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肺炎
共找到
13168
筆 文章
-
-
2020-0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有過抗SARS經驗 葉金川「我較怕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COVID-19)國內確診病例攀升至30人,其中有三起感染源尚未尋獲,人心惶惶。走過SARS疫情、當時的台北市衛生局長葉金川表示不怕SARS、較怕新冠病毒,台灣應盡快找到感染源、盡量圍堵病毒,「大甲媽祖遶境若真要辦,主辦單位應負全責」。葉金川今早接受電台《周玉蔻嗆新聞》節目接受訪問,分享自己在SARS期間出和平醫院時曾被隔離兩周,當時不如今日可以隨時透過手機上網,只能自己打電腦、看電視,「很無聊」。葉金川說,相對而言,他不怕SARS病毒、較怕新冠病毒,因為新冠病毒傳染力強,重症率約20%、致死率0.5%至2%,「一百支籤當中有兩籤抽到會死,能不怕嗎?」他認為,台灣當務之急應盡快找到社區感染個案的感染源頭,雖然困難、雖然目前的30例當中就有好幾例是無症狀帶原者,感染者「就像是被無影腳踢到」,但只要像現在這樣從被踢倒的人往外擴大追查,就會查得到。葉金川說,目前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與疫苗,只能用時間換取空間,也就是盡量作足隔離阻絕措施,以防止病毒傳遞。疫情是否會像SARS在天熱時趨緩,這就要問上帝了。大甲媽祖進香活動的大型人潮聚集活動,是否會增加社區傳染風險。葉金川說,媽祖會保佑人們心靈平安,但不會阻擋病毒,人潮中有一個帶原者大家都不會知道。主辦單位如果一定要辦,就要擔起責任小心翼翼地辦,包括進行發燒篩檢、限制有症狀與有旅遊史的人不要參加等。葉金川雖憂心疫情擴大,但上午受訪時並未戴口罩。他表示,我國尚未有廣泛的社區傳播,病例不算多,且勤洗手比戴口罩重要,口罩在必要時刻才戴即可,像是在捷運上、人多之處或自身有症狀之時。
-
2020-02-25 科別.心臟血管
稍微動一下就累或心悸?看看你的心衰功能性在哪一級
心臟像馬達一樣,持續把血液打出去供全身器官使用。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黃世忠醫師表示,心臟衰竭的定義就是,從心臟打出去的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全身器官的需求。這是一個供需的問題,供需失衡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造成心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臟病」,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心絞痛、心肌梗塞,另外還有心律不整、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等。心臟瓣膜的功能是讓血液朝一定方向推進,倘若瓣膜打不開,或者瓣膜關不攏,皆會影響心臟功能。所謂的心臟肌肉病變,是心肌纖維化導致心臟無力收縮,例如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變成很大顆、很無力。先天性心臟病、高血糖、高血脂、嚴重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或者有心臟疾病家族史,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為什麼心臟變大顆卻反而沒有力量呢?黃世忠醫師解釋道,正常時候血液從心臟打出去,然後由靜脈系統回流到心臟,要把血液打出去之前心臟要先放鬆,放鬆到要收縮前的狀態,叫做舒張末期,心臟內的血液若是100c.c.,用力收縮把血液打出去後可能只剩下30c.c.,也就是一次把70c.c.的血打出去。一般人正常心跳大約每分鐘70跳,每一分鐘的心輸出量就是70 X 70 = 4900c.c.。當一個人的心臟沒力之後會代償,舒張時有更多血液回到心臟,比如說現在心臟擴大了,可以容納120c.c.血液,每次收縮還是打70c.c.出去,心臟裡留下50c.c.,我們會計算一個心臟功能的指標,叫做「左心室射出分率」,射出分率的意思就是原來100c.c.把血打出去後剩下30c.c.,射出分率就是70/100 = 70%。心臟擴大以後,同樣打出70c.c.,射出分率就變成70/120 = 58%。雖然心臟變大顆,但是心臟功能卻愈來愈差,射出分率漸漸從70%、60%、50%,變成剩下20%。因為心臟變大顆是把心肌纖維撐開,收縮力道比原來差很多。心臟衰竭初期通常有哪些表現?黃世忠醫師指出,心臟衰竭症狀常見的有幾種,一個是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程度不同,初期是休息的時候沒事,但是活動的時候會出現困難。原來爬三層樓不會喘,現在爬三層樓會喘,因為活動的時候身體需要較多血液供應,來不及供應就會喘,活動受限制。心臟衰竭導致肺部積水的時候患者沒辦法躺平,要坐起來比較舒服,叫「端坐呼吸」。有時候是已經睡著了但在半夜喘醒,這叫做「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若肺部積水很嚴重,患者連坐著不動也會喘。肺部積水還可能造成持續性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患者的痰通常比較稀,甚至出現粉紅色帶點血液,跟肺部感染、肺炎、感冒那種濃稠的黃痰不一樣。 患者會出現體液滯留,多餘的水分就滯留在體內,最常見的是下肢水腫,壓下去就會凹陷,有時候不只下肢水腫,還會往上腫到大腿、會陰部、腹部。如果水分滯留於腹腔內,可能造成腹水、肚子會脹,腸子也都腫腫脹脹,胃口就不好。當一個人出現水腫,體重會明顯增加,可能超過4-5公斤,就是4000-5000c.c.的水分。我們會請病患每天量體重,如果體重多一公斤,隔一天又多一公斤,通常都是水分滯留,長肉不可能長這麼快。如果已經出現水腫,就表示已有4-5公斤的水在體內。因為心臟要推動全身血液循環,心臟衰竭時病患會疲倦無力,很容易累。當心臟血液供應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心絞痛,若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還可能神智不清。心臟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通常有兩個,一個就是心臟衰竭持續惡化,最後死於心臟衰竭,另一個是心律不整,他可能突然出現心室顫動或是心室頻脈,心臟就停掉,造成猝死。究竟是老了體力差?還是心臟衰竭?黃世忠醫師提醒道,容易感到疲倦或走路會喘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老了、體力變差,其實我們可以由幾點來區分,第一是呼吸,如果是端坐呼吸、躺下去容易喘、睡覺時枕頭要墊很高、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這些較像心臟衰竭。下肢出現水腫也不是老化的現象。