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SARS
共找到
865
筆 文章
-
-
2021-07-21 名人.黃軒
解封後病例數還會增加?醫:肯定會,2指標是防範重點
解封以後持續不會「加零」?我們怎麼知道要阻隔傳播鏈?「解封以後,我們天天都會有個案呀!」今天早上閱讀一些相關解封下的研究文章,我也剛好整理一下:解封下,什麼時候會考慮普篩?依據歐洲的盧森保的研究,每周如果每十萬人口有150個陽性反應(0.15%),當馬上全區域普篩。而愈多民眾參與普篩,愈可降低疫情再爆發。解封下,為何要做普篩?研究人員發現在解封時,如果遇到陽性反應,沒有適時實施普篩策略,病例數反會增加42·9%,而完全參與普篩策略會導致進一步病例數會減少39·7%。為何解封了,病例數還會增加?最近在國際期刊《柳葉刀區域衛生 - 歐洲版》上報導說:1.一項研究發現解封後,第四天開始實施普篩策略,每10萬人仍然有3位無症狀感染指標(Asymptomatic Index Case, AIC)。 2.另一篇文章發現,無症狀感染指標(Asymptomatic Index Case, AIC)的傳播率:0–2.2%,有症狀感染指標(Symptomatic Index Case, SIC)的傳播率:0.8–15.4%,一般有症狀感染指標,都高於無症狀感染。3.無症狀感染者(Asymptomatic Index Case, AIC)平均有0.6次繼發感染他人的機率。而有症狀感染者(Symptomatic Index Case, SIC)平均有0.7次繼發感染他人的機率。4.AIC平均感染率,僅略低於SIC。BUT 在「家庭傳播」,發現了兩者皆有更高的傳播值,儘管兩者之間的差異,仍是相似的(有症狀感染都高於 無症狀感染)。這些研究都同意在解封下,無症狀感染者(AIC)仍會將SARS-COV2傳播給接觸者,儘管其程度是略低於有症狀者(SIC)。研究證實,解封下的其中一個安全策略,就是得通過rRT-PCR做為接觸者的追踪,這樣可以控制病毒傳播。那些無症狀感染者(AIC, 每10萬人有3位)傳播率低,仍有繼發感染率。這意味著:1.在解封下的策略,必須適時(If 每十萬人口有150個陽性反應 )依靠普篩來確保及早打破病毒感染鏈。 2.在未來疫情的遏制,是否有第二波爆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檢測出無症狀感染者。( Our study confirms that MS via a pooled rRT-PCR strategy and contact tracing allows the population-wide control of viral transmission. The finding that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are similarly infectious as symptomatic patients implies that population-wide containment strategies have to rely on MS to ensure the early breaking of infection chains. Containment of future outbreaks will critically depend on early testing in work sectors and geographical regions. ) 資料來源:Do asymptomatic carriers of SARS-COV-2 transmit the virus?Post-lockdown SARS-CoV-2 nucleic acid screening in nearly ten million residents of Wuhan, ChinaEstimating the extent of asymptomatic COVID-19 and its potential for community transmi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sigh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erological survey.※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1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回應張武修教授:疾病幫助醫師和病人的成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可說是「醫病平台」成立以來最希望達到的主要目標:「促成社會更了解醫師與病人的互動,彼此因為互相了解對方的看法,而改善醫病關係。」一位資深醫師教授分享自己如何透過多年與病人的互動,逐漸領悟如何跨過醫病鴻溝的心得;一位中生代醫師除了贊同「老師的文章」,並坦然道出醫師不應該再強調專業的「剛強」,而應該運用老子「柔弱勝剛強」的道理;最後一位本身又是病人,又是醫師的女兒、醫師的夫人,以其作家的手筆描述她做醫師的父親直到生命的末期還在行醫,並且變成病人以後,還以「做一個合作的病人,幫忙養成好醫師」的態度自許。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對醫病關係有更深入的了解。張武修教授的文章 https://reurl.cc/AkpZaY張武修教授是我景仰的醫界前輩,說來相當湊巧,文章中竟隱隱約約回答了我長年思索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是誰?」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增進醫病關係?」第一個問題:「我是誰?」對張教授而言,在病人面前「我」當然是個權威的醫師,但是在其他情況下「我」同時也是個罹患高血壓與心律不整的病人。第二個問題:「如何增進醫病關係?」張教授用簡單自我揭露的方式,讓病人明白醫師也會生病,醫師開給我的藥,也是醫師自己在吃的藥,讓病人產生同理與信任。化解文中張教授坦言過去的自己認為「醫師要對抗疾病,要打擊病人身上的疾病,醫師和疾病對立,也似乎和病人對立起來」的困境。通常在一個獨立個體身上只具有一種身分比較穩定,當一個獨立個體同時具有雙重且對立的身分不可調和時,困惑隨之而生。不過現代社會其實每個人都扮演多重角色、被賦予多重的任務。當醫師也是病人、甚至也是家屬的身分,對老一輩的病人而言或許是個新鮮的概念,對一般醫師而言早已是個存在已久的事實。善用自身多重身分可隨時轉換的優勢,化解醫病對立的感覺,讓病人覺得張醫師「並不只是坐在對面椅子上看電腦,說著各種專業術語」的醫學專家,而是「張醫師坐到我這邊來,親像多年的好厝邊,用溫和的語氣對我說,他跟我罹患同款慢性病十幾年了,一開始跟我一樣心情有點沮喪,不過他每天吃什麼藥、加上每天運動一萬步,現在控制得非常好!」「因此張醫師開給我他每天吃的藥,也不斷給我鼓勵,讓我覺得我其實並不孤單絕望,而是充滿快樂與希望!」其實就是促進醫病關係很好的示範。日治時代至終戰後的先生(せんせい)在台灣鄉間就是地方仕紳的形象,專業偉大、無所不知,絕不輕易生病,一生病也通常都被描繪成積勞成疾,像巨人般倒下,相當悲壯!時日今日,台北市醫學中心林立,一條捷運線上就有五六間醫學中心比鄰,座落其中的教授院長級主治醫師,儘管數量不斷增加,權威仍然不容質疑。台灣百年來經歷戰亂與瘟疫,不同統治者更迭,從農業社會發展成以工商業與半導體等高科技聞名於世。從2003年爆發的SARS,到這兩年武漢肺炎全球肆虐,再次引起民心動盪。不論社會的變化是如此劇烈,百年來台灣醫師專業「剛強」的形象,竟始終深植人心、歷久不衰。盤點現代醫師要增進醫病關係,內科系的醫師沒刀沒槍看似手無寸鐵,其實手邊還有很多零成本的精準武器可以使用,比方張教授跟病人坦言自己也會生病正在吃高血壓的藥;或者當病情快速惡化,診斷仍然不明時等醫療困境,有時硬著頭皮提出各種可能的假設,卻讓病人更加一頭霧水,這時適當地跟病人坦白醫療與自己的侷限,有時反而可以得到病人的諒解等等。醫師如果能夠同理病人,有時短短幾句話彷彿標靶治療,精準地命中病人心靈深處的受器,就可以讓醫病關係的預後大幅的改善。這些都是運用老子「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讓第一個問題「我是誰」的答案成為第二個問題「如何增進醫病關係」的解方,適時調整醫師的角色,既有充分的專業表現、也適時表現溫暖的心與柔弱的一面,像武林高手過招,太極生兩儀、剛柔並濟、分進合擊,一次解答兩個重要的命題,讓疾病同時幫助醫師和病人一起成長。附錄老人道德經兩篇:1.老子道德經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2.老子道德經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
2021-07-14 名人.黃軒
比利時婦染2新冠變種逝 同時染2種變異株可能嗎?
7月11日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大會(ECCMID)報告稱,一位在今年3月份死於COVID-19病毒的90歲老婦人,曾同時感染了兩種COVID-19變種株,這可能是首例有記錄的此類病例。這一案例告知大家,同時感染兩種COVID-19變種株是可能的。泰國也有感染兩種COVID-19變種株的案例。泰國曼谷一大型建築工地的200份COVID-19病毒樣本檢測結果顯示,有7例感染者同時感染了Alpha和Delta變種株。為什麽同時感染兩種變種株?關鍵就是在細胞內的基因重組(Gene Recombination)。COVID-19病毒在每個複制週期中,不斷變異和創造新的變種。而來自宿主的壓力,例如免疫反應,也會推動這些COVID-19病毒適應進化,快速突變。然而,COVID-19病毒每個病毒顆粒中僅包含一條RNA鏈,RNA病毒基因重組(Gene Recombination),也只能發生在同一細胞中。白話文,也就是說COVID-19需要兩種病毒(例如Alpha和Delta變種株),同時感染同一個細胞,才能基因重組。這需要兩種病毒感染同一個細胞。即使一個人感染了多種變種病毒,如果它們是在身體的不同部位進行複製,它們也不會相互影響。事實上,這在患者身上也看到了,在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中發現了不同的COVID-19病毒種,這些部位的病毒沒有直接相互混合重組。迄今的證據目前尚無跡象顯示同時感染這2種病毒後會導致症狀明顯加劇,但如果發生更多變異毒株混合感染,會產生病毒雜交從而「出現新型變種毒株」,因此減少人員流動群聚,嚴格控制疫情傳播是非常重要。事實上,專家認為比利時90歲老婦感染了Alpha株及Beta株死亡,那是因為她「年老和未接種任何疫苗」。在7月11日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大會(ECCMID)報告稱,這位在今年3月份死於新冠病毒的90歲老婦人,曾同時感染了兩種COVID-19變異毒株,可能是首例有記錄的此類病例。事實上,巴西科學家早在今年1月早就報告說(比7月11日早了半年),兩人同時感染了SARS-CoV-2的兩種不同變種病毒合併感染,但似乎對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沒有影響,兩人都無需住院即可康復。資料來源:Pervasive transmission of E484K and emergence of VUI-NP13L with evidence of SARS-CoV-2 co-infection events by two different lineages in Rio Grande do Sul, BrazilWhy do RNA viruses recombine?※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為汙染設定阻斷點!感染科醫師顏慕庸的防疫3大招
招式一:防疫基本功 少群聚、戴口罩、勤洗手防疫不該有地理差,如果以為只要避開疫調足跡那些特定地點就能安全,這種想法反而可能讓人掉以輕心,忽略基本的防疫動作,容易形成防疫漏洞。目前台灣,尤其雙北正值社區傳播風險的危機時刻,減少群聚極為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持續維持良好的防疫習慣,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且最好是以酒精洗手消毒,如此就能守護居家社區的安全。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在於「飛沫、直接人與人的接觸、間接接觸環境」的風險。當歐美各國社區大流行時,由於多數人未配戴口罩而導致飛沫傳播成了主流,因而很少人會強調環境因素。而當我們全都戴上口罩也儘量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時還能突圍而出造成社區流行的就是接觸環境、物件的風險了(環媒傳播)。而對付環媒傳播的法寶就是我國在 SARS 時發展出來的分清楚不同的風險區塊(風險分區),再加上「三明治洗手法」(酒精節點洗手)。這樣的原則可以保護民眾平安出門到上班的場域,再一路平安回到家裡的「絕對清潔區」。招式二:出門篇 落實三明治洗手法出門在外或在上班場合,除了注意場域之空氣流通且佩戴口罩之外,尚可採用「三明治洗手法」。身處公共空間時注意雙手的碰觸點,例如:出入大樓、餐廳、醫院等機構,又或者搭乘電梯前,先使用酒精乾洗手,出電梯後,再一次酒精乾洗手。由於雙手萬能,日常碰觸點實在太多, 光以職場內有限的洗手點─肥皂與沖水的濕洗手─並無法應對此刻最重要手部衛生之需求,因此透過「消毒─碰觸─消毒」的「三明治洗手法」,可有效且即時阻斷病毒上身且保護所在環境的安全。目前醫療場域或多數公共空間均配置酒精洗手節點,但是仍鼓勵民眾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劑。最後的底線則是在職場裡建構個人的最後堡壘(例如:個人辦公桌、辦公室、櫃台等)樹立起自己的「絕對清潔區」:所有接觸到的公文、文件、零錢、紙筆等,都先進行三明治洗手後再進行下一動作及事後之環境清消。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民眾以戴手套來代替三明治洗手法,卻忽略了這手套仍然可沾染病毒,然後不斷汙染周遭碰觸過的環境,包括自身的物件,而造成更大的風險。用餐時間,是外出唯一脫除口罩的時機,在此特別提出說明建議。用餐時,可採獨自用餐,如在工作場域內空間有限, 則可利用「時間分流,空間分艙」來分散風險。餐廳應該是絕對清潔區,每個人都要除裝除汙,身著乾淨的工作服方能進入餐廳區。用餐時以隔板或者環著牆面面壁的方式強化空間距離,用餐時避免聊天對話。由於脫除口罩後飛沫仍可沾染環境,每個人在用餐前後還是要有「三明治環境清消法」。也就是您就座的桌面椅子等接觸面,要「環境清消-用餐-環境清消」的標準作業流程。目前本院也有採用次氯酸水(微酸性電解水),方便環境清消。招式三:回家篇 維持家中清潔區疫災期間之居家平安,就要從上述職場的阻絕防範開始,接著注意「交通安全」,以維持家中的「清潔區」。民眾如果在不熟悉的場域活動,或是交通行進中,而將自身衣物暴露在未知的風險中,例如:搭乘計程車、Uber、捷運、公車或騎乘 Ubike,手部碰觸到把手,或衣物碰觸到座椅。這些未消毒的衣物(或外露的手臂肌膚)即是「暴露區」;進入捷運公車,要先決定你的汙染手與清潔手:在車上握住把手的那隻手即為汙染區,下車後即以清潔手拿出酒精噴消「汙染手」除汙以恢復為「清潔手」。回到家以後,應立刻把衣物、背包換下來,集中放置,並儘快用酒精或次氯酸水消毒,以維持家中的清潔。以下是進門後的要領:進門後先以酒精噴消雙手(或外露的手臂肌膚)。接下來脫除衣物先於「緩衝區」除汙。進門後在門口緩衝區脫除之後即以清潔裝踏入家裡清潔區。(見附圖,緩衝區其實是相對汙染區之概念,通勤過程中有暴露碰觸環境之衣服脫除後在此除汙)。緩衝區之「除裝除汙」是所有 eTCB 動線管制(包括:醫院、防疫旅館、機構 ... 等)最重要的管制節點。屋內一般環境清消可以使用稀釋之漂白水。但緩衝區之除汙,可以用次氯酸水等替代品,替代現在相對珍貴的酒精,或者對衣物不具耐受性的漂白水。之後即可踏入清潔區,不需要全天戴著口罩, 也可以圍桌共餐。過著防疫新生活, 輕鬆地與家人享受難得的天倫歡樂紓壓時光。最後,別忘了;TIME CAN HEAL,時間可以治癒一切,包括緩衝區之除汙。備註:所謂「時間」意指不易清消之物件,靜置「緩衝區」三天以上也可除汙消滅病毒。
