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搜尋
彰化基督教醫院
共找到
189
筆 文章
-
-
2021-10-27 該看哪科.指甲.足部
灰指甲不一定是灰色 醫曝最常見顏色:8種人易罹患
提到與指甲相關的疾病,許多人首先會想到灰指甲!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指甲的疾病並不容易診斷,很多狀況都易與甲癬混淆,如乾癬指甲、指甲失養症、運動摩擦造成變厚變色、外傷、指甲下方腫瘤、指甲逆生等,一定要諮詢皮膚科專科醫師,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指甲變色不一定是灰指甲 高風險群需注意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說明,灰指甲的醫學名稱是甲癬,是指甲受到黴菌感染而導致變色、變形、質地改變,最常見的致病菌是皮黴菌,但顏色不一定是灰色,反而常見黃、黑、白色等,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指甲出現變形、變色就是甲癬喔。邱足滿補充,血糖控制不好者,會增加黴菌感染風險,而且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感覺神經變遲鈍,很容易因為甲癬的存在形成難以癒合的傷口,甚至發生蜂窩性組織炎;而需要長時間穿鞋,如不透氣防水鞋之類的工作也是高風險族群;具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容易得到黴菌感染,主因是體質比較無法清除黴菌感染。(推薦閱讀:一下雨香港腳就發作? 皮膚科醫列「日常5大黴菌感染源」:這種腳型也易得)另外,免疫抑制的患者,如愛滋病患者、洗腎病患、器官移植的患者、肥胖、抽菸、年老、穿不合腳的鞋子、指甲美容不當都較容易得到甲癬。(推薦閱讀:拇指外翻跟你穿的鞋有關! 醫教「自測法」:關節凸出、腳長繭要小心了)治療灰指甲 4 種方式可參考萬一感染了灰指甲該如何根治呢?邱足滿指出,目前治療灰指甲的用藥,包括口服、外用、雷射和拔掉指甲等方式:1、口服藥:藥物經由肝臟代謝,須檢測肝功能指數變化;有些藥物會和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要小心,而有些藥物則不建議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患者使用。在肝功能檢查方面,必須在服藥前和服藥數週後各檢測一次;口服藥物的治療期為一天1次,手指甲感染需連續服用42天,腳趾甲則是84天。2、外用藥物:因為指甲板結構較難穿透,所以治療甲癬的藥劑有比較特別的指甲油劑,透過溶劑快速揮發的作用提升藥劑濃度、穿透指甲板殺黴菌,每週一次,腳趾甲需要持續9-12個月,怕吃藥或有禁忌症的人可選用此法;但每次擦新的藥劑前,必須先磨掉上週的藥膜。3、雷射:許多外國研究利用雷射的光熱效應殺黴菌、促進指甲生長速度,但療效不如上述兩類治療,若想自費嘗試請尋求合格的醫療機構治療。4、拔掉指甲:如果拔除指甲後,指甲生長環境仍充滿黴菌的話,結局仍是再復發,而且傷口照護是個問題。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血液循環較差、凝血功能差的人不適用。保持腳的涼爽和乾燥 修剪長度要適當另外,治療甲癬時也要治療足癬,口服藥可兩者兼具,有些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部位受到黴菌感染,如:臀部、胯下、身體、四肢,若採用口服藥物治療可一網打盡。此外,日常生活要盡量保持患部乾爽,才能避免有利於黴菌生長的環境,進而幫助治療成功率。邱足滿進一步補充,甲癬嚴重程度、以前是否有過甲癬感染、家人是否也有類似感染症而沒有接受治療、病人合併其他疾病的狀況,例如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形、病人當下其他用藥的狀況、病人是否服藥規則及正確擦藥、是否提供皮膚、指甲(趾甲)乾爽、乾燥的環境等因素會影響甲癬治癒率。(推薦閱讀:喜歡把腳趾甲剪很短? 用錯方式很容易就會凍甲)邱足滿提醒,在公眾場合要穿著適合的鞋子,不要打赤腳,並保持腳的涼爽和乾燥,而指甲也要修剪成適當長度,不宜過長或太短,平時要穿充分吸汗的襪子,清洗時可用60℃以上的水溫洗45分鐘,鞋子則可用臭氧來殺菌。延伸閱讀: ·灰指甲會傳染!到底該如何治療? 日常生活中這些壞習慣都會引黴菌上身 ·治療香港腳、灰指甲,擦藥4關鍵沒做到當然不會好! 第一點常常被忘記
-
2021-10-27 新聞.元氣新聞
癌症基因資料庫無法取得原始資料?醫師指取決於用途
台灣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由衛福部、國衛院、羅氏藥廠合推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10月18日正式啟動,預計與台大醫院、台大癌醫、林口長庚、基隆長庚、台中榮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台北慈濟醫院、義大醫院共九醫院配合,提供2000例癌患者全方位基因檢測及量身訂做標靶用藥,價值逾2億元。但CTWANT報導,此合作計畫內情不單純,羅氏藥廠所提供的基因檢測資料並非基因原始資料,而是經過整理的數據,對台灣後續基因藥物、細胞治療等研究價值有限。參與該合作案的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說,該案主要是用在癌症患者治療方面,日前才完成簽約,將透過檢測分析癌症患者的癌細胞基因有無異常或突變,以作為用藥、評估預後等參考依據。王正旭指出,許多癌症患者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出現癌細胞基因突變或產生抗藥性,若經癌細胞基因分析可能會發現,癌細胞抗藥性的基因變化,或經過基因重組可能研發出的相對應藥物,這些原始資料理應送回原單位及醫院,這對臨床治療是重要的,也是精準治療的重要精神。王正旭說,該計畫均由參與醫院內的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查,並都有充分討論,要提供哪些資料應也有被確認,但詳細提供哪些資料,還必須查看合約情形,而這次基因檢測完成後,將牽涉到美國羅氏、德國默克、日本中外製藥共3家藥廠的提供治療藥物情形,因此檢測資訊勢必需要共享。王正旭表示,該院將收案肺癌、食道癌、胃癌、膽囊癌、膽管癌、肝癌等患者,但這些患者須經標準治療無效後,且病情仍持續惡化,經患者同意進行基因檢測後,尋求其他可能的藥物治療。王正旭說,外界質疑國際藥廠不提供原始資料,原因是現在許多研究為跨國性、全球性,並均為具豐富資源、經驗、實力的國際藥廠主導;就台灣來說,也有許多業者也想要介入癌症新藥或基因檢測試劑研發,但政府要求相關研究檢體要送到可以進行完整分析的業者,國內相關人士可能擔心對方不願提供原始資料,但這屬雙方誠信原則,一切就是回歸合約內容。專長基因篩檢及分子生物學的開業醫師曾嶔元說,相關藥廠未提供基因檢測結果的原始資料給予國內相關單位,或是相關基因檢測原始資料未留在國內,這取決於國內各單位與國外藥廠簽署案件,是為研究用途或臨床治療而有所不同。曾嶔元指出,若為臨床治療患者,藥廠可以提供修正後的檢測資料,讓醫師在臨床治療時有好的參考數據,是不需要提供基因檢測的原始資料,因基因檢測須在國外進行分析,相關資料就不需留在國內。但若是研究用途,藥廠所提供的基因檢測資料就應有原始數據資料,基因檢測原始資料須留在國內,以用於往後疾病治療、新藥研發等。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說,羅氏等藥廠須提供何種資料,他並不清楚,但就以往與國際藥廠合作經驗,對方常不願提供原始分析數據,這已是長久以來的情形,很多藥廠不願意提供,是為進行大數據分析,以利後續新藥研發;至於,這次藥廠要提供何種數據資料,參與合作的藥廠應說明清楚。
-
2021-10-18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精準醫療 國衛院推整合平台打世界盃
癌症邁向個人化精準醫療是現今潮流,但是要做到「精準」,背後需要龐大的資料庫。因此衛福部、國衛院和羅氏藥廠合作,共同執行「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為人體生物資料庫和精準醫療結合的第一個示範計畫,第一階段將有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台中榮總等九家醫院針對六種癌別進行收案。國衛院長梁賡義表示,未來也會推動到其他癌別,盼有更多醫院和藥廠共同加入計畫,「一起打世界盃」。癌症治療的標靶治療藥物,若能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就能找出最適合藥物。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出席計畫啟動儀式時表示,80年代時做胃癌和肺癌病例對照研究,當時在台大、榮總、國泰、馬偕等醫院收案很辛苦,當時國家若有好的資料庫,就不用一一收病例對照組。這次國衛院推動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則與藥廠和醫院合作,由羅氏藥廠提供原先的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BCT)全方位基因檢測2000例,並由羅氏與台灣默克集團與台灣中外製藥組成共同聯盟,依基因檢測結果,提供最適合的癌症標靶用藥給參與此計畫的病患。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表示,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於2019年啟動建置,已成功邀請30家人體生物資料庫加入,收案個數達51.1萬人。而原本單純研究性質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將朝三大方向推動整合平台,包括單一窗口、所有參與平台院所的檢體等資訊統一格式化、給予適合標拔藥物的加值服務,以加快建立真實世界醫療大數據,未來可應用於藥品查驗登記、核准開發上市或變更適應症。示範計畫第一階包括台大醫院、台大癌醫中心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基隆長庚醫院、台北慈濟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義大醫院等九家醫院,針對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膽囊癌、胃癌、肝外膽管癌、胰臟癌等六種癌症病患,於10月進行收案。參與計畫的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COVID-19(新冠肺炎)終究會過去,但癌症的病人終究需要處理。個人化醫療並非新觀念,但過去會失敗是因為不夠精準,在全基因體時代,將有更好的方法對病人做更好的分析。他更表示,防疫期間台灣組成防疫國家隊,在精準醫療上,各醫院更應攜手組成國家隊參與計畫,透過計畫累積的數據,不只對台灣的病人,更能對全世界有相同問題的病人給予更好的治療,「不只打台灣盃、更要打世界盃」。
-
2021-10-05 該看哪科.眼部
眼睛也會長腫瘤 太晚手術...恐要摘除眼球換命
眼睛也會長腫瘤,彰化基督教醫院最近收治一名未滿兩歲女嬰罹患罕見疾病「視網膜母細胞瘤」,因腫瘤在近期急速長大,最後仍不得不忍痛摘除眼球換命。彰基眼科部主任張丞賢表示,小嬰兒無法告訴視覺上的變化,要早期發現眼內有腫瘤不容易,提醒家長要多多觀察,如發現瞳孔是白色或是反光不對,或因視力喪失而斜視,就要趕緊就醫。彰基醫學中心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王士忠醫師表示,「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罕見的兒童眼部癌症,通常發現於1至4歲的幼兒;依據兒癌基金會統計2019年診斷案件數為12件,1995~2019年統計共377個病例,每年發生率約為每2萬個新生兒就有一個「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男女性別的發生率並無差別,超過9成的病例於5歲之前被診斷出來。彰基表示,眼球內也會長腫瘤,新生兒的眼部腫瘤常見的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其常見症狀有兩種:斜視及瞳孔異常,幼童的瞳孔會像貓眼般折射光線。如果能在病發初期診斷出來,那麼治癒率也可高達9成;另外,通常這類患者約有4成患者兩眼都會出現腫瘤,有些是同時出現,也有病例是一眼先發生,另一隻眼隨後出現同樣的腫瘤。彰基醫學中心眼科部主任張丞賢表示,雖然「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罕見的兒童眼癌,但新生兒得癌症是家中最大的悲劇,整個家庭陷入陰影,常見家長帶著小嬰兒四處求醫;二十年前最推薦的治療方式,就是將整個眼球包著眼癌一起摘除,再重建眼窩恢復外觀。張丞賢說,目前「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多元化,有動脈灌注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等,可以執行眼球摘除並且重建眼窩,讓小朋友面部發育正常,容易放入精美的義眼片,讓人無法分辨真假。張丞賢指出,眼腫瘤如無法控制,最後只有摘除一途;手術摘除最讓父母家屬不捨,但是卻也是在未擴散出去眼球外的階段,最有效及確定的治療方法。此件個案如果手術夠早,「視網膜母細胞瘤」還完整包在眼球內,患病的小朋友都可以一直追蹤到長大成人。」
-
2021-09-14 該看哪科.一般外科
阿嬤料理魚鰭刺傷 數小時手腫成壞死性筋膜炎
1名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即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就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彰化基督教醫院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幸好即時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林記賢說,阿嬤的傷口不到1公分,當時以即時床邊超音波為阿嬤檢查,發現左手影像上有典型的鵝卵石形狀積液表現,隨即聯繫整形外科醫師做清創手術,最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如果未即時處理,組織可能在幾小時內嚴重壞死,甚至有致死的可能。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提醒民眾,秋節家人團聚烤肉時,也常會處理到海鮮要特別小心,大部分海鮮都可能會有「創傷弧菌」,若處理海鮮不慎被刺傷,可能會引發「創傷弧菌」感染,若出現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時,須儘快就醫。台灣位於亞熱帶,溫暖及中低鹽度海域有利於「創傷弧菌」的生長,生蠔等食物也可能受到該創傷弧菌污染,人們在處理受汙染的海產如魚貝類,或被魚具刺傷等都可能造成創傷弧菌感染。年老、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創傷弧菌更容易感染並進入血液中,造成發燒寒顫、手足部水泡及壞死現象,傷口潰爛蔓延,甚至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可達50%。韓國衛生部2020年也曾公告截至8月累計37例,至少5例死亡,2020年11月美國衛生部也公布以海灘文化聞名的佛羅里達州累計33例,其中6例死亡,尤其免疫系統較弱之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預防。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提醒民眾預防創傷弧菌感染,儘量不要吃生牡蠣或其他生貝類,要徹底煮熟貝類,不要吃在烹飪過程中沒有打開的貝類,牡蠣去殼煮需至少3分鐘,避免將裸露的傷口或不完整的皮膚暴露於海水中,處理未加工的貝類時,要穿手套防護服等,到海邊遊玩應避免赤腳踩踏在有貝殼或岩石中。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肺炎治療特色醫院
