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退休金
共找到
276
筆 文章
-
-
2020-12-2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王儷玲長照經驗談 應作預防式退休準備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政大教授王儷玲,這兩年也成為照顧三明治世代,母親因病導致失能需全天候照護,王儷玲與兄弟共同撐起照顧長輩的經濟責任與陪伴,但她堅持孝順是不可背棄的倫理,也分出時間南北奔波照顧母親,親自陪伴,並透過音樂療癒自我,因家人切身的照顧經歷,更感受到財務、健康與心靈獨立必須兼顧,讓王儷玲更急欲推廣全方位的退休準備要及早。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退休力大調查,超過萬人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身為參與的主要專家,王儷玲更是感受深刻,不忍見母親長期臥床,而外籍看護原本就人力短缺,今年在疫情下要尋找適當照護人力更為艱困,且醫院嚴格的探視管制也讓王儷玲與家人心力都備感煎熬。當家人面臨長期醫療照護時,照護人力短缺難尋、環境不佳、照顧責任分工與龐大費用支出等,都是許多三明治世代的照顧難題,而這些同時需要財務、心理等共同支持,考驗著多數民眾的照顧資本。王儷玲表示,不同世代對退休的心境不同,準備重點也不相同。但有三大通則,首先應該建立退休準備的基礎知識,例如理想的退休老本計算、勞退、勞保、年金各是什麼?第二個觀念是退休準備金專款專用,不被其他用途花費吞蝕退休本;第三道則是定期定額投資、並及早購買適合的保險。以40歲三明治族群舉例,雖然在財務已累積基礎,但可能背負購屋貸款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照顧壓力不輕,因此先健檢自己在「制度」內的退休金資本有多少?這當中包括勞退、勞保。其次是計算理想老本,維持一定的所得替代率,通常是以現有月薪資的七至八成作為計算基準。也就是說,以月薪六萬元的三明治世代來說,退休後若希望享有同樣的生活品質,至少每月需要四萬二千元的退休金可以使用。另外,除了醫療保險,最好能將長照險納入清單。王儷玲自身便是退休及早準備的實踐者,她從30多歲就規畫保險、定期定額投資,且儘管身兼教職、四處傳講退休觀念,她更開心找到心靈慰藉依靠,常常開口唱歌、將欣賞古典音樂作為終身興趣,唱得還是難度頗高的女高音,也和台大校友合唱團登上國家交響樂團(NSO)舞台。談到古典歌劇或歌劇魅影等名歌劇,王儷玲眼神放光,笑稱唱歌、記歌詞是預防失智的絕佳方法。此外,她積極投身在退休基金協會事務,除了持續支持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退休協會正推廣「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認證,培育退休理財專業顧問RFA,預計明年推出退休金計算機,協助民眾自行計算勞保、勞退、國民年金等退休給付,算出退休金準備缺口。她強調,退休準備要有「預防」的觀念,才能事半功倍,不只要在財務面預作準備,還應該持續注意健康和培養心靈志趣,例如透過穿戴裝置科技裝置,監測健康變化,協助管控飲食,別等到疾病發生後備受煎熬,而是從預防端開始準備,為自己賺進更長遠、快活、更有品質的退休生活。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26 養生.無退休時代
一個家不用特別空出房間等孩子回來!蔡穎卿:「空巢期後,才是二人戀愛的開始」
從2007年第一本親子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到甫出版的《隔代不隔愛》,作家蔡穎卿的角色,已從媽媽晉升為「祖輩」。儘管即將跨入60後,她對多數同齡人諱莫如深的「老」字卻坦蕩面對,直言:「老,很好。」因為經過時間洗鍊,心裡不再有無謂恐懼,對自己的認定、與人的相處,都有了老成的質地,如同陳年起司,每多一天的熟成,都是前進美好味道。 「老」其實是從容了、穩重了 當我們還爭論著要用「輕熟」、「大齡」等不同詞彙,來定義「老」的時候,蔡穎卿坦言不諱地承認,與其用這些花俏字眼,「老,反而比很多的語詞更踏實一點。」 因為老,意味著舉措從容了,心態穩重了,結交的是經過生命歷練揀選的朋友,終於可以打扮成年輕時嚮往的端莊成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蔡穎卿笑說,自己從年輕起,就是個心思很多的人,但因為看重媽媽這份天職,所以從兩個女兒出生到離家的21年間,即使想方設法在生活的空隙裡實現夢想,「但真正沒有一絲慚愧去過生活,還是等到小女兒上大學。」 不怕空巢期,反倒求之不得 所以許多父母害怕的空巢期,她反倒求之不得。在女兒上大學之後,她和先生Eric設計新居時,就完全沒把孩子放在心裡,「我覺得一個家不用空下一個房間、兩個房間等孩子回來。」她說也許是自私,卻認為孩子的獨立人格取決於父母,「假如不放手,他們也不會是完整個體。」 因此多年來的親子教養工作,對象不只是孩子,也是希望大人們可以裝備好自己。蔡穎卿提醒,即使年長了,自己的學習也不能斷,「一個人很認真的時候,心相對就比較安定。」 圓夢,別把退休金弄不見就好 其次,是不要畏懼追夢。蔡穎卿說,每個人年輕時都會有想做的事情,若只是當成一個夢想處理,此生似乎就只能徘徊在夢與現實間,「其實人好像也不用多勇敢,就可以去實現年輕時候的夢想。」 她笑說,如果曾經想做什麼事,有一天退休了,「為什麼不能?就去嘛!2個月也是一個夢想,半年也是一個夢想,只要別做把自己的退休金弄不見的夢想就好了。」 像是她在工作室接觸許多小朋友,與先生Eric常會拿孩子的曲譜來練琴,「老了學東西比較慢,但相對我們的基礎比較好,有些很快的曲子,你負責左手、我負責右手,兩人兩手接力,這也是生活裡很棒的事情。」 日常的美感,攸關過得好不好 正因不斷地修養與學習,讓「老」成了年資的積極意義。「我覺得年老的生活鍛鍊,包含如何持續把我認為很美好的生活過下去。」蔡穎卿認為,日常的美感,是攸關老年生活過得好不好的紐帶,「人老了,很多地方就遲鈍了,如果沒有很漂亮的生活,就是一種老態。」 她解釋,所謂的「漂亮」並非豪奢,而是將空間好好打掃、布置、維持,至今她仍習慣在夜晚點燃燭光,即使是剩菜也能透過擺盤變化出新意,「這部分的能力,我希望自己一直能持續下去。」這是她心中「華麗的老年」,也是她與Eric想給孩子最大的禮物——「讓他們放心」。 空巢期後,戀愛才真正開始 她在《兩個人的餐桌,兩個人的家》裡,便書寫了從新婚到孩子離家後重新開展的兩人生活,原以為落寞的空巢期,在她卻是重溫舊夢與情懷。「像我們這年齡的夫妻,最開心的是過去未必有這麼長的時間獨處,但是孩子長大、出門了,這個戀愛才真的開始。」 他們會搭著公車來場小旅行,或是特意從日常生活裡找出時間外出共餐,這些雖不是好萊塢式的轟烈愛情,卻是涓滴永續的確幸。 蔡穎卿說,無論婚姻裡培養出來的是生活情感、革命情感或最好的友誼,都會在50歲之後開始回收,而最可貴的,莫過於兩人能共同擁有這份資產,並同時前進。 「我非常不喜歡別人教育我:不要怕老。」皺紋、白髮、鬆垮,「那些事情一點都不是假的,但人不一定要那麼眷戀生命樣貌的年紀。」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經歷過青春年華,「那樣就好啦!為什麼要一頭去追?是害怕,才讓我們心裡一片空白。」 青春既已留不住,何妨優雅的老去,她說:「真正的老,相對心情穩定很多,這個景況如果自己要拋棄,太可惜了!」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沒有任何慢性病!73歲老拳師無預警暈倒 竟是急性肺動脈栓塞惹禍.頭痛、肩膀僵硬,刮痧就舒緩?中醫劃6個重點,健康刮痧免擔心.很多人會刷牙,但都做錯了?牙醫師教你最新的改良式貝氏刷牙法,牙齒清潔事半功倍
-
2020-12-18 養生.無退休時代
首份退休力指標 逾萬人填答
二○二○年台灣人口負成長,逐漸成為「生不如死」超高齡國家。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關注銀髮族議題,展開「退休力大調查」年度計畫,本周連續四天刊出分析報導,搭配數位專題、線上評量,助國人測出自己的退休力。截至昨天逾萬民眾填答,平均分數為五十六分。本評量經願景工程一年籌畫與執行,邀請多名專家,共同和擅長高齡人口調查的典通公司合作,研擬「本土化」退休指標,最終整理出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等五大面向。在廿題自我評量中,所有受試者都可看見他人作答數據、改善方法,藉此衡量退休準備是否周全。最終分為零至五十分的「困老族」、五十至八十分「安老族」、八十分以上為「優老族」三級。雖然目前統計顯示,萬人總平均五十六分,皆為「安老族」;但僅高於困老族六分,皆是「安老族」後段班,只要稍有意外,很容易向下淪為「困老族」,顯示國人若要保障安穩晚年生活,仍須在五大面向各自加強。開放全民填答「二○二○退休力大調查」的首周數據,和事前民調相差不遠,「難以退休」已成台灣社會未來難題。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表示,國人退休準備啟動太慢,更低估退休生活支出。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也提到多數民眾對退休缺乏概念。本調查將繼續開放民眾作答。願景工程會追蹤數據,長期觀測台灣人退休準備與變化,建立起退休議題的第一手資料,打下「國民退休準備工程」的地基。歡迎各界申請授權引用,也邀請讀者積極回饋,共同加入打造理想百歲人生的行列。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我的退休金大計/戴國榮 退休生活靠勞退、以房養老補醫療
無論你夢想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貌,都需要金錢支撐。該準備多少退休金才夠?該怎麼存?聽聽貼近你我生活的素人們現身說法,談談他們的退休金大計。我今年五十七歲了,原本打算六十歲退休,考慮還有房貸要付,最近決定規畫六十五歲再退休。退休金來源主要是勞保年金,到時每月約可領三點五萬元,加上舊制退休金,兩者合計每月大約有四點八萬元。如果年紀更大後,有醫療等支出需求時,就打算把第二間房拿去辦以房養老。我老家在高雄,父母都在高雄中油公司,我國中畢業後,就以手球國手資格進入中油建教合作,工作到現在。雖然期間曾因專職工會,因此進進出出中油,但是勞保年資未中斷。到六十五歲時,累計勞保年資就有四十九年,希望勞保年金改革不會大砍,最理想的狀況是可月領勞保年金三點五萬元。另外我在中油的資歷,退休時可以拿到舊制退休金約六百萬元,如果扣掉還房貸三百萬元,至少還有三百萬元,若以平均餘命到八十歲計算,每月可支出一點三萬元,加上勞保年金三點五萬元,退休後每月生活可支配四點八萬元。雖然原本在高雄中油工作,但後來擔任工會幹部,工作地一直在台北,為了方便工作,曾在桃園買房子,但桃園台北往返仍不方便,因此賣掉桃園房子,一○二年改在新北市新莊買房,目前房貸就是新莊的房貸。目前住在新莊房子,兒子已在高雄中鋼工作,也已經買了房子,因此退休後,會回高雄與兒子一起住,彼此照應。屆時新莊的房子可以彈性處理,可以出租,如果未來有醫療等需求,也會考慮把房子拿去銀行辦「以房養老」。我從九八年勞保年金化後,開始關注退休生活規畫,會去計算自己退休後,大約可領到多少勞保年金,然後開始進行股票、基金投資,金額不多,大約只有數十萬元。不過投資結果不理想,股票小虧,因此去年參加「好享退」定期定額投資計書,目前投資報酬率還不錯。台灣投資商品很多,資訊也很透明,但是對自然人來說,還是不容易懂,因此才會考慮加入好享退的定期定額投資計畫,畢竟接近退休年齡了,還是以穩健投資為主。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8 養生.無退休時代
規畫下半場/台灣首份退休力指標 三天逾萬人搶答
二○二○年台灣人口負成長,正逐漸成為「生不如死」的超高齡國家。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長期關注銀髮族議題,並展開「退休力大調查」年度計畫,本周連續四天刊出分析報導,同步搭配數位專題、線上評量,助國人測出你的退休力。截至今日,已有逾萬民眾填答,平均分數為五十六分。本評量經一年籌畫與執行,願景工程邀請多名專家,共同和擅長高齡人口調查的典通公司合作,研擬「本土化」退休指標,最終整理出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自在獨立五大面向。在廿題自我評量中,所有受試者都可看見他人作答數據、改善方法,藉此衡量你的退休準備是否周全。最終分為零至五十分的「困老族」、五十至八十分「安老族」、八十分以上為「優老族」三級。雖然目前統計顯示,萬人總平均五十六分,皆為「安老族」;但僅高於困老族六分,都是「安老族」後段班,若稍有意外,很容易向下愈淪為「困老族」,顯示國人若要保障安穩晚年生活,仍須在五大面向各自加強。本報於今年九月底,先行邀請一千位廿歲到七十五歲以上民眾參與測試,也發現結果僅有「自在獨立」分數較高,財務及社會連結皆不及格。開放全民填答「二○二○退休力大調查」的首周數據,和事前民調相差不遠,「難以退休」已成台灣社會未來一大難題。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表示,國人退休準備啟動太慢,更低估退休生活支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說,「多數民眾對退休缺乏概念。」本調查將繼續開放民眾作答,為國人測出自我退休力。願景工程會追蹤數據,長期觀測台灣人退休準備與變化,建立起退休議題的第一手資料,打下「國民退休準備工程」的地基。歡迎各界申請授權引用,也邀請讀者積極回饋,共同加入打造理想百歲人生的行列。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5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0/「養老防兒」 46%熟齡族:退休金不夠
