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醫聲.罕見疾病
搜尋
基因
共找到
2434
筆 文章
-
-
2019-12-16 科別.罕見疾病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分四型 全台患者四百人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因第五號染色體基因變異,使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漸進性退化,肌肉逐漸軟弱無力、萎縮的一種罕見疾病。台大醫院基因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發生率為一萬分之一到二萬分之一間,每一到兩萬名新生兒就有一人罹病,全台逾四百患者。SMA共分四型,第一型嬰兒期發病,情況最嚴重,第二型是一歲以前發病,愈小發病,退化愈快,第一型和第二型合計七成,孩子可能出生一、兩個月內很正常,但四肢漸漸不能動、呼吸跟吞嚥困難,若不治療,可能在兩歲前死亡;第三型與第四型較晚發病,有些患者可能在十歲或廿歲後才發病。目前治療SMA,其他藥物效果有限,Spinraza是首選,症狀出現前給藥效果最佳,但藥費高昂,平均每人每年約需一千萬元,美國於二○一六年通過,確定第五號染色體缺失患者皆可使用,兩年內陸續歐盟、加拿大等也通過審查與保險給付。台灣最初就是共同研發計畫的參與者,因藥價等因素遲未納入健保給付。
-
2019-12-16 醫聲.罕見疾病
爭取罕藥/SMA患者為用藥請命 爭取最後一根手指還能動的機會
「我們要有尊嚴的活下去!」獲兩次總統教育獎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李怡潔,日前與罕病SMA肌萎藥物爭取聯盟在立法院一同表達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治療藥物需求,希望政府相關單位盡早對治療藥物Spinraza全給付,她也和十名罕病代表赴總統府陳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罕見疾病之一,據聯盟統計,全台約逾400名患者,且確診後的新生兒須立即治療,來保護尚未退化的神經元,成為孩子成長不可逆的關鍵。台大基因學部、兒科醫師呼籲,SMA藥物Spinraza要價不菲,全台患者中約40人符合用藥、平均一年雖需近四億的費用,但能保護新生兒尚未退化的神經元,使其能與一般孩子般成長,政府相關單位應盡早對SMA一、二型嚴重型患者的藥物進行全給付。台大醫院基因學部主治醫師簡穎秀表示,SMA是隱性遺傳、運動神經元退化的疾病。過往的藥效不佳,從2016年起,美國已有治療藥物Spinraza,此藥能保護尚未退化的神經元,幫助患者的症狀停在當下、不再惡化,且適用所有嚴重程度的SMA患者,因此被稱為奇蹟之藥。簡穎秀說,SMA需早期發現,因為神經元會在出生後快速減少,SMA寶寶在發現一個月左右就會減少七成神經元細胞;若透過大規模且普及的新生兒篩檢,一確診就使用Spinraza,可將治療時間提前到發病前或剛發病時,使神經元不再惡化。台大團隊透過大規模篩檢證實,脊髓型肌肉萎縮症患嬰可經由篩檢確認,成果已發表於今年七月的「小兒科期刊」。台大醫院基因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治療SMA,Spinraza是首選,美國FDA於2016年審查通過,確定第五號染色體缺失的人都可以使用,而後兩年內陸續通過歐盟、加拿大等審查與保險給付。但可惜的是,目前美日港等先進國家雖都已給付,而台灣從最初參與共同研發計畫至今,卻因藥價等因素遲遲未納入健保,部分SMA患者僅能透過國外藥商的「恩慈療法」,來人道救援免費供藥。在Spinraza藥物治療費用上,簡穎秀粗估,全台一年十八萬新生兒中,發生率約近二萬分之一,約九人會得SMA,而其中六成、也就是五人為第一型,以目前全台患者中約四十人符合用藥、一人療程至少需五年,粗估平均一人藥物治療費用一年約九百萬元,四十人一年雖需近四億的費用,但卻有極大的療效。如她自己收治的九名個案中,其中一名新生兒在出生第三天就篩檢出SMA,經再度檢驗確認、向藥廠申請人道救援治療評估等申請流程下,第十二天就給藥,所幸寶寶十個月大就能自己坐,只比一般兒童發展慢兩三個月;另一位新生兒,則是在出生第三周起給藥,兩歲時學會走路並可自己行走。還有一名新生兒雖三個月才開始治療,但成長到兩歲時,也可扶牆站立、自主呼吸。簡穎秀感性的說,寶寶當時若沒用藥,現在可能已長期臥床、得用呼吸器維生。Spinraza的治療效果,讓簡穎秀與胡務亮十分有信心。因此,她們一同為SMA病童請命,建議健保署能放寬審議,急迫性最高的第一、二型嚴重型患者,應立即給藥治療;至於其他型別用的藥物,也希望社會保留開放討論空間。
-
2019-12-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該怎麼選擇大腸癌治療方式?專家用一張圖表解析
大腸癌是預後相對良好的癌症,治療效果不錯。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賴基銘表示,大腸直腸癌第二期且屬復發高風險的患者,以及第三期患者,均需使用輔助性化學治療。臨床上透過多種藥物組合治療,第二期與第三期患者術後,通常使用簡稱為FOLFOX的藥物組合,包含Folinic acid、Fluorouracil與Oxaliplatin等三種成分藥物,健保給付每兩周一次、共12次。遠端轉移 標靶提升治療效果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癌細胞轉移至遠端器官,此時需要化療合併標靶藥物。標靶藥物讓治療反應率從三、四成提升至五、六成。在第四期的第一線治療中,不論KRAS基因有無突變,可用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合,包括Folinic acid、5-FU與IrInotecan等三種成分藥物;若KRAS基因未突變,也可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或FOLFOX組合。第二線治療使用抑制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合。第三線治療中,無論KRAS基因有無突變,可單使用多重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標靶藥物,或者單使用第三代5-FU口服化療藥;若KRAS基因未突變,也可用抑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標靶藥物,合併FOLFIRI組合。藥物反應 與患者體能有關部分患者一確診就是第四期、不曾化療,此時化療選用FOLFOX組合或FOLFIRI組合均可,同樣搭配血管新生抑制劑為第一線療法,不過健保只給付FOLFIRI與血管新生抑制劑的組合。僅有約四成晚期患者能順利讓腫瘤縮小一半以上,目前難以預測患者化療的效果。臨床觀察,男女的化療反應率沒有差異,但年長者、失能臥床者的化療反應率往往較差。研究:搭配熱療 增加療效國外研究顯示,患者同時接受化療與腫瘤熱療法(Hyperthermia),可增加化療藥物反應率。賴基銘表示,熱療法適用腫瘤在骨盆腔或後腹腔患者,由機器從體外聚焦加熱,腫瘤在攝氏43度以上開始死亡,溫度愈高,凋亡時間愈快。再者,腫瘤附近區域升溫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讓化療藥物容易被吸收,提升療效。臨床建議,腫瘤在骨盆腔與下腹腔的患者,可考慮自費在化療前後兩小時、甚至化療時使用熱療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藥物穿透性,提升療效。至於治療後復發,又可分為局部復發與遠端轉移。賴基銘表示,理論上,局部復發患者可能需要先切除轉移腫瘤,再進行局部放療;遠端轉移患者則需要進行化療。但醫界普遍認為,即使乍看無遠端轉移,很可能是尚未觀察到,仍建議化療。若先前未作過化療,FOLFOX或FOLFIRI均可選擇,若用過其中一種,應嘗試另種組合。接受免疫療法 去年僅兩位另外,對於近年倍受矚目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賴基銘表示,對大腸直腸癌患者來說,需帶有基因型「MSI-H(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才有治療效果,反應率約一成五,由於患者人數少,約占所有療法都失敗的5%至10%,臨床應用也少,根據去年度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全台僅兩名女性接受免疫治療。
-
2019-12-13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腦部健檢/自爆有巴金森基因 張善政:精準醫療預防疾病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張善政昨天表示,醫藥產業需與資通訊科技(ICT)結合,才能幫助精準醫療發展。他曾接受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家族失智症基因,篩檢發現基因序列無失智風險,卻有巴金森氏症之虞,他強調,注重預防、維持健康即可降低觸發風險,「這就是精準醫療的優勢。」中壢天晟醫院昨天舉辦「科技與醫療的對話」座談,邀請張善政出席。他指出,精準醫療、智慧醫療、以及基因檢測等,均與大數據和電腦科技脫離不了關係,AI甚至可取代人力進行影像判讀,這是未來醫療發展趨勢。張善政分享,他母親失智,二年前過世,加上舅舅也疑似失智症,讓他擔憂是否具失智症基因。於是他進行基因檢測,經過三個月判讀後,顯示他的基因序列無失智症變異,卻有其他基因變異。專家判讀,認為這基因變異和巴金森氏症相關。張善政坦言,他一聽到消息時相當緊張,但專家告訴他,文獻顯示只要身體沒有暴露在惡劣環境下,好好照顧健康,基本上是可以預防巴金森氏症的。張善政說,這讓他體會到,無論什麼疾病,幾乎都是發病後才到醫院看診,可見預防疾病相當重要。座談尾聲,張善政與天晟醫院院長蔡芳生等人熱烈互動。張善政也關注長照議題,他強調,全人照顧不能被醫療或社福兩端切開看,而外界對長照印象多為辛苦行業,但其實很多工作是可導入ICT進行改善。以心跳脈搏為例,只要有穿戴裝置,自動上傳雲端,節省測量與紙本抄錄時間,出現異常也能透過手機或平板自動通知醫療院所、個案或家屬。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說,她提出大健康4.0,以醫療和長照建構大健康互聯網,提供智慧化的醫養服務,「努力把長照做到好」,希望照顧更多長輩。【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19-12-12 新聞.健康知識+