全國件數No.1林口長庚醫院/養成衛生習慣 病毒性肺炎大幅減少109年主診斷為肺炎的就醫人口分布,不分層級不分門急住診,林口長庚的8,411人位居全台第一。健保統計,罹患肺炎人數,107年為79.3萬人、108年90.4萬人、109年54.2萬人、110前半年26萬人。林口長庚醫院呼吸胸腔內科系系主任林恕民分析,新冠肺炎促使國人養成非藥物介入措施(NPI)的好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及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導致一般肺炎患者減少,特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大幅減少。林恕民表示,多數患者是自行就醫,少部分透過雁行計畫轉診,不過也因為疫情,被診斷為肺炎的患者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到急診就診,其餘三分之一是在門診就醫,患者年紀普遍較大。林恕民表示,不同原因引起的肺炎治療方式不同,因此林口長庚是採取「團隊合作」,才能給予最好的治療照顧品質。他表示,無論是感染科或胸腔科醫師,每年都會針對台灣胸腔科醫學會以及感染醫學會推出的肺炎治療指引,教育所有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必須依照指引治療患者,由於細菌感染類型的肺炎較多,第一步會先培養細菌,不過約有半數患者無法成功培養,後續就得依照指引治療。區域醫院No.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慢性呼吸道疾患 打疫苗提升保護力根據健保署109年資料統計,北市聯合醫院肺炎治療人數為區域醫院第一名,總計有7,041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胸腔內科醫師鄒志翔指出,社區常見肺炎通常因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好所導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應及早就醫,免得小病拖成大病。鄒志翔指出,以仁愛院區胸腔科來說,門診遇到肺炎病患比例不高,已有肺炎症狀的病患都直接送急診,但以住院人數來說,肺炎病患是第一名。鄒志翔說明,最常引起肺炎的細菌為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具有致病性的細菌,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症狀;慢性呼吸道疾病引發的肺炎如氣喘;免疫功能不好而引發的肺炎,如糖尿病、愛滋病、癌症等。治療方面,鄒志翔表示,細菌性肺炎會使用抗生素來治療,而病毒性肺炎會使用抗病毒藥物,此藥物主要針對流感,少部分人病情會惡化、呼吸道衰竭,就需要插管治療。鄒志翔說,抽菸者較易得到肺炎,建議民眾應戒菸。另外,也建議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氣喘等,每年都要記得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自身保護力。地區醫院No.1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COPD肺炎高風險群 戒菸衛教很重要彰化基督教醫院員林分院109年治療肺炎病人達3,271人,是地區醫院第一名。胸腔內科主任陳皇吉說,彰化縣是人口老化縣市,年長者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表示,員基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共照計畫、氣喘共照計畫及肺復原中心進行病患個管治療是其特色。在肺部有狀況初期就進行治療,可減緩慢性阻塞肺病的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致病的原因包括長期抽菸、空氣汙染、工作職場有粉塵等及肺臟老化,因而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人會有咳嗽、痰多、和嚴重時呼吸困難等現象。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會透過個管師的追蹤和指導,強化規則治療及用藥的動機。不只老年人是肺炎高危險群,陳皇吉說,老菸槍導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幾乎每個月都有十幾位合併肺炎重症送醫,有的甚至年僅五、六十歲就插管搶救,所以戒菸衛教也非常重要。這類病人需做肺阻塞症狀的評估量表,配合藥物治療。陳皇吉說,使用氣管擴張劑可改善病人的肺功能,不僅能讓呼吸困難程度下降,也可提升生活品質。在肺復原中心也有拍痰機、呼吸機、上下肢運動和配合姿位引流法的物理治療等,可有效改善肺炎後的復原。全國急診、住院No.2新北市亞東醫院/把握治療黃金期 4小時內精準給藥肺炎長期占國內10大死因前3名,去年超過1萬3千人死於肺炎。位於新北市的亞東醫院,109年因肺炎急診、住院的人數雙雙破3千人,居全國人數第二。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指出,抗生素是治療肺炎的關鍵,醫院在確保供給充足下,最長4小時內一定會給予第一劑治療。肺炎症狀可大可小,鄭世隆指出,約八成肺炎患者在治療後都能痊癒,棘手是在剩餘一到二成,可能本身患有心臟、肺部等慢性病,或是洗腎、癌症患者,肺炎症狀相對嚴重。重症肺炎會有肺部阻塞,且有多重肺葉感染現象,出現喘、血壓低等症狀,需要先插管讓血糖、血氧穩定,當中有不少人都是老菸槍。鄭世隆表示,以前做PCR跟痰液培養結果要花4到5天,但肺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現在設備升級,檢驗結果一天就能出爐,也可透過支氣管鏡檢查、抽痰切片看氣管腫脹成形數評估嚴重度。亞東是新北治療肺炎最具規模醫院,疫情前多次參與國內醫學組織肺炎治療指引撰寫,也定期與國外交流。鄭世隆認為,治療肺炎關鍵在即時給予抗生素,在病人到院4小時內根據症狀精準下藥,重症插管患者約一周能拔管轉到普通病房,二周穩定改善。
-
2021-09-0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人妻手腳瘀青 幸有C肝口服新藥才揮別「家暴」疑雲
43歲的高姓婦人有C肝家族病史,曾經因為血小板低下,出現紫斑症狀飽受困擾,自嘲手腳的大片瘀青就像「被家暴」,經歷多種治療後仍無起色,幸好國健署從2019年開放C肝口服新藥健保給付,經醫師開藥服用後,血小板低下的紫斑症狀順利痊癒,為這項政策做為最好見證。從事服務業的高小姐,與先生育有2個孩子,雖然有C肝家族病史,但未曾接受過C肝篩檢也未固定追蹤。2020年11月起,因無故全身瘀青而就醫檢查,經抽血後發現高小姐血小板只有3000/mm3,遠低於一般正常人15萬/mm3,有自發性出血的危險,因此緊急收治住院。接受會診的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顏旭亨醫師表示,慢性肝病患者凝血功能不佳,尤其C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原發性血小板數目低下,過去治療主要是注射長效型干擾素,療程約半年至一年不等,治癒率低,而且干擾素副作用容易使血小板低下,對於血小板數目原本就低於正常人的紫斑症患者並不適用。但是2019年起,國健署開放C肝口服新藥健保給付,這類新藥不但療程短、治癒率高達95-98%,且副作用少。 高小姐持續接受C肝療程,結束後血小板從3千上升至15萬,C肝病毒順利清除,瘀青情況也改善了,更免除打針的痛苦。高小姐說,2020年底,因為全身瘀青症狀明顯,「沒特別撞到,但手上、腳上都有巴掌大的瘀青,看起來好像被家暴,真的非常困擾。」治療卻未見起色,非常沮喪。沒想到接受C肝口服藥物治療,不但把C型肝炎治好,血小板數目也回到正常,「我的血小板從來沒有到15萬那麼多!」為配合國家消除C肝政策,政府2020年9月28日起,擴大放寬年滿45至79歲民眾,都可接受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顏旭亨提醒民眾,配合成人健檢時,可以免費篩檢B、C肝,早期發現C肝帶原,早期治療,可避免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
-
2021-08-23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憂疫情未回診 思覺失調症復發
一名40多歲思覺失調症男性患者病況穩定多年,但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爆發後,因擔心家人安危,心緒不穩,加上未規則服藥,病情突然復發,出現被害妄想症,甚至摔破家中的神祖牌、踹破門,被通報消防隊送至醫院急診,住院一個多月,提高藥物劑量,增加抗副作用藥物,才終於康復出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力源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疾病,主要影響病友的思考、情感、語言、認知和行為。思覺失調症的男性患者好發於青少年時期,女性患者則好發於青少女時期、40歲前後,在台灣思覺失調症盛行率約1%。陳力源說,疫情期間,許多患者擔心染疫不敢回醫院看診而中斷治療,也有患者不確定原本服用的藥物是否會影響疫苗效力而自行停藥,近3個月以來,原本病情平穩的患者,竟有2至3成病情惡化復發。疫情爆發後,第一個考驗就是「病識感」,陳力源指出,有些病友及家屬知道思覺失調症需要治療,會回診積極與醫師討論可行方式,包括連續處方箋、居家治療及轉換為長效針劑等;對於缺乏「病識感」的病友,則建議可對照病況惡化的前後,一方面了解病況,也有助於評估治療效果並調整治療方式,協助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預防思覺失調症復發,陳力源建議,可食用南瓜子、花椰菜、核桃、洋甘菊茶、抹茶或綠茶、黑巧克力等6大減壓食物,幫助調節內分泌、紓解壓力。陳力源提醒,平時應保持樂觀、適當的表達,並釋放壓力;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均衡,擁有良好際關係,避免身心長期透支;另睡眠充足,規律運動,多培養個人興趣、積極參與活動。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情嚴峻!癌症接力治療刻不容緩 三大學會籲肺癌患者盡快施打疫苗
5月中旬爆發本土大規模疫情,儘管醫院採取高規格防疫措施,但許多癌友仍擔心感染而不敢就醫,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國揚表示,癌症治療有如一場棒球比賽,除了慎選先發投手(第一線藥物)、中繼投手(第二線藥物),更重要的是,球賽不能中途喊卡,否則人生恐提早出局。黃國揚說,晚期EGFR肺癌病友如採用「接續型雙標靶」接力治療,能拉長整體存活時間,就像棒球比賽取決優質的先發投手,讓後續優秀的中繼投手接替上場,終局能贏得球賽。前台灣大學校長、中研院士楊泮池所率領研究團隊,於今年1月發表一項台灣本土大規模研究成果,分析1.2萬名55至75歲、胸部X光正常的受試者,儘管不抽菸或已戒菸逾15年,仍有2.6%檢出肺癌,遠高於美國1.1%及歐洲的0.9%。在300多名被確診為肺癌的受試者中,96.5%為零期或第一期病患。黃國揚指出,該項研究點出了我國四大肺癌高風險族群,分別為三等親內有肺癌家族史、接觸二手菸、有慢性肺疾病史及烹飪時沒有使用抽油煙機者。在治療上,因為篩檢儀器的進步,加上國人健診意願較高,愈來愈多早期肺癌病患能夠接受手術切除,不過,臨床上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患依然多於早期。在討論治療策略時,大部分晚期肺癌病患關注於治療的整體存活期有多長、藥物有效的時間、治療副作用,及健保有無提供給付,如何降低經濟負擔。肺腺癌新增人數逐年增加,不抽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似乎更高,所幸在導致肺癌的驅動基因統計發現,亞洲族群肺癌患者帶有EGFR基因突變比率達55%,而歐美族群僅有20%到30%,顯示更多亞洲癌友適合接受EGFR標靶藥物治療。以70歲張奶奶為例,幾年前因呼吸急喘而就醫,意外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合併肋膜積水,所幸她基因檢測為EGFR基因突變,在醫師評估下,第一線治療採取第二代口服標靶藥物後,腫瘤逐漸縮小。但持續用藥兩年後,腫瘤復發,出現抗藥性,不幸中的大幸是,張奶奶的抗藥性屬於EGFR的T790M基因突變,還可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至今超過3年,只需定期回診拿藥,如同治療慢性病。黃國揚表示,張奶奶治療策略為「接續型雙標靶」組合,於第一線治療時先採用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後,如為T790M基因突變,可接力第三代標靶藥物,一棒接一棒接力治療。臨床數據顯示,亞洲人總存活期中位數為44.8個月。「晚期肺癌治療就像一場棒球比賽」黃國揚說,第一線藥物治療的選擇,如同在棒球賽裡的先發投手,盡可能地讓對方打不到球,創造贏面。待先發投手疲乏,藥物失效時,中繼投手登場,投予第二線藥物治療,此時接力治療追求目標為延長整體存活期,盼在九局下半的局面裡取得漂亮分數,而關鍵就取決於先發投手的強弱。黃國揚指出,部分年長病患在選擇藥物時,在乎副作用問題,建議確診晚期肺癌時,癌友應考量自身狀況,積極與醫師溝通,擬定最佳治療策略,積極抗癌。爆發本土大規模社區感染後,許多癌友未能定期就醫,依照原訂的治療策略用藥,黃國揚表示,這就像是棒球場上突然掀起一股巨風亂流,提醒患者務必固定回診,不可中斷治療。由於肺癌病人染疫後容易惡化為肺炎重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齊聲呼籲,肺癌病友應該醫師評估下,盡速接種疫苗。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病患,可在任何時間接種疫苗。如擔心化學治療副作用與疫苗副作用不容易區別,可以錯開施打的時間。
-
2021-07-15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免疫+化療 優於標靶+化療
一名四十多歲頭頸癌的下咽癌四期患者,多次復發,在使用免疫、標靶、化療合併療法後,兩個月即消除八、九成,卻因為疫情中斷治療而腫瘤再度變大。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指出,該病患原本的腫瘤在合併療法後幾乎消失,可惜的是,這位患者因疫情而拖延回診,中斷治療僅僅一個月,腫瘤又再度變大,就診時,腫瘤看似快穿透皮膚;所幸繼續治療後,外觀已看不到腫瘤。中斷治療的頭頸癌病患,恐面臨抗藥性與癌細胞變強兩大風險。林進清強調,中斷治療一個月以上,有三到五成患者會產生抗藥性、且腫瘤生長速度會益發變快。中斷治療期間,即使腫瘤沒變大,癌細胞也已汰弱留強,留下的都是更難對付的癌細胞,這都會讓後續治療效果大打折扣。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表示,國外併用免疫加上標靶,效果明顯,但目前台灣健保只給付二擇一,也就是標靶加化療,或有條件限制的免疫加化療;約三成患者使用標靶後,腫瘤可縮小,但標靶易產生抗藥性。以國內經驗來說,免疫加化療效果,優於標靶加化療,約有兩成患者可長期控制二到五年。目前免疫療法於國際中已被列為轉移復發頭頸癌的一線治療,去年食藥署更是通過免疫療法的一線適應症,然而,林進清指出,健保目前有條件給付頭頸癌患者免疫藥物治療,副作用較小,治療頻率較低,患者不用常跑醫院,但約只有兩成患者符合資格。
