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口罩
共找到
5030
筆 文章
-
-
2020-03-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坐公車沒戴口罩 重慶男16秒中鏢
重慶市日前通報一個案例,一名患者因為在乘坐公交車時沒有戴口罩,另一名確診患者中途脫了口罩,前後相隔16秒上了同一輛公交車被傳染。半月談報導,江北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周海龍表示,患者是一名65歲男性,他於1月23日出現流涕、乏力等症狀,自己在家服藥效果不佳,於1月30日到醫院就診。就診時醫療機構初步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但該男子在醫院採集三次標本檢測均為陰性。2月4日,醫院邀請上級醫療機構專家會診,會診後再次採集標本,這次採集標本增加血液和糞便,2月5日透過糞便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為陽性。據報導,調查最開始就陷入迷霧,因該男子活動很簡單,他發病前14天外出很少,除了每天早上8時出門乘公交車去健身,中午12點過就回家外,其餘時間不再出門。後來經進一步調查,男子除健身打球外,還有過一次朋友聚會。不過對這些人進行檢測,發現這些人檢測結果全是陰性。後來疾控中心人員發現,有一天早上該男子出門健身時乘坐公交車,恰巧轄區後來被確診的另一名患者也在這個時間段乘坐公交車去看病,而這兩個人乘坐的公交線路有一段重合。因為兩人都是老年人,透過查詢老年卡刷卡紀錄發現,這兩個人是在1月19日早上8時47分,前後相差16秒,上了同一輛公交車。報導說,透過公交部門提供兩人的乘車監控視頻發現,該男子坐在後來被確診患者的斜後方,並沒有戴口罩,後來被確診的那名患者雖然戴了口罩,但中途將口罩取了下來,而且車窗都是關閉的。這樣就完全符合密切接觸者的定義,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公交傳播的案例。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者建議社區防疫篩查所 指揮中心:已在研議中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數已超越境外移入,引發民眾擔憂爆發社區傳播,今台大公衛學院提出建議通勤人潮分流以拉開人際間距達一公尺,就不用戴口罩,另外建議社區應設置篩查所。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醫事司已在修訂集會型態、集會指引,醫事司亦表示,今天就會和各區指揮官研議社區檢疫所之設置。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無時無刻戴口罩或是武漢式封城,都屬於「全有全無」的做法,令人恐慌且代價太大。針對大眾運輸系統、長程巴士,如果可以維持座位寬敞,大家距離超過一公尺,戴口罩的必要性比較低。但通勤時間人潮擁擠,如果沒有將上下班時間分流,勢必要擠在一起,這時戴口罩是比較安全。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表示,已知新冠肺炎用體溫和接觸史,篩查難度還是很高,所以針對這個疾病,最後就是得做實驗室的檢驗。台灣一方面提升檢驗量能,建議社區裡面也要有可以就近分析民眾體溫和相關接觸史的篩查站,才能夠幫助這個確診的量能再提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公共集會的密集度、採檢、通風性、裝備等SOP,指揮中心都會訂定清楚。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已規劃擴大社區採檢,今天下午就會與各區傳染病指揮官討論,包含社區醫院、檢疫所的設置,以擴大社區檢疫的量能,有完整規劃後,會做完整說明。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防疫 台大公衛籲4類人加強管理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召開「抗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說明會」,院長詹長權表示,應就4類人群採行個人化的非藥物介入方式管理。詹長權表示,所謂「非藥物介入」主軸是增加人和人之間的接觸距離,具體行為包含若不到一公尺間距要求的空間和活動,所有人要全程戴口罩;在醫療院所和長照機構內的所有人也須戴口罩,進出交通工具、公共場所都先洗手等。詹長權解釋,另外針對4類人群須擬加強措施,第一類是經醫師評估後,已感染新冠肺炎但僅需在家治療者;第二類是還在評估中,需居家隔離者;第三類是感染者的家人及照顧者;第四類為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者。詹長權指出,第一類和第二類人群除了就醫需求之外都必須待在家裡不可外出,並盡量與家人分隔,且不與家人共同碗盤、毛巾等,應戴口罩、勤洗手,若病情惡化時就要通報就醫。第三類要確定自己有辦法根據醫師的指令照護病人,且能提供居家生活基本需求的支持,像是購買日用品、拿藥及一些個人的日常需求;要確認跟病人共用的空間有好的通風,若穿可拋棄式的防護裝備使用後就要丟掉,脫卸防護設施之後要馬上洗手。第四類從接觸病人起14天內應嚴格監控健康狀態,每天要量兩次體溫,若有發燒等相關症狀應通報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若14天後沒有任何症狀,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
2020-03-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交談距離1公尺 專家:上下班錯開時間
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若是不想採取封城的方式,人與人之間互動最好距離1公尺!」台大公衛學院2日召開記者會,針對院內與社區感染的風險升溫,學者詹長權建議,在無法維持間隔1公尺的前提下才應戴口罩。他也建議,政府可協調各單位錯開上下班時間,以控制交通人流。1公尺的社會距離「現階段應以全國動員的方式,採取圍堵和減災並行的防疫策略。」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若不想採用「武漢封城」的方式要求所有人停止活動,我們可以用人和人「距離1公尺」為基準,作為對社會距離的最低要求。詹長權指出,現在是在爭取時間,盡量拉長傳染波以減少醫師過勞,與開發疫苗和藥物。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日前指出,先前政府宣導的「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現已不適用,詹長權則表示「距離1公尺」的建議比較折衷,因現在口罩產能還沒完全跟上需求,若在車廂等密閉空間無法做到間隔1公尺,則應全程戴口罩。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也提醒,政府應在防疫措施影響的經濟成本(譬如停工)以及社區傳染的成本之間權衡,以同時兼顧防疫與維持經濟活動。上下班人口分流針對社區和環境的防疫具體措施,詹長權建議,在社區方面,協調各單位以分段上下班(課)、休息來分散人員、師生通勤和群聚人數;為了因應可能的人力短缺,也應組織退休醫護、教師、員工作為停班(課)的替代人力。在環境中,車廂、教室、會議室、活動場所、餐桌每次使用前後都要清潔消毒等。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則認為,必須從4個方面減少「急重症醫院」的挑戰,以面對可能的大規模社區感染。第一為分流,減少病人來醫院的次數,譬如善用遠距醫療,社區也可廣設發燒門診或篩查站。第二是分工,由於隔離者必須要採檢3次呈陰性才得以解除,在採檢陰性1次過後,政府可另安排適當的處所,以紓解醫院的收容能量。第三為分倉,醫院區分為數個區域,因接觸史、旅遊史、發燒的篩檢不完全可靠,可先將肺炎病人集中在一個區域再進行採檢。第四是內控,醫院的人也應維持1公尺的社會距離,特別是在吃飯、開會時。【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3-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蔓延 醫生提醒當心集體歇斯底里
自今年1月21日台灣首例新冠病毒確診案起,至今已超過一個月,新冠肺炎流行病不僅對台灣與全世界造成公衛醫療與經濟上的衝擊,醫師也說,對人民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28歲陳小姐自從知道辦公桌前面的同事剛從大陸出差回來後,擔心自己會染病,開始覺得呼吸不順、胸悶,甚至緊張失眠,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科就醫,經胸部X光與抽血檢查排除感染後,被轉到身心科就診,醫師周伯翰經會談與自律神經檢查後,認為陳小姐的身體不適症狀是因為焦慮症引起。曾任哈佛大學創傷壓力(PTSD)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說,陳小姐與同事產生的身心症狀是心理學上的「集體歇斯底里」,是形容群體內部一部分或全部人爆發相同的身心失調狀態,周伯翰表示,導致集體歇斯底里主因是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充滿焦慮與高壓的環境裡,如同現在全國民眾都處在一個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安恐懼氛圍中。陳小姐表示,其他坐位周圍的同事也陸續出現和她相似的不適狀況,紛紛擔心自己受到感染而至醫院就醫,經過適當的心理支持與抗焦慮藥物後,陳小姐的焦慮症狀獲得改善。除了一般民眾,防疫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甚至病人本身也會承受重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在防疫作戰中,心理健康常常被忽略,像是不眠不休連續加班製作口罩的工作人員、隨時處在緊繃待命狀態的防疫與醫護人員、承擔被歧視排擠與指責的病人等,導致全體社會因這波疫情產生很高的情緒張力。周伯翰說,新冠肺炎在創傷心理醫學上算是「生物災難(biological disaster)」,未來即使疫情得到控制,造成的心理陰影,若沒有後續適當介入處理,日後可能會產生PTSD。這次疫情為何會發生「口罩事件」,很可能就是因為2003年SARS疫情導致群眾PTSD,而新冠肺炎讓社會大眾會回想起當時的恐怖情景,因而誘發的排隊搶口罩的群眾焦慮。周伯翰建議防疫工作人員應適時輪班及規律休息,定期監測人員的身心狀況;受疫情衝擊的病人,家屬與社區進行給予適當心理支持,減少孤獨感;確切查證,減少假新聞的報導與傳播造成無謂恐慌,定期追蹤官方發布的訊息即可;適當給予防疫災人員的肯定;要對政府的資訊有信心並且配合防疫相關措施,全國一心一起度過難關。
