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4 醫聲.院長講堂
搜尋
兒科
共找到
872
筆 文章
-
-
2020-10-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代理孕母行不行? 風險和自然懷孕一樣?
【編者按】「性別與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但本週卻是「醫病平台」首次以這主題刊登三篇文章。張博淵教授以其心臟科的專長提出醫學數據,呼籲醫界及社會大眾不容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而延誤診斷。另外我們在此發表有關「代孕母立法」的兩種不同看法,一位在專業方面深受尊敬的藥師長年以本身是子宮發育不全的病人,挺身呼籲「代孕解禁」的推動;一位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意見領袖卻因擔心女性可能因代孕合法化而造成女性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這種「科技不能解決的社會文化問題」惟有在社會大眾透過理性的對話,了解事實並屏除誤解,才能達到共識。日前立法委員提出代理孕母的修法,再度引發社會的關注。不孕者悲情的處境及傾訴,讓社會難以回絕她們「要求代孕母」的訴求,但是,作為一個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團體,我們又很難不看到女性不但因此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且無法扭轉的命運。在這兩難下,希望從代孕制度可能帶給代孕母的風險及社會問題的討論,讓社會瞭解婦團的立場。代孕只是出借子宮嗎?多年前有位小兒科郭醫師投書論壇說:「就現代生殖醫學來看,子宮『只不過』是一個天然的『保溫箱』而已……代孕制度『只不過』是試管嬰兒外加一個別人子宮的天然保溫箱而已。」把子宮當成保溫箱來看待,是缺乏對懷孕的認識與經驗,更把女人視為生產的工具。代孕不是代孕母提供子宮而已。一條臍帶繫著兩個生命,孕母身體不斷地運作,提供養分、氧氣,呵護胎兒的成長。它是一個人近乎一整年的生理、心理、生活及生命的投入。不僅如此,懷孕婦女的生活需求也不是她一個人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有賴她的先生、公婆、甚至小孩。因此,整個家庭的生活也一併牽捲在其中,深受影響。所以,代孕不是簡單的「子宮」出借,而是代孕女人及其家人在生活、甚而健康、生命一併的付出。代孕的風險和自然懷孕一樣?代孕是以人工生殖的技術進行。目前,此技術35歲以下的活產率約為35%。所以代孕母平均要經過2.5到3次的懷孕週期才能成功,對代孕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不但如此,懷孕、生產是有風險的,如:羊水栓塞、植物人、死亡、胎死腹中等。代孕除了上述的風險外,又有減胎造成感染或致死、多包胎的問題。2017年發表在FERTILITY AND STERILITY的研究指出,代孕(人工生殖)的早產、新生兒體重不足、前置胎盤、妊娠性高血壓、妊娠性糖尿病等都比自然懷孕高很多。這些風險不是口頭上的語言或統計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因此,為了滿足不孕者的需求,讓健康的代孕母承受這些風險及複雜的處遇,不夠厚道,也有違社會倫理。如果媽媽因代孕而死亡,那麼我們將如何面對她的小孩?如果女人因代孕而重度身障,誰要照顧她一輩子?無情的包裝:無償或利他為了杜「商品化」之口,倡議者提出「利他」及「無償」的代孕制度。然而,瞭解這些風險及處遇還「願意」代孕,除了極少數的「善心人士」(還願者?),應該多為有經濟需求的人。以「無償」為基礎的代孕金額是以「成本」,如營養費、工薪資損失等來計算的。但是,不論怎樣防止變成倫理詬病的「交易行為」,都會是一個高額的價碼。因此,代孕制度將是一個為有錢人建立的制度,有錢人出錢購買會傷害他人健康或死亡的服務,甚而買斷提供者的身體自主權,將女人變成「生小孩」的工具,透過金錢誘因侵蝕經濟弱勢者的人性尊嚴!生殖專業醫生常說,看到不孕婦女很可憐,所以支持這個制度。如果是這樣,也請他們一併以「利他」及「無償」的愛心僅收取醫療成本費吧!我們國家對於活體捐贈限於五等親內,不允許一般「善心人士」的捐贈,理由是一樣的:對於捐贈者健康及生命的重視,以及防止藉「善心之名」行「買賣之實」的剝削行為。對於沒有他途的「救命」需求,我們尚且如此嚴謹地規範,而不孕,當然是社會必須關注的議題,但,它不是生死攸關,也有替代的選擇——收養。所以,代孕是否要比活體捐贈更寬鬆,開放給「善心人士」,這是社會要思考的嚴肅課題。科技不能解決社會文化的問題支持者說應給女人多一個選擇,然「代孕制度」究竟是多一個選擇?還是限制了她的選擇?有不孕的婦女告訴我們,她其實想收養小孩,但是因為《人工生殖法》通過,公婆要求她作試管嬰兒,讓她身心飽受傷害。代孕制度通過後,勢必有許多女性會被迫作這樣的選擇。但是,代孕即使試再多次也不保證一定會成功,或一定會生男孩,因此,對這些人而言,家庭間的問題還是會繼續存在。科技有它的侷限,再進步的科技也無法解開傳統文化的包袱,唯有我們的社會打開胸襟、改變思維,放手對血統的執著,女人才能掙脫包袱,自在地生活。
-
2020-10-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COVID-19疫苗 年輕與健康者恐2022才輪得到
全球無不渴望疫苗解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首席科學家直言,年輕與健康族群應有心理準備,可能要多等一年到2022年,才有機會輪得到接種。「華盛頓郵報」報導,兒科醫師與臨床科學家出身的世衛專家史瓦米那尚(Soumya Swaminathan)14日在一場世衛的線上QA會議裡說:「人們心裡的如意算盤是『等明年1月1日或4月1日我就能打到疫苗,然後就能重拾往日正常生活啦』可惜,到時不會是這樣的。」「屆時會有一堆指南出爐,我覺得一般人,以及健康的年輕者,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接種得到疫苗。」隨著全球出現空前的疫苗需求,各國政府與像世衛等國際組織需先確保最高風險的族群優先接種;醫衛與其他第一線工作者可望優先,接著是年長者與病患。巴望著重回正常生活的健康、年輕人排最後才輪得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首席免疫專家南迪(Robin Nandy)說:「疫苗開始能上市的頭幾年裡,數量不足以供今日全球70億人施打,只能零零星星地慢慢等。」他說,包含醫衛與教育等基礎服務人員應先施打,因為人們仍需活在疫情下好一陣子,需要相關體系持續運作。至於向來是大規模免疫計畫要保障目標的兒童,甚至前幾輪接種都排不上,部分原因是目前的候選疫苗幾無在18歲以下者進行完整測試。不僅如此,有些科學家還警告,早期的疫苗防護時間恐只有正常的一半,意味需要施打多劑,更會排擠到疫苗數量。美國國家學院(NASEM)在本月初公布的時程架構指出,初期階段能取得的上市疫苗約1000萬到1500萬劑,只能覆蓋3%到5%美國人口。NASEM的指南也提出疫苗分配方式,即醫衛與第一線工作者優先接種,年長者與體弱者其次,學校教職員這類基礎服務人員與收容中心、監獄等又再次之。按這份指南,兒童與年輕成人被排到第4波。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表示,不建議兒童施打第一波在美上市的COVID-19疫苗,因為這些疫苗都未經兒童試驗,目前參與疫苗初期臨床試驗者僅止於未懷孕的成年人。CDC表示,臨床試驗後續才會擴大招募受試者的範圍。世衛專家史瓦米那尚重申,世衛立場反對任由新型冠狀病毒擴散來達成群體免疫的方式,強調群體免疫的概念只能在有疫苗的脈絡下討論,「一旦有了疫苗,我們才能把目標放在群體免疫,因為須至少7成的人都接種、獲得保護後,才能真正打斷傳染鏈」。
-
2020-10-18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一位70多歲的朋友對我埋怨道,她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前一天醫師問了她許多有關個人的疾病問題,並告知手術風險,她都一一回應,但談到最後時,醫師卻將同意書遞向在旁一直沒出聲的兒子。她快速攔截,在上面簽了名,交還給醫師。她嘟囔著:「難道是醫師認為我老了,無法自己做決定?可是從頭到尾都是我在與醫師對話啊!」幾天前,我獨自搭車到淡水漫步,走著走著迷失了方向,看到路旁有位老婆婆與一位中年女士在聊天,我「很自然地」走向中年女士問路,她說不知道,反而是老婆婆為我指引正確路徑。難道年過70的我,「也」下意識地對老年人有偏見,認為她應該不會知道?如果連我這個老人都如此看待老人,那麼一般人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也就不難理解了。歲月的腳步從嬰兒、小孩、年輕人、中年人到老年人,處在哪個階段,一看就知道。例如疫情期間,我自認衣飾光鮮,又戴著口罩和帽子,心想皺紋和白髮都不見了,自覺輕盈地踏入捷運車廂,卻有位年輕人立刻起身讓位。年齡讓我們不僅外貌、動作、心境不一樣,連疾病都不同,如小兒多感染,年輕人易有自體免疫問題,老人常退化,也才有小兒科、青少年門診和高齡醫學等科別之分。甚至,即使同一個疾病,發生在不同年齡,所表現的症狀、用藥劑量和療效也常有所差別,所以病例討論會時,一定會先報告病人的年齡。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美好和限制。老,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固然可能視茫、髮蒼、齒搖、腦筋不若以前靈活,但閱歷豐富、智慧圓融,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生理和心理年齡可能比實際年齡年輕。而且每個人老化的速度、老化的器官以及對老化的適應能力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論,老了並不等同衰老病弱。年老如我,常活動健走,勤讀書報雜誌以健腦,慣用3C產品、遊走網路以跟上時代,並且穿著整齊不邋遢;即使,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我是老人。是啊,我本來就是,而且還是個自在自主的老人。所以囉,面對年紀我們還可打出一張王牌,就是心態:「接受變老的事實,往好的方向看,並自我心理建設。」例如,捷運上被讓位,是一種尊重和體恤,應該欣然接受。尤其常看到尖峰時間,捷運車廂內很擠,但敬老座硬是空在哪裡,等待讓給老人家,我都非常感動。再看看各種敬老方案,如臺北公車、捷運每個月免費480元,火車、高鐵票半價,以及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免門票等優惠,我們都歡歡喜喜的享受,並不認為是對老年人的財力歧視呢。於是我笑著告訴朋友:「那位醫師可能只是認為妳的兒子也應看看同意書的內容,不過想必對妳的果斷俐落印象深刻,發覺有些老人很不一樣,以後對老年人說不定會刮目相看呢!」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10-17 新聞.健康知識+
