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科別.呼吸胸腔
搜尋
復健
共找到
1926
筆 文章
-
-
2021-01-05 科別.骨科.復健
久坐腰痠背痛?日本骨科專家授10秒舒緩法在家跟著做
利用膝蓋伸直的力量,緩解腰痛!日本骨科瑜珈事務局代表、松浦骨科醫院院長井上留美子表示,腰椎疼痛跟身體的保養不夠有關,想要緩解腰痛可藉由一項伸展運動,在不會讓腰部感到疼痛的程度內,保持身體向前彎曲的姿勢五到十秒,利用膝蓋伸直的力量,有助於緩解腰椎關節疼痛,呼籲民眾運動前要好好的暖身,腰痛的症狀就會消失。運動前伸展運動 緩解腰椎關節疼痛井上留美子表示,許多人有腰痛的困擾,主因是身體日漸衰老和疏於保養,導致身體變得僵硬。不同於體能良好的運動員,經常有腰椎關節疼痛等複雜的問題,這都是因為身體的保養做得不夠的原因,因此日常生活要好好做伸展運動。運動前只要好好的暖身,腰痛的症狀就會消失。不過腰部的「轉動腰部」伸展運動,實際上效果不大,大腿二頭肌(大腿內側)的柔軟度,才是正確使用腰部的關鍵。伸展運動緩解腰痛 適用族群不分老少想要緩解腰椎疼痛,井上留美子推薦了一個伸展運動,作法是先坐在地板上,將膝蓋彎曲,用手臂抱住大腿,讓胸部和大腿緊密貼合,保持狀態並將膝蓋往前伸,身體向前彎曲直到不能再彎曲,並維持5到10秒鐘。不過伸展膝蓋若讓胸部和大腿分開,就不會產生效果,這一點必須特別注意。這項伸展運動不只適合一般民眾,也適合50多歲中年人,或許這個年齡層很少能做到身體向前彎曲、手牢牢貼在地板的動作,但是只要每天持續伸展二頭肌的肌肉,就掌握了腰部護理的基本概念。 抱膝維持身體向前彎曲 保持姿勢5到10秒「雙手保住彎曲的膝蓋,身體向前彎曲的同時,利用膝蓋伸直的力量,就是緩解腰痛的關鍵對策。」井上留美子提到,身體向前彎曲的動作屬於靜態伸展,效果比較小。想要緩解腰痛,重點在於在不讓腰部感到疼痛的情況下,維持抱膝蓋向前彎曲的姿勢五到十秒,尤其運動結束前做會很有效果。資料來源:https://www.albagolf.com.tw/zh-tw/(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腰痠背痛都是睡姿不良害的! 仰睡、臥睡、趴睡哪一種好?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
2021-01-0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就診數暴降 診所虧損、借貸增
疫情改變國人就醫行為,也讓部分診所賠錢。健保資料顯示,相較前年同期,去年前三季就醫人次減少一九四一萬,預估整年將減少超過二千萬人次。其中西醫基層診所減少一四七九萬人次居冠,降幅達百分之十,且連續三季未見止血,兒科、耳鼻喉科等診所叫苦連天,就醫人數大降三、四成,部分診所賠錢,只好減診、縮編,甚至向銀行貸款。健保統計,西醫基層給付點數較去年減少三十二點二億點,跌幅驚人。分科別來看,去年前三季以小兒科、急診科、復健科就醫人次下降最多,分別較前年同期少百分之二十一點六、百分之十五點二、百分之十二點八。其中小兒科最慘,第一季就醫人次比去年少百分之十三點一,第二、三季較去年慘跌百分之三十一點二、百分之二十點三。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小診所每月房租至少五萬,加上護理人員、藥師、行政人員等人事成本,以及水電、清潔、藥品等固定支出,每月營運成本三十萬起跳,如果每個月病人少於一千人,診所醫師等於沒收益,已有不少診所虧損連連,甚至必須向銀行貸款。考量去年醫療院所收入不理想,健保署修訂醫療產業紓困辦法,正報請行政院核定。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吳科屏表示,通過後,若院所去年一月到八月健保醫療費用低於前年同期的八成者,將獲得補助,確保達到前年同期八成。目前粗估一千七百多家醫療院所可獲得補助,經費約四億元,將由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支應,不會用到健保公務預算或保險經費。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過去一年狀況特殊,民眾畏懼就醫,但醫療體系提供醫療服務並未打折,也沒有出現就醫障礙。不過,民眾也學習到不需要逛醫院,未來或許有助於各級醫院就醫人數正常化,讓醫院不再那麼血汗,提升醫療點值。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於去年初承諾醫療院所補助八成,林應然呼籲,衛福部盡速提供紓困,讓部分院所得以週轉、度過難關。
-
2021-01-03 養生.家庭婚姻
小孩都不說話怎麼辦?5個引導孩子語言的方法
房間播放著輕柔音樂,小喵正在嬰兒床內安穩的睡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彷彿世界都停了下來。再次當嫩嬰爸爸的我,不僅泡奶、換尿布、洗澡樣樣都得再次重新熟悉,包含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雖然小喵現在還不會說話,但我們卻已經可以開始引導孩子講話,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的就是如何引導孩子的語言發展。嬰幼兒語言發展里程碑門診中常會遇到爸媽詢問孩子什麼時候會說話?擔心孩子發展進度落後,其實孩子的語言發展從懷孕時就開始囉!這時候就跟還在媽媽肚中的寶寶說話、聊聊天,自我介紹。而到孩子出生後,語言和聽力發展也不間斷,大約1~4個月左右,寶包聽到聲音就會轉頭偏向音源,有人向他說話,也會ㄧㄧㄚㄚ的發出聲音,直到大約1歲半左右會開始叫爸爸和媽媽,大約2歲半左右會開始語言大爆發,也可以和成人進行簡單的溝通。以下也列出孩子語言發展進程,但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略有不同,爸媽可以透過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學習說話,不必過於緊張和擔憂。引導孩子說話5方法除了觀察孩子的發展進程,爸媽平時也可以透過聊天、說故事書、練習發音遊戲等引導孩子語言發展,以下列出5種方式,爸媽也可以自創溝通模式和孩子聊天喔!1.多和孩子聊天孩子喜歡與人互動,爸媽可以善用生活情境,帶孩子認識不同事物,有利於孩子語言與認知發展。2.多玩發音遊戲當孩子會發出ㄧㄧㄚㄚ的聲音時,爸媽也可以模仿孩子,一起發出聲音,或是帶著孩子練習字詞,例如:爸爸、媽媽、小狗、車子等。3.重複練習關鍵字當遇到重要的事物,例如上廁所、吃飯、肚子餓等,爸媽可以加重語氣,並一字一字慢慢說出,讓孩子理解並產生記憶。4.呼應孩子發出的聲音孩子還在牙牙學語階段,或許聽不懂孩子的說話內容,但可以呼應孩子發出聲音,猜測寶包想要什麼,透過不斷互動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5.提早開始親子共讀親子共讀有許多好處,包括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增加語言詞彙能力,也可以提升溝通技巧,因此爸媽平時可以多帶孩子讀繪本、念故事書,促進語言發展。小叮嚀寶包的語言發展需要大人的刺激,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藉由聊天、玩遊戲、念故事書等都有利於嬰幼兒語言發展,促進說話能力。當爸媽覺得寶包語言發展緩慢時請別猶豫,盡快帶給小兒科或是復健科醫師評估,若需要復健越早開始越好喔!※本文摘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部落格,原文請點此
-
2021-01-03 科別.骨科.復健
天冷易落枕 復健科醫師提醒:一周以上未好轉速就醫
寒流一波波,下周可能又有低溫來襲,天冷除了留意心血管疾病,復健科醫師提醒,溫度一低也是落枕的好發時節,倘若一周以上未見好轉,一定要趕緊就醫。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郭芷霖表示,所謂的落枕,就是「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雖然是急性,卻可能是長期肩頸固定一個姿勢過久而導致,冷天血液循環就差造成肌肉僵硬,晚上一睡熟不易翻身,醒來落枕的機率更比平常大增,通常會出現單邊脖子轉動困難,嚴重一點則會痙攣、痠脹或疼痛。郭芷霖說,落枕不一定是中老年人專利,現代人不當姿勢看3C,頸椎提早退化,已有年輕化的趨勢。預防落枕,在冬天尤其更注意保暖,外出可以戴圍巾、帽子,睡前可洗澡用蓮蓬頭特別淋浴肩頸部位促進血液循環,可熱敷疼痛處,也可使用消炎藥、止痛貼片止痛,睡覺枕頭避免過高或過低,平常就應該要多活動肩頸,避免持久性的不良姿勢。郭芷霖更提醒,一般肌肉發炎最晚十天可緩解,而落枕若一周以上未見好轉,可能合併其他頸椎骨頭問題,一定要就醫透過診斷與X光檢查,了解實際病況給予正確處置。
-
2021-01-01 失智.像極了失智
老化、失智差別在哪裡?
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腦神經退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判斷力、反應下降,甚至影響到生活自理的能力,如果家中長輩開始忘東忘西就得了失智症嗎?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神經退化,除了上述認知功能的障礙以為,可能伴隨著個性情緒改變、幻聽、妄想、干擾行為等症狀,加重了家屬的照顧負擔。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阿茲海默症,其餘還有額顳葉退化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等,其他例如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疾病、帕金森少部分長輩也可能出現失智的症狀。失智症跟一般老化的差別很多長輩會擔心自己開始記憶力退化了,可能會過度擔憂,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或者是家中長輩可能開始出失智症的徵兆,卻以為長輩只是老了錯失早期治療的時間,究竟失智症跟一般老化有甚麼區別呢?一般來說正常老化的長輩記憶力也可能會稍微減退,但不至於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而且經過提醒長輩是可以自己回想起來的,但如果是失智的長輩,即便你已經提醒他,仍舊沒辦法回想起來。舉例來說,正常老化的長輩也是有可能會忘記自己剛剛在廚房燒開水,但是走回廚房看到水壺就可以自己回想起來,但失智的長輩就可能沒有辦法為想起來,反而還會質問:是誰燒開水沒關瓦斯?失智症十大警訊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一般長輩記憶力減退是正常的,但如果已經影響到生活例如忘記如何操作洗衣機,或是家人朋友邀約即便經過提醒,仍舊完全沒辦法回想起來,就應該多留意。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工程師開始忘記如何寫程式,數學老師忘記如何解題,司機忘記如何發動汽車,也許長輩老了久久沒接觸會忘記,但經過回想後是做得到的,但失智的長輩們就無法順利執行過去熟練的技能,需要多加留意。對時間或地點感到混淆一般人可能會忘記今天是幾月幾日,但失智長輩可能會把早上誤以為是下午,人在里民活動中心但以為自己在家哩,找不到回家的路等。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長輩可能會開始對於某些詞彙表達困難,開始只能用形容的方式無法講出特定名詞,例如用來開門的『鑰匙』。物件擺放錯亂且無法回頭尋找失智症早期最先影響到的是短期的記憶力,因此長輩容易忘記剛剛把錢包放在哪裡,而且找到後也想不起來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判斷力變差或減弱長輩可能開始過馬路時不會看紅綠燈,將櫃子裡的醬油當飲料喝等,沒有辦法正確判斷做出是當的行為。從職場工作或是社交生活中退出由於長輩可能發現自己在工作上或是與人互動上挫折連連,就會自己刻意減少工作或封閉自己不出來與人互動避免錯誤持續發生。情緒和個性的改變長輩情緒改變較快,可能會出現易怒,疑心病重、憂鬱、躁動的狀況產生,有時不一定能觀察到明顯的原因。學習新事物有困難家裡買了新家電、使用新的手機,長輩可能無法學習新事物的操作使用方式。失去活動力一般人多少都可能會因為懶而不活動,但失智長輩的狀況可能更為被動,需要多次鼓勵並在旁給予督促與協助才會願意活動。※ 提早發現失智警訊,盡早就醫治療如果家中長輩出現了以上情況,請務必前往醫院的精神科或神經內科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
-
2020-12-30 科別.婦科
骨盆底復健 婦人漏尿大改善
高雄52歲經營機車行李姓婦人是3個小孩的媽,生產加上經常提重物,頻尿嚴重,與客人聊天、大笑時,膀胱肌肉不受控地漏出尿液。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醫師謝明芳診斷是更年期婦女尿失禁,患者接受為期1個月骨盆底復健運動,透過生理回饋及電刺激療法輔助,症狀大幅改善。「婦女尿失禁不會致命,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謝明芳指出,生理方面如濕疹、褥瘡、尿路感染,會影響個人作息,社交及性生活也可能受到限制。女性因懷孕生產,骨盆腔受到子宮壓迫,產後容易有尿失禁問題。老化、缺乏雌激素、肥胖或曾做過骨盆手術,都是尿失禁危險因子。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54歲以上女性尿失禁盛行率達23.4%,每4名婦女就有1人有尿失禁困擾,年過65歲,尿失禁情況更普遍,盛行率達29.98%,但多數婦女選擇隱忍。謝明芳說,醫師根據尿失禁患者嚴重程度,給予不同治療方式,大致上可分為手術治療與行為治療。骨盆底復健運動為更年期婦女尿失禁的第一線治療,電刺激是在執行骨盆底復健時,利用電流刺激神經纖維和肌肉纖維,產生被動收縮反應,患者也可自費購買探頭,返家自主訓練也能復健。高聯醫泌尿科醫師蕭夙娟建議,婦女可寫「小便日記」,記錄排尿時間、排尿量、喝水時間、喝水量,評估是否有急尿感、漏尿及睡眠情形,或到醫院進行尿流速測量及尿路動力學檢查,評估解尿時膀胱及尿道功能,找出排尿問題及下尿路障礙可能成因。
-
2020-12-30 醫聲.癌症防治
頭頸癌/頭頸癌患者重返社會 盼政府拉一把
「喉癌、下咽癌患者存活率很高,我們不應該成為社會的累贅,希望政府可以多幫忙我們。」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副祕書長張其忠廿三年前罹患下咽癌,術後成了「無喉人」,在親友支持下,學習食道語重回職場,幫自己及病友一把。張其忠當年是貿易公司能言善道的業務經理,正值中壯年又兼負家中經濟,一場手術後讓他從天堂掉到地獄,把自己關在房裡兩個月,「我變成不會講話的人,直到有一天好友硬拉我出來,告訴我『你慢慢學、你慢慢說,我們會靜靜聽你說…』。」因為親友的鼓勵,張其忠下定決心學習食道語,花了一兩年重新學會說話,雖然當不了業務經理,他改當電腦維修人員、管理員,找回自信後,也開始認為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四年前他退休後投入協會當志工,十二月初,他跟著理事長、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朱本元及協會人員,專程南下高雄榮總成立高雄專班,希望讓南部患者有機會學習食道語的機會。高雄榮總院長林曜祥同時也是頭頸癌專家,他說,「頭頸癌有十多種癌症,其中以喉癌及下咽癌預後最好,在日本有一半的患者學會食道語,成立專班的目的就是鼓勵患者進行語言復健,甚至在術前先進行輔導,減少恐懼有利早日回到職場。」林曜祥說,頭頸癌治療傳統上能手術的患者,加上電療及化療者約百分之四十五,五年存活率平均在六成上下,至於復發或轉移性的患者治療效果更差,雖然十多年前有標靶藥物治療,多了兩三個月的存活期,直到免疫藥物出現才有一點希望,但健保給付相對嚴格,等於病情控制不住才有機會用到,還是希望能早點使用效果會更好。在南部頭頸癌患者特別多,這群中壯年患者有時因經濟問題或信偏方而成為失聯病人,讓病情從早期變晚期,林曜祥呼籲患者要積極治療復健,也希望政府能多幫忙,因為他們都還有廿、卅年餘命可以繼續工作。
-
2020-12-30 科別.心臟血管
中風者容易肩膀疼痛?做對復健治療能緩解!
