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風熱
共找到
55
筆 文章
-
-
2024-09-19 醫療.皮膚
不只年輕人長痘痘!成人痘常見於這些部位:戰痘2妙招助改善
「又長痘痘了,都已經不年輕了還長痘!」中醫師賴睿昕指出,年輕人好發「青春痘」,中老年人則可能因飲食、生活習慣、壓力大影響而長出「成人痘」或「壓力痘」。建議勿熬夜晚睡,飲食宜清淡,少吃烤、炸、辣等食物,多蔬果,保持腸道順暢,並選擇適合膚質的保養品及洗臉產品,即可擺脫長痘痘的困擾。許多人為防空汙戴口罩,但在炎熱天氣下帶著悶熱的口罩,容易導致鼻頭、下巴狂長痘痘。而每天騎車上下班的小美,因為戴著悶熱的口罩,加上天氣相當悶熱,導致她滿臉長痘痘,更不好意思拿下口罩見人,只好就醫向醫師求助。「青春痘」好發於年輕人,成年人長青春痘則稱為「成人痘」或「壓力痘」,常見於頸部、臉部、下巴、前胸、上背部及肩部。賴睿昕表示,長痘痘屬於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和體內荷爾蒙不平衡有關,而內分泌不平衡也受到心情、工作壓力、飲食及生活習慣影響,如果長期熬夜晚睡,飲食常吃烤、炸、辣等重口味食物,都會讓痘痘冒得更加猖狂。臟腑、飲食失衡 造成痤瘡賴睿昕說,青春痘又名痤瘡,在中醫文獻中很早就有相關記載,又被稱為粉刺、面皰、面渣皰或粉花瘡,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認為痤瘡的形成,起因為臟腑功能失調,再加上後天飲食失衡,導致「火熱上蒸於頭面」。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賴睿昕指出,皮膚長痘大部分與肺熱有關,肺又與大腸相表裡,所以治療痘痘的同時,應該顧及腸道的順暢,因為長期排便不順,也容易導致痘痘形成,長痘痘主要與風熱、血熱、肺熱有關,因此治療以散風、宣肺、清熱為主,除了根據痤瘡的基本病因,也要考慮病人體質利用辨證論治進行調理。以小美這類上班族為例,因為常外食,較難避免烤、炸、辣等飲食,因此體內濕熱重,台灣又屬亞熱帶氣候,天氣悶熱,導致臉上痘痘大爆發,治療處方上,會使用清上焦風熱毒邪的「清上防風湯」為主,加上燥濕健脾的「平胃散」,治療一周後痘痘已消大半,3周後痘痘全消沒復發,現在門診持續調理月經問題。茶飲、按摩穴位 可以改善惱人的痘痘問題,可從泡茶飲和按摩穴位改善,但生活作息也需要調整。賴睿昕建議,應避免熬夜晚睡,盡量在晚上11時前就寢;飲食清淡,少吃烤、炸、辣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腸道順暢;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化妝品或洗面乳,避免過度清潔造成肌膚刺激。中醫授戰痘2妙招枇杷抗痘茶材料:枇杷葉10克、金銀花10克、陳皮3克。作法:將所有藥材洗淨倒入鍋中,加入1000cc的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功效:枇杷葉:具清肺熱功效,研究證實有抗發炎效果。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陳皮:理氣健脾祛濕。按摩曲池穴位置:手肘彎曲,肘關節橈側及肘橫紋末端處。功效:清熱解毒,治療皮膚相關疾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5 養生.聰明飲食
決明子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搭配2種藥材合併使用最佳
決明子功效有哪些?決明子內含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決明子內酯,黏液質,無機化合物等。中醫認為,決明子性甘、苦、鹹,微寒。歸肝、腎、大腸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之效。決明子具有降脂、降壓以及利尿、瀉下、護眼、抗菌、保肝等作用。決明子味苦、甘,微寒,清熱明目、潤腸通便,含有蔥醌類化合物,可潤腸通便,治療腸燥便祕。決明子入肝經,有降肝火功效,常用於治療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肝陽上亢的頭暈頭痛,另外還能降血壓、降血脂。決明子怎麼吃最健康?決明子使用上多為生用或炒用,因其性寒,不適合每日沖泡,若欲當茶飲用者,建議使用炒熟的決明子。炒過後決明子清泄肝火、潤腸通便之力減弱,但可平肝養腎。每日攝取量建議為15至25克。2種藥材適合合併使用:.決明子+菊花:市面上常見的中藥茶包組合,具護眼以及降血壓的功效。.決明子+蜂蜜:將決明子清水煎煮十分鐘後加入蜂蜜,可幫助消化、排便通暢。誰不適合吃決明子?生理期、孕婦應諮詢醫師後使用;低血壓患者、有腹瀉症狀或腸道問題者,過量食用易導致症狀加劇,將決明子以小火炒過,可降低對腸胃的傷害。決明子2食譜推薦山楂決明子茶:可幫助消化,適合大吃大喝後飲用,對降脂、消滯、解油膩很有效。山楂乾及決明子各10克,洗淨放入保溫杯,加入剛煮好的熱水,浸泡約30分鐘後即可飲用。杞菊決明茶:乾菊花4至5朵、枸杞1湯匙、決明子2至3湯匙。以2公升水煮滾後加入食材,轉小火續煮3分鐘,鍋蓋蓋起悶10分鐘,即可飲用。諮詢/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師金玠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蔡依璇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5 養生.聰明飲食
菊花抗發炎又護眼!菊花茶哪些人不適合?菊花如何挑選?
菊花功效有哪些?菊花為花中四君子,在中國已經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最早在《禮記》篇就有菊花記載,而宋朝《史氏菊譜》更記載,菊花的幼苗可以入菜,花可以做藥材,果殼可做成枕頭,種子可釀酒等,代表菊花整株都有它的價值。在《神農本草經》中將菊花列為「上品」,而菊花味甘、苦,性質微寒,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等功效;藥理學研究中,菊花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有抗過敏、抗發炎、抗氧化、降血壓、保護心血管等作用,部分研究則發現,菊花萃取物中具有抗疲勞、抑菌、預防高血脂等作用。菊花怎麼吃最健康?台灣人每天在3C產品上用眼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長達10.7小時,因此,許多人有眼睛乾澀、視力模糊的狀況,此時可來一杯熱騰騰的菊花枸杞茶護眼顧肝。以菊花數朵、枸杞適量,沖泡前先用清水沖洗,再使用熱水初步沖泡,第1杯茶水可先倒掉,避免喝到殘留農藥,然後再沖入約500毫升的熱水,浸泡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若覺得不夠甜,民眾可酌加紅棗、蜂蜜等增加風味。誰不適合吃菊花?由於菊花性質微寒,對於體質虛寒的民眾,比如容易畏寒怕冷、手腳冰冷、臉色蒼白者、容易經痛、容易腹痛腹瀉者,就不適合過量食用菊花。對菊花過敏的民眾,也切記不要服用菊花相關製品。菊花選購4訣竅1.可先用眼「望」,一般菊花都是黃色,外觀稍微發黃,除淺白色的貢菊。2.可用鼻「聞」,菊花會有淡淡的清香。3.如顏色過白、太鮮艷及有刺激性酸味,都可能是用硫磺熏蒸過。4.注意是否有檢驗合格,避免農藥殘留問題。諮詢/台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黃雋傑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24 醫療.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按4穴位助改善!中醫看異膚細分4類型,對證調理控制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總讓人相當困擾,除了西醫之外也有不少人會尋求中醫協助,不過中醫究竟是怎麼看?會怎麼治療?雲鼎中醫何柏蓉中醫師說明。中醫師看異位性皮膚炎,4個中3個即符合診斷。 何柏蓉中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異位性皮膚炎與「四彎風」、「奶癬」、「浸淫瘡」等相似。症狀好發於肘窩、膝窩,可包括搔癢,以及嬰兒臉部和伸側濕疹、成人屈側皮膚出現苔癬化等典型病灶分布,還有慢性或反覆發生的皮膚炎,個人或家族史當中也可能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病史。上述情況只要符合三項或以上,即可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看異膚可細分4證型,對證調理有助控制疾病! 何柏蓉中醫師更進一步說明,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臨床辨證上主要還可分成4大類型。症狀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中醫會依證型予以對應的治療。 風熱型:此類型患處皮膚多以鮮紅色的丘疹為主,通常會嚴重搔癢,經常抓破出血,滲出的液體不多。此型治療方向在於「祛風涼血」,可選用金銀花、蟬蛻、荊芥、連翹、防風、牡丹皮、梔子、牛蒡子等。 濕熱型:此類型與風熱型相似,患處皮膚顏色通常也多以鮮紅為主,並且也會嚴重搔癢,不過滲出的液體會較多,皮膚抓痕明顯,而且抓破的傷口糜爛。此類型治療會著重在「清熱除濕」,可選用有龍膽草、地膚子、黃芩、知母、蛇床子、苦參、黃柏等。 脾虛濕盛型:此類型的患部皮膚,相較前兩者不會有明顯的鮮紅,可能會滲出較多液體,但顏色較為清晰。此類型治療主要會在於「健脾除濕」,可選用陳皮、茯苓、白鮮皮、薏苡仁、白朮、厚朴、蒼朮、藿香等。 血虛風燥型:此類型通常病程已發展較久,患部的皮膚已經有明顯粗糙、伴隨苔癬化、色素沉澱、或甚至皮屑附蓋等情況,滲出的液體則較少。此類型治療會著重在「潤燥養血」,可選用何首烏、生地黃、赤芍、丹參、紫草等。 異膚日常保養不可或缺!多按按4穴位有助改善。 作息、衣物、藥浴洗澡: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盡早檢查治療相當重要,而除了治療內服藥物之外,日常保養也不可或缺。何柏蓉中醫師建議,生活作息要保持良好,避免熬夜。衣服建議穿著寬鬆的衣物,並以棉質為主,盡量避免穿太緊、或是穿動物毛料的衣物,以防刺激皮膚。洗澡的外用洗劑可先詢問中醫師選用地膚子、浮萍、牡丹皮、苦參、土茯苓等,做成藥浴包或是用藥汁擦洗。 飲食也要注意:飲食方面注意避免燒烤、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主食盡量以白米飯為主,少吃麵食類。平常也可以適量的食用薏仁、四神湯幫助健脾除濕,或以紫蘇葉、薄荷等泡茶飲用。 4穴位助改善:平時也可以多按壓相關穴位,包含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等。合谷穴位置約略在虎口,拇指和食指的交會處。曲池則可先將手肘彎曲,找到手肘彎曲時的皮膚折紋最末端,此處便是。血海則可先將膝蓋90度彎曲,手掌蓋於膝蓋,約略在拇指尖端處。三陰交則約在足內踝尖往上約4指幅寬處。 異位性皮膚炎可循中醫師協助,妥善的治療調理,日常也做好保養,有助控制病情,與異膚和平共存,也有利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和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別放棄治療!中重度病友健保武器選擇多! .「三伏貼」簡單改善過敏疾病!中醫副院:配合良好生活可改善8成!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9 養生.聰明飲食
天熱解渴,「8種超消暑飲品」不胖怕還很營養!但青草茶3種人少喝
