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5 橘世代.時尚橘
搜尋
多巴胺
共找到
382
筆 文章
-
-
2020-05-12 新聞.用藥停看聽
飲酒藥不要? 酒後服用8類藥恐引風險
近日因疫情影響,一名梁姓民眾保持戶外運動的習慣,假日在家小酌怡情,某日喝酒時,一起服用醫師開立的NSAIDs類止痛消炎藥,緩解日前運動拉傷的疼痛感,沒想到竟然解黑便,嚇到趕緊就醫治療,經診斷為胃出血。大家可能會疑惑:怎麼會變得這麼嚴重呢?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酒精與藥品的交互作用,讓民眾了解酒精如何與藥品發生交互作用,哪些藥品與酒精併服可能會引起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建立服藥不飲酒的正確觀念,確保用藥安全。問1:為什麼酒精不能跟藥品併服?當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後,會透過體內的乙醇去氫酶及Cytochrome P450酵素(以下簡稱CYP450酵素)代謝成乙醛,而乙醛是一種毒性物質,除了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也有致癌的風險,乙醛須再透過酵素(乙醛去氫酶)代謝成乙酸,最後形成二氧化碳與水,排出體外。一旦飲酒時併用抑制乙醛去氫酶的藥品,可能影響酒精在體內的代謝,導致乙醛堆積,因而發生臉部潮紅、噁心、嘔吐、頭痛等類戒酒反應(Disulfiram-like reaction)。另外,因CYP450酵素同時也是人體內藥品代謝的主要酵素,而酒精也可能會抑制或誘導CYP450酵素;因此,當酒精與藥品併用時,可能會導致藥品在體內的代謝被抑制,因而增加藥品血中濃度,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的可能。另一方面,長期飲酒也可能誘導CYP450酵素生成,促進藥品代謝,導致藥品血中濃度下降,因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此外,也可能使藥品較易轉換成毒性代謝物造成肝損傷。除了影響代謝,酒精與具中樞神經抑劑作用的藥品併用時,也可能發生協同(synergistic)的效果,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比單獨用藥的影響更大,嚴重時可能有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致命的風險。問2:臨床上,哪些藥品會跟酒精發生交互作用?依文獻發現,眾多藥品會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且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若正在服用以下藥品,切勿飲酒,否則可能因交互影響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1.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ibuprofen、indomethacin、aspirin可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鴉片類止痛藥如tramadol、codeine,會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中樞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會增加長期飲酒者肝毒性風險,甚至是造成嚴重肝傷害。2.鎮靜安眠藥: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類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類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減弱警覺性,發生暈眩、嗜睡、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在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可能會發生危險,嚴重時甚至會抑制呼吸。3.抗憂鬱藥: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sertraline、escitalopram,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調節劑如mirtazapine,可能會增強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容易發生鎮靜、暈眩、嗜睡等不良反應;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如duloxetine,可能出現嚴重的肝傷害;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如bupropion,可能增加癲癇發生的風險。4.抗生素:metronidazole、co-trimoxazole、頭孢菌素類如cefamandole、cefoperazone、抗結核isoniazid併用酒精可能會產生類戒酒反應;而酒精也會增加isoniazid代謝而影響療效。5.降血糖藥:酒精併用metformin可能增加乳酸中毒的風險;併用胰島素則可能使血糖上升或下降,造成血糖控制不良;與sulfonylurea類如gliclazide、glimepiride、glipizide、glyburide併用,則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而且還可能造成類戒酒反應。6.抗癲癇藥:phenytoin、巴比妥(barbiturates)類如phenobarbital併用酒精,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而長期飲酒可能使phenytoin無法達到足以控制癲癇的血中濃度,因而影響治療效果。7.心血管用藥:酒精併用降血壓藥物如lercanidipine、doxazosin,會增強血管擴張作用,可能出現嚴重低血壓風險;與verapamil 併用會抑制酒精的代謝,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8.抗凝血劑:酒精併用warfarin可能使凝血時間延長或縮短,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可能升高或下降,因而增加出血的風險或影響治療效果。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飲酒要適量,時時警覺藥酒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服藥期間飲水不飲酒,避免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一旦發生不良反應時,建議回診就醫,方能安心用藥,健康又有效 !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摘自藥害救濟基金會 原文請點此
-
2020-04-14 性愛.愛情診療室
「想要浪漫情人」何妤玟離婚被罵翻!精神科醫:分手無對錯,重要的是這件事
何妤玟年初和老公簽字離婚,她稱讚前夫是100分的爸爸,及格的丈夫。但她說出離婚後,卻有網友批評她「不滿足」、「公主病」,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大都是女性網友的回覆。對此,楊聰才精神科診所醫師楊聰財指出,婚姻經營不容易,分手也沒有一定的對錯,「在一起求幸福 分開求祝福」。 結婚8年,有2個女兒,何妤玟訴說離婚原因,她稱讚前夫是100分的爸爸,「但不是我要的情人,我需要的是一個浪漫情人,一個知己;而他要的是一個太太,和盡責的媽媽」。在新聞下的網友留言,可以看見「身在福中不知福」、「老公會幫忙照顧小孩還不夠?」、「公主不適合當媽媽」之類的留言。楊聰財表示,愛情可分為三個階段,一開始是激情,天雷勾動地火,彼此之間靠荷爾蒙主導。但激情無法長久,此時進入第二階段,兩人建立親密關係,此時靠多巴胺分泌,營造彼此美好的感覺。能不能繼續走下去,是不是有機會相守一生,靠的是承諾,此時需要社交激素才能繼續維持,能夠天長地久。也就是說, 愛情要進入婚姻,勢必得走向第三階段,不能只靠激情與親密關係,而是需要承諾。楊聰財指出,就像俗話說:「因誤會而結合, 因了解而分離。」夫妻無法走向終生,其實有很多原因,女性希望有戀愛,被呵護的感覺,生活不只有柴米油鹽,不應該是被指責的理由,只是兩人都需要溝通學習,彼此找到相處方式。 如果真的決定從婚姻裡頭畢業,楊聰財提醒:「在一起求幸福,分開求祝福。」注意孩子的身心狀況別被父母影響,別讓孩子因此怪罪自己,更別以孩子的探視權作為傷害彼此的工具,這是走出婚姻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
