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心理師
共找到
591
筆 文章
-
-
2021-06-0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疫」外焦慮 門諾醫師建議:深呼吸緩和情緒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每天全台確診數不斷增加,加上三級警戒,許多人失業或無薪假待在家,又容易接收假消息,人心惶惶之下,情緒出現焦慮與恐慌。門諾醫院建議,民眾學習「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並調適身心,做好自我防護才能降低焦慮感。門諾壽豐分院臨床心理師陳癸方表示,在自我調適上,先請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出門、保持社交距離。在接收消息上,以看官方發布的訊息為主,勿相信來路不明的資訊,避免心情起伏大,增加焦慮感;記得維持生活作息,保持原有的生活規律。在心理上,可找在家可以做的活動,學習讓自己放鬆平靜,例如閱讀、聽音樂、追劇及簡易的居家運動、瑜伽。他表示,也要學習接納情緒,感到焦慮、害怕、憤怒、難過、恐慌等都是很正常的,透過3至5分鐘的深呼吸,緩和情緒,如果願意,也可以試著告訴信任的親友們,分享情緒;還能夠透過社群軟體傳達關心,讓自己不感到孤單。身心科醫師鍾德指出,疫情來勢洶洶,面對心理及經濟上的壓力,有些民眾已經出現失眠、恐慌、對生活感到洩氣、失望,甚至害怕面對人群等現象,如未能盡早就醫,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疾病。他呼籲民眾應該多多關心家人及身旁的朋友,並給予正向的鼓勵與支持,以免陷於不健康的情緒中惡性循環,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2021-06-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嚴峻增焦慮感 心理師建議調適自身情緒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每天全台確診數不斷增加,加上三級警戒,許多人失業或無薪假待在家,又容易接收假消息,人心惶惶之下,情緒出現焦慮與恐慌。門諾醫院建議,民眾學習「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並調適身心,做好自我防護才能降低焦慮感。門諾壽豐分院臨床心理師陳癸方表示,在自我調適上,可藉由以下建議提升防護力。首先請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出門、保持社交距離。在接收消息上,以看官方發布的訊息為主,勿相信來路不明的資訊,避免心情起伏大,增加焦慮感;記得維持生活作息,保持原有的生活規律。在心理上,可找在家可以做的活動,學習讓自己放鬆平靜,例如閱讀、聽音樂、追劇及簡易的居家運動、瑜珈。也要學習接納情緒,感到焦慮、害怕、憤怒、難過、恐慌等都是很正常的,透過3至5分鐘的深呼吸,緩和情緒,如果願意,也可試著告訴信任的親友,分享心裡的情緒;還能透過社群軟體傳達關心,讓自己不感到孤單。身心科醫師鍾德指出,疫情來勢洶洶,面對心理及經濟上的壓力,有些民眾已出現失眠、恐慌、對生活感到洩氣、失望,甚至害怕面對人群等現象,如未能盡早就醫,恐怕會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疾病。呼籲民眾應多關心家人及身旁的朋友,並給予正向的鼓勵與支持,以免陷於不健康的情緒中惡性循環,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2021-05-2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的隱私權」之醫師保密義務及其例外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隱私權」,我們邀請與這主題有關的宗教、法律、倫理以及醫學背景的專家執筆。陳景松牧師長年關懷「醫病關係」也是我們「醫病平台」發起人之一,寫出牧靈人員對這主題的看法是:「提醒自己不是權威,而是助人者,要遵守一切法令,謹遵信仰和倫理規範,以及愛人如己的信條。」陳聰富教授長年參與台大醫學系教學,他特別闡述醫師可能面臨「保密義務」與「警告義務」衝突的可能,而提出「健康權的保護,應該優先於隱私權的保護」;巧合的是當編者與多年致力於醫學倫理教育,且本身是醫師的蔡甫昌教授邀稿時,才知道他與其他兩位也有醫學背景的作者,剛以「醫師保密義務及其例外」為題即將發表論文,其中有一部分正好與我們的主題息息相關。在看過他寄來的文稿以後,我們也破例轉載這即將出版的部分論文。為病人守密是基本的醫學倫理原則,也是醫病間信賴關係的基礎。然而不管在倫理或法律上都承認在某些情境下,醫師必須違背守密原則揭露病人的病情資訊。以下經授權轉載作者已發表論文之部分:醫師保密義務我國《憲法》本文雖未直接將隱私列為憲法保障之權利,但藉由大法官解釋第585號闡明:「隱私權雖非憲法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秘密空間,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資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第22條所保障。」可知隱私權的保障在我國屬於憲法層次。在普通法層次,《刑法》第316條洩漏業務上知悉他人秘密罪規定:「醫師、藥師、藥商、助產士、心理師、宗教師、律師、辯護人、公證人、會計師或其業務上佐理人,或曾任此等職務之人,無故洩漏因業務知悉或持有之他人秘密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萬元以下罰金。」《民法》亦有第195條第1項針對侵犯隱私權之條文:「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民事責任上,醫師違反保密義務,除了民法184條的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外,醫療契約成立後,保密可視為醫療契約之附隨義務,因此也同時會構成契約的債務不履行致損害賠償責任。在特別法層次,《醫師法》第23條規定,醫師除受有關機關詢問或委託鑑定,對於因業務知悉或持有他人病情或健康資訊,不得無故洩露;《醫療法》第72條等亦載明,「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因業務知悉或持有病人病情或健康資訊,不得無故洩露」。在傳染病防治亦有類似規範,《傳染病防治法》第10條規定:「政府機關、醫事機構、醫事人員及其他因業務知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之姓名、病歷及病史等有關資料者,不得洩漏」;《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14條亦有類似規定,但設有「依法律規定或基於防治需要」時得揭露之例外條款。《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10-1條第3項亦規定,因業務而知悉之表示捐贈器官意願者、待移植者及受移植者之姓名及相關資料,不得無故洩漏。在專業指引層次,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醫師倫理規範》第11條指出:「醫師應尊重病人隱私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醫師不無故洩漏因業務知悉之病人秘密。」醫師保密義務之例外以我國《醫師倫理規範》而言,醫師違反保密義務之例外情況,必須是法律另有規定;此種規範方式是相對限縮的,因為只要法律上未有相關規定,醫師似乎皆不被允許違反保密義務。以下乃現行法律明訂醫師可揭露病人隱私之情況:(一)病人同意時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6 條第1項第6款,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等皆屬特種個資,原則上不得蒐集、處理與利用,若經當事人「書面同意」,則可例外進行(如醫療院所予病人簽署之雲端病歷授權同意書)。(二)醫療場域之病情告知1.病情資訊雖屬於病人隱私,但實務上一般預設可將病情、診斷、治療方案、預後、可能不良反應等資訊告知陪病者(通常為家屬),如《醫療法》第81條與《醫師法》第12-1條,皆課予醫療機構與醫師告知病情相關資訊之義務,可對病人「或」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為之。2.《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有關末期病人之病情、安寧緩和醫療治療方針,及維生醫療抉擇之告知,第8條但書規定「病人有明確意思表示欲知病情及各種醫療選項時,應予告知」,可推知實務上通常是僅告知家屬,甚至可能面臨家屬要求,不告知本人等情況。3.2019年實施之《病人自主權利法》第5條第1項則規定,醫療機構或醫師應將病人之病情、診斷、治療方案等資訊「告知本人」;病人未明示反對時,亦得告知其關係人(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醫療委任代理人或與病人有特別密切關係之人)。(三)以專家證人或鑑定人身分提供意見時依據《醫師法》第22條,醫師受有關機關詢問或委託鑑定時,不得為虛偽之陳述或報告;而所謂「有關機關」,根據《醫師法施行細則》第6條意旨衛生、司法或司法警察機關。(四)依法具有通報義務縱使隱私權為我國憲法保障之權利,但其並非絕對權利,釋字第603號有清楚闡述:「…憲法對個人資訊隱私權之保護亦非絕對,國家基於公益之必要,自得於不違反憲法第23條之範圍內,以法律明確規定強制取得所必要之個人資訊。」因此,主管機關與立法者可能基於其他公益目的之考量,透過法律對人民隱私權加以限制;醫師等醫事人員因依其業務可取得或獲知與特定公益目的相關之資訊,國家為達成該目的,因而課予醫師有將病人特定資訊進行通報給主管機關之義務,如以下規範:1.基於防疫目的:《傳染病防治法》第39條、《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11、13、17條。2.基於保護目的:《精神衛生法》第29、42條、《老人福利法》第43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4、32、53條。3.基於保護被害人與犯罪防治目的:《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8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50條。上述規範大多設有罰則,若醫事人員未依法於時限內通報,可能會面臨行政罰鍰。以我國現行有關醫師保密義務之法規架構而論,常見產生倫理與法律衝突者,有以下兩種情況:(1)法律要求醫師違反保密義務(如通報),但醫師經倫理考量後認為該個案應予以保密;(2)法律未明訂醫師可違反保密義務,但醫師依倫理考量認有揭露特定資訊之道德義務(如警告或保護)。篇幅所限,對於進一步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完整版論文[陳怡伶、莊宇真、蔡甫昌:醫師保密義務之例外,台灣醫學2021;25:385-93],本文為該論文前1/4部分,作者感謝期刊授權轉載。
-
2021-05-23 養生.家庭婚姻
婚姻好難!比爾蓋茲、江宏傑婚姻生變 諮商師教7招面對婚姻關係轉變