令你生病甚至死亡 美國抗癌名醫指出損害健康的關鍵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逆轉疾病的科學食療聖經》,作者李維麟】破壞DNA的威脅不幸的是,我們的世界對DNA來說充滿了危險。許多外在因素會造成威脅,因為它們會干擾和破壞我們的原始碼。雖然許多危險是工業所產生,但不是所有的威脅都是人為導致。對DNA最有害的因素之一,事實上就是紫外線輻射-陽光。當你外出時,你總是記得擦上防曬乳嗎?研究已經顯示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輻射會穿透皮膚,如果沒有保護,每小時能夠造成我們的DNA產生十萬個病變。在沙灘上做完日光浴回到室內後,不代表對DNA進行的攻擊已經結束。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已經證實即使在經過陽光曝曬後,損傷仍持續發生。皮膚中的黑色素(melanin)可以使你變黑和吸收輻射,它實際上會透過一種稱作化學激發作用(chemiexcitation)的過程去儲存能量。一旦你在室內,被抑制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然後繼續在皮膚細胞中引起DNA的突變損害長達三個小時以上,縱使你不再接受太陽照射而且室內涼爽。當然,在沙灘上曬黑可能對健康有害,但是還有其他陰險的方式可以讓你的DNA受到太陽的破壞。如果你曾經在早上通勤時,陽光穿透擋風玻璃照在你身上,紫外線輻射就在整趟車程中損害著你的DNA。甚至是更不會引人注意,當你搭飛機的時候。你每次搭飛機前會先擦防曬乳嗎?你應該這麼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研究人員於二○一五年在《美國皮膚醫學》(JAMA Dermatology )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顯示在三萬英呎高空飛行一小時的飛行員,其透過駕駛艙窗口接受到的紫外線輻射量與在日光浴沙龍進行二十分鐘的時段相當。與我們預期相反的,陰天反而使情況更為糟糕。對於飛行員和乘客來說,雲層會從頂端反射輻射到飛機上,增加了DNA損傷和黑色素瘤(melanoma)的風險。太陽不僅是唯一的威脅。破壞性的輻射也會自地面散發出來。這是以氡(radon)的形式-一種無臭的氣體-經由地下室進到家中。不同的土地部分會產生不同濃度的氡,但是它是一個隱形且會破壞DNA的住家入侵者。事實上,氡是導致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首要因素。如果你有吸菸(你不應該),你在家中所吸入的氡會增加因為香菸導致肺癌的風險。吸菸會毒害DNA。據估計,吸入的香菸煙霧中含有四千種化學物質,其中七十種已經被證實為致癌物,包括了苯(benzene)、砷(arsenic)和甲醛(formaldehyde) 。吸入這些化學物質並不是一種娛樂,也無法為你帶來平靜。它們會引起你全身的發炎反應。就算你不是個吸菸者,但是壞消息是二手菸對於無辜的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寵物的DNA也具有相同的破壞作用。從地毯、新車到普通家用品,像是去光水、洗髮乳和顏料所排放出來的氣體也會傷害DNA。如果你開的是使用汽油的汽車,當你加油時,你就在吸入含有苯的煙,這也會破壞DNA 。當你在加油站時,站在煙霧的上風處是明智的作法。研究顯示暴露於這些毒物中會破壞DNA,甚至會影響未來子孫。例如:父親精子中的DNA會受到有毒化學物質,像是雙酚A(bisphenol A,用來製造塑膠)、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用來製造螢光棒)和鎘(cadmium,可在陶瓷釉料和香菸煙霧中發現)的影響。這些接觸經由表觀遺傳機制改變了精子中的基因,而這種改變會傳給他的後代。同樣地,苯(存在於石油中)、四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用於衣物乾洗)以及吸菸等一位母親在懷孕期間可能會接觸到的有毒化學物質也可能會在胎兒的DNA上留下印記,且將會跟隨孩子一生。DNA的損害可以令你生病,甚至死亡。但是DNA有一個基本的方向:盡可能完整地從一代傳給下一代。為了實現這個命運,DNA擁有防護機制以對抗有害的接觸。
-
2019-12-11 癌症.抗癌新知
癌友救命稻草 參與新藥試驗必問7個問題
在許多癌症患者眼中,新藥的臨床試驗可謂一線生機,但救命稻草的背後同時暗藏風險,食藥署呼籲患者參與試驗前,務必了解7大問題,包括試驗目的、優劣等,才能確保自己權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舉辦記者會宣導臨床試驗受試者權益,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研發新藥的過程中,臨床試驗是必要的一環,而新藥試驗之所以為「試驗」,自然是暗藏未知風險,但試驗團隊也不能將患者當成白老鼠,必須遵守醫療法及藥品優良臨床試驗準則等規定,向食藥署提出申請,評估各臨床試驗計畫書及報告後,才能開始收案。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新藥試驗又分為3期,第1期是確認藥品安全性,第2期確認使用劑量,第3期確認是否有效,一般而言,新藥必須通過3期試驗後才能上市,但若是有緊急醫療需求的救命藥,如癌症用藥,則有機會在2期完成後就先上市,再補做3期臨床試驗。吳明美說,通常第1、2期風險最高,收案較困難,到了第3期不論安全性、劑量都已試驗過關,收案速度最快。根據食藥署統計,去年全台共有331件新的臨床試驗申請案,以癌症治療、感染性疾病以及內分泌、腸胃、骨骼肌肉疾病居多,且多達75%屬於國際同步執行的試驗。新藥試驗不僅替藥廠測試藥物的效果,對於無藥可醫的癌症患者也是一線生機。吳明美坦言,她的父親就是新藥試驗的受益者之一。吳明美說,她的父親10年前罹患大腸癌第3期,由於符合新藥試驗條件,在醫師建議下加入新藥試驗,此後並未再復發;2年半前父親又確診肺癌第4期,經基因檢測發現沒有任何突變,沒有標靶藥物可用,只好回到傳統化療。然而,化療副作用相當痛苦,很多癌友因為忍受不了化療副作用而放棄治療,即便撐下去,藥物也有它的極限。吳明美說,不得已之下只好改用自費藥物,2年來花費多達新台幣200萬元,但一陣子後又出現抗藥性,面臨無藥可用窘境,唯有免疫療法一途,但一年300萬元藥費根本無力負擔。吳明美表示,所幸最後找到有父親可用的癌症免疫治療臨床試驗,腫瘤成功獲得控制,她也以此鼓勵癌友千萬別放棄治療,只要能撐下去,就有機會等到新的治療方式問世,也可至「台灣藥物臨床試驗資訊網」(http://www1.cde.org.tw/ct_taiwan/)查詢有無適合的試驗,並諮詢醫師意見。新藥試驗雖有機會力抗病魔,但吳明美提醒,有意願參與臨床試驗的民眾務必先了解7個問題,包括臨床試驗的目的是什麼、臨床試驗過程將發生什麼事、可能發生什麼不良反應、受試者的身體狀況是否可參加臨床試驗、臨床試驗對受試者的益處及預期效果、參加臨床試驗是否需花錢、不參加試驗是否有其他治療方法。台北長庚醫院院長謝燦堂也提醒,由於新藥試驗通常有盲性對照組的設計,了解藥物是否真的有用,因此受試者當中可能有一半或2/3患者實際用到新藥,但也有其餘患者用的只是安慰劑,並不是參與試驗就一定能用到新藥。
-
2019-12-11 癌症.肺癌
台大主持全台首間醫學認證實驗室 發現肺癌的基因秘密
生技醫藥產業是我國5+2產業之一,行政院曾提出願景,盼明年新藥、高值醫材營業額突破6500億元。台灣大學醫檢系教授俞松良在科技部2011年啟動的生技醫藥核心平台計畫下,在台大成立藥物基因體實驗室,協助我國企業和研究單位投入癌症病因研究、新藥開發等,發現台灣女性罹肺腺癌的原因和歐美不同;台灣年輕女生易因基因突變罹癌,原因和年長者不同。科技部今天邀俞松良發表執行成果,俞松良說,藥物基因體實驗室是國內學術界唯一取得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證的實驗室,已吸引產學投資金額5200萬元。俞松良說,此實驗室支持中研院和長庚醫院投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的「癌症登月計畫」,研究台灣人罹新興癌症的成因,發現年長及年輕女性罹肺腺癌原因不同。年長者常因環境因素,例如塑化劑汙染,但若30幾歲就罹癌,可能是體內的APOBEC基因突變所致。有關團隊另發現,台灣女性罹肺腺癌原因和歐美不同,台灣罹肺腺癌女性有97%不曾抽菸。此實驗室創始主持人、台大前校長楊泮池也提出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肺癌篩檢,誤判率比X光低。俞松良說,藥物基因體實驗室也助提升精準醫療水平。精準醫療是將人體內的基因、蛋白更細緻分類、分析,科技部次長謝達斌表示,這樣的研究方式嫁接到醫療實務,能促進醫師正確給藥,不但提升病人服務和整體療效,也降低健保開銷。精準醫療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提出,尤其強調癌症的精準醫療。俞松良說,大數據持續發展,供科學家比對健康人與一般人的基因,找出兩者的排序差異,並提供用藥指引。基因的基礎研究和檢測,能協助科學家預言人體健康,對預防醫學做出貢獻。
-
2019-12-11 科別.感染科
20歲患者住院遭「超級細菌」感染!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靠這個救活
一名廿歲白血病患,住院期間接受化療導致白血球低下,感染碳青黴烯類抗藥性肺炎克雷白氏菌(CRKP),而且是帶有極強抗藥基因、會產生KPC(肺炎克雷白氏菌碳青黴烯水解酶)的菌株。患者不只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使用抗生素始終沒起色,最後是靠病人的白血球回升後自救成功。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主任王振泰說,一旦感染會分泌KPC的細菌,死亡率高達四到六成。面對這個難纏的抗藥性細菌株,很多時候得更積極處理或靠病人自己的免疫力,還好最近有新藥上市解燃眉之急。KPC菌會分泌碳青黴烯水解酶,讓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無效,且可以跨菌株、跨菌種散播抗藥性基因、形成多重抗藥性超級細菌。王振泰舉台大的監測資料說明,以前CRKP一年約有一百株,KPC菌約占兩成;現在CRKP暴增三倍,KPC菌占比也從兩成增加到五成。為何KPC菌監測這麼重要,因為肺炎克雷白氏菌是醫學中心加護病房院內感染第一名,十年來從第五名去年底升到第一名。肺炎克雷白氏菌快速攀升,王振泰分析,外在環境及醫療行為大概只能控制三分之一的院內感染,肺炎克雷白氏菌及大腸桿菌,是一種內生性細菌,不容易藉由感染管制手法有效控制;在病人狀況不好的時候,就可能在人體內大量複製,進而造成感染。院內感染控制日趨艱難,社區型黴漿菌肺炎對紅黴素的抗藥性問題也浮現,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說,十年來黴漿菌對紅黴素的抗藥性維持在兩成,但近半年突然暴衝到八成,雖然目前不至於沒藥可醫,但黴漿菌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令人擔心。由於黴漿菌感染是兒少常見的社區型感染,而比糖果還便宜的紅黴素被大量使用,但今年入秋後各大醫院就開始出現重症患者,醫師直言從沒見過如此嚴重的病況。一名五歲小女生在八月初感染黴漿菌造成瀰漫性肺炎出現呼吸衰竭,轉到台大裝了十三天葉克膜才搶救回來,住院兩個月才拔管出院;同時間也有一名八歲小患者轉到台大用葉克膜救命。疾病管制署也發現問題嚴重性,發文請感染症醫學會,黃立民提醒臨床醫師,若患者用了二到三天紅黴素還是沒效,就要換藥;另外,沒有肺炎者不要開立紅黴素,以免助長鰴漿菌抗藥性。推薦閱讀:● 避免抗藥性/管理抗生素雙管齊下 處方複核增感控費用● 避免抗藥性/抗生素預付概念 國外討論可行性
-
2019-12-10 癌症.胃癌
35歲男歌手不菸不酒、作息養生卻驚傳罹晚期胃癌
