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養生
共找到
1620
筆 文章
-
-
2021-07-10 醫聲.領袖開講
劉宜亷養生祕訣/騎腳踏車散心 找朋友一起運動
工作忙碌之餘,敏盛綜合醫院院長劉宜亷常會騎腳踏車到各地散心,認為「維持一定的運動、養成均衡飲食習慣以及參與社交生活」,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無論哪項都缺一不可。劉宜亷表示,現在工作繁忙,都是走路運動,若有閒暇時間,會騎腳踏車、打高爾夫球等,重點是要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運動,可以互相督促,才會成效加倍。他曾經從鶯歌陶瓷博物館騎腳踏車到鹿港,雖然180公里的路程很遙遠,但他直呼,「這樣才有挑戰性!」除了運動外,社交活動也不可少。劉宜亷說,無論聽音樂、運動、宗教、閱讀等都可以趁機結交好友,一邊運動也能一邊發展社交活動,大家一起分享快樂、聊聊心得,心情上會比較愉悅。飲食方面,劉宜亷沒有刻意吃維他命等營養補品,「藥食同源」,很多藥的成分來源是食物,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會比較挑剔,尤其蛋、肉的攝取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糖分也不可攝取太多,否則體重過重,易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很多人為了照顧家中長輩的飲食,會挑選健康食材、選擇水煮、清蒸等方式料理,但天然飲食有時味道清淡,長輩會胃口不佳,易有營養不良問題。」國外研究經驗,對於胃口不佳的長輩,會給他們吃冰淇淋、喝可樂等甜食,誘發他們的食欲。劉宜亷認為,「畢竟要先讓長輩吃得下,再來管控品質,才是上策。」
-
2021-07-09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女性過35歲陽明脈開始衰微,小心乳腺癌上身!醫學博士教這樣按摩活血化瘀
35歲陽明脈開始衰微前面提到女子以七年為一個週期輪回,而男子的週期要比女子多一年,所以女性要比男性更早熟,老得更快。戰國時期的醫書《素問》寫道:「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已經明確指出了女性的衰老是從「陽明脈」開始,而「陽明脈」就是指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起於鼻翼兩旁,沿著鼻外側緣上行,左右兩側交會於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從循行的部位上就可以看出足陽明胃經走顏面部和額頭,所以過了35歲就會出現魚尾紋和抬頭紋等,同時面色開始變得憔悴。在35歲之前,女性陽氣比較充足,陽氣相當於人體的正氣,即使身體有一些問題,但身體還不會出現不適的症狀。可是過了35歲,女性的衰老規律就會開始顯現出來,原本充足的陽氣逐漸衰弱,許多問題會接踵而至。其中最常見的疾病就是「乳腺癌」,大多數癌症發病年齡多在老年,但是乳腺癌的發病年齡多為35歲左右。在中醫的理論中,因為女性在35歲時陽明脈衰微,陽氣不足加上乳腺癌細胞是存在於每位女性身上。只是在35歲之前,癌細胞在人體陽氣的保護下一直停滯在幼稚階段,沒有任何活性。35歲之後,如果平時不注重保養,陽氣一下衰弱下來,身體的癌細胞就逐漸活躍,不斷滋生氾濫,導致出現乳腺癌。這也和中醫所說的「五七陽明脈衰」不謀而合。所以養生宜早不宜遲,別等到三十五歲身體出現不適後才開始。以下將介紹有效的預防方法。胸部按摩乳腺癌在中醫中被稱為「乳岩」,因為乳腺癌形成的包塊固定不移,堅硬如石頭,其中的病因被歸為「瘀滯」,因此按摩胸部能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西醫乳腺檢查裡以乳頭為中心,進行十字切割,將乳房分為四個象限,胸部按摩也是圍繞這四個象限。可以用雙手的四指輕輕按壓在乳房的外上象限上,以無觸痛為宜。然後按照外上、外下、內下、內上的順序,雙手輕輕做畫圈運動,頻率不要太快,以每分鐘二十圈為宜,每次按摩五~八分鐘,皮膚出現輕微的紅暈為佳。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在預防及治療乳腺癌方面有很好的療效,能夠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長趨勢。癌細胞的增長需要大量的血管以供應血液、氧氣及營養,而維生素D可以抑制癌細胞周圍血管的生成,並且對癌細胞的轉移有一定的阻斷作用,誘導癌細胞凋亡。補充維生素D最好的方法就是適量的曬太陽,但現在大多數人因為怕曬黑,都不曬太陽,導致維生素D不足。但從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非常少,主要是靠通過皮膚進行合成,皮膚表層和真皮層之間有一種特殊的物質7-脫氫膽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以合成維生素D,適量的曬太陽對女性而言非常重要。疏肝理氣代茶飲肝經的循行經過胸部,也有分布在脅肋部,肝氣瘀滯,氣滯胸脅也會導致乳腺癌產生。乳腺癌的出現和不良情緒密切相關,所以疏肝理氣是預防治療乳腺癌的原則、治法。以下介紹一款疏肝理氣代茶飲。此代茶清新涼爽,有疏通肝經、調理氣息的功效,可以治療乳房脹痛並預防乳腺癌。【食材】薄荷五克、佛手十克、玫瑰花五克。【製作方法】將材料用沸水沖泡五分鐘後,加入少量冰糖即可飲用。書籍介紹書名:逆齡養生:調脾胃、養氣血,女醫師教你如何老得慢作者:韓學傑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1/06/02作者簡介/韓學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師從已故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沈紹功教授,為沈氏女科第20代傳人,是許多知名健康節目的重要嘉賓,頗受廣大觀眾的好評。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醫藥規範標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規範標準研究中心籌建組副組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延伸閱讀: 每餐吃糙米、鮮魚,竟然胖10公斤!醫師親身示範「限醣飲食」,1週瘦3公斤
-
2021-07-02 該看哪科.婦科
月經不順、白帶異常...中醫師教婦科救星4穴位!看電視時,就可緩解子宮問題
婦科疾病的穴位剋星身為女人,要學會時常和自己的身體對話,懂得一些重要的氣血按摩穴位,調氣養血,才能真正地從裡到外的漂亮、健康。和男人相比,女人要經歷初潮、生育、絕經等特殊時期,哪一個時期呵護不好,都會給身體造成困擾,像月經不調、白帶異常、子宮肌瘤等疾病。前段時間,我接觸過一位患者,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單身女性,外表優雅,工作是高級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有房、有車,就是沒有男朋友。幾個月前,她無意摸到自己的下腹部有一個雞蛋大的腫塊,剛開始她還沒有放在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總感覺肚子變大了,以為自己發福了,就拚命地減肥。結果,不僅沒有減掉肚子上的肉,腹部反而愈來愈大,排尿的次數也增多了,就連月經週期都發生了變化。周圍的人都對她產生了懷疑的目光,一個連男朋友都沒有的人,怎麼可能這麼像孕婦呢?她自己也覺得有些奇怪,就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嚇一跳,原來是卵巢囊腫。卵巢是女人身體裡重要的器官,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同時也是腫瘤的好發部位。引起卵巢囊腫的原因除了一些疾病因素,跟外界環境、工作壓力、家庭紛爭以及身體素質、心理調節能力等都有關係。她害怕做手術會在腹部留下一道難看的疤痕,就拿著化驗單找到我,希望我用中醫的方法為她治療。我一邊看著她的化驗單,一邊從各方面瞭解情況,最後判斷她是「氣滯型」囊腫。這類女性看上去從不生氣,但心裡卻常嫉妒、憂鬱、敏感多疑、性格孤僻。我讓她每天下午五~七點(腎經當令之時),練習抱腿壓湧泉穴(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二十分鐘,可以坐在床上或沙發上,右腿向後屈起。用鼻子深深吸氣,同時左腿往頭面方向抬起,伸出雙手,將雙手的四指併攏壓在腳底的湧泉穴上。抬起的腿一定要伸直,不能彎曲。雙手壓住湧泉時,吸進的氣要快速到達卵巢部位,並從卵巢中央向湧泉的方向衝擊。持續一分鐘再吐氣,吐氣時猛然鬆開壓著湧泉的雙手,想像卵巢囊腫從湧泉猛然彈出。練完左腿,再練右腿。如此反覆練習二十分鐘為宜。年紀比較大,平衡性較差,或者初次練習的女性,可以躺在床上。一條腿伸直放於床上,緩緩抬起另一條腿,伸出雙手,四指合抱按壓在湧泉穴上,這樣就非常安全了。有人會問,這是什麼歪道?一個囊腫可以用按摩湧泉穴治好?中醫認為,卵巢囊腫五行屬水。湧泉是腎經的井木穴,五行屬木,為腎經之子穴。母親(腎)有難了,兒子(湧泉)肯定要來救助。因此,《黃帝內經‧本輸》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練習抱腿按壓湧泉穴,湧泉的衝擊、繃腿、收腿的互換動作,能按摩腎經,把腎裡的卵巢囊腫塊化散開來,然後從經脈排出去,所以,湧泉穴絕對是不二之選。這位女患者,按照了我告訴她按摩湧泉穴的方法,每天下班回家後堅持按摩,一個月之後,她下腹部雞蛋大小的腫塊已經明顯變小了,和蒜瓣一般。我又讓她繼續按摩,又過了半個月左右,她告訴我,下腹部的腫塊完全消失了,而且還去醫院進行檢查,發現卵巢囊腫的情況也得到有效改善,卵巢基本上恢復了健康。其實,我們身上還有很多類似湧泉穴這樣以一敵百的穴位。例如八鏀穴(邊按:注音ㄌㄨˇ),八鏀位於鷑椎,又稱上鏀、次鏀、中鏀和下鏀,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鷑後孔中,合稱「八穴」。八鏀這個區域,正是盆腔所在之處,鄰近胞宮(子宮、卵巢、附件的統稱)。這個區域的皮肉應該是很鬆軟,能捏起來的。如果不鬆軟,說明經絡肌膚之間有粘連,這種粘連正是體內,尤其是胞宮有問題的外在表現。而婦科的一切疾病,都與胞宮緊密相連。搓八鏀,可以調治女性的月經不調、月經過多或過少、閉經、白帶異常、子宮病、卵巢病、盆腔病、附件炎、泌尿系統疾病、腎系統疾病、乳腺病,而且操作方法簡單,沒有任何副作用。早在《黃帝內經‧骨空論》中就有明確記載八鏀調治婦科疾病的功效:「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鏀與痛上,八鏀在腰尻分間」。這裡的腰痛包括了腎部疾病,因為腰為腎之府。「陰卵」在女人指的就是盆腔、子宮、卵巢、陰部、泌尿系統。另外,八鏀五行屬水,擅長調節全身的水液,疏通氣血。因此,每天晚上看電視、聽音樂,或臨睡前都可以搓八鏀,可以自己搓,但最好是請人幫忙,這樣能調和陰陽,協調臟腑,通經活絡的效果更好。以一敵百的穴位除了八鏀穴,還有前面說過的三陰交、三焦經穴,對婦科都有幫助。婦科疾病中的盆腔炎是一種複雜的病,它從來都不是單獨出現,而且反覆發作的機率非常大。但盆腔炎可以不吃藥,也可以不打針,只要天天堅持「髖部按摩」,持續幾個月就可以治癒。髖部按摩法很簡單,雙手叉腰,雙腳呈外八字站立,儘量踮起腳尖,然後後腳跟自由落下,讓腰髖部重重地顫兩下。腰髖部在身體的中間,是氣血上下通行的必經之處。若一天總是坐著,腰髖部一整天基本處於靜止狀態,氣血很容易阻塞不通,為濕熱、寒邪提供了容身之所。每天多進行髖部按摩,那麼這一區域,特別是任沖二脈的氣血就會流通起來,也就能治癒盆腔炎等婦科疾病。總之,人之所以會生病,主要是氣血不通。上面不通,堵在乳房,乳房就會出問題;下面不通,堵在髖部,婦科就會出問題。書籍介紹書名:養生從養氣血開始:女生的排寒祛溼暖身書作者:趙蓉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4/01作者簡介/趙蓉 中西醫師《中華中西醫結合》雜誌常務編委,美國抗衰老醫學會(A4M)會員,中國醫師協會美容抗衰老分會會員。現任重慶藝星醫療美容醫院院長、副主任醫師。延伸閱讀: 講好1人1棟房,媽媽過世哥哥就不認帳...遺產面前,「明明說好的」有多脆弱?