台灣已進入炎夏了,氣溫持續飆升,熱得讓人心浮氣躁!很多人為了消暑解渴而喝茶飲料,但往往卻是喝進超高熱量,若與老祖宗的傳統涼茶配方PK,後者清熱效果較好,甚至含有多種有利健康的營養價值。 1、東方茶類 .冷泡茶不易溢赤酸不論是紅茶或綠茶,茶葉本身都含有豐富的兒茶素及植化素,具有抗氧化、除自由基等防癌效果,多喝對身體有好處,而茶葉裡頭含有的茶鹼及單寧酸,在冷泡時釋出的量較少,咖啡因也較低,與熱茶相較,口感較不澀、濃度也較薄,所以夏天喝冷泡茶,清爽解膩,不易「溢赤酸」(指胃酸逆流)。對於有些喝茶會有胃部不適的人來說,可以試試改用冷水泡茶,會比較舒服,茶葉當中的維生素C也不會因熱而破壞。不過,喝冷泡茶不建議加糖,也不要整天完全以茶代水,以免精神過度亢奮,影響夜間睡眠,同時不宜在飯前或空腹喝,避免傷胃。值得一提的是,夏季喝茶要經常更換,因為茶類也會發酸、腐壞,不要長時間放置(最多不超過24小時)。至於坊間販售的瓶裝茶類冷飲,營養師黃淑惠說,裡頭的茶葉含量不高,有些甚至標榜可以「幫助減少體脂肪」,這些多半言過其實,因為「真正的綠茶並不具有改善便秘或減脂功效」。 .菊花茶最清熱菊花茶分為白菊和杭菊(黃菊),營養成分有維生素A、鐵、鋅、銅和硒,並有豐富的生物類黃酮素,有清除體內自由基(防癌)、抗過敏、抗發炎、抗菌等好處,也有助於增強微細血管黏膜,使血管較有彈性,同時能促進血液循環、降血壓,適合慢性病患者作為平日保養飲用。夏季喝菊花茶,具有清肝、明目、利水等作用,尤其清熱效果強,對於感冒、頭痛、頭暈、水腫有改善功效,但是菊花屬於涼性,體質虛寒者較不適合飲用,孕婦、長者、幼童或腸胃不佳者,喝太多可能會導致腹瀉,份量應控制。 .洛神花茶助解膩口味偏酸的洛神花茶,相當適合夏季飲用,它同樣帶有生物類黃酮「花青素」,並有一些抗氧化物質,可以增加代謝。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夏季吃些帶酸的食材,像是檸檬愛玉、石花凍,或是洛神花茶等,都能幫助生津止渴,達到去油、清熱、解膩等功效,額外添加桂圓、紅棗等果乾,還能幫助改善便秘或口乾等情形。 2、老祖宗茶類 .青草茶、苦茶可清熱解毒傳統涼茶常見的青草茶和苦茶,含有鞣花酸等多酚類,能清除自由基,避免心血管及動脈硬化,夏天飲用可清熱解毒,同時利尿,幫助體內水分及熱排出。大量運動流汗後或是勞動者,除了喝運動飲料外,也可以多喝涼茶,因為青草茶和苦茶都含有大量礦物質,可以補充體內流失的鈉和鉀。但是對於體質虛寒、胃腸功能較弱者,必須適度飲用,女性在生理期前後也要避免喝,以免造成子宮受涼,經血排不乾淨。黃淑惠提醒,由於這類涼茶通常是由多種藥草一起熬煮,鉀離子濃度偏高,腎功能不佳者不宜飲用。市面上所販售的青草茶,大多含有5種以上的藥草材料,包括鳳尾草、車前草、魚腥草、薄荷和咸豐草等,各家配方不同,民眾在購買時必須多注意其來源,避免買到含有重金屬的藥材。吳明珠則表示,青草茶和苦茶多屬「苦寒」類藥草,能降肝火,卻不宜長期吃,倘若食用後遇有拉肚子的情況,就要暫停或更改處方。建議可以將之入菜或是搭配料理食用,如此可將其寒性削弱,也較好入口。 .仙草茶降火氣夏天也有很多人會喝仙草茶,傳統是將仙草葉乾燥後進行熬煮,其成分含有單醣、多醣體、礦物質、果膠等,具「利水性」,可清熱及消暑。仙草熱量低,有助降火氣及穩定血糖,除了可當作點心,也能拿來入菜,像是「仙草雞湯」等,不過,仙草屬性偏寒,手腳經常冰冷、容易腹瀉等虛寒體質者仍要少吃。若為了顧及口味的接受度,食用時可添加一些天然純蜂蜜,與市售飲料甜度相比,一般300c.c.的仙草飲,半糖甜度所需蜂蜜大約是一匙(約10g),但熱量僅約40大卡,可以避免發胖,且還能吃到蜂蜜中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等具有營養價值的成分。 .決明子茶明目決明子的主要功能是以明目為主,含有維生素A、決明素等,而其大黃酚、大黃素則能促使腸道蠕動加快,所以喝決明子茶有清腸效果,能帶走腸胃道裡的宿便及毒素。黃淑惠表示,決明子以炒過的為佳,夏天搭配能利水的小麥,清熱效果會更好,但是喝決明子茶會有輕泄的症狀,體虛或孕婦不適合飲用。 3、花茶類 .洋甘菊茶助眠安神洋甘菊茶屬於歐式花草茶,一年四季都適合飲用,但是夏季天熱睡不著時,喝些洋甘菊茶能幫助安神及睡眠。洋甘菊含有芹菜素,具有抑制腫瘤細胞、防血栓、抗發炎等功效,其生物類黃酮素也能抗發炎及助眠,適合火氣大者,並可舒緩經前症候群。吳明珠指出,洋甘菊能疏肝理氣、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等,因此夏天飲用可以防中暑、舒緩熱感冒、去口臭及安神,但腸胃不佳者及女性生理期不宜使用。 .薄荷茶可疏散風熱性涼味辛的薄荷茶,能疏散風熱、清熱解表,可治風熱型感冒,改善頭痛、喉痛、鼻塞等症狀。根據文獻顯示,薄荷當中的薄荷醇、薄荷酮等,具有抗病毒、去痰、鎮痛、抗炎、殺菌,因此,如將薄荷葉拿來和紅茶或綠茶一起泡來喝,能緩解頭痛、提神醒腦,並具有助消化、除口臭、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但黃淑惠提醒,薄荷茶會減少乳汁分泌量,哺乳期的婦女要避免飲用。延伸閱讀: ·愛喝飲料小心罹腎病!盤點「7大傷腎食物」默默吃很多 牛奶、花生上榜 ·天熱喝「這7種飲料」消暑又解便秘!專家強推 公開私房食譜在家就能做 
-
2024-07-08 醫療.一般內科
小暑過後躲冷氣房,恐「冷中暑」或「陰暑」 找上門,留意2件事可避免
節氣小暑過後,氣象預報幾乎每天飆至35度以上,持續高溫炎熱的天氣,全台熱傷害人數不斷創新高。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近期高溫轟炸,民眾要做好防曬、預防熱傷害。長期待在冷氣房也會有「冷中暑」的問題不過,長期待在冷氣房的上班族,也會出現類似熱傷害的「冷中暑」。柳朋馳說,處於25-26度的舒適環境,因為身體沒有排汗,容易一整天都不覺得口渴,忽略喝水的重要性,導致身體發生「隱性脫水」。夏季天氣炎熱,大量排汗導致體液流失的速度加快,會讓體內血液變得濃稠,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分,體溫不易散發出去,因而產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疲倦、四肢無力等症狀,引發中暑危機,同時也增加心臟負擔,產生心血管疾病。冷中暑的成因有哪些?室內「冷中暑」的主因除了喝水不足,還有頻繁進出室內外,溫差導致皮膚毛孔和血管的急速收縮,熱氣散發不佳。柳朋馳強調,接近5-10度的劇烈溫差,會有頭痛、頭暈、頭部脹痛、噁心感、疲倦等症狀,甚至出現輕微腹瀉。柳朋馳表示,夏季常有熱傷害、冷氣房中暑的民眾求診,雖然機轉不一樣,前者是散熱不及,後者是室內外溫差導致散熱不佳,都會影響身體調節控溫。另外,夏天的「熱感冒也很容易跟中暑混淆。熱感冒除了身體發熱、體溫升高,另伴隨鼻塞、咳嗽、流鼻涕等症狀。柳朋馳提醒:進出冷氣房內,要隨身帶件小外套,幫助身體適應溫差,另要記得攝取水分。戶外工作者,更要定時補水,避免身體缺水使血液變得濃稠;大量流汗者,可適時喝運動飲料平衡電解質。預防熱傷害、冷中暑,柳朋馳建議多喝水打底,還要特別注意下列4件事1.避免長時間待在高溫悶熱的環境,趁空檔到通風處、陰涼處休息。2.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在戶外活動,外出要穿著透氣的輕薄長袖衣物。3.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或是加件小外套,幫助身體適應溫差。尤其是支氣管敏感族群,溫差大易誘發易喘反應。4.保持運動習慣,夏天一樣要適度流汗幫助身體散熱,以自己感覺舒適的強度為主。中醫師認為久坐冷氣房體虛,可能會發生「陰暑」至於「陰暑」,則是四季都有可能發生,類似濕熱型感冒,陳信宏說,大多會發生在很少運動,久坐冷氣房的人身上,尤其體虛者、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更是好發,建議維持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如果長期待冷氣房,可穿薄外套禦寒,並減少冷飲、冷食。陳信宏提醒,夏日許多人愛吃冰涼食物,但冰品性味屬於大寒,長時間食用,不利於脾胃的功能運作,建議民眾可以在家中自製綠豆湯、愛玉或仙草,不僅具有消暑解渴的功效,又能袪濕利水。此外,喝熱的薄荷茶或是菊花茶,也有助於疏散風熱。如何分辨陽暑與陰暑?●陽暑:好發於夏日在外奔走工作者,身體喪失調節溫度功能,出現熱傷害,包括不出汗、體溫升高、呼吸急促、惡心、嘔吐、口渴等,甚至出現神智不清、暈倒、休克等症狀。●陰暑:四季都可能發生,好發族群包括少運動、久坐冷氣房、體質虛弱、熬夜、睡眠不足者,出現冒冷汗、體溫通常不高、呼吸急促、嘔吐、無力倦怠、全身痠痛、胸悶、口渴、頭暈、食欲不振、腸胃不適等症狀。資料來源/中醫師陳信宏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8 焦點.健康知識+
為何端午期間容易讓人不安寧?中醫教DIY自製香囊!有助醒竅、抗菌殺蟲,好處多
端午連假即將到來,除了親友團聚吃飯,也可以輕鬆自製香囊,不僅更增添節慶趣味,台中澄觀中醫診所陳梓頤中醫師也分享香囊的好處,並教大家如何簡單的製作香囊!為何端午期間容易讓人不安寧?環境濕熱不適+蚊蟲病菌侵擾 陳梓頤中醫師表示,農曆五月氣候開始轉為濕熱,高溫潮溼的環境不僅滋養萬物,也會讓昆蟲、病菌們活躍起來,濕熱環境的不適加上蚊蟲病菌的侵擾,容易使人感到相當的不安寧,有句俗諺便說道「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也因此古人想出在這個季節避邪除毒的方法,例如懸掛艾草、菖蒲,以及喝菖蒲酒,配戴雄黃、香草製成的香囊等。 端午期間配戴艾草等製成香囊,有助醒竅、抗菌殺蟲,好處多! 端午驅邪,廣為人知、也可說是香囊當中最主要的成分:艾草,在《本草備要》中紀載,其具有純陽之性,能驅除陰寒濕邪、殺蛇治癬。於現代研究也發現,艾草提取出來的艾草精油,含有蒿酮、大根老鸛草烯、冰片等成分,這些成分不僅是艾草香氣的來源,也具有抗菌的作用。 因此在開始悶熱潮濕的端午期間,配戴以艾草等香草自製的香囊,不但有利避邪驅瘟,艾草的香氣也有助醒竅、緩解濕熱引起的頭昏腦脹,抗菌殺蟲的揮發油成分也能免於被蚊蟲叮咬。對於端午、甚至整個濕熱季節的生活品質都有相當不錯的幫助。 一起輕鬆自製香囊過端午,8配方助通竅醒腦、避邪驅瘟! 陳梓頤中醫師也分享如何輕鬆的自製香囊、所需準備的材料,配方包括艾葉、丁香、藿香、石菖蒲、薄荷、紫蘇、白芷、佛手,各個都是避邪驅瘟的高手! 【香囊8配方】 艾葉:溫中、逐冷、除濕,含有蒿酮、大根老鸛草烯、冰片等有助抗菌。 丁香:散寒溫陽,丁香酚有助抗菌。 藿香:芳香化濁、解暑氣,廣藿香醇為藿香的香氣來源,有助殺菌、抗炎。 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濁、醒脾胃、辟穢,細辛腦可用於毒殺埃及斑蚊幼蟲。 薄荷:散風熱、芳香辟穢,可用於夏日暑濕引起的腹脹吐瀉。其中的揮發油含有薄荷酮、薄荷醇、胡椒酮等,有助抗菌、防蚊蟲。 紫蘇:醒脾止嘔、解傷風頭痛,紫蘇常與藿香、薄荷同用於夏日暑濕引起的頭昏、腹脹、嘔吐、腹瀉。紫蘇芳的紫蘇醛、紫蘇酮有助抗菌。 白芷:散風除濕、芳香通竅。白芷強烈芳香氣味來自於欖香烯、α-蒎烯、香檜烯等分子,這些分子有助宣通開竅外、避穢、驅趕蚊蟲。 佛手:佛手具有芸香科植物典型的酸甜香氣,有助疏理肝氣、行氣化痰。芸香科植物因為果皮富含檸檬烯,常用於防治一般蚊蟲、家蠅等。 【香囊製作&留意事項】做法非常簡單,將上述8種配方搗碎、研磨,或是用剪刀剪成碎末後裝入茶包袋中即可。可佩戴在身上或懸掛在室內,如此便可助通竅醒腦、避邪驅瘟等效果。不過也須留意,由於香囊配方當中具有強烈香氣的中藥材,不建議2歲以下孩童、蠶豆症患者、孕婦配戴。 《延伸閱讀》 .端午吃粽配6食物助消化!有助避免消化不良、胃鄒鄒。 .端午吃粽免增三高風險!心血管醫2招選粽更健康。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05 養生.抗老養生
「芒種」養生5件事!飲食、生活不節制 2器官最易出問題
6月5日是24節氣裡的「芒種」,天氣漸熱,夏天真的來了。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意指如果芒種日下雨,就會連著下到五月;「芒種夏至,檨仔(芒果)落蒂」,指的是台灣南部的芒果,在芒種後上市;「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意思則是,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預兆。此時西瓜、芒果、鳳梨和荔枝正當令,西瓜甜又多汁,但「凡瓜皆涼」,體質虛寒者,吃太多瓜類,晚上可能腹瀉,最好淺嘗即止;芒果、荔枝屬熱性水果,吃了易上火,糖尿病等慢性病者,更應注意甜分不宜攝取過多。此外,夏天常待冷氣房裡,出去又接觸熱空氣,容易產生風熱型感冒,症狀不是怕冷,而是頭暈,或鼻子感覺不適。熱也會讓人產生濕氣,濕熱就得清熱,才能利濕,如果不是虛寒體質的人,可喝椰子汁、苦茶、青草茶、檸檬汁,但一樣需視身體狀況適可而止。「芒種」飲食5原則芒種時節,正值炎炎夏日,酷暑難耐,因此飲食上要特別注意清淡和降溫防中暑:1.清淡飲食:炎熱天氣應以清淡的食物為主,避免油膩和辛辣食品,以免加重體內火氣。多吃新鮮蔬果,如西瓜、黃瓜、絲瓜等,有助於降溫解暑。2.多喝水:高溫容易導致身體脫水,因此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飲用涼茶、綠茶、菊花茶等也有助於清熱解暑,但要避免過量的咖啡因。3.適量粗糧:粗糧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消化和排毒,穩定血糖。可以適量食用糙米、全麥麵包等粗糧食品。4.海鮮不要吃太多:芒種時節要適度減少海鮮的攝入,因為海鮮容易助火,容易引發口腔潰瘍等問題。5.補充維生素: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柳丁、柚子、草莓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抵抗各種疾病。「芒種」日常養生5件事除了飲食上的調整,芒種時節還需要注意生活習慣,以保持身心健康和平衡:1.適當運動:早晚氣溫較為涼爽,是適合運動的時間段。可以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散步、慢跑等戶外活動,可增強體質和改善心情。2.午休養神:午後的陽光較為強烈,人體容易疲勞。適當的午休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保持精力充沛。3.避免過度勞累:避免過度勞累,也要避免中午高溫時的戶外活動及工作。4.防曬措施:夏日紫外線輻射強烈。外出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如塗抹防曬霜、戴帽子、穿長袖衣物等。5.保持心情愉快:心情愉快有助於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力。冥想、瑜伽等可幫助放鬆身心。「芒種」中醫養生中醫提醒,芒種時節要注意心臟、小腸相關器官的調理:1.心臟養護:要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情緒過於激動或抑鬱。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有助於保持心臟健康。2.小腸調理:芒種時節容易引發消化不良等問題,要注意細嚼慢嚥,避免吃太飽、暴飲暴食,也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傷害脾胃。【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ChatGPT
-
2024-05-20 養生.抗老養生
「小滿」逢梅雨易腸胃不適及過敏 飲食可多吃這些食物防濕熱