-
2021-07-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師請你告訴我真話,我會不會死?」我在防疫旅館的那些日子
突然接到人力資源室主任來電,由於醫院擴編COVID-19專責病房,所有內外科醫師都已投入第一線支援。外圍的社區篩檢站及檢疫所,醫院決定由其他科醫師來負責。「事出緊急,因此想請你先當第一棒,明天會安排其他醫師接替你。」頓時熱血澎湃,眼前出現四個大字:「莫忘初衷」,那是過去老師叮嚀我們的話,後來變成我們教導住院醫師與醫學生必須謹記在心的社會責任。時光拉回2003年剛升任主治醫師時,在晨間的SARS會議中,我突然被派任精神科篩檢病房接第一棒的場景。那時所有進療養院的精神病人,都先由我來接案專責,必須等兩周確認沒有感染SARS,才能後送到一般急性病房。十八年後,這感覺又回來了,還來不及反應與思考,我已被公務車載到一間旅館門口。救護車整日盤桓,旅館從遊客不來,變成一床難求。這座十幾層樓高的商旅,離捷運站不遠,曾是旅行團與自由行背包客的回憶。因疫情關係,旅店風華褪去,早已門前冷落車馬稀;而今又拜疫情之賜,突然間一床難求。許多小白救護車在旅店門口徘徊,希望能把病人安置下來,卻不得其門而入。大堂辦理報到的地方,是警察守護的安全組,負責監控進出人員與檢查家屬帶來給病人的物品。旅館辦理報到的VIP櫃台,變成醫師臨時診療處。打開電腦,飯店的名稱變成檢疫所,貴賓的房號變成病床號。只要在旅客報到櫃台開藥,一箭之遙的醫院藥局就會即時印出藥袋,百里加急的把藥包好送來,由「全副武裝」醫護送至房間。孩子還在家等,「醫師我會不會好?」這裡的病人來自北部各區,拿起旅館櫃檯電話直撥房號,就可和病人通話。護理師說XXX房的少婦,一直想找醫師,雖然看起來不是重症,但不斷給護理師壓力,可不可以請醫師按捺她一下。看來很多病人需要心理支持,一線醫護人員的壓力也到了臨界點。這位職業婦女因公司有人確診,自己雖無症狀但快篩陽性,居家隔離等待PCR結果,兩天後突然被救護車載到這裡「關起來」,留下兩個停課在家自主學習的小孩,她想回家隔離又擔心把病毒傳給小孩,問醫師可不可以在這裡住久一點。另一個房間的女大學生因為阿嬤在萬華工作,家裡有三個人染疫,都被隔離了。問我什麼時候可以讓她照X光片,她想知道肺部有沒有纖維化,以後會不會好。另一房的小姐說她現在沒有嗅覺,又一直在咳嗽。說完手機畫面轉到跟她同房的孩子,那是她侄子,一直在拉肚子。再來是三人房,父子三口同時確診,住在飯店同房間咳來咳去,老的有點發燒……等不到醫院病床,只能給他一筒氧氣,跟生命賽跑。雙北每天都有百名以上的病人確診,如果沒有這一百多床緩衝,醫院早已癱瘓崩解。但檢疫旅館的病人真的是輕症嗎?是因為醫院早已爆滿,病人才會送到檢疫旅館,有些送來時已中重症,有的是進來後繼續惡化。防疫旅館外頭,許多救護車徘徊,只要一有空房,馬上就有「新人」補進來。當較嚴重的病人房間電話沒人接時,心裡就會一陣緊張,該不會已經快樂缺氧……趕緊派人全副武裝開門闖入。有時與病人通電話,發現病人呼吸急促,只能給他一筒氧氣跟生命賽跑。我能做的只是開給患者止喘止咳化痰藥物,減輕症狀,並調整他們後送醫院的順序。「加油喔,很快就可以回家了!」這句話講得心虛。病人說:「醫師請你告訴我真話,我會不會死?」我評估他症狀輕微,年紀不大,沒有慢性病,惡化機率很低,應該不會有大問題。「醫師你不要騙我,我們看到電視,都有三、四十歲的健康人死了,我好怕……」接著是一陣啜泣與沉默。因為有很多病人要看,不得不掛電話或關掉視訊螢幕,對話的結尾總是一句「加油喔,很快就可以回家了!」講得有點心虛,不知是否我會是他一生中,最後一個在清醒時對話的醫師?視訊看診時,醫院又送來十幾筒氧氣,給幾位血氧值低下、等待後送,可能隨時要插管的病人更換。坐鎮檢疫旅館的護理督導,一直與醫院急診連繫,好不容易通知有一床空出,就準備後送病人過去,也不敢告訴病人說「你很幸運」,畢竟空出的床位代表有病人剛蒙主恩寵。支援結束,護理人員感謝我臨危受命,而她們卻沒能回家,將住在旅館奮戰兩星期。隔天早上起床,我看著防疫旅館的群組,發生了許多事。幾個昨天才開藥外加心理關懷的病人,因發燒持續,血氧降低或氣喘,已陸續轉到醫院重症病房,有幾個因沒床轉不出去的,只能繼續抱著氧氣筒等待奇蹟。這場戰役死傷慘重,每個感染者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崩解。國運與民命正在跟時間賽跑,看來只有加速疫苗接種,才能盡早結束這場浩劫。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是高危險群嗎?哪些人施打新冠疫苗易誘發血栓
疫苗施打以來的猝死案件,引起許多民眾恐慌,尤其是AZ疫苗與血栓的關係。但研究發現,因施打新冠疫苗引起血栓的事件,目前全球個案數少,且血栓問題在西方白種人比較常見。Q:接種新冠疫苗後,仍可能感染新冠肺炎嗎?疫苗保護力並非100%,接種疫苗後,仍有少數機會感染新冠肺炎,但即使感染,也可降低重症機率。因此即使完成新冠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Q:打完疫苗出現什麼症狀,必須要緊急就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指出,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可能會造成注射部位疼痛、發燒、倦怠、頭痛等症狀,各種疫苗產生比率略有不同。這些副作用通常只要休息1-2天,或服用一般退燒止痛藥治療就會緩解。但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打完輝瑞╱BNT疫苗,大約每100萬人有4.7人發生;打完莫德納疫苗,大約每100萬人有1.3人會發生,需要立即就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張皓翔表示,目前尚未有證據顯示,對流感疫苗有過敏反應者,不能施打新冠疫苗。若過去沒有打過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等,也能放心施打新冠疫苗。Q:施打新冠疫苗,什麼樣的人容易誘發血栓?張皓翔指出,因施打新冠疫苗引起血栓的事件,目前全球個案數較少,粗估每十萬人中有0.79~3.77人,而染疫住院後靜脈血栓比率則為3~20%。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AZ疫苗。呂俊毅指出,今年3月左右,部分國家發現打完AZ疫苗,有人會出現血栓與血小板低下的副作用,曾經停用或限制疫苗的使用者年齡。但研究發現,血栓問題在西方白種人比較常見,AZ疫苗大約每10萬人有1人,嬌生疫苗則大約每100萬人有3.5人。但相對於感染新冠病毒,疫苗帶來的風險非常低,打疫苗明顯利大於弊,多數國家仍開放使用AZ疫苗,且視為安全有效的疫苗。Q:根據臨床試驗結果,新冠疫苗保護力有多少?目前國際間緊急授權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AstraZeneca(AZ)、Pfizer-BioNTech、Moderna與Janssen等廠牌,在完整接種兩劑(或一劑)後,對預防PCR確診SARS-CoV-2(疫苗株或D614G株)之有症狀感染,其保護力約有六至九成。Q:打疫苗後出現發燒疲倦等副作用,如何緩解?可服用哪類止痛消炎藥物?打完新冠肺炎疫苗,最常見的副作用包含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倦怠等。張皓翔指出,其中又以年輕人反應較為激烈且常見,較容易出現不良接種反應的時間點,分別為接種第一劑AZ疫苗、接種第二劑輝瑞疫苗及莫德納疫苗。可使用普拿疼、非類固醇類處方藥物,但不建議預防性服用(接種前服用)。一般來說,接種後若出現發燒等免疫反應,約兩天內會舒緩,若超過兩天且為高風險暴露者,務必進行採檢通報。Q:如果不想吃西藥,中醫有緩解副作用不適的方式嗎?中醫師黃小茹指出,在中醫理論,施打疫苗是將少量輕微的外邪直接感染人體,如果身體機能良好,正氣能驅除外邪,稍做休息就恢復。身體狀況較差的人,無法將外邪驅除,開始肌肉痠痛、發燒與倦怠,如果外邪進入了「中焦」,就會直接影響腸胃系統,出現腹瀉、噁心或食欲不振。中醫可以藉由辯證治療以上的症狀。「正氣不足」發燒畏寒、肌肉痠痛明顯的人,可以柴胡桂枝湯清除在表層的外邪緩解症狀;若是「三焦水道」不疏通,出現腸胃的症狀,可以五苓散或藿香正氣散,溫陽化濕幫助腸胃的風邪外散,根據不同體質再加入散外邪、扶正氣、散濕氣。預防血栓則可以酌加活血化瘀或滋陰養血的藥物。如果施打部位痠痛,可以塗抹紫雲膏或一條根,幫助局部消炎並促進循環,讓痠痛更快緩解。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台大醫院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種疫苗(AZ疫苗、莫德納疫苗、BNT疫苗、嬌生疫苗)有何不同!醫師詳解告訴你
COVID-19:預防新冠肺炎 (SARS-CoV-2) 的疫苗2019 年底,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現在被稱為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2 (SARS-CoV-2),被發現為中國湖北武漢市發生多起肺炎病例的原因。而後迅速傳播,導致全球大流行。 2020年 2月,世界衛生組織將這種疾病命名為 COVID-19。預防 SARS-CoV-2 感染的疫苗被認為是遏制大流行的最有希望的方法。到 2020 年底,世界各地已有多種疫苗可供使用,40多種候選疫苗正在進行人體試驗,150多種處於臨床前試驗階段。以下將介紹SARS-CoV-2 疫苗,重點會聚焦在目前可用的疫苗。疫苗種類目前開發中或是正在使用的疫苗,是由以下幾種不同的平台開發 COVID-19 疫苗。其中一些是屬於傳統方法,例如非活性病毒或減毒活病毒製造及非活性流感疫苗和麻疹疫苗。其他方法採用更新的方法,例如重組蛋白疫苗(用於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和載體疫苗(用於伊波拉疫苗)。而也有部分是過去未曾臨床使用的方法,如 RNA 和 DNA 疫苗。◎非活性疫苗:非活性疫苗是藉由在細胞培養中培養 出SARS-CoV-2,之後以化學方式去活化來製造疫苗。去活化的病毒通常與明礬或其他佐劑結合以刺激加強免疫反應。非活性疫苗通常以肌肉注射。對 SARS-CoV-2 非活性疫苗的免疫反應不僅會針對棘蛋白(spike protein ),還會針對病毒的其他部分。中國、印度和哈薩克斯坦正在開發或使用非活性疫苗預防 SARS-CoV-2 感染。◎減毒活疫苗:減毒活疫苗是藉由基因變化產生減弱的野生型病毒來製造生產的;這些減弱的病毒在接受者體內可以複製以刺激產生免疫反應。理想上的減毒過程可以培養出喪失毒力但保持免疫抗原性。減毒活疫苗有望刺激對整體病毒的多個成分的體液和細胞免疫。活疫苗的另一個優點是它們可以鼻內給藥,就像減毒活流感疫苗一樣,這可能會在病毒進入上呼吸道的部位誘導粘膜免疫反應。然而,減毒活疫苗的安全問題仍舊是一大顧慮。幾種減毒的 COVID-19 疫苗都處於開發階段,並未進入人體試驗。◎重組蛋白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由部分病毒蛋白所組成。這樣的疫苗通常是肌肉注射的,製造過程不需藉由病毒的複製,有利於生產,疫苗的產出取決生產棘蛋白(SPKIE-protein)的能力。其他開發的重組蛋白疫苗包括重組棘蛋白疫苗、重組受體結合域疫苗和病毒樣顆粒疫苗。◎載體疫苗 (Vector vaccines ) : 載體疫苗就複製能力分為無複製的載體疫苗與具複製能力載體疫苗。>>無複製的載體疫苗:無複製的載體疫苗是選擇特定的載體病毒,該載體病毒必須不會於體內複製但同時可以表現刺激免疫標的蛋白。而腺病毒載體是目前最為人知的載體。載體疫苗的缺點是對載體(如腺病毒)的已有免疫力者會減弱疫苗的免疫刺激性,因此會選擇使用人類不常見的病毒載體或是源自動物病毒的載體(例如黑猩猩腺病毒)。目前正在開發的 SARS-CoV-2 複製無能載體疫苗都是肌肉注射的,以棘蛋白為刺激免疫標的。>>具複製能力的載體疫苗:有複製能力的載體來源於減毒的病毒。具有複製能力的載體因為它們在接種者內複製並刺激天然免疫反應通常產生更大的免疫反應。麻疹疫苗株載體被認為是可能的載體,理想上這樣的疫苗也可以由鼻內給藥以刺激病毒進入部位的粘膜免疫。目前幾種具複製能力的載體疫苗都處於早期試驗階段。◎非活病毒載體疫苗:滅毒活病毒載體的設計為非活性載體病毒的前提表現標的蛋白,因為它們無法複製,因此更安全,即使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中也是如此。非活病毒載體 COVID-19 疫苗仍處於臨床前開發階段。◎DNA疫苗:DNA疫苗由含有哺乳動物表達啟動子和標的基因的質粒DNA組成,以便標的蛋白在疫苗接受者體內表達。可以在大腸桿菌中產生大量穩定的質粒DNA,這是一個主要的生產優勢。然而,DNA疫苗通常免疫原刺激性低限。此外,DNA疫苗必須到達細胞核才能轉錄為信使 RNA (mRNA),而後才能產生蛋白質來刺激免疫反應。正在開發的 SARS-CoV-2 DNA疫苗以棘蛋白基因為標的基因。◎RNA疫苗:RNA疫苗是世界上首批生產作為 SARS-CoV-2的疫苗,同時也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疫苗使用方法。接種疫苗之後,RNA就會被轉譯成標的蛋白,而引發免疫反應。 mRNA留在細胞質中,並不進入細胞核,不會與接種者的 DNA相互作用。RNA疫苗在體外生產,有利於生產。然而新的技術是否能應付全球目前迫切所需是一大問題,而其中必須保持在非常低的溫度下,令儲存與運送是一大考驗。現今SARS-CoV-2 疫苗的接種目前主要在歐美地區使用的疫苗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為兩種mRNA疫苗:BNT162b2(輝瑞-BioNTech 疫苗)和 mRNA-1273(Moderna 莫德納疫苗)和兩種腺病毒載體疫苗 Ad26.COV2.S(Janssen嬌生疫苗)和ChAdOx1 nCoV-19/AZD1222 (牛津大學/阿斯利康 AZ 疫苗)。AZ疫苗、莫德納疫苗、BNT疫苗及嬌生疫苗介紹說明最後小叮嚀◎COVID-19 疫苗的開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而同時有幾種不同的平台同時進行中。◎目前COVID-19 疫苗的主要抗原標的都是表面棘蛋白。◎基於不同的研究設計,並不建議單獨比較不同疫苗的功效,建議應儘速接種已經獲核可的疫苗。◎兩種mRNA疫苗要接受兩劑肌肉注射,間隔4週最遲不應超過6週;AZ疫苗兩劑肌肉注射建議間隔8-12週;Janssen 疫苗單一次肌肉注射即可。◎四種疫苗都建議在18歲以上成人接種,而BNT建議在16歲以上(部分國家開放至12歲以上)。◎副作用包括局部和全身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發燒、疲勞和頭痛。如果出現這些反應,可以服用藥物緩解,但不鼓勵預防性使用。◎疫苗接種的唯一禁忌症是對疫苗或其任何成分的嚴重或立即過敏反應。應在接種疫苗後至少15-30分鐘內監測所有個體的即時反應。◎據報導,接種AZ疫苗和 Jassen疫苗發生與血小板減少症(例如腦靜脈竇血栓形成)血栓事件的病例可能有相關性,但是極為罕見,分析主要是在接種疫苗的前兩週內發生,及
-
2021-07-09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重演SARS經驗 新冠肺炎輕症者「創傷後壓力症狀」患病率高
