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處方箋
共找到
266
筆 文章
-
-
2022-05-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判確診給藥 5/18上路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即可給予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新制將從5月18日上路,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就近至醫療院所或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即視為確診,可評估使用輝瑞抗病毒藥物(Paxlovid)治療。陳時中進一步表示,經醫師依病人提供之抗原快篩陽性檢驗結果與臨床研判,認定病人高度疑似感染新冠肺炎且達成醫病共識者,由醫師以健保IC卡上傳檢驗結果等方式通報確診。判定確診後進行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適應症評估。醫師經詳細說明治療效益與副作用,於取得病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即可開立處方箋。持釋出處方箋者,可由親友持前往社區藥局或Paxlovid配賦醫院領取藥品,進行治療。陳時中表示,若無共識或仍有疑義,民眾可進行PCR採檢,或於現場,或以視訊方式,於醫事人員監督、指導下再次執行快篩,如仍為陽性結果者,由醫師通報確診,並由醫師進行前述流程評估藥物治療及進行系統通報。民眾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Molnupiravir治療發病5天內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Paxlovid則下降88%。另考量Molnupiravir的作用機轉為使病毒基因組錯誤累積,可能造成病毒突變,且有胎兒毒性及骨骼與軟骨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建議本藥品提供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之具重症風險因子(除懷孕外),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的病人使用。因此該藥品以提供血液透析、以管灌方式進食、思覺失調等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病人為主,不以釋出處方箋方式提供;開立Molnupiravir處方箋之院所需循程序向配賦點申領後,再將藥品提供病人治療。
-
2022-05-15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手把手實戰經驗分享!居家照護確診患者如何取得新冠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一次看
本文撰寫日期為2022/5/15,近期政策變動快速,請以官方資訊為準。本週快70歲屬於高風險族群的爸媽染疫,我自己幫跑確診-視訊看診-藥局領公費藥輝瑞口服藥&清冠一號後,覺得流程的確有複雜……因此寫文章整理經驗,分享給大家參考。尤其,65歲以上、失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族群屬於高風險病人,輕症階段就可以申請「公費」輝瑞口服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需要在發病後五天內服藥,這個還有好多符合資格的人不知道啊!家人有高風險因子的真的建議預先了解,以免像我碰到後一團混亂。年近七十、有中風病史的爸爸跟媽媽本週 COVID-19 快篩 / PCR陽性,在兩天內幫他們分別拿了居家照護的中西藥,把經驗整理下來,寫得趕,若有文句資訊誤差請見諒。感染 COVID-19 後若症狀尚不嚴重,多數人都是居家照護,但即使打過三劑疫苗,居家照護不表示你只能在家量體溫/血氧、吃感冒症狀藥、變嚴重了再送醫。COVID-19 陽性居家照護階段,衛福部有提供兩款口服藥物(Paxlovid西藥;清冠一號中藥),這兩款藥都是給輕症患者,「預防」變成中重症 ── 也因此,當知道是陽性後,尤其是長輩或高風險族群(ex. 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癌症等),雖然輕症在家,目標應該要是盡速取得並服用這兩款藥物。尤其,依 TFDA 用藥說明 Paxlovid 只適用「發病5天內」的病人;美國 CDC 建議也是5天內但要盡快(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ust begin within 5 days of when your symptoms start)── 因此症狀出現後,就是跟時間賽跑,盡快快篩、確定陽性後盡快取得藥物。綜合比較兩款藥物,都是處方藥,都要經過看診拿到醫師處方箋才能取得:可以看出來,較嚴格的是西藥 Paxlovid ,一定要符合 14 類風險 + 確診才能拿;清冠一號相對寬,需要確診但沒有明文的 14 類風險限制。以我跟家人的考量,因為療效的學術證據前者較多,因此我們的想法是:符合 14 類風險,就請盡快申請 Paxlovid;不符合14類風險,再申請清冠一號。以我家為例,爸爸 68 歲且中風過符合 14 類身分服 Paxlovid,媽媽未滿 65 歲不符 14 類服中藥。以下分享取得 Paxlovid 藥物的步驟:●【STEP 1:確認是否符合限制(是否有可領 Paxlovid 的14類風險因子)】●【STEP 2:取得確診身分】●【STEP 3:預約視訊看診】●【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BONUS說明:若無法取得 Paxlovid,申請清冠一號的方式;以及,若無法取得 Paxlovid、清冠一號,坊間常稱的自費「清冠一號水藥」是什麼?】【STEP 1:確認是否符合14類限制】請看《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二、適用條件」, 12 歲以上、體重 40kg 以上、發病五天內,且必須符合 14 類條件之一:最常符合的應該是年齡,只要65歲以上就符合資格了!另外有關孕婦,依領用方案P10因目前沒有孕婦臨床資料,必須是醫師判斷效益>風險、病人同意,才可服用 Paxlovid。【STEP 2:取得確診身分】因為Paxlovid需在發病五天內服用,盡快取得確診身分是非常重要的。請留意,自己做完快篩陽性並不算確診,依目前官方規定,以下兩種方式才算確診:●方式一:去做PCR篩檢,結果為陽性。(可以從疾管署地圖找社區篩檢站預約PCR)●方式二:如果你已經快篩陽,而且你本來就是(A)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正在3+4天的居家隔離/自主防疫 或(B)入境7天內居家檢疫中 ── 只有這兩種情況才不用PCR,可透過視訊看診,拿陽性快篩給醫師遠端確認,取得確診身分。(註:病人不會視訊看診的話,可由家人去實體診所幫確認確診)也因此,如果你是家中第一個快篩到陽性的人,一定還是要出門做 PCR 確診。後續你的親密接觸者則可以只做快篩陽性,透過視訊看診取得確診身分。幫爸爸預約 PCR 時發現小秘訣:很多醫院社區篩檢站可線上預約,即使你現在看到額滿,可以試試重新整理、過段時間再看,通常又會釋出名額,我就是這樣在下午幫爸爸預約到隔天早上 PCR;診所則通常要電話預約,須留意有些診所雖在疾管署地圖上但可能還沒提供服務。做完 PCR 後就是焦心等待,十小時後,在健康存摺確認爸爸的確是 PCR 陽性。好,馬上進入下一關預約視訊看診!【實用分享 - 用自己的健康存摺查家人 PCR 資料】強烈建議大家提早幫家人申請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爸爸中風失語症溝通沒那麼方便,且染疫需要休息,我無法一直問老爸有沒有收到PCR陽性簡訊……幸好!我先前有申請看爸爸的健康存摺的權限,用我自己的健康存摺帳號就可以看到爸爸的篩檢資料結果。(申請家人健康存摺權限的方法)【STEP 3:預約視訊看診】雖然取得確診身分,但 Paxlovid 是處方藥,要經過醫生看診;但已確診不能出門,因此目前多是視訊看診,讓醫師遠端幫你開處方箋。健保署官網、衛福部健康益友APP可搜尋視訊看診院所預約,醫院的視訊看診通常很滿,找診所較快,找到可視訊看診的診所後,可以打電話去預約、或臉書/ line 訊息預約。不過……誠實跟大家說,我這次不是照上面流程做。為了確保更快看診跟取得藥物,我是反向先找有 Paxlovid 的藥局,再從藥局詢問視訊看診的診所資訊 ── 我個人覺得這是目前比較有效率的做法。即使你視訊看診完、醫生開了處方箋給你,依據領用方案並不是所有藥局都有 Paxlovid,只能到被歸類為「核心藥局」的藥局領藥。一個縣市目前可能僅有1-2家核心藥局(以2022.5.12自己實測,新北全中永和區有1家、台北大安文山區則沒有)。也就是說,可以視訊看診的診所相對很多,但可以領 Paxlovid 的藥局很少,有些醫師可能因為附近無核心藥局可搭配領藥而降低開 Paxlovid 的意願。因此我實際上是這樣找視訊看診的診所:●先找核心藥局!藥師全聯會的這個網頁可以搜尋你家附近的藥局是不是核心藥局,找到最近的核心藥局後,打電話確認有 Paxlovid 庫存。然後禮貌地請教藥局「附近哪家診所有視訊診療」── 藥局有在發 Paxlovid 的話,會知道處方箋從哪家診所開出來的,因此問藥局哪家診所有在視訊開 Paxlovid 其實最快。(提醒:目前核心藥局電話大多被打爆中,請大家是真的確診要申請口服藥再致電,純諮詢問資訊請不要撥打,減輕藥師負擔)●再聯繫診所預約視訊看診!鎖定看診診所後,就可以打電話/臉書聯繫該診所預約。多數診所現在都是 line 視訊看診,少數用健康益友APP(也算是幸好,我爸失語症、我媽全盲,用 line 還可以、要學一個新 APP 而且他們隔離我還不能從旁協助,是不可能任務……)。要留意看診時病人本人要準備健保卡,醫師會截圖留存。蠻幸運的,我從核心藥局問到的診所在我電話聯繫後一小時內就可以安排視訊看診。這邊要留意,目前診所 line 視訊大多沒法三方通話,因此需要教會爸媽自己加診所 line 跟接受視訊功能。還有很重要的,要提醒爸媽記得告知醫師自己有確診,請教醫師是否符合 Paxlovid 開藥條件 ── 否則視訊完醫師以為你只是有症狀想拿症狀藥,就白忙一場了。【STEP 4:取得處方箋、到核心藥局領藥】看完診了!確診且符合 14 類情形,醫師評估後就會開 Paxlovid 處方箋。這邊要留意處方箋分兩種,會影響到領藥方式。●用健康益友 APP 看診,醫生可以給「電子處方箋」!家人可以直接拿電子處方箋去核心藥局領藥。或是藥局願意的話可送藥到府。●用 line 或其他方式看診,醫生只能給「紙本處方箋」!這時會變成,家人先去跟確診者拿健保卡 → 拿健保卡去視訊的診所實體領紙本處方箋 → 再去核心藥局領藥。我想多數人目前都是走這個方式,我們家也是。在開處方箋、拿藥階段,醫師 / 藥師會確認病人的目前用藥跟 Paxlovid 有沒有交互作用,也會提醒用藥注意事項,例如目前 Paxlovid 是專案EUA使用,因此若服藥有不良反應死亡或嚴重疾病等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藥師會提醒的事情在 Paxlovid 中文說明書、病人治療須知上都有,希望多了解用藥風險的話可自行詳看。