接種流感疫苗後需注意什麼? 家醫科醫師:3類情況宜留心
每年10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尤其適逢新冠肺炎攪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更顯重要。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雖高,但仍建議民眾在接種後48小時內密切觀察身體是否出現異狀,少數人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輕微發燒、頭痛、紅疹等症狀,正常來說約1至2天就有恢復,若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天,最好回診檢查為佳唷!流感疫苗開打,接種完流感疫苗之後身體居然有些感冒症狀,這樣算正常嗎?有過敏體質、對雞蛋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會誘發過敏症狀嗎?接種完該注意哪些照護重點?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高,目前根據疾病管制署建議,僅將「已知對疫苗成分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列為接種禁忌症,其餘民眾經醫師諮詢後即可安心接種,但仍建議注意以下三類狀況:1.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應加壓注射處至少2分鐘。柳朋馳醫師補充,這類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時建議主動告知醫師個人病史與用藥狀況(如使用Aspirin、Warfarin、Clopidogrel、Ticlopidine等藥物),經醫師評估後可採用較細的針頭注射流感疫苗以減少出血狀況;此外,建議使用抗凝血藥物及凝血異常患者在接種後應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注射處是否有出血或血腫狀況,若皆無不適反應再離開。然而,柳醫師也叮嚀,一般民眾若無特殊狀況,基本上不建議搔抓或揉壓打針處,只要確認注射後5至10分鐘後沒持續出血或出現血腫即可安心。2.對雞蛋過敏、有過敏體質者,接種後建議休息觀察30分鐘,無不適再離開。參考英、美等國之做法,疾管署今(109)年已正式將「對雞蛋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中移除。然而,柳朋馳醫師補充,絕大多數民眾皆能安心接種流感疫苗,但有鑒於仍有相當小的機率可能出現立即性的過敏反應,包括皮膚搔癢、出疹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症狀包括氣喘、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眼唇腫脹等),因此提醒有過敏病史者在接種流感疫苗後最好主動留院觀察30分鐘以上,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更安心。3.疫苗與其他藥品皆可能出現副作用,若症狀持續逾48小時應主動回診檢查。打完流感疫苗後在注射處可能會有局部疼痛、紅腫狀況,皆屬於正常反應,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疫苗副作用,包括頭痛、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或出疹等狀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大約持續1至2天身體即可自然恢復。然而,柳朋馳醫師叮嚀,若持續發燒逾48小時,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都屬於接種的異常反應,建議應儘速回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醫療處置。柳朋馳醫師也補充,打完流感疫苗約需2週才能發揮保護力,但並非完全對流感免疫,也就是接種流感疫苗仍有感染流感的可能,但會降低感染機率且症狀也會相對輕微;因此,提醒民眾在秋冬病毒肆虐時,仍應注意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威脅。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15 醫聲.疫苗世代
成人疫苗/水痘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 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做1件事可避免再發成皮蛇
現在新冠肺炎的疫情讓人心惶惶,但你知道嗎?水痘的傳染力比新冠病毒還高很多!台大兒科醫師吳其穎在youtube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提到,每個人一生感染水痘的機率高達95%,且傳染途徑除了接觸、飛沫還有空氣傳染,如果和患者同處一空間且沒有免疫力,感染水痘的機率是85-90%。而且疫苗並非終身免疫,其保護力隨著時間拉長也跟著下降。 曾得過水痘 免疫力差就會再發成皮蛇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一旦得過,水痘會終身潛伏在背根神經節內,在人體免疫力不好時復發形成帶狀泡疹,俗稱皮蛇。如果沒有抗體又接觸到皮蛇患者,有15%機率會被病毒感染,形成水痘。一開始症狀類似感冒,如發燒、頭痛、喉嚨痛、全身虛弱等,2-5天後開始出疹,通常從頭部往軀幹以及四肢蔓延,皮疹分為丘疹、水泡、膿泡、結痂四階段,通常很癢,一不小心抓破容易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會永久留疤。全台1/3都可能罹患 兒童風險最高若小時候得過水痘,等於留下一輩子的隱憂,且水痘具高度傳染性,罹患孩童需視嚴重情況在家或醫院隔離,且家中沒得過水痘的成員都可能被傳染。根據疾管數統計2020年1月到5月,全台灣平均每個月大概有677位水痘就診人次,其中多半是5-9歲兒童。吳其穎醫師指出,台灣約有1/3人口有罹患皮蛇的可能,除了急性期疼痛,最可怕的是神經痛在泡疹消失後可能持續,演變成慢性,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有患者形容如火燒、電擊、針刺般的感覺。 水痘疫苗最有效防範 接種兩劑保護力高達98.3%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水痘疫苗,一歲時會先接種第一劑例行公費疫苗,4-6歲後可以依醫囑自費接種第二劑。第二劑疫苗可以在小學入學前跟公費MMR和四合一疫苗一起接種,若已超過13歲且未得過水痘,建議可以自費接種兩劑。吳其穎醫師說,因為第二劑屬自費施打,大家普遍重視不足。根據美國為期10年的觀察型研究指出,接種兩劑的保護力可以到98.3%,跟只接種一劑的比起來可以降低70%的感染風險。 水痘疫苗非終身免疫 建議打第二劑提高保護力水痘疫苗的防護力雖然佳,但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不是打過疫苗就會終身免疫,吳其穎醫師提醒,接種一劑疫苗後,還是有3%兒童感染,如果沒有第二劑疫苗提供更多的保護力,到青少年時期或成年,還是有機會感染水痘。去年年底就有17起水痘群聚,其中有4起高中生案例,今年初師大宿舍也有14起群聚案例,不限於兒童,且一人得到,就有可能爆發群聚染。近期因疫情關係,可能降低家長帶孩童至醫療院所接種疫苗的意願,建議可以先行預約,或是至衛生所施打,減少在大型醫療院所的等待時間,減少相關風險。(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眼睛也會「長皮蛇」! 醫警告這2種人發生率高 皮蛇圍身體一圈會致命?延誤治療,這件事比死亡更恐怖
-
2020-10-15 寵物.照顧指南
