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聽健康
「從全球觀點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一波,遠遠超過原先的預期。」許惠恒擔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近一年,帶領醫護人員防疫有成,保持零院內感染,但看到確診病人病逝前,家屬不能見到最後一面,仍感慨萬千。隨國人疫苗施打率提高、遵守防疫新生活,面對今年疫情發展,他保持樂觀態度,「相信一切會愈來愈好。」
許惠恒回想前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大家原本期待可能像SARS一樣,疫情很快消失不見,但經歷兩年,國內目前仍受Omicron變異株威脅,「病毒變異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估計還會不斷有新變異株出現。」
疫情至今,北榮收治260名確診患者,高達半數是重症,卻始終保持零院內感染。為做好防疫管理,許惠恒每天上午八時準時舉行晨會,掌握國內外疫情趨勢及變化。他觀察,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致病嚴重度較原始株下降,但與流感病毒相比,對高齡、免疫不全等病人的致病率仍高,醫療量能負擔仍大。
不過,即使國內再有一波本土疫情,許惠恒有信心可以安然度過。他說,去年五月北部爆發本土疫情,各醫院量能緊繃,但也累積許多SOP,北榮對防疫物資準備、醫護人員調配等都有經驗,也超前部署,將思源樓部分病房改為負壓隔離病房,未來更著手規畫重症負壓隔離病房。外界憂心春節防疫專案可能有破口,許惠恒說,「擔心難免,但醫院已做好萬全準備。」
雖然樂觀看待疫情,但談起疫情下的生離死別,許惠恒難掩感傷。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重症插管病患,臨終前因昏迷無法和家人視訊道別,家人見不到最後一面,希望留下病患手掌印作為紀念,最後護理人員排除萬難達成家屬心願。
「疫情期間,所有醫護人員都是一路學習和感恩。」許惠恒還記得,有一名確診者過世後,遺體送往電梯要移至往生室,所有曾照顧過患者的醫護人員比照安寧病房模式,站在電梯兩側向遺體90度鞠躬,慎重的態度讓家屬寫信表達感謝。
許惠恒說,今年疫情能否終結,還要更長時間觀察。他呼籲國人盡速完整接種疫苗,去年12月中旬,他已追加第三劑,但隨病毒不斷變異,往後可能要打第四劑疫苗。
執行168斷食謹守2原則 減掉10公斤、血壓很聽話
疫情期間工作繁重,台北榮總院長許惠恒不忘照顧個人健康。身為糖尿病專家,他為控制血壓,一年半來進行168間歇性斷食法,16小時不吃東西,讓胰臟多休息,降低分泌胰島素的機會,成功減重8至10公斤,也維持血壓穩定。
許惠恒血壓偏高,他了解多吃澱粉、含糖食物,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長期下來,胰島素分泌過多,不僅促進脂肪囤積,也將使胰臟功能衰退,進而引發糖尿病,若能減少胰島素分泌,不僅可以控制血糖,也控制體重及血壓。他每天不吃早餐,直到中午十二時才吃中餐,並於晚上八時前吃完晚餐。
「168間歇性斷食法,一定要遵守兩個小原則。」許惠恒說,第一是每日熱量攝取要減少,雖不是完全減少成只有兩餐,但絕不能把三餐熱量灌到兩餐,每天熱量是兩餐多一點即可。
其次,晚餐澱粉攝取要減半。如平時吃一碗飯,晚餐就改吃半碗,因晚餐離睡覺時間不遠,如果吃太多,澱粉食物的葡萄糖會轉為脂肪,長期下來還是會囤積,這樣對身體不好,但晚餐的蛋白質、脂肪還是照常吃。
許惠恒提醒,正在服用降血糖藥物患者不建議168斷食法,以防服藥後又不進食,引發低血糖;另有胃炎、胃潰瘍病史者,長時間不進食,病情也可能惡化,同樣不建議。
外界多討論吃水果到底應在飯前吃或飯後吃,哪一種比較健康。許惠恆說,有研究指出,飯前吃水果讓胃容量變小,且纖維質有飽足感,正餐會少吃一點,可以控制體重;但也有研究認為,飯前吃水果,血糖容易上升,且水果糖分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脂肪囤積。因飯前吃水果的好處證據仍不足,他還是每天飯後吃兩份水果。
面對防疫壓力,許惠恒每天走一萬步,讓自己多思考,並隨時看醫學雜誌了解疫情變化,他還增加洗手次數和時間,以防病毒感染。今年春節假期,許惠恒會在家與家人團聚、休息,準備好春節後再出發。
許惠恒小檔案
年齡:64歲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
經歷: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世界糖尿病聯盟西太平洋區主席、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