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活動.精彩回顧
搜尋
受虐
共找到
36
筆 文章
-
-
2024-08-04 焦點.元氣新聞
老人虐待事件增3成,精神暴力最多!逾半為子女、姻親施暴
台灣面臨高齡化、少子女化夾擊,家庭人口數下降,照顧壓力上升,導致老人虐待事件頻傳;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五年老人保護通報數成長近三成,施暴者以兒女、媳婦等直系親屬為主,比率達半數以上,施暴方式以精神暴力最多。專家指出,老虐事件增加,與人口結構改變、照顧負荷提升有關,老虐事件多發生於家內,長者受傳統文化影響,不易向外求援,是老人保護一大阻礙。一○八年老人保護通報案量為一萬七三七三件,到了一一二年已增至二萬二五四○件,成長率高達三成;以最新的一一二年通報老人保護案件數分析,施暴者以兒女、媳婦等直系血(姻)親卑親屬占比最高,占百分之五十五;案件類型以精神暴力占比最高,達百分之四十。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說,台灣平均家戶人口數僅剩下二點五二人,照顧人力不如過去充裕,照顧長者壓力極大,家庭內部支持系統不足,國家介入不夠,再加上世代落差,子女觀念與傳統孝道不同,易導致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關係緊張,增加老虐事件發生機率。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長者失能後被迫遷居與子女同住,因居住環境、生活習慣等不適應,容易導致衝突,且老人虐待不像兒虐,可由學校、安親班等從業人員察覺,多在家內不敢對外張揚,也會因受暴而畏懼至社區活動,讓老虐情況更難被發現。屏科大社工系教授趙善如發現去年老人虐待案件「非首次通報」比率達百分之四十四。此數字反映,長者在遭遇家暴並被通報後,常基於家醜不願外揚,憂心子女被貼標籤等理由拒絕服務,但一段時間後施暴情形又會再次發生,政府應鼓勵長者遇暴力侵害時,應積極接受服務,才有助降低再度受虐機會。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衛福部辦理老人保護性社工職能訓練,觀察到家庭成員因照顧負荷對長者施暴時,協助連結資源;長照居服員也應增加老人虐待辨識能力,若發現長者抱怨家人冷言冷語、精神虐待等狀況,即通報進入老虐體系,「雙方敏感度都要提升」。申請長照卻沒使用 專家:恐是老虐警訊老人虐待比率攀升,衛福部分析近年十三件涉及照顧議題之重大老人虐待事件,結果發現,百分之八十五案家曾申請長照服務,但其中僅三件實際使用長照服務,其中最大原因是家庭成員對於財務安排、資源使用等沒有共識。專家表示,針對申請長照卻未使用的案家,政府應視為警訊追蹤。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趙善如表示,長者申請長照資源卻不使用的原因有三,一是案家非低收入戶,須支付較高的長照自付額,經濟問題成門檻;二是主要照顧者,非家庭中的照顧決策者;三是老老照顧時,伴侶自認可負責照顧,不願放手讓他人幫忙。趙善如表示,三種原因都可能增加照顧的壓力,當被照顧者提出需求,卻遭照顧者擋下,種種因素都可能成為施暴的導火線,政府應追蹤並建置訪視機制,了解被照顧者的需求,而非由照顧者單方面決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認為,社工訪視遠水救不了近火,建議照顧者每天測量心情溫度計,尋求替手協助;被照顧者也應改變傳統孝道觀念,表達感謝,關係和諧才能降低受暴風險。
-
2024-04-26 醫聲.高齡社會
銀髮族家暴事件日漸增多,「這節慶」是高峰!目前長照殺人判決難緩刑
虐老逐年增 逾半是晚輩施暴衛福部去年接獲22540老人保護案件,平均每天至少61名老年人通報家暴,幾乎都在家內受虐,而超過一半的施暴者為其子女、孫子女。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同住家人易與長者在照顧問題上起爭執,一時忍不住動手施虐,建議適時對外求救,透過長照政策獲得喘息,宣洩壓力。統計資料顯示,老年人保護通報件數逐年增加,民國107至112年間成長幅度達52%,立法委員王正旭昨在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質詢時建議衛福部,應分析老人受虐的原因,提出防制措施。薛瑞元指出大部分老人家暴受虐場域均發生在家裡,55%施暴者為子女、孫子女等直系血親卑親屬,26%為伴侶、親密關係對象,剩餘14%為其他家庭成員,非家庭成員僅占5%。統計資料也顯示,年節全家團圓,卻是老年人被家暴高峰。薛瑞元表示,直系卑親屬、親密關係伴侶作為主要照顧者,如果老年人失能、失智,生活上無法配合照顧者的要求,就容易發生衝突,如果情緒失控,就可能出手傷人。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協會名譽理事長林金立表示,最近協會處理一件銀髮家暴典型個案,一位男性照顧者因不堪照顧壓力,日前父親執意外出,兩人發生拉扯,不料父親因此跌倒,大腿骨折。林金立強調,長照不能單槍匹馬,家人間需妥善分工,或尋求外籍看護等分擔照顧重任,或將失能長者送至日照中心、安養機構,千萬不要獨自承受壓力。長照殺人難緩刑 平均判刑4年10月長照殺人事件頻傳,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2023年度「家庭照顧者殺人」判決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因殺人罪法定刑高,大部分加害人難達到緩刑門檻,平均宣告刑為4年10月。司法官學院研究員張瓊文說,研究發現,犯罪特徵與背景上男性被告占%65.4,秋冬季節占67.4%,夜間時段53.8%,進行犯罪預防風險評估時值得注意。張瓊文說,依判決書敘述,32%家庭處於經濟困境,且只有23.1%個案尋求過外部支援;除應關注如何讓長照或其他社福資源進入不符合低收入風險家庭外,也要建立有效機制,鼓勵這類家庭向外求援。在照顧者殺人案件中,40%上被照顧者無法正常溝通,也沒有生活自理能力,73%照顧者同時患有身心疾病或處於身心狀態不佳狀態,有57.7%被告持續照顧被害人長達十年以上;研究說明,大部分照顧者最後走上絕路,與身心長期承載巨大壓力有關。照顧身分類型上,以父母照顧重度失能子女占比最高,共42.3%;重度身心障礙者生理老化速度較一般人提早,如父母為主要照顧者,需同時面對「雙重老化」壓力,照顧者所承受身心痛苦,更難獲得紓解。判決結果觀察,多數案件成立殺人罪,超過一半案件符合獲二次法定減刑,考量有八成犯罪動機集中在「難以負荷壓力」,法官量刑上已盡可能放低刑度。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3-13 焦點.元氣新聞
虐童案輿論怒火燒!孩子一定得請保母照顧怎麼辦?察覺可能是壞保母的10個跡象
北市1歲男童「剴剴」遭兒福聯盟安排的保母凌虐致死的案件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許多名人及網紅都出來講述自己所知道的虐童事例。嘉南療養院藥癮核心醫院主任李俊宏感嘆找尋安置或照護資源相當不易,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分析虐童者背後心理模式。朱芯儀氣喊:友人借20萬給保母小孩還被虐《聯合報》報導,有3個孩子的藝人朱芯儀分享好友請保母的恐怖經驗。一位雙寶單親媽,先請了保母A照顧孩子,後來又請了鐘點的保母B一起支援,原本都沒有異狀,直到有天幼兒園老師擔心透露,孩子出現捏人的狀況,她也沒有懷疑到保母身上。後來孩子大了一點,她先辭退保母B,結果對方透露:「媽媽我可以離開,但是請你多注意一下女兒的狀況,因為之前我有看到另外一個保母A,對姐姐有不正當管教。」之前沒有說也是怕雇主覺得自己嚼舌根。後來問了孩子們,驚覺不當管教不只一次,讓這位媽媽非常自責。朱芯儀文中透露,保母A並沒有保母執照,但在朋友最需要時出現,彷彿一道曙光,朋友也對保母非常好,知道她需要用錢,立刻領了20萬給她,沒想到A還對B說:「誰叫她自己有錢願意給我的,我有什麼錯嗎?」此外,A本身是被家暴長大的,「她覺得她沒有像小時候用到酒瓶砸小孩都不算是打,捏跟用棍子管教都對她而言再正常不過」。讓朱芯儀氣喊:「這什麼偏差觀念?」李俊宏:找尋安置或照護資源相當不易近期社會輿論很多在檢討派案的兒福聯盟。對於大家的憤怒,嘉南療養院藥癮核心醫院主任李俊宏在臉書指出,出征到兒福關門也是一種做法,但是找尋安置或照護資源相當不易,之後誰接手?「是不是我們應該要透過法制的調整,扶植更多的公益團體產生良性競爭,再透過對於非政府組織與社會企業的管理,讓漏接的孩子都能被接住,恐怕是更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呂秋遠:寧願社工是因為某些疏忽沒發現怒火也延燒到了負責該案的兒福聯盟陳姓社工身上,昨日檢方也將負責此案的社工帶回偵訊。知名律師呂秋遠於臉書發文表示,依照目前揭露的事實來看,除非社工明知且有意讓凌虐的情況發生,否則過失致死的罪名加諸在她身上並不是很適當。呂秋遠說,最讓人擔心的是「偽造文書」的罪刑如果成立的話,代表陳社工在業務上文書登載不實,沒去訪視,卻在文書上謊稱自己有去。同時身為社工系老師的呂秋遠說,寧願社工是因為某些疏忽沒發現,也不願意看到社工故意記載不實的事項,那太讓人失望與難過了。虐童者可能的4種心理模式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則分析了虐童者背後的心理模式,黃軒在臉書指出,其實虐童案件背後的成年人心理分析是一個複雜的議題,涉及多種心理和社會因素。專家們提出了幾個可能的因素:1.發洩壓力教師或看護人,因工作和生活壓力(例如失業、家庭不和階)過大,可能會將自己的壓力,發洩到幼兒身上2.情緒勒索有些成年人可能因為無法有效處理和管控自己的情緒慾望,而對周圍進行情緒,失控的勒索,這些包括虐待兒童,造成了重大危害3.扭曲成就一些虐童成年人,可能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較低,面對弱小的兒童時,就會感到自己強大,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慰藉。4.滿足變態由於經濟貧困、生活變更、社會壓力等原因,一些人可能會出現人格障礙或性變態等心理問題,而虐待兒童,可能是他們試圖滿足這些變態心理的方式。黃軒認為,預防虐童案件的措施應是多方面的,涉及家庭、學校、社區和政府層面。不是只有一個方面或方向弄好就可以。可能是壞保母的10個跡象其實多數的保母都是好的,但哪怕只有很少數的惡劣保母,萬一自己的孩子遇上了,如果父母、家人能及時察覺保母的問題,或許能阻止最糟的情況發生。《BabyCenter》網站列舉了10個可能是壞保母的10個跡象,如果感覺保母不適合你的孩子,或無法與父母協力照顧孩子,甚至覺得保母有任何一點問題,不要猶豫了,趕快換個保母。1. 孩子總是看起來很焦慮或孤僻2. 保母不談日常照顧細節3. 孩子在保母照顧時遭遇過太多本來可以避免的事故4. 保母不願聽從你的要求5.保母對你的教養方式持批評態度6.保母常常遲到7.孩子經常看起來髒兮兮的8.孩子回家後常表現的很餓或很累9. 你不信任你的保母10.你只是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根據林口長庚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辛宜臻所做的研究指出,兒虐發生頻率失業率相關,且國內外皆然,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團隊因此提出警示,當失業率攀升時,不僅是對經濟的衝擊,也要注意伴隨而來的兒虐發生,大家除了要關心失業的家人外,在後疫情時代振興產業的同時,也應及早設置相關防範措施。【參考資料】.《長庚醫訊》後疫情時代失業增加 慎防兒少不當對待.《BabyCenter》.李俊宏臉書.呂秋遠臉書.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噓新聞》友人借20萬給保母小孩還被虐!朱芯儀氣喊:怎好意思?【相關資源】.托育媒合平台.衛福部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制度常見問答集
-
2024-02-22 焦點.生死議題
為何人們不喜歡接觸將死之人?法醫曝人死前的「汙穢」狀況
