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防疫
共找到
9407
筆 文章
-
-
2022-07-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接機釀BA.5家戶群聚 羅一鈞提醒接機5原則、開窗勿交談
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首例BA.5變異株家戶群聚,母子兩人開車前往接機,疑似遭自美返台的家人傳染病毒,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不會因此加嚴邊境或禁止親友接機,但提醒接機車輛比照防疫車隊,落實五項防疫原則,雙方溝通確認機場落地唾液PCR結果,若入境旅客為陽性,接機親友應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就快篩。羅一鈞指出,目前入境旅客約四分之一是由親友開車接送,這起事件凸顯接送可能風險,再次提醒,務必遵守防疫規範,落實五項防疫重點。首先接送者應至少完成兩劑疫苗接種,且以打滿三劑者優先,過程需戴手套、佩戴口罩。親友上車前,應以酒精消毒其雙手、鞋底、行李。車內不可飲食,且要適度開窗,保持充分通風。車上所有人全程都要戴口罩,避免交談、碰觸。完成接送後清消全車,特別是乘客容易觸碰的區域,如車門把手、座椅、安全帶扣環等,要加強擦拭。羅一鈞說,緊閉車窗,即使開冷氣,仍是同一批空氣循環,沒有外來空氣進來稀釋可能帶有病毒的空氣,若車程較長,即使全程戴口罩仍可能傳染。羅一鈞表示,目前針對感染BA.4、BA.5變異株的境外移入個案進行第一圈的採檢,視情況是否需要擴大疫調,並不打算採取額外限制措施。
-
2022-07-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首見2例本土BA.5確診案 家人接機感染
昨首現本土BA.5變異株確診個案,為卅多歲男性及五十多歲女性,媽媽與兒子於六月十九日前往機場接自美入境的女兒(指標個案)及兩名小孩;指揮中心初步研判這是從機場回台中的長途車程群聚事件。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即使戴口罩也難防BA.5在同一空間傳播,建議民眾趕緊打滿三劑疫苗。全球疫情受Omicron BA.4、BA.5變異株影響攀升了二成一,指揮中心先前公布台灣邊境最新一周攔截統計,BA.4、BA.5就占六成一。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二例BA.5個案為指標個案的哥哥與媽媽,根據台中衛生局疫調,上車前案母曾短暫抱過孫子,一車五人全程緊戴口罩、車窗緊閉、未飲食,一路返回台中,中途亦未停留休息站或上廁所,直奔防疫旅館。指標個案入境時就有咳嗽、發燒、耳朵痛等症狀,機場採檢陽性確診;兩個小孩則在隔離期間六月廿三日,因發燒症狀就醫採檢確診,三人於六月廿六日返家繼續隔離,目前期滿解隔,列入指揮中心七月四日公布邊境攔截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中。案兄在六月廿四出現咳嗽、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快篩陽後確診,同日案母移至他處居家隔離,六月廿九日因指標個案檢出為BA.5變異株,擴大採檢,案母陽性,卅日確診。案兄密切接觸者僅有一名友人,匡列檢驗後陰性,列自我健康監測。目前案兄隔離期滿、案母於今日隔離期滿。羅一鈞推斷,可能接機時車窗緊閉,導致換氣量不足,但仍無法定論就是傳播途徑,親友接送本身就有風險,但不會限制親友接送,僅加強宣導。疫調部分則維持現行做法,並視採檢狀況來看是否需要擴大。黃立民指出,BA.4、BA.5亞型變異株與BA.2的差異關鍵在於「免疫逃脫」,現有疫苗皆以原始株研發,接種後對抗BA.4及BA.5的保護力,僅有BA.1的八分之一、BA.2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黃立民說,本土疫情剛過高峰,還有一個月蜜月期,BA.5如在台灣傳播,預計八月中後才可能開始爆發,「回到單日五萬例也不是不可能,更高我不敢講」。全民盡快接種次世代疫苗,才有保護效果,築起防火牆。
-
2022-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者示警:6月超額死亡達30%
本土疫情趨緩,監測、通報、隔離仍採較嚴格的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干擾常規醫療。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警告,六月超額死亡達三成,再不改採地方流行思維之流感化監測、改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推估七、八月仍各有一成五、一成超額死亡。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濟學人」推估台灣五月超額死亡數二三○五人,指揮中心五月公布新冠致死二二六二人,兩者僅差距四十七人,六月稍多一些,但應不致因醫療緊縮而增加很多死亡個案。陳秀熙說,疫情導致直接死亡個案數明顯減少,中重症和死亡降幅已達五成,但嚴格防疫措施打亂常規醫療照顧流程、阻礙健康促進活動,衍生間接死亡,根據內政部全死因死亡數以及流行病學方法進行推估,今年六月超額死亡已達到三成。「台灣已經要接軌地方流行了!」陳秀熙呼籲,政府應將目前大流行監測方式改為地方流行的流感化監測,將第五類法傳改列較寬鬆的第四類法傳。否則,推估七、八月超額死亡會分達一成五、一成,單日新增個案數仍會在二至三萬間徘徊。若有調整,不僅能促進醫療照護正常化、減少超額死亡,七月底個案數可望降至一萬兩千多人,八月可降至單日六千多例。莊人祥說,上述資料都是台大公衛團隊推估,非內政部所公布超額死亡,因為六月分死亡資料還沒釋出,台大公衛團隊應是根據過去死亡人口推估,每個學者都可以用自己方式推估,但最後結果不太一樣,觀察現有狀況,並未如陳秀熙所說「新增很多死亡人數是因為間接醫療緊縮而造成死亡。」至於是否改第四類,莊人祥說,「行政上有一定考量,會適當裁量。」
-
2022-07-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內現首例BA.5 專家曝這時疫情再起:單日5萬例甚至更高
國內今新增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源自從美國返台的1家3口,傳播給機場接送的2名家人,接機過程緊戴口罩、車窗緊閉、未進食,可能是在車程中造成病毒傳播。專家表示,即使戴口罩也難防BA.5在同一空間傳播,不過感染機率較低、症狀也可能較輕微,建議民眾仍要做好防疫措施,以及接種疫苗。感染科權威、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相較國內現在流行OmicronBA.2變異株,BA.4、BA.5亞型變異株的差異主要在「免疫逃脫」,目前新冠疫苗皆以原始株研發,保護力也有落差,疫苗預防BA.4及BA.5保護力,比起防範BA.1「落差八倍」,比預防BA.2則差四到六倍,疫苗抗體效果會逐漸變差。黃立民表示,國內疫情剛過高峰,台灣至少還有「一個月蜜月期」,即便BA.5可能會在台灣傳播,但這段時間不容易大規模傳,因為近期確診的人數不少,剛接種疫苗的也不少,民眾抗體「免疫防火牆」或多或少可以「擋一下」,七月大流行BA.5機會較小,可能到八月中後機會較高,屆時免疫防火牆變弱,BA.5開始爆發「回到單日五萬例也不是不可能,更高我不敢講」。至於感染BA.5後症狀表現會有何不同,黃立民表示,先前病毒研究提及,感染BA.5臨床上觀察病毒感染肺部細胞,往下造成下呼吸道症狀,觀察到出現「肺炎」症狀較多,但只有一篇研究有上述論點,沒有看到其他學者廣泛討論,也有可能不見得是這樣。全程戴口罩依舊感染BA.5,黃立民表示,所有新冠病毒都可以在同一個房間,只要大家長時間在一起「就可以傳染」,即便戴一般口罩、不把口罩拿下來,還是會傳染,就算改善通風也無法防止,世界各國都有觀察到此問題。若戴口罩等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措施也防不住BA.5,目前還有其他可行作法?黃立民指出,感染BA.5還是機率及嚴重程度問題,脫口罩的人很快會感染,有戴口罩的人就比較晚得到,且就算得了症狀也較輕微,不能說NPI措施完全有效,但還是有些好處,就像施打疫苗不能防止不感染新冠病毒,但可以預防重症。不過黃立民提醒,就算NPI措施仍有一定效果,「但問題是沒有人要做」,近期風景區、餐廳都是人,大家已經不想再用NPI手段防疫,大家想要恢復正常生活,政府就算加嚴NPI措施也沒好處,因為民眾順從度只會越來越低。他表示,國內防範BA.5目前靠社區免疫防火牆,以及未來盡快接種次世代疫苗,基本上每個人都要接種次世代疫苗,「尤其要出國的人都要打,別到國外生病了,會很不舒服」。近期兒童陸續接種第二劑、幼兒將要接種第一劑,是否憂心國內BA.5感染兒童及嬰幼兒造成危害?黃立民表示,不前仍不清楚BA.5對兒童危害,因為過去專家認為,幼兒感染新冠肺炎狀況還好,結果台灣幼兒問題一堆,相較美國幼兒沒有那麼嚴重,是否存在人種及基因差異,只有病毒傳了才知道,不能直言BA.5感染幼兒是否嚴重,但仍建議小孩接種疫苗,仍有保護效果。黃立民提醒,雖我國出現首例BA.5,但可以看到有些國家流行BA.4、有些國家流行BA.5,未來BA.4、BA.5出現流行都有可能,我們不要忘記防範BA.4。
-
2022-07-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2例BA.5本土個案 母、兄接機全程戴口罩仍中鏢
