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志工
共找到
605
筆 文章
-
-
2020-02-12 橘世代.健康橘
診所也有週年慶?台東都蘭診所推動社區型「在宅醫療」
台東都蘭診所每年12月會舉行「診所祭」來慶週年。診所也有週年慶?沒錯!從去年的「共生輔具節」,再到今年「友善失智.共生都蘭」,診所祭已漸漸成為在地社區指標性活動。除此,都蘭診所還有小客廳與小菜園,每週固定去3個部落巡迴醫療,每個月還有「共生保健員」培訓,吸引許多志工一起投入。都蘭診所是台灣第一家在宅支援診所,所長余尚儒同時也是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2016年秋天,他帶著日籍太太與2個小孩從嘉義搬到台東,最初在泰源村擔任居家醫師,2017年年底自行開業。為了同步推動共生社區,2019年5月又成立「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好家宅基金會)。經過多方耕耘,都蘭診所去年12月慶祝開業滿2週年,並於12月21日在都蘭部落「阿美族聚落長青會所」舉行「都蘭診所祭」。當天豔陽高照宛如夏日般熾熱,場內氣氛更是沸騰,獨一無二的「診所祭」讓平日因為病痛或衰老而來到診所的眾多參加者,難得可以有輕鬆對談、把手言歡的場面。看見都蘭共生社區生命力什麼是診所祭呢?就是在熱鬧活動中穿插衛教簡報、病人與志工家屬心得分享,甚至還有創作俱佳的小劇場形式,讓人認識失智症等高齡相關議題。診所祭當天來賓也相當多元,包括病人與家屬、社區夥伴、志工團隊、友善店家、部落住民、合作對象、社福團體、相關政府單位、大學教授、醫護長照人員,以及所有關心在宅醫療與共生社區的人士。正如余尚儒在致詞時所言,都蘭診所是一間「開放型診所」,藥師、居家護理師、物理治療師,以及對在宅醫療有興趣的年輕醫師都會前來觀摩與實習。診所與社區更是多方交流與互動,在地志工不僅常常擔任司機,協助接待遠道而來的貴賓或實習生,也幫忙在菜園種菜。致力推動共生社區的都蘭診所不但有自己的週年慶「診所祭」,還有自己的小菜園與小客廳。小客廳在都蘭診所成立巷弄長照站「平菘ㄟ厝」之前,由社區志工駐點,去年秋天再號召志工,一起將小客廳後方荒地闢成菜園,經過2個月除草、整地、做畦,已漸漸有了雛型。余尚儒說,期待菜園早日有收成,屆時歡迎社區志工一起來賣菜。共生社區在都蘭正在起步,因此都蘭診所志工們經常要出任務,不但平日要當司機、當農夫,診所祭當天音樂節目也都由志工上場。隆昌部落發展協會前任理事長陳政憲一個人就貢獻了薩克斯風與吉他演奏,還編了一首歌獻給都蘭診所,感謝診所每週固定到部落進行巡迴醫療。歌詞寫著︰「我的好朋友,如果你不知道診所在哪裡,東河鄉都蘭村路的旁邊——是都蘭診——所——」非常巧妙的置入性行銷,讓前來參加診所祭的當地居民能更認識都蘭診所。鋼琴演奏者周美君則是留學奧地利的古典鋼琴家,她從都蘭診所籌備期間就熱心投入,她的先生、台東市詠康藥局藥師陳昭宏除了以自身專業與都蘭診所密切合作,也在台東市區設立了「厝邊ㄟ咖啡廳」巷弄長照站。不只志工們臥虎藏龍,有職業水準的音樂演出,都蘭診所工作人員在診所祭當天也全員出動,與她們口中的「志工叔叔們」自編自導自演「失智小劇場」。診所祭當天辦桌般澎湃又美味的原住民風味午餐,不用說,也是社區志工一起出動、攜手共煮。激發自助力量關鍵推手——共生保健員共演共唱、共煮共食,都蘭診所祭有熱鬧、有歡笑,也有很多內行與門道,其中「共生保健員」是最大亮點。從去年9月起,都蘭診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開發系列課程,培訓「共生保健員」,找尋社區中熱情、有耐心的居民,提供教育訓練,讓共生保健員成為社區的照顧種子,成為醫護人員的眼與手,主動照顧周遭需要協助的居民,成為社區彼此連結的橋梁與力量。共生保健員課程每月一次在都蘭診所巷弄長照站(俗稱C據點)進行,已經推出的課程包括如何操作基本的醫療器材、吞嚥困難照顧等。診所祭當天除了回顧保健員培訓過程,也頒發證書給完成12小時訓練門檻的志工,並邀請他們分享心路歷程與擔任保健員的心得。余尚儒說,共生保健員不在目前的體制內,但他們生活在社區裡,可以擔任醫護人員的樁腳,遇到某些事情時,診所會詢問他們。舉例來說,一位獨居長者不接電話,又沒有家人同住,要如何掌握他的情況呢?就是靠共生保健員。共生社區強調公助、共助、互助、自助,其中自助是最難的一環,培訓共生保健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激發出社區自助的力量,尤其都蘭位於偏鄉,公助與共助資源都不足,甚至有時呈現真空狀態,更需要互助這一塊來填補。2019都蘭診所祭主題是「友善失智.共生都蘭」,清楚點出高齡社會無法只靠醫護人員,還必須落實共生社區的理念,才能讓社區每一個居民都能在熟悉的環境繼續生活、安心安老到最後。共好共榮 一起打造共生力都蘭診所推動共生社區引起很大迴響與注目,接下來,他們將與東河鄉公所合作,打造「共生共榮好東河」。這是一種結合了地方創生與共生社區的模式。九二一之後,台灣有超過20年的社區營造經驗,余尚儒認為,過去的社區營造著重發展農特產品、藝術和文化活動,但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甚至人口減少的趨勢,應該更認真思考以「醫療與福祉」為中心的社區營造,並結合目前方興未艾的地方創生,照顧年長者、創造就業,才能留住年輕人甚至進一步吸引人才移居。兩年來,余尚儒以都蘭診所為核心,除了為在地居民提供在宅醫療,也積極推動共生社區,投注在社區的心力人力不比醫療本業少。他說,日本花了10年以上來建立「社區整體照顧」體系,政策與措施都已到位,居家醫療醫師可以專注於醫療,台灣則還在起步階段,所以有許多工作必須同步進行。身為醫生的余尚儒認為,人口高齡化帶來的問題千頭萬緒,無法只靠醫療解決,但醫療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有助於打破現有藩籬與限制,尤其在宅醫療與病人家庭有較多互動,更能促動社區共生。余尚儒說,都蘭診所與好家宅基金會攜手進行中的種種努力與嘗試,都是希望能架構起社區居民的互助網絡,並進一步引導出大家的共生力。期待在2026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時,能創造適合台灣的共生模式,實現在地幸福、在地安老的目標。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20年2月號(NO.95)》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檢疫硬要出門!單親爸的辛酸 成了防疫破口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延燒,6日起中港澳入境者得居家檢疫14天,10日起連從港澳轉機返台者也被要求居家檢疫,但現代家庭人口少,居家者可能臨時有要事,又找不到人幫忙,令人相當頭大。此外,自大陸、香港、澳門返台民眾即使無症狀,返台14天內到大醫院就醫,得在戶外門診區看病,探病則一概被拒於門外,防疫措施越來越嚴。●居家檢疫沒幫手…他帶發燒兒就醫台北某醫療院所接獲一名從港澳回來、正處14天居家檢疫期的單親爸爸,因沒有幫手帶小孩,只得自己帶發燒小孩到診所看病。此事讓醫師擔憂,刷健保卡雖可知是否由疫區入境,但診所小兒科面對家長帶孩子來看病,無法查家長健保卡,恐成防疫漏洞。高市診所協會目前已拜託基層同業醫師,除了行動不便或12歲以下孩子就醫須家屬陪同,成人一律單獨進診所看診,就算家屬也須刷卡確認旅遊史。理事長楊宜璋說,這周是疫情關鍵期,如不嚴格管控出現防疫破口,不管民眾或醫療業都會付出慘痛代價。●大醫院嚴格門禁 有人為探病竟假冒他人國內大型醫院因就診患者、住院人數多,多採高標準防疫門禁管制,成大醫院已宣布自10日起,民眾進院區須攜帶健保卡或身分證,到各院區櫃台的防疫安全認證站,由醫院工作人員刷健保卡查詢旅遊史,手部蓋上「防疫認證章」才能進入診療區。成大醫師表示,都出現無症狀的病例了,防疫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台南奇美醫院、新樓醫院也都宣布,只要進入醫院,不管是病患還是家屬,一律都要刷健保卡,過濾旅遊史。「還不是因為大家都不老實」,一名醫師私下表示,很多人就醫卻隱瞞中港澳旅遊史,讓醫護與其他患者都曝露在感染風險中,雖然刷健保卡不能完全防堵,但仍是多一層防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榮總、高雄長庚等院,上周陸續啟動入院要刷健保卡的門禁管制措施,以確認旅遊史。實施一周來,發現有不少陪患者就診的家屬近日內有中港澳旅遊史,不僅頻到醫院陪診,還有人硬要探病。●中港澳地區返台 家屬請止步高醫院長侯明鋒說,院方人員曾遇過患者行動不便,陪同家屬卻剛從港澳地區返台,立刻請他離開,「不要害了親人、也害了大家」;還有從大陸返台者為探病,竟拿家人的無照片健保卡想矇混過去,因為沒照片,醫護人員再向他要身分證,才發現不是本人的健保卡。高榮副院長鄭錦翔表示,對於有中港澳旅遊史的陪診家屬,經勸說後,會改由志工陪患者入院就醫;但他也坦言,如果家屬刻意隱瞞、或持他人健保卡,防不勝防。因母親住院陪伴照顧的陳小姐說,現在進醫院必須排隊刷健保卡、詢問旅遊史,萬一臨時有事離開醫院一下,回去又要重排隊一次,耗時費事。幫家人到醫院拿藥的張先生則認為「小心點還是好」。●記取SARS教訓 高雄長庚高規格防疫17年前曾因SARS入侵導致封院的高雄長庚醫院,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採取最高規格防疫手段,是國內最先執行刷健保卡確認旅遊史的醫院。高雄長庚副院長林孟志表示,最近第15例到18例確診者都是家族個案,可見除生病的人確診,身旁的人不一定沒問題,未採檢前能倚靠的還是旅遊史篩檢;但仍有少數民眾不是說「忘了帶卡」,就是在填寫自主健康申報單時隨便寫寫。林孟志說,基層醫療院所不似大型醫院可採檢送驗,若民眾隱瞞旅遊史,更容易曝露於感染風險,建議基層診所應比照大醫院,全面要求到院民眾都刷健保卡確認旅旋史,可以做更好防範。●隔離期間需人幫忙 地方政府擬法子隱瞞旅遊史主要是怕被隔離,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很多人因為各種理由在居家隔離或檢疫中「偷跑」,事實上,如果有就醫需求或有不得不離家的理由,例如單親要帶孩子就醫等,可以通報衛生局,再由疫情指揮中心決定是否可以離家,如果同意離家,需全程配戴口罩,並回報離家與返家時間,不是完全不能出門。台南衛生局表示,會審酌居家者的情況,如果真的找不到幫手,可以給予各項協助,幫忙協調、幫忙找人,如果真的沒有親戚朋友可以幫忙,也可以出動志工協助。現代家庭人口少,居家者可能臨時有事處理,但又找不到人幫忙,怎麼辦?高雄市衛生局長林立人表示,市府衛政、社政與民政單位已擬好處理程序,除吃飯、垃圾清運等協助,若本人或家屬有就醫需求,衛生局也可派車代為接送,並協調醫院提供快速取藥窗口。