「養兒防老」已是歷史名詞,剛步入老年的嬰兒潮世代大半已覺悟,「新世代老人」老後絕不跟子女住,圖個老後清閒,孩子也別來啃老。「養老防兒」是翻轉文字的戲謔,也有幾分警醒。根據勞動部二○一八年調查,勞工退休生活費用來源以「自己儲蓄」比率最高,接近八成,靠子女奉養只有百分之五點一,即使六十五歲以上,由子女供養比率也僅占一成。5成沒理財或儲蓄退休生活得靠自己,但根據願景工程退休力大調查,逾五成民眾未做退休理財儲蓄規畫,更有四成民眾認為退休金不夠用;退休資金缺口需要填補,但四成的人選擇退休理財工具的投報率不及百分之二;有二成六完全沒有購買任何保險。調查顯示,想要晚年安穩度日不靠他人,令人擔心。調查顯示,百分之五十一點六的人沒固定理財或儲蓄;而有固定規畫投資的人,逾三成投入的資金額度僅占收入的百分一至六,比率偏低。值得注意的是,六十歲以上熟齡族知道可領多少退休金,但自覺得不夠的比率達百分之四十六點五,很可能處於只靠退休金已無法因應生活的狀況。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建議,各項年金改革持續,要靠自己存錢養老,利率又太低,資金缺口擺在眼前,所以準備退休理財愈早愈好,建議卅歲就開始,至少也要從退休前十年就準備,如果預估退休後還有廿年的生活時間,理財準備一定要超過廿年,避免太晚開始負擔太重。年輕人理財較積極不過,年輕世代的財務準備普遍優於年長者。廿歲世代投入理財儲蓄金額占收入二成以上者,是所有年齡層最高;在購買保險也有類似發現,年輕人擁有保險的比率高於年長者。可見愈年輕,愈知道「退休財務靠自己」。背負學貸使年輕人未出社會就負債,加上低薪、非典型雇用型態使自由工作者變多等,使年輕人對財務準備更未雨綢繆。台灣人口協會監事林佳瑩認為,現在理財資訊發達,也讓年輕人對理財比長輩積極。王儷玲建議,薪資停滯的年輕世代應選擇較積極的投資工具,賺取較好的投報率,長期投資應選擇投報率百分之四到六的商品;但愈趨近退休,甚至已退休,理財就應保守。保障晚年挑3保險曾有統計指出,國人平均每人有九點七張保單,政大國際產學聯盟總監姜漢中說,真正能讓晚年有保障的險種,應該是年金保險、健康醫療保險和長期看護或失能殘扶保險,可說是晚年的三根支柱。調查顯示,購買年金保險者有百分之十一,有長期看護失能險和失能殘扶險達百分之十九點六;有健康醫療保險的比率最高,達百分之六十二。醫療險可提供就醫經濟保障,長照險則避免失能落入貧窮或無人照顧,年金保險能對抗長壽風險,因為活愈久領愈多。▌延伸推薦:下載【2020退休力大調查】完整成果報告【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 測驗你的退休力 【超前部署百歲人生】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5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蕭彤雯:退休後應活得有意義
退休後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跟許多上班族一樣,41歲飛碟電台主持人、全方位媒體人蕭彤雯與先生努力賺錢,保單買好買齊,甚至孩子出生時就幫買長照險。有錢且健康,她認為,退休後還應活得有意義,從中年起就應認真思索這個問題,找到一件能與人互動,且能開心地做下去的事情。談起退休話題,蕭彤雯說,兩個孩子年紀還小,夫妻兩人須持續工作,總得等到孩子大學畢業,才能真正退休、不用工作,屆時她已60好幾,感覺好遙遠,但必須從中年就認真籌備。對於退休規畫,蕭彤雯認為,目前做得最足的是保險這一塊,一家四口每年醫療險、長照險、美金保單儲蓄險,差不多就要40多萬元,雖然有些吃力,「但該準備的,還是必須及早籌畫。」在朋友眼中,蕭彤雯可是保險達人,年輕時就買了許多醫療險、長照險,她認為,買保險就是為退休做準備,未來年老生病,醫療及照護費用驚人,有了這些保障,就不會拖累孩子。除了自己買好買滿,蕭彤雯在兩個寶寶出生後,也幫買了長照險,除了保費便宜之外,她說,「這不光只是送給孩子的禮物,甚至也是給孫子最好的禮物。」蕭彤雯全家一年保費幾乎等於許多上班族年薪,為此,理財就顯得格外重要,她離開電視台後,工作均為約聘,雖無退休金可領,但她認為,現在擔任主持人、接案子,相當有彈性,時間不會被綁死,只要認真,工作就能長長久久。至於退休後一年需準備多少錢才夠花?蕭彤雯說,「至少要150萬吧!」,連同房貸,加上生活費、旅遊費及娛樂費,如要維持現有生活品質,差不多得花這麼多錢,聽來恐怖,所以夫妻兩人必須努力地賺錢。在運動健身方面,蕭彤雯年輕時可是標準運動控,10、20年前,就是加州健身房會員,熱愛有氧舞蹈,還勤做重訓,但進入電視台後,整整10年沒運動,生第二胎時,還因小產跡象,長期臥床安胎,保住孩子,但肌肉卻嚴重流失。蕭彤雯指出,兩年前,重新健身重訓,每週至少運動一兩次,身體狀況明顯變好,不容易累,還能維持體態,皮膚也變得緊實,當然這也是幫自己儲存健康老本,為退休做準備。在飲食上,年輕時,麻辣鍋是她的最愛,吃東西總是「無辣不歡」、「無肉不歡」,常揪團開鍋。但步入中年後,飲食口味變得清淡,幾乎不碰麻辣鍋,也不太吃豬肉、牛肉等紅肉,而改吃鮭魚等海鮮魚肉。對於退休規畫,蕭彤雯最擔心的是,自己尚未找到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屆時重心不再是工作,必須找出讓人想要繼續做下去的事情,讓自己開心且有成就感,並能夠與人持續互動。蕭彤雯說,許多臉書好友遇到中年危機時,透過練唱、跑步、畫畫、爬山、做志工等方法來肯定自我,事實上,這些事情都可與退休做連結,找到同好,開心地度過晚年,並維持身心健康。蕭彤雯強調,有錢、有健康、有老伴,且要活得有意義,享受成就感,就是最佳退休生活。未來她將擔任病友團體、醫界基金會的志工,樂於擔任義務主持人,相信可以從公益中獲得快樂。▌延伸推薦:下載【2020退休力大調查】完整成果報告【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 測驗你的退休力 【超前部署百歲人生】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4 新聞.元氣新聞
單親媽媽的苦,誰能分擔!這7項社會補助一定要知道
日前單親媽媽殺子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殺害孩子絕對是不對的行為,但是單親媽媽會面臨的辛苦,是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單親會面臨的困境單親家庭主要會面臨到有六種困境,經濟困難、工作困難、居住問題、子女教養、生活壓力以及不友善的社會。這每一項可能都只是微不足道的砂粒,但在未來,它們卻都會相互堆疊成為巨石,重重擊垮一個家庭。目前台灣政府有針對經濟、居住、家長就業、子女教養等問題提供資源,但這些補助看似敞開大門,實則仍擁有高門檻,令需求者感到疏離。例如,許多家庭可能會受長輩的退休金或是不動產影響,而不得申請低收入戶補助,但現實生活中那些錢他們可能一毛都碰不得。共親職父母除了政策,其實許多單親家庭的困難,仍是要靠家庭內部達到友善共識才能解決。在傳統社會中,育兒責任總是被綑綁在婚配關係之下,而所謂的「共親職」就是指,父母雙方即使離婚仍能友善地透過親職分工關心孩子。另外,友善的社會目光也是很重要的,雖然現在社會風氣已經慢慢好轉,但對於「單親」的觀感仍是偏負面的,而有些措施也在無意中傷害單親家庭的孩子、造成歧視,例如身分證中的父親欄位。如果人人都能同理單親家庭的心酸,在必要時給予幫助,相信如此攜子尋短的人倫悲劇會減少。最重要的是,遇到問題時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打生命線1995 ( 要救救我 )可以獲得幫助。「特殊境遇家庭」可申請「單親補助」由於許多夫妻在離異後,需要獨自撐起家中的經濟負擔,因此內政部特別制定了「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正是幫助有迫切需要的「特殊境遇家庭」解決生活經濟困境,給予緊急照顧,並協助他們自立自強及改善生活狀況。「特殊境遇家庭」包括:一、六十五歲以下,其配偶死亡,或失蹤經向警察機關報案協尋未獲達六個月以上。二、因配偶惡意遺棄或受配偶不堪同居之虐待,經判決離婚確定或已完成協議離婚登記。三、家庭暴力受害。四、未婚懷孕婦女,懷胎三個月以上至分娩二個月內。五、因離婚、喪偶、未婚生子獨自扶養18歲以下子女,或祖父母扶養18歲以下父母無力扶養之孫子女,其無工作能力,或雖有工作能力,因遭遇重大傷病或照顧6歲以下子女或孫子女致不能工作。六、配偶處一年以上之徒刑或受拘束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一年以上,且在執行中。七、其他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評估因三個月內生活發生重大變故導致生活、經濟困難者,且其重大變故非因個人責任、債務、非因自願性失業等事由。除了符合上述條件,經濟上還必須達到受扶助的標準:申請人的家庭總收入按全家人口平均分配,每人每月未超過政府當年公布最低生活費2.5倍及臺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1.5倍,家庭財產未超過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一定金額。申請「特殊境遇家庭」要準備什麼文件?1. 申請表。2. 三個月內全戶戶籍謄本。3. 全戶最近一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清單、財產歸屬資料、稅籍資料清單。4. 存摺影本。5. 依申請扶助項目不同應檢具的其他相關證明文件。申請「特殊境遇家庭」通過後就可以申請「單親補助」了!「單親補助」的補助內容有哪些?.緊急生活扶助:核發當年度低收入戶每月最低生活費1倍,以補助3個月為原則。.子女生活津貼:15歲以下子女,每名每月補助當年度最低工資1/10。.子女教育補助: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雜費減免60%。.傷病醫療補助:本人及6-18歲子女醫療費用超過3萬元,最高補助70%。未滿6歲子女醫療費用,最高補助12萬元。.兒童托育津貼:6歲以下子女優先獲准進入公立托教機構,如讀私立幼托機構,每名子女每月補助1500元。.法律訴訟補助:家暴受害無力負擔訴訟費用,最高補助5萬元。.創業貸款補助:包括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及青年得申請青年創業貸款。上述項目可同時申請喔!不需擔心只能擇一申請。申請「單親補助」要準備什麼文件?由於各縣市申請單親補助要準備的文件各有不同,因此建議想申請的人可以到這個網站查詢唷!台灣各大縣市單親補助金額與準備文件-85010參考資料:單親補助如何申請?單親媽媽申請政府補助大解析(上篇):https://reurl.cc/Q3AjG2
-
2020-12-14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五大指標說明/退休準備指標 建立國人退休力基本線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長期關注台灣如何因應高齡社會,今年進行國民退休力大調查,與學者合作,以「退休準備指標」探測台灣人民對於退休準備的輪廓,以這份兼具學術與實用價值的調查,提醒大家超前部署百歲人生。國內缺乏本土退休準備指標成立於一九五八年的「美國退休人協會(AARP)是全球最大的退休非營利組織,退休需要規畫是他們的重要主張之一,AARP網站上即列出退休後值得投注心力的十二個項目,例如再工作、擔任志工及終身學習等,並提供相關試算評估,協助會員了解自身需要,據此準備。但在台灣,一直沒有準備退休的客觀評估指標。上網搜尋退休準備,「退休金」、「老了需要多少錢?」是一定會出現的關鍵字,但退休只存錢,夠嗎?台灣首個跨足三大主軸指標人生不能窮得只剩下錢。若要替百年生命超前部署,擁有健康才能夠享受生活,需要朋友、家人或其他被需要的關係與社會連結;還需要學習等帶來心靈能量為生命增添活水。理想的生活樣態必須達成財務、健康、社會心靈三方均衡。「願景工程」與學者首度共同打造,專屬台灣民眾跨足三大主軸的退休準備指標。各領域專家參與 調查方法嚴謹為期許指標具公信力、可行性與持續性,從研究設計、指標方向與題目設計、調查解讀,「願景工程」邀請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政大商學院特聘教授別蓮蒂、台灣人口學會監事林佳瑩與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分別就財務準備、人口變遷及未來家庭及生活型態、健康等領域,提供前曕性建議;再委託具多年老年人口調查經驗的典通公司執行指標建立與調查。適合全年齡層的五項核心能力過去退休準備針對五十歲以上民眾對話,我們認為應該更早開始。經過多次專家會議及討論修正,「退休準備指標」由個人填答,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個核心能力,發展出廿個子題,提供自我檢視,也是重點提醒,導引大家朝向重視或開始準備退休,改變行為。調查將滾動式修正 逐年調整廿題盡量涵括所有面向,但部分指標只能評估能力的「有」或「無」,無法測量準備強度與程度;部分指標評估當下狀況,但卅歲取得高分,不代表可維持到六十歲;而理財、健康準備及社會心靈促進,都必須持之以恆。指標有其侷限,並不完美,本調查會持續滾動式修正,逐年調整,期待指標不斷進化。跨世代調查 全台千人參與確立退休準備指標後,「願景工程」據此進行首次台灣人退休力大調查,以全台千位民眾,年齡從廿歲到七十五歲以上,設立國人退休準備分數的基本線。未來也將定期追蹤調查,長期觀測國人退休準備與行為變化。每位不同年齡層的讀者,也可利用線上問卷自我檢測,了解自己的「退休力」。歡迎各界引用 並加入調查因應超高齡巨浪來襲,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抛磚引玉,先為國內退休建立第一筆基礎資料,替「國民退休準備工程」邁出第一步;退休準備是每個人都無可迴避的議題,願景工程歡迎各界經得授權後引用,更歡迎回饋意見,共同加入打造理想退休人生的行列。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2020/退休後還想工作嗎?專家建議這4件事
國民阿嬤陳淑芳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八十一歲的她上台領獎的畫面,是典禮最動人的時刻;全球矚目的美國大選告一段落,兩位候選人選情激烈,網路流傳哏圖讓人莞爾「看到七十四歲和七十七歲兩個老人為了競爭一份工作這麼拚,你難道不汗顏?」終身工作將成常態七十七歲的拜登將成為美國最年長的總統,戲齡超過一甲子的陳淑芳說會演到不能演為止。雖然一個是演員,一個是總統,但終身工作,很可能成為未來的常態。願景工程退休力大調查第一題:「請問在你退休後,有沒打算要繼續工作?」調查顯示,六十四歲以下,逾四成退休後有繼續工作的打算,年齡愈輕,想繼續工作比率愈高;即使是六十五歲至七十四歲,目前應該已退休的族群,有工作意願的接近三成,顯見退休與不工作未必是等號。財務是重要考量但退休後必須工作,財務是主要的考量之一。調查顯示,「財務準備」是卅到六十四歲國人退休準備分數最低的一環,近三成低估退休後每月花費,雖然八成五知道自己有勞保或公保,但半數不清楚自己可領取的退休金有多少;知道自己可領多少退休金,且覺得足夠者,僅有一成。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延後退休是世界趨勢,尤其近年年金改革,退撫基金也被砍了很多,連大學老師都開玩笑,是不是得去找兼職。台灣已不是靠政府就可以退休的國家,應該要靠自己及早準備。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國人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兩萬二八八一元。調查顯示,四成三的民眾認為退休後每月個人生活費需二至三萬元,與主計處調查相符,但認為兩萬元以下就足夠者也有近三成。若退休年齡不變,長壽意味著在沒有工作和儲蓄有限的情況下,花錢的時間變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已開發國家的退休人士平均十到十二年就會遭遇財務問題,過去個人和政府規畫退休時,退休後平均壽命大約只有十年,但現在平均壽命已到八十多歲,未來的人只會更長壽,挑戰更艱鉅。高齡仍必須為生計勞動,這是長壽的「副作用」;人口結構老化,年輕人變少,勞動力出現缺口,年金改革已無可迴避;再加上,研究顯示退休後加速身心衰竭,英國人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上升;法國研究也發現,每晚一年退休,失智風險下降百分之三。退休樣態即將改變,「退休是工業社會才有的概念。」文化社福系教授陳正芬分析,過去農業社會,農夫就是做到做不動為止。現在主張延後退休,甚至不要退休,除了財務壓力與勞動缺口,還要考慮離開工作就可能失去社會連結。延後退休已成必然,漸進式退休是新的嘗試,一輩子工作甚至是「祝福」。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延後退休 其他國家這樣做
