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科別.消化系統
搜尋
腹瀉
共找到
1493
筆 文章
-
-
2020-09-07 養生.抗老養生
入秋之後當心這些疾病來報到 醫師傳授養生六招
露凝而白,「白露」這名字不只詩情畫意,它還暗示這是一個白天熱、夜晚涼的時節,而清晨露水最多的時候,往往也就是晝夜溫差最大的時候。一層秋雨一層涼,入秋之後要小心哪些疾病來報到,又該如何預防?先來跟洛桑醫師學六招防身。 ◎第一招、吃大蒜:提前來預防之後日夜溫差變大,辛溫入肺的大蒜,是風邪最害怕的剋星。大蒜富含珍貴的大蒜素,對提升免疫力、維持細胞健康有小兵立大功的助益。煮成大蒜雞湯,或切末配水餃、配肉類,都不錯。我自己感冒時不吃感冒藥,而是嚼兩粒生大蒜消炎兼殺菌。 ◎第二招、顧鼻子:「秋天到,鼻炎鬧」白露前後,有過敏性鼻炎史的人,更要注意日常保養。不妨多多熱敷眼鼻,或把雙手來回搓熱再搓搓臉。搭配按壓鼻子周遭穴位,如印堂、鼻通、迎香、人中等(下圖),疏通臉部氣血循環, 可增強抵抗力。 ◎第三招、笑開懷:秋冬為季節性憂鬱症好發的季節。一般人即便不到發病的程度,悲秋傷感, 很多人亦會不自覺感到低落。建議多跟開朗有趣的人相處、看喜劇電影、找些令人開心的事來做,以大笑抒發肺氣。大笑是一種很好的排毒運動,能排肺部濁氣,並使氣血通暢。 ◎第四招、練靜心:對治心性上浮躁,首重靜,靜而後能定。《黃帝內經》建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秋季最適合透過「靜心」,收斂肅殺之氣,以和為貴,利他仁慈,能為自己積福。除了心情上的急躁、暴躁,行事躁進、躁動,也當自覺避免。練靜心,還能預防因浮燥而注意力、專注力下降的問題。 ◎第五招、戒西瓜:從前老人家若看見小孩這時候還捧著西瓜猛啃,便會搖搖頭說:「秋瓜壞肚」。寒涼食物在秋天,會讓體內陽氣較弱的人,飽嚐腹瀉腹痛之苦。除了西瓜,絲瓜、苦瓜也不宜再大量食用了,偶爾吃沒關係,重點是不能再像夏天那樣餐餐上桌。 ◎第六招、智慧穿衣:養生這檔事沒有絕對,因地而異、因個人體質而異。秋天吃西瓜,也非人人必定腹瀉,你去熱帶地方生活,或許就可以吃。秋天穿衣這件事,也需靠智慧來下判斷。體虛的,掌握「白露勿露身」的保暖原則,不打赤膊、不穿無袖,尤其肚臍不要著涼。體健的,倒是可以來練練「秋凍」。我小時候住的地方很冷,還會下雪,怕最冷的時候再厚的衣服都穿不暖,所以不會在一開始冷的時候,就把最厚的衣服拿出來穿,而是讓身體慢慢去適應降溫,跟「秋凍」的意思很像。 「秋凍」是什麼呢?秋意漸濃後,到入冬真正變冷前,刻意不提早添加衣物,不做預防性保暖,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靠自己產生足夠的熱能,增強適應寒冷的能力,這就是古人養生大絕招「秋凍」。人的適應力與耐受力經由鍛煉,能越練越強,但若身上有疾病未癒的,還是先把病治好了再來練,切勿逞強。(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
-
2020-09-06 新聞.健康知識+
沒多吃、有運動 為何無故暴肥?專家告訴你可能的原因
進入中年,體重常難以控制往上爬升,畢竟無法像年輕時活動力旺盛,加上荷爾蒙改變、新陳代謝降低,體重增加是必然。但如果在飲食、運動與作息都正常下,無故體重暴增、難以控制,就要懷疑是否有某些疾病或問題,正影響你的身體。美國內科醫師醫學博士Melina Jampolis說,以下是幾個可能導致暴肥的原因,一旦懷疑體重暴增不單純,請速就醫。甲狀腺機能低下當一名年輕女性走進診間,表示自己不明原因暴肥時,通常醫師第一個檢測的部位,會是甲狀腺。甲狀腺腺體負責分泌調節新陳代謝的激素,如果功能不足,新陳代謝下降,就會導致體重增加。Jampolis博士說,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女性,通常還有容易疲勞、皮膚乾燥、脫髮、聲音嘶啞或便祕問題。可以透過血液檢查了解甲狀腺狀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研究顯示,多達五分之一的女性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是一種內分泌失調,體內的雌激素和睪丸激素失去平衡,引發一連串不適症狀,如偏頭痛或臉部毛髮生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還會破壞人體使用胰島素的方式,導致腹部脂肪累積、體重增加。憂鬱或焦慮當人承受壓力時,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促使身體累積能量和儲存脂肪。現代人整日坐在辦公桌前承受各種壓力,皮質醇長時間處於升高狀態,缺乏運動之下,體重自然會上升。失眠睡眠不足會使飢餓激素升高,這是一種提醒「該吃飯了」的激素;同時也會降低瘦素,它是表達「我吃飽了」的激素。很明顯地,睡眠時間過短,讓兩種激素失去平衡,人體常常處於飢餓不飽足的狀態,體重自然上升。只是少睡一小時沒關係嗎?2018年刊載在《睡眠》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多睡一小時的人,比少睡一小時的人減少更多脂肪,睡得愈少的人減得愈少,即便他們在研究中攝取的卡路里相同。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CO腸道依賴好菌發揮良好功能,同時也有壞菌存在,當好壞平衡消失,腸道菌叢會過度生長,引發額外的氣體,伴隨腹脹、腹痛、腹瀉,還有體重增加。圍停經期Perimenopause也有人稱之「環更年期」,指的是停經的過度期,此時雌激素不穩定,可能造成體重增加。其他徵兆包括經期不規則、潮熱、情緒波動和性欲改變。藥物服用某些藥物,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抗憂鬱藥物常見的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SRI),可能影響大腦食欲中樞。另外,降血壓藥物乙型阻斷劑(β- blockers)會減緩新陳代謝,某些類固醇會增加食欲。甚至像抗組織胺這類藥物,都可能破壞大腦中有助調節食欲的酶,引起明顯的體重增加。脫水佛羅里達健康大學營養師Kristen Neilan說,多數人飲水量不足,因為很多人會把「口渴」和「飢餓」的感覺搞混。疲倦和頭昏眼花都是輕微脫水的跡象,也很像肚子餓時的症狀。此外,充足的水分能增強粒線體功能,進而增加新陳代謝。沒有充足的水分,細胞無法快速有效完成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任務。卵巢癌在少數狀況下,腹部膨脹可能與卵巢腫瘤有關。女性在更年期後更可能被診斷出卵巢癌,但每個年齡層的女性都該注意相關症狀,例如很快就感到飽脹、下腹疼痛、膀胱有壓力,如果腹脹持續存在就需特別留意,尤其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與不良飲食、久坐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飲食習慣引起的胰島素阻抗有關。這些不良習慣本身就會引起體重增加,且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較高,常導致腹部肥胖。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雜誌
-
2020-09-06 科別.消化系統
健康醫點靈/常腹痛、腹瀉 注意腸道發炎警訊
花蓮一名30歲陳姓小姐常腹瀉、腹痛,向門諾醫院求診,擔心是大腸發炎。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戎伯岩表示,潰瘍性大腸炎屬腸道慢性疾病,不易根治,也易誤判為其他腸胃疾病,並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民眾若出現持續性腹痛,及長時間慢性腹瀉等,應就醫檢查治療。戎伯岩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中,以「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最令人耳熟能詳,雖屬於罕見疾病,但隨著飲食西化,比率有逐漸升高趨勢,尤其好發於20歲到40歲間,西方人患病比率高於東方人。戎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顧名思義,就是大腸小腸因某些原因引起發炎相關症狀,民眾若出現持續腹痛、大便次數增加、大便質變稀、軟或水瀉、血便、發燒、莫名原因貧血等警訊,就要特別注意。然而,這些症狀易和腸道其他疾病搞混,民眾有疑似症狀還是到醫院檢查為佳。戎伯岩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確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特別是「全大腸型發炎」的潰瘍性結腸炎,若罹患逾15年,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且每隔5年危險性會倍增。他建議有發炎性腸道病史超過10年的民眾,應每年做大腸鏡檢查,也要注意其他如淋巴癌發生的可能性。目前醫界認為,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與免疫系統、腸道內細菌、環境及遺傳因子有關。醫師建議,患者除配合使用藥物、定期追蹤病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適時地放鬆並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也能有效降低病情惡化。
-
2020-09-05 橘世代.健康橘
體重一直掉 小心沉默的流行病
老年人會因多重急、慢性疾病,或本身老化導致身體器官功能衰退,造成行動不便甚至失能,還有吞嚥或咀嚼固體食物困難,以致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營養,而有所謂的「沉默的流行病」─營養不良。長者營養不良 三大因素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林昱蓁指出,營養不良如未及早預防或治療,可能使長者活動力更受限、疾病感染機率增加,情緒上可能容易緊張焦慮、貧血或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感染風險,造成反覆住院,且復元能力變差,使住院時間增長甚至死亡。林昱蓁指出,導致營養不良的原因包括個人、食物、環境等因素,個人因素方面,因老化導致生理與心理多方面改變。老年人因生病、體力不佳或家庭結構改變,容易形成孤立、獨居或獨自進食,並對他人依賴漸增;生理方面,例如視力變差看不清楚食物、失智導致常忘記已進食而暴飲暴食、偏食,此外行動力變差、牙口不佳使得咀嚼困難、唾液腺分泌減少,致使嘴巴乾燥,味覺敏感度減低、腸道吸收變差,常有腹脹、便祕或腹瀉發生,或者因為沮喪、對食物喜好度降低,導致進食動機減弱。食物因素方面,食物本質造成的飽足感或變化性少、食物分量與型態都會影響長者攝食量;環境因素方面,用餐時間是否固定,是否獨自攝食,用餐前是否服藥,用餐時是否被中斷,都會影響長者情緒及用餐品質。進食量夠不夠 四大指標當發生上述情形,都可能讓長者發生營養不良風險,應透過體位測量、飲食攝取狀況與身體活動度來評估是否有營養不良風險,項目包括:1.過去3個月內是否因為食欲不振、消化問題、咀嚼或是吞嚥困難而減少食量?2.是否有非刻意的體重下降情形?如合身的衣服變寬鬆、半年內體重是否減少5%?3.是否可以自行活動而非臥床或依賴輪椅?4.身體質量指數是否≧23?〔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 / 身高(公尺) 〕此外,攝取量的評估包括1.一天可完整吃完幾餐?2.每天是否至少攝取1份牛奶?每周是否攝取2份以上豆類或雞蛋?每天是否都有吃肉、魚、雞鴨類?3.每天至少攝取2份或2份以上的蔬菜或水果?4.每天是否攝取至少5杯水?5.進食需依賴他人還是可自行進食無需輔助?以上都是觀察老年人是否有營養不良風險的參考指標。增量補充營養 三大策略林昱蓁表示,營養問題可透過飲食策略改善,包括(一)飲食強化:調整食物進食順序,先吃豆魚蛋肉類等蛋白質食物,補充肌肉生長的原料,建議每餐都應攝取2份肉,相當於2兩肉,再吃蔬菜類補充肌肉合成所需要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最後再吃全穀雜糧類穩定血糖,才不容易有飢餓感且可補充熱量。(二)注意用餐環境與食物內容:盡可能由用餐者自行選擇,可利用添加油脂、勾芡或淋汁等方式增加食物風味及熱量,並依長者生理狀況選擇適合食物,如牙口不佳可選擇魚類、雞蛋、豆腐或絞肉等形式的蛋白質來源,蔬菜可選瓜類、葉菜類,才能增加進食量,也可以將食物切小段、切碎再烹煮,使食物質地更柔軟易咀嚼。(三)口服營養補充品:如果不喜歡吃肉,可能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可以選擇高蛋白的營養品來補足吃不夠的部分,但建議作為一天內1-3次的點心選擇即可,以不影響正餐攝取量為原則。為使老年生活可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林昱蓁提醒長者應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可以每周或每月固定時間量體重,自行評估營養狀況,疫情期間可能造成社交情況減少,仍應走出戶外適度運動,維持身體活動力。【延伸閱讀】生吃苦瓜降血糖!還有5種「穩糖蔬菜」讓糖友大口放心吃長輩總說「不想吃、我不餓」,怎麼辦?3餐飲食6大原則一次整理!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9-04 科別.消化系統