新冠肺炎不只傷「身」,還傷「心」,即使只是輕症確診者也躲不過。董氏基金會今引用國際最新研究結果提醒,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患病率明顯增加,重演之前SARS感染倖存者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該研究在今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針對巴西895名輕症患者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顯著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率分別為26%、22%及17%,相較於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8.5%的發生率,患病率顯然增加,且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增加的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研究團隊也指出,這些發現與SARS爆發時相呼應,當時SARS感染倖存者的心理困擾也有增加,且在疫情爆發後1年或更長時間仍持續;同樣的結果也出現在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發生後。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即便在疫後時期,因疫情引起的心理層面問題仍會持續,一般民眾要先有心理準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未來幾年都會是常態,視訊也將成為社交互動或聯繫上的趨勢,民眾先了解才有對策。葉雅馨進一步建議,民眾平日應多熟悉心理健康資訊,長期性養成正確飲食及運動的習慣,並適時紓壓以維持身心健康。若出現以下問題,持續2周仍無法改善,除尋求親友的支持外,應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心理諮詢專線、聊天室等資源進行必要的求助。1.嚴重失眠2.吃不下或暴食等食慾問題3.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時常有負面想法、懷疑自己的存在或無價值感等憂鬱情緒葉雅馨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能夠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且應加強心理健康預防宣導,讓民眾了解怎麼預防、如何積極面對疫情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群體自我防禦的效果。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1年多,大量確診後康復的病患或多或少留下了後遺症,尤其心理層面問題已是疫情後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邱弘毅指出,抗疫期間的封城、隔離、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更需要被關注,社會必須整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關懷力量,才能讓這場疫情受害者的傷害減到最低。邱弘毅進一步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2020年起,我國精神科就診人次增加,耳鼻喉科、眼科等其他科別則沒有太大差別,顯示精神科需求有整體上的上升。針對國內疫苗接種率逐步提高、未來將施行微解封相關措施,邱弘毅建議,屆時政府應請精神科醫師追蹤確診後康復的個案,有無焦慮、憂鬱等新冠創傷症候群狀況;解封後,觀察各級學生返校狀況,是否有疏離、自我、情緒感知能力較差、喜歡自己一個人,或是不想與人互動的狀況,若有,學校心理輔導相關機構應介入協助。
-
2021-07-08 養生.聰明飲食
來自天然水果的多酚物質 為何能有助增強抵抗力?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目前研究發現,多酚類物質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於調節免疫,增強抵抗力,也由於具有安全性高、來源天然,不會引起重大副作用等特性,被認為具有很不錯的發展前景。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人們越來越重視怎麼吃會影響身體機能,也希望能夠有更好的的健康資本,營養不良可能會造成免疫系統功能漸弱,而這與平常的飲食習慣有著絕對的關係。營養均衡能夠幫助身體在不友善的大環境下不受影響,也是因為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挖掘出自然界的健康成分,也成為產學業界備受矚目的新話題,而其中又以「多酚」,被認為具有極大的潛力!來自天然的多酚物質可增強抵抗力營養不良,是全世界人體免疫系統不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而免疫系統與人體的生理結構有著絕對的關係,良好的免疫系統可以保護人體避免受到微生物感染,或是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而追求健康營養素的時代下,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適當的營養攝取能夠確保人體健康。目前,不管是在學術界或是消費者,普遍都認為天然的營養來源比起透過人工合成的營養來源,是更好的選擇。也因為如此,近年來相關研究與產品研發都聚焦在水果與蔬菜中的植物營養素提取,其中又是「多酚」物質討論度更高,過去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多酚物質除了可以抗病毒以外,還因為其內含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於調節人體免疫功能,可以增強抵抗力。多酚物質從哪來?2021年4月發表於《Food Bioscience》的研究期刊中提及,多酚物質之所以被學術界認為具有巨大的潛力,主要是因為在臨床醫學的研究上發現,攝取多酚物質,與人體的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發炎等生理機能有著絕對的關聯。而像多酚這麼好的天然物質,究竟從哪裡來?目前多酚在市場上,多被作為功能性食品或營養品補充品,它的來源是從多樣化的植物中分離出來,例如:水果、蔬菜、豆類、堅果、種子、香料、茶、咖啡與黑巧克力等,而其中被認為最有潛力的來源是柑橘類水果,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還有其他的營養素,如:生物類黃酮、金合歡素等,同樣能夠為提升健康免疫有所幫助。且在過去研究中也發現,長時間食用多酚物質的人,相較於一般人,由於免疫功能調節得好,確實也比較不容易生病。多酚與免疫系統有正相關其實生活之中,有許多因素會造成免疫系統低下,其中也跟環境壓力也有關。而免疫低下就會造成人類患上許多疾病,生物活性成分之所以可以調節免疫系統,主要的原因來自於這類物質對於人體免疫細胞的影響,能夠有效調節細胞的功能,去平衡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在過去的研究中也發現,多酚對於抗發炎細胞內部的平衡,也有著絕對的影響,並具有多樣化的生理調節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多酚物質被認為具有相當大發展潛力的原因。安全、來自天然,造就未來可創性其實人類在面對大環境的困難時,大自然都已經給出了最好的解決方案,許多植物中都具有生物活性多酚,而多酚最大的優勢就是來自於自然,不管使用在功能性食品上或是臨床醫學的研究,都具有完全的安全性,不會引起重大的副作用。過去多酚一直都被認為是很好的營養物質,目前學術界更進一步的研究更強化它的發展前途,並賦予其更多產品化的發展空間。延伸閱讀▶維生素A是蘋果的60倍!品嚐「黃金莓」的初夏酸甜滋味,現在正是時候▶葉菜類怎麼煮?水煮並沒有保留比較多營養!▶防疫更要顧好免疫力!均衡飲食、適時補充優質蛋白質很重要參考資料▶Polyphenols as promising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for preventing SARS-CoV-2: A review with research evidence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7-0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第一本台灣醫護抗疫心聲 急診醫師嘆「這裡沒有英雄」
「請再為台灣堅持一會兒。這是一場戰爭,在結局來臨之前,不要輕易倒下。」新冠疫情五月爆發,醫護人員在第一線面臨巨大壓力,急診室醫師胖鳥記下這段時間所經歷的一切,完成新書「這裡沒有英雄:急診室醫師的COVID-19一線戰記」,是台灣第一本從醫護人員角度寫下的新冠肺炎抗疫紀錄,15日由聯經出版,7日展開網路預購。胖鳥不到30歲,任職於北部醫院,急診室醫師資歷滿五年。這一代人不曾經歷戰爭,她卻經歷了從去年以來一場被形容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病毒之戰。她的姊姊和父親同樣是醫護人員,父親經歷過SARS抗疫後,如今換成姊妹守在戰場。在書中,胖鳥寫下急診室看到的戰爭與日常。包括確診病患超收、持刀患者暴力相向,醫師掙扎著要不要讓垂危病人插管,最後送上手機讓病人和家人視訊訣別,而她則學會「戴著護目鏡時不能哭」。她說,在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場上,「沒有誰是英雄、沒有人想當什麼英雄」。病人太多的時刻,醫院會拉起封鎖線。胖鳥曾目睹一位前輩從戶外看診區走到封鎖線外,一一跟病人解釋不能再接病人的原因。胖鳥回憶起這一幕,醫護和病人就像站在戰線的兩邊,「我們不是敵人,我們想保護你們。」「請了解醫護人員不是神。」胖鳥表示,有家屬將醫護人員當成維修工、醫好病還有三年保證期。面對這場猝不及防的病毒大戰,許多病人和家屬情緒失控,也造成醫護龐大的心理壓力,「請相信醫護人員一定會幫助你,讓我們一起好好打這場仗」。急診室是這場人類與病毒大戰的第一線。看多了無法預料的生離死別,胖鳥建議染疫病患,學會對著家人愛人「把心裡的話講出來」,因為隨時有可能失去道別的機會,「把你遺憾的事情先解決掉,期待最好的結果。」也請把心中最擔心的事告訴醫護人員,「只要讓我們知道你的擔心,我們就能設法解決,不要讓恐慌化為暴力」。她說,雖然這場戰役還沒看到盡頭,「感謝你們願意當後盾,我們也會願意繼續在前線守護。」●「這裡沒有英雄:急診室醫師的COVID-19一線戰記」7月7日開放預購,15日紙本書、電子書同步上市,電子書另加值收錄急診室側記一篇。每售出一本,聯經出版將捐出十元予台灣COVID-19防疫工作專款使用。
-
2021-07-06 名人.黃軒
對外送食物包裝狂噴酒精消毒?醫教你一招更安全
在一樓大廳看到有不同的家庭,對著Uber eats和Food panda送的食物包裝一直噴酒精消毒……天啊,你們不是要吃東西嗎?為什麼對食物的外包一直噴消毒酒精,你又不是吃「盒子」,也不是吃「塑膠袋」,為什麼對這些食物包裝一直噴呢?你們的熱食送到,理應馬上去享用美食吧?COVID-19病毒,仍然是飛沬傳播為主要途徑的病毒,不是經食物傳播的病毒呀。SARS-CoV-2 is therefore, not considered a foodborne virus. It remains primarily a respiratory virus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目前並沒有與食品包裝或購物袋相關傳播的COVID-19。COVID-19病毒在表面的存活?但是,一般民眾已經聽過COVID-19病毒可以在表面上存活的時間。科學確實有在幾種不同的表面上做了一些研究,看看病毒能存活多。其中一些包括常見的食物包裝材料,例如:- 塑料:COVID-19病毒可以在塑料上存活 3 到 7 天。- 紙板:COVID-19病毒可以在紙板上存活長達 24 小時。- 玻璃:COVID-19病毒可以在玻璃上存活長達 4 天。- 布:COVID-19病毒在布上最多可存活 2 天。我之前的文章已經提過,這些研究是在標準化的實驗室條件下刻意完成的結果。提醒大家,接觸到物品記得消毒洗手,而不是去消毒表面上的病毒!(Recently, data on the survival of SARS-CoV-2 on contact surfaces has been reported, but there is none on the survival of COVID-19 on food surfaces and packages.)在真實的世界中,如果病毒存在於食品包裝上,它可能的數量也非常少,而且對溫度也很敏感。更何況,COVID-19病毒在人體外不能存活。病毒需要體內豐富的「天菜」ACE2,才能活躍的存活下去。在現實的豬肉、魚肉、蔬果內,這些產品並沒有含ACE2活的細胞,你正在要吃的食物配料中,當然也不會有活的病毒,最多只可能剩下病毒屍體或死病毒殘體!(It is widely known that viruses cannot multiply in food products because they need an animal or human host to grow.)於是美國CDC都會建議在處理食品包裝時,盡可能保持安全的方式:1.從食品買回來後,可以直接從包裝中取出食物後,請遵守飯前洗手,飯後丟飯盒或包裝後,也記得洗手。「洗你的手,不是冼你的食物或包裝。」再次提醒,你要消毒的是自己的雙手,不是食物也不是食物包裝,這兩種物品(食物、包裝)不會對你咳咳飛沬傳播,你也不會拿這兩種物件去挖鼻孔,但你的手指頭肯定會反射、毫無意識去挖鼻孔的。相信我,人類有偷偷挖鼻孔的習慣⋯⋯你鼻子內才是ACE2豐富的來源,萬一真的你手摸著了活病毒,遭殃的是自己不是食品包裝,當然也不是你已經吃下的食物。2.請勿使用漂白劑、氨水、肥皂水、酒精或其他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3.禁漂白劑、氨水一直噴食品包裝,恐會有氯胺氣體超標疑慮。4.任何不需要的食品包裝或購物袋,可以丟棄到適當的回收桶或垃圾箱中。然後記得,一定要洗手!簡言之,食品或食品包裝傳播的COVID-19病毒的風險,經過多方研究報告顯示為超低風險的,這樣大家懂了嗎?(the overall potential risk of acquiring COVID-19 from contaminated food or food packaging appears to be very low (27–33))好好養成自己「勤洗雙手」的好習慣,而不是「勤洗食品」或「勤洗包裝」的慌亂!※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確診案例爆不完 耕莘院長:可以打仗但不能漫漫無期
