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PCR
共找到
1796
筆 文章
-
-
2020-04-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台精準防疫戰略不變 普篩不符效益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社區確實可能有無症狀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但台灣依科學依據的精準防疫策略,既避免浪費資源,也對社區影響有限,目前戰略不會改變。今天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100天,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特別花20分鐘介紹防疫100天的台灣模式,釐清社會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界對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普篩、快篩的爭議。陳時中表示,民眾可能會以為普篩、快篩,篩之後會有結果,可以把病人都找出來;但快篩只是檢驗時間比較短,但會有偽陽性、偽陰性,不能真的把所有病人都找到。若從經濟角度試算,快篩台灣2300萬人,每人新台幣200元,需要46億元;價格較低,但準確度偏低;若是以現行咽喉拭子PCR檢驗,2300萬人需要690億元;準確度高,但價格也高,且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陳時中說,台灣的現狀是篩了6萬多人,每人3000元,花1.8億元,是全球少數還可以維持正常社會運作的國家。普篩的效益不高,陳時中說明,假設台灣的武漢肺炎盛行率為萬分之18,看似健康的人口1800萬人,需花費540億元普篩,才能夠驗出其中3萬2577人無症狀感染者,其中還有1797人屬偽陽性,需將上述偽陽性個案進行隔離後再檢測,才能回復正常生活。陳時中說,以目前疫情狀況來看,武漢肺炎相關通報6萬956例中,以PCR核酸檢測花費1億8000萬元,進一步進行疫調後僅10人查無感染源,後續影響17人確診。指揮中心認為,這顯示為找出無症狀患者,全面以PCR篩檢方式進行普篩,不只浪費公帑及珍貴的醫療人力資源,且不符效益。陳時中表示,很多人會問,國外都有普篩;如韓國、義大利疫情狀況嚴重,只能透過封城、大量篩檢,進行個案分流治療;待疫情獲得控制後, 仍要採取逐案疫調方式。但台灣個案數少,透過醫師評估症狀,準確通報採檢,並由衛生單位精準疫調,及早掌握密切接觸者,有效控制疫情,這有科學依據。陳時中提醒,篩檢陰性不代表不會染病,保持社交距離才是防疫之道,如果普篩後,民眾自以為陰性就放鬆防疫戒備,如丟掉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隨意出入人潮擁擠處,病毒反而可能找上門。陳時中說,整體效益符合科學性,目前戰略上不會變,當科學證據不斷出來,或新藥、疫苗問世,有更多數據出來後可能會調整戰略,但精準戰役是成功的。
-
2020-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分析磐石艦5大關鍵點 認為台灣應調整防疫腳步
國軍敦睦艦隊磐石艦的染疫人數已增加到31人,疫情仍持續擴大中,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分析磐石艦疫情5大關鍵,認為從其中各項必需要重視到台灣防疫的隱憂,中央是否應該提升採檢能量與檢驗技術,對所有入境者作全面篩檢,是當前重要的議題。而很多人關注磐石艦上的疫情到底從何而來,是台灣原本就有帶原者上船,還是官兵在帛琉染疫?許秉毅也表示,要釐清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分析磐石、康定、岳飛三艘軍艦之官兵在「航行中的就醫人次之差別時間點」,應該就能確定染疫的時間點。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分析,關鍵之一是現在很多人責難船上醫官,認為沒有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疫情,但事實上年輕而且臨時被徵調上船的醫官,在欠缺相關資料與檢測工具的情況下,加上船上又沒有發生肺炎,要發現疫情真的是「連神級的醫師大概都做不到」關鍵二,有人認為為何當初沒有防止有染疫的官兵上船,許秉毅認為,以新冠肺炎病毒有許多無症狀的帶原者來看,唯有在上艦前對所有將上艦者作「全面性新冠病毒篩檢」,才能有效避免有症狀或無症狀的感染者上艦,光用是否有感冒症狀作為是否可上艦之依據顯然不足。關鍵三,在船上根本很難從發燒等症狀做出染疫的診斷,除非船艦備有「新冠肺炎採檢包、PCR儀器、熟悉採檢技術之醫師及操作儀器之醫技人員」,才有可能針對發燒及出現呼吸道症狀之官兵,即時確定診斷是否有罹患新冠病毒感染,事實上這是目前國軍所有船艦所欠缺的。關鍵四,磐石艦靠岸後,雖然聯檢小組有上船稽查,但短短半天時間,除非全面普篩否則根本難以發現疫情,但許秉毅認為,還是有跡可循。依據國防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敦睦支隊三艘軍艦中磐石、康定、岳飛三艘軍艦之官兵在航行中的就醫人次分別為226、25、16次,很明顯的,如果三艦艇上之官兵數相當,磐石軍艦之官兵就醫率遠高於其他兩艘軍艦,顯示極可能盤石艦上有傳染性疾病在蔓延。不過,現有的查核項目可能未列入各船艦就醫人數與人次之比較,以及作下艦人員的全面性病毒檢測。而關鍵五,船上的「0號病人」到底源自台灣或帛琉?許秉毅認為,仔細分析磐石、康定、岳飛三艘軍艦之官兵在「航行中的就醫人次之差別時間點」,有可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如果磐石艦之官兵就醫率在「離開台灣不久就高於其他兩艘軍艦 (起始點分離) 」,代表0號病人緣自台灣本土;相反的,如果磐石軍艦之官兵就醫率是在「3月15日離開帛琉後,才高於其他兩艘軍艦 (中途點分離) 」,則傾向0號病人是在帛琉染疫。許秉毅表示,台灣防疫做的好,但磐石艦卻引發重大危機,而從磐石的經驗,大家應該要關注的是「是否每天仍有一些無症狀的感染者正經由世界各地的航班或其他的盤石船艦進入台灣? 」他表示,台灣目前針對入境者,採取居家檢疫14天的方式,但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的發現,國內無症狀感染體者內病毒由陽轉陰時間的中位數是「18天」,範圍大概在「7天到41天」之間,某些無症狀的感染者在隔離14天後,還是具有傳染性,這些人一旦進入社區,就有可能成為社區傳播的「隱形炸彈」而近來美國史丹佛大學在加州 Santa Clara郡所作的一項研究顯示:Santa Clara 居民抽樣檢查的新冠病毒抗體陽性率為2.8%,是美國政府公佈之該地區之確診病例數的「50至85倍」,意味著無症狀感染者的數目遠超過過去的估計。未來台灣對來自世界各地之班機上的無症狀旅客入境後是繼續採取「守株待兔」的隔離方式,還是要轉守為攻,經由提升採檢能量與檢驗技術,對所有入境者作全面篩檢,是大家急需處理之問題。
-
2020-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韓國檢測二度確診患者 初步判定幾無傳染性
韓國接連出現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痊癒患者二度確診案例,當局進行病毒分離檢測部分結果今天出爐,初步判定二度確診者幾乎不具傳染性。韓聯社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鄭銀敬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當局針對39例二度確診案例進行病毒分離檢測,其中6例完成培養檢測結果呈陰性,其他33例仍在進行檢測。鄭銀敬說明,雖然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中呈陽性,但在病毒培養檢測中呈現陰性,判斷應幾乎不具傳染性或傳染性很低。媒體問及是否該改以病毒培養檢測代替PCR作為痊癒判定標準,鄭銀敬回應,目前各國都是以PCR為準,且病毒培養需時2週以上,以此作為解除隔離的標準不太務實。截至今天,韓國境內二次確診患者累計207例,較前一天增加15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今天也公布對25名恢復期患者的調查結果,確認全員體內都產生可對抗病毒的「中和抗體」,不過,其中12例仍在病毒基因檢測中呈陽性。鄭銀敬說明,這顯示患者雖然產生中和抗體,但未能完全清除病毒,推測病毒在體內殘留的時間長短可能不同。不過她也強調,這是針對恢復期患者的調查,並非解除隔離的案例,不能以此推論解除隔離者有5成可能二度確診。
-
2020-04-2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稱感染人數比官方高50倍 史丹佛大學的新冠抗體調查可靠嗎?
