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別再把電線纏在吹風機上 業者警告恐縮短機器壽命甚至有1風險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養生/ 家庭婚姻

期待婆媳關係像母女?恐怕會大失所望!心理師教5方法化解新世代婆媳問題

50+

年節期間,婆媳共處同一個屋簷下,關係總是特別緊張?
年節期間,婆媳共處同一個屋簷下,關係總是特別緊張?
圖/取自50+(Fifty Plus)

聽健康

00:00/00:00

編按:年節期間,婆媳共處同一個屋簷下,關係總是特別緊張?諮商心理師陳姝蓉分析,新世代公婆雖已不像過往權威,但不同世代的成長背景有異、價值觀難免仍有落差。若期待婆媳剛認識就如母女般親密無間,恐怕會失望大過期望。新世代婆婆,該如何找到和下一代自在共處的距離?

每逢春節前夕,社群媒體上總有不少關於婆媳關係的討論。平時生疏,甚至關係較為緊繃的婆媳,更容易因年假期間的密集互動而產生嫌隙。

常言道媳婦難為,但為人公婆又何嘗容易?《50+》在粉絲專頁調查新手婆婆的心聲,引發139則留言熱烈討論。隨著時代進步,今日的婆婆面對年輕媳婦,已不再秉持往日的權威心態。各自獨立、不打擾彼此,成了多數人的共識。

然而,看似平等的關係,仍潛藏許多暗流。有人自認已夠開明,卻仍和年輕人處不來;有人想念孩子、孫子,卻又不敢開口,怕被指責「情緒勒索」。也有人不好意思拒絕下一代幫忙顧孫子的請求,生活作息大亂,自己也累得精疲力盡。新時代婆婆,該如何自處?

1. 自認開明,還是跟年輕人處不來?認清兩代成長背景落差

專長家族治療的心理諮商師陳姝蓉觀察,現在的中年人,大多能理解時代已經不同,要尊重年輕人的想法。但有時,年輕人的言行仍在不經意間讓長輩感到被冒犯,反之亦然。

她以「拒絕」為例,當婆婆端出一碗雞湯時,50、60世代的媳婦就算沒胃口,也會顧及長輩顏面先喝幾口,再婉轉地說:「好像有點飽,等下再喝。」但20、30世代的年輕人,很可能會直白拒絕:「沒關係,我現在不餓,真的不用。」

這樣的落差,和兩代成長背景的差異有關。陳姝蓉指出,5、6年級生經歷過戒嚴、威權的時代,行事作風會相對拘謹、保守。然而,7、8年級自小成長於言論解禁的社會,勇於做自己。「他們會覺得,何必那麼假?不想就是不想,為什麼要說違心之論?」

她也觀察到,50世代夾在更加威權的上一代和大鳴大放的下一代之間,難免有種相對剝奪感。特別是自覺已夠開放、寬容,卻仍被年輕人挑戰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年輕時不像你們這麼自由。現在你們已經這麼自由了,為什麼還是不滿意?」

如何面對這種情緒?陳姝蓉認為,時代往前走、社會氛圍改變,都是難以阻擋的趨勢。但她也會坦白告訴年輕的孩子,自己不是「完美長輩」,需要時間消化他們所帶來的衝擊。「不是指他們嗆我,我還要欣然接受說『嗆得真好』。我還是會生氣難過呀!」她笑說。

倘若心理還是過不去,不妨和同儕一起抒發情緒。和同世代的姊妹訴苦,通常會比和年輕人爭執來得有用。陳姝蓉笑說,她偶爾也會和朋友抱怨孩子的「屁孩」行徑。大家有相似的背景、遭遇相同的難題,情緒更容易被接納。

2. 不想帶孫怎麼辦?練習說「不」是新時代長輩的課題

在《50+》調查的讀者留言中,不只一位公婆提到,帶孫需要體力。偶爾玩孫可以,但長期下來,就是一個字「累」!當下一代提出的需求,自己已無力負荷時,該如何說不?

陳姝蓉指出,不好意思開口拒絕,也是5、6年級生的特質之一。面對下一代,多數父母仍會有「必須做點什麼」的使命感,希望自己是好爸媽、好公婆。然而,這種面面俱到的想法,有時反而會累壞自己。

她認為,不論是公婆、父母,拒絕下一代時都不必然要心懷愧疚。畢竟,當孩子成年時,父母的責任就已經結束了。「孩子成家後,父母願意幫忙是一項資源,但不願意也很合理。」把時間、金錢留給自己並不自私,而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至於如何拒絕,才能不傷年輕人的心?陳姝蓉直言,當父母說不,孩子多少會覺得受傷。但,幻滅即是成長的開始。「他會體認到,原來長輩沒有要幫我,我要自己面對了。」長輩可以在情感上給予孩子支持,但鼓勵他們自行解決生活上遇到的挑戰。

3. 想念兒孫,怎麼開口才不會被當情緒勒索?坦承勝過迂迴

尊重下一代有自己的生活,但有時難免掛念、想多和兒孫相處,怎麼表達才不會被嫌煩?