今天5月20日是節氣中的「小滿」,根據文化部網站,小滿是四月的中氣,意指穀物行將結穗盈滿但尚未成熟,所以稱之「小滿」。傳統中國以黃河流域地區的氣候為準,這個時候是農夫們最期待的豐收季節即將要來臨,也可說是豐收季節的序曲,所以把這個季節稱為小滿。而小滿過後就是農夫們準備開始收割的時候。小滿在台灣正好碰上梅雨季來臨之時,下雨時間往往長達數十天,成為台灣地區最重要的雨水來源之一。小滿有哪些民俗活動?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黃景軍曾受訪表示,從此時到下一個「芒種」節氣,不再一會冷一會熱,各地漸次邁入夏季,這也是期待農作結穗、飽滿的豐收季節,而稱為小滿;而「小滿天雨水相趕」、梅雨季節開始,容易濕熱積水,農夫們此時多會注意疏排溝渠、慎防蟲害,由於蚊蠅滋生,戾氣疫病盛,要避免傳染病,最好方式是環境清潔。中醫師陳玉娟曾受訪表示,小滿時節氣溫高升,又適逢梅雨季,濕熱相搏最容易產生腸胃及皮膚疾病;而過敏體質者,這時不適症狀也會明顯加劇,其中以「風疹」最讓人苦惱。俗稱蕁麻疹的風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反應。受極端氣候影響,今年天氣冷時很冷,熱時就像夏天一樣又濕又悶熱,臨床觀察,兩周前至今,因蕁麻疹求醫民眾已增加近三成,以30至40歲患者居多。傳統醫學看風疹,病因推斷,一是風熱或風寒,侵犯濕鬱肌膚體質者而發病;二當體內腸胃積熱,又遭受風邪侵犯,對內不得疏泄,對外無法透達,皮膚就容易因此發生癢疹。除此之外,對蝦、蟹等食物過敏者,也可能透過飲食,長出搔癢難耐的風疹;習慣熬夜者,容易引起陰虛體質,當陰虛與血熱相搏,就會在皮膚上出現此起彼伏、大小不一的疹塊了。小滿該吃什麼進補養生?發病迅速的風疹,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若春天沒有重視養肝,就容易使身體的疏泄或解毒功能出現問題。傳統醫學對於風疹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瀉血熱」為原則,也就是以金銀花、黃芩等清熱藥材,去除侵犯體表的邪風;再搭配豬苓、茯苓等利濕藥材,幫助身體代謝水分;腸胃不適者,則會加些大黃、山楂等健胃消導藥物。小滿時節,飲食調養可多吃綠豆、冬瓜、絲瓜、黃花菜、胡蘿蔔、番茄、西瓜與山藥、藕等可清利濕熱的食物;避免食用如辣椒、韭菜、茄子、海魚、蝦與蟹等,以防助長身體濕熱之氣。另外,部分咖啡、奶茶添加的奶精含反式脂肪,長久堆積體內造成濕熱之氣,含糖飲料也會使濕熱不易散出。建議可多喝溫開水,或泡薄荷、花茶類茶飲解渴,協助身體代謝廢物,也能減少皮膚搔癢帶來的不適。小滿運動運動該注意哪些事項?馬光中醫成功院藥師林佳境建議,每天按摩穴位3至5分鐘,可以排除體內濕氣、有助血液循環:.腳部-足三里穴:從膝蓋的外膝窩往下四指手指寬的距離。.腳部-豐隆穴:腳掌的外腳踝處到膝蓋兩者中間的位置。.手部-內關穴:將一手的中間三指併攏,沿著另一手的手腕手掌交界處放置,穴位即食指所在位置。.手部-曲池穴:在手肘關節中間處。此外,林佳境也建議,一星期選擇3至4天從事運動,同樣能幫助身體水分代謝出來:.室外:慢跑、快走、騎腳踏車。.室內:腿部、臀部肌力訓練、瑜珈。
-
2024-03-05 醫療.中醫
一直咳嗽怎麼解決?常見止咳偏方有效嗎?中醫依咳嗽4類型分析
春天氣候多變,日夜溫差大,許多人因此反覆感冒,尤其「咳嗽」是最惱人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果「酷酷嗽」太頻繁,常會「夜不成眠」,對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響,因此,許多患者轉而尋求中醫治療改善。咳嗽4類型 出現症狀依體質而異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建輝說,咳嗽的表現視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咳嗽成因可分為風寒、風熱、燥咳與痰濕等4類型,不同體質會有不同症狀。感冒以「風寒」與「風熱」證型較常見,有些人風寒一天就會轉風熱,有些人則是一感冒就走向風熱,關鍵在於每人體質的不同,就會呈現不同的證型及症狀。1.風寒型:會怕冷、畏寒,咳嗽時的痰不濃稠,有全身痠痛、頭痛、鼻塞、流清嚏等症狀,脈象為「浮緊脈」,舌苔不會太厚。2.風熱型:帶有「熱症」,咳嗽時的痰偏黃黏稠,有時痰會轉綠,出現喉嚨痛、流鼻涕等症狀,流行性感冒等多屬這類型,新冠肺炎也屬熱症證型,多會伴隨嚴重的咽喉痛、痰黃濃稠及鼻涕黏稠等風熱證型。3.燥咳型:可能沒有痰,或咳出的痰量很少,喉嚨、鼻子、嘴巴會比較乾,有些患者甚至會咳到出現血絲,如百日咳或抽菸的民眾,咳嗽症狀比較偏這一類型。4.痰濕型:痰濕型咳嗽的痰量異常多,痰又多又黏稠,多和消化系統出問題有關,患者多半會覺得身體沉重,有濕氣感、胸悶、倦怠感、胃口不好、腸胃脹氣等症狀,且常糞便黏馬桶,舌苔偏厚,喜愛吃油炸、燒烤類或冰涼飲食的人可能屬於這類型。咳嗽吃什麼可改善?一般感冒不一定只有呈現單一證型,臨床上要看患者症狀及脈象,透過「辨證論治」開立屬於患者的藥物。陳建輝表示,如果感冒初期症狀輕微時,可藉由食療改善,例如風寒型感冒,可以煮薑湯飲用,因為薑具有去風寒的效果,透過「發汗」將風寒外邪祛除,洋蔥湯、大蒜、香菜水等辛溫食材也都有類似效果。如果是偏喉嚨痛的風熱型感冒,可選擇食用冬瓜生薑湯、白蘿蔔湯等,喝菊花茶、綠豆水、綠茶也可達到解熱效果;燥咳型患者如果喉嚨很乾,建議可食用水梨燉貝母,可化痰又去燥,或白木耳燉冰糖等食療方式。陳建輝強調,不管熱性或寒性食物,過度偏好對身體都不好,如果是日常保養,平時可以選擇黃耆、紅棗等食材泡茶,粉光蔘泡茶的效果也不錯,但考慮體質適不適合仍是重點,所以有些人在吃火鍋時會加蘿蔔白菜等中和,提醒民眾留意,只要吃得太油、太鹹、太重口味,在中醫觀點就特別會助濕生痰,所以飲食還是要特別留意避免過量。常見止咳偏方有效嗎?●枇杷膏:大多較甜,消化系統有狀況時,吃了更容易生痰,如胃酸逆流患者常燥咳,吃了胃酸會增加而提高咳嗽頻率,必須視體質服用。●喉糖:要看成分,很多人吃完就口乾舌燥,同理如薄荷糖等,熱症患者吃了,一開始咽喉涼爽,但後續可能會生痰,建議可以多飲溫水即可改善。●八仙果、羅漢果:不建議在感冒時吃,易多生痰,比較適合平常需要常講話或容易喉嚨乾的民眾用來潤喉保養。按摩7穴位緩解咳嗽按摩穴位也可改善咳嗽症狀及保養喉嚨,提升免疫力比較不容易感冒。陳建輝說,可順時鐘揉壓「合谷穴」、「尺澤穴」、「大椎穴」、「風池穴」、「孔最穴」等穴位,具緩解咳嗽作用;按壓「足三里穴」和「豐隆穴」則適合改善腸胃差痰濕型咳嗽。●合谷穴:位於手部虎口,大拇指與食指掌骨間靠近食指處。●尺澤穴: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大椎穴:在後背正中線上,位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風池穴:在後腦勺,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孔最穴:位於前臂外側,腕掌側橫紋上7寸。●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下三寸(約四指幅寬)處。●豐隆穴: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處。
-
2024-02-28 養生.聰明飲食
抗癌水果橘子!抗發炎、連絲吃降血脂,一文看「橘子」的營養、好處、怎麼挑
秋冬是橘子的產季,皮到果肉都好營養!橘子屬於柑橘類(Citrus)水果,柑橘類水果還包含柚、柑、橘、橙等,它們都含有豐富維生素C、礦物質,幫助維持身體健康。到底橘子還有什麼營養與好處?橘子怎麼挑才好?一文解析。橘子的種類農業部臉書貼文顯示,橘子其實有很多種,並列出「寬皮柑」有以下種類:.椪柑:果實扁圓形,果頂寬廣,果皮細緻平滑便於剝皮,風味優異、濃郁酸甜。.桶柑:果實球形,果皮橙黃色,風味酸甜俱佳。.茂谷柑:果形扁圓,皮薄較不易剝,糖度高,風味濃郁。砂糖橘:小型果,皮薄易剝,糖酸比高,具特殊香氣。.佛利蒙柑:果形扁圓,果皮呈深橙紅色,色澤艷麗,糖度高,肉嫩多汁、香味濃。橘子的營養成分橘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提供多種重要的營養素。而且果肉與果皮都具有營養,果肉富含β-胡蘿蔔素、多酚類、有機酸等,果皮則含有檸檬烯、保護呼吸道、祛痰止咳,也可以增加抵抗力。根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營養成分表顯示,椪柑的營養成分為: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不只能幫助美白,還能護眼、減脂,是身體的必須營養素。而且維生素C還能幫助免疫功能運作、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並具有抗氧化作用,對於細胞保健很重要。.β-胡蘿蔔素:有助於維護視力、皮膚和黏膜的健康。.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維持腸道健康。.鉀:利尿消水腫,有助於心臟和血壓的正常運作。.葉酸:葉酸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角色,也是孕媽咪必備的營養之ㄧ。.維生素B群:消除疲勞,促進身體代謝。.柑橘多酚:保護身體管路,降發炎。另外,高敏敏營養師也在臉書貼文指出,橘子的白絲又叫「橘絡」或「白絡」,而且這些白絲也具有一定的幫助,如富含含橙皮苷(Hesperidin)具有抗發炎、抗氧化、降血脂、控血壓、保護心血管等功用,還有幫助增加咀嚼時間、飽足感,有助食後血糖控制的膳食纖維。橘子的功效橘子是一種美味且營養豐富的水果,它有許多健康益處。而且橘子也是美國癌症醫學會認定的30種「抗癌水果」之一,不過食用時仍需注意,胃酸多者最好飯後食用。以下是一些橘子的功效:1.強化免疫系統:橘子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有助於強化免疫系統,促進抗氧化作用,並提高身體對感染的抵抗力。2.促進腸道健康:橘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維持腸道健康。3.抗氧化作用:橘子中的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減緩細胞老化過程,維持皮膚和身體器官的健康。4.血壓調節:橘子中的鉀有助於平衡體內的鈉,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血壓水平,降低高血壓的風險。5.抗發炎:橘子中的柑橘多酚具有降發炎特性,有助於緩解身體的發炎反應。6.心臟健康:橘子中的植物化學物質,如橙皮素,據說對心臟健康有益,能夠降低心臟病的風險。橘子怎麼挑?.顏色:色澤為橘黃色.外皮:平滑,沒有凹陷或破損.果蒂:日本網站《grapee》文章顯示,綠色果蒂的橘子可能還尚未成熟,因此果蒂顏色轉黃的橘子。Q.長輩說吃烤橘子可以止咳?中醫師吳明珠表示,咳嗽因侵入肺部的病氣不同,又分為風熱(黃痰)、風寒(白痰),以及風燥(乾咳)三種。只有黃痰的「風熱咳嗽」,吃橘子才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風熱咳嗽通常頻率高又劇烈,喉嚨發炎、痰濃且呈黃色,伴隨頭痛、鼻塞、怕風、口渴等症狀。這類型咳嗽,適量食用熱橘子可以清熱潤喉,幫助化痰解熱。但由於橘子屬於「寒性」的食物,建議可以烘烤加熱,袪除其寒性再食用。橘子的2道料理另外,除了台灣會享用「鹽烤橘子」幫助減緩「熱咳」外,日本營養師村上祥子表示,吃「鹽橘」對於改善便秘、減少臉部斑點、降血壓有幫助。鹽橘怎麼做材料:橘子2~3顆、鹽2g。作法:將橘子外皮刷洗乾淨、熱水沖洗後,用廚房紙巾擦乾並去蒂;將橘子切成4等份放入食物調理機,灑上鹽後一同絞碎(家中若無食物調理機,也可以將橘子切成碎末);裝入可放置於微波爐的乾淨瓶子,600W加熱30秒(750W25秒、500W40秒);在瓶口包上保鮮膜後壓一壓、確保瓶內無空氣,蓋上瓶蓋放置常溫約12小時即完成。製作完成後不僅可將鹽橘加入水、紅茶、氣泡水裡,更可以入菜!以下介紹兩道鹽橘料理:.鹽橘應用1:鹽橘涼拌菠菜(2人份)材料:菠菜1/2把(100g)、鹽橘2大匙、醬油1小匙、柴魚少許作法:菠菜清燙後去除水分,將之切成3cm左右長度;並加入鹽橘、醬油攪拌混合,最後撒上柴魚即完成。.鹽橘應用2:鹽橘豬肉湯(2人份)材料:豬肉薄切50g、鹽橘2大匙、水250ml、鹽與胡椒少許、切末洋香菜(巴西里)少許作法:將豬肉切成3cm左右長度後,與鹽橘、水,一同放入鍋裡燉煮;把雜質撈除、確保豬肉熟透後,撒上鹽、胡椒、洋香菜等即完成。參考資料農業部、高敏敏營養師、みかんの皮レシピ【塩ミカンの作り方】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2 養生.聰明飲食
「東洋人蔘」牛蒡降血糖、控血壓...4大功效一次看 教你挑選新鮮牛蒡4關鍵
