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鼻咽癌是鼻咽腔內長惡性腫瘤,由於鼻咽腔位於鼻子後方和喉嚨交界之處,因此常被誤為是感冒、火氣大,而延誤治療佳機,鼻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在未發覺鼻咽部長出惡性腫瘤前,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部位,而錯失治療時機。
- 症狀: 頭頸部腫大 單側耳塞 持續性耳鳴 聽力障礙 單側鼻塞或鼻涕增多 頭痛 口鼻不明原因滲血 鼻腔蓄膿 眼球內斜 複視 視力模糊 臉部知覺麻痺
- 併發症: 癌細胞轉移(肝臟、肺臟、骨頭等)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鼻咽癌是鼻咽腔內長惡性腫瘤,由於鼻咽腔位於鼻子後方和喉嚨交界之處,因此常被誤為是感冒、火氣大,而延誤治療佳機,鼻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在未發覺鼻咽部長出惡性腫瘤前,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部位,而錯失治療時機。
脊髓小腦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多半在壯年(30至50歲之間)發病,國內的盛行率約為每十萬人中3人罹病。此疾病又可分類超過四十種亞型,並持續增加當中,遺傳狀況主要為顯性,亦有少部分屬於隱性。小腦屬於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主掌人體的平衡、動作協調及控制肌肉,因此小腦發生病變的脊髓小腦萎縮症患者的症狀,多以運動協調失衡為主。
甲狀腺癌依其組織形態之不同,可大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未分化癌四類,其中以「乳突癌」所佔比例最高,其他的癌則較少。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低,容易治癒。
突發性耳聾為耳鼻喉科的急性病症,醫學上定義為短時間內(3天)突然發生的感音性聽力障礙,聽力檢查顯示連續3個頻率以上的聽力閾值變差超過30分貝。發生率男女相當,大部分發生單耳,極少數雙耳同時發生。 病因大部分不明,從內耳耳蝸至聽神經的異常,包括病毒感染、血管性問題、內耳水腫、到少見的聽神經瘤,皆有可能造成突發性耳聾。 治療黃金期為發生後1至2週之內,若突然聽不清楚,應儘速就醫接受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檢查,確定診斷後開始積極地治療,以期能達到最佳的聽力復原。
膽結石是因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增加,致使膽汁過於濃稠,逐漸形成結晶所造成。依發生位置可分為膽囊結石及膽管結石。膽結石形成後,不會自行溶解消失。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內壁黏膜上突起的增生組織,在超音波影像上,呈小結節狀或乳頭狀隆起物,多數病患沒有不適感,通常在例行健檢或是膽結石術後才發現膽囊息肉。可分為良性或惡性病變,大部分的膽囊息肉為良性病變,部分尺寸較大的息肉可能是惡性腫瘤。
急性結膜炎俗稱為「紅眼症」,主要是因為眼睛結膜受到感染導致急性發炎所致。
躁鬱症是一種大腦失調症,患者在發病期間總處於情緒兩極的病態交替,反覆經歷躁狂期與憂鬱期,當情緒和精力極度高漲、亢奮時為「躁狂期」,臨床表現會坐立難安、很容易動怒也很容易歡愉、自信滿滿、好幾天不睡覺都不感覺疲倦、話也變得很多、注意力無法集中、跳躍性思考,接著伴隨多個危險或反常的行為如瘋狂購物、魯莽投資、濫用藥物、性行為衝動、攻擊他人等。從極其興奮與急躁的劇烈情緒過後,就會開始來到悲傷絕望的低潮,即「憂鬱期」,症狀包括無法解釋的哭泣、莫名空虛、揮不去的憂傷、感覺無助、內疚、一無是處、嗜睡或失眠、全身無力、倦怠、生活枯燥甚至興起自殺念頭。 只要持續出現一週以上的躁狂症狀,無論是否再出現憂鬱症狀,均為罹患躁鬱症。第一型躁鬱症以躁症為主,鬱症接著發生,之後躁鬱反覆輪發,第二型躁鬱症則是合併輕躁症狀與鬱症表現,其餘則是循環型情緒障礙症或藥物或身體疾病引起的情緒障礙症。近年臨床病例亦有發現有些患者先由鬱症開始,之後才有躁症的發作,這類患者因一開始是以憂鬱表現,過去都被以憂鬱症治療,因而效果不佳。此種疾病復發率極高,最好終生服藥來穩定病情,避免腦部不斷反覆發炎而越來越脆弱。
