「因為全家只有我敢替她抽痰。」慈院團隊的診治 即使她奮鬥多年,蓉蓉雖然活著,但就只是了無聲息地躺著,只有在抽痰或是極度不舒服才有大幅度的動作。她不願放棄,轉診各院,並試圖在網路上尋求解方。最終,她帶著女兒來到我的門診。她當時走入我診間的那一幕,我始終無法忘懷:她推著一臺推車,車上除了幾乎接近全癱的蓉蓉,還有一大疊的病歷資料,六年來的就診紀錄無一遺漏。我花了一些時間,仔細閱讀這些病歷,心中充滿著惋惜,卻不敢出聲,只能在心裡喃喃自語:「怎麼會開刀開到腦部萎縮了呢……」然而,醫生的本分並非打擊患者與家屬的信心,而是要幫助他們迎向希望。「她罹患的確實是毛毛樣腦血管病變,日本人又稱這個病為『煙霧病』,因為小血管細如煙霧。」我告訴她,這個病好發在兒童時期,顱內內頸動脈到中大腦動脈交界處為何會萎縮狹窄,至今仍舊是個謎,也因此讓她發病的症狀像中風一樣;蓉蓉發病得早,有些人拖到成年甚至會引起腦溢血。「當時選擇做腦血管繞道手術是正確的。」我知道,蓉蓉的母親始終認為那是個錯誤的決定,因此才害了孩子的一生;五年多來。她一直將自己關在自責之中,難受得像是溺水般。「只是,問題在於,接血管的切口只有零點三公分而已;以我的經驗標準,必須要零點六公分才能夠引接足夠的血流。因為血流量不夠多,她後續的恢復就不盡理想,再加上其他的併發症狀,蓉蓉才會這樣持續惡化下去。」「那麼,我們要再動一次刀嗎?把切口弄大一點?」她眼底湧現的不再是淚水,而是希望。我的想法並非如此:「開腦是大刀,更何況她小小年紀就已經動過四、五次的腦部手術了,其中的風險不可不謹慎。既然這個手術已經完成,雖然血量不夠多,但我們可以運用其他方式幫助蓉蓉恢復。」首先,我們必須先解決她水腦的問題跟癲癇的情況。根據蓉蓉媽媽說,她兩歲半發生過一次大癲癇後,癲癇的狀況就像開關被啟動,從此不再受控;尤其夜裡更加頻繁,嚴重時甚至連呼吸都停止了。她苦笑著對我們說:「因為她的癲癇,我已經好多年夜裡沒有好好睡過了。」聽到我們要為蓉蓉做引流手術,媽媽當下就拒絕了,她的字句間充滿著譴責:「以前蓉蓉做過兩次,這兩次卻讓她的病情愈來愈嚴重,甚至造成慢性顱內積水的狀況。」「以前的醫院做法是傳統的引流手術,跟我們要做的腰椎腹腔引流手術不同;我們的手術,管線短,不用開腦,傷口小,風險也小。」我以為這番話可以動搖她的堅定,但過往的不快回憶猶如一張黑網將她包得密不通風,她最後仍拒絕了我的提議。我請她務必三思,解決蓉蓉腦積水的狀況是首要之務,之後的其他治療方法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顯現。她在思考的同時,我緊接著告訴她我們第二項治療:「蓉蓉癲癇的狀況,之前一直以藥物控制,我看她的藥量愈吃愈重……蓉蓉現在睡著的時間是不是比醒來的時間長?」她嘆口氣,間接給予肯定的回答。「我們神經外科的蔡昇宗醫師在迷走神經電刺激手術治療方面是頂尖的高手。」我告訴她,這個手術可以有效控制蓉蓉癲癇的狀況;蓉蓉的癲癇若能緩和,我們才能接著談論她的未來。這個手術並不困難,但要價昂貴;日後還要更換電池,電池費用也是不斐。不過,對於這個提議,蓉蓉母親卻眼也不眨地點頭同意。後來我們才知道,她為了要讓蓉蓉做這個手術而四處奔走,向各大社福單位與基金會請求援助,最後才終於湊到足夠的手術費用。緊抓著希望,是這近六年來她最虔誠的信念。手術過後,我們再搭配輕微的抗癲癇藥物,蓉蓉清醒的時間愈來愈長。在癲癇控制之下,原本眼神難以對焦的她,漸漸地可以與我們四目交接;有一次,她看著我好一會兒,甚至還對我微笑呢!當美好的光灑進窗來,無害的塵埃漂浮其中,也會讓人覺得浪漫,我於是又向蓉蓉的母親提議引流手術。我告訴她,解決蓉蓉水腦的問題是根本;水腦問題解決之後,才可以真正看見蓉蓉身上奇蹟能有多大。這一回,她點頭同意了;引流手術後的成果,也讓她興奮不已。蓉蓉開始有了各式各樣的表情,變得逐漸有力氣。媽媽笑說:「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她現在竟然可以跟姊姊搶玩具了!」她那開懷的神情就像一朵花,無畏寒冬凜冽地慢慢綻放;這是她這麼多年來,真正打從心底發出的笑靨。「我的手是不是很醜?」蓉蓉的媽媽攤開十指,纖細的指頭上佈滿著死皮以及裂痕。她的問題沒有得到任何肯定的回應,沒有人捨得嫌厭一位悉心照料病兒的母親那雙滿目瘡痍的手,也沒有人會不捨地別開眼;反之,心裡是盈滿著動容,因為那是一種印記,名為母愛。此時的蓉蓉,在病床裡正在自個兒玩;今天,她靠自己的力量,已經坐起來整整一個多小時,破了她自己這七年來的紀錄,也顯示蓉蓉愈來愈有力氣,正朝著復原的方向緩慢前行。看著小生命的強韌,我們也堅信,蓉蓉絕非是那個被算命師預言活不過六歲的孩子。再過幾天,她就要過七歲的生日,而我們相信,我們會看著她長大;終有一日,她會從女童成為女孩,再從女孩成為女人,傳承著她母親的堅強與勇敢。林院長的大腦小教室:迷走神經電刺激晶片植入癲癇是腦部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所致,發病時不僅會影響到意識、動作、感覺,許多幼童因此產生口語表達能力遲緩、動作不協調等病癥。一般而言,癲癇可以藉由抗癲癇藥物獲得有效控制,但有一部分患者無法藉由藥物控制癲癇病情。因此,二○○七年,衛生署通過以迷走神經刺激器做為新的癲癇輔助治療方法;此手術是將電極晶片植入視丘的前核或是將線圈圈在頸部的迷走神經,以適當的電流刺激,調節患者腦內的不正常放電以改善癲癇狀況。(本文摘自經典雜誌《能醒能走:林欣榮教授的腦醫學救命筆記》)
-
2020-10-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
【編者按】一位照顧智障女兒多年的母親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意外地發現女兒非但沒有因為學校改變許多日常規則而無所適從,反而因為全家整天看著電視有關疫情的報導,而發現「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醫病平台有幸邀請到兩位精神科前輩對於這種現象發表意見。國內兒童精神科權威的宋維村教授引述台灣自2016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出的發展遲緩兒童照顧者的親職技巧訓練計畫(CST),以幫助包括智障、自閉症等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者的經驗,證明我們能有效促進照顧者的親職信心和技巧,也能促進他們的孩子的溝通和社會互動的能力,並減少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國內推動「精壯道」多年的胡海國教授也利用這令人振奮的個案,提出由精神健壯所產生的精神韌性,使小暄暄有穩定之情緒,能安靜地思考、學習,能在行為上展現得宜,且有穩定的身心反應,不致壓力過強。小暄暄在媽媽和全家人的照顧下,全家總動員一起用心面對疫情,小暄暄充分發揮她長期的學習經驗,開始啟動她長年所建構的,擁有自信和自我效能的腦功能(雖然是智能障礙的腦),因而隨家人、隨媽媽,完成必要的防疫動作,且可為其他院生的模範。醫病平台在此感謝小暄暄的母親願意與我們分享這令人振奮的真實故事,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論述,更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帶給家有智障兒的親人信心與希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我特別的恐慌,原因是我的女兒小時候曾經因為感染EB病毒重症病危,救治後後遺嚴重的癲癇及智能障礙。這次的疫情勾起了我當年對病毒的恐懼,我害怕到不敢出門、不敢與人接觸、不敢讓孩子去教養日托中心學習,把自己和孩子緊緊的關在家裡,集中一天購物,出門一定戴口罩眼鏡帽子,自己和家人返家一定先沐浴更衣才能入內,這樣的日子我意外的發現女兒沒有因為關在家裡的日子退步,反而更進步。 年初疫情剛爆發時,全國人民上下一條心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醫院與相關單位、機構也做嚴格的管制與分流,這些措施與生活上的改變對智能障礙的孩子來說會有理解上的困難,他們不懂為甚麼要突然改變,時間久了甚至出現情緒上的衝動與不配合,女兒平日去的教養機構的院生們就發生這樣的情況,住宿生與日托生要樓上樓下分開區域活動,平日習慣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也被迫改變,院生們按耐不住疫情期間行動自由的限制約束以及戴口罩的要求。