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肺炎
共找到
13168
筆 文章
-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外籍看護染新冠肺炎 台大醫沉痛:外包妥協帶來風險
外籍看護因照顧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受到感染,再次戳中護病比緊繃、照服員外包所衍生的醫院管理痛點。2018年有調查發現,七成醫學中心看護工作外包。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宜君語重心長表示,病家自帶照顧者幾乎無法可管,呼籲社會大眾藉此機會重新思考,是什麼造就了這種越來越依賴外部人力的醫療結構,是否應投入足夠醫療成本來推行「全責照護」。陳宜君表示,民眾自己帶進醫院的照顧者,無論是家人或自聘看護,有無訓練、合不合法,醫院幾乎無法可管。比如原本教過大哥照顧技巧,隔兩天排班換成二哥或看護,結果病人嗆到或跌倒,護理人員也不忍責備。陳宜君說,現在病人複雜度已遠勝於五年、十年前,床邊設備和處置都非常複雜,對護理人員已是沈重負擔,對家屬和看護更是困難,「當孝心和愛心沒有轉換成專業能力,難免會踩到紅線」。與醫院簽約的外包看護還算可管理,但管理力道和效率也堪慮。陳宜君表示,醫院有專責的「履約管理」單位,要求照服員完成一定時數感染管控教育訓練,但因為還要透過外包公司這一層,醫院管理力道無形變弱。在照護人力供不應求的現實下,外包單位對醫院很難有忠誠度,若醫院要求過多,比如為感染管控而限制照服員不能跨醫院服務,公司很可能不願承包,醫院找不到照服員之下,只好做出部分妥協。「每一次妥協,就帶來一個風險,」陳宜君感嘆,疫情就是總體檢,映照出醫療體系多年來累積出來的疑慮。上次SARS看到外包清潔人員的問題,這次新冠肺炎暴露出看護工的問題。這些問題必須獲得正視,原本常態呈現緊繃的醫療體系,才不會因疫情而受到更多傷害。陳宜君表示,最理想的狀態,是將護理人員及照服員都納入正規編制的「全責照顧」,問題是經費從哪來?如果政府和社會大眾都只願意付出某種程度的成本,卻想要得到很多很好的照顧,就是會得到這樣的不正常的人力結構,「因為我們必須越來越依賴外人來照顧病人。」陳宜君認為,這議題之沈重已不是單靠衛福部可承擔,而是整個國家的問題。陳宜君表示,目前醫院勢必將再強化履約管理,已達成防疫治療等短期目標,但上述醫療體系的「體質問題」無法短期解決,急需社會大眾及政府重新思考。對於原本佔床率就非常緊繃的台大醫院來說,光要達成短期目標,醫護人員就已經不停加班,希望社會大眾對醫護人員多加體諒,少點責怪。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之所以哭 因不知要待多久」… 武漢醫護投書醫學期刊向全球求救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本報系聯合報報導,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24日發表,在武漢抗疫前線的中國醫務人員向全球發出醫療支援請求,「我們之所以哭泣,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待多久,而且我們都知道,自己身為醫務人員,是COVID-19(新冠肺炎)感染風險最高的人群」、「請你們來到中國,幫助我們抗擊疫情。」中國醫學知識分享網站「丁香園」論壇轉載並翻譯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虎撲、知乎等各大平台轉貼引發熱烈討論,不過,文章隨即遭到封鎖。據「丁香園」轉載文章,投書的是廣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他們自1月24日到武漢支援至今。文中表示,武漢的條件和環境比想像中更加困難和極端。防護物資,如N95醫用口罩、面罩、護目鏡、防護服、手套等都嚴重短缺。投書指出,「護目鏡是塑膠材質的,需要反覆進行清洗、消毒,現在它們已經越來越模糊,讓我們的視野有點看不清了」、「許多同事的手上都長了皮疹,由於需要長時間佩戴N95口罩和穿戴多層防護設備,一些護士的耳朵和額頭上都長了壓瘡。」並透露,因為進入隔離病房前兩小時就會盡量避免進食和飲水,「一些護士的嘴唇上起了水泡,還有的護士因為低血糖和缺氧而暈倒。」另外,由於戴口罩,與患者溝通時必須得扯著嗓子喊,對方才能聽清。佩戴四層防護手套讓操作變得十分笨拙,甚至不聽使喚,連醫療設備的包裝袋都打不開,更不用說給患者打針。投書說,即使是經驗再豐富的護士,也還是會哭泣。「我們之所以哭泣,可能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待多久,而且我們都知道,自己身為醫務人員,是COVID-19感染風險最高的人群。」文中呼籲,「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明。我們在此向全球的醫務工作者請求醫療支援,請你們來到中國,幫助我們抗擊疫情。」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湖北仙桃醫生劉文雄13日在家中猝死,未獲工傷認定,此前一直戰鬥在防疫一線。仙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26日表示,目前該局領導正在商議此事,目前未有商討結果,如有新的認定結果會向社會公布。該局負責疫情防控期間工傷認定的人員表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是符合規定的。據報導,仙桃市三伏潭鎮衛生院醫生劉文雄13日在家中突發疾病並暈厥,後搶救無效死亡,診斷死亡原因為「急性心肌梗死」。仙桃市人社局出具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稱,不予認定或者視同為工傷。
-
2020-02-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限出境被批侵害人權 住院醫吐苦水「一年只休10天都沒了」