兩個多禮拜前就看到新聞報導說史丹佛大學正在做新冠抗體調查,然後最近幾天就幾乎天天都會看到某某教授在電視新聞裡洋洋得意地說《真正的感染率是比實際多出幾十倍》。我心裡真是感觸萬千:一個人人嚮往的一流學府竟然也會淪落到如此地步,需要把未經證實的研究結果先在媒體公佈,藉以爭名奪寵。科學研究所應恪守的嚴謹態度,已經蕩然無存。不管如何,千呼萬喚這項研究總算是在大前天(2020-4-17)刊載於預印本網站MedRxiv,而毫無意外,媒體也就立刻傻乎乎地報導《史丹佛大學已經發表什麼了不起的結果》。這篇尚未被審核的論文標題是COVID-19 Antibody Seroprevalence in Santa Clara County, California(加州聖塔克拉拉縣的COVID-19抗體血清盛行率),而它最重要的結論是《4萬8千到8萬1千聖塔克拉拉縣的人在四月感染新冠;這是比確診人數多出50到85倍》。50到85倍!這是多麼驚人的數據啊!根據這個數據,華爾街日報就在同一天就發表New Data Suggest the Coronavirus Isn’t as Deadly as We Thought(新數據表明冠狀病毒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致命),而很多讀者也就紛紛發表意見,說居家抗疫根本就是庸人自擾、大驚小怪、多此一舉,應該立刻解除等等。這項研究是在4月3日和4日兩天測試從臉書招募來的3千多人(臉書招募!?),而它所採用的測試盒是購自一家位於明尼阿波利斯,名叫Premier Biotech的公司。儘管論文裡說這家公司是試劑盒的製造商,但實際上這家公司只不過是個代理商。根據這家公司網站,製造商是杭州的Hangzhou Biotest Biotech, Co., Ltd,所以我就循線查出這家杭州公司的中文名字是《博拓生物》。可是,《博拓生物》所列出的11種傳染病檢測試劑盒裡卻沒有新冠檢測這個項目。直到我點擊《博拓生物》的英文版網頁後,才發現真的是有新冠檢測試劑盒,而且它還是這個英文網頁的主打產品。那,為什麼中文版沒有,英文版就有呢?NBC News在該論文刊載的前一天(2020-4-16)就已經發表Unapproved Chinese coronavirus antibody tests being used in at least 2 states(未經批准的中國冠狀病毒抗體測試至少在兩個州使用),而其中就有提到史丹佛大學所使用的那個新冠檢測試劑盒。它說:「根據衛生官員,FDA文件和中國製造商之一的發言人說,明尼阿波利斯的Premier Biotech和科羅拉多州的Aytu Bioscience這兩家美國公司正在發配未經批准的中國製造商的測試。…杭州的Biotest Biotech公司在周三回覆:『很遺憾地通知您,根據政府的最新監管政策要求,我們已暫停COVID-19 IgG / IgM快速測試的出口銷售。』」也就是說,史丹佛大學所使用的最關鍵的實驗器材是一個中國製造,未經核准,已經被禁止出口的試劑盒。所以,你現在應當知道,為什麼這個試劑盒只在英文版才看得到了吧。有關這個試劑盒的可靠性,論文裡是這麼說:「在研究之前,可以得到製造商的性能特徵(使用85個確定的陽性樣品和371個確定的陰性樣品)。 …我們使用史丹佛醫院37位RT-PCR陽性患者的血清對試劑盒進行了測試,…我們還對來自史丹佛醫院的30個COVID前樣品進行了測試,..」也就是說,有關這個試劑盒的可靠性,研究人員自己測試了37個陽性以及30個陰性樣品,但是主要的數據還是來自廠商(85個陽性和371個陰性樣品)。那,現在既然知道試劑盒是未經核准的,我們還能相信廠商的數據嗎?在刊載這篇論文的網頁,目前共有201個評論,而裡面有不少是看起來相當有學問的。他們對這篇論文提出種種質疑,包括樣品收集的偏差和統計學分析的缺陷。但是,還沒有人談到這個試劑盒來源的問題。要是知道它是來自中國,又未經核准,那…不管如何,這項史丹佛的研究,從兩個多禮拜前,也就是實驗都還沒有開始進行之前,就極力爭取媒體曝光,一直到今天,天天大肆吹噓。這就是新冠戰國時代醜惡的寫照。附註:在史丹佛那篇論文刊載的同一天,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The Promise and Peril of Antibody Testing for COVID-19(COVID-19抗體檢測的承諾和危險),對於市面上琳瑯滿目,未經核准的新冠抗體測試盒,表示關切和擔憂。原文:史丹佛的新冠抗體調查,可靠嗎?
-
2020-04-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樂意和世界各國分享新的快篩技術
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副總統陳建仁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快篩有兩種,一種是檢測抗原,現在我國是利用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T-PCR)來做,但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更快的檢測技術;另一種是檢測血液中的血清學標記(serologic markers)和抗體,希望一切進行順利,能盡快獲得許可,會很樂意和世界各國分享所有新的快篩技術。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日前專訪陳建仁,總統府今刊出相關內容。談到我國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陳建仁指出,台灣在2003年爆發嚴重SARS疫情,也學到審慎以對、迅速應變及超前部署這三件事,審慎以對部分,對全世界所有新興傳染病的監測非常重要,特別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是多種新興傳染病的發源地。陳建仁說,幸運的是,12月31日,疾病管制署的同仁在PTT(電子布告欄)上,發現一則來自武漢的通告,疾管署隨即在署內群組中分享,並發送電子郵件給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IHR)聯繫窗口,這就是審慎以對;其次,在必要時迅速發布旅遊警示。第三,陳建仁說是強化邊境檢疫,我國從起初的機上檢疫,以及後續對密切接觸者或從疫區來的乘客加強14天的居家檢疫,這次也升級傳染病醫療體系,並指定了幾家醫學中心,必須在各自的隔離病房照顧病人,避免把每位病患都送到同一家醫院;且台灣在最大容量上,有2萬間隔離病房、1萬4000台呼吸器。至於個人防護裝備部分,陳建仁說,我國記取SARS教訓,知道必須有一套口罩配發制度,也必須增加口罩的產量,現在一天可以生產超過1300萬片口罩。陳建仁也說,任何國家對疫情的防堵,永遠不嫌晚,也必須根據當前情況因時因地制宜,但仍可採行台灣的良好策略來抗疫,例如,社交距離、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居家檢疫都非常重要。陳建仁還說,提供第一線醫護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也很重要,英國和美國都在勉力而為,台灣願意提供幫助。另外世界各國必須相互幫助,分工合作,儘快研發快速篩檢、抗病毒藥物,甚至疫苗,透過這些努力,應可以遏制疫情。陳建仁表示,快篩部分有兩種,一種是檢測抗原,現在我國是利用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T-PCR)來做,但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更快的檢測技術;另一種是檢測血液中的血清學標記(serologic markers)和抗體,希望一切進行順利,能盡快獲得許可,會很樂意和世界各國分享所有新的快篩技術。
-
2020-04-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為何會出現「偽陰性」?專家揭5個可能原因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日前日本公主號一名武漢肺炎康復患者,二採陰性出院,返台後三採竟轉為陽性,引起再度傳染擔憂。針對病毒偽陰性問題,台灣醫學實驗室管理學會理事長、醫檢師蔡宗仁表示,採檢病毒量越多,越容易檢測出來,而病毒量又受患者病程、採檢部位等因素影響,後續核酸萃取也會影響結果判讀,提醒檢驗陰性的民眾別輕忽,短期仍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感染他人。蔡宗仁受訪時說明,目前主要以咽喉拭子,採集上呼吸道檢體,拿出棉棒後,其上有病毒,必須先去活化,避免感染風險,再萃取病毒RNA核酸後,最後用自動分析儀─病毒即時定量系統(real-time RT-PCR)分析,把RNA核酸反轉錄成DNA,再放大分析訊號,判斷是陰性還是陽性。蔡宗仁表示,採檢病毒量越多,越容易檢測出來,受以下因素影響:(1)病毒自身特性和病人病程:武漢肺炎的病程仍不清楚,人體受到感染後,免疫系統會與病毒「輸贏」拉鋸,病毒數量會高高低低,若採檢時病人病毒量低,可能會偽陰性,因此不能馬上排除,必須多次採檢。(2)採檢位置:實際上,下呼吸道檢體是較好的檢體,但目前以上呼吸道的咽喉拭子為主,採檢較方便。若感染者的咽喉處病毒量太少,採檢時可能沒採到病毒,會出現假陰性,因此必須多檢驗幾次。(3)檢體保存和運送:新冠病毒是RNA病毒,離開人體後容易死亡和降解。運輸過程中要保持低溫,不過台灣採檢到實驗室距離短、時間快,難超過72小時,影響應不大。(4)試劑偵測極限一個病毒可能檢測不到,但當有一千個病毒時,那就檢測得到,這就是試劑的偵測極限。偵測極限取決於檢驗的方法原理,若新冠病毒核酸試劑的偵測極限越低,偵測敏感度越高,假陰性會越少。(5)病毒核酸抽取抽取病毒核酸過程,會受操作人員或者使用的試劑以及設備的不同而影響,若抽取核酸量太少,加上去病毒活化過程,機器也可能測不到。但可以透過品管措施來克服。蔡宗仁提醒,檢測結果不是0(陰性)就是100(陽性),也有可能各種因素而呈現偽陰性,只要是疑似接觸者,檢測後雖是陰性,短時內不要掉以輕心,仍要做好保護措施,以免感染他人。參考資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肥胖是武漢肺炎重症高危險因子! 3個瘦子習慣趕快學起來 新冠病毒常見「氣溶膠傳播」! 這些公共區域都超級危險