哪些人需要做大腸鏡檢查?出現這9種情況要當心!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大腸癌已12年蟬聯癌症之首,也是死亡率前三名的癌症。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孫麒洹醫師表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在台灣或國外皆顯示增加,但死亡率卻下降了,且以早期(0期及1期)癌症發現者居多,表示癌症的篩檢普及化,促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了治癒率和存活率。因此提醒民眾切莫輕忽自身排便的異狀,並定期接受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為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 大腸鏡檢查可發現腸內的病灶,兼具診斷和治療的功用。但到底什麼是大腸鏡呢?孫麒洹醫師表示,大腸鏡是內視鏡的一種,內層是一條細細的導光纖維、外層由塑膠材質包覆,從人體的肛門處伸入,順著大腸ㄇ字型的走向檢查,檢查的範圍包括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最後到盲腸處,沿途觀察腸道是否有發炎、出血、潰瘍、瘜肉、腫瘤等問題,以進一步評斷合宜的治療處置。 孫麒洹醫師指出,大腸鏡可說是診斷腸癌及腸疾的有效且直接的工具,當糞便檢查出現潛血反應、解血便、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貧血、便秘或長期腹瀉、慢性腹痛、影像學檢查疑似有大腸病灶等都可能是大腸疾病的徵兆,建議主動就診,醫師會根據症狀評估是否需接受大腸鏡檢查;此外,若家族患有大腸癌病史者也可能是腸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瞭解個人腸道健康狀態。另外,孫麒洹醫師分享有許多民眾前來就診時,已經是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因為病友誤把肛門流血當做痔瘡出血,把腹痛、拉肚子當成吃壞東西或腸胃發炎,而輕忽了大腸癌的症狀。孫麒洹醫師鼓勵民眾-縱使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幾位,但現在治療方式的進步,民眾應對於大腸癌的相關症狀不輕忽,勇敢接受檢查及治療,和醫療團隊相互配合,就能提早診斷出大腸癌並接受治療,而提高治癒和存活率,再次提醒民眾勿忘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才能保障個人健康。 大腸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大腸直腸外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孫麒洹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02 科別.泌尿腎臟
天氣熱運動過量小心橫紋肌溶解症 醫囑注意補充水分
近來國人運動健身、路跑風氣正盛,但若是休閒跑步水分補充不足,容易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就醫;竹山秀傳急診室主任曾俊凱指出,尤其40至50歲族群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年齡,更應重視身體保健與檢查,天氣炎熱運動後應多補充水分,避免中暑或併發其他病症。竹山秀傳急診室主任曾俊凱指出,平時運動中熱傷害,常見的包括熱衰竭、熱中暑及橫紋肌溶解症等,而過度的運動會造成肌肉疲勞,可能引發橫紋肌溶解症的產生,特別是在未曾受過專業訓練的年輕人身上。曾醫師並說,過於潮濕或悶熱的環境下,大量流汗由於水分補充不足而導致熱衰竭,甚至熱中暑的時候,可能造成橫紋肌溶解症,令患者處於體溫升高、嘔吐腹瀉、嚴重時會神智不清、失去知覺,甚至全身性抽搐狀態、肌陣攣或是肌緊張異常。南投縣信義分局表示,上周一位派出所警員全春雄平日放假喜歡運動跑步,輪休在家運動後,疑似水分補充不足,突引發橫紋肌溶解症,幸緊急就醫治療,目前已恢復健康;分局長呂育騰率幹部赴家中探視慰問後指出,警察同仁工作不分晝夜輪班,平時運動健身雖好,更要注意自己身體健康,加強自主健康管理。
-
2020-09-02 該看哪科.婦產科
孕婦別吃生食!寶寶出生一天呼吸急促確診「李斯特菌症」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案例,是一名出生不到一天新生兒,研判可能是女嬰在胎兒時期,因母親食用被李斯特菌汙染食物,引發垂直感染。近三年累積4例新生兒個案,均為母子垂直感染,婦產科醫師不建議孕婦吃生菜,若吃不下味道太重的菜餚,燙青菜也是可考慮的選擇。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女嬰一出生即因呼吸急促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母親無症狀,但曾於今年5至6月懷孕期間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可能出現腦膜炎或腦炎症狀,留下後遺症,但該個案表現為菌血症,症狀漸漸緩解、預後好,研判可於近日出院。李斯特菌症主要經由食用遭汙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在即食肉品檢出,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林詠青說,感染李斯特菌後,疾病嚴重程度取決於感染者免疫狀況。免疫力正常者,若受李斯特菌感染,感染後出現腹瀉、惡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自行痊癒,但免疫力低下族群,則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1月1日列為傳染病防治法,今年截至目前共97例個案,低於2018及2019年同期(121例及129例);新生兒個案累計4例,均為母子垂直感染,另有9例有早產、孕程前期胎兒感染而流產及死產女性個案檢驗確診。避免感染李斯特菌症,不建議孕婦吃生菜,但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何鎮宇表示,門診中發現,大部分孕婦不知不可吃生菜,尤其不少孕婦懷孕前期孕吐嚴重,只吃得下蔬果汁。何鎮宇提醒,孕婦即使要吃蔬果,也要先水燙青菜,若吃不下味道太重的菜餚,燙青菜等也是安全好選擇。林詠青說,李斯特菌目前無疫苗可預防,由於此菌在冷藏室的4℃條件下仍可持續生長繁殖,需加熱至72℃以上才可殺死,因此建議瓜類應削皮食用,盡量吃熟食,勿飲用生乳及謹慎處理食品、避免汙染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小檔案╱李斯特菌李斯特菌自然存在泥土及水中,人們主要是透過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少數病例經由直接接觸感染,如獸醫或畜產工作者經接觸帶菌動物或家畜排泄物而感染;除了孕婦可由胎盤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於產婦分娩,經產道感染,尚無人傳人案例。據疾管署資料,國外案例調查報告曾發現生菜、哈密瓜、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未經充分加熱的熱狗及火腿等即時肉品及煙燻鮭魚等食品造成李斯特菌感染,國內則曾於生魚片、即食生鮮蔬果、即時肉品等檢出李斯特菌。(陳婕翎)
-
2020-09-0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安倍辭了、黑豹走了」 大腸疾病不能輕忽,出現4類症狀須警惕!
日本民族的執著聞名世界,能讓這個國家的首相2度請辭下台事情不多,但潰瘍性大腸炎做到了;瓦干達新國王“黑豹”擁有過人的智慧和領袖氣質,高超的格鬥技術,在“漫威”的宇宙漫畫世界裡威震四方,卻因大腸癌英年早逝…… 很多人不知道,看上去很普通的大腸疾病,確能輕鬆擊倒人類的健康。大腸,包括盲腸、結腸、直腸以及肛管,其作用是從腸道內剩餘的可消化物質中吸取水分與電解質,將剩餘的無用部分形成糞便,並作暫時儲存,以最終排出糞便為“終結使命”。所以很多時候,不論潰瘍性結腸炎還是結直腸腫瘤等,結直腸疾病都有著一些共同的初期臨床信號,需要引起警惕。信號1:便血許多人看到血會特別緊張,若是突然看到自己大便帶血,更是不知所措。不同疾病,便血常表現為不同的顏色,便血為鮮紅色時,時間稍久後可以凝固成血塊。這種便血基本上是在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時間內就經肛門隨糞便排出,或是便後直接流出。常見於痔瘡、肛裂、直腸息肉、低位直腸癌。當便血是暗紅色時,說明血液在腸腔內停留時間稍長。常見疾病為: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或高位直腸癌、結腸息肉病等。便血呈黑色或柏油樣,通常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症狀之一。黑色糞便則是因為出血量較少且速度較慢,血液在腸內停留時間較長。信號2:便秘或腹瀉,排便習慣改變對腸道腫瘤來說,這常是最早出現的症狀,由於腫瘤對腸道的刺激或堵塞腸腔、浸潤腸管所致,就會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腹瀉、“裡急後重感”等,對晚期腫瘤過大造成腸梗阻,在臨床上表現為腹脹、排便困難等容易誤認為便秘。潰瘍性結腸炎表現形式較多,但約70%的患者會出現腹瀉、便稀,其中血性腹瀉常為最早期症狀,色暗,常伴有腹痛、粘液膿血便、體重減輕、嘔吐等症狀。信號3:腹痛人們常說的“肚子痛”。常見病因包含腸胃炎、腸易激綜合症等。約10% 的人可能是因更緊急的原因引起,例如闌尾炎、腹主動脈瘤破裂、大腸憩室炎或異位妊娠。潰瘍性結腸炎80%左右的患者也會有腹痛症狀,且多以隱痛為主。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這是因為炎症大多發生在左半結腸或乙狀結腸。另有部分患者的疼痛部位常位於左上,右上或右下等部位,因這些部位是結腸彎曲部,且是生理性括約肌“閥門區”。大腸癌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當腫瘤較大、腸腔縮窄,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等不全性梗阻時會出現腹部隱痛,當腸道完全梗阻時,會出現劇烈腹痛。信號4:貧血、全身乏力或短時期內的消瘦由於腸道惡性腫瘤、慢性感染、潰瘍性結腸炎等一系列慢性病變導致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或消耗增加超過了日常機體的合成,會引起營養不良,體重明顯下降。在臨床檢驗中表現為低蛋白血症,水電解質紊亂等指標異常。如何才能及時發現,如何才能「腸」治久安?1、健康生活方式可預防大腸疾病發生影響大腸疾病尤其大腸癌發生與發展的原因很多,世界衛生組織提出,30%-50%的癌症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的。遠離煙草、接種疫苗以避免癌症相關性感染等公共衛生措施,均可預防癌症發生。絕大多數癌症是由於外界的危險因素與自身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而根據中國生理學會科普平台分享,人的精神情緒或心理因素與腫瘤發生與發展的關係。2、注重大腸疾病的早期發現規範體檢能早期發現癌症、潰瘍性大腸炎、腸道息肉等一系列病變。大腸道疾病的檢查最常用的是肛門指檢和腸鏡。肛門指檢是一種簡便易行卻非常重要的臨床檢查方法,它能區分痔、直腸息肉、直腸癌、肛裂、肛瘺等多種腸道多發病,雖然看似尷尬,但真管用!腸鏡檢查和組織黏膜切片是另一檢查大腸疾病尤其是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的有力手段,部分腸癌患者可以通過抽血化驗腫瘤標誌物來進行初步判斷。由於早期大腸癌大多起病隱匿,通過CT、超聲等輔助檢查難以辨別,電子大腸鏡通過直觀地觀察腸黏膜,能精準全面地完成結腸檢查及內鏡下治療。有息肉病史、大腸癌家族史、潰瘍性結腸炎病史、癌相關標誌物檢測陽性、糞便隱血檢查陽性的高危人群,檢查時間則要提前10年,即從45歲開始每年必須堅持做指檢。35歲以上的喜吃海鮮雞鴨魚肉、且運動量少的人群,最好定期進行肛門指檢。值得一提的是,全麻下行腸鏡檢查不會帶來痛苦,不必因恐懼而拒做腸鏡。3、前往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療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大量醫學證據證實,規範的大腸疾病診療措施是有效的,廣大患者應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規範治療,不可迷信偏方而拒絕正規治療,以免延誤病情。4、樹立正確的健康觀民眾應形成正確的健康觀,消除對發炎性腸道疾病及癌症的錯誤認知,對大腸疾病伴隨症狀的恥辱感。應鼓勵有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的患者就診,不排斥肛門指檢、腸鏡等一系列檢查,對已確診腸癌的患者能積極支持、理解和幫助,使其獲得及時規範的診療、康復保健、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療,從而改善生存質量,提高生存率。作者:秦駿(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9-0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媽媽別吃生菜 新生兒出生確診李斯特菌症 死亡率達三成
