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6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平衡感
共找到
191
筆 文章
-
-
2022-01-16 養生.人生智慧
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 名醫張金堅創咖啡健康學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39期文/吳佩芬 攝影/鐘君賢73歲的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仍然寶刀未老,一星期仍然保持看門診且開兩到三台刀,刀法還是「嚇嚇叫」。他說,「歲數大了,在器官上會輸給年輕人,人不要不服老,服老的心情要有,但也要有抗老的心態,只要用對方法,就可延緩老化。」從幾十年前開始,張金堅展開他獨創的「抗老撇步」,透過走路運動、喝咖啡、清淡飲食、專業、從事公益活動獲得成就感,還有經常保持愉悅的心情。從1972年開始,張金堅行醫迄今已有47年了,在他的年輕年代,外科是大科,很多醫學系畢業生都很想進入外科工作,張金堅也選擇了和他外向個性比較相符的外科,外科醫師個性都比較爽直、判斷力強、行動力強,但也比較容易衝撞。在台大醫院完成住院醫師、總醫師訓練之後,張金堅就到鄭州路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擔任外科主治醫師,不久,被當時的台北市立中興醫院院長、前總統蔣中正御醫熊丸拔擢為一般外科主任;一年後,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剛成立,張金堅為了強化專業,也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臨床研究所博士班。受恩師陳楷模影響,成為乳癌權威張金堅會成為國內專致於乳癌的醫師,和他就讀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陳楷模有很大的淵源。陳楷模專精於小腸的大量切除及乳癌,張金堅回憶道,「陳楷模教授個性比較兇悍、嚴厲,外號雷公,在他底下,一定要戰戰兢兢,不能打迷糊仗,但是,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博士班畢業之後,張金堅帶著太太、一雙年幼兒女前往沙烏地阿拉伯行醫,一年多後返台,直接進入台大醫院擔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在當時擔任台大醫院外科主任陳楷模的麾下,順利的從講師升等為副教授、教授,之後,還躍升為外科部副主任、主任。張金堅表示,當時求診的乳癌病人因為發現時都比較晚,乳房外表已經糜爛、腫瘤很大,甚至已經轉移了。因為沒有所謂的多科團隊,當時的化療又簡陋,放射線治療也不像現今的定位準確,在幫病人進行放射線治療時,經常會把病人的皮膚電得爛爛的,化療用藥也沒有標準治療流程,開刀就把病人的整個乳房連同腋下的淋巴腺全部拿掉。很多女病人因為罹病,老公外遇,跑走了,拖著生病的軀體照顧年幼的小孩及公婆;張金堅深覺女性乳癌病人真的很辛苦,也感受到以醫師為主的權威醫療環境,以及傳統乳癌治療的弊病和無奈。成立乳房醫學會,跨科整合照顧當醫療慢慢進步,乳癌可以選擇整個切除、部分切除的手術方式,乳癌的化療藥物也日新月異,張金堅深感,「乳癌照顧一直都是以醫師為主,缺少所謂的病理科、放射科、腫瘤科、腫瘤內科、藥師、心理師等,也沒有重建,這是個不完整的醫療團隊,對於相對弱勢的病人比較吃虧。」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成立乳房醫學會,希望乳癌治療能多科整合照顧。另外,在病人照顧方面,雖說陳楷模教授早在張金堅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之前,已成立真善美乳癌病友俱樂部,但畢竟成員只局限在台大醫院治療的乳癌病友。因此,張金堅決定要擴及服務到全國的乳癌病友,於是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是個跨醫院的全國性乳癌病友團體,也是全國第一個。乳癌防治基金會成立22年,已落實全民乳癌篩檢衛教,關心罹病者的醫療及身心靈健康,並鼓勵國內學者進行乳癌的本土性研究,除了頒獎給國內傑出乳癌研究人員,每年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邀請專家演講,同時讓病友們唱歌、跳舞同歡,並分享彼此的罹病經驗,鼓勵新診斷乳癌病友。基金會也因此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及特優基金會的獎項,以及張金堅個人的癌症終身成就獎。醫技雖進步,別忘醫病平等在很早年就投入乳癌診斷、診療的張金堅,對於21世紀的基因體醫學、精準醫療、分子醫學的時代,他認同,乳癌已經慢性病化,但是,他更關注在醫病平等的理念上。他說,我們以一位慢性病人的方式對待乳癌病人,持續關心治療後的10年、20年後續追蹤,稱為「存活者的議題」,比如說用藥的慢性副作用,用藥後的智力是否變差,用了哪些藥物會對於神經末梢有損害,罹病後是否和社會脫離等,即所謂醫病共享的政策,疾病治療不是醫師講了算,還要和病人共同討論。賢內助協助下,遵循一輕、二淡、三少、四慢原則退而不休的張金堅,在關心病人健康之餘,也很在意自己的健康。身為外科醫師的他,邁入70歲之後,還能持刀平穩,開刀手不抖,維持良好的平衡感,和有開刀的體能,都要歸功於賢內助的協助,張金堅沒有肆意揮霍年輕健康的本錢,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的成果。在飲食上,張金堅著重吃得不要太豐盛,一輕、二淡、三少、四慢是基本原則。張金堅坦承,「前面三項,我都有達成,四慢是因為我是外科醫師,個性急,還在努力當中。」◆一輕,不要加工品、鹽漬品,多吃蔬果,要原味的食材,少農藥、有機的食材,要洗乾淨,清楚食材履歷,當季的食材、均衡的飲食。◆二淡,不要重口味,不要高溫烹煮食材,不要添加太多鹽,不要太油,不要太甜,不要太辣,不要太多的佐料,不要過量的燒烤,不要太多的烹調,烹調簡單,盡量少外食,三餐多在家食用。◆三少,不要吃太飽,7分飽。 ◆四慢,要細嚼慢嚥。重視早餐內容,開啟一天的活力三餐飲食的調養,張金堅很重視早餐。早餐部分,張金堅的米飯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爾偶太太會煮點稀飯吃,通常會準備小塊麵包,配點洋蔥、胡蘿蔔、堅果如核桃、杏仁,然後配點秋葵、酪梨、地瓜葉等蔬果。他說,秋葵5~6條,肚子就飽了;燙點地瓜葉,沾一點點醬油膏,就很美味了;另外,還來點荷包蛋,補充蛋白質。中餐的話,因為要開刀、看診,就吃醫院的便當,飯只吃1/10的份量,主食的魚肉、雞肉和豬排等,只吃一半而已,青菜的部分就會吃完。晚餐則會豐盛一點,太太會煎煮新鮮魚,清湯中放點排骨、白蘿蔔,還會準備地瓜葉、菠菜、高麗菜等,盡量不要高溫炒,以汆燙、水炒方式居多。假如晚上有應酬吃大餐,隔天就會自動減量,大約減少一半的份量,應酬時,吃少量就好。照顧植物,讓步調變緩慢、心情愉悅運動方面,因為上了年紀,盡量選擇比較溫和的運動。張金堅一星期游泳一次,一次一個小時。平常會和太太結伴到鄰近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繞園散步,可以走到7千步,加上平日看病人、上下樓梯、巡房等,加起來應該有1萬步。還好,有篇研究發現,日行7千步已經足夠了,會爬樓梯、但不下樓梯,因為要保護膝蓋的健康。對於老人很重要的情緒管理,張金堅會選擇快樂的嗜好來做,他的快樂嗜好就是園藝和咖啡。他表示,盡量不動怒、不能急躁,並靠著喝咖啡、關照植物,讓自己的步調變慢,咖啡香氣、在一片綠茵中吸收植物釋出的氧氣,心情就會很舒適。張金堅個是早起的鳥兒,但他也樂在其中,在夏天早上5點、冬天早上6點起床,喝200~300c.c.的白開水後,就會到頂樓整理花園,才下樓吃早餐,除了出國不在家之外,拔草、澆水、搬移植物盆栽,他天天報到,樂此不疲。他的口號是:「園藝活動也是一種運動,也是心性的培養。」他看著植物一天一天地長大,花盛開,心情愉悅,就如同醫療人員細心照顧病人,病人就活得好,沒有好好照顧就會凋謝。化身咖啡達人,自創咖啡養生法張金堅愛上咖啡,是在台中澄清醫院擔任院長期間,在台中、台北往返的高鐵上聞到咖啡香,就起心動念想喝咖啡。他過去喝咖啡都會肚子痛、胸悶,30、40年沒有碰咖啡的張金堅,這次一喝就上癮了,覺得神清氣爽。講起咖啡,張金堅的出發點仍是和健康有關的研究,特別是咖啡豆內含的高抗氧化物綠原酸、咖啡醇、雙萜類、咖啡豆醇等,對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牙周病、癌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都有助益,也有研究發現,喝咖啡可以延長壽命。他也走遍了國內外咖啡莊園,還與蔡崇煌醫師及梁捨烘焙專家分別著作了二本咖啡專書,真是一位咖啡癡迷。由於過度烘焙會破壞咖啡豆內的抗氧化物,所以,張金堅偏好喝淺焙咖啡,他說,生豆內含的綠原酸占9.6%,重烘焙就剩下4.8%,因此,利用輕烘焙,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較不容易喪失。但是,即使是重烘焙,咖啡飲品中還是存在著這些抗氧化物成分,所以,也不反對喝重烘焙咖啡。重烘焙有炭燒焦香味、巧克力的微苦澀感;淺焙有果酸、有水果香,國人比較偏愛炭燒口味,對於果酸的接受度較低。現在,張金堅每天喝3杯黑咖啡,他不主張加糖、奶精,糖不宜攝取過量,奶精則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建議可以加適量的鮮奶取代。咖啡不是神丹妙藥,仍有飲用禁忌喜歡喝熱咖啡的張金堅說,喝咖啡不能過熱,咖啡在夏天沖泡時的溫度,最好是92~93℃,冬天時可以升到94℃,等到咖啡沖泡好、倒入容器內的溫度85℃是最香醇的。品嚐咖啡的時候,則差不多60℃左右不燙口,才是最適宜的溫度,喝太熱的咖啡,會傷害食道黏膜組織,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當然,咖啡也不是神丹妙藥,骨質疏鬆症的病人、懷孕初期、小孩、胃酸過多、腹瀉腸胃不適者,都要避免喝咖啡。在喝咖啡的同時,需要補鈣、維生素D、多運動、多曬太陽,而且由於咖啡利尿,最好搭配一杯白開水,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擁有滿滿正能量最後,張金堅表示,「我現在還在開刀,我覺得專業還要持續保持,工作是一種快樂,也有成就感的滿足」。張金堅的身體硬朗,講話嗓門大而有力、很清楚,不像老人孱弱無力的聲音。即使70歲高齡,擔任一家生技公司顧問的他,在每2個月的業務會議上,還被要求喊口號;他說:「就叫我來帶頭喊,好像聲音亮,生意就興旺,其他人都喊得不夠響亮,我一喊,聲音宏亮,士氣高昂,氣氛就起來了。」70歲的張金堅仍然擁有滿滿的愉快、樂觀、快樂能量。延伸閱讀: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 國內開心手術第一人 邏輯正確,決定手術成敗
-
2022-01-13 癌症.肺癌
出現咳嗽、聲音嘶啞、胸痛,是肺癌嗎?一次了解肺癌的症狀、治療、如何預防及飲食建議
肺癌已成國病,據統計,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1萬3000多名,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近萬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總合還多。醫療進步,早期肺癌透過手術切除等治療,有非常好的預後;晚期肺癌雖棘手,但也有許多藥物能延長存活期。誰是肺癌患者高危險群?如何預防肺癌、早期發現?有哪些治療方式?肺癌可能有哪些症狀?肺癌症狀與生長的位置有關,鱗狀上皮癌與小細胞癌常生長在肺中央的位置,會因為腫瘤壓迫或侵犯食道,造成吞嚥困難,及影響喉返神經,造成聲帶麻痺而聲音沙啞,或壓迫上腔靜脈,引起肩膀、頸和臉部水腫;而腺癌腫瘤易侵犯心包膜,造成心包填塞,導致心律不整和心臟衰竭。成大醫院血液腫瘤醫學部主任蘇五洲表示,不同腫瘤生長位置並不絕對,普遍的症狀就是咳嗽、咳血、胸痛、喘鳴及氣促等,全身症狀則有厭食、體重減輕、虛弱、疲倦。1.咳嗽是最容易聯想到的肺癌症狀,研究指出65%的肺癌病患都有持續咳嗽的問題。2.喘鳴聲哮喘也可能是氣道中的腫瘤阻塞引起。當氣道阻塞或狹窄,空氣通過時便會發出喘鳴聲。3.胸部疼痛胸壁有許多神經纖維末梢,當肺癌侵入胸壁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疼痛。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報告,這種情況可能會因深呼吸、咳嗽或笑而變得更糟。然而,胸痛也可能只是過度咳嗽的副作用,慢性咳嗽會拉傷肌肉。4.聲音嘶啞嘶啞、粗而微弱的聲音,也可能是肺癌另一個指標。喉返神經位在氣管和食道之間,在主動脈之下。它連接到喉部(裡面有聲帶),如果腫瘤壓在這個神經上,可能會引起麻痺。這意味聲帶不會閉合,聲帶閉合才能咳嗽、唱歌和說話。聲音嘶啞也可能是聲帶癌的症狀,這也與吸菸有關。5.呼吸短促呼吸不順暢代表可能存在阻塞,例如,肺部腫瘤阻止足夠的空氣進入。但也可能代表肺部和胸壁間液體積聚。這種情況發生在癌症侵襲淋巴和靜脈結構時,導致液體無法順利排出胸腔而積聚。這被稱為「胸腔積液」,會感覺肺部沒有足夠的空氣,因為液體擠壓,肺部無法擴張。6.多發性肺炎肺炎多次發作是個警訊,當腫瘤阻斷肺部較小的氣道時,它為細菌繁殖創造了溫床,這可能導致感染。7.眼睛下垂、腫脹肺癌也可能導致幾種與肺無關的綜合症狀。長在肺部頂端的腫瘤可能會壓迫眼睛和臉部神經,造成一側眼睛的眼瞼下垂、瞳孔縮小,及臉上半部一側的額頭血流及汗流異常。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報告,壓在上腔靜脈上的腫瘤可能會造成臉、頸部、手臂和上胸部腫脹,以及頭痛和頭暈。8.肺癌轉移後常見症狀肺癌最容易轉移到腦、骨及肝,腦部轉移最常見的症狀是意識模糊或平衡感喪失;骨骼或脊椎轉移最明顯是疼痛、神經壓迫導致的下肢麻痺等;肝轉移有時會有黃疸和肋下疼痛,但大部分沒症狀。肺癌有哪些致病因子?肺癌是吸菸者常見的疾病,但不代表不吸菸就不會罹患。事實上,這個致命疾病在非吸菸者身上發生的機率正在增加:一項來自歐洲針對2170名肺癌患者的研究,從2008年到2016年,非吸菸者發展為肺癌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年度肺癌死亡患者,多達20%是從未吸菸者。1.吸菸 80%肺癌患者有吸菸經驗。吸紙菸比吸雪茄危險性高;紙菸與雪茄都吸者,比不吸者高10倍。2.二手菸 5%肺癌患者曾暴露二手菸環境,吸二手菸比不吸者的肺癌風險高1.2至1.8倍。3.廚房油煙50%女性肺癌與油煙暴露有關,油煙冒出後再炒、煎的危險性高出2倍。衛福部資料顯示,過去針對台灣非吸菸女性族群罹患肺癌之研究,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之女性,罹肺癌風險較有使用者風險高8.3倍。4.空氣汙染空氣汙染的影響已實證對人類具致癌性,其主要組成成分「懸浮微粒(PM)」也被個別評估一併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暴露在空汙環境將增加肺癌的風險。5.特殊職場或居家環境暴露衛福部資料顯示,長期暴露在某些重金屬物質(如鉻、鎘、砷等)、柴油引擎廢氣或石綿環境下工作的族群,有較高罹患肺癌的危險性。另外,某些建築特殊石材,有少部份具輻射及氡氣放射氣體,吸入氡氣量過高亦增加肺癌的風險。6.肺癌家族病史研究發現,肺癌與家族史有潛在關係,肺癌病患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得肺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者高。