-
2020-04-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首例!台廠快篩試劑通過專案製造 85分鐘有結果
新冠肺炎台灣也要有快篩試劑了!食藥署署長吳秀梅今天下午在立院衛環會接受質詢時證實,國內近日已有一家廠商成功研發出快篩試劑並通過食藥署專案製造審核,最快85分鐘就有結果,目前正和醫院合作進行臨床測試。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上午至下午召開會議,討論衛福部因應武漢肺炎對醫療體系、健保、心理健康影響及因應。包含楊曜在內等多名立委皆詢問到國內快篩試劑專案製造、專案進口審核進度。吳秀梅表示,目前國內快篩試劑共有三件申請專案製造、40多件申請專案進口,總共有16家業者送件,截至目前已有一家國內廠商通過專案製造核准,也是國內首例核准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正在以臨床檢體進行測試。據她了解,該業者量產後將優先供貨給疾管署。而另外兩件專案製造申請部分,一件資格不符退回,另一件仍申請中。食藥署醫粧組科長鄭啟慧,會後接受記者電訪時表示,通過審核業者為瑞基海洋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瑞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該業者3月9日申請審查,食藥署收案後,該業者中間多次補件,包含性能評估等,終於在4月6日通過專案製造審核。鄭啟慧說,相關資料顯示,該快篩試劑可在新冠肺炎、流感、上呼吸道等八種不同病毒中(其中三種是冠狀病毒),精準抓出新冠肺炎的病毒,其專一性高而通過審查門檻,最快85分鐘可測得結果。不過,鄭啟慧也說,由於國內新冠肺炎臨床檢體取得不易,因此食藥署目前初步決定是有條件通過專案製造,業者目前正在和醫院合作、已申請IRB,以實際檢體進行臨床測試及評估,將以快篩結果和醫院的PCR檢驗結果進行比對,至少要能判斷五例陰性、五例陽性才過關、就能立即開始生產。據悉,該業者表示,生產出的試劑將優先提供給疾管署分配使用。
-
2020-04-1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快篩研發成功!工研院「疫開罐」準確率9成 1小時驗出
新冠肺炎疫情境外移入個案激增,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外曾接觸過確診個案,甚至是已感染的旅客,入境時可能還在潛伏期,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增多,如何從一進國門就快速篩檢,成為防疫關鍵。工研院開發「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在潛伏期就能檢測病毒,1小時內完成快篩,準確度高達9成,可用於機場、診所等,有效阻斷傳播鏈。工研院手持式快篩 一小時就搞定工研院開發「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因技術優化,從桌上型變成掌上型,除了外觀與飲料罐一樣而稱為「疫開罐」,重量只有600公克。快篩研發成功來自兩大關鍵,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說明,新冠肺炎屬冠狀病毒,團隊透過國際基因定序資料庫,多重比對病毒的基因序列,區分SARS和MERS差異,從中找出相同表現,但也得與流感區隔,以排除干擾,而設計檢測的試劑「核酸探針」成份控制成為關鍵,在多組核酸的交叉比對之下,準確度高達9成。目前國際使用的檢測儀器以中央實驗室為主,傳統使用的聚合酶鏈鎖反應(PCR)熱循環儀,篩檢時間約4到8小時,工研院開發手持式核酸分子快篩系統,以恆溫擴增放大病毒檢測法,在感染初期於1小時內即可檢驗,並針對機場入出境檢測,最快40分鐘內可得結果,速度至少快6倍。手持式檢測儀器體積小,民眾無須再奔波往返醫院,有效減低醫療人員負擔。潛伏期就可驗出 儘早做防疫措施相較於SARS、MERS病毒在潛伏高峰期時就出現症狀,新冠肺炎最讓人頭痛是「潛伏期症狀不明顯」,捉摸不定。工研院採核酸檢測技術,針對病毒本體做檢測,在感染初期,從鼻咽喉取得樣本後,再以滴管取出滴在試管中,運用專屬光學即時偵測模組進行檢測,在未發燒或其他症狀前能檢驗出,儘早防疫。為加速量產,目前工研院已與產業界、政府單位、研究單位及醫療院所,包括與國防部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及4家廠商共同合作外,也將與醫療院所合作,預計於6月底運用工研院GMP的場域,完成1萬套恆溫核酸擴增探針試劑套組,希望未來在廠商加入後,7月底完成技轉、達到量產疫開罐的準備,提供第一線防疫人員更精準快速的檢測與防護。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影/籲胸部X光列急診必要檢查 醫師:較不易有漏網之魚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急診醫學會,今(12)日聯合召開新冠肺炎疫情專家線上研討會,分析目前台灣整體的防疫情形,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針對是否該施行入境者全面普篩的議題,表示目前境外移入人數一天僅千人上下,全部做RT-PCR(核酸檢測)是可行的辦法,且費用僅3500元,比居家檢疫14天總額補助1萬4000千元還划算,因此呼籲如果負擔得起,就可以實施。由於最近檢疫過程中,出現有患者無症狀,但照X光發現有肺部浸潤的情況,篩檢後是陽性確診,台大急診部主任黃建華在會議中建議將X光列入急診的檢查項目,他表示因為發現有病人只是腰痛、肌肉痠痛來求診,結果照X光後,發現肺部有發炎的白色影像,最後採檢也是呈陽性反應,希望能將X光一併放入急診檢查流程之一,對於防範無症狀感染者,才會有比較完整的效果。
-
2020-04-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金巴黎舞廳男住院77天 張上淳:陽性反應很弱
國內確診新冠肺炎金巴黎舞廳男自1月24日確診,由於我國確診個案出院需三採陰性,但其採檢始終無法達標,至今尚未解除隔離,目前已住院77天,創我國最高紀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認為,這名台商的確是我國目前最強個案、很特例,另一個和他很像的個案在上周已驗出三陰。案三在住院時間時陰時陽,陽性的反應很弱,PCR反應病毒量非常低,但是否有傳染力,我們目前無法很清楚證實。對此,有部分專家建議,個案住院時間過長,可透過釐清病毒是活是死作為出院判定,張上淳表示,案3目前住院時間是很長久,當初病毒是培養不出來,後續也沒有特別培養病毒,但新冠肺炎確診者解隔離、出院政策上,專家小組沒改變方向,仍需三採陰性作為標準。
-
2020-03-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三總新冠快篩試劑拼上市 加速檢驗時間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快速攀升,目前的檢驗方式以「RT-PCR」為主,但檢驗時間需4小時,三總院長蔡建松昨日表示,該院將開發新冠肺炎的快篩試劑,以及抗體新藥。而快篩試劑標的敏感度高,15到20分鐘就能初篩體內是否有病毒,後續再搭配RT-PCR使用,將力拚在此次疫情內上市。蔡建松表示,現行快篩試劑大多是針對病毒最外層的蛋白質分子逐一測試,不過,外層的蛋白質分子很容易因為病毒突變而有所變化,以新冠病毒為例,外層的蛋白質分子,有S蛋白、M蛋白、E蛋白等,可能在病毒突變後,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可能顛覆過去的認知。如何確定新冠病毒的變化,以及抗體有多少種類,將成為研發快篩試劑的決勝點。目前已知新冠病毒外層的S蛋白,會與人體內的ACE2蛋白結合,以達到入侵人體的效果,因此設定的快篩標的為S蛋白,與中研院的標的核酸N蛋白不同。預估快篩的速度可以達到15到20分鐘內顯示結果,若再能找出阻斷S蛋白與ACE2蛋白結合的方式,就能研發出新冠肺炎的新藥。蔡建松表示,現階段能夠執行RT-PCR檢驗的醫療院所有限,主要是RT-PCR需搭配高階實驗室,若快篩試劑能夠力拚在近期上市,就能將快篩下放到診所或是其他沒有高階實驗室的醫院,做初步篩檢後,如有異樣,再轉診至大醫院,做RT-PCR檢驗,不但能減少大醫院檢驗的量能,也能舒緩第一線防疫工作的壓力。目前三總實驗室積極執行快篩試劑以及新冠肺炎新藥的臨床檢測與動物試驗,一旦確認效果,希望能夠力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內上市。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何大一:美國對疫情「盲目」是不可原諒的事