心臟衰竭患者晚上睡覺會比較頻尿,因為心臟輸出量不足,白天腎臟製造的尿量比較少,到了晚上平躺睡覺,腎臟血流量增加,尿量就會相對增加。然而夜間頻尿跟攝護腺肥大的症狀相似,所以要綜合幾個症狀來評估。心臟衰竭分四級黃世忠醫師表示,美國紐約心臟學會把心臟衰竭分成四個等級,這是依照身體活動會不會受到限制來分級。心臟衰竭第一級,身體活動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限制,從事日常活動不會引起疲倦、心悸、呼吸困難、心絞痛等症狀,心臟衰竭第一級幾乎沒有症狀。心臟衰竭第二級,活動輕微受到限制,從事日常活動大概沒有什麼問題,譬如說爬一、兩層樓梯、掃地、吃飯、洗澡等都沒有問題,但是做劇烈運動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疲倦、心絞痛等症狀。 心臟衰竭第三級,活動受到限制更嚴重,只要從事日常活動可能都有困難,但是他休息的時候可以緩解,只要不動休息,症狀可以緩解。患者可能連刷牙、吃飯、洗澡都會有症狀,只能躺著休息。心臟衰竭第四級,患者連在休息狀態也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心絞痛這些症狀,幾乎沒辦法做任何活動。心臟衰竭第四級的患者通常都會住院,至於第一級的病患常常自己不曉得,因為不太有感覺,而不會就醫。好好治療,心臟功能有機會進步黃世忠醫師回憶道,曾經有位患者因為喘、腳水腫去就醫,這才發現心臟功能已經很差,射出分率大概只有20%,心臟很大,可能要考慮心臟移植,然而換心不容易,器官來源非常有限,所以他覺得沒什麼機會。其實,心臟衰竭的治療近年來有長足進展,這位患者在接受幾個月的治療後,他的心臟射出分率就從20%漸漸增加到30、40、50%,我就告訴他說應該不用換心了,他也可以回到日常活動,從原來心臟衰竭第三期到第四期,回到大概第一期,看起來跟一般人沒有兩樣。貼心小提醒黃世忠醫師再次強調,若有躺著會喘、半夜突然喘醒、半夜一直起來尿尿、咳個不停等症狀,可能要考慮是心臟衰竭的問題,務必盡早就醫,盡早接受治療。原文:最近容易累?比較喘?竟是心臟功能出狀況搜尋附近的診所: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大蒜水治新冠肺炎? 別信偏方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民眾分享各種「防疫小撇步」,網路便傳出「一碗煮沸的濃大蒜水就可以治武漢肺炎」。對此,食藥署提醒民眾,大蒜並無治療疾病的效果,不要隨便輕易相信,也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食藥署在闢謠專區指出,大蒜仍屬食品並無治療疾病的效果,且目前醫學研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之特性仍未完全瞭解,在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基礎下,對於「多喝大蒜水,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傳聞,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從中醫的觀點,大蒜屬辛溫的食物,有健胃整腸、溫中焦的效果。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說,或許是因為大蒜確實具殺菌解毒的功效,因此有「大蒜水抗疫」的傳聞。但大蒜在中醫裡主要是作為「配伍」的食物,用於食物的烹調,讓寒涼的食材熱性偏溫,以增加人體免疫,而非單喝大蒜水。由於大蒜裡有蒜辣素,體質陰虛、常熬夜的人若是天天喝大蒜水,可能反而容易上火,造成嘴破、便秘等症狀。瞿瑞瑩也解釋,許多人會「迷信」某一種偏方可提升免疫力,但在中醫的診療中,提升免疫力的核心是「陰陽平衡」,因此不會只用一味藥,而是依據體質調整藥方。食藥署也提醒,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作息才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則;若有發燒、咳嗽及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情形,應依循正規醫療管道醫治,並遵醫囑治療。
-
2020-0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鍾南山:新冠肺炎不會像流感每年都有
新冠肺炎病毒太「狡猾」,大陸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認為,治癒後還出現二次感染不是個例,但是少數,所以對所有病人要進行分級管理。鍾南山強調,要做好長期與新冠病毒打交道的準備,但「新冠肺炎不會像流感,流感每年都有,這種可能性應該較小。」鐘南山表示,大陸SARS疫情在2003年爆發後,17年間有零星地出現,但沒形成氣候。至於COVID-19新冠肺炎今後會不會長期存在?再度形成爆發形勢?也有可能。他只出,防疫關鍵就是要控制它到最少。「我認為它不會像流感,流感每年都有,這種可能性應該較小。」鍾南山還表示,出現出院患者重新感染只是小機率事件,不能代表什麼。「另外有一些少數的病人,出院後複查又檢出核算片段的陽性,這我不覺得很奇怪,因為還有兩個星期的隔離時間要持續觀察。」對所有病人出院後還是要進行一個分級管理,密切觀察。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全民防疫何去何從?感染科醫師:2個準備3個迫切點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台灣已有30例確診,1人死亡,國中小今天開學,校園防疫大作戰,未來全民防疫何去何從?嘉義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王盈翔提建言:「兩個準備、 三個迫切點」防疫策略。王盈翔說,防疫面要有兩個準備:(一)轉進「減災模式」準備:政府認真防疫,依科學證據採取有效措施,在國際上表現可圈可點,亦獲得多數民眾信賴與認同。擴大篩檢政策仍屬圍堵思維(雖然有些積極的專家學者,已喊話政府要提早轉進「減災模式」)。他認為台灣目前篩檢量能(採檢端及實驗室端)也還OK,就配合政策盡可能找出可疑個案,未來若出現:(1)台灣確診個案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2)「送檢量」遠超過「篩檢量能」負荷時。擴大篩檢自然就會喊停,然後全面轉進「減災模式」,防疫重點也會隨之改變。若在不對的時間點,隨意改變防疫焦點,非但對我們沒有好處,還可能有害處。(二)轉進「季節性流感模式」準備:病毒具「無症狀帶原者」、「輕症多、死亡率低」、「發病前就具傳染力」,類似季節性流感病毒的特性,要像SARS一樣圍堵它很難。再思考目前「居家檢疫14天」民眾已超過1萬人,若不考慮斷航情況下,這種圍堵策略還能維持多久,長期下來一定拖垮台灣民生經濟。況且繼續圍堵策略,很多專家提出警告,病毒找到破口進入社區也只是時間問題,他認為「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千萬不要陷入SARS時期強調「三零」的迷思,也不必執著於「無社區傳播」的虛榮,提早整備才是解脫之道。