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五十肩
共找到
135
筆 文章
-
-
2024-10-12 醫療.骨科.復健
妻夫木聰飽受五十肩困擾 醫揪「1症狀」示警:2周內應立即就醫
43歲日本男星妻夫木聰,近期大方招認已經衰老,不只記憶力明顯退化,還飽受五十肩困擾,日前出席記者會時稱「右手舉起來就很痛。」北醫附醫復健科專任主治醫師康峻宏說,43歲有五十肩並非新聞,有20歲就罹患五十肩的病例。多數患者都拖到手已難以伸展或伸展時會痛才就醫,他提醒,預防五十肩或防堵惡化,伸展運動極為重要,如果肩膀卡卡休息超過2周未改善,就應就醫。康峻宏說,五十肩並非是50歲才會得到的疾病,50歲是疾病發生高峰期,五十肩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導致的原因不明,恐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次發性多與動作錯誤、運動傷害,讓肩關節長期處於發炎引起。通常原發性五十肩的患者年紀較輕,次發性患者多落在50歲前後出現明顯症狀。五十肩的正式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肩關節囊長期發炎導致周邊組織沾黏,當關節過於伸展時就會疼痛。導致肩關節囊發炎的原因,第一種是運動傷害,如肩關節夾擠,肩峰下的棘上肌與二頭肌的肌腱、肩峰下滑囊和關節唇被夾擠所產生的肩膀疼痛,會導致肩關節夾擠的運動,如打網球、游自由式、向上舉重,這類肩膀會快速旋轉的動作都可能造成夾擠,長期夾擠,讓肩關節受傷發炎,就會引發五十肩。第二種是肌肉時常拉傷,像做家事勞務的家庭主婦、長時間寫板書的老師、塗抹水泥的工人等,都會時常因為舉手等動作,造成肩頸肌肉拉傷,導致肩關節囊發炎。避免運動或是職業傷害引起的五十肩,康峻宏提醒,一定要保持適當的柔軟度,肌肉伸展運動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人類多數執行的事物,都是在人體「前方」執行,因此身體前方的肌肉多數都偏向緊繃,如胸大肌、三頭肌,建議平時要做向後的伸展,並強化後背肌群,如後上背的肌肉,降低運動或是工作時關節炎發生的機會。如果不幸罹患五十肩,透過復健也能獲得改善的效果,如果五十肩引起的輻射疼痛等,可透過注射止痛藥等獲得改善。他提醒,多數患者都是等到手已經舉不起來才就醫,患者常會因為「太痛」不願復健,也讓五十肩惡化,為避免類似事情發生,平時肩膀卡卡,且覺得疼痛不適,自行休息1到2周仍未改善,應立即就醫,及早治療愈可以避免發炎引起的後續沾黏。
-
2024-08-02 醫療.骨科.復健
肩膀疼痛是拉傷還是五十肩?50歲上班族肩痛伴隨高燒,竟是「1疾病」導致
肩膀疼痛是拉傷嗎?脖子前傾、駝背、蹺腳等長期姿勢不良,容易導致肩關節的結構變化而引發疼痛。不過,一名50歲的上班族因肩膀痠痛就診,竟檢查出常見但少為人知的「鈣化性肌腱炎」。肩膀疼痛是拉傷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章芳源表示,這名患者肩膀不適長達半年,打針吃藥、復健都未見改善,某天晚上肩膀劇痛難耐,手抬不起來,而且伴隨39℃高燒,抽血檢查後發現,患者的白血球及發炎指數都飆高,懷疑是化膿性關節炎,趕緊住院施打抗生素治療。經過一個晚上,高燒消退、肩膀疼痛緩解,但細菌培養卻未檢查出任何細菌,而且症狀並未完全消失。轉至骨科門診治療才發現不是化膿性關節炎,而是鈣化性肌腱炎作怪。40至50歲好發 女性居多鈣化性肌腱炎的發病原因,是肌腱內鈣質晶體沉積所致,導致肌腱發炎和疼痛,嚴重者可能手舉不起來。章芳源指出,鈣化性肌腱炎好發於40至50歲族群,以女性居多,因症狀為單邊肩膀疼痛、病發時手臂無法高舉,常與五十肩搞混。章芳源說,五十肩的正式名稱為「沾黏性關節囊炎」,又名「冰凍肩」,病因是關節囊發炎,因疼痛不敢使用而造成進一步的僵硬、沾黏萎縮,上肢活動受限。鈣化性肌腱炎則是患處出現腫脹和壓痛感,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嚴重時在夜間疼痛加劇,影響睡眠品質。部分鈣化性肌腱炎患者可能出現發燒症狀,根據醫學研究,大約有5%至10%的鈣化性肌腱炎患者會發高燒,就診時易被評估為細菌感染的化膿性關節炎。若病情嚴重 可考慮手術目前對於鈣化性肌腱炎的治療,主要採保守治療,例如:休息、復健、服用消炎止痛藥、多做伸展運動等,可有效舒緩症狀。不過,若是吃藥、復健的改善程度有限,且病情持續加重導致肩膀無力,可考慮手術治療,去除肌腱內的鈣化物,幫助恢復肩膀功能。章芳源提醒,當肩膀痠痛症狀超過三天,復健、運動都無效時,應尋求骨科、復健科等專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利用超音波檢查,肌腱是否有鈣化、發炎、沾黏等,快速找出疼痛原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別一味復健或加重運動訓練,讓肩關節反覆受傷難以復原。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1 醫療.骨科.復健
膝關節、髖關節…6種關節疼痛原因及症狀詳解!貼痠痛藥布可改善嗎?
許多人都有關節疼痛的問題。據統計,45歲至60歲的人,30%有關節疼痛問題,年紀大的人,則高達60%有關節疼痛問題發生。許多人的關節疼痛宛如氣象台般,天氣變化時,常會喀喀響且疼痛,及早做好關節保養刻不容緩,以免老來飽受疼痛之苦。全身關節都可能疼痛 各部位疼痛原因、症狀詳解常見哪些關節疼痛問題?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亭安說,全身關節都可能出現疼痛,分析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手指關節等疼痛的發生原因、症狀、及對健康及生活造成什麼影響?膝關節疼痛原因:包含骨骼、軟骨、韌帶、神經等問題,如退化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創傷骨折、十字韌帶損傷及拉傷等,或是急性感染等。症狀:疼痛、關節活動範圍變小、走路不方便生活影響:人須靠雙腳站立,如果膝關節疼痛未治療,接著會影響髖關節、踝關節的活動力,而造成跛行、行動不便等治療:以退化性關節炎引起的急性疼痛來說,首先要減少病人負重,受傷期間建議行走時拿拐杖輔助,或是減重,再給予消炎、止痛藥,此時關節也常有積液,可以將其抽出且注射類固醇消炎,合併電刺激、局部按摩,以降低關節疼痛,促進關節活度度,減輕不適症狀。髖關節疼痛原因:包含骨骼、軟骨及周圍的肌肉、肌腱等出現問題,如創傷骨折、感染,或是退化,甚至癌症骨轉移等。症狀:疼痛、關節活動範圍變小、走路不方便生活影響:人須靠雙腳站立,如果髖關節疼痛未治療,未來可能需要長時間臥床治療:依不同疼痛原因給予藥物或復健治療,骨折造成骨頭錯位,應立即採外科復位方式治療肩關節疼痛原因:肌腱、韌帶沾黏所造成的五十肩,或是旋轉肌袖拉傷,退化、創傷造成的骨頭錯位等。症狀:疼痛、關節活動範圍變小, 如五十肩早期非常疼痛,但沾黏嚴重後,晚期卻不會痛,此時肩關節活動角度已經變小生活影響:當五十肩沾黏嚴重時,手無法舉超過頭頂的高度,而無法吹頭髮;肩膀旋轉肌拉傷,女性則無法做到反手穿內衣的動作治療:五十肩須依不同階段治療,如果是疼痛階段,可以採用超音波導引注射類固醇消炎,再配合復健治療,效果才會更好;旋轉肌拉傷可以先由藥物、復健治療,若病情嚴重,還是需手術治療。肘關節疼痛原因:手肘內側疼痛,俗稱高爾夫球肘;外側疼痛,俗稱網球肘,而手肘後側疼痛則與三頭肌腱發炎有關,若是手肘前側疼痛則是二頭肌腱發炎有關。症狀:疼痛、關節活動範圍變小生活影響:網球肘則無法提重物,跌倒時無法用手掌撐地起身治療:網球肘等須依不同階段治療,如果是疼痛階段,可以採用超音波導引注射類固醇消炎,再配合復健治療,效果才會更好腕關節疼痛原因:靠近手掌的手指關節疼痛,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而手背的手指關節疼痛,多為腱鞘囊腫所致,或是手腕深部韌帶的扭拉傷等。症狀:疼痛生活影響:手腕屬於活動度大的關節,如果嚴重疼痛無法做扭毛巾等動作治療:腕隧道症候群等,可以利用護具減輕神經壓迫,也可以在神經周圍施打葡糖糖水,降低神經被壓迫的情形,以利緩解疼痛。手指關節疼痛原因:可能有紅斑性狼瘡等風濕免疫疾病,或是痛風所致,或是過度使用等症狀:手指關節疼痛、變形、腫脹、無法彎曲生活影響:關節疼痛、腫脹嚴重,將無法拿杯子、拿碗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除給予藥物治療外,如果是發生在手部關節,可能要給予副木等輔助,讓病人順利用餐進食關節疼痛問題如何檢查診斷?關節診斷量表初步評估陳亭安說,關節診斷量表可以針對日常生活關節活動的功能、走路步態的一種自行評估量表的問卷調查,但臨床考量民眾對量表的理解程度,也很難讓民眾直接填寫,而此量表多用在醫學研究,在病人診斷上,仍多以醫師診斷為主,並不會用此量表診斷。醫師對關節疼痛評估,常以理學檢查、肉眼評估患處關節,對比與正常關節有無紅腫、熱痛、變形等症狀,以及觀察病人的步態、站姿,以及拿握東西是否正常,同時測量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等 有無肌力流失,或以X光、超音波等影像及抽血檢查。進行多項檢查後,再評估是哪一條韌帶、肌肉受損,進而了解可能受影響的其他關節,比如膝關節疼痛時,也會一併檢查髖關節及踝關節,確診關節疼痛為退化、感染、癌症轉移、家族史等原因。急性疼痛發生時,依不同部位關節疼痛不同,止痛方式也不相同,陳亭安指出,如,若是肌腱撕裂傷,如果症狀輕微可以用藥物治療、復健,或是施打止痛藥等,因此,治療方式則依受傷情形,重點是治療症狀、保護關節,維持關節活動度。針對這些關節疼痛問題的人,平時應做什麼復健治療?可以做運動保健嗎?建議可以從事什麼運動?陳亭安說,關節受傷後,針對疼痛不適治療後,就進入保養階段,須加強關節附近的肌肉力量,可以藉由伸展運動、訓練肌肉力量等恢復關節活動度,雖然訓練肌力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如要加強膝蓋附近肌力,可以從事抬腿、膝蓋伸直用力夾抱枕等運動。痠痛藥膏、貼布、按摩棒等小物可以改善疼痛嗎?陳亭安說,使用緩解改善疼痛的藥膏、貼布前,須先確定關節或肌肉疼痛的原因,如肌腱輕微撕裂傷、肌肉抽筋等,貼布、按摩或許有效,但以頸椎間盤神經壓迫,而造成肌肉痠痛,以針灸、按摩緩解,只是在放鬆肌肉,未針對病因治療,症狀還是會反覆出現,建議治療須尊於專業,且痠痛藥膏、貼布是針對較為表淺的發炎、疼痛才有效果。如果是肩頸痠痛可以自行用痠痛藥膏、貼布等物放鬆,但當肩頸痠痛進階到手痛、手麻,或是未依病情治療而隨意按摩,也可能使受傷部位更為腫脹、瘀青,呼籲關節有明顯創傷時,應盡速就醫。至於保養關節的飲食原則?陳亭安說,最重要的關節保養,必須避免骨質流失造成的骨質疏鬆,每天應攝取鈣質、維他命D,如此才能避免跌倒、臥床,當發現關節活動度有所改變時,應盡速就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31 養生.運動健身
名人推薦台灣森林步道!內洞的負離子含量最高、見晴懷古步道風景最美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表示,林業署所轄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步道都很不錯,其中內洞的負離子含量最高,尤其是區內的森林浴步道、觀瀑步道。太平山不但可徜徉森林浴,還可至山下的鳩之澤享受溫泉浴,他特別推薦大眾池,溫泉水是很美的藍綠色,平日人少就像包場;除了太平山,知本也是可享受森林浴以及溫泉浴。他也推薦阿里山的小笠原山八卦平台,放眼望去視野遼闊、風景優美,可見藍腹鷴出沒;還有去年啟用的阿里山水山療癒步道,是全台第一條以森林療癒為設置主題的路線,沿途設有解說柱,遊客可利用森遊阿里山App進行自導式療癒體驗。余家斌特別提到他常帶孩子去的大屯山自然公園,「兒子年紀還小時,我們經常到大屯山自然公園,那裡有水、有草地、有步道,還可以從公園再走到二子坪。」是很舒適愜意的路線。此外他也推薦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的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此處經常舉辦森林療癒相關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台大實驗林粉絲專頁查看相關資訊。以退休議題受關注的部落客及理財作家嫺人,推薦新北市新店區的銀河洞瀑布,推薦原因是交通便利、輕鬆好走,先搭公車到「銀河洞」站,走路約十幾分鐘即可抵達瀑布,再往前走可至貓空纜車站。嫺人表示,這條路線只有起點到瀑布的坡度略陡一些,很適合退休族,她曾不只一次見到六、七十歲的女性獨自健行,全程緩步大約兩個多小時,沿途可欣賞茶園,偶有採茶風光,下山可搭貓纜。另外嫺人也推薦天母水管路步道(天母古道),此條步道可達文化大學,還可以至舊美軍宿舍區改建的餐廳用餐。但她提醒階梯較多。曾用重訓改善五十肩的樂活大叔施昇輝,推薦新北市坪林區的四堵古道、新北雙溪與宜蘭頭城交界的坪溪古道、內灣的南坪古道、獅潭的鳴鳳古道,推薦主因是易走而且不會太多人,「前三條老少咸宜,鳴鳳古道就要一點體力,但不算很辛苦。」他認為風景最美的是見晴懷古步道,但人潮較多。數位版看這裡 選一條步道輕鬆走 台灣得天獨厚的地形,從南到北擁有不計其數的登山步道,有經典熱門路線,也有隱藏版絕美祕境,不僅如此,國健署在全台各縣市也設有社區健走步道,可以說只要願意,隨時都能進行一場步道健行活動。請進數位版,線上探訪名人專家的推薦路線,選一條適合自己的步道,動起來!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13 醫療.中醫
改善頑固性疼痛! 中醫用「1法」告別50歲婦人肩頸僵硬
一名年逾五十的女性,因車禍受傷造成頸部椎間孔狹窄,壓迫到脊椎神經,出現肩頸肌肉緊繃、左手臂麻木無力等症狀,手臂屈伸活動都有困難。疼痛感造成難以入眠,翻身也會痛醒,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日常生活。改善頑固性疼痛 用「1法」告別肩頸僵硬經磁振造影(MRI)檢查後,奇美醫院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施以小扁針及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過四周療程治療(每周一次),患者肩頸部緊繃痠痛減輕許多,手臂麻木無力也明顯改善,晚上不再失眠。任東輝說明,椎間孔狹窄是常見的脊椎病變之一,受損部位受到壓迫的神經痛困擾許多病人。椎間孔狹窄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車禍、搬運重物等外傷,以及基因、長期久站或久坐、老化、家族史......其病症好發在青壯年族群、以及生活型態緊繃且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久站的勞動者更容易發生。組織沾黏是身體痠痛元兇因外傷、扭拉傷或者長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肌肉導致椎間孔狹窄,引起肌肉韌帶損傷,身體產生急、慢性發炎,進而形成局部的軟組織沾黏。久了會因氣血阻塞不通而全身痠痛,嚴重則會壓迫神經造成麻木無力、關節活動困難。小扁針(小針刀)是痠痛解方,可以直接鬆解沾黏處,疏通氣血、恢復關節活動功能。任東輝指出,小扁針是利用寬度0.45mm的扁形刀刃,融合「針」與「刀」的特色及優點,於特定部位進行軟組織的鬆解,是衛福部認定有效而安全的治療方法,屬於技術性治療。小針刀的治療時間短,約數分鐘,不需留針在身上,也不需住院和臥床休息,但施針處會有一些痠脹痛感,建議服用藥液包「消腫退癀湯」四至六包,效果會更好。小針刀療法有效改善疼痛若害怕扎針,建議可搭配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評估脊椎錯位後,用活化槍以快速度、低力道、穩定的脈衝推力矯治脊椎錯位,使神經不再受到壓迫,可治療脊椎錯位所導致的痠痛與各種疾病。小針刀可用於椎間孔狹窄引起的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手腳麻木、膏肓痛、五十肩、網球肘、關節炎等,以及各種筋骨痠痛新傷、舊傷,改善頑固性疼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2-28 醫療.骨科.復健
常看3C引起肩頸痠痛,小心引起「這問題」?3招教你改善,避免日後駝背!