妄想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有系統、有組織的思維障礙精神疾病,排除腦外傷、生理疾病或藥物侵害等引發大腦病變所產生的精神病,其妄想內容也不像精神分裂症脫離現實,而會與日常生活的情境相關,例如被背叛、被跟蹤、被人愛慕、被感染或懷疑配偶外遇等,少數可能伴隨短暫的幻覺,嚴重者可能出現破壞、自傷、傷人、自殺、他殺的行為。當一個人堅持這種「曲解事實」的偏見與思維長達三個月以上,就診斷為妄想症,但多數患者通常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不會主動求醫。妄想症的發病年齡不限,但大多好發於中年或老年,依病人的妄想內容,大致可歸納出七種類型: ●情愛妄想型,病人深信某個人正深愛著自己,對方通常是知名人士甚至遙不可及之人,有時病人會被惱羞成怒,進一步做出騷擾、跟蹤、襲擊、綁架等觸法行徑。 ●嫉妒妄想型,堅信伴侶對自己不忠,因而跟蹤和監視對方的一舉一動,通常是子虛烏有的事。 ●自大妄想型,妄想自己具有特殊的身分、地位、權力、甚至與神或名人有特殊關係,有時嚴重者還會認為真實的那位名人才是冒充他的,當面臨過大壓力時,可能做出反社會行為。 ●被害妄想型,是妄想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病人深信自己遭受各種惡意對待如被跟蹤、被迫害、受騙、被監視、被下毒等,因此變得疑神疑鬼、處處防備,甚至尋求警察的介入或採取法律行動。 ●身體妄想型,懷疑自己身體有毛病進而四處求醫,實際上那些疾病或問題根本不存在。 ●混合型,上述的妄想內容混合好幾種,沒有哪一主題比較突出,就歸為混合型。 ●其他,主要的妄想內容無法明確指出,或無法用上述特定的類型來界定。
創傷後壓力疾患是指曾經歷過或目睹他人生命遭受威脅,或身心受到嚴重傷害,而感到強烈的痛苦、恐懼、無助感所產生的心理或身體症狀。 經歷過創傷性事件的大多數人都可能暫時難以調適和應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良好的自我照護,一般大多會好轉。在創傷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內有這些特定症狀(還可能包括解離症狀),稱之為急性壓力疾患。如果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並且干擾日常生活機能,則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的急性皮膚傳染病。通常經由空氣、飛沫或皮膚接觸傳染,流行季節多在冬季及初春,十歲以下的幼兒童較容易受感染,潛伏期約二到三週,症狀為泛疹出水泡、發燒、全身無力、食慾不振等。病癒之後幾乎可終生免疫,唯要留意的是多年後可能因免疫力的降低而復發,產生帶狀疱疹疾病。
譫妄症是一種突發性的大腦認知障礙,好發於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住院病患身上,不分內外科,尤有藥物、酒精重度使用者,或有腦傷、腦疾病如失智症患者更易發生。但這並非老年人的專利,有些癌症病患、重症臨終病患、接受大型手術及住加護病房者,也容易出現譫妄。臨床表徵為短時間內(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急性意識混亂狀態,並伴隨諸多精神異常的現象,例如突然對人時地產生混亂,失憶、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與他人正常交談,白天昏睡不起,日夜不分,甚至出現幻覺及妄想等,情緒極度不穩定,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病情常到了晚間益發嚴重,所以又稱「日落症候群」。 譫妄通常是短暫的現象,治療上會先判定其生理的致病因子,譬如泌尿道感染只要對症下藥,藥物濫用只要停藥,症狀就會解除,唯有少數生理病況無法徹底解決的病患,譫妄可能反覆發作。 特別要與老人常見的另一種疾病失智症做區分,失智症的意識與注意力都是正常的,精神狀態屬漸進性的退化,而譫妄症的意識反覆波動,注意力持續缺損,病程起伏變化大,精神狀態時好時壞。