也許很少人知道,法醫學有時也會和「生者」打交道。對兒童進行「虐待鑑定」就是代表之一。受到虐待的兒童會在兒童救助保護中心裡,被兒童福利督導員保護。送到醫院後,我們會確認他們身體上的傷痕以及骨折情況。什麼時候受的傷、是否出血等,我們替這些還不會說話的小孩或沉默寡言的青春期兒童發聲,訴說他們身心承受的痛苦。其實我負責診斷的受虐兒童人數不多。儘管如此,我碰過皮膚各處有菸頭燙傷痕跡的孩子,還有背部被刀多處砍傷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身材瘦小,大概是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所致。我再次感受到,不管是面對死者還是生者,我們的工作就是直面「生命」。現代社會,對於和自身沒有直接關係的生命,我們習慣保持距離。過去的日本,鄰居之間關係密切,鄰居去世和自己切身相關,整個地區都為亡者弔唁也不足為奇。那時的人們和他人的「生」與「死」更為貼近。近來,日本人很多都在醫院迎來終老。在醫院裡可以接受先進的醫學治療,但另一方面,也隔絕了與世間的聯繫。因此,我們能切身感受到他人生老病死的機會非常有限。也許這樣說不太恰當,但人在面臨死亡時,某種意義上是「汙穢」的。臥床不起就無法洗澡,會有痰,也會大小便失禁。「走向死亡」就是這麼一回事。對於如此「不願面對的現實」,現代人會不自覺地保持過度的距離。某種潔癖引發了一種現象:對社會無用之人,或接觸後會有損自身利益的人,會被大家排斥。現今所產生的不正是這樣的狀況嗎?於是,弱勢群體在社會中更加孤立,愈發感到無助。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得以從「死」看世間。對我來說,「生」不是理所當然的。倒不如說,每日所面對的解剖台上的眾人才是我的日常。除了自殺,人們無法選擇自己的死法。誰都不想被風吹來的傘尖戳中頭部而死,但誰也無法憑一己之力避免死亡。再怎麼認真本分生活的人,都有可能罹癌,也有可能被陌生男子刺死。從「無法選擇」這個角度來講,死亡也許確實是對眾人平等的。我的生死觀很簡單。至少,我不想去寺廟祈求無病無災,也不想寫遺書,我想在對死亡還沒有強烈意識之前終結生命。換句話說,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我都只想盡情活著。並不是對「生」有多少執念,我只是覺得努力活在當下更重要。有「死」才有「生」近年,日本呼吸器官學會在肺炎治療中,開始嘗試徵求患者本人或家屬的意見。一旦到了臥床不起的地步,唾液就會殘留在氣管中,導致肺炎反覆發作,患者本人也非常痛苦。如果透過治療也難以恢復,醫生會按照當事人的意願,決定是否佩戴呼吸機維持生命。醫生容易把「患者的死」看成是「自己的失敗」,所以總是想嘗試各種可能的治療方法。但是最近開始出現爭論:這樣做,徵求患者本人的意願了嗎?真的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我曾在電視節目上,看過基督教醫院的醫生對待臨終患者的態度。那家醫院遵循基督教義,守護患者,為其禱告,和患者安然共度最後時光。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我覺得面對無法抵抗的「死」,本來就應該這樣,不是嗎?不過,一個人的「死」不僅僅是本人的事情,也和家人有關。我一般很少直接和死者家屬接觸。尤其司法解剖涉及調查相關的資訊,所以很難和家屬見面。但是,若許可解剖後仍不知死因,我們法醫有時會直接向家屬說明情況。警方告知家屬「為了查明死因,請允許進行遺體解剖」,以此獲得了他們的許可,但是解剖後,驗屍報告上卻只能填上「死因不明」,家屬當然難以接受。就算死因難以斷定,透過解剖也能確定一些資訊。比如,頭部沒有出血、不是異物堵住喉嚨而導致的窒息死亡等,有時就算只是告知這些能排除的可能性,也會成為家屬的救贖。特別是嬰兒或小孩死亡時,有的父母會感到自責,害怕是因為自己不夠小心。其實很多情況是即使父母守護在身邊也無法避免的。很多父母會問,是不是當時有做一些緊急處理就好了?是不是及時趕到醫院就能得救?死的時候痛苦嗎?……這時候告訴他們:「不是你們的錯。你們的孩子是突然死亡的,所以死時應該並不痛苦。」「氣管內沒有牛奶。不是餵奶方式而導致的窒息死。」這樣多少能減輕他們心中的負擔吧。有些「死亡」是透過解剖也無法知道真相我解剖過一具八個月大小的嬰兒遺體。說實話,解剖後並沒有查清楚死因。解剖完成後,我直接和死者母親說明了情況。由於未能查明死因,她只是一邊哭一邊重複著「為什麼」。有時便是這樣無奈,透過解剖也無法知道真相。我理解她的心情,所以對她說:「如果之後有什麼疑問,請聯繫我。」並把我的聯繫方式給了她。那之後大約有三年的時間,只要她在報紙上看到類似的嬰兒死亡案例,就會寫信詢問我:「我的孩子是不是也是同樣的死因?」孩子死因不明,永遠是她心中無法跨越的坎。有「死」才有「生」。從今而後在解剖台前面對遺體時,我依然會繼續思考生與死的意義。(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不平等的屍體》)★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08-03 養生.家庭婚姻
父母離婚後男童心碎告白:爸媽都成了別人的爸媽!當初承諾會一樣愛自己,卻只偏愛弟妹
離婚時,你以為你,以為前任都會一樣愛孩子,也向孩子這樣保證。但怎麼有新對象,再婚後就變了?甚至是再度有了孩子,你在乎孩子是否受到冷落與委屈嗎?請當個有膽識和勇氣的大人,把孩子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在台灣,夫妻離婚已經尋常現象,而對孩子而言,父母的離異是一件重大的生活變化。孩子沒有決定權,也沒有話語權,只能默默接受這樣的事實。夫妻無法繼續共同生活下去,但有了孩子的夫妻,對於如何共同撫養孩子,絕對要有妥善的安排。特別是,當有了再婚的打算。離時婚向孩子保證,爸爸媽媽會一樣愛你,做到的人有多少?許多人離婚之初,都對孩子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證:「爸爸媽媽還是會一樣愛你。」但事實卻是,當有了新的對象,態度就有了極大轉變。這是受到新對象的影響所致?想問問離婚的父母,如果有了新對象,要約會時,會帶著孩子嗎?如果要結婚,會認真思考這個對象是否也會愛你的孩子嗎?而又如果有了另一個孩子,你能保證新爸爸新媽媽對你與前任的孩子一視同仁嗎?你確定你看到的,跟孩子實際感受到的一樣嗎?要有這種決心,才可以再婚你在享受新戀情的時候,你想過孩子的心情嗎?這並不是要離婚家長不可以談感情或迎接下一段婚姻,而是呼籲:「你要有判斷力,判斷新對象是否能愛你的孩子;你也要有強烈的認知,比起愛情,你更重要的是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識別無選擇的,你有絕對的義務要好好保護他。你必須讓孩子知道:「我愛你勝過一切。」當你有這樣的膽識,你才可能不讓離婚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你才能夠找到一個願意尊重你的新伴侶。當對方看見你的決心,不愛孩子的人便會知難而退,愛你的人也才會一起愛你的孩子。若不然,當又有了孩子,偏心的狀況一定越演越烈。孩子把委屈,寫在作文裡中國一個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媽媽成了別人的媽媽」,文字裡充滿了無奈,因為他知道他無從選擇,只能在大人的選擇裡過生活。看完真的讓人鼻酸。媽媽成了別人的媽媽爸媽離婚,我跟了爸爸。爸爸說他不會再找人,怕我受委屈。媽婦走的時候抱者我哭說對不起,等她有能力了一定會來接我走。後來爸爸戀愛了,他帶我去見阿姨,阿姨對我很好,保證不會讓我受委屈,會一直對我好。很快他們結了婚,爸爸和阿姨生了個弟弟。爸爸讓我把玩具讓給弟弟,他再給我買,他沒買。弟弟說他媽媽帶他吃了麥當勞,讓他不要告訴我。弟弟在阿姨懷裡哭,爸爸讓我道歉,可卻是弟弟把我的玩具弄壞了,弟弟哭得更兇了。爸爸吼我,讓我快道歉,我知道爸爸是別人的爸爸了。三年了,媽媽終於回來看我了,我想和她走,媽媽不同意。媽媽也跟別人結婚了,還生了個妹妹,媽媽也成了別人的媽媽。無從選擇的孩子,漠視孩子心情的家長,忘記了當初決定生下孩子的決心和責任。為了自己的幸福,犧牲孩子的幸福。本文絕對不是在說離婚的人不能再婚,而是當你有了孩子,你的選擇就無法單純,你要很有勇氣,去捍衛自己孩子的幸福。你必須確定,你再婚再有另一個孩子,不會讓孩子受到委屈,多少人離婚後,因為新對象而忽略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受委屈,甚至是讓孩子遭受虐待和侵犯!實在令人感嘆。千萬不要成為這種不不責任的大人。延伸閱讀:.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媳婦永遠不會變女兒」婚前被準婆婆下馬威!律師給婆媳的10點相處攻略※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7-29 養生.家庭婚姻
婆媳問題並非過了就好!醫師4點提醒:別輕忽「媳婦創傷症候群」
面對公婆的為難和挑剔,媳婦跟先生訴苦,先生不想處理、怕麻煩,僅回應:「不要理他們就好了!」最後卻造成媳婦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憂鬱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周伯翰醫師分享一名真實案例。一名與公婆同住的媳婦,因先生長期在大陸工作,她獨自留在台灣照顧公婆和小孩。然而,她的付出卻沒有獲得善待與感恩,公婆對她不僅嚴厲,還對她做的家事百般挑剔,她覺得壓力很大,每天活得戰戰兢兢。她幾乎每晚噩夢連連,感到生不如死,決定跟先生訴苦。沒想到,先生聽完後,卻只說一句:「不要理他們就好了!」這句話有多不負責任,有過婆媳問題的媽媽們都知道!即使不看不理,但每天同在一個屋簷下,日積月累,打開家門與房門都是壓力,長久後心裡都是壓抑的痛楚和害怕。婆媳問題所累積的傷害,都是媳婦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雖然,這名媽媽多次動念離婚,但為了小孩還是咬牙撐了過去。好不容易,等到公婆去世、小孩長大了,先生也回到台灣共同生活,這時候,媽媽竟爆發了憂鬱症。原來啊,她只要看到先生,就會回想起當年被公婆虐待的畫面,以及言語的傷害,揮之不去。一想到,情緒就會突然暴怒、恐慌、想輕生,甚至對先生怒罵。家人都不明白,為何幾十年前的事,要一直要舊事重提?不是都過去了嗎?那些事情對別人來說的確是過去,但對被虐待的媳婦來說,是一輩子永難抹滅的傷害,即使後來她嘗試藥物治療與婚姻諮商,仍效果不佳。後來來到周伯翰醫師門診就醫,經過合併藥物、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與個別心理諮商後,症狀改善。婆媳問題造成的心理傷害,不遜於戰爭、天災人禍周伯翰醫師表示,這名媽媽的症狀是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引發的憂鬱症,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天災人禍後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創傷當時經歷了強烈的害怕、恐懼、無助感。PTSD有四大核心症狀1.創傷再經驗:即使時間過去了仍然會不斷回憶,感覺身歷其境。2.過度警覺:長期焦慮、恐慌、情緒易怒或憂鬱。3.逃避與麻木:會逃避與該創傷事件相關的人事物。4.相關的負向認知與情緒:想起過去創傷回憶時會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曾任哈佛PTSD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周伯翰醫師指出,PTSD的終生盛行率8%,和憂鬱症相比,PTSD患者的情緒可能平時是正常穩定,但是當回想起創傷時,會陷入憂鬱情緒、歇斯底里,持續數週。 根據最近中醫大與日本神經精神中心合作刊登在國際期刊(精神醫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的研究顯示,當PTSD患者產生再經歷創傷的經驗時,自殺或暴力的風險同時也會升高。 周伯翰醫師強調,「受虐媳婦」最常遇到的是週遭人如先生與兒女都無法理解「為何事情都過了那麼久了卻還要一直舊事重提」,週遭的朋友也一直勸患者「要放下過去」,其實和PTSD影響大腦的位置不同有關係。 周伯翰醫師補充,PTSD主要的腦部失調的位置是大腦杏仁核(amygdala),負責儲存恐懼害怕的經驗,PTSD患者因為經歷過「生不如死」的經驗,導致杏仁核長期過度活化,讓身體產生過度警覺、恐懼、害怕、過度換氣、噩夢等症狀,是「瞬間失控反應」,因此患者發作時,會出現突然失控的身心狀況。如何避免「媳婦創傷症候群」?面對艱難的婆媳、家人相處問題,如何避免媳婦創傷症候群?周伯翰醫師提出4點建議:1.當妻子在家庭中遇到不平對待時,先生一定要表達對妻子的支持,而不是只叫妻子看開一點、不要理他們。2.當太太覺得喘不過氣時,適時回娘家,讓自己身心休息放鬆。3 媳婦一定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而不是全部奉獻給家庭。4.如果已經產生PTSD,建議找專業人員協助,一般會建議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且合併憂鬱症,可以配合rTMS治療。延伸閱讀:.「媳婦永遠不會變女兒」婚前被準婆婆下馬威!律師給婆媳的10點相處攻略.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7-2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你比我更懂我的女兒嗎?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病人的不滿」。一位白內障病人因為接受眼科手術後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而寫出他心中的遺憾,尤其是對這位眼科醫師回應的態度頗有微詞。→想看本文一位眼科醫師以客觀超然的態度說出他的看法,認為醫師在這種情況下,尤其需要避免「防衛性的回應」,以避免火上加油,並且指出當下業績效率掛帥的醫療院所,醫師應該反躬自問虛心檢討。→想看本文一位長年在美國行醫的醫師,介紹一部以真人實事的醫療悲劇為主題的電影,以及自己親人在美國發生不良醫療效果的自省,對醫病衝突有更深入的剖析。希望醫病雙方都能從這種「不良事件」虛心檢討,使台灣的醫病關係更上一層樓。醫學的灰色地帶Take Care of Maya是剛剛發行的一個罕見疾病病例的記錄影片。Maya 9歲的時候,在一次嚴重的氣喘病發作過後,開始出現四肢有如刀割的疼痛,以及肌肉無力的症狀。Maya的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都不見成效。Maya的爸爸是退休的消防隊員(一般美國的消防隊員都有完善的急救訓練,醫療常識是高過平常百姓的)。媽媽是個護士,在她自己努力搜尋後,覺得 Maya的症狀符合一個罕見疾病叫做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夫婦倆帶著Maya去看一位對於這個疾病有權威的麻醉科醫師 Anthony Kirkpatrick 。這位醫師認定Maya是患了這個病,開始給她 ketamine—一個麻醉科的常用藥—但是效果不顯著。Dr. Kirkpatrick接下來建議 Maya的父母帶她到墨西哥去接受超高劑量 ketamine誘發昏迷的治療。Dr. Kirkpatrick 告訴他們這樣的治療是有些死亡的風險,也不能保證有效,但還是鼓勵他們嘗試。Maya 在墨西哥的醫院接受了這樣的治療,在加護病房裡度過大約一週的昏迷狀態,靠著氣管插管和呼吸器維生。當治療結束,Maya 酥醒後,一開始看不出來治療是否有成效。回到美國後,因為Dr. Kirkpatrick的診所不接受Maya的醫療保險,將她轉介給另一位醫師,繼續給Maya 開高劑量的ketamine。影片裡説是Maya在這樣的治療下,病情有好轉,也恢復了接近正常的作息。幾個月後,有一天Maya忽然發生嚴重的腹痛。Maya的媽媽不在家。她的爸爸眼看著她一直喊痛,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就決定帶她去兒童醫院的急診就醫。