中央公布,台中出現2例本土BA.5變異株本土個案。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說明,30多歲女性帶二名孩子自美國返台先後確診,其母親、哥哥6月19日接機,全程戴口罩仍確診,後經基因定序都為感染BA.5。衛生局已詳細疫調、追蹤採檢,目前尚無擴散風險。陳麗娟建議,接機者應打滿三劑疫苗為優先,至少要打2劑,戴口罩、手套,並注意被接親友的篩檢結果;被接的親友要針對手部、鞋底、行李消毒,車內勿飲食,適度開窗,保持通風,車內所有人全程戴口罩,避免交談或碰觸等接觸,接機後,車輛要全面清消。陳麗娟說明,這名30多歲女性帶二名孩子返國,6月19日50多歲母親、30多歲哥哥接機,接回台中居家檢疫替代所。五人在車上全程戴口罩,沒有飲水、飲食,但車窗緊閉、通風不良。陳麗娟說,調查發現,這名女子入境時就已經出現發燒、咳嗽、耳朵痛等症狀,在機場唾液採檢為陽性,6月19日確診,Ct值為27,2名孩子也陸續發燒,快篩陽確診,Ct值分別為25.5、29.2。陳麗娟說明,女子的哥哥6月24日出現發燒、咳嗽症狀,快篩陽確診,6月29日衛生局接獲女子基因定序都是染感BA.5,採檢其接觸者,其中女子的媽媽無症狀,6月30日確診,另接觸一名友人經PCR採檢為陰性。陳麗娟指出,台中市衛生局昨接到通知,包括女子和2名孩子,以及哥哥、母親等五人的基因定序,全部都為BA.5,其中女子和2名孩子為境外移入個案,母、兄則為未土個案。目前5人都無不適症狀,除案母居隔到7月7日,其餘全數已解隔。台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說,雖然台中今新增4669例確診,相較上周三(6月29日)下降23.67%,已脫離高原期,但請市民注意,BA.4、BA.5致重症機率沒有明顯較高,但傳染力極強,提醒民眾加強防疫,落實勤洗手、戴口罩,遠離高感染風險場域。
-
2022-07-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親友接機釀BA.5家庭群聚 指揮中心曝接送5重點
國內今天新增2例Omicron BA.5本土病例,疑接送美國返台家人時染疫,指揮中心重申接機5重點,如打滿2劑疫苗、全身消毒、開窗通風且不飲食、全程戴口罩,結束後全車清毒。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未歇,最近受到Omicron BA.4、BA.5亞變種病毒影響,歐美疫情再次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新增2例BA.5本土個案,2人遭到美國返台的家人傳染,為一起家庭群聚,也是國內首見BA.5本土病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衛生局調查,6月19日接機當天雖然車上5人都全程佩戴口罩、無人飲食,但從桃園到台中的全程車窗緊閉,換氣、通風狀況可能比較不良,建議還是要讓車窗微微打開,確保室內外空氣可交換,比較不會殘留帶有病毒的空氣。羅一鈞指出,據了解,2名確診個案接機後,從桃園到台中的路上都沒有停下來,一路開到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確診後就進行居家隔離,但並不清楚個案的座位分布。他表示,2名本土個案有一名是家管,另一人在家工作,很少出門與社區接觸,因此僅匡列1名密切接觸者,目前採檢結果為陰性。至於接機指引是否調整或禁止親友接送。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暫時沒有限制接送的規劃,但特別提醒接送5大注意事項,包括接送者應打滿2劑以上COVID-19疫苗並穿戴手套和口罩,親友上車前應對手部、鞋底、行李進行消毒,車內不飲食並保持充分通風,車上所有人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交談,接送完成後對全車進行內外清消。
-
2022-07-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邊境每周2.5萬人限制將放寬? 莊人祥:依疫情適度放寬
國內疫情持續走緩,又適逢暑假期間,許多國人都殷殷期盼能夠出國旅遊,但考量返國限制重重,都希望能夠適度放寬。交通部長王國材也擔心國人會因此回不來台灣,希望調整每周入境上限2.5萬人。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會考量國內疫情、醫療量能適度放寬。指揮中心先前在6月15日放寬邊境管制措施為「3+4」,但每週入境人數上限為2.5萬人。不過,交通部表示,防疫計程車、防疫旅館量能可負荷每周4萬人。王國材也表示,暑假出境國人很多,考量到可能國人返台困難,目前在跟指揮中心討論,希望放寬人數限制。對此指揮中心今日疫情記者會上,莊人祥說,出境人數部分,王國材部長說觀察到7月1日、2日出境人數較多,但3、4、5日有下降;指揮中心一直都有在監測入境總量管制,未來會納入王國材部長所說的狀況,隨時因應若有此問題,會斟酌國內疫情、醫療量能做適度放寬。至於上周實際入境的人數是否早已突破2.5萬人?莊人祥表示,6月15日後平均每周都在2.4萬人次,應未超過2.5萬,即使有應該也只是2.5萬初頭。
-
2022-07-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Omicron BA.5首例本土案例! 羅一鈞:尚未威脅社區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土個案為一家三口自美返國的群聚案,案兄與案母有前往接機,雙雙確診驗出Ba.5變異株。羅一鈞表示,6月19日自美入境為一家三口,為7月4日公布之邊境攔截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當時有2位國內家人,分別是案兄、案母去機場接機,疫調中接送全程5人都緊戴口罩、車窗緊閉、未進食,一路返回台中,可能在車程中造成病毒傳播。羅一鈞說明,2位小孩在6月23日發燒就醫採檢確診,案兄6月24出現症狀,快篩陽後確診;案母則是在6月29日擴大採檢後,再次採檢出陽性,30日確診。目前案兄已隔離期滿、案母隔離至7月7日。羅一鈞表示,案兄的密切接觸者有 1人,匡列檢驗後陰性,目前沒有疫情外擴,因此根據疫調仍未威脅到社區。本次Ba.5的群聚案中5人皆為輕症即無症狀者,入境的一家三口於6月26日由飯店移出至住家繼續隔離,目前皆已隔離期滿。指揮中心也提醒,目前邊境檢疫措施放寬,開放開放親友接送,25%旅客都是親友接送,再次提醒國人要多注意接送時的防疫措施。指揮中心呼籲,依現有研究顯示,Omicron 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提高全國 COVID-19疫苗覆蓋率可降低BA.4及BA.5造成之社區傳播威脅。請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3萬4499例、死亡95例 莊人祥:疫情稍降
指揮中心公布心日最新疫情狀況,本土疫情較昨日稍微降低,本土新增3萬4499例、境外移入78例、死亡95例,各縣市分布仍以新北個案最多。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土比昨天下降一些,相較上周也是下降趨勢,只是幅度稍緩。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4,499例本土病例,為15,919例男性、18,561例女性、1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5,324例)、台中市(4,669例)、桃園市(3,687例)、高雄市(3,608例)、台北市(3,110例)、台南市(2,902例)、彰化縣(1,880例)、屏東縣(1,362例)、雲林縣(900例)、苗栗縣(882例)、新竹縣(878例)、宜蘭縣(796例)、新竹市(755例)、南投縣(688例)、嘉義縣(671例)、花蓮縣(607例)、台東縣(492例)、基隆市(449例)、嘉義市(424例)、澎湖縣(219例)、金門縣(162例)、連江縣(34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9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52例男性、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87例具慢性病史、62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7日至7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日至7月3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7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45例男性、3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7例)、奧地利(4例)、越南(3例)、泰國及波蘭(各2例)、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菲律賓(各1例)移入,另5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30日至7月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723,23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755,385例排除),其中3,964,188例確診,分別為15,176例境外移入、3,948,95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7,22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20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758例、台北市915例、台中市675例、高雄市616例、桃園市570例、台南市491例、彰化縣377例、屏東縣294例、雲林縣194例、南投縣193例、基隆市178例、宜蘭縣155例、苗栗縣142例、嘉義縣131例、花蓮縣116例、新竹縣115例、嘉義市113例、台東縣89例、新竹市68例、金門縣及澎湖縣各9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6月超額死亡30% 學者示警:這事再拖 暑假仍超額死15%
