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呼吸困難
共找到
985
筆 文章
-
-
2022-08-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未滿5歲童染疫最久2個月出現MIS-C 打疫苗可降9成風險
國內預期8月中將有一波BA.5疫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今提醒,家長應盡快帶幼兒接種疫苗,並表示台灣兒童新確診人數與大人一樣「進入平原期」,18歲以下每天大約有5000人感染,平均分布在北部、中部及南部,每天新增兒童確診個案中,有一半以上是10歲以下兒童,這年紀染疫後容易有併發症。邱政洵表示,兒童確診新冠重症常見包括哮吼、腦炎、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等,尤其MIS-C更是排名第一位。MIS-C於確診後2到6周會出現,除了發燒、發炎指數上升以外,且2個器官以上會出現症狀,像是腸胃道、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皮膚出疹、眼睛充血、頭暈等,若施打疫苗可降低90%MIS-C發生機率。邱政洵說,統計至8月8日以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確診病例約66.5萬人,中症325例、占0.05%,重症155例、占0.02%,而死亡有25例、占16.1%,因此新冠對兒童的影響不容小覷。邱政洵表示,統計至8月8日前,兒童MIS-C為90例,10歲以上兒童從確診到發生MIS-C症狀中位數約34天,5到10歲則是26天,5歲以下為29天。5歲以下兒童會拖較久原因,是晚發型MIS-C,有時會長達50幾天以上才出現症狀。邱政洵補充,5歲以下幼童染疫後出現MIS-C,也可能拖到50天或2個月才出現發燒或多器官發炎,染疫到發病仍有一個區間,建議家長應注意,目前8月8日以前約有90人出現MIS-C,國外報告顯示MIS-C會有1%死亡,不過台灣醫療很好,仍鼓勵民眾打疫苗及儘早就醫、治療。邱政洵舉例來自丹麥研究報告,證實疫苗可以降低兒童MIS-C風險。丹麥統計全國爆發Delta時,分析18歲以下小朋友,有打疫苗者發生MIS-C機率是一萬分之一,沒有打疫苗則是每3000人就有1人。另外一份丹麥報告,Omicron疫情期間,18歲以下有打疫苗小朋友僅3.7人出現MIS-C,沒打疫苗則有35人發生MIS-C。換算疫苗保護力,可以達到90%。綜合上述報告,邱政洵說,疫苗施打預防新冠或避免併發症有很明確的數據驗證。國內幼兒有2種疫苗選擇,6個月到5歲施打莫德納2劑,相隔4到8周;後續將來台的BNT疫苗,是針對6個月到未滿5歲,需施打3劑,前兩劑間隔至少4周、後兩劑相隔8周,打在大腿或上臂三角肌處。邱政洵提醒,孩子注射疫苗後較難表達副作用,家長仍要多注意,不過副作用多半輕微,且24到48小時內會消退,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紅腫等,若持續48小時以上的嚴重過敏反應、呼吸困難或活力下降,應立刻就醫。接種疫苗1個月後需注意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表現包括胸痛、呼吸急促、走幾步路就喘等,不過根據統計,6個月到5歲及6歲到11歲這2族群,打疫苗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機率相對低。曾經確診新冠者,邱政洵表示,無論有症狀或無症狀確診,後續仍要完整接種疫苗,自發病日起3個月,即可接續接種後續的疫苗。特殊情況可以提前接種,像是無症狀者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或可能再度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因入境其他國家有疫苗接種要求,可以提早3個月施打。針對國內5到17歲兒童新冠疫苗接種情況,邱政洵表示,今年3到5月期間,5到11歲有17萬人感染,12到17歲有10多萬人感染,12到17歲第一劑接種率97.3%,第二劑83.9%,第三劑57.6%;5到11歲第一劑76.3%,第二劑45.4%,因9月即將開學,呼籲家長儘速帶孩子完整接種疫苗,安心開學接受教育。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小朋友施打2劑疫苗後較多出現副作用,多為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發燒,BNT第二劑注射後,約有3成是注射部位疼痛。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罹患兒童MIS-C中,有76例沒有打過一劑疫苗,占82%。
-
2022-08-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歲童染疫 送醫隔天亡
本土新冠疫情持續維持單日二萬例上下,昨新增二萬二六五○例、境外移入二五九例、死亡四十四例、中重症新增一一○例。死亡案例中,最年輕僅三歲,該男童七月底快篩陽在家休養,八月五日因持續發燒、呼吸困難送急診,隔天因病況加劇離世。中重症案例中,有二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個案,為四歲男童以及十歲女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男童無慢性病史、六月八日確診、八月一日出現症狀、八月八日就醫診斷有急性鼻竇炎、結膜炎、黴漿菌肺炎,懷疑MIS–C;十歲女童則接種過一劑疫苗,六月十九日染疫、八月三日出現達四十度的漸歇性高燒,三天後到至急診,抽血檢驗疑似MIS–C。兩例目前在一般病房治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因應下一波BA.5疫情,呼籲父母盡快趁疫情平穩時帶幼兒接種疫苗。幼兒累計確診率為二成九,連帶影響接種率目前為一成五。
-
2022-08-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增44例染疫歿、MIS-C再增2例 3歲男童就醫隔日亡
今日本土新增確診個案2萬2650例、死亡44例,包含中重症110例,分別為74例中症、36例重症;同時,兒童新增1例死亡個案、2例MIS-C。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個案為3歲男童,有先天性疾病,8月5日送醫後投入4種藥物治療,但仍病況惡化隔天不幸離世。羅一鈞說,今日新增的死亡3歲男童,本身具先天神經系統疾病,7月31日開始發燒,快篩陽後經視訊看診在家服藥,但8月5日因持續發燒、呼吸困難、臉色蒼白送至急診,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大腦腫脹,抽血檢驗後,發現有多重器官異常、代謝性酸中毒,懷疑為腦炎,因此收住加護病房,並插管使用呼吸器,期間給予4種藥物治療,有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降腦壓藥、免疫調節劑,但不幸病況仍持續惡化,在8月6日不幸離世。新增的2例MIS-C個案,羅一鈞表示,一例為4歲男童、無慢性病史,6月8日確診,8月1日開始出現咳嗽、鼻水、眼皮腫脹,8月4日發燒、腹痛,8月8日就醫檢查發現急性鼻竇炎、結膜炎、黴漿菌肺炎,同時懷疑MIS-C住院,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在一般病房。另一例MIS-C為10歲女童,羅一鈞說,該女童6月19日確診新冠,8月3日起間歇性高燒達40度,活力、食慾下降,8月6日送至急診,抽血顯示疑似MIS-C,隔天住院且有腹瀉症狀,心臟超音波顯示冠狀動脈擴大,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仍在一般病房治療中。指揮中心也公布目前國內12歲以下兒童染疫狀況,累計重症159例,其中最多為MIS-C有90例,其餘27例腦炎、21例肺炎、3例敗血症、8例哮吼、1例心肌炎、3例共病(腦腫瘤、癲癇重積)及6例到院前死亡;重症個案中已有27例死亡,統計為10例腦炎、5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6例到院前死亡。
-
2022-08-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85 死亡+26 一歲童染疫呼吸雜音肺炎重症
新冠肺炎死亡及中重症個案持平,今天新增死亡25例、中重症85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重症新增一例兒童肺炎重症個案,所幸現已病況穩定,於一般病房治療中。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24例具慢性病史、14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18人超過80歲以上。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1919例,死亡8445例。其中較年輕的死亡個案為30多歲男,曾接種三劑疫苗,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個案七月起走路會喘、全身虛弱、下肢水腫,症狀持續約一個月。8月4日因發燒、胸悶至急診,檢查發現有出血性休克及嚴重貧血,且新冠採檢陽性確診。住院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仍不幸於8月6日過世。死因為肺炎併敗血性休克、肝硬化併腸胃道出血。另中重症新增一名一歲男童,無慢性病史。8月2日因發燒、咳嗽,就醫快篩陽性確診,返家照護。8月3日因呼吸困難、有雜音,至急診檢查,發現呼吸窘迫、胸凹、血氧濃度下降,X光顯示兩側肺炎,緊急插管使用呼吸器並轉入加護病房,診斷為肺炎、哮吼併呼吸窘迫。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後,個案於8月8日已移除呼吸器,8月9日已轉出加護病房至一般病房,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因昨天雙重感染綠膿桿菌死亡的個案重複計入中重症個案,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維持累計156例,肺炎維持21例;死亡維持26例。羅一鈞表示,156例兒童重症個案中,137例未接種疫苗,占八成七。另最大宗重症個案為MIS-C,88例個案中有73例未接種疫苗,占八成二。目前這波疫情兒童重症侵襲以未接種疫苗者為主,因此呼籲家長趁疫情平穩期間接種疫苗,以預防下一波疫情侵襲。指揮官王必勝則表示,BNT幼兒疫苗還在等廠商進貨,預期從進貨、開打,到打完三劑獲得完整保護力,恐已經到了12月。因此建議幼兒以現有的莫德納疫苗接種,較快取得保護力。
-
2022-08-06 焦點.元氣新聞
中科院副院長歐陽力行57歲猝逝!中科院:副院長猝逝原因為心肌梗塞、心絞痛
中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歐陽力行今天走公差中不幸猝逝,中科院今天表示,經恆春鎮警方及衛生所到場確認於上午7時23分死亡,經法醫相驗死因為心肌梗塞、心絞痛。歐陽力行今日上午於屏東恆春離世,中科院發出聲明表示,歐陽力行原訂今日代表院參與屏東滿洲舉行的原民收獲祭活動,於昨日晚間下榻屏東恆春旅館,於今早發現臥床不醒人事,經恆春鎮警方及衛生所到場確認於上午7時23分時死亡,經法醫相驗死因為心肌梗塞、心絞痛。中科院表示,歐陽力行任職期間戮力從公,勇於任事,中科院院深感哀慟,已安排專人陪同家屬並協處後續治喪事宜。疾病百科/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供給心肌血流中斷,心肌缺血缺氧而壞死。臨床表現上,持續性胸痛、盜汗和呼吸困難是典型的病徵,但約有一半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病發前沒有任何症狀。>>看更多
-
2022-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失眠、焦慮皆為長新冠症狀?中醫:氣虛、陰虛、痰瘀體質,對症治療新冠後遺症效果佳!