如果聽說35歲不到的年齡就患了晚期癌症,許多人都會難以置信,但現實總是那麼殘酷。近日,中國大陸網路原創青年男歌手吾恩就在微博上透露,自己被確診為晚期胃癌,他自稱沒有癌症家族史,作息健康,每日健身又注意養生,不明白為何癌症會找上他?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年齡才35歲不到,平時作息規律,不沾菸酒,但近期因為上腹痛體檢查胃鏡,確診為胃癌,而且還是最凶險的印戒細胞癌。近年來,胃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我們就來探討為何年輕人,不沾菸酒,作息規律也會得胃癌?哪些因素可以導致胃癌與胃癌發病相關的高危因素可歸納為飲食生活因素、遺傳因素、感染因素和環境因素4大類,下面逐一介紹。1.飲食生活因素研究顯示,高鹽飲食(>16g/d),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過熱,常吃油炸、燒烤、醃製類食品、經常熬夜等生活飲食習慣可導致胃黏膜損傷頻率增加,長期反復作用更會導致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這是引發癌變的重要因素。另外吸煙酗酒也進一步增加了胃癌的發病率,而相反水果與蔬菜的攝入可降低胃癌發生的風險,根據一項系統綜述結果顯示,進食水果蔬菜對胃癌發生有保護作用。2.遺傳因素既往有消化系統疾病史以及惡性腫瘤家族史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已毋容置疑,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某個遺傳基因的突變也在胃癌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3.感染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發胃癌的首要因素,WHO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胃癌的I類致癌原。雖然僅有少部分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會發生胃癌,但我們不能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參與,如前面提到的飲食生活及遺傳等因素。無論如何,發現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一定情況下是需要進行根除治療的。4.環境因素有研究表明,胃癌的發生與地域也存在一定的關係,科學家認為這與植物和微生物富集的土壤微量元素、被掩埋的動植物遺骸,在長達數百萬年的時代中產生有機和無機致癌物質,污染水質有關。通過這些危險因素分析,我們看到,胃癌的發生除了飲食生活因素,還和遺傳、幽門螺桿菌感染、環境因素等等有關。如何預防胃癌發生?首先肯定是遠離高危因素,改變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合併有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時應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陽性應及時根除治療。另外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晚期胃癌往往與自身不重視,導致疾病進展有密切關係。所以公眾需要提高對胃癌防治知識的認知度,特別是對早期胃癌的篩查,我國推薦40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應進行胃癌篩查,篩查方法主要有血清胃蛋白酶檢測和內鏡檢查兩種。綜上所述,胃癌其實是可以防治的,如果早期發現還可以進行根治治療,關鍵還是自身需要高度重視,遠離高危因素,定期檢查,及早發現。作者簡介:藥師方健,大陸三甲醫院副主任藥師,原文取自《搜狐網》
-
2019-12-09 橘世代.健康橘
哈佛研究:早發性停經者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早發性停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11月刊登哈佛醫學院世代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停經的女性,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3至8成不等。上述研究利用英國生物銀行資料庫,從2006年至2010年追蹤近14.5萬名女性至2016年,發現在40歲以前就停經者,無論自然發生或手術使然,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較高;其中自然早發性停經者的罹病風險增加36%,因卵巢切除手術導致停經者的罹病風險增加87%。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衰竭、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逆流、心房顫動、缺血性中風、周邊動脈疾病、靜脈栓塞等。台灣更年期醫學會常務理事、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芳萍表示,雌二醇是卵巢分泌的主要雌激素,一旦減少會影響代謝、血管收縮與新陳代謝症候群等,因此更易發生三高、心血管疾病、身體脂肪組成與體型改變等。女性越早停經、越早發生雌二醇分泌減少,心血管疾病有可能提早在50歲前就發生。這群人要預防三高,除了遠菸害、健康吃、勤運動、控制體重、定期健檢等,國際上同時建議在停經後使用荷爾蒙療法,「除非是罹患乳癌等不適用荷爾蒙療法的病人,否則一般建議持續用到正常停經的年齡」。陳芳萍提醒,每個人基因與疾病狀況不同,荷爾蒙療法並沒有統一適用的劑量,建議使用荷爾蒙療法的人,每半年到一年追蹤一次,追蹤項目包括血液生化檢查、生殖系統與泌尿系統檢查等。另外,如想購買服用保健食品,應先徵詢醫師或藥師意見,以避免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提升罹患其他疾病風險。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0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是僵直性脊椎炎或生長痛、運動傷害?醫師教你辨別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好發於年輕男性的慢性自體免疫疾病,症狀經常被誤認為生長痛、運動傷害,曾有一名30幾歲男性患者延遲將近十年才至風濕免疫科就醫確診。醫師表示,如果關節疼痛超過六周、晨起有僵硬現象、疼痛部位要動一動才會感到緩解等,就要懷疑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及早就醫。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蔡秉翰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16至40歲,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常見從薦骨發炎導致下背痛,也可能有脊椎以外的地方感到不適。蔡秉翰臨床上曾遇過患者誤以為是生長痛而赴兒科就醫,或者誤以為是運動傷害而赴骨科或復健科就醫。但罹病初期,未必能從影像檢查中看出端倪,最後才至風濕免疫科確診,影響預後。蔡秉翰表示,生長痛的感覺會隨時間消失、運動傷害會因為休息而康復,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卻是要動一動才會緩解不適。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劉津秀表示,高達九成五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帶有B27型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HLA-B27基因),帶因者發病率為一般人的171倍。因此有家族史的民眾應對於自身症狀提高警覺。
-
2019-12-0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僵直性脊椎炎目前無法根治,僅能盡量抗發炎藥物維持骨骼最大活動範圍,不過國內研究讓治療現曙光。中央研究院找到僵直性脊椎炎的關鍵酵素、解開致病機制,並發現既有的口腔潰瘍與骨質疏鬆藥物有機會「老藥新用」,預防高危險群惡化,並提供患者治療新選擇。僵直性脊椎炎又稱「竹竿病」,是一種發生在脊椎關節的慢性發炎疾病,藝人周杰倫、李易、浩子等人都是病友。患者的肌腱和韌帶連接處會增生贅骨,一節節的脊椎互相沾黏而失去柔軟度,最終僵化如竹竿。棘手的是,目前僵直性脊椎炎藥物能抗發炎,但不能解決贅骨增生,仍會逐漸惡化。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國儀與博士生劉津秀醫師等人,成功找到致病關鍵。劉津秀表示,研究團隊從臨床手術取得患者病灶的贅骨間葉幹細胞,這是過去經證實與僵直性脊椎炎有關的多功能幹細胞,也是成骨細胞與軟骨細胞的來源;將之植入老鼠體內後,三周內脊椎便有贅骨生成。研究團隊實驗發現,當贅骨間葉幹細胞中的HLA-B27基因在合成蛋白質時發生錯誤堆疊、形成不正常結構,便會傳遞特殊訊息增加名為TNAP的酵素,進而造成異常骨化,最終導致僵直性脊椎炎。這項研究也發現血清中骨來源的TNAP酵素,可作為贅骨生成速率的生物指標。這項指標與臨床上的發炎指數(CRP),有助預測出僵直性脊椎炎脊椎沾黏鈣化的高危險群。林國儀表示,研究團隊進一步尋找現有藥物中是否有可用之材。結果發現,目前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的Levamisole與治療骨質疏鬆症的Pamidronate等藥物,有助於抑制小鼠體內的TNAP酵素,能抑制八至九成的贅骨新生。因此,未來經臨床試驗後,有機會用於預防高危險群惡化,也提供患者新的治療選擇。這項研究成果於今年11月刊登於《臨床研究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並獲《自然評論風濕病學期刊》(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撰文評論。
-
2019-12-04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不吃穀物讓人更健康?BBC紀錄片狂打網紅的臉
網路上經常會流傳各種養生方法,如純素飲食、鹼性飲食等,經過網紅或意見領袖吹捧,往往吸引大批民眾追隨仿效。為了探求這些新興飲食的真相,劍橋大學分子基因學博士吉爾斯·邱(Giles Yeo),他協助BBC評選節目拍攝一個紀錄片,幫助人們還原這些網紅飲食背後的真相。拒絕動物性飲食?「吃素對身體好,要拒絕動物性飲食」這是一個目前很紅的養生方法,邱博士找到了著名素食達人艾拉(Ella Woodward),她推出的烹飪處女作《艾拉美味食譜》(Deliciously Ella),成為英國有史以來銷售最快的飲食食譜。艾拉聲稱自己曾經得過怪病,使用各種藥物後對疾病都沒有效果,後來改為吃素,不吃動物性食物,反而將疾病治療好。經過交流後,邱博士發現艾拉對於任何科學理論並不懂,她只是通過學習一本《救命飲食》(The China Study),引用裡面的理念來大肆宣傳,認為要拒絕所有動物性食物。為了繼續探求真相,邱博士找到了這本書的作者坎貝爾教授(T. Colin Campbell),坎貝爾宣稱各種肉類的攝取和癌症的增長率以及心臟病有極大的關係,這一理論主要是通過用膽固醇代替蛋白質含量來進行實驗。然而坎貝爾在實驗的過程中卻忽略遺傳體重等因素,主觀認為膽固醇高是因為吃肉過多導致。隨著邱博士進一步提問,坎貝爾並沒有之前的理直氣壯,只是表述吃肉會導致疾病發生這個理論不是有依據,只是對人沒害處,它也並不適合所有人。無麩質飲食對身體有好處?無麩質飲食是近些年在美國流行起來的一種時尚潮流,他們宣稱多吃穀物會容易讓身體得病,經常吃主食類食物會讓身體虛弱,而提出這個理論的人堅稱全人類的各種疾病都是因為吃穀物造成的,所以在日常要不吃穀物。世上大約有1%的人,由於腸道問題而不能使用含有麩質食品,因此才會被迫選擇沒有麩質的替代品。但主張無麩質飲食的前心臟外科醫生威廉·戴維斯夫職(William Davis)認為穀物造成全人類各種疾病,甚至還引用了麻省理工科學家研究,企圖想證明吃穀物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但被他引用的麻省理工科學家本人卻不敢苟同他的說法,邱博士經過權威的實驗室驗證,一大堆實驗證明正常人吃穀物並不會讓身體發生疾病,也就是不吃主食不吃穀物這個理論再次被推翻。鹼性飲食能治療癌症?曾風靡一時的《酸性體質奇蹟》(pH Miracle)系列叢書作者羅伯特(Robert O. Young),他提出真正健康的飲食都是屬於鹼性食物,如各種蔬菜、草類等,而酸性食物如肉、飯,吃多對身體不好。羅伯特去年被控在豪華牧場內針對重病或將近死亡患者收取昂貴的治療費用,其中一項是一瓶靜脈輸液中加入蘇打粉收取500美元(約新台幣1.5萬元)。報導稱,在農場接受「治療」的81位癌症患者,本來還有15%的希望被治好,結果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活了下來。他被法院判刑3年,入監8個月,並支付一位癌症患者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的懲罰性賠償。邱博士對此進行相關科學實驗,通過實驗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鹼性飲食能幫助減肥,讓身體更加健康以及能治療癌症。 很多時下流行的飲食法都屬於偽科學,講的頭頭是道但很多都沒有通過科學驗證,只是藉助一些網路以及網紅宣傳進行營銷賺錢,有些不僅傷害身體,甚至會危害性命。專家指出若想吃的健康,只有均衡飲食才是王道。