7.其他曾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肺部疾病病史者,肺癌發生率較高,種族、性別、結婚狀況及遺傳等也有關係。不過近年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機率也很高,如何在罹癌之前就找出這些高風險族群相當重要。由國衛院名譽研究員熊昭、張憶壽與中研院楊泮池院士、陳建仁院士、GELAC研究群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等相關研究專家共同提出一個台灣不吸菸女性肺癌風險預測模型,運用六個風險因子,包括年齡(Age)、身體質量指數(BMI)、慢性阻塞性肺炎(COPD)、教育程度(Education)、家族史(Family History)、有無易感基因(Gene)的A、B、C、E、F、G來預測罹患肺癌之風險。不吸菸的女性只要在網站輸入這六項危險因子,就可以知道自己罹患肺癌的風險有多高,進而及早提高警覺。>>台灣不吸菸女性之肺癌風險計算器肺癌的分類◎小細胞肺癌(約占12%~15%)‧與吸菸有密切關係‧男性患者居多‧有快速分裂、早期擴散的特性。‧病患的預後比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差。◎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以上)‧肺腺癌:佔非小細胞肺癌的50%,好發於非吸菸女性。‧鱗狀細胞癌:男性常見肺癌類型,與抽菸有關。‧大細胞癌:雖生長速度較緩慢,但常有早期轉移的現象。肺癌診斷方式【非侵入性檢查】1.胸部X光檢查:偵測肺癌最基本的工具,但腫瘤必須大於1公分以上,才有機會被發現,對早期診斷較無幫助。2.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找出早期肺癌的利器,但檢查價格高,有輻射暴露疑慮以及偽陽性高等問題,易引起民眾不必要恐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否適用肺癌篩檢,國內一直未有定論,主要是台灣肺癌患者以肺腺癌為主,與吸菸較無直接關係,且LDCT存有偽陽性,可能使良性結節遭誤判,讓受檢者挨不必要的刀。但根據衛福部「LDCT掃描篩檢台灣不吸菸肺癌高危險群」最新結果,發現的確有助找出早期肺癌,國健署已著手與醫界研擬擴大適用對象。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認為,罹患肺癌原因還沒完全被找到,有些女性沒抽菸、沒燒香、沒下廚仍罹癌,建議40歲以上成人,尤其婦女,如從未做過低劑量電腦斷層,至少應做一次,2至3年再做一次,即使僅發現結節,醫師都有臨床指引,為每個人做出適當醫療決策。【侵入性檢查】支氣管鏡:若病灶長在肺部中央、大氣管分布處,需由支氣管鏡配合氣管內超音波獲得檢體。手術切片:若腫瘤小於1公分,難以抽取,需透過外科手術取得檢體。肺癌的分期與治療‧第一期和第二期:治療方針主要是手術切除。‧第三期:除了手術,也有放射線和化學治療同步治療,再加上免疫治療。‧第四期:占所有肺癌病友的一半左右,治療選擇有標靶治療、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肺癌的手術方式肺癌的手術方式粗分兩大類,傳統開胸手術及微創手術,微創手術分為胸腔鏡、達文西機器手臂,三種手術術式,術後的復發率及存活率大致相當。1.傳統開胸手術→適用嚴重沾黏、胸壁侵犯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禚靖教授表示,手術大多是針對早期肺癌的患者,較晚期如三A期肺癌,則須先進行前導性化療或化放療(Induction Chemotherapy),再進行手術。傳統開胸手術主要是針對胸腔內已嚴重沾黏,或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的患者,才會建議該術式,傷口大約20到30公分,肋骨必須撐開。禚靖解釋,手術後,須待傷口復元,住院天數長,約10天以上,且疼痛指數高。若摒除嚴重沾黏、廣泛性縱膈腔、胸壁侵犯等情形,一般都可以採取胸腔鏡手術切除。2.胸腔鏡手術→降低疼痛 縮短住院時間目前台灣以胸腔鏡為主流,至少八成以上的肺癌手術,都是使用胸腔鏡。禚靖解釋,胸腔鏡手術是將內視鏡及器械經過1至3的切口中處理病灶,患者若嚴重沾黏,沒有空間操作胸腔鏡,且容易在手術過程中發生出血、肺部破裂等問題。不過,隨著技術的精進,胸腔鏡也能切除部分較晚期的肺癌病灶。禚靖說,胸腔鏡手術的特色在於無須將肋骨撐開,因此大幅降低了術後疼痛,傷口小、術後的外觀影響少,連帶也縮短了住院時間,一般健保也有給付,僅有部分耗材可能需要自費。雖然胸腔鏡是目前治療肺癌的手術主流,但胸腔鏡的技巧性高,外科醫師必需經過相當的訓練,以確保能安全有效率地執行肺癌切除手術。3.達文西機械手臂→提高切除靈活、精準度隨著科技進步,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胸腔鏡手術在執行肺癌切除時,提供了絕佳的高解析度、三維放大的手術視野,及更高的靈活與精準度,除結合傳統胸腔鏡傷口小的特點外,更有出血較少、更安全等優勢。執行肺癌手術時,必需合併進行淋巴結切除,禚靖說,近年有報告顯示,以達文西手術執行肺癌切除時,淋巴結的清除率似乎優於傳統胸腔鏡手術。但達文西手術主要的限制就是「太貴」,目前並未有健保給付。禚靖說,肺癌手術方式的選擇應由胸腔外科醫師與患者及家屬共同討論後決定,良好的醫病溝通,幫助患者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式。晚期肺癌的治療標靶藥物、化療、免疫藥物 延長存活期十幾年前,晚期肺癌患者幾乎都無法活過一年,近幾年,抗癌武器越來越多,包括化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大部分晚期患者都能夠存活一年以上。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指出,許多癌友一聽到化療,就覺得頭皮發麻,心生畏懼,事實上,目前化療藥物精進不少,副作用小,療效更好,病友無須擔心。臨床觀察,約有一成肺癌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僅剩化療可用,高雄榮總胸腔內科主任王金洲解釋,這群癌友沒有特定基因變異,所以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在免疫生物標誌的表現量又低,所以僅能使用化療。李岡遠說,對於大部分晚期肺癌病友來說,化療絕非首選,基因如有突變、免疫生物標誌表現量超過50%,就會依情況使用標靶藥物或免疫藥物。如果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這時才會考慮化療,或自費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僅能使用化療的晚期肺癌患者處境較差,除了用藥沒得選之外,連治療反應率也較差,僅約兩成;如果適用免疫療法,則有效率達四成五;要是基因變異,使用標靶藥物,則有效率更可超過六成。針對晚期肺癌病人用藥,李岡遠提出三大評估指標,分別為精準的檢測報告、病人生理狀況(能否承受化療副作用)以及經濟狀況,如果經濟能力一般,通常以健保給付用藥為優先考量,如果經濟許可,或由商業保險支付,則會考慮自費於第一線使用免疫藥物。但免疫藥物過於昂貴,如果作為第一線藥物,須更加謹慎。李岡遠說,目前僅有兩個免疫療法藥物可用於第一線,其中一個藥物無須考慮生物標誌表現量,但須加上化療、血管新增抑制劑,每月藥費驚人,恐需20、30萬元,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肺癌患者的飲食建議【這些不要吃】營養師賀智瑢表示,對於肺癌病人而言,治療前需攝取足夠營養、增強免疫力、維持體重,以提高身體對治療的耐受力與完成率。且因多數的肺癌患者都有過瘦的問題,術後則要在控制體脂肪的情況下增加體重。然而,體重是評估營養不良的重要指標,若1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就是個警訊。賀智瑢說,肺癌患者若有咳嗽、痰黏稠的問題,切忌刺激性食物,且一定要禁菸、禁酒,下列食物也不宜:1.寒涼食物:避免食用屬性偏寒涼的白蘿蔔、瓜類與柑橘類等寒涼食物。2.油炸加工品:不能吃油炸、醃製類等難以消化、容易致癌的加工品。3.刺激性食物:像是辣椒、薑、蔥、生蒜、胡椒等,因容易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等症狀。4.生食:病患若白血球過低時,身體免疫力自然降低,這時也該避免吃泡菜、生菜沙拉、生魚片等生食,避免食物遭細菌汙染,因此食物應該煮熟、水果削皮後再吃。【請你這樣吃】1.六大類食物 都應該攝取賀智瑢表示,營養諮詢門診時,病人最常問要吃什麼?其實什麼都可以吃,多樣化的均衡飲食是提供完整營養最好的來源。換句話說,五穀根莖類、奶類、魚肉豆蛋類、蔬菜、水果、油脂等六大類基本食物都應該攝取。治療期間病友還可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黃豆、奶製品等,足夠的熱量則能維持體重,打好治療癌症的基礎。2.補充魚油 Omega-3可抗發炎醫師建議,治療中的病患可多補充含有DHA的魚油,因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能減緩發炎反應,且補充因癌症而減少的維生素A、C、B2、B6與葉酸。遠離肺癌,你能做的事1.遠離菸害,拒絕一手菸、二手菸、三手菸。2. 習慣做飯的家庭主婦要使用排油煙機、保持廚房通風。3.多吃蔬果、多運動提高自身抵抗力。國外研究發現,吃蔬果可降低四成以上罹癌。4.隨時注意空氣品質,空汙來時務必戴口罩、少出門。諮詢╱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本文不提供合作單位轉載)
-
2022-01-08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多喝牛奶補充鈣質防骨鬆?常見10大疑問醫師替你解惑
骨質疏鬆症是無聲的。衛福部在2019年統計,台灣有10.2%男性、25.2%女性正遭受骨質疏鬆的威脅,75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4人有1人就有骨質疏鬆問題。根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報告顯示,50歲以上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骨鬆性骨折(脆弱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s),每5位男性也有1位,在老人由於骨鬆性骨折所造成的髖骨骨折相較於其他部位骨折來的高,甚至約有20%至24%的民眾,在發生髖骨骨折的第1年即死亡。骨質疏鬆在初期是沒症狀的,通常是在跌倒時發生骨折,才會連帶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平時注意飲食,鍛鍊身體是相當重要的。《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蒐羅多項網友對於骨質疏鬆常常感到疑惑的問題,大家快來看看你的問題有沒有在上面吧。Q1:多喝牛奶或補充鈣質可預防骨質疏鬆症?營養師Couple食記——營養師黃雅鈺、營養師劉學民表示,骨質疏鬆症是骨質密度減少、骨骼結構脆弱之骨骼新陳代謝相關病症,是長期骨質流失所造成,飲食因素則是其一。當攝取的鈣質長期不足時,骨鈣會分解以維持體內鈣平衡,但骨質會愈漸脆弱單薄。飲食中攝取足夠鈣質,有助於維持骨鈣合成,可以藉每日早晚1杯奶及攝取含鈣豐富食物或諮詢醫師及營養師建議補充相關保健食品,以達到鈣質的建議量。如前所述,飲食因素只是其一,要預防骨鬆還是必須由各方面因素著手,例如養成均衡飲食型態(避免攝取過多鈉、適量蛋白質及減少攝取加工食品等)、適量運動(維持合理體重及肌肉量)及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吸菸、酗酒),才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根本之道。Q2:運動可治骨鬆?恩主公醫院復健科主任翁聖欽指出,負重較高的運動,對骨質的生成最佳。「細胞會感受壓力,產生骨質,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他建議大家可依照能力做不同的運動,包含重量訓練這類無氧運動,以及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其中比較推薦的是重量訓練、負重訓練,能有效增加骨質密度;其次為快走、慢跑、跳繩;相對地,騎單車、游泳則因有踏板、浮力分擔重量,增加密度效果不若前幾項運動。那表示我們只要重訓就好?當然不是。翁聖欽表示,無氧運動能增加骨密度,有氧運動能訓練心肺、增加代謝以及加強平衡感,每一項都是環環相扣,不可偏廢的。「肌肉量不高、肌肉不夠有彈性,不能保護骨骼;心肺功能不佳、代謝功能不高,細胞生成骨質的速度就慢;平衡感不佳容易跌倒,就會骨折。」另外,翁聖欽曾看過幾個案例,年長者雖有固定的重量訓練與確實休息,卻練到脊椎壓迫骨折,痛到受不了就診才發現此事;年輕人肌腱斷裂更是常見。停經前的女性或老人,建議先到醫院進行骨質檢查,選擇適當運動。他建議要做重訓時應由健身教練監督,保障安全。Q3:多曬太陽可防骨鬆?恩主公醫院復健科主任翁聖欽說明,曬太陽可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轉化,陽光直射(如日光浴)能產生的維生素D是最高的,如在室內透過玻璃照射會少一些,因此建議開窗效果較好。時間不必太長,1週2次,1次15分鐘即可。Q4:喝咖啡會導致骨鬆?營養師Couple食記——營養師黃雅鈺、營養師劉學民解釋,咖啡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另外也含有咖啡因、單寧酸(綠原酸)、生物鹼等有益健康成分,而「草酸影響鈣質吸收」則是咖啡常被提到與有骨鬆關聯性的原因。確實在許多研究中已發現,草酸若與鈣質共食會減少鈣質的吸收,而攝取過多咖啡因也會降低骨鈣合成之維生素D受體蛋白(VDR蛋白),而影響骨質的情形。但造成骨鬆的原因很多,且許多研究針對咖啡及骨鬆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因此將喝咖啡及骨鬆發生視為直接關係,過於武斷。近年也有研究指出,只要攝取足夠鈣質,咖啡攝取量並不會增加骨鬆的風險,意指造成骨鬆的主因為長期鈣質攝取不足,而非咖啡本身,因此每日攝取足夠鈣質才是預防骨鬆的重點。Q5:腰痠背痛是不是有骨質疏鬆症?衛生福利部立台北醫院骨科主任楊士賢強調,骨質疏鬆是沒有症狀的!「骨質疏鬆症是一個現象。如果感到背痛,通常是骨頭斷掉了才會有痛感,或是有低能量外傷,例如跌倒骨折,才會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因此高危險族群建議檢查自己的骨質密度,如有骨質疏鬆的症狀,則建議透過飲食藥物與運動來增加骨質,減少骨質流失。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有50歲以上的停經婦女,以及70歲以上的老人(不分性別),這些人建議先做骨質密度的檢查。Q6:骨質流失了就不可能再恢復?衛生福利部立台北醫院骨科主任楊士賢表示,面對骨質疏鬆症講求「開源節流」,在協助骨質製造同時,也要降低骨質的流失速度。臨床上會給有骨質疏鬆高危險群,或是已經有骨質流失狀況的病患3項處方。▸第1項:是飲食,補充富含鈣質的食物。▸第2項:是負重以及增加阻抗力的運動,前者為上下樓梯、快走;後者為使用啞鈴或槓鈴。▸第3項:則是藥物。「開源」的部分是補充維生素D與鈣質。維生素D需要800國際單位(IU),通常建議民眾以曬太陽,讓身體自行生成。作法很簡單:不擦防曬,讓和煦的日光照射20分鐘以上;另外需每日補充1,000毫克的鈣質。