相信身邊家人朋友中有中風病患或曾照顧過中風病人者,常常聽到病人抱怨肩膀疼痛,往往使用了各種治療或吃藥但改善程度仍有限。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風後患者的肩部疼痛。肩部疼痛為中風後常見併發症據統計發生率約七至八成,但疼痛程度差異很大,也容易發展變成慢性的疼痛。疼痛與患者感覺及運動障礙程度、中風復原階段、動作控制及關節囊增生等等因素都有關係,原因包括複雜區域疼動症候群第一型(Complex Reginal Pain Syndrome Type I)、肩膀半脫位(subluxation)、沾黏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肩部夾擠症候群(impingement syndrome)、二頭肌腱炎、甚至神經病變等,下面我們會針對常見原因一一介紹。複雜區域疼痛症候群第一型複雜區域疼痛症候群是神經性的疼痛疾病,目前發病機轉、病程仍不明,通常發生在物理性傷害,尤其是在肢體的受傷之後,特色是持續性的肢體疼痛,疼痛範圍與程度跟已知的刺激或傷害不成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只要小小的刺激有時甚至不確定是否受刺激時就極度疼痛。除慢性疼痛外,臨床上還可見異痛(allodynia)、痛覺過敏(hyperalgesia)、感覺運動及交感神經症狀如灼熱、患側肢體較為溫熱或出汗濕冷,還有失養(dystrophy)症狀如皮膚肌肉萎縮、水腫、指甲變脆弱,關節活動度減少甚至骨質流失。複雜區域疼痛症候群可分為第一及第二兩型,差別是第一型患者沒有主要神經損傷而第二型患者可以看到神經的受損。中風患者多是複雜區域疼痛症候群第一型,此病也稱為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或肩手症候群(shoulder-hand syndrome),據統計有一至兩成中風患者受此疾病影響。◎診斷方面目前仍是以臨床診斷為主,尚未有黃金診斷標準,臨床上常用包括布達佩斯準則(Budapest Criteria)、國際疼痛研討學會診斷標準(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 Diagnostic Criteria)等。其他輔助診斷檢查工具包括在X光可能看到骨質流失periarticular osteopenia),然而因為中風後偏癱肢體本身就會有骨質流失現象所以實用性仍不高,另外較常做的檢查還有三相骨掃描(triple phase bone scan),可以於第三期(延遲期)在關節旁看到大量Tc99m雙磷酸攝取增加,這是目前最敏感的檢查。◎治療部分目前多採用保守治療,包括物理、職能治療、藥物治療及注射等等。物理職能治療內容包含關節活動度運動、儀器治療如電療、水療、超音波治療,減敏手法如輕拍或按壓患部等,還有水腫的治療如壓迫、抬高或按摩患部,及精細動作訓練。藥物治療方面,可嘗試使用抗發炎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口服類固醇,或是止痛藥如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另外因疾病為神經影響,也可以考慮使用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抗癲癇藥物如鎮頑癲gabapentin、癲通carbamazepine,此外針對血管收縮(vasomotor)症狀也可開立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α-blockers)、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鈣離子拮抗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s),而對於骨質流失可給予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s)或降鈣素(calcitonin),最後還有一些局部使用藥物如辣椒素(capsaicin)等。注射治療方面可以給予關節內類固醇注射、局部注射止痛藥或類固醇、或星狀神經節阻斷(sympathetic stellate ganglion block)。若保守治療都失敗才考慮最後一線手術治療。複雜區域疼痛症候群第一型是造成中風患者肩膀疼動常見的原因,治療的關鍵還是在於早期診斷並及早介入,除了關節活動度運動外,適時適當給予藥物治療,都可以改善患者預後,並增加復健的參與度。肩膀半脫位雖然目前研究缺乏證據證實半脫位本身會引起疼痛,但中風病患肩膀疼痛者常伴隨半脫位的狀況,目前確切病因仍在研究,多半認為與中風後肩關節力學的整體性被破壞有關,包括旋轉肌袖及三角肌在肩部運動時收縮型態、肩胛骨在肋廓上支撐改變等。臨床上可在肩峰及肱骨頭間摸到明顯間隙。治療上首先在中風初期就要儘早刺激肩部肌肉活化(如棘上肌、中後三角肌等),或使用手臂支架(arm trough)支撐肩關節組織,臨床上多半會建議患者使用肩帶,雖然目前臨床證據尚未證實對疼痛有效,但使用肩帶支持無力的患部上肢還有在移動時保護肢體的作用,可以與臨床醫師討論使用,另外還可使用功能性電刺激來增進肩部肌群收縮。肩夾擠症候群與沾黏性關節囊炎肩夾擠症候群是一般最常見肩部疼痛原因之一,在中風患者也不例外,病因是肩峰下空間變小,導致肩膀在活度時肩峰摩擦到旋轉肌袖(最常見是棘上肌)、肩峰下滑囊、甚至二頭肌腱等構造造成慢性發炎、腫脹甚至破損斷裂。沾黏性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冰凍肩,是因為肩關節囊發炎造成滑液膜(synovium)增生使得關節囊沾黏影響關節活動度,一般分三或四個階段,在第一期疼痛期(painful stage)患者會感受到漸進的關節疼痛合併活動度減少,而進入第二期沾黏期(adhesive stage),疼痛感會開始下降,但伴隨而來的是關節活動度明顯降低,到了第三期緩解期(resolution stage),關節活動度開始緩慢增加,若不處理病程可長達兩年。不論是肩夾擠症候群或沾黏性關節囊炎,治療時皆可採用復健治療如物理治療儀器電療、熱療等,配合適當擺位、牽拉、伸展、主動被動關節活動度運動,加上肌力訓練及動作模式調整,還可加上消炎止痛藥物服用。若疼痛或發炎嚴重影響復健參與或生活品質者,復健科還提供類固醇、麻藥、生理食鹽水關節擴張注射等治療方式。中風患者肩部疼痛的原因很多,若不能及時建立診斷及時介入處理,除了影響患者及照護者生活品質外,更可能耽誤復健參與,錯失復原的黃金期,因此,希望在看完以上介紹後,若日後遇到類似問題,可以早期、積極與醫師溝通討論,儘早治療,讓患者能早日回到正常、無痛的生活。
-
2020-12-29 新聞.長期照護
中風該怎麼復健?5招手臂動作訓練 在家就可以自我復健
文/楊昀霖職能治療師中風後最常見的就是動作障礙,需要大量的復健訓練,很多中風患者雖然可以將手臂抬起來但卻無法自由控制,今天這篇就是要來介紹幾個可以在家自主訓練的復健動作。中風後手臂動作障礙腦中風後最常見的後遺症就是手腳無力無法做出動作,很多人心急常用甩的方式、或是一直好手帶壞手的方式希望趕快讓手腳動起來,但這終究只是看起來手臂有在動而已,究竟該怎麼訓練才可以讓復健的效果最大化呢?好手帶壞手對嗎?中風偏癱可以做甩手功嗎?中風是在訓練大腦不是手中風復健重點在於重新訓練大腦控制肢體動作,而不是只要讓手腳又在動就可以了,而是要透過有效的訓練誘發大腦神經的可塑性,詳細的內容,可以去參考過去的文章,本篇將著重介紹可以在家自己訓練的手臂動作,這些動作需要能夠可以好好坐在椅子上保持平衡,手臂要有一定的自主動作,如果覺得下面的動作太難的話,可以先參考下面幾篇文章。坐姿平衡訓練被動關節運動偏癱手臂的安全居家運動中風偏癱手臂復健訓練 – 桌上伸臂之前也有介紹過桌面上伸臂的運動,這個動作主要是在訓練手臂向前伸與往後縮,可以在桌面上貼一條的有色膠帶,重點在於讓手掌保持直線前進與後退,提醒自己不要偏離直線,並同時請保持速度一致避免忽快忽慢,如下影片示範:如果家裡有買治療室中常見的滑車,也可以穿戴滑車練習,如果沒有也沒有關係,就拿抹布吧!一開始可以先練習患側手前方的直線,如果控制的不錯在往健側擦,就讓真的把桌子給擦乾淨吧!中風偏癱手臂復健訓練 – 桌上伸臂 進階版除了直線也可以設計其他軌跡,例如說畫圓圈、或是三角形、方形等,把自己訓練成可以調正各種動作軌跡吧!中風偏癱手臂復健訓練 – 觸及目標這個動作主要是訓練手臂可以往特定目標伸,就像平常我們要拿東西也是要先把手臂伸過去麻,那這個目標可以自由設定,像這次示範的就是桌面上高約10公分且離身體不遠的錐形杯,且這次示範只要碰到杯子將其打落而已,難度設定上是比較簡單的,想調整難度可以調整高度或是杯子離身體的距離。中風偏癱手臂復健訓練 – 撥衛生紙這個動作主要是訓練手臂可以往特定目標伸,但這次不一樣的是,伸出去後必須要把衛生紙給撥回來,這就需要更多的訓練與控制囉,這個動作可以分成兩種難度,第一種可以手臂先放在桌面上,就會比較好控制,如下影片示範:那比較難一點就請把手臂抬起來,就像我們平常在空中一樣伸到定點再將手放下:中風偏癱手臂復健訓練 – 推動物品這個動作一樣也是伸手的動作訓練,跟上面的動作相比,這次動作全程都需要將利用手臂將物品推動,這就更挑戰手臂的動作控制。如果中風的患側手有張力不好控制該怎麼辦呢?中風患者大多人都有不正常的肌肉張力,患側手臂會不由自主的彎起來,影響復健訓練的進行,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的話,運動前可以適度拉筋,如果張力很強也可以考慮和醫師討論適不適合打肉毒桿菌。
-
2020-12-29 科別.腦部.神經
手麻、腳麻…是身體哪裡有問題?先找出病因!這種情況恐無法完全回復
「挖卡哪麻,挖係安娜造(腳麻要怎麼跑)?」在火災現場中,老人居然不逃生,記者問他為什麼不跑走?老人回答,腳麻要人怎麼有辦法走?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視廣告。另外一個讓人難忘的廣告則是孫女不小心騎車壓到奶奶的腳,奶奶因為腳麻沒有知覺,所以睡著了沒醒來,害孫女以為奶奶在睡夢中去世了......腳麻,真的這麼嚴重嗎?如果有腳麻、手麻等症狀,還有辦法救嗎? ▍ 手麻、腳麻原因大不相同 了解病因徹底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許立奇表示,手麻腳麻症狀可不可能改善,重點是要先了解是什麼原因引起。像電視廣告中腳麻到無法行走,或是腳被壓到卻沒有疼痛感覺,最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血糖過高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很多,有些只有腳趾頭麻,有些則是又麻又刺痛,有些則會比較嚴重到,可能會半邊的腳都是無力的狀態。 如果只有一隻腳麻痛,也要考慮可能是骨刺壓迫。倘若是手麻的問題,除了周邊神經病變以外,也可能要考慮腕隊道症候群,許多人因為經常俯案寫字,或是常用電腦,或是從手工業等等。長期使用手腕重覆做某些動作,容易引起腕隧道管狹窄而造成神經壓迫,以致於有無力、麻木等症狀,所以當只有手麻時,不一定都是和中風有關,也要考慮腕隧道症候群。如果是骨刺或腕隧道候群產生的壓迫,可以諮詢醫師,是否要經由復健治療或是手術治療,將壓迫的原因治療好,神經壓迫的症狀將可以獲得改善。許立奇說,如果是糖尿病導致的周邊神經血管病變,而且又拖了一段時間才想要治療,要完全好的機會不大。但是如果糖尿病患已經發生周邊神經病變又不好好控制,症狀會更嚴重。許立奇提醒,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可能會出現四肢、手指尖、腳板麻木等症狀,如果血糖不好好控制,血管阻塞及周邊神經病變會愈來愈惡化。但若可以及時控制血糖,至少可以保持神經病變不惡化,他也建議可以服用維他命B群修復神經,以及治療神經痛的藥物解決不適感,但是改善狀況不大。 ▍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把神經「救回來」振興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尹居浩則表示,周邊神經病變有很多種原因,例如代謝性的疾病,像是糖尿病、腎功能問題、甲狀腺機能亢進、自體免疫疾病等等,或是神經根發炎;有些則是藥物毒性,例如化學治療藥物對神經的破壞,有些藥物的神經毒性是無法回復的,但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管缺血導致的神經病變,若在神經缺氧壞死前及時給予血流,利用神經代償的作用,有機會把神經救回來。針對糖尿病足的局部缺血,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或是抗凝血藥物。如果局部血管狹窄程度超過60%到70%,可以考慮在發生狹窄的血管裝入血管支架,把血管撐大再注入血流,或是進行足部動脈繞道手術。足部動脈繞道手術是取一段好的血管移植過來取代足部已經發生狹窄阻塞的血管,也能讓缺血的足部恢復血流供應,不過這也必須在神經尚未缺血壞死前進行,否則就算局部缺血症狀解除,神經壞死太嚴重,也無法完全回復。(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
