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科別.心臟血管
搜尋
血壓
共找到
4676
筆 文章
-
-
2020-10-22 科別.一般外科
「腳中風」不處理 小心潰爛、發黑要截肢
90歲謝姓老婦因左腳痠麻、腳底疼痛到醫院就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大腿動脈嚴重阻塞,發生俗稱「腳中風」的下肢缺血症;老婦在接受「微創導管支架手術」後成功打通血管,並置放專門針對大腿動脈設計的新型專用支架後,當下她的腳馬上恢復溫暖,也不再疼痛。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表示,大腿的動脈主要有2條,第1條動脈接續到小腿,第2條到大腿,老婦第1條動脈幾乎全部塞住,只靠第2條動脈的小血管支援,因此血流完全不夠用,好比「高速公路塞車,只能改走一般道路,花費更多時間,因此要做的就是讓高速公路不塞車」。他指出,目前針對腿部動脈狹窄、阻塞的治療,與心臟血管阻塞類似,以「球囊擴張+支架」導管治療為主,只有少部分不適合導管治療的病人,才會開刀做繞道手術。另外,對超過20公分長段阻塞的腿部動脈,由於大多有嚴重鈣化問題,需要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楊智鈞提醒,高齡、糖尿病、高血壓、抽菸或過去有其他動脈疾病的民眾,特別容易好發腿部動脈阻塞症,常有腳痛、腳麻、末梢冰冷等症狀,如果出現足部發炎、潰爛、腳趾頭發黑,一定要馬上打通血管,否則截肢的風險很高,家中長輩如有上述症狀,可至心臟外科門診接受評估檢查。
-
2020-10-22 科別.消化系統
原來不是單純的腹瀉!醫師指出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及症狀,幫你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原來不是單純的腹瀉!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一個人如果很常拉肚子,第一個反應會認為是「腸躁症」;當一個人皮膚潮紅、發炎,可能會被認為是皮膚病,朋友還會熱心推薦有名的皮膚診所!其中,最難以辨別的就是咳嗽了。導致咳嗽的因素那麼多,怎麼會往神經內分泌腫瘤方面想呢?因此,許多病患發現時,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甚至壓迫到神經了!所以,本篇要來介紹幾個比較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可能產生的症狀,讓大家可以提高警覺,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嗜鉻細胞瘤,被誤認是一般高血壓神經內分泌腫瘤包含很多種疾病,過去可能都分散在各科之中,現在都歸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範疇了。其中一種是「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它是長在腎上腺的腫瘤,會分泌腎上腺素,能讓我們的血壓升高,心跳速度變快。有些人會無故血壓飆高到兩百多,常被誤以為是高血壓,導致醫師會開高血壓藥物來控制病患的血壓,若是一般高血壓病人,只要吃了降血壓藥物,基本上病情就會得到控制,但有些病人就算吃了降血壓藥物,仍持續表現出高血壓狀態。一位年約五十、六十歲的大哥神色鬱鬱走進我的診間,他有高血壓,但吃了降血壓的藥物之後,狀況仍然無法得到解決,血壓依舊偏高,甚至出現胸悶、頭暈,甚至昏厥的症狀。這個時候,腎臟科或心臟科醫師都會進一步檢查病患有沒有心血管或腎臟方面的疾病,於是幫他檢測尿液中的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類激素,或正腎上腺素的代謝終產物──香草扁桃酸(VMA)。尿液檢驗報告顯示,這位大哥的VMA數值偏高,VMA不只是兒茶酚胺最重要的代謝物,同時也是體內氨類製造的指標。因此,醫師懷疑可能是嗜鉻細胞瘤,再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後,果然在腎上腺的位置發現一顆腫瘤,這才確定他並非是一般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居高不下,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嗜鉻細胞腫瘤好發於成年人,尤以四十至五十歲之中年人為最,男女發病率相當。病人常因高血壓、盜汗、頭痛、心悸等典型症狀而就醫,或是因為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腫瘤的存在。通常這類病人只要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就可以改善高血壓的症狀。原則上,在手術前,必須使用至少一到兩個星期的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α-adrenoreceptor blockers),使血壓降到正常值。如果單獨使用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無法使血壓回到正常數值,或是病患心跳變快,在使用二十四小時的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之後,可以再加上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達成更好的血壓及心跳控制效果。當我在泌尿外科擔任實習醫師,在開刀房與主治醫師學習時,有位嗜鉻細胞腫瘤患者正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當主治醫師把腫瘤切除取下的時候,麻醉科醫師馬上通報病患血壓下降至六十至七十毫米汞柱(mmHg),趕緊輸液、提升血壓,所以嗜鉻細胞瘤會嚴重影響血壓的高低,對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可以手術切除的患者,在術後都必須定期追蹤生化檢查,以確定手術是否成功,並且定期追蹤是否有復發或轉移的情形。容易誤診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臟是經常產生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部位。一般我們經常聽見的都是胰臟腺癌,約百分之九十九發生在胰臟的外分泌部(胰臟製造消化酶的部位),屬於外分泌功能。胰臟同時具有多種內分泌功能,能夠調控血糖數值的高低,因此,發生在內分泌細胞的腫瘤就是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如胰島素瘤(Insulinoma)。◆胰島素瘤(Insulinoma)胰島素瘤是最常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但仍然屬於罕見的範疇,胰島素瘤各個年齡層均有可能發生,主要好發於二十至五十歲的成年人。這類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多數屬於單一且細胞分化較好的胰島素瘤,建議進行手術切除。胰島素瘤在臨床上的診斷並不困難,主要以Whipple 三合症(Whipple triad)為依據:一、發作時血糖濃度低於四十mg/dl ;二、運動或飢餓可以誘導症狀發生;三、給予含糖食物或注射葡萄糖,即可以解除症狀。當腫瘤分泌了過多的胰島素,導致血糖突然降低,造成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臉色蒼白等症狀,最後因為昏厥或癲癇發作後,才被診斷出來是胰島素瘤。◆胃泌素瘤(Gastrinoma)「最近我老是胃痛,吃了胃藥也沒有好轉,才來醫院檢查,結果竟是胃泌素瘤……。」胃泌素瘤是僅次於胰島素瘤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其好發於四十到五十歲的中年成人。為什麼胃泌素瘤會常常被誤認為是消化性潰瘍呢?主要是因為胃泌素能夠促使胃酸分泌,若是胃泌素分泌過多,就會導致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這才讓許多人誤以為自己只是消化性潰瘍,也有些病患會有不同程度的腹瀉,因此胃泌素瘤才會經常被誤診。與胰島素瘤不同,胃泌素瘤大多屬於細胞分化較惡性的腫瘤,因此當發現胃泌素瘤時,往往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升糖素瘤(Glucagonoma)胰臟除了會分泌胰島素之外,還能分泌升糖素讓血糖升高,因此升糖素瘤會分泌過多的升糖素,使患者的血糖值持續過高,還會有皮膚紅斑、水泡與嘴角破等症狀,同時可能產生深層靜脈血栓,以及憂鬱等情況。醫師因此誤以為是糖尿病,便進行糖尿病的治療,導致病患後來發現體內有升糖素瘤時,腫瘤已經長得很大了。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預後效果差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LCNEC)是肺部罕見的腫瘤,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罹患的病患大多都是年紀大的重度吸菸男性。LCNEC是生長在支氣管K細胞的肺部神經內分泌腫瘤,K細胞位於呼吸道黏膜上皮,具有合成、儲存和分泌肽類激素的功能。大多數患者會有胸痛、咳血、咳嗽、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經常容易被忽略,當患者就醫時,腫瘤也已經轉移了。LCNEC大多屬於分化較惡性的腫瘤,大多會局部及全身轉移,早期的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大多會建議手術切除,但術後復發的機率也很高。在病理學的統整之下,神經內分泌腫瘤底下涵蓋了很多病症,臨床上,想要找到神經內分泌腫瘤並不簡單,不僅症狀容易與其它疾病搞混,一開始都會經過抽血、尿液檢查、影像檢查進行檢測,最後還是需要做組織切片,才可以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很難在早期就被發覺,因此超過一半的患者在就醫時,腫瘤可能已經轉移。不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確診率也大幅提升,病患不需要過度恐慌,只要按照醫師的指示,相信他會做出最合適的治療計劃。(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 書籍簡介 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是罕見疾病,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更高!全身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作用的地方,都有可能引爆地雷,咳嗽、氣喘、腹瀉、心悸、熱潮紅、皮膚炎……,你以為的小問題,卻是大症狀,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避腫瘤誤區!
