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搜尋
莫德納疫苗
共找到
1741
筆 文章
-
-
2021-09-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機組員打滿2劑竟無抗體 張上淳:擬追加第3劑
長榮航空三名國籍機師突破性感染,其中一名機師兒子也染疫。指揮中心昨表示,同班機執勤的案一六一一九和案一六一二○機師的匡列者中,除機師之子(案一六一二二)外,沒有新增陽性案例。另案一六一二二相關匡列者二二四人均為陰性,指揮官陳時中說,「校園情況很好,仍屬可控範圍。」陳時中表示,針對同班機執勤機師接觸者,共匡列三一五人,二九二人集中隔離、廿三人自主健康管理,皆已採檢完畢。其中僅機師之子為陽性,其餘二六九人陰性,四十五人檢驗中。另針對機組員回溯專案,長榮航空十四天內到過芝加哥的機組員共匡列二八三人,二三九人集中檢疫、於航空宿舍檢疫卅一,除仍有十三人在國外,已驗出二六二人陰性、八人檢驗中。該起機師群聚案中,首位突破性感染的機師(案一六○六六)基因定序結果為Delta變異株,其餘兩名機師以及機師兒子定序報告尚未出爐,陳時中表示,結果最快將於今天出爐。國外研究發現,打了二劑疫苗後,極少數人不會產生抗體,相當特殊,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台灣也是如此,採驗幾千名機組員,其中七人打滿兩劑後體內竟無抗體,為此,專家諮詢小組與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開會討論,建議在當事人同意下,追加第三劑疫苗。至於全體機組人員部分,張上淳表示,專家諮詢小組考慮讓所有機組人員補打第三劑,希望能有多一點資訊,並視整體疫情和疫苗配送狀況,需與指揮中心討論,至於何時追加第三劑,暫無定案。是否再加強管理民眾的活動?陳時中說,桃園這兩天的疫情較第一天樂觀,目前沒有看到惡化跡象,因此不會再加強防疫措施。
-
2021-09-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逾900萬人苦等第2劑疫苗 施文儀批混打成特權
昨有兩批AZ疫苗到貨,分別是波蘭贈予四十萬劑,以及透過COVAX採購獲分配的第三批四十一點零四萬劑,兩者效期皆到今年十一月卅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八輪提供AZ疫苗,主要保留給施打第一劑AZ、已滿十周的第五、六類民眾接種第二劑,也就是維持治安憲警、維持機構及社福人員、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優先。廿三日起在校園接種BNT至於首批到貨的九十三萬劑BNT疫苗,莊人祥表示,預定於九月廿三日起在校園接種,從高中生開始往下施打至國中生。國內專家警告「對付Delta病毒,只打一劑等於沒打」,據統計,全台仍有九百多萬人苦等第二劑,整體完整(打兩劑)接種率為百分之四點一七,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僅百分之一點五,但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第二類「官員」(中央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完整接種率竟達百分之四十五,足足是高風險銀髮族的卅倍。施嘆根本沒那麼多防疫官員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感嘆說,「第二類實在搞得亂七八糟,中央地方根本沒那麼多防疫官員,這些疫苗如果打在老人重病者身上該有多好。」雖然不少專家建議,盡快提高第二劑覆蓋率,但指揮官陳時中仍堅持接種政策以擴大第一劑人口覆蓋率為主。莊人祥表示,第七輪AZ疫苗已開放廿三歲以上接種,廿二歲以下族群則可打BNT疫苗。因此,第七輪開打後剩下的疫苗,以及昨到貨的兩批AZ,都將保留至第八輪,開放預約時程仍在規畫中。波蘭贈送的四十萬劑AZ疫苗清晨六時十五分,由長榮航空BR-66班機從奧地利維也納運到;下午三時四十分從COVAX獲分配的第三批AZ疫苗四十一點零四萬劑,由長榮航空公司BR-78班機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運到。蔡英文總統和行政院長蘇貞昌都對於波蘭的慷慨義舉,表達最深的感謝。「救命疫苗變成人情疫苗」施文儀指出,現階段有兩派整備邏輯正在拉鋸,一是追求第一劑覆蓋率的「同島一命」思維,另一是盡速讓脆弱族群完整接種的「先救命」思維。前者重點在於圍堵,希望維持社會安定,但第二劑覆蓋率如此低,一旦Delta病毒入侵社區,恐怕難以「救命」。施文儀抨擊,第二類亂七八糟,好幾次都從一、二類開始施打,救命疫苗變成「人情疫苗」,最近BNT疫苗到貨,又忽然決定先讓年輕人開打,「整個邏輯又不一致了」,呼籲政府盡速開放長者及脆弱族群混打,「不該讓混打變成特權」。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建議,若每周均有數十萬劑企業捐贈BNT疫苗抵台,應該開放高風險族群混打第二劑,實證顯示AZ混打BNT抗體反應佳,為兩劑皆AZ的十倍以上,如此一來,也可拉高整體完整接種比率。
-
2021-09-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面對Delta變異株 蘇益仁:衝第1劑覆蓋率是拿人民健康作賭注
長榮機師染疫傳給兒子,專家研判極可能是Delta變異株。前疾管署長蘇益仁表示,Delta變異株流行後,各家疫苗的保護力都下降,國外已在打第二、第三劑了,台灣還在衝第一劑覆蓋率,這是一個很大的賭博;防疫政策首應保護容易重症的老年人,衝高第一劑覆蓋率的防疫政策若不改,是拿人民健康作賭注。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面對Delta病毒,打一劑效果跟沒打差不多,建議加速施打第二劑。他也說,此次長榮事件與當初華航「十分相像」,不排除Delta早已進入台灣,但仍要精準防疫,匡列有關聯、有風險的接觸者,也建議長榮確實調查員工生活圈,避免成為諾富特翻版。不少專家建議,高風險族群的第二劑疫苗應該盡快追上來,機組人員甚至應打第三劑。不過,指揮官陳時中昨說,依國際建議,打滿兩劑後間隔六個月到九個月才能打第三劑,目前國內尚未有人符合可接種第三劑。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究竟要優先衝高第一劑覆蓋率,還是及早讓更多人打完兩劑,其實各有優缺點,看要防什麼變異株。國外研究數據確實顯示,各家疫苗面對Delta變異株,即使打完兩劑,中和抗體效價都下降,打兩劑的效果當然比只打一劑好,但如果優先打第二劑,就會有更多人打不到第一劑,台灣最主要問題是疫苗不夠。蘇益仁說,這名機師兒子的PCR檢驗結果Ct值十一,代表是新近感染且傳染性很高;尤其機師兒子開學後連續兩天到校,非常危險,至少要再觀察兩周,才能確認是否解除警報。蘇益仁表示,過去流行Alpha變異株時,BNT和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都還超過九成;目前國外有關疫苗對Delta變異株保護力的研究資料有點混亂,整體趨勢都是Delta變異株流行後,各家疫苗的保護力都下降,其中以AZ降最多。蘇益仁說,國內預計年底前衝高第一劑疫苗覆蓋率到六成的防疫政策太冒險,年輕人沒打疫苗若不幸染疫,結果其實和老年人打一劑差不多,如果能同步讓老年人打第二劑、年輕人打第一劑當然最好;如果做不到,防疫政策首要保護容易重症的老年人,因為萬一守不住,Delta變異株進到台灣社區,才能有效減少重症和死亡。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九月二日,國內一劑疫苗覆蓋率約百分之四十三,完整打完兩劑疫苗的僅百分之四。蘇益仁說,百分之四打完兩劑的絕大多數是第一線醫護人員,很多老年人等不到第二劑;理想情況是當一劑覆蓋率達到六成時,易重症的老年人打完二劑的覆蓋率至少要能達到二成,老年人一定要比年輕人多打一劑,才能達到相同保護力,否則「只打一劑的老年人真的有點白打了。」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說,現在疫情相對穩定,才有誰先打第一劑、第二劑的問題,若疫情嚴峻,一定是長輩優先施打。