-
2020-02-10 橘世代.健康橘
退休後不做「無話夫妻」 成為同學一起打太極談戀愛
台南女中生物老師退休的張鳳琴,與高市府主計處主任秘書退休的孫蜀南,退休後共處機會可多了,但少有共同話題。兩人到社大學習多門課程,生活有了轉變,由夫妻成為同學、朋友、同好,現在成了戀人。張鳳琴說,她學習太極拳是來交朋友,老公則是練功夫,各取所需,但共同目的是樂活。即將邁入耳順之年的張鳳琴,52歲就從教職退休,自己曾有音樂夢,從大學時代起,學鋼琴、長笛,退休後彈除琴自娛,也曾到醫院當志工彈琴,分享喜悅,用音樂交朋友,現在則在教會的主日彌撒負責管風琴彈奏。因為自己最弱的是繪畫,退休後便到台南社大上「旅行寫生」,接著學攝影,也找到退休後的生活方向,並與老師李建一合作,在社大開民歌的課程,成了講師。65歲孫蜀南2年前退休,但退休後最大的消遣就是打球,雖然夫妻相處機會變多了,卻少有共同話題。一個講科學,一個說金融,好似距離遙遠,而往往是太太話多,丈夫話少。張鳳琴知道丈夫愛看武俠小說,有俠客夢,於是鼓勵她來社大學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好說歹說,讓丈夫起心動念,參加太極劍班,進而迷上了太極。受到丈夫影響,張鳳琴也學起太極拳、太極扇,這下子兩人有共同話題,太極也成了他們談戀愛的工具,經常到山區旅遊,就在群樹中比手畫腳,打起太極來,羨煞旅人。「我們現在已是戀人!」學習讓這一對結婚30多年的夫妻,成了同學口中的神鵰俠侶。退休後最怕的是停止學習,孫蜀南與張鳳琴說,因為兩人一起上學,有了共同領域的語言,老夫老妻的情感也加溫了;「老有各種方式,要活出特質!」我們的老法不要像上一代,無須對孩子太操心,我們要多給自己時間,用學習的方式來陪伴。。延伸:李昂:退休規劃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8 橘世代.健康橘
鄭丞傑、王麗容人生下半場 開心擺第一
鄭爸爸年輕時忙著門診、開刀、寫學術論文、演講、上節目、寫書,到了人生下半場,他悟出「活著除了貢獻社會之外,就是要享受人生」,尤其近來卸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行政職之後,除了繼續出國參加醫學會議,也盡量抽空安排旅遊行程,開心地與家人或好友在國內外旅遊、爬山、泡湯、吃美食。儘管每周仍然看許多病人、開不少刀,他戲稱自己現在心態上是和年輕人的「working holiday」一樣,是「半工半玩」,他說比起可能已經是八成在玩、兩成在工作的好友葉金川教授,自己可能再過10年才能那樣的生活。實際上他也是這樣告訴癌友,「活著絕對不是只為了打化療,一定要利用體力比較好的空檔玩樂」,人生苦短,都已經不幸罹癌,反而應該放開一切盡量玩樂,實踐年少時未能完成的夢想,享受美食、出國旅遊、聽場音樂會,或是多和家人團聚,「只要讓自己開心,做什麼都好」。 王教授則進一步為「玩」下了一個定義,除了生理放鬆、釋放壓力,玩樂目的還包括心靈上的契合溝通,追求伴侶、子女、家人、親朋好友等社會關係的滿足感。她表示玩樂是正向能源的重要來源之一,即使再忙,也應該好好放空自己去玩玩。至於退休規畫,鄭爸爸認為,執醫的最大好處就是沒有退休年齡的限制,因此還沒想過完全退休後的光景。不過,老了之後,物質需求變小,他只希望與子女能夠住得近一點,因此,子女在哪定居、生活,自己可能會至少抽出部分時間住在離子女不遠處。王教授則有異曲同工的看法,她不會限制孩子一定要在台灣生活,原則是「不能綁住小孩,但又能享受與孩子互動的樂趣」。她強調,「退休是一種計畫過程,而非自然過程」,在退休之前,她會盡量參與各種非營利組織的團體,擔任志工,繼續鑽研於某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另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居家環境,也是夫妻倆退休規畫的重點之一,盡可能地在社區老化。兩人共識是多數時間不會離開台大公館生活圈,鄭爸爸固定在台大跑步和打網球,王教授則繼續規律地在校園健走和跳舞。系列報導【婦科權威與女權學者的婚姻日常】。婦科名醫鄭丞傑與女權學者王麗容 筆戰兒女教養。鄭教授的衛教課/逾45歲自然懷孕 比中發票還難。「出門時當丟掉,回來就當撿到」鄭丞傑翻滾女人堆 王麗容:我已有免疫力。鄭丞傑、王麗容人生下半場 開心擺第一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4 橘世代.好學橘
以謙卑之心勇往最高峰 62歲丁博慶:「這輩子與山結緣了!」
「這輩子與山結緣了!」今年62歲的前台南縣政府秘書丁博慶,自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當天退休迄今9年多,他從學生時代就愛上爬山,退休後更有時間瘋爬山,還取得高山嚮導、高山導隊執照,把登山知識的傳承當作畢生志業,曾擔任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副主委的他,這些年來南北奔波演講爬山的好處與注意事項,為機關團體代訓志工。丁博慶大學時加入登山社,在前輩教誨下敬山,尤其對大自然無形力量,更必須保有顆謙卑的心,因為大自然變化無窮,尤其是山區,他提到多年前,彭姓好友一行5人由領隊帶領爬南一段縱走,其中原定2天的行程,計畫在卑南主峰紮營,但因氣候轉變,臨時改以輕裝上山方式,期趕在一天內完成,結果因惡劣,5人都受困。丁博慶說,彭姓友人體力很好,再攻下1、2座山,就可完成百岳,仍不敵大自然,得知友人受困山區,身為南搜隊員的他也搭乘直升機上山搜救,無奈最後包括友人在內共2人因裝備不足耗盡體力死亡,除感到遺憾,更加敬畏大自然的無常。他表示,4、5年前,曾受託踏勘向陽山、魔保來山、溪頭山到關山嶺山路況,但在八八風災後,路徑坍塌嚴重,幾乎都在60、70度坡度橫切行進,且下著毛毛細雨,眾人爭議行徑路線,才能趕往天黑前抵達唯一可住宿溪頭山屋,他不斷向玉皇大天尊及山神祈禱後,突然一陣陽光突破雲層,一條明顯路徑,在他面前展開來,一行人才順利抵達山屋。丁博慶曾任中華民國山難救助理、監事及南區搜救委員會副主委,但大自然教會他在高山前要更加謙卑,他說,「即便你體力、裝備、負重及經驗等都沒問題 ,甚有200%的把握,但入山後,仍得把主導權交出來,對所處的大自然察言觀色,體認它所傳遞的訊息,否則恐怕連性命都沒了。」他入山前,一定都會向山神報告「打擾各位了」,因此,不論是團員後背包卡到山壁,跌倒差點滑落山谷或身體不適、病痛,及早察覺天候變化和狀況,最終總能化險為夷。他強調,「大自然教我們東西,我們必須虛心學習,否則大自然哪天反撲,到頭來受害的是我們呀。」丁博慶雖無心專攻台灣百岳,卻已爬過80多座,第一高峰玉山就爬了20多趟,合歡山更爬了30多趟,日本富士山、東南亞最高峰馬來西亞沙巴神山也盡在腳下。他說,這些年來,陸續前往尼泊爾、印度及西藏朝聖之旅,瞻仰聖母峰也是他畢生的願望,因此,2006年費周章安排到EBC基地營行程,即遇上10年一次的大風雪,地陪認其腳程無法如願,「走多少算多少」他沿途不忘向神明等祈禱,總算推進至5623公尺處,順利的瞻仰聖母峰。他於縣府任職期間,出任台南縣登山協會總幹事,與協會成員協助出版南瀛百岳誌,清查白河大凍山脈、楠西梅嶺山脈、南化南北段烏山山脈後規畫三大登山路線,促成訂定縣府登山月,提升台南登山風氣。退休後的第二人生,丁博慶除協助新營青商會每月辦登山活動外,為傳承安全正確登山知識,北自基隆海洋大學登山社、南到屏東核三廠社團,不問代價奔波演講,更為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規畫為期3天的巡山監測志工課程及實習。丁博慶自行編撰「安全登山手冊」,7年多來已修訂5版、發送1萬3000多冊,傳承登山知識外,他希望,今年6月前完成第6版,更期待每個人面對大自然都能有顆敬畏的心。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2-04 癌症.癌友加油站
20年開3次刀!藥廠董娘李阿利不怕抗癌 卻因這件事哭了
64歲的大愛電視台節目前主持人李阿利是養樂多大股東第二代,也是中美兄弟製藥集團董事長林本源的夫人,身家背景光鮮亮麗,但她始終抱持溫柔謙卑之心,長年投身慈濟志工,貢獻社會不遺餘力。雖然近20年曾因病開過三次刀,但她從不認為自己是「可憐蟲」,反而在受訪時說到:「凡是折服我的,將使我更溫柔謙卑。」以下為她的抗癌故事:近20年,我因病開三次大刀。首次面對癌症,我哭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有人建議多吃紅肉,卻也有人叫我茹素。什麼能吃?什麼能做?混亂的資訊讓我相當無助。幸好在宗教信仰支持下,我全心信任醫師,才能步步擊退病魔。我從小就很健康,但2000年春天,我陪好友到秀傳醫院接受乳房檢查,因使用最新機器,護理長邀我也檢查看看。未料,好友檢驗結果沒事,反而是醫師面色凝重問我:「先生有來嗎?」事後證實,我的乳房長了「東西」。於是,我跟著先生到台北接受第二次檢查,確診為「乳癌」,雖然我未料會生這麼嚴重的病,但內心算是鎮定,沒有特別抗拒、憤怒、或哀傷。首次大哭反而是來自親友的「關心」。因每人給我的建議相異相斥,有人說一定要吃紅肉,也有人說要吃素,這使我相當無助。此外,化療讓我頭髮整片掉光、體重掉8公斤,逐漸使我難過、無奈、沒自信。還好最無助之時,我擁有上人證嚴師父與家人的祝福,決定把生病當作人生預約好要做的一門功課,全心信任醫師,這種信賴感讓我對抗癌更力大無比。這次抗癌經驗沒讓我成為可憐蟲,反而使我面對疾病更加勇敢。2010年決定開刀拿掉困擾多年的12公分大子宮肌瘤,2018年則摘掉約2公分的腎臟腫瘤。20年來經歷了抗癌與三次開刀,我常以自己的經驗呼籲旁人,無論信仰何種宗教,只要正信,即便面臨災難也不會放棄自己,反而能幫助自己度過考驗。另一方面,我也調整自己追求完美的性格,以前做事想達100分,現在做到90分即可,善待自己、珍惜自己,還能督促自己做事更有效率。因沒辦完的事不再熬夜硬撐,體力不透支,身心當然更加輕鬆。當然,我要特別感謝家人。為了避免我因道聽塗說而亂補營養,先生費心到國外尋找藥材並委託食品廠開發健康食品,建議我改喝雞精、補充好的蛋白質。兒女近年也在先生的鼓勵下,精心成立「癌知識」網站,去年正式開站。「癌知識」是一個提供正確癌症營養補充資訊的知識平台,讓癌友可以安心照著專業建議進行營養補充。我覺得這是三名兒女送給媽媽我,最美好的禮物!