中醫治病會加入體質的概念,不同的體質容易得到不一樣的疾病並產生不同的表現,區分體質治療「長新冠」效果最佳。45的陳小姐確診新冠肺炎時,出現發燒、喉嚨劇痛,痛如刀割的症狀,經治療解隔後,雖已為陰性,但仍反覆咳嗽不止、咽中有痰無法咳出,及常常會突然感覺鼻腔深處有搔癢感,影響生活品質也引起旁人異樣的眼光,令她十分憂鬱及焦慮,且睡不安穩常驚醒,影響隔天精神體力,透過中醫治療、調理,已完全康復,且睡眠充足、元氣飽滿。賴博政醫師表示,新冠確診康復後,有中長期的症狀皆統稱「新冠後遺症」或「長新冠」,這些病人多以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腹瀉、肌肉痠痛為主要表現。3種體質病人易出現「長新冠」3種體質的病人最容易出現「長新冠」分別為氣虛、陰虛、痰瘀,區分體質對症治療的效果最佳。1.氣虛體質:容易出現氣短、呼吸時需大力呼吸,隱隱胸悶,倦怠疲勞,稍微活動後就容易喘促。此類心肺功能通常比較弱,一旦受感染後自我恢復力都較慢,病程也比較久,且因容易耗氣,造成肺部功能得消耗,因此會用如北沙參、西洋參、山藥、晉耆、桑葉等補氣、加強肺部功能的藥物,幫助受損組織的修復。2.陰虛體質:容易化熱、局部化火發炎,也就是指染疫後期在病毒尚未完全被消滅時,在身體局部較容易產生輕微發炎反應,容易心情煩躁、夜間怕熱,、頭暈耳鳴、口乾舌燥、咽中隱隱作痛、失眠健忘、記憶力減退、腰膝痠軟,用甘寒滋陰的藥物,如玉竹、生地黃、天門冬、女媜子、百合等滋陰潤燥的藥物,清除體內多餘的發炎物質。3.痰瘀體質:常見胸悶咳嗽,痰聲重濁,疼痛長時間不癒,刺痛固定,常感麻木、容易造成循環不順,這類患者容易產生血栓,造成繼發性的疾病,因此多會使用如丹參、赤芍、栝蔞實、絲瓜絡等除痰化瘀的藥物,幫助體內代謝廢物移除,強化循環,幫助身體恢復。長新冠5大症狀類別中醫區分長新冠5大症狀類別為上呼吸道症狀、精神情志症狀、皮膚症狀、肌肉關節症狀及其他。若「長新冠」反覆發作未痊癒,應盡快就醫治療詢問專業的意見,切勿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處方或偏方補品,以免延誤病情。1.上吸道症狀:久咳不癒、鼻塞流鼻水、呼吸困難、胸悶緊痛、心悸易喘等。2.精神情志症狀:睡眠障礙、情緒緊張、憂鬱焦慮、專注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腦霧)、體力變差、疲勞容易倦怠。3.皮膚症狀:紅疹、斑塊、皮膚搔癢、掉髮。4.肌肉關節症狀:肌肉痠痛、關節疼痛、腰酸背痛。5.其他:糖尿病、甲狀腺炎、代謝異常、腎臟損傷。
-
2022-08-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98例!增5童MIS-C 5歲男童確診休克加護病房治療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98例中重症個案,包括51例中症、47例重症,新增死亡54例。較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40多歲男性。另外新增5例兒童MIS-C重症個案,其中5歲男童出現休克,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較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40多歲男性。一名40多歲男,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7月5日檢驗新冠陽性住院,住院後不幸併發多重疾病,心肌梗塞、感染性心內膜炎、肺炎併呼吸衰竭,不幸在7月28日於院內死亡。另一名40多歲男性,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5月21日接種一劑疫苗,5月22日出現發燒、咳嗽、頭痛、全身不適,5月23日就醫後有服藥,5月26日因呼吸困難,自行快篩陽性,到醫院急診就醫,PCR檢驗確診,診斷有肺炎併呼吸窘迫,住加護病房,給予瑞德西韋藥物治療,住院期間不幸出現心肌梗塞,合併急性心臟衰竭,因急救無效,於5月28日過世。此案因醫院近期修改死亡證明書,將主要死因載入新冠確診,重新提報。今新增5例兒童MIS-C重症個案,羅一鈞表示,其中5歲男童,7月4日確診,不到一個月後,於7月30日陸續有發燒、皮疹等症狀,8月2日到急診,發現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升高,疑似MIS-C住院,隔日8月3日出現低血壓、休克而轉加護病房,使用免疫球蛋白及升壓劑治療,目前仍住加護病房治療中,病況較穩定。另外四名兒童病況,1歲女童,7月2日確診,7月29日陸續發燒等疑似症狀,8月2日急診檢查結膜炎、草莓舌,診斷MIS-C住院,給藥治療,目前仍在一般病房中。3歲女童,有過敏性鼻炎病史,6月19日確診,7月30日陸續有發燒等疑似症狀,8月1日急診檢查冠狀動脈擴大,診斷MIS-C住院,目前住一般病房。7歲女童,5月28日接種一劑BNT,6月8日確診,7月13日陸續有發燒、頸部淋巴結腫,7月15日到急診,疑似MIS-C住院,住院後檢查有冠狀動脈擴大,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7月20日病況好轉出院。9歲女童,5月23日確診,7月29日起陸續有發燒、腹瀉、腹痛等症狀,8月2日就醫,疑似腸胃炎併脫水住院,住院後症狀持續且出現紅疹,懷疑MIS-C,目前仍住一般病房治療中。目前累計國內兒童重症151例,84例MIS-C,腦炎26例、肺炎(含細支氣管炎)20例,心肌炎1例、敗血症3例、哮吼8例、家中死亡(含到院前死亡)6例,共病3例(腦腫瘤、癲癇重積)。其中25例死亡,分別為9例腦炎、4例肺炎、1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6例到院前死亡。
-
2022-08-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BA.5變異株若進入社區 估幾周後疫情就會開始上升
昨新冠疫情新增二萬三三○二例本土個案,新增中重症八十四例、死亡個案卅一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預估,這周疫情會維持下降或持平趨勢,但觀察各國狀況,在確診人數到低點時,BA.5變異株進入社區,幾周後疫情就會開始上升。莊人祥說,近期本土疫情下降幅度不大,主要受人流、大眾行為和防疫模式等因素影響,而無法進一步下降。目前社區中BA.5變異株個案仍屬少數,相關陽性確診的家人、同事病毒基因定序報告還要一至二天才會有結果。昨八十四例中重症個案中,包括兩例兒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分別為七歲及八歲男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兩名小朋友均無慢性疾病,於五月中下旬確診新冠肺炎,皆在七月廿六日出現發燒、紅眼、皮膚紅疹、活力及食欲下降等症狀,就醫後確診為MIS-C,都在加護病房治療中。指揮中心統計,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個案累計一四二例,其中七十六名重症個案罹患MIS-C,占比超過五成,其次為腦炎二十五例、肺炎二十例、哮吼八例、敗血症三例、共病三例、心肌炎一例、到院前死亡六例,廿五人死亡。至於新增卅一例死亡個案,最年輕者為四十多歲男性,曾接種三劑疫苗,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七月廿六日因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症狀,緊急送醫,廿七日確診,接受瑞德西韋治療,但仍於廿八日因肺炎及顱內出血過世,死因為肺炎、顱內出血合併中樞神經衰竭。今年一月以來,中重症累計二萬一一三九例,其中八一四一例死亡。
-
2022-08-02 醫療.泌尿腎臟
30歲弱智男中午除草昏倒 竟是中暑送醫仍昏迷5天
天氣高溫炎熱,彰化縣一名30歲沈姓男子在中午除草時昏倒,被發現送醫急救,在急診部測量體溫達攝氏40.7度,醫師立刻插管治療和注射3500毫升的低溫生理食鹽水緩解危急狀況,轉入加護病房5天才清醒,目前還在呼吸病房治療病房治療中暑後的呼吸困難等病症。為何中暑會發生如此嚴重狀況?衛福部彰化醫院副院長、腎臟內科醫師陳殷正今天表示,沈姓男子是智能障礙者,可能不會表達對熱的感受,不知道在酷暑烈日下要補充水分,等到中暑昏厥被發現送醫,其實是高風險族群,另一個危險族群是老年人,因器官功能比較弱禁不起熱傷害,也是最易釀成憾事的族群。沈男約半個月前中午除草時昏倒,不知過了多久才被發現,一方面把他抱到陰涼處,同時叩119送醫急救。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郭書顯說,沈男到院時意識昏迷,呼吸急促,體溫高達攝氏40.7度,立刻插管和注射3500毫升低溫生理食鹽水,冰塊覆蓋身體先降溫再轉進加護病房,沈男昏迷5天醒來,現在住呼吸病房繼續治療。彰化醫院醫護對沈男抽血和做全身電腦斷層檢查,副院長陳殷正說,沈男中暑後,引發嚴重的橫紋肌溶解症,肌肉釋出肌球蛋白經由血液進入腎臟造成嚴重損傷,導致急性腎衰竭,此外,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調引起全身器官多重衰竭,經搶救後才慢慢好轉,所以「早發現、快降溫。」中暑昏迷後若沒在短時間內快速降溫,即使救得回來也難以恢復原狀,大部分會腦神經受損,急診醫師郭書顯表示,一般人在夏天高溫時不舒服,常會說自己「中暑」,其實是熱衰竭,是指身體在高溫下持續流汗,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和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但體溫大多正常;此外,當汗水爆量時常會造成肌肉抽筋疼痛,稱為熱痙攣,至於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身體不易散熱,造成體溫超過攝氏40.5度,合併意識混亂、意識不清,這是熱傷害中最嚴重的,郭書顯說,高溫環境下容易過度流汗,不僅流失水分也流失電解質,易造成熱痙攣和可能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所以,預防熱傷害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在烈日曝曬,如果為了工作、運動等不得不曬太陽,一旦產生熱衰竭或熱痙攣的感覺,可自行到陰涼處降溫休息,不光是補充水分也應補充電解質,像是吃香蕉補充鉀離子,喝鹽水補充鈉離子,喝運動飲料補充鈉、鉀、鎂等電解質。