一種病毒正在肆虐!新冠病毒COVID-19全球大流行,而我們現在還只看到巨大冰山的一角。中國湖北最初處理失誤、缺乏透明度,導致疫情擴散全國,逼使北京領導人須隔離湖北省逾五千萬人,其他地區也實施嚴峻隔離措施,使疫情流行曲線呈顯著「扁平化」。目前各省新增案例穩定下降,日前甚至出現全天零確診。這是中國二○○三年消滅SARS疫情後,另一個明顯成就。但嚴苛的隔離措施不可能長久,一旦人們生活恢復正常,病毒將重返並傳播。美對策 兩個不可原諒美國疫情的流行指數目前呈上升階段,由於目前使用PCR的方法無法檢測出病毒的RNA,檢測不足,確診數仍被嚴重低估。美國號稱有世界最好的衛生保健系統,卻沒有適切應對疫情,因缺乏檢測而對疫情「盲目」,是不可原諒、難以辯解的事。一個富裕強大而自豪的國家,剛接受一位中國公民(編按,指馬雲)捐贈五十萬套PCR試劑盒。同樣不可原諒的是,美國缺乏能快速檢驗免疫抗體/抗原的試劑,這種測試不但可靠,且卅分鐘內能知結果,從而達成對病人管理、追蹤接觸史、對人群作疫情監測等作用。美國對策讓人失望沮喪,上層準備不足、領導失敗;中國在掙扎中抗疫,美國卻在旁觀望,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會成下一個感染的國家。韓、台 拉平流行曲線為防制疫情,讓受感染者隔離,避免公共聚會、與他人保持距離,並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對「拉平」流行曲線,使衛生保健系統能應對吸收疫情大有幫助。南韓和台灣確實做到這一點,不須像湖北、義大利和西班牙那樣須採封鎖措施。隨著北半球氣溫升高和更強陽光,應可讓病毒存活期縮短,從而降低傳播機會,減緩疫情。但病毒已在南半球澳洲、南非和阿根廷等地立足,隨著南半球轉涼,病毒傳播可能加速。新冠病毒不會像SARS一樣消失,反而可能在南北半球反覆出現,像流感防疫一樣,每年都必須做。發展疫苗 需買到時間如果新冠病毒在可預見的未來滯留,嚴厲隔離措施又無法長期持續,將嚴重打擊我們的心理和經濟。總有一天,企業須重新開放、學校須恢復授課,旅遊、運動比賽、各種娛樂活動都須恢復常態;中國將如何從遏制轉回正常化?我們將如何從嚴厲的抗疫,過渡到真正能持續生活?我們需要「買到時間」發展出疫苗,用科學研究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現在全球科學家爭相開發藥物、抗體和疫苗,但要優化成真正治療藥物,將需幾個月,此後進行複雜的產品製造、動物安全性測試和法規批准過程;任何有用的藥物或抗體,都不太可能在一兩年內派上用場。數十家製藥或生化科技公司正競相開發疫苗,應對策略是刺激人類免疫系統,以產生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抗體。但針對SARS冠狀病毒製備的類似疫苗大量研究表明,針對刺突蛋白的抗體在被病毒感染後,對動物造成更大的肺損傷。這些可能影響當前研究進度,也可能獲突破而全速前進。世界現在面臨一個真正的可能,新冠病毒將變成我們生活中的現實,直到科學研究能成功克服它,像過去的天花、脊髓灰質炎病毒、伊波拉病毒和愛滋病病毒一樣。但這需要時間。這次大流行提醒我們,忽略或輕視科學將帶來危險。科學帶給我們一個更好、更安全的、更乾淨、更健康的世界。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它!(作者為中研院院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者)
-
2020-03-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無症狀感染者均受管理 陸專家:不會社會傳播
中國疾控專家下午表示,無症狀感染者都是從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觀察發現,有症狀立即轉送醫院治療,不會出現社會傳播;至於數週無確診病例的低風險區,不戴口罩是安全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午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醫療診治」記者會,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回答中國將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列為不確診的原因,以及是否會人傳人等提問時,作上述表示。他首先解釋說,「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經由實驗室診斷方法,能夠查出這個人有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病毒,但沒有任何臨床症狀,這就是無症狀感染者。至於感染者如何發現,吳尊友表示,通常是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了密切接觸者,在觀察期間對這些密切接觸者進行採樣檢測,發現一些密接者的PCR(聚合酶連鎖反應)呈陽性;亦即,實驗室診斷他感染了病毒,但是沒有症狀。他指出,再經由對密切接觸者的持續觀察,有些人慢慢出現症狀,並送到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變成確診病人;還有一部分到觀察結束,也沒有出現症狀。吳尊友強調,「不管是他沒有出現症狀、還是出現了症狀,無症狀感染者都在我們管理的密切接觸者當中發現的,而且都是受到管理的」。對於是否造成傳播擴散問題,吳尊友說:「不會」。原因是按照中國現在的管理措施,密切接觸者都已經納入獨立的隔離觀察,一有症狀馬上轉到醫院診斷治療,不會造成社會上的傳播擴散。至於要不要戴口罩的問題,他指出,戴口罩是很科學的。新冠肺炎患者傳播病毒的最高峰是在「潛伏期末」和「臨床症狀前期」之間,也就是說,如果健康人遇到一個潛伏期末期的病人,雖然病人沒有症狀、但也會造成傳播。這是為什麼鼓勵健康人要戴口罩原因。吳尊友表示,新冠病毒通常出現在3種環境:有新冠肺炎病人就診治療的環境、有新冠肺炎病人且尚未就診的家庭、新冠肺炎病人尚未就診且處於封閉環境;對於數週無新發確診病例的低風險地區,不戴口罩也是安全的。
-
2020-03-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快篩驗新型冠狀病毒抗體 何啟功:還需半年以上
國民黨籍立委蔣萬安今天質疑政府2019冠狀病毒疾病檢驗量能;指揮中心副指揮官何啟功說,嘗試縮短檢驗時間,或可縮短到3小時或1小時,但快篩抗體應用可能還要半年以上。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上午進行衛生福利部業務報告。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蔣萬安質詢時並以南韓全面快篩為例,對台灣檢驗COVID-19(新冠肺炎)的量能、速度提出質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衛福部次長何啟功答詢時表示,台灣研發的抗體快篩,可能還要半年以上才能在臨床使用,目前國際都是以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檢驗,現行約需4小時,但可望壓縮到3小時或1小時,都有嘗試做這樣的試驗。何啟功說,南韓的全面快篩是針對疑似病患跟高風險者;目前台灣對有呼吸道症狀者也是高度警覺,但不是說民眾自覺就能採檢,如果一窩蜂來,民眾自己擔心就來驗,會造成防疫負擔,且可能來驗的人並不需檢驗或就算驗到陰性,也可能因為還沒發病未必會被驗到。此外,民主進步黨籍立委洪申翰質詢時表示,台灣首例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女台商的出院感謝信提到,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生病。生病的人不是故意被感染,是廣義的受害者,減少對疾病、感染者的污名和歧視,也是減少防疫漏洞,若社會氛圍、語言可能造成排擠、打擊,可能導致民眾不敢就醫。洪申翰也說,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對於到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三級「警告」國家的明知故犯者,如果確診,要公布姓名。但明知故犯是錯誤行為,確診與否可能跟「幸運」有關,明明都是心存僥倖出國,卻要看幸運與否才決定處罰方式,令人困惑。何啟功答詢時表示,有些話是講的比較嚴重的措施,但實施的時候,也會看狀況,依比例原則施行。18日晚間會開會討論相關事宜。
-
2020-03-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檢師扮無聲尖兵 實驗室裡和新冠肺炎打仗