台灣新冠本土疫情趨緩,但各項監測及通報隔離標準,仍採取相當嚴格的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對於常規醫療流程造成莫大干擾。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說,疫情導致的直接死亡已經受到控制,但更重要的是,防疫措施嚴重打亂常規醫療照顧流程、阻礙健康促進活動而衍生之間接死亡,根據內政部全死因死亡數推估,今年6月超額死亡達到30%。陳秀熙預估,如果不趕快將目前的大流行監測方式,改為進入地方流行的流感化監測,並將第五類法傳改列為較寬鬆的第四類法傳,7、8月超額死亡仍會分別達到15%、10%,單日個案數還是會在每天2萬到3萬之間徘徊。若有調整,不僅能促進醫療照護正常化、減少超額死亡,7月底個案數可望降低到1萬2000多人,8月可降低到單日萬例以下,約6000多例。不過,進入過渡期監測,口罩政策仍不可鬆綁。陳秀熙表示,因為疫情高峰較高的歐美及香港、南韓等,因為高峰期已經大規模感染、犧牲許多脆弱族群,所以進入地方流行時,感染率僅0.02%,口罩令目前都放寬較多。然而。台灣屬於高峰相對較低的國家,綜觀流行曲線同屬此類的紐西蘭、澳洲、新加坡等國,進入地方流行後仍有大約0.1%的感染率,口罩令等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NPI)的放寬程度會比較保守。「台灣已經要接軌地方流行了!」陳秀熙指出,從台灣不同地理區域的年齡別曲線,可以很清楚看到,各區、各年齡都一致往感染率0.2%方向收斂,例如50到69歲低於0.15%,0到19也低於0.2%,可預測趨勢將持續到8月。疫情曲線收斂是中重症減少的基礎,抗病毒藥物和追加劑持續施打,也有決定性的效果,目前中重症及死亡降幅都已經接近50%。然而,上述這些都只是「直接死亡」的部分,超額死亡包括疫情導致的直接與間接死亡,若不能降低「間接死亡」的部分,超額死亡仍會持續。「台灣如果不考慮WHO所建議的過渡期監視政策,納入更多層面考量,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超額死亡,流行曲線也無法下降如預期。」陳秀熙說,「地方流行的監測指標。必須要加入經濟和社會指標的影響。」因為即便疫情控制好,醫療量能短缺、長期害怕感染的精神心理壓力、長期的NPI、黑數汙名、邊境管制、隔離檢疫,都讓生活緊張,造成間接傷害。例如打亂慢性病和癌症的就醫常態、影響到醫療機構常規照顧流程,無法進行社交和文化藝術活動也會影響精神心理健康。
-
2022-07-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清洗物品和改善通風哪個比較重要?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保持通風良好,比你想像的更重要究竟有多少比例的確診者是由氣溶膠傳染的?很可能超過一半。疫情邁入第三年,科學家對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已有了更多理解。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在空中存活的時間和傳播的距離,遠超過大部分人的認知。你可能聽過一些軼聞。澳洲有一名18歲男性在教堂閣樓唱歌,結果將病毒傳染給在15公尺外的12 個人。中國有一個人傳染給其他9個人,包括與他同桌的人,以及好幾公尺外別桌的客人。在紐西蘭,有被感染的人走過防疫旅館的一間房間,一分鐘後病毒透過打開的門,傳染給裡面的人。這些都不是瞎猜。研究這些例子的科學家經過嚴格審視後,排除了病毒傳播的其他可能途徑。病毒究竟如何透過空氣傳播?你在交談、大笑、咳嗽、唱歌或單純只是呼吸時,都會呼氣。呼氣中充滿小水珠、黏液混合物、口水,以及呼吸道的其他分泌物。這些水珠分為兩類:較大的即飛沫,較小的稱為氣溶膠。飛沫通常比氣溶膠內含更多病毒,也是病毒傳播更好的途徑。但飛沫比較重,從口鼻出來後不到幾公尺就落到地面。飛沫降落的表面會變成我們所謂的病媒,研究顯示即使新冠病毒可以存活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少有人會因為接觸到受汙染的表面被感染。事實上,就算有人正好摸到病媒,那個人被感染的機率低於一萬分之一。自從發現新冠病毒主要透過空氣傳播後,大部分專家都以為病毒是靠飛沫傳染。這表示只要距離帶原者幾公尺遠,或在帶原者出現幾秒鐘後經過同樣的空間,應該不會有事。但更進一步的研究顯示,氣溶膠也是重要傳染途徑。氣溶膠可以攜帶大量病毒,而且比飛沫輕很多,飄得更遠,在空氣中也待得更久。氣溶膠的威力被低估,部分原因是它很微小,通常很快就會乾掉,讓病毒微粒失去活性。但一項電腦模擬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尤其是Delta和Omicron,所帶電荷會吸引來自肺部物質,而這些物質會減緩氣溶膠乾燥的過程。含有新冠的氣溶膠可能會漂浮好幾公尺遠,端看室內溫度、氣流、溼度等條件而定。這代表什麼?氣流和通風很重要。盡量安裝優質的空氣過濾網以移除氣溶膠,沒辦法的話,也有更簡單廉價的選擇:打開窗戶。一項喬治亞州的研究顯示,利用開門、開窗或風扇來稀釋空中微粒的學校,新冠確診數比其他學校少了30%;加裝空氣過濾網的學校,確診數更少了50%。如果要在清洗物品和改善通風中二選一,你應該選擇改善通風。※ 本文摘自《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解析疫後新未來,傳染病預防、強化公衛、科技創新的契機》。《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比爾.蓋茲解析疫後新未來,傳染病預防、強化公衛、科技創新的契機》作者:比爾.蓋茲譯者:鄭方逸, 張靖之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2/06/29
-
2022-07-0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當醫護確診時/染疫後第一句話都是「對不起拖累大家了」 和信護理團隊:曾為確診者更能體會病人的辛苦
和信醫院專責病床從去年六床至今已增加到廿三床,雖然床數足夠,但醫護人員接連確診、成為密切接觸者。人力是否足夠,在各醫院專責病房一直是個大問號,但和信專責病房護理團隊,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團結一心,共同度過難關。「我一直不懂什麼叫做喉嚨癢癢的,直到經歷過才知道」,護理長施淑鳳五月十日確診,上班前覺得喉嚨痛癢及肌肉痠痛,當下非常焦慮,因為一旦她不能上班,對於單位人力運作是一大挑戰,好在立刻有同事跳出來支援當日的值班及隔離期間單位協助,這才排除難題。專責病房護理師許弈棠則在五月十六日確診,一早醒來後發現口乾嚴重,喉嚨痛、發燒至卅八點三度,上班前快篩出現兩條線,立即打給同事求救,同事沒有抱怨,請她好好休息,樂觀告訴她,七天後就能成為無敵星星。施淑鳳說,當確診護理師打電話回病房,第一句話都是「對不起、拖累大家了」,當下覺得很心疼,「其實根本不需要道歉」,因為染疫並不是大家願意的,在調整班表的過程中,真心感謝每位護理師願意互相幫助、彼此打氣,更有確診同事幫忙製作確診懶人包,和大家分享症狀、家人照護等資訊,幫助大家做好心理準備。曾經身為確診者,更能體會病人隔離的辛苦,也會跟著病人CT值高低,心情七上八下,許弈棠笑說,印象最深的是有位伯伯確診後,在醫院隔離了近一個月才出院,這期間CT值忽高忽低,始終無法達到解隔條件。每當看著伯伯滿心期待、準備收拾行李出院,真的不知如何跟伯伯開口,篩檢結果未達標準。「當一個人從行動自如,到最後每天臥床、意志消沉,看了其實很不捨」,只能在不違反防疫規定下,盡力完成伯伯的心願。為了伯伯,護理師們特別請醫院每天訂一份報紙,專門送到病房,讓伯伯維持看報習慣,有精神寄託,最後醫院說法發公文向衛福部說明情況,才讓伯伯能順利回家。伯伯出院那天,許弈棠特別幫他記下出院時間,提醒他回家一定要買大樂透。其他同事動用所有力量,幫忙伯伯預約防疫計程車,送他回家。直到出院,伯伯這才終於有了笑容。許弈棠說,從二〇二〇年至今,抗疫工作慢慢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很感謝病人給予自己的成長及體會,雖然照顧病人時,常常發生忙到沒有空吃便當,但只要下班沖完熱水澡,便能獲得片刻寧靜,一切辛苦似乎都煙消雲散,有力氣度過這場不得不打的戰役。給確診者的一句話 和信醫院護理長施淑鳳:因為新冠肺炎影響,導致醫療量能不是那麼充裕,雖然病床數是夠的,但醫療團隊陸續有人確診,所以在過程中要努力想各種方法,去挑戰困境,讓醫護、病人雙贏,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加油努力。和信醫院護理師許弈棠:疫情下大家都很辛苦,尤其是病人,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一起努力,撐過這段時間,大家生活都可以更美好,加油!