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案例,是一名出生不到一天新生兒,研判女嬰是在胎兒時期,藉由母親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引發母子垂直感染的可能性較高。近三年累積4例新生兒個案,均為母子垂直感染,侵襲性李斯特菌症死亡率達三成。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個案是一名北部女嬰今年8月下旬出生時,即因呼吸急促症狀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經調查,個案母親無症狀,曾於今年5至6月懷孕期間,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造成垂直感染。李斯特菌症主要經由食用遭汙染的食物感染,國內曾在經包裝的即食肉品檢出此菌,生魚片也是高風險食品。林詠青說,若感染李斯特菌症新生兒出現腦膜炎或腦炎症狀,可能留下後遺症,但該個案主要為菌血症表現,住院十天左右症狀正在緩解、預後好,研判可於近日出院。「李斯特菌症」自2018年1月1日列為傳染病防治法,今年截至目前共97例個案,低於2018及2019年同期(121例及129例);新生兒個案累計4例,均為母子垂直感染,另有9例有早產、孕程前期胎兒感染而流產及死產情形女性個案檢驗確診。林詠青說,感染李斯特菌後的疾病嚴重程度取決於受感染者的免疫狀況。免疫力正常者不易遭受李斯特菌感染或感染後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自行痊癒;免疫力低下族群則可能引發侵襲性感染。李斯特菌自然存在泥土及水中,人們主要是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少數病例是經由直接接觸感染,如獸醫或畜產工作者經接觸帶菌動物或家畜排泄物而感染。人與人直接傳染罕見,除孕婦可由胎盤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於產婦分娩,經產道感染,尚無人傳人案例。據疾管署資料,國外案例調查報告曾發現生菜、哈密瓜、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未經充分加熱的熱狗及火腿等即時肉品及煙燻鮭魚等食品造成李斯特菌感染,國內則曾於生魚片、即食生鮮蔬果、即時肉品等檢出李斯特菌。林詠青說,目前無疫苗可預防。由於李斯特菌症主要是經由食用遭汙染的食物而感染,此菌於冷藏室的4℃條件下可持續生長繁殖,需加熱至72°C以上才可殺死,因此,建議瓜類應削皮食用,熟食、勿飲用生乳及謹慎處理食品、避免汙染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
2020-09-01 科別.消化系統
安倍被潰瘍性大腸炎折磨50年 病患「日跑廁所30次」抱馬桶才有安全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潰瘍性大腸炎復發,而辭去首相職位,之前還傳出他不適吐血,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秉毅表示,民眾對這項疾病比較陌生,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亞洲人發生的機率很低,但安倍首相卻被這項疾病折磨了50年,一輩子都可能無法根治,有些患者甚至每天要跑廁所2、30次,「在廁所旁才有安全感」,也解釋了安倍首相工作時要常跑廁所的情況,但是這項疾病卻不會吐血,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安倍因為這項疾病而去職,不少民眾有疑問「這跟胃潰瘍一樣嗎」、「有這麼嚴重需要辭職嗎?」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 潰瘍性大腸炎與因為壓力或飲食不當引發的胃潰瘍完全不同,前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的原因是體內的免疫細胞錯亂,攻擊自己的大腸,使大腸產生發炎及潰瘍的一種疾病。其發生率大約是1.2到20.3每10萬人/年,較好發於歐美人士,亞洲人發生得較少。目前還不清楚導致免疫系統錯亂的真正原因,不過研究顯示可能跟腸道壞菌、遺傳基因、高油高糖飲食和抽菸有關。他表示,腹瀉和血便是潰瘍性大腸炎的兩大症狀,這是為何安倍有時在工作時必須頻繁跑廁所的原因。曾有一位30歲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的女病患,發病時,一天要跑2、30次廁所,「我必須在廁所的旁邊,才有安全感」患者說,可以理解疾病帶來的痛苦。此外,有些潰瘍性大腸炎的病人還可能因為腸道發炎而導致腹痛、發燒、體重減輕及疲勞。嚴重者甚至會發生大腸破裂,引起腹膜炎而死亡。同時潰瘍性大腸炎的患者因腸道慢性發炎,大腸癌發生率會比常人高,約3%的患者最後會產生大腸癌。一般建議,發病8年後,就要定期作大腸鏡,篩檢大腸癌及癌前病變。在治療上,潰瘍性大腸炎目前無法根治,只能經由藥物﹙包括胺基水楊酸、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糞便移植及改變飲食生活習慣來改善症狀及促進大腸潰瘍癒合,也就是台灣話說的「會好不斷根!」這是為何安倍自17歲發病,至今被折磨了50年,始終無法痊癒的原因。不過,許秉毅表示,潰瘍性大腸炎患者之免疫細胞只會攻擊大腸,並不會攻擊食道、胃或十二指腸,所以安倍日前發生之吐血應有其他毛病,非潰瘍性大腸炎直接引起。
-
2020-08-29 科別.消化系統
安倍晉三因潰瘍性大腸炎請辭 醫師叮嚀5警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潰瘍性大腸炎復發,今天宣布請辭;潰瘍性大腸炎屬腸道慢性疾病,不易根治,醫師提供5警訊,從排便狀況就能自我檢視腸道是否健康。花蓮門諾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戎伯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潰瘍性大腸炎屬慢性發炎性腸道炎症,是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大腸黏膜,成因仍不明且不易根治,好發於20歲到40歲年輕族群,西方人患病比例又高於東方人。戎伯岩表示,腹瀉、腹痛或血便等是潰瘍性大腸炎常見症狀,甚至一天要排便5次以上,都是膿血;如果發炎狀況嚴重還發燒,就會影響工作與生活。如何分辨潰瘍性大腸炎,戎伯岩說,5警訊可供民眾檢視,包括長期腹痛、慢性腹瀉(超過3個月以上,一天拉肚子3次以上)、血便、莫名發燒及貧血等。他說,目前臨床以藥物治療為主,依大腸發炎狀況分級,提供塞劑、口服藥物或類固醇等治療,一但發病就需長期接受藥物控制,抑制發炎狀況;如果放著不管,發炎狀況會持續蔓延、惡化,千萬不能輕忽。戎伯岩表示,如果潰瘍狀況明顯、惡化,甚至產生廔管、膿瘍問題,反覆嚴重發炎,會增加癌化可能性;臨床上也有切除大腸,做人工肛門案例。「成因複雜,但可控制復發機率」,戎伯岩說,復發原因與患者平日飲食、生活作息有關,壓力、生活型態改變就很容易造成大腸發炎、潰瘍出血,適度調適心情、規律且良好飲食,都能有效抑制復發可能。戎伯岩表示,潰瘍性大腸炎很難預防,但可及早診斷,如果發現排便有出血狀況,就須留意大便型態是否改變,適時到醫院就診、檢查;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每2年可免費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民眾有疑慮,也可自費到醫院檢查。
-
2020-08-28 科別.消化系統
讓安倍晉三兩度請辭首相 難治之症是「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在傍晚舉行記者會宣布請辭,這是安倍第二次未能做完任期,途中請辭,兩次原因都是因為健康亮紅燈。安倍長年受到宿疾、潰瘍性大腸炎所苦。根據NHK等報導,潰瘍性大腸炎是種難以治癒的慢性疾病,會因為大腸、小腸黏膜發炎,引發激烈的腹痛、腹瀉,即使一度狀況緩解,還是會再度復發。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很可能與免疫系統、腸道細菌有關。潰瘍性大腸炎的主要患者年齡分布很廣,過去初次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年輕人,近來從年輕人到50歲都有,在日本國內超過16萬6000人罹患這種疾病,約每千人就有一人,在難治之症中算是病患數多的一種。治療主要仰賴藥物,目前已經有具療效的口服藥。此外,也有使用類固醇抑制炎症、或透過點滴注射來抑制發炎。重症患者會出現發燒、貧血等症狀,轉變為大腸癌的風險也較高。其中,約有5%患者因為症狀未能獲得改善,最後不得不切除大腸。切除手術雖然可以改善腹痛等症狀,但是由於沒有大腸,無法吸收水分,跑廁所的數量會增加,也有些人即使進行手術,但仍影響日常生活。
-
2020-08-28 科別.消化系統
安倍請辭/潰瘍性結腸炎男性好發 壓力、高油鹽飲食均可能誘發
【2020/08/28編註】日本NHK於28日報導,首相安倍晉三為避免宿疾惡化干擾國家大政,已決定辭職。而NHK報導指的安部宿疾即是潰瘍性結腸炎。這波疫情影響深遠,考驗人性,更考驗著健康。最近一名40多歲患者,因應兩岸防疫措施,回台過年後,無法回到蘇州廠房,強迫放了兩個多月的無薪假,原本小別勝新婚,但這次回台時間較長,反而常與妻子起衝突。日前孩子又生病,該名患者身心俱疲,壓力沉重,每一兩個小時就腹瀉一次,且拉出鮮血,其中夾雜血塊,才一兩天就因嚴重失血,整個人虛脫暴瘦,因此前來就醫,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先天遺傳因素及後天環境因素息息相關。男性、年輕、抽菸、高油高糖高鹽飲食、壓力,均可能誘發疾病產生。潰瘍性結腸炎的輕症患者,在年輕時常以糞便略有黏液或帶血表現,壓力大時偶有腹痛,因而常被誤判為腸躁症,因此未接受進一步確診。隨著年紀漸長、飲食作息不正常、當生活出現壓力,身心難以負荷,容易引發嚴重腹痛腹瀉、血便,如果再度延誤確診或是治療,甚至需要切除大腸。治療方面,輕症患者以5-ASA藥物為主,中重度患者可能會升階為免疫調節劑或類固醇治療;但類固醇容易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等,有些人出現心悸、失眠,甚至情緒不穩,經常為了小事而暴怒。況且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險峻,類固醇使用統計學上會增加死亡率。最近7年,健保開放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患者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以該名患者為例,因為無法耐受類固醇副作用,在醫師建議下,使用生物製劑,但一個月12萬元藥費,負擔沉重,所幸日前通過健保審核給付藥費。目前症狀控制良好,生活品質大幅改善。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一種腸胃道的慢性發炎疾病,一旦有上述症狀,不應掉以輕心,及早尋求專家的協助,正確診斷,積極治療,便有機會一生與此疾病和平共處,擁有美好人生。
-
2020-08-28 科別.消化系統
不是普通腹痛!讓腸道體無完膚的潰瘍性結腸炎
每個人生活中都曾有肚子痛、拉肚子的經驗,但腹痛若為潰瘍性結腸炎可就不單純了。潰瘍性結腸炎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之一,會造成患者長期反覆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因患者多屬年輕族群,在生活、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機轉目前尚不清楚,推測可能與免疫系統、腸道菌落、環境、遺傳、飲食、種族、藥物誘發等因素有關。據統計,潰瘍性結腸炎多半在已開發國家案例較多,隨著台灣逐漸發展為已開發國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人數也逐年成長,據健保署資料顯示,潰瘍性結腸炎重大傷病卡發卡人數為3260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相近,好發於學生、年輕上班族等族群,但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有機會發病。急性發作可能脫水、休克李炯宏醫師提到,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發作症狀為發燒、大量血便,恐導致脫水、休克、腎功能變化、血紅素下降等。診斷會安排做內視鏡檢查,按壓肚子可能有類似腹膜炎的表現。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最後恐需要開刀。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較輕微,可能會出現無疼痛感的血便,因為是直腸出血,故血色會偏紅,血便的狀況會隨著出血量而加深顏色。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及併發症在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較高的國家,若年輕人反覆出現不會痛的血便,又無痔瘡徵兆,醫師們便會懷疑為潰瘍性腸炎。但在台灣因盛行率不高,通常會安排內視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抽血等來診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李炯宏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很難單靠內視鏡影像就確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有多種疾病會看到類似表現,故需透過病理切片排除一些特殊狀況。