尤其開學後,病毒或將循季節性流感傳播模式,以學校為感染源頭,經學童陸續帶回家庭內,造成「社區大量感染病患」,這時候的減災重點就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由「確診者隔離、接觸者居家管理」轉進到「治療重症、輕症自主健康管理」,所以「重症治療準則及藥物」務必儘早確立下來。既然無法圍堵,未來就用「nCoV疫苗」來降低人群易感性,這就是所謂「季節性流感模式」。如果上述防疫面推想沒錯,感管執行面就有三個迫切點:(一)醫療體系保全:此次疫情,湖北省死亡率特高,醫療體系崩潰應該是主因,使得COVID-19病患得不到好治療,甚至其他疾病治療也停擺。湖北醫療體系崩潰,肇因於病毒另一特性「確診病人的病毒排放時間相當長」,導致確診病人住院時間拉很長,這不全然是病人治療需要,有些輕症甚至已恢復正常的病人,只是因防疫需求而被隔離在醫院,要等體內病毒陰轉後才能出院,因此醫療機構是被這類輕症住院病人拖垮的。台灣目前雖僅有30例確診個案收治,但也發現了上述問題,所以規畫「防疫專責醫院」,收治這類隔離為主的輕症病人,避免他們拖垮台灣各大醫療院所,是「減災模式」的第一個迫切點。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防疫專責醫院」就可功成身退,輕症就留家中自主健康管理就好,只有重症才需住院治療。(二)避免醫療機構院內感染:醫院及長照機構是人口密集機構,住院病人又是最虛弱的族群,萬一不幸感染COVID-19,其致死率或致殘率會比健康族群高。醫院如何籌劃感管配套措施,好好保護他們,「分流」、「集中管理」與「有效監測院內異常感染事件及快速因應」豪無懸念是第二個迫切點 。「減災模式」時,到醫院的疑似病人數爆增,住院端設「檢疫病房」方便集中管理、門診端設「防疫門診」方便分流病患,皆可降低交互感染機會。疫情一旦進入「季節性流感模式」後,因為輕症不住院,「檢疫病房」可先功成身退,醫院留下「防疫門診」即可,這時候基層診所就要接棒,承擔像流感一樣「社區防疫門診」的責任,進一步實現「輕症社區就診、 重症醫院就診」的病患分流。此外醫院發展病患即時監測系統,能主動即時掌握院內異常感染事件,並快速佈署因應對策,譬如「醫護分組上班、劃定工作區域」,能阻止院內感染事件擴散,也是當務之急。(三)防止社會失能:減少社區群聚是重中之重,否則「武漢封城」之窘態將殷鑒不遠。「圍堵」思維要轉進成「防堵」思維,可適度減少大型聚會活動,在不影響社會運作和經濟損失最低下,也可適時停班停課。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環境接觸而導致病毒感染是防治重點,最新研究發現,武漢新冠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長達9天,因此繼「口罩」之後,「落實手部衛生」、「減少揉眼、搔鼻、碰唇」、「環境重點清消」,是家戶社區、學校、公司行號的第三個迫切點。政府也應善用媒體網路溝通平台及村里社區功能,持續加強民眾衛教知識、保持健康生活來提昇民眾免疫力,平安度過這次疫情。鑒於這陣子台灣疫情嚴峻,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跳出來,猜測台灣未來疫情可能走勢,提出防疫策略要超前佈署。他從醫院感管實務端觀察,提出個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2020-02-25 醫療.自體免疫
乾燥症婦憂防疫狂喝中藥補氣、吃薑黃素 醫籲:母湯
56歲曾女士因罹患乾燥症,必須服用免疫調節劑藥物,她擔心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為了是否服藥夜夜失眠,一度還狂喝中藥補氣湯,以及號稱抗炎的「薑黃素」,但醫師陳書怡提醒,免疫系統失調的患者千萬不可自行停藥或亂服藥,若有任何疑慮,應尋求專業醫師意見。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書怡說明,自體免疫功能亢進患者,自行服用坊間常見以當歸、黃耆為主的補氣湯品,反而更容易助長自體免疫細胞的攻勢,口乾、關節疼痛可能更加嚴重,此外,號稱抗炎的「薑黃」,性味辛、苦、溫,除了對於關節無力痠痛可能有些微幫助外,也會加重免疫疾病的嚴重程度,故使用前應諮詢合格中醫師。陳書怡說,防疫成全民運動,口罩、酒精幾乎是出門的標配,許多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不免擔心「這樣真的夠嗎?」,尤其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都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是因免疫系統紊亂,導致免疫細胞將自家的黏膜、內臟、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組織發炎失能,必須使用免疫調節劑治療。陳書怡指出,除了基因、賀爾蒙外,細菌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引發或加重自體免疫細胞的異常狀況,所以常見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泌尿道發炎,常常會加重這類病人的病情,因此防疫、抗病毒,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而言更需謹慎。陳書怡強調,國人奶蛋魚肉蔬果樣樣不缺,營養不足造成免疫力低下實在少見,臨床上常見的患者反而是過敏、免疫系統「亢進」的族群居多,一般民眾常言「免疫力差」,其實是免疫系統失衡,與真正免疫力低下族群(常見如移植、免疫不全患者)相差甚遠。
-
2020-02-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抗疫鐵腕/陸禁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嚴打濫食野味
原訂於三月三日、五日在北京召開的大陸全國政協與人大「兩會」,受疫情影響確定延後舉行。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昨舉行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推遲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的決定」,具體開會時間將由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另行決定。由於大陸全國政協會議的開會議程,與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動,因此,全國政協會議也將配合延後。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也表決通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決定,即日起生效。