-
2020-10-21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蚓激酶」降血脂?小心只是吃辛酸!台大醫示警下場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為了降血脂、降血糖,偏方眾多,有人生吞壁虎,有人則是服用紅麴、納豆、大蒜精等保健食品,最近幾年,日本風行「蚓激酶」,聲稱從歐洲特有紅蚯蚓萃取而來,可有效清除血脂、血栓,食藥署在闢謠專區撰文,鄭重澄清,這是沒有根據的傳言。 許多民眾平常吃太油、太鹹,熱量太高,久坐不動,缺乏運動,健康檢查報告幾乎滿江紅,看到血脂偏高,害怕心肌梗塞,而開始服用紅麴、納豆、大蒜精等保健食品,最近1、2年,來自日本「蚓激酶」大受歡迎,被稱為血管保健之王,雖然價格不便宜,1個月約花上1千多元,但還是吸引不少血脂過高的民眾購買服用。「蚓激酶」又名紅蚯蚓酵素 恐不具有宣稱療效 「蚓激酶」又名紅蚯蚓酵素,1983年日本宮崎醫科大學名譽教授美原恆博士發現,歐洲特有的紅蚯蚓含有1種溶解纖維的蛋白質酵素,死後溶解剩餘的皮膚。進一步從紅蚯蚓的腸道和體液中萃取精製成新型溶解酵素。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許多三高患者到診間常拿著所謂的保健食品,焦急問「吃這個有用嗎?」,有些產品寫著天花亂墜,聲稱可以清血路、打通血管、降低血脂,但從療效來說,頂多是低效醫療,甚至是「吃辛酸的」。三高亂服用保健食品 當心引發致命風險 王宗道說,最怕三高患者誤以為只要服用這類產品,就可以不吃藥,疏於測量血壓、血糖,也沒規律回診,等到症狀惡化,被送至急診,才知病情嚴重,後悔莫及。 王宗道指出,不少三高患者選擇保健食品的參考標準是「越貴、效果應該越好」,提醒患者應該遵循醫師指示,服用正規藥物,才能遠離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風險。蚓激酶可以清除血脂、血栓無根據 勿信偏方延誤就醫 對於坊間流傳「蚓激酶可以清除血脂、血栓」的訊息,食藥署則提醒,這並無相關科學論述依據及作用機轉,對於這種沒有根據的傳言,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 食藥署提醒,民眾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適當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如有不適,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苦瓜胜肽助降血糖? 營養師曝健康危機 服用降血脂藥3食物要避開! 鐵齒不信恐害病更重
-
2020-10-21 科別.骨科.復健
男子右手失控如鬼附身 竟是患「他人之手」症候群
南投一名60歲男子右手突然不受控制,會突然伸手抓東西或衝動的往前握住前方物品,把自己跟家人都嚇壞了。經南投醫院檢查,發現他罹患罕見的「他人之手症候群」(Alien hand syndrome),目前仍無已知的治療方法。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說,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但沒有規律藥物治療。發作的當天上午出現眩暈、耳朵脹鳴感,下午右手就開始出現反覆、衝動地伸手抓握東西且無法放開手,且呈現斷續緩慢的語言等症狀,家人趕緊將他送醫,檢查後發現左側前大腦動脈及額葉急性缺血性梗塞。病人描述,右手不是自己的手且運動不受意志控制,讓他和家人感到恐懼。這是因為腦中風導致額葉的血液供應出現短缺,產生受意志控制的運動計劃和身體兩側協調及自動誘發的神經抑製作用被破壞,出現非自主且無法停止不受控制的運動,進而無法傳遞此區的運動計劃訊息至初級運動皮層,因此無法活化神經傳導系統去產生可控制的意識動作。職能治療師張瑋珊說,研究發現當患者疲勞,壓力大或在活動中分心時容易出現「他人之手症候群」,目前仍無治療方法。臨床上可提供相關疾病教育並針對患者的問題做諮詢,以減輕其情緒壓力。1.利用視覺策略使患側的手放開後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例如利用具有訓練反應敏捷度與記憶力、眼球運動、手眼協調等功能的反應運動訓練器來訓練。2.若手眼不協調、偏盲,視覺空間忽略的患者可提供相關訓練。例如利用職能治療的電腦訓練軟體做視知覺及手眼協調等相關技巧的訓練、也可運用結合動態平衡及視覺追視等功能的動態平衡儀做訓練。3.對於出現不斷尋找附近物體的摸索、抓握或強迫操縱工具等行為可戴連指手拍或將手放在口袋中或握球來分散注意力,以便正常手可執行日常任務。4.認知行為療法: 可藉由心理治療辨別和改變不正確或扭曲的思考模式,以控制焦慮的情緒反應。5.因患手很容易被附近的物體分散注意力,故須提供一個無干擾的訓練環境並避免同時進行多重任務的訓練。
-
2020-10-20 科別.精神.身心
慢性壓力引發莫名焦慮 生理回饋治療協助找回身心平衡
常有胸悶、心悸、喉嚨梗塞、不定時頭痛、血壓高,容易緊張心臟怦怦跳、上班就拉肚子等症狀?柳營奇美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林紀宇今天表示,都是壓力大的表現。林紀宇表示,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遍布在身體各個器官,調控著心率、呼吸、汗腺和肌肉收縮程度等各種生理反應,影響身心的狀態,有時這些反應很細微,難以當下覺察並立即調整,久而久之就會衍生成長期不舒服的症狀。患者阿明有一些莫名不舒服的症狀很久了,持續有胸悶、心悸、喉嚨梗塞的感覺,擔心自己是得了什麼疾病,跑遍各專科門診檢查,卻發現一切都正常,求助無門;王姓小主管有不定時頭痛困擾,且回到家身體還是很不輕鬆、睡眠品質也不好,覺得怎麼休息也沒什麼用。除了工作效率變差讓他沮喪,也發現血壓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上班族小美本身就是容易緊張的人,很容易感受到自己在流手汗、心臟怦怦跳。近期到任新工作後,上班就頻頻拉肚子,影響她的人際關係與工作,希望可以學習怎麼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林紀宇說,這些症狀屬於慢性壓力引起身心不舒服,可能源自於自律神經系統的不平衡,致使身體無法調整好內在情緒或生理上的緊繃,初期雖然不舒服,但還不到疾病診斷的程度,若長期置之不理,就有發展成身心疾患的可能。因此,除了使用藥物治療之外,還有許多紓解情緒與因情緒衍生而來的身體不適﹙如頭痛、腰酸背痛、心悸、手腳冰冷等﹚的治療方法,其中臨床精神科最常採用的就是生理回饋治療。所謂生理回饋治療,是透過生理回饋儀即時回饋的特性,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心率、呼吸頻率、肌肉緊繃度、汗腺分泌等生理狀態。臨床心理師在生理回饋治療中,會協助病人先能夠體會到細微的壓力反應,幫助提升覺察力,接著再依每個人症狀的不同,協助建立肌肉放鬆、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放鬆策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看見」自己生理狀態變化的客觀數據,讓病人不再覺得放鬆是一種模糊難以捉摸的感覺。另外臨床心理師也會探討可能影響症狀的生活模式、思考型態,輔以適當的心理治療策略,幫助病人在生活上有適當的壓力管理能力。近年歐美盛行的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其主要依著呼吸頻率可以調控心率的生理現象,透過學習緩慢的腹式呼吸,達到呼吸頻率與心率反應的諧振與同步。持續的練習,可以強化副交感與迷走神經的調節能力,提升心血管調節能力與心跳變異率,並透過傳入神經影響大腦,讓身體調節能力變好,較容易處於身心舒服安適的狀態。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除了可以輔助治療改善焦慮症、憂鬱症、腸躁症、前期高血壓、慢性疼痛外,在提升專注力、運動與工作表現上都有不錯的效果。通常生理回饋治療在進行2至3個月後,可學習到適當的自我調節與放鬆策略。療效產生的關鍵,除了在治療室內的學習,還務必要搭配回家持續不間斷的練習,才能夠修正原有身心與大腦的慣性產生「有感」的效果。
-
2020-10-20 科別.精神.身心
老喊不舒服卻找不到病 當心老年憂鬱症
老人憂鬱症在現代社會中是常見的疾病,跟一般憂鬱症一樣,女性的罹患率比男性高。但老年人罹患憂鬱症很容易被忽略,因為他們大多以身體症狀來表現,常會抱怨身體的不適,看遍各科別都找不到真正病因。76歲的陳老太太有高血壓和心臟病,長期就醫服藥穩定控制,沒有其他特別問題。但近年來,她逐漸減少外出活動,常待在房間中,也常抱怨身體多處疼痛、不舒服,因此經常就醫,卻沒有找出什麼特別的疾病。陳老太太的記憶力不佳,常忘記吃藥,經家人提醒後,才會吃藥;她的食量也越來越少,瘦了一圈,體力開始下降,亦有失眠問題。對於看身心科門診,她相當排斥,怕被當成精神病,且認為自己沒問題,後來在兒女們勸說到醫院做健康檢查,順便檢查記憶問題,她才勉強就醫。經醫師診判斷,陳老太太可能是罹患「老年憂鬱症」。老人憂鬱症不能小覷,它同時也是自殺率高的族群。對於經常抱怨身體的不適的老年人要提高警覺,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須注意,他們容易被家屬誤以為只是身體不好而已。老年憂鬱症有可能是因為面臨年齡增長的失落,像是親友們的過世、發現自己的體力已經不如以往等狀況,又或者常因為慢性疾病就醫,開始覺得身體無法像以前那麼健康,而感到低落。所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憂鬱狀況時,一定要就醫及早治療。預防老年憂鬱症4方式1.規律運動2.有喜歡的休閒興趣,如唱歌3.家屬多給予老年人陪伴與支持4.多參加社區的活動
-
2020-10-19 科別.呼吸胸腔
睡覺大聲打鼾、呼吸暫停或嗆到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如果發現你的家人夜間長期大聲打鼾,睡覺時呼吸會暫停,睡覺中不時會嗆到,合併白天異常疲累,就極為可能罹患所謂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梁信杰表示,台灣民眾有睡眠困擾的比率高達二成多,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的佔比保守估計至少數十萬人,睡眠品質不佳是許多現代人共同面臨的困擾。梁信杰表示,為了提供民眾更好的睡眠健康照護,該院特別設置了睡眠檢查室,睡眠檢查主要服務對象以睡眠呼吸異常,像是打鼾、呼吸中止症、夜間缺氧等,或是在睡覺過程有奇怪肢體動作,如不寧腿或是身體抽搐、磨牙甚至是夢遊等,以及頑固性失眠的鑑別診斷或睡眠週期紊亂等。檢查流程主要是病患需先經過醫師評估,如果符合檢查條件時,再安排到睡眠檢查室接受整夜「睡眠多頻生理檢查」。執行時,會裝置至少16個頻道生理訊號,分別監測睡覺時的腦波、呼吸、心律、肌肉活動等四大區塊,藉由腦波判讀睡眠深度,透過監測氣流評估呼吸有沒有順暢、是否缺氧等;心電圖偵測夜間是否心律不整,肌電圖偵測肌肉是否有異常活動。另外,也有錄影分析睡眠中姿式改變及動作異常。梁信杰也指出,最大宗需要檢查的病人是睡眠呼吸障礙疾病,它會在睡覺時發生上呼吸道塌陷,導致短暫呼吸中止因而缺氧,最好儘早尋求專業幫助;如果長時間沒有治療,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高血壓、中風等併發症。民眾可依症狀掛診胸腔內科、神經內科、身心科、耳鼻喉科等,經醫師評估後,協助安排進行睡眠檢查。
-
2020-10-19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可預防?醫籲「三少一多」護血管