2020-12-29 科別.皮膚
打翻熱湯、排氣管燙傷,怎麼辦? 快沖冷水!醫師揭「除疤關鍵時間」
煮飯、吃火鍋時,不小心燒燙傷怎麼辦?要用阿嬤的偏方,趕快在傷口上塗醬油、漿糊、蛋白?或用網路鄉民傳說中的黑人牙膏、白藥膏、小護士、神奇紫草膏、凡士林等塗抹傷口?還是聽媽媽的話,泡鹽水、冰敷?你也落入選擇困難了嗎? 溫度60~70℃ 就可能產生燒傷或燙傷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由於皮膚組織包含表皮細胞等,多為膠原蛋白成分,也就是由蛋白質所組成,而蛋白質約在60~70℃左右,就開始產生變性,更不用說遇到100℃以上的高溫,都會產生燒傷或燙傷的危險。 廚房最容易燙傷 排氣管燙傷比例高居家當中最常會遇到高溫的地方,應該就是水、火、油最多的廚房。鄭惠文指出,常遇到許多人因燒煮開水時不慎打翻,造成燙傷;或不小心抽到熱水瓶的電線,以致被熱水燙傷;還有些人在悶煮食物時,本只是想看看食物悶煮的狀況,結果一打開鍋蓋,就被直撲而來的蒸氣燙傷。還有很多家庭燙傷的例子,是發生在是炒菜的時候,往往因鍋子溫度太高,油一下子倒下去,被油鍋所濺起的熱油燙到;或在煮菜時,油水不慎相遇,所造成的燙傷;另外,冬天洗熱水澡時會先放熱水,再放冷水,結果還沒來得及把冷水放入時,就被熱水燙傷。鄭惠文說,還常有人是被汽機車的排氣管燙傷。汽機車在剛熄火時,排氣管的溫度相當高,有時路過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燙傷,這個比例很高,情況嚴重者可能直接掛急診。 燒燙傷可分為3級 第3級需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在遇熱的當下可能先出現紅腫,經過幾個小時後就開始起水泡,這種情況就算是二度燙傷。然而,無論是水、火、油,哪一種原因所造成的燒燙傷,依皮膚受傷的程度,大致可以分為3個等級:第1級:通常傷及表皮層,真皮及皮下組織會發生反應性充血,會有輕度的水腫及疼痛感。皮膚雖會出現潮紅,但還不至於有水泡,數日後便會自然脫皮而痊癒;此類型的灼傷,也常見於日光浴的曬傷。 第2級:若傷及真皮層,傷口會有起水泡的現象,是二度燒燙傷最易辨識的特徵,乃局部傷口所產生的水泡,且疼痛情況會比一度燒燙傷更為嚴重,此級的燒燙傷又可再細分為淺的二度燒燙傷(Superfiical Dermal Injury),其傷口表面呈均勻的粉紅至紅色,一般在2週內自行 癒合,之後也較無明顯疤痕。而深的二度燒燙傷(Deep Dermal Injury)傷口則呈現表面不均勻之顏色分布,可能是粉紅至紅色的傷口,同時還呈現有不均勻的白色或褐色斑塊,此種類型傷口癒合的時間,多半要超過2週以上,有時甚至還會長達1個月之久,並會留下明顯的疤痕。第3級:若燒燙傷範圍達表皮層及全部真皮層都壞死的程度,就是所謂的「全層燒燙傷」,亦即第三級的燒燙傷。無論是高能量的瞬間燒傷,或低能量但時間拉長的燙傷,都可能造成組織壞死,達到三級的燙傷。此階段傷口表面呈現白色斑塊,甚至會變成焦痂。此種傷口無法自行癒合,必須進行清創手術(Debridement);若燒燙傷面積太大,組織無法 再長出來,就必須移植其他部位的組織過來,進行植皮或皮瓣重建手術。 「沖、脫、泡、蓋、 送」 急救處理5原則不論是水、火、油所引起的燒燙傷,緊急救護的處理方式均以「沖、脫、泡、蓋、 送」5大步驟為基準原則: Step1 沖:燙傷的第一時間,在受傷部位先以大量清水沖洗,必須立即「沖」洗 冷水,至少30分鐘。Step2 脫:接著就是要把傷部位的衣物 「脫」掉。必須小心剪開泡在冷水中的衣 物,同時去除黏覆於傷口的雜物。Step3 泡:第三個步驟可用臉盆、浴盆 或浴缸盛放冷水,再將受傷部位浸「泡」 於水中,時間至少要持續30分鐘。Step4 蓋:之後,以乾淨的毛巾覆「蓋」 受傷部位,避免傷口接觸到雜質,排除其他感染的因素。 Step5 送: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立即 「送」到的醫院治療,如能送往有燒燙傷中心的醫療院所接受治療,對於燒燙傷的處理當然是更好。 疤痕已盡量改善為原則 把握傷口恢復黃金期鄭惠文強調,處理疤痕的正確態度,是要從傷口形成時,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方式,以降低疤痕出現的機會。因此在傷口開始形成時,就要配合醫師及復健師的指示積極復健,才能不讓原本的功能受限太多,同時要把握0~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值得一提的是,任何疤痕的處理都是以盡量改善為原則,由於每個患者的復健狀況不同,恢復的情況就會有很大的差別。而復健工作並不是在手術過後才進行,而是在傷口恢復的慢性期,由於恢復時的0~6個月傷口尚處於不穩定期,因此盡量不要讓傷口功能受限,一定要多伸展、多活動。 延伸閱讀: 疤痕突起小心就是蟹足腫!怎麼治療?如何消除疤痕? 皮膚科醫師完整解說 吃鍋燙傷快冰敷? 錯了!護理師教你正確處置SOP
-
2020-12-28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中風失能 半年內最佳復健期
中風失能後該如何復健?衛福部台北醫院復健科主任吳政哲表示,中風後3至6個月內是最佳的復原期間,出院回家後可以以日常生活動作進行復健,因突然失能是很大的打擊,病患及家人可參加病友會活動,彼此打氣保持樂觀態度。吳政哲表示,中風的族群以高年齡長輩、三高及血管狀況不佳的人為主.但近幾年患者年齡逐漸下修,40、50歲的中年人都有可能中風,曾經治療過的最小個案才8歲,中風後的3至6個月內是最佳復原期間,病人要趁這段時間在家人陪同下,努力配合復健治療。住院期間會由醫院專業的復健科、治療科醫師診治,但還不會百分百復原。吳政哲指出,出院後可視病人狀況,由家人協助進行簡單的復健訓練,內容主要以日常的生活動作為主,例如針對下肢進行踏步、抬腿動作,或用塑膠杯、寶特瓶等不容易受傷材質,訓練手拿、握動作,坐姿體前彎也有幫助,除了較安全,這些日常動作也可讓病人把失去的身體功能找回來。吳政哲表示,從原本好手好腳變成失能,對病人是一大打擊,要有堅強毅力與耐心,加上家人朋友給予鼓勵,才能在復健這條路上慢慢恢復。身為照顧者的家屬身心也會很煎熬,可撥打1966專線諮詢,包含到宅照顧訓練、喘息服務等。
-
2020-12-27 科別.心臟血管
洗腎嬤四肢冰冷不舒服 就醫發現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新竹一名70歲蔡姓婦人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定期在診所洗腎治療,因四肢冰冷、心臟不舒服由診所醫師轉診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進行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與腳部血管都有嚴重阻塞。另名66歲詹姓婦人也有類似情況,近期走路不舒服,起初不以為意,直到胸痛呼吸困難,經診所做血管超音波與觸診檢查,發現腳摸起來有些冰冷,懷疑下肢周邊動脈有阻塞,立即轉診至台大新竹分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潘恆宇指出,周邊血管阻塞是種漸進式慢性疾病,初期幾乎毫無症狀,後來因足趾傷口久難癒合與四肢末梢疼痛,在許多基層診所反覆求診,最後進展到足趾變黑壞死,才被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洗腎與糖尿病患是高危險群,另外,患有三高、抽菸、肥胖、家族史的中老年人也需特別注意。即便是術後腳部疼痛狀況改善,也要按時服藥與定期追蹤、控制三高、適度的行走復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平日更須留意足底及腳指頭皮膚的狀況,若四肢末端變黑要盡速就醫治療。潘恆宇指出,民眾有腳部傷口難癒合不用馬上衝向大醫院,可先至鄰近心臟科診所經診斷,一旦發現疑似血管阻塞,就可透過「轉診」由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及轉診窗口專人聯繫預約與享有轉診保留號,轉診時,診所檢附腳部ABI值或血管超音波檢查結果,且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調閱資料,了解民眾最近的就醫用藥資料與檢查檢驗結果資料,節省等待醫院作業流程與金錢花費,也降低重複檢查的潛在健康風險。
-
2020-12-27 養生.家庭婚姻
滑步車競賽有助抗壓性?醫:訓練要適度
滑步車競賽讓二到六歲孩子置身在競技項目中,會不會影響幼童發展,甚至受傷?新北市土城醫院復健科醫師許韶芝表示,有些選手可能在競賽時自行調整座椅高度,騎乘姿勢不正確,造成孩童摔倒,嚴重時恐造成孩童生長板受傷,影響未來身高。許韶芝說,幼童生長發育未成熟,若給二歲至六歲孩童強度過高的訓練,有可能造成傷害,建議孩童應做多方向、多關節運動,避免長時間、高重複性單一運動。許韶芝提醒家長應隨時觀察小朋友的身心狀況,千萬別為了比賽,讓孩子接受超出身體負荷的訓練及比賽。滑步車教練王柏淘表示,一般滑步車戰隊的孩童每周都會參與訓練一次,時間約二個小時,除能訓練孩童平衡感,還能增加肺活量以及反應能力、觀察力。除身體外,孩子心態也會有所成長,能在比賽、訓練過程中增加抗壓性,對未來的成長大有助益。怎麼挑選適合自己小朋友的滑步車?業者黃毅民表示,一般滑步車價錢在一千多元至八千多元,競速型甚至到兩萬元,建議家長要選用金屬車身、使用打氣胎的滑步車,車子穩定度較高,對孩子安全較有保障。
-
2020-12-26 醫療.自體免疫
晨起僵硬無法握拳! 婦連跑4科才知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
早上起床身體僵硬無法握拳,莫名關節痠痛?別以為只是身體老化。63的歲吳女士無預警多處關節疼痛腫脹,三個月內連跑四科,最後才在風濕免疫科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RA)」。醫師呼籲,時值濕冷冬天,正是不少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好發時機,當心延誤治療或未定時服藥,都會導致病情惡化。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系統紊亂,關節滑膜發炎增生破壞關節結構,大多好發於40歲以上民眾,女性較男性還高出3倍。吳女士先後求診骨科、復健科、家醫科都未獲改善、跑去內科抽血,意外發現血液中類風濕性因子呈現陽性,轉往免疫風濕科才確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台灣目前約有6萬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北榮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提醒,早期患者常有晨間僵硬、無法握拳,或是沒有原因的關節痠痛,都要提高警覺。以往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為不可逆的疾病,大多病人關節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復原,但曹彥博表示,現在除了傳統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一個月施打一次、可阻斷第六介白素(IL-6)作用的生物製劑,也是目前病人普遍滿意度較高的治療方式,根據臨床觀察,早期開始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人,關節上的孔洞有明顯改善,對於抗拒每天吞藥的病人來說,也可以提升用藥順從度。國泰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全以祖則表示,類風濕關節炎與退化性關節炎不同,前者是免疫性疾病,藥物是很重要的處置;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消炎藥只是症狀控制,並非改善症狀。