-
2020-03-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又一家早餐店拒送醫院餐點被轟 東基:請大家彼此體諒
台東一家早店拒送台東基督教醫院醫護人員餐點,經網友PO文引發議論,業者今天無奈表示,政府限每人7天只買2片口罩,送一次餐點就要丟一片口罩,口罩不夠,其他到店客人的健康可以不顧嗎?院方醫務部主任洪樂堯也出面呼籲說,「大家各有難處,彼此相互體諒,請大家不要互相指責,不要過度的擴大」。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知名正忠排骨飯因拒送問題引發輿論批評,甚至有網友評論「正忠員工染病,醫院是否也可以拒收」最後正忠排公開道歉,並捐款100萬元。無獨有偶,有網友在臉書社群「台東大小事」貼文指出,東基附近有早餐店拒送早餐到東基給護理人員,覺得醫護人員很可憐「東基加護病房時常只有1個護理師照顧2為重症病人,尿尿都有問題了,如何離開取餐,是要誰先死?」文章引起台東網友討論。有網友批評店家太沒同理心,但也有網員聲援一般民眾防護不足,一旦店員染疫,連客人可能跟著完蛋,也有網友認為沒口罩也難為送餐人員了,送不送是店家自己的規定,本來店家就有權力不送。店家今天出面澄清,店裡只有兩人,政府限制每人7天只能兩片口罩,每送一次餐點到醫院,口罩就要丟掉,口罩根本不夠,其他客人可以不顧嗎。東基醫務部主任洪樂堯今天也說明,醫院以防疫為目標,所有人員進出都必須戴口罩,包括送餐,防疫期間醫護人員有不方便的地方,業者也有困難之處,所以這段期間大家盡量彼此體諒,不要互相指責,不要過度的擴大。」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須隨時戴口罩 台大公衛:通勤分流保持一公尺距離
台大公衛學院今舉行第四次新冠肺炎疫情說明會,這次特別針對社區傳播的防護,提出了通勤分流,以拉開人際間距達一公尺,這樣的建議。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無時無刻戴口罩或是武漢式封城,都屬於「全有全無」的做法,令人恐慌且代價太大。現建議的「一公尺」安全距離,大約兩個人肩膀寬,是公衛防疫裡面知道最可行的距離,如果能夠落實日常行為的改變就能避免走上極端做法,也有助於口罩等防疫物資做最有效的運用。面對這兩天社會有在討論,是否不分症狀有無都要隨時戴口罩,指揮中心對此抱持不同意見,今天台大公衛學院也提出了「折衷版」的建議。詹長權歸納,針對大眾運輸系統、長程巴士,如果可以維持座位寬敞,大家距離超過一公尺,戴口罩的必要性比較低。但通勤時間人潮擁擠,如果沒有將上下班時間分流,勢必要擠在一起,這時戴口罩是比較安全。詹長權建議,大流行是不可避免的,但台灣和世界各國都已經比過去學習到更多有用的方法,做了更多準備,但重點是要落實我們所知的方法。如果政府和民眾都不希望做到武漢式的封城,廠商也不希望停班,那麼公私立事業單位就要願意讓員工分流通勤上班,民眾也要配合分流和保持人際距離一公尺。特別是台灣炎熱的夏天就要來了,長時間隨時戴口罩是很不好的,加上全球都在搶防疫物資,大家手邊的物資更要智慧運用,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詹長權感嘆,如果走上武漢式的風城,是人與人之間沒有互動的,這個代價太大了,武漢封城今已經接近40天,什麼時候解除?這些人身體心理後續效應如何?這都是現在的人類絕少有的經歷。如果一點日常行為上的改變,可以避免走到這一步,為什麼不做呢?詹長權再次提醒,不論什麼樣的文化、信仰活動,都希望落實這個距離法則,以即將來臨的清明節為例,希望大家改由視訊遙祭的方式來辦理,「這是最好的方式,可以減少最多可能的傳染和接觸。」
-
2020-03-02 養生.聰明飲食
均衡懂吃抗肺炎 營養師再曝「3大恐怖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確診案例頻傳,台灣出現社區傳播警訊,引發國人恐慌;對此,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除勤洗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口罩等做好個人防疫;營養師也強調,均衡飲食可增加免疫力,但須注意「3大恐怖關鍵」。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說,均衡飲食適量攝取6大類食物絕對是不二法門,其中豆、魚、蛋、肉及乳品類等蛋白質食物,是製造免疫球蛋白與抗體的食物,也是幫助建造與修復體內組織的重要物質,因此攝取優質蛋白質尤為重要。而蔬菜類食物因富含維生素A、C、E、多酚化合物、植化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如,可減少促發炎介質,強化免疫細胞,建議每天至少吃攝取3份約半斤的蔬菜,並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需3分之1,體積需比水果多。水果部分則因有維生素C也能延緩發炎,建議每日應攝取2份水果,以在地當季多變化為原則,每餐食用量如拳頭大;記得「每天早晚一杯奶,豆魚蛋肉一掌心」,主食挑富維生素B群的未精緻全榖雜糧類,每天1份富維生素E的堅果種子類。陳也強調,防疫期應均衡飲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更要慎防飲食衛生,避免染疫的「3大恐怖關鍵」,第一是「減少共食」,第二是「公筷母匙」,第三是「新鮮、現煮或熟食」,確保落實阻隔口沫傳染,也降低「病從口入」疫病傳遞發生機率。陳佳祺說明,減少共食機會,用餐守禮節,勿大聲聊天減少飛沫傳播機會;若是吃合菜應使用公筷母匙;盡量以新鮮現煮熟食為主或選用具有完整包裝通過HACCP等衛生評鑑之食品,減少生食;此外,保持運動習慣也能增加自身抵抗力。
-
2020-03-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餐點變便當」醫院美食街抗疫 一起來外帶
北部某醫學中心爆發院內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化院內感染控制,為避免醫院美食街成為防疫漏洞,例如,林口長庚醫院美食街不再提供內用餐具,希望消費者盡量外帶,如在內用餐,需拉開距離,一張桌子僅搭一張椅子,希望用餐者之間距離至少一至二公尺。台北榮總指出,自疫情升溫來,美食街用餐人數明顯減少,不過,院方仍將美食街的座位拉寬,避免密切接觸。另外,也鼓勵美食街業者將餐點以便當形式提供,讓民眾可以外帶至空曠的地方享用。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表示,嚴格要求醫院員工進入美食街前,必須脫掉手術衣、隔離衣等特殊防護裝備;美食街外包人員,則必須誠實填報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並且天天量體溫、工作時全程戴口罩,注意勤洗手。美食街門口已加強宣導,民眾進入用餐前,需先用門口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清潔雙手。新光醫院則表示,住院患者若有生活、飲食等所需用品,建議請照服員協助代購,減少直接進入美食街機率。至於美食街,除了乾洗手液,清潔員每兩小時以漂白水進行環境擦拭,降低環境感染的風險。指揮中心於日前宣布,自二月二十六日起進出醫院人員須管控強化,分成病人、訪客、外包人員等三類管制,醫院訪客須按照醫院規定時段探訪,不能像以往可隨時進出醫院,其中每名住院探病限兩人、陪病只能一人。不過,大部分醫院執行更為嚴格,北部某醫學中心貼出告示,「一般病房暫停探病」,如有探病需求,敬請改以視訊方式,加護病房一天僅能探視一次;台大醫院則從今天起,要求所有進出醫院者必須準備健保卡及相關證件,即使洽公,也需比照辦理,刷健保卡,查核旅遊史。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聞眼/東南亞商店、移工群組…補防疫漏洞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北部「案三十二」的非法女移工確診,逼得我們不得不去正視潛藏在家戶、醫院、工廠、農林漁牧業裡近五萬名失聯移工,在沒有身分、諱疾忌醫情況下,極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如何補破網?最深入移工界的東南亞商店,應設法納入防疫宣導和關懷據點,而移工的社群群組,更有助即時傳遞防疫新知,消弭防疫死角。案三十二印尼女看護是非法打工,她被感染後南北趴趴走,收治後還在醫院開直播,顯見防疫警覺心和資訊不足,各界擔心其他可能的「案三十二們」仍藏在社會各角落。移民署公布失聯移工近五萬人,但人力仲介業者相傳約七萬人。黑工在現實上彌補了照顧病患等人力缺口,即使以高於合法移工薪資約三分之一價格,仍然有雇主冒險聘用,成了不可說的公開祕密,所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反對防疫期大力掃蕩非法看護;至於要求非法移工自首,實務上也證明成效有限。這些黑工沒健保卡,擔心被抓,生病無法光明正大就醫,也無法以實名制買口罩,政府的防疫宣導更無法直達,他們只能透過同鄉、國外親友或地下人力仲介轉述來得知疫情概況,但資訊正確與即時與否尚未可知,尤其萬一出現發燒等可能病徵,更可能只到藥局或東南亞商店自行買藥服用。要避免黑工成為防疫破口,勞工、移民、醫藥衛生、警政,甚至主管市場商圈的政府單位不能各行其是。坊間的東南亞商店,是移工們的物資和訊息交換站,無論合法或非法移工,都會前往購買家鄉味、日用品、電話卡,甚至匯款給家人,政府應該「超前部署」,設法把這些東南亞商店納入防疫據點,甚至透過他們使用的LINE群組傳遞最新防疫訊息,否則就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疫情指揮中心都一級開設,也只能繼續被動補破網。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嚴防新冠肺炎院內感染 醫:最難管理的是家屬