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 腦出血死亡率6成急救是關鍵 腦中風不但可能影響大腦功能,更是國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據衛福部108年國人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死亡人數達1萬2176人,平均每43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 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陳龍醫師指出,腦中風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研究資料顯示,高達4至5成以上的出血性腦中風患者,到院前已心跳停止、沒有血壓,來不及急救就已經死亡,尤其是腦幹出血,平均死亡率更高達6成以上。 陳龍說明,出血性腦中風是因腦血管破裂引起,常見原因包括:高血壓、蜘蛛膜下腔出血、動脈瘤破裂。一旦發生腦出血,血塊會壓迫鄰近腦組織、腦壓升高,嚴重時就會造成昏迷、死亡。認識相關症狀、立即就醫接受治療,是搶救中風患者生命的重要關鍵。 手腳無力誤以為工作疲勞 腦中風急救需要及時取栓 台灣有8成的中風為「梗塞性中風」,是血栓堵塞造成,症狀發生後經評估,應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國人對於中風徵兆「臨微不亂」──「臨」時手腳軟、「微」笑也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的警覺性仍有不足。或是在中風發生後,誤信民俗偏方導致嚴重後遺症。 新北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林士閔表示,常遇到民眾在中風徵兆發生時未計及察覺,誤以為是工作疲勞導致手腳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也有民眾在中風症狀發生後,自己搭計程車或開車去醫院,錯失了緊急處置的黃金時間。提醒民眾不可誤信民俗療法,自行放血、針扎手指頭、手指掐人中等,都是錯誤迷思。 預防腦中風四大生活原則 三高病人謹記定時服藥 一名67歲張姓女子,本身有慢性病史,近期因疫情未定時回診,一日忽然發生眼睛上吊並出現無意識症狀,但約10分鐘就恢復,隔天又發生頭暈、不舒適,5分鐘後就癱軟昏迷,幸好通知救護車10分鐘內送抵雙和醫院急救,順利挽回生命。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指出,雙和醫院整合鄰近醫療機構組成動脈機械取栓治療聯絡網,北起基隆、東抵宜蘭、南至桃園地區內的北台灣250萬人口,都可即時接受取栓救護。 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杜永光院長強調,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除嚴重致死外,多有後遺症出現,僅十分之一的病人可恢復到原先狀態。杜永光表示,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清楚瞭解腦中風的危險因素並配合定期檢查,尊守「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的四大生活原則,而有三高的病人務必定時服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遠離腦血管病變的威脅。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19 科別.心臟血管
腰痠背痛,痛到換任何姿勢都無法緩解!主動脈瘤不是癌,卻相當致命
「醫師,我這幾天都一直吐,吃什麼就吐什麼,連喝水都吐…」老先生虛弱地說。「肚子有開過刀嗎?」醫師問。「沒有,我只有血壓高,沒有開過刀。」老先生搖搖頭。「有可能是腸阻塞,先幫你打點滴,然後安排檢查。」醫師說。遇到腸阻塞的年長病患,一般都會將腸沾黏、大腸癌等問題納入鑑別診斷,不過當電腦傳回檢查的影像時,醫師不禁倒吸一口氣。原來,讓老先生腸子阻塞的原因竟然是顆巨大的腹主動脈瘤,直徑達12公分,於是連忙照會血管外科醫師。 「腹主動脈瘤形成時,患者大多沒有感覺,」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柯博仁主任說,「老先生的腹主動脈瘤大到造成腸阻塞,竟然還沒有破裂,實在非常幸運。接受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後,老先生恢復得很順利,幾天後又能就開始吃東西,非常高興。」主動脈瘤不是癌,卻相當致命很多人聽到「主動脈瘤」會誤以為這跟肺癌、大腸癌一樣,是顆惡性腫瘤。柯博仁主任解釋:「主動脈瘤指的是主動脈血管壁因為老化、失去彈性,漸漸膨大變成一顆球狀的瘤體。當主動脈瘤體的直徑從三公分、四公分、五公分越來越大,就越來越危險;這就跟吹氣球一樣,氣球吹得越大越容易隨時破裂。」主動脈瘤的危險因子一旦主動脈瘤破裂,疼痛是第一個症狀。「患者會覺得腰痠背痛,」柯博仁主任表示:「這種疼痛是你換任何姿勢都無法緩解,非常痛!」接著,患者會因為大量內出血、失血過多而休克昏倒、導致死亡。更棘手的是,主動脈初期並不容易被發現,在逐漸惡化、變大的過程中往往沒有任何症狀及感覺,就像個沉默但隨時會引爆的炸彈。而又有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呢?柯博仁主任直言:「年紀大、男性、有抽菸習慣,以及本身若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問題,也是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超前佈署,預防主動脈瘤破裂根據統計,當腹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五公分,或胸主動脈瘤的直徑大於六公分,就有極高的破裂危險。最好的對策就是,盡早發現主動脈瘤,並搶在其破裂之前接受治療,避免這沉默的炸彈突然爆炸。傳統治療腹主動脈瘤的方式是開放式手術,醫師會打開患者的腹腔,夾住主動脈瘤前端與後端的血管,接著切下主動脈瘤,並置換上一段人工血管,再放開夾住的血管。主動脈瘤怎麼辦目前臨床上大部分都已經使用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醫師會從患者鼠蹊部開一個小傷口,將導管放入延伸至病灶的位置,然後展開帶有薄膜的支架。柯博仁主任說:「主動脈支架具有一層不透血的薄膜,這樣血液就可以順著在支架裡流動,不會再去衝擊主動脈瘤。只要主動脈瘤不再承受血壓持續衝擊,就能降低破裂的風險。」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的過程中,失血量通常只有1、200毫升,相較於開放式手術動輒2、3000毫升的失血量來說,比較不會造成心臟、肺臟過大的負擔而引起各種併發症,其優點包括死亡率低、傷口小、患者的恢復期短。由於每個人主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長度不同,目前已有許多不同尺寸的主動脈支架可供專科醫師選擇,讓主動脈支架能夠運用在更多患者身上。減少併發症,小螺絲大妙用柯博仁主任說,每種治療都可能產生併發症,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也不例外。即使是手術完成,隨著時間經過,支架與血管壁若是貼合不良,血流可能又流入主動脈瘤,稱為「內漏」;或是因為在血壓衝擊下,支架漸漸滑脫,則稱作「位移」。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內漏跟位移,是微創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中最被重視的兩個併發症。」柯博仁主任說,「為了減少這兩項併發症的發生率,近年來醫師會在主動脈支架介入術之後,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像鎖螺絲、釘釘子一樣,將主動脈支架與血管壁鎖在一塊兒,加強密度、更加牢靠。」抽菸會增加主動脈瘤發生、破裂的機率,柯博仁一再叮嚀,「沒抽菸的朋友,千萬別抽菸;有抽菸的朋友,得趕快戒菸。」上了年紀的朋友要多關心自己主動脈的健康狀態,只要利用超音波,短短幾分鐘便可以檢查主動脈的狀況,請記得定期追蹤。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請一定要控制達標!原文:
-
2020-10-1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勿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
【編者按】「性別與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但本週卻是「醫病平台」首次以這主題刊登三篇文章。張博淵教授以其心臟科的專長提出醫學數據,呼籲醫界及社會大眾不容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而延誤診斷。另外我們在此發表有關「代孕母立法」的兩種不同看法,一位在專業方面深受尊敬的藥師長年以本身是子宮發育不全的病人,挺身呼籲「代孕解禁」的推動;一位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意見領袖卻因擔心女性可能因代孕合法化而造成女性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這種「科技不能解決的社會文化問題」惟有在社會大眾透過理性的對話,了解事實並屏除誤解,才能達到共識。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統計,台灣女性在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分居十大死因的第二位與第四位,估計每年約有一萬五千多名女性因此喪命,總死亡人數是婦女癌症(乳癌、子宮頸癌、子宮癌、卵巢癌等)的3到4倍。然而在社會大眾的印象之中,往往認為心血管疾病是男性的專屬,鮮少了解心血管疾病徵狀與用藥上的性別差異。長期關心婦女心血管疾病的NGO團體「台灣女人連線」曾有調查指出,全國只有約2成5的女性知道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會高於婦女癌症。即使在心臟病高居女性死因第一位的美國,婦女也始終認為婦女癌症是威脅她們健康的最大殺手,個中思維令人費解。不僅如此,知道更年期後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則不到半數。女性荷爾蒙有保護血管的內皮細胞作用,能使血管功能較為健康。50歲之前女性的三高發生率普遍低於同年齡男性,但更年期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發生的比率卻大幅增長超越男性。在更年期後,少了荷爾蒙這項保護因子,罹患心血管風險便呈直線上升。平均來說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年齡比男性晚十年。從學理上來看,似乎更年期後的荷爾蒙補充能夠改善女性的健康,然而,補充女性荷爾蒙雖可改善更年期症狀,卻也有可能增加血栓的風險。除了靜脈血栓外,中風、心肌梗塞或心因性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因此,目前國際的治療指引並不建議常規補充女性荷爾蒙來「預防」心血管疾病。二十多年前,美國開始對其高居死因第一位的心血管疾病進行性別差異的分析,結果發現除了疾病的風險因子有性別差異之外,女性在心血管疾病的表現也與男性不盡相同。