為防範新冠肺炎,除護理人員外,負責篩檢的醫檢師也無聲守護民眾健康,彰化醫院檢驗科主任游雅言指出,醫院檢驗師中有6人專責新冠肺炎篩檢工作,工作量雖增加,但沒人喊苦。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不斷升溫,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統計,截至今天為止,台灣已有77例確診病例。為防範新冠肺炎,醫護人員都動了起來,在衛福部立彰化醫院的實驗室,有一群人身穿防護衣、手戴2層口罩,在生物安全操作櫃中操作檢驗儀器,負責檢驗的醫檢師有如無聲的尖兵對抗新冠肺炎病毒。彰化縣有2間醫院,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定為新冠肺炎專責檢驗機構,彰化醫院即為其中之一,負責雲林、彰化2縣有關新冠肺炎的檢驗工作,也要支援台中市和南投縣;而彰化醫院負責檢驗新冠肺炎病毒的實驗室分為酸萃取區、試劑準備區、PCR後操作區,每份檢體都要經過萃取、去活化試劑、放大偵測等程序,才能檢驗出是否有新冠肺炎病毒。「最近為了新冠肺炎,大家的工作量都增加了」,彰化醫院醫事檢驗科主任游雅言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檢驗科原有24名醫檢師,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有6人都調去專門檢驗和新冠肺炎有關的病例,加上原有要檢驗的病例,大家的工作量都增加了。游雅言指出,檢驗新冠肺炎最快也要4到6個小時才能得出結果,由於事關重大,大家在檢驗時都小心翼翼,有時遇到週末假日,病毒沒有放假,所以假日也要加班,在最短時間內確認檢體是陰性或陽性,不敢大意。醫檢師游詩瑩則說,檢驗結果會影響檢體當事人要隔離住院或是回歸正常生活,只要看到檢驗結果是陰性,大家就會鬆一口氣,但如果是陽性,則要複驗確認;至於疑似感染者至少要採2次,這些狀況都增加大家工作的負擔,但大家都不喊苦,只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讓疫情早日降溫。
-
2020-03-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型冠狀病毒」小知識 專家告訴你
冠狀病毒在1960年代就被發現,當中有兩型可以引起人類的上呼吸道感染(Human Coronavirus 229E和Human Coronavirus OC43) ,歷來文獻上發表的死亡率都很低,極少導致嚴重的病情。但在2003年爆發的SARS-CoV(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感染,這個冠狀病毒與之前的病毒不一樣,容易引起肺炎,且死亡率大約在10%左右。全世界第一個SARS病例發生在2002年11月中國廣東,然而在一開始並未引起全球的大流行,直到2003年2月,一名來自中國廣東已罹患SARS的個案將SARS傳染給其它12名在旅館與他接觸的人,之後這個冠狀病毒就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傳播至許多國家,包括台灣。最後台灣總共有346個感染個案,37個死亡案例。在全球的努力之下,這一波大流行才在2003年7月宣告結束。然而,另一個嚴重的冠狀病毒感染在2012年又被發現,這一次發生地點是在中東國家,發現的過程和SARS很像,先有病人得到嚴重的不明原因肺炎,後來才發現是由一個新型的冠狀病毒引起(MERS-CoV,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WHO也在2012年9月發佈全球警訊,這個病毒到目前為止全球有超過2,000例的個案。MERS的源頭來自於蝙蝠,中間透過駱駝傳播到接觸的人類身上,它的致死率比SARS還要高(超過30%),而且和SARS相同的是也可以在院內傳播,導致其他病人與醫護人員的感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在2015年,韓國某家醫院只是因為一個從中東回來的病人帶有MERS病毒,後來傳播給超過100個個案。因此,台灣疾病管制署一直要求醫療同仁要針對旅遊史(Travel)、職業史(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及群聚史(Cluster)做詳細的詢問,並做好院內感染的監控與防治。在台灣的大小醫院都還在針對著MERS做定期演習的時候,2019年12月在中國就開始流傳著武漢有不明原因肺炎在流行,原本都只是網路上的流言蜚語,傳聞中國有海鮮市場流出的SARS病毒,結果在2020年1月個案數大量增加,中國官方在1月9日公開確認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12日將此病毒命名為2019 novel Coronavirus,1月13日泰國就發現有境外移入個案,台灣也在1月21日發現第一例境外移入個案,全球個案快速累積,中國許多城市也陸續封城,許多國家也開始禁制中國人民的入境,到2月9日的統計數字全球有超過三萬七千例的確定個案,死亡人數已經超過八百人,這些數字都已經超越當年SARS的紀錄。武漢冠狀病毒徵狀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基因比對的結果高度懷疑2019 novel corona virus是來自蝙蝠的病毒,這個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約為2到14天,死亡率約在2-2.5%,感染這個病毒後的主要徵狀為發燒、咳嗽、肌肉痠痛和呼吸困難,和SARS不同的是,得到SARS的病人超過99%都會發燒,而且發燒後才有傳染性,但是得到2019 n-CoV的病人約只有80%會發燒,而且這個病毒在病人沒有發燒的情況下就會傳播。因此,專家們預期這個病毒並不像SARS容易被控制,還好是2019 n-CoV的嚴重度與死亡率也低於SARS。要確認是否得到2019 n-CoV的感染需利用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來偵測呼吸道是否有病毒的存在,從一開始只有疾病管制署提供相關的檢驗,到2月已經有超過10家以上的醫療院所可以執行這個檢查。冠狀病毒的感染並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需靠病人自身的免疫力和醫院提供的支持療法來對抗這個病毒。讓人振奮的是,有好幾個國家在成功培養病毒之後,發現有好幾個成分都可以在體外測試有效地抑制病毒,包括:Lopinavir/ritonavir、 Remdesivir、Chloroquine等,也有少數的病例報告展現這些藥物的治療效果,目前關於這些藥物是否能真正減少病人死亡的研究已在進行中。應多洗手和在人口密集區域配戴外科口罩隔離疑似/確診的病人、完整的防護、多洗手,確實的清潔消毒是控制所有傳染疾病的標準做法。冠狀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或是直接或間接接觸到感染者分泌物而得到感染。因此,在沒有特別的風險狀況下,多洗手和在人口密集區域配戴外科口罩是預防的最好方法。在沒有社區感染之前,有臨床症狀與旅遊史(Travel)的病人,會接受胸部X光檢查以評估是否有肺炎。一旦符合通報定義,會將病人安置於單人負壓隔離病室,若無負壓隔離病室則安置於有衛浴設備的單人病室。照護人員的防護標準為長袖防水的隔離衣、非無菌的外科手套、N95口罩以及護目鏡或面罩。如果發生社區感染後,旅遊史的參考價值就沒有那麼高,這時反而接觸史與群聚現象更為重要。只要有群聚現象,不管是在家庭內、工作場所或是醫院內,就要小心有可能有傳染性疾病發生。在中國的流行還沒被控制之前,最好避免前往中國。最近曾至中國旅遊的民眾,若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公衛人員進行後續檢查並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旅遊史。自人類有歷史以來,疫病的發生就從來沒有中斷,人類也從來沒有被那個疫病給擊垮。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傳染病的偵測與瞭解與有大幅的進步。當年SARS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確定致病原,這次的2019 n-CoV在短時間內就確定了病毒,也有了治療的方向。但是面對所有的傳染病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的好習慣仍然是最重要的。此外,生病的人少去公眾場所,公共衛生觀念的提升,疫情的透明與民眾的配合也都是這次武漢冠狀病毒能否順利控制的關鍵。如果這個病毒真的進入社區,那麼疫苗的施打也許才有機會完全地減少這個病毒造成的傷害。
-
2020-03-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包機劇本早寫定 科學防疫阻擊病毒非對人
武漢包機引發諸多紛爭,核心是兩岸的防疫「對象」有落差,台灣鎖定「病毒」,陸方重視載體「人」,加上民共兩黨欠缺互信與初期防疫能量不足,耗時一個多月才重回既定科學防疫模式。兩岸面對2019冠狀病毒疫情都有壓力。陸方從1月底,就開始迫切主張採包機送回所有滯留武漢的台灣人,起因是武漢的疫情慘重而當地初期防疫能量不足、醫院近乎崩潰,擔憂台灣民眾遭感染、甚至不幸死亡。台灣是海島、防疫是「杜絕境外輸入」。壓力是接回滯留武漢國人後,能否有能量區分「人」與「病毒」;疫情初期全台僅1000間隔離房,扣除預備房間,並無法全部接收陸方2月5日所提900多人,僅能以老弱婦孺等迫切者為優先。兩岸防疫能量均有侷限加上無溝通管道,亂象是民意代表充當中介發聲,各方微信群組消息滿天飛。首趟東方航空關艙門前傳真一紙僅英文姓名的「艙單」,讓台方認為是胡搞;返台者驗出核酸陽性個案,陸方懷疑是故意栽贓,都讓雙方陷入螺旋式惡性循環。轉折契機是湖北荊門血友病少年。先是2月10日「千里送藥」,此後2月24日血友病少年與母親兩人,從荊門坐車千里赴四川成都搭機返台,過程開啟了「成都模式」的可操作想像力。攤開兩岸雙方包機條件。陸方2月5日提出湖北共900多人,由東航分4架次、兩天全部送完,換算一架次搭乘約235人;我方則強調由華航執飛、台灣醫護檢疫、機艙座位間隔等完整檢疫流程,還有弱勢優先。「成都模式」特點是台灣醫護搭乘長榮航班飛抵成都,在空橋完成對血友病少年與母親的檢疫,協助穿上防護衣後進入機艙。亦即,陸方間接同意了我方的檢疫建議,並緊接著向台灣出招喊價。新價碼是2月27日,湖北省台辦再次透過新華社披露,26日已向台方表達:申請者由979人增至1148人(居家觀察均已超過4周)、由東航和華航安排6架次在一週內儘快有序完成全部運送;且就東航華航執飛班次分配及各班次乘客如何安排,登機前和運送中檢疫防疫事項等提出具體建議。魔鬼藏在細節裡。新喊價是1148人分乘6架次、即每架192人,顯示陸方同意採納符合防疫規範的間隔座位;此外,在等候台灣回覆期間,湖北省台辦也開始對滯留的台灣民眾分批安排核酸檢測,確認陰性者方能搭乘包機。至於台灣方面同意進行第2次包機,主因是隔離所容量已增加至1500間,可處理華航與東航兩架次約400人隔離;陸方在檢疫流程上也願意配合,再透過既有民航「小兩會」管道溝通確認,得以成行。陸方有妥協讓步?實際沒有。大陸官方2月中旬起已規定,乘坐火車或高鐵的座位必須每排只坐一人,對武漢疫情也提出「應檢盡檢」的核酸檢測要求;再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對防範「境外輸入」的指示,措施也跟台灣的要求相差無幾。病毒認人、不講政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兩岸在認知上有些不同,中方認為PCR檢測陰性很安全,台灣則認為病毒變化多,寧可多做、不要產生憾事。中國大陸若非14億人口基數太大,否則也會採高標準的防護衣、口罩、護目鏡等經科學驗證過隔離運送措施。政治意識形態遮掩病毒真相,多浪費了一個14天隔離期,否則昨天已是第3次包機,可惜了。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案34感染源未知 醫師:基因定序是理想 但病毒可能突變