牛蒡富含膳食纖維、胡蘿蔔素、多種維生素及礦物元素,價格親民但營養價值不輸人蔘,作為涼拌菜、泡茶飲用都相當合適,也常見於日式料理,備受日本人喜愛,具有東洋人蔘的美名。以下整理牛蒡的功效與禁忌及吃法,教你怎麼煮養生牛蒡茶。牛蒡4大功效牛蒡含有大量纖維素、胡蘿蔔素、蛋白質、皂素、鈣、磷、鐵、鎂、鋅等,關於牛蒡之效,《本草綱目》曾記載:「牛蒡消斑疹毒,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在中醫臨床使用上,牛蒡具有疏風散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就營養成分組成來看,牛蒡具有以下4種功效:.降血糖:聯合營養諮詢中心營養師陳彥甫於《降血糖超有效食物》提到,牛蒡富含菊醣,可以增加唾液及分泌胃液、腸液、膽汁,有助分解醣類及脂肪,延緩快速血糖上升;牛蒡也含有豐富鈣質,充足的鈣質有助維持胰島素正常分泌,可幫助糖尿病患者加速脂肪代謝、降低熱量吸收,避免鈣質不足引起食慾旺盛,增加暴飲暴食的可能,進而造成血糖飆升。.控制血壓:陳彥甫也提到,牛蒡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和鈣質。膳食纖維有吸服鈉的作用,有利於過多的鈉排出,進而穩定血壓;蛋白質可使血管柔軟有韌性,有助鈉離子排出,延緩血壓上升;充足的鈣質對降血壓也有所助益。.腸胃蠕動:牛蒡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刺激腸胃蠕動,加強新陳代謝。.降腸癌風險:周宗翰曾表示,牛蒡富含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有助於排便,同時降低膽固醇,減少體內囤積的毒素和廢物,進而減少罹患大腸癌之風險。牛蒡茶助改善甲狀腺腫大牛蒡有助降血壓、血糖及促進腸胃蠕動等好處,許多人也會將牛蒡泡成牛蒡茶飲用。根據周宗翰指出,牛蒡茶具有疏肝氣、穩定情緒及抗氧化、抗發炎之作用,對於改善單純的甲狀腺腫漲有幫助,在中醫臨床使用上,也會以牛蒡茶來治療甲狀腺腫大,只要將牛蒡跟洗淨去皮,以適量的水煎服即可。陳彥甫也表示,燥熱體質或常有牙齦腫大、喉嚨疼痛等火氣大、上火症狀者,飲用牛蒡茶也有助舒緩不適症狀。牛蒡禁忌與牛蒡茶的副作用牛蒡營養、好處多,牛蒡每個人都能吃嗎?以及,牛蒡茶可以每天喝嗎?是許多民眾的疑問,以下整理牛蒡禁忌與牛蒡茶飲用注意事項: 以中醫觀點來看,牛蒡為寒涼屬性食材,體質虛弱或容易腹瀉者,不宜過量食用。 牛蒡纖維較粗,消化不良、腸胃機能不佳者,不宜過量食用。 牛蒡含有鉀、磷等礦物元素,腎臟病患者應避免食用,不宜將牛蒡茶當每日茶飲飲用。 牛蒡屬於蔬菜類但澱粉含量高,想控制體重者需留意食用量。牛蒡怎麼挑選及保存?臺灣牛蒡主要產區在屏東、臺南、嘉義、雲林,其中以臺南佳里為重鎮,秋末最適合播種,生長期長達150年,一年一穫,多食用牛蒡的地下根,不易受到空氣汙染且病蟲害少,容易儲藏。根據農糧署發文分享,以下整理牛蒡挑選及保存方法: 牛蒡挑選 牛蒡保存 未削皮 帶泥土 鬚根少 有彈性(握住其中一端時,會自然彎曲) 還沒吃:以紙張包覆,放冷藏 吃一半:用鹽水抹切口,以保鮮膜包覆 準備吃:切片後泡水,以延緩氧化 牛蒡怎麼吃?牛蒡料理、牛蒡茶煮法一次看牛蒡纖維較粗、口感較差,可作為小菜、排骨湯或加入飯中一起煮。牛蒡排骨湯及張維鈞中醫師的防癌秘帖「牛蒡糙米茶」煮法如下:牛蒡排骨湯〈參考自 農業知識入口網〉材料: 牛蒡3支、排骨半斤、當歸 3片、枸杞100克、甘草15片、少許鹽和米酒。作法:1. 將所有材料加入3000cc的水。2. 用中火一起烹飪,時間約30分鐘即可。牛蒡糙米茶〈參考自 五代中醫食療自癒養生帖〉材料:牛蒡2兩、紅蘿蔔2兩、白蘿蔔2兩、白蘿蔔葉1兩、乾香菇2朵、糙米1/3杯。作法:1. 先將糙米洗淨,充分瀝乾後備用。2. 洗淨牛蒡外皮泥土,斜切薄片,暫泡飲用水中。3. 將乾香菇泡軟切半;紅、白蘿蔔切去頭尾並洗淨,帶皮切成小塊;白蘿蔔葉洗淨切片。4. 瀝乾的糙米放入鍋中乾炒,直到炒出香氣。5. 牛蒡和其它材料也放入鍋中,加入3倍飲用水,以大火煮沸後再以小火煮2小時。6. 放涼後將菜渣和米粒濾掉,即可當茶飲用。飲用說明及注意事項:1. 當茶飲用,盡量當天喝完,每天喝效果佳。2. 脾虛易腹瀉者不宜大量食用,婦科腫瘤患者不宜使用。參考資料:農業兒童網、農業知識入口網、周宗翰中醫師、農糧署、降血糖超有效食物延伸閱讀: 一個媳婦感嘆:這不是我的家!而是他的家...心理師給婆媳關係的解方:學會「這樣做」找回自己的空間
-
2023-11-27 養生.聰明飲食
「天然礦泉水」梨子能養顏美容、入藥治咳嗽!不只夏秋才產,一圖看13項品種產季
梨子不僅口感清爽,含有多種營養素,能利尿消水腫、降血壓、血脂,好處相當多。不過更為人熟知的是,梨子能入藥止咳。以下介紹梨子功效與營養,以及台灣13種梨子品種、產季。梨子營養成分水梨有「百果之宗」、「天然礦泉水」的美譽,吃起來不但香味佳、清脆可口,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蘋果酸、檸檬酸、果糖、維生素B1、B2、C等。梨子6大功效營養師高敏敏曾於粉專分享,梨子不僅能消水腫,還有助於新陳代謝。以下盤點梨子的六大功效好處:.利尿消水腫:水梨富含鉀, 可以幫助人體排出多餘水分,消水腫。所以鈉含量攝取太多時,可以吃高鉀食物幫助代謝。.補水解渴:一顆水梨的含水量,高達90%,不僅可以解渴消暑,也能讓角質保持水分。.軟化便便:山梨糖醇可以軟化便便,吸收充足的水分後 會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排便,維持腸道健康。.養顏美容:水梨含有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幫助養顏美容。.降血壓/血脂:鉀可幫助細胞、組織運作,調整血壓,果膠則可以降低膽固醇。.促進代謝:天門冬胺酸合成蛋白質後,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吃梨子能止咳?注意生梨、熟梨功效相反!新北市藥師公會說明,有些人認為,吃梨子可以改善咳嗽的症狀。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雖然梨子多汁,具有潤肺、化痰止咳、退熱降火等好處,但民眾應特別注意生吃、熟吃的差別,因為生梨性寒,熟梨性溫,兩者性質並不同,差異也相當大,用於改善咳嗽症狀的時機也不一樣。翁醫師指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屬於風熱型咳嗽的患者,通常會出現咳嗽、黃痰、痰質濃稠等症狀,像這種情況就可以「生吃梨」來改善症狀,因為中醫有所謂「熱者寒之」的說法。翁瑞文醫師指出,當咳嗽病久遲遲不癒的時候,就會轉成虛寒型咳嗽,因為中醫有「久咳必虛」的說法,若咳嗽遲遲沒有改善的話,往往導致正氣虛弱,這時候可以用「川貝冰糖燉梨」來改善症狀。「川貝冰糖燉梨」作法:需準備梨子一個、川貝粉二錢、冰糖少許,然後把水梨挖空去核,放入川貝粉、冰糖,接著燉熟即可食用。 .風熱型咳嗽:咳嗽、黃痰、痰質濃稠/生梨(寒性).虛寒型咳嗽:久咳不癒/ 熟梨(溫性) 梨子燉熟之後成為熟梨,雖然梨子性寒,但這時候熟梨的寒性會消失,同時轉變成溫性水果。至於川貝性苦、甘,微寒,歸肺、心經,能清熱化痰,潤肺散鬱。梨子也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藥材,不但果實可入藥,連梨皮、梨葉都可以入藥使用,用途相當廣泛。梨子3大禁忌,一天最好一顆為限梨子不僅是低GI的健康水果,熱量也相當低,不過在食用上仍有一些禁忌需特別注意: 高敏敏營養師建議,一天不宜吃超過一顆水梨,對於腸胃敏感的人,吃過多可能會出現腹瀉症狀。 對於需限制鉀離子攝取的腎臟病患,以及需限制糖分攝取的糖尿病患,仍須謹慎食用。 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曾受訪指出,梨子、蘋果、櫻桃等水果的種子,都含有氰化物,它會抑制身體利用氧氣,如果民眾把種子咬碎吃下肚,大量誤食,可能出現缺氧、代謝性酸中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抽筋、休克,甚至死亡。如何挑選梨子?如何買到好吃的梨子?農業易遊網以下分享5個挑選梨子的小撇步:.外觀是否端正。.果皮要薄而光滑,色澤均勻且無外傷,如果有斑點則越小越好,出現黑斑就代表梨子不新鮮。.果肉摸起來要硬實。.果蒂附近如出現發酵味道代表果肉已經開始腐敗。.保存梨子時可用兩層報紙,單顆分別包好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約可保存1~2週。梨子不只秋天才有!13種梨子品種比一比農糧署在臉書發文分享,臺灣梨子依不同產期及栽培海拔,可分為三類,其一是「低需冷性品種」,在1890年由先民自華南地區引進,適合於低海拔地區種植,果皮粗糙,口感也較為酸澀;其二是「高需冷性品種」則只有在高海拔山區才能正常開花結果,又以梨山地區為主要產地;最後則是「高接梨」,這是1970年由臺中農友張榕生先生開發的技術,以低需冷性品種作為砧木,將高需冷性品種的梨穗嫁接於上,故稱之為「高接梨」,自此開啟了中低海拔地區,也能生產好品質高海拔梨的契機。下圖為台灣13種梨子產期介紹:台灣13種梨子產期介紹。(圖片/取自農糧署。) 橫山梨(粗梨)-低海拔梨產期為4月至5月、8月至11月。橢、扁圓果型,深褐色果皮,口感粗、纖維多,略帶酸澀。 秋水梨-高接梨產期為4月至7月;高海拔梨產期為9至10月。橢、扁圓果型,青黃色果皮,果肉爽脆清甜。 幸水梨-高接梨產期為5月至6月。扁圓果型,光滑褐色果皮,帶香氣、糖度高,細緻多汁。 新興梨-高接梨產期為6月至7月。橢、扁圓果型,褐色果皮,果肉細脆多汁。 豐水梨-低海拔梨產期為5月至7月。橢、扁圓果型,光滑褐色果皮,多汁略帶酸度。 新世紀梨-低海拔梨產期為6月;高海拔梨產期為8月至9月。橢、扁圓果型,黃綠或白色果皮,甜脆多汁耐貯藏。 黃金梨-高海拔梨產期為6月至8月。圓果型,黃綠或金黃色果皮,口感甜脆。 新雪梨(總統梨)-高海拔梨產期為11月至1月。圓大果型,光滑褐色果皮,甜中帶酸、香氣十足。 烏梨-低海拔產梨產期為9至12月。圓小果型,深褐色果皮,酸度高,通常加工醃製後食用。 馥梨-高海拔梨產期為8月至9月。似西洋梨果型,綠黃色果皮,果肉微酸,帶濃郁清香。 蜜雪梨-低海拔梨產期為7月;高接梨產期為6月至7月。圓果型,果皮斑點明顯,非常多汁帶酸度。 蜜梨-低海拔梨產期為7月;高海拔梨產期為9月至11月。頂端爪型隆起,褐色果皮,甜度高帶蜂蜜味。 寶島甘露梨-高接梨產期為7月至9月;高海拔梨產其為9月至11月。圓大果型,淡褐色果皮,果肉細緻耐貯藏。【資料來源】營養師高敏敏、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新北市藥師公會、農業易遊網、農糧署【延伸閱讀】 容易感冒、長皮蛇...竟是因為體內少了這個!營養醫學博士:吃7種食物就對了(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8-31 醫療.中醫
別放棄!中醫也可治療掉髮 4種情況盡早檢查,做好日常保養護毛髮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生活壓力日益增加,不少民眾有掉髮的問題,且年齡層有愈來愈輕的趨勢。澄品中醫陳詩潔中醫師建議可檢視掉髮量,必要時可尋中醫治療。 我正在掉頭髮嗎?中醫教看掉髮,4情況早檢查! 陳詩潔中醫師表示,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每日的掉髮量約30-100根左右,若發現自身掉髮量遠大於這個數字稱為「禿髮」。檢視掉髮除了看髮量外,也可做頭髮拉扯試驗,輕拉一小搓頭髮,若有6根以上被拉掉,亦表示頭髮出現了問題。另外也可觀察,髮質是否變得脆弱、變細、變軟,髮際線是否後退。這些都是異常落髮的警訊。 我好好的為什麼會掉頭髮?中醫指常見異常落髮原因。 陳詩潔中醫師表示,異常落髮常見原因可包括遺傳、自體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感染、重大手術後、產後或更年期等荷爾蒙的變化,或是因熬夜、失眠、情緒出現的壓力過大,以及服用藥物、癌症化療,或是過度壓迫頭皮等。 中醫觀點:頭髮營養源於血。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異常落髮與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氣滯血瘀、風熱血燥等因素有關。頭髮的營養來源於血。 各類影響氣血原因:先天不足平素體弱,毛孔疏鬆,風邪乘虛侵入,日久化熱化燥,血熱生風,頭髮失滋養榮潤而脫髮。另外,情志失調,氣機紊亂,氣滯血瘀,阻塞脈絡,亦會導致髮失血養而脫髮。 白髮與腎氣有關:至於黑髮與白髮,與腎的精氣盛衰有關,若腎氣不足,腎精虧損則頭髮枯落;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頭髮光澤。 別放棄!中醫也可治療掉髮。醫指4證型,早治療救毛髮! 陳詩潔中醫師也指出落髮常見證型與治則,各類型症狀及伴隨症狀不盡相同,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 【頭頂、兩額掉髮、頭暈等】肝腎虧損、陰血不足,此類型的落髮通常病程較久,好發於頭頂或兩額角,由於肝腎虧損,常伴隨頭暈耳鳴,目眩,失眠,腰膝痠軟等症狀。治療:用七寶美髯丹補益肝腎,搭配女貞子、旱蓮草加強滋補肝腎之力。 【突然掉髮、圓形、搔癢感】血虛生風、風熱血燥,通常為突然性落髮,呈圓形或橢圓形脫落,頭皮光亮無自覺症狀或不同程度癢感。治療:以涼血清熱消風為法,方選神應養真丹,酌加生地、丹皮等清熱涼血藥。 【圓形禿、煩躁、易怒】情志失調、肝氣鬱滯,往往最近有造成壓力的事件發生,情緒起伏變化大。落髮型態為圓形禿,可能造成一個或多個圓禿區域,俗稱「鬼剃頭」,常伴隨煩躁易怒,失眠。治療:可用加味逍遙散。 【髮質細軟、疲倦無力】氣血兩虛,此類型患者的頭髮偏細軟,乾燥無光澤,頭髮呈現均勻脫落,漸成稀疏,常伴隨疲倦無力,面色蒼白。治療:可選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丸。 毛髮健康和日常日常相關,中醫籲良好生活有助護髮! 適當的改變生活飲食習慣也是擺脫落髮不可或缺的一環。陳詩潔中醫師建議,在飲食方面遠離油膩、煎炸、辛辣、刺激、甜膩等食物,多攝取蛋白質以幫助頭髮生成,且須補充足夠水分,因水分能幫助排毒,將不好的代謝物排出,亦能減緩掉髮。 調整作息、避免熬夜,睡前盡量不要想東想西,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才能維持好的入睡狀態。適當抒發壓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找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例如運動、聽音樂、唱歌來排解壓力,讓心情愉悅,使鬱結的氣機打開,自然能減少壓力型落髮的反覆發生。 《延伸閱讀》 .頭髮掉不停?毛囊萎縮還有救,醫籲趁早治療,死了救不回! .掉髮常見雄性禿,男女都會!症狀、期數、治療、改善一次了解!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1 醫療.中醫