-
2021-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QA/Delta變異株兵臨城下 突破性感染七大問題一次解惑
長榮航空5天內3名機師確診,3人皆是接種完2劑AZ疫苗滿14天,具有完整保護力,仍發生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的案例。突破性感染也讓台灣再次受到新冠病毒的威脅,特別是國際正在流行的Delta變異株,傳播力與其他變異株相比更強。截至9月3日為止,台灣疫苗施打覆蓋率為42.82%、劑次人口比46.8%。Q:什麼是突破性感染?突破性感染是指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具完整保護力者,仍舊感染新冠肺炎。Q:為什麼會發生突破性感染?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但是新冠疫苗與多數的疫苗相同,沒辦法達到「100%」的預防效果。加上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病毒變異是可以被預期的,即使打滿二劑疫苗且滿14天,具有疫苗說明書上的完整保護力,仍難擋病毒變異後,出現「免疫逃脫」的現象,削弱疫苗的保護力,導致病毒仍可感染人體。Q:發生突破性感染,還會傳播病毒嗎?會。但目前未有相關的研究可推估,突破性感染者感染不同變異株後,傳播效率是否與沒有施打疫苗感染者相似。不過,依照國內外的資訊,發生突破性感染的感染者,Ct值仍可能低於20。Q:既然會發生突破性感染,為什麼還要接種新冠疫苗?根據美國CDC對於突破性感染的介紹,完整接種二劑疫苗且滿14天者,比沒有接種新冠疫苗,或只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民眾相比,面對新冠病毒仍具有顯著可降低住院、死亡的能力。美國CDC透過COVID-NET監測美國新冠患者的住院治療情況,8月13日發布針對突破性感染的監測報告,65歲到74歲的族群中,完整接種BNT疫苗,預防住院的有效性為96%、完整接種莫德納疫苗也有96%、完整接種嬌生疫苗為84%;75歲以上族群,完整接種BNT疫苗,預防住院的有效性為91%、莫德納96%、嬌生為85%。該份報告顯示,完整接種新冠疫苗,對於預防重症仍有顯著的效果。Q:台灣有發生突破性感染案例嗎?有。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自7月2日到9月3日,公布的249例境外移入案例中,有41人發生突破性感染;本土確診案例有8人發生突破性感染。Q:打哪一款疫苗品牌容易發生突破性感染?國際上已上市的新冠疫苗都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台灣41名境外移入發生突破性感染者,接種的疫苗品牌:12人 AZ疫苗11人 BNT疫苗4人 嬌生疫苗3人 莫德納疫苗4人 國藥疫苗2人 Covaxin疫苗1人 科興疫苗1人 智飛疫苗1人 衛星五號疫苗1人 AZ+莫德納疫苗混打1人 AZ+BNT疫苗混打註:全球各類疫苗接種總數,未有相關的統計數字。發生突破性感染須影響因子,包含該地區盛行率、衛生條件、NPI作為、個人免疫能力等。台灣8例突破性感染者,接種的疫苗品牌:皆為AZ疫苗註:截至9月2日為止,完成2劑AZ疫苗接種有62.9萬多人;完成2劑莫德納疫苗有32.3萬多人。Q:如何避免突破性感染?根據美國CDC建議,即使完整接種疫苗,室內公共場所仍應該要配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不斷呼籲,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與人保持社交距離。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專家批青少年優先接種BNT是錯誤政策!陳時中:公平問題無解
新冠疫苗最重要是預防重症跟死亡率,尤其面對Delta變異株更為重要。台大公衛學者金傳春教授質疑,按照BNT優先打12-22歲年齡層,重症率及死亡遠低於長者,有沒有足夠的數據證實,必須先打青少年族群不可,而非讓目前容易重症、死亡的長者施打?另外他指出,在疫苗不足狀況下,應該要讓長輩施打第二劑疫苗,或讓有疑慮者第二劑混打BNT。按照目前國內的施打政策,優先施打青少年族群「根本是錯誤的政策」,質疑面對Delta變異株真的有足夠保護力嗎?陳時中表示,過去指揮中心列出一到十類接種對象,就是會跟病毒有所接觸及高風險的族群。但是這些類別中已經有蠻多的機會可以接種,現在有一部分人沒在名單內,指揮中心就開放讓年輕族群也施打,讓他們有機會打。像是AZ疫苗和高端疫苗,已經開了一到十類,莫德納疫苗也有第九類53歲族群。「疫苗若有到貨,剩下的對象還會開,但機會公平的問題永遠無解,除非疫苗一下子全部到貨,希望不用很久時間,就可以滿足第一劑疫苗施打。」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壯年及中高齡BNT、莫德納兩頭空!陳時中抱歉久等了
國內首批BNT疫苗抵台,然而卻要優先給12至17歲、18至22歲年輕族群施打,有許多40多歲民眾想打mRNA疫苗,不只排不到莫德納疫苗又打不到BNT疫苗,導致兩頭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首批優先給年輕族群施打,之後還有更大的疫苗量到貨,將來會按照年齡層施打,並表示「很抱歉,讓大家久等了。」另外國內還有一批85歲以上長者,即將施打疫苗滿12週,卻無法施打到BNT疫苗,反而優先給18歲至22歲施打。對此陳時中表示,目前對於過去不同廠牌的疫苗近來,國內多數年齡層已經有過了一段時間施打,但年輕族群都沒有機會施打到,會讓沒有機會的人有一次施打機會。然而國內現已全民接種第一劑為目標,但國際上有許多國家已經使打到第三劑,部署是否太慢。陳時中表示,「各國根據施打情況去打第三劑,我們也不例外,只要第一劑打完就會打第二劑,目前台灣對於包括第三劑的疫苗,也有準備相當的量。
-
2021-09-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Delta入侵! 醫:關鍵5萬人打第3劑 建立人肉防火牆