但我發現這些疫情期間的種種改變與防疫措施,並沒有造成女兒的排斥與困擾,女兒相當配合,甚至超乎我想像,我想這要歸功於「電視」的功勞。在疫情期間,我把家裡的電視全天候播放,重複地播放新聞報導、談話性節目,我意外的發現女兒的眼睛開始會注視電視,會問我甚麼是病毒?隔離是甚麼意思?問我民眾排隊在做甚麼?看見衛福部長的記者會,會指著部長說陳時中、阿中!輪到其他官員說話時會問我他們是誰?看到國外疫情報導時,問我病人及哭泣的家屬怎麼了?尤其是不斷重播的疫情中心政策宣導短片,女兒從短片中學會正確戴口罩與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而且理解為甚麼要這樣做,不會隨意拿下口罩。女兒高度配合防疫措施讓我相當意外。 曾經看過報導說看電視不好,電視看久人會變笨。但我卻發現電視可以幫助我提供訊息刺激女兒學習進步,智能障礙的孩子也和一般正常孩子一樣像塊海綿,隨時都在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學習,不必太侷限要以甚麼方式教育他們,讓孩子以生活化的方式自然學習,其效果有時是我們父母想像不到的。疫情期間女兒向教養日托中心請假四個月,老師本以為女兒返回恐會有適應不良的情形,但意外地發現女兒適應得非常好,就像沒請過假一樣,且自動全程戴口罩,不會任意拿下口罩,對其他院生起了示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日子裡,我見證了智能障礙的孩子可以透過電視的新聞報導資訊,學習防疫措施平安度過疫情。
-
2020-10-12 科別.精神.身心
抗憂鬱藥服用人數暴增 女多於男
健保署統計,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逐年攀升,去年達一百三十九點七萬人,過去五年內增加逾廿萬人,速度逐年加快,女性增加人數是男性的近兩倍。專家學者認為數字增加與國人壓力沉重、對精神疾患認識更多也更勇於就醫、常擅自停藥而反覆就醫有關。健保數據顯示,二○一五到二○一九年使用抗憂鬱藥人數分別為一一九點四萬、一二一點二萬、一二七點三萬、一三三點二萬、一三九點七萬人,逐年攀升;五年來,女性服藥人數從六十九萬多人增至八十三萬多人,男性則從四十九萬多人增至五十六萬多人。另外,去年全國有五百一十七家醫療院所設有精神科門診,過去十年來成長近六成,僅次於職業醫學科。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精神科醫師執業人數和基層診所精神科醫師人數也逐年增加,總計二○一五年有一九一九名精神科執業醫師,二○一八年有二一四四人。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表示,全球女性憂鬱比率高於男性,男性對自身情緒較不敏感,多半尋求身體症狀治療相關科別。另外,某些低劑量抗憂鬱劑也可用來治療焦慮症、恐慌症、夜尿症、更年期燥熱、改善失智症者情緒症狀等,服藥人口增加不見得都是憂鬱症患者。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治療憂鬱症包括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現行健保制度並不支持非藥物療法,大部分患者只能靠藥物,且服藥至少要兩周才見效果、一到三個月評估療效及是否停藥,但目前卻有至少三成患者在用藥一個月後就自行停藥、不回診,容易復發,反覆就醫。
-
2020-10-12 科別.精神.身心
看精神科不再害羞 140萬人服抗憂鬱藥 五年增逾20萬
又到了令人憂鬱的季節。健保署最新統計顯示,國內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逐年攀升,去年達到139.7萬人,過去五年內就增加逾20萬人,速度逐年加快且女性為男性的兩倍。專家學者指出,憂鬱症就醫人數確實增加,不過低劑量抗憂鬱劑可用於多項常見精神疾患,加上國人對精神疾患認識更多、身心科診所增加,都是近年服藥人數增加的可能原因。健保署九月公布統計,2015到2019年使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從119.4萬人成長到139.7萬人,五年內成長20.3萬人。服藥人數的增加,主要集中在2016到2019年,增幅逐年拉大,2019年內增加6.7萬人,反觀2016年才增加1.8萬人而已。男性服藥人數每年大約增加一到兩萬人,五年間從49.4萬人來到56.5萬人。女性五年內則是從69.9萬人飆升到83.1萬人,逐年增加1.3萬人、3.7萬人、3.8萬人、4.4萬人,每年增幅為男性的兩倍。成立全台首座首座憂鬱症中心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表示,中研院十年前揭示的長期調查顯示,憂鬱患者就醫比例僅兩成,大部分人擔心就醫會被貼標籤,多自行採用無實證基礎的靈性課程或保健食品,易造成病情延誤與惡化。近年觀察到主動就醫和服藥人數增加,顯示社會在進步,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更加客觀正確,妥善治療的機會也提高了。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表示,全球女性憂鬱比率都高於男性,原因包括荷爾蒙等生理因素,以及社會文化、職場及家庭等多重角色的壓力,近年社會大眾對於女性處境及精神疾患的認知提升、精神疾患的去污名運動等,都使得更多人願意走出來治療,不再任憑憂鬱症等精神疾患長期拖累學業、工作、親職的功能。至於男性,多半對自身情緒不敏感,多半尋求身體症狀治療相關科別,例如去心臟科看胸悶和心悸,結果都找不到原因,會覺得很挫折。正確的用藥,是病人度過難關的關鍵。袁瑋舉例說,近年有很多恐慌症來就醫,男女各半,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大多為長期焦慮累積發病。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忽然發作,病人會呼吸困難、心跳過快、胸悶噁心,難過的像是快要死掉,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病人就會過著足不出戶的封閉生活,導致工作及生活停擺。用低劑量憂鬱劑可以改善恐慌症發病,幫助他不害怕跨出家門,再搭配認知行為療法、加上運動、作息和步調調整。袁瑋指出,服用抗憂鬱劑的人增加,也不見得都是憂鬱症。某些低劑量抗憂鬱劑也可治療焦慮症、恐慌症、夜尿症、改善更年期燥熱、改善失智症者情緒症狀、改善失眠,算是老藥發現新用途。相較於部分安眠藥有成癮疑慮、只會增加淺層睡眠,這類抗憂鬱劑反而可增加深層睡眠,也不會成癮。不過要注意的是,失眠問題還是必須合併認知行為療法才能從根本解決。
-
2020-10-10 科別.腦部.神經
蹲下站起來頭就暈?姿勢性昏厥好發6大族群 醫師教這樣防範
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蹲著好好的,一站起來頭就暈等情況。這種情況雖然不是重大的健康警訊,但頭暈的摔跌往往可能間接危害到生命安全。 蹲著站起來後為什麼會出現昏厥? 家醫科王威傑醫師表示,昏厥主要分成心因性、腦血管性、神經性、姿勢性4種,蹲下站起來會頭暈就是典型的姿勢性昏厥的症狀。姿勢性昏厥發生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體在蹲、坐、躺的姿勢下,血液大多會集中在下半身,人體在變換至站立姿勢時,速度通常都是偏快且突然的,因此集中在下半身的血液便難以即時的將足夠的量回送腦部,也就容易形成短暫性的姿勢性低血壓,進而導致昏厥。不過醫師也表示,姿勢性昏厥通常都是相當短暫的,且較少會進入到失去意識的情況,民眾可以不必過度恐慌。 姿勢性昏厥常見6大族群,不常喝水也在其中! 王威傑醫師表示,姿勢性昏厥在昏厥的4大種類中算是最常見的,雖通常問題並不大,但能避免還是盡量避免,常出現的民眾可以留意自己是否為風險族群,並注意自己變換姿勢時的環境以免發生危險。 姿勢性昏厥常見出現於營養不良者、使用低血壓藥物者、貧血者(含大量失血)、嚴重腹瀉者、周邊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等族群身上,以及平常不常喝水的人血液循環不佳也容易影響血液循環,發生機率也會比較高,這些族群都應多加留意。