大地結束!從爸爸週一有症狀、週二快篩陽性、安排週三上午PCR、當晚知道確診、安排週四上午視訊看診、週四下午我跟先生跑腿去領處方箋 & 去核心藥局拿藥 ── 幸運而順利的讓屬於高風險的爸爸在發病後第 4 天開始服用 Paxlovid。【BONUS說明:清冠一號】那怎麼取得中藥清冠一號呢?先認識一下,依據中藥許可證系統(藥品名稱輸入清冠一號)可以看到清冠一號是「濃縮顆粒」。要取得這個公費的顆粒中藥,流程類似上述 STEP 2~4:取得確診身分後,到中醫師全聯會網頁查可視訊看診的中醫診所清單,先聯繫確認現在有清冠一號庫存再預約視訊,之後就是 line 看診、領藥,差別是中醫診所可直接給藥,不需要像西藥是再找核心藥局。詳細流程可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介紹。不過……近期全台清冠一號缺貨,也因此開始出現「清冠一號水藥」,就是中醫拿清冠一號的公開配方以同比例藥材去煎煮的中藥,因此是「藥水」的形式,不是顆粒。須說明,依據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自行聲稱是「清冠一號水藥」是違反商標法的,可能比較合適的理解是「這是中醫聲稱用清冠一號相同配方煮出來,不能稱做是清冠一號的中藥藥水」。(說是聲稱並不是不信任中醫診所,而是診所自行調製,不像清冠一號濃縮顆粒是 GMP 中藥廠生產製造)若能理解其性質,且願意自費,一樣可透過視訊看診後自費取得。以我媽媽的例子,她63歲,還沒65歲無法領用 Paxlovid,但因年紀也算大,還是希望可以降低中重症風險;但聯絡了幾家中醫診所都缺清冠一號,且當時快篩陽視訊確診還沒上路,考量盲人媽媽也沒法自行去社區篩PCR,無法取得確診身分下,我們最後選擇中醫診所視訊看診自費不能叫做清冠一號水藥的中藥。五天份共$1200,自費價位給大家參考。最後也提醒,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民眾Q&A說 Paxlovid、清冠一號不必同時服用;我幫爸爸拿藥時,該核心藥局的藥師則建議若有服用清冠一號,需間隔24小時再改成服用 Paxlovid(不過我不確定依據,若有文獻歡迎提供)。小結心得:如文章一開始所說,從症狀開始就是一場跟時間的賽跑。要趕上 Paxlovid 五天大限,有症狀要盡快快篩,看到快篩陽性後要盡快完成上面 4 步驟拿藥。然而預約 PCR 、等篩檢結果、預約視訊看診、找到核心藥局……也都需要時間。我們另外也花了許久跟病人(我爸媽)溝通。在爸媽分別有視覺跟語言障礙的情況下,我跟先生查好資訊後,要再額外口述 / 摘要重點出來給爸媽理解每個步驟的目的,溝通他們的用藥看診意願,畢竟他們才是病人本尊。然而時間壓力下溝通沒法仔細,病人本人心情也可能焦慮讓溝通難度變高,因此非常建議大家若還沒感染,先多跟家人了解本文的選項,模擬若染疫要找的核心藥局 / 中醫診所,決策上可省很多時間,也別忘了快設定健康存摺眷屬功能,節省幫家人查 PCR 、查過往用藥疫苗資訊的時間(有些約診前會要求提供)!OS1:雖然爸媽都打過三劑疫苗,但年紀大還是希望盡力降低風險,既然政府提供輕症居家照護的藥物,也符合資格,當然要努力爭取。目前爸媽都仍在居家隔離中,症狀有減緩,希望他們早日康復。OS2:找藥過程中,感謝有做視訊診療的朋友 P F Lee、某有開 Paxlovid 藥局的藥師提供資訊,銘感五內。▼ 延伸閱讀:Pfizer ── 症狀三天內服 Paxlovid 降低 89% 住院與死亡風險;五天內服藥降低 88% 住院與死亡風險(能盡早用藥當然更好!)(本文轉載自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網,原文網址:【COVID-19】居家照護病人取得「輝瑞口服藥Paxlovid」、「清冠一號」流程(48hr經驗分享))
-
2022-05-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高醫大醫師陳彥旭提醒「輝瑞口服藥晝夜有分」 千萬別嚼碎
疫情嚴峻,中央已採購70萬人份輝瑞Paxlovid口服抗病毒藥物,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感染內科主任陳彥旭提醒,此藥需經醫師諮詢開立,且需注意交互作用等使用禁忌,服用時不可嚼碎,否則會使藥物濃度不足。陳彥旭表示,Paxlovid含有兩種成分,Nirmatrelvir1次2顆,Ritonavir1次1顆,每次服用時要3顆一起吃,不可拆開吃,每天吃2次,一共服用5天。服藥時可藥品包裝設計,白天使用黃色分,晚上使用藍色部,重要的是不可咬碎或磨粉,否則藥物濃度會不夠。療程中如果忘了吃,可在8小時內馬上服用,若已超過8小時,則等到下一個服用常規時間再吃。陳彥旭引用國外研究指出,發病3天內服輝瑞口服藥可減少88.9%的住院或死亡,5天內服用可減少87.8%住院或死亡。副作用包含味覺異常、腹瀉、噁心、嘔吐、頭痛等,但都相當輕微。他說,發病5天內、輕度、中度及具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成人與12歲以上確診者都可服用,孕婦經醫師評估也可以使用。但未滿12歲或體重不足40公斤或已轉為重症、需住院的病人,就不適合吃。更提醒,輝瑞口服藥不是預防性投藥,民眾不要囤積或濫用;此外,也沒有核准使用超過5天的療程,因此不要延長用藥,肝腎功能已到末期病患,或重症及插管病人也不建議使用。他表示,輝瑞口服藥與其他藥物可能有交互作用,民眾服用時務必充分諮詢醫師,讓藥物療程完整。居家照護確診患者經醫師視訊或電話問診評估,若適合使用就會開立處方,並聯繫專責醫院或藥局備藥。高市目前有19家專責醫院和97家藥局可備藥,可由親友帶著確診者的健保卡跟處方箋領取,或由藥局的藥師協助配送。
-
2022-05-1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健康益友都預約不到?視訊診療4管道,虛擬健保卡也可看!全台支援虛擬卡院所名單公開
確診人數大量增加,多數輕症者居家照護,視訊診療是及早取得藥物與治療的主要管道,但國人平日就醫方便,大多數的人對視訊診療相對陌生,元氣網針對預約管道及看診方法進行整理,正在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居家照護的民眾,若有醫療需求,可申請遠距醫療看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於五月十二日指出,目前居家照護有三個管道,包含各地方政府的責任院所及數百家診所負責,還有健保快易通視訊診療院所,可看到一萬多家診所和醫院專線可預約門診服務,另外則是健康益友App。許多人反應經由健康益友App掛號,額度已滿,必須等待。羅一鈞表示,健康益友App原作為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台,也有部分視訊診療預約,但參加院所較少,一個時段只有20分鐘,只有個位數預約名額,往往很快約額滿。羅一鈞坦言,健康益友APP目前量能有限,建議民眾優先尋求地方政府居家照護團隊協助,或是透過健保快易通APP向醫療院所預約視訊診療。居家照護視訊診療4管道1.健保視訊診療計畫(健保快易通、健保署網站)●健保署網站:可上健保署「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專區,查詢指定視訊診療機構,打掛號專線或到網頁預約掛號,並依院所指示,以手機或平板視訊看診。>>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專區健保署也開辦「虛擬健保卡」可搭配使用,透過申請,會有專屬個人虛擬健保卡 QR code ,有效期限5分鐘,進行視訊診療前可將QR code截圖給醫療院所,使用虛擬卡後不需再過卡,繳費可選擇實體支付或線上繳費。>>虛擬健保卡申請方式>>全台可受理虛擬卡就醫之院所名單 ●健保快易通:登入「健保快易通 APP 」後點選首頁,下方有「醫院所查詢(視訊診療)」,依據縣市別以及想看的醫療院,並點選「視訊診療」進行搜尋,就會出現該醫療院所的資訊,也提供電話可直接播打預約。2.健康益友 APP可以線上看診和領藥,利用手機下載「健康益友APP」、註冊基本資料,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防疫專案」或「居家隔離檢疫」,並開通專科門診服務,就可線上諮詢醫師開立處方拿藥。>>健康益友下載流程 3.各縣市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地方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查詢「地方衛生局+視訊診療」 居家照護團隊主要是各地政府依照居家照護計畫成立,會有責任醫療院所,像是新北每行政區都有負責醫院,底下有八百多家診所加入居家照護,人數較多的縣市已經有相當多醫院與基層診所投入。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可多利用原有居家照護醫療團隊,可搜尋關鍵字,例如「台北市 通訊診療(視訊診療)」,也可以找到提供服務的醫療院所,進行預約。 4.醫療院所開設視訊診療服務有些醫療院所直接在官網設置遠距醫療資訊,可直接登入各大醫院「遠距醫療專區」,直接掛號預約。 例如:台北榮總開設「遠距視訊門診」掛號網址:https://reurl.cc/vd1a7N洽詢專線:(02)2871-2151台北榮總醫務企管部彭家勛主任表示,「遠距視訊門診」以網路掛號,民眾須先上網預約,在約定時間內,醫院會先發送簡訊到民眾手機,內容為視訊看診的連結網址,民眾從手機點選網址,即可通訊診療。看診結束後可由家屬或代理人,攜帶病人健保卡至醫院批價及領藥;如無法到院,可以手機下載「台北榮總行動就醫服 務」APP,利用「行動繳費」功能以信用卡繳費,完成後台北榮總提供郵寄處方箋服務,民眾收到處方箋,即可至社區藥局領藥。替代管道:電話問診為避免長者數位落差,指揮中心5月10日起也開放醫師針對居家照護者確診者,得以「電話問診」代替或輔助視訊評估及問診,執行口服抗病毒藥物評估及開立。電話可以確認本人健康狀況,處理各種複雜狀況,減輕民眾使用困難。看診完如何領藥? 1.親友代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5月13日起,開放確診者由親友至配賦醫院防疫門診代為看診,評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2.藥師送藥到府步驟:1.使用「健康益友App」看診2.至「藥師調劑諮詢用藥到府」執行畫面、查詢鄰近藥局、聯繫藥局確認身分等資訊3.向藥師索取驗證碼4.在App中點選「確認藥局」並輸入驗證碼5.平台發送密碼供藥局開啟電子處方箋6.透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地圖(https://bit.ly/3KJxHQL)或致電(02-2595-3856)查詢鄰近藥局,並致電藥局確認身分等資訊,交付處方箋後領藥。
-
2022-05-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口服藥領用問題出在流程不順 醫師:腎友領藥尤其麻煩