「節流」則是使用處方藥物,醫師常用的處方藥有:益穩挺、骨穩、福善美,以及保骼麗這類單株抗體療法藥物。Q7:骨鬆常見於女性或年長者?根據國民健康署2015至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對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量測其骨質密度。調查結果發現,伴隨年紀增加,骨質疏鬆症者隨之增加,且女性比例高於男性:50至64歲男女性分別為4.6%、6.8%;65至74歲男女分別為5.7%、18.3%;75歲以上男女分別為19.4%、29.3%Q8:吃洋蔥可治療骨鬆?營養師Couple食記——營養師黃雅鈺、營養師劉學民一致表示,洋蔥補鈣等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喔!洋蔥鈣含量很低,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顯示,100克的各式洋蔥其鈣含量分別為白洋蔥(25毫克)、黃洋蔥(20毫克)及紫洋蔥(21毫克),與一般成人1日鈣建議量1000mg相去甚遠,且沒有一種食物只要單一攝取可以完全補充人體所需要鈣質。因此為避免骨質疏鬆,應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及鈣質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深綠色蔬菜、小魚干,身體也需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建議大家建立良好健康生活形態,避免抽菸、喝酒、熬夜等,上述行為都會造成骨質的流失。Q9:維骨力或葡萄糖胺是骨鬆救星?營養師Couple食記——營養師黃雅鈺、營養師劉學民提到,葡萄糖胺存在於關節的結締組織或韌帶等,主要是作用是維持強韌度及彈性及幫助關節的潤滑,因此是應用在骨關節代謝機能衰退引發的關節性疾病,如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炎、受傷關節軟骨修護。一般建議初期關節炎時,補充適量葡萄糖胺可以緩解關節炎疼痛,但如果關節已嚴重磨損,需要置換人工關節時,葡萄糖胺則效果不明顯。有需要補充的話,建議先詢問專科醫師或營養師。Q10:茭白荀上的小黑點可預防骨鬆?營養師Couple食記——營養師黃雅鈺、營養師劉學民回覆,筊白筍上的黑點是與真菌「菰黑穗菌」共生所產生的物質,是菰黑穗菌累積而成的孢子堆。當菰黑穗菌寄生於筊白筍上後會刺激植物分泌生長激素,而使嫩莖部位膨大形成筍狀莖,一般狀況下會在黑穗菌生殖及殘留前就採收食用。有菰黑穗菌的筊白筍仍可食用,只是賣相及口感較差。同時,2020年3月食藥署闢謠專區也指出,筊白筍上之黑點並無預防骨鬆之確切科學依據,請勿輕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1-0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大掃除骨折增加 多為停經婦女
農曆春節將至,主婦們紛紛在過年前忙大掃除,當心骨折。阮綜合醫院脊椎微創中心主任鄭傑陽表示,近來婦女從事家務後骨折病例比往年增多,多半是停經後的婦女,停經後易發生骨質疏鬆,常因不小心跌倒或是打掃姿勢不正確,導致壓迫性骨折或是爆裂性骨折。鄭傑陽表示,近一個月從事家務後骨折病例比往年增多,除了有婦人在樓梯間滑倒及清潔廚房而背痛,也有身形瘦弱有骨鬆病史的67歲婦人,在洗浴室不慎滑倒,經診斷為腰椎第二節急性壓迫性骨折。長期洗腎的53歲婦女也因清理廚房突然劇烈背痛,一周後竟雙下肢逐漸無力,大小便失能,經查是腰椎第一節爆裂性骨折合併神經脊髓壓迫。鄭傑陽表示,台灣婦女約50歲停經,60歲後逾半數骨鬆,是脊椎骨或髖關骨骨折好發族群,骨鬆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通常在脊椎第一或第二節,多半為搬重物或突然變換姿勢,甚至久坐起身後伸懶腰就骨折,此類脊椎壓迫性骨折會疼痛、腰伸不直,坐立難安,會痛到想鑽地。他說,治療骨折保守療法是連續穿三個月背架,最新療法是「經皮球囊椎體成型術」,把壓迫性骨質椎體撐開,增強脊椎的承受力,但需自費,術後要持續服用鈣質和骨疏藥物,繼續保養追蹤。停經婦女每年約有2%骨質流失,鄭傑陽說,停經後5年發生骨鬆或脊椎骨折機會變大,要預防骨鬆,平常多喝牛奶,多吃小魚乾、芝麻、豆漿,更需曬太陽補充鈣質,有氧運動或簡單骨力訓練可提升骨力與平衡感,讓骨骼強韌;或跳躍運動,解除肌肉僵硬狀態,讓全身血液順暢。
-
2021-12-26 養生.運動健身
跳繩不只增肌減脂,還能預防骨鬆、按摩內臟!醫師教你正確跳繩不傷膝蓋
天氣太冷太熱、下雨或空汙⋯⋯不適合出門運動的時候,跳繩莫過於 CP 值最高的居家運動,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能達到最大熱量消耗,而且器材方便攜帶和收納,取得容易,不花大錢也能幫助減重。跳繩還有哪些隱藏版的好處呢?常見的跳繩迷思和真相又是什麼?最後別忘了看跳繩小叮嚀,避開運動傷害才能享受跳繩的滿滿好處。跳繩好處多:增肌、減脂,還能預防骨鬆!其實跳繩除了能幫助減肥,還有以下六大好處,對全身都有益:甩肉減肥:跳繩一跳就能運動到全身,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各類運動消耗熱量表,快速跳繩3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比游泳、騎腳踏車和大多數球類運動來得更多。強化心肺和肌力:跳繩可強化心肺功能,且因為跳躍動作主要運用大腿肌肉的等長收縮、離心、向心這三種作用力訓練肌肉產生力量,可以訓練不同肌肉群在同時間的肌力與收縮速度。預防骨質疏鬆:身體在彈跳時會產生「抗衡阻力」(也是所謂「負重」),而跳繩、爬山、慢跑等「高強度負重」運動有助於建立和維持骨密度。根據衛福部《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從事地面反作用力達體重兩倍以上的運動,如反覆跳、跳繩、踏步、踏階運動等等,可改善停經前/後婦女腰椎及股骨頸的骨密度。但若本身已有骨質疏鬆或其他骨折風險,建議先諮詢醫師。按摩內臟,緩解便秘:跳繩過程中上下震盪會按摩到內臟,刺激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帶走身體多餘廢物。減重名醫呂紹達指出,彈跳時可盡量加大腰和胯部的轉動,有助加強腸胃蠕動,緩解便秘。訓練平衡感:跳繩利用手甩繩、腳跳起相互配合完成動作,運用到四肢與全身,可以訓練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即自律神經)的控制能力,並增進不同肌肉的統合協調作用。幫助長高:專長兒童及青春期生長評估的兒科醫師陳奕成表示,跳繩確實可以幫助長高,不過持之以恆的適量運動也很重要。物理治療師徐芳生建議臨床發展正常、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可以採行「動作協調技巧+心肺有氧+核心穩定」的運動組合,例如游泳、跳繩、花式跳繩、瑜珈球和球類活動,幫助刺激生長板。跳繩傷膝蓋?跳繩會讓小腿變粗嗎?醫師破解迷思但你可能聽過:跳繩容易傷膝蓋,還會長蘿蔔腿?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解釋,跳繩不會造成前述現象,若跳完後腿部感到不適應該是跳錯、暖身不夠,或運動後沒拉筋導致。周立偉指出,跳繩為原地跳躍的垂直力量,且雙腿併跳時承受的反作用力相較跑步低,且跳繩能鍛鍊下肢肌肉,「只要擁有強健肌肉,就不容易傷膝蓋」。而大眾之所以認為跳繩會養出蘿蔔腿,是因為跳繩主要使用小腿肌肉,所以運動後肌肉會充血腫脹,造成腿粗的錯覺,但只要透過拉筋及充分按摩,就可以舒緩小腿緊繃感。減重名醫呂紹達曾分享,繩子長短好控制、易握,且能準確調整做操力道和距離,尤其在跳繩過後可直接拉伸肌肉,使線條變長變纖細,所以跳繩也是很好的伸展工具喔。跳繩怎麼跳才對?必知跳繩技巧醫師建議,可穿著吸震緩衝性佳的運動鞋,跳繩時利用前腳掌輕輕彈跳,著地時膝蓋微彎,就能減輕膝關節的負擔。若中老年人的骨骼和肌肉力量不足,及體重過重、膝蓋有舊傷的人,則比較不適合跳繩。另外,跳繩前應充分暖身,沒有做暖身運動的話一開始心臟調節跟不上跳繩速度,容易覺得喘不過氣,這時除了把速度逐漸放慢,可同時用嘴巴和鼻子呼吸,將雙腳微蹲、上半身前傾,雙手扶住膝蓋,以利調節呼吸。最後,在開始運動之前需要先學會掌握跳繩三大重點,包括繩長、握把姿勢和站姿。呂紹達對跳繩運動的步驟提醒如下:1. 眼睛視線向前。2. 預備動作時兩手握住跳繩手把,上臂要輕夾腋下。3. 兩手握把高度要一致,由外向內握住。4. 手持握把時,大拇指和食指不要互扣或交疊,要緊拉繩子使前臂高於手肘。5. 膝蓋打直不彎曲。6. 將繩子中線踩在腳底前端1/3處,並拉直繩子。看完這篇,你就可以重拾小時候體育課玩過的跳繩,讓它成為最好的健身夥伴和瘦身的好工具吧!資料來源:《謠言終結站》跳繩傷膝、小腿變粗? 醫︰錯誤觀念臺中榮總醫訊 - 骨質疏鬆症的運動各類運動消耗熱量表運動30分鐘消耗的熱量(大卡) 《1週跳3天,2週瘦1圈!驚人的燃脂跳繩減肥操:1個動作,腰腹臀腿全瘦到,跳出瘦子體質,從此不復胖!》延伸閱讀: 「心理諮商」有用嗎?在做什麼?心理師公開:諮商前,你該了解的「11大問題」
-
2021-12-0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愛爬山退休族突左腳無力摔一跤 送醫發現是中風
家中長輩最近常跌倒怎麼辦?72歲李姓退休族愛爬山腿力勇健,日前卻突然左腳無力摔了一大跤,經送急診後發現是中風導致左腳偏癱,經住院、復健3個月,左腳仍不聽使喚,走幾步就快跌倒。經衛福部台中醫院職能治療師詹涵雅評估後,李姓退休族在復健時採用四腳柺步行輔具,如今不需要他人攙扶,生活上更加便利,也不用擔心跌倒。詹涵雅建議,有多篇文獻指出,失能的長者藉由使用步行輔具可維持步行能力,減緩衰退速度。研究發現使用步行輔具有助於預防跌倒、受傷,若患者及家屬有需求,可諮詢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長者是否需使用步行輔具,以提升行走的安全性、速度及持久性。詹涵雅建議,失能長者的步行輔具挑選上,可依長者平衡能力、單手或雙手無力、是否需他人協助等條件選擇。一般常見的步行輔具如下:一、單柺:通稱手杖,輕便不占空間,可以簡單增加一些支撐和平衡,但分擔體重功能上有限,適合可放手行走,但平衡感或協調性稍差的人。二、四腳柺:比單枴支撐性及穩定性更好,底面積較大,使用時需放在健側,適合平衡感較差或中風的患者。三、助行器:又分為一般助行器和帶輪助行器。體積較占據空間,適合平坦環境,上下樓梯較不方便,需雙手操作。適合平衡較差或下肢承重不足的人,如下肢骨折、關節炎疼痛,或帕金森氏症候群等因退化性疾病造成體力下降者;此外,由於帶輪助行器前側兩處為輪子,只需推行就可行走,則適合上肢肌力、耐力不足的人。四、帶輪型助步車:又稱助行椅,附手控煞車,外出或行走疲勞時可固定坐著休息。因易滑動,穩定度較助行器差一些,適合雙手可握持但退化性疾病造成體力下降或關節炎疼痛者。
-
2021-12-05 養生.運動天地
強化膝關節最有效果 《預防》雜誌教居家護膝6運動
關節承受身體的重量,一旦出現問題,會很快感受到異樣。雖然關節軟骨隨著年齡逐漸磨損不可抗力,但即早透過運動強化關節與肌力,能延緩衰退速度。在日常生活中加入膝蓋強化練習並不難,透過幾個簡單的動作,長期下來便可達到效果。美國骨科醫師學會建議,在訓練開始之前,先進行一些熱身活動,例如步行或騎固定自行車。1.踢屁股這是一個很棒的熱身動作,在從事任何一項運動前,可讓膝蓋活動、放鬆,避免發生運動傷害。怎麼做平衡感較差的人,可用一手扶著牆或椅背以保持平衡。身體站直,試著用後腳跟踢屁股,左右兩腳輪替,一邊踢20下,每組動作間休息30-45秒。2.坐下、站起來這個練習可以在任何有椅子(要穩固)的地方進行,在上班、下班看電視的空檔隨時可做。坐下時可以鍛鍊到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股二頭肌(大腿後側肌)和臀大肌,核心肌群也會發揮作用來穩定身體。怎麼做站在穩固的椅子前,屁股一邊往下坐,同時雙臂往前抬起,以保持平衡穩定;接著慢慢站起來,站直之後用力夾緊臀部。要提醒的是,坐下來的動作要慢,更能鍛鍊到肌肉,也能避免傷害。每次執行3組,一組15次。3.驢子踢腿(Donkey kicks)和臀橋式一樣,這個動作有助增強臀部力量,且是衝擊力很低的運動。怎麼做在瑜伽墊上進行,呈跪姿,手掌和膝蓋放在墊上,將一條腿往後踢,同時保持膝蓋呈90度彎曲,這時會感覺到臀部受擠壓,腿放下回歸原位。左右腿各做3組,每組10-15次,每組間休息30-45秒。4.腿後肌伸展這個練習可以鍛鍊到核心和大腿後肌,有助保持身體姿勢、穩定脊椎。怎麼做仰臥,一腿膝蓋彎曲,一腿伸直,手臂放在身邊。將伸直的腿抬高到90度,再慢慢放下,左右腿各做3組,每組15次。5.臀橋式(Glute Bridge)這個姿勢可以訓練到臀部肌肉,對膝蓋健康很重要。強壯的臀大肌可分擔膝蓋承受的壓力,並維持膝蓋穩定、防止向內塌陷或向外扭動。怎麼做仰臥,膝蓋舒適地彎曲,腳底緊貼地面、與肩同寬。將臀部抬離地面往上推,來到頂端時將腰臀部縮緊,專注於緊縮的肌肉。每次做3組,一組15次。6.靠牆坐(Wall sits)靠牆坐是鍛鍊股四頭肌的絕佳運動,股四頭肌在吸收跑步、跳躍、日常步行時產生的衝擊,扮演重要角色。有強健的股四頭肌,才能分擔膝關節的受力。怎麼做找一面牆,把背部平靠在牆上,雙臂抱胸或放在身旁自然下垂,沿著牆面向下滑動,膝蓋彎曲不超過90度。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彎曲角度,愈接近90度愈有挑戰性,可感覺到膝蓋上方、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緊繃。保持坐姿30秒到1分鐘。避免受傷的關鍵在於,膝蓋的位置不要超過腳趾,小腿盡可能垂直於地面。一次執行3組。資料來源/美國《預防》雜誌
-
2021-12-04 養生.運動天地
冬天肌肉緊繃易受傷! 健身教練教你15分鐘暖身的運動防護
許多人在冬季容易因為天氣而全身懶洋洋,但若因為寒冷而減少運動,反而會造成身體血液循環差,不利健康。健身教練提醒,冬季早晚溫差大,在運動前務必熱身至少15分鐘,啟動肌肉活動。此外,不少熟齡有下背痛或肌力不足的狀況,透過正確的肌力訓練,可望改善長久困擾的痠痛不適。彎身畫圓 伸展全身肌肉冬季因早晚、室內外溫差大,常誘發心血管疾病,熟齡該如何做好冬季保健呢?健身工廠教育訓練部副理黃智新表示,運動前或早上起床時,身體肌肉較冷,可以透過簡單的暖身操,來喚醒肌肉活動力,減少受傷機會。暖身的重點在於全身肌肉的伸展,黃智新示範,以身體下彎用畫圓的方式由下往上伸展,包括背肌、腹肌、胸大肌和腳底等,多個部位都能一次活動到,達到全身性的暖身。訓練核心 熟齡告別背痛談到運動,黃智新透露,熟齡維持規律運動、鍛鍊肌力,不僅有助於提升體態,更可以透過增加核心力量和穩定度,改善身體疼痛問題。他分享,有一位50、60歲的男性學員因為腰背長期疼痛而想嘗試運動來改善。觀察發現,這位學員的核心力量不足、姿勢不良,使頸柱前傾、駝背嚴重,也有腰痛、下背痛的長期困擾。因此,透過循序漸進的安排,利用徒手運動、固定器材訓練,讓核心更有力量,在1年的固定鍛鍊後,下背痛的狀況已不再復發。在解決身體的不適後,更有信心鍛鍊肌肉線條,讓身材更健美。2個動作 提升平衡穩定黃智新建議,熟齡要加強核心跟下肢力量的訓練,包括下背部、腹部核心、臀腿等,增加身體的平衡、協調性和穩定度。第一個動作推薦「分腿蹲」,首先採取高跪姿,前、後腳皆呈90度,腳尖踩在地面、腳跟朝向天花板,挺胸、收肚子,身體直上、直下,膝蓋不往前推。這個動作能緊實臀部和雙腿、鍛鍊下背肌肉,改善平衡感。第二個動作,推薦健身房常見的「機械捲腹」,透過器材輔助,訓練手臂、腹部、背部等,這動作可以養成腹肌、穩定骨盆。因為若是腹肌無力,易使下背部壓力過大、骨盆前傾等狀況,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小地方,平時可透過器材加強訓練。
-