在開車去醫院的路上,他打電話通知了Maya的媽媽到醫院去會合。這是Maya第一次到這個有名的兒童醫院就醫,所以醫院完全不清楚她過去的病史。Maya的媽媽認定她的腹痛是CRPS復發造成的,要求醫師給 Maya高劑量的 ketamine,醫師認為她的要求不合理(劑量遠超出安全範圍)。雙方僵持不下,Maya住院了,依照醫院醫師的想法治療,但是Maya的媽媽認為 Maya一點也沒有改善,繼續堅持要醫院給Maya使用高劑量的ketamine。因為屢次與醫院衝突,醫院的一個調查受虐兒童的專科醫師來看會診,判定Maya 的病痛是被她媽媽暗示牽引所致(Munchausen by proxy)。當兒童懷疑有家虐的狀況時,法律的規定是政府接管小孩的監護,父母不再擁有為孩子做任何決定的權利。Maya的媽媽被限制不能去醫院探訪Maya。爸爸去探訪時,也不能談任何有關治療的話題。Maya總共在醫院的監管下過了三個月,包括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和她11歲的生日。她的父母請了律師控告醫院,希望能把Maya接回家。出庭的當天,Maya 對法官提出兩個訴求,希望法官能聽她自己説明她的狀況,另一個訴求是讓她能擁抱媽媽一下。不幸的是法官認為這個案子還在爭議中,拒絕了這兩個訴求。不久過後,Maya的媽媽在家裡的車庫上吊自殺,遺書裡説她選擇自盡是因為再也不能忍受與Maya分離,而且被視為罪犯的痛苦。這樣慘烈的結局既令人震驚扼腕,也絕不是醫院所能預料到的悲劇。這個記錄片是從Maya和她家人的角度出發來報導這個事件,相信多數人的直接觀感是認為醫院是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我自己身為醫事從業人員,心裡則有很多的疑問。這個案子其實充滿了許多醫學的灰色地帶,值得進一步的思考。權威的醫師或醫院不一定都有不容質疑的診斷與治療建議Maya 9歲時發生的病,是不是肯定是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 ?小孩子發高燒,扁桃腺紅腫發炎,喉嚨拭檢證實有鏈球桿菌,可以確診扁桃腺感染;治療是使用對鏈球桿菌有效的抗生素;病人也會在預期的時間內好轉,恢復健康。許多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是黑白分明,沒有爭議的。有一些疾病是醫學上還不瞭解的,既不知致病原因,也不知發病的機制,因此也很難發展出有效的治療。有時候,某些醫學權威提出一些見解,就被當成肯定的看法。這樣的疾病診斷常常靠排除掉其他可能性來做成結論的。CRPS的診斷是沒有任何特定的檢驗能確認的,而是靠著排除其他可能性來做判斷。Maya的疾病的確是不尋常的;在去看 Dr. Kirkpatrick 之前,她已經看了很多其他的醫生,既沒有得到一個確定的診斷,所嘗試過的用藥也都沒有幫忙。當Dr. Kirkpatrick告訴他們這個診斷,相信對Maya一家人而言是久旱逢甘霖,加上Dr. Kirkpatrick提供他們一個帶著他個人權威的治療方案,可能也給Maya的父母一種定心感。Maya 在接受高劑量ketamine注射之後,病情似乎也有好轉,難怪他們完全認定這個診斷,以及使用高劑量ketamine注射的必要性。我在網路上進一步找尋這個案子的來龍去脈時,發現Dr. Kirkpatrick 經營一個CRPS的特別門診,專門給病人做高劑量ketamine注射。因為Maya每三至四週就要連續四天的治療,自費負擔是一萬元美金,超出了他們的經濟能力,才轉到另一位Dr. Kirkpatrick介紹的醫師那裡去繼續治療。Dr. Kirkpatrick 第一次看到Maya時,因為她已經看了很多其他醫師,也做了很多檢查治療,我可以了解他不需要再做任何檢查,而憑著他的經驗做出CRPS的診斷。問題是一個經營CRPS特別門診的醫師會不會有不管什麼病看起來都像CRPS呢?畢竟很多病的症狀可以很類似,疾病的自染發展過程也可能自己慢慢痊癒。兒童醫院與Maya媽媽的衝突Maya剛剛到兒童醫院是因為腹痛去就醫的。當然腹痛的原因形形色色,需要檢查才能判斷,以便做適當的治療,但是Maya的媽媽阻擋醫事人員給Maya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只是強烈地要求高劑量ketamine注射;這是種下雙方敵峙的原因。溝通破裂的情況下,容易懷疑對方的動機,才會造成醫院向政府機構報告家虐的可能性。Maya的媽媽也許有「你比我更懂我的女兒嗎?」令醫護人員反感的態度,後來醫院拿法律來制約處罰Maya的媽媽,造成她尋死,反過來處罰醫院與醫師的悲劇。遇到不如預期的醫療結果時,醫病雙方如何創造最好的結局怪老子先生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不得改善,他當然有理由提出他的失望與不滿,而治療的醫師似乎有惱羞成怒之嫌,將結果歸咎於與他無關的原因。我的婆婆在美國有兩次嚴重的術後併發症;雖然經歷了很多困難,最後也化險為夷,沒有任何長期的後遺症。第一次是心臟冠狀動脉置換術,手術後第一天晚上,因為語言不通,她沒有遵從醫囑,夜裡自己下床去上廁所,造成大腿摘取靜脈的傷口裂開,又因為術後例行的抗凝血劑治療,在大腿肌肉層裡形成很大的血腫,遅遅無法消退,幾週後,又動了一次手術清除血塊,之後,身體才慢慢康復。這個事件不是醫院或醫護人員的過錯,我們也感激原來的心血管醫師團隊及後來的一般外科團隊的照顧。婆婆手術前因為心臟狀況不好,總是走不動路,氣接不上來;術後,總算也能享受與家人出遊的喜樂。第二次手術併發症是白內障摘除術。她另一個眼睛的白內障是在台灣開刀的,術後視力立刻好轉。第二次白內障在美國住家附近的眼科診所手術,但是術後視力反而變差。這位眼科醫師一直密集的觀查及治療都沒有成效,建議婆婆要去舉世聞名的麻省眼耳鼻喉科醫院看眼角膜專科的醫師。所有後續的會診與治療,都在這位醫師的協助與指導下完成。婆婆接受角膜移植,視力也完全恢復正常。結語我從怪老子先生的故事,聯想到婆婆的故事,再加上Maya家庭的悲劇,心裡有許多感慨。多少醫病之間的對峙是因為溝通態度不良所致?醫護人員總是希望病人有最好的醫療結果,但是,醫護人員不是神,當醫療結果不如理想時,醫病雙方更要加強溝通合作,才能彌補缺陷,得到不幸中的大幸結局。★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6 醫聲.醫聲要聞
兒童發展遲緩及早評估 國健署擴大補助聯評中心增至75家
兒童0至6歲是重要發展階段,尤其3歲前是關鍵「黃金療育期」,當面對孩童疑似發展遲緩,家長可能感到茫然失措,衛福部國健署為減少家長擔憂,補助全國各縣市設置「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結合多項小兒專科醫師及評估人員,為孩子安排個別化評估及提供後續療育建議,以利家長掌握兒童發展情形。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今年將擴大量能,從111年的52家擴大為75家,預計今年能服務超過3萬名孩子。小寶(化名)在7個月大時才會翻身,爸媽覺得進度有點落後,經健兒門診醫師評估,小寶當時體重有點過重,可能受到體型影響,建議再觀察看看。但1歲時還不會爬行,經診斷為粗大動作發展遲緩,所幸經過1年積極療育,小寶終於追上正常發展,讓爸媽放下心中大石,如今看著2歲4個月的小寶快樂奔跑,心中感到無比欣慰。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統計疑似發展遲緩兒童通報數,從民國100年1萬5848名,111年增至3萬907名,成長近2倍,代表民眾健康識能提升,需求量也增加。吳昭軍表示,家長從發現孩子疑似發展遲緩,從掛號、等評估報告,因時間較久總感到焦慮,考量供給與需求已經失衡,難以快速給予評估,國健署決定擴大服務量能,讓更多醫療機構加入聯評中心,將從111年52家,擴大為112年75家,服務量能希望再擴充到4萬人。另為加強偏鄉資源及服務,今年於64個偏遠地區之聯合評估外展服務,同時也補助山地鄉及離島地區民眾到聯合評估中心就醫往返的交通費,以降低民眾帶孩子接受各項評估的就醫障礙。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結合小兒神經科(或小兒科)、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或精神科)、復健科,至少2科以上之專業醫師,以及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社會工作師及聽力師等至少4個職系以上專業評估人員,安排個別化評估服務及提供後續療育建議,以利家長掌握兒童發展情形。馬偕醫院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理事陳慧如表示,孩童發展面向多,不只看動作、語言、智能,還要看人際互動、社會情緒等全人發展,需由跨團隊專科協助,找出孩子發展遲緩原因,「且孩子時間寶貴,差3至6個月時間就差很多」,提醒家長要把握黃金時間,應先進行完整評估後,再接續對應早療計畫,方向對才能走正確的路。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文君表示,兒童發展遲緩原因,除了生理疾病影響以外,也有部分孩子是來自先天性腦部疾病,包括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等,或因社會心理問題造成,像是親子功能不佳、成長環境不利、受虐疏忽等,需透過專業會談問診,同步觀察兒童行為與家庭互動,釐清問題並介入治療,希望過程有家長共同參與,規劃以家庭為中心的治療策略,推動適合孩子的治療策略。台灣兒童復健醫學會理事曾頌惠表示,根據美國統計,約7至17%的家長對於孩子發展有所擔憂,也因此家長都希望孩子經過完整評估,了解孩子問題在哪,如何促進發展,也因為發展遲緩孩子在團體中屬於弱勢,不了解自己為什麼不能說話、或是坐不住,因此需透過專業人員協助,引導孩子發展。除了擴大服務面向外,未來孩子發展會有更多問題,建議可朝「精準早期療育」討論推廣。
-
2023-04-07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照顧需要建立安全網
聯合報在二月份的「陽光行動」中,如何預防長照殺人是該系列的一個重要議題,這也是目前及未來高齡化社會中,需要好好面對的社會挑戰。筆者以從事失智症照護和關注國內外長照趨勢多年的經驗,提出相關的分享。2022年12月在台北舉辦的亞太區國際失智症大會中,韓國失智症協會Okjin Rhee博士說:以她的國家為例,社會迅速的高齡化,讓失智症人口盛行率已經達到10.5%。而韓國針對失智症照顧者壓力的研究中,有下列幾項發現:1.在2018年的調查中,照顧者中有14%必須要辭職,33%減少工作時間。2.自2011年以來就有18個失智症照顧者因為照顧壓力而殺死了罹病的配偶。3.2019年的報告指出: 失智症的照顧者有49%面臨經濟壓力,16.5%的人有情緒挫折,14.5%的人健康不佳。4.2019年發生1381件失智長者受虐,占全部長者受虐案件的26.3%。其中50%的施暴者是照護機構,43%是家人。以上是很有系統的國家調查彙整,可以清楚了解失智症照顧者在歷程中,不論生理、心理和經濟上所面臨的困境。而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推估,國內的失智症人口已經超過30萬。在失智的家庭悲劇中,最近發生的案例就是2023年2月3日,新北市中和一位高齡母親和兩個兒子相繼去世,獨留84歲失智父親的人倫遺憾;而近幾年發生過的案例則包括女兒和女婿將80多歲大小便失禁的失智長者,關在陽台,逝世時還光著身子;還有92歲的失智爺爺誤認外傭在他的藥中故意下毒,所以刺殺了她;以及兒子照顧失智的父母,由於父親一向對媽媽有暴力行為,兒子在照顧壓力和無法再忍受父親的長期施暴下,失手殺了爸爸。在家庭暴力中,相關的家人普遍存在著家醜不可外揚,所以常常會壓抑而不去通報。或者已經是暴力的高風險家庭,即使專業人員勸說通報,還是會被拒絕,因為背後可能有糾結的家庭關係和問題。還有一些是弱勢或老老照顧的家庭,不知道如何向外求援。因此,當事件再次發生時,有時很不幸就會釀成無法挽救的傷亡。所以,榮民總醫院失智症治療和研究中心的黃婕寧在上述的國際會議中,分享了他們針對失智症的個案管理,會進行失智症的確認、家庭訪問、風險評估、介入模式、處置流程和結果分析。尤其在面對面或是線上諮商的過程中,都會先判讀當下的求助者,是不是正處於高風險的狀態。因此,有些案例更需要和失智症共同照顧中心、醫院的急診處、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或社會福利主管單位,一起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包括:家庭的危機處理教育及自我保護、施暴者的管理、受虐者後續的治療、是否需要住院或強制就醫、社區端的資源連結、申請長照服務,或者是安排入住養護機構等,這些都會以失智者和照顧者的需求和現況作為接下來協助的相關事項。不論是韓國和台灣的研究,都包括了照顧的虐待、壓力堆疊後的反撲、失智長者認知錯誤下的暴力等。以及沒有列入但是容易被忽略的,長期照顧所導致的過勞死。這些所需探究的原因其實是廣泛而複雜的,但也都是社會安全網中的破口。我們發現:施暴者可能是失智者,也有可能是一個以上的家庭照顧者或是家人,甚至於機構的照顧者。如果能透過正式通報,得到專業的介入和社會資源的提供,反而可能是家庭危機的轉折點。社區的民眾或家人,一旦發現鄰里中的家庭有安全上的威脅時,可以向警政系統、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求援,或是上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網站,連絡居住地或鄰近的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協助。由於失智症的照顧歷程,從8年到15年以上不等。所以,整體的防治環節更需要仰賴醫療和非藥物的治療、社區鄰里的連結、社會體系的機制,以及媒體的探討等,來正視失智者和照顧者在漫長病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如此才可以進一步督促安全網的環節和合作平台的建立,也可以強化家人關係和社會支持,同時減少暴力和悲劇的發生。
-
2023-01-24 養生.聰明飲食
哺乳動物中的例外!為何人類愛用辣椒或黑胡椒作為香料?
