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9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高齡
共找到
2523
筆 文章
-
-
2021-10-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ID-19疫苗接種1754萬劑 涵蓋率破5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最新COVID-19疫苗接種統計數據,昨天國內共接種30萬328劑,累計接種1754萬1591劑,人口涵蓋率58.27%、劑次人口比74.80%。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方面,昨天新增42件非嚴重不良事件、41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沒有新增死亡通報個案。嘉義一名研究生日前接種高端疫苗後,9月16日騎機車等紅燈突然昏倒,至今昏迷長達22天。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指揮中心非常關心,也請醫療院所全力協助救治;至於高端疫苗不良事件方面,莊人祥表示,嚴重不良事件共通報158件,其中有22例死亡、1件疑似嚴重過敏、135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其他昏迷、血栓等通報量須另行統計。另外,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莊人祥說,目前全台共接種72萬劑,其中65歲以上高齡族約占8%,去年同期則有約24%;幼兒接種率今年約為11.5%,去年約14%;醫事人員今年約29.7%,去年約32.5%。莊人祥指出,在學生族群方面,今年至今接種率約2.2%,去年同期約6.5%,但今年因同時接種COVID-19疫苗,2種疫苗須間隔7天,因此目前接種率比去年略減,但接種量都算穩定,會持續施打。
-
2021-10-08 新聞.活動快訊
方法對就學得會 熟齡數位力必知的5個網頁小圖示
「這個月的每周二晚上,我都要線上上課,你們記得吃完晚餐再回來。」67歲的趙阿姨疫情前,除了Line之外對學習其他數位工具都興趣缺缺,但5月疫情爆發後,為了參加線上讀經班,趙太太請孩子教她操作Google Meet。操作順手後,趙阿姨感受到虛擬教室的便利性,她說:「雖然我還是喜歡實體教室,但有時候晚上體力不足時,線上教室能讓我輕鬆參加,不像之前只能缺席。」疫情激發求知慾 高年級數位力大增像趙阿姨這樣的「高齡數位新鮮人」在疫情後越來越多。根據東方線上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50至59歲消費者,有51%自評整體科技能力進階了,也有30%消費者自認手機上網、資料查詢、註冊登入、綁定信用卡、網路交易等行為都比過去進步。專教熟齡族手機教學課程團隊「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講師畢偉功及陳麟也從學員回饋中觀察,這波疫情讓很多長輩意識到,學習數位工具已經不是「增能」,而是「生活必備技能」。陳麟舉例說:「疫情剛爆發時,我們很多學員害怕出門排口罩,但不買又不行,那陣子大家熱烈在群組上問,能不能教他們用口罩預約平台。」畢偉功說,這些學員不是家裡沒人幫他們處理,但嚴峻疫情增加了危機意識,而且在家時間變長,使得長輩更願意動腦嘗試以前沒想過、或不敢操作的功能,不再被動等待家人有空幫忙處理。總是搞不懂 熟齡族學數位的卡關眉角「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成立4年多來,已經面對面教導超過3萬名長輩數位課程,團隊對高齡數位新鮮人痛點相當了解。畢偉功指出「生理老化導致操作不順」及「無法理解網路圖示的意義」,是他們最容易卡關的兩大原因。畢偉功指出,像老花眼、手會抖,會讓不少長輩們看不清楚螢幕上的字,或點不到想點的按鈕。他解釋:「有些手機網頁的字跟按鈕都不夠大,這對年紀較長、手微抖的長輩來說,不但看不清楚,經常是想按左邊,結果一直按到右邊;或是底色與文字顏色設計太相近,在相對退化視力看來,就是一大塊色塊而己,無法看清楚寫了什麼字。」而「無法理解網路圖示的意義」則是熟齡族另一道關卡。陳麟以「下拉式選單」為例,像看到欄目旁小小的三角形,很多人可直覺知道是點擊看更多選單,但熟齡長輩沒有這種直覺聯想,就會不知道怎麼辦。智樂活團隊表示,熟齡族並非能力不足,只是需要長一點的學習曲線。陳麟認為尤其對3、4年級的人來說,網路的非線性邏輯是他們年長後才開始學,要完全理解當然吃力,但並非學不會。像是,有些學員會把操作圖示及過程,拆解成一個個步驟做成流程圖小卡,忘記步驟就拿出來看,不少人多做幾次後,不管是點外送、查公車、修照片都很上手。最懂熟齡族的橘世代與「智樂活─樂齡活動社群」攜手,推出專屬熟齡族「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 : 訂餐.買菜.手機爆滿不求人」課程,針對疫情下的生活情境,用易懂的教學語言,學會用手機外送平台訂餐、買日用品;整理手機裡爆滿的照片;以及學會如何照片修圖等。數位新鮮人必知網頁小圖示單堂課程 888元 (價值1,888元)三堂套票1,588元(價值3,888元)✔ 【不出門的數位生活課】線上課    三擇一/三堂套票 ✔150篇退休理財「理財攻略」✔100篇居家運動「健身攻略」✔1年份橘世代VIP資格立即報名>把握時間增進數位技能 ※ 現在開始增進數位技能,讓疫情解封後的生活更豐富。課程報名請洽詢02-7721-6909按2。
-
2021-10-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要不要插鼻胃管?從自主,看見晚美人生的藍圖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拜讀賴教授「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文,我幾次忍不住有感落淚,同時打從心底敬佩賴教授作為醫學權威專家願意如此慷慨,毫不吝嗇地向讀者打開心房,分享他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真實且至今都不得解的痛苦及懊悔的感受。並從中提煉出作為醫療專業者「該如何對待病人不可避免的衰老與死亡」等等反思。他的慷慨大方實在令人敬佩,文中醫療專家與病人家屬雙重視角,更使全文發人深省且令人動容。藉著這篇文章,可以循著賴教授的思維,反思衰老與死亡議題。第一個最直觀的問題是:鼻胃管對賴教授的父親而言是什麼?鼻胃管對賴教授自己而言,懊悔了什麼?接著,我們跟著賴教授的視角,看見疾病與衰老如何造成父子關係的張力,以及賴教授從自身問題出發,提出對《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建議。不僅如此,我們藉著賴教授的分享,從「鼻胃管」的議題得以窺見集體社會對處在病弱老衰、臨終處境者的不理解。從不理解,延伸出以醫療或照顧者為主體的照護模式,漠視了病人的感受與尊嚴,也讓病人的生命意義被掩蓋。因此,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在思考後設且上位的問題:集體社會普遍存在健康者對弱病者的權力不對等與壓迫,可否有更多的解方?鼻胃管之於延命,它的意義是什麼?生命尊嚴與以病人為主體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最上位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探問生命意義的問題,首先必須確認「人」不只是物理性的存有者,更是意識性、精神性的存有者。因此,不關注另一個人的意願與感受時,其實正侵害此人的主體性;換句話說,正侵害他生而為人的生命尊嚴。建立在此前提,我們才能說,關注一個人的感受與意願,才是真正使人成為精神性、意識性的主體,而不是僅僅是物理性的活著的人。病人身處在疾病中,他該是醫病關係中的主體,但病人在現實中確實是主體嗎?長期以來,病人不太會被放置在主體的位置上。傳統上並不期待病人提出意見、表達醫療意願,特別是從刻板的照護責任來看,照顧病人的內容並不關注病人在精神、心靈、意識、情感層面的需求。因此,在照護現場常常見到病人的渴望、心願無人認真傾聽,此刻的病人彷彿「物件」一般,不再是完整的人,更不是主體,僅是照護場域中的客體。這讓我回想起擔任立委時期,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遇到的底層問題:集體社會不把病人當主體,而這思維反映在不信任病人上。因此,當我主張病人應該要有知道自己的病情、為自己做出醫療選擇的權利,且在特定重症的情況時,可以拒絕維持生命徵象的所有醫療措施,讓生命回歸自然終點。這樣以病人為主體的思維和主張,遭逢了巨大的阻攔,大家搖著頭、嘆著氣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當時風氣保守,主流醫療方認為不可能的理由是:醫療知識太複雜,病人沒有能力了解。也有些社福體系的權威人士認為:病人脆弱無知,無法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與決定。而有權利修立法的相關單位,大多是對「病人」該有什麼權利,模糊未知不置可否,或覺得是少數人的事而無心參與。當時我和團隊必須面對傳統的專業父權問題以及不在乎病人處境的權威群體。愈溝通阻力愈大,這使我和團隊更意識到,立法改革的必要性。我感覺自己像傳教士,大聲疾呼:不論是醫療方、專業照顧方或者病人家屬,凡是凌駕病人自主權者,都是強勢的一方。但是,不管哪一方、此刻如何強勢,都必須正視自己都有老衰、病弱的那一天。在擁有健康身體時,不妨發揮想像力,思考自己老弱障礙時,希望有怎麼樣的生活,進而協助打造友善老弱罹病及障礙者的社會制度。如此不只是保障現在的老弱障礙者,更是在保障自己的未來——不管疾病或衰老,都可以被當作主體來對待的安全環境。反之,如果在康健、擁有話語權的歲月裡,僅僅以自己的專業為主體,而非易地而處關注病人的聲音,當那一天來臨時,恐怕也將成為弱勢的一方,生命尊嚴盡失。總而言之,病是病人的、痛是病人的、命也是病人的,所以病人應該要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情,而且要能為自己做醫療決定,且這個決定必須被保障,直到病人失去意識都有效力!這就是我當初提出《病人自主權利法》至今一貫的堅持。即使需要與醫療方、專業照顧機構、民間團體、政府單位、立法委員們或者病人家屬多次溝通,也都值得我們耐煩地持續溝通,說服各方從「如果我是病人」的角度出發,方能進入病人自主的脈絡。