2020-04-10 新聞.健康知識+
心臟病、腦中風跟腰粗有關?超過「這尺寸」要有警覺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106年女性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有7項,分別是心臟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這些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子。隨著年齡的增加,新陳代謝速度會變慢,如果沒有足夠的運動量,脂肪就會在不注意時悄悄堆積起來,常聽女性表示明明食量沒變,腰圍卻越來越粗,體重也控制不下來,同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紛紛找上門。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即是腰圍過粗,小腹突出腰圍過粗小心內臟脂肪會超標,體重過重或肥胖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等風險,研究發現有代謝症候群者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現代女性不論已婚或未婚往往身兼數個角色,不僅僅是貼心女兒、呵護家人的母親,也是職場工作者或是家庭照顧者及家庭重要支柱。因生活環境、工作忙碌或壓力等因素,使得大多數女性喜歡吃甜食或吃消夜,由於甜食能刺激大腦多巴胺神經元,讓人感到興奮,因此可能會越吃越想吃而對甜食上癮,加上可能太忙碌使運動時間有限或沒時間運動,身體代謝變慢或因基礎代謝率降低,就容易有腰圍過粗或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情形。女性健康3招 遠離慢性疾病 1. 健康吃、分享吃避免常吃甜食及含糖飲料,如遇特殊節慶想吃甜食,建議不妨與周遭親友分享吃,想喝含糖飲料時可用白開水取代,以增加身體代謝,且晚餐過後與睡覺前這段時間少吃宵夜,而多吃高鈣深綠色蔬菜及高鈣豆製品、適量水果及天然未加工食物,可避免骨質疏鬆,平日食用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以清蒸、涼拌、燉等取代油炸烹調方式,及戒菸少飲酒,保持健康體態。2.運動不難,做就對了除了工作中的勞動外,建議通勤族可每天提早一、兩站下車走路或騎腳踏車上、下班,並將運動習慣融入生活中,每次運動至少15分鐘每天2次,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進行健走或是做伸展操,晚上吃完飯後也可利用公園運動設施或社區活動中心做荷重運動或有氧運動或肌力訓練,以增加骨密度及強健肌肉,降低跌倒和骨折風險。3.定期量血壓、體重及腰圍定期量血壓、體重及腰圍是預防及控制三高的最佳簡便方法,女性健康腰圍要小於80公分,家中可備腰皮尺,每天於起床後量測,當有腹部脂肪累積時,就能透過腰圍量測警惕自己;家中如無血壓計,可到社區藥局或社區血壓站等定期量血壓,建立自我血壓記錄;建議家中備有體重計,每天固定時間量測,才能掌握體重變化情形。 (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下背痛與脊椎有關! 7種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痠背痛 腰痛多來自肌肉骨骼? 這種腎病健檢才現形且會代代相傳 
-
2020-03-13 養生.聰明飲食
吃巧克力能保護心血管?會造成頭痛?關於巧克力的8大疑惑解密!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2012年研究發現,巧克力甚至對心血管有些益處,一直以來被列為甜食違禁品的負面印象也因此反轉,但是作為高糖零嘴,巧克力終究有它的害處,除了其中的油酸成分可能導致長痘痘外,消化不良、胃潰瘍、糖尿病及腎臟病的患者也不適合多吃。巧克力,外表看似黑烏烏又其貌不揚,放上舌尖,其美妙滋味卻能迷惑眾生,2012年研究發現,它甚至對心血管有些益處,一直以來巧克力被列為甜食違禁品的負面印象也因此反轉,但是作為高糖零嘴,巧克力終究有它的害處。那麼巧克力究竟是正派多一些、還是反派多一些?有褒有貶,食用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Q1:吃巧克力,真的能保護心血管?回溯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它是由可可豆所加工製得,可可豆是一種堅果類食物,堅果最大的特色除了富含脂肪,還有許多礦物質與植化素在其中,正是這些微量的營養素讓巧克力埋藏不為人知的營養潛力。可可豆中的「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就是一例,它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根據《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中,針對超過3萬3千名49~83歲女性的研究發現,每週吃兩塊巧克力,能減少20%的中風風險,對男性也同樣可以觀察出類似的效果,推測就是這些黃酮類抗氧化物的功勞。黃酮類不僅已經普遍被認為可以降低血壓、幫助血管內皮細胞維持健康。再者,一顆可可豆中的抗氧化力也十分可觀,《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把許多富含抗氧化能力的食物拿來做研究排名,發現每100公克黑巧克力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 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為13.1,已經遠遠優於蘋果的0.2、紅酒0.7及紅茶的1.6。除了抗氧化物質,黑巧克力也含有較為豐富的礦物質鎂,對心臟與肌肉的功能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綜合研究的建議,食用20公克70%以上的黑巧克力可以作為保養,不過,可也別誤會這樣就可以大吃黑巧克力!許多巧克力商品為了提高適口性而加工降低酸度與苦澀味,許多抗氧化物質就在此時幾乎蕩然無存,另外又添加了大量糖分,加上可可豆本身的高油脂,結果別說保護心血管,如《食力》調查中顯示,甚至有10.7%的人都會擔心吃巧克力反而會導致膽固醇提升。Q2:吃太多巧克力會提升膽固醇嗎?巧克力雖然有許多厲害的護心植化素,但因為它高熱量、高飽和脂肪的特性,很多人還是會怕它對血脂有不好的影響,不知巧克力究竟是好,還是壞?2011年《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一篇系統性的回顧分析,正好就針對這件事提出討論。他們認為巧克力儘管有高比例的飽和脂肪酸,它卻不僅不會提高膽固醇,甚至還有幫助降低低密度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的趨勢。其後,義大利聖薩爾瓦托雷醫院研究也針對31名有高問題的患者,請受試者每天吃5次70%以上的黑巧克力,並且在總計3個月後對這些患者採取血液檢查,發現他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例不僅變好,肝臟狀態指數ALT、γ–GTP值也都比以往改善了許多。他們打趣地說,這項研究值得未來更加深入研究,畢竟比起苦口婆心地勸導減醣、多運動,醫生建議三高患者「吃巧克力」時,所有患者的執行率都高得多了,幾乎都非常樂於遵守。但當然,這次研究也是用了高純度的黑巧克力,所以建議心血管狀況不佳的人,如要追求可可的抗氧化力,記得選擇純度高、加工程度低且糖分少的品類!Q3:吃黑巧克力不會變胖?什麼是高純度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包裝上常標記著85%、70%、65%等數字,「%」代表的是巧克力中可可固形物的比例,舉例來說,70%表示可可固形物占了70%(其他30%為糖、香草與乳化劑等),一般而言,此數字愈高,代表可可含量較高、味道較苦,反之,數字愈低則含糖量高、味道較甜。照理說,含有越多的可可固形物、%數越高、這塊巧克力越「黑」、糖分越少,是不是吃了就不會變胖?其實熱量不能這樣看,「無甜」與「零熱量」之間不能打上等號。越多的可可固形物,一般也代表含有越多可可脂,而每公克脂肪有9大卡的熱量,算下來,高純度黑巧克力的熱量並不會比較少。如果不想因為吃巧克力而爆卡,以1天需攝取總熱量2000大卡的人作為舉例,建議1天點心的熱量,別攝取超過100~200大卡,糖分則限制在50公克(占總熱量10%)以下、飽和脂肪22公克(占總熱量10%)以下,針對常見品牌的營養成分可以依表計算後,幫自己拿捏攝取量,其他餐次相應減少用油及糖類的攝取就能避免超量,造成身體的負擔!Q4:吃巧克力可以緩解經痛?除了吃黑巧克力不會變胖的錯誤印象,「生理期大吃巧克力也不會胖」更是許多甜食愛好者所堅信的鐵條。