愛貓如何讓你「抓狂」?養貓會害主人罹患精神疾病嗎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 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作者凱瑟琳.麥考利夫】進入弓形蟲這種奇特研究領域的精神病學家並不多,富勒.托利是少數一位,而他對於動物研究竟有效彌補對人類研究的不足,感到相當驚豔。我到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史丹利醫學研究中心總部拜訪他時,他對我說,「這一直不是主流研究路線,我不敢相信這會成真。」這個組織多年來以他為首,是美國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研究最主要的私人資助機構之一(目前托利擔任研究中心的研究副主任)。近四十年來,托利始終認為具傳染性的生物,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常見起因。他承認發生在自己家族中的一起悲劇,或許是他追尋這看似離經叛道領域的幕後動力。一九五六年,托利的妹妹—高中風雲人物,即將畢業上大學—突然出現思覺失調症的明顯症狀。托利當時還在普林斯頓大學念書,得知消息後趕緊回家幫忙母親照顧妹妹。那時是精神病學的黑暗年代。權威人士認為托利的妹妹之所以得病,是來自對冷漠、沒有愛的父母產生的絕望反應,而這種說法讓他母親在失去女兒的悲痛下更背負起愧疚感。不到十年,托利成為思覺失調症領域專家,發現當時所謂權威提出的武斷意見,全是冠冕堂皇的屁話,於是下定決心探究這種疾病的成因。他決定從頭開始,並翻遍數百年歷史的醫學紀錄與歷史文獻,希望找出新線索。「現代教科書仍然會出現一些可笑的敘述,稱思覺失調症處處可見,在世界各地的發生率都一樣,而且從遠古時期就存在。」他強調「那些看法完全牴觸流行病學觀點。」—他在與別人合著的《隱形瘟疫》(The Invisible Plague: The Rise of Mental Illness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中下了這個結論。他發現除了古埃及人之外,在十八世紀晚期之前幾乎沒有人養貓當寵物;最早這麼做的「是詩人,也就是巴黎與倫敦裡頭思想前衛的左派人士。貓就此成為我們的物。」他們把這稱為「養貓風潮」,而思覺失調症的案例正好在同時期急速增加。這種疾病「完全發作的情況相當驚人,以致我發現在一八○六年前,也就是英國與法國同期間出現病例時,醫學文獻竟未能完整描述其病徵。」他指出,「我會覺得驚訝,是因為十五、六世紀有一些非常傑出的觀察家,而他們本應記錄下來。」最引人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患者體內有弓形蟲抗體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到三倍。這個說法來自他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小兒科醫師兼神經病毒學家羅伯特.約爾肯(Robert Yolken),他們針對世界各地相關文獻(共三十八項優秀研究)共同進行的概觀分析。人類基因體研究明確顯示,思覺失調症具有大量的遺傳因素。這個發現看似與他們的立場相左,但他們並不這麼認為。到目前為止,與思覺失調症最一致相關的基因,控制了免疫系統抵禦傳染媒介的機制。因此,他們認為在精神疾病的高風險家庭中,遺傳風險因子有可能是對弓形蟲的無效免疫反應。托利和約爾肯相信,德國麻疹、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流感、皰疹及其他病菌可能會使思覺失調症惡化;他們也認為一些病例牽涉了與細菌無關的促發因素。舉例來說,大麻重度成癮與出生時的併發症也和這種疾病有關,而弓形蟲是目前已知最強大的環境觸發因素之一。托利表示,「如果要我猜的話,我會說約有四分之三的思覺失調症病例跟傳染性媒介有關,而我相信弓形蟲涉及當中大多數。」讓爭議火上加油的是,有研究人員開始認為弓形蟲與自殺有關,其中以馬里蘭大學的羅馬尼亞裔精神病學家特奧多爾.帕斯托拉切(Teodor Postolache)為首。研究自殺的風險因素時,帕斯托拉切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重度憂鬱或有強烈自殺傾向者的大腦較有可能出現發炎徵兆—對感染或受傷的免疫反應。包含此現象在內的諸多線索都讓他認為,弓形蟲囊胞可能是某些自殺案件的促發因素,而他致力與歐洲學者一同探索這個理論。他與研究團隊走過歐洲二十五個國家後發現,女性的自殺率與所在國家的弓形蟲盛行率成正比;他們也對四萬五千兩百七十一名分娩時曾接受弓形蟲測試的丹麥女性進行前瞻性試驗。此後十五年內,體內弓形蟲抗體濃度高的女性試圖自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一.五倍;當中抗體濃度最高的女性,風險則整整高出一倍。帕斯托拉切團隊及許多獨立研究團體持續證實了弓形蟲與不同性別及各區域自殺行為的關聯性,包括來自土耳其、瑞典、巴爾的摩和華盛頓的研究。「我不認為弓形蟲一定是自殺的原因,」帕斯托拉切謹慎表示,「也有可能精神疾病讓患者更容易接觸弓形蟲。」然而,他逐漸肯定弓形蟲至少是自殺的誘發因素之一。這來自他與研究團隊所進行的一項測試,受試對象為慕尼黑某戶籍登記地隨機挑選的一千位民眾,這些人都經過仔細審查、並已排除任何精神病史。研究團隊請受試者填寫問卷,評估自己自殺的可能性,並抽血檢查受試者體內是否受弓形蟲感染。結果,感染弓形蟲的受試者遠比未感染者更表現出自殺的傾向。這些傾向包含男性的衝動與尋求刺激的行為,以及女性的敵對情緒(對他人與自我)。如同佛萊格爾的研究發現,這些特徵和危險駕駛及其他衝動行為具強烈的關聯性。「我希望獨立研究團體也能得到相同發現,」帕斯托拉切表示,「那將是重大的突破。」有鑑於弓形蟲帶來的各種麻煩,貓奴們是否該考慮斬斷對主人的情絲呢?多數科學家同意佛萊格爾的主張,認為人們無需為了避免染上寄生蟲而過度反應。事實上有無數研究顯示,貓為飼主帶來許多心理上的益處。因此真要說起來的話,飼主沒有貓的陪伴下,心理健康不僅不會改善,還更可能惡化。專家表示只要鏟貓砂時多留意、澈底清洗蔬果、從事園藝工作時戴手套,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相較之下,牛肉與羊肉更是弓形蟲的常見感染源,因此建議全熟食用;如果想吃生食料理,可先將肉品冷凍以殺死微生物囊腫。遺憾的是,如果人們防疫失敗,以目前的醫學技術還無法去除腦中的弓形蟲,因為牠的囊腫具厚實囊壁,大多數藥物都拿牠沒轍。然而基於對潛伏感染的擔憂,已有一些研究團體著手開發可突破囊壁的藥物。考量弓形蟲與引起瘧疾的原生動物的親緣關係,研究者的主要目標是檢視瘧疾藥物能否有效戰勝弓形蟲的囊腫。根據對老鼠的實驗可知,這項策略已辨識出部分可望發揮作用的媒介,也增加了治癒人類潛伏感染的希望。為了解釋當前的研究進展,約爾肯以數十年來醫界對潰瘍的立場舉例。「多年來,人們懷疑幽門桿菌是潰瘍的凶手,但一直到找出對付幽門桿菌的療法後才確定這件事。所以這是我們需要的,最終目的是證明,除去寄生生物後病就會好起來。」帕斯托拉切當然也懷抱同樣的希望。儘管走在領域前頭的研究尚未成熟,但他承認這已使他開始從不同角度看待人類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們通常認為情緒障礙和童年時期的遭遇有關,但誰知道呢?也許那些寄生生物控制了人類的潛意識。」
-
2020-10-14 新聞.健康知識+
對雞蛋過敏,還能打流感疫苗嗎?
又到了流感疫苗接種的季節,你知道哪些人打流感疫苗要注意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疾病管制署資訊指出,若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或是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之外,對於雞蛋過敏者仍可安心施打,但接種前仍建議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進行診斷評估,並於接種後停留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如此便能放心接種流感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流感疫苗多由雞蛋胚胎培養而來,若是已知對雞蛋過敏者,還能接種流感疫苗嗎?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即便對雞蛋蛋白質嚴重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極低,因此今 (109) 年起,衛生福利部參考美國、英國做法,不再將「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列為流感疫苗的接種禁忌症之一,亦即對雞蛋過敏者仍可接種流感疫苗。 然而,若已知對雞蛋過敏者或是有過敏體質者接種流感疫苗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吳書毅醫師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前最好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診斷評估;此外,由於雞蛋過敏大多發生在接種後30分鐘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或出疹的狀況,因此若擔心出現不適反應,建議接種後密切觀察30分鐘,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即可。此外,今年流感疫苗還多了一支經由細胞培養的「輔流威適」,沒有雞蛋過敏的疑慮,且亦在公費疫苗選項之列,唯僅適用於3歲以上民眾。吳書毅醫師補充,自費接種細胞培養疫苗的費用較雞蛋胚胎疫苗稍高,但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各家疫苗的抗原性相同、保護力相仿,因此若無特殊考量,可無需拘泥於廠牌或製程的差異。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滴眼藥水治老花攏是假 下單前確認2重點防受騙
滴眼藥水治老花、喝茶治耳聾攏是假,違規網購廣告猖獗,許多產品常宣稱有神奇療效,吸引民眾購買,食藥署除呼籲民眾勿信,也提醒下單前先確認評價及業者資訊,避免受騙上當。國慶連假,不少網購業者推出優惠吸引買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科長黃建隆今天表示,近年食品、化妝品廣告常有膨風問題,經常宣稱許多神奇、吸引人的療效而挨罰。他舉例,像是號稱可降血糖的「三降茶」,不僅冒充小兒科醫師名義代言推薦,更宣稱可降血糖、改善夜尿,涉及醫療效能及誇大不實,食藥署根據金流、網站資料展開行政追查,已針對部分業者開罰。不過,黃建隆說,另有部分因網站IP設於國外且採一頁式購物網站,至今仍罰無可罰,針對這類違規業者將於食藥署「食藥膨風廣告專區」中公布相關違規細節,提供民眾參考。「食藥膨風廣告專區」上充斥各種用詞誇張的食品、化妝品廣告,例如一款眼藥水號稱其中含奈米分子,會滲入眼睛校正角膜,可作為多焦距鏡片使用,甚至可治療老花眼、預防白內障;另有一款茶包,號稱喝7天可消除耳鳴、30天恢復聽力,這些都是誇大不實的廣告。黃建隆呼籲,當發現太神奇、太吸引人的廣告,記得先停下來思考對健康是否有幫助,畢竟食品只能提供人體營養素及熱量,不具醫療效能,下單前務必記得多查查評價,了解是否曾有相關爭議或涉及詐騙,並且確認業者資訊是否完整,例如有無公司名稱、地址、客服電話等,避免受騙。
-