狹義的焦慮症,亦稱為焦慮性精神官能症,這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致使人體神經活動異常,伴隨運動性不安及軀體不適等特徵的精神疾病,多發於青壯年齡,女性比男性高,臨床症狀有:無端緊張、恐慌、焦慮的念頭揮之不去、經常煩躁易怒、坐立難安、搓手踱步、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四肢發抖、無力、噁心想吐、暈眩、盜汗、失眠、腹瀉、頻尿、消瘦等。而廣義的焦慮症在醫學上的界定則包含所有能引發病態性焦慮症的精神疾病,像是強迫症、恐慌症、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等。 原本焦慮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過的正常情緒,但一旦持續時間過長,最後演變成無根據的驚恐和慌張,莫名的、無明確對象的焦慮緊張,以及對現實產生不合理的過度警覺,就成病理性的焦慮症。治療方式會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生活中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改善焦慮病症。
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由與天花病毒同屬的猴痘病毒引起,主要在靈長類和齧齒動物類間傳播;於1958年首次被發現,用於研究目的的猴群中爆發兩波疫情,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在1970年通報首例人類感染,為一名9個月大男孩。 此後陸續於中非和西非地區傳出個案,除了非洲是主要流行國家,近期也開始出現於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美國等國。台灣於2022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24日首次出現境外移入病例,是繼新加坡和南韓後,亞洲第三個出現病例的國家。 猴痘與天花病毒一樣都屬於「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皆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可分為「中非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其中中非分支嚴重度及傳播力皆高於西非分支。近年猴痘致死率為3%到6%。 通常先出現皮疹,由口腔或從臉部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出現於四肢的機率大於軀幹。通常透過與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密切接觸,或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而感染,感染猴痘後,身體會出現皮疹且有發燒、頭痛、淋巴腺腫大等症狀,與天花症狀類似,但病情較輕微,症狀一般會持續14至21天,以症狀治療為主,病人通常會逐漸康復。
憂鬱症是一種同時涉及身體與心理的疾病,多數人偶爾會有心情不好的情況,但如果相關症狀很多,並長時間持續,造成生活上的障礙,即有可能是憂鬱症。憂鬱症的症狀包括心理及生理層面,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臨床九大症狀包括:(1)情緒低落、(2)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3)體重下降或上升、(4)嗜睡或失眠、(5)精神運動遲滯、(6)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7)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8)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9)經常想到死亡。上列症狀如同時出現5項(含)以上,並持續2周以上,即可診斷為憂鬱症。 依其嚴重性與持久性可細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類憂鬱症,輕度憂鬱患者的情緒與症狀通常不超過半年,且情況最輕微;中度憂鬱症病程則可能超過兩年,會影響生活品質和人際關係,但不至於影響生計的維持;最嚴重的是重度憂鬱症,患者常帶有明顯的功能障礙,成天情緒低落、退縮且無法外出、認知行動遲緩、無法正常工作與社交、嚴重自殺傾向,甚至進一步出現幻覺或妄想等其他精神疾病症狀。 憂鬱症在內科門診中很常見,卻容易被當成單一器官問題來處理,因而延誤治療時間,所以如遇上述多發性的身心情況出現時,最好儘早與家庭醫師會談,接受精神科的專業治療,透過藥物、心理治療並動員社群支持網絡,排除外在壓力事件,將可望讓病情好轉。 ●「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目前國內憂鬱症治療現況、藥物使用及如何選擇就醫場所:https://topic.udn.com/event/health_depression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屬罕見疾病。人體原本中樞神經纖維覆蓋一層神經髓鞘,但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自體抗體開始攻擊、破壞髓鞘,影響正常傳導功能,臨床症狀會因神經受影響的位置而有所不同。疾病早期症狀多元、確診不易,患者常遊走於神經科、眼科、復健科,甚至精神科之間。據國外研究統計,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花2年的時間。 多發性硬化症不會傳染,首次發病年齡約20至40歲,女性多於男性,病灶可能發生在腦部、脊髓中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異常。患者的平均壽命僅略短於正常人。若造成死亡,多半由於吸入性肺炎或其他感染併發症。
雄性禿是一種跟雄性荷爾蒙和基因遺傳有關的落髮。先天的基因遺傳使得頭皮毛囊對雄性荷爾蒙比較敏感,逐漸導致頭皮毛髮變細、毛囊萎縮以及落髮。雖然主要發生在男性,但女性也可能會發生。 雖然都是雄性禿,但男性雄性禿及女性雄性禿表現方式不盡相同。台灣大約有20%的男性40歲以前會發病,而患者比例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大部分雄性禿是沒有合併的相關疾病。如果沒有相關的症狀,不一定需要執行進一步的檢查。 但是有一些文獻有提出,男性會有比較高的比例會罹患代謝性疾病、高血壓以及攝護腺肥大。女性患者則可能合併雄性素過多症,就需要找出背後引發的原因,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主要症狀有: 1.雄性禿的毛髮髮幹直徑變細、長度變短,整個頭髮也會覺得變薄變塌,頭髮摸起來較細較軟。 2.患者常伴隨頭皮出油量增加以及毛囊炎,少數可能有頭皮癢或痛的狀況。 3.落髮的位置會依性別而有所不同: 男性:先前額髮線退縮(M字型髮線),接著頭頂毛髮稀疏(地中海型禿),到晚期前額到頭頂完全禿髮。患者會保留兩側顳葉及枕部的頭髮。 女性:女性掉髮以頭頂或頭髮分線的地方為主,再慢慢擴散,髮線不一定會退縮。
尖銳濕疣,俗稱菜花,又稱肛門疣貨尖形濕疣,是一種常見且令人困擾的疾病。是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第 6 型及的 11 型所引起的疣狀贅生物,主要侵犯肛門及會陰部的皮膚。外觀上,看起來如同花椰菜一般,大小可從筆頭至豆子般不等。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所引起,這種病毒的傳染方式是藉由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傳染,如性交或肛交。
單純皰疹是一種傳染性的皮膚病,由單純皰疹病毒(HSV,Herpes simplex virus)所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及直接接觸患者傷口或分泌物所傳染。一般潛伏期約二到十天,主要症狀為出現一群小水泡,接著水泡破裂、潰瘍、結痂,病程約二十天。可分為原發性感染及復發性感染,原發性僅少部份患者會出現水泡或潰瘍及疼痛的症狀。水泡裡有病毒,除了無法避免的外力,不要刻意去擠破,水泡破了將使病毒到處散播。 依病毒侵犯人體部位之不同,又可分為兩型: 第一型單純皰疹(HSV -1),病灶主要出現在口腔、唇、眼、耳、頰等處的黏膜和皮膚,常見於嬰幼兒或兒童期的小孩,由家人或朋友的親吻、共用食器、毛巾所傳染,症狀為水泡或潰瘍及輕微疼痛感。此種皰疹也可能感染皮膚傷口,如在手指上的傷口即稱皰疹性膿指症。 第二型單純皰疹(HSV -2),病灶多為生殖器附近的黏膜和皮膚,也稱為生殖器皰疹,傳染途徑大部分是藉由性行為直接接觸,或新生兒經由母體產道感染。第二型的臨床症狀初次不明顯,不易追溯感染來源,二度復發時則有顯著的皮膚起水泡、潰瘍、刺痛,還可能產生排尿困難、尿尿有灼熱疼痛感、發燒、肌肉痠痛等。