抽血檢驗也可幫助診斷,但沒有單憑哪個指標即可百分之百確診潰瘍性結腸炎。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拼湊各種線索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且往往要反覆發作數次後,才能正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李炯宏醫師分享,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式會依據患者的疾病表現而有所不同。急性發作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發炎藥物、高單位類固醇,甚至得住院以靜脈注射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無法改善,會建議改用生物製劑來治療。部分患者甚至併發腹膜炎,可能要面臨開刀,把嚴重發炎的大腸切除。但大多數患者症狀不會如此嚴重,醫師會依照內視鏡的評分法,評估潰瘍性結腸炎蔓延狀況、嚴重度,再根據臨床表現,給予一些腸道內抗發炎藥物,或口服類固醇,必要時搭配口服免疫調節劑。醫師會根據疾病嚴重度,搭配使用各種藥物,但是若出現腸道穿孔、狹窄、毒性巨結腸等併發症,便需要外科手術處理。平時發炎控制好,才能減少併發症李炯宏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若能以藥物控制發炎,減少產生後續併發症,如穿孔、廔管、甚至大腸癌等機會都可以降低。平時若未按時服藥及定期追蹤、抽血、內視鏡監控,腸道會慢性潰瘍發炎,有時出血量少不見得有症狀,患者日常生活未受到影響而低估病情,令腸道持續發炎導致穿孔、產生廔管,多年之後產生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促進黏膜癒合,達到沒有發炎的狀態。將疾病控制好,可大幅降低產生併發症的機會,也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門診大部分的患者,使用的藥物都不會太複雜,當疾病穩定時,患者可能只需口服一兩顆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即可。低估病情,問題多多李炯宏醫師指出,病情穩定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與一般人無異,無需特別避免何種食物。建議以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為原則。但當患者處於急性發炎需要住院時,飲食就會需要調整,住院期間醫師會評估其病情並給予合適的飲食。 生活上維持正常作息即可,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病情控制。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積極配合醫師並定期回診。李炯宏醫師分享,某些患者容易低估病情,自覺「我今天沒有症狀,為什麼還要乖乖地服藥?」可能原本一天只要服一次藥,一旦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忘記定時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就逐漸復發,等到症狀嚴重,才又終於回診。這樣反覆發作,對患者病情控制較不理想。但往往要經歷過這些過程,患者才會相信潰瘍性結腸炎需要好好控制。李炯宏醫師呼籲,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疾病,需好好控制才能維持病情穩定,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原文:
-
2020-08-27 癌症.淋巴癌
淋巴癌患者新希望 三總啟動細胞治療臨床試驗
免疫細胞療法近來被視為癌症治療的新曙光,三軍總醫院今天攜手生醫公司宣布啟動「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希望能為癌症治療帶來新希望。癌症病人抗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病患須忍受掉髮、嘔吐及腹瀉等情況,為了減輕病患對抗癌症的副作用,三軍總醫院攜手宇越生醫,上午在三總內湖總院區舉辦記者會,共同宣布啟動「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三軍總醫院執行官何景良表示,淋巴癌是無聲殺手,在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每年台灣約會新增2500萬名個案,且在十大致死癌症中排名第9。治療淋巴癌主要有3種方式,包含化學治療、免疫療法跟放射性治療,雖然約有60%至70%的病人治療後會有50%存活率,但是每年復發率仍有10%至20%。何景良表示,CAR-T癌細胞治療的概念如同在抗癌免疫細胞軍團中的T細胞,安裝了辨識癌細胞的GPS,只要CAR-T遇到病人體內的癌細胞,將會立刻辨識鎖定、啟動毒殺,並持續在體內直到消滅癌細胞。在CAR-T細胞治療下,將不再出現好細胞和壞細胞通殺問題,能提高癌症治療效果,且大幅減輕治癌副作用,可有效提升病人存活率。何景良指出,此計畫預計9月展開,將尋找20名同意者,屆時先在醫院端進行白血球分離,經由細胞恆溫運送至細胞製備端,並導入CAR,讓T細胞找到目標,再輸入到病患體內達到治療目的,計畫試驗期間會密集追蹤病患5至10年。
-
2020-08-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過去二十年台灣四次公衛疫情大爆發 蘇益仁分享科學防疫寶貴經驗
我是三⼗年前慈濟醫院創院時的pioneer(先驅者),在這裡待了好幾年,所以我到慈濟來演講分享,也好像回到自己的家。 過去⼆⼗年,臺灣有四次疫情⼤爆發:⼀九九八年腸病毒71 型、⼆○○三年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九年H1N1 流感(新型流感)及⼆○⼀五年的登⾰熱,每次的疫情,都帶給防疫⼯作不一樣的挑戰,也進⽽帶動衛⽣單位在醫療體制上的⾰新。臺灣第一間合約病毒室盡早為防疫作準備⼀九九五年,成功⼤學附設醫院病毒室草創成立,這是當時成⼤醫學院院⻑黃崑巖的⼀個願景,他認為,臺灣的醫院的實驗室,在進⾏病毒相關研究的腳步太落後,將來若遭遇到傳染病⼤流⾏,會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於是邀請耶魯⼤學的熊菊貞教授返臺建置實驗室,並請我擔任成⼤病理科主任。初期建置的病毒實驗室,⽋缺⼈⼒⼜資源不⾜,但卻是這樣的背景讓我深受感動,在沒設備,助理只有⼀位的情況下,我看到七、八⼗歲的熊教授就開始親⾃動⼿培養病毒,⼀週後養出病毒興奮地跑來跟我分享時,從她眼中我看到了對科學的熱忱,也讓我決定要把這件事情做好。建立⼀間病毒室,需要有較⾼的技術去培養細胞株,專業⼈⼒的栽培也⼗分重要,對醫院⽽⾔是賠錢的投資,因此必須尋找願意提供經費的單位。當時國家衛⽣研究院剛成立,各項預算經費尚充⾜,加上此想法為臺灣創舉,於是在⼀九九七年,我與成⼤王貞仁教授及熊菊貞教授⼀起去拜訪國衛院臨床研究組的何曼德主任,希望國衛院能給成⼤附設醫院⼀間實驗室的合約計畫,也順利在何曼德主任⽀持下,該年由國衛院與成⼤醫院,共同成立了第⼀家的合約病毒實驗室。定序新腸病毒71型 促成疾病管制機制⼀九九七年成⼤醫院及國衛院合約病毒室成立,⼀九九八年就爆發腸病毒⼤流⾏,當時發⽣在⼀到三歲幼兒⾝上的腸病毒,造成⼀百萬⼈感染、⼗萬⼈發病,七⼗八名⼩孩死亡,對臺灣醫療史與公共衛⽣都是非常⼤的衝擊。當時的腸病毒發病的⼿⾜⼝症狀都很輕微,但卻影響到神經病變,所以是細菌或病毒造成的,有很⼤爭議,所以我那次請成⼤病理部三⼗⼆位同仁參與,由王貞仁教授帶領承擔⾃彰化以南所有檢體的檢驗,⽇夜培養病毒、定序,後來發現是腸病毒71 型,這對臺灣是非常新的病毒疫情。 臺灣在每⼀次疫情爆發時,就會擬定⼀些應變措施,腸病毒71 型爆發後,當時⾏政院衛⽣署詹啟賢署⻑將具檢驗能⼒的預防醫學研究所、防疫處、檢疫總所合併成立「⾏政院衛⽣署疾病管制局」,也就是現在的疾病管制署,此為臺灣防疫體系整合的努⼒。蘇益仁教授分享近⼆⼗年來參與的臺灣疫情與因應,同時在SARS 事件⼗五年後的現在仔細檢視,期讓臺灣的疾病管制能⼒更多⾯向的繼續提升。合約實驗室監測SARS疫情 赴港取得檢驗試劑涂醒哲於⼆○○○年新任疾病管制局局⻑,我跟他是臺⼤同學,他提及成⼤醫院與國衛院成立的病毒實驗室在腸病毒爆發時期發揮很⼤的功效,於是邀請我擔任疾管局昆陽合約實驗室的⾸席顧問,我⾃⼆○○⼀到⼆○○三年把病毒合約實驗室的制度建立起來,促成後續全臺灣共成立⼗⼆家合約病毒實驗室,其後因預算減少降⾄八家,花蓮慈院是東部的唯⼀⼀家。⼆○○三年時SARS 爆發,這八家合約實驗室就扮演了極重要的⾓⾊,所有的病毒檢體都經由合約實驗室處理,然後送到疾管局。合約實驗室的建置,是臺灣防疫史上的⼀個關鍵⾥程碑,也是臺灣科學能量的⼀個表現!我⼀直說,就算再窮,疾管局也絕對不能省這建置的預算。 ⼆○○三年四⽉初SARS 在臺灣陸續發⽣,我三⽉底就到香港拿到判定SARS 病毒的檢驗試劑( 稱為PCR Primer;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種分⼦⽣物學技術;Primer:引物,⽤以判讀病毒種類)。那時香港⼤學的裴偉⼠(Malik Peiris) 教授已經確認是變種冠狀病毒。這位教授在⼀九九八年腸病毒爆發時, 來到臺灣跟我們要了⼀些檢體並討論,所以SARS 發⽣後,我們就到他的實驗室去,並討論實驗結果,因當時已確定SARS 是冠狀病毒的突變株,所以他就把他的檢驗試劑讓我帶回臺灣,所以臺灣其實很早就有確認感染SARS 病毒的檢驗試劑。當疾管局利⽤檢驗試劑檢測是否為SARS 時,其中有三個檢體是「陽性」,當時只有勤姓臺商這⼀個病例確診,但此外居然有三個「陽性」檢體,我把這三個檢體名字兜在⼀起,發現是同⼀個⼈,都是曹姓婦女。當時同屬曹姓婦女的三個檢體,⼀個在和平醫院,兩個是新光醫院。和平醫院的林榮第醫師在⼆○○三年四⽉⼗⼀⽇時,其實就懷疑曹姓婦女是SARS,因為胸部X 光檢查變化得非常厲害,所以他就將檢體和X 光片轉介到新光醫院,轉介的病例寫有「疑似SARS」,所以新光醫院接到時已有戒備,做好隔離措施,該院後來完全沒有病例。新光醫院在接來曹姓婦女後,⼜再採了兩個檢體送到疾管局,所以我們收到她的三次檢體,兩次是上呼吸道、⼀次是糞便,我當時非常確信這是SARS。所以後來林醫師因隱瞞疫情被起訴,我還去做證,才改判無罪。因為我們⽤從香港拿到的檢驗試劑(PCR primer),可以這樣診斷SARS。但後來SARS 委員會依照世界衛⽣組織指引的定義,認為曹姓婦女沒有到過⼤陸和香港,依WHO 準則,不是SARS ⽽將她排除,只因世界衛⽣組織的指引上說SARS 定義須去過疫區⽽沒有「微⽣物檢驗」這⼀項,⽽排除曹女⼠是SARS, 種下了臺灣SARS 疫情的主因。後來去追蹤曹姓婦女的軌跡,發現她是在火⾞上,跟香港淘⼤花園⼀位來臺探望胞弟的⼈坐在前後排,那個淘⼤花園的病⼈咳嗽很厲害,因此將SARS 病毒傳染給曹姓婦女,所以她是在火⾞上得到感染,但因沒有到過疫區⽽被排除。得知結果,我想SARS 委員會的⼗七位委員怎麼會犯下這麼⼤的錯誤,把這個已經檢查為陽性的案例否決掉?!我對SARS 的診斷非常的堅定,所以當天下午就打電話給臺北市衛⽣局局⻑,表⽰這例⼀定是SARS,邱局⻑詢問她之前臺⼤的指導教授,但被告知這個個案已經排除,因此沒去處理和平醫院的疫情,就這樣陰錯陽差,曹姓婦女這個指標案例就被排除掉,⽽造成臺灣的SARS 疫情。 不能只憑經驗判斷 記取教訓尊重專業SARS 主要的疫情發⽣在醫院,⾸當其衝的就是醫護⼈員,院內的感染非常嚴重,臺灣當時有七百六⼗四個病例,七⼗六⼈死亡,死亡率為百分之⼗,造成全臺灣經濟⾄少五百億損失,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國內⽣產總值) 從三降到負零點⼆,可想⾒SARS 三個⽉對臺灣影響多⼤。我另外提⼀個案例給⼤家做⼀個參考,這七百六⼗四個病例,每天中午由⼗七位委員在那邊看,根據臨床X 光片診斷,⼤家同意是SARS 就列為SARS,是沒有實驗室⽀持的病例數據。當年七⽉開始整理這些病⼈的⾎清,其實只有三百八⼗四⼈是陽性,以X 光片判斷有⼀半是錯誤的。這是⼀個很重要的點,也就是「實證醫學」,最重要的是要以實驗室的資料確認,⽽不能單憑經驗或權威性去判斷,會有誤差;反之,那些被排除的案例中,有三⼗幾個抗體是陽性 的,也就是說X 光片看不是SARS,但有四成檢查出來是SARS。其實,很多的疾病會有不典型的症狀,以SARS 來說,有些⼀定會發燒、呼吸道感染,但和平醫院的劉姓洗衣⼯的症狀卻是拉肚⼦、腹瀉,所以劉姓洗衣⼯起初並沒被診斷為SARS,導致後續成為和平醫院8B 病房⼤量感染的來源。劉姓 洗衣⼯就是被曹姓婦女感染,他去收那些洗衣物品,曹姓婦女嚴重咳嗽感染給劉姓洗衣⼯,所以後來他就成了和平醫院主要的感染源。所以經過SARS ⼀疫, 我們得到很多的教訓。臺灣的科學家可以從連續三次都是陽性的科學證據上,仍把SARS 病例排除,這個地⽅我覺得⼀直是⼀個問題。這問題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其實是受到當時三零政策,當時四⽉初時衛⽣署就是要臺灣的SARS是三零,變成全世界的典範,⽬的是要讓世衛認為臺灣在SARS的防疫上做得很好,所以包括SARS委員會的⼗七位⼤教授都受到政策的影響,盡量不去診斷是SARS。這就是我們受到政治 很⼤影響的地⽅,我們醫護⼈員要特別記取這次的教訓,專業就是專業,不要受到政治的⼲擾影響,這是非常慘痛的經驗。新型流感施打疫苗 全⺠施打的考驗⼆○○九年,新型流感H1N1( 豬流感) ⼀開始在美國、墨⻄哥爆發,半年後在臺灣爆發,流感傳染的對象是全⺠、不分年齡層,預估有百分之⼗到⼆⼗的⼈⼝受到感染。