中暑竟分陰暑、陽暑,怎麼分辨?中醫師教你夏日消暑撇步,6種食物助清暑祛濕
炎炎夏日,近日氣溫屢創新高,全台各地高溫炎熱,像是燒燙燙的蕃薯,雖然夏日總是能讓人熱情奔放,但同時也令人浮躁不適,嚴重時也有可能造成中暑的現象!什麼是中暑?.陽暑的前兆與症狀在中醫的觀點來說,其實中暑可以分成兩種,「陽暑」及「陰暑」。「陽暑」是因爲長期處於酷熱的高溫環境,或高溫下過度運動,隨著體溫上升,感到噁心、頭痛、暈眩、臉色蒼白,甚至神智不清、脈搏微弱、呼吸逐漸加快,就有可能是中暑的前兆。輕微的中暑症狀會出現身體發熱、多汗、頭暈、頭痛、口渴、四肢倦怠等症狀;嚴重則有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意識不清等症狀。.陰暑的成因與症狀「陰暑」則是由於在短時間內,身體接受劇烈的溫度變化所造成,造成皮膚表面毛孔急速收縮,讓體內原有的熱氣鬱在體內無法順利出汗,熱氣持續存在而造成的不舒服狀況。例如:長時間待在室內吹冷氣後突然走到室外炎熱處,或原本在高溫下大汗淋漓狀態下,突然進入冷氣房內或去沖冷水、喝冰飲。陰暑的症狀會出現微微發熱、無汗、疲倦、頭痛、噁心、流鼻涕、頭暈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其實以台灣的夏天來說,並不會是純粹的炎熱而已,梅雨、雷陣雨等等天氣變話使環境常常伴隨著極高的濕度,如此濕熱的環境,身體會像悶燒鍋一樣,造成許多不適的症狀,所以在夏天除了祛除暑氣之外,袪除濕氣也是需要注意的喔,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夏日清暑祛濕的食物!夏日清暑祛濕的食物.薄荷+檸檬薄荷可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薄荷芳香可用治夏令感受的暑濕穢濁之氣,日常飲食中,常常會使用到薄荷,無論是茶飲還是入菜,薄荷清新爽口,芳香沁涼的滋味都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在夏季,適當的吃些薄荷不但能清涼解暑,還能提神醒腦!趕緊泡一杯蜂蜜檸檬薄荷水,清涼一下吧!.薏苡仁+綠豆薏仁性味甘淡,微寒,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清涼退火等功效,因此很適合台灣濕濕熱熱的天氣。綠豆清熱消暑,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炎炎夏日,煮一碗綠豆薏仁湯喝吧!但要注意煮湯的同時,糖可不要過多攝取喔!.苦瓜中醫學認為,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祛暑、利尿涼血等的作用,可用於熱病煩渴、目赤腫痛、痢疾及少尿等症,平常可將苦瓜作為涼拌菜食用。.西瓜西瓜又被中醫稱為「天生白虎湯」。 所謂「白虎湯」,是中醫常用來退燒降溫的藥方,而西瓜性寒,是退熱高手,與「白虎湯」退燒之效相似,故得此名,夏日來片西瓜清涼解渴又消暑,但要特別注意,西瓜食用過多也容易會有腹瀉的情形喔!.烏梅夏天容易口乾舌燥,烏梅味酸澀、性平,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夏日習慣將其做成茶飲飲用,便是取其生津止渴、除熱煩滿的功用,來解除夏天容易口乾舌燥、身熱心煩的問題。.西洋參/花旗蔘夏日中暑後的暑熱後期,常常見到僅剩下口乾舌燥、疲倦及口渴等「陰傷」症狀時,就是使用西洋參的時機。西洋參又稱粉光參、花旗參,主要作用在肺胃,能補氣也能滋陰,在夏季適時服用,可使人擺脫由於氣陰兩虛所帶來的精神疲倦、乏力以及中暑等症狀。西洋參最簡單的服用方法是含服或當茶飲用。當然,由於西洋參是一味藥,而不是保健品,雖說適應人群廣,但也需辨證選用,民眾也不要過量使用喔。 ※本文由
-
2023-04-21 養生.聰明飲食
牛蒡助排便、降膽固醇,但糖尿病腎臟病不宜每天喝!中醫師推薦一道菜 降血脂一級棒
牛蒡含有豐富的營養,是保健養生的聖品,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平時可當做蔬菜食用,尤其中醫理論來看,自製成牛蒡茶飲用,還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以及改善甲狀腺腫大等功效,令人愛不釋口!中醫看牛蒡功效:助排便、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中醫看牛蒡為藥食兩用植物,其根部具獨特的香氣和豐富的口感,所富含的粗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並有助降低體內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積存,達到清除體內雜質,藉此改善血管阻塞、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具有治療代謝性疾病,例如: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的功效。牛蒡在中醫臨床使用上,更有疏風散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於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名醫別錄》稱牛蒡「久服輕身耐老」。《本草綱目》中也詳載:「牛蒡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說明牛蒡對於五臟的保養、經脈的通暢、抗衰老等方面具有良效。牛蒡茶可治療甲狀腺腫大、助減重、抗發炎牛蒡的功效還不僅於此,泡成牛蒡茶來飲用,還有許多妙用!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臨床上常會使用牛蒡茶來治療甲狀腺腫大,將牛蒡根洗淨去皮,取適量,水煎服即可。甲狀腺腫大是由於缺碘,或甲狀腺激素分泌相對不足,而引起甲狀腺代償性肥大。通常甲狀腺腫大外,一般無其他全身症狀,較常見於20至40歲的女性。通常起病緩慢,早期甲狀腺質軟而光滑,晚期質硬,常伴有大小不等的結節,可壓迫氣管與食管等,在傳統中醫被稱為「癭病」。牛蒡茶可疏肝氣、穩定情緒,也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對於單純甲狀腺腫脹有改善的機會。整體而言,長期飲用牛蒡茶對人體並不會有太大危害。除了治療慢性疾病,牛蒡常常是減重的其中一個要角,因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減弱脂肪在體內聚集,加快分解脂肪的速度,它不僅降低膽固醇、促進心臟健康,而且幫助通便、排泄。尤其,搭配丹參、澤瀉,對於減重十分有效。牛蒡性寒腸胃虛寒者勿多食 牛蒡含鉀、磷攝取勿過量但是,食用牛蒡也不宜過度,在《本草綱目》中有載,牛蒡雖有「可常作菜食,令人身輕」的美名,但性始終苦寒,在炎炎夏日,作主菜間食,或作茶飲,清熱袪濕開胃。對於腸胃虛寒的朋友,多食易令腹脹,牛蒡性寒,吃太多可能導致腹瀉。因其粗纖維也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腸胃機能嚴重衰退的人,不適合纖維太粗糙的飲食。且牛蒡中的鉀、磷若攝取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所以,糖尿病腎病或是腎臟疾病的患者,也不該將牛蒡茶當成每日養生茶飲。建議牛蒡要熟吃,在煮法方面多切絲,或煲湯,建議每餐的總食量不宜過多,煮時可混入其他食材,減少每一口的食用量。中醫師推荐涼拌牛蒡蓮藕絲 降血脂一級棒另外,中醫師周宗翰推荐牛蒡與蓮藕切絲涼拌,對於降血脂與保護心血管,可發揮1加1大於2的功效!蓮藕性寒,能清熱降腦壓,生蓮藕加上牛蒡打成汁,有助於保護腦組織。蓮藕藕斷絲連,其膠質也有助於穩定及預防腦部血管的脆化,在夏天特別適合服用。需注意的是,若本身體質寒冷、脾虛胃寒、易腹瀉者,不宜食用生蓮藕與牛蒡,宜將蓮藕與牛蒡煮熟,性質由寒轉溫,可健脾開胃、益血補髓、安神健腦。【牛蒡蓮藕燉排骨】材料:牛蒡100g、蓮藕200g、小排骨200g、蒜頭10粒、蔥段50g、乾魷魚少量。調味料:胡椒粉1小匙、米酒1大匙。作法:1.牛蒡切絲、蓮藕切薄片、乾魷魚切粗條、小排骨汆燙洗淨備用。2.熱油鍋,將切條乾魷魚過油炸香後,撈出備用。3.熱滾水,下蓮藕煮至水滾,再放入乾魷魚、小排骨熬煮20分鐘。4.放入蒜頭續滾10分鐘,加入米酒、蔥段、胡椒粉煮至味道調和,渣濾出後即可。牛蒡蓮藕燉排骨很適合用於心血管與腦部血管的保健,牛蒡清除血液中的雜質,蓮藕改善脆化的血管,加上排骨在夏天適合涼補,當作湯品服用。【延伸閱讀】關節喀喀響竟是更年期症狀? 強化大腿股四頭肌力助改善月經來肛門刺痛、腹瀉坐不住 26歲OL子宮內膜異位誤認痔瘡【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901】(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8 焦點.健康知識+
身體這些跡象是免疫力下降徵兆!感冒難好要注意 連發胖也是警訊
 37歲詹先生,有過敏性鼻炎,原本控制良好,然而近半年開始輪值夜班後,晨起噴嚏連連、眼鼻癢,後續轉為慢性鼻竇炎,鼻塞、鼻涕轉黃黏稠且倒流、前額悶脹反覆,也容易感冒倦怠、眼痠澀冒血絲,而且發胖,讓他困擾不已。求診中醫經體質辨證為風熱鬱滯肺胃,經過一個月的症狀及體質調理後,詹先生鼻竇炎已明顯改善,精神及免疫力也提升,整體工作品質更較以前進步。 感冒頻率、過敏疲倦 恐是免疫力降低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莊照宇解釋,疾病可說是人體正氣與病邪相互對抗的過程,當人體因為熬夜輪班、情緒壓力、時差等問題影響免疫調節能力時,若不巧又碰上病邪盛行的時節便容易染病,免疫系統的穩定度也與疾病的預後有關。一般免疫力是否降低,可從近期感冒的頻率、感染後的嚴重程度及恢復時間長短作評估;此外,若近期經常反覆口角炎、唇疱疹、過敏症狀加劇、易倦怠乏力、胃口不佳、落髮、肢體痠痛等均是免疫力降低的可能徵兆。 扶正袪邪 中藥改善免疫力 莊照宇指出,中醫診治疾病,講究「扶正」與「袪邪」兩個面向。免疫低下者,會以扶正為主,可能選擇黃耆、黨參、白朮補氣,配合紫蘇、防風、藿香、薄荷等祛風調腸胃為輔;若當下病邪旺盛或病理性免疫過亢者,則以袪邪為主,配合清熱解毒養陰等藥材,如金銀花、連翹、魚腥草、麥門冬,一方面抗病毒或細菌,另外也減緩免疫過亢造成機體破壞。 經絡穴道、運動 日常有效保健 至於經絡穴道方面,中醫常選擇兩側合谷搭配太衝來調節免疫,此穴組中醫稱四關穴,是人體氣機運行很重要的通關口;手、足三里、陰陵泉則可提高正氣,調節腸胃,幫助人體營養吸收,以利增加抗壓力及身體修復;另外,由於頭面部常是病原體侵入的管道,因此保持頭面、頸部的溫暖,不時雙手搓熱,揉按眼周、鼻旁、耳朵及後頸部也是很好的保健之道。運動方面,推薦中醫的八段錦體操搭配呼吸調節,可達通利經脈、調暢心肺、增強肌力之功,且兒童至老年人皆適合,像是前二式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便同時針對身體縱向、橫向與斜向的舒展,更在練慢不練快的過程,達到靜心強身的效果。【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6901,原文出處:Smart Hacks To Survive Long-Haul Flights】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1-19 養生.抗老養生
「大寒」最冷後漸春暖!飲食回歸清淡 中醫師最推這食材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終於走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大寒大約落在國曆1月19至21日,此時雖然寒冷,但同時也代表陰冷的冬天即將過去,可以開始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戰國時代有一本《逸周書》,裡面的《時訓解》專門講解了對於時序的教令,主要記載了二十四節氣及七十二候表現的氛圍。該書提到,「大寒之日,雞始乳,又五日,鷙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意指當大寒以後,陽氣開始上升,雞蛋開始孵化成小雞;鷙鳥即老鷹等猛禽,會在天空盤旋、尋找獵物;此時地面氣溫降至最低點,河川湖泊的冰層也達到最厚。冬日逐漸轉換春日 化痰、消脹氣白蘿蔔最合適大家都聽過『物極必反』這句話,此時雖然是一個最極端的冷,但同時也是谷底反彈之時,在這份寒冷中其實蘊藏著一絲的陽氣,一線的春暖,因此我們在大寒的節氣中要逐漸加入春天的養生觀。許多人認為,冬天好冷啊!一定要大肆進補,最好每天羊肉爐、海底撈,然而春天易生「風熱」,若是持續毫無顧忌的暴飲暴食,不僅容易發胖,在春天突然改成粗茶淡飯時,腸胃也會因為劇烈的改變而感到不適。因此,在這個時節,人們在飲食上應該從臘肉、菜脯等膏粱厚味逐漸緩慢轉向清淡的蔬菜。那麼應該怎麼吃呢?我們不妨考慮適合跟排骨一起燉煮的白蘿蔔。白蘿蔔屬於十字花科,富含膳食纖維,對腸道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十字花科植物都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像是蘿蔔硫素、吲哚等成分,都是近期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有助防癌的關鍵營養素。另外白蘿蔔可以化痰、消除脹氣、健胃整腸,在冬令進補時除了可以增加飽足感、降低整體熱量,也因為它的偏性是寒,能夠中和進補時易化燥的缺點。2穴道3中藥,幫助改善消化不良古人在此時忙著為過年做準備,張燈結綵、準備三牲,除舊佈新好不熱鬧,現代則是公司行號也會在此時做尾牙。以前每月初二、十六都要做「牙祭」,而農曆的臘月十六為一年最後的做牙,意義特殊,因此稱作「做尾牙」。老闆頭家借此機會發放紅包、宴請員工,以慰勞員工整年來的辛勞。尾牙重頭戲除了大獎摸彩,大部分人會飲酒尋歡,不知不覺吃太飽容易想吐、脹氣,我們可以用兩個穴道、三個中藥緩解。內關穴內關穴位於手臂內側、手腕橫紋往上三個指幅的位置,直接按壓會有局部酸緊感,針刺則有麻感傳到手掌。內關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具有寧心安神、寬胸降氣的功效。足三里足三里位於下肢,膝蓋髕骨外側凹窩往下四個指幅、脛骨前緣往外一指幅之處,直接按壓會有痠痛感。平時除了按壓外,也可以用暖暖包或吹風機溫暖其穴位,具有保養腸胃的功能。足三里屬於足陽明胃經,除了有調理脾胃,降逆利氣的功能,也常用於中風後腿腳無力以及高血壓。焦三仙:焦麥芽、焦山楂、焦神麴吃太飽脹氣,中醫有三個妙方,我們稱做「焦三仙」,即焦麥芽、焦山楂、焦神麴。此三者剛好涵蓋了消化澱粉及去油解膩的功效,神麴同時富含益生菌,三藥合用能夠增強消化功能、避免食積、保健腸胃,平時也可以偶爾當成茶飲,促進腸胃蠕動。總結而言,大寒時節因為寒冷,人們往往過度進補,但不要忘記應該要為春天做準備,飲食應該均衡,睡眠也要充足。若是有身體上的不適,應該及早治療,不要把冬天的病拖延到春天,才能永保安康。