病人自主議題方方面面,賴教授帶我們從「鼻胃管」談起可謂見微知著。賴教授提到當年照顧父親,與醫療團隊商量後便決定為爸爸插上鼻胃管。但是賴爸爸是位美食家,且神智清醒,非常不願意使用鼻胃管,最後在醫生與家人不斷遊說中勉強答應了。此後,賴爸爸會在睡夢中不小心把鼻胃管扯掉,早上起來賴教授發現了,賴爸爸只能尷尬道歉。對此,賴教授不諱言父親道歉的這幕至今都是夢魘,這種因鼻胃管引起的父子關係的張力可見一斑。而張力不只這樣而已,賴教授也提到每一次要換鼻胃管的時候,賴爸爸多次表達不想繼續用鼻胃管毫無尊嚴地活,百般不願意配合換管子。兩人僵持許久後,因賴教授一句:我上班要遲到了,賴爸爸不得不配合。當我讀到這裡,真的非常深切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以及賴教授在事過境遷的多年後,懊悔不捨的心境。讀到此處,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賴教授自己是醫生,自己幫父親插管,同時面對父子間關係的張力和醫病關係間的緊張。在多年後賴教授也有些年紀的今天,他開始回顧當年,思考「老」是怎麼一回事。他提到,如果時間倒轉,他不會讓父親插上鼻胃管。其實,在醫療照護中鼻胃管很常見,不只用在失去意識的人身上(如:昏迷、植物人),也可能使用在意識清醒的病人身上,而這病人未必是年長者,重病的年輕人也有可能會用到,生活中最常見的大概是公園裡由看護推著出門曬太陽的長輩們。而使用鼻胃管的病人,多數處在活不了也死不了的狀態裡。因此,不論上述哪一種使用鼻胃管的樣態,幾乎都會形成病人與照顧者間的巨大張力,並承受擺盪在活著與死去間的壓力。對於照顧者來說,為病人插上鼻胃管後幾乎不能多想什麼,僅僅專注思考如何讓病人繼續活命。但這樣的「活」是為了什麼?活著就有交代嗎?這常是照護者不清楚也不敢想的事。而事實上,若病人不想插鼻胃管,是否醫療團隊或照顧者有機會再次針對病人的意願做討論,找到一些可替代的方案,或是讓病人及家屬了解插與不插的利弊得失,揭露足夠的訊息讓病人可以自主判斷,也重新讓照顧者與病人取得溝通的機會,不再害怕把選擇權交給病人,張力降低,重回看見「人」而非「病」的溝通──這是在以往的醫療場域及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不習慣的事──我們不習慣讓病人障礙者做決定。正因如此,賴教授的這段反思非常感動我。我想,如果每一位醫療人員和家屬,都有像這樣的反思,將會是台灣社會莫大的福氣。而這段反思,也是當年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思考。以現今醫療文化的習慣,願意使用鼻胃管的人,尊重這位病人的意願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不想用的病人是否可以選擇不要用?或者用了之後不想要繼續插管,是不是有機制可以停止?而這機制是否能有助於醫療團隊與家屬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願與決定?諸如此類的想法在我的內心醞釀起碼二十年,因此我一有機會擔任立委,首先就想要處理這些問題。而在制度上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正代表我們的國家社會如何回應生命最上位、最核心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生而為人不可不答的一題,而將此哲思帶入制度,正是有權利修立法者責無旁貸的事。「讓病人擁有醫療自主權及尊嚴善終權」,這是我的初衷。當年本於這個想法,我提出第一版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而後我與團隊隨即遭遇極其巨大的反對聲浪。以當時的時空環境來說,病人哪裡可以決定任何事?且多數醫療團隊並不認為「拒絕鼻胃管」可以是一個選項。經過一番奮鬥和努力,感謝安寧緩和醫療與重症醫學會的許多專家醫師以及罕病基金會、失智症協會和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的強力支持,台灣有了《病人自主權利法》,我們可以在罹患重症時選擇要不要鼻胃管了。這是病人莫大的幸福。一直以來,我認為台灣社會需要更完整的「幸福的老弱障礙」與「尊嚴善終」的藍圖。這需要勇於開展對老弱障礙與死亡的想像;然而,我們的文化避諱談論死亡、疾病、醫療決定等這些「晦氣」的問題,不說不談論、缺乏對話、沒有認識、沒有想像,造成社會制度無法保障身而為人的自主與尊嚴。台灣社會非常需要正視且持續提出更多可能性,讓老弱、障礙、失能及死亡這些不可避免的人生旅程,不管在旅程中的哪個階段,都能享有自主與尊嚴。或許,讓我們從簽署《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開始,創造自己想要的美麗風景吧!
-
2021-10-07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飲食料理 吃出三好一巧
家中長輩常因牙口不好而咬不動、吃不下嗎?衛福部國健署因應人口高齡問題,推出一系列質地調整飲食料理影片,助民眾照顧長者的營養與健康。首部影片由國健署長吳昭軍與全聯先生(邱彥翔)合作,拍攝「爸爸回家做晚飯」敬老特輯,吳昭軍大展廚藝外,並分享質地調整飲食的小撇步。國健署調查顯示,65歲以上國人,因口腔問題而限制進食的比率超過61%。隨著年齡增加,容易因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的問題,導致食不下嚥的情形。董氏基金會調查則發現,國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位有吞嚥障礙,這也是引發老人厭食症的原因之一。考量長者的牙口功能及營養需求,國健康推出「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並推廣三好一巧「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高齡飲食觀念。民眾只要運用質地調整飲食概念,透過食材的挑選、切割烹煮技巧等,改變食材的軟硬度及適口性,就可以製備適合長者的餐食,讓長者不再只是看得到吃不下,並且搭配「我的餐盤」原則,讓長者吃得更健康。「爸爸回家做晚飯」影片推薦「如意鮮蝦雞肉蛋捲」、「古早味絲瓜佐魚片米粉湯」兩道料理。吳昭軍說,藉由兩道簡單的料理,傳達想要照顧長者營養的想法,利用家中常用的餐具可以輕鬆辨別食物的軟硬度,為長者飲食把關,且藉由全家一起做菜的家庭互動,不但能增進情感,加上親人的陪伴用餐,更可以增加長者食欲。「如意鮮蝦雞肉蛋捲」料理有小技巧,因蛋白質是長者重要的營養來源,將富含蛋白質的新鮮蝦仁與雞肉,再加入些許馬鈴薯,透過調理棒攪碎打成泥,以蛋皮及海苔包裹,蒸煮後能提升均勻的軟嫩口感,再以適口大小切割,即成為老少咸宜的雞蛋捲,讓長者能同時攝取多種蛋白質食物。至於料理「古早味絲瓜佐魚片米粉湯」的技巧,因為米粉長長的,不好入口,但只要把它切成約3公分的適口大小,佐以軟嫩的鯛魚片、蛋及同樣切小塊的絲瓜,再加上紅色的養生枸杞,就色香味俱全,且營養滿分。
-
2021-10-07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損未就醫失智風險大 醫建議及早配戴助聽器
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會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會忘記聲音的表現,選配助聽器便顯得相當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能真正彌補受損的聽力。隨著年齡老化,聽力會逐漸退化受損。黃啟原指出,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旦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愈少,罹患失智症風險愈大,若能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黃啟原說,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愈開愈大聲,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應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到聽覺感受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黃啟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許多聽損者常反應,「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研究顯示「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建議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助聽器,但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93歲老婦腹脹吃不下 竟患罕見腹膜偽黏液瘤
宜蘭一名93歲郭姓老婦因為腹部脹氣、食慾不佳,家人以為是老人家消化不良或腸胃潰瘍,陪婦人到台北榮總員山分院就醫,經檢查發現各項腫瘤指數都飆高,竟然是臨床上極為罕見的腹膜偽黏液瘤。高齡郭姓婦人到台北榮總員山分院求診時,發現腹圍逐漸增加,但胃口卻減少,檢查時發現她四肢肌肉萎縮,疑似有腹水,但並不是一般腹水常見的移動性濁音,且腹水太濃稠無法引流。最可疑的是,婦人抽血檢查的多項腫瘤指數明顯飆高,包括CEA:436.7(正常值
-
2021-10-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陸續到貨!BNT有望開放全年齡、莫德納開7月16日前第一劑接種者
第11輪疫苗接種繼續開放BNT疫苗,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表示這兩天約有160至180萬的BNT疫苗會到貨,外界關心可開到幾歲族群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持續到貨,BNT會從47歲陸續往下開放,很可能包括所有年齡層。莊人祥表示,第11輪已包含47歲以上、12至22歲、18歲以上的第九類民眾,因此再開就是全部了。而BNT和AZ在第11輪都已開放約90萬人接種,這180萬劑疫苗要在七天內接種完,任務已經非常艱鉅。未來如要開放,應該是從10月22日開始接種,至於開在第幾期並沒有差別。莊人祥表示,BNT還是以接種第一劑為主,尚未開放混打。至於莫德納疫苗,指揮官陳時中今早於立法院表示,「將在三天內到貨」。對此,莊人祥表示,目前莫德納疫苗在各縣市衛生局還有64萬劑針對7月16日前接種的70歲以上民眾,正接種第二劑中。未來若再到貨,會針對7月16日前接種70歲以下的族群開放,等這些族群接種完後,才會針對7月30日前接種者從高齡往下開放。而默沙東的口服新藥,指揮中心也透露正在搶購中,但相關預算和需求量,莊人祥則表示,因涉及談判無法說明。至於今外傳又有AZ到貨,莊人祥也予以否認。