-
2022-08-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四旬男腦出血不治亡 再增2例7歲、8歲男童MIS-C
本土疫情緩降中,今日中重症來到84例,中症54例、重症30例,死亡則有31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2例兒童MIS-C個案,分別為7歲、8歲男童,目前都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羅一鈞說明,本日新增的2例兒童MIS-C個案,7歲的男童沒有慢性疾病,曾在5月31日確診新冠肺炎,經過快2個月,於7月26日出現發燒、皮疹、紅眼等症狀,7月29日送至急診時血壓偏低、凝血功能異常,因懷疑是MIS-C,收治加護病房,目前仍在治療中。另一例8歲男童,羅一鈞表示,同樣無慢性病,在5月19日確診過新冠肺炎,7月26日陸續出現發燒、臉部出疹、紅眼、脖子痛、活力食慾下降,7月27日送到急診,疑似MIS-C,7月28日安排住院;但由於個案持續發燒、血壓偏低,7月30日轉至加護病房,目前仍在治療中。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兒童重症死亡案例,共有76名MIS-C,累計重症142名,死亡則來到25名。同時,今日新增的死亡個案中,有一例40多歲的男性,羅一鈞指出,個案施打過3劑疫苗,本身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7月26日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當天至急診收住加護病房,給予瑞德西韋治療,經採檢於7月27日確診;但不幸在7月28日因肺炎及顱內出血過世,死因為肺炎、顱內出血合併中樞神經衰竭。羅一鈞補充,該40歲個案先前沒有顱內出血病史,是住院中出現的症狀,當天送急診就有做電腦檢查,發現左側腦內出血,當天緊急手術,收治加護病房,由於採檢確診,同時給予瑞德西韋治療;7月28日腦壓升高、腦水腫惡化,救治無效過世。
-
2022-08-01 醫療.新陳代謝
醫病天地/甲狀腺結節難察覺 多人健檢才知
新竹市張姓女子參加公司健檢,發現甲狀腺有結節,就醫檢查確認有甲狀腺乳突癌的可能,手術切除後不再復發。新竹馬偕醫院內分泌科醫師陳智帆指出,乳突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癌,患者以女性居多,但起初症狀不明顯,由於近年健檢盛行,許多患者才因此發現。陳智帆表示,甲狀腺結節通常一開始並無不適症狀,許多人是在健檢時意外發現,否則通常要等向外突出或壓迫食道、氣管,造成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才會發現,可掛號內分泌科門診,安排甲狀腺超音波,很容易被確認出來且無侵入性或疼痛感。陳智帆說,甲狀腺結節或腫瘤若有細微鈣化點、邊緣不規則、低迴音、高大於寬等特徵,可考慮自費的電腦輔助軟體來協助診斷,甲狀腺惡性腫瘤以乳頭狀癌最多,其次為濾泡癌,少數還有髓質癌、淋巴癌等。治療以手術為優先,評估進行全甲狀腺切除手術與周邊淋巴結廓清術,後續需放射碘治療的比率約占一半左右,若病患無法忍受甲狀腺素停藥時的不適,可考慮注射人工合成甲狀腺促進素,再進行甲狀腺球蛋白的腫瘤指標追蹤,與全身放射碘掃描。相較於其他癌症,甲狀腺癌的治療後無復發存活率高達九成以上,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成效都相當不錯。
-
2022-07-30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感覺有病,事情可能大條了!做好定期身體檢查,才能永保彩色人生
疫情期間,某人買春,完事。對方說:「我知道你是什麼職業了!」「什麼職業?」「醫師。」「你事前洗手,事後也洗手。」「而且我還知道你是麻醉科醫師!」「怎麼知道?」「你進來的時候我沒感覺,出去的時候我也沒感覺。」人體除了指甲及毛髮之外,全身都布滿了神經,因此跌倒摔傷了,蚊子叮了,喉嚨發炎了,人都會有感覺。但這些神經系統還不夠完美,例如明明感染了新冠肺炎,快篩或PCR也陽性,人還是沒感覺,醫學上稱為無症狀的感染者。通常無症狀代表感染較輕微,因為一旦感染厲害,很可能發燒持續不退,可能喉痛難忍,可能呼吸困難,尤其在老人家或免疫不全的病人。也因為人體的警報系統不全,因此,有些病出現了症狀,常常事情大條了,例如平常不知保養心臟,等到心臟血管都不通了,胸悶厲害送醫,才知心肌梗塞了。或有了糖尿病,不知好好控制,人也沒有什麼異樣,等到疲倦、喘,才知道腎功能壞了,尿毒症了,要洗腎了。尤其號稱為「國病」的肝病,因為肝臟內部沒有感覺神經,因此感染了B、C肝,通常都沒感覺,有感覺大都是已猛爆性肝炎或肝硬化厲害,或肝癌末期了。因此,了解相關醫學常識,慎思明斷,並做好定期身體檢查,才能明哲保身,永保彩色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2-07-28 醫聲.醫聲要聞
主動脈瓣膜狹窄免全麻 TAVI手術成長輩新選擇
根據統計,75歲以上的長者約3.4%有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病患會發生心絞痛、呼吸困難、昏厥,甚至是猝死。治療方法除了傳統開胸手術更換人工瓣膜之外,現在還有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簡稱TAVI手術),成為高齡患者的新選擇。主動脈瓣膜是由三片柔軟、富有彈性的瓣葉構成。當心臟收縮時,主動脈瓣膜會打開讓血液順利通過;舒張時,瓣膜則會關閉,以防血液回流。每一次的心跳之間,都會重複這個模式。然而,長者的主動脈瓣膜會因衰老而鈣化、硬化,導致主動脈瓣膜無法正常張開,心臟須更費力地將血液擠出,以將輸送血液往身體各處。長此以往,心肌將會衰弱,引起胸悶、疲倦、呼吸短促、心悸、心雜音,增加心臟衰竭與猝死的風險。病患若無替換瓣膜,一年死亡率高達50%,五年存活率幾乎為0,主動脈瓣膜狹窄堪稱是高齡殺手。對此,目前共有2種療法,包含開胸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和TAVI手術。前者進行時,醫師會先替病人進行全身麻醉,且暫時停止病人的心臟活動,裝上呼吸器及人工心肺機維持基本血液氧氣循環機能,再將胸骨切開,移除受損的瓣膜,植入新的人工瓣膜。不過,高齡長者及高風險人群的身體條件本就不佳,若接受傳統開胸手術,隨後產生相關併發症或是死亡的機率也不小。因此2002年法國醫師發表全球首例TAVI手術成功案例後,北榮於2010年跟進,並持續改良麻醉技術,試圖找到對病人傷害最小的方式。傷口小、恢復期短 TAVI手術減輕長者身體負擔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實驗外科主任暨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說明,團隊由心臟內外科、麻醉醫學部、放射線部、神經醫學中心、護理部組成。術前,團隊會替病人做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相較於急診腦部掃描每3到5毫米一個切片,執行TAVI手術時,電腦斷層是採用0.3-0.75毫米一個切片,影像呈現更精準,可幫助選擇最適合支架辦膜尺寸。為了讓老年患者更快恢復,避免全身麻醉及氣管插管的合併症,早在8年前,臺北榮總團隊就以無痛及局部麻醉的方式,為患者進行手術。術中,醫護人員在X光機下,為病人局部麻醉,並穿刺一個0.5公分的傷口,「95%病人都是大腿插針,5%則另外採取其他做法。」張效煌指出,大部分患者是透過股動脈進入,少部分因下肢動脈狹窄阻塞,改成鎖骨下動脈、頸動脈、升主動脈等部位。接著導管挾帶著支架瓣膜至主動脈位置,將保護套往外拉,新的支架瓣膜撐開舊的瓣膜,確認放妥之後,抽掉導管即可。張效煌解釋,老人家全身麻醉風險高,且插管可能傷及「聲帶或會厭軟骨」,如此年長者吃東西、喝飲料便容易嗆到,進而增加吸入性肺炎的機會,因此採用局部麻醉,縮短術後恢復期,並減少插管機會,便可降低對長者的傷害。手術全程不到半小時,病人約20分鐘後甦醒,兩、三天內就能回家。簡單、無須全身麻醉、不用插管的優點,縮短手術與病人恢復的時間,大幅減少高齡長者的身體負擔。支架瓣膜使用期限至少10餘年 高風險族群也可做TAVI手術支架瓣膜屬於生物瓣膜,同樣適用有孕期規劃或無法長期吃抗凝血劑的人,生物瓣膜的使用期限約10幾年,壞了也能再做一次手術,「裡面就再裝一個支架瓣膜,所謂瓣中瓣的概念。」但張效煌提醒,年紀增長加上沾黏,第二次開心手術風險就會比較高。不只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逆流患者也可執行TAVI手術。主動脈瓣膜逆流患者的瓣膜毫無硬化、十分光滑,無法使支架瓣膜的金屬框縫隙卡住患者既有的鈣化結石,需要特別處置,「先裝葉克膜支持全身血液循環系統,再讓心臟快速跳動以減少晃動,等放好瓣膜後,再拆掉葉克膜。」張效煌補充,在北榮心臟血管外科、心臟內科等跨科別醫療團隊的通力合作下,這類手術的成功率極高,相關成果也已經發表於2021年6月線上版《歐洲心臟病學會-心衰竭》(ESC Heart Failure)國際醫學期刊,希望造福更多高風險病患。TAVI手術的應用對象除了患有主動脈瓣膜疾病的高齡長者,其實也包含外科手術高風險族群,如曾動過胸腔手術、放療或燒燙傷造成胸口嚴重留疤、洗腎、肺功能不好、癌症的患者。不過當患者處於感染狀態,則不宜接受TAVI手術,「我們幫身體裝任何東西,先決條件就是你在執行治療時,是不能有感染的,因為植入物容易被感染。」由於TAVI手術屬於高價醫療行為,過去病人須自付百萬元,幸好2021年健保有條件給付,開放80歲以上高齡病人、已接受過開心手術,或主動脈鈣化嚴重、曾接受治療等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的族群等。但今年7月1日起,健保給付不僅刪除年齡限制,也限縮資格,有需要的民眾須多注意。