近日台、日桌球界CP江宏傑、福原愛夫婦婚變相關新聞報導得沸沸揚揚,讓大眾困惑的是,兩人夢幻童話故事般的異國婚姻,各種曬恩愛行為,好像突然一夕之間成為幻影,戳破大眾的粉紅泡泡。然而婚姻關係的好壞,並不能從外在的親密行為、社群軟體的照片PO文來衡量,同時婚姻關係是不斷變動的,一開始恩愛的夫妻,也可能因衝突最終形同陌路;遇到阻礙而吵鬧不休的夫妻,若能順利處理好衝突,也可能使夫妻關係更加緊密,無論外人與自我如何看待自己的婚姻,重要的是了解到婚姻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婚姻中的兩人都需要不斷的覺察與學習婚姻相處之道,那要如何因應婚姻中的變動,提升婚姻品質? 提升婚姻品質 諮商心理師7建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沈孟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調整期待須了解到婚姻狀態是不斷變動,雙方都不可能一直維持在熱戀時期,若持續用熱戀時期的行為來衡量對方的愛,如以前過節對方都會送花吃高級餐廳,現在怎麼對方都沒有準備,一定是不愛我,則會不斷感到失望,開始對婚姻產生不安全感,另一方也會備感壓力,覺得並不是不愛對方,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不論哪一方都需要適時的調整對伴侶的期待,並嘗試溝通,滿足雙方的期待。 2.試圖先改變自己,不是先改變伴侶在婚姻關係中,常聽到其中一方表示如果對改變OOXX,我的情緒就不會受到影響,就會覺得快樂,婚姻就會幸福,當持續有這個思考,或開始計較對方應該先改變時,幸福快樂的掌控權就在對方身上,改變也不一定如自己預期,因此需試著思考自己可以從哪邊改變,非期待對方先改變,較有助於改變婚姻關係。 3.重視並兌現對伴侶的承諾雖然“結婚”是對伴侶最大的承諾,但不代表婚後的其他承諾就變得不重要,不論婚姻關係中,目前是在關係好或壞的狀態,若能夠重視且兌現對伴侶的承諾,都有助於讓雙方的關係更加穩固,也更有信心能夠度過婚姻中的大小難關。 4.協調意見不一致伴侶雙方互動中,一定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小至吵架,嚴重可能導致離婚,並非要去除伴侶與我們不同的意見,或是藉機發洩自己對伴侶不滿的情緒,關鍵是如何能夠利用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了解對方真正的想法,嘗試溝通處理,減少未來因類似事件產生衝突,提升雙方互動品質。 5.接納雙方的不同在婚姻關係,可能會有長期無法解決導致衝突不斷的議題,這是很常見的狀況,因此不需要過度堅持非要解決“所有”婚姻中的問題,重要的是伴侶雙方需要試著練習用尊重、寬容的角度去看待對方的不同,即便自己並不認同對方的行為。 6.維持日常生活愛的表現愛的表現能讓伴侶雙方有“連結”的感覺,愛的表現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過節儀式感、睡前聊天時間、親子一同出遊等,藉由這些愛的表現能夠建立起伴侶雙方新的回憶,以及屬於兩人一起的正向時刻,有助於婚姻關係更加穩固。 7.尋求專業業協助關於如何增進婚姻關係,與處理婚姻中的衝突,現在網路有很多相關資訊,或是與親朋好友討論,能從中得到一些大方向的建議,與得到抒發情緒的管道,但有時婚姻中的困難與阻礙,往往不是表面的衝突議題,是背後與伴侶自身的議題(如原生家庭影響等)有關,或是有時難以向親朋好友討論婚姻中深層的議題,上述都可以考慮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找心理師進行心理諮商,深入且個別化的討論婚姻關係中的各種狀況,增進婚姻關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婚姻觸礁如何挽救?是誰殺了婚姻? 諮商心理師列「7點忠告」:別只想改變對方 ·「待你如親女兒」攏係假!?你媽不是我媽?女人為何總是為難女人?再也忍不了!拜託別再當這種婆婆了 
-
2021-05-17 退休力.活躍好學
緞鍊退休力/樂齡生活無極限 還有夢想就要追
台灣預估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味著四年後,每五人中就有一名老人。平均壽命延長,退休生活也跟著拉長至10~20年以上,有人一輩子在職場奔波,少了職場生活後,頓時失去重心。但專家指出,追求生命意義,不該等到退休之後。接近退休年齡三至五年前,須開始思考退休後生活。勞動部2019年統計,勞工預計退休年齡平均61.1歲。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說,我國高齡就業比率低,退休前因職場舞台能夠認識新鮮人,工作安排也能夠結識新朋友,而退休後接觸新事物機會變少,不是心態變老,而是外在環境的改變。另一方面,退休時也面臨家庭發展歷程轉變,這時子女成家立業離開家庭,昔日習慣的忙碌生活結束。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羅惠群認為,接近退休年齡三至五年前,必須開始思考退休後生活,包含經濟、社福系統,以及心靈上的依託等。放下既有成見、想法,接納新的聲音與資訊。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保有好奇心,對老年生活的心靈準備度愈佳。一般來說,60歲後會面臨心靈停滯,年長者可能因生命經驗豐富,在自我驗證下,心態上的彈性調節變得困難,最終不再接納新事物。「這時候試著放掉一些堅信的價值。」羅惠群指出,老年人在生命歷程中,成就許多是非標準,例如要交怎樣的朋友、退休生活該如何過。此時要先感受再接納差異,把自己固有的想法休息、停頓,讓新的聲音、資訊能夠進來。別一周五天都排志工,不妨加入各種可能。不過,文化束縛常常讓「老」出現既定印象,可能是容易受傷、身體虛弱,被要求待在家裡,放棄追尋夢想。羅惠群強調「正向老化」的重要性,他認為,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長者可以大膽嘗試登山、勁歌熱舞,別讓刻板印象阻止樂齡生活的各種可能。至於退休生活的安排,有的長者閒不下來,一周安排五天時間擔任志工,羅惠群認為,這並不是一個探索老年生活的好方式。盡早規畫退休生活並非複製以前的生活樣貌,而是思考重拾年輕時、為工作犧牲的夢想,回歸自己內在的聲音。李玉嬋也鼓勵,年少失學的長者,能夠參加社區大學、高齡長青學苑等團體,進入學校學習新知,也可以拓展人際,獲得新朋友的陪伴。調查分析 社大參與率高 女性比男性樂於學習60歲心靈成長逐漸下滑,不再持續成長學習。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說,退休以後學習新事物機會變少,並非心態變老,而是外在環境改變,讓退休成為學習新知的分水嶺。女性比男性更喜歡學習,李玉嬋就退休準備指標調查結果分析,女性雖較少接收新知,但通常在「學習新知」意願上大於男性。可在社區活動、社會大學參與率得知一二,主動上課的以女性居多。另一種可能性是,在權力結構下,男性比較容易成為領導、主管,社會文化仍舊較鼓勵男性,他們容易得到滿足,進而影響求知欲。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5-16 退休力.自在獨立
鍛鍊退休力/儲備獨立老的能力 學習當個心肌人
兒孫滿堂、含飴弄孫是傳統觀念中理想的老年生活,但如今受到很大挑戰。內政部去年統計,全台老人獨住戶高達58萬戶,台北市每100戶住宅中,就有9.5戶只有老人居住,高居全台之冠。台灣超高齡社會來勢洶洶,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獨自面對人生下半場,甚至一個人走至生命盡頭。不管是否養兒育女,都要面臨「獨立老」。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指出,「養兒不能防老」觀念已進入社會,現在認為不管有無生兒育女,都要開始儲備獨立養老的能力。政大特聘教授別蓮蒂認為,獨立是種習慣,若初老後就靠自己,習慣一旦建立就會持續,獨立生活、與自己相處需要訓練和培養,愈早愈好。比台灣更早面臨老化的日本,早已開始「獨立老」。職場作家、斜槓教練洪雪珍主張,變老是人生必然的過程,只有接受它,想辦法和平共處,把它當作人生的一部分,有意識、有覺醒地過好每一天,在病痛與衰老中、在折磨與不便中,找到小確幸、找到存在感,緩步走向滿天晚霞餘暉。老前準備三件事:有錢、有健康、懂生活。洪雪珍認為,「一個人老去」將是普遍現象,要做的不是找另一個人來照顧自己,而是想辦法照顧自己到最後一天。有錢、有健康,而且懂得生活,是每個人老去一定要準備好的三件事。年長者獨自生活常被稱作「獨居老人」,在長照機構服務的諮商心理師李汶軒說,一個人獨立的老去,如果只是放在孤單層面上,會有比較多的失落,應該追尋獨處而不孤單。「獨立老」儼然成為時下趨勢,李汶軒建議,學習當一個「心肌人」。心是指維持心智活動,可藉由簡單的遊戲,例如數獨來運轉大腦;肌則是訓練肌耐力,超過40歲以後,肌肉量每10年減少8%,肌少症已成老年失能的凶手,長者應適時訓練肌力;人的部分是要保持與他人互動,讓獨老生活更正向,重拾生活的掌控感。及早「預立醫療」,生命盡頭自己決定。適應獨居生活後,隨年紀增長最終必須得面對生命盡頭。李汶軒說,2019年起,我國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開始尊重病人的自主,保障患者知曉病情、選擇治療方式,接受拒絕醫療的權力,甚至在意識昏迷之前,可以參與醫療決策。上述法源衍生「預立醫療」決定,李汶軒解釋,預立醫療諮商從醫師、護理師,社工師或心理師,以及個案與其家人,三方溝通死亡前的善終意願,透過醫療討論引導,臨終前可能遇到的狀況,並取得家庭共識。「討論死亡並不可怕。」李汶軒說,許多個案是在身體無恙的狀態下進行諮商,與至少一名二親等家人或醫療代理人討論,傾聽彼此對於死亡議題的看法,模擬個案在無法救治時該如何被對待,闡述各自擔心之處是什麼;且預定醫療決定在特定條件下,患者可不施加維生治療,更有尊嚴的離世。【調查分析】「自在獨立」得分高 87.2%能獨立照顧自己自在獨立在退休五力中是得分最高的項目,平均75.1分。自在獨立分為「自我探尋」與「獨立能力」,自在安老需要學習,具備獨立而不依賴他人的能力,對於退休、老後生活心靈層面準備度較佳。在自我探尋方面,「不管年紀多大,我還是會規畫我的人生,讓生活充實有意義」者占68.4%;「 我樂觀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難」者有73%;「我覺得我的人生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有72.6%;「面對生命的無常與變故(突發狀況),我會想辦法解決」者有百分之77.1%;「我有準備了解生死、面對死亡」者,有69.5%。在「獨立能力」方面,「有自己專注想做的事情,可獨立完成」者有77%;「不需要家人在金錢或照顧上給予協助」者有70%;「能獨立照顧自己」的人有87.2%;「能夠獨處而不感到孤單和寂寞」者,有75%;「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有80.7%。但各項獨立能力在65歲之後有下降趨勢,年過75歲降至50%。兩性在自在獨立各項分數相當,但女性在金錢及照顧較需要家人協助。【2021-05-16/聯合報/P06版/元氣周報封面Story】
-
2021-05-15 養生.心理學解密
不被情緒綁架,但也坦然接受情緒…5 個特質證明你是快樂自由的「情緒成熟人」
「情緒以百萬種方式指導著我們的生活。無論我們傾向於隱藏、避免或思考和表達它們。做一個情緒成熟的人,在事件引發強烈感受的時刻,你能做出積極而健康的決策。」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告訴我們。她認為,一個情緒成熟、不被情感操控、桎梏思想的人,才能真正自由追求理想的生活。何謂「情緒成熟人」?可以從以下幾點檢視:1. 你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你知道自己正處在何種感受之中。 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指出:所謂的理解,並不只是為每種情緒命名,還要懂得每種情緒的「觸發來源 」,什麼行為讓你憤怒?什麼話語令你沮喪?2. 你不害怕「情緒化」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認為成熟的人能坦然接受情緒,更不會試圖避免消極、灰心、抑鬱等負面感受。你不會打擊或壓抑它們,你知道 它們是你內心的窗口,會告訴你許多不易察覺的真相 。讓這些情緒暫時發生在你身上,以便下次能更好地管理自己。3. 你不讓情緒決定你的行為心理治療師 William Berry 說:「情緒如何驅策我們的思想與行為,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情緒為所有行為找到藉口,並掩蓋真正的動機 。」工作效率低迷的原因可能不是工作量本身,而是你對失敗的恐懼造就了拖延症。情感諮商師 Virginia Williamson 也指出:有時人們對另一半產生更多負面情緒而一味指責對方,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在生活中某一個領域過得不順遂。情緒成熟的人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它們明白不能立即對感受做出反應,而是要留出空間和時間來沉澱,做出最有益的行動與選擇。4. 你不會試圖引起別人的情緒反應心理治療師 William Berry 說:「掌握情緒,意味著 不讓情緒成為自己的發言人 。」有時,人們會以戲劇性的情緒反應來引起注目。他們無法法正確傳達自己的想法,只能用暴怒、痛哭等手段引發別人的恐懼、同情,試圖讓對方理解自己。5. 你對自己的內心狀態負責臨床心理師 Lisa Firestone 認為,別人也許會挑起你的負面情緒,但除了自己,沒有誰能對你的情感負責。 不期望或等待別人做些什麼,你會自發性採取行動來讓自己感覺更好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medium。)※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不被情緒綁架,但也坦然接受情緒】5 個特質證明你是快樂自由的「情緒成熟人」
