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1
共找到
18787
筆 文章
-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宣布追加贈台100萬劑AZ疫苗 估7月上旬到貨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天上午宣布,追加提供100萬劑AZ疫苗給台灣。這是日本繼6月4日無償提供124萬劑AZ疫苗給台灣後,再次捐贈台灣。茂木表示,運送時間預估將在七月上半月。茂木表示,10年前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台灣發動了募款,並在人道領域、人際交流等各方面展開台日交流。日本很高興能第一個提供台灣疫苗協助,包括蔡英文總統在內很多台灣人都感謝日本協助,日方也覺得是一件好事。他說,日本政府理解台灣目前仍持續面對疫苗不足的情況,將追加援助,預計將在7月中旬前提供,具體的時間還待後續協調。茂木敏充今天上午在外務省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宣布日本新的疫苗捐助計劃。7月1日起包括印尼、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各提供約100萬劑AZ疫苗。已在進行最後的協調。同時,日前已獲第一批捐贈的台灣、越南也將各追加捐贈100萬劑疫苗。茂木也提到,日本也計畫透過COVAX捐贈疫苗,只要獲得WHO批准等條件完備後,經與相關組織協調,預計7月中旬起向東南亞、西南亞以及太平洋島國等,提供總計約1100萬劑疫苗。這是日本之前對外承諾捐贈3000萬劑疫苗的一部分。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一批莫德納疫苗30日配送各縣市 7月1日開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表示,最新一批抵達的莫德納疫苗將於30日晚間進行配送,預計7月1日上午陸續抵達後各縣市準備好就能開始施打,另外7月1日開始,開放接種莫德納第二劑。陳宗彥在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最新一批莫德納疫苗將於30日晚間進行配送,7月1日上午陸續抵達各縣市,今天和各縣市說明,目前地方縣市有AZ和莫德納兩廠牌疫苗,這次莫德納施打對象是「持續後再擴大」,等莫德納抵達後各縣市準備好就開打。陳宗彥說,今天會議也和各縣市說明,已經開放施打AZ滿10至12周的民眾可以打第二劑,無論第一劑是自費還是公費施打都可以打第二劑,之前醫療院所幫施打第一劑的民眾預約第八周打第二劑,但指揮中心之前沒有開放打第二劑時,醫療院所會通知取消,現在開放了就會幫預約對象預約第十周。陳宗彥說,7月1日開始除了AZ,也開放莫德納第二劑開始施打,至於在國外打過第一劑者,在國內則是依照施打類別施打,陳宗彥也提醒,因為國內目前規定是疫苗不混打,因此在國外第一劑打哪個廠牌,第二劑就打同樣廠牌。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多重慢性病百歲阿嬤接種AZ疫苗 打完7天飲食如常能高歌
新北仁愛之家有名高齡百歲的人瑞羅阿嬤,接種AZ疫苗迄今已一周,不僅飲食如常,還能吃下午茶、高歌一曲。羅阿嬤也在佛堂前捻佛珠頻感謝佛祖的保佑,羅阿嬤的孫子也感謝仁家協助安排她施打疫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高齡者染疫易亡,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安排高齡者施打疫苗後,全台各縣市卻接連傳出,有高齡者接種疫苗後死亡。不過指揮中心昨也公布,26件解剖案件死因出爐,暫無跟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羅阿嬤的3名子女有2名已往生,女兒又住在台中,阿嬤記憶力、聽力衰退在家經常跌倒,家屬擔心獨居容易發生危險,2018年安排住進萬里仁愛之家,其孫子約每周前往探視1次,但疫情期間禁止訪客,祖孫就靠視訊聯絡。羅阿嬤不僅是高齡族群,又罹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及高血糖等,害怕接種疫苗後會有不良副作用和風險,不過仁家護理人員與家屬聯絡、討論,家屬和阿嬤都同意施打,希望能增強防護力。6月18日羅阿嬤接種完疫苗後,仁家護理人員關心其身體狀況和反應。平時負責照顧的照服員林素真表示,羅阿嬤迄今沒有任何副作用,每天食慾正常、情緒穩定、氣色佳,阿嬤邊看電視邊吃最愛的玉蜀黍餅乾,甚至還高歌一曲。仁愛之家主任吳欽仁說,高齡者染疫容易重症,因此鼓勵長者施打疫苗,接種前會由醫生評估,再逐一量血壓、測脈搏,確認狀況。所有住民接種率達到80.2%,迄今未有嚴重不良反應,感謝家屬的信任,讓機構形成群體免疫力。
-
2021-06-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使用漱口水證實有助遏制新冠病毒 醫師教這樣用
全民防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等三大法寶外,也可以善用漱口水。台中榮總口腔醫學部主任劉正芬說,研究證實含氯己定(Chlorhexidine)的漱口水,對新冠病毒的預防和感染的遏制效果近8成,因此正確使用漱口水,可以降低病毒感染風險,幫助防疫。劉正芬說明,含Chlorhexidine的漱口水過去廣泛運用在病患治療前先漱口,可以抑制口腔中的病毒或細菌,也用於降低牙周病、牙菌斑形成。流行病專家黃重德醫學博士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患使用Chlorhexidine漱口水,對新冠病毒的預防和感染遏制效果近80%,也就是可降低口水或口腔黏膜存在的新冠肺炎病毒,有效遏制病毒傳播。劉正芬指出,目前該院的新冠肺炎病患或照顧確診患者的第一線醫護人員已開始早晚使用,建議一般民眾可以選擇市售含Chlorhexidine的漱口水早晚漱口,每次以0.12%Chlorhexidine漱口水15cc漱口30秒。漱口請安排在早餐後及睡覺前刷完牙後使用,漱口後30分鐘勿進食。除了6歲以下小朋友不適合使用漱口水,其他青少年可用漱口水來降低感染風險。台灣疫情嚴峻,進入三級警戒,台中榮總日前舉辦視訊研討會將寶貴經驗分享給全國其他醫護人員,為防疫作戰添加新能量,一天之內獲得1.6萬的點閱率回響。
-
2021-06-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超商快篩試劑迅速完銷
新冠病毒的居家快篩試劑正式在超商、超市開賣,四大超商一推出便在短時間完銷。目前超商和超市銷售的主要為兩款,檢測技術皆為抗原檢測,售價較平民,準確度(陽性一致率)都有九成,如果想要更精準,就只能選擇價格高一點的核酸檢測。目前超商和超市銷售的主要為兩款,包括國內業者泰博生產的「 福爾威創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套組」,以及進口的「羅氏家用新冠病毒抗原自我檢測套組」,檢測技術皆為抗原檢測,售價換算為單劑價格約350-360元。超商目前銷售的主要為兩款試劑,羅氏的準確度為91.1%,福爾威創的準確度為94%,檢測等待時間前者為15-30分鐘,後者為15分鐘。售價方面,「福爾威創」五入組超商賣1,700元,「羅氏」五入組賣1,800元。此外,羅氏是瑞士商在韓國製造,而福爾威創則是台廠在台灣製造。除了超商,超市、量販也加入戰局,全聯雙北門市昨(24)日起陸續開賣「泰博-福爾威創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套組」,以一盒五入、售價1,500元的定價策略,目前為超商、超市售價最低。家樂福表示,以量販店中店藥局成為販售據點,販售品牌包括「福爾威創新冠病毒抗原快篩檢驗套組」與「羅氏新冠病毒抗原自我檢測套組」,共57間量販和1間超市做販售。
-
2021-06-25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太胖、抽菸…這些行為都傷膝!專家授「6個降低膝蓋負重姿勢」預防關節炎