新冠肺炎國內案例爆不完,自今年5月以來全台累積破萬人確診,死亡人數六百多人,全國三級警戒一延再延,民眾期待7月12日解封,恐怕因近期群聚事件難如願。第一線醫護坦言,疫情爆發後醫療量能緊繃,心情很錯愕複雜,在五月底衛福部要求各醫院加開專責病房時,不僅沒有退縮,更拿出「共護國難」的決心,不過第一線勇士也會累,「我們可以打仗,但不希望漫漫無期」,控制疫情,最後還是需要靠疫苗覆蓋率。雙北在五月初本土疫情爆發成「重災區」,台北市擁有台大、榮總、三總、北市聯醫等公立醫院,醫療資源為全台之冠,中央地方也能直接下達命令,但新北市的幾間大醫院,包括亞東、馬偕、耕莘、慈濟全是私人體系,指揮系統與公立大不同。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表示,新北市長侯友宜召集新北10幾個醫院院長組成line群組,若有危及病人需病床,透過群組「call help」,各醫院盡可能有空床就接收,團結打仗也打出革命情感。若只是微負壓隔離病房,醫護還是有所擔憂,林恒毅表示,醫院花了五天日夜趕工,做出真正的負壓專責加護病房,讓同仁上戰場無後顧之憂。由於新冠肺炎是新興病毒,醫務部在24小時內組織顧問團,將所有問題彙整,製作臨床處置準則,24小時提供線上會診。衛福部新冠肺炎臨床處置線上教育課程,也有內科專科醫師主動做成共同筆記,提供同仁參考,也有精神科醫師主動加入團隊,協助醫護排除心理壓力,齊心對抗病毒。院內日前收治40、50位新冠確診病人,每一位病人每日要量三次體溫,護理師每次照顧一位病人,就需要換掉一套隔離衣,換算下來一天至少消耗300套,雖然公家有定期提供,但數量仍然不夠,醫院得想辦法購足,林恒毅坦言,像是防護衣、N95口罩,有些商家漲價不合理,還會告訴醫院「如果你不買,別的醫院搶著要」,讓院方咬牙也得買,盼商家不要趁機發「國難財」,也希望中央能適時介入。林恒毅是胸腔內科專家,當年SARS期間擔任胸腔科主任,就是守在負壓病房的第一線,也是少數真正「打過仗」的院長。去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當時台灣疫情尚未爆發,憶往事時還自嘲「老」,沒想到一語成讖,今年疫情竟大爆發。「很多年輕同仁奮勇站在第一線,我身為醫院指揮官,必須負責全院安危,若能選我寧願當戰士去打仗,當指揮官壓力太大了」。「醫護這麼辛苦,還是有護理師被房東趕出來」林恒毅坦言,聽到專責病房護理師的事情讓他很痛心,院方也盡力協助,像是空出病房作為醫護宿舍,或安排住在鄰近醫院的旅館,也感謝熱心單位、藝人、企業界捐贈餐飲、物資。不過從去年撐到現在,他坦言醫護也會累,「在隧道沒關係,但要看到燈光,可以打仗,但不希望漫漫無期」,疫情要控制,疫苗普及率還是很重要。
-
2021-07-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曾參戰SARS、不當台大醫師變百萬網紅!「林氏璧」每晚開房分析疫情、撫慰人心
他是醫者,也是全職部落客,疫情間,每晚「開房」為聽眾解惑,理性溫和守護台灣。「大家好,我是『林氏璧』孔醫師,今天是6月12日,端午連假的第1天⋯⋯。」 打從台灣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雙北進入3級警戒之前的4月底,每晚在語音社群軟體Clubhouse「開房」(意指開播)的孔醫師,就一直在空中為大家分析最新疫情進展,光是聽到這慢條斯理又中規中矩的開場白,就像在爆炸的訊息之間找到一劑定心丸。 林氏璧是何許人也?他總自嘲這個「化名」聽來像是外籍配偶,其實,他是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本名孔祥琪。常收看政論節目的觀眾,最近大概都注意到他頻繁受邀,在各有立場的名嘴之間,就醫療專業表述自身看法。 曾上網搜尋日本自助旅遊資訊的網友,肯定對「林氏璧」這3個字不陌生,他自2007年開始經營日本旅遊部落格,詳載交通、住宿、景點、美食等行程規畫資訊,提供新手參考的「懶人包」也會定期更新,累計流量至今已超過一億次,粉絲團有近百萬名追蹤者,社團也有五十萬名成員,聲量可觀。 是偶然,也是必然〉建中台大,人生選項任隨波逐流 端午節前,孔醫師接受《今周刊》專訪,原來,他會從感染科醫師到成為旅遊達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小時候,我真的不知道我想從事什麼職業,或對什麼科系有興趣,可以說非常迷惘!」孔醫師在螢幕的另一端靦腆笑著。話雖如此,他求學過程一路順遂,建中畢業考大學那年一時「失常」,進了台大機械系,因為覺得自己畫不出好的工程圖,加上出身醫生世家的死黨選擇重考,於是他也「隨波逐流」重考1年,考進了台大醫學系。 「醫學系學有專精,不容易餓死,應該還不錯,但我很內向,通常是喜歡跟病人接觸的人適合當醫生,我其實沒有這麼喜歡這部分。」別人看他是無往不利的學霸,他卻是小心藏著個性且戰且走。直到五年級,他接觸了感染科,又遇到了教小兒科的李秉穎醫師,備受感召。 「小兒科有本重要的教科書,李P每個版本都讀過,上課時信手拈來,我就好想成為這樣的醫師!」確立自己對感染科的興趣後,他只需要在內科或小兒科之間抉擇,「沒進小兒科,是因為我沒有信心幫小孩打針。」於是,他進了內科,拜師張上淳門下。 03年SARS肆虐時,他正在台大擔任內科住院醫師,除了照顧SARS病患,「台大醫院頭一次因為醫護群聚感染而關閉急診,到現在,我還忘不了下班後在醫院洗一次澡,回家再洗一次,深怕傳染給家人的心情。」 但他沒有被這樣的場面嚇退,反而被感染科忙到一夕白頭的師長打動,於是隔年毅然選擇感染科做為次專科,「我希望加入這樣令人驕傲的團隊。」06年,他正式成為感染科主治醫師,被分發至台大雲林分院,直到09年恩師張上淳將他請調回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他也為此到食藥署的前身、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學習新藥審查。 是使命,也是驕傲〉疫下亂世,傳遞正確的醫學知識 那年H1N1流感自墨西哥大流行,台灣開始研發疫苗,由國光生技承接,計畫主持人是張上淳。孔醫師最初在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審查此案,到後來因為要執行此案的臨床試驗而退出審查委員,疫苗從無到有的過程中,他各種角色都扮演了一輪,後來還到美國杜克(Duke)大學進修了兩年的臨床研究。 正因如此,在疫情造成台灣社會求援疫苗的這段時間,他不厭其煩地用各種管道向大眾傳遞正確知識。「『疫苗』是很深的學問,不要說一般人,就連醫師也不見得都懂,除非你是常打疫苗的小兒科醫師,才比較有概念。」他表示。 「『疫苗臨床試驗』又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背後還有它自己特殊的學問,假如只是一個有醫學背景的人,因為看了一些文章就對引發的爭議發表意見,常常一看就知道講錯了,但民眾卻會被帶著走。」孔醫師一連解釋幾個專有名詞,然而他立論雖強,還是苦笑道:「很悲傷的是,疫苗已經變得不是科學議題了。」 在台大做一名醫師,必須教學、服務、研究三頭並重,內向的孔醫師雖然在後天培養出與病人互動的能力,「但這不是我的本性,做久了還是會累,再加上台灣普遍的醫病關係也讓人無奈。」他自認不擅產出論文,無法朝研究發展。到了此時,外人看他是身分顯赫的「台大醫師」,他卻是過得心灰意冷。 但是,如果沒有重考進入台大醫學系,沒有成為感染科醫師,人生會比較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擔任住院醫師的第1年,認識了後來的妻子,也就是他常提及的「林氏」,因為遇到她,孔醫師才在典型的醫師人生外,另闢蹊徑。 說到妻子,他揭曉「林氏璧」典故,是出自戰國時代「和氏璧」。一名楚國人發現一顆嵌有玉塊的石頭,三度進獻朝廷,被砍去雙腳後,終於讓石中璞玉被打磨出來成為國寶,被命名為「和氏璧」。 「我從小到大感情不順,大家都認為我是路邊的石頭,只有林氏看出我是一塊美玉,所以我是林氏璧。」說完,孔醫師自己也笑了。 「林氏」是小兒感染科醫師,不僅會哄小孩,活潑感性的人格特質,也感染內向理性的孔醫師。「她熱愛旅遊,一有假就往日本跑。」於是,人生有了同行的伴侶,兩人也在部落格分享到日本旅遊的資訊,漸漸打開知名度。 然而,當這個「第2身分」愈來愈有規模時,他開始承受蠟燭兩頭燒的壓力。「我其實很早就有覺悟,不可能這樣分心下去,假如要好好在台大待到很有成就,那其實會花掉你全部的心力,可能會沒有家庭生活。」他說。 愛台灣,也愛日本〉感動援助疫苗,分享抗疫實況 17年,有人檢舉他違反《公務員服務法》中,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的規定,在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此案的過程中,他沒有答辯就自請離職。 成為全職部落客後,「案子一直來,文章寫不完,永遠有事情要做。」直到去年初,疫情突襲全球,也重創旅遊產業,他意外成了疫情下的受災戶。「去年一年,我是完全沒有收入的。」他直言。 然而,這場無國界的瘟疫也讓他在第一時間整合自己的兩項專長。「最開始,許多讀者問我,還能不能去日本?要不要取消機票?」當時,台灣還未邊境管制,他每天瀏覽新聞,整理疫情資訊,直到後來旅遊活動全面停擺,他還是持續分析日本疫情,鑽石公主號、緊急事態宣言等。 6月4日,日本贈送124萬劑AZ疫苗,在Clubhouse提及時,對日本懷有深厚情感的孔醫師,忍不住哽咽了良久。「我和許多感染科師長都覺得,病毒遲早會進入台灣社區,但沒想到我們成功守了1年,部桃危機過後,我一度認為可以守到疫苗進來。能守成現在這樣,我覺得是奇蹟了,反而不該怪任何政策或任何人。」孔醫師不慍不火地說著。 疫情指揮中心團隊中,張上淳是他的老師,羅一鈞是小他1屆的學弟,這段時間裡,孔醫師每讀到國外文獻,總同步傳達給指揮中心,諸如疫苗混打數據或治療寄生蟲的伊維菌素(Ivermectin)沒有實證療效,在他為聽眾解惑後的隔日,也能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得到證實。 他每晚「開房」錄節目,翌日再上傳到Podcast供人下載收聽,一度衝上Podcast綜合收聽排行榜第2名,其中,不乏一線醫護分享抗疫實況,也常開放聽眾發問,即使遇到端午連假,節目也不公休,與指揮中心記者會一樣。 節目裡,許多常見問題他一答再答,為工作執著的精神,與指揮官陳時中拚命程度有幾分相似。或許在難以預測的病毒之前,沒有人是絕對專家,但疫情讓我們見到更多不同樣態的醫者守護眾人。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夫妻關係,不是「放軟態度」就會改變!陳安儀:打開內心所有抽屜,才能擁抱真幸福.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7-01 名人.黃軒
為何共用電梯易被感染?醫:不是不碰按鈕就沒事
高雄社區大樓5人染疫 疑「共用電梯」遭傳染?我早在去年3月8日就寫過,我們生活中的電梯的注意事項,今再向大家複習我所閱讀到的文章記錄。電梯內的群魔亂舞去年早已有新聞報導引述,在電梯內沒有戴口罩,大家都沒有說話,也沒有互動下,竟然會被新冠病毒感染。我上節目也常常這樣被問,大家都通常會說那是電梯內的按鈕都被病毒沾黏上了,然後你又有手指頭去按電梯樓層,大家甚至會問我,如果電梯內看到沒人,也沒按電梯按鈕就不會被傳染嗎?如果你的社區已經是大傳播的地區,我的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因為只要在電梯內,不管有沒有人,只要不戴上口罩,你就有可能會被感染!」大家都會刻板地以為都是電梯內按鈕的汙染,而造成了手指頭的汙染。其實電梯內的按鈕,那只是一個危險因子之一而已。如果大家都記憶猶新,當時的SARS跨國到處傳染,起因於一間香港飯店內而已。當時事件起源於一位從廣州來的醫學院教授,入住九龍酒店911房,就以他為傳染源,SARS其實也是一種冠狀病毒,也開始了傳播給其他的㚈國人,這個冠狀病毒甚至傳到了加拿大。可是,這些人和他們住在不同樓層,也沒有出席相同的活動,大家也都不認識,究竟怎麼會廣泛傳染?後來事後才發現不得了,整個電梯內的地板和牆壁上,當然也包括了按鈕,採集到濃度很高的病毒,這時大家才恍然明白,原來這個封密式的箱子裡,只要一啟動電梯,梯內風扇一旋轉,電梯內濃度超標的病毒就可能呈現群魔亂舞在電梯內,這樣電梯在無形中成了重要的感染地點。當時SARS一開始,人們還不習慣戴著口罩,反正誰進入電梯內,就是踩著病毒、摸著病毒、吸入病毒而易感染。電梯內病毒的可能分佈當一個人咳嗽、打噴嚏,我們的身體的自然反射,大多會往前或往下,往前就噴到牆壁上,更多的病毒飛沫卻都往下噴到地板上。那是由於最大的顆粒飛沬,幾乎都會在咳嗽過程中,隨著巨大的飛沫掉落在地板上,即便在0.02秒下水氣會蒸發,有些飛沬仍會飄到且沾黏上電梯牆上了。失控的群魔亂舞電梯在設計上其實就是一個封閉的箱子,封閉就會產生空氣悶熱感受。為了解除內部空氣的悶熱,我們通常都會在電梯內的天花板裝上了小電風扇或加一個密閉的空調。只要電梯一啟動,風扇就會在封閉箱子上頭開始運作,對著那箱子內的空氣滾動,這就是我們傳統消悶消熱的作用。但是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有濃厚病毒在地板、牆面或正在飄動飛沫顆粒,那毎次風扇發動,就是對著封閉的箱子內擾動吹襲,當電梯內打開,人若沒有戴上口罩,就會是在群魔亂舞下,慢慢吸入之前人的小飛沬的機會增加了。我們又回到當時的香港九龍飯店,這些外國人並没有和廣東來的教授同個樓層或接觸,也是紛紛中鏢,原因就是躲不了那失控的群魔亂舞。研究人員假設,半徑為5 µm氣溶膠飛沫,大約有一個病毒顆粒。在電梯內且沒有戴口罩下,一個COVID-19患者大聲說話,每分鐘可能產生多達幾十萬顆含病毒顆粒的飛沫,只是一個咳嗽,就可以產生達百萬顆飛沫。在每立方米容積為10至15的電梯內,一名感染者說話或咳嗽後,我們如果吸入的空氣容量約40升/分鐘,則意味著,我們每分鐘可能吸數十至數萬個顆病毒顆粒。也有研究論文指出:1.當人在任何「密閉空調」的電梯車廂內,在此全封閉空間內,空氣的流動動力主要來自於密閉空調產生的熱風推動,熱空氣上升可以將帶有病毒的飛沫顆粒運送至較遠的距離,遠超過通常認識的1公尺的距離。2.病毒在密閉車廂內有效存活的時長不只低於30分鐘,且病毒存量依然持續能夠達到足以令人致病的濃度。而此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距離,在電流風扇吹動下,最遠可以達4.5公尺,至少在30分鐘內仍可漂浮在電梯密閉內空氣中。所以你不要以為電梯有在移動就是通風,也許那時只是把地板、牆面上和空氣中顆粒,再次被你按下按鈕的時刻,又再擾動起來而已。如何擺脫病毒群魔亂舞?在疫情流行期間,大樓內的電梯仍然是要求謹慎且正確的使用,才有可能擺脫病毒群魔亂舞。1.進入電梯的前後a.進入電梯前記得先「戴口罩」,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何時會有確診者,在你未入電梯時,已經佈滿飛沫病毒顆粒,但很肯定的,只要你啟動電梯,啟動了電梯天花板上的風扇,群魔即可隨之起舞。b.出了電梯後出電梯後,記得「勤洗手」,因為你剛剛按到了電梯按鈕了。在加拿大曾對120個電梯的按鈕和96個馬桶蓋做過的研究發現,我們電梯按鈕的病菌(61%)比馬桶蓋(43%)更髒,為什麼呢?専家解釋,因為我們太習慣了上廁所後會洗手,且忘了按電梯按鈕後要洗手了(相信你也必然如此❓)。2.間接的碰觸電梯按鈕生活上有太多的小工具,其實可以減少你和最髒電梯按鈕的接觸,例如筆頭、牙籤、打火機、衛生紙、鑰匙等等,都會是不錯的小工具,有些用了馬上可以丟入垃圾桶,例如牙籤和衛生紙;有些用了馬上可以消毒,例如打火機點燃一下剛剛打火機碰觸點。其實不管你用什麽方式按電梯,出電梯後仍然記得一定「勤洗手」,因為你剛剛(直接/間接)都按到了電梯按鈕了,不是嗎?3.電梯內是需要流通的設計滯留於電梯內的病毒飛沫,會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現在已經有了比較注重空氣流通的通風系統,已經不會是傳統那些啟動風扇只爲了消除內部悶熱,一直在電梯車廂內擾動滯留的氣流而已,現在已有把空氣抽出車廂,加強了新鮮空氣對流的設計,電梯內已經不再是永遠充滿了飛沫微粒空氣恐怖環境了。每小時的通氣量也得要增加,由平常的每小時的1至2次,可能要增加到每小時10次以上,這才意味著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電梯內飛沫微粒的環境。(an air change rate of 10 times per hour implies a 100‐fold reduction in aerosol particles in about 28 minutes.)只是當然造價和耗電費,會比傳統電梯貴了一些,就看那些蓋房的老闆們願不願意為了大家健康,而用了對流很好的電梯設備呢!最後,自己記得比較重要:「入電梯前,戴好口罩」、「出電梯後,消毒雙手」。資料來源:How can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indoors be minimised?Back to Normal: An Old Physics Route to Reduce 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Indoor SpacesReducing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hospital elevators※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7-01 名人.黃軒
當疫苗接種率達成群體免疫 新冠仍流行該怎麼辦?