2021-11-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5大原因導致肌少症!40歲後增肌力、肌肉量和平衡感,補充「這3種食物」最讚
40歲開始,身體骨骼肌的代謝平衡受影響,肌少症的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肌少症是一種進行性的全身性肌肉疾病,由於身體骨骼肌的肌肉量快速減少,會讓生活功能上逐步退化。肌少症的進展,和是否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以及是否有安排充分的運動等面向息息相關。 肌少症上身的5大原因 1.年齡2.活動量不足3.營養不良4.內分泌失調5.發炎 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柯嘉怡指出,肌肉量減少,會影響核心肌群,進而讓肌力和肌耐力減退,會無法從事較費力的運動,讓生活型態逐漸轉趨靜態。而靜態的生活型態,讓運動量更為不足,進一步加速疾病進展,形成惡性循環、漸漸失能。 當失能累積達一定程度後,會出現體能退化、反覆跌倒、生活無法自理和衰弱現象,最終生活品質降低,且罹患肌少症的民眾,死亡率也會較未罹病者高。 如何避免功能退化,使生活型態更加健康,更有品質?就要從兩方面下手: 一、阻力運動比耐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 每週運動5次,每次至少30分鐘,每分鐘心跳要達到110下,而「阻力訓練」比「耐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 1阻力運動:舉啞鈴或裝水的寶特瓶,由輕而重漸進訓練,也可以使用彈力帶訓練手腳肌力。 2深蹲:雙腳張開、膝蓋微彎但不要超過腳趾,將背挺直、屁股向後蹲,雙手上舉,維持幾秒感覺痠痛,可增強背部、臀部的肌肉。 3有氧運動:快走、慢跑、跳舞等。 4柔軟運動:拉筋應維持在30秒左右,才不會因過久而受傷。 二、運動後補充牛奶、豆漿和蛋最讚 另外,飲食習慣的良好也是必要,尤其是蛋白質。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60歲以上民眾的蛋白質需求量,可能比年輕人還高,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運動也沒幫助。 什麼是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肉、蛋類,尤其是運動後1小時內立即補充,效果最好,建議可以喝牛奶、豆漿或吃雞蛋等。 要如何發現自己有沒有肌少症呢?柯嘉怡表示,可以藉由問卷評估、握力測試和分析身體組成等檢查,來評估罹患風險,像是量測小腿圍、了解受測者目前的運動能力和功能,目前常用的篩檢量表為SARC-F和SARC-Calf。 三、篩檢出罹患肌少症,可採非藥物處置 而身體組成分析則可使用身體組成分析儀或影像學檢查(例如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來評估肌肉量。 當篩檢出罹患肌少症後,可採用一些非藥物的處置,包括飲食調整和復健運動,來改善肌少症現象,減少病程惡化,進而增進生活品質。 另外,會建議增加蛋白質、維生素D、抗氧化物以及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並量身打造合適的運動模式和運動量,以增進肌力、肌肉量和平衡,並避免運動傷害。●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43歲退休居無定所,不坐郵輪、住豪華飯店!騎單車加背包就出發:退休生活就要不一樣.當你成為蝴蝶,自然吸引到蝴蝶!家族會追尋你讓自己蛻變,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的愛.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
-
2021-10-22 該看哪科.耳鼻喉
感冒合併眩暈小心耳中風! 資深耳鼻喉科醫告訴你原因
秋老虎的天氣艷陽刺眼又炎熱,許多人都想要趕緊躲到冷氣房避暑,但在一冷一熱交替之間,往往容易引起感冒症狀,有不少患者甚至因為感冒併發眩暈症狀,突然之間站都站不穩,還感覺頭暈想吐。對此,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感冒引發的眩暈屬於急性症狀,並不會隨著感冒緩解而好轉,必須針對眩暈症耐心治療,才能避免日後經常復發,或引起更嚴重的眩暈。 感冒合併眩暈症狀 恐是內耳前庭神經炎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但如果合併眩暈症狀,就更應該多加留意,即便感冒好得差不多了,眩暈的問題仍可能存在。感冒引發的眩暈主要是因為感冒病毒侵犯內耳的迷路神經造成發炎的結果,又稱為「內耳前庭神經炎」。李宏信醫師表示,如果當作一般感冒治療,很容易忽略內耳發炎的潛在因素,隨著眩暈時間愈長,恐導致內耳組織病變、神經萎縮而造成不可逆的轉變,嚴重還會併發耳鳴或影響聽力功能,必須就醫在黃金治療期2周至1個月內使用抗眩暈藥物和內耳神經及生理功能改善的治療,才能治療並抑制症狀。內耳是由主司聽覺的蝸牛體及掌管平衡的三半規管所構成,李宏信醫師指出,內耳迷路神經一旦受到病毒攻擊,內耳平衡就會受到影響,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眩暈症狀。當眩暈來襲,患者常出現噁心、嘔吐、失去平衡感等症狀,常是陣發性的,發作時會感覺四周景物都在移動、旋轉,無法站穩走路,嚴重甚至必須躺床休息。 擅自停藥易復發 嚴重可能引發耳中風眩暈根據不同發作時期,有不同治療方式。首先,急診期時症狀最嚴重,幾乎無法起身,建議到醫院掛急診,打止暈針和點滴,能及時改善症狀,但有些患者可能返家幾天後又發作,表示根本問題未獲解決;其次是眩暈急性期,治療多以利尿劑來排除體內多餘的鹽分和水分,用以降低內耳壓力,待病情穩定下來,再透過血液循環藥物,來增加內耳細小血管的血流供應,促進內耳神經血流及神經復活再生;長期治療則以神經滋養、血管擴張等藥物為主。臨床上有些患者服藥到一半就沒耐心,加上症狀很快消失而不願繼續服藥治療,因此就很容易復發,造成病情反覆不見好轉。李宏信醫師強調,因為內耳神經位於耳朵骨骼內深處,藥劑和養分不易達到,眩暈症患者至少需服用3至6個月以上才能改善症狀,避免日後反覆發作。因為感冒病毒感染內耳神經的病例不少見,嚴重還可能引發耳中風,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若想避免感冒病毒侵襲應從提高自身免疫力做起,包括飲食均衡、維持良好的作息,減少高油、高鹽、高膽固醇飲食,適量運動及舒解身心壓力,就能降低疾病上身的機率。(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感冒耳朵抽痛是中耳炎? 符合3點就中鏢!太晚發現恐害聽力受損 ·感冒咳嗽不止小心是支氣管炎!喉嚨有痰要咳出來嗎? 醫解答「正確做法」
-
2021-10-20 新聞.健康知識+
你用手機久了會感到頭暈嗎?為什麼有人會暈眩、有人不會? 5種方法助預防
編按:近期蘋果發表會推出的iPhone 13系列,有一些使用者表示拿到iPhone 13後,出現了螢幕看久了會頭暈、眼睛模糊,甚至出現眼窩痛的情況。不過,為什麼有些人會眩暈,但也有人卻沒事呢?新科技或讓暈動病更普遍你是容易暈眩的人嗎?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暈眩?當我們搭乘交通工具時,無論汽車、飛機、火車,時不時會遇到有人暈眩。有時,看一場球幕電影、戴上VR眼鏡玩遊戲、使用新型手機,也會令人暈眩,甚至嘔吐。大多數人都有過暈眩的經歷,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推出、太空旅遊的興起和虛擬現實耳機的普及,無論是在遊戲行業、虛擬視覺領域,人們在享受新科技帶來的方便與愉悅的同時,暈動病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暈動病顯然與我們身體和頭部的運動有關,但為什麼會導致噁心,這是一個長期未能破解的謎團。如今,來自大腦成像和遺傳學的證據正在幫助科學家弄清真相,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事實證明,暈眩的原因遠比想像的更複雜——基因、性別、飲食,甚至腳的大小尺寸,都可能成為影響暈動病的因素。英文中nausea(噁心、反胃、暈船的意思)一詞來源於希臘語中的“船”。但暈動病的影響遠遠超過了讓海上水手暈船嘔吐的範圍。其實,暈動病並不局限於在海上。古代人乘坐顛簸的轎子或馬車旅行時,也會感到噁心難受。為此古人們也想出了一些解決暈動病的“土辦法”,包括禁食、往頭髮裡塞廚房裡的灰土等。暈眩與前庭系統有關現今,誘發暈眩的途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一般而言,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容易受到暈動病的影響,另有三分之一的人只有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或坐過山車時才會有暈眩的體驗,但沒有人能完全免於暈動病的影響。實際上,人類也不是唯一受暈動病影響的物種,貓和狗,甚至各種鳥類、魚類都會受到影響——只有那些沒有前庭系統的動物才能真正不受影響。這是第一條線索,原來暈眩與前庭系統有關。前庭系統是耳內探測運動的精細結構組織,它包括三個彼此相交成直角的充滿流體的半環形耳道。當耳道內液體開始晃動時,前庭系統會向小腦和腦乾髮送旋轉運動的信號。小腦是負責平衡和運動的腦區,腦幹負責連接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分,包括引發噁心和嘔吐的區域。前庭系統還會將信號傳輸到眼睛,用以防止我們移動頭部時眼前的世界會變得模糊。早期觀點認為,是前庭系統的過度刺激導致了暈動病。但如果真是這個原因,那為什麼水手返回陸地後反而會感到噁心難受?為什麼我們在舞池裡轉來轉去時,不會產生暈動病呢?為什麼司機比乘客更不容易暈車呢?為解答這些問題,有人提出了第二種觀點:暈動病是因不同類型感覺信息之間的衝突引起的。例如,當你在車裡看書時,你對書和儀錶盤的視覺感官告訴你的大腦,你處於靜止不動的狀態。但因為在車上會感覺到顛簸和轉彎,你的前庭系統確信你是在移動中,這些相互衝突的運動狀態信號使大腦難以產生連貫的平衡感,從而引發噁心感覺。如何預防暈動病?未來,會讓我們產生暈動感的新技術必然會越來越多,所以人們還將不斷尋找預防暈動病的更好辦法。有更多運動誘發噁心體驗的人,比那些不暈眩的人胰島素水平要低。研究人員認為,胰島素主要用於穩定人體內的葡萄糖水平,建議容易暈車的人可通過飲食穩定血糖,比如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這或許有助於預防暈車。1.服用暈車藥目前,預防暈車、暈船最有效的藥物是東莨菪鹼,這種藥物通過阻斷信息從前庭系統傳遞到大腦負責產生噁心反應的中樞而起作用。但東莨菪鹼會產生多種副作用,如導致眼睛乾澀、困倦、頭痛、心悸和尿瀦留等。抗組胺藥也能起到預防暈動病的類似作用,但同樣也有副作用。2.凝望遠方不管什麼原因導致暈動病易感,我們都可以做一些事情來減少導致噁心的感官衝突。比如,凝視遠方地平線可以幫助視覺信息與運動同步,讓頭部和身體盡可能地保持靜止狀態,以減少大腦預期外的作用影響。3.習慣化訓練曾有乘坐運輸機飛行的士兵發現,將頭綁在座位上可以減少暈動病的發生。就像水手們最終會習慣而不再暈船一樣,事先模擬和熟悉旅行中可能經歷的運動,通過習慣化訓練也可有效減少暈動病的發生。4.使用安慰劑其他一些預防暈動病的傳統療法可能沒有經過科學驗證是有效的。但總有人信誓旦旦地說,摔跤時用的壓力帶之類的東西很有效。儘管沒有充分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但就像任何臨床醫生都會告訴你的那樣,安慰劑有時也有可能會產生一定作用。有證據表明,單是安慰劑效應就可以減少暈動病。5.生薑和深呼吸有研究表明,生薑可以減少孕期和化療期間的噁心感覺。雖然它對暈動病是否有效還沒有定論,但生薑可以刺激在大腦和腸道之間運行的迷走神經,控制噁心反應。而且也有證據表明,刺激迷走神經可以減少暈動病的發生。另一種刺激迷走神經的方法是緩慢深呼吸,有證據表明,這一簡單的預防措施也可緩解暈眩反應。(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10-16 失智.大腦健康
抗衰弱,你需要肌力訓練!專家教你「2項運動」存健康
隨著年齡增長,即使是正常的老化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包括視力模糊、聽覺減弱、嗅覺遲鈍、記憶衰退等,身體器官變老各有時間表,但衰弱可不是正常老化。老年人一旦出現肌少衰弱,連帶影響跌倒、臥床、失能,及早運動存肌本才能存老本!熟齡也能做重訓,提高肌力和肌耐力「我年紀這麼大了,適合做重訓嗎?」70歲的張伯伯因為疫情待在家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次數變多了,更加懶得起身運動,開始肌力下滑。因為手腳無力、吃東西常嗆到,看醫生被診斷為衰弱前期,建議嘗試「重量訓練」,讓身體有足夠的負荷刺激,有效增加肌肉力量及肌肉量。許多人聽到重訓,跟張伯伯都有一樣的反應:我能承受這種高強度運動嗎?💡重訓不是年輕人的專利,長者透過個人化的運動計畫,可以改善衰弱問題。WaCare健康平台運動專家何宏胤解說,衰弱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生理性老年症候群,根據功能性老化的不同階層,越衰弱的老人,容易因為感冒、嗆咳、跌倒等狀況,身體功能性突然急轉直下,而且癒後效果差。階層落在衰弱前期、衰弱等級的老年人,透過運動介入可以有效維持、延緩及改善身體的功能衰退,包括吞嚥的肌肉群。建議從強度較低的動作逐步進展,讓肌肉力量穩定提升,包括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平衡訓練及柔軟伸展等,並先以單一種運動介入開始,進而漸進式的加強抗阻力訓練,強化下肢肌力避免跌倒。(➤ 你老了嗎?常常忘東忘西、手腳不靈活、反應力下降?「5種健腦操」訓練體力及改善協調能力。:https://pse.is/3rarcm)Q1:初期的運動訓練應該如何制定計畫?目標提高整體體能活動,並進行每周三次,每次30-45分鐘,為期3-6個月先從低強度的運動開始,維持一定的頻率,讓身體慢慢習慣活動量。練習單一肌群、關節反覆屈曲及伸展。運動強度可依個人能力調整,並確認運動期間的個人安全。Q2:針對衰弱前期、衰弱等級的老年人,有哪些訓練原則?●首先是「漸進式阻力訓練」,利用自體重量或固定式運動訓練器械、彈力帶等器材,慢慢增加中度至中高強度的訓練。過程中要注意重量、組數、每組反覆次數等,對肌肉產生漸進式的刺激,強化肌力、增加肌肉量。●另一個重點是「放在下肢」,人體有70%的肌力在下肢,多練習深蹲與分腿蹲,以下肢帶動全身、促進血液循環。再者,平衡與步態訓練及心肺適能也必須納入訓練畫。訂定健身行事曆,有氧運動強化心血管依ACSM美國運動醫學會有氧運動頻率建議,大多數成人的運動處方應每周進行至少5天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3-5天結合中到激烈強度有氧運動,並輔以肌力/肌耐力、平衡感和柔軟度訓練。何宏胤強調,老年人和年輕人的運動處方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相對運動強度。老年人運動首重「安全」,應先請醫師評估身體狀況,運動時出現胸悶、喘、頭暈症狀則需醫療諮詢;運動後若無不適症狀,可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在訓練前先拉開關節活動度,從足底延伸至身體、脊椎,不只能減少運動傷害,還能讓運動表現更好。重訓+有氧的混合式肌力訓練是有效的鍛鍊方式,因能增進肌肉功能性、協調性,改善心肺功能。類型採取漸進負重阻力訓練、爬階或其他可使用到主要肌群的肌肉活動動作越慢越好,讓肌肉花更多的時間抵抗阻力,製造更多的代謝壓力。何宏胤補充,重訓動作能提升認知功能,搭配有氧運動增加年長者心肺適能,減少老化和疾病所帶來的影響。鼓勵老年人除了達到運動量最低標,也可試著超過身體活動建議次數,改善慢性疾病和健康狀態,因為較多的身體活動已知具有治療效果。近年來,「爆發力訓練」漸盛行,何宏胤鼓勵熟齡族嘗試,爆發力訓練有助於反應力、減少意外跌倒風險。(➤ 忙碌工作及照顧長輩,讓你忽略該好好照顧你自己?認識「更年期」帶來的改變,及早保養身體:https://pse.is/3qsluf)Q1:什麼是爆發力訓練?隨著年齡漸長,爆發力下降速度遠高於肌力。從各種研究顯示高速的爆發力訓練能帶給肌肉神經系統較多的刺激,有助於反應、平衡及步行速度,全面提升運動能力。剛開始建議可以採用衝擊力較小的訓練工具,如:氣壓式、彈力、泳池進行練習,包括利用自身重量進行的自重訓練。速度原則掌握向心階段「越快越好」;離心階段「慢速控制」,並強調全身性、下肢訓練動作。💡自重訓練是利用自身的重量進行的訓練,不依靠健身房中的各種器械。常見的自重訓練有伏地挺身(Push Up)、引體向上或反握引體向上(Pull Up or Chin Up)、單腿深蹲(Pistol Squat)等。Q2:熟齡族的肌力健身運動該注意哪些事項?應重視個人化差異、幫助其建立自我效能,請醫師身體評估後,協請專業教練進行重訓+有氧訓練,運動過程也要有專業人員(教練)陪同。選擇不同訓練方式以因應不同生理需求,如留意膝關節炎、骨質疏鬆、平衡功能低下等特殊狀況,可搭配複合式功能性動作(一次能夠針對多個肌肉群進行鍛鍊)與孤立動作訓練(一次只針對某個單一肌群鍛鍊)。另何宏胤特別提到,若有明顯認知障礙患者仍可做身體活動,但需要個別協助。許多疾病都是因為缺乏足夠身體活動量所造成,膝蓋、關節在疼痛階段就要及早運動、做重量訓練。衰弱需要多面向的運動介入,用正確的方式運動加強肌力,是存骨本、保老本的不二法門。肌力、爆發力訓練搭配中高強度有氧訓練,對熟齡族增加肌肉力量及肌肉量有很大幫助,掌握漸進式肌力訓練原則,一起為老後預儲肌肉和肌力。