如今人類已經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及期望壽命增加到100歲的百歲世代,「關節炎」發病率逐漸趕上癌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發病率。因此大韓家庭醫學學會、韓國保健福祉部與韓國疾病管理本部站在韓國政府立場上,積極宣傳「關節炎」應對之道。 一般而言,國家機關喜歡發表「實行方針」,以叮囑國民,多加注意高發病率疾病或生活習慣所引起的疾病。人們如果能知道「關節炎預防及管理的六大生活守則」,對關節保健大有助益。預防關節炎的最佳方法是不分年齡,每個人都能事先充分地了解關節炎。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高齡社會,在各種關節炎疾病中,「膝關節炎」是每個人不可避免一定會面對的代表性疾病之一。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實踐下述「六大生活守則」,確實地守護自己的膝蓋。 1 維持標準體重! ◆ 體重過重和肥胖是引起關節炎的原因之一,肥胖是讓關節炎惡化的危險因子。 ◆ 肥胖人士只要減重約5公斤,能降低一半的關節炎罹病率。 ◆ 高度肥胖(身體質量指數高於30 ㎏/㎡)的人關節炎發病率,女性是體重過重高出體重正常的4倍,男性則是4.8倍。 ◆ 肥胖判斷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高於25 ㎏/㎡。身體質量指數(BMI指數)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比如說,有人身高160公分,體重70公斤,則他的身體質量指數為70/(1.6)2 =27.3㎏/㎡。 2 盡可能每天進行30 分鐘適合自己的運動 ◆ 適當的運動能讓骨頭和關節變得健康,維持標準體重也能減少關節炎罹病風險。 ◆ 就算是分散運動時間,只要總運動時數合計超過30分鐘以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所以一次性的長時間運動,或是利用自己的零碎空檔運動都可以。 ◆ 如果能持續進行適合自己的運動,則能提高身體機能,特別是肥胖人士,運動是可以調節體重,提高身體機能的好方法。 ◆ 因為關節有嚴重發炎反應的患者的運動量不能超出自身負荷範圍,所以必須要進行適合自己的運動,並且遵守運動時間。 3 一定要禁菸! ◆ 抽菸的人類風濕性關節炎罹病率比不抽菸的人高2倍。 ◆ 吸菸會使類風溼性關節炎惡化。 ◆ 吸菸的人必須禁菸10年,類風濕性罹病率才會降到與不抽菸的人相仿,所以說早一天禁菸也好。 4 留意不要作出造成關節負擔的姿勢和運動! ◆ 長時間保持相同坐姿或是提重物,是傷害關節的重要危險因子,反過來說,避免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以及把重物的重量分散到各個關節,能有助預防關節炎。倘若我們不得不提東西,不要只彎腰,連膝蓋也一起彎曲,腿部、腰部和腹部的力量一起利用。 ◆ 由於關節部位受損是產生關節炎的重要危險因子,是以軟骨受損的人更容易罹患關節炎。所以若覺得因為外傷或強力衝擊造成關節受傷,便要立即就醫。 ◆ 重複進行超乎關節負荷的動作或行為,會提高關節炎罹病率。 ◆ 最近因為從事日常運動和專業運動的人增多,關節受傷的人也變多了。各位在運動之前必須做好充足的熱身,運動時要穿戴合適的保護裝備。 5. 一旦關節發生異常症狀,及早就醫! ◆ 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關節炎保健的重點。 ◆ 骨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療法不同,患者要好好區分兩者,接受診斷。 ◆ 退化性關節炎是以患者軟骨損傷的程度為判斷標準,如今醫學進步,如果能找對醫生及早診斷出軟骨受損症狀,患者就能享受軟骨再生療法帶來的好處,可以用自己的關節,不必依賴人工關節過一輩子。 ◆ 藉由早期診斷,患者能使用合適藥物且改善生活習慣,能減輕疼痛,改善病情。 ◆ 如果罹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盡早服用能減緩病情進展的藥物,可以讓關節損傷和變形程度最小化。早期治療好處多,盡量不要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6. 靠著持續接受治療與自主管理,預防關節障礙和併發症 ◆ 關節炎患者持續進行復健運動能恢復關節機能。 ◆ 對關節炎患者來說,調節體重有著減少關節負擔和疼痛,減緩病情惡化的力量。 ◆ 規律運動能減輕疼痛,改善憂鬱和不安情緒。 ◆ 按醫生指示服用藥物,能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抑制關節發炎反應,不過患者必須事先先了解長期服用藥物會帶來哪些副作用為佳。 ◆ 持續地進行復健運動目的是保留自己剩下的關節機能,幫助恢復關節受損的運動機能和緩解疼痛。 ◆ 患者從事超出自己負荷範圍的復健運動反而會造成病情惡化,因此要和醫生充分溝通關節的發炎程度和肌肉狀態,維持休息與運動的平衡。 跟著做:減輕膝關節負擔的正確姿勢 「我在不知不覺間做出的動作和姿勢有可能帶給膝關節致命的影響!」 假如我們長時間反覆採取相同動作和姿勢,會在不覺間造成膝蓋的負擔和壓力。不好的動作和姿勢會變成膝關節炎的原因或是使膝關節炎惡化,所以姿勢不良的人一定要好好矯正姿勢。 正確的姿勢能讓各個部位的肌肉分散承擔本人的體重。維持良好的姿勢是最棒的膝蓋保健方式,也是預防膝關節炎的絕妙對策。 正確站姿 正確站姿是脊椎、脖子、背和腰從側面看必須自然而然地呈一直線。正確地打直身體能預防關節炎,特別是能吸收膝關節炎患者提東西的動作產生的衝擊,減少關節和肌肉的負擔。 請站在全身鏡前,依循下列指示慢慢地改良姿勢。維持做5 次、每次30 秒的正確站姿,是非常簡單的運動。 ◆ 耳朵和肩膀不傾斜,維持水平。 ◆ 兩邊肩膀保持水平高度,不要內縮或傾斜。肩膀不要用力,自然地維持水平。 ◆ 收緊下巴,頭頸部不過份向前凸出,腰背稍微使力挺直。 ◆ 膝蓋不過分用力伸直,雙肩打開與肩同寬。 ◆ 從側面看,頭部、背部、骨盆、膝蓋到腳踝呈一直線。 正確坐姿 現代人使用電腦的時間增加,所以坐姿更加重要。平常不管我們是坐在沙發上,或椅子上,或是地板上,都要維持正確坐姿。 ◆ 看電腦螢幕,或是看電視,又或者是其他凝視前方的時候,頭和肩膀必須呈一直線(看前面的時候)。打開肩膀,膝蓋和臂部同高或稍微高一點。不要聳肩,放鬆肩膀,手放在扶手上或自然地垂下。 ◆ 坐1小時之後要稍微轉動脖子或是每30分鐘就伸展脖子。 ◆ 如果是必須久坐的情形,每小時要坐在椅子上簡單地伸展膝蓋和手臂。伸展的同時,雙腳與地面呈水平伸直,腳踝朝身體一側拉伸10次。 ◆ 盡量不要坐超過1小時以上,每間隔30分鐘或1小時起來活動5至10分鐘,用簡單的伸展動作,放鬆脖子、肩膀和腰部,緩解緊繃的肌肉。 減少膝蓋負重的姿勢 ◆ 躺下起身的時候:不能平躺著突然起身,應把身體傾向某一側,以側身姿態利用手和手臂支撐,慢慢地起身。接著手撐在牆上或其他可以支撐身體的地方,慢慢地站起來。 ◆ 長時間坐著的時候:每30分鐘要伸屈膝蓋,這樣站起來的時候才不會造成膝蓋的負擔。 ◆ 站立或坐著不動的時候:時不時活動腳趾頭。 ◆ 長時間坐著的時候:中途要找時間伸屈腳和膝蓋,這樣站起來的時候才不會造成膝蓋的負擔。 ◆ 必須提東西的時候:膝關節炎患者和膝關節炎罹病高危險群要避免提重物。如果一定要提東西,請用兩手來分攤重量,腰略微前傾,提供腹部力量,感覺自己把重物的重量分散到全身之後再走。 ◆ 要拿起放在地上的東西的時候:膝關節炎患者不要做彎腰提起放在地上重物的動作。如果是逼不得已的情況,一定要拜託身邊的人幫忙,因為站著的時候,彎腰提東西反而會增加膝蓋的負重。
-
2021-06-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居家久了好悶!5個有科學實證的紓壓提案:看部好電影、下廚做料理…
隨著「三級警戒」宣布即將滿一個月,足不出戶的生活漸漸變成日常,無法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和朋友聚會聊天,讓我們難以排解工作壓力,很容易進入悶悶不樂的狀態。雖然待在家很容易感到無聊、煩悶,但只要找對方法放鬆,也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VidaOrange編輯整理了5個在家也能做的療癒紓壓活動,今晚就從中找一個靈感,也許會讓你的心情舒緩開來。1.為圖畫上色過去曾有研究指出,在圖畫上著色能夠有效減少焦慮,當你全心投入在著色時,會進入心流狀態,腦中的雜念和負面情緒隨著塗上顏色的過程逐漸消失,大腦也能得到放鬆,緩解累積已久的壓力。如果你手邊沒有繪本或圖畫紙,或是不太確定該怎麼開始,Happy Color這個APP也許會是很不錯的選擇。Happy Color上面有數百張空白的圖畫,每張畫都會用數字的方式標示不同顏色,當你選取其中一個顏色時,圖畫上的區域會變成灰底,這時就可以進行著色囉!每張圖會有50~120個顏色不等,當下方的數字消失不見時,才代表你用完了該顏色,在著色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些些挑戰性,非常有趣。編輯自己很喜歡在下班後邊放空邊玩Happy Color的著色遊戲,不僅能在塗色的過程中好好放鬆身心,畫好的圖片也能下載成圖檔當成手機桌布,是一個很不錯的紓壓小遊戲。2.試著下廚、烘焙當你在下廚或是烘焙時,大腦會自動從「工作模式」轉換為「家庭模式」,這種精神上脫離工作的過程,可提高生活滿意度並減少心理壓力,不僅滿足了生理需求,也能藉由料理的過程好好放鬆,讓身心充飽電。既然在疫情期間,許多餐廳都暫停營業,不方便吃外食,不如就試著自己做飯看看吧!3.看一些經典老電影根據2017年的研究顯示,當人們在懷念一些有意義的事物時,情緒體驗與「快樂」最接近。挑一部從以前就很喜愛的經典電影,像是《托斯卡尼艷陽下》、《真愛每一天》等,舒服地坐在沙發上,邊看邊回想過去的快樂回憶,不僅能讓心情變好,同時也能達到放鬆、紓壓的效果。4.讓家裡充滿香氣長時間待在家時,舒適的房間也許能讓在家生活的日子不那麼糟。除了整理房間,改變傢俱的位置之外,點上香氛蠟燭或是擴香也能讓你的房間更加有質感。當室內充滿舒心的香氣,不僅能提升你的居家美感,也能透過不同的香調來達到放鬆或是提振精神的效果。如果你想提升日常生活的幸褔感,不妨就在每天起床後點燃香氛蠟燭,讓香氣來開啟美好的一天吧!5.說話其實很紓壓心理學教授 Seth D. Pollak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和家人交談15分鐘後,我們的壓力能夠減少80%。家庭是人們最原始感受到溫暖與受保護的地方,因此與不住在一起的家人聊聊,即便只是簡短的通話或視訊,都能刺激催產素的增生,幫助降低血壓、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另外,過去也有研究指出,適當的社交能夠有效減輕我們的壓力,如果你一時沒有靈感不知道要打給朋友閒聊什麼的話,也許可以用邀約他們一起玩線上桌遊的方式,一起聊天玩遊戲。桌遊競技場這個網站上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免費桌遊,像是《璀璨寶石》、《四季物語》等,不僅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還能邀請世界各地不同的玩家一起參與遊戲,讓你在休息的時間充滿能量,紓發一週工作下來累積的壓力和疲倦感。以上5個在家也能做的紓壓方式,希望能讓你排解生活中的負面情緒,讓這一段在家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而快樂。參考資料:1.《Rent.com》22 Relaxing Activities You Can Still Do During a Pandemic2.《make it》6 science-backed activities to help you relax while you’re hom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在家久了心情有點悶】5個有科學實證的「紓壓提案」:看部經典好電影、下廚做做料理⋯⋯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林右昌宣布為街友施打疫苗 和雙北採取同樣措施