2020-10-0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看盡內科興衰半世紀 余忠仁扛起最科技醫院
台大醫院總院這個「百年老店」一共有六個分院,但這當中只有一個分院,從頭到尾由台大院方自行設計、籌建,那就是2019年底加入的新竹生醫園區分院。出身醫師世家的台大生醫分院院長余忠仁說,生醫分院是台大親手養大的孩子,有很高的期許,台大體系的智慧醫療願景將不再受限於既有硬體的滿載,可以在生醫分院找到實踐場域,科技也將幫助醫療人員回到以人為本的初衷。余忠仁表示,生醫分院的總共有五大任務,首先要滿足地區民眾的急重症醫療需求,醫院大樓已於去年底落成,各項檢查治療設備陸續到位,醫療功能完整。做好基本功;第二項任務就是發揮位處生醫園區內的優勢,協助生醫產業發展,與醫療照護相輔相成,更有利於結合社區與居家醫療、發展個人化醫療。余忠仁說,預計在2023年10月,台大生醫分院研究大樓落成,實驗室和臨床試驗單位有完整充裕的空間,可作為生醫園區臨床驗證的場域,與醫療相輔相成。有了這兩個基礎,生醫分院就擁有強大的基礎可以繼續實踐第三到第五個任務,那就是發展智慧醫療、國際醫療、作為台灣醫療照護與生醫研發的展示櫥窗。余忠仁打開條理分明的報告資料,透露包括工研院、國衛院、國研院,以及未來也要開設醫院的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都已經與生醫分院建立前端研究的合作關係。至於後端應用,包括小分子藥物、疫苗、檢測試劑、醫材、晶片、細胞治療、電子晶片,資通訊裝置、醫療電子產品,都陸續與技術精良的廠商建立溝通管道與合作方式。談了這麼多最尖端的醫療,余忠仁說,目的都是要「讓醫療回到靠近人的需求,但人力不會因此精簡。」醫療是「人」的產業,沒有人想要跟機器講話,病人需要人的關懷和溫度,用科技取代了純勞役、提供系統性的安全監測,醫療人員就可以更多回到初衷,花更多時間去關懷病人、做好醫病溝通。重視以人的核心,並非只是標準答案,而是余忠仁過去半世紀的親身體會。出生三代醫師世家,他親身見證台灣醫療過去半世紀變遷,整個家族出了五十幾位醫師,囊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牙科、眼科、皮膚科、泌尿科、骨科、麻醉科、藥師、護理師,開一間余氏醫院都不成問題。「我爸是外科,四十歲開業,病人非常多,整天不是看診就是開刀,」余忠仁回憶道,外科太累了,而且手要很巧,所以當他以榜首之姿考進台大醫科,成為父親的學弟,名列前茅畢業時,他選擇的是當時醫學生第一志願:內科。後來余忠仁受胸腔科團隊氣氛吸引,也著迷於學習判讀X光、超音波等影像,便選擇歷史悠久的胸腔科,師承楊思標、陸坤泰、郭壽雄、楊泮池等大師。身為內科醫師,余忠仁很享受於精進望聞問切、抽絲剝繭的診察功夫,只是他也同時見證了在健保實施之後,這份功夫逐漸被忽視輕看,醫師地位不再崇高,病人湧向大醫院、基層診所萎縮。余忠仁的父親堅持不加入健保特約,病人也越來越少。余忠仁感嘆,在健保給付裡,「用腦袋是沒有錢的,動手才有錢,醫師必須要看很多病人,人家才能看出你的「身價」」,診察費過低之外,也跟年資、經歷、能力沒有關係,現行支付架構已經扭曲醫學學生訓練,不再重視溝通和同理心。作為醫院管理者,余忠仁很欣賞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的作法。醫院組織有明確的分工,每年有清楚的發展目標和願景,醫師則保障固定薪,薪資也令人滿意,醫院便能兼顧成本和發展。現在台灣大部分醫院醫師只有微薄的底薪,醫師有衝量的壓力,就很難有動機去做別的事。「健保對民眾來說是難以想像的成功,但對於醫療人員,有一定程度的傷害。」余忠仁說,健保的永續不是財務考量,是政治上的必須,但不應該阻礙醫療專業進步,需要各界持續研議改革,例如開放合宜的差額負擔,才有機會與新科技接軌。●余忠仁小檔案年齡:59歲專長:一般內科學、胸腔內科學、重症醫學、胸腔腫瘤學、超音波醫學、分子醫學現職: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分院院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低劑量電腦斷層的肺癌篩檢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要有心理準備,如果發現異常,就需要長時間追蹤。追蹤期間若有任何發現,都要與醫師仔細討論,才能決定下一步。
-
2020-10-09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搶手 帶動肺炎鏈球菌也接種熱烈
公費流感疫苗十月五日開打至今,因受新冠肺炎影響,接種踴躍,同步帶動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熱烈。有診所表示,近期進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也有診所醫師表示,除自費流感疫苗預約人數破歷年紀錄外,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最近民眾詢問度也變高、接種人數變多,甚至有一家人一同自費接種的情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他十月五日共進了兩百支公費流感疫苗,當日就打了近七十支,現只剩廿支,預計明天就會全數打完,隨後要再去衛生局領,但未必有貨。他說,因新冠肺炎讓民眾強化了預防觀念,讓公費流感疫苗搶手,不少診所連自費都超搶手。他自己的診所往年九月才開放自費預約,但今年不斷有民眾詢問,只好提早七月即開放預約;他進貨約七百支,往年民眾預約量僅半數,今年則是幾乎已預約光,民眾也已陸續來施打。林應然也提到,流感最怕的是併發肺炎,肺炎鏈球菌是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他進的是自費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往年詢問度不高,今年因疫情帶動民眾施打意願;上門詢問民眾變多,有民眾更是「左流右肺」,一次接種兩種疫苗,更有一家三代五口都來施打。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和眾診所則表示,公費流感疫苗幾乎打光,近期進的卅支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民眾詢問度高,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等待通知領貨中。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民眾若搶不到流感疫苗,建議可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尤其慢性疾病患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群,應優先考慮,可降低雙重感染對肺部的傷害,無論流感或新冠病毒,都可能引發肺炎而威脅生命。
-
2020-10-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避免再早產!815公克的女嬰媽生二寶子宮頸環紮降風險
815公克的巴掌仙子寧寧宣布當姊姊了!2018年新竹縣1名出生早產女嬰「寧寧」,因早產器官未發育完成,加上初期的生理性脫水,體重一度下降至688公克,伴隨著消化狀況不佳、呼吸窘迫等狀況,經醫療團隊3個月細心照護下,長胖到3000公克平安健康出院;為降低再次早產風險,范媽媽生二寶時,醫師特別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讓弟弟迪迪今年9月懷胎足月見客、體重3350公克,姊弟倆出生體重相差超過4倍。東元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吳瓊惠表示,一般來說,曾有過早產經驗再次早產的機率也會跟著提升,因此在范媽媽懷孕4個多月時,安排子宮頸環紮手術,預防子宮頸擴張並加強拉力,搭配安胎處置,做好萬全準備,讓媽媽狀況穩定,可以在家裡自主安胎不必住院。范媽媽表說,看到二寶足月健康出生真的覺得很欣慰,也感謝醫師依她的身體狀況適時調整安胎計畫處置,懷胎8個多月還能出遠門旅遊放鬆心情,不必像第一胎過度緊張,而最讓她擔心的寧寧,如今也上托嬰中心,有東元婦兒科團隊的細心照護,以及一路上醫護人員給予24小時諮詢,讓她能安心待產,「有信心再拚一胎!」東元醫院兒科部部長王昱程指出,早產兒在照護上是相當辛苦的過程,因為早產兒有潛在併發症,若在生產初期沒有妥善預防,併發症可能變成終身的後遺症,如高度近視、肺部發育不良、短腸症及腸壞死,嚴重甚至導致死亡。王昱程說,許多文獻指出,新生兒營養攝取不足可能影響腦部發育,需要持續追蹤孩子的生長曲線、留意體重及發育是否有跟上同齡孩子,若有發展遲緩徵兆能及早轉介兒童早療作評估與早期復健,讓孩子追上同年齡足月兒的發展速度。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科急診病床占床100% 張上淳:國人防疫確實鬆懈了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各國籠罩在第二波疫情的陰霾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於臉書上提出警訊,兒科病房要滿床了,是疫情爆發以來「前所未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臨床上,患者以及住院病患已經恢復到過往,顯示民眾比過往鬆懈,呼籲民眾一定要維持防疫新生活的建議。謝宗學於臉書粉絲團「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PO文,今天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兒科病床占床率史上最高,達到100%,兒科住院患者多是急性感染症,與成人科多是慢性病不一樣,兒科病房的「超高佔床率」代表著民眾的個人衛生防護習慣開始鬆懈,且鬆懈到疫情之前的水準。謝宗學提醒,冠狀病毒、流感、腺病毒和諾羅病毒等,都喜愛低溫的環境,而冬天也快要到了,兒科病房的高佔床率是一個值得警戒的信號。張上淳表示,台大近幾日就診人數已經回到「過往的盛況」,人潮擠滿大廳,看診及住院人數也與過去同期相當,完全是回到過去的模樣,疫情初期,許多民眾都戴上口罩、勤洗手,讓腸病毒等疫情幾乎消失,從近期就診或住院率來看,確實看見國人對於防疫鬆懈,呼籲國人一定要好好戴口罩、勤洗手,才能防堵疫情。