世界各國近年來紛紛推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希望民眾延後退休,除了因應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希望緩和社會福利支出壓力。在亞洲,日本政府今年五月修法放寬提領退休金年限。年滿六十五歲且可以開始提領退休金的民眾,最晚可以延到七十五歲再開始提領,每月可提領退休金金額將比從六十五歲開始提領多84%。許多日本銀髮族不想退休。日本經濟新聞今年初公布的民調顯示,六十到六十九歲受訪者有五成四想要工作到七十歲以後。一些日本企業也開始因應這種趨勢,增加雇用有意繼續工作的銀髮族,例如日本知名家電量販店「野島」就將員工雇用年齡上限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八十歲,只要員工有意留任,通過公司對其工作態度和身體狀況的評估,就能以一年一聘方式工作到八十歲。南韓也從二○一三年起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將國民養老金起付年齡從六十歲分階段提高至六十五歲,也以提高雇用年齡上限來保障老年人領取年金之前的生活。南韓少子化趨勢比日本更明顯,因此希望借此來應對勞動力不足問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則在去年宣布,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從六十二歲提高至六十五歲,退休後在原服務機構接受雇主回聘的年齡上限,則從六十七歲提高至七十歲。在歐洲,德國政府希望在二○二九年將退休年齡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六十七歲。德國政府也在二○一六年通過「彈性退休金法案」,幫助年長勞工以最符合個人需求的方式過渡到退休。根據德國央行計算,法定退休年齡可能必須進一步提高,以因應退休金資金缺口,德國打算在二○三○年至二○六○年間,將退休年齡提高到六十九歲。英國也在進行年金改革。英國今年起將法定退休年齡調高到六十六歲,未來還將逐步調高,預定二○四四年提高到六十八歲。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工作到死≠做到累死!非典型退休時代你做好規畫了嗎
最近抖音有個短片,美國一位八十九歲獨居長者外送披薩補貼生計,因為他總是親切有禮,有人拍下他外送身影,在網路上募集捐款。為何年紀這樣大還在送披薩?這名叫做紐伊的長者原先依靠社會救濟金過活,但不足以應付生活,只好打工:「我每星期大約工作卅小時。」●像前輩50多歲退休 不敢想像職涯專家洪雪珍傳授「斜槓」,教導大家工作之餘發展另一種專長,增加收入或實踐理想。她的班上通常都會有一兩位公務員,為什麼工作相對穩定的公務員也來學斜槓?有人是興趣,但有人卻因為年金改革,「不知道還會被砍多少。」未雨綢繆,現在退休金瞬間縮水,也不敢像前輩一樣五十多歲就退休了。藍文青原是外商公司主管,研究所畢業後職業生涯順利,直到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國外母公司因業務萎縮決定停止台灣業務。五十多歲的他重新求職,極不順利,當不到主管就算了,想做基層工作被嫌老和資歷太好。算算手上的錢不夠支持到老年,掙扎了一陣子,決定去社區當保全。●每晚1年退休 失智風險下降高齡八十九歲仍必須為生計勞動,這是長壽的「副作用」;人口結構老化,年輕人變少,勞動力出現缺口,連帶年金改革也迫在眉睫;再加上研究證實退休和健康之間,有著令人擔憂的關連。英國人平均退休兩年後,生病、憂鬱、失能等風險上升,隔年法國研究也發現,每晚一年退休,失智風險下降百分之三,顯示退休後加速身心衰竭。這三大原因,即將改變退休的樣態,延後退休已成選項,漸進式退休是新的嘗試,一輩子工作,甚至是一種祝福。若退休年齡不變,長壽意味著在沒有工作和儲蓄有限的情況下,花錢的時間變長。已開發國家的退休人士平均十到十二年就會遭遇財務問題,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認為這是必然的,過去個人和政府規畫時,退休後平均壽命大約只有十年,但現在平均壽命已到八十多歲,未來的人只會更長壽,挑戰更艱鉅。●日本經驗 一年一聘能到80歲年輕勞工變少,支持每位退休勞工的人數也減少,影響所及,世界各國紛紛延後法定退休年齡,除了因應勞動力短缺,也希望緩和社會福利支出壓力。日本即放寬到最晚七十五歲請領年金,知名家電量販店「野島」,更將員工雇用年齡從六十五歲提高到八十歲,員工通過工作態度和身體狀況評估,就能一年一聘到八十歲。我國高齡勞參率一向被詬病太低,六十五歲以上僅百分之八點三,低於南韓的百分之卅四、日本的百分之廿五點三,是國際間後段班。勞動部整理二○一三至一八年主要國家平均退離勞動市場年齡,我國男性平均六十四點六歲退離,比南韓早了近八歲。但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推估,大環境變動,近來各年齡層勞參率逐漸增加,且慢慢遞延,預見未來國人退休年齡會愈來愈晚。●工作到死 不等於做到累死「退休是工業社會才有的概念。」文化社福系教授陳正芬分析,過去農業社會的農夫,就是做到做不動為止。現在主張延後退休,甚至不要退休,除了財務壓力與勞動缺口,還要考慮離開工作,社會關係就開始消失,而現在的人活得久,退休後人生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必須好好規畫。陳正芬最近參加家庭照顧者工作坊,遇到一位擔任長照個案管理師的護理長,她快七十歲了,仍然充滿熱情,上台分享,打算一直工作到死,但她強調,工作到死不等於做到累死,盡己之力,這分工作對社會有貢獻,她要持續發揮自己價值。但想要延後退休或不退休,此事有階級差異,陳正芬提醒,大老闆可決定自己何時退休,大學老師七十歲才退休,醫師和律師沒有退休年齡,但藍領勞工的選擇相對較少,他們可能更有經濟需求,但從事工作的性質卻因他們的勞力不足,讓他們提早退休,政府必須正視,透過職務再設計,給他們留在職場的機會。延伸閱讀.退休準備大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12 養生.無退休時代
存錢養老,你老後真的用得到嗎?「把錢花完再死吧!」給長壽時代的退休族建議:不留財產才是為子女著想
編按:「人如果得一直活下去,那將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擔心自己老了什麼事都做不了?沒力氣?沒目標?不要怕!老了還能快樂的秘訣,就是——不想做的事,從今天開始一件也不要做!日本老年醫學專家、照護醫院創辦人大塚宣夫親身實踐,30個隨心所欲的無壓力生活練習,教你化解因金錢、年齡與健康帶來的焦慮,拒絕恐慌,在長壽時代開心度過每一天。退休金什麼時候用?就是現在呀!現在就已經是「老後」了看著周圍的男性陣容,我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很多人會在退休之後,一旦離開第一線、失去收入,就變得不再花錢了。就算是那些曾經在大企業擔任部長,被認為有一定財產的人,也會把錢過度細分,盡可能減少支出。他們也不再挪出預算穿著打扮,還會不斷重複著「因為現在都靠老人年金來過活」這句話。意外地,女性倒不會這樣。「有存款的話把它拿來享受就行了」,我覺得這樣想的人有很多。上了年紀就過著艱苦又簡樸的生活,一直被認為是種「美德」。確實,在食物和資源分配不多的時代,節約也是對社會的責任。但在現代日本就有點不同了。這是一個有積蓄的人不花錢,世界就無法好好運轉的時代。和歐美人相比,日本人喜歡存錢,喜歡擁有積蓄。但是,我們是為了什麼,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存錢呢?是為了將來因生病或變老而失去收入時做好準備,沒錯吧?可是,即便在老了之後的現在,依然不想動用那筆財產,打算在年金可供給的範圍內生活。我認為這是日本人的一種奇怪風潮。我並不是要各位去花費那些自己沒有的錢,也並非要各位把自己累積的財產全部用完。但是,自己辛苦存下來的財產,是不是至少該在有生之年花用一半?比如你是一名七十歲的男性,現在的平均餘命是十五年。所謂平均餘命,就是說存活十五年的概率是二分之一。因此,將持有財產的一半除以十五,就是每年能夠花用的金錢額度。再加上老人年金,光是將這些錢充分使用,肯定就能讓生活充實許多。即使自己活得比平均餘命長,也還有一半的財產。這樣一來,也能減少心裡的不安。關於在日本風靡一時,高齡一百多歲的金婆婆與銀婆婆,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我問她們賺來的錢該怎麼辦,她們說「存起來養老。」一聽見這樣的回答,在場所有人都笑翻了。然而,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的老年人,尤其是男性,有不少人正是活在這樣的想法之中。你的存款,現在不用,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用呢?該用的時候就是現在啊!現在都靠年金來生活,這個月只能花這些錢……假如因為不必要的節儉而讓生活和心情都變得緊張,倒不如開開心心地花用,以笑容來度過每一天,不是嗎?不要留下財產, 把錢用完是為了子女們著想。老後的境遇是靠錢來決定的?從每天的小事到人生的重大決斷,作為把事情處理好的手段,金錢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逐漸老去,上了年紀之後,對於這一點的體會就會越來越深。另一方面,金錢也能成為火種。尤其是財產,大部分的人都是能留下就留下,但幾乎可以說之後必定會發生糾紛。至今為止,我已經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最近有不少人將生前贈與作為取代遺產的節稅對策。要說這麼做的原因,不就是期待子女能在將來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作為回報,好好照顧自己嗎?可是實際上,人的心理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左右的。在作為子女之前,首先是個人。人們一旦入手的東西,即便是為了父母,也不會輕易地就放手。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所見到的殘酷現實。與其抱持這種淡淡的期待而被背叛,不如比照前項所述的「謝謝和紅包袋」,每次受到照顧都以現金來支付,當場就結束,這樣不是更痛快些嗎?我覺得這種在最後把財產花完的生活方式,不但可避免糾紛,也能在自己和孩子之間保持沒有隔閡的良好關係。老後要準備現金關於存款和財產,有件事情想請各位注意。那就是,即使擁有財產,也未必都能隨心所欲地使用。舉例來說,如果財產是不動產,或是屬於必須借助他人之手才能兌換現金的種類,那就必須注意。另外,假如自己因受傷或生病而動不了,或者開始出現認知障礙的症狀,就不能自己去銀行或在提款機領錢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做好把所有財產都交給家人的心理準備。那麼,在財產都交給家人之後,若是本人因為生病,而不得不住進養護設施或醫院,又會變得怎麼樣呢?一般來說,如果是由孩子幫父母選擇設施,大概會落在父母預想的金額約三分之一的地方。說到底,父母和子女對金錢的感覺也是不同的。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也會擔心照顧父母要花多少錢吧。另一方面,也會在意有多少財產能留在自己手裡。不管怎麼說,若是將經濟支配權從本人轉移給家人,家人未必會把這些錢充分地用在父母身上。關於財產方面的事,不要以為「老了就該聽孩子的」,而是「老了就該懷疑孩子」,這麼想才剛好。自己手邊的現金,才是真正能夠自由運用的錢。請記住這一點。沒有這個錢,就不能遞出感謝的紅包袋。所以我總是把「為老後做準備的現金化」這件事情記在心上。(笑)首先大概要有一個保險箱。至於其他事情,像是「什麼樣的保險箱才好?」可以和身邊的人一起討論。「自己的事情,我想盡可能自己來做。為此必須用到不少錢,請大家不要對財產抱有太多的期待。」放心地向子女和家人這麼宣布吧。話雖如此,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人都是留下一筆財產才死去。「盡可能把錢花完再死吧」,我覺得這種程度的想法剛剛好。書籍介紹這樣過日子剛剛好:醫師建議的長壽時代隨心所欲生活指南作者:大塚宣夫出版社:高寶出版日期:2020/11/11作者簡介:大塚宣夫醫師。1942年出生於岐阜縣。1966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後,於隔年1967年進入同校醫學部精神神經科學教室。自1968年起,於財團法人井之頭醫院擔任精神科醫師。以法國政府公費留學生的身分赴法留學兩年後,於1980年開設青梅慶友醫院。2005年,開設讀賣樂園慶友醫院。現任慶成會會長。延伸閱讀: 請看護、開刀,20萬瞬間消失...43歲女業務的長照心聲: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這些, 就能更勇敢走過來
-
2020-11-29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