⼀般來講,⼗到六⼗歲都有對抗流感的抗體,通常症狀較輕微, 但對H1N1 新型流感,反⽽是免疫系統較強的青壯年,因免疫反應太過激進⽽導致重症發⽣。這時臺灣已經歷SARS,已經有克流感或流感疫苗在籌設了,本⼟疫苗⽣技產業也進入另⼀新⾥程碑。之前臺灣國光的流感疫苗都是⾃⽇本買進,然後在臺灣分裝,在H1N1 這新傳染病爆發後,國光開始⼤量製造疫苗, 是臺灣疫苗產業的⼀個⾥程碑,但也出現了另⼀個新的教訓。因為臺灣從來沒有在短短⼀兩個⽉內全⺠打過⼀次五百萬劑的疫苗,所以⼤家可以想像,全⺠在⼀到兩個⽉之間施打了五百萬劑疫苗,後續發酵出來的是,⼀個⽉內所有相關的臨床症狀都會歸咎於流感疫苗。當時最重⼤的幾個疫苗施打事件,包括婦女流產和⼀、⼆⼗歲女性的特殊反應等等。疾管署的處理⽅式是統計過去幾年的臺灣健保資料,這也是我們第⼀次把健保資料拿來做防疫使⽤。結果發覺臺灣婦女在其他年的流產比例比該年還⾼,因此與疫苗施打無關。這是⼀次打這麼⼤劑量疫苗的⼀個挑戰。⽤⼤數據防治登⾰熱防 疫措施再翻新⼆○⼀五年九⽉,南臺灣發⽣嚴重的登⾰熱疫情,⾼雄及臺南總計共有四萬兩千個病例,導致三到四百⼈死亡。當時的臺南市⻑賴清德,希望我能到現場的登⾰熱指揮中⼼協助,我利⽤⼤數據雲端資料與幼蚊監測器,去建立較客觀的數據,將天候狀況資料也加進去,交叉比對,掌控登⾰熱疫情的分布及發展, 來進⾏預測與防治。如何⽤雲端體系去控制臺南的登⾰熱疫情?我當時邀請了五個專家,有流⾏病學、蚊⼦專家、化學防治專家,將原本的指揮體系全部更動,請了成⼤的資訊系教授將⼤數據資料應⽤於指揮中⼼做為疫情資訊。例如:將環境資料輸進了以後,我問了⼀個問題,臺南的疫情這麼嚴重,雨量和疫情是否有直接關係? 運⽤⼤數據雲端資料去跑,可以⽤數字說話。每天陸續輸進兩、三百個病例的疫調資料,每⼀個禮拜的變化⽤不同的顏⾊標註,可以看到有幾個地區是非常的嚴重,所以這幾個地區就需要加強孳⽣源的清除跟化學防治。蚊⼦究竟有無被有效清除,我們⼜布建了實證的蚊蟲誘卵器,⽤客觀的科學根據來證實,是否有效果,藉由雲端的統計都可以明瞭,看到問題所在,集中防疫的能量。SARS⼗五年再次檢視 科學防疫遵照標準程序SARS 事件到今年(⼆○⼀八) 已⼗五年,在此重新檢視我們的SARS 防疫與感控。我常被問兩個問題。 第⼀,我們防疫在急診為何規定病⼈的床距離要是兩公尺,如何訂出這個政策的?當時已知咳嗽時距離⼤約是⼀公尺,⽽SARS 咳出來的顆粒很⼤,跟流感和⿇疹病毒完全不⼀樣,差在什麼地⽅?差在SARS 感染的是肺部深層的肺組織,會破壞肺泡細胞,破壞掉後跟病毒藉由咳嗽跑出來,肺部上⽪、分泌物與病毒混合的痰咳出距離約⼀公尺,因此床距離設定為兩公尺就安全。當病⼈咳嗽出來, 進⾏內視鏡檢查的醫師如果沒有穿戴個⼈防護設備,被噴的整個臉都是,有好幾個醫護⼈員都因此感染SARS。所以制定嚴格⽽安全的程序,讓醫師在進⾏採樣時能⾃我保護,這是需要有標準程序的。我們也建議要有⼀個隔離的房間, 讓防疫、檢疫的醫護⼈員得到特別的保護。後來是怎麼把SARS 控制下來,其實是跟它的感染與發燒過程有關,SARS 會先發燒,但具有感染性時是要到肺部深層,噴出來才會感染,約需兩天的時間, 所以⽤發燒當防疫與隔離是⼀個好的策略。當時監測全⺠及醫護發燒就是這個原因;只要第⼀天發燒被監測出來,此時還不具有感染性,因為直到第⼆、三天才會感染,所以第⼀天就發燒採取隔離,跟他接觸的⼈是不需要隔離的。SARS 初期隔離了⼗⼆萬⼈,包括很多航空公司的旅客全被隔離,當時這是有點過度的,但因沒有認清SARS ⽽不得不這麼做。認清SARS 是什麼時候?是⼆○○三年五⽉四⽇的時候,臺灣才參加世界衛⽣組織的視訊會議,因為臺灣不是世衛會員,之前⼀個多⽉都沒有機會參加,直到五⽉四⽇那天世衛才派⼈來臺灣,我們才派⼈參加視訊會議。那時看了所有的資料才知道,要到第⼆、三天後才具傳染性,所以直到五⽉多我們才開始⽤發燒監測,當然這些都是因為有了科學資料的佐證。在SARS 冠狀病毒株的演變,也就是很多⼈問的第⼆個問題-- SARS 消失了會不會再來?在廣東佛⼭找到的冠狀病毒株有⼆⼗九個核苷酸缺失,移到香港時已有八⼗幾個核苷酸的突變,到臺灣後已是四百多個突變,突變非常之快,但冠狀病毒從蝙蝠到果⼦狸到⼈的最早這⼆⼗九個核苷酸的突變,我們不太清楚要花多少時間,恐怕要很久。但我們認為冠狀病毒還是存在的,但是這個突變要多久才會引起SARS,很難預測。還有⼀件事值得⼀提,臺灣的SARS 疫情是如何由北往南傳的呢?就是和平醫院封院的後續處理,封院之後導致臺灣的SARS 疫情擴散。⾼雄⻑庚醫院收治⼀位仁濟醫院的病⼈,因為她是⾼雄⼈,當時的SARS 只在淡⽔河以北,這位醫師未被告知,因此完全沒保護,⻑庚的病⼈後來⼜跑到澎湖去,以致於澎湖也有案例。這位病⼈送來⾼雄⻑庚時,沒有跟醫院說明,所以造成⾼雄⻑庚的感染,所以不要相信誰的話,要遵守SOP( 標準作業流程),不要⼀廂情願認為淡⽔河以北才有SARS,其他地⽅不會有,還是要依照標準流程去做。另外提⼀下, 當時臺⼤醫院是SARS 院內感染的典型代表。我們原先以為臺⼤醫院急診部封院是因為接受⼤量病⼈無法負荷了⽽封院,其實是我們在後期進去清查才知道發⽣很嚴重的急診處的感染。有⼆、三⼗位醫護⼈員受到感染, 幸好屬輕症,有些當然住進加護病房,幸好沒有⼈死亡。臺⼤醫院感染SARS 經調查發現在冰箱、電話機、桌⼦都有病毒,病毒數量約10 的四次⽅,換句話說,如果直接被SARS 病毒噴到的量是很⾼的,都是10 的八到九次⽅的量,會引起很⼤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如果是因為接觸到衣服、物品的話,病毒量是不⼤。另⼀事件是該年⼗⼆⽉的國防⼤學詹中校事件,追查為實驗室污染,⽔龍頭等處都有SARS 病毒,兩個事件都是院內感染很好的案例。未來感控要如何把關,不能忽略冰箱的把⼿、電話、開關、衣服等等,做好感染源的控制。後期疾管局修法,防疫醫師和科學能量全部都強化,全臺灣設置了六個指揮中⼼,花蓮就是由李仁智擔任指揮官,這也是⽬前臺灣很重要的防疫指揮體系, 結合實驗室和醫療。我認為臺灣的防疫體系,現在已經非常完整,可以把所有疫情的損害降到最低。 蘇益仁教授與花蓮慈院的老同事及管控團隊合影。後排左起:疾病管制署東區管制中⼼簡⼤任主任、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林欣榮院⻑、蘇益仁前局⻑、李仁智主任、蘇泉發主任、許永祥主任、張中興主任;前排左起:護理部鍾惠君副主任、感管師王韻程、黃奕霏、張淑萍、王楨惠、江惠莉組⻑。強調科學證據 如何預測疫情是挑戰我⼀再強調「科學證據」(science evidence),它是所有防疫決策主要的來源,個⼈的經驗都只能當參考,最後還是要問實驗室證據在哪裡,感染控制才有辦法做好。所以過去這⼆⼗年,我們得到的教訓是什麼?可以看到⼤概五年就⼀次⼤疫 情,每⼀次都不⼀樣,⽽且都是新突變的病毒,所以要如何預測疫情是我們非常⼤的挑戰!⾯對⽇益增⻑的考驗,只有不斷的提⾼應變措施才能減少損害。臺灣到⽬前為⽌,防疫體系的建立及法規組織、病毒實驗室、指揮體系、防疫醫師制度的強化、院內感控的強化,實驗隔離措施及疫苗我們⾃⼰都可以製備,包括資訊體系,現在也都很發達,這⼀些都顯現出我們在防疫上的實⼒。最重要的還是, 在⾯對每⼀個實際的案例時,都需要非常⼩⼼,遵循醫學的原則,實驗室⼀定要強化,還有⼀點很重要的是,我們的指揮醫師要相當警覺,隨時注意到不正常的情形,⼀定要追根究底去做。疾管局的偵測體系和資源的啟動和調度,診斷的⼯具和疫苗研發,繼續進⾏多⾯向的能量提升。(本文出自⼆○⼀八年三⽉八⽇花蓮慈院全院學術演講,獲蘇益仁教授同意刊載)參考資料:.熊菊貞對臺灣臨床病毒界的貢獻—謹以此文追憶熊菊貞教授.蘇 益 仁 / 本 ⼟ 登 ⾰ 熱 可 以 根 絕 嗎 ? 關於蘇益仁教授學歷:臺⼤醫學院病理學博⼠經歷:2004年起 疾病管制局顧問2003.05.17 ~ 2004.05.19 疾病管制局局⻑1991 ~ 1995、2000 ~ 2002 臺⼤醫學院病理學科教授兼主任1998 ~ 2000 成⼤醫學院分⼦醫學研究所及臨床醫學研究所所⻑1995 ~ 1998 成⼤醫學院病理學科主任專⻑及研究興趣:主要的研究主題為病毒與癌症的相關性,並進⽽探討可能的治療,尤重於臺灣主要的癌症如EBV 淋巴癌/⿐咽癌,及HBV 與肝癌。
-
2020-08-26 新聞.健康知識+
6大症狀都是身體正在慢性發炎! 經常疲倦、感冒、皮膚癢別大意
很多人可能會問:「醫師,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慢性發炎?有什麼檢查方法嗎?」事實上,目前檢驗慢性發炎的實驗室或影像學方法尙未普及於臨床,如細胞激素測定或腦部發炎掃描等檢查大多來自較高階研究單位的專案計畫。那麼,治療者是如何判斷個案是否有慢性發炎呢?關鍵就在於臨床症狀/徵兆的分析,其可協助治療者以最有效率且最貼近病患主觀經驗的方式進行診療,亦可讓個案在每次門診之間做自我觀察與記錄,就像每天量血壓一樣,有利於篩檢、追蹤、與溝通。以下我們將慢性發炎的常見症狀、徵兆逐一列出。(一)疲倦那是一種無止盡的疲憊,找不到可以恢復精力的方法,感覺全身彷彿被沉重枷鎖給綑綁一樣,施展不開。疲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疲憊,覺得提不起勁、無精打采、或者找不到做事與享樂的動力;另一種則是身體上的疲憊,覺得肌肉無力與動作緩慢。心理疲憊與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身體疲憊則與腦部紋狀體有關,顯示疲憊不只是一種抽象的感受(更不是懶惰),而是有其生理學依據。(二)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經常為一些自己也覺得無關緊要或雞毛蒜皮的瑣事在擔憂,也常會因為生活的小摩擦而對周遭親友發脾氣。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彷彿別人都在跟自己作對,甚至對未來沒什麼期待。容易反芻負面經驗,並過度猜想可能發生可怕的事。(三)消化道症狀例如喉嚨梗塞感、便秘、拉肚子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我到底怎麼了?做過胃鏡、鼻咽鏡,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查不出為什麼喉嚨會有卡住的感覺?」關於這點,筆者經常會與病患分享歇斯底里(Hysteria)一詞的典故。早在西元前四百年,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將一種多見於女性的焦慮與身體不適的現象命名為hystéra(辭源為子宮的意思),並認為子宮的四處移位是造成身體多處不適的原因,比如當子宮上移到喉嚨時便會有梗塞感。姑且不論這古老論點的偏見與不合時宜,有些人聽了,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意識到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病,而是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注意到的現象。其他如便秘、腹瀉、或絞痛等類似腸躁症的症狀也與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是對壓力及作息特別敏感的人,比如有人上台前就會拉肚子,或者輪班時常會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四)皮膚與呼吸道症狀如果要阻絕外來物入侵,那時時刻刻都與環境有頻繁接觸的皮膚及呼吸道就是第一線邊防重鎭了。因此,人體很自然的在這兩個部位上布滿了免疫大軍,隨時準備迎戰。但若體內環境失衡,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或外界有過於強烈的反應時,鼻炎、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與呼吸道的發炎便接踵而至。臨床上,許多個案也會因為壓力、飮食或作息不正常而惡化上述症狀,這都顯示慢性發炎的狀況正在發生。(五)無法被解釋的疼痛莫名的頭痛、肩頸痛、膏肓痛、四肢痠痛,或胸、腹、臀部的疼痛,看遍骨科、復健科、腸胃科、或心臟科等,都找不出病因。有些人以為個案是在無病呻吟,或說那是公主病,但其實個案的感受是無比眞實的,有時根本動彈不得。舉例來說,有一種稱為纖維肌痛症的疾病,核心症狀是多處肌肉疼痛、疲憊與注意力減退,但周邊組織根本看不出異常,不管巨觀或微觀都與常人無異,而且疼痛的位置還會四處遊走。在人們對此「怪病」還不了解時,個案常被誤以為是心理作祟或止痛藥上癮。所幸,最新研究已指出纖維肌痛症患者的中樞神經其實是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合併諸多痛覺處理機制的異常,還給罹病者治療的機會與公道。(六)經常感冒「醫師,我又感冒了。好像每次來看診,都是在流鼻涕和喉嚨痛。我明明就是看身心科,不是看耳鼻喉科啊……」經常有個案這麼苦笑著說。有人會問,發炎不是免疫細胞變得活躍嗎?怎麼我還會成天被病毒給入侵呢?其實,慢性發炎並非持續性的免疫反應增強,相反的,因為來自各路的免疫細胞、細胞激素及荷爾蒙的複雜互動,有時甚至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效應,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和T 細胞被抑制,並有所謂免疫抑制微環境(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的形成。因此慢性發炎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結果,不但抵禦感染的能力減低,甚至也可能誘發癌變(此與近年來被大為關注的免疫治療有關),或出現各種過敏。所以慢性發炎的個案經常在感冒與過敏的交疊發作中度過,有時也很難分淸楚到底是何者了。(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慢性發炎與腸道有關! 5種NG飲食你常做嗎? 身體毒素通通藏在臉! 超容易犯的日常9個NG習慣是元凶
-
2020-08-25 養生.營養食譜
黑木耳助養骨、防血栓、助減肥,這樣煮更有利營養吸收!