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後首見兒科病房滿床 醫師:看到防疫警訊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上表示,今天首次看到新冠肺炎以來,兒科病房占床率達到100%,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代表大家的防疫都已經鬆懈,但是秋冬新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即將來臨,如果這麼鬆懈,恐怕很難像之前一樣,安然度過疫情。謝宗學的發文,也引發意見討論,台中榮總的醫師表示,「我們兩周前就爆掉了」,也有人表示,診所裡面的兒科患者早就人滿為患。今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引起民眾一陣緊張,大家請洗手、戴口罩,也使得一些感染疾病相對的降低許多,像是腸病毒、諾羅病毒、感冒等,但是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大家的警覺性也跟著降低,加上目前正值氣候變化、季節交替時間,各家醫療院所的病人又多了起來。謝宗學今天在臉書上表示,因為自己負責急診兒科,上班後都會例行的看一下兒科病房的情況,如果急診有兒科病人進來,狀況需要的,就要進入病房。但是今天看到病房的情況,讓他嚇了一跳,醫院出現新冠肺炎以來,首度的兒科病房100%滿床。他表示,兒科住院病人大多是急性感染症,跟成人科多是慢性病不同。兒科病房超高佔床率,代表許多人的個人衛生防護習慣開始鬆懈,鬆懈程度幾近回到疫情前的水準。因為冠狀病毒、流感、腺病毒、諾羅病毒等都喜愛低溫的環境,對於即將到來的冬季,兒科病房的高佔床率是一個值得警戒的信號。他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解,雖然台灣度過一個相對安全的夏天,不表示冬天也能用這樣的防疫態度安然度過。大家應重拾年初的防疫精神,下一階段的挑戰正要開始。
-
2020-10-07 科別.感染科
父親得帶狀疱疹 11月大女嬰感染水痘
未滿1歲洪姓女嬰差幾天就可施打水痘疫苗,未料被罹患帶狀疱疹的爸爸傳染水痘病毒,未施打過水痘疫苗的新住民媽媽也感染,一家三口一起戰「痘」。醫師提醒家長,千萬別忽略孩子應常規接種的疫苗,「一針也不可懈怠」。11個月大洪姓女嬰的父親是台中人,一家人配合他的工作都住在離島,女嬰爸爸見女兒高燒不退並長皮疹,在離島就診兩次,當地醫師懷疑感染水痘,且擔憂有併發症,建議回台灣就醫。氣候因素影響,女嬰發病後第4天才飛回本島,孩子除高燒,水痘愈長愈多且食慾極差,一下飛機趕緊送急診。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指出,反覆高燒的女嬰到急診室時,頭、臉與軀幹都已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合併嚴重搔癢,導致水痘破裂與局部皮膚細菌感染;住院後進一步從女嬰接觸史清查傳染源,發現孩子發病前兩周,父親曾長皮蛇(帶狀疱疹),沒幾天孩子也反覆發高燒且冒出細小紅色皮疹,推測極可能是被父親傳染。可怕的是女嬰母親陪病3天,居然也開始冒出紅色皮疹,醫師詢問才知道,女嬰母親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從未施打過水痘疫苗,因孩子長水痘也被傳染,一家三口一起治療。父親持續觀察外,女嬰與母親也投以抗病毒、止癢的抗組織胺及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等藥物。住院5天後,女嬰從最初的水疱發展到膿疱最後結痂,母親則在用藥後快速好轉。余孟恭說,治療水痘最好的方式是注射疫苗,只要曾經接種過疫苗,身體多少還會有抗體具有保護力,即使再次感染水痘病毒,症狀會輕微一些,併發症狀也會少一點。他建議女嬰滿周歲後,仍應再施打水痘疫苗,讓保護抗體維持更高、更好。余孟恭提醒,長水痘不可輕忽,因要擔心的不只是留下痘疤而已,還有重症疑慮的出血性水痘,感染水痘的幼兒須留意有無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或腦炎等併發症;老年人則應注意是否有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及時適當治療十分重要,才能避免致命危機。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隔離且採檢少 英數據:阿根廷陽性率全球最高
根據英國牛津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網站「用數據看世界」(Our World In Data),阿根廷新冠肺炎陽性率全球最高,反映其採檢率低和防疫限制執行鬆散。截至今天為止,阿根廷累計確診80萬9728例,7天滾動平均值約每日新增1萬2500例,初期防疫有成的這個國家,累計染疫病逝人數卻在上週突破了2萬大關。醫療專業人員表示,低採檢和防疫限制鬆散是導致阿根廷高陽性率的原因。路透社運用衛生部數據計算發現,8月時阿根廷陽性率約40%,上週已來到逼近60%。布宜諾斯艾利斯兒科醫生坎伯里安(CarlosKambourian)告訴路透社:「有隔離嗎?沒有。有(足夠的)採檢嗎?沒有。」相較之下,紐約州人口2000萬,不到阿根廷4500萬人口的一半,但一天採檢10萬次,是阿根廷的4倍,且紐約州陽性率僅略高於1%。阿根廷政府3月20日開始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但之後為振興經濟被迫放寬限制。阿根廷經濟已持續衰退兩年,貧窮人口和失業率日漸攀升。阿根廷衛生部消息人士表示,採檢陽性率高,是因為逐戶檢查行動(DetectAR)計畫導致,也就是只著重採檢感染者之接觸者。政府已承諾加強採檢。阿根廷確診人數多達全球第8,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的7天滾動平均都高居全球前5大。以確診數和病逝人數而言,拉丁美洲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
2020-10-06 科別.兒科
男童肥胖治療小雞雞 男性荷爾蒙一打竟意外導致性早熟
一名10歲男童從小生殖器就較短,雖然1歲前疫苗接種時經兒科醫師檢查過都表示正常,但隨著年紀增加,男童的食慾快速上升,不僅肚子變得圓滾滾,洗澡時發現生殖器變得更不明顯,到醫院就診經抽血發現膽固醇過高,恐因體重過重導致雄性激素過低、生殖器短小,便幫其注射男性賀爾蒙,不料一個月後男童聲音竟變得低沈,臉上也開始出現青春痘,讓母親十分慌張,趕緊送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求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劉明侑說明,在門診時發現,男童的生殖器實際長度為5公分,雙側睪丸都沒有青春期發育的跡象,卻已開始變聲,也長出一些陰毛。抽血報告顯示跟青春期相關的濾泡激素和黃體激素都很低,只有雄性激素高達7.01ng/mL,檢查骨齡發現生長板已加速癒合,遠超過男童的年紀。劉明侑診斷,男童是因接受了不必要的男性賀爾蒙治療,導致身體產生性早熟的現象,再加上原本體重就超重,於是骨齡就快速增長,造成生長板不正常的提早閉合。在暫停男性賀爾蒙的治療後,同時搭配營養師的飲食控制計畫,男童的體重明顯獲得控制,第二性徵也沒有再持續發育下去,後來追蹤抽血報告和骨齡也都進步許多。劉明侑表示,男生的青春期發育時間介於9至14歲,每個人的差異性很大;量測陰莖的長度應該從根部(恥骨聯合處)開始量起,對於那些皮下脂肪較厚的孩子,視覺上覺得長度不夠往往是陰莖埋在皮下造成的錯覺,俗稱「包埋式陰莖」,推測男童是因體重過重,導致陰莖測量產生誤差,同時年紀才10歲尚未開始真正進入青春期,所以雄性激素較低誤接受不必要的治療。事實上,只要良好的控制體重,保持均衡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一般男生大多會在14歲前開始進入青春期,第二性徵自然會逐漸發育至成年人的狀態。若是提早暴露、或接觸到男性賀爾蒙,不僅會提早促使第二性徵發育,產生「性早熟」的現象,同時造成骨齡的快速進展,導致生長板提早閉合,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成人身高。劉明侑指出,由於男生的第二性徵初期表現為睪丸成熟(體積超過4 c.c.或直徑超過2.5公分),醫師在檢查時會利用專業的睪丸測量器(orchidometer)來判斷孩子是否已經開始發育。近年來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體重超重的孩子越來越多,青春期發育也跟著提早不少。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第二性徵發育有疑慮,建議尋求專業的兒童內分泌科醫師檢查,透過正確的醫療診斷,才不會讓孩子接受不必要的治療而錯失成長的黃金時期。
-
2020-10-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冬新冠肺炎從院內感染開始 指揮中心:戴口罩可避免