圓禿為落髮的一種臨床表現,俗稱「鬼剃頭」,落髮範圍依疾病嚴重程度,可以從局部界限清楚的單一或多處區塊的斑塊性落髮到廣泛性落髮,更嚴重甚至會造成全頭皮或全身性毛髮脫落。 是皮膚科門診常見的落髮原因。身體上任何有體毛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如眉毛、腋毛,多數以頭皮的落髮最常見也最為明顯。 在一些少見的嚴重案例中,圓禿會以廣泛性落髮來表現,而非斑塊狀落髮,臨床表現可能與其他的落髮疾病相似,需要仔細做鑑別診斷。 圓禿落髮在某些情況下會與全身性免疫疾病相關。目前針對圓禿的治療依嚴重程度有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此外,尚有許多相關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
自閉症屬於廣泛性發展障礙症的一種,是因腦部功能異常所致的疾病,發病成因未明,只能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加以改善,通常在嬰幼兒時期就可看出,主要特徵為缺乏與現實環境接觸的能力及興趣,完全生活在自我想像中,語言和溝通能力也會明顯出現障礙,少部分的自閉症患者在算術或手藝創作方面具有相當卓越的智慧和潛能。臨床表現包含如下: 語言障礙:語言溝通障礙是多數自閉症兒早期最重要的徵兆,他們往往語言發育遲緩,不會說話也不愛說話,對語言的感受及表達運用能力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障礙,像是你我他等代名詞混淆不清、不懂得變化詞句、音調有如機械人等。隨著年齡增長也只會重複某些話,常表現出鸚鵡式仿說的情況,漸漸喪失使用語言的能力,甚至終身沉默不語,只可能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使用有限語言。 社交障礙:自閉症患兒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也無法分辨親疏,與雙親沒有正常的依戀觀,對家人和陌生人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在同齡之間也難以建立夥伴情誼。 行為障礙:自閉症患兒對一般孩童所熱衷的遊戲和玩具通常不感興趣,反之會喜歡一些非玩具的物品或遊戲,如著迷於按按鈕、開關門、注視旋轉風扇等重複性的活動,喜歡自玩自的,也可能出現用力敲打自己的頭、不停轉圈圈、用腳尖走路等怪異行徑,對於生活環境的固定性也很堅持,如果突然改變可能會大哭大鬧到無法自已,強烈呈現某方面的行為固著模式。
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的大腸癌,初期只會出現大便潛血,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左側的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長出的癌症中後期後比較會有大便習慣改變和血便等症狀,可是一般人又很容易把這些症狀誤認為痔瘡,因此延後就醫。 不幸的是,當症狀嚴重就醫時,常常已經末期,也就是已經有淋巴腺、肝臟、肺臟或甚至骨骼轉移。事實上,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良性息肉演變而來,經過10年的時間慢慢從良性的息肉演變成惡性疾病甚至轉移,所以基本上大腸直腸癌癌細胞惡性度不像胃癌、肺癌或是肝癌那麼高,所以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 如我在第1期就發現、治療,則存活率可高達90%;第2期和第3期的大腸直腸癌若及早手術治療,平均治癒率也有80%以上;廣泛轉移的大腸直腸癌,平均也可以活2年半的時間。因此衛福部針對50-74歲的年長者,有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iFOBT)補助,以期及早診斷出大腸直腸癌並治療。 大腸直腸癌可以分為0-4期共5期。第0期時,大腸直腸癌仍在腸黏膜上,透過大腸鏡即可切除;第1期時,腫瘤已入侵黏膜下層及肌肉層;第2期時,腫瘤已鑽入腸壁,而更進一步侵犯漿膜層;第3期是指癌症擴散進入鄰近的淋巴腺,但尚未轉移到其他器官;到了第4期,癌細胞已擴散、轉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臟、肺臟等。