-
2021-10-06 該看哪科.耳鼻喉
聽不見燒水聲? 醫:恐有聽損疑慮 快就醫評估
台灣已面臨高齡社會,長者失聰攀升,而聽力退化是緩慢過程,但過程中已漸漸聽不到很多細微的聲音,如果沒有及早介入,就會忘記聲音的表現,因此選配助聽器便顯得重要。台北榮總耳科科主任黃啟原表示,選配助聽器和選配眼鏡一樣,需要經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的評估後使用,才真能彌補受損的聽力。黃啟原表示,隨著年齡老化,聽力也逐漸受損。但許多長者以為自己是「一夕之間」就忽然聽不見,但事實上可能很早期就開始聽不清楚,通常會先從高音頻、小分貝聲音開始聽不清楚,但仍可聽到中音頻和超過40分貝的談話聲。因此一但聽不清楚交談聲音,代表聽損已經非常嚴重。但早期聽損若未能及早介入,神經刺激越少,罹患失智症風險也就愈大,而及早配戴助聽器有助於延緩聽覺神經細胞凋零。因此,若發現家中長輩聽不到燒水、門鈴等高音頻聲,或是電視聲音越開越大,就要注意可能已有聽損的疑慮,需要到醫院進行詳細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黃啟原指出,由於聽力損失不是「大聲」就可以了,還牽涉聽覺感受細胞間少或是大腦反應快慢,因此需要評估究竟是「聽不到」、「聽不清楚」還是「聽不懂」,才能確認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並依據需求和耳朵結構選擇適當的器材,例如耳內式或耳廓式助聽器。他也提醒,剛配戴助聽器時,因與預期的聲音略有不同,因此通常會有二至三個月的適應期,因此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聽力師和選配師來協助調整。尤其許多聽損者常常表示,戴上助聽器後覺得環境嘈雜,因此只有與人交談時才會戴上,或只戴單耳。黃啟原表示, 為了能有完整的聲音接收環境,對周圍環境能有更好的感知,且根據研究雙耳配戴可提升訊噪比,字詞辨識可提升5至10分貝,因此最好是長時間、雙耳配戴。另外,也要採漸進式配戴策略,先從安靜環境開始配戴再到戶外。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助聽器時,應謹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認」識助聽器是醫療器材、「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或登錄字號及其標示,「正確使用」醫療器材,以確保買到合法安心的醫療器材。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6 養生.健康瘦身
「瘦瘦筆」減重挑人瘦 7族群不適用
● 瘦瘦筆減重,12周瘦5%才算有效果● 省錢借藥施打,劑量錯或過量用恐致命● 瘦瘦筆搭飲食控制,控制熱量才是維持身材絕招據國民營養調查,台灣19歲以上成人平均BMI值為24.2,超過標準(BMI≥24屬過重),減重已成「全民運動」。不少藝人、網紅看準減重商機,大力推薦施打「瘦瘦筆」,即可抑制食欲,不必刻意斷食也能達到減重效果,民眾趨之若鶩,連網路都能買到瘦瘦筆。醫師警告,瘦瘦筆成分是一種降血糖成分「腸泌素」,高劑量使用確實具抑制食欲效果,但未經醫師處方使用,恐導致嚴重副作用威脅性命。【延伸閱讀】>>QA/不必刻意斷食也能有減重效果?使用「瘦瘦筆」必知十件事抑制糖友食欲 協助減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偉峻表示,瘦瘦筆的主成分為「利拉魯肽」,它是一種GLP-1類似物,即腸泌素的一種。人類進食後,血糖會開始上升,腸道此時會分泌腸泌素促使胰島素開始分泌,幫助血中葡萄糖進入到肌肉或是肝臟中,儲存成能量,同時會抑制升糖素分泌,告訴肝臟可以減少製造葡萄糖,而腸泌素也會降低胃排空的速度,抑制患者食欲,使血糖上升的速度減緩。徐偉峻指出,過去在臨床上,利拉魯肽主要使用在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身上,協助抑制患者血糖上升,國外研究發現,提高使用利拉魯肽劑量的糖友,會抑制糖友食欲,出現體重減輕現象,轉而研究利拉魯肽是否有協助減重的可能性,最後被證實有效。依照現行仿單,使用利拉魯肽作為減重使用,BMI值需超過30,或是BMI值27有合併其他慢性疾病。徐偉峻表示,目前瘦瘦筆屬於自費範疇,曾聽聞有民眾為了省錢,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借藥」施打,「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瘦瘦筆,徐偉峻強調,有甲狀腺髓質癌病史或家族病史、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腎功能不全、發炎性腸道疾病、75歲以上高齡者或18歲以下者、懷孕婦女、備孕婦女或是正在哺餵母乳婦女等,都不建議使用。亂用瘦瘦筆 有人胃出血桃園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表示,有些民眾隨意亂用瘦瘦筆,劑量不對,導致腸胃道過度反應,出現惡心嘔吐症狀,嚴重者會吐到胃出血,其餘還包含急性胰臟炎、膽囊炎等。有些患者為求效率,使用瘦瘦筆還搭配其他減肥產品,反而把身體搞壞,甚至發生低血糖現象。林嘉鴻指出,即使依照醫師處方可以使用瘦瘦筆減重,不搭配飲食改變,最終也不會有減重效果。徐偉峻說,瘦瘦筆的使用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效,一個療程為12周施打,每天施打一次,從低劑量0.6毫克施打,每15天依序調高劑量,分別為1.2毫克、2.4毫克,最後為3.0毫克,施打後第一天就會開始出現食欲不振情況,抑制民眾飲食量,希望在抑制食欲的過程,幫助民眾養成減少進食、減少攝取過多熱量的習慣。若療程結束,體重沒有減少5%,表示無顯著效果,應改採其他的方式減重。屬處方藥 逕自販售會觸法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楊博文提醒,瘦瘦筆為處方用藥,需醫師診斷後處方使用,民眾逕自販售處方藥,最高可處200萬元以下罰鍰。擅自從他國輸入藥品販售,被視為輸入禁藥,最高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億以下罰金;販售禁藥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000萬元以下罰金。
-
2021-10-05 新聞.元氣新聞
整合醫學團隊治病 北市聯醫、台大醫師跨院遠距會診
68歲李阿姨小腿忽然腫脹疼痛,罹患了蜂窩性組織炎,前往長期看診的台大醫院就醫,必須住院做抗生素治療,但得等四天才有病床,為了可以即時獲得治療,在她同意下,台大醫院幫李阿姨轉診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住院,透過跨院遠距通訊診療,兩院醫師在李阿姨做超音波檢查的同時討論最佳的治療方法。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高齡化社會的患者大都有多重共病,該院整合醫學科在住院期間是以病人為中心進行整合醫療,病人不再需要「五天跑五個科」。十月起,台大醫院將專長於整合醫學制度與床邊即時超音波的醫師許甯傑,借調至市聯醫中興院區擔任整合醫學科主任,進一步推動雙向合作模式。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指出,整合醫學科由主治醫師24小時值班,和住院醫師和專科護理師形成「主責團隊」,隨時可即時處理病人狀況。病人出院前也可以轉銜個管師、出院準備護理師等,並將強化與其他醫院的橫向連結,導入遠距精神。其中「即時超音波」這項技術,可謂是「新世紀的聽診器」。「未來的醫療趨勢,將不再是一對一,而是透過科技的進步,由整個團隊去診治病人。」許甯傑說,科技進步,即時超音波可以把檢查資訊做遠端分享,不但降低依賴操作者經驗、專科別等限制,也能讓多位醫師一邊做檢查、一邊討論病情,病人也可以得到跨科團隊的即時回饋。王宗道指出,目前觀察民眾對於轉院和視訊會診的接受度,大概只有兩到三成,仍有待提升,努力的關鍵在於「醫病溝通要讓民眾安心」。
-
2021-10-04 新聞.元氣新聞
科技縮短醫病距離 在市聯醫住院也有台大醫師診療
68歲的李阿姨有天小腿忽然腫脹疼痛,診所判斷是蜂窩性組織炎,建議她去長期回診的台大醫院。台大急診建議要住院做抗生素治療,但要有病床,可能得等上四天。為了讓李阿姨可以即時獲得治療,在當事人同意下,台大醫院將李阿姨轉診到市聯醫中興院區住院,透過跨院遠距通訊診療,兩院醫師在李阿姨做超音波檢查的同時討論,實現高效率的全人醫療。跨院遠距通訊診療的服務模式,台大醫院和市聯醫中興院區已經行之有年。台大醫院統計,2017年起,從台大醫院出院轉銜到社區住院的就有650人次,以市聯醫中興院區為大宗;在台大急診經初步評估穩定後轉至社區住院的也有2748人次,其中超過四成(1112人次)都是轉到市聯醫中興院區。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高齡化社會的患者大都有多重共病,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在住院期間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病人不再需要「五天跑五個科」。十月起,台大醫院將專長於整合醫學制度與床邊即時超音波的醫師許甯傑,借調至市聯醫中興院區擔任整合醫學科主任,進一步推動雙向合作模式。台大醫院整合醫學科主任王宗道表示,整合醫學科是2009年由台大創傷醫學部前主任柯文哲成立,2017年正式隸屬於內科部,目前有71個病床,10位主治醫師、22位專科護理師。王宗道表示,整合醫學科由主治醫師24小時值班,和住院醫師和專科護理師形成「主責團隊」,隨時可即時處理病人狀況,且與次專科照護並行不悖。病人出院前也可以轉銜個管師、出院準備護理師等,現在將強化與其他醫院的橫向連結,並導入遠距精神。其中「即時超音波」這項技術,可謂是「新世紀的聽診器」,而許甯傑就是這方面的專家。「未來的醫療趨勢,將不再是一對一,而是透過科技的進步,由整個團隊去診治病人。」許甯傑表示,過去床邊檢查聽診器或傳統超音波,都很難分享檢查的過程資訊,但隨著科技進步,即時超音波可以把檢查資訊做遠端分享,不但大大降低依賴操作者經驗、專科別等限制,也能讓多位醫師一邊做檢查、一邊討論病情,病人也可以得到跨科團隊的即時回饋。奠定遠距照護中心主任基礎的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何奕倫表示,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的強項,包括最完整的視訊系統、完善的資訊加密系統,還有24小時隨時值班的醫師和個管師,提供不間斷的服務。未來有許主任在中興啟動整合,將「雲端病房」概念帶去中興,兩邊都以病人為中心,真正可做到「數位傳千里,雲端共嬋娟。」王宗道表示,目前觀察起來,民眾對於轉院和視訊會診的接受度,大概只有兩到三成,仍有待提升,努力的關鍵在於醫病溝通要讓民眾安心。