台灣本土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持續增加,且出現首起院內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強化院內感染管控,已公告病人動線分流、陪病或訪視採登記制且限額、外包人員一率遵守管理指引等規定,同時要求醫院提出「分艙分流」計畫。醫院表示願意配合,也坦言人力負擔沈重,而且醫護人員還算好管理,陪病和探視的家屬最難管理,希望中央的呼籲能夠提高病家配合度。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表示,因為分流分艙的基礎是醫護人員要進行分組、不得跨區,人力需求會提高,對於護病比尤其是挑戰,主管會議上院長已請護理部率先研擬計畫,已在加緊腳步研議中。至於針對家屬、與醫院有合約之看護、與醫院無合約之合法看護、病家帶來之外勞,都有對應的管理措施,認為目前管控措施已屬於高強度、高規格,原本就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大幅減少的醫院人潮,在相關管控實施後又更少了。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宜君表示,現行醫療團隊在某些單位有固定幾位醫師、護理師、清潔人員,例如病房、急診。固定單位的同事之間,開會平常不戴口罩,用餐休息或加班時在乾淨區也可能不戴口罩。但這些固定單位就像一個小社區,如果發現有群聚的疑慮,也可以要求分開用餐、開會戴口罩等,也可以做到單位人員居家隔離等特殊管制措施,能夠有效防止感染擴大到其他單位。陳宜君表示,不過醫療運作上也有難以分艙的跨單位團隊,例如營養師、呼吸照護、傷口照護、心理諮商、感染科等。跨單位團隊和病人互動時間較短暫,過往發現只要落實全程戴口罩及手部衛生,可有效避免流感等疾病在病人互傳,相信繼續加強落實,應也可有效防範新冠肺炎。陳宜君提醒,其實難度最高的是病人、陪病者、訪客之間的感控,過去已經發生過家人探病,或鄰近病床的病人家屬互助交流,結果流感帶進醫院。現在政府提出明確的規則和強力的宣導,陳宜君預期這將有助減少訪客、提升訪客和陪病者的感控行為,以阻絕社區病毒被帶進醫院、感染體弱病人的機會。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首例院內感染/降低被感染風險 蘇益仁:沒事最好別去醫院
我國出現首起院內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威脅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坦言,這是社區傳播警訊。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也警告,防疫期間最好不要「探病」,現在視訊發達,親自看望和透過視訊差異不大,希望民眾「沒必要別到急診室來」,減輕醫院沒必要壓力。陳時中還拜託說,醫院秩序很重要,人越少越好,平時急診、門診暴力事件頻傳,他用台語喊話「母湯來醫院亂啦!」防疫期間醫院壓力很大,若有任何人跑來醫院無理取鬧,請警政單位馬上查辦。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也表示,首例院內感染必須採高規格處理,建議國人沒事最好別去醫院,降低被感染風險。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根據專家小組討論,現在國內疫情雖有零星社區傳染個案,並有院內感染,但仍非屬大宗感染;未來若經疫調排除更多個案後,確定國內進入社區感染,會再凝聚專家意見,向指揮中心建議改變政策。蘇益仁認為,無症狀者案例逐漸增加,民眾應該要調整戴口罩原則,只有在非常空曠處,才建議不需戴口罩。陳時中強調,長時間在擁擠場所,建議佩戴口罩。林口長庚 美食區一人一桌新冠肺炎疫情昨爆出院內感染,北中南各地醫院都繃緊神經,部分醫院「超超前部署」,林口長庚昨起一般病房全面禁止探病,為降低院內感染風險,林口長庚發言人黃璟隆表示,已經調整美食街座位,原本一張桌子可坐四人,現在拿掉三張椅子,只能坐一人,過去美食外送業者可直接進病房,現只能在大門口交貨。因應「醫療機構陪病及訪客探病規定」,各醫院除配合中央政策限制探病時段、訪客限兩人、陪病者一人,需配戴證件、實名登記外,不少醫院更嚴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謝絕所有訪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探病僅十五分鐘,各醫院也替外籍看護造冊,清查健康狀況及接觸史。中山醫 探病十五分鐘快閃北市聯醫一月廿五日原本謝絕所有探病訪客,昨晚放寬,僅剩和平院區因專責防疫醫院不開放探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公告,每名住院病患陪病跟訪客都限一人,探病限十五分鐘。台中部分診所連陪病家屬都要詢問旅遊史、登記健保卡。衛福部立桃園醫院要求醫事同仁不出國、固定崗位不混班,原本七個出入口縮減為三個,管制分流。高雄榮總明起要求至醫院陪診及探病,需提供健保卡查詢高風險地區旅遊史,十四日內自新加坡、泰國、日本、義大利、伊朗返國者不能陪病、探病。台北聯合醫院可檢查外籍看護沒有居留證,其他北市大型醫院也有清查機制。衛福部桃園醫院由六樓外包中心負責造冊,詳列姓名、居留證、護照與住址,若無合法證件就通報移民署,護理站每天每人發一片口罩及量體溫。高醫高榮 清查外籍看護造冊高醫附設醫院與高雄榮總也清查院內外籍看護並造冊,由衛生單位和移民署資料勾稽。高雄長庚針對看護工、清潔工及外包人員全面健康清查,避免醫院交叉感染。阮綜合醫院與看護仲介公司訂約,管控外籍看護並要求不能到其他醫院服務。台南市成大醫院今年元月間盤點看護、陪病者,登錄陪病紀錄,了解出入境、旅遊史。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明起進入醫院前須先刷健保卡、填寫新冠肺炎風險評估表,院方設置「藥來速、便利抽」窗口,慢性處方箋領藥及單純抽血免進醫院。台北市萬芳醫院二月中旬也增設「藥必達」慢箋領藥窗口,民眾提前預約即可在院外領藥。
-
2020-03-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不送便當之外 醫護人員還被這樣歧視對待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傳出第一線醫護人員受到歧視,便當店拒送便當,今天雖然出面道歉,但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今天再接獲會員投訴,表示有北部地區幼兒園家長要求護理師的孩子在家自行隔離14天,工會緊急發出聲明,要求應該重視這種歧視情況,不能擴大。護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在臉書上發出聲明如下:在2/29日公布3名護理人員遭院內感染後,有排骨便當名店歧視護理人員拒送便當。而今天本會接受到護理人員投訴,因疫情防疫中心不小心透露院內感染地點在林口,今天居然有北部地區幼稚園的家長,要求護理師家長同意就讀幼稚園的小朋友,在家自行隔離14天後,再上學,本會認為這種「歧視護理人員氛圍絕對不可取」,並且會導致大量護理人員離開職場,造成更大的防疫破口及感染情形發生,故護師工會提出以下聲明要求政府和醫院雇主應該落實保護第一線工作人員職業安全保障,以及不受歧視的對待,這是政府應該保障我們願意從事醫療工作人員的尊嚴與權利,避免人員流失。訴求包括:一、各醫療院所應提供護理人員足夠的防護裝備,目前一天一個,弄髒了也不能換,應該至少每天兩個二、醫療院所勿要求護理人員至別科支援或交叉訓練三、醫院內的第一線醫療人員用餐應該提供具體的協助四、清楚的文宣告知不可歧視第一線醫療人員五、提出加薪等相關有力措施而不少護理師對此也「自私且無知的家長行為,比疫情更可怕」、「好自私」、「防疫物資配給亂七八糟」、「不僅孩子受影響,連長輩都被歧視」、「大家都忘了生病的時候是誰在照顧你們嗎」、「有官員說是我們手沒洗乾淨才會傳染,實在聽不下去」、「為什麼不說是口罩不夠用造成的」。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聞眼/加強查緝非法移工? 防疫恐弄巧成拙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第卅二案是名非法移工,不但讓國內注意醫院陪病者感染風險,更意外映照出看護人力不足、主管機關卻長期漠視,造成差點又用「查緝、掃蕩」的舊方法處理問題,而可能讓防疫弄巧成拙的結局。案卅二疑似在照顧案廿七時染病,就在政府宣布她確診的隔天,媒體發現非法看護身分的特殊性,他們貼近病人翻身拍背、扶抱移位、以衛生紙取痰、處理排泄物等,但連配發口罩的資格都沒有。數家媒體記者在當天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中輪番提問如何讓這群「非法移工」獲得與醫護同等的防護,指揮中心一律回答「這屬勞動部權責」,甚至一度跳過提問。指揮中心指揮不了勞動部的窘態畢露。翌日,指揮中心關注陪病者的感染風險高,宣布將建置陪病者登錄資訊系統,要求醫院造冊,並強調這套系統能分辨合法或非法身分,更請醫院發現非法看護時,應通報移民署。隨後就引起外界撻伐,憂心非法移工因此躲得更遠,出現疑似症狀時更不敢現身就醫,反成防疫阻力。昨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終於坦言,打擊醫院非法移工的看護可能造成照顧人力缺口及醫護負擔,不贊成醫院檢舉。因為是沉痾,所以很難下決斷,所幸陳時中及時「接地氣」,理解病家苦人多,急踩煞車。這也讓移工團體、需要看護的病家、醫護都大大鬆了一口氣。不過,要做的事還很多,四、五萬名非法移工成為防疫隱憂,該如何提供他們防疫與就醫上的支持,是一項挑戰。同時也要提醒在防疫緊急時刻還不顧後果宣稱要「加強查緝」的勞動部,該醒醒了!