新冠肺炎台灣已累計42例個案,昨日雖無新增個案,但案34醫院內部感染,該群聚事件已有七名確診者,至今感染源不明。有專家建議在現有的PCR、抗體檢驗外,透過基因定序來找感染源。醫師表示,以基因定序方式來找感染源是理想,但因病毒可能產生突變,仍可能會不太容易找到感染源。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在案34感染源至今仍不明情況下,透過基因定序來找感染源的確相對理想,但因該病毒為RNA病毒,它進入不同的宿主體內,可能會開始複製產生變異;如第一天或第七天時對同一個案做基因定序,其RNA病毒恐已突變成兩種以上基因,故對案34做基因定序,並不一定能真正找到感染源。周百謙說,據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傳播到人身上至今,已產生了約140個突變點,並演化出L和S兩個亞型;兩個亞型測差異較強,其中S型為較早期版本,L型則較新,具侵略性、傳染力更強,並已有病患同時感染。故他認為對案34做基因定序,雖不一定能真正找到感染源,但反而可跟之前同院的案24群聚做對比,來檢視其型別是否為同型,以利後續判斷。另外,周百謙說,案34等7名院內群聚事件,因出現其中確診個案發病日比案34早的情形,故他認為案34不一定是源頭,也許可注意該院急診室環境清潔、並過濾是否有尚未注意到的接觸者等,以便後續釐清。
-
2020-03-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黃立民上課 教你認識新冠病毒和檢測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尚未退燒,近期更出現患者有二度確診個案,且台灣並非首例,是否為病毒太刁鑽、捉摸不定?有人整理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上課內容,給黃立民看過,他同意提供給更多民眾了解。以下為全文內容:#關於PCR檢測:1.PCR本身的敏感度不是100%。雖檢體有病毒但檢查不夠敏感,PCR就會是陰性。另外要看採取檢體的方式,比方說採到比較差的檢體或是下呼吸道才有病毒,但你採上呼吸道就採不到。2.第一代的PCR檢驗方式還有待加強,還可以再好一點。3. 疾病第一週,PCR一次檢驗偽陰性大約30%,兩次9%,三次3%,三次這樣做錯的機會就很低了,目前的極限大概就這樣子。4.復陽的意義?大部分復陽病毒量是不高的。傳染力也不高。現在觀察到病人3~4週都有可能測到病毒,所以回家後還是要勤洗手做健康管理。5.復陽對於感控可能也是壓力,因為意味需要把病人隔離更久。#關於病毒變異:1.病毒變異會朝著增強傳染的效率還有致病的能力這兩個方向。2.病毒變異的位置如果變到PCR偵測的序列,那這個PCR就會測不出來。目前全世界都很即時的追蹤病毒的序列,這可以很快的修正。3.病毒變異如果是對疫苗針對的位置變異,這就會影響到疫苗的開發,疫苗就需要改變。(p.s.這就會讓疫苗生產所需的時間拉更長)4.目前最有效的藥物(指瑞得西韋)是針對酵素,這個酵素比較不容易變異。5.新冠是一株演化得非常成功的病毒,很適應人類,讓人類得病輕症甚至無症狀且還可以傳染,這樣就非常難防治。結論:全世界應該沒有哪個國家會躲過這波流行。案例很少的國家你要小心他是真的少還是沒有去偵測。
-
2020-03-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檢測陰性又「復陽」?台大醫黃立民這麼說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尚未退燒,近期更出現患者有二度確診個案,且台灣並非首例,是否為病毒太刁鑽、捉摸不定?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台灣目前採PCR核酸檢測,但PCR本身的敏感度非100%外,而即便患者復陽,病毒量不高、傳染力也不高;另外,他認為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未來會朝著增強傳染與致病率此兩方向。黃立民說,有關PCR檢測,其本身敏感度不是100%,雖檢體有病毒但檢查若不夠敏感時,PCR就會是陰性。另外得看採取檢體方式,如採到比較差的檢體、或下呼吸道才有病毒,但採檢人員僅採上呼吸道,那可能就採不到。目前第一代的PCR檢驗方式還有待加強,還可以再好一點。另外,他也建議採檢可做三次,因疾病第一周,第一次PCR的檢驗偽陰性大約30%,第兩次約9%,第三次約3%,採檢三次驗錯機會就很低。對於復陽的意義?黃立民認為,患者若復陽,大部分病毒量不高,傳染力也不高。現在所觀察到患者3至4周間都有可能測到病毒,故民眾回家後還是要勤洗手、做健康管理外。此對於指揮中心或醫院感控可能也是壓力,因為意味需要把病人隔離更久。而在關於病毒變異上,黃立民認為,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未來會朝著增強傳染的效率,還有致病的能力這兩個方向。病毒變異位置若變到PCR偵測的序列,那該PCR就會測不出來,但目前全世界都很即時的追蹤病毒序列,應可很快修正。不過,病毒變異若是對疫苗針對的位置變異,就會影響到疫苗開發,疫苗就需要改變,其生產的所需時間就得拉長。而目前最有效的藥物(瑞得西韋)是針對酵素,這個酵素比較不容易變異。綜合上述,黃立民認為,新冠肺炎是一株演化得非常成功的病毒,很適應人類、讓人得病輕症甚至無症狀且還可傳染,導致非常難防治,他認為全世界應沒有任何國家會躲過這波流行,即便案例很少的國家,也得要小心是真得少?還是沒有去偵測。新冠肺炎讓你很焦慮?加入元氣網粉絲團快速掌握疫情!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邱淑媞:超級傳播者若出現,疫情恐潰堤
大陸、日、韓、義等陸續傳出院內感染,令人想到二○○三年抗煞期間,台北市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乃至封院隔離等悲慘過往。時任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憶及痛苦經驗,認為和平淪陷與超級傳播者有關,希望天佑台灣,國內不要出現類似恐怖個案。邱淑媞表示,歷經抗煞一役,國內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均相當警覺,甚至在防疫作為上,跑在政府之前,以彰化縣為例,早在春節前,就要求所有民眾進入醫院必須戴口罩,醫護人員更須做好萬全防護準備。許多醫院早已做到「全面警戒、全面防備」,要求病人入院前,須先測量額溫、戴口罩,透過健保卡核對旅遊史,並要求患者主動告知接觸史。超級傳播者 不能漏抓儘管已做到滴水不漏,但任何一家醫療院所如果收治一名超級傳播者,院內感控仍可能破功,功虧一簣。邱淑媞以和平封院為例,當時香港淘大社區多名SARS感染者來到台灣,疫情幾波擴散,經過社區傳播,出現沒有旅遊史的病人,和平醫院收治了一名超級傳播者,未及早發現,短短幾天淪陷,接著附近的仁濟醫院也封院,就連台大醫院也守不住,緊急封閉急診。邱淑媞指出,大陸學者分析,SARS之所以恐怖,就在於超級傳播者,原以為新冠病毒疫情相對單純,但是沒想到,臨床發現,輕症患者也具有傳染力,無症狀者也帶來極大威脅,而大陸及南韓疫情引發是否也有超級傳播者的討論。邱淑媞說,即使醫界、公衛界建立固若金湯的院內感控,對一般病人有防禦效果,但萬一出現超級傳播者,仍可能爆發院內感染,甚至較大規模的社區感染,現階段已有南韓、義大利等足以為借鏡,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快篩並隔離 降低威脅如何防範院內感染?邱淑媞建議,除了目前的感控,及早發現病人加以隔離是關鍵。由於症狀沒有特徵,須仰賴檢驗,除了咽喉拭子等病毒檢驗,指揮中心應找出更有效的檢驗方式,因為咽喉拭子具一定偽陰性,且採集樣本時,患者容易咳嗽,醫護人員稍有疏失,感染威脅大增。邱淑媞說,抗煞之後,相關研究數據及成果眾多,例如糞便檢驗或許是可行的檢驗方式,患者感染SARS病毒後約三至五天,糞便PCR就能驗出病毒呈陽性,採樣相對安全,發病六至十四天,陽性率高達八成六,甚至百分之百,反觀咽喉拭子敏感度僅約六成。此外,大陸將電腦斷層掃描等影像報告作為等候病毒檢驗時的臨床診斷輔助,儘管病例一夕暴增上萬,但邱淑媞認為,台灣也要及早考量、準備,因應沒有旅遊史而症狀又難以和一般感冒區別的病人,安全快速診斷有其必要性。對院內感染 模擬演練邱淑媞表示,國內應該盡速分析現有確定個案及其接觸者,做進一步流行病學研究及病理報告,建立科學證據,掌握傳播模式與感染範圍,讓第一線醫護人員依循。如果檢疫,只憑發燒、咳嗽等症狀排除,醫事人員將承擔高染病風險,遇到無症狀感染者,甚至超級傳播者,就可能前功盡棄,防疫陣線頓時瓦解。針對南韓、義大利疫情,邱淑媞也建議,政府應著手演練,針對任何可能的大規模院內感染、社區傳播等狀況,實地推演模擬,制訂醫療及防疫標準,例如如何動員?防疫場所及物資夠不夠?輕症重症患者如何分流處置?至於大型戶外活動應暫停或如期舉辦,政府也應盡快制訂SOP,做好因應。
