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台北榮總
共找到
726
筆 文章
-
-
2021-10-07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未就醫失智風險大 醫建議及早配戴助聽器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會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會忘記聲音的表現,選配助聽器便顯得相當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能真正彌補受損的聽力。隨著年齡老化,聽力會逐漸退化受損。黃啟原指出,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旦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愈少,罹患失智症風險愈大,若能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黃啟原說,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愈開愈大聲,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應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到聽覺感受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黃啟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許多聽損者常反應,「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研究顯示「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建議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助聽器,但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93歲老婦腹脹吃不下 竟患罕見腹膜偽黏液瘤
宜蘭一名93歲郭姓老婦因為腹部脹氣、食慾不佳,家人以為是老人家消化不良或腸胃潰瘍,陪婦人到台北榮總員山分院就醫,經檢查發現各項腫瘤指數都飆高,竟然是臨床上極為罕見的腹膜偽黏液瘤。高齡郭姓婦人到台北榮總員山分院求診時,發現腹圍逐漸增加,但胃口卻減少,檢查時發現她四肢肌肉萎縮,疑似有腹水,但並不是一般腹水常見的移動性濁音,且腹水太濃稠無法引流。最可疑的是,婦人抽血檢查的多項腫瘤指數明顯飆高,包括CEA:436.7(正常值
-
2021-10-07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1歲嬰器捐大愛遺人間 父親悲吐真相:保母餵蘿蔔糕噎死
一歲嬰兒大愛器捐,救了兩位小妹妹,免受終身洗腎之苦。昨天新聞一出,卻有網友酸言酸語指出,父母不好好照顧嬰兒才這樣。器捐嬰兒的父親在網路發文指出,那些推文偷酸的,希望你家人以後身體都健康,安安是去年被粗心保母餵食蘿蔔糕噎到,缺氧腦死的。【延伸閱讀:國內最低體重器捐/1歲娃遺愛捐雙腎 兩女童不再洗腎】台北榮總團隊昨天公布,完成一名年僅1歲3個月、9.8公斤的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共有20名醫護投入歷時18小時馬拉松手術,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受贈者4歲李小妹妹,以及9歲許小妹妹免於終身洗腎之苦。器捐男嬰的父親6日凌晨12點在PTT上表示,新聞中的1歲男童就是自己的兒子「安安」,「那些在推文偷酸的,希望你跟你家人以後身體都健健康康,不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他說,安安是去年被粗心保母餵食蘿蔔糕噎到缺氧腦死的。安安父親說,若他和老婆沒有下捐贈器官的決定,安安還會陪伴在兩人身邊,「但會是一個躺著無法動彈,無法自主呼吸,沒有感覺沒有明天的小孩」,他們知道,這不會是安安想要的人生,因此下了決定,將器官捐贈出去。安安父親表示,安安捐贈器官的新聞出現在老婆的臉書上,老婆忍不住淚水終於潰堤, 也希望接受器官捐贈的2名女童能夠好好把握得來不易的奇蹟,期盼她們能夠順利長大。文末,他向寶貝兒子喊話,「安安,爸爸跟媽媽都很想你,你是最棒的孩子。」安安父親發文讓網友飆淚。有網友回說:「推好心的父母跟安安」、「你們很偉大」、「相信安安在另一個世界也能得到這無盡的福報」。
-
2021-10-06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不見燒水聲? 醫:恐有聽損疑慮 快就醫評估
台灣已面臨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而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但過程中已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就會忘記聲音的表現,因此選配助聽器便顯得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和選配眼鏡一樣,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真能彌補受損的聽力。黃啟原表示,隨著年齡老化,聽力也逐漸受損。但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但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開始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但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但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越少,罹患失智症風險也就愈大,而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越開越大,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由於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聽覺感受細胞間少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還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他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尤其許多聽損者常常表示,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因此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 為了能有完整的聲音接收環境,對周圍環境能有更好的感知,且根據研究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另外,也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6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國內最低體重器捐/1歲娃遺愛捐雙腎 兩女童不再洗腎
台北榮總團隊昨日發表完成一名年僅1歲3個月、9.8公斤的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共有20名醫護投入歷時18小時馬拉松手術,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小小的生命來不及長大,但卻讓4歲李小妹妹及9歲許小妹妹脫離終身洗腎的痛苦,在完成手術一年後,昨天活蹦亂跳地公開亮相。很難想像這兩位小妹妹去年還在生死拚搏,李小妹妹出生後第3天,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引發急性腎臟衰竭需終身洗腎,是國內年紀最小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個案;許小妹妹則因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北榮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兩名病童因長期洗腎,僅能維持基本生理代謝,發育嚴重遲滯,腎臟移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等腎、植腎」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北榮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說,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族群,成功率極低;而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孩子器官移植實屬不易,北榮去年一知悉有年紀小的捐贈者時,北榮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與器官移植團隊擬定完善的手術治療計畫,隨即兵分兩路,摘取腎臟、術前準備,分別為李小妹、許小妹進行手術,共耗費20人、18小時。術後3周後,許小妹妹順利出院,但李小妹妹因經常輸血,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極高的抗體,是移植後急性排斥的高風險族群,北榮醫療團隊採取各種治療方法,歷經12次的血漿置換與抗排斥藥物多管齊下,終於在術後1個月,成功脫離透析治療。移植一年後持續追蹤,原本5.8公分的捐贈腎臟,隨著兩位受贈者一起成長,目前已長成10.5公分與8公分,兩名妹妹也「暴風式抽高」、快樂長大,現在只需固定回診吃藥,與正常孩子沒有不同。