實際上,生理期時代謝的確會比平日高一點,但並不會多到哪裡去,100公克的黑巧克力,熱量超過500多大卡,即使只吃50公克,就可能超過生理期所增加的消耗量,更不用說生理期來潮時,本來就容易食慾大增、吃下很多東西,如果這時再安慰自己,生理期吃巧克力不會胖,那就絕對不是明智的決定了。雖然吃多會變胖,但巧克力似乎對緩解經前症候群卻蠻有一套!經期區分3個階段,「濾泡期」、「排卵期」與「黃體期」。以28天生理週期來說,「濾泡期」是月經來潮後第1~10天;「排卵期」約落在月經來潮後第11~14天;「黃體期」則是月經來潮後的第15~28天。一般而言,「黃體期」是經前症候群發生的主要階段,多數人在黃體期,也就是月經來前一星期會開始出現不適症狀。巧克力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鎂,因為體內缺乏鎂而導致的經前症候群者,透過吃點巧克力可以作為良好的補充,鎂不僅對肌肉放鬆很有用,也被認為可以防止血管緊縮而減輕一點經痛,不過鎂也並非只能從巧克力中攝取,綠色蔬菜、堅果、豆類中也有豐富的鎂離子和抗氧化物!Q5:巧克力含咖啡因會睡不著?由於巧克力內還有不少的咖啡因和可可鹼,兩者結構相似,聚在一起更有加成的提神效果,每100公克的70%巧克力即有大約80毫克咖啡因,已經和一杯中杯美式咖啡不相上下,12歲以下、懷孕及哺乳婦女,要注意黑巧克力攝取量,避免咖啡因影響孩子的中樞神經發育,或者睡前攝取咖啡因會影響睡眠的人,也應注意攝取時間點。此外,許多人也因此懷疑,巧克力中的咖啡因量大,容易刺激血管收縮,反而加重經痛。根據近年研究,咖啡因和經痛之間,似乎也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對咖啡因效果較為敏感的人,也許利用巧克力緩解經痛比較不適合,但記得更重要的是平時大魚大肉、吃太多油炸製品,通常才是造成體內發炎因子增加而促成原發性生理期不適的原因,只要均衡飲食,平時多注意攝取富含維生素B6、鈣質、鎂的食物就很好了。Q6:吃巧克力會造成過敏、長痘痘?巧克力中含有3百種以上的化學成分,是可能引起蕁痲疹的食物之一,容易過敏的族群都要小心,許多人對於吃太多巧克力是否會長青春痘更感到疑惑,雖然已有研究顯示可可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對皮膚是有益處的,但黑巧克力也同時含有以油酸和硬脂酸為主的可可脂,其中油酸已被證明會造成動物毛孔堵塞。雖說如此,但事實上,無論是吃黑巧克力或甜巧克力,目前實驗都無法證明它們絕對會致痘,反而要注意巧克力中所含的「糖分」。如果巧克力越甜、升糖指數越高,則越容易引發胰島素分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和雄激素等賀爾蒙因而受刺激,最終影響皮脂腺功能、增加皮膚出油量。有研究證實,不吃甜食的人,比吃甜食的人分泌的胰島素少,也比較不會冒青春痘。說到底,其實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引起長痘痘、發生過敏等發炎反應的刺激接受器,痘痘的產生機制其實很複雜,不只是單一原因就會長痘痘,營養飲食仍扮演重要角色,若發現自己一吃黑巧克力就會冒痘,當然避免食用為上。Q7:吃巧克力會造成頭痛?目前偏頭痛有2種說法比較被大家接受,一個是血管刺激引發了頭痛眩暈等症狀,一個則是該病的發生與三叉神經發生反射有關,起司、乳酪、巧克力等,都被認為含有可能引起偏頭痛和緊張型頭痛的刺激成分,不過2006年一項涵蓋120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真正會因為巧克力和起司而頭痛的人,其實並不多,實際上沒有那麼可怕。Q8:吃巧克力可以抗憂鬱、讓人心情好?當月經來潮前一週時,雌激素分泌會開始下降,血清素也跟著下降,缺乏血清素容易導致女性經前情緒不佳、憂鬱易怒。《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一項研究發現,巧克力中的黃烷醇卻能令人冷靜和感到滿足。巧克力是許多人想要舒緩情緒的首選食品,大多數原因是認為巧克力能增強腦內令人愉悅的血清素,事實上巧克力與情緒的機制,可能會比想像的更為複雜。首先,巧克力包含大約380種已知的化學成分,其中一種物質「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nandamide)」是大麻醇類物質,可以在大腦中促進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的產生,從而讓人產生快感,但關於攝取巧克力是否能實際影響到多巴胺提升,專家之間仍舊意見分歧。另外,人們常說巧克力能使人有戀愛的感覺,則源於稱作愛情激素的成分「苯乙胺」,腦中苯乙胺夠多,更能夠讓我們感覺到自信心,及臉紅心跳、激發性慾,所以情人節送心儀者巧克力「幾乎」可說是一件很科學的套路,會先扣點分只說「幾乎」,則是因為食物中的苯乙胺,在體內很快就會被分解,實際上不會進入中樞神經產生影響,所以實質效用,還很難說。目前,多項針對巧克力與情緒之間的研究,也大多是受試者主觀感受表述,受試者原本的心情好壞也會影響,巧克力或許能幫忙掃掉一些壞心情,但若原本心情不錯,巧克力無法為我們錦上再添花,而受試者究竟心情變好是因為巧克力適口性佳、受美好滋味而感動,還是由於巧克力神秘成分真的在對大腦施展魔法,實驗無法說個清。事情演變這麼複雜,或許真的就是一件簡單的道理:巧克力真好吃,覺得世界真美好,心情就好起來了。科學家甚至在一些人身上觀察到Chocoholism(巧克力癮),只要一陣子沒有攝入巧克力就渾身不適,出現類似戒菸、戒酒時常見的戒斷症狀,如焦慮、緊張等等。《美國科學院院刊》一項動物實驗中就發現,被剝奪巧克力甜食的老鼠們呈現「茶不思飯不想、我的甜食在哪裡」的狀態。如《食力》調查所知,有10.2%的人都認同吃巧克力容易上癮,但其實巧克力目前被認為最具上癮潛力的成分,仍然是「糖分」。綜合以上,巧克力評價雖然有褒有貶,但「改善壞心情、補充能量、提振精神、保護心血管、舒緩生理痛」都算是有所依據,「熱量過高、含糖量過高」也確實是巧克力的致命傷,高油脂、高糖的巧克力不容易消化,不僅會延遲胃排空的能力,對於消化不良及胃潰瘍的病人並不適合,糖尿病患更應該節制食用,而且巧克力屬於高磷食物,腎臟病人也不能多吃。總結來說,從營養與健康的角度來看,巧克力是很好的礦物質來源,並含有很多可讓我們心情放鬆的要素,唯獨選購時建議以高純度、低糖分的巧克力產品為佳。延伸閱讀▶甜蜜商機燒全球!台灣一年吃掉2360頭大象重的巧克力▶門外漢用2個禮拜奪下黑巧世界冠軍!曾志元,一匹來自屏東的黑馬▶全球巧克力品牌巨頭成功搶灘台灣市場,國民品牌「77乳加」不甘示弱搏上位 (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3-12 橘世代.健康橘
「把記憶譜成曲!」聽首歌吧,大腦起舞緩失智
隨著高齡人口劇增,臺灣已於二○一八年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高齡社會」,患有失智症的人數比例也急速攀升。失智症不同於健忘,也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大腦功能受損造成的疾病症候群,主要症狀是記憶力減退、認知障礙,逐漸失去169自理能力,以致無法照顧自己或獨立生活。失智,正有如世紀流行病一般快速蔓延,我們必須正視、認識,並找出可預防、改善、延緩的方法,維持大腦認知功能。來自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一項臨床研究,發現音樂療法有助於緩解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情緒焦慮和躁動行為,以及更多有關聽音樂改善失智症的好消息!報告指出,讓受試者聆聽對他們有特殊意義、熟悉的音樂片段,同時進行MRI掃描大腦,顯示出儘管失智症患者的語言和視覺記憶途徑早已受損,但是對音樂有情緒反應的大腦區域並沒有受到影響。音樂有助延緩失智的症狀惡化並活化大腦功能和保留記憶的能力。對於與外在環境失去連結的患者而言,音樂是保持溝通、喚醒記憶、回到現實的好方法。負責此項計畫的杰夫•安德森(Jeff Anderson)教授表示:雖然音樂療法並非治癒阿茲海默症的靈藥,但確實可使症狀更易於控制,降低醫療護理成本和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二○一四年《如夢幻音》紀錄片放映之後,美國非營利組織Music and Memory開始推廣透過數位技術將個性化音樂帶入老年人或弱者的生活,此計畫成功地推展至今,不僅培訓專業護理人員,也在美國、加拿大成立數百家由 Music and Memory 認證的照護機構,並且歡迎志工加入協助舉辦 iPod 捐贈活動、參與附近的認證機構服務,以及組織募款活動。對於擔心自己可能成為社會、家庭沉重負擔的我們來說,這真是一線曙光!聽音樂可以活化大腦,因為音符和音符相互之間的結構、規律和節奏,使得大腦不只單一的在聽覺皮質部分接收聽覺刺激,也同時處理運動區域的節奏和邊緣系統的情緒感受,而與記憶相關的海馬迴、額葉皮層,隨時都在接收訊息、做判斷。所以一個完整的音樂體驗,等於是大腦的全面鍛練。聽音樂的好處很多:減少焦慮、抑鬱、疼痛感,改善睡眠品質、情緒、記憶力,特別是聽到自己喜愛的音樂時,會釋放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可提升專注力、認知功能,且延緩大腦老化。而欣賞現場音樂會或與他人共同演奏樂器,大腦會釋放催產素,促進人際互動、建立信任,產生情感聯結的歸屬感、幸福感。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專注聆聽音樂,為自己建立音樂資料庫,讓音樂強化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可以是和諧、優美的古典樂,也可以是時而興奮、時而輕柔的電影原聲音樂,或個人喜愛的流行樂曲,總之,多聽音樂可以保持大腦健康。本文摘自《有機不老:優雅、無病、享天年的天然保養妙方》時報出版 2020/02/25 出版【關於更多「慢老」指南↘↘↘】。幾歲算「年輕老」?想預防老年病症,要趁「年輕老」。10個慢老單字:關於老年,你該有的10個態度。六十歲如何盡情享受當下? 從「寫日記」開始吧!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24 科別.精神.身心