中央政府為提升防疫準備,日前頒布命令,禁止醫生、護理師等醫事人員出國至三級疫情區域,引發各界討論如此是否違反人身自由。有北部住院醫師對此非常不滿,在《DCARD》批評政府此命令「憑什麼」,並認為這種剝奪人權的事,「只有台灣做的出來。」該名網友表示,他在北部公立醫院當醫師,目前住院醫師第4年。過去兩年裡,除了特休,沒有任何一天,沒到醫院上班。每天大約十一點才能忙完。但第二天,三點半的鬧鐘會準時響起,催著你到醫院。他寫道:「一個禮科上七天班,平均週工時近110小時,然後,我換來的整年特休,只有十天。這十天,還要先跟醫院一年前說好,我想放什麼時候,你覺得這十天對我多重要?」「現在,你還要我不能出國?憑什麼?這可是最基本人權,還是你說在台灣當醫生,基本人權都不配有?」除此之外,他還提到醫院疫情防護問題,他說武漢肺炎開始後,他對整個國家政策失去信心,「爛到一個不可思議」。 他每天被配給一個口罩,而且要到了醫院才拿的到,同時進出醫院都需要戴口罩,所以,他發給的那個口罩,不論中間接觸武漢肺結核流感,通通得戴著那口罩。 他最後氣憤表示:「不給我們夠的口罩,不給我防護,不給我休息,我忍了。現在,連基本人權也不給我?」對此,有些網友回應「辛苦醫護人員了」、「重視人權都是演戲」、「要禁出國就全國人民一起禁」;但也有網友緩頰「不能出國的氣憤可以理解,但有疫情才封城代價很大,這是利益權衡的問題」、「同樣質疑法源、但平常無法休假,超時工作的問題,應該先去找醫院抗議。」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談台灣疫情 陳建仁:沒聚集感染、沒持續性感染鏈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公衛專家、副總統陳建仁昨接受日媒專訪時表示,現在台灣的這些個案,絕大部分都能夠追溯到感染來源,目前的狀況看起來,都還是家族內的感染。沒有像韓國的新天地教會,或是新加坡的神召會,因為宗教聚會而得到傳染,「就是沒有所謂的聚集感染」。總統府今天公布副總統接受《日本產業經濟新聞社》專訪內容,談及台灣目前疫情,陳建仁認為控制情況相當不錯,他表示,台灣到目前為止,從在國外得到感染的人數,比在國內感染的人數要來得多,而且沒有「感染以後又一直傳下去的傳染鏈」,沒有從這個家庭傳到那個家庭,「我們沒有持續性感染鏈」。陳建仁說,相對來講,「我們的感染情況算是有限的,但是卻讓我們的醫護和防疫人員投入很大的心力去做」。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議題再被關注。陳建仁表示,台灣不是沒有加入過WHO,中華民國是主張要設立WHO的國家。聯合國要設立WHO,中華民國是一個倡議者,所以我們在很早以前,就是聯合國成立WHO的時候是倡議國之一。陳建仁說,「後來,我們沒有在WHO裡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SARS來的時候,我們連中國的資料都沒有」,雖然中國說,他們一直在照顧台灣,都跟台灣分享資料,說老實話,「他跟我們分享資料就是報紙上可以看到的資料,那是沒有用的。你沒有很細節的臨床知識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做很好的疫情控制」。陳建仁說,假如台灣有加入WHO,「我相信一定會邀請我們的專家,像張上淳、林奏延、蘇益仁等人,去看看武漢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如果能夠得到第一手的資料,「我們很有可能在1月初的時候,就會給WHO一個很好的建議」,提醒大家應該要更注意武漢的情形。也可以提供這些專家協助的角色,以做為一個會員國的身分,向WHO提供更多防疫的建議。陳建仁表示,「『假如』我們是在WHO中,我們的專家學者一定可以給WHO很多的幫忙。我們的學者也一定會坐在緊急應變的會議中提供我們的意見。但是我們沒有、我們不能」。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冠狀病毒之父:病毒比病毒學家厲害 研究跟不上變異
中研院院士賴明詔研究冠狀病毒40年,有「冠狀病毒之父」之稱,宅神朱學恒今天在臉書發文,他和賴明詔談新冠病毒疫情,賴明詔提醒,人類侵犯大自然,結果就是讓人類感染病毒,而病毒變異速度永遠比研究更快,勤洗手「斷絕與病毒往來」,才是自保之道。賴明詔說,他研究冠狀病毒40年,以前覺得自己的研究對人類健康沒有太多貢獻。他說,冠狀病毒很少引起疾病,,以前大家對他的研究也沒有什麼興趣,他只是一直堅持研究,沒想到2003年SARS爆發,才知道冠狀病毒也可以引起這樣嚴重的病,而他之前的研究,也就成為了解SARS發生機制的重要資料。他說,研究冠狀病毒40年,最近20年冠狀病毒引發重大疫情,他認為病毒原先與人類相安無事,是因為人類熱愛侵犯大自然,但人類改變自然環境,接觸結果就是讓人類感染了病毒,而人類過去對這些病毒沒有接觸,根本沒有抵抗力,才會造成疫情。另外,不要期待夏天了,病毒沒有在怕37.38度的,是大家走出戶外較多。如果你還是天天中央空調冷氣房,病毒還是很愛你的。賴明詔認為,保護自己就是保護病人,多洗手和增強自己的抵抗力,病毒永遠比病毒學家厲害,不論我們再怎麼研發疫苗,研究病毒,都跟不上它們變異的速度。斷絕與病毒來往才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鍾南山預測 4 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復陽不會感染
大陸出現治癒出院後核酸檢測又「復陽」,引發二度感染疑慮。大陸抗疫專家、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指出,只要身體出現抗體,一般就不會再感染。鍾南山预测,大陸疫情高峰已經下來了,疫情「4 月底基本控制」。鍾南山上午出席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他指出,團隊在傳統模型基礎上加上兩個影響因素(國家強力干預和春節後的回程高峰消除)之後,做出了預測模型,先前提出預測疫情高峰應該是在 2 月中接近二月底。「2 月 15 日數字果然下來了,接下來,我們預測是 4 月底基本控制。」針對多地傳出核酸檢測複陽,鍾南山表示,一般這些病人不會再感染。他指出,病毒感染規律是只要身體出現抗體,就不會再感染。「不要說一發現有些殘餘就認為再感染,身體已經產生足夠量的抗體,一般就不會感染的,這是規律。」至於腸道糞便中還有殘餘,是否會傳給別人,鍾南山指出,還需要觀察。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鍾南山: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 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大陸成為眾矢之的,不過,大陸抗疫專家、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稱,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鍾南山上午出席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他指出:對疫情的預測,我們首先考慮中國,沒考慮國外,現在國外出現一些情況,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他還指,目前武漢的病情極為嚴重,外地傳染非常快。同時強調,在中國,只有在武漢出現了大規模爆發,在廣東等其他城市並不是大規模爆發。目前在大陸判斷RO值是在2到3之間(即一人可傳染2-3人)。重症病人傳染性更高,輕症更低一些,但是傳染非常快。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外籍看護趴趴走 醫界:可能從家庭群聚跑到社區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國內昨再新增1名第32例確診個案,為第27例者的印尼女外籍看護,該起群聚事件已有6人確診。