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養生.運動天地
搜尋
風熱
共找到
56
筆 文章
-
-
2021-09-24 養生.抗老養生
毛病一堆小心是代謝差!中醫教4原則改善,薑黃有助調節
人體代謝對健康相當重要,不僅可以排出體內毒素,還可以加快消耗脂肪和熱量達到減肥效果。許多年輕人普遍認為代謝只是減肥的專屬,但其實隨著年齡增長,維持代謝更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代謝變差不只關乎減肥,上年紀更影響健康! 澄明中醫診所院長郭祐睿中醫師指出,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影響著熱量消耗,只要約消耗7700大卡,就能瘦下1公斤。隨年紀增長,基礎代謝率逐漸降低,肌肉鬆弛與逐年肥胖普遍存在於這個社會。從中醫角度來看,肥胖可分「脂、膏、肉」三種類型,脂人和膏人與痰濕、氣虛有關,也就是代謝低下、產熱不足,似於人們常說的虛胖;肉人則屬於結實型肥胖,多與濕熱有關。因此在改善上,中醫多以去除痰濕、溫補陽氣等增加人體動能,與西醫、營養師常提到的「多運動增加產熱效應,減低熱量,達減重效果」相呼應。 然而,代謝變差不單單只是肥胖的問題,郭祐睿院長指出,代謝降低屬氣虛、甚至陽虛的情況,常見容易出現容易疲倦懶散、體力不佳、有氣無力、喘不上氣、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月經量少等,這些都是代謝降低的警訊,若遲遲沒有改善,很容易就進入自嘲呼吸都會胖的「肉鬆族」一員。 養生先養代謝力,正確4關鍵「能動不要懶」! 郭祐睿院長指出,正如前述,增加代謝考量的是產熱能力,與中醫的溫補陽氣相似,陽氣是人的正氣,正氣充足可維持人體正常機能、促進代謝、排除濕氣。產熱的方法相當多元,大致遵循4個重點,「能動不要懶、能熱不要冷、能睡不熬夜、能原不加工」,如此便有助改善。 郭祐睿院長更進一步解釋,所謂的能動不要懶,指得是有時間運動就盡量適度的進行有氧運動及重量訓練,若沒時間也盡量以走路代替開車。能熱不要冷,中醫認為「寒飲食入胃,脾胃乃傷」,脾胃一傷,濕痰就會堆積,也就會減少產熱能力,因此冰水等冰品應盡量避免。能睡不熬夜,這點是不論中、西醫都認為是減肥必備事項,睡眠不足身體容易發炎,身體發炎水分就會堆積,且瘦體素在晚上11點開始分泌,只有在此時睡眠才有辦法抑制食慾。能原不加工,指得是建議多吃原型食物,盡量避免加工食品,除了能減少添加物攝取,也能降低額外的熱量吸收,例如豬肉和香腸。 薑黃活血行氣,代謝增強有助養生! 除此之外,平時也可以適度的補充額外的營養幫助代謝,例如民眾熟悉的薑黃,不僅有利健康,對代謝、減重也很有幫助。郭祐睿院長指出,薑黃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中醫使用最少已有上千年,在唐朝的《新修本草》就有提到「薑黃主心腹結積…除風熱,消癰腫」,「除風熱,消癰腫」主要就是因為能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而在2016年就有學者發現薑黃可輔助調節代謝脂肪、協助分解、促進燃燒、並減少水腫等,是減重相當出色的利器。除此之外,薑黃也陸續被發現具有抗發炎、抗腫瘤、抑制病毒複製、預防老年性黃斑病變及青光眼、退熱、降低血脂與血壓、減少憂鬱、減少痠痛及疲勞等作用。不論是從代謝上來看或從其他地方來看,對健康而言都非常有幫助。 薑黃助養生但不易吸收,提升吸收率是關鍵! 郭祐睿院長指出,薑黃雖然對身體好處多,但也有幾個缺點,例如不易吸收、容易排出,另一方面也可能殘有重金屬的疑慮,2016年就曾報出這樣的消息,是兩個需要注意的隱藏地雷。 因此建議,若要從一般辛香料上提升吸收率,如黃色咖哩粉,可適量加上黑胡椒,黑胡椒有助提升薑黃的吸收率達2倍以上。若是從保健品上攝取,建議選擇好吸收且具有重金屬檢驗跟SGS測試,符合衛福部農藥檢驗標準的產品,並留意薑黃素含量等,一日建議500毫克,並於飯後食用,因為薑黃為脂溶性,飯後食用有助提升吸收率。 薑黃再好也不宜多,部份族群更要注意! 不過即便薑黃再好也得適量,郭祐睿院長指出,有研究就曾發現,若是每日攝取薑黃素超過12克以上,可能引起膽結石或膽道功能異常、血糖過低、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的副作用。因此也提醒,孕婦、缺鐵性貧血、容易結石的體質、急性發炎期、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都要經與醫師諮詢才能使用。提醒民眾,切勿因為薑黃對身體有利而過量攝取,以避免反而傷身。 《延伸閱讀》 .辛香料有利維持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好處不只這樣 .薑、薑黃利抗氧化、抗發炎、防病毒,專家:部分營養為脂溶性,吃對方法更加分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6-04 養生.抗老養生
養生年輕化,但你用對方法嗎?12項年輕人的養生謬誤
都以為養生是老年人的話題,沒想到,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養生大軍。據人民日報近日關注消費趨勢報導,線上購買家用醫療器械的客戶群體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90後”“95後”。2019年第四季度,某電商平臺上的枸杞銷量提升了355%,相當比例購買者是“90後”。“養生”已經成為不少年輕群體的生活方式。養生年輕化的背後,是年輕一代對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視。但年輕人,你的養生方式對了嗎?下面這些保健誤區,你有中招嗎?感冒了喝薑絲可樂?可樂是高糖飲料,喝多了容易導致齲齒、肥胖和高血糖等問題,甚至會引發骨質疏鬆,它的裡邊並沒有可緩解感冒的營養物質。即使很多人感覺姜絲可樂確實對緩解感冒起作用,也是其中薑肉的功勞,因為薑屬於熱性,可以驅寒,對治療風寒感冒有一定作用。因此,與其喝薑絲可樂,還不如把薑去皮後,直接用水煮薑茶喝,對於風寒感冒還是有一些緩解作用的,若是風熱感冒,不僅不能緩解,或許還會加重,所以不能亂喝薑茶治感冒。補充維生素可以吃蔬菜乾?大多數蔬果如果直接晾曬的話,可能會在其還沒有完全變乾之前,往往就先壞掉了。因此,我們現在能買到的蔬果乾,大多是經過特殊的加工處理過的,而且這種蔬果乾吃起來的口感往往是既甜(尤其是果脯等)又鹹,而且一咬還脆脆的。瞭解其加工就會發現,在製作蔬果乾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將蔬果過油或者油炸。而且配料表中也會標注有麥芽糖、食用油等成分。此外,還要留意鈉的含量,如果是高糖、高油、高鈉的蔬果乾,就放棄吧,遠不如直接吃果蔬更健康。吃飽喝足就有利健康?俗話說“三分饑寒保平安”,此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飽食終日又缺乏運動,則會造成能量過剩,容易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八分飽才有利於健康。 一日兩餐能減肥?有些女性為了身材苗條,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這樣能減肥。其實,恰恰相反,一日兩餐的人更容量發胖。喝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許多人不喝牛奶是因為他們覺得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而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牛奶中所含的膽固醇並不高,而且喝牛奶還有助於減少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生。但是,不能空腹喝牛奶,因為空腹喝牛奶不利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空腹狀態下胃酸過高,乳酸菌很難存活,降低了牛奶的保健作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是民間長期流行的說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飼養多年的老母雞含有過多的雞油,其肌肉彈力纖維減少,結締組織老化,雞肉粗韌,久煮難爛,不易胃腸消化吸收。飼養一年的雞,無論煮、燉皆宜,容易煮爛變酥,肉質鮮嫩可口。多吃醋有好處?醋不僅能增進食欲,還能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C,有利於胃腸對維生素C的吸收,且在降血壓、預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於是有人認為吃醋有諸多好處而過量食醋,甚至乾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腐蝕胃粘膜、還會軟化骨質,加重骨質疏鬆,導致骨折。口香糖能健齒?