-
2022-07-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4、BA.5侵台!台中:有22例染傳力更強 3招防範
台中市今新增4970例確診。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今天對於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境外移入病例暴增一事說明,台中市目前有22例,由於傳染力強,因應病毒株不斷變種,最有效為接種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疫等3招防範,有症狀請盡速就醫。陳麗娟說,中央說明,截至昨天國內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約占五成,加上BA.4占境外移入的六成,有升溫跡象,暑期入出境人數增加。陳麗娟指出,BA.4、BA.5分別於今年一月、二月首次在南非發現,後續在歐洲也引起疫情回升,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近期案例數增加,專家研判,與BA.4、BA.5傳播有關。陳麗娟說明,依國際研究,BA.4、BA.5傳染力較高,且有免疫逃脫的特性,可能造成較多突破性感染及重復感染,即使大部份患者屬於沒有症狀,就算有症狀也是很輕微,例如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目前研究顯示,重症機率沒有明顯提高,但傳染力強,因此需持續監測。陳麗娟指出,台中市衛生局針對台中市境外移入BA.4、BA.5個案,會做接觸者健康關懷衛教,另外也會安排採檢PCR,以及相關防疫替代所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及清消,持續監測疫情。陳麗娟呼籲,因應BA.4、BA.5等病毒株不斷變種,最有效為接種疫苗,呼籲民眾依期程盡速接種疫苗提升防護力,加上戴口罩、勤洗手自我防護及健康監測,有症狀請盡速就醫。
-
2022-07-06 養生.運動健身
有片|確診後遺症好可怕!腦霧該怎麼辦?營養師經驗談讓你不驚慌!
在現在新冠疫情肆虐,本土疫情每日都好幾萬的情況下,「確診」似乎已不是少見的事,確診後的後遺症卻讓人非常擔心,電視、新聞和手機許,每天都有多資訊如雪片般飛來,如此多的資訊卻不見得都是正確的,今天確診後康復的「黃君勝Sunny營養師」要來和我們經驗談,讓大家不再害怕新冠的後遺症,理智面對,不恐慌。黃君勝營養師首先提到在確診隔離的期間,若沒辦法避免共用衛浴,應該有自己一套盥洗用具,包含牙刷牙杯等,要使用時再自己帶去浴室,關於大家很擔心的後遺症,黃君勝營養師提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染疫後的三個月內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像是疲勞、咳嗽、或是呼吸不順,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兩個月之久。大家最害怕的「腦霧」則是因為病毒會侵害人體的神經系統,進而造成認知問題,而腦霧可能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後遺症會維持多久,又是為什麼會有後遺症,就讓我們點開影片看看黃君勝營養師一家如何度過新冠和後遺症吧!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冠疫情經驗談?快上「有肌勵」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保持防疫好習慣,新冠疫情不擴散!原始影片黃君勝Sunny營養師YT延伸閱讀確診不要慌!6招加速康復又瘦不下來嗎?營養學博士告訴你,可能是腸道菌在作怪!「有肌勵」是女性專屬健身夥伴,提供健身資訊、健康方法,更提供滿滿的鼓勵和正能量,給女性肌力,也給女性激勵,讓姐妹們的健身路上,不孤單!YT:有肌勵https://pse.is/UYA9X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社團:女性專屬|健身的我超美
-
2022-07-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雙雙回升!本土3萬5914例 死亡103例再破百
全台本土今日新增本土個案3萬5914例,境外移入101例,死亡個案回升103例。今日本土個案與死亡案例雙雙回升,指揮中心表示,每周二都會反映上周末未篩檢的量能數據,因此本土確診個案回升屬正常數據反應。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5,914例本土病例,為16,967例男性,18,935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臺中市(4,970例),新北市(4,930例),高雄市(4,198例),臺南市(3,164例),臺北市(3,122例),桃園市(3,117例),彰化縣(2,353例),屏東縣(1,537例),雲林縣(1,089例),苗栗縣(976例),新竹縣(859例),嘉義縣(818例),宜蘭縣(812例),南投縣(790例),新竹市(636例),花蓮縣(614例),嘉義市(567例),臺東縣(504例),基隆市(392例),金門縣(214例),澎湖縣(209例),連江縣(43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0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6例男性、5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94例具慢性病史、5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9日至7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7月3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0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50例男性,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分別自英國(4例)、新加坡(3例)、泰國(2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比利時、越南、馬來西亞、克羅埃西亞及荷蘭(各1例)移入,另8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7月3日至7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667,33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734,646例排除),其中3,929,627例確診,分別為15,098例境外移入、3,914,47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7,12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11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734例、臺北市906例、臺中市665例、高雄市607例、桃園市565例、臺南市480例、彰化縣374例、屏東縣291例、雲林縣191例、南投縣187例、基隆市174例、宜蘭縣153例、苗栗縣141例、嘉義縣132例、花蓮縣及新竹縣各114例、嘉義市111例、臺東縣89例、新竹市67例、金門縣及澎湖縣各9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彰化男1人確診全家中鏢 醫建議:空氣清淨機這樣放才對
彰化縣52歲張姓男子染疫後居家隔離住三樓,妻子和子女住二樓,雖然沒接觸,妻兒仍確診,醫師推測是緊閉門窗和冷氣開整天,讓喜歡涼冷的病毒停留在透天厝導致全體家人中鏢,因此建議保持室內通風,在通風不良處把空氣清淨機放在正確位置,以免真的和病毒共存。張姓男子在建築工地工作,工作期間住宿舍,因兩周前喉嚨痛,到防疫門診檢查確診,他返家住三樓居隔,妻子和兩名子女搬到二樓住並快篩,3人都是陰性,結果他居隔的3天後,家人也陸續喉嚨痛,再度快篩全部陽性。張男居隔結束後回診,向醫師抱怨完全遵守居隔也沒用。衛福部彰化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林聿騰今天表示,張男和家人做到室內清消、戴口罩和勤洗手等防疫作為,依舊確診,問題可能出在空氣不夠流通,經詢問張男答稱天氣悶熱,冷氣整天開著不關,室內保持涼爽恆溫也比較省電,其實這種作法反而讓病毒停留室內並傳播到別的樓層。林聿騰說,防止病毒停留室內的最佳方法就是營造通風環境,引導室內氣流的方向,讓新鮮乾淨的空氣進入室內,所以在窗戶安裝一部抽風機引導通風,加快換氣,讓空氣中病毒濃度降低,這是簡便實惠的方法。林聿騰指出,室內空氣品質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美國環保署曾研究,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髒2至5倍,民眾平時就要做好室內的換氣和空氣流通,讓病毒、建材釋出有毒化學物質、潮濕產生的黴菌孢子等致病物質對人體影響降到最低,如果室內通風不良又窗子無法加裝抽風機,可選擇空氣清淨機輔助降低空氣中的病毒量。空氣清淨機應該放在哪裡最適當?林聿騰認為,理想位置是室內大家最常通行或活動的動線上,帶動氣流過濾,懸吊式比放置地面的效果好,但民眾習慣放在不妨礙通行的角落或櫥櫃邊,將使空氣清淨機的濾淨效果打折扣。