專家表示,目前本起群聚新確診個案都與指標個案有明確接觸史,暫時可將其定調為「家庭群聚」,但由於此看護也曾到其他醫院服務,且暫時無法確認院外的接觸者,因此除看護工與照顧者感染風險較高外,疫情也有傳播到社區的可能。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目前本起群聚確診個案都與指標個案有明確接觸史,有明確的傳播鏈,暫時可將其定調為家庭群聚,但由於此看護除了在第27例的醫院擔任看護外,也同時到另一間醫院照顧患者,目前第二間醫院的接觸者,及她在2月16日至2月24日的院外活動史接觸者都仍待調查,故疫情也可能脫離家庭傳播鏈、跑到社區。國泰醫院臨床病理科主任崔可忠表示,看護工與照顧者可能需要替病人翻身拍背、以衛生紙接取咳痰、清潔口腔或在耳邊說話,在醫院陪伴時更睡在病床旁,長期時間與被照顧者距離一公尺以內。倘若被照顧者受到新冠肺炎等病毒感染,看護工與照顧者就有很高風險遭受傳染。崔可忠表示,政府應考慮在醫院發放多國語言的衛教宣導資訊。一般來說,看護工與照顧者在陪伴有疑似症狀的被照顧者之時,應配戴一般外科口罩,口罩數量充分時應頻繁更換;有眼鏡或護目鏡時應在照顧時佩戴上;接觸被照顧者前後都應正確洗手;自身一有呼吸道症狀或發燒應立即就醫。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未發燒卻確診比率不低 學者:追蹤接觸史比量體溫有效
多所大專校院下周開學,台科大副校長兼教務長莊榮輝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校內將實施量體溫措施。他說,確診新冠肺炎但未發燒的比率不低,如要控制疫情,更重要的是落實追蹤確診個案接觸史。莊榮輝是生物化學領域學者,他今天出席台科大記者會,會後受訪表示,全球確診個案中,沒發燒的比率不是很低,疫情很麻煩。現在草木皆兵,全球任一個地方隨時會爆出疫情,只是或然率問題,像台灣或然率很低,武漢就很高。他表示,好的做法是有人確診就趕快防堵,從個案的接觸史來追蹤,這就是公共衛生,而他對台灣的公衛有信心。他也說追蹤接觸史要搭配國安管理,才能做到一人確診時,其他人都要隔離14天,沒事再放出來。據他所知韓國有此措施,但韓國疫情也沒控制住,表示韓國做得還不夠周全。媒體問到台科大校內防疫,莊榮輝說,三大重點區域是餐廳、教室、宿舍,宿舍部分,學生維持好就可以了。而餐廳最危險,因師生進餐廳就會把口罩拿下來。校方參考他人做法,在餐桌設壓克力圍籬,效果不錯;另也推廣「餐桌勿語」運動,鼓勵學生用餐時少交談。教室部分,莊榮輝說,學生對疫情的自主意識滿好,例如研究所考試全班都戴口罩,他們相信進校園的學生都沒問題。課堂安排上,大學生行動雖難追蹤,不過實施遠距教學也比較容易。包括教材使用、報告繳交,都比中小學彈性。莊榮輝說,因為老師上課要講話,台科大也沒強迫老師戴口罩,但鼓勵老師和學生相隔三尺以上,「不要求要千里之外。」身為通識課老師的他,這學期也開設有關微生物與病毒課程,讓學生了解病毒是什麼。按指揮中心公告,目前從陸港澳韓入境者,入境後都要做14天居家檢疫。莊榮輝說,台科大有回台準備開學的陸港澳生,都已經完成檢疫出關,沒人有問題。
-
2020-02-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消毒狂用次氯酸水 恐致肺損傷、增加罹癌風險?
我在2020-2-20發表《二氧化氯PK次氯酸水》之後,一位臉書朋友蔡醫師傳來一篇論文及一位胸腔科醫師的網頁。我看過那篇論文以及那位醫師的網頁後,就跟蔡醫師說:「他把氯氣和次氯酸混為一談,但其實它們是很不一樣的。」,而蔡醫師則回:「我也覺得!所以請敎!3Q!」。不久後,蔡醫師傳來他跟那位胸腔科醫師在臉書對話的截圖:蔡醫師:「氯氣和次氯酸應該是不同的?」胸腔科醫師:「內文也有提到次氯酸的傷害。」我就跟蔡醫師說:「論文有提到次氯酸的傷害,卻沒提出證據。」,而蔡醫師則回:「3Q!現在群組、尤其兒科廣傳!期待敎授的文章指正!」 那篇論文是在2010年發表的,標題是Mechanisms and Modification of Chlorine-induced Lung Injury in Animals(氯氣在動物引起肺損傷的機制和修改)。它裡面的第一個圖表的標題是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lung epithelial targets and reactive intermediates formed in the lung epithelial fluids during inhalation of Cl2(吸入氯氣期間在肺上皮液中形成的反應中間物及肺上皮標靶的示意圖)。標題的下面有說明氯氣會在肺裡形成一些中間物,而這些中間物會通過一些肺上皮標靶來造成肺損傷。這張圖表有被那位胸腔科醫師拷貝到他的網頁,成為最醒目的宣傳。但是,它的標題(或註解)卻變成「次氯酸水為弱酸性,霧氣化後吸入呼吸道將導致;呼吸道急性發炎反應與急性肺損傷,誘發氣喘發作,還可能導致過敏性肺炎,甚至啟動致癌途徑、增加肺癌的機會!!」。也就是說,論文裡的《氯氣》被這位胸腔科醫師解讀為《霧氣化後的次氯酸水》。至於這篇論文的內文裡所提到的《次氯酸水霧化後對肺的影響》,它總共引用了三篇論文,而它們都是出自同一團隊:2008年:TRPA1 is a major oxidant sensor in murine airway sensory neurons(TRPA1是老鼠氣道感覺神經元中的主要氧化劑傳感器)。在這項研究裡,實驗所用的次氯酸,是次氯酸鈉(即漂白水),而不是次氯酸水。2008年:Breathtaking TRP Channels: TRPA1 and TRPV1 in Airway Chemosensation and Reflex Control(令人嘆為觀止的TRP通道:氣道化學傳感和反射控制中的TRPA1和TRPV1)。這是一篇回顧性的論文,而它是引用上面那一篇論文來討論次氯酸霧化後對肺的影響。2010年:Sensory Detection and Responses to Toxic Gases(感官檢測和對有毒氣體的響應)。這也是一篇回顧性的論文,而它是引用上面那兩篇論文來討論次氯酸霧化後對肺的影響。也就是說,所謂的《次氯酸水霧化後對肺的影響》的研究,其實是用漂白水做出來的,而不是用次氯酸水。看到這裡,您也許會覺得我好像是在為次氯酸水做辯護。再加上我在這幾天裡共發表了5篇有關次氯酸水的文章,所以您大概會以為我是在鼓勵大家使用次氯酸水。但,事實是正好相反。我是在2019-10-16第一次發表有關次氯酸水的文章,而當時我就有表示,我不同意商家所聲稱的《次氯酸水最後會變成水,是很安全的》。然後,我又在今年2月14日發表的《武漢病毒恐慌,次氯酸水》裡說:「我對於一般家庭使用次氯酸水的必要性,是持保留的態度。但是,由於現在武漢病毒搞得人心惶惶,所以我才會說可以考慮用次氯酸水來殺空氣中的病毒。」在給好幾位讀者的回答裡,我也一再強調,由於次氯酸水的安全性不明,所以不建議用在身上(包括手部消毒)。我也有跟幾位讀者說:「次氯酸水產品應當都是只作為環境衛生的管理,而不是身體衛生的管理。」也就是說,對於次氯酸水與身體的接觸,縱然只是手部的接觸,我都已表達擔憂。所以,我是絕無可能會告訴讀者《霧化的次氯酸水對肺是安全的》。只不過,對於《次氯酸水將導致肺損傷,癌化等等》的聲稱,目前的科學證據實在是相當薄弱。原文:次氯酸水導致肺損傷,癌化?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第32例確診為非法移工 反映出台灣防疫缺口