我常常想,如果真的大家都COVID-19達成「群體免疫」了,但COVID-19還在社區流行,大家怎麼辦? 先說,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COVID-19流感化?早上閱讀2篇文章,整理一下,嘗試回答上述問題。反覆感染(Reinfection) 反覆感染,是許多呼吸道病毒的一個顯著特徵,我們在一生中,都已經受到同一病毒種類,不知多少次的感染。確實,人類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冠狀病毒,普遍一直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產生了,「反覆感染」的能力。在那些已感染COVID-19的患者中,大多數感染,無論其嚴重程度如何,均會誘導COVID-19特異性抗體的產生。但是隨著時間拉長,抗體濃度本身也會下降的,甚至不足以提供長期時間的「殺菌免疫力」,以防止再次感染。 隨著時間拉長1.消失的抗體2.減弱中的免疫3.病毒「免疫逃脫」這些都會破壞或規避免疫系統功能,並允許隨後的COVID-19再次感染。從Pandemic到Endemic?(從全球「大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病」)如果我們免疫系統,接受多次受到病毒反覆感染訓練,免疫系統必須要有產生長期保護身體的能力。不然的話,就會有3個結局1.持續全球流行(Pandemic )2.死亡人數繼續增加3.1 + 2所謂有能力是指,例如1.我們接種疫苗2.體內自己內生免疫記憶細胞,記得之前病毒的攻擊……才真的有能力把COVID-19變化成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現在全球正在大規模打疫苗,如果COVID-19仍沒被消滅,就會進入下一場「地方性的戰疫」。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已經是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早已存在,共有四種:OC43,HKU1、229E和NL63。 1.冠狀病毒感染在自然感染後,同一「冠狀病毒株」,反覆會在1年內,可以受到再感染,這是非常常見的。 2.流感病毒感染同樣的,同一「流感病毒株」,也可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連續發生感染。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是會在1年內再次受到感染。這些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由於反覆一直在體內感染,才會一直普遍生存在人世間。不幸的COVID-19病毒,很符合這樣「萬世留存」病毒的特質:一時不能殺光的病毒⋯⋯依舊需要1.反覆感染的訓練,來壯大宿主的免疫力。2.也進化COVID-19病毒自己的突變能力。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研究人員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結果顯示1.死亡率:流感死亡率是5.8%,COVID-19死亡率是16.9%(感染COVID-19死亡率幾乎是流感近3倍)。2.需要加護病房治療:感染COVID-19病患,有16.3%需要加護病房治療,比流感患者的10.8%來得多。3.住加護病房天數:加護病房的平均天數也幾近是兩倍之多,意即平均需要加護治療15天,流感病患則需8天。無論是死亡率,需要加護病房治療,住加護病房天數都比流感高太多了。也許是提醒大家,目前「並沒有數據証實流感化後,病毒就會變弱了」。 到達群體免疫了,但COVID-19還在流行,我們怎麼辦?隨著COVID-19疫苗接種率在全球陸續攀升,預期這種病毒將變得流感化之際(我上述已經說明,COVID-19病毒,是完全符合地方性流行的病毒,只要疫苗接種率,已經達成辟體免疫!)。新加坡這個國家,已經正針對如何在COVID-19下,人民可以過著更正常的生活,起草了一份路線圖。新加坡預計到8月9日的新加坡國慶日左右,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完成2劑疫苗接種。新加坡在及時完成疫苗施打的里程碑後(達成全國群體免疫):1.每日只監控有多少重症,而不再是每日監控確診人數(因為已經是地方性的流行病毒)。2.確診者將獲准在家中康復(就像流感病毒感染確診患者,不也是在家休息),減少對醫療體系壓力的擔憂。3.篩檢COVID-19目的:a.不是匡列、隔離人民的工具(因為已經人人有群體免疫)。b.用來確保比賽項目、社交活動和海外旅遊能夠「安全進行」。c.可再度出國旅行,至少是對那些也已控制病毒的國家,而篩檢和疫苗接種則將是「免除隔離」的基本要求。資料來源:Will SARS-CoV-2 become endemic?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OVID-19 and seasonal influenza: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Will the COVID-19 Virus Become Endemic?※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9 名人.黃軒
食物不會傳播新冠病毒 重症醫:該注意的是這件事
在去年,很多不可思議的謠言,例如在蔬果中有COVID-19病毒,在魚類中有COVID-19病毒,在肉類中有COVID-19病毒⋯⋯如果我告訴你,COVID-19病毒喜歡的天菜,不在蔬果中,不在魚類中,不在肉中,只在你個人「習慣不好,衞生不佳」的手指頭,又愛亂戴口罩的行為中……你相信嗎?COVID-19的天菜新冠病毒較易發生在人身上,究其原因,人類的呼吸系統中有新冠病毒的「特殊天菜」,稱為ACE2。我們知道,病毒一般由核酸內核與蛋白外殼構成,它們是沒有自主複製能力,沒法自力更生的。所以病毒需要侵染細胞(宿主),借宿主的核酸合成系統以及蛋白表達系統來完成複製和擴散。2020年1月21日,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2019-nCoV(即現今的COVID-19) S-蛋白結構的模型分析,率先推測COVID-19與SARS-CoV一樣,通過人細胞表面ACE2受體的介導作用進行入侵,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其後,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於2月3號在《Nature》發表文章,證實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使用相同的細胞受體ACE2。所以,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只有在體內有大量的「特殊天菜」ACE2接受器豐富的地方,才會發生致命的感染。魚市場魚體内幾乎找不到「天菜」。病毒必須依靠宿主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來感染細胞。沒有ACE2受體,病毒就無法成功進入細胞。 到目前為止,所有已知的證據都發現這種「ACE2受體大部分存在於哺乳動物中,而少存在於魚類中」。 即使魚類中找到了ACE2,已有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新冠COVID-19病毒仍無法结合魚類的ACE2,也就意味着魚類不具備結合COVID-19病毒的條件。COVID-19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會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進一步研究証實,新型COVID-19冠狀病毒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但不太感染魚類,鳥類或爬行動物。(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ARS-CoV-2 can infect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 but few fish, birds or reptiles.) 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dicted to form complexes with host receptor protein orthologues from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所以,「魚自然不會在體內攜帶COVID19冠狀病毒」。肉市場在去年,國外有發生幾個肉品業者的群聚感染,甚至有傳言開始出來說,豬肉會讓COVID-19病毒傳播開來。經過專家調查發現,殺肉的工作環境,有利於COVID-19持續存在,許多金屬表面、低溫和中到高的相對濕度環境可能會促進COVID-19的傳播,再加上一堆的肉屑沒有清理乾淨。擁擠的工作場所,殺豬的、賣肉的沒有戴口罩,更不會勤洗手,是主要COVID-19傳播原因。因為肉類,已經被你殺死、分屍、去汙後,𥚃面適合ACE2接受器的活體細胞已經死亡,COVID-19病毒是難以存活下去⋯⋯蔬果市場不會有COVID-19病毒,因為蔬果內根本沒有COVID-19喜歡的天菜呀!《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不是明明告訴我們,紙箱COVID-19可以存活24小時,塑膠可以存活3天嗎?1.研究,是人工故意做出來的。研究人員利用噴霧器,在密室空間內噴灑。模擬的實驗確實警示大家,不同的表面,COVID-19可以滯留不同的時間。這個研究只告知小心接觸傳播,如果我們摸到類似物體,我們得小心「接觸傳播」,「你的手可能會沾到病毒」。2.根據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的說法,這種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上的生存能力很差,散播的風險很低。而且根據其他冠狀病毒SARS跟MERS的研究,這些病毒不能夠在貨品/食品上長期存活。魚類、肉類、蔬果不傳COVID-19,是人類在傳魚類有ACE2,但卻不是COVID-19喜歡的哪種口味。肉類已經被你殺死、分屍、去污後,𥚃面適合ACE2接受器的活體細胞已經死亡,COVID-19病毒是難以存活下去。蔬果不會有COVID-19病毒,因為蔬果內根本沒有COVID-19喜歡的天菜呀。傳給你病毒的不是因為你接觸過的物品/食品,(你的物品/食品,又不會對你咳嗽,飛沫傳染給你),是你自己摸完東西又不愛洗手,脫口罩時又偷挖鼻孔、揉眼睛……(人類無意識下反射作用,每小時約23次如此)自己不良衞生習慣造成的……人不老實之前中國媒體報導,【鮭魚的「砧板」,驗出弱的陽性反應。寫成是鮭魚有陽性反應】了。聳動的標題,就是以「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汚染的砧板不是新聞,感染的鮭魚才是新聞】。你問問巿場上老闆,你的砧板有病毒,他會誠實的告訴你,他不會告訴你,「我是人類,我是萬物之靈,我要承擔責任,我沒有勤洗手,我沒有戴上口罩,咳嗽時飛沫咳上砧板上」。最簡單的,就是「把責任推給已經死掉的魚類吧」!這一定是這枇貨出了問題。WHO叮嚀1.WHO:目前沒有證據人可以從食物中感染COVID-19,包括水果和蔬菜。2.WHO:冠狀病毒需要「活的動物或人類」宿主來繁殖和存活。記得,我們都叫大家「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不是勤洗物品」。你要炸煮的東西,病毒早已被你高溫炸死了。(病毒温度56以上就會死了,你的油、你的水滾了,COVID-19早就死了⋯⋯)相信我,觸摸物品/食品前後,酒精消毒雙手,好過於看到你對「週邊的物品一直噴,一直噴⋯⋯」。 你周圍的物件,不會對你咳嗽飛沫傳染⋯⋯但你自己會,所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距」,這才是你要在意的,懂了嗎?參考資料:COVID-19 in meat and poultry facilities: a rapid review and lay media analysis黃軒醫師說:鮭魚體内,沒有COVID 19喜歡的「特殊天菜」※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補充維生素D能降新冠重症風險?欠缺明確科學證據
讀者Jin在2021-6-2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今天看到元氣網「只打疫苗不夠!何美鄉:這種維生素能降新冠重症風險」的新聞,是否能請教授說明解惑呢?麻煩您了,感謝您。元氣網這篇文章其實就只是在轉述何美鄉在2021-6-21發表在臉書的文章。何美鄉是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我現在來討論她這篇文章的重點。一、缺乏維生素D與罹患COVID-19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成正相關。討論一:有關「缺乏維生素D與罹患COVID-19重症或死亡的風險」的研究幾乎全都是「觀察性」,也就是「非實驗性」。這種研究並不能證明「缺乏維生素D會增加罹患COVID-19重症或死亡的風險」。事實上,目前唯一的「實驗性」研究是在2021-6-1發表的Vitamin D and COVID-19 susceptibility and severity in the COVID-19 Host Genetics Initiative: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COVID-19宿主遺傳學計劃中維他命D和COVID-19的易感性和嚴重性:孟德爾隨機化研究),而它的結論是:「我們沒有觀察到證據支持維他命D水平與COVID-19易感性、嚴重程度或住院之間存在關聯。因此,遺傳證據不支持補充維他命D作為防止COVID-19結果惡化的一種手段。」二、多於一半的機率,你的維生素D的血液值是低於30ng/mL,也就是不足的意思。討論二:所有鼓吹要吃維他命D補充劑的人都是說大多數人維他命D不足,但問題是,所謂的「維他命D不足」並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請看下面這兩篇論文。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PSTF)是一個由很多醫療專家組成的非牟利組織,專門提供關於各種醫療項目(如篩檢及治療)是否需要施行的建議,具有崇高的地位。它在2021-4-13發表Screening for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dults:Updated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成人維他命D缺乏的篩檢: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的最新證據報告和系統評估),而其結論是:「沒有研究評估篩檢維他命D不足的直接利弊。」針對USPSTF的這份研究報告,美國醫學會期刊提供了兩篇編輯評論,而其中一篇的標題是Why USPSTF Still Find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Screening for Vitamin D Deficiency(為何USPSTF仍然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維他命D不足的篩檢)。它指出,如何準確測量維他命D水平一直是一項挑戰。最常用的免疫測定法會大大高估或低估。另外,維他命D主要是以結合的形式在血液中循環,因此只有10%到15%是處於生物利用狀態。然而當前的臨床測定卻不能區分結合狀態和生物利用狀態。還有,使用維他命D來作為骨骼健康狀況的標誌物,一直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那就是,種族之間的悖逆現象:非洲裔的美國婦女比同齡的白人婦女有較低的維他命D水平,但他們的骨質密度卻較高,而骨折率也較低。因此,在人口水平上很難定義什麼叫做維他命D不足。(註:有關此一悖逆現象,請看維他命D悖論)三、多種維生素(含維生素D在內),…若是缺乏了,就把它補滿補齊,…用以減低感染後罹患重症的風險。討論三:有關補充維他命D是否能降低新冠重症風險,目前有兩篇論文做了回顧性的分析。2021-5-19: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COVID-19 and disease severity: a meta-analysis(維他命D補充,COVID-19和疾病嚴重程度:薈萃分析)。結論:「儘管目前的薈萃分析結果表明維他命D在改善住院患者 COVID-19嚴重程度方面的潛在作用,但需要來自隨機對照試驗的更可靠的數據來證實其對死亡率的影響。」2021-5-28: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r serum vitamin D level and susceptibility to SARS-CoV-2 infection or COVID-19 including clinical cour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維他命D補充劑或血清維他命D水平與新冠病毒感染或新冠肺炎的易感性之間的關聯,包括臨床病程、發病率和死亡率結果?系統評價)。結論:「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維他命D與新冠肺炎之間存在負相關。沒有確定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也沒有強有力的同行評審已發表證據表明維他命D水平與新冠肺炎引起的症狀嚴重程度或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指南制定者應該承認,儘管人們越來越感興趣,但在新冠肺炎中補充維他命D的好處尚未得到證實。」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得到三點結論:1.所謂的「維他命D不足」並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2.縱然是有所謂的「維他命D不足」,也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它會增加罹患COVID-19重症或死亡的風險。3.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補充維他命D能降低新冠重症風險。後記:這篇文章發表後4小時,一位腎臟科醫師寄來電郵:林教授,關於VitD的缺乏和補充在很多疾病和新冠肺炎,這些論點都是各説各話,相信的人相信,不相信的人存疑。我們稱這種藥叫「味素藥」,食之無益 不吃也無害。以前敗血症使用類固醇、手術預防性抗生素、預防性使用胃藥避免腸胃道出血、保肝片、止血藥等,我們都知道這些治療不一定對病患有好處,但是在臨床上我們還是會使用。因為如果病情有任何變化,我們的解釋就是我們盡力了。早年吹捧的Vit C 、E、葉酸和鋅,現在都很少人再提了。Vit D 現在在浪頭上,只要抓到一點邊就可以取得贊助、發文章,何樂不為!原文:補充維他命D能降低新冠重症風險?
