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受虐
共找到
36
筆 文章
-
-
2020-12-20 科別.精神.身心
姊弟戀無法成雙 專家:美滿姻緣不能只注重表相條件
一個大齡女子希望找小鮮肉結婚;一個宅男工程師想找大姊憐愛的愛情,兩人相遇卻相處不到兩個月就鬧分手。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認為,就如同虐待狂與被虐待狂,不一定能和平相處,婚姻還是要雙方個性成熟,價值觀相近不能只注重「表相」外在條件。今年41歲,擁有高學歷的鄭姓女負責人告訴徐乃義,她在全省各大百貨公司設有女裝專櫃,每月收入扣除員工薪水、租金、成本等,淨利超過兩百萬,可惜因創業初期忙於事業,忘記終身大事,如今想要終結單身,希望找年約30的小鮮肉為對象,希望中壢美滿服務中心幫她圓夢。在竹科上班、今年33歲的陳姓工程師,身高181,收入高,外表溫文儒雅,他告訴徐乃義,他是獨生子,加上功課好,一家上下把他當寶,照顧的無微不至,到了成家年紀,希望找個能疼他、讓他、愛他、照顧他如媽媽般的女生。徐乃義雖然內心不甚認同,抱著「不妨一試」且詢問雙方意願後,今年10月安排陳、鄭兩人「個別一對一」,剛開始兩人反應很好,並且還頻頻約會,10月底甚至表示兩人可能在明年元旦結婚。不料,11月中旬,女方向徐乃義抱怨男方不成熟、依賴性高、個性小氣、被動、不懂體貼,男方也抱怨女方是大女人,不會照料人,不體貼,愛說教,甚至說卸妝後很嚇人,這也成了兩人分手的導火線。徐乃義指出,有人探討虐待狂與被虐待狂是否會是絕配,事實上,被虐狂利用從對方施與的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滿足本身不正常快感的一種病態心理。虐待狂與受虐狂在一個人身上經常互相轉化,比如在老闆、上級面前卑躬屈膝,可以承受無端的呵斥、侮辱;可轉臉面對下級或員工,卻又粗暴的責罵、命令。如今,女方期待小鮮肉青春活力,青春無敵卻少了社會歷練;大姊懂事體貼,卻也有某個程度的控制慾,徐乃義認為,認知的出發點錯誤,也是促成雙方不歡而散的必然。
-
2020-10-31 科別.精神.身心
童年創傷要花一輩子 呂秋遠: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屁話
台北市一名10歲男童9月晚間被民眾目擊全身赤裸、哭著在路邊收書包,在旁的繼母斥責「閉嘴」,鄰居打113通報。律師呂秋遠在臉書表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是一句屁話」。天下不是的父母多到你無法想像。如果你沒遇到,是你運氣好,但是,這些悲劇就是存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在議會質詢指出,男童兩年前就遭家暴,且立案11次,成為社會局列管對象,身上新舊傷痕並陳,甚至疑遭棍棒毆打,但紀錄上卻說是男童自己的情緒行為,去年解除列管。目前該名孩童並未安置,目前仍與生父繼母住。(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4975437 )呂秋遠說,童年的創傷,大部分的人要用一輩子來療癒。影片中小男孩光著身體、哭著找書包的樣子,又不斷哀嚎「不要再打我了」。繼母則是對孩子大吼「你閉嘴啦!」據議員公布的資料,這孩子是列管的高風險群,曾經有11次通報傷痕,但是現在還是沒有安置。呂秋遠說,他曾經接觸過一個個案,是爸爸在女兒面前性侵媽媽,而且不只一次。後來媽媽錄音,才讓檢察官與社工得以介入。錄音裡,可以清楚聽到孩子無力控訴的口吻:「你不要這樣對媽媽好不好?你很過分、很過分,我不會原諒你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是一句屁話。天下不是的父母多到你無法想像」。他說,如果你沒遇到,是你運氣好,但是,這些悲劇就是存在。而我們小時候遇到那種情形,應該都會這麼想:「當時如果有人來救我就好了。」呂秋遠說,雖然我們都很難過與氣憤,但請保持冷靜的心,他給大家一些建議:1.疫情嚴峻,大部分人都不好過,失業、收入銳減都會使人抓狂,但孩子是無辜的,請不要把氣出在孩子身上。