-
2021-05-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記憶力一點一點的被拿走,裸露出你原本的樣!失智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
【編者按】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人生下來就開始面對死亡。小時候隨父母親從大陸來台灣,住在屏東市區的空軍眷村。共十四排房子,一排約十二戶,一戶接著一戶,一戶有四到五個孩子。集中在不到兩個體育場的範圍。家家戶戶互通消息,一家炒菜十戶香、一家罵孩子九家都聽到。村子裡都是年輕人跟小孩,沒有老人,只有生的,沒有死的。十八歲到台北讀書,寒暑假回家就陸續聽到鄰居的湯伯伯走了、宋伯伯走了、李伯伯走了。走的都是癌症、肝病,年齡也就在五、六十歲,就沒聽說誰失智的。如今這些長輩們走的走、老的老,沒剩幾個了,我也七十了。老人家晚年都幸福,孩子個個孝順,陪在身邊。父親是軍人,參加過西安事變、上海保衛戰、南京保衛戰,出生入死,養成堅毅不屈的精神。記得小時候,有一次父親在鄰居家喝酒,大醉,被扶回家,躺在床上,吐了。大聲的哭嚎說:「娘啊,兒子不孝啊,不能事奉您啊!」那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哭。第二次哭是大妹結婚,妹夫來家迎娶時,他又大哭,嚇得妹夫立刻跪下,說了好多安慰保證的話。老年,我們一起生活,我到那工作,他就陪我到那住。屏東是他在台灣的老宅。他跟著我住台北,又住花蓮,再搬到嘉義鄉下。我們父子倆有35年住在一起。日常生活都很規律,活到一百零一歲,安祥的走了。父母一輩他們年輕時吃盡辛苦,從大江南北來到台灣,人生地不熟,群聚在一起,相濡以沫,用盡心力把孩子拉拔長大,他們沒有侍奉過父母,我們也沒有被爺爺奶奶疼過。如今他們老了,記憶退了,眷村的房子也拆了,早年的記憶也空了。留下一個勤勞的身體及規律的生活。她們都生下四、五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自己帶,沒有親戚幫手,養成獨力自主的個性。養兒方知父母恩,她們見不到父母,只得專心到孩子身上,訓練自己把父、親戚、老家從心裡抹平。也就因爲環境的磨練,讓她們養成了隨遇而安的個性。母親如今也已是九十歲的老人,記憶力退了,最近的記憶忘了,以前的記憶也平了。早餐過後讀讀報,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包蛋捲,回來看點電視,睡個回籠覺。她不會說要回娘家,她已經很早就把那個老家放下了。她跟我住,我就是她的家。我陪她上菜市場,那是她最熟悉的地方,好多攤販都跟她打招呼。她還會選最好吃的魚。她以前很會做菜,如今什麼都吃,問她虧吃不吃?她笑著說:虧不吃。台灣,現在的人活得夠老,動不動就到九十,子女也六七十歲。請了外勞,一夜有人照顧。做飯家中雜物有人打理,分擔了子女的壓力。失智老人能住在自己熟悉房子,有專人照顧生活起居,還有兒女在旁陪伴。這樣的生活豈是日本、歐美可比,大概是台灣、香港獨有,照顧失能失智的父母是子女的責任,所以外勞存焉。不過我等60至70歲小老人,照顧90歲老老人,有外傭在旁幫忙。20年後我等生活失能,如何自理?子女何在?政府何在?所以靠人不如靠己,如何安排老年生活?就從現在開始!例如尋找老伴,老來ㄧ起互伴生活,範圍在一碗湯的距離。常常一起吃吃飯,走走路,喝茶聊天,同歡笑,共病苦,相扶持到終了。我認為,年輕,大概就是七十歲能做六十歲人的事,就年輕十歲;七十歲能做五十歲的事,就年輕二十歲;七十歲能做四十歲的事,就年輕三十歲;七十歲在做四十歲的事,就能活它到百歲。孔子說,不知老之將至,就是因為他做不停啊!而人總是要走的,不想得癌症、中風、心臟病,活得夠老,就會與失智為伍。現在大家都愛做健康檢查及吃高血壓、高血酯、糖尿病的藥,不就是再為失智症準備嗎!失智是一種腦部退化的過程。你的記憶力會一點一點的被拿走,裸露出你原本的樣子。其實失智的人看不到她現在的樣子,她還是繼續的過生活,只是在旁邊照顧的家人看不懂老人家的行,用自己熟悉慣習的思維來相處,產生磨擦與苦惱,又迴向給父母,讓失智的父母看到的是不能溝通的子女,雙方的面貌就變得不好看了。人老了,記憶力還好時,能不能學習訓練把記憶力慢慢的磨平,把日常生活變的簡單規律。如此,當失智來臨,你的日常生活機能需要的不多,因此在日益減退的功能下,仍然能輕安的過日子,平靜的走完這一生。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7/9/29)
-
2021-05-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失智症的家人與醫病互動——回應「陪父母做失智檢查,心情好複雜?」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很高興有臨床心理師分享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的經驗,這項檢查不只是疑似有失智跡象的人,還包括已經確診為失智症,需追蹤認知功能變化的病人,也會安排做這項檢查。特別是已經有明顯記憶力問題的病人,如果再加上長輩們有重聽,或是語言功能不佳時,這些認知功能評估經常需要花相當的時間,因此也需要臨床心理師十分有耐心來完成。筆者是身心科醫師,有時在門診或是病房會診,遇到懷疑有認知功能障礙的病人,有時會以簡易智能檢查(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來做初步篩檢,短短五個大項目的檢測,因為病人聽力不佳或是注意力無法集中,需要大聲地重複問題,一個測驗花個15到20分鐘不是少見的事,更何況要做完一整套測驗。因此向來對於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為日常業務的臨床心理師十分欽佩敬重。除了林心理師文章中描述,因為擔心母親無法順利回答問題,而焦慮無助的家屬,我在臨床上也觀察到主要照顧者常承受極大壓力。有些失智症病人的家庭,會由子女們輪流照顧,或是由其中一位負責照顧。但是不論何種情況,主要照顧者常承受極大的壓力。因為如果病人開始出現失智症狀,或是原有的症狀惡化,主要照顧者會被其他家人責怪沒有照顧好病人,好像失智症就是因為照顧的人疏忽才造成的,尤其當主要照顧者是媳婦的時候,這現象更明顯。但是我們知道失智症是大腦逐漸退化的疾病,隨著時間進展本來症狀就會逐漸惡化,一昧的指責照顧者是不公平的。有時候失智症的病人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對著不住在一起的其他家人抱怨照顧者,沒有按時讓他吃飯,對他態度不好等等。但是這些指控往往不是事實,而可能是失智症病人記憶力不好的症狀。例如剛吃過飯可是他自己忘記了;或是出了家門找不到路回家,照顧者只好限制他的行動。又例如我們常看到外籍看護受到失智老人胡亂抱怨「偷錢」、「偷吃」等指控,但是因為語言的困難無法辯駁而受到許多委屈,直到最後家人發覺錯怪了外勞,賣力工作的外勞才獲得家人的體諒信任。因此家人需要多一點信任與體諒,少一點指責,否則失智症病人的主要照顧者身心不堪負荷的新聞時有所聞。醫療人員也需要給照顧失智症病人的家人支持與鼓勵,即使就醫時病人的記憶等認知功能已有明顯障礙,醫師或其他醫療人員也不適合說:「為什麼拖到現在才來檢查?」因為如此一來除了讓照顧者覺得被指責,也可能使其他家人誤以為照顧者拖延病情。更何況有些與失智症相關聯的認知功能、情緒障礙,或是行為症狀,在沒有醫學背景的照顧者看來,可能只是正常老化的健忘、鬧脾氣,或是原本固執的個性更厲害而已。此外,為了幫助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的臨床心理師能夠更有效率地完成測驗,轉介測驗的醫師以及家人都可以幫忙。例如醫師可以在轉介單上面稍加敘述病人的疾病史、臨床症狀、慣用語言以及教育程度等,如此一來臨床心理師就可以較為快速了解病人的概況,認知功能評估的目的與重點,以及預期會遇到的問題。當然現今的醫療現況,上述的情境只是理想中的情形,醫師通常忙碌到無法詳述心理師需要的資訊。這時陪同前來的家人就可以幫忙補充說明,除了上述的資料之外,家人也可以告知心理師這次認知功能評估的目的。例如是初次評估,目的是為了做失智症診斷的依據之一,以便接下來的治療;或者是追蹤評估,以了解現有失智症治療的效果。就像文章中陪同媽媽就診的焦慮無助的兒子,有時候家屬或許是擔心萬一認知功能評估的結果不如預期,健保就不再給付媽媽正在服用治療失智症的藥物了。因此醫病彼此雙向的溝通是重要的,如同文章所言,「家屬如果能以信任代替質疑,以尊重代替干預,以開放合作的心態與醫療人員互動,相信整體醫療品質將有所提升,也能夠大大降低溝通不良產生的誤會,增進患者的福祉」。而醫療人員也可以設身處地去了解焦慮不安的病人或家屬,在緊張激動的表象之下,背後未說出口的擔憂,促進醫病雙贏。
-
2021-05-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陪父母做失智檢查,心情好複雜?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失智老人」。一篇來自專門評估「認知功能」的神經科心理師,以她多年對這種病人與家屬的觀察,提出對家屬及照顧者的寶貴意見;一位資深身心科醫師,進一步說明失智老人的精神症狀可能引起家人與照顧者的困擾,尤其目前在台灣的許多家庭,這種照護工作常會落在具有語言與文化隔閡的外籍看護,更容易衍生出許多問題;最後一位神經科資深醫師追憶父親的年老、凋零帶給他的人生哲學,並由多年陪伴失智的老母,說出寓意深遠的這幾句話,「失智是一個現象,它可以不是一個問題,它可以是病,也不算是病。這個答案還需要有智慧的你親自去解答。」「認知功能評估」是神經科門診、記憶門診時常開立的檢查項目,許多抱怨記憶力衰退、腦力下降的民眾在就診時,醫師通常會建議接受這樣的檢查;許多疑似有失智跡象的人,也會被安排做這項檢查。身為神經科心理師,我的日常便是執行認知功能評估。由於民眾對此普遍較不熟悉,再加上如果是失智症病人,常伴有情緒及行為症狀,在評估過程難免會有意外插曲。筆者想藉由個人執業經驗,向大家分享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經歷,也一同說明來醫院做認知功能檢查該注意些什麼?如何調整好心態,降低就醫時的緊張感,避免溝通不良,與醫療人員默契互動。焦慮無助的家屬一位年近90歲的奶奶,由兒子推著輪椅進到評估室。我習慣在病人與家屬移動進來的過程快速瞥一下病人外觀大致狀態。眼前的第一印象是:虛弱無力、反應遲滯、情緒低落、沒有動機的高齡長輩。按照正規流程,我請家屬在外等候,待病人完成評估後再請家屬入內。此時這名兒子突然說:「她不行自己在裡面啦!你控制不了,她等一下就會不配合。」「控制不了?」我心裡立即浮現幾個臆測,是會情緒失控叫罵?還是行為失控打人?但眼前這名奶奶的狀態看起來都不像是需要被「控制」。而身為心理師,對於人的下意識語言總是比較敏銳,不禁思考:是什麼會讓這名兒子用「控制」來形容自己的母親?在正式測驗開始前,我通常先用簡單的問題喚起病人的注意力,一方面觀察是否有足夠的溝通能力回應接下來的測驗題目。「奶奶你好,我現在要給你做腦力檢查,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呢?」「……」這名奶奶呈現虛弱、呆滯、神情哀傷。我放慢速度,反覆問了幾次,奶奶才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好,那請問你是民國幾年出生的?」奶奶的反應仍然遲滯,停頓幾秒鐘才提起虛弱的聲音:「……我聽不到……聽無!」此時,眼看著奶奶一直回答不出來,一旁的兒子激動著:「媽,人家在問你,你要回答啊!」很多時候,我們在診間最怕的不是病人沒有反應或答不出來。這名兒子扯開嗓子,滿懷不耐的語調,穿透整間評估室。