-
2022-12-22 養生.聰明飲食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建議加麥芽、羅漢果替代糖
今天「冬至」,吃湯圓、薑母鴨是民眾喜愛的進補方式。湯圓由糯米製成,食用過多恐造成腸胃負擔,藥師建議,可將「中藥材」加入湯圓中,若購買市售湯圓可以麥芽等具甜味的中藥替代紅糖,減少糖分攝取,過節同時也能兼顧健康。冬至氣溫寒冷,台灣民眾會吃一碗湯圓應景,更有冬至吃湯圓長一歲的習俗。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王儀絜指出,民眾多半購買市售湯圓回家煮,根據營養師計算,1顆包餡芝麻湯圓相當於10顆小湯圓的熱量,吃了4顆芝麻湯圓等於吃進一碗白飯的熱量,因此若吃了一碗湯圓,當天吃的飯量應降低一些,避免過多的熱量攝取。飲用甜湯時,糖分的攝取不可避免,但高血糖的民眾要特別注意。王儀絜說,羅漢果、麥芽都是相當好的代糖,不僅對於長新冠後遺症「咳、喘」有舒緩效果,天冷支氣管敏感的人也適合服用。王儀絜指出,煮湯圓時可以羅漢果、麥芽替代紅糖的添加,利用麥芽「消積食」的特性,減低糯米對於腸胃道的影響,同時健脾胃;羅漢果中的羅漢果醣苷屬於甜味劑,能提供甜味又不影響血糖波動,更有清熱潤肺、止咳功能。建議煮湯圓方法,可以2公升的水,加入10公克麥芽、20公克羅漢果,打碎後裝入過濾袋與湯圓一併熬煮。冬至進補不可或缺的薑母鴨,濃濃的酒香搭上麻油爆香過的湯頭,喝上一口讓人暖到脾胃。不過,王儀絜提醒,市售薑母鴨多配有「黃耆、桂枝、花椒、丁香」等燥熱藥材,風熱型感冒民眾應避免食用,以免喉嚨痛、黃鼻涕、黃痰等發炎症狀加劇。當歸、川芎、老薑及酒有活血溫經作用,麻油有刺激子宮收縮作用,恐造成女性經期出血量大增,應避免過量攝取,孕期的女子也要注意不可多食,尤其酒類應盡量不碰。
-
2022-12-22 養生.聰明飲食
冬至進補要注意 3類人最好別碰薑母鴨
明日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吃湯圓、薑母鴨都是民眾喜愛的進補方式。湯圓由糯米製成,食用過多恐造成腸胃負擔,藥師建議,可將「中藥材」加入湯圓中,若購買市售湯圓也可以麥芽等具甜味的中藥替代紅糖,減少糖份的攝取,過節同時也能兼顧健康。今年冬至氣溫將非常寒冷,台灣民眾都會吃上一碗湯圓應景,更有許多湯圓商家一年只限定在冬至檔期販售,冬至吃湯圓長一歲的習俗,讓親友們的過節日氣氛增添許多。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王儀絜指出,民眾多半購買市售湯圓回家煮,根據營養師的計算,1顆包餡的芝麻湯圓相當於10顆小湯圓的熱量,吃了4粒芝麻湯圓約等於吃進一碗白飯的熱量,因此,若吃了一碗湯圓,當天吃的飯量可以相對降低一些,避免過多的熱量攝取。飲用甜湯時,糖分的攝取更是不可避免,不過高血糖的民眾要特別注意。王儀絜建議,「羅漢果、麥芽」都是相當好的代糖,不僅對於常見的長新冠後遺症「咳、喘」有舒緩的效果,天氣冷支氣管敏感的人也相當適合服用;因此,煮湯圓的時候就可以替代紅糖的添加,利用麥芽「消積食」的特性,減低糯米對於腸胃道的影響,同時又能夠健脾胃。王儀絜說明,羅漢果中的羅漢果醣苷屬於甜味劑,能提供甜味又不影響血糖波動,天然代糖可減少吃醣類攝取的負擔,更有清熱潤肺、止咳功能;比例上以2公升的水為例,可加入10公克麥芽、20公克羅漢果,打碎後裝入過濾紙袋與湯圓一併熬煮。若是親子在家過冬至,一同手作湯圓。王儀絜則提供一劑「妙方」,可在糯米糰中加入「茯苓、芡實、蓮子和山藥」磨製而成的四神粉,不僅可以稍微降低黏牙問題,還能助消化。冬至進補中不可或缺的薑母鴨,濃濃的酒香搭上麻油爆香過的湯頭,喝上一口讓人暖到脾胃。不過,王儀絜提醒,市售的薑母鴨中多配有「黃耆、桂枝、花椒、丁香」等燥熱的藥材,風熱型感冒民眾應避免食用,避免喉嚨痛、黃鼻涕、黃痰等不適的發炎症狀加劇。黃儀絜指出,當歸、川芎或是老薑及酒,皆有活血溫經作用,麻油則有刺激子宮收縮作用,恐造成女性經期出血量大增,應避免過量攝取;同時,孕期的女子也要注意不可多食,尤其酒類應該盡量不碰。
-
2022-09-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女確診後「咽喉如刀割」 中醫這帖藥舒緩長新冠症狀
台中市23歲李小姐上月確診,康復篩陰喉嚨卻出現「痛如刀割」的感覺,豐原醫院中醫科問診發現,患者口咽後壁紅腫、遍佈水泡,以清熱解毒佐疏散風熱中藥,6日後已無疼痛,口咽後壁水泡幾乎消失。李小姐終於能輕鬆飲水、進食,無後顧之憂。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有超過兩成國人確診新冠病毒。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鄭名惠表示,許多確診者已快篩陰康復,但身體仍出現倦怠無力、喘、睡不著、皮膚癢、掉髮、喉嚨有痰,甚至精神症狀等病程,持續超過12周,且沒有其他解釋的症候群。鄭名惠指出,上訴這些就是新冠肺炎後遺症(post-COVID syndrome),大家常聽到的長新冠( Long-COVID)。甚至婦女確診期間遇到月經週期,身體變得非常疲倦,月經量突然變少,或之後週期不規則,都是常見症狀。以中醫觀點來看,新冠屬熱病毒,入侵人體後邪熱亢盛,確診者身體免疫相對被激亢,因此出現發燒、疼痛等發炎症狀。鄭名惠指出,此病毒最棘手的是誘發人體激烈的免疫風暴,邪熱亢盛耗傷人體陰液精氣,恢復期長,是長新冠發生最主要的原因。近來確診者的長新冠症狀為持續疲倦無力、喘咳者,中醫以清補肺氣陰,通常在1周療程即可緩解喘咳,最慢4周症狀消失。至於睡眠不安穩、胃口差、口乾、頭痛、反覆發熱,屬於熱病後期,餘熱未盡,鄭名惠建議,簡單服用清熱安神、芳香醒脾的中藥,能讓患者睡的沉,不會夜半反覆醒來。
-
2022-08-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她長新冠咳不停 新營醫院中醫治癒教「這樣保健」
衛福部新營醫院今天發表「中醫治療新冠後遺症」成果,詳細說明5名成功案例相關症狀與治療過程,其中53歲蕭小姐以清冠一號治療後症狀緩解、快篩也呈陰性,但依舊咳嗽不停,開立中醫處方治療、終於完全康復。新營醫院中醫科過去三個月治療新冠患者1000多人,5月407、6月639、7月232人。中醫師郭俊佑表示,美國CDC估計,全國新冠感染者13.3%出現後遺症持續超過1個月,2.5%持續3個月以上。近來國內外研究及病例陸續發現,無論輕重症,甚至無症狀的新冠患者,都可能留下長期疲倦、胸痛或胸悶、咳嗽、嗅覺或味覺障礙、記憶力減退等長期持續症狀。郭俊佑表示,這些後遺症可長達幾周到幾個月甚至幾年,假如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可稱作長新冠。新營醫院開設中醫防疫門診,臨床接觸新冠患者症狀,與美國CDC公部的狀況類似。他說,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者症狀多屬風熱夾濕,會出現咽痛、咳嗽、痰多、頭痛、身痛、發燒、鼻涕、鼻塞、腹瀉等,風熱為「陽邪、易耗氣傷津」,無論是中醫或西醫治療,感染過後都一樣會有疲倦、口渴、咽乾等症狀表現。目前預防的最好方法是施打疫苗、確診後盡早就醫,都可降低長新冠機率;如有疲倦症狀,建議攝取富含纖維質的穀物如全麥、糙米、燕麥等及富含維生素B,能促進能量代謝並且能維持穩定血糖;有腦霧症狀,可以攝取富含omega3的食物如秋刀魚、鯖魚等以補充大腦所需的優質脂質及能減輕全身發炎反應。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以及葉酸如深色蔬菜、堅果、藻類,能促進大腦神經修復;有肌肉痠痛症狀,則需攝取足量的蛋白質;頭痛者要注意水份電解質的攝取,並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巧克力、起司、酒精等食物。另外搭配輕中度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心肺功能恢復。郭俊佑推薦中醫的古老養生氣功八段錦,雖只簡單的八種動作,但研究發現對失眠、高血壓、焦慮等有療效,對於痰濕、陰虛、陽虛的體質都有改善的效果,對於新冠病毒產生的眾多後遺症如疲倦、喘咳、胸悶、心悸、耐力下降、腦霧、焦慮等症狀都有不錯的療效。
-
2022-07-28 焦點.健康知識+
中暑第一件事不是送醫!醫師教先做這幾件事快速降溫
● 嚴防熱中暑,體溫逾40度有生命危險●中暑是熱傷害最嚴重狀況,身體已失調節體溫能力● 少吃冰品,喝綠豆湯、愛玉或仙草消暑連日高溫,民眾容易出現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若體溫超過40度恐昏迷、意識不清,造成生命危險。專家提醒,身旁若有人中暑,除了打119叫救護車,應該把握時間「降溫」,於患者皮膚上灑水,並以小電扇或扇子吹拂,加速水分蒸發,才有機會脫險。發生熱傷害 盡快補充水分 夏天常發生熱傷害事件,若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應盡快到陰涼處休息,補充水分或稀釋電解質飲料;若體溫持續上升,無法流汗、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出現神智混亂、抽筋、昏迷,應盡速就醫。中醫師陳信宏說,中暑屬於「陽暑」,是熱傷害中最嚴重狀況,身體已失去調節體溫能力,可能會持續高溫、意識不清,若不盡速就醫,可能造成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中暑病人如果「高溫程度嚴重」及「高溫持續時間過久」,很容易死亡,送醫前應盡快給予降溫。救護車上可準備簡易降溫設備,像是汽車冰桶內放置冰水及多條毛巾,覆蓋全身尤其鼠蹊部、頸部等大動脈行經處,加上冷氣強風盡速降溫。朱柏齡指出,過去美國進行美式足球比賽期間,10幾年來出現10多例熱中暑死亡案例,經過檢討發現,因降溫速度太慢,加上送醫需經過半小時、1小時而救不回,因此美式足球協會規定,足球訓練場必須放冷水缸,只要有中暑者,立刻浸泡冷水降溫。隨身攜帶瓶裝水 熱了就噴朱柏齡表示,根據學者研究發現,降溫效果最好的就是讓中暑患者浸泡冷水缸,每分鐘可降溫0.2至0.3度;若現場沒有冷水缸可降溫,可改用循環式冰毛巾覆蓋,或於皮膚噴水加上電扇吹拂,每分鐘可降溫0.1度,毛巾維持冰度、覆蓋面積愈大愈好,10至20分鐘就能降1到2度。朱柏齡建議,民眾隨身可攜帶小噴瓶裝水,若於戶外體溫過高時,可將水噴在手、腳、頸部,用扇子或電扇吹風,即可達到降溫效果。久坐冷氣房體虛 可能陰暑至於「陰暑」,則是四季都有可能發生,類似濕熱型感冒,陳信宏說,大多會發生在很少運動,久坐冷氣房的人身上,尤其體虛者、熬夜、睡眠不足的人更是好發,建議維持適量運動,均衡飲食,若長期待冷氣房,可穿薄外套禦寒,並減少冷飲、冷食。陳信宏提醒,夏日許多人愛吃冰涼食物,但冰品性味屬於大寒,長時間食用,不利於脾胃的功能運作,建議民眾可以在家中自製綠豆湯、愛玉或仙草,不僅具有消暑解渴的功效,又能袪濕利水。此外,喝熱的薄荷茶或是菊花茶,也有助於疏散風熱。如何分辨陽暑與陰暑陽暑:好發於夏日在外奔走工作者,身體喪失調節溫度功能,出現熱傷害,包括不出汗、體溫升高、呼吸急促、惡心、嘔吐、口渴等,甚至出現神智不清、暈倒、休克等症狀。陰暑:四季都可能發生,好發族群包括少運動、久坐冷氣房、體質虛弱、熬夜、睡眠不足者,出現冒冷汗、體溫通常不高、呼吸急促、嘔吐、無力倦怠、全身痠痛、胸悶、口渴、頭暈、食欲不振、腸胃不適等症狀。資料來源/中醫師陳信宏
-
2022-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清冠1號供不應求…中醫師依患者症狀給感冒藥 效果也很好
國內開發的新冠肺炎治療中藥清冠1號供不應求,中醫師表示,即使藥物不夠,仍然可以依照患者的症狀不同,依照中醫治療時行感冒的藥物加以調理,效果相當不錯。台南市一名已施打兩劑新冠肺炎疫苗的14歲女學生,幾天前確診,居家隔離期間體溫大約37度,但出現咳嗽、喉嚨痛、喉嚨乾、頭痛、鼻塞、鼻涕等症狀,持續3天未緩解,非常不舒服,期間未服用西藥。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視訊門診,家屬原本希望醫師能夠開立清冠1號,但目前藥物不足,中醫部醫師劉家蓁依照女學生病症開立處方,服用3天之後,症狀皆改善,且於第7天快篩轉陰。劉家蓁表示,類似新冠肺炎這種病情較重、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證候多相類似的疾病,中醫稱作「時行感冒」;若以急性熱病為主,表現發病急劇、病情險惡、傳染力強、能引起大流行,又稱作「瘟疫」。依照中醫觀點,由於氣候不同以及人體素質差異,雖然感染同樣病毒但表現出的症狀還是稍有不同,而有風熱、風寒、濕熱等不同表現。劉家蓁表示,如這名女學生是常見染疫後輕症的表現,且屬於風熱類型,故使用祛風清熱藥物,酌量搭配止咳藥物,例如桑葉、薄荷、連翹、黃芩、杏仁等。若患者體質偏向風寒,治療方針則改變,會用辛溫解表藥物,如麻黃;若偏向濕熱,會酌加利濕藥物,如滑石、木通等。劉家蓁表示,不少確診者會出現喉嚨痛,可按壓少商穴,位於雙手拇指節側,外側指甲角旁1分處,以指甲或指腹掐按30秒,放鬆一下再繼續按,按壓穴位時會有微微痠脹感,可以緩解喉嚨疼痛的症狀。她表示,台灣疫情高達9成輕症,在急於回歸日常生活且清冠一號藥物供不應求狀況下,經由中醫師依個人體質病症開立的處方,也能幫助病人緩解病症不適。此外,確診後遺症常見有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呼吸費力、頭痛、焦慮、睡眠障礙等症狀,也能透過中醫協助調理,讓身體機能恢復。民眾也可善用衛福部推出「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增加跨科看診便利性,透過中西醫整合協助早日康復。