國內外頻傳接種2劑疫苗仍染疫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證實,日前確診個案16066為已接種2劑疫苗的長榮航空機師,基因定序為Delta變種病毒,成為國內機組員首例「突破性感染」個案。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認為,第一線工作人員應優先施打第3劑疫苗,完成環狀接種,建立「人肉免疫防火牆」,隔絕Delta變種病毒進入國門。潘建志今在臉書發文指出,長榮航空機師案16066打過2劑疫苗仍確診,基因定序確定是Delta變種病毒。國外流行九成以上為Delta變種株,打2劑疫苗防不了其突破性感染,而台灣四面環海,病毒必須要經由人體才能傳染,若國境被攻破,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經由第一線接觸到境外確診個案人員,再傳染進入社區,實例已在中國發生。潘建志認為,第一線工作人員包含機師、公服員、機師海港工作人員、清潔人員、檢疫人員、過境旅館、檢疫所、防疫旅館、航警保全、照顧境外確診者醫師、護理師、檢疫巴士計程車司機等,有必要打到第3劑疫苗,最好是mRNA疫苗如BNT或莫德納,另也支持施打過2劑AZ疫苗的醫護人員,第3劑混打。潘直言,如果Delta變種確診傳進來,台灣勢必要付出非常重大的社會成本才能控制下來,而要讓全體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還要很久的時間,建議可先採取環狀接種策略,「我估計讓關鍵5萬人先施打第3劑mRNA疫苗,就能有效完成環狀接種,建立『人肉免疫防火牆』」,爭取讓更多社區民眾接種疫苗的時間。潘建志說,別以為國境不會再淪陷,紐西蘭清零好幾個月,嚴厲的檢疫隔離方式一直很有用,但近期仍被Delta變種病毒突破,Delta一旦進入,紐西蘭只能再度風城,經濟損失巨大。醫界已經認可已接種第3劑疫苗防堵Delta變種病毒,以色列排入排程、歐美許多國家也開始推廣。潘表示,環狀接種也是正統流行病學控制傳染病的手段,一個環不夠,甚至可以打疫苗打到兩個還,像是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同住家人,「5萬劑疫苗,成本比三級或四級警戒,可以說非常非常的低,莫德納還有庫存,BNT又飛來,是一星期內能完成的可行方法,希望指揮中心這次也能接受建議。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特權疫苗爭議 中央甩鍋地方?
新冠疫苗「第二類」接種對象爭議延燒,綠營爆料,地方官員施打人數最多的是藍營執政的彰化、雲林、南投縣及嘉義市。遭點名四縣市反批,都是依中央規定造冊,嘉義市長黃敏惠說,拿不一樣項目和標準做比較,根本是「竹篙鬥菜刀」;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每類都是中央定義,如今公布的數據怪怪的,中央應把遊戲規則說清楚。中央公開第二類「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官員」施打對象比率,中央官員只有一千多人,地方官員二萬八七四九人。人數最多的前四名,分別為彰化縣八二三八人、雲林縣五四九九人、南投縣四七一○人、嘉義市三八四二人。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質疑,指揮中心說,中央政府才打了一七一○人,但六月的新聞顯示,光是衛福部就造冊四五八四人,這還不包括行政院其他部門,例如顧問丁怡銘。蔡炳坤表示,前十類對象由中央訂定,每一類由中央定義,接種完上傳到系統後也由中央歸類,如今中央公布兩萬八千多名地方官員打疫苗,四縣市竟高達百分之七十七點四,他們覺得怪怪的,這四縣市應該也會想知道原因。黃敏惠批評,都是依中央規定造冊上去,才拿得到疫苗,提供數據的人要負責任,把不一樣的標準、不一樣的項目放在一起比較,到底是何居心?彰化縣長王惠美說,八千多人中七八九九人是鄰長,真正在第一線送單、邀請鄉親出來打疫苗的人,很抱歉讓中央將他們誤以為是官員,要跟他們說「拍謝」,中央公布這些數據要說清楚,不要讓認真工作的鄰長被冤枉。雲林縣府新聞處長羅楚東說,縣府申報皆符合中央標準,也獲中央核備後才施打。除正、副首長等地方官員,還包括縣府及鄉鎮市公所支援快打站或快篩站的工作人員、協助防疫檢疫的村里鄰長等第一線防疫人員。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政策變來變去 民怨起
台積電、永齡基金會、慈濟等合捐一千五百萬劑BNT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首批九十多萬劑疫苗今晨到貨,九月中旬應可讓十二至十七歲學生於校園集中施打,如第二批提早到貨,十八至廿二歲可同時開打。疫苗接種政策變來變去,民怨四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指揮中心接種計畫變得複雜且混亂,「我跟不上這個邏輯」,有時突然加開,有時改變資格,「錯過這一輪,何時再輪到自己,沒人知道。」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更提醒,台灣社區可能潛伏著英國病毒株Alpha,只打第一劑疫苗,確實有很大幫助,但面對Delta變異株時,「單打一劑的保護力是不足夠。」打滿兩劑都還可能出現突破性感染,只打一劑,或是沒打過疫苗者更是危險。張上淳強調,希望嚴守邊境,盡可能阻擋或延緩Delta入侵社區,以爭取國人打第二劑時間。台大公衛專家指出,因應Delta變種病毒,英國、以色列已經開始施打第三劑疫苗,以色列在八月底更將第三劑施打年齡層開放到十二歲以上,目前第三劑施打率已百分之廿二。指揮中心統計,全國完整接種兩劑的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第一劑覆蓋率多高,才開始打第二劑?陳時中未正面回應,只強調目前首要目標為提高第一劑覆蓋率,「打到一定程度就會開打第二劑。」對於這兩批BNT疫苗接種對象,跳過第一到第十類公費對象,直接撥給年輕學生族群,讓不少苦等mRNA疫苗的青壯人口備感委屈,指揮官陳時中說,「這是衡平性的問題。」AZ疫苗這次開放到廿三歲以上,所以才讓BNT開放十八至廿二歲,希望大家都有機會可以打。黃立民表示,最實際建議是能登記就登記,「有什麼打什麼,不然到時候,可能沒得打。」能打到就算賺到。指揮中心之前讓孕婦優先接種莫德納疫苗,這次卻未開放BNT。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呼籲,國內每月新增一萬多名孕婦,也應列BNT優先接種對象。台大公衛學者指出,以色列大規模研究證實孕婦接種BNT相當安全,可有效降低八成感染風險。陳時中表示,會考慮納入孕婦接種,但不會特別優先開放。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增大學生卻漏上班族 北市:學生有上課、宿舍問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BNT疫苗可擴大開放給18至22歲大學生預約接種,被質疑為何不按照年齡施打,恐為政治操作;另傳BNT疫苗有效期限從原先的6個月衰減1個月,解凍後需在6小時內打完,否則就失溫報廢,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回應,大學生盡快接種才能讓校園更安全,而BNT所有規範跟莫德納差不多,後天跟中央討論,做好校園接種。