內政部統計,台灣截至去年上半年有近五萬名失聯移工,我國第32例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正是一名非法看護。她的確診,帶出非法移工防疫遭忽視的議題。專家表示政府應盡速補破網,如在非法看護宣導方面,應積極印製各國語言的防疫宣導單張,由里長提供給使用看護工的家庭,或發放至外籍移工常聚會的活動據點等。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聯會副理事長吳第明表示,失聯移工是防疫上較難觸及的一塊,他們散布在醫院、家庭、工廠、路邊攤、山上茶園等許多地方,但不是每個工作場域的雇主都有能力落實防疫教育、提供其自保指引。因此,政府應盡速補破網,如在非法看護宣導方面,除了在移工仲介端布達防疫指引,還可考慮透過里長進行里民防疫宣導,因為里長較能掌握街坊鄰居誰家有請外籍移工。另外,還可在外籍移工常聚會的小吃攤、公園、車站等活動據點發放傳單等,以將防疫資訊有效傳遞。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照顧家庭所需要的防疫教育資訊,適用於家庭成員也適用於移工,不過須考量移工閱讀資訊會有語言門檻,因此政府應設計多國語言版本的衛教宣導品。衛福部疾管署初步在官網放置多語的、教導正確洗手的宣導單張,但整體而言,多數官網上的宣導海報、單張、手冊、多媒體均以國語為主。對此,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在實體宣導品方面,將與疾管署討論是否印製不同外勞輸出國的語言版本,以利移工以母國語言吸收資訊。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疫苗不遠?陸專家潑冷水:半年內可能性是0
「疫苗研發非常重要,但疫苗從研製到上市最快也要6個月,今年8月前疫苗成功開發的可能性為『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寧毅指出,疫苗對本次疫情是畫餅充饑,遠水解不了近渴。包括天津大學宣稱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口服疫苗,美國製藥公司Moderna宣佈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人體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捷報頻傳。寧毅指出,儘管國內外疫苗進展神速,但至少在六個月之內,疫苗成功開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等到疫苗開發成功,本次疫情就過去了。寧毅指出,,目前當務之急是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這才是重點。寧毅說,疫苗上市前通過I、II、III期臨床試驗,尤其是大規模III期臨床實驗,往往需要上萬名,或至少幾千名的受試者,甚至會持續3-5年時間,耗費巨大人力財力,且要承受失敗風險。
-
2020-02-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龍德宮直播遶境 醫療人員:「順時中該你説話了」
醫勞盟粉團今早貼文指出,針對全國大型宗教活動「防疫中心速開專家會議決定那些大型集會分階段禁止」網友留言多要求政府拿出公權力明具禁止「政府可以限制醫護出國,為何不能禁止繞境?」「順時中,該你説話了!」胸腔科及重症醫學會、感染醫學會和公共衞生學會發表聯合聲明日前呼籲暫停大型集會。一早桃園龍德宮直播繞境,引發不少民眾留言「政府還不拿出公權力?真的很....」也有醫療人員指出,台北捷運每天的人流難道就沒問題?醫療盟指出,大型集會的主辦單位們,難到真的一定要政府拿起棍子、吹起哨子才要停止讓台灣全面淪陷的跳水自殺行為嗎?! 舊金山昨宣布禁入緊急狀態、韓國瘋狂暴增昨日近300人確診感染,不要讓媽祖在天上笑我們台灣人笨,給各種預警,卻連孰輕孰重都分不清楚。台灣只有300床負壓隔離病房,醫療系統若倒,30萬醫療人員停止出國也沒有用。呼籲桃園市長鄭文燦協調速召回龍德宮繞境,全民打電話請自己的宮廟延辦大型活動。網友留言一面倒,要求政府拿出公權力停止大型群聚活動,無關色彩,暫停舉辦,以免造成台灣醫療破口。「政府直接一只行政命令就搞定的東西,幹嘛搞這麼久?」
-
2020-02-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原來順著時中走這麼令人安心」疫情30大觀察瘋傳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多個國家出現確診病例,我國更是全力防疫,政府管制口罩,買口罩的丶買酒精的人大排長龍。最近網路上熟傳一篇網友條列式的社會觀察,例如得到相當多的肯定,很多人給個「觀察細膩」的好評。「可以讓人耐心排隊的,不只是高價的iPhone,五元的口罩也可以」;「不能喝的酒精比能喝的珍貴,原來也有這麼一天」;「這是個衛生紙也會被偷的年代」;「在電梯放屁,比在電梯咳嗽,更能讓人接受」;「不熟的人突然打電話來,不是要借錢,是要問「你有多的口罩嗎?」網傳「新冠肺炎的社會觀察」如下:1.可以讓人耐心排隊的,不只是高價的iPhone,五元的口罩也可以。2.很多的會議,原來可以說取消就取消,根本也不必再補開。3.醫院的出入口,其實只剩下一個,也還夠用。4.探病其實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社交活動。5.寒假即使多放兩週,其實作業也還是沒辦法寫完。6.假日的大賣場人潮,其實有不少是來試吃的,現在就明顯少很多。7.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虛弱到連講話也會喘,直到戴上口罩以後。8.很多人發現自己變漂亮了,在戴上口罩以後。9.終於能夠體會追劇者的心情,每天固定時間,等待同一個人在電視上出現。10.不能喝的酒精比能喝的珍貴,原來也有這麼一天。11.這是一個,撿到一包口罩,不知道要不要送去派出所的年代。12.其實不用評鑑督考,大家也都會把感控做好。13.洗手不必稽核。14.妝少化一半,原來可以多睡半小時。15.手上拿著錢和口罩,被搶的竟然是口罩。16.這是個衛生紙也會被偷的年代。17.連續假日,花東線車票都可以買得到,還可以包廂。18.在電梯放屁,比在電梯咳嗽,更能讓人接受。19.咳一下,是結束談話的最好提示。20.原來自己會煮的菜比想像中更多。21.健保卡比信用卡更有存在感。22.醫院評鑑以後也可以改5年一次。23.從來沒覺得自己的手有這麼髒過。24.在廁所裡排隊的,原來不是為了上廁所。25.不熟的人突然打電話來,不是要借錢,是要問「你有多的口罩嗎?」。26.原來順著時中走這麼令人安心。27.進銀行不必脫口罩,警衛還會提醒你把口罩戴好。28.家中遭小偷,要先查看口罩還在不在。29.才知道不能隨意盡情的擴鼻孔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30.原來口罩最重要的角色,是通行證。