-
2021-06-30 養生.聰明飲食
綠豆湯清熱解毒、保護脾胃 醫:加一樣食材更有助利濕,但4族群不宜!
炎炎夏日不少民眾會在家中準備綠豆湯,或自己買個綠豆湯來吃。其實綠豆湯之所以自古以來常見出現在夏日甜品名單中是有原因的,藝文風澤中醫診所院長胡心瀕中西醫醫師指出綠豆湯對身體的好處,並分享可同時加入的食材,以及應盡量避免的部分族群。 綠豆湯清熱解毒好處多,皮是營養重點要一起吃! 胡心瀕醫師表示,綠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屬涼性、味甘,具有清熱解毒、保護脾胃的作用,在夏天的時候食用,有助於消暑、預防中暑、預防喉嚨痛等,且綠豆本身也是富含膳食纖維的豆類,除了是個良好的蛋白質攝取來源外,也有助於腸道蠕動、解便秘,對於身體的好處相當多。不過也提醒,吃綠豆時建議以帶皮的綠豆為佳,因為綠豆有非常多的營養大多位於綠豆皮,若只吃綠豆仁、綠豆蒜,恐怕吃下的營養並不多。而中藥材中也有用綠豆至成的中藥「綠豆癀」,解毒效果更加,對於急性喉嚨痛、痘痘嚴重等部分發炎反應解毒效果佳,不過因屬中藥,非一般食材,若有需要建議先與中醫師討論再抓藥為佳。 防範夏天濕熱經典組合,綠豆湯加薏仁助利濕! 台灣夏天氣候濕熱,因此在綠豆湯中也常見薏仁做搭配,這食材也是胡心瀕醫師相當推薦喝綠豆湯時可加入的佐料,不僅提升、豐富口感,薏仁也是屬性偏涼的一種食材,且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利濕,和綠豆湯加在一起,不僅消暑,也有助排除體內的濕氣,保護脾胃的效果也會更好,也有助避免拉肚子。除了薏仁以外,也可以放進具有助健脾的蓮子等食材。 綠豆湯營養健康又常見,但4族群不宜要留意! 不過即便綠豆湯清涼降暑,且也相當平民容易取得,但並非人人都適合食用綠豆、綠豆湯。胡心瀕醫師表示,正因綠豆屬於豆類,富含蛋白質,普林、磷含量偏高,對腎臟功能不佳者、洗腎患者較為不利,建議避免食用。而民眾在吃綠豆湯時,味提升口感、風味,一般而言也多會加糖,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就需要避免,或盡量以無糖為佳,一般民眾也要留意,以免增胖。除此之外,因綠豆屬涼性,體質虛寒者也建議避免,而腸道功能不佳者也需留意,避免造成腹瀉。另外,許多人認為吃綠豆有助保肝,但若要吃到達到保肝的效果,恐需吃到非常大量,在達到保肝之前恐怕已造成身體負擔,建議飲食上以營養均衡為佳,綠豆湯可於一般日常做為健康的甜品食用,但不宜過量。《延伸閱讀》 .南瓜通腸潤便護腸道 營養師:不只瓜肉營養,加上綠豆更養生 .夏季易頭暈、濕疹、腸不適,中醫教按摩、飲食、茶飲3招實用又養生!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29 養生.營養食譜
想要飽足感還是抗氧化?地瓜不同顏色營養略不同,專家教你挑
甘藷(即地瓜、番薯)含豐富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β-胡蘿蔔素及鉀離子等,是台灣人心中平價國民美食、養生聖品。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指出,不同顏色的甘藷除了口感口味不同外,顏色不同營養成分也略有不同。#紅色地瓜含有相當高的胡蘿蔔素,以及維生素C,幫助骨骼生長發育。#黃色地瓜三種顏色中膳食纖維最高的一種,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及增加飽足感。#紫色地瓜富含cyanidin及peonidin等花青素,具抗氧化功用, 也含有蠻高的礦物質與維生素,營養相當豐富。而因甘藷含豐富膳食纖維是很好的澱粉攝取來源,許多人把它當作主食吃。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曾受訪指出,地瓜仍具有一定熱量,若想減重,建議以代換方式適量取代米飯。營養師夏子雯也提醒,以地瓜當早餐主食建議搭配無糖豆漿或水煮蛋,才能兼顧蛋白質攝取。糖尿病患食用更要當心血糖問題。(延伸閱讀:地瓜健康吃 蒸、煮取代烤、炸)此外,更有少數人將地瓜「神化」,認為可抗癌,對此,「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泌尿系退休教授林慶順也曾發表文章指出,地瓜確實是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但要說它具有抗癌功效,也實在言過其實無根據。(延伸閱讀:地瓜抗癌,有沒有那麼神?)
-
2021-06-28 養生.聰明飲食
「冬病夏治」!中醫建議夏天養心多吃紅色食物
炎炎夏日,氣候悶熱,中醫有「冬病夏治」理論,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夏天要養心,「夏屬火」,人體五臟中的「心」亦屬火,建議應掌握夏天時機,好好養心,提前預防冬天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根據「四時五行」養生概念,「紅色食物入心」,吳明珠建議,夏天不妨多吃紅棗、紅鳳菜、胡蘿蔔、番茄、蘋果、西瓜等紅色食物,可以補心又滋陰。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夏天是各類瓜果成熟的季節,也是個涼補的好時機。吳明珠指出,瓜類可以清熱涼血、解暑祛濕,可以多吃冬瓜、絲瓜、苦瓜、黃瓜、木瓜、南瓜等瓜類養生;西瓜、哈蜜瓜等水果則要適量食用,西瓜又稱為「天然白虎湯」,白虎湯是知名的消暑中藥,但西瓜很甜,不能吃過多,因為過食寒涼,會產生反效果。
-
2021-06-26 醫聲.院長講堂
黃健榮養生祕訣/飲食清淡、多走路 保持好心情
66歲的黃健榮,平時工作忙碌,經常笑臉迎人,爬階梯不喘、思考靈活、邏輯清晰,健檢報告沒紅字,談起養生祕訣,「沒有特別,就是飲食清淡、多走路,重要的是保持正面、愉悅好心情,醫師傳播快樂,病人也會快樂。」黃健榮笑說。黃健榮25年前到恆基服務時,因醫師少,同時兼顧內科門診和急診,接任院長後,除了處理繁雜的行政事務,也輪值夜班,曾經1個月值20天夜班,10多年前一次持續值夜班太勞累,突然心律不整快休克,因沒有其他醫師可幫忙,硬撐著身子教導護士為自己急救,還好度過危機。「年輕時忙於工作,熬夜加班體力尚能應付,進入中壯年,不能再逞強了,保養很重要。」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回,為不讓遠在加拿大的妻兒擔憂,自此改變不忌口的飲食習慣,力行少油少鹽、不吃油炸和加工食品,選購時令新鮮蔬果,一有空就快走或爬樓梯,最重要的是保持愉悅的好心情。「人要活就要動,但要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黃健榮大學時期曾是桌球校隊,當了醫師後鮮少再碰,他笑說,現在的膝蓋狀況不適合激烈的球類運動及爬太陡的山,就以走路當運動,能走樓梯就不搭電梯,有空就做伸展操。隻身在台工作的黃健榮,最期待的娛樂是教會團契活動,可活絡人際互動,建立社交網路,安定身心靈。他說,信仰讓他的心靈有了寄託且篤定,「醫師有好心情好精神,才能好好照顧每個病人。」
-
2021-06-24 養生.聰明飲食
抗疫飲食3關鍵,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營養師:這7類營養素有幫助
台灣疫情尚未解除警戒,雖疫苗正陸續到位,民眾也開始接種,但多數民眾還得再等上一些日子,在此之前民眾該如何自保?嫚嫚營養師表示,除了做好日常的防疫措施外,也可以透過飲食的方式強化身體的保護力! 抗疫飲食3關鍵,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 嫚嫚營養師表示,病毒感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首當其衝,它會先破壞免疫系統再進一步攻陷人體,人體免疫力低下時就會產生發炎反應,也就會產生各種症狀。因此「防疫飲食」抗病毒就會是首要關鍵,其次是抗發炎、抗氧化,以達對抗病毒的目的,而這些營養廣泛存在於各種常見食材上,民眾可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度攝取。 7類營養素助防疫、提升保護力! 維生素C:有助人體製造抗體、白血球,預防感染、抗氧化、維持呼吸道黏膜健康。常見存在於蔬菜、水果上,不過維生素C容易受到光熱、氧氣破壞,蔬菜烹煮後含量較低,建議多以水果為主,如柑橘、芭樂、奇異果、草莓、藍莓等。也提醒蔬菜和水果兩者不可互相取代,應均衡攝取。 維生素D:可刺激免疫細胞,加速免疫細胞發展,鞏固免疫系統運作,並降低呼吸系統感染風險。最好的攝取方式就是曬太陽,建議現在居家防疫,可在窗邊適度的曬太陽,但不宜過久。食物方面補充效益較低,如欲從食材攝取,建議可選擇曬過太陽的香菇,不過不少香菇是風乾製成較難以判斷。而鮭魚、蛋黃也都含有維生素D,但含量較少。 鋅:有利維持免疫系統發育、正常運作,並有助嗅味覺維持正常,年長者常見常見因鋅缺乏而嗅味覺異常,可多加留意。此營養常見於各種海鮮、豆類、全穀類、南瓜籽上。 硒:硒是非常重要的微量礦物質,存在於免疫細胞當中,使免疫細胞正常運作,並有助維持淋巴細胞活性、促進抗體形成。常見存在於芝麻、大蒜、蘑菇、海鮮類、燕麥上。 益生菌:益生菌對人體、腸道健康相當重要,人體免疫細胞有7成存在於腸道周圍,益生菌有助腸道健康,調節免疫系統。不過透過食物補充的益生菌,在於腸道約一至兩週,無法長期存活,需要持續補充,可透過無糖優格、無糖優酪乳等進行攝取,同時也需補充益生質幫助益生菌生長,也就是膳食纖維。 薑黃素:有助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等,並有利抑制病毒進入人體細胞、複製。現也有不少研究認為薑黃素可能是將來開發成藥物、營養食品的明日之星之一。不過也正因薑黃素對身體益處相當知名,日本也有不少研究發現,許多注重養生者反而有藥物性肝損傷的情況,當中過量補充薑黃的族群就佔了整體原因的1/4,應特別留意。另外,肝功能、脂肪肝者應避免攝取薑黃素,以避免加重肝臟負擔。薑黃素為脂溶性植化素,飯後再食用效率會較容易吸收。存在於薑黃,不存在於薑,兩者不同,普遍也存在於加入薑黃製作的咖哩, 槲皮素(又稱洋蔥素):有助抗病毒,包括RNA病毒及DNA病毒,並抑制病毒進細胞、降低複製可能,減少發炎因子產生。其可利用率比薑黃素還高,目前也有不少研究認為槲皮素可能將是製作對抗新冠肺炎藥物。槲皮素廣泛存在於各種蔬果,包括洋蔥、青蔥、番茄、蘆筍、青花椰菜、葡萄、蘋果、草莓、藍莓、蔓越莓等莓果類。 良好習慣更有助防疫,對疫苗有打、沒打皆有益! 嫚嫚營養師提醒,透過食物營養有助於增加身體的保護力,但不可視其為藥物,飲食上還是得注意營養均衡,蔬菜、蛋白質、澱粉比例建議以2:1:1,蔬果以多元多色為佳,以利攝取多元營養而非單一。平時也應補充足夠的水分,一日建議攝取自身體重乘以40的水份,如60公斤者一日喝2400 ml毫升/cc。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睡眠及作息,並時時做好防疫措施,如此才更有助於防範病毒侵擾,而這樣的吃法、生活方式,不論是對打完疫苗或還沒打疫苗者都相當有幫助!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維生素C助增強抵抗力 前10名排行第一名是芭樂!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23 養生.營養食譜
盜汗、失眠...衝任二脈衰弱,竟讓更年期提早!醫學博士:40歲後該吃這碗「護心粥」養身