起碼在某些植物之中,製造這類化學物質似乎具有篩選特定種子傳播者的功能,辣椒就是一個例子。鳥類的口腔中有一種特定的感熱受器,但是跟哺乳動物的同種受器組成不同,兩者差異大到辣椒素甚至無法觸發鳥類的感熱受器。因此,鳥類在吃辣椒的時候其實感受不到辣味。為何人類用辣椒或是黑胡椒作香料?看起來,辣椒會演化出在果實中製造辣椒素的現象,一部分也具有吸引鳥類前來食用果實的功能。沒有辣椒素的辣椒通常會被囓齒類動物啃掉,但囓齒類動物不太可能將辣椒的種子帶到很遠的地方。但是有辣椒素的辣椒,囓齒類動物不會去碰,牠們並沒有聰明到知道嘴巴的燒灼感並不真的危險。但同時,鳥類則完全不會感到燒灼感:牠們叨起果實、一口吞下,然後飛往其他空曠野地並在那些地方「種下」那些種子。一舉兩得的是,有辣椒素的辣椒也比較能夠抵禦真菌感染。有辣椒素的辣椒不僅更容易到達它們想去的地方,抵達新地方之後,存活的可能性也更大 。但是,這些都沒有辦法解釋為何人類會使用辣椒或是黑胡椒作為香料,反而是告訴了我們一件相反的事:辣椒、黑胡椒等會製造具這種效果的成分的香料植物,不只是放出警告訊號而已,還是特別放出針對我們的信號:「你這哺乳動物,給我走開!」至於我們為什麼會使用這些香料,其中一個解釋是,它們給食物提供了一種特殊的新面向:飲食上的冒險。有些人的冒險是從橋上玩高空彈跳,考驗繩子的牢固程度。多虧了化學味覺,我們可以在口中放進許多看似危險,但實際上安全的食物,進而在日常生活中也體驗到類似的刺激。這是心理學家保羅.羅津﹙Paul Rozin﹚在研究了豬、狗、大鼠、人類及兩隻黑猩猩之後,蒐集整理眾多證據而提出的假說。羅津將研究的重點放在辣椒上,雖然他當初也大可選擇研究黑胡椒粒或是花椒。在一項人類研究中,羅津決定去探討辣椒的辣度和人們心目中辣椒的美味程度有什麼關聯。他選出一群人,其中包含喜歡吃辣的和不喜歡吃辣的。他給那些人吃一塊接一塊的蘇打餅乾,餅乾裡含有來自辣椒的辣椒素,而且每次提供的餅乾中,辣椒素的含量都會增加一點點,直到人們說「不要再給了」。在忍受範圍內辣度最高的餅乾最好吃之後,他再詢問這些人覺得哪一塊餅乾最好吃。理論上,他們可能不喜歡任何帶有辣味的餅乾,也可能每個人都覺得相同辣度的餅乾最好吃﹙食物保存效力最大的辣椒素濃度﹚;或者也可能每個人偏好的辣度都不一樣, 完全隨機。但以上預測全都不符合實際結果。人們通常傾向於認為,在他們忍受範圍內辣度最高的那塊餅乾,就是最好吃的那一塊。他們最偏好的,是只差一點點就會開始讓他們感到痛苦的辣度。如果人們吃辣椒是為了享受危險刺激所帶來的生化享受,這樣的結果就說得通了。痛楚叫我們停止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恐懼叫我們快跑。但這些情緒也同時促使腦內啡﹙endorphin﹚以及其他腦中化學物質的釋放。也許食用辣椒能帶給我們逃離危險的快感,又不需要真的耗費精力或將自身置於生死關頭。羅津這項實驗的樣本數並不大,但是研究結果非常有趣。正是基於這項研究以及其他類似研究的結果,讓羅津主張人們喜歡辣椒,是因為它看似危險但實際上並不危險: 辣椒提供給人們他稱為「無害的受虐」的機會。他主張這種無害的受虐是人類獨有的特徵。簡單來說,羅津認為我們人類夠單純,可以享受稍微弄痛自己的後果,但是也夠聰明,可以明白那種痛楚不是真的,很快就會過去。羅津認為,要喜歡辣椒,哺乳動物必須學會忽視危險訊號、並知道那訊號是假警報。羅津猜想,這項能力可能是人類所獨有,或者至少是人類以及學會信任人類的物種所獨有。顯而易見的是,許多種人類以外的動物都有學習能力,但光靠一般的學習,恐怕不足以讓動物愛上辣椒。要學會喜愛能觸發化學味覺的香料,可能需要具備格外發達的自我覺察能力,或是格外深厚的信任。羅津決定在寵物狗以及豬身上進一步測試這些猜想。他將測試寵物狗和豬是否能透過自我覺察、信任、或是兩種策略併用而學會喜愛辛辣的食物。狗以能夠學會喜愛多種氣味而聞名,豬也是。但是平心而論,這兩種動物的自我覺察能力還是比不上人類。如果動物需要明白自己所感受到的燒灼感不是真的火燒,才有辦法喜歡上這些香料的話,那麼就算豬和狗天天吃辣,也很可能沒有辦法學會喜愛辛辣的香料。 羅津動身前往墨西哥瓦哈卡州﹙Oaxaca﹚的一個小村落中,那裡幾乎所有食物都是辣的,所以提供給豬或狗吃的廚餘也幾乎都是辣的。羅津問了二十二個當地人,他們的寵物狗或是豬是否偏愛辛辣的食物。即使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可笑,人們還是給了羅津回應。二十二位主人之中,只有兩位回答他們的狗或豬偏愛含有辣椒的食物兩位所提到的都是狗。喜愛辣椒的哺乳動物都夠聰明他隨後做了實驗,將含有辣椒或不含辣椒的食物提供給那兩隻據稱喜歡辛辣食物的狗。結果那兩隻狗喜歡兩種食物的程度不分軒輊:牠們並沒有偏愛辣椒,只是根本不在意辣椒。二十隻狗不喜歡含有辣椒的食物,而兩隻狗對辣椒不置可否。這個結果符合我們先前的假說,那就是要學會喜愛辣椒,一部分的先決條件,是不只要能夠感受到辣味與食物美味的關聯,也要能夠清晰意識到,那種看似危險的疼痛感受,只是嘴中的幻覺。羅津又多做了一次辣椒實驗,這次是拿兩組大鼠做試驗對象:其中一組從出生開始就使用含辣椒的食物來餵養,另一組則一開始餵養不含辣椒的食物,之後才慢慢開始在食物中加入辣椒。兩組大鼠都有充分的機會去學會喜愛辣椒,不論是一出生就開始學習,或是在出生後慢慢學習。但是當兩組大鼠可以選擇含辣椒或不含辣椒的食物時,全部都還是偏好不含辣椒的食物。研究結果似乎顯示大鼠沒有能力學會享受辣椒的美味。為了確認這一點,羅津更進一步做了一項加碼實驗。他提供給大鼠含有辣椒或不含辣椒的食物,但在不含辣椒的食物中摻入了一種會讓大鼠嘔吐的成分,然後再觀察大鼠們的偏好。結果,大鼠還是喜歡不辣的食物,即使牠們每吃必吐。看來大鼠和狗以及豬一樣,都沒有辦法學會喜愛辣椒。順道一提,下次保羅.羅津給你東西吃的時候,最好小心一點。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似乎都無法學會喜愛辣椒,除了兩個例外。一個例外就是人類,而極少數被圈養的哺乳動物似乎是另一個例外:牠們夠聰明,能夠理解辣椒帶來的痛覺並不是真的、或是夠信任提供辛辣食物的人,而明白那食物不會真的危險。這極少數的哺乳動物,包括了兩隻由人類照顧的黑猩猩、兩隻寵物獮猴,還有一隻非常信任人的美國狗「麋鹿」﹙Moose﹚ 。羅津並沒有用黑胡椒、花椒或薄荷等香料重覆他的實驗,但是結果大概不會差太多。最後讓我們回歸宏觀的角度,思索香料與人類的關係:我們認為如果進行更多研究,越會發現香料在人類的史前時代及歷史之中,都扮演了多樣的角色,就像香料的成分在自然中扮演了多樣的角色一樣。當人類開始長期貯藏食物、並且逐漸長期定居在同一地點的時候——大概在農業誕生不久之前——人們可能就開始會在食物中加香料,以確保其安全可食了。人類藉由鼻子和大腦下意識的學習,得以輕易學會愛上那些幫助人們避險的味道。有些香料還會提升食物所帶來的愉悅感,而隨著人類聚落規模擴大、最美味的動物物種逐漸罕見,這會成為一種優勢。有些時候,愉悅感是來自吸引人的味道、風味或複雜性,有些時候則是來自於刺激。隨著人們馴化糧食作物、聚落規模逐漸擴大﹙經食物傳染的疾病日漸頻繁﹚,人們的日常飲食也越來越仰賴如飯、樹薯、玉米或小麥等單調的主食,香料所能帶來的健康益處、風味和刺激也隨之增加。一旦香料變得普及,也就開始受到歷史的偶然左右了。有些香料物以稀為貴,有些則染上了魔幻、助性或兩者交織的諸多複雜色彩。但這些香料全都是源自於植物掙扎求生存的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不論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化學物質的性質都反映出了防禦、戰爭和生殖,人們至今才剛開始認識這些物質,但它們早已彰顯於我們所吃的幾乎每一道菜之中。「‘We have been authorized b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o use this content’ or the equivalent in Chinese complex script 該內容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授權使用」※ 本文摘自《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作者:羅伯.唐恩, 莫妮卡・桑切斯 譯者:方慧詩, 饒益品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22/12/10
-
2022-12-19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建立健康城市 真正救健保
扁鵲是春秋戰國時的名醫,有次魏文王問他:「聽說你們兄弟三人行醫,誰的醫術最好,誰的最差?」扁鵲想也沒有想就回答:「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醫術次之,我的醫術最差。」魏文王覺得很奇怪,如果真是如此,為什麼卻是扁鵲的名聲最大呢?扁鵲兄弟救人的啟示扁鵲說:「大哥在病人發病前,就將病根鏟除。病人甚至不知道大哥治好了他,當然不會對別人讚揚大哥。二哥能在病人發病初期就看出病癥來,所以患者就認為二哥醫術一般般,只能治療一些小病症。我治療的那些病人,病症危重,我必須用各種方法才能將他們治好。人們看到我這麼努力,就認為我的醫術高超。」魏文王聽後深有感觸。健保面臨困境,全世界醫療管理科技以美國最為先進,DRG(論病計酬)、RBRVS(依資源耗用相對價格表)、大數據精準醫療等,都是美國領先,人均醫療支出11千多美金。國人多指責健保浪費,但包括自費跟健保在內,人均醫療支出不過2千美金,幾乎所有健康指標,台灣都優於美國。美國醫院管理跟醫療科技世界第一,費用也是第一,但民眾享受的健康水準是歐美國家倒數第一,甚至不如古巴。提升醫院管理水準可提升效率、減少浪費,但無法救健保,也不能提升國人健康水準,如扁鵲之言,只是耗用大量醫療資源補救而已。2011年元月5日晚間,「二代健保法」通過,國民黨立委立即舉行記者會慶功,邀請本人居中而坐,本人板著臉孔不發一語,回到衛生署立即宣布辭去署長一職。因為當時通過的是「他們的」健保法,不是近百位專家學者花費近十年共同研議,也是本人一再努力主張的二代健保。台灣只有全民「醫」保兩者有兩點不同,一是前者未採「家戶總所得」,而是論口計收保費,違反全民健保精神而不利家庭。另一項令人沮喪的是,未將預防保健納入健保給付中。也就是台灣只有全民醫保,而沒有全民健保,此乃本人生平一大憾事。政務官未能落實重大法案,雖然兩位長官一再慰留,當然應該掛冠而去。醫療對國民健康只是「補破網」,要如何救健保?其實很簡單,就是要依照世界衛生組織所說,建立健康城市。由縣市長主持,將所有局處納入,訂定指標,每年考核。例如每年有多少家庭暴力?有多少兒童受虐?有多少青少年自殺?有多少違章建築、違章工廠發生火災導致死亡?有多少食物中毒?多少癌症病人?結婚對數、生育人數、人口遷出與遷入、各種犯罪人數、地方財政等。很快就可以得到各別縣市與全國比較數據,也可以跟前一年度比較,每年公告。應速規畫健康城市方案多數項目進步,就是施政優良;連續衰退,縣市長局處長就該下台,甚至縣市長重新改選;如果年年進步,就是幸福健康城市。民眾生活安康樂利,不必發獎金,必然勇於結婚成家立業,人口遷入者眾,移出者少,工商產業必然發達。依照上述這些指標,蔡英文及民進黨政府幾乎樣樣不及格,近日地方縣市長就要新就任或續任,為縣市民福祉,請立即召開如何建立健康城市的方案,具體落實,則國人是幸。
-
2022-12-12 醫療.感染科
疫苗財源如何補足?莊競程:中央做起避免城鄉差距成公衛破口
「免疫負債」成時下熱門議題,公費疫苗打好打滿之外,對於保護力更佳的疫苗推陳出新,政府是否有足夠財力購足?對此,立法委員莊競程認為,疫苗施打政策應該由中央起頭、補足,畢竟地方財力有限,如此造成疫苗施打城鄉差距,也會是公衛的破口,同時面臨少子化之際,兒童疫苗等相關議題更該納入思考,建議設立行政院層級的專責單位,以利跨部會的溝通、財源統籌分配,才會是上策。莊競程表示,遠比成年人,「免疫負債」議題更擔心發生於嬰幼兒族群,疫情期間戴緊口罩的情況,小朋友們無法訓練自身免疫系統,因此接種疫苗更顯重要。與此同時,隨著醫療科技研發出新款保護力更好的疫苗,但相對的一劑的費用可能動輒上千元,他認為,面對朝向少子化的未來,國家更要補助疫苗費用「這筆經費不能省。」他說,現在年輕人不生,以後台灣就沒有人,為此,政府該以更高層級去整合各部會的兒童相關資源,現在台灣的少子化相關基金高達一千億元,不過都散落在各部會,萬一非專業單位,怎麼編列預算會是問題,且各部會位階相當,橫向溝通同樣面臨考驗,財源散落在各處就無法達到有效統整。他舉例,在日本就有專責的兒童政府單位,處理包含受虐、預防等作業,這能作為台灣學習的典範,同時納入疫苗、兒童醫院的建置、早療服務等網絡,財源的部分也相信由行政院層級為首,還能從稅收開源「中央統籌來做、地方執行,大家都能平等享受一樣待遇。」而常規疫苗的財源議題,他也有感,現在最大的來源為菸品健康福利捐,不過,對於專家們建議企業指定捐款的選項並非不可行,但涉及到修法等程序,好比當初為了培植運動產業,對於營利事業捐贈運動業和賽事進行修法,並以提高企業抵稅額當作誘因。談到兒童醫療議題,勢必會延伸出醫院的建置及兒科醫師的缺額問題,莊競程說,目前僅有國立等級的只有台大兒童醫院,也不是國家等級,而且兒科醫師又是台灣醫療困境的「五大皆空」之一,然而在少子化浪潮下,兒童醫療、健康預防需要投資,只能繼續建議政府提高醫師投入兒科的吸引力。至於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建議定期定期監測國人在各年齡層及區域的血清抗體盛行率,籲建立「本土血清流行病學資料」。他說,必須要有針對哪些族群的流行病監控、預防,要做哪些準備?怎麼推動?以及對於台灣公衛有什麼目標,這樣的資料庫才有意義。另一方面,台灣在2026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對於長照體系,他認為,現行健保都放在後端的照護,然而,台灣長輩的臥床率高達七年,醫療成本支出過高,屆時經費恐破兆元,因此建議把經費放在前期的預防,提供友善環境運動環境、日間場域等,這有賴於中央、地方一起攜手合作。
-
2022-11-04 焦點.元氣新聞
不讓孩子打疫苗、過度控管 疫情期間新兒虐
衛福部統計,近三年兒少保護通報人數平均每年7.8萬人、兒少受虐人數平均每年1.2萬人。高雄長庚兒童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美欣表示,疫情期間兒虐通報數未顯著增加,但嚴重程度有上升趨勢,受虐致死案例層出不窮。疫情期間也出現新型態兒虐模式,潛藏家長過度控管問題,如堅持不讓孩子打新冠疫苗,嚴格控管飲食導致營養不良事件。疫情期間,讓潛在的兒虐問題浮上檯面,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臨床上看到不少父母以「為孩子好」之名,堅持不讓孩子施打新冠疫苗,該項選擇本身並沒有問題,但很多堅持不願讓孩子打新冠疫苗的家長,常以為孩子好的方式,控制孩子其他面向,例如擔心過敏、過胖等,就不給孩子吃東西,導致近期有一到二名孩子因嚴重營養不良被社工介入。邱政洵說,別以為兒虐僅有暴力對待才稱之,身心靈上的暴力也是暴力。過往政府在監測脆弱家庭時,也會以孩童是否定期施打疫苗作為判斷,其實這類問題一直都在,只是疫情期間又更被凸顯。若從幼兒疫苗施打的比率觀察家庭的健全性,徐美欣指出,兒虐通報案件中五件有一件沒有按時施打疫苗,比例極高。不管是從疫苗或是幼兒的體重發展等,都能看出家庭照顧是否健全,也是社會亟需關注的議題。疫情期間,通報兒虐人數並未顯著成長,但臨床發現嚴重度提高,徐美欣表示,近三個月高雄長庚已收治二起嚴重致死或重傷住院案例,疫情下國人面臨失業、與家人長時間相處等壓力,也增加兒虐暴力對待的程度,需各界關注。長庚醫院於2018年成立「兒少保護中心」,整合各院區醫療團隊,結合政府、專業人士、民間單位攜手合作。平均每年編列預算逾一千萬元執行兒少保護服務,盼能及早介入,幫助更多孩童擺脫暴力。