-
2019-12-04 科別.消化系統
長期腹痛腹瀉以為慢性胃病?當心是「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通常好發於20~30歲年輕上班族以及40~60歲中老年族群兩階段,但各年齡層亦可能發生。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家昌醫師表示,目前克隆氏症病因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種等因素有關,可確定的是在歐美屬較常見疾病,亞洲克隆氏症患者則相對較少,推論或許與環境、體質、基因有關。克隆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診斷?陳家昌醫師指出,克隆氏症常見症狀為腹痛、腹瀉,這些症狀一般人或多或少會遇到,然而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屬不易好轉的慢性疾病,如果症狀反覆發生、持續超過3~6個月都未好轉,就要警覺,應盡快至醫院檢查。除腹痛腹瀉之外,克隆氏症還可能出現血便、發燒、腸道狹窄等症狀,有些病況較嚴重的患者,體重也會驟減。有些患者因症狀較輕微而忽略就醫導致延誤確診,錯失及早治療的時機。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診斷較複雜困難,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症狀,再透過胃鏡、腸鏡確認是否有較典型的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症狀。有些患者會做電腦斷層,看看腸道是否有狹窄或發炎的狀況。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醫師通常會做切片,讓病理科醫師檢查是否有克隆氏症的病理表現,綜合各種線索來下診斷。克隆氏症是否可能痊癒?目前有哪些治療方式?陳家昌醫師解釋,每個病患疾病表現皆不太一樣,有些患者出現過一次嚴重的發作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好好的,感覺上似乎痊癒,但後來仍可能會再次發作;有些患者狀況可能一直都不太好,持續有輕度發炎狀況,一直不太舒服。克隆氏症是個不易痊癒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無法完全停藥,仍需持續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將病情控制穩定。若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可像一般人正常生活。 克隆氏症治療不外乎內科藥物治療跟外科手術治療,藥物則是免疫調節藥物,如免疫抑制劑、類固醇等,有些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原則上都是為了調節免疫系統。各藥物的機轉不盡相同,每個患者發炎程度也不同,故醫師會依患者狀況進行調整。有些患者起初較嚴重,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服用免疫調節藥物即可。類固醇是醫師蠻常使用的藥物之一,效果不錯且快速,但類固醇不能長期使用,通常使用於急性期。使用生物製劑還是需搭配傳統口服藥物,一般很少單用生物製劑就將克隆氏症控制穩定,會使用到生物製劑的患者多為是中重度發炎,故還會搭配免疫抑制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不只有腸道!克隆氏症還可能有多種腸道外症狀克隆氏症為一種全身各處皆可能出現發炎的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控制恐引發其他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皮膚、口腔、眼睛、血管性栓塞等。 陳家昌醫師提醒,眼睛部分需特別注意,因嚴重的眼睛併發症恐造成視力減退、甚至失明。克隆氏症患者若覺得視力模糊或眼睛不適,應保持警覺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眼睛病變,如虹彩炎、葡萄膜炎等,及早預防才能避免失明的風險。克隆氏症病友飲食是否有需特別注意的地方?陳家昌醫師建議,若發炎狀況嚴重,飲食須特別注意,應以低渣飲食為原則。因腸道發炎會變得狹窄,若食物太硬、太大,不好消化,會造成患者不適。肉類應選擇較嫩的肉類,避免油炸、太硬。水果及蔬菜盡量選擇纖維質較低或打成汁。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等容易刺激腸道引起疼痛。牛奶、奶製品則會讓部分患者脹氣,在急性期要多留意。如果患者已控制得很好,無發炎狹窄的問題,基本上飲食上無特別限制,但易產生病菌的生食類仍需避免。日常生活須注意什麼?陳家昌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積極配合醫師調整治療策略,不少患者剛確診時都會有些半信半疑,用藥一陣子後就感覺改善很多,覺得「應該好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吃藥了吧」,過了一段時間再回診通常就會發現疾病再次惡化,且這類案例屢見不鮮。陳家昌醫師分享,曾有個20多歲女性患者出現腹痛、血便等症狀,起初以為是痔瘡,後來因症狀反覆出現,做了腸鏡才發現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服用一段時間的免疫調節藥後,症狀曾一度改善,而後她未定期追蹤,直到某次嚴重血便、腹痛、發高燒才再度就診,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發炎,需住院治療,經使用類固醇後,出現變胖、青春痘等副作用。後來醫師協助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讓腸道狀況逐漸好轉,後續在門診追蹤服藥控制。陳家昌醫師分享,克隆氏症患者本身其實蠻辛苦,家人、朋友的支持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會一個人面對疾病。旁人能適時給予支持,對患者相當重要!原文:長期嘴破、腹瀉、體重減輕,當心克隆氏症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04 科別.心臟血管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案例一:保一總隊第一大隊51歲張姓警務員,2019年10月31日下午在三峽營區內運動時,忽然昏倒休克,他到院前失去呼吸心跳,急救後不治。據了解,張疑有心血管疾病,血壓時高時低,他今天下午在營區內自主運動時,忽然昏倒。其他同仁見狀立刻通報救護人員,但他送醫後仍回天乏術。案例二:警政署保五岡山園區,代為訓練2018年特考班學員,1名37歲的黃姓學員,2019年9月30日上午6點多進行晨訓時,跑1,500公尺,10分鐘後突然昏倒緊急送醫,到院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搶救2個小時後宣告不治,讓家屬非常錯愕。案例三:高雄捷運公司賀姓副總經理於2019年9月28日清晨跑步後突然趴倒在地,經搶救送醫仍宣告不治,疑心肌梗塞!近期已發生多起跑步猝死的事故,有不少跑步愛好者有些疑惑,為什麼看起來很健康的人,跑步也會猝死呢?其實跑步時猝死為運動性猝死,其原因及可能潛在疾病有冠狀動脈疾病造成心肌梗塞、肥厚型心肌病、突發的惡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大面積肺栓塞、以及主動脈破裂等。運動本身會增加心臟負荷,長期運動的人群較普通人群,心臟的負荷比較重,這會形成心臟肥厚,易造成心肌缺血猝死比一般人群確實要高很多,但規律運動又有益於心血管。猝死前,身體發出哪些警訊?以心因性猝死而言,平常一些心臟疾病的潛在徵象,包括:氣促、胸悶、暈厥、心悸等,當意識到有可能會面臨猝死的問題時,就不能不對我們心臟的「四大核心症狀」有所了解,並隨時加以留意猝死發生前的警告徵象。這些徵兆正在提醒我們,要儘早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預防猝死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找出可能引起的原因並加以矯正,而上述的警訊正在對我們透露「心臟」肯定存在著結構性的問題,可能是先天或是後天所造成。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等大結構的問題,使得心臟的收縮功能產生變異也可能是一些小結構出現了問題,如血管裡有非常微小的阻塞,必須進行基因分析等詳細檢查才會發現。在先前的研究中,與運動有關的心因性猝死的發生率在每10萬人年0.6至2.1之間,但平時沒症狀者確難事先辨別出;若運動時有異常症狀如胸口不適、頭暈、異常氣促等,必須赴醫院檢查是否有潛在疾病,已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家族病史等)者,在接受運度訓練前最好能先至醫院檢查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並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運動性猝死發生。面臨秋冬之際更是心肌梗塞好發季節,運動前需先有暖身活動,運動後也需注意保暖,以減少運動性猝死發生。
-
2019-12-04 養生.聰明飲食
「過午不食」對身體到底好不好?名醫用科學實驗檢視