-
2020-12-26 新聞.科普好健康
食道遲緩不能症、胃輕癱瘓者就不可享美食嗎? 醫:這樣做3個月後能治療改善
「食道遲緩不能症」及「胃輕癱」是相當擾人的腸胃道疾病。罹患食道遲緩不能症者,會有吞嚥困難、胸痛、嘔吐等症狀;胃輕癱患者,則會有乾嘔、上腹脹痛、胃酸食物逆流及嘔吐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營養不良的併發症。術後3個月 重享美食生活一名35歲女性,長年吞嚥困難,經食道高解析壓力計檢查,確診為食道遲緩不能症後,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癒,在術後第二天即開始由口進食且吞嚥困難明顯改善,體重於術後3個月增加10%,又恢復享受健康美食的生活。另一位30歲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女病患,長期接受胰島素治療,飽受乾嘔、上腹痛及飯後腹脹嘔吐困擾,經胃排空核醫攝影後確診胃輕癱,患者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療,在術後第二天也開始由口進食,且上腹脹痛及嘔吐情形明顯改善,配合血糖與飲食習慣控制後,體重於術後3個月增加5%,恢復健康生活。亞東治療 臨床改善率7成一般健康的人進食後,會藉由內臟神經系統發號施令,來調節食道與胃部的肌肉,再經由規律的肌肉收縮,會將食物推入小腸消化並吸收。然而,當食道或是胃的收縮功能因為疾病而發生障礙時,就會導致食物排空功能異常。近年來隨著內視鏡技術的發展與進步,2018年亞東醫院首創利用經口內視鏡幽門肌肉切開術治療難治性胃輕癱的成功案例後,目前在食道遲緩不能症及胃輕癱的內視鏡治療達到技術成功率90%、臨床改善率70%,無併發症及死亡案例。臨床上診斷腸胃道蠕動異常疾病,會利用胃鏡先排除器質性阻塞的可能,再輔以胃部核醫攝影及高解析壓力計來診斷。治療方式會先建議以低纖低脂飲食及少量多餐的方式,並給予促腸胃蠕動藥物進行,不過以往經驗指出反應皆不如預期。健保不給付 材料等需自費在過去,患者常需要接受侵入性外科手術治療,使得手術恢復時間較久,預後也較差。新興的口內視鏡技術可以取代外科手術的括約肌切開術,治療食道遲緩不能症及胃輕癱,文獻報告成功率達70%以上,而可能的併發症包括出血、穿孔與感染,發生率通常低於10%。不過,此項為新穎的微創內視鏡技術,健保沒有給付,關於材料及技術與麻醉費用病患需要自費負擔。
-
2020-12-25 養生.運動天地
他們不是姊弟,是母子!醫師媽戀上重訓,養肌肉還變年輕
披著一頭長髮,白皙無瑕的皮膚,穿著白色上衣及緊身運動褲,這位在運動教室的美魔女,輕鬆單手拿起好幾公斤重的壺鈴。如果不說,看不出這位美魔女已是60出頭歲,站在她身旁的是知名復健科醫師陳相宏,兩人乍看像姊弟,其實是母子!陳相宏醫師的媽媽─艾華,已經退休了10多年,以前跟大部分女性一樣,寧願花時間逛街買東西,也不願意抽空去運動,即便小兒子是健身教練,說服她加入健身房,但每每去健身房報到都在「混時間」,根本沒認真運動。 突然腳沒力讓她驚覺要改變 艾華的先生、兩個兒子都愛運動和健身,只有她不為所動。直到有一天,她小跑步追公車,突然覺得腳沒力氣,還有一次過馬路快變紅燈,沒跑幾步路,竟然跌倒跪在馬路中間…,才讓她有了警覺。 她坦言,以前的觀念是只要吃得下、睡得著就不必去運動,常常癱在沙發上。雖然加入了健身房,但她覺得跑跑步機很無聊、單調,還不如去公園散步或逛街走路當運動,「心情也比較愉悅。」 不過,隨著年齡漸增,體力、肌耐力與反應力都不如從前,爬個小山就會有喘的感覺,無力扭開礦泉水瓶,甚至調整腳踏車坐墊也使不上力,才知道不動不行了。 好在,陳媽媽有兩個喜歡運動又有相關專業的兒子,在他們的鼓勵下,讓她從三、四年前開始「認真運動」。 兒子設計熟齡專用訓練處方 首先,大兒子陳相宏跟她強調訓練肌耐力的重要性,小兒子Daniel是美國運動協會培訓的運動教官,幫媽媽設計一套適合熟齡族群的運動訓練處方,例如訓練上下肢、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平衡、預防跌倒等動作。 今年,因為陳相宏成立復健專科診所,診所附設健身教室,讓她更養成了一周2至3天到健身教室做重訓的習慣。 陳媽媽說,自己真的感受到身體的轉變。首先是,情緒及睡眠獲得改善,只要有運動,當天晚上10點就入睡,睡前不會胡思亂想;眼睛乾澀的問題不藥而癒,體力也變好,白天都不必睡午覺,「帶小孫女去公園玩捉迷藏也比較有體力了。」 她不諱言地說,女人都很重視臉部保養,卻忽略身體的保健,有些跟她同齡者,臉部雖然保養得很漂亮、看似凍齡,但身體其他部位卻出現老態,「年紀還是會露餡。」最重要的是,健檢數據都變正常了! 陳媽媽坦言,從不愛運動到把運動當作生活的一部分,過程中也曾因太累而想放棄,但在兒子的鼓勵下,又恢復重量訓練,否則很快「打回原形」。她慶幸這幾年堅持下來,身心都愉快,有好體力後,上山下海都沒問題,日子也過得更充實。 全家都愛運動更添共通話題 「我跟大小兒子出門,大家以為我們是姐弟,這就是運動帶來的效果!」陳媽媽笑開懷地補充,除了有好體力外,變年輕也是促使她更努力運動的動力之一。 陳相宏看著媽媽因熱愛運動而變得年輕有活力,也覺得很開心,再加上媽媽每周到診所附設的運動教室運動兼探班,讓彼此有更多共通話題,比以往熱鬧許多。 他說,30到60歲的成年人,肌肉量每10年下降6%,但60歲過後每年平均快速下降2%,「60歲就是一個關卡。」而且女性過了更年期後,因為缺乏女性素的保護,骨質流失更快,尤其50、60歲後,體力也會明顯變差。 不少長輩都認為自己有運動,像是到公園散步或爬爬山,但這些都是針對心肺的有氧訓練,如果要預防肌少症或骨質疏鬆,就需要再加強重量訓練。 ▲媽媽以自身為例鼓勵大家運動,可以從選擇自己喜歡的種類,像她喜歡騎腳踏車,不必呼朋引伴也可以自己騎。(圖/陳相宏提供) 年紀越長飲食不能過度清淡 還有,過往觀念年紀越長,要吃得養生清淡,但是如果過度運動卻忽略飲食,免疫力反而會下降,因此,要存肌肉本,飲食也很重要,腎功能正常的,可以多補充蛋白質,像是白肉或魚肉,牛奶、豆漿等,或適時飲用乳清蛋白。 「以前說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肌肉防老』!」陳媽媽以自身為例鼓勵大家運動,可以從選擇自己喜歡的種類,開始養成運動習慣,像她喜歡騎腳踏車,不必呼朋引伴也可以自己騎。 的確,運動帶來的好處多多,從陳媽媽開朗的個性且健美的身形,足以印證!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沒有任何慢性病!73歲老拳師無預警暈倒 竟是急性肺動脈栓塞惹禍.頭痛、肩膀僵硬,刮痧就舒緩?中醫劃6個重點,健康刮痧免擔心.很多人會刷牙,但都做錯了?牙醫師教你最新的改良式貝氏刷牙法,牙齒清潔事半功倍
-
2020-12-24 新聞.健康知識+
不宜過熱、不泡太久…冬季泡湯養生 注意10大禁忌
●溫泉對人體有熱療、水療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關節炎及肌肉痠痛●泡溫泉溫度在38至41℃間,但不要泡超過30分鐘,要適當補充水分●高血壓患者不泡過熱的溫泉,空腹與剛吃飽不宜泡湯冬天是泡湯好季節,許多人將泡湯當成「冬季養生」的首選。泡湯不僅是舒服的享受,能讓人心情放鬆、紓壓解鬰,還有不少促進健康的好處。泡湯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溫泉密度高,包括硫磺泉、碳酸泉、鹽泉、碳酸氫鈉泉等泉質。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永錚表示,泡溫泉主要是一種熱療,加上有水壓力及浮力等水療作用,還有溫泉中的化學成分,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肌肉與增加關節活動度、減輕疼痛、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及軟化角質等效果。台灣溫泉分四大類,其中「硫磺泉」可軟化皮膚角質、止癢、解毒及排毒,是對慢性皮膚病的有效療湯,但刺激性強,膚質敏感者要注意;而「碳酸氫鈉泉」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因對皮膚的保養效果好,所以俗稱「美人湯」。對溫度敏感宜從低溫泡泡湯,可以緩解關節炎、肌肉痠痛、肌腱炎、神經痛、皮膚病等問題。黃永錚指出,溫泉的熱水溫度能使緊繃的肌肉鬆弛,促進血液循環,心情得以放鬆、紓壓,有關節痛的人泡湯後,疼痛較為舒緩改善,對於神經痛、周邊循環較差者有幫助,有香港腳、濕疹等皮膚病也獲得改善,因此,泡湯有益身心健康。泡溫泉要得法,不能常常泡、天天泡,最好每隔2至3天泡一次即可。黃永錚建議,可先從熱水池開始泡,務必要熱水池結束,如此可刺激皮膚、使血液循環增加,泡起湯來很舒服,但如果是對溫度敏感的人,則宜從低溫溫泉泡起。泡湯太熱受不了時,就應起來不要再泡了。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脫水究竟泡湯泡多久,才有益健康呢?黃永錚建議,泡溫泉溫度宜在38至41℃之間,能讓副交感神經放鬆,改善失眠狀況,並可加速新陳代謝,有效消耗能量,但泡溫泉最好不要泡超過30分鐘,也要適當補充水分,避免產生脫水的情形。泡溫泉好處多多,但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黃永錚說,一般人要注意吃飯前後半小時及飲酒後不宜浸泡溫泉,空腹時也不要泡湯。此外,高血壓患者不可浸泡過熱的溫泉;若有心臟疾病(如冠心症、心衰竭)、惡性腫瘤、感覺異常、凝血異常(如血友病)、開放性傷口、多發性硬化症等患者,則最好不要泡溫泉。
-
2020-12-23 科別.骨科.復健
下背痛全身僵直 體育師罹脊椎小面關節炎
「痛到令人無法動彈。」一位40歲的楊姓體育老師,長年運動、訓練,偶爾因為下背痛到睡不著,某次搭乘捷運準備起身時,下背一陣酥麻,僵直到無法動彈,險些來不及下車,他長期服用止痛藥皆沒辦法改善,最後確診為「脊椎小面關節炎」,透過熱治療才改善症狀。台北醫學大學脊椎骨科主任吳孟晃表示,脊椎小面關節炎較難診斷,需經過神經阻斷確認病灶才能正確治療,脊椎小面關節炎屬於慢性下背痛的一種,占比約15%至45%,等於是每三至五名下背痛患者,就有一名是脊椎小面關節炎患者。吳孟晃解釋,脊椎中有72個協助人體運動的小型關節,脊椎小面關節就占三分之二,主要是負責脊椎的前後運動、穩定脊椎等功能,出問題時可能導致慢性背痛,脊椎退化或脊椎滑脫,嚴重時會壓迫神經影響運動功能。針對脊椎小面關節炎疼痛的病人,可採用復健、口服藥物或注射、高頻熱凝療法等治療方式,北醫附醫引進的磁振導航超音波熱治療(MRgFUS),是先利用磁振導航超音波精準辨識出患處後,再提高超音波能量加熱患處組織,可有效降低病人疼痛,局部無侵入性且具高度安全性,療程約一小時,目前已成功治療7位病人,效果顯著。吳孟晃表示,現代人長期久坐、久站等處於不正確姿勢都有隱性的下背痛問題,等到症狀出現,往往都已經過了幾年,近年更是常發現運動型的下背痛患者,男性過度重訓,導致下背肌力出狀況。他呼籲,民眾久坐或是長時間滑手機之後,可以做簡易的復健姿勢,先是雙手抱著後腦勺,頭稍稍躺著,手部往前夾,久坐之後起身,做30秒,每天可以累計做100下,即可舒緩肩頸、腰部的肌肉。
-
2020-12-23 科別.精神.身心
1分鐘了解思覺失調症!圖解常見症狀與治療藥物