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以上,發生率也居高不下。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由於腫瘤通常長在肺部周邊,患者多半沒有自覺症狀。肺癌分成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型,兩種類型的癌細胞生長、分化及擴散速度不相同,臨床治療也不同。 肺腺癌在東亞地區,包括台灣有獨特的特色,肺腺癌患者以不吸菸者(尤其是女性)居多,在臺灣有50%以上的肺癌病患並不吸菸,超過九成得肺癌的女性都不抽菸,而且近十年有年輕化的趨勢。 中研院於109年7月發表研究結果,中研院化學所所長陳玉如與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團隊發現,肺腺癌和人體體內APOBEC酵素突變特徵的高低,以及致癌物曝露有關,如可能受到加工食品添加物、環境因素等影響;同時也發現一個新亞型肺癌及其致癌基因突變的差異,有助早期發現潛在的高風險肺癌患者,該研究刊登在頂尖期刊《Cell》封面。 肺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吸菸及二手菸、炒菜油煙、基因突變、家族病史還有空汙,從事金屬業、冶礦業、接觸石綿、放射線等特定行業,也是高危險群。 早期肺癌常常沒有任何症狀,通常因接受健檢或腫瘤轉移後引起的某些症狀才被發現。大部分症狀不具特異性,這是肺癌難以早期發現的原因。肺癌的症狀視癌細胞所在位置而不同: 咳嗽:是最常見症狀,通常是生長在支氣管內腫瘤 阻塞空氣的進出,或刺激氣管壁而造成。 咳血:腫瘤侵入支氣管黏膜血管,引發咳血情形。 厭食:在短時間內體重減輕很快。 呼吸困難:當腫瘤阻塞支氣管時,導致肺臟萎陷,減少肺活量,造成胸悶、呼吸困難。肋膜腔積水或心包膜積水也可能造成呼吸困難。 肋膜積水:若腫瘤擴展到肋膜,不僅會引起胸痛,也會出現惡性肋膜積水,導致呼吸困難。 聲音嘶啞:若腫瘤壓迫到喉頭的迴返神經時則可能會造成聲帶麻痺,導致聲音嘶啞。 吞嚥困難:若腫瘤擴散轉移到食道旁的淋巴結,而壓迫到食道則會造成吞嚥困難。 疼痛及無力感:若腫瘤位於肺尖壓迫到臂神經叢,會引起肩膀、手臂或手的疼痛及無力感。
青光眼主要是由於眼球內壓力(眼壓)上升而引起的。位於眼的前方是前房,有一種清澈的分泌液(眼房水)不停的流入,再經由前房角流出,假若眼房水的流動遇上阻塞,眼壓會上升,就可能會導致視神經永久性的破壞。 青光眼從早期單純的認為是急性或長期眼壓升高導致視覺功能受損,到近年來終於確認青光眼是個多樣化的視神經病變,難以單純用眼壓的升高作為發病的原因。 因為在實際病例中可以發現,有此人眼壓雖在正常範圍內,但仍可能有青光眼的視神經病變,有些人眼壓偏高,卻未必會有青光眼,因此目前醫界一致認同的定義是青光眼為一群不同原因的疾病組合,他們的共通點是具特徵性的視神經病變同時伴隨有典型的視野缺損,而眼壓的升高是青光眼的危險因子之一。
高血壓是指靜止狀態時所測得的血壓持續地高於或等於140(收縮壓)或90(舒張壓)mmHg。高血壓與國人十大死因中的腦血管疾病(第二名)、心臟病(第三名)及腎臟病(排名六至八名)密切相關。顧名思義,血壓是血液施於血管壁的壓力,心臟在收縮時血管壓力較高,測得的血壓稱為收縮壓,放鬆時壓力減小,稱為舒張壓。一般健康成人的收縮壓約在120、舒張壓約在80毫米汞柱之間,當收縮壓來到130-139、舒張壓來到85-89mmHg,就可能進入高血壓前期,屬病發之灰色地帶,需開始留意飲食與生活型態的調適,以預防血壓值繼續攀高。 高血壓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有些則有上述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患者很難自我察覺。臨床表現的症狀,通常是因為高血壓已持續好一段時間,傷害到心血管系統而引發,可能病徵有疲乏、頸部痠痛、頭昏、頭痛、失眠及心悸等。高血壓也會加速血管硬化,帶來諸多併發症,如心臟病、腦中風、視網膜病變及腎病等。高血壓患者若合併高膽固醇或高血脂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機率會增加一倍,如再加上吸菸,致病率更高。 一兩次血壓測量值偏高,不代表一定就罹患高血壓,這可能是基於某些外在變因,如剛進行劇烈運動或情緒過於激動等,但假使在固定時間、不同天數的測量值,超過三次以上為血壓過高,則應盡速就醫查明,做進一步的控制。