-
2021-07-15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疫中斷就醫 腫瘤速變大
新冠肺炎讓全台醫護人力拉警報,醫療量能紛紛降載,許多癌症病人也擔心染疫,而出現自行中斷就醫。國內權威醫師們提出警訊,約一成癌症病患中斷就醫,而發現近來開刀的癌症腫瘤較以往更大,或原先因治療成效而縮小的腫瘤,因中斷治療而變大。醫師提醒,頭頸癌細胞成長快速,務必持續治療。而為了銜接想回居住地治療的患者能順暢就醫,病友團體也呼籲,醫院應協助患者申請接續治療。台灣每年因癌症消逝五萬條生命,其中名列台灣第六大癌症的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全球平均三倍,是全球第一,根據國內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國內每年因頭頸癌死亡人數約三千多人,遠高過台灣目前因covid-19死亡人數。彰化基督教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表示,疫情期間,約一成的頭頸癌患者未回診。他擔憂地表示,頭頸癌是成長快速的癌細胞,在實驗室中,頭頸癌細胞三到五天就會成長一倍,一旦中斷治療,對病情相當不利。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也指出,外科系發現,近來開刀的癌症腫瘤特別大,而內科系也發現,原本因為治療成效而縮小的腫瘤,又長回來,使醫師必須重新制訂治療策略,讓治療更為棘手。他強調,有症狀、新診斷、疑似復發、化放療中的頭頸癌病患,務必按時回診,尤其治療結束後的一年到一年半期間,是復發高風險期,不可放鬆。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頭頸癌患者因病況較複雜,常需到醫學中心治療;但爆發疫情後,病患不得不減少移動,「回居住地醫院治療,如何銜接用藥就很重要。」因應疫情,醫療院所可依法令許可,做藥物或治療的緊急調處,王正旭指出,部分患者在原開刀醫學中心使用免疫療法,卻遇到了疫情而中斷,而需選擇回到居住地醫院治療,除了建議病患可申請含診斷、治療及用藥的病歷摘要攜帶至轉換的醫院,原醫院也應該及時將病歷摘要上傳到健保署雲端APP以利後續接續居住地能夠繼續替患者申請接續的治療,而負責審核醫院申請治療的單位也很重要,雖然在防疫忙碌之餘,希望健保署各分區也能幫助患者確保申請順暢,能夠順利持續治療。
-
2021-06-17 新聞.元氣新聞
我和索馬利蘭簽醫療合作協定 醫療團將常駐索國醫院
外交部今天表示,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和索馬利蘭共和國外交暨國際合作部代理部長歐利班(Liban Yusuf Osman)以視訊方式共同簽署「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與索馬利蘭共和國政府醫療合作協定」,我國未來將派遣醫療團常駐索馬利蘭首府醫院提供服務。吳釗燮致詞時表示,醫療是台索雙邊合作的重點領域,兩國簽署醫療協定,將進一步推升兩國醫療領域合作的深度及廣度,未來我國將根據在海外執行人道醫療計畫的豐富經驗,研議派遣專業醫療團隊赴索馬利蘭,推動索國醫護人員能力建構計畫,盼能系統性提升索國整體醫療衛生能量,並實踐台灣對於促進世界衛生發展的承諾與責任。外交部表示,我國與索馬利蘭去年完成互設代表機構後,雙邊合作關係持續深化。台灣秉持互利互惠的精神,持續與索馬利蘭在公共衛生、資通訊、農業及教育等領域推動雙邊合作計畫,包括「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計畫」,以協助改善目前索國面臨的孕產婦及新生兒高死亡率問題;而此次簽署的兩國醫療合作協定,將與我國國合會婦幼計畫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外交部表示,除了政府間合作外,我國民間團體也積極參與對索馬利蘭的醫療援助行動,例如台灣路竹會曾遠赴索馬利蘭進行義診,嘉惠多達數千人次;彰化基督教醫院捐贈索國Edna Adan教學醫院二手醫療器材,以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與美德醫療集團於疫情期間捐贈防疫物資等慈善援助均深受索馬利蘭朝野的肯定,我國政府與民間團體所展現的人道關懷深植於東非之角索馬利蘭人民的心中,為台索友好關係奠定穩固基礎。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IBD長期治療好辛苦 破解病友四大難題
難題1自行斷藥、未長期追蹤,導致疾病加重。一位38歲的家庭主婦,10年前得知罹患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投藥治療後改善血便、腹瀉,症狀改善後,她嫌就醫麻煩不再用藥。3年前追蹤發現腸道又出現嚴重發炎,但未有血便、腹瀉症狀,她並不在意也沒有按照計畫走,直到近期出現大量血便就診,潰瘍性結腸炎已演變為大腸癌。自行中斷治療是最大危機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IBD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需要長期控制,加上IBD症狀表現特殊,腸道發炎與症狀沒有正相關。臨床上有非常多案例,腸道僅有輕微發炎,表現症狀卻非常嚴重,有些則反之。李柏賢說,最怕患者自我放棄,例如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投藥後多數症狀都會明顯改善,也因此很多患者會認為沒事了,就放棄後續治療,但在潰瘍尚未癒合前,都可能因為未能完整投藥導致疾病更加嚴重。治療IBD的目標是讓腸道發炎處完全癒合,患者要認知到IBD既然是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不可能服藥幾周就能達到目標,至少要連續服藥三年以上才有可能碰觸到目標,後續也得持續追蹤。併發症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IBD最怕併發症,像產生廔管、腸穿孔、膿瘍等,都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李柏賢說,當患者自認症狀輕微不需就醫時,將是最大的警訊。李柏賢說,這幾年逐漸衛教患者,治療觀念愈來愈好,只是健保給付條件嚴苛,也可能讓連續用藥「斷鏈」。特別是治療滿一年後,患者症狀日漸穩定,健保就不再給付,得等患者嚴重復發才能再申請,也讓患者陷入反覆發作的情形。李柏賢說,疾病來得快又急,而且當醫師又告知這是一場長期抗戰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撐下去,中途離席的原因有太多太多,除了經濟負擔,常見的還有親朋好友會獻上祕帖,需要靠醫療團隊,一一協助擊破謠言。難題2健保給付條件嚴苛,患者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窘境。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藥物扮演重要角色,輕症多以傳統藥物為主,不過多數的患者發現得晚,出現症狀到診斷多已中晚期,臨床雖多會先採取傳統藥物,而健保給付上,對於傳統藥物給付條件最鬆,其餘藥物條件多,導致有健保沒辦法滿足患者實際需求的狀況產生。確診多中晚期 傳統藥效有限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章振旺表示,IBD患者治療的傳統藥物以5-ASA、抗生素、免疫抑制劑以及類固醇為主。傳統藥物使用,健保署並沒有設限,患者確診IBD就可以使用,但對中度以上的患者治療效果有限,通常會使用新一代類固醇,嚴重或是對傳統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則會給予生物製劑治療。章振旺表示,傳統藥物以外的藥物,健保給付條件相對嚴苛。新一代類固醇的給付條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有重大傷病卡,在5-ASA療效不佳時只能用8周,其中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只給付輕度到中度左側大腸炎。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以克隆氏症為例,患者須先有重大傷病卡,以及符合傳統藥物治療半年無效,相關指數需證明發炎達中度以上才能申請給付;潰瘍性結腸炎有分持重大傷病卡與未持有,前者條件與克隆氏症相同,後者則是要極為嚴重才能申請給付。生物製劑 給付滿一年須暫停章振旺表示,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良好,約有七到八成患者用藥後症狀明顯改善,但在健保給付上有下車機制,滿一年須暫停用藥,間隔三個月後且腸道必須嚴重復發,才能再繼續申請。他表示,該制度對病友不夠友善,有些未達到完全癒合或只差一點就能達標的患者,也因此必須重新面對疾病的痛楚。另外,礙於價格,健保下車後,多數患者都沒辦法自費使用,加上反覆停藥又使用,容易增加抗藥性,可能使患者最終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他說,IBD患者從醒來到睡著,會不斷受到疾病影響,只要起身就想腹瀉或隨時都得注意營養。加上患者年輕,不少患者對於不見天日的未來多感到絕望。不過臨床上有不少患者也因為能即時用藥,讓疾病獲得控制,過去不敢談及的婚姻,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度過,因此用藥對於IBD患者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難題3重大傷病卡申請困難,延誤用藥時機。重大傷病卡的核發對於IBD患者極為重要,四十多歲的小華(化名)被診斷為克隆氏症,確診前時常因為腸阻塞問題反覆就醫,出血後開刀治療,再過2個月才被診斷。屬於重症的小華,礙於診斷到治療不到三個月,重大傷病卡申請直接被核退,認為先前的手術並非因為克隆氏症而開,也因為無法及時申請重大傷病卡,延誤用藥時機。常卡在疾病名稱與尚未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表示,依照臨床上的經驗,IBD的患者,診斷後三個月到半年內通常申請重大傷病卡都不太會過,原因有二,一是病理科只打發炎性腸道疾病,沒有打克隆氏症或是潰瘍性結腸炎,事實上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的統稱就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第二是沒有接受手術治療以前,也不太會通過。顏旭亨表示,重大傷病卡對於IBD患者而言是張救命符,克隆氏症於1998年、潰瘍性結腸炎於2002年納入重大傷病,重大傷病卡能顯著的減少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部分負擔的經濟壓力。近年健保將多數治療IBD效果佳的藥物綁定重大傷病卡,沒有重大傷病卡的前提下,一年自費施打藥物可能高達二、三十萬,對於多數家庭而言,是難以負擔的數字,幾乎九成以上的患者,都需要健保的協助,況且IBD不是治療一年就夠,而是要一輩子用藥。約僅六成取得重大傷病卡雖然傳統藥物不必綁定重大傷病卡,健保就會給付,但是IBD患者常診斷延宕,大多數確診時腸道已經嚴重潰爛,必須要手術或使用後線的生物製劑才能夠控制症狀。目前IBD患者約僅4000多人拿到重大傷病卡,占整體患者六成,通常要等至少半年。罹病已嚴重影響身心,有人還因此無法工作,醫師都必須在最初就給患者心理建設,鼓勵病友稍稍耐心就能順利治療,也得不斷想盡辦法與健保署溝通,盼能加快速度,降低被退件的機率。難題4疾病複雜,需由團隊合作治療。準備要過美好人生的24歲楊楊(化名),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就發現大小腸交接處發炎且已經出現廔管,被診斷為克隆氏症。手術後同時採取藥物治療,原以為能重新過日子,一年多後又發作,廔管情況比上次更嚴重,必須要做造口才有辦法保命。病患有憂鬱傾向 需心理關懷造口對楊楊來說,心理嚴重受打擊,加上治療期間反覆發作,又遇上家庭、經濟等問題。協助治療的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及內視鏡科主任戴啟明說,當時非常擔心她有輕生的念頭,但她都表達得非常堅強,直到某日她終於受不了向個管師求助,才發現她因為病情出現憂鬱傾向,團隊找來精神科醫師、社工等,慢慢幫她解決問題。戴啟明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多發生在20歲到40歲的年輕人身上,正逢人生最精華的時刻,疾病複雜度高,從診斷到治療、反覆發作等,都可能重創患者的心理素質,照顧上也不能只有胃腸肝膽科或大腸直腸科協助。兩年前,義大團隊成立IBD多專科照護團隊,召集醫療團隊含胃腸肝膽科、大腸直腸科、直肛科、一般外科、小兒科;照護團隊則有急性照顧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未來也將召集藥師、精神科以及心理諮商師等。戴啟明說,以楊楊為例子,若當初沒有個管師定期追蹤與關懷,她可能就沒有任何求救管道,醫師問診時,也僅有短短幾分鐘,難以發現患者的異狀。多科整合照護 減少轉診時間多科合作還能減少院內轉診時間,像追蹤患者時再次發現嚴重潰瘍,或腸道狹窄到必須開刀,須轉診到一般外科,過去在沒有團隊之前,轉診恐怕需要一周,到診後還要重新再問診,再安排開刀時間。但現在團隊都會定時開會討論案例,患者出現變化時,團隊直接在LINE上說明,該名外科醫師能及早了解病況,還能更快安排開刀,避免拖延病情。而IBD患者因為腸道發炎問題,可能長期營養不良,就需要營養師的輔助。患者造口照顧及造口的好處等,則是由急性照顧護理師協助。戴啟明說,很多患者因擔心裝了造口就再也拆不掉,逃避就醫,反而讓病情加重,近年台灣的照顧護理師照料造口的方式多樣,每一招都能夠協助患者把傷口照料得完整,讓他們面對疾病期間也能更有自信。戴啟明說,早期台灣幾乎見不到IBD的患者,醫界多認為是西方人的病,隨著飲食西化,這幾年患者愈來愈多,才漸漸對IBD有所了解,診斷也愈來愈即時,也認識到必須仰賴多專科照顧,才有辦法幫助患者度過難關。
-