「行得正,坐得端」是指做事正直,姿勢上要抬頭挺胸,才能展現光明磊落的氣質。然而,隨著科技與資訊發達,現代人花很多時間低頭看電腦或手機螢幕,久了肩頸就緊繃疼痛,形成「圓肩與駝背」。什麼是圓肩?與駝背有關嗎?圓肩就是肩膀看起來圓圓的,原本應該在背後的肩胛骨,沿胸廓向前向外滑動,使雙肩看起來就像環抱一顆球(圖1)。研究顯示,在20至50歲的健康成年人中,73%的人右肩有圓肩、66%的人左肩有圓肩,可見圓肩現象很常見。當肩膀形成圓肩姿勢往前延伸,因為胸椎和肩膀是連動關聯性高的兩個關節,如果手向前伸展時,胸椎就會呈現駝背姿勢。研究指出,一天使用手機超過4小時的人肩膀姿勢較差。這些不良姿勢可能引起肌肉與軟組織的不適,也因為肌肉被迫處在一個過長或過短的長度時,增加負擔,長期下來,這樣低效率的工作模式會導致胸前與背部痠痛及緊繃感。圓肩與駝背也會影響頸椎。例如:在打電腦時,為使手部在前下方操作,肩關節和胸椎必須前伸彎曲,但頭卻必須仰起才能看見螢幕,使得頸椎必須做更多伸直,導致聳肩緊繃、頭部前移,這對頸椎和肩頸肌肉都有影響,輕微的肩頸痠痛是最常見警訊,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等問題。在不良的姿勢下可能導致組織承受過大的力量,加速結構耗損,容易引起五十肩;肩關節和胸椎處在不佳的姿勢下,則妨礙手臂活動,增加肩夾擠風險;緊繃的胸前肌肉也可能導致神經壓迫,提高胸廓出口症候群的風險。所以,不管是局部或相鄰關節、短期或長期,圓肩與駝背都對身體有嚴重影響。要改善圓肩與駝背對軟組織的影響,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其道而行,讓原本緊繃的前側肌肉放鬆,並訓練被拉長而無力的後背肌肉,還要改變日常生活姿勢才能一勞永逸。如果出現有圓肩或駝背姿勢時,可以做以下幾個動作來改善:一、前側肌肉伸展(胸大肌、胸小肌)(圖2)1.面向牆角,腳呈弓箭步。2.肩膀抬高至90度,手肘彎曲90度。3.將前臂貼在兩側牆壁上。4.後腳輕輕向前推,胸口貼近牆角。5.感受胸前肌肉被拉開緊緊的感覺。6.維持姿勢20秒後放鬆5秒,續做3次,一天做3回。提醒:動作時別聳肩,保持腰椎骨盆平穩。二、後側肌肉訓練(中下斜方肌、菱形肌)(圖3)1.站姿,上半身挺直,縮小腹。2.將肩膀後收,肩胛骨往中間夾,感受背部肌肉用力。3.維持15秒後放鬆5秒,續做3次,一天做3回。提醒:動作時維持上手臂垂直地面,出力的肌肉為背部而非手臂後側。三、電腦使用姿勢調整(圖4)1.調整桌椅高度至手肘高度與桌面或鍵盤等高,膝關節彎曲90度雙腳自然平放於地面。2.調整桌椅間距,讓鍵盤位置處在上半身直立、肩胛骨後收,手肘彎曲90度雙手可置於鍵盤上的姿勢,勿聳肩。3.調整螢幕高度至其上緣與眼睛同高。4.螢幕與眼睛距離調整至視力可及的範圍,切勿求影像清楚而駝背或將頸部前伸。5.記得適時起身活動。如果已出現嚴重疼痛,或做完以上運動仍無法改善的話,建議到醫療院所或物理治療所接受進一步檢查評估。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26 醫療.骨科.復健
在家就能緩解五十肩疼痛 治療師教你3招徒手復健讓關節不再卡
俗話說:「三十腕、四十肘、五十肩」,各類疾病都有好發的年齡層。五十肩常出現在40至60歲、女性發生率高,最明顯的病症是手抬不起來,因為肩關節囊裡面沾黏或發炎了,導致肩膀活動的角度受到限制。專業物理治療師許愷彥表示,肩膀疼痛、僵硬,可檢視「雙手伸直上舉」動作,過程中若引發疼痛或雙手高度不一樣,則要進一步求診復健科。五十肩嚴重沾黏 甚至須開刀許愷彥表示,五十肩的成因分為原發性、次發性,原發性沒有特殊原因,可能與退化有關;次發性則是因使用過度、姿勢不良、術後沾黏,以及有糖尿病、腦中風、甲狀腺疾病的病史。五十肩跟媽媽手、肌腱炎、肩夾擠症候群的症狀相似,常被搞混,若未能妥善治療處理,嚴重沾黏者需要開刀清除發炎組織,讓肩部恢復正常。五十肩的病程分為四期:前期(疼痛期)、中期(漸凍期)、中後期(冰凍期)、後期(解凍期)。前期剛開始的主要表現為肩膀疼痛,活動度稍微受限;接著漸凍期是手臂無法抬高,痛到無法穿脫衣物,影響生活或工作;再一段時間進入冰凍期,疼痛感慢慢消失,但是肩關節卡住無法上抬;到了解凍期,因身體自癒能力會逐步恢復,但各病程發展時間不一。五十肩有哪些症狀?1.手臂疼痛無法舉高,靠外力也無法舉起。2.肩膀活動度減少,無法穿脫衣服、拿高處物品。3.靜止時比活動時還要痛,甚至痛到無法睡覺。4.僵硬感明顯,肩部多角度受限。緩解五十肩疼痛 在家就能做既然五十肩過了解凍期後,疼痛就會稍緩,是否就不需要接受治療?許愷彥提醒,若錯過五十肩的復健黃金期,會拖延成更大的問題,包括反覆復發的「頑固型五十肩」、肩關節永久性損傷。因病程時期不同,各階段的治療重點分別是減少疼痛(熱療和電療)、增加關節活動能力、強化肌力訓練,加上持之以恆的自我復健運動。許愷彥推薦3招在家就能做的徒手復健,依自身可承受的強度放鬆筋膜,把肩膀沾黏的地方拉開,告別惱人的又痛又卡。物理治療師教五十肩徒手復健爬牆運動功效:利用牆壁做肩膀側抬及上抬動作,把僵硬肩關節拉開。1.站直距離牆壁約一個手臂的位置。2.患側沿牆面伸直成水平摸牆,手指沿著牆壁爬高,至無法繼續上伸為止,再慢慢放下來。3.身體正面與側面方向,各進行10組。毛巾運動功效:將毛巾置於背後,類似擦背的動作,改善肩部關節活動度。1.選擇適當長度的毛巾,雙手放置背後,以健側帶領患側向上拉。2.慢慢高舉至頭部後方,可在角度受限的位置稍微停止。3.上下來回做10次,以穩定的力量牽引,不要猛力硬拉。鐘擺運動功效:藉由身體搖動舒緩肩關節,增加關節角度。1.站在有椅背的椅子旁,健側扶著椅背、患側手持啞鈴或裝水的寶特瓶。2.腳一前一後站著,患側自然下垂,靠身體前後晃來擺動手臂。3.依狀況從前後擺動,改成順時鐘與逆時鐘旋轉。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18 醫療.骨科.復健
有做有效、沒做沒效,復健要一直做下去嗎?常見復健治療疑問一次看
Q:哪些疼痛警訊不該忍耐?疼痛是代表身體某個部位發生了傷害,基本上都不該忍耐。當身體有疼痛的感覺,建議觀察三個訊號:1. 是否疼痛部位有撞到或受傷?2. 是否因運動或過勞造成肌肉痠痛?3. 有沒有急性傷害如落枕、閃到腰、扭傷等情況?一般下背痛指的是從腰部到雙臀之間,因肌肉、肌腱、韌帶、關節、軟骨、骨骼、神經或血管問題,引起的痠痛麻脹等不舒服的感覺,有時也會延伸到下肢,甚至影響排尿功能。例如大掃除引發的下背痛、頭頸部痠痛、手臂痠痛,就是因短時間內、同一姿勢動作不斷反覆,造成不適感覺。Q:腰痠背痛該看哪一科?看病前應準備什麼,讓就診更順利?腰痠背痛一般建議可以看骨科或復健科。要讓醫師知道今天看診的目的(或原因),醫師才能進行適切的評估及檢查。如果敘述比較模擬兩可,如好像有點痛又不太痛,疼痛跑來跑去不知道哪裡痛。醫師比較無法做出適切的診斷及開立適當的治療建議。Q:就醫時該如何對醫師說明疼痛狀況,讓醫師正確判斷?不論是急性傷害,或是慢性累積型的肌肉痠痛,需要知道明確的受傷時間(或疼痛持續時間)及部位,跟醫師描述病情及症狀。看診時要明確告訴醫師疼痛的部位、持續時間、哪些姿勢或動作會讓疼痛加劇或減緩。疼痛是按壓得到,還是深層的?疼痛的類型是屬於麻、刺、鈍痛哪一種?疼痛的範圍是在哪?描述愈清楚愈能有助於醫師判斷。Q:復健完會痛,甚至更痛,正常嗎?儀器治療(電熱療項目)在治療的過程或完成後,一般不會有疼痛加劇的狀況,如果在電熱療的過程有不舒服的狀況,應立即告訴治療師,並停止治療。因儀器治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有任何不適症狀會立即顯現,如電療開太強、熱療太熱等。另外,如果在治療前或返家後(當下不會不舒服,隔了很久才有不舒服的感覺),有無法緩解的疼痛問題,建議掛號請醫師評估狀況。Q:很多患者覺得,復健有做有效,沒做沒效?難道要一直做下去嗎?復健(物理治療)分運動治療和儀器治療(一般的電熱療和牽引等),一般單純的腰痠背痛,會建議在初期的時候先做儀器治療,目的是放鬆肌肉及止痛。在疼痛減緩或肌肉相對較不緊繃的時候,建議要加上適當的運動,讓我們身體的肌肉學習正確的出力,來維持好的生活功能。所以要讓痠痛得到適當的緩解,並回復好的肌肉功能,除了儀器治療外,也要進行正確的運動來輔助。Q:為什麼做了十幾次復健,效果仍不明顯?還要繼續做下去嗎?如果是急性傷害造成的疼痛(僅限於骨骼肌肉系統相關的問題,如扭、拉傷,落枕、挫傷),十幾次的儀器治療是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疼痛緩解。但如果是疲勞性的傷害,如肌肉緊繃、筋膜炎等,可能儀器治療的次數和頻率要相對較長,但會建議合併正確的運動及伸展,效果會較好。一般診所或物理治療所都會有自費的運動治療,治療師會針對個案的狀況進行評估及給予治療建議,如被動按摩、被動伸展、姿勢調整及核心訓練等。如果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在接受健保的儀器治療之餘,尋求專業物理治療師的運動指導。Q:為何不到50歲就有「五十肩」,常常肩頸痠痛?沾黏性肩關節腔炎也可稱為「冰凍肩」,好發於50歲前後的年齡層而得名,但求診民眾不乏3、40歲或6、70歲族群。症狀多是肩關節囊發炎而產生沾黏,或是肩關節處肌腱炎、肩關節周圍曾經骨折、長時間過度使用,慢慢產生疼痛,導致肩關節活動被局限,久而久之就產生肩關節周圍肌力下降、活動受限,得由骨科、復健科醫師治療。一般民眾做家事要避免長時間勞動,建議勞動30分鐘,休息5到10分鐘,擦拭物品時,長時間抬頭或雙手高舉過肩,容易壓迫頸椎,造成肩頸痠痛。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5 醫療.骨科.復健
公園健身器材怎麼用?7種常見器材圖解教學及錯誤姿勢:讓公園成為免費健身房
「運動」的好處人人都知道,問題在「沒時間」!好在,現在的公園就有運動設備,一起來建立正確有效的運動觀念,讓身體更健康!一、運動的基本概念:角色、飲食搭配與安全運動基本概念運動是醫學中一門涵蓋範圍很廣的學門,在運動進行之前,需要先了解自己的運動角色、飲食,以及運動前準備,讓運動的目標成效與期待相符:(一)運動的角色與目標運動時可簡單依照:「運動角色」與「目標等級」分為下列三者。 只想「在公園隨意動動」的民眾,通常較偏向初級、無規律運動者,初期在目標設定上以「略為提高目前身體機能」較容易達標,並朝向成為「有規律運動者」的目標前進。(表一)運動的角色與目標的等級(二)運動的飲食搭配另外,許多民眾運動是為了身材好看,但忽略了「飲食」的重要性而成效不彰,事實上,運動目標需搭配飲食,才會有良好的效果。(表二)運動的飲食搭配*腎臟疾患者,請與您的醫師討論合宜的蛋白質攝取量。(三)安全運動基本概念所有的運動都應該要有適當的穿著,並且在運動前熱身、運動後緩衝。1.穿著好活動輕便運動穿著以輕便、好活動、吸汗為主,必需著運動鞋,若有地板動作,則需於瑜珈墊上進行,減少衝擊。2.運動前熱身所有運動都需要熱身,需在正式過關前,至少進行15分鐘的熱身,可以快走、慢跑等方式進行,至身體微出汗後再開始運動。3.運動後緩衝在運動後需進行完整至少10分鐘的拉筋與伸展,每個動作需停留10至30秒做簡易拉筋伸展。二、常見的運動器材介紹(一)大轉輪「大轉輪」可以訓練肩部、上肢並增加肩關節活動度,當五十肩或肩部急性疼痛時請勿使用,亦應避免過度伸展拉扯造成肩部受傷。(二)腰背按摩器「腰背按摩器」是利用身體移動,將腰背部緊繃處在滾輪上施壓,以達到放鬆肌肉、伸展筋膜的效果,並非越痛越有效喔!(三)漫步機「漫步機」可以伸展臀部、腿部肌群,平衡感不佳者請勿使用,而近期內若是有動過髖關節手術者請在與醫師討論後再使用。(四)坐蹬訓練器「坐蹬訓練器」是利用自身體重訓練下肢肌肉,在使用上請避免閉氣用而產生「努責現象」造成暈眩。(五)飛輪「飛輪」可以讓長者輕鬆的活動下肢,使用上請避免突然加速,因為會造成膝關節過度負擔。(六)轉腰器「轉腰器」伸展腰部及背部的肌群,是許多長輩喜歡的器材,扭扭腰、轉轉身體,可以讓身體活動靈活不少。(七)單槓/引體向上利用身體重量以增強手部、背部肌肉強度,肩部、上肢及肘、手部疾患者不宜使用。尤其是五十肩拉單槓會非常疼痛,反而會有肌肉拉傷的問題。三、不當運動容易造成傷害除了「有效運動」,民眾更該注意的是「不要受傷」,以下為常見的健身器材造成的傷害做說明。(一)肩部關節、韌帶損傷肩關節的設計為「活動」關節,非「負重」關節,無論是「單槓」或是「肩輪」,都是屬於上臂訓練的器材,使用錯誤容易造成肩關節產生過度負重、撕裂傷、甚至脫臼的情況。