-
2021-06-28 名人.精華區
林芳郁/台灣的醫療 期待民間及企業發揮力量
民國92年3月,SARS襲台,台北市立和平醫院於4月封院,台大醫院病患暴增,醫護傾全力對抗病毒。那段時候民眾恐慌,醫院害怕被貼標籤。財團法人醫院在門口高掛「本院沒有SARS病患,請安心就診」。政府不得不指定公立醫院專責。國外非公立醫院 聲譽卓著當時的私立醫院只顧盈餘,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作了很不好的示範。也難怪台灣民眾常懷疑私立醫院是「營利機構」。本人多次出國參觀,在國外,聲譽卓著、經營成功的卻並非公立醫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國際有名,由約翰霍普金斯先生於1876年大筆捐獻建立,1899年瑪麗伽俐再捐獻了關鍵性財務,促成醫學院接受女性。美企及民眾 促成醫療進步身為非營利機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療集團一直能募到款項,占地3公頃,規模龐大,業務驚人,臨床、研究和教學無不完備。走在醫院候診室、治療室、迴廊,處處可見某某先生捐贈的硬體,某某女士捐贈的設備。美國沒有全民健保,但企業及民眾促成了醫療進步,也讓自己的捐獻恩澤後人並留名千古。台灣常有人誤以為企業為了賺錢開醫院,真相卻是健保之下,醫院很難有利潤!筆者在台北榮總院長任內,悠遊卡公司要求簽約讓病人刷卡付帳,手續費要2.5%,北榮當時淨利少於這個數目,約沒簽成。 此外,醫院必須不斷投資設備、人才以及研究。為了生存,每個醫院各顯神通,有的醫院縮減不賺錢的科別,例如急診、小兒科、感染科,有的醫院選用較差或是重複使用醫材。台灣醫療走到這裡,大家應該能了解此次的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什麼比別國高。亞東醫院隸屬遠東集團,醫院硬體是五星級飯店水準,醫師來自台大、榮總,去年初口罩慌,集團立刻撥出口罩產線供應醫院。而今年5月疫情嚴峻,亞東醫院位於板橋熱區,發生院內感染,總部提供援助,代為採購大量防護裝備,支持醫院營運降載。亞東醫院抗疫 承接重任完成清零後,亞東全院醫護不分科系投入防疫,承擔了全國11%的ICU重症,住院人數占全台病人數9%,而且接下板橋和三重共兩家加強版檢疫所,還承接篩檢、疫苗等服務。所以,指揮中心公開稱讚亞東醫院為新冠肺炎第一戰神。民間捐助 發揮關鍵性力量檢討起來,亞東醫院身為私立醫院,組織靈活,得以快閃的速度與病毒戰鬥。在此次疫情能有貢獻,除了感謝指揮中心及新北市的長官;遠東總部的支持及善心人士的捐助發揮了關鍵性的力量。台灣的醫療走到這裡,我想建議以外國為師,讓有能力的企業以及有心的個人一起來參與。也懇請在疫情過後,大家繼續扶植亞東醫院,讓它能持續為新北及台灣服務。
-
2021-06-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生素D抗新冠?教授:系統性回顧論文皆表明無效
從六月初就不斷有讀者來詢問關於一個維他命D抗新冠的影片,而我都是跟他們回覆:「我已經發表很多關於維他命D與新冠的文章,所以實在不想重複」。可是,問的人還是源源不斷,所以我就決定用這篇文章來做個了結。這個影片是發表於2021-6-4 ,標題是《維他命D和新冠肺炎的關係|實證醫學的報告》,目前有40多萬個點擊,4千多個贊。而毫不意外的,這個影片被保健品商家在社交平台大量分享。這個影片是9分鐘長,內容是蘇啟成醫師用《實證醫學的報告》來說服大家要吃維他命D,說是可以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所謂的《實證醫學的報告》是10篇論文,所以普羅大眾看了當然是一愣一愣的,以為是鐵證如山。可是,我在2021-2-18就已經發表維他命D治新冠:不同疾病,相同答案,指出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編輯評論認為,維他命D之用於對抗新冠,就像用於對抗其他多種疾病一樣,都得不到確鑿科學證據的支持。我也在2020-7-17發表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指出英國國立衛生保健研究院的13位專家在審查了所有相關研究之後,發表一份長達58頁的報告,而它的結論是:沒有證據顯示維他命D補充劑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那,為什麼蘇醫師提供的10篇所謂的《實證醫學的報告》,就偏偏說維他命D補充劑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呢?答案是,採櫻桃。Cherry-picking是英文成語,意思是只顯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卻不讓觀眾知道對他不利的證據。要知道,絕大多數的證據是說維他命D補充劑無法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但蘇醫師卻偏偏就只挑那幾篇說是可以預防或治療的論文。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在2021-1-6發表Sorting Out Whether Vitamin D Deficiency Raises COVID-19 Risk(釐清維他命D缺乏是否會增加COVID-19風險)。它說,儘管維他命D抗新冠的研究都會被媒體大量報導,但有些證據卻是連氣味測試(smell test)都無法通過。這篇文章更進一步指出,有數十個正在進行的《維他命D抗新冠》的臨床研究幾乎都是有利益衝突的問題。例如一個由哈佛大學教授JoAnn Manson醫生主導的研究,就是拿了一家維他命D廠商和一家維他命D篩檢公司的錢。所以,這也就難怪實驗的結果都會是《缺乏維他命D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會上升,預後也會比較差》。要知道,臨床試驗是要花大錢的,那,有誰會無緣無故地拿出幾百萬美元給你做實驗?不管如何,由於我最後一篇關於維他命D與新冠的文章是發表於今年2月18,所以今天就再去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查最新的相關論文。再由於相關論文是非常多,所以我就將搜索設限在systematic review(系統性回顧論文)。結果是,光是第一頁就幾乎全都是說維他命D無效的論文。尤其是一個月前(2021-5-24 )發表的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a living systematic review(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維他命D補充劑:活生生的系統評價),更是值得注意。這篇論文是發表在信譽卓著的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考科藍數據庫系統評價)。考科藍是獨立、非營利、非政府組織,由超過3萬7千名志願者組成,目的是根據實證醫學來提供醫護專業人員、病人、醫療政策致訂者等人需要的資訊,以便於在醫療上的選擇。這篇論文是由11位來自7所德國醫學中心的專家所撰寫的。他們在審核所有相關隨機臨床試驗後,得到的結論是:「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持補充維他命治療新冠肺炎的益處和危害。補充維他命D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性的證據非常不確定。此外,我們只發現了有限的安全信息,並且擔心這些結果的測量和記錄的一致性。」我們再來看一篇2021-5-28發表的Association between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r serum vitamin D level and susceptibility to SARS-CoV-2 infection or COVID-19 including clinical cour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v(維他命D補充劑或血清維他命D水平與新冠病毒感染或新冠肺炎的易感性之間的關聯,包括臨床病程、發病率和死亡率結果? 系統評價)。這篇論文是由11位來自4所英國醫學中心及一位來自伊朗大學的專家所撰寫的。他們在審核了449篇相關論文後,得到的結論是:「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維他命D與新冠肺炎之間存在負相關。沒有確定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也沒有強有力的同行評審已發表證據表明維他命D水平與新冠肺炎引起的症狀嚴重程度或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指南制定者應該承認,儘管人們越來越感興趣,但在新冠肺炎中補充維他命D的好處尚未得到證實。」最後,我們來看一篇最新(2021-6-12)的論文Vitamin D a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rapid evidence review(維他命D和新冠肺炎:快速證據審查)。這篇論文是由11位來自9所英國醫學中心的專家所撰寫的。他們在審核所有相關論文後,得到的結論是:「儘管越來越多的研究調查了維他命D和新冠肺炎之間的關聯性,但它們大多是小規模和觀察性的,具有很高的偏倚風險、殘留混雜和反向因果關係。將維他命D的分子作用外推到補充維他命D導致維他命D增加的影響通常是沒有根據的。」補充:讀者Jin今天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今天看到元氣網「只打疫苗不夠!何美鄉:這種維生素能降新冠重症風險」的新聞,是否能請教授說明解惑呢?麻煩您了,感謝您。我的回答是:這種維他命,不管是ABCDEFG,都不能降低新冠重症風險。後記:這篇文章發表後的隔天,加拿大McGill大學一個專門提供健康資訊,打擊偽科學的網站Offi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科學與社會辦公室)發表一篇由Christopher Labos醫生撰寫的Does Vitamin D Protect Against COVID? Seems Not(維他命D可以預防新冠肺炎嗎? 似乎不行)。這篇文章的小標題是It would indeed be nice if simply giving people vitamins could prevent a pandemic. But we must acknowledge that it cannot(如果簡單地給人們提供維他命就可以預防大流行病,那的確是很好。 但我們必須承認它不能)。原文:維他命D抗新冠?蘇啟成醫師的採櫻桃
-
2021-06-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網傳打mRNA疫苗變轉基因生物體 羅一鈞:不會改變基因
針對網傳新冠肺炎mRNA疫苗恐傷害人體,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日澄清,mRNA疫苗「不會改變基因」,不會打下去就變成基因改造生物,這些疫苗均經過食藥署審查,國際上也使用普遍,BNT疫苗或是莫德納疫苗都是審查核可,不要受到誤導。為保障健康安全,近日民眾踴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關於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副作用也有諸多討論。而指揮中心指出,疫苗中的mRNA並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指揮中心表示,我國目前已核准緊急使用授權的新冠肺炎疫苗分為兩大類,其中所使用的mRNA疫苗,其作用原理是將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mRNA注射至體內,接種後會在人體細胞質內製造出SARS-CoV-2病毒棘蛋白,作為疫苗抗原,進而誘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以對抗SARS-CoV-2病毒,疫苗中的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指揮中心重申,我國核准專案輸入的mRNA疫苗,如莫德納疫苗,是經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審查廠商所提供的疫苗品質管制資料、非臨床藥毒理試驗及人體臨床試驗報告,確認疫苗的品質、安全及療效後,始予以核准。指揮中心表示,為確保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後廣泛臨床使用下國人用藥安全,我國已建立新冠肺炎疫苗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持續監控國外衛生主管機關發布之疫苗安全警訊外。此外,亦設有「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接受各界通報,蒐集、分析及評估我國新冠肺炎疫苗不良事件,並藉由收集相關安全資訊,監控其安全性,一旦發現具有未知或未預期之風險,立即啟動再評估機制,重新評估其療效與風險,並確認是否需採取相關風險管控措施。指揮中心再次提醒, 新冠肺炎疫苗與其他藥品一樣,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副作用,如過敏反應等,民眾接種前應主動提供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是否對特定藥品過敏、慢性病或正在服用的藥品。女性部分,指揮中心表示,需告知是否(或可能)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母乳等,供醫師審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接種後則應關心身體變化,部分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可能會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等。指揮中心指出,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且數天內消失,但如發生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等,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2021-06-27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聰明活在疫情下的虛擬世界
自去年一月起,新冠肺炎全球蔓延,人們為了防疫宅在家,數十億人爭相使用筆電與智慧型手機上網,透過臉書、推特等社群平台,除了了解這場無聲的病毒戰爭最新戰況,更藉由網際網路工作學習與生活,聯繫遠方親友,人們因為科技,持續連結。透過各種行動裝置,我們還能進行「科技防疫」,或追蹤確診者足跡,或利用健保卡註記高風險族群,甚至對居家隔離者施以「電子圍籬」。相較於2003年SARS爆發期間的防疫作為,確實令人耳目一新。不過,就在疫情前,人們才對社群媒體產生疑懼,網路巨頭不僅爆發出賣用戶個資醜聞,還有特定國家利用人頭帳戶製造假新聞,使謠言傳播得比事實更遠、更快、更深、更廣,不僅掩護了克里米亞遭俄羅斯併吞的悲劇,還企圖影響美國等民主國家的選舉。2019年下半,在虛擬世界統治你我的臉書創辦人祖克柏,正面臨美國國會以反托拉斯為由,拆解臉書王國的考驗,不料數月後封城四起,人們加倍熱情擁抱社群媒體,且更依賴它打造的各種連結。台灣是訊息戰熱區,近年來,真假參半的消息不脛而走,尤其今年五月疫情升溫後,更是排山倒海而來,切中人們危急時對資訊渴求的要害。然寶貴的注意力,不僅損耗於巨量訊息間,且因分心,反而更無法看清我們自身和所處世界的一切,焦慮蜂起……因此,當我在疫情期間遇到愁眉不展的病人,一定先關心他每天花多少時間上網與看電視,通常是越焦慮越不敢離線,連一句沒頭沒尾、毫無脈絡的流言,都可以破壞好幾天的心情。這時,我一定會請病人從限制上網時間,慎選平台著手,且務必脫離充斥著半真半假、似是而非等「有毒」言論的私人社群。這是「解毒」最重要的一步。我絕非排斥科技,一如任教於史丹福大學的藝術家珍妮‧奧德爾,在新作《如何無所事事》所言,她不反對技術,而是要抵抗資本主義下的社交網絡,掠奪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時時處於焦慮、分心的狀態,唯有適度抽離,才能保全精力,重新投入值得投入的事物。被三級警戒困住的你我,又能投入什麼樣的事物?除了審慎使用社交平台,脫離有害言論,我又想起去年介紹過的PEACE防疫五部曲。這波疫情雖然來得又急又猛,但我們比去年更認識這隻病毒,且有更多對策--------包括源源不絕的疫苗。除了更有耐心(Be Patient)、持續增加安全感(Enhance your safety)、接受自己的情緒(Accept your emotion)之外,還要改變習慣(Change the habit),無論是遠距會議教學直播甚至看診,像我這種身處保守醫療環境的「數位移民」,都需要持續學習。至於投入生活(Engage in life),專家雖提示我們做好面對長期改變的心理準備,但我過去一年的個人體會是,先拋開有用無用的功利思維,將精神投注於一項過去無法持續專注的事物。於是,我隨著山田洋次導演的鏡頭,從《男人真命苦》電影全集,參差對照自己一路走過的成長年代,除了懷舊、還得到不少寫作靈感,連帶耗在臉書河道的時間,也少了許多。【延伸讀物】●《如何「無所事事」》珍妮.奧德爾╱經濟新潮社,2021●《宣傳機器:注意力是貨幣,人人都是數位市場商人》思南.艾瑞爾╱天下文化,2021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最大變數!從Delta變異株看疫情發展的必然
1.認識Delta:第四個希臘字母,大寫Δ,小寫δ,數學的「變數」,COVID-19印度變異株代號。2.基因科技進展,讓人類有史以來,首度能在面臨全球大疫情時刻,立即快速地掌握敵軍布局,即COVID-19病毒的奸巧基因變異。3.不若SARS般「勢不兩立」、「你死我活」,搞狠角色而提早退埸。兩年來,新冠病毒完全照著達爾文演化論的劇本演出「你進我退」「適者生存」從α、β、γ到δ,δ始終是最受關注中的國際巨星,更成為全球疫情的最大變數。以下說明Delta變異株的幾個必然:4.Fastest:傳播力(R0)更強,先前估計δ的傳染力比α高出6成,最新醫學期刊估計是高出4成(針對疫苗覆蓋率高的地區),台灣疫苗覆蓋率超級低,δ侵入台灣的傳染率絕對比α高出6成以上。5.Fittest:適應力更強,新冠原始株侵犯肺泡,深入全身內在ACE2器官,病人無聲無息無初期症狀的SARS化,病毒也因而無從喘息,但δ出現後,病毒作戰方式從下呼吸道退至上呼吸道,患者症狀從肺炎到重感冒,症狀更明顯,但更不嚴重,住院率更高,住院天數更少,負壓隔離病房需求更少,死亡率也降低。6.Forever:流感化,和平共處,沒完沒了,主流化(全球疫苗覆蓋率最高的以色列這一波主力就是δ,英美澳中的新波段主角也是δ);年輕化,到處趴趴走的年輕人感染力高,也幫著δ增強其傳播力道。7.現有疫苗仍有對抗δ的保護力:兩劑疫苗>曾經染疫+一劑疫苗>一劑疫苗。對Delta變異株的幾個不以為然:8.台灣守得了這一波就檔得了δ 波?我不以為然!以目前的疫苗覆蓋率而言,短期內台灣就會爆發以δ為主的另一波疫情,以年輕人為主,但死亡率不會比先前嚴重。9.高雄,台南檔住北漂回流人群,就可堅壁清野的在疫情中明哲保身?我不以為然!δ會以身作則,教育這些地方首長什麼叫全島一命,全民抗疫!10.面對δ,你我怎麼做:敦促疫苗取得、接種疫苗,積極自我防衛,Double mask(外層布口罩+內層醫用口罩),全家定期篩檢以防止家庭內感染。大家學學δ的智慧,面對變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自然能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
2021-06-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醫推5食材、穴位助防疫,抗病毒、抗發炎、增強免疫力!