看上去是為了「協助」我做評估,但這樣帶有情緒的高分貝音量反倒讓這名奶奶越來越退縮、膽怯,整個人更是顫抖了起來……「媽!」兒子又一次的大聲疾呼。「沒關係!」我舉起手向這位家屬示意,請他在旁「陪伴即可」。如同上面所述,一般來說我們會請家屬在外等候,視情況同意家屬在旁陪伴,主要是考量到有些病人若一個人容易感到緊張害怕,家屬在旁陪同,病人能夠感到安心放鬆。然而最不樂見的是上述這種情況,家屬在旁陪同非但沒有安撫的作用,更無意間干擾了評估的進行,醫療人員還得一面安撫家屬激動的情緒。這不是賽跑,不需分秒必爭。這不是考試,不需力求完美。其實故事中這名兒子的心情,我當然能夠理解。可能是怕回答得太慢而耽誤時間,可能是覺得沒有回答會失了禮貌,可能是不想被認為程度很差。然而這個現象讓我不禁反思,為什麼病人跟家屬會這麼「高焦慮」?左思右想,歸結出兩大因素:時間壓迫感與文化氛圍時間急促感在這個什麼都講求高效率的社會,我們做什麼都講求快捷。錯過捷運,五分鐘後的下一班讓人感到度秒如年,網購可以早上訂晚上取貨;我們對時間的「經驗感」早已被重新定義。外加上台灣醫療資源的可及性高,特別在台北市,到大醫院就醫並非太困難的事情,掛號大廳每天皆呈現「門庭若市」的狀態。在就醫人數多的情況下,醫療人員在一個病患所能花費的時間自然就被壓縮,許多民眾也養成「速戰速決」就醫習慣。如此一來,需時40分鐘左右的認知功能評估,好像變成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文化氛圍有些家屬會在評估開始前對長輩說:「待會要給你考試喔!你要認真回答喔!」我理解家屬是出自於求好心切的叮嚀,要長輩配合一些。不知是否儒家文化使然,我們對考試這件事總是格外敏感,許多長輩一聽到要被考試,整個人都緊張起來,評估過程滿頭大汗、臉紅手抖。也碰過幾個小時候未受教育的長輩,認為自己沒念過書而感到相當自卑,覺得自己沒念書一定表現不佳。還有一些長輩則是在評估結束時問道:我考得如何?有沒有及格? 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之下,病人反而無法表現出真正的能力,就也失去認知功能檢查的意義。做檢查最重要的目的在於了解病人真實的能力水準,好讓醫師能夠給予適切的治療計畫。所以基本上我在開始評估前並不會告知這是一個「考試」。回到剛才的故事,這名奶奶後來在我的引導下漸漸放鬆下來,能夠聽懂並回答測驗題目;原本呆滯的眼神,開始會注意我的反應。我們看到這名奶奶的轉變,從一開始淡漠退縮到能夠進行互動,以下分享一些溝通技巧:1.溫和適當的撫觸:在病人同意的情況下,我會握握老人家的手,一方面喚起他們的注意力,一方面降低他們的緊張感。2.足夠的耐心:失智病人的感知及理解能力比一般人來得「鈍」,一件事情需要重複解釋很多次他們才會慢慢聽懂;他們的反應與表達能力也比一般人來得「慢」,所以需要十足的耐心去理解他們真正的意思。。3.不放大檢視錯誤:答對了,大大給予肯定;答錯了,不特別放大檢視。一旁的兒子看著奶奶的反應漸入佳境,開口對我說:「這次順利很多,你太棒啦!是你的功力好,不然去年帶她來測,不到一分鐘就出來說不行了。」此話一出,我更加能夠同理為什麼這名兒子在一開始進入評估室時,會說出那樣不信任的話,又為什麼會在奶奶答不出來的時候情緒如此激動。給彼此多一份信任,有助於醫病正向互動身為醫療人員,家屬平日照顧病人背後的辛苦與辛酸,我們感同身受。我們想讓家屬知道的是,在評估過程中的一些操作,背後皆有其考量,如同評估時所做的詢問,主要是在蒐集資訊、澄清現況,並非在拷問或身家調查。當醫療人員執行專業工作時,家屬如果能以信任代替質疑,以尊重代替干預,以開放合作的心態與醫療人員互動,相信整體醫療品質將有所提升,也能夠大大降低溝通不良產生的誤會,增進病人的福祉。
-
2021-05-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全職媽媽全年無休適時找替手 興趣要保留
日前,65歲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56歲妻子梅琳達布宣布結束長達27年的婚姻,引起嘩然。梅琳達懷第一胎就決定離開工作回歸家庭,不但讓丈夫感到訝異,還會因誰洗碗、誰接孩子傷神傷心。事實上,全職媽媽常被誤會「不用上班很輕鬆」,但全年無休的育兒生涯,有苦說不出,這樣的狀況連富豪家庭的太太都會面臨。專家從以下三個面向,提供全職媽媽健康處方。心靈處方找替手喘息、勿一昧犧牲,才能找到自我定位。國泰醫院精神科心理師薛媛云表示,全職媽媽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讓全職媽媽身心疲憊常見的原因是,「先生覺得只不過在家帶小孩,有什麼辛苦的。」薛媛云建議,找到替手幫忙,才能創造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雙贏,另一半對分擔育兒或家務工作有共識,更可以減輕這些情緒以及不平衡。先生的支持相當重要,可以讓太太有喘息空間,雖然全職媽媽得配合小孩的作息,但仍可以「一周」為單位,請先生或找尋外部資源如鐘點保母、娘家、婆家支援,短短幾個小時的「Me Time」,小小的休息卻能累積大大的能量。薛媛云提到,曾有個案女性一昧犧牲自我,長久下來身心失調,經諮詢後,回家跟先生主動提議一周兩次上課進修,溝通後先生願意照顧小孩,媽媽也因此找到自我定位。營養處方孩子吃什麼、自己跟著吃,別狂吃消夜當發洩。帶小孩相當耗體力,媽媽更需要營養均衡。然而,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表示,在家帶小孩的媽媽,常常有一餐沒一餐,或者等小孩睡了才開始大吃消夜當Happy Time紓壓。媽媽開始意識自己怎麼都瘦不下來,多半是生完小孩二、三年後,這類案例在減重門診相當常見,特別要注意不當飲食造成三高風險。全職媽媽營養不均衡的狀況相當明顯,張斯蘭說,當孩子在學齡前階段,媽媽多等到忙完孩子才正視自己的飲食,但常常就是「有吃飽」就好,忽略了蔬菜、蛋白質等多元攝取。等到小孩上了小學,這階段的媽媽午餐多吃剩菜剩飯,有什麼吃什麼,常導致營養不均。張斯蘭說,母親多會特別重視孩子的營養是否均衡,不妨在準備孩子的食物時,也替自己多備一份,不但不會多花時間,也能一兼二顧。若要檢視自己的飲食,則可透過國建署「我的健康餐盤」指引。運動處方孩子跑跳,媽媽跟著動,親子關係更親密。運動也是照顧孩子的活力來源,薛媛云觀察,剛生小孩的前一兩年,全職媽媽最沒時間、也最不想運動。她建議媽媽不要只在旁看顧,擔心孩子的安全,不妨跟著好動的小孩一起跑、跳,如此親子關係也會更緊密,又能活動筋骨。我適合當全職媽媽嗎?利用育嬰假 試探自己的可能性若想離開職場回歸家庭,建議育齡女性在備孕或孕期階段,就得跟先生充分討論。也可以先透過育嬰假的嘗試,了解全職媽媽是否為自己期待的未來。如果只打算請育嬰假當個過度性的全職媽媽,表示日後還想回到工作崗位,薛媛云提醒,在好好帶小孩的同時,千萬別忽視職場的變化。她曾遇過個案在兩年育嬰假期間,完全斷了跟職場朋友的聯繫,回歸職場難以適應,後來遇到不景氣,直接被裁員,措手不及。「有些女性毅然決然選擇當全職媽媽,可能只是在逃避工作。」薛媛云說,如果是這種情況,其實是從一個沒有成就感的地方,跳到另一個沒有成就感的地方,是變相逃避,未來可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這時,她會建議多練習看到投入育兒的好處,這段過程相當辛苦,但看到孩子成長,是另外一個成就感,要多跟自己說,孩子會成長,自己也有功勞,別輕易否定自己。
-
2021-05-09 寵物.寵物長照
毛小孩媽媽從陪伴到失去 寵物長照也需要「喘息」
少子化、不婚族增加,許多女性會選擇飼養毛小孩,視為家人般疼愛。2020年全台貓、狗飼養總數,更是首度超越孩童人口數,且研究顯示,人們在毛小孩陪伴下,更能夠感到快樂、療癒。據去年內政部、農委會資料分析,台灣15歲以下孩童每年以4%速度減少;貓、狗則以超過6%的速度逐年上升,推估2021年全台毛小孩飼養數達296萬隻,超越15歲以下孩童人口數逾10萬。心靈處方和貓狗玩耍、撫摸動物,壓力荷爾蒙會降低。養毛小孩的益處多,新冠疫情改變生活模式,長時間在家有更多人尋求寵物陪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舉例,研究顯示,和貓狗玩耍15到20分鐘後,壓力荷爾蒙會降低,而撫摸動物,壓力下降的時間縮更短。貓咪寄宿經營者、諮商心理師李汶軒也分享,國外研究指出,和毛小孩互動、對話所產生的陪伴、幸福感,跟腦中的催產素有關,且未生養的男女飼養寵物,能培養責任感,生活更有重心。運動處方遛狗就能規律運動,與貓咪玩耍,一起做瑜伽。毛小孩能激發運動的動力,葉雅馨說,毛小孩媽媽可透過遛狗建立運動習慣,散步、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對自己和狗狗的健康都有好處。而貓則是以室內活動為主,李汶軒說,狩獵遊戲不僅能讓貓咪運動,揮逗貓棒的同時,飼主也在進行手部運動,甚至可以在旁學習貓咪伸展,時下流行的「貓瑜伽」能舒緩肌肉僵硬、背部痠痛。另外,毛小孩的媽媽要注意「寵物毛髮」的健康問題,尤其多貓多狗家庭要特別注意,動物毛髮飄散恐致過敏,添購空氣清淨機可改善。另養貓人士需評估,家中空間是否容納得下貓跳台,注意動線安排。若一次養太多貓狗,對寵物而言非常壓迫,須慎重考慮。另外,貓狗的大小便行為訓練,對居住環境也很重要。長照處方預先安排病程規畫,透過記錄或書寫抒發心情。毛小孩療癒能量強大,但壽命比人類短,不可避免罹病、離世的傷痛。主播秦綾謙未生兒育女,將毛小孩視為摯愛,她日前分享,飼養12年的愛犬在去年患惡性腫瘤,併發肺水腫、腎衰竭的病程經驗,在親身照看半年後,某日清晨4點半醒來,懷中的毛孩已沒呼吸起伏。幾個月過去,秦綾謙透露,仍會在4點半自動清醒。在照料生病寵物時,毛小孩媽媽難免感到壓力,甚至忽略自己的健康。葉雅馨建議,可預先安排病程規畫,以免手足無措。李汶軒則點出喘息的重要,飼主可將寵物託付給親友,期間轉換思考模式,省思可學習的地方;而感到煩躁、自責時,透過書寫抒發,則有機會記錄到毛小孩病況進步,便成為正能量,彼此關係也會調整。療傷處方留意「喪失寵物症候群」,影響生活應求助心理諮商。寵物生命一旦結束,飼主恐出現「喪失寵物症候群」(Pet Loss),甚至有憂鬱傾向。葉雅馨說,輕則感到失落、易怒、重則焦慮、憂鬱,像是睡不好、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以及體重變化大都是常見症狀。有的人則是陷入不斷地自我檢討,為幫助飼主走出傷痛,寵物臨終服務師毛繼萱提到,自己會運用「寬恕治療法」鼓勵飼主,並沒有虧欠毛小孩,牠們知道你的愛。在旁人眼裡或許悲痛不可延續太久,李汶軒認為,悲傷是很個人化的,日常生活若未受影響,持續難過可被允許。建議親友適度陪伴,並透過拍肩、擁抱等安慰肢體語言達到安撫。但若出現哭到不能自己、足不出戶,甚至影響人際互動等狀態,可評估求助心理諮商。我適合再養寵物嗎?思考再養一隻的意義毛小孩離開後,什麼時候適合再養一隻?毛繼萱分享,身邊不乏親友三至五年都不敢接納新寵物,也有半年內再次領養毛小孩的飼主,因人而異。為避免觸景傷情,也有人會嘗試養不同種類的動物,像是狗換成貓。李汶軒則強調,整理好與毛小孩的關係以及感受,思考再養一隻寵物的意義,這影響日後照顧的行為或心境,例如陪伴與替代的意義就不同。
-
2021-04-29 養生.家庭婚姻
父母強迫兄金援敗家弟...心理諮商師:東方人眼中的家庭和諧,往往是悲劇的開始