-
2020-03-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石崇良:醫護人員應比口罩更受重視
日本、南韓相繼出現院內感染後,國內也發生院內感染,醫護人員遭隔離。過去曾發生和平醫院院內感染導致封院,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已展開動線及人員規畫管制,全面管控醫院進出人員、擴大設置專責病房等,力求守住醫院防線。當年和平醫院就是因為一名染病清潔工在醫院各區活動,造成多名接觸者遭感染、隔離。石崇良說,迎戰隨時可能出現的社區感染或院內感染,醫院工作模式有必要改變,避免院內醫護人員及外包人員跨區域工作,增加共同接觸確診個案風險,建議採取「照護區域區隔」。小組輪班 人員固定區域工作石崇良進一步說明,照護區域區隔,是指所有醫院內工作者在固定區域工作,以小組輪班取代大輪班,避免一名醫護人員同時須在A、B兩區移動。若未來限制醫院人員工作範圍,即使某區域出現確診者,只需負責該區小組隔離,其餘醫護人員仍可繼續上班。醫護人員 應比口罩更受重視石崇良回憶,當年SARS爆發,他正在台大醫院急診擔任醫師,當時院方不希望院內出現一確診者,就造成所有急診人力都成為接觸者而遭隔離或感染,於是分組上班,每組負責固定區域內患者,該組人員放假就由代班組別上陣。他直言,口罩不夠,盡快趕工生產或可解決,但醫護人員耗損無法補齊。盡管如此,當時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眾多患者湧進台大醫院急診,空間就這麼大,人數擁擠,感染者跟其他急重症患者混在一起,醫護人員一時之間無法分辨誰是感染者,以致出現交叉感染,最後失守,只能封閉急診;這也是台大創院百年,第一次封閉急診。防疫進化 醫療軟硬體勝當年回想抗煞,石崇良說,雖然當時不少醫護同仁累到倒下或染煞急救,但他不覺得害怕,因為病人實在太多,忙到不能多想些什麼。但回家後,從妻子憂心的眼神,才意識到SARS的恐怖。抗煞迄今十七年,醫療軟體硬體均進步許多,現階段防疫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感染擴大 隔離病房將成關鍵迎戰將來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社區感染,隔離病房也是重要關鍵。石崇良說,目前我國負壓隔離病房約一千五百床,一旦占床率高達八至九成,大型醫院將啟動專責病房,若隔離床數仍不敷供應,最後一步是選擇縣市中小型醫院,啟動專責醫院。石崇良指出,抗煞時間,國內臨時設置兩家專責醫院,包括國軍松山醫院及北市和平醫院,治療成效良好,集中患者接受治療,醫師、醫護人員也能專心救治,經驗相當寶貴,未來國內疫情若真有需要,也將比照辦理。
-
2020-03-0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鑽石公主號所有船員均下船 累計705人確診新冠肺炎
【更新時間:3/1 19:25】公主郵輪旗下的「鑽石公主號」因載運到一位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的香港旅客,2月4日返回日本橫濱母港後進行全船檢疫,全船3700多人必須進行船上防疫隔離14天,其中有22名台灣人(5人確診新冠肺炎)。19日隔離期滿,乘客陸續下船。截至2月26日,鑽石公主號確診累計達705例,是中國大陸以外人數多的群聚感染。20日傳出2名確診病例死亡,80多歲的男性和女性各1名。根據NHK報導,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3月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包括船長在內、鑽石公主號郵輪所有船員都已下船。鑽石公主號Infogram鑽石公主號郵輪此次共載有3711人,其中2666名遊客(包括1285名日本人、470名香港人、425名美國人、215名加拿大人、40名英國人、25名俄羅斯人、20名台灣人、15名以色列人和13名紐西蘭人)及1045名工作人員(包含2名台灣人)。●包機接回船上台灣人鑽石公主號載有來自50餘國和地區的3700多名乘客,其中包含22名台灣人,除了早前確診的60多歲婦人上岸送醫,船上尚有21名台灣人正進行兩周的防疫隔離,而2月10日船上確診病倍增,更令隔離者人心惶惶不安。經過多日交涉,駐日代表處副代表蔡明耀2月19日表示,鑽石公主號乘客隔離期滿,我方派出的專機預定在21日下午接人返回台灣。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已接獲日方的包機許可,專機派出158個座位的華航班機,將有一位醫師、三位護理師隨行,回台人數最多18到19人,當場快篩檢驗,陰性才上飛機,預定21日下午從台北起飛,前往羽田機場,目標21日晚將船上我國籍民眾接回。預計乘客可以一人坐一排,醫師和護理同仁則坐在隔離區塊,另也有預留空間,若機上突然有人發燒,可以緊急隔離。航程約四小時,不供餐或任何飲食,備有尿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國人下機後直接送醫檢驗,二採陰性再到檢疫所隔離觀察十四天,才可解除感染風險。包機檢疫流程飛行期間所有人員均穿著隔離衣、配戴外科用口罩與護目鏡,為防止穿脫造成感染,機上不供餐、不供水,也希望乘客少上廁所,為此也準備了紙尿褲;旅客只能隨身攜帶貴重物品,其餘行李將表面消毒後托運,將由家屬領回,14天內不打開。華航班機抵達日本後,希望接送時盡可能避免經過空橋,回台後則比照武漢包機流程,直接停靠台灣飛機維修公司機棚,旅客進行體溫測量與各項防疫檢查;參與執勤人員穿著隔離設備執勤,支援入境旅客的疾管、護照檢驗、交通動線勤務。何啟功說,原預計旅客下機後一人搭一台救護車,但考量夫妻已同室多時,規劃讓夫妻坐乘一台,單身者仍維持一人一台。何啟功指出,日前指揮中心已將鑽石公主號列為一級感染區,屬於高風險特定環境,為了防疫考量,從鑽石公主號回台的民眾會先送到醫院採檢,將分送到2到3家醫院,一旦發現陽性就立即住院治療,若採檢2次確定陰性則送至檢疫所隔離14天。何啟功表示,若有國人不隨包機返台而自己跑回來,會被拒絕入境;而若國人留在日本14天後無異狀,再看看要用什麼方式把人接回台灣。返國國人初步檢疫無人不適鑽石公主號郵輪上19名我國旅客,21日晚間搭乘華航撤僑包機回國,由11輛救護車分批戴往三家醫院入住負壓病房,接受隔離篩檢。截自22日上午,19名旅客並未出現發燒或身體不適的現象,目前檢驗工作正在進行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因擔心回國旅客行李沾染病毒,謹慎起見,行李外殼消毒後,將包膜儲放華航小倉儲內,待14天後再請家屬領回,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住院旅客如需取用行李內物品,可向家屬或檢疫所人員反應,協助提供日常用品、衣物等。【相關閱讀】‧ 鑽石公主號國人返台 包機預計21日晚間降落桃機‧ 不用再留鑽石公主號啦!魔術師陳日昇檢測結果出爐●感染人數時程首位染病的關鍵香港人是一名80歲老翁,於1月17日搭機前往東京、1月19日開始有咳嗽症狀、1月20日於橫濱登船、1月25日抵香港下船,1月31日因發燒求診,2月1日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乘船期間,香港老翁曾到過餐廳及使用三溫暖。》2月26日 鑽石公主號新增1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5名乘客及9名船員,累計705人感染。》2月23日 鑽石公主號郵輪新增57例確診,累計691例。撤離的以色列人中,再增加1名確診病例。》2月22日 鑽石公主號郵輪撤離的澳洲人中,再增加4名確診病例。美國撤離公民中也有18人確診。》2月21日 澳洲當局21日表示,兩名從鑽石公主號郵輪撤離的澳洲人,經檢驗呈冠狀病毒陽性。》2月20日/新增13例確診病例 死亡2例郵輪上確診病例有1男1女病逝,皆為80多歲。20日新增13例確診病例,累積達到634例。》2月19日/新增79人 累計621確診台灣乘客新增1名確診,累計5人感染。》2月18日/新增88人 累計542確診》2月17日/新增99人 累計454人確診新增99個病例。99名感染者的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之間,包含43名日本人。》2月16日/新增70人 累計355人確診》2月15日/新增67人 累計285人確診新增67個病例。另外,陰性旅客預計19日後可依序下船。》2月13日/新增44人 累計218人確診新增44個病例,厚勞省已決定對全船剩下的3500多人進行新冠肺炎檢測。》2月12日/新增39人 累計174人確診新增39個病例,當中一名檢疫官也被感染。》2月10日/新增65人 累計135人確診新增65個病例,其中60人是乘客,包含45名日本人、11名美國人,另5名確診者是船組員。》2月9日/新增6人 累計70人確診約有100名乘客身體不適,包括出現發燒症狀。》2月8日/新增3人 累計64人確診新增3人,其中2人為美國籍、1人為中國籍。》2月7日/新增41人 累計61人確診新增41人皆為郵輪乘客,21名日本籍、8名美國籍、1名阿根廷籍、5名澳洲籍、5名加拿大籍、1名英國籍。》2月6日/新增10人 累計20人確診依檢驗結果新增確診10人,4名為日本籍、2名美國籍、2名加拿大籍、1名紐西蘭籍及1名60多歲的台灣女性。》2月4日/發現10人鑽石公主號返日本橫濱港,進行全船檢疫,發現2名澳洲、3名日本、3名香港、1名美國乘客與1名菲律賓籍船員確診。全船3700多人須在船上個人艙房內進行14天防疫隔離,隔離時程至2月19日。【相關閱讀】‧ 「鑽石公主號」有超級傳播者? Office同郵輪「防不勝防」‧ 新冠肺炎衝擊郵輪市場 3成旅客選擇延期●日本防疫作為爭議▌為何不全船檢疫?▌檢驗結果公布拖延?面對載有3711人的鑽石公主號豪華郵輪在傳出搭載確診病例乘客後,日本政府自3日起陸續對279名高風險乘員採集檢體送驗,每天一點一點擠牙膏式的報告確診數,還曾一天之內爆增65例確診。