健康加減顧。選擇適合自己的好食物來補身,是加法,這個大家都很會。這周,來學一般人平常比較少用的減法,透過十六小時輕斷食,啟動自癒力。不吃,不光是為了更新身體,也是為了頭腦的清明與心緒上的安定,想要得到更純淨的靜心體驗,身體,一定得先淨化一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曾做了項斷食實驗,發現斷食二十四小時的老鼠,腸道幹細胞的再生能力顯著提升。而英國倫敦大學健康老化研究所(Institute of Health Ageing)也想知道限食與增壽之間是否為正相關,他們控制老鼠食量減少百分之四十,結果竟讓老鼠們多活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壽命。若換算成人類年齡,多活百分之三十相當於增壽超過二十年啊!另外還有減少癌細胞產生方面的研究,斷食不但可以減緩罹癌老鼠身上癌細胞增生的速度,斷食組的老鼠在接受癌症放射療法與化療時,出現的副作用也較少。神醫口傳極上養生古法現代西方科學講實驗、求數據,非抓幾隻老鼠來研究不可。古希臘人不靠老鼠,就知道不吃也是一種選擇,比非自願性的挨餓境界還高,他們以出於自願的斷食療法來純化、淨化自己。亞洲人實行斷食的歷史也有好幾千年,修行者親自體會限食的種種好處,包含身體上的, 與心靈上的,「身心俱得輕利明快」有人這樣形容。宗教上的斷食,求得是一個乾乾淨淨,能與天上神聖的心靈更靠近。而醫學上的斷食,為得是一個徹徹底底,能從此擺脫疾病。時間回溯到西元前六世紀。某天,目連尊者去拜訪古印度神醫耆婆,問他:「我門下弟子有病,怎麼辦?」耆婆回:「只有斷食能從根本上治癒疾病。」神醫不愧是神醫,說話精闢又實在,在還沒有各種精密檢查儀器的佛陀年代,神醫即能從再生、免疫醫學的角度來診治疾病,果然很神!不過神醫境界太高了,光憑這一句,我們哪裡會知道斷食為何如此神奇,所幸,做事很仔細的日本人,終於在二○一六年把其中的機制講清楚了。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日本教授大隅良典為大家說明了「細胞自噬」(Autophagy)的原理,人在斷食的時候,老舊細胞會啟動一種自己吃掉自己並將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機制,身體不會把老的、壞的排出去,而是把垃圾變黃金,重新做出一些新的細胞來。每次都聽人喊「我要餓死、要餓死了啦!」其實,稍微餓一下根本「死」不了,相反的,還會「生」,身體一方面再生新細胞,一方面還順便清除對人體有害的蛋白質和胞器,控管老化所造成的傷害。長壽基因不是傳說,真的有剛剛講得是回收、再生,現在講得是「修復」。靠什麼呢?靠的是長壽基因去乙醯化酶(Sirtuin)。正是這種酶讓人類能在高溫曝晒、缺水缺糧等各種艱難的生活條件中,繼續存活下去。它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復。這世界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活到五十歲,看上去卻像是一百歲這麼老,表示他身體裡是自由基佔上風。第二種是活到一百歲,看起來卻只有五十歲, 這表示他身體裡的去乙醯化酶確實有好好工作。當然啦!要我選,我要第二種。長壽基因去乙醯化酶去哪買?還是從什麼食物中我們能攝取到它?這玩意兒不是用吃的,恰恰相反,你空腹,它馬上就出來幫你修補細胞。去乙醯化酶跟我們的智慧之心一樣,我們天生就有,只是你不去叫它們起床,它們一直處於休眠狀態。因為它本來就是伴我們度過生存危機的一種酶,你要有一點「危機」,比方說沒東西吃,它才會出手拔刀相助。放心啦,就算你是自願性不吃,而不是古代人那樣非自願挨餓,長壽酶也會跳出來幫你的。巧妙運用斷食,身心靈再進化自古以來,古希臘人、古印度人、基督徒的斷食淨身,佛教徒的過午不食,穆斯林的齋戒月,以及道家的辟穀,限食的方式百百種。如果是為了健康考量,我認為現今十六小時的間歇性斷食最適合絕大多數人來執行,對日常作息影響最小,一樣能啟動細胞再生、修復機制。「十六小時間歇性斷食」方法很簡單,本來一天吃三餐,現在減成兩餐。我通常是不吃晚餐,「過午不食」是佛教徒最駕輕就熟的,不吃晚餐對身體好處非常多,可成為常態。但如果你晚上要應酬,十六小時間歇性斷食就是隔天早餐晚點吃,空腹十六小時,這樣也可以,但晚上吃多了怕影響睡眠,這種的最好不要成為常態。十六小時間歇性斷食你每周可以做一次,也可以天天做。像我如果這陣子壓力大、胃酸過多的時候,我就會多做幾天。為自己保留十六小時的空腹時間啟動再生與修復,什麼東西都不吃,但可以喝水。除了預防各種退化性疾病外,透過斷食,最明顯你會感覺到思慮更順暢、身體更輕鬆、心情更愉快……種種好處,這周請務必親自體驗看看。
-
2019-12-03 新聞.健康知識+
定期全身健檢無法減少死亡率?醫師4點詳盡分析
近日演藝圈最大的新聞是,男星高以翔不幸在工作時猝逝。其中有個報導的標題是:「高以翔驚傳猝逝!經紀公司老闆痛哭:才剛做健康檢查」。坦白說就算不是剛做完健檢,這樣年輕健康的人突然猝逝很難不令人感到意外。但這篇新聞的下標確實點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是否真的能降低死亡率呢?健檢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不僅很難三言兩語下結論,而且也非常敏感。筆者本人平常也會在醫院的健檢中心工作。如果說健檢當然有用,好像是在變相推銷。但假如說健檢沒用,引起的爭議就更大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並非健檢是否絕對必要,而是試著解答前面這個單純的問題。當然在最後,我們會根據問題的答案,給大家一個行動的參考。定期健檢與總死亡率:鐵證如山我們做健康檢查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八個字:「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小問題早點解決,才不會變成大問題,在病入膏肓之前阻止一切惡化的機會,這很合理吧?既然人人都是因為「怕死」才做檢查,所以當我們要給健康檢查的績效給一個標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死亡率。如果接受檢查的人,死亡率可以獲得改善,那就代表健康檢查提供了正面的保護作用。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難找,因為已經有很多醫學文獻探討過了。在 2012 年,權威的考科藍系統回顧(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做了一篇收錄 14 篇研究,多達十八萬參與者的統合分析(全文連結在此),結論是不論是總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如心臟病、腦中風)、甚至癌症死亡率,三者都缺乏顯著的差異。如果細看資料,這些指標不只是沒有達到統計學的顯著,風險值(risk ratio)都只在 0.99 到 1.03 之間,可以說基本上是有做沒做都完全一樣。而在這個研究中,接受健檢後最顯著的變化則是得到的診斷增加了 20%。這個意思是說,大約每五個人就有一位,在做完健康檢查會被告知有建議要追蹤處理的「異常」。即便如此,這個成果卻無法因而改善死亡率。看到這邊大家可能會想,所以健檢做跟不做都沒差囉?甚至還會有人忿忿不平的覺得這些錢好像都丟到了水裡。上段我們只交代科學研究的結論,但我們還需要去考慮背後的理由,才能知道之後該怎麼做。之所以健檢沒有辦法減少死亡率,有幾個主要的原因:1.百尺竿頭,難以進步:通常做健檢的人都以中年以下族群為主,而且經濟也比較好,可以說這些人身體本來就相對健康。在一次檢查中,找到性命攸關的問題,並且剛好又能夠處理,這樣的機率並不高。2.不是每種病都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這段話其實有兩個前提,就是這個病很容易被早期診斷,而且發現後還能夠有效治療。以大腸癌為例,早期大腸癌很容易藉由糞便檢查與大腸鏡探測得到,也可以經由內視鏡或手術切除痊癒。但像是許多人聞風色變的胰臟癌,目前醫學上仍然沒有一個公認的定期檢查可以有效篩檢。即使是相對早期的胰臟癌,也比大腸癌難對付的多;而且胰臟癌手術更是大刀中的大刀,這些因素使得胰臟癌並不存在早診早治的條件。3.人都會死,但死因各有不同:糞便潛血與大腸鏡可以減少大腸癌的死亡率,這是有堅實科學證據的。但即使躲過台灣排名第一的癌症,後面還有十幾種癌虎視眈眈;而惡性腫瘤雖然是十大死因第一名,但排行榜上也還有九種磨刀霍霍。用另一個方式來比喻,,我們不能因為買了一張樂透,就期待變成郭台銘。4.最簡單的道理做起來最難:事實上,健康檢查確實可以提醒我們許多重要的事情,但如果知道自己血壓偏高、開始有糖尿病,卻不願意在生活或醫療上做出相對應的改變,那意義仍然有限。很少有什麼健康的問題是簡單一場手術就解決,反而常常需要嚴格的自律才有效。前面看起來好像要降低死亡率難如登天,但其實比如戒菸、減重,這兩個動作就能確實有效的降低總死亡率,比任何補藥或健康食品更有效,只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理解「健檢」與「篩檢」的不同:前者像保險,後者能保命說了這麼多,也要平衡報導。筆者認為健檢就像是個人保險,只要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跟預算去做安排,就會發揮它最大的作用;但如果期待靠買保險來賺錢,那很可能會因此失望。保險公司定價前早就精算過,大多數人買了特定保險可能永遠不會有需要理賠的那天;但對於買保險的個人,期待的是萬一天塌下來有得撐住。我們一定都聽過,身邊的朋友家人有在做了健檢之後找出問題成功治療的案例。和茫茫人海相比,這種故事發生的比例可能無法撼動統計上的趨勢。但如果真的遇到了,這種價值也不是當初檢查的費用可以衡量。秉持合理的期望跟心理準備,在可負擔範圍內去安排檢查,對個人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還有一點必須特別強調。前面提到的健檢是大範圍,針對整體健康狀況的概略檢查;但對於有特定風險的民眾,確實存在一些可以大幅減少特定死亡率的篩檢措施。這就好像騎車戴安全帽、開車繫安全帶;針對特定的場合有些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安全跟意外的存活率。這種篩檢其實不少,比方:●50 歲以上民眾的定期糞便篩檢●21 歲以上女性接受子宮頸抹片●45 歲以上女性接受乳房攝影(有乳癌家族史則提前)●有 B 型、 C 型肝炎帶原、或是慢性肝病,在門診追蹤肝功能與超音波並治療這些措施在台灣都有健保給付或政府補助,幾乎不用付出什麼代價,卻可以減少相關疾病的死亡率。有點像是統一發票,不用付一毛錢,還有機會抽到大獎(只是還要花時間對發票,而且我從來都沒中過大獎)。認真的說,如果對健康在意的朋友,應該要非常重視這些篩檢。當然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比方對長期吸菸的中年人,低劑量電腦斷層也能增加早期肺癌的偵測率;這部分並沒有固定健保給付,但在自費健檢卻沒有任何限制。這邊做個小結,個人化、針對風險與經濟狀況量身打造的健康檢查,有它一定的價值,但也有它的極限。任何人都可能遇到不幸的意外事件,壽命也常常受到體質和基因的約束。但大多數的狀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律,還有在真正遇到狀況時願意做出改變的動機,才是常保健康的最佳心態。有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定期追蹤或篩檢,也可以小兵立大功,達到救人一命的效果。原文:葉人豪醫師部落格
-
2019-12-03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健保給付/健保給付千萬藥費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病患福音
一名50多歲男子因腎衰竭,長年飽受洗腎之苦,獲姊姊捐腎相救。手術成功,小便如泉水般湧出,但關傷口時移植腎竟然出現局部淤斑,移植腎切片卻檢查發現,這竟是罕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雖積極血漿置換、藥物治療,腎臟仍惡化衰竭。台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表示,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是一種先天補體系統病變的疾病,當人體面臨外來刺激時,補體系統會活化反應。但aHUS患者天生缺乏補體調控因子,因此補體系統啟動後會異常活化,嚴重造成全身性血管內皮受損,導致器官衰竭。一般來說,感染、懷孕、手術、補體缺乏,都可能誘發aHUS。以該名中年男子為例,可能是因換腎手術,捐贈者異體抗原呈現給他(受贈者)免疫系統,促使補體系統活化,因缺乏調控煞車而造成惡化。陳呈旭表示,aHUS在尚未發作時無法察覺,一旦發生血管內皮破壞,造成「血管壞到哪,血管栓塞到哪」,除腎臟外,嚴重造成心臟衰竭、腦中風等急重症,被送至醫院,難以第一時間確診。陳呈旭提醒,若患者檢驗呈現血小板下降、溶血反應、器官受到侵害時,應進一步篩檢,做血液及基因檢查,釐清血栓性紫斑症與aHUS,早日發現、對症治療,把傷害減到最小。在治療上,傳統僅能靠血漿置換術等支持性療法,也就是俗稱「換血」,但有時療效不佳。這幾年,注射型藥物「末端補體抑制劑」問世,可抑制補體系統,控制疾病進程,有效降低洗腎率及死亡率,但一年藥費高達千萬元,「賣房子也不夠付」,所幸健保已於今6月將該藥納入給付 。儘管「末端補體抑制劑」治療效果不錯,但陳呈旭提醒,此藥可能造成免疫力下降,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務必先接種腦膜炎、肺炎鏈球菌疫苗,減少伺機性感染風險。