而使用藥物者不論是服用何種藥物,若常出現姿勢性低血壓,都建議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更換藥物,切勿自行更換或停藥。 站起來前先動動腳,有助防範姿勢性昏厥 除了改善姿勢性昏厥應避開前述的風險因子,在防範方面王威傑醫師建議,民眾在變換姿勢從低到高時,最好以緩慢的速度進行為佳,以利讓血液有緩衝的時間能夠順利運送足夠的血量至腦部,避免姿勢性昏厥發生。在站起來之前也可以先活動雙腳,促進血液循環,如此也可避免。而常常發生姿勢性昏厥的民眾,在變換姿勢時最好先確保身旁是有穩固的物品可以攙扶的,以避免發生意外。若起立後開始頭暈,則應先坐下、躺下,確保沒事之後再回到站立姿勢為佳。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防疫美女醫師再登板!這回號召志工隊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台灣也從今年初開始,推出多支「防疫影片」在電視廣告中播送,其中有「防疫女神」之稱的輔大家醫科醫師許書華,今在北市社會局邀請下,以「疫情當下的社會包容與同理」為題,向社區志工分享如何以正面態度面對疫情,事後她也特別錄製影片,號召民眾在防疫新生活之餘,也能健康做志工。今年5月,許書華協助衛福部拍攝防疫影片,影片中以甜美嗓音及豐富的肢體動作,宣導民眾「配合郵差及快遞業者防疫事項,多使用線上付款,落實防疫,守護健康」等語,有網友看完影片後,更留言誇張表示「絕對不會說看廣告看了3小時」,許書華也在網路拍攝洗手舞影片,宣傳正確洗手觀念,一夕爆紅。許書華今受北市社會局之邀,以「疫情當下的社會包容與同理」為題,分享在防疫期間,除了增加衛生防疫知能外,如何以正面態度來面對疫情衝擊。席間不少來自醫院、機關、場館的志工到場參與,一起參與研討,現場互動熱絡。許書華也特別提到,疫情期間,資訊量龐雜,呼籲民眾應學習獲取真正可靠的新聞與訊息,避免錯誤資訊造成恐慌。許書華醫師也提到,疫情期間,人與人的信任關係變得緊張,舉凡民眾排口罩向藥師或志工謾罵,也有民眾看到醫師或防疫人員就感到懼怕,國際間甚至出現排華效應,種種緊張關係,也讓願意投入志願服務的民眾,內心承受不少壓力,但許書華說,若願意投入志願服務,民眾也可以用正面態度面對疫情衝擊。許書華說,在疫情威脅下,必須用同理和互助,取代責罵和怨懟,她也以醫師角度,特別宣導志工在確保自身安全後,也可以在社區宣傳防疫觀念,防疫作戰不分你我,要民眾多留意志願服務推廣中心的志工招募,防疫新生活,健康做志工。
-
2020-10-05 養生.抗老養生
醫病天地/擴胸、飲菊麥茶 入秋趕氣鬱
50多歲婦人在親人過世後,開始出現憂鬱和恐慌症狀,就診後獲得改善,但近日入秋後又復發回診,服用養氣補肺的藥物情緒才安穩許多。聯新國際醫院中醫師陳藝文表示,秋季環境水分減少,容易使肺上火、肝氣鬱結,產生悶悶不樂的情緒,更可能因身體發炎、免疫力紊亂,衍生出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病。陳藝文說,中醫的五臟對應5種情緒,肺臟對應憂鬱悲傷的情緒,是5種情緒當中最常見、棘手的。黃帝內經提到「悲則氣消」,意思是悲哀過度,氣自然消失,甚至可導致臟氣衰竭而喪命。氣消則情緒悶悶不樂,不想出門活動,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臨床上也發現許多皮膚病和情緒息息相關,悲傷的情緒也會造成肝氣鬱結,氣鬱則化火,產生身體發炎、免疫力紊亂的現象,因此秋季容易有情緒上的波動,皮膚病的患者也會增加,如蕁麻疹、汗皰疹、濕疹、異位性皮膚炎、自體免疫疾病的乾癬等。陳藝文指出,可以透過泡澡方式,在水中放入快樂鼠尾草以及迷迭香葉片,水溫40度以下為宜,泡15分鐘;也可飲用菊麥茶,將白菊花5朵,浮小麥5錢,紅棗2顆切開去子,放入800ml熱開水,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或進行擴胸運動,伸展心肺經絡,活動肩背肌群,趕走心中的氣鬱,「通則不鬱」。
-
2020-10-05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肌少症易跌倒 可透過訓練改善
台中市長安醫院最近為民眾檢測有無「肌少症」,發現受檢百餘民眾有逾3成有肌少症情形。復健科醫師陳音翰指出,肌少症與健康息息相關,尤其若老人罹有肌少症,死亡率會比沒有此症的更高,千萬不容忽視。陳音翰說,隨著年紀增加,肌肉的質與量都容易流失,根據統計,40歲以後大腿肌力每10年減少10~15%。肌少症會導致下肢力量不足,患者容易顯得無力、疲倦、步伐不穩,容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甚至造成關節負擔增加,加速退化,還會導致血糖、血壓等代謝惡化問題,甚至增加死亡率。對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陳音翰說,在家裡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檢測,如用雙手去圈自己的小腿圍,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懷疑罹有肌少症可能,建議可至醫院復健科做儀器檢測。他說,當檢測出有肌少症也無需恐慌,只要透過「能力回復訓練」治療,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肌肉,讓肌肉量獲得提升。此外,平日應多攝取蛋白質及維生素D;以50公斤的女性為例,建議每天要攝取50~75克蛋白質的量,有助於維持肌肉力量。
-
2020-10-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阿根廷疫情嚴峻 我僑胞捐台灣國家隊口罩助抗疫
阿根廷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攀升至全球染疫人數第8多的國家。當地一名僑胞匿名捐贈2萬美元(約新台幣58萬元),採購台灣國家隊的口罩,助僑胞抗疫。阿根廷染疫人數屢創新高,每日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急劇上升。截至2日,全國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人數達77萬9689例,2萬599人死亡,確診病例數已超過墨西哥,名列全球第8。阿根廷自3月下旬起實施長達近7個月的隔離措施,最新隔離政策將延長到10月11日,但隔離禁令未能有效遏制疫情。當地僑民聯合會委員李昆堯指出,阿根廷政府雖有實施隔離管制,但無法有效監控追蹤病例,疫情從起初由赴國外旅遊染疫的中上階層民眾擴散至中下階層民眾,甚至是貧民區,也由首都擴散到內部各省,病例激增之快連謹慎防疫的僑胞也無法倖免。僑聯會在關懷訪談僑胞後發現,疫期爆發以來,至少有10多位台灣僑胞染疫,其中已有3人身亡,主要是因本身有糖尿病或其他病史引發併發症;還有一位擔任醫生的僑胞因工作緣故染疫,目前治療情況良好。李昆堯表示,一名熱心僑胞於8月間匿名捐助2萬美元,請台灣僑民聯合會理事長楊振壽等人協助採購台灣國家隊的口罩共7萬片,提供僑胞使用。首批2萬片口罩已於9月中旬空運到阿根廷,並開放登記,發放給有需求的僑胞;另5萬片口罩則預計以船運方式於10月中旬運抵阿根廷。李昆堯說,因阿根廷口罩品質參差不齊,這名捐助者特別指定要採購安全舒適的台灣口罩,只對台灣口罩有信心。而這名捐贈者幫助僑胞不欲人知的善行傳出後,令許多阿根廷人都覺得不可置信。阿根廷疫情嚴峻,當地僑胞除面臨染疫的恐慌外,長期隔離迫使許多中小企業、餐館被迫關閉。許多經營餐飲店的僑胞,工作或經濟收入也都受波及,被迫減薪或關店,經濟壓力大增,僑聯會在疫情期間協辦心靈講座,幫助僑胞對抗焦慮情緒。
-
2020-09-30 科別.骨科.復健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復健科醫師教你做這項自我檢測