眼中風(英文稱為 Retinal vascular occlusion)是一種眼部疾病,通常是由於視網膜動靜脈的阻塞導致的。視網膜動脈是眼睛中負責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到視網膜的血管,當這些血管遭受阻塞時,可能會導致視網膜的一部分失去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而視網膜靜脈則是負責將視網膜代謝物與血液送離視網膜,視網膜靜脈阻塞會導致視網膜血液鬱積,也會造成視網膜缺氧與死亡,視網膜動脈與靜脈阻塞都會導致視力喪失或永久失明。 眼中風通常發生在視網膜動靜脈或其分支的阻塞,這些血管負責將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或運離 眼睛中的視網膜。由於視網膜是眼睛中負責捕捉和傳送視覺信息到大腦的部分,因此當這些血管阻塞時,視網膜可能會失去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或造成血液鬱積與出血,進而導致視力喪失或受損。 視網膜動靜脈阻塞可能發生在不同的部位,包括中心動靜脈、分支動靜脈等,不同的位置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症狀和嚴重程度。因此,診斷和治療眼中風需要專業的眼科醫生進行評估和診斷。 眼中風的症狀或前兆,可能包括視力模糊、視力減弱、視野缺損、線條扭曲或黑暗等。眼中風是一種眼睛緊急情況,應立即就醫治療以減少進一步的視力損傷或失明的風險。治療通常包括藥物、雷射、眼內注射或者手術治療,具體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其他相關因素。
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又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在2019年末於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首次被發現,之後迅速擴散至全球,逐漸變成全球性大瘟疫,成為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流行病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 WHO)於2020年1月30日公布此為一公共衛生緊急事件,2月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2019),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則將此病毒學名定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國內於2020 年 1 月 15 日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2020年 1 月 21 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 2021 年 5 月爆發第一次社區感染;2022年Omicron 變異株流行,截至7月底,全國染疫人數突破四百萬例。 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近距離密切接觸或經由染污物品間接接觸,甚至氣溶膠傳染。常見症狀為類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四肢無力、疲倦、咽喉疼痛、流鼻水、乾咳等,也可能伴隨有嘔吐、腹瀉、味覺或嗅覺喪失等,部分病人會轉為中重症如肺炎、呼吸窘迫、呼吸衰竭等,但也有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卻仍具有傳染力。 部分 COVID-19 患者在急性期康復後,會有持續性或新出現的症狀,稱為 COVID-19 急性感染後徵候群 (post-COVID condition)。也有患者於感染後很長一段時間仍受到症狀困擾,被稱為「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 由於新冠病毒問世僅2年多,且變異株不斷出現,缺乏長時間的研究數據,目前還不知道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全部影響。 目前預防COVID-19的方法包括接種疫苗及勤洗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NPI(非藥物性介入措施),隔離與檢疫是避免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但隨著病毒傳播迅速及致死率下降,各國陸續放寬隔離與檢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