女性年過三十後,身體開始每況愈下。這種衰退非常緩慢,且多數人察覺不到。可是,等到身體有感覺時,也就代表著疾病和衰老已經悄悄到來。女七男八,女性身體在28歲是巔峰狀態「女七男八」是中醫學界一個基本概念,源自《黃帝內經》,說的是男女的成長週期。女性的生命週期數是七年,7歲、14歲、21歲、28歲……每七年身體會出現一次大的變化。而男性的成長週期則是八年。這個理論的意義在於,可以根據不同年齡的身體變化,配合身體生長的自然規律,有針對性地調養。《黃帝內經》中寫道:「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意思是說,小女孩7歲的時候,腎氣開始比較旺盛,這時候會開始換牙,頭髮也長得更快;14歲的時候,任脈通,太衝脈盛,開始有了月經,能夠懷孕生育;21歲時,腎氣平衡、平穩了,發育基本上完成了;28歲時,筋骨最強健,頭髮長齊了,生理狀況達到頂峰狀態。也就是說,女性在28歲時,身體素質到達巔峰狀態,而且生殖系統、內分泌都是最為和諧的階段,精力也較為旺盛,所以這個年齡是生育孩子的黃金時期。但是,「盛極必衰」,到了頂峰之後,接下來就會開始走下坡。所以從28歲以後,健康狀況會每況愈下。因此我經常跟身邊的女性說要從28歲時保養身體。作為青春的分水嶺,28歲對女人來說是重要的轉捩點,這一生以後的健康和美麗,都取決於是否有保養和護理身體。一般來說,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意識比較強,但等到那時候才開始保養其實有點晚了。保養要越早越好,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再強調女性要趁早保養身體。人要順應天時,對於身體的自然變化,得順勢而為。四七之後,身體狀態就在一天天衰弱,假如肆無忌憚地使用身體,就會衰老得更快。女性30歲後的身體變化對女性來說30歲是個坎。那是因為一到30歲,身體就會開始有些微妙的變化。尤其是皮膚問題,這是所有女性都無法避免的。皮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由原來的光澤細滑逐漸變得越來越粗糙,雖然可以用保健品或保養品延緩老化,但是總體趨勢是不變的。除了皮膚之外還有個難以啟齒的變化多尿。我在看門診的時候,經常有30多歲的女性患者來找我看病,沒有其他毛病,就是經常想上廁所。總感覺有尿意,但尿量並不多。這種變化和30歲之後腎氣削弱密切相關,因為腎氣有固攝的作用,影響膀胱的氣化開闔,腎氣虛弱,膀胱氣機失調,就出現多尿的症狀。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容易疲憊,精神狀態也十分萎靡,一方面是因為生活和工作壓力太大,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到了30歲之後,先天的一些精氣神都消耗得差不多,如果後天還不知道保養,就會出現脾虛和氣血不足的情況。脾氣虛衰則神疲困倦,氣血不足則耗傷女性根本。女性以血為本,氣血同源,血虧血少則氣機失調,從而影響臟腑的功能,臟腑虛衰反映於外就是精神的倦怠,整天打不起精神,看起來沒有活力。最後一點就是女性性徵的改變,乳房表現得尤其明顯。乳房中的脂肪細胞和腺體,從30歲開始就慢慢地萎縮,造成乳房鬆軟。除此之外,穿戴不合適的胸罩也會加劇乳房下垂。49歲太衝脈和任脈開始衰弱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寫道:「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在49歲左右,女性就開始停經,生殖器官就開始萎縮,失去懷孕和生育的能力,體內的荷爾蒙開始下降,出現一些身體和情緒上的變化,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更年期。在中醫基礎理論裡,女子以陰為主,又依靠陽氣的溫煦濡養才生機勃勃。其中有兩條非常重要的脈絡,任脈和太衝脈。太衝脈在中醫中又稱為「十二經脈之海」,能夠調節人體十二經脈的氣血,維持生殖機能的正常運行,又和任脈關係密切,衝、任二脈氣血充足,月經週期才能正常,故又稱為「血海」。女性和男性的區別主要就在於男性以精為重,女子以血為重,所以男性以足少陰腎經為主,而女性的生理健康關鍵就在衝、任二脈上。當女性過了49歲,衝、任二脈開始衰弱,首先表現在月經和生殖功能上。生殖機能的改變會直接反應在身體上,出現更年期的症狀,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脾氣暴躁等問題就接踵而至。其實49歲這個年齡的界限是古人在幾千年前提出來的,時至今日已經有些不適合,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已經和古代不同。例如在臨床上,有些剛過40歲的女性就出現了更年期症狀。簡單來說,就是現代女性已經在49歲之前就會出現衝、任二脈衰弱的情況,早衰的病患越來越多。以下推薦三個養心養血的食療小方子,很適合40~50歲的女性使用。護心三仁粥桃仁可以用來活血化瘀,棗仁養血安神,常用於陰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等症,而柏子仁是一味理想的滋補強壯、養心安神的良藥。所以三仁粥特別適用於素體陰虧、心神失養的患者。【食療功效】養心安神、活血化瘀、潤腸通便,適用於瘀血內阻引起的胸部憋悶,以及心悸氣短、失眠多夢等症。【食材】桃仁、棗仁、柏子仁各十克、粳米一百克、冰糖適量。【製作方法】1.將桃仁、棗仁、柏子仁打碎入鍋內。2.加水適量,煎煮三次,過濾去渣取汁。3.在汁液中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入冰糖稍煮即可食用。【注意事項】每日兩次,早晚空腹服用。便溏及痰多者忌服,桃仁有輕微毒性,不可過量。甘麥大棗湯小麥有柔肝養肝的功效,甘草瀉心火而和胃,大棗調胃,三者一起煎煮,可以甘潤平補、養心調肝,起到養心安神、和中緩急的功效,還可以幫忙緩解更年期症狀。【食療功效】養心安神、柔肝緩急,專治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神經衰弱等心陰不足、肝氣失和的病症。【食材】三十克小麥、九克甘草、十枚大棗。【製作方法】把甘草、小麥和大棗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煮,煮沸後煎至四百毫升左右,去渣,分幾次喝掉湯汁,最後吃掉大棗即可。【注意事項】早晚溫服。由於大棗能助濕生痰,體內有痰濕的人不宜服用。紅豆蓮子粥紅豆的營養非常豐富,李時珍把它稱作「心之穀」。感覺口渴、煩躁時服用,可以幫助緩解心火過亢的症狀。【食療功效】既能清心火,又能補心血,行氣補血,尤其適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食材】紅豆五十公克、蓮子二十公克、粳米一百公克、冰糖二十公克。【製作方法】1.將紅豆淘洗乾淨,浸泡四個小時以上。2.取砂鍋加入水置火上,水沸騰後放入紅豆、蓮子、粳米,以大火煮沸後轉用中火沸煮三十分鐘。3.加入冰糖,用小火煮五分鐘後即可。【注意事項】蓮子侵泡時間太久難以煮爛,只能浸泡約十分鐘左右,也可以不泡,水燒開以後,直接加入洗淨的蓮子,煮出來後口感會更綿軟。書籍介紹書名:逆齡養生:調脾胃、養氣血,女醫師教你如何老得慢作者:韓學傑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1/06/02作者簡介/韓學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師從已故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沈紹功教授,為沈氏女科第20代傳人,是許多知名健康節目的重要嘉賓,頗受廣大觀眾的好評。 ‧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醫藥規範標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規範標準研究中心籌建組副組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延伸閱讀: 別再當等小孩回家吃飯的爸媽!人生第二次獨立:停止當「父母」,開始當「自己」
-
2021-06-22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悶壞了? 中醫4防疫養生
民眾因疫情3級警戒長時間「關」在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提出4大防疫養生法,建議民眾透過養生茶飲、保持心情平靜、運動和做有趣的事,讓自己元氣滿滿。陳亮宇說,如果白天容易覺得疲倦,早上起床就感到無力,或體力一下就耗光,屬氣虛體質,可用「補氣茶飲」以黃耆、黨參、枸杞、麥門冬提振精神;若工作壓力大,易緊張、焦慮、頭脹痛,失眠、煩躁又胸悶,無法順暢呼吸,屬氣鬱體質,可用「紓壓茶飲」以薄荷、玫瑰花、百合、浮小麥放鬆身心。愛吃甜食、飲料、油膩食物,身體常覺得沈重、黏膩或浮腫,屬痰濕體質,可用「去濕茶飲」薏仁、茯苓、紫蘇葉、藿香讓身體更輕盈。以上3種養生茶飲建議依個人體質由醫師開立處方調配。其次,保持心情平靜,盡力做好該做的保護後,就請放心,太多擔憂並不會減少感染風險,過度焦慮反而減低免疫力,應增加心理強度、韌性,學習適應新生活,調整身心平衡。第3,當身體強壯,心靈也會變得有力量,因此運動很重要,瑜珈、有氧、皮拉提斯或重訓都可以,每周練習2到3天,每次半小時,就會開始覺得元氣滿滿。
-
2021-06-20 新聞.元氣新聞
大醫院的智慧魔法 看病更省時
黃阿姨從年輕就開始養生,吃喝都非常講究健康,除了例行性的洗牙外,生了小病就多喝水休息,很少拿健保卡出來用。但這次的眼疾來得突然,剛迎接農曆鼠年的黃阿姨,覺得眼睛痠澀、有異物感、分泌物,甚至視力模糊。原本以為只是眼睛太累,但忍了一段時間仍未改善,女兒強行帶她至台中榮總眼科看診。看病流程超順暢,拜智慧醫療所賜。到了看診的那一天,久未踏進醫院的黃阿姨其實並沒有花太久的時間候診,反而是流程順暢到讓她嘖嘖稱奇。原來,中榮貼心的App解決了過去醫院門診的壅塞,從預約掛號、查詢停車位、查詢門診進度、線上繳費,到預約掛號、用藥衛教、檢驗結果等資訊,門診的抽血及驗尿作業也一併改用納入智慧化的「全自動採血試管備管系統」。讓從黃阿姨踏進中榮之前、在中榮看病期間,甚至返家後,都不曾離開智慧醫療的「魔掌」。人工智慧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核心,台灣產學界近五年來吹起一股人工智慧風潮。這股風也吹進醫療產業,各大醫院百家爭鳴,爭取醫院智慧轉型的入門票。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認為,「醫院導入AI的最終目的是想改變醫療行為,為醫院和病人帶來好處。」醫院人人懂AI,並落實研究應用。於是,在2015年1月上任後,許院長旋即率領院內的策略發展管理會訂定全新的短、中、長期發展目標。其中,短期發展計畫即「強化AI與大數據之醫療發展與應用」,推動AI核心技術的深度學習,並喊出「一部一科一室一AI」口號,期許院內每一部門和科室的醫療人員或行政人員皆懂AI,且能落地研究應用,精進全院的醫療照護與行政作業,成為中榮的工作文化。2019年中榮獲得財團法人醫療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全機構獎,從急診照護、門診、住診(含加護病房)、手術照護、藥事到行政管理(含醫材管理)等服務,統統奪得流程認證的優良標章,堪稱全台第一家「全優良」的標竿智慧醫院。許院長有雄心,「中榮要達到的目標不是只有醫療智慧化,而是以病人為核心的全人智慧,成為醫療典範。」
-
2021-06-18 養生.聰明飲食
豌豆除腰痛、綠豆解暑熱...夏天必吃這5豆!補腎健胃又解身體的濕