疫情從年初爆發至今,已超過四十七萬人確診,截至前天,口服抗病毒藥物僅開出近四千人份,許多患者發病超過五天後才取得藥物,不僅患者難拿藥,連診所醫師想為洗腎者領藥也碰壁。專家警示,藥物採購量應根據高風險對象總數和染疫率進行高、低推估,以廿萬名僅能服用默沙東口服藥腎友為例,若染疫率一成,至少得買兩萬人份,現庫存卻只剩三千七百多人份,恐增染疫後中重症風險。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條件不嚴苛,醫師指問題出在流程不順。北市某洗腎診所王醫師表示,腎友領藥很麻煩,以默沙東為例,僅醫院有,每家醫院分得六十多人份,而腎友確診只能吃默沙東,醫院又不接受外院的處方箋,導致診所開藥處處碰壁,他足足花了五天,才搞懂流程,找到願釋出藥物的醫院,順利開藥。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腎功能低於三成但還沒洗腎的人大約有十萬人,已經洗腎大約有九萬多人,這些人是重症高風險,而且只能吃默沙東。如果保守估計染疫率只有一成,起碼也要買個兩萬人份的藥。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李建璋表示,防疫成績斐然的紐西蘭有兩成人口感染,以此推估台灣可能會有四五○萬人感染。應分析台灣本土病例當中,重症高風險者所占的比率,四五○萬人乘上這個比率,就是應準備口服藥量。
-
2022-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社篩站首開急門診 快篩陽看診、領藥、PCR一條龍
新北今新增1萬9620例,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從確診曲線來看,仍往指數型向上走。另外,為分擔醫院防疫急門診量能,新北首次在板橋江翠篩檢站開設防疫急門診,民眾從看診、PCR、領藥一次完成,採線上掛號每日限600人。侯友宜今日公布,新北今新增1萬9620例,居家照護7萬3844人,居隔列管1萬8310人,從確診曲線來看,仍往指數型向上走,此外居隔人數雖然因為改變匡列定義,下降至1萬多人,但隨著確診人數增加仍會往上。侯友宜說,新北市從4月11日開始,居家照護實施已滿一個月,照護突破10萬人,並執行視訊診療4423人、居家送藥2571件。為加快PCR陽性的居家照護,由亞東、慈濟、新店耕莘、新北聯醫先行啟動快速銜接計畫,只要PCR陽,經醫院健康評估分流,隨即啟動居家照護,65歲以上優先視訊評估、用藥80歲以上加強關懷追蹤,處方箋釋出給核心藥局、抗病毒用藥配送,同時提醒資料務必要填寫正確。另外,為分擔醫院防疫急門診量能,新北首次在板橋江翠篩檢站開設防疫急門診,從看診、PCR、領藥一條龍,快篩陽性者透過網路預約,再看診、領藥、PCR採檢,急門診有中西醫,民眾須負擔掛號費,每日掛號限600人。至於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稱首創採檢車來速,侯友宜說,去年江翠社篩站開啟時,就用車來速,但發現很容易造成車輛回堵,又讓醫事人員跑來跑去,不如民眾下來採檢速度較快,現在又有一個院外的防疫急門診,讓民眾更方便,看診、領藥。
-
2022-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確診腎友用藥5天倒數 診所醫打聽5天終於找到門路
「萬事問臉書:雙北透析病患PCR陽性確診在家居隔,如何取得Molnupiravir?」這是台北市某洗腎診所王醫師5月7日在自己臉書粉專的發文。之後幾乎每一天,王醫師幾乎都在為這件事煩惱,經常在臉書問問題、或是提供自己四處打聽、得來不易的小進度。5月11日中午接到記者致電時,王醫師才鬆一口氣說「終於問到一家醫院可以領藥,我今天就要去拿!」慢性腎病是新冠肺炎高風險因子,患者應於5天內服用抗病毒口服藥,以預防重症,但腎功能較差的病人只能選擇默沙東口服藥(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不能服用藥品交互作用較多的輝瑞口服藥。安養機構只能管灌的長者,也因為輝瑞口服藥不適合磨粉,只能吃默沙東,指揮中心採購輝瑞藥廠口服藥共70萬人份、默沙東口服藥5000人份。「很多洗腎診所醫師都不知道默沙東要怎麼領,都在自己研究」王醫師表示,因為醫師能看到的,也只有疾管署公開的那些資訊,資訊太多了,「但就是沒有一個清楚的流程圖。」他說,這幾天好像瞎子摸象,會在臉書上貼文,也是因為多方打聽都碰壁,很希望能如果有知道門路的人看到了,可以私訊告訴他。腎友確診輕症會採居家照護,這不是應該有核心藥局送藥嗎?他首先打聽哪邊的核心藥局有默沙東。打聽的結果是「莫納皮拉韋並未釋出至社區核心藥局,僅少數醫院有存藥,但是依法規,醫院無法接受外來之處方箋。」意思是,就算他為病人開了默沙東口服藥的處方箋,病人也無法去這些有藥的醫院領藥。既然藥只有醫院有,醫院豈有不給病人藥的道理?王醫師不死心,上網查雙北配有默沙東口服藥的醫院名單,無奈地想,好吧,大不了眾家診所醫師分頭一家一家打電話問。他也上網求救「剛致電某醫學中心藥劑部,得到的答案是目前無法接受外面的處方簽。請問有雙北有哪家醫院的藥劑部可接受外面的處方箋?」5月9日一大早,王醫師像是向上天祈禱般寫下「5/9天氣晴。診所小王醫師還在努力研究如何幫病患開立Molnupiravir。」同一天,他也彷彿向記者許願般寫下「防疫記者會提問:莫納皮拉韋並未釋出至社區核心藥局,僅少數醫院有存藥,而依法規醫院無法接受外來之處方簽,導致確診居家照護之病患,即使有處方簽也難以取得藥物。請問上述問題該如何解決?」當天聯合報記者將王醫師的問題帶到指揮中心記者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3800人份默沙東口服藥,目前只有醫院有,每醫院60至70人份,未來會配到各藥局去。現階段還是需要跨院所、跨藥局領用,也就是醫院對醫院、或跟診所對醫院,由醫師去領藥回來,才能發給自己病人。「要運氣很好,找到一家醫院藥還沒用完,而且願意讓診所醫師來領。」王醫師說,5月10日,他打電話問到了台北市某龍頭醫學中心,得到的回應依舊是不開放領藥,理由是「無此流程」。他再打電話去新北某醫院,該院承辦人雖說可開放領藥,但還是要請王醫師自行打電話去問疾管署詳細辦理事宜,「疾管署的電話就是萬年忙線中。」「終於問清楚了!準備好病人名冊、切結書這些文,今天就要去拿藥!」5月11日中午,面對記者致電詢問,王醫師語氣輕鬆,彷彿卸下重擔。他說,多虧了許多洗腎專科醫師都在努力探尋、在群組中交流進度,才能夠讓好結果來得加快一些。王醫師表示,自己照顧的洗腎病人當中,現在就有5到6人快篩陽性,正在等PCR結果。他希望在等他們PCR結果出來之前,就搞懂這些流程,「PCR陽性結果一出來,我就可以讓流程接下去,不會斷」,之後確診的病人,也可以順暢領藥服藥。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但還有隱憂。王醫師表示,台灣洗腎病人就有7、8萬人,加上管灌病人也不適合吃輝瑞,只能吃默沙東,但只買了5000人份,「現在就怕藥不夠啦。」
-
2022-05-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風險確診病患領藥艱辛 奔走4天才拿到救命藥
全台染疫人數攀高,抗病毒藥物卻難求,本報掌握一名具高風險確診病患的領藥艱辛歷程,家人跑了兩家醫院,一缺藥,另一家則說門診不能開藥,透過健康益友視訊診療只能預約七天後。家人四處奔走、歷時四天才拿到卅顆救命藥,幸未因超過發病五天而失去用藥資格,服藥後症狀明顯好轉。指揮中心宣稱五月六日將廿七萬人份抗病毒口服藥配送到二一○家醫院、五十七家社區藥局,讓住院、急診、居家照護等確診者即時用藥。本報記者前天疫情記者會提出該案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來沒遇過一個病人同時遇過這些情況」,還說要親自打電話問投訴人,到底怎麼回事。該名個案為六十八歲吳先生,具有新冠重症高風險病史,符合領藥資格,按規定應於發病後五天內領藥。他於五月六日上午喉嚨不適,快篩陽性,下午至台北關渡醫院採檢,晚間獲知確診。五月七日上午,胞兄拿著他的健保卡,先至關渡醫院胸腔科求藥,但該醫院並未備藥。換至台北榮總,醫師評估後,認同個案應盡速服藥,但卡在門診,無法開藥。吳先生嘗試透過「健康益友App」預約視訊診療,卻只約到七到十天後的時段,緩不濟急。五月八日晚間,淡水關懷中心致電關心,個案求救,九日上午淡水馬偕來電通知可開藥。因病切除部分肺葉的吳先生胞兄先至淡水檢疫所拿處方箋,再去淡水馬偕急診處排隊,等一小時,才完成領藥程序。吳先生表示,在服藥三個多小時後,喉嚨刺痛明顯緩解,心理壓力也減輕不少。盼望政府簡化領藥流程,讓重症高風險確診者都能盡速吃藥。陳時中指出,確診個案在看到陽性報告時,建議開始自尋醫療資源,因為陽性報告出爐後,到衛生單位安排居家診療關懷追蹤,可能出現一天的落差,導致個案就醫碰壁。目前正規畫讓陽性結果即時轉到照護團隊,可望解決此問題。
-
2022-05-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確診伯伯奮鬥實錄!他如何花四天從門診領到救命藥
本土新冠肺炎病例以每天新增逾四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理論上在5月6日前就已將27萬人份的抗病毒口服藥配送到210家醫院和57家社區藥局,供住院、門急診、居家照護使用。當本報知道有高齡確診者為拿一份救命藥而四處碰壁,代為求問指揮中心時,指揮官陳時中卻質疑「從來沒有遇過一個病人同時遇過這些情況」,還揚言要親自打電話問問投訴人。為還原事實,本報獨家專訪到今年68歲的吳先生,從5月6日發病、7日確診,9日下午從門診拿到抗病毒口服藥的過程,是靠家人通力合作、自己鍥而不捨嘗試,加上許多幸運,才找出一條通往救命藥的路。吳先生說,希望自己的經驗多少能幫到其他確診者,也希望政府快點讓流程更順暢。吳先生(68歲,睡眠呼吸中止症、胃食道逆流、曾因敗血症住院)我用正壓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16年了,又有胃食道逆流,所以喉嚨常常發炎。5月6日星期五早上,我警覺到喉嚨癢痛特別怪,從氣管往肺部方向延伸,痰液也逐漸變黃。在家快篩看到兩條線,當天下午我就去關渡醫院採檢站,下午4點多終於排到採檢。晚上11點在家接到通知確診,Ct值只有17,病毒量高,但等了一整晚,「健保快易通App」都沒有陽性報告。5月7日星期六清晨5點,我看到健保快易通App終於有陽性報告,我很高興,想說這就可以掛號看門診拿藥了,立刻線上掛號關渡醫院胸腔科,用零接觸的方式把健保卡給我大哥,請他幫我去門診拿藥。早上7點多醫院打來提醒我「確診不可以來醫院看門診」,我趕緊解釋,是請大哥去幫忙拿藥、大哥不是同住家人,因為我長期在關渡醫院看診,他們很了解我的情況,就很友善地同意了。我大哥上午9點到了診間,表明來意是想要拿抗病毒口服藥,醫師說他們沒有這個藥,但是可以幫忙開轉診單。我查了查,確認台北榮總當天上午有感染科門診,就請大哥拿著轉診單,驅車趕往台北榮總。10點到了北榮,感染科醫師也認為我應該要趕快吃藥,他還幫我聯絡了藥劑部主任,問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很無奈地說,在門診無法開這個藥。大哥幫我奔走了一個上午,還是拿不到藥,周六下午和周日各大醫院都沒有門診了。我是高風險群,一定得在三、五天內吃到抗病毒口服藥,才能預防重症,我不能因為遇到周末就放棄。於是我整個周六下午都在研究「健康益友App」,希望可以趕快預約到視訊診療、由醫師開處方、安排藥師送藥到府。沒想到可預約的時段都在7到10天以後,根本緩不濟急,我原本勉為其難地挑了三個時段預約,後來想想都直接取消了。5月8日星期日晚上接近10點鐘,轉機終於來了。淡水關懷中心打電話來關心我,我向他們求救說,我需要看醫生、我想吃藥,他就幫我註記,說會轉告醫師。5月9日星期一上午11點半,淡水馬偕的醫師打電話來說,他已經看過我以前在淡馬住院的紀錄,知道我符合條件,應該趕快吃藥,請我等他內部聯繫好,就會通知我領處方箋的時間。到了接近下午1點,醫院通知可以去淡水檢疫所拿處方箋,我大哥在下午2點45分到現場,等了20分鐘就領到處方箋,接著就趕往淡水馬偕急診領藥。領藥前還有許多程序,包括檢視病歷、藥歷,還要簽很多表單,大哥這就一等就等了1小時。大哥等待時就與眾多拿著陽性快篩、排隊要做PCR的人混在一起,他年紀比我大,肺部都切掉一半,還願意這樣幫我,我真的好感謝他。5月9日星期一下午4點半,我打開家門,終於拿到30顆救命藥,早晚各3顆,一共吃5天。服藥3個多小時後,我的喉嚨痛已經從最痛的80分,減緩到只剩下20分,不會刺痛,真的舒服多了,心情也比較放鬆。心安下來之後,我回想這個過程,覺得自己好幸運,有這麼給力的大哥、遇到醫療人員都這麼友善。我忍不住掛念起其他有重症風險的確診者,不知道全台灣有幾個人,確診後能在5天內從門診拿到藥?我會不會是第一個?我真希望這個流程能更順暢一點,讓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快快吃到他們的救命藥。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屏東縣+773防疫門診大排長龍 婦兒科醫師提供視訊診療