-
2021-10-0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創國內紀錄 1歲童大愛遺人間 兩萌妹植入成功免洗腎
移植雖在國內發展許久,發生在孩子身上卻很特別。台北榮總團隊今天公布,完成一名年僅1歲3個月、9.8公斤的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共有20名醫護投入歷時18小時馬拉松手術,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小小的生命來不及長大,不過讓另外兩名孩子免於終身洗腎的痛苦,受贈者4歲李小妹妹,以及9歲許小妹妹,在完成手術一年後,活蹦亂跳地在今天的記者會亮相。很難想像這兩位小妹妹去年還在生死拚搏,李小妹妹出生後第3天,即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引發急性腎臟衰竭需終身洗腎,是國內年紀最小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個案;而許小妹妹則因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腹膜透析雖然是兒童慢性腎臟衰竭首選治療方法,但有些病童會因多次腹部手術病史或反覆腹膜發炎感染,導致腹膜透析效果不佳,甚至無法使用,而需改以血液透析的方式替代。而病童體重太輕及洗腎管路建立困難,使得血液透析治療對於嬰幼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再加上,兩名病童因長期洗腎,僅能維持基本生理代謝,導致發育嚴重遲滯,腎臟移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等腎、植腎」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說,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族群,成功率極低;而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台灣現行的器官分配原則,以北榮這個案例而言,孩子的兩顆腎臟捐贈,以往有99%是捐贈給一個大人使用。2005年至2021年,捐贈腎臟者中,年齡小於6歲只有15位,共捐出30顆腎臟,僅4位小於12歲的病童接受移植,其餘幾乎都植入成人患者原因在於台灣器官捐贈制度以「登記制」。蔡昕霖指出,沒有按年齡為切點,小孩子被迫跟大人一起等器官,臨床還會遇到,「60歲捐贈器官給4歲孩童」的狀況,但孩子最好植入年齡相近的腎臟,因為它會隨著受贈兒童成長發育有較好的適應,而達到較佳的長期腎功能。他建議,我國可以參考,美國「Share-35」的作法,顧名思義即是,若遇上35歲以下的捐贈者,優先給小於18歲的捐贈者做移植手術,以增加兒童、青少年的移植意願。孩子器官移植實屬不易,所以北榮去年一悉知有年紀小的捐贈者時,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與器官移植團隊擬定完善的手術治療計畫,隨即兵分兩路,蔡昕霖、移植外科鍾孟軒醫師摘取腎臟,張瑞文則做術前準備,李小妹、許小妹分別進行手術,共耗費20人、18小時。皇天不負苦心人,術後3個星期許小妹妹順利出院;但李小妹妹因經常輸血,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極高的抗體,是移植後急性排斥的高風險族群。北榮醫療團隊用盡所有治療方法,歷經12次的血漿置換與抗排斥藥物多管齊下,終於在術後1個月,成功脫離透析治療。移植一年後持續追蹤,原本5.8公分的捐贈腎臟,隨著兩位受贈者一起成長,目前已長成10.5公分與8公分,而兩名妹妹也「暴風式抽高」、快樂長大,現在只需固定回診吃藥,與正常孩子沒有不同。
-
2021-10-0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中風後憂鬱常被忽略 尋求篩檢治療
中風居國人十大死因前五名,隨著生活型態、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愈來愈多30至50歲的腦中風患者出現,中風有年輕化趨勢。腦中風後肢體無力是最顯見症狀,但「中風後憂鬱」卻是常被忽略的隱性症狀。中風後第一年約三分之一患者有中風後憂鬱。中風後導致肢體偏癱或輕癱,讓原本可以獨立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起居的人,一夕間變成需要他人協助,不管是只能臥床、需要輪椅協助等,都讓患者有失去自我的低落感,出現憂鬱情緒。引發中風後憂鬱的原因很多,中風後腦神經細胞的損傷,可能引起腦中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或神經滋養因子(BDNF)缺乏,抑或是傷到腦中特定的神經迴路,造成情緒的症狀。研究指出,特定部位的中風如前額葉與基底核,也與憂鬱有關。中風後造成的障礙程度與發生中風後憂鬱有關,通常愈嚴重者、需要他人協助愈多者,容易造成較大的壓力。像青壯年期中風,可能面臨經濟壓力是潛在因素,社會與家庭支持系統的程度也是因素之一,愈缺乏支持系統的患者,產生憂鬱的比率較高。另外,過往的人格、病史,例如再次中風、多重慢性病及曾有憂鬱症等,也可能是中風後憂鬱的危險因子。如果懷疑有中風後憂鬱時,應該尋求醫療團隊的協助,在旁照顧的家人或看護提供有用的觀察,同時透過醫師端一些篩檢的問題或量表協助診斷。研究指出,服用抗憂鬱藥物調節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改善憂鬱症狀,穩定服藥後可讓患者的情緒穩定,重拾復健的動力。親友的陪伴支持與鼓勵也格外重要,可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懷,一起面對生活的改變,慢慢調適心態與重建心靈,化解憂鬱帶來的負面影響。面對憂鬱的患者,醫療團隊成員也能幫忙改善,例如復健治療時可以調整訓練方式,採用一些吸引患者的方式;如果有需求時,也可以透過臨床心理師協助心理諮商,協助處理情緒問題。許多照顧家屬也可能有憂鬱與焦慮的情緒障礙。研究指出,照顧時間愈長、醫療花費支出愈多,家屬的情緒障礙問題比率愈高。建議尋求可近的資源協助、加入病友團體,都能幫忙調解情緒,重建身心健康。
-
2021-10-03 新聞.元氣新聞
幫助逾萬不孕夫婦 「試管嬰兒之父」張昇平10月1日辭世
台灣「試管嬰兒之父」、台北榮總前婦產科主任張昇平昨天辭世。「台北榮總生殖醫學中心」臉書專頁以「感懷張昇平主任」為題,公布這個消息。對於帶領北榮生殖團隊創造全台第一例試管寶寶的台灣試管之父辭世,表達不捨。 「我小心翼翼、幾乎是雙手發顫地從產婦體內捧出了『中華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拍一下他的小屁股,男娃應聲而哭,我也高興地快哭出來!」一九八五年四月,國內第一個試管嬰兒經由張昇平之手來到人世,試管嬰兒」是如今常見的不孕生技術,但在此之前,只是各醫院實驗室中的研究課題。張昇平於一九八三年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派至美國,學習人工生殖技術,回台成立試管嬰兒小組,經過一連串實驗與研究,終於幫助輸卵管阻塞的張女士成功之懷孕,生下國內第一個試管嬰兒張小弟。「張小弟」從小倍受外界關注,他也努力讓自己頭好壯壯,拿到台大碩士學位,畢業後認真工作,已於2016年升格當爸爸。對於張昇平辭世,許多學生表達哀掉與不捨。台北榮總表示,張昇平行醫50年,不僅為台灣生殖醫學史揭開序幕,更造就了超過逾一萬個試管嬰兒,為許多不孕夫婦帶來希望,醫院非常遺憾,將繼續發揚張昇平在不孕生殖方面的研究,繼續幫助患者 。以 下是「台北榮總生殖醫學中心」臉書專頁公布的訊息:感懷 張昇平主任帶領北榮生殖團隊創造全台第一例試管寶寶的 台灣試管之父於2021年十月一日結束病榻之苦 辭世感謝您所建立的一切——讓我們後輩能夠傳承香火繼續您的志業。感謝您的身教與言教——總是俐落以近乎全能的雙手完成產科婦科生殖科各種醫療任務,以及對於後進總是全力照顧與教導栽培。讓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繼續昂首闊步萬般不捨與感念恩師雖已遠,典型在夙昔願您無苦無痛 前往更喜樂的世界
-
2021-10-01 該看哪科.感染科
國外研究:打流感疫苗可降低24%確診新冠肺炎機率