台中市長安醫院免費為民眾檢測有無「肌少症」,兩周以來受檢的百餘民眾有逾3成有肌少症情形。復健科醫師陳音翰指出,肌少症與健康息息相關,尤其若老人罹有肌少症,死亡率會比沒有此症的更高,千萬不容忽視。陳音翰說,隨著年紀增加,肌肉的質與量都容易流失,肌少症指的就是肌肉量太少。根據統計,40歲以後大腿肌力每10年減少10~15%。這次的檢測,就有高達3成受檢民眾有異常;可見每個人都有肌少症的潛在風險。他說,肌少症所以不容忽視,是因為它影響的層面相當廣泛。例如會導致下肢力量不足而影響活動能力;患者容易顯得無力、疲倦、步伐不穩,因此也容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甚至造成關節負擔增加,加速退化。此外,肌少症還會導致血糖、血壓等代謝惡化問題。因為肌肉與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等新陳代謝息息相關,若長者同時存在肌肉不足與肥胖問題,就稱為肌少型肥胖症;這種類型會比只有肥胖症或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死亡率。對於要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肌少症?陳音翰說,在家裡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檢測,如用雙手去圈自己的小腿圍,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就懷疑罹有肌少症可能。建議此時可至醫院復健科做儀器檢測,即可得出更完整的身體肌肉量數據報告。他說,當檢測出有肌少症也無需恐慌,只要透過「能力回復訓練」治療,教導民眾如何正確使用肌肉,讓肌肉量獲得提升。此外,平日營養補充也很重要,應多攝取蛋白質及維生素D;以50公斤的女性為例,建議每天要攝取50~75克蛋白質的量,將有助於維持肌肉力量。
-
2020-09-23 癌症.皮膚癌
皮膚長痣是皮膚癌嗎?常見症狀,簡單3招自我檢測
日常生活中偶爾會發現身上突然長出了不明的「痣」,許多民眾不以為意,但也有許多民眾會有些緊張,不知道是否為皮膚癌,因為皮膚癌最典型的其中一個症狀就是長出不明的黑點。究竟要如何分辨?來看醫師簡單5步驟自我檢測! 皮膚長痣是皮膚癌嗎?常見症狀3招自我檢測! 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昭瑜醫師表示,皮膚突然出現不明的黑點確實是皮膚癌的症狀之一,難免會讓人緊張,不過皮膚癌所出現的黑點常見會有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大小不正常、變化不尋常5大特徵,因此黑點未必就是皮膚癌,民眾發現時可先以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3種方式初步自我檢測。包括看一看是否有出現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的情況;摸一摸是否有明顯突起或凹陷,或是短時間內有明顯變大、容易流血且不容易痊癒等變化不尋常的情況;量一量傷口或痣的直徑是否有超過0.6公分以上,約一個筆蓋孔大的大小不正常情況。 若上述這些情況有出現其中一項,就建議民眾盡早前往皮膚外科就醫檢查為佳,以排除皮膚癌的可能或及早治療。皮膚外科有別於一般的皮膚科和外科,是皮膚科中同時擅長外科的專業領域,對於民眾皮膚腫瘤的診斷、手術、治療等更有幫助。 種類不同特性也不同,皮膚癌常見3大類型。 黃昭瑜醫師表示,皮膚癌因為長在皮膚上,和其他癌症相比起來較容易發現,部分皮膚癌也較容易治療、預後也相對較佳,通常在早期發現就進行治療,存活率幾乎和一般人無所差別。不過也要注意皮膚癌依種類不同特性也不一樣,主要可分為基底細胞癌、鱗狀上皮細胞癌、黑色素瘤三大類。 基底細胞癌就是前述所提到較常見的皮膚癌,其惡性度較低、轉移機率低、預後較佳,在發現後將其切除基本上沒什麼大礙。形狀常見長得像黑痣,通常上面會有傷口,大小會逐漸變大,主要和紫外線曝曬有相關,因此也常見出現在鼻子、臉部等容易曝曬到的部位。雖然很少出現轉移的情況,但久了會侵犯到肌肉、骨骼等皮膚底下的組織。 鱗狀上皮細胞癌也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癌,主要也是和紫外線曝曬有關,不過惡性度、轉移機率、預後等就比基底細胞癌還來得差一些。其顏色通常偏像紅色,有時會凸出一顆紅色的瘤狀物,也常見有潰瘍、出血的情況。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鱗狀上皮細胞癌有時和濕疹相似,容易讓人忽略,因此醫師也提醒若有濕疹不癒的情況,應適度懷疑並盡早檢查。 黑色素瘤可說是皮膚癌當中最為棘手的,有別於前兩者黑色素瘤比較容易有轉移的可能,常見先轉移至淋巴結,其後轉移至肺部、腦部、肝臟等身體各處,此時預後就非常差。黑色素瘤形狀通常長得像痣,亞洲人的又通常以手掌、腳掌等較難以發現的部位為主,因此容易讓人忽略,應多加留意其他的風險因素。 皮膚癌常見風險與族群 黃昭瑜醫師表示,皮膚癌常見的風險因素包括了紫外線暴露、家族史、接觸化學藥劑、飲用井水、皮膚反覆發炎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因紫外線暴露所引起,皮膚較白容易曬傷相對風險也較高。家族史是常見的癌症風險,因此家人若有皮膚癌的家族史也應當留意。而像是工廠等工作、環境因素,皮膚長期接觸化學藥劑者也是風險族群之一,不過民眾一般所接觸的洗碗精、清潔劑等則較無疑慮,雖還是應做好防護,但不用過度恐慌。另外現在較少見但還是要留意的是,像是早期雲林、嘉義一帶飲水來源主要以井水為主的民眾,也有因砷中毒引起皮膚癌的風險。而皮膚反覆發炎的情況下,細胞會有癌化的可能,因此若有反覆發炎久不癒的民眾應積極治療為佳。 防範皮膚癌,天冷、陰天也要做好防曬! 皮膚癌常見因紫外線曝曬所至,防範皮膚癌除了留意危險因素、自我檢測外,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曬。黃昭瑜醫師提醒,不少民眾在出大太陽的時候會做好防曬措施,但其實紫外強弱和太陽大與否無關,天氣冷、陰天等也都會有紫外線曝曬的可能。因此最好的防範措施不是看太陽,而是外出時先看氣象局所公布的紫外線觀測數據,並做好防曬為佳,以避免皮膚癌纏身的可能性。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18 醫療.一般外科
一張圖看懂蜂窩組織炎與破傷風,傷口消毒照護4步驟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受傷的情況,例如跌倒被石頭磨傷、碰到尖銳的物品刮傷、甚至有的時候被紙割傷等。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民眾會自認倒楣,有些民眾特別是男性常會認為是小傷,後續便未好好照顧傷口,這樣的行為容易讓自己陷入破傷風或蜂窩性組織炎的威脅之中,嚴重可能面臨截肢、甚至死亡的風險。塑膠也可能引起破傷風?醫:關鍵不在金屬家醫科何松穎醫師表示,破傷風主要是因為破傷風桿菌所致,較常出現在踩到釘子、被刀劃傷等情況,因此也讓大多數民眾認為主要關鍵在於金屬,不過對此何松穎醫師則表示,破傷風桿菌主要是常見於土壤之中,金屬等物品之所以會有風險,是因為或多或少有相關接觸,因此防範破傷風不應只有金屬器具,若傷口是因接觸過土壤的塑膠物品等器物形成也要小心。破傷風桿菌會從患者傷口進入,潛伏期約為數日至數週不等,通常約經過一週從神經系統到中樞神經,患者便會出現癲癇、頭痛、牙齒緊咬、肌肉僵直、呼吸抑制等症狀,嚴重甚至死亡。慢性病等免疫力低下者,留意蜂窩性組織炎症狀蜂窩性組織炎則如其名,患者傷口外表會有如蜂窩一般,是一種因為使傷口形成的器物不淨或後續傷口後續照顧不佳所造成的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常見出現於開放性傷口上,如日前就曾有新聞報導婦人因鈔票刮傷手為做好妥善處理,後續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另外像是香港腳、跌倒所形成的外傷等也都有可能形成。蜂窩性組織炎因個人免疫力不同,進展速度、程度也會有些許不同,患者傷口通常會在三日左右出現紅、腫、熱、痛相關症狀,換句話說這也意味著若有癌症、糖尿病、三高、慢性病等免疫力不足的民眾更應提高警覺。海上、海邊等形成的傷口,更要留意蜂窩性組織炎何松穎醫師也特別提醒衝浪、浮潛、釣魚、捕魚等在海邊、海上活動的民眾,更要小心在相關環境中所形成的傷口。形成蜂窩性組織炎的細菌當中最具威脅性的其中一種就是海洋弧菌,這種細菌顧名思義常見於海洋等相關環境之中,其形成蜂窩性組織炎進展速度相當快、致死率高,在治療案利當中少數讓醫師別無他法,進而需要截肢、甚至死亡的,常見就是因海洋弧菌所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因此在海域一帶所受的傷口,不論大小都應特別注意。