台北車站有8名街友確診,新北也有快篩檢測陽性個案,雙北都已為街友施打疫苗。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在防疫記者會,回答媒體詢問時說,街友的確在防疫上容易造成缺口,市府已規畫為街友施打疫苗,和雙北採取同樣的措施。基隆市天行者慈善協會1個多月來,在基隆火車站、文化中心、公車循環站送街友愛心便當,累計已有2000個,並發送口罩及面罩,做好自我的防護。理事長李昌萬今天建議基隆市政府比照雙北,將設籍在基隆市的街友們造冊施打疫苗,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及居住場所,避免造成防疫破口。林右昌說,街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生活的環境和移動的狀況,的確在防疫上容易造成缺口,他贊成和支持為街友施打疫苗,目前列冊街友約30位,人數並不多,市府已規畫為街友施打疫苗,和雙北採取同樣的措施。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獲指揮中心同意! 金門即日起開放1至9類對象接種疫苗
金門縣政府今天表示,6月23日函請中央同意並授權本縣開放擴大施打對象,於6月24日下午獲中央同意,即日起開放1至9類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接種。縣長楊鎮浯晚間也在臉書貼文表示,也會持續透過各種管道要求中央,希望能爭取到足額劑量的莫德納疫苗。楊鎮浯表示,經過縣府持續爭取,傍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確認,金、馬、澎三離島縣市疫苗接種對象即日起擴大至第9類,65歲以上長者明日即可向地區9家合約院所預約接種。楊鎮浯表示,由於此次開放的對象較多,為加快施打效率,近日也會邀集衛生局、民政處與各鄉鎮公所等相關單位討論後續接種事宜。針對不少準媽媽最關心的莫德納疫苗,也會持續透過各種管道要求中央,希望能爭取到足額劑量的莫德納疫苗,以提供地區孕婦以及特殊狀況鄉親來施打。金門衛生局表示,第九類別為19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金門縣共有9家合約院所提供接種服務,包含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五鄉鎮衛生所、傅仰賢診所、陳水湖診所及吾家內心情診所。所有合約院所皆採「預約制」利用電話掛號,部立金門醫院亦使用網路掛號預約。只要符合上述身分,無論戶籍地點及工作地點,不受戶籍地之限制,避免人員之流動,衛生局亦會每日於臉書官網公布各合約院所疫苗剩餘量。衛生局表示,盼中央比照日本捐贈124萬AZ疫苗撥發離島比率,提高配送量。離島交通不便、人口結構亦不相同,其中應以第五類「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與「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離島配送為80%、第八類65至74歲長者,離島配送為90%,以符合金門縣需求。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打疫苗後死亡今晚+1累計35死 90歲獨居婦倒臥廁所亡
全台自6月15日起,開放85歲以上長輩接種AZ疫苗以來,各地陸續出現接種不良反應。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今晚再增加一例打疫苗後死亡案例,為沙鹿區90歲獨居婦人,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病史,6月17日接種疫苗後無異樣,今天中午照服員中午送餐時,發現倒臥廁所無生命跡象。台中累計共35例,除一例經由醫師醫師判定與打疫苗無關外,其餘34例都已通報中央。曾梓展說明,台中市對於疑因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死亡個案,除通報中央釐清死亡與疫苗的相關性外,並啟動關懷專案,提供2萬元慰問金,並協助家屬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及收集相關病歷資料,提中央審議,如確定是預防接種致死,最高給付600萬元救濟金。曾梓展說明,台中市到昨天已通報30例死亡案,今天下午三時台中市防疫記者會宣布新增3例,晚間再加1例。第31例為新社區一名85歲女性,有失智症、高血壓病史,6月16日接種疫苗後,家人發現個案健康狀況較為虛弱,持續至22日因劇烈嘔吐送急診後住院,23日因低血壓及胃腸道出血急救無效。第32例為南區一名63歲男性,有洗腎、三高、曾因心肌梗塞心臟有裝支架病史,6月17日接種疫苗後出現身體不適及抽筋現象,23日家屬下班回家發現個案已過世,通報119及警察,因個案已明顯死亡,故未送醫救治。第33例為龍井區一名61歲男性,為護理之家住民,有糖尿病、失智症病史,6月16日接種疫苗,相隔八天,在24日機構人員發現個案吃早餐時失去知覺緊急送醫,PCR檢驗為陰性,急救插管時發現口腔有食物殘留,急救無效死亡。
-
2021-06-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屈臣氏全台門市 6月26日起開賣「家用快篩試劑」
新冠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12日,為進一步對抗疫情並擴大採檢量能,屈臣氏引進「羅氏家用新冠病毒抗原自我檢測套組」、「泰博福爾威創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套組」兩款快篩試劑,將於6月26日起陸續開賣,目前也正積極洽其他品牌快篩試劑並持續進貨中。屈臣氏全台門市6月26日起開賣「羅氏家用新冠病毒抗原自我檢測套組」,一盒5入售價1,800元,首批進貨1萬盒;「泰博福爾威創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驗套組」預計6月27日起在北北基桃地區的93家限定門市開賣,一盒5入售價1,700元。屈臣氏門市也提供專業藥師諮詢,幫助大眾正確使用快篩試劑,不用外出也能在家自行檢測,降低群聚風險。屈臣氏專業藥師提醒,家用型快篩試劑使用前務必詳閱說明書,以羅氏居家快篩試劑為例,採檢時建議將頭稍微往後傾斜、將採檢用拭子深入一邊鼻腔約2~2.5公分,抵靠鼻腔內壁後緩慢旋轉4次、約15秒再取出,接著用同一個拭子放入另一邊鼻孔重複相同動作,最後將採集到的檢體插回試管於檢測試劑中攪拌15秒,再將檢測試劑滴入檢測設備,約15~30分鐘即可得知測試結果。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建議,以下三類狀況特別適合使用家用快篩試劑先進行自我檢測,分別為「居住在確診人口數較多區域」、「與確診者有過接觸史或是足跡重疊」及「曾前往人口眾多場所」。若家用快篩結果為陽性,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依指示方式處理;非居家隔離且非居家檢疫者需盡快前往社區篩檢站「複驗」,將使用過的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一併帶到社區採檢院所交給院所人員。前往快篩站的途中務必戴好口罩,嚴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屈臣氏藥師也提醒,即使快篩檢測結果為陰性,仍要遵循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此外,快篩可能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仍要以實驗室PCR核酸檢測為診斷依據。
-
2021-06-25 名人.黃軒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醫:使用抗原快篩工具有條件