文:澄明中醫診所院長/郭祐睿中醫師 抗疫先注意,中醫增強免疫力 中醫講究「治未病」,治未病的意思就是在疾病還沒發生之前,就先作好防禦,尚未發病就先治療,但是怎麼防禦呢?平常就可以做好免疫力疊加的功夫,以下出現在國外期刊中增強免疫力的幾種方法,在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之外,平常還能怎麼增強免疫力呢? 總結來說,可於平常使用穴位刺激、薑黃、益生菌、大蒜、肉桂和黑胡椒等方法或食物,這些都有科學證明可以減少感染COVID-19及感染後的副作用,例如:呼吸道感染、肺纖維化、瀰漫性肺泡損傷、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以及相關的感染性休克、肺和腎損傷的症狀,這些方法簡單方便、甚至在家裡有現成的食物可以使用。 在針灸穴位方面: 2020年9月《醫學(Medicine)》發表:針灸可通過刺激交感神經、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等神經抗發炎通路發揮作用,減少發炎反應;此外,同樣的期刊在10月發表了針灸能改善的症狀還包括感染武漢肺炎之後的:焦慮症、失眠、白細胞減少、疲勞、噁心嘔吐、腹痛、腹脹和呼吸困難的問題。我們也推測若是以三伏貼長期刺激穴道,能產生同樣的效果,無論是男女老幼大人小孩,均可以中醫的角度使用對症的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達到調整體質的效果。 在食物方面: 薑黃: 2020年10月《植物療法雜誌(Phytotherapy Research)》發現:薑黃素具有廣泛的生物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薑黃素對多種病毒發揮抗病毒作用,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人乳頭瘤病毒 (HP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單純皰疹病毒-2 (HSV-2) 。薑黃素通過各種機制發揮抗病毒作用,包括抑制病毒進入細胞、抑制病毒和病毒蛋白酶的包裹、抑制病毒複製以及調節多種信號通路,因此,薑黃素是具有對抗 COVID-19 發病機制的必須食物之一。 益生菌: 2019年11月《前沿免疫雜誌(Front Immunol.)》提出:益生菌能通過調節 NF-κB、MAPK 和模式識別受體(PRR)通路來發揮抗發炎和免疫調節作用,從而降低 Th2 反應並上調 Th1 反應。此外,益生菌可以改善先天免疫反應和對抗發炎反應,並透過調整腸道環境,改善黏膜健康,有助於預防及對抗 COVID-19 。 大蒜: 2020年11月《營養學雜誌(Nutrition Journal)》研究發現:大蒜可以抑制SARS-CoV-2 的病毒複製,減少COVID-19的爆發,因為大蒜能提高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此外,大蒜能幫助提高維生素B1、B2吸收,其中B1能幫助促進體內醣分解,B2促進代謝、活化細胞、消除疲勞。 肉桂: 2018年10月《食品藥物分析雜誌(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彙整:肉桂具有抗菌、免疫調節作用、抗真菌活性,亦可緩和糖尿病的腎臟病變,此外發現肉桂醛通過抑制 NF-κB 活化來抑制 TNF-α 誘導的炎症,所以肉桂可以用於緩解 SARS-CoV-2 引起的肺炎現象。 黑胡椒: 2017年10月《國際免疫藥理學(Int Immunopharmacol.)》提到:黑胡椒長期以來被用於許多菜餚中,從黑胡椒的乙醇提取物中獲得的胡椒鹼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它通過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來促進先天免疫,並且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可通過中和自由基、ROS 和羥基自由基來防止氧化損傷,因此可以用於抑制 COVID-19 期間引起的發炎反應。 不只上述的食物具有抗COVID-19、促進免疫力的作用,還有許多食物,例如:生薑、洋蔥、檸檬、羅勒等,可以減輕由於 SARS-CoV-2 感染引起的病理影響,平常時可以藉由上述的穴位刺激及食物攝取,做為疫情發生期間的增強免疫力的方法。 《延伸閱讀》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營養師:有助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
2021-06-25 名人.黃軒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醫:使用抗原快篩工具有條件
在現今各國都爆發大流行,快速又精準找出COVID-19感染者是當前重要的工作,快篩工具可以有效、快速輔助降低社區傳播的盛行率。在許多國家,SARS-CoV-2檢測已經延伸到無症狀感染者,例如在學校、機場、療養院和工作場所。這導致大量需求實驗室要進行rRT-PCR測試。但rRT-PCR在即時檢測方面仍存在缺陷,因為它通常需要專業知識、昂貴試劑和專用設備,還有需要等的時間太久。因此,已經開始有了替代檢測方法,例如「快速抗原檢測」,可以快速、便宜、方便民眾自行操作,檢測自己鼻子是否有病毒的存在。然而抗原快篩工具,仍然必須要有其條件是可以做的,但有些條件是不鼓勵做的。哪裡是抗原快篩工具可以使用的地方?1.盛行率高的區域只有在COVID-19盛行率高的地方,才能執行快篩動作。2.什麼叫盛行率高呢?一般民眾只要知道,你住的社區如果被宣布為社區感染傳播第三、第四階段,那就是盛行率高的地方,這樣簡單明瞭吧?3.為什麼快篩工具只有在盛行率高的地區才較有功效?答案只有一個,當社區大傳播時,快篩工具的敏感度才會增加。如果盛行率只有1%,敏感度只有40-50%,偽陽性可能80%。如果盛行率上升20%,那敏感度可能已上增至70-80%,而偽陽性才下降到只剩下約15%而已。這樣的比喻,懂了嗎?國際期刊American Family Physian曾經以之前全球流行過的SARS的盛行率和偽陽性率來比較,一直告訴大家:低盛行率,高偽陽性。多低的盛行率呢?他們依之前的SARS盛行率不同,發現當盛行率開始為20%時,偽陽性率(14.5%)開始以二位數字上升。一直到了盛行率只有1%時,其偽陽性率已經是80.8%了。這是令人非常警覺的。所以,我們才在社區大傳播(盛行率高)發生嚴重擴散危機,才提出使用抗原快篩工具,可以有效、快速輔助降低社區傳播的盛行率。怎樣的抗原快篩是理想的診斷工具?依據WHO的建議,一個抗原快篩工具必須具備80%的敏感度和97%的特異性。(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n Ag-RDT with the minimum recommended 80% sensitivity and 97% specificity)於是一堆的廠商都會告訴大家,產品幾乎都是>80%敏感度、特異性>97%。 不是人人如此的有症狀感染者或確診者,他們的抗原快篩工具,都是可以維持在80%敏感度,但不是人人如此的。下列二種人,可能很難快篩出來:1.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的敏感度,各家廠商幾乎只有維持在「40-60%」左右。2.CT值太高者,抗原快篩工具也不易快篩出來。至於CT值多高呢?每家廠商的數據皆不同,但大部分都會告訴你,如果「CT值大於30」,是不利使用抗原快篩工具的。一些情況,WHO不建議適合做抗原快篩1.無症狀又無任何接觸史或足跡,你好好待在家休息,安全過於你跑出來社區,一堆人在排隊等待買快篩試劑。2.已經清零或只有零星個案的社區。3.你住的地方根本沒有符合生物檢測合格的檢驗室,你篩了也沒有人替你做進一步檢驗。4.出入境機場的檢驗通常都是PCR,所以不用抗原快篩工具,除非你的快篩工具是符合核酸檢測的條件。5.不建議使用抗原快篩工具於捐血前或手術前的篩檢。快篩結果後可能的三狀況1.如果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自行快篩結果為陽性,立即與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使用過的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2.如果不是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盡速至鄰近社區採檢院所做進一步檢測,使用過的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3.如果你的快篩結果為陰性,亦不代表安全無虞,有可能偽陰性或採檢時病毒量較低無法被偵測,請依疾管署防疫規範持續做好個人健康管理,採檢完之快篩試劑與試劑棒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以一般垃圾處理。不是大家都去做居家快篩根據食藥署的居家快篩指引,也只有以下幾類人適合使用居家快篩試劑:1.居住在確診人口數較多區域之居民2.與確診者有過接觸史或是足跡重疊3.曾前往人口眾多場所的民眾再次提醒如果你已出現COVID19 相關症狀,不宜再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自行在家檢測,請你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且前往就醫時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資料來源:Episode #14 - COVID-19 - Tests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供民眾居家自我篩檢有所依循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rapid antigen test for the detection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tients evaluate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preliminary report.Isothermal SARS-CoV-2 Diagnostics: Tool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Pandemic Testing as a Means of Supporting Safe ReopeningsPerformance of the BinaxNOW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ntigen Card test relative to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 virus 2 (SARS-CoV-2)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RT-PCR) assay among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healthcare employees※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擋得住印度變種病毒Delta?柯文哲:遲早會進來
印度變種病毒(Delta)已經成為全球關注及擔憂的焦點。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印度變種病毒)遲早會進來(台灣),新常態就是與狼共舞,要學習與病毒共存,不要幻想沒有的世界。」柯也說,「美國都擋不住了,我們什麼理由擋得住?美國實力比我們強多少。」「遲早會進來,除非台灣沒外國旅客,不可能嘛。」柯文哲今天接受廣播主持人陳鳳馨專訪,柯文哲說,病毒一直在演化,會越來越難纏。柯也說,外界都在預測,美國到今年10月分,印度變種病毒還是會在美國大流行。至於如何應付印度變種?柯文哲說,若疫苗打2劑,大部分病毒還是擋得住,不過打疫苗只是比較不會被感染,並不是完全不會感染,不會一下子擴散傳染,但零星一兩個個案也還是會有,不過相較17年前,過去更慘,當時SARS沒有疫苗,當時死亡率高達13%,而現在的死亡率4%。柯也說,「是台灣最近表現怪怪的,我覺得不是死亡率高,是黑數太大,很多感染沒抓出來。」因為台灣醫療在全球排名,不可能在平均以下,目前全台死亡率3%,全世界是2.17%,應該是分母被低估、黑數加一倍。
-
2021-06-23 名人.黃軒
量額溫準確嗎?重症醫曝最接近身體真正溫度量法
官方的認定量體溫標準: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1.精準的肛溫其中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但最不方便的,因為你每次都得脫褲子,肛門口被插上溫度計1至3分鐘測量體溫……2.方便 + 精實的耳溫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是耳溫對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常不準確,所以不建議使用。3.手溫或腕溫目前這樣的測量體溫方式,未納入官方的認定,只是因為方便,而使用的體溫測量方式。因為伸手測量體溫很方便,但手指表面微絲血管較多,隨周邊溫度變化非常快,故手部溫度不管是手心、手腕,目前醫界不太會推廣使用。市面上,看到很多手溫或腕溫測量方式,目前仍然得和肛溫來做多次的研究測試,才能知道精準有多少。口溫平均比肛溫低 0.5 ℃ 腋溫平均比肛溫低 0.8 ℃ 4.背溫一般都不會用,只有二種特殊情況,才考慮使用。1.一個月以下新生兒2.體重很低的新生兒這些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才考慮量背溫或是腋溫。5.額溫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那是因為測量皮膚表面的體溫會受一些皮膚表面的物品,例如帽子、瀏海、太陽熱曬,冷風吹過、出汗或化妝……等等的影響。若以準確度而言,我們不太建議常規使用的,除了一種狀態:疫情大規模流行,例如 SARS 或 COVID-19 引發全世界大流行。 6.紅外線熱像儀耳溫槍、額溫槍、手溫槍,只有「一個」紅外線感測器,而紅外線熱像量體溫,用的是「面」的紅外線感測器,接收物體輻射出的能量,再經由儀器內部運算轉換為溫度值或熱影像,可以快速地量測溫度,不必像一般傳統的溫度計,還要等待3至5分鐘,才能知道結果。採用「面」的量測方式,主要是在疫情大規模擴散期間,我們可以透過紅外線熱像儀器,能快速篩檢出發燒患者,初步快速測出體溫,避免疫情進入室內擴散。這樣的篩檢體溫,用於大門口快速量測整個人體的表面溫度,快速篩選體溫較高之人員,再進行第二「額溫」測量。雖然人體表面溫度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但藉由熱影像可立即看到體表最高溫度的位置,免除了單點測溫(額溫槍)未必偵測到最高溫的不便。參考資料:Medical applications of infrared thermography: A reviewInfrared camera assessment of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effect of emissivity※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0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憂心COVID-19?別忘健康生活型態這道有力防線