學測後有幻覺…高中生患思覺失調
高中剛畢業的小安,成績向來是數一數二,但學測後無法集中精神,經常覺得有人在談論他,讓他愈來愈煩躁,也害怕出門,還好父親及時發現,在家人建議下就醫,才知是患了思覺失調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症狀,嚴重度也因病程有所不同。症狀有多種不同表現:妄想、幻覺、言行異常、自閉思想、缺少感情、日常生活功能減退或無法自理、注意力無法集中、判斷能力降低、無法解決問題、憂鬱、焦慮、絕望、激動、有自殺念頭、社交及工作困難。真正成因至今未能確定,但主因為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多巴胺(dopamine)失調,多在壓力下發病,故生活壓力、心理創傷和個人適應力較弱等可能是疾病的誘因。患者需定期就醫並按時服藥,並了解藥物作用與副作用、與醫護人員建立緊密關係,持續追蹤症狀、需要時作個別或團體心理治療,定期運動、攝取均衡飲食、參與職業輔導、錢財管理等,都有助於患者疾病穩定、症狀改善。思覺失調症會慢性化,通常需要長期或終生治療;除藥物治療外,家人朋友陪伴支持亦是康復的重要條件。對於照顧及陪伴病人有幾項重點:溝通要簡單、明確、有耐性、不要與病人爭辯妄想內容、適度地尊重病人退縮的人際需求及給予獨處安靜時間、了解病人的疾病行為勿對病人產生不好的情緒。也應注意病人是否有配合治療,若藥物有明顯副作用、身體不適或有突發狀況,應立即就醫。對藥物或疾病有任何疑問,可隨時向醫師詢問。家屬如能早期發現病人的問題並及早介入處理,可讓病人有較大機會維持正常生活。
-
2020-02-20 該看哪科.婦產科
孕婦接觸塑化劑 孩子過動風險增
開學了,有些孩子容易衝動、較難專心,老師和家長傷透腦筋。若想要預防孩子過動,從媽媽懷孕時就要開始,若懷孕時沒注意,也不要擔心,養育過程落實減塑也有幫助。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衛生與職業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淑麗研究團隊,完成全世界第一個囊括出生前後資料的長期追蹤研究,分析孕婦及孩子體內七種塑化劑代謝物,與孩童過動症狀的相關性,今年一月刊登於該領域優秀之「整體環境科學」期刊。這篇研究控制了兒童性別、父母教養風格、胎次等相關因素後,證實第三孕期孕婦尿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與孩子注意力缺損的風險有正相關,兩歲男童特別明顯。除了孕期,孩子成長過程的曝露量也有影響,以鄰苯二甲酸丁苄酯(BBzP)為例,兩歲幼童尿中代謝物濃度每增加十倍,有注意力缺損過動傾向的風險會提高到9倍。BBzP常用於PVC樹脂軟化劑、塑膠地板、電腦滑鼠、電線電纜、指甲油、人造皮革等。至於常用於塑膠製品、如玩具、食物包裝材、醫療用輸血袋、纜線等,當中的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不論是2歲、5歲還是11歲,孩子尿中DEHP各級代謝物濃量每增加10倍,過動風險會增為大約3倍。王淑麗表示,塑化劑對於神經發育和神經生理有潛在的影響,可能是過動症風險上升的原因。因為塑化劑是一種同時親水又親油的脂類,過去有研究證實,它對胎兒和幼兒的中樞神經發育有負面影響。另外多巴胺受體基因對於神經行為的調控,被認為與過動症的發生有關,是否和塑化劑有交互作用,這部分有待進一步探討。孕婦及兒童都是塑化劑的敏感族群,但塑化劑代謝速度快,多喝水、多運動、避開一些地雷,減少暴露並不難。王淑麗建議,食器應避免用到三號塑膠(PVC)材質或含塑化劑之保鮮膜,選擇五號聚丙烯(PP)、有品牌保證且較厚的材質,又一些手搖杯封膜材質非食器等級,而且黏著過程還要加熱,也建議敏感族群少喝。而化妝保養品方面,則盡量避免有豐饒香味的產品,幼兒玩具或地墊選用無塑化劑、有安全標章者,有磨損就要更換,勤洗手也很重要,特別是進食前,有助於避免攝入過量塑化劑。
-
2020-02-15 養生.聰明飲食
心情差靠大吃紓壓?澳研究:這些食物才能真正抗憂鬱
寒冷的天氣,朋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公司聚餐、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連!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學者,研究76名17歲至35歲具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且飲食習慣中攝取過量的糖、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者。隨機分配至兩組:「飲食改變組」及「常規飲食組」,針對飲食改變者,研究者提供其一支13分鐘的營養建議影片,一份飲食計畫,及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結果顯示,三週後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減輕,分數有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也降低;而常規飲食組在憂鬱分數上沒有明顯改變。三個月後,研究者電訪飲食改變組的受試者,發現有7名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且情緒也持續獲得改善。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說明,此份研究再次驗證,正確的飲食習慣確實能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但飲食的改變需要從「認知」著手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建議可透過群體效益、社群媒體、同儕等來進行,當對方有進步的地方,便不吝嗇給予稱讚、激勵他,讓受試者感到有成就感;即使遇到挫折,仍一旁陪伴支持他。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常有人會心情不好就大吃大喝來紓壓,雖然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會讓心情變好,其實糖份的效果是藉由胰島素濃度的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因此飲食上攝取產生多一點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例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肝臟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都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延伸閱讀: 吃下午茶擊退負能量! 但這些食物只會讓你愈吃愈累 壓力大到喘不過氣 多吃7種食物紓壓解鬱 
-
2020-02-02 科別.精神.身心
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心理專家建議8種自然療法