在現今各國都爆發大流行,快速又精準找出COVID-19感染者是當前重要的工作,快篩工具可以有效、快速輔助降低社區傳播的盛行率。在許多國家,SARS-CoV-2檢測已經延伸到無症狀感染者,例如在學校、機場、療養院和工作場所。這導致大量需求實驗室要進行rRT-PCR測試。但rRT-PCR在即時檢測方面仍存在缺陷,因為它通常需要專業知識、昂貴試劑和專用設備,還有需要等的時間太久。因此,已經開始有了替代檢測方法,例如「快速抗原檢測」,可以快速、便宜、方便民眾自行操作,檢測自己鼻子是否有病毒的存在。然而抗原快篩工具,仍然必須要有其條件是可以做的,但有些條件是不鼓勵做的。哪裡是抗原快篩工具可以使用的地方?1.盛行率高的區域只有在COVID-19盛行率高的地方,才能執行快篩動作。2.什麼叫盛行率高呢?一般民眾只要知道,你住的社區如果被宣布為社區感染傳播第三、第四階段,那就是盛行率高的地方,這樣簡單明瞭吧?3.為什麼快篩工具只有在盛行率高的地區才較有功效?答案只有一個,當社區大傳播時,快篩工具的敏感度才會增加。如果盛行率只有1%,敏感度只有40-50%,偽陽性可能80%。如果盛行率上升20%,那敏感度可能已上增至70-80%,而偽陽性才下降到只剩下約15%而已。這樣的比喻,懂了嗎?國際期刊American Family Physian曾經以之前全球流行過的SARS的盛行率和偽陽性率來比較,一直告訴大家:低盛行率,高偽陽性。多低的盛行率呢?他們依之前的SARS盛行率不同,發現當盛行率開始為20%時,偽陽性率(14.5%)開始以二位數字上升。一直到了盛行率只有1%時,其偽陽性率已經是80.8%了。這是令人非常警覺的。所以,我們才在社區大傳播(盛行率高)發生嚴重擴散危機,才提出使用抗原快篩工具,可以有效、快速輔助降低社區傳播的盛行率。怎樣的抗原快篩是理想的診斷工具?依據WHO的建議,一個抗原快篩工具必須具備80%的敏感度和97%的特異性。(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n Ag-RDT with the minimum recommended 80% sensitivity and 97% specificity)於是一堆的廠商都會告訴大家,產品幾乎都是>80%敏感度、特異性>97%。 不是人人如此的有症狀感染者或確診者,他們的抗原快篩工具,都是可以維持在80%敏感度,但不是人人如此的。下列二種人,可能很難快篩出來:1.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的敏感度,各家廠商幾乎只有維持在「40-60%」左右。2.CT值太高者,抗原快篩工具也不易快篩出來。至於CT值多高呢?每家廠商的數據皆不同,但大部分都會告訴你,如果「CT值大於30」,是不利使用抗原快篩工具的。一些情況,WHO不建議適合做抗原快篩1.無症狀又無任何接觸史或足跡,你好好待在家休息,安全過於你跑出來社區,一堆人在排隊等待買快篩試劑。2.已經清零或只有零星個案的社區。3.你住的地方根本沒有符合生物檢測合格的檢驗室,你篩了也沒有人替你做進一步檢驗。4.出入境機場的檢驗通常都是PCR,所以不用抗原快篩工具,除非你的快篩工具是符合核酸檢測的條件。5.不建議使用抗原快篩工具於捐血前或手術前的篩檢。快篩結果後可能的三狀況1.如果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自行快篩結果為陽性,立即與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使用過的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2.如果不是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盡速至鄰近社區採檢院所做進一步檢測,使用過的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3.如果你的快篩結果為陰性,亦不代表安全無虞,有可能偽陰性或採檢時病毒量較低無法被偵測,請依疾管署防疫規範持續做好個人健康管理,採檢完之快篩試劑與試劑棒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以一般垃圾處理。不是大家都去做居家快篩根據食藥署的居家快篩指引,也只有以下幾類人適合使用居家快篩試劑:1.居住在確診人口數較多區域之居民2.與確診者有過接觸史或是足跡重疊3.曾前往人口眾多場所的民眾再次提醒如果你已出現COVID19 相關症狀,不宜再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自行在家檢測,請你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且前往就醫時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資料來源:Episode #14 - COVID-19 - Tests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民眾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指引」,供民眾居家自我篩檢有所依循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rapid antigen test for the detection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tients evaluate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preliminary report.Isothermal SARS-CoV-2 Diagnostics: Tools for Enabling Distributed Pandemic Testing as a Means of Supporting Safe ReopeningsPerformance of the BinaxNOW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ntigen Card test relative to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 virus 2 (SARS-CoV-2)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RT-PCR) assay among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healthcare employees※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增6例打疫苗後死亡通報 多有慢性病史
新北市今天新增6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死亡通報案例,年齡層介在70至94歲間,幾乎都有多重慢性病史。目前新北市通報累積39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疫情直播記者會中指出,新北今天新增本土病例54人,當中以板橋11人最多,其次為中和8人、三重及五股各7人。侯友宜表示,經分析感染源,還是以家戶27人最高、佔了50%;而在職場感染的19人當中,包括北農9人、環南市場3人、濱江市場1人等共計13人,顯見受北農群聚案波及影響深遠。此外,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新北今天新增6起接種疫苗後死亡的通報個案,全市累計共39例,死亡原因尚待釐清,是否與疫苗有關,將由中央「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認定。衛生局說,泰山區衛生所通報,91歲女性在6月16日下午接種,她身患多重慢性病,17日至21日期間正常作息,22日早上死亡。淡水區衛生局通報,70歲女性6月15日在洗腎中心接種,身患多重慢性病,16日至21日時出現四肢酸痛,22日早上死亡。鶯歌區衛生所通報,90歲女性6月18日在護理之家接種,身患高血壓,19日至21日正常作息,22日早上死亡。板橋區衛生所通報2例,94歲女性於6月15日上午接種,身患有多重慢性病,16日至21日正常作息,22日下午死亡。另一名79歲女性在6月21日下午接種,身患有多重慢性病,21日至22日出現發燒,23日早上死亡。三峽區衛生所通報,90歲女性在6月16日接種,身患有高血壓,17日出現血氧低及發燒,20日緊急送至醫院,21日早上死亡。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雄接種AZ疫苗後傳6死 最長91歲、最輕49歲都有慢性病史
新冠肺炎擴大接種至今,高雄傳出有6人在接種AZ疫苗後死亡,經過檢警解剖相驗,6人都有慢性病史,其中5人有心血管相關疾病,年紀最長者為91歲,最年輕僅49歲,初判死因都與接種AZ疫苗無關,詳細死因須等正式解剖報告出爐後進一步釐清。高雄AZ疫苗死亡案件,最早為91歲潘姓老翁,15日接種後返家都無異狀,隔兩天後凌晨突然冒冷汗,送醫治療後死亡,因老翁有慢性病史,死因初判與疫苗無關;第二例則為89歲女子,15日接種後食慾不振,隔天嗜睡整天,17日上午家屬喚不醒緊急送醫,20日死亡,這名婦人有腫瘤病史,有慢性腎病,初判也與疫苗無關。另有3例則是在17日接種AZ疫苗,3人都是洗腎患者,其中2人打完疫苗後精神不濟,都有嘔吐症狀,分別在隔天被家人發現在床上死亡,其中1人年僅49歲;另名59歲男子,17日接種後隔天嘔吐及拉肚子,19日在廁所倒地,送醫後不治身亡。第6起死亡個案是60歲男性,18日回醫院洗腎後順便接種疫苗,返家後感到疲累,症狀持續至21日上午,後來在廁所突然倒地猝死,相驗有嚴重腹水。據悉,6名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都有慢性病史,其中5人為心血管方面疾病,89歲婦人則有肝臟惡性腫瘤,但解剖結果均排除與AZ疫苗有關,詳細死因須等正式解剖報告出爐進一步釐清。