2.要懲戒孩子之前,請先想想,是因為生氣,想發洩怒氣,還是因為真心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如果是生氣,你憑什麼打別人來解決你的怒氣?如果是改變,你讓我痛毆一頓,來改變你的行為好不好?3.孩子如果是因為生理或心理生病,才會哭鬧不休,甚至很皮好動,請不要以為打罵可以讓他變乖,而是要帶去兒童身心科門診讓醫生診斷。有些疾病需要在黃金幼年時期早期治療,可以讓孩子大幅改善。4.社會安全網,是很複雜的問題。包括社工、警察、檢察官、法官、醫生,缺一不可。不是想要安置、停止親權,立刻就可以做到。法律程序都是冗長的,法律已經盡力簡化通報程序,但是任何一個環節出錯或延遲,都會讓孩子得不到快速的保護。5.請不要苛責社工,他們真的不會故意忽視孩子遭受暴力對待。每個行業當然都會有不適任的工作者,但是社工,尤其是保護性社工,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真的是領著低薪、拚著命,在保護這些孩子,盡量希望一個都不能少。6.如果配偶有暴力傾向,一旦決定離婚,無論如何都請不要把監護權給他。法院不會因為配偶沒有經濟能力,就把監護權判給有錢的那一方。請勇敢的保護孩子,不要讓孩子在無助的環境下長大。7.保護令,如果是未成年的孩子,孩子的法定代理人、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姻親,都可以向法院聲請。只要到警察局,就可以辦理,家事法院會盡快開庭審理。請記得備妥驗傷單、簡訊、錄音、錄影,法官才能儘速裁定。8.看到有孩子受虐,如果在現場,請勇敢的靠北施暴者,然後撥打113專線或110,請警方到現場。如果對方不爽,就大聲呼救,施暴者通常是膽小鬼,擅長欺善怕惡,你比他惡,他就會退縮。他跟你說是家務事,你就跟他說,你家就是我家。9.如果經常聽到家附近有孩子哭鬧聲、看到孩子身上有傷痕、孩子會無故哭鬧、生氣、情緒不穩定,請協助通報。再說一次,社會安全網,仰賴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多一分注意,就會少一分遺憾。10.如果男孩的家屬找我,我會義務免費幫忙,但是這只能解決個案,我還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幫忙通案。是的,家暴不是家內事,關於孩子,與受虐的家庭成員,我們雞婆一點,好不好?抑止家庭暴力,沒有人是局外人。
-
2020-10-24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中型醫院打好專科基礎 讓醫師有全人照顧概念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年新開幕,由長庚集團BOT經營,定位為地區及中型的醫學中心等級醫院,院長黃璟隆表示,各地區有不同需求,「在地化是好的」,在新北市增加精神科及長照服務。黃璟隆說,像土城這樣醫學中心等級的中型醫院,有條件可把基本醫療知識傳授得更全面更扎實,讓醫師都有「全人」照顧的好概念。我們跨科整合較容易黃璟隆指出,醫師養成過程中,除了專科如內科外,還細分為心臟內科、腸胃科及胸腔科等次專科;因為大醫院有機會碰到難症及罕症,學生在學習時,常會專注在「次專」的某一科,不過難症及罕症畢竟少見,專科打好基礎最重要。土城醫院規模並不大,因此跨科整合較為容易。黃璟隆以自己是小兒科專業為例,強調他也要懂眼科及心智科等領域,這樣小朋友若發燒就診,就不只看他的發燒,還會注意他的身高、體重、有無自閉及斜弱視等整體問題,以達到「全人」照顧。另外,像癌症及高齡醫療等更是需要跨科的基礎。著力兒虐及兒少保護「如果醫師以全人的角度去對待病患,會讓病患得到更好的照顧。」黃璟隆認為,如果以病患為主體,整個醫院的氛圍就會更融洽。黃璟隆接著分享的不是他專攻的過敏,反而是兒虐及兒少保護。他指出,台灣近來每年約有一萬名兒童受虐成案,他的團隊在政府及長庚支持下舉辦研討會,邀社工、警察及司法檢調單位參與,讓大家提高兒虐的敏感度,看出兒童被虐待的痕跡,揪出虐待及防止孩童再度受虐。