以「單槓」來說,未經訓練下,即使是成年男子吊著身體的體重,可能都已經過荷,若是加上用力擺動,易造成肩部軟組織(韌帶、肌肉、滑囊)受傷,若是發炎後關節因痛少動,有可能引起五十肩(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二)腰部肌肉急性拉傷「扭腰器」、「漫步機」及「坐蹬訓練器」,則以下肢活動訓練為主,民眾在使用上若瞬間過快、頻率過量及時間過久,則容易造成腰部的急性拉傷,若是加上姿勢不良產生的身體歪斜,則拉傷的機會更高。此時若是感到痠痛使用「腰背按摩器」對已腫脹的肌肉加壓,則造成更嚴重的發炎狀況,請民眾肌肉有明顯發炎症狀(紅、腫、熱、痛)時,切勿使用!四、有動比不動好,正確運動是王道(一)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有些民眾會覺得自己「退化性關節炎」,不應該去運動,其實不運動肌力不足反而更會傷關節;肌肉力量會隨著年齡漸長而減少,50歲開始每年會降低1.5-5%,遞減直至年輕時的30~50%,當「肌肉萎縮」,「每一步」都會產生剪力造成關節損傷,這才是傷害膝關節最常見,但最容易被忽略的主因。(二)運動起始目標不用高運動最困難的是「持續進行」,像這「走到公園運動」可近性高、便利性高又省錢的方式,民眾只要正確使用,就能不受傷又可以達到每週運動150分鐘中等運動量(大約是換算成一週5天、每天步行30分鐘,一次約走3千至4千步)的健康目標!大家都以為籃球、網球這些運動容易受傷,殊不知這些看似無害的健身器材才是無形殺手,甚至還看過民眾買吊帶倒掛在單槓上,若是墜落輕則頭部外傷、重則頸椎骨裂!提醒大家,錯誤使用公園健身器的案例比比皆是, 因而受傷而到復健科就診的也不在少數; 在努力運動健身的同時,要避免不當的方式使用健身器材,否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那就得不償失了!(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身體卡卡想運動?走!我們去公園!)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14 醫療.骨科.復健
冬日關節痠痛難耐 日常5保養緩解不適!「八段錦」分解動作通血氣養筋骨
冬日天氣逐漸轉涼,甚至偶爾下個小雨,門診中就會有許多來看筋骨痠痛的患者。「唉唷,我最近都可以當氣象台了,只要膝蓋開始痠痛,就知道又要變天了。」「最近早上起床,手腳關節頂扣扣,都要活動伸展一下才會覺得舒服。」筋骨痠痛,凡是肌肉、韌帶、肌腱、筋膜等軟組織或骨骼損傷所引發的疼痛不適感,也就是中醫說的「傷筋」或「傷骨」,例如各類慢性損傷:網球肘、高爾夫球肘、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等,症狀表現有「痠、麻、抽、脹、痛、無力感」。常見筋骨痠痛的原因筋骨痠痛的年齡層發生範圍越來越廣,不只是老年人,就連年輕族群,如果平常保養不好,也很容易產生問題。肢體肌肉關節的痠麻腫痛,中醫稱之為「痺」,內在原因有慢性勞損及年老退化、外界因素則是天氣的寒冷或潮濕的侵襲(風寒濕邪)。1.慢性勞損:因姿勢不良或重複勞動造成肌肉過度使用,使得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不通則痛。長期下來,就會有筋骨痠痛、肌肉緊繃僵硬、關節轉樞不利的狀況。2.老化退化:年紀漸長,或過度勞累例如長期熬夜者,由於肝腎虧虛,「肝主筋、腎主骨」,筋脈失於濡養,不榮則痛(身體臟腑得不到足夠營養而發生疼痛訊號),或是骨質流失,逐漸有腰膝酸軟的症狀,甚至身體多處關節不適的情況。3.風寒濕邪:溫度或濕度的改變,中醫醫書提及「風寒濕邪留而為痹,筋脈痹阻,則筋骨僵硬、疼痛、活動不利。」寒風刺骨是有道理的,低溫會讓關節肌肉緊縮僵硬、筋膜延展性變差;濕度可能會使因退化而腫脹的肌腱韌帶更加惡化,造成筋骨關節更加疼痛。日常保養遠離關節痛筋骨痠痛的民眾,除了門診就醫時的針灸拔罐治療及傷科疏經通絡手法之外,在家還可以進行足浴泡澡,或是動手來煮些藥膳茶飲來進行補養。1.足浴方:利用乾薑、桂枝、赤芍、川芎、艾葉等藥材用紗布袋包好,放入適量溫水(小於45度c水溫),待3-5分鐘足浴包精華溶入,浸泡10-15分鐘。透過中藥本身的作用,加上薰洗時溫熱蒸氣可助藥力穿透,達到疏經活絡的功效。2.杜仲茶:杜仲可補肝腎、強筋骨,但性溫味甘,一週喝1-2次即可,切勿貪多,以免過量補過頭。3.刮痧:不只應用於中暑,當經絡氣血不通產生的瘀也可以使用。中醫說「不通則痛」,因此以刮痧板沿肌肉緊繃僵硬處刮痧,使經絡通順,有活血化瘀功效,且可以引臟腑穢濁之氣自腠理(毛細孔)透出,筋骨舒暢。4.中醫養生操八段錦:八段錦屬於中醫的導引法,民眾經常使用拿來當作健身氣功,主要是有八段招式,可以疏通人體經脈、暢通氣血。八段錦動作包含:(1)雙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開弓似射雕 (3)調理脾胃須單舉 (4)五勞七傷往後瞧 (5)搖頭擺尾去心火 (6)兩手攀足固腎腰 (7)攥拳怒目增氣力 (8)背後七顛百病消。5.食療養生食療養生-何首烏參雞湯(葷)及何首烏參菇湯(素)準備食材何首烏3錢、西洋參1錢、川芎3錢、當歸3錢、白芍3錢、熟地黃3錢(若體質燥熱者可以選用生地黃)、玉竹3錢。葷食者選擇雞腿200克,素食者選擇新鮮綜合香菇200克。料理方式1.(葷食)煮一鍋水至滾沸,放入雞腿汆燙去血水後撈出備用。(素食)各類新鮮香菇使用流水稍微沖洗,擠乾水分後備用。2.將中藥材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煮沸後再加入雞腿或香菇,大火煮5分鐘,關小火續煮15分鐘。關火,調味,可以酌加鹽巴或枸杞、紅棗。食材介紹•何首烏:補肝腎、益精氣、顧筋骨、烏髭髮。•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生津。•川芎、當歸、白芍、地黃:是四物湯的組成,最初來自宋朝醫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又稱「理傷仙授方」,起初就是補血、養血、顧筋骨的傷科良藥,並非只有女性補身體才適合。•玉竹:滋陰潤燥、生津止渴。食用說明生地黃是清熱涼血、而熟地黃是滋陰補血,當民眾偏燥熱體質時我們就選擇生地黃、如果是偏寒涼體質則選用熟地黃,如果不是很清楚那麼就可以使用生地黃,或生地熟地各半,避免過補上火。
-
2023-11-25 醫療.骨科.復健
有五十肩怎麼辦?會自己好?醫師:「這檢查」可找出關節沾黏部位,積極治療不用忍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高的關節之一,可以使我們順利進行功能性的任務。但如果發生「五十肩」又稱「冰凍肩」,往往使患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不只疼痛會造成睡眠或生活的困擾,關節不順也使患者在活動上「心有餘而力不足」。三階段症狀 表現五花八門五十肩是一種關節囊發炎造成沾黏的疾病,起初發炎時會造成疼痛,逐漸地慢慢產生關節活動限制,因此同樣一個疾病,患者不同時期的表現就會五花八門。五十肩的初期屬「疼痛期」,主要症狀是疼痛,常見患者晚上睡覺側身壓到肩膀就會痛、晾衣服高舉手時疼痛、開車伸手拿後方東西時疼痛、揮拍或丟球展臂時會痛,或解內衣的動作做不出來。早期關節沾黏比率較少時,活動角度幾乎看不出受限,但是疼痛總是在關節活動到底時迅速增加,因此早期五十肩與其他肌腱或肌肉疾病不易區分;不少患者心想「我只是動作做過頭會不舒服,那就不要做這麼大幅度的動作就好」,所以常常疼痛一拖再拖,直到關節沾黏愈趨明顯才就醫。中期的五十肩屬於「沾黏期」,除了疼痛外,關節的沾黏跟受限會更明顯,可以自我簡單檢測,以雙手舉高,看出雙手高舉後兩邊高度的差異。可以注意到,由於肩關節的沾粘,患者要刻意做出與健側手相同高度時,會用聳肩來代償沾粘住的肩關節,因此五十肩患者常會抱怨脖子附近肌肉緊繃造成痠痛。後期的五十肩屬於「緩解期」,輕度的沾粘可能會自行緩解,但研究發現,其病程可能好幾年,並且多數人都會留存殘餘的沾粘而無法完全解決,因此臨床上常看到肩膀痛好幾年的患者。超音波檢查 多管齊下治療五十肩如此多樣跟多變表現,結局各自不同,有些經過治療可輕鬆解決,有些卻要反覆與之糾纏。其實現在利用超音波檢查,可以找到關節囊增厚或沾黏的部位,利用關節內外同時治療解決五十肩的問題。關節內治療,是以關節擴張鬆解術由內部分開沾黏的關節囊;關節外治療,則是利用徒手筋膜治療及關節鬆動,改善緊繃的肌肉跟不協調的肩關節活動,並搭配居家的拉筋跟伸展,如此鉗形攻勢進行數個療程,可以解決多年的苦痛。五十肩並不是一個慢性病,需要的是積極面對這個小關卡。五十肩3階段症狀疼痛期●肩膀漸進性疼痛●痛點模糊,按不到明確痛點●疼痛往肩膀向下延伸到上臂外側●日常活動時或睡眠會疼痛沾黏期●疼痛逐漸緩解,但是肩膀活動明顯受限,特別是肩膀外旋的動作緩解期●關節活動改善,殘餘局部活動受限症狀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1 醫療.骨科.復健
促進組織癒合的生長因子 高濃度血小板治療適用症狀一次看
台中市30歲蔡先生車禍膝蓋受傷,忙工作未復健,1個月後爬樓梯膝蓋痠痛又無力,急求診。經豐原醫院診斷為膝蓋髕骨肌腱撕裂傷,採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治療,搭配復健與正確運動方式,注射三次後,症狀大幅改善。「大腿是身體第二顆心臟」,復健科醫師張憲伯提醒,養成運動習慣,以免肌力退化、衍生病痛。高濃度血小板治療 啟動人體修復反應蔡先生正值拚事業年齡,今年4月車禍以為年輕力壯,傷口會自行恢復,沒想到1個月後,走樓梯膝蓋疼痛不已,向衛福部豐原醫院復健科醫師張憲伯求助,經診間超音波檢查,發現蔡男膝蓋髕骨肌腱有撕裂傷,才會久痛而不癒。張憲伯表示,運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簡稱PRP)增生治療,藉由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啟動人體修復反應,促進軟組織重啟自癒的能力。蔡先生注射後再搭配股四頭肌、臀肌運動與復健,至今已能正常上、下樓梯,膝蓋不痛,也不再卡卡。張憲伯解說,人體受傷的自我修復機制是靠血小板,血小板釋放出多種促進組織癒合的生長因子,誘導血管新生及膠原蛋白合成,因此PRP適用於軟組織,例如:肌肉、肌腱、韌帶、軟骨的修復再生,且血小板濃度越高,生長因子越多,修復效果越好。關節、軟骨、肌肉、肌腱與韌帶 皆為高濃度血小板治療適用症狀療程需抽取患者10至20cc血,萃取濃度最高的血小板,再注入病人的患部。張憲伯說,優點是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高修復速度快,且是自體產物,因此不會排斥,也沒有抗原抗體過敏問題,也無類固醇相關副作用。適用症狀包含:關節、軟骨、肌肉、肌腱與韌帶的修復,若民眾有肩頸痠痛、下背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韌帶損傷、肌腱炎、五十肩等,都是適用對象。張憲伯也提醒,若患者注射後超過2周仍有發炎現象,需就診進一步檢查。而大腿可說是身體的第二顆心臟,支撐身體重量、跑步、蹲跳等複雜動作,平日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肌力,以免肌力流失造成身體損傷。
-
2023-11-15 焦點.杏林.診間
手臂骨頭痛,忍2個月檢查出淋巴癌!醫陪我度過8次化療、10次電療
我沒有三高,也沒有慢性病,不抽菸,不酗酒,生活作息正常,也經常運動,算是很注重養生,職場環境是校園,每天接觸活潑可愛的青少年,唯一的壓力就是如何提升學生的成績,能考上好大學;家族沒有不良遺傳因子,父母晚年生活也很健康,超過80歲離開我們,算高壽了,我卻在十年前得到了癌症。那一年五月,我的左手臂骨頭有點不舒服,以為是勞動過度,不以為意,後來愈來愈痛,痛到舉不起來,看過附近骨科診所,照X光說是五十肩,打針和復健,還是沒有改善,忍痛過了兩個月,突然無緣無故發燒到38度。到高雄榮總掛感染科和骨科,骨科醫師問診後,馬上要我照X光,看完報告,醫師默默的抬起頭嚴肅地告訴我,「怎麼到現在才來看病,左手臂上半段的骨頭,有像蛋殼一樣的裂痕,這是癌症引起的。」我流下傷心不安的眼淚,一片茫然,醫師要我第二天住院檢查,經過電腦斷層和骨頭掃描之後,發現肝臟有7公分的腫瘤,切片檢查結果是淋巴癌,轉診到血液腫瘤科,由林世哲醫師團隊治療。經過8次化療和10次骨頭手臂電療,終於痊癒,化療期間的不舒服和心裡的恐懼難以言喻,謝謝高雄榮總完善醫療設備和林世哲醫師帶領的醫療團隊,給我身心最好的治療。
-
2023-10-20 醫療.骨科.復健
終結五十肩的「肩」苦人生:解析五十肩的種類、好發族群、診斷和治療!