有些廣告說口香糖能健齒,所以許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結果口香糖的糖分就會在口腔中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另外,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劑、增塑劑等添加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對人體健康不利。阿司匹靈能抗癌?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阿司匹靈除了作為解熱鎮痛抗炎藥外,還可用於預防和治療某些心血管疾病。近年,網上流傳一種說法稱阿司匹靈能預防癌症,一夜間這粒小藥片儼然成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萬能藥”。然而,很多人並不瞭解過量服用阿司匹靈也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專家指出,阿司匹靈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長期過量服用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補鈣越多越管用?全民補鈣日漸成時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異。特別是兒童,如果補鈣過量,可能導致身體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兒童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反而影響正常發育。補鈣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維生素就是營養品?很多人把維生素當成保健營養品,殊不知服用維生素也要因人而異。如:感冒病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經常喝酒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6,因維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質的吸收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作為預防脂肪肝的輔助成分;喜歡運動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C,以補充由於出汗過多而引起的消耗;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因機體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維生素D,可適當補充一些。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是有定量的,攝入過量的維生素會引起中毒。三高就是老年病?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多發病,與年輕人沒有關係。實際上,基於國內外的研究,高血壓與年齡無關,而與幾個主要的危險因素有關,包括超重、肥胖、吸煙、飲酒以及家族遺傳等。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水準提高,體力活動減少,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的行為比例降低,促進了高血壓的低齡化。此外,生活快節奏、工作壓力、環境壓力等也與高血壓有一定關係。建議人們飲食清淡,主動進行體力活動和身心放鬆。
-
2021-05-30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防疫也要顧好自身健康!在家按穴道提升免疫力
「醫師,之前就是常常感冒的體質,尤其現在防疫期間,稍微一清個喉嚨、咳一聲,就引起大家注意,壓力好大,怎麼辦?」「醫師,我聽說某些保健食品效果很不錯,是不是可以服用來增加我的免疫力?」大許醫師最近收到一些慌張的訊息,請大家深呼吸再緩緩吐氣,讓緊張的情緒先冷靜下來!這邊介紹幾個健體養氣的穴道,讓大家平時可以用來保養身體,提升免疫力 ◎迎香穴:可通鼻竅、散風熱。位於鼻翼兩側,眼睛中心點垂直往下,約處於法令紋位置。◎合谷穴:疏風解表,頭部顏面問題的特效穴。位於虎口併攏,肌肉凸起的最高位置。 ◎氣海穴:可溫陽益氣、扶正固本。位於肚臍下約1.5吋,大約兩指寬的位置。◎關元穴:可培元固本,適用於元氣虧損、體弱多病的體質。位於肚臍下約3吋,大約四指寬的位置。 ◎曲池穴:疏邪熱,祛風濕,調氣血。位於手肘彎曲,外側橫紋尾端的最凸起位置。 ◎足三里穴:調節消化及免疫系統,補虛的強壯穴。位於外膝眼下,大約四指寬的位置。 ▶建議每天早上、睡前每個穴位各按摩1分鐘,提升自身免疫力! 最後醫師提醒大家,日常勤洗手、多消毒,出門在外一定要戴好口罩。在家無聊閒暇之餘,不妨花個幾分鐘動動手按摩這些穴道,不僅能強健身體,看到疫情緊繃之時也較能安心!來源出處:許淳彰中醫師-暖爸中醫日記
-
2021-04-2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穀雨易患熱性感冒 2招有效斬斷病徵發起!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法,其「穀雨」要防感冒,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依照字面上大家可以發現,在這個季節下雨的時間會逐漸變多,氣溫也會慢慢增長,所以要注意濕氣的增多,導致風濕、關節痛,或是拉肚子等疾病。 穀雨陽氣旺盛 易帶動熱性因子造成感冒 除此之外,因為節氣是一個陰陽循環,在節氣「穀雨」陽氣會越來越旺盛,而陽氣旺盛也相對會帶動熱性因子,讓空氣中的熱性過敏原,跑進人體中,造成熱性感冒。 風寒與風熱一般來說中醫將感冒分為風寒跟風熱兩大類,風寒會有白痰、頭痛、發冷的症狀;風熱則有口乾舌燥、發燒、頭痛欲裂、喉嚨腫痛像被火燒一樣的症狀。 如何防護熱性感冒? 喝清熱解毒茶 當覺得快感冒時,泡一點清熱解毒的茶,像薄荷、菊花、牛蒡,且好好休息,可壓制病症。 按摩大椎穴 也能按壓大椎穴緩解,穴道在身體正後方,把頭低下來,脖子有一個最高的凸起點,就是大椎穴,也是所謂的「頸椎第七椎」。在該位置塗抹清涼薄荷油按摩,也能同旁邊兩側一起搓揉,放鬆整個肩頸,能改善初期的感冒。 注意情緒起伏 多運動益肝補腎在情緒、運動方面,應保持心情舒暢,放鬆心情聽聽音樂,適當的運動、散步等都能調節情緒,遇到不愉快之事,切忌太過憂愁甚至動肝火。此時,肝臟、心氣、脾氣都逐漸旺盛,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但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應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為身體打下基礎。但還是提醒大家,如果太嚴重,發高燒還是要尋求西醫看診,檢查一下較安全。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0-12-23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天冷感冒鼻涕、痰多? 中醫師推「3飲品」必喝...還能改善手腳冰冷
天氣漸涼,手腳冰冷、寒性體質族群要開始迎接冬天的挑戰,來杯熱拿鐵、熱奶茶暖暖身子是寒冬最療癒的事!但是,你可以有更健康的選擇,薄荷枇杷膏茶、生薑檸檬水、潤膚四物湯,三杯簡單療癒系飲品,自己DIY就能讓整個冬天溫暖又健康! 感冒鼻涕、痰多 自製飲品幫助廢體內物排出秋轉冬,氣溫越降越低,感冒人數快速增加,醫師不斷囑咐要多喝水以幫助病情好轉,感冒是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過程,會產生鼻涕、痰等廢物,增加水分攝取,才能降低鼻涕與痰的濃稠度,方便身體排出,同時也能補足發燒時身體蒸發的水分。不過現代人在冬天總是偏愛以市售的熱飲作為日常飲品,雖然喝起來療癒人心,但多含過量人工調味或糖分,反而對身體造成許多傷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有傷風感冒、咳嗽症狀,多喝水一定有幫助,但如果不習慣沒味道的白開水,可以在感冒初期自己準備簡單沖泡的飲品,緩解身體不適,喝的健康,而且不會因為喝市售含糖飲品影響鼻涕、痰的排出。 三大療癒系飲品 醫師教怎們準備、怎麼喝 No1. 薄荷枇杷膏茶,頭痛喉嚨痛來一杯!生津解表、清熱化痰材料、作法:薄荷葉10克、枇杷膏3匙,加1000cc熱水,攪拌即可飲用。功效:“薄荷枇杷膏茶”具生津解表、清熱化痰的作用,用於風熱感冒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不爽。如果是咽喉腫脹,喉嚨癢、痛,或是冬天老是覺得喉嚨乾,則建議用薄荷葉加枇杷膏攪拌當茶水喝,薄荷屬常見的解表藥,主入肝肺二經,有疏風散熱、清咽利喉之功效,枇杷膏裡面常常含有枇杷葉、陳皮、魚腥草、杏仁、甘草、桔梗、金銀花、茯苓、麥冬、百合、乾薑、橄欖葉等潤喉化痰的中藥,對於天氣冷造成的喉嚨乾癢有很大幫助。 No2. 