以心絞痛的表現來說,典型症狀是胸痛、冒冷汗、放射性疼痛,可是約有3至4成的女性患者是消化不良、頭暈、疲倦、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容易被忽略造成求診延遲,整體的處置比較會超過治療黃金期。此外,由於症狀不典型,女性接受心導管檢查的比率比男性低15%。也因為較少接受這類檢查,以致接受手術治療的比率更低,女性接受心導管治療或繞道手術的比率比男性低35%。女性在治療後發生局部缺血或因胸痛再次住院的比率高於男性。雖然醫界並非都一致認同這些差異的存在,但是醫學文獻提供許多活生生的數據卻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心臟學會也正式將此性別差異寫入心臟病的治療指引(practice guideline)中。在疾病預後方面,過去國外統計急性心肌梗塞的在院死亡率,女性為16.7%較男性11.5%為高。此差異主要發生在較為年輕的族群,女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較男性高,一直要到74歲以上,男女死亡率才沒有顯著差異。進一步的分析指出,發生心肌梗塞的女性,除了平均年齡較高之外,罹患三高等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子的比例也較男性為高。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應從三高的防治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做起。女性腰圍應維持在80公分以下,並定期測量血壓,平時應避免高油、高鹽的飲食,且不要吸菸,以降低心肌梗塞風險。若發生無法解釋原因的症狀,如無端消化不良、頭暈、疲倦等,也要想到會不會是心血管疾病的不典型症狀,建議應儘速就醫檢查。停經期的女性,每1~2年應檢查心臟血管相關的危險因子如血糖,血壓,血脂肪,有問題儘早處理,才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心絞痛及心肌梗塞以外,有一些民眾比較不熟悉的疾病也存有性別的差異,如「肺動脈高壓」。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心臟、肺臟及血管系統嚴重的病變,發生率約每百萬人中有15 至50人,好發於36至50歲女性,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4倍。初期症狀也極「不典型」,例如喘不過氣、咳嗽、咳血、手腳水腫、頭暈,患者常常誤以為是運動量不足,或是工作疲累,因此第一時間難被發現,常經過2至3年才能確診。若未經妥適治療,平均存活期不到3年,存活率甚至比大腸癌還低,故被稱為是「心臟的癌症」。由於女性的死亡率比比男性還高,進入中年的女性更要提高警覺!性別議題除有賴教育演講來宣導之外,長遠來看,政府及醫療單位更應針對心血管疾病之性別差異,擬定「女性健康」的政策,落實醫療體系及醫護同仁對性別差異的敏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對女性心臟病及相關危險因子的重視及預防,才能真正照顧女性的健康。
-
2020-10-19 科別.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主動脈剝離 患者多有高血壓
45歲許姓建築事務所高階經理是運動健將,每周至少跑步3天,作息正常不熬夜,卻在一次寒流來襲出現全身無力、畏寒、咳嗽,以為自己是感冒,直到呼吸困難、急喘,緊急就醫查出是主動脈剝離,幸好及時手術救回一命。藝人小鬼黃鴻升在36歲猝逝,讓人注意到無症狀、猝死率高的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中山附醫心導管室主任蘇峻弘說,主動脈剝離好發在45到79歲男性,且男多於女,主要風險因子為高血壓。蘇峻弘表示,許男雖定期運動,看似非高風險族群,但長期抽菸,可能有高血壓不自知,加上天氣驟冷等的變化,導致主動脈剝離;提醒民眾主動脈剝離非常急促且危險,急性期出現「強烈撕裂性胸痛」,延伸到背部或脖子、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嚴重會引發腦中風、急性心衰竭等,猝死率極高。許姓男子當兵時愛上跑步,養成1周運動3次習慣,假日清晨5時起床練跑;35歲當主管,注意養生不熬夜,飲食正常,健檢正常,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病史,只有讀大學時學會抽菸,菸齡超過25年。許男描述說,當時突然無力、畏寒、咳嗽,起初到診所被診斷感冒,還因工作搭機赴澎湖,3天後症狀惡化,出現虛弱、胸悶合併呼吸困難,提早返台就醫,心電圖判讀懷疑是心肌梗塞,當時沒有嚴重胸痛,幸好仍警覺接受主動脈攝影,發現是主動脈剝離,立刻手術治療,目前穩定,也從此戒菸。
-
2020-10-19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照護 謹記3要3不要
心臟衰竭復發率和死亡率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心臟衰竭個案管理師陳佳琪指出,返家後的居家照護很重要,提醒患者症狀惡化會出現累、喘、腫,需遵守「三要三不要」。陳佳琪解釋,心臟衰竭是指輸出的血液或氧氣無法達到身體組織需求,常見原因有高血壓控制不佳、心臟肌肉病變、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病變、長期貧血、酒精、藥物等。患者返家後需謹記症狀惡化的3字口訣「累、喘、腫」,陳佳琪表示,當有疲累倦怠、呼吸喘、喘不過氣,尤其發生於平躺時、雙腳水腫,若有以上症狀就需要盡速就醫。預防需從生活做起,陳佳琪提醒遵守「三要三不要」,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要控制水分攝取,每天控制在1500cc以內,喝湯、喝茶等水分也算在內;也要加強心肺功能,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另外,心臟衰竭病人應積極戒菸,尼古丁會減少血液循環中含氧量;也要拒高鹽分食物,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增加心臟負擔,一天鹽分勿超過3至5克;勿喝酒,酒精會使心臟收縮力減弱,進而引起心肌病變等危險。陳佳琪說,心臟衰竭需長期配合治療及改善生活型態,桃園醫院心臟衰竭團隊今年設心友會,辦講座,邀心友們彼此分享、互相鼓勵。
-
2020-10-18 養生.聰明飲食
不另外加鹽不會吃進太多鈉?美國心臟協會破解7迷思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破解鹽類迷思!根據國健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鈉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都能降低血壓。而鄰近國家日本也因為大力推動民眾於飲食中減少鹽量之攝取,造成血壓下降,進而使腦中風之死亡率亦有明顯的降低。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但你真的達標了嗎?快來看看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提出的7大迷思!1完全不吃鹽最健康?食鹽中鈉是控制血壓的必需營養素,也是神經和肌肉正常運作的必需營養素,因此你需要適量食鹽確保生理機能運作正常。2海鹽比食鹽的鈉還少?海鹽近年非常風行,許多人都擁抱海鹽,聲稱其鈉含量較低,比較健康。但是,海鹽不代表鈉含量就比較低,就像食鹽一樣,它通常含有40%鈉。3吃東西都不另外加鹽,所以不會吃進太多的鈉?據統計,超過75%的美國人攝取的鈉來自加工食品,而不是額外添加的食鹽。專家強調,這就是為什麼查看營養成分的標籤和份量如此重要的原因,許多食品製作過程中,已經添加了高量的鈉,不需要再另外調味,但也讓民眾不知不覺中吃盡太多的鈉。4只有食物才有高鈉的問題?事實上,一些非處方藥品含有高含量的鈉。務必仔細閱讀藥品標籤,並記住一些公司生產低鈉非處方產品,若你對鈉含量攝取有控制的需求。5不加鹽食物就沒有味道?有許多創意和豐富的調味料可以替代鹽,來幫助食物添加風味。可以嘗試使用香料、香草和柑橘來增強食物的天然風味,更加健康。6我的血壓正常,所以不必擔心吃了多少鈉?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最好攝取少於1500毫克的食鹽。如此,即使對於那些沒有高血壓的人,減少鈉含量也會明顯抑制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高血壓風險,還可降低多鈉而引起其他疾病風險,如腎臟疾病。7我不吃太多太鹹的食物,所以我的鈉攝取量不高?小心家禽、奶酪和麵包等食品,這些食物可能含有過量的鈉,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參考資料:7 Salty Sodium Myths Busted Infographic(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味精吃多會口渴? 錯怪了!真正主因其實是「它」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
-
2020-10-18 科別.骨科.復健
年長者常忘吃藥 骨質疏鬆症治療以針劑為佳
確診骨鬆後,該怎麼治療與監測骨密度是否上升?醫師表示,可透過骨質密度檢測、抽血做骨生化檢查等方式來檢視骨骼情形。若確認為骨鬆,藥物有口服與針劑可選擇,在考量用藥順從性上,現以針劑為主,且患者需治療至少3至5年,才能看出長期成效。另外,三高與糖友應先控制病情,避免再次骨折或導致共病產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增加骨鬆骨折風險。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表示,骨鬆是造成骨折及相關共病的重要原因,因骨鬆患者多數為年長者,常會出現全身疼痛無力、駝背、脊椎側彎、關節變形等情形,骨鬆更可能合併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內分泌異常、肝腎病和肌少症等慢性共病。如有些慢性病患因長期服用類固醇,恐導致骨鬆副作用;有些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導致鈣過度流失或異常,也增加骨鬆風險。若家中長輩有糖尿病、高血壓等三高疾病,檢查出有骨鬆症時,後續治療上,陳榮福建議患者應先控制病情。因糖尿病控制不好,會造成骨質疏鬆及骨折增加,主要是因為血糖高會造成骨骼中主要的第一型膠原蛋白糖化現象產生,骨質密度不差、但是骨骼的力度質量降低中看不中用。加上糖尿病患同時有神經病變或是視網膜病變時,會影響走路平衡容易跌倒,更增加骨折的風險,且某些糖尿病的藥物本身可能對骨質密度有不利的影響,更是要小心選擇使用。高血壓患者,利尿劑使用不當,加速鈣流失。高血壓的患者,若本身疾病問題加上利尿劑使用不當,可能會使骨骼中的鈣質加速流失,更會提高骨質疏鬆及骨折發生的風險。在治療上,除透過骨質密度檢查以T-Score(T值)確認骨鬆外,可經抽血看骨骼代謝生化指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脊椎中心脊椎側彎矯正科主任羅元舜表示,骨質密度常用雙能X光吸光測定法(DXA),將檢查結果計算出T值。範圍若在+1至-1間,表示骨質密度正常或骨質健康;若在-1至-2.5間,表示骨密度低但尚未骨鬆程度;若在-2.5甚至更低,就是骨鬆症。骨骼代謝生化指標則是抽血看骨質生成速率,若體內負責將老舊骨質移除的蝕骨細胞活性,開始超過製造新骨質的成骨細胞活性時,人體骨鈣流失的速率,會開始大於骨骼形成的速度,恐造成骨鬆。兩大類治療藥物,抑制流失、增生骨質。骨鬆在治療上,陳榮福說藥物分為抑制骨質流失和促進骨質增生兩大類,前者是停止骨質繼續流失,後者則是促進骨質生長。一般來說,骨質疏鬆症健保給付第一線使用的藥物是抑制骨質流失,為立即抑制蝕骨細胞的功能,但缺點是蝕骨細胞停止活動後,也無法再活化生骨細胞,因此骨質也不再增生。而促進骨質增生部分,為一種副甲狀腺素的藥物,可刺激造骨細胞作用,達到骨質增生,開始治療後可明顯增加骨密度,但也須留意噁心、頭痛等副作用。陳榮福與羅元舜皆表示,現抑制骨質流失藥物多樣,口服與針劑皆有,但臨床上考量醫囑順從性、患者多為高齡、吞嚥困難而中斷等因素,仍以針劑為主;而促進骨質增生藥物極少,目前皆為針劑。且無論是口服或針劑,建議患者皆需治療至少3至5年,才能看出長期治療成效。家中意外多,務必做好防跌措施。除此兩大類藥物外,骨鬆患者今年有新選擇。羅元舜表示,去年美國FDA批准一款新藥,既能增加骨形成,又具抑制骨質流失,降低骨折風險,為自費針劑,他建議民眾可再觀察,或骨密度極低、高骨折風險的停經後女性等骨鬆患者,可與醫師討論後再進行治療。羅元舜呼籲,民眾一旦骨鬆發生骨折後,恢復期十分漫長,基本上是一年以上,除遵照醫囑治療、藥物不要中斷,運動與飲食中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不可少。另外,很多骨鬆患者跌倒處是家中,手撐地導致手腕骨折,他也呼籲可改善家中設備避免跌倒,如裝扶手於上下樓梯間、浴室、廁所,地板可裝止滑墊或地毯、不放雜物、避免家具凸出等,都是避免跌倒、再次骨折的方式。