-
2020-02-27 科別.精神.身心
防疫好焦慮? App追蹤情緒狀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是否讓你覺得不安及焦慮?防疫,讓情緒穩定也很重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民眾可用手機應用程式定期檢視情緒狀態,提醒自己適時紓壓,避免陷入憂鬱情緒,影響身體健康!根據2019年9月發表於「JMIR mHealth and uHealth」期刊的研究指出,以手機應用程式為工具,可以讓使用者記錄每天的憂鬱症狀,同時依據對憂鬱症狀項目所作出回應的時間,可作為憂鬱症患者症狀出現的紀錄,及復發前的參考指標。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指出,憂鬱情緒並非一時產生,相關症狀是逐漸浮現且可以具體覺察的,建議可透過線上或手機應用程式的情緒檢測量表,進一步了解情緒起伏,並可參考檢測結果提出的建議,進行配套措施。例如運動、找信任的人訴說煩惱等;分數較高或紓壓方式無顯著改善憂鬱情緒時,則主動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董旭英提醒,時時篩檢情緒,持續追蹤自己的狀態,了解情緒的起伏,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減少治療的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許多民眾不免擔心、焦慮、恐慌。葉雅馨說,在擔憂疫情時該如何安定自己的心?建議可以利用手機透過App程式方便記錄情緒的起伏。建議可上網搜尋董氏基金會新改版的憂鬱檢測App,就提供了不同年齡層的憂鬱情緒檢測量表,可協助了解及記錄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時有心情日記、各式好心情秘方、放鬆練習等;也提供民眾所在的周邊醫療諮商、支持等不同類型的心理健康資源供選擇。此外,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常保持愉快的心情,都能增強防疫力。
-
2020-02-27 科別.皮膚
戴口罩沒控油 小心口罩痘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搭乘捷運、出入公共場所,幾乎人人都配戴口罩。皮膚科醫師表示,門診已陸續出現「口罩痘」的患者,比以往增加約一成,呼籲工作環境或是日常需長時間戴口罩者,應減少化妝、注意保濕、做好控油,每天清潔臉部兩次,避免「口罩痘」出沒。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張引碩表示,長時間配戴口罩,口罩與臉部的摩擦再加上悶熱,都會使臉部皮膚失衡,特別是原本就有酒糟、粉刺的民眾,臉部長時間處於悶熱環境,會更凸顯原先的皮膚問題。張引碩表示,配戴口罩仍需要看時機,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雖不斷增加,但民眾無須恐慌到隨時隨地都戴著口罩,運動時或位處空曠處也配戴口罩,則是完全沒有必要。避免口罩痘出現,張引碩提出三大原則,第一為維持口罩配戴原則,目前建議當進出醫院、處於人潮擁擠空間、慢性病或免疫力不佳民眾才需配戴。其餘時間,若是健康人則無需戴口罩。第二為定時保持通風,當覺得悶熱時,可走至相對空曠處,讓自己以及皮膚透氣,一旦臉部已經出油,可使用吸油面紙擦拭,但不建議臉部一油就洗臉,過度的清潔與搓揉,反而會破壞皮膚的油脂分泌,皮膚過乾,皮脂腺反而會分泌更旺盛,建議一天維持洗二次臉的習慣即可。第三為避免濃妝,外出建議以淡妝為主,加上可以使用清爽的乳液,讓臉部的肌膚能維持一定的濕度,才能避免油脂分泌旺盛而長痘痘。張引碩表示,部分口罩痘是酒糟肌惡化,可透過藥物控制,其餘的痘痘則可用外用A酸改善。他呼籲民眾別自行認定疾病,若仍有類似情形出現,應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後治療。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中國大陸疫情要拖多久?專家:可能要再忍半個月到一個月
自去年12月8日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中國大陸疫情持續發燒逾兩個月,還要拖多久?廣州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八院感染病中心 ICU 主任李粵平表示,儘管新增、死亡、重症病例明顯減少,但「還要可能再忍半個月到一個月」。李粵平說,「老實講,現在我不是那麼放心!」他認為,等到潛伏期真的都過了,天氣好轉了,那麼這個時候有可能是真正可以完全放心的時候。到底大陸目前整體疫情情況如何?李粵平說:我們不能說到了拐點,但是比前一段時間,疫情其實是好轉了很多。李粵平表示,之前一直都很擔心在復工之後會不會再來二次感染,但「目前看來還沒有」。不過他表示,新冠病毒潛伏期很長,患者帶毒的時間也比較久。據統計,普通型病人攜帶病毒的時間大概是為 7 到 14 天左右。也因此,大陸「封城、封路、停工、停課」切斷傳播途徑,李粵平表示,這種普遍性的防護,現在看起來對於控制傳染病來說還是非常有用的。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媽祖遶境該不該舉辦?黃玉成:大型集會常成傳染病溫床
新冠肺炎疫情威脅,媽祖遶境該不該舉辦?引發討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黃玉成說,大型集會是傳染病溫床,南韓、義大利相繼發生大型集會後疫情失控,二○○二年的麥加朝聖,朝聖者也出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群聚感染。麥加朝聖 曾爆腦膜炎傳播每年吸引逾三百萬名信徒的麥加朝聖,二○○二年多名朝聖者被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意外發現朝聖過程中,因長時間且密切接觸,腦膜炎雙球菌因飛沫傳染,接觸朝聖者的喉嚨、鼻粘膜,導致大規模感染,沙烏地阿拉伯為了避免再次發生,要求所有朝聖者必須先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持續上升,官方日前公布一名卅八歲確診案例的旅遊史,患者曾在二月二日、九日分別參加兩場路跑,其中一場路跑參加人數高達一千兩百人,後續追查其他確診案例,皆與其曾參與路跑有關。