-
2020-02-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SARS到武漢肺炎 那些經歷與警惕
近幾週來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已超過十個國家有病例報告,死亡人數超過百人,引起全球關注與警戒。中國下令封閉湖北省多個城市、美日等國預備包機撤僑,台灣確診案例逐漸增加、民眾開始排隊購買口罩消毒藥水。令人不禁回想起2003年台灣發生SARS疫情時的種種歷程與社會現象。當年11月筆者與同事舉辦了三天的研討會,並於2013年將該研討會論文集結出版,名為「疫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總共收錄二十篇論文,作者涵括醫療、公衛、藥學、法律、社會、政治、哲學、歷史等領域的優秀學者,內容涵蓋: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疾病控制與救治之法理研析、國家體系醫療體系與公衛政策、疾病社區與防疫經驗、院內感控與醫院評鑑、後SARS台灣之醫學倫理、疾病與風險社會、疫病歷史回顧與反思等八個章節。當年眾多學者基於社會所歷經慘痛教訓而發之思考與反省,想必或多或少能在今日帶來一些用處,或避免重蹈覆轍,值得回頭檢視一番。而筆者回顧當年主編本書時,彙整重要新聞事件與社會現象所撰寫之編者序言,提出個人、機構、政府三層面之倫理反省,新聞事件今日讀來仍舊怵目驚心,值得警惕。因此以下節錄該文主要段落,期與讀者共同回憶與思考防範提升之道:倫理面向回顧台灣SARS疫情事件以台灣為例,疫情的蔓延涉及醫療制度、公衛體系、國家防疫策略及危機應變、政治管理種種複雜的問題;若從倫理學的角度分析檢討之,已可概分為涉及「個人層次」、「機構層次」與「國家層次」不同層面之個人行為與組織決策之道德問題,充滿醫學倫理及專業倫理的議題值得被探討。茲從此面向,將疫情蔓延時刻所發生之重要事件作一簡要敘述回顧:個人層次、屬於市民醫療行為及醫師專業倫理的問題一罩難求:民眾驚恐搶購口罩、商人趁機囤積口罩、哄抬價格牟取暴利,並傳有民意代表介入大發國難財;造成醫療用N95口罩供應不足,第一線醫護人員必須重複使用之,安全受威脅。隱匿病史:疑似感染民眾就醫時害怕遭到拒絕、刻意隱匿其先前曾經至疫區醫院就醫之病史,造成疫情之擴散、並危害到醫護人員。不遵守居家隔離:某研究員自香港返回台灣,按照規定必須居家隔離十天,但該研究員沒有自我隔離,還到學校教書、隨後並出國。記者醫院臥底:A週刊兩位記者在B醫院封院後,以病患家屬的身分隱藏在院內採訪、攝影達十天之久,甚至還進入急診室,被發現後以「新聞自由」及人民有「知的權利」自辯。市長帶頭阻撓病患轉院:衛生署將B醫院疑似染SARS的三名病患轉送到C醫院,遭D市長、議長、市議員以及該院週遭七個里的里長,率眾以車輛、肉身阻擋在C醫院急診室前的通道上,要求病患原車北返。經內政部長、三黨立委斡旋、衛生署副署長保證疫情不會在D市擴散後,方解除這場抗爭。抗爭拒絕醫療廢棄物:E醫院醫療廢棄物運至F縣E鄉某環保公司焚化爐消息曝光後,鄉民激烈反彈在廠外圍堵抗爭,並在廠房門口達起棚架,揚言進行長期抗爭。在地檢署檢察官坐鎮指揮、優勢警力戒護、環保署長郝龍斌親自壓車下,E醫院醫療廢棄物方順利進入環保公司焚化,期間曾爆發零星警民肢體衝突。太平醫師:部份資深醫師在遠處指揮調度,而經驗不足的年輕住院醫師與護士,卻在防護不足、操作不熟練中承擔風險;一名實習醫生於高雄某醫院實習時感染SARS,兩名年輕住院醫師因染煞病故,許多醫學生家長因此害怕子女受疫情波及,不顧醫院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向教育單位施壓要求將一千三百位實習醫生撤出醫院,甚至直接向監察院檢舉教育部失職。不同醫護專業間之權益、溝通問題在其間浮現。醫護人員歇業辭職:某G縣市署立醫院暫停門診、急診,該縣三分之一的診所紛紛以各種理由自行停業。南部某醫學中心一百二十四名護士因不願照顧SARS病患而選擇辭職,數位醫師提出辭呈。行政院強調政府將優先處理醫療院所工作環境與安全改善等問題,醫護人員若有疑慮應循正常管道申訴,不能說辭就辭、臨陣脫逃,影響醫護人員整體士氣與聲譽;若溝通無效,政府不排除依法徵調醫護人員與徵用醫院,以公權力直接介入。染煞不知出國旅遊:H醫院急診部I醫師旅遊日本出現發燒症狀,以為自己只是感冒風寒水土不服、自行服用退燒藥,返台後診斷出感染SARS,引起日本社會的恐慌與不滿。落跑醫師:J醫院K醫師於該院封院期間逾期未返院隔離、自行居家隔離,被指責為不盡責的落跑醫師,事後並遭L市醫師懲戒會停業三個月處分。K醫師辯解認為醫院封院擠滿近千名員工和兩百多名住院病患,但院內只有四百多病床,根本無法達到隔離需求,只會造成更多交叉感染和傷亡,同時醫護人員自己應是被隔離者,更不應在設備不足下照顧病人,因此拒絕返院,絕非不盡責之落跑醫師。機構層次、屬於醫院的行政與組織倫理問題L醫院孤軍奮戰:M醫院爆發嚴重的醫護人員集體感染後,L醫院急診處湧進一天一百多位疑似SARS患者,然而N95口罩、隔離衣、負壓病房等防護設備嚴重不足,L醫院不斷地向衛生署發出求救信號、要求分散病患到其他醫學中心,衛生署說沒有法源依據,其他私人醫院則基於營運考量不願收治。L醫院孤軍奮戰兩周,終於爆發院內群聚感染,為避免疫情擴大,只好暫時停止急診,隔離兩百五十位醫護人員,並採取幾近半封院的做法、新大樓「只出不進」。此一情形暴露國家對醫療資源之緊急指揮與調度不力,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對醫療機構之專業自主的管理問題。只出不進枉顧病患社會安危:N醫院在發生院內感染後,採取「圍堵隔離、逐步封樓、只出不進」的策略,哪裡有SARS就封哪裡,翌日消息傳出後住院病患開始自動辦理出院,紛紛逃離醫院,院內病患從兩千五百餘人驟降到六百餘人。行政院防疫委員會顧問O擔心這些病患可能會流向P市的Q、R等醫院,使南部進入社區群聚感染…。他表示,盡早找到病人早點治療有助降低死亡率,因此找到N醫院出院病例已是迫在眉睫。N醫院決策委員會指出醫院沒有公權力限制病患出院,可提供名單供衛生局追蹤掌握。報導指出「疫情失控不但見證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於這個龐大的醫療體系指揮失靈,也曝露出一個完全以營利績效為導向的教學醫院,在面對SARS疫情之處理竟然顢頇萬分。」醫院怕影響營運隱匿病情不報:行政院接獲北中南各大醫學中心醫師檢舉,醫院院長、感染管控主管為了醫院的面子、業績、怕被封院,在院內出現SARS疫情後多隱匿不報,情形嚴重成為疫情擴大主因。行政院所獲資訊顯示部分醫院在院內出現疫情時,初期都認為自己可以處理,等處理不了、壓不下來時才往上報,但此時往往已一發不可收拾。S、T、U醫院皆如此。檢舉醫師認為醫院若誠實通報,可讓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外界的協助進來,醫護人員在良好保護下工作,減少被感染危險。看護工「趴趴走」形成防疫漏洞:R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兩名看護工和一名慢性病患的PCR檢驗呈陽性反應,由於看護工在醫院內、甚至於不同醫院之間「趴趴走」,造成防疫漏洞,挑戰院內感染管控,也暴露醫療看護工於醫療照護體系中的角色與安全問題。院內感控與醫院評鑑:院內感染是此次SARS流行主要型態,院內感控平時在醫療商業化的趨勢下受到輕忽,長期缺乏投注資源、人力、品管,終於在高傳染力的SARS病毒挑戰下爆發嚴重疫情;而醫院評鑑制度本身及醫院應付醫院評鑑的措施亦存在許多問題須檢討。醫療商業化與醫療品質:財團投入醫院經營、將醫療事業商業化、企業化、營利績效導向的做法,大大扭曲醫療專業本質與倫理、改變醫病互動;為了怕影響營運而隱匿疫情、延遲通報或拒收病患,其背後的經營哲學之倫理問題,是院內感染、疫情擴大最主要原因。國家層次、政府防疫政策與衛生決策的問題離島地區醫療資源與支援不足:離島地區V、W、X相繼皆有SARS疫情,均有疑似SARS病患要轉送到台灣,卻遭到航空公司拒絕、海鷗直昇機呼叫不到的情形,造成這些地區的恐慌,政府也因未能保障當地人民的醫療權而受到指責。離島地區並一度發生口罩、耳溫槍缺乏、病患無法送往本島就醫,充分反映對離島及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分配嚴重失衡。轉診機制:SARS疫情從醫院擴散到醫院,從台北到高雄,主要感染源來自病患在醫院間遊走,顯示醫療體系中醫療機構之分級及分工模糊、無法落實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醫師與醫院執行醫業的模式與民眾的自由市場式、消費行為化的求醫行為,交互強化了這種醫療分工混亂的問題,影響醫療資源使用之效率與醫療品質,也成為疫病迅速散佈的原因之一。衛生署因而擬定三級轉診制度,勸告百姓有發燒或咳嗽請先從基層醫師看起,依照病例的可能性往上分級轉診。Y醫院封院事件:Y醫院因爆發群聚感染,行政院與Z市政府共同宣布Y醫院暫時關閉、全面管制,院內兩百四十位病患集中治療,九百三十位員工(含志工)全部召回集中隔離,否則記過嚴辦。市府不惜祭出重罰、甚至啟動內政部失蹤人口協尋機制,務必將所有員工找回集中隔離。另外,九百三十位員工的家屬將居家隔離,而過去兩週內曾到Y醫院就醫、住院的病患及進出人員,也將全部追蹤管制,必要時不排除召回集中隔離。數名醫護人員因不滿裝備不良、未受良好防護訓練、未獲得充分資訊,對隔離措施表達嚴重抗議,大喊「我們在等死」、「政府罔顧人權」,數名護士一度衝出封鎖線,與警方發生推擠,揚言員工將跳樓,以喚起衛生單位改善目前混亂的隔離情形。針對此情形,市長Z說防疫視同作戰,這種行為有如敵前抗命,將依法強制處分。此措施為了集體安全而限制個人自由,甚至危及個人安全,涉及了重要的「個人行動、居住、遷徙等基本人權」與「社會安全、政府決策及公權力行使之正當性」的問題。國家醫療體系與公共衛生政策:長久以來公共衛生體系之建立在全民健保開辦之衝擊下,有醫療化之傾向;國家整體健康照護體系之發展是否重醫療而輕衛生保健、資源之分配是否有兼顧醫療體系與公共衛生系統之均衡發展,值得好好檢討。(以上引述自: 蔡甫昌、江宜樺(編)(2013)。疫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的醫學及人文反省。臺北市:臺大醫學院。編者序。)SARS之後,醫界推動了不少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一、衛生署及醫策會推動全國性「住院醫師一般醫學訓練」,除了強化醫學系畢業生一般醫學之照護能力,也將「醫學倫理、法律、品質」列為住院醫師一般醫學訓練的必備課程。為了此教育計畫之推展,相關課程之種子教師研習營會也隨之發展,提供相當容量的種子教師培訓。二、2003年修訂「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將「醫學倫理、醫療相關法律、醫療品質課程、感染控制、性別議題」列為醫師繼續教育必修課程,並佔總積分數的十分之一;各醫學會、公會、醫學中心為服務會員及醫師同仁,辦理許多倫理法律繼續教育課程。三、「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所掌理的我國醫療院所評鑑,開始強調「醫學倫理與病患權利」、「病患安全及醫療品質」甚至「醫療組織倫理」,藉具體評鑑標準的建立,來帶動各級醫療院在運作上必須有所革新措施。繼SARS經驗的巨大衝擊,2005年H5N1突變型流行性感冒(禽流感)、2009年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2010年超級細菌等一波波新興傳染疾病前仆後繼,依舊考驗著國家治理與國際社會的防疫作為。當前的武漢肺炎,其實正是檢驗醫界十幾年來醫學教育革新成效的時刻:是否所有醫療人員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挑戰時,其一般醫學照護能力是否充分?對於照顧病人過程其感染控制與自我保護能力是否足夠?在面臨病人最佳利益與自身風險產生張力與衝突時其醫學倫理法律思維與權利義務權衡是否適當?這些都將面臨檢驗。就社會整體而言,年輕一輩可能缺乏對於當年SARS疫情之經驗與記憶,約二十五歲以上有過體驗者,在面對當前疫情時可能內心焦慮程度較低。然而當社會大眾面臨疫病對於個人之生命、健康、財產帶來威脅時,人性之弱點仍然可能再度帶來人心恐慌與社會動盪;在缺乏心理準備與充足資訊輔導下,上述當年之案例與事件仍可能再度發生;但是若能透過歷史回顧與案例思考,並獲得正確的防疫資訊與社會支持,將有助於國人能及早在心理上有所預備而能從容應對,本文期許或者能透過歷史教訓與倫理面向之思考,來裝備人心以加強防疫。
-
2020-01-23 橘世代.好心橘