-
2022-08-07 焦點.長期照護
老虐暴增2/老人嚴重受虐事件 衛福部分析有二大原因
衛福部分析歷年通報案件及近年老人嚴重受暴案例,老人因失智、失能衍生的家庭照顧負荷、及施暴者有精神疾病、藥酒癮或長期失業等情形,是老人受暴兩大風險因子。根據衛福部2017年到去年統計,重大家暴案共186件,其中21件為長照家暴事件。新北聯醫板橋院區的陽光學堂為失智長者關壞據點,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新北市聯合醫院副院長王祖琪在臨床看過許多高風險案例,郭先生66歲了,一直未婚的他長期照顧90歲嚴重失智的媽媽,每天帶媽媽來,5年從不間斷。郭媽媽睡不好、情緒焦躁,最近郭先生為了照顧媽媽已瘦了5公斤以上。身心俱疲的郭先生曾經想不開說,「想帶媽媽同歸於盡」。王祖琪十分擔心這對母子,不斷勸郭先生帶媽媽就醫,但他說媽媽即使服藥,「也只有好3天」。王祖琪不斷安撫郭先生,希望讓郭媽媽接受治療,母子能好好睡覺,即使只有3天也好。「老人家最怕孤單、寂寞。」郭先生說,大約10年前發現媽媽失智時,病情已屬中度,媽媽情緒不穩定,有次他頭痛不舒服去藥局買藥,為避免媽媽外出把門鎖起來,沒想到媽媽用工具把門鎖敲爛。媽媽個性急躁、固執,失智後又十分黏人,他洗澡、煮飯時,待在客廳的媽媽看不到他,就會催促,甚至開始大吼大叫。「當時與媽媽相處,真的透不過氣。」郭先生說,長期照顧媽媽,看到媽媽失智沒有好轉,加上內心責任感重,精神壓力大,心情十分沮喪,有一段時間確實充滿負面想法。郭媽媽年紀大了,一天上廁所30次以上,郭先生說現在就是盡力照顧,還好自己尋求唱歌紓壓,唱的台語歌、日語歌也都是媽媽會的,有時和媽媽一起唱,多陪伴媽媽,目前也帶媽媽就醫服藥,最近病情穩定,1覺到天亮。這時郭先生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說,80多歲長者的子女,年能已經60多歲,「初老」照顧「中老」或「老老」,而長者生活習慣與子女不同,觀念固執,若又因失智症出現幻想或精神症狀,雙方就容易衝突,甚至引起虐待事件,施虐者有時也可能是配偶,如一直給對方吃不喜歡的食物等。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說,子女長期照顧長者致身心疲累,建議利用長照資源,如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此外,民眾面對施虐者常批評並高度指責,日本將照顧者支持立法,只要照顧者訴說照顧壓力,國家可提供援助,不要等到身心俱疲後成為施虐者。王祖琪表示,如果沒有長照服務介入,照顧者壓力爆表卻沒有人可以換手,照顧者可能就出現和被照顧者「大家一起死一死」的負面想法,如此惡性循環,建議長照應與醫療結合,若藉由看診或居家訪視時,一併帶入長照服務,老人家往往較容易接受。
-
2022-08-07 焦點.長期照護
老虐暴增3/搶救老虐不能等 照顧、財務、醫療多管齊下
衛福部統計,老人受暴類型以精神虐待和肢體暴力為大宗,其他還有經濟剝削、財務侵占或詐取、及少數性侵害等情形。專家表示,且老人虐待涉及管教、財務及長照等不同面向,需結合個人、社區、政府的力量及措施,形成大型社會安全網,讓老虐案件不漏接。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王祖琪指出,長照2.0讓長者到住家附近的社區長照據點接受服務,如今服務量上升,但服務需要付費,但許多長者不希望花錢,可是居服員協助老人家換衣服、盥洗,子女等照顧者可以喘息一下,甚至是外出喝一下咖啡、吃個漢堡紓壓一下再回來,降低照顧壓力。王祖琪說,推動長照多年,許多老人家仍不願意使用長照服務,她自己就無法說服父母使用,高齡90歲的爸爸說,請人到家裡打掃,他就不能自在穿著內褲在家活動,但媽媽也高齡80多歲,一般家務、打掃幾乎做不動了,相信很多家庭遇到同樣問題,現在須把「界限打破」,讓民眾多利用長照服務。避免經濟剝削造成的老人虐待,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建議,可以倡議長者財務交由專業第三方管理,如金管會推動信託服務等,降低長者因財務引發虐待。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指出,降低財產分配引發老虐問題,應提醒長者不要太早「把財產分出去」,並建立財產不必然一定要分給子女的觀念。另一方面,其他家庭或家族成員,如果發現家族中老人家被其他子女、親戚經濟勒索、控制時,不要冷眼旁觀,大家應擬定安全計畫加以保護,甚至勇於通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說,政府對於老虐務必廣為宣導及推廣,借重社區資源,結合醫政、民政、社政、社福、安養、長照等建立成人保護中心,最後形成大型社會安全網,讓老虐案件不漏接。張秀鴛說,衛福部也將研擬簡單衛教宣傳,首先要受虐長者告訴自己,「受到虐待,這不是我的錯」,不需要自責;第二要教導孩子尊重長輩;最後是發生虐待事件後不能忽視,家人、鄰居、親友應速透過113保護專線,若案件緊急必須立即終止暴力,也可向警方通報,只要有清楚的人、事、時、地、物,即使是匿名通報,社福人員都會受理。
-
2022-08-07 焦點.長期照護
老虐暴增4/突破防線 衛福部9月試辦社區老人保護計畫
當老虐發生時,受虐長者常有家醜不可外揚、家門不幸、教子無方等自責想法,不願意通報,或不願社工介入處理。為增加老虐個案保護機制,衛福部保護服務司9月將實施「老人保護預防性關懷服務方案試辦計畫」,讓非社工人員關懷、陪伴老虐個案。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說,直系血親卑親屬虐待尊親屬是家暴防治新議題,目前已擬定與社工人員焦點座談計畫,盼透過實務經驗分享,瞭解老虐真實面貌,擬定輔導模式。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虐必須嚴肅面對的重要議題。張秀鴛表示,「老人保護預防性關懷服務方案試辦計畫」,讓里長及社區關懷據點志工等非專業社工人員,經遴選、訓練、實習,提供不願意接受社工服務的非緊急老人保護個案,希望透過老人家認識的社區熟臉孔給予關懷、陪伴、支持,甚至教導長者自保或申請保護令等,甚至1步改善居家環境。初步選定彰化、雲林、花蓮、屏東進行試辦,預定9月初開始遴選、訓練相關人員,年底前提供個案介入服務,若執行順利將推行至全國各縣市。初步規畫,一年試辦計畫,約可服務2千名個案。張秀鴛說,地方鄰里對於社區長者的關心,有時遠超於子女,因此,保護司也正設計老人疏忽辨識指標及工具,提供鄰里志工、居服員等為老人送餐、長照服務時,可以在第一線辨識老人家有無受到虐待,或是需要保護。目前也補助各縣市民間團體經費,對需要老人保護的個案進行後續的追蹤、關懷及復元創傷。
-
2022-08-07 焦點.長期照護
老虐暴增1/疫情助長老虐近3年增44% 三大危機藏風險
持續對抗疫情兩年多,隔離使家人相處機會增加,家暴案件創下新高,其中以「虐老」案件成長驚人。統計發現,「直系血親卑親屬虐待尊親屬」案件近3年通報數大增4成4。老人被虐通常並非單一因素,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分析,世代造成管教衝突、啃老及長照壓力可能引發老人被虐。家暴通報事件分為親密關係暴力、兒童虐待、老人虐待及其他家族成員暴力,其中「直系血親卑親屬虐待尊親屬」最令人痛心,此類型為子女對父母或孫子女對阿公、阿嬤虐待。根據統計,2019年至2021年,通報案件數自1萬4584件增至2萬768件,65歲以上長者受虐占比為4成7到4成8。高齡化社會老人人口增多,家庭倫理、家庭結構與社會環境都產生急劇變化,壓力一來,很容易造成衝突。 在管教衝突方面,張秀鴛指出,部分青少年沉溺手遊、網路,父母或阿公、阿嬤加以管教,便引發衝突,觀察發現,其中1至2成青少年施虐者,從小是兒虐被害者,長大後就對長輩暴力相向,這類虐待於疫情期間,因青少年多在家線上上課,網路使用時間拉長,變得更為嚴重。長期關注老虐的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舉行,多年前中部一名青少年對父母施暴,導致父母遭受重傷害,少年判刑後進入矯正學校,但心情仍憤憤不平,揚言出來後殺死父母。父母擔心遇害,在孩子結束矯正前只好連夜搬家、斷絕聯絡。「啃老」也是常見老虐事件的導火線,當晚輩向長輩討錢或爭家產,無法如願就使用暴力。如新竹日前發生輪胎行縱火案,造成8人死亡,根據媒體報導,背後原因也可能是家產分配問題。長照帶來的照顧壓力更正得正視,張秀鴛說,2019年通報老人保護案件約1萬2千件,經分析有3400多件曾有長照評估紀錄,占2成7,有2200多件曾接受長照服務,占1成8,可見老人保護案件與長照需求服務案件重疊性高,但業務分屬不同單位,應彼此分享資訊,提供保護機制,避免長照悲歌。「實際老人虐待案件數,應存在更多黑數。」鄭瑞隆說,親屬間的糾紛、衝突,常牽涉到金錢、財產等,有時僅是不當對待而未通報,建議衛福部應積極呼籲及宣導,同時制定完善通報機制,加把勁進行專案式及更深度處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說,臨床觀察兩年多來,疫情期間家人相處時間增加,若家庭成員中有人失業、收入不穩定等,因為壓力過大,皆可能增加老人受虐機會。避免老虐事件增加,社會應如同關注兒虐,也必須關注老虐事件。
-
2022-08-01 焦點.元氣新聞
獨/國家報告揭身心障礙受暴慘況 疫情下連這些都沒有
衛生福利部社會與家庭署今起舉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並公布正式版「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距離上次審查已過5年,各部會回應皆洋洋灑灑描述政績,但報告中坦承許多問題未解。例如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5年來就業率偏低停滯不前,貧窮比例和遭受家暴被害人數年增率都是全國的2、3倍以上,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更是一般兒少的6.5倍。身心障礙受暴問題嚴重、社會事件層出不窮,國際專家問相關部會,有沒有針對身心障礙者於工作場所、機構或特殊學校遭受身體、情感、經濟或性別虐待、暴力、霸凌及歧視或剝削之程度,進行「系統性的審查」?無論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書面回覆都顧左右而言他,只有衛福部比較坦白,直說「尚無」這種系統性審查的相關資訊。此外,本土疫情已經肆虐第二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各行各業、各種場域都訂定了因應指引,唯獨針對身心障礙者及其照顧者的因應指引,現在還停留在撰擬階段,連公布期程都沒有。一般成人或兒童早已行之有年的「醫病共享決策」,至今身心障礙成年人及兒童都還是沒得用,因為「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還在「審稿階段」。以下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相關重點節錄。*身心障礙者薪資較低、就業率低且停滯不前依勞動部《2019 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15歲以上身心障礙就業者每月經常性薪資或收入為2萬8274 元,低於同期全體國民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收入之4萬401元。身心障礙者經常性薪資只有全體國民的7成。依衛生福利部2021 年統計,我國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人數計有9萬527人,中低收入戶人數計有3 萬812人,分別占身心障礙者總人數7.52%、2.56%;高於低收入戶人數29萬5901人、中低收入戶人數31萬2355人占全體人口數1.26%、1.34%。全國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2.6%,身心障礙者低收或中低收占比合計10.08%,為全國之3.9倍。根據衛福部2016年及勞動部2019年統計,2016年身心障礙者就業率為18.5,較前次調查增加%,勞動力參與率為20.4%,較前次調查增加0.7%。到了2021年,就業率為19%,僅較前次增加0.5%,勞參率為20.7%,僅較前次增加0.3%。*身心障礙者遭受不當對待人數快速增加衛福部統計,身心障礙者2016年遭受家庭暴力(包括親密關係暴力、兒少保護、直系血親卑親虐待65歲以上尊親屬、其他家庭成員暴力)總人數為6938人,其後每年約成長1成,2021年總人數已達到1萬61人,6年增幅達45%。身心障礙者遭受機構人員不當對待的人數,也從2016年的19人,成長到2021年的52人。衛福部統計2021年全國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1.9萬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4151人、年增率為3.6%。2021年身心障礙者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被害人有1萬61人,相較於前一年增加了901人,年增率9.8%,年增率為全國之2.7倍。至於身心障礙兒少部分,衛福部統計2020年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受虐身心障礙兒少/身心障礙兒少)為 2.08%,一般兒少受暴率為0.32%。身心障礙兒少受暴率為一般兒少之6.5倍。*本土疫情已經二度來襲、二度趨緩,身心障礙者生活及醫療正面臨長期嚴峻挑戰。如何確保其權利,包括居家照護與個人助理,平等醫療保健管道、社會福利?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已撰擬「身心障礙族群大型傳染病(COVID-19)因應指引」(草案),提供身心障礙者、其照顧者(包括機構、家屬) 及提供身心障礙者醫療服務之衛生醫療人員等對象,於疫情期間可迅速參考運用之因應指引,以保障身心障礙者之權利。將於送請行政院身心障者權益推動小組委員及公共衛生專家學者完成審閱後公布。*現正採取何種措施,以促進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性決策,而非替代性決策?衛生福利部於「問題清單及政府回應」中寫道,業邀請身心障礙者團體與代表,共同規劃制定「公用版無障礙溝通資源」,完成3式易讀版知情同意書(手術、麻醉與檢查)、2式醫病共享決策易讀版衛教單張(初診/複診就醫提問單)、20式流程圖卡(例如:量血壓、聽力檢查等流程圖說),刻正進行審稿作業。預計 2022 年下半年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網站,供民眾與醫事人員參考。