-
2020-10-17 新聞.生命智慧
母親臨走前去旅行他不能諒解、事後卻氣自己 暖醫:有時,需要被救的是「家屬」
失去至親的痛,要經過多久的時間,才能走出傷痛。我覺得即使是三十年,那個痛還是無法遠去,尤其當這個痛是伴隨著無限的內疚與自責時。所以,我現在行醫,很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設法解除家屬的內疚與自責。對我來說,五月是一個困難的月份,尤其看著大家都沉浸在歡慶母親節的溫馨氣氛中。我很不喜歡母親節,甚至可以說「我想要逃避母親節。」我最想逃避的節日「母親節」我的母親在我17歲的那年往生了。當時的她,心臟衰竭、雙腳浮腫、頻頻咳嗽、半夜睡覺完全無法平躺、沒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還記得,我陪著她坐了1小時的公車,到達醫院的時候,她直接就被送進加護病房了。再過幾天,她就要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了。這個手術,她整整等了2年。在2年前,醫生告訴母親「如果妳不接受手術的話,妳就沒辦法看見妳兒子結婚了。」只是她同意進行手術,依然來不及看見自己的兒子結婚,來不及看見自己的孫子出生,也從未享受過什麼好一點的物質生活,更沒機會讓她兒子替她看病,因為馬來西亞是公醫制度的國家,醫療費用不高,但就是要「等」。即將動手術的前2天,我因為當天學校有重要的考試,就沒去醫院。心裡想著「不差這一天,隔天考完試再去就好了。」結果,這個念頭成了我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我在考最後一個科目的時候,接收到來自校長室的廣播,直奔醫院。趕到時只剩下空床,母親已經被送到太平間了。我的母親在手術前一天往生了。籌備喪禮的期間,當阿姨們(母親的姐妹)正煩惱著,該去哪裡找媽媽可以沖洗成遺照的照片時,竟然發現家裡的衣櫥裡,藏著一張裝好框的放大照片。原來,媽媽早就考慮到這一點。我看得出來,那張照片是2年前就照好的,大概就是媽媽答應手術的那段時間。照片裡,媽媽的眼眶紅紅的。每一次想到她在為自己準備遺照時的孤獨身影,我的眼淚也會不聽使喚的掉下來。然而,更讓我感到自責的是,這張遺照是在她準備(等待)要手術的期間,獨自去旅行時所拍的。依稀記得那時只有十幾歲的我,很不能諒解她,明明身體這麼不好,加上家裡經濟狀況也差,她為什麼非得選在這個時候去旅行,而且堅持要去。其實,那不過只是一趟從吉隆坡到檳城的旅行。後來,我才明白,媽媽是在為自己辦人生的「畢業旅行」。這是一趟只有一個人參加的畢業旅行,也是一趟回來之後就要拍遺照的畢業旅行。她貼心的替家人安排這一切,大概是知道我們幾個孩子都還小,萬一她走了,我們一定不知道要怎麼安排與處理。小時候的我太不懂事,竟然還強烈反對。至今,我仍無時無刻都在為自己的無知與不貼心,感到生氣。有時,需要被救的是「家屬」某年農曆年的前夕,一位男性患者突然腦幹出血送醫。面對這樣的惡耗,他的太太依然表現的相當堅強,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仔細地聽著我解說她先生的病情。她雖然眼眶裡泛著淚水,但眼淚始終不曾潰堤,即使我告訴她「你先生的情況很不樂觀,大概就是這幾天了。」最後,她決定不再CPR,同意DNR。這是多困難的決定,但她知道這是對先生最好的決定。Q:什麼是DNR?A:DNR(DoNotResuscitate)即為「拒絕臨終急救」之意願,最主要的目的是讓末期病人能夠安詳離世,避免為了讓患者能短暫延命,一再遭受急救的痛苦,諸如插管、電擊、胸外按壓、強心針劑等。2000年後,國人可以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選擇臨終時DNR的權利,並可將此意願註記到健保卡晶片中。所謂末期病人除了指癌症末期患者外,還包括漸凍人、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其他大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以上都是健保定義符合安寧照護的範圍。必須釐清的是,即使同意DNR不代表放棄治療或拒絕治療,只是改採緩和醫療。由於末期病人多半治癒無望,其治療目標已不再是治癒疾病,而著重於解除或控制患者因病症產生的痛苦與不適,提升患者剩餘時日的生活品質,達到真正的善終。【編輯推薦:法律上形同是殺人!為了讓父親善終 「台灣安寧照護之母」做好了坐牢的準備】要說失去至親的痛,要經過多久,才能走出傷痛,我覺得即使是三十年,還是不行,尤其當這個痛是伴隨著內疚與自責。因為曾經體驗過那種痛不欲生的感觸,我心裡很清楚,當病人無法救治時,要想辦法救家屬。那時,我腦中想的是,一定要想辦法解救這位太太,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阻止先生的兄弟姐妹們或旁人對她的指責。這是我現在行醫,很常做的一件事。我期許自己無論在什麼位子,都要當個有溫度的人。有些話,不能只對太太(或主要照顧者)說,而是要公開來講,最好當著所有家屬的面說,為的是要阻止其他家屬的指指點點。我直接了當地說:「先生是洗腎的病人,本來就是容易發生腦中風或腦出血,更是很難避免。」這麼說,是因為有些家屬,會責怪太太怎麼沒有把先生照顧好。「所以這個腦幹出血的狀況,幾乎是無法避免的,而且常常是來得非常突然。可以是前一刻還好好的,還在說話、吃東西,下一刻就突然昏倒,心跳停止。這是真的,這個狀況就是會來的讓人如此措手不及!」這麼說,是因為有些家屬不明就裡,會一股腦兒地責怪太太怎麼沒有提早發現。「太太平時就照顧得很好了。事情發生的當下,緊急處理也做得很好,她馬上就打電話叫119,也依照119電話中的指示,為先生進行急救CPR,把心跳血壓都拉回來,現在我們才能有這個機會來討論後續。要不然的話,現場就往生了。」這麼說,是要肯定太太的付出,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我們已經急救過一次了,現在腦幹因為出血,已經沒有功能了。腦幹沒有功能,就不是會不會清醒的問題,而是根本無法存活下去。最長不會超過14天,最關鍵的時間則是第3天與第4天。如果心跳停止,再去壓胸、電擊,對病人而言,只是折騰,不會有實際的幫助。所以我會建議不要再壓胸、不要再電擊,讓病人好好的離開。不曉得大家覺得如何做比較恰當?」就算DNR是太太決定的,但我還是會跟其他家屬說「這是我建議的。」這樣說,他們就不會去想是太太不想照顧,才決定放棄的。「當然,如果有什麼習俗上的需要,例如拜過的衣服,求來的符或符水,都可以拿過來,我與護理師們都可以幫忙處理。」通常聽到這裡,家屬都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然後如釋負重的從包包裡取出一道又一道的符。這些都是家屬的一番心意,他們也想盡自己的努力,醫護絕對會盡力成全。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我不知道經歷過多少遍了。只是這一次,我用了比平常更慢的速度、更清楚的咬字在講,因為,這位太太是位外籍配偶。我知道,她每一個字都聽懂了,因為在我跟其他家屬說明完畢後,她眼淚就潰堤了。也許是她的辛苦,被我肯定了。也許是她的內疚,被我解除了。也許是她擔心的責怪,我替她擋下來了。「醫生,我能不能有一個要求?」太太跟我說,「我先生走的時候,能不能讓我親自幫他(拔管),一直以來,他都很信任我。」聽她這樣說完,換我的眼眶紅了,忍住淚水,我告訴她「當然可以,你的先生會很感謝你的。」畢竟,彼此信任是一件多麼珍貴、多麼不容易的事啊!幫辛苦照顧病人的太太(或家人)說話,尤其是相對弱勢的太太,對我而言,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對他們而言,可能是很大的支持力量。他們往往在照顧方面付出最多,卻通常得不到正面的肯定,反而還經常被那些「只出一張嘴」或「偶爾看一眼」的親戚朋友責怪做的不夠多、做的不夠好。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在乎的事,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家人一輩子要去承擔的。阿金醫師在說,你有沒有在聽!身為醫療人員,家屬要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很困難的,需要很大的「愛」與「勇氣」去承擔、去面對可能的指指點點。至親的離去難免內疚與自責(可能會一輩子),醫療人員只要多說一句話,多一些同理,就可以解救「活著的人」。最後,奉勸那些「旁人」,若沒有要出錢養人家一輩子或幫忙照顧,拜託管好自己的嘴巴。※本文摘自《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 勇敢而發真心話》/出版社:原水/作者:陳志金
-
2020-10-17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B肝用藥與時俱進 才能擁有好心肝
兩位女士見面。甲:「我那兒子,以前小時候要叫他脫褲子洗澡,非要三分鐘以上不行!」「現在交了女朋友,聽說女朋友叫他脫褲子,不到三秒鐘就脫了!」乙:「那算什麼!我兒子都幫他女友洗內褲呢!」凡事此一時,彼一時也,醫療上也是如此。例如,以前B型肝炎沒有特效藥,病人看醫師只能開些維他命或一些保肝藥,可是肝指數高高低低,長期發炎的結果,慢慢形成肝硬化、肝癌,這是過去幾十年來台灣為數高達二、三百萬人的無奈。也因為如此,有不少B肝病友只有自己去求坊間健康食品,或來路不明的偏方草藥,路邊買的、山上摘的,或電視上廣告的XX保肝丸,這些「藥品」大多沒做藥物實驗、人體實驗,就有人吃了不僅沒保到肝,反而傷了腎或引發肝臟發炎,甚至猛爆性肝炎。事實上,近一、二十年來,B肝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這些口服藥物可以讓病毒量減少,甚至測不到,肝指數恢復正常,也因此肝臟就不會慢性發炎,不會纖維化或肝硬化,也減少了變成肝癌的危險。只是目前這些藥物不能斷根,停了藥容易復發,像血糖高及血壓高的藥一樣,但已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此一時,彼一時,隨著醫藥的進步,凡我B肝病友,也要跟著與時俱進,才能擁有好心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2期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10-17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門診最愛問:為何老人容易一跌再跌?