-
2022-07-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長新冠後遺症可運動嗎?醫師教做這些有氧及阻力訓練助心肺復健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往往呵護都來不及了!然而這次新冠疫情,因父母感染而傳染給孩子不在少數,讓父母都非常心疼且愧疚。統計2022年6月底止,台灣本土確診案例中約20%為18歲以下的兒童,其中大多為輕症或無症狀感染,然而少數併發急性腦炎,病程變化十分快速,為臨床一大挑戰。兒童之臨床表徵前三名為發燒、咳嗽及呼吸困難。 而10歲以上者,咳嗽、呼吸困難比例更高。新冠肺炎在兒童導致的長期後遺症,除了受關注的多系統發炎反應症候群(MIS-C)之外,就是比例更高的長新冠(long covid)了。長新冠指的是持續存在的症狀,在新冠肺炎感染後發展或波動。世衛組織定義:長新冠為新冠感染後3個月內發生、症狀持續超過2個月以上、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症狀持續恐長達1年以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勞、失眠、呼吸喘、認知功能障礙,通常會對日常生活功能造成影響。另一些研究發現兒童染疫新冠肺炎後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個案運動能力下降、肺功能降低以及肌肉質量下降等負面影響,顯見早期心肺復健以及持續追蹤訓練的必要性。由於多數的兒童確診個案為輕症,建議可於急性症狀緩解後通常為發病3-7天後,執行居家的心肺復健訓練。然而須特別留意不適合開始運動的表徵,例如發燒、呼吸次數每分鐘>30次、氣喘的症狀急性惡化等。若兒童為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血糖< 70 mg/dl、血糖>300 mg/dl等狀態不適合運動。居家運動示範:( 輕度,急性症狀緩解者)除了居家運動外,病童於解除隔離後, 如果仍有症狀可尋求專業的復健科進行門診運動治療或在醫生處方建議下穿戴監視設備(如心跳錶或黏貼式心電圖機器)於社區進行更進一步的運動訓練。這樣的復健運動項目對於長新冠兒童被認為是安全有效的,有益於增進患者的運動表現、肺功能以及生活品質。針對輕中度的染疫病童,有氧訓練與阻力訓練指引如下表。有氧訓練與阻力訓練指引特別注意的是兒童患者若演變成重症通常進程快速,因此輕症早期自行運動時須特別留意演變成重症。重症的早期症狀包含高燒>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合併嘔吐、腹瀉。重症相關危險因子包含過去有肺炎病史、伴有慢性疾病(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早產)、症狀發生後超過四天才就醫。復健治療兩面向另外針對染疫後之中重度的兒童染疫患者,復健治療一般包含兩大面向,需要到醫院診所復健科求診,安排專業人員介入,如下表。此外如同成人長新冠後常出現的腦霧現象,對於兒童的認知功能影響也有影響,若已有類似症狀,建議病童至復健科門診接受認知功能,感覺統合治療介入,合併心肺功能訓練下達到更好的預後。隨著病童的積極訓練及疾病緩解,為求明確運動及生活指引,鑑別心肺功能受損程度及主要受限器官,病童可至較大型醫院復健科門診求診,接受「心肺功能測試」,藉由測試出來的有氧功能「最大耗氧量」等數據為依據, 幫助建立孩子專屬的運動處方及回復娛樂競賽等的參考。(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
-
2022-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康復後長新冠如何保養? 醫:維生素ACDE不可少,4招改善喘與胸悶症狀
新冠病毒絕非只影響肺部,對人體器官的危害,遠超過一般人想像,除了影響肺部,還可能危及心血管系統、腦部、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與皮膚等組織。醫師提醒,染疫後攝取適量的維生素D,以及攝取維生素A、C、E,增加抵抗力, 清除體內病毒。約2萬名確診中重症有肺炎 醫:應持續回診檢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胸腔科醫師蔡哲龍表示,新冠肺炎是1種系統性的疾病,只因在肺泡組織內的ACE2受體較多,因此在肺部上顯得特別嚴重,以致部分民眾染疫後一段時間仍有呼吸困難、咳嗽等「長新冠」問題。據統計,國內已有近2萬名COVID-19中重度患者會有不等程度的肺炎,蔡哲龍建議,應持續回診,透過胸部X光或肺部電腦斷層觀察呼吸系統,如有異常,應接受治療。至於無症狀或輕度患者,也可能出現易喘、呼吸不適等「長新冠」症狀,研究報告顯示,許多「長新冠」患者接受高解 析度電腦斷層(HRCT),影像顯示,毛玻璃狀病灶或小呼吸道疾病(SAD ),雖然毛玻璃狀病灶可能逐漸消失,但小呼吸道疾病可能引發「空氣滯積」,影響肺部肺部功能。染疫者這4招要學起來 可改善喘、胸悶症狀如何降低易喘、胸悶等症狀,蔡哲龍提出4大建議:▸1.攝取維生素D、益生菌等保健食品來調整免疫力。▸2.攝取維生素A、C、E,增加體內抗氧化功能。▸3.攝取好的油脂,包括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Omega-9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如Omega-3、Omega-6,降低體內發炎狀態。▸4.在無症狀7天以後,漸進式增加運動量,逐漸恢復心肺功能。★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7-20 醫療.心臟血管
酷暑注意! 26歲運匠一要命動作 心肌梗塞險死
近日連日高溫,台中一名26歲男送貨司機正中午送完貨後,回車上將冷氣調到最低,好涼快一下,沒想到頓感胸部悶痛、冒冷汗,且上氣不接下氣,他嚇得直衝中港澄清醫院掛急診,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經手術搶救打通血管,揀回一命。這名運匠回想,當天中午因卸完貨全身覺得很熱,一回到車內便將冷氣溫度調到最低,想好好涼快一下,沒想到只是開冷氣的這小小的動作,竟險些害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醫師孫德光說,戶外持續高溫,溫差過大是誘發心肌梗塞的關鍵因素。車內氣溫突降,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恐長期造成心臟負荷加重,這名運匠有三高,送貨工作又需頻繁進出車內外,冷氣低溫與車外炎熱天氣,使身體如此反覆承受劇烈溫差的加乘作用,更易引發心肌梗塞風險。孫德光說明,這名運匠到院後,經心電圖、X光、心臟超音波等檢查,會診心臟內科,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其右冠狀動脈因血栓形成導致完全堵塞,立刻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經進行血栓抽吸術、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入術後,打通完全堵塞的右冠狀動脈,於90分鐘內重獲血液順暢循環,幸運撿回一命。孫德光指出,患者年僅26歲,但心血管老化嚴重程度,宛如七、八十多歲長者,研判動脈硬化猝發心肌梗塞的致命風險達九成。患者身高158公分,體重90公斤,又有吸菸與熬夜習慣,自身飲食偏愛甜食且未加節制,是典型三高族群,更是好發心肌梗塞的高風險者。孫德光強調,近年發現心肌梗塞已有年輕化趨勢,每8名心肌梗塞患者,就有一名年輕人,凡吸菸、肥胖、三高族群、患有第二型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甚至有遺傳性家族病史,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若民眾常感胸部悶痛、呼吸困難、心悸、冒冷汗等症狀,建議尋求心臟內科醫師診治。
-
2022-07-20 醫療.新陳代謝
呼吸困難、咳嗽未染疫 甲狀腺結節作怪