-
2021-06-25 養生.營養食譜
爸媽們撐著點!譚敦慈教你避免孩童躁動小訣竅
國內新冠疫情爆發後,全台自5月19日進入三級警戒,原定6月28日警戒期滿,然而各地又有群聚感染事件發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宣布,三級警戒三度延長至7月12日,讓許多家長直呼崩潰。護理師譚敦慈鼓勵父母,由於不能外出增加親子間的緊張關係,千萬別在憤怒的當下宣洩情緒。她也提醒,家戶內除了盡量不要共食之外,盥洗用具最好也各別置放,減少彼此傳染的風險。另外,她也建議可以親子一起做麵包,創造屬於疫情時的小確幸。以下是譚敦慈的建議:警戒延長,爸媽們撐著點疫情是一時家人是長遠氣頭上不要罵人,氣頭上很容易說傷人的話,生氣時先獨處讓自己冷靜一下儘量不要提供含糖、含咖啡因及含人工色素(黃色4號、5號紅色6號40號)這些易引起孩童躁動的食品炎夏在廚房很辛苦,儘量ㄧ次完成工作,可以ㄧ次多煮些冰涼也好吃的食物如白煮蛋、雞胸肉或ㄧ些青菜如過貓、韭菜、竹筍、茭白筍、蘆筍、黃豆芽放冰箱保存,這樣不用每次都要煮(仍建議3天內吃完)而且有時泡麵也可以加白煮蛋、青菜讓營養均衡,也可以外帶、外送1-2道主菜搭配自己煮的飯、青菜,不僅可以減少備餐壓力也可以支持餐飲業。家戶感染風險較高吃飯分餐不要共餐,按照份量每人一盤,不要面對面坐吃飯,可以坐同一側減少吃飯時的飛沫,水杯、餐具不要共用,餐具用完自己清洗放洗碗機或烘碗機牙刷分開放,不要一個杯子全家牙刷插一起,牙膏最好也不要共用廁所最好能分開使用,浴室放酒精上廁所前後都要噴一下馬桶少油、少糖、少鹽的牛角麵包食譜材料:中筋麵粉200g、糖15g、鹽2g、乾酵母3g、全蛋1個、牛奶80g、橄欖油10g作法1.糖、牛奶、酵母拌勻,加入塩、全蛋、橄欖油拌勻。2.加入中筋麵粉拌成糰,此時可以多揉一些時間,再把麵糰蓋上濕布,讓麵筋擴展及發酵。3.麵糰放置約30分鐘,即可分割成每個50g的小麵糰,再搓成長條形。4.放置約3分鐘,用桿麵棍桿成三角形,並且由寬的一端捲向窄的一端,即成牛角狀。5.捲好的牛角放置約5分鐘,即可入烤箱。6.烤箱預熱上火180度、下火150度,烤約20分鐘,著色即可出炉。烤箱如果沒有上下火,就設定180度。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積電引進BNT疫苗進度「樂觀嗎」? 張淑芬這麼說
本土疫情未歇,鴻海、台積電、慈濟各自陸續向政府提出採購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提供國人施打計畫。對於台積電引進BNT疫苗的最新進度,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今日於「台積電捐贈台大醫院零接觸防疫採檢站」捐贈儀式中表示,「我也很關心,可是我不知道」。對於引進狀況是否樂觀?她則說,「我不知道的時候,我樂不樂觀,所以我也不敢回答」。台大醫院今日下午3時,於台大醫院兒童醫院舉辦「台積電捐贈台大醫院零接觸防疫採檢站」捐贈儀式,出席者有張淑芬及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等人。此次捐贈的採檢站有何特色?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總醫師邢子芸表示,採檢過程中最擔心「噴濺」問題,但零接觸防疫採檢站「檢體全自動化」,由機器處理檢體,讓相關人員不會暴露在接觸檢體的風險。邢子芸並指出,目前預估1次採檢時間約7分鐘,但還需視實際採檢狀況而定。對於是否捐贈其他零接觸防疫採檢站至其他縣市?張淑芬指出,台北、新北、台南、新竹、苗栗、彰化及台中分別放了2台、2台、2台、2台、1台、1台、1台。台北則分別放在台大醫院及北市聯醫。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文哲嗆中央「疫苗突襲」就慢兩天打 陳時中:別意氣用事
國內疫情尚未趨緩,三級警戒延至7月12日,各縣市疫苗接種開打及北農群聚案仍持續延燒,台北市長柯文哲面對開打爭議槓上中央,於今日廣播節目指出,希望中央疫苗再宣布配送疫苗前可給三日準備時間,「你真的要搞我,可能明天疫苗下來,我就慢兩天開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打疫苗大家不要意氣用事,只要根據各縣市自己量,做對市民最好服務。柯文哲今早至「財經起床號」廣播節目受訪,被問疫苗突襲配送前,是否請中央給你兩天時間準備?柯文哲表示「計劃書都寫好了擺在那,只要給三天就可以,如果真的要搞我,可能明天疫苗下來,我就慢兩天開始。」陳時中也於今日下午記者會回應,打疫苗不要意氣用事,表示前兩天就已經公開7月1日配發的莫德納分配劑量,給各縣市做最好準備。另外針對昨日宣布全台三級警戒宣布延長至7月12日,網友說是強迫全台灣跟雙北一起延長,遭柯文哲說是政治攻擊跟認知作戰。陳時中表示,「我們面對是病毒,病毒跑很快,稍微不注意到處流竄,不是說延長讓大家全部陷在這裡。」強調這段時間大家將份內工作做好、疫調做好,將疫情圍堵控制下來,若未來若有疫情出現,可即時反應控制,呼籲在這緊張嚴肅時間,中央或地方大家一起努力。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緩打潮 陳時中:目標族群保留一定量「其餘往下開放」
國際援台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到貨,我國總計有485萬劑疫苗可供施打,因此指揮中心也宣布從7月1日起擴大接種對象到第八類對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希望一周可以接種100萬劑,目前AZ第一天打到15萬劑,但這兩天有些緩打,只接種5萬人以下,需要強力宣導。然而若持續出現緩打情況,指揮中心將如何評估繼續往下開放接種?陳時中表示,看目標族群保留一定量,其餘就往下開放。至於485萬劑疫苗若全數打完,疫苗覆蓋率將達到兩成,是否就會降級?但陳時中表示,雖然國外資料看到第一劑覆蓋率達兩成疫情會有改善,但是否將疫苗覆蓋訂在降級指標中,會再討論。而桃園把市內公車司機也列入第七類的對象造冊,全國是否會跟進?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交通運輸在關鍵產業一環,這會提到全國防疫會議討論,若有共識就會執行。但外界關心,航空機組員或醫護的同住家人是否也可接種。陳時中表示,同住家人因身份認定有困難,還在研究中並未開放;而管理人員因會經常接觸,若有破口恐出現問題,接種方面沒有問題。而肥胖者是否會納入優先族群,陳則表示,第九類後怎麼開放,要等疫情控制狀況和專家商量,畢竟風險低時染疫可能性低,以恢復社會力為主要方向。至於談論已久的疫苗護照是否因為我國疫情爆發而延緩。疾管署長周志浩則表示,一直在持續關注數位接種證明,始終都與國外保持聯繫,並了解國外作法,但這些都沒有被當作入境與否的依據,若有進展會再和外界報告。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34例疫苗接種死亡案例 另累計26例解剖死因出爐
疫苗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事件頻傳!指揮中心今日公布疫苗接種後死亡案件新增34件,年齡層位於52歲至96歲,為16女、18男,其中有29人為75歲以上,多為接種疫苗1至8天內發生。目前已累計有26件解剖案件死因出爐,暫無跟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其中一例為50多歲男性,為護理之家住民,本身有高血壓、大腸癌、癲癇、長期洗腎等慢性病史,在6月中有接種疫苗,在兩天後出現發燒、呼吸喘,住進加護病房,三天後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惡化,後續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於接種後五天死亡。他研判,目前死因偏向後續肺炎感染導致死亡,還要做進一步解剖。另外針對今日新增10件解剖案,總共累計解剖案件為26件,其中23件跟慢性病相關,1件跟吸入食物窒息,2例為頸椎骨折,目前並無跟疫苗死亡有相關。6月23日間新增38例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22女、16男,發病年齡22至93歲,為接種疫苗後1日內至1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伴隨肺水腫、癲癇發作、腦中風、血小板低下、過敏反應(皮膚出疹或水泡等)、接種部位腫脹、疑似蜂窩性組織炎與雙足腫、泌尿道感染與敗血症、肺炎、敗血性休克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敗血症與下消化道出血、診斷不明之下肢無力與視力模糊、咳嗽與咳血、全身不適、腸胃不適、心悸與喘、暈眩等等。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DC:年輕人心肌炎 可能與莫德納、輝瑞2款疫苗有關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23日發布報告,表示目前已知超過1200例來自青年人與心臟有關的副作用案例,確實可能跟接種莫德納(Moderna)及輝瑞(Pfizer)兩款疫苗有關;不過各界強調,有關案例非常罕見,重症案例更是微乎其微,依然是「壓倒性的利大於弊」。