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開關次數、擺放位置都有差 讓冰箱更省電的5個小技巧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長期照護

家人該不該送照顧機構,總是令人糾結!社工師自己遇到這問題怎麼做?

愛長照

其實將長者送住照顧機構,只是換一種方式照顧他,因為任何一種照護方式,都是根據失能者的需要而產生。
其實將長者送住照顧機構,只是換一種方式照顧他,因為任何一種照護方式,都是根據失能者的需要而產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又是濕冷的冬天,觸發我回想起四年前那段奶奶中風後住在養護中心的日子。

依然記得最後一次開車上山,到養護中心看奶奶的情景。在9度的新店山區吹著夾雜細雨的冷風,看著原本個頭不高、有點豐腴的她,卻在中風過後的三個月內兩頰開始消瘦了。坐在一群長輩中的她,顯得有點憔悴,但看見我時眼神似乎多了些亮光。

我們之間沒有太多的言語,當我叫了聲:「阿嬤!」時,心中卻有著難以言喻的情緒。

說來慚愧,長照一直是自己決心投入的領域,但脫離專業的角色、回歸家庭時,我也只是個難以下決定的家屬。當大家把照顧計畫交到我手上時,角色轉換後,我其實就跟所有的家屬一樣,心情徬徨且茫然,深怕任何一個決定,都讓她受苦。

然而之所以選擇將奶奶送進機構,有幾點考量:

1. 家中潛藏的不友善空間

臺北家中住在4樓公寓,入門後門口就有門檻、上洗手間也有個門檻,連進房也因為和室的裝潢,有著將近15公分的高低差。當時奶奶正屆中風過後的黃金復健期,若因受限於無法上下樓,與種種不友善空間,而錯過恢復生理機能的好時機,未免太過可惜。

對奶奶而言,臺北的舊公寓,實在不利她密集復健。

2. 女性與主要照顧者的傳統思維繫絆

父親除了身為長子外,也是家中唯一的兒子。

在父執輩的傳統家庭思維裡,兒子自然而然會成為生病照顧排序時的第一位,但「照顧」一事大多與女性的角色連結較深,雖然在照顧決策上以父親為主,但在家庭分工裡,父親主責財務面,母親才是決策後的身體力行者。

從奶奶住院開始,在醫院一路陪伴照顧,到後續送至機構的主要聯繫,都由母親擔任對口。那時,她曾說若奶奶送回家後,很怕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奶奶。但是她身為長媳,若不能提供照顧,似乎很難跨越在傳統道德上對於社會角色的期待。

3. 與外籍看護的溝通磨合需要時間

奶奶長期與爺爺居住在雲林農村,若要符合「在地安老」的目標,理應將她送回雲林居住。不過當時爸媽尚未退休,不能夠親自照顧;爺爺的身體狀況,也無法獨自負擔照顧中風奶奶的工作,此時能夠使用的照護資源,似乎只剩下外籍看護。

但與外籍看護的溝通,需要時間彼此磨合,加上考慮爺爺若無指導外勞的能力,多數溝通協調還是要倚賴爸媽兩人進行。只不過遠水救不了近火,還可能讓照顧壓力不減反增。

中風後最重要的就是與時間賽跑!為了把握黃金復健期,我建議父親先讓奶奶入住機構,配合機構提供的復健服務,藉此訓練身體的生活自主性。

4. 24小時不打烊的機構照護

最後決定將奶奶送至機構的關鍵是,機構有護理師、社工及照顧服務專業的人員,提供24小時的照顧服務。

初次中風後若狀況不穩定,可能會提高二度中風的機率。在機構內,便可以透過定期復健與專業護理人員的協助,穩定病情降低再中風的可能。此外,奶奶中風後申請了身心障礙手冊,可以領取托育養護補助,這也大大減輕父親在經濟上的負擔。

以前老人家對於入住機構,非常排斥,認為是「被子女拋棄」。其實將長者送住照顧機構,只是換一種方式照顧他,因為任何一種照護方式,都是根據失能者的需要而產生。但唯一不變的是,無論哪種照護方式,「親情」是任何照護資源都無法替代、也是最重要的關鍵。

所以我們也優先考量離家近,或交通方便探視的照護機構。這樣一來,家族的親友們便能固定至機構陪伴,給予心靈安慰,降低奶奶的寂寞。

奶奶離世後,讓我再一次思考「家」的意義,也開始在照護資源這條路上有了更深的省思。

到底該在哪裡安老?該使用那些照顧資源?對於被照顧者及照顧的家屬,我們都希望能無憾且愉悅的走完最後一哩路。

中風 外籍看護 復健 家庭照顧者 照護資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