近期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外,今也開打流感疫苗,衛福部建議,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施打間隔7天。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流感疫苗可降低24%感染新冠肺炎風險,亦可降低其他疾病及重症風險,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呼籲,民眾10月初可先預約施打流感疫苗,一周後銜接施打第二劑新冠疫苗,補足疫苗空窗期,並提高自我防護力,減少感染重症風險。流感疫苗今年共632萬8250劑,公費採二階段接種,10月1日起第一階段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第二階段為11月15日起開放50歲至64歲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副院長黃信彰表示,施打疫苗可刺激免疫反應,抗原細胞產生免疫力,新冠肺炎讓民眾更加重視施打疫苗,施打流感疫苗亦可防重症、死亡及家庭社會負擔。國外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可降低新冠肺炎感染率,也可降低新冠肺炎重症及住院率,國外醫療院所也證實這項論點。黃信彰表示,根據密西根健康照護體系分析450萬筆資料,其中2萬7千人在新冠疫情前半年至一年曾施打流感疫苗,經新冠PCR採檢後,發現降低24%感染新冠機率、呼吸衰竭減少48%、住院天數少4天。英國利用基層照護資料庫分析6921個確診新冠病人,發現有打流感疫苗者,確實可以減少15%住院率、減少22%死亡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因應新冠疫情做一份問卷調查,發現民眾願意施打疫苗,保護力是第一考量(87.1%),其次是安全性(76.6%),病毒變異性(32.3%),但考量疫苗培養方式的人數卻不到2成(16.1%)。黃信彰說,疫苗製程培養方式的不同是影響疫苗保護力與效力的關鍵因素,問卷結果顯示,只有46%民眾知道流感疫苗製程培養方式,有分雞蛋培養和哺乳類細胞培養,細胞培養疫苗較雞蛋培養疫苗增高10%保護力。近期施打多種疫苗,包括新冠肺炎疫苗AZ、莫德納、BNT及高端4種廠牌,還有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黃信彰說,國外為了避免民眾頻繁到醫療機構,多採取一次性施打,施打部位僅間隔一個銅幣,相較台灣較重視疫苗副作用,擔心同時施打產生交互作用,無法釐清副作用,因此台灣疾管署公告,不同疫苗施打須間隔一周。他建議,民眾若尚未輪到新冠疫苗,可先施打流感疫苗。根據問卷調查,去年流感疫苗施打率僅2成,年齡在35至45歲之間不屬於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且家中有12歲以下子女的家長,自費施打流感疫苗比例僅20.3%,這群家長年現在尚未施打新冠疫苗。黃信彰表示,台灣目前新冠疫苗第二劑覆蓋率偏低狀況下,流感疫苗的施打更為防疫關鍵,流感疫苗公費自費都應該施打,以提高自我防護力,減少家庭群聚感染和長者感染重症的風險。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老化特殊指標!身智衰退症PCDS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7年,再創新高,逆轉「晚年不健康」成重要課題。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及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合作,歷時六年,透過十餘篇論文,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及早預測「不健康老化」。陳亮恭發表老化特殊表徵 這是首度由台灣本土研究啟動,結合日本國家資料所定義的創新疾病表徵,已引領日本、新加坡與英國等地開啟全球研究。「PCDS(Physio-Cognitive Decline Syndrome)」稱為「身智衰退症」,研究發現,社區中有一至二成的老年人具有這個現象,早期適時介入,有助於避免後續失智與失能。陳亮恭日前在英國三一學院發表線上演說,這一系列與「PCDS」有關的老化過程特殊表徵研究,引起全球腦健康研究中心(Global Brain Health Institute)關注,也獲國際老年醫學會(IAGG)官方期刊「營養健康與老化(JNHA)」主編邀請,彙整團隊系列研究回顧,以專文形式對全球介紹。一至二成的人 腦部漸萎縮 陳亮恭說,健康老化與長壽,追求老年不要失能和失智是普世價值,醫療以疾病防治為主要目標,失智、失能的定義卻以功能為考量,兩者高度相關,但疾病導向的策略使醫療體系較難早期介入。榮陽團隊以世衛組織「全球老化與健康報告」架構切入,若能及早發現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就有機會及早逆轉。台北榮總、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與日本合作,分析台日四個大型資料庫,發現一至二成的人有PCDS,且PCDS顯著增加失能、失智與死亡風險,再進一步分析個案腦部磁振造影,發現其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在失能或失智前就出現萎縮現象,雖然在中年期尚不明顯,適當介入或可預防65歲後的萎縮現象。小腦、海馬迴和杏仁核分別掌管動作與認知的協調、記憶和情緒,結構上看似沒有相連,但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副研究員周坤賢分析,這三個部位具有一條神經迴路如同隱形電路串起,相互牽動。個性、情緒改變 失智前兆陳亮恭指出,這也說明為何個性和情緒改變是失智症早期症狀之一,因為情緒調節等,的確與記憶連動相關,這些表現也與行動能力衰退有關。同系列研究發現,人類肌肉細胞萎縮後將製造「miR-29b-3p」微小RNA,透過血液循環到腦部,中研院院士龔行健與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蔡亭芬發現,腦細胞接收此訊號後,會造成凋亡。這改變了過去腦與肌肉系統運作的認識。陳亮恭說,過去認為肌肉動作由腦部調控,腦部下指令使肌肉運動,但如今證實腦部與肌肉雙向相互影響,肌肉釋出的調控訊息也影響腦部健康。四肢發達 頭腦才能不簡單我們常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根據榮陽團隊發現上述生物機轉,證實四肢必須發達,頭腦才能夠不簡單。這可能可以說明透過運動訓練肌力的重要,強健的肌力有助維持腦細胞健康,同時避免失能和失智。這系列研究透過跨國流行病學比較、本土老化世代調查、配合腦影像及基礎生物學證據建立,並透過隨機分配試驗證明PCDS的可回復性,提早介入,能真實達成世衛組織提倡的健康長壽。PCDS已建完整知識體系陳亮恭說明,PCDS已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少見地由台灣主導定義的亞洲經驗,且逐步獲得全球認同,期待更多國家依此模式展開研究。這些研究成果也讓陳亮恭團隊接獲世衛組織邀請,將參與歐盟啟動的社區活躍老化研究,結合資通訊科技發展,推動全球健康長壽。
-
2021-09-27 新聞.元氣新聞
台灣知名武俠導演張鵬翼胃癌病逝 享壽80歲
台灣知名導演張鵬翼9月24日因胃癌病逝台北榮總,享壽80歲。張鵬翼有「台灣楚原」之譽,在台灣影壇可謂拍攝武俠動作片的一把好手,加入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後,執導了不少根據古龍作品改編的電影,代表作品有「刀魂」、「楚留香大結局」、「策馬嘯西風」等。朱延平導演今天下午在臉書哀悼張鵬翼,寫道:「張鵬翼導演,算是我半個師父,當年他做郭南宏的副導演,拍『少林寺18銅人』,找我做場記,之後他自己也導了幾部很賣座的武俠片,我做他的副導演,當今電影圈還叫我「小朱」的少數幾個人,他是其中之一。」朱延平提到,今年5月張鵬翼在大陸橫店籌備新戲,卻發現自己得了胃癌末期,便返台治療,期間都沒有通知任何朋友,他表示,「所以今天突然接到他過世的消息,非常震驚,鵬翼,一路好走」。
-
2021-09-08 該看哪科.風溼過敏免疫
乾癬讓免疫系統崩壞 55歲男「如猴般抓癢」關節劇痛
皮膚乾癬是常見的發炎反應,同時也要小心自體免疫出問題,進而侵蝕到關節。今年55歲的乾癬性關節炎病友Steven表示,曾因皮膚角質脫落、搔癢、關節疼痛,「和朋友聚會抓到像是猴子般」,導致社交受到嚴重影響,長達6年不敢出門。事實上,從事美髮業的Steven,早在年輕的時候,就出現皮膚搔癢症狀,原以為是工作長期接觸化學藥劑、碰水所帶來的職業傷害,直到病灶開始蔓延全身,甚至整個頭皮,才發現是確診乾癬。皮膚出現大大小小的紅、咖啡色區塊,讓他開始迴避外出、避免社交聚會。Steven無奈地說,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自己衛生習慣很差;而他的衣櫃內只剩兩種顏色的上衣,讓身體皮屑可以隱形的白上衣,與不會滲出傷口血漬的黑上衣。Steven在積極治療幾年後,皮膚獲得改善,但突然發現自己時不時會腳麻,僵硬的身體讓普通的小事都變得艱難。像是「起床的時候需要別人推你一把,感覺很像是中風了起不來一樣。」夜夜難眠的他,曾赴推拿、復健、骨科都無法找出病因,所幸轉介至風濕免疫科,確診乾癬性關節炎。「乾癬」並不是我們熟悉,由黴菌感染所引發的「癬」,收治Steven的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說,乾癬為皮膚發炎產生異常代謝反應,雖不會傳染,但有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會因不正常免疫反應併發關節炎,導致乾癬性關節炎。由於乾癬常與癬搞混,難以聯想「乾癬」與「關節炎」有關,有8成民眾可能因誤診或不知病因延誤治療,蔡長祐說,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常見症狀,包含身體脫屑、痛癢,甚至併發關節疼痛、變形。「若患有乾癬民眾,關節疼痛就得盡快赴風濕免疫科看診。」針對乾癬性關節炎治療,患者最希望能改善皮膚外觀、找回生活品質與重返社會。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指出,透過「達標治療」訂定明確的治療目標,如關節疼痛減少程度、乾癬面積減少程度等,可更有效的進行改善。曹彥博說,相較於傳統的投藥,達標治療中可採用一些免疫生物製劑進行治療,目前新發現抗介白素 17 (IL-17i)在治療 24 週後,有 60% 的患者皮膚症候完全消除、 36% 的患者關節疼痛數目減半,且已納入健保給付。