【本文摘要】55歲的陳小姐罹患五十肩,常在半夜劇烈疼痛而痛醒,經奇美醫院提供復健徒手治療和超音波導引的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成功改善症狀。五十肩主要發生在40至60歲之間,女性更容易罹患。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肩膀疼痛和活動角度受限。診斷五十肩的關鍵在於鑑別疼痛模式,可使用肩部X光攝影和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進行診斷。治療方式多樣,但目前最有效的是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搭配徒手復健。--整理自ChatGBT。罹患五十肩的病人因半夜劇烈疼痛驚醒,奇美醫院使用復健徒手治療搭配超音波導引注射解套55歲陳小姐,本身患有糖尿病,長期服用口服藥物控制。職業是文書工作,前陣子突然感到肩膀痠痛。一開始並不以為意,隨著時間逐步惡化到肩膀在舉高時,發生在特病角度時會出現活動受限的問題。更糟的是,夜間睡覺時壓到疼痛中的肩膀,劇烈的疼痛會讓陳小姐驚醒,肩痛已嚴重影響到工作和日常生活:包含穿衣、拿東西、洗澡等等。陳小姐最初在附近診所接受治療,治療效果不佳。陳小姐後來來到奇美醫院復健科接受進一步的治療,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邱如凰經診察後,輔以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最終診斷結果是俗稱的五十肩,醫學上專業名稱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陳小姐最先接受復健徒手治療,期間儘管症狀有改善,但肩部活動角度仍有部分受限,經邱醫師評估後,建議使用超音波導引的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進行改善,完整療程治療後,陳小姐的肩膀舉高角度明顯大幅度進步,疼痛指數也改善許多。陳小姐開心的表示,終於可以安穩地好好睡上一覺。「五十肩」基本資料:類型、症狀和病程邱如凰醫師說明,五十肩容易從俗名而被認為是50歲的人才會遇上的疾病,實際上「五十肩」好發在40至60歲的中年人,女性病人得病比例較男性為高。根據奇美醫院復健部的統計,2013年到2023年的就醫數據,目前已有近千位病人因五十肩引起的困擾來奇美醫院求診。五十肩可以分為兩類:1.「原發性五十肩」通常原因不明2.出現以下4種情況時,會增加「次發性五十肩」的罹病風險:●病人本身有是糖尿病病人●病人本身是甲狀腺疾病的病人●因腦中風長期不動者●骨折而長期不動者。五十肩最常見的症狀:●肩膀疼痛:這疼痛可能向上或向下輻射至頭頸部或上臂,尤其在高舉手臂過頭或將手臂移到背後時會感到疼痛和僵硬。●肩膀活動角度受限,角度會限制病人肩部無法自由運動。過去通常認為五十肩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病人會依序經歷四個疾病階段,時間可能會長達兩年。最近的研究指出,如果不接受相療,大多數病人雖最終疼痛會減輕,但肩膀活動角度仍然受到限制,甚至有些病人可能會長期停滯在某個階段,導致症狀持續無法得到緩解。五十肩(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病程:邱如凰醫師提供●疼痛期:1-3個月,疼痛首次出現。●漸凍期:3-9個月,疼痛加劇,肩部活動角度受限程度增加。●結凍期:9-15個月,疼痛逐漸減輕,肩部活動角度受限達到最嚴重。●解凍期:15-24個月,疼痛幾乎消失,肩部活動角度仍然受到限制。診斷五十肩重點在鑑別「疼痛模式」,兩種影像學檢查常應用在診斷50肩邱如凰醫師指出,在五十肩的臨床評估上,先要鑑別疼痛的模式,排除是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並可使用其他影像學的工具協助診斷:●肩部X光檢查:馬偕醫院衛教資料指出此項檢查主要是看肩部骨骼結構,有無異常的肩峰形狀、肩峰下骨刺或肩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X光缺點無法直接看出肌腱等軟組織是否有受損,且具有放射性。●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邱如凰醫師說明此檢查可輔助肩部X光檢查不足,優點在於可以看到骨頭以外的肌肉、肌腱、關節囊和韌帶等軟組織結構,並且不具有輻射線,可在診間即時性的動態檢查,快速初步篩檢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協助區別肩部旋轉肌肌腱斷裂、鈣化性肌腱炎等疾病。五十肩治療方式多元,目前最佳治療的方式是「這個」邱如凰醫師指出,目前五十肩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方式:●復健治療包含關節鬆動的徒手復健●深層熱療●類固醇注射●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目前多數研究報告認為以「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搭配「徒手復健」效果最佳。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是醫生藉由「超音波」進行導引,將大量液體精準地注入關節腔中,藉以撐開沾黏的關節腔。此種方法,不僅可縮短疾病持續的時間,還能加速緩解疼痛,長期下來可達到改善病人肩部受活動角度受限的效果。肩關節囊擴張術的注射可在門診操作,不需要住院,也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一次療程以2~3次為多,會因病人的情況而有不同的差異,五十肩病人每個人適合的治療方式不盡相同,需要由專業醫師判斷找到最適合病人的治療選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14 養生.運動健身
無論到哪都可以是你的健身房 公園常見7種健身器材教學
誰說健身只能局限於健身房,它無所不在,隨處可見,免費開放,那就是公園!許多公園提供多種健身器材,但是你知道要怎麼使用嗎?看影片一次學會七種常見器材,讓公園變成你最棒的免費健身房!編輯推薦2023秋冬最熱美拉德唇膏 精選五支黃皮姐妹閉眼入Netflix10月首週排行TOP 10!《魔鬼的計謀》僅排第4 《大力女子姜南順》一開播就上榜都是搶手貨!秋冬穿搭必敗「美拉德風格」奶咖色鞋款推薦 妳的鞋櫃就少這一雙!大轉輪幫助肩膀關節,越動越開,雙手操作,一次旋轉二分之一,緩慢來回動作,到肩膀放鬆伸展效果。肩關節活動器兩隻手對稱的繞,雙手操作,旋轉同時朝內/朝外,緩慢重複來回,達到肩關節的活動效果。扭腰機屁股往左邊推,做腰部的旋轉,面向圓心,雙手抓握,臀部來回與上身反方向扭轉,來回運動進行腰部訓練與伸展。雙人座凳器踢蹬時,膝蓋保持5度微彎,放鬆時仍須保持速度一致,達到股四頭肌的訓練。腰背伸縮版臀部輕靠器材,慢慢地向後延展背部,可將手臂往後延伸伸同時伸展肌肉與背部。肩關節滑輪透過一手帶動另一手拉動滑輪,過程中速度一致,預防五十肩等肩膀關節訓練。滑雪機雙手我在握把上,上半保持穩定,透過手腳協調同步帶動,身體保持穩定,進行漫步的同時訓練到全身肌肉。無論是想要健身、久坐久站想要伸展時,公園的健身器材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多加利用,祝大家都能擁有健康自信的體態,以上運動健身教學參考至影片來源出處,還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嗎,趕快訂閱關注女子漾吧!編輯推薦新北/北海岸黃金之湯!金山【磺港公共浴室、中山溫泉公園】享泡湯樂【心理測驗】你和伴侶的關係是否健康?測驗你們是否該分手2023秋冬最熱美拉德唇膏 精選五支黃皮姐妹閉眼入「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
2023-10-01 醫療.骨科.復健
張嘴喀喀響、頭痛肩頸痛,當心顳顎關節在作怪!自我檢查量表及改善關鍵一次看
顳顎關節有問題若未就醫、未改善,遲早會慢慢地造成關節退化或衍生其他問題。有二成多的顳顎關節退化沒有明顯的徵兆,有些年輕人咬不太動食物,連細軟的麵條都可能咬不斷。有時以為是熬夜或運動過度,導致身體太疲累出現各種不適,等到無法張嘴吃東西或下巴反覆脫臼,才驚覺顳顎問題已經拖延太久,就醫時診斷為組織嚴重沾黏,此時張口說話也會變得很辛苦。自我檢測顳顎障礙你是否常這邊痛、那邊痛,但是不清楚到底是骨頭關節出問題,還是肌肉痠痛或神經被壓到,不妨使用量表自我檢測。量表|你的顳顎關節有問題嗎?初步了解自己是否有顳顎關節的問題,可以從以下10個問題來檢查。● 嘴巴張不太開。● 下顎不能順暢的往左右兩邊移動。● 咀嚼時會疼痛或容易疲累。● 經常頭痛或是偏頭痛。● 自覺肩膀、頸部僵硬。● 顳顎關節附近或是耳朵會痛。● 嘴巴打開會有「喀喀」聲音。● 有半夜磨牙的習慣。● 牙齒上下或前後的咬合不正。● 容易緊張,嘴巴咬合難放鬆。評分方式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評分有=10分沒有=0分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5分總分與顳顎關節問題之關聯性0~15分 無風險20~40分 輕度風險45~60分 中度風險70~100分 高度風險附註:1. 此量表僅為風險預測,低風險不代表不會發生、高風險不代表一定會發生。2. 顳顎關節的問題很多,可以被診斷出來的疾病也很多,如果已經有不適徵狀,建議自我評估後,尋求物理治療師或醫師協助改善。顳顎關節障礙是如何發生的?肌肉為何會緊繃?常常多數是因為飲食時的嘴巴開闔使用不當。其次是意外,例如吃東西時,突然在軟嫩的食物中咬到一小塊硬骨頭,嘴巴咬合突然「喀喀」一聲,下巴出現錯位。還有許多是受到外力撞擊,導致關節、肌肉受傷,嘴巴合不起來。顳顎關節的開闔有一定的角度、範圍,若遇意外、撞擊超出它的負荷,則易造成損傷。另外還有些是因為拉肚子口服「下火神器」黃連素,或是因為噁心嘔吐,口服了一種很常見的胃腸道動力藥普瑞博思(西沙比利)引起錐體外系反應,急性肌張力障礙,導致了顳顎關節脫位。以下是常見造成顳顎關節障礙的原因:● 牙齒咬合不良、吃東西時是否都只用一側咀嚼。● 緊張、焦慮、自我要求高者。● 精神壓力大、過度疲勞者。● 作息不正常、睡眠品質差、飲食習慣不佳者。● 有白天或夜間磨牙習慣者。● 平時習慣牙齒緊咬。● 喜歡咀嚼較硬的食物、咬筆桿、咬指甲、嚼口香糖。● 長期頭頸部姿勢不良、托下巴、噘嘴、咬嘴唇。● 臉部或下顎關節曾受外力撞擊導致外傷或骨折。● 張口或持續說話時間過長、持續張口呼吸。● 一些藥物的影響。上述幾種顳顎關節障礙處理的方式雖然不同,但在進行治療改善時都會掌握兩大原則:1.相對位置的結構要回到正常位置。2.過緊和受傷的部位要如何復位和修復。顳顎關節的症狀●肌肉痠痛當肌肉在長時間使用後,可能因為超過了肌肉原本的肌肉力量或是肌肉耐力的負荷,而會導致些許的痠痛。就如同比較少走路的朋友,一時心血來潮參加了馬拉松比賽,在比賽的過程,就可能因為身體負荷過大而痠痛到難以完成。臉部雙頰附近的肌肉也是這樣,有時候突然一時嘴饞,吃了一些很有嚼勁的食品,或是突然因為接了某個重要的職務而壓力山大,短時間內肩膀、脖子、後背、腰部就開始緊繃起來了。過了幾天,怎麼發現眼睛也痠了;再過二天,才察覺到怎麼吃東西的時候,臉頰部分的咀嚼肌也變得痠痛起來。●「喀喀」響嘴巴有卡住的感覺關節有響聲也分成不同的類型,有些患者張開嘴時會有「喀喀」的聲音,有些患者則是張開有、合起來沒聲音,或在開闔的過程中有聲音,像這種有聲音但不疼痛的情形,可能會持續10到20年,這是一種初步的類型。有些患者在開闔時,嘴巴會歪斜放不正,咬合好像有些卡卡的,比較緊繃的患者甚至可能會合併一些痠痛。口腔張開的幅度,通常約可張到自己手指指幅的三指半到四指,當張開嘴巴的幅度小於二指幅時,往往會伴隨疼痛,即使沒有動作也會。因每個人體型比例不同,所以測量方法是以自己的手指四指併攏、垂直置於上下排牙齒間,如果嘴巴不能張開到三指幅寬,就會使口部活動範圍逐漸變小。● 顏面歪斜或大小臉「我的左臉拍照比較好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顏面不對稱,主要是因為咀嚼習慣,常使用左邊或右邊臼齒咬磨食物,有一側的腮幫子特別大。偏好側睡某邊、習慣托一邊臉頰也會影響對稱發育,不過若嘴巴咬合、肌肉施力不均,長期下來也會引發顳顎關節炎。顳顎關節相關問題跟五十肩形成的原理類似,是屬於長期缺乏活動所造成的,肌肉、關節的逐漸緊繃、僵硬,慢慢就會產生活動困難現象。如果自覺嘴巴打不開、張口有疼痛感,心想乾脆改將食物改成以調理機榨汁成流質來飲用,久了就會越來越張不開嘴巴。顳顎關節的問題很多,可以被診斷出來的疾病也很多,如果已經有不適徵狀,建議自我評估後,尋求物理治療師或醫師協助改善。
-
2023-08-11 醫療.骨科.復健
劇烈肩痛、手舉不起來?小心五十肩找上你!「新方法」可快速改善,3招居家復健助緩解
55歲陳姓髮型設計師,右肩曾因車禍受到嚴重挫傷,治療康復後回到職場,因長時間使用雙手,右邊肩頸不時出現「痠痛感」,她常吞止痛藥緩解肩頸的不適,但近期右肩的疼痛感加劇,連梳頭髮、穿脫衣服都困難,有時睡覺翻身就會引起右肩劇烈疼痛,嚴重影響睡眠,就醫發現她罹患了「五十肩」,經由浮針治療及復健才獲得改善。什麼是「五十肩」?五十肩可以分哪幾期?桃園長庚醫院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林峻頡表示,五十肩是指:肩關節囊因為發炎導致沾黏,肩關節攣縮,讓患者肩膀伸展角度受限,好發於40到50歲的人,大多是曾受過外傷、過度使用雙手勞動者,如家庭主婦、髮型師等。五十肩症狀,初期以持續性「痠痛感」表現,患者難聯想到與五十肩有關,多會先找按摩師或自行服用止痛藥改善,等到手舉不起來、肩關節活動角度受限,通常都已是五十肩的第二期。五十肩依病程可分「疼痛期」、「僵硬期」、「緩解期」等三期:1.第一期會持續2到9個月,疼痛感明顯,做任何角度的肩關節活動都會誘發疼痛感,但肩關節活動受限程度不明顯。2.第二期僵硬症狀會持續4到12個月,肩關節發炎導致關節沾粘,疼痛感明顯低於第一期,但上肢活動角度已受到影響。3.第三緩解期,肩胛肱骨節律受到影響,身體出現代償機制,身體漸漸習慣疼痛感,不適感逐漸消失。中醫如何治療五十肩?長庚中醫團隊「新方法」可大幅改善!林峻頡表示,五十肩第一期時就介入治療,對於復原效果最佳,等到第二、三期才介入治療,劇烈的疼痛感會影響患者復健的意願,使五十肩愈來愈嚴重。桃園長庚中醫團隊引進「新式針灸療法」,運用針刀、浮針改善五十肩患者的疼痛感,同時加強患者的血液循環,搭配規律的復健,能幫助五十肩問題大幅改善。浮針與傳統針灸相比,從外型上就有明顯的不同,浮針較傳統針灸粗,類似疫苗針劑劑型,但浮針治療深度是在肌肉層上的「淺筋膜層」,不像傳統針灸治療深度在肌肉層,因此傳統針灸容易導致痠麻脹痛感,浮針則不會。浮針用於治療五十肩的方式,是找到病灶將針放置在淺筋膜層,先運用「掃散」手法,即醫師手握針,讓針在病灶的淺筋膜層左右擺動,誘發出疼痛感,再請患者重現會疼痛的動作,如高舉雙手,以「再灌注」的方式,強化浮針的效果,最終能加強患處血液灌流來達到療效,療程結束後,退出浮針的針芯,視患者狀況留置軟管於皮下,30分鐘後再取出。林峻頡說,根據二篇台灣及中國團隊於2021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式浮針治療五十肩,相較於傳統針灸,有較好的止痛效果、關節活動角度的立即增加及針刺疼痛較少等優點。五十肩居家保健三招五十肩患者無論是接受西醫或中醫治療,自主復健訓練及居家保健皆相當重要,推薦可做三招居家復健訓練動作:一、鐘擺運動站立於椅背之後,利用未患病的手扶住椅背支撐身體,踩踏一弓箭步,患病手呈自然放鬆狀態做前後的鐘形擺動,擺動幅度依疼痛狀況調整,重複15到20次,一天做3到5回。二、爬牆運動面對牆壁站立,患病手扶住牆壁,由下而上沿著牆壁緩慢上舉至最高點,再緩慢向下至正常高度,重複10次,一天做3到5回。三、拉毛巾運動準備一條毛巾,將其置於背部,未患病手在上約頭枕部的位置持握毛巾上端,患病手在下約腰部的位置持握毛巾下端,利用上端未患病手牽拉毛巾帶動下端患病手向上移動,重複10次,一天做3到5回。(資料來源/桃園長庚中醫針傷科主治醫師林峻頡 製表/陳雨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18 醫療.骨科.復健
哺餵母乳好溫馨,肩頸痠痛不要來!