-
2019-12-03 科別.皮膚
乾癬老治不好 新療法改善病灶
乾癬難以根治,但生物製劑出現讓治療出現進展。一名全身長期受乾癬所苦的男導遊,原本再熱也穿長袖長褲帶團,以免病灶嚇壞團員,直到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後,病灶改善幾乎達100%,讓他不再避諱穿短褲短袖,生活和工作都更開心。收治個案的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尚宏表示,乾癬為皮膚免疫異常的發炎性疾病,當傳統外用藥、內服藥或照光治療對於乾癬療效不佳,生物製劑治療提供一線契機。近年生物製劑的出現是乾癬治療的一大進展。研究發現,抑制特定的發炎激素,例如TNF-α、介白素17(IL-17)或介白素-23(IL-23)等,有助治療乾癬。生物製劑即是以基因工程製成的單株抗體,可精準標記發炎激素,進行專一性的抑制作用。林尚宏說,生物製劑治療前需適當評估,因細胞激素為免疫系統中的一部分,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時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例如活化肺結核、B型肝炎或C型肝炎等。隨著研發突飛猛進,生物製劑也有新突破。林尚宏指出,目前知道介白素-23可調控Th17細胞分泌介白素-17,是乾癬致病主要的機轉,因此抑制上游的介白素-23或下游介白素-17的新型生物製劑,可用來治療中重度乾癬患者。臨床顯示,新型生物製劑注射16周後,約八至九成病人可達到75%的病灶改善,約六至七成病人可達90%改善,另有四至五成病人可達100%改善。林尚宏說,個案男子即是那半數獲得100%改善的患者。只是目前的生物製劑使用,健保申請為有條件給付。林尚宏表示,病人必須符合是乾癬診斷超過半年,且在接受兩種口服藥(各三個月)及照光治療超過三個月,療效仍不佳且病灶超過體表面積10%,才可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林尚宏提醒,現在的乾癬治療有很多藥物可以選擇,生物製劑也帶來好的病灶改善,但也需要患者配合醫師處方、維持正常作息、體重控制以及不要喝酒,才能維持療效,避免再次「點燃」發炎因子,使病灶捲土重來。
-
2019-11-30 橘世代.健康橘
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黃春明擅寫老人和小孩,在他的小說裡,老人與小孩總是最受矚目的角色。黃春明的居家日常,用時光之流串起的老人與小孩3代的故事,也最動人。「你兒子那天跟我說:『阿公,我看完你的新書了。』」黃國珍正走向黃春明,抬起頭看著說話的爸爸,愣了1秒,黃春明又說了1次:「你兒子看完我的新書了」,然後父子倆在書房裡,笑到前俯後仰停不下來。笑了好久,兩人終於稍微喘氣,黃國珍想起國中時,也把父親書架上的《金瓶梅詞話》一口氣看完,「不知道老爸是不是故意的」,黃國珍記得,這6冊書放在書櫃最上面,有天他翻到,「覺得『哇,這好厲害!』就把它看完。」52歲的黃國珍,說這段往事的時候,臉上有著青少年偷做大人不允許的事的調皮與勝利。時移事往,換成他11歲的兒子榮榮看情色小說了。小時候,爸爸的書櫃就是黃國珍的書櫃,現在黃春明和黃國珍的書櫃,也是這個11歲小男孩的書櫃。榮榮看黃春明的新書,也看厚達1000頁的《帝國之秋》,或是因為好奇中美貿易戰,還看了《地緣政治與中美博弈》,「他看不看得懂是一件事,珍貴的是,他不畏懼去看讀不懂的、厚的書」,黃國珍說。父親給兒子的影響常常不透過言語,而是環境的營造、身影的展現,或者是隱藏在血液中的基因。問黃春明,黃國珍是個什麼樣的小孩?他說黃國珍從小叛逆,有次當著他的一群朋友的面,大喊「大人怎麼可以打小孩!」讓他很沒面子。黃春明講完往事,父子倆又哈哈大笑時,黃國珍想起,不久前,他帶著兒子去看黃春明編導的兒童劇《愛吃糖的皇帝》,演完,兒子跑到演奸臣靳尚的演員面前說:「你話太多了!」黃春明笑兒子叛逆,卻說孫子很有主見,殊不知比起當年那個見不平必據理力爭,打架、離家出走樣樣來的黃春明,兒子和孫子已經「溫和」多了呢。心理師談父子關係3階段順從期:父母在孩子心中是一個巨人,兒童對父母多是仰望、順從。叛逆期:孩子必須要長大,青少年會藉由說「我不要、我不是你」來探索「我是誰」。整合期:終有一天孩子「成年」,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知道「我也是你」同時「我不是你」。「整合期」常會到30歲之後才會完成。不過,隨著人類的長壽,一個人可能到70歲還是無法停止自我探索、還是會自問:「我是誰?」(大心診所心理師楊旻鑫口述)【父子相對論】。黃春明7年才理解「兒子的閱讀不是我的閱讀」。國中才知黃春明是名作家 超越父親黃國珍不再迴避。黃春明父子今年都出書 首次挑戰情色題材。孫讀完黃春明寫的情色小說 兒自曝也曾偷看金瓶梅…
-
2019-11-29 新聞.長期照護
7旬阿公撫養2名罕病孫「我老了,他們怎辦?」
罕見疾病照顧是家庭極沉重的負荷,13年前,屏東縣一對夫妻因著5歲與3歲兒子雙雙罹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不堪照顧、經濟負擔而離異,而這對四肢無力、無法自理的小兄弟,最終由阿公阿嬤獨自撫養。煮食、換尿片、抱起移位、刷牙洗澡、每夜兩次醒來協助翻身...,一轉眼十數年過去,阿公說「他們一直長大,我們一直老,退休金也用完了,未來該怎麼辦?」根據罕病基金會資料,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MD)是肌肉萎縮症的一種,源於人體性染色體中的X染色體發生異常、漏掉一段DMD基因,導致肌纖維膜無力脆弱、肌細胞容易死亡,目前尚未發展出有效的治療藥物。肌肉組織會隨著年紀衰退,因此罹病的孩子約在3-7歲才會逐漸出現走路蹣跚、常常跌倒的情形。這對小兄弟的爸媽離婚之後也失聯了,阿公阿嬤當初看到這兩個小孩的處境感到很心疼,因此決定接手撫養。如今大孫子18歲、小孫子16歲,但阿公也已經71歲、阿嬤66歲了。這名阿公被稱作大山阿公,過去擔任管理職,為讓自己更有心力照顧二名孫子而轉任大樓管理員,目前退休。原本以為全職照顧是最好的安排,但突然轉換跑道及長期累積的照顧壓力使身體反撲,最後釀成憂鬱症。「照顧好累,好幾次都想帶著孫子一起走」。大山阿公夫婦孤軍照顧近十年後,106年才開始接觸到長照服務。他們申請居服員每周一至五到家中協助孫子沐浴、陪伴閱讀;申請移位機,讓自己在協助孫子翻身移位時更省力,同時保護自己的身體;就醫回診時,也申請復康巴士交通接送服務,省了不少開銷。同時,他們參加心理協談,漸漸瞭解人本來就有正向及負向情緒,要學習如何與負向想法共存;另參加支持團體,用自己的經驗鼓勵其他照顧者,於照顧路上相伴而行。不過,照顧路上仍有許多挑戰。大山阿公說,政府補助兩個孩子每月每人4800元,但是因為一些緣故沒有辦法拿到。如今退休金快用完了,妻子則四處兼職打零工,大孫子有時也會問:「阿公你們老了,我們以後該怎麼辦?」「對啊,該怎麼辦...」他說,大孫子腦筋還算可以、手還能作些精細動作,所以未來看看有沒有機會到庇護工廠工作;未來他們或許都需要住進機構。● 照顧者別孤軍奮戰,長照資源使用1234口訣:一工具:衛福部長照資源地圖。https://ppt.cc/fBYg6x 二電話:長照專線1966,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三步驟:盤點資源、盤點資產、家庭會議,可上網搜尋「家庭照顧協議」。四包錢:利用線上試算工具掌握補助內容,可上網搜尋「長照四包錢」。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19-11-29 癌症.飲食與癌症
喝咖啡真的能防癌!但喝錯種類反而增罹癌風險
關於咖啡和癌症的關係一直是眾說紛紜,近來一份研究指出,咖啡確實能降低乳腺癌風險,但主要是看喝什麼類型的咖啡,只有現煮咖啡有用,即溶反而會增加罹癌風險。近日全球權威學術刊物《自然》旗下《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一篇喝咖啡與乳腺癌之間的論文,調查香港三家公立醫院的2169例年齡24~84歲中國女性,訪問其飲用咖啡的類型、杯數和持續時間,計算不同咖啡製品和乳腺癌發生之間的風險比值。調查結果顯示,和不喝咖啡的人相比,喝即溶咖啡的女性和乳腺癌風險增加顯著正相關,習慣喝即溶咖啡者,乳腺癌發病風險提高50%,習慣飲用二合一或三合一即溶咖啡者,乳腺癌發病風險高出152%。然而喝現煮咖啡者,乳癌風險則呈負相關。習慣喝現煮咖啡的人,乳腺癌發病風險低52%,飲用10年以上風險降低60%。細分來看,對於絕經前婦女沒有影響,對於絕經後婦女降低風險60%。對於咖啡會降低乳癌風險,研究者認為可能和咖啡中富含多酚(如咖啡酸和綠原酸)有關,這會抑制乳腺癌相關基因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和攝取高咖啡因有關,咖啡因能降低血液中的雌激素,而高水平的雌激素和乳癌風險增加有關。研究者總結,咖啡本身能降低乳腺癌風險,但應飲用現煮的咖啡,即溶咖啡添加了許多不健康物質,反而增加罹癌風險,所以建議盡量不要飲用即溶咖啡,特別是二合一或者三合一咖啡。
-
2019-11-29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罹僵直性脊椎炎痛到無法走路 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
我專長治僵直性脊椎炎,同時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但我從不避諱告訴病人我也是病友,反而可利用我與病共處的經驗來幫患者和家屬克服恐懼,甚至「因禍得福」,保持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得到更健康的人生。我22歲發病,那是醫學系大四課業最重的時候。加上住校,發病時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難以從宿舍上鋪下床,幾乎無法上課。另因學校位於山坡,上體育課得騎車下山,我卻連跨上機車都做不到,嚴重影響生活。嚴重時甚至無法走路我不知道症狀來自疾病,因愛打球,把它當運動傷害。只是走路一拐一拐,常被同學虧是不是「生芒果(台語)」。忍痛幾個月,當兵的哥哥來學校找我,我才知道他在軍中被醫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被驗退不用再服役。心中警鈴大作,教科書說僵直性脊椎炎是遺傳性很高的疾病,若哥哥有,我是否也有?於是去台北榮總掛風濕免疫科門診,沒錯,正是僵直性脊椎炎,我趕緊通知家人檢查,最後家族親戚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幸好家族屬於輕型,多數人只會腰痠背痛、或彎腰彎不下去,外觀看不太出來。但嚴重型若未好好治療,可能造成脊椎與韌帶關節沾黏和變形,甚至無法走路。脊椎沾黏變「竹竿腰」因此,起初沒認真治療,僅疼痛發作才吃藥。直到進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親眼見到患者因脊椎沾黏變「竹竿腰」,駝背或脖子無法動,或是雙腳無法行走得換髖關節,我才覺悟疾病嚴重性,決定面對。那時找藍忠亮主任看病,他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醫生。我遵照醫囑,認真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不再熬夜,避吃動物性食物,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積極治療、調整生活、認真學免疫風濕疾病,病況控制就逐步減藥。健康生活30年來不間斷,每天打球、伸展拉筋、做柔軟操,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也跑步、做地板運動練核心肌群,每周游泳一次。家醫科改學免疫風濕科我一開始走家醫科,夢想進偏鄉照顧社區民眾。疾病引導我投入免疫風濕專科。民國82年到嘉義榮民醫院,發現院內無風濕免疫科,卻有許多患者,身為家醫科主任的我也兼看風濕免疫科,逐日增強轉科動力。