-
2021-09-05 該看哪科.呼吸胸腔
健保大數據/肺炎用藥統計:抗生素居首 氣管擴張劑次之
肺部出現發炎浸潤現象及臨床上有相關的感染症狀稱為肺炎,而肺炎的成因很多,治療時需要先區分其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北醫附醫事業發展部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肺炎要先確認是不是和感染相關。若和感染相關的肺炎,會先確認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或非典型感染,給予相對應的藥物治療。至於非感染相關的肺炎則可能是吸入性肺炎,如嘔吐或膽汁導致嗆入胃酸引起肺部灼傷,或是用藥之後造成肺部間質性變化導致肺炎;也有可能是因為自體免疫或是肺部腫瘤的表現而導致肺炎,因此必須排除根本原因。還未確定病因前,抗生素超前部署,避免惡化。不過根據健保資料,可以看到肺炎治療以抗生素為大宗,以109年為例,有53.9萬人次使用。周百謙表示,雖然肺炎的治療依據病原體和病因不同而有差異,且抗生素只對細菌性肺炎有效,病毒性肺炎則需要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然而當病人出現肺浸潤現象,雖然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造成,但因為檢驗需要時間,加上若一開始診斷沒有先使用抗生素,導致病情惡化,也可能會產生醫療糾紛,因此臨床上常常會先用抗生素「超前部署」。先區分社區型、院內型或健康照護相關肺炎,再抓出可能菌種。台北榮總胸腔部主治醫師柯信國表示,根據2018年修訂的最新版台灣肺炎診治指引,臨床上通常會先區分是否為社區型肺炎、院內型肺炎或健康照護相關肺炎。他說,社區型肺炎主要是患者身處社區時感染肺炎,依據不同地區有其流行的菌種,台灣常見的以肺炎鏈球菌、黴漿菌、披衣菌為主。院內型肺炎則是住院48小時後出現肺炎,可能是因住院後感染新菌種而導致肺炎,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等。健康照護相關的肺炎則是指長期進出洗腎中心或是在安養機構的住民,在這些健康照護機構感染到肺炎。不同的照護機構有不同的流行菌種,加上這些患者可能因為多次感染及本身慢性疾病,而有抗藥性的問題,更需要注意。臨床多以「經驗性療法」初判,待檢驗結果調整用藥。臨床上醫師會先以「經驗性療法」,先依據究竟是社區型或院內型的肺炎分類,依據經驗及肺炎指引上的建議做初步判斷,給予相對應病原體的抗生素予以治療。社區型肺炎病患通常使用盤尼西林類等廣效型抗生素、住院型肺炎了可使用新一代的盤尼西林類抗生素外,也可以和紅黴素及奎諾酮類抗生素合併使用。周百謙表示,除了依據不同病患感染環境判斷外,抗生素的使用也會依據不同醫師的喜好、經驗而有不同。但他強調,這只是初期使用,等到病患住院三至四天,檢驗結果出爐後,通常都會再做「中期修改」予以調整。氣管擴張劑助病患清痰,避免痰液積聚。除了抗生素使用外,根據健保資料,氣管擴張劑在藥物使用中排名第二,以109年為例,有43.5萬人次使用。周百謙表示,肺炎的發生可能因為病患清痰能力不好,痰液積聚造成感染。而若為治療肺炎,一味使用抗生素,就像在臭水溝中不斷投入漂白劑,而未清理水溝,不但有害也無法確切整治。因此,這時候就需要呼吸治療的介入,其中包括氧氣使用、吸入性藥物(如抗生素,化痰概念藥物,以及支氣管擴張劑)和肺部復健。他說,氣管擴張劑算是藥物呼吸治療的一部分,透過改善支氣管狹窄,纖毛擺動,以及免疫調控可讓病患順利把痰咳出。但有些病患沒有力氣清痰,可能源於呼吸道結構的問題,或是中風等因素,因此需要非侵襲性陽壓呼吸治療、負壓呼吸器,以及拍痰等方式介入。不過健保資料顯示,呼吸治療仍以侵襲性呼吸輔助器和氧氣吸入為主,2020年使用的醫令次數24萬5,656次和95萬6,349次。周百謙表示,胸腔復健比起其他肢體的復健,尚未有完整的健保支付項目,因此在人員和照護系統上仍有不足的隱憂,人員光調呼吸器就忙到無法提供復健服務,進一步影響治療成效。關鍵在預防肺炎發生,減少抗生素使用。但他認為,肺炎治療必須跟上腳步,許多病患反覆肺部發炎進一步造成健保花費上升,複雜性病患的肺炎治療應以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補足呼吸生理學部分,找出病患確切發生肺炎的關鍵原因。否則一直使用第一線乃至第三線的抗生素藥物來治療肺炎,不但無法解決後續復發問題,也可能導致抗藥性問題產生,更造成病患預後不佳,徒增醫療花費及家庭的照顧負擔。
-
2021-09-03 新聞.用藥停看聽
疫後門診爆增 醫曝止痛藥吃太多恐「大腦敏感」
根據國外最新研究,偏頭痛患者疫情期間,每月偏頭痛平均天數增加4成,其中6成患者偏頭痛頻率增加,有高達6成4偏頭痛嚴重程度增加。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9月5日至11日是全球偏頭痛衛教週,邀請藝人佩甄擔任衛教大使,與知名圖文插畫家H.H先生合作,透過「第一屆全國繪畫比賽」與「我的偏頭痛美學網路串聯」,增加國人對偏頭痛認知。陳韋達表示,依流行病學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罹患偏頭痛。根據國外知名《頭痛與疼痛》期刊研究,新冠疫情期間,患者每月偏頭痛平均天數,從疫情前5.7天提升至8天,有六成患者偏頭痛發作頻率增加,有一成患者惡化為慢性偏頭痛。此外,有六成患者過度使用止痛藥,導致頭痛惡化,二成二患者一度痛到掛急診。還有六成患者吃不下、八成患者睡不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醫師王嚴鋒指出,今年7月學會進行線上問卷調查,了解國人對於偏頭痛認知,共有2300名民眾填寫。調查顯示,近七成民眾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事實上偏頭痛屬於疾病,只要頭痛反覆發生,每次持續4至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的症狀,即符合偏頭痛定義。王嚴鋒說,偏頭痛患者以20至50歲女性居多,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嚴重會影響生活與工作。而國內止痛藥取得方便,部分民眾在偏頭痛發作時,多數自行購買止痛藥,過度輕忽治療,過量用藥除了傷肝、傷腎,更可能導致成癮,使頭痛惡化。台灣頭痛學會理事、新光醫院神經科醫師劉子洋表示,有些患者屬於慢性偏頭痛邊緣,在疫情之下,頭痛發作也不敢就醫,導致加速惡化,變成慢性偏頭痛,若長期靠止痛藥,可能會過度依賴藥物,也會越吃越痛,形成惡性循環,讓大腦越來越敏感,像是夏天進出冷氣房溫差大、沒睡好或隔天有大型考試等,外在因素刺激就會引發頭痛,建議應及時就醫。近期施打新冠疫苗,有不少民眾出現頭痛等副作用。劉子洋說,施打疫苗出現頭痛,與偏頭痛所產生的機轉不同,但若民眾本身有偏頭痛體質,但先前並未診治,打完疫苗後產生發燒、頭痛等不適症狀,或是外在壓力、其他疾病等,也可能引發偏頭痛產生,或是加劇偏頭痛。為了幫助國人正確認識偏頭痛,學會發布「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止痛藥每周吃超過「2」天恐讓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靠這「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期望藉由簡單易記口訣,讓民眾一眼秒懂偏頭痛必知「超前部署」守則。第一屆全國繪畫比賽,共有685位學生與社會人士參與,高中組冠軍本身亦是病友,因偏頭痛嚴重影響生活,於畫中呈現主角痛到夜不能寐。牆上日曆的滿江紅更道盡偏頭痛的血淚,甚至以「受夠了」命名作品,表達病友渴求偏頭痛改善的那天到來。
-
2021-08-26 新聞.杏林.診間
外科醫師怎會變成樹木醫師?肝硬化讓他從頂峰人生慢下腳步