李姿儀營養師表示,黑木耳富含果膠及膳食纖維,有利於抑制膽固醇在血管中堆積,且也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有助於防範血栓的形成,所以對於一般人保養血管相當有利,也對高血壓患者患者相當有幫助。富含維生素D,用油拌炒吸收更好營養師表示,一般而言黑木耳偏乾,所以料理時宜用熱水煮;而因為黑木耳除了果膠和膳食纖維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對於骨骼保養相當有幫助;而維生素D是為脂溶性,所以在烹調的時候可以考慮加點油用拌炒的方式料理,如此吸收會更好。油品以橄欖油等為佳,有利降膽固醇、血栓等風險而用油方面,營養師建議可多以富含Omega-3、Omega-9的油品為佳,如魚油、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等,有利降膽固醇、血栓等風險。而高血壓患者則更需要注意避免動物性油品,如牛油、豬油、雞油等。體積大、熱量低,對減肥有幫助黑木耳是一種體積大、熱量低的蔬菜類,其100克僅有25大卡,對於減肥族群相當有利。營養師也建議平常可先將其打成黑木耳露或白木耳湯至於冰箱保存,主餐之餘腹餓時可以吃,同時也能避免吃下蛋糕、餅乾等熱量較高卻沒什麼營養的垃圾食物。含水溶性纖維、抗凝血,孕婦、手術、腹瀉者不宜而營養師也表示,雖然黑木耳對身體健康、血管保養、骨骼等都相當有幫助,但也因為其營養少數族群不宜食用。例如黑木耳具有抗凝血的作用,所以即將生產的孕婦或手術前後的族群不宜食用,以避免大量出血;而因為富含水溶性纖維,所以容易腹瀉者也不宜食用,以避免情況加劇。(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08-24 養生.聰明飲食
發芽蔬果能不能吃?營養師整理一張圖讓你一看秒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有些食物發芽後總是糾結到底能不能吃,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食物發芽都不能吃,有些食物甚至發芽後更加營養,以下營養師王貞云教大家那些食物可以食用、不能食用,挑著吃營養更加倍。發芽後不能吃 當心存在毒素●馬鈴薯: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茄鹼」,這是1種天然毒素,因特性耐高溫,即使切除牙體或經過高溫烹調後,仍會有毒素存在,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意識不清,因此發芽後不能食用。建議馬鈴薯買回來放在陰涼通風處,若放冰箱或曬到太陽,反而會更容易發芽。發芽後仍然可以吃 但營養價值降低●薑:平常購買的薑其實都已經有芽眼了,而發芽後的薑內部通常較為乾癟、纖維粗糙,但並不會產生毒素,可安心食用。●花生:若新鮮花生發芽但沒有發霉是可以吃的,但當花生在潮溼的環境下,除了會發芽外還容易發霉,這時就會產生黃麴毒素,是1種很強的致癌物質,即使加熱也不容易被破壞,且可能會導致肝癌,建議丟棄勿再食用。●地瓜:地瓜是食用「塊根」,所以即使發芽了仍可食用。但因發芽後,養份會供應到芽眼,所以口感會變得較差,也會營養價值也會減少許多。●紅蘿蔔:發芽後不會產生毒素可安心食用,但因發芽會降低甜度與營養價值,會變得比較沒那麼好吃。●洋蔥:洋蔥發芽後口感會變差,但不具毒素,一樣可以放心食用。發芽後不但可以吃 營養價值更高●大蒜:王貞云營養師表示,大蒜發芽後就是蒜苗,含硫化合物會變高,進而形成穀胱甘肽,是抗氧化酵素的重要成分,可協助細胞抵抗自由基的破壞,提升免疫力與抗氧化力,還能幫助代謝,故大蒜發芽後營養價值更高。●黃豆:黃豆及黃豆芽屬不同類,營養價值也不同。黃豆是豆類,是優質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可協助降低膽固醇濃度。國健署也將每日飲食指南中的「蛋豆魚肉類」修改為「豆魚肉蛋類」,以示豆類是蛋白質優先攝取的重要性。而黃豆芽是屬於蔬菜類,富含膳食纖維,在芽類菜當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所以營養價值與黃豆相比較為不同。●芽菜類:芽菜類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熱量低,屬高纖低卡的食物,是體重控制者很好的蔬食攝取來源,營養師建議可跟其他蔬菜一起食用,達到均衡效果。(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颱風季來臨,耐放蔬菜準備好了嗎? 發芽米正夯,地瓜、馬鈴薯發芽能吃嗎?
-
2020-08-22 新聞.健康知識+
高溫易中暑!中醫師提醒,最容易中暑的2時段
連日來的高溫讓人受不了,在戶外稍微走動一下,即汗流浹背,非常不舒服,若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這波熱浪給「燒」到,因為酷熱而中暑。幼兒、老人、病人、失眠者 身體能力調節差易中暑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一般說來,對溫度調節差的5歲以下幼兒,以及身體調節能力差的老年人,是屬於較容易因氣溫太高而中暑的人。此外,若是正在生病如發燒,或本身已因為腹瀉而有脫水症狀的人,還有失眠及睡眠不足者,如果在高溫的環境下,一下子無法調節過來,也很容易發生發生中暑。張家蓓說,即使是健康的人,在天暑地熱的的高溫環境下工作,或是旅行在戶外逗留太久,由於「暑濕穢濁之氣傷人,感受暑熱之邪,閉塞清竅、清升濁降失療、氣化失常」,便會導致陰陽氣血失和而產生中暑的症狀。而體弱者或是病後患者,由於正氣不足,導致體內的陰津虧損,也較容易中暑。中暑易發生在上午10點、下午1-2點 需多補充鹽、水而在環境中,如果氣溫比前一天的溫度急速攀升,或是溫度雖不特別熱,但濕度卻很高時,也是容易發生中暑的時候。張家蓓表示,有統計顯示,中暑通常好發在上午的10點,以及下午1到2點,因此,如果屬於容易疲乏、氣短,動不動就出汗,冬天怕冷而夏天又怕熱,且肌肉鬆弛無力的「氣虛體質」,在這些時候就要避免外出,以免中暑熱。夏天暑氣之酷熱,除了要避開暑氣外,由於暑氣使人汗,既知道會大量流汗,就要多補充水分,避免體液耗損,但如果汗水大量流失,在補充水分的時候,也要注意補充鹽分,否則鹽分缺乏過多,便可能引發嚴重中暑。中暑症狀出現就太晚 猛灌運動飲料電解質會不平衡很多人在戶外活動之後,雖然已適度補充水分,仍覺得非常疲累,常常都是電解質輕微不平衡的現象,因此,可以在水裡面加少許的鹽,或喝一小瓶運動飲料,但也不要因為運動飲料好喝,而整天猛灌運動飲料,反而會造成鹽分攝取過量。等到中暑了才來治療,這是「討皮痛」的笨方法。張家蓓提醒,很多人過去都有中暑熱的經驗,而有過這些經驗者,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體質很容易犯暑熱,因此,最好在發作引起不適症狀之前,趕快想辦法預防。★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22 新聞.用藥停看聽
跳島旅行「偽出國」正夯,出遊常備藥該如何準備?
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民眾搭郵輪在臺灣各島之間「跳島」旅行,成了一種「偽出國」的旅遊方式,為了避免在旅途中被小病痛干擾,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地請到義大醫院家醫科陳昱彰醫師,為大家分享「出遊藥品準備」法寶。腸胃藥、感冒藥、防疫、外傷用品一定要!旅行者腹瀉是出外最常見的感染疾病,建議用三招遠離感染源:一、避免生食或食用攤位髒亂的熟食。二、飲用乾淨水。三、飲食前做好洗手的清潔防護。腸胃道備用藥品除了便秘止瀉、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或胃痛等個人慣用藥外,攜帶「電解質補充劑」也同樣重要,在腹瀉導致體液流失時,電解質可作為緊急補充、避免脫水發生。「旅行期間很怕感冒!」陳昱彰醫師提醒,民眾出遊前可購買綜合感冒藥品備用,但挑選前須注意,部分感冒藥可能含有煉製安非他命原料之「假麻黃素(Pseudoephedrine)」成分,或者兒童使用的止咳水含「鴉片酊(Opium Tincture)」,建議可依個人需求向藥師詢問,選擇適合的藥品。 疫情期間出遊,口罩、酒精消毒液是出遊必備品,還可酌量帶OK蹦等外傷護理用品,而慢性病患者則要注意自身藥物是否充足,才不會斷藥。至於旅行常備藥品,可依個人需要增列,最好保留藥品的外盒或說明書,若不慎忘記了,則可依說明服用。萬一旅遊期間使用自備藥品後,還是感到不舒服,或遇到重感冒、急性病發等危急狀況,就要儘速就醫了。食藥署提醒,藥品是有備無患,民眾出遊前請檢查藥品效期,做好詳細周全的行前準備,就能在旅遊期間,輕鬆應付意外或惱人的小病痛喔!防疫期間,出遊時應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密閉空間務必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落實勤洗手、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才能開心出遊!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8-2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體內濕氣是吃飯吃出來的?中醫教把白米變「焦米」,可健脾、緩解寒濕體質
米會生濕,炒米卻是去濕茶有朋友問我,說米會生濕,因為水稻長在水裡。身體有濕的人,是不是就不能吃米飯了?這個問題有幾點特別值得回答。長在水裡的東西就容易生濕嗎?絕對不是!如果說長在水裡的東西就容易生濕,那荷葉、菖蒲情何以堪?它們都被中醫用來去濕。夏天吃東西沒胃口,或胃裡飽脹的時候,中醫會用荷葉、荷梗去濕開胃;因濕困而頭腦昏蒙不清之時,菖蒲就是好幫手。中醫的濕,簡單講,是身體沒能及時排出的廢物,排在第一的就是脂肪、蛋白質含量高的肉類,如豬肉,但豬並不是水生啊!米生濕的道理為何?應該這樣說,越精製的米越有生濕之嫌,因為經過加工之後,米中就只剩下碳水化合物了,它們可以很快被吸收分解為糖,在體內形成「血糖風暴」。這樣的米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用中醫的話講,就要生濕了。因此,如果米會生濕的話,就要怪現在的米太過精製了。如何讓米不生濕?有2個辦法:一是吃糙米,二是把白米炒焦,後者是可以去濕的。糙米沒有經過加工,保存了全穀中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吃進去後不僅分解成糖的時間要更長,而且分解出的糖也更少,不至於導致高血糖,也就不容易生濕了。白米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炒焦之後就碳化成活性炭。我們知道,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很強,現在連洗面乳都含有這種成分,可幫助大家在洗臉的時候去除油膩髒汙。變成活性炭的白米吃進去,從物理學上講,可以吸附腸道中多餘的水分;從中醫療效看,這就是去濕。因為脾虛對食物和水分的吸收都不俐落,而使它們殘留在腸胃道裡,就生濕了。然白米是入脾經的,本身就可以健脾,所以《黃帝內經》才把「五穀為養」放在所有食物排序的第一位。因其能健脾,加上炒焦後的吸附作用,一味焦米便有了健脾與去濕的雙重功效。如何製作焦米?焦米做法將白米洗淨後晾乾,如果是免洗的可以直接炒,最好用鐵的不沾鍋,可以不放油,炒到白米變得焦黃就行了。如果你現在正在腹瀉,而且大便是沒有臭味的水瀉,就可以炒得更焦一點,因為白米的碳化程度越高,吸附止瀉的效果越好。用開水沖泡焦米,最好加點飴糖,因為飴糖就是由穀物發酵而成,有很好的健脾功能。這種焦米茶帶有穀類的香醇,那些胃腸怕冷,喝點水就胃不舒服,大便不成形,動不動就腹瀉而且是水瀉的,西醫多診斷為慢性胃炎、腸炎或者大腸激躁症的人最適合服用,它可以緩解脾虛寒濕的體質和狀態。用薏米去濕,炒熟很重要!除了焦米,很多人習慣用薏米去濕,還加了紅豆,可是效果不彰,甚至變重了,為什麼?因為用的是偏涼的生薏米。緩解濕邪造成的腹瀉,一定是要在溫的前提下,因此,薏米粥得用炒薏米,這樣才能去除涼性,使之更具健脾化濕之力。炒薏米做法薏米洗淨後,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略有焦斑、帶點香氣就可以了,用它和紅豆一起熬粥,才有止瀉的效果。書籍介紹書名:濕胖:減肥先去濕作者:佟彤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20/08/05作者簡介/佟彤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曾就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參與國家級“十五”攻關課題“脾虛症的臨床與試驗研究”,並參與創辦編輯國家級刊物《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現為《北京晨報》首席記者,百度健康《名醫講堂》主持人,山東衛視《養生》、鳳凰網《健康三人行》嘉賓主持,北京衛視《養生堂》、湖南衛視《百科全說》、江蘇衛視《萬家燈火》等多檔健康養生節目的主講專家。延伸閱讀: 你沒看錯~只是「躺著」就能排毒!印度瑜珈冠軍:大休息10分鐘,等於6小時一覺好眠
-
2020-08-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春風吹又生!醫師提醒,小心腸瘜肉,切了又長!