2021-06-0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搶救TTP之2:醫療奉獻獎85歲老醫師呼喊 讓TTP納入罕病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現在即將舉辦的病友會,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彼此分享與交流,減少面對疾病的茫然驚慌,也歡迎提供您寶貴的生命經驗,讓彼此做最佳的後援!●時間:3/30 14:00-16:20●地點:Happ.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樓(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4nnjD「血栓型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病人很慘。」這是來自85歲的沈銘鏡的呼喊,盼TTP病患納入罕見疾病,獲得新型藥物治療,減少復發,增加生活品質。為此,他曾經由彰化基督教醫院送件衛福部國健署,得到「非罕」、「該疾病屬於後天性」、「有機會自然緩解」、「目前有治療方式」等回覆,老醫師卻不氣餒,他說,對於已經傷及腦部、心臟的TTP嚴重病患,仍應納入罕病照顧。沈銘鏡被稱為台灣血友病之父,目前是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常務理事,他解釋,溫韋伯氏因子(vWF)是人體內的大型凝血因子,需要靠ADAMTS13蛋白酶裂解。TTP患者因產生ADAMTS13抗體活性因而降低,巨大的vWF凝集血小板堆積在微血管而造成血栓。【延伸閱讀:國內血液腫瘤科醫師,對TTP納入罕病的呼籲】過去死亡率8成 TTP患者的辛酸過去,TTP病患發病的死亡率是八成,在使用血漿置換術與免疫製劑後,死亡率才降低,但半數會復發。但沈銘鏡曾接治一名七歲患有「先天性」TTP小女孩,至今已十多年,每三周就要到醫院補充血漿,需輸血四個單位,生活品質堪憐,更不要說輸血隱含的感染風險,而血栓也會持續造成多處器官的損傷。沈銘鏡被稱為血友病之父,是因為他發現國內血友病患因診斷太遲、治療落伍、肌肉關節系統的嚴重損害而跛行,幾經奔走與努力,成立我國第一個血友病醫療中心。愛滋病毒會汙染血漿分離製造出來的濃縮凝血因子,血友病人因而感染,為此,照顧一生的血友病友反過來責怪沈銘鏡。深受打擊的他,參與國際會議時,獲悉凝血分子加熱可以殺死愛滋病毒,立即返國建議停止輸入未經加熱之凝血分子,10年後,沈銘鏡獲頒壹等衛生獎章。沈銘鏡更因發現S蛋白缺乏,C蛋白缺乏和凝血酶缺乏是國人靜脈血栓的病因,獲得王民寧醫藥衛生傑出貢獻獎。他畢生奉獻給血友病患、類血友病和罕見出血性疾病病患及靜脈血栓病患,於95年獲頒第16屆醫療奉獻獎。美國FDA已核准新藥 盼國內能將TTP納入罕病照顧沈銘鏡說,TTP發生率低,血漿置換風險高,預後併發症多,患者恍如抱著不定時炸彈過生活,如今美國FDA已核准新藥可以緩解嚴重症狀,盼國內能將TTP納入罕病照顧,引入罕藥治療。台北慈濟血腫科主治醫師高偉堯也認為,罕病中的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也是罕見而複雜的血液疾病,也非遺傳性,盼也能將TTP納入罕病保護傘。衛福部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指出,罕病認定有罕見性、診斷治療困難、疾病嚴重度、是否需要遺傳諮詢或有利於疾病防治等原則,予以綜合判定審議,目前請彰基補件中。「十三分之一罕見血液病友聯誼會」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OneThirteenthAlliance
-
2021-06-0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認定/搶救TTP之3:臨床醫師也不識 國內至少400患者未診斷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雖然是個極罕見的血液疾病,致命又帶有不確定性,我們就像「深海中無聲吶喊的海天使」;但隨著疾病衛教資訊增加,許多病友陸續現身,讓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現在即將舉辦的病友會,我們想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彼此分享與交流,減少面對疾病的茫然驚慌,也歡迎提供您寶貴的生命經驗,讓彼此做最佳的後援!●時間:3/30 14:00-16:20●地點:Happ.小樹屋|大葉桉分館2樓(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0號2樓)●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4nnjD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是一種極為少見卻嚴重的疾病,推估台灣約有400名患者,病患一但發病就是命懸一線,再加上症狀多元,病患多數前往急診、神經內科、腎臟內科、血液科等。血液科醫師指出,加強臨床對TTP的認識,緊急血漿置換可以為病患爭取生機。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高偉堯指出,TTP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從1924年即有首例病例報告,但因為非常少見,醫師們終其一生也未必碰到一個,因此在臨床判斷上,可能無法及時聯想到TTP。高偉堯是TTP病患張玉此的主治醫師,他回憶,接治時,忽想起學生時代,老教授的投影片上,指出TTP的五大症狀包括,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紅血球碎片、神智不清、腎功能異常,雖然張玉此的症狀不盡相同,仍依特徵臨床診斷為TTP,並進行血漿置換術。【延伸閱讀: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的治療困境】少見疾病病患的悲哀,即是連醫師都認識不多,病患也求助無門,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常務理事沈銘鏡感嘆,臨床醫師對於TTP的認識實在太少,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的經驗,十年臨床診斷加上實驗室診斷共27例TTP,發生率是一百萬人中有一點八例,推估,全台應該有400例TTP患者,但是卻沒有診斷出來。除了加強診斷之外,緊急處置又是一道難關。沈銘鏡坦言,在得到實驗室診斷結果前,是否可進行血液置換術的決定,對臨床醫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沈銘鏡呼籲,根據國際血栓暨止血學會的建議,TTP是緊急醫療事件,當懷疑為TTP時,只要符合臨床評分,就應立即開始血漿置換,不要等待實驗室數據的確認。●「十三分之一罕見血液病友聯誼會」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OneThirteenthAlliance
-
2021-05-25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全台社區篩檢、快篩站報你知! 有症狀、接觸史再前往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激增,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9日宣布,全國防疫警戒升為第3級至28日,不少縣市針對染疫熱點陸續增設更多篩檢站。陳時中提醒,篩檢站目的是讓有疑似症狀或高風險的民眾及早採檢,確診後可盡速隔離,並非給無症狀或沒相關接觸史者「沒事驗看看」。各縣市政府對可接受篩檢民眾規定不同,請洽各縣市政府衛生局確認。若有相關需求之民眾,記得攜帶「身分證」和「健保卡」,除了可透過疾管署的「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查詢離身邊最近的採檢醫院,《聯合新聞網》也整理出目前全台社區篩檢站資訊。更新日期:6/6 22:34全台社區篩檢站資訊台北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鄭州路145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二段33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地點:台北市雨聲街105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地點:台北市南港區同德路87號【西園醫院】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二段270號【剝皮寮】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地點:台北市士林區文昌路95號【台北榮民總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201號【振興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北投區振興街45號【台大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址:地點待議【國泰綜合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馬偕紀念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健康路131號【康寧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內湖區114成功路五段420巷26號【台北長庚紀念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敦化北路199號【台安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424號【博仁綜合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66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2號【台北市立萬芳醫院】(5月24日開設快篩站)地點: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111號【台北松山機場】(6月2日啟用)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340-9號新北市【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地址:新北市泰山區貴子路69號(急診室外)【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地址:新北市板橋區英士路198號(院區急診外)【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地址: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二段6號【永和耕莘醫院】地址:新北市永和區中興街80號(門診騎樓)【新店耕莘醫院】地址:新北市新店區車子路15號【新店交通公園】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族路109號【新店慈濟醫院】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289號【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794號(急診室停車場旁-孫雅各紀念館)【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地址:新北市三重區新北大道一段3號(院區急診外)【衛生福利部立雙和醫院】地址: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291號(院區外)【山北市民活動中心】地址:中和區莊敬路49巷29弄2號【三重亞東篩檢站】(6月4日開設快篩站)地址:三重區正義南路62號1樓【新莊衛福部立台北醫院】(6月7日開設快篩站)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127號【蘆洲永安公園】(6月7日開設快篩站)地址:新北市蘆洲區基隆市【基隆市立醫院院本部】地址:基隆市信義區東信路282號備註:採線上預約制【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地址:基隆市信義區信二路268號【台灣礦工醫院】地址:基隆市暖暖區源遠路29號【三軍總醫院附設基隆民眾診療服務處】地址:基隆市中正區正榮街100號【基隆市原公車修理廠】地址:基隆市中正路162號宜蘭市【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蘭陽院區】地址:宜蘭市校舍路169號(右側停車場)【羅東聖母醫院】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南路160號(馬仁光紀念大樓外廣場之戶外篩檢站)桃園市【中壢區中正公園】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86號【中路社區篩檢站】地址:桃園區正光路600號(網球場旁停車場)【龍岡社區篩檢站】地址:暫定桃園市中壢區龍岡里龍岡路三段(龍崗大操場天幕)【八德社區篩檢站】地址:暫定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2182-1號(大發休閒公園)【蘆竹社區篩檢站】地址:暫定桃園市蘆竹區東溪路停車場【龍潭區龍潭行政園區】地址: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690號【桃園社區篩檢站】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桃園體育場、德育街旁。【楊梅社區篩檢站】(完工、啟用時間待定)地址:地點待議新竹市【國軍新竹地區醫院】地址:新竹市北區武陵路3號(停車場)【竹科社區篩檢站】(6月3日啟用)地點:新竹市東區篤行路1號(園區原篤行會館前)備註:每日80人【竹苗邊界社區篩檢站】地點:竹市香山區與苗栗接壤新竹縣自費採檢:【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地址:新竹縣竹東鎮中豐路一段81號【天主教仁慈醫院】地址:新竹縣湖口鄉忠孝路29號【大安醫院】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博愛街298巷5號免費採檢:【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地址:新竹縣竹北市生醫路一段2號 【竹北衛生所】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光明二街89號苗栗縣【頭份社區篩檢站】(6月3日上午10時截止預約)地址:頭份衛生所旁空地時間:6月3日下午1點30分至下午4時【造橋鄉社區快篩站】(6月4日上午10時截止預約)位置:造橋鄉大西村2鄰慈聖路2段322巷1號(造橋鄉綜合活動中心)時間:6月4日下午1點30分至下午4時【後龍快篩站】(已截止)位置:苗栗縣後龍鎮復興里籃球場前面空地【三灣鄉社區快篩站】(5月28日上午10點截止預約)地址:苗栗縣三灣鄉永和村3鄰11號(三元宮停車場)【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地址:苗栗縣苗栗市為公路747號【為恭紀念醫院】地址:苗栗縣頭份市信義路128號【李綜合醫療社團法人苑裡李綜合醫院】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和平路168號【大順醫院】地址:苗栗縣大湖鄉中正路48-5號【重光醫院】地址:苗栗縣頭份市中華路1039號【協和醫院】地址:苗栗縣苗栗市中正路1367號【通霄光田醫院】地址:苗栗縣通霄鎮中山路88號【梓榮醫療社團法人弘大醫院】地址:苗栗縣苗栗市新東街125號【新冠肺炎快篩站】地點:竹南科學園區社區公園台中市【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地址:台中市豐原區安康路100號(立體停車場旁篩檢站)【台中慈濟醫院】地址:台中市潭子區豐興路一段88號(在橫跨第一、第二院區的74號快速道路橋下設快篩站)【童綜合醫院】地址:台中市梧棲區臺灣大道八段699號(梧棲院區急診室旁邊的平面停車場)【李綜合醫院】地址:台中市大甲區八德街2號(大甲院區旁邊的平面停車場)【烏日林新醫院】地址: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大里仁愛醫院】地址:台中市大里區國光里2鄰東榮路483號【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地址:台中市大甲區經國路321號【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院區】地址:台中市沙鹿區沙田路117號(沙鹿總院急診側門)【國軍台中總醫院】地址:台中市太平區中山路二段348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地址:台中市霧峰區福