國內有感染科醫師認為,入冬以後可能疫情再起,從院內感染開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入境感染者確實可能出現「漏網之魚」,所以在社區及醫院,一定要落實保持社交距離,無法保持距離就要戴口罩,相信就可將秋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可能性降到最低。莊人祥說,入冬疫情從院內感染開始,屬於「最壞劇本」,尊重專家意見,但指揮中心防疫重心仍以邊境風險嚴管為主。莊人祥強調,除特殊短期商務來台,其餘入境者全數需居家檢疫14天,但該病毒確實難纏,期滿後仍須自主健康管理7天,外出須戴口罩,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近期頻傳入境檢疫期滿仍驗出病毒陽性者,莊人祥表示,新冠病毒特性為發病前兩天開始可傳染,發病當天感染力最高,發病第十天無傳染力,確實有病例長達80多天病毒檢測仍為陽性,但其實已經不具傳染性。但仍不可排除病毒潛伏期超過21天可能性,所以莊人祥提醒,民眾一定要在密閉場所帶口罩,避免不小心有未被揪出的感染者走入社區或醫院,造成大型群聚事件,但莊人祥認為,醫院本就需要戴口罩,有基本防護,應可將感染風險降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臨床已出現不少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感染,甚至有些因為感冒引起肺炎的案例。疫情流行初期,國人幾乎都能尊循戴口罩、勤洗手等規範,也讓腸病毒、流感幾乎被消滅,當時還有專家笑說「小兒科要沒生意了」,但現在這些疾病慢慢回來了,顯示民眾近期真的是鬆懈了,口罩戴得不如三、四月這麼緊。邱政洵表示,臨床的現象是一大警訊,無論是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感染或是流感,症狀幾乎與新冠肺炎一模一樣,發燒、咳嗽,第一線根本無力辨別,台灣幾乎沒有病毒,能安心朝過往經驗判定感染性疾病,倘若,發生社區感染,在秋冬這個季節,等於同時宣布醫療體系的崩壞。台灣目前仍採取嚴守邊境的策略,不過目前仍有零星的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加上無法排除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民眾若是沒有在秋冬把口罩戴好、手洗好、社交距離保持好,潛在於社區的個案碰上免疫力低的民眾,就可能讓社區感染一觸即發。邱政洵表示,長庚醫院感控持續不敢鬆懈,戶外篩檢站也不敢撤,也呼籲國人千萬不要鬆懈,出入公共場所一定要戴口罩,手一定要徹底洗乾淨。
-
2020-10-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鑑別罹患流感或新冠肺炎 醫師籲孩童施打流感疫苗
時序進入秋季,也是流感好發的季節。流感疫苗即將在10月5日開始施打,兒科醫師建議家中孩童今年一定要施打流感疫苗,因目前新冠肺炎還沒有有效治療藥物及疫苗,加上孩童的臨床表現都比較輕微,難以在第一時間鑑別孩童罹患「流感」還是「新冠肺炎」。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表示,冬天是流感季,老人和孩童都容易罹患流感,且容易發生併發症,施打流感疫苗除了能降低流感感染率,也能減少併發症發生。根據美國疾管署資料統計,美國有700多萬人罹患新冠肺炎,其中孩童就有50萬人,占整體百分之7;國內是因為目前尚未爆發社區感染,一旦爆發社區感染,孩童罹患的比例也會與美國相同。馬瑞杉表示,孩童罹患新冠肺炎的臨床表現上雖然比較輕微,沒有大人容易罹患,但孩童本身就容易得到病毒感染,流感季施打流感疫苗能增加保護力,也有助醫師在臨床上鑑別「流感」與「新冠肺炎」。
-
2020-09-30 科別.皮膚
癢到不行以為過敏!指縫驚見「蟲穴道」才發現是疥瘡
許多皮膚病都會讓人很癢,「疥瘡」更是讓你全身癢透、傳染力極高,連醫護人員聽到都不禁要往後退的一種皮膚疾病。有醫師分享一病例指出,孩童全身癢初期以為過敏,後來才發現是「疥瘡」,更在孩童指縫找到「蟲穴道」,令人頭皮發麻。大部份皮膚病不是紅腫痛,就是很癢,小兒科「柚子醫師」陳木榮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個「癢到不行」的疥瘡病例。一位母親帶其1歲小孩就診,孩子全身癢到東抓西抓,一開始醫師認為是過敏,開了抗過敏的藥給他吃,結果一周後回診,孩子更紅更癢。醫師仔細觀察,後來在他的手指指縫發現紅紅小小的點,驚覺應是疥蟲鑽進表皮的「蟲穴道」,開了藥膏藥水,並提醒媽媽回去要幫孩子每個隙縫都要塗,包括肛門縫都不能放過。而孩子在擦了二周的藥之後就好得差不多了,不過再過一個星期,果然家中的爸爸、媽媽、姊姊都被傳染了。疥瘡是由疥蟲引起,經由皮膚接觸、人傳人的疾病,傳染性極高,因此群聚的團體生活者,例如軍隊、安養中心、護理之家等是高風險族群。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游懿聖醫師指出,疥蟲會在人體皮膚打洞、鑽到人的皮膚裡面,靠吃我們的皮膚組織維生,因為疥蟲本身以及他的卵、排泄物,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奇癢無比的紅疹。疥蟲不會跳、不會飛,只會爬,爬行的速度一分鐘大約爬兩公分,因此如果只有短暫的握手,被傳染的機率不高。少部份的疥瘡可以經由間接接觸而傳染,患者身上疥蟲的皮屑如果掉在床單、枕套這些布料上,有可能會因此而間接傳染給下一個接觸的人。游懿聖醫師指出,疥瘡治療並不難,不論是外用或是口服,一二周持續用藥很快會好。難在環境消毒。家中如果有一個人確定診斷是疥瘡,家中成員無論有沒有症狀,都會建議預防性擦藥,家中的衣物、床單、枕套,也會建議用熱水浸泡(超過60度,持續十分鐘);無法用熱水浸泡的衣物或用品,則用塑膠袋包封好,放在炎熱乾燥的地方曬兩週,並且減少家中雜物堆積,地板、桌面、椅面可以用稀釋的漂白水擦拭。
-
2020-09-30 科別.感染科
人類染食腦蟲全球僅百例 台灣曾有個案泡湯感染
一名美國男童感染俗稱食腦蟲的福氏內格里蟲殞命,但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並不常見,人類經鼻子吸入含福氏內格里蟲的水而感染,台灣過去也曾有個案因泡湯感染。美國媒體報導,這名男童感染福氏內格里蟲(Naegleria fowleri),9月8日宣告不治。男童可能是在市中心的水上公園玩耍時接觸到污水,不久後身體不適。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衛教資料,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的致病原是內格里阿米巴,為環境中自由營生的單細胞阿米巴原蟲,有40餘種,其中只有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會感染人類。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此疾病於1965年在澳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病例,主要發生於夏季。截至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全球確定個案約235例。根據疾管署資料,台灣在2011年有1例確定個案,為首例因溫泉水感染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事件。該名病例為75歲健康男性,會定期泡溫泉。個案出現頭痛、頸痛、食慾不振、手腳發麻、全身無力,發病後25天死亡。經檢驗確認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個案暴露的溫泉池也檢測出含有此種寄生蟲。莊人祥說,此疾病為人體與環境致病原接觸所導致,不會經由人與人接觸傳播,人類病例罕見,疾管署過去曾持續監測不明原因腦炎結果,也未曾發現。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各國文獻資料顯示,在溪水、湖泊、溫泉和土壤等,都曾有檢出的紀錄,而鹽度較高的海水未檢出。感染的途徑是人類可能在自然水域活動時,將病原體吸入鼻腔,並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而發病,但喝下遭病原體污染的水則不會被感染。該疾病潛伏期約1至7天,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可能鑽到腦部導致腦膜炎,目前沒有解藥,感染者「非死即重傷」。吳昌騰指出,一旦感染,最初可能出現腦膜炎症狀如發燒、噁心、嘔吐、脖子僵硬等,後續恐衍生嚴重的神經性問題,如癱瘓、無法言語、無法吞嚥等,和中風後遺症類似,若侵犯到腦幹則可能危及性命。最近台灣掀起一股野外露營、爬山風氣,吳昌騰建議,民眾若到野溪、野外溫泉玩水,除了注意安全,也應避免把頭部浸入水中。疾管署建議,除了避免把頭浸入水中,民眾應避免在炎熱、水溫高或低水位時戲水,並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若於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
2020-09-28 科別.兒科
影/一人發燒後 檢查出兄妹都罹患川崎氏症
川崎氏症一直以來是兒科棘手病症,常好發在3個月到5歲幼童,一年四季都有,衛福部豐原醫院內約有50名川崎症病童定期追蹤,還有一對兄妹雙雙患有川崎氏症,醫師說,統計指出若哥哥姊姊患川崎氏症,弟弟妹妹也罹患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約3倍。患病小妹妹在豐原醫院定期追蹤,媽媽表示,哥哥在3個月大的時候發燒多天,出現「川崎氏症」典型症狀,眼睛紅、嘴唇乾燥舌頭鮮紅、皮膚起紅疹、手指末梢紅腫脫屑、頸部淋巴腫大。妹妹在1歲半時也發燒多日,身上雖然沒有哥哥當年「川崎氏症」典型的症狀,但媽媽仍擔心會不會也得到川崎氏症,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妹妹有心血管發炎狀況,也確診「川崎氏症」,目前哥哥已經10歲,妹妹也6歲,兩兄妹每年都定期追蹤。豐原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林聖哲表示,哥哥姊姊罹患川崎氏症,弟弟妹妹罹患的機率會高3倍左右,以目前流行病學資料統計,在「台灣」每10萬人中約有69位罹患川崎氏症;以鄰近的日本每10萬人中約有240位罹患川崎氏症。醫師林聖哲表示,兒科界號稱棘手病症之一「川崎氏症」,因病因不明,又常造成5歲以下孩童持續發燒,如果孩子身上沒有5項明顯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若孩童持續發燒多天建議仍要帶往醫院檢查。「川崎氏症」冠狀動脈周圍會有發炎反應、血管擴大或產生動脈瘤的狀況,也可能出現二尖瓣逆流或是心包膜積水情形,甚至造成心臟收縮功能不良,家長一但發現孩子有身體不適都應盡早就醫。
-
2020-09-28 科別.兒科
危險!幾顆巴克球 就能吊起釘書機