透過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使得「思覺失調症」獲得許多人的注目,但在劇終後,數個社會事件接連發生,讓許多人對思覺失調症產生誤解,以為罹患該疾病患者皆有攻擊性行為,進而感到恐懼、憤怒。你不認識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飽受負性、情緒等症狀所苦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綜合許多精神症狀和徵候疾病的一種疾病症候群。其症狀除了大眾較熟知的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思覺失調症患者也飽受旁人所不知的負性症狀、認知症狀、情緒症狀、解組症狀的折磨,難以脫離。以及不瞭解患者在疾病治療的艱辛歷程,深陷於擔心疾病復發恐懼。 台灣思覺失調終生盛行率約是1%,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罹病時正值於人生最重要時刻,許多患者因為受到疾病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順利工作,失去本來應有的美好人生。對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其實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因為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衰退、不如以往,再加上心中總是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曾有家屬對患者說:「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雖然真摯親情讓人動容,但因為父母會老、兄弟姊妹會有家庭,患者終有一日還是要回歸社會、學習自立。所幸,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發展持續推進中,給予病患有重拾生活滋味的夢想!正性症狀是治療重點,但情緒也需要被照顧!邱南英說明,目前,思覺失調症急性期的治療多專注於減少正性症狀,但是待患者脫離急性期後,如何使其回歸社會,降低家庭與整體的社會負擔,仍是一大課題。陳紹祖指出,因為常見治療選擇為新型抗精神病藥物,透過抑制大腦多巴胺或血清素分泌,減少患者出現幻覺、妄想等正性症狀;但過少的多巴胺及血清素,將導致患者缺乏生活動力或社會退縮,情緒上仍飽受折磨。簡而言之,就是抗精神病藥物雖然能將患者拉出幻覺、妄想中,但許多人在恢復病識感後,卻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感受到明顯壓力,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難以回歸社會。他分享,經常有病友詢問:「醫師,我還可以回去念書嗎」?反映的即是患者對於疾病復發的恐懼感。現在,獨特機轉藥物的問世,使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機會保留良好的身體機能,降低沒來由的情緒問題,增加回歸社會的勇氣。如何讓多巴胺調節得剛剛好,是治療思覺失調症的重要發展趨勢!陳紹祖表示,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出現新獨特機轉,結合既有的抗精神病藥物優點、減少藥物副作用,不過度抑制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以調節方式讓濃度不多也不少,幫助患者生理上維持在適當的平衡狀態。他進一步解釋,除了消弭正性症狀,也能顯著改善負性症狀、情緒症狀及認知功能障礙,讓患者有機會重拾對生命的熱情。提醒患者配合醫囑,接受追蹤;家屬密切關懷,提供支持,在穩定治療下,可以相信自己不會再復發。藥物治療選擇 思覺失調是大腦疾病,勿再汙名化疾病受害者!邱南英表示,除了藥物治療外,現今也有許多資源能幫助患者重新出發,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娛樂治療、行為治療、產業治療、社會復健計劃等非藥物治療方式。邱南英說,思覺失調其實是大腦的疾病,患者是疾病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加害者。但,目前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污名化,對患者及家庭的一種傷害;有色眼光間接成為患者回歸社會的阻礙,讓他們蒙受沉重的壓力、無法前進。若社會能再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包容,相信會有更多的思覺失調症者進入穩定治療的階段,減少暴力、攻擊相關的事件發生,並能回歸社會,正常生活,創造好的正向循環。 諮詢專家/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兼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邱南英、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 陳紹祖
-
2020-12-2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去如抽絲:慢性疲勞的病患知識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如何做個能幫忙病人的好醫師」,由三位不同背景的學者執筆。一位專攻醫學史的醫師利用幾個病因不明的慢性病,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進而探討醫病關係以及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強調醫病良性互動的重要;一位專門研究醫學人文的醫師介紹敘事醫學(narrative medicine)做為醫學院的必修課程,可以促成醫學生學會傾聽病人的話,而能夠辨認、聆聽、理解病人的病情,然後受到所聆聽的故事感動,然後做出回應行動的整套臨床技巧。」;一位在醫學院教學的社會學學者介紹史薇特醫師的兩本書,以諸多醫師與病人的互動與照護故事,敘述身體診察、聆聽病人故事、細讀病歷等慢功夫如何成為有效醫療的基石。今年十一月十八日英國《衛報》刊出一則報導,蘇格蘭的家庭科醫師史莫(Amy Small)身體一向健康,每星期慢跑五千公尺三次。今年四月她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六星期後她覺得身體好多了,決定帶小孩到公園走走,結果一段上坡路讓她累到躺了好幾天。六月份史莫醫師恢復上班,結果看診半天使得她接下來臥床十天,甚至有一整天累到無法講話也幾乎沒力氣喝水。 史莫醫師病後這樣的極度疲勞,在這次疫情中不是單獨的案例,有許多受感染者在病毒檢驗轉為陰性之後仍苦於所謂的「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根據美國疾管署網站的資訊,除了疲勞之外,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關節痛、胸痛,乃至於俗稱「腦霧」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憂鬱、肌肉痛、頭痛、心悸等。《衛報》引用美國傳染病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的說法:「許多人的後病毒症狀(post-viral syndrome)和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驚人的相似,這很不尋常」。不少醫師與專家也已經注意到兩者的相似性。 長久以來一直有人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爭議性的疾患和病毒感染有關。任教於美國賓州大學的醫學史學者阿羅諾維茲(Robert Aronowitz)本身也是位家庭科醫師,研究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歷史。他指出關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報告出現於一九八○年代,主要症狀類似病毒感染後的倦怠。當時醫界懷疑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艾司坦-巴爾病毒(Epstein-Barr virus)所引起,因為此一病毒感染後會潛伏在人體內,慢性疲勞可能是病毒感染症狀反覆發作所致。一九八五年加州太浩湖(Lake Tahoe)發生超過百人的群聚案例,於是美國疾管署進行了調查,卻無法證實是病毒引起,病毒血清學研究也沒有定論。後來有研究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這類病人,效果並不比安慰劑好。由於有些患者是加州年輕高收入人士,因此被懷疑此病真實性的人嗤之為「雅痞感冒」。醫界主流則認為這樣的症候成因複雜,可能涉及身體與心理的因素。 現又稱全身勞力不耐症(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成為一個診斷和實體地位都有爭議的疾病。相較於醫界主流對病因的不確定與重視心理因素,多數病患倡議團體主張這是一種「真實的」身體疾病,強調是病毒感染或是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的病,且強烈反對心理因素的說法。他們使用的病名是「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而不用慢性疲勞症候群一詞。社會學家柯林斯(Harry Collins)和聘區(Trevor Pinch)在《科倫醫生吐真言》(Dr. Golem)一書回顧相關爭議後指出,這類疾病在歐美常對醫病關係造成傷害。一方面由於患者很難治癒又易生爭執,因此很多醫師避之猶恐不及,產生「醫療人球」現象。另一方面,由於診斷和病因的判斷有時會涉及補償或保險給付,常導致病患倡議團體與醫界的嚴重對立。倡議團體的激烈態度也讓醫師備感壓力,不敢暢所欲言醫學見解。 這回症狀和慢性疲勞症候群很相似的新冠長期症狀又引發什麼反應呢?由於這次疫情受到史無前例的密切觀察與研究,因此醫界似乎罕有人質疑疲勞等長期症狀與病毒感染的關係。由於兩者很相似,也有研究者重提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毒病因說。有意思的是,有些苦於新冠長期症狀的醫界人士從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例子,開始反省相關的治療方法。 《衛報》指出過去英國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指引建議使用「漸進運動治療」(graded exercise therapy),以逐漸增加運動量來進行復健,但有些病患倡議團體反對這種療法,宣稱有許多病患這樣做之後會筋疲力盡讓病情惡化,造成長久傷害。今年十一月英國修改治療指引不再建議此一療法。另一方面,雖然英國當局尚未公佈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治療指引,也曾警告漸進運動治療不見得適用於治療新冠長期症狀患者,但仍有不少醫師建議罹患新冠長期症狀的病人採用漸進運動治療。史莫醫師認為這是因為英國家庭科醫師過去受的教育主張漸進運動治療,而新的指引還要一段時間才會傳達到基層醫療,因此不少醫師還是會勸告新冠長期症狀病人在運動復健「到達極限時再加把勁」。 利物浦熱帶醫學校的流行病學專家迦納(Paul Garner)在罹病後苦於新冠長期症狀,他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網站部落格撰寫的病人誌提到主流醫學知識和患者個人經驗的脫節。他患病後馬上查詢醫學文獻回顧的重要資料庫「考科藍圖書館」(Cochrane Library),卻發現用處不大,雖然當年他是該資料庫創立推動者之一。他的感想是「文獻回顧顯示主流醫學和我的個人經驗嚴重脫節」。迦納反而發現「肌痛性腦脊髓炎協會」這個病人倡議團體成員的解說對他有所幫助。實證醫學專家在自己生病後,回頭重新肯定病患個人經驗和病患倡議團體的觀點,這段不無反諷的插曲令人深思。 也有醫師和科學家認為,新冠長期症狀和慢性疲勞症候群不見得是同一回事,還有許多有待研究釐清之處,而運動復健對許多病人來講還是必要的,不能一概而論。確實,這些爭議與謎題或許還要相當時間的研究才有可能釐清,但相較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爭議史,這次疫情由於有許多醫師與專家罹病,生病的經驗有時會帶來不同的體認。 迦納教授提到一位良師益友給他最受用的建議是:「別試著征服病毒,你要和它和解共生。」他給病友的忠告則是:「若曾有人懷疑你的症狀的真實性,請牢牢記住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是男性,請記得女性有更多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是位醫師,請記住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病人遭到這樣經驗已經數十年了。」過去有研究指出女性的病痛經驗在臨床上較易被忽視,這點就像慢性疲勞症候群這類難解而具有爭議性的疾病患者一樣。迦納教授在生病後勸告同儕不要因知識的驕傲而輕率否定病人的經驗和想法。自身的疾病經驗似乎讓這些醫學專家更願意重視病人團體的看法,這樣的態度或許是個較為良性互動的開始。