現在強調哺育母乳,新手媽媽也都好願意,但是如何避免餵母乳時,引起的肩肘手甚至腰背疼痛的問題。我的肩關節評估門診除了中高齡五十肩患者外,也常出現年輕的「新手媽媽」,特別是「哺餵母乳」的族群,常會因為肩頸手臂的僵硬及疼痛感,讓母乳哺餵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憑母愛硬咬牙撐過去。【許醫師貼心提醒】肩部疼痛問題好發在新手媽媽身上的加成原因有五:1.產後六個月鬆弛素持續作用,關節穩定度較一般人差2.清洗新生兒衣物,大量重覆晾收衣物等高舉過頭的動作,肩胛骨周邊肌群疲乏3.孕後及產後運動量下降,肱盂關節周邊肌力協調度差,造成肩部穩定度下降4.新手媽媽抱嬰兒容易緊張,持續聳肩而不自知以及最容易被忽略是5.「姿勢與動作不良」所造成的肌骨失衡。什麼!?坐著餵母奶,也是「低頭族」!?人人都知道低頭族不好,但在餵母奶時,也常常不知不覺中,成為低頭一族,只不過看的不是手機,而是比手機好看幾萬倍的小寶貝。新生兒平均兩個小時就要喝一次奶,吸吮能力又差,常常一吸就是四五十分鐘,計算下來,一整天五、六個小時處於「低頭」的的姿勢;當頸椎往前擺位時,頸、肩、背的壓力與正常狀況是耳垂、斜方肌稜線成一直線時(0度)相比,多了將近27公斤的承重,大幅增加頸部負擔,長此以往便會造成頸椎壓迫,嚴重時會連手臂、手指都產生麻木感。除了頸椎承受壓力增加以外,環抱嬰兒會讓胸大肌用力緊繃,若是加上斜方肌及菱狀肌無力,則會產生肩胛骨翹起、上背看起來往後突出的「圓肩」姿位。當頭前位加上圓肩,會造成頸背部不平衡,久而久之,頸屈肌及「前鋸肌」、「下斜方肌」會因不常使用而失用型萎縮,而背部的「上斜方肌」、「提肩胛肌」及前胸的「胸大肌」、「胸鎖乳突肌」則持續處於緊繃狀態,稱之為「上交叉症候群」(圖二),順帶一提,這也是許多產後媽媽,認為自己體重跟產前一樣,但肚子怎麼都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因為那並不是胖,而是前後肌力不協調導致沒能站好。新手媽媽長期動作不良,久了會造成「肩夾擠症候群」此外,媽媽們在處理嬰幼兒事務時,常會反覆舉手過肩動作(如晾曬衣物),以及緊張快速動作(如抱住扭動小孩),容易因為三角肌與棘上肌發力時間配合不佳,造成肱骨大凸隆撞擊肩峰,當肌肉運動協調性變差,易造成棘上肌肌腱炎,久了會造成「肩夾擠症候群」。「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佔了肩膀疼痛的 44〜65%,是因為走在肩峰下空間(肱骨、肩峰、鎖骨及喙突圍住的空間,圖三)下的軟組織受擠壓而發炎。「夾擠症候群」很容易與「五十肩」搞混,因為同樣具有「活動疼痛」及「角度受限」的臨床表現;在鑑別診斷時,醫師會將患者的的手略為抬起,若是疼痛範圍只落在60~120度與170~180度之間,則為夾擠症候群的「肱盂關節疼痛弧」典型表徵。運動拉筋加科技,輕鬆育兒復健科有妙招對新手媽媽而言,「親餵」是最甜蜜的負荷,也最難以取代的責任,親餵只有媽媽能夠提供,除了讓寶貝「規律作息」,讓媽媽不會無時無刻掛奶,並確認其喝到高脂肪的後奶,增加飽足感以降低頻繁餵奶,以及家人間互助外,復健科也有妙招能協助媽媽們身體舒適:一、端正姿勢是王道,先止血再復活因姿勢不良造成的不適,首重調整姿勢,除了以「躺餵」取代「坐著餵」也能降低「低頭」及「圓肩」所帶來的肌肉疲勞,提醒自己「縮下巴」更是能校正頭前位的簡易良方:二、適度放鬆不緊繃,有效放鬆不痠痛新手媽媽通常「沒有時間」以及「沒有精力」照顧自己,可以運用復健醫學中的「聲、光、熱、電、力」等非侵入式的高科技儀器做協助,如其中「電療」是復健科常用的治療儀器,常見的有:1.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止痛)2.中頻干擾波IFC(深層止痛)3.電刺激ES(防止肌肉萎縮)4.功能性電刺激FES(動作訓練、防止肌肉萎縮)另外尚可使用超音波做深層熱療,或是牽引治療放鬆肌肉群等,都是醫學證實能夠幫助媽媽改善症狀的治療方式;若是一時間抽不出時間到復健科,亦可居家利用道具放鬆緊繃的肌肉群(圖六、圖七):三、增加肌肉,治標更要治本除了端正姿勢、拉筋放鬆外,積極增加肌肉力量與質量,以提高身體的負荷強度,才是真正治本又治標的作法,忙著育兒出不了門的媽媽,可以居家肌力訓練(圖八、圖九):復健醫學協助母親,有心又有力復健醫學著重在強化及恢復身體機能,以完成日常所需;透過日新月異的醫療科技,以及對於肌肉、骨骼、韌帶、神經系統掌握的專科訓練,替患者規劃最合宜的生活品質提升計劃,讓疲勞的幼兒照顧者以健康的功能創造最大的效能與價值,幫助患者達到其最佳化的親職目標。點我觀看:原文 台灣復健學會成立IG囉!為了推廣至更多用戶,提升社會對復健醫學的認識與瞭解,也可以經由我們分享的正確知識資訊來安心閱讀!歡迎追蹤並且關注我們❤️🏥👉 更多復健小知識-🔎主頁連結🔗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網站IGFB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6-15 醫療.中醫
肩膀卡卡抬手會痛是五十肩?中醫師教你「3招運動」紓緩
你有五十肩困擾嗎?是否會手臂舉不高且抬起來就痛?中醫師授3招紓緩五十肩。了解五十肩五十肩正式的醫學名稱是『冰凍肩』或稱為『粘黏性關節囊炎』,它是一種不明原因的肩關節疼痛與活動受限的疾病,是肩部軟組織及關節囊腔等受損之通稱,主要決定症候是肩關節的"被動"與主動的活動範圍的喪失,類似關節被冰凍之後無法活動自如一般。因為它好發生於五十歲左右的病人,因而得名。肩帶是非常複雜的三度空間關節,也是全身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可能因某次用力過猛或動作失當,因而引起內部組織受傷、粘連,日積月累,終於造成整個關節囊都受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受限,日常生活活動困難(如梳頭、拉拉鍊等),甚至晚上睡覺亦感困擾,經常因壓到患側肩膀而痛醒。治療時必須配合適當的肩部運動。五十肩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原發性的五十肩,一種是次發性的五十肩。►原發性的五十肩:原因通常不明,大多與關節的直接受傷”無關”。►次發性的五十肩:與關節的直接傷害有關,如骨折、旋轉肌破裂受傷、肩部附近手術(胸部、心臟手術)。臨床上兩種形式的五十肩常同時發生。而原發性的五十肩占多數,所以坊間關於五十肩的描述以原發性為多。原發性五十肩,臨床病程分為三個時期•冷凝期或疼痛期疾病初期,不管肩膀怎麼動都痛,甚至不動或睡覺壓到也會痛,夜間疼痛會加劇,患者通常因為疼痛而睡眠品質不佳。肩部活動會逐漸受限,此期約2-9個月,最長可延續一年。•冰凍期或僵硬期疼痛會逐漸減輕,但肩部活動會因為關節沾黏攣縮受限,無法完成是常生活的諸多動作,如梳頭髮,穿衣服,穿內衣等。此期平均約9個月,之後活動限制慢慢解除進入解凍期。•解凍期疼痛減到最輕,甚至不痛,活動的限制慢慢解除,但約只有10分之一不到的患者可以恢復到未發病前的9成活動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肩部疼痛活動受限都是五十肩,例如:常見的肩部肌腱炎,因為肌腱疼痛發炎導致關節某些方向會有疼痛現象,並有主動的肩部活動受限,但被動活動受限幾乎沒有。此外,慢性肩關節後脫臼,創傷後之關節僵直,旋轉肌套破裂,肩關節腫瘤與關節撞擊症候,都可能造成肩部活動受限,須詳細詢問病史,與進一步理學或影像檢查來鑑別診斷。五十肩 中醫治療五十肩中醫又稱為「露肩風」,多為過度勞累,風寒邪氣趁虛侵襲肩部經脈所致。風寒侵襲經脈,導致氣血阻滯,經脈凝滯而形成肩痛,固又稱為「肩凝症、凍結肩」等,屬中醫痺症。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脈絡不通故發本病。針灸:活血化瘀,搭配內服外敷藥效果更佳中醫對於五十肩治療,其一是中藥內服採用分期辨證論治,可以縮短療程,加速五十肩的痊癒;其二是針灸治療可疏經活絡,通調氣血,減輕疼痛,加速組織的修復及關節正常活動,常以「肩三針」和「條口透承山」等特效穴為主。若是不敢針灸的患者,亦可以單獨採用中醫傷科治療。五十肩雖然不是致命的疾病,在外觀上也看不出來,平時不動則已,但只要牽動肩膀,往往會引起疼痛與動作困難,不但影響病患日常活動,也造成生活起居上很大困擾,因此千萬不要拖延治療時機,提早接受治療是上策。自我運動,可以增加肩關節與肩胛骨的活動度重點在於運動的強度與頻率,一開始不妨輕一點,多做一點,有空就做,然後慢慢增加其強度。每天四~六次,每次10~15 分,為減少運動時之疼痛,可事先以電熱毯或熱水袋作熱敷15分鐘。►鐘擺運動:弓箭步(前腳彎,曲後腳略彎),彎腰,令患側上肢自然下垂,然後做前後、左右、順逆時鐘的甩動,動作由小漸,大若疼痛厲害,可只做前後甩動,要領是肌肉要放輕鬆,亦可手持重物(罐頭或保特瓶),可提高效果。 ►手臂爬牆運動:正面(或側面)向牆,以手指爬牆,並將身體貼近牆壁,可在牆上做記號,看看是否一天比一天進步。 ►拉毛巾運動:肩關節運動-訓練肩關節內轉及外轉的運動,改善沾黏情況,增加肩關節活動的角度1. 雙手各執毛巾分別抓住長毛巾的上下兩端,毛巾垂下,在背後,兩手一上下2. 使用健康側,緩慢將患側手,朝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伸展,直到有緊實感。3. 維持10秒再放鬆,上下拉動毛巾10次,每天四~六次※要領是要以持續穩定的力量牽引,切忌突然猛力硬拉。※動作時不可彎腰或駝背。※要維持就要經常性且有耐性的進行復健運動。 「預防勝於治療」,平時維持良好的姿勢,注意肩關節的正常活動,避免因過度使用,而造成肩關節的傷害,並可減輕肌肉及關節的張力,若有任何酸痛無力的毛病,必須經由醫師詳細的檢查才能得到最安全及正確的治療。※本文由
-
2023-05-24 醫療.骨科.復健
肩膀痛就是五十肩嗎?3典型症狀助判斷,居家簡易4招自我伸展運動
「許醫師,我該怎麼辦?」一位抱著小女娃的新手媽媽,因為五十肩的關係,她已經好幾個月無法好好吃、好好睡。2022年內政部統計「首次生產婦女之平均年齡」從民國64年的22.9歲已延至110年31.23歲,也就是說,現代女性晚生了近十歲才生第一胎,讓過往不會有交集的「生產」及「五十肩」這兩種身體狀況,於這個時空開始重疊,因為五十肩正是好發為年齡範圍在40至60歲之間,尤以女性為多。年齡加上孕期本身會因應生產而分泌鬆弛素(Relaxin)讓軟組織鬆馳、變軟,造成關節支持度下降,造成肩部損傷機率增加,更容易引起五十肩。肩膀痛就是五十肩嗎?五十肩到底是什麼?又有那些症狀?五十肩在西醫正式的醫學名稱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顧名思義是肩膀的「關節囊」「沾黏」的「炎症」。「關節囊」(圖一)民眾可能相當陌生,醫學上「囊」(capsule)是指「包起某個構造的袋狀組織」。肩關節是「肱骨頭」及「肩胛骨的凹窩」所構成,固定組織是以「肌肉」、「韌帶」(連接骨與骨)、「肌腱」(連結肌肉與骨頭)及「關節囊」組成(關節全部包在一起),因而可以做伸展、彎曲、內外旋、內收、外展動作不需擔心脫臼。 五十肩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續發性」五十肩有因果關係,如車禍;而「原發性」的五十肩則是病因不明,可能跟年歲漸長的身體代謝率降低有關,當關節內的代謝速度低於修補,便產生關節囊發炎、沾黏及攣縮,進而產生典型「角度受限」、「睡眠壓痛」以及「活動疼痛」三大症狀。五十肩的「角度受限」容易跟其它肩部疾病混淆,因疼痛時會避開引起疼痛的動作,如「夾擠症候群」一樣都會有「手舉不起來」的「角度受限」的狀況,但透過復健專科醫師在診間理學檢查,就能夠輕易分辨是「痛到舉不高」還是「卡到舉不高」,而能對症下藥。孕產婦五十肩不需忍痛 專科醫師開藥不怕傷害寶寶當肩痛發生,孕產婦請記得「保護寶寶」並不等於「犧牲媽媽」,可以至復健科,由專科醫師評估後,提供不影響胎兒或母乳的藥物以降低疼痛感、或是熱敷緩解肩部周邊肌肉緊繃,不需忍痛。如復健科「經皮神經電刺激器」(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TENS)的電療儀為80~120Hz頻率,文獻指出對孕產婦的影響不大;此外,「熱敷」能讓周邊血循增加,亦有良好的心理回饋,都可以請醫師評估後使用。居家簡易四招自我伸展運動除了儀器,「全關節角度伸展」能有效降低五十肩帶來的不適感,以下為居家簡易四招居家自我伸展運動:*運動請量力而為,若有嚴重疼痛不適,請即刻停止。保守治療五十肩還沒好,侵入性治療直接處理關節囊當「保守治療已一個月無明顯改善」、「疼痛影響睡眠,每週三次以上」時,民眾也不用過於氣餒,可考慮以「侵入性治療」做為進階治療的方式。●五十肩的治療核心為「去除沾黏」,方式有三「肩關節囊擴張術」、「關節鬆動術」以及「肩關節內視鏡」:「肩關節囊擴張術」是將液體直接注進關節囊中,為五十肩的專一特殊治療方式,利用的是「關節囊」的包裹特性,等於是24小時持續性將關節囊利用液體壓力和緩撐開,門診處置,為自費項目。●「關節鬆動術」由醫師直接拉動肩關節,將關節囊沾黏的部份以特殊手法拉開,通常過程會麻醉後一次徹底執行拉開沾黏,搭配術後麻醉藥物降低不適。需要住院、進開刀房,有健保給付。●「肩關節內視鏡」是在肩膀上開2到3個不到1公分的微型傷口,將內視鏡放肩關節內,以前端鉤狀的微創關節鏡器械將看到的沾黏去除。須住院、麻醉,恢復期長,適合五十肩第三期纖維化嚴重的患者。需要住院、進開刀房,有健保給付。所有治療都需要搭配一至三個月的復健運動,增加肌力、提高關節活動度及校正本體覺。(本文為台灣復健醫學會官網原創文章,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孩子跟五十肩一起來報到!孕產婦五十肩原因、運動、治療一次看!」)(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22 養生.運動健身
你有小腿水腫的困擾嗎? 10分鐘告訴你消水腫妙招!