蔡炳坤說明,台灣目前最大困境就是疫苗不足,全世界越來越多國家都在準備、甚至正在接種第三劑,台灣還在討論第一劑的順序,不要說歐美各國,光亞洲各國,台灣就在後段班。台灣第一劑施打覆蓋率為42.5%、第二劑僅3.8%,相較於新加坡第一劑覆蓋率8成、第二劑77.7%,相差很大,日本、韓國也超越台灣,問題就是疫苗不足,要趕快把疫苗買進來才是根本之道。BNT擴大給大學生接種,介於30至40歲的上班族打不到也沒得選,不僅感覺被插隊,也質疑為何不按照年齡接種,批是政治操作,蔡炳坤表示,9月中旬後大學陸續開學,大學上課是不特定教室,還有住宿、活動問題,趕快讓大學生接種,才能讓校園較為安全。針對BNT疫苗問題,蔡炳坤表示,BNT疫苗的所有規範跟莫德納疫苗差不多,唯一要注意的是保存在負70度以下,一旦解凍有效期為28天,開瓶後6小時內要打完,上述這些在接種莫德納時都有經驗,後天也會跟中央討論,做好校園接種。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COVID-19疫苗51人通報血栓 通報率低於歐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截至8月25日,共接獲51例接種疫苗後血栓個案,17例確認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通報率每百萬劑7.4件,低於歐美10至20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公布最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數據,昨天全台接種2萬3827劑COVID-19疫苗,累計接種1095萬8966劑,人口涵蓋率42.77%,劑次人口比46.69%。在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方面,昨天共新增55例非嚴重不良事件、38例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4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有3例接種莫德納疫苗、1例接種AZ疫苗。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疫苗不良事件中,陸續新增30多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通報個案,引發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8月25日,國內共接獲51件疑似TTS通報個案,其中有17案已經專家會議確認是TTS,後來突然又增加34件符合通報定義的個案,還有待專家確認。莊人祥說,這51名個案分別為22名男性、29名女性,年齡介於22歲至95歲間,發病時序為接種後1至51天,其中7例死亡,有48例接種AZ疫苗、3例接種莫德納疫苗,通報率每百萬劑7.4件,歐美通報率則高達每百萬劑10至20件。莊人祥指出,經專家確認為TTS後,若家屬希望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可再提出申請,由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專家評估和疫苗是否有關。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0人在台灣完整接種疫苗仍染疫 皆為輕症個案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目前有10例在台灣完整接種2劑COVID-19疫苗,仍發生突破性感染個案,為8例本土病例與2例境外移入,但皆為無併發症的輕症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8月29日,共計逾88萬人已接種2劑COVID-19疫苗,但接種後滿14天、符合完整接種定義的約66萬人,分別為44萬人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22萬接種莫德納(Moderna)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統計10例突破性感染個案,皆是接種AZ疫苗,但都屬無併發症的輕症個案;另目前尚未出現完整接種莫德納疫苗後仍染疫的個案。莊人祥說,10例突破性感染個案,包含8例本土個案與2例境外移入;10例當中有5例完成定序,包含4例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株,以及1例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為日本境外移入個案。此外,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3人曾接種疫苗。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其中2名本國籍人士7月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入境,2人都在今年1到2月間接種中國國藥疫苗,但雙雙皆於5月在杜拜確診染疫。羅一鈞表示,2人當初返台入境及檢疫期滿採檢皆為陰性,但8月30日因工作需求採檢確診,但檢驗Ct值高,代表病毒量低,研判是先前確診過導致,根據病史與疫苗接種狀況屬突破性感染。而另名曾接種疫苗仍染疫的個案,是自尼加拉瓜入境的50多歲本國籍女性,羅一鈞說,這名女性曾於8月下旬接種1劑嬌生(J&J)疫苗,但接種後尚未滿14天,因此並非完整接種後突破性感染個案。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月增上萬名孕婦「有望打BNT」 指揮中心仍研擬中
國內BNT疫苗即將於明日抵台,專家指出,每個月國內新增一萬至一萬三千名孕婦,仍須要疫苗保護,目前莫德納數量恐無法因應,未來BNT疫苗抵台後也應納入孕婦為優先施打族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納入,但不會是優先開放施打。目前BNT疫苗優先給年輕族群施打,包含校園造冊接種的12-17歲學生,另外還有18-22歲在疫苗平台登記施打。陳時中表示,BNT疫苗沒有禁止孕婦打,也一併會納在施打對象中,但是不會像當初莫德納疫苗施打時,優先開放施打。未來BNT疫苗抵台後,國人是否九月中就能打到疫苗。陳時中表示,九月中施打沒問題。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擬延長間隔接種時間 陳時中:目標拉高第一劑涵蓋率