-
2021-10-13 養生.運動天地
重訓不只增肌減脂,還能降低7成心臟病風險!健身教練給初學者的「重訓指南」
每週重訓時間少於一個鐘頭,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仍舊可以下降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七十。一定要練重訓的原因雖然,普羅大眾對重訓的看法就是猛男無腦,但是重訓不僅是用來練大肌肉,它還有許多其他的好處,別擔心,我不會通篇在此深入探討。只是要跟各位說明,重訓除了可以提高外表魅力,還對健康有整體性的幫助。 更健康的心臟根據一篇《體育科學與醫學》(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 的研究指出,重訓可以降低壞膽固醇和血壓。肌力訓練可以減少心臟病、中風或是心臟相關疾病發作的風險。即使每週重訓時間少於一個鐘頭,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仍舊可以下降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七十。 更強壯的骨骼隨著年齡的增長,肌力、活動力、身體的協調能力和骨質密度都會逐年流失。重訓有助於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科學已經證實運動,特別是重訓對身體所需的機械性刺激(mechanical stimuli)或機械負荷(mechanical loading),除了維持,更能促進骨骼健康。對於女性來說,還能夠有效的降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提高心理幸福感肌力訓練除了可以提高自信,對心理健康也有相當好的正面作用,像是改善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症狀,還能提高睡眠品質,畢竟睡得飽,隔天精神一定好。 提高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指人每日消耗的卡路里。新陳代謝率太低,人容易發胖也很難減重。肌力訓練不僅可以燃燒卡路里,還能提高肌肉量,因而提高新陳代謝率。因為肌肉可消耗更多熱量,並且能夠提高運動的強度。 提高靈活度和平衡感身體靈活度和平衡感才能應付日常生活,人在年輕時,很容易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隨著年記增長,我們不得不花些力氣來維持這兩件關鍵要素,以避免跌倒和受傷的機率。肌肉流失會降低身體的靈活度和平衡感,但我們可以藉由重訓來提高關節的活動範圍,維持身體的靈活性。訓練的重要肌群.腹肌與核心:人們一提到練腹肌,通常都會先想到仰臥起坐。這個項目的效果雖然不錯,但卻還有更能有效鍛鍊中段核心的運動項目,比方棒式。.手臂與肩膀:說到訓練這個部位,健身者總是著重在二頭肌,然而上臂也包括三頭肌,這是讓手臂更加壯碩的關鍵。人們有時會用「三角肌」來統稱肩膀的肌肉,三角肌其實是由三個肌束所組成,分別是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和後三角肌。.背部:我們可以利用下拉和划船來訓練背部肌群。.胸肌:臥推可以說是胸肌訓練的榜首項目,而我們可以看到其效果的確是不辱榜首之名。.腿與臀肌:人想要走動就需要用到大腿,不管是起身抱小孩、出門慢跑或開車,即使是站著不動,都得要大腿來平衡身體。因此,若能加強腿部與臀肌的力量,對日常生活會有很大的效益。 重訓與有氧運動這兩項運動的比重取決於個人的需求,如果你當下的目標是減脂,那重訓搭配有氧可以效果加乘。把正式的有氧運動加到日常的訓練菜單中,像是使用跑步機、橢圓機、飛輪等健身器材,一次跑足二十∼三十分鐘,或是步行健走等。拜現代科技所賜,運動記錄變得容易好上手,建議大家可以使用手機或是運動手錶上的應用程式來做追蹤。若是你的目標是「增肌」,那麼有氧運動就不是必要項目。練重訓就能得到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健康的效益了。主要鍛鍊肌群:胸肌專業的健美運動員很著重胸肌的鍛鍊,雖然外觀是一大原因,然而胸肌有力對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好處。胸肌是上半身的大肌群,每天的活動都需要用到胸肌,不管是困難的搬抬重物,還是簡單的雙手抱胸;推門、洗頭,從地板上起身或是坐回地板等等,都需要胸肌的動作才能完成。 有時,女性朋友會誤以為胸肌鍛鍊是男性專屬的項目,其實姿態要優美,呼吸要順暢,還有肩膀和肩胛關節都需要強壯的胸肌作支持。胸肌有力還能減少身體受傷的機率,好處很多。 胸部的肌群有多個附著點,我們需要各種角度和不同的項目,才能得到完整有效率的訓練。光是調整板凳的角度,就能影響到肌肉受力的面積和鍛鍊的強度。像是將平躺臥推改成上斜臥推,能更加有效鍛鍊到上胸。 暖身項目:阻力帶擴胸伸展Band Dislocation主要訓練肌肉為:肩膀。 可以每天做這項伸展來放鬆肩膀。要開始胸部鍛鍊時,更需要做這項伸展來暖身以避免受傷。肩膀有得到充分的暖身,可以更放鬆、靈活。不做暖身就練胸,受傷是可以預見的事。 分解動作1. 選一條阻力小的阻力帶,雙手置於身側各握住一邊,阻力帶位於身體前方。2. 手往兩邊用力拉,讓雙手的距離比肩膀寬。3. 手臂向上抬,超過頭部,往後伸展,帶到肩膀的後方。4. 拉到身體可以的最大範圍,就回到起始位置。 動作要領☑儘可能的啟動你的肩膀,在安全的狀況下,做最大範圍的動作。☒整個過程阻力帶都要保持緊繃、有張力的狀態,不要讓阻力帶變鬆弛。 小訣竅:專注在伸展,動作放慢,就能獲得最好效果。 試試下面兩組變化式!手臂轉圈 若是剛開始覺得用阻力帶很難換位置,可以改成不用阻力帶,只要手臂放在同樣位置做轉圈的動作,也是能達到伸展的效果。窄握阻力帶換位伸展 隨著肌力的提升,你可以調整自己握阻力帶的位置,讓中間短一些就可以增加張力,提高訓練難度。 * 居家訓練技巧:在家練習的話,改成掃帚柄或是一根塑膠管,就能做這項伸展動作。 啞鈴仰臥拉舉Dumbbell Pullover主要訓練肌肉為:胸肌、背闊肌。 這是健身者會用來提高胸部肌肉量的項目,也就是練出阿諾體格的好方法。可惜近年來都不被看重,反倒是被一些偏向休閒重訓的項目給取代,使用啞鈴來練拉舉,除了可以打造厚實的胸肌,還能加強背闊肌和前鋸肌,也不會對手肘施加過多的壓力。 分解動作1. 將啞鈴直立,放在容易拿取的凳子上。2. 肩膀和上背部躺在長凳上,頭和臀部懸空,在凳子另一側的膝蓋彎曲,雙腳牢牢地踩在地板上。3. 雙手合握啞鈴,掌心面向槓片。稍微彎曲手臂,將啞鈴提到胸前,手肘打直,這是起始位置。4. 手臂以弧線的角度向後移動,直到你覺得很充分地伸展到胸部。5. 到了這個點之後,以同樣的弧度將啞鈴帶回起始位置。 動作要領☑利用啞鈴移到頭部後方的重量,在這裡好好地伸展胸口,感覺像是打開了肋骨。☒手臂若是過於彎曲,練到的是三頭肌,而不是胸肌和背闊肌,來回都要保持相同的手臂角度。 小訣竅:在啞鈴上舉時,上胸肌用力收緊。 試試下面兩組變化式!拉舉機 若是啞鈴拉舉難度較高,剛好健身房有拉舉機的話,可以先從機器練起。只是用機器戀的話,對前鉅肌的鍛鍊效用會比對胸肌大。 先調整座椅,讓手臂平放在墊子上。雙手向上握住桿身。手臂和手肘往墊子用力下壓,以穩定的速度抬起重量,拉到最高點之後,再慢慢放回起始位置。W槓拉舉 可將啞鈴改成W槓,以提高訓練重量增加挑戰性。書籍介紹書名:初學者基礎重訓指南:背部.手臂.腿部.核心.臀部,5大重點部位×105組動作圖解,4週有效增肌作者:凱爾.亨特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1/09/30作者簡介/凱爾.亨特(Kyle Hunt)是一位重訓員、教練、作者,他同時也是Hunt Fitness健身房的創辦人,擅長為客戶量身打造訓練課表和營養計劃,曾指導過幾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客戶,這其中包括業界中箇中翹楚的健美運動員、重訓運動員和健力者,透過作者的協助,讓客戶更攀高峰。Hunt Fitness是一家提供健身和營養指導的公司,廣受歡迎。作者擁有紐約州立弗雷多尼爾學院運動科學學士學位,也是取得認證的健身教練和健身營養專家。Hunt Fitness健身房:www.kylehuntfitness.comRogue重訓器材:www.roguefitness.com作者Podcast:www.kylehuntfitness.com/category/podcast 延伸閱讀: 真實故事》半夜12點,一個5歲的孩子打電話到110,用發抖的聲音問「媽媽真的去天堂了嗎?」
-
2021-10-08 失智.失智資源
輔具資源/長輩怕跌倒?走路沒力?行動輔具「這樣選」才安全安心
上了年紀,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走幾步路就覺得膝蓋痠軟,稍不注意跌倒受傷,容易造成臥床、行動不便等後遺症。所謂「保命防跌」,隨著身體機能老化,肌力、平衡感變差,應使用輔具協助行走才安全,挑選適合的輔具也是一大學問!老了最怕一跌不起,善用輔具助一臂之力75歲的林奶奶,平常步伐緩慢,遇到上坡或轉彎處時,總是小心地慢慢轉動身子,手上的助行器看起來好像使不太上力。某天被路障絆倒了,再也沒有站起來過,必須靠輪椅移動。後來變得不愛出門,雙腿更加無力,退化成臥床狀態,一路退化終至死亡。如果及早汰換不適當的輔具,或許能預防跌倒問題;善用輔具仍能享有生活品質與獨立自主的能力,同時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對有行動障礙、肌力及協調性較差的年長者來說,使用輔具輔助行走才能保障安全,並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樂齡網總經理張慶光分享,市面上的輔具琳瑯滿目,該怎麼挑選是一大學問,掌握「親自試用」的原則,用對了才能發揮輔具最大效益,千萬不能「屈就」。有些長輩用了不符合身高的輔具反而體態走鐘,彎腰駝背容易增加跌倒或絆倒的風險,💡 輔具不是價格越貴、功能越多,效果就越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才能省力又安全。Q1:行動輔具應該怎麼選?行動輔具,顧名思義就是「輔助失能者的用具」,隨著身體功能的逐步衰弱、老化或傷病,應依每個人的狀況、身形大小選擇合宜的輔具,用錯了反而會造成傷害。選購輔具前,需要經過專業的個案「功能狀況」評估,例如步行能力、單手或雙手無力、是否需要他人協助等,才能符合實際需求。Q2:輔具的挑選重點有哪些考量?首先考量用途,是以外出或居家為主,使用者是否可自主推行。再來是體型,請專人依身高、體重搭配正確高度和尺寸的輔具。(推薦課程:讓長輩安心!專家教你申請輔具補助,改善居家環境)Q3:常見的錯誤選購輔具行為有哪些?銜接個案出院時,家屬臨時購買輔具,錯估了個案的行動能力或未符合使用需求,容易增加復健及生活上的困難度。除了根據失能程度,也應依使用者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挑選,有些家屬或患者會強調「巴金森病要用什麼輔具?」「失智症要用什麼輔具?」「退化性關節炎要拿手杖還是助行器比較好?」💡 不同的疾病都有各自的病理機轉,非以病名來選擇分類輔具。輔具讓照護更省力!改善日常生活品質市面上的步行輔具大致分為拐杖、助行器、助步車,而助行器又分為有輪子、不帶輪子的款式,張慶光強調,選購的基本原則為「根據身體狀況選擇相對應的輔具」。有些長輩除了雙腳無力,手也沒有太大力氣,有輪子的助行器在使用上更穩、更省力。另要特別注意使用者是否需要煞車裝置,避免上下坡時腳步跟不上輔具,確保使用的安全性。拐杖的部分,要注意底部橡皮套及握把部分,提供止滑效果和符合人體工學的抓握舒適度。有些年長者抗拒使用輔具,認為不好看或心理產生「變成沒用的人」自卑感,張慶光推薦融合時尚元素的輔具,例如有些拐杖外觀簡約、線條感十足,撐拐杖一樣能走得帥氣。助步車結合座椅、置物籃,走累了隨時可停下來休息,方便外出購物與散步。家屬應考量使用者的心情,消除負面情緒,藉助輔具讓照護變得更安全、更輕鬆!(推薦課程:行動不便、走路無力?專家教你挑行動輔具好出門)Q:有哪些輔具資源可參考?可至各縣市輔具資源中心,尋求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建議與協助,經評估後,至輔具廠商門市試用選購。若有短期租借需求,也可以洽詢各地輔具資源中心。使用行動輔具能降低生活上的不便,以及避免跌倒等二度傷害,選購前一定要請專人評估、親身試用、學習正確操作。張慶光說明若不符合使用者需求,一直更換反而是種浪費,更重要的是使用安全,成為最好的「伴手」。
-
2021-10-02 醫療.腦部.神經
突然頭暈怎麼辦?暈眩、站不穩、快暈倒都是就醫警訊