生薑檸檬水,驅你內心的寒!再補充滿滿維他命c材料、作法:將生薑洗凈後切片,榨成薑汁,檸檬榨汁,兩者一同用溫開水沖泡,飲用前加入一勺蜂蜜。功效:補充維生素C,驅散寒意,預防感冒。“生薑檸檬水”也可以用煎煮法來做,即把檸檬和生薑都切片,先將生薑片煮3分鐘,再加入檸檬片煮一分鐘即可。通常一天飲用量最好控制在1000毫升以內,其餘的水分攝取還是以溫開水為主,而且檸檬泡水一定要淡,太濃的檸檬水酸度高,飲用過多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腸胃不適,胃酸過多或有胃病的族群尤其不能大量飲用檸檬水。 No3. 潤膚四物湯,天冷皮膚乾癢沒再怕,四物補血養血是好物材料、作法:玉竹10 g、麥門冬5g、當歸9g、川芎 6g、白芍9g、生地12g。把所有材料洗淨,用清水泡洗一下,放進鍋中,加入1000 c.c.清水,蓋上鍋蓋,以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煮30分鐘,放涼即可飲用。功效:天氣冷最怕就是皮膚乾癢,皮膚若保水度不足,加上冷氣空調容易帶走皮膚天然皮脂膜,而缺乏鎖水、抵禦外界刺激物的屏障,就容易出現搔癢甚至發炎等不適,特別是皮脂分泌量下滑造成皮膚角質過多的老人,以及皮脂腺尚未成熟的小孩,最容易有乾癢問題,這時候可喝喝看「潤膚四物湯」。中醫常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所以合適的茶飲都會以“四物飲”為基底,“四物飲”的組成通常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除了能調經止痛,養血補血,也能滋潤肌膚、防止老化。加玉竹、麥門冬於四物湯就是“潤膚四物湯”,因為玉竹與麥門冬本身就有甜味,所以不用額外加紅糖。如果沒時間自己燉煮,市面上也有四物湯可以選擇,更加方便,而且能達到一樣的功效。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天冷喝酒真的能禦寒? 營養師曝超危險真相...小心失溫 吃火鍋配酒竟致眼中風! 家醫科醫師曝「冷熱飲交叉飲用」下場
-
2020-12-04 新聞.健康知識+
養生方式對了嗎? 這些錯誤觀念你中幾項
都以為養生是老年人的話題,沒想到,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養生大軍,養生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養生年輕化的背後,是年輕一代對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視。但年輕人,你的養生方式對了嗎?下面這些保健錯誤觀念,你有中招嗎?補充維生素可以吃蔬菜乾?大多數果蔬,如果直接晾曬的話,可能會在其還沒有完全變乾之前,往往就先壞掉了。因此,我們現在能買到的果蔬乾,大多是經過特殊的加工處理過的,而且這種果蔬乾吃起來的口感往往是既甜(尤其是果脯等)又鹹,而且一咬還脆脆的。了解其加工過程就會發現,在製作果蔬乾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將果蔬過油或者油炸。而且配料表中也會標註有麥芽糖、食用油等成分。此外,還要留意鈉的含量,如果是高糖、高油、高鈉的果蔬乾,就放棄吧,遠不如直接吃果蔬更健康。吃飽喝足就有利健康?俗話說“三分飢寒保平安”,此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飽食終日又缺乏運動,則會造成能量過剩,容易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八分飽才有利於健康。一日兩餐能減肥?有些女性為了身材苗條,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這樣能減肥。其實,恰恰相反,一日兩餐的人更容量發胖。感冒了喝薑絲可樂?可樂是高糖飲料,喝多了容易導致齲齒、肥胖和高血糖等問題,甚至會引發骨質疏鬆,它的里邊並沒有可緩解感冒的營養物質。即使很多人感覺薑絲可樂確實對緩解感冒起作用,也是其中姜肉的功勞,因為姜屬於熱性,可以驅寒,對治療風寒感冒有一定作用。因此,與其喝薑絲可樂,還不如把薑去皮後,直接用水煮薑茶喝,對於風寒感冒還是有一些緩解作用的,若是風熱感冒,不僅不能緩解,或許還會加重,所以不能亂喝薑茶治感冒。喝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許多人不喝牛奶是因為他們覺得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而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牛奶中所含的膽固醇並不高,而且喝牛奶還有助於減少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生。但是,不能空腹喝牛奶,因為空腹喝牛奶不利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空腹狀態下胃酸過高,乳酸菌很難存活,降低了牛奶的保健作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是民間長期流行的說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飼養多年的老母雞含有過多的雞油,其肌肉彈力纖維減少,結締組織老化,雞肉粗韌,久煮難爛,不易胃腸消化吸收。飼養一年的雞,無論煮、燉皆宜,容易煮爛變酥,肉質鮮嫩可口。多吃醋有好處?醋不僅能增進食慾,還能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C,有利於胃腸對維生素C的吸收,且在降血壓、預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於是有人認為吃醋有諸多好處而過量食醋,甚至乾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腐蝕胃黏膜、還會軟化骨質,加重骨質疏鬆,導致骨折。口香糖能健齒?有些廣告說口香糖能健齒,所以許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結果口香糖的糖分就會在口腔中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另外,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劑、增塑劑等添加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對人體健康不利。阿司匹林能抗癌?有著100多年曆史的阿司匹林除了作為解熱鎮痛抗炎藥外,還可用於預防和治療某些心血管疾病。近年,網上流傳一種說法稱阿司匹林能預防癌症,一夜間這粒小藥片儼然成為不少人追捧的“神奇萬能藥”。然而,很多人並不了解過量服用阿司匹林也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專家指出,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長期過量服用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補鈣越多越管用?全民補鈣日漸成時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體對鈣的需求量因年齡的不同而異。特別是兒童,如果補鈣過量,可能導致身體浮腫、多汗、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嚴重的還容易引起高鈣尿症。同時,兒童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反而影響正常發育。補鈣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維生素就是營養品?很多人把維生素當成保健營養品,殊不知服用維生素也要因人而異。如:感冒病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經常喝酒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6,因維生素B6在脂肪及蛋白質的吸收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作為預防脂肪肝的輔助成分;喜歡運動的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C,以補充由於出汗過多而引起的消耗;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因機體容易缺乏日常膳食中含量很少的維生素D,可適當補充一些。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是有定量的,攝入過量的維生素會引起中毒。三高就是老年病?很多人認為,高血壓是老年多發病,與年輕人沒有關係。實際上,基於國內外的研究,高血壓與年齡無關,而與幾個主要的危險因素有關,包括超重、肥胖、吸煙、飲酒以及家族遺傳等。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體力活動減少,合理膳食、健康生活的行為比例降低,促進了高血壓的低齡化。此外,生活快節奏、工作壓力、環境壓力等也與高血壓有一定關係。建議人們飲食清淡,主動進行體力活動和身心放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11-05 科別.兒科