新路222號(高架橋下停車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地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癌症中心大樓側門後端B2)【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地址: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內科大樓一樓戶外篩檢站)【台中榮民總醫院】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650號(緊臨台灣大道四段之新門診大樓旁側)【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地址:台中市西區三民路一段199號(急診室外側)【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966號(中港樓與敬義樓間的迴轉道)【梨山衛生所】地址:台中市和平區中正路68號【台中國際機場】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航路一段168號彰化縣【溪湖湳底龍水宮】地址:彰化縣溪湖鎮湳底路臨27之1號【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地址:彰化縣埔心鄉中正路二段80號(院外採檢站)【彰化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市南校街135號【彰化秀傳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台灣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一段542號【員林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員林市莒光路456號【員生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員林市莒光路359號【惠來醫療社團法人宏仁醫院】地址:彰化縣員林市惠來街89號【鹿港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鹿港鎮中正路480號【二林基督教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二林鎮大成路一段558號【彰濱秀傳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鹿工路6號【北斗鎮卓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北斗鎮中山路一段311號【和美鎮道周醫院】(有症狀者才可採檢)地址:彰化縣和美鎮和光路180號南投縣※經基層診所轉介到6家指定院所聯繫進行篩檢【佑民醫院】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太平路一段200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埔里基督教醫院】地址:南投縣埔里鎮鐵山路1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竹山秀傳醫院】地址: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75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南投基督教醫院】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路870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地址: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三段339號備註:6月2日~9日 9:00-17:00 啟動「東方紅PCR專案」【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地址:南投縣南投市復興路478號【山腳里集會所】(5月31日 9至12時開放)地址:南投縣草屯鎮虎山路299號(活動中心前廣場)【南埔陳府將軍廟】(6月1日 14至17時開放)地址:南投縣草屯鎮南埔里中正路344之46號(活動中心廣場)【埔里仁愛公園】備註:6月2日 14:00~16:00【埔里枇杷集會所】備註:6月4日 14:00~16:00【埔里地理中心碑】備註:6月5日 14:00~16:00雲林縣【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學府路95號【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地址:雲林縣北港鎮新德路123號【天主教若瑟醫院】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新生路74號【林內鄉衛生所】地址:雲林縣林內鄉新興路54號【東勢鄉安南村鎮玄宮】地址:雲林縣東勢鄉安南村安南路2-2號【元長鄉長南、長北村集會所】地址:雲林縣元長鄉長北村元北路32-20號【褒忠鄉新湖村集會所】地址:雲林縣褒忠鄉新湖村新湖22號民宅對面備註:5月26日14:00-18:00【麥寮鄉三盛村福安宮】地址:雲林縣麥寮鄉三盛村仁德西路一段26號備註:5月26日14:00-18:00【崙背鄉詔安客家文化館迴廊】地址: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備註:5月27日9:00-12:00、13:00-15:00【斗南火車站】地址:防疫快篩行動車備註:5月26日至5月28日9:00-15:00【斗六火車站】地址:防疫快篩行動車備註:5月26日至5月28日9:00-15:00嘉義縣【嘉義航空站】(6月2日啟用)地址:嘉義縣水上鄉榮典路1號台南市【東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東區龍山里林森路一段418號備註:每周三、五9:00~11:00【南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南區南和路6號【新營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新營區三民路72號備註:每周一、四9:00~11:00【安南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安南區仁安路70號備註:每周四8:30~10:30【安定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安定區安定里59號之1備註:每周四9:00~11:00【永康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永康區文化路51號備註:每周四9:00~11:00【鹽水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鹽水區武廟路1號備註:每周四9:00~11:00【玉井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玉井區中正路5號【麻豆區衛生所】地址:台南市麻豆區巷口里興國路11-1號【台南航空站】(6月2日啟用)地址:台南市南區機場路775號【南部科學園區】(6月8日啟用)地址:台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高雄市專責醫院快篩採檢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地點: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高雄榮民總醫院】地點: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一路386號【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地點: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義大醫院】地點:高雄市燕巢區角宿里義大路1號【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地點:高雄市小港區山明路482號【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地點:高雄市左營區軍校路553號【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地點: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號【阮綜合醫院】地點:高雄市苓雅區成功一路162號【國軍高雄總醫院】地點: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2號【天主教聖功醫療財團法人聖功醫院】(本院急診室戶外篩檢站)地點:高雄市建國一路352號備註:平日上午8:30-11:30【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地點:高雄市苓雅區凱旋二路134號【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地點:高雄市鼓山區中華一路976號【義大大昌醫院】地點:高雄市三民區大昌一路305號【杏和醫院】地點:高雄市鳳山區五甲二路389號、470號1F【大東醫院】地點: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171-2號【高雄市立鳳山醫院】地點:高雄巿鳳山區經武路42號【高雄市立旗津醫院】(急診外社區採檢站)地點:高雄市旗津區旗港路33號備註:8:30-11:30 每日30名【健仁醫院】地點: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136號備註:平日9:00-12:00【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地點:高雄市岡山區大義二路1號【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地點:高雄市岡山區壽天路12號【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地點:高雄市旗山區大德里中學路60號【義大癌症醫院】地點:高雄市燕巢區角宿里義大路21號【建佑醫院】地點:高雄市林園區東林西路360號社區快篩站【鳳山衛生所】(衛生所大門口)備註:每日篩檢時間:13:30-16:30【鳳二衛生所】(衛生所前小公園)備註:每日篩檢時間:9:00-12:00【三民衛生所】(本和里滯洪池抽水站)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三民二衛生所】(中都里民中心)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前鎮衛生所】(衛生所前空地)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小港衛生所】(衛生所前人行道)備註:每日篩檢時間:9:00-12:00【大寮衛生所】(大寮圖書分館機車停車場)備註:每日篩檢時間:14:00-17:00【鼓山衛生所】(里民活動中心)備註:每日篩檢時間:8:30-11:30【左營衛生所】(舊左營國中)備註:每日篩檢時間:9:00-12:00【楠梓衛生所】(運動中心-射箭場)備註:每日篩檢時間:14:00-17:00【高雄國際航空站】地點:高雄市小港區中山四路2號花蓮縣【花蓮慈濟醫院】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地址:花蓮市中正路600號【台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地址:花蓮縣鳳林鎮中正路一段2號【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地址:花蓮縣玉里鎮民權街1-1號【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魚池52號【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地址:花蓮縣玉里鎮中華路448號【國軍花蓮總醫院】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嘉里路163號【門諾醫院】地址:花蓮市民權路44號【花蓮市衛生所】地址:花蓮市新興路200號備註:5月30日上下場次各200人屏東縣【東港快篩站】(6月1日~4日啟用,目前已撤站)地點:東港大鵬灣濱海公園碼頭(小巨蛋前)備註: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00 兩時段各100人【里港社區篩檢站】(6月3日~6日啟用)地點:里港河濱公園備註: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 兩時段各100人【潮州鎮快篩站】(5月30日17:00撤站)地點:屏東縣潮州鎮中山公園澎湖縣【澎湖機場】(5月25日啟用)地點: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村126-5號金門縣【金門航空站】(5月24日啟用)地址:金門縣金湖鎮尚義機場二號連江縣【連江縣衛生局、縣立醫院】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南竿鄉復興村216號(院外)備註:將通知與馬祖遊客確診案1563、案1742民宿、餐廳及觀光景點等足跡重疊者至現場接受篩檢
-
2021-05-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順天堂今通過緊急授權 清冠一號能協助治療新冠輕症
疫情大爆發,醫療院所被擠爆,急診醫忙到無暇休息吃飯,此波社區感染從5月11日起,本土確診案例已累積784例。以每天30例患者需要使用瑞德西韋的話,可用到7月底,由於此波患者,多為輕症,除了支持性療法以外,衛福部昨緊急召開會議,召集中西醫找尋藥物解方;昨有兩家中藥廠申請新冠藥物緊急授權,中醫藥司今宣布,昨提出的順天堂,今天已經獲得緊急授權,在台灣可以專案核准製造清冠一號。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衛福部中醫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中醫師全聯會、臨床中醫師、三軍總醫院等數家醫學中心,合作研發中藥複方「清冠一號」,其配方包含板藍根、魚腥草及黃芩等10種中藥材,去年經三軍總醫院、長庚紀念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臨床證實有療效。柯富揚表示,去年三總團隊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時,有2位微重症、1位重症,採取中西醫合作治療,投以清冠一號,可以佔據新冠病毒與體內受體棘蛋白的位置,達到保護呼吸系統的效果,幫助患者恢復,介入後住院天數平均為8到12天,三人現在都已經痊癒出院。柯富揚表示,過去清冠一號僅可以外銷,申請外銷的藥廠有8家,昨傳出好消息有2家藥廠提出申請。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今年4月因應立委的期待,發函給領有外銷專用許可證的藥廠,可以向衛福部申請緊急授權,昨天已有2家藥廠申請,分別為順天堂以及莊松隆,順天堂昨天已經完成資料提交也在今天衛福部完成緊急授權。第二家業者也正在整理資料,衛福部也將盡速審理。柯富揚表示,清冠一號屬於「處方藥」,呼籲民眾不要因為聽到有清冠一號可以使用,有症狀不去就醫,反而到藥房抓藥,此舉會傷害到更多人,且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使用,必須要經過診斷,藥房自行抓藥給民眾也是「違法行為」,呼籲民眾不要做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的事情。柯富揚也呼籲政府儘速啟動分流,建議中重症病人由醫院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輕症者至檢疫所留觀,中醫師現在也願意幫忙,可依政府指示赴檢疫所進行診療,以及至收治住院的醫院會診,或是針對居家檢疫、隔離者提供視訊會診的服務。