據新華社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大陸社會關注濫食野生動物問題,認為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應盡快通過議案,昨天通過的「決定」是要在完成修例前,先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為民眾健康提供立法保障。中共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關於禁食的法律規範,僅限於大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未經檢驗合格的其他保護類野生動物。昨天通過的「決定」在野生動物保護法基礎之上,以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為導向,擴大法律調整範圍,確立 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對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要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加重處罰,體現更加嚴格的管理和嚴厲打擊。
-
2020-02-25 科別.感染科
流感重症較上月降8成 「防疫附加效益」
衛福部疾管署「傳染病資料查詢系統」顯示,今年二月全國流感併發重症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近五年首次低於一月,且降幅達八成,專家認為,這是防範新冠肺炎後,邊境流動人員減少、全民落實個人防護的附加效益。統計顯示,二○一六年帝王寒流來襲,一月流感病例二四○例,二月暴增為一○四七人。二○一七年因前一年大流行,不少民眾體內有抗體,一月病例數四十八人,二月五十二人。二○一八年後趨於常態,二月流感重症病例數皆多於一月,今年卻明顯反常,一月病例數三六三人,二月降為六十一人,降幅高達八成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兩周前表示,從流感病例數變化,可間接了解民眾個人防護有沒有起作用,因為除了未經證實的空氣傳染理論,流感和新冠肺炎的預防方式完全相同。所以,若未來兩周流感病例大幅下降,代表目前各級單位宣導、民眾落實的防疫作為都是有效的。如今剛好滿兩周,流感重症患者人數下降對疫情有一定指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二○○三年因為SARS,全民戴口罩,當時也發現感冒個案幾乎都不見了,今年流感也出現一樣的情況。黃高彬認為,一月底二月初以來,國內戴口罩的人明顯變多,合理推測這波流感疫情的變化,與邊境人員管制、全民勤洗手、戴口罩有關。另外,流感疫情數據下降,與民眾就醫行為也有關,部分民眾不想去醫院,若病況不嚴重,可能自行購買成藥解決,大醫院門診量已減少一成以上。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近五年來,門急診類流感就診輕症人次,大致二月後即有下降趨勢,相較往年,今年降幅也特別明顯。可能是因為民眾加強落實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並少去公共場所,對於流感防範有相當的幫助。
-
2020-0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顏慕庸:洗手是這次疫情決勝點
「洗手是這次疫情的決勝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急診醫學會感染防治委員會副主委顏慕庸說,「進醫院前洗手是幫助國家,出醫院後洗手是幫助自己」。二○○三年抗煞時,顏慕庸擔任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科主任,卻自願到和平醫院支援。他輕描淡寫說,感染科是他的專業,「不站出來是很丟臉的事!」十七年後,新冠肺炎又造成全民驚惶,日前白牌車司機、北部六十七歲無旅遊史案例出現,讓大家擔心國內進入社區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定調為零星社區感染,但美國疾病管控中心官網卻列出台灣出現社區傳播,引發防疫是否應由圍堵轉為減災的討論。圍堵到減災 應該是漸漸演化顏慕庸支持指揮中心作法,表示「防疫一條鞭」,但他也認為,圍堵到減災並非一刀兩斷,應是漸漸演化的過程,指揮中心日前放寬採檢條件,就是試圖讓更多人提高警覺,早期偵測到社區流行。要達成及早偵測的目標,顏慕庸認為,關鍵在於社會大眾和醫護人員都要懂得辨識與疫情有關的旅遊史(Travel)、職業史(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及群聚史(Cluster),也就是防疫單位常提醒的「TOCC」。顏慕庸分析,疫情幾乎都從旅遊史開始,例如這次新冠肺炎確診案例,一開始都是境外移入;接下來次級感染,職業史就很重要,例如司機或導遊案例;疫情繼續發展,就會出現接觸史個案, 包括親戚、朋友、同事、醫護人員。旅遊史、職業史和接觸史,只要透過有秩序條理的釐清,都可以透過疫情調查找出來。但若疫情蔓延,接觸史很快就會抓不到了,此時「群聚史」就是偵測社區傳播最重要的關卡,白牌司機和北部六十七歲女性案例的家戶群聚就如此。先檢視TOCC 再找醫師採檢顏慕庸強調,不只醫師,民眾也要能懂得自我檢視TOCC,例如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兩周內有出國嗎?有接觸最近出國且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的人嗎?我的職業或家人職業屬性,是否有較高的感染風險?親近的家人或同事親友,兩周內有人出現跟我類似的症狀嗎?檢視發現有風險,再去找醫師評估採檢,才能發揮擴大採檢美意,更重要的是讓醫療體系保留能量。醫療體系抗疫支點 務必守好顏慕庸指出,院內感染如同燒開水快要沸騰時所冒出的泡泡,一旦冒泡,表示社區傳播已臻飽和,隨時會出現大量個案或群聚感染,而醫療體系是支撐我們對抗疫情最重要的支點,一定要守好。顏慕庸表示,對抗新冠病毒,洗手比戴口罩重要,沒有清水洗手,也可用乾洗手。環境媒介傳播是新興傳染病長期被忽視的傳播機制,洗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
2020-02-25 科別.眼部
眼睛防疫 醫師:別戴隱形眼鏡 眼鏡早晚消毒