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攀升,屏東縣今新增確診773例,再創單日確診人數新高。屏縣府衛生局今起在屏基、部立屏東醫院開設防疫門診,屏基防疫門診上下午都有開設,大排長龍。屏基院長林連豐坦言,隨著確認人數增加,醫院人力需求更吃緊,醫護同仁犧牲休假協助,守護縣民健康。林連豐說,開設防疫門診目的,減少病人在急診壅塞,避免一般病人跟快篩陽性病人混在一起的交叉感染,提供給快篩陽性的病患需做PCR確診確定。另外,若是有症狀,懷疑有新冠肺炎感染的狀況,可以在防疫門診看診。屏基今防疫門診共有178人。屏基指出,許多民眾以為防疫門診可以拿治療病毒藥物,接獲民眾頻頻來電詢問。防疫門診只給予緩解流鼻水、咳嗽等症狀藥物,無法開立治病毒的藥物。確診病患在家等候衛生局人員或1922人員聯繫,安排後續就醫問題。縣府指出,為減少民眾到院所就醫而染疫風險,屏東縣提供212家醫療院所提供視訊診療,加強照顧確診兒童及孕婦,縣府號召18位婦兒科醫師提供兒童與孕婦視訊診療,關懷12歲以下兒童確診個案。為照顧確診兒童及孕婦,縣府號召18名婦兒科醫師提供兒童與孕婦視訊診療,加強關懷12歲以下兒童確診個案,包括迦美診所、小太陽兒科聯合診所、蔡長禧診所、正大聯合診所、林俊傑診所、元和馨診所、林長興診所、宋的祥診所、張俊智診所、博醫診所、洪梓策親子診所、嘉誠診所、慈愛診所、黃志忠診所、欣安禾婦兒科診所、林瑛豐兒科診所、大福診所。孕婦則由鄭英傑婦產科醫師關懷照護。縣府指出,13家專責醫院及4家核心藥局已核准配置抗病毒藥物,醫生可透過視訊診療,並取得病人同意開立處方箋,讓民眾看病不用進醫院,透過視訊零接觸看診,呼籲民眾多利用。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責病房3點現況…醫嘆「兇猛程度沒變」患者大吸3口氣就走了
本土新冠病例數仍持續升高,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醫療人員作戰真實的狀況 ,「專責病房有些事,跟你想的不一樣」,表示新開沒幾天的病房,到他這一班很快就塞滿了。他統整出3點,解釋專責病房不斷加開是因翻床不易、抗病毒藥物開立干擾頗多,以及病毒確實沒有想像中友善,有患者大吸三口氣就不幸離世。姜冠宇昨(8)日在臉書發文,提到專責病房加開的的背後原因:他認為追求5天採檢出院是必要手段,但會出現「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窘境。首先因患者都是70~80歲以上高齡者,本身就有內科病情,呼吸道未必有症狀,卻有容易跌倒、褥瘡需換藥、管路滑脫要更換等問題,需護理師頻繁換上三級裝備探視。即使病毒量下降,若患者本身內科問題需要治療就未必可出院,還得繼續安置隔離。醫院正在降載提供更多病床,也不會有緩衝的一般病床可轉,一旦遇上患者染疫,「就是就地轉為專責病房,是不能絲毫承擔風險的。」目前北市聯醫床位從252床瞬間拉到340張,但「進得快、出得相對難」,在高峰前這2週就是剩餘床數的迫擊vs.拉鋸戰爭。第二點,姜冠宇認為抗病毒藥物開立干擾頗多,醫師會針對患者狀況開藥,但臨床處置絕非紙上談兵能想像,已盡量疏通抗病毒藥物的流程,目前都交由院方審核,只是長者大多為慢性處方箋,很多藥物都成為輝瑞口服藥Paxlovid禁忌,也有臨床醫師認為默克口服藥Molnupiravir偏低效,評估長者有需要,寧可直接先上瑞德西韋了。姜冠宇無奈地說,有醫師認為一概預防性投藥,「公費就把它花完」;有的醫師則會評估患者病情與染疫無關,如呼吸道無症狀、泌尿道感染住院何須投藥?「在解釋上抗病毒口服藥物,你也要清楚說明這是實驗用藥,如果有藥物不良反應,需要使用者自己承擔」。第三點則是「病毒確實沒有想像中友善」,姜冠宇心有餘悸地說,猝逝案例仍會發生,去年有患者在床上起身向前彎腰,就坐著走了;他從同仁口中得知,有患者大吸三口氣就離開人世,都是因為呼吸衰竭速度過快,加速其他器官衰竭速度,造成缺氧而瞬間死亡。他感慨地說,睽違一年病情兇猛程度還是沒變。姜冠宇強調,「讓自己更配合諸多滾動政策,使輕症有效管理,才是紓解我們的醫療量能。大家一起加油,撐過去!」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診所籲輕症從寬投藥 避免惡化
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張抗病毒藥物從寬使用並把握用藥時機,從快篩陽到確診費時四、五天,會因此拖過用藥時間,建議快篩陽就要給藥。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高風險輕症病人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可避免重症及死亡,現在中、重症患者急速增加,應物盡其用把抗病毒藥物用在輕症患者上。王宏育說,大家還記得當年「克流感之亂」?那時規定公費克流感只有醫院可以開立,診所必須病人自費或以健保申報,所以發燒病人都擠到各大醫院急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免疫機能不佳的患者在惡化成中、重症前,就是剛發病輕症時,若能即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或許可以大幅減少惡化,基層診所武裝要足才能夠抗疫。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表示,日前一名大腸癌患者併肺轉移,還沒打第三劑疫苗時,因家人確診,他也被家人感染。前一天還好好的,隔天血氧濃度百分之九十八,感覺有些喘,診所警覺安排轉診到醫院,下午血氧就掉到百分之九十四,可看出新冠肺炎病程快速,如果能把握時間差先投藥,可以減少危險性。柯文哲說,快篩陽要給藥,法令、健保、保險等很多問題要解決,複雜問題不要幻想以單一方式解決,要很多方法同時上,看能不能將困難撐過去。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表示,中央下放居家照護基層診所可開處方箋,因抗病毒藥物與一些慢性病會有藥物衝突,醫師評估時要謹慎,且目前口服抗病毒藥物在國內尚未取得藥物上市許可,是以專案方式提供病人使用,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一定要向病人或家屬詳細說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並取得同意後才可使用。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他山之石/新加坡取藥容易 遠距看診及時
新加坡去年八月在疫苗完整接種率突破八成後開始循序漸進推廣「居家康復」,多數輕症患者可在家休養。政府宣導政策並發給每戶血氧機,制定嚴格居家照護標準,實施「輕重症分流」,並讓民眾容易取得快篩試劑和口服藥治療。新加坡「居家康復計畫」規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八十歲以上長者及孕婦、孕期卅六周以上孕婦,及三個月以下嬰兒等不適用,並要求家庭成員都須接種疫苗、家中不能有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孕婦、洗腎病患、癌症病患等高風險群,以及康復期間全家都要居家隔離等。星國衛生部網站寫道,自覺有明顯症狀者可搭乘自用交通工具前往指定診所就醫或遠距看診。高風險群會同時接受快篩和PCR檢測,甚至馬上送醫。若無嚴重症狀,就醫後須馬上返家並一人一室隔離,等待PCR檢測結果。居家康復陽性確診者、無症狀確診者和輕症低風險民眾,都要進入七十二小時一人一室居隔,每日監控體溫和血氧濃度。若有醫療需求,可聯絡診所或使用遠距醫療服務。七十二小時隔離結束後,快篩採陰就能恢復正常,採陽則須繼續居家隔離和快篩,直到採陰。完整接種疫苗者居隔滿七天,及未完整接種疫苗成人居隔滿十四天,無須檢測可恢復正常生活。密切接觸者或接到健康風險通知的民眾,須在廿四小時內快篩,若採陰可正常外出。他們五天內若要離家活動,需在每天出門前再次快篩。星國設置許多領取快篩試劑的販賣機,也鼓勵各機構免費提供員工快篩試劑。星國也使用應用程式追蹤確診者足跡、疫調及決定密切接觸者,並使用口服藥治療,民眾今年三月廿四日起已能在指定診所憑處方箋拿口服藥。此外,星國十二至十九歲青少年完整接種率在去年十二月中達到九成四,並在同月底推出五至十一歲兒童施打輝瑞疫苗計畫。針對加強劑接種,星國政府去年底放寬至十八歲以上接種,今年一月底向下放寬到十二至十七歲。
-
2022-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病毒藥可用於輕症 醫:藥物應盡其用 避免中重症
口服抗病毒藥物可用於輕症確診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3天前配發2萬人份藥物到全台57家核心藥局。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朱光興表示,COVID-19病程快,基層醫師快速反應有助治療。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表示,高風險輕症病人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避免進入重症及死亡,現在中重症患者急速增加,對新冠肺炎的防疫「毋係餓死、就係飽死,不要想著嘟嘟好」,應物盡其用在輕症上。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表示,中央下放居家照護基層診所可開處方箋,因抗病毒藥物與一些慢性病會有藥物衝突,醫師評估時要謹慎。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目前高雄醫療防疫量能截至昨天統計,第一級負壓及專責病床有1694床,空床率還有8成;第二級加強型防疫旅館有484床,還有451床空床;第三級居家照護有5472人。高雄民眾到高雄市1111家基層診所看診,就可以領取免費快篩試劑。朱光興表示,一名大腸癌患者併肺轉移,有打了兩劑疫苗,還沒打第三劑時,因家人感染,他也被家人感染。前一天還好好的,當天血氧濃度98,感覺有些喘,診所警覺安排轉診到醫院,下午血氧就掉到94。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病程快速,如果能把握時間差先投藥,可以減少危險性。王宏育說,大家還記得當年的「克流感之亂」?那時規定公費克流感只有醫院可以開立,診所必須病人自費或以健保申報,所以發燒病人都擠到各大醫院急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免疫機能不佳的患者在惡化成中重症前,就是剛發病輕症時,若能及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或許可以大幅減少惡化,基層診所武裝要足才能夠抗疫。楊宜璋表示,中央下放居家照護基層診所可開處方箋,因抗病毒藥物與一些慢性病會有藥物衝突,醫師評估時要謹慎。楊宜璋說,目前 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尚未取得藥物上市許可,是以專案方式提供病人使用,不適用藥害救濟,醫師一定要向病人或家屬詳細說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並取得其同意後才可使用。經醫師診斷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者,需嚴密監視其用藥後狀況,並確認病人確實完成完整療程,並加強不良反應監視及通報,以保障病人權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配發2萬人份藥物到全台57家核心藥局。高雄市目前有兩家「核心藥局」,南高雄一家、北高雄一家,基層診所反映,因為核心藥局假日也會休息,應開放一些「衛星藥局」配合。楊宜璋建議,也可配到有參加居家照護的診所或是有PCR診所。