-
2022-07-05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控濕除塵蟎 從環境改善過敏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在季節交替、空氣品質不佳時,過敏性疾病容易發作。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容易引起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眼睛紅癢、咳嗽、皮膚搔癢等過敏反應。預防呼吸道過敏,最好就是遠離過敏原,建議可從環境控制著手改善,包括室內空調可調整成舒適的溫度與濕度,清除塵蟎、黴菌等過敏原,配合每天的室內、外空氣品質狀況調整日常活動,注意是否有因花粉造成的過敏情形。在防疫期間,出外應配戴口罩,除了可減少病菌傳播,也避免臉部口鼻接觸到過敏原,返家後,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清除口、鼻的腔內雜質,更要勤洗手,降低過敏風險。此外,臨床上有許多藥物可提供給有醫療需求的民眾使用,經醫師評估後,可依照過敏嚴重程度適當使用藥物,開立局部類固醇鼻噴劑、口服抗組織胺藥物、肥大細胞穩定劑、白三烯素調節劑、類固醇等藥物,讓患者舒緩症狀。但是有些民眾服用部分藥物後,可能會產生嗜睡的副作用,必須注意,倘若從事高專注力的活動,例如開車、操作危險器械等,務必先與醫師、藥師確認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以免造成意外事件。
-
2022-07-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1歲童確診亡 3歲童重症未脫險
疫情走緩,昨新增本土二萬三○四五例個案、一六七例中重症個案,中症九十九例、重症六十八例,其中死亡個案降至六十九例,為疫情近一個月以來新低。昨另增二例兒童重症、一例兒童死亡個案,一歲女童死於腦炎、肺炎合併休克,在七月一日過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暑假人流變多,民眾須落實防疫措施,才能讓疫情持續下降。指揮中心統計,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累積八十三例,以「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 C)廿六例最多,已有廿一名小朋友死亡。昨新增一名兒童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個案為一歲女童,無慢性病,六月廿八日持續高燒到四十二度,廿九日確診,七月一日嚴重低血壓休克,緊急搶救,仍不幸死亡。另二例兒童重症,羅一鈞說,一例為三歲男童,為MIS C個案,六月二日確診,七月三日轉至加護病房觀察,尚未脫離險境。另一例為四歲女童,本身有慢性心肺疾病,長期使用呼吸器,目前病況穩定。
-
2022-07-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邊境攔截112例變異株 暫不鬆綁
現行每周僅開放二點五萬人入境,但返台人數眾多,機位持續供不應求,鬆綁聲浪四起。指揮中心昨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是否放寬入境總量,因上周我國邊境檢疫Omicron病毒基因序列顯示,BA.4、BA.5等亞型變異株占比已超過六成,加上國際疫情呈現升溫跡象,決議暫時維持一周二點五萬人入境的管制措施。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時指出,由於全球疫情有回升趨勢,暑假期間,旅遊及聚會頻率皆會增加,現行邊境管制措施應繼續維持。他也指示指揮中心滾動檢討邊境管制措施。指揮中心上周檢驗一八二例境外移入Omicron病毒基因序列,其中BA.4、BA.5等亞型變異株占比超過六成,達一一二例;迄今國內累計檢出二三八例亞型變異株,分別為BA.4(三十六例)、BA.5(二○二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土尚未有證據顯示BA.4、BA.5變異株進入到台灣社區的跡象。不過,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亞型變異株病例導致近日全球病例增加兩成,且暑假增加人流,擔心疫情再次升溫,因此,搭機前兩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單周入境容額兩萬五千人、三加四檢疫等三大措施仍維持不變。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認為,旅客入境時必須再做一次唾液PCR,加上「三加四」檢疫措施,配合快篩,可說是全球入境規定相當嚴格的國家,建議登機時以抗原檢測陰性來取代PCR陰性。不過,莊人祥強調,亞型變異株來勢洶洶,仍須維持「搭機前兩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才能確保航空器防疫安全及減少病毒跨境傳播。至於入境檢疫何時可改為「○加七」?莊人祥說,需看鄰近國家疫情降低得更低時,才可能考慮放寬,目前仍在評估中。此外,在成功嶺受訓的替代役第二三四梯次役男,因爆發新冠群聚感染,總計有二五六人確診,原訂昨天舉辦的結訓典禮取消。內政部長徐國勇昨到成功嶺視察,要求役政署務必查明原因、確實檢討。
-
2022-07-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確診後出國前準備這證明 三個月內回國檢測費較省
指揮中心6月中曾公布「境外確診個案返台常見QA」,提到國外確診者入境須檢附確診證明及兩日內陰性證明,陰性證明可從「PCR陰性」或「PCR報告ct值大於等於30」或「抗原檢測陰性」三選一。現在國內確診者愈來愈多,如果3個月內出國又回來,也適用這些規定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都適用,無論國內醫院開立的書面證明或數位健康證明,都可視為確診證明,出國前可事先準備好。反觀在國外確診,確診證明就沒這麼好取得。有讀者反應,在美國快篩陽性確診,輕症或無症狀都不需就醫吃藥,很難取得相關證明。若未能及時取得確診證明,就只能比照一般未確診旅客,花120到135元美金去做PCR,要是航班時間緊迫,急件甚至要價200美金。因為美國7月1日起已不再補助連鎖藥局的PCR檢測費用,在美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現在做PCR就是這麼貴。讀者表示,希望指揮中心能夠放寬規定,採認24小時內的抗原陰性報告,抗原檢測只要幾十元美金,不但結果更快出爐,也可以減輕經濟負擔。因應出入境的康復旅客比例愈來愈高,也希望指揮中心針對康復者訂定更詳細相關指引,比方說,如何證明自己曾經確診,現在就是個難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也於臉書發文表示,PCR非常敏感,感染已久的陰陰陽陽狀態都測得到,所以現在許多國家已放寬改採24小時內的抗原陰性報告,目的在擋下高病毒量個案。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也說,台灣入境時會要求再做一次唾液PCR,入境3+4還得關3天加上快篩,算是目前世界上入境規定相當嚴的國家,登機條件應可改用抗原檢測陰性。對此,莊人祥表示,不論PCR陽性報告、抗原快篩陽性報告、醫療機構開具曾確診證明、當地政府解隔證明等,都可以視為確診證明,希望旅客加以利用。莊人祥說,因有亞型變異株病例導致全球病例上周增加兩成,又適逢暑假人流增加,國際疫情再次升溫,因此「搭機前兩日內PCR檢測陰性報告」、「入境容額2.5萬人」、「3+4檢疫」這3項規定都將維持,以確保航空器防疫安全及減少病毒跨境傳播。
-
2022-07-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走緩!今增2.3萬例本土個案 死亡69例一個月來新低