防範新冠肺炎延燒,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家長和學生,除戴口罩和勤洗手外,保護眼睛避開病毒一樣重要,建議暫時不要戴隱形眼鏡。一般眼鏡可視為護目鏡概念,有保護作用,眼鏡每天要清潔2次,多一層保護。陳瑩山解釋,粘膜可以保護器官,眼睛結膜是唯一裸露在外的粘膜,因此保護眼睛很重要。他建議大家暫時不要戴隱形眼鏡和角膜放大片,雖然隱形眼鏡可能每天清洗,但是外面的髒空氣,如PM2.5或病毒可能會沾在鏡片上,延長病菌附著在眼睛的時間,造成感染、發炎。陳瑩山最近發現,不少小朋友沒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但眼睛紅,家長憂心是否罹患新冠肺炎,也分不清楚過敏性結膜炎或細菌造成的結膜炎。他說,開學後,小孩子過敏性結膜炎很常見,主要是容易癢、紅腫,且結膜出血,眼屎滿眼。若是病毒性的結膜炎,例如新冠肺炎屬於病毒的結膜炎,眼睛會大面積紅腫、充血很嚴重。陳瑩山提醒,小朋友要勤洗手,切記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病毒從眼睛侵入。有戴眼鏡的小朋友,要每天早晚以酒精擦拭消毒,也可以再戴淺色的太陽眼鏡多一層保護。因應疫情,陳瑩山提高看診的防護措施,病患必須先以酒精乾洗手消毒,他則戴上眼鏡和護目鏡雙層保護,使用儀器檢查時,也裝上塑膠片,降低雙方近距離接觸的危險,保護病人也保障醫師。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吃好睡飽提升免疫力還不夠?研究建議多做這件事更佳
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根據2016年《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期刊的英國研究指出,規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增強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風險;另2008年《European Review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期刊的義大利研究指出,中等強度運動可能改善因老化而下降的免疫功能,增加生活品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運動有做就有效,有氧和肌力兩種運動搭配效果最好。除了能提升抵抗力,還有許多好處,如預防三高、降低體脂、增加肌力、預防骨鬆、改善血液循環、提升新陳代謝、延緩大腦退化、讓心情變好和預防失智等;而銀髮族、三高慢性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易受細菌病毒侵害。但體育署108年調查發現,銀髮族大多是做有氧運動,卻常忽略了肌力訓練。許惠玉引述《運動醫學研究期刊》2016年發表的研究,追蹤銀髮族運動狀況八個月後發現,只要有做運動,對降低體脂肪、血脂和提升肌力都有幫助,但合併有氧和肌力運動的組別,降低血脂的狀況最好(三酸甘油脂可降低19%、總膽固醇可降低14.7%);另同期刊2018年發表的研究亦顯示,銀髮族實施12週的有氧搭配肌力運動後,可顯著提昇下肢肌力、腿部力量及步行速度,有助於降低跌倒、住院風險及死亡率。許惠玉建議,銀髮族每週5天做半小時以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慢跑、健行、排舞等;並搭配2天肌力運動,如太極拳、瑜珈、重訓等。不過,在疫情期間,應避免人潮密集的團體課程,可至較空曠的戶外或郊區健行,以增強自我防禦能力,降低感染風險。延伸閱讀: 增強抗體吃對很重要! 5大食材打開家裡冰箱就有 身體出現5症狀 告訴你可能是免疫力失調了 老被身邊的人傳染感冒? 多吃10種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
-
2020-02-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不濕擦、不用酒精拖地 高醫大組衛教團破解防疫迷思
各校開學前夕,高雄醫學大學今成立跨領域防疫衛教團,邀鄰近小學代表共聚一堂,由專家傳授開學防疫攻略,李長榮化工也到場捐出電子級異丙醇,稀釋至75%的濃度後,捐贈給社區和鄰近學校作為環境清潔液。高醫大教授提醒民眾,噴灑消毒液在桌椅上後別再用濕抹布擦拭,並為學童設計123消毒口訣,做到防疫無死角。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周碧玲表示,民眾噴灑消毒液在桌椅上後,別再用濕抹布擦拭,以免消毒不成,反滋生更多細菌,同時,衛教團也為學童設計了123消毒口訣(隨身攜帶1瓶,同一個位置連續噴2次,噴灑後靜置30秒揮發),洗手時更要連指縫、指甲都洗乾淨,最後把手擦乾,才是有效的「抗菌洗手」。高醫大應用化學系主任許智能說,衛教團為民眾釐清防疫迷思,像許多人分不清酒精、異丙醇、次氯酸等消毒液的差別,他建議,酒精可用於門把、桌面等小面積消毒,但用來拖地就不適合,因為酒精主要成分就是乙醇,「拖完地人可能就醉了,也有起火的危險」。至於次氯酸因不穩定,如加水稀釋最好能「現做現用」,以免消毒效果打折。高醫大校長鐘育志表示,該校是教育部指定的大專校院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區域中心學校,除了提供防疫諮詢服務,也很參與守護兒童健康,將持續深入社區傳遞防疫知識,該校更成立COVID-19研究團隊,展開各面向跨域研究。李長榮集團總裁李謀偉也邀更多化工同業加入,用化學專業與社會大眾一起對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
2020-02-2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滯留湖北血友病少年晚間返台 機場加強疾管防護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滯留中國湖北的血友病少年與母親今天晚間將搭機返台,預計晚上10時40分降落桃園機場,疾管單位與航空公司特別在飛機上準備隔離裝備,做好嚴密防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航空公司人員表示,為了安全戒護少年與母親返台,特別在飛機上準備好隔離衣、頭罩、口罩、護目鏡等防護裝備,讓血友病少年與親人在搭機時穿著。航空公司也表示,執勤的機組員與旅客,也會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班機將於晚間從四川成都返台,預計10時40分降落。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昨天證實,滯留中國湖北省的血友病少年是兩岸婚姻在台所生的子女,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陸委會聲明表示,血友病少年的母親原為中國大陸人士,與少年的父親(台灣人)結婚後來台,並已依規定程序定居,取得台灣身分證多年。
-