長時間人潮接觸 防疫隱憂新冠肺炎傳染途徑已知為飛沫、接觸傳染,黃玉成說,路跑時人潮洶湧,選手、志工、加油團、工作人員在同一處,接觸密度一定遠高於日常,特別是選手報到、休息、飲水時,都增加傳播風險。南韓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中,許多案例常去教會,被指出是防疫破口。黃玉成說,南韓教會聚集形態不明,只要有一位帶原者出現在大型集會活動,飛沫可能汙染環境,其他人碰觸飛沫,就有極高機率間接傳播而感染。黃玉成說,大甲媽遶境特色是時間長、人潮多、大家共食,人來人往是防疫隱憂,假設所有參與者都是健康人,倒是無妨,但我國已出現零星社區感染,並證實新冠肺炎有無症狀帶原者,只要病毒仍有散播能力,大型集會讓疫情擴散的風險增加。新冠肺炎可傳染期 難測黃玉成說,目前難以確定新冠肺炎可傳染期,但從我國確診案例來看,像案廿九早在一月廿九日就喉嚨不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月廿四日公布他為確診案例時,中間相隔至少廿七天,若加上潛伏期,病毒在體內早就超過卅天。黃玉成呼籲民眾盡可能減少大型集會活動,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與人有密切接觸。
-
2020-02-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口罩哪裡還有得買?開口問Siri立刻就能查
最近供應產能逐漸提升,排隊買口罩的人潮似乎稍微退燒,但許多人還是希望能不用浪費排隊時間輕鬆入手口罩,尤其是平時忙碌又一定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上班族,更需要學會運用以下幾種查詢工具,快速找到還有存貨的銷售點。使用iPhone的民眾,肯定沒想到Siri也能幫忙找口罩!只需喚醒Siri,直接問「口罩哪裡買」,Siri就會馬上送上官方「口罩供需資訊平台」的快速入口,點進去即可直接看到台灣眾多工程師的創意心血結晶,包括各種網頁、地圖應用、LINE應用、Chatbot機器人、App等工具,種類超豐富且仍持續不斷增加中。其中,「口罩指南」是個既美觀且操作相當直覺便利的查詢網站,介面有針對電腦與手機頁面分別優化,在抓取定位點之後,會直接列出該行政區整體銷售狀況,包括販售中的藥局與剩餘口罩總量。除了可以透過定位點直接查看距離最近的銷售點在哪、剩餘數量之外,有些藥局還會直接附上購買須知,像是每天幾點開賣的資訊;更方便的是,會另外列出還有最多庫存的銷售點清單,讓不想白跑一趟的民眾可以立刻知道哪裡買到的機率最高。而疫情天天都在變化,但許多民眾習慣用「感覺」來判斷口罩是否難買,所以也有工程師設計了「口罩儀表板」,希望透過資料與數字判斷出口罩的供需關係,希望消弭大家覺得好像都買不到口罩的恐懼心理。網頁中除了用簡單的圖表讓人一目瞭然現在剩餘口罩的數量與比例,並同步顯示與前一天/上週同期的比例變化之外,另外也可以查詢縣市、鄉鎮區的存貨率。這些功能雖然主要目的不是讓大家找哪裡可買,但透過數據可以看到各區域的供需狀況,也許能做為下次官方調整銷售方式的參考。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肺炎傳染 前副衛生署長:最好跟中國停止通航三個月
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今天受邀到民進黨中常會進行專題報告,在結束後受訪時表示,17年前SARS期間他曾建議停止與中國往來3個月,可惜沒做,所以SARS進來了,「我們(指現在政府)記取了17年前的教訓,所以一開始第一時間就做好很多的主動檢疫工作。」李龍騰表示,現在最好的方法是跟中國停止通航三個月,但是政府大概有些不方便,免得讓國際引起很多誤會。李龍騰說,如果讓台商繼續回來,甚至透過第三國回來,這樣傳染給國人的機會就很大。加上清明節快到了,很多台商回來掃墓,又不能阻擋他;而這時機也有人做如迎媽祖等大型的活動,動輒幾十萬人在走,就有擴大社區傳播的可能性,有可能就必須提升這樣的警戒需求。對於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是否應該要一級開設,李龍騰說,以現在台灣只有零星幾個家庭內聚集傳染,而沒有所謂社區傳染現象發生,他認為,從流行病學角度來說,還沒有需要提升到一級的需要。媒體請他評價目前政府的防疫措施,李龍騰表示,現在防疫是可圈可點,但未來不知道。至於媽祖遶境活動,李龍騰說,他認為應該停辦媽祖繞境,如果幾十萬人聚集下去,一定會造成社區感染。他也提到掃墓活動,「就像媽祖繞境可以停辦或明年擴大補辦,也可以跟祖先也可以講說,明年再補辦,要不然回來,要隔離14天,怎麼去辦?」
-
2020-02-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居家隔離者增 高醫統計:一成被隔離者有情緒困擾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被隔離人數也不斷攀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最近透過遠端會談系統,對30名住院隔離個案展開情緒關懷與評估,發現這些個案經二次採檢後雖沒有感染,但已有一成出現焦慮或憂鬱等情緒困擾。精神科醫師建議,看書、追劇、睡好或放輕鬆等,配合家人支持,都有助減低焦慮感。一名自大陸返台的女台幹,過年前因發燒38度到醫院看門診,當場被身穿隔離衣的醫護人員大陣仗搭救護車送入負壓隔離病房,一周後確認未感染才出院。這幾天已返回大陸開工的她坦言,有生以來第一次住院這麼久,除了擔心被感染或傳染給家人,一個人待在入夜後的病房「真的很恐怖」,只能抱著電腦拼命工作,才能忘掉那種恐懼。高醫精神醫學部主任柯志鴻指出,2003年SARS期間,全球有約50篇研究顯示,SARS導致大眾普遍惶恐,在疫情初期,群眾或病人最常見有焦慮、憂鬱、極度不安(急性壓力反應);其中,感染者、被隔離者及第一線工作人員更是暴露在這些壓力中的高風險族群。柯志鴻分析,被隔離者不僅擔心自身可能被感染,也擔心隔離前是否感染家人或朋友,回家後會不會遭到異樣眼光? 加上經濟衝擊等多重壓力,當壓力延長超過兩周,或有情緒困擾等病史,就會出現憂鬱、焦慮、不安等,進而影響到睡眠或精神狀況。柯志鴻說,若不得已因疫情被隔離或居家檢疫,一定要讓自己有充分的睡眠與休息,並保持正面想法,維持良好免疫力。此外,透過短暫活動、正念放鬆、瑜珈、坐禪、氣功或簡單的腹式呼吸等,都有助於深度放鬆,提升副交感神經,有助於減少情緒壓力。如原本就有服用改善情緒相關藥物,隔離期間也盡量不斷藥,才能安然度過隔離考驗。
-
2020-02-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本土個案增加 醫師:離社區傳播更近了