退休守護慢飛孩子 高年級志工花時間慢磨出成長
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長期幫助成年身心障礙者,64歲的協會社工呂素姮,從公務員退休後,就讀社工專長讓自己更知道如何協助身心障礙者;另位60歲的社工黃琡珺,離開傳統工廠,也輾轉來到協會幫忙,兩人盼用愛來守護這群慢飛大孩子。協會創立14年,多年來成立小型作業所,讓30多位16到65歲的身心障礙者,摺金紙、茶包包裝等代工,給他們領補貼金,學習工作技能、自力更生。也設置「樂福農場」,讓這群大孩子種植洛神花、香草,希望透過園藝治療,讓他們接觸大自然穩定身心,並有英文、運動等課程也延緩失能。在協會裡可看見呂素姮、黃琡珺,帶大孩子上課念書、戶外運動,除教導簡易工作技能,還得照看他們飲食、健康情況,呂、黃兩人可說是協會重要幕後推手。呂素姮是彰化人,8年前從國庫署退休,因為兄長在協會服務,她便義務幫忙當起會計,但跟孩子朝夕相處的她,想更進一步去了解大孩子們,於是利用閒暇之餘上社工相關課程,成為社工一分子。「原本只想享清福」呂素姮說,以前在公部門面對洽公民眾,互動都較公式,但在協會跟學員有了情感,不過「要實際接觸,才知道需求在哪裡」。她表示,像20歲凱凱沒辦法融入大家,但後來學會香草茶包的製程,得秤重拿捏每個茶包,慢慢訓練凱凱專注力和手部力量,精神也不會不穩,更敞開心房和大家相處。心智障礙孩子改變,是一點一滴不斷累積而成,這些需要愛與耐心。同樣是彰化人的黃琡珺,因為興趣就讀社工專科,以前在傳統工廠工作,後來希望發揮所長,因緣際會來到身心照護協會。她說,來協會服務4年多,看見孩子成長,讓她覺得當初決定是對的,有位小文不擅口語表達,只會搖、點頭,但慢慢帶著小文念書、運動,雖然沒辦法跟一般學生進步神速,但有次她咳嗽,小文開口關心讓她大感窩心。黃琡珺表示,身心障礙孩子,沒有心機、純潔無瑕又善良,她在相處期間,把每個人當成自己小孩看待,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可能只有這樣,但其實還有很多潛能,她希望用愛陪伴他們到人生退休。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21 癌症.癌友加油站
吃一整碗飯要花7年 長庚抗癌志工用傷疤和運動勉勵病友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今天舉辦歲末關懷活動,罹患口腔癌第四期的病友葉明祥出席和大家分享他的抗癌經歷。他說,由於長期抽菸導致肺功能極差,治療期間必須一直被抽痰;術後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然從手術傷口流出,這種種過程雖然很挫敗,但他靠著積極運動,終於撐到戰勝的那一刻,還能在醫院擔任癌症志工,因此他鼓勵所有的病友要多運動,可以改變人生。65歲的葉明祥說,治療初期一直被抽痰非常難受,為了改變現況,他每天拿著拐杖在醫院樓梯間穿梭當作運動,一周後醫生說可以不用再抽痰了,他高興的如獲恩賜。不過手術後身體構造與面容的改變,讓他很多事情需要調適,連最基本的吞嚥動作都要重新學習。復健開口動作,每日每小時要做10分鐘,每日至少10次,持續2年,「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從手術傷口流出,傷心的淚水也跟著掉下」,他說那一刻覺得自己像極了科學怪人,但他總相信自己可以撐到戰勝的那一刻。葉明祥於是更積極運動,雖然為了要補齒齦做為支撐,讓他少了左小骨,他仍舊騎腳踏車挑戰登高山,要證明他一樣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他說,附加的好處竟是氣喘不再發作,也開啟他吞嚥訓練的契機,花了7年的時間終於可以吃完整整一碗飯,才發現能吃到食物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葉明祥擔任林口長庚癌症資源中心志工已經2年,帶著臉上傷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門診及病房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儘管復健會流血,但是渴望開口的動力讓葉明祥不放棄,他的兒子也被感動,陪著父親復健,一邊準備考大學,一舉考上台大經濟系。癌症中心林永昌主任表示,運動對於癌症病人有明顯的幫助,我們除了關注治療成效外,更鼓勵大家做適度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3至5次,每次至少30分鐘,透過這種運動方式能有助提升免疫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
2020-01-09 科別.精神.身心
中了「選舉症候群」? 5項建議化解你的選前焦慮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台灣大選即將到來,不管你要投誰,記得放輕鬆,以免「選舉症候群」上身!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最新調查發現,高達56%美國人對2020大選感到壓力,選舉已成為人民最大壓力之一,許多人因此焦慮、失眠,甚至發現自己心有所屬的候選人被抹黑,也跟著氣得牙癢癢,快來看看如何應付「選舉症候群」。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16年調查發現,將近4成的美國人表示,社群媒體的訊息是造成他們壓力的主因,因此美國心理學會提出5項建議,教你處理大選壓力:1. 適度使用社群媒體:不要一直滑臉書,只閱讀最基本的最新訊息即可,使用3c產品也應適度休息,多陪陪家人或出門走走。2. 避免敏感話題:如果你意識到與家人、朋友和同事討論的話題,太過政治敏感,可能引發衝突,應盡可能避免。3. 調整心態:記得調整心態,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過於焦慮,根本無助於事。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你在意的事情上,可參與志工,或者加入地方社團等。4. 選舉只是一時:選舉只是一時的,選後日子照樣要過,別讓日常崩毀,保持平日活動。5. 去投票:與其乾焦慮,不如去投票主動出擊,並記得根據客觀資料作好研究,驕傲地投下神聖的一票。選舉抹黑,不僅搞得烏煙瘴氣,也容易升高選民對立和壓力,為何還是政治人物的慣用伎倆?心理學學家Scott Bea表示,選民總是支持與自己理念相符的候選人,並有所同感,攻擊他人可以取悅同陣營的人,無論手段多骯髒。支持的候選人被攻擊怎麼辦?Scott Bea強調,如何「回應攻擊」是關鍵,「大多數人被攻擊時都會進入防禦模式,但當防禦過度,其實透露出沒有安全感的訊息。」反過來說,透過非防禦的方式回應,反而可以走得更長遠,證明這個人夠沉著且自信。「欣然接受攻擊和讚美吧!」他說,雖然一開始很困難,但久了之後會越來越容易。參考資料:1. Survey Reveals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Source of Significant Stress for More Than Half of Americans.2. 克里夫蘭醫學中心 (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選戰打得火熱,你跟他的關係卻凍到極點? 面對政治立場不同,專家提9點建議 斜更人生讓她不到45歲就更年期 婦產科醫師點出4關鍵因素 
-
2020-01-07 橘世代.好心橘
78歲小書包志工:將眷村故事一代一代傳下去
走進屏東孫立人行館,如果看到一位揹著小書包的志工,隨身攜帶著眷村老照片,一開口就能道出眷村歷史,那一定是眷村的資深志工李必成,78歲的他是目前眷村裡最有活力的志工之一,在他的眼裡,眷村正是一條適合橘世代的漫遊路線,有歷史、有美景,還有黑瓦紅門之間、回味再三的記憶。出身屏東眷村的李必成,原住在屏東市的空軍忠愛新村,因不捨眷村搬遷,早在10多年前,他就開始蒐集老照片,想要為眷村留下些什麼,後來屏東縣政府保留了屏東市崇仁新村及勝利新村的日式眷舍,他成了眷村最熱心的解說志工之一。「解說家鄉是最快樂、也是最得心應手的事」,隨身帶著眷村的文史資料,李必成最愛說的名人故事就是鄧麗君小時候曾經住在忠愛新村,有一天他發現鄰居還保留鄧麗君小時候的照片,立刻翻拍保留,解說眷村的時候,鄧麗君也成為眷村必提的名人之一。還有孫立人將軍的故事,李必成更是耳熟成詳,1947年孫立人來台訓練新軍,他和部屬就是住在勝利及崇仁新村,「雖然孫立人在屏東僅停留短短3年,但是將軍身影始終讓人難忘」,說到孫將軍的故事,李必成閉上眼睛就能說出將軍的戰蹟,在他丹田有力的宏亮聲音中,眷村伯伯的外省腔調,就是有一份眷村特有的親切。這一帶的眷舍過去是官舍,和一般竹籬笆不一樣,家家戶戶有院子、有花樹,寧靜小巷間非常適合悠閒散步,他常帶著遊客從孫立人行館一路走到勝利新村,青島街上除了餐廳等店家外,還有原來將軍之屋改成的大樹冊店,青島玖柒展館等,是一條完全不需要趕路的漫遊路線。李必成除導覽眷村外,還常與遊客分享眷村生活智慧,如以竹管編成的竹籬笆,這是早期眷村的印記之一,日前他還指導遊客親手製作迷你版的竹籬笆,讓這一代人可以了解上一代人是如何胼手胝足,又是如何地攢積智慧用於生活之中。當年從軍中退役後,他轉行做空調,因此更注意日式建築的通風,他說日式眷舍雖然老,但是四面八方都講究通風,其實是最先進的綠建築,到眷村逛逛,他最推薦一定要看看老屋的建築設計。雖然退休多年,但蒐集家鄉故事、還有機會解說家鄉,讓他的生活比退休前還要精彩,每當他帶著遊客走過一幢又一幢日式眷舍,說著二次大戰、國共內戰的故事,再說著孫立人,李必成總有著前所未有的使命感,眷村的故事,就該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7 養生.抗老養生
老人無故跌倒 要靠有氧肌力訓練
長命不一定好命,台灣人在晚年,平均有將近10年的時間,深受身心疾病所苦!董氏基金會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許多銀髮族無緣無故跌倒,原因在於衰弱症和肌少症,但兩種疾病都無藥可醫,只能靠飲食和運動預防,在飲食方面必須均衡且多樣化,至於運動方面,有氧和肌力訓練缺一不可。老人別怕蘿蔔腿「若是65歲以上的老人莫名腿軟、走路不穩健,很有可能是衰弱症的前兆!」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指出,台灣65歲以上衰弱症的盛行率為7.8%,而「肌少症」為衰弱症的其中一項表徵,肌肉量不足會造成老人無緣無故跌倒,據統計,六分之一的銀髮族在一年內有跌倒經驗,輕則骨折,重則失能、甚至撒手人寰。對此,詹鼎正提供3個衰弱症和肌少症簡易的檢測方法,第一,「老人胖未必是壞事」,若體重在半年內減輕5%或3公斤,則要留意是否有衰弱的傾向,而65歲以上正常的BMI為27至30。第二,「別怕蘿蔔腿」,因小腿的皮下脂肪較少,可呈現較真實的肌肉量,將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圍成一個圓,放在小腿最粗的地方,若有空隙就是肌肉流失的警訊。第三,男性的「握力」最好高於26公斤,女性則是18公斤。飲食運動缺一不可「衰弱和肌少症目前無藥可醫,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和運動!」詹鼎正表示。在飲食方面,董事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建議,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全榖雜糧、蔬菜、豆魚蛋肉、乳品、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每一類食物都要多樣化,每天攝取15種以上的食物(不包括零食)。據統計,8成7的銀髮族未達標。65歲之後每年會逐漸流失1至2%的肌肉量,許惠玉強調,65歲以上老人更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防肌肉流失,最好是「兩個掌心大的肉加上一顆蛋」。此外,熱量也必須攝取足夠,才得以維持肌肉量。在運動方面,許惠玉強調「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兩者缺一不可,她建議每周最好從事5天以上有氧運動以及2天的肌力訓練,每次最少30分鐘,前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等風險,後者可預防衰弱症與肌少症。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陳淑麗示範適合老人的肌力訓練,這個運動不只訓練到股四頭肌(大腿前側),也伸展到背闊肌。(Photo by 林祐任/台灣醒報)【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1-02 橘世代.好心橘