本土疫情持續走緩,全國今日新增2304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73例,其中死亡個案來到69例,為近一個月以來新低。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045例本土病例,為10,929例男性、12,087例女性、2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438例)、台中市(3,217例)、高雄市(2,719例)、桃園市(2,411例)、台北市(1,992例)、台南市(1,842例)、彰化縣(1,336例)、屏東縣(921例)、苗栗縣(619例)、雲林縣(609例)、新竹縣(599例)、新竹市(491例)、宜蘭縣(491例)、南投縣(472例)、嘉義縣(439例)、花蓮縣(436例)、台東縣(254例)、基隆市(246例)、嘉義市(213例)、澎湖縣(157例)、金門縣(125例)、連江縣(18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6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6例男性、3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64例具慢性病史、4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2日至7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23日至7月1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7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42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美國(3例)、越南(2例)、德國、土耳其及西班牙(各1例)移入,另6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7月2日至7月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610,73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713,634例排除),其中3,893,643例確診,分別為14,995例境外移入、3,878,59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7,02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01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726例、台北市905例、台中市656例、高雄市598例、桃園市557例、台南市457例、彰化縣362例、屏東縣289例、雲林縣182例、南投縣179例、基隆市173例、宜蘭縣153例、苗栗縣137例、嘉義縣128例、花蓮縣114例、新竹縣111例、嘉義市109例、台東縣89例、新竹市67例、金門縣及澎湖縣各9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今增1歲女童死亡 兒童死亡累計21例
-
2022-07-04 名人.陳旺全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Omicron在台肆虐,民眾染疫後多有高燒、喉嚨劇痛、全身痠痛、咳嗽不止、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確診兒童發生罕見腦炎,染疫後解除隔離者,也有人在一段期間內出現「長新冠」,這些問題,透過中醫診療均有可能改善。醫無囿於中西,救人方法愈多愈好,是這次全民抗疫最寶貴的經驗之一。「中醫清冠處方」與「台灣清冠一號」,可讓新冠症狀變得輕微,中醫師處方用藥根據個人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之差異,以整體性方式來治療、所以各年齡、族群、體質皆可服用,故在此次疫情間,獲得各界的高度好評。疫情之初,多數幼兒無可接種的疫苗,更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西藥,導致兒童染疫危險性高,但中醫師處方用藥並無對象限制,可從事前預防方,到染疫時的治療方,以及康復後的調理方,為兒童與特殊體質者提供全方面的保護,大幅減少醫療防禦的缺口,正是這波防疫所彰顯中醫的重要性。清冠中藥 展現療效少數人對中醫理論有錯誤認知,認為清冠中藥僅是一種安慰劑,但從每位受中醫治療的病人反饋可知,凡服用中醫清冠處方的病人,短短數日症狀就舒緩,即是最佳的療效證明。面對新冠病毒的高效傳染及殺傷力,及時救人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中醫處方中藥可對各種變種病毒進行「多靶治療」,無論病毒如何變化,清冠中藥仍可針對病毒特性,營造不利其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病毒複製,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病毒株皆然,而清冠中藥在對抗新冠肺炎具有高效價的優勢,大幅減輕社會防疫的沉重負擔。「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都是中醫特色,面對新冠疫情,一定要讓人體平衡、讓免疫力達到穩定高效的狀態,才具備與疫情共存的條件。中醫「防疫茶」或「防疫藥方」,不僅男女老幼都可以服用,更能降低疫苗不良反應,預防勝於治療,不是確診才找中醫師,平時就該定期找中醫師預防疾病。個別治療 對症下藥多數長新冠病人主訴悶咳、胸痛、焦慮、失眠、全身痠痛、記憶力衰退、疲憊活力差等現象,以最常見的咳嗽併發症為例,這是病毒引起呼吸道中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中醫可針對不同狀況給予個別化治療,咳嗽有痰,若無發燒且痰色偏黃,可用「止嗽散」;兒童康復後仍咳嗽,可用「杏蘇飲」。中醫為每位病人提供最適合的解方,透過「精準醫療」,得以提供有效率的新冠肺炎治療模式:一、事前預防;二、快速給藥;三、有效治療;四、長期保護。中醫對這波疫情展現極佳療效,各界皆要求繼續公費給付「台灣清冠一號」,與病毒共存是政府的決策,如何減輕民眾的用藥負擔,也是政府的責任,以公費給付藥物,可鼓勵更多染疫者主動治療,讓台灣更早回歸正常生活,值得政府深思。
-
2022-07-04 醫療.感染科
猴痘來了!卡介苗、天花疫苗疤痕怎麼分辨?2張圖看懂自己有無保護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邀請衛福部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猴痘的衛教知識。陳婉青提醒,近期法國出現首例小學生感染猴痘,顯示幼童感染猴痘需格外小心,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幼童。猴痘潛伏期短 採支持性療法猴痘屬於人畜共通病毒,感染潛伏期約有5到21天,但通常是6到13天;症狀有發燒、畏寒、出汗頭痛、極度倦怠與皮疹等。發燒1到3天後會有皮膚病灶、多是從臉部開始蔓延到四肢。症狀可能持續14到21天。▲猴痘主要透過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等方式傳染,飛沫傳染需較長時間且近距離才會發生。(圖/疾管署提供)傳染方式有接觸感染,例如接觸到帶病毒的動物,或是病患的呼吸道分泌物、受傷的皮膚或黏膜,與相關汙染物;另有可能透過飛沫傳染,但這需在長時間共處才可能感染。在疫苗部分,國際都不建議大規模接種,僅建議高暴露風險職業,如實驗室人員;與高感染密切接觸者,如照顧者或醫護。且陳婉青提到,多數人感染後症狀輕微,可透過輸液治療、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降低併發症。且藥物相當多,但這類藥物僅能使用於免疫力低下病患。 預防方法有:前往流行地區,避免宿主動物,所有食物需煮熟、避免與病患接觸,醫護須備妥防護裝備,有症狀需就醫。▲疾管署提供猴痘的預防方法。(圖/疾管署提供)第3代疫苗與藥物採購中 有發生重大事件才會搬出首代疫苗針對抗猴痘藥物與疫苗整備,指揮中心發言人說明,目前需與藥商作採購的詢問,目前都還在討論,只是提醒大家,感染者不一定要服用。「目前主要採購天花第3代疫苗,與許多人打過的第1代疫苗不同的是,第1代副作用極大。未來如發生天花恐怖事件,才需要把戰備的第一代疫苗拿出來。第三代的疫苗副作用低,僅用於醫護人員、實驗室人員以及接觸者才可做接觸後暴露之預防使用。你有打過猴痘疫苗嗎? 看你的左手臂三角肌莊人祥表示,台灣在1979年之前,不少民眾打過俗稱牛痘的天花疫苗;研究顯示該疫苗對於猴痘,具有85%保護力,但「我打這麼久,保護力有沒有85%,就是個問號。」另外有不少人不會分辨卡介苗與天花的疤痕,疾管署說明:曾接種牛痘的手臂,應當有較大的痘疤,多呈現輻射狀,大多數有2痘疤,也有接種在大腿外側的。另外,卡介苗疤多在左上臂三角肌中央,疤痕較小。▲疾管署說明卡介苗的接種痕跡。(圖/疾管署提供)▲疾管署提供接種過牛痘疫苗的疤痕樣態。(圖/疾管署提供)(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重症醫列3點證明「猴痘已加速進化」! 揭「8個感染徵兆」:發燒先出現 ·此波猴痘症狀較不典型!打牛痘疫苗能預防嗎? 美CDC解答...6種人恐重症
-
2022-07-03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銀髮宅經濟大起 樂齡十大熱銷品