-
2022-04-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說「跟八大一樣都要打3劑」 掀南北空姐、議員選將大戰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以「我們都是跟八大一樣都要打3劑」,為健身房「3劑令」緩頰,民眾黨新北市議員參選人王如意說,陳時中「如果去八大上班,絕對被打槍」,但一席話引發批評,王如意昨又在臉書表示,「還不夠資格讓綠營啟動全面追殺」;跟王如意一樣曾是復興航空空服員的台灣基進高雄市議員參選人黃敬雅說,「吐不出象牙還是別講話好」。陳時中的發言,意外引發「南北空姐大戰」。對於陳時中日前發言,王如意在臉書表示,「阿中部長好幽默,我們也可以幽默。假如,阿中部長是跟『八大一樣』上班討生活,不是來『千杯,千杯,再千杯』,阿中部長一定活生生把客人嚇跑!阿中部長明明靠顏值就被客人打槍,他偏偏要靠實力,『裝睡叫不醒』的堅強實力。」不過,由於王如意的發文引來網友批評,王如意昨又在臉書表示,「都已經戴口罩了,難道還要閉嘴?」,她說,因疫情擴散、民眾神經緊繃,很多人逛臉書是想放鬆心情,才會用搞笑的方式來消遣陳時中。她也表示,「目前在國內政壇還不是一個咖,還不夠資格讓綠營啟動全面追殺」,不過,未來一定會繼續努力,「希望早日成為一個咖」。對於王如意的說法,與王如意同樣曾是復興航空空服員、同時也是7年前復興航空空難唯一倖存空服員的黃敬雅則表示,「果然是把黨主席(柯文哲)的精神發揮得出神入化,只要受到批評,一概推給是別人在帶風向、操弄網軍。建議王如意如果吐不出象牙,就還是不要講話好」。黃敬雅表示,空服轉地勤要選好的,王如意既然說要努力成為一個咖,光是裝受虐兒還不夠,建議先學習如何提出具體論述再來蹭議題,避免鬧出各種笑話浪費社會資源,徒增社會大眾的困擾。
-
2022-03-31 該看哪科.兒科
孩子發燒長輩急找藥餵 慘釀嘔吐、嗜睡「普拿疼中毒」
少子化時代每個孩子都珍貴,但當孩子發燒、身體不適時,若在沒有醫師指示下,隨意將成人用藥減半給孩子使用,恐造成不可挽回後果。日前一名5歲男童發燒,長輩誤拿高劑量普拿疼給男孩吃,造成普拿疼中毒,引發肝功能失調,送急診搶救才救回一命。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科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該名男孩體重僅19公斤,長輩誤拿2顆500mg普拿疼給男孩吃,但男童只要吃2顆80mmg劑量即可,男孩因此嘔吐、無精打采、嗜睡等,普拿疼中毒嚴重恐引發肝衰竭死亡。因孩童肝指數飆高,後續醫師用解毒劑緩解才救回孩子。臺灣兒科醫學會今舉辦記者會,表示報載有356項年用量低於5000人的指示用藥即將研擬不給付,包括兒童常用化痰藥、鼻塞藥、腸胃用藥等,恐影響兒童用藥安全,呼籲兒童用藥不是成人縮小版,「完整評估、適當用藥、精準劑量」才是兒童用藥安全的重要關鍵。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孩子許多症狀需要分辨原因,像是腹瀉,有可能是感染性腸胃炎、也可能是腸道吸收異常引起、腸道敏感等,腹痛、嘔吐背後原因更是五花八門,需要專業醫師鑑別對症下藥。誤用止瀉藥案例連醫療人員都可能發生。李宏昌舉例,一名其他科別醫師的孩子剛滿月,因為拉肚子而給半顆止瀉藥,結果孩子嚴重腹脹,緊急送急診處理。他提醒,若健保屆時不給付用藥,讓民眾到藥局輕易購得,恐增加用藥風險,應由醫師診斷、給予處方。碰上嬰幼兒腹瀉,不少照顧者憂心孩子脫水,直接拿大人用的止瀉藥洛普拉膠囊,給9個月大、體重9公斤的小孫子吃,還自行調整用藥,一次吃半顆、吃4次,導致小孩肚子脹,麻痺性腸梗阻、嗜睡和噁心嘔吐等症狀,急診後續找出腹瀉原因,原來是沙門氏菌腸胃炎併發腸阻塞。吳昌騰說,兒童腹瀉有時是為了排除壞菌,兒科醫師治療上多採用溫和方式,像補充水分、少量多餐,或用益生菌、溫和腸道吸附劑等,將水分或致病物吸附隨大便排除,若孩子誤用成人止瀉藥,反讓病情惡化,過去曾有孩童誤吃成人止瀉藥造成腸破裂,十分嚴重。基層診所兒科醫師麥建方表示,「指示藥」是指不需醫師開立,自行到藥房可購得的藥物,在美國地廣就醫不便、且費用昂貴下,指示藥有其需求及必要,但台灣就醫方便,尤其兒童、青少年病症一定要經過醫師診斷再決定治療方針,且看診時也能把關其他安全議題。曾有一對父母帶孩子來看燙傷,但燙傷部位不合理,兒科醫師察覺有異,將此案轉至長庚兒少保護中心立案,該對爸媽本想換另一間診所拿燙傷藥,因已立案限制,必須前往兒少保護中心看診,經醫師評估才驚覺是兒虐事件,照X光檢查發現,6個月大的孩子竟有2處受虐痕跡。麥建方表示,兒科醫師看診時間,是接觸孩子的珍貴時間,像這名孩子2個月大時臉上有燙傷、6個月大出現網狀性燙傷,這些都不能不重視,若家長只是簡單去藥局買燙傷藥,「國家安全網就破了!」呼籲兒童指示用藥仍需醫師開立。臺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一般感冒藥含有多種成分,某些不適合孩子使用,因孩童代謝系統尚未發育完成,代謝速度緩慢恐在體內蓄積,增加副作用產生。基層兒科醫師洪佑承認為,8成的小朋友看診需用藥指示用藥,且現代許多父母雙薪、孩子托育,孩子用藥必須有醫師把關,若取消給付不合適。
-
2022-03-27 該看哪科.兒科
熱血兒醫築保護網追真相 不讓孩子走得不明不白
屏東4歲男孩「小豪」 去年3月被送到高雄長庚醫院已昏迷,檢查發現是急性腦出血,小小身軀布滿瘀青,生殖器有遭綁傷痕,兒科醫師徐美欣直覺不尋常,經通報後,疑似是加害者的男童父親遭收押,家中另一名2歲女童緊急安置到寄養家庭。這一個案讓醫師揪心,無法搶回小生命,也要追真相給亡者遲來正義。再過幾天就是兒童節,卻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無憂環境下成長,「小豪」這一家人經濟困窘借住友人神壇,年初女主人疑病死,不到1歲么子早夭,4歲男童極可能是受虐奪命,這家庭一年走了3人,其中2個是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徐美欣觀察,類似「小豪」身處險境的孩子,有太多隱身在社會各角落,高雄長庚醫院平均每年受理超過400件兒保案例,重大兒虐案件有6至8件,因暴力傷害或疏忽照顧而就醫的兒童,近年整體案量下降,但重大兒虐上升,去年1至12月,高雄長庚受理兒保案有222件,重大兒虐占16件。「不能讓孩子死得不明不白!」42歲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神經內科醫師徐美欣是四寶媽,也是高雄長庚醫院「推動兒少保護區域整合醫療整合中心計畫」主持人,她對每一名小病患視如己出,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多,109年獲得長庚醫院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支持,高雄長庚醫院成立「兒童發展暨保護中心」,整合院內兒童醫療次專科,優化受虐兒童照護模式,善盡醫療端職責。110年獲「推動兒少保護區域整合醫療整合中心計畫」補助,成為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區域的兒保區域醫療整合中心,為擴大服務能量,徐美欣主動出擊找隊友,串連社政、司法人員、社區、衛生所、社福機構等夥伴,讓保護網更堅實、更有力量。高雄長庚處理的兒少保護案件,有一部分來自屏東,屏東縣長潘孟安109年出席兒童發展暨保護中心開幕時,深有感觸地說「孩子無法選擇出生,但身旁的人適時扶一把,就能改變孩子一生」。徐美欣坦言,許多家內施暴案最後常查不下去,難讓真相大白,第一時間強化兒虐驗傷鑑定精準度是重中之重,團隊涵蓋兒科、骨科、眼科、放射科及心智科醫師,讓鑑定過程看得更深更廣,協助檢察官釐清兒童受虐始末。醫療團隊也透過多波域光源燈等工具輔助,判斷孩子是否遭受虐待,曾有一名幼童內出血,背部有轉淡瘀青傷,燈照下讓母親惡性現形,查出是被母親用腳狠踹,造成脾臟等器官出血。衛福部資料顯示,110年全台18歲以下374萬3264人,兒少保護案通報4萬3503件,六都中,以高雄市通報數、通報率最高,兒少保護案通報數是6822件,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趙善如說,這意味著高雄市民對兒保事件有高度敏感度與辨識度,也勇於通報,有助減少黑數。趙也說,高雄市受虐兒少被積極通報,需要更多社工員投入與社區資源布建,也少不了兒童醫療團隊攜手,在兒少身心受傷害時,熱血兒醫點亮那盞走出黑暗隧道的光,將影響孩子一生。
-
2021-09-24 養生.心理學解密
被主管霸凌不辭職、被家暴不離婚…關係專家:容易歇斯底里的女性配上看似冷靜的男性,很可能成為「虐待關係」
許多心理學家和普羅大眾都認定,關係出了問題,雙方都要負責任,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錯誤觀念非常危險。許多場合都出現虐待關係,包括家庭、公司或是伴侶,不過往往彼此都沒被察覺,所以糾纏了一輩子。我們一定要了解這種互動模式,才能察覺端倪,進而預防或終結虐待關係。所有的控制型關係都會出現暴力言行,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行為的頻率、強度和動機也不同。在最嚴重的虐待關係中,有一方會不斷控制,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維持主控的地位。家庭暴力與虐待關係的專家班克羅夫特(Lundy Bancroft)指出,施虐手段是刻意計畫好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權力和長期控制對方。目前最常見的虐待方式就是情緒虐待,也稱為心理虐待。當然,所有的虐待行為都帶有情緒,沒有純然的身體虐待。我們被信任的人毆打,情緒和身體都會受到創傷。透過心理虐待,施虐者企圖減弱對方的權力或羞辱一番,讓對方越來越難反抗,易於控制。不管在家庭或工作場所,施虐者都會運用類似的心理戰術。同樣地,新興宗教領袖、獨裁者以及野心家,都會設法擁有至高無上的掌控權。透過精心的操弄手段,他們奪走了受害者的自主權,把他們變成順從的奴隸。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受虐者會維持虐待關係,不再反抗。為了達到目的,施虐者掌握所有的話語權,讓受虐者看不出來自己正受到控制;他不相信自己的看法,也不敢質疑施虐者的一言一行。施虐者會把責任推給對方:「這麼做都是你逼我的,我都是為你好。」或是故意大事化小:「事情沒有那麼糟糕,是你反應過度了。」受虐者不僅違背了自己的意志,自主權和自尊也會大受傷害,最後失去反抗的意念。就像在戰爭中,囚犯被迫去殺害自己的同袍;或是妻子被丈夫家暴,進而無法照顧小孩。施虐者在受虐者心中建立一座無形的監獄,效力和真正的牢房一樣。旁觀者通常很疑惑,質疑被家暴的太太為何不離婚,被主管霸凌的員工為何不辭職,或是被情緒勒索的兒女為何不斷絕親子關係。情緒虐待讓人身心俱疲,受虐者的自我價值感不斷下降,也越來越不信任自己的看法,情緒越來越不穩定、焦慮感升高,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他們內心也累積許多不滿,但因為身處受虐關係中,為了人身安全或擔心害怕,便無法說出真心話。長期以來,他們會用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壓抑情緒。舉例來說,受虐者的家人曾經到家中探訪,可是施虐者卻找藉口不告訴受虐者,這名受虐者在悲憤交集下,情緒崩潰便哭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施虐者更覺得受虐者情緒不穩定、思緒雜亂,難以討好。在異性戀的虐待關係中,最容易看到這種互動模式。關係專家瑞爾(Terrence Real)提醒大家,容易歇斯底里的女性,如果配上看似冷靜的男性,就很有可能發展成虐待關係。根據統計,在虐待關係中,很少雙方都是施虐者,通常只有某一方在施暴。而在異性戀關係中,施虐者通常是男性,畢竟從先天生物條件來看,女性會比較弱勢。一般而言,男人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學習各種權力控制方法,這樣才能成為所謂的「真男人」;而女性在社會的要求下,傾向於當個好配合的伴侶、自主性低。當然有的施虐者是女性,畢竟除了異性戀伴侶外,同性伴侶、親子關係也都會出現虐待言行。許多心理學家和普羅大眾都認定,關係出了問題,雙方都要負責任,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這種錯誤觀念非常危險。不過,在權力控制的關係中,雙方的地位並不均等,衝突通常是某一方引起的。再說,不論你的另一半做了什麼,都不能當成暴力行為的藉口。虐待關係的指標怎麼知道自己正身陷虐待關係?專家認為,最重要的指標是自己的感覺。諷刺的是,受虐者反而無法信任自己的感覺。下列幾個問題有助於辨別情況:*發生衝突時,我是否害怕被對方恐嚇,身體和情緒都有畏懼的反應?*對方有尊重我嗎?*對方願意聆聽我的想法、感覺和需求,並且認真看待問題嗎?*把自己的擔憂提出來討論後,最後對方話鋒一轉,焦點全放在我做錯了什麼。*不論我多麼努力溝通,對話內容永遠沒什麼建設性。*是不是經常有罪惡感?*是不是過度注意彼此的關係,一直想找方法改善?*是不是覺得自己快理智斷線?*心情是不是隨著關係好壞而起起伏伏?*對方難以取悅,我始終對於現狀感到不安,很難有踏實的感覺。*自信是否減低了?*越來越難相信自己的體驗與看法。*衝突完兩人和好之後,還是擔心自己又會說錯話。*發生衝突後,對方是否負起責任,確實自我檢討,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問題?*我希望對方負起傷害我的責任,但他反而羞辱我,抱怨我要求太多、意見太多。*總是有口難言。*我想挑戰他的權威,對方卻反控我想控制他。*我感覺低人一等,在他面前抬不起頭。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施虐者動不動就發脾氣,但受虐者連抱怨的權利都沒有。如果受虐者能察覺到自己的憤怒,就比較不會一再容忍對方的惡行惡狀。為了讓受虐者不生氣,施虐者最常用的招數,就是讓對方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被公平對待。受虐者一抱怨還會受到懲罰,使他不敢再多說一句。比方說公司的主管霸道又蠻橫,你在會議上忍不住抱怨了一下,工作量分配不均,心裡不太好受。這時老闆卻開始長篇大論,強調他為公司做了多少犧牲,員工又懶又不知感恩。講到最後,老闆覺得很失望、自己被糟蹋了,一言不發就離開會議室了,完全沒有回應你的問題。事實上,老闆向你傳達的訊息是,有意見的員工一定會付出代價。虐待關係一定會產生創傷,受虐者一定會經歷某些「創傷後壓力症」的症狀。這些症狀甚至在關係結束後也不會消退,它們不是懦弱的象徵,而是受虐的自然反應。理解這個道理,受虐者才有機會治癒。請留意,如果有讀者認為自己處在虐待關係,那麼你們的互動方式已超過本書的討論範圍,最好的辦法就是結束這段關係。如果你有人身安全上的疑慮,必須立刻採取行動,尋求協助資源,以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書籍介紹書名:關係免疫力:哈佛心理學家教你建立有韌性的人際關係,有效修復情感裂縫作者:梅樂妮.喬伊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21/02/19作者簡介/梅樂妮.喬伊(Melanie Joy)心理學家,畢業於哈佛大學,專長領域為人際關係、溝通與社會變遷。她的著作獲獎無數,也是國際知名的演說家、訓練師以及組織教練。她的工作成果獲得世界各大媒體報導肯定,包括《紐約時報》、英國BBC、澳洲ABC電視臺,更多訊息可詳見www.melaniejoy.org/延伸閱讀: 打完AZ怕有副作用,「第2、4、30天」要留意!家醫科醫師:施打後第●天是血栓觀察期