豆類,補益脾胃的大咖夏天的天氣往往比較潮濕,容易誘發脾胃病,這個時候可以多吃一些豆類食物,因為豆類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這些豆類食物包括黃豆、綠豆、白扁豆、四季豆、紅豆、蠶豆、荷蘭豆、豌豆、綠豆、黑豆等,這些豆與白米一起熬粥有非常好的健脾作用。從中醫角度來看,豆類食物具有化濕補脾的共性,非常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但是,根據不同種類,食療作用也有一定的差異。.黃豆豆類食物中,黃豆可以說是一個主角。中醫認為,黃豆性味甘平,歸脾經和胃經,具有清熱利尿和解毒的功效,對於胃中積熱、厭惡油膩都有非常好的療效。與此同時,黃豆是素食主義者的蛋白質主要來源。平時可以多喝一些豆漿、吃點豆類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滋養脾胃,對女性朋友尤其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黃豆製成豆漿之後更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和運輸,能夠有效排解脾胃當中的脹氣、解熱潤肺。除此之外,用適量的黃豆與牛肉一起燉煮至熟爛後食用,能夠補脾壯骨,是兒童「轉骨」的好食物,更是全家日常保健的優質菜肴。.扁豆扁豆性味甘平,歸脾經和胃經,具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的功效。對於因為脾胃虛弱而導致的食欲不振、腹瀉、嘔吐、女性白帶多等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糖尿病患者由於脾胃虛弱,經常會感覺到口乾舌燥,平時最好多吃一些扁豆。可以將白扁豆十五克,白米三十克,山藥三十克一起煮粥,等粥快熟的時候加入適量的紅糖攪勻即可食用。具有補益脾胃、調中固腸的功效,非常適用於脾胃氣虛引起的便溏,以及消瘦的人食用。女性朋友可以將扁豆炒熟研成末,每次六到十二克,用糯米酒或溫水送服,能夠緩解白帶多的症狀。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扁豆一定要燒熟煮透,否則會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經常吃燜、燉扁豆。.豇豆豇豆,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長豆角。中醫認為,豇豆性平,味甘、鹹,歸脾經和胃經,具有理中益氣、補腎健胃、養顏調身的功效,能夠治嘔吐、痢疾、尿頻等症。《滇南本草》中記載:豇豆「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李時珍也曾稱讚它有「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的功效。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大便乾結的人最好慎食豇豆。.綠豆綠豆性味甘寒,歸心經和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止渴解煩、明目降壓、利咽潤膚、消脂保肝的功效,能夠用於防治暑熱煩渴、瘡瘍腫毒、腸胃炎、咽喉炎、腎炎水腫等病。當然,不是什麼體質的人都可以吃綠豆,綠豆吃多了,有的時候反而會造成脾胃損傷,因此要適可而止。每當天氣太熱,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沒胃口、噁心欲嘔,這個時候喝一些綠豆湯會有所改善。但是需要注意,綠豆湯不宜喝太涼的,因為綠豆本身性寒涼,若再飲冰的綠豆湯,會更加影響脾胃功能,容易造成脾胃失衡、腹瀉。所以脾胃虛寒者千萬不宜多吃。.豌豆豌豆性味甘平,歸脾胃二經,經常食用能夠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利小便,非常適用於氣滯、打嗝、胸悶不適、腰痛等症狀。用豌豆熬成粥,適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少、腹脹等症狀。書籍介紹書名:養好脾胃不生病:從運動、飲食、穴道入手,直接又簡單的健運脾胃養命法作者:王淼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9/30作者簡介/王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專業。曾先後跟原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佘繼林主任醫師,及老中醫王煥祿主任醫師學習,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著有《防癌怎麼吃,抗癌怎麼養》《很簡單實用的經絡調理方法》《五行無色潤五臟》《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醫生不外傳的養腎秘籍》《祛除濕熱,一身輕鬆》《脊椎好,病就少:正脊知識、自我檢測、改善NG姿勢,終結腰酸背痛自救書》(世茂出版)《養肝就是養壽》等作品。延伸閱讀: 陷人生低潮、至親過世...曾寶儀花了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
2021-06-16 新聞.健康知識+
補充DHEA恐有不良副作用?美權威梅友診所這麼說
讀者Alfred Wang在2021-5-6在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的回應欄留言:「林教授您好:DHEA這款補充劑已經存在市場上許久,有不少人相信並選擇它當賀爾蒙補充劑。據我所知DHEA是賀爾蒙前驅物,不管在男性或女性體內它都有可能轉成男性或女性賀爾蒙,也就是說,一般人無法因缺乏哪一種賀爾蒙就服用DHEA而絕對達到可補充哪一種賀爾蒙的程度,還需另外再藥物配合,但那也不是一般人無處方簽能取得的藥物。如果這補充劑真這麼好用,我想醫生及各大醫院應早已採用它作為性賀爾蒙主要補充手段之一。但我畢竟不是醫學方面專業人才,這樣的猜想是否正確也不清楚。不知林教授可否談談DHEA這款補充劑的利弊及相關知識,謝謝。」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這位讀者會在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這篇文章下面做這個留言。這篇文章主要是在批評一位名叫Ken Berry的醫生。這位醫生在一本台灣版叫做《診療間裡的偽醫學》的書裡鼓吹補充睾固酮(男性荷爾蒙)。可是,已經有大量的醫學文獻確認補充男性荷爾蒙的危險性,尤其是它會增加攝護腺癌的風險。有關DHEA,其實我在這個網站成立5個月之後就已經發表了3篇文章討論過。它是Dehydroepiandrosterone(脫氫表雄酮)的縮寫,而這個物質是人體自然產生的一個荷爾蒙前驅物,會進一步轉化成男性或女性荷爾蒙。由於DHEA的產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降低,所以保健品業者就鼓吹要補充DHEA。這就是為什麼讀者Alfred Wang會希望我能討論DHEA補充劑的利弊。我是在2016-8-21發表的地瓜抗癌第一名?,首次提起脫氫表雄酮,因為一大堆營養師、自然療師、和養生專家經常吹噓,說地瓜是抗癌第一名,而他們的理由往往說是根據一則在網路流傳的所謂的科學證據:「紅薯是超級抗癌食物。這主要歸功於紅薯含有的一種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酮。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成分對於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尤其有效。」我接著又在2016-8-23發表地瓜抗癌是一場烏龍鬧劇,指出地瓜抗癌的論調是三條烏龍的大匯集。這三條烏龍是(1)把「山藥」誤會成「地瓜」,(2)把「薯蕷皂素」誤會成「脱氢表雄酮」,(3)把「致癌」誤會成「抗癌」。在2018年2月,元氣網邀請我當專欄作家,目的是要轉載我網站的文章。然後他們在3月13日將這兩篇地瓜的文章合併成一篇發表,標題是地瓜抗癌第一名?出於3個烏龍集結的鬧劇。然後在4月12日,聯合報記者黃安琪來信說元氣網的那篇文章得到廣大迴響,因此聯合報開闢了一個專欄來討論與地瓜相關的資訊。接下來在4月16日黃小姐還特地打電話來採訪。也就是說,我獨排眾議,對「地瓜抗癌」提出質疑,總算是有人願意聽。而也就因為這樣我又在4月18日發表地瓜抗癌,中國製造,指出「地瓜抗癌」的謠言其實是起始於中國。我在上面有說一大堆營養師、自然療師、和養生專家經常吹噓,說地瓜是抗癌第一名,而他們的理由是地瓜含有具有抗癌功效的DHEA。但事實上,植物根本就不含DHEA,而補充DHEA不但不會抗癌,反而還會致癌。有關DHEA的不良副作用,我在地瓜抗癌是一場烏龍鬧劇這篇文章裡引用了權威的梅友診所:「女性的症狀包括,油性皮膚,體毛增生,聲音低沉,月經不調,乳房缩小,生殖器增大。男性的症狀包括,乳房脹痛,尿急,攻擊性,睾丸缩小。男女共有的症狀包括痤瘡,睡眠問題,頭痛,噁心,皮膚瘙癢,情緒變化。DHEA也可能影響其它荷爾蒙,胰島素,和膽固醇的量。DHEA可能增加攝護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事實上,梅友診所的這個網頁已經在2021-2-12更新,而它還特地加了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燈標誌,叫大家要避開(Avoid)補充DHEA(請看插圖)。所以,儘管讀者Alfred Wang希望我能討論DHEA補充劑的利弊,但很抱歉,我只能找到「弊」,而找不到「利」的確切科學證據。原文:DHEA補充劑的利弊
-
2021-06-12 醫聲.院長講堂
陳適安養生祕訣/愛聽古典樂 喜歡旅遊 半天走完羅馬
陳適安今年一月甫接任台中榮總院長一職,除了繁忙的行政工作,致力於醫學教育跟醫療,同時還身兼亞太心律醫學會官方雜誌(Journal of Arrhythmia)主編。工作忙碌的他,把握「作息正常、有時間就運動」二項原則,早睡早起,平時趁工作空檔「快走」當運動,一天平均走萬步,白天如果走不夠,晚飯後補足。陳適安的休閒嗜好相當多元,喜歡聽古典樂、愛看書、看電影,還是一名旅遊達人。陳適安說起音樂,從小就結下不解之緣,小學時學小提琴,大學加入管弦樂社團,還擔任指揮及團長,長期在音樂的陶冶下,透過古典樂拓展藝文視野,欣賞音樂之美。讀萬卷書可以涵養心性,變化氣質,培養卓越的眼光;行萬里路則可以增廣見聞,涵養寬闊的胸襟,具有國際視野,也印證在陳適安身上。陳適安說,看書、看電影、旅遊都可以開拓視野,增廣見聞,尤其愛旅遊的他,常常飛到國外城市旅遊,「花半天走完羅馬」,尋幽訪勝。他分享,靠的是行前多做功課,從歷史、景點到路線安排等,一手包辦。
-
2021-06-1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太極拳好處多! 提升心肺耐力,適合慢性病患
春秋戰國時,有一種延年益壽健身法,稱為「導引」。最早紀錄出自莊子,《莊子.刻意》:「吹眗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導引術源自道家養生哲學,包括三個元素:呼吸運動、肢體運動、以及器械運動,影響了後來氣功和太極拳的發展。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3號墓中出土了帛畫「導引圖」,描繪了44種男女運動姿勢,證實了導引術的確存在,且被貴族階級作為墓葬之物,是一種珍貴的養生法。根據研究,太極拳可促進心肺功能、肌耐力、柔軟度及平衡性等健康體能要素,改善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太極拳可以減少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對健康的危害。此外,太極拳適用於神經疾病,如腦中風、巴金森病、頭部外傷、多發性硬化,可以改善運動及平衡能力,增進自我健康感。有風濕病及關節炎的患者練習太極拳,可以改善疼痛、憂鬱,增進身體功能及生活品質。太極拳也可以減少骨質疏鬆,女性練拳者可延緩停經後骨質密度減少。太極拳應用於冠狀動脈繞道術後患者,可以明顯提升心肺耐力;對於心臟衰竭的患者,練拳可以增進運動能力,改善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太極拳是一種有氧運動,主要使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提高呼吸的效率。練拳者的最大攝氧量較同年齡的人高20至30%,長期練太極拳的人,也可延緩心肺功能衰退的速率。太極拳是用半蹲姿練習,蹲馬步可以訓練大腿、小腿和腳掌肌肉。太極拳的動作中有很多單腳站立,重心轉移及平衡的動作,可以改善平衡能力,減少跌倒的機會。老年人經過太極拳訓練後,跌倒的機會可減少一半。太極拳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運動傷害很少,可以推廣作為國民的健身運動,也適合推薦給慢性病患作為運動治療的選擇。
