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新冠肺炎/ COVID-19疫苗

特權疫苗爭議 中央甩鍋地方?

第二類對象多出6.4萬,指揮中心對於各縣市造冊人數有誤,盡速呼籲更正上傳。圖/指揮中心提供
第二類對象多出6.4萬,指揮中心對於各縣市造冊人數有誤,盡速呼籲更正上傳。圖/指揮中心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新冠疫苗「第二類」接種對象爭議延燒,綠營爆料,地方官員施打人數最多的是藍營執政的彰化、雲林、南投縣及嘉義市。遭點名四縣市反批,都是依中央規定造冊,嘉義市長黃敏惠說,拿不一樣項目和標準做比較,根本是「竹篙鬥菜刀」;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每類都是中央定義,如今公布的數據怪怪的,中央應把遊戲規則說清楚。

中央公開第二類「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官員」施打對象比率,中央官員只有一千多人,地方官員二萬八七四九人。人數最多的前四名,分別為彰化縣八二三八人、雲林縣五四九九人、南投縣四七一○人、嘉義市三八四二人。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質疑,指揮中心說,中央政府才打了一七一○人,但六月的新聞顯示,光是衛福部就造冊四五八四人,這還不包括行政院其他部門,例如顧問丁怡銘。

蔡炳坤表示,前十類對象由中央訂定,每一類由中央定義,接種完上傳到系統後也由中央歸類,如今中央公布兩萬八千多名地方官員打疫苗,四縣市竟高達百分之七十七點四,他們覺得怪怪的,這四縣市應該也會想知道原因。

黃敏惠批評,都是依中央規定造冊上去,才拿得到疫苗,提供數據的人要負責任,把不一樣的標準、不一樣的項目放在一起比較,到底是何居心?

彰化縣長王惠美說,八千多人中七八九九人是鄰長,真正在第一線送單、邀請鄉親出來打疫苗的人,很抱歉讓中央將他們誤以為是官員,要跟他們說「拍謝」,中央公布這些數據要說清楚,不要讓認真工作的鄰長被冤枉。

雲林縣府新聞處長羅楚東說,縣府申報皆符合中央標準,也獲中央核備後才施打。除正、副首長等地方官員,還包括縣府及鄉鎮市公所支援快打站或快篩站的工作人員、協助防疫檢疫的村里鄰長等第一線防疫人員。

AZ疫苗 莫德納疫苗 BNT疫苗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