最近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長達一個多月的第三級警戒,除了宅在家看書、追劇,參與視訊課程,並且勤洗手,斷絕社交活動,必要外出時一定戴口罩,冀望能趕快注射疫苗外,我們個人能力所及還能做什麼?並不是所有接觸到病毒的人都會被感染,即使感染,約25%的人無症狀,其他是輕症、重症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率約2%至3.4%。那是因為致病與三個因素息息相關:個人(宿主)、病毒與環境。COVID-19的病原是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為RNA病毒,很不穩定,容易突變,非個人所能掌控。雖然我們可保持環境與衣著清潔,常以酒精消毒雙手,保持社交距離,避開人群聚集之處,但有時防不勝防。個人(宿主)因素分為兩大類,一是與生俱來的,如基因、性別、年齡和慢性疾病。世界各國感染COVID-19的機率與死亡率不盡相同,因此有學者推論可能與種族或某些基因的多型性有關,但目前沒有定論。新型冠狀病毒必須與人體細胞膜上的第二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2)受體結合,才能入侵細胞,而男性的ACE2表現較高,因此罹患COVID-19的機率比女性高。年長者的免疫系統可能老化,而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以及服用抗癌藥物或類固醇者,其免疫力下降,對病毒的抵抗力較弱。一篇來自韓國,發表於2021年《醫學年鑑(Annals of Medicine)》的回顧性論文,分析5621位COVID-19住院病人,其中25.8%沒有症狀。發現疾病的致死率與最初是否有症狀並無統計上的相關,而是與年齡以及共病密切相關。可見當有共病的年長者罹患COVID-19時,不能掉以輕心,應住院接受治療,而且一般年長者應優先注射疫苗。第二大類的個人因素是生活型態,此點操之在我,就是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阻擋病毒入侵,或即使感染,症狀也不嚴重。良好的生活習慣本來就是健康的基礎,在因長時間在家而造成久坐與減少社交活動的防疫期間,如何維持好的生活習慣更顯得重要。其中最有效的是透過充足睡眠、健康飲食與充分運動來增強免疫力。除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新鮮蔬果,還要少吃甜點和零嘴。運動是增加體適能與免疫力最有效的方法,且讓身心愉悅,並減少焦慮與憂鬱。一篇來自美國,發表於2021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對48,440位感染COVID-19病人的回溯性研究,發現平常很少運動者的死亡率,為每周至少從事150分鐘中等程度運動者死亡率的2.49倍。雖然疫情期間不能從事網球、游泳和高爾夫球等運動,但可以健走、快走、在家走跑步機或到郊外、河堤騎自行車,甚至清理家務或庭院等。我喜歡早晚戴著口罩到人少的公園步道散步各一小時,每天至少走8000步。下雨時,就在家跟著手機裡的視訊音樂手足舞蹈,伸展身軀,不僅健身,也放鬆心情。臺灣目前疫情雖然嚴峻,但過去一年歐美各國受COVID-19重創後逐漸復甦的經驗,正是我們的寶貴借鏡。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1-06-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防疫懶人包/居家快篩試劑上市了!一篇看懂四款最完整使用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一餘年,本土疫情自5月11日延燒至今已超過一個月,三級警戒及全國停課同步延長,國內防疫以來首次採用抗原快篩試劑,僅需 15 分鐘就能知道結果。目前國際上的新冠肺炎(COVID-19)快篩檢測法,主要分為「核酸檢測」、「抗原快篩」與「抗體快篩」三種。「抗原快篩」與「抗體快篩」更適合第一線防疫使用,除了不需特殊儀器與專業醫護人員操作外、操作時間可從 4 小時縮短為 15-20 分鐘。居家快篩試劑有哪些?衛生福利部食藥署正透過大量快篩快速找出可能的傳播者並加以隔離,避免防疫破口。為增加檢測能量,今公布居家快篩指引,教導民眾該怎麼在家使用居家快篩試劑。一旦篩檢出陽性,一般民眾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將採檢試劑用塑膠袋包裝好,攜帶鄰近的社區採檢站,再進行一次採檢;若是正在執行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使用居家快篩篩出陽性,應立即撥打1922或聯繫衛生局。食藥署指出,最快下周即可在各通路購買得到,目前價格估計在100到1000多元左右。因居家快篩試劑屬於醫療器材,需要在有醫療器材販賣業執照處販售,像是有執照的藥局、藥妝店、醫材行等。*食藥署規定,居家快篩試劑並未准許於網路上販售,不管是正品還是仿冒品,依法可開罰 3 萬元以上、100 萬元以下罰鍰。食藥署目前核准的居家快篩有四款專案進口,產品名稱分別為「盧西拉家用確可易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萊析樂家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組」、「羅氏家用新冠病毒抗原自我檢測套組(鼻腔)」、「英斯特家用新冠抗原快篩試劑」;一款專案製造快篩試劑,產品名稱為「福爾威創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套組」。 目前,食藥署已擬定居家快篩指引,若民眾居家快篩驗出陽性,仍須就近到採檢站快篩或做 PCR 檢測;若驗出陰性,也仍須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症狀,應再居家快篩一次,或是到採檢站篩檢。詳見疫情指揮中心公佈居家廣篩流程圖:居家快篩試劑怎麼做?根據食藥署規劃指引的草案符合 14 歲以上的民眾都可自行採樣,但兩歲以上須由成人協助採樣。民眾在購買家用快篩試劑時,會媒合醫事人員提供面對面或線上指導,避免採檢失敗或錯誤。◎盧西拉家用確可易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使用操作說明• 選擇一個可以坐下30分鐘位置不被干擾的地點來進行此測試。• 請在使用開始前仔細閱讀所有說明。• 在準備執行測試之前,不要將電池插入檢測裝置。• 確保您的測試套件包含:2 顆 AA 電池,檢測裝置(袋 1),樣品瓶(袋 2),鼻拭子(標記為 3)和塑膠處理袋。• 洗手並且乾燥雙手。👉步驟 1.準備你的測試• 當準備就緒開始檢測,從袋 1 中取出檢測裝置。• 打開電池蓋並插入電池。 檢查 Ready 燈號是否已亮起。• 打開樣品瓶袋 2,移除樣品瓶密封蓋。• 在準備使用之前,請勿打開拭子注意:使樣品瓶遠離兒童。避免接觸眼睛和皮膚,如果發生接觸,請用水沖洗。 如果刺激持續存在,請就醫。👉步驟 2.採樣兩邊鼻孔要使此測試正常運行,需要用鼻拭子擦拭兩邊鼻孔。• 從手柄端取出鼻拭子,不要將鼻拭子放下。• 向後傾斜頭部,輕輕插入鼻拭子尖端,直到它完全進入您的/患者鼻孔,並遇到阻力。• 一旦鼻拭子尖端完全在鼻孔內,將鼻拭子捲繞鼻孔內壁 5 次。旋轉時,鼻拭子應觸摸鼻孔壁。• 在另一鼻孔中重複擦拭步驟。👉步驟 3.攪拌鼻拭子並開始檢測•將鼻拭子插入樣品小瓶,直到它觸及底部。•攪拌樣品小瓶 15 次混合樣品。•丟棄鼻拭子。• 關閉樣品瓶帽蓋,並下壓樣品瓶到檢測裝置,直到出現扣合聲• 當測試開始運行時,Ready燈號開始閃爍如果“Ready”燈號在 5 秒鐘內不閃爍,請使用手掌更牢固地向下按壓以開始檢測。⏰等待30分鐘。👉步驟 4.讀取結果• 30 分鐘後測試完成後,將顯示 Done 指示燈• Positive 旁燈亮,表示陽性結果• Negative 旁燈亮,表示陰性結果• 所有的燈亮,表示不正確結果*請將測試結果拍照留存,並配合國內防疫政策。👉️步驟 5.丟棄測試套件測試完成後,如檢驗結果為陽性,請將檢體及檢測裝置妥善密封,於前往社區採檢院所篩檢時,交付篩檢站進行醫療廢棄物處理。測試完成後,如檢驗結果為陰性,請將檢體及檢測裝置放在塑膠處理袋中,並將所有測試包材料丟棄在垃圾桶內。◎萊析樂家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組👉使用操作說明• 選擇一個可以坐下30分鐘位置不被干擾的地點來進行此測試。• 請在使用開始前仔細閱讀所有說明。• 在準備執行測試之前,不要將電池插入檢測裝置。• 確保您的測試套件包含:2 顆 AA 電池,檢測裝置(袋 1),樣品瓶(袋 2),鼻拭子(標記為 3)和塑膠處理袋。• 洗手並且乾燥雙手。👉步驟 1.準備你的測試•當準備就緒開始檢測,從袋 1 中取出檢測裝置。打開電池門並插入電池。檢查 Ready 燈號是否已亮起。•打開樣品瓶袋2。移除樣品瓶密封蓋。👉步驟 2.採樣兩邊鼻孔要使此測試正常運行,需要用鼻拭子擦拭兩邊鼻孔•從手柄端取出鼻拭子,不要將鼻拭子放下。•向後傾斜頭部,輕輕插入鼻拭子尖端,直到它完全進入您的/患者鼻孔,並遇到阻力。•一旦鼻拭子尖端完全在鼻孔內,將鼻拭子捲繞鼻孔內壁次。旋轉時,鼻拭子應觸摸鼻孔壁。•在另一鼻孔中重複擦拭步驟。•在兩個鼻孔中旋轉5次。👉步驟 3. 攪拌鼻拭子並開始檢測• 將鼻拭子插入樣品小瓶,直到它觸及底部。• 攪拌樣品小瓶15次混合樣品。• 丟棄鼻拭子。• 如果Ready燈號在 5 秒內不閃爍,請使用手掌更牢固地向 下按壓以開始檢測。• 檢測開始後,不要移動檢測裝置。⏰等待30分鐘。👉步驟 4.讀取結果• 30 分鐘檢測完成後將顯Done指示燈。• Positive 旁燈亮,表示陽性結果。• Negative 旁燈亮,表示陰性結果。• 所有的燈亮,表示不正確結果。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您很可能感染COVID-19,請立即前往社區採檢院所篩檢,並依據中央疫情指揮 中心規定執行相關防疫措施。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陰性結果意味著導致 COVID-19 的病毒未在您的樣本中找到。但是,此檢測可 能會給某些患有 COVID-19的人提供不正確的(偽陰性)的陰性結果。這意味 著即使測試為陰性,您可能仍可能擁有 COVID-19。如果是這樣的話,醫事人員 將考慮檢測結果與您其他方面的病史,如症狀和可能的接觸史,以決定如何照顧你。重要的是,您與醫事人員的合作,以瞭解您應該採取的下一步行動。👉步驟 5.丟棄檢測套件• 測試完成後,如檢驗結果為陽性,請將檢體及檢測裝置妥善密封,於前往社區採檢院所篩檢時,交付篩檢站進行醫療廢棄物處理。• 測試完成後,如檢驗結果為陰性,請將檢體及檢測裝置放在塑膠處理袋中,並將所有測試包材料丟棄在垃圾桶內。◎羅氏家用新冠病毒抗原自我檢測套組(鼻腔)👉步驟 1.準備你的測試(1)仔細閱讀SARS-CoV-2 Antigen Self Test Nasal的使用者快速操作指引。(2)進行測試前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手部清潔液。(3)檢查鋁箔袋背面的保存期限 。如果保存期限已過,請勿使用本測試。(4)依撕開線撕開其中一個鋁箔袋 1,並取出測試裝置和乾燥劑包。(5)確保測試包裝完好無損,並且乾燥劑包裝中沒有綠色珠子。不要打開乾燥劑包裝。👉步驟 2.收集和製備鼻腔檢體樣本(1)沿撕開線撕開鋁箔袋 2 取出其中一根裝有液體的試管和一個噴嘴蓋並將它們放在桌子上。(2)小心地打開試管上的封膜,液體不要溢出試管。並置放在試管架中。(3)用紙巾擤一下鼻子。(4)從包裝中取出拭子。 確保您只觸摸拭子的手柄而不是尖端的軟墊。(5)頭稍微往後傾斜。(6)將前面帶有軟墊的拭子插入你的左鼻孔。 緩慢滑動拭子大約向前 2 公分(平行於您的嘴巴頂部)- 不向上)直到遇到阻力。不要施加任何壓力。(7)拭子抵靠鼻腔內壁並旋轉4次(總共約15秒),再將其從鼻孔中取出。(8)使用同一個拭子,在右鼻孔重複步驟6和7注意::必須使用相同的拭子,從兩個鼻孔取出樣本。(9)將拭子插入試管中,直到軟墊進入液體。擠壓底部的管子並緊握住它。將拭子攪拌10次以上,以將生物材料從拭子轉移到液體裡。(10)一邊擠壓拭子一邊取下棉籤管以從拭子中提取液體。丟棄拭子並用噴嘴蓋牢固地密封試管。警告! 不擠壓管子會由於拭子中的緩衝液過多,而導致結果不正確。👉步驟 3.進行檢測(1)將測試設備放在平坦的表面上。(2)將試管直立在下面圖片標記的圓孔上方(不超過矩形結果顯示窗口)。(3)精確地將 4 滴滴到圓形孔中。 如有必要,輕輕地將管子的兩側擠壓在一起。注意:即使您不小心將5滴滴在測試設備上,您仍可以繼續測試。(4)設置定時器,並在 15 分鐘後到 30分鐘間讀取測試結果,並將結果拍照留存。警告! 在15 分鐘之前或 30 分鐘後讀取的測試結果可能不正確。(5)測試後,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洗手液。(6)丟棄檢測套件• 測試完成後,如檢驗結果為陽性,請將檢體及檢測裝置妥善密封,於前往社區採檢院所篩檢時,交付篩檢站進行醫療廢棄物處理。• 測試完成後,如檢驗結果為陰性,請將檢體及檢測裝置放在塑膠處理袋中,並將所有測試包材料丟棄在垃圾桶內。👉步驟 4.解釋結果(1)如果品管線(C)不可見,則必須認為結果無效。測試運作不正常,您應該使用不同的測試套件進行另一次測試。您可能錯誤地執行了測試。仔細閱讀使用說明並重複測試。如果您的檢測結果仍然無效,請聯繫您的醫生或COVID-19檢測中心。(2)如果測試線(T)和品管線(C)一起可見,則此意味著結果是陽性。仔細看結果:如果兩條線可見,測試應該被認為是陽性-即使它們很微弱。您很可能感染COVID-19,請立即前往社區採檢院所篩檢,並依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執行相關防疫措施。(3)如果品管線(C)可見(無論它有多暗),而測試線(T)不可見,這意味著結果為陰性,您可能未患有COVID-19。陰性結果意味著導致COVID-19的病毒未在您的樣本中找到。但是,此檢測可能會給某些患有COVID-19的人提供不正確的(偽陰性)的陰性結果。這意味著即使測試為陰性,您可能仍可能擁有COVID19。如果是這樣的話,醫事人員將考慮檢測結果與您其他方面的病史,如症狀或可能的接觸史,以決定如何照顧您。重要的是您與醫事人員的合作,以瞭解您應該採取的下一步行動。◎英斯特家用新冠抗原快篩試劑(1)你需要一種方式為測試計時。(2)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20秒,在開始測試之前。(3)套件包含:兩個小袋,每個小袋都有一個裝置和一個管子、使用說明、陽性結果參考卡和測試台。(4)拿起由兩部分組成的小袋子。(5)撕開裝有管子的袋子並取出管子。 (6)在管子處於直立位置時,輕輕地前後搖動蓋子以將其取下。不要扭曲,不要倒出液體,不要喝。(7)將試管滑入測試台,放置在堅固的平面上。不要從前面用力,因為可能會發生飛濺。管子應以一定角度放置在支架底部。如果溶液溢出,您將需要進行新的測試。(8)用紙巾輕擤鼻涕。如果幫助某人,請指導他們輕擤鼻涕。請勿使用紙巾清理鼻腔。丟棄紙巾並徹底洗手。開始收集前擦乾雙手。(9)撕開裝有測試裝置的袋子並取出。• 請勿用手指觸摸拭子。• 請勿吞食防腐劑。如果不存在防腐劑,請勿使用該測試。(10)將設備的拭子插入鼻孔內。繞鼻孔轉15圈,同時保持與鼻孔內壁接觸。擦拭兩個鼻孔(圖 1 和圖 2)。如果您沒有對兩個鼻孔各擦拭 15 次,您可能會得到錯誤的結果。(11)將測試台放在平坦的表面上,然後將設備的拭子插入管中。 攪拌 10 次使檢體與液體混合在管中。確保拭子朝向管子的背面,以便與液體接觸。旋轉設備少於 10 次可能會導致無效結果。(12)混合後,將設備留在管中。確保拭子接觸管的底部並且結果窗口面向您。啟動計時器 30 分鐘。 請勿在測試運行時從管中取出設備。 測試工作進行時,結果窗口將顯示紅紫色。在30到40分鐘內讀取結果。為獲得準確結果,請勿在30分鐘前或40分鐘後閱讀。30分鐘之前閱讀可能會導致假陰性結果。👉解釋結果: 在光線充足的區域讀取測試結果。
-
2021-06-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從SARS起無役不戰!讓羅一鈞跪謝的「台姐」張厚台:我只是做事的那雙手
「全國和雙北專責病房和專責ICU收治人數都緩降,特別要跪謝新冠第一戰神-亞東台姐團隊!」疾管署副署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口中的「亞東台姐團隊」,承擔全台11%的ICU重症收治數,開出58床專責ICU,遠超過衛福部對各醫院加開20床專責ICU的要求。誰是台姐?她是亞東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醫師,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研討會上,被其他醫師形容是「台灣抗COVID-19第一戰神」。張厚台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在亞東MICU已經20年了。 面對戰神稱號「更緊張惶恐」 她在臉書上回應羅一鈞的貼文:「這個連假,我多了好幾個稱號-戰神、女武神、台姐團隊...,我只有更緊張、更惶恐...,因為這個稱號的背後,有著很多人的幫忙。」 她回憶起和羅一鈞在亞東的那段日子,「羅副在R2、R3的時候,確實都來過亞東ICU training,我希望當時給他的ICU training,是扎實且有幫助的,那10年亞東跟台大合作,台大training出來的、大家辛苦的ICU training,很多都是在我們亞東度過的。」 張厚台謙虛說,當年訓練出來的,現在有很多都在第一線當「戰神」,其實她只是做事的那一雙手。「戰神是在第一線的各位,我想羅副要感謝的,是所有在第一線的團隊,這一場戰還有得打!」 幫病人翻身,4人齊心才能做到 事實上,張厚台親力親為一起和「台姐團隊」照護病患,她分享和護理師穿足裝備,協助COVID-19重症病人趴睡(Prone),以利痰能引流清除、讓呼吸道不至於被痰塞住。 「你知道趴睡起碼要幾個人嗎?昨天老身進去病房幫了個趴睡,病人120公斤、3位護理師加老身我一位,我們4個人要把他從趴睡翻回正面,這是最少人力….。」 「另一個加護病房,幫一個病人趴睡,病人很重加上有點躁動,花了6個人力...,這類病人要花的人力,是一般病人的很多倍,加上穿脫裝備的複雜過程,流汗、脫水,大概是我們這些第一線人員會面臨的事...。」 護理師輪流照顧,出病房都中暑 張厚台說,亞東成了全國第一名,在驚人數字的後面是不眠不休的努力、衝鋒陷陣:「我的護理長開第1個10床專責加護病房時,第一天就喊得聲音沙啞,大家都怕去年辛苦蓋好的微負壓加護病房會破功,過了一周又開了第2個20床,所有人努力地挪病人、清床清機器、來不及修改ICU就開張了,我和護理長忙到10點多,一開張護理長又沙啞沒聲了...。」 台姐團隊就這樣每天衝鋒陷陣、解決不停報到的問題,也忙著募物資、喬人力、輪流進去照顧病人,不少護理師都是包得緊緊,進去專責病房好幾個小時出來後就中暑。 「這是一個team,並不是一個人好就成、並非一個人醫術高超,就可以處理好病人的...,從10床-> 30-> 42-> 58 床COVID-19加護病房,也大概只有我們了。」 感謝家人「沒他們我撐不下去」 張厚台與病人生死交關搏鬥,從疫情開始再也沒力氣回家,她特別謝謝自己的家人:「我娘說她同學問她,後不後悔讓我去做重症的醫生...,從開始做到現在,經過了SARS 、H1N1,到現在的COVID-19 ,每次我都在第一線,沒有我爹娘跟我姊的全力支援,天天輪流送補品和食物給我,沒有家人,我是做不到的...。」 張厚台說,台姐團隊都在病人身邊努力著,加護病房的運作都是靠他們的努力,各醫院團隊也是如此,「感謝醫護家人們,願意將同仁捐出來為病人努力,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營養師的銀髮食譜!助你體能提升最有力,遠離肌少症、體力衰弱!.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她成功「脫貧」卻變得身心俱疲!楊倩琳選擇放過自己、環遊世界:50後迎接最美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