秋冬季孩童要增加抵抗力 醫師:可用藥浴並按摩穴位
進入秋冬也是各種病毒為患的時機,林口長庚醫院今天特別結合中西醫,舉辦「打造免疫力,健康FOLLOW ME」活動,提醒家長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規律運動,另外,也教家長如何用中藥藥浴幫助孩童增強抵抗力。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兒科醫師郭順利表示,小兒外感疾病的治療上,孩童往往容易抗拒服藥,即便醫師已經矯味,讓藥物口感較佳,父母也不一定餵的了藥,而且小兒感冒往往因咳嗽、嘔吐劇烈,導致服藥困難。郭順利說,若遇到這類病患,藥浴依然能發揮作用,這時可利用藥物發汗幫助小兒散熱及恢復,以減輕父母餵藥的辛勞,並提升小兒免疫力與治療疾病。郭順利解釋,中藥藥浴應由醫師視病童狀況進行調整,若為風寒感冒(西醫病毒性感染),建議使用溫性藥物,例如荊芥、防風、藿香等;如為風熱感冒(西醫病毒感冒後併發細菌感染),這類偏熱性症狀,建議使用涼性藥物,例如黃芩、薄荷、魚腥草等。至於中藥藥浴的適用年齡?郭順利建議,5至6歲以下兒童因身體不大,可選擇用藥浴,6歲以上較大兒童則可改以泡腳或局部濕敷。藥浴溫度一般建議37至40度,頻率一天大概1至2次,若為預防性,約一周1次,由於藥浴後皮膚表面微血管擴張,家長要注意室溫應維持26度左右,以免藥浴完受寒,體溫散失過快。另外,在藥浴或洗澡時可配合經絡穴位按摩輔助,如小兒發燒時按摩瀉天河水、推三關,咳嗽時按摩天突、膻中或上背的風門、肺俞穴,對於治療與恢復都有助益,平常也可用荊芥、防風、佩蘭藥浴,預防孩子過敏或感冒,或是透過捏脊法,疏通背後膀胱經,都可增強孩童的免疫力。郭順利也提醒,小兒感染症狀往往變化迅速,孩童生病時應注意其活動力與意識狀況,若有發燒嚴重、熱痙孿、意識不清,應盡速就醫,配合西醫檢查以釐清病因,並早期接受治療。
-
2020-10-2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為何咳這麼久還沒好?中醫三階段治感冒有解
「醫師,我的咳嗽怎麼這麼久還沒好?」感冒後仍咳嗽數周的王小姐邊咳邊詢問。「你這是感冒後支氣管發炎,吃一些中藥來修復氣管,就會漸漸痊癒。」果然王小姐在吃中藥後,咳嗽症狀減少,且精神和食欲也恢復正常。一般感冒容易有咳嗽、喉嚨痛、流鼻水、鼻塞、發燒、食欲不振、精神不濟等症狀。通常喉嚨痛和發燒的症狀會比較快緩解,流鼻水次之,咳嗽則常是遲遲未痊癒的症狀,有時會維持一至兩個月。此時咳嗽的痰量不多,但卻很容易在講話或吹到冷空氣、吃到冰的食物時發作。中醫治療感冒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預防若平常容易反覆感冒、身體瘦弱或年紀較大者,可服用「補益」中藥來提升免疫力。若稍有感冒症狀,如喉嚨癢、痰多和怕冷者,趕快服用中醫「解表邪」的中藥,如防風、荊芥、桂枝湯等藥物,能讓症狀迅速緩解。●第二階段:治療感冒症狀中醫認為感冒分為「風寒」與「風熱」。風寒感冒者容易有流清涕、怕冷、咳嗽痰清晰量多,治療可使用較溫性且能解表邪的藥物;風熱感冒則容易有鼻塞、流黃鼻涕、喉嚨痛和咳嗽痰多的症狀,治療則使用較涼性且能解表的藥物。●第三階段:治療感冒後遺症此階段易有疲倦、鼻涕倒流、乾咳等症狀,多屬於「氣陰兩虛夾表寒」,可使用沙參、麥門冬、黃耆、生薑等藥物。感冒會造成咳嗽,兩種人必須特別注意飲食生活作息調整改善。1.若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勿吃過多甜食和辛辣食物,更要放鬆心情,以免造成胃食道逆流引發咳嗽加重。2.若平常容易過敏造成鼻涕倒流,進而引發咳嗽的人,必須注意保暖,出門要戴口罩,可吃些生薑、多運動來調節免疫力。
-
2020-09-15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治療感冒一定要看西醫?中醫師:老祖宗的智慧也很行
感冒時,多數人選擇西醫治療,也有人擔心西藥的副作用,轉求中醫;屏東縣好德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張簡文晉說,感冒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靠自體免疫系統就會復原,中醫治療感冒不同於西醫只給予症狀治療的化學藥物,重視依患者病狀表徵和不同體質,以天然藥材調整身體功能和寒熱平衡,提升免疫力,除解除感冒引起的症狀外還要調養脾胃,治療感冒才算完善。他說,中醫治療先分辨出患者是屬於風寒、風熱或體虛感冒,不同類型感冒選用不同的中藥治療,才能獲得好的療效,風寒者給予發散寒邪的藥,風熱者在發散外感邪氣同時會再給予清熱藥物,體虛者則給予祛邪補虛的藥物,在調整身體平衡基礎下,會再給予病患緩解症狀藥物,若對症下藥,很快就能緩解;治療過程中,病患飲食作息也很重要,多休息、多補充水分,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甜食、冰品等食物。他說,中醫認為「四季脾旺不受邪」,將「脾胃」照顧好,人體才能養足「正氣」,來對抗如感冒等的「外邪」,與西醫治療方式不同;感冒患者適合看中醫的時機,包括服西藥成藥後,出現嗜睡、頭暈、心悸、口乾、睡眠差、尿不暢等明顯副作用時、氣虛體質,服西藥恐過度耗氣,導致身體疲倦、汗多且畏風容易再感染者,和特殊體質,感冒咳嗽難癒者,除了開立適合方藥,平時配合調理,可擺脫感冒反覆纏身的困擾。另外,感冒初期,感覺吹風受寒發冷流鼻水時,常聽老輩說喝薑湯有助發汗,驅除風邪;張簡文晉說,不是所有感冒的人都適合喝薑湯,一旦出現喉嚨發炎、腫痛時,若屬於有發炎現象的風熱感冒,不適合喝溫熱性的薑湯,以免症狀更嚴重,另原本體質就偏熱,感冒時體內易化熱,出現喉嚨痛等熱象,也不適合喝薑湯,喝具清熱作用的菊花茶、桑葉茶較能緩解症狀。
-
2020-09-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特殊色口罩一片貴實名制5倍 這款原料最貴
台灣疫情趨緩口罩買氣卻高,甚至有人為了買特殊顏色口罩排隊,近期愛馬仕橘口罩又掀起網友熱議。各大通路及藥局逐漸形成口罩行銷新手法,不僅推預購,也會提前預告特殊色口罩上架時間,吸引許多民眾關注,不過特殊顏色口罩一片高達30元,不織布公會理事長解密原料有價差。日前口罩生產大廠推出防疫紀念包,5片口罩配上口罩套一包149元,四款顏色分階段限量開賣,通路商店早上10點營業,有民眾為了買到特殊色,清晨4點就在排隊,有人是蒐集做紀念,也有人是跟風熱潮來搶購。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特殊花紋、顏色款式口罩,光是不織布原料有價差,「一般藍綠色一公斤140~150元左右,特殊色像橘色黃色賣到200~300」,若是印刷簡單的小熊插畫,原料布一公斤大約300元,而迷彩花紋因為疊色複雜,原料翻倍一公斤要價600元。不織布公會理事長陳世中表示,原料顏色不一樣,量就可能有限,如果不能大量量產,單價自然就會高,但是提及一片口罩賣到30元的部分,陳世中婉轉指出「這個...這可能是盤商,我知道我們工廠出來不會這麼貴」。後疫情時期,民眾在非藍即綠的口罩中尋找特殊色口罩,永和有一家藥局老闆表示,如今因防疫做得不錯,民眾在購買上也開始挑顏色,成為時尚的一環,也成為服飾穿搭上的一部分考量。
-
2020-07-11 養生.聰明飲食
天熱火氣大? 多吃4類食物幫身體消暑、退火
提到降火氣,多數人一定都是想到用「吃」的來退火。的確,中醫觀點中,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就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吃到對的食物確實有降火氣的效果,但吃錯了食物,也是會增加火氣的,所以,可千萬不能隨便亂吃喔!怕上火而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似乎對於人生匆匆數十載來說太過苛刻,究竟哪些食物是退火的大功臣呢?1、退火水果:以水分多的水果為主,包括香蕉、西瓜、甘蔗、水梨、楊桃、番茄、奇異果、桑椹、火龍果、香瓜、哈密瓜、檸檬、柑橘、木瓜、蓮霧等。《 特別推薦 》◎香蕉:具清熱止渴、清胃涼血、潤腸通便、降壓利尿的作用。口渴、便祕的陰虛腸燥、血熱氣滯的患者可多吃香蕉;若體質屬於脾胃素虛、陽氣不足的人,吃香蕉則會使虛火更旺,不宜多吃。◎西瓜:中醫流傳一句話:「吃上兩塊瓜,藥物不用抓」,西瓜有除煩止渴、養心安神的作用,但脾胃虛寒、寒積冷痛、便溏尿清的人不可以吃西瓜。 2、退火蔬菜:空心菜、菠菜、高麗菜、豆芽菜、白蘿蔔、冬瓜、苦瓜、大黃瓜、小黃瓜、絲瓜、蓮藕、芹菜、蘆筍、冬筍、百合、木耳、扁豆、荸薺等。 《 特別推薦 》◎空心菜:具有健胃整腸、清胃解毒、潤腸通便的作用,且可防止夏天人體受到細菌、病毒的侵害。而且一年四季都吃得到,是好吃又易買的退火蔬菜。 ◎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作用,可以幫助排毒,適合有口臭、大便乾硬、便祕的上火症狀患者食用。 ◎豆芽菜:清熱、健脾和胃的作用。綠豆芽適合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祕、眼睛充血的上火患者食用;黃豆芽則可預防口舌生瘡、嘴破。 ◎白蘿蔔:生食白蘿蔔可以幫助止渴、清熱、健胃整腸的作用;煮熟的白蘿蔔則對利尿、排便有益處。 3、退火飲品:綠豆湯、冬瓜茶、苦茶、青草茶、甘蔗汁、蘆筍汁、檸檬汁、烏梅汁、椰子汁、蘆薈汁、薄荷茶、茉莉花茶、洛神花茶、玫瑰花茶、菊花茶、仙草蜜、蓮子薏仁湯、石蓮花茶、白木耳蓮子湯、蓮藕汁、菊花枸杞茶等。 《 特別推薦 》◎甘蔗汁:味甘性平的甘蔗具有解熱、止渴、生津、利尿的功效,口乾舌燥、消化不良、發燒的人可以喝甘蔗汁清熱、助消化。 ◎白木耳蓮子湯:白木耳富含膠質、果膠和多醣體,有美白、潤腸通便、潤肺生津、降低膽固醇的效果;蓮子則可健脾胃、清心安神,是上火的人止渴解熱不錯的甜品選擇。 ◎青草茶:常用鳳尾草、車前草、薄荷、咸豐草熬煮而成的青草茶,具有清涼退火、解熱消炎、利尿作用,但手腳冰冷、體質虛寒、腎功能低下的人不宜飲用。 4、退火中藥方劑:五汁飲、玉女煎、甘露飲、清心蓮子飲、黃連解毒湯、人參茶、生脈飲、金銀花茶、決明子茶等。 《 特別推薦 》◎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能瀉肝火。 ◎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清心胃熱毒。 ◎菊花:疏風清熱、明目解毒。 特別注意:中草藥需由專業中醫師調配,一般民眾千萬不要自己購買,以免食用錯誤。延伸閱讀: 瓶裝水放高溫車內會溶出塑化劑? 實測解答是...... 比吃冰還管用! 7種天然食材吃了火氣馬上降一半
-
2020-07-10 科別.心臟血管
夏日室內外溫差大! 這幾種疾病都會跟著惡化
台灣夏天天氣高溫炎熱,慢性病族群卻更要適時補充水分!高溫的天氣除了讓人中暑以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因為酷熱的氣溫容易造成血壓不穩定。中醫認為血壓穩定的高並不可怕,很多老人的血壓都是保持140至150,可怕的是血壓高高低低,像坐雲霄飛車一樣,這比持續高血壓對血管所產生傷害還要大。例如夏天,在舒適的溫度下,血壓會較低,但如果溫度偏高過熱,血壓會反射性的升高,特別是常常在冷氣房中進進出出,從戶外的高溫一下子進入低溫的冷氣房,血管由擴張驟然收縮,由於血壓的突然改變,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自然就增加。所以縱然是夏天,門診上仍不乏血壓突然升高的病人,此時中醫常會使用耳尖點刺放血救急,讓病人頭暈腦脹的狀況可以快速減緩。中醫師周宗翰說明,除了血壓不穩,三高患者也要特別小心高溫造成的腦部供血不足。當身體缺乏水分又大量流汗,血液裡面的血脂、血糖的增高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致使腦組織的正常供血減少,就會出現頭暈、記憶力不集中、健忘等,腦部供血不足更容易在老年人身上引發中樞神經退化,出現認知功能、記憶力、思考能力衰退。而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這些病症,在天氣炎熱又沒有空調的情況下,更可能是導致該病症惡化的原因之一。這類型的中樞神經退化早期治療是關鍵,如果夏天感覺身體有些許異常,如手會不自覺地顫動等就要特別注意。細微的神經損害,雖可藉現代的肌電圖、醫學影像等檢查進行了解,但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能經由檢查檢出,部分神經早期退化的潛隱病變,能由檢查而確診的並不多見,多數容易被病人忽略,像是手指不自覺地輕微抖動、情緒變化、偶發性跌倒等。如果置之不理,待退化情況愈來愈嚴重,直到精密醫學檢查發現有明顯變化時,往往病情已趨於嚴重。周宗翰指出,為避免病況加重,首先需要補充水分來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而中醫通腦竅,化瘀阻的中藥如丹參、天麻、石菖浦、荷葉、紅花,可用來緩解腦供血的不足;三七、葛根具有多種保護血管的功能,它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從而有效地防止血液過於黏稠,讓血液流動更加順暢,阻止了供血不足的可能。而以下的「醒腦紓壓消暑飲」在改善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痛、失智與輕微神經退化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醒腦紓壓 消暑飲材料:天麻5錢、葛根5錢、菊花3錢、淡竹葉3錢、決明子3錢。作法:將葛根5錢、淡竹葉3錢、決明子3錢放入約3,000c.c.的水煮滾20分鐘,再將天麻5錢、菊花3錢放入關小火煮10分鐘,放涼即可當平時保健飲品飲用。功效:天麻久煎則無力,所以要後下,具有穩定降腦壓的功效;菊花疏散風熱、清肝、明目也是不能久煮;葛根可以當作中醫的肌肉鬆弛劑,對於頸部的循環非常有幫助;淡竹葉對於清暑熱有非常好的功效、決明子可以消食化積、潤腸通便,預防天氣炎熱引起的腦壓增高。搭配頭部穴位按摩 緩解夏天頭暈、頭痛可用雙手指腹全頭按摩,然後加強按壓百會穴(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處)、太陽穴(眉尾和眼角之間的凹陷處)、風池穴(在後頸部兩側、髮際與脊椎外側筋處),促進頭部血循,緩解夏天因為溫差造成的頭暈、頭痛。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溫度一天天飆高!  猛吹冷氣消暑,這種病可能纏身 白天用美白產品會反黑? 常見成分使用時機一次搞懂 抗生素vs.消炎藥別傻傻分不清 吃錯問題恐怕更嚴重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掌握3原則
-
2020-06-05 養生.抗老養生
節氣養生/「芒種」開始變熱 涼性瓜果節制吃、清熱喝這四種飲品
6月5日是廿四節氣裡的「芒種」,夏季當令水果盡出,中醫提醒,體質虛寒的人,吃涼性瓜果要節制,熱性的荔枝,吃多了易升心肝之火,都要注意。芒種,之前有「小滿」,之後為「夏至」,是指黃河流域的稻麥已吐穗結實,長出細芒,同時也宣告天氣開始變熱。俗諺說:「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意指如果芒種日下雨,就會連著下到五月;「芒種夏至,檨仔(芒果)落蒂」,指的是台灣南部的芒果,在芒種後上市;「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意思則是,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預兆。西瓜、芒果、鳳梨、和荔枝都是當令的水果,甜又多汁,但「凡瓜皆涼」,體質虛寒者,吃太多瓜類水果如西瓜或香瓜,晚上可能會腹瀉,最好還是淺嘗即止。至於紅通通、熟透透的芒果,和肥嫩甜蜜的荔枝,台灣民眾都知道它們屬熱性水果,吃了易上火。從中醫來看,荔枝、龍眼吃多了,會增加心肝之火,症狀是眼眥(眼屎)變多、容易睡不著或嘴巴苦乾,有糖尿病等慢性病者,更不能多吃甜分這麼高的水果。而大啖芒果,則可能皮膚發癢,產生皮膚過敏,有異位性皮膚炎者要節制口欲。冷天易感冒,夏天則因為從冷氣房出來,一下子接觸熱空氣,產生風熱型感冒,患者症狀不是怕冷,而是頭暈,或鼻子感覺不適,而需要飲用中藥方劑。熱會讓人產生濕氣,濕熱就得清熱,才能利濕,如果不是虛寒體質的人,可喝椰子汁、苦茶、青草茶、檸檬汁,但一樣需視身體狀況適可而止。「芒種」清熱茶飲★玉竹湯材料:玉竹適量作法:將材料加水大火煮成湯,並依口味酌加冰糖。功效:玉竹性甘,微寒,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中醫常用來緩解乾咳少痰、津少口渴、陽虛感冒。一般玉竹常和沙參一起燉肉。★菊花青草茶材料:菊花、紅棗、沙參、紫蘇、薄荷、冰糖適量、仙草乾、白扁豆等藥材,放入藥袋作法:將材料以大火加水煮後,取出藥袋,加適量冰糖即可飲用。功效:生津止渴、清熱退火。(資料來源/施淙銘中醫師、製表/記者施靜茹)
-
2020-03-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感冒咳不停一直喝水到底對不對?醫師教你判斷
感冒咳不停,多喝水就對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醫師周宗翰指出,感冒來襲,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鼻涕與痰液等,水分攝取出充足,有利稀釋與排出這類廢物,並補足身體發燒時蒸發的體液,助身體復原。不過,若感冒病程走到較後期,出現久咳不癒、氣喘或慢性支氣管炎時,就建議減少喝水量。感冒期間應多喝水,周宗翰建議,每日少量多次喝進2000至3000毫升水分。如果希望有點味道,風寒型感冒患者可考慮喝溫熱的生薑檸檬水,作法之一是將生薑與檸檬榨成汁並以溫開水沖泡;作法之二是將生薑與檸檬切片,先將生薑與水煮三分鐘,再加入檸檬片煮一分鐘即可,飲用前可加些蜂蜜。喉嚨腫痛的感冒屬於風熱型感冒,這類患者可考慮喝薄荷水。薄荷入肝、肺二經,辛、涼且無毒,可以治療感冒發熱、頭痛、喉痛、肌肉痛等症狀。風熱型感冒患者可取薄荷葉十公克、蘆根30公克,並加入1000毫升的水煮沸,瀝去殘渣飲用汁液即可。當感冒病程走到較後面階段,出現久咳不癒、氣喘或慢性支氣管炎時,就建議減少喝水量。因為久咳者喝水量過多時,水分會經由血液帶到肺部,可能造成肺部充血,進而增加久咳喘鳴的風險。在這個階段,可使用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來改善久咳喘鳴,另可服用四神粥來顧脾胃、安心神、補氣與提升免疫力,助感冒加速復原。