身為一個外科醫師,為什麼會一頭栽入環保而無法自拔?張豐年說,「因」是自己罹患肝硬化的經歷,「緣」是從住家挺身護樹起了頭。這段因緣都從己身出發,所以一路走來24年,大家對他的印象是專業的環保鬥士,而不是小鎮醫師。實際上,張豐年現在還是小鎮醫師。1967年進台北醫學大學(當時名為台北醫學院),第二名成績畢業,1975年服完役入台北榮總。外科部每週都要開檢討會、討論醫療處置是否正確,魔鬼訓練養成張豐年小心求證性格,即使其他科部做過檢查的病患,他在動刀前還是會再仔細檢查、確認沒有遺漏。1981年升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次年請調回剛成立的台中榮總服務,不過才一年,就當上了急診室副主任,是醫院栽培的重點人才。但一場病讓他在1986年從中榮辭職,先在大里惠和醫院執業,1996年返回豐原,加入兄長豐壽診所,合夥看診。怎麼會發現自己罹病了?原來張豐年很有實驗精神。台中榮總剛成立,外科部新購一台超音波儀,他首度操作就以自己作為測試對象,沒想到一掃描,哇!探頭掃到肝臟,卻意外看到肝表面粗糙、纖維化,已是嚴重肝硬化;「原本大好前程,頓時宛如晴天霹靂」,考量家有妻小,毅然辭職,返郷開業。張豐年1948年出生在豐原的小康之家,小學畢業全校第一名,初、高中都讀台中一中,就學或之後的行醫,都非常順遂,直到1982年發現肝硬化、1986年離職,當時38歲,是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學習放慢腳步、親近自然過生活。從小就喜好接近大自然的張豐年,離職、開業後,稍有空檔就往山林走。1997年,他住家周邊的垂榕綠色隧道遭無預警斷頭修剪,在多方奔走後獲得廣泛支持,促成中興大學舉辦兩次全國性的「行道樹研討會」。此後,年近半百的張豐年就一頭栽入環保的工作,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從挺身護樹至保護大地。「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如同美國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著名詩作〈未行之路〉(The Road Not Taken)一樣,張豐年從垂榕護樹開始,走出了讓台灣更好、更美的一條路。張豐年一路走著走著,沒理會汗水淋漓,也沒多想身家安全,只為了讓台灣更好。所幸,他的努力有了成果,他的用心終於被看到。2020年他獲頒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獲獎理由是:「從1997年起,在工作之餘,與妻子江翠娥從自己的社區開始關注在地環境議題,參與行道樹保護、水患治理、工程災害,反國土無限開發、反水庫、反噪音、反中科后里七星園區等議題。」從住家護樹開啟了環保之路張豐年住宅位在台中市大容東、西街的綠帶,原本是台中最美麗的一條水上綠色隧道。高大的垂榕南北綿延約一公里,不僅吸引各種鳥類、昆蟲、松鼠棲息,垂榕下的人行步道更是附近居民平常休息、散步、運動的好地方。1997年,他發現市政府以颱風季節安全考量為由,陸續大規模鋸掉枝葉,以「強剪」方式來修剪該整綠色隧道,招致不少居民的反對,張豐年也化身樹木醫師,投入護樹行動。張豐年於是向靜宜大學陳玉峰教授、中興大學黃振文教授等請益,還請人拍攝鳥類及病害錄影帶,鍥而不舍和台中市政府溝通。他說,垂榕經過強剪後,沒有保護措施,部分樹皮出現日燒症,壞死脆化,真菌乘機入侵,就成了膏藥症、黑變症等慢性病,加速衰老。「不去動這些樹木,活十幾年;動了,活不了幾年。」在張豐年不斷努力奔走之下,獲得多方的響應和支持,包括在中興大學舉辦了兩次全國性的「行道樹研討會」,中興大學農學院為此組成行道樹管理諮詢服務委員會,台中市政府也允諾編列預算,重新檢討台中市行道樹的修剪和管理工作。2019年8月初艷陽天,張豐年路過位於西屯區的台中市警察總局,還驚訝發覺後側──大恩街的大部分黑板樹已被剪得光禿禿,他立即請陳椒華立法委員設法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也請媒體記者加以報導,以免他處一再犯同樣的錯誤。張豐年說,生長在都會區內的植物所處的環境,通常較山林野地惡劣許多,黑板樹不僅在水泥叢林有辦法生存,還能因時因地制宜與周邊建物結合一起,發揮集體護衛功能。颱風來襲時,不僅黑板樹之間可互保,更可護住後邊的建物,不被有稜有角的廣告招牌等雜物砸到。位居該些建物後側的黑板樹則改由該些建物護住;颱風迴南時,這樣互保機制照樣運作無誤,僅僅是方向改變而已。除了集體護衛功能,黑板樹還能淨化空氣、降低熱島效應、降低噪音,提升景觀,更能進一步固碳,多少扮演起降低全球溫室效應的功能。張豐年感嘆,「如今一剪,這些功能幾全部喪失。台中市警察總局的修剪法,是嚴重的錯誤示範,建議台中市府應儘速出面制止,且依樹木保護條例開罰,另找專業人士指導、監修。」噪音管制法裡的張豐年條款張豐年關心的環保議題既多且廣,包括水患治理、水資源之開發與後續之經營管理、河川復育、都會城鄉綠美化、各種環境污染,特別是空污、噪音,以及工業區開發等。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內心有個「研考會」,逐案列管、嚴加考核,每每鍥而不舍,終究功不唐捐,於是有了「張豐年條款」。1999年,張豐年住家附近有棟大樓分租,總共裝了四十幾台冷氣機,每天早晚馬達運轉轟隆轟隆作響,此起彼落的噪音讓周遭鄰居無法得到安寧。張豐年向環保局反應,環保人員前來測試,只願單測一台冷氣機所發出的噪音,結果可想而知,不會超過噪音標準。張豐年翻閱環保署法規,發現有數個噪音源在一起時的所謂「叢聚性噪音」──各噪音源合成音量的所謂「複合音量」,而政府對該複合音量因未訂有任何管制機制而致使全面放過,成為噪音管制的「空窗區」。(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更多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08-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開打/年輕面孔多 有人接種後昏倒
高端疫苗開打,各地零星傳出接種後不適案例,桃園市有三人出現疑似不良反應,卅歲外籍賽姓女子打完直接倒地,撞傷頭部、膝蓋,四十七歲畢姓男子出現高血壓、呼吸急促、暈眩等現象,曾有暈針紀錄的廿六歲王姓女子接種後昏倒;高雄也有一名廿多歲男子接種後暈眩倒地,所幸四人均無大礙,昨天都已返家。第六輪公費疫苗接種由高端疫苗登場,指揮中心放寬廿歲以上民眾皆可接種,各大接種站施打隊伍中,有許多年輕臉孔。廿一歲、還是學生的李先生說,開學倒數,有什麼疫苗就打什麼,支持國貨;廿五歲沈先生在台北榮總接種,他說陪病月餘,苦等不到疫苗,只好選擇高端。也有人留下手臂就是為了接種高端疫苗,屏東市六十歲陳婦相信國產疫苗,認為「台灣研發,應會較適合台灣人的體質」。許姓台東市民也說,相信蔡總統也不敢冒險,對高端的信心建立在政府。新竹廿三歲謝姓補習班男老師認為網路不少文章在帶風向,質疑高端效力,「總統都帶頭打,應該不需要擔心」。昨天上午有三人接種後不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直播記者會中指出,可能因為暈針導致血壓低、心跳快,就醫觀察後無大礙,都已返家。他提醒,打針本身幾乎是沒有感覺,接種時不要太緊張,慢性病病況不穩民眾暫緩接種。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高端疫苗是蛋白質疫苗,使用較傳統的技術平台,比較不會有預期外副作用。預估民眾接種高端疫苗之後,可能在兩天內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發燒、倦怠等常見輕微反應,症狀會隨時間自行緩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集仁表示,接種首日現場未觀察到任何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都提醒民眾,回家後要維持正常作息,保持免疫力在最佳狀態,如果有持續發燒、顏面神經麻痺等反應,則應盡速就醫。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疫苗「爽約率」一次看!北部醫院數據曝光 最高8%
第六輪高端疫苗今天開打,但之前高端的預約情況不如預期,一再加開可預約年齡層。總統蔡英文一早搶打第一針,全力刺激打氣,外界紛紛關注高端接種率,今天施打隊伍中也出現不少年輕人的身影。北部醫院到診率曝光,台大醫院上午高端施打率94.68%、爽約率約5.4%、台北長庚施打率97.3%、爽約率約2.7%,台北榮總則是施打率92%、爽約率8%。根據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公布,過去不論廠牌的爽約率約5%,換算成施打率就是95%。根據醫院今天疫苗接種就診率情形,台大醫院上午高端到診率為94.68%;北榮部分預約637人、實際打586人施打率92%。台北長庚部分,今天上午預約接種民眾有300人、實際報到292人,施打率97.3%。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部分,公共事務部主任曾裕娟表示,醫院在24日下午開打,初估有200位民眾預約接種,實際到場接種率,明日下午才會知道。不過,就以往莫德納、AZ經驗,報到率高達98%。高端第三波加開預約進行中,從今天上午10時到8月24日下午6時,將於8月27日至29日接種疫苗。
-
2021-08-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年輕人早起打高端 他陪病一個月苦無疫苗「別無選擇」
高端疫苗今天開打,總統蔡英文早上7時30分在台大體育館,施打全台第一針,盼提高國產疫苗打氣。台北榮總今天上午9點起開打,登記接種有637人,由於第六輪施打年齡開放到20歲以上,可見年輕人早起打疫苗,有民眾抱怨,自己已陪病一個多月,苦等不到疫苗,是別無選擇才打高端。第六輪高端疫苗接種,北榮共開設三個接種時程,分別為今天、明天以及27日早上9點至12點。負責疫苗接種的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說,今天共637人登記接種,明天382人,男女比約一比一,這次開放年齡至20歲以上,可以看到較多年輕人來打疫苗,由於市府規畫接時間是周一、周二,推測有很多人請假來打疫苗。今年27歲、在台北從事氯水修換服務的陳先生,今天特地跟公司請假兩小時打疫苗,打完後再回去繼續上班。他告訴記者,由於職業關係,工作一天要拜訪6至8戶家戶,接觸至少20至30位民眾,發現許多客戶擔心作業員穿梭家戶中,會有染疫風險。陳先生說,自己平常非常關注時事,一看到疫苗名額開放至20幾歲,連廠牌都沒有思考就直接預約接種了,「有什麼先打什麼,先讓顧客安心,自己也有保護力。」25歲的沈先生指出,陪病一個多月,苦等不到新冠疫苗。他原本也沒打算接種高端,但幾個禮拜以前到附近診所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諮詢基層醫師才了解,高端副作用相對較小,加上必須陪病等因素,才下定決心打國產疫苗。他痛批,「別無選擇才來打高端」,並抨擊政府採購疫苗,捐贈的疫苗竟比自購還多。但也有人支持國貨,因應開學在即,在台北就學21歲的李先生,也搭上這波國產施打潮,他分享,周遭同學大都沒有打疫苗,自己選擇搶先接種,支持國貨,不等BNT疫苗。指揮中心統計,自8月16日10時至8月21日12時,共有90萬157人符合高端疫苗預約接種資格,已完成預約數59萬9613人,佔符合預約資格人數66.61%。第三波加開預約從今天上午10時到8月24日下午18時,將於8月27日至29日接種疫苗。