許多人在長時間站立或久坐後常常會遇到小腿腫脹的問題,這不僅給我們帶來不適感,還可能影響日常活動。今天就來介紹,只需花10分鐘,就可以有效消除小腿水腫,趕快跟著左左老師,一起學習藉由按摩幫助小腿變細&消水腫的幾個妙招吧!影片中分享了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讓您快速恢復細腿。步驟一,由下而上,從腳趾到膝蓋,小腿末梢處使用精油均勻塗抹並輕柔按摩。步驟二,腳趾末梢處開始按摩,讓血液回流到心臟,小拇指到大拇指,搓揉的方式一趾約10次。步驟三,手握拳,以指關節由外而內梳腳背10次。步驟四,手握拳,以指關節由下而上梳腳踝20次。步驟五,捏阿基里斯腱20次。步驟六,大面積抓捏小腿肚20次。步驟七,以大拇指按壓膝蓋後方膝窩,可改善腰痠。步驟八,由下而上輕拍結尾。以上動作建議在睡前或洗完澡後進行。最後左左老師也提醒大家,飲食方面需注意,可飲用黑豆水、黑咖啡水,但傍晚五點後盡量不要飲用湯品,避免過量攝取鹽分和糖分,因可能會增加體內的水分滯留。以上分享的幾個小妙招,你學會了嗎~「女子漾」網站全新上線,陪你愛自己的每個樣子!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能在這裡看到!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延伸閱讀】五十肩運動迷思:拉到會痛才有效?【延伸閱讀】妳是不是經常把運動跟大吃大喝劃上等號?小心報復性行為悄悄找上妳
-
2023-05-19 焦點.健康知識+
20種最痛疾病堪比自然產!皮蛇像被火燒、偏頭痛被尖物刺…還有這種病異常勃起超痛苦
生病之所以辛苦,在於疾病帶來的疼痛有多巨大!多數小病可能是輕微、短暫的症狀,但有些病的疼痛程度特別高,可能使患者極度痛苦到無法執行日常事務,對生活造成影響。根據英國媒體《THE SUN》引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資料,NHS列出了被認為最痛苦的20種疼痛疾病。像是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皮蛇)、痛風、叢發性頭痛…等,都入列,有些疼痛指數堪比女性自然產,或更甚。(以下為隨機排列,並非依據疼痛強弱順序)帶狀皰疹(皮蛇)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病,初次感染症狀表現為水痘,之後該病毒長期潛伏在脊髓末根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時就誘發病毒再度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出現群聚呈帶狀的水泡,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發癢等。看詳細疾病百科〉帶狀皰疹(皮蛇)新光醫院疼痛照護中心主任陳瑞源曾受訪指出,因為帶狀疱疹病毒會破壞神經,發作初期開始感到疼痛,多數患者以「火燒、電擊或針刺」形容發作時的痛苦,研究發現,皮蛇疼痛指數比生產痛還高。痛風痛風是體內尿酸代謝異常而引起的疾病。當人體血液中尿酸含量過高,尤其是尿酸值變化大時,容易導致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裡形成結晶,進而結石、產生痛風石。痛風痛起來,不但不良於行,還會痛得要人命。患者經常會在夜晚出現關節部位嚴重的疼痛、紅腫和炎症,疼痛感逐漸嚴重,甚至無法忍受,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疼痛發作時會在半夜熟睡中痛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類似於腳趾被火燒一樣。看詳細疾病百科〉痛風心臟病發作心臟病發作有些前兆症狀,最典型的是胸痛,還有其他如上背痛、胃絞痛、腿部或腳踝腫脹、極度疲勞、感到噁心出汗…根據女性健康雜誌網《Womens Health》報導,有患者形容心臟病發作就像有一隻大象壓在胸口上或上背部,如果上背感到劇烈的壓力,可能是心臟病的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心臟病叢發性頭痛叢發性頭痛好發季節變換的1月到3月,根據病患描述,疼痛起來的程度不亞於生孩子,疼痛等級高達10分,教人生不如死,也稱做「自殺頭痛」。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中心主任王署君曾受訪指出,叢發性頭痛的病患常被誤以為是偏頭痛,根據研究,病患平均疼痛八年之後,才會被正確診斷為叢發性頭痛。看詳細疾病〉你是偏頭痛?還是叢發性頭痛?偏頭痛看詳細疾病百科〉偏頭痛很多人可能無法體會偏頭痛到底有多痛,台灣頭痛學會曾分享案例,患者指出,偏頭痛發作時,猶如大象在腦中奔跑或遭尖銳物穿刺,痛到想剖開腦袋。叢發性頭痛與偏頭痛經常會被混淆,腦神經內科醫師林志豪曾於臉書分享這二種頭痛的區別: ※偏頭痛1.好發於女性2.頭痛位置不一定侷限在一側3.搏動感的抽痛4.頭痛到需要休息5.怕光與聲音6.噁心嘔吐7.每次疼痛可持續4-72小時8.少數產生視覺障礙、聽覺障礙預兆※叢發性頭痛1.好發於男性2.疼痛位置在單側眼周及太陽穴部位3.嚴重頭部戳刺痛4.自律神經症狀:流淚、眼睛紅、眼皮腫、鼻塞、流鼻水等症狀5.是極難忍受的疼痛,又稱為自殺型頭痛6.發作週期像鬧鐘般準時固定7.每次疼痛可持續30分鐘-3小時8.頭痛時坐立難安與激動腎結石藝人胡瓜以前曾在半夜腎結石發作,痛到在地上滾不動,他形容像腰被扯裂,當時趕緊掛急診開刀。有結石的人都知道,痛起來真是要人命,有醫師指出,結石疼痛指數堪比女性自然產過程。不同位置的結石,症狀也有差異。振興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楊景偉曾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當結石掉入輸尿管,卡在輸尿管的結石發作,會出現血尿、解尿疼痛、腎臟水腫、發燒、惡心、嘔吐等症狀,若結石在上段輸尿管則易引起腰痛,發生在中段是腹痛,結石在下段會下腹痛。看詳細疾病百科〉腎結石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是大腦中最粗的一根神經,主管顏面感覺,分別位在額頭、鼻子下巴附近。通常會在眼周、耳周、牙齒周圍及臉部引起強烈疼痛、灼熱、電擊感,與隱隱作痛、或持續性的牙痛不一樣。嘉義長庚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曾受訪指出說,據統計,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發作前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而引發如電擊般的疼痛。看詳細疾病百科〉三叉神經痛急性胰臟炎胰臟發炎可以是急性的或慢性的,急性胰臟炎意味着胰臟因某種因素受到重大傷害而受損,其病程緊急且持續數天至數周。急性胰臟炎主要以上腹部疼痛為主,通常進食後加劇、前傾身緩解,可能轉移痛至背部,還有腹脹、惡心、嘔吐、發燒等症狀。急性胰臟發炎程度,可能從輕微至相當嚴重的併發症,嚴重時死亡率甚至可達10~20%。看詳細疾病百科〉急性胰臟炎鐮刀型貧血鐮刀型貧血是一種紅血球異常的罕見遺傳性疾病,患有此症的病人,因紅血球變型成「鐮刀型」或「新月型」,造成紅血球攜氧量減少,並容易發生紅血球破裂現象形成貧血。如果患者體內的紅血球出現大量破裂,可能造成血液濃稠而阻塞血管,使患者出現骨骼、關節、腹部劇烈疼痛。鐮刀型紅血球也可能堵塞陰莖的血管,造成陰莖異常勃起,且經常久久無法消退,令患者很痛苦。泌尿科醫師指出,病患陰莖海綿體持續充血,時間一久會疼痛,痛到根本不會想發生性行為。看詳細疾病〉他太持久她喊救命 原來有怪病、中年男子勃起持久超過4小時,原因竟是「這種貧血」引起闌尾炎(盲腸炎)闌尾炎以病程可區分為「急性闌尾炎」與「慢性闌尾炎」,急性闌尾炎發病快且嚴重。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發燒及右下腹悶痛感,當手按壓患者右下腹部,再放開時,疼痛會加劇,即「反彈疼痛」,必須立刻動手術切除。看詳細疾病百科〉闌尾炎(盲腸炎)胃潰瘍胃潰瘍有部分患者有出血、胃穿孔、阻塞等併發症,出血的症狀包括吐血、吐黑色物質、解黑便、頭暈,甚至於休克等,穿孔患者症狀則包括嚴重腹痛、發燒;有阻塞併發症的患者會有嘔吐、腹脹,吃了少量的食物就飽脹、便秘等。也有患者出現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胃潰瘍纖維肌痛症日前,24歲的日本知名AV女優結城莉乃才宣布自己罹患纖維肌痛症。「神祕的疼痛」纖維肌痛症是一種慢性全身疼痛,因壓力改變神經穩定性,出現全身廣泛疼痛,合併記憶力衰退、疲憊、失眠、頭痛、憂鬱和下腹痛等周邊症狀,也可能與其他疾病共存。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韋達曾受訪指出,肌痛症的疼痛感不見得是針刺、刀割,它類似深層組織疼痛,常見疼痛部位在肩頸、背部和四肢,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身體緊繃而非疼痛,增加診斷困難。看詳細疾病〉全身痛到想輕生 小心纖維肌痛症骨折很多原因會造成肋骨骨折,如車禍、跌倒、高處墜落等造成的外傷,甚至急救時的胸部按壓等。桃園孫德金診所醫師孫德金曾在《聯合報》撰文指出,一旦受傷通常是嚴重頭頸部外傷的結果,且會傷及重要神經血管。中段肋骨骨折斷端容易刺傷肺部,下段骨折則容易刺傷脾、腎、橫膈膜。側面肋骨骨折最痛,後面次之,再來是前面。痛不只是疼痛,還會讓你不敢用力呼吸、不敢咳嗽、不容易清除痰液而造成肺炎,讓你不敢翻身、不能好好睡覺休息,傷口不容易癒合。看詳細疾病百科〉骨折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是脊椎的退化性疾病,因椎間盤脫水、失去彈性,造成上面的小神經發炎、疼痛,甚至產生肌肉緊繃、關節老化,這些都會引起下背疼痛。痛的程度要看壓迫到哪些神經,如果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坐骨神經,疼痛會往下延伸至腿部、腳部,甚至造成患者腳麻無力,就變成坐骨神經痛。少數還可能造成脊髓腔狹窄或壓迫到膀胱神經,出現馬尾症候群,導致患者大小便失禁、肛門會陰部周圍麻木等症狀。看詳細疾病百科〉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是指疼痛感沿著坐骨神經的分佈區域,通常始於下背部與臀部,沿伸至大腿、小腿與足踝。典型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為下肢刺痛、灼痛、麻木或感覺異常,患者在咳嗽、打噴嚏、舉重物等使腹壓增高的動作時,會使疼痛的症狀加劇。看詳細疾病百科〉坐骨神經痛五十肩(肩周炎)運動醫學名醫、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曾受訪指出,五十肩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保護身體筋骨的女性荷爾蒙減少,肌腱關節逐漸磨損老化,多重情況影響下,肌腱開始發炎疼痛,有的患者會痛到像刀割般,愈痛愈不敢動,愈不動關節就會慢慢沾黏起來,進而演變成五十肩。症狀包括肩頸部疼痛、肩膀僵硬、手舉不起來、肩關肩在某些角度的活動度受限等,患者夜間睡覺時疼痛感會更為劇烈。看詳細疾病百科〉肩旋轉肌袖病變(五十肩)關節炎關節炎是導致關節疼痛和炎症的病症,最常見的是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化過程的正常現象,但不只是年紀增長,發生挫傷、拉傷、扭傷、骨折等因素,也會引起關節炎,最終造成關節退化。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看詳細疾病百科〉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疾病,成因複雜,可能受環境、病毒、細菌共同影響,導致免疫系統出錯,攻擊身體,病人全身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嚴重發炎。特殊症狀是「晨僵」,即早晨出現關節劇痛而痛醒,且關節僵硬的感覺會持續一段時間,通常要等到中午左右才慢慢改善。看詳細疾病百科〉類風濕性關節炎子宮內膜異位症許多女生都會經痛,經痛可能是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等不同情況引起。原本屬於子宮裡的內膜組織,剝落後在體內到處蔓延,若跑到卵巢內生長,則形成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跑到子宮肌層的則稱做「子宮肌腺症」;跑到腸胃附近,就容易產生腹瀉、胃腸疼痛及腹腔內沾黏。婦科名醫劉偉民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的主要症狀就是經痛,特點為隨著時間延長,越來越痛。年紀越大,症狀越來越嚴重,且容易合併腸道炎,因為子宮內膜侵犯腸壁,甚至刺穿腸道,有人因此經常腹痛、腹瀉。看詳細疾病百科〉子宮內膜異位症複雜性疼痛症候群(CRPS)根據chatgpt解釋,複雜性疼痛症候群(CRPS)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慢性疼痛疾病。它通常發生在手臂、腿部、手腳等四肢,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部位。CRPS的疼痛程度超過了正常的傷害程度,例如,即使是輕微的刺激也可以引起強烈的疼痛。疼痛可能是持續性的、劇烈的、燒灼感、刺痛感或麻木感,且疼痛可能會向四肢的其他部位擴散。此外,CRPS還可能伴隨著局部的腫脹、皮膚變色(通常是紅色或藍紫色)、溫度變化、運動功能受限、肌肉痙攣、關節僵硬等症狀。手術後疼痛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衛教資料指出,手術後常因組織受損引發術後急性疼痛。通常疼痛程度在術後前1-2天最強烈,之後隨著傷口癒合而減輕。病患實際感受到的疼痛強度,會因傷口大小、深度、部位、是否合併感染或發炎、及本身對疼痛的敏感度而有所差異。常見症狀包括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速、臉色蒼白、肌肉緊繃、腸蠕動降低、皺眉冒汗等。初期疼痛劇烈時,多以強效類鴉片藥物止痛。【參考資料】.《THE SUN》PAIN THRESHOLD The 20 ‘most painful’ conditions that can affect your health according to the NHS.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衛教資料