陳姝蓉分析,有時長輩過於迂迴的表達,反而會被年輕人視為「情緒勒索」。例如,有些人希望孩子過年待在家,但不會明講,而是說:「你們過年要去哪?出國有那麼好玩嗎?好啦,年輕人有年輕人的事。」或者,長輩明明覺得寂寞,卻在孩子面前一再保證自己沒事,「你們都不用回來,我很好,沒問題。」

然而,這2種表達方式,都無法讓長輩達到原有目的。陳姝蓉指出,當孩子接收到父母暗示的訊息,且對這樣迂迴的表達方式感到不耐煩,反而可能讓父母更挫折,「但,這不等同孩子不在意父母。」

她認為,不妨誠實告訴晚輩自己的想念,但也接受他們可能有其他安排。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的拒絕解讀為:「他們不愛我、討厭我。」心中充滿負面情緒,反而會影響日後的互動。

她舉例,自己曾告訴即將離家的孩子,「如果你們離開家,我一定會很想你們,要常常打電話回家。」但孩子的回應卻非常直白:「我才不要,忙都忙死了。」一般父母聽到這番話,可能會感到不快。但她不將情緒放在心上,而是理解到「青春期小孩嘴巴就是壞,很需要透過語言展現自己想獨立的需求。」

有趣的是,有時她工作忙碌,待在家中的時間變少,孩子反而會主動和媽媽聊天。適時拉開距離、專注自己的生活,兩代關係更融洽!

4. 新手婆婆如何和媳婦相處?放下婆媳應如母女的執著

婆媳問題,為何比親子衝突難解?陳姝蓉指出,婆媳之間會有張力,不僅是出於世代間的觀念落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媳婦是夫家的「外人」。

「公婆有時會告訴媳婦,『以後你就是我們家的自己人』,但這句話真的很不坦承。」陳姝蓉直言,人與人初相識時,勢必會經歷一段磨合期,才能熟悉彼此。如果堅持「婆媳要親如母女」,實際上的互動經驗卻不是如此,雙方都會非常挫折。

她認為,婆婆與其在口頭上告訴媳婦「你是自己人」,不如開誠布公地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和原則。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先理解彼此的原則和底線,日後的溝通反而更順暢。

新手婆婆,該如何和媳婦相處?陳姝蓉建議,可以將對方視作「剛認識的新朋友」。對媳婦釋出善意,若對方給予的回饋也不錯,就在良好的基礎上持續深化關係。如果真的性格不合,那就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此外,陳姝蓉也提醒,若下一代在夫妻相處、育兒過程中遭遇不順,長輩可以當他們吐苦水的傾聽者,但不宜直接以行動介入。例如,夫妻吵架時,爸媽可以幫忙帶孫、讓孩子回家住幾天沉澱心情。「如果你急著出手干預,他們原本的小吵架也可能變成反目成仇。愈弄愈糟。」

5. 如何和孩子、媳婦關係好?先安頓好自己

許多人認為千古難解的婆媳問題,究竟該如何處理?陳姝蓉認為,真正的解方,其實是安頓好自己。

她觀察,缺乏人際連結,是退休族的普遍困擾。尤其是女性,人生的前30~40年幾乎都是為了父母、先生、小孩而活。「小孩離家後,會突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她以自身為例,孩子逐漸長大,有了不同於父母的生活圈。她也開始經營自己的生活。每個人的興趣不同,運動、上課、找朋友聚會,都可以是紓壓又建立人際連結的方式。不喜歡與人相處,也可以養寵物、蒔花弄草。在照料其他生命的歷程中,自己也得到陪伴。

「現在,如果我和孩子的行程在時間上衝突,我會以自己的事優先。」她笑說。50世代不論是對孩子、媳婦、女婿,都可以用朋友的心態與之相處。大家都是獨立的成人,逢年過節時快樂相聚,但不干涉彼此的生活。剛剛好的距離,讓彼此都自在!

原文:婆媳不必像母女,自在就好!心理師:5方法化解新世代婆媳問題

婆媳問題 婆媳關係 過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