-
2021-08-19 失智.像極了失智
講到錢就精明 不像失智?醫:症狀不一
一名年近90歲的爺爺與子女談話時,常雞同鴨講,甚至對話到一半,就陷入自己的世界,家屬反映,「爺爺只要一講到錢就好像什麼都聽得到,變得異常精明,他到底有沒有失智?」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失智症無法從單一事件或面向判斷,家屬應觀察長者有無「生活功能變化」,只要有所懷疑,即應及早至醫院篩檢。蔡佳芬說,腦部掌管眾多功能,如視覺空間、注意力、社交情境判斷等,因此判斷有無失智症的面向有很多,症狀也千奇百怪,且患者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表現,使一般民眾難以判斷。許多家屬往往憑藉一個現象,就判斷長輩有沒有失智,如單純記憶力不好、算數不好,或是當長輩出現找不到路、走路會踩空、喪失生活禮儀等變化,蔡佳芬指出,這時需要進行全體評估,才能判斷有無失智。有的長輩即使失智了,還是很會算數、算錢,蔡佳芬解釋,在功能退化的過程中,最擅長的事務會退化的比較慢、不明顯,有的失智症患者記憶力很好,即使失智,記憶力的測驗結果都還是高於一般人,因此家人並未覺得長輩失智。蔡佳芬建議,要先觀察長輩生活功能有無變化,再注意變化的「程度」,釐清以前與現在的記憶力有何差別、差多少,只要有些許不同,應就醫篩檢,並由身邊親近者陪同,以協助醫師診斷。
-
2021-08-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記得拿證明!海外打疫苗 指揮中心將擬認證程序
台帛旅遊泡泡2.0重啟,帛琉首發團昨天出團,不少家長帶孩子去打BNT疫苗,也有打過AZ或莫德納第一劑的民眾去混打疫苗,但接種後回台,政府是否認可引發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在海外接種疫苗須取得接種證明,未來也會擬定認證程序,符合規定就承認。陳時中表示,也有民眾到美國等或其他地方打疫苗,接種後都會取得相關證明,礙於目前沒有雙邊認證,只能以當地證明證實疫苗效果、有效性。民眾在國外接種後,須先請當地接種單位開立證明,未來會擬定認證程序,只要打的是台灣緊急使用授權(EUA)疫苗、施打順序符合國內規定,就承認相關證明。台帛旅遊泡泡2.0啟動,可在當地打疫苗是參加首發團很大誘因,一位媽媽表示,小朋友滿十二歲可以打輝瑞疫苗,所以趁機帶孩子去打第一劑,開學以後較有保護力,自己則趁機混打莫德納疫苗。旅行團出發前必須在機場採檢並取得PCR陰性證明,昨天桃機公司也宣布,一四八位旅客都是陰性,可以順利前往帛琉。至於台版疫苗護照,陳時中日前曾表示,國內有黃卡疫苗接種證明,應思考如何將接種卡資訊完善,可與國際對接。歐盟已先行推出「疫苗護照」,民眾出示疫苗接種紀錄,可免除或放寬入境後隔離限制。目前國內則有衛福部健保署、台北榮總也積極發展防疫數位護照系統。台北榮總資訊室資深工程師朱原嘉表示,北榮開發「FHIR疫苗接種證明」App,參考歐盟疫苗護照模型,以快捷式醫療服務互操作資源(FHIR)製作疫苗接種證明,將疫苗接種證明數位化,可於手機App產生QR Code,未來到機場、餐廳等,透過掃描即可證明打過疫苗。北榮App同時與長榮航空合作,民眾出示機票、訂位代號並登入行程,即完成健康申報,到櫃台讓地勤人員看QR Code,即完成疫苗護照驗證。朱原嘉期望未來可更廣泛於各場所運用,例如北榮每日門診一萬人次、病床三千多張,除了病人還有家屬,人流龐大,可先從院內執行。
-
2021-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解除隔離後 新冠康復者還可能面對腦傷等後遺症
「我今年44歲,如今我的身體卻像一個80多歲的老人」,感染新冠肺炎的英國記者,道出許多確診者說不出的痛。我國至今有14621例確診者,解隔離比率90.2%,病毒起初攻擊肺部居多,隨著解除隔離,確診者也陸續出現後遺症,除了肺纖維化、呼吸道持續發炎,可能造成心臟、腦傷、肝腎功能受損,或焦慮、沮喪、失眠等精神疾病。根據國外一年多追蹤研究,權威期刊「自然」統計,約三成確診者出現後遺症,包括呼吸困難、肺功能衰退、頭痛、腦力衰退等。我國今年五月爆發本土疫情,至今已過三個多月,為了協助確診康復者,台北榮總、台大醫院、北醫附醫、北市聯醫成立新冠長期追蹤特別門診。北醫附醫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院內約追蹤六百多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包括院內原本收治、以及院外轉來的個案,依照嚴重程度分配到不同科別追蹤;北榮醫務企管部主任李偉強表示,確診病人康復後不具傳染力,但仍有後遺症狀須追蹤,因此每周兩個門診不做特別標誌,就是要去標籤化。周百謙表示,新冠後遺症主要分為肺部受損、肺部以外器官受損。肺部受損的患者出院後,上下呼吸道仍可能持續發炎腫脹,容易有胸痛、胸悶、走路喘;重症患者治療期間若插管採取高濃度氧氣治療,期間併發細菌感染,容易引起肺纖維化。肺部受損引發的後遺症多數是「暫時性」,目前國內疫情,僅三個多月,常規需觀察半年至一年,才能確定是否造成永久性傷害。肺部以外器官受損,常見以心臟、腦傷引起記憶短暫受損、肝腎功能受影響。周百謙解釋,新冠病毒是藉由與人體內的ACE2受體結合感染人體,ACE2受體多存在於呼吸道中,呼吸狀態不佳,影響空氣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首當其衝的就是血管,再來就是心臟以及腦部,影響心肺功能外,也會影響睡眠品質。李偉強表示,病人若長期臥床,也會出現骨骼、肌肉痠痛,需要骨科會診。此外更多病人出現精神方面問題,有些居住於萬華、板橋的病人被親朋好友「貼標籤」;確診病患內心會怨「很倒楣」,若傳給家人,導致親友不幸過世,即便自己身體康復出院,心理壓力仍持續,需要精神科或心理治療介入。
-
2021-08-12 新聞.杏林.診間
遵從父命棄文從醫,卻始終無法壓抑對文學的迷戀!陳克華,擺盪在文學及醫學之間
許多年以前,有位命理師曾對陳克華鐵口直斷,說他這一生無論怎麼搬家,都將是臨水而居。出生在花蓮市的水溝「溝仔尾」,大學時住吳興街,下雨就水淹過膝的像泡在水裡,到榮總擔任眼科醫生,工作與住家都在流水潺潺的磺溪邊,草山上的溫泉水滙集而下,「所有的河最終都流向了那裡。」到訪這一天,脫下白袍返家的陳克華,嗓音低沉間忽又清亮,簡潔範圍內不修邊幅而衣色奪目。家,一如所臆,帶著懷舊的華麗,完全吻合「詩人」、「畫家」、「收藏家」與「珠珠藝術家」在眼科醫生之外的諸多銜稱,秀也秀不完的一流才氣,族繁不及備載地凝聚一屋子的目不暇給和琳琅滿目,頗有浮世繪的趣味外,大大的佛雕也靜坐一角,和流轉的星辰相望,像句偈,喚醒了東方美學的因果,與眾生共憂苦喜樂。喝過咖啡,久遠的樂蒂、喬宏等許多閃亮大明星畫像被陳克華自櫃中取出,栩栩如生交織著真切樸雅,令觀賞者快速脫口直呼其名,因為,畫得實在太像。這才子,合該能在大學畢業前後的流行歌曲躍動亞洲黃金期,初試啼聲而一曲成名。填詞的《台北的天空》經典傳唱至今不歇,是鄉愁,也是確幸,多年後的今天,他說還要再寫一首《花蓮的天空》來接續故鄉的青春退場和心境轉移。「我從來都只是個詩人,如果我寫小說、散文、歌詞或劇本,也不過是詩的變形。」相對於直指我心,又揮灑變化的詩文藝術性,陳克華將一般作品歸於真實之外的扭曲,並不違和的扭出多本出版物,「可見我平常多努力。」他說。花蓮,呀花蓮,遙遠的童年和少年都充滿溝仔尾,外婆抱著他立於橋頭的回憶。1961年,陳克華誕生在明義街一條水溝上的木屋,綿延不絕的吊腳樓外,酒吧和東方茶室密集,還有城隍廟、國術館,集合成張愛玲筆下的「邊城」意象,窗外永遠是海的教室,那誘惑自己逃學的低矮圍牆,太平洋無限廣闊的靛藍呼吸,還有沿著東海岸線開通的窄軌小火車,每日按時運來了整個花東縱谷的蕉風椰雨,甘蔗的清香。陳克華形容自己是填鴨教育的清教徒,享受海浪打進教室,還會撿到貝殼的無拘,直到高一升高二的那年暑假,他蹺課躺在樹下,太平洋的海風輕拂,黃花紛飛,一顆相思豆落在臉上,燃起強烈的詩魂就此爆發,「我是詩人,要寫詩……」靈光乍現,謬思附身,應了心理學家馬斯洛「高峰經驗」說法,從此改變人生風景,從1983年的《騎鯨少年》到2019年的《欸》,陳克華共出版35本詩集,17本散文和3本小說,還有無數的攝影與繪畫創作都來自隨時隨地的書寫,不需要先記下再斷續銜接潤飾,完全一氣呵成的想寫立即就寫,當下從第一個字寫到最後的句點,多才也多產,跨界又斜槓,跳TONE無極限。爸爸開的診所叫「壽軒眼科」,進出都是可愛有趣又熟識的鄰居。忙於看診,父子親而不近,但「額頭」和「風鈴」兩個畫面隨時竄進陳克華失親的痛點,「小時候,爸爸在我發燒的時候,會額頭碰額頭,好像5秒就立即測出溫度。」等爸爸彌留到最後一刻,換陳克華用額頭相黏爸爸漸失氣血的身軀,留下父子最後的溫存。父後2個月,把劇痛化為詩作 ,陳克華一天創作3至4首,思親的筆,停不下來。陳克華的臥室繫了一個淡水老街買回的白色風鈴,風吹過,發出窸窸窣窣的輕吟。有一天,陳克華回花蓮診所,竟訝異的發現,爸爸也有一個一模一樣的風鈴,扇形的白色貝殼托起傘狀圓頂,顯示著父子連心的隱密連結,令他微微一顫,卻也什麼都沒說。終究遵從父命棄文從醫,雖然,一再被投以加著親情的牽掛,「你這孩子,不務正業」,但陳克華自認已盡力符合家族期待,「文藝界幾位醫生,只剩我還繼續留在白色巨塔。」語調輕緩中含有感慨,人間豐美駁雜,盡在不言中。擺盪在文學及醫學之間白色的塔,白色的袍,在陳克華看來,是一份「先為人,再為醫生,再為專業醫生」的札實功課。萬般皆是緣,從掙扎煎熬到溝通稍融,畢竟以榮總眼科主任重銜高位,出於藍更勝於藍的達成家族期待而掙了臉面,「爸爸視病如親,把病人當親人真心相待。喔!真是了不起。」做兒子的,由衷感念自己流了同樣的血。對藝術家投以羨慕,對醫生賦予尊敬,陳克華的醫學之路從台北榮總住院醫師、總醫師,一路升到主治醫師,再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史蓋本眼科中心,花3年時間從事眼角膜內皮細胞研究,研發出獲得美國及全球專利的培養液。另一方面,也埋首實驗室從事眼角膜內皮細胞體外培養及移植手術,研究論文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目前在榮總專治白內障手術、角膜移植手術、近視屈光手術、隱形眼鏡配戴併發症治療及乾眼症治療。典型的天秤座性格,擺盪在文學及醫學之間。爸媽曾憂心輕問,「如果沒有醫師的光環,還有誰會看你的文章?」親情最透達的提醒,使他怎麼樣也要在關鍵的學醫時刻,壓抑對文學及藝術的迷戀。 相對爸爸的醫德醫心,陳克華說起自己也曾得到一位北杯病患的書禮相贈,「克華詩文傳世遠,華陀醫藥活人多」,這榮傲,就掛在牆上。(本文獲《醫學有故事》授權刊登,更多內容請看>>精采全文)