幼童誤食巴克球的意外愈來愈多,中華民國兒科醫學會聲明表示,巴克球磁力強烈,幼兒一旦誤食將造成腸胃被吸附,甚至嚴重穿孔與腹膜炎,目前全球已有超過三千例誤食意外,有多國禁止販售,要求政府應加強管理。巴克球可利用磁力拼出各式形狀,模樣很像分子結構,風行多年,輸入台灣時一度引發爭議。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在二○一五年要求標示不適合十四歲以下幼兒使用的警語,去年十月更將巴克球納入應檢項目,必須檢驗合格才能販售。但目前網路上很多大陸進口商品,根本未經檢驗。標檢局規定兒童磁鐵玩具,磁通量應小於五十高斯,但巴克球的磁性卻達四千高斯,只要幾顆就能吊起釘書機,磁性相當強。兒科醫學會在聲明中指出,巴克球的超強吸力來自於含有稀有金屬釹,市面上已有多種形狀的巴克球被用作益智性玩具,訓練想像力和創造力或當成裝置藝術用。
-
2020-09-28 科別.兒科
致命「吸引力」 誤吞巴克球 童險腸穿孔
一名一歲多男童因惡心嘔吐就醫,家人懷疑腦震盪,但X光顯示肚子裡有五個相連小白點,原來是哥哥姊姊遊戲的巴克球,男童因誤吞造成腸壁受損,幸發現得早,否則可能嚴重腸穿孔,甚至喪命。這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最近在臉書上分享的病例。謝宗學說,家長完全沒有發現孩子誤吞巴克球,因為孩子前一天跌倒還以為是頭撞到腦震盪,就醫時男童的腸壁已多處壞死,經開刀截除部分腸段,住院一周後才康復出院。中華民國兒科醫學會最近也公布另起巴克球案例,北部一名四歲男童吞下多顆巴克球,家人雖然發現,但沒有馬上就醫。數小時後,孩子在飯後出現上腹痛、嘔吐等症狀,就醫檢視其胃及小腸都有巴克球。因為這些帶有磁性的小球彼此相吸,連帶把胃壁、腸子等都吸住,造成孩子胃多處潰瘍,腸子並有瘻管,還有多處胃黏膜壞死,最後開刀取出,以抗生素治療多時,孩子飽受折磨。有超強磁力的「巴克球」被認為是一種益智玩具,卻不斷傳出兒童誤食,已有多起兒童因此動手術取出巴克球以保住小命,醫師提醒家長,絕不能讓幼小兒童有機會接觸巴克球。「這跟吞下彈珠、小球絕對不同。」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胃腸科醫師許秉毅指出,吞下彈珠當然也會造成問題,但情況不如巴克球危急,因巴克球有超強磁吸力,吞下一顆或許問題小一點,但兩顆以上、又散落在不同段的胃腸道裡,兩球相吸會把胃腸肌肉一併夾住,造成缺血。他說,學理上來說,這樣緊密的壓迫,只要短短幾個小時就會造成壞死,形成嚴重後果,甚至穿孔、腹膜炎,死亡率高。
-
2020-09-28 科別.兒科
醫病天地/孩子一早打噴嚏 恐是過敏
很多家長常見小孩一大早眼睛、鼻子及皮膚開始發癢,甚至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或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兒科醫師楊爵源說,當季節開始轉換,加上天氣變化溫、濕度差異大時,容易刺激孩童的五官或皮膚誘發過敏反應,很可能是過敏性濕疹、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氣喘的初期表現。楊爵源說,小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有很多因素,和環境有很大關係,如菸品、空氣品質、居家環境等,包括地毯、窗簾、寢具等都是生活周遭的致敏因子,而悶熱、陰暗且潮濕的環境,是塵蟎最佳溫床,因此開窗保持空氣流通、經常除濕保持乾燥及維持環境清潔很重要。楊爵源表示,父母一方有過敏史,小兒發生過敏的機率有20%至40%,父母雙方皆有,機率提高至60%至80%。楊爵源說,1歲以下嬰幼兒的過敏反應大多因食物表現在腸胃道上,如過敏性腸胃炎。擁有過敏性體質孩童成長期間,家長若未適時預防控制,1至2歲後可能進展為異位性皮膚炎,約莫5、6歲時,更容易出現擾人的過敏性鼻炎或難纏的氣喘。他建議父母多注意天氣變化、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及細心留意孩童身體狀況。減敏治療主要適用於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原有灰塵、花粉、黴菌及一些吸入物,天氣濕冷容易引發。
-
2020-09-28 該看哪科.婦產科
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輕生辭世,外界猜測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精神科醫師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同,可能前一天好好的,隔天就陷落,且第二胎風險較第一胎高。竹內結子在日本、台灣都有高人氣,今天被發現疑似自殺身亡,享年40歲。她生前結過2次婚,各生一個男孩,第二個兒子今年1月下旬才出生,外界因此推測,她會輕生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婦女身心健康權威、精神科醫師蕭美君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有2成左右產婦可能產生產後憂鬱症,這是常見的產後情緒變化,但臨床發現,此疾在華人文化下常被忽略。蕭美君說,產後憂鬱的主要原因是體內荷爾蒙變化,尤其在產後更明顯。但因產婦產後生活變化、遭遇家庭、婚姻、育兒壓力,甚至也有婆媳問題,很多人因此直接將產婦的情緒視為外界壓力導致,忽略荷爾蒙變化的生理現象。很多人或許不解,產婦迎接新生命,理應歡欣鼓舞,怎麼會憂鬱;或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跟家人吃飯,怎麼隔一天就突發激烈情緒、甚至輕生。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一樣,當荷爾蒙擾動很劇烈,產後憂鬱可以突然間發生,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突然發作,也可能一瞬間產生強烈自殺想法,「那是身體因素,不是心可以控制」。產後憂鬱的特質,蕭美君說,患者狀況可能時好時壞,病程拖得很長,有些人可能合併精神病症狀,如出現幻聽,有些媽媽會聽到聲音說「寶寶是惡魔」、「妳是惡魔」等,很多人不敢求助,以為是有心魔或「卡到陰」。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孕育第二胎的媽媽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疾並非新生媽媽才會遭遇。在產後2至3週可能就會發病,通常在產後半年內出現,但也有可能拖到一年才發作。就算度過產後憂鬱的嚴重階段,後續也增加焦慮、失眠等風險。產後憂鬱的高風險群,蕭美君表示,除了孕育第二胎的產婦,女性超過35歲以後荷爾蒙分泌下降,因此高齡產婦風險較高。此外,若懷孕前就有憂鬱症、睡不好、容易焦慮、個性壓抑者,或經前症候群嚴重者,也要注意。蕭美君說,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的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若借鏡國外經驗,蕭美君表示,因產後憂鬱症與荷爾蒙有關,國際從青少女階段就很重視相關的教育,協助少女們及早辨識身心狀況,認識風險因子,也有助降低突發的產後憂鬱風險。蕭美君說,孕產婦就算意識到情緒問題,可能也因對精神科藥物存有迷思,擔心傷害到寶寶而不願就醫、服藥。但焦慮的媽媽對寶寶的危害大於藥物,焦慮會增加孕育過動、自閉兒的風險,且有很多非藥物的治療可選擇,民眾應正確認知。防治產後憂鬱,蕭美君建議,孕婦產檢時應關注其身心狀況,且產後繼續追蹤;或新生兒健康追蹤時,小兒科醫師也可注意媽媽的狀況,若發現異常,可及早轉介。蕭美君說,很多女性害怕講出自身的焦慮,怕自己不夠堅強,會被笑話。但並不是「為母就一定則強」,每個人狀況不同,有些人荷爾蒙變化特別敏感,與意志力無關,也並非特別脆弱,民眾應正確認知,並給予孕產婦更多支持。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9-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身體診察」必也正名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賴: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建議將醫學教育非常重要的「physical examination」翻譯成「身體診察」是來自韓良誠醫師。我非常高興今天能得到韓醫師的首肯,兩人一起合作把這中文譯名的始末做一番清楚地交代,並希望能藉著這星期的兩篇由病人以及生病的醫生不約而同寄給「醫病平台」的文章,來談「身體診察」的正名運動。韓:我是在2011 年在成大白袍典禮時,強調醫師的任務是要能好好詢問病史,以及做好對病人的身體檢查。當時我第一次使用了「身體診察」這字眼,這是靠視診、聽診、叩診、觸診來對病人的身體不同部位做詳細檢查,如果發現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有某些不正常「徵象」,再參考病人的病史所呈現的「症狀」而得到可能的疾病診斷,然後再安排各種實驗室生化檢驗或放射線科等的進一步檢查,來確證病人的診斷,決定有效的內科或外科治療。我以為「理學檢查」這術語並不正確,因為字面上這個詞很少人能夠看出它的意思。我實在查不出當年如何開始使用這中文的術語。我認為如果用「身體檢查」反而能夠讓大家明白,但是今天台灣的社會大眾「檢查」這個字都會聯想到實驗室檢查,如抽血、照X光等,而我記得先父韓石泉醫師在他的診所就有一間「診察室」,在那裡他可以要求病人寬衣解帶,做視診、聽診、叩診、觸診等身體不同部位的詳細檢查,而由此做出「診斷」,先父認為在診間,醫師透過「檢查」得到「診斷」,所以他將診間稱之「診察室」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把physical examination 在中文方面譯為「身體診察」,以別於一般人所說的「身體檢查」或台灣教科書所用的「理學檢查」。記得在美國聖路易斯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朱真一教授是第一位響應我使用「身體診察」的學者,而後陳定信教授、賴其萬教授以及林其和教授也都表示贊同,開始於他們的寫作或演講中使用這術語。賴:當我第一次聽到學長韓良誠醫師使用「身體診察」這名詞時,我覺得他的說法非常正確,同時我也很想知道當年我們為什麼都使用「理學檢查」,因而就教於當時同在和信治癌中心工作的老師宋瑞樓教授。