蜂窩性組織炎、破傷風,留意兩者可能同時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蜂窩性組織炎和破傷風雖為兩種不同的情況,但患者也有可能同時受到這兩種感染。何松穎醫師提醒,因醫療進步的關係,蜂窩性組織炎截肢或死亡的案例並不常見,但若置之不理就有可能進展到此地步;破傷風因有疫苗、預防注射的關係,近年來死亡機率也非常低,民眾不必恐慌但也不能輕忽。醫師提醒民眾,不論是多小的傷口,在傷口形成最初階段就應做好妥善處理,若有發現症狀就應盡速前往就醫治療。傷口消毒處理 醫師建議4步驟在傷口處理方面,民眾在處理傷口時除了會以清水沖洗,也常見會用雙氧水、碘酒、酒精、小護士、萬金油等消毒傷口。對此何松穎醫師表示,小護士、萬精油等對於傷口消毒等較無益處,不過這類型主要含有薄荷等成分,若想減緩不適可適當的塗抹在周圍;而雙氧水、碘酒、酒精等雖有利於消毒,但同時也會阻礙細胞生長及復原,優碘和碘酒兩者相似,差異在於碘酒還含有酒精成分,對於傷口復原稍較為不利。何松穎醫師建議,一般在手邊醫療資源較為充足的情況下,民眾在處理傷口時,建議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其後以優碘進行初步消毒,以棉花棒由內向外擦抹,再擦上對於殺菌更為有利的抗生素藥物,最後再貼上紗布。包裹紗布時可適當塗抹一些凡士林等潤滑,可避免傷口黏著紗布。若資源較為有限,則建議在初步處理好傷口後應盡快前往醫院處理。而不論是何種情況,都應隨時觀察傷口復原進展及相關症狀,藥物也應和醫師、藥師等專業人士先進行討論、確認後再使用為佳。(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18 癌症.淋巴癌
6個類似感冒症狀,小心是癌徵兆! 過度疲勞、熬夜、重口味都 是危險因子
1名45歲的張先生,因為反覆發燒且全身全身皮膚焦痂來奇美醫學中心就診,在感染科及加護病房找尋病因與治療下,確診為淋巴癌,經化療後全身腫瘤消失無蹤,目前門診追蹤至今仍未發現腫瘤。淋巴癌不如10大癌症常見 早期徵兆容易與感冒混淆根據衛生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107年的資料顯示,淋巴癌雖已不在10大癌症之列但仍持續逐年增加中。淋巴癌不如10大癌症常見,但由於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而早期徵兆又容易與感冒或感染產生混淆,以致延誤了及早就醫的時機,對個人生命造成威脅。然而淋巴癌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接受正規治療,是可以痊癒或控制的癌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淋巴瘤聯盟早在2004年共同將每年的9月15日訂定為「世界淋巴瘤日」旨在提醒大家淋巴瘤是個不容忽視的癌症,希望大家能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多數屬非何杰金氏 後天8大因素都是引發原因淋巴癌是人類腫瘤中組織分類最複雜的1種,分為非何杰金氏及何杰金氏2大類,而大多數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非何杰金氏。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好發族群分布於40到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病人則有2群分別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60至70歲的老年人居多。研究顯示,先天基因異變導致免疫系統不全,以及後天因過度勞累,作息不正常,或是多菸、多酒、多刺激性飲食,以及病毒感染、遺傳因子、環境污染,都可能是引發淋巴癌的原因。 淋巴癌無篩檢工具 出現6大症狀快就醫檢查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表示,目前淋巴癌無特殊篩檢工具,應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燒、腫、癢、汗、咳、瘦,若身體出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或6個月內體重驟減10%以上,莫名的發燒或盗汗,就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但由於發燒、淋巴結腫大症狀與感冒或感染症狀雷同,建議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只要注意身體的變化,有疑問即早就醫即可。(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症狀像流感、武漢肺炎! 年輕人有這6症狀當心是「這癌」 淋巴癌化療藥物易誘B肝復發 研究建議主動做這事預防
-
2020-09-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川普:COVID-19疫苗可望一個月內問世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問世,但他也補充說疫情可能會自己結束。川普在費城和選民舉行「你問我答」的市民大會時說:「我們快要有疫苗了。我們再幾週就能拿到疫苗,你知道的,可能再3、4週。」不過就在數小時前,川普今早對福斯新聞(FoxNews)表示,疫苗可能再「4週、也可能8週」問世。民主黨人擔憂,政府監管機關與科學家可能會受到川普的政治壓力以及時通過疫苗,增加他11月3日總統大選的連任勝算。包括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在內等專家表示,疫苗可能今年底才能獲得核可。美國迄今有近20萬人染疫病故。在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主辦的市民大會上,川普被問及何以淡化疫情,他回答說:「我沒有淡化,事實上,在許多方面,以行動來看,我反而是在重視疫情。」不過,根據今天公布的新書「震怒」(Rage)訪談錄音檔,川普本人告訴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他刻意試圖「淡化」疫情,以免造成民眾恐慌。
-
2020-09-14 新聞.用藥停看聽
類固醇就算短期用 醫師:研究顯示3種風險仍升高
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在癌症、如風濕免疫等全身性發炎疾病,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新冠肺炎等傳染性疾病,也可減少死亡率和縮短住院時間,但長期使用類固醇則可能產生如青光眼、消化道疾病、月亮臉等副作用。國家衛生院與林口長庚的研究則發現,即使短期使用類固醇,也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和心臟衰竭的風險,且在服用第一個月內風險最高。這項研究成果也於今年9月刊登於知名醫學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內科學年鑑)。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與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的研究團隊利用「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針對2013年至2015年,曾連續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小於或等於14天)的20歲至64歲民眾進行研究,收案262萬3327人,觀察用其藥一個月及二到三個月期間,是否曾發生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及心臟衰竭等情形。姚宗杰表示,收案平均年齡為38歲,有四分之一的民眾曾短期口服類固醇,其中以女性最多,佔五成五。這些人常出現於皮膚科、耳鼻喉科、家醫科等科別,主要病因為皮膚疾病和呼吸道感染,八成五沒有重大的慢性疾病。但是觀察這些病患,短期服用類固醇一年內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以第一個月內產生的副作用風險最高,服用第二個月後風險則逐漸下降。他也補充,從實際風險來看,這些短期使用類固醇的病患,消化道出血發生率則為每千人每年27.1人、敗血症為每千人每年1.5人、心臟衰竭則為每千人每年1.3人,風險還是非常低,不需恐慌。姚宗杰說,類固醇毒性和使用長短有關,過去臨床上普遍認為僅長期服用類固醇會有副作用,短期則無。但研究發現類固醇就算只吃短期只是相對安全,還是有可能造成風險。因此提醒臨床醫師和藥師,如果不是重大疾病,類固醇僅是用來緩解病患症狀,在開立的劑量、時間上,則需審慎評估,是否讓其承受副作用風險。另外,由於用藥後一個月內發生副作用的風險最高,民眾若這段期間出現相關症狀,最好主動與醫師討論,勿自行停藥。