1早餐吃顆雞蛋低血糖會引起焦慮,出現心悸、冒冷汗、易怒等症狀,所以早上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例如像雞蛋這類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並且避免吃糖或精緻碳水化合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可以讓血糖維持穩定,避免情緒忽高忽低。專家表示,雞蛋含有膽鹼,一項研究發現,缺乏膽鹼與焦慮症狀相關,其他研究也發現,膽鹼可增強認知功能和維持大腦整體健康。2練習深呼吸深呼吸是緩和焦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刺激副交感神經,平撫身體準備「戰鬥或逃跑」的反應,進而消除壓力與焦慮。心理專家提供一種簡單的「4-7-8」呼吸技巧:完全呼氣後,透過鼻子吸氣4秒,捏住鼻子7秒,然後用嘴巴呼氣8秒,重複約5次,或依自己需求重複。3吃點巧克力多樣的全食物攝取以及大量植物性飲食,有助維持大腦化學物質平衡,使人保持鎮定。如果要特別挑出一種與焦慮相關的營養素,那應該就是「鎂」,這是個多數人缺乏的礦物質。確保自己在疲憊時攝取足夠的鎂,身體缺鎂會使焦慮惡化,而焦慮和壓力又進一步耗盡鎂的含量,形成惡性循環。專家推薦含鎂的幾種食物包含:綠葉蔬菜、南瓜籽、杏仁、黑巧克力、酪梨和黑豆。4到森林走走森林浴是日本近年風潮,相關研究指出,15分鐘就能對降低血壓和增強鎮定感有驚人的幫助。沒有森林可散步,沒關係,到公園或任何花園走走,甚至只是看向窗外,一邊進行深呼吸,與自然界的綠意接觸,都能減緩憂鬱和焦慮。5放棄咖啡,改喝抹茶現代人熱愛隨時來杯咖啡,但如果你有焦慮體質,過量飲用恐怕徒增焦慮。因為咖啡因會刺激腎上腺素,進一步加劇焦慮感。專家建議改喝低咖啡因的抹茶,抹茶的咖啡因約只有咖啡的一半,且抹茶含有茶胺酸,有助緩衝咖啡因的作用。如果想完全不碰咖啡因,建議喝洋甘菊茶(chamomile)或南非國寶茶(rooibos),它們非但不含咖啡因,還含有抗氧化劑和其他可促進放鬆和睡眠的化合物。6讓自己暖和感覺冷的時候,會讓人緊張焦慮,反之,溫暖則讓人放鬆。日本的小型研究指出,人們在桑拿浴後,不再感到焦慮;其他研究則證實,變暖的感覺可能對血清素(一種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產生影響。專家建議泡個熱水澡可舒緩情緒,沒時間泡澡的人可將浴袍或衣物放入烘衣機幾分鐘,然後將自己包裹在溫暖的環境中,利用電毯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在辦公室的人,準備可以保暖的小物,可以讓你隨時從焦慮的情緒中舒緩。7小小按摩一下按摩能舒緩焦慮情緒,但對於坐在辦公桌前的你可能緩不濟急。在抽屜裡準備一顆網球或按摩小物,感到焦慮來襲時,拿出來在肩膀後面滾動,並做一些柔和的伸展運動。8調整情緒你必須先確認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擺脫焦慮。專家建議你,感到焦慮時,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然後說出與焦慮相關的情緒(也許是憤怒或悲傷)。接下來找到讓你感到焦慮的點,可能是胸悶或胃疼,然後試著用觸摸等物理性方式,撫平該區域。最後,讓情感來去。有時候只是專注在這些感覺上,就能逐漸平息焦慮。5個行為讓焦慮更嚴重過度分析每一件小事反覆思考某事,而不是採取行動解決,這是焦慮症患者常有的共同點。對每件事都過度分析是不健康的,有大量研究表明,這樣的行為會導致情緒低落。學會與生活的「不確定性」共存很重要,它可以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法控制的事情上。不斷查看電子郵件或LINE如果你一整天都在看有沒有訊息進來,先問自己為什麼?是為了等重要的訊息,或只是怕錯過任何事?如果是後者,試著留出一些時間,養成其他積極的習慣。漫無目的滾動社群軟體走到哪都掛在社群軟體上,你變得沒有自己的時間空間進行正念思考。而不斷滑手機的結果,也會讓你懊悔沒有好好利用時間做該做的事,進而引發更多焦慮。懶得運動良好睡眠、規律運動和吃健康的食物,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積極的影響。運動可以釋放血清素和多巴胺等激素,有助於緩解焦慮。總是一個人一個堅實的社會支持系統,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為「隔離」是焦慮症患者的共通點。一個人窩在家裡、不與親友聯繫,症狀會更加嚴重。
-
2020-01-16 新聞.科普好健康
懶惰和肥胖,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最近,筆者在瀏覽貼吧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話題的發起者是一個100多公斤的胖子,她說自己太胖了想減肥,但又邁不開腿。她說自己彷彿是越胖越懶,以前體重50多公斤的時候還偶爾會想要打打網球,運動運動。可是,當自己的體重飆到了100多公斤的時候,連球拍子都懶得拿。她在網上求問網友,是越胖人越懶嗎?這個話題引發了不少的網友討論。有的人說,她肥胖的原因是她後來不能堅持運動了,所以才越來越胖,建議她堅持運動。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自己也有同感,覺得人越胖就越懶。那麼,到底是肥胖導致的懶惰,還是懶惰導致的肥胖呢? 常規認知——懶惰導致肥胖說起為何肥胖,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懶,不愛運動。其實,這個說法還是有很多理論依據的。肥胖是脂肪在體內過多堆積的現象。由於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用於維持日常生活的體力消耗的熱能越來越高,又沒有人為地增加運動去幫助平衡熱量的攝入和支出,因而造成肥胖。運動本身增加能耗,可引起兒茶酚胺類的激素分泌增加,使脂肪組織的脂解作用增強。也有研究表明,步行、跑步、游泳等運動的能量消耗是靜坐的幾倍到幾十倍。由此可見,運動可以消耗體內脂肪,減輕體重,而不運動則會造成體內過多的脂肪堆積,導致肥胖。 新研究—— 肥胖是運動的結果而非原因正如這位網友所說,很多微胖的人還是能夠比較積極的進行運動,但是一旦肥胖達到一定程度反而會運動興趣大減。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麼人越胖越不愛運動呢?胖人不愛運動,與肥胖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有關。最近,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動物體重增加,變得肥胖時,大腦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大腦深處,有一個叫作“紋狀體”的結構,這個結構和人體的運動控制有關。在運動控制的過程裡,紋狀體中的多巴胺 2 型受體(一種蛋白質)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能夠結合多巴胺分子並激活下游的信號傳導。如果紋狀體中特定的神經元上沒有了這些受體,動物的運動能力就會下降。而肥胖會干擾紋狀體內多巴胺信號的通路,從而導致運動興趣降低。也有研究顯示,胖子不愛運動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肥胖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遺傳和基因也有關,其中,遺傳的作用約佔 2/3 。研究人員發現, SLC35D3 基因是人類肥胖症和代謝綜合徵的致病基因,該基因缺陷會導致“紋狀體”中的多巴胺 1 型受體的膜運輸受阻,使其信號通路受阻,導致運動量減少和能量消耗減少,從而引起肥胖症的發生。其實,人類運動少而不肥胖的例子也有。有調查顯示,日本人的運動量普遍偏少,但日本人有肥胖症的人卻不多。當然,運動偏少卻不胖,日本人的飲食相對合理可能也是其原因之一。“因為懶,所以胖”是常規認知,而“因為胖,所以懶”也得到了一些研究支持,但目前相關研究較少,且為動物實驗。未來或許有更多的研究支持後者,但對於糖友來說,應該立足當下,管住嘴,邁開腿,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來控制體重。本文摘自搜狐網《糖尿病天地》
-
2020-01-14 新聞.食安拉警報
蔡英文連任美豬美牛再叩關 是政治還是食安議題?