與三位好友聚餐談心,其中78歲的好友剛辦完先生百日忌。先生的驟然離世讓她心痛慌亂,幸好,已各自成家的兒女幫忙處理喪葬和稅務等事宜,加上她多年念經禮佛、修佛學課,心情逐漸平靜,於是開始一個人的生活。她除了獨自上市場,有時順著我部落格裡介紹的郊區步道,一個人搭捷運和公車去健行,偶而也去夜市吃清蒸肉圓和蝦仁羹,回味以前與先生的點滴,並且回歸參與多年的高爾夫球隊,繼續揮桿。最近她參加教會舉辦的日文課程,同學大都是熟年族。老師以日文問大家:「中秋節怎麼過?」有位配偶病故且兒女都在國外的男士說,他和朋友去唱KTV。一位70多歲的獨居女士說:「自己搭捷運到淡水賞月。」多麼瀟灑、有意境,是她學習的榜樣。無論不婚,離婚或喪偶,隨著高齡與少子化,獨居機率愈來愈高,不妨也來個「超前部署」。1.健康的身體:老年人的健康不是無病無痛,而是與疾病共存,如把高血壓等慢性病控制好,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生活起居不求人,是獨居的首要條件。然而,健康的老年需從年輕就開始努力,如均衡飲食、持續運動、多動腦、不熬夜等。2.經濟不匱乏:年長者大都不會亂花錢,若不必付額外的醫療費用,開銷其實有限,所以只要有存款、退休金或還有收入,也就是年輕時要努力工作,就可以活得自在。當然,如果子女願意每個月給你零用金,請欣然接受。3.參加社團或宗教團體:從年輕時就參加的社團,不管當初是因為興趣(如合唱團)、公益(如扶輪社)、工作(如各種學會)或信仰(宗教)而加入,請繼續參與,這是維繫社交網路最好、最安全、最不會受騙的方式。另外,台灣有很多社區大學或樂齡學堂,課程琳瑯滿目,一定可以找到喜歡的題目,且可認識新朋友。像我日前選了社區大學「鐵道訪古自由行」課程,與一群年輕同學搭火車慢車出遊,不僅長知識,且身心愉快。4.維持興趣,跟上科技、學習新知:能有充裕時間安靜地閱讀、寫作或追劇是獨居最大的享受。學習使用3C和各種通訊軟體,不僅動腦,且可跟上時代。5.朋友很重要:人老了,父母不在了,兄弟姊妹也老了,孩子可能還在拚事業,這時就要靠朋友。朋友有多種:多年深交且無所不談的密友、在你生病或需要時可以伸手幫忙的摯友、共同興趣的朋友圈,如旅遊、美食、高爾夫球或讀書會等,還有網路上的朋友,都能滋潤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獨居而不孤寂。不僅老友要聯繫,還要交新朋友,才能帶來新見解、新視野。讓我們獨居而不孤寂。6.家人也不能疏忽:記得打電話問候兄弟姊妹,孫兒需要照顧時也要適時支援,培養祖孫情。趁年輕時超前部署,如果大都做到了,相信未來的獨居生活會很豐富、充實、快樂且滿足。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10-23 養生.樂活人生
王竹語/退休容易得失智?從四個面向改變,越老越精彩!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倦遊錄》裡的故事。 歐陽修(1007-1072)在蔡州時屢次申請退休,他的門生覺得很可惜,對他說:「老師德高望重,素來為朝廷所以倚重。況且還不到退休年齡,為何一定要退休呢?」 歐陽修回答說:「我一生的名節,都已經被後輩描寫得差不多了,很詳盡了。只有早早退休,以保全晚節,難不成還要等著被驅逐嗎?」 無論是自願退休或是年限退休,在工作上我們被要求符合他人期待,自己也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所很多人在退休後放棄了部分生活,這種轉變太快,除非退休前已有準備或妥善規劃,否則最好不要一下子就跳到另一種完全不同生活。 若沒有心裡準備,較大衝擊有三方面: 1. 經濟來源縮減 雖然有退休金,但終究無法和退休前每月收入相比。又會擔心如果重大意外,退休金是否足以支付醫療費用。 2. 壯志未酬 退休前,公司若說,讓你駐派海外,並升當地主管。但能因為小孩還小而婉拒。現在小孩獨立自主,自己體能尚可,智慧與經驗又到了最成熟階段,卻要退休,肯定會在心理上造成衝擊。 3. 失落感首當其衝 有些人不喜歡自己的生活,他們把工作當作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尊嚴,現在退休,失去精神支柱。以前需要工作來證明自己、肯定自己。現在退休,失落感排山倒海而來。 退休後該做什麼?《樓功媿集》卷七十九載:前輩有一位做縣令的,退職後持念珠誦佛經,他叔父問他:「你難道想做佛嗎?」回答說「是!」叔父又問說:「你既然做了縣令,怎麼還想做佛呢?」回答說:「我有很多罪過啊!」其叔父非常吃驚。 退休後還是可以繼續做退休前做的事,比如轉無給職顧問;或是一直想做卻礙於公司政策經費而沒有趣做的事。 切莫什麼都不做,斷了他人資源需求與運用。 有四個面向給大家參考: 1. 保持社交聯絡 不要跟以前同事斷了線,甚至自己開發新的生活圈。 可以是公園裡三五位下棋的伙伴,或是聊得來的,認同自己想法的,不認同也喜歡開玩笑唱反調的,反正就是可以嘻嘻哈哈打打鬧鬧的伙伴。 2. 保持學習,尋求目標 如果你是電腦工程師,學新的軟體;如果你是廚師,開發新的菜色。 對未來充滿希望,找別的目標,這目標不必多崇高偉大,可以是某一個短期的、容易達到的目標,全力以赴,又可以轉移注意力,不胡思亂想。 3. 保持自我功用,保持希望 不要因為從工作退下來,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一門職業認真二十五年,夠資格當顧問了。現在退休,有時間來做年輕時有興趣做卻沒時間做的事,這不是一般上班族想做就可以做的事。 4. 做一些不習慣的事 以前不習慣運動,那好,現在退休了,開始強迫自己運動。 並非所有新的嘗試都會得到報償,或是帶給你快樂。但是,那是轉移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你不會胡思亂想,身體一點小小不適就很緊張,認為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或不知道明天起床後要做什麼。 以前上班規規矩矩,朝九晚五,作息固定。太規律的生活有一個壞處:使人遲鈍。遲鈍,永遠都是不知不覺的,過了一段時間才後知後覺,驚覺自己怎麼變笨了。 我個人不相信退休後較容易失智,我想起下面的例子: • 2004年,86歲的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2013)成功讓南非主辦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他說這是給種族隔離制度結束十周年「最好的禮物」。 • 1547年,教廷任命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為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師,他時年72歲,其後不斷創作,至89歲去世為止。 • 1787年,已經退休的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出席了修改美國憲法的會議,那年他81歲。 •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於73歲出版《文明及其不滿》(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1929) • 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2004)1981年當總統,時年70歲。 • 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 Jr. 1880-1959)70歲任國防部長,他提出「歐洲復興計劃」,改善了西歐戰後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準,1953年他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 邱吉爾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1874-1965)於1951年大選,保守黨擊敗工黨,重新執政,77歲的邱吉爾再度出任首相。 或許老人會問:我擔心失智,但退休後資源好像沒有上班那樣充沛,又該如何? 有一次,一位非常有禱告經驗的信徒到海邊玩,當他漫步在懸崖,一不小心跌了下去,幸好被一棵樹勾住。於是他向上帝禱告,請上帝來救他。 當他迫切禱告之後,有一條小船經過,到了懸崖下方,船上的人都勸他跳到船上。 但他堅持繼續禱告,等上帝派天使來救,船只好離開。不久,有一架直升機飛過來想救他,可是他仍然堅持禱告,等上帝派天使救他,直昇機也離開了。 過不久這個人終於體力不支,落海而死。當他見到上帝,很不以為然地質問上帝為什麼沒有聽他的禱告?上帝回答說,那條船及直升機是聽到他的禱告後派去救他的...... 不是退休後擔心無所事事,很快失智,而是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 找幾個好友住一起,共同話題多,較談得來,有共同興趣,他們身上有吸引你的特質,背景類似,經歷相近。態度相同,價值觀相近。可以互補,互相照顧,支援彼此。 有人問法國小說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 pere, 1802-1870):「為何你可以如此從容自若地步入晚年呢?」 他不以為然反問說:「我花了近一生的時光活到今天,當然足以泰然自若。」 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
2020-09-16 新聞.長期照護
老年怎麼過 趁健康期及早準備
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少子化造成勞動人口不足,目前卅歲以上的年輕人薪資條件差、兄弟姊妹少,廿年後將面對照顧上一代壓力,如何避免成為又老又窮又孤獨的「下流老人」,老了要怎麼過?可真得要及早準備。天主教耶穌會新竹社會服務中心長照機構秋霖園主任施立合指出,公私立養老院入住難度高,現在的年輕人需要更早認識長照,才能及早替自己或家中老人做規畫。養老機構依型態可分為廿四小時全天候的住宿(養老院)式、社區式日間照顧與居家式照顧服務。有鑑於許多老人不想住養老院,待在家生活起居又有諸多不便,子女白天上班也無法照顧,政府近年致力推動社區式照顧,以白天類似「托老所」的模式希望減輕照顧者負擔。施立合說,只要能將社區式日間照顧與居家式照顧服務做好整合,就可延緩住養老院的時間,且一般費用約在每月三千至一萬元間,與公私立安養院相較費用便宜許多。楊姓保險業務員建議,目前卅至四十五歲的民眾可將退休後欲面臨的狀態分為健康期、生病期、長照期;健康期應對保險(長照、失能、醫療)、儲蓄有認知,並依個人經濟能力在退休前提早規畫。例如提前計算退休後退休金額,再用其他理財工具補足,以免之後生病期面臨龐大醫療費用或長照期的看護或照顧員費用,導致財務出現缺口。他提醒,健康期的理財規畫最重要,若做得好,生病期、長照期就會有足夠生活開銷來源。
-
2020-09-11 橘世代.健康橘
老公被退休了怎麼辦?28年專職主婦走出家庭風暴 主控人生下半場
作者是被稱為「夫人」長達二十八年的專職主婦,未料在一夕之間成為整個家庭的支柱!在「如果下個月就沒薪水?」的迷惘、焦慮與不安中,逐漸尋找出從財務管理、夫妻關係、再次就業等,趨向平緩的四十九種解決方案。精選閱讀:老公「被退休了」怎麼辦?28年專職主婦世界一夕崩解....如果不是雙薪家庭,當支撐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經濟的成員被退休後,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經濟問題:「錢不夠用」,太早被退休,易出現積蓄或年金不足以應付支出,加上醫療費用可能隨著年齡增加,生活水平下降,形成各式新壓力。而退休後與家人相處模式變得不一樣,彼此相處時間變長,容易產生摩擦吵架等狀況,不安的氣氛似乎要爆炸。擁有專職主婦資歷28年的朴京玉,從知道先生「下個月家裡沒薪水」的焦慮不安中,逐漸尋找出財務管理、嘗試再次就業、夫妻關係調適的方法,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夫妻想要共同經營「一個家」並不容易,總會面臨許多關鍵時刻,唯有一起努力誠實面對現況,才能讓面臨「退休颱風」的家庭關係回穩,再次趨向歲月靜好又多彩的人生下半場。朴京玉:利用八種關鍵字檢驗人生後半場試著想像使用八塊木頭製成的水罐,只要缺少任何一塊就會無法裝水,退休後的生活如果是八塊木頭製成的水罐,那就該檢驗是否全部都很牢固。試著一邊想像八塊木頭製成的水罐且使用八個關鍵字檢視一下人生後半場吧!以至今的經驗與學習為基礎思考的八個關鍵字分別是:工作、家人 (朋友)、財務、關係、肉體上的健康、閒暇、精神上的自我管理、家與環境。人生後半場若是不想讓水罐出現缺陷漏水該怎麼做呢?觀察水罐的脆弱部分,就先看工作吧!檢驗工作與我的眼光是否相符,雖然到處都有工作,但要符合自己的眼光尋找工作並不容易,若是沒有工作呢?如果只是在花退休金的話,一億元很快就會花光! (慘叫聲)就算當月的支出很多,但每個月戶頭的錢進來時就會想著「反正還會有進帳」,對於退休完全沒有真實感。若是沒有收入 (財務不良的狀態),就會變成因為乾旱而枯萎的樹木一樣,重要的是最好在枯竭之前工作。就像是沙漠競賽中總是在口渴前規律喝水的人就能撐到最後一樣。工作能將社會與我們連結在一起,具備超越繩索以上的意義。若是沒有工作,夫妻之間就會經常發生衝突,也很難像年輕夫妻一樣夜晚時在棉被中和解。工作之所以會擺在八個關鍵字中的第一個,也代表其重要的程度,就算有退休金或其他收入,生活也要有工作才會充滿活力。家人、朋友、人際關係中互相尊重彼此的私生活,打造各自喜歡的場所,一邊學習有興趣的事物一邊認識各式各樣的朋友。舉例來說,在50 Plus Center學習就能認識朋友,一起讀書就會成為競爭者,同時也能成為朋友和互相幫助的關係。而且不會看對方的智慧型手機,也不會問是誰傳訊息,與其把時間耗在管理另一半的私生活,還不如花點時間增加自己的人脈,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私生活。休閒時間該如何度過呢?你是否將閒暇時間視為玩樂的時間呢?如果無法每天玩樂的話,那就以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下目前為止的行動吧。通常我們會稱三餐都在家吃的男性為「三食男」,如果是三餐在家吃飯,三餐都很會自己下廚的男人呢?在家都會為了家人準備飯菜,若是實力不足的話,參加「爸爸料理教室」學習後如同特殊活動時一般替家人準備飯菜吧!若是家人稱讚你的廚藝很棒,那就可以編成一個故事行銷。舉例來說,「老婆的廚藝非常差勁,一直到退休前為止都在忍耐,但現在我要自己學料理下廚!我 (丈夫)現在的使命是替家人準備健康的家庭菜」這一類的故事也很不賴吧?試著進行精神上的自我管理!退休夫妻需要「分開或一起」,獨自一人的時間互相都不能干涉,是自己休息或創造的時間,但偶爾一起進行共同的興趣則能增加彼此之間的對話。老公是BTS防彈少年團的粉絲,只要防彈有新的MV,他都會在Youtube搜尋瀏覽,無論是印尼或是祕魯等世界各個地方上傳的防彈少年相關影片他都喜歡觀看。參加五十多歲男同事的聚會時他主要也都是在談防彈少年,他已經變成一名將防彈的感性傳播給大叔們的傳教師,大概是認為自己一個人欣賞太可惜了,我在寫文章時他也會找我一起看。偶爾我會當作是一種獎勵,跟老公聊一下我看完的感想,這種時候老公都會覺得很開心。人生後半場時,退休的夫妻要依照自己能承擔的程度選擇住家,如果是許多人喜歡的社區就代表它有很多優點,若是不需要放棄優點,建議繼續住下去吧。盲目地換成小房子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收入夠的話,誰會放棄寬敞的房子呢?