莫德納及輝瑞屬信使核醣核酸(mRNA)疫苗;CDC的報告表示,截至本月11日,接種一劑mRNA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的案例數為267例,接種二劑的案例數為827例,另有132例接種次數不明,而這些案例確實可能跟接種疫苗有關,且發生率「大幅高於原先預期」。CDC說,這些案例多數發生在30歲以下,男性比女性多些,通常在接種第二劑後的一周內發生,最典型的症狀是胸痛,此案例幾乎不會出現在50歲以上民眾;有鑑於此,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計畫在疫苗上加註警語,提醒青年人有關的副作用。不過,此案例發生率依然非常低,機率相當於為12歲至39歲接種第二劑疫苗中,每100萬劑會出現12.6例。重症率更是微乎其微:截至本月11日,已知僅309人因與心臟有關的副作用住院,均為30歲以下,且其中295人已經出院,仍住院觀察中的只有9人,當中須住進加護病房的只有2人。因此,各政府機關、公衛及醫藥界均對外強調,疫苗依然是「壓倒性的利大於弊」,仍應當繼續鼓勵年輕人接種疫苗;目前CDC核准12歲以上民眾都可以接種疫苗,這些呼籲也跟激勵年輕人加速接種疫苗有關。截至本月11日,美國已接種超過3億劑疫苗、1億7760萬人已至少接種一劑,但是18歲至24歲青少年只有13.6%至少接種一劑,而對年輕人威脅較大的Delta變種病毒正來勢洶洶。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留學生預約AZ二劑疫苗被醫院取消 醫院回應了
國內新冠疫苗供不應求,一名準備自費出國赴加拿大遊學的學生今年5月初已在台中某醫院施打第一劑AZ疫苗,原已預約7月3日要打第二劑,昨卻收到醫院簡訊通知被取消,要等到疫苗到貨後再重新開診,第二劑接種日仍遙遙無期,形同「打一半」,擔憂影響出國權益。該名留學生是5月3日施打第一劑AZ疫苗,目前醫院尚未收到主管機關指定配發第二劑疫苗,因此先發送取消簡訊通知,避免民眾白跑一趟。學生表示,他準備今年8月中自費出國赴加拿大遊學,在5月3日打第一劑AZ疫苗,當時必要出國者,被歸類在第三類,並在5月10日預約要在7月3日要打第二劑,但昨天卻收到取消他預約接種的簡訊。該封簡訊內容指,現行疫苗施打需依政府配發調整,後續依疫苗到貨量再重新開診,並依網頁公告再重新上網預約。該名學生向該間醫院進一步詢問,對方告訴他「因為沒有第二劑疫苗了」,要求他持續看官網,若疫苗到貨可供預約,也不會再另行通知;他也去電台中市其他疫苗特約醫院,卻又因留學生身份現在已不在優先接種順位,無法保證他能打到二劑。他打1922電話只得到「無法確定」的答案,若無法打到第二劑,該名學生說,入境加拿大就必須強制住隔離旅館3天,必須多花費新台幣約4.6萬元,也不知道若真的只打了第一劑,到國外後若想補打第二劑,也不知道當地能不能打,也怕對方不承認他的第一劑。該家醫院指出,醫院遵照主管機關配發的疫苗數量與優先順序進行逐步施打,AZ疫苗的部分,因目前本院僅接收到主管機關指定配發給4月12日至4月16日施打過第1劑,準備施打第2劑的疫苗數量,因此昨晚先行發送簡訊通知非屬上述期間卻已經預約的民眾,避免民眾白跑一趟。後續再接收到主管機關配發的疫苗數量與優先順序指示時,仍會事先在醫院網站公告,提醒民眾重新上網預約施打日期。台中市衛生局表示,指揮中心日前有說明,自7月1日起,已完成第一劑疫苗者,可依建議接種第二劑之時間,以同廠牌完成接種。
-
2021-06-2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三伏貼助緩解過敏體質 但非所有人適用
80歲陳爺爺,因過敏性鼻炎、氣喘宿疾困擾多年,近一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憂心遭感染,獲知「三伏貼」可改善體質,前往奇美醫學中心貼敷後,症狀改善不少。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蕭坤元說,「三伏貼」是在「三伏天」時施作的藥灸敷貼療法。所謂三伏天是一個節氣名稱,是指一年之內最熱的三天,包含初伏、中伏、末伏。中醫理論認為,人和自然界關係緊密,人體會順應時令產生變化,夏季時,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因皮膚汗孔開張,陽氣易外洩,冬季寒冷,陽氣虛弱症狀更加明顯,因為天氣冷就會出現症狀,三伏貼強調「冬病夏治」。例如,案例陳爺爺冬季鼻塞更嚴重,可以辛溫香燥藥物作敷貼,如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等,敷貼在特定穴位,如肺俞、定喘、風門、大椎等。因夏季皮膚汗孔開張,執行藥物敷貼易讓藥氣經皮膚毛孔,達到補充人體陽氣,對於虛寒過敏性症狀,具有減緩發作頻率。蕭坤元表示,北市醫學雜誌研究指出,過敏性鼻炎病人使用三伏貼治療,三年平均門診次數減少2.45次,氣喘病人減少2.98次。另外,根據美國中醫藥雜誌研究指出,過敏性鼻炎病人在接受三伏貼治療後的鼻過敏嚴重指數(0分最輕至24分最嚴重)從平均12.06分改善至10.53分。而中醫藥研究論叢研究也指出,氣喘病人完成三伏貼後,症狀嚴重程度可從平均43.7%改善至38.%。蕭坤元也說,三伏貼是以溫熱性質藥物進行敷貼,非所有人都適用;如屬熱證體質者或感冒、急性感染、皮膚過敏、紅熱腫痛者及孕婦、1歲以下者,體質易化熱上火也不建議。因三伏貼是以藥物敷貼將陽氣透過皮膚進入人體,蕭坤元建議,當日回家不要洗冷水澡,也不要飲食冰飲、生冷瓜果等。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建議燥熱食物。若敷貼過程,皮膚搔癢、紅腫、起水泡者,應立即移除三伏貼,必要時就醫。奇美醫學中心說,今年初伏、中伏、末伏分別為7月21日、7月31日、8月10日等三大時段,有需要患者,可電洽(06)2812811轉53790。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mRNA疫苗恐出現新冠手臂 3招緩解
國內7月起進入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階段,但不少人仍擔心疫苗所產生的副作用,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指出,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施打部位的局部皮膚反應,尤其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可能會出現「新冠手臂」,在接種1周後,手臂開始腫大。蔡長祐表示,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所發表施打mRNA疫苗後皮膚出現紅疹的案例分析,接種mRNA疫苗後常見5種皮膚副作用,分別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局部注射處反應、蕁麻疹、麻疹樣紅疹、肢端紅痛症。蔡長祐說,雖然這些不良反應多數會在1周內緩解,但若民眾希望在家舒緩副作用帶來的不適,可透過3招來緩解。1、局部冰敷,可降低癢及痛的感覺,也避免反覆抓過敏部位,紅腫就會慢慢退掉。2、擦藥膏,若癢痛嚴重,可使用過敏濕疹藥膏處理。3、就醫,當症狀很不舒服、疼痛感持續加劇,甚至發燒,可就醫,由醫師判斷是否為其他感染症。
-
2021-06-24 養生.聰明飲食
黑巧克力、全榖雜糧…10大快樂食物 幫助防疫紓壓
本土疫情三級警戒,許多人防疫居家上班上課,一個多月下來,不少人悶壞了,產生緊張及焦慮感,導致情緒失調。聯安診所營養師林宜槿建議,在疫情期間,可多攝取「10大紓壓快樂食物」,能夠幫助減緩這些焦慮及壓力。1.黃豆製品製造血清素重要的原料是「色胺酸」,黃豆富含色胺酸,可多攝取無糖豆漿、豆腐、豆干等黃豆製品,有助於血清素製造。2.乳製品牛奶、起司、乳酪、優格等富含色胺酸及鈣質,鈣能強健骨骼,也具有放鬆神經及肌肉效果。3.雞蛋雞蛋富含色胺酸,還含有大量的膽鹼,有保護大腦、幫助訊息傳遞的作用。4.全榖雜糧胰島素是色胺酸進入腦部合成血清素的重要關鍵,可選擇「低升醣指數」的全榖雜糧類,如地瓜、馬鈴薯、糙米、藜麥等,能幫助胰島素分泌。5.深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腸道健康,正常分泌血清素。6.堅果堅果含有鋅、鎂、鉀、錳等礦物質,合成血清素需要「鋅與鎂」,成人建議每餐攝取1茶匙的堅果。7.牡蠣牡蠣的鋅含量高,男性每日鋅攝取量建議15毫克,女性為12毫克,幫助血清素生成外,也能提升免疫系統運作。8.芭樂人體在處於高壓的狀態下會耗損大量的維生素C,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及情緒低落。芭樂維生素C含量高,紅心芭樂含量最多。9.深海魚類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天然的抗憂鬱物質,是深海魚富含Omega-3,像鮭魚、鯖魚、秋刀魚等,建議每日可以攝取1至2餐。10.黑巧克力黑巧克力原料主要由可可豆製成,可可富含許多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苯乙胺。建議每日可攝取20至30克的黑巧克力。
-
2021-06-24 養生.運動健身
慢病主題館【運動】Lemon L. Yoga:不同部位的疼痛 聽身體想告訴你的事!