總統大選過後,台灣各大媒體都在報導有關《美豬美牛再叩關》的消息。(相關報導請點此) 所以我就把我兩三年前寫的10篇文章按發表順序排列如下,希望能幫助您了解,幾十萬台灣移民在美國吃了二三十年的瘦肉精,是如何在台灣被玩弄成食安問題。以下擷取其中兩篇的部分內容:雖然「瘦肉精」用作飼料添加物,是美國發明的。但「瘦肉精」這個詞,則是百分之百的「中國製造」。有了這麼一個精簡扼要的三字經,不論是老百姓要鬥爭,還是媒體要炒作,都再方便不過了。反過來看美國,雖然聰明到能發明這樣神奇的藥物,卻笨到連個讓老百姓能說出口的詞都沒有。我敢保證,你如果在路上隨便問一百個美國人有沒有聽過「瘦肉精」,九十九個會跟你說「What? 」。當然,既然沒有一個和「瘦肉精」意思相當的英文專有名詞,想問也困難。事實上,英文裡根本連個統一的詞都沒有。但基本上,你可以用Beta-Agonist Feed Additives去搜尋。搜尋的結果,毫不意外,一定是有說好的,也有說壞的。但是,讓我詫異的是,英語文章的論述,大多比較注重對牲畜不良的影響。而這種對動物人道的考量,將會比對人體健康的憂慮,更快迫使肉農放棄使用瘦肉精。至於瘦肉精是否對人體有害,簡單的答案是「安啦」。只要是按照法規生產的,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用瘦肉精飼養的肉品對人體有害。反過來說,在台灣和大陸,豬農非法使用毒性強,殘餘量高的瘦肉精,才是禍害的來源。也就是說,台灣吵的不是美國豬肉是否有毒,而是進口美國豬肉將會使台灣豬農難以生存。這是個政治議題,不是食安問題。 上篇提到,「瘦肉精」這個詞兒,是大陸發明的。雖然它便於溝通,卻容易讓人誤以為,「瘦肉精」是一種或一個,單一的化學藥劑。而這樣的誤會,正好讓有心人士利用,把瘦肉精玩弄成食安問題。事實上,「瘦肉精」共有40幾種。有些有毒,有些無毒。在這裡,所謂「有毒」「無毒」,指的是,該藥劑在肉品的殘餘量,對人的影響。有毒的如克倫特羅(Clenbuterol),無毒的如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克倫特羅是禁藥,與美豬無關。萊克多巴胺是合法藥,也就是添加在美豬飼料裡的藥。美國有三億多人口,包括數十萬台灣移民。我們吃瘦肉精餵食的豬肉,已經吃了16年,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發病的案例。這不是萊克多巴胺安全性的證據,什麽才是?台灣有位所謂的「瘦肉精專家」,到立法院作證,也對社會發表所謂專家的意見。他所用的資料都是來自針對克倫特羅的研究報告。但是,他不提克倫特羅,也不說萊克多巴胺,而只說「瘦肉精」。所以,儘管克倫特羅與美豬無關,我們卻不能說他是在說謊。而只問選票在哪的政客們,不管是真不知實情,還是假不知,就把「專家意見」,再加油添醋,從而將一個完完全全無辜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擴大成可以動搖國本的食安問題。這位所謂的「瘦肉精專家」,從來沒有從事過瘦肉精的研究。他這個頭銜大概是媒體給的。我不是瘦肉精專家。我只是用我40年的科研經驗,做搜尋,整理,分析,與評論。但與所謂的「瘦肉精專家」不同的是,我沒有預設的立場。所以,我無需為滿足某一立場,而玩移花接木的把戲。有資格叫做瘦肉精專家的是,台灣大學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他曾撰文建議政府解除萊克多巴胺為禁藥的法令。他說:「如能核准使用,一方面可降低養猪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可杜絕非法使用毒性過高的瘦肉精,來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可是,一篇訪問那位所謂「瘦肉精專家」的文章裡,竟有這麽一段話:「台大的賴秀穗獸醫曾對此表態認為是美國政治施壓的結果,並表示就科學角度來說萊克多巴胺是不安全的,孕婦、孩童、心血管疾病、肝病、腎臟病、癌症等病患萊尤其碰不得。」所以你看,賴秀穗教授親筆寫的“希望政府能讓台灣豬農使用萊克多巴胺”,到了反美豬人士嘴裡,卻變成了“賴秀穗教授表示萊克多巴胺是不安全的。”這也未免太戲劇化了吧!「瘦肉精」是政治議題,不是食安問題。用食安問題來做掩飾,是無法解決台灣豬農所面對的困難。用克倫特羅的食安數據來跟美方談判,更是會被笑掉大牙,丟人現眼的。所有為台灣好的人,都應該摒棄用「食安問題」這個不可能成功的策略。應該做的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幫助豬農維持生計,看是要協助技術改良,輔助轉型,還是給予補貼。不管那一方法,都遠比炒作食安問題,來得實用有效。其他關於瘦肉精的文章請見林慶順教授原文。
-
2019-12-31 新聞.健康知識+
久坐的人比較容易不開心?研究揭情緒低落原因
有算過自己1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嗎?是否有「坐」超過8小時以上呢?即將邁入新的1年,在迎接2020年的前夕,為自己訂定每天「坐」不超過8小時的目標吧!根據1篇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平日每天久坐時間若少於8小時,憂鬱及焦慮程度比久坐超過8小時者更低。該研究為系統回顧研究,研究者以42名每周工作30個小時以上的成年人為對象。參與者佩戴身體活動測量器(activPAL)持續1周,以身體活動步數作為共變量,依參與者每天坐著的平均時間,分為「低於8小時」、「8至10小時」、「10 小時以上」3組,並將參與者完成的焦慮和憂鬱量表(HADS)及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12),採共變數分析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平日的久坐時間對焦慮和憂鬱情緒,以及心理健康和活力有顯著的影響,周末則無明顯差異。以平日坐著的時間分組比較發現,「低於8小時」組別成員的焦慮和憂鬱程度低於另外2組,且心理健康和活力的得分較高,而「8至10小時」與「10小時以上」的2個組別間則沒有顯著差異。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上述研究結果與大眾的認知相同,如果坐著的時間越久,情緒低落的情形就越明顯。像是上班族工作已長時間久坐,回到家又選擇在沙發上看電視,就比較容易會有情緒低落和焦慮感;相反地,如果能進行些有氧活動,當活動的時間夠久、強度夠高,就會分泌腦內啡、多巴胺等激素,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感受。徐錦興說明,研究中久坐的時間在周末與周間的差異並不大,可能原因為不喜歡動的人假日仍會選擇靜態的生活型態,而久坐對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程度遠高於每天運動的效果,減少久坐的時間比建立運動習慣對身心健康的幫助更大,建議民眾可透過現代化工具,像是手機 APP、運動手環、智慧手錶等,設定1天坐著的時間不超過8小時,提醒自己定時起來走動,可降低久坐對身心健康產生的危害。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是個很重要的提醒,無論我們坐著的時間多長,都該增加身體的活動力,「坐」會影響身體與心理,常常是因為坐的時間拉長或工作者只專注於電腦作業,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肩頸腰的痠痛、也減少與他人的互動,焦慮與憂鬱的各種負向情緒沒能轉換。如果無法改變「坐」的行為,可先從調整坐姿著手,即便是坐著也能進行簡單的活動,像是身體扭動、轉動、伸展擴胸、腳伸直擺動、提肛……等,避免久坐造成身體的僵化及專注力的下降、加重鬱悶。建議民眾可試著計算自己1天起身的次數,發現自己坐著的時間實在太長,就應調整改變。而企業端不妨增設每天 15至20 分鐘的休息時間,鼓勵員工起身活動或搭配音樂做操,增加員工福利的同時也能提升工作效能,不僅能幫助員工維持健康的身心,還能增加公司的生產力,相信這是企業與民眾所樂見的。★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30 科別.精神.身心
影/過勞睡不好恐變笨 醫提7招預防與改善過勞法
新竹一個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近期要決定數十億的投資案,壓力大到一整個月都沒辦法好好睡覺,導致白天精神差、亂發脾氣,工作上易忘東忘西,該名主管擔心患有失智症而前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就醫,經過藥物飲食與生活作息調整後,睡眠改善,大腦也恢復清醒了。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過勞會影響腦力通常有幾種原因:一. 過勞導致的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大腦無法獲得充分休息,影響白天專注力。二、由於工時長,大腦長時間固定單調缺乏刺激,反應變遲鈍;三、不良的生活習慣。由於壓力大,使用菸酒等物質幫助紓壓或是睡眠,對大腦造成的不良影響;四、長期壓力會使身體產生壓力皮質素,導致大腦萎縮。周伯翰引用自己過去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關於「過勞對腦功能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總共收了68位勞工,利用「近紅外光腦光譜儀, fNIRS」測大腦前額葉(frontal lobe)功能,結果顯示,過勞指數越高的人,測驗時大腦反應越慢、注意力與記憶力越差。也因此過勞的人容易出現記性差、憂鬱、焦慮、暴躁、失控行為等情況。周伯翰也補充說明,大腦前額葉是大腦的司令官,在大腦發展過程中最晚成熟,卻也最容易最先受壓力影響而退化。周伯翰表示,過勞常發生在長工時、高壓的工作,此外完美主義、急性子與使命必達的人都是工作過勞的高危險群。新年新希望把握七守則讓自己變聰明,如何預防與改善過勞呢?周伯翰分享7大原則:輕微的工作過勞可以透過生活與飲食調整。1.提升身體的抗壓性:有氧運動333、多吃富含色胺酸的抗壓飲食。2.學習放鬆方法:多練習腹式呼吸、工作時適度休息、可以練太極或瑜珈等。3.學習在適當的時候說「不」,避免工作超出負荷。4.在工作之餘培養讓自己快樂的興趣,增加大腦的多巴胺。5.培養社交關係:朋友之間彼此互相加油打氣不當邊緣人。6.適當調整工作環境/職務內容。7.減少對工作過度不合宜的期待。