新冠肺炎確診依然頻傳,人心惶惶之際,不少人害怕下一個中獎的是自己,一有呼吸道症狀就很緊張,趕忙到醫院掛號就醫,這種「又愛求真相又怕受傷害」的行動,讓一些人證實自己沒中獎,卻也因此發現其他疾病。最近胸腔內、外科轉來六位病人,五位女性、一位男性,他們都出現咳嗽、夜咳、喉嚨卡卡、異物感、呼吸不順、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自訴以為中了新冠肺炎,但快篩卻是一條線陰性,他們不確定自己做的快篩是否準確,因此掛胸腔科找病因,結果醫師診斷是甲狀腺結節問題,並非得了COVID-19。甲狀腺位在脖子喉結下方,是一個蝴蝶形狀的分泌腺體貼在氣管上,有左右兩葉,如果甲狀腺長了結節,通常在吞嚥動作時從脖子外觀看得到上下活動的腫塊,但卻常常沒有症狀,對健康也不會有太大影響,除非結節長得太大而壓迫到氣管、食道或是喉返神經,就可能導致吞嚥不順或聲音沙啞,甚至呼吸困難。這六位病人都確診有甲狀腺結節,五位女性的結節分別在3至8 顆,顆粒約0.8至5公分,建議持續追蹤或迷你切口手術即可;但唯一的53歲男性病人雖脖子外觀凸出腫塊不太明顯,超音波一檢查卻發現,甲狀腺有好幾顆大小不一的結節,其中一顆約7公分的大結節壓迫氣管,甚至延伸到前縱膈腔內,造成他呼吸困難、胸悶。這名男性病人是某工廠員工,一直以為抽菸及工廠空氣不好、胃食道逆流造成他喉嚨卡卡、呼吸不順、夜咳、睡不好等症狀。經確診是甲狀腺結節後,接受迷你切口手術取出多顆甲狀腺結節,病理報告竟發現,大結節是良性,一顆1公分小結節反而為惡性腫瘤。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手術治療,術後並做原子碘治療和追蹤。為什麼需要定期檢查追蹤?現在健康檢查常包括頸部超音波檢查,所以甲狀腺結節很容易被發現,國人有大小不等的甲狀腺結節,比率可能超過30%,只要有甲狀腺結節,需要半年至一年定期追蹤,追蹤其大小、形狀,是否有不規則,鈣化或血流增加等情況,可以早發現是否病變,及早治療。
-
2022-07-17 養生.運動健身
每周4到6次、每次30分鐘 健走降血壓還能預防骨鬆
不管你被關了14天還是7天,或因害怕確診而自我禁足了幾個月,疫情讓人類活動量大減是不爭的事實。有的長者怕出門染疫,放棄了多年的運動習慣;而年輕的一輩,也因為居家上班或隔離,活動力大大下降。健走、跑步、爬郊山,都是門檻不高、隨時可執行的活動,天氣不差、一雙好鞋就能出發,但在運動的過程中,避免傷害很重要,做好準備,一起把腿力練回來吧!健走的好處?●接觸大自然減輕壓力、鍛鍊心肺、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健走兼具有氧運動的心肺訓練、熱量消耗的效率,不像長跑需要一定體力基礎,一樣能有效訓練肌肉,且更安全、對膝蓋負擔相對小,即使是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人也能很快上手。健走能夠燃燒比走路多2倍的熱量,並且能增加骨骼密度,且通常在戶外進行,運動的同時也能夠欣賞大自然的景致,有助於減輕壓力、減緩焦慮情緒,讓身、心、靈都放鬆,維持大腦中的皮質醇處於正常狀態,進而提升專注力以及認知能力,預防失智症提早來到。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指引,健走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因爲健走主要運動到人體大肌肉群,協助血液透過幫浦作用回流到心臟,增加血液循環、肌肉耐力及動態平衡,這都是鍛鍊心肺功能不可或缺的條件。健走運動量夠嗎?跟散步有何不同?●屬中強度有氧運動,每周150分鐘就能維持肌力並減脂。健走可以說刻意執行的有氧運動、有目標性;散步是輕鬆、沒有預設目標的身體活動。一般人隨意步行一小時約走一公里,而健走速率介於散步與慢跑之間,每小時應維持在四到六公里,大約每分鐘要走90到120步。一般人健走要達到運動效果,應該維持速率使心跳達到每分鐘120下,並持續30分鐘。別小看這個數字,如此強度的健走被歸類在中強度運動,消耗的熱量遠比散步多,多數人也會氣喘吁吁、滿身大汗,一般人如果能每周健走150分鐘,就能夠達到維持肌力並且減脂的效果。健走運動適合誰?●適合所有族群,中壯年三高患者好處尤其多。若能掌握健走的要點,搭配自身的耐受程度,健走幾乎適合每個人。中壯年多半會有三高問題,健走能有效減少血壓上升,降低心臟病風險,同時能降低體內膽固醇濃度,燃燒體內多餘的脂肪,同時可預防骨質疏鬆,每周健走四到六次、每次30分鐘,長期下來即可達到成效。除了一般的健走外,也能夠透過「間歇式健走」,步伐比平常略大,透過快走以及慢走各三分鐘,持續交替五次,每周持續四次,達到不同的運動效果。健走需要先暖身嗎?●可先散步、原地交替踏步,做伸展髖膝關節的運動。跟其他運動一樣,健走前好好伸展髖關節跟膝關節,才能讓身體快速進入狀況、避免運動傷害,事後的舒緩拉筋也不可少。健走前,可透過簡單的伸展運動,提升膝關節活動以及四肢肌肉的延展性;健走後,可藉由簡易拉筋、局部按摩、踩弓箭步等放鬆肌肉。根據ACSM,運動必須遵守三大程序,暖身、有氧/訓練,以及緩和動作。健走前可先散步、原地交替踏步、做瑜伽或皮拉提斯等約5至10分鐘;緩和動作可以加一些彈力帶等阻力活動,或與暖身相同。健走的正確姿勢?●挺胸收小腹,手臂彎成90度,手握空拳自然擺動,腳跟先著地。雙眼要直視前方,肩膀放鬆,挺胸收小腹,手臂彎成90度,手握空拳自然擺動來帶動步伐。每次擺動讓拳頭來到胸口,臀部必須收緊,腳跟先著地,接著是腳掌和腳趾,讓腳踝和膝蓋平均受力,減少對關節的傷害。步伐不過度伸展到關節不適即可,這樣的姿勢就能提供足夠的運動量,達到健走的標準。健走須什麼配備?●合腳避震的跑鞋,膝關節炎或肥胖者可使用健走杖降低傷害。開始健走前,必須選一雙合適的慢跑鞋,包覆性佳、支撐力好、鞋墊軟硬度適中,讓足部施力時有足夠的緩衝力,能承受健走時所產生的衝擊。襪子建議選擇棉質、舒適的襪子,防止足部皮膚與鞋子摩擦而受傷。「北歐式健走」借助健走杖的輔助,運用上肢力量幫助下肢走路,訓練核心肌群,減輕腰部以及雙腳負擔。肥胖、膝關節炎患者,可以使用兩支健走杖分散雙側膝關節的地面反作用力,進而降低膝關節內的傷害,也更能持續健走。染疫康復者 該怎麼健走?感染新冠肺炎康復的患者,是否適合健走復健?醫師建議最好七天後開始恢復體能鍛鍊或運動,並採取漸進式回歸常態訓練,從第一周到第四周,以平時訓練強度的50%、70%、80%、90%增加,到第五周時恢復常規訓練。若在運動過程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心悸等情況,必須暫停訓練,並尋求醫療協助。建議將暖身及緩和運動拉長10至15分鐘,一開始可以先以健走20分鐘維持兩周,爾後沒有覺得很喘、胸悶、胸痛、血氧降低等情況,漸進式每周增加5到10分鐘,讓心肺慢慢適應。諮詢/亞洲大學復健部長周立偉、梧棲童綜合醫院復健部心肺組物理治療師耿紀峯、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醫師洪煒竣
-
2022-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你打疫苗了沒 健保TOCC查詢系統增列疫苗接種紀錄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國際Omicron新型變異株繼續發生,對社區造成威脅。指揮中心表示,疫苗接種是避免染疫及降低感染重症、住院或死亡最有效的方法。健保署與疾管署、資訊處合作,6月24日起於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於各查詢管道的TOCC查詢視窗顯示「個案新冠疫苗接種紀錄」。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為利醫事人員快速辨識就診病患,是否已完整接種新冠疫苗,鼓勵未完整接種民眾盡速接種,提供民眾後續接種建議或安排接種事宜,健保署於健保TOCC查詢系統提示視窗,顯示全國民眾於境內接種疫苗紀錄,包含各劑別的「接種日期」及「疫苗廠牌」,供醫事人員參考,但不包含民眾於境外接種疫苗資料。指揮中心指出,民眾可至「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 https://reurl.cc/7eW0AQ )網頁,運用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之「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資訊」或「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地圖」,或參考各縣市衛生局網頁彙整之合約醫療院所接種資訊,挑選方便的接種地點就近接種。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前往接種新冠疫苗時,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之證件,如為接種第2劑或追加劑疫苗者,請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並向醫護人員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評估。如近期身體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前往接種,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釐清原因。
-
2022-07-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死亡連日降 羅一鈞:將放寬更多病床照顧非新冠病人
新冠肺炎本土死亡連兩天低於百例,今新增49例死亡個案,另增133例中重症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年輕個案為兩例40多歲男性,分別有癌症和糖尿病、肝硬化等慢性病史。另全國空床近六成,今天下午將針對六區專責病床開設數調整討論,將會繼續放寬更多病床,照顧非新冠病人。死亡個案年齡分布為40多歲至90多歲,48人具慢性病史、36人未接種滿三劑、28人超過80歲以上。其中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兩例40多歲男性。其中一位有糖尿病、肝硬化病史,曾接種兩劑疫苗。7月8日出現呼吸困難、全身倦怠等症狀,送醫確診,當天即不治 ,死因為肺炎併敗血性休克。另一例個案有癌症病史,曾接種一劑疫苗。6月22日發病,出現頭暈、嘔吐症狀,24日就醫採檢確診,住院後發現肺炎及癌症轉移,7月9日過世。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87例、重症46例。羅一鈞表示,今天無特殊中重症個案,目前累計中重症1萬8457例,死亡6976例死亡。醫療資源統計,全台專責、負壓病房共1萬981床、空床6470床、空床率58.9%;55家集中檢疫所共7610床、空床數4995床、空床率65.6%;48家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3153床、空床數1203床、空床率38.2%。另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昨天共開立4539人份口服抗病毒藥,其中輝瑞「倍拉維」(Paxlovid)共3539人份、默沙東「莫納皮拉韋」1000人份;今年以來累計開立約37萬1858多人份,包括30萬320人份倍拉維及7萬1538人份莫納皮拉韋。