近年來逐漸受到大眾認識的 Wellness & Health (整體健康),建立在預防醫學的宗旨下,除了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目的外,更是由內到外、由身入心的一種健康意識。身為一位整體健康顧問與瑜伽教育者,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年齡層、族群和不同背景的群眾,總讓我對人體的精微有著共通一致性感到讚嘆。我們除了共享著這個地球上的資源,更共享著極其相似的生命經驗與生理回饋。其中,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便是讀懂身體的語言!(延伸閱讀:心臟病患者多是不快樂的人? 三種體位及呼吸法舒緩壓力)身體表達不悅的方式只有三種:疼痛、發炎和病症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整體醫療中心與來者,都以合作關係進行治療,這其中包含的療程有營養、心靈課程、心理諮商等,當然,醫療的介入也是必須。舉例來說,一位長期受苦於慢性疼痛的患者,除了經過一連串縝密的檢查外,更會花時間與他/她聊聊整個病程、 曾經歷的生命事件、童年記憶/創傷等。我生病就是生病,為什麼需要聊我經歷過的事情?讓我回想起生命的記憶呢?但你一定聽過:「壓力是會讓人生病的。」這對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是通識也是常識,所以我們努力的尋求心靈寄託來拓展生命的厚度與寬度。但在醫療診斷上,壓力卻不是一個導致疾病的合理原因。診斷書上也不會寫著:「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十二指腸潰瘍。」醫生只能親口告訴我們,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導致潰瘍。 許多身體的病症,都有著身心不和諧的共同性,長期的失眠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引響免疫系統無法支持身體,導致各式各樣的病症。造成失眠的原因,可能是環境、賀爾蒙、壓力、緊張、肌肉緊繃,這正是身心不和諧所致所以,讀懂身體的語言,可以讓我們透過身體的這些訊號,溯及到過往的經驗與生命事件,重新建立新生活模式。好好傾聽並療癒自己,讓「預防勝於治療」從口號成為行動,從飲食起居、身心健康開始著手。那麼,如何判斷、讀懂身體各個部位的語言? 從中醫的角度剖析身體的訊息人體分為正面與背面,中醫稱為陽面(背面)與陰面(正面)。所有柔軟的器官皆位於正面,堅硬厚實的骨骼肌肉於背面。英文中有句話是 “ I hold you back !” 中文翻譯是:「有我在!我罩你。」人體的背面(脊椎)是支持著我們的中心,一旦在生命中我們感到孤立於援、缺乏支持時,背部將出現疼痛。我們在擁抱他人時,會將手搭在對方的肩膀下方的上背部,這裡是我們表達情感上的支持(我與你同在)。若上背部的疼痛則是我們感到情感上不受到支持;若是中下背的疼痛,則是我們對事物的背後感到恐懼與不安,擔心生命從背後捅你一刀,恐懼的信念將轉換為「疼痛」。談到人體的正面,我們要先知道一個共同原則,疼痛代表缺乏滋養與照顧、渴望得到關愛與關注。1.頭部:頭部裡面有腦,是意識中心。頭部的疼痛則表示我們對自身感到不對勁、否定自己或是給予太多的壓力。2.頸椎:頸椎是脊椎系統中,活動角度最大的地方,當我們不願意轉頭看向另外一側,固執與僵化的思考將使頸部疼痛。3.喉嚨:喉嚨是我們發聲與表達的通道,當我們無法真實表達自我想法或訴求,喉嚨將出現疼痛。4.手肘:上肢代表著給予(所謂施與受),手肘則是需要靈活度的關節構造,若我們緊握著、握緊著事物,則限制了上肢的靈活動,導致疼痛發生。5.腸胃:腸胃是我們的消化構造,有個成語叫「牽腸掛肚」,若有情緒或生命事件導致我們難以釋懷、吞嚥、吸收,腸胃則會出現狀況。6.下肢:下肢代表著行動力與方向,若我們不願走向某處、害怕順從,拒絕靈活的活動,則會在雙腿、膝蓋周圍產生疼痛。 以上,當然不是完整的病理分析,是一個從身心連結的角度,提供我們仔細的去傾聽身體的訊息。在每個疼痛、病症的背後,都是極其複雜的牽動,希望這個簡單的身體指南,能幫助身心圓滿與走向和諧之路。【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立刻加入:https://bit.ly/3tBiFFg【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https://crm.udn.com/members/register/activity.do?id=243
-
2021-06-24 養生.人生智慧
放鬆不用等週末!瑞典人讓上班日變快樂的秘密:盡情享受「Lillördag 小週六」
瑞典近期盛行一個帶有北歐悠閒感的單字「Lillördag」(想聽發音點這裡),中文有「小週六」(Little Saturday)的意思。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管理系的教授Rickard Grassman敘述,北歐國家這種小週六的文化可以回溯至勞動社會的歷史上,過去雇主會要求僕人在週六上班,而改在週間提供他們休假的機會,因而發展出「在平日休假」這樣的傳統。許多人在結束週末面對週一時,難免會感覺到自己的情緒似乎從一個高點墜落至情緒的谷底,加上冬天時的北歐國家黑夜來得特別早,早出晚歸的日常作息讓生活幾乎被昏天暗地的夜色籠罩。而隨著週二、週三度過,期待著週末來臨的愉悅感也讓情緒慢慢爬升到了一個如駝峰般的新高峰點,因此,在北美也有一個和「Lillördag」相似的概念,美國人稱它「駝峰日」(Hump Day)。想好好放鬆,不用等到週末圖片來源:Pexels「有時候,等待週末讓時間變得太漫長了。」——瑞典人 Harpo Adolfsson重視生活品質及個人心靈健康的瑞典人也發現,一週工作5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等待週末太漫長且煎熬了,因此慢慢地,有些人開始在禮拜三下班後,邀請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到家裡一起準備豐盛的一餐。佈滿溫馨燭光的餐桌前,在映著歡愉景象的玻璃酒杯中倒入一杯杯黑生啤酒,享用著自製的手工漢堡、煙燻鮭魚及馴鹿肉,有時也可能僅是簡單的炸物就十分滿足。有些餐廳及酒吧也會在這天特地延長營業時間,提供想與家人朋友歡度「小週六」的人們,一個彼此交流、打氣的好去處。小週六,是一種「儀式感」「你可以藉由一週裡達到較小的目標,來獲得動機,並且為此獎勵自己。」——斯德哥爾摩大學壓力研究所副教授 Constanze Leineweber瑞典人這樣的「小週六」傳統,是希望藉由在週間建立一項「提前放鬆」的儀式,就像是告訴自己:「現在可以放鬆一下,喝一杯酒了。」暫時地放下職場上的奔忙、不順遂,為生活及身心靈注入飽滿的養分,消耗了3天的精神也能在這天充飽電,重新面對週間繁忙的工作,而緊接著工作2天後,就能再次迎接美好、放鬆的週末。不論是與珍視的人們共度溫馨夜晚,或是一個人窩在家中沙發上,享受不被打擾的靜謐時光,瑞典人的「Lillördag小週六」文化讓我們看見另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只要願意,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可以是你喜愛的樣子。參考資料:1.BBC Worklife:Lillördag: Sweden’s workers de-stress with ‘Little Saturday’2.The Local:Swedish word of the day: lillördag3.Inc:Steal the Swedish Secret of ‘Lillördag’ for a Happier Workweek4.Forge:The Swedish Idea of “Little Saturday” Will Get You Through the Workweek※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想好好放鬆,不用等到週末】瑞典人讓上班日變得快樂的秘密:盡情享受「Lillördag 小週六」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1-06-24 養生.聰明飲食
抗疫飲食3關鍵,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營養師:這7類營養素有幫助