為何日本政府不馬上針對全船人員進行病毒檢測?原因是全日本僅有80個檢測點,超出能力負荷。鑽石公主號自2月3日晚上駛抵橫濱港,日本防疫單位上船採集273人檢體,花了4天才確定61人確診。因全國檢測點僅有80個,只能先針對船上高風險乘員(有疑似症狀及與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先進行採驗,若要對所有3700多名乘員採驗,運送檢體、等待結果耗時耗力,可能14天的隔離期結束,報告都還出不來。鑽石公主號疫情嚴重衝擊日本防疫體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於2月7日宣布,基於入國管理法,拒絕郵輪上外籍乘客入境,有疑似病例的外籍郵輪,一律不准靠岸,這也讓3700多人鑽石公主號乘客,猶如受困「漂流監獄」,苦等隔離期結束。【相關閱讀】‧ 新冠肺炎日本防疫反應慢?內行網友直言:不意外‧ 大S狂掃上萬口罩後 網憂「日本人不喜歡台灣了嗎?」●船上隔離現況‧ 鑽石公主號確診增至135例 船上台籍老翁咳血‧ 冒出嚴重唇皰疹!台籍魔術師曝鑽石公主號現況‧ 鑽石公主號成「海上迷你武漢」千名船員困甲板下沒得隔離‧ 鑽石公主號美國乘客:收到補給衛生紙如獲鑽戒‧ 鑽石公主號乘客:難道患上新冠肺炎才能逃離郵輪‧ 專訪鑽石公主號乘客:船上彌漫著焦慮‧ 鑽石公主號橫濱外海檢疫 內艙客不見陽光心慌‧ 鑽石公主號乘客寫隔離日誌 曝:口罩不夠用‧ 影/公主號隔離日記:第三天 船上首度「放風」●隔離期怎麼算?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10日於例行記者會表示,為確認船上所有人員健康,原則上從2月5日起共14天(至19日),請船上人員待在自己的房間。日本厚生勞動省13日表示,考慮健康因素,將讓部分乘客不必等到19日的隔離檢疫結束,最快14日就能提早下船,對象包括:80歲以上年長人士、基礎疾病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等),以及住在沒有窗戶的艙房乘客。【相關閱讀】‧ 日政府拍板!80歲以上高齡者可提早下船●郵輪上確診病例歸誰?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確診案例採屬地登列,鑽石公主號確診人數原列入日本病例數,但2月7日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於記者會上表示,鑽石公主號不包含在日本境內感染人數中,因為船上乘客「尚未登陸日本」,表示此舉符合世衛規範,且2月6日世衛登記的日本通報病例仍為25例,堅持做出切割。世界衛生組織在2月7日的報告中,將鑽石公主號61名確診病例另列為,「國際運輸工具」,與日本病例數分開。【相關閱讀】‧ 大型郵輪遇疫情誰負責 日本擬提制訂國際規則●鑽石公主號背景介紹鑽石公主號(Diamond Princess)隸屬於公主郵輪旗下,船型屬於Grand級別,為此級別中最大型的郵輪,於2004年3月投入營運,在夏季和冬季分別在亞洲和澳洲附近海上巡遊。2020年2月1日一名80歲香港老翁確診罹患新型冠狀病毒,老翁,於1月17日搭機前往東京、1月19日開始有咳嗽症狀、1月20日於橫濱登船、1月25日於香港啟德碼碼頭上岸,1月31日發燒求診,2月1日確診。事件爆發後,鑽石公主號自2月3日晚上停泊於日本橫濱港水域上,船上共3711人進行14天個人艙房隔離。公主郵輪公司全球總裁史瓦茲9日也表示,將全額退費給所有旅客,「希望能稍微緩解旅客在船上感受到的壓力」。此次16天15夜航程,每位旅客的旅費約新台幣6.8萬元到37.8萬元不等。鑽石公主號此次航程為1月20日從橫濱啟航,22日到鹿兒島,25日抵達香港,之後再一路經過越南、台灣和沖繩。船上3,700人包含2,700名乘客與1,000名船組員。因該郵輪乘客曾於1月31日抵基隆與雙北觀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2月7日晚間發送細胞簡訊,提醒1月31日早上6點到下午5點半,曾前往北北基地區重要景點(如:基隆廟口、九份、台北101、西門町等)之民眾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及留意個人是否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鑽石公主號」該航次的完整行程•1/20 日本橫濱登船•1/21 海上巡航日•1/22 停靠鹿兒島•1/23~24 海上巡航日•1/25 停靠香港•1/26 海上巡航日•1/27 停靠越南峴港張美港•1/28 停靠越南下龍灣蔡藍港•1/29~30 海上巡航日•1/31 停靠臺灣基隆港•2/1 停靠日本沖繩•2/2~3 海上巡航日•2/4 停靠日本橫濱,結束航程【相關閱讀】‧ 鑽石公主號群聚感染新冠肺炎 船公司全額退費‧ 想不起來1月31日去過哪裡?打開Google地圖就能查清楚‧ 故宮首度限期改周一休 原來是因鑽石公主號遊客
-
2020-03-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健康的人是否戴口罩? 感染科醫師:無須恐慌
「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已不適用?有感染科醫師以最近台灣確診新冠肺炎的第34例以及WHO統計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高達8成,建議民眾出門還是戴上口罩,引起不少人恐慌。但中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指出,只要依原有的防疫作為做好防護,事實上是不必太恐慌的。有媒體報導,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受訪時指出,根據WHO統計有高達8成感染者沒有肺炎症狀,讓周圍的人以為他健康,但感染者會呼出大量病毒,病毒在環境中可存活一星期,就算沒接觸感染者,但碰到患者接觸的東西就有可能感染。先前政府宣導的「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已不適用。黃高彬說,新冠肺炎會散播的比SARS還廣,在於直到目前大家對它還不瞭解,例如SARS是從發燒才開始傳染,因此量體溫是正確的,但是新冠肺炎卻並非如此,這也是台灣必須加入WHO以利和世界交換經驗,以進一步認識新冠肺炎的原因。以第34例雖然有3護理師和1名清潔人員被感染而言,但護理師是3班制,為何其他照護者未受感染,這顯示是照護時仍有漏洞,像是口罩未戴實或其他感染途徑。但好在,第34例比常活動範圍不大,感染範圍應不大。黃高彬說,雖然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高,但也不必草木皆兵、無限上綱,只要依其傳染方式予以預防還是有效的,例如它是噴沬和呼吸傳染,學生們在學校操場、打籃球是不必戴的,教室裡也只要打開窗、通風即可,不必在教室裡人人戴口罩,而且以目前多數感染者都是40至70歲而言,年輕學生不必太擔心。他也提醒醫護人員,即使碰到確診患者,只要有N95口罩、戴面罩和著防水防護衣即可,不需穿全身式防護衣;因為防護衣資源珍貴,且醫護穿了全身式防護衣,更可能以為不怕了而亂摸,反而對防疫不好。
-
2020-03-01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空汙嚴重 菜瓜布肺恐急速惡化
澳洲野火延燒,不僅吞噬當地生態環境,燃燒產生的大量煙霧更讓空氣汙染達到有害級別。適逢澳洲網球公開賽開打,嚴重空氣汙染衝擊著選手的健康,甚至有選手因為猛咳退賽,令各界再次正視空氣汙染與肺部健康的課題。下肺纖維化 常有爆裂聲近年因天氣變化劇烈加上空氣汙染嚴重,誘發菜瓜布肺患者因急性惡化而送醫的比例逐年升高。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菜瓜布肺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纖維化疾病,由於患者的肺功能持續惡化,對於空汙的敏感度高,極易引發急性惡化造成乾咳、呼吸喘而住院治療。此外,菜瓜布肺相較於其他肺部疾病的特別之處在於,菜瓜布肺通常從下肺葉開始纖維化,因此,當醫師聽診患者後背下背肺葉時,會聽到類似撕開魔鬼氈的連續性爆裂音,此時醫師會高度懷疑有菜瓜布肺的可能性,並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做進一步檢查。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分享,診間就有一名65歲的男性,一年前確診菜瓜布肺,原本病情穩定,但最近因為感冒導致疾病急性惡化,感到嚴重呼吸困難,血氧濃度從百分之九十幾下降到百分之八十,緊急安排住院治療。一旦受刺激 疾病進展快由於菜瓜布肺疾病的進展快速,若延誤治療或受外來物刺激,如空汙或感染,都有很高的機會發生急性惡化,加劇死亡的風險。不過,目前治療的藥物已能減緩肺功能惡化,呼籲患者應定期服藥,並搭配肺部復健、規律運動,減少急性惡化的風險。根據過往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在台灣確診菜瓜布肺後平均存活期約8-10個月,患者長年乾咳、呼吸喘,嚴重時甚至坐著也會喘。所幸,現階段有抗纖維化藥物可減少細胞激素的生成,抑制發炎反應,減少肺功能衰退,依臨床試驗的結果,可減少一年內近七成(68%)的急性惡化發生機率,在治療期間可減少超過四成(43%)的死亡率。注意空氣品質 多食抗氧化物如何預防急性發作?曾敬閔醫師建議,由於空汙難以預防,因此,民眾平時應留意空氣品質,外出時可配戴口罩,若是住在空汙指數高的地區,家中也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此外,患者在流感高峰的秋冬季節應注射疫苗,避免感染誘發疾病惡化,平常可以多喝抗氧化物例如維他命E、D及綠茶等飲品,減緩肺部老化。雖然現今菜瓜布肺的治療有長足進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仍是影響疾病預後的重要關鍵,呼籲咳嗽、疲累、容易喘持續兩個月未改善的民眾,應至胸腔內科做進一步診斷,並請醫師做聽診檢查。【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03-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不滿新口罩變薄又變貴 獸醫師轟:政府管理後怎是這德性