-
2023-05-11 醫聲.癌症防治
50歲大叔肩痛以為五十肩 沒想到已是肝癌晚期
「賴醫師,這怎麼可能?我是肩痛,然後右邊腹部有點痛痛的,怎麼檢查報告說是肝癌晚期?」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系肝膽科主任賴學洲醫師的診間,一名50歲大叔驚慌失措地詢問醫師,起初他以為是五十肩而至復健科就診,但情況一直未見改善,後來甚至出現右腹疼痛,經檢查才發現,他的肝臟竟長了顆十多公分的腫瘤,且已是晚期肝癌,在醫師耐心解說後,這位大叔終於冷靜下來,並與醫師討論後續治療計畫。即使進入肝癌晚期 依然有活命希望賴學洲醫師表示,肝臟沒有神經,即使長了腫瘤,病患也不會感覺疼痛,在初期,多數病患沒有明顯症狀,當腫瘤長到直徑五公分以上,或位置比較邊緣壓迫到腹膜,才可能引發腹痛,此時往往已是中晚期,在初診病患中,約50%-60%確診已是肝癌中、晚期,其中晚期病患接近30%,像上述50歲病患就是其一。肝癌晚期症狀包括腹水、黃疸、倦怠、體重減輕等,這些症狀一旦出現,代表治療更棘手。此外,有些病患會在下午、晚上發燒,或以右肩疼痛方式表現。賴學洲醫師說,當病患進入肝癌晚期階段,只要肝功能還維持良好或中等程度,便有已納入健保的多種治療藥物可供選擇,因此病患依然有活命的希望。「標靶接續治療」納健保 病患存活期大幅增長以標靶藥物治療為例,根據目前健保給付規定,對於12個月內已接受3次或3次以上局部治療的病患,可有條件給付標靶藥物,當第一線標靶藥物無法控制腫瘤生長,還有第二線標靶藥物可使用,治療可持續下去。賴學洲醫師援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數據指出,過去有些病患狀況比較不好,黃疸指數、白蛋白指數比較不樂觀,存活期可能只有不到一年,但現在接受第一線、第二線標靶接續治療後,存活期可大為提升至2年又4個月,另外如果患者身體狀況比較好的話,搭配肝臟局部治療,存活期甚至可達4、5年以上。有些病患接受標靶治療,可能產生手足皮膚反應、腹瀉、高血壓等副作用,此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照護團隊、個管師會耐心教導病患預防性擦拭乳液,或建議用藥控制腹瀉或高血壓等治療副作用困擾,當治療副作用明顯改善,標靶藥物的劑量便可給足、給滿,病情控制也就更順利,腫瘤失控機率也大幅減少。B、C肝合併肝癌 一定要好好接受治療賴學洲醫師叮嚀,B肝、C肝病患為肝癌高風險族群,當B肝、C肝沒有得到控制,肝功能就會逐漸低下,肝癌治療便更為困難,治療選項也會縮減,反之若B肝、C肝受到控制,肝癌治療才會事半功倍。另外,病患千萬不要再喝酒,飲食上也要減少油炸、高油食物,才能減輕肝臟負擔,肝臟健康才不會一再受到損害。
-
2023-05-0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賴寧生養生「動中求靜」 讀佛經靜思生活智慧
「過去這塊土地上人人都往外地尋求醫療,現在從台北到高屏乃至離島、國外,許多病人都來這裡看診。」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是雲嘉地區第一個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原本醫療資源缺乏的嘉義,由他打造了雲嘉地區首座風濕病整合醫療中心,並且建構具規模與功能完善的在地檢驗中心。賴寧生在1996年完成醫學博士學業後,就毅然回歸故鄉嘉義貢獻所學,首設雲嘉地區第一個過敏免疫風濕專科門診。2006年,賴寧生以同心圓為理念,成立過敏免疫風濕中心的完整照護團隊。2015年獲得立法院厚生會第25屆醫療奉獻獎,獲總統頒獎肯定。「什麼功德最大?就是看病、解除病痛,功德第一。」賴寧生引用佛教經典,感謝病人願意相信他,克服困難遠從各地,甚至跨海求醫。「醫者端坐在院內就會不斷累積醫病功德,這是何等的福報。」感謝病人信任 行醫是福報「把握每一次跟病人接觸的機會。」賴寧生深知病人面對重大疾病的不知所措,最重要是讓病人安心,他有機會去撫慰病者,建立彼此間的信任感,所以「我感恩你對我的信任,讓我能夠學習」,逐漸累積實力再運用到下一位病人時,正是福氣一代傳一代的最好寫照。管理醫院 謹記證嚴六字訣台灣的醫院管理,大多看到的是美式講求「效率」的影子。賴寧生說,要把醫院的「效率」跟「追求卓越」放在哪一階層很重要。證嚴上人在11年前指示「心寬、念純、意堅」,已成為管理醫院的重要指引。心寬、念純才能合眾人心,完成經營醫院的使命。心寬是指院長要放寬心,當然要有紀律,但不需用醫學精密度來檢視人事的情形;念純在醫院最重要的就是救治病人,而非把賺錢、績效放在前面;意堅是大林慈濟醫院非常確定要「往醫學中心走」,即使過程中有許多波折,但意志依然要堅定。「醫療志業只要求病人有沒有得到他要的治療。」賴寧生強調,醫院管理原則,以志業的歸屬及宗旨為依歸,「心寬、念純、意堅」是他領導醫院的重要指標。養生祕訣/觀察機械運作 讀佛經靜思生活智慧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高中時期是嘉中田徑校隊400米接力賽跑者,在就讀陽明醫學院時也參加過大專盃田徑比賽,他卻說,運動雖可讓神經較敏捷,但並不是他的興趣,他從小就喜歡機械且至今仍樂此不疲,現在則更喜歡從佛經中探索生活的智慧。「機械與人是兩個極端,一個是物理世界、一個是人的世界,這兩部分在他身上能夠結合,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這從賴寧生開車到修車廠保養時即可發現,他都不是去休息室,而是穿起工作服跟著技師一起修車,了解汽車引擎及各處機械怎麼運作,這是他的堅持。賴寧生回想,有一次考試考滿分後跟父親要一輛火車模型當禮物。結果父子倆是在嘉義火車站整整觀察一個多月,看火車怎麼運行後,由父親親手做出一個能運作的火車頭送他,連車輪、馬達都自行繞銅線做,並用窗框的鋁製條做出軌道,因而讓他從小就很喜歡機械構造。「我很講究靜思,一件事要靜下來以後,才能得到一個想法。」賴寧生表示,醫師的時間太少,沒時間靜坐,但沒有經過靜的功夫,人生就會浮華不實,累積不出行事的標準,所以他自我要求,在動的過程中求靜,由動的過程去體察每一件事情的細微之處。賴寧生說,醫護生活過得太緊湊了,他在家裡有一隻養了八年、九歲大的愛犬巴豆陪伴,可以紓解生活壓力,並且「動中求靜」,不斷重複練就善知識,而讓他心靜的部分是讀佛經,從中感受到佛經裡面的字句非常美好,如果又跟中國的詞句相應,那時心裡的悸動是格外深刻。賴寧生小檔案年齡:67歲專長:風濕病、自體免疫疾病、各類過敏症、氣喘、過敏性鼻炎、減敏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痛風、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關節炎、肌腱炎、五十肩、疼痛治療、白斑症、貝塞特氏症、骨質疏鬆症現職:大林慈濟醫院院長、慈濟大學醫學系教授、中正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兼任教授學歷:陽明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大林慈濟醫院內科部主任、大林慈濟醫院研究部主任、嘉義榮民醫院內科主任給病人的一句話感謝病人能夠信任醫師。感恩你對我的信任,讓我能夠學習。
-
2023-03-24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五十肩疼痛睡不好?物理治療師教你有感舒緩的復健運動
做家事抬手臂肩部就又緊又痛?睡覺一翻身就痛到不行?從肩部不適感到舉手困難,你可能要小心是不是「五十肩」找上門了!沒關係,啾c物理治療師將教大家如何自我檢測五十肩症狀,以及示範有效的居家復健運動,幫助大家緩解不適感,趕快點開影片來看看!「五十肩」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的總稱,初期的疼痛階段常常讓人疏忽,以為只是勞累、睡不好。啾c物理治療師在影片中示範五十肩的三個檢測動作,當你的肩膀轉不開、打不開甚至無法插腰,就要趕快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啾c物理治療師建議第一期疼痛期時做些鐘擺運動和被動關節的運動,可以減少進入第二期時沾黏嚴重的情況。若進入第二期的僵硬期,可再做輕微肩膀拉伸、肩胛骨活動及等長收縮的運動,藉以活動肩膀周遭的肌肉讓它們不至於萎縮。啾c物理治療師說,除了配合醫院療程之外,在家可以多做這些復健運動,不但可以讓五十肩疼痛的症狀稍微緩解,也可以讓之後的關節沾黏的預後更好。想了解更多健康資訊?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肩關節運動做起來,避免五十肩找上門!原始影片啾c物理治療師YT:啾c物理治療師FB啾c物理治療師IG延伸閱讀咬牙切齒、開不了口?物理治療師教你一招嘴巴筋膜放鬆術!時常偏頭痛、腳痙攣抽筋有可能缺鎂?醫師教你補鎂飲食四招!「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3-03-1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台灣首批腫瘤科醫師張俊彥 不捨病患化療神經痛動念鑽研,10年開花結果
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院長張俊彥,投入癌症領域完全陰錯陽差,卻在臨床工作中找到從醫的目標:「找出化療引起神經痛的解方」,一頭栽下去就是十多年,研究也在今年開花結果,找到具潛力的藥物。張俊彥去年十月底接任院長後,盼能助北醫體系完成更多癌症研究,拓展實力。張俊彥曾任三軍總醫院腫瘤科主任、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成大醫學院院長及成大副校長等,其經歷都與「癌症」相關。台灣腫瘤科醫師 他是首批當初張俊彥投入腫瘤科完全是誤打誤撞。在醫療專科化剛起步的年代,腫瘤科的前身是血液科,是當年的冷門科系,他不想投入競爭極強的外科領域,選擇了血液科,後來又分出腫瘤科,成為現代的顯學。他是三總第一批的腫瘤科醫師,也是台灣第一批的腫瘤科醫師。三總看診期間,癌症患者一年比一年多,看到患者化療後產生的副作用令他相當苦惱,特別是化療後的神經痛,用盡各種方式都無法改善患者的不適感。病患化療神經痛 動念研究十多年前,一位罹患肺癌的女性患者,化療後出現嚴重的手部神經痛,每次門診都說:「醫師,我的手好麻、好痛!」他只能開藥給她使用,但藥物完全沒效,卻還是要給藥,後來這位患者手的麻痛感更嚴重,幾乎已經影響生活。那時他開始思考,有沒有辦法為這些患者做一些事。在醫院內做研究不容易,第一次嘗試宣告失敗,在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時,第二次嘗試還是失敗,到成大擔任醫學院院長,終於蒐集到各種資源,加上原本國衛院資源,持續進行研究。經過十年,終於有結果。張俊彥說,某些患者化療後,因為體內特殊基因,才會出現化療後的神經痛。再經過六、七年找尋可以改善神經痛的藥物,在今年找到具有潛力的合成藥物,並申請專利,將論文發表在頂尖期刊「藥物化學」 (Journal of Medical Chemistry) 中。後續開始臨床試驗,希望能看到最終的結果。張俊彥接任台北癌症中心最重要任務,結合北醫大體系三家附設醫院的臨床研究,目標走向醫學中心,臨床研究是基礎,同時得加強教育。因疫情而備受討論的mRNA疫苗,原本研究目標是作為癌症疫苗,但因疫情嘗試做新冠疫苗,未來癌症疫苗的研發將是癌症研究領域的重頭戲。養生祕訣/不把工作帶回家 減量飲食早睡早起北醫大台北癌症中心院長張俊彥說,工作如果做到沒辦法再突破,就會想換一份工作。接受新挑戰,總會有各式各樣的壓力,他調整壓力的方法,就是「提前把工作做完」,不把工作帶回家;休假時,摸個兩圈麻將,和朋友聊聊天,就是他的紓壓養生法。無論是工作、生活,都要符合「人性」,才能在壓力中找到快樂的方式。工作減壓是很重要的事,能幫助工作效率提高。張俊彥的工作減壓原則是「絕對會把事情提前做完」,拖延只會讓自己很焦躁,按部就班完成,不僅能讓同事好做事,自己內心也舒服,回家也不必再想著還有工作沒做完而焦慮。不過這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他說,找到快樂的養生法之前,得先認識自己。過去他曾著迷打高爾夫球,但每一次開球都是凌晨五點,不喜歡遲到的他,隔天如果要五點開球,他會擔心睡過頭,焦慮到整晚睡不著,加上左手因為打球姿勢不對,出現五十肩,最後索性不打了。現在則是下班散散步,偶爾跟太太外出走步道,加減運動。為了維持體態,現在會吃得比較少,以前吃一碗飯,現在改吃半碗,餐盒也從一盒改吃一半。張俊彥說,現在少吃一些,目的不是減肥,「我是要維持體重」,他很滿意現在微胖的身材,他笑稱,「微胖」才有本錢消耗,如果沒有熱量就沒有長肌肉的空間。飲食上沒有特別忌口,好吃的東西照吃,肥肉這麼好吃一定要吃,只是以前吃一盤,現在吃一、兩塊,採取「減量飲食」。其餘甜食、飲料,他本來就不愛,並沒有特別調整。而他最堅持的則是「早睡早起」,規律的生活作息,是他有意識地刻意練習來的,讓自己有辦法可以順利工作,好好生活。張俊彥小檔案年齡:66歲專長:癌症療法及抗癌藥物研發、各式惡性腫瘤、腫瘤急症、癌症計畫書設計和血液疾病現職: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院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經歷:三軍總醫院腫瘤科主任、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副校長、國衛院生技與製藥研究所所長給病人的一句話雨過天晴,人生仍是充滿希望的。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08 焦點.健康知識+