兒童氣喘防治衛教宣導「對於兒童氣喘防治,透過衛教讓校護及體育老師認識到正確的照顧及保養觀念,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可以不必被晾在旁邊。」這些都是黃璟隆團隊在工作之餘投入的領域,很多人跟他講何必浪費時間,但他覺得「不會啊,國家看起來更進步了。」推動跨領域業務20年黃璟隆說,以「利他」角度來看,從十幾、廿年前推動這些跨領域業務,到現在累積的成果自己都沒想過,「每一樣事情要做起來都要很久」。他從2007年與年輕主治醫師一起推小兒身體狀況長期追蹤,當時的主治醫師從講師、助教,升等到教授,一起發表數十篇研究,都有助於互相成長,更重要的是,以團隊來面對問題,就不會勢單力薄。黃璟隆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疾病、紅斑性狼瘡、小兒過敏免疫疾病現職:新北巿立土城醫院院長、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台灣兒科醫學會監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與醫師多點信賴溝通。保持運動、吃得營養,尤其開心最重要;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要適當排解。
-
2020-10-22 科別.精神.身心
兒虐傷害難撫平 長庚:寄養機構兒少終身精神疾患達5成
經歷幼年變故、兒虐而被送進寄養機構的孩子,林口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今發表最新研究,有高達五成住在寄養機構的兒少會出現終身的精神疾患,與一般罹患精神疾患的兒少盛行率相比增加二成,其中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動症,以及對立反抗行為。「妳千萬不准說出去」12歲的小妮(化名)從小失去父親,小妮媽媽結交的新男友卻長期對她性虐待,要脅她千萬要守住這個秘密,不能說出去,直到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發現小妮下體流血,才發現小妮長期被男友性侵,小妮因此被安置在寄養機構,雖然展開了新的生活,長期被性侵的惡夢卻仍舊揮之不去。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說,這僅是她照顧過類似遭遇兒少中的其中一人,受虐兒少獨自承受這些秘密,受虐揭露時間往往是好幾年後,偶然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件引發,才可能對外人一口氣說出口,但對於兒少的內心而言,早已受到嚴重的創傷。根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000人,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寄養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林口長庚兒保中心研究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達2成;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礙症(22.7%)、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和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其它還包括憂鬱症(10.3%)及創傷後壓力症(4.1%)等。同時研究也發現,機構兒少的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的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6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的25%。