新冠肺炎(COVID-19)持續發燒,為了讓民眾都能夠買到口罩並且減緩瘋狂搶購的熱潮,政府徵收口罩工廠且祭出實名制措施,實施以後評價有好有壞,知名獸醫師戴更基對此在臉書粉絲團批評政府管理口罩後,拿到的新口罩數量不變,但價格變貴、品質還更差,讓他酸說「看不懂」,貼文一出引來許多網友留言激辯。戴更基在「動物行為治療師戴更基醫生」臉書粉絲團放上一張口罩數量對比照,從照片看到50片舊口罩的厚度的確比新口罩厚一些,疊起來也較高。他表示一邊是以前的進貨價1盒75元有50片,另一邊的新口罩是獸醫師公會賣給獸醫院的,價格250元同樣也是50片,但新口罩質量更薄更差、價格更高,讓戴更基直呼「我現在叫做看不懂!政府口罩管理後怎麼是這個德性」。戴更基的貼文引來多數網友的不滿,許多人都認為口罩的厚薄不是重點,「是看裡面防細菌那夾層,不是什麼薄厚去決定有無防護效果」、「我覺得口罩雖然比以前薄,但一定可以杜絕飛沫傳染,不然也不會賣你。你說的政府管理口罩後,怎麼是這個德性,這句話有失偏頗,也是很嚴重的指控」、「那是獸醫公會的問題吧,我們從醫師公會拿到的是比之前更厚實的耶」、「厚度不是重點吧。難道你是覺得即便符合CNS14774標準,口罩仍應該秤斤論兩的賣嗎?」雖然文章引起爭議,但也有人力挺戴更基的看法,「佩服,你說出真相跟疑問的勇氣,現在批評不得任何政府的作為,也容不下任何質疑政府的聲音」、「真的,只能歌頌政府的氛圍超級可怕,好佩服戴醫生的勇氣,真正的民主明明是禁得起批評和質疑,但現在顯然不是」、「醫生的意思可能是提供給醫院的品質是這樣,其他第一線的醫療人員,也可能是這樣的品質」、「真的!我在醫院工作,一天只有一片配額,但是如果配到薄的這種,大概半天就濕掉了」。對於許多網友的留言批評,戴更基不以為意,還留言回覆網友表示「你們愛罵愛說都隨便,我講的是個品質和價格問題」。他說醫療單位每天都需要口罩,並非一般民眾的恐慌性使用,「你們心裡只想買到口罩就好,我們是為了開刀動物的安全使用。現在控管後漲價我都無所謂,重點是品質是否一致的問題?」戴更基表示30年來使用各廠家的口罩都沒有那麼薄,為何偏偏現在那麼薄,這是他看不懂的地方,「如果口罩這麼薄效果一樣那是進步,但是如果不一樣,那就需要好好檢視一下為什麼了。我除了外科手術需要以外沒在戴口罩,想取消關注就請便,謝謝取消。」
-
2020-03-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見人咳嗽就驚嚇?專家教你「心理防疫」遠離焦慮漩渦
新冠肺炎還在燒,流感死亡創新高,連禽流感都來擾。民眾每天在防範病毒和瘋搶物資間,上演著諜對諜般的生存戰。卻不知在恐慌焦慮的情緒下,抵抗力悄悄降低了,一旦任何病毒上身,更失去抵禦能力。你知道嗎?光是保持心情愉快平靜,就能增強身體免疫力,比吃各種補品還有效。今天專家要教你如何對抗鋪天蓋地而來的恐慌,在亂世保有臨危不亂的心,度過危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升溫,多個國家爆出社區感染,民眾擔憂病毒侵害,上演瘋搶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之亂」,在在顯示民眾出現不安、恐慌的情緒。另外,需要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的人數也不斷增加,這些隔離者和家人可能因被隔離和被貼標籤而感到孤立、沮喪不安。面對疫情變化,該如何保持臨危不亂,是「心理防疫」重要的課題。害怕被傳染 也怕被孤立台師大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教授李思賢針對20歲以上成年人進行匿名線上問卷調查,共回收3610份。研究發現,七成民眾對疫情感到緊張,但近五成民眾表示對疫情還是能面對、工作不受影響。但若遇到自己被要求隔離檢疫時,近三成民眾會擔心會失去親友、被社會孤立。中華心理衛生學會常務監事、台灣大學健管所兼任教授張玨表示,現行個人或政府提出的防堵疫情、增產口罩避免傳播、提升免疫力等,多為針對生理健康的防疫措施。但「離開心理健康就不能稱之為健康」,因此無論在個人、社會或是國家層面,皆須提出更多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案。張玨表示,2003年SARS期間編纂的「安心手冊」適用於被隔離者、醫護人員、一般民眾等,時至今日還是可以作為參考使用。了解官方訊息 不要以訛傳訛振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袁瑋則表示,面對疫情的不確定,焦慮是人類正常的情緒。而民眾可能對資訊掌握不足而產生莫名恐慌,且正確訊息不應由親友間傳遞給予,建議透過官方管道,例如疾管署的APP「疾管家」、指揮中心新聞稿等,了解正確訊息。袁瑋說,一般人不是在做研究,只需要知道最即時、正確的訊息即可,太多訊息反而讓人焦慮,因此建議固定時間看相關疫情訊息即可。對此,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楊俐容也認為,吸收資訊「剛剛好就好」,並且建議「看新聞、不要看政論節目」,因為新聞對疫情報導較為持平,而政論節目多表達觀點,並用誇大的表情敘述,觀眾容易陷入焦慮的漩渦。提升心理素質 平時就該練習楊俐容也表示,一個人原來的心理健康素質,也會影響他面對疫情時,變成重災或是災損降低。因此在疫情剛開始時,就應該配合預防教育提升心理素質,例如全球開始積極倡導的「社會/情緒教育」(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SEL)。平時就應該提升五大核心能力,包括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和明智抉擇,並練習身心放鬆的方法,才能提升對身體緊繃程度的覺察。5訣竅 因應疫情變化隨著疫情爆發,開學有許多新措施、有些人需要被隔離,或是當民眾知道社區裡有人感染,不論對大人、小孩都造成生活變化,楊俐容也提出面對疫情「調、鬆、樂、轉、好」五字訣來因應。調楊俐容認為民眾一定要先「主動」調整作息,因為不要讓自己處於「被動」的狀態,就是在心理健康上一個更重要的關鍵。鬆固定做放鬆身心的練習,包括練習數數調息、在肚子放上喜歡的玩偶練習深呼吸、撥出時間做放鬆練習,更能專注情緒的自我覺察。樂當面臨隔離時,可以將想做的事情列出,找出樂趣;或是利用社群軟體,尋求朋友支持、陪伴,讓心理不孤立。轉楊俐容表示研究顯示,若是常有「完蛋、糟糕、沒希望」的口語出現,則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因此可以利用日記方式記錄自己冒出來的念頭,並且處理時常冒出的非理性想法,以安頓自己的情緒。好楊俐容說,把自己照顧好的同時,存著「我好你也好」的心態,社會才會好,例如前一陣子社群發起的「我OK,你先領」便是很好的呼籲。歌曲 詩歌心靈處方《水調歌頭》╱蘇軾《人生按個讚》╱費玉清《隱形的翅膀》╱張韶涵音樂推薦╱陳書梅
-
2020-03-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上健身房需要戴口罩嗎?骨科醫師:不建議戴口罩運動
新冠肺炎增溫,很多研究證實適度運動能增強免疫力,要運動到何種程度?到健身房運動需不需要戴口罩?老人家、居家防疫隔離的民眾又可從事何種運動呢?有請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中醫針傷科醫師以及中醫師提供防疫運動處方。適度運動 才有增強免疫效果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陳彥志說,根據美國2011年的研究,每天從事中等強度運動一小時以上的人,較不運動、從事靜態生活的人,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少1/3。其他研究也顯示,每周運動2天以上,較不運動者,減少50%因生病而請病假的天數。有學者提出,運動與免疫力的關係其實呈山峰曲線,即「適量運動可提升免疫力,但過量則適得其反。」有研究發現,全馬拉松和超級馬拉松的完賽者,比賽後罹患感冒的機會高出一般人2-6倍,這種現象又稱為免疫空窗期。因為在劇烈運動後,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抑制白血球(包括T細胞和B細胞)的功能。運動強度 可用談話測試陳彥志說明,運動強度可以用談話測試推估出來。中等強度運動時,無法完整講出一整句話,中間必須要換氣;而高強度運動時,只能回答出單字,甚至無法講話。童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佑昇說,均衡飲食、睡眠充足、規律且健康生活習慣、定時運動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以老人來說,中度運動心跳約每分鐘100到120下,輕微的喘,有點冒汗;一般民眾達到心跳每分鐘150到160下,全身流汗,運動頻率可依衛福部「333運動法」,就是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運動30分鐘,且每次運動後心跳需達每分鐘130次以上。戴口罩運動 降低訓練品質陳彥志說,台灣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社區感染,健身房雖然是密閉空間,但進出人員大多屬於健康族群,如果健身房做好進出人員體溫控管以及環境消毒,相對也是安全的社區環境。