-
2021-06-11 養生.營養食譜
在家做肉粽,免群聚買粽!營養師教簡單代換食材,更有助血糖控制
端午節將至,不少民眾已開始陸續準備應景的粽子,想吃得更加健康、安心的民眾,也可以考慮自己動手DIY,作出美味可口又健康的肉粽。近日受疫情影響,也不宜人擠人的購買肉粽,在家自己製作健康粽安全也放心。平常會自己作肉粽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 留意營養均衡,端午吃粽更健康! 嫚嫚營養師表示,端午節吃肉粽較常見的飲食問題,主要在於材料多為糯米較難消化,以及配料的肉類常常是熱量較高的肥肉等食材,一顆肉粽熱量通常都超過一碗160克的白飯,甚至來到2~4碗左右。除此之外整體蔬菜量較少,難達飲食均衡。因此建議吃粽時以一天一顆為佳,並同時注意營養均衡,搭配一碗蔬菜和一碗清湯,並在飯後可吃個奇異果、木瓜、鳳梨等幫助消化。而DIY自製肉粽,在準備及製作上,可著重在這幾點作改善。 營養師輕鬆代換食材,自製肉粽美味又健康! 嫚嫚營養師建議,粽子主要的米飯,可加進燕麥、糙米、藜麥、紫米、薏仁、芋頭、地瓜等高纖食材,部分取代糯米,若能全部取代自然更好,而蒟蒻米或花椰菜米也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食材膳食纖維高、低GI,更有助於血糖控制。而若是擔心黏性不夠,可加入「洋車前子粉」增加黏性口感,這在烘焙店、大賣場都容易找得到,且除了能夠增加黏性,它也含有膳食纖維,是個不錯的輔助。 在肉類、蛋白質方面,嫚嫚營養師建議,可以瘦肉、雞肉、豆干、黃豆、黑豆、毛豆等優質蛋白質為主,取代五花肉、培根、香腸、火腿等肥肉、加工肉品,若要加進鹹蛋黃建議放半顆就好。如此一來在攝取蛋白質的同時,飽和脂肪量也相對較低,對健康更加有利。 蔬菜方面,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而常見適合放進肉粽的名單,嫚嫚營養師推薦可放進香菇、杏鮑菇、木耳、筍子等口感較佳的蔬菜。至於其他輔助配料,建議也以熱量較低的天然食材為主。像是花生熱量較高,可以用蓮子、雪蓮豆(鷹嘴豆)取代。醃漬的蘿蔔乾、醬油、鹽等鈉含量較高,建議可以用蔥、薑、蒜、胡椒等天然的辛香料取代。 自製五穀粽助減重、養生,但腎、腸胃不佳者不宜! 上述的肉粽兼具著低鹽、低鈉、高纖維、低GI、低油脂的特色,對於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肥胖、減肥、欲養生者相當有利。不過任何再健康的食物都會有不適合的族群,嫚嫚營養師提醒,此肉粽主要的材料為全穀類,高纖維對腸胃不佳者較為不利,可能會加劇胃腸不適的情況。而全穀類普遍含磷量較高,不適和腎臟病、腎臟功能不佳者,這點要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 .粽子怎麼吃不易胖、更健康?營養師6撇步安心吃粽沒在怕! .肉粽保存別放超過2週!營養師:保存注意2要點避免吃下細菌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6-10 養生.聰明飲食
黑糖沒你想的健康!營養師用一張圖告訴你,這種糖熱量最低、營養價值又高
近幾年來,黑潮當道,坊間充斥著一大堆黑糖產品,諸如黑糖珍珠鮮奶、黑糖糕、黑糖饅頭、黑糖薑母茶、黑糖刨冰、黑糖沙威瑪等。Stella還有同事之所以買某家手搖飲料店的飲品,就只是因為對方使用的是「手工黑糖」。儘管這些加了黑糖的食物要價比一般食物高,但還是讓很多人趨之若鶩,手工黑糖到底是怎麼製成的?加了黑糖的食物真的是健康的好食物嗎? 解碼「糖」學問~黑糖、白糖到底有什麼差別?!黑糖和白糖都是由甘蔗所製得的「糖」。儘管甘蔗和甜菜都可用來製糖,但在台灣,糖最主要還是由甘蔗製得。這些專門用來製糖的甘蔗在榨汁後,濃縮後可獲得糖漿 (濃縮甘蔗汁),糖漿繼續濃縮到高濃度時會產生結晶,此即所謂的黑糖或紅糖(蔗糖占比<80%)。黑糖和紅糖因含有糖蜜,故也稱為含蜜糖,且因加工純度較低,故保留了甘蔗中的雜質、風味與營養,故營養價值較白砂糖高,並帶有特殊風味。我們平日在開架上所買到的白砂糖則是糖漿(濃縮甘蔗汁)再進一步處理,經過離心、結晶與精製等過程,將蔗糖純度提升到99%以上所獲得的成品。白砂糖依照等級不同而有所謂的特砂、二砂等之分;而白砂糖若再經反覆溶解與再結晶,則可獲得純度更高的冰糖(蔗糖占比99.9%)。換句話說,不管黑糖還是白糖、冰糖都是由甘蔗所製得,只是蔗糖純度不同而已,所以它們也都屬於「添加糖」。 [小百科] 手工/古法黑糖vs還原黑糖由於「手工黑糖」、「現炒黑糖」等字眼的風靡,讓很多人會覺得手工黑糖似乎是天然的好食物、聽起來就很了不起。但事實上,手工/古法黑糖並非什麼難能可貴的食物,因為只要不是製糖廠就只能生產出黑糖。這是因為需要靠精密的機器設備來將濃縮甘蔗汁(糖漿)中的水分進一步蒸發、精製,提純蔗糖製成白糖和冰糖。換句話說,白砂糖和冰糖只有製糖廠才能生產,黑糖/紅糖則是一般作坊就可製得。儘管製糖廠也能生產黑糖,但現代很多製糖廠所販售的黑糖並非古法黑糖,而是「再製黑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黑糖和白砂糖生產的方法不同,但因白砂糖是製糖廠最大宗的商品,為了降低成本,很多現代化糖廠只保留製造白砂糖的生產線,而沒有黑糖生產線。它們所販售的黑糖和紅糖其實是用白砂糖加入一定比例的糖蜜調製出來的。其中,糖蜜加的較多、顏色較深的稱為黑糖,糖蜜較少且顏色較淺的則稱為紅糖。黑糖營養解碼~黑糖真的有你想像得那麼營養嗎?很多人之所以會買黑糖來吃,是因為黑糖被包裝成是較天然、有營養的糖。附圖是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中有關常用糖的營養資訊,你會發現下面幾個特點:1.熱量會和蔗糖含量成正比,因此冰糖的熱量>白糖>紅砂糖>黑砂糖>黑糖蜜;營養含量則和純度成反比,純度越高,營養價值越低,常用糖中僅黑砂糖和黑糖蜜保留了部分甘蔗的營養。2.不管是哪種「糖」,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非常低,主要含的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簡稱醣類),其中白砂糖、冰糖和紅砂糖中的醣類幾乎都是蔗糖;而黑砂糖、黑糖蜜除蔗糖(為雙醣)外,還含許多果糖和葡萄糖(屬於單糖),所以黑糖雖然蔗糖純度較低,但嚐起來會比白砂糖甜,而黑糖蜜會更甜。3.雖然黑砂糖的營養價值比白砂糖、紅砂糖和冰糖高,但除了鉀和鈣外,其他礦物質含量很一般;維生素含量則很低幾乎可以不計。所以黑砂糖並不算營養健康的好食物。4.黑砂糖的鐵含量很低,並非補血好食物。表中食品資料庫中沒有黑砂糖鐵的資料,但若參考類似的產品(黑糖蜜,每百公克的鐵含量為2.2毫克),及之前康健雜誌所做黑糖營養調查資料(日正特級黑糖,每百公克鐵含量為2.5毫),可推算每百公克黑糖的鐵含量應該介於2~2.5毫克間。一次若食用20公克黑糖的話約能獲得0.4~0.5毫克鐵,對於每日鐵10~15毫克的建議攝取量,這個量並無實質「補鐵」的意義。很多食物中的鐵含量都比黑砂糖高且熱量還更低,例如每百公克的菠菜就有2.9毫克的鐵,且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更重要的是熱量只有18大卡。所以想要補鐵的話最好還是從其他食物來獲得。5.黑砂糖的營養亮點是鉀和鈣,每百公克分別含453毫克的鉀和464毫克的鈣。每次若食用20公克黑糖的話,約可獲得91毫克的鉀和93毫克的鈣,約占每日建議攝取量10%的鈣和5%的鉀。 (ps.很多女性生理期來喝黑糖水會覺得比較舒服,主要在於喝溫熱的東西、喝大量的水,及吃糖會讓身體感覺舒服;而足夠鈣的攝取有助子宮收縮,幫助經血的排除,並非因為含鐵的緣故喔)。總結來說,黑糖的本質就是一種「糖」,它只是一個比白糖、冰糖、高果糖糖漿等好的添加糖。但因為現代人普遍有油、糖與熱量攝取過高的問題,且攝取過多的添加糖會危害身體健康,除了蛀牙外,還和體重上升,血糖波動有關,另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某些健康的風險,所以不宜將黑砂糖視為「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而是「能不吃最好少吃的食物」。(註:這裡並非單指黑糖,而是包括各種砂糖、糖漿及蜂蜜等添加糖。)目前各國對「添加糖」的建議為不宜超過飲食總熱量的10%,最好能低於5%,若以2,000大卡飲食為例,每日添加糖的攝取不宜超過50公克,最好低於25公克,黑糖的攝取當然也在此限制範圍內。因此,若你原本在製作料理食物時是用白砂糖或冰糖,現在改以營養價值較高的黑糖來取代,這會是個聰明的選擇。反之,如果本來沒有喝飲料或吃加工食物的習慣,卻因為感覺或聽說黑糖是營養健康的好食物,而特意去買黑糖薑母塊來沖泡、買黑糖珍珠奶茶來喝,或買黑糖糕或黑糖饅頭等黑糖加工製品來吃,而增加攝取加工食物和添加糖的機會,則是一個有害健康的行為。黑潮當道,別忘了用正確的食物知識,來守護自己與親友的健康喔^_^作者簡介_Stella從事營養工作20年以上,曾任減肥中心、診所、美商公司及健康學習中心營養師,專精飲食營養、保健營養、減重等領域。 證照:中華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考合格營養師;台北營養師公會會員。專長:減重/疾病/懷孕等營養諮詢、保健營養品諮詢、文章撰寫、訓練教材編寫、演講授課。 著作:《減肥新發現:不用算卡路里的減肥法》、《黃金比例好身材:營養師的纖體處方》、《抗病養生高免疫蛋》。 部落格:營養師Stella的減肥&營養部落格 延伸閱讀: 確診者暖心告白》回顧鬼門關前走一遭...她給醫護的感謝信:這些孩子熱血又敬業
-
2021-06-09 養生.抗老養生
要長壽也要健康!謹記8大飲食建議4項運動要訣
老化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既定事實,銀髮族要如何活得健康自在,提早規劃才是上策。由於現今醫藥的發達,百歲人瑞不再遙不可及,因此除了長壽,如何健康地活著更重要。 A. 銀髮族在飲食上的調整 1. 適當的熱量攝取隨著年紀的增加,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原則上,中老年人每日熱量供應以理想體重每公斤30大卡為宜,以35大卡為限。若體重過重,則每日應減少300大卡;如果體重過輕,則每日可增加300大卡,不過每日飲食中的總熱量攝取不宜低於1,200大卡。 2. 足夠的鈣質攝取65歲以上男性及停經後婦女,每日應攝取約1,000~1,500毫克的鈣質,以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的鈣優於鈣補充劑,若選擇市售鈣片來補充,每日則以一顆(含鈣量約500毫克)為宜,剩下的該攝取量還是藉由食物攝取比較好。建議每天可飲用兩杯低脂牛奶以加強鈣質的攝取;若有乳糖不耐症,則可以用優酪乳代替,乳糖含量較低,而其中所含的乳酸還能幫助鈣質吸收。含咖啡因的食物容易讓鈣質流失,應要避免或減少。 3. 用辛香料代替調味料老年人每日的鹽量攝取應在6克以下,若想為料理增加味道,可用天然食物,例如蔥、薑、大蒜、花椒、番茄、檸檬等食材來幫助調味,以減少鹽和其他高鈉調味品的使用。4. 多吃含鋅、銅之食物以增加免疫力可食用含鋅、銅的食物能增進免疫力,平時適量攝取含鋅的食物,除了促進食慾外,還能提升免疫力。鋅含量較多的食物有牡蠣、雞蛋等,含銅較多的食物則有海鮮、堅果類等。5. 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高齡族群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才能供應修補組織的需要,與產生足夠的免疫球蛋白。 盡量選擇優質的蛋白質,例如雞蛋、牛奶、魚類等食物攝取,尤其魚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像是鯖魚、鮭魚、沙丁魚等質地軟、容易咀嚼的魚類,較適合老年人。