最資深志工 楊滿時:「歌劇院就像我家!」實踐退休夢
67歲的楊滿時,人如其名,她是台中國家歌劇院開館以來最資深的導覽志工,累計至2019年底已滿1197小時,平均每月30小時,等於1天1小時,她說「歌劇院就像我家!」楊滿時60歲時從公務員退休,她本來打算「做好做滿」到65歲,但母親重病,未料申請退休1個月母親隨即過世,「這讓我重新思考,還有什麼未完成的夢想?」她和先生說:「我想去當志工,突破自己內向的個性」。踏出第一步不容易,楊滿時形容自己內向、保守,很難與陌生人建立關係,30多歲就曾想過當志工、接觸人群、結識新朋友,「工作還要兼顧家庭,蠟燭兩頭燒」,一如每名職業婦女,婚後都把自己的心願漸漸往後排。楊滿時第一個想到「醫院志工」,可是自己淚點、笑點都很低,要接觸生老病死可能不適合,20年前搬到新市政中心附近,看著這一帶從荒煙漫草變成台中亮點,歌劇院興建時每次與先生來附近散步,種下志工的種子。「我們看著它(歌劇院)一天一天長大,圍籬拆掉的那一天,好驚艷!」楊滿時信心十足和先生說,這裡完工後一定會招募志工,她時時刻刻注意招募資訊,第一波就報名,當時有300多人來應徵,才錄取100多名。楊滿時說,成為歌劇院志工,要先通過性向測驗、應徵者都要朗讀文稿,錄取後歌劇院安排建築師上課,瞭解興建的理念、難度、特色;還有其他藝文場館的資深志工分享導覽技巧、走場動線。楊滿時表示,觀眾形形色色,有些人對導覽興趣不高,只想拍照、打卡、買紀念品…都沒關係,因為這裡就是一個讓人感覺幸福的空間,「只要有一個相挺的眼神,我就全力以赴」,「當志工讓人生更開闊,有夢想一定要去做,就不會有遺憾!」歌劇院開啟了志工生涯,現在又更進一步,也是科博館導覽志工。3年半年來,楊滿時接觸形形色色的導覽團,有學生、親子、長輩、設計師、工程人員、甚至專業建築師…遇到不同族群,導覽技巧也不同,有時國台語雙聲,很多建築師會想了解這棟建築,她會謙虛的請對方指點、彼此學習。導覽1197小時,最推薦觀眾來歌劇院看什麼景點?楊滿時毫不猶豫的說,「中劇院前廳的『翩翩』壁畫,看似蝴蝶,每一隻蝴蝶的翅膀都是一張對這棟建築付出工程師、建築師的側臉」,歌劇院是「素顏建築」,藍、白、紅交錯的洞穴,『翩翩』是唯一充滿繽紛色彩的景點,2樓劇院前廳圓圓的「呼吸孔」也是特色,來一趟歌劇院會有滿滿的幸福感。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1-01 橘世代.好心橘
拚命三郎退休好失落 從輔導找自己的人生
退休生涯其實和職場生涯一樣,都需要規畫、調整,才能走出自己的路。65歲的吳淑貞43歲就退休,由於退休前沒有好好規畫,曾經發慌到不知所措,在朋友介紹下無心插柳進入輔導領域,從零輔導背景到如今,已從事輔導志工20年,不僅助人也找到自我價值。攤開吳淑貞的退休「履歷」,在台北市生命線當志工20年、衛福部安心專線線上督導輔導員9年、樂齡大學講師9年、長者團體帶領5年、「心遇見」工作坊2年及松德團療志工1年。對她來說,更是一段重新認識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光。因為家境需要,吳淑貞18歲高中畢業後就從苗栗北上工作,只要有收入就去做,到過偏遠山區當代課老師、擺過地攤、在餐廳端盤子、開過貨車、送過電話簿、跟朋友合夥開房屋租賃公司等等,直到43歲那年,「我覺得已把自己身心逼到極限」 。吳淑貞表示,她曾問自己,「如果就這樣走了,是不是沒有為自己活過?」因為小有積蓄,沒有多想就毅然退休。看吳淑貞現在自得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曾經很沒自信,她說,從小不管讀書、工作都在符合養母對她的要求,對自己沒自信、自我價值低,「直到接觸輔導工作,也好像在輔導自己」。吳淑貞說,退休前為了錢拚命工作,原本幻想退休後是悠閒快樂的生活,「生活反而空了,早上醒來都會問自己要幹嘛」,不曉得要怎麼過日子。在朋友介紹下才報名生命線志工,接受2年的訓練。吳淑貞說,輔導工作幫助了解自我、接納自己的缺點及做不到的事,對人的了解也多一些體諒。在生命線工作5年後她報名空大,花了10年時間拿到畢業文憑,算是給自己的退休禮物,也因此讓她更有信心,走上講台授課,展現全新的自我。吳淑貞以過來人身份建議:1.退休前1、2年或更長時間,要開始做退休計畫2.尋找社會資源,如社區學習樂齡大學等,要社會參與不要老化3.做志工更重要的是和家裡人要可以搭配討論,找到支持系統。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1 橘世代.好心橘
56歲退休教師重拾專長 陪伴身障孩子
56歲的退休小學體育老師吳慧珍,4年前剛退休時,為了轉換心情、釋放壓力,經常和友人出國玩樂,她笑說,剛退休前2年過得很「頹廢」,約1年多前加入心路基金會成為志工,再度發揮小學老師專長,陪伴身障孩子上課學習。吳慧珍年輕時,因拿到跆拳道全國冠軍,保送上台灣體專,有體育天分的她,不只擅長跆拳道,還參加過籃球隊、划龍舟等,畢業後先後到國中、國小教書,4年前退休,開始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吳慧珍說,剛退休時,為了釋放工作多年的壓力,轉換心情,開始跟友人到處遊山玩水,2、3年內到了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美國、紐西蘭等國家。她笑說,「工作時沒辦法這樣玩,退休後有大把時間可以玩,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開始覺得有點『頹廢』,想說完了,好像每天無所事事,都沒有為國家做點什麼」。後來她在住家附近發現有心路庇護工場,因工場中秋時趕做禮盒,需要人手,她曾在友人介紹下過去幫忙,做一些簡單的禮盒包裝工作。而這也成為她想當志工的契機,她也因此正式加入心路的志工團隊,陪伴身障者上課及學習生活技能。吳慧珍說,心路基金會的心路學苑課程種類很多,目標是希望讓這些身障者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她則會從旁協助他們完成作品,很多身障孩子遇到問題,常會呼喚她、向她求救,讓她感覺受到信賴,看到他們完成作品時,更是充滿成就感。她也因為擔任志工,跟著學習到很多技能,甚至也去考照服員的證照,由於自己也即將步入老年,母親也80多歲,雖然家族沒有失智病史,但也讓她開始關注起老人失智問題,還去學習健腦課程,在心路當志工之餘,也到教會教老人健腦。吳慧珍說,當志工後,生活上的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夠更愜意的自在生活,過去因為孩子大了,離家工作,讓她感到寂寞,常會希望孩子多陪伴,但當志工後,不但可以幫助人,也讓她開始懂得享受「空巢期」,更樂於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吳慧珍建議同屬橘世代的人,退休後可以先放鬆,頹廢一陣子也沒關係,再慢慢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新人生目標,當志工可以自己也可學到很多新事物,「感覺做一件事,可以得到兩種以上的效果,『CP值』很高」。
-
2019-12-31 橘世代.好心橘
因醫生一句話 50歲王榮森毅然退休返鄉陪伴父親
「每個頭銜都是責任」!台南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大目降文化園區志工大隊長、新化區調解委員會主席,都是王榮森的「頭銜」,2007年他因父親生病,提前從職場退休返鄉,但只陪伴兩年半父親就病逝,王榮森在新化區前區長鄭道立號召下,積極投入社造工作,發揮「能說擅演」的幽默功力,風趣的導覽風格,很受歡迎,即使現在身兼多職相當忙祿,仍積極排出時間做導覽,因為「要讓更多人知道新化的美好」。今年63歲的王榮森高中畢業後考上屏科大畜產系,畢業後沒有返鄉繼承父親的獸醫職務,考上公職後一直在法務部上班,後來調屏東監獄,原本還希望職場上能更上一層樓,但遇到父親生病,他身為獨子,因醫師一句話「想回來顧或回來送」,50歲就毅然退休,和太太趙玉珍搬回新化,一邊陪伴父親,一邊整理山上農地,父親兩年半後離開,他因少小離鄉,和新化人際關係都脫節。後來因楊逵文學紀念館及影帝歐威影像館成立,王榮森去當志工,還找到小學5位老師,教師節招待老師一起吃飯,因對新化有很深感情,當時區公所希望籌組新化社區營造協會,到各社區搏感情了解社區需求,王榮森出任首屆理事長,帶領社區做得有聲有色,他從 2009年到2017年擔任兩屆理事長共8年。王榮森說,2012是新化社造最輝煌時期,拿下得利塗料用色彩改變社區魅色台灣全國第一名;信義房屋「社區一家」阿公阿媽當記者,用長輩來說出年輕時對新化的感情,得到社區楷模獎,還有勞動部職訓局多元就業「金旭獎」,他也因社造工作,更深入認識新化文史,「日本時代的建築都保留下來」,曾經有日本遊客到新化看到都流眼淚,像皇民化時期的奉安殿在日本都消失了,新化竟然都保留下來。王榮森也參與楊逵文學紀念館「楊逵戲劇導覽劇場」,「戲說楊逵」透過戲劇表演跟遊客解說,他一人分飾說書人、典獄長、台電員工、郵差,曾受邀到台南市321巷藝術空間、台北新店台灣人權協會表演,文化部長鄭麗君和楊逵家屬看了都當場哭出來;王榮森說,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只有一個想法,新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太美太值得探索。退休比上班還忙,王榮森笑說上班時可能只要蓋兩個章,但現在每天行程滿檔,有時媽媽會取笑他,沒錢領還每天忙得東奔西跑,但他會想「退休難道要天天喝酒打牌嗎?」很難得退休後回到家郷有這麼多舞台可以揮灑,今年擔任調解委員主席,從志工一路走來無形中得到這麼多認同,是退休時沒想到的。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2-21 橘世代.健康橘
這樣動不失智 全台據點比創意
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聯合報共同出版的「這樣動,不失智」桌上型守護誌,集結27000種健腦招式,讓長者每天都有不同的混搭做法,來看看各據點怎麼比防失智的創意?南投埔里鎮的慈恩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據點14年。協會表示,新潮桌遊太昂貴,傳統桌遊人人會,因此據點舉辦了中國傳統桌遊競賽;「一支小雨傘」人人都會唱,卻不見得人人都會做,長者們大聲互相討論、小聲研究做法,早忘了怎麼失智。宜蘭縣的失智症照顧服務協會,也以桌遊課程幫助吳伯伯增進了記憶。95歲的吳伯伯曾任醫師40多年,妻子過世後鬱鬱寡歡,健康也亮起紅燈,家人找到關懷據點,透過課程,吳伯伯身心都明顯改善,現在已成據點的模範生。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則為長輩舉辦逛博物館喚記憶的活動,一看到古早味灶腳,開啟長輩與志工們的對話。「那是鹽罐、那是舀湯的器具,阿嬤妳都知道啊!」回憶在腦海中湧現,原本不愛說話的長輩,變得侃侃而談。彰化縣和美鎮的雅溝社區發展協會超特別,108年成立長照C據點,但它的前身其實是社區托兒所,因此將空間空出開立婦女創意編織研習班、養生太極拳班、國畫及書法班。屏東高樹鄉的東興社區充分運用客家庄互助共融的精神,「東興ㄎ一ㄎ一ㄎㄡㄎㄡ打擊樂團」是利用回收器皿來演奏,紙箱也能變成客家獅;「社區植物敲染」課程製作出桌巾、手帕…,協會希望傳承教育下一代如何與大地共生、共榮。這樣動,不失智,除了在長者圈瘋傳,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還與安聯人壽共同製作「這樣玩不失智」桌遊。■「2019年失智老人募款活動」自即日起,單次或定期捐款達1000元,即可獲得「這樣玩不失智」桌遊乙組;詳情請參考失智老人社福基金會官網及安聯人壽官網。■想就近尋找據點,可查詢衛福部社家署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入口網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
2019-12-19 橘世代.好心橘
最窮時全家只剩200元 68歲吳秋霞憑著一股志氣拉拔孩子出國念書