民眾如果有顧慮,可以選擇室外空曠的環境進行運動。他認為,戴口罩運動會降低身體的進氣量,以往市面上有種訓練面罩即是模擬高海拔低氧狀態,宣稱可以增加訓練效果。但運動科學已經證實了這種訓練方式,對提升身體能力的幫助有限,反而可能降低運動強度以及訓練動作品質。因此,不建議戴口罩運動。有氧、阻力運動 在家都可做陳彥志建議,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民眾,每日可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進行3次60分鐘的阻力訓練。有氧運動可以騎室內腳踏車、飛輪,或是登山者徒手訓練。阻力訓練可以進行徒手的深蹲、伏地挺身、分腿蹲等,也可以利用水罐、彈力繩增加強度與難度。登山者徒手訓練的預備姿勢,如標準伏地挺身,手與肩同寬,手腕落在肩膀正下方,頭、胸、屁股成一直線。然後交替抬膝,將膝蓋抬向胸口,一開始可慢慢來,熟練後速度可加快。陳佑昇說,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等無法出門的民眾,可以利用椅子做運動,動作要慢,老人可減半,量力而為。民眾也可以跟著電視或網路教學,跟著跳健康操、做八段錦、學氣功、伸展操等。怕密閉空間 建議戶外運動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中醫針傷科醫師巫漢揆認為,如果不是專業訓練需求,一般的保健運動建議要有足夠的通氣量,不建議戴口罩運動,為避免密閉傳染疑慮,戶外運動是較好的選擇。巫漢揆建議,運動中肌肉的收縮及伸展應均衡搭配,建議從事多元、對稱性及全身性的運動,例如慢跑、跳繩等,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有偏動態、有靜態,可交替進行。若進行強度較高的運動,或部分肌群不對稱過度使用,例如單側投擲、揮拍的球類運動、快走等,建議要加強運動前後的伸展及休息、放鬆。穴位按摩 增強免疫中醫師蔡惠君說,穴位按摩的確可以增強免疫力,平常多按摩以下四大穴位,加上睡眠充足不熬夜,多喝水勤洗手,就可以做好自我體內防護。百會穴:按摩頭頂的百會穴,可提神醒腦,加強體內陽氣。合谷穴:手上虎口處的合谷穴,可以改善頭痛、鼻塞、咽喉痛等感冒症狀。足三里穴:小腿上的足三里,可以增強腸胃功能,提升後天免疫。湧泉穴:足底的湧泉穴,加強先天腎氣。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中醫針傷科醫師巫漢揆建議,可以在足三里適度按摩。足三里是傳統中醫常用的「強壯」穴,有補氣作用,現代研究在小鼠模型也看到足三里穴的電刺激,可加強信號蛋白(cytokines)與部分淋巴細胞(T細胞)的免疫表現。民眾簡單按摩,力度控制在局部痠脹不劇痛,按壓不致造成瘀血為限,通常一日2-3次,每次3-5分鐘即可,雙側輪流。
-
2020-03-0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國內有肺炎院內感染 怕被傳染民眾看病背對急診醫師
出現國內第一起院內感染新冠肺炎後,民眾到醫院看病更緊張,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昨晚在臉書說,有民眾看診背對他,竟說怕被醫師傳染,讓他苦笑回:你這樣我無法評估啦。魏智偉強調,醫護人員保護大家,也會保護自己,大家不要太緊張。魏智偉說,前幾天看診時,病人在一直用背面跟他我講話,他忍不住說:這樣我沒辦法評估啦!病人說:因為我怕被你傳染啦,魏智偉回:哈哈哈…我是有多毒啦魏智偉在臉書說,得知有三位護理師和一位清潔人員受感染,心中萬分不捨,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面對疫情,「不是我們特別勇敢,但這是我們的職責」。他強調:珍惜我們,請大家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口罩洗手,盡量少進出醫院探病。他也寫著:防疫加油,護理師加油。最後的回家小記,也感動很多網友。回家小記:小辣椒:你過來,我敢抱你鋼鐵魏:我先洗澡...
-
2020-03-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釀院內感染 蘇益仁憂成疫情爆發源頭
新冠肺炎延燒,指揮中心今天證實出現首起院內群聚感染。抗SARS專家蘇益仁表示,院內感染往往是疫情爆發的重要源頭,務必採最高規格防疫,也建議進入人群密集的場所應戴口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為防堵疫情擴散,指揮中心已關閉個案所住病房進行消毒、採檢90多點、急診空間均為陰性,並隔離所有接觸者,目前還在可控制範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出現國內首起院內群聚感染,日前確診的第34案曾接觸過的3名護理人員、1名清潔人員都染病,已對所有接觸者隔離採檢,並淨空相關場所進行消毒。抗SARS專家、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表示,院內感染往往是疫情爆發的重要源頭,像韓國、中國武漢市的疫情都是從院內感染開始,院內感染的出現代表可能已經有病毒量較高的超級傳播者出現,務必高規格處理,但院內感染消息一出,也擔心有人因害怕跑出醫院,另一方面也擔心醫院出入人員複雜,相關接觸者難以掌握。蘇益仁說,國內39例當中有3例曾住院,許多醫護人員遭到隔離,沒有造成院內感染是台灣的幸運,直到第34案才爆發院內感染。他指出,綜觀這4例曾住院的確診個案,共同特色就是一開始因為慢性病等疾病而未確診,也反映台灣應該有很多醫院都遇到過相同的情形,尤其輕症、有慢性病的患者本身就容易發燒和咳嗽,防疫上非常困難,社區傳播防線不可能守住,務必儘速將防疫作為改為「減災」,以利醫護人員提早做好準備。蘇益仁說,這次院內感染的感染者有護理人員、清潔人員,範圍更遍及急診、病房,代表傳染範圍相當廣,不是好現象,但目前各大醫院仍開放親屬、看護到醫院探病或陪病,恐增加感染風險。他建議,台灣社區中已經出現無症狀感染者,呼籲只要進入有人群的地方就要戴口罩、平時多洗手,沒事別到醫院,才是自保之道。
-
2020-0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已進入社區傳染」台大醫:健康者不用戴口罩不適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兩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其中一例婦人無出國史,找不到感染源,疑遭社區感染。醫生指出,「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已不適用,由於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高達八成,建議民眾出門還是戴上口罩。我國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34為一名退休五旬婦人,近期無國外旅遊史,研判是在國內感染,該婦人平時皆待在家中未外出,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將進一步調查其同住接觸者活動史,由於發病前曾住院,不排除院內感染。中時電子報報導,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受訪時指出,根據WHO統計,有高達八成感染者沒有肺炎症狀,讓周圍的人以為他健康,但感染者會呼出大量病毒,病毒在環境中可存活一星期,就算沒接觸感染者,但碰到患者接觸的東西就有可能感染。黃立民表示,台灣已進入社區傳染的階段,先前政府宣導的「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已不適用,現在出門還是盡可能戴上口罩,希望衛福部和相關單位能多加宣導。然而小學生被規定上課一律戴上口罩,黃立民認為沒必要,只要保持教室通風和保持距離,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儘速就醫。
-
2020-0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男遊大阪確診新冠肺炎 專家籲提升日本疫情等級至三級