-
2022-05-0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天新增12染疫死創新高 6人未接種疫苗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居高不下,染疫中重症個案也持續增多。今天新增118例中重症個案,其中有12例死亡,皆創下這波疫情新高。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12例死亡個案中,有六名個案未接種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118中重症個案中有106例中症、12例重症,死亡12例個案中有四例為中症轉為重症死亡。目前28.8萬人約99.75%為輕症,中症累計個案606例,占0.21%、101例重症,占0.04%;中重症個案已有47人解隔。12例死亡個案為五男七女,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其中六例未接種疫苗,多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病史,四例重症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三位未接種疫苗,一位接種過一劑。其中一名為30多歲女性,本身有神經系統疾病和先天疾病,未接種疫苗,於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瑞德西韋。另外,中症新增一例小於10歲個案。羅一鈞表示,該個案玩一歲多男童,本身有神經慢性疾病,染疫後發病發燒五天,合併喘、呼吸不順等症狀,就醫採檢陽性,因為肺炎關係住院觀察。羅一鈞也表示,並非中重症個案才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無症狀、輕症個案,只要符合65歲以上或有重症高風險因子者,經醫師處方口服抗病毒藥物就可使用。中重症個案則由醫師評估最適合之各類治療藥物。羅一鈞表示,已簡化領用口服藥物流程、增設各縣市應變醫院、專責醫院及核心藥局配置點,提升藥物取得可近性。目前輝瑞藥物已用1249人份、默沙東已用710人份,共開出1959人份。隨著鋪貨增加開設點,開立處方便利性會再提升。不過羅一鈞表示,藥物目前多集中在醫院和集中檢疫所開立,藥局端的藥物剛鋪貨下去,藥局只發出37人份,正在打通處方到領藥的細節,也會開始讓民眾持處方箋,讓家人可去核心藥局以外的地方領藥,後續應該會設更多據點。他說,很多統計為了不要加重第一線負擔,通報回傳會有時效性的問題,之後透過健保署的開藥碼勾稽和統計會比目前更準確、時效性更好。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3種風險因子 可申領口服藥
居家照護人數愈來愈多,截至五月四日高達八萬一七○六人。指揮中心昨天配發兩萬人份抗病毒藥物到全台五十七家核心藥局,並公布領藥條件和流程,具慢性病、癌症等十三種風險因子者可申請。民眾透過視訊看診取得處方後,由親友代領或由藥師送藥到宅,避免居家照護者輕症忽然轉為重症。國內採購口服抗病毒藥物包括輝瑞的Paxlovid和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Paxlovid用於十二歲以上,體重逾四十公斤,未使用氧氣且發病五天內,具有六十五歲以上、癌症、慢性疾病、吸菸等十三種風險因子任一項,即可開立。莫納皮拉韋適用條件Paxlovid類似,用於十八歲以上未使用氧氣且發病五天內的患者,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者,並符合十三種風險因子等任一條件者。羅一鈞表示,居家照護的確診個案可由「健康益友」App或由衛生局提供專線聯繫遠距看診,醫師取得病人同意後開立處方箋,確診者可利用App或自行聯繫送藥到府的藥局,提供處方箋給藥師。參與送藥到府的一千九百多家藥局,即可到五十七家核心藥局領藥,執行送藥到府。由於確診者在家無法簽署同意書,因此改以口頭詢問或簡訊替代,在電子病歷上記載已經過病人同意字樣,視同取得同意,可開立處方。另外,近期有人在網站宣稱販售輝瑞口服藥,羅一鈞提醒,輝瑞口服抗病毒藥物為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藥品,均由指揮中心公費採購並配送,台灣輝瑞無線上藥局網站,也無透過網路銷售藥品;任何透過網路販售必須由醫師開立的處方藥物,均嚴重違法,民眾勿以身試法。
-
2022-05-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照護怎麼就醫 3看診、2領藥管道一次看
COVID-19疫情延燒,全台有8.1萬人正在居家照護,近日也將陸續開放使用口服抗病毒藥。指揮中心統整3個視訊就醫管道及2個領藥方式,確保居家照護期間也能安心就醫。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近日陸續配發口服抗病毒藥到全台57家核心藥局,開放有重症風險因子的居家照護民眾用藥,降低中重症風險;據統計,目前全台有8萬1706人正在居家照護。不過,居家照護期間有緊急醫療諮詢或就醫需求該怎麼看病,許多民眾仍霧煞煞。民眾在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期間如有緊急醫療諮詢需求,可下載「健康益友App」由急診專科醫師、專科護理師24小時即時提供緊急醫療諮詢服務,如果醫師評估有就醫需求,將調度救護車、防疫計程車或由親友接送前往醫院。遠距醫療門診方面共有3個管道,分別為「全民健保視訊診療計畫」、「縣市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及「衛福部遠距醫療診療方案」。全民健保視訊診療計畫方面,民眾可上健保署「因應COVID-19疫情之視訊診療」專區(https://bit.ly/3KGjpQN),查詢指定視訊診療機構,打掛號專線或到網頁預約掛號,並依院所指示,以手機或平板視訊看診。縣市政府居家照護診療計畫方面,是由地方政府指定醫院或診所提供門診視訊診療,同時搭配主責院所、藥局或釋出處方箋方式,由藥師調劑藥品,並以通訊方式供用藥指導及諮詢。衛福部遠距醫療診療方案的部分,則是利用「健康益友App」預約視訊診療門診,由衛福部所屬醫院提供居家照護個案遠距醫療門診,看診後再開立電子處方箋。領藥方面有2種管道,都可由親友代領或由藥師送藥到府。一是使用「健康益友App」看診持有電子處方箋,可跳轉至「藥師調劑諮詢用藥到府」執行畫面、查詢鄰近藥局、聯繫藥局確認身分等資訊、向藥師索取驗證碼、在App中點選「確認藥局」並輸入驗證碼、平台就會發送密碼供藥局開啟電子處方箋。另一種是持有紙本處方箋或其他電子處方箋者,可以透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地圖(https://bit.ly/3KJxHQL)或致電(02-2595-3856)查詢鄰近藥局,並致電藥局確認身分等資訊,最後交付處方箋。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口服抗病毒藥今送57核心藥局 醫師開立處方可送藥到府
口服抗病毒藥物被視為與病毒共存重要戰備物資,指揮中心今天配發二萬人份藥物到全台57家核心藥局,並公布領藥條件和流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採居家照護的確診個案可透過「健康益友」APP或衛生局提供的電話專線聯繫遠距醫療,後經醫師開立處方就可由親友代領或由藥師送藥到府。羅一鈞表示,輝瑞的Paxlovid適用於12歲以上且體重大於等於40公斤,並有年齡大於等於65歲、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吸菸、BMI大於等於30、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等患者。默沙東的莫拉皮拉韋則是用於18歲,12歲以上且體重大於等於40公斤,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且有年齡大於等於65歲、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吸菸、BMI大於等於30、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等患者。羅一鈞表示,之前的方案需取得病人同意,但因居家照護個案無法簽署,因此以口頭詢問或簡訊方式作為替代,在電子病歷上記載已經過病人同意字樣就可算取得同意。處方箋傳回APP或電子郵件並連結到藥師送藥到府專區的1900多家藥局聯繫取藥。57家核心藥局會連結到1900多家藥局,任何有送藥到府的藥局到核心藥局領藥並送藥到府。羅一鈞表示,目前藥物已使用1415人份,包括輝瑞947人份、莫拉皮拉韋468人份。集中檢疫所也開始針對高風險族群投藥,之後將隨居家照護開立處方藥物用量會快速增加。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至5月4日數據,目前居家照護共8萬1706人。另外,羅一鈞也提醒,網路上出現販售兜售口服藥的網站,但目前口服抗病毒藥都是食藥署緊急授權,由指揮中心公費採購依照流程配送開藥,民眾買到都恐為偽藥,且是違法的行為。
-
2022-05-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快篩陽性者愈來愈多 台北榮總設視訊門診採分流處理