-
2021-10-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歹活或是好死,值得深思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拜讀了八月蔡教授的文章談到進入高齡化社會,衰、老、死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以及台灣現況是平均餘命增加之外,「不健康餘命」也增加近一個月,代表部分長壽者不一定生活品質好。因此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更需如何對年長者達到「善終」有更多的討論,期待能有依照個人與各個家庭的共識及想法。賴教授分享了照顧高齡父親的親身經歷,做為人子的為難與掙扎,令人十分動容。二位教授的文章讓我想分享一些在臨床的經驗與想法,斗膽狗尾續貂一下。記得被會診過一位年長的女士,雖然數年前罹患癌症,在經過治療後癌症已然痊癒,並沒有轉移復發。反倒是出現失智的症狀已經有兩年以上,在失智症門診規則追蹤治療。近半年行動能力、吞嚥、語言等都明顯退化,因為反覆的尿道感染或是吸入性肺炎一直進進出出醫院。因為住院時經常有譫妄的症狀,所以會診我去協助處理躁動及睡眠障礙的問題。初次看阿嬤時,她的精神還不錯,很客氣地請我坐下,感謝我去看她。她的先生,一位忠厚寡言的老先生,在一旁微笑陪伴著。我試著幫阿嬤評估她的精神狀態以及認知功能,確認她確實在夜間因譫妄而無法有好的睡眠,記憶力及判斷力也明顯有障礙。結束會談時,我感謝阿嬤的配合,願意花一些時間讓我完成評估。她笑著稱讚我很好,特別來探望她,要我代她向我爸媽問好(原來她把我錯認是她鄰居的兒子),然後說下次我再來時要親自下廚,請我吃她做的雞肉(她錯把病房認為是她家了)。跟阿嬤道別後,我請在旁邊露出尷尬笑容的阿公到病房外,阿公連忙道歉,說她太太近年常把人認錯,希望我不要見怪。我安慰阿公,說明這些是失智症的症狀,阿公說他知道,神經內科的醫師跟他說明過。接下來我請教他是否了解阿嬤頻繁進出醫院的原因,以及他對於治療的想法。阿公又露出不好意思但是又有些憂愁的表情說,他們夫妻倆都沒讀什麼書,這些事情都是兒子跟醫師一起討論決定的,不過他也知道老伴的病情會逐漸地惡化,這幾次住院時,主治醫師都有說明,至於細節還是兒子比較清楚。後來阿嬤再接下來的幾個月住院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意識狀況也越來越差,清醒的時間很短。照顧的團隊開始跟阿嬤的家人討論轉向緩和安寧照顧的可能性,只不過阿嬤的兒子說什麼都不願意,終於在一次敗血性休克而轉入加護病房之後,他同意轉入緩和安寧病房照顧。不過問題來了,他除了同意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他的部分,如後線抗生素的使用,鼻胃管、導尿管、靜脈營養等,他都要安寧緩和團隊做到最足。緩和安寧團隊很為難,因為隨著阿嬤整體狀況日漸惡化,已經無法自行翻身,身體也開始出現壓瘡。倒不是嫌棄阿嬤難照顧,而是用盡人工的方法讓阿嬤的身體活著,實在跟緩和安寧照顧希望保持病人最佳生命品質的目標有出入。阿嬤的兒子在醫師想跟他約時間討論治療計畫時,常常因工作關係無法出席,只在電話中要求所有可以讓阿嬤延長生命的治療都要繼續。安寧照顧團隊終於在一次阿嬤超長期住院後約到她的兒子來討論,醫師先解釋了目前的治療恐怕除了維持住阿嬤的呼吸血壓心跳之外,也造成了阿嬤水腫,身上多處褥瘡,也感染了抗藥性的細菌,更重要的是,阿嬤恐怕再也不會清醒與家人互動。我清楚記得那一幕,阿嬤的兒子涕淚縱橫的說:「我知道你們要說什麼,可是我寧願每天還是可以看到媽媽,即使她不會跟我說話,也不要一個死掉的媽媽!」安寧緩和團隊了解這是一位十分悲傷的兒子,對於母親的生命即將逝去無法接受。因此醫師向他說明,並不是現在就要把維持母親生命的治療全部停下來,醫療團隊也能同理他即將失去至親的痛,只是如果未來一、二週的治療,沒有辦法讓他的媽媽比現在更好,或許是必須好好思考調整治療策略,轉向以減少痛苦為目標的照顧了。在團隊溫暖同理的支持安慰下,二週後兒子同意讓媽媽減少激烈的治療手段,改為溫和的支持治療,阿嬤也在一週後安詳離世。其實阿嬤的例子天天在各醫療機構、養護機構上演,家屬當然不是故意要病人白白受苦,只是出於割捨不下的親情,或是礙於其他家屬不同意見(特別是不負責照顧的親戚最容易隨便扣上的「不孝」的帽子),所帶來的壓力。使得一些長者,因為身體功能逐漸惡化,必須使用現代醫療一切手段,讓呼吸、血壓、心跳維持住,卻不一定是有品質的活著。曾經問過一些家屬如果是他們自己遇到這種狀況他們會如何選擇,他們的答案相當耐人尋味。他們通常會說:「如果是我自己遇到,我不想這樣的活著,我會告訴醫師停止那些無效的醫療;可是我的父母親,我沒辦法幫他們做這樣的決定。」在2019年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預先為自己在生命末期預先做好醫療決定,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接受醫療照顧,而不要把這樣的難題丟給我們的家人。又或是如預立醫療決定的選項之一,可以選擇「維持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再行決定。這個選項可以讓家人有時間思考與情緒緩衝,以便做最適切的決定。只是現行病人自主權利法所規範的適用時機相當嚴格,例如賴教授提到他的父親,意識清楚,也沒有重大身體系統的衰竭,恐怕仍無法適用。希望未來修法時能把適用時機,考慮到現在國民平均餘命延長,蔡教授提到的衰老死的事實考慮進去。由於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沒有罰則,醫界中有個很無奈的笑話「死人不會告醫師,活人會」。因此在醫療現場的實務上,醫療團隊即使知道病人已經簽屬預立醫療決定,萬一病人意識不清病情也到了疾病末期,還是會與家屬再次討論與決定醫療方針,以避免後續的醫療糾紛。個人認為比較理想的做法是修改醫療法與醫師法,把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條例修進去,避免疊床架屋互相矛盾,醫學教育也要把相關領域列為必修,如此全民都能受益。希望未來的修法能更臻完善,能落實病人自主的核心精神。
-
2021-10-02 新聞.長期照護
弟患思覺失調症,家人考驗的開始! 照護長路築起最強後盾
邁入高齡化社會,我們思考著如何擁有尊嚴又快活的熟年生活。對於身障者、精神障礙者來說,「老有所依」似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對家人而言,更是拋卸不下的甜蜜負荷。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陪伴弟弟共度思覺失調的低谷,創立協會幫助更多家庭受益,漫漫照護長路,成為彼此的親密後盾。身型精瘦的金林,說起話來聲如洪鐘,侃侃而談創立協會的機緣,是因為弟弟罹患了思覺失調症。「我的家庭很普通,父母親不太喜歡拓展社交生活,日子平淡卻很平實,五個小孩的成績都很好,不用操心。」金林娓娓道來,以往平靜生活卻在一夕間變調,20多年前,正值當兵的弟弟突然性情大變,被送進國軍818,接著就被告知有精神障礙,提前停役回家,家中氣氛從此丕變。【延伸閱讀:沒有人知道如何當個照顧者... 金林笑成立心生活協會,為病友老後鋪路!】弟思覺失調 家人考驗的開始回憶弟弟的發病過程,金林認為身心困頓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似乎在高中時期就有跡可循,當時一些怪異舉止被家人解讀為「抗壓性太差」,出社會就可以被調整,從沒想過一切與精神疾病有關。弟弟上大學後,到外縣市求學,金林任職會計師事務所偶爾出差到新竹查帳,抽空去探視他,已感覺出弟弟明顯的情緒起伏,心中隱隱不安。直至入伍,弟弟在制式化高壓環境下終於爆發,軍醫示意病情嚴重,確診為「重度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出院回家是一段彼此磨合的過程。精神分裂症於2014年更名「思覺失調症」,最主要的症狀是幻聽、幻覺、被害妄想、思考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金林的弟弟原本是才華洋溢的文藝青年,發病之後,情緒極度不穩定、個性敏感多疑。病情時好時壞,給家庭增添了許多負擔,金林身為同住的家人,每天都有衝突,面對的是無止盡的焦慮和恐懼。一輩子服藥 親情支持是關鍵與弟弟的相處過程,金林坦言一開始並不順利,「病人狀況不好的時候,想法固執、行為古怪,幾乎無法溝通,有時候脾氣一來,難免會用肢體動作表達想法和不滿,我曾氣到束手無策。」金林待心情稍微平復,靜下心來研究思覺失調症,也詢問任職台大醫院的高中同窗,這種精神疾病接下來還會怎麼樣?得到的結果令人難過,雖然經過治療,病情可以獲得緩解,但很可能需要一輩子服藥,與疾病共處。陪伴弟弟服藥控制的過程中,金林發現,思覺失調症的病徵出現時,家人的支持是關鍵,但因患者的幻覺、怪異妄想和失序行為讓人害怕,反而斷開關懷的距離。「家屬是以理性思維講道理,患者則是被害思維產生溝通障礙,往往處於恐懼狀態,陷在負面泥淖中。」金林轉念思考,這是大腦出問題的生理疾病,患者受病情所苦,思想架構不同於一般人,在生活的安排上也發生問題,他們的老後與餘生該怎麼辦?心生活協會 助病友生活自理看著弟弟多次進出醫院、後來轉入慢性病房,前後共3年多,家人每周都去探望。陪病治療的過程,金林感受到患者與精障家屬的無奈、無助,「人人生而平等,沒有人應該被放棄!」這個想法縈繞在心頭,加上想要改變社會對精神病的汙名,2003年7月成立「台北市心生活協會」,從關懷精神疾患家庭的原動力出發,為精神障礙者提供獨立生活能力訓練、心理復健、家庭支持、資源連結等服務。「因為無助,所以我們想要自助!」金林體會到,不能以一般人狀況來衡量患者的言行對錯。她多年來努力奔走促進病友權益、爭取平等發聲權和工作權,串聯各縣市康復之友協會和康復之友聯盟等單位,倡議精神病康復需要一系列治療配套,包括訓練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最終目的是因為:彼此都會變老。除了努力不與社會斷線、得到基本照顧與醫療協助,還要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好好過生活。