自從搬來小房子後,兒子從日本回來時就沒辦法舒適睡覺了,因為房子狹窄,沒有多餘的空間擺放書籍也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邀請認識的人來家裡時都只能把食物放在大碟子上,而且也沒辦法聊太久。我最近常在Youtube觀看介紹庭院住宅的影片,影片中的住宅很寬敞和乾淨,草皮也整理得很好,就像是一幅圖畫。不過主人卻要搬家且出售那麼漂亮的房子,為什麼呢?居住地搬到鄉下就必須改變價值觀,而且精神上也必須成熟到能夠承受孤立感。如果環境受限於居住地點,也要依照自己的生活風格而定。如果本人喜歡去各種不同的地方學習或工作,交通就很重要,若是位置太過於郊區,往返需要的時間就會更多。我經常都需要借書,所以住在圖書館附近,但因為是悠久的市中心地帶,偶爾外出用餐時會因為餐廳選項太多而難以選擇。不過畢竟是在首爾中心,往東南西北都很方便,交通便利真的很好。夫妻在人生下半場想要過好一點的話,八個關鍵字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經濟上要獨立。只要各自大喊「經濟獨立萬歲」,就能維持一段健康與堂堂正正的關係,試著尋找賺錢所需要的線索吧!試著加強自己平常擅長的事情,然後讓它成為賺錢的工具吧!擅長的事情包含照顧小孩、教育、寫文章、旅行等相當多種,只要進行自己喜歡的事情,起初算是奉獻個人才能,但慢慢地卻能夠賺取五十萬元至一百萬元。不過,退休後若是想賺大錢或是出名的話,可能會出現失去健康或遭受詐欺的後遺症,最好小心一點!尋找符合自己能力的工作的方法?只要試著檢視自己就能創造機會,我知道一個把自己平常擅長的事情變成賺錢工具的事例。朋友M連續十年間都在照顧婆家與娘家四名罹患失智的父母親,她一直都是家庭主婦,老公經商失敗後她便在苦思自己能做的事情,後來她終於發現了。「我在照顧四位父母親,我擅長的事情就是照顧他人!」於是她便利用此一優勢開設殘疾人士福祉館,她利用照顧罹患失智老人的資歷來吸引客源,後來她照顧殘疾人士的收入成為支撐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carpe diem (此一拉丁語的意思是活在當下)!只要當下過得好就能開創經濟獨立的道路,檢視一下自己的八個關鍵字是否都很堅固?若是太弱的話,那就試著在更近的位置觀察自己,相信就會發現能變身的「自己」。※作者介紹:朴京玉,當了28年的家庭主婦。在丈夫退休後擔任講師,目前是一名Life Storyteller,在NAVER部落格〈洋蔥的身體人文學〉中收集探究身心、退休相關的資訊寫文章,並且針對退休夫婦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進行諮詢。本文摘自《老公被退休了!》,日日幸福 2020/06/29 出版延伸/中年男容易「壓力胖」-3營養素幫助:老爸變歐爸延伸/不要活得像別人!《我輩中人》張曼娟:50歲後的人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9-03 橘世代.好野橘
勞保年改 百萬退休人將少領退休金 橘世代首當其衝
勞動部將啟動勞保年金改革。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期盼這次的改革可以延長勞保十年、廿年的財務,而且為求世代公平,勞保年改將溯及既往。目前退休領勞保年金勞工,每月約增加萬名,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已有逾一三三萬退休勞工每月領年金。若勞保年金改革將溯及既往,目前領年金一三三萬退休勞工也會受影響,月退休金將會調降。許銘春表示,勞動部將於年底提出勞保年金改革草案,方向包括調整年資給付率、提高勞保費率速度,拉長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間、以及提高政府每年撥補等四大方向,也將溯及既往。她表示,為使勞保財務更穩健,維持更長久,爭取下一次改革空間,以讓年輕勞工將來領得到,勞保年改一定會溯及既往,「否則對年輕人不公平」。許銘春表示,勞保財務根本問題是隨著人口老化與少子化,領的人愈來愈多,但繳費的人卻愈來愈少;此外,在目前制度下,勞工繳少領多,CP值很高,她認為,勞保制度仍要朝合理化調整,才能永續。依勞動部方案,不只目前在工作的勞工,未來退休後領年金要朝合理化調整,已經退休在領年金勞工,也要比照公務人員年改,溯及既往。根據勞保局統計,自二○○九年開辦勞保老年年金,領取年金的勞工逐年增加,從六點五萬人,到二○一三年時已增至四十九點七萬人,二○一七年又較二○一三年倍增至一○四點一萬人、突破百萬人,今年六月則攀升到一三三萬人。勞保年金是活愈久領愈多,有累滾效果,因此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呈暴增走勢,也是造成勞保財務面臨破產危機的主因。勞保老年年金給付由二○○九年的六四點二五億元,一路失控走高,至二○一四年勞保老年給付已破千億元,二○一八年破二千億元,去年更高達二五五三億元。但勞保一年保費收入僅約四千億元,光是退休領年金勞工,一年就領走了二五五三億元,超過一半,剩下還要給付遺屬年金、失能年金等其他普通事故保險;而且未來勞保老年年金給付還會愈滾愈大,很快就會吃光勞保保費收入。根據勞保局二○一八年勞保財務精算報告,勞保五十年未提存潛藏負債持續增加至九點一一兆元,財務破產年限由二○一五年精算的二○二七年提前一年至二○二六年。許銘春日前公開透露,去年勞保潛藏負債已破十兆,顯見勞保財務快速惡化中。【更多理財精選特輯↘↘↘】邊工作、邊領退休金!你是「勞退新制」嗎?60歲還不能退休?退休金不足國人好勞碌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9-03 橘世代.好野橘
勞保年改讓退休金變少了!專家建議2方法自救
勞保年金改革,2021年起調降月退休金,影響了廣大的勞工權益,專家建議勞保年金已經不足讓退休族樂退了,該怎麼規劃自己的退休財務金流,已經是不可或缺的顯學!退休金準備第一步:先把缺口算出來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說,退休金準備的第一步,是從了解自己的退休金需求與不足缺口開始。根據統計,2026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很多人憂心勞保基金恐會破產,疑惑領得到退休金嗎?王儷玲說,衛福部調查逾65歲老人主要的經濟來源,其中政府的勞保與勞退給付僅占來源的31%,「因此存退休金不能靠政府,要有更完善的退休理財規畫」。了解退休金3大組成 自主理財提早規劃國人退休金由3大支柱組成,第1層是社會保險,包含國民年金、公教人員保險、勞工保險、軍人保險,是最基本的退休保障;第2層是職業退休金,由雇主與受雇者共同提撥,包含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私校退撫基金、勞退新舊制;第3層是退休理財,依個人需求自主理財。王儷玲說,大部分人嚴重低估自主理財跟退休需求。她試算勞退金,假設1名勞工起薪3萬元、25歲開始工作、60歲退休,若只有雇主提撥勞退金,在報酬率為3%的情況下,每月只有6700元退休金,因此她鼓勵勞工自願提繳退休金,可強迫儲蓄自己的退休金又能抵稅。王儷玲建議退休準備愈早愈好,定期定額存退休金,找到好的投資標的長期投資,不要短進短出。她計算,若25歲開始每月穩定存5000元,選擇有6%報酬的投資商品,經過時間複利累積,退休就有1000萬。而愈靠近退休期的人,理財就要趨向保守保本,王儷玲推薦目標日期基金,會依個人退休的年限,自動導航不同風險的基金;她建議,若有2張以上壽險,可做保單活化(壽險變現金系列報導,快速認識「保單活化」),把壽險的保險價值準備金轉化成長照、年金、老人醫療。買民生消費股 長抱勝短期理財專家華倫老師則在聯合報〈橘學校〉好野講堂曾分享他15年的投資成功經驗,他偏好投資民生消費股,也因此賺足了退休金,他認為,大部分股票波動都很大,但民生消費股會因國人消費水準提升,公司產品價格也會隨通貨膨脹持續上漲,整體的營收、獲利就會增加。選擇每天要消費的民生消費股,或是具有護城河體質的壟斷寡占事業,一般起伏較小、長期來看上漲機率高,對想存退休金的族群來說,選擇抱股不賣,不受股價漲跌短期進出,較為穩健。【更多理財精選特輯↘↘↘】邊工作、邊領退休金!你是「勞退新制」嗎?60歲還不能退休?退休金不足國人好勞碌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28 橘世代.健康橘
「我其實並不想帶孫子!」如何對子女開口?
前言:93歲女律師湯川久子執業多年,過程中,看盡始於人際關係損耗的恩愛情仇,他認為大部分的人際問題都是源於距離太近。他在新書中分享了多數高齡者都遇過的困擾:其實並不想幫忙帶孫子,但又不知如何跟子女啟齒。有人說:「照顧孫子孫女時的銀髮族都神采奕奕。」我周遭也不乏這樣的女性,聽她們聊關於孫子孫女的愉快話題,我也很高興。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人對於照顧孫子孫女感到痛苦。由於現代人愈來愈晚婚,有孫子孫女的人,年紀大多落在六十至七十幾歲。而就算是在東京都心,所謂的保育園難民(日本的保育園,相當於台灣的托兒所,採申請面試制,常有雙薪父母報了多間保育園全數落榜,工作時不知該把孩子託在何處才好。因此這樣的小孩有保育園難民之稱)也愈來愈多,正值事業全盛期的兒女理所當然地借助父母的力量,但面對體力充沛的孫子孫女,許多銀髮族其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另外,比起養育自己的小孩,照顧孫子孫女需要承擔的責任更重。很多老人家平時靠年金生活只能勉強溫飽,但很多人將小孩託給父母照顧期間,吃飯及外出的花費還是由父母埋單。其中,也有銀髮族哀嘆:「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他們之所以還撐得下去,單純只是因為孫子孫女可愛,或者想從女兒或兒子身上尋求被需要的感覺。能夠單純享受含飴弄孫之樂的人,共通點在於不忍耐以及不勉強。每個人的容忍程度不同,如果發覺體力已不堪負荷,或者有其他想做的嗜好,覺得照顧孫子孫女不再有趣的時候,解決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直截了當跟子女說出想法。不過,即使對象是子女,要踏出第一步也許還是很難,但你還要把想法多少說出口才行。若覺得直接說:「我幫忙帶孩子的時間能不能減少一些呢」太直接,那就先傳達「年紀大了,最近常感到疲累」這樣的訊息。另外,你可以開始一個月一次,或週末找一天去上課,並試著告訴子女:「每個月我有一天沒辦法照顧小孩。」這樣人生不但多了興趣,也能稍稍喘口氣。也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子女會很失望,但如果不去做,你也不知道結果如何。事實上,經常有很多人會一廂情願覺得「我媽照顧孫子孫女的時候看起來更有活力,那乾脆趁著孩子還小的時候,有機會就多讓他們聚一聚吧!」無論是親子間或面對他人,要施以援手,都要在自己覺得愉快的範圍,也就是行有餘力再去做。經濟上的幫助也是相同道理。孩子有經濟困難時,父母用退休金去援助,只是讓父母的生活以及心情變得痛苦而已,對小孩的獨立以及承擔錯誤的能力並沒有好處。「我不出手幫忙的話不行」這種想法,有時候會讓接受幫助的人產生依賴。所謂成熟大人的責任,就是自己的事能自己處理,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了。雖然說一個人做不到的事情大家互相幫助很重要,但是不搶走對方所需要扮演的角色跟責任,也很重要。被需要是令人開心的,但不能因為被需要而毫無道理地默默忍受,請一定要把「自己」的重要性擺在任何人之前。本文摘自《距離拉遠一點 從此人際不糾結》,有方文化 2020/06/24出版【延伸閱讀】30而立兒女心聲「爸媽,我活得辛苦,但你們得放手」家人的財務界線/不幫大伯還卡債,是「自私」嗎?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8-28 橘世代.好野橘
保障活太久!為自己領好領滿,快速認識「即期年金險」
軍公教年金改革結果,許多人會擔心「退休後錢不夠用」,其實隸屬聯合國的世界銀行組織過去一直提醒,退休不能只靠一份年金,要有三個支柱:社會保險、企業年金、商業年金,其中的商業年金,就是指「年金險保單」。年金險屬於「生存險」,生存險的定義是「只要被保險人生存,就能領到年金給付」。目前各家年金險的契約設計是,只要被保險人生存,可以領到保險年齡滿110歲為止,因此年金險被認為最能保障長壽風險、退休風險。你買的到底是哪種年金險?年金險又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未來領」,也就是「遞延型年金險」。因為離退休還早,適合青壯年族群購買,可以躉繳或期繳保險費,等到累積期滿、準備退休時,再開始申請年金給付。第二類是「現在領」,也就是「即期型年金險」。如果屆臨退休,現在就想要擁有一份退休年金,就可以考慮躉繳一筆保費,投保一張「即期年金險」,然後按年(或季、月)領取年金給付。除了保障活太久,還有三大優點「即期年金險」除了可以活到老、領到老,還有三大優點:優點1、保費負擔通常比「終身還本險」少一半年金險之外,商業保險裡的「終身還本險」,也是標榜「活到老、領到老」,為何認為前者比後者更適合保障長壽風險呢?關鍵在於保費負擔。年金險屬於「生存險」,主要是保障「活太久」的風險;終身還本險屬於「生死合險」(生存險+死亡險),保險給付裡有「生存金」、也有「身故/全殘理賠金」或祝壽金,兩者都想滿足的話,要付出的保費更重。如果試算每年想要領取相同的給付,會發現「即期年金險」需要躉繳的保費,通常不到前者的一半,因為「即期年金險」沒有「身故保險金」或「祝壽金」。終身還本險雖然有「身故保險金」或「祝壽金」,但是前者自己用不到,後者已經沒力氣用。因為終身還本險保單條款規定,通常要拚到100歲以上時,才能領得到「祝壽金」。優點2、不用擔心被虧空、被騙、被偷、被搶退休最怕老本被覬覦騙走,把一部分老本轉到「即期年金險」,可以斷了旁人的「非分之想」,特別是過了「保證期」後的即期年金險。因為保單條款規定,「保證期間,年金受益人得申請提前給付」。也就是說,保證期滿後,即使年金受益人也無法申請提前給付。如此一來,就不用再擔心這筆老本日後被任何人以任何名目,給虧空、騙走、偷走、搶走,確實執行「活到老、領到老」的商品本意。優點3、長照險給付要符合條件,年金險給付可以自由運用老後最怕需要「長照」時沒錢,於是「長照險」成為熱門保單。但要提醒的是,不是請了長期看護,就能申請長照險的理賠。通常長照險要符合「六取三」的規定, 也就是:進食、如廁、沐浴、更衣、移位、平地行動等六項生活自理功能,要有三項出現障礙,才能申請保險給付。如果獨居老人只有「移位能力」與「平地行動能力」退化,但是跌倒無力自己爬起來,決定聘請看護,仍然無法申請長照險的理賠。如果有買年金險,就能用年金險來支付任何一筆開銷,包括看護費,選擇權在自己。本文摘自《安可人生》【更多退休精選延伸閱讀↘↘↘】。「準備900萬就可以退休?」4%法則算出你真正需要的退休金。《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
-
2020-08-20 橘世代.好野橘
把錢花在刀口上!專家給4、5、6年級生的建議:如何做好醫療保險規畫?