-
2021-08-04 新聞.元氣新聞
精準醫學升級 北榮、中研院建置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台灣精準醫學、人體生物資料庫更進一步!台北榮總日前攜手中央研究院,簽署「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合作備忘錄」,收集我國健康成人或患者的血液、尿液、檢體等的生物資料庫建置計畫,協助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追蹤,有助於研究疾病、環境及藥物交互作用,了解疾病致病因素,協助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大規模人體資料庫為發展精準醫療不可或缺的一環,許多國家紛紛開始建立生物資料庫計畫,全球早已進入生醫大數據時代。為此,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恒特別促成此合作案,他指出,很榮幸參與中研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計畫,希望藉由專案駐點的方式,建構完善的收案流程,結合各科部臨床優勢,增加不同疾病患者與健康成人收案人數,進一步建置我國大規模人體資料庫。為何建置資料庫如此重要?北榮醫學研究部主任邱士華表示,現代醫學雖然站在自然科學實證的基礎上,進行醫學治療與研究等,但是試驗都是在環境條件被嚴格控管的實驗室,這樣的數據並無法反映真實情況。此外,不同人種及基因型對於藥物的反應也不盡相同。他指出,精準醫學使用大數據生物醫學資料庫,以基因分析來預測病患治療結果,再為患者個人量身訂做療法。因此,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成果,將提供臨床醫師有用的資訊以適當地調整治療方法,對於國人精準醫療與用藥,及疾病高風險族群篩檢助益甚大。2006年英國開啟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計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8年5月啟動生物資料庫計畫(The 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開啟了西方國家及人種精準醫療的新頁。中研院強調,近年來興起的「精準醫療」則是更精確的為病人進行個人化醫療行為,透過鑑定特定基因、生物標記或其他因素來獲得減輕疾病的可能性,醫療人員也更能針對疾病設計出精確療法。有鑑於此,中研院建立了國家級人體生物資訊收案計畫,為台灣未來精準醫療立下的重要的基石。
-
2021-08-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民眾預約接種疫苗減少6成 北榮醫分析「三原因」
國內疫苗短缺民眾搶打疫苗,意願登記平台更是搶破頭,但台北榮總施打人數減少6成,原本一天可以接種700人,今天預約打疫苗人數只有200多人。對此,北榮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曾基分析「原因有三」,首先是疫苗庫存不足,其次是醫院院址在石牌相對偏遠,且基層診所擴大施打等,皆影響院方施打人數。中央開放前三類對象,及孕婦接種第一劑後滿28天者能接種第二劑疫苗,北榮同時開設新冠疫苗接種特別門診,陳曾基說,7月30日共有683位民眾預約前往接種,加上前三類及孕婦,共約有1200劑次。「這幾周開始民眾接種預約量逐漸下滑。」陳曾基指出,北榮一天可施打的量能為700名,登記平台顯示,今天有273位民眾預約登記施打,登記後接種率高。不過,3日起依序每日登記人數為,88位、280位與144位。由於意願登記平台紊亂,預約接種民眾大幅短少是否與系統有關?陳推測,醫院可施打的量能遠大於中央疫苗配給,假設北市可接種疫苗醫療院所有100萬劑量能,中央只開放50萬個名額,就會顯現在預約人數上面,「現階段中央開放的名額漸漸變少」。再者,陳曾基說,北榮的院址並非市中心,相對偏遠的狀況下,就會有名額掛不滿的情形;加上基層診所擴大疫苗施打,大家的接種可近性高,就有可能選擇就近施打,也會影響在醫院預約的民眾。至於中央配發疫苗的情形,陳曾基說明,指揮中心每周或每幾天會依據,中央預約登記與院內醫護需求配送。
-
2021-07-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竹縣今維持0確診 1到3類及孕婦明可預約莫德納第2劑
新竹縣今天維持0確診;昨天已完成疫苗預約平台第3輪疫苗接種,今天開始進行第4輪疫苗接種,同時明天(31日)上午也會開放已施打過第1劑莫德納疫苗的1到3類民眾及孕婦,進行1100個名額預約。縣長楊文科表示,由於疫苗數量不足,調動彈性空間小,衛生局每天都必須精算存量,向所有施打站確認預約變動,努力避免疫苗數量不足造成民眾不便,也盡可能讓最多民眾接種疫苗。楊文科指出,新竹縣65歲以上長者第2劑疫苗的意願登記比率仍很低,希望長者把握時間,在8月2日中午12時前完成登記,不熟操作的長者,也可多利用縣府專設的疫苗登記預約服務中心,打專線03-6571919,就會有專人協助完成登記。縣府指出,第4輪疫苗接種將分為2批配發,第1批在7月28日已經到貨,第2批預計將在8月4日完成配送,縣府呼籲已完成預約的民眾,務必請準時前往預約地點接種,也請不要提前到,以免久候和擁擠。至於提供給1到3類及孕婦的第2劑莫德納疫苗接種,新竹縣府表示將有1100個名額,明天上午8點到下午4點可上各醫院網站預約,將安排新竹縣3處接種站所為民眾施打,分別是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新竹縣立體育館(東元醫院)及中醫大新竹附醫。
-
2021-07-28 癌症.抗癌新知
傷口長久不癒、身體疼痛持續…注意癌症十大警訊,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6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具首位,大家是不是從聞癌色變,到已經有點麻木了?癌症是那麼輕易地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中,被癌症奪走生命的親友也漸漸時有所聞。但是,只要能提早發現徵兆,早期接受治療,癌症的治癒率仍是非常高。以下整理「癌症十大警訊」,歡迎大家分享給親朋好友,不要輕忽身體早已告訴你的徵兆,立即就醫檢查與治療,以免一拖再拖,而造成自己與家人的遺憾。▍癌症十大警訊:若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一)排便或排尿習慣改變:如果大小便次數突然增加或減少,突然出現便秘、腹瀉或糞便變細、頻尿、解尿困難、大小便顏色或內容物有異狀,都要進一步檢查直腸、膀胱或攝護腺。(二)有長久不癒的傷口: 身體傷口通常一星期就會癒合,但如果超過二、三星期都沒有癒合的話,就必須特別注意。(三)身體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像是身體各部位,經常出現異常出血或瘀青。(四)乳房或身體其他部位觸摸到腫塊:腫塊通常不痛不癢,在頸部發現腫塊要注意鼻咽癌、肝癌、肺癌;腹部如果發現腫塊,小孩可能要注意神經母細胞瘤,大人則有可能懷疑是肝癌。(五)長期消化不良或吞嚥困難現象: 有進食困難的狀況發生,或是沒有胃口或消化不良等,就要特別檢查咽喉、食道或胃。(六)痣或疣有明顯的變化: 皮膚上的痣或疣有紅、腫變大或明顯改變,要注意是否為黑色素瘤。 (七)長期不明咳嗽或聲音沙啞: 久咳不癒或咳血、聲音變沙啞等,要特別檢查口腔、喉嚨及肺部。(八)不明原因的身體疼痛: 身體特定部位持續疼痛,長久未改善。(九)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沒有糖尿病、無甲狀腺機能亢進,若沒有特意節食或運動消耗,兩週內減輕體重2公斤,或一個月減少5公斤,都必須特別留意。(十)不明原因的長期發燒或全身疲倦感:如果有久未改善的不明原因發燒、倦怠、全身無力等症狀。提醒大家,平時就要注意身體保健與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並且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例如:抽菸、飲酒過量等等,若真的有以上徵兆,先請不用太擔心,進一步接受到醫院檢查,了解目前的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台北榮總醫院(本文由愛長照授權刊登,原文網址見此)
-
2021-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一針難求 為何還有7萬劑快到期打不完?