從 2006 年起,大腸癌就成為國內罹癌人數第一名的癌症,但直到最近多位名人,如前總統李登輝、屏風創辦人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等知名人物相繼傳出罹患腸癌的新聞曝光後,很多民眾才開始正式「腸癌」的嚴重性。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腸胃問題形成普遍存在的病症,但是許多人並不自覺!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2010 年有 67% 的受檢者健檢前的主訴中並無便秘、腹瀉、腹脹、消化不良、胃痛、胃酸多、食道逆流等症狀,然而腸鏡檢查卻發現異常。超過8成的大腸癌與腸瘜肉有關腸鏡篩檢最常出現的前三大病症,分別為增生型瘜肉 (36.5%)、腺瘤型瘜肉 (21.5%)和黑色素沉澱 (2.1%) 。大腸癌是國人目前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而超過八成的大腸癌又與腺瘤型瘜肉有關,因此千萬別輕忽腸瘜肉問題。鄭乃源表示,在不分年齡層的情況下,有腸瘜肉的受檢者比例是 44%。 而 61~70 歲銀髮族,平均每三人中就有兩人有腸瘜肉 (64.2%);但是年輕人也不能輕忽,31~40 歲的初老族,每三人中也有一人有腸瘜肉 (33.7%)!由於腸瘜肉和大腸癌有密切關聯,鄭乃源建議,如檢查出腺瘤型瘜肉,或位於乙狀結腸以上的增生型瘜肉,最好盡快切除,並且持續密切觀察,才能確保腸道健康。腸瘜肉春風吹又生 比率逾2成鄭乃源特別強調,腸瘜肉的切除並非一勞永逸,聯安發現腸瘜肉「春風吹又生」的比率逾二成。99年在聯安進行腸瘜肉切除者有 750 位,但隔年經聯安複檢提醒返回做大腸鏡者有 202 位,卻發現其中有 46 位 (22.8%) 再度發現屬於高危險的腺瘤型瘜肉。不過,就算原來發現的是增生型瘜肉,也不可大意。鄭乃源表示腺瘤型瘜肉初期發展時,有可能會因太小而易被忽略,或是受檢者本身的體質是屬於快速發展型的,因此有瘜肉都需要追蹤。例如有位一直維持標準體重的沈小姐,雖然 99 年在聯安做全身健檢時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增生型瘜肉,卻未放在心上。直至 101年初至聯安再做全身健檢時,卻發現瘜肉不但變大也變多了,除了原來 0.2 公分的增生型瘜肉,也發現 1.6公分「鋸齒狀腺瘤瘜肉」。生活好習慣 定期篩檢 有助遠離腸癌正確的腸胃保健應從維持良好日常習慣和定期篩檢並進。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與水分,肉類以魚肉、雞肉等白肉為主。另外,多吃堅果、豆類及水溶性纖維,也有助於軟化並帶出腸道死角的糞便,降低腸瘜肉的發生率。從 30 歲起就應安排每年進行完整腸胃道篩檢,項目包含糞便潛血檢驗、腫瘤標記 (CEA)、大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如果家族有癌症病史、飲食和生活型態不正常,或體重過重,尤其是BMI (身體質量指數) ≧24 者,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群,更應積極接受篩檢,早期發現病灶,才能把握治療時機,不讓初期症狀惡化成難以挽回的重症。
-
2020-08-22 科別.消化系統
沖馬桶前看一眼,從大便的顏色形態看健康!
你會在排便後看一眼嗎?其實,這才是最方便、最簡單的「體檢報告」。上完廁所沖馬桶前簡單觀察一下,大便的顏色和形態,就能get到我們身體的不少信號哦。最直觀的信號是大便的顏色健康的大便顏色一般是黃褐色或有些人稱為咖啡色、棕色,為什麼會有這種顏色,那是因為膽紅素這種成分的緣故。當膽汁中的膽紅素不能順利排到腸道(膽道梗阻),我們的便便就會掉色,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陶土樣”,簡單來說,就是便便泛白。記住,這個顏色是非常重要的信號,無論是否感到身體不適,都得及時去醫院查明白。除了掉色,便便染上其他顏色也同樣需要關注。● 黑便對於胃腸外科醫生來說,這是最常遇到的顏色。黑色、黑褐色的便便,我們稱之為「黑便」。黑便往往是因為血被消化了,這個血無論是人體消化道本身出血,還是食物中的血豆腐(鴨血、豬血),都可以導致黑便。因此,大家做便常規檢查前幾天都不能吃血豆腐、動物肝臟或者其他富含鐵的食物。如果確實是因為消化道出血導致顏色變黑,那就得盡快去醫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潰瘍等疾病。● 血便血被消化了,到了便便那裡就成了黑色,但如果出血的部位很靠近消化道的出口,還沒來得及被消化就排出了體外,那自然就還是紅色,我們稱之為血便。血便的原因多種多樣,大多數是因為痔瘡或是女性生理期。然而,很多腸道腫瘤的常見症狀也是血便,因此,千萬別忽視。不過,大多數腸道腫瘤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會導致明顯的大便顏色變化,在體檢的時候,還需要通過糞便潛血檢查去發現肉眼看不到的出血,因此,想完全依賴顏色變化去發現腸道腫瘤,往往會耽誤事兒。還有些“有痔”中青年,看到便便有血就想當然認為是痔瘡出血,而忽視了進一步檢查,這也不可取。● 綠色便腸炎、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便便染上綠色,不過這些一般都伴隨明顯的腹瀉,甚至發熱、嘔吐等嚴重不適,所以不用醫生督促,病人自己也會夜奔急診的。● 黃色便 大家發現沒有,有時就只是吃了一頓麻辣火鍋配香油底料,或是一頓內蒙羊肉大餐,或者就是脂肪攝入多了點,都可能“一瀉千里”,並且還都是油膩的黃色。遇到這種情況,也不必太擔心,如果只是單純腹瀉,沒有其他不舒服,並且注意補水,一般情況下都沒事。除了顏色還有形態1.正常的大便形態一般是香蕉或香腸型。當然這不是說每次都必須是這種形狀才行,偶爾稍乾硬或者軟黏,也都沒什麼問題。但只是如果特別乾或者特別稀,我們就得注意了。2.大便乾燥、便秘,或者像腹瀉拉水便,不用特別去觀察,大家肯定都會在意。反而是乾燥導致的顆粒、小球狀態或是表面凹凸不平、有裂痕的便便容易被大家忽略。這往往這是因為平時吃蔬菜吃太少,腸子裡區乏纖維,導致蠕動不足,水分都被吸乾了。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便秘都是飲食結構失調所致。消化道對情緒非常敏感,工作壓力、情緒變化等都可能反映在形態和頻率上。還有一些良性腸道疾病,也是類似表現。所以,如果你是長期便秘或者腹瀉,還是需要去找醫生幫忙,而且調整治療的時間往往也很長。3.大便變細長:如果便便形態跟鉛筆一樣細長,而且持續一段時間始終如此,甚至越來越細,排便越來越難,就得到胃腸門診看一下了。醫生可通過肛門指診或腸鏡來看一下是不是腸道有腫瘤等問題。不過,確實也有很多人都經歷過偶爾細軟的形態,這個也可能是因為腸道水分吸收不充分有關,不用太擔心。千叮嚀萬囑咐,沖廁所前的一次簡單回眸可以給出這麼多的健康信息,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培養的好習慣。但別忘了,看完之後,還是要蓋上馬桶蓋,然後再沖水哦。因為不少研究都指出,如果開著蓋子沖水,那裡面的“分子”基本上可以瞬間佔領整個廁所……(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男子大腸鏡切除瘜肉等待解說 跑去抽菸引發腹部劇痛
50歲劉姓男子因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醫師發現他右下腹升結腸處有個約3公分瘜肉,以大腸鏡瘜肉切除術處理,但結束檢查等待醫師解說時間,他自行跑去抽菸、吃東西,結果右下腹出現劇痛,醫師為確認瘜肉切除處的傷口是否破裂引發腸穿孔,立刻安排電腦斷層掃描,幸好無大礙,男子休息2天後出院。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大腸鏡可直接檢查腸道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的早期病灶等問題,當發現異常時能立即做切片供診斷分析、切除瘜肉處理;許多研究指出,透過大腸鏡發現瘜肉並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的有效方法。接受大腸瘜肉切除術後,雖可恢復一般飲食,但不可以立即抽菸、喝酒或暴飲暴食,以免產生腹痛、腹瀉、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此外也要配合醫師建議,視情況停用幾天活血化瘀的藥物及食物,例如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藥物、銀杏、靈芝、魚油、中藥補品等。他指出,根據統計,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者,100人中約50人有大腸瘜肉、5人可能有大腸癌,因此建議篩檢為陽性的民眾,一定要立即接受大腸鏡檢查,趁瘜肉尚未轉變為大腸癌之前切除,才能降低風險。接受大腸鏡檢查前,應配合衛教指示服用清腸瀉藥、多喝水、多走動,將殘餘的糞水排乾淨到淡黃色半透明的程度,檢查的品質才會良好。林裕鈞提醒,預防大腸癌要少吃燒烤油炸類、多吃蔬果及膳食纖維、規律運動、維持適當體重、以及戒菸,並建議有抽菸、飲酒習慣、肥胖、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因長大顆瘜肉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較高,可考慮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確保自身健康。
-
2020-08-20 科別.一般內科
經常感冒、痠痛、疲倦、便祕、胃食道逆流……可能與這原因有關!