不管是保險、理財或資產規畫,都是一個動態的,而不是一勞永逸的靜態需求,必須隨著年齡、家庭結構、經濟能力、甚至是政府的醫療、老人福利等社會政策不斷檢視,並做最適當的因應,調整不同的規畫方向與商品組合,這樣才有辦法在風險來臨時降低衝擊造成的損害。《一生平安的保險規畫》精彩書摘:健康老化如何做好醫療保險規畫?事先做好可支配保費的預算分配未來要過怎樣的退休生活及品質,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例如每天花多少錢在三餐飲食上、一年花多少錢在旅遊休閒上,但唯獨疾病或意外事故的發生時間和醫療費用是我們無法掌控的。常聽到有人提倡「自己準備好醫療費用,不需要買醫療險」的想法,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觀念。因為,本來準備好各項用途的錢,可能因為未預期發生的事件,而必須挪為他用,等到將來真正要用到醫療或照顧時,恐怕就會捉襟見肘而陷入無錢就醫的困境。但過於擔心未來的不確定風險,而犧牲各項退休生活計畫,「過猶不及」地把錢全部用在健康保險的保費支出上,也不是明智之舉。如果要建構完整的醫療保障防護網,保費支出也非一般民眾負擔得起,必須作取捨的抉擇。因此,如何判斷風險的高低來分配預算做為保費支出也是一門學問,當然,這也會與個人投保時間的早晚而有所差別。四、五、六年級生如何安排合理的保費支出?我的建議如下:◎四年級生(60〜70歲):此年齡層被保險人已接近退休或已退休年齡,主要保費來源是現有的存款或退休金,我們常聽到的合理保費支出「1/10原則」已不適用,投保商品的順序也須改變,因為此年齡的醫療險費率高,因此對於保障計畫便必須有所取捨,如果可支配的保險預算有限,要掌握「保大(病)不保小(病)」、「保定期、不保終身」兩大原則,並把一次性給付的重大傷病險、癌症險、意外險、失能扶助險的保費預算列為優先支付項目。其次再規畫實支實付及日額型醫療險,最後再考慮退休養老相關的儲蓄險、年金險;除非尚有房屋貸款債務、子女教育或孝養父母責任者,否則終身壽險或定期壽險的保費支出應做為最後的考慮,因為,如果規畫死亡壽險計畫,此時因保險年齡大、危險保費高,可能會吃掉大部分的保費預算,而影響未來醫療保障防護計畫。◎五年級生(50〜60歲):此年齡層離退休大概還有10年左右的時間,可以利用還有固定薪水收入時,規畫10〜15年期繳費終身醫療險,但也是要掌握「保大不保小」,可以優先購買終身保障型的失能扶助險、重大傷病險及癌症健康險。實支實付醫療險、日額險醫療險、定期險規畫,則以定期型或一年期附約方式規畫。如果還有貸款或家庭養育、教育責任需負擔者,再加保意外死殘、定期壽險做為身故保障,但所有年繳保費合計仍以不超過年收入的10%為原則。這樣的規畫內容,並非一勞永逸,一旦五年級生從職場退休,不再有固定工作收入時,就必須重新再檢視整體的保障內容,與可用資金預算後,看是否需要重新調整。◎六年級生(40〜50歲):此年齡層離退休還有20年時間,但家庭經濟負擔也是比較重的階段,例如子女教育、房屋貸款、父母奉養等固定開銷,因此,保費預算應優先把萬一突發疾病或意外死亡的保障先規畫充足,如果可用預算夠當然可以購買終身壽險,但如果預算不夠,則建議購買有保證續保的短年期或一年期定期壽險。如果有閒置資金作投資、理財,則可考慮搭配高危險保額的變額萬能投資型壽險,達到同時滿足保險與投資的需求,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健康醫療險的保費則一樣先掌握「保大不保小」的原則,再利用終身醫療與定期醫療搭配組合出最適合的保障計畫。如果因為保費預算有限,保障還有不足的部分,可利用產險公司的健康醫療險補足,但產險商品是一年期保單,並沒有保證續保功能,有些商品則是有最高續保年齡限制。因此,除了意外傷害險以外,絕不能因為保費相對便宜,而只購買產險公司的健康險。本文摘自《一生平安的保險規畫:教你分齡買對保險,兼顧理財和保障》,商業周刊 2019/04/18出版|更多保險理財大小事。防癌不可少! 三高纏身也有保障,你不可不知的「三高心安保險」。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8-19 橘世代.好野橘
「準備900萬就可以退休?」4%法則算出你真正需要的退休金
退休金到底該準備多少?這會依你打算幾歲退休、每月生活費等因素而變動,金額不是隨意亂喊。透過「4%法則」就能用月支出去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許多人在討論退休金時,往往對於「退休金額」含糊不清,只能用一般推算法。例如,退休後每個月想要有5萬元過日子,一年就需要60萬,如果65歲退休,以活到85歲來計算,餘命是20年,60萬×20年=1,200萬元,這就是自己所需準備的退休金。但是,如果想要提早退休,例如40歲就退休,若同樣活到85歲,是不是就得準備60萬×45年=2,700萬元?看到這個數字,很多人會立馬倒吸一口氣!因為以目前國內的平均薪資來看,一般上班族想在40歲前存到2,700萬元,就算每天不吃不喝,也達不到目標。是不是真的要準備這麼多退休金呢?其實不然,只要運用「4%法則」來計算所需的退休金,就能知道自己幾歲可以退休。什麼是4%法則呢?簡單來說,它又稱為「安全提領率」,也就是每年從退休金中提領4%出來當生活費。這個4%法則也可以用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用簡單的公式呈現是:退休金=每年生活費÷4%(或25倍的每年生活費)。一般人在「想像」退休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時,往往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大部分都是用上述方式來估算,但退休後你每個月會花多少錢,不能用「想像」的,而是必須透過詳實的記帳,知道自己現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到底是多少,然後加上未來通膨率與醫療費來推算得出,這樣就會比較接近真實數字。換句話說,對於退休,每個人雖然都有不同想法,但何時退休,其實不是看工作年資,也不是看年齡,而是由你的「支出」來決定。 每月生活費3萬元 只要準備900萬退休金有人說,退休金要1,000萬才夠,又有人說要2,000萬、甚至3,000萬才夠……金額隨人喊,似乎越多越好就是了!但你有真正算過,退休後1,000萬真的夠用嗎?或是,你真的需要3,000萬這麼多嗎?如果根本不需要3,000萬,你卻拼死拼活存下這筆錢,這就是浪費自己的精力與資源。因為如果經過有系統性的試算,你只需要1,250萬元就能退休,等於是可以提早很多年就退休,根本不必為了拼到3,000萬元,而一直工作到70歲,或是把肝操到爆……舉例來說,如果透過記帳,你發現每個月支出只要3萬元就夠用,那麼一年就是36萬元支出,這時候你該準備多少退休金呢?答案是900萬元。運用前述的公式,你需要的退休金=36萬÷4%=900萬元。看到900萬,有沒有大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900萬相較於2,000萬、3,000萬這種遙不可及的數字,顯然親民許多了!但你一定心裡充滿疑惑:900萬真的夠我退休嗎?而且能讓我支用到80歲、甚至90歲嗎?前面說過,4%法則不僅可以用每月支出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這是什麼意思呢?先說4%法則是怎麼來的。它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理論,他分析長達75年的股市及退休案例,發現只要在退休第1年,從退休本金中提領不超過4.2%的金額當生活費,之後每年依通膨率微調,退休金到死都花不完。所以,「4%法則」原本是每年從退休金提領不超過4%的金額當作生活費,但我們可以更進階做到另一個層次:那就是依照每月支出,以4%法則推算出退休金之後,把這筆退休金拿來投資一項每年可以穩定獲取4%或大於4%的工具(商品),這樣就完全不會動用到本金,每年只要靠領取配息就能過退休生活,一直到上天堂為止。 投資4%報酬率的商品 這生都花不到本金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有了900萬元的資金之後,只要把錢投入每年有4%投資報酬率的工具上,這樣每年就有36萬元的報酬所得(股息或債息或年金),每個月就可以支出3萬元,完全不會動用到900萬本金。透過前面的4%法則算出具體退休金數字後,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降低花費、提高存款這兩個重點上,就能提早退休。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在工作期間,如果存款比率越高,代表每月支出越低,長期下來,養成習慣後,退休後的生活支出自然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節儉已經成為你的日常生活習慣。而當所需準備的退休金額不用那麼高時,你就可以比別人提早退休。此外,退休金放在投資工具上時,越安穩的越好,而安穩的退休工具通常報酬率並不高,但4~5%是一個很容易達成的目標,只要長期買進ETF指數基金,或是每年穩定配息的債券基金,或是民生必需品公司的股票,每年配息大概都有4%左右。只要這些投資標的每年創造的被動收入大於(或等於)36萬元時,你就能安心退休了。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可以立下新目標:每個月從薪水中提撥一筆錢,存錢的比率越高越好,並且把錢拿來定期投資有穩定配息的工具,如0050、0056、規模大的債券基金等,而且把每年拿到的配息繼續滾入再投資,這樣就更能縮短累積退休金的時間,退休後你每年就可以提領這4%的配息,本金依然不動,這筆錢會一直永遠為你服務。善用「4%法則」,盡早投資穩定配息的工具,這就是提早退休的魔術數字啊!本文摘自《Money錢》更多退休金大小事↘↘↘。《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15 橘世代.好野橘
3階段老爸投保祕笈大不同,一張圖立馬看懂怎麼保!