2020-0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全民備戰新冠肺炎 流行病學家金傳春:寫日記有助社區防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向全民報告新增病例和調查發現,幫助許多人對於疫情調查更有概念,也是指揮中心疫情現況的重要依據。不過流行病學家提醒,疫情調查不可能完美,除了追查感染源,也要了解重症和死亡的危險因子,才能保障眾人的健康。更重要的是,無論調查結果如何,都要邁出下一步,那就是全民動起來,備戰社區感染。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金傳春表示,我們現在有點太在乎疫調,其實疫調只能盡量追線索,不可能百分之百,與窮盡力氣去追查感染源,不如放更多心力在可以拯救更多人、保護大部分人健康的事情上。金傳春強調,就防疫策略來說,「不論疫調結果如何,現在就是要準備下一步。」比如針對首例死亡的案19,以及首例重症治療中的案24,目前疫情調查側重在尋找感染源,但其實對於臨床醫療、流行病學來說,去找到重症的危險因子、比對病毒特性,都是對於未來預防和治療很重要的資訊。此外,現在已經有幾起三人以上的家戶群聚,金傳春表示,對於聚集病例的病毒調查,也非常重要,因為在每個人身上的病毒株、發病症狀、發病時間,都會略有不同,根據過去其他病毒裏流行病學研究來看,也會擔心病毒越是變異,可能越容易導致重症。進入社區防疫的階段,除了要力保急診和醫護人員,金傳春建議,全民寫日記會有幫助。金傳春表示,因為疫調很大部分是透過回憶,會有誤差,不可能完美,叫一個人想自己十天前去過哪裡,很難完全想得起來。金傳春說,如果大家每天紀錄自己去了哪裡、見了哪些人,有天若自己的社區發生了群聚現象,需要接受疫情調查時,有這本日記,對於找到社區感染源會很有幫助。因為疫情調查的一大重點,就是要找到共同暴露的地方,找得到,就有機會消除感染源、控制傳播。另外,金傳春也建議,每個家庭也要進行內部討論,如果家人中有人被感染,家庭要盡量維持正常運作,該如何因應才好,這部分也很需要主管機關提出對應的社區防疫政策,家家戶戶才有辦法思考。金傳春強調,現階段就是全民都要動起來了,如此我們才有機會說「打了漂亮的一仗」,而現在「硬仗才要開始。」
-
2020-0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重症只是冰山一角,找出輕症更關鍵!陳建仁3張圖表說明全民防疫的重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 疫情快速在全球散布,各國政府都在努力防堵,不過副總統陳建仁提醒大家防疫需全民配合,他以金字塔或冰山比喻說明,死亡和重症只是冰山一角,找出潛沈在海面下的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並隔離,就可以大幅降低病毒散播的風險。之前發生一些案例隱瞞旅遊史及接觸史,致使防疫人員錯失第一時間防堵疑似案例的黃金時間,陳建仁今(24日)在其臉書發文,以健康光譜和疾病金字塔等三張圖表,說明誠實申報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和聚集史對全民防疫的重要性。陳建仁在臉書指出,幾乎所有傳染病原所造成的健康危害,都會呈現明顯的個別差異性,從無症狀、微恙、輕症、重症、甚至到死亡!COVID-19也是一樣,感染者有明顯的健康光譜(health spectrum,如圖一),從「鑽石公主號」乘客和員工感染者的症狀分布來看,無症狀、微恙或輕症者,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重症或死亡只是少數。這和SARS感染者的健康光譜相當不同,大多數SARS病例都有發燒和嚴重的呼吸道徵候群!就大多數傳染病來說,患者的疾病嚴重度分布,就像金字塔或冰山(disease pyramid/iceberg) 一樣,死亡和重症只是冰山一角(如圖二)!由於重症患者大多會在醫院接受積極治療,較不容易傳播病毒給他人,反而在症狀尚未嚴重到住院時,更容易傳染別人。醫師在診斷輕症和微恙患者之後,往往會要求患者回家休養,如果醫師知道患者的詳細疫區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和聚集史 (TOCC: Traveling, Occupation, Contact, Cluster),而能進一步請求患者居家隔離檢疫,作好自主健康管理,他們就不會成為病毒的散播者!COVID-19能透過微恙或輕症者傳染,是它傳染散播很快的原因。因此,密切接觸者的追蹤、檢驗和隔離,是在疫情防堵階段很重要的工作。透過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的重症指標病例,追蹤他們的密切接觸者,找出並隔離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就可以大幅降低病毒散播的風險。誠實是疫調成功的必要條件,如果所有的確診病例,以及和他們密切接觸的親友同事,都能詳述自己的TOCC,全力配合找出感染者,疫情就容易有效管控。去年十二月的武漢,就是否認人傳人的實證,又忽略輕症者以及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致使感染人數超過爆發流行的閾值(threshold),進而ㄧ發不可收拾!就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如圖三)而言,沈在海面下的輕症患者,可能會因為醫療照護不足、罹患慢性病、或感染其他病原,使病情惡化而成為浮出水面的重症者。每一位輕症感染者,如果都能夠得到早期診斷和適切治療,既可以避免合併症或續發症的發生,降低病程惡化為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更可以減少親友同事受到感染的機會。(來源/《陳建仁Chen Chien-Jen》臉書)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擬禁出國 醫院新南向也受影響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上升中,為了儲備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突然在記者會上宣布,除非經過報備者,擬將限制所有醫事人員出國;醫事司長石崇良今受訪也表示,周二也將找來各醫院討論此事並擬指引,不會馬上實施。不過此舉讓部分醫護人員有意見,希望被尊重告知並提出相關補償配套外,我國近年醫衛產業積極揮軍新南向,外界對政府近期醫療新南向政策是否受影響提出疑問。有醫院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疫區的醫療已往後延;但也有醫院表示不受影響,如台北榮總每年前往越南為當地患者換肝,考量有急迫性,醫療國際交流持續。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表示,今年是醫院參與新南向第二年,目前新光國際醫療所負責國家為帛琉和緬甸,因緬甸已經有確診個案,故原訂3月初,有8名醫護將前往緬甸進行為期8天的考察與義診活動,但隨國內疫情嚴峻,加上緬甸有疑似個案,希望把醫療量能留在台灣,因此預計延後到10月再進行。而在帛琉部分,洪子仁說,因是下半年才會前往,且帛琉目前無個案,暫不受影響。林口長庚副院長暨發言人黃璟隆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長庚早在1月底就已召開院內會議討論,並於告知所有長庚醫院體系院內同仁,自2月起至4月底期間建議暫緩避免出國。而在新南向部分,長庚負責國家為馬來西亞,因此政策為非緊急醫療,故同樣先延後進行,讓醫事人員減少出國,避免感染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台北榮總企劃部主任李偉強表示,北榮新南向計畫,每年與越南進行雙方醫學交流,北榮都會有醫護人員到當地20多家醫院簽訂MOU與執行手術教學,更重要的是,10年來都有為當地需要換肝的病患執行換肝手術。李偉強說,因為等肝不容易,考量執行具急迫性,除非衛福部宣布暫緩,目前新南向醫療團計畫將如期舉行。