台灣疫情尚未解除警戒,雖疫苗正陸續到位,民眾也開始接種,但多數民眾還得再等上一些日子,在此之前民眾該如何自保?嫚嫚營養師表示,除了做好日常的防疫措施外,也可以透過飲食的方式強化身體的保護力! 抗疫飲食3關鍵,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嫚嫚營養師表示,病毒感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首當其衝,它會先破壞免疫系統再進一步攻陷人體,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就會產生發炎反應,也就會產生各種症狀。因此「防疫飲食」抗病毒就會是首要關鍵,其次是抗發炎、抗氧化,以達對抗病毒的目的,而這些營養廣泛存在於各種常見食材上,民眾可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度攝取。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 維生素C:有助人體製造抗體、白血球,預防感染、抗氧化、維持呼吸道黏膜健康。常見存在於蔬菜、水果上,不過維生素C容易受到光熱、氧氣破壞,蔬菜烹煮後含量較低,建議多以水果為主,如柑橘、芭樂、奇異果、草莓、藍莓等。也提醒蔬菜和水果兩者不可互相取代,應均衡攝取。 維生素D:可刺激免疫細胞,加速免疫細胞發展,鞏固免疫系統運作,並降低呼吸系統感染風險。最好的攝取方式就是曬太陽,建議現在居家防疫,可在窗邊適度的曬太陽,但不宜過久。食物方面補充效益較低,如欲從食材攝取,建議可選擇曬過太陽的香菇,不過不少香菇是風乾製成較難以判斷。而鮭魚、蛋黃也都含有維生素D,但含量較少。 鋅:有利維持免疫系統發育、正常運作,並有助嗅味覺維持正常,年長者常見常見因鋅缺乏而嗅味覺異常,可多加留意。此營養常見於各種海鮮、豆類、全穀類、南瓜籽上。 硒:硒是非常重要的微量礦物質,存在於免疫細胞當中,使免疫細胞正常運作,並有助維持淋巴細胞活性、促進抗體形成。常見存在於芝麻、大蒜、蘑菇、海鮮類、燕麥上。 益生菌:益生菌對人體、腸道健康相當重要,人體免疫細胞有7成存在於腸道周圍,益生菌有助腸道健康,調節免疫系統。不過透過食物補充的益生菌,在於腸道約一至兩週,無法長期存活,需要持續補充,可透過無糖優格、無糖優酪乳等進行攝取,同時也需補充益生質幫助益生菌生長,也就是膳食纖維。 薑黃素:有助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等,並有利抑制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複製。現也有不少研究認為薑黃素可能是將來開發成藥物、營養食品的明日之星之一。不過也正因薑黃素對身體益處相當知名,日本也有不少研究發現,許多注重養生者反而有藥物性肝損傷的情況,當中過量補充薑黃的族群就佔了整體原因的1/4,應特別留意。另外,肝功能、脂肪肝者應避免攝取薑黃素,以避免加重肝臟負擔。薑黃素為脂溶性植化素,飯後再食用效率會較容易吸收。存在於薑黃,不存在於薑,兩者不同,普遍也存在於加入薑黃製作的咖哩, 槲皮素(又稱洋蔥素):有助抗病毒,包括RNA病毒及DNA病毒,並抑制病毒進細胞、降低複製可能,減少發炎因子產生。其可利用率比薑黃素還高,目前也有不少研究認為槲皮素可能將是製作對抗新冠肺炎藥物。槲皮素廣泛存在於各種蔬果,包括洋蔥、青蔥、番茄、蘆筍、青花椰菜、葡萄、蘋果、草莓、藍莓、蔓越莓等莓果類。 良好習慣更有助防疫,對疫苗有打、沒打皆有益! 嫚嫚營養師提醒,透過食物營養有助於增加身體的保護力,但不可視其為藥物,飲食上還是得注意營養均衡,蔬菜、蛋白質、澱粉比例建議以2:1:1,蔬果以多元多色為佳,以利攝取多元營養而非單一。平時也應補充足夠的水分,一日建議攝取自身體重乘以40的水份,如60公斤者一日喝2400 ml毫升/cc。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睡眠及作息,並時時做好防疫措施,如此才更有助於防範病毒侵擾,而這樣的吃法、生活方式,不論是對打完疫苗或還沒打疫苗者都相當有幫助!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維生素C助增強抵抗力 前10名排行第一名是芭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哪一縣市疫苗接種率最高? 國研院疫情地圖帶你看
新冠肺炎公費疫苗開打,國研院國網中心製作各縣市疫苗施打地圖,發現連江縣接種率最高,其次為台北市、嘉義市。以接種人次來看,台北市已有14萬人接種是最多。此地圖也整理各國疫苗接種率,目前最高的是以色列,其次為巴林和智利。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去年3月建置「COVID-19全球即時疫情地圖」,因應台灣疫情變化,此項資訊服務的內容功能於今年6月進一步提升,增加了全國鄉鎮市區確診案數分布地圖,以地圖、數值及顏色的方式動態呈現,讓使用者用手機就可以對在地或全國的疫情一目了然。國研院進一步說,「COVID-19全球即時疫情地圖」也新增台灣各縣市確診人數的統計圖表,民眾可以看到全國、各縣市乃至各鄉鎮市區的確診趨勢分析來了解疫情的發展,也可以看到各縣市已經施打疫苗的人數及接種率。按統計,近期網站一個月可達300萬閱覽人次,成為台灣民眾了解疫情數據變化的重要管道之一。網站也彙整了各種統計數據的原始資料,自去年1月起至今,每日不間斷累積國內外疫情數據,提供研究人員進行資料加值運用。
-
2021-06-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賈永婕的神隊友竟還有她!周子瑜跨海送暖
賈永婕因捐贈醫療器材被封為「全民女神」,她晚間在臉書透露,周子瑜上周生日,透過陶晶瑩主動詢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並表示這是她的生日願望,於是周子瑜一口氣捐了50台PAPR(動力濾淨式呼吸防護具),讓賈永婕大讚「真的好暖心,我的兩個女兒說她才是真正的女神」,並搞笑「好啦子瑜也可以來我的演唱會」,而陶晶瑩夫妻也一口氣捐了20台和2台喉頭鏡,讓她對神隊友們的大方感念在心。以下為臉書全文:About PAPR跟大家說明一下有很多媒體朋友說我捐了500萬元,沒有啦!嚇死我了,我趕快按了一下計算機(手抖)我的部分是第一批的46台 46*28000=1288000不要嚇我500萬我真的要去吃土了😱但是我確實跟國外訂了100台!因為我知道我有很多的神隊友在我旁邊!他們不會讓我去吃土的😆周子瑜上個禮拜生日的時候就透過陶子姐來聯絡永婕姐希望能幫台灣做些什麼,這是她的生日願望!可愛的子瑜妹妹一口氣捐了50台PAPR 真的好暖心❤️我兩個女兒說她才是真正的女神🧚♀️好啦子瑜也可以來我的演唱會🤣🤣🤣打電話給我的陶子姐跟李仁一起捐了20台!喉頭鏡+2!天啊我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說感謝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真的傻了!林依晨10 許瑋甯10光良10六小月2瞿導2Debbie 10 Eva 楊 8崔姐 5錢德月 30范瑞君1啊差一點忘記還有小S的20台我剛剛又去訂了100台!謝謝你們,疫情結束我請大家吃飯🥳這是保護醫療人員非常好的配備!醫療人員真的很渴望,還有醫療人員私底下來跟我說他們想來跟我買。我說我真的不能這樣賣,我會統一捐給醫院,你可以告訴我你在哪一家醫院😌今天我去了羅東聖母醫院!呂若瑟神父也來了,好感動!捐了兩台H F N C三台PAPR還帶了小S表姐菲默琳的磅蛋糕100 片吉旺財的手搖飲料*100育成基金會的雜糧好棒棒*120滿滿的祝福!今天弟弟有跟著一起來態度也比較好了,也是他主動要求要來的!原本媽媽覺得蠻欣慰的,沒想到在回程的車上他把吃完零食的垃圾塞到我手裡了。我說請問媽媽是垃圾桶嗎?為什麼要把垃圾丟給我呢!他說你是全民女神啊,你不是說要幫大家服務嗎?我現在給你機會😒😒😒從羅東聖母醫院回來之後我直奔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把19台P A P R捐給法醫,法醫也是高危險族群可是好像很少人想到他們!解剖可能染疫的大體是有可能被感染的!6/23(三)HFNC台安醫院 5台 三總松山醫院 2台台中榮總 1台中港澄清 2台永和耕莘 4台羅東聖母 2台806國軍左營 2台高醫 2台計20台 共計298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