-
2021-04-24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健身低卡食譜 舒肥雞胸肉輕鬆做
身上的肥肉、體重計上的數字是許多人的敵人,想要不挨餓也能健康瘦,到底該怎麼做呢?彰化基督教醫院體重管理中心駐診營養師葉怡君表示,減重的關鍵,第一步就是要清楚知道自己吃進什麼食物,並且以天然食物為主,減少加工品,製造出熱量的缺口。影片中邀請到彰基醫院主廚黃振源,示範如何用舒肥的方式料理雞胸肉,吃起來軟嫩多汁。 「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4-01 癌症.血癌
找不到合適骨髓 彰基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助父救回兒
20歲男大生蕭承揚4年前診斷罹患血癌,找不到合適骨髓,後來接受親屬白血球抗原(HLA)配型半相合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靠著父親捐贈配對不完美的骨髓及造血幹細胞,成功救回一命,如今順利重返校園當大學生。彰基醫院目前完成300例骨髓移植,這3、4年來完成10例半相合移植,蕭承揚是彰基第一例半合血液幹細胞移植個案,蕭承揚表示,2016年16歲時開始貧血,到地區醫院輸血,但貧血症未減緩,甚至開始暈眩,因此到彰基兒童血液科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生活步調全部打亂,除了必須向學校請長假,也不得不放棄準備已久的全國技能競賽。彰基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王士忠表示,承揚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的治療計畫是進行化學治療,但一開始對化療反應不盡理想,計畫做血液幹細胞的移植,但配對結果不理想,在台灣最大的慈濟骨髓庫也找不到相合的,後來才嘗試請承揚爸爸來跟他做配對。王士忠指出,父母與子女間大概都是半合子相合的骨髓,過去因為移植技術的限制,半合血液幹細胞移植容易產生很厲害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但近幾年來醫療技術進步,加上承揚化療後骨髓都仍有癌細胞殘餘,需盡快做血液幹細胞的移植,所以決定採用爸爸所捐贈的半合子血液幹細胞移植。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冠銘表示,過去骨髓移植配對時一定希望全合,否則容易造成強烈排斥,但兄弟姐妹之間只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全合、找非親屬的骨髓配對又往往需要2到3個月時間,如果病人無法等待配對成功,就可能因白血病離開。隨著近年基因半合的骨髓移植技術成熟,可透過移植後化療的免疫調節,大大降低排斥效果,半合骨髓移植存活率與非親屬骨髓移植存活率差不多;在半相合的條件下,可以找到更多捐贈者,減少病人等待時間,甚至因為半相合大部分都是親屬,所以比過去更快從病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中找到骨髓配對者。
-
2021-03-24 癌症.頭頸癌
不菸不檳,口腔長期破皮也罹癌!注意口腔癌7大危險徵兆
不抽菸、不吃檳榔,口腔破皮可能罹患口腔癌。50歲女律師的大臼齒蛀牙嚴重,蛀牙稜角反覆摩擦左側口腔長達2個月,至大醫院就醫,切片檢查確診罹患口腔癌。醫師呼籲,若口腔內傷口超過二周未癒合,應立即就醫檢查。不菸不檳 仍有二類人易罹口腔癌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蔡國陽表示,不菸不檳的口腔癌患者分為二大類型,一類是「免疫系統不佳」,如扁平苔蘚遺傳基因、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影響引起;另一類則是45至65歲的「長期口腔破皮」女性,常見口腔破皮原因,包括假牙不合、智齒不正、蛀牙稜角摩擦口腔內側等,當口腔黏膜長期受到刺激,就容易產生病變。據統計,每天吃10到15顆的檳榔持續5年半,就可能罹患口腔癌。蔡國陽說,檳榔纖維粗糙,長時間嚼食就容易導致口腔破皮,進而增加細胞突變的機會,若檳榔再加上石灰,更添致癌性。蔡國陽表示,口腔癌患者中,以嚼檳族為大宗,建議嚼檳族可改用新鮮蔬菜條、蒟蒻條、無糖口嚼錠、硬喉糖等物取代,幫助戒檳榔。目前國健署針對30歲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29歲曾經或仍嚼檳榔的原住民,免費提供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口腔癌7大徵兆 口腔癌有幾大徵兆,一旦出現類似徵兆應盡速就醫。1.觸摸傷口時會感受到下方有硬塊或有增厚感,2.傷口超過14天沒有癒合3.口腔不明原因出血或感到疼痛、麻木4.有些患者口腔黏膜表面會出現白斑或紅斑5.聲音沙啞、發音不清6.舌頭活動受限7.頸部摸到異常硬塊等
-
2021-03-23 癌症.頭頸癌
女律師口內破皮竟罹患口腔癌 醫師:長達2周未癒應檢查
不抽菸、不吃檳榔也可能罹患口腔癌。去年一名年約50歲的女性律師四處求診,因有一顆蛀牙磨擦口腔造成反覆破皮,然半年後未見改善,至醫院進行切片檢查,才發現已罹患口腔癌。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提醒,口腔破皮長達2周未癒合,應到牙科或口腔外科門診就醫檢查。「10個口腔癌,9個吃檳榔,1成是沒有抽菸也沒吃檳榔」,彰化基督教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蔡國陽指出,沒有抽菸也沒吃檳榔仍罹患口腔癌者,部分是因「免疫系統不佳」,如扁平苔蘚遺傳基因,或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影響,另一大部分則出現在「長期口腔破皮」的45至65歲女性,若口腔破皮長達2周仍未癒合,甚至反覆破皮在同一位置尤需注意。除口內有異物摩擦,導致口腔黏膜破皮,蔡國陽指出,檳榔纖維粗糙,也易導致口腔破皮,若1周內反覆在同一位置破皮2至3次,恐使細胞突變,造成口腔癌,呼籲民眾應避免嚼食檳榔。蔡國陽進一步說明,檳榔子(又稱菁仔)本就是為致癌物,若再加上荖花、熟石灰等添加物,更會加強致癌性,若已有口腔癌癌前病變,如口腔黏膜纖維化、紅白斑或疣狀增生,每天再吃檳榔10至15顆,約再5年半就會罹患口腔癌。防範口腔癌,戒檳刻不容緩,對於嚼檳族希望藉檳榔提神、保暖等,蔡國陽建議,有嚼檳榔習慣的民眾,若累了想要增加精神,可休息、喝水與運動;天冷時,多加衣物保暖、喝溫水;無聊想嚼檳榔時,可用新鮮蔬菜條、蒟蒻條、無糖口嚼錠、硬喉糖等替代品,逐步成功戒檳榔。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指出,政府目前針對30歲(含)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29歲曾經或仍嚼檳榔的原住民,免費提供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除盼早期發現口腔癌,更要找出癌前病變及早治療,阻斷癌症發生。
-
2021-03-13 新聞.健康知識+
魚刺卡喉、誤吞棗核…別再喝醋、吞飯!專家建議正確處置方法
許多人在燉煮雞湯食補時,都會加入幾顆紅棗、枸杞提味,但隨之而來,被棗核卡喉的狀況也時有發生。近日,就有67歲的婦人吃紅棗時誤吞棗核,最終經手術,才取出棗核。收治個案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觀察室主任倪渟淵表示,患者主訴在吃紅棗時不小心將棗核吞入,從此就一直覺得喉嚨卡卡的有異物感,雖曾前往診所求治,可是沒有改善,而改至醫院求診。 安排X光檢查,發現咽後間隙有空氣,懷疑食道破裂;隨即安排電腦斷層,看到食道卡有2.6公分棗核,造成周圍有膿瘍的情形。經會診耳鼻喉科及胸腔外科進行手術取出棗核,病人順利康復出院。誤食異物時,該如何處置呢?倪渟淵指出,若發生誤食棗核等,且異物卡在食道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可用吞飯、吞饅頭等偏方,想強行咽下,恐造成食道損傷,不可不慎。 他進一步說明,常見的呼吸道異物梗塞原因,包括:咀嚼、吞嚥食物時講話或大笑,使食物誤入呼吸道;小孩誤食小物品,異物進入氣道;昏迷或酒醉的人,將嘔吐物誤入氣道;臉部受傷後,假牙或血塊阻塞上氣道。此外,老人家因年紀大,有失智症或退化問題,也常有誤食異物的情形發生;3歲以下幼兒,因食道較為狹窄,吃花生、果凍、麻糬、年糕等零食,也可能造成異物梗塞;吃飯時一不注意,也會造成魚刺之類等異物,被吞到消化道裡。被魚刺梗到,第一件事該這樣做!而一般人被魚刺哽到時,常會先嘗試一些偏方,例如,喝醋可以把魚骨頭軟化、溶蝕掉;多吞幾口白飯,用白飯黏附魚刺,就能將魚刺吞下。倪渟淵說,事實上,這些都是危險動作,可能讓魚刺掉入食道,引起嚴重併發症。倪渟淵表示,最正確的處理方是立刻停止進食、先輕咳幾下,看是否可藉由振動力量將哽得不深的魚刺咳出來,如果輕咳後魚刺還是掉不出來,就應該立即就醫掛急診,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夾除最安全。他強調,不然魚刺可能會卡得更深,或卡在食道中,增加後續醫師處理的困難。至於喝醋的偏方,更不可能將魚刺溶解掉,如果醋能輕易溶解魚刺,那其他食道、消化道是否也會被溶掉?預防呼吸道梗塞 該怎麼做呢?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暨營養師蔡玲貞表示,紅棗、黑棗的棗核非常的尖銳,不小心吞下的時候,它會通過食道,進入消化道;若卡住時,卡到哪傷到哪,所以食用時要特別小心。倪渟淵提醒,家有老人時,進食一定要小心,務必將食物切成小塊,讓長者慢慢進食;有孩子時,除了注意食用易哽住的食物,也要小心容易吞食的異物,擺放至高處,避免讓小朋友不小心拿取、放進嘴裡,造成異物梗塞。他說明,異物梗塞的表情,通常是張開口,然後兩手抓住喉嚨。當呼吸道部份梗塞時,患者仍有呼吸,但有的會激烈咳嗽;完全梗塞時,會漸漸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無力、臉色發紫。別再拍背,而是施行「哈姆立克急救法」處理方法,則是鼓勵患者彎腰低頭,用力咳嗽,將異物咳出,若實在咳不出,表示異物可能已經掉入支氣管,應立即送醫。切記,勿用拍背法,避免讓異物掉入氣管更深處。萬一無法咳出異物,須立即撥打119求救,且即刻施行「哈姆立克急救法」,試著將異物推擠出來。若梗塞者因缺氧不支倒地、神智不清,除了打119求救外,並應立即給予心肺復甦術施救,每個循環後,檢查是否恢復呼吸及意識,有異物立即清出。若兒童發生異物梗塞,可採跪姿與膝同高,環抱腹部實施。若自己梗到,現場無人相助,可一手握拳抵住劍突下方,一手置於其上環抱拳,兩手用力向內向上推,重複數次;或找一個固定物,如椅背、桌面、廚房檯面等,高度約與腰際相當,保持拳頭在劍突下方位置,放置於椅背及身體之間,身體前傾用力抵靠椅背,重複數次直到異物吐出為止。 諮詢專家/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觀察室主任 倪渟淵、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暨營養師 蔡玲貞
-
2021-02-21 失智.名人專家
黃頌儼/改善記憶、情緒與睡眠 中醫針灸治失智證實有效
多數人會尋求西醫治療失智症,其實中醫也很有一套。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任黃頌儼說,已有實證顯示針灸治療可改善失智者的記憶力、情緒與睡眠障礙,因效果相當好,愈來愈多醫療院所開始提供中西醫合併治療失智症。不只記憶變差,憂鬱、妄想、性格改變。西醫角度認為失智症的主因是受年齡、老化和後天腦傷影響,中醫的觀點其實也差不多。黃頌儼說,中醫古籍記載,人隨年齡增長,五臟功能開始退化,氣血精也開始虧虛,若加上工作勞累、作息不正常或是傷及腦部,更會使生理與認知功能明顯退化,進而出現失智症狀。失智症狀不只是記憶力變差,也可能出現情緒憂鬱、過亢、妄想或性格改變,除非細膩觀察,否則病患出現這些症狀時幾乎已失智一陣子。黃頌儼說,失智症目前尚未有任何藥物可根治,但確診後需介入藥物及非藥物治療才能有效延緩病程,改善生活品質。家屬可幫忙按壓穴位,有助延緩病情。他舉例,已有中醫治療失智症的實證研究,證實針灸治療能改善失智者的記憶力、情緒與睡眠障礙。此外,中醫臨床常開立可補益氣血、補腎填精和活血化瘀的中藥材,對改善大腦功能與血液循環有一定作用。華人習慣以食療進補,黃頌儼建議利用中藥材調配成藥膳或茶飲,讓病患日常服用。但他叮嚀,尋求中醫治療都應找合格中醫師執行。中醫也強調運動和按摩。黃頌儼說,穴位按摩是針灸的延伸,家屬可用按摩工具或手指頭按壓,刺激失智者的百會穴、四神聰穴、神庭穴、本神穴、風池穴等穴位,有助改善記憶力。另有中醫研究太極拳,證實打拳運動對病患有幫助。高科技設備、遊戲App,刺激長輩感官。失智症隨高齡社會的到來逐漸被重視,市面出現許多高科技輔助設備,例如電動、手眼協調遊戲等,號稱可預防或延緩失智症。黃頌儼說,這些輔助工具多是設計給年長者及輕度失智者使用。經過專家設計良好的聲光遊戲,加上需用手腳點按拍打等肢體動作,能刺激失智者的感官,訓練專注力、反應力、記憶力及肌肉功能,又可和親友同樂,增加人際互動。中醫重視充足睡眠,就是對大腦最好的保護。彰基中醫部正在設計及開發遊戲App,加入中醫藥的記憶及養生運動遊戲,例如辨識和記憶中藥材及穴位的名稱與功效,以及八段錦、太極拳等養生功法,期待促進病人的記憶力和增加日常活動之餘,也能減輕家屬的照顧負擔。如何保健大腦?黃頌儼分享護腦心法九字訣:「不熬夜、多運動、多按摩。」他強調,中醫累積千年的養生知識,最重視的是充足的睡眠,現代醫學也強調睡眠對保護大腦的重要性。「只要沒急迫的工作需求就別熬夜,讓大腦好好休息吧。」更多資訊請至樂齡智造https://www.ltpasolution.com/home-tw.html
-
2021-02-11 養生.聰明飲食