-
2022-07-11 醫療.骨科.復健
吞嚥卡卡要及早改善!醫:避免肌少症、吞嚥困難與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
肌少症(sarcopenia)是因老化或其他原因所導致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及行動能力變差,進一步造成跌倒與失能的發生,並延長住院的時間及增加死亡率。特別是重症患者或多重共病症患者,像是新冠肺炎的中重症患者,於住院期間因為疾病的因素會使肌肉及肌力快速地流失,儘管後來疾病好轉脫離重症,還是要特別小心之後可能會有肌少症的發生。一般民眾更為不了解的是,原來肌少症不只會發生在四肢的肌群,也會發生在與吞嚥相關的肌群,導致吞嚥困難(dysphagia)!這就是近幾年來逐漸受到關注的肌少症吞嚥困難(Sarcopenic dysphagia)!正常人能順利吞嚥,靠的是完善的神經系統下指令給口腔咽喉處的肌肉群,將食物咀嚼吞嚥後,運送至食道,來完成吞嚥。過去的研究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吞嚥相關的肌肉質量會逐漸減少,這會讓吞嚥肌群的肌耐力下降,因此導致吞嚥困難。而吞嚥困難則會造成經口進食產生困難,導致對用餐及飲水產生畏懼,可能造成營養不良、肺炎、感染、呼吸困難,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而營養攝取不足又會再進一步導致肌少症。這樣的情況形成惡性循環,使肌少症與吞嚥困難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圖一)根據國外統計,肌少症吞嚥困難於社區老人的盛行率約為5.9%,而在護理之家的盛行率則更高,高達45%。這些因肌少症導致的吞嚥困難其實是相當普遍的,但一直以來都未受到重視及照顧。在評估肌少症吞嚥困難時,也會從肌肉質量、肌肉力量、行動功能表現等三個面向來評估有無肌少症,並依吞嚥困難的情況,來評估主要的原因是否為肌少症所導致,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吞嚥困難照顧。四大絕招處理肌少症吞嚥困難在肌少症吞嚥困難介入方面,著重在打破因肌少症、吞嚥困難、營養不良所形成的惡性循環,會從吞嚥肌群肌力訓練、肢體的肌力訓練、營養補充及食物質地改變等四大方向進行介入。(圖二)1.吞嚥肌群的訓練包含舌頭阻力訓練、吞嚥相關肌群阻力訓練及呼吸訓練,其中舌壓阻力訓練(Tongue-pressure resistance training, TPRT)是目前最適合使用在肌少症吞嚥困難的吞嚥肌群強化訓練方式,其作法為患者將舌頭出力頂住上顎10秒,然後在休息10秒,一組30次,一天2-3組,並可搭配舌壓測量給予回饋。藉由吞嚥肌群的阻力訓練,可以有效增進吞嚥肌力,促進吞嚥能力。2.除了吞嚥肌群的肌力訓練外,肢體的肌力訓練,如使用啞鈴、彈力帶,或在家深蹲、抬腿、橋式等,也有助於全身肌肉量不足及肌力下降的回復,並進一步的促進肌少症所造成的吞嚥困難。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以肢體肌力訓練為主的復健,包含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配合上營養補充,可有效促進肌少症患者的吞嚥功能。3.在營養補充部分,一般會建議肌少症的患者每日熱量攝取≧30 kcal/kg/day及每日蛋白質攝取≧1.2 g/kg/day,而這樣的營養補充不僅可以有助肌少症患者的肌力回復,同時也適用於肌少症導致的吞嚥困難患者身上,藉由營養補充也可以有效增進舌頭肌力及吞嚥功能。4.針對高嗆咳風險的患者,容易因嗆咳導致感染或肺炎,也因此常讓患者對於由口進食感到害怕,造成由口進食不足,甚至導致營養不良。利用不同的食物質地測試,找出患者可以安全進食的食物質地,並依此調整適合的進食質地,像是喝水易嗆咳的患者可以使用增稠劑或是改用蜂蜜、濃粥、水果泥等不同質地的食團進食,以避免嗆咳。有利於安全而有效率的進食,讓吞嚥困難患者得以正常進食,打破因進食不足導致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藉由以上完整的肌少症吞嚥困難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多面向的整合介入,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嚥能力,並打破因肌少症、吞嚥困難、營養不良所產生的惡性循環,讓因肌少症而造成吞嚥困難的患者們重拾良好的進食能力及營養狀態。若已發生肌少症,即使吞嚥困難並不明顯,仍建議「小口吃、慢慢吃、坐正吃」,也就是調整每口進食的量、放慢進食速度、維持良好的進食姿勢,來避免嗆咳。同時配合訓練口咽喉部肌肉。若喝水常常嗆到,甚至對進食心生畏懼,建議至各醫院復健科就診,由醫療人員進行詳細評估。提醒您,關心身旁的長者及家人有無肌少症及吞嚥困難的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長者可以愉快又安全的吃東西!(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吞嚥卡卡!小心肌少症導致吞嚥困難)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談論生死有技巧 讓長輩擁有善終決定權
兩年多來,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前所未見,愈來愈多人想要好好的「善終」,打造最後一哩路的幸福。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蔡兆勳指出,《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上路了,民眾可以先進行預立醫療遺囑諮詢,思考一下在自己疾病末期時要接受什麼樣的醫療。是樂活積極,不是等死,安寧醫療讓他活得像「人」。蔡兆勳在參加「高齡心理健康照護論壇」中指出,住到安寧病房的患者多有九個症狀,包括疼痛、全身疲倦虛弱、呼吸困難咳嗽、腸胃道問題、失眠、意識改變、排尿障礙、褥瘡、淋巴水腫等,這不只是肉體上的痛苦,心理打擊也相當嚴重。除了病人本身焦慮恐懼的情緒反應,連家屬也處在痛苦中。蔡兆勳表示,這時全家人都會充滿罪惡感,總認為不打點滴不安心,不打強心針就是不孝,末期病人及家屬飽受身心靈的整體性痛苦,而安寧緩和醫療不只照顧患者,連家屬也會提供靈性關懷。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品質高居全球第三名,很多人認為安寧療法就是放棄治療,實際上,它是一種樂活積極而非等死的醫療行為。曾經有癌症患者躺在床上插滿了管子動彈不得,進入安寧病房後,解決患者的痛苦,身心得到平穩,最後還能坐著輪椅到醫院中庭散步,活得像「人」一樣。五種狀況平常就要談,有共識就能「生死兩相安」。好的生活品質、好的死亡品質,是末期病人照護的目標,甚至讓患者在自己家中走完最後一哩路。要達到這種「生死兩相安」的境界,家人需要先知道長輩的想法才有辦法達成。蔡兆勳建議,從陪伴傾聽開始,討論生死議題才不會唐突,有五種狀況平常就需要談論,像是危急時要不要急救電擊、插管,人工維生系統要不要進行等。尤其現在有病主法,大家平常時就可以想一下,減少可能的遺憾,也讓最後一哩路不要因為家人沒達成共識起衝突。透露出自己的求救訊號,引導父母吐真言。平常與父母互動良好的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父母已高齡90多歲,他就直接了當的說,「媽妳可以把告別式的致詞寫好,或預錄好嗎?我就不用麻煩了。」林以正指出,他自己平常跟父母聊天的方式,是透露出自己的求救訊號,而不是教他們該怎麼辦,就能聽到父母真正想說的話。例如,今年初腳受傷,就直接告訴父母自己有多恐懼,順便告訴媽媽,「妳之前(生病)怎麼有辦法忍耐這麼久呢?到底怎麼辦到的……」自然而然就開啟良性溝通的話題。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的作法,是清明節時全家一起去掃墓,媽媽就說自己的後事要怎麼處理,因此,順著長輩的話談論生死也是很恰當的方式。🤫如何增進人際關係:練習閉嘴傾聽 當個受歡迎的長輩🤫想當受歡迎的人要如何辦到呢?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顧問林以正建議,當你跟別人聊天時,先「閉嘴三分鐘」,聽聽別人想說的話,不要急著講述自己的經驗,只要你想聽,沒有人會捨不得說,聽完後再給予正確的回應,會讓對方覺得受尊重。當你能對別人的談話內容有好的反應時,可以讓自己的人際關係大幅進步。林以正表示,我們有太多的經驗都在聽完別人的談話後,第一時間就開始接續話題,大家輪流說完後,都忘了第一個談話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或對方的需求,因此練習閉嘴是很重要的學習。
-
2022-07-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臨盆前3天確診順利產子 母淚眼:永遠感謝醫療團隊!