-
2019-12-22 養生.聰明飲食
調整你的飲食內容 有助緩解憂鬱症狀
過量攝取加工、高糖、高脂食品可能增加肥胖與三高風險,還可能影響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援引澳洲麥覺理大學的研究指出,少吃加工食品、多吃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可有效改善年輕人憂鬱症狀。澳洲麥覺理大學今年十月發表的研究招募76名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年齡在17歲至35歲,且平時攝取過量糖分、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研究團隊將他們隨機分成「飲食改變組」與「常規飲食組」,讓飲食改變組觀看營養建議影片,並提供一份飲食計畫與食物,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常規飲食組則未介入。三周以後,飲食改變組的憂鬱分數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降低;常規飲食組的憂鬱分數則沒有明顯改變。三個月後,研究團隊電訪飲食改變組受試者,發現有七人仍保持健康飲食習慣,情緒也持續改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這份研究顯示,正確的飲食習慣能有效舒緩憂鬱症狀。飲食習慣改變需從「認知」著手,可與同儕一起討論計畫、採買食材、研究食譜等,強化改變動力。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不少人心情低落就藉吃來紓壓,研究發現適當吃甜食有助短暫改善情緒,因為糖分能使胰島素濃度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物質之一。但反覆攝取糖分可能上癮,提升肥胖與三高風險。因此,飲食計畫應攝取能產生較多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的健康食物,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有助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
-
2019-12-20 養生.聰明飲食
調整你的飲食內容 有助緩解憂鬱症狀
過量攝取加工、高糖、高脂肪食品可能增加肥胖與三高風險,還可能影響情緒。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援引澳洲麥覺理大學的研究指出,少吃加工食品、多吃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可有效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澳洲麥覺理大學今年十月發表的研究招募76名中度至重度憂鬱患者,他們的年齡在17歲至35歲,且平時攝取過量糖分、飽和脂肪或加工食品。研究團隊將他們隨機分成「飲食改變組」與「常規飲食組」,讓飲食改變組觀看營養建議影片,並提供一份飲食計畫與食物,食物包括橄欖油、天然堅果黃油、堅果、香料等;常規飲食組則未獲得上述介入。三周以後,飲食改變組受試者的憂鬱分數顯著改善,焦慮及壓力分數均降低;常規飲食組的憂鬱分數則沒有明顯改變。三個月後,研究團隊電訪飲食改變組受試者,發現有七人仍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情緒也持續改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這份研究顯示,正確的飲食習慣有效紓緩憂鬱症狀之效。飲食習慣改變需從「認知」著手,可與同儕一起討論計畫、採買食材、研究食譜等,強化彼此的改變動力。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不少人心情低落就藉由吃來紓壓,曾有研究發現適當食用甜食有助短暫改善情緒,因為糖分能使胰島素濃度上升、幫助體內色氨酸優先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正是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的物質之一。不過,反覆攝取糖分可能導致上癮,肥胖與三高風險也隨之提升。因此,飲食計畫應攝取能產生較多血清素、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的健康食物,如含有維生素B6或B12的牛奶、魚或各式綠色蔬菜水果等,有助降低憂鬱症狀、使心情愉悅。
-
2019-12-18 新聞.健康知識+
抗壓性太好才生病? 培養4個習慣強化你的韌性
現代人壓力大,不少人擁有強大的抗壓性來應付生活,不過卻反而身心失調了。這可能是因為自己乘載過多的壓力,卻沒有得到釋放所導致的下場,因此對抗壓力很重要,包括飲食均衡,還要多運動、曬太陽,以及足夠的睡眠時間;另外,多正向增強活動,也能減少負面因子。1、飲食均衡,多蔬果、堅果、全穀類調節自律神經,可以多攝取富含鈣和鎂的食物,如燕麥、黑芝麻、豆漿、魚乾、堅果等,幫助修復神經系統。而富含維生素B的食品,如酵母、豆類、胚芽、小米,以及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也有助於神經的減壓與抗壓。每天都要均衡攝取奶、蛋、豆、魚、肉及全穀類的營養,幫助維持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包括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的穩定,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好好的吃,有助避免體內的可體松(壓力荷爾蒙)分泌,造成壓力上升而引起情緒不穩定。2、多運動、曬太陽,可調節自律神經別忘了「要活就要動」,維持每天運動30分鐘,視自己體能而定,選擇最合適的運動,例如走路、爬山、騎腳踏車都很不錯,也要記得多曬太陽,每天至少曬20分鐘,對於調節自律神經都是好事。3、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確保睡眠品質及維持睡眠充足,建議最好能按照正常的人體生理時鐘,每晚於11點前就入睡,並睡足6至8小時。4、多正向增強活動、減少負面因子生活中只要多「正向增強」和「負面消弱」,好好活動與行動,不要亂動和躁動,自律神經就比較不會亂動。「正向增強」指的是「運動」、「活動」、「勞動」和「互動」;「負向消弱」指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負面因子,例如少喝酒、不要熬夜,減少不必要的藥物干擾、抒解壓力,就能讓干擾自律神經的行為減到最少。 延伸閱讀: 心情差靠吃發洩? 常吃3種食物反倒更憂鬱 壓力大到喘不過氣 多吃7種食物紓壓解鬱 
-
2019-12-12 科別.精神.身心
年度關鍵字「與惡」奪冠 醫:思覺失調治療兩成可康復
Google台灣2019年度搜尋排行榜出爐,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奪下Google快速竄升關鍵字總榜冠軍。劇中演員林哲熹更因為深刻的扮演思覺失調症患者,讓大眾更加認識這個疾病。然而許多人對於這個疾病會反覆發病,認為「就是沒有救了」,但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透過治療病情可獲得控制,且近兩成病患可康復。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葉啟斌表示,思覺失調症通常好發於二十幾歲的青年人,通常和體質遺傳,以及受到壓力、挫折等環境誘發有關。症狀包括妄想、幻聽等正性症狀和沒有動機、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沒有反應等負性症狀。若是沒有接受治療,腦部的退化會越來越嚴重,而接受治療有10%至20%的病患可康復。葉啟斌表示,過去第一代藥物以多巴胺阻斷劑為主,針對正性症狀進行治療,使患者鎮靜,但也會產生肌肉僵硬、目光呆滯、憂鬱以及類帕金森症等副作用。第二代藥物除了多巴胺阻斷外也活化血清素,使病患心情愉悅、提升動機,不僅治療正性症狀也改善負性症狀。另外,現在也有長效針劑,每月或三個月打一針,可避免病患病識感不足而忘記用藥、或是不想用藥的狀況,以穩定病情。葉啟斌表示,藥物可控制六成的病情,三至四成仍需搭配團體、復健治療。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則表示,思覺失調患者在急性期透過藥物治療後,會逐漸進入慢性緩和期,通常會視病患狀況給予回歸日常生活的職能訓練。但他也強調,後續仍需要定期回診和服藥,才不會又回到急性期。
-
2019-11-30 新聞.健康知識+
偏頭痛發作 為何吐一吐就好了?