前陣子台劇「做工的人」男主角因自發性腦出血,人從鐵皮屋頂昏倒墜地,導致半身癱瘓,讓整個家庭經濟頓失依靠。戲劇反映現實,雖然現在大多為雙薪家庭,但父親仍是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一旦爸爸垮了,不但家庭經濟停擺,更要付出龐大醫療照顧支出。現代人常因忙於工作,不僅晚婚,也延遲當爸媽的時間。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男性平均生育年齡已拉高至34.6歲;求職網婚育調查也顯示,勞工朋友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要達10.2萬元,才有能力「生養1個小孩」,是經常性薪資4.17萬元的2.45倍,顯示「有錢才敢生小孩」。同時,大多數男性也因高齡生育,可能必須延後退休準備、甚至是延後原本預定退休的年齡,以照顧孩子長大成人。爸爸們在工作及家庭之間奔波,不但平常要做好健康管理,更要做好完整的保障規畫,檢視自己的醫療及照護費用是否足夠,並補足合適的保單,才能對抗人生中各種風險,以減輕個人及家庭負擔。壽險公司提醒,父親角色常會隨著子女的年紀而有責任上的不同,保障也會跟著調整,大致可以分為25歲至34歲的新手爸爸,與35歲至49歲的三明治族爸爸,以及50歲至60歲的熟齡爸爸。3階段的父親皆需考慮到自身的醫療保障,同時也要預先做好退休財務規畫,雙軌並行,依照不同時期的需求,進行滾動式調整。1.新手爸爸 力拚事業 重意外醫療這個階段是夫妻兩人計畫孕育新生命或寶寶剛呱呱墜地的時期,新手期爸爸為賺奶粉錢,全力打拚工作,免不了要四處奔波。因事業剛起步,累積的資產有限,這時候更要檢視自己的保障缺口,將基本保障補足,為自己及家庭建立初步的防護網。事業上升期的男性,在外奔波或交際應酬導致意外發生及疾病風險比女性高。全球人壽建議,此時期的爸爸保障首重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將大額醫療支出風險轉移給保險來承擔,並且善用意外險來提高保障。其中在醫療保障部分,若預算有限,可選擇相對額度比較低的終身醫療險作為主約,搭配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如主約投保日額約1千元,再加上附約投保日額約4千元到5千元,就可提供醫療基本保障,以因應須自費病房時的費用或住院期間的看護費用與醫療雜支費用。同時,建議夫妻在婚後或懷孕期間,好好討論家庭所需要的保障與預算,在小孩出生前就能敲定預算,並預先針對孩子第一張保單內容做好初步規畫,等到小孩出生後,有身分證字號就能盡早投保。2.三明治爸爸 補足保障 強化失能險三明治族爸爸處於重大責任時期,夾在兩代之間,這個時期夫妻倆的薪資可能因為工作年資成長遞增,但家裡開支也會隨著孩子成長而增加,更需重視經濟支柱的保障,加強家庭防護網。全球人壽指出,這時期的爸爸基本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雖都補足,但因新手爸爸時期預算有限,很多保障多是定期險,例如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保費會隨著年齡遞長,每年所繳的保費也將愈來愈高,未來可能會增加退休生活的費用支出負擔,建議可定期檢視保障內容並做必要的調整或準備。根據衛福部去年的統計指出,台灣男性身心障礙人口數為65.9萬人,女性為51.6萬人,就身心障礙人口數占各該性別總人口數比率來說,男性為5.62%,較女性的4.35%高出1.27個百分點。因此在基本保障補足後,應進一步考慮重大傷病險或失能扶助險等,來強化重大疾病與長期照護的保障,在發生重大意外或疾病時,保險金就能成為家人的保護傘,例如失能險,主要可用來補足萬一發生失能無法工作,造成經濟中斷、照護費用增加的保障缺口。3.熟齡爸爸 退休準備 善用利變型熟齡爸爸時期,孩子不再依賴父母給予經濟協助,肩上重擔減輕許多。建議對於自身的保障應考慮退休後因長壽可能增加的醫療及照護費用。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前許多需要住院的手術,現在都能用新式手術處置,治癒率大大提升,但新式手術不見得都有納入健保給付,因此醫療手術費用缺口也相當可觀。全球人壽指出,熟齡爸爸們在保單規畫上,考量到年紀增長後的醫療需求,可透過終身醫療險再增加醫療支出保障,若在三明治爸爸時期沒有規畫長期照護保障,有多的預算下還可投保失能扶助險,有效轉嫁未來老後可能面臨的失能長期照護風險。在退休理財上,針對要使用保險做理財規畫的熟齡爸爸,全球人壽建議,可善用利變型終身壽險,以美元的利變型終身壽險為例,因美元是國際間通用的主要貨幣,商品以美元收付方式,適合作為資產配置工具,部分這類保單也提供繳費期滿後可申請轉入投保年金,有助於建立穩定的退休金流。更多精選延伸閱讀↘↘↘。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08 新聞.生命智慧
護理師彎身為癌妻挖大便…這一舉動讓他紅眼眶,也讓他從病人家屬變終身志工
王英偉在心蓮病房最常碰到兩個難題:一是病人不願意轉入安寧病房,他們誤以為來到心蓮就等於「被放棄」;另一個問題則是,有些病人進來後便不想出院,因為他們覺得在心蓮實在「太舒服」了。而讓他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花蓮慈濟醫院的職工美峰。美峰是花蓮慈濟醫院的廚師,一九九六年的夏天,癌細胞轉移,當時主治醫師預估僅有兩個月到一年的生命。那年,心蓮病房剛成立,慈濟志業體的同仁也曾試著說服美峰轉到心蓮治療,但她總認為那是一個「等死」的地方,說什麼也不願意去。美峰隨著病情惡化,最難捱的是全身無以名狀的疼痛,她經常痛到想往地底鑽。為了「止痛」,美峰的丈夫帶著她看遍花蓮所有醫院、診所,卻徒勞無功。到後來,美峰連下床都很辛苦,甚至沒辦法起身端坐。不願使用尿布的她,每次如廁前,都得先吞兩顆強效普拿疼,才能勉強撐扶著牆壁挨到廁所。這樣苦撐了三個月,直到向來關心她的主管半哄半騙的要她到心蓮病房「試試看」,「那裡有專科醫師,可以幫妳試試各種止痛的方法和藥劑喔」,她才勉為其難住進心蓮,也還想著,如果還是痛就立刻出院。沒想到,她才住進心蓮的第二天,就跟先生說:「我不要出院了,這裡好舒服。」美峰與丈夫是非常戀家的,即使出外走走,也不喜歡在外過夜,從不欽羨住五星級飯店的奢華,對他們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能比自己的家更溫暖、更自在。然而,讓丈夫意外的是,這麼戀家的美峰、原本打死都不肯入住心蓮的,竟然「短短兩天,就被心蓮病房收服了」。首先,因為原本無時無刻的劇痛,在醫師的治療下,竟然不那麼痛了,身體不痛,心也跟著安住。更驚訝的是,心蓮有專為病人設計的浴室、浴缸,可以洗澡、泡澡。美峰從病床挪移到前往浴室的推架上,醫護人員有如浴佛般的,慎重且溫柔,美峰全程躺著,棉被蓋得好好的,機器輔助緩緩帶著美峰上升、下降,她都不必起身,當她降到浴缸時,溫暖的熱水早已備妥,還有超音波按摩浴缸的水流舒緩全身,非常舒服。美峰不禁感歎:「如果知道這麼舒服,早就該住進來了。」美峰十足大姊大的爽快性格,以及又酷又能忍痛的個性,便被護理師們取了「酷媽」的綽號,她的先生陳炳桂則理所當然地成了「酷爸」。仍需工作養家的酷爸,每到中午,便趕來醫院餵美峰吃飯,午休結束前再趕回工廠上班;一下班,再到病房。而不論何時,酷爸總是看到有人陪著美峰,有時是護理師,有時是志工,他們陪她聊天,幫她按摩。每天被「酷媽、酷爸」這樣喊著,美峰和先生也很疼惜這些照顧她的小護理師,總是關心她們有沒有好好吃飯、好好休息。美峰喜歡喝咖啡,酷爸也會回家煮咖啡帶來給老婆,也和護理師們分享。有一回,美峰接連幾天無法解便,肚子脹痛難受,護理師聽了,口罩也沒戴,直接戴上手套,便彎下身為她挖出一團團又臭又黏的大便,讓美峰頓時舒緩輕鬆許多。一旁的酷爸看了,瞬間紅了眼眶,對待至親也不過如此啊,「這些護理師卻願意這樣做,在我心中,她們已經是救苦救難佛菩薩的化身了。」酷爸說。正月十日清晨,酷媽美峰走了,無病、無痛、無罣礙。她生前和丈夫酷爸一起簽下大體捐贈書,捐給慈濟醫學院,成為大體老師,是心蓮病房第一位捐贈大體的病友。酷媽過世,酷爸參加心蓮病房第五期的志工訓練班。酷爸以他的煮咖啡專長,成了「咖啡組」志工。在病房裡開設咖啡站,讓病人、家屬、醫護等都能「免費」享受咖啡香。起初是每周一天,大受好評,又陸續增加為每周兩天、三天,甚至一度增為每周四天,再慢慢調整成固定「每周三天」,持續了許多年,直到酷爸開刀後,體力大不如前,才改成一周兩天,延續至今。長達十九年的咖啡志工起初,自願分享咖啡的酷爸盤算著,每次使用約半磅咖啡豆,每月十二回,他還支付得起。而自己生活簡單,為了環保省電也省錢,即便酷暑,他家裡從不開冷氣,日子也還過得去,「當然,我也曾懷疑,退休金有限,這樣煮咖啡,人家會珍惜嗎?」但是,只要想起酷媽曾在這裡被周全照顧,所有遲疑便煙消雲散。酷爸始終記得,美峰臨終前對心蓮病房強烈的歸屬感,「到現在,我還常常以『賓至如歸』來形容她在病房裡的感受。」二〇〇一年,「酷爸咖啡」在心蓮病房歡歡喜喜地開張了。酷爸笑稱,至於咖啡豆的支出,他人算不如天算,因為王英偉總會拿咖啡豆過來。一開始,他會說:「這個某某某送的,酷爸你煮煮看」、「我剛好經過咖啡店,覺得這包看起來不錯」;不然就是「這個人家推薦的,你試試」、「出國看到,帶回來的……」。種種不一而足的說詞,讓酷爸不得不接受王英偉的咖啡豆。「漸漸的,咖啡豆就由王主任全包了。」酷爸說,「主任就是這樣,不著痕跡的說話、點點滴滴關心著,他很為我們志工設想。他說我退休了,已經沒有收入,所以任何一樣花費都是負擔,咖啡豆就由他來負責。」凡事用心的酷爸很快地發現,有些病人或家屬,想聞咖啡香,但身體狀況不見得能喝咖啡,於是他花了三個多月研究、設計、改裝機器,增加口感與咖啡相近的「決明子」茶,給病友、家屬更多選擇。「我的起手式,就是想幫助曾跟我一樣受苦的人。」酷爸說,咖啡只是一個媒介,主要是要創造一個環境,讓病人、家屬來和醫護、志工彼此交流。常有病人或家屬來咖啡站跟酷爸談心,酷爸特別懂得家屬的憂與病人的苦,常能有建設性的聆聽與建議。因而,他的咖啡站總是絡繹不絕,一轉眼竟也做了十九年的咖啡志工。主任的召喚問酷爸,咖啡志工一做十幾年,遇到過低潮期嗎?他笑笑說自己脾氣不是頂好,偶爾會遇到年輕的護理師或家屬,態度不友善,他索性就不來了。沒想到過了一段時日,就會接到王主任傳話給他:「酷爸,『暑假』過了,該回來了吧!」聽到王英偉四兩撥千金的召喚,酷爸立馬回來,心蓮病房也就再度飄起咖啡香。「如果是別人問就算了,可是主任過去對我們這麼照顧,怎麼好意思不回來呢!」酷爸說:「主任對我們病人或家屬所提的意見,都是很接納的。他從來不會嫌我囉嗦,對我的建議,也不會提一大堆困難點來敷衍我,或說他做不到,他總是誠懇、努力去做。」心蓮病房成立滿一年時,邀請了許多病友家屬、志工一起來「體檢」心蓮病房,看看有什麼需要改進之處。酷爸洋洋灑灑提了十多項建言,一一被王英偉認真看待、逐一實現。酷爸回想他的志工路,「主任早就替你鋪好路了,咖啡豆我來準備,你就盡量來,也從來不會責備你耍脾氣,只說天氣太熱了,你休息夠了,就再回來。」過去,王英偉喝咖啡一定要加糖、加奶,還會自我調侃:「因為人生已經夠苦了,所以要加糖。」但酷爸認識他這麼久,卻從來不知道他到底喝得多甜、要加多少奶,「因為他很隨和,不管我怎麼煮,怎麼調配,他都說很香、很好喝,從來沒說過一句不喜歡。」現在王英偉改喝黑咖啡,但他依然會在別人苦悶人生裡,撒點糖、添點奶,說個笑話、給點鼓勵,或不著痕跡的支持。對醫療團隊,他的期許依然很高,跟對待自己一樣,要進步,不進則退!從主任到醫護,從病人到家屬,大家對酷爸的信任與關懷;酷爸對團隊的付出與真情,積累出十九年的綿長情義。年過七十的酷爸,自覺體力已大不如前,回到家就累了,常常一坐上椅子就睡著了。但是來心蓮煮咖啡,這事他還得堅持呢,他還想透過一杯杯咖啡,努力讓病人和家屬「走得安心、走得放心」,讓人生圓滿到最後。超越生死的情誼曾有人問王英偉,安寧療護所照顧的病人都有可能會離開,這樣,是不是很沒有成就感?王英偉卻從不這麼想,「當病人很痛、很不舒服時,我們能很快地改善他的症狀,讓他不被疼痛折磨,而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也可以有餘力和家人做更好的溝通;有時,甚至還能幫病人完成人生願望,這不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嗎!」還不只這樣,通常病人往生後,家屬不會再回到醫院病房,因為那對他們來說是傷心地。但是在心蓮病房,「病人往生後,很多家屬成為我們的好朋友。病房裡這個壞了,那個少了,就有人自動自發來修、來付出;還有許多家屬願意一起來關心其他病人,來做志工,這不是很讓人感動嗎!」看過許多病人從不願住進心蓮病房,到不肯離開心蓮病房;許多家屬甚至成為病房的終身志工,這些情感與精神的延續,早已超越生死。正如同酷爸、乾媽(志工蔡秋雀)等家屬,已成為心蓮團隊的一家人,一起在推動安寧療護的道路上,無私無悔地付出。
-
2020-07-21 橘世代.好野橘
《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