Delta變異株在國際間肆虐,首例出現突破性感染的機師也驗出Delta變異株,因此外界關心因應變異株入侵,我國目前只衝高第一劑涵蓋率是否恰當。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希望拉高第一劑涵蓋率,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打第二劑,第三劑疫苗也在準備。陳時中表示,目前目標就是進來的疫苗都使用完畢。而BNT到貨後,也是以第一劑滿足涵蓋率為目標,因此施打間隔會和AZ、莫德納疫苗都會一樣,延長至10至12周。至於第一劑涵蓋率要拉到多少才會考慮往補足第二劑的方向接種,陳時中表示,要看疫苗爽約率和到貨情形,無法以單一因素衡量,也要看間隔時間如果太長,是否需要盡快補足缺口。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不論AZ、莫德納或是BNT疫苗,對於印度株(Delta)或南非株(Beta)的保護力比起英國株(Alpha)或原始武漢株都下降,只打一劑都不足,即使打兩劑還是會有突破性感染,因此還是希望大家都有機會打到兩劑。但他表示,目前我國流行的都還是英國株(Alpha),疫苗接種一劑即有相當保護力,接種兩劑有很好的保護力,對防範重症住院來說很重要。儘管社區可能還有潛伏原來的英國株,要靠疫苗施打來協助控制,至於針對Delta變異株則希望嚴守邊境,什麼時候有機會進來都要嚴密監測防範,延緩近來擴散的時間,有時間讓我國有接種第二劑的機會。張上淳說,相當比例人口接種兩劑當然是好的保障,目前還未面臨Delta情況下先打第一劑,若先讓很多人打第二劑但很多人沒打到,對於未接種者危險性很大。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突破性感染國內有8例皆接種AZ!莫德納暫無發生
國內近期因機師確診案例,為機組人員首例出現突破性感染,國內案件統計突破性感染案件也備受關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所謂突破性感染,為完整接種後十四天仍確診者,目前根據資料庫統計結果,本土個案中已接種滿十四天仍確診者目前有八例,突破率為0.000012%。莊人祥表示,目前不看國內疫苗施打的廠牌來看,已接種兩劑接種後十四天目前有8例傳出突破性感染,經過定序之後都是Alpha變異株,另有一例為Delta變異株是日本境外移入。針對8月15日接種後14天已有66萬人完成第二劑,突破率是8除以66萬人,突破率為0.000012%。他指出,另外還有2例境外移入,也是突破性感染,不納入此統計。目前8例突破性感染,主要都是AZ完整接種後發生的,要算突破發生率就是8除以44.1萬人,莫德納目前沒有在國內發生突破性感染。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公布高端副作用排行 前三名是這些
第六輪高端疫苗接種期程結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公布「V-watch」的監測結果,高端出現的副作用以疲倦、疼痛和肌肉痛為主。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並不是要推廣任何疫苗,疫苗選擇多,大家可自由選擇。莊人祥表示,只要新的疫苗加入國內的公費接種後,都會針對前三萬人,鼓勵加入「V-watch」系統,以利主動監測疫苗產生的相關副作用。他說,8月23日至29日蒐集到2萬9千多人加入系統,與AZ、莫德納疫苗比較。七天內常見症狀,AZ疫苗第一劑常見的前三名症狀為注射部位疼痛占六成、疲倦占五成、肌肉痛占四成;第二劑則是注射部位疼痛占四成、疲倦占兩成、部位腫脹則約一成,症狀嚴重度第一天最嚴重,之後逐漸減緩。莫德納第一劑的前三名症狀則為疼痛占七成、腫脹占三成、疲倦占三成;第二劑出現副作用的症狀比率比較高,疼痛占八成、疲倦占七成、肌肉痛占六成。高端第一劑的前三名症狀則為,疼痛占三成、疲倦占三成、肌肉痛則約一成。至於影響生活和工作部分,AZ疫苗第一劑約有一成民眾無法工作,第二劑則降為2%;莫德納疫苗第一劑約有6%民眾無法工作,第二劑升至二成;高端則為5%。他說,18至49歲比較容易發生相關副作用,無法工作的現象以前兩日為主,與接種類別或劑次都有關係。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來了 婦產科醫學會:每月增萬名孕婦也應列優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配送莫德納疫苗時,採納孕產相關醫學會意見,將孕婦列入優先接種對象,並且保障孕婦能在八週接種第二劑。但8月中以後就沒有更多莫德納疫苗到貨,全國每月新增萬名孕婦,後來才懷孕的女性該怎麼辦,還要等多久?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上次婦產科醫學會行文衛福部,是針對「mRNA疫苗」,對孕婦相對安全且利大於弊,較毋須擔心於血栓風險。昨指揮中心公布BNT接種對象並未包括孕婦,他今天會再次致電,提醒務必納入孕婦。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今上午透過直播報告最新防疫新知,包括孕婦接種BNT疫苗之效益,結論是安全有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賴昭智指出,以色列利用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2萬9911位懷孕婦女登記資料,進行回溯性世代研究。疫苗組及未接受疫苗組分別納入7530位孕婦,追蹤其感染狀態至今年四月。結果顯示,疫苗組雖有68個不良事件通報,但皆屬於非嚴重不良事件;孕婦接種BNT疫苗一個月後,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大幅下降八成。黃閔照表示,上波開放接種莫德納的產婦,大部分都打完兩劑了,但全國每個月新增一萬至一萬三千名產婦,後來懷孕的產婦,疫苗遲遲無下文,恐影響懷孕生子的意願。黃閔照指出,之前有人說,疫情讓人宅在家,可能多生孩子,但現在發現恰恰相反,疫情令人對現實感到不安,願意生育的人更少了。去年出生數為16.5萬人,已是史上新低,但婦產科第一線觀察,今年更慘,生產數很可能會跌破15萬,再創新低。黃閔照表示,面對BNT疫苗即將陸續到貨,希望再次提醒中央,將孕婦納入BNT的公費接種對象,每個願意懷孕的產婦都很珍貴,都需要疫苗的保護。
-
2021-09-0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BNT來了!BNT疫苗主要副作用是什麼?如何因應?施打注意事項一次看
慈濟基金會證實,首批BNT疫苗約九十萬劑將抵台,指揮中心更改BNT疫苗接種順序,第一優先順位十二歲到十七歲學生外,十八歲至廿二歲年輕族群躍居第二順位,取代原先從第一至十類依序施打的方式。以下《元氣網》整理施打BNT疫苗的副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Q:打BNT疫苗有什麼副作用?A: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BNT常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發生率為54.2%、疲倦53.1%、頭痛52.6%、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大於38度7.9%。Q:聽說國外有打了BNT疫苗出現心肌炎案例?A:歐洲藥物管理局截至7月分析,BNT疫苗已接種1.7億劑,出現145例心肌炎、138例心包膜炎案例,兩者發生比率約0.0001%。