還記得電視廣告描述不會英文的婦人,帶著中藥材遠渡重洋要幫女兒做月子,卻被海關攔下的催淚畫面嗎?新北68歲的吳秋霞拉拔4名子女,最窮時全家曾剩200元,她咬著牙栽培孩子,讓他們出國唸書,不諳英語的她,曾獨自帶著女兒愛吃的花生糖前往美國探親,同樣也被海關攔下,辛苦扶養子女長大,現在返台到土城城國小當志工,繼續照顧孩童。吳秋霞出生於嘉義朴子,20歲出嫁,婚後不久她與先生侯東榮北上奮鬥,曾經營西裝店,卻因丈夫罹患急性青光眼,手術失敗雙眼失明。無奈之餘回嘉義老家,一肩扛起照顧公婆及家庭經濟重擔,天未亮就下田耕作,稻子、玉米、花椰菜、蘆筍等無所不種,4子女嗷嗷待哺,但經濟狀況未見起色,就連學校繳學費都需向親友賒借,最窮困時全家只有2百元。吳秋霞說,每次想放棄時看到家人,就知道她放棄會拖垮一個家,最後都是整理自己心情繼續努力,憑著一股志氣認為靠自己可以把小孩養大,也可以照顧失明的先生,如今回想不知當初是怎麼熬過來,應該是努力與老天保佑才慢慢改善環境。吳秋霞的二女兒說,因目睹父親失明被嘲笑「廢人」,受到刺激後,認為讀書才能翻轉命運,除母親栽培外,她靠著半工半讀累存積蓄,申請到美國肯塔基州東肯大學的獎學金,毅然出國留學。吳秋霞的二女兒畢業後,在美國結婚定居,也把父母接到美國俄亥俄州同住,吳秋霞只認得ABC幾個字母,僅靠著女兒事先給的機場圖卡前往美國,但因帶花生糖被海關攔下,幸好檢查後無疑慮,才順利入境。吳秋霞不僅能獨自飛往美國,也曾因為女兒工作關係,曾隻身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轉機到愛爾蘭,1年多前因為老公罹患失智症,夫婦倆回新北居住。嫁入侯家後開始負起照顧全家重責,甚至遠渡重洋照顧孫子,現在仍對生活仍樂觀以待,還到土城城國小當志工,教學生認識校園植物並照顧,甚至教室課桌椅壞了,她也能幫忙修理,充滿傳奇的人生更是大家的模範母親。吳秋霞說,她沒讀過什麼書,但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現在到學校當志工是希望能夠回饋給這些小學生,過去自己的孩子唸書時,她只能拚命為每一餐工作,現在希望自己一點小幫忙,可以讓學生的學校生活更美好。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如同全新的第二人生,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迎接橘世代不孤單!>>>立即加入
-
2019-12-17 橘世代.好心橘
志工學問大 呂紹民:「把握每一次付出,生命歷程會越來越精彩!」
每天出門背的包包,除了皮夾、證件,還會裝些什麼呢?新竹縣恩典關懷協會理事長呂紹民早年是名土地開發商,他除擅長整合土地,更有顆溫暖、樂於助人的心,八年前接觸新竹地區各式志工,從此每天出門,身上就背著一個大後背包,裡面裝滿五顏六色、各類型的志工背心,只要哪裡需要人力服務,呂紹民就會翻找包包,抓出志工背心套上趕往現場,這個後背包也被稱為「志工百寶囊」,傳為志工界佳話。五十四歲的呂紹民從事土地開發工作二十多年,與眾不同的是,以往土地開發商總給人冷酷、頭腦清晰、精算的印象,但呂紹民除有土地開發商善於整合、分析土地的工作特質,還有熱誠服務精神,他沒有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反一頭栽入志工領域,先後擔任新竹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新竹縣衛生局山茶花志工、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新竹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新埔鎮公所遊客中心等各種志工服務。呂紹民回憶,即使土地開發工作繁忙,他仍希望奉獻自己能力,1993年,全國各縣市都設立後備輔導中心,他進入後備指揮部新埔鎮後備軍人輔導中心擔任志工。呂紹民說,2012年他到新竹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報名擔任志工,接受基礎課程、特殊教育課程等訓練,本來準備當家庭教育志工,沒想到先進入新竹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擔任志工。通常志工都屬排班制,但仍會遇上人力缺乏的突發性狀況,呂紹民說,為保持機動性與方便性,他出門都會背上一個後背包,裡面裝滿所有參與的志工背心,只要電話一響,哪裡有缺人,他就打開後背包套上志工背心趕往現場支援。這個後背包也被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的行政人員、護理師稱為「志工百寶囊」。呂紹民說,10月,他在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擔任志工,一名婦人心急如焚向他詢問「醫院那裡最危險?容易發生意外?」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他仍細心詢問對方,才得知婦人的女兒患有精神困擾,當天到醫院就診,之後婦人接獲女兒來電,女兒在電話裡哭得唏哩嘩啦,口齒不清,隨後就將電話關機,斷了音訊。呂紹民說,他聽完事發過程,得知婦人擔心女兒恐尋短,便先請婦人緩和情緒,並詢問女兒就診的科別,隨後馬上通知醫院社工一起尋人,終於在診間找到人。這起事件讓他深刻體會,醫院當志工雖然不支薪,卻要第一線面對病患、家屬焦慮、負面的情緒,需要極高的危機處理應變能力,絕對不能只有熱情或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呂紹民說,他的座右銘是「把握每一次付出,生命歷程會越來越精彩!」當志工不能有私心,必須處處懷抱同理心,盡力為民服務。部分民眾擔任志工的理由,只是退休後想找事做,當了志工只考量福利,卻不知道如何與各單位配合,甚至無法放下身段。另外,志工需要擁有「洞察眼」,尤其是醫院志工時常要面對焦急如焚的病患、家屬,如何在正確的時間進行關懷,安撫對方情緒,都是學問。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如同全新的第二人生,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迎接橘世代不孤單!>>>立即加入
-
2019-12-12 養生.樂活旅遊
銀髮族模特兒韻味十足 老盟推高齡人才再運用
「銀」領風潮,高齡者也能當老師、模特兒。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長期關注65歲以上(65+)高齡人才再運用議題。為展現銀髮族結合生活經驗、培養第二專長及工作技能之具體成果,老盟與國立陽明大學、台南YMCA及永和天主堂樂齡健康活力中心合作辦理「資深公民講師」、「健康餐食服務」及「玩美樂齡模特兒」等社會參與、友善職場、圓夢等模組課程,並於今天分享成果。更有長者們圓夢,成為模特兒現場走秀。成果開場由藝人郎祖筠、資深公民講師郭芬芬主持。郎祖筠表示,她長期擔任老盟志工已21年,未來也會是終身志工,語畢獲得全場掌聲。老盟理事長吳清同則表示,「我是65加10再加2」,今年已77歲,但年長者仍有很多事可做、即使年過65歲也能為自己加值。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台灣雖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逐漸邁向高齡的年長者仍有其專長。老盟今天與陽明大學社會責任等單位成果發表,就是想翻轉民眾對「老人」較為負面的標籤,強化正向觀點,想讓全民與老人知道說,長者不是退休後只會看電視聊天跟旅遊,也能開啟65歲後的職涯與價值。參與陽明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在心智研究所等單位擔任資深公民講師的張燕復,分享自己是國中退休教師,原本在家含飴弄孫,後來因旁聽陽明大學課程而接觸該計畫,邀請成為公民講師。她說台上講課過程包括分享職場人生故事、戲劇並透過角色扮演與學生互動,把經驗傳承給學生外,同時也覺得自己退休後的人生更有意義了。
-
2019-12-12 橘世代.好心橘
拿起花草做創意,搬起鋼筋做公益 一做就是20年
華軒園藝世界老闆陳丁發創作花藝作品大半輩子,「921大地震」之後成為房屋修繕志工,一做20年。55歲的他一雙粗糙的巧手,不只能蒔花弄草,更愛搬鋼筋、攪水泥,敲敲打打,和同伴一起幫助更多弱勢的人,有處安穩的家先求安身,再求安心,重新生活。陳丁發除長期為人修繕房屋,生活中遇到街友等弱勢者,也會適時伸出援手。他認為這和自己的出身有關係,因為感念小時候曾受人幫忙,現在也要量力而為。新70年前陳丁發的父親隨部隊來台,不久就離開部隊,到新北市山區當礦工。讀國一的時候,陳丁發的父親在礦坑災變中喪生,家境更加困頓。陳丁發記得當家中斷炊時,還好米店老闆總願賖米。陳丁發國中畢業後選擇讀軍校,幫助家計。24歲退伍後到台北姑丈經營的花店幫忙,工作是送貨,但一有空,就會翻閱花店的專業圖書,並嘗試用鐵絲、木料學著製作花器,累積創作能量,後來自力門戶經營華軒園藝世界。1999年921大地震,那年陳丁發35歲,看到這麼多人瞬間失去安身處所,他和另7名友人號召成立寶島義工團,專門幫人修繕房屋,還曾擔任理事長。2016年陳加入相同宗旨的台灣心義工團,和志同道合夥伴繼續全台各地伸出援手。陳丁發認為,安身才能安心,弱勢家庭的小朋友沒有辦法選擇出身的家庭、自己的父母,但有機會選擇自己的未來,「機會就來自你、我,大家共同拉一把。」台北市花藝市場很競爭,陳丁發說,開店以來其實常入不敷出。雖然家庭經濟仍未好轉,但他看得很開,相信天無絕人之路,這幾年生意能做多少算多少,志工生涯絕不中斷,還義賣作品贊助義工團出團費用。玩了30年花藝,陳丁發的巧手除能把鐵絲編成花器,也創作多樣作品。世界花卉博覽會去年在台中登場,豐原葫蘆墩公園展出水岸地景裝置藝術就是他的負責創作。陳丁發說,豐原早年就是台灣有名的喜餅產地,因此他構思作品主題就是捧花新娘和青蛙王子,外加10座花精靈。他頭一回用鋁線創作大型藝術作品,如何作出新娘的表情差點難倒他,先後做了3次才成功,展出後成焦點。主辦單位將陳丁發創作捧花新娘過程拍成短片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2-11 橘世代.好心橘
12名志工自費前往宮城縣救災讓日本人濕了眼眶
上個月讓日本女主播在播報新聞時感動到哭,台灣12名志工自費前往日本水災嚴重的宮城縣丸森町幫助,經當地的媒體報導後引發關注,日本女主播播報這則新聞時甚至也忍不住哽咽,感謝台灣人對日本的友好,而這群熱心的志工最近又出發前往當地了!「一定要趕在下雪冰封前再去一次」帶領志工前往日本的台南人陳一銘在出發之前受訪時表示,一直認為日本是富裕國家,受災應該不需要外國人幫忙,但到當地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因為日本人的風土民情不同,災區的公共區域有日本自衛隊及當地志工幫忙,但是一般家戶裡,日本人重視隱私,認為應該是受災戶自己打掃,不可能進入住家裡幫忙,但像是丸森算偏鄉,當地大多是老人,很多在災後根本沒有體力打掃,但又不願意求援,老人事實上相當無助。陳一銘表示,11月初到當地就發現上述的情況,後來他們乾脆就敲門進去受災戶家裡,主動幫忙,讓老人家流淚直道謝,而上次去了大約一周,雖然盡力幫忙,但離開時很多地方仍然一片雜亂,而聽當地人說,12月底就會下雪,如果在冰封前還沒有整理完,明年開春就完全無法農作,因此當時就決定12月底前再去一次。日本與台灣媒體之前關注陳一銘等志工的義舉,大家可能會以為他們一定是經濟狀況很好,才有能力到日本當志工,但其實不然,「即使月入只有兩萬多,一樣可以當志工」陳一銘說。陳一銘是台南人,在台南就在當志工,雖然年紀輕輕但想法很不一樣,「如果總想等到經濟狀況好,有能力再去幫助別人,很多事都沒有機會做」,他在西菜市場裡賣薏仁湯,收入不是很多,但他幫忙做老市場的解說與保存,從自己生長的環境開始關心起,後來想到出國去幫別人。不會日語,挑日本只是因為機票便宜,在去丸森之前,去年他第一次出國當志工,前往岡山笠岡市協助水災善後,今年再組12人團,多數都是年輕人,其中還有4人第一次出國,大家並沒有錢,但陳一銘找人贊助,一人的旅費1萬5000元,就這麼成行。那幾天裡,大家混身都是泥,幫忙清理街道、農田及家戶,甚至還爬進日本房屋下方的空隙裡清汙泥,累到不行,但大家都很開心,覺得助人真好,而這次他又找了不同的人前往,2日出發,預計停留8天,「希望有更多人來體會助人的快樂,一定能改變人生」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如同全新的第二人生,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迎接橘世代不孤單!>>>立即加入