頭暈日常相當常見,但每個人的感受皆有所不同,其為一個廣泛性的形容。頭暈可依詳細感受細分,不同的感受可能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清楚描述相當重要。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就指出常見4種不同的頭暈及可能原因,並提醒出現相關情狀應盡早檢查。 4種頭暈各不同,當下觀察以利就醫詳述! 眩暈:眩暈是4種頭暈當中最常見種類,患者感受有如乘坐雲霄飛車、咖啡杯一般天旋地轉,較輕微的患者感受則有如地震般晃動。眩暈常見因內耳石出問題所引起,例如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又稱耳石脫落症,主要是因頭部劇烈晃動所致,例如快速的起床或躺下,造成內耳石位移出原本該在的位置。其他也包括了梅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等。但也有可能是因大腦問題所致,中風、腦部腫瘤等較嚴重的問題所引起,需經過檢查確認。 頭昏:頭昏患者會感受到頭部悶悶脹脹、不清爽的感覺,常見原因包括中暑、生活壓力、血壓升高、過度操勞、睡眠不佳,另外,憂鬱、焦慮等心理疾病也可能造成頭昏。一般而言,頭昏較無傷大雅,不太會影響身體健康。 暈厥:暈厥的患者會有一種使不上力、有氣無力、甚至快要暈倒的感受。除此之外,患者也常見合併「黑矇」的現象,也就是眼前一片黑,這些症狀通常幾秒鐘就消失。這種情最常出現在「姿勢性低血壓」。除此之外也包括「迷走神經性暈厥」,也就是患者在受到外在強烈刺激下,產生暈厥的情況,例如暈針,或是吵架吵到暈倒、被嚇昏等等。這類型的頭暈通常無傷大雅,不會影響健康,但少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例如心律不整、嚴重心瓣膜疾病、中風等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此還是建議患者就醫檢查。 不平衡:不平衡感較為少見,患者會有失去平衡感、站不穩、有如走在吊橋上的感受,特別是在站立、走路時更為明顯。此情況多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較常見如小腦疾病、周邊神經病變等。 頭昏不代表事小,部份情況感受因人而異 盧泰潤醫師表示,引起頭暈的原因繁多,除了上述以外,也包括了貧血、電解質不平衡、血糖過高、血糖過低等問題,這類型的患者感受不盡相同,有人會是以頭昏表現,有人會是暈厥,也可能是眩暈或不平衡。 頭暈時坐下休息多觀察,3種情況盡早檢查! 盧泰潤醫師表示,民眾在出現頭暈情況時,應先尋找安全地點稍作休息,確保安全,並且觀察當下的感受,多留意發作的時間、程度以及伴隨症狀。上述四種頭暈當中的「眩暈」、「暈厥」和「不平衡感」常涉及較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因此會建議直接就醫檢查。而「頭昏」大多較無傷大雅,因此可以先行觀察並且和過去頭昏的經驗相比較,倘若頭昏程度比以往還要劇烈或是時間持續太久,才需要就醫檢查。 頭暈後靜養要注意什麼?醫指4重點要留意! 在保養改善上,因頭暈的可能性非常多,因應不同原因會有不同的改善方式,大致方向盧泰潤醫師建議患者避免頭部或身體劇烈搖晃、突然改變姿勢,例如坐一陣子再下床等。並且也盡量避免處於高處或行車,因為頭暈發作的時間無法掌握,假若頭暈突然發生的當下正在騎行機車等,將可能帶來不可預期的傷害。 需特別留意的是,許多民眾認為頭暈是出自於營養不良,又或者多補充點營養可以改善頭暈的情況,對此盧泰潤醫師建議先進行檢查再補充營養為佳,以避免不當攝取營養反而傷身。 舉例來說,許多人認為會頭暈是出自於貧血,又自己認定貧血是出自於缺鐵,但其實頭暈如前述所見原因繁多,未必就是貧血,且貧血的成因也有很多種,未必就是缺鐵。在沒有缺鐵的情況下過度補充鐵,就很有可能出現「鐵質沉積症」傷害到肝臟功能,更嚴重還可能面臨需要使用螯合劑才能將不必要的鐵質排出體外。再次提醒,如有遇到頭暈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為佳。 《延伸閱讀》 .抬頭、翻身突然暈眩 耳石脫落症相關症狀盡早就醫 .蹲下站起來頭就暈?醫指常見姿勢性昏厥6大族群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3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延緩退化/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
● 手抖、肢體僵硬,以及因為腦神經退化所造成的憂鬱、反應遲緩等,是巴金森病最典型症狀,好發年齡55歲左右● 症狀通常從單側的手、腳開始,逐漸影響身體平衡,最後可能需靠輔具行走● 運動能改善動作障礙,對步態不穩、平衡感有很大幫助,提升生活品質一名病友因為夾菜時動作不順,家人發現異狀就醫而確診;另一名病友覺得寫字變得困難,字體也越寫越小,就醫同樣得了巴金森病。屬於腦部神經退化的巴金森病,好發於55歲以上的成人,最主要的特徵是動作障礙,早期會出現單側顫抖、關節僵硬、動作遲緩、行走碎步等症狀;部分病友則有憂鬱、便秘等非動作障礙症狀。出現手抖、小碎步要注意 及早就醫能控制病程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黃正雅說明,巴金森病依症狀程度可分為五期,單側肢體動作遲緩現象通常第一期就會表現出來,隨著病情嚴重,日常生活能力也逐漸減退,需依賴他人照顧。「手抖、小碎步是最明顯的特徵,與失智症的認知功能障礙不同,若發現家人動作表現異常一定要及早到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就醫。」黃正雅表示,透過服藥和復健運動能改善身體活動機能、提升生活品質,延緩晚年失能危機。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強化大腦功能,黃正雅提醒,居家復健運動前需先診斷病程,聽從醫師醫囑服藥治療,同時由物理治療師評估運動原則,藥物+運動雙管齊下,更能有效延緩退化!黃正雅形容服藥就像是幫關節上油,舒緩肢體的僵硬,讓動作更流暢。「巴金森病的病因是中腦黑質區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及死亡,導致運動功能失調,服藥後運動表現比較理想。」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 家人互動增加趣味性運動可以改善關節僵硬造成的不舒服症狀,同時增加肌力、訓練身體平衡,黃正雅介紹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在家即可自行操作的復健訓練動作,家人一起參與互動更有趣。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雨傘伸展運動:採坐姿或站姿,雙手持雨傘抬到最高的位置停留10秒,眼睛望向雙手,保持上半身抬頭挺胸,避免身體過度前傾或後傾,這動作主要是改善駝背和背肌無力。上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手握啞鈴或水瓶上舉、側舉到水平高度,停留3-5秒,訓練上肢肌力。下肢肌力運動:採站姿或坐姿,雙腳交替抬高,訓練下肢肌力。跨步平衡運動:雙手叉腰或單手輕扶椅子站立,兩腳與肩同寬,雙腿交替作跨步動作,每跨一步停留3秒,訓練動態平衡、重心轉移及走路功能。行進節拍運動:走路或原地踏步時,搭配數數的口令,例如從1開始,每數到3的倍數加上拍手動作。家人從旁協助互動,多找幾樣新的玩法,動口、動腦、動手讓效果加乘。黃正雅提醒,獨自在家做運動時,需確認運動環境寬敞安全,量力而為避免跌倒,和家人一起擬定復健計畫,可增加互動樂趣並鼓勵堅持下去。另外也呼籲五十歲以上的民眾,每月定期做40秒巴金森手指操,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相關症狀,積極接受復健與治療。【延伸閱讀】>>>5招「巴金森病居家運動操」,一起動一動!訓練肌力、延緩手腳顫抖!【影片實測】↓↓↓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9-14 養生.運動天地
東奧新指定項目「滑板運動」 醫師帶你了解滑板的運動傷害
隨著2020東京奧運閉幕式的結束,各位選手也將目光轉向2024巴黎奧運。今年奧運新增了許多項目,像是棒壘球、衝浪、空手道、運動攀登及滑板,在2024巴黎奧運中運動攀岩、滑板及衝浪將會繼續保留,並增加霹靂舞(breakdance),這些充滿街頭文化的運動相當受年輕人歡迎。隨著這些項目納入奧運,許多國家也出現了最年輕的奧運獎牌選手,13歲Momiji Nishiya是日本目前最年輕的金牌奧運選手,也是奧運史上第二年輕的金牌得主。滑板這項運動也將在台灣重新掀起一波風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ine association, JAMA)的文章中也提到,小時候定期接觸滑板、直排輪、腳踏車等運動的孩童長大以後更不易過度肥胖,目前台灣各縣市幾乎都有一座滑板公園供大家使用,因此了解滑板相關運動傷害是相當重要的。 傷害統計根據研究指出骨折及頭部傷害(包含腦震盪)是滑板運動最常出現的傷害,其中骨折傷害上肢就佔了65%,最常發生骨折的地方是前臂,也就是發生在跌倒時用手去撐地的動作,而腳踝占剩下的35%。最危險的頭部傷害占傷害的0.5%,而輕微頭部外傷則大約是5%;而與大多數運動一樣,男性相較更容易遭受頭部傷害。我們可以發現就算職業選手在表演或是比賽時都一定會穿著適當的護具,包含頭盔、護膝、護肘來保護自己,而些護具都有他一定的重要性。受傷地點 超過六成的滑板人住院是發生在道路上或是與車輛相關的,而在滑板公園及其他運動場地只占了不到三成。所以一開始在練習時,平坦的地面或是專門的滑板場地可以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如果想在街道上享受滑板的快感一定要注意交通及現行法規。目前關於電動滑板、滑板車等還是屬於個人行動運具,根據目前法規還不能在道路上騎乘。這些聽起來對於兒童很危險,但是受傷風險其實是隨著年齡而增加,在7成以上的住院傷患是超過18歲的,可能是因為在年紀輕的族群落地的時候身體重心與地面的距離較短,撞擊的能量較小,也比較不會挑戰一些高難度的動作。與其他運動相比,打籃球的受傷風險有些還會到滑板的兩倍。綜合上述可知,選擇適合的場地與護具是非常重要的。護具及適合的場地可以降低我們受傷的風險,在傷害統計也可以注意到其實上肢的傷害占了絕大部分,所以有個安全的跌倒方式也是需要先來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在跌倒的時候不要將手筆直的撐在地面上,這會讓整個衝擊力都由脆弱的手腕骨、手臂、手軸及肩膀吸收,很容易發生骨折或是韌帶撕裂。為了利用整個身體來吸收衝擊力,將落地時的膝蓋及手肘都保持微彎,並順勢向落地方向滾動,保持下巴及核心縮緊,吸收衝擊力的同時保護頭部不會直接落地,目前有許多網路影片示範各種落地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可以多參考網路資源。相關運動訓練滑板是注重動態平衡的運動,在不斷移動的平面上維持重心,因此,在核心的訓練以及平衡感是重要的。要維持身體的平衡,我們有三個主要感官可以幫助:◎前庭覺:存在於內耳中,從出生的三到六個月就開始幫助身體維持直立的姿勢,從一開始的爬行到站立行走都幫助頭部及身體維持中立的位置。◎視覺:藉由眼睛告訴大腦目前身體的姿勢與地平線的關係來幫助身體維持平衡。◎本體感覺:存在於各個關節處,告訴我們目前各個肢體的位置及移動方向,讓大腦可以適時的反應來維持身體平衡。這三個身體感覺幫助我們維持平衡,只要有其中兩個感覺存在,我們就可以保持身體平衡。土城醫院復健科簡祐民醫師表示,在做訓練前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測試自己的本體感覺及腳踝穩定度:只要可以維持單腳站立15秒以上,我們的腳踝穩定度應該是正常,接下來可以漸進地從單腳站立,腳跟抬起,或是將眼睛閉上來訓練靜態的平衡,同時保持恰當的身體姿勢。以上都可以以正確的維持姿勢20-30秒,三組,當作基礎的訓練。 進一步的關於單腳的穩定訓練包含站立的前後左右伸展等,靜態的訓練以緩慢、穩定的動作為主,才能訓練到核心肌群。而動態的訓練像是單腳跳,單腳前後左右跳動,都是在訓練站立腳的穩定度,可以以30下三組為目標,過程中都需要注意身體姿勢不要歪斜,才不會喪失訓練的效果。或是利用滑板創造一個不穩定的平台來練習下肢的穩定度,這些動作都建議循序漸進地做到15-20下,各二到三組,來加強下肢的控制及平衡。最後就是要熟悉自己的滑板,以及在滑板上移動的情況。在不受傷的情況下運動,才能延長滑板運動的生涯及精進自己的技術喔! 參考姿料Menschik D, Ahmed S et al.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ies as Predictors of Young Adult Weight.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8;162(1):29–33. doi:10.1001/archpediatrics.2007.14Chodzko-Zajko WJ, Proctor DN et al.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older adults.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9;41(7):1510-30.Couperthwaite A, Richmond SA, Black A, Pike I, Babul S. Evidence Summary: Skateboarding. Active & Safe Central. BC Injury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Unit: Vancouver, BC; 2018.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本文作者:土城醫院復健科-簡祐民醫師)資料來源:台灣復健醫學會Instagram台灣復健醫學會Facebook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
-
2021-09-14 養生.運動天地
有片!25分鐘流動瑜珈 下班後最佳放鬆方式
流動瑜珈動作簡易不複雜,非常適合在家做。藉由呼吸,釋放能量,找到身心靈的平衡。知名瑜伽YouTuber 「凱蒂瑜珈」,今天要來帶著大家一起來個25分鐘的流動瑜珈課!朋友們趕快跟上吧!流動瑜珈適合所有想接觸瑜珈的朋友,流動瑜珈通常沒有固定的姿勢順序。通過序列的編排它可以是針對身體的某些區域,也可以專注於不同的主題、幫助建立某些能力,例如力量、靈活性或平衡感。多樣性,流動瑜珈可以是強壯的身體挑戰,也可以是緩慢、溫柔且放鬆的。YouTuber 「凱蒂瑜珈」時常在個人頻道分享許多關於瑜珈的影片,不少瑜珈的愛好者都喜歡凱蒂的影片。想接觸瑜珈的朋友快來看看吧~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 YT:點我看凱蒂瑜珈Flow With Katie FB:點我看「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1-08-2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小孩有足內八?醫師建議可透過這些方式調整步態
4歲吳小弟平常喜歡跪坐或坐姿呈W型,從學會走路之後,家人就發現他有「內八」步態,母親也發現他的膝蓋X型腿日趨嚴重,走路常跌倒也不愛運動。經醫師評估發現,吳小弟走路內八明顯可能與大腿骨前傾有關,膝外翻則造成膝蓋內側時常摩擦,以至於足部向內;另外,吳小弟走路時雙腳常拖著走,平衡感也不佳,在改變習慣、持續復健之後已有顯著改善。成大醫院兒童骨科醫師施建安指出,吳小弟的問題須從改善坐姿、練習原地抬腳踏步著手,並且透過戶外運動以建立良好步態習慣及加強肌力訓練。否則,當足內八持續惡化到影響足部或行走功能時,未來就需要考慮接受截骨矯正手術。所幸,經過吳小弟努力,以及在家人的幫助、持續復健的加持之下,內八步態及膝外翻情形都有顯著進步,在進入國小就讀時,走路姿勢及肌耐力已明顯進步,很少再有跌倒情形。施建安表示,造成內八步態主要有3大可能原因,包括小腿骨內旋、大腿骨前傾,以及較少見的腳板變形,但都不會被判定為殘障。當內八的原因為股骨或脛骨旋轉變形時,視變形的嚴重度,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兵役體位的判定;病態性的旋轉變形未來可能會影響成人步態、增加下肢退化性關節炎風險;腳板變形未來則可能造成穿鞋疼痛、產生足部疼痛變形等。施建安認為,內八的治療應在兒童期就要開始建立正確觀念,了解內八和肌肉鬆弛、走路腳板習慣拖地、錯誤的坐姿有關,特別是W型坐姿,讓孩子可以透過練習原地踏步、調整坐姿如盤腿坐、雙腳向前坐、坐椅子等,並多參加戶外運動訓練肌耐力,來改善內八的步態。同時,也建議穿一雙適合孩子、服貼的鞋行走,可透過騎乘腳踏車、大腿肌肉的張力運動等訓練,及模仿企鵝、熊走路的遊戲等來進行調整步態。醫師提醒,造成部分足內八的股骨或脛骨旋轉異常,是源自於神經、肌肉或骨骼相關的疾病,包括腦性麻痺及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因此,當孩子有肌肉張力異常、出現病態性步態、髖關節活動受限、長短腳出現時,應盡速尋求骨科專科醫師,獲得適時醫療協助。