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建議,12歲到18歲學生族群,若有先天心臟病等問題等,不建議貿然施打BNT疫苗,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Q:我有心臟血管疾病,是否可接種BNT疫苗?A: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根據國外資料,年輕人接種BNT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反應,多數是健康人,這類年輕人即使發生心肌炎,通常經過治療都能痊癒,與感染新冠肺炎相比,後者致死風險仍高。若患有先天心臟病者,可能因為施打疫苗後引發過度免疫反應,增加心臟負荷。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表示,年長者選擇接種BNT疫苗前,應評估心肺功能,mRNA疫苗副作用比其他類型疫苗強,發燒、疼痛等比率都高,心肺功能不佳者,接種後可能增加心跳速度,造成血壓不穩、缺氧等;若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炎、一般肺炎等與心臟問題,建議病情穩定後再評估接種。Q:以前打流感疫苗曾經過敏,可接種BNT疫苗嗎?A:李垣樟建議,如果曾對顯影劑、流感疫苗等發生過敏反應,如接種後半小時後出現喘、休克等,屬於嚴重過敏反應,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主要是這類疫苗佐劑可能與人體出現交叉反應,應該避免接種,若有疑慮可詢問醫師後再評估是否要接種。Q:BNT疫苗的保護力如何?A:依台大醫院提供疫苗問與答,從臨床試驗數據來看,BNT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為52%,莫德納疫苗只打一劑的效果為69.5%,只打一劑AZ疫苗對預防有症狀新冠肺炎的保護力為76%,嬌生為66%,所以只打一針的話,mRNA疫苗不見得會比AZ好。以各國實際施打結果來看,在疫苗高覆蓋率的國家,如以色列,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後13到24天時可預防54%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蘇格蘭第一劑BNT疫苗對減少新冠患者住院為91%,AZ疫苗為88%;南韓第一劑BNT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為89.7%,AZ疫苗為86%,效果都相當好。Q:BNT疫苗接種間隔建議多久?有沒有可能第二劑要等很久?A: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二劑接種間隔為8至12周;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至少8周以上。黃立民表示,台灣開始要接種BNT疫苗,對於免疫反應佳的年輕人而言,接種完第一劑之後,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第二劑比較可以等,但對於長輩或免疫力不佳者,最好盡速完成兩劑接種。Q:BNT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有那些? 根據疾管署提供BNT疫苗仿單,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注射治療發生急性過敏反應,接種後留觀至少30分鐘。A:若有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出血或血腫。Q:BNT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反應及因應措施1.若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2.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燒,體溫≧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3.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4.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新冠病毒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仍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疾管署BNT疫苗簡介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後檢查保護力…一次600元 醫:沒必要
隨著新冠疫苗到貨增加,愈來愈多國人接種,覆蓋率增加,民眾好奇:「打疫苗後我順利生成中和抗體嗎?已經有保護力了嗎?可以做檢測嗎?」嘉義縣有民間診所宣傳檢測COVID-19中和抗體效價,限時優惠價600元,但衛生局說,收費需縣府核定後才能執行;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徐超群說,沒必要花錢檢測。有民間診所宣傳,打完COVID-19疫苗,想知道自己產生多少免疫力嗎? 現有檢測COVID-19中和抗體效價,什麼時候可以有中和抗體?建議施打二劑疫苗後,再等二周後就可以,不用空腹,檢驗方法:化學冷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檢驗儀器:ARCHITECTi2000,限時優惠價600元。對此,衛生局說,目前這個是健保不給付項目,真要收費需縣府核定才能執行,若有人檢舉收費情形,會依法處罰。嘉義長庚檢驗科說,長庚有檢測儀器設備,但不提供收費服務,配合衛生單位做疫情研究調查,不是為疫苗施打做檢測;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徐超群,疫苗接種出現突破性感染,做中和抗體效價意義不大。抗體是免疫系統對抗細菌或病毒的蛋白質,人體被病毒感染或施打疫苗後,會產生抗體抓住外來異物,每支抗體抓住異物不同部位,若抗體抓對位點,便能阻止病毒入侵,保護細胞不受病毒入侵,此類抗體能「中和」病毒毒性,稱為中和性抗體。中和抗體能中和病毒,用來推估疫苗保護力,目前無法確定中和抗體效價要高到多少數值會有保護力,也無法確定何時會降下來,須補打疫苗,不代表打完疫苗,確認有保護力後,就不再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無論是否打過疫苗,還是要做好防疫措施,否則還是可能遭新冠變種病毒的侵襲。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施打莫德納疫苗所產生的抗體 比BNT疫苗多