老年人最怕跌倒,一旦跌過一次,不但可能再次跌倒,嚴重者可能因此臥床、失能,甚至致死。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鄭丁靚表示,一旦跌倒,千萬別掉以輕心,跌倒是警訊,背後代表有更深層的問題,必須評估內在和外在因素,加以改善。王奶奶(化名)某天鼻青臉腫來到北榮高齡醫學門診,家屬原以為因奶奶剛住進安養機構,機構為避免奶奶不適應環境而失眠,開立了助眠藥物,才導致奶奶半夜起床上廁所時跌倒。但經過詢問,奶奶其實住進機構前就已跌倒過好幾次,只是當時在家裡,熟悉環境,她適時扶住家具,跌得並不嚴重,她也因此沒有告訴任何人。更進一步發現,奶奶因為頻尿,趕著上廁所,加上對環境不熟悉,跌得比以往都嚴重。後來,醫師開立改善頻尿的藥物,加上教導奶奶從床上起身及下床的安全姿勢,奶奶就不再跌倒了。鄭丁靚表示,老人跌倒可分為內在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骨關節退化、肌肉流失造成腿腳沒力,又或是感官功能退化、本體對地面凹凸感覺下降等。外在因素則包括家中堆積雜物電線、小孩或寵物貿然衝出,或為了方便鞋子只是套上,並未確實穿好,都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另外,許多長者因為腿腳不便或曾經跌倒,而害怕跌倒,不敢上廁所,進而不敢多喝水,反因水分不夠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更容易頭暈跌倒,造成惡性循環;也因為害怕跌倒不敢出外走踏,使得人際疏遠,加重認知功能退化。衛福部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老人,每六人就有一人過去一年曾跌傷,15%至20%有中重度身體損傷、5%有一處骨折、1%甚至出現嚴重的髖關節骨折;在髖關節骨折的患者中,近一半再也無法行走、五分之一在六個月內死亡。鄭丁靚說,跌倒雖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但僅兩成會認真找出跌倒的原因,六成長者跌傷後未採取任何防跌措施。北榮高齡醫學中心若發現長者因跌倒而就診,會先了解長者過去是否曾經的跌倒,進行問診和評估,了解是否常在同一個地方或同一個時間跌倒,試著分析危險因子;接著進行實驗室或影像學檢查,進一步釐清可能的原因。最後,根據長者跌倒的嚴重性,評估是否需要住院,並安排健康促進方法,調整營養攝取,並讓肌肉關節再次活化。鄭丁靚表示,長輩防跌最重要的三招,包括增加運動量,鼓勵長者多活動、按照醫囑服藥,適時整合多重藥物,以及環境改善;尤其防跌設施,「不是有安裝就好,而是要安裝好」,以減少長輩跌倒的機率。
-
2020-10-17 新聞.用藥停看聽
抗凝血藥吃對了嗎? 藥師提醒5種情況需注意
「我吃了好多種藥物,有哪些需要暫時停用呢?」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柯彥志藥師說明,許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長輩或病患,經常在手術前急忙詢問藥師,該停用哪些藥,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口服抗凝血藥物」,其主要功能是透過抑制體內凝血因子的作用,以免形成血栓,藉此預防中風、治療或預防深層靜脈栓塞及肺栓塞。柯彥志指出,口服抗凝血藥物主要分為兩種:傳統的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與較新型的口服抗凝血劑,包含Dabigatran(Pradaxa®)、Rivaroxaban(Xarelto®)、Apixaban(Eliquis®)及Edoxaban(Lixiana®)。 由於傳統的Warfarin口服抗凝血藥,易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尤其是維生素K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菠菜、花椰菜等),造成許多使用限制,服用此藥也需抽血監測、評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確保療效及安全性。若病人正在服用此藥,需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攝取,並留意平時是否常有因輕微碰撞而瘀青,或產生異常出血狀況(如流鼻血、牙齦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女性患者也需注意經期是否異常。 至於新型的口服抗凝血劑,較少與其他藥物或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且不需特別監測病人的凝血功能,雖然不必另外抽血檢測,是否適合使用此類藥物,也須經由專業醫療人員仔細評估,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仍得小心留意,一旦發生異常出血或不適,需立刻向醫師或藥師諮詢,以評估生活習慣或用藥情形是否有問題,如果要動手術或拔牙,也要主動告知醫生目前正服用抗凝血藥物,確保自身用藥安全喔。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10-16 癌症.抗癌新知
肥胖是健康崩壞推手 這13種癌症都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肥胖是種慢性疾病」,呼籲應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也與國人息息相關,癌症(惡性腫瘤)是蟬聯多年國人10大主要死因首位,且已有研究證實「肥胖」與13種癌症相關。相較於一般人,肥胖者罹癌的危險性高出許多。如:甲狀腺癌、卵巢癌、停經後乳癌的機率高出1.1倍;膽囊、大腸癌的機率高出1.3倍;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癌、腦膜癌機率高出1.5倍;胃貢門、肝癌、腎細胞癌機率高出1.8倍;食道腺癌機率高出4.8倍;子宮體罹癌風險甚至增加7.1倍之多。45歲以上族群 超過半數有肥胖問題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年齡45歲以上的族群,無論男女,超過50%以上都有過重、甚至是肥胖的問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指出,對於肥胖的定義,不應從肉眼觀看體型或是單靠體重數字判斷,應從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估指標,若是想進一步了解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及脂肪組成,可安排IOI身體組成分析,檢測實際的體重含身體總水份、礦物質、蛋白質和體脂肪,及測量正確的身體組成分析。例如:整體及局部肌肉量、四肢和軀幹的肌肉及脂肪重量、礦物質及身體類型等。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將可改善。從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達到體重控制,必要時可與醫師或是與營養師諮詢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減重計畫。飲食控制種類多 執行前最好問過醫師潘富子營養師提醒,很常聽到一些快速有效減重的飲食控制方式,如:不吃澱粉、168間歇性斷食法、生酮飲食法、蘋果減肥法等。所有的飲食減重法並非每個人都適用,特別是有慢性疾病(如:內分泌、三高問題、慢性腎臟疾病及腎病變等)的民眾,更要在執行飲食減重法前與醫師及營養師諮詢。也提醒在實施所有的飲食減重法前,還是要做到飲食均衡,把握少油、少鹽、多纖維的原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15 科別.心臟血管
長庚研究:主動脈剝離半數與家族史有關 風險增6.82倍
藝人小鬼因主動脈剝離猝死,長庚醫院今發表最新研究,超過五成主動脈剝離的患者多與遺傳有關, 曾有家族史者,一等親家屬的發病風險比常人高6.82倍,多數的患者發病時年紀較輕。主動脈剝離是常見的猝死原因之一,根據統計,台灣的發生率約每年十萬分之五至十萬分之十之間,推估每年約有二千人發生主動脈剝離。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陳紹緯表示,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括內、中、外三層,當內層破裂時,血液會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恐造成大出血,甚至猝死。陳紹緯表示,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死亡率高達八到九成,病發初期每小時死亡率約百分之一;B型則大部分可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以主動脈支架來治療。為找出危險因子,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其中二萬三千八百多名主動脈剝離患者及全台四百五十多萬個家庭做研究;結果顯示,主動脈剝離疾病的發生遺傳因素所佔比例超過一半,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一等親的發病風險比常人高出6.82倍。若家族性的主動脈剝離如果發病,發病年紀通常較輕,相較於沒有家族病史者也有較高比例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研究成果已於9月刊登在美國心臟學會重量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陳紹緯呼籲,若是有主動脈剝離家族史的民眾,應及早至專科門診追蹤、進行影像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及戒菸,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有主動脈病變應積極接受外科治療,天氣變化較劇烈時應特別注意保暖。
-
2020-10-15 科別.新陳代謝
飯後量血壓恐影響判讀!醫提醒量之前2重點、量時3重點必掌握
量測血壓可以遠離心血管疾病的遺憾,但你會量血壓嗎?有些民眾會尋求社區藥局藥師協助量測血壓及諮詢,卻常見民眾量測血壓的方式錯誤。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建議,可分為測量前的準備事宜,以及量測中的注意事項。很多人習慣在晚飯後在家或散步到社區藥局順便測量血壓,其實在飲食後,血壓數值會稍微偏高而影響判讀。正確測量血壓「前」的準備事宜,有二大重點:一是量血壓前的半小時內,不要吃東西或飲食;二是先上廁所,因為憋尿會刺激人體交感神經興奮,而造成測量出來的血壓值呈現假象偏高,會干擾醫師或藥師對血壓變化的判讀。「開始」測量血壓時,有三大注意事項:•必須坐於椅子上且不可蹺腳,雙腳平踩在地板,讓身體輕靠著椅背。•將手臂平放在胸口的高度,衣袖挽起。•在等待血壓機運作時,不可以邊量血壓邊說話。血壓量測是自我照護,除了要遵守正確的量血壓方式,更應每天測量且記錄數值,以便醫師及藥師能夠依據長期的血壓變化做進一步判讀。高血壓患者常見的迷思,是未按醫囑吃藥。服用高血壓藥物目的,是為了避免血壓忽高忽低對血管壁造成損害,而易導致中風、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相關症狀。提醒千萬不可因為當天沒有感到不舒服,或是血壓測量數值正常,就不服用高血壓藥物。成功長期穩定血壓的關鍵之一,就是朋友、家人間的互相關懷,美國疾病管制局也特別將控制高血壓推廣為團隊合作,希望藉由親友間互相關心、提醒,達到長期穩定控制高血壓而遠離遺憾。