-
2021-07-31 養生.家庭婚姻
「因為旅行,我才深刻感受到媽媽一天天在變老...」旅遊作家分享如何帶媽媽去旅行
你最喜歡的旅行形式是什麼?跟團?自由行?你最偏好的旅伴是誰?朋友?伴侶?孩子或父母?林果與姊姊、媽媽3人,過去10年來結伴自由行,對她們來說,世界上最棒的旅伴就是家人。年過70 果媽仍屬行動派林果,出過3本旅遊書,第三本書的共同作者果媽,是個年過70仍跟著女兒到世界各地遊玩的行動長輩,也是個上市場買菜記得要蔥、多花10元都斤斤計較的地方媽媽,卻願意為了出去玩花上幾十萬都不心疼。過去好幾年,她們曾在天未亮的日本市集享用老闆招待剛上岸的軟絲、曾因旅日時住了沒有熱水的老屋每天去大眾澡池、曾置身黃山和九曲河如仙境的美景、曾在歐洲旅遊合作度過每一天、合力躲扒手。問起難忘旅程,林果和果媽回憶似水不斷湧流。印象最深刻的是10年前去歐洲玩了3個月。那是林果第二次帶媽媽自由行,習慣一個人旅行的她,並沒有認真思考帶著年逾60的媽媽和自己出去玩的不同,網路上諄諄提醒帶長輩出遊禁忌——時間不宜太長、目的地不宜太遠、氣候不宜太冷、文化差距不宜太大——這段旅程全部都有。那次旅行,果媽因為吃住不習慣、走路時間長,吃了不少苦。母女3人常常吵架。行程滿滿 老媽發飆受虐待姊妹倆為了值回票價,安排了滿滿行程,體力負荷帶來疲憊,讓果媽在巴黎行時爆發:「從早餐到現在下午4點多了,一直走,不吃午餐也沒有休息,想餓死我啊,都沒有在顧我,虐待我……(以下省略兩千字)」發怒完她宣告:「我要有休假日!」於是她們調整行程,多數時間團體行動,但有幾天各自單飛,姊妹探訪喜歡的景點,媽媽在民宿休息,洗衣、煮飯,過居家生活。兩姊妹玩了一天回到民宿還有媽媽煮的晚餐可吃。「但她們吃完飯又衝出去,凱旋門去了3次。」果媽好氣又好笑。出遊吵架 熱情溝通快狠準吵得最嚴重的是耶誕節在德國慕尼黑那晚,吵完後,3人冷戰一句話都不說,媽媽日記寫著:「我就是笨、就是傻,才會被騙出來旅行,下次再也不會了。」但事後回想,3個人怎麼也想不起來當初到底是為了什麼事情吵架。旅行期間幾乎24小時在一起,頻繁的互動致使更多摩擦產生,但緊密的生活也讓她們學習如何吵架——必須吵得快狠準,成為一種有效率的「熱情的溝通」。「如果媽媽不發飆,我不會知道原來她那麼在意。」林果意識到,吵架大多源自不理解,她沒想過,沒熱水洗澡、睡通舖、抓緊時間玩不休息……,這些對她而言「旅行的日常」,對媽媽卻是衝擊與折磨。享受慢遊 家務也要重分配歐洲旅遊之後,母女三人出去玩變得很順暢。「因為我的世界終於有了她們!」林果大笑,一起旅行讓林果有機會關懷媽媽的需求,努力當個成熟的女兒。幾年下來,轉變了親子間旅行的步調,2年前,林果帶70歲的媽媽爬黃山,一般人2個小時腳程的山路,她們慢遊了5、6個小時,林果還在山上訂了舒適且附早餐的飯店,讓媽媽覺得此行是「最好玩的一次」。旅行養成的溝通習慣,果媽也聰明地用在尋常生活裡。回台灣後,果媽發現旅行時精明能幹、有條不紊的兩姊妹全部打回原形,鬆散過活。某個周末,她在一整天出門採買食材、煮三餐、收拾廚房後不滿地說:「為什麼出去旅行要3個人分工,回家就都我在做?」經過這次「熱情的溝通」,現在煮飯、之前的採買、之後的收拾都是3個人分著做。彼此依賴 感受媽媽在變老林果認為,旅行不僅讓人忘記不重要的事,也會提醒你某些重要的事。「因為旅行,我才深刻感受到媽媽一天天在變老。」果媽從60歲玩到70幾歲,林果每次都深刻感受到媽媽逐日老去,61歲時一起遊歐洲,媽媽幾乎什麼行動都同步,但現在,雖然還是一起出去玩,但走太遠、站太久、太冷太熱太餓太渴,都是媽媽身體的極大負擔。「我不喜歡『孝親旅行』的說法,旅伴應該是夥伴關係,彼此靠近、依賴、分享。」旅行創造了母女3人的獨特回憶、帶來理解、創造平等的關係,重新認識了最親密的家人。3種情境 讓長輩有參與感情境1 點餐時長輩會說:「你們點就好!」解讀:密密麻麻菜單,不但看起來吃力,也難以做決定,但是研究菜單也是一種樂趣,不妨縮小範圍,請長輩點一道他最愛的料理。你可以這樣說:「你負責點一道魚。」情境2 爬山行程時心裡擔心:「怕媽媽走不動,帶支登山杖吧!」解讀:長輩會覺得拿枴杖顯老,但其實登山時無論年紀,有登山杖會好走得多。你可以這樣說:「我覺得我需要登山杖,保護我的膝蓋,要不要也順便幫你準備一支?」情境3 入住登記時常發生情況:負責行程的人在辦入住登記,其他家人站在一旁乾等。你可以這樣做:先找位置讓長輩坐下來,想辦法取得房卡,讓其他人先進房間休息、整理。吃飽住好 長輩需求也納入1.天氣:舒適的春季秋季最適合。夏天易中暑,冬天需保暖,而且愈冷愈會想上廁所。2.住得好:可以好好休息、洗澡、睡覺的地方,會成為旅途的避風港。3.吃得飽:規畫時要為長輩的需求做些功課,讓他覺得有被看重。4.時間:靈活安排,團體行程也能穿插獨自行動時間,各取所需。
-
2021-06-15 新聞.長期照護
批評長輩是防疫破口...老人受虐恐成「屋內事」
今天是「世界老人虐待警醒日」,台灣防暴聯盟指出,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家暴通報案中,高達8千多件為「直系血姻親卑親屬虐待尊親屬」,意即晚輩對長輩施虐,若再加上獨立統計的老人保護案件通報,數量更不只8千多。聯盟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家庭成員衝突增加、社會充滿高壓惶恐氛圍,老人受虐事件極可能成為「屋內事」,成為防疫下被掩蓋的傷口,提醒民眾簡單3步驟,對家中及社區中的老人家多一點關心、少一點責怪。台灣防暴聯盟表示,老人虐待事件通常不只存在單一類型,根據警政人員2017年研究,有超過21.7%的案件存在著兩種以上的暴力形式,衛福部老人保護概況統計資料則將老人保護類型分為:疏忽、遺棄、身體虐待、精神虐待、財產侵占/搾取與無人撫養,其中,又以無人撫養作為最常見的受虐類型。由於近來疫情緊張,防暴聯盟指出,社會中充斥著批評老人為疫情破口、嘲笑老一輩不會使用掃描軟體等情事,不但加深世代隔閡,也加劇年齡歧視,這些累積已久的歧視,恐將進一步成為滋生暴力的溫床,因此呼籲民眾,歧視、對立往往來自於對彼此生活經驗的不理解,防疫期間,社會更需要的是少一些責怪、多一點關心。台灣防暴聯盟說,高齡社會加速到來,加上台灣傳統社會「法不入家門」陋習,導致受虐老人對外求助意願不高,或喪失向外求援的能力,因此聯盟從2018年陸續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導培力團隊,藉由關懷訪視、電話問安挖掘社區中隱藏的老人虐待事件,相信唯有透過「改善公眾態度」,才能從最根本杜絕暴力的發生。為此,防暴聯盟分享3步驟,邀民眾在恐懼蔓延的社會氛圍中一起守護高齡長者,從自身對身旁長者的友善開始做起:第1步:多與家中長者談天。疫情期間,透過電話、視訊等方式,簡單3分鐘的問候,都是關心的開始。第2步:隨時問候與關心社區長者。即使減少外出,我們多一份關心、留意鄰居長輩動向,若有發覺任何警急情況,都可以是救援的第一線。第3步:認識家中附近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疫情結束後,請留意家中附近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並了解社區互助理念,鼓勵讓家中長者走出家門,放心讓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安老;疫情期間,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依舊持續提供電話問安等遠距服務,減少疫情與距離帶來的衝擊。
-
2021-05-16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孩子的自白」 談預防兒童受虐
筆者在擔任住院醫師的時候,曾支援外科急診。有一天救護車送來一位七歲小女孩,頭髮和臉上都是血,頭部受到撞擊,意識不清。家屬聲稱是因意外跌落而受傷,但我們一看就知道狀況不單純──那幼小的身軀遍體鱗傷,身上有多處瘀青,手臂和大腿都有一條條被鞭打的血痕。小女孩雖然已經半昏迷,但臉上還有驚恐和痛楚的表情。她的傷是怎麼來的?是誰下的手?多年後想起那位小女孩,心中還是有一種強烈的不捨。2019年韓國電影「孩子的自白」,敘述了一個由真實社會案件改編的故事:一對年僅七歲和十歲的姊弟從小失去母親,他們相親相愛,相互扶持過日子。有一天父親再婚,有著美麗外表的繼母卻脾氣乖戾,稍不如意就毆打孩子出氣,讓這對幼童陷入驚恐、痛苦深淵。姐姐曾試圖向警察、學校老師求救,卻換來冷漠的對待。即使有家扶中心人員出面關切,繼母在人前裝出慈母模樣,關起門之後,肆無忌憚、變本加厲的以暴力摧殘兩個年幼的兒童。終於在一場毒打後,年僅七歲的弟弟死於繼母重擊腹部造成的內出血。看著毫無抵抗能力的孩子求助無門,在受盡凌遲之後痛苦的死去,相信每個觀眾內心都會糾結。然而,這不僅是杜撰的情節,電影末尾,出現以下數字:韓國的虐待兒童舉報,2001年共4,133件,到了2017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34,169件,約增加10倍。施暴者每5人中,就有4人為父母。台灣的狀況呢?據衛福部兒虐通報案件統計:2019年全台共計73,973起兒虐通報案件。2020年1到6月113專線之兒少保護通報平均每月至少750起。長庚兒少保護中心資料指出,三歲以下的嬰幼兒及12歲以上的國高中生是兒虐高危險年齡層。三歲以下兒童相當脆弱,不知道如何求救與保護自己,可能因為大人情緒失控或刻意施虐而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每一個大人都可能成為兒童暴力事件中的加害人。華人社會有「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等說法,某些家長對於體罰抱持「理所當然」的態度。然而所謂「適度管教」與傷害兒童身心的虐待,絕對不能混為一談。如何避免因情緒失控而造成孩子傷害?家扶中心提出「不、閉、打、小、孩」5步驟口訣。「不」要生氣,深呼吸10下;「閉」上眼睛,靜心10分鐘; 「打」給家扶,專線0800-078585(你請幫我幫我);「小」孩抱抱,擁抱孩子10秒鐘;「孩」要大笑,與孩子大笑10聲。看到「孩子的自白」電影中孩子受盡折磨,最後失去生命,怎能不潸然落淚?為什麼沒有人救救這些孩子?難道沒有人聽到孩子的哭喊聲嗎?電影中,隔壁鄰居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被打罵時的哭叫聲,他們雖表露同情,一邊卻捂住耳朵,「別管別人家的事」。幼童的死去,這些袖手旁觀的人,是否也有責任呢?那喜怒無常、鞭打孩子的母親,身上帶著傷痕、失去笑容的兒童,是不是也可能出現在我們的社區?家扶基金會網路問卷調查:高達98.6%的民眾同意當發現有人在虐打小孩時,要打110/113。放下自掃門前雪的冷漠,多一份關心,甚至拿起電話通報。防範受虐兒童家庭暴力,就從你我做起。
-
2021-04-25 新聞.元氣新聞
兒虐案件暴增 家扶籲請民眾協助通報避免悲劇發生
衛福部統計去年兒少保護通報數為史上新高,5年內增加51.5%,以身心虐待為最高達53.82%,南投家扶中心今天在中興新村舉辦辦理428兒保遊季,親子漫遊尋寶趣,邀請家扶受扶助家庭參與,希望民眾主動關心周遭兒童,讓他們遠離暴力威脅,健康平安成長。南投家扶中心主任魏季李表示,近期重大兒虐致死案件,包括南投3歲雙胞胎弟弟因大小便不能自理,遭父母蒙眼關廁所、毆打傷重死亡。新北市4個月大男嬰與酗酒家暴父親生活,脫水發黑疑餓死。兒少遭身心虐待也有徵兆,若能有人留意到異狀並作出反應,悲劇可能不會發生。家扶基金會推動「4月28日兒童保護日」,請民眾主動關懷身邊兒少及時協助,不要等遺憾發生後只能抱歉與遺憾。南投家扶中心今天在中興新村九二一感恩紀念公園舉辦,428兒保遊季親子漫遊尋寶趣,邀請家扶受扶助家庭參與,讓扶助的家庭更加了解兒少保護,不只是有足夠的正確觀念保護自己的家庭,更有知能去阻止身旁的兒虐事件發生。家扶基金會也將在4月28日至5月31在臉書發起「No More Sorry」社群濾鏡串聯活動,邀請民眾參與,於網路發聲並點名好友接力響應,民眾也可以捐款支持南投家扶中心投入兒少保護親職教育、追蹤輔導、心理創傷復原等服務,呼籲每個人把保護兒童當成重要的事,不要忽視自己的行動,就有可能阻止受虐事件、拯救生命。
-
2021-04-01 新聞.元氣新聞
兒童專責醫師試辦3個月揪疑似兒虐 5月擴至10縣市
少子化下每個孩子都是寶,衛福部去年10月在6縣市試辦兒童專責醫師計畫,追蹤3.5萬名幼童健康狀況,短短3個月揪出1例疑似兒虐案、30多名疑發展遲緩童,預計5月將擴展至10縣市。根據內政部2020年人口統計,全台新生兒出生數為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衛生福利部近年除了致力提升生育率,去年行政院也核定「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包括發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強化周產期醫療體系等。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天受訪時表示,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很多新手爸媽對於孩子照顧觀念不足,以往一旦遇到孩子多年沒打疫苗、健檢出問題也沒回診的情形,醫師也束手無策。劉越萍說,為了解決這問題,衛福部去年在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宜蘭縣、屏東縣等6縣市,針對3歲以下試辦兒童專責醫師,由診所醫師導入個案管理概念,定期追蹤孩子是否按時接種預防針、牙齒塗氟,是否有生長遲緩、延遲性黃疸等問題。她表示,院所須成立通訊群組或提供醫師手機號碼,讓家長可即時聯繫,建立長期信賴關係;另外,也將連結社政和衛政服務,找出身處高風險家庭的孩童,避免家暴、兒虐事件發生。醫事司簡任技正李中月說,目前6縣市兒童涵蓋率約26%,總收案人數約3.5萬人,協助超過半數幼童進行牙齒塗氟、揪出1600多名兒童延遲性黃疸、找到30名孩童疑似發展遲緩,另也發現1名疑似遭虐的高風險家庭孩童,5月起試辦計畫再擴及4縣市,目前縣市名單仍在評選中,盼照顧更多孩童。
-
2021-02-16 科別.精神.身心
當愛等於傷害,「性虐待」患者的自白與治療!