台北榮總配合防疫政策,避免不必要接觸風險,將新設「快篩陽性視訊門診」,並針對不同染疫風險的民眾,增設兩處戶外採檢站,預計自今天起開放預約,明天上午9時正式啟用。台北榮總自4月下旬已經擴大提供通訊門診,服務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但近日快篩陽性的民眾愈來愈多,因此另增設「快篩陽性視訊門診」,鼓勵民眾優先利用這項服務由醫師線上詢問,並依病情嚴重程度採取分流處理:一、對於「無症狀或是輕度症狀」者,醫師將在視訊門診開立PCR採檢單、3日處方箋及衛教單,並且鼓勵使用本院APP完成線上付費。建議民眾在24小時內到急診外的防疫篩檢站快速完成採檢與領藥。若是不需要來院做PCR採檢者,亦可透過視訊門診由本院將處方箋寄給民眾,方便家人在社區藥局領藥。二、若醫師評估病人已有「中、重度症狀,或是合併其它疾病時」,將請病人直接到急診室,由急診醫師安排採檢與後續治療。另外,對於社區民眾沒有自行快篩但仍有PCR採檢需求者,台北榮總在孝威館運動場外新設置「社區採檢站」,自即日(5月4日)起同步接受網路預約掛號,5月5日(周四)起正式啟用,採檢後回家等候醫院通知結果,以減少動線交叉的感染風險。快篩陽性視訊門診 https://reurl.cc/Gxo7rD社區採檢站 https://reurl.cc/p1W7mr遠距視訊門診 https://reurl.cc/3ojGNV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輕症分流僅是口號?醫:急診被篩檢、拿藥的塞爆
凌晨時分,新光醫院急診室外仍有一、二十個人排隊,大部分低頭滑著手機,這些均非急重症患者,而是希望做新冠肺炎PCR採檢。新光急診主任張志華表示,指揮中心常說輕症分流,事實證明這僅是一句口號,目前約三成急診患者為輕症感染者或親密接觸者,掛急診目的為拿藥和做篩檢。台大醫院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北部醫院急診吃緊,以台大為例,每天急診人次破千,而以往急診最忙碌的過年期間,一天急診量也才五、六百人次;疫情持續延燒,病毒往南部擴散,屆時中南部急診也會陷入一樣的困境。急診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表示,社區篩檢站到了晚上停止運作,很多人無法等隔天才做PCR,就跑來急診排隊,約占夜間病人的一半。另外民眾因有接觸史及症狀,買不到快篩,而直接來急診。有些人快篩陽性、合併症狀,但是篩檢站人員不能給藥,只好到急診做PCR,順便尋求醫師的診療和處方。一位不願具名、曾任北市聯醫的急診醫師表示,台北只開七家社區篩檢站,且大多開在醫院急診旁邊,動線亂七八糟,以致門口附近擠滿民眾,有些人真的是急重症,但更多人是等著做採檢。「現在狀況和去年五月差不多,但過了一年卻還沒學會教訓。」該名醫師說,超前部署都是嘴巴說說,中央與地方缺乏整合,一九二二與各地衛生局互踢皮球,感染者、親密接觸者心生恐懼,只能至醫院採檢、拿藥。「但急診人多,交換禮物(病毒)。」新北市陽性率達兩成二,很可能排著排著,原本沒事,也變成陽性。【記者邱宜君/台北報導】第一線醫師反映,現在急診大亂,居隔期間需洗腎者及症狀變化者,以及需要檢驗證明者,加上親密接觸者及真正的急重症者湧至急診,光檢分類傷就大排長龍,進而排擠急重症醫療。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指出,清零思維留下的行政程序已嚴重干擾醫療常規;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疫情蔓延,衛政單位已無法掌握,應考慮讓新冠肺炎歸在第四類法定傳染病,讓病人回到常規就醫。「中央根本不懂基層處理一個確診者程序的成本有多高。」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說,PCR確診,二十四小時內可在健保快易通App看到結果,但接下來就被法定傳染病通報流程卡住,導致輕重症分流紊亂。葉彥伯建議,應讓PCR陽性者自行向診所掛號,或透過視訊診療,診所評估其健康狀況、開處方箋,完成法傳通報、開立證明或居隔單,這樣頂多只要兩天。
-
2022-05-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又傳病嬰延誤病逝 基層:收斂法傳行政、回歸常規醫療
今年60歲以上本土案例逾6000人,有較高機會具備新冠重症風險因子,但截至4月29日僅由醫院開出828人份口服藥,診所開立0份藥,顯示輕中症高風險者多住院注射瑞德西韋,醫院負擔沉重。第一線醫師反映,現在流程大亂,居隔期間需洗腎的、症狀變化者、需要相關證明者,各種疑難雜症都直衝急診,光是檢傷分類就要排隊一小時,嚴重排擠急重症醫療,昨天又傳出急診有嬰兒高燒苦等病逝的憾事。「清零思維留下來的行政流程,現在完全干擾臨床醫療!」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表示,衛政需確認與確診者同住者的電話號碼、身分證字號,才能完成法傳通報、開出隔離單,一個確診者就要三小時,一個衛政人員每天最多只能完成三、四個確診者,現在單日動輒逾千人確診,衛生局400名員工放下其他工作,全部來做都做不完,民眾很可能10天後才收得到居隔單。葉彥伯表示,現在「為了匡列所投入的社會成本」與「匡列的效益」已經完全不成比例,中央根本不懂基層處理一個確診者的程序的成本有多高。今天中央讓「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上路,又為衛生單位製造更多問題,葉彥伯說,現在很多人想要請領防疫險,「如果確診者填寫的人不符合匡列原則,居隔單到底要怎麼開?」知情人士表示,民眾PCR確診後,24小時內就可在健保快易通App看到陽性結果,但接下來就被法定傳染病通報流程卡住,導致輕重症分流大亂。如果允許民眾看到PCR陽性就自行向診所掛號、視訊診療,診所可評估民眾健康狀況、開處方箋,也能完成法傳通報、開立證明或居隔單,這樣頂多只要兩天,就可以完成現在衛政10天也做不完的事情。葉彥伯也認同應該允許民眾自己找診所掛號、主動就醫,他甚至認為不需要等PCR確診才能開藥。他說,法定傳染病的臨床準則、藥物分配與行政規定緊緊綁在一起,這是清零時期的作法;現在已是大規模感染階段,繼續把兩者緊扣,就會導致行政嚴重干擾臨床醫療常規。葉彥伯舉例說,如果醫師看到症狀疑似肺結核的個案,可以初步診斷加上預防性投藥,細菌培養結果出來如果不是肺結核就停藥,這就是臨床醫療的常規。如果今天有75歲以上的洗腎病人快篩陽性,應允許立刻給口服抗病毒藥,不用等到PCR結果出爐。至於行政規則,葉彥伯說,在大規模疫情下,法傳管理應縮小到最有需要的一塊。衛政人員的工作重點,在於找出確診或同住者有重症高風險因子的案件,幫他們安排居家照護的醫療團隊介入。至於確診及接觸者都是低風險的案件,就不需要再設計額外的機制,只要善用原本的健保醫療體系,就能在常規醫療中得到很好的照顧。
-
2022-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隔離者愈來愈多 陳時中教你如何視訊診療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居家視訊診療的居家照護人很多,因此說明視訊診療方式,此為運用健保快易通App或健保署網站,可查詢意願視訊門診資訊,可選擇醫院後,到掛號專線或醫院網站掛號,配額下載醫院App等醫院聯繫。陳時中說,開始進行視訊診療,要準備健保卡,這和看病一樣,提供醫師拍照確認身份,若健保卡沒照片要出示身份證,以醫師視訊看診及開藥,並經判斷有無面診需求,安排至醫院就醫,基本上在家時,如果無法出門,就透過視訊診療,運用健保快易通或網站,查訊視訊門診資訊,醫院會通知你視訊來看,但要有健保卡,跟去醫院一樣,要做身份認證,沒相片的同時要身分證。陳時中說,開立處方後若醫院認為有需要親自診察,醫院再來做安排。而這處方箋也可運用,等於醫師送藥到宅系統,可讓親友領藥給你,或藥師送藥到宅也可以。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後疫時代藥師陪跑,台大藥學專業學院院長沈麗娟:慢性病患者用藥不能停
新冠肺炎肆虐兩年多,對全球帶來影響,除了民眾日常就醫行為改變,慢性疾病患者領藥的習慣也受衝擊。面對將來臨的後疫時代,除讓遠距醫療、智慧藥局有更自由的發展空間之外,藥師更應回到初心,建立起「陪跑」文化,透過病人提出問題,讓藥師和病人一起為用藥負責,使「醫」「藥」之間的合作協調更順暢。遠距醫療 智慧藥局 法規須及早因應因疫情帶動了遠距醫療發展,台大藥學院院長沈麗娟認為,未來智慧藥局、電子處方箋等技術,要做到確實安全地開出處方,送到正確的病人手上,而且從處方的確認、藥品的調劑、交付及衛教,乃至用藥後的療效和副作用監測,以及透過APP等遠距工具來評估,都是台灣目前的醫藥法規必須正視的議題。然而藥師的角色,在疫情下只能賣口罩、看處方配藥嗎?沈麗娟強調,WHO界衛生組織和FIP世界藥學會已提早因應這些改變,訂出計畫,從未來的藥學教育訓練和技術端著手,台灣也應有更開放的空間,去討論法規調整和醫界和藥界的合作協調。當未來醫療科技大幅往前時,法規要有更自由的空間,讓醫、藥人員的角色有更多元化的可能。回歸以病人為中心 藥師要擔起衛教之責沈麗娟表示,疫情發生以來,許多病人不願去醫院和藥局,因此藥師便扮演提供衛教的重要角色,應讓病人了解「即使有疫情,也要能拿到藥品且正確用藥」,而且藥品只是溝通工具,藥師應聚焦在病人身上,藥師真正的目標是向病人說明為何要吃藥,以及提供正確用藥的建議與服務。沈麗娟指出,藥師是在第一線面對病人的專業人員,不論是在社區或醫院藥局的藥師,都應了解病人的用藥狀況,但受限於現今就醫環境和時間緊縮,藥師和病人互動較少。故目前全台九所大學的藥學系,目前已有七校的就學年限從四年延長至六年,沈麗娟說,這正是對藥學生增加訓練,教育他們如何面對病人、評估病人的臨床治療需求,這也是分級醫療的第一線,而病人可以透過多留意社區藥師的服務品質,在自家社區選擇信任的藥師,做為家庭藥師。高齡化社會 慢性病患用藥不能停歇另外,台灣進入高齡社會,慢性病已是普遍的健康問題,應教育患者「每天只要多做一件事」,即是遵醫囑規律服藥,就能落實預防醫學,避免晚年因中風、心肌阻塞等突發問題而長期臥床,享有健康愉快的老年生活。沈麗娟指出,後疫情時代更要慎防病人不願就醫及擅自停止領藥和用藥等狀況。尤其疫情期間抗疫藥物資訊複雜混亂,未來病人接受到的資訊恐將更多元,如何讓病人獲得正確且臨床可用的資訊,也是藥學領域研究者要努力的重點。【專家疫後小叮嚀】慢性病病人一定要與藥師的充分溝通和衛教,為自己的健康負起長期責任,理解疾病、為何要用藥和自身服用藥物的效用以及治療不中斷的重要性,建立自我照護的觀念。
-
2022-04-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輕症居家隔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專家教你必備5物品