暢銷財經作家X財務規畫師X基金經理人─闕又上。集結三十年理財投資經驗,繼《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之後,推出重磅鉅作《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辛苦工作,退休金卻只有別人的一半?一是你個人理財觀念出了問題,二為國家退休金管理走錯了方向,本書讓你換上有錢人的腦袋。這是一本給個人、下一代、全民、國家決策者的理財書!精彩書摘試閱:一般投資者怕的是什麼?(1)怕虧損、(2)怕套牢、(3)怕投資報酬不高、(4)怕波動、(5)但就是不怕金光黨;這五怕,都來自於沒有遠見和定見,也就是沒有投資哲學。「怕虧損」,言之有理。因為連巴菲特也不願虧損,所以巴菲特的第一定律是不要虧損,第二條:不要忘記第一條。可見虧損是投資老手也無法接受。但問題來了,這裡有迷思和盲點:短期虧損算是真正的虧損嗎?價格波動造成套牢是虧損嗎?以上這兩個提問,巴菲特都不認為是虧損,但是沒有關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哲學,也可能巴菲特是錯誤的,但巴菲特靠投資而成為世界富豪,所以這當中必有可探討之處。投資前4項基本問題首先有些投資者不分青紅皂白,誤以為投資就是進入股市,對於(1)資金的用途、(2)多長時程、(3)期望報酬、(4)能夠承受的波動範圍,都還未釐清楚這四項基本問題,就投入股市或購買金融產品。事前沒有充分的了解,那怎麼可能會有遠見和定見呢?舉例來說,如果是三年後要用的教育金或購屋頭期款,這時候資金的停泊就必須以安全為優先考量,但是如果是二、三十年後才會用到的退休金,整個規畫的考量和思維就會完全不同。為什麼要選擇完美的時機點才敢進出?因為怕一進場股價就下跌造成虧損。那為什麼投資大師如巴菲特、彼特.林區、科斯托蘭尼都認為,一進場股價下跌,不代表你買錯,一進場股價就上漲,也不代表你買對?但散戶常是以股價短期的上漲、下跌來判斷對錯。如果要往贏家的行列靠近,首先要改變思維。怕虧損?不怕才怪,但害怕的源頭常來自於不確定。如果你選擇單一個股,該公司會不會面臨破產,都是縈繞心頭不確定的因素及干擾。擇股能力的好壞,確實影響整個投資表現,表現出來的績效可以是天壤之別。養成個股的分析能力是一輩子的修練,並不適合多數人。所以我聚焦同樣可以獲利而且有市場代表性的指數基金,美股就以美國標普500強的SPY,台股就以台灣前50大的0050為標的來分析探討。阿甘投資法投資股市,找尋完美的時機進出點,這是許多人裹足不前的第一個迷思。我提出阿甘投資法,寓意湯姆.漢克所主演的電影《阿甘正傳》角色,阿甘的特質是什麼?片中的阿甘真誠、善良、守信,最重要的是永遠不斷的付出,也不介意別人的拒絕。你也可將這個特質運用在指數型基金投資上。持續有紀律的付出,短時間不必理會股市的回應,以下看看各以二十年投資期的實例。用「運氣最壞」的進場點,和「運氣最好」的切入點來做極端的對比,看看兩者的差異有多大?1970年-1990年,買在最高點vs買在最低點每年固定投資5千美元,二十年下來共投資10萬美元的本錢,第一個例子是1970年開始,這二十年中會碰到一次1973年和1974年的石油危機,股市下挫50%,最倒楣的情況是,連續二十年都在股市最高點那天進場,二十年中若碰幾次在高點進場,這有可能發生,但不太可能連續二十年每年都在高點進場。就算碰上這最糟糕的狀況,二十年後帳戶金額是400,017美元,成長3倍,對比每年都是在最低點,運氣好的不得了的二十年極端例子,帳戶金額是505,616美元,成長是4倍。這個差距有大到非要找到每年最低點才能進場嗎?而且又有幾個人,可以有這樣的功力和運氣,連續二十年都找得到股市最低點的買點?所以結論是,多數人不會極端倒楣和極端幸運,所以投資成果就落在40萬和50萬美元之間,我當時的震撼和喜悅是,原來投資不是在股市中的殺進殺出,也用不著依靠完美的時間點進出,只要給它一段合理的時間,就算是碰到50%下挫的股災,依然可以獲利。1994年-2013年,兩次世紀股災第二個例子,時間落在2014年,往前反推二十年,每年投資5千美元,二十年總投資額一樣10萬美元,美國失落的十年,兩次股災確實有影響,二十年下來,最倒楣的二十次高點進場,帳戶金額是227,252美元,只有成長一倍多;最幸運的二十年,都在最低點進場則是289,176美元。兩者並沒有大到不能接受,完美時機點進出才能獲利的魔咒,就此解除,不再是投資獲利的唯一考量,代之而起的是另外一種許多大師也見證過的說法,「關鍵是時間,不是時機」,但如果是擇時又擇股的主動投資,考量時機還是很重要。這難度、挑戰和用功投入是追求超額報酬要付的代價,如果目標只是致富,用不著在這裡分出高下。致富用不著在每一個完美的時間點進出和華麗轉身,使用有市場代表性的指數型基金,在合理的時間內,參與比選擇時機重要,否則股市再行,你不參與也不行。本文摘自《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商業周刊 2019/10/09出版|更多投資理財延伸閱讀。理財QA/搞懂什麼是高配息基金?現在買划算嗎?。買股進場別「一直等跌」!不計較價格,才能真正賺錢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21 橘世代.健康橘
「自制力高的人一定很壓抑?」 其實誤會大了!
前言:自制力高的人並非因為他們具有抗拒欲望、壓抑不利行為的超能力。其實他們根本不控制自己,他們是透過養成習慣來讓行為自動化,是習慣讓他們輕易達成目標。透過4步驟,你也可以輕鬆做到。多數研究人員假設:自制力高的人總是兢兢業業,為了長期的獎勵而放棄眼前的享樂。他們到底是如何達成生活中種種美好的成功呢?我不賣關子,因為他們有好習慣。證據來自於相關研究,這項研究要受試者評估自己的自制力,然後描述各種健康行為:運動、吃健康零食和就寢時間。如你所想,得分高的人較常運動、吃得健康、就寢和起床時間固定。得分較低的人較不常上健身房、吃許多不健康的零食、睡覺時間也不正常。這些是關於自制力的典型發現。最發人深省的是這些受試者進行這些健康行為的方式。研究人員要每個人回想最近一次的行動,例如運動,並描述他們如何進行。自制力得分較高的受試者表示他們不假思索,自動就會去運動,而且通常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這已經成為他們日常慣例的一部分。這再度證明自制力高的人不需要太費力就能成功。他們不需要兢兢業業,也能維持健康。自制力高的人可能每天帶一顆蘋果上班,當做兩餐之間的零食,或者每天晚餐後吃幾顆杏仁果。他們把吃健康零食變成慣例,每天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進行。他們不用多想這件事,他們直接去做。為了有充足的睡眠,自制力高的人會養成有益的習慣,讓自己直接行動而不用掙扎。他們每天晚上在同一時間關掉螢幕,並且設定鬧鐘,每天早上在同一時間起床。他們表示這是不假思索自動進行,他們不會自我糾結是否再玩一局電動或繼續看推特貼文,對他們來說,睡覺並不是一場自制力大戰。那些「自制力」很高的人,他們特別能夠達成健康、富有和快樂的目標,他們的人生充滿成功的紀錄。這些人獲得這些非凡成就的方式並非我們以為的—積極發揮意志力。他們的成功並非因為他們具有抗拒欲望、壓抑不利行為的超能力。在自制力量表得分很高的人根本不控制自己,說他們自制力高,是個誤稱。他們是透過養成習慣來讓行為自動化,是習慣讓他們輕易達成目標。高自制力者的成功故事有個重要結局,它和情境有關。高自制力者的才能似乎不光是知道如何養成有益的習慣,他們還了解如何讓自己置身在有正確力量的情境中,好讓自己達成目標。四步驟,建立你想要的習慣還記得讓全家共進晚餐,一起聊天、分享、培養感情的目標嗎?現在這已經是你的習慣性日常了。你已經透過以下四個步驟,建立起習慣的基石:1.創造固定的情境(每週一次,晚上六點半準時開飯)2.降低阻力(由你擔任驅動力,一開始由你烹飪、洗碗,藉此移除約束力)3.讓這件事有獎勵(準備每個人最喜歡吃的食物,小孩想要的話,可以邀請朋友一起來)4.重複多次,直到這件事變得自動化(即使其他家庭成員強力反對你的聰明點子,也要持續下去)同樣的原理,也能讓你把改善財務狀況的目標,變成習慣性日常。為節省支出,你可以這麼做:1.創造固定的情境(找到實惠的超市,晚餐多煮一些,隔天帶便當)2.增加阻力(隨身只帶現金)3.讓這件事有獎勵(舉辦錄影帶之夜,邀請朋友一起來看你喜愛的獨立製作電影;對自己付清卡債感到驕傲)4.重複多次,直這件事到變得自動化然後,你可以多得更多:參加公司的退休金自動扣款計畫、從家裡帶咖啡去上班—你做了許多一開始需要意識決策的事情,然後就讓一切自動進行,既存了錢,又賺到穩定的利息。習慣在無規畫、不慎思的情況下比較容易形成。之後,我們就可以把控制權交給情境,讓行動自動被觸發。例如,在生活環境中建立正確的驅動力和約束力後,你可以每天不假思索地吃健康食物、準時完成工作並對家人展現關愛。本文摘自《習慣力》天下雜誌 2020/07/02出版【熟齡精選延伸閱讀↘↘↘】。讓自己更快樂!丹麥幸福研究專家秘訣公開。從運動認識一個人!你的運動習慣,透漏你的個性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20 橘世代.好野橘
「若65歲退休,每月花3萬」你需預備多少退休金呢?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壽已成為國安問題,以勞動基準法強制退休年齡延後至六十五歲計算,退休後還有十二點五年以上的人生,要知道自己的退休準備夠不夠用,專家指出,可以參考「所得替代率」來提早準備退休金。台灣民眾越來越長壽,依據內政部公布「二○一八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點七歲,比起二○一七年增加○點三歲,其中男性七十七點五歲、女性八十四歲,均為歷年來新高,研判與醫療水準提升、重視食品安全、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等因素有關。永達保經總經理陳慶鴻表示,台灣五成多的民眾有做退休規劃,但額度明顯不足,人不一定會生病也不一定會發生意外,但一定會老化,老年時期身邊最需要的還是「足夠的老本」。該準備多少退休金?陳慶鴻表示,依照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二○一八年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為二萬二千一百六十八元,以國人平均壽命八十歲、預計退休年齡六十五歲計算,就需預先準備十五年的資源,在不估算通膨的情況下,也不包括醫療、照護費用等情況下,等於每人退休前需準備近四百萬元,但可扣除政府的社會保險、企業提撥退休金,其他不足的部分則是透過個人規劃。群益投信表示,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若退休後希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所得替代率」必須高於百分之六十最保險。所謂「所得替代率」,可以用「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除以「退休當時的每月薪資」來計算。以一般勞工來說,「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主要有三層:第一層:退休後可領的每月勞保老年年金第二層:勞退的新、舊制退休金第三層:自己個人儲蓄準備的每月現金流可將三層加計起來計算。群益投信指出,超過六成民眾認為退休後每月花費將不到三萬元,若以六十五歲退休生活二十年計算,看似僅需存下七百二十萬元即可,但若納入通膨,並將醫療照護費用入考量,退休後想過上具品質的生活,所需準備的退休金就約一千萬元。【關於更多退休金大小事↘↘↘】。「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邊工作、邊領退休金!你是「勞退新制」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9 橘世代.健康橘
銀齡練健身「慢慢來,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
電視台退休記者賴昇宏25歲開始,即扛10多公斤攝影機四處採訪,工作20多年後手、腳出現麻、無力感,經檢查判定為職業傷害「頸部椎間盤突出」,因緣際會下他開始健身、重訓,至今10年感覺病痛不藥而癒,呼籲每個人都應該為健康「超前部署」,財富、權位都比不上健康。65歲賴昇宏6年前退休,雖然勞工月退不多,但他知足表示「夠用就好」,現在每周保持3到5天上健身房,透過重訓健壯肌肉,保持健康活力,一身汗水中他神采奕奕地說,「流汗很舒服,我現在比10年前跑新聞還要健康!」賴昇宏說,早期扛的攝影機不像現在輕便,除主攝影機還要背電池、攝影燈,裝備重量10幾公斤,新聞工作量可能沒有現在記者多,但每天扛「重機」出勤是必要工作,10年前出現職業傷害,真的是從沒想過的事,只能聽醫師建議勤做復健。●健身停止老化?專家:讓自己比昨天進步「健身助我停止老化!」他說,10年前為採訪新成立的健身中心,他決定到健身房試試,一開始純粹只想趁機「減肥」、變壯一點,沒想到健身重訓後,原來手腳麻的症狀忽然不見了,而且身體越來越精壯。賴昇宏坦言,6年前因為企業合併、他突然被強迫退休,能領退休金有限,但轉念一想「錢夠用就好,應該開始賺健康」,少了追逐新聞,更有時間全力投身健身、體適能活動,最近更發現原來滿頭白髮,居然長了不少黑髮。現在健身已成為習慣,「捨不得不練了!」賴昇宏的健身教練鍾志宏說,健身重訓要循序漸進,不須要跟他人比,「只要讓自己比昨天進步」,但絕不能偷懶,許多初練者遇到撞牆期、疲累就想休息,一不小心就可能放棄,年紀大的銀髮族要謹記「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健身房許多中高齡長者,都相當享受重訓汗水帶來健康。●醫師說明肌力訓練、重訓好處多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黃立人表示,肌力訓練可以增加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增加肌肉量、防止肌少症,而且可以減重,重量訓練時所消耗的卡路里,可持續達38小時,另研究顯示,休息時代謝率也會提升。他說,持續肌力訓練也可以幫助提升平衡感、協調性和姿態,當長輩下肢肌肉越強、越不容易跌倒,而且可有助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改善程度大,可減少止痛藥物使用,並可以提升腦內啡產生、使人產生愉悅。【熟齡健身精選延伸閱讀↘↘↘】。請問潘若迪/50+運動原則「可以慢,但不可以斷」。退休後「做自己老闆」 健身設目標,3個月拿全國冠軍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