COVID-19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雖然已逐漸鬆綁外出管制,不過前陣子疫情高峰時還是有很多人不敢出門消費,尤其免疫力較弱的長者更是盡量減少外出。宅在家的結果,一方面造成電商業績爆量成長,一方面對居家用品的需求亦大幅提升。由於樂齡網是以中高齡生活所需為主,跟一般零售通路或電商有些不同的消費走向值得觀察。根據樂齡網門市及電商2022年上半年的銷售資料,發現有以下幾個趨勢:居家照護家具銷售大增:由於醫院量能緊繃及老人安養護中心探視不易,原本有機構療養需求的長者改為在家照護,因此居家電動床及起身輔助椅的銷售較去年同期都成長超過五成。即食介護食品異軍突起:過去台灣較少看到「介護食品(針對牙口不好或吞嚥功能退化的長者設計)」,但因疫情關係,此類商品大大減少外食風險及備餐不便的困擾,而且兼顧營養及口感。隨著多家廠商投入開發,口味的選擇也增多,成長可期。在家運動養肌健身正夯:疫情期間外出運動染疫風險較高,但對長者而言,若減少運動量有肌少症風險,因此許多長者選擇在家運動,在家坐著也能健身的健步機及律動機都有很高需求。宅家追劇閱讀眼界大開:多數銀髮族都有視力退化問題,長時間盯著手機看,對於長者而言眼力大傷,因此一些放大鏡或閱讀架亦成為這段時間的熱賣商品。長輩溝通不再大呼小叫:聽力退化的長輩不願配戴助聽器,溝通往往像吵架一樣。疫情期間跟長輩在家相處的時間變長,有許多貼心的兒女會幫長輩購買輔聽器,讓居家也能輕聲細語。若以銷售金額來排序,在2022年上半年樂齡網熱銷排名前十大商品分別為:1.居家照護三馬達電動床:可頭、腳、整床升高及降低,實用性高,加上有長照2.0補助,跟去年同期相比銷售成長超過90%。2.木製起身輔助椅:對於因為中風其他各種原因導致起身不易的長者,此椅可協助其起身,減少依賴他人攙扶起身的困擾。3.介護食品:目前有台灣自製及日本進口的介護食品,分等級讓不同牙口狀況的長輩可選擇適合自己的即食餐包。4.光彩護汝髮:此款商品在母親節大熱賣,本身是護髮乳,因加入銀離子,只要照日光便能讓頭髮有變色效果。5.電動健步機:可被動式運動,體積小不佔空間,長輩坐著也能透過健步機帶動雙足運動,可調控速度。6.高感度集音器:類似MP3的輔聽器,可調大小聲及音頻,對輕微聽損者有很好的集音效果。7.角度可調式大螢幕放大鏡:角度可任意調整,看書報雜誌或手機筆電都很適用。8.電動雙馬達起身椅:可電動緩升及緩降,還可平躺,看電視睡著還可在其上小憩。9.電動床墊:背部及膝部可分別緩升降,不像醫療病床,只要架在原床架之上即可。10.Stander床用護欄扶手:可當成護欄防止長輩跌落床下,一方面又可協助起身,若不想換電動床,可加裝於原床墊。隨疫情趨緩,防疫商品的熱潮逐漸褪去,未來將有更多適合長者使用的產品問世,迎接超高齡社會來臨。
-
2022-07-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解封後要怎麼做才能出國旅遊?出國條件、疫苗施打注意事項一次看
全世界的新冠疫情已經肆虐了兩年多,許多人已經很久沒有出國旅遊。隨著新冠疫苗的覆蓋率上升以及全民防疫觀念的提升,台灣的疫情逐漸穩定。各國的疫情也有趨緩,有的國家也重新開放施打兩劑以上新冠疫苗的觀光客入境,這對於久久沒有出國旅遊的人來說是一項天大的好消息。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做好萬全準備民眾出國前一定要先做好準備,了解當地疫情是相當重要的。在網路搜尋「國際旅遊處方箋」,選擇即將前往的國家,獲取當地的即時疫情、旅遊前的準備、預防接種建議等相關醫療資訊,也建議民眾前往旅遊醫學門診做相關諮商。需要注意的是,儘量在出國前二至四週來諮詢或施打疫苗,因為有些疫苗是需要一段時間產生效果(如黃熱病疫苗),有些檢查需要時間檢驗,或一些預防性藥物也需時間觀察是否產生副作用。只戴口罩還不夠!基本防護不可少在新冠病毒蔓延的環境下,隨時配戴口罩已經是全民的共識,一般外科口罩可用來防止人與人之間的微生物、體液傳遞(飛沫傳染)。但要注意有些傳染病光靠口罩是無法防範的,例如:有些疾病是靠著接觸傳播、食物或水源傳播,或動物、昆蟲等病媒傳播,如果沒有做好正確的防護措施,恐怕在國外旅遊時會增加染疫的風險。以下介紹幾個國外常見的疾病及預防方式:◎黃熱病黃熱病集中在非洲及拉丁美洲,傳播方式為蚊子叮咬傳播,若要前往該地區旅遊,採取防蚊措施以及接種黃熱病疫苗是必要的。年齡滿9個月以上者,皆建議接種黃熱病疫苗,且應於出國10天前接種。接種疫苗後可產生長期保護力,故不需例行追加接種。◎瘧疾瘧疾疫區包括:非洲、中南美洲、東南亞及大洋洲島國。主要由瘧蚊叮咬傳播。建議旅客諮詢旅醫門診醫師,正確採取防蚊措施,並服用瘧疾預防藥物。瘧疾預防用藥必須因不同地區的抗藥性而使用不同的藥物,有些藥物必須至少在出發前二至三週開始服用。◎A型肝炎A型肝炎流行地區例如:非洲、南美洲、中國大陸、東南亞地區等,其主要的傳染途徑是食用受汙染之食物或水而感染。在外要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不可生飲、生食,尤其是生蠔或貝類。接種A型肝炎疫苗為預防感染相當有效的方法。◎傷寒傷寒多發生於開發中國家,南亞地區感染風險最高。傳播方式主要透過受汙染的食物、飲水傳染。注意飲食衛生(儘量熱食、飲用瓶裝水或飲料),可視需求接種傷寒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最主要的流行地區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橫跨非洲中部的「非洲流腦帶」地區,好發於春、冬二季。主要由飛沫與接觸傳染,預防方式為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在高風險地區保持個人衛生、戴口罩,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症狀病人。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要求赴沙國朝覲必須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並出示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記得攜帶「黃皮書」,而非小黃卡「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是一種受全世界認可的證明書,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及格式所核發,又稱為「黃皮書」。部分國家規定入出境旅客應提供特定疫苗之黃皮書,旅客須提早接種疫苗,並且取得證明書。如果沒有依規定提供,檢疫人員可以採取強制檢疫、隔離等措施,甚至拒絕旅客入境。黃皮書若經塗改即失效,領取時記得確認各項資料都與護照相符合。小提醒!出國前注意事項1.出國前,至疾管署網站查詢國際疫情資訊及防疫建議,出國前二至四週前往「旅遊醫學門診」接受評估;並適度自備口罩、防蚊液及乾洗手液等防疫用品。2.旅途中或返國時,曾有發燒、腹瀉、出疹或呼吸道不適等疑似傳染病症狀,請於入境時主動告知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21天內,若有身體不適,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3.傳染病預防措施4.有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口罩。5.用肥皂勤洗手、吃熟食、喝瓶裝水。6.噴防蚊液,避免蚊蟲叮咬。7.不接觸禽鳥、犬貓及野生動物,避免咬傷或撕裂傷。8.前往旅遊醫學門診接受評估及疫苗施打。 小提醒!出國前請至家庭醫學科-旅遊門診諮詢相關注意事宜
-
2022-07-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3萬4748 境外+79 死亡+96 各縣市均5千例以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萬48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4748例本土個案及7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6例死亡。本土確診個案較昨日下降2.6%。今各縣市新增案例數皆未超過5千例,前三名為台中市4952例、新北市4738例、高雄市市4397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萬4748例本土病例,為1萬6319例男性,18,421例女性,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台中市(4,952例),新北市(4,738例),高雄市(4,397例),桃園市(3,467例),台南市(3,001例),台北市(2,652例),彰化縣(2,234例),屏東縣(1,377例),雲林縣(1,036例),苗栗縣(889例),新竹縣(868例),嘉義縣(754例),新竹市(735例),南投縣(726例),宜蘭縣(672例),花蓮縣(602例),嘉義市(459例),台東縣(445例),基隆市(379例),澎湖縣(183例),金門縣(158例),連江縣(24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9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1例男性、3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90例具慢性病史、61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2日至6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5日至6月29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7