在門診中,形形色色的頭痛患者中,就屬偏頭痛最為常見,在發作時,不僅會痛半邊(前後左右都有可能),一陣一陣地抽痛,眼睛快炸開,還會噁心、嘔吐,輕者持續半天,重者三天,常常會聽患者說:「每次只要一吐完,頭痛就好了」,或者「只要有想到,就趕緊去吐一吐,就不那麼痛了」,這是為什麼呢?自我保護機轉釋出激素嘔吐原本就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轉,作用在於不慎食入有毒食物時,食物中的毒性物質被腸胃道吸收後,隨著血液循環,擴散到腦幹中的化學刺激受器觸發區,釋放出血清素、多巴胺、組織胺、乙烯膽鹼…等激素,刺激嘔吐中樞,興奮迷走神經,試圖以最快的速度,把還在胃中、尚未消化的食物排除體外,以減輕中毒。發作達到巔峰引發嘔吐偏頭痛發作時,會影響到中樞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和胃腸道自主神經系統間的交互節奏,當紊亂達到巔峰時,身體以為「不小心吃了有毒食物」,刺激到化學刺激受器觸發區及嘔吐中樞,引發嘔吐。說穿了,嘔吐只是這種神經節奏紊亂到達巔峰後的結果,過了這個節骨眼,症狀當然會緩解。分泌血管加壓素對抗頭痛偏頭痛發作時,神經炎性效應會使腦膜上的微細動脈過度擴張,拉扯到血管壁上的痛覺受器,引起疼痛。嘔吐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接著向下傳遞進入腹腔,刺激腸道神經元,分泌大量的神經傳導物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管加壓素,會使腦膜上的微細動脈收縮,減輕痛覺。有些偏頭痛誘發因子,例如酒精及壓力,本身會降低血管加壓素分泌,而充足的睡眠及某些藥物,例如抗憂鬱劑,則會增加血管加壓素的分泌,對抗偏頭痛發作時的頭痛。引起末梢血管收縮減輕痛覺嘔吐會反射性地引起身體末梢血管收縮,包括手腳、身體皮膚及大腦腦膜,所以患者在嘔吐時會臉色慘白、手腳冰冷,另大腦腦膜上的微細動脈也跟著收縮,減少管壁擴張時對血管壁痛覺受器的刺激,減輕疼痛。慢性頭痛者還需正確就醫迷走神經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可以抑制性地調控心跳及血壓。嘔吐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會使心臟做功減少,心跳及血壓下降,灌流入大腦腦膜微細動脈的動脈壓及搏動力道都會減輕,減少血流對血管壁痛覺受器的衝擊,減輕疼痛。需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頭痛都會引起嘔吐,也並非所有的頭痛都可以藉由嘔吐來減輕症狀,例如張力性頭痛、叢發性頭痛或鼻竇炎性頭痛。腦壓上升、腦出血或腦瘤所引起的頭痛,也會引起嘔吐,但嘔吐後,頭痛不會緩解,因此,有慢性頭痛者,還是需要正確就醫,別以為吐一吐就會好。
-
2019-11-28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類型/巴金森氏症不是老人專利 約10%病患2、30歲就發病
巴金森氏症好發於中老年,但臨床發現,約10%的病患在青壯期就會發病,一名從事金融保險業的張先生,32歲那年騎車常摔倒、步態不穩,被診斷罹患巴金森氏症,吃藥控制長達十年,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後來接受深層腦部刺激器(DBS)植入手術,症狀才好轉,用藥劑量也下降,唯一的改變,是腦袋埋了電極刺激器。張先生說,10年前他騎車常常摔倒、右臂也僵硬、走路不穩,四處求醫,曾懷疑自己是重金屬中毒或藥物使用後遺症,但事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義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介元表示,巴金森氏症是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老年人,主要是因腦部黑質的多巴胺分泌不足,因此出現動作遲緩或手腳顫抖、肢體僵硬、反應變慢、面無表情、嗅覺功能變差、流口水、口齒不清、腳部無力、步態不穩等症狀,當中約10%的病患屬早發型,有遺傳的可能。臨床上巴金森氏症以左多巴藥物治療的交果最佳,不過約五年後,有4到5成的病人會出現藥效波動或異動症現象,藥效減退後,有些人每2到3小時就要補充藥物。早發型巴金森病患,病程進展比較緩慢,使用左多巴藥物的成效雖然好,但更容易產生藥效波動或異動症,因此會建議接受深層腦刺激器植入術。義大大昌院神經外科主任陳睿生指出,深層腦部刺激術會將電極放置在病患雙側視丘下核,再將電極連接到病患胸口埋入的皮下刺激器。經由電極釋放的微量電流刺激腦部基底核,進而控制症狀,目前健保已大幅放寬給付標準,病患的自費負擔從百萬元大幅降低。陳睿生提醒,深層腦部刺激器植入術適用於典型的巴金森氏症者,且需排除失智、憂鬱、精神疾患、癌症、肝腎功能不佳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19-11-26 新聞.健康知識+
不單是不雅又擾人的壞習慣 抖腿恐是3種病徵兆
抖腿,還真是一件不太好的習慣。當你好好坐著吃飯的時候,卻發現桌子在顫動,仔細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當你好好坐在教室裡學習,卻發現充滿令人浮躁的空氣讓你無法沉下心,轉頭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又或者當你在電腦前打字,突然發現整排桌子似乎在震,低頭一看,是對面的人在抖腿.......拜託!腿雖然長在你身上,但你這行為實在令人太討厭了!很多人明知道抖腿不好,為何就是忍不住?有很多人只要坐下來,就開始抖腿。很多人抖腿是一種習慣,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因為患病才會抖腿。1、精神緊張當人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的時候,就不會注意自己有這種行為習慣。特別是需要長時間坐著面對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注意力太過集中,精神緊張就會導致人抖腿。這時候身體的血液流動速度比較慢,在抖腿的過程當中,是放鬆肌肉的過程,也能夠緩解人緊張的心理和身體的壓力,對情緒緩解是有幫助。2、受到刺激當人在喝酒或者是喝咖啡的時候神經都會變得興奮,而過量地攝入這些物質,人就容易抖腿。這就是為什麼能看到有些人在抽煙喝酒的時候特別愛抖腿的原因!大多數人都覺得出現這一問題是個人行為習慣導致的,只是為了緩解壓力,或者是長時間坐著造成血液不循環才會有這一無意識的動作!事實上,有些抖腿還真挺不正常其實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是這種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1、過動症患有過動症的人幾乎安靜不下來,手和腳以至於全身都會有動作。這類人從出生以後就會有這方面的障礙,神經一直興奮沒辦法安靜下來。這種情況大多數發生在小孩子身上,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長時間有這一毛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2、小腦性震顫人的小腦是用來控制身體的,屬於腦部非常重要的一個結構。如果小腦因為受到外界的傷害或者是酒精中毒,都會引起小腦性震顫,就會引起人無意識抖腿。大部分人出現抖腿的情況很有可能都是心理因素導致,過於焦慮,只要控制好情緒,慢慢的就能改掉這種習慣。在人心情變得不好時,小腿的人會不自覺,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排解心裡的焦慮,但是也會給人不好的印象。3. 不寧腿症候群若在抖腿過程中,出現這樣症狀:1.患者腿部有不適的感覺,必須靠抖腿緩解。2.患者靜止不動時這種不適感覺會加劇。3.這種不適感覺會在患者運動時紓解。4.抖腿同時伴隨強烈疼痛、燒灼等不適感。這種現像很有可能是你患上了“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徵的晝夜節律性疾病,主要是大腦中的鐵含量太低以及多巴胺調節失調而引起。在一些情況下,若血液中鐵含量較低,且腎功能衰竭,同樣也會出現不寧腿症候群。有些藥物,例如抗抑鬱藥和多巴胺阻斷劑,同樣也會病情加重。所以若伴隨以上這些症狀,那麼你就得需要嚴肅考慮下:你究竟是在抖腿,還是患上了不寧腿症候群?本文摘自搜狐網《漫說健康》
-
2019-11-22 科別.兒科
研究:過動症孩童若缺omega-3 補充魚油改善專注力
約有三分之一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患者對臨床上既有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最新研究發現,部分過動症孩童體內缺乏omega-3脂肪酸,這群孩子若適量補充魚油可改善的專注力與警覺性,療效與傳統藥物相當。不過,對於體內omega-3脂肪酸濃度正常以上的孩子效益不大,甚至有負面影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倫敦國王學院訪問研究員張倍禎表示,過去中醫大研究團隊經由統合分析發現,使用富含Omega-3的魚油可有效改善過動症症狀,但過去文獻給的劑量僅落500毫克以下、屬健康人補充範圍,且未特別抽出與抗發炎較有關的EPA成分加以研究。這項研究本月發表於國際期刊《轉譯精神病學》(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是為期12周的雙盲隨機分配實驗,共計收案92位本國籍的過動症孩童,年齡在6至18歲。研究團隊隨機分配半數的孩子攝取高單位的魚油,每日補充1200毫克的EPA;另半數孩子則接受安慰劑。經過12周的觀察發現,體內omega-3脂肪酸濃度原本較低的孩童,在補充高單位魚油後,其專注力與警覺性會大幅改善. 然而,體內omega-3脂肪酸濃度正常或是濃度較高孩童就沒有顯著效益,甚至體內原本已有高濃度omega-3脂肪酸的孩子,補充高單位魚油後,衝動表現更為惡化。張倍禎表示,補充魚油之所以對部分過動症患者有效,詳細機轉仍待研究。有一假說認為,部分過動症患者體內呈輕微發炎狀態,因此補充抗發炎的EPA能起治療作用;另一假說是EPA會轉換成DHA,並調節體內多巴胺濃度,改善多巴胺濃度不足造成的症狀。不過,目前醫療院所沒有測量體內omega-3脂肪酸濃度的服務,民眾只能透過觀察身體跡象略知一二。張倍禎表示,缺乏omega-3脂肪酸時,會出現皮膚乾燥、皮屑增多、皮膚過敏與乾眼症狀等徵狀,一般建議正常人每周吃兩次魚、四次堅果來補充omega-3脂肪酸,若是罹患過動症且有上述疑似體內omega-3脂肪酸不足的孩童,建議諮詢精神科醫師,討論是否應增加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