-
2021-10-01 養生.人生智慧
82歲才結婚!89歲霍剛「從不煩惱」一切順其自然:就算明天要我死、今天也會很高興
今年高齡89歲的藝術家霍剛,走起路來步履穩健、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而且耳聰目明,他的身體健康,幾乎沒有太大的病痛。10多歲便決定往藝術這條路前進的他說:「我從沒想過要大富大貴,只要隨心所欲、聽其自然,就算要我明天死,我今天也很高興。」 經歷戰亂的他,一生註定要流浪!或許是習慣了身無分文的離開,他學會豁達的人生觀,並且活在當下。 1949年才17歲,他就隻身跟著國民革命軍遺族來到台灣。離開前,寫了封家書給母親,「她要我能走就走,跟著學校至少還有書能讀。」就這樣,他跟著300多位師生抵台。 其後考上台北師範學院藝術科,每月省下伙食費,跟著有「台灣現代藝術導師」之稱的李仲生習畫。 畢業後,霍剛成為國小美術老師。但他心中一直有個藝術家夢,渴望赴歐洲深造,「在圖書館找資料時,看到畢卡索、米羅等人的畫,就會想去看原畫。」他說:「我想要進步。」 那年代,出國很難,他整整張羅了1、2年,「要找5到6個保人,保證你反共大陸要回來打仗,保人還要有10萬台幣存款,當年愛國獎券特獎是20萬元,能有10萬存款的人多困難?」 「我只能盡量辦。」他說:「這件事做不成沒關係,但如果沒有盡力去做,我會後悔一輩子。」 他成功了!1964年,霍剛抱著「一輩子不要回來」的決心搭上前往歐洲的輪船。他計劃到法國習畫,時值台灣與強權外交關係中斷,無法申請簽證,停留一段時間後,只好暫時前往義大利米蘭,沒想到,一待就長達半世紀。 張羅錢才能出國,卻從沒煩惱錢 霍剛沒帶多少錢出國,他卻從沒煩惱過錢,「我很快樂,每天看電影、逛美術館、藝廊、拜訪藝術家、畫畫,我的時間都花在這裡。」他活在自己熱愛的世界裡。 歐洲開啟了他的藝術視野,發現繪畫世界無限寬廣,「米蘭是『藝術之都』,每天都有最新藝術資訊。」出國時,他想朝「超現實主義」方向發展,到了國外才發現畫得比他好的藝術家太多了,很難出頭。 當時,幾何抽象正在起步,「它乾淨、濃縮、講求精神性,難度較高,且很理性。」為與西方藝術家區隔,他從中國書法及金石汲取靈感,並將東方的空靈、虛無等哲學概念放進去,「因為中國書畫都很薄」,他用平塗法,意外開闢出一條新路,成為台灣幾何抽象藝術風潮的先驅。 今天不去想明天,充分「活在當下」 他的畫極為簡單,就像他的人,從不去思索生活是否困難,「我在戰爭時吃過更多苦。」他不去想明天,「就算明天就會死,今天還是這樣過。」他是徹徹底底「活在當下」的人。 如此無煩無惱,自然不會擔心沒飯吃。在米蘭,沒錢吃喝時,他就到藝廊參加開幕酒會,「這座城市一周有2~3場活動,有食物吃、有酒喝,還有畫可以看。」談到這個問題時,他呵呵大笑。 鄰居知道有個來自東方的藝術家,邀請他到美專教授東方藝術,也有人來學書法、帶小孩來學繪畫、創作。靠著零星收入,他得以儉樸過日。「我從來不生病,因為獨身在國外,要特別留意身體。」霍剛強調。 儘管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他卻是個慷慨大方的人。 在米蘭接待、陪伴來自台灣、中國等地音樂家、聲樂家,受過他幫助的留學者無數。而在平時,他的休閒活動是聽音樂、買黑膠唱片。他收藏上萬張黑膠唱片,在他的畫作中經常可以看見音符,就是深受音樂的影響。 82歲才結婚: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2012年霍剛80歲,那年台灣邀請他回到台北,在藝術村駐村,因而認識小他32歲的萬義曄,兩人一見如故。萬義曄對他悉心照顧,讓他深受感動,交往後、兩人決定結婚。這是他第一次婚姻。如同他的人生態度,婚姻也是順其自然。 結婚時,他已經82歲,他說:「我沒想過那時候幾歲,只是遇到喜歡的對象,就結了。」婚後因太太不願搬到米蘭,霍剛只好於2014年遷回台灣定居。 「我天生就是要畫畫,藝術家不言退休。」霍剛從沒想過,一生最想要做的工作竟然可以做一輩子,「我的工作不像上班族有固定時間,我想畫就畫。」 養生哲學:不計較,想吃啥就吃啥 最近,因疫情嚴峻、在家中閉關,他翻閱喜歡的藝術家作品研讀後,構思新系列——在圓形畫布上以黑色為底的創作。他閃著俏皮的神情說:「這是我的新作品,還沒對外曝光!」89歲的他,腦中還有源源不絕的創作力,也有體力完成。 談到養生哲學,他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和人計較。在飲食方面,想吃什麼就吃,「我都活到這個年紀,還能吃幾年?不要活得太苛刻。」 至於能夠留給後世什麼?霍剛則是笑笑說,他不會去思考這件事,「活在當下」就好。●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享受獨處,發現高級的自己!6位孤獨達人:如何度過孤單時間,會決定你的偉大程度.丈夫升主管常出差,竟外遇希望離婚!1故事體悟:外遇,是夫妻之間最深沉共謀.抱怨、與世界為敵有什麼用?中年後明智選擇,是用所有力氣變美好、義無反顧走下去
-
2021-09-30 新聞.長期照護
長照2.0日照中心不好用 衛福部:會輔導做彈性設計
長照2.0上路五年,能否對準民眾需求引發外界關注。以日照中心的服務時間為例,衛福部官員表示,會請縣市政府輔導轄下的日照中心,針對服務量能和收托的服務對象家屬的需求,做一些有彈性設計,以回應民眾的多元時段需求。國發會今天召開委員會議,會中討論衛福部提報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及整建長照衛福據點計畫的推動情形」,主持會議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我國老年及失能人口逐年攀升,長照需求快速增加,長照政策的落實推動已成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重要政策,請教育部、內政部、國防部及輔導會等相關部會持續全力配合衛福部推動,並請衛福部督導各地方政府,公私協力加速推動,積極強化長照據點營運管理,以提升長照服務效益。衛福部長照司專門委員楊雅嵐指出,到110年7月為止,已布建ABC三級據點1萬797處,長照服務使用人數31萬3614人,在職照顧服務員人數8萬2850人。為加速及均衡發展長照資源,推動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並針對無住宿式機構之地區布建住宿機構資源,至110年7月已於472學區布建650家日照中心,預計113年前達成814國中學區至少各設置1處日照中心;住宿式機構部分,已核定布建10個生活圈,預計114年優先完成布建34個高、中需求生活圈。針對民眾對於日照中心服務時間不符合上班族需求的問題,楊雅嵐說,顧名思義,日照中心比較像是老人的幼兒園 ,對於開放時間如何對應到民眾需求,目前已有有交通接送服務,以配合家屬工作後的回家時間;此外,在長照相關補助方面,若日照中心有提供夜間服務,例如提供晚餐等,會有加乘設計,鼓勵日照中心提供比較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時間。楊雅嵐指出,就像幼兒園也有延托設計,因此衛福部會敦請縣市政府輔導轄下的日照中心,針對服務量能和收托的服務對象家屬的需求,做一些有彈性設計,回應民眾的多元時段的需求。
-
2021-09-30 癌症.攝護腺癌
一家三兄弟全得攝護腺癌 醫師:有家族史別輕忽!長效型荷爾蒙控制病情 減少就醫奔波
文/洪素卿 「攝護腺癌的家族史很重要,假如父親有的話、罹癌機會就比別人高。假如兄弟有的話、那機會就更高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李經家主任曾接獲多起兄弟都得攝護腺癌症的案例,其中一起讓他印象很深刻,案例中的大哥一開始是到醫院照顧攝護腺癌轉移住院的二弟,順便做了檢查、沒想到結果數據也異常,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攝護腺癌,最終轉到高醫接受手術。 結果三弟一聽也來做檢查,竟然真的也罹癌,大哥與三弟因早期發現、還來得及手術治療。但最早發病的二弟因為發現時已轉移,最後不敵癌症。 李經家主任指出,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很多年長者有頻尿、急尿、夜尿、尿不乾淨、小便變細,甚至產生血尿等排尿異常症狀。部分人自覺這是「老化」自然現象,並沒有特別在意,但這些症狀卻也是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共同可能出現的症狀。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建議應該交給專業醫師鑑別診斷。醫師會藉由肛門指診,抽血檢驗血中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甚至加上直腸超音波,協助揪出早期攝護腺癌。 「早期診斷很重要!」李經家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如果在三期以內都有機會接受手術、根本解決。傳統開刀因為容易流血、術後可能留下尿失禁或是性功能異常等後遺症,部分患者聞之卻步。不過,近年手術技術不斷進步,包括民眾熟知的達文西機器手臂等,不僅讓手術變得簡單、而且能夠保留神經、保留括約肌。手術成效良好,平均三期內病人五年存活超過九成。 「但是一旦跨過第三期,到第四期轉移之後,存活率就大幅降低。」李經家指出,因為腫瘤可能轉移到淋巴或是骨頭,手術無法將腫瘤拿乾淨,這時候就需要接受荷爾蒙治療。 李經家指出,睪固酮、也就是所謂的男性荷爾蒙,是攝護腺癌滋生的促進因子,透過荷爾蒙治療,把睪固酮降到最低,讓攝護腺癌少了刺激因子,腫瘤就會穩定、甚至慢慢崩解。 荷爾蒙治療是一個使用很久的治療,但是效果還是非常好,近年除了有第二代荷爾蒙問世,主力第一代荷爾蒙也發展出長效劑型。讓患者不需要每個月到醫院打針,可以三個月打一次、甚至可以六個月打一次。 一般來說,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如果血中的PSA數值穩定維持在0.1以內,就會建議他不妨三個月來一次、減少往返奔波。 