-
2020-02-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非新冠肺炎診斷書能開嗎?醫師:不可能!發燒別趴趴走
前立委林靜儀醫師今天在臉書PO文,「不要去醫院叫醫師開奇怪的診斷書!」指有學校要求發燒學生要醫師證明「非流感或新冠肺炎」才能上課;也有公司要求員工開「無感新冠肺炎」證明去上班,她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必須跑RT-PCR和做斷層掃描確診,請不要浪費醫療資源。台中市衛生局長、耳喉鼻科醫師曾梓展說,醫師僅能針對症狀開立「症狀、研判病因」,不可能開立「非流感或新冠肺炎」診斷證明。以新冠肺炎為例,有潛伏期,且需要檢驗確診,更不可能開立;他建議,民眾若發燒等不適,請戴上口罩盡速就醫、居家休息,不應去上班、上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民眾平時應養成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自中港澳入境者,應配合落實居家檢疫14天不能擅自外出,一旦發現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5萬元。居家檢疫期間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可主動與當地里長或地方衛生單位連繫,並依指示戴口罩儘速就醫,就醫時請務必告知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及時診斷通報。相關資訊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或至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查詢。曾梓展建議,民眾平時應做好勤洗手,就醫戴口罩防疫,若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應盡速就醫;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更應盡速至大醫院看診,依醫師指示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詳情可上台中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
-
2020-02-02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武漢肺炎糞便現蹤 沖馬桶時也可能感染?專家解答
外電報導,武漢大學和大陸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針對武漢肺炎疫情持續開展相關研究,發現在患者大便和肛門拭子檢體中,有武漢肺炎病毒核酸;而美國在其首例武漢肺炎確診病患的糞便中,透過rRT-PCR檢測也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因此病毒是否除了飛沫傳染的途徑,也引起關注。專家表示,透過糞口傳染的機率小,勤洗手即可有效預防。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很多病毒都可能存在糞便中,過去SARS病毒也都發現存在於糞便中,但理論上呼吸道病毒出現在腸胃道的機會確實較低,因此若糞便中驗出病毒,代表人接觸到的機會增加,更容易被傳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控制小組主任黃高彬則表示,目前是只有檢驗到核酸片段,但要再看是否能夠複製培養出來。若是能夠複製培養,表示病毒是活的,可能增加糞口傳染的途徑,若僅是片段而無法複製,表示病毒感染隨著血流跑到腸胃道,但傳染的機率則很小。對於傳言說,若沖馬桶時站在旁邊,也可能透過呼吸被感染。黃高彬則表示「機率很低」,只要把糞便沖進馬桶,就沒有傳染的疑慮。但病毒在空氣中飄浮可存活兩、三個小時,在乾的表面則可以存活四、五天,因此要避免噴濺到四周,坐式馬桶最好「將馬桶蓋蓋上再沖水」、蹲式馬桶則要注意水量不要太大;若是不小心噴濺到馬桶周圍,可使用酒精擦拭清潔。另外,如廁完原本就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確實以肥皂洗手,搓揉手掌、手背、指縫、指尖、手腕等部位,再以清水將手沖乾淨、擦乾,即可有效預防。
-
2020-02-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從SARS到武漢肺炎 那些經歷與警惕
近幾週來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已超過十個國家有病例報告,死亡人數超過百人,引起全球關注與警戒。中國下令封閉湖北省多個城市、美日等國預備包機撤僑,台灣確診案例逐漸增加、民眾開始排隊購買口罩消毒藥水。令人不禁回想起2003年台灣發生SARS疫情時的種種歷程與社會現象。當年11月筆者與同事舉辦了三天的研討會,並於2013年將該研討會論文集結出版,名為「疫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總共收錄二十篇論文,作者涵括醫療、公衛、藥學、法律、社會、政治、哲學、歷史等領域的優秀學者,內容涵蓋: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疾病控制與救治之法理研析、國家體系醫療體系與公衛政策、疾病社區與防疫經驗、院內感控與醫院評鑑、後SARS台灣之醫學倫理、疾病與風險社會、疫病歷史回顧與反思等八個章節。當年眾多學者基於社會所歷經慘痛教訓而發之思考與反省,想必或多或少能在今日帶來一些用處,或避免重蹈覆轍,值得回頭檢視一番。而筆者回顧當年主編本書時,彙整重要新聞事件與社會現象所撰寫之編者序言,提出個人、機構、政府三層面之倫理反省,新聞事件今日讀來仍舊怵目驚心,值得警惕。因此以下節錄該文主要段落,期與讀者共同回憶與思考防範提升之道:倫理面向回顧台灣SARS疫情事件以台灣為例,疫情的蔓延涉及醫療制度、公衛體系、國家防疫策略及危機應變、政治管理種種複雜的問題;若從倫理學的角度分析檢討之,已可概分為涉及「個人層次」、「機構層次」與「國家層次」不同層面之個人行為與組織決策之道德問題,充滿醫學倫理及專業倫理的議題值得被探討。茲從此面向,將疫情蔓延時刻所發生之重要事件作一簡要敘述回顧:個人層次、屬於市民醫療行為及醫師專業倫理的問題一罩難求:民眾驚恐搶購口罩、商人趁機囤積口罩、哄抬價格牟取暴利,並傳有民意代表介入大發國難財;造成醫療用N95口罩供應不足,第一線醫護人員必須重複使用之,安全受威脅。隱匿病史:疑似感染民眾就醫時害怕遭到拒絕、刻意隱匿其先前曾經至疫區醫院就醫之病史,造成疫情之擴散、並危害到醫護人員。不遵守居家隔離:某研究員自香港返回台灣,按照規定必須居家隔離十天,但該研究員沒有自我隔離,還到學校教書、隨後並出國。記者醫院臥底:A週刊兩位記者在B醫院封院後,以病患家屬的身分隱藏在院內採訪、攝影達十天之久,甚至還進入急診室,被發現後以「新聞自由」及人民有「知的權利」自辯。市長帶頭阻撓病患轉院:衛生署將B醫院疑似染SARS的三名病患轉送到C醫院,遭D市長、議長、市議員以及該院週遭七個里的里長,率眾以車輛、肉身阻擋在C醫院急診室前的通道上,要求病患原車北返。經內政部長、三黨立委斡旋、衛生署副署長保證疫情不會在D市擴散後,方解除這場抗爭。抗爭拒絕醫療廢棄物:E醫院醫療廢棄物運至F縣E鄉某環保公司焚化爐消息曝光後,鄉民激烈反彈在廠外圍堵抗爭,並在廠房門口達起棚架,揚言進行長期抗爭。在地檢署檢察官坐鎮指揮、優勢警力戒護、環保署長郝龍斌親自壓車下,E醫院醫療廢棄物方順利進入環保公司焚化,期間曾爆發零星警民肢體衝突。太平醫師:部份資深醫師在遠處指揮調度,而經驗不足的年輕住院醫師與護士,卻在防護不足、操作不熟練中承擔風險;一名實習醫生於高雄某醫院實習時感染SARS,兩名年輕住院醫師因染煞病故,許多醫學生家長因此害怕子女受疫情波及,不顧醫院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向教育單位施壓要求將一千三百位實習醫生撤出醫院,甚至直接向監察院檢舉教育部失職。不同醫護專業間之權益、溝通問題在其間浮現。醫護人員歇業辭職:某G縣市署立醫院暫停門診、急診,該縣三分之一的診所紛紛以各種理由自行停業。南部某醫學中心一百二十四名護士因不願照顧SARS病患而選擇辭職,數位醫師提出辭呈。行政院強調政府將優先處理醫療院所工作環境與安全改善等問題,醫護人員若有疑慮應循正常管道申訴,不能說辭就辭、臨陣脫逃,影響醫護人員整體士氣與聲譽;若溝通無效,政府不排除依法徵調醫護人員與徵用醫院,以公權力直接介入。染煞不知出國旅遊:H醫院急診部I醫師旅遊日本出現發燒症狀,以為自己只是感冒風寒水土不服、自行服用退燒藥,返台後診斷出感染SARS,引起日本社會的恐慌與不滿。落跑醫師:J醫院K醫師於該院封院期間逾期未返院隔離、自行居家隔離,被指責為不盡責的落跑醫師,事後並遭L市醫師懲戒會停業三個月處分。