梁歆宜說,機構中兒少約有一成自述有明顯憂鬱,且在8到12歲的族群高達一成七,雖然排行不是最高卻是殺傷力、後座力最大,這些念頭都可能影響兒少萌生輕生意念;而創傷後壓力症也常令受虐兒少走不出過去的陰影,回覆回想過去受虐情景。林口長庚兒保中心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兒少遭受虐待或不良對待,可能導致或加重其精神疾病,如反應性依附障礙、分離焦慮、懼學症、憂鬱症、適應障礙、創傷後壓力症、飲食障礙、對立行為疾患或規範障礙等,也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精神疾病,如自閉症類群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學習障礙等。此外,有些身體虐待傷及頭部創傷,也會影響兒少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因此完整的精神科診斷性評估與神經心理功能評估,可提供後續社會心理治療介入之依據,也可提供後續機構照護及教育系統之依據。
-
2019-12-15 名人.林靜芸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58歲的蔡先生是彰化人,初中畢業北上念書,學成之後留在台北工作,過年過節才會返鄉省親,蔡爸爸最近以87歲的高齡往生。蔡先生返鄉奔喪,回憶這些年來,自己與父親講話,只有「吃飽了嗎?」「你好嗎?」這兩句,一年直接對話不超過十句。父親一生打拚,老年孤獨寂寞,蔡先生省思才發現,自己與兒子正在複製同樣的人生,瞬間不懂該如何面對這樣無言的晚年。58歲的麗珊也是彰化人,北上求學後也留在台北。麗珊的童年並不愉快,家裡重男輕女,母親親自哺育哥哥與弟弟,麗珊卻被託給養母,六歲才回家團聚。大她二歲的哥哥常欺負她,父母把住家的房產掛在哥哥名下,有回兄妹吵架,哥哥趕她出去,麗珊向父親哭訴,父親聞言大罵:「我人還在,你們就要爭財產了」。麗珊常想離家出走,對於親生父母,她有滿肚子的怨懟。麗珊30歲時,由於業績特優,公司給了一筆獎金。麗珊知道父母不缺錢,同事也勸她把獎金留起來犒賞自己,不必「乞丐救廟公」,拿去孝敬父母。幾經思量,麗珊仍決定要與家人分享喜悅,回彰化老家報告好消息,並把獎金獻給父母,父母眼中閃現的淚水讓麗珊的喜樂加倍。又有一回麗珊明明作足準備,規劃各式方案,客戶卻指責麗珊能力不夠,經驗不足,要求公司另派業務。麗珊失意之餘,回到彰化老家,父親安慰她:「努力會有好結果,指的是平均值,不保證你每個案件都會好。你今天得到壞成績,下次拿好成績就行了,沒什麼好沮喪的。」得到老父的勸慰,麗珊恍然大悟,回到台北繼續努力。有好成績時回家報告,拿壞成績時回家討疼,麗珊與父母逐漸親近。高鐡開通之後,麗珊每星期四下午休假與父母約會。有時父母北上,有時麗珊南下,一起玩遍台灣。三人都能喝一點酒,麗珊最喜歡小酌之後,與父母隨意閒聊。原來父母心中也有許多委屈,期待被理解。學生時代的麗珊羡慕獨生女的同學,一人獨享父母的關愛,與父母同遊時,麗珊常有獨生女的錯覺,享受遲來的幸福。父母年紀愈大,愈珍惜麗珊。父親天天期盼星期四,還問母親為什麼不多生一個麗珊。長期與父母相處,麗珊領悟自己的怨懟,來自放大檢視幼時的不愉快。麗珊原諒父母,也把自己從受虐者身分拯救出來。她發現自己氣度變大,不再自憐,還能夠關懷別人。子女長大之後,麗珊接彰化的父母來台北同住,直到父母因為癌症、失智往生。麗珊一路陪伴,過程中還經歷父母同時住院時,麗珊忙不過來,親友眼見麗珊兄弟袖手旁觀,竟嘲笑麗珊「沒能撿雞蛋,卻要收拾雞屎。」麗珊不以為意,反因陪伴父母讓她對於「老」有深入認識,能夠正面應對自己的老後。最近麗珊與朋友聊天,朋友透露,因驚覺生命終會無聲無息消失,非常害怕死亡,偶而想到就會覺得極度恐慌、鬱悶,不知道該如何開解。這讓麗珊想起之前與父母在溪頭,夜晚看見滿天的星星。父親說:「我們的祖先在天上,我以後也會到天上作星星,守護你們。」所以對於將來,麗珊沒有恐懼,陪伴父母的美麗回憶,讓她能夠走穩腳步,勇敢往前,期盼與父母在天上重聚。
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