-
2020-09-13 癌症.淋巴癌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無法篩檢 醫師籲高危險群留意
淋巴癌因初期無明顯異常、又可能有類似感冒症狀,許多人因而未能及時就醫時機,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今天在「淋巴癌病友會」活動呼籲民眾,若淋巴出現「燒、腫、癢、汗、咳、瘦」6大現象、無原因淋巴結腫大,就應注意找專科醫師確認有無異常。吳鴻昌指出,淋巴癌雖非十大癌症之一,但病例逐年增加,分為非何杰金氏及何杰金氏兩大類,多數淋巴癌屬非何杰金氏,40到50歲好發族群,何杰金氏淋巴癌則以30多歲年輕人及60到70歲長者較常見。吳鴻昌舉一名54歲張姓患者為例,他因反覆發燒、全身皮膚焦痂,就醫多次始終查不出原因,經病理檢查確診為淋巴癌,幸運經化療後腫瘤消失,目前門診追蹤。淋巴癌研究顯示,除先天基因異變導致免疫系統不全,後天過度勞累、作息不正常或菸酒、刺激性飲食過量及病毒感染、環境汙染都可能引發。吳鴻昌表示,淋巴癌目前無法篩檢,若或半年內體重驟減10%以上、出現無原因淋巴結腫大或莫名發燒、盗汗,就應立即就醫檢查;但因發燒、淋巴結腫大與感冒或部分感染症狀雷同,有疑問即早就醫即可,無需過度恐慌。每年9月15日為「世界淋巴瘤日」,血液腫瘤衛教學會與奇美醫學中心當天將在醫院舉辦宣導活動,今天先舉辦「淋巴癌病友會」活動。
-
2020-09-08 科別.婦科
更年期後出血是回春還是癌症?婦醫:多為子宮病變,3族群高風險
女性隨著歲月增長,到了更年期伴隨了大半輩子的月經便會在此道別。不過有些女性到了更年期不但沒有停經的現象,有些人反而出現了大量出血的情況,遇到這樣的情況可別高興得太早,這可不是「回春」,而是可能身體機能出了問題。究竟更年期出血是身體那部分出了問題?對身體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遇到了該怎麼辦?來看鍾馨診所的曾郁文婦科醫師怎麼說。正常的更年期是從幾歲開始?曾郁文醫師表示,更年期是一種正常的老化現象,台灣女性在45~50歲之間進入更年期皆屬正常,而平均值大約落在50歲左右,前後血量就會開始因荷爾蒙的影響月經血量逐漸減少。但也有許多女性會在40歲之前就開始出現血量不穩的情況,曾郁文醫師表示這有可能就是出現了所謂的「卵巢早衰」的情況,需多加留意,其狀況可能會先以月經週期縮短呈現,如從原本28天為一週期漸漸縮短成21天甚至更短;其後可能就轉變成週期延長,如可能3~4個月都沒有月經。影響更年期的因素有哪些?而每個人的更年期的時間、卵巢老化的時間都有所不同,曾郁文醫師表示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遺傳,若母親的更年期較早、卵巢較早老化,相對的女兒也可能會是如此。其他像是因疾病所作的手術治療也會影響卵巢老化,例如當健檢發現癌症、巧克力囊腫等,為了健康將其去除,在手術過程當中無可避免的也會破壞到卵巢組織,也就會影響到卵巢的老化情況,而影響程度則因人而異。另外環境荷爾蒙等外界不良因子也是常見的影響因素,環境荷爾蒙一般民眾較為熟悉,其他不良因子如輻射、化學藥劑等也都包含在內。雖較不常見,但也需要多加留意。除此之外癌症也是影響因素之一,雖然影響程度相較前幾項而言機率非常小,但也還是有可能會影響到,例如卵巢癌。曾郁文醫師表示,癌症雖然對於卵巢會有影響,但其也可能會轉移,而相較之下卵巢癌對身體其他部位健康的影響比對卵巢的影響還高,若卵巢癌真的嚴重到會影響卵巢時,身體的健康狀況可能已經到了非常危急時候;換句話說,若更年期提早到來,民眾可以不必太過恐慌是否為因癌症而起。更年期後異常出血,可能是出了什麼問題?正如前述所提到的,女性在約45~50歲前後就會開始漸漸進入更年期,血量慢慢減少後逐漸進入停經的狀態。但若是在更年期後又見紅,就需要特別留意是否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最常見的主要問題就是子宮相關病變、癌症,如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曾郁文醫師表示,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都是相當常見引起更年期後異常出血的因素之一。現在醫學發達且方便,子宮頸癌有抹片檢查,通常在出現對身體的影響之前就得以被發現並作相關處理。相較之下子宮內膜癌就必須要特別留意,其較少有疼痛等不適症狀,最常出現的就是以異常出血表現,而子宮內膜癌常見的危險因子當中肥胖也包含在其中,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因此若有肥胖情況的民眾更應留意。而許多女性在停經荷爾蒙減少後,試圖自行補充荷爾蒙以達健康的目的,對此曾郁文醫師表示,若是在補充的時候只有補充到雌激素,這樣的行為也相當有可能刺激到子宮內膜,也就有可能提升子宮內膜癌風險,便可能出現異常出血的情況。因此不論是任何營養品、保健品、藥物,在使用之前還是需經過專業醫師、藥師的指示為佳。另外若本身就有糖尿病的患者也需要特別注意,此可說是讓全身充滿自由基的慢性疾病,身體各處都有可能癌症病變的可能,子宮也不例外,其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倍之多。而經檢查確認排除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相關病變後,就可以比較放心了,其可能純粹為一般荷爾蒙影響,才導致更年期後異常出血的現象。因此不論如何發現異常出血先別慌張,但也別置之不理,先進行相關檢查,若有疾病便可即早處理,若沒有相關疾病也可以讓自己放心。發現更年期後異常出血該怎麼辦?當自己發現有更年期後異常出血的情況時,曾郁文醫師建議就及早前往檢查,若是正處於異常出血的情況則會先開藥進行停血,在停血或降至不會影響檢查後便會進行相關檢查,看是否有癌症的可能,而如有需求可至婦科、婦產科作相關檢查。而許多女性朋友偏好中醫治療、調理,曾郁文醫師表示,雖然中醫、西醫在許多治療方面概念大致相同,不過若有異常出血的情況還是建議先以西醫進行檢查為佳,後續若想再作調理也不遲,優先排除癌症的可能再作後續規劃,如此也是個良好的選擇。(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9-07 新聞.健康知識+
誤開「紫外線燈」害眼灼傷 專家:殺菌燈千萬別這麼用
近日中國大陸杭州市有一所小學被報導,在教室誤開消毒用的「紫外線燈」長達5個多小時,使127多名學生皮膚、眼睛灼傷,甚至有學生眼帶血絲、學還有嚴重到被診斷出眼角膜上皮脫落的症狀,如果惡化恐怕因此失明。之前肺炎開始大流行時,許多人相當恐慌,所以各種消毒產品紛紛出籠,像是次氯酸水,以及紫外線消毒燈等。類似的紫外線燈在媒體上也有廠商介紹可以裝在大樓入口處殺菌,韋恩就大聲疾呼母湯,這種紫外線燈具高能量,只會有兩個結果1.它不分病毒丶病菌或人體細胞通殺,要不就會造成短期的眼睛與皮膚的灼傷,或長期的DNA破壞,有引發癌症特別是皮膚癌的可能,也會造成眼睛白內障或加速黃斑部的退化。2.如果作到不傷害人體,對病毒病菌大概也沒什麼效果。這種紫外線燈確實在研究界、業界廣泛用於殺菌、消毒使用,而且要有用的應該是UVC。但是在專業人員應用時,開燈後絕對是避之唯恐不及,絕對不會讓自己暴露在這種殺菌燈之下,要不是在殺菌箱內照,然後箱子遮起來,要不就是在特定房間內照,然後人就會離開那房間,如果像新聞照一樣暴露在紫外光下,而且還直視紫外燈,專業人士看了一定會捏一把冷汗,因此人體實在沒必要冒這種險。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9-05 橘世代.健康橘
長輩門診最愛問:這也痛、那裡痛,卻找不到病因 當心是憂鬱!