-
2020-10-15 科別.消化系統
C望工程/醫師看診多問這一句 就能協助肝炎防治
目前治療C肝、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均屬消化系專科醫師職責,為讓所有醫師均能參與肝病防治,健保署審慎評估開放C肝口服藥物處方權至其他專科醫師,不只限於消化系專科醫師,讓每個醫師都能協助感染者用藥。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在「2025C望工程、消除C肝最後一哩路」專家會議上表示,目前醫界仍普遍認為C肝防治為消化系、肝膽腸胃科醫師的任務,「但這是不對的」,包括加強宣導,讓外科、內科、家醫科、新陳代謝科、耳鼻喉科等所有科別醫師都加入防治隊伍。陳培哲說,如果每位醫師都能參與肝炎防治,問診時,除了問病人是否對藥物過敏,有無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並多問一句「有沒有肝炎?」,就能提醒每個病友接受肝炎篩檢,所有門診患者都能接受篩檢,就能找到潛在感染者,精準用藥。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表示,依規定,目前只能由消化系專科醫師開立C肝抗病毒處方藥物,為了擴大治療,正審慎評估下放C肝口服藥物處方權,讓其他臨床醫師都能協助感染者用藥。「跨科篩檢有一定難度。」林口長庚副院長簡榮南說,只要醫院有心,願意去做,仍可克服問題,以長庚為例,在病人在就醫前一天,院內資管人員就會先與相關醫療資料庫連線,勾稽資料,如符合國健署肝炎篩檢資格,就會標示於看診資料,請醫師提醒。另外,在尋找病人方面,大數據分析也扮演重要角色,戴雪詠表示,年初整併分析健保與國健署兩大數據,總共找出12萬多名可立即用藥、抗體陽性、病毒陽性等潛在患者。健保署已將所有名單放至雲端,並行文給各縣市衛生局及醫療院所,通知潛在患者接受治療。實施後,成效顯著,戴雪詠表示,從六月迄今,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患者中,透過此管道找出的病人就占一半。
-
2020-10-15 新聞.長期照護
新北推失智手環 明年失智村開用
衛福部推估國內失智人口逾29萬,新北市約有4萬,2036年將飆升至56萬人,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今在市政會議指出,新北打造全國失智友善村,利用電子手環等裝置,讓失智者能生活在原本社區,預計明年會正式啟用。全球第一個失智村就是荷蘭的霍格威(Hogeweyk)村,村內老人家到超級市場買東西,但是服務人員是治療師,第一個複式打造失智小鎮是丹麥,同樣老人家可以去去美容院,做頭髮的也是照顧員。陳潤秋表示,荷蘭、丹麥打造出的失智村都有圍籬,是楚門的世界,且每位長者每年都要花政府25萬元台幣以上,丹麥政府機關告訴她,不會打造第2個失智村,因為所耗的經費昂貴,全世界不論哪裡包括台灣,都難以承擔。陳潤秋說,新北將打造失智友善村,以智能方式用電子圍牆代替圍牆,商店服務員不是治療師而是真正商店,店員經過衛生局訓練變成失智守護天使,失智長者帶著帶著手環,在平常生活區域走動,若超過區域會發簡訊給家人、店員。陳潤秋指出,失智者在熟悉村落生活還可以減低失智程度,甚至預防後續的失能,目前新北已完成測試電子失智手環、APP都沒有問題,明年希望在全世界真正實境的失智友善村,呈現給全世界,也是全國第一。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智能裝置不一定是手錶,不會讓長輩感覺被綁住、標籤化,會是智慧智能個人裝置,同時建構友善社區讓大家在自己社區得到保護,新北會打造全國第一座失智友善村,成為最國際友善的失智城市。要建立失智友善村有個重要條件,友善村周邊商家至少要有二分之一店家對失智症有所認識,才能夠有效協助失智長者,所以新北市會先派員至友善村周邊向商家宣導相關知識,讓商家內至少七成員工接受2小時訓練後才能開辦,因此計畫會先以偏鄉地區為主;衛生局預計年底在東北角先行試辦,明年正式啟用,會先以萬里、金山、石門、平溪、瑞芳等地區會列為重點地區。衛生局指出,年底試辦計畫會先找100名長者合作,讓他們戴上失智手環等電子裝置,只要再搭配血壓機等輔助器材,便可將長者的血壓、心跳等健康資訊上傳雲端,若出現異常,電子裝置便會將訊息傳送給長者的親屬、衛生局,讓志工或家屬能在第一時間前往救援,降低事故發生率。衛生局補充,明年正式啟用後,市府還會打造專屬APP,一般民眾只要下載該APP,便能從地圖中發現附近是否有迷路的長者,全民皆能主動協尋、關懷,讓友善村的概念擴及更大範圍。
-
2020-10-15 科別.腦部.神經
面對失智症 如何去做一個更聰明更健康的老人
台灣現在65歲以上的人口到2020年5月底已達368萬,佔所有人口的15.6%,因為老人的人口不斷地上升,導致老人疾病不斷的增加,據統計,2019年台灣失智老人已達28萬餘人,全球大概每三秒就有一名失智症患者產生,全球大概估計有五千萬人患有失智症。每年花費在失智症照顧上大約八千多億美金。而且三分之二花在照顧身上。2017年LACENT雜誌的全世界宣言裡面,發現一個狀況,高收入已開發國家的患有失智症的比率慢慢持平。奇怪的是低收入開發中的國家失智症的病人越來越增加。這個發現也代表了多受教育及多動腦的老人患有失智症比率比較少,不讀書不動腦的人比較容易失智。一般人們為什麼會患有阿茲海默症,為什麼會腦部退化,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是腦部類澱異常沈澱所致,但是後來才發現藥物溶解腦部的類澱粉後並沒有辦法中止腦部不退化或知能的不減退。過16年全世界已經再沒有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物出來,所有研究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第一期、第二期成功,第三期全部失敗,所以很多國內外的藥廠,已經準備退出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這是我們最大的隱憂。連世界衛生組織對失智症的宣言也提出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風險的。失智症症狀 ◎記憶力減退並影響到生活◎無法很好處理原本熟悉的事務◎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判斷力變差或減弱◎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情緒和個性的改變失智症檢查詳細病史、 物理檢查、智能、功能、精神狀況評估、照顧者/家屬狀況評估, 實驗室檢查、神經影像檢查,是否符合失智症之診斷標準、是否有運動系 統病變或憂鬱症症狀;找出可逆病因,尋找其他原因引起之失智症以對症下藥。失智症醫療照護這是一件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照護工作,隨著病程的發展,必須提供不同的服務模式,才能滿足失智症病人及家屬的需要。研究發現由基層醫師與有護理專業的個案管理師合作,在失智症專業人員「神經內科醫師、(老年 ) 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師等」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執行失智症臨床照護指引的工作,病人的症狀與照顧者的壓力亦明顯改善。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1.多動腦2.多運動3.增加日常生活社交網絡4.健康飲食5.充足睡眠6.減少壓力 以上六點已成為現在延緩失智的六大主軸,所以多存腦本、減少腦部受傷、減少腦部發炎這個是在2017年Lacent所提出來的延緩失智新的策略。多存腦本,平常就是要多動腦。但多動腦的前提之下要先保存聽力、視力、增加社交網絡減少憂鬱。平常多運動除了能延緩失能也能延緩失智。地中海飲食也是減少腦部及心血管病變的一個很好的方法。減少我們腦部受傷的部分,就是要治療好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戒菸減少肥胖等等。曾經在2011年美國的梅約中心做一個研究報告發現原來運動可以延緩腦部退化及改善失智症,研究中顯示中年人開始運動訓練,有效降低老年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維持一年的有氧運動,腦部的海馬迴皮質不但不萎縮還會增厚及可以減少腦部因為年齡相關的灰質減退,另外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攝影顯示人類經過6-12個月的運動,可以讓大腦的網絡連結性有明顯的改善,同時增加腦部的神經可塑性及改善學習成果,誘導出腦神經營養因子,因為經常運動,增加腦部循環減少腦部血管病變的機會。所有延緩失智體能訓練是不可以被忽視的。建議國人每天要進行30分鐘的活動,每星期最好要進行150分鐘為理想,假如一天做30分鐘會比較累,可分成三次,每次至少十分鐘。以一個60歲的長輩來說運動後心跳起碼要在110下以上,運動完以後有微喘流汗,這樣就能達到運動生理學的概念。假如是年輕人是40多歲,心跳要130下;假如是70幾歲,心跳在100下就夠了,運動要根據個人的需求、興趣、技能與能力來設計不同的運動,哪怕只是在國外的鏟雪、掃落葉都是一個適當運動,平常的人可能快走、買菜、拿個食物快走也是運動。研究報告指出年長時不單止要存老本來養老,還要多存腦本來活得健康。臨床上有不少個案証明熟齡後多動腦、退而不休可延緩腦部退化的症狀出現,「認知悠能」蒙特梭利式失智照顧模式早已在國外及加拿大等運用多年,有效利用治療可治療的概念,不要在乎失智老人己失去的記憶力,應在乎他還保有的能力,儘量發揮他還保有的才能,來讓長輩生活在有意義、有目的、有成就感的生命裡。
-
2020-10-13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猝逝主動脈剝離引注意! 45歲運動健將以為感冒險死
36歲藝人小鬼黃鴻升猝逝,讓人注意到平時無症狀、猝死率高的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許姓建築事務所高階經理是運動健將,一周跑步3天,不熬夜,自認沒有三高,2017年底寒流來襲,當時45歲的他出現全身無力、畏寒、咳嗽,以為感冒,直到呼吸困難、喘就醫,查出為主動脈剝離,經手術救回一命。許男術後戒菸、服藥、控制血壓,並定期回診追蹤,病況穩定,今天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慶生,並現身說法,提醒有潛在風險的民眾要多注意。中山附醫心導管室主任蘇峻弘說,主動脈剝離大多好發在45歲到79歲男性,男多於女,最主要風險因子為高血壓,許姓男子發病時只有45歲,又有定期運動,看似並非高風險族群,但有長期抽菸、可能有高血壓不自知,加上天氣驟冷等危險因子導致主動脈剝離。蘇峻弘提醒民眾,主動脈剝離非常急促且危險,急性期以出現「強烈撕裂性胸痛」為主,延伸到背部或脖子、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嚴重者會引發腦中風、急性心衰竭等,猝死率高。許姓男子說,他讀大學開始抽菸,菸齡超過25年,當兵後愛上跑步,養成一周運動3次習慣,尤其假日都清晨五時起床練跑,35歲後當主管就不熬夜,飲食正常,健檢也正常,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病史。2017年12月寒流來襲,許姓男子突然感覺無力、畏寒、咳嗽到診所求診,起初被診斷感冒而接受藥物症狀治療,因工作因素還搭機赴澎湖,但三天後症狀惡化為虛弱、胸悶合併呼吸困難,提早返台就醫。蘇峻弘說,許男在心臟內科門診時,經判讀心電圖後懷疑心肌梗塞,建議直接轉至急診,但因無嚴重胸痛,也沒有轉移至背部的疼痛典型症狀,立刻安排緊急心導管檢查排除後,經主動脈攝影發現是主動脈剝離,醫療團隊立刻緊急照會心臟外科主任吳怡良,經許男同意緊急手術治療。許男術後病情逐漸穩定,經過18天住院調養及休息,傷口癒合良好才出院,這次住院也讓他驚覺其實早就有高血壓的問題,抽血報告也顯示有輕微的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而開始積極服藥控制,並且戒菸,至今已穩定的門診追蹤將近三年,血壓、血脂、血糖及尿酸控制相當穩定,也不曾在有明顯胸悶痛症狀。