-
2020-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大蒜水治新冠? 食藥署:勿信偏方別轉傳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各國都陸續傳出病例,因此許多民眾也分享各種「防疫小撇步」,網路便傳出「一碗煮沸的濃大蒜水就能喝好可以治武漢肺炎」。對此食藥署提醒民眾,大蒜並無治療疾病的效果,不要隨便輕易相信,也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食藥署在闢謠專區指出,大蒜仍屬食品並無治療疾病的效果,且目前醫學研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之特性仍未完全瞭解,在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基礎下,對於「多喝大蒜水,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傳聞,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從中醫的觀點,大蒜屬辛溫的食物,有健胃整腸、溫中焦的效果。馬偕醫院中醫師瞿瑞瑩說,或許是因為大蒜確實具殺菌解毒的功效,因此有「大蒜水抗疫」的傳聞。但大蒜在中醫裡主要是作為「配伍」的食物,用於食物的烹調,讓寒涼的食材熱性偏溫,以增加人體免疫,而非單喝大蒜水。由於大蒜裡有蒜辣素,體質陰虛、常熬夜的人若是天天喝大蒜水,可能反而容易上火,造成嘴破、便秘等症狀。瞿瑞瑩也解釋,許多人會「迷信」某一種偏方可提升免疫力,但在中醫的診療中,提升免疫力的核心是「陰陽平衡」,因此不會只用一味藥,而是依據體質調整藥方。食藥署也提醒,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作息才是提升免疫力的不二法則;若有發燒、咳嗽及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情形,應依循正規醫療管道醫治,並遵醫囑治療。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血友病童快沒藥 陳時中:藥開了 但不知是否已送達
立法院今(24)日上午朝野各黨團就針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草案進行協商,力拚明(25)日三讀通過。相關部會首長也列席,衛福部長陳時中被媒體問及,滯留武漢的血友病童母親說藥物快用完了,再度向台灣求助,希望有第二波包機盡快返台。陳時中回應,據他了解醫院日前已開出藥劑,能夠供給血友病童使用到3月28日,至於是否已經送達病人家屬手中,陳時中表示這方面非他主責,所以不太清楚。至於近日新增多起感染源尚未明朗的家庭群聚感染病例,台灣是否應列社區傳播?陳時中認為目前仍定義在「零星」社區傳播。
-
2020-02-24 癌症.肺癌
愛吃燒烤傷肺? 一熟女咳嗽不癒檢出肺腺癌
新冠肺炎傳染力強,造成人心不安,高雄一名30多歲婦女出現發燒、咳嗽和胸痛症狀到醫院求診,擔心罹患肺炎,結果做了電腦斷層發現右胸有多處結節,已是肺腺癌4期。醫師發現,這名婦人相當愛吃燒烤,一周至少3次,由於燒烤過程,油煙汙染容易產生致癌物,提醒民眾不可輕忽。收治婦人的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黃明賢表示,這名婦女就醫時,初診以為是肺炎,經過抗生素治療兩個禮拜仍然咳嗽,轉到呼吸胸腔內科照電腦斷層後,發現她右肺部及肺膜上有許多大小結節,病理切片確認是肺腺癌第4期。她經基因檢測因有基因突變情況,可使用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所幸經過治療,癌細胞組織明顯減少。黃明賢說,這名婦女是上班族,因工作關係不常下廚,家族也沒有肺腺癌病史,但她丈夫表示,病患愛吃燒烤,一周至少3次,懷疑可能與愛吃燒烤有關。黃表示,事實上吃燒烤過程,油煙的污染讓環境容易產生致癌物,如果是在密閉空間用餐,更容易吸入油煙對肺部造成傷害,燒焦的食物也可能產生致癌物,但婦人究竟是因為用餐環境還是食物釀禍,需再釐清。
-
2020-0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康復速度不如預期 公衛籲提升醫療量能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今天說,新冠肺炎康復速度不如預期,住院天數超過SARS患者,此時要注意醫療量能提升;另外也不排除若是中國復工後,會有下一波流行,防疫不可鬆解。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天召開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說明會。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台灣整體而言,只有一點點家戶感染,並沒有像其他國家密集感染,台灣28個病例,都還停留在有接觸史的感染,但要注意病患康復速度不如預期。陳秀熙指出,從中國的經驗,疫情大流行省市的患者需要大概2週才康復。台灣目前案例的潛伏期約7天,住院天數約17.5天;相較於當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潛伏期約6.1天,住院天數約11.1天,顯然需要較長時間治療,因此醫療措施都需要提升。另外,以台灣的案例而言,陳秀熙表示,已確認新冠肺炎可以在無症狀的情況下傳播,會擔心在近距離下傳染,甚至出現超級傳播者。他根據飽和傳染模式推估,新冠肺炎家戶感染率約46.2%,相較流感家戶感染率僅8%高出許多,也就說病患朝夕相處的家人受傳染的風險高;但若是戴口罩加勤洗手可以降低20%以下,執行環境消毒還能降得更低。陳秀熙表示,統計湖北病例再生數,在嚴格檢疫隔離管理後,上週已經降到1以下,但對住院、看病的人仍有相當大的感染威脅。他認為,不排除中國大陸復工後會有下一波的流行,如果再發生,對人類會是非常大的浩劫;一旦侵襲到醫療體系脆弱的國家,會是非常大的衝擊,例如伊朗在短短的時間就這麼多人死亡。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最新防疫民調:陳時中領軍防疫 平均分數84.16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武漢肺炎、 政府效能與兩岸關係」全國性民調。這份民調顯示,受訪民眾對衛福部長陳時中領軍的「中央流行疫情防制中心」整體表現,9成4受訪民眾認為是及格的,並有7成5評定在80分以上,整體平均分數84.16。另外,台灣人對蔡政府未來防制疫情的信心,民調顯示,高達8成6對蔡政府有信心。游盈隆分析,台灣人此刻對蔡政府做好防疫的高度信心,是跨性別、跨年齡層、跨省籍族群、跨教 育程度、跨縣市、甚至是跨政黨,展現了台灣難得一見的全民團結景象,但諷刺的是,這竟是新冠肺炎促成的,凸顯了「只有病毒能終結藍綠對立」的 事實。