尤其是交通不便、住得比較遠的,李經家醫師說,「像是我個人門診就有從離島、澎湖、七美,甚至在東南亞工作的台商。因為不方便每個月就醫、對他們來說,三個月到醫院一次就變成非常方便。」「尤其攝護腺癌罹病族群很多都已經七、八十歲,甚至八、九十歲,常常需要全家勞師動眾一起陪病,如果說家屬還要上班,也很適合三個月打一次。」 「最近這一年多因為肺炎疫情,有不少患者擔心頻繁進出醫院被感染,甚至也會跟醫師提起是不是能夠不要每個月來醫院一次!這時候三個月劑型就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 李經家主任指出,近年也陸續接獲四十多歲就罹患攝護腺癌症案例,提醒民眾,如果家族裡有父執輩或是兄弟有病史,五十歲以上健康檢查時別漏了攝護腺。另外,攝護腺癌最常轉移的區域除了淋巴之外、就是骨頭轉移,「如果沒有特別受傷、骨頭常常有一個點固定疼痛,可能也要多注意!」 《延伸閱讀》 .男性隱藏殺手?攝護腺癌確診逾3成已晚期,高低風險治療大不同? .攝護腺出問題非開刀不可?攝護腺癌分數愈高愈危險,晚期轉移如何治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助長者抗體陽性率增14倍!英美百萬血清調查揭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10月5日起將有條件開放部分休閒娛樂場所,更進一步邁向解封,不過台灣的兩劑疫苗覆蓋率目前還只有9%。台大公衛學者指出,英國和美國長期定期進行血清抗體調查,百萬人口規模的研究結果已證實,自然感染的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加而下降,但疫苗接種可弭平年齡間的差異,長者接種疫苗的陽性率是自然感染的8到14倍,而且更持久。不過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許多高覆蓋率國家經驗已證實,即便超過七成人口都完整接種,也無法達成族群免疫,還是可能持續發生很多個案。因此即便要「與病毒共存」,疫苗、檢測、公衛防疫措施這三方面都要努力,不可偏廢。台大公衛博士林庭瑀表示,核蛋白(N)抗體檢測代表自然感染,棘蛋白(S)抗體檢測則代表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種。兩劑覆蓋率高達82.%的英國根據此學理基礎,,針對全國各區17歲以上健康捐血者隨機取樣,每區都抽250份樣本,以羅氏試劑去測,結果發現從過去到現在,英國人口的抗體陽性大約有18.9%來自,如果加上疫苗接種,抗體陽性率則高達97.8%,推估大約有八成人口的抗體都是透過接種疫苗獲得的。分析各年齡層的抗體陽性率則發現,自然感染的年輕人抗體陽性率大約是28%,但60歲或70歲以上長者就分別只有13%和8%。所幸在加上接種疫苗之後,所有年齡層的抗體陽性率都達到95%以上,連最高齡的70歲以上族群都有99%的陽性率,是僅靠自然感染的14倍。兩劑接種率達67%的美國也有類似的發現。林庭瑀指出,美國從2020年7月到2021年5月,每個月都做血清抗體研究,廣泛搜集50州16歲以上捐血樣本,全國66個研究區塊,每區每月都要搜集2000個血液樣本,共蒐集到144萬3519份樣本。結果顯示美國自然感染的抗體陽性率大約是20%,加上疫苗感染可達到83.3%,大約有76%人口是因為接種疫苗而獲得抗體。美國研究更細緻探討不同區域、不同年齡、不同種族的抗體陽性率差異。可看到疫苗接種率較低的中西部南部的州別,自然感染抗體陽性率高於接種率較高的西部、東北部;但若加上疫苗接種之陽性率,結果則相反。自然感染抗體陽性率低而且隨年齡遞減,16到29歲、30到40歲的自然感染抗體陽性率分別只有27%、21%,50到64歲還有19%,但65歲以上就驟降到11.7%。若能接種疫苗,原本抗體陽性率較低的65歲以上長者竟然後來居上,陽性率提高到92.2%,是只有自然感染的8倍。其他年齡層的陽性率也高達76%到85%;原本自然感染抗體陽性率最低的亞洲人也有同樣的現象,接種後陽性率從17%提高到91%。相較於英美,台灣血清抗體調查執行得較晚、規模也小得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目前僅打算針對萬華區展開血清學抗體調查。北醫家庭醫學科主任王森德表示,五月中爆發社區疫情的萬華有18萬人口,將近2000位確診者。目前計畫利用流行病學方法抽樣5000人,包括500位確診者,加上4500位接觸者或鄰近居民,做服務型的血清學調查研究。王森德表示,希望有助了解萬華地區實際的盛行率,更了解傳播途徑,貢獻於未來防疫作為的調整,更有效阻斷可能的感染源。參與計劃的確診者或居民,也可以藉此獲得自身免疫反應、疫苗的保護力等重要健康資訊。
-
2021-09-29 該看哪科.婦科
求子別再猛進補、找偏方 醫師破解3大拖延觀念
隨晚婚、晚育普遍,愈來愈多夫妻面臨不孕問題,但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不孕夫妻常見3大拖延觀念,包括拚命食補、換體位、算排卵期,恐無助找出不孕主因,甚至延誤最佳懷孕時機。台灣新生兒人數續創新低,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萬5249人,今年1到8月出生總人數更首度跌破10萬人,再創歷史新低。除了部分夫妻因觀念改變、不願生子,另外也有部分夫妻希望生子,卻因不孕問題遲遲難以圓夢。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夫妻在發現無法懷孕後,第一時間不是就醫檢查,而是花大把時間、心力嘗試坊間流傳的食補和偏方,卻忽略年紀愈大、懷孕機率愈低。開業診所婦產科醫師李怡萱表示,近年門診曾有許多夫妻,嘗試方法調養身體卻遲遲無法懷孕,最後就醫發現是子宮構造、免疫或胚胎品質出了問題,卻白白浪費大把時間嘗試偏方。李怡萱也破解臨床上常見3大拖延觀念,首先是天天食補、吃保養品,希望養成受孕好體質。她指出,體質對懷孕而言固然重要,但體質調養是需要花較長的時間,若嘗試一段時間還是無法懷孕,還是建議就醫做檢查。第二,網路也流傳特殊體位能提升精蟲進入體內機會、提高受孕率,李怡萱說,每月換新體位可以增加夫妻情趣,但實際上精卵品質才是提升受孕機率的關鍵,如今已有醫學技術能協助判斷、篩選健康的精卵和胚胎。第三則是每月計算排卵期,讓「做愛」變成「做功課」徒增壓力,李怡萱指出,排卵試紙、測量基礎體溫等是不孕夫妻最容易入門的方法之一,但根據統計,35歲以下女性每個週期懷孕率約為20%至25%,若一直沒成功,長期下來可能累積焦慮及挫折感。李怡萱指出,婚後備孕1年若沒有懷孕,就應及早到不孕症門診諮詢、檢查,年逾35歲的高齡產婦則建議半年就該就醫,先檢查釐清不孕、難孕的根本問題,避免耽誤懷孕黃金時期。
-
2021-09-29 新聞.長期照護
避免晚年失能、失智 名醫教你一招逆轉身智衰退症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作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陳亮恭認為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50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7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高齡75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75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只要做到平均日行7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
-
2021-09-29 養生.運動天地
逆轉不健康老化原來並不難 名醫建議從日均七千步做起
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榮陽團隊發現,「身智衰退症(PCDS)」可做為早期偵測不健康老化的指標,如何避免走向晚年失能、失智一途?陳亮恭表示,其實並不困難,研究發現,平日無暇運動,假日可以「補運動課」,建議五十歲後應養成「平均」日行七千步習慣的基本目標,但只要開始,就算已經高齡七十五歲,也不嫌遲。聽到可偵測不健康老化徵兆,許多人想要知道應該接受那些檢查,陳亮恭請大家不要著急,較簡易與可行的診斷方法尚待建立,但避免老化,有些經研究證實有效的措施可先落實於生活,只要開始,腦細胞便可盡量維持健康,愈早投資,「CP值」愈高。研究針對全國各地千餘位平均年齡約七十五歲有PCDS徵兆者,透過高強度的多元運動、認知訓練、營養教育與慢病管理等策略積極介入,持續一年後,長者的運動能力與認知功能有明顯進步,甚至憂鬱情緒與營養狀況都顯著改善。陳亮恭強調,這些介入活動除了強度也強調多元性,運動涵蓋有氧、肌力和平衡等訓練,只要開始,永不嫌晚,只要願意出來活動與互動,就值得鼓勵,但為了追求有效達成健康長壽的目的,一旦開始就要逐步提升強度與複雜度,而這些生活習慣的介入愈年輕開始效果愈好。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族群,平時忙於工作與家庭,假日才能擠出時間運動,陳亮恭指出,根據針對青壯年使用穿戴裝置進行研究,證實「假日補課」有很好效果,整體而言,只要做到平均日行七千步就有預防未來活動功能衰退的效果,雖然是計算步數,連上肢的握力也可以改善。反過來說,平日忙碌缺少運動者,若假日時間都拿來補眠休息,是未來身心功能衰退的高風險群,他建議,凡事起頭難,但養成習慣便有機會持之以恆,若平日不運動,假日又是沙發馬鈴薯,不僅體能活動會退步,認知功能的衰退也會加速,即使因為生活限制無法天天運動,先從假日補運動課開始也是CP值很高的做法。PCDS有那些早期徵兆?陳亮恭指出,目前要建立精確診斷還不甚方便,但有幾個重要的表徵:一、是活動力減退,例如原本走路速度和同事差不多,最近跟不上同事腳步;原本扭開瓶蓋不成問題,現在有困難。二、高階認知功能退步,對原本擅長的事務力不從心,抽象思考能力下降,多工處理事務容易混亂。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算錯錢、走錯路等。陳亮恭指出,出現上述警訊,必須開始從事兼顧體力與腦力的鍛鍊,持續衰退者應考慮就醫。
-
2021-09-28 新聞.長期照護
爸爸不知媽媽已離世 愛雅忍悲代母照顧失智父