Omicron病毒傳播力強,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昨日破6000例,居家隔離人數也急速上升,政府發布確診「居家照護」防疫指引。若自己或家人是輕症確診者該怎麼辦?居家隔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又該如何準備輕症隔離的物品?提升免疫力 避免負面情緒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各領域專家,為可能面臨的輕症隔離預作準備,第一堂Live課程由專精於急重症照護的護理師周珈汶分享「隔離必備五物品」,以及居家環境清潔須知,直至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輕症居家照護儼然已成為一種常態,除了保持平常心,仍要提升自我免疫力,避免被負面情緒淹沒。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居家照護措施,應事先準備好居家防疫包,以因應不時之需,每天要量測體溫、觀察身體狀況,共同平安度過防疫時期。周珈汶建議,備妥防疫包物品:包括體溫計、血氧機、拋棄式手套、漂白水及藥品等五物品,確診者應每天測量血氧、早晚量體溫,一般正常血氧濃度約為95%到100%,低於94%即要注意血氧偏低,可能有隱形缺氧問題。可備好各部位相對應用藥輕症患者會出現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以及全身痠痛、腹瀉、發燒、頭痛等,周珈汶說,可先準備各部位的相對應用藥,例如,含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藥,可緩解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炎、發燒;具止瀉功能的腸胃藥、止鼻水的抗組織胺。居家照護時,每天補足2000cc水分,促進身體代謝,可添加含維生素C的發泡錠,增加抵抗力。輕症居家隔離以「一人一室」(含單獨房間及衛浴)為原則,若有同住家人且無法隔出單人空間,則要隨時清潔環境衛生。周珈汶說,同住者要隨時戴口罩、勤洗手;居家空間以漂白水消毒,尤其是使用完衛浴設備後,應穿戴拋棄式手套仔細擦過門把、水龍頭、蓮蓬頭和馬桶等,室內一定要保持通風。周珈汶提醒,手部消毒使用75%酒精,環境消毒使用漂白水,漂白水以1cc加50cc冷水稀釋,用來拖地板、擦拭桌椅、家具。透過「健康益友App」看診針對「居家照護」防疫指引,周珈汶表示,各縣市政府已提供確診者所需的生活照顧支持,也啟動藥局地圖和藥師送藥服務,透過「健康益友App」看診、拿到處方後,利用藥局地圖選擇藥局並打電話聯絡藥師送藥到府,過程不會直接和確診者接觸。另外,也可持紙本處方箋或其他電子處方箋,查詢住家附近提供送藥到府服務的藥局,電話聯絡並委由親友或藥師送藥到府。隔離在家怎麼「伴」?看元氣網送你這些居家處方!✅處方一:4/25、4/27、4/29 免費線上Live課,讓專家從隔離情境告訴你如何預作準備!立即領取▶https://pse.is/45jb9n✅處方二:隔離在家隨時免費看 8 堂自主課,專家將告訴你飲食、解壓、用藥安全方法,伴你度過居家隔離期。立即領取▶https://pse.is/44zjbp✅處方三:想知道其他輕症隔離的患者在家中的經驗與心情嗎?快加入Line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立即加入▶https://bit.ly/3MlHBcF
-
2022-04-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北+1050 全市一半行政區確診數破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北市今新增1050例本土及51例境外移入,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之間,491名男性,609名女性,1名調查中,其中大安、士林、中山、萬華、信義、文山等6個行政區個案數均破百例,其餘數量在27至92例之間。今日新增的本土個案分別居住在大安區120例、士林區116例、中山區114例、萬華區及信義區各113例、文山區101例、松山區92例、內湖區87例、北投區74例、大同區54例、中正區39例、南港區27例。針對確診民眾後續的居家照護,北市衛生局說明,如果符合無症狀及輕症確診者,年齡在69歲以下無血液透析、懷孕之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且非65至69歲獨居者,可採用居家照護療養,各區級關懷中心將提供心理諮商、居家送藥及垃圾清運等服務。衛生局指出,心理諮商服務是由衛生局心衛中心、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組成的安心服務團隊,由專業心理師、值班醫師來做電話關懷、情緒支持、心理社會支持、心理支持與協談服務,每周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間10時可撥打安心服務諮商專線02-33937885或0979702035(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居家送藥服務部分,針對北市居家照護者、居家隔離者及居家檢疫者,在家隔離期間有領第2次或第3次慢性處方箋的需求者,除了可請親友協助至熟悉或固定的藥局領藥,也可撥打北市藥師公會專線02-25510627 #828,屆時將安排藥局居家送藥。垃圾清運服務是針對居家照護、居家隔離或檢疫期間,所丟棄的垃圾不可交由一般垃圾車收運或任意棄置,可向各區級關懷中心人員提出垃圾清運需求,丟棄的垃圾僅限於居家照護、居家隔離及檢疫期間易發臭的垃圾,如衛生用品、與實務接觸過的紙餐盒、廚餘等,垃圾袋口應卻紮緊、封閉、不可散裝。衛生局表示,待清運的垃圾後續將由北市環保局電話聯繫確認後,派員到府收運,隔離期間最多協助清運2次,垃圾也可在家暫時存放,待居家照護、居家隔離或檢疫期滿(可出門)後再自行丟棄。衛生局表示,民眾若有其他生活協助需求,可撥打區級關懷中心電話尋求相關協助,如有不適症狀需緊急就醫,「以撥打119救護車為原則」,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如步行、自行駕車或騎車等方式為輔助;非緊急就醫需求可撥打北市聯醫個院區電話聯繫遠距離看診評估。
-
2022-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關鍵!一表比較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輝瑞」跟「默沙東」
「充足的口服藥物是達到與病毒共存及減輕確診者恐慌的最重要解方,政府必須不惜代價使命必達。」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多次強調,口服藥物是成功減災的重要關鍵。新冠抗疫病毒藥物「輝瑞」跟「默沙東」之比較目前口服藥有兩種,分別是輝瑞的「Paxlovid」,還有默沙東的「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兩種處方藥皆可用於確診後可能發展成重症的族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去年12月陸續通過緊急授權使用。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在出現症狀的三天內服用輝瑞的Paxlovid,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可降低89%。以香港死亡人數達八千人計算,約可減少一成,即八百人的死亡風險。至於默沙東的Molnupiravir,起初報告顯示,在出現症狀的5天內服用,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則可降低約50%,但根據國外實際使用經驗,Molnupiravir降低重症或死亡風險約30%。Paxlovid由「Nirmatrelvir」和「Ritonavir」組成,Nirmatrelvir是蛋白酵素抑制劑,可暫時阻斷冠狀病毒繁殖所需的酵素,讓病毒無法複製;Ritonavir則可活化Nirmatrelvir,延長在體內的效用。但不過可能造成胃腸不適、肌肉痛和高血壓等,也和一些藥物可能會有交互作用。Molnupiravir是口服抗病毒藥物,也能阻止新冠病毒複製,主要是干擾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當病毒繁殖時,會將藥物送入病毒核醣核酸RNA裡,每次複製都會增加,最終導致突變過度,病毒完全複製,然後自行消失。上述這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作用機轉都不在棘蛋白上,因此一般認為,面對Omicron變異株仍然有效。 衛福部食藥署於今年一月八日通過,「Molnupiravir(莫納皮拉韋)」專案輸入,是國內第一個取得緊急授權EUA,且在台進行臨床試驗,亞洲除日本,我是第二個使用該藥的國家。食藥署於一月十五日署宣布同意「Paxlovid」專案輸入。兩款抗病毒藥物皆適用於發病五天內輕中症患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四月十一日表示,已與輝瑞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簽訂70萬人份口服藥物Paxlovid採購合約,其中35萬人份藥物將於今年第二季前運抵國內。四月十四日時,指揮中心宣布「Paxlovid」到貨約4100人份,繼今年1月底到貨3200人份後,共計7300人份。陳時中說明,原本採購2萬人份的藥物,但參考先進國家口服藥物儲備情形,因此採購國內總人口3%數量的口服藥物,共70萬人份,其中35萬人份將於今年第二季前到貨,另35萬人份採開口式合約。民眾如何取得抗病毒口服藥?至於民眾如何取得抗病毒口服藥?指揮中心四月十一日公布輕症在家領藥方式,並不包括確診者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並非染疫就要吃藥,參考文獻適應症為6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下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才需用藥,因此集中檢疫所可配發藥物,醫院也有醫師可開處方;未來若納入65歲以上也可輕症在家,才會有處方開藥和配發藥物機制。陳時中則表示,藥物的適應症對象,視情況隨時滾動修正。不過居家隔離時原本有慢性病需求者,指揮中心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由醫師看診開立處方,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宅取得藥品,或親友代為領藥。美國今年二月歸納重症高風險因子,詳列20大類,包括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失智症、長期臥床等,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四月廿日表示,將盡快公布新版領藥方案,將比照美國以正面表列供醫師勾選,癌症、身心障礙、精神疾患等都會包括在內。
-
2022-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輕症照護出爐 「關懷中心」送關懷包、幫清垃圾
桃園市政府今天公布居家照護計畫「桃園模式」,市長鄭文燦表示,只要是無症狀、65歲以下、未懷孕、不需進行血液透析、同住家人4人以下即符合輕症居家照護條件,「桃園已經準備好了」,希望輕症、無症狀者可以在家照顧,確保醫院醫療量能,提高防疫韌性。鄭文燦表示,市府和轄內11家急救責任醫院合作,將桃園13個行政區分為「山、海、南、北」4大通訊診療區主動關懷,若個案身體不適,全市24家醫院、292家診所可提供「視訊診療服務」;居家照護個案也可透過「健康益友App」,提供24小時急診線上通訊診療及諮詢服務。鄭文燦表示,醫師看診開立處方箋後,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醫療院所或特約藥局藥師送藥到宅,也可請親友至原看診的特約醫療院所繳費及領藥;桃園也推出「加強版兒童居家照護」,每天都有兒科通訊診療門診,加上林口長庚醫院、衛福部桃園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提供24小時兒科急診服務。鄭文燦說,民政局下13個區公所已和各局處合作,開設「輕症確診者關懷中心」提供生活關懷服務,包括發送防疫關懷包、垃圾清運、寵物照顧、防疫旅館、外送平台訂餐資訊、繳費資訊等;居家照護期間如有移動需求,可撥打「輕症確診者關懷中心」專線,安排防疫計程車接送。衛生局表示,社會局將提供急難紓困相關服務,民眾可在隔離結束日起3個月內,持隔離通知書,至隔離結束地的區公所辦理急難紓困;隔離期間無違規情形且未支領薪資者,可另線上申辦每人每日1000元的防疫補償金。