-
2020-12-21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日扛米袋上下樓 不到50歲退化性關節炎
「跤頭趺(膝關節)硬硬的,彎不下去也站不直」,若出現這種症狀,恐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表示,老化、體重過重或長期過度使用等因素,都是退化性關節炎主因,但別以為老人家才會有,最近就有一名不到50歲患者,若有關節痛、僵硬,甚至嘎吱作響,一定要立刻就醫。劉冠麟說,一名經營壽司店的黃先生,長年每天扛沉重的米袋,在1樓店面與3樓倉庫間上下階梯,儘管年齡不到50歲,卻因膝蓋痛得受不了求診。劉冠麟表示,除了年齡、體重、過度使用外,新陳代謝、免疫疾病、關節曾有外傷或感染等,也都是退化性關節炎主因。花蓮門諾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郭惟致說,早晨起床膝關節僵硬、疼痛、無力,走路時咯咯作響,上下樓梯或上廁所蹲下、起立有困難等,都是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徵兆,中老年尤其女性好發的五十肩,也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一種。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多,非手術有口服藥物、玻尿酸關節注射、葡萄糖胺等,手術類則有關節清創、高位脛骨截骨術及股骨遠端截骨、單踝人工膝關節置換、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等,細胞治療也能應用在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預防勝於治療,醫師也建議民眾日常生活多注意,過重者最好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避免反覆蹲跪及衝擊性運動。醫師指出,不要動就不會痛是錯誤觀念,建議從事靜態或動態腳踏車、游泳、有氧運動、橢圓機等運動,若是慢跑愛好者,則可選擇較鬆軟跑道,正確運動才可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量,對膝關節能有更好保護。
-
2020-12-20 養生.無退休時代
重訓增肌75歲前都有機會!看影片自學?專家提醒一事
30多歲、在藥廠工作的王怡心最近練起重訓,因為70幾歲父親因病住院,臥床一個月,原本雙腿粗壯,後來竟變成「鳥仔腳」,肌肉萎縮,必須倚賴輪椅。王怡心說,之前總認為只要流汗、有動就好,在健身房只上瑜伽、拳擊有氧等團課,看到父親行動不便,深感肌力、腿力的重要,為此,花了近五萬元購買30堂一對一的重訓課程。投入重訓者愈來愈多,中壯年比率最高。愈來愈多人投入健身重訓,尤其是中年族群,世界健身中心統計今年一月至十月新會員資料,40至50歲占了兩成二,成長幅度位居各年齡之冠,而在這群中壯年會員裡,兩成四參加重訓課程,比率之高,在各年齡層也名列第一。世界健身資深教練ANDY表示,傳統觀念認為只有年輕男性才想練重訓,練出胸肌、腹肌,讓外型加分。近年來,中壯年重訓人口明顯增加,許多人是因健診報告滿是紅字,或看到年邁父母因肌肉萎縮,行動不便,心生警惕,才加入健身房。56歲牙科醫師鄭銘鎮指出,執業23年,幫患者治療牙齒時,總需彎腰低頭,日子一久,頸椎腰椎都出問題。40歲時,自覺再這樣下去,不用到退休,人可能就先垮了,為此,積極騎單車、踩飛輪、練重訓。他說,練重訓肌力增強,腹部核心更穩定,身型挺拔,年輕許多,原本頸椎腰椎退化異常,慢慢獲得改善緩解。62歲孟先生也有同感,練重訓兩三年的他說,「才練半年,就有感覺」,學會控制核心肌群及下肢力量,打高爾夫懂得利用後背旋轉力道,不再只靠肩膀使力。練肌力好處多,降低疾病風險,減少晚年臥床機率。「養肌、鍛鍊肌力,可是好處多多。」聯新國際診所復健科主治醫師吳易澄說,肌力是人體活動的重要元素,如果能維持一定肌力、肌肉量,就能延緩老化,降低罹患骨鬆、失智及三高慢性疾病等風險。另可保護關節組織,減少退化所引起的疼痛。如果肌力不足,甚至罹患肌少症,晚年勢必悲慘,恐需長期臥床,拖累家人。不過,練重訓、阻力運動,過程無趣又累人,不少人嘗試幾次後意興闌珊。吳易澄建議,初學者應該找人陪,一起運動,另由專業運動教練從旁指導,告知如何以正確姿勢操作器材,才能避免運動傷害。提醒初學者看影片自學 常見運動傷害UFC Gym教練Patrick指出,許多人觀看網路影片自學健身,只能學習外觀姿勢,卻無法掌握到運動時,肌肉該如何發力,以及如何調整呼吸節奏,很容易就造成運動傷害。如有教練在旁協助指導,就能降低學員運動傷害風險,有人在旁督促,也能激發動力。ANDY舉例,原本駝背的人積極練胸,但缺乏專業教練指導,可能讓駝背更嚴重。此外,許多人不瞭解自身生理狀況,貿然投入運動,可能引發後遺症,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就不適合打拳擊有氧,應先加強下肢肌肉力量,藉此保護關節組織,否則關節炎將更為嚴重。吳易澄指出,隨著重訓的人口增加,近幾年,復健科門診中的下背痛患者明顯增加,大都是練習下肢阻力運動時,姿勢不對,引發疼痛,「初學者確實有必要請教練從旁協助。」至於重訓頻率,吳易澄表示,依照美國運動醫學會指引,建議每周重訓二至三次,每次一小時。吳易澄指出,如果能夠持之以恆,配合飲食,就能逐漸提高肌肉比率,等到練出胸肌、腹肌等線條,相信就有滿滿成就感,樂在其中。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20 退休力.健康準備
緞鍊退休力/避免老衰無力 75歲前都有機會
30多歲、在藥廠工作的王怡心最近練起重訓,因為70幾歲父親因病住院,臥床一個月,原本雙腿粗壯,後來竟變成「鳥仔腳」,肌肉萎縮,必須倚賴輪椅。王怡心說,之前總認為只要流汗、有動就好,在健身房只上瑜伽、拳擊有氧等團課,看到父親行動不便,深感肌力、腿力的重要,為此,花了近五萬元購買30堂一對一的重訓課程。愈來愈多人投入健身重訓,尤其是中年族群,世界健身中心統計今年一月至十月新會員資料,40至50歲占了兩成二,成長幅度位居各年齡之冠,而在這群中壯年會員裡,兩成四參加重訓課程,比率之高,在各年齡層也名列第一。世界健身資深教練ANDY表示,傳統觀念認為只有年輕男性才想練重訓,練出胸肌、腹肌,讓外型加分。近年來,中壯年重訓人口明顯增加,許多人是因健診報告滿是紅字,或看到年邁父母因肌肉萎縮,行動不便,心生警惕,才加入健身房。56歲牙科醫師鄭銘鎮指出,執業23年,幫患者治療牙齒時,總需彎腰低頭,日子一久,頸椎腰椎都出問題。40歲時,自覺再這樣下去,不用到退休,人可能就先垮了,為此,積極騎單車、踩飛輪、練重訓。他說,練重訓肌力增強,腹部核心更穩定,身型挺拔,年輕許多,原本頸椎腰椎退化異常,慢慢獲得改善緩解。62歲孟先生也有同感,練重訓兩三年的他說,「才練半年,就有感覺」,學會控制核心肌群及下肢力量,打高爾夫懂得利用後背旋轉力道,不再只靠肩膀使力。「養肌、鍛鍊肌力,可是好處多多。」聯新國際診所復健科主治醫師吳易澄說,肌力是人體活動的重要元素,如果能維持一定肌力、肌肉量,就能延緩老化,降低罹患骨鬆、失智及三高慢性疾病等風險。另可保護關節組織,減少退化所引起的疼痛。如果肌力不足,甚至罹患肌少症,晚年勢必悲慘,恐需長期臥床,拖累家人。不過,練重訓、阻力運動,過程無趣又累人,不少人嘗試幾次後意興闌珊。吳易澄建議,初學者應該找人陪,一起運動,另由專業運動教練從旁指導,告知如何以正確姿勢操作器材,才能避免運動傷害。提醒初學者 看影片自學當心運動傷害UFC Gym教練Patrick指出,許多人觀看網路影片自學健身,只能學習外觀姿勢,卻無法掌握到運動時,肌肉該如何發力,以及如何調整呼吸節奏,很容易就造成運動傷害。如有教練在旁協助指導,就能降低學員運動傷害風險,有人在旁督促,也能激發動力。ANDY舉例,原本駝背的人積極練胸,但缺乏專業教練指導,可能讓駝背更嚴重。此外,許多人不瞭解自身生理狀況,貿然投入運動,可能引發後遺症,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就不適合打拳擊有氧,應先加強下肢肌肉力量,藉此保護關節組織,否則關節炎將更為嚴重。吳易澄指出,隨著重訓的人口增加,近幾年,復健科門診中的下背痛患者明顯增加,大都是練習下肢阻力運動時,姿勢不對,引發疼痛,「初學者確實有必要請教練從旁協助。」至於重訓頻率,吳易澄表示,依照美國運動醫學會指引,建議每周重訓二至三次,每次一小時。吳易澄指出,如果能夠持之以恆,配合飲食,就能逐漸提高肌肉比率,等到練出胸肌、腹肌等線條,相信就有滿滿成就感,樂在其中。▌延伸推薦:下載【2020退休力大調查】完整成果報告【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 測驗你的退休力 【超前部署百歲人生】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醫師變成病人時,醫師的生病故事 — 骨質疏鬆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當醫師變成病人時」,我們收集了三位醫師的生病經驗。一位老醫師因為不小心摔倒而肩部受傷,才有機會由病人的立場體會醫師的同理心是多麼重要,是醫病之間的尊重與信任的基石;一位西醫醫師在受傷之後,發現「中西合璧」的治療有時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希望自己的經驗能促進西醫的專業人員重視中醫,彼此合作,並尊重病人選擇中醫治療的決定,但她也不忘提醒讀者,要謹慎挑選中醫從業人員,不為江湖郎中所騙;一位中年醫師分享自己年輕時為「重症肌無力」所苦,中年以後又因兩側髖關節骨折的延誤診斷,經歷了一段痛苦的煎熬。相信由這些文章間也可以感受到「生過病的醫生可能會是更好的醫生」。在過去三十年,我因為罹患肌無力症而投身神經科的故事,已經寫了好幾回。現在我要講的,是從2013年起開始影響我的另一個故事。我一向體型較瘦,工作較趕時也沒認真吃午餐,所以體重長年無法增加;就算那幾年看中醫調理,使用一些開胃的藥物,體重也大約都在42-43公斤上下。大約2013年左右,不定時雙腿和腰部會有些痠痛,而且位置跑來跑去,例如前幾天右邊膝蓋旁酸痛、隔幾天換成左腳踝痛,有時甚至延伸到腰部、臀部。而電腦打久了,手指關節也會腫痛。我起初自認為是足底筋膜炎、或合併其他地方的關節筋膜痛,開始嘗試足底或全身按摩。這些方法確實稍微可緩解一些緊繃痠痛,但卻無法完全改善。因為許多免疫系統疾病都可以用跑來跑去的痠痛表現,加上以前罹患的肌無力症也算是免疫系統異常,我去掛了過敏免疫風濕科。抽血檢驗了一些免疫數值,我的ANA(某項常見的自體免疫抗體)偏高,而且驗尿發現有蛋白尿,過敏免疫風濕科綜合了我的各項數據與臨床表現,給了我「紅斑性狼瘡」的診斷!真是晴天霹靂!當天我在臉書上悲憤的寫下了一段話:「過去二十幾年,我就像不死鳥一般,經歷一個又一個大病小病,但總能化險為夷。現在,我要迎接人生另外一個挑戰了!」不可諱言的,我不願意接受這個打擊,但還是聽話的嚐試類固醇與針對紅斑性狼瘡的免疫抑制劑,但試了幾個月,痠痛症狀並未因用藥好轉。用類固醇那幾個月,全身免疫力差到極點。例如我以前皮膚就有濕疹、脂漏性皮膚炎,季節變化時常會搔癢;某天不小心抓癢破皮,過兩天上臂腫,且深夜開始發燒。上班時學長看我不對勁,堅持要我住院。除了打抗生素,我也請整形外科的同學來幫忙,幫我上臂劃出一個小口,居然可以擠出膿。我太太比較殘忍,像擰毛巾一樣用力把我上臂掐著,花了一番功夫擠出許多膿,擠到上臂變軟為止。那些膿培養出的細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表皮常見的細菌,但通常是免疫力差的人才會感染的。類似事件層出不窮。某天修剪指甲不小心剪太短,過兩天居然變成甲溝炎,又冒出膿!那段時間常跑皮膚科,我只好自嘲是「與膿共舞」的男人(註:劉德華有一部電影叫「與龍共舞」)。 後來因為腎盂腎炎住院。