關於心理界限的例子,我想再多談一點跟我們近一點的關係。當我們對親近的人失去了心理的界限,又會發生什麼狀況?在我的實務工作中,經常會聽到類似的故事。提款機大哥品冠出生在一個大家庭中,爺爺奶奶生了五個小孩,其中只有品冠的爸爸(是長子也是長孫)和叔叔兩個男生,其他姑姑長大後便陸續出嫁。品冠的爸爸遺傳到爺爺的勤儉、認真,很早就離鄉到臺北打拚,成家立業之後,有了自己的一個小家庭。但是品冠的叔叔,從小就好大喜功,一心想賺大錢、做頭家,創業數次,最後都賠錢收場。即便如此,依舊沒有澆熄叔叔的發財夢。大約在品冠青春期,叔叔又從朋友那打聽到一個賺錢的好機會,但是叔叔身上沒錢,只好轉頭向品冠的爸媽尋求資金。品冠的爺爺奶奶年邁、身上也沒有積蓄,都是靠大兒子奉養,才能有安穩的老年生活。儘管知道小兒子有許多不良紀錄,他們也希望小兒子能儘快像哥哥一樣結婚生子。因此,他們代為開口向大兒子借錢,希望他這個做哥哥的可以幫弟弟一把。其實,品冠爸爸已經不只一次借錢給弟弟做生意,每一次都慘賠,先前的錢也拿不回來。品冠爸爸不甘心,為何自己辛苦賺來的錢,一再地送給別人揮霍,自己卻得節儉度日,也沒辦法給孩子優渥的生活環境。因此,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不管爸媽怎麼哀求,他不再幫這個不成材的弟弟。而那些拒絕的話,聽在爸媽耳裡非常刺耳,覺得做大哥的怎麼可以棄自己的家人不顧,兩老斥責、辱罵他沒有擔當、沒有做弟弟的榜樣,甚至賭氣離家,到出嫁的女兒家借住。這件事情傳開之後,品冠爸爸背負莫大的壓力,說他不孝、愛計較的話語,不絕於耳。到最後,品冠爸爸罹患憂鬱症,幾年後,一人離家出走,至今生死未卜。品冠曾告訴朋友:「每次在路上遇見流浪漢,我都會多看兩眼。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見到他(爸爸)。」為了家族的和諧共榮,父母不分是非的要大兒子無條件地支持自己的弟弟,結果造成兄弟間巨大的裂痕,也讓大兒子的下一代還沒成年就失去父親。這件事成了品冠心中很大的陰影,讓他難以對人產生信任感,對很多事情都抱持著負面想法,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慢慢地找回自我。對他來說,家族這個概念,太沉重,也太沉痛。透過這兩個故事,我想和大家談一談文化這個部分。人是活在團體中的,談心理界限就不可能忽略文化的因素。特別是東方社會,以農業經濟為主,而家族又是整個農業活動的核心單位。因此,家族的團結、和諧、興盛就變得至關重要,這些約定成俗的信念與習慣,便漸漸地形成以「家」為重的「家族主義」。像是多子多孫,多福氣、家和萬事興、家醜不外揚等,一套獨特的思考模式與生活準則,規定著家庭成員彼此的權利義務,彼此都熟悉哪些行為是合適的、被鼓勵的,哪些則是被禁止的。目的是讓整個社會,可以用最穩定且有效率的方式運行著,以維繫家族的延續。這些想法和做法並非一定是落後的,放在當時的環境是必然的手段和策略。只是比較麻煩的是,現代人的生活早已脫離了農業型態、進入網路世代,早已不需要這麼多人力、居住空間的安排,也不若農村生活緊密,許多事情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運作。但是幾千年累積下來的傳統和習俗,並不是說改就能馬上調整。因而,造就了許多家庭紛爭以及個人痛苦。特別是以下這兩個觀念,常常讓人在面臨家族問題時,感到非常的棘手、難解。1.重視家族團體家族的團結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家族內有人「胳臂向外彎」,必定會遭致極大的撻伐與排擠。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一家人,就必須「榮辱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絕對不能置身於事外。只要是有關家族的事情,無論結果好壞,所有人都要一起承擔。因此,清楚的「心理界限」在東方文化是不存在的。甚至是被壓抑、禁止的,如果家族成員太過強調個人需要,將會破壞團體的凝聚力。為了控制每位成員對家族的忠誠度,家族會把同一個姓氏的所有男性子孫和其配偶,以及他們一起共同養育的孩子,全部集結起來,一起過著「同居共財」的團體生活。這種單一經濟體,有三個特色:所有的勞力收入皆歸公庫、每個人的必要開銷也從公庫支出、累積起來的財富是大家共同享有,成為家產。就像我們故事中提到的品冠爸爸,賺的錢不能自己花用,必須奉養父母還要提攜兄弟;而明倫則是賣了房子,錢卻不能放到自己的口袋。當一個人失去經濟自主權,他在人格與自我意識必定得依附團體,依據團體的喜好來決定個人的行為,大家念茲在茲的都是如何讓家族更強大,不能考慮個人的喜好。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很難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只能唯唯諾諾、聽命行事。加上我們長久以來重視家族團結的習慣,會讓許多人不敢有太清楚的自我界限,害怕承擔不孝、自私的罪名。可是放到現代人的生活,這樣的思維模式卻會扼殺一個人的創意與自主性。當小孩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考慮爸媽會不會答應,他就把一部分的生活掌控權交託出去。因此東方社會中,媽寶的比率特別高。2.強調家族和諧再者,要一群人從早到晚緊密生活,彼此之間一定會有摩擦。對家族來說,關係間的紛爭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因為會破壞家族的和諧,造成不必要的分裂。因此,我們非常推崇「忍讓」這個美德。特別是女性常常扮演家族溝通的橋梁,她能不能把這個角色扮演好,就看她符不符合「溫、良、恭、儉、讓」五大特質。只要她能恪守這些原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並非難事,也能一起成就整個家族的名譽。也就是說,和諧,是家族運作不可違抗的天條,任何人只要有過激的行為,就有可能導致親屬間的不合,而長久、嚴重的紛爭會讓分家的問題提前來臨。站在長輩的角度,分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大家族」的運作就會分崩離析,並讓他們喪失了家族中的權威地位。所以老人家會努力去除任何會造成分家的危險因素,堅守著能不分家、就不分家的理念。於是,「忍讓」和「犧牲」成為人人必要的修煉,衝突變成可怕的詛咒,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不分家,看似團結一致、同甘共苦,在這樣的體制下,情緒壓抑久了,往往只會造成更大的悲劇,就像品冠的父親便是家族主義的犧牲品。對照我個人的教學經驗,亦是如此。許多學員之所以無法堅持個人的界限,來自於他太害怕與人有衝突。對他來說,從小家裡就被教導著不能吵架,大家應該相互友愛,不應該太過算計、自我,以至於他遲遲無法學會什麼是有建設的爭執,該如何透過衝突達成共識。書籍簡介書名:心理界限:尊重自己的意願,3個練習設立「心理界限」,重拾完整自我作者:楊嘉玲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17/11/30語言:繁體中文作者簡介楊嘉玲諮商心理師。熱愛寫作,喜歡透過文字讓人感覺溫暖、獲得療癒。啟點文化負責人。柔順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冒險的心。政大經濟系畢業,發現自己無法融入冰冷的數字世界,憑藉一顆敏銳的心思,以及對人文哲理充滿好奇心,毅然踏上心理輔導之路。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所畢業,曾榮獲全國優秀碩博士論文獎,本欲往學術界發展,但繁雜的行政和升等壓力,漸漸失去與人好好連結、互動的機會。決定在30歲生日,送自己一份禮物,離開專任教職工作,追求夢想。創立啟點文化,透過經營公司更理解一般人,在真實生活中須面臨的考驗。因此,總能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語,幫助個案突破盲點。相信心理工作者能帶給世界最好的禮物,是將枯燥艱澀的專業知識,轉化成簡單、有溫度的話語啟發人們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反思生命的處境,找到前進的動力。
-
2021-04-25 新聞.元氣新聞
童年遭性侵 一輩子不會「好」
「時間無法帶走傷痛」,童年經歷性侵害被害人會伴隨創傷成長,一輩子沒辦法「痊癒」;兒少權心會指出,年紀愈小受侵害,創傷影響愈深刻,有受害人案發過後卅年仍無法釋懷,也有個案聽到烏鴉叫聲會昏倒,只能輔導她們「和創傷共存」。兒少權心會直言,童年曾遭受性侵的被害者,常會將現有情境和過去創傷連結,甚至出現自殺或自殘,社會應建立「創傷知情」概念,司法體系應多些「人味」,避免讓被害人二度受傷,且必須鼓勵學校通報,增加性教育課程。心理師黃怡禎說,兒少性侵被害者對人性嚴重不信任,間接造成社會適應問題,也難以投入一段親密關係,因為最親家人都能傷害自己,如何相信陌生人,「這是根本性的破壞。」曾有輔導個案在捷運上被人從後方撞一下就昏倒,也有個案聽到烏鴉叫聲會昏倒,因為現有的刺激讓她們重現過去的創傷。黃怡禎說,很多當事人首次接受諮詢時會問「我什麼時候會好」,迫不及待想把創傷從記憶中刪除,但兒少性侵經歷會影響一輩子,難以「痊癒」。據統計,每周輔導一次、至少要七至八個月,才能接納創傷對自身生心理的影響。輔導個案距離受侵害時間長,部分受害者長達十年、廿年以上仍深受創傷影響;輔導對象中年紀最大約五十多歲,距離小時候創傷已卅、四十年,甚至對方已死亡仍無法釋懷。秘書長李姿佳說,這也是兒少性侵和成人性侵不同之處,成人了解對方行為是錯的,也有地方投射憤怒,較容易抒發情緒和傷痛,但孩子不懂性和關係,也被告知不能說,只能一再隱忍,讓創傷影響大半輩子人生。
-
2021-04-25 新聞.元氣新聞
小心熟人 9萬兒少陷性侵危機
兒少被性侵害案件常隱身見不得光,有通報的案件僅是冰山一角,大多的「黑數」孩子得背負創傷成長,根據資料推估,台灣有九萬名兒少暴露在性侵風險中,又以「熟人性侵」為主;心理師呼籲,別只會要孩子保護自己,「責任在我們大人身上」。台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指出,據衛福部統計,二○一九年性侵害通報案件,八一六○位受害人中,有超過一半是兒童和少年,比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代表每天有十四名兒少受到性暴力威脅、每一點七小時就有一名兒少疑被性侵。可怕的是,兒少性侵害案件隱藏極大黑數,是通報案例的七到十倍之多。學者分析,兒少性侵盛行率為百分之二點五,以二○一九年的兒少總數來推估,台灣至少有九萬名兒少暴露在性侵風險中,對比當年通報數,黑數是十倍以上。兒少權心會去年成立「全芯創傷復原中心」,服務兒少時期受性侵害的成年人,大部分都是「黑數」;值得重視的是,十二歲以下兒童被性侵害多為「熟人」,加害人包括父親、鄰居、保母、老師等,輔導個案中受害兒童年齡大多發生在幼稚園、國小階段。心理師黃怡禎指出,過去都要孩子自我保護、小心陌生人,其實對十二歲以下兒童來說,危險的不是陌生人,而是最親近的人,「面對最親的家人,孩子要如何防範?」她說,曾遇過家族中阿公、爸爸都會性侵,且都未被揭發,也遇過爸爸性侵女兒、妻子的姊妹,最後因女兒懷孕,事情才曝光,「這些不是八點檔戲碼,而是真實生活。」兒少性侵害案件不易曝光,兒少權心會秘書李姿佳指出,主要是孩子被要求「不能說」、「不要亂講話」,要求孩子隱忍,再者是孩子年紀太小不知道對方行為是錯的,通常是孩子有意識,或學校老師發現學生行為異樣,兒少性侵案件才被揭發,鮮少是家人揭露。她說,很多當事人小時候只覺得叔叔、伯伯特別喜歡抱、摸,長大學習健康教育,才驚覺被摸胸不舒服,「很多創傷也就在有意識時才產生」。
-
2021-04-23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方法/更年期症狀有哪些?醫師教你4步驟,改善更年期不適
更年期的賀爾蒙變化,會產生失眠、盜汗、胸悶、心悸以及熱潮紅、尿失禁、疲倦感、陰道乾澀等症狀一一襲來,讓人陷在情緒障礙中,本篇文章教妳自我覺察接納自己,調適更年期症狀,還有透過舞蹈帶妳擺動身體,紓緩壓力,改善更年期不適。根據研究指出,跳舞可以刺激大腦運作、強化腦部神經,有助於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的風險。沉浸在多種變化的節奏動作中,促使長輩不斷學習,增強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嘴角也不自覺地上揚。物理治療師王沛鈞(汪汪)用有趣簡易的舞蹈形式,充分鍛鍊更年期女性的身心,平常也可多跳舞訓練肌力,改善整體生活品質。越跳越起勁 隨音樂旋律活化全身海馬迴是大腦的記憶中心,失智症患者最早開始退化的部位也是這裡,運動量適當的舞蹈,能幫助延緩大腦的老化和海馬迴萎縮。王沛鈞說明更年期女性跳舞的好處,舞動身體是很好的紓壓方式,更是抗老化處方。隨著音樂旋律活化全身,心情不知不覺就輕鬆起來,不妨邀家人朋友一起擺動身體,讓壓力煙消雲散。面臨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常蠟燭兩頭燒,心理師王映之呼籲更年期也要好好愛自己。「熟齡女性是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常疏於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承受極大內外壓力。」熟齡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退,生理變化讓人痛苦不堪,加上孩子離家求學的空巢期、先生退休重新相處的摩擦,自我價值受到了動搖。自我覺察接納 享受比年輕更美好的事王映之提到,荷爾蒙的變化嚴重影響身體症狀,包括晚上睡不好而整體能量變差,甚至變得特別敏感、愛哭,女性常產生「是不是自己不夠好」的負面情緒。這個時候,家人的支持相當重要,可試著協助找出心靈支柱、朝擅長領域發展,平衡心情自我調適。另外,更年期症狀容易被忽視,適時尋求醫生協助,青春下半場不只是「她們」的事。改變「沒關係,我可以」的自我要求,王映之建議熟齡女性可從下列四點做起,更年期快樂多一點。1.覺察:更年期的憂鬱及焦慮常不自知,應樂觀正面看待身心理變化,接受角色的轉換。2.求助:對於家人無法理解的情緒,要適時傳達「我需要幫助」的訊息,尋求解決方式。3.互助:可多參加坊間的照顧者喘息課程,與其他有同樣困擾的熟齡女性交換意見。4.學習:培養自己的興趣,或是參加志工活動或副業。在擅長的領域盡情發揮實力。照顧長輩和自己 快看這些讓自己好好生活的方法:https://pse.is/3au56l