-
2021-08-2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肌力、關節活動度受限是退化警訊 簡文仁教2招在家自我鍛鍊
全身健康與行動力息息相關,腳被稱作人類的第二顆心臟,離心臟最遠卻承載很多血液。因此「走路」可以促進血液流動、新陳代謝,尤其是強健腿足、筋骨,增強關節靈活性等等。不過看似簡單的走,對於部分行動退化的年長者而言有困難度,走路穩定性很重要,「動」跟「穩」都要兼顧,缺一的後果就是不慎摔倒。肌肉要有力,關節要靈活,還要反應平衡好。走路是基本動作功能,也鼓勵長者多走路。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強調,「老人家最怕摔」,不「穩」是老人跌倒的關鍵,同時也造成很大的風險。尤其長者跌倒後,住院開刀手術非常傷身,即便康復出院,行動功能也會大大減弱,更糟糕的是,又怕再一次摔跌入院。走路維持穩定度,首先肌肉要有力氣,因為腿部肌力,是輔佐走路穩定性,以及保護膝蓋關節減少晃動的關鍵。簡文仁說,除肌肉有力以外,需要掌握三要點,包含「關節靈活度」、「反應力」、「協調平衡力」。他解釋,走路仰賴關節靈活,走得穩是依靠平衡感,萬一不慎失足則仰賴反應力,如果老人家一踉蹌,可以立刻跨步支撐,便能減低跌倒傷害力。肌力、關節活動度受限,是人類退化警訊。人體就像零件機械一樣,用久了難免鬆脫、遲鈍。而年長者行動力下降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像是肌肉無力、整體體能變差,綜合性評估下來,包含視力、聽力、肌力體能、關節容易僵硬,都跟行動力有關。更有一句閩南語形容「老倒退縮」,簡文仁說,年紀變大有些人會覺得身高變矮,部分因素是椎間盤脫水,每節脊髓間分別窄一點點,脊椎、關節因為脫水變得比較僵硬,又因老人比較少做伸展操,動作變比較小,走路開始緩慢、步伐變小。跨步需「肌力與關節」配合支撐身體體重,還牽涉到神經調配問題。簡文仁說,能跨步走路,身體肌肉協調要好,才能配合關節提步出去,神經還得調控肌肉收縮強度,接收大腦下指令。肌力、關節活動度受限,是人類退化的警訊。簡說,即便大腦下指令,肌力不夠也不良於行,像是典型的肌少症,年長者走一走就軟腳;至於神經不好,就會造成反應慢半拍,像是中風患者肌力可能沒問題,但礙於腦部神經受損,不良於行。關節就像是支撐帳篷的骨架,肌力則是繩子,幫助紮營更穩固。簡文仁說,鍛鍊肌肉的原則就是「收縮、放鬆」的循環,縮放自如是肌力強壯有力的關鍵,可自我檢視哪個部位肌肉無力,加強鍛鍊。老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質,是體重1.4至1.5倍。預防腿部無力的營養補充也很重要,長者蛋白質嚴重流失,肌肉就會開始萎縮。簡文仁說,老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質,是自己體重1.4至1.5倍的公克數,例如60公斤的老人,每日就需要90公克的蛋白質。天然蛋白質攝取,建議食物包含堅果、奶蛋、大豆,以及各種肉類。人老常面臨「骨質疏鬆」問題,陽光是天然的維生素D來源,簡文仁鼓勵,年長者可透過清晨到外走走,或是利用傍晚散步時的餘暉,多曬曬太陽,只要一天10至15分鐘的時間,便能有效維持腳步強健。若行動不便、顧及疫情無法出門者,可利用家中陽台或窗戶,也可達到效果。另外,面對體內營養逐漸流失,咪唑胜肽化合物也是穩固筋骨的關鍵之一,簡文仁說,它原本就存在於人體中。但咪唑胜肽化合物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許多大型深海魚類,例如鮪魚、鰹魚等洄游魚類,強韌的活力來源就是歸功於它,是能強健行動,對肌肉有幫助的成分,推薦補充含有咪唑胜肽化合物的食物或保養品。在家自我鍛鍊腿部肌肉的簡單動作動作一 挺身、硬拳、捶大腿1. 身體站挺背肌就要用力,兩隻手握緊拳頭,訓練臂力與手力。2. 捶大腿的同時,必須微蹲考驗腰力,以拳頭輕敲大腿,按摩肌肉。訓練部位:背肌、臂力、手力、大腿肌腰力。動作二 站起、墊腳、手高舉1. 準備一張椅子坐下,起身離開椅子時,身體打直背肌需要出力,踮腳需要腳跟離地,依靠小腿、大腿肌達成,接著兩隻手舉高往上延伸,再度仰賴背肌與手的力量,保持平衡。訓練部位:腿力、臂力、軀幹肌肉力,以及平衡感。
-
2021-08-2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自豪年輕到老體重沒變 復健科醫:「那不是好事」
過去三個月,疫情警戒下的民眾,行動力大大減弱。突然發現爬個樓梯不只氣喘吁吁,腿還發抖無力;以前操場可以走好幾圈,現在走兩圈就覺得該休息,這都是行動力退化的警訊。尤其對年長的人來說,肌力隨著年齡增長快速流失,如何在疫情之下KEEP住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健康課題。防疫減少外出、避免病毒傳播,吹起「躺在家就能拯救世界」的風潮,但活動量減少,肌肉量可能也留不住。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復健科醫師劉燦宏提醒,上班族活動量減少,但攝取熱量沒減少,體重恐直線上升。居家辦公應避免久坐,要隨時起身活動關節,並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維持肌力。定期復健患者,疫情期間肌力恐嚴重流失。劉燦宏指出,防疫期間餐廳不開放內用,民眾多外帶或自煮,但備餐依舊很豐盛,相較日常活動量減少,不需通勤搭或騎車,也減少公園打球、慢跑等戶外休閒,動得少但熱量沒少,脂肪自然堆積。尤其年輕上班族更明顯,倒是年紀大的長者作息固定,雖無法串門子,但活動量沒太大影響。部立桃園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李偉強表示,若以醫療角度來觀察,失能或定期復健的患者,本來活動量已不大,原本都由專業人員操作器材協助復健,但疫情期間無法復健,可能狀況變得更差,肌力減少更多,行動力降低更容易跌倒,必須花更多時間復健。久坐影響關節活動度,坐1小時應起身活動5分鐘。居家辦公比在辦公室更容易久坐、久躺。劉燦宏指出,「久坐」定義是一天坐超過6小時,一般人工作8小時,常常一坐就超時,若關節曾受傷,或年紀大漸退化,久坐後關節越難活動,關節潤滑度降低。建議以「1比5」方式,久坐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避免關節「卡卡」。李偉強表示,許多人喜歡躺在沙發,雖舒服但姿勢不良,若久坐加上姿勢不正確,恐引發坐骨神經痛。此外,肌肉沒發揮力量,而是靠骨頭支撐,骨頭老化可能產生骨刺,若在神經周圍,骨刺刺激神經恐產生劇烈疼痛。建議坐姿應端正,讓核心肌群協助支撐身體。嚴格控管飲食卻不運動,「虛瘦」的人最危險。劉燦宏表示,根據統計,人在25歲肌肉量達顛峰,之後開始下滑,40歲後每10年流失8%,70歲後每10年流失15%,肌肉量低於70%者死亡風險高。肌力快速流失原因,包括沒有運動習慣、怕胖吃太少、以及「虛瘦」等三大特徵。尤其「虛瘦」的人,嚴格控管飲食卻不運動,自豪年輕到老體重都沒變,「那不是好事」,因隨年齡增加,體脂肪也會增加,若體重沒變,代表脂肪增加、肌肉流失,更是肌少症高風險族群。此外因骨折或生病休養臥床一段時間,也會導致肌肉快速流失。劉燦宏表示,現在只要手術結束,大多會讓復健「早期介入」,像有患者其中一腿骨折,但另外一腿及兩隻手都正常,會協助訓練肌肉,避免肌力流失。也有病患置換關節手術,出院後兩隻腳粗細不同,因此,手術是否成功,肌肉維持也是重點。肌肉不夠容易跌倒,關節不穩定容易軟腳。李偉強表示,人可以完成一項動作,除了肌耐力外,也包括柔軟度、關節靈活度。肌肉量可以明顯看出,但柔軟度不一定能察覺,但彼此相連動,若又缺少持續運動,恐無法維持平衡。此外,平時沒有讓關節維持大範圍活動,突然做出大動作,很有可能受傷卻不自知,久而久之關節萎縮、纖維化,恐讓活動範圍更小,建議平時可適度拉筋、伸展。劉燦宏指出,肌肉量、關節穩定度及本身平衡感,三者息息相關,若肌肉不夠容易跌倒,關節不穩定容易軟腳,平衡感、反應能力差也容易跌倒。劉燦宏指出,臨床上常用肌少症評估量表(SARC-F),例如提起5公斤重物,如1顆大西瓜或2把炒菜鍋,看手的力量夠不夠,或是坐姿到起身有無困難、爬上10個台階等,評估是否患有肌少症。
-
2021-08-12 新聞.元氣新聞
網傳詹雅雯錄影「狂吐被扛」挨酸誇大 本人出面揭真相
台語歌后詹雅雯今年3月曝光查出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近日詹雅雯抱病參加錄影,有網友卻在網路上爆料她當時吐到要請工作人員幫忙扛進攝影棚評審台,甚至遭酸她還能出來工作病況應該沒那麼嚴重,質疑她誇大病情。對此,她昨(11日)開直播回應。詹雅雯昨天在直播中表示,「如果有人說,沒那麼嚴重為何說的那麼嚴重,欸不是我講的,是醫生傳達的訊息,我才跟大家說,我當然希望我沒那麼嚴重」,直言不在乎酸民評論,反而要感謝,「質疑我的朋友,你們是我的貴人,讓我的爸爸媽媽不用擔心」。詹雅雯曾表示因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再加上服用藥劑,讓她有掉頭髮、腸胃不適、平衡感不好等副作用。先前傳出她跌倒送急診,她則坦承養病心情憂鬱,甚至要服用藥物降低憂鬱感,表示有時會儘量偷偷不吃抑制憂鬱的藥,「我不是個好病人,應該是要聽醫生的話」。
-
2021-08-02 醫療.巴金森病
圖表/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巴金森病初期和晚期是憂鬱症出現的雙峰時間。●巴金森病程進展較快、易焦慮、曾有憂鬱症病史、女性病患,罹患憂鬱症風險也較高。●憂鬱巴金森病友的表現多是身體逐漸退化,擔心拖累家人或感到人生無望。憂鬱的巴金森病 新冠肺炎疫情稍緩,但民眾仍須謹慎防疫。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的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但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起來。靜止時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及動作緩慢是巴金森病三大典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疾病也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引起異常的精神表現,稱為器質性精神病,憂鬱症便是病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統計盛行率高達四成三。部分病患會在尚未出現動作障礙時就感到悶悶不樂,憂鬱成為巴金森病的前驅症狀,也會在病程中後期出現,令病友個性大變。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召集人、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國外學者曾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在社區裡的巴金森病患中,約有7.7%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II)的重度憂鬱診斷標準,再進一步依程度區分,中重度憂鬱占5.1%、而有45.5%的症狀屬於輕度憂鬱。巴金森病造成憂鬱症好發時間點,吳瑞美說,在病程中可看到「雙峰」分布,分別在剛確診及病程的中後階段,但較為特殊的一點,會有部分病友在尚未確診前就出現憂鬱傾向,與其病理特性有關。會發生憂鬱的時間點在疾病的第三期階段,此時病友會出現步態異常,平衡感變差,走路駝背、脖子前傾等姿勢改變,對藥物的反應出現減退現象。當更多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缺乏,也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另一群病友則會在剛確診巴金森病時,因對疾病的不能接受,加上需長期服藥,對五十多歲正值事業黃金期,或六十多歲正要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病友來說,他們開始怨天尤人、鬱鬱寡歡。吳瑞美鼓勵病友,保有正確的疾病觀念,調整生活型態、多運動,規律服藥等,在疾病初期的前六年,甚至十年,多數的病人能維持獨立生活的良好狀態。若要確定巴金森病友是否罹患憂鬱症,醫師會透過看診時病患的主訴,情緒表現、肢體語言、家屬透露出的訊息等,再搭配量表的輔助診斷區分嚴重程度,並照會精神科共同治療與照護。隨著憂鬱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吳瑞美表示,輕度憂鬱透過心理諮商、家人支持有機會改變現況;中度以上的憂鬱症便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施以增加腦部血清素等抗憂鬱藥物,或某些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除能改善運動功能外,也能改善憂鬱情緒,當重度憂鬱症對精神科藥物效果反應不佳時,則會考慮採取電擊治療。吳瑞美說,雖然憂鬱症不一定會發生,但可以防患未然,尤其是有較高風險的病友,建議打造友善的外在環境,如參與社交團體、運動以及調整生活型態。一般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量表,或在家進行簡易的巴金森手指操,便有機會提早發現疑似症狀,及早至神經內科就診,用藥治療延緩失能。 >>>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3RxMMnbko&t=12s【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7-23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警訊/年輕人容易重聽?聽力受損未矯正,小心大腦退化快!保護聽力避免3種NG行為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啥、什麼?」聊天互動常發出聽不清楚的問號,不斷需要對方重複,小心聽力正不知不覺中退化中!研究顯示,聽力損失與罹患失智症有因果關係,避開 3 個危險因子,再加上聽力師助攻,有很大的機會預防或延緩失智症。不少人都有長時間戴耳機的習慣,總是插著耳機聽音樂、通電話,音量過大、持續時間過長,這些都會對聽力造成傷害,有些人甚至出現耳鳴及聽力下降,嚴重的話還會出現耳聾,造成不可逆轉的聽力受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首份《世界聽力報告》,估測到 2050 年,全球近 25 億人,即四分之一人口將經歷某種程度的聽力受損。聽力退化跟老花眼一樣,是每個人都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聽力師黃詠耀表示,失智症常發生在 65 歲以後,但其實 15 至 20 年前就開始累積失智風險。若中年出現聽力退化障礙,即使是很輕微的程度,適時運用聽力輔具可大幅減少失智機率。「聽覺是溝通的主要感官媒介,影響接收情緒、活化大腦記憶。」黃詠耀解說聽覺對大腦的關聯性,若少了聲音刺激,大腦其他部位的活躍程度也會跟著降低。(推薦課程:你也常常聽不清楚嗎?聽力退化不治療,當心罹患失智症! 聽力師教你靠「這個」,讓聽力不再困擾)聽力受損導致認知功能衰減,危害比你想的嚴重聽力受損會造成哪些生活不便呢?黃詠耀指出,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泛,主要包含人際社交、身心疲累、容易跌倒。這些狀況累積成情緒問題,提高失智的風險,智能衰退速度也會加快。●人際社交:因為聽不清楚親友說話的內容,慢慢減少人際活動,接著出現缺乏自信、憂鬱,進而封閉自己。●身心疲累:聲音傳送到大腦的過程因為聽覺神經損傷而受阻,自動強化其它感官知覺來代償,容易產生疲勞。●容易跌倒:聽力受損減低了對環境的感知,影響平衡感及步態平穩,衍生跌倒的意外。黃詠耀另提到,失智症的常見症狀跟聽力受損很相像,長輩因為聽不到、聽不清楚而脾氣變得暴躁,談話時內容對不上,以及溝通方式產生變化,照顧者須多加留心是否為聽力問題。別逃避戴助聽器,透過復健重拾聽力跟聽力不好的人說話時,務必放慢速度、音量適中,配合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千萬別放大音量像吵架般。對於聽力受損要有預防意識和及早因應,助聽器的介入越早越好,刺激大腦內的聽覺區域。配戴聽覺輔具前,可協請聽力師評估,並定期追蹤後續狀況調整需求。一般需要 2 至 3 個月配戴適應期,戴上助聽器之後,再進行聽能復健能讓效果更加乘!聽力退化除了年齡因素,也會因糖尿病、高血壓、中耳炎而誘發。建議平時應做好保健、提早發現病灶、定期前往醫院檢查,黃詠耀表示,保持正常作息,少菸、少酒、少糖,還要注意以下 3 種NG行為,才能有效避免聽力受損。1、過大音量:避免3C和家電產品的音量過大,尤其是使用耳機,適時讓耳朵休息。2、掏耳垢:耳垢能抑制細菌增長,過度清潔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出力不當會造成耳部受傷。3、意外:廟會爆竹聲或車禍事故等,導致聽力受損。💡更多udn會員專屬健康影音課程,點此立即了解▶