西蒙波娃在晚年著作「論老年」這麼說「沒有什麼比老年更確定會到來,也沒有什麼比老年更讓我們沒準備」。橘世代邀請高齡醫學專家回應「高齡門診最愛問」,我們蒐集了最常問診求醫的難題,透過許多的門診故事,為長者追求身心靈健康預為準備。「老伯伯帶著厚厚一疊病歷進到高齡醫學門診診間,這裡痛、那裡也痛,就是找不出原因。」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許多老年人往往是憂鬱與焦慮的症狀讓他們不斷求醫,愈是找不出明確疾病,便愈焦慮,而這也是高齡醫學中心的使命,「以全人為中心,以團隊方式給予完整的照護」。2025年,台灣將由高齡社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然而高齡長者生病,不僅僅是單一問題,常伴隨著其他醫療需求。生過一場病 心理變脆弱陳亮恭以自己母親為例,他說媽媽看起來非常硬朗,平常上班、打球,從不為健康煩惱。但在一次偶然的健檢中發現早期腫瘤,只需手術便可痊癒,但開刀後,媽媽居然開始交代存摺、帳戶、保險,連植牙都因擔憂自己不知再活多久而猶豫,全家因此上了一堂高齡實境課,更能理解疾病對老年人的身心影響。陳亮恭當下體認,年長者生一場病,不僅身體狀況變得虛弱,心理也會變得脆弱,需要至少半年才能回到原本的生活型態。因此,不論是照顧者或是醫師,對於年長者生病這件事,必須更加重視,而非僅是「看病、吃藥、治療」而已。老化是種不斷失去的過程,失去健康、失去朋友,要維持正向心態不容易。根據調查,在社區中約五分之一年長者有憂鬱症狀,然而老年人的憂鬱表現行為和年輕人不同。陳亮恭說,年輕人較會直接說心情不好,然而詢問年長者心情,常得到「還好」的回答,卻列出一大串「身體病痛」。檢查沒問題 愈想愈恐慌這樣的老人家常常在A醫院看了腸胃科、B醫院看心臟科,但都沒有問題。然而,愈是沒有問題,年長者會愈焦慮,因此必須引導他們正視情緒對自己健康的影響。以高齡醫學中心來說,因為某一病症而來的患者,會一併檢測認知、情緒狀態以及身體活動功能等狀況,並以團隊方式介入治療。陳亮恭表示,高齡醫學中心團隊包含高齡醫學、復健科、精神科、神經科等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以及諮商心理師,以進行周全評估及後續診療追蹤。通常原有症狀治療加上情緒處置,兩、三周後病人的情況便能顯著改善。陳亮恭也建議,若老人家本身已有固定看診的醫師,互相配合得宜,維持原有診無須刻意更動,但若有不明原因的跌倒、認知情緒改變或是常常在不同科別就醫卻找不出病因,則非常適合到高齡醫學中心做評估治療。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陳亮恭說,北榮高齡醫學中心將持續推動世界標準的整合照護,且未來將把服務往前延伸,從原先處理複雜老人問題的高齡醫學,結合人工智慧與健康老化的精準老化醫學,希望能提早20年讓民眾以更健康的方式走向銀光歲月。另外,高齡醫學中心將導入更多的智慧科技,也協助榮民醫療體系,將智慧科技和高齡醫學及長照結合,提供創新的服務模式。【延伸閱讀】不要活得像別人!《我輩中人》張曼娟:50歲後的人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金融人員必修照護課】對失智症者不要做的13件事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9-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加利讚自家口罩好「以國家隊為恥」 陳時中:違法別講五四三
加利科技進口中國口罩混充被第一線藥師揭露後,引發社會譁然,負責人林明進強調「中國口罩都是工業級品質比國家隊好」,也批評政府壓榨讓員工根本無法休息,才出此下策,甚至大喊「以國家隊為恥」快把加利趕出國家隊,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非法的東西無須再去確認品質,不合法就是不合法,不要在那邊五四三。加利科技曾在3月份就嘗試進口中國口罩闖關,政府卻在第一線藥師發現後才揭露此事,陳時中表示,3月份加利準備要進口時,就已在境外阻絕。加利負責人林明進批評,口罩國家隊分等級,大廠可以降低產能,小廠卻沒辦法,陳時中回應「那是他自己的看法」。陳時中表示,口罩的徵收從188萬片,我國上下分頭努力,從機具購買組裝,以及國軍配合幫忙,我國的口罩產能很快拉到每天可產出2000萬片,當然隨著疫情的趨緩,以及國際的需求,台灣的廠商當然沒辦法隨時「捐贈」給國際,因此也在6月9日就宣布徵收口罩片數降低至800萬片。陳時中表示,改徵收為800萬片後,也計算每一家廠商的產能,從原本的徵收率百分之百,降低至47%,其餘產出的口罩,可以讓廠商自行販售。而且原本6月應該要繳交的口罩,也延交到7月、8月,讓所有廠商的供貨量可以符合工廠的負荷,因應市場的需要、外銷的需求。陳時中表示,這些產能的評估都是不斷開會評估,做出來的決定,不能用這樣的藉口,對外說是「工作量」負擔過重才引發違法的問題,加利不只提供國家的需求,同時也對市場做一銷售。林明進希望可以把加利踢出國家隊,陳時中對此未正面回應,僅回應「目前就是先停止加利的產品到市場,停工不准出貨,同時也在調查是否有其他的廠商有類似的情形。」林明進批評當初簽約是一張空白的紙簽約,根本被騙,陳時中表示,相信我們的合約一定是很辛苦的,至於國民黨批評國家隊螺絲鬆了,他回應「各界的批評我們都會聽進去,會持續把螺絲拴緊」。被問及是否會檢驗加利自稱「品質好」的口罩過濾率,陳時中表示,非法的東西不用再檢測了,他們就是違法了,違法現在、檢測在後,這是不可能做的事情,加利的問題也不是品質好或不好,是他們完全是不合法,加利此舉也破壞國人對口罩國家隊的信心,造成國人心理的恐慌。陳時中表示,口罩國家隊努力這麼久,你我都在使用,加利違法在先,現在講這些五四三,「安捏甘丟」?
-
2020-09-03 新聞.食安拉警報
瘦肉精對人體有害嗎?營養師解析萊克多巴胺疑慮
近日因為蔡英文總統宣布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以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規範,引起各界的討論。相信許多民眾都會擔心甚至恐慌,我們每天都致力於更美好的生活,對飲食也都越來越講究,不過我們卻仍然每天吃進許多食品添加物,這些對於身體健康會不會造成危害?快來看看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醫師、營養師分析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的影響。日吃5.6公斤以上肉品 萊克多巴胺才可能超標依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指出,瘦肉精是在畜牧業中的俗稱,為乙型受體素的一種,添加於動物飼料中可以增加家畜家禽的瘦肉比例。而萊克多巴胺為乙型受體素中其中的之一種。成人每天可容許萊克多巴胺的上限是60微克(約5.6公斤以上的肉才會超標)。南投醫院蔡秀雯營養師表示,依據過去統計顯示,台灣男性每日攝取的肉類比女性多,而男性每天吃的豬肉類約203克(6-8兩),例如市售排骨便當的排骨約150克,平均每天吃豬肉類約平均攝入萊克多巴胺為18.3微克。台灣肉品來源多 腎臟科醫師籲飲食均衡而台灣女性產後坐月子的時候,經常將內臟入菜來達到進補的功效。蔡秀雯營養師表示,如果每日都吃一副豬腎(約260公克)、一套豬肝(360公克)及3兩左右的肉品(約90公克),大約會攝入38.73微克。上述是依據日本、澳洲及JECFA評估,因此在正常飲食下,是相當不容易超出所建議的安全攝取量。而且台灣是美食王國,食物來源相當多元,除了近日沸沸揚揚的美豬牛,市面上還有本地豬牛、進口日本肉品以及澳洲肉品等各國美食供民眾選擇。南投醫院腎臟科莊宗芳主任表示,國家目前訂定的容許濃度範圍,無論個人如何短時間食用該進口肉品,也難達到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程度。不過物極必反,任何物品過度食用都可能對人體帶來危害,因此呼籲民眾應均衡飲食,多元的攝取營養素,以維持身體健康。也相信政府會嚴格訂定標準、監督,為國人的食安、健康把關。 
-
2020-09-03 科別.精神.身心
開學了.... 哪些人可能較容易有「開學症候群」?