日本的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數逾200例,而我國第33例確診病例上周亦有大阪旅遊史,指揮中心對日的旅遊疫情建議是否應拉高警示,受到關注。有專家認為,日本呈現明顯社區傳播,而旅遊是社區活動,因此我國應立即將對日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三級。我國第3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一名北部男性,年約30多歲,上周一至周六(2月17日至2月22日)與另外21人跟團赴日本大阪旅遊,返國後於25日出現咳嗽、喉嚨癢等症狀。於26日至醫院急診就醫採檢後返家,昨日確診。目前在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接受治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這名個案在日本受到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外交部昨調升日本旅遊警示為黃色,代表特別注意旅遊安全並檢討應否前往,北海道地區進一步調升為橙色,代表避免非必要旅行。不過指揮中心對日本旅遊疫情建議仍是二級警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評估對於世界各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應聚焦該國是否有明顯的社區傳播情形。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日前將南韓、日本等多國列為發生社區傳播的國家,媒體報導中也可見,日本防疫作為稍嫌粗糙,像是鑽石公主號首批檢出陰性的乘客一下船便就地解散,社區間的人際傳播風險高。王任賢表示,旅遊是一種社區活動,我國第33例的確診更凸顯赴當地旅遊受到感染的風險高。因此,我國應立即將對日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三級,呼籲國人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這也是超前部署的作為之一。此外,針對我國陸續出現找不到感染源頭的確診病例,王任賢表示,民眾應假設台灣已發生社區傳播情形,積極落實個人衛生習慣。於探病、看病、進電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赴人口密集處時應配戴口罩,且應勤洗手等;如發現有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之所以哭 因不知要待多久」… 武漢醫護投書醫學期刊向全球求救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本報系聯合報報導,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24日發表,在武漢抗疫前線的中國醫務人員向全球發出醫療支援請求,「我們之所以哭泣,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待多久,而且我們都知道,自己身為醫務人員,是COVID-19(新冠肺炎)感染風險最高的人群」、「請你們來到中國,幫助我們抗擊疫情。」中國醫學知識分享網站「丁香園」論壇轉載並翻譯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虎撲、知乎等各大平台轉貼引發熱烈討論,不過,文章隨即遭到封鎖。據「丁香園」轉載文章,投書的是廣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他們自1月24日到武漢支援至今。文中表示,武漢的條件和環境比想像中更加困難和極端。防護物資,如N95醫用口罩、面罩、護目鏡、防護服、手套等都嚴重短缺。投書指出,「護目鏡是塑膠材質的,需要反覆進行清洗、消毒,現在它們已經越來越模糊,讓我們的視野有點看不清了」、「許多同事的手上都長了皮疹,由於需要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和穿戴多層防護設備,一些護士的耳朵和額頭上都長了壓瘡。」並透露,因為進入隔離病房前兩小時就會盡量避免進食和飲水,「一些護士的嘴唇上起了水泡,還有的護士因為低血糖和缺氧而暈倒。」另外,由於戴口罩,與患者溝通時必須得扯著嗓子喊,對方才能聽清。佩戴四層防護手套讓操作變得十分笨拙,甚至不聽使喚,連醫療設備的包裝袋都打不開,更不用說給患者打針。投書說,即使是經驗再豐富的護士,也還是會哭泣。「我們之所以哭泣,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待多久,而且我們都知道,自己身為醫務人員,是COVID-19感染風險最高的人群。」文中呼籲,「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明。我們在此向全球的醫務工作者請求醫療支援,請你們來到中國,幫助我們抗擊疫情。」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湖北仙桃醫生劉文雄13日在家中猝死,未獲工傷認定,此前一直戰鬥在防疫一線。仙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26日表示,目前該局領導正在商議此事,目前未有商討結果,如有新的認定結果會向社會公布。該局負責疫情防控期間工傷認定的人員表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是符合規定的。據報導,仙桃市三伏潭鎮衛生院醫生劉文雄13日在家中突發疾病並暈厥,後搶救無效死亡,診斷死亡原因為「急性心肌梗死」。仙桃市人社局出具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稱,不予認定或者視同為工傷。
-
2020-02-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限出境被批侵害人權 住院醫吐苦水「一年只休10天都沒了」
中央政府為提升防疫準備,日前頒布命令,禁止醫生、護理師等醫事人員出國至三級疫情區域,引發各界討論如此是否違反人身自由。有北部住院醫師對此非常不滿,在《DCARD》批評政府此命令「憑什麼」,並認為這種剝奪人權的事,「只有台灣做的出來。」該名網友表示,他在北部公立醫院當醫師,目前住院醫師第4年。過去兩年裡,除了特休,沒有任何一天,沒到醫院上班。每天大約十一點才能忙完。但第二天,三點半的鬧鐘會準時響起,催著你到醫院。他寫道:「一個禮科上七天班,平均週工時近110小時,然後,我換來的整年特休,只有十天。這十天,還要先跟醫院一年前說好,我想放什麼時候,你覺得這十天對我多重要?」「現在,你還要我不能出國?憑什麼?這可是最基本人權,還是你說在台灣當醫生,基本人權都不配有?」除此之外,他還提到醫院疫情防護問題,他說武漢肺炎開始後,他對整個國家政策失去信心,「爛到一個不可思議」。 他每天被配給一個口罩,而且要到了醫院才拿的到,同時進出醫院都需要戴口罩,所以,他發給的那個口罩,不論中間接觸武漢肺結核流感,通通得戴著那口罩。 他最後氣憤表示:「不給我們夠的口罩,不給我防護,不給我休息,我忍了。現在,連基本人權也不給我?」對此,有些網友回應「辛苦醫護人員了」、「重視人權都是演戲」、「要禁出國就全國人民一起禁」;但也有網友緩頰「不能出國的氣憤可以理解,但有疫情才封城代價很大,這是利益權衡的問題」、「同樣質疑法源、但平常無法休假,超時工作的問題,應該先去找醫院抗議。」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外籍看護趴趴走 醫界:可能從家庭群聚跑到社區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國內昨再新增1名第32例確診個案,為第27例者的印尼女外籍看護,該起群聚事件已有6人確診。專家表示,目前本起群聚新確診個案都與指標個案有明確接觸史,暫時可將其定調為「家庭群聚」,但由於此看護也曾到其他醫院服務,且暫時無法確認院外的接觸者,因此除看護工與照顧者感染風險較高外,疫情也有傳播到社區的可能。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目前本起群聚確診個案都與指標個案有明確接觸史,有明確的傳播鏈,暫時可將其定調為家庭群聚,但由於此看護除了在第27例的醫院擔任看護外,也同時到另一間醫院照顧患者,目前第二間醫院的接觸者,及她在2月16日至2月24日的院外活動史接觸者都仍待調查,故疫情也可能脫離家庭傳播鏈、跑到社區。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崔可忠表示,看護工與照顧者可能需要替病人翻身拍背、以衛生紙接取咳痰、清潔口腔或在耳邊說話,在醫院陪伴時更睡在病床旁,長期時間與被照顧者距離一公尺以內。倘若被照顧者受到新冠肺炎等病毒感染,看護工與照顧者就有很高風險遭受傳染。崔可忠表示,政府應考慮在醫院發放多國語言的衛教宣導資訊。一般來說,看護工與照顧者在陪伴有疑似症狀的被照顧者之時,應配戴一般外科口罩,口罩數量充分時應頻繁更換;有眼鏡或護目鏡時應在照顧時佩戴上;接觸被照顧者前後都應正確洗手;自身一有呼吸道症狀或發燒應立即就醫。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未發燒卻確診比率不低 學者:追蹤接觸史比量體溫有效
多所大專校院下周開學,台科大副校長兼教務長莊榮輝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校內將實施量體溫措施。他說,確診新冠肺炎但未發燒的比率不低,如要控制疫情,更重要的是落實追蹤確診個案接觸史。莊榮輝是生物化學領域學者,他今天出席台科大記者會,會後受訪表示,全球確診個案中,沒發燒的比率不是很低,疫情很麻煩。現在草木皆兵,全球任一個地方隨時會爆出疫情,只是或然率問題,像台灣或然率很低,武漢就很高。他表示,好的做法是有人確診就趕快防堵,從個案的接觸史來追蹤,這就是公共衛生,而他對台灣的公衛有信心。他也說追蹤接觸史要搭配國安管理,才能做到一人確診時,其他人都要隔離14天,沒事再放出來。據他所知韓國有此措施,但韓國疫情也沒控制住,表示韓國做得還不夠周全。媒體問到台科大校內防疫,莊榮輝說,三大重點區域是餐廳、教室、宿舍,宿舍部分,學生維持好就可以了。而餐廳最危險,因師生進餐廳就會把口罩拿下來。校方參考他人做法,在餐桌設壓克力圍籬,效果不錯;另也推廣「餐桌勿語」運動,鼓勵學生用餐時少交談。教室部分,莊榮輝說,學生對疫情的自主意識滿好,例如研究所考試全班都戴口罩,他們相信進校園的學生都沒問題。課堂安排上,大學生行動雖難追蹤,不過實施遠距教學也比較容易。包括教材使用、報告繳交,都比中小學彈性。莊榮輝說,因為老師上課要講話,台科大也沒強迫老師戴口罩,但鼓勵老師和學生相隔三尺以上,「不要求要千里之外。」身為通識課老師的他,這學期也開設有關微生物與病毒課程,讓學生了解病毒是什麼。按指揮中心公告,目前從陸港澳韓入境者,入境後都要做14天居家檢疫。莊榮輝說,台科大有回台準備開學的陸港澳生,都已經完成檢疫出關,沒人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