下鄉服務結束,我去高雄榮總轉科補受訓,真正投入免疫風濕科。我完成專科訓練後,再回嘉榮服務,共約11年,協助創立「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因能體會病友憂慮,容易把疾病怪罪家人,或不敢結婚生育,所以特別需要身心關懷,而非只用藥治療。十多年前民眾不了解僵直性脊椎炎,診間常見病人帶著全家大小及男女朋友前來,希望提供能不能結婚、能不能生小孩等建議,變成家庭會談。我常舉自己為例,太太懷孕前我倆也憂慮過遺傳問題,但統計上,即使有陽性基因,若生女兒有二成、男孩則是六成機率發病,並非百分百。且有陽性基因,預防可避免症狀;若有病就好好治療、控制。對病恐懼多來自「無知」如今我已婚也有三個兒子。由此可見,患者對疾病的恐懼通常來自「無知」,所以最好提供充分衛教,才能克服恐懼。這也是我為何努力培養衛教團隊,也常寫部落格文章,致力病人衛教與關懷。此外,我認為讓病人走出心靈幽谷的好方法是「自助助人」,等病人調適好後,鼓勵病人加入協會當志工。雖然我被僵直性脊椎炎纏上,但我知道,好好追蹤控制、和平共存,它就不是敵人,反而是引導我維持健康生活的好朋友,即便忙於看診、教學、研究或出國開會,一樣活蹦亂跳、趴趴走,人生更健康。醫學辭典/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簡稱AS,是基因遺傳造成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常見症狀為脊椎及關節發炎,進而引發下背僵硬疼痛,其疼痛特異性為:「愈動愈不痛、愈不動愈痛。」所以多數患者睡久了會半夜或晨間痛醒,但起床活動後就會好一些。另有少數人合併有周邊關節腫痛、虹彩炎、皮膚乾癬、或泌尿道症狀。僵直性脊椎炎發病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男女比例3:1,診斷上要經過抽血與影像學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治療方面,生物製劑的療效不錯,健保也有給付,另外還有傳統藥物、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等可使用。若沒及早就醫好好治療,後遺症是脊椎沾黏和關節受損,或引發心血管等合併症。除了藥物治療,重要的是調整生活型態,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保持腸胃道好菌、戒菸避免發炎物質增加等,基本上都能維持得不錯。需注意的是,劇烈運動恐有撞擊,外傷發炎會惡化疾病,建議選非劇烈的運動為佳。魏正宗小檔案現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年齡:55歲(53年次)出生地:高雄市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科研究員專長:●僵直性脊椎炎●自體免疫相關疾病興趣:旅遊、運動經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理事長口述/魏正宗醫師
-
2019-11-27 科別.消化系統
腹痛腹瀉以為是腸躁症?當心罹「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王俊偉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據統計,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案例較少,但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盛行率和發生率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人被診斷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每年新增案例約350人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好發在哪些族群?王俊偉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愈年輕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愈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至專科就診。 王俊偉醫師分享,有位令他印象深刻的55歲男性患者,確診前曾因反覆腹瀉問題困擾多年,因工作上需長時間開車,多年來僅靠自行服用成藥及朋友介紹的偏方來緩解症狀,但腹瀉程度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有好幾次因急著找廁所而差點發生意外。後來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整段大腸潰瘍發炎嚴重,經腸黏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依「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的原則,使用傳統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也能放心回到工作崗位。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診斷?王俊偉醫師解釋,患者最常抱怨會不斷腹瀉,甚至出現嚴重腹痛,因疾病會影響到腸道黏膜,有部分患者會解血便、黏液便,甚至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 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症狀類似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容易與其混淆,單靠臨床症狀較難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需綜合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糞便檢驗、影像學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併組織病理切片結果,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著重在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先以口服或浣腸劑型的抗發炎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會根據臨床狀況加上免疫調節劑或口服類固醇治療,口服類固醇的選擇會以腸道局部作用的劑型做短期使用。對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急性復發的患者,會以全身作用劑型的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同時治療,若前述藥物無效時,就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好,可長期控制病情,但礙於藥價昂貴以及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目前臨床上符合健保條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另外,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大小型臨床試驗使用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療效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證實。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即使症狀改善也不可任意停藥,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應配合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劑量,長期服藥持續追蹤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日常生活建議培養良好習慣,如飲食作息正常、避免熬夜,讓免疫狀況維持穩定。延誤治療問題多,及早治療很重要延誤治療恐造成患者腸道出血,更甚者會導致嚴重貧血,出現其他腸道相關併發症,如腸阻塞、腸瘻管、腸穿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併發症需切除部分腸道。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會伴隨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等共病,若能順利控制發炎狀況,這些腸道外症狀也可獲得改善。王俊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通常患者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超過十年,都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狀況。潰瘍性結腸炎若能及早控制發炎,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皆可與常人無異,及早治療也可減少併發症產生,避免引發不可逆併發症而造成遺憾。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王俊偉醫師強調,生活規律很重要,可減少免疫系統絮亂,有助病情的穩定。至於飲食部分,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適當補充水分,因患者腸道較敏感,對某些食物耐受度較低,過於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此外,每個患者對食物敏感度、耐受性不同,醫師建議應確實紀錄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食物,日後盡量避免攝取。 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若有抽菸、喝酒、檳榔等習慣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習慣不只對腸道有害,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醫師貼心小提醒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終身疾病,倘若確診罹病,也請務必配合醫師持續治療,切莫擅自停藥,如此一來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併發症產生,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原文: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非絕症 醫:基因篩檢精準治療可望延長存活率