-
2020-10-13 科別.消化系統
絲瓜變苦瓜?老農中毒腹瀉多日找到真凶
迎接後防疫時代,流行居家種菜。日前79歲吳姓老農民料理自家種的絲瓜食用,卻發現「絲瓜好苦」,老農捨不得浪費食物,忍著苦吃完,竟連三天腹瀉脫水,經送急診確診為「絲瓜葫蘆素中毒」,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後改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懷疑,元凶可能是「苦味絲瓜」,才會刺激腸胃道造成腹瀉問題,讓老翁「廁所跑不停」。曾晟恩提醒民眾,絲瓜有苦味就要小心葫蘆素,並提高警覺。吳姓老農說,他平時飲食十分單純,鮮少大魚大肉,且泰半都吃自己種的蔬菜水果,唯獨日前吃到一條「好苦的絲瓜」,才開始出現腹瀉的症狀。根據農委會資料,絲瓜果實的苦味來自葫蘆素,一般種植情況下其含量微乎其微,但當絲瓜於栽種期間遭受日照不足、低溫、害蟲叮咬、不當使用肥料、農藥問題等,絲瓜會自行累積微量葫蘆素,以提高自身抗性;此外,專門做為砧木的絲瓜為稜角絲瓜和圓筒絲瓜之雜交後代,特性為生育旺盛且抗病性高,但果實帶有苦味,本身也不建議食用。曾晟恩指出,葫蘆素對腸胃道有刺激性,一攝取過多,不僅會苦,還會引起腸胃痙攣、嘔吐、腹瀉、脫水、虛弱無力,甚至低血壓,正常的絲瓜並沒有苦味,因此當吃到含有苦味的絲瓜,且合併出現消化道不適症狀,就代表葫蘆素超量,輕者服用止瀉藥物後即可緩解,並不需住院;症狀嚴重者,則必須住院透過止瀉藥物和點滴治療,以保持電解質平衡,通常幾天後症狀即能改善,並返家休養。曾晟恩提醒,舉凡蛤蜊絲瓜、絲瓜粥或絲瓜麵線等,都是十分常見的餐桌佳餚,加上熱量低、營養成分高,深獲國人喜愛,但若不慎吃到帶有苦味的絲瓜時,雖然不至於會致命,但務必立即停止食用,以免產生腹瀉問題。
-
2020-10-12 科別.心臟血管
主動脈剝離奪命快!1/3未到醫院就死亡 醫師解析3種治療方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主動脈剝離往往突然發生,若不幸發病該如何治療?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永在表示,主動脈剝離的部位決定了治療方針,主動脈剝離的治療分成手術與藥物治療,其中手術常會採取複合式手術,不過因為主動脈剝離的臨床症狀及治療有許多的變化,而患部發生的位置也影響手術的複雜度與手術後的復原程度,治療的結果常與病患及家屬期望有落差,強調醫師與患者及家屬手術前的溝通與解釋變得非常重要。主動脈剝離的部位 決定危急程度與治療方針主動脈剝離往往很危急,李永在指出,主動脈從心臟主動脈瓣開始,首先是「升主動脈」,重要的血管分支有雙側的冠狀動脈,接著是倒U字形的「主動脈弓」,主要的分支有無名動脈(輸送血液到右腦及右手)、左頸總動脈(輸送血液到左腦)及左鎖骨下動脈(輸送血液到左手),接著是「降主動脈」往下到達腹腔,並分支成雙腿髂動脈及股動脈。李永在比喻,主動脈將血運送至全身,猶如「高速公路」,影響各大器官血流,包含腦部、肝臟、腎臟和腸等。因此主動脈剝離的位置影響危急程度,症狀多元,包含猝死、心肌梗塞、中風、腸肝問題,及手腳缺血等重大問題,大部分的患者,平常並無任何徵兆,突然主動脈剝離時,因為牽涉到不同的發生部位,症狀往往會不同,有時會拖延診斷及治療時機。主動脈剝離如何治療? 藥物或手術?主動脈剝離治療分成手術和藥物,手術的標準取決於有無影響到重大器官,或者手術風險過大,可能只能靠藥物治療。李永在說明,手術主要目標是避免急性併發症,或預防剝離繼續擴大產生夾層瘤、急性或慢性破裂。手術的方法是使用人工血管取代剝離處的血管;不過若在腹腔處範圍較大,有殘存的剝離處,很難完全部置換,殘存的夾層瘤則需要靠藥物治療達成血壓的目標,避免進一步擴大,這些殘存的剝離處可先採取藥物治療方式。至於藥物治療下,剝離處可以自然復原嗎?醫師提到,主動脈剝離使得動脈由外膜從及中膜層分成兩層,「若血壓太高,好像吹氣球般,血管繼續剝離或破裂風險就越高,因此控制血壓很重要。」透過藥物控制血壓,少數患者確實破裂處會被血塊封住,不過大部分患者會維持剝離樣貌。李永在說,尤其降主動脈牽涉的範圍較廣,若在非重要器官的位置,可能不需手術,僅需藥物治療控制血壓,現今手術及醫材的進步,有些病人為避免併發症,也可以早期手術,避免剝離再次擴大。主動脈剝離手術有哪些方式? 常見複合式手術李永在說明,傳統開胸手術是將胸腔打開,將剝離處置換人工血管,手術時間較長,主動脈剝離後血管會變脆、如薄餅一樣脆,縫合在這些血管時,血管會一段一段的脆裂,要費時止血、甚至血管縫合不起來。不過因為血管支架技術及材質的進步,以前在降主動脈、主動脈弓等部位,傳統開胸手術困難部位,都有機會從血管送入支架封堵剝離裂孔。至於傳統開胸與支架手術的優缺點,李永在指出,患者往往害怕開胸,不敢採取手術方式,不過醫師可以看見需要修復的血管,可以完整更換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到降主動脈,後續復發機率比較低。支架部分則使用記憶金屬,外層縫合一層人工不織布,作為血管通道。不過醫師表示,若該處主動脈有血管分支,支架會擋住重要血流分支,有更新一代的分支的支架,不過對於急性患者常緩不濟急,這類支架需要時間客製化製造;此外,5-10%患者,可能發生支架遠端、近端再度剝離,因此血管轉彎處較不適合放置支架。李永在強調,現今大部分醫學中心多採用複合式手術,部分使用手工縫合人工血管,部分使用支架,有助減輕病患併發症及止血時間。目前「振興醫院則傾向一次解決所有問題,減少再開刀的風險。」李永在提到,振興醫院使用魏崢院長推廣的鈦合金血管接環,減少人工縫合、止血的時間,縮短手術時間,並減低併發症。另外,使用鈦合金血管接環後,幾乎可以一次從升主動脈換到降主動脈,避免再次剝離,再次手術的風險。主動脈剝離手術後 患者可以恢復到什麼程度?李永在說,主動脈手術牽涉大血管重建,是非常複雜的手術,很多患者本來「活潑亂跳」,一但主動脈剝離卻可能很嚴重,家屬都會期望手術可以患者恢復原貌,但有時仍會有併發症甚至是恢復時間過長的問題。他強調,復原程度牽涉到最初剝離的位置,若剝離位置影響腦部或脊椎血管,治療後癱瘓及中風的機率仍相對較高,又如侵犯腸胃道血管,也可能造成肝臟等器官缺血。醫師說的保守,表示這類重急症的治療成果往往與家屬期待有落差,主動脈剝離常很緊急,1/3患者未到醫院即血管破裂死亡,1/3即使到院後往往還會惡化,只有少數1/3到院後無特殊變化。「家屬期望都很高,但是手術難度很高,即使手術成功,全身血流受阻後,恢復仍較慢,需要醫療團隊與家屬好好溝通。」不過他也坦承,手術過於緊急,醫病充分溝通確實有難度。這兩類族群要注意 避免主動脈剝離李永在提醒,主動脈剝離有兩類患者,一種是先天性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40前會發病,往往有家族病史,20幾歲就要監控血壓和主動脈大小,過大時應手術治療;另一類是50多歲後患者,通常與高血壓有關,天氣變化時要更積極控制血壓。(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主動脈剝離9成都因高血壓引起! 專家教你辨識急性心血管疾病8徵兆 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破裂、主動脈瘤不一樣! 完整解析三者區別
-
2020-10-12 科別.心臟血管
胸悶誤為鬼壓床 查出心血管阻塞
63歲李太太近日與兒子、媳婦反應胸口悶痛,偶爾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跟媳婦說:「該不會是招惹鬼神,被鬼壓床了。」就醫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嚴重,幸經及時放置血管支架,否則引發心肌梗塞,危及性命。醫師為李太太進行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發現她的心臟冠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明顯鈣化及粥狀斑塊阻塞近90%,立即安排進行支架手術。李太太體重過重,又有糖尿病,這些都是會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成因,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三高問題的民眾,若長期控制不佳,未改善生活型態,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糖尿病患者罹患冠心症機率是一般人2倍以上,男性增加2至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至5倍;且糖尿病患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也不易發覺自己罹病,積極預防相當重要。並非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冠心症危險族群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進入深秋,日夜溫差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
-
2020-10-12 科別.骨科.復健
醫病天地/毛巾擰不乾 小心是肌少症
現代人工作型態改變,許多民眾長期坐在辦公桌前,運動量不足,身體肌肉加速萎縮,因此患上「肌少症」,久而久之可能連站立都會變得辛苦、毛巾也擰不乾,復健師建議,只要有這些前兆就應該立刻就醫,以重量訓練來增加維持肌力,減緩肌肉老化問題,否則嚴重時,恐怕連行動能力都會失去。正常人在20至30歲時,身體肌力會達到最高峰,30歲後將以每年1%的速度逐年降低,40歲後會再加速,到了75歲時,每年會減少15%肌肉量。土城醫院復健師劉家豪表示,民眾只要有罐頭轉不開、站立需要靠手支撐桌面、無法在時間內走完紅綠燈等問題,可能就是肌少症前兆,要到醫院做DEXA檢測,即是用X光掃描人體,男生每平方公尺少於7公斤、女生每平方公尺少於5.4公斤就會被認定為肌少症患者。劉家豪指出,治療肌少症有數種方式,最簡單就是徒手肌力訓練,包括在家可做的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深蹲,也可至健身房以啞鈴、槓鈴、壺鈴等做張力訓練。若有些長者無法徒手做肌力訓練或使用健身器材時,可到醫院利用等速肌力訓練儀來做重量訓練,儀器會限制每次的速度、重量,還有專業復健師協助,安全性更高。劉家豪提醒,做重量訓練、阻力訓練時時絕對不要憋氣硬撐,否則血壓會瞬間上升,最嚴重恐致中風;他也強調,身體肌肉只要萎縮就無法復原,訓練、治療只能延緩萎縮速度,因此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民眾每周要有3次超過30分鐘的運動,讓肌肉強度維持在良好狀態,減緩老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