-
2022-05-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清冠缺貨!染疫兒童發燒如何自救?中醫師教你這樣做
疫情嚴峻,現在家長最怕就是小孩發燒了,怎麼辦?還要再餵1次退燒藥嗎?若孩子在這段時間快篩陽性出現反覆性發高燒,常因擔心「燒壞了腦子」,直覺地餵食退燒藥,發燒總是讓家屬非常的緊張,特別是在這段最煎熬的時刻。清冠一號缺貨手邊又沒有藥品 家長該如何居家照護?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新冠肺炎的侵犯多屬於外感風熱,清冠一號對於小兒退燒有很明顯的幫助,但是如果清冠一號缺貨,或是手邊沒有藥品的話,家長該如何居家照護呢?周宗翰說明,通常只要不併發腦炎,感染病毒引起的發燒讓腦部受損的機會非常低。反而濫用退燒藥容易破壞孩子的自體免疫力,發燒其實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中醫觀點認為發燒是一種保護機制,也是一種免疫反應,每用一次退燒藥退燒,無疑是一場對自體免疫的挑戰,但為了要排除病毒攻擊造成腦炎的這個可能性,因此除了超過40度以上的發燒要立即退燒,建議可以先試試下列辦法退燒:蔥豉湯退燒效果 不見得比清冠一號遜色周宗翰提醒家長別慌張,讓小朋友發汗是最好的退燒辦法,建議可取4至5根蔥白加上30至40粒淡豆豉加入1000c.c.熱水煮湯,或甚至可加料煮成蛋花湯和香蔥粥,都能藉由食療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打開毛細孔驅散病毒,幫助高燒消退,不讓身體淪為戰場而反覆引起發燒。蔥白具有解表的作用,就是蔥頭白色的部分,性溫,味辛,有發汗解表,散寒通陽解濕熱毒的作用。至於淡豆豉是一味藥材,需要在藥材舖買。淡豆豉性寒,味苦,有解表除煩,宣熱解毒的功效,蔥豉湯退燒的效果不見得比清冠一號遜色。曬乾的紫蘇葉泡澡 發汗退燒1天1次為限此外使用曬乾的紫蘇葉泡澡,對於退燒也有一定的幫助。紫蘇葉具有芳香化濁、辛溫解表、散表寒的作用,發汗效果強,本來就是感冒的常見用藥,也常用於治療皮膚疾病,做成藥浴形式,可加強體內和皮表的氣血循環,可打開毛細孔,透過毛孔開合,隨汗水還出毒素,幫助退燒。值得注意的是,發汗退燒法也有需注意的事項,周宗翰指出,紫蘇葉泡澡1天1次為限,以免出汗太多造成虛脫、電解質失衡等「亡陽」現象,反而加速健康的耗損。此外,出汗後不可吹風,以免風邪趁毛孔打開時2度侵入,出汗後要補充點運動飲料,避免電解質流失。孩子發燒不舒服可以先趴著 按壓這些穴位緩解周宗翰補充提到,如果孩子發燒不舒服,建議父母可以讓小孩趴著,從脖子後方的風池穴沿著脊椎兩側的膀胱經穴道一路按下來。如果是大人發燒,還可以透過刮痧來散熱。居家照護小兒發燒的處理上除了量體溫外,還得細心觀察小朋友的反應與活動力。如果孩子發燒了仍然活繃亂跳,就不用太擔心;處置方式則以孩子「覺得舒服」為主。比較嚴重的高燒要想辦法洩熱 減少衣物、通風然而比較嚴重的高燒,小朋友通常覺得很熱、冒汗、喉嚨痛、出現黃痰,這時要想辦法洩熱,可以減少衣物、保持室內通風,室溫以攝氏26度左右最好,多喝溫水增加排尿與排汗,藉著排出水分帶走體內熱度,這時清冠一號治療效果會很好,使用西醫的退燒藥也有幫助。通常發燒很少超過41度,但家長擔心何種發燒需要後送至醫院呢?周宗翰強調,如果伴隨嚴重寒顫、精神不濟、意識不清、昏睡,胸痛,喘鳴、劇烈頭痛等就要先後送急診處理。以免病情惡化成中重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1-01 新聞.健康知識+
吃蔥白緩解感冒症狀?生薑提升代謝力? 專家揭「食用禁宜」
冬天到了很多人很想吃些溫熱的食物,其實常見的蔥、薑、蒜、辣椒及九層塔等辛香料可以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等,加入菜餚中不僅增添風味與香氣,更可強身健體,即使身為配角也能小兵立大功。 吃蔥降低致癌危機 蔥白可緩解感冒初期症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蔥在中醫眼中不僅僅是佐料,在強調「藥食同源」的傳統醫學認為蔥具有健胃整腸、防感冒、防癌的功效,因為裡面含有硫化物不僅提供氣味,也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減少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醃製類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火腿、培根等,含有許多硝酸鹽,人體腸道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硝酸鹽轉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很容易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與蛋白質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特別容易引發胃癌。而蔥中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腸胃道細菌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進而阻斷了後續的致癌過程。除此之外,蔥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蔥白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效果使排泄物變柔軟,防止便秘,腸道健康自然免疫力就會提升。周宗翰醫師補充,如果是輕微感冒或是感冒初期,蔥白連根用水煮溫服,可以袪風發汗,對冬天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發熱不流汗的人有緩解效果。中藥也有蔥豉湯方,就是以蔥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煮水燉服,蔥白可以發汗解表,這是因為蔥富含蘋果酸、磷酸糖等,能興奮神經系統、刺激血液循環、促進發汗作用,也可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試著每天吃一些蔥製作的佳餚,如蔥花蛋、蔥爆牛肉等,將蔥運用在不同的食材上。 薑促進血液循環又暖身 要吃對時間避免上火周宗翰醫師說明,生薑藥食同源,有散寒、發熱、暖身、止嘔、止咳等效果。國外研究則發現,生薑所含的薑酮、薑辣素、薑烯酚和薑黃素,都是有助提升代謝力的成分。而醋也有促進代謝的功效,醋泡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治感冒、增加抵抗力,也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醋泡生薑片作為日常餐桌上的一道小菜,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溫胃止嘔、增加食慾,是一種價廉物美、藥食兼備的佳品。泡完生薑的醋不要丟,生薑醋泡腳改善失眠,每晚睡覺前,盆裡裡面放適量40度的溫熱水,加醋1勺,浸泡雙腳15分鐘也可以減重促進循環,護心臟。早上吃一點薑,對健康有利,但是要注意的是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屬性較熱,若在晚上吃,會讓人上火,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的人要適量。大蒜降血脂防血栓 但這類人最好不要生吃大蒜營養成分豐富,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有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大蒜中所含的大蒜辣素,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大蒜也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也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腦力勞動強度過重的人,可多食蔥和蒜,有助於防止血液升高所導致的頭暈,具有較好的健腦功能。周宗翰醫師說,雖然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味道,但生吃的確比熟吃好。蒜的藥用功效來自於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如果把它炒熟,大部分大蒜素會揮發或受熱分解,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大蒜的保健功效,所以大蒜儘量還是生吃最好。醫師提醒,即使吃大蒜好處多,但性屬辛辣的蒜頭,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腸胃不好的人、容易嘴破或是口乾舌燥的虛熱體質的人,最好不要空腹生吃,以免破壞腸胃功能。辣椒開胃暖身又抗菌 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辣椒能開胃、溫中止痛,且有很好的抑菌和驅蟲作用,但是有燥熱體質的人是不可以多吃的。吃辣以後身體發熱的同時頭部和臉部會出汗,這是因為辣味上升的特性所導致的。這種體內上升的熱氣會給人體中屬陽的部位,即心臟、肺、頸部、頭部和五官帶來影響。所以,當辣味攝取過多時,容易會在頭部、眼部和咽喉誘發熱性疾病。所以當有喉痛或是胃熱就要小心是否辛辣食物吃太多,經常心煩氣躁的人和心煩就頭痛的人最好遠離辣味。所以辛辣食物適量為宜,因為辛溫之品助熱傷陰,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小心。而皮膚發紅、瘙癢的過敏症狀多因體內風熱過多引起。辣味具有增加火熱之氣的功能,若吃寒涼食物後腹部冷痛或拉肚子的人、清晨經常腹瀉的人、四肢涼怕冷的人,有以上這些症狀屬於體寒者,可以多吃辣味對身體比較好,不過也要適可而止,過於強烈的辣味會引起反效果。而乾燥多熱的陽性體質不宜吃辣味,吃多了辣的東西會增加胃腸火氣,會使腸胃得各種熱性疾病。喜歡吃辣的人建議可多搭配蔬菜,可利用寒涼的蔬菜降低辣椒的熱性。九層塔可緩解各種症狀 老年人則不適合太常吃在中醫九層塔味性辛、溫,微毒,入肺、脾、大腸、胃經。許多性偏寒涼的食材(如:文蛤),烹調時加入九層塔,可淡化寒性,更符合膳食養生的精神。《飲膳正要》中記載:「九層塔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闢腥氣,皆此意也。」九層塔的功用非常多,舉凡感冒頭痛、胃腸脹氣、腸炎腹痛、胃痛,消化不良、便秘、嘔吐、胃抽筋、解毒等皆可緩解。但是《嘉祐本草》也記載:「不可久食、多食,會令關節不舒、令血脈不暢。」如此看來九層塔的功效雖好,但要注意用法用量,老年人通常少氣少血,因此較有氣虛血燥的現象,那就不適合太常吃九層塔。周宗翰醫師提醒,中醫認為辣椒、大蒜、生薑、蔥、等辛辣食物與眼疾還有咽喉疾病有關,不管是何種辛香料,有些體質的人就是不適合吃太多,特別是有眼疾的患者,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而辛香料過多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所以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吃辣散熱助減重!會傷胃嗎? 專家曝「傷身關鍵」:11種體質恐惡化 ·吃薑不怕冷!嫩薑、粉薑、老薑、薑母差在哪? 各別「超狂優點」一次曝
-
2021-12-30 養生.聰明飲食
冬天多吃蔥、薑、蒜、辣椒、九層塔,能保健暖身 專家揭「食用禁宜」