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國內31例確診,第27例至昨天新增的第31例同為一家人,近期本土個案數大增,台灣疫情是否進入社區傳播?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台灣的確離社區傳播更近了些,出現大家庭中一人確診後,家庭群聚難免。他說,建議政府釐清找不到感染源的個案外,透過如加強檢疫等方式,讓境外移入個案降低,防止台灣疫情擴大。指揮中心現行對社區傳播定義,在社區裡面走動就有感染的風險,有四種徵兆。依序分為,確定病例無法找出感染來源,本地感染的個案遠超過境外移入的感染個案數,已經出現持續性的傳播鏈,有廣泛發生的群聚事件等四種。黃高彬表示,這四徵兆中,台灣已經符合第一項,有個案無法找到感染來源,在台灣31例的個案中,從2月中旬至今,所新增皆為本土個案,目前本土已經占15例,預期近日將會超過境外移入數,只要未來再新增多個本土個案,即接近社區傳播四個徵兆中的第二徵兆。黃高彬說,台灣對新冠肺炎防疫守得不錯,雖有個案,但並非大幅增加,不像日、韓、義大利等國個案數激增,如南韓單日都增加百例以上,明顯進入社區傳播。他比較擔心的是,台灣第24例婦人,一直無法找到感染源,要如何找到接觸者,目前是難題,政府得用什麼措施讓確診個案不暴增,也考驗政府智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目前台灣確診個案中,家庭群聚三例,都是相對較早的感染,目前指揮中心從2月17日擴大監測以來,未再有其他群聚,得看是否再發生而決定防疫升級或因應。指揮中心已針對國人國外回來旅遊史、發燒但流感陰性者等,進行加強篩檢,期防堵社區傳播。
-
2020-02-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口罩實名制規定一改再改 基層藥師:機智大考驗
口罩實名制上路20天,政策隨著疫情與時事變化,一改再改,對第一線販售口罩的藥局藥師來說是大考驗,昨天防疫指揮中心因應開學,再度修改兒童購買口罩的規定,讓不少民眾誤以為是「每天都可以買兒童口罩」,讓藥師今天又解釋一翻。台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吳振名表示,2月6日開始的實名制,最辛苦的莫過於是全國的社區健保藥局,原先每張健保可買2片口罩,2月20日改為大人可買2片、12歲以下小孩可買4片,22日起又變放寬為13歲以下可購買兒童口罩,27日起每天不限單雙號都可買兒童口罩,最多可持3張兒童健保卡代購,但民眾根本不會記那麼多,反正拿著健保卡到社區健保藥局買口罩就對了,這樣的結果可苦了社區健保藥局。他表示,實名制實施至今已過20天,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民眾未滿7日就又拿著健保卡要到社區健保藥局買口罩,藥師只好一再重覆宣導是要滿7日,不要記成一周可買一次,現在一個大人可再拿3張兒童健保卡來買口罩,小孩可買大人的口罩,大人不可買小孩的,不只口罩片數不同,改換的過程,在刷卡輸入購買口罩的系統也容易亂掉,對所有社區健保藥局的藥師來說都是一場機智應變的大考驗。吳振名也提醒民眾,雖然兒童口罩放寬為每天不限單雙號都可買,但不是每張健保卡每一天都可以買一次,買過一次還是要間隔7天才可再購買,千萬不要搞錯了。
-
2020-02-26 科別.心臟血管
防疫正夯食用薑黃得與失 心臟科病人小心補過頭
初春天氣多變,碰上新冠肺炎疫情險峻,許多心臟科患者覺得自己氣血不足,除規律心血管用藥外,希望吃保健食品或民間配方,增強免疫力與血液循環,但是嘉義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明賢提醒患者要小心,部分食物會與藥物有交互作用,導致藥物濃度異常干擾藥效。林明賢指出,有名58歲男病人多年前因心內膜炎,接受機械式主動脈瓣膜置換,長期在心臟科門診接受抗凝血劑治療,他不菸不酒,藥物控制良好。但農曆年後,病人自覺容易痔瘡出血,走路會喘,回診追蹤抽血,發現評估凝血功能的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指數超過7(治療控制值維持2~3),血紅素指數下降到8.2 gm/dl(男性標準值>13 gm/dl)。病患原本否認最近有使用中藥或喝酒習慣,追問下,才發覺他近日因自覺手腳冰冷,親友推薦薑黃粉,雖病患避開藥物與薑黃粉使用時間,每日只用一小匙,1個月後雖明顯改善手腳冷麻症狀,但發現刷牙易牙齦出血,也許火氣大,上廁所也易痔瘡出血,第2個月後呼吸費力,因為沒有下肢水腫與小便減少問題,延至預定回診時間,才跟醫師討論病情變化。林明賢說,心臟科藥物多樣,需長期服用穩定病情,傳統抗凝血藥物「華法林」(Warfarin)是其中重要藥物之一,目的預防與治療血栓,但藥物容易受許多含維生素K食物(萵苣或花椰菜)、香菇、中藥(當歸)、酒精性飲料影響其效果。雖然近幾年台灣陸續引進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不因為飲食習慣影響穩定藥物濃度,但還是有部分病患只能使用「華法林」作臨床預防血栓用,其中包括換機械式瓣膜患者或心房顫動合併重度主動脈瓣膜狹窄與二尖瓣風濕性瓣膜狹窄患者。近幾年台灣風行吃薑黃粉,宣稱可能療效包羅萬象,包括抗氧化發炎、抗癌、促進血液循環、減重降血脂等,所以市面常做成健康食品與藥錠,方便服用。另,冬天咖哩鍋也含薑黃粉成分,大量頻繁使用此類料理,可能增強藥物效果,增加INR導致出血風險。林明賢建議病人可以在門診時,先跟醫師討論那些健康食品可以安全使用,不隱匿附加藥物使用,規則生活飲食習慣,如此可讓心血管狀況穩定,也可避免突發出血風險,包括嚴重腦出血中風。所有健康食品要在安全規範與適量使用下,才能弊少於利。
-
2020-02-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楊志良:遶境縮小且直播 馬拉松不用禁
武漢肺炎疫情中的大型活動引起關注。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不同大型活動應分別考量,宗教遶境可縮小規模且直播讓信徒線上參與;演唱會應避免參加;大型路跑則不需嚴規範。近日台灣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進展節奏快,每天都有新個案,加上近期將有許多大型活動,如宗教性質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和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體育相關的馬拉松賽事、明星演唱會等,是否舉辦動見觀瞻。楊志良在衛生署長任內經歷過2009到2010年H1N1新型流感全球大流行的防疫,今天上午他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宗教活動是感性訴求,若政府直接下令要求停辦,會引起很多反彈。他指出,目前政府以感性呼籲,是很好的溝通方法,讓大家理解大型宗教活動確實有防疫風險,大家來找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宗教活動也是人民的信仰,楊志良說,如果因為疫情,一味要求停止相關慶典,對信徒來說也不恰當,不妨活動續辦,但規模縮小,如最多僅派200人參與遶境,並全程錄影或直播,讓信徒可以線上參與,也可以撫慰心靈的需要。因武漢肺炎的傳播方式屬近距離的飛沫傳染、密切接觸傳播,楊志良說,大型宗教遶境活動,因信徒眾多、人潮擁擠,加上共食、甚至會一起住宿,確實增加防疫的風險。但人民仍要過生活,有限度的舉辦,又減少防疫負擔,是可行之道。不過,楊志良說,現階段應避免舉行演唱會,因聽眾都坐的相當靠近,且可能會一起開口合唱,會增加傳染風險。歌手也可考慮線上舉辦演唱會,並擬定新的收費方式,也避免對產業經濟造成衝擊。近期也有不少大型馬拉松賽事,楊志良則說,馬拉松舉辦場地都在戶外,且跑者一定都會間隔一段距離,加上會去跑馬拉松者身體狀況都不錯,相對來說風險很低,倒是不用嚴格限制停辦。