-
2019-12-05 養生.樂活旅遊
爺奶到學校不是接孫子 要參加老人共餐
新北新店區的北宜社區位於大香山與四十份山之間,社區發展協會利用青潭國小提供的教室,打造銀髮俱樂部、社區陪伴站、老人共餐、社區小產業、小旅行、長照2.0巷弄站,一周還有5天共餐,爺奶到學校不是接孫子,而是要參加老人共餐。青潭國小校長曾長麗說,青潭的學生來自社區家庭,學校與社區本一體,唯有社區好,學校才會好。北宜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林志隆說,場地要感謝青潭國小免費提供,社區才能擴充服務能量。北宜社區成立迄今已20年,現任志工隊長陳明光說,社區剛成立面臨「缺人、缺錢、缺場地」,幸好在前理事長林志隆夫婦的張羅下,才有學校教室當據點,雖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教室能進行各項服務,也被稱為「變形金剛」。「變形金剛」每周三開放到周日共有5天共餐,參加的長輩都繫上識別證,供學校警衛辨識,今年97歲的梁錦梁爺爺,行動不便仍坐著輪椅每天報到、85歲的王翁玉蘭奶奶常去使用按摩椅、量血壓、動健康、共餐等,也與好友共活生活不孤單。不過社區舉辦共餐也需要經費,除了民眾、企業、宮廟捐助外,北宜社區也利用社區小產業和「北宜一條龍」社區小旅行導覽增加收入,林志隆夫婦帶領志工製作檸檬乾、肉粽、鳳黃酥,都為社區帶來收入,更成為其他縣市學習對象。新北社會局長張錦麗說,新北有458個社區發展協會,社會局持續輔導社區推動小產業和小旅行,也訓練志工在社區服務弱勢族群,讓新北各社區依據各自資源發展出各自的特色。
-
2019-12-04 橘世代.愛玩橘
封閉20年正式開放! 到東北角「聽濤營區」踏上彩虹階梯
天氣轉冷,最適合泡湯、嗑鍋、吃海鮮!沿著台灣東北角,除了觀看奇岩怪石與濱海風情,還能到草嶺欣賞秋芒的銀色浪濤。其中,每逢假日就有許多人前來健行的「鼻頭角步道」,最近多了一個新興景點,就是位於燈塔線與稜谷線交界的「聽濤營區」,封閉20年終於正式對外開放。粉紅迷彩塗裝吸睛因處於山谷間、面對東海與太平洋交界,當海浪衝擊岸邊時,「聽濤營區」不但是觀浪最佳景點,也是大自然的天然音響。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陳美秀表示,台灣海岸線為軍事要地,因大環境改變,留下許多閒置營區,原「鼻頭角崗哨營區」過去是海軍陸戰隊衛守基地,環境得天獨厚、風光秀麗,棄置實在可惜,因此將營舍空間重新打造、活化,還加入了「粉」色迷彩,讓「聽濤營區」成為鼻頭角步道中途的新休憩據點。鼻頭角這座神祕的「聽濤營區」即日起正式對外開放,每逢星期一、三,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對外試營運,陸續交由專業志工進行生態解說,未來也將邀請商家進駐,目前以攝影展為主。遊客到訪東北角地區除了走步道、燈塔景點之外,別忘了來新景點欣賞大自然原貌、造訪紫斑蝶繁殖的重要棲地,放鬆繁忙的生活壓力。喝咖啡吃鐵路便當台鐵月台的便當,至今仍是許多人心中的古早味,然而來到福隆火車站,出站後,走進右手邊的巷弄,看到藍色顯眼的立牌,就是最早開賣月台便當的「尤商義」。經營超過一甲子,尤商義月台便當已交手給第四代傳人尤景信,從60年前一個賣2.5元的便當,到現在每個65元,仍舊堅持以招牌三層肉、豆干、酸菜、滷蛋為經典的便當菜色。尤景信說,福隆便當就是強調不變的味道,長久以來用老米炊煮,吃起來口感Q彈,滷肉都是當天現宰溫體豬,比較不會乾澀。綜觀福隆便當的菜色,各家大同小異,但是只要是在地懂吃的饕客,一定都會指名這家便當店,一嘗經濟又實惠的「傳統福隆便當」。在福隆遊客中心旁,新開了一家「藍灣咖啡」。老闆廖欽耀說,因為台灣人愛吃甜點,但在福隆地區最多就是便當店,沒有半間甜點店,所以重金聘請宜蘭烘焙師傅駐店,提供遊客、居民好吃的手工甜點、手沖咖啡,其中藍莓派、肉桂捲都是店裡的招牌。未來,藍灣咖啡將推出以東北角知名的景點設計甜點,像是用抹茶製作的「草嶺隧道」等等,讓遊客除了吃到好吃的甜點,還能認識當地的風景點。泡湯啖海鮮超滿足如果不想一日快閃東北角的遊客,還可入住位於新北市貢寮福隆、有「福隆海洋溫泉四季度假飯店」美譽的福容大飯店,享受台灣本島唯一的「福隆海洋溫泉」,其稀有特殊的氯化物碳酸氫鹽泉,還獲得日本溫泉協會認證及新北市政府溫泉標章。年底前,業者推出溫泉住房優惠專案,含早餐再加贈消夜,還送午、晚餐八折券,品嘗主廚選用在地食材打造專屬飯店菜色,其中,秋蟹料理、海鮮湯泡飯更是不能錯過的季節料理。強力募集 橘世代社團人生最自由開闊的階段就是熟齡,50以後的橘世代,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深度旅行、體驗文化、品味人生,你也愛玩嗎?歡迎加入「愛玩橘」,展開生命的新旅程!【立即申請 專屬社團】
-
2019-12-04 橘世代.好學橘
北市前體育局長鄭芳梵 對攝影「中毒」,退休不孤單!
台北市立大學前副校長的鄭芳梵,2016年7月屆齡退休後,被台北市長柯文哲找回來,出任北市府體育局長,臨危授命接下世大運副執行長的任務,一生幾乎和教育、體育脫離不了關係的他,其實最大興趣是攝影,為拍到一張好照片,無論是早起、守夜都難不了他,退休後還開攝影展,出攝影集。他笑稱對攝影「中毒」了,如今終於可以好好「專門攝影」,最愛的就是風景照,看到大自然的美好,心情也都好了起來。鄭芳梵從台北體專畢業後,又讀輔大體育系,文化運動教練研究所,擔任過西松國小排球隊教練,國家級排球教練、還是台北體專校長、台北市立大學副校長。談起攝影就眉開眼笑的鄭芳梵說,以前常出國旅遊、比賽,心想這些風景這麼美,怎麼才能拍下來,讓大家都看得到。不過風景美,要拍得美可不容易,鄭芳梵說,就是不斷練習、不斷看人家怎麼拍,一切無師自通的他,為了要學攝影技巧,不僅買書來看,還加入攝影網站,虛心接受網友「毒舌指教」以外,也觀察別人拍照技巧,還可得知哪裡有新的秘境。鄭芳梵的父親也是業餘攝影家,儘管從小耳濡目染,但鄭芳梵說,早年都用底片拍攝,非常花錢,照片沒有洗出來錢也不知道拍得怎麼樣,直到有數位相機,才開啟他對攝影的興趣。鄭芳梵說,台灣風景真得非常美麗,一年四季、一天24小時,都有不同的風景,不過攝影最重要的除了會拍,更多的是耐心和體力,因為有時候等了一整個下午,夕陽卻躲在雲後面;有時候山下好天氣,山上卻下毛毛細雨,所以真的要有點耐心。他認為退休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有些人沒有工作,就會覺得孤單,接著就會東想西想,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年輕的時候,為了工作不得不做;如今退休後,總是要做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無論是攝影也好,插花、繪畫、志工、做菜、旅遊等都好,總之就是要讓自己開心。鄭芳梵指出,以前拍照就是一心想把眼前的風景留下來,不過隨著年歲增長,與其說是拍風景照,不如說是表達自己對於生活、人生的想法,怎麼樣在一張照片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才是最重要的,這也讓自己按快門的速度慢下來。鄭芳梵希望未來可以走遍全世界,用相機把世界的美景都記錄下來,為此他每天都會強迫自己運動,至少走住家附近8圈,一圈約18分鐘,因為「體力相當重要」。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2-03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方法/高齡社會不用怕 醫師這四招不怕失智症上身
台中市第一警分局舉辦「108年下半年警察志工聯繫會報暨特殊(成長)訓練」,邀集百餘名志工夥伴參加,並邀請台中醫院醫師廖妙淯授課,呼籲長者平日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多動腦、均衡飲食、多參與社會活動,有效防治失智症發生機率,例如年長者投入志工服務,就是很好的活動。台中市警察局第一分局昨邀集百餘名志工,表揚13名績優志工,其中3名榮獲內政業務銅質獎章志工、10名為分局績優志工。活動針對高齡志工講授常見的詐欺案件類型、年長者交通安全,再安排「探討失智症發生原因及防制方法課程」,聘請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高年科主任醫師廖妙淯為志工們授課。廖妙淯表示,長者平日若能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多動腦、均衡飲食、多參與社會與人際互動,可有效防制及延緩失智症的發生機率,像志工們投入志願服務活動,就是預防失智症發生的良方。第一警分局副分局長周俊銘指出,台灣已正式步入高齡化國家,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本分局警察志工成員,有逾三分之一為高齡志工,特別感謝志工們熱忱參與並投入警察志願服務工作行列,以自己的生命經驗積極參與並貢獻社會。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19-12-03 橘世代.好心橘
一周近千個麵包 共同加入「惜食」大作戰
67歲新竹前市長蔡仁堅現任新竹市食來運轉協會理事長,搶救剩食,「從小阿公就教導我們飯碗裡不能留下任何飯粒或菜渣,所以我非常惜食」,目前全新竹縣市共21個麵包坊或工作室加入蔡仁堅搶救剩食的行列,並提供17個受贈單位,包括有需要的大學生。「惜食」是蔡仁堅從小養成的習慣,8年前到上海訪友,發現友人店打烊後會開車奔馳於3處店面收集剩餘麵包,當晚或隔天早上發送給需要的人,當他看到友人的做法,他才發現,原來「麵包也可以不必浪費同時又能助人」。2015年奧地利籍顧孚佑發起搶救剩食的活動,串連清大水木書苑負責人蘇志弘及蔡仁堅,2016年成立新竹市食來運轉協會,先從媒合剩餘熟食做起,民眾辦喜宴前先告知,由協會媒合需要的社福單位,喜宴一結束就打包分送。蔡仁堅想起上海那段經驗,著手轉送即期麵包,目前已有21個麵包坊或工作室參加,協會每兩天派人回收一次,每次有300至320個麵包,一周下來有近千個麵包,提供給清大等17個受贈單位。蔡仁堅說,偶爾也會有小型麵包工作室自行送來麵包,還有竹北店家親自送來,年底他都會親自到每個麵包店道謝,也發現不少感人故事。有家麵包店老闆因年少不懂事,入監服刑在獄中學了烘焙手藝,出獄後就靠著烘焙麵包自力更生,雖然出獄後仍得面對一些風言風語,但這家店的老板仍堅持繼續做麵包,還不藏私與蔡仁堅分享現在店面生意興隆的秘訣。還有一對夫婦,過去在屏東經營農業,嘗盡苦頭後鎩羽而歸,但他們沒有氣餒,夫妻倆想到都愛吃麵包,便特地到日本麵包學校拜師學藝,學成歸國後一起經營麵包店,也投入愛心行列。協會在新竹市建功一路49巷14號,每周一、三、五志工們會將分裝好的麵包轉送給受助的社福團體,如有多出的麵包則讓在地方居民「用肚皮救地球」,有需要的民眾只要投入一塊錢就能拿兩個麵包。志工說,曾有名家住南部、但在新竹念大學的學生,畢業後尚未找到正職工作,生活費不夠,餓了兩天終於受不了,輾轉得知協會地址上門求助,志工心疼地快要掉下淚來,趕緊拿了幾個麵包及乾糧給她,蔡仁堅呼籲有需要食物居民,不要客氣,歡迎來領取。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罹僵直性脊椎炎痛到無法走路 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