冬天到了很多人很想吃些溫熱的食物,其實常見的蔥、薑、蒜、辣椒及九層塔等辛香料可以改善手腳冰冷、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等,加入菜餚中不僅增添風味與香氣,更可強身健體,即使身為配角也能小兵立大功。吃蔥降低致癌危機 蔥白可緩解感冒初期症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蔥在中醫眼中不僅僅是佐料,在強調「藥食同源」的傳統醫學認為蔥具有健胃整腸、防感冒、防癌的功效,因為裡面含有硫化物不僅提供氣味,也促使體內排除致癌物質的酵素活性增加,相對減少身體罹患癌症的機率。醃製類的食物如香腸、臘肉、火腿、培根等,含有許多硝酸鹽,人體腸道細菌會將食物中的硝酸鹽轉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很容易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與蛋白質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特別容易引發胃癌。而蔥中的含硫化合物,可抑制腸胃道細菌將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進而阻斷了後續的致癌過程。除此之外,蔥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蔥白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效果使排泄物變柔軟,防止便秘,腸道健康自然免疫力就會提升。周宗翰醫師補充,如果是輕微感冒或是感冒初期,蔥白連根用水煮溫服,可以袪風發汗,對冬天風寒引起的鼻塞、頭痛、發熱不流汗的人有緩解效果。中藥也有蔥豉湯方,就是以蔥白加上淡味的豆豉,煮水燉服,蔥白可以發汗解表,這是因為蔥富含蘋果酸、磷酸糖等,能興奮神經系統、刺激血液循環、促進發汗作用,也可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慾,試著每天吃一些蔥製作的佳餚,如蔥花蛋、蔥爆牛肉等,將蔥運用在不同的食材上。薑促進血液循環又暖身 要吃對時間避免上火周宗翰醫師說明,生薑藥食同源,有散寒、發熱、暖身、止嘔、止咳等效果。國外研究則發現,生薑所含的薑酮、薑辣素、薑烯酚和薑黃素,都是有助提升代謝力的成分。而醋也有促進代謝的功效,醋泡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治感冒、增加抵抗力,也有輔助治療關節炎的作用。醋泡生薑片作為日常餐桌上的一道小菜,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溫胃止嘔、增加食慾,是一種價廉物美、藥食兼備的佳品。泡完生薑的醋不要丟,生薑醋泡腳改善失眠,每晚睡覺前,盆裡裡面放適量40度的溫熱水,加醋1勺,浸泡雙腳15分鐘也可以減重促進循環,護心臟。早上吃一點薑,對健康有利,但是要注意的是生薑味辛性溫,含有揮發油、薑辣素屬性較熱,若在晚上吃,會讓人上火,所以容易口乾舌燥的人要適量。大蒜降血脂防血栓 但這類人最好不要生吃大蒜營養成分豐富,中醫認為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有暖脾胃、消症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大蒜中所含的大蒜辣素,有明顯的抗炎滅菌作用,大蒜也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也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腦力勞動強度過重的人,可多食蔥和蒜,有助於防止血液升高所導致的頭暈,具有較好的健腦功能。周宗翰醫師說,雖然有些人不喜歡大蒜的味道,但生吃的確比熟吃好。蒜的藥用功效來自於它的辛辣味,也就是其中的大蒜素,如果把它炒熟,大部分大蒜素會揮發或受熱分解,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大蒜的保健功效,所以大蒜儘量還是生吃最好。醫師提醒,即使吃大蒜好處多,但性屬辛辣的蒜頭,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腸胃不好的人、容易嘴破或是口乾舌燥的虛熱體質的人,最好不要空腹生吃,以免破壞腸胃功能。辣椒開胃暖身又抗菌 但體質燥熱者不宜多吃辣椒能開胃、溫中止痛,且有很好的抑菌和驅蟲作用,但是有燥熱體質的人是不可以多吃的。吃辣以後身體發熱的同時頭部和臉部會出汗,這是因為辣味上升的特性所導致的。這種體內上升的熱氣會給人體中屬陽的部位,即心臟、肺、頸部、頭部和五官帶來影響。所以,當辣味攝取過多時,容易會在頭部、眼部和咽喉誘發熱性疾病。所以當有喉痛或是胃熱就要小心是否辛辣食物吃太多,經常心煩氣躁的人和心煩就頭痛的人最好遠離辣味。所以辛辣食物適量為宜,因為辛溫之品助熱傷陰,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小心。而皮膚發紅、瘙癢的過敏症狀多因體內風熱過多引起。辣味具有增加火熱之氣的功能,若吃寒涼食物後腹部冷痛或拉肚子的人、清晨經常腹瀉的人、四肢涼怕冷的人,有以上這些症狀屬於體寒者,可以多吃辣味對身體比較好,不過也要適可而止,過於強烈的辣味會引起反效果。而乾燥多熱的陽性體質不宜吃辣味,吃多了辣的東西會增加胃腸火氣,會使腸胃得各種熱性疾病。喜歡吃辣的人建議可多搭配蔬菜,可利用寒涼的蔬菜降低辣椒的熱性。九層塔可緩解各種症狀 老年人則不適合太常吃在中醫九層塔味性辛、溫,微毒,入肺、脾、大腸、胃經。許多性偏寒涼的食材(如:文蛤),烹調時加入九層塔,可淡化寒性,更符合膳食養生的精神。《飲膳正要》中記載:「九層塔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闢腥氣,皆此意也。」九層塔的功用非常多,舉凡感冒頭痛、胃腸脹氣、腸炎腹痛、胃痛,消化不良、便秘、嘔吐、胃抽筋、解毒等皆可緩解。但是《嘉祐本草》也記載:「不可久食、多食,會令關節不舒、令血脈不暢。」如此看來九層塔的功效雖好,但要注意用法用量,老年人通常少氣少血,因此較有氣虛血燥的現象,那就不適合太常吃九層塔。周宗翰醫師提醒,中醫認為辣椒、大蒜、生薑、蔥、等辛辣食物與眼疾還有咽喉疾病有關,不管是何種辛香料,有些體質的人就是不適合吃太多,特別是有眼疾的患者,在治療時必須忌掉辛辣食物;而辛香料過多會耗散人的氣,同時也耗散人的血,所以氣血虛弱的人要注意。★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1-06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阿嬤的治感冒秘方:沙士加鹽巴、蕃茄加紅糖、紅糖薑水...到底有沒有效?30年中醫師揭密
人為什麼會生病?中西醫對於容易感冒的起因,觀點其實是蠻相近的。西方醫學認為,感冒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抵禦不足而讓病毒入侵;中醫則是用「臟腑」來說明免疫系統,「邪氣」就是病毒。不過會讓人感冒,也不單單只有這兩項因子,還有一項非常關鍵的要素,就是病毒進入人體的「途徑」。流行病學已歸納出致病的三大要素:第一:是「病毒」,中醫稱為「外邪」。第二:是「途徑」,也就是病毒如何進入人體;中醫認為多從「風邪」夾帶著邪氣入侵。第三:是「易受感染的身體」,中醫說易受外邪侵入的人體質多半為「虛」。以上三項皆具備就會致病,反之,只要讓其中任一項因子消失,便可預防感冒,所以,可努力的方向是:(1)消滅外在的病原體:但這很困難,因為病毒幾乎無所不在。(2)阻斷病原傳入的途徑:最簡單,可以透過多洗手、外出戴口罩等防護措施。(3)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是最基本也能有較好的效果,即使有「病毒」及「途徑」的存在,也不易受感染。年紀愈大,免疫力就愈差每個人都有基本的免疫能力,但往往會因為其他因素而下降,例如不可阻抗的人體自然老化現象。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成長、增生、成熟、退化、萎縮的過程中,從增生到成熟大約是在十幾歲至二十歲間;成年後,生產免疫細胞的胸腺、淋巴結、扁桃腺會愈來愈小,之後免疫系統生產免疫細胞的能力就開始漸漸減弱;到了中壯年,仰賴先前建立起的免疫能力,還可維持不錯的免疫功能;但在五、六十歲之後,儲備的免疫能力所剩就不多,免疫力開始走下坡,這時,就會陸續出現年輕時候沒做保養、作息不好有關的疾病,那麼後悔也來不及了。此外,像是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精神緊繃、操勞過度、情緒失調等,都會影響一個人免疫能力的下降。陳醫師貼心話》阿嬤的感冒秘方出身中醫世家的我,從小到大只要感冒了,阿公和阿嬤就會用生活中的食材沖泡各式各樣的飲料給我喝,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一些道理。夏天愛打赤膊玩水,每次中暑、感冒、喉嚨痛或咳嗽的時候,黑松沙士加鹽巴,是老人家最常給我喝的飲料,就好像牙膏加上鹽巴,涼涼的,滋味讓我永生難忘;雖然不太好喝,但阿嬤都說,喝了很退火,好得快。◎沙士加鹽巴:從現代觀點來看,中暑或感冒、發燒、流鼻水等症狀,會消耗掉許多體液、 電解質,甚至降低食慾,所以用二氧化碳飲料加上鹽巴,主要就是補充體液電解質、水分、糖分、鹽分,鈉離子等。但建議要稀釋後再喝,也較適合成人,如果有腹瀉的情況就不宜,因糖分濃度過高、滲透壓太大,反而會讓腹瀉更嚴重;加上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熱生痰,對於感冒和脾胃功能的恢復反而不好。◎蕃茄加紅糖:還有一味,是用蕃茄切片沾紅糖吃可止咳化痰。番茄果實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菸鹼酸、胡蘿蔔素、維生素 B1、B2、C、茄紅素等,主要是維生素C可以抗發炎、增強抵抗力;茄紅素可抗氧化,延緩衰老,可抑制體內自由基的活動,也有緩解咳嗽、化痰。◎紅糖薑水:而紅糖薑水則適合寒性感冒者、咳嗽、流透明清鼻涕者,因乾薑搭配紅糖可以發散風寒,薑辣素又可加速新陳代謝,擴張血管,行血活血,提升體溫,讓全身暖起來。但若喉嚨疼痛、發燒超過38℃屬於細菌引起的感冒,就不適合使用。◎紫蘇梅茶:紫蘇梅茶對感冒的頭昏頭暈也很有用。梅子有收斂與抑菌作用,能緩解頭疼脹痛,紫蘇還可疏散風熱、止咳化痰,常用於散風熱、降氣化痰、肺氣喘急、對感冒引起的頭昏頭暈有幫助。最後提醒,感冒時容易引發腸胃炎,出現噁心想吐的症狀,建議飲食要清淡(避免水果、冷飲及油膩的食物),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讓腸胃輕鬆一些;至於喉痛者,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咳嗽時常用陳皮、八仙果等柑橘類製品,都有止咳化痰的功能,所以咳嗽不要吃柑橘類是不正確的觀念。書籍介紹免除疫病:傳承三代中醫世家,行醫30年的私房養生寶典;簡單力行的生活中醫,幫你顧好肺脾腎!作者:陳潮宗出版社:天下生活出版日期:2021/04/07作者簡介陳潮宗: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碩博士,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中原大學副教授、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傳承三代中醫世家,結合多年的中醫臨床經驗,陳潮宗秉持《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的原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帶領讀者了解各種食材特性,以及運用在不同身體狀態的方法,提高生活品質並預防疾病。延伸閱讀: 老伴啊...牽手一輩子,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
2021-10-29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秋冬家中長輩整夜咳不停 中醫推薦梨子潤肺湯止咳養胃
時序入秋冬,溫差變化大,許多長者在秋冬會出現「夜咳」情形,影響睡眠與生活,75歲的陳爺爺就是1個例子,每到秋冬就咳嗽咳不停,經常半夜咳醒,影響睡眠品質,白天精神不繼。求助各醫療院所確定無肺部疾病後,陳爺爺來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林亞萱醫師評估陳爺爺他是因為天氣轉涼、氣候乾燥引起的乾咳,除了以藥物調理身體,也教導病人回家自製可以達到潤肺效果的「梨子潤肺湯」,1個禮拜後,陳爺爺的咳嗽症狀明顯改善,獲得良好睡眠。秋冬躁氣傷肺 中醫根據不同的咳嗽症狀對症下藥林亞萱醫師指出,年輕時有抽菸習慣或工作環境粉塵較多者易有慢性咳嗽,而秋天乾燥度上升,支氣管會因乾燥收縮,進而加劇症狀。以中醫角度來說,秋天的躁氣最傷肺,所以體質陰虛、氣虛、肝火旺、肝鬱氣結者除了食慾不濟、容易疲倦外,也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不適的咳嗽症狀;而胃食道逆流、腸胃功能欠佳者,也是咳嗽的常見族群。當病人因惱人的咳嗽來到中醫診間,醫師會先評估病人的咳嗽類型,排除肺癌等肺部疾病,以及可能造成咳嗽的藥物副作用,之後才會視病人的體質與症狀開立藥物、調理身體。舉例而言,若病人是膿痰、風熱型感冒,醫師會開立感冒類藥物;若是腸胃欠佳造成的乾咳,則會施以健胃整腸的藥物;然而,若確定是因氣候變化造成的乾咳、夜咳時,便可透過自製的「梨子潤肺湯」養肺、潤肺。帶皮煮從涼性轉為溫補 梨子潤肺湯止咳潤肺林亞萱醫師表示,梨子容易取得,但性寒涼,若直接食用,一旦過量就會造成咳嗽,但烹煮後會轉為溫補的效果。而務必要連皮一起烹煮、食用,才能達到止咳潤肺之效;另外,加入適量的麥門冬、大棗或紅棗、白木耳、百合,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效果更加顯著。梨子潤肺湯作法:基本食材:帶皮梨子1顆、麥門冬5g、大棗或紅棗2-3顆、百合5g、枸杞5g、冰糖、適量(依個人甜度調整,可用蜂蜜代替)、白木耳適量、水(依梨子大小增減,1碗為200c.c.)作法:梨子洗淨切片不切皮,與麥門冬、百合、撥開的大棗或紅棗一起放入水中,煮滾後加入白木耳、冰糖,轉中火再煮10分入味即可食用。若希望口味濃郁或長者、牙口不好者可多煮5-10分鐘,使食材較軟爛。林亞萱醫師說明,晚秋開始,天氣變乾燥時,有乾咳情形者便可以自製「梨子潤肺湯」,於午餐、晚餐或運動後口乾舌燥時飲用。但這只是「食療」的保健方式,提醒民眾在飲用前,仍要確認自己有無肺部或腸胃疾病,並於日常生活中避免刺激性、辛辣食物,注意保暖,如此才能有效緩解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