本篇諮商師/劉軍先生為醫院主治醫師,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培訓班第一期學員童年時他透過受虐獲得愛的滿足,成年後他透過傷害別人去「愛」別人,心理治療幫助他以健康的方式對待愛的獲得和給予。正是春天。此刻,我站在窗前,看著梁誡穿過一簇簇盛放的迎春花,穿過一團團嫩綠的冬青叢,在向我的治療室疾步走來,有風,將他的頭髮和黑色風衣向同一個方向吹拂,使得原本已很英俊的他看起來別有一種灑脫的風采。我不由得想起一年前,梁誡第一次來找我時的情景─梁誡的職業是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所以他的表達能力非常出色,即使是那麼隱私的經歷,他敘述起來依然從容。梁誡自述:在來找您之前,我已經查閱過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大概知道我的行為意味著什麼,按照專業的說法,應該稱為「性虐待」,對吧?我的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異性,由於我的職業,很多女孩子喜歡甚至崇拜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與我有著性關係的女孩子對我的施虐行為表現出了極大的隱忍和寬容。我也很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不安,我只認為自己可能在性方面有著與別人不一樣的偏好吧。直到我遇見晨怡。她是來我們節目參加知識競賽的一位選手,很單純的女孩子。當時我們節目的來賓是一位很有名的歌手,他看見晨怡獲得了冠軍,就說:「祝賀你!我們擁抱一下吧!」沒想到晨怡竟然說:「我不喜歡不相干的人擁抱我。」把歌星弄得臉很紅。我當時覺得這個女孩子傻乎乎的可愛極了,節目結束以後我就向她要了電話號碼,開始追求她,不久以後我們成了戀人。這是我第一次對一位女孩子產生心動的感覺,說實話在以前,我在愛情上很被動,從來沒有主動追求過女孩子,通常都是女孩子來追我,我看著還算順眼,就在一起了。但對晨怡就不一樣了,我有一種想去愛她、照顧她,和她天長地久的願望,我也由此陷入了一種恐懼之中─如果晨怡發現了我的變態行為她會怎麼想?她一定會鄙視、唾棄我的吧?有時候,我僅僅是想像一下晨怡鄙視我的眼神,就已經心痛難當了。我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了我和晨怡的未來,我才最終下定決心來找您,我想,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關於性虐待行為,專業的解釋是:將捆綁、鞭打、施加痛苦或侮辱帶入性活動的一種偏好,如果個體樂於承受這種刺激便稱為受虐症,如果是施虐者便稱謂施虐症。按照梁誡的自述,他應該是一位施虐症患者。事實上,施虐和受虐是一體的,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如果一個人存在著施虐行為,那他(她)很可能有著受虐的經歷。在下一次治療中,我照例向梁誡詢問了他的家庭情況。梁誡自述:我的老家是一座很美麗的城市。我的父親是當地最大一家醫院的院長,工作極其繁忙,在家時他總是一副若有所思心事重重的樣子。有時候我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覺得他好像是活在一個冰罩中,不可親近也不可觸摸。他對我很忽視。記得有一次他去國外進修,整整一年。如果是別人家的父親,離家一年回來後看見自己唯一的兒子,一定會親熱得不得了對不對?可是我父親回來,看見我,就像什麼也沒看見一樣,一句話都沒有。我的生活和學習都是我母親在一手打理,她對我管教很嚴,而且是個火爆脾氣。記得那時候我特別淘氣,三天兩頭闖禍,我母親就讓我跪在洗衣板上不許起來,一跪就是半天。有時候她實在氣急了,就將我綁在柱子上,把我的褲子脫掉,用藤條狠狠打我的屁股。不過母親對我的管教絲毫不起作用,經常是她剛打完,一轉身,我又闖禍了,當然接著又是一頓暴打。直到現在我回老家,鄰居看見我,還會說:「你小時候真皮呀,你媽被你氣得,藤條都打斷了三根!」我現在性格蠻文靜的,所以有時候想想真是匪夷所思─小時候怎麼那麼淘氣?梁誡產生施虐行為的原因,透過他的這段敘述已經初露端倪─每一個正常的孩子,內心都有著強烈的對愛的渴求,在一個正常的家庭裡,孩子會透過父母的微笑、撫摸等等行為獲得愛的滿足。但在梁誡的家庭裡,父親對他極其忽視,母親又是一個嚴厲的人,他沒有機會得到正常的愛與關心,他必須採取獨特的方式,比如淘氣、闖禍等等來引起父母的注意,當然這樣勢必會招來母親的暴打。他雖然被母親打了,但心裡會有一種踏實─我和母親是有關聯的,我不是沒人要沒人理的孩子;他會覺得:其實你們還是很在意我的,你看我犯了一點錯,你就急成了這樣。母親的暴打對他而言其實是一種快感、一種愛的滿足,久而久之,他會將懲罰和愛,痛苦和快感混為一體─他透過受虐獲得了愛,他以為這就是愛了,所以,在他長大以後,他也這樣去「愛」別人,於是施虐行為就產生了。我沒有將這些原因告訴梁誡─即使我告訴他,他大概也會認為我在胡說八道吧?我只能不斷引導他去進行自我心靈的探索,從而能夠自己找到病態行為發生的原因,並且能夠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這個過程漫長而曲折,然而沒有人可以代他去走。在梁誡向我傾訴的時候,我力求扮演一種類似童話中「聖誕老公公」的角色,慈愛、平和、溫暖、超然而有力量。我想向他傳達的一個資訊是:你說吧,說什麼都可以,說什麼我都不會感到吃驚,都能夠理解,因為我知道你有這樣的行為肯定是有原因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梁誡的關係可以理解成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只不過這種關係是積極的、健康的、充滿陽光的,我用這種良性的關係逐步去取代梁誡記憶深處和自己的父母那種病態的、陰冷的關係,讓他能夠體驗到真正的愛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當這種關係形成後,梁誡在一種有安全感、受保護的氛圍中,才有可能放心地、勇敢地、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去進行自我心靈的探索……梁誡自述:似乎很早,我心裡就有一種施虐的衝動了。記得十二歲的時候,有一次和鄰居家的女孩子下棋,規定誰輸了,誰就要在臉上貼一張白紙條。結果她輸了,卻想耍賴,我不依,抓住她,將她死死地壓在身體下面,一隻手將她的兩隻手臂牢牢抓住,一隻手往她臉上貼白紙條,就是那一瞬間吧,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感傳遍全身……我的第一次施虐行為發生在大學的時候,和一位同班的女同學。當時我對她說:「我們玩一個遊戲吧。」我將她的四肢綁在床框上,她一開始挺驚訝的,說什麼也不幹,可當時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了,一定要那樣,她可能真的挺喜歡我的吧,最後也就半推半就了。我們做愛,我一邊做一邊用皮帶抽打她的屁股,覺得特別興奮……那以後到現在,基本上每週我都要有一兩次施虐行為,如果不做,我就覺得特別煩躁、焦慮,心裡總有一種無法釋放的力量在蠢蠢欲動……在進行了五六次心理治療以後,梁誡說他內心的施虐衝動已經明顯減弱,而且已經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衝動。但對我而言,他的施虐症狀的消除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這只是他對我產生移情的結果─他在我的身上體會到愛人和被人愛的感受,暫時不需要用那種虐待的方式去滿足自己了,但是這只能是暫時的。心理治療最根本的目的,是要使梁誡最終能夠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去對待愛的獲得和給予,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透過傷害自己去獲得愛,又透過傷害別人去「愛」別人。當然這會很艱難。因為這麼些年來,梁誡一直用一種施虐的方式來滿足自己,打個比方來說,他是用一棵從冷漠、暴力的土壤裡生長出的畸形的樹來支撐自己,現在,我們要將這棵樹一點點砍掉,要讓一棵沐浴著愛與陽光的種子在他心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直至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足以支撐他今後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要注意控制好節奏,力度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如果用力過猛,將那棵畸形的樹一下子砍掉,患者一下子失去了支撐,會崩潰;如果力度不到,又根本起不了作用。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具備一定的自我探索、體驗和領悟的能力。令我欣慰的是,梁誡這方面的能力極其出色─梁誡自述: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覺得自己挺悲觀的,什麼事情都是往壞的方面想。比如我現在所做的節目收視率還不錯,我個人的知名度也處在上升的趨勢,但是我絲毫享受不到、或者說我根本就不願去享受事業成功帶給我的快樂,我總是在心裡不斷對自己說: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浪得虛名而已,沒有人可以在這個位置上站很久,很快就會有新的節目和新的主持人超過我……所以我整天處在一種患得患失的情緒當中,快樂不起來。我覺得我是在精神上自虐,在肉體上又去虐待別人,似乎只有在這種自虐和施虐的過程中我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存在著的,是被人需要被人承認的……大概在治療進行到第四十二次的時候,我不經意間問了梁誡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這樣自己折磨自己呢?」他低著頭思考了很久,突然之間,他抬起頭,目光炯炯地看著我,臉上的表情是痛苦而扭曲的。他說:「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母親懲罰我的方式吧,很奇怪小時候母親那麼打我,我卻從未恨過她。我很小就有手淫的習慣,我想像中第一個手淫和施虐的對象,就是我的母親。」這真是一個讓人驚心動魄的轉折。事實上從頭至尾,我從未告訴梁誡我的判斷,即:他的變態行為是和他童年時母親對他的暴打,以及他從這種暴打中獲得一種變態的愛的滿足是有關係的。而如今,他自己竟然切入到這一點,也用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我穩定一下情緒,平靜地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再說吧。」我認為在第四十二次時涉及到這個問題仍然為時尚早,我希望梁誡在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路上能夠走得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這對他能夠徹底擺脫施虐行為及衝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梁誡的心理治療將繼續下去,結果怎樣仍屬未知,但我對他充滿了信心,因為我堅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向著陽光、溫暖及愛的方向生長的強烈本能,沒有什麼能阻擋這種與生俱來的力量,就像沒有什麼能阻擋花開、草長以及鳥兒的歌唱,就像沒有什麼能阻擋─窗外這個萬物復甦的春天。有敲門聲,我起身,微笑著,為梁誡開門。知識連結:性虐待在性交前或同時,對性對象施以精神或肉體上的折磨而從中獲得性的滿足;或主動要求性對象對自己施加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一伙的性快感或引起性衝動。前者稱為性施虐癖,後者為性受虐癖,在醫學心理學上合稱為SM(Sadomasochism)性虐待症的產生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性心理學家艾利斯(Henry Havelock Ellis)指出,一個人的性衝動走向虐待的路可能有兩種解釋:第一是不論把痛苦加到別人身上或是自己親受,這種虐待症傾向都是原始時代所有求愛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所以這是一種返祖現象。在比人類低等的動物當中,當雌雄交配時,常表現出各種施虐和受虐行為,例如蜘蛛在交配後,雌蜘蛛便會把雄蜘蛛吃掉,公雞在交配時咬住母雞頭頂上的羽毛,等等;第二是一些性衰弱和陽痿的男人想借此取得一些壯陽或媚樂似的作用,以求達到滿足性慾的目的。還有性心理學家認為,性虐待的產生大概有一下幾種心理機制:1.對異性的怨恨、仇恨等極端負性情緒導致對對方的厭惡,並以虐待的形式進行懲罰和報復。這種報復性情緒來源於過去生活經歷中的不公平遭遇,如失戀、受騙、或痛苦的往事等。而內心的憎恨和厭惡感又助長了人的攻擊性。在無法利用其他方式發洩是,就「關門」來排解。2.人們性格中的攻擊性失衡。每個人獨特的生活經歷和成長環境塑造了他性格中的不同特徵。有些人性格中的自私、狹隘、敵意、冷酷、控制慾、惡毒、反叛、好鬥、易衝動、固執、刻薄等性格特質都會使他更具有攻擊性。如果這種攻擊型性格特質不能得到合理的化解,它就會透過和人交往的時候發洩出來。3.由於對自己的厭惡、對自己錯誤的悔恨和對自己的不滿等,而產生對自己懲罰的自虐傾向。一些人在遇到不順時,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一種個人的個性偏差。對自己的厭惡慢慢發展成一種自虐傾向,他需要把怨恨發洩出來。其表現形式一是虐待自己,再就是發洩在他人身上─對別人進行虐待,以解心頭之恨。4.缺乏尊重對方性喜好和性權利的意識。許多男人在性行為中帶有一些占有和征服慾的成分。這種心理基本上是正常的。因此,伴侶之間在性行為中需要的刺激形式和程度會有所不同。為了增加性趣,有些人在做愛過程中喜歡刺激性較強的方式和玩法,這本來是一個技巧問題,沒有什麼傷害性,完全可以透過溝通、理解和配合達成和諧。但是如果一方處理不當,單方不顧對方阻抗,在對方無法接受的情況下,強行使對方屈服,就造成了對對方的侵害。整體來說,性虐待的真正病因和病理本質目前都還是不清楚的。不過可以明確的是,性虐待症患者需要得到心理醫生的專門指導。精神分析療法和認知療法對性虐待症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效果。應當特別指出,在正常成年人的性生活中,有時在達到性高潮時,雙方都可以出現輕度打罵、掐、咬等行為,如果沒有過重的傷害而且不是靠這些行為喚起性興奮,是不屬於性虐待症的,我們切勿草木皆兵。※本文摘自《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 書名:他病了,只是你看不出來:走入21名精神病患傷痕累累的內心世界作者:卡瑪出版社:清文華泉出版日期:2020/12/01
-
2020-12-31 科別.精神.身心
不習慣別人碰觸、擠滿人的捷運感到不舒服?多數原因是因這件事
不習慣別人碰觸的人,是因為內心覺得寂寞身體接觸,讓你覺得恐懼還是愉悅?大多數的人,都比自己以為的對自己更不寬容,對待身體的方式也很粗暴。肉體的感受方式和心靈相同,也很纖細敏感。你有整骨或按摩的經驗嗎?那時你的身體有什麼反應?每個人皮膚的感受方式完全不一樣。有對身體接觸感到不舒服的人,和感到很舒服的人,兩者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反應。比方說,警戒心很強的人即使知道自己在接受整骨,但身體一被碰到,還是會嚇一跳,覺得緊張,也可能光是想到「接觸」就會緊張。這是因為在他們認知中,身體接觸是負面的事。或許是由於他們有過肉體受虐的經驗,像是被戳、被打、被痛毆等,以至於恐懼身體接觸。另外,孩提時代沒什麼和別人有肢體接觸經驗的人,也不會覺得這是愉快的事。若有這種恐懼和不快感,即使去整骨、按摩、指壓時想放鬆身體,也很困難。如果強迫自己放鬆身體,還可能引發防衛反應,反倒使身體緊繃。本來是要放鬆身體,但這麼一來,卻反而像是告訴身體要繃得更緊。寂寞時如果能因擁抱感到心安,是因為知道與他人身體接觸時,可以產生愉快的情緒。孩提時代就將愛與擁抱畫上等號的人,對身體接觸的態度就會是正面的。他們學習到肌膚接觸是讓人覺得舒服的事,所以被碰觸時,肌肉也能放鬆。想傳達愛,讓彼此心靈相通,身體接觸是最直截了當、最確實的方式。不過,現在由於嬰兒車普及,父母背著小孩走路的情況也變得不太常見。姑且不論這點好或壞,不過現在由於缺乏身體接觸的經驗,對此感到不舒服的人愈來愈多。來找我諮商的人之中,也有不少人提到,在擠滿人的捷運上會感覺很不舒服。你重視自己的身體嗎?肉體和心靈一樣都具備極精密的功能。當微風吹拂,我們就會心情舒暢;當螞蟻爬過皮膚時,我們也會有感覺。身體與心靈兩者是緊密相連的,所以我們不只要體貼自己的心,也要體貼身體。粗魯對待心靈的人,一定也會粗魯對待身體。身體感受力遲鈍的人,心靈的感受力也一樣遲鈍。比方說,容易緊張的人,即使只是喝咖啡這個動作,也會使用多餘的力氣握住咖啡杯。雖然只需要能端起咖啡杯的力量就好,他們卻會整隻手臂出力,使肩膀變得緊繃。當身體一緊張,不只會有施力過度的問題,還會讓五感的敏銳度下降。相反地,若身體的感受很敏銳,我們就能用最少力氣來握住咖啡杯。或許你會覺得這兩者的差異沒什麼大不了。然而,如果每件事都存在著這一點差異,累積下來也很可觀。而且,心靈和身體的感受度,在不必要的緊張狀態或放鬆狀態下也會不一樣。做一件事情時,透過放鬆所帶來的好心情,會成為正向感受方式的資糧。當正面感受的次數愈多,愈能提高選擇正向事物的機率,人生就會愈變愈好。若我們沉浸在寂寞的狀態下,不只無法察覺到情緒及五感的愉悅感,也會忽略身體的輕快感。如果能從感受滿足感與好心情開始,比起只是一直感嘆寂寞,至少也能「靠自己的力量來珍惜自己」吧。※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其實,我們都寂寞:培養獨處的能力,做自己最好的陪伴》面對寂寞需要勇氣,給還陷在孤獨漩渦中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