K醫師辯解認為醫院封院擠滿近千名員工和兩百多名住院病患,但院內只有四百多病床,根本無法達到隔離需求,只會造成更多交叉感染和傷亡,同時醫護人員自己應是被隔離者,更不應在設備不足下照顧病人,因此拒絕返院,絕非不盡責之落跑醫師。機構層次、屬於醫院的行政與組織倫理問題L醫院孤軍奮戰:M醫院爆發嚴重的醫護人員集體感染後,L醫院急診處湧進一天一百多位疑似SARS患者,然而N95口罩、隔離衣、負壓病房等防護設備嚴重不足,L醫院不斷地向衛生署發出求救信號、要求分散病患到其他醫學中心,衛生署說沒有法源依據,其他私人醫院則基於營運考量不願收治。L醫院孤軍奮戰兩周,終於爆發院內群聚感染,為避免疫情擴大,只好暫時停止急診,隔離兩百五十位醫護人員,並採取幾近半封院的做法、新大樓「只出不進」。此一情形暴露國家對醫療資源之緊急指揮與調度不力,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對醫療機構之專業自主的管理問題。只出不進枉顧病患社會安危:N醫院在發生院內感染後,採取「圍堵隔離、逐步封樓、只出不進」的策略,哪裡有SARS就封哪裡,翌日消息傳出後住院病患開始自動辦理出院,紛紛逃離醫院,院內病患從兩千五百餘人驟降到六百餘人。行政院防疫委員會顧問O擔心這些病患可能會流向P市的Q、R等醫院,使南部進入社區群聚感染…。他表示,盡早找到病人早點治療有助降低死亡率,因此找到N醫院出院病例已是迫在眉睫。N醫院決策委員會指出醫院沒有公權力限制病患出院,可提供名單供衛生局追蹤掌握。報導指出「疫情失控不但見證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於這個龐大的醫療體系指揮失靈,也曝露出一個完全以營利績效為導向的教學醫院,在面對SARS疫情之處理竟然顢頇萬分。」醫院怕影響營運隱匿病情不報:行政院接獲北中南各大醫學中心醫師檢舉,醫院院長、感染管控主管為了醫院的面子、業績、怕被封院,在院內出現SARS疫情後多隱匿不報,情形嚴重成為疫情擴大主因。行政院所獲資訊顯示部分醫院在院內出現疫情時,初期都認為自己可以處理,等處理不了、壓不下來時才往上報,但此時往往已一發不可收拾。S、T、U醫院皆如此。檢舉醫師認為醫院若誠實通報,可讓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外界的協助進來,醫護人員在良好保護下工作,減少被感染危險。看護工「趴趴走」形成防疫漏洞:R醫院爆發院內群聚感染,兩名看護工和一名慢性病患的PCR檢驗呈陽性反應,由於看護工在醫院內、甚至於不同醫院之間「趴趴走」,造成防疫漏洞,挑戰院內感染管控,也暴露醫療看護工於醫療照護體系中的角色與安全問題。院內感控與醫院評鑑:院內感染是此次SARS流行主要型態,院內感控平時在醫療商業化的趨勢下受到輕忽,長期缺乏投注資源、人力、品管,終於在高傳染力的SARS病毒挑戰下爆發嚴重疫情;而醫院評鑑制度本身及醫院應付醫院評鑑的措施亦存在許多問題須檢討。醫療商業化與醫療品質:財團投入醫院經營、將醫療事業商業化、企業化、營利績效導向的做法,大大扭曲醫療專業本質與倫理、改變醫病互動;為了怕影響營運而隱匿疫情、延遲通報或拒收病患,其背後的經營哲學之倫理問題,是院內感染、疫情擴大最主要原因。國家層次、政府防疫政策與衛生決策的問題離島地區醫療資源與支援不足:離島地區V、W、X相繼皆有SARS疫情,均有疑似SARS病患要轉送到台灣,卻遭到航空公司拒絕、海鷗直昇機呼叫不到的情形,造成這些地區的恐慌,政府也因未能保障當地人民的醫療權而受到指責。離島地區並一度發生口罩、耳溫槍缺乏、病患無法送往本島就醫,充分反映對離島及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分配嚴重失衡。轉診機制:SARS疫情從醫院擴散到醫院,從台北到高雄,主要感染源來自病患在醫院間遊走,顯示醫療體系中醫療機構之分級及分工模糊、無法落實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醫師與醫院執行醫業的模式與民眾的自由市場式、消費行為化的求醫行為,交互強化了這種醫療分工混亂的問題,影響醫療資源使用之效率與醫療品質,也成為疫病迅速散佈的原因之一。衛生署因而擬定三級轉診制度,勸告百姓有發燒或咳嗽請先從基層醫師看起,依照病例的可能性往上分級轉診。Y醫院封院事件:Y醫院因爆發群聚感染,行政院與Z市政府共同宣布Y醫院暫時關閉、全面管制,院內兩百四十位病患集中治療,九百三十位員工(含志工)全部召回集中隔離,否則記過嚴辦。市府不惜祭出重罰、甚至啟動內政部失蹤人口協尋機制,務必將所有員工找回集中隔離。另外,九百三十位員工的家屬將居家隔離,而過去兩週內曾到Y醫院就醫、住院的病患及進出人員,也將全部追蹤管制,必要時不排除召回集中隔離。數名醫護人員因不滿裝備不良、未受良好防護訓練、未獲得充分資訊,對隔離措施表達嚴重抗議,大喊「我們在等死」、「政府罔顧人權」,數名護士一度衝出封鎖線,與警方發生推擠,揚言員工將跳樓,以喚起衛生單位改善目前混亂的隔離情形。針對此情形,市長Z說防疫視同作戰,這種行為有如敵前抗命,將依法強制處分。此措施為了集體安全而限制個人自由,甚至危及個人安全,涉及了重要的「個人行動、居住、遷徙等基本人權」與「社會安全、政府決策及公權力行使之正當性」的問題。國家醫療體系與公共衛生政策:長久以來公共衛生體系之建立在全民健保開辦之衝擊下,有醫療化之傾向;國家整體健康照護體系之發展是否重醫療而輕衛生保健、資源之分配是否有兼顧醫療體系與公共衛生系統之均衡發展,值得好好檢討。(以上引述自: 蔡甫昌、江宜樺(編)(2013)。疫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的醫學及人文反省。臺北市:臺大醫學院。編者序。)SARS之後,醫界推動了不少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一、衛生署及醫策會推動全國性「住院醫師一般醫學訓練」,除了強化醫學系畢業生一般醫學之照護能力,也將「醫學倫理、法律、品質」列為住院醫師一般醫學訓練的必備課程。為了此教育計畫之推展,相關課程之種子教師研習營會也隨之發展,提供相當容量的種子教師培訓。二、2003年修訂「醫師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將「醫學倫理、醫療相關法律、醫療品質課程、感染控制、性別議題」列為醫師繼續教育必修課程,並佔總積分數的十分之一;各醫學會、公會、醫學中心為服務會員及醫師同仁,辦理許多倫理法律繼續教育課程。三、「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策會)所掌理的我國醫療院所評鑑,開始強調「醫學倫理與病患權利」、「病患安全及醫療品質」甚至「醫療組織倫理」,藉具體評鑑標準的建立,來帶動各級醫療院在運作上必須有所革新措施。繼SARS經驗的巨大衝擊,2005年H5N1突變型流行性感冒(禽流感)、2009年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2010年超級細菌等一波波新興傳染疾病前仆後繼,依舊考驗著國家治理與國際社會的防疫作為。當前的武漢肺炎,其實正是檢驗醫界十幾年來醫學教育革新成效的時刻:是否所有醫療人員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挑戰時,其一般醫學照護能力是否充分?對於照顧病人過程其感染控制與自我保護能力是否足夠?在面臨病人最佳利益與自身風險產生張力與衝突時其醫學倫理法律思維與權利義務權衡是否適當?這些都將面臨檢驗。就社會整體而言,年輕一輩可能缺乏對於當年SARS疫情之經驗與記憶,約二十五歲以上有過體驗者,在面對當前疫情時可能內心焦慮程度較低。然而當社會大眾面臨疫病對於個人之生命、健康、財產帶來威脅時,人性之弱點仍然可能再度帶來人心恐慌與社會動盪;在缺乏心理準備與充足資訊輔導下,上述當年之案例與事件仍可能再度發生;但是若能透過歷史回顧與案例思考,並獲得正確的防疫資訊與社會支持,將有助於國人能及早在心理上有所預備而能從容應對,本文期許或者能透過歷史教訓與倫理面向之思考,來裝備人心以加強防疫。
-
2019-12-28 科別.感染科
3歲女童發燒咳嗽1周未癒 確診黴漿菌肺炎
桃園市3歲女童小宣活潑可愛,日前因為發燒感冒求診吃藥1周仍未痊癒,小兒科診所醫師發現女童喉嚨有痰,懷疑感染秋冬季節盛行的黴漿菌肺炎,趕緊透過雁行專案轉診合作至聖保祿醫院,經緊急收治住院,證實小宣感染黴漿菌即對症用藥,也成功掌握治療黃金時效。聖保祿醫院指出,秋冬為肺炎流行期,黴漿菌肺炎正盛行,但因黴漿菌抗藥性增強,感染黴漿菌肺炎的兒科患者增多且有病情加重趨勢。聖保祿作為基層診所醫療照護的支援後盾,今年有700位病童自兒科診所上轉至院內接受診治,由雙醫師共同照護病童,成效不錯。其中,家住桃園區的3歲女童小宣3周前開始有發燒及咳嗽現象,媽媽以為女兒感冒,帶她到住家附近的曹景雄小兒科診所就醫,曹醫師是小宣出生後生病及健兒門診醫師,清楚小宣身體狀況,小宣雖按時吃藥1周卻未如同以往經驗慢慢痊癒,經第2次診療,發現小宣已發燒6天,有咳嗽現象且喉嚨有痰,懷疑小宣感染黴漿菌肺炎,建議媽媽帶她至聖保祿醫院就醫。聖保祿醫院兒科暨感染管制室主任醫師莊智賢說,當小宣來到醫院門診,透過轉診平台已知道她的病情,立即收治住院,並在小宣的咽喉採樣,以PCR檢驗(肺炎黴漿菌聚合酶鍊鎖反應),比起傳統抽血檢驗血中抗體方式更準確,證實小宣感染黴漿菌,即立刻對症用藥。小宣住院後身體漸康復,看到莊智賢醫師及曹景雄醫師現身時,更是開心地揮著小手,莊智賢說,兒科診所就醫方便且醫療費用較便宜,但若病情較嚴重仍須轉至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今年已有700名兒科病童分別由鄰近10家兒科診所轉診至聖保祿醫院救治,其中86位須住院治療,其中光是曹景雄醫師就轉介131名病童至本院,不僅親自到醫院探視病童,也積極與聖保祿院方醫師交流合作,日前也參與醫院舉辦的歡慶聖誕快閃活動,帶給孩子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