-
2020-03-14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體弱民眾想增強抵抗力 中醫師推茶飲包防疫
新冠肺炎肆虐,要預防感染,除了戴口罩、減少到公共場合與他人聚會接觸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強自身免疫力,平時養成適度運動、作息規律、飲食節律、情緒穩定的習慣;民眾也可使用中藥調理改善自身免疫力,達到預防的效果。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蕭坤元表示,在中醫理論中肺主皮毛,若是肺氣偏虛,則風邪容易入侵人體,造成感冒。新冠肺炎初期常見症狀包括發燒、發熱、咳嗽、有痰、喉嚨痛,甚至會造成呼吸困難的狀況,其性質類似風熱感冒,屬於風邪的一種;若要以中藥增加免疫力達到預防效果,應可從補益肺氣的角度著手,並加入清熱解毒或清散風熱的藥材。平時體質偏弱的民眾,尤其是老人家或小朋友肺氣不足,導致風邪容易入侵,平時經常感冒,增加感染風險。因此疫情當下,許多民眾也詢問是否能有方便食用,且增加抵抗力的方式,中醫科因應便利需求而運用防疫配方來製作成茶飲包,主要針對大部分罹患感冒的民眾因屬於肺氣虛體質,所以配方中除了加入黃耆、甘草等補氣藥,也包含桑葉、菊花等可散風熱藥材,茶飲包對虛弱體質的改善有幫助、也能減緩呼吸道症狀。蕭坤元表示,中醫常有同病症卻給予不同治療方法,主要因每個人體質有所差異,必須針對各患者的特殊體質去量身訂做適合的藥方,建議民眾在使用中藥防疫茶或任何中藥預防處方前,仍需給醫師辨別診斷體質,才能選用適合的藥物,真正提高抵抗力。
-
2020-03-02 新聞.用藥停看聽
雙黃連可增加免疫力?專業藥師告訴你真正功效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不少人會藉由食補調養身體,也不乏購買各式各樣的保健食品強身,以增加免疫力。近日更有網路傳言指出,雙黃連成分之中成藥可能具有控制感染,增加免疫力的效果,導致相關產品詢問度增加,甚至引發搶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蔡岳霖指出,雙黃連是由金銀花、黃芩、連翹三味中藥所組成,其中金銀花又有雙花的稱謂,故取頭三字,名雙黃連。三味藥品各有所長,金銀花用於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黃芩用於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連翹用於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搭配一起主治感冒,發熱,咳嗽痰黃,咽痛之風熱型感冒。不過,雙黃連製劑中無黃連成分,主要作用也並非提升免疫力,雖然都有清熱退火效果,但仍是藥品,對喝冷易胃痛(胃寒者)及氣虛怕冷、風寒型感冒的病人(畏寒、發熱無汗、流清鼻涕等)都不宜,蔡岳霖提醒,在未經診治前須留意不應濫用。此外,由於雙黃連口服液並非食藥署核可之進口品項,因此,蔡岳霖呼籲,勿使用來路不明的偏方,慢性病人如要使用任何保健食品或食用含藥性之茶飲,也須注意勿濫用宣稱特定療效之產品,尤其成藥仍是藥品,應循正常管道,並讓醫師依體質調配,以免最後強身不成,反增加身體負擔,還可能導致疾病控制不佳,不可不慎。延伸閱讀: 薑黃這麼夯,吃多少才有效?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預防5招跟著做
-
2020-03-01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明明沒有吹到風卻頭痛了?醫師說跟這些原因有關
Q:沒有吹到風,怎麼頭痛了?A:頭痛的可能原因很多,中醫依據頭痛原因之概分為外感型與內傷型,外感型頭痛是指由外邪侵犯頭部造成的不適,其中所指的外邪包括冷風、天氣悶熱或潮濕等,內傷型頭痛則源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成瘀。因此,沒有吹到冷風,也可能因著外在環境或自身體質造成頭部不適。在冬天,由吹到冷風引起的風寒頭痛,患者可能頭部緊痛、陣發抽痛、肩頸僵硬、全身痠痛等,平日裡怕冷的寒性體質者較易發病。夏季悶熱時,熱性體質的人可能容易發生風熱頭痛,患者可能頭部脹痛、眼睛與面部泛紅、喉嚨痛與便秘等。濕氣重的天氣,可能讓脾虛體質的人因體表濕度高、不易流汗而悶逾體內,造成濕氣上犯頭部、頭重頭昏,是為風濕型頭痛。在內傷型頭痛方面,工作勞動多,流汗量大的人可能產生腦絡頭痛、月經經血量大的婦女可能產生血虛頭痛、過度節食的人可能產生氣血雙虛頭痛。上述內傷型頭痛患者的症狀多為隱約疼痛,時而伴隨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疲憊等症狀。至於血瘀頭痛則多出現在頭部外傷過後,或是上述的各種頭痛許久未癒,久而久之造成局部氣血不通而有瘀象,這類型的頭痛表現多是定點刺痛或鈍痛,同時伴有面色與嘴唇偏暗、舌頭上有瘀斑等。有鑑於頭痛原因多元、對治方法不同,因此如果不適難癒,建議別自行買成藥服用,而需就醫接受評估。在日常生活中,古書《黃帝內經》嘗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換句話說,體內正氣虛弱,外邪就容易侵犯人體,因此平時應養成規律作息,保持睡眠充足,且要適時紓壓。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宛容
-
2020-02-10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網路瘋傳「雙黃連口服液」抑制新冠肺炎 中醫師這麼說
中國網路瘋傳「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武漢新冠肺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李耘瑄表示,該口服液主要是清熱解毒功效,但能否抑制武漢肺炎仍需更多的實驗數據才能證實,民眾不應該過於相信網路資訊。李耘瑄表示,「雙黃連口服液」是由三個中藥組成的,包括金銀花、連翹、還有黃芩,因為金銀花又稱雙花,故以這三味藥之名而稱「雙黃連」,並非成份中有「黃連」這味藥。金銀花在SARS還有H1N1的時候,因為其清熱解毒還有抗病毒的功效,引起廣泛的注意。連翹和金銀花一樣有清熱解毒的功能,這兩味藥常常用在風熱型的感冒上,像是喉嚨痛、發熱等,黃芩則是可用在肺熱的咳嗽上,效果都很好。李耘瑄提醒,這三味藥物合起來,其實是風熱型感冒時的用藥,但它僅適合在感冒初期的情況,像是輕微的喉嚨痛,然後身體稍微有點發熱時使用,會有不錯的效果。但是當病情進展到像肺炎,嚴重的高燒或是有呼吸困難等明顯的肺炎症狀時,那麼只用這三味藥的效果,並不足以能夠完全的治療肺炎的情況,所以這一點必需大家非常注意。李耘瑄提到中醫重視的是體質,「內經」裡面有一句話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當我們人體的免疫力比較低的時候,就容易受到外來病毒的感染。這時候可以適當的補充水份,因為冬天氣候乾燥,身體本身的潤滑液也會比較少,所以需要補充水分。其次,少吃辛辣的食物,像是麻辣鍋,都容易讓體內本身有的熱更加劇,甚至產生上火的情況。也不要熬夜,熬夜也會讓身體容易上火,當有感冒時又上火的話,那就會容易化熱,甚至發燒、喉嚨痛、咳嗽等都會比較容易發生。透過這些簡單的日常保養,就能提升免疫力。最重要還是要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減少到人多的場合,都是防疫的最佳方式。
-
2020-02-10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網傳雙黃連口服液抑制武漢肺炎 醫:待證實
中國網路瘋傳「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武漢肺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李耘瑄今天表示,「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是清熱解毒,是否能抑制武漢肺炎,仍需更多實驗數據證實。李耘瑄指出,「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連翹、、黃芩等3個中藥組成,因金銀花又稱雙花,這3味藥才稱為「雙黃連」,而不是成份中有「黃連」這味藥。李耘瑄表示,金銀花因具清熱解毒及抗病毒,在過去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時曾引起廣泛注意;連翹和金銀花一樣也有清熱解毒的功能,這兩味藥常用在風熱型感冒,黃芩則用在咳嗽上,效果都很好。李耘瑄說,這3味藥物合用,其實是風熱型感冒的用藥,但僅適用在感冒初期,包括輕微喉嚨痛、身體有點發熱等;若病情進展到肺炎,出現嚴重高燒或呼吸困難等症狀就不足以完全治療。李耘瑄表示,中醫重視的是體質,當人體免疫力較低時,就容易受到外來病毒感染,透過簡單日常保養,就能提升免疫力,最重要的是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避免到人多場合,都是防疫最佳方式。