6. 適量的油脂攝取油脂的攝取量宜降低,尤其是透過高溫油炸而產生的油脂,會影響前列腺素與自由基的產生,造成身體的發炎反應與免疫力降低。在烹調時,多用植物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葵花油等),少用動物油(如:奶油、椰油、牛油、豬油等)。原則上,每日所需的油脂量從炒菜中所使用的油中攝取就足夠了,因此其他含油脂類豐富的食物,如動物皮及油炸物等,應盡可能減少食用。容易被忽視的油脂,例如瓜子、芝麻、堅果類等,也要避免在短時間內大量食用而造成熱量攝取過多。7. 富含纖維的蔬果 可幫助腸胃蠕動每日應攝取20~35公克水溶性纖維,可以幫助腸胃道蠕動,還能預防便祕,並減少醣類與脂肪的快速吸收。可以多吃生鮮蔬果,尤其是富含抗氧化物的黃綠色蔬菜,避免食用燒烤、醃製和含亞硝酸鹽類的食品(如香腸)。另外,適度地攝取天然的發酵食物,例如泡菜、納豆、味噌、米醋等也是不錯的,天然的發酵食物,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益菌能抑制腸道中的有害菌,維持腸道細菌平衡、減少毒素產生。8. 細嚼慢嚥用餐時留意吃的順序:儘量以粗糙的食物先吃,例如:水果、蔬菜、五穀飯,再吃不易消化的魚、肉蛋白質類,才不會吸收過多熱量脂肪。另外,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嚥,可幫助食物在腸道的消化,吃得太快易導致肥胖、消化不良、腸胃炎。最後,早餐要吃得好、午餐要吃得飽、晚餐要吃得少。 B. 銀髮族規律與適當的活動 規率的運動可以提升身體的活動與協調能力,幫助體重控制,還能調適壓力、抒解焦慮與憂鬱的情緒,並提升免疫力。1. 運動的頻率,每週約為三至五次,每次30分鐘,以達到稍微流汗、有點喘但仍可順暢講話之運動為主。2. 從事的運動應考量個人體能因素,部分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肌力較為衰退,或是平衡和協調度較差,運動時不宜從事速度過快或碰撞身體的運動,以免跌倒或骨折。太極拳、跳舞和登梯等活動可以改善平衡,達到預防跌倒的目的。 3. 在從事運動時,以安全為第一考量,要注意光線是否充足,因為老年人的視力較差,所以需要充足的光線以彌補其不足。還要避免在不平或濕滑的平面上運動以減少跌倒的危險。4. 運動內容應循序漸進,不可逞強。年紀愈大,在運動時的適應時間需要愈長。因此,運動強度、時間、頻率等都要慢慢增加。運動過程中若有任何疼痛或不舒服,應立即休息或降低運動量,一切以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 銀髮族的養生保健之道包含飲食習慣的調整及適度的運動,不失能還要有活力,方能確保身心都健康。
-
2021-06-08 養生.聰明飲食
檸檬助消化、消水腫 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每到夏天,許多人就是愛吃檸檬、喝檸檬水,一顆小小的檸檬,營養價值高,不僅能消暑解渴,並有助消化、去水腫、減肥、消除疲勞、幫助鈣及鐵吸收、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好處。很多人視檸檬為「養生減肥聖品」,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檸檬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代謝、助消化、增強抵抗力、抗老化、降膽固醇、幫助傷口癒合;檸檬酸可增加食欲,提升人體代謝率,並活化檸檬酸循環,幫助能量產生,能消除疲勞、促進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症,建議運動完可以喝稀釋過的檸檬汁,幫助能量恢復、不易疲勞。檸檬的鉀含量頗高,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能促進熱量代謝、降血壓,許多想瘦身的人還流行喝檸檬水來消除水腫、減重,不過,劉怡里認為,檸檬的瘦身效果有限,只能消水腫,改善水腫型的肥胖,所謂的減重則是減掉水分而非減脂。檸檬的妙用多,能榨汁、做甜點,很適合入菜食用。由於檸檬富含維生素C,用餐後喝檸檬汁,可助消化外,並能促進植物性的鈣、鐵、類黃酮素吸收。
-
2021-06-04 養生.抗老養生
養生年輕化,但你用對方法嗎?12項年輕人的養生謬誤
都以為養生是老年人的話題,沒想到,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養生大軍。據人民日報近日關注消費趨勢報導,線上購買家用醫療器械的客戶群體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2019年第四季度,某電商平臺上的枸杞銷量提升了355%,相當比例購買者是“90後”。“養生”已經成為不少年輕群體的生活方式。養生年輕化的背後,是年輕一代對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視。但年輕人,你的養生方式對了嗎?下面這些保健誤區,你有中招嗎?感冒了喝薑絲可樂?可樂是高糖飲料,喝多了容易導致齲齒、肥胖和高血糖等問題,甚至會引發骨質疏鬆,它的裡邊並沒有可緩解感冒的營養物質。即使很多人感覺姜絲可樂確實對緩解感冒起作用,也是其中薑肉的功勞,因為薑屬於熱性,可以驅寒,對治療風寒感冒有一定作用。因此,與其喝薑絲可樂,還不如把薑去皮後,直接用水煮薑茶喝,對於風寒感冒還是有一些緩解作用的,若是風熱感冒,不僅不能緩解,或許還會加重,所以不能亂喝薑茶治感冒。補充維生素可以吃蔬菜乾?大多數蔬果如果直接晾曬的話,可能會在其還沒有完全變乾之前,往往就先壞掉了。因此,我們現在能買到的蔬果乾,大多是經過特殊的加工處理過的,而且這種蔬果乾吃起來的口感往往是既甜(尤其是果脯等)又鹹,而且一咬還脆脆的。瞭解其加工就會發現,在製作蔬果乾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將蔬果過油或者油炸。而且配料表中也會標注有麥芽糖、食用油等成分。此外,還要留意鈉的含量,如果是高糖、高油、高鈉的蔬果乾,就放棄吧,遠不如直接吃果蔬更健康。吃飽喝足就有利健康?俗話說“三分饑寒保平安”,此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飽食終日又缺乏運動,則會造成能量過剩,容易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八分飽才有利於健康。 一日兩餐能減肥?有些女性為了身材苗條,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這樣能減肥。其實,恰恰相反,一日兩餐的人更容量發胖。喝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許多人不喝牛奶是因為他們覺得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而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牛奶中所含的膽固醇並不高,而且喝牛奶還有助於減少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生。但是,不能空腹喝牛奶,因為空腹喝牛奶不利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空腹狀態下胃酸過高,乳酸菌很難存活,降低了牛奶的保健作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是民間長期流行的說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飼養多年的老母雞含有過多的雞油,其肌肉彈力纖維減少,結締組織老化,雞肉粗韌,久煮難爛,不易胃腸消化吸收。飼養一年的雞,無論煮、燉皆宜,容易煮爛變酥,肉質鮮嫩可口。多吃醋有好處?醋不僅能增進食欲,還能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C,有利於胃腸對維生素C的吸收,且在降血壓、預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於是有人認為吃醋有諸多好處而過量食醋,甚至乾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腐蝕胃粘膜、還會軟化骨質,加重骨質疏鬆,導致骨折。口香糖能健齒?有些廣告說口香糖能健齒,所以許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結果口香糖的糖分就會在口腔中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另外,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劑、增塑劑等添加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對人體健康不利。阿司匹靈能抗癌?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阿司匹靈除了作為解熱鎮痛抗炎藥外,還可用於預防和治療某些心血管疾病。近年,網上流傳一種說法稱阿司匹靈能預防癌症,一夜間這粒小藥片儼然成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萬能藥”。然而,很多人並不瞭解過量服用阿司匹靈也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專家指出,阿司匹靈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長期過量服用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補鈣越多越管用?全民補鈣日漸成時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異。特別是兒童,如果補鈣過量,可能導致身體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兒童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反而影響正常發育。補鈣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維生素就是營養品?很多人把維生素當成保健營養品,殊不知服用維生素也要因人而異。如:感冒病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經常喝酒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6,因維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質的吸收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作為預防脂肪肝的輔助成分;喜歡運動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C,以補充由於出汗過多而引起的消耗;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因機體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維生素D,可適當補充一些。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是有定量的,攝入過量的維生素會引起中毒。三高就是老年病?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多發病,與年輕人沒有關係。實際上,基於國內外的研究,高血壓與年齡無關,而與幾個主要的危險因素有關,包括超重、肥胖、吸煙、飲酒以及家族遺傳等。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水準提高,體力活動減少,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的行為比例降低,促進了高血壓的低齡化。此外,生活快節奏、工作壓力、環境壓力等也與高血壓有一定關係。建議人們飲食清淡,主動進行體力活動和身心放鬆。