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48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英國(4例),美國(2例),波蘭、西班牙、越南、泰國、印尼、南韓、法國、比利時、菲律賓、義大利、荷蘭、馬來西亞及德國(各1例)移入,另6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2日至7月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524,06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681,626例排除),其中3,837,856例確診,分別為14,799例境外移入、3,823,00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6,86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85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708例、台北市896例、台中市632例、高雄市583例、桃園市556例、台南市435例、彰化縣341例、屏東縣279例、雲林縣177例、南投縣173例、基隆市172例、宜蘭縣148例、苗栗縣133例、嘉義縣122例、花蓮縣113例、新竹縣108例、嘉義市106例、台東縣89例、新竹市64例、金門縣及澎湖縣各9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7-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公布台灣防疫成績單 專家:民眾其實不關心
指揮中心公布台灣防疫成績單,分別以台灣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排名第二、抗病毒藥物投藥率世界第一、台灣染疫死亡率在主要國家中處於最低程度、台灣超額死亡為世界第二低,總共4張圖卡。指揮中心表示,依「經濟學人」統計,台灣疫情期間超額死亡為負2000人,為世界排名第二低,最低是紐西蘭為負1500人。專家表示,「經濟學人」算法不夠精確,「不太相信」超額死亡為負數,而國內民眾對台灣防疫在國際上的排名「其實不關心」。「指揮中心公布4張圖卡數字,對國內民眾來說,其實不重要。」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民眾對台灣防疫於全球排名,其實不太關心,關心的是親近家人有沒有人染疫死亡、家中孩子有沒有得到MIS-C等,國內防疫成績不需要和全球其他國家比較,除非是要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會議,指揮中心要做的事應是傾聽民眾對疫情的想法,並加以回應,積極改善做不好的地方。施文儀說,指揮中心公布5至11歲兒童疫苗接種率排名世界第2,這是對比先進文明國家,台灣有沒有跟上防疫腳步,但指揮中心未比較台灣與其他國家60歲以上民眾疫苗接種率,可見國內對長者打疫苗情形有待加強,這也反應出長者等高危險族群的投藥率是世界第一,可以說是指揮中心給藥速度快,但也曝露出高危險群沒有受到好的保護,這是一體兩面。 至於台灣染疫死亡率成績單,施文儀說,指揮中心公布排名是新冠疫情兩年半來的情形,過去兩年台灣守的很好,但今年Omicron疫情死亡人數已接近6000人,整體致死率達萬分之16,因此染疫死亡率應為過去2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別統計,並與其他同樣是處於Omicron疫情的國家比較,才能真實的呈現防疫成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濟學人」超額死亡計算方式為疫情期間總死亡人數,減去非疫情期間總死亡人數,數字愈高表示疫情造成死亡情形愈嚴重。依衛福部統計處統計,2020年到2021年超額死亡負2925人,與經濟學人機器學習是負4508人,每個國家有不同統計方法,計算結果也不一樣,統計處為與國際一致,而採用「經濟學人」統計結果。施文儀依2021年死亡人數減去2020年死亡人數,減去指揮中心公布染疫死亡人數,再減去依年齡老化推算的每年死亡人數,計算結果2021年超額死亡約為7千至8千人。他說,「經濟學人」算出超額死亡是負數,「他不太相信」,有可能是算法不夠精確,應要有更精確的算法。
-
2022-07-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92歲確診嬤在急診室等29小時 新北衛生局:無醫院拒收情形
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今舉辦記者會,一位住在三峽某長照機構的92歲奶奶確診送醫,卻在亞東醫院急診病房等了29小時,且長照機構不清楚綠色通道醫院是土城醫院。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機構護理師聯繫三家醫院,其中兩家醫院均表示可收治,一家需侯床,家屬決定選擇其中一家需在急診侯床醫院治療,並無醫院拒收情形。奶奶的兒子陳爸爸表示,92歲媽媽本身有腎臟病及糖尿病,住在三峽某長照機構,但24日接到通知就說媽媽病危,以為是腎病造成,沒想到是確診,可是媽媽行動不便根本不可能外出,機構說全院只有媽媽確診,他質疑感染源從何而來、機構是否有隱瞞全院其他人的確診情況,希望能夠知道真相。民進黨團總召集人陳啟能表示,新北市從恩恩案至今以來,防疫議題很多疏失、缺失,除了眾所矚目除了恩恩案外,陳奶奶因為確診延誤送醫治療導致往生,機構的回應就像不斷推諉、不了解地方防疫政策,導致醫療悲劇。黨團副總召集人李倩萍表示,陳奶奶送醫當天,副市長劉和然說,新北病床數還有600多床,比例將近3成,但陳奶奶送到亞東醫院卻被告知沒有病床,等了29小時才住院,到底是講空話還是謊話,令人匪夷所思。黨團書記長廖宜琨說,市府應該確實掌握各間住宿型安養中心的確診人數,日前長照機構探望的政策修正為有條件探望,地方主管機關對於分艙分流的動線及空間更應該要深入檢視,要以個案為借鏡,不要成為通案。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個案患有多重慢性病及癌症,家屬有簽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5月24日晚間出現病情變化,機構護理師先給予支持性醫療協助並聯繫三家醫院,其中兩家醫院均表示可收治,一家需侯床,家屬決定選擇其中一家需在急診侯床醫院治療,個案送抵收治醫院急診室,經急診醫師診療後,家屬再度簽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醫院隨即給予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治療,並安排收入專責病房。衛生局經檢視送醫過程,機構進行快篩陽後,立即聯絡3家專責醫院,除第1家專責加護病房滿床,另兩家醫院皆可立即收治,並無醫院拒收情形,送抵醫院後採取支持性治療,並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社會局表示,5月24日晚間,該機構照服員發現90歲阿嬤體溫偏低、血糖過高和意識改變,「隨即快篩採檢爲陽性並緊急送醫救治」,社會局接獲通報後,要求機構立即全員快篩,加強環境清消,保持內部通風,並分艙分流照顧。該機構工作人員和住民經全員快篩後,均顯示為陰性。社會局表示,該機構從快篩到送醫,「均依照中央指引及相關SOP處理」,並於24小時內通報社會局及衛生局,並無隱匿或延遲送醫。
-
2022-07-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7月11日跌破萬例?指揮中心:有可能 但現在速度相當緩慢
國內有專家評估,7月11日本土個案將跌破萬例,預計7月底就能開放邊境。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跌破萬例都有可能,但目前看來相當緩慢,需要民眾配合,尤其暑假期間人流回升。針對邊境是否開放,仍要評估醫療量能、旅館、防疫計程車等滾動評估。關於確診個案數,莊人祥表示,跌破萬例都有可能,目前看來是相當緩慢,整個部分需要民眾配合,尤其是暑假期間,人流回升,看來要近一步評估。若要低破萬例,周一通常確診數最低,但1天後「可能就回去」,這樣是否算低於萬例,也不太曉得。針對7月底邊境是否開放,莊人祥表示,都需要看國際疫情,因6月15日放寬入境人數、啟動「3+4」等,還要觀察醫療量能、旅館、防疫計程車等滾動式評估。有國內確診者反映,確診者通報「3+4」同住家人,必須要同住5天才能通報,若同住2天無法通報,但後續又說可以通報,恐怕錯過可開立隔離時間?莊人祥表示,同住家人沒有詳細規定時間,這部分有點誤解,若有類似狀況,要看衛生局可否協助處理。日前傳公費台灣清冠一號7月1日起,將限縮公費補助對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醫藥司還在研議中,尚未拍板定案,若有定案就會由指揮中心或中醫藥司發布說明。因染疫人數增多,未來是否定期發布「COVID-19康復者整合門診」收案人數?羅一鈞表示,6月有公布2次,之後會每半個月跟健保署要一次資料,若有臨時議題,有需要資料我們可以跟健保署索取,健保署都有相關數字,但沒有公佈於網站上,也不像是長照機構每周會講一次,應會是半個月報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