很多人可能會問:「醫師,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慢性發炎?有什麼檢查方法嗎?」事實上,目前檢驗慢性發炎的實驗室或影像學方法尙未普及於臨床,如細胞激素測定或腦部發炎掃描等檢查大多來自較高階研究單位的專案計畫。那麼,治療者是如何判斷個案是否有慢性發炎呢?關鍵就在於臨床症狀/徵兆的分析,其可協助治療者以最有效率且最貼近病患主觀經驗的方式進行診療,亦可讓個案在每次門診之間做自我觀察與記錄,就像每天量血壓一樣,有利於篩檢、追蹤、與溝通。以下我們將慢性發炎的常見症狀、徵兆逐一列出。(一)疲倦那是一種無止盡的疲憊,找不到可以恢復精力的方法,感覺全身彷彿被沉重枷鎖給綑綁一樣,施展不開。疲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心理上的疲憊,覺得提不起勁、無精打采、或者找不到做事與享樂的動力;另一種則是身體上的疲憊,覺得肌肉無力與動作緩慢。心理疲憊與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有關,身體疲憊則與腦部紋狀體有關,顯示疲憊不只是一種抽象的感受(更不是懶惰),而是有其生理學依據。(二)心情莫名低落、焦慮、不耐煩經常為一些自己也覺得無關緊要或雞毛蒜皮的瑣事在擔憂,也常會因為生活的小摩擦而對周遭親友發脾氣。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彷彿別人都在跟自己作對,甚至對未來沒什麼期待。容易反芻負面經驗,並過度猜想可能發生可怕的事。(三)消化道症狀例如喉嚨梗塞感、便秘、拉肚子或胃食道逆流等症狀。「我到底怎麼了?做過胃鏡、鼻咽鏡,看過很多醫師,但都查不出為什麼喉嚨會有卡住的感覺?」關於這點,筆者經常會與病患分享歇斯底里(Hysteria)一詞的典故。早在西元前四百年,被稱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將一種多見於女性的焦慮與身體不適的現象命名為hystéra(辭源為子宮的意思),並認為子宮的四處移位是造成身體多處不適的原因,比如當子宮上移到喉嚨時便會有梗塞感。姑且不論這古老論點的偏見與不合時宜,有些人聽了,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意識到原來這不是什麼怪病,而是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注意到的現象。其他如便秘、腹瀉、或絞痛等類似腸躁症的症狀也與身體發炎有關,尤其是對壓力及作息特別敏感的人,比如有人上台前就會拉肚子,或者輪班時常會便秘,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四)皮膚與呼吸道症狀如果要阻絕外來物入侵,那時時刻刻都與環境有頻繁接觸的皮膚及呼吸道就是第一線邊防重鎭了。因此,人體很自然的在這兩個部位上布滿了免疫大軍,隨時準備迎戰。但若體內環境失衡,導致免疫系統對自身或外界有過於強烈的反應時,鼻炎、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與呼吸道的發炎便接踵而至。臨床上,許多個案也會因為壓力、飮食或作息不正常而惡化上述症狀,這都顯示慢性發炎的狀況正在發生。(五)無法被解釋的疼痛莫名的頭痛、肩頸痛、膏肓痛、四肢痠痛,或胸、腹、臀部的疼痛,看遍骨科、復健科、腸胃科、或心臟科等,都找不出病因。有些人以為個案是在無病呻吟,或說那是公主病,但其實個案的感受是無比眞實的,有時根本動彈不得。舉例來說,有一種稱為纖維肌痛症的疾病,核心症狀是多處肌肉疼痛、疲憊與注意力減退,但周邊組織根本看不出異常,不管巨觀或微觀都與常人無異,而且疼痛的位置還會四處遊走。在人們對此「怪病」還不了解時,個案常被誤以為是心理作祟或止痛藥上癮。所幸,最新研究已指出纖維肌痛症患者的中樞神經其實是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合併諸多痛覺處理機制的異常,還給罹病者治療的機會與公道。(六)經常感冒「醫師,我又感冒了。好像每次來看診,都是在流鼻涕和喉嚨痛。我明明就是看身心科,不是看耳鼻喉科啊……」經常有個案這麼苦笑著說。有人會問,發炎不是免疫細胞變得活躍嗎?怎麼我還會成天被病毒給入侵呢?其實,慢性發炎並非持續性的免疫反應增強,相反的,因為來自各路的免疫細胞、細胞激素及荷爾蒙的複雜互動,有時甚至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效應,如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和T 細胞被抑制,並有所謂免疫抑制微環境(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的形成。因此慢性發炎是一種免疫失調的結果,不但抵禦感染的能力減低,甚至也可能誘發癌變(此與近年來被大為關注的免疫治療有關),或出現各種過敏。所以慢性發炎的個案經常在感冒與過敏的交疊發作中度過,有時也很難分淸楚到底是何者了。本文出處/摘錄自遠足文化出版《發炎世代:為人體的心靈、免疫、疾病找到和諧與療癒之道》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彰化無症狀者採檢陽性 醫師:中央與地方標準應一致
國內昨天新增一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自美返台的少年在彰化居家檢疫時,雖然沒有症狀,但仍由衛生局抽檢,檢出陽性,各方關注為何沒有症狀仍被抽檢,不符合目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則表示,沒有症狀者即使被檢出陽性,也不太會傳染,但是中央與地方針對到底該不該花資源去找出無症狀感染者,做法應該一致。指揮中心今天面對媒體的質疑時,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請政風單位介入了解,為何會有無症狀者仍被採檢的情況。而根據中央社的報導,不僅該名少年受檢,有民眾從國外回台,在居家檢疫期間接到彰化縣衛生局來電,告知回台幾天都沒有症狀,但為了避免有無症狀感染的風險,詢問是否願意接受鼻咽採檢。無須付採檢費用,但須自付掛號費。這位民眾表示,當時他從高風險國家返國,覺得採檢得知自身健康狀況也好,就接受採檢。原本以為,這是全國都採用的例行措施,直到自美返台少年一案揭露後,他才知道「原來不是正常程序」,感到傻眼;且他有另一名朋友也從國外回來到彰化居家檢疫,一樣也被採檢。台南市衛生局則表示,目前針對居家檢疫中無症狀的個案,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如果有探病或奔喪的需求,可以在居檢第5天以後,自費採檢,如果陰性即可依規定外出,台南市之前有因此而自費採檢的個案,都未檢出。除此之外,可採檢個案包含不符合通報條件的肺炎或嗅覺、異常個案及不符合通報定義的發燒、呼吸道症狀、不明原因腹瀉,醫師認為有必要採檢者。但是,無症狀的居家檢疫者並不在其列。陳志金表示,無症狀者即使被檢出陽性,應該也是弱陽,傳染給他人的機率相對低。
-
2020-08-19 新聞.健康知識+
這9種食物天生帶「毒」 購買料理前要多加注意!
眾所周知,吃了不干淨或腐敗變質的食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鮮為人知的是,有些食物即使清洗乾淨了、沒有腐敗變質,也可能天生帶毒素。更可怕的是,有些毒素不怕高溫,需要格外注意。1.河豚毒素:河豚毒素。河豚味道鮮美,但由於其含有劇毒,民間自古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河豚毒素是一類神經毒素,0.5毫克就可致人死亡。其熱穩定性好,煮沸、鹽醃、日曬均不能將其破壞。不過,養殖河豚已經實現無毒,可以放心食用。防毒建議:如果想吃河豚,最好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養殖的,野生的一定不要吃。2.毒蘑菇毒素:多種毒素。不同類型的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也有一些毒蘑菇同時含有多種毒素。每年全國各地都會出現採食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事件。原因在於,很多人過分相信自己辨識毒蘑菇的能力,還有人受到錯誤辨別方法的誤導。防毒建議:別吃不認識的蘑菇。3.新鮮的黃花菜(金針花)毒素:秋水仙鹼。秋水仙鹼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二秋水鹼,這是一種毒性很大的物質,能強烈刺激腸胃和呼吸系統,導致噁心、嘔吐、腹瀉以及腹痛等,更嚴重的會有肌肉疼痛無力、手指腳趾麻木等症狀。防毒建議:先將鮮黃花菜(金針花)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水浸泡2小時以上,撈出後擠掉汁液,徹底炒熟。4.未煮熟的四季豆毒素:皂素、血細胞凝集素等。四季豆又叫扁豆,是最容易引起中毒的食物之一。皂素存在於豆莢中,對人體消化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性,可引起胃腸道症狀;血細胞凝集素存在於豆粒中,具有凝血作用。防毒建議:四季豆一定要燜煮10分鐘以上,如果是東北油豆角,最好燜煮15分鐘以上。實在擔心中毒,可先焯一下(放在開水鍋中加熱至半熟或全熟)。另外,大豆、豌豆、菜豆、刀豆、蠶豆等豆類中也含有凝集素、胰蛋白酶抑製劑等,食用前需要充分煮熟。5.發苦的瓜毒素:葫蘆素。櫛瓜、瓠瓜、黃瓜和南瓜等瓜類,如果吃著明顯發苦,說明其中含有大量苦味的葫蘆素,這種物質攝入過多可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再嚴重的,可因劇烈嘔吐、腹瀉而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而且經烹飪加熱後,葫蘆素的毒性也不會減弱。防毒建議:瓜類買回家去皮去瓤後,可先用舌頭舔一下,苦的就不要吃。6.苦杏仁毒素:扁桃苷,又名苦杏仁甙。苦杏仁甙水解後會產生有毒的氫氰酸和苯甲醛,會引起中毒,甚至可能致命。防毒建議:苦杏仁不要直接吃,應反復用水浸泡,並充分加熱後再食用。7.未成熟的番茄毒素:番茄鹼。番茄鹼是一種有毒物質,食用後可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防毒建議:選購充分成熟、顏色鮮紅的番茄。8.不新鮮的青皮紅肉魚毒素:組織胺。鮐魚、鰺魚、竹莢魚、鯖魚、鰹魚、金槍魚、秋刀魚、馬鮫魚、青佔魚、沙丁魚等青皮紅肉的海水魚,體內含有豐富的游離組氨酸,在細菌作用下極易產生組織胺。組織胺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支氣管收縮,從而導致一系列臨床症狀,包括臉紅、頭痛、心慌、胸悶、腹瀉、血壓變化甚至休克。防毒建議:青皮紅肉魚一定要買新鮮的,如果暫時不吃要冷藏或冷凍。9.發芽發綠的馬鈴薯毒素:龍葵素。發芽後,馬鈴薯芽眼、芽根和變綠、潰爛的地方,龍葵素的含量劇增。人吃了這種馬鈴薯,輕者噁心、腹痛,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防毒建議:馬鈴薯應在陰涼、乾燥處存放,如出現小部分變綠、發芽,可把變綠、發芽部分削去,在烹飪時加點醋,酸性可促進龍葵素分解,加熱後可食用,如馬鈴薯發芽、變綠面積超過一半,就不要吃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消保處抽驗市售15件酒精性乾洗手 全不含甲醇
行政院消保處今天表示,外國紛傳酒精性乾洗手含甲醇,如香港驗24件有6件,美國已發現135件;但抽驗國內市售15件皆無,相對國外安全,但有7件違法宣稱療效,地方政府將查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今天召開「市售防疫商品之品質檢驗及標示、廣告查核結果」記者會,做出以上公布。消保處處長劉清芳說,本次抽驗是因應海外紛傳酒精性乾洗手含甲醇之故。消保處簡任消保官王德明說明,甲醇是工業用酒精,也稱木精,若被皮膚吸收或誤食,中毒症狀包含頭痛、嗜睡、噁心、嘔吐腹瀉,嚴重會昏迷、癲癇、永久性失明、神經系統傷害;香港抽驗24件有6件,美國已發現135件(多數來自墨西哥)含甲醇。消保處秘書柯孟君指出,5月到6月間,就實體店面、網路商店隨機購樣15件酒精性乾洗手,其中2件為藥品,有關品質、標示及廣告都合格,另13件為一般商品,當中有7件不符合藥事法第69條規定,宣稱療效,例如宣稱預防手部細菌感染、能對抗99%的細菌病毒等。以上違反藥事法部分,她說,移請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查處,可處新台幣60萬元以上、2500萬元以下罰鍰。衛福部食藥署藥品組技正許芷瑀說明,因為曾經許可藥品的藥證裡面有宣稱殺菌跟消毒,所以如果有一般商品宣稱使用在人體具有殺菌、消毒,會涉及有醫療效能的宣稱;若是抑菌、抗菌,則不認為有醫療效能的宣稱。違規案件會移請地方政府查處,將產品先下架。另外有8件不符合商品標示法規定,例如沒標示製造商、委製商資訊不完整,或未標示製造日期等。經濟部將移請地方政府依商品標示法限期改正,不改正可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並可按次連續罰。消保處統計,以上13件,有2類不合格樣態,共計11件不合格,換算不合格率逾8成。另外,柯孟君說,消保處還上網路抽驗11件防疫商品,不只酒精性乾洗手,還有紫外線殺菌消毒燈、抗菌隨行卡等,其中有4件也違反藥事法,宣稱醫療效能,其中1件日本產品為除臭抗菌噴霧,還違反環境用藥管理法。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副局長陳淑玲說明,上述產品是訴求環境消毒的藥品,須取得環境用藥許可證,但沒取得,依據環境用藥管理法下架,市售品回收、庫存品數量都要報給當地主管機關,已罰6萬元,還要追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