想不到醫學教育無所不知的宋教授居然笑說,他也不知道,但好像也沒有人問過他這問題。我問他這是不是日文使用「漢字」時,physical examination 就是用「理學檢查」,他說不是。我再請教他,是不是因為我們在看完病人以後,安排他們再去做的實驗室抽血檢驗都是「化學檢查」,而physical是源自於「物理(physics)」,所以相對地,我們就以「理學檢查」稱之,想不到宋教授微笑搖頭,充分展現「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者風度。我對宋教授說,既然「理學檢察」確知並非來自日本,而且我們也不清楚這是因為「物理」「化學」的對照,我說其實最有可能的是,英文physical 事實上就是「身體」,如physical education 就是我們所說的「體育」,physical well-being就是「身體健康」,所以physical examination指的就是「身體檢查」。既然「身體檢查」這詞已經廣用於時下一般人接受定期的包括一大堆實驗室檢查的「健康檢察」、而且「檢查」又使人聯想到抽血等實驗室檢查,我們應該不要把physical examination 扯到「檢查」。所以我深深覺得韓良誠醫師所提議的「身體診察」最為恰當,因為我們做physical examination時,事實上,我們一邊檢查,一邊思考如何得到「診斷」,所以「診察」一詞最是恰當,而宋教授也非常同意。從那以後,我除了在自己的演講與寫作都持恆地使用「身體診察」,而不再使用「理學檢查」,同時也在我所主編的「醫病平台」除了韓明榮醫師原文題目就使用「注重詢問病史、身體診察和專業知識」以外,我都在作者的同意下,一律將「理學檢查」改為「身體診察」。最近我因為與韓良誠院長討論到共同撰寫這篇呼籲時,他提及曾當過衛生署副署長的小兒感染科的大老黃富源醫師也是對這議題很有熱誠的人。黃教授早我一屆是與我非常佩服的學長,今早與他聯絡上,他還是「對做對的事總是古道熱腸」的老樣子,我非常欣慰地聽他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我,他每次參加衛福部的開會時,一有機會就要求他們將「理學檢查」一詞都改為「身體診察」,他相信衛服部應該已經沒有人還使用「理學檢查」的字了。我也告訴他,我們也會與台灣醫學教育的夥伴好好努力做好這「正名」的運動。為慎重起見,我也與幾位熱心醫學教育的朋友分別探究亞洲幾個使用中文或夾雜使用「漢字」的國家,他們對physical examination 的翻譯是什麼,我們所發現的答案如下:中國「體格檢查」(簡稱「體檢」),少數人稱之「物理檢查」;新加坡「身體檢查」,沒有使用「理學檢查」一詞;日本一直就是用漢字「身體診察」(日文旁註為 しんたいしんさつ)。韓國這幾十年來已很少用漢字,過去有使用「理學的檢查」或「理學的診察」,但多數使用「診察」。最後我們想針對本週的兩篇文章,說幾句話。在醫學上,自古以來醫師就是要透過詢問病史,為病人做身體的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中醫所注重的望、聞、問、切也同樣地標示這方面的重要,但曾幾何時,現在竟有不少醫師已經不再重視這醫師的「基本功」,而淪為篩檢病人需要做哪種昂貴的高科技檢查的守門人,這實在令人感傷。希望政府與醫院也應該反省,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
2020-09-22 科別.感染科
流感疫苗怎麼選?一張圖看懂2020年疫苗4廠牌差異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公費流感疫苗即將在10/5開打,疫苗備有600多萬劑,皆為4價疫苗,包含4種不活化病毒株,即2種A型(H1N1 及 H3N2)及 2種B型(Victoria 及 Yamagata),其保護效力與國際各國狀況相同。林口長庚新生兒科主任江明洲表示,6個月以上就可以施打,6個月以下的嬰兒,請照顧者們都記得要去注射流感疫苗,才能避免傳染給寶寶。公費疫苗核定三家 保護力無差異疾管署8/21公告,今年核定的公費疫苗有三家廠牌:法國賽諾菲的巴斯德、國光生技的安定伏、台灣東洋細胞培養的輔流威適,自費為GSK葛蘭素的伏適流。疾管署也提到,無論是公費或自費疫苗,每批疫苗審查程序一樣,都需符合食藥署規定,核准後才能進口或使用,疫苗品質均受嚴格把關,且四種疫苗的保護力並無差異。細胞培養疫苗成趨勢 指定施打需自費跟往年不同的是細胞培養疫苗,江明洲主任提及,以往疫苗皆由雞蛋胚胎中培養,現在則從哺乳類上皮細胞中來培養病毒,製程效能較高,儼然成為全球疫苗製造趨勢,不過費用也較貴。是否對於雞蛋過敏者較適宜施打此類疫苗?他說,從2018年起,疾管署與國外同步,施打前不需詢問是否有對雞蛋過敏,因為製程當中已將雞蛋胚胎中可能導致過敏的成分大量減少。疾管署也說,對蛋過敏者,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之機率極低,因此參依美、英等國作法,將「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移除。公費疫苗採分配制,無法選擇,若有疑慮者,當然可以自費選細胞培養之疫苗注射。6個月以上可施打 孕婦接種可保護胎兒雖6個月以內嬰兒無法施打,但建議照顧者施打,避免感染或傳染給嬰兒;6個月至3歲公費疫苗均為巴斯德,即使對雞蛋過敏者,也可以放心施打,並於注射後30分鐘觀察是否有異狀;3歲以上的孩童、成人,公費疫苗則為三種,江明洲主任說,疫苗保護力功效差不多,有些民眾會對國光有疑慮,事實上這幾年表現都很好,請放心接種注射。他特別提醒,第二孕期之後的孕婦也可以施打,保護自己之外,抗體也能透過胎盤傳給寶寶。(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防流感打疫苗、勤洗手還不夠! 還要補強這5點才夠力 還在猶豫打不打流感疫苗? 3個Q&A解決你的不安
-
2020-09-18 該看哪科.婦產科
兒科女醫師三寶媽分享育兒經 當新手媽媽也會手足無措
佳里奇美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昱瑾育有6歲、2歲、1歲三個孩子,今年37歲的她說,能夠養育幾個孩子是小時候的夢想,但成為媽媽後才真的感受到甜蜜的重量。雖有多年兒科醫師的專科經驗,面對自己的寶寶生病時也是提心吊膽,經歷新手媽媽的手足無措和感動,結合兒科醫師的專業經驗,希望能幫助媽咪辨別需緊急處理的健康問題,才能從容地享受漫長的育兒之旅。陳昱瑾醫師表示,在小小寶的生活所需方面,要特別注意的是黃疸問題,新生兒隨母親出院後若黃疸數值還未穩定,一定要注意奶量充足並依照醫師指示完成追蹤,避免黃疸數值過高引起之嚴重併發症。若遇到延遲性黃疸,可對照大便卡顏色是否正常,並回診檢查以排除需手術介入之膽道閉鎖問題。喝奶量也要注意,雖然多寡隨每個寶寶能力不同有很大的差別,原則上每日總奶量需達到每日每公斤130-150ml,並有足夠之尿量(每天換5-6次重重的尿布)。借由拍嗝及避免過量餵食可改善易吐奶問題、若有持續明顯的噴射狀嘔吐,需就醫檢查排除病理性幽門狹窄。睡姿問題,在寶寶會翻身前一定要仰睡避免窒息意外及嬰兒猝死症;另外則是如期施打預防針並善用寶寶手冊,裡頭都有詳盡的育兒保健資訊,並紀錄預防針施打的時間。從幼兒時期便可以開始實施親子共讀,媽媽可以選讀適合自己及寶寶的有趣故事或繪本,不但可以增進親子互動,也可以減少3C產品的使用時間,促進寶寶的發展。寶寶哭鬧不安,陳昱瑾醫師說,若在正常食慾活動力下並排除急性生病問題後,就可能是嬰兒腸絞痛,症狀準則為每天哭鬧超過3小時、每周超過3天、症狀持續超過3周。主要是嬰兒腸道神經系統不成熟造成的不適感,一般不會有不良影響,等寶寶長大一些約3至4個月會漸漸改善。當寶寶2、3歲後開始會進入幼兒園的團體生活,就要注意感染照護,除了平常注意衛生防疫的落實,此階段常見疾病為一般病毒感染、泌尿道感染、腸病毒、中耳炎、肺炎等,只要照醫師指示照護並規則服用藥物,密切觀察寶寶的症狀、食慾及活動力,相信可以順利度過病程。另外很重要的是居家安全,這個時期的寶貝好奇心旺盛又精力充沛,生活環境的安全是相當重要的,要注意誤食異物及藥物、尖銳物品刺傷、熱水燙傷、高處跌落等等,相關安全裝置的設置法規也可以參考;孩子進入小一的學齡階段,媽媽的陪伴、鼓勵、和笑容永遠是孩子們最好的教材!
-
2020-09-16 科別.兒科
超強磁力巴克球誤食意外多 兒科學會:全球已近3000件
國內因為強烈磁性巴克球而發生的幼兒意外愈來愈多,兒科醫學會發出聲明表示,因為強烈磁力,幼兒誤食將造成腸胃被吸附,甚至造成嚴重的穿孔與腹膜炎,已有多國禁止販售,要求政府應該加強管理,家長則不能讓孩童單獨玩巴克球,一旦發現誤食要馬上就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昨天在臉書分享一起遇到的病例,1歲男童因嘔吐就醫,用X光照肚子,才發現有5顆亮晃晃的小球排列在肚子裡,家人竟然都沒有發現孩子誤吞巴克球。兒科醫學會之後也火速發出聲明,提到另一起病例,北部某醫院一名4歲男童,吞下多顆巴克球,家人雖然發現,但沒有馬上就醫,飯後孩子出現上腹痛、嘔吐等症狀,就醫後才發現胃、小腸都有巴克球。因為這些帶有磁性的小球彼此相吸,連帶把胃壁、腸子等都吸住,造成孩子胃多處潰瘍,腸子並有瘻管(腸內不正常的相通),還有多處胃黏膜壞死,已腹膜炎的狀況,經開刀取出持續治療。學會在聲明中指出,巴克球的超強吸力的原理基於內含稀有金屬釹(neodymium),市面上已有多種形狀的巴克球被用作益智性玩具訓練想像力和創造力,或當成裝置藝術用。2009年美國開始發行巴克球且行銷各國,但2009-2013年間,估計有2900位孩童因誤吞巴克球被送至急診就醫,全球有不少國家因此禁止販售巴克球。2019年10月起經濟部已將巴克球列入應施檢驗玩具商品,要求業者需經檢驗合格才可在市場販售。行政院消保處亦發文提醒消費者:購買此商品應避免14歲以下兒童將此商品放入口鼻以免造成傷害。但現今網路購物盛行,可在不少網站購買到巴克球,有些包裝上可能未明示警示語或家長購買此商品未詳看警示語,就可能造成孩童誤吞巴克球造成憾事發生。學會籲請政府加強商品管理,尤其是提醒標語是否明顯清楚。此外,呼籲社會大眾提升對巴克球之瞭解,並請家長及老師注意,避免孩童不當接觸。台灣兒科醫學會特別提醒家長及老師們如下:1. 老師發現學童持有巴克球,應立即代為保管再轉交家長。2. 家中巴克球是否存放在安全位置,若孩童使用巴克球時,家長應陪伴在側以防孩童誤吞。3. 家中若有發展遲緩、過動、自閉或其他精神障礙的小孩應避免讓他們接觸巴克球與其他磁鐵玩具。4. 家長發現孩童誤吞磁鐵玩具應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