32歲孕婦懷孕第二胎38周時感染新冠肺炎,還差五天解隔卻出現產兆,緊急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團隊立即換上完整防護裝備接生,順利產子,母子均安,男嬰採檢陰。媽媽在隔離期滿出院前,抱子淚眼對醫師直說「永遠感謝醫護團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廷說,這名孕婦因染疫居家隔離照護期落紅、規律陣痛,感覺胎兒正在下降,打119求助,由救護車後送至急診,醫療團隊檢查後發現子宮頸口已開四指,醫護立即穿上隔離衣、戴上防護面罩以及N95口罩,全副武裝為產婦接生。陳彥廷指出,這名孕婦生產時掛心會傳染給寶寶,醫護不斷安撫她舒緩心情、專心在生產,並不斷調整子宮收縮藥物及引導她控制呼吸,不到半小時,順利產下男嬰,男嬰採檢新冠肺炎呈現陰性,讓她鬆了一口氣,不斷地感謝醫護團隊的協助。陳彥廷說明,孕婦染疫不必恐慌,把握「媽媽好,寶寶就好」原則,經醫師評估下可選擇居家照護。孕婦在染疫期間注意呼吸以及血氧,配合醫師評估是否使用抗病毒藥物即可;但若出現呼吸困難、胸悶、血氧濃度低於95%等情況應立即就醫。陳彥廷也提醒,孕婦注意胎動,若超過兩小時沒有胎動,應主動與胎兒互動,或吃甜食使血糖上升刺激胎兒,觀察胎動情況是否有改善,若依然沒有胎動,立即就醫檢查。陳彥廷強調,足月孕婦如果染疫,但在隔離期間出現明確的產兆,要盡速就醫,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好好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及胎動,相信可以安心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
2022-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QA整理包/幼兒莫德納21日開打 常見副作用有哪些?會引發心肌炎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5萬劑幼兒莫德納疫苗於7月6日上午抵台,預計7月21日起分送至各縣市,屆時將提供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幼兒疫苗劑量到接種部位都和成人不同,也有家長擔心副作用,「聯合新聞網」整理了8個QA,一次解答。Q1:幼兒施打疫苗安全嗎?A:台大醫師李秉穎指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遠高於流感等其他疾病,新冠肺炎對幼兒的危害也高於流感,因此建議幼兒接種疫苗防止中重症,且幼兒接種疫苗的整體效益大於風險。Q2:幼兒施打疫苗的劑量及間隔為何?A:食藥署表示,經整體評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並考量國內緊急公共衛生需求,與會專家建議核准莫德納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可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的基礎接種,施打兩劑,每劑0.25ml(含25微克的mRNA),施打間隔28天。Q3:幼兒施打莫德納疫苗的接種位置?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部位建議未滿2歲的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則接種在非慣用手的上臂三角肌。台大醫師李秉穎解釋,由於幼兒手臂皮膚較薄,因此2歲以下就建議打在大腿外側,2歲以上由於手臂三角肌比較肥厚,即可打在手臂,而染疫幼兒則建議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疫苗。Q4: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A:6個月至5歲幼兒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如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出現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速就醫釐清病因。Q5: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時,要如何通報?A:指揮中心表示,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協助家長關注子女皆種後狀況,提升對新冠疫苗安全性監測、相關官宦照護及因應效率。Q6:幼兒接種疫苗後會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嗎?症狀有哪些?A:李秉穎表示,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這兩個情況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通常極少數個案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身上。因此如果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心肌、心包膜炎症狀,如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如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運動耐受不良,如走步路就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暈厥、呼吸急促,應立即就醫。Q7:幼兒曾確診過,可以接種疫苗嗎? A:通常狀況下幼兒染疫並痊癒後,指揮中心建議仍可依時程接種新冠疫苗,不過由於感染新冠肺炎後在短期內會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如確診孩童有意願接種疫苗,建議可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計算,「至少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新冠疫苗。Q8:幼兒莫德納疫苗和一般莫德納疫苗有何不同?A: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此次到貨的新版莫德納疫苗為50毫克包裝,是先前莫德納100毫克的半劑量,而給6個月至5歲幼兒施打為25毫克,因此新疫苗每劑可提供2名幼兒施打。
-
2022-07-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疫解隔仍不適卻非長新冠 中醫調養緩解後遺症
許多確診患者在解隔離後,仍持續咳嗽、頭痛,懷疑是否罹患長新冠,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指出,這是染疫後遺症,可透過中醫調養,依據每個人症狀,對症下藥緩解困擾。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台中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越來越多染疫病人治療後主要症狀緩解,但持續咳嗽、頭痛,覺得是否變成「長新冠」病人。中醫部醫師鄭宇真表示,這是染疫後遺症,還不到長新冠定義範圍。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長新冠」是指曾感染「新冠病毒」3個月內,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個月,無法以其他診斷來解釋症狀。統計數據顯示,感染COVID-19病人大約15至20%會有持續性後遺症,最常見「疲勞、咳嗽或呼吸困難、胸悶、肌肉關節疼痛、頭痛、記憶力變差及失眠」等,雖無致命危險,卻影響生活品質。鄭宇真表示,「新冠肺炎流行」在中醫屬於「疫病」範疇,就是古人對傳染病統稱;雖染疫病人經過隔離期治療,多能緩解發燒、喉嚨痛、咳喘等主要症狀,但仍有部分病人會殘留後遺症狀,即使症狀輕微,也不能輕忽。38歲王小姐染疫後,只要講話時吹到風、接觸冷氣就不斷咳嗽,經過診脈確認王小姐沒有餘邪,以滋陰藥物治療,讓身體水分豐盈,緩解咳嗽症狀,1周後,王小姐咳嗽症狀明顯緩解。42歲陳先生療後仍持續咳嗽、頭痛,注意力常無法集中,影響工作效率。鄭宇真診脈後發現,陳先生仍有餘邪未盡且氣陰兩虛,先透過中藥清除餘邪,佐以補氣養陰藥物,緩解陳先生症狀。根據藥食同源觀念,平時保養上,鄭宇真建議,染疫後有類似症狀民眾可自行熬煮百合銀耳蓮子湯食用,除可養陰潤肺,緩解咳嗽,冰鎮後很適合作為夏季點心;另可將黃耆與枸杞子煮水飲用,在夏季補充水分也可補氣養陰,減少疲倦,改善染疫後遺症狀。
-
2022-07-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疫苗誠可貴,但解藥更關鍵
▌疫苗誠可貴,但解藥更關鍵這次抗病毒之戰,我們創造了疫苗奇蹟,但疫苗誠可貴,要終結疫情、治療長新冠,解藥更關鍵。當疫情大爆發時,能有效治療非常重要。地塞米松是從1950年代就開始使用的類固醇,可讓新冠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減低將近三分之一,治療方式其實有點違反直覺︰它會抑制免疫系統的防禦反應。為何要抑制免疫系統?新冠肺炎一旦過了感染初期,最危險的其實不是病毒,而是免疫系統對病毒的反應。大部分人的免疫系統可在感染後的五、六天內,減少體內的病毒量。但之後免疫系統會變得過度活躍,引發激烈的發炎反應,稱為「細胞介素風暴」,也就是各種訊號蜂擁而起,促使血管滲出大量體液,進入各個重要器官(新冠肺炎造成的這種滲漏特別會傷害肺部)。這種血管內體液流失的現象也會造成低血壓的危險,進而引發器官衰竭和死亡。然而,地塞米松有個缺點,如果患者太早使用,會在免疫系統應當全力阻止病毒複製的當頭,抑制免疫系統。如此一來,會更容易出現併發症,或染上其他趁虛而入的病原。抗病毒藥瑞德西韋,原本是為了治療C型肝炎和呼吸道融合病毒而研發的。後來的研究顯示,瑞德西韋很明顯有助於治療病情尚未嚴重到需要住院的病患。但仍需要在患者發病早期以靜脈注射治療三天。索托維(Sotrovimab)是從SARS病患體內取出分離後改造的單株抗體,可用來治療目前已知所有的新冠變異株。這讓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相信科學家將創造出可以作用在不同病毒變異株的廣效抗體。但新冠肺炎的抗體製作昂貴,也必須在有能力為病患注射的醫療單位使用,而且只能幫助剛確診的病患。為了拯救更多生命,許多研究人員開始尋找終極解藥,也就是價格便宜、容易施用、可有效治療不同變異株、能防止病患病情惡化的抗病毒藥物。2021年底,這些努力終於有了成果。默沙東研發出抗病毒的口服膠囊莫努匹拉韋(molnupiravir),可大幅降低高危險族群入院或死亡的風險。不久後,輝瑞推出第二種新冠口服藥物帕斯洛韋(Paxlovid)。高風險病患若一有症狀就服用,並佐以一種可延長藥效的藥物,病情惡化為重症或死亡的機率可減少將近90%。當疫情發生,找到有效療法非常關鍵。因為要讓大部分人口都能接種疫苗需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有些疫苗需要施打兩劑,而且並非每個可以打疫苗的人都會選擇接種疫苗,而有些接種過疫苗的人還是遭突破性感染,倘若出現疫苗無法預防的突變株,我們還是希望手邊能有一些可用的療法。更何況有些病原會造成長期傷害,也就是所謂新冠長期症狀(長新冠)。有些人感染新冠幾個月後,症狀依舊嚴重,包括呼吸困難、疲累、頭痛、焦慮、抑鬱、「腦霧」的認知障礙。就算是輕症也可能在好幾週後造成發炎反應,不只影響肺部,也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和血管。有效治療不僅可以降低醫院的負荷,避免院內病患過多,造成排擠效應以致一些原本能存活的患者喪命,當更好的療法可降低重症與死亡,政府就能放鬆對學校與商家的管制,減少對教育與經濟的衝擊。結合疫苗、準確篩檢、有效治療、即時物資配送,新科學與新作為可以改變許多人的生命與生計。※ 本文摘自《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解析疫後新未來,傳染病預防、強化公衛、科技創新的契機》。《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解析疫後新未來,傳染病預防、強化公衛、科技創新的契機》作者:比爾.蓋茲譯者:鄭方逸, 張靖之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2/06/29