-
2021-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抗疫中藥「台灣清冠一號」中醫師:專病專藥勿自行服用
本土疫情爆增,日前衞福部緊急授權抗疫中藥「台灣清冠一號」的使用,不少民眾爭相詢問;有中醫西醫雙執照的醫師蔡宗璟指出,「台灣清冠一號」為中醫師處方藥,屬於「專病專藥」的治療性用藥,非保健類茶飲,無確診者是不需要服用的。蔡宗璟表示,西醫治療流感使用「克流感」也是「專病專藥」的治療模式,「台灣清冠一號」是對應新冠肺炎的用藥,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三軍總醫院共同研發的濃縮顆粒中藥,內含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魚腥草、板藍根、黃芩、厚朴、瓜簍實、甘草共十味中藥。5月18日衞福部緊急授權清冠一號的使用,近日在門診就有許多民眾詢問可否用於防疫的預防保健。蔡宗璟說,許多民眾都認為中醫適合於保健,事實上,中醫的寶貴之處是在治療疾病,目前需要治療的輕症患者約佔80%。但中醫師處方藥須由中醫師開立處方才能取得,「台灣清冠一號」不屬於保健養生茶品,民眾切勿私自服用。蔡宗璟說,施打疫苗是目前預防新冠肺炎最好的方法,中醫預防感染症有賴平時體質的調理,體質好自然免疫力好,而不易感染、縱使有感染也容易恢復,在調理體質的處方中,有經驗的中醫師也常加入一些性質平和、預防感染的藥物,以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台灣清冠一號」的處方在中醫界也被熱烈討論,掀起不同意見,有許多中醫師認為中醫的精神在於辨證論治,不同的患者應該依不同的體質來用藥,而非服用同一處方。事實上,中醫治療也有辨病的治療,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一本宋代官方編修的臨床方劑書籍,臨床常用於治療頭痛的「川芎茶調散」、治療腸胃型感冒的「藿香正氣散」,都是由此書籍所收載的傳統處方,目前的疫情病患數量龐大,一個人一個處方的治療方式緩不濟急。蔡宗璟說,未經個別辨證診治使用「專病專藥」雖能發揮效用,也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台灣清冠一號」對於體質虛寒者,可能造成胃悶、腹瀉與倦怠,這便有賴於中醫師依經驗和患者個別情形,再做整體處方調整。
-
2021-05-29 醫聲.院長講堂
魏崢養生祕訣/生酮飲食減重 兩個月瘦10公斤
提到養生,振興醫院院長魏崢笑說,「我從來不養生的,大家不要學我」,他認為生命就是「順其自然,有病就治病」。不過,最近魏崢因為有感於工作忙碌,導致身形有些變胖,「褲子、衣服都要換了」,開始施行「生酮飲食」的減肥法,嚴格執行兩個月下來,瘦了10多公斤。魏崢說,工作忙碌就容易變胖,許多人提倡要用運動的方式減肥,但除非運動量大,否則難以為繼。身為醫師,可運動的時間較少,加上中年過後,如果運動過於劇烈也容易受傷,因此採用生酮飲食的方式減重。魏崢說明,生酮飲食的概念就是盡量少吃澱粉、醣類與水果等碳水化合物,讓代謝熱量的來源改為脂肪。因此主食改為脂肪和蛋白質,再配合大量蔬菜,就能在不飢餓的狀態下完成減脂的目的。但日常生活很難不碰到澱粉,魏崢笑說,可以善用杏仁粉,「杏仁粉加奶油,打個蛋,放到烤箱裡烤,我15分鐘就可以做出來。」杏仁粉可假裝澱粉的口感,但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可用來代替做各種糕點。不過醫界有些學者對生酮飲食還有些疑慮。魏崢說,本來沒有肥胖的人,沒有必要為了瘦身吃生酮飲食。生酮飲食吃一段時間後應檢驗血酮、血脂肪與血糖等數值,看有沒有調整的必要,且達到目標就可停止。雖然一直聲稱自己「不養生」,但魏崢仍提醒,維護自我健康,最重要的是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尤其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透過檢查早點發現疾病,早點治療。
-
2021-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到貨了!彰化縣首批染疫輕症病人 今起服用清冠一號
臺灣「清冠一號」上市,今天衛福部彰化醫院與住院COVID-19輕症患者視訊討論,合計25人願意服用,是彰化縣第一批接受清冠一號治療的病患,彰化醫院將密切觀察他們的生理反應。100盒臺灣清冠一號,由合法取得衛福部緊急授權的順天堂製藥廠無償提供,昨天寄到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科醫師會同胸腔科、感染科醫師討論染疫住院病人的病情,今天中醫科主任馮天祥到負壓隔離病房護理站,逐一和確診的輕症患者視訊,有25人願意服用臺灣清冠一號。馮天祥踏透過視訊詢問病人目前的身體狀況,及徵詢服用臺灣清冠一號的意願,大部分病人聽過,逾半數願意服用,年長者對中藥的接受度較高,年輕人持觀望態度。馮天祥開立處方,1天3次,每次1包,和西醫藥物間隔1小時,40公斤以下的小朋友處方減半。馮天祥說,臺灣清冠一號藥方為板藍根、魚腥草、黃岑、全栝樓、荊芥、防風、桑葉、後朴、薄荷、甘草等10種中藥,藥材偏寒,屬於處方藥,須由中醫師開立,健保給付,不是保健養生藥品,可以清熱解毒,但腸胃不佳者,吃了反易腹瀉傷身,沒被感染者千萬不要服用。馮天祥指出,網路上流傳一些號稱可以對抗新冠病毒的中藥方,或藥品命名跟清冠一號相近的中藥,還號稱可以保護還沒被感染者,這些都是不實資訊,目前只有台灣清冠一號被衛福部核可,實證確定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藥方,國內已有多家製藥廠投入生產,醫院訂購的也將陸續到院,不會有缺乏之虞。彰化醫院胸腔科主任林澤宏表示,目前西醫對於新冠肺炎的輕症患者採支持性治療,有些患者希望可以加入中藥輔助治療,而清冠一號提供他們另一項選擇,這對患者的生心理都有幫助,接下來將持續中西合作治療,給患者最佳的治療。
-
2021-05-28 新聞.健康知識+
舌苔該刷嗎?用牙刷刷?西醫詳解:這些警訊恐是癌
舌苔的狀態與健康息息相關,除了飲食、日常習慣以外,異常的舌苔也可能為營養不良或是感染、罹癌的警訊,建議民眾平常可多加觀察,如有疑慮盡早就醫。 舌苔與飲食、日常有關,留意異常恐為健康警訊! 一般舌苔 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舌苔的結構主要由上皮細胞以及口水、細菌、食物細屑所組成,一般正常的舌苔會呈現為白色並且薄薄的,若有感冒、生病或是水分攝取減少、食慾下降等情況容易導致舌苔受到沖刷的機會減少,也就容易越積越厚,形成較為厚重的白色舌苔。 除了白色舌苔,一般也常見黃色舌苔,或是較為少見的黑色舌苔,除了前述提到沖刷機會減少的原因以外,三者多與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白色含渣量較高的牛奶、豆漿,容易出現白色舌苔;咖啡等黃棕色就容易出現黃色的舌苔;若有吃墨魚等黑色食物則容易出現黑色舌苔。生活習慣如抽菸皆可能引起上述的顏色。 營養不良 許多養生的民眾,飲食多以素食為主,舌頭上容易出現完全沒有舌苔的情況。盧泰潤醫師提醒,沒有舌苔並不是健康的指標,可能正反映著身體缺乏營養,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萎縮性舌炎。萎縮性舌炎除了沒有舌苔,舌頭也會比常人光滑,且顏色較為紅潤,外觀看似牛肉一般,故也稱作「牛肉舌」,這種情況常見出現在素食者身上,是一種維生素B12缺乏的表現。雖萎縮性舌炎、沒有舌苔對身體不會帶來危害,但是為一個警訊,長期缺乏維生素B12容易出現貧血、手腳麻木、易喘、疲勞等情況,也容易影響健康。 感染警訊 白色舌苔若是呈現相當厚重的情況,除了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建議也盡早檢查為佳,因為口腔鍊珠菌感染也可能使得白色舌苔增厚,此為黴菌感染,容易出現在免疫力低下者身上。 紅色的舌苔,在小孩身上較為常見,多為鍊球菌感染所引起猩紅熱,常會與一般的舌苔混雜在一起,外觀如草莓,也稱為「草莓舌」。若成人是出現紅色的舌苔,則要小心可能為癌前病變的徵兆。 罹癌警訊 盧泰潤醫師表示,當成人出現紅色或白色的舌苔,若有出現左右不對稱、形狀不規則、甚至是出現潰瘍等情況,這往往恐怕不是一般的舌苔,而是口腔白斑、口腔紅斑,為口腔癌癌前病變的徵兆,若未妥善處理,將來就會發展成口腔癌,兩者位置未必只會出現在舌頭上,也可能出現在口腔黏膜等處,提醒有抽菸、檳榔等不良習慣者要多加注意,若發現此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 別再用牙刷刷舌苔,不明舌苔應先保留! 盧泰潤醫師表示,舌苔過厚容易有口臭的情況出現,口臭約有5成左右是由舌苔所形成,若有口臭可先透過軟毛刷、舌苔刷、溫鹽水、速口水、沖牙器等較溫和適當的方式清潔,約一周一次。避免過度頻繁清洗或使用牙刷清潔,以免對舌頭而言太過刺激,不僅容易使舌頭上皮細胞過度增生更容易長舌苔,也容易傷到味蕾,久了使舌頭麻木、味覺減退、食慾下降。而若是發現不明的舌苔則建議先不要自行清除,將其保留並盡早就醫,如此更有利檢查時釐清原因。 《延伸閱讀》 .從7種尿液看健康,顏色變化、泡泡多、有螞蟻一次詳解! .從7種大便看健康狀況 醫:4種情況應盡早檢查。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21 名人.陳旺全
預防方法/睡不好有失智風險 3撇步助好眠
新冠疫情升溫,防疫壓力大增,導致許多人的身心焦慮,影響睡眠品質,老年人容易引發失智風險。中醫權威、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19日首次舉辦線上課程,請民眾務必掌握「每晚11點到隔日清晨4點半」的黃金睡眠時間,這期間褪黑激素分泌最旺盛,若能按照生理時鐘、調整好睡姿睡好覺,可以放鬆身心,遠離失智症。養生睡眠防心血管疾病陳旺全以「睡不好會有失智風險,用養生睡眠姿勢助好眠」為題開講,並傳授三招助眠穴位按摩,線上聚集百位民眾同時觀看,互動熱絡。他指出,如果睡眠品質不好、腦神經受損、活力不足等,都可能加劇失智症發生。若是長期積存壓力,更要小心會有腦溢血、心臟病危機,但靠一招可以預防,就是「睡好覺」。陳旺全表示,腦神經細胞無法再生,有「壓力荷爾蒙」之稱的可體松,會隨著壓力增加而濃度上升,進而導致大腦中的海馬迴細胞死亡,引發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是由腦血管疾病所引發,因腦內類澱粉斑過度囤積,造成神經受損壞死,且無法再生,連帶影響睡眠、記憶力衰退、情緒低落、憂鬱等。每日睡眠至少應7小時如何睡得好?陳旺全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日睡眠至少應7小時,每晚11點前入睡最好。睡眠姿勢依個人體質、基因、環境有所不同,睡前嚴禁吃太飽、喝刺激性飲料如茶或咖啡,避免睡太久造成腦部渾沌,好的睡眠品質,不僅可以紓壓,並有助體力恢復、活化腦力、增強記憶力。•課程採用「線上」以及「即時」兩大特點,民眾均無需外出,且可即時與專家提問互動。衛福部桃園部立醫院院長徐永年24日中午將上線解惑「醫院真的危險嗎?安全就醫指南」。其他專家包括北榮心臟內科醫師鄭浩民談「疫情上升造成胸悶不適,該怎麼處理?」、成大醫院老人科主任暨感染科主治醫師張家銘告訴大家「該如何保護長者?老人該打疫苗嗎?」等主題。完整課表、時間可查詢可查詢元氣網:https://pros.is/3gamvr或是WaCare遠距健康平台:https://reurl.cc/9ZMYLV。
-
2021-05-21 養生.聰明飲食
綠茶、普洱茶…早中晚該喝什麼茶?中醫師一天「三杯茶」的私房養生法!