一項比較兩款主要新冠疫苗所引發人體免疫反應的研究顯示,接種莫德納新冠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數量,是接種輝瑞/BNT疫苗的兩倍多。Marketwatch報導,這份8月30日刊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是針對比利時2,499名醫護人員進行,這群人都已接種兩劑莫德納疫苗、或兩劑BNT疫苗。研究結果顯示,曾染疫受試者體內的抗體水準,比不曾染疫者高,但不論是曾染疫還是未曾染疫的組別,接種莫德納疫苗的受試者後,體內的抗體都比接種BNT疫苗者還多。在未曾染疫者的組別中,接種莫德納疫苗者的抗體水準,為每毫升2881個單位,高於BNT疫苗接種者的1108個單位。這份研究也列出這兩種疫苗所產生抗體水準差異的兩個原因:第一,施打兩劑莫德納疫苗的間隔時間為四周,比BNT疫苗的三周長;第二,研究人員說,在這兩種疫苗使用的關鍵活性成分中,莫德納的濃度較高,為100微克,而BNT疫苗為30微克。研究也顯示,在不曾染疫者的組別,抗體水準和年齡呈負相關,抗體水準較高的人都在35歲以下。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後死亡增7人 高端3例
國內昨日新增三例本土確診案例、一例境外移入、一例死亡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日前確診機師(案一六O六六)為突破性感染,採檢接觸者廿六人,全數陰性,對社區影響不大。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不良接種後死亡解剖個案新增七人,分別為接種二例AZ疫苗、二例莫德納疫苗及三例高端疫苗。接種高端後死因包含二例主動脈剝離(桃園陸姓作家及基隆女性),另一例為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合併心肌梗塞。二例接種AZ疫苗後死因為氣管咽塞、支氣管肺炎,接種莫德納後死因為心肌病變及主動脈剝離。台中市衛生局統計,本土確診個案死亡人數累計五例,但疑注射疫苗後死亡人數卻達一○一人,是確診死亡人數廿倍,雖多數是年長者、慢性病患者,但也不乏健康無虞的年輕人。衛生局指出,這些疑注射疫苗後死亡者雖已提出藥害救濟,但至今仍無一人獲得賠償。國內新增三例本土病例,均非居家隔離期間陽性者,二男、一女,個案分布為新北市二例、台北市一例,其中二例關聯不明,一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明年3千萬劑BNT 陳時中:多了點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宣布已向BNT表達明年為台灣保留三千萬劑額度,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採購兩千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並與AZ簽署意願書,將以特別預算支應;至於BNT疫苗則在洽談中,但三千萬劑BNT疫苗,「覺得數量多了一點。」郭董和BNT談為台灣保留三千萬劑疫苗額度,指揮中心是否與廠商簽約?陳時中回應說,有在洽談,要和專家討論,「疫苗也不是放著都不會壞」,必須考量施打策略。各大疫苗廠都有延遲供貨問題,分散風險也須納入考慮要素。陳時中指出,除已購買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也與AZ簽意願書,「持續維持一個可以討論的可能性」。陳時中坦言,三千萬劑BNT疫苗,「覺得數量多了一點」,我國人口二三五O萬人,必須向專家諮詢各種問題,例如,第三劑要打多密集?間隔多久?不過,確實有與BNT商談中。外電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於今年秋冬批准BNT疫苗可施打在五至十一歲兒童,對此,陳時中說,如果美國FDA通過新的適用對象,經審查藥廠資料,屆時再做決定。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90萬劑今抵台 18-22歲躍第二順位
慈濟基金會昨證實,首批BNT疫苗約九十萬劑今晚抵台,慈濟跟台積電都會派人前往接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會親自前往接機。陳時中表示,這批貨對台灣意義重大。此外,指揮中心更改BNT疫苗接種順序,第一優先順位十二歲到十七歲學生外,十八歲至廿二歲年輕族群躍居第二順位,取代原先從第一至十類依序施打的方式。此外,指揮中心昨公布第二類施打情況,有一萬多人連第一劑還沒打、十萬六千多人還沒打第二劑,一旦BNT抵台後開放一至三類人優先打或混打,第二類中央和地方官員約有十二萬人將和其他民眾「搶BNT」。消息傳開後,大學生紛紛喊讚,但不少上班族至衛福部臉書留言,表達憤怒,「照順序打很難嗎?不知道該說什麼,心已死,廿三至卅七歲死不足惜」、「每次快輪到,就一堆人插隊…只要你是選莫德納或是改選BNT,就活該一直等嗎?」對於政策急轉彎,陳時中解釋,「這是騎馬還是騎牛問題」,第一類到十類接種對象還沒打疫苗的人已很少,十八歲至廿歲族群,雖然可以打高端疫苗,但機會仍少,加上學校逐步開學,決定將缺口先補起來。桃園市長鄭文燦昨天向中央喊話,希望將來決定疫苗施打順序時,讓十八至廿八歲的年輕人早一點接種,提高疫苗的覆蓋率,也讓每個年齡層都公平打到第二劑。至於BNT疫苗施打順位,陳時中表示,十二至十七歲學生將從高年齡層往低年齡層造冊施打,集中於校園接種;十八至廿二歲族群預估約有百萬人,將透過疫苗平台意願登記及預約。台大提議十八至廿二歲學生族群也造冊施打,陳時中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此年齡層的學生自主性高,且施打據點多,直接在平台預約更方便。第七輪施打AZ疫苗,昨中午預約截止,比原先估計的一百萬人,少約廿萬。為此,陳時中宣布,將這次AZ疫苗預約接種對象年齡從原本廿九歲降至廿三歲,約五十三點二萬人符合資格,將於九月九日至十日施打疫苗。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類維持必要運作官員3萬人 4千人還可搶打BNT疫苗
國內針對「第二類人員對象」名冊疑從9萬增加至27萬,使外界懷疑又有二類「要來搶BNT」,中央疫情指揮官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對於第二類基層工作者較無疑慮,較為關注的是政府官員,目前皆為造冊施打,中央及地方約3萬人。陳時中今於記者會表示,對於第二類對象遭質疑,其中包含相關救護車第一線防疫人員、居家檢疫服務工作者、CIQS、第一線警消等等,這一類對象較無爭議。「大家主要是質疑在政府官員,其中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的中央政府官員,已施打過第一劑施打1692人,打完第二劑有925人,地方政府官員則有2萬4793人打過第一劑,5886人打過第二劑,都屬於造冊施打。」今日他也在記者會中公布所有第二類造冊人員,總計有21.6萬人,其中比率最高為第一線警消海巡人員為8萬2778人,次高為執行居家檢疫及隔離對象之工作者為3萬5422人。其中較具爭議的為維持防疫體系必要之運作官員,中央有1710人、地方則有28794人,未完成第一劑施打者,分別有18人、4001人,還可登記施打BNT疫苗。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協助捐疫苗 張亞中努力3個月 換來衛福部「無法授權」