-
2020-02-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縣巿疫情「超前部署」 葉金川:要超前什麼?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不少縣市進行「超前部署」,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說,他沒聽過什麼超前部署,要超前什麼東西,但要請醫院做準備,在負壓隔離病房不夠狀況下,怎麼把一般病房改成隔離病房,其實只要變成單人床就好。葉金川說,台灣31案絕大部分都可以找到源頭,但還是有24案找不到源頭,還是有少許零星社區感染的跡象,社區感染的機會還是很大,還是要做好社區感染的防護,不過他還是強調,這叫做「有限度」的社區感染。葉金川表示,台灣現在控制得很好,跟新加坡、日本、韓國、香港持續性廣泛的的社區感染是不一樣的,台灣是有限度社區感染,中國大陸武漢、韓國大邱是社區大流行,台灣指揮中心做得很好,大家應該慶幸,但不可能沒有社區感染。葉金川指出,他不懂什麼是超前部署,現在一群檢疫人員、物理師、村里長,還有地方的護士在做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隔離這些人,另外還在醫院、隔離病床、隔離負壓病床這組人,這些都是本來該部署,不需要超前。葉金川還說,現在醫院還要做準備,新冠肺炎不是空氣傳染,在負壓隔離病房不夠,要怎麼把一般病房改成隔離病房,把病床改成單人,並劃分感染區、乾淨區,但這如果叫做超前部署,那就是必要的應該趕快要做。
-
2020-0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稀釋酒精引火燒傷 陽光基金會提醒「安全3要件」
為防堵新冠肺炎,民眾除了配戴醫用口罩,75%酒精也成了防疫必備品,不過,近日卻有人在稀釋酒精時起火,導致雙手、臉部燒傷,陽光基金會提醒,防疫同時也須防火,民眾稀釋酒精或分裝酒精時務必在通風環境進行,還要放在臉盆中進行,發生傾倒可盛接流出的酒精,並且要遠離火源、避開火器多的地方。陽光基金會指出,日前一名婦人花姨買了95%的酒精,想稀釋成75%的酒精作為防疫用,她參考網友作法,以4個養樂多空瓶當量杯調配,當時廚房爐火上正煮東西,花姨認為保持1公尺的距離應足夠,於是就在流理台上調配,成功稀釋一輪後,花姨繼續下一輪調配,正當她將酒精倒入養樂多瓶時,火突然由養樂多瓶竄燒上來,也回燃到一旁濃度95%的酒精,雖未釀成大災,但花姨的雙手和臉部卻1到2度燒傷。陽光基金會顧問莊啟忠建議,民眾稀釋酒精或分裝酒精時,務必確認「安全三要件」,第一要在通風的環境進行,避免空氣中酒精濃度蓄積過高引爆,第二要放在臉盆中進行,萬一發生傾倒可以盛接住流出的酒精,第三要遠離火源,也要避開火器多的地方(如廚房)。此外,使用酒精消毒「擦拭才有效」,千萬不要往室內空間或是人的身上噴灑;萬一不慎起火,不能用水滅火,必須採取「窒息式滅火」,在火勢尚未擴大前用濕抹布或金屬鍋蓋等物品蓋住將火悶熄。此外,莊啟忠也建議,居家環境消毒可使用含次氯酸的消毒水,次氯酸HClO會溶解病毒或細胞表層,消毒效果不亞於酒精,性質也較穩定。陽光基金會倡導組經理莊麗真表示,民眾切勿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發生火災與燒傷憾事,若在稀釋或使用酒精時不慎身上著火時,不可慌張,應馬上停住,躺下來左右翻滾,可迅速撲滅火勢,並謹記燒傷急救五步驟「沖、脫、泡、蓋、送」,小面積燒傷,若是起水泡超過10元硬幣大小,應就醫請醫師處理。
-
2020-02-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蘇貞昌主持一級開設?葉金川:我選陳時中 陣前換將是大忌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是否一級開設成為關注焦點,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指出,如果一級開設是由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那他寧可選擇陳時中,陣前換將是大忌,而且陳時中做得很好的時候,為什麼要換指揮官。葉金川說,中央其他部會或是國安單位,要給現在指揮官十足的資源,而不是換指揮官,陳時中跟疾管署其他人員關係比較清楚,陳固然是政治人物,但是還是專業人員,做的判斷會比較正確,當然不是100%,有時有些考量都還可接受。葉金川表示,既然大家都信任陳時中,就讓陳繼續做,除非有什麼問題,再來做一級開設,一級開設跟現在不一樣地方,就是只是有其他部會、國安資源的差別,蘇貞昌或是蔡英文總統就可以給陳十足資源,不一定由蘇貞昌來主持。
-
2020-02-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口罩真的可以噴酒精消毒後再使用嗎?藥師實測給你看
最近因為口罩荒,所以有人就提出用酒精來消毒口罩...........製造商的意見是:一般外科口罩,不適合用酒精因為酒精會破壞口罩的防水效果,導致飛沫口水會沾附在上面,然後滲進口罩內,再被你吸入呼吸道內。給大家看一下影片好了 我的建議:去過高風險場所後,請立即更換,沒去過高風險場所的情況下,好好保存,使用2~3天就是極限了,請拋棄。其實如果單純沒有接近危險因子或是沒有直接被飛沫碰到,口罩就算是使用兩天,防水力也還是在的有些人會說前面影片的酒精不是噴在外側,其實我也是有直接噴外側的影片,請看 翻過來給你看,其實只要兩下酒精就可以直接穿透到後面了對比於之前直接沖水龍頭,是不是馬上就可以發現不一樣了最後補上台灣不織布同業公會的說明:臺灣區不織布同業公會的說明,內文請參考公會連結網址:點我重點節錄如下:(1)電視上有人用微波爐來消毒口罩,那會讓口罩的效率降低的。(2)酒精和酒精揮發的氣體都會降低口罩的過濾效率,故千萬不可將酒精噴在口罩上。醫務人員,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中,使用酒精的頻率和所處的環境中酒精氣體的濃度都是較高的,如口罩供應充足,應注意更換。(3)一般如不在高危環境下工作的人,一片一次性的口罩用個3-5天,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防疫物資畢竟要留給最需要的人。※本文經《快樂小藥師》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