女星愛雅媽媽離世,今年的中秋節對愛雅而言也特別難熬,她去年選擇回台發展,原本是為了照顧高齡90歲的失智爸爸,卻沒料到媽媽因為罹癌先走一步,她坦言爸爸還不知道媽媽已經離開,「本來也糾結很久要不要讓爸爸知道,我爸以為媽媽去美國玩,我們怕他知道了,病情會更加惡化。」為了避免刺激到爸爸,大家決定先不要說。【延伸閱讀:罹癌到離開僅4個月 愛雅媽媽「最心碎遺言」惹淚】愛雅說,在媽媽過世的前一天,爸爸還跟外傭說要找媽媽,「他不知道媽媽在醫院,我中間回家,問我爸你老婆呢?我爸回我說,她不是去美國了嗎?」雖然爸爸是失智狀態,但大家擔心爸爸若突然清醒,會很難接受事實,且爸爸又是高齡,「當初回來,本來是想照顧爸爸的,但沒想到…」世事無常,讓人不勝唏噓。失去媽媽後,她努力讓自己恢復正常生活,讓她感到安慰的是,媽媽臨終時面容安詳,臉上甚至還掛著微笑。媽媽走後,她夢到媽媽2次,一次是媽媽抱著家裡的狗和她視訊,另一次是她走過去要抱媽媽,「但她一直往上飛,我們兩個就這樣被分開了,她也沒有講話。」她也還留著媽媽的手機,裡面存著媽媽生前的手稿,想媽媽的時候就拿出來看,她也代替媽媽繼續照顧爸爸,讓在天上的媽媽可以放心。
-
2021-09-28 新聞.長期照護
吃東西後輕咳、出痰 長者恐吞嚥障礙
家中長輩吃完東西如果有咳嗽、出痰的狀況,小心吞嚥能力退化問題。董氏基金會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者高達21.8%,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專家指出,若吞嚥障礙較大異常者,可能連帶引發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少症等。隨著年齡增長,吞嚥能力會慢慢退化,即使身體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可能有吞嚥功能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說,喉頭結構會因老化鬆弛影響吞嚥,吞嚥障礙有六項指標,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為高風險族群。首項指標是吃飽後有輕咳現象,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第二是吃完食物後分泌痰;第三是飲食完畢後口腔都還有食物殘渣;第四是體重莫名減輕;第五是過去有些疾病,如中風、腦疾病、頭頸癌疾病、巴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等;最後是年齡因素,以現代人來說,75歲以上者需要注意。有些人以為長者輕咳、有痰的現象,是年輕抽菸所致,其實可能是吞嚥障礙導致。王亭貴提醒,吞嚥問題難以判斷,建議可利用自我評估工具衡量,如果異常應尋找專業協助,接受介入訓練,情況可以大大改善。治療策略,應調整用餐姿勢,吃東西的時候絕對不要仰頭,進食過程要提醒長輩咀嚼,吞嚥前可以含在嘴裡一秒鐘做預備,再進行吞的動作,可以有效降低噎到的狀況。國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位有吞嚥障礙,這也是引發老人厭食症的原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3年的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銀髮族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時,飲食應避免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但改選擇吃較軟、易咀嚼食物時,則可能醣類及脂肪量較高,蛋白質和纖維較不夠,長期下來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衰弱、肌少症、體重下降等問題,造成長者失能的惡性循環。許惠玉建議,長者可選擇合適的假牙、多運動,增加飢餓感,食物選擇以容易咀嚼消化為原則,肉類部分要注意「少筋膜去骨」,蔬菜類可選擇柔軟的瓜果、綠葉蔬菜。因應高齡社會,國內也有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銀髮族友善食品,並授權使用Eatender標誌,累計有446件食品獲得標章,並依食品質地進行標示,供長者個人化選擇,減輕飲食負擔。
-
2021-09-27 寵物.寵物疾病
寵物知識+/獨居飼主打疫苗前 你為毛小孩做好準備了嗎?
對付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要手段就是打疫苗,然而現在幾乎所有類型的疫苗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尤其年紀較輕者接種後產生的不適感更大。有些人獨居還要照顧毛小孩,一旦因打疫苗而「病倒」可能影響到寵物的照料。家犬家貓無法自行覓食也無法處理大小便,在不確定自身打疫苗是否產生副作用的情況下,建議在接種前就做好相關準備。1.備好2周份的寵糧。2.如果養貓,備好2周份的貓砂。3.家有患慢性病如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的高齡犬貓,備好2周份的內服藥。4.如果家裡有其他成員,建議不要同天接種,否則可能在同個區間副作用發作,如果可以的話應分批施打。5.若有安排貓狗健檢、看診、手術等行程,不要排在飼主接種後的一周內,如果寵物因接受醫療而有一些狀況,飼主身體不適恐無法即刻應對。6.如果飼主的不適真的超乎預期,能預先找好代為照顧寵物的人選尤佳。
-
2021-09-27 新聞.長期照護
長輩吃完東西咳嗽、出痰 觀察六指標揪出吞嚥障礙
家中長輩吃完東西如果有咳嗽、出痰的狀況,就需小心吞嚥能力退化問題。董氏基金會今天指出,國內65歲以上的長者,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者高達21.8%。其中,有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專家指出,吞嚥障礙共有六類指標,若有較大異常者,可能連帶引發營養不良、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少症等。吞嚥能力隨著年齡慢慢退化,即使身體沒有任何疾病的長者,也很可能有吞嚥功能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說,喉頭結構會因老化鬆弛影響吞嚥,吞嚥障礙一共有六項指標,可以觀察家中長輩,是否為高風險族群。首先是吃飽後有輕咳現象,王亭貴說,一般人嗆到後,會用力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長輩肌力退化、力量不夠只能輕咳;第二吃完食物後分泌痰;第三飲食完畢後口腔都還有食物殘渣;第四體重莫名減輕;第五過去有些疾病,如中風、腦疾病、頭頸癌疾病、帕金森氏症與失智症等等;最後,則是年齡因素,以現代人來說,75歲以上者需要注意。有些民眾會誤認為,長者輕咳、有痰的現象是年輕抽菸所致,其實不然,也有可能是吞嚥障礙所致。王亭貴提醒,難以判斷吞嚥問題,建議可利用自我評估工具衡量,如果異常需要尋找專業協助,通常接受介入訓練,情況可以大大改善。治療策略包含,調整用餐姿勢,吃東西的時候絕對不要仰頭,進食過程需要提醒長輩咀嚼,吞嚥前可以含在嘴裡一秒鐘做預備,再進行吞的動作,可以有效降低噎到的狀況。國內大約每10位長者就有1位有吞嚥障礙,這也是引發老人厭食症的原因之一,董氏基金會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根據2013年的美國中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銀髮族一旦出現咀嚼吞嚥功能下降的情況,飲食方面應避比較難咬的食物,如生鮮蔬菜水果、煮太老的肉類、太乾的麵包等。但改選擇較軟、易咀嚼的食物的情況下,醣類及脂肪量比較高,且蛋白質和纖維較不夠,長期下來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衰弱、肌少症,體重下降等,一系列造成長者失能的惡性循環。許惠玉建議,長者可選擇合適的假牙、多運動,增加飢餓感,食物選擇上則建議以容易咀嚼消化為原則,肉類部分需要注意,少筋膜去骨,蔬菜類可選擇柔軟的瓜果、蔬菜綠葉。因應高齡社會,國內也有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發銀髮族友善食品,並授權使用Eatender標誌,累計有446件食品獲得標章,並依食品質地進行標示,供長者個人化選擇,減輕飲食負擔。
-
2021-09-27 養生.運動天地
全銀運動/線上課程零距離 宅在家也能運動
「要活就要動」聽起來簡單,但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恆的人卻不多。研究顯示,運動可以降低疾病風險、鍛鍊肌力、增強免疫系統、促進新陳代謝等,是最好的良藥。疫情期間,全民待在家中的時間變長,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也能維持良好身體機能及心理健康。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表示,居家適度運動能提升防疫能力,民眾雖然無法外出運動,但可以透過線上課程訓練,穩定身心良性循環。國健署因應疫情,與遠距健康平台WaCare全銀運動合作,將實體課程活動搬到線上,開設一系列主題運動、長者銀髮知識課程,落實全場域健康促進,打破了疫情下無法群聚的限制。長者更要動 遠離代謝症候群新冠疫情對長輩影響甚鉅,約有三個月無法到社區據點、日照中心參與活動,功能大幅退化。國健署提醒,防疫期間,在家應避免久坐少動,仍需適度運動,一方面遠離代謝症候群,一方面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增強下肢肌力,降低跌倒風險。呼應高齡化社會及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的老年生活要從現在準備起,包括長者的健康促進、延緩失能、三高預防以及成人慢性病保健等政策推行。防疫已改變了民眾生活模式,加入資通訊科技開發虛實整合服務,可跨越時間、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健身訓練。教練到你家 把健康送到偏鄉「全銀運動」邀請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運動教練等專家,透過遠距科技讓民眾在家一起Live動起來。羅素英提到,運用數位科技運動已成趨勢,許多長輩透過手機、平板與電腦參與線上課程,強身又健腦,新科技同時刺激認知功能。這波「全銀運動」熱潮,同步把健康送到原鄉和偏鄉,羅素英分享屏東瑪家部落的現場實況,長者的聲音在螢幕另一端此起彼落,詢問自己身體狀況及需要加強的部位,專家線上即時解答和解說姿勢調整,讓遠端參與長者感受到滿滿的關懷,從被動到自發性維持運動習慣。「全銀運動」陸續增加中醫養身、腸胃保健、大腦體操、生活常識等課程,羅素英鼓勵更多社區投入,漸進式強化長者的運動能量,提升老後生活品質。