但包括感染科、腎臟科、和新陳代謝科等同事都不認為我的症狀像是紅斑性狼瘡;我也對於吃類固醇並無法改善我的轉移性肌肉痛、卻出現許多併發症而苦惱不已。於是我央求腎臟科醫師幫我做腎臟切片以釐清診斷。結果除了蛋白尿以及免疫抗體較高仍沒辦法解釋外,腎臟切片並沒見到典型的紅斑性狼瘡變化,因此我和眾位醫師討論,既然無法證實是紅斑性狼瘡,就停掉類固醇了。我每天像企鵝一樣搖搖晃晃上班,也曾在天雨路滑時重心不穩而跌倒過,不變的是腰背與腿部肌肉的痠痛,讓我走路費力;後來查房時索性撐著單腳拐杖走。患者曾偷偷問護理師,我是不是「怪醫豪斯」?聽來哭笑不得。院內有同事關心的問我,會不會是神經科疾病?例如腰椎神經根壓迫?我搖頭苦笑:「我自己是神經科專科醫師,這點判斷還是有的。這可能是其他怪病,但絕不會是神經科的病!」但心裡隱約覺得,查了那麼久,或許只剩下髖關節的問題導致下盤肌肉力量不穩引起的疼痛了。那年十月我早已請了八天休假,預計跟旅行團出國。旅遊兼攝影是我釋放壓力的來源,也是樂趣所在;行動不便沒有讓我放棄此趟旅程。我有預感,症狀遲遲沒改善,回來後萬一當真診斷出嚴重的病,可能得好幾年才能恢復元氣了!因此我決定趁還能走,好好拍照一番。八天團的路線選擇很多,我最初考慮去中國雲南或遼寧。考量遼寧行程須爬坡的路較少(只有一個虎山長城須爬山),又適逢紅葉季節,故決定去遼寧。太太也知道我的想法,默默地陪我去。遼寧的紅葉美不勝收,不愧是「中國紅葉種類最多的地方」,我也拍了不少美照。但我過去自喻「勇腳馬」,走遠還是下半身痠痛,落在隊伍後半段。虎山長城是萬里長城裡很有看頭的一段,車停在第七座碉堡,遊客可以連續上坡爬到第一座碉堡,然而我爬到第四座碉堡就決定折返了。面對團員的疑惑眼神,我也不解釋了!但不禁回憶起三十多年前初罹患肌無力症的無奈感,「似曾相識」。只好期盼以後有機會再訪遼寧吧!結束遼寧旅遊之後,我去掛了骨科裡專攻髖關節的醫師,詳述我近一年的曲折與懷疑。骨科醫師有同感,幫我照了髖關節,赫然發現兩側髖關節處都已有骨折,且看來有明顯的骨質疏鬆症。骨科醫師很驚訝的說,沒看過有人雙腿都骨折,還能這樣在醫院走來走去、查房看診。他安排了骨質密度檢查,我的兩側關關節測起來都是-5.5、而腰椎的骨密度則為-4.3 (骨密度低於-2.5以下就算是骨質疏鬆症了)。骨科醫師比喻,骨密度-5.5 就算沒有跌倒骨折,可能只要搬物品甚至打個大噴嚏,骨頭就會自發性像土石流一樣的裂開;他實在很難想像我是如何撐過這幾個月的?至於我為何會骨質疏鬆症?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是三十年前持續吃了一年半的類固醇、加上數月前因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而吃了兩三個月類固醇就造成如此慘狀嗎?或者其他藥物的後遺症?沒人知道。至於危險因子,我既不抽菸、不喝酒或咖啡,危險因子清單上只有體重過輕、及較少運動這兩項符合。大家最後只能以「免疫失調」結案。骨科醫師建議盡早手術,我也從善如流安排住院,同日進行兩邊髖關節骨折手術。好消息是股骨頭沒壞死,不用置換關節,只需打釘子;但骨科提醒凡是髖關節骨折、又吃過類固醇的人,以後股骨頭壞死的機率會比常人高。聽見這風險,我也只能苦笑!手術前一天我看完門診才去辦理住院,術前術後有許多同事及長官來關心。學妹建議我乾脆休養一陣子甚至留職停薪,被我婉拒了。那時我不好啟齒的另一個原因是,剛確定我家夫人懷了老三,他雖是在我最落魄的時候意外報到,總是喜事一件。我是家裡的經濟支柱,今後擔子更重了,只能督促自己堅持樂觀。我的體重在開始跛腳那幾個月,從42公斤掉到只剩36公斤,是我工作二十餘年來最弱不禁風的時期。平日腋下撐著兩支拐杖以防跌倒,但還是有一次在夜裡下班途中天雨路滑,拐杖不偏不倚的插進水溝孔,整個人跪坐地上導致多處擦傷,四下無人還是只好靠自己慢慢撐起來;也曾在家因兩歲的二兒子熱情撲過來撒嬌而被他撞倒;更曾於某次颱風天走在大樓的騎樓,後面突然一陣狂風而害我向前仆倒……原來「瘦到被風吹走」是真實發生的事,我領教了。前幾次我跌倒,都趕緊回去骨科門診追蹤,幸好都沒再發生骨折。但復健實在是條漫長的路。很難想像關節手術後少走了不到一星期就出現腿部肌肉消瘦,太瘦就會沒有支撐力。後來幾個月搭公車時跨不上去,得單手先持兩支拐杖站好,然後費力攀上三級階梯(幸好後來醫院的交通車都配置了車頭降低功能以便老人家跨上去);但我還是能開車,因休旅車底盤較高,下車時我能慢慢站立後再從車內拿拐杖出來行走,所以農曆年仍能開車從林口回中部;但騎腳踏車是直到術後半年後才開始嘗試,因為要上下腳踏車得靠單腳支撐,另一腳跨過座位,很難維持平衡。復健超過半年,我才敢放掉拐杖獨自走路上下班,但很少抱我的三兒子,照顧小孩重擔更是全落在我家夫人身上,以一打三,實在難為她了。在2015年下半年,就是術後兩年多,我終於鼓起勇氣在夫人及小舅子(專業日本線導遊)及舍弟陪同下,再次揹著兩台相機到日本東北自助旅行,不須拐杖。此趟行程規劃及駕駛完全由小舅子包辦,我只需當個散客吃飯,拍照。那是我重新出發的一刻,恍如隔世!我期待盡快恢復體能,能繼續玩、繼續攝影。至於骨質疏鬆藥物治療,最初我是使用口服雙磷酸藥物。這種藥物一星期口服一次,只是規矩較多,起床後要空腹吃,而且吃完不能太快躺下以免食道損傷;較常聽說的後遺症是顎骨頭壞死。這藥物我吃過一段時間,胃裡翻江倒海十分不適,因此與新陳代謝科醫師討論後,改用皮下注射藥物。皮下注射藥物種類繁多,機轉各自不同,醫師建議我使用的是半年注射一次的藥物,使用上方便得多,也不太容易感覺副作用;只是要追蹤腎臟功能。打骨鬆藥幾年來,腰椎骨密度從-4.7變成-3.2,雖然仍糟糕但已有進展。運氣不佳的是,幼年時修補的蛀牙陸續崩壞,甚至有幾顆只能考慮植牙。牙科醫師的觀點,只要骨鬆仍在治療中就不建議植牙,因失敗率高;但新陳代謝科覺得骨密度有持續進步,應該仍可進行植牙,兩派各有立場。後來在我堅持下,牙醫勉為其難幫我植牙。沒辦法,我一口爛牙,總是還想多吃點東西啊!但已經少了很多口福了。口腔清潔得更認真才行。這些年經過復健及中醫調理脾胃後,體重慢慢回到45公斤。走路雖然恢復以前速度,但跑步也追不上兒子;至於核心肌群乏力造成的腰腿部痠痛,應該是會一直伴隨我了,至今還是得抽空拉筋、按摩。這幾年的經歷讓我又有了另一番體悟,特別是步入中年但小孩尚幼——無論多麼重視興趣與成就,都得有健康做後盾才行。
-
2020-12-17 名人.毛琪瑛
洗腎就不能做運動? 醫師建議二類運動 有個瑜伽球就可輕鬆做
健康版X元氣網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更長壽,高齡長者罹患慢性病情形相當普遍,聯合報健康版與元氣網、健康事業部合作推出「慢病好日子」主題電子報與直播,提供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專欄,分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常見話題。每月邀請知名專家直播分享實用技巧,和大家一起過慢病好日子。首場直播已於11月12日開播,以「腎友不要怕運動,專家撇步大公開」為題邀請專家以及病友,吸引七百多位元氣網粉絲同時在線觀看,不少腎友互動熱烈,並且為自身困擾發問,獲得復健科醫師毛琪瑛的回應。台灣洗腎人口眾多,部分病人合併骨關節退化、疼痛等問題到復健科就醫。每星期三天接受洗腎治療,他們大多明顯疲憊、胃口不好、蛋白質吸收量不足,常有肌少症問題。骨骼中鈣質逐步流失,更加重了疼痛無力、關節僵硬,導致生活功能明顯受限,情緒憂鬱不展。有個瑜伽球就可輕鬆做代謝性疾病往往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主因,透過規則性的運動,可以讓血糖、血壓及血脂獲得改善控制,對腎友也一樣重要。建議可做增加心肺耐力的有氧性運動,最好的方式是健行及腳踏車,在病人的非洗腎日進行,以「自覺運動強度」中度(運動時還可以講話,有點喘又不會太喘)進行。如果家中空間夠,放置固定式腳踏車運動是很好的選擇,可以不受時間、天氣的限制。洗腎日雖然精神體力比較不好,還是可以做運動。可以床上卧姿和坐姿從事簡單的伸展,甚至輕度核心運動。只要簡單的裝備,甚至有個瑜伽球,就可以讓自己享受身體延展和放鬆的喜悅。運動時注意足部保護高達五成的洗腎患者合併糖尿病問題,運動時足部保護非常重要,建議選擇保護性佳、穩定度好的運動鞋。有些病人希望到健身房用啞鈴或握舉來做阻力運動,若有動靜脈廔管的患者,特別注意。洗腎對每一個病人、家屬來講都是漫漫長日。但是心念一改,把每一天都好好的善用,腎友一樣可以享受美好的人生。
-
2020-12-1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 什麼都不做心臟會廢掉!醫師教日常保養原則
68歲張老伯是位退休軍人,因心臟血管疾病動手術,剛剛才恢復出院。但張老伯返家後發現,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過去早起到公園運動是家常便飯,但現在連出門都懶,稍稍活動一下就覺得喘,身體負擔很重;回想當年他馳騁沙場身體好得很,相較於現在行動不便,連走路都需要家人攙扶,張老伯很難適應,這一次,真的覺得自己老了。心臟動過手術 皆會造成功能受損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騏竹表示,只要心臟動過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患者的心臟都會有大小、程度不一的受損,因此,術後首要注意的,是讓心臟的負荷減輕,把心臟負擔降到最低為佳。然而,心臟的主要功用是人體重要的「幫浦」,功能在於把全身血液打到人體的各項器官,這個運作馬達若是出了問題,就會影響人體各項功能。因此,患者接受過心臟手術後,主要需要控制水分。術後需控制水分 避免心臟負擔大若平時喝太多水,水分就會蓄積在身體裡,這些「積水」需要使用抽水馬達把多於水分抽走,這時,心臟就扮演「馬達」的角色,把多餘的水分打到腎臟,促使腎臟工作、過濾,形成尿液排出;但手術後心臟功能較弱,平時喝太多水會增加心臟負荷,因為「馬達」必須增加工作量,形成壓力,導致「患者心臟受不了」。張騏竹解釋,心臟術後患者若身體蓄積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會造成水腫,手、腳都會顯得「泡泡的」,且因為心臟衰竭又過度工作,因此,稍稍一活動,就會覺得喘,非常不舒服,這類患者也無法躺下來睡覺,因為原本心臟處於較高位置,水分蓄積在下肢,一旦躺下,心臟與腳一樣高,下肢水分回流回心臟,更增添心臟及肺臟負荷,因此,會覺得不舒服、喘不過氣來。掌握少油、少鹽原則  重新調整飲食習慣因此,張騏竹建議,心臟術後患者應該每天記錄自己的體重,維持自己的體重在日常生活覺得最舒服的狀態,喝水量不要過多與過少,特別口渴時,喝一兩口解渴即可,不能因為天熱,大杯水拼命灌水下肚,造成心臟、腎臟負擔;這類患者最忌諱與朋友一起泡老人茶,三五好友在一起聊開了,老人茶一杯接著一杯,一不小心就過量。飲食也要特別注意,張騏竹指出,心臟術後的患者,切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飲食需維持清淡,醃漬食物、醬瓜、燒烤等重口味食物,都應列為拒絕往來戶,即使要吃,也需要淺嚐則止,否則吃過量,體內鹽分太多、鈉離子升高,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同樣引起水腫,增加心臟負擔。張騏竹說,病友的心臟血管受損,功能也隨之受損,即使手術後復原,飲食也需掌握少油、少鹽原則,否則血液中油脂含量升高,形成高血脂,也容易在血管壁內膜產生斑塊蓄積。若斑塊堆積在心臟血管,就容易心肌梗塞,堆積在腦血管就容易中風,患者要維持健康,一定要從生活習慣開始做起。要改變長久的飲食習慣,多數人恐怕一時無法接受,但「吃習慣就好」,多接受點簡單烹調的天然食材,調味也清淡點,可多考慮攝取高纖維的蔬果,不僅有助清腸胃,還可幫助患者排便順暢。漸進式運動模式 預防心肺功能下降另外,張騏竹強調,不要抽菸、喝酒外,術後身體復原後,也應逐漸增加活動範圍,如剛開完刀躺在床上,身體恢復健康與體力後,會建議開始試著坐在床緣或輪椅上,接下來,可在親友的幫助下,慢慢走到廁所,不論是扶著、牽著都可以,就是一定要動。張騏竹說,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必須漸進式的訓練運動量,等患者逐漸習慣下床後,應該試著慢慢的走出房門,即使坐在客廳看電視,都比躺在床上不動好;當在家中活動自如,不覺得身體太過負擔後,也可嘗試走出家門。不少長輩都有到公園散步、運動的習慣,因此,現在心臟術後患者一旦開始走出家門,也應該漸進式的訓練,從距離近的開始走,可以自己推著輪椅走,或拄著拐杖、助行器行走,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然後逐漸拉長距離。