-
2022-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到11歲兒童第2劑打氣低 醫師提醒重症有9成都未打疫苗
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的注射情況不佳,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醫師宋玉蘭表示,這一波BA.2疫情中,兒童染疫患者增加,而重症患者中約有9成沒打疫苗,在發病後2到6周有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的機會,其中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開打至今近兩個月,台南市不到兩成完成第2劑。宋玉蘭表示,最近這一波Omicron BA.2的疫情,孩童的罹病人數比先前疫情更多,甚至還有孩子因此不幸染疫離世。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數據統計發現,18歲以下感染的孩子約佔患病人數的一成,不同研究數據間雖略有差異,但主要以輕症為主,常以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為表現,部分孩童會出現腸胃道症狀或紅疹情形,通常會在2周內康復。隨著Omicron變異株的大流行,無論在美國或香港,都可見哮吼、熱性痙攣、橫紋肌溶解症甚至腦炎、腦水腫等發生率增加趨勢,其中重症孩童中約9成無接種疫苗。宋玉蘭也說,雖然有文獻提及具潛在疾病因子的孩童有較高感染風險,但目前並無文獻提到可有效預防病童從輕症惡化為重症方法,因此臨床上只能觀察重症之前驅症狀。若有下述相關症狀出現,家長即應趕緊帶小孩就醫診治,包括(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熱大於攝氏39度並合併發冷或盜汗。(2)燒退後仍活力不佳、呼吸急促或胸悶胸痛。(3)持續嘔吐。(4)出現脫水現象,超過12小時無進食或解尿。宋玉蘭強調,若出現意識不佳、抽搐、呼吸困難包含出現胸凹、血氧飽和度下降至94%或以下、唇色發紫發白或四肢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斑及盜汗情況,都應緊急送醫為上。宋玉蘭並提到部分患童罹患新冠肺炎後,可能會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C),通常病發在第2到6周。病童會出現3天以上發燒,外觀上類似川崎氏症,眼睛出現非化膿性結膜炎和身上有皮疹,加上此症候群會波及多重器官,因此腸胃、肝、心臟及凝血功能都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千萬不可小覷。故此,在罹患新冠肺炎後,孩童若再出現持續發熱,合併頭暈、眼睛充血、皮膚紅疹、嘔吐、腹瀉或腹痛狀況時,千萬務必趕緊就醫莫拖延。宋玉蘭指出,感染Covid-19後,大家也關注的另一焦點就是「長新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為確定或可能感染後的3個月內,至少維持2個月或以上且無法用其他診斷所解釋的症狀,就是所謂的「長新冠」狀態。「長新冠」狀態症狀多達百種以上,臨床常見症狀為疲倦、呼吸喘、咳嗽、認知障礙等,目前對於孩童「長新冠」狀態的研究仍然有限,從目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症狀持續時間不會超過12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預防三寶仍為首要任務,所以戴口罩、勤洗手及疫苗接種,都是守護自身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2-07-04 名人.陳旺全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Omicron在台肆虐,民眾染疫後多有高燒、喉嚨劇痛、全身痠痛、咳嗽不止、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確診兒童發生罕見腦炎,染疫後解除隔離者,也有人在一段期間內出現「長新冠」,這些問題,透過中醫診療均有可能改善。醫無囿於中西,救人方法愈多愈好,是這次全民抗疫最寶貴的經驗之一。「中醫清冠處方」與「台灣清冠一號」,可讓新冠症狀變得輕微,中醫師處方用藥根據個人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之差異,以整體性方式來治療、所以各年齡、族群、體質皆可服用,故在此次疫情間,獲得各界的高度好評。疫情之初,多數幼兒無可接種的疫苗,更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西藥,導致兒童染疫危險性高,但中醫師處方用藥並無對象限制,可從事前預防方,到染疫時的治療方,以及康復後的調理方,為兒童與特殊體質者提供全方面的保護,大幅減少醫療防禦的缺口,正是這波防疫所彰顯中醫的重要性。清冠中藥 展現療效少數人對中醫理論有錯誤認知,認為清冠中藥僅是一種安慰劑,但從每位受中醫治療的病人反饋可知,凡服用中醫清冠處方的病人,短短數日症狀就舒緩,即是最佳的療效證明。面對新冠病毒的高效傳染及殺傷力,及時救人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中醫處方中藥可對各種變種病毒進行「多靶治療」,無論病毒如何變化,清冠中藥仍可針對病毒特性,營造不利其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病毒複製,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病毒株皆然,而清冠中藥在對抗新冠肺炎具有高效價的優勢,大幅減輕社會防疫的沉重負擔。「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都是中醫特色,面對新冠疫情,一定要讓人體平衡、讓免疫力達到穩定高效的狀態,才具備與疫情共存的條件。中醫「防疫茶」或「防疫藥方」,不僅男女老幼都可以服用,更能降低疫苗不良反應,預防勝於治療,不是確診才找中醫師,平時就該定期找中醫師預防疾病。個別治療 對症下藥多數長新冠病人主訴悶咳、胸痛、焦慮、失眠、全身痠痛、記憶力衰退、疲憊活力差等現象,以最常見的咳嗽併發症為例,這是病毒引起呼吸道中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中醫可針對不同狀況給予個別化治療,咳嗽有痰,若無發燒且痰色偏黃,可用「止嗽散」;兒童康復後仍咳嗽,可用「杏蘇飲」。中醫為每位病人提供最適合的解方,透過「精準醫療」,得以提供有效率的新冠肺炎治療模式:一、事前預防;二、快速給藥;三、有效治療;四、長期保護。中醫對這波疫情展現極佳療效,各界皆要求繼續公費給付「台灣清冠一號」,與病毒共存是政府的決策,如何減輕民眾的用藥負擔,也是政府的責任,以公費給付藥物,可鼓勵更多染疫者主動治療,讓台灣更早回歸正常生活,值得政府深思。
-
2022-07-03 醫療.心臟血管
女性注意!研究:夜間醒來多次恐與血脂異常有關
最近有項有趣的研究發表在「日本動脈硬化與血栓雜誌(Journal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 2022 April 20,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發現睡眠干擾(定義為起夜頻率)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脂異常有關,並探索可能的性別差異。這項研究是我與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建安、陳怡伶,及環職部醫師陳宗延一起完成。較高的起夜頻率,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有關,尤其是女性。我們邀請1,368名19至70歲成年人,於2008至2012年,在台大醫院進行生活方式及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研究。進行多因素邏輯氏回歸分析,發現每晚起夜3次或以上者,增加血脂異常風險1.96(1.17-3.28)倍,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較高(non-HDL 160mg/dL)風險為1.78(1.09-2.89)倍。與男性相比,女性有較高的起夜頻率,且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增加有關。如果女性失眠且同時每晚有2次或以上起夜者,經多變因調整後,有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值較高或高膽固醇值(200mg/dL)的相對風險,分別為3.05(1.27-7.34)和4.01(1.29-12.45)。總而言之,較高的起夜頻率與台灣成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有關,尤其是女性。這項研究為睡眠干擾增加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另一個證據。起夜(夜間醒來)可能的原因如下:1. 疼痛,特別是關節炎,心臟衰竭,貧血或癌症。2. 哮喘、支氣管炎或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3. 消化問題,特別是胃酸逆流引起的疼痛和咳嗽,或腸躁動症候群。4. 經期或更年期對女性的影響,如潮熱和盜汗。5. 神經系統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6. 由於白天喝大量液體,或由於慢性病、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疾病或膀胱炎症(前列腺肥大或尿路感染)而導致的頻尿。7. 壓力和其他精神障礙,包括焦慮症、躁鬱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8. 在晚餐或睡前食用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咖啡、茶、酒精或水果。9. 環境因素,如天氣非常炎熱或寒冷,潮濕或吵雜,空氣品質差,環境太暗或太亮。可能有潛在疾病、睡眠紊亂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因此,起夜頻率表明許多潛在疾病或生理狀況、生活習慣或睡眠環境紊亂的常見現象,導致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血脂異常,隨後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起居生活與飲食習慣,皆會明顯影響我們的血脂異常。這項研究重要之處,雜誌認為「起夜」是新的心血管危險因子,是很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反映出血脂異常的表現,也連結到睡眠品質與心血管的相關性。研究也指出,晚上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與食物內容,運動與作息,皆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晚餐不要超過8至9點,減少利尿水果、蔬菜、湯品以及飲料,例如咖啡、茶、酒或果汁攝取,應酬也不要太晚,別超過9至10點。運動時間不宜太晚,例如九點以後,睡前不宜劇烈運動等。找到失眠原因並解決,睡得好是最好的健康密碼。為失眠困擾的人,應可從本文研究,找到失眠的原因或根源,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得好就是人類最好的健康密碼。心血管健康就在生活中實踐,所謂的生活醫學中求健康。黃帝內經從自然界的角度論述了養生內容:「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一日有四時「春夏秋冬」,晚上九點以後是進入冬天,所謂秋收冬藏,盡量不要在此時有過多的活動及進食。晚上九點以後就準備睡覺,子時十一點之前睡著,心血管、內分泌代謝及神經系統,皆能充分休息,以減少不良血脂症的風險,才能養心護血管。參考文獻:Association between Wakeup Frequency at Night and Atherogenic Dyslipidemia: Evidence for Sex Dif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