紅酒配牛肉一起吃健康嗎? 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許多人喜歡吃牛肉配紅酒,然而,紅酒中含有單寧酸,若與蛋白質食物併用,是不是會造成腸胃的負擔呢?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陳燕華營養師表示,的確,吃牛肉配紅酒對於腸胃較弱的人可能會影響消化吸收,尤其對老年人或肌少症患者來說最好盡量避免;此外,單寧酸也可能會影響鐵質吸收,因此建議用餐時最好減少紅酒攝取量為佳唷。吃西餐時,許多人都習慣以牛肉佐紅酒,但這樣吃真的健康嗎?如大家熟知柿子不宜與蛋白質(螃蟹、肉類、豆製品等)一起食用,因為柿子中的單寧酸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那紅酒中也含有單寧酸成分,與牛肉併用時是否也會影響消化,甚至造成腸胃不適呢?陳燕華營養師表示,針對紅酒佐牛肉的飲食方式到底健不健康?在營養學上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討論:1. 紅酒的酒精含量約12%,過量飲用恐傷肝,甚至有致癌風險!紅葡萄酒酒精含量約在12%左右,每公克的酒精約含有7卡路里的熱量,幾乎和一克脂肪一樣多,飲用過量可能會大量增加熱量攝取!此外,酒精代謝物乙醛是一種致癌物,加上體內累積的酒精量也會對肝臟造成傷害,包括像是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等,長期來說也容易增加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症風險。 然而,在健康無礙的情況下,適量飲用紅酒是無妨的!陳燕華營養師說明,紅酒含有酚類物質,如花青素、白藜蘆醇和單寧酸等,屬於抗氧化成份之一,可有效清除自由基和其他氧化劑,並抑制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氧化;但建議女性每天飲用不宜超過105毫升,男性每天不宜超過210毫升,以利維持個人健康。 2. 紅肉被視為是「2A 級」的可能致癌物,建議勿過量食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標準,紅肉(包括牛肉、豬肉、馬肉及羊肉)被列為「2A 級」的可能致癌物;所謂的「2A 級」代表對人類為很可能有致癌性,但對動物確定具有致癌性。此外,紅肉在高溫烹調的過程中,還可能會產生雜環胺 (heterocyclic amines, HCAs) 與多環芳香烴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等致癌物,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有人說吃烤肉會吃進致癌物的原因。然而,衛生福利部亦指出,癌症的成因眾多,通常非僅因攝取單一食品而致癌,故民眾不必因此特別戒吃某種食物,但建議日常飲食應大量攝取各色蔬果、多運動、減少過度加工之食品,並積極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門。 3.紅酒配牛肉時,紅酒成分會影響蛋白質與鐵質吸收,腸胃不佳者應避免。陳燕華營養師解釋,紅酒中的單寧酸會讓人體的蛋白質吸收力變差,若紅酒與蛋白質食物(如肉、蛋、乳製品及豆類、豆漿、豆腐、螃蟹)一起食用時,在酸性條件下(例如在胃酸環境中)容易與蛋白質食物結合,且紅酒中單寧酸的酸根離子結合成為溶解度較小的鹽類,具有收斂性,會導致腸蠕動減緩,造成消化不良。因此,若本身是屬於消化功能差、容易胃食道逆流、腹脹情形的人,或是平時蛋白質就攝取不足的人(例如老年人或肌少症患者)勿與單寧含量較高食物一起食用,平日亦建議減少紅酒攝取量,以免增加身體負擔。此外,陳燕華營養師也補充,單寧酸也能與食物中的鐵質發生凝固作用,進而影響人體對鐵質的吸收,長期而言恐導致貧血問題。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陳燕華營養師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1-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賀台大醫學院神經科及台大醫院神經部40周年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邁入老年的醫師做什麼想什麼」。一位剛屆齡退休的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第一年的退休生活,促成了我們邀請兩位年過八十的前輩醫師回顧他們的精彩人生,一位精神科教授退休後,改而投身宗教與社會服務方面,與我們分享他豐富的「退而不休」的生活;一位神經科教授將最近慶祝台大神經科四十週年的紀念會上,回顧自己如何在台大醫院神經科由教學與服務為主的臨床科成功地轉型為今日服務、教學與研究並重的大學醫院重鎮。我們接著會邀請年輕醫師發表他們行醫的心路歷程,希望這些文章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了解醫師,而有助於醫病之間的溝通。 台大醫院神經部於2020年12月26日舉辦慶祝創部40 周年活動,並出版。緬懷洪祖培教授辛苦創建神經科(部)的歷史:1947年林宗義醫師自日本東京大學回台,創建台大醫學院及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大部分科內醫師主要教學及臨床業務偏重精神科。根據此專刊的記載:1951年洪祖培醫師到職,1952年蕭成美醫師到職,1956年杜潤碧醫師到職,1957年陳光明醫師到職,1961年高村井醫師到職,1963年孫睿亮醫師到職,1965年陳榮基醫師到職。這幾位都是比較傾向神經醫學,可惜中間幾位都先後離開。1960年洪祖培醫師承彰化基督教醫院蘭大弼院長(David Landsborough, IV)推薦,前往英國倫敦Queen Square Hospital進修一年,專攻神經醫學。1971年洪祖培升任神經精神科教授。我於1971年承洪祖培教授推薦前往美國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兩年,1973年回來。 經過多年的奮鬥,1980年神經神經科終於分成精神科與神經科,洪祖培教授擔任神經科首任主任。1986年陳榮基接任神經科第二任主任;1992年卸下主任職,接台大醫院教學副院長。1995年台大醫院神經科改稱神經部,醫學院仍稱神經科。 在我當任副院長時,有一天已退休的前醫學院楊照雄院長來醫院院長室與戴東原院長及幾位副院長懇談,楊院長說:「醫學院的基礎醫學教員中,醫師(MD)只剩下一位,而且即將退休了。他覺得醫學院開始時的教員,主要都是MD。將來如果都沒有MD當教員,對醫學院的發展,非常不好。希望醫院能設法幫忙。」大家都了解是因為醫學院的待遇太低。經過研商後,戴院長決定由醫院提供9個主治醫師名額,給醫學院每一科各一名;如果基礎科能夠找到MD來當教員,他可以占用這個主治醫師缺,由基礎與臨床兩科雙聘,他就可支領醫院主治醫師的津貼。這個制度,大大提高醫學院基礎科聘請MD的力道。我很高興看到,在我擔任主任時,神經科居然獲得三位優秀人才,聘到在生理學科任教的郭鐘金醫師(留學哈佛Harvard大學歸來),在解剖學科任教的謝松蒼醫師(留學哈佛大學及約翰霍普斯金Johns Hopkins大學)及在藥理學科任教的劉宏輝醫師。很高興,今天看到他們這三位基礎與臨床雙聘的教授,領先發表二十多年來耀眼國際級的研究與臨床的成就。讓我深感對得起洪祖培教授,對得起神經科,也對得起醫學院! 在慶祝會的報告中,兩位年輕主治醫師在緬懷洪教授的投影片中,秀出一張洪教授今年住院中,還在病房「回診」教學的照片。我接下去請問他們,為何稱呼病房教學叫「回診」?他們說:英文叫「ROUND」,我提醒他們,要翻譯為「迴診」。然後再請問為什麽叫「round」?現場沒有人能夠回答。我告訴大家多年前,我去參訪約翰霍普斯金大學醫院時,因為我的學生謝松蒼在哪裡的優秀表現,他們對我相當禮遇。特別帶我去看,開啟美國現代醫學教育的該校校長William Osler 教授做病房教學的舊醫院。這個建築沒有電梯,樓梯是鋼鐵製成的圓形梯,Osler教授就是繞著圓形梯上下樓層,帶著學生到每個病房做床邊教學。因此美國人就稱床邊教學為「ROUND」,我們就翻譯為「迴診」。我也有幸在那個樓梯迴旋(round)上下,追循先賢的腳步。那位他們很稱讚的Dr. Hsieh,就是今天在週圍神經病變的診療與研究領先全球的台大神經科與解剖科雙聘的謝松蒼教授。 我在1997年從台大退休,應聘到台北縣三峽鎮(今新北市三峽區)開辦恩主公醫院。在離開台大前,曾與解剖科合作,想要設立「腦庫」,沒有成功,一直引以為憾;今天在謝松蒼教授的報告中,欣聞他正努力籌辦「台灣腦庫」。期待他順利成功,完滿我要奉獻台大的最後一個心願,讓台灣神經醫學的發展在台大神經部的領導下,更上層樓! 我也勉勵同仁,在診治病人時,善用介紹人可以增加病人的信任度及治療的效果。我舉了自己的兩個經驗:我曾介紹一位病人給他居住鄉鎮的開業醫師,這位醫師在看完病人後,打電話給我:「報告老師,您介紹的某某病人,我已經看好了,他的那些問題,我已處理好了。請老師放心。」在場的病人不但信心大增,而且還介紹親朋好友,都到這位醫師的診所。另外一次是我的90高齡的中學老師,車禍導致顏面嚴重多處骨折及下巴脫位。牙科醫師打算分兩階段處理,先在未麻醉的狀態下矯正下巴脫臼,然後全身麻醉處理骨折。但是第一階段的處置需要病人的合作,如果病人不合作,只好在全身麻醉下,先後處理這兩個問題。但就要增長麻醉時間,增加危險。主治醫師很親切的告訴病人:「老師(指介紹人)有交代,我會好好治療您的問題,請您放心。」結果病人居然很合作的在清醒狀態下,讓醫師處理好脫臼,然後才在全麻下修補好骨折,恢復完整的功能。 如果你覺得這位老人太嘮叨了,碎碎念,請原諒超過「七老八十」的老人吧!
-
2021-01-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桃園醫院疫情擴大,全台各醫院探病新規(不斷更新)
衛福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疫情持續擴大,短短九天從院內染感惡化到社區感染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因應國內醫院發生疫情,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每日訪客可探視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以1名為原則。以下整理全台各大醫院探病新規。北部.台大醫院最新探病時段規定,一般病房是上午十一時到十二時、晚間六時到七時,每次限兩名訪客。加護病房探視時間只有上午十一時到十二時,每次限兩名訪客。.新北市轄內醫院:限縮探病人數,每天僅開放1人在指定1小時內探望,陪病人數從原先2人縮減為1人,且全數要落實實名制登記。.北市聯醫中興、仁愛、和平婦幼、忠孝、陽明院區一般病房、加護病房的探病時間是每天上午11點至11點半;松德院區一般病房、加護病房探病時間是每天晚間7點至8點;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無加護病房,一般病房探病時間則是每天上午11點至11點半。台北榮總一、開放每日上午11至12時,單一時段可探病,每次限2名。預約的日期與時段,限探訪當日及隔日。預約的日期與時段,限探訪當日及隔日。探病的親友,需攜帶個人的健保卡或身分證件查驗。二、為同時兼顧防疫需求及人數控制,訪客探訪前必須上網以實名預約申請。(「授權碼」為住院病人手腕配戴的手圈第二排數字後6碼,或請洽護理站)。三、如有上述時段以外特殊醫療狀況需緊急探視,請洽醫療團隊並取得「醫療授權碼」(8碼)。.林口長庚醫院(含台北長庚)從1/21起一般病房將全面禁止探病,加護病房則維持每天固定1次探視,探視時段為早上11點至11點半,且每床每次以1人為限。.基隆長庚醫院一般病房禁止訪客探病,每床陪病限1人。加護病房探病時間是上午11點到11點30分,每床每每次限1人,12歲(含)以下訪客暫停入院探視。陪病者採實登記制度,須持「陪賓證」進入醫院。.馬偕醫院(含兒童醫院、淡水馬偕)-台北馬偕及兒童醫院11:30-12:30、16:00-17:00-淡水馬偕11:30-12:30、19:30-18:30以上陪病限1人,探病限2人.振興醫院【一般病房】每時段(10:30-11:30、19:00-20:00)合計至多2人探病。【加護病房】每時段(10:30-11:00、19:00-19:30)合計至多2人探病。【註】陪、探病者須配合填寫登錄資料,若有以下3種狀況「暫緩」陪、探病,包括發燒、類流感等症狀或身體不適;居隔、居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期內,以及12歲(含)以下兒童。.萬芳醫院【一般病房】11:00-12:00、每床訪客限2人。【加護病房】11:00-11:40、每床訪客限2人。【安寧病房】11:00-11:40、每床訪客限2人。【註】具21日內旅遊史民眾勿進入院區,有醫療需求可至急診就醫。因全院出入口門禁管制,務必攜帶健保卡或身分證件供查驗,進入院區配合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該院相關管制措施。病房探訪陪病採實名制登記,且陪病限1人、須攜帶健保卡、陪病證。探病、洽公須在進入醫院前1日線上預約並出示預約畫面QRcode。.國泰醫院自1月21日(週四)起調整探病時段【一般病房】11:00-12:00。每次限2名訪客(不得輪替)【加護病房】10:30-11:00。每次限2名訪客(不得輪替).臺安醫院 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一般病房、加護病房探病:每日2次,每床限制2名訪客(不可輪替)探訪時間:10:30-11:00、19:00-19:30.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陪病人數僅限一人、訪客探病每一時段限2名。一般病房、安寧病房:11:30-13:00、18:30-20:00加護病房:10:30-11:00、18:30-19:00.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陪病、探病人數限一人。探病時間:11:00-12:00.耕莘醫院各病房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1名訪客,每日限探視1次。探病時間:一般病房:11:00-12:00,住院陪病以一名為限成人加護病房:11:00-11:30小兒加護病房及亞急性呼吸照護中心:11:00-11:30護理之家:11:00-12:00 或 18:00-19:00,一天一次(採預約制),一次請以2名家屬探視為限(兒童暫停探視),同時間限1人入內,一次限30分鐘精神科9A病房:探視採「預約制」,請來電02-22193391轉66900,探視時間為週一至週五 11:00-12:00新竹縣各大醫院縣府整理東元醫院、北榮新竹分院、仁慈醫院、大安醫院、新仁醫院、培靈醫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台大生醫分院及竹信醫院9家醫院,除中醫大學新竹附醫禁止探病,其餘8家醫院探病者至多2人,陪病者皆限制1人。>>詳細時間中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病房陪病改為限制1人,請持「陪病證」進入醫院。加護病房探病改為一天一次,每次 30分鐘,每次2人,探病時段 : 上午10:30~11:00。為維護防疫安全,自主健康管理者,請儘量避免至醫院陪探病。.臺中榮民總醫院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且21天內入境返國者禁止陪病。每次僅限2名訪客、訪客需填寫聯絡人資料,探病時間為10:30~11:00、19:00~19:30兩時段。.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每日開放2固定探病時段,10:30-11:00、19:00-19:30。.財團法人台中慈濟醫院僅開放四處出入:第一院區大門、感恩樓出入口、第一院區地下室停車場、第二院區大門。陪病探病:急診:陪病限一人一般病房:陪病限一人,並出示陪病證、訪客探視每床每次至多二人(時段:10:30-11:30)加護病房:訪客探視每床每次至多二人(時段:10:30-11:00)精神科病房取消夜間探病時段、護理之家暫停探訪。.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探病開放時間:加護病房、病嬰室、嬰兒室: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10:00-10:30(限2名訪客)一般病房: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11:00-12:00(限2名訪客)【沙鹿院區】探病開放時間:復健病房、恩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 :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10:00-11:00(限2名訪客)心身科病房開放探視時間為上午09:30-10:30(限2名訪客).彰化基督教醫院探病者可先上網填寫個人資料、健康聲明暨旅遊史,預約完成之後,於探病時間即可直接至病房探病,方便又快速!探訪人數:每名住院病人每次限2名訪客成人加護/燙傷病房:10:30-11:00、19:30~20:00呼吸照護中心:10:30-11:00、20:00-20:30兒童醫院加護病房、嬰兒照護中心、新生兒照護中心:10:30-11:00、20:00-20:30預約網址:https://cchweb.page.link/tocc.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住院病人陪病者每床1人,僅限1名陪病者(含照服員、家屬)。