張騏竹提及,很多病友術後習慣躺著、懶得動,會使得心肺功能愈來愈低下,不僅呼吸愈來愈喘,也會水腫,甚至躺太久,皮膚受到壓迫,容易生褥瘡,影響生活品質。因此,一般人所認知的「運動」,心臟術後患者都不能做,建議緩步行走、健行,且應藉由活動身體,逐漸訓練心肺功能,不少「用功」的病患,可將心肺功能恢復到術前的九成以上。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定期檢查、少出入公共場所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盡量不要進出人數眾多、密不通風的公共場所,因為若遭受呼吸道感染、染上感冒,心臟會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所以最好留意不要著涼。平時可戴口罩,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有部分患者因為便祕太嚴重,蹲馬桶過於用力,心臟也會受不了。心臟血管疾病患者的特徵,大多都是55歲以上,肥胖,有抽菸、喝酒習慣者,這些習慣讓血管容易硬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者,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張騏竹建議,有家族病史、50歲以上民眾,最好年做一次健康檢查追蹤,此外,若有胸悶、胸痛、呼吸不順、冒冷汗等症狀,都應該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心臟血管疾病,治療效果會更好。延伸閱讀: 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 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 心房顫動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 5個常被忽略的小毛病都是重要警訊
-
2020-12-1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受傷經驗談「中西合璧」的好處!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當醫師變成病人時」,我們收集了三位醫師的生病經驗。一位老醫師因為不小心摔倒而肩部受傷,才有機會由病人的立場體會醫師的同理心是多麼重要,是醫病之間的尊重與信任的基石;一位西醫醫師在受傷之後,發現「中西合璧」的治療有時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希望自己的經驗能促進西醫的專業人員重視中醫,彼此合作,並尊重病人選擇中醫治療的決定,但她也不忘提醒讀者,要謹慎挑選中醫從業人員,不為江湖郎中所騙;一位中年醫師分享自己年輕時為「重症肌無力」所苦,中年以後又因兩側髖關節骨折的延誤診斷,經歷了一段痛苦的煎熬。相信由這些文章間也可以感受到「生過病的醫生可能會是更好的醫生」。七月下旬某天晚上,我欲將一幅畫掛在餐桌旁的牆壁,於是爬了上去。我沒注意到桌子只有中間一隻腳,所以當我踩在桌緣時,它就開始傾斜。眼見厚重的餐桌要翻覆的同時,我趕緊跳下來,左腳先著地。頓時感覺一股強大的力量從腳底傳到膝蓋下方外側,聽到「啪」的一聲,然後我的身體就摔落到地上。那一剎那我體會到武俠小說裡描述的「得內傷」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我的內臟器官被重重地震了一下。等我回過神來,發現左腳除了膝蓋外側十分疼痛,並沒有腫脹或變型。既然沒有骨折,我就放心地冰敷患處,等隔天再到醫院檢查。第二天早上膝蓋依舊十分疼痛、無法施力,但還是沒有腫。到了醫院,先做X光檢查,結果的確沒有骨折,不過骨科醫師從理學檢查懷疑膝關節裡的半月板受傷,於是開一週的止痛藥,並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原本我期待骨科醫師能幫我固定患處,因為一動就會痛,但是他說不需要,只囑咐我回家冰敷,並指導正確使用拐杖。我覺得我的傷並沒有被完全處理,於是向一位中醫師朋友請教,他推薦我去找幫忙治療他背部受傷的推拿師。起初,家人反對,因為不清楚急性受傷期是否能推拿,也擔心病情會越弄越糟。我想起以前同事腳踝扭傷,經推拿後患處的腫脹在半小時後消退,於是決定放手一試。果然在那位「整復推拿」的劉師傅幫我將扭傷時錯位的組織復原後,我就能夠站起來並自己行走。之後我定期去找劉師傅,調整我在期間因行動不便或背重物所造成的不良姿勢,並讓復健科友人幫我用儀器減輕疼痛。一個月後核磁共振的檢查結果為前十字韌帶斷裂,骨科醫師考量我的年齡和日常活動形態,認為不需要開刀,所以我就到住家附近的復健科診所做復健,減少疼痛並訓練肌肉的力量。一些朋友知道我同時在復健並看推拿師,擔心我如近日網路流傳的一句話:「西醫治標,中醫治本,中西合醫,治成標本。」會有不良的後果。我倒是覺得可以各取其長處,讓兩個醫療系統互補。以我這次膝蓋受傷為例,西醫的放射線檢查可清楚顯示受傷的部位,中醫的推拿手法能讓「筋骨」歸位,兩者互補加速復原。當初若我只聽從骨科醫師的建議,服用止痛藥及冰敷,大概須在家休息一兩週。這對一般須工作或照顧家裡老幼的成人影響蠻大的,特別對經濟不好者,更是沈重的負擔。事後我詢問劉師傅,剛受傷時是否能推拿?他回答說,若確定沒骨折是可以在急性期推拿,將骨頭、肌肉、肌腱和韌帶等歸位,不用等到消腫後再讓患者忍受第二次的疼痛。他告訴我當他看到我持拐杖走進他的診間,以他多年推拿整骨的經驗,已經知道我沒骨折,所以才敢幫我推拿和敷藥。我想起國中時,有次踢到桌腳,某腳趾後來一直感覺「卡卡」的。我嘗試自己將趾頭拉一拉,但是無法緩解。忍了兩星期,情況沒好轉,我只好告訴母親。她不知道去哪裡打聽到有位老中醫,於是某天放學後我們就搭了很遠的車子去找他。記得那裡病人很多,我們等了很久。輪到我時,老中醫不問診,只叫我將雙手伸出給他觀察指甲,就立即知道問題在我左腳的第四腳趾。他將我腳趾轉幾圈後拉了一下,我馬上感到很舒服,腳趾也不再卡住了。那次短短幾秒鐘的治療,花了母親不少錢與時間,但讓我見識到中醫的知識和技術何等高明。雖然我國實施中醫認證制度已有一段時間,可是坊間整復推拿師的程度及功力良莠不齊,病人就醫前須自行篩選。當然我也有朋友某天早上睡覺起來,發現大拇指的關節卡住,看了幾個中醫師,經過敷藥和針灸都沒效。後來經人介紹,找到一位推拿師,對方將他的肩膀旋轉、運動幾下,他自己聽到「咔」的一聲,後來推拿師將他手臂的筋絡,從肩膀到拇指一一地調整,其傷處便完全好了。現在資訊普及,中西醫療專業人員其實都可跨其領域學習,彼此互相吸收對方的精華。像劉師傅曾修過一些解剖課,讓他很了解人體的構造。而我所認識的許多復健科醫師,也使用中醫的方法幫助病人,如耳針、遠距按壓等,以輔助治療運動傷害。以前實習時,遇到一些中醫系後來選擇走西醫的住院醫師(台灣的中醫系學生都須雙修西醫,畢業後可選擇走中醫或西醫),有些學長就從各腸胃藥所引起的腹瀉或便秘現象,以中醫的寒熱屬性方法歸類,看病時再透過把脈和看舌苔了解病人的體質後開藥,減少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我也聽說有些骨科或家醫科醫師,對於那些慢性疼痛病人須肌肉注射藥物止痛時,利用中醫的「阿是穴」原理,在疼痛點上打針,可延長藥的效果。更有些醫院的安寧緩和病房與中醫部門合作,用中藥和其它中醫治療方法減緩末期病人的種種不適。希望本文能促進西醫的專業人員重視中醫,彼此合作,並尊重病人選擇中醫治療的決定。另外也要提醒讀者,要謹慎挑選中醫從業人員,避免被一些江湖郎中騙了還繼續受苦,那真的可能造成「中西合醫,治成標本」!(本文轉載自民報醫病平台2016/11/18)
-
2020-12-16 養生.聰明飲食
到底什麼是竹鹽?竹鹽的功效真有宣稱的那麼神嗎?
我在2020-10-25發表食鹽,海鹽,猶太鹽,喜馬拉雅鹽:鹽的趣事之後,馬來西亞的讀者MMSHEQ Yew在回應欄裡留言:「Hi Prof,希望在您的下一篇文章中,可以添加有关韩国竹盐的解释。谢谢」雖然這位讀者是特別提到《韓國竹鹽》,但事實上,中國也有竹鹽,美國也有竹鹽,只不過韓國竹鹽是被說得天花亂墜,宛如仙丹神藥,無病不治。(註:台灣也有廠商和個人在製作和販賣竹鹽)美國的竹鹽英文名稱是Hawaiian bamboo sea salt(夏威夷竹海鹽),而由於它是綠色的,所以有時候名字裡還會多加一個green(綠色)或jade(玉,翡翠)。這種鹽的製作其實很簡單,就只是把竹葉的汁跟海鹽混在一起,如此而已。中國的竹鹽在典故上和製作上都是複雜許多。根據百度百科,東晉後期,天花氾濫,瘧疾橫行,葛洪(煉丹家,公元278-359年)在現今湖北赤壁的葛仙山上就地取材,以丹爐為器,以鬆木為柴,以鮮竹、食鹽、艾蒿為料,晝夜煉製丹藥,救治黎民百姓,挽救了周邊無數人的生命,竹鹽由此誕生。韓國的竹鹽在典故上和製作上,就又更複雜了。根據《韓國生命科學》網站發表的What is bamboo salts?什么是竹盐?,一千三百年前新羅高僧真表大禪師於全羅北道邊山的修行處「不思議房」傳授竹鹽的製作方法後,竹鹽就成為佛門僧侶間代代相傳至今之民間療法的最佳工具。直到 1986年,有神醫之稱的仁山先生所著的「神藥」一書中內容詳細記載了竹鹽的製作方法,自此竹鹽之作法始公諸於世。這個韓國竹鹽的製作過程可真的是要老命的複雜,總共需要9次反复的燒烤,所以廣告上一定會看到《九什麼》、《9x》之類的。但是,請問,有誰能證明是真的9次燒烤的竹鹽,還是只是一包再普通不過的粗鹽?事實上,除了名字跟產品之外,這個《韓國生命科學》網站跟韓國沒啥關係,而所謂的《生命科學》也就只是偽科學。它是一個設於馬來西亞,華人經營的保健品公司,而主打產品就是韓國竹鹽。三個禮拜前(2020-11-23)讀者徐鹿在鹿胎盤幹細胞?治百病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留言,其中的一句話是:「據說美國直銷設廠幾乎都在猶他州,鐵皮屋工廠隨處可見。亞洲則多以馬來西亞為根據地。」沒錯,我在2019-12-18就發表猶他州,詐騙首府,指出猶他州是直銷公司最多的州,而我最近發表的幾篇文章也都是跟馬來西亞的保健品公司有關,例如免疫維生素, Shiruto, IP-PA1, 美國諾貝爾醫學獎。《韓國生命科學》是把它主打的那款竹鹽說的是無所不能。光是《解毒之王》下面就列舉了化學毒、藥物毒、金屬毒、食物毒、添加劑毒、酸毒、肉毒、脂肪毒、血脂毒、蛋白毒、公害毒。它還放了幾個不孕婦人的見證,說吃了這款竹鹽之後就懷孕生產了。它還說:「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竹鹽是高能量食品,能穩定充分地放射遠紅外線,發揮了遠紅外線的作用。」穩定充分放射遠紅外線!遠紅外線也能用吃的來治療疾病!這麼了不起的發明怎麼還沒拿諾貝爾獎呢?唉!算了!如果不是為了要寫這篇文章來讓讀者了解真相,我實在是無法忍受《韓國生命科學》那一堆又一堆腐爛撲鼻的垃圾。我用Bamboo salt關鍵字搜索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到42篇論文,其中41篇是出自韓國,一篇是出自印度。這些論文大多是發表在阿里不達的期刊,水準真是慘不忍睹。唯一一篇跟人有關的論文是2013年發表的Severe Hypernatremia by Excessive Bamboo Salt Ingestion in Healthy Young Woman(過度攝入竹鹽造成健康年輕女性的嚴重高鈉血症)。它是一個很簡單的案例報告:一名20歲的女大學生從網路上看到廣告說竹鹽可以減肥,所以她就吃了約150克的竹鹽,結果在兩個多小時內上吐下瀉了十多次。到急診室時,她的血鈉濃度是174(正常是135到145之間)。經過低滲鹽水點滴後,她恢復健康。除了公司行號的胡扯推銷之外,媒體也需要為韓國竹鹽的歪風負責。中國央視在2006-9-8發表竹盐的“千年传奇”。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如日中天的韓國歌壇小天王RAIN保持富有魅力的歌喉的秘訣竟然是堅持食用一種經過特殊方法提煉的鹽——“竹鹽”;而著名韓國影星嚴正花也經常將竹鹽調拌在洗面奶中一起使用,日久天長換得肌膚勝雪、潤滑如脂……實際上,竹鹽在韓國、日本等地受推崇的程度已近瘋狂,人們把以它為原料製成牙膏、洗面奶、藥品,添加在食品中……無鹽不歡。」已近瘋狂!無鹽不歡!阿里郎,阿里郎,求你饒了我這苦命郎!原文:竹鹽:已近瘋狂!無鹽不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