-
2020-02-0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陸研究可抑制武漢肺炎 民眾瘋搶雙黃連口服液
1月31日晚間,一則《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文章被瘋狂洗版,使得該產品線上上線下藥店迅速被搶購一空。中國科學院1月31日晚發佈,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經過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消息一經發佈,網路上的雙黃連口服液瞬間賣到斷貨。陸媒查詢多個大藥房網路銷售管道,雙黃連口服液均被告知售罄。第一財經報導,根據其說明書,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是由金銀花、黃芩和連翹三味中藥所組成,輔料為蔗糖和香精。主治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等。中醫認為,這三味中藥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表裡雙清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抗病毒、抑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之一。說明書中還表示,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及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中新社報導,上海藥物所回應稱,初步發現對病毒有抑制。對於早期服用能否控制病毒?上海藥物所表示,目前還沒有這麼詳細的研究,因為只是在武漢病毒所做了一個初步的驗證。對於可以抑制病毒的說法是否準確的問題,上海藥物所回應稱,對,但也不能拔太高,因為這個科學的事情我們不想說得太過。據稱,雙黃連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進行臨床研究。同時,上海藥物所與相關企業洽談並達成合作協定,將共同開展雙黃連口服液的後續研發工作,深入研究雙黃連抗病毒療效。一位醫院傳染科醫生表示,目前還沒有有力證據證明其療效,如果是才進行臨床研究,就不能表示為可抑制,病毒本身在體外就很脆弱,假如當真對病毒有效,那麼對感染病毒的人效用如何?沒有人體試驗,即下結論為可抑制,太過草率。他同時指出,任何藥都是有毒性的,在體外可以很容易把病毒殺死了,體外實驗不代表人體試驗有效。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空腹喝豆漿營養大打折扣?跟著中醫師喝豆漿養生
【文、圖/摘自幸福文化《豆漿、豆花、豆腐食療大全》,作者王作生】常喝豆漿益處多《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延年秘錄》上也記載豆漿「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中醫理論認為,豆漿性平味甘,滋陰潤燥,「秋冬一碗熱豆漿,驅寒暖胃保健康」,常喝豆漿,對身體大有裨益。豆漿的功效鮮豆漿被中國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健康飲品。飲用鮮豆漿可防治缺鐵性貧血。豆漿對於貧血病人的調養,比牛奶作用要強。以喝熟豆漿的方式補充植物蛋白,可以使人的抗病能力增強,從而達到抗癌和保健作用。長期堅持飲用豆漿能防治氣喘病。功效1 保護心腦血管作為日常飲品, 豆漿中含有大豆皂糖苷、異黃酮、大豆低聚糖等具有顯著保健功能的保健因子。多喝鮮豆漿可預防老年癡呆症的發生,可維持正常的營養平衡,全面調節內分泌系統,降低血壓、血脂,減輕心血管負擔,增加心臟活力,優化血液循環,保護心血管,並有平補肝腎、抗癌、增強免疫力等功效,所以有科學家稱豆漿為「心血管保健液」。功效2 降低血糖糖尿病大多是由於不科學的飲食長期積累造成的,不當的飲食往往會影響鎂、磷、銅、鋅、鉻、鈷、鍺等元素的吸收,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生。最近國外有學者研究證實,豆類飲品具有降血糖作用,豆漿是糖尿病患者極其寶貴的食物,因為糖尿病患者攝取豆漿中的水溶性纖維,有助於控制血糖。功效3 防治高血壓豆漿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鉀、鎂,是有力的抗鹽鈉物質。如果體內能適當控制鈉的數量,便能防治高血壓。功效4 防治癌症豆漿中所含的蛋白質和硒、鉬等都有很強的抑癌和治癌能力,尤其對胃癌、腸癌、乳腺癌有特效。功效5 養顏美膚科學研究認為,女性青春的流逝與雌激素的減少密切相關。鮮豆漿除了含有植物雌激素以外,還含有大豆蛋白、異黃酮、卵磷脂等物質,對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子宮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是一味天然的雌激素補充劑。同時,豆漿還含有一種牛奶所沒有的植物雌激素黃豆苷原,該物質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每天喝300~500毫升鮮豆漿,可明顯改善女性心態和身體素質,延緩皮膚衰老,達到養顏美容之目的。功效6 強身健體每百克豆漿含蛋白質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鐵2.5克、鈣2.5克,此外,豆漿中還含有維生素、核黃素等,對增強體質大有好處。豆漿飲食指南豆漿的適用量正常成年人每天飲1 ~ 2 次, 每次250~350毫升即可;兒童每天飲200~250毫升為宜。不適宜喝豆漿的人群豆漿雖然很有營養,也不是人人都能飲用或多飲用的,比如: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均不宜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豆漿中含有一定的低聚糖,能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胃潰瘍的朋友儘量少喝豆漿。胃炎、腎功能衰竭等病人需要低蛋白攝取,不宜飲用豆漿。因為豆類及其製品富含蛋白質,其代謝產物會增加腎臟負擔。豆類中的草酸鹽與腎中的鈣結合,會形成結石,加重腎結石的症狀,所以腎結石的患者也不宜飲用豆漿。痛風是由嘌呤代謝障礙所導致的疾病。黃豆中含有嘌呤,黃豆磨成豆漿後,嘌呤幾乎沒有損失,所以,痛風病者不宜飲用豆漿,或者適量飲用豆漿後需減少肉類的攝入量。豆漿 VS 牛奶豆漿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日常營養飲品,其營養價值完全可以和牛奶相媲美,而養生保健價值更勝一籌,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特殊的保健因子營養價值很高,可以說,豆漿是「心腦血管保健液」。豆漿與牛奶相比,有五大優勢:1. 豆漿中含植物性保健成分,包括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大豆低聚糖,以及其他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成分對於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均有幫助。而牛奶中沒有這些成分。2. 豆漿中含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不含有膽固醇。3. 豆漿含有膳食纖維。豆漿中以可溶性纖維為主,豆渣中有大量不可溶纖維。牛奶中沒有膳食纖維。4. 豆漿熱量偏低,豆漿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的比例是2:1,而牛奶中二者比例是1:1。5. 豆漿作為植物性食品,大豆的污染危險相對於動物性食品要小得多。自己打豆漿更避免了加工中的可能污染和摻假。鮮豆漿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及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素有「綠色牛乳」之稱,其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蛋白質含量高達2.56%,比牛奶蛋白質含量2%還要高,並且豆漿中的蛋白為優質植物蛋白;豆漿還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鐵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豆漿中不含膽固醇與乳糖,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進而被人體吸收,但中國多數人體內缺乏乳糖酶,這也是很多人喝牛奶會腹瀉的主要原因。