-
2021-09-26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生命的功課
高齡90且著作等身的精神科醫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1931~)出新書了。這回是和他深愛的妻子瑪莉蓮合作,以智慧、血淚與愛寫下《死亡與生命手記》。亞隆醫師是美國當代重要的心理治療大師。雖然台灣直接私淑的弟子有限,但眾多心理衛生工作者,都因閱讀他的著作而深受影響,例如我就在上世紀末,因選修余德慧教授在台大講授的「變態心理學」課程,認識他的首部短篇小說集《愛情劊子手》,進而成為粉絲。除了擅長說故事,亞隆的理論作品《短期團體心理治療》更是人手一冊的長銷教科書。我也清楚記得住院醫師時,曾參加一個讀書會,由台灣團體心理治療界前輩張達人醫師帶領,就選用這本原文書。隨著亞隆醫師年事漸高,本以為自己近30年的「迷妹」生涯,會在2018年出版的中譯本回憶錄《成為我自己》畫下句點。想不到,隔年年初就傳來妻子---法國文學與性別研究專家瑪莉蓮(Marilyn Yalom,1932-2019)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兩人(不,看來是妻子的意志先行)決定合寫一本誠實記錄人生最後一哩路的書,希望「我們的經歷及觀察不僅有助於自己,對我們的讀者也有所助益」。從前言到第19章,是由夫妻輪流執筆,各自說出妻子罹病後,在共同生活所剩無幾的時光中,對病痛、死亡,以及對彼此與家人的回顧與眷戀。值得玩味的是,瑪莉蓮生病不久就開始計畫,將來要力行丈夫高倡的尼采主張「死得其時」,也就是打算在適當時機進行由醫師監督,自行吞下足以致死劑量鎮靜劑的「醫助自殺」。反倒是曾經寫過《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的丈夫亞隆,面對來日無多的妻子,因眷戀太深,一度抗拒她走到這一步。我覺得是睿智的瑪莉蓮,因鼓勵丈夫一起書寫,不僅幫助自己堅定信念,更讓丈夫歐文再度克服幼年迄今如影隨形的死亡恐懼,終於勇敢地凝視太陽、直視死亡。追隨兩位作者,我拿出亞隆醫師的前作《凝視太陽》溫習。作者不但將個案們因死亡恐懼變形扭曲而成的各種焦慮,抽絲剝繭地精采呈現,更提出存在主義式的哲學解方。對於像我這種從事助人專業的讀者,除了年歲漸長體會日深,還能與日常相互映證,真是收穫滿滿。例如在《凝視太陽》中,亞隆醫師幫助一位害怕死亡讓「我就不能去做我想做的事」的女士,因覺察到「害怕死亡和對生活感到沒有意義,兩者之間成正比」,開始活出自我。對照《死亡與生命手記》尾聲,失去妻子的亞隆醫師,不斷想著瑪莉蓮生前反覆講過的一句話:「一個87歲女人的死亡,只要對自己的一生無所悔憾,就不是悲劇。」闔上書扉,年過半百的我更加堅定,唯有讓自己「活得精彩」,才能對抗不可知的將來。如果您不相信來生或輪迴,不妨認真想想亞隆醫師服膺的哲人伊比鳩魯,他以為人出生之前和死亡後都不存在,人既不擔心未出生時的狀態,亦毋須擔心死後如何。亞隆醫師同時鼓勵讀者活在當下,將此生專注於「創造某個可以傳遞下去並拓展他人生命的事物」。讓生命如漣漪,留下某些東西,縱使我們不自知,而這漣漪終將緩和「無常」的痛苦。【延伸閱讀】●《死亡與生命手記》心靈工坊╱2021●《凝視太陽》心靈工坊╱2009
-
2021-09-26 醫療.自體免疫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大進展給付卻嚴苛 醫籲放寬條件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也進入精準治療,目前有生物製劑及口服小分子藥物,由於效果好,副作用少,讓醫病相當期待。健保署也有條件給付生物製劑,林口長庚皮膚部主任鐘文宏指出,健保給付條件之一,患者需要使用兩種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至少三個月,但規範的劑量太高,有些病患服用傳統藥物出現了一些副作用,甚至危及性命,因此,希望給付條件能放寬藥物治療劑量,讓患者可以安全度過治療期。免疫抑制劑藥物「合理劑量」,可能帶來嚴重副作用。由於在臨床上遇到患者使用高劑量免疫抑制劑後,產生的白血球下降及肝腎功能受損的狀況。鐘文宏指出,健保署訂出的三種免疫抑制劑藥物的「合理劑量」太高,但從台灣近年的藥害通報及長庚醫院藥物不良反應顯示,國人對於這些藥物有易感受體質,讓部份病人產生嚴重副作用。鐘文宏舉例,林口長庚皮膚藥物過敏中心2007年至2016年間,納入其中一個藥物Methotrexate的不良事件,發現有多人發生嚴重皮膚潰爛,甚至有4人死亡,危險因子包括,藥物的起始劑量過高、高齡及腎功能不良者。而2012至2017年林口長庚也針對國人服用另一個免疫抑制劑Azathioprine,造成嚴重白血球下降及肝損傷的研究,發現其發生率各為7.6%及3.7%。鐘文宏強調,國人對這個藥物有基因代謝不良,比例高達兩成。很多國家只使用低劑量,日本更建議不要使用,但健保給付條件,反而規定一天要吃到三顆的最大量,希望健保署可以調整給付條件。生物製劑健保給付條件嚴苛,不少患者選擇自費。這也導致患者為了能控制病情選擇自費,從事金融業26歲小資女小涵就是這樣的個案,她5歲時就發現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手和腳的關節處會呈現粗粗的紅疹,因為搔癢的關係,皮膚都被她抓破出血,總是濕濕的一片,非常困擾。小涵除了接受照光療法,也嘗試過很多偏方、排毒針、芳香乳液,但都無顯著效果。身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20多年來,有兩次嚴重性發病。一次是在準備大學學測時,因為壓力大,她說,「除了頭皮、手掌和腳掌以外,皮膚其他地方全是紅腫一片,就像一千根針在刺妳,又癢又痛。」由於症狀嚴重干擾生活,2019年就開始使用上市不久的生物製劑治療,當時藥物尚未健保給付,只能先自費施打。沒想到去年面臨轉職,壓力太大病情再度大爆發,這次全身發炎更嚴重,趕緊住院治療。小涵說,本來以為症狀嚴重,應該可以申請到生物製劑健保給付,結果卻因病灶都是集中在局部皮膚,不符合申請條件,至今仍得自費使用。醫療科技用新藥,可思考增加民眾部分負擔。鐘文宏也特別心疼中老年病患,這類患者又不能使用很強的免疫抑制劑,只能用類固醇,但又得擔心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長期因皮膚癢睡不著,因此更需要好的治療來控制病情。實際上,中國今年3月已通過生物製劑的醫保給付,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只要傳統治療無效就能使用,但患者需要自付三成的藥費。鐘文宏認為,醫藥科技大幅進步,民眾部分負擔的議題需要多加討論,或許它是解決患者使用較新的療法方式之一。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兩成有憂鬱傾向由於患者長年面對病情起伏發作,加上是全身性發炎的疾病,除了過敏相關的共病,例如食物過敏,兒童約37%、成人10%;過敏性鼻炎、氣喘,兒童佔1/3,成人佔2成。鐘文宏特別強調,患者的心理狀態,由於皮膚癢造成的睡眠障礙,會從焦慮、躁鬱演變成憂鬱,尤其中重度患者在臨床上觀察約有兩成的患者有憂鬱傾向,要特別留意。生物製劑健保給付條件自2019年12月起,健保開始給付生物製劑用於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條件如下:● 接受每周兩次照光3個月。● 兩種口服免疫抑制劑足量治療達3個月。● 異位性皮膚炎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達20分或超過。● 異位性皮膚炎病灶佔體表面積達30%或超過。
-
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記取5月疫情教訓! 拚2劑覆蓋「國內8%遠低全球平均」
5月本土疫情爆發釀800多人死亡,矛頭無不指向機組員「3+11」政策,當時國內更面臨感染源不明、醫療支援崩潰。醫師指出,如今時隔半年,台灣面對Delta變異株,要做好三級防禦,如打疫苗、防疫隔離措施、建立穩定篩檢機制,並且盡快提高國內二劑疫苗的覆蓋率。台大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今早在指揮中心舉辦的「疫情期間重症照護的回顧與省思」線上研討會中指出,台灣近日疫苗覆蓋率才剛突破五成,但二劑施打率僅8.2%,遠低於世界平均的32%,且根據數據指出,在預防感染中打一劑仍遠不及完整接種二劑的效果,即便是預防重症及死亡率也稍有略遜,因此施打國內二劑覆蓋率將是面對變種病毒的的最大武器。他列舉在西班牙的疫苗覆蓋率已經達60%,而高齡者甚至達90%以上,按照過去西班牙大流感的經驗來看,COVID-19爆發後三年會逐漸「流感化」,目前已經流行兩年了,未來一年病毒會變得與人類更容易共存、更不容易殺死宿主,因此會形成傳染率高、死亡率下降。余忠仁表示,即便如此,仍有少數高危險族群會因此重症、死亡,國人面對死亡率的焦慮感,能要建立好三級預防措施,包含初級預防,需要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和國內各種場所的隔離管制措施。再來次級預防,要能隨時啟動大規模快篩,且務必有定期篩檢機制,避免無症狀、輕症病人,傳染給高風險患者,能盡快早期發現,再來第三級預防,確保醫療量能,免於患者要病免重症及死亡。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高國晉表示,台灣在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短短一、二個月,有700多名插管病人,分散全台43間醫院,當時死亡率37%,插管病人死亡率達四成,但若以每百萬人至死率來看,台灣相對數字低,在這一波疫情反應算快。但他也提醒,COVID-19的病程多樣,從無症狀、輕症不用住院、需要住院隔離、要低流量氧氣治療、晉升高流量氧氣者,最後嚴重到插管者,這些患者後續也有後遺症如肺部發炎、纖維化,全身肌肉虛弱等,有許多跨專科的併發症,建議需要成立聯合門診進行追蹤。余忠仁表示,未來一年當疫情走向流感化,快篩和篩檢會變得更便宜且容易使用,甚至會有適當藥物可供COVID-19患者治療,而在疫苗廠牌如今百花齊放的狀況,也會逐漸有主流疫苗勝出,但面對Delta等其他變異株,也會是開放邊境要面臨的問題,待疫苗覆蓋率準備好後,也期望未來可控制的像流感一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