-
2021-07-21 養生.運動天地
每周練2次太極拳增強免疫力!WaCare全銀運動免費課程 線上跟著做
●太極拳講求心靜、意正、體舒、氣和,具調節身心機能、運動功效●防疫期間不受空間限制,在家隨時練習●配合身體的平衡放鬆肌肉、控制呼吸,強健心肺、防失智疫情前,常見公園有太極拳團練活動,熟齡族精神奕奕地伸展放鬆筋骨。研究發現,太極拳對熟齡長輩是很好的運動,以意念引導氣息,進而帶動身體各個部位,可改善平衡並增加下盤的穩定度。WaCare運動專家白鑫長示範防疫健身可進行的「銀髮太極拳」,利用居家空間擺起架式,活動肩頸、手臂、關節、腰部、下肢等,學會基本動作多加練習,相當簡單易行。WaCare與衛福部國健署在疫情期間將7大類實體課程,轉型為線上課程「全銀運動」,提供長者居家也能參與線上體適能,讓大家一起運動更有動力,並且能夠降低罹患慢性病可能性,共計146堂免費課程,專家橫跨運動、職能治療師、中醫師等專業,本月還加入藝術、魔術治療課程,也會請藥師進行「「長輩藥物總體檢」。每周練功2次 增強免疫力不論從事任何運動,一定要先暖身,藉由血液循環讓身體快速進入狀態。動作看似輕柔緩慢的太極拳,也要依序進行暖身、主運動、伸展收操。「運動前熱身、結束後放鬆,能降低受傷機會。」白鑫長強調,暖身、收操是運動的一部分,能提升整體的訓練成效。銀髮族練太極拳養生,站姿或坐著都能練;站著練功累了,可以扶著椅子或牆壁輔助。白鑫長以坐姿示範,從暖身操開始,坐正坐穩、腰背不靠椅背,讓肚子能多用點力氣,鍛鍊背部與腹部的核心肌群。手臂向上抬舉時,若舉不到頭頂的高度,代表肩膀的靈活度有待加強,更需要經常伸展增加肢體活動範圍。暖身操要配合呼吸,幾個動作反覆交替,開始心跳加速、稍微出汗。接著進入太極拳主要動作,抬腿、伸直手臂、踏步、腳尖點地等,動作緩慢均勻。白鑫長提醒,在家運動要適時補充水分,過程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休息一下,勿勉強造成身體負擔。講求核心穩定與平衡感的太極拳每周練習2次,只要持之以恆練習,絕對能提升肌力,享受健身帶來的好處。全銀運動線上課程全銀運動每天兩時段,分別是10:00-11:00長者銀髮知識課程、15:00-16:00主題運動課程。》了解更多》加入line社群
-
2021-07-10 名人.毛琪瑛
醫師給你問/無法出門活動怎麼辦?防疫居家3運動訓練肌耐力! 復健科醫師毛琪瑛限額遠距諮詢
新冠疫情大爆發以來,全台防疫第三級警戒已近兩個月,許多人居家辦公、家中長者也多足不出戶,長時間的久坐、姿勢不良、沒運動,發生肩頸痛、腰痛、甚至坐骨神經痛的人愈來愈多。居家該如何緩解改善這些痠痛毛病呢?教你3招運動,緩解痠痛、提升免疫力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實康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毛琪瑛建議,防疫在家期間,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長者、照顧者及長期復健的中風病人等,每天可以利用時間做「造橋」、「對坐手拉手」、「腳開合互動」等3種輕運動,也提醒大家每坐半小時,應站起來走一走、動一動,有助於緩解痠痛,並且提升免疫力。聯合報與WaCare聯手於元氣網推出「防疫零距離醫師給你問」,即起開放線上預約,邀請毛琪瑛為家有長者、中風病患等民眾提供防疫在家的復健運動,免費一對一遠距諮詢,僅限額9名。家有中風病患怕上醫院,如何復健不中斷、防退化?☛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限額僅9名。https://bit.ly/3hapnxY居家防疫期間,大多數人都待在家中減少外出,毛琪瑛指出,尤其長者也因無法外出到公園運動活動筋骨,因此很多長者在家幾乎都是久坐不動看電視,造成原有退化性關節炎(骨刺)的急性發炎,常在清晨因腰痛痛醒,有些長者還痛到下不了床;WFH居家上班的人,也是因久坐、姿勢擺位不良,一個多月下來,不僅肩頸痠痛,還引發腰部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嚴重會引起坐骨神經痛。訓練核心肌群、肌耐力,有效強化全身、減輕痠痛毛琪瑛建議,在家工作者、年長者、照顧者及長期復健中風病人等,都可做一些訓練核心肌群、肌耐力及平衡的輕運動。像有腰痛問題的人,可以準備瑜伽墊或在硬一點的床上做「造橋」運動,有助於穩定脊椎,舒緩腰椎的疼痛,這個「基本功」也能幫助中風病人未來恢復坐、站及行走的能力。對於家中長者的運動,建議可做「對坐手拉手」、「腳開合互動」運動,在與長者互動時可加入認知訓練,增強長者關節的活動度、肌力、提升核心能力、骨盆穩定與軀幹旋轉度、協調性及平衡感。擔心長者不運動退化快,有哪些輕鬆招式讓家人陪著做?☛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限額僅9名。https://bit.ly/3hapnxY★防疫居家3運動:● 造橋運動(訓練重點:肌力、核心、舒緩腰椎退化)● 對坐手拉手運動 - 划船動作(訓練重點:平衡、活動度、肌力、核心、協調性、認知)● 腳開合互動(訓練重點:平衡、肌力、核心、協調性、認知)☛點擊了解如何免費預約復健科醫師毛琪瑛遠距線上諮詢服務。
-
2021-07-0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單腳站不能維持5秒?蹲下會後倒?當心將來長期臥床風險增
全國新冠3級警戒持續,學生已在家學習1個多月,無法出門活動,當然體育活動也幾乎沒有,日本經歷新冠肺炎疫情1年多,許多學齡孩童都歷經多次在家學習,小孩戶外活動減少同時也阻礙肌肉與骨骼發展,未來發生「運動障礙症候群」風險跟著升高,摔倒與骨折機會增加,將來長期臥床危險恐提高。 運動量不足肌肉養成 幼童摔倒骨折機率增 日本埼玉縣春日部中央總和醫院物理治療師菱沼遼表示,在2010年至2013年,針對埼玉縣內幼兒園、小學生、中學生約1,300人調查,發現平衡力或肌力不足孩子大約有4成,僅僅是摔倒發生骨折小孩子也上升;日本幼童的行動障礙症候群,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下開始越來越多,新冠肺炎籠罩恐加劇。 日本政府因新冠疫情發展下,要求民眾在家不要外出,學校體育活動也無法進行,大多數學生身體最低運動時間都無法達到,如果雙腿肌肉量不足,對於腳底(足弓)發展就會有阻礙,未來要養成運動習慣也就更困難,一旦演變成扁平族,對於膝蓋負擔也會增加,恐長期仰賴足弓墊。 單腳站能不能維持5秒?蹲下會不會後倒? 菱沼遼提醒,如果孩子沒有什麼機會外出遊玩,可以利用幾項簡單測驗,確認孩子身體發展,首先可以讓孩子單腳站立,看能不能維持5秒以上,如果沒有辦法也就是平衡感不好,容易發生跌倒。事實上,不只是年長者摔倒容易骨折,其實孩童摔倒導致骨折事件也不少見,必須特別小心。 再來讓孩子試著蹲下,維持一段時間,腳後跟是否會翹起來,或者甚至會出現往後翻倒的情形;特別是上廁所時,因馬桶越來越普及,不會使用傳統蹲式馬桶的孩子越來越多,導致小腿腓腸肌與阿基里斯肌腱變硬的可能性很大。此外,像是讓孩子雙手向上舉如果沒辦法做到,或腿站直立彎腰,雙手無法碰到地板,都顯示身體柔軟性不足。 3至15歲足弓發展關鍵 運動習慣非常重要 菱沼遼解釋,孩子在3歲時骨骼與關節成長都未完成,骨頭間會有許多空隙,7歲時可以看到骨頭末端有界線,大概在15歲骨骼會成長完成,利用X光觀察孩子足底骨頭成長,3歲時可以說是扁平族,7歲時足弓漸漸形成,15歲時足弓接近完成,關鍵在藉由運動訓練足底,骨頭與肌肉強化後,讓足弓形成出來。 菱沼遼強調,有無運動習慣對足弓發展影響非常大,比較日本在社團或課外活動很積極的孩子,和沒有養成運動習慣的孩子,每天都運動足弓發展就很順利,相對學校放學就回家,很少外出不是玩手機就是唸書,足弓形成就受到阻礙,漸漸成為扁平足,從小容易摔倒走路步伐窄,未來也容易出現運動傷害。 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養成規律習慣家人扮演重要角色 協助孩子足弓形成,每天至少要運動30分鐘以上,如果家裡小孩運動量不足,比起加強訓練,不如利用能夠高度活動遊戲,其實運動沒有固定型態,就算是投投球,或在站立狀態下,利用身體重量施加在足底也會有效果,但是要維持孩子穩定運動,家人協助不可缺少,大人要讓孩子養成運動習慣。 菱沼遼指出,對於沒有運動習慣孩子,家人一定要給予幫助,不能期待孩子會為了未來健康,主動開始運動,父母從旁協助養成運動習慣非常重要,決定好每天固定時間,帶著小孩一起運動,慢慢就能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未來孩子長大後,也就會有相同作息,慢性病發生機率也就跟著減少。 成年扁平足更難運動 運動習慣從小就養成 成長期如果肌肉不好,不僅腳底足弓無法形成,心肺功能也不佳,成年後也容易感覺到疲倦,運動習慣雖然一開始需要家人協助養成,但能夠從中了解到樂趣,孩子逐漸也能夠自動自發,若能在幼童時期建立起運動的習慣,不論對身心都會有很好幫助。(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走路是最簡單的運動!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證實6大好處 ·家裡沒有運動器材怎麼健身? 國健署教「居家運動法」:5法寶輔助
-
2021-06-30 養生.運動天地
不用器材也能有變化式 12種深蹲動作教學一次看懂
多數人做運動,是要負起照護自己健康責任,雖然我們無法被訓練成為一位運動員,但運動練習能增加我們的體力、肌力、肌耐力、平衡感、與骨質,讓我們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時能更從容,不會因為轉個身、抱個小孩就閃到腰,不會因為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平常在家自主訓練時,深蹲幾乎可說是必學的經典動作,能讓臀部、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肌群、和小腿都更強壯,甚至也能練到核心,因此整體來說就能讓支撐更有力。當然,只練習深蹲看起來有點無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可以在做深蹲動作時做哪些變化,讓訓練更有趣。這裡先整理出比較基本、不包含跳躍的變化版本。基本深蹲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趾尖略朝外,雙手可以擺放於胸前或往上舉。屁股往後坐就像要坐椅子那樣,重心盡量放在腳跟,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停頓一秒,再靠肌力回到原始動作。靠牆深蹲靠牆深蹲讓背部有個支撐,因此髖部或膝蓋較容易痛的人可以利用靠牆深蹲來鍛鍊腿部的力量。背對牆壁一小段距離站立,身體靠上牆壁,膝蓋彎曲讓身體順著牆壁往下滑,直到膝蓋打90度,大腿與地面平行。記得這時要讓小腿是垂直地面的。相撲深蹲相撲深蹲對大腿內側與臀部的訓練都不錯。雙腳打開約兩倍的肩膀寬,腳趾尖朝外側,臀部往下降到約大腿與地面平行,或到自己能降下的最遠處,就很像相撲選手的經典模樣。過程中要保持身體的直立。深蹲舞臂在做這個動作時,身體維持深蹲的姿態,手臂先是往上往前舉,靠於耳朵兩側,再往後往下方畫大圓至身體兩側,反覆動作。在手臂擺動時,臀部的高度微微的上升或下降約10公分。做這個動作是很不錯的動態暖身,上半身與下半身都密集地活動著,很快就會讓身體熱起來,平常要開始運動前也可以把這個動作當成動態暖身動作。深蹲側抬腳當我們在深蹲後增加抬腳、踢腿的動作,能讓單純的肌力訓練變得更需要心肺的輔助,也很不錯喔。要做深蹲側抬腳,可以先往下蹲做一個基本深蹲動作,在起身的同時,重心稍微移到左腳,順勢向右側方抬起右腳,右腳保持打直的模樣,放下右腳的同時身體再往下做深蹲,這次改移重心到右腳,順勢讓左腳往左側方抬起。反覆練習,動作就是深蹲→抬右腳→深蹲→抬左腳。如果覺得每次左右左右這樣做很容易跌倒、不穩的人,可以先從抬起同側腳練習,例如先練習深蹲→抬右腳這樣連續十次。練完再換深蹲→抬左腳練十次。深蹲前抬腳這個跟側抬腳很像,只是改成先做深蹲,要起身時,重心稍微移到左腳,順勢向前側方抬起右腳。右腳膝蓋要彎曲或打直均可,放下右腳後再度往下做深蹲,起身換抬起左腳。深蹲側踢腿先做深蹲,起身時重心移往左腳,身體亦傾向左側,將屈膝的右腳抬離地面,並順勢向右側方踢出,踢出後右腳放下踩地,身體再度下降做深蹲動作,起身時改成重心移往右腳,向左側方踢出左腳。深蹲前踢腿先做深蹲,起身時重心移往左腳,將屈膝的右腳向上抬離地面,並順勢向前方踢出,踢出後右腳放下踩地,身體再度下降做深蹲動作,起身時改成重心移往右腳,向前方踢出左腳。深蹲連三先做基礎深蹲的動作,然後起身時不要整個往上,僅僅往上移動約10公分就再度下降,然後再一次微升微降的動作,總共往下蹲約三次後再真的整個起身到站直。由於延長蹲低的過程,更能訓練臀部與大腿的保持緊繃張力。移位深蹲由兩腳併攏、站直開始,先向右跨一步,往下做深蹲,起身時收回右腳,再度跨出左腳往下做深蹲,起身時再收回左腳。反覆練習。相撲深蹲側拉腰維持相撲深蹲的動作,身體交替向左側、向右側傾斜,感受腰部的延長。過程中也可以交替地墊起腳尖。連續低位相撲深蹲這個跟「深蹲連三」是類似的概念,維持住相撲深蹲的動作,僅僅往上或往下移動個10公分,連續停留於低位,讓大腿內側與臀部感覺緊繃的張力。這時手部可以自由揮舞,不僅同時也稍微鍛鍊到上半身,亦可轉移注意力,讓人比較不在意下半身的緊繃感。原文:
-
2021-06-17 新聞.元氣新聞
詹雅雯帕金森氏症「左腦萎縮伴隨4症狀」!爆瘦10公斤北漂獨居
台語歌后詹雅雯因左腦中度萎縮、罹患帕金森氏症,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她透露除了不明疼痛之外,也有食慾不振、腸胃不適、落髮等病狀,而且平衡感也受影響,日前跌倒導致肩膀瘀青,頭部也撞到牆角,幸好沒有大礙。據《自由時報》報導,因為不希望家人擔憂病情,詹雅雯選擇回台北獨自生活,半年來大約少了10公斤,整個人明顯瘦了一圈,她說因為怕腸胃不適,飲食盡量簡單,連喝水都會脹氣,因此只能改喝茶。詹雅雯說,現在每天起床就得先吃一碗藥,包括帕金森氏症、甲狀腺、唾液腺、胃腸藥等,儼然成為藥罐子,不過即使身體經常莫名疼痛,她還是盡量讓自己保持樂觀心情,努力不被病魔打倒,平靜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