-
2021-04-14 名人.葉北辰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健康版╳元氣網你是照顧者嗎?當家中成員多,有溝通衝突嗎?有照顧的苦水想說,卻說不出口嗎?明明已經這麼盡力照顧了,其他家人卻不理解?「慢病好日子」日前直播以「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他人」為題,邀請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葉北辰分享常見的照顧問題,並提供各種避免溝通衝突的方法。長年與媽媽輪流照顧奶奶的雅雯,終於在奶奶辭世後開始找回人生。她回想那段照顧的日子,任何一句不順耳的話都能成為發脾氣的原因,雖發現異狀卻不願承認,後續因親友常指責照顧方式,負面情緒接踵而來,讓原本不願正視的憂鬱症狀瞬間爆發。強烈責任感 自己反而生病雅雯與一般照顧者一樣,容易陷入「只有我能好好照顧你」的強烈責任感中,卻忘記要好好照顧自己,反而讓自己生病。據家庭照顧者總會統計,全台的失能、失智或身障者,多達五成是由家人照顧。從最親密的家人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許多情緒都需要調整。照顧者最常見的負面情緒,多源自「照顧沒被看見」、「不切實際罪惡感」、「被照顧者不配合」等原因。「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天邊孝子症候群」時常在照顧現場出現,平時沒照顧家人的親友,久久回到照顧現場,就開始批評貼身照顧者什麼都做不好,原本就已飽受壓力的照顧者,不但沒被肯定還被批評,時常會反應自己照顧的努力沒被看見。再者是,許多照顧者會給自己設定超出能力的目標,如不能讓被照顧者受任何一點傷,使得任何事都要求親力親為,某日突然空出喘息時間,與朋友外出喝下午茶,過程卻絲毫沒有放鬆,反而出現滿滿罪惡感,認為自己應該好好待在被照顧者身邊。讓家人參與 定期召開會議回到照顧現場的照顧者,長輩恐因為失智、失能或個性較固執等因素,不願意配合照顧者,也會讓照顧者洩氣。照顧者也是人,千萬要記住「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遇見天邊孝子症候群親友,別強忍內心的委屈,適時地向親友表達或致電給朋友抱怨都是好事。不過選擇抱怨的對象,別找喜歡給意見的朋友,而是願意安靜聆聽者,才不會讓抱怨變成積怨。不可能處處完美 放過自己為讓家人也能了解照顧狀況,可定期召開「正式」的家庭會議,按照流程進行,有效報告照顧工作的前後原因,以及討論後續照顧決策,讓家人皆有參與感,一來避免指手畫腳,也避免家庭會議淪於爭吵大會。願意肩負起照顧責任者,大多「負責任」或「責任心高」,卻又常會鑽牛角尖,如事件發生後,會認定一定要先解決A問題,才能改善情況,偏偏A問題不是自己能完成,反而陷入否定自我的情況。人生中很多問題,時間過了就不再是問題,照顧每一步的過程中不可能處處完美,有時放過自己,讓照顧這件事能漸漸日常化,不再是一件高壓、不能放鬆的事。
-
2021-04-1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雖然大家都知道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但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所進行的「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發現,接近半數受訪者的睡眠品質不佳(46.0%),且平均睡眠時間不到7小時(6.67小時),低於專家建議的7~9小時。 若進一步檢測大眾睡眠習慣,竟然只有3.3%能完全做到「好眠好習慣」!而排名前三名的「好眠壞習慣」依序是:睡前使用手機、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養成好眠好習慣 為健康儲存本錢 當大家都在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懂得積極運動、重視均衡飲食時,千萬別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表示,只要努力養成規律的生理時鐘與好的睡眠習慣,才能為健康儲存更多本錢。 該調查發現,84.4%受訪者習慣在睡前使用手機等3C用品,成為另一個重要議題。因研究已經證實,睡前使用手機會活化大腦的特定區域,從睡前持續到清醒,不僅讓入睡困難,造成淺眠,甚至影響記憶、認知等大腦功能。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指出,而調查中也發現,睡前有使用手機習慣的人,睡眠品質不佳的比率明顯高出沒有這個習慣的人許多,分別為48.0%:35.7%。 美國華盛頓大學睡眠專家得羅素醫師(Dr. Lourdes DelRosso)表示:「睡眠專科醫師不僅診療睡眠疾病,更有責任促進睡眠健康」。 因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鼓勵大家依循世界睡眠學會所推廣的「好眠十招」(10 Tips for Better Sleep),養成規律的睡眠好習慣,讓一夜好眠來紓解疲勞、維持白天清晰的思緒,用健康與活力滋養人生。 好眠一招: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該睡覺時就睡覺,該起床的時候就起床,養成規律生理時鐘。現實中,有許多人因為工作必須輪班等因素,導致生理時鐘紊亂,每天失眠成常態;更多的是夜晚打手遊、追劇等,破壞規律生理作息,導致睡眠障礙。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表示,「規律」不麻煩,是可以有彈性的,大概1個半到2個小時之間的變動。如果一個人大約都在晚上10點半上床,那麼在10點半到12點之間上床睡覺,睡眠時間都可以算規律,起床時間也一樣。 好眠二招:檢視自己運動習慣 蔡宇哲指出,根據現在所有臨床科學的驗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動。如果白天有多一點活動量,甚至有固定的運動習慣,對睡眠都會非常有幫助。他以自身經驗分享,從2年前養成運動習慣後,睡眠品質明顯變好。 然而,跟睡眠時間一樣,規律運動也是可以有彈性的,不一定要每天做,偶爾休息一下也沒關係。此外,建議在睡前2小時內應避免激烈運動,應該讓自己處於放鬆狀態,但千萬別滑手機。 好眠三招:勿在床上工作做事,床只用來進行睡眠及性生活 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提醒,謹記上床只做兩件事「Sleep」(睡覺)跟「Sex」(性行為),不要在床上進行跟兩S無關的行為。如果習慣在床上滑手機、追劇、看書、工作等,讓大腦不斷運轉,當然影響睡眠。 他提醒,與床的關係越單純,看到床就會直接連結睡覺,就會特別容易入睡。記得,上床後你是另外一個角色,不用擔心工作、不想煩人的事,快與舒服的床相擁在一起吧! 好眠四招:白天有小睡習慣也不超過45分鐘 也是與生理時鐘有關!白天小睡片刻已被認定能消除疲勞、抵消睡眠債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研究發現,午睡能促進大腦細胞修復,給大腦充電,激發創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建議,白天睡15~30分鐘,可以改善心情、提升記憶等。千萬不能睡超過45分鐘,因為睡得過多,可能進入深度睡眠週期,如被叫醒,可能會陷入昏昏沉沉的狀態,也可能會擠壓主要睡眠時段的品質。 好眠五招:遠離酒精物質濫用,保持健康生活形態 許多人以為飲酒能幫助入眠!研究發現,酒精雖能使睡眠準備期減少,受試者也自覺易於入睡,但腦波顯示快速眼動期卻減少了。受試者常抱怨淺眠多夢、半夜醒來,總睡眠時數則與未喝酒時一樣,大大抵消好入睡的好處。 而喝酒助眠研究進行數週後,受試者睡眠準備期逐漸延長,換言之,開始睡不著了。當受試者當突然停酒時,會產生輕重不一的戒斷現象,比用酒助眠前更難以入睡,且中途常醒來,總睡眠時數因而大幅減少,可說得不償失。 臨床上,常見到失眠患者喝酒以助眠,卻因安眠作用的逐漸降低而增加飲酒量,停酒又有難受的戒斷症狀及快速眼動期反彈現象,導致失眠更嚴重。只好繼續喝、增量飲,因而染上了酒癮,對健康損害更大。 好眠六招:設定使用咖啡因的「截止時間」 許多人會抱怨某些日子睡眠變差,詳細詢問後發現,原來是當天過午後接觸到「含咖啡因飲料」,如茶類、咖啡等。當然,不是每個人對於咖啡因飲料都有相同反應,但如果體質會如此,請在中午以前喝吧,過午之後,請避免攝取! 咖啡因是一種能影響精神的中樞神經興奮劑,不僅能消除疲勞,還可提高人的警覺度、專注力和耐久力,並縮短反應時間。而咖啡因的半衰期長達6個小時,表示它存在體內的時間比想像中更久。為了好眠,時間太晚就別攝取。 好眠七招:調整睡前點心食用習慣 有人晚餐吃得早,所以在睡前會吃點心、宵夜,喜歡吃得飽飽入睡;而有人因工作晚餐吃得晚,不得不帶著飽腹感入眠。但,睡前吃點心、宵夜的習慣,對於好好入睡影響大。 胃的胃酸分泌尖峰是在半夜,所以,完全空腹上床睡覺不是件好事;但,吃得太多把胃裝滿後,躺下恐會發生胃食道逆流,反而破壞睡眠品質。建議睡前進食,以量少易消化為原則,飲食完畢之後最好隔半小時以上再上床。 好眠八招:舒適寢具,擁你入夢 該睡硬床還是軟床?枕頭材質、硬度、高度該怎麼選?都沒有標準答案,應該說適合你的寢具就是好寢具。建議花時間到專門販賣寢具的店家選購,躺好、躺滿再下手。但是,寢具不是決定睡眠品質的唯一條件,該就醫時別逃避。 好眠九招:睡眠時寢室維持舒適溫度,保持良好通風 吳家碩表示,溫度、通風,都是入眠的助攻工具。空氣不流通容易產生異味、悶熱感等,讓人無法好好入睡。寢室內空氣要盡量保持流暢,可開窗產生空氣對流,或利用空氣清淨機維持室內空氣清淨,對提升睡眠品質有幫助。 臥室溫度太熱或太冷都會影響到睡眠。太熱使人身心煩躁而不易入睡,或半夜因躁熱而醒來,嚴重影響睡眠的品質;太冷則讓人手腳感到冰冷難以入眠,也可能因為過冷而中斷睡眠。 夏季氣溫偏高時,可在入睡之前將室溫調降至約25°C左右,產生一個令人容易進入夢鄉的環境,然後利用舒眠功能將室溫逐漸回升至27°C左右,之後儘量保持恆溫。 好眠十招:維持臥室安靜,盡量遮蔽光源 一般而言,人在微暗的環境裡較容易入眠,所以,入睡時應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光線在寢室中出現。因為光線進入眼簾,會干擾大腦中睡眠運作的機制,並且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使睡意盡失。 聲音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超過70分貝的聲音,就有可能會讓人難以入睡。想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應維持寧靜的睡眠環境,或配戴耳塞來協助降低噪音,也有助於安眠。 世界睡眠日睡眠習慣網路調查.調查時間:2021.3.10-3.17.受訪人數:2,209人(男性25.7%,女性74.3%).年齡分佈:20歲以下(2.5%),20-50歲(82.9%),50歲以上(14.6%).睡眠習慣及比率 睡前有使用手機或其他3C產品習慣 84.4% 缺乏規律的運動習慣 56.3% 沒有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44.9% 臥室遮光不佳 28.7% 睡前有用含咖啡因飲料習慣 20.2% 床墊棉被等寢具不舒適 16.7% 白天小睡過長 15.5% 臥室溫度濕度不適中 13.8% 睡前有吃大餐習慣 12.2% 睡前有喝酒或抽菸習慣 9.9% (諮詢專家/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蔡宇哲、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 )
-