血壓藥吃多腎會壞掉?奶奶的焦急讓藥師搖頭心痛
「台灣的醫師,去美國很近,到花蓮很遠。」——薄柔纜醫師 花蓮門諾醫院創院院長贏過醫師的LINE群組今早,八十九歲的葛奶奶,緊張兮兮地拄著拐杖型的雨傘趕來藥局,連喘都還沒喘完,她就急著推開門、劈頭就問我:「弟弟啊,怎麼辦,我血壓藥吃了三十年了,能不能停?我的腎會不會壞掉了?」從緊皺的眉頭就看得出來,奶奶正在擔心這個問題。她一邊說,一邊翻出手機群組裡的LINE對話紀錄,第一行就斗大的寫著:「請認真看,很有益處。美國已正式規定:六十五歲以上標準血壓一五○/九○,八十歲以上的正常老人,一六○甚至一七○也可以……。高血壓在一五○~一三○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別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甚至,那幾個鑲嵌在內文裡的「點點點」刪節號,放在對話內容之內還超級明顯。在我看來,應該是哪位不太會用手機輸入空白鍵的長輩自己打的字、把自己突然間的領悟寫成紀錄。後來卻被其他長輩相信了!所以以訛傳訛,傳到了葛奶奶這邊。「我想說血壓藥如果跟美國人說的一樣,是可以停的,那我想要停掉。」奶奶憂心忡忡地對著我說。基本上奶奶一遇到什麼問題,都會從信義區那塊搭公車過來中和問我,只是這次的匆忙與喘不過氣,讓她的外省口音更加明顯了點。欸,八十九歲了,你要人家從哪裡開始學習什麼叫「媒體識讀」、「事實查核」,她願意用LINE已經很值得我們多多鼓勵了。我也不可能叫人家從頭念個藥理學、解剖學,請她好好思考這血壓血管背後的道理吧!(你可以想像一群八十到九十歲的長輩,被逼去學校上解剖學,結果台下通通都睡著的樣子)所以我笑了一下,畢竟我不是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那你體檢報告拿來給我看,」反正眼見為憑,我也沒有要說服奶奶的意思:「腎有沒有壞掉,只要看你最近一次的驗血驗尿報告最準了,你的體檢報告拿來給我看吧!」「有!我有帶」葛奶奶放下手機,連忙從包裡翻出了她的體檢報告。而我指著肝腎功能的地方回答:「血壓藥每天一顆,連續吃了三十年,你的肝腎功能竟然跟三十歲的我一樣健康呢。」不健康的高牆說來心痛,醫師開的處方箋,竟然贏不過來路不明的LINE群組。像這樣擔心吃藥出事的人們,其實並不會奇怪,在我環島至雲林嘉義演講時,若我故意這樣問台下的農民漁民長輩:「不敢吃血壓藥、覺得血壓藥吃多了會傷身體的人請舉手!」就算不計入那些因為五十肩手舉不起來的長輩們,大約還有四十%-五十%的人會坦承,其實他們都是吃得心驚膽跳,這數字竟然還剛好與我考取腎臟病衛教師時,學到的統計數字不謀而合。唉,你看吧,我們對於慢性病的衛生教育真的很有問題。這些農漁民長輩一般都落在七十歲以上、或者是醫療資訊接收不便的族群裡。這群人們都曾經歷過「醫療不發達的年代」,那時候的未知疾病很多、藥品沒有使用說明書、出現副作用後沒有什麼手段能救、發明藥物的藥廠還不用經過很多檢驗關卡(很適合壞人做壞事)、假藥也容易流通。當身邊好多位街坊鄰居都是因為吃了藥、所以出了事,人們自然就會變得恐慌起來。就算四十年以來,科學電腦與醫療倫理,早已改善許多。就連天氣預報都變得越來越準確了、連手機都可以用來剪接影片了、電腦AI都可以將影片換臉了。奶奶們還是寧願相信自己的經驗——蜻蜓低飛就是快下雨了、夏天的早晨起霧,中午時衣服就該收了。而且壞消息只要隨著口耳相傳,多半都會變得誇張一點,從村頭傳到村尾,沒意外連螞蟻都會被說成了大象。所以「吃藥,就等於拿生命做賭注」的印象,一直被他們深深的記得。這樣的印象依舊留存至今、甚至還傳給了他們的下一代。如果醫師給的實體處方箋,又很可惜的贏不過LINE群組裡的虛構文字?那我們就永遠都無法擁有更加健康的家庭與社會。不健康的高牆,因此筆立而起。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東南方,有塊三角形的海域非常有名,叫做「百慕達三角洲」。很多經過此地的船隻、飛機,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失真的指北針(羅盤)給誤導,然後就在此空間離奇消失。至今,就算「百慕達三角洲」已經派出各式各樣的科學家去研究、也拍成了電影,但仍然是人類未知的謎。我們的內心,其實也有塊天生的指北針。這塊指北針能力很強,會讓你我在不知不覺中,被最有人情味的地方吸引過去。人情味指北針的終點指向幸福,只要隨著引導,至少抵達岸邊時也不會漂流太遠。(像蔡健雅的拋物線)而失去人情味引領的人,就像一艘突然被丟入百慕達三角洲的船隻。回家的路線早已被其他磁極所覆蓋,天旋地轉、不知何處為家,最終只能緊張的抓個「看起來最像北方」的方向前進。像一個即將溺死之人,只要是會浮起來的東西,不管是垃圾、是輪胎,都會死抓著不放。至於會不會成功活下來,這就要看運氣了。親愛的老天爺啊,他們需要一個人,跳出來引領他們,引領他們跨過不健康的高牆。(本文摘錄自印刻出版《吃藥之後,然後呢?:從文明病纏身,到減少吃藥的第三人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17 醫療.中醫
怕開脊椎會癱瘓?中醫小針刀 治頑固型疼痛
「開脊椎是否會不良於行?會不會癱瘓?」常有檢查出椎間盤突出的病人如此恐懼地詢問。與其受制於傳統刻板印象而擔心受怕,不妨運用中醫的小針刀治療,針對高壓緊繃的位置與沾黏的組織做撥離、切割與舒緩,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不少患者做過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發現脊椎退化壓迫到神經,有麻痺、疼痛、腫脹與灼熱感等症狀,但一聽到手術要開「龍骨」而害怕。「小針刀」 結合中醫針灸與西醫手術刀中醫的小針刀則是近代中醫的一項創新療法,結合針與刀的特色,兼具中醫的針灸與西醫手術的刀兩者的特性。小針刀在頂端是一個小刀鋒的構造,不僅達到傳統針灸的效果,並利用刀鋒來做進一步的治療。就像郵票旁打了一排小洞,順著小洞撕就會讓紙有比較低的張力,並且很順利撕開,而小針刀也有讓患者局部張力下降的原理。小針刀的針孔非常小,過了幾個小時後都看不到痕跡,又稱為中醫的微創療法。隨著小針刀製作技術的進步,約0.3mm到0.5mm的口徑,在治療中只有明顯的痠感,一些特別敏感的部位如手心、腳掌還是容易有痛感,但都是正常的。小針刀治療必須到合格的中醫院所找針刀專科的醫師,才能獲得專業的診斷與治療。輕症或中度退化性膝關節炎適合小針刀治療許多輕症或中度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人,也可以採行小針刀治療。因為病人膝蓋內側韌帶太過緊繃,進而會磨損關節股骨的軟骨面,運用小針刀像梳子一樣可把這些緊繃的韌帶梳理開來,像是把纏繞在一塊的頭髮用梳子梳理開來,不會一直處於高脹高壓情形壓迫到軟骨組織,治療後讓韌帶放鬆了、降低局部高壓情形,就比較不會反覆的壓迫到軟骨並緩解病人疼痛與不舒服。上班族長期使用滑鼠、打字而導致手腕疼痛,也適用小針刀治療。小針刀對於局部腫脹、沾黏的這些組織,都可以達到撥離放鬆的效果,所以像五十肩、媽媽手、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等筋骨痠痛,還有長久累積性的頑固型疼痛都適合小針刀的治療。(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1-25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專家教3招就可鍛鍊肌肉避免萎縮
只能維持三分鐘熱度的人,可以這樣鍛鍊肌肉因為一般人並沒有要以成為健美選手為目標,所以不用把身材練到令人嘖嘖稱羨的地步,但仍須預防全身的肌肉不會萎縮,讓肌肉能維持在可以一直活動的狀態。雖然從事不同種類的運動可以達到上述的目的,但比起散彈打鳥,什麼都去嘗試,把目標鎖定在訓練需要動到的肌肉部位,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等到養成運動習慣後,再增加其強度。我建議可以把「四分鐘高強度間隔訓練」,設定為個人運動的目標。具體的做法是,為了能藉由鍛鍊心肺功能和肌力的平衡,可以採用「二十秒運動,十秒休息」,合計共做八次的TABATA 間歇訓練(Tabata Training)。並在執行過程中,加入以下這三種肌肉鍛鍊項目。一、活動肩胛骨周圍的肌肉肩胛骨一帶有許多不同的肌肉,其中稱為「旋轉肌」的肌肉群,負責把肩胛骨和手腕的骨頭連結在一起。因為旋轉肌屬於「深層肌」,若不刻意鍛鍊,就容易萎縮。俗稱四十肩或五十肩的症狀,多半都和肩關節的穩定性變差有關,而旋轉肌肌力的衰退,也是造成症狀發生的原因之一。因為以旋轉肌為中心的訓練較專業,所以本書並未介紹,但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做伏地挺身以強化肩膀附近的肌肉。當你做伏地挺身時,請在腦中想像,當身體往下時左右兩邊的肩胛骨有確實靠近的感覺。位於左右兩側肩胛骨相近之處,存在一種名為「棕色脂肪」的特殊脂肪,這種脂肪只要一經燃燒,就能提高人體的代謝。因此只要不斷刺激該部位,就能提高身體的溫度,達到促進代謝的目的。棕色脂肪較多的人,比較不容易罹患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對於肌力較弱的人或女性,因為做伏地挺身可能容易傷到腰,所以可以像下圖以膝蓋著地的方式,或是借用牆壁做推牆式的伏地挺身。二、活動肚臍以下的腹肌讀者們看到「肚臍以下的腹肌」這幾個字,是不是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人提到「腹肌」時,腦海中浮現的大多是左右各有三塊肌肉的印象,這部分的肌肉若結實又清晰可見,就會被稱為「六塊肌」。腹肌又稱為「腹直肌」,在人體的左右兩側各有四塊。其中最不起眼的當屬肚臍以下、腹直肌最下方的部位。如果此處的腹直肌肌力衰退,就會讓肚子凸出來。身材如幼兒般肉肉的人,其實就代表他的腹肌肌力很弱。一旦這個部位的肌力不夠,人體內就會腹壓不足,進而引發腰痛和便祕。在日本的禪和武術中稱此處為「丹田」,這肚臍下方數公分之處,被認為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中樞。據說要是能在呼吸時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就能收到調整自律神經及改善疲勞的功效。然而若平日沒有鍛鍊以及使用腹直肌最下部肌肉的習慣, 那麼要想把力量集中在丹田來呼吸,也不可能一蹴可幾。可以說,對肚臍以下,亦即對腹直肌最下方的肌肉進行鍛鍊,是維持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哪怕是一般人經常會做的腹肌運動,例如仰臥起坐,也很難鍛鍊到腹直肌最下方的肌肉。要想訓練此處的肌肉,重點不在上半身,而要做抬腿的動作。像「仰臥舉腿」,就是以躺姿,交互抬腿的一種運動。藉由做仰臥舉腿,我們可以練習如何把力量集中在下腹部(如下圖)。為了不傷到腰部,我們需要把全部的精神集中在肚臍以下的腹肌。希望各位能把這項運動放進高強度間隔訓練裡。另一個我想向大家推薦的運動為平板支撐。儘管這項運動也是藉由手肘和指尖來支撐身體(雖然姿勢和伏地挺身一樣,但平板支撐是以手肘來撐住全身),這項運動即使只利用三十秒到一分鐘的零碎時間執行,都能有效鍛鍊下腹部的肌肉。在開始嘗試時你會發現,連要撐住一分鐘都不太容易做到,而且一旦姿勢不正確就會傷到腰。因此在做平板支撐時,記得要把意識集中在下腹部,且不要過度彎折到腰部。如果是肌力較差的人,可以先從維持膝蓋著地的姿勢開始嘗試。三、活動臀部的肌肉一個人在喪失了步行的能力後,臀部肌肉會萎縮得最嚴重。臀部肌肉和腹部及背部的肌肉,共同支撐著我們的身體。因為臀部肌肉力量衰退的人很難做到單腳站立,所以當他們在站著穿褲子或襪子時,就很容易重心不穩。提到鍛鍊臀部肌肉的方法,相信有許多人都會立刻想到「深蹲」,但一般深蹲主要鍛鍊到的其實是大腿的肌肉而非臀部。由於我們鍛鍊肌肉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我推薦大家不妨試試,只是單純從坐在椅子上的姿態到站起來的「椅子深蹲」(請見下圖)。椅子深蹲就是從坐在椅子上的姿勢到站起來,然後慢慢回到椅子上,接著再站起來的反覆循環。大家在做椅子深蹲時,請別忘了我在上個運動時提醒的,要把力量集中在腹直肌最下方。在做椅子深蹲時,如果能毫不費力就站起來,則可進一步嘗試多數人起初並不容易做到的只靠單腳站起來。如果覺得只靠單腳站起來有困難,可以試著在屁股已經離開椅子後,再從雙腳站立改為單腳,然後慢慢坐回椅子上。椅子深蹲除了可以任何時間做,包括上班時的休息時間。除了我在本文所介紹的鍛鍊這三種肌肉部位的方法外,當然還有許多不同的鍛鍊方式,各位可以自行上網搜尋,或向熟悉該領域的教練請益,在晨間的運動時間進行不同的訓練。因為一直做相同的運動,身體就會習慣該動作所帶來的刺激,結果弱化了鍛鍊所產生的效果。※ 本文摘自《少食生活:吃少一點,變瘦一些,活久一點,讓頭腦與身體變年輕的活力飲食法》。《少食生活:吃少一點,變瘦一些,活久一點,讓頭腦與身體變年輕的活力飲食法》作者:石黒成治 譯者:林巍翰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