針對民間協助購捐疫苗一事,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5月31日及6月2日分別致函衛福部,請示該部是否願意接受他受大陸台商及大陸親台友人所捐贈的德國BNT及大陸國藥疫苗各500萬劑。張亞中表示,衛福部6月21日回文表示要準備八項文件,他再發文衛福部盼取得政府授權,8月15日再收到回文,衛福部明確表示「本部無法提供授權捐贈」。衛福部在記者會中表示,張亞中只以「一張紙」申請捐贈。張亞中表示,他多次透過媒體向衛福部表達「捐贈意願」,捐贈方已表示,如果政府願意接受,會立刻提供政府所需要的所有資料,並即安排航班及捐贈事宜;大陸方面國台辦也表示,知悉大陸人士捐贈事,並表示樂於促成,疫苗類型由台灣方面決定。張亞中說,佛光山也是以「一張紙」表達捐贈意願,可是衛福部卻願意與佛光山聯繫,但是衛福部自始至終,既無電話,也沒有派人與他聯絡。一直到6月21日,張亞中才收到衛福部的回函,回函中並沒有明確表達是否願意接受捐贈,而只是重申要準備八項文件,才得向衛福部食品藥品管理署「提出申請」。另外,在回函中也表示,依據目前國貿局的有關規定,中國大陸所生產的生物藥品,不准輸入。張亞中表示,他於6月22日再致函衛福部,從永齡基金會與台積電的經驗可知,若無政府事先授權,事前準備八項文件根本沒有實質意義。衛福部是否願意接受捐贈以及是否願意授權委託民間處理才是問題的關鍵。張亞中說,從年初以來,「疫苗夠了」一語就頻頻出現在政府官員口中。2月間,陳時中即宣稱政府採購的疫苗「已經夠用」;在衛福部採購BNT破局後,不同政商管道企圖牽線協助採購,總統府的答覆也都是「疫苗夠了」。5月底首批莫德納疫苗抵台,陳時中再度強調「今年已經夠用了」;慈濟表態要購捐BNT疫苗時,政府起初也以「已經夠了」阻擋。張亞中還說,國民黨籍若干縣市長希望衛福部同意其自購德國BNT疫苗。衛福部也表示,目前疫苗已足夠了。如此做法,說穿了,一則是想拒絕經手大陸代理的疫苗,一則想保留一塊市場大餅給兩家國產疫苗,即政府5月底與高端和聯亞簽約的一千萬劑。張亞中表示,他於8月15日再收到衛福部的公文(衛福部是7月9日發文,但由於寄錯地址,8月15日才收到),衛福部沒有告知,是否願意接後捐贈,而是明確表示「本部無法提供授權捐贈」,其意非常明確,衛福部不接受他捐贈疫苗事。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解剖7例死因出爐!打高端者驗出主動脈剝離、心梗塞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新增87例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有49例非嚴重事件,其他38例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其中38例中又有2例死亡,分別為一名66歲男子接種AZ疫苗後65天死亡,另一例為56歲男子,接種莫德納疫苗後33日死亡。另外3例接種高端後死亡者已經解剖。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全國統計已接剖個案新增7人,分別為接種2例AZ疫苗、2例莫德納疫苗及3例高端疫苗。接種高端後死因包含2例主動脈剝離,為桃園陸姓作家及基隆女,另有1例狀動脈硬化心臟病和併心肌梗塞。接種AZ疫苗後死因為氣管咽塞、支氣管肺炎,接種莫德納後死因為心肌病變及主動脈剝離。指揮中心統計,截至8月30日累計接種1092萬8720劑疫苗,其中AZ接種655萬6653劑,莫德納接種372萬3389劑,高端接種64萬8678劑。有關施打疫苗後死亡解剖部分,累計已解剖156例,其中95例與慢性病相關。
-
2021-08-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加開「52.2萬」人預約接種 AZ疫苗庫存量破143萬
國內短短四天內有三批疫苗抵台,分別為兩批自購AZ疫苗及一批捷克贈與的莫德納疫苗,讓國內疫苗庫存量再新增,今日施打人年齡層也往下加開至23歲民眾,約新增53.4萬人符合資格,第七輪AZ疫苗待封緘檢驗完成,預計將提供該輪約120萬人施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國內現有AZ疫苗庫存量約有57萬,再加上先前到貨的26.5萬及59.9萬劑,大約有143.3萬劑AZ疫苗,另外莫德納剩下39.5萬劑,加上捷克贈送的3萬劑疫苗,約有42.9萬莫德納,另外高端剩下21.8萬劑。另外第七輪加開23歲至28歲民眾施打,符合資格者有「52.2萬」人,莊人祥表示,預計將有8成預約接種,加上今日截止預約的28歲以上民眾的80.6萬人,預計第七輪開打120「萬」人。另外對於國內在9月3日以前將有45萬名長輩預計已施打完第一劑疫苗滿十周,未來除AZ疫苗外,能否在開放BNT疫苗混打。陳時中表示,在有限的疫苗底下,將以最大效力的施打為優先。對於BNT疫苗將優先給18-22歲民眾施打,是否要在開放給其他年齡層施打,指揮中心仍在研議中。
-
2021-08-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中打疫苗後死亡有101人 確診死亡者20倍且無人獲理賠
台中市本土確診個案累計至今有202例、死亡人數5例,但疑注射疫苗後死亡人數卻達101人,是確診死亡人數20倍,其中雖然多數是年長者、慢性病患者,但也不乏身體康健、年輕人,且最年輕者僅42歲。而且,據衛生局指出,這些疑注射疫苗後死亡者雖已提出藥害救濟,但至今仍無1人獲得賠償。因此盼中央盡速釐清死因,讓民眾早日安心。對於因接種後而死亡,且有疑慮者,衛生局除持續協助家屬提出藥害救濟申請,也協助蒐集相關病歷資料,提送中央審議;若確定因預防接種致死,最高將獲得救濟金6百萬元。衛生局統計,截至30日上午8時,台中市完成AZ疫苗接種77萬2616人次、莫德納疫苗39萬3714人次,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共544案;疑似接種AZ後死亡的有84例、而莫德納部分則有17例。另外,接種高端疫苗後不良反應至上午則有12人,而疑因接種疫苗有不良反應而仍住院者,尚有22人。
-
2021-08-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傳有百萬AZ疫苗下午抵台 指揮中心:記者會將說明
疫苗抵台進度備受各界關注,據傳今天會有一百萬劑AZ疫苗於下午3時25分抵台。目前指揮中心與桃機尚未證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將在下午記者會說明。名嘴王瑞德、綠營立委王定宇都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團上暗示,指今天會有百萬劑疫苗來台。據了解,這些「疫苗」是台灣自購的AZ疫苗。消息人士指出,華航CI834將會載運一批AZ(牛津)疫苗抵台,該航班將自泰國曼谷出發,表定時間今午3時25分運抵桃園機場。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將在下午記者會說明。對於數量、抵台時間,莊說,現不便回應。若今天也到貨,將是4天來第3批疫苗到貨。前兩批分別是8月27日到貨26.5萬劑AZ,8月29日捷克捐贈3萬劑莫德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