-
2022-04-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送藥到宅當「foodpanda」 藥師:還有想不到的兩大困境
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暴增,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一周內啟動輕症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計畫,確診者隔離期間領藥方式,將由醫師看診開立處方箋,藥師調劑送藥到府,或由親友代為領取。基層藥師表示,為了確診者健康平安,藥師充當「foodpanda」、「Uber Eat」沒有問題,但往後送藥到府勢必遇到兩大問題,第一是缺藥問題,第二是如何收錢,如指揮中心無配套措施,確診者及藥師將面臨無藥可用及染疫危機。藥師易麗珍說,該藥局加入指揮中心送藥到府服務,是為服務居家照顧輕症患者的健康,雖然藥師充當「foodpanda」、「Uber Eat」,這都沒有問題,目前就是配合政府政策,就藥局藥師人力部分也會採輪休方式因應。但不具名藥師表示,隨著輕症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人數日益增加,用藥需求也會上升,但一般藥局與醫院進藥、備藥流程不同,如今包括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部分用藥,於藥局均有缺藥問題,送藥到府上路後,缺藥情形恐雪上加霜,這將是未來的一大挑戰。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發言人、藥師沈采穎說,若依最新送藥指引,藥師送藥可以由大樓管理員代收或放置信箱,應可由藥局助理送藥即可,藥師只要透過視訊、電話諮詢衛教即可,如果一定要親自送達,一旦往後居家照顧人數多時,「藥師送藥,根本就送不完。」更何況偏鄉地區距離遙遠,送藥一次花費的時間,可能就是1小時以上。此外,若民眾購買藥物或5月15日健保部分負擔上路後,要需支付相關費用時,藥師要如何收錢,這會是個問題,藥師公會應研擬配套措施,否則藥師收錢後恐增加染疫風險。藥師柯明道說,他的藥局為一人藥局,人手不足,無法應付送藥到宅,但就目前全台1800家藥局加入送藥到府計畫,家數應該是足夠,但對於偏遠地區來說,仍有藥師不足問題,藥師公會應調配人力支援。至於,快篩試劑仍是一支難求,易麗珍說,該藥局4天來已無快篩試劑進貨,一直都缺貨。沈采穎則說,現在必須是民眾事先預購,才有機會買到試劑,主要是指揮中心已指出,未來快篩試劑有機會降價,許多民眾已在觀望,現在不急著買,而藥局也不敢進貨太多,避免往後售價高於進價,藥局反而虧本。指揮官陳時中說,家用快篩實名制希望5月初上路,而國產家用快篩試劑每月最大產能可提升至1280萬支,後續新採購設備到位後,每月產能可上看1580萬支。不過,沈采穎說,若以全台流動人口、上班族約500萬人每周快篩一次,居家隔離者每3天快篩一次,一個月至少需要2000萬至3000萬支快篩試劑,目前國內產能不足,勢必要向國外採購,指揮中心應及早因應,避免如同當初採購不到疫苗的情形,再度上演。
-
2022-04-20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被告知輕症確診時,需要居家照護時應該要怎麼辦?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破1500例,指揮中心宣布一周內啟動確診居家照護措施;為維持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明訂65歲以下、無懷孕或無血液透析的輕症個案可居家照護。【居家照護是什麼?】|【居家照護要準備什麼?】|【居家照護之醫療措施】|【解隔條件有哪些?】|【居家照護是什麼?】居家照護對象:確診者無症狀或輕症,年齡未滿69歲,且無懷孕或血液透析(洗腎)者。除因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需求,確診者不得與69歲以上、懷孕或洗腎之未確診者同戶隔離。居家照護天數:不一定,須符合「退燒至少一天、症狀緩解」,且「距發病日或採檢日10天以上,自行以家用快篩陰性者」或「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 Ct≥30」,才可解除隔離。居家照護規定:境外移入個案•符合一人一戶條件,在宅檢疫期間或期滿前確診者,繼續在宅隔離。若同住者有多名確診,或有必要之照護或被照護需求時,得多人一戶,其餘同戶內不得有未確診者。•完成居家檢疫返家後確診者,得適用本土個案之居家環境條件。•其餘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原則不適用居家照護。本土個案•一人一室(單獨房間含衛浴)為原則,同為確診者得多人一室。若每次浴廁使用後,均能適當清消,則可於無獨立衛浴房間隔離。解隔後,接續自主健康管理7天。•同住的未確診者,原則上不超過四人,需於同戶其他房間居家隔離。隔離至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後10天。•隔離期間,第5、10天進行家用快篩,如同戶的有新增確診個案,則改為每三天快篩一次。解隔後,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符合上述條件確診者,由地方政府開立電子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通知個案在家隔離,並以電子圍籬進行管制,輔以雙向簡訊進行追蹤關懷。【居家照護要準備什麼?】1.地方政府整合各單位成立「COVID-19個案關懷服務中心」進行評估關懷及發送快篩試劑,必要時提供血氧機或安排遠距醫療、後送就醫等事宜。2.確診個案於隔離期間請參照「COVID-19確診個案注意事項」(內容持續修訂中),特別注意:(1) 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填版疫調單」,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並聯繫密切接觸者,請其自我篩檢、自我健康監測10天。(2)物資準備:疫情期間家中可常備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體溫計、血氧計等六種藥品醫材品項,做好身體監測和症狀緩解。備妥漂白水、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確診病患若離開個人房間使用浴廁須佩戴口罩。(2)持續觀察自身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疲勞、全身無力、咳嗽、噁心、腹痛、腹瀉、鼻塞、流鼻水、嗅味覺異常、頭痛、呼吸困難,則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3)輕症確診在家可下載「健康益友APP」,由急診專科醫師及專科護理師全天24小時提供緊急醫療諮詢服務。3.同住之未確診者,請另參照「COVID-19接觸者注意事項」及「我該如何照顧家中的COVID-19確診病患」(內容持續修訂中),特別注意:(1)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2) 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儘量和家人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不要離開房間。如需共用衛浴設備,請於浴厠備妥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於確診者及同住者每次使用後進行消毒。(3) 家中共用空間儘量對戶外開窗確保空氣流通。每天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所有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4) 確診病患若離開個人房間使用浴廁須佩戴口罩。同住者因必要之照顧需求須進入確診者房間或接觸確診者時,雙方均須佩戴口罩,並於照顧確診者前後均需執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居家照護之醫療措施】指揮中心針對居家照護的確診者的就醫需求有三規劃:24小時緊急醫療諮詢平臺-健康益友APP、多元遠距醫療方案(視訊診療)、藥師送藥到宅或親友代為領藥。第1原則是「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民眾可循現行視訊診療模式,透過「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或撥打指定的視訊診療醫療機構視訊診療門診掛號專線,或上網至指定視訊診療醫療機構網頁掛號,約定診療時間。第2原則「醫師遠距離看診開立處方」,由衛福部提供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定病例居家照護個案透過「健康益友APP」,進行門診視訊診療預約。為因應COVID-19確定病例居家照護,得由縣市政府因地制宜指定責任醫院,劃定責任分區,提供門診視訊診療與關懷服務。第3原則「藥師調劑諮詢送藥到府」確診個案居家照護隔離期間藥品取得方式,將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由醫師看診開立處方,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宅取得藥品,或親友代為領藥。有需要的民眾可以選擇離家近的,或是有慢箋調劑的藥局,民眾可透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官網「送藥到宅專區」查詢藥局地圖。【解隔條件有哪些?】1.確診者: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得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1) 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2) 距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之家用快篩陰性,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2.同住之未確診者:距同戶最後確診個案之確診日滿10天,且所有同戶隔離者(含尚未解隔之確診者)快篩均陰性時,同戶隔離之未確診者全數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3、7天進行家用快篩。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者,視為陰性符合解隔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