2021-04-1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太魯閣號出軌/抹不去的傷痛如何平復?職能治療師以4件事助照顧者釋放壓力
身心疲憊、心情憂鬱…心理失調漸出現台鐵太魯閣號於清明連假第一天(4/2)上午撞上滑落於軌道上的工程車釀成出軌意外,造成50死、逾200人輕重傷的重大事故,第一時間除了各家醫院的醫療單位,立即出動並全力協助花蓮清水隧道事故現場救援外,更有來自全國的軍警義消與民間搜救團體進入台鐵出軌現場,搶救任何一位可能的生還者。經歷這場車禍的傷者與前往支援的這群志工可能會有創傷後相關壓力症候群,所以災後心理健康支持很重要,透過心理健康重建團隊包括:醫師、職能治療師、心理師、社工師和護理師等的專業提供,可以讓經歷事故的輕重傷者及不幸傷亡的家屬們獲得最大的心理支持。台鐵出軌發生至今已經近二週了,越來越多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投入現場救災或是醫療復健工作,或多或少會感到身心疲憊(日以繼夜的搜救與協助)、罪惡感(為何沒有及時把他們救出)、心情憂鬱(每天看到悲傷的景象)、無助(明明救出但無法救活)、情緒不穩(壓力與疲憊造成)等,而且緊急救護、現場搜救或傷亡民眾的家屬崩潰等殘酷的景象會不由自主的出現在腦海中,導致心理健康失調等現象。Care the Carer 4件事助照顧者釋放壓力為使第一線救難或醫療急救照顧者,或是未來長期協助傷者的家屬或志工照顧者能夠降低照顧上的壓力,應該重視Care the Carer,亦即關心照顧者,透過關心與協助這些照顧者,讓他們面對救災、急救與照顧傷者壓力之餘,能自我調適或是透過團體的協助,避免把災難和工作壓力影響個人生活中,可以健康並持續扮演好照顧者角色。現階段的Care the Carer,包括:1.該休息時就要休息,才能有良好的體力支持工作2.感到壓力時立刻找人說,獲得傾聽與支持,就能降低壓力3.學習壓力放鬆技巧,如:逛街或看電影、聽音樂4.團體事件分享與紓壓等職能治療師在這次事件中,除了是精神醫療團隊之重要成員之一,亦在生理疾病之復健上扮演重要之角色,因此能就職能治療過去在進行災後重建的經驗,應用在台鐵出軌重大災難發生後之身心重健上,更可以協助執行 Care the Carer計畫,透過有經驗的治療師擔任團體帶領者,運用團體動力學的技巧,將照顧者形成小團體,在團體中討論事件經過、分享個人的心得,並鼓勵討論壓力事件及處理方式…等,最後總結並給予正向及健康的處理模式,以協助照顧者能夠持續且健康的回歸正常的生活。台鐵出軌事件發生至今,救災與醫護人員工作量劇增,不但身心俱疲同時還要面對死傷者家屬與外界的各種壓力,救災人員與醫護人員的壓力一定要釋放,未來還有漫長的路,外界也應給予支持及關懷,讓身心重建順利,早日重回正常生活。
-
2021-04-12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擲出觸身球引發心理陰影 運動心理學助投手重返球場
一名大學公開組投手因曾經在練習賽中丟到隊友,產生心理陰影,此後只要有人站上打擊區,便會怕再度丟到人,使得比賽中嚴重失常,得了大家常說的「投球失憶症」;求助身心科心理師後,透過腹式呼吸、意象訓練以及自我對話等運動心理學,順利重返球場,在關鍵時刻發揮實力不再失常。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心理師符力中表示,在運動競技中,選手往往把比較多的心力放在技術和體能上,忽略心理層面的重要性。其實,心理狀態才是影響比賽中能不能發揮平常訓練成果的關鍵因素;以棒球為例,影響比賽當天狀態有8成是心理狀態,剩下2成是技術表現。符力中指出,實務上有許多技巧可以協助提升選手的運動表現,像是腹式呼吸、意象訓練與自我對話等。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技巧可以協助選手在焦慮情境中放鬆;透過吐氣時間大於吸氣時間,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平靜下來。此外,腹式呼吸也有轉移注意力的功能,可以幫助把焦慮害怕的想法轉移到呼吸之中。意象訓練可幫助選手想像自己的完美動作,有助於達到實際動作訓練的效果,在執行意象訓練時,透過場景、動作設定等方式,協助選手預備比賽。許多研究顯示,當選手可以執行高質量的意象訓練時,其效果等同於實際練習的量;對於受傷的人,意象訓練可以縮短他們從受傷到重返賽場的時間。自我對話是用來幫助自己專注、聚焦的語句,可以是一句短短的話,也可以是一個詞彙。像是「我可以的」、「專注」等,自我對話沒有一定要說什麼不可,只要說出來對自己有功效,那就是很棒的一句話。符力中也強調,不是只有運動員在賽場上會受壓力、情緒、專注力等因素影響表現,上班族在面對研發、專案時,面對時間壓力、上司的壓力,及同事間的關係等因素,也會影響工作表現;只要和表現有關係,都可以靠著腹式呼吸和意象訓練以及自我對話讓自己更好。
-
2021-04-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嘉南療養院推出「心理演劇」 患者角色扮演治療效果佳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社工科引進「心理演劇團體治療」,前年起結合藥癮示範中心發展跨專業訓練、閱讀心理演劇理論,聘請心理劇專業師資實作指導,院內治療師導演技巧日益純熟,對改善患者病情大有助益。心理劇療法是美國心理學家莫雷諾創始、身心靈整合的「行動取向」心理治療模式;心理劇舞台串起過去、現在和未來,主角在其中演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社工科請來心理劇實作及教學師資如台大心理師陳怡君、執業資深社工師韓青蓉指導。社工科主任吳淑玲表示,他們導演的心理劇中,一位長期有割腕問題的女性病友擔任主角,娓娓道出對祖母的歉疚及自責,治療師導演引導主角自我啟發,看見祖母對自己的祝福及理解,並利用角色創作,讓原本看不見自我價值的主角覺察周遭的肯定和力量,雖已流逝的人生不可能重來,心理劇卻能賦予生命不同的意義;戲劇結束後,舞台下的團體成員分享自己相似經驗和鼓勵的話語,在不分析不批評的團體氛圍裡,只有滿滿的支持。院長吳文正說,心理演劇參與者重新詮釋自己的生命經驗,並感受如何在其中成長、受困和蛻變;院方去年進行7場心理劇訓練,參與團體成員和治療師都有莫大的感動,今年將在急性病房進行,期待參與的病友都能在心理劇中「看見生命的祝福,勇敢踏上復原之路。」
-
2021-04-04 新聞.元氣新聞
太魯閣號出軌/列車出軌人間慘劇 醫師說這些人易患PTSD
太魯閣號列車出軌,造成51死200傷,有人擔心救災人員與受難民眾、家屬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精神科醫師李品賢提出3個措施,幫助受難民眾、家屬與救災人員預防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李品賢說,傷患、家屬或救難人員在自己遭遇或是目堵有重大身體傷害或者是心理傷害的事件,有可能出現急性壓力症候群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有焦慮、憂鬱或是憤怒情緒,且反應變大,但有人反而變得麻木。出現症狀的患者,腦中會反覆出現相關的畫面或是一再做惡夢,身體也容易出現過度警戒,易受驚嚇,及睡眠障礙,因此很多人開始有逃避可能引起自己反應的事情或場所,部分病人會因長期症狀合併導致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等疾病。李品賢並提出「自我察覺」、「尋求協助、支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三步驟措施。先觀察自己是否變得容易驚嚇、或一天情緒起伏變大,出現焦慮、憂鬱、煩躁甚至憤怒等情緒。如果有出現類似症狀,便應尋求協助、支持,透過睡眠及運動、親友陪伴等減少壓力,找人談心。若情況嚴重,已無法正常生活、工作,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李品賢提醒,有些人可能自己沒有感覺,這時就需要親友陪伴,就醫尋求醫師或心理師協助,並叮囑患者服藥、規律就診。李品賢說,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實際診斷需要由精神科醫師進一步的評估,建議相關單位、機關內部及親友可以主動提供創傷症候群症狀參考,與關懷及協助就醫的建議。
-
2021-03-31 醫聲.癌症防治
頭頸癌/2021癌症高峰論壇:臨床照護指引 助癌友面向陽光
癌症治療方法進步,患者存活時間拉長,讓癌症像慢性病。但癌友面對體力和外型改變,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回歸社區,是更重要的一環。衛福部國健署針對頭頸癌及肺癌,建立心理腫瘤臨床照護指引,期望對適應不良,甚至有自殺意圖的癌友及時伸援。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表示,從民國103年到107年,台灣十大癌症新發個案的5年存活率已超過5成,顯示癌症慢性病化,但台灣肺癌心理照護在經濟學人的評比卻掛蛋,因此國健署去年開始針對肺癌和頭頸癌建立心理腫瘤臨床照護指引。國內外研究發現,癌症病人自殺死亡率高於一般人,患者在確診的第一時間,很容易就被擊潰;台灣癌症病患自殺死亡率為每10萬人111人,和美國的31點4人相比,高出很多,並非台灣癌症治療的預後差,而是在美國較有機會發現失志症候群。方俊凱表示,失志症候群是2001年發展出來的概念,症狀包括持續存在的絕望、無望感、無助感和生命意義與目的的失落。失志症候群和憂鬱症不同,憂鬱症患者對任何事物都無力、無感,但失志症候群患者聽到笑話還是會笑,但就是覺得活著沒意義。根據美國和澳洲訂定指引,連續兩周、天天感到無助,歐洲主張應持續一個月,可診斷為失志症候群。方俊凱強調,有情緒困擾的癌症病人,半數是憂鬱症,另一半則是失志症候群,失志症候群自殺機率甚至高於憂鬱症,很多癌症病人拿的殘障手冊,都是第一類身心障礙類。他鼓勵癌友注意心理健康,健保給付癌症患者住院時的心理諮商服務,出院後則至精神科就診,由醫師轉介心理師,建議癌友讓專業陪伴度過難關。
-
2021-03-28 養生.聰明飲食
2成失眠者反應記憶力退化 營養師:這5種營養素助好眠
睡不好,百病叢生。一名50多歲的女性失眠長達10年以上,發現記憶力逐漸退化,容易記不得近期發生的事情,至睡眠門診就診後,合併睡眠心理師及藥物治療,如今白天精神改善,不會忘東忘西,但醫師提醒,根據健保資料顯示,部分助眠藥物可能導致記憶力退化,建議民眾平時可從日常飲食攝取助眠的天然食物,如牛奶、雞肉、魚、蛋或綠葉蔬菜等含色胺酸營養素的食物,協助改善失眠問題。●失眠百病叢生 情緒焦慮、記憶力退化樣樣來林口長庚主任睡眠中心莊立邦表示,臨床門診中,失眠患者約有兩成會合併有記憶力退化的問題,常常白天精神不濟、無法集中精神,有時也會合併有情緒易焦慮、容易與他人產生摩擦。●最佳睡眠時間:1天7小時 助學習、記憶、修復免疫及內分泌系統睡得好,可幫助清除腦中廢物,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9年《營養學》期刊綜論,睡眠有助於修復免疫、內分泌系統,並能促進清醒狀態時神經的復原,在學習、記憶方面皆扮演重要角色,如同腦中勤勞的「清道夫」;許多研究亦指出,最佳睡眠時間約為1天7小時。●睡不好可就醫 平常飲食多攝取「色胺酸」等五類營養素助眠若實在睡不好,除可至相關醫療院所就診外,日常飲食可多攝取助眠食物,莊立邦指出,營養素「色胺酸」能幫助合成褪黑激素,進而產生睡意、維持睡眠狀態,平常可吃牛奶、雞肉、魚、蛋、花生、豆類、起司、堅果或綠葉蔬菜等。許惠玉補充,另外四類營養素也有益於提升睡眠品質。1.GABA2.維生素B群(B3、B6、B12、葉酸)3.鎂4.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物許惠玉指出,GABA是一種具神經傳導功能的胺基酸,能夠抑制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具安定腦部的作用,日常可從發芽米、糙米、番茄、芽菜、發酵食品(如泡菜、紅麴、味噌、納豆)中攝取。維生素B3能幫助保留住體內的色胺酸,維生素B6及葉酸能夠協助合成褪黑激素的前驅物質,B12有助褪黑激素的分泌,可從肉類、乳品、內臟、全穀、豆類、綠葉蔬菜、菇類等食物中攝取。鎂能防止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放鬆情緒,可吃綠葉蔬菜、芝麻、杏仁、豆類、全穀、海鮮、香蕉等。抗氧化物能夠降低發炎反應,避免發生睡眠障礙,可吃蔬菜、水果、堅果等。
-
2021-03-28 養生.人生智慧
70歲的呂老太太晚年喪偶意志消沉 心理師建議:3種方式排解悲傷,好好生活!