三杯茶助你養好脾胃蘇軾在《遊諸佛舍》中有兩句非常著名的詩句:「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這兩句詩是說,如果想要身體健康,與其學習魏文帝那樣煉靈丹、吃妙藥,不如學習盧仝多喝幾碗茶。喝茶其實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養生法,但是如何正確喝茶則有著大學問。每一個人應該按照自己的體質、生活情況飲用不同品種的茶葉。我自己的喝茶方法就是每天必喝三杯,而且早中晚喝不同的茶,這其中自然是蘊含了調理脾胃的養生理念。上午喝綠茶,益氣升陽,心神俱旺。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陽氣經過一個晚上的濡養,到了上午是重新煥發活力的時候,此時充實四肢百骸,讓身體和大腦開始為新一天學習和工作做好準備。綠茶是一種未發酵茶,色潤香清,令人心曠神怡,屬於茶中之陽。綠茶的特性就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維生素的損失也比較少,所以能幫助脾胃運化水穀精微輸布於周身,從而滋養主神明的心與元神之府的腦,進而從五臟的功能活動中體現出來,這樣上午才能夠保持精力旺盛。正如《素問》所說:「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說明飲食之物化生的氣血津液,是產生「神」的物質基礎,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提神醒腦」作用。下午喝烏龍茶,健脾消食,保持運化。午後陽氣開始逐漸減弱,陰氣逐漸上升,脾胃功能也比上午減弱。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所以中午的飲食中肯定會有比較多油膩的食物,非常容易滋膩礙胃,進而減弱脾胃功能。飲茶去肥消滯的作用在古代就受到人們的推崇,古人認為,茶葉具有消解脂肪的作用,長期喝茶能夠讓人變瘦。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茶中主要成分是單寧酸,經證實,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實驗結果也發現,烏龍茶可以有效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吸收糖類和脂肪類食物,從而燃燒脂肪,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特別是能夠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下午時喝一些烏龍茶,能夠幫助脾胃消化,保持腐熟和運化功能高效運轉。而脾胃健運正是防病治病、養生長壽的必要條件。晚上喝普洱茶,護胃養胃,安定心神。晚上陽氣收斂,入於陰中。在一天的勞動之後,人體的氣機下降,需要頤養脾胃,安養心神,以便為第二天的勞動養精蓄銳。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脾胃調和,心神則安定。普洱茶(熟普)是經過人工速成發酵之後再加工而成,黏稠、甘滑、醇厚,進入腸胃之後,能在胃的表層形成一層保護膜,讓人可以安然入睡。除此之外,普洱茶還有補氣固精的作用,熱飲可以讓腸胃更加舒適,還能有效治療頻尿。天有五行,人有五臟,茶也分五色。瞭解了茶性,就可以根據天時、地域、體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茶。比如脾陽虛的人著涼了,可以喝一些薑茶;女性脾氣比較急躁的,可以喝點玫瑰花茶或者佛手花茶;若是體熱,則可以喝點菊花茶。書籍介紹書名:養好脾胃不生病:從運動、飲食、穴道入手,直接又簡單的健運脾胃養命法作者:王淼出版社:世茂出版日期:2020/09/30作者簡介/王淼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專業。曾先後跟原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佘繼林主任醫師,及老中醫王煥祿主任醫師學習,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著有《防癌怎麼吃,抗癌怎麼養》《很簡單實用的經絡調理方法》《五行無色潤五臟》《中華傳世老偏方治病一本通》《醫生不外傳的養腎秘籍》《祛除濕熱,一身輕鬆》《脊椎好,病就少:正脊知識、自我檢測、改善NG姿勢,終結腰酸背痛自救書》(世茂出版)《養肝就是養壽》等作品。延伸閱讀: 疫情升級》防疫險、疫苗險該買嗎?理賠、承保條件...各家差異「2張圖」一次看!
-
2021-05-21 養生.聰明飲食
香菜助抗氧化、降血壓、強化肝臟 營養師:搭臭豆腐竟也是營養組合!
香菜可說是台灣最普遍的配料之一,不論是大腸麵線、臭豆腐、火鍋醬料等,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甚至廣受歡迎的古早味小吃:花生捲冰淇淋,老闆也會問要不要加香菜。不過香菜可不僅僅是個配料,它其實也是個營養價值相當豐富的蔬菜類,且對於人體有不少好處! 抗氧化、降血壓、強化肝臟 香菜各種營養有助健康! Sunny黃君聖營養師表示,香菜含有黃酮類、烯類、酯類等不少植化素,有助人體抗氧化、對抗自由基,對於防癌、預防老化等都相當有幫助,且能夠強化肝臟功能,提升體內排毒。而香菜也是個富含鉀離子的蔬菜,有助排除體內的鈉離子,達恆定血壓的效果。且香菜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豐富,對於維持免疫力也很有幫助,小番茄每100公克約40毫克,香菜100公克就約有72毫克的維生素C,將近小番茄的一倍。 香菜非人人都可吃 部分族群應注意份量 不過雖然香菜有助於人體健康,但也未必人人都可以吃。Sunny營養師表示,香菜中所富含的鉀離子需仰賴腎臟進行代謝,對於腎功能不佳者就容易成為負擔,若攝取過量恐造成心律不整、呼吸衰竭等危險。而也因鉀離子有助於降血壓,因此香菜愛好者若有服用降血壓、降血糖藥物,建議也應詢問醫師自身的狀況及使用藥物時是否合適。 不愛吃香菜竟和基因變異有關? Sunny營養師也分享一個有趣的小知識,不少民眾吃任何小吃都會要求店家加入香菜,但卻也有一派是避之唯恐不及,會有這樣極大的差異與基因變異有關。 美國遺傳學家Nicholas Erikssonh曾進行過人類對香菜接受度的研究及數據統計,該研究發現討厭吃香菜的民眾對負責辨識器味的OR6A2基因受體與他人不同,對於香菜內的醛類氣味會更將敏銳,因此在吃香菜時所感受到的氣味會有別於愛好者,例如吃起來像肥皂味等。 香菜搭對食物營養又美味 臭豆腐竟也是營養組合! 喜歡吃香菜的民眾,Sunny營養師建議平常在吃香菜時可以多與其他食物進行搭配,不僅可進一步提升食物的風味,營養也更加豐富均衡。而食物的搭配,搭起來要對味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豆類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像是豆腐、臭豆腐就很適合和香菜搭配在一起,不僅色香味俱全,還同時能攝取膳食纖維及蛋白質及兩種食物中的營養,對健康而言相當有利。除此之外也可以和番茄、高麗菜等一起做搭配,都是味道不錯且能提升營養的組合。 另外,喜歡香菜的朋友也可以試試將香菜、番茄、鳳梨加在一起打成蔬果汁,這樣的吃法不僅同時能攝取到了三者的營養,也因為打成液態更有助於人體吸收營養,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Sunny營養師也提醒,不論是什麼樣的食材都並非「超級食物」,營養均衡是飲食最重要的觀念,再健康的食材也得適量、多元、均衡,對於身體才是最有幫助的養生之道! 《延伸閱讀》 .胡蘿蔔護眼、顧腸、防衰老!配南瓜、香菇營養更驚人! .玉米含獨特抗癌因子!加這物更促血循環、降膽固醇!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17 名人.陳旺全
非藥物治療/睡不好影響腦部血液循環…2招有助遠離失智
看到郵差叫不出名稱,一直對家人說「那個送信的人」;或是走到客廳忘記要拿什麼東西?這些現象究竟是健忘還是失智症警訊?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指出,睡眠品質不好、腦神經受損、活力不足等都可能加劇失智症發生,但改善睡姿睡好覺、透過穴道按壓等方式,每一天都可以簡單自我保養「固腦本」。透過中醫 延緩認知障礙陳旺全致力提升中醫地位全球化,71歲的他不僅沒有退休,與時俱進,曾以人工智慧配對千種中藥材,研究中藥的活性對疾病的影響。對於危及高齡族群的失智症,陳旺全指出,失智症已是中西醫學共同面臨的疾病,不僅對社會造成不安,居家照顧者也存在許多生活不便,如何透過中醫改善失智者的健康、延緩輕度認知障礙(MCI)者掉入失智症,近年來中醫發揮很大的助益。睡不好 影響腦部血液循環陳旺全也是中醫「順時養生」的實踐者,中醫是整體觀的治療方式,需依照患者整體來調養醫病。以失智症來說,有很多源自血管性問題或是神經病變,中醫除了利用中藥活性成分調整,減少類澱粉斑堆積腦部,增加血液含氧量,民眾日常從改變睡姿、穴道按摩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可以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和體能。很多高齡者常抱怨睡得少、睡不好,甚至長時間癱坐電視機前打盹,體力不濟,陳旺全說,整夜輾轉難眠會影響腦部血液循環,導致隔天精神不佳,情緒更加低落,若能按照生理時鐘、調整好睡姿睡好覺,可除去累積整日的疲累,放鬆身心,遠離失智症。穴位按摩 刺激產生腦內啡「我們沒辦法每天看醫師,但可以天天穴道按摩。」陳旺全說,在重要穴位按摩可以刺激產生快樂因子「腦內啡」和抗自由基作用,讓記憶力和專注力提升,也是遠離失智症的方法之一。線上課程 教你增強記憶力陳旺全首次針對民眾舉辦線上課程,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WaCare遠距健康促進平台合作,課程內容包括中醫教你增強記憶力、養生睡眠姿勢助好眠等,歡迎線上報名聽課。●增強記憶力、專注力,預防失智中醫有解方5月18日(二)晚間8時到8時20分●睡不好會有失智風險,用養生睡眠姿勢助好眠5月19日(三)晚間8時到8時20分●長輩看電視打盹沒活力,穴道按摩輔療增體力5月25日(二)晚間8時到8時20分●中醫師林宜錚「感官功能影響大腦刺激,中醫助你耳聰目明」5月26日(三)晚間8時到8時20分
-
2021-05-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是否戴2層口罩引熱議 專家指戴好戴滿較重要
網路近日流傳一名美國華裔醫師透過臉書發文指稱,美國CDC發布報告指出,在醫療口罩外層多戴一層布口罩可減少病毒傳播,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長許以霖說,正確戴好口罩比較重要。網路上近日流傳一名美國華裔醫師Justin Yang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美國CDC)今年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外科口罩外再多戴一層布料口罩,可以減少90%以上的病毒傳播,發文中並鼓勵台灣民眾戴兩層口罩,這篇文章在台灣引發民眾熱烈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昨天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中表示,醫療用口罩經過檢驗合格,基本上在防疫上是夠的,如果換得了氣,多戴幾層也沒關係,如果換不了氣,一直拿下口罩,反而形成防疫破口。本身為醫師的許以霖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多戴一層口罩可以多一點阻隔的機會,但其實合格的醫療口罩本來就有兩層,一層防生物、一層防水,只要能確實戴好,基本上防護能力是足夠的,如果真的很在意防護力,那選擇N95口罩會比兩層一般口罩更好。許以霖表示,就如陳時中所說,如果能換得了氣當然沒關係,但不論是戴N95或是兩層一般口罩,對一般民眾來說會比較不舒服,若常常拿下來透氣,反而增加沒有確實戴好口罩的風險。擁有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的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也說口罩戴一層是夠的,市府在第一線防疫實務上發現,現在還有很多人連一層都不願意戴好,這才是讓大家最擔心的。「科學的養生保健」站長林慶順則在網站上撰文指出,美國CDC於2月19日發布的「發病與死亡率每周報告」是在闡述兩種口罩佩戴方式,報告結論認為「有多種簡單的方法可以使口罩更好地貼合」,而戴兩層口罩只是選項之一,非唯一選項。「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文章中指出,美國CDC網站在4月6日更新提升口罩防護的佩戴方式,要點是緊密貼合與容易呼吸,也就是說,如果戴兩層口罩會造成使用者呼吸困難,那就不是正確的佩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