我專長治僵直性脊椎炎,同時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但我從不避諱告訴病人我也是病友,反而可利用我與病共處的經驗來幫患者和家屬克服恐懼,甚至「因禍得福」,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得到更健康的人生。我22歲發病,那是醫學系大四課業最重的時候。加上住校,發病時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難以從宿舍上鋪下床,幾乎無法上課。另因學校位於山坡,上體育課得騎車下山,我卻連跨上機車都做不到,嚴重影響生活。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我不知道症狀來自疾病,因愛打球,把它當運動傷害。只是走路一拐一拐,常被同學虧是不是「生芒果(台語)」。忍痛幾個月,當兵的哥哥來學校找我,我才知道他在軍中被醫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被驗退不用再服役。心中警鈴大作,教科書說僵直性脊椎炎是遺傳性很高的疾病,若哥哥有,我是否也有?於是去台北榮總掛風濕免疫科門診,沒錯,正是僵直性脊椎炎,我趕緊通知家人檢查,最後家族親戚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幸好家族屬於輕型,多數人只會腰痠背痛、或彎腰彎不下去,外觀看不太出來。但嚴重型若未好好治療,可能造成脊椎與韌帶關節沾黏和變形,甚至無法走路。脊椎沾黏變「竹竿腰」因此,起初沒認真治療,僅疼痛發作才吃藥。直到進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親眼見到患者因脊椎沾黏變「竹竿腰」,駝背或脖子無法動,或是雙腳無法行走得換髖關節,我才覺悟疾病嚴重性,決定面對。那時找藍忠亮主任看病,他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醫生。我遵照醫囑,認真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不再熬夜,避吃動物性食物,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積極治療、調整生活、認真學免疫風濕疾病,病況控制就逐步減藥。健康生活30年來不間斷,每天打球、伸展拉筋、做柔軟操,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也跑步、做地板運動練核心肌群,每周游泳一次。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我一開始走家醫科,夢想進偏鄉照顧社區民眾。疾病引導我投入免疫風濕專科。民國82年到嘉義榮民醫院,發現院內無風濕免疫科,卻有許多患者,身為家醫科主任的我也兼看風濕免疫科,逐日增強轉科動力。下鄉服務結束,我去高雄榮總轉科補受訓,真正投入免疫風濕科。我完成專科訓練後,再回嘉榮服務,共約11年,協助創立「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因能體會病友憂慮,容易把疾病怪罪家人,或不敢結婚生育,所以特別需要身心關懷,而非只用藥治療。十多年前民眾不了解僵直性脊椎炎,診間常見病人帶著全家大小及男女朋友前來,希望提供能不能結婚、能不能生小孩等建議,變成家庭會談。我常舉自己為例,太太懷孕前我倆也憂慮過遺傳問題,但統計上,即使有陽性基因,若生女兒有二成、男孩則是六成機率發病,並非百分百。且有陽性基因,預防可避免症狀;若有病就好好治療、控制。對病恐懼多來自「無知」如今我已婚也有三個兒子。由此可見,患者對疾病的恐懼通常來自「無知」,所以最好提供充分衛教,才能克服恐懼。這也是我為何努力培養衛教團隊,也常寫部落格文章,致力病人衛教與關懷。此外,我認為讓病人走出心靈幽谷的好方法是「自助助人」,等病人調適好後,鼓勵病人加入協會當志工。雖然我被僵直性脊椎炎纏上,但我知道,好好追蹤控制、和平共存,它就不是敵人,反而是引導我維持健康生活的好朋友,即便忙於看診、教學、研究或出國開會,一樣活蹦亂跳、趴趴走,人生更健康。醫學辭典/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簡稱AS,是基因遺傳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常見症狀為脊椎及關節發炎,進而引發下背僵硬疼痛,其疼痛特異性為:「愈動愈不痛、愈不動愈痛。」所以多數患者睡久了會半夜或晨間痛醒,但起床活動後就會好一些。另有少數人合併有周邊關節腫痛、虹彩炎、皮膚乾癬、或泌尿道症狀。僵直性脊椎炎發病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男女比例3:1,診斷上要經過抽血與影像學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治療方面,生物製劑的療效不錯,健保也有給付,另外還有傳統藥物、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等可使用。若沒及早就醫好好治療,後遺症是脊椎沾黏和關節受損,或引發心血管等合併症。除了藥物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保持腸胃道好菌、戒菸避免發炎物質增加等,基本上都能維持得不錯。需注意的是,劇烈運動恐有撞擊,外傷發炎會惡化疾病,建議選非劇烈的運動為佳。魏正宗小檔案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年齡:55歲(53年次)出生地:高雄市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科研究員專長:●僵直性脊椎炎●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興趣:旅遊、運動經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理事長口述/魏正宗醫師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著手建立屬於自己晚年生命的迪斯耐樂園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年人的健康照護」,我們非常高興有三位醫學專家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是許多醫學生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在自己步入老年的養生心得,一位是對老人醫療頗有心得的資深家醫科醫師提出的幾點老人尤其需要注意的醫療常識與生活態度,一位是長年在美國行醫的台灣醫師與我們分享他十幾年來在西雅圖為銀髮族成立的社區健康活動團體。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帶給更多的台灣老人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我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讀者願意在「醫病平台」分享這方面的心得。自己著手來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晚年生命的迪斯耐樂園(Build yourSelf a retired Disneyland ,I-Centered Functional Longevity Club, ICFLC)2003年, 在煩忙的醫療業務之外,我再去華盛頓大學修完醫院管理碩士,體會出一個成功的事業、活動,或人生,都需要有管理的思維才能成功,或是才能有滿意的結果。也就是說,每一件事都需要有目標,有方向,有宗旨,然後有完整的規劃和執行步驟,更需要確切的執行其內容,如此才能有令人滿意的,成功的結局。那麼,「老」是每一個人的「私事」,沒有人能代替你,因此,在我們每一個日子都朝向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要不要也有一個成功滿意的晚年?如果答案是正面的,那麼我們該開始起手準備,慎重考慮自己的理想晚年,仔細分析自身的實際狀況,好好規劃各階段的可行的行動計劃,然後一步一步的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中,耐心地確切的過自己規劃好的每一個領域。我們都要好好的「管理」我們自己的晚年生命!那麼,屬於個人退休「前後」的生活的各種領域的「迪斯耐樂園」是代表什麼呢?當我們去迪斯耐樂園時,最快樂的就是能夠和親朋好友一起玩。一起坐飛車,一起看電影,一起玩各種不同的遊戲。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一起玩同一項,因為各有不同選擇。在我們的退休生活中,不一定每一位好朋友都能完全配合我們的活動,因此要有各種不同的小團隊來搭配,「旅遊,讀書,電影,工作,美食」等等。重點是我們自己的「心態」能調適到自己的「核心價值」嗎?我們的心思能配合別人嗎?我們的生命一直在「交換」的過程中,求得更符合我們自己理想的生存狀況。我們努力工作,期待交換的是有一個合意的生活。因此,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與「自己」,也與相關「對手」包括「家人和親朋好友」談判,以「雙贏」為原則來交換並取得符合我們自己理想的生命過程。從小到大,我們都經歷一環接一環的挑戰與考驗。我們很辛苦的成長、學習、訓練。至今仍然日夜不斷的在面對各種沉重的壓力。試想想,我們要這般一成不變的走完我們「僅此一次」的人生嗎?我們需要及時適切的調整,也就是說我們要「reset」我們的「未來路」,我們期待交換到理想的「老有所終」。因此,退休前開始,個入需要準備晚年生活的各種領域的調整和訓練,包括不同領域的基本認知和個人喜好的技能,以便退休後能進入狀況,並持續下去。如同去遊樂場的不同項目的活動的選項。我們都期待在我們離世時,有一個滿意的心境,因為我們都只能活這一次,我們希望這一生沒有愧對此生。因此,2003年我們捐款並在西雅圖成立一個完全是「志工」式的相互協助,相互學習,教學相長,由經驗交換互動中建立個人生活聯絡網的活動中心:亞裔銀髮族關懷基金會(Asian Senior Concerns Foundation, ASCF)。我們的宗旨就是在老年生命的主要的四個領域裡,「老本、老窩、老身、老心」,經由「管理的精神」去學習、規劃和執行。1. 老本:我們有財務規劃專員每個月的演講,提供符合現實的財規資訊,以便我們可以充份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可以自己或請專業去規劃出合理使用這些資產的額度和方向。也可以好好的安排轉承。我們也提供適切購買長照保險和身後安排事項的重要資訊。2. 老窩:我們提供定期演講,解說晚年因爲每個人的自身身心狀況改變,因而有不同的適合的住宿和照顧環境的需求和層級。我們鼓勵大家按部就班的對「老窩」的評估並認真的「瘦身」。因為,只有如此減少「擁有」才能增大自己的「空間」。要「放下」才能脫離當房子的「奴隸」。我們也解說搬去「退休社區」的利弊。因為當我們進入不同層級的晚年生命時,應要求「交換」的是「我們自己時空的自由」。這種選擇需要整體思考我們自己的「醫療團隊所在、活動團隊所在、交通方便性」。根據這些資料來適切調整老窩的選擇3.老身: 我們都是一天老過一天,身體健康也是天天弱化。除了各班的「動」的活動,跳舞、健走、慢拳等,「靜」的書法,聊天喝茶,小題目演講分享等之外,我們每一個月提供老年身體照護的演講,尤其是身體健康的自我管理。重點是以在美國法規和制度內,從我是內科、老人科、長照及長照管理專科的經驗和角度,來提供建議。我鼓勵大家改變由現行的醫療照顧的被動的思考方向,改為主動的規劃和預防的管理態度。我建議大家除了認真參與學習老人醫療照顧的各種資訊,才能有效了解病情並作最有意義的選擇,配合醫療團隊的醫治。我也建議大家對自己身體狀況要花時間去了解,並思考不同階段的照顧的安排。尤其是「當自己還能主導、能作主時的最合理的態度和照顧」,「當自己失去能力、喪失主導權、完全依賴旁邊的家人時的合理照顧」的安排和方向。因此,我們每個月定期提供這類相關演講,鼓勵大家在這種教學相長中,成為朋友,成為定心丸,才不會茫然。我們也鼓勵大家參與「慢性病自我管理訓練班」的課程,讓大家學習如何能自我照顧老年身心的慢性狀況,不用事事找醫師處理,也可以安心過適切的晚年。4. 老心: 我們每天的各項課程,都是在鼓勵大家除了娛樂自己,有意義的打發時間之外,著重在「認知和腦力」的訓練。我們鼓勵大家選擇幾樣自己喜歡,願意長久去作,自己可以「主導,控制」的活動,然後來和大家「分享」經驗。因為這個過程,除了腦力的時空運作是全方位,是獨立自主,是正面力量,然後再來分享給大家則是「快樂」。例如,「自學讀書會」,我們自己去找題目,找資料,整理後,來「帶領」討論。「旅遊小組」是我們自己去討論決定旅遊地點、公佈、組成志工團隊來規劃、連絡、安排,然後接受報名和最後完成旅遊。我們也在市內不同點各自成立定點定期健行,如此增進交流和交心,養成團隊互助精神。每年我們辦一次回饋表演給約五百位社區大眾看我們努力學習的成果分享,這樣能更增強大家合作的感情。我們的活動完全是志工式,沒有要求政府經費補助,我們自己捐款,自己管理。在教學相長,奉獻互助,自我學習的精神之中,我們才能享受獨立自主,屬於自己的老年迪斯耐樂園的生命。我們已於2016年加入健安醫療網(KINON.ORG)。YouTube可找:亞裔銀髮族關懷基金會,連絡:healthyliving@kin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