一名婦人五年前發現罹患肺腺癌合併腎上腺轉移,接受化學治療出現掉髮、疲倦、食慾下降等副作用,且確診一年後腦部也發生轉移,認為治療無效又影響生活品質,要求不要繼續治療。後經過基因檢測,確診為她是ALK罕見行肺癌,透過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現在病情控制良好。收治這名婦人的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岡遠表示,台灣一年新診斷肺癌病人約一萬三千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85%,又以肺腺癌最為常見。這類病人通常都沒有抽菸史,因基因突變導致腫瘤細胞增生。而產生治病基因突變包含EGFR、ALK、ROS1、BRAF等,其中又以EGFR基因突變佔50%至60%最常見。李岡遠表示,由於肺沒有痛覺神經,因此肺癌初期不痛、不喘也不會咳嗽,通常壓迫到神經產生症狀發現時,已是晚期。過去受限於檢測技術,未採取任何治療的病人平均存活四到六個月,採取化學治療平均也僅存活一年。但隨著技術提升,一旦透過檢測知道是哪些基因突變,便可以更精準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三到四年。李岡遠表示,三種基因包括EGFR、ALK、ROS1都有健保給付檢測和標靶,建議病友及早就醫、透過檢測積極治療。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林葳婕也表示,不要再聽到癌症就覺得是絕症,不同癌症的治療方式不同,以肺癌為例,確認突變的基因並且使用正確標靶藥物的精準醫療很重要。
-
2019-11-26 科別.心臟血管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師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師討論為宜。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邱淳志醫師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如何控制壞膽固醇?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師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師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邱淳志醫師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邱淳志醫師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師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邱淳志醫師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根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師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師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邱淳志醫師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師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原文:關心膽固醇,迷思要破解!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6 癌症.頭頸癌
喝酒就臉紅心悸 小心頭頸癌
許多人一喝酒就臉紅心悸,這代表「乙醛去氫酶」(ALDH2)變異。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這群人確實不宜喝酒,如經常喝酒,罹患頭頸癌風險明顯較高。研究還顯示,如每周習慣飲酒一次,不論喝多少,或喝啤酒、紅酒或高粱,罹患下咽癌機率為未飲酒者的十九倍,推估與國人乾杯文化有關。國衛院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還會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該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年二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該研究係由國衛院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研究組(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健康者)各七百人,研究時間從二○一○年至一八年,研究飲酒行為對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喝了哪些酒,罹患頭頸癌風險將比不飲酒者高出一點六倍。如果ALDH2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增三倍,但若乙醛去氫酶(ALDH2)、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均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增加四倍。進一步分析發現,在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高出十九倍,其次口咽癌增三點八倍,喉癌一點五倍、口腔癌一點一五倍。至於經常喝酒為何大幅增加下咽癌風險?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推測應與台灣民眾愛乾杯、牛飲等喝酒習慣有關,因為乾杯時,一口吞下大量酒精,直接通過口腔,但下咽部暴露時間卻變多,以致增加癌變風險。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台灣基因變異率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ALDH2變異,建議一喝酒就臉紅、心悸的人應該避免飲酒;至於喝起酒來,面不改色的人也應該減少飲酒頻率,不要跟人拚酒,豪邁乾杯。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19-11-25 癌症.肺癌
歐洲腫瘤年會發表新研究 晚期肺癌可望延長存活
肺癌高居全世界癌症死亡率之冠,在台灣也是十大癌症之首。上周末在新加坡舉辦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 Congress)上針對新的標靶藥物有突破性的發表,可延緩疾病惡化達16.5個月,為既有藥物的兩倍;並延長三成的整體存活時間達3年以上。根據最新的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占了總癌症死亡個案的19.2%,將近五分之一。汐止國泰綜合醫院院長李毓芹表示,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台灣人罹患非小細胞癌的比率較歐美高,其中又以肺腺癌為大宗。肺癌有多種治療方針,但全球晚期非癌五年存活率不到10%,超過半數第四期肺癌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其中台灣晚期肺癌患者約5成為EGFR基因變的類型,必須使用標靶藥物治療。而台灣肺癌晚期患者中,高達50至60%有EGFR基因突變。EFGR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蛋白質過度活躍,刺激癌細胞不斷生長,使癌細胞擴散、惡化。過去針對EFGR已開發出第一代、第二代標靶藥物,但許多患者會在一段時間後出現抗藥性,必須調整用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主任莫樹錦在本次年會,發表新型標靶藥物的研究。藥物在第三期臨床試驗中針對346名亞洲肺癌EGFR突變且從未接受任何治療的患者進行試驗和分析,新型藥物可延緩疾病惡化達16.5個月,世紀有藥物的2倍,也讓患者整體存活期達到37.7個月,增加三成時間。目前新型標靶藥物仍待通過中國、香港、日本等各國核准。
-
2019-11-25 癌症.頭頸癌
國衛院研究:常飲酒者罹頭頸癌風險增 罹下咽癌機率為19倍
愛喝酒者注意,罹患頭頸癌的風險會增加。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以每周習慣飲酒一次頻率來說,罹患下咽癌的機率,是未飲酒者的19倍。該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國衛院並呼籲民眾,應避免補酒等含酒精飲品,若真需接觸酒類則應適量、不牛飲。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此研究由所上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針對飲酒行為對於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進行研究,收案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各700人,以問卷調查方式持續追蹤逾四年。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罹患頭頸癌風險都是不飲酒者的1.6倍。進一步分析發現,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為19倍;其次是口咽癌3.8倍、喉癌1.5倍、口腔癌1.15倍。此外,若僅有乙醛去氫酶(ALDH2)出現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為3倍,但若乙醇去氫酶、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同時出現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為四倍。張書銘說,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與喉癌,是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三名,每年約有7900名新個案、2900人死亡。會發生頭頸癌,菸、酒、檳榔是主要危險因子。張書銘說,台灣自1997年實行菸害防制法後,男性吸菸盛行率從1996年的55.1%降至2017年的26.4%;男性嚼檳榔盛行率,也從2007年17.2%降至2017年6.1%。反觀飲酒量逐年攀升,國健署數據統計,台灣男女喝酒盛行率,分別從2002年的53.3%、22.4%上升至2013年的71.5%、45.7%,可見國人酒精消耗量日增,因而以此作為研究。酒精之所以會增加罹癌風險,關鍵在於「乙醛」,是國際癌症研究署所認定的一級致癌物。張書銘說,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成醋酸後排出體外。但若乙醛去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會讓人在酒後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外,乙醛也會累積在體內,破壞人體的DNA,進而增加罹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ALDH2基因變異在日本、中國等東亞地區相當常見,台灣基因變異率更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有此變異。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表示,飲酒增加的癌症風險以下咽癌最多,可能和台灣人飲酒時愛乾杯、牛飲習慣有關。他說飲酒乾杯習慣,會使酒精在口腔暴露時間短,卻拉長在下咽部的暴露時間,恐增加病變機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