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三代同遊」是個好主意嗎?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猴痘

  • 審稿:李敏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更新時間:2023-10-11

  • 疾病名稱: 猴痘
  • 英文名稱:Monkeypox

猴痘是什麼?

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由與天花病毒同屬的猴痘病毒引起,主要在靈長類和齧齒動物類間傳播;於1958年首次被發現,用於研究目的的猴群中爆發兩波疫情,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在1970年通報首例人類感染,為一名9個月大男孩。
此後陸續於中非和西非地區傳出個案,除了非洲是主要流行國家,近期也開始出現於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美國等國。台灣於2022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24日首次出現境外移入病例,是繼新加坡和南韓後,亞洲第三個出現病例的國家。
猴痘與天花病毒一樣都屬於「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皆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可分為「中非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其中中非分支嚴重度及傳播力皆高於西非分支。近年猴痘致死率為3%到6%。
通常先出現皮疹,由口腔或從臉部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出現於四肢的機率大於軀幹。通常透過與受感染的人或動物密切接觸,或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而感染,感染猴痘後,身體會出現皮疹且有發燒、頭痛、淋巴腺腫大等症狀,與天花症狀類似,但病情較輕微,症狀一般會持續14至21天,以症狀治療為主,病人通常會逐漸康復。

猴痘有哪些症狀?

  • 發燒
  • 畏寒(寒顫)
  • 出汗
  • 頭痛
  • 肌肉痛
  • 口腔潰瘍
  • 淋巴腺腫大
  • 極度倦怠
  • 皮疹

猴痘該如何預防?

1.避免接觸猴痘感染者,或接觸時應佩戴適當防護裝備,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
2.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如:老鼠、松鼠)和靈長類動物(如:猴、黑猩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
3.疫苗接種:天花疫苗對猴痘有85%防護力,但台灣於1979年停止接種,故該年後出生之民眾均為未接種族群;美國FDA於2019年核准的JYNNEOS疫苗也可用於預防天花和猴痘感染。但目前國際間不建議大規模接種猴痘疫苗,僅建議高暴露風險職業或高感染風險的密切接觸者可接種疫苗。

猴痘的保養照護重點?

猴痘症狀通常無需治療即可自行消退,治療過程中著重於照顧皮疹,應讓皮疹處保持乾燥,需要時可用敷料覆蓋保護,症狀一般持續14至21天,通常會逐漸自行康復。

猴痘有哪些併發症?

  • 皮膚感染
  • 繼發性細菌感染
  • 肺炎
  • 敗血症
  • 精神錯亂
  • 眼部感染
  • 視力喪失

哪些人容易得到猴痘?

  • 猴痘感染者的同住家人及醫護人員
  • 有猴痘感染者接觸史
  • 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

猴痘的成因是什麼?

猴痘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可能經由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或是由感染者的呼吸道飛沫、損傷皮膚、黏膜、體液或被汙染物品進行人傳人感染。

猴痘的疾病發展?

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6至13天,但也可能為5至21天,感染猴痘後會出現發燒、劇烈頭痛、淋巴腺腫大等症狀。大部分病人在出現發燒後1至3天,並於臉部、身體皮膚出現皮疹,包括口腔黏膜、生殖器、及結膜、角膜都可能受影響;10至14天內皮膚會從斑疹、丘疹發展到水泡、膿疱,最終會結痂脫落。
猴痘症狀大部分會持續14至21天,病人多會自行康復,致死率低於10%,大多數個案可於幾周內康復。

猴痘的檢查方式有哪些?

病原體檢測:

  • 病患發病期內的皮膚水泡、血液、咽喉擦拭液或瘡痂,分離並鑑定出猴痘病毒。
  • 臨床檢體猴痘病毒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或定序為陽性

猴痘該如何治療?

以輸液治療與維持營養等症狀治療為主,多數病人在猴痘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重症者則可使用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Cidofovir、Brincidofovir或是注射針對天花病毒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VIGIV)來治療。

猴痘主要的發生部位?

  • 四肢、軀幹

就醫前該注意哪些?

如皮膚出現皮疹、斑疹等病變,又有發燒、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等任何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告知醫師是否有旅遊史與接觸史,隔離曾接觸之哺乳類動物、寵物。
由於猴痘可能透過接觸感染源的傷口、體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播,建議佩戴醫用口罩並與其他病人保持距離,採檢/醫療照護人員也建議穿戴手套、隔離衣、醫用口罩、護目裝備。

課程推薦

more

延伸閱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