從輕鬆、沒有壓力,要過度到結構、壓力的生活,考驗每個孩子與家庭的調適能力。有些孩子開開心心的迎接上學,有些則需要父母與老師耗費一些精力來協助。剛開學總是兵荒馬亂,可能面臨與家人的分離焦慮、暑假作業未完成、學用品未準備妥當、生理時鐘調不回來、與心愛的電腦遊戲難捨難分、對未來的課業壓力、人際關係問題的預期性焦慮等等壓力事件。開學的適應狀態隨孩子的個人特質、在校適應能力、人際關係與家庭支持而有不同。「開學症候群」有哪些症狀「開學症候群」並不是一個正式的診斷,常是指稱因學期開始、假期結束而造成的情緒行為變化,繼而造成的困擾,臨床上可能較接近因開學而引發的調適障礙,以下簡述相關的特徵:怎樣的表現可能是有開學症候群?●心理症狀:輕則緊張、不安、煩惱學校相關事務,重責恐慌、擔憂,甚至憂鬱●行為症狀:輕則逃避學校相關事務、注意力變得短暫、健忘,重則會抗拒上學、失眠、食慾下降、等,小小孩可能會變得容易哭泣、易怒、不想離開大人(分離焦慮)、出現退化行為等,大小孩可能會用易怒、缺乏耐性、對立行為來表現。●生理症狀:胸悶、心悸、頭痛、肚子痛、拉肚子、手抖等哪些人可能較容易有開學症候群?●過往有拒/懼學史●個人特質:個性敏感、易擔憂、焦慮緊張、悲觀、虛無、遇壓力傾向逃避、害怕挑戰等●環境因素:如課業壓力、人際關係問題、霸凌問題、在校沒有成就感●特定心智診斷:如注意力不足過動、自閉類群障礙症、焦慮症、憂鬱症、網路遊戲成癮症等一般來說,如果症狀不嚴重,在大人溫和堅定的鼓勵並協助建立生活常軌下,經過一、兩個星期的調適,大多孩子能夠逐漸步上軌道,若孩子持續無法調適,甚至症狀演變得越來越嚴重,導致嚴重的情緒困擾、明顯影響學校學習、無法規律完成學校時程,就需要到醫院兒童心智(精神)科來諮詢、評估是否有其他心理疾患或困難、討論治療策略與協助方案。
-
2020-09-03 新聞.食安拉警報
影/民眾憂美豬進口後流入傳統市場 加工業者:機會極低
蔡英文總統日前宣布明年元月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不少消費者憂心美豬製成加工製品流入傳統市場販售,在標示不明的情況下無法自主做出選擇。有加工食品業者認為,流入傳統市場機會極低,而且美豬不一定適合做成部份的加工製品。中部一名邱姓加工業者表示,以肉鬆為例,為了維持口感,需以溫體豬肉做為原料,再加以炒製而成,才能保有完整且豐富的豬肉纖維,這是冷凍豬肉無法取代的。而絞肉類雖然有可能以美豬代替台豬做為原料,但是傳統市場攤商訂單數量不大,可節省成本有限,通常不會冒著風險變更原料,即使攤商向進口業者訂貨,仍可追蹤源頭。該業者透露,進口肉品在台灣北中南有三大進口商,若能在源頭控管肉品流向,比起攤商或餐廳標示來源更於便民,他評估明年美豬進入台灣後,最多只佔約一成的供給量,直接追蹤美豬流向,絕對比標示使用台豬更利於消費者做選擇。針對絞肉是否可能有混用疑慮,業者坦言,若真的混用,其實不易查驗,最根本辦法還是從進口商追蹤訂單流向。業者指出,其實這次美豬爭議中,消費者預期性恐慌大於瘦肉精本身對於人體的危害,政府在宣布開放美豬進口時,應該明確要求業者公開肉品的流向與用途,這比告訴消費者美豬與台豬肉質的差異,以及人體每日攝入多少瘦肉精才會造成人體危害更能安撫民眾的存疑,因為民眾的需求在於能否真正的自主做出選擇。業者強調,其實美豬進口後,用量最大的地方應該是絞肉,因為用途最廣,價格也最低,訂單通常會來自大型加工廠,相較之下,傳統市場反而是最單純的地方。但他坦言,最根本直接的辦法,還是公布相關政策時,把配套想好,從源頭廠商掌控。
-
2020-09-01 該看哪科.婦產科
美豬開放讓孕婦憂心 嘉義醫院長:均衡飲食更重要
近日美豬將開放進口,讓許多準媽媽們擔心要怎麽吃才健康,嘉義醫院長黃元德指出,孕期或哺乳期營養的重點是「均衡飲食」,與其擔心瘦肉精,不如注意是否攝取過多熱量、膽固醇和油脂。只要補充優質適量的鱼豆乳肉類,搭配蔬菜及水果,就能吃得營養,還有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都能確保母嬰的身體健康。黃元德是婦產科專家,他建議,自懷孕第一期起就需要額外每日增加10公克的蛋白質,在哺乳期間則建議每日應增加15公克蛋白質的攝取,蛋白質來源中最好一半以上來自高生物價的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低脂奶、黃豆等製品。黃元德說,近日瘦肉精議題引發民眾恐慌與不安,大眾俗稱的瘦肉精其實是屬於乙型受體素(β-agonists)的一種化合物,可減少脂肪並促進蛋白質的生成,也就是增加動物的肌肉,用作瘦肉精的化合物以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居多,萊克多巴胺的毒性相對低且代謝快。黃元德說,吃豬肉吃到瘦肉精超過安全攝取量,其實並不太可能,民眾無須恐慌,不過提醒坐月子的婦女,傳統月子餐中的麻油腰子、麻油豬肝固然是食療一環,但如果每日攝取超過2副豬腎或一副豬肝,還是有可能超過標準,熱量油脂也太高。嘉醫藥劑科主任張其純表示,萊克多巴胺是交感神經興奮劑,根據國外研究,無基因毒性,也沒有致畸胎的報導,其實婦産科最常用的安胎藥也有類似的成份。因此,除非食用肉品到達極端的量以上,對於人體才可能產生如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焦慮及失眠等交感神經促進的反應。營養師林資淳説,婦女每天約攝取60公克的蛋白質,孕婦及乳母蛋白質攝取量為婦女1.5倍,其中最好有一半為動物性蛋白質,換算起來各種食物所含蛋白質,為牛奶一瓶(200公克)含5.8公克蛋白質,雞蛋一個約含6.4 公克,牛肉70公克約含13.5公克,豬肉70克約含9.4公克。
-
2020-08-27 科別.心臟血管
心悸、胸悶檢查卻沒事?醫教呼吸調節自律神經,怎麼動都健康!
你是否曾經有過胸悶、心悸等,感覺心跳怪怪的,但檢查卻沒問題的經驗?我們都知道發現身體異常時要盡早就醫檢查,但有時胸悶、心悸經幾次檢查後都沒問題,就合理的放過自己吧,再作觀察就好,別讓自己陷入了恐慌。因為有時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出了點問題,並非心臟出問題,今天就要來教大家如何調節自律神經,來看醫生怎麼說!胸悶、心悸,檢查卻沒事?醫: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問題心臟內科/翁國昌醫師 就表示,許多人會感覺到心臟有些狀況,但找不到原因,這其實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問題,如果沒有太嚴重的狀況出現(如昏倒),其實可以往如何減輕壓力、調節自律神經的方向做改善。運動有利調節自律神經,醫:選喜歡的運動更健康而醫師表示,有利調節自律神經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運動,適當的良好運動有利於分泌快樂賀爾蒙,有助調節自律神經。而很多人都說慢跑對身體好,其實不一定,醫師表示重要的是「快樂的運動」。不好的運動反而會讓健康出問題;讓自己享受在喜歡的運動中,快樂的運動更有利於調節自律神經,且比任何大家說有利健康的運動都來得更好、更健康。調息運動,吐氣吸>吸氣有利調節自律神經而「調息運動」也是其中一種方法,也就是最常見最簡單的就是「呼吸」。調息運動常出現在瑜珈、打坐中,醫師表示,讓呼氣時間遠大於吸氣時間,如2:1、3:1、4:1的比例做調息運動,也有利於調整自律神經。如此可利用呼吸調解副交感神經,並壓抑交感神經,對於改善心律不整非常有幫助。什麼情況可自行調理?醫:經過檢測確定心臟沒問題醫師表示,檢查過後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就不要太過緊張自己嚇自己,免得真的心理影響身體,生出病來。而只要經過檢測確認是沒有問題的,就可以用前述的方式自行調節、調理。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8-25 癌症.抗癌新知
做愈詳細檢查,愈能明確找出疾病? 癌症醫師吐真心話
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癌症篩檢可及早發現並治療 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者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 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估算癌細胞惡化程度 觀察、病理檢查能做到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兩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一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一兩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一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2害處 但別過度恐慌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 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兩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一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 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二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兩人之中就有一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三萬六千人中會出現一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九人,比例是兩百萬人中才會出現一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七千人之中會出現一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7種癌都跟吃有關! 日常防癌這幾個飲食壞習慣都要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