另外,豆漿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皂苷、異黃酮、卵磷脂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具有降低人體膽固醇,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功效。牛奶裡不含抗癌物質,而豆漿含有五種抗癌物質,特別是其中的異黃酮,是預防及治療乳腺癌、直腸癌、結腸癌的重要物質。喝豆漿的誤區誤區1 早晨空腹喝豆漿建議 如果空腹喝豆漿,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營養就會大打折扣,因此,喝豆漿時最好吃些麵包、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另外,喝完豆漿後還應吃些水果,因為豆漿中含鐵量高,配以水果可以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誤區2 往豆漿裡加個雞蛋更有營養建議 因為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蛋白質的消化,降低營養價值。最宜往豆漿中加白糖,加冰糖則更勝一籌。誤區3 豆漿營養豐富,人人都適宜建議 豆漿性平偏寒,因此飲後常有反胃、呃逆、腹瀉、腹脹等反應的人,以及夜間尿頻、遺精的人,均不宜飲用豆漿。另外,豆漿中的嘌呤含量高,痛風病人也不宜飲用。誤區4 豆漿只要加熱就可以飲用建議 飲用未煮熟的豆漿會中毒,因為生豆漿中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不僅會難以消化,而且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等中毒症狀。誤區5 豆漿可以用保溫瓶儲存建議 不要用保溫瓶儲存豆漿。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裡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將豆漿作為養分而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會讓豆漿酸敗變質。Tips泡豆安全嗎?有人擔心泡豆的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危害健康。事實上,黃麴黴是在種子類食品受潮時滋生的,它在有一定水分(而不是已經充分吸水的狀態)、同時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如果把食品泡在水裡,氧氣不足,黃麴黴就很難繁殖起來。所以泡豆不會產生黃麴黴毒素。如果擔心豆子在儲藏中被黃麴黴污染,應該先用清水浸泡,然後把泡豆水倒掉,再用清水沖洗幾遍,用清水打豆漿,會更為安全。
-
2019-12-29 養生.聰明飲食
喝大骨湯補鈣防骨質疏鬆?營養師:大部份的鈣都在這
許多人認為豆漿的營養與牛奶相似,兩者都富含鈣質,但真是這樣嗎?以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映蓉為首的三位營養專家,出版《天然植物營養素》(臉譜出版)告訴你,其實一杯豆漿的鈣質含量僅相當1/10杯鮮奶的鈣質含量。書中比較豆漿與牛奶,指《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水下氣、制諸風熱、解諸毒」。根據現代醫學的觀點,豆漿所含的「大豆蛋白」,雖然為植物性來源,但營養價值與動物性蛋白相同,並且可以調節血壓、抑制壞的膽固醇被氧化。身體中壞的膽固醇太多時會堆積在血管,當膽固醇被氧化,有如生鏽的斑塊,更容易卡在血管壁上,而大豆蛋白可以延緩這種「生鏽」狀態的發生。然而豆漿雖好,真要比鈣質多寡,根據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以100毫升的全脂牛奶與無糖豆漿為例,全脂牛奶含鈣量高,1毫升約含1毫升鈣;無糖豆漿的鈣就比較低,僅等於1/10杯鮮奶的鈣質含量。因此,豆漿並不能算是較好的鈣質食物來源。不過,無糖豆漿含有植物性蛋白質、大豆卵磷脂,也富含大豆異黃酮素,對於心血管保護有很好的效果,仍是很好的營養。如果喝牛奶容易拉肚子,不妨把富含鈣質的芝麻和豆漿打成芝麻豆漿,或是多選擇鈣質含量較高的小魚乾、傅統豆腐、地瓜葉、空心菜等食材,仍可補充鈣質。此外,喝牛奶也並非越多越好,以國民健康署公告的每日飲食指南來看,每日一至兩杯(每杯240毫升)的乳品,就可以滿足每日25至50%的鈣質需求。該書也破解另個關於鈣的迷思「喝大骨湯可以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書中指出,許多人認為大骨湯熬煮的時間越長,越能把骨頭和肉裡的營養熬出來,也就是湯裡越多鈣。但其實大部分的營養如蛋白質,仍在肉裡,大部分的鈣離子,仍在骨頭裡。根據研究顯示,一公斤重的豬大骨以 3.5公升沸水熬煮4小時,湯中所含的鈣質量微乎其微,100cc豬大骨濃縮高湯也僅含4毫克的鈣質,看似白濁的湯頭,還有大量的動物性油脂,對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造成更多不良影響。
-
2019-12-16 橘世代.健康橘
每晚30分鐘的足部按摩 有助舒緩更年期憂鬱
情緒低潮為更年期常見困擾之一,研究顯示,每晚30分鐘的足部按摩,似乎能讓停經後的憂鬱症女性情緒感到舒緩。國際期刊「醫學補充療法(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edicine)」最近刊出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將90名停經且有憂鬱症的患者分成控制組與對照組,控制組成員每晚進行足部按摩,每隻腳15分鐘,每周2次、為期6周;對照組無特別調理。2組人在試驗前、試驗後與試驗2個月後接受貝氏憂鬱量表測驗。結果顯示,控制組在足部按摩試驗前的情緒分數中位數,由26.97±4.47分,逐漸降至21.20 ± 5.74分;而對照組的情緒分數幾乎差不多,3次分數均在26分上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建東認為,這個研究樣本數過小,也沒有雙盲設計,研究方法可能有爭議。不過,按摩或針灸部分穴位,理論上的確有助平穩情緒。吳建東說,刺激湧泉穴、太衝穴與行間穴等有助疏通經絡、疏肝理氣,刺激內庭穴、衝陽穴等則能降胃火。另外,手掌虎口旁邊的合谷穴、頭頂的百會穴等,也有助舒緩壓力。肝鬱氣滯的人經常感到手腳冰冷,可考慮每晚花15分鐘作足部按摩或以熱水泡腳;心情不佳時,可沖泡菊花茶、薄荷茶或玫瑰花茶,甘菊花有助疏散風熱、薄荷有助疏肝解鬱、玫瑰花有助行氣解鬱與活血止痛。平時應多運動與多喝水,以讓體內維持良好的循環代謝機能,較不易陷於情緒低谷。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1-22 科別.腦部.神經
秋冬突然臉歪嘴斜 可能和蘇揆一樣顏面神經麻痺
當突然出現臉僵嘴麻、眼歪嘴斜的症狀,不一定是中風,有可能是好發在秋冬季節的顏面神經麻痺。顏面神經麻痺與中風的部分特徵相似,但是原因不同,提醒患者在出現不適症狀時,應趕緊就醫,經過醫師安排詳細檢查、鑑別診斷之後,排除中風,對症下藥、安排適當的治療。南投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嘉為說,顏面神經麻痺不分性別與年齡,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發病原因尚不明,可能為病毒感染、自體免疫失調或是生活壓力等原因導致。大部分是突然發生臉部單側的動作失去功能,像是抬頭紋不見、眉毛一高一低、眼睛無法閉合、臉部不對稱、容易流淚、嘴巴歪斜、耳後疼痛、味覺出現異常等症狀。中醫師賴卉蓮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屬於「面癱、口眼喎斜、吊線風、歪嘴風」等範疇,又名面癱。多由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寒、風熱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絡,以致經氣阻滯,經筋失調,筋肌縱緩不收而發病,部分患者癒後可能復發。臨床上可以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臨床常用穴位如風池、陽白、攢竹、四白、迎香、地倉、頰車、顴顟、下關、翳風、合谷、足三里等穴。張嘉為說,在藥物治療後,患者不適症狀會在幾個月後慢慢恢復、改善。顏面神經麻痺的癒後不錯,除了尋求醫師協助,患者也應調整生活作息,勿熬夜,補充綜合維他命,另外顏面神經麻痺會造成眼睛閉不起來的情形,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的情形,必要時可使用人工淚液,睡覺時可以用眼罩保護,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