病房探病時間:一般病床:11:30-12:30、16:30-17:30加護病房、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10:30-11:00、20:00-20:30南部.高雄榮總(一)一般病房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0:00-11:00;下午18:30-19:30。(二)成人加護、急診加護、呼吸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中心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0:30-11:00;下午19:30-20:00。(三)燒傷加護病房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1:30-12:00;下午19:30-20:00。(四)嬰兒、新生兒、兒童加護病房每日2次,時間為上午10:30-11:00;下午19:30-20:00。(五)以上病房訪客探視,每床每次僅限2位訪客,前一天請至本院網站申請:https://www2.vghks.gov.tw/WebAppWeb/page/ACMMain.jsp.成大醫院【一般病房】每日(11:30-12:30)探病1次上限兩人、每床陪病者(包括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加護病房】每日(10:30-11:00)探病1次上限兩人、每床陪病者(包括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燒傷中心】每日(14:00-15:00)探病1次上限兩人、每床陪病者(包括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註】病況危急經該院通知來院者不受此限制,進入醫院必戴口罩、消毒手部、量體溫,若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者,勿到醫院陪病與探病。.部立台南醫院【一般病房】11:30-12:30【加護病房】11:30-12:00【註】每床探病訪客人數限2人、每床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限制1人,下午探病時段則取消。奇美醫院陪病每床1名(含照服員、家屬),探病每日1次、限2名,探病時間:一般病房是上午11:30到12:30ICU加護病房是上午11:00到11:30RCW呼吸照護病房是19:00到20:00.高醫一般病房週一至週日11:30〜12:30,17:30〜18:30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病房週一至週日11:30〜12:00注意事項 1.訪客及人員需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實聯制登記及TOCC詢問2.探視人數2位(具陪伴證)。非探視時段,病房僅能維持1位具陪伴證之陪病者(含照顧服務員)3.0平日夜間22點至翌晨6點 ②週六13點至週一6點0國定假日全天,請憑陪伴證進入本院十全路大門閘口.郭綜合醫院呼吸照護病房:11:00-11:30及 18:30-19:00加護病房:11:30-12:00及 19:00-19:30一般病房:11:30-12:30及 18:30-19:30每床限探病2位、陪病1位,需有陪伴證或探訪證東部.國立陽大醫院探病的規定不變,每床陪病者限一人;一般病房探病每天兩次,每床限兩名;加護病房每日探病一次,每床限兩人。一般病房:上午08:00-09:00、晚上06:00-07:00安寧病房:上午11:00-12:00、晚上06:00-07:00加護病房:(外科)上午10:30-11:00;(內科)10:45-11:15.羅東博愛醫院探病前一日需預約申請單、每日探病時間為9:30-12:30、17:30-20:30,每時段每位病人僅限2人探病。特殊病床探病時間:2樓新生兒及小兒加護病房、嬰兒病房、3.15樓加護病房、14樓呼吸治療中心、安寧病房探病時間為10:30-11:00、19:30-20:00.花蓮慈濟醫院【一般病房】11:30-12:30,合計至多2人探病。【加護病房】11:30-12:00,合計至多2人探病。陪病者以1名為限,每名病人每次2位訪客;非訪客時段請勿前往探視,並落實陪探病實聯制登記。.花蓮門諾醫院【一般病房】10:30-11:00。【加護病房】10:30-11:00。不論普通病房或是加護病房,陪病者以1名為原則,1天只開放探病1次。.衛福部花蓮醫院【一般病房】10:00-12:00,合計至多2人探病。【加護病房】10:30-11:00,合計至多2人探病。【呼吸照護病房】10:30-11:30,合計至多2人探病。
-
2021-01-20 科別.心臟血管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隨著氣溫直線下滑,冷空氣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上升;低溫則會刺激血管收縮,使得心臟負荷加劇,因此,使冬天成為心臟病好發季節,有心臟病史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年長者,要特別注意保護心臟健康。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簡思齊表示,心臟病在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而造成心臟病的原因眾多,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危險因子兩種。先天危險因子(1)遺傳簡思齊指出,家族成員中若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尤其是有直系血緣的男性在55歲以前、女性在65歲以前,就因心臟病發猝死或心肌梗塞,屬於高危險群。(2)年齡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會時間逐年老化,當然血管也無法倖免於難。當血管隨年齡增加而老化時,使得動脈粥狀硬化愈來愈嚴重,動脈血管壁會逐漸變厚及變硬,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3)性別女性荷爾蒙能保護心血管,因此,心臟病的性別發生率,男比女是3:1。但進入更年期後,女性因為少了女性荷爾蒙保護,得到心臟病的機率便與男性差不多了,一般而言,男性過了45歲、女性55歲以後,就進入心血管疾病危險期。 後天危險因子(1)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血壓愈高,發生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增。因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使心臟負荷處於高壓狀態,使心室變得肥厚;也會對血管壁造成傷害,造成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及狹窄,進而導致心臟肥大、狹心症、心肌梗塞、心衰竭等問題。據統計,糖尿病罹患冠心病的機率是常人的2倍以上。因高血糖會使動脈壁較容易產生發炎反應,血管管壁受損;加速斑塊沉澱於冠狀動脈,形成動脈增厚、硬化,導致負責輸送血液至心肌的血管變得狹窄,心肌進而產生缺氧,導致心臟病。膽固醇過高者罹患心臟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3倍,因為體內過多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內,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日漸狹窄,阻礙血液流通,心肌因此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和養分,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嚴重導致死亡。(2)肥胖隨著飲食西化,肥胖是許多人面臨的健康問題。簡思齊表示,而肥胖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等慢性病機率較高,而這些疾病又會誘發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中風等。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者,為心臟病高危險群。(3)抽菸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菸害報告指出,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吸菸者的家人因為暴露於二手菸中,也會大大提升死於中風和心臟病的機會。簡思齊說明,抽菸是冠狀動脈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因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管缺乏彈性、血液變得黏稠。若血管阻塞發生在冠狀動脈,則形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周邊血管,即為周邊動脈疾病;發生在腦部血管,則造成缺血性中風。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簡思齊)  延伸閱讀: ·天冷猝死人數攀升! 生活「5習慣」死亡機率比一般人高 ·心血管患者染新冠肺炎死亡風險增3至5倍! 專家曝「3個徵兆」藏不可逆下場
-
2021-01-16 科別.皮膚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眼周小顆粒的形成因素「醫師,我的眼睛旁邊最近開始長這個耶!」年輕女孩指著眼睛周圍的小凸起,露出困擾的表情。事實上,這種眼周小顆粒,屬於皮膚組織增生,可能是皮膚息肉、汗管瘤、粟粒腫等8種狀況。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為民眾說明「眼周小顆粒」的各種可能:▶皮膚息肉(皮膚贅瘤、軟纖維瘤)這是纖維組織增生的良性小腫瘤,多在眼睛四周、脖子、乳房下、腋下等皮膚皺摺處,多是因遺傳和皮膚老化,而過度摩擦(化粧、揉眼睛)和賀爾蒙變化(懷孕、肥胖)也會刺激生長。▶汗管瘤(丘疹)膚色、粉紅色或略帶透明的小顆粒,是真皮層的汗管組織增生造成的良性腫瘤,常出現在眼眶四周,尤其是下眼瞼。主要成因是體質,好發於青春期後的女性,隨年齡而增大或變多,可用雷射去除,之後可能會再生長。▶粟粒腫(粟粒疹)小小白色顆粒,看似白頭粉刺,實際上與毛囊無關。這是皮脂腺的油脂和角質無法代謝,在皮膚表面形成凸起,分為原發性(跟體質有關)及續發性(過度摩擦、水泡或傷口癒合後形成)。發生於任何年齡、性別與新生兒。雖沒有研究報告指出眼霜或保養品會導致眼周長出小顆粒,較大的粟粒腫可用針挑破、擠出內容物,太小可用雷射去除,有時也會自行消失。▶扁平疣多呈咖啡色或膚色,常因搔抓而長出直線排列的疹子,頂端呈扁平狀,因而得名。這是皮膚感染濾過性病毒所致,建議積極治療,以冷凍治療、雷射、擦A酸或免疫調節藥膏去除。▶黑色丘疹皮膚病咖啡色、乾粗的凸起小顆粒,常見於臉部、身體,不仔細看很容易忽略。主要跟體質、紫外線有關,因角質過度增生而突起。▶小汗腺汗囊瘤天熱時會膨脹,天氣冷時會縮小,與體質有關,因汗腺增生、汗液堆積在汗腺內而成。▶皮脂腺增生皮脂腺過度增生而形成黃白色突起,中央經常會略凹陷。常發生在中年過後,年紀越長越明顯,與體質有關。口服A酸效果良好,數量少時可用雷射去除。▶眼瞼黃斑瘤(黃色瘤)位於眼瞼的黃色柔軟斑塊,近鼻側內眼角的上眼皮,一小點或一大塊都有可能。這是含有脂肪的泡沫組織細胞聚積在真皮層內,且是酯化的膽固醇。患者通常血脂肪正常,但仍建議抽血檢測血脂肪。可用冷凍治療、雷射去除。食藥署提醒,眼周小凸起除了影響美觀,也有可能是病毒引起。建議先至皮膚科尋求醫師協助,了解成因與類型,才可進一步做出合適的治療。有人說:「眼周小顆粒與保養品有關!」這是真的嗎?人與人交流總是先看到眼睛,尤其目前COVID-19肆虐,大家都戴口罩,臉的上半部更成為注目焦點。有人說,這種小顆粒是「脂肪粒」,與保養品有關,只要用特定的保養品可以去除,這是真的嗎?眼周小顆粒絕非保養品可解決,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指出,醫學上並沒有「脂肪粒」這個名詞,美容業者若指出這是因使用不當的保養品,如眼霜或者護膚品太滋潤,並不符合事實。因為保養品是透過保養成分讓皮膚健康、美觀,主要作用在角質層或淺層的真皮層。而息肉、汗管瘤、皮脂腺增生、眼瞼黃斑瘤、小汗腺汗囊瘤與粟粒腫等,都是真皮層問題;黑色丘疹皮膚病是增厚的表皮;扁平疣則是表皮的病毒感染,都「不是」化粧品、保養品可以解決。邱足滿醫師提醒汽化雷射去除眼周小顆粒,常有傷口修復期和暫時性色素沉澱;而對於更深層組織增生之汗管瘤、皮脂腺增生、黃斑瘤,若傷口太深時,可能會留有輕微的凹陷疤痕。食藥署叮囑,眼周小顆粒有許多成因,勿聽信網路謠言或美容業者的推銷,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採適當方法去除,才能有效改善眼周外觀。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1-11 科別.心臟血管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寒流近兩天造成全台上百人猝死,昨氣溫雖稍回升,各縣市消防局仍接獲多起猝死案通報。消防人員觀察,回溫是「急救的隱憂」;醫師表示,天冷大家會注意保暖,回溫可能讓民眾輕忽,尤其溫差大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有心血管疾病者較危險,呼籲民眾注意日夜溫差,一早起床做好保暖,勿驟然下床。新北消防局昨接獲八件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急救案,一人六十歲、一人七十歲,六人八十歲以上,有三人經搶救恢復生命跡象。北市消防局有五位民眾急救,三人到院前無呼吸心跳,兩人搶救成功。桃園單日有四男一女通報救護,年齡從六十五至八十八歲不等,其中八十一歲游姓、八十八歲黃姓老翁,都是清晨起床上廁所時失去意識,被發現已無呼吸心跳。新竹縣一名卅五歲男子前天深夜倒臥竹東火車站身障廁所,已無生命跡象,死因待釐清;昨有九十四歲阿公在家過世。中部地區昨天出太陽,彰化救護七人無呼吸心跳,都是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嘉義市消防局救護四名六十到八十歲長者無呼吸心跳,多半睡覺時突然無鼻息,送醫不治。雲林縣有五人死亡,分別是五十二歲到九十一歲老翁,其中四人未送醫。「急遽降溫和升溫都很危險」,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科醫師李聖楷說,溫差大,老年人自律神經系統調適度差,血管擴張及收縮程度失調,血循不順,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上升,所以冬天並不建議長者等心血管疾病族群泡溫泉,造成溫差過大。李說,氣溫下降除了會增加病毒活性,造成呼吸道疾病,也會讓血管收縮,增加中風及心肌梗塞風險,嘉義縣市雖在南部,但是地處空曠,日夜溫差大,風險更高。如果有胸口不適,臉部表情不對稱,出現半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要馬上就醫,平時應控制三高,規律量血壓血糖,保養做得好,平安過冬沒煩惱。氣象局預告今起又有一波冷空氣,最冷時段落在明後天,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提醒,老人、心血管疾病及三高族群,起床應先暖身或加穿外套,再出被窩,戴帽子、圍圍巾也很重要,多層次穿搭較有保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