莫德納疫苗一針難求,但約有三批共七萬劑疫苗即將於七月廿九日至八月六日到期,為何打不完?醫療院所指出,莫德納疫苗接種對象跨及一至八類族群,又得保留給第二劑施打對象,對象複雜又配發不足,疫苗進貨及施打進度難以掌握,施打效率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表示,已與地方衛生局決議,在七月廿八日前由中央收回七月卅一日後未規畫施打的疫苗,並在屆效前,配發給第七類造冊人員使用,「已掌握一套系統,讓未接種的第七類族群在有效時限內,短時間內施打完畢。」台北榮總家醫科主任陳曾基表示,各縣市提供莫德納疫苗接種的醫療院所分散,即使醫院施打量能大,但獲配疫苗量少且無法一次到位,門診預約名額多為不定期且「少量多開」,施打效率差。另外,疫苗接種對象複雜,橫跨一至八類族群,醫療院所要打自家員工,還接受中央各部會委託為第七類族群施打。也因為對象複雜,造冊人員施打時間短,連到哪間指定場所施打都霧煞煞。陳曾基表示,目前莫德納疫苗剩餘數量所剩不多,但過於分散,「每家醫院都剩一點點沒打完,那零頭相加,數字就還有剩下。」另外,莫德納現僅開放一至三類、機組員及孕婦施打二劑,民眾可能「A地接種一劑、B地接種二劑」,也可能造冊因故不打或二劑延後施打等,醫療院所仍必須保留第二劑供量,難以掌握施打對象狀況。也有部分第七類對象擔心被認為是特權,直接至平台預約接種。中央將回收打不完的疫苗,陳曾基建議,不如開放作為殘劑,「否則從各醫療院所回收疫苗,難以確認每家醫院的疫苗存放條件及回收過程冷藏狀況,拿回去集中施打,這樣出事了誰要負責?」 莊人祥指出,莫德納需存放零下廿度,施打前解凍後效期只剩下廿八天。針對前次大規模接種所配送的莫德納疫苗,共三個批號即將於八月六日以前到期。指揮中心在七月十九日提醒各縣市衛生局,盡快安排施打,當時有十八萬劑,經過一周努力,剩下七萬劑。目前七月廿九至八月二日屆效,從原先二萬五千劑到三四一六劑;八月二日屆效,從六萬劑到一萬六四二二劑,八月二日至六日屆效,原先九萬五千劑,現在剩下五萬四一四劑。各縣市疫苗剩餘數量前五名,台北市一一八七二劑、台中市八七九二劑、新北市六一六○劑、彰化縣 六○九○劑、高雄市五七九六劑。
-
2021-07-24 醫聲.領袖開講
衛福部台北醫院院長鄭舜平/注重運動員醫療 設心肺復健中心
衛福部台北醫院院長鄭舜平去年8月上任,他不僅是運動醫學醫師,同時擁有中央與地方的醫療行政經歷,讓他在不同的崗位上,能清楚知道民眾的需求及心聲,「當醫師可以照顧病人,當院長可以帶領很多醫師治療民眾。」跑遍台灣 豐富自己視野民眾到台北醫院求診,最常看骨科、心臟內科、腸胃科、眼科、復健科及一般外科等門診,因醫院24小時都可收治病人,去年總計施行超過1千例心導管手術,有骨折或脊椎問題的患者也都會來就醫。鄭舜平先後待過台北榮總、基隆醫院、樂生療養院、旗山醫院、桃園醫院、衛福部主任秘書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行政組組長,資歷豐富。「別人說我很坎坷四處跑,但其實跑遍台灣是豐富自己視野。」擴增設備 滿足看診需求「部北過去空間受限,現在要重整醫院空間,準備發展。」鄭舜平指出,新蓋大樓已動工,未來將新增許多設備,例如核子醫學、高壓氧等,洗腎病床新增10床等,醫院環境也將分階段優化,包含門診、急診翻新、硬體設備改變等,讓民眾有更好的醫療空間及品質。此外,今年將陸續新增17位醫師,讓醫師陣容更堅強,滿足新莊地區的看診及重症需求。鄭舜平的醫療專長在運動傷害、骨骼關節復健、疼痛治療等方面,因此對於新北市運動員需要的醫療服務相當重視,部北將成立心肺復健中心,未來會與學校合作,提供運動員更專業的醫療資源及服務。走動管理 鼓勵提出問題「不怕基層提出問題,只怕隱藏不敢說。」鄭舜平採走動管理,每周會到各部門與主管、醫師溝通,了解問題所在,也會到診間看病人,了解問題跟心聲。「員工是醫院最重要資產,很鼓勵員工繼續進修,也調整福利、薪資、晉升機會。」今年第一季民眾求診比率較去年同期提高2成,呈現民眾對醫院的信任感提升。因工作緣故,鄭舜平參與身障人士的運動發展,並擔任分級師。「在比賽前將相同疾病的人,放在同樣級距中比賽才公平。」目前擔任殘障體育運動總會醫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他,過去曾擔任中華代表隊隊醫,跟隊員到北京、里約、巴西等地參加殘障奧運。鄭舜平小檔案年齡:56歲專長:運動傷害、骨骼關節復健、疼痛治療現職:衛福部台北醫院院長、殘障體育運動總會醫學委員會主任委員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經歷:衛福部主任秘書、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衛福部旗山醫院院長、署立樂生療養院副院長、署立基隆醫院復健科主任、台北榮總復健科醫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行政組組長、殘障奧運中華代表隊隊醫給病人的一句話運動多一點,壓力少一點,身心平衡,健康永存。【延伸閱讀】>>鄭舜平養生祕訣/固定運動,不吃炸物及消夜
-
2021-07-23 癌症.頭頸癌
頭頸癌好發中壯年 延遲治療增死亡風險
「頭頸癌」好發於中壯年,台灣男性死亡年齡平均59歲,發病年齡較年輕,被稱為「最短命的癌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病患因疫情而延遲治療,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也呼籲,癌症進展不等人,切勿停止就醫。頭頸癌包含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說,根據衛福部109年國人癌症十大死因排名,口腔癌高居第六位,因為成因複雜、多數病患缺乏健康意識、畏懼治療副作用而拖延治療,導致近6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或遠端轉移。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理事長楊政杰表示,頭頸癌病患近7成5為中壯年藍領,工作中接觸檳榔、菸、酒等致癌危險物質年齡較早,病患確診時多只有40、50歲,正值生產力最高的時期,也使家庭頓失經濟支柱。國外研究指出,疫情影響下,頭頸癌就診量降低,病患回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醫師楊慕華也說,國內自5月起進入社區警戒,也發現許多病患有延遲治療的狀況。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提醒,癌症進展不等人,相較頭頸癌第一、二期的5年存活率60至90%,晚期確診僅剩40%,復發率、死亡率都有提高現象,呼籲民眾切勿中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