這份民調也調查,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民眾對蔡政府的兩岸表現,近7成2受訪民眾對新冠肺炎蔡政府兩岸表現基本上滿意, 僅1成8不滿意,游盈隆說,這創下蔡政府上台以來兩岸表現最受肯定紀錄。另外,對於台灣使用什麼名稱參與國際組織、會議或活動最適當,這份民調顯示,4成7受訪民眾主張「台灣」是我國參與國際組織、 會議或活動的最適當名稱,「中華民國台灣」居次2成3,「中華民國」則是1成7,至於中華台北只有百分之5的受訪民眾贊成,「台北」只有不到1個百分點的人贊成。至於台灣人的民族認同,這份民調顯示,8成3自認自己是台灣人,只有約百分之5自認自己是中國人,約百分之7有雙重認同。游盈隆說,在新冠肺炎嚴重威脅下,台灣認同已急遽飆到歷史新高點,中國認同與雙重認同者數量雙雙減半,來到了近 三十年最低的時刻。另外,台灣人的政黨支持,這份民調顯示,41.1%支持民主進步黨,12.5%支持中國國民黨,9.3%支持台灣民眾黨,5.1% 支持時代力量,1.9%支持台灣基進,0.5%支持親民黨,0.9%支持其他政黨, 27.2%沒特別支持哪一個政黨。游盈隆說,民進黨支持度達到空前最高狀態,而國民黨支持度則掉到史上最低狀態。這份民調是由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台灣民意基金會委託,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與統計分析。訪問期間為2020年2月17-18兩天,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數 兩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79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網紅衝代購被隔離「吐舌自拍報平安」 醫師轟:醫事人員的犧牲被糟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醫事人員即日起不可出國,除非審核通過才可放行。不過近日有韓國代購賣家,不顧疫情出國代購,回國後身體不適入住負壓病房,還發文、吐舌拍照報平安,惹火醫師邱豑慶,他表示,為了國內的醫療能量,醫事人員犧牲自由、配合調配,穿著隔離衣為病人抽血都已汗流浹背,「難道犧牲是這樣被糟蹋的嗎?」疫情指揮中心23日宣佈,醫事人員除通報外不准出國,針對台商、代購等人卻沒有限制。一名韓國代購賣家日前不顧疫情出國代購,返國後身體不適,照X光發現有疑似肺炎的症狀,只好搭乘救護車到負壓病房隔離,她表示,「這次韓國連線是用生命付出直播,希望你們買得開心」,並附上吐舌的自拍照報平安。此貼文對比不得出國的醫事人員,可說是相當諷刺,醫師邱豑慶痛罵,「妳的任性妄為,是我們在負重前行」,並表示「身為醫事人員,我願意服從指揮中心的決定。為了防疫,為了國人的醫療,為了維持國內的醫療能量,我放棄憲法賦予我的自由權。我配合防疫指揮中心的調配,但我的犧牲是給這樣糟蹋的嗎?」邱豑慶表示,該名代購說是用生命付出幫大家直播,「請問是付出誰的生命?」沒穿過全套兔寶寶裝的,想不想體驗一下?全套不透氣的防護衣套緊緊,再加上隔離衣面罩鞋套。穿著兔寶寶裝,幫病人打針抽血完,汗流到連內褲都會濕掉,更別提冒著被感染的心理壓力。其他網友則留言「很離譜耶!還敢po上網,怎麼對得起照顧她的醫護人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浪費醫療資源」、「讓人很失望」、「犧牲我們沒差,可是要照顧這樣的人,心裡很不舒服」。另外有韓國代購賣家也現身說法,表示「很多賣家去採購還自認是對客人負責,其實我不認為,因為回來了只會造成別人的麻煩,甚至政府的麻煩,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該賣家也說,「其實因為疫情關係,韓國廠商比以往更認真於網路行銷,所以即使無法像現場有非常大量款式可以挑選,透過網路還是可以挑貨,雖然款式有限,但絕對沒有非去不可的必要」。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口罩之亂」最新民調4成5憂不夠 7成搭捷運必戴口罩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最新新冠防疫相關民調,這份民調顯示,4成5受訪民眾基本上會擔心家裡口罩不夠用。另外這份民調也顯示,7成左右的大眾運輸族,每次搭捷運都會戴口罩,嚴格遵受政府呼籲「健康人不用戴口罩」的,僅百分之5。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天公布「武漢肺炎、 政府效能與兩岸關係」二月全國性民調。對於蔡政府宣導健康的人包括搭捷運等,不需戴口罩,不過最新民調顯示,7成左右的大眾運輸族每次都戴口罩,1成7大多時候戴, 僅有4.9%從來不戴。也就是說,過去這三、四個禮拜,絕大多數搭乘大眾運輸的人都會戴口罩,反而嚴格遵受政府的呼籲「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的只有百分之5。至於口罩之亂,這份民意顯示,7成1支持政府「口罩實名制」政策,但也有4成5擔心自己家裡口罩不足,顯示許多民眾一方面服從政府政策,一方面仍對口罩不足擔憂。董事長游盈隆說,儘管表面看,有過半公民不擔心口罩缺乏,但仍有4成5的人表示擔心,以全國二十歲以 上人口數 1931萬多人口數看,近870萬擔心家裡口罩不夠用,其中有約348 萬人憂心如焚,這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這份民調也調查蘇貞昌內閣的整體施政表現,最新民意顯示,新冠肺炎防疫期間,近7成的受訪民眾,基本上滿意蘇內閣的整體施政表現,約1成9不滿意,滿意的人 比不滿意的人多 51 個百分點,游盈隆說,這不僅創下蔡政府前後三任內閣最高滿意度, 也創下1996年第一次民選總統以來內閣施政的最高滿意度紀錄。至於蔡英文總統聲望最新調,超過6成8的受訪民眾,基本上贊同蔡英文總統處理國家大事的方式,接近1成7不贊同。整體而言,贊同的人比不贊同的人多 52 個百分點。這也是罕見的高人氣,表示蔡英文新的總統蜜月期不但提前降臨,而且很快就登上 一個新高峰狀態。相關跡象顯示,近期兩大因素急遽推昇了蔡英文總統的聲 望,一個是2020 總統大選,另一個是新冠肺炎。
-
2020-0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新冠肺炎 醫師:勿戴隱形眼鏡,眼鏡早晚消毒
明天就要開學,學校都嚴陣以待防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家長和學生,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建議不要戴隱形眼鏡,配戴眼鏡可作為護目鏡概念,有保護作用,另外眼鏡每天要清潔2次,多一層保護。陳瑩山解釋,粘膜可以保護器官,其中眼睛結膜是唯一裸露在外的粘膜,眼睛一打開保護力就消失,因此保護眼睛很重要。他建議民眾不要戴隱形眼鏡和角膜放大片,雖然隱形眼鏡可能每天清洗,但是外面的髒空氣例如PM2.5或病毒可能會沾在隱形眼鏡