70歲的呂老太太和先生相當恩愛,未料先生不敵癌症病魔,兩年後過世。原本樂觀開朗的老太太變得意志消沉,不願出門,只要憶起先生就淚流不止。在悲傷輔導三到五次後,老太太主動報名最愛的唱歌社團,因她知道,若先生還活著一定支持她參加。她每次唱歌,彷彿先生就陪在身邊,這讓她豁然開朗:「我還是能過著有品質的生活。」輔導呂老太太的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葉北辰說,高齡者會經歷許多身邊同儕的凋零,因此對失去配偶這件事,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晚年喪偶,多數人仍會如呂老太太一樣哀痛欲絕。特別是夫妻相互依賴性較高,例如夫妻有人行動不便,出門必須一起行動,那麼喪偶後的心理衝擊通常也比較大。葉北辰提醒,高齡者長年陪伴生病的配偶,會犧牲很多自己的時間長期照顧。一旦配偶過世,多半不會覺得「自由了」,反而會因失去照顧者角色,又失去生活重心,悲傷和失落感更沉重,不比因意外而喪失配偶的衝擊來得小。然而,身心是交互影響的,心理壓力會耗掉很多能量,長期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加上情緒低落難免憂鬱,不想動、不想吃。喪偶的老人家若原本身體就有病痛,恐更加顯著。葉北辰認為,面對悲傷最好的方式,是帶著悲傷重回生活正軌,像呂老太太一樣過上有生活品質的日子,不必強迫忘掉逝者。第二是透過各種方式懷念對方,例如用書寫繪畫等,表達對配偶的想念,或是給自己的一份安慰和打氣,將心中的「想法和感受」具體化。第三則是建議長輩能創造一個追思配偶的儀式,例如接續過往彼此想做但還沒完成的事,因為「儀式感」有助於處理心中的悲傷。如此一來,難過的感覺就不會胡亂在心中盤旋不已。葉北辰也給中年子女幾項忠告。他說,請先處理自己的哀傷,同時接納遭心理衝擊的長輩。因為很多子女不允許自己悲傷,所以阻止長輩難過,到頭來其實是擔心長輩的情緒引發自己的哀慟。他也建議子女安排長輩新的生活重心,並提供有品質的陪伴,例如每天晚上給一個擁抱,話不必多,讓長輩有安全感就好。可買一套舒適的衣物、抱枕或小被子,甚至是適合的沙發座椅,生理的舒適度也可提升安全感。葉北辰提醒,千萬別對喪偶老人家說有道理的話,例如:「人都會走的」、「你要振作起來」、「人死不能復生」等,雖然有道理,但完全沒效果。「建議站在喪偶長輩的角度,安靜傾聽他想說的話,讓他知道你認真聆聽,這就夠了。」
-
2021-03-26 癌症.癌友加油站
血癌醫師靠「心腫」度治療難關 精神科專家籲病友善用
年齡快40歲的李周憲,是義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2003年、大三時因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被迫休學,治療過程一度因骨髓移植排斥影響求生意志,最後靠著家人陪伴以及心理諮詢、用藥熬過,如今從病患轉換為醫師,他用自身經驗呼籲病友,善用心理腫瘤資源,讓抗癌之路更懷抱希望。李醫師說,當過兩年的癌友,深知癌症治療是一條漫長的路,對病人、家屬都極具考驗、煎熬,然而,比起18年前的台灣,現在醫療環境在心理腫瘤資源相對完善,臨床上遇過不少病友,即便已經完成療程,還是有很多復發上的焦慮,呼籲民眾多利用心腫服務,要化被動為主動。隨著癌症治療端的進步,根據統計,蟬聯國內30多年第一大死因的癌症,2013-2019年所有癌別五年存活率已超過五成,然而,根據全球資料顯示將近一半罹癌患者會有心理情緒的困擾,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呼籲,「癌患能活得長,也要活得夠好」,心理輔導在癌患治癒過程,角色越來越重要。本身也在馬偕紀念醫院擔任精神醫學部主任的方俊凱表示,20幾年前,癌症病友若有心理諮商需求,多已走到癌末安寧照護,隨著大眾對心理衛生的認知提升,目前臨床上求診精神科的癌友約占十分之一。從8、9年前起,各大醫院院多開始設立心理師、心理腫瘤醫學服務,希望癌友治療過程不斷抱持正念,即使不幸末期了,臨床也能做好心理準備,方俊凱強調,「比起外界的心理諮商師,醫院受訓過的癌症心理師,他們更了解癌友。」為了關心癌友身心,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取章魚(Octopus)英文諧音,首度推出「阿咘師」服務,癌友或家屬有任何問題,歡迎找阿咘師幫忙共同對抗癌細胞(Cancer)。章魚八隻腳分別代表腫瘤科醫師、精神科醫師、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師、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以及靈性關懷師,民眾也可以透過線上YouTube「阿咘師」觀看各種實用影片。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林芝存表示,下一階段將在基金會網站上製作心腫地圖,讓癌友方便查詢,主動利用住家附近提供癌症心理服務的醫療院所。
-
2021-03-20 養生.家庭婚姻
「爸媽都比自己想像中更需要孩子陪伴」孩子長大離家出現空巢症候群,做好這件事空巢不空心
人們常說,養孩子就像放風箏,把線放鬆,風箏才能飛得更高,但無法清楚看到風箏美麗的花色,難免會寂寞。50歲的阿晴晚上6點半回到家,孩子都到外縣市讀書、丈夫忙碌晚回家,面對空無一人的房子,想找個伴聊,電話一接通「孩子,媽媽想你了。」孩子離家 出現空巢症候群「媽,我在忙,稍後打給妳。」「我一直很想你,你都不想我。」阿晴氣孩子不想她,說著說著就哭了,心碎的她愈來愈憂鬱。松德診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說,阿晴的情緒來自於空巢期,孩子長大有主見,父母感覺不再被需要,甚至有父母在孩子上大學會再拚一胎,延續自己的重心。不只媽媽會因空巢期情緒低落,其實爸爸也會,但有些父母並不知道那些失落感等壞情緒從何而來。林萃芬說,當孩子有主見時,如果父母會感到不舒服,孩子假日與朋友出去玩、不陪家人,開始減少家庭活動,不被需要感會強烈跑出來,這些其實都是「空巢症候群」常見跡象。找到定位 不是只填滿時間每年暑假的到來,就意味著有一群大一新鮮人將出國或到外縣市念書,同時一群空巢期新手爸媽也隨之產生。「爸媽都比自己想像中更黏孩子、更需要孩子陪伴。」林萃芬笑著說,爸媽可事前做心理準備,常常告訴自己孩子獨立,是教養孩子的責任告一段落,生活重心終於可以回到自己身上。爸媽為了張羅孩子食衣住行育樂,總有忙不完的事要處理,林萃芬說,空巢期爸媽最常說的話就是,時間變得太多了。很多人會誤以為,避免空巢期最好的方法是把多出來的時間填滿,但事實上,應該要再次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哪裡,孩子獨立是父母人生下半場生命意義的起始點。林萃芬說,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會同時扮演許多角色,是某人的伴侶、是某人的知心好友,但過去可能「爸媽」這個角色出場過於頻繁,其他角色漸漸被遺忘,孩子不在家後,建議爸媽可以找回自己最喜歡的角色,如妻子或姊妹淘享受人生。重返熱戀 做夫妻喜歡的事孩子出外讀書不在家,是爸媽重返熱戀期的好時機,假日時間規畫兩人行程,看看電影、到餐廳用餐,彷彿回到年輕時的約會。林萃芬說,常遇到爸媽因為孩子不在家,一懶散就什麼都不做了,爸媽還是可以繼續安排家庭日,規畫夫妻兩人都喜歡的活動。透過視訊 不黏孩子一樣親 林萃芬鼓勵重心回到自己身上的橘世代,正向看待空巢期,夫妻兩人可以共同討論「一直想做,但因孩子而沒做到」的人生清單,也可以單純做自己喜歡的事、上喜歡的課程;到外縣市念書的孩子會有自己的世界,想孩子時,爸媽可以透過視訊,偶爾和孩子聯繫感情。
-
2021-03-14 科別.精神.身心
憂心染疫 55歲女罹患焦慮症穿雨衣就診
新竹一名55歲的陳小姐,長期失眠且容易心悸、喘不過氣、頭暈、胸悶,情緒持續緊繃無法放鬆,甚至無法專注連帶影響工作,就診精神科時因擔心被傳染新冠肺炎,堅持身穿雨衣、戴著安全帽和手套,甚至不願坐在診間椅子上,醫師問診後確認陳女罹患焦慮症,經過藥物治療、醫師問診及生活調整後,已恢復穩定的情緒和正常生活。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夢涵表示,在面對宛如「世紀瘟疫」般的新冠肺炎,對疫情變化的不確定感、人際間被迫減少互動、減少休閒娛樂、失去工作等長期且巨大的壓力之下,罹患「焦慮症」及「情緒疾患」的個案也迅速增加,提醒民眾防疫時代,也要防範「心靈的病毒」。為了協助大家減低在疫情之下的焦慮感,可利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推廣的五字訣「安、靜、能、繫、望」。張夢涵指出,安是指促進安全,平時養成戴口罩、勤洗手,自我健康監控與環境衛生注意,適當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靜是促進平靜鎮定,調適自己的情緒與正向思考,可嘗試深呼吸、冥想、瑜珈、聽音樂、閱讀、睡覺、運動等。能則是提升效能感,即使在隔離之下,掌握自己能做的事情,建立規律的作息,找回自我控制感;繫是促進聯繫,可利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等,注意各種關於疫情的正確訊息,也透過視訊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溝通,獲得心理上的支持,也要記得多多關心周遭的親友。望也就是灌注希望,避免過度關注疫情的負面資訊,善用1922防疫諮詢專線、安心專線(1925)等。張夢涵也提醒民眾可多加利用「廣泛性焦慮症篩檢量表」自我評估,若察覺自己或周遭親友開始出現難以控制的焦慮,或找不出原因的身體症狀,如頭痛、頭暈、持續緊張、肌肉緊繃、易怒易煩躁、無法專心、睡眠障礙等,已影響生活或工作;甚至出現情緒低落、快樂不起來、持續的負面想法、死亡意念等,建議及早就診精神科(身心科)諮詢,由專業的醫師與心理師協助度過難關。
-
2021-03-13 養生.家庭婚姻
「我從端午節到現在都沒跟你爸講過話!」老夫老妻破冰,先學說話不帶刺
「我從端午節到現在,都沒有跟你爸講過話。」60多歲江女士跟女兒吃飯時,忽然迸出這話。江女士和先生吵吵鬧鬧一輩子,年輕時先生脾氣更暴躁,甚至會拳打腳踢,現在兩人年紀大了,江女士已練就萬事淡定不回應。不過,江女士還是照顧著先生的飲食起居,只是先生相當不滿,到處去跟親戚抱怨太太都給他臭臉看。諮商及心理專家說,這是典型的「情感撤離」,如果能在破壞關係的行為模式出現之前就踩煞車、建立友善溝通的橋梁,或許有機會改善。累積負面情緒 寧可不開口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媒體公關召集人林萃芬表示,江女士是很典型的情感撤離,因為長期累積對對方的負面情緒,長期互動上覺得「講的話都不是他要聽的,只要一講話對方就會生氣」,無可奈何之下,沒辦法與之情感流動,心理上也「撤退」了。林萃芬分析,雖然關係還不到連共處一室都不能容忍、仍願意照顧對方起居,但長期經驗已埋下深層恐懼,怕一開口就帶來生氣等不舒服的情緒,只能靠「不講話」來讓自己好過一點。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臨床心理師洪千惠表示,如果伴侶渴望對方回應的方式,一直不是對方可以理解或回應的,關係型態常見會走到「一個跑、一個追」的循環。比如,明明心裡有情感、也想關心對方,卻因為沒有好好表達,變成像是責罵或嘮叨,結果對方完全不覺得被關心,只想逃走。善意表達感受 從減害做起洪千惠表示,在進一步破壞關係的互動模式出現之前,如果觀察到是哪些行為持續破壞關係,並對這些行為踩煞車,就有機會改變。因為對於兩人關係來說,光是「減害」都算是一種改善。減害,要從安頓好自己的心情狀態開始。先要允許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接著就可以嘗試用善意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達出來。如果雙方都抱持友善、關心對方的態度,就可以稍微聊一聊,練習用不帶責備的方式去表達感受和需求,再往彼此需求都能滿足的方向,去調整互動的方式。洪千惠提醒,常見的需求是在關係中被肯定、被接納、感受到對方在乎自己、有被愛的感覺、在對方眼中是個夠好的人。記得這些原則,將心比心地和對方互動,關係就能改善更多。如果還是覺得很難,可考慮接受諮商。諮商師擅長幫助人看見行為表層的線索底下,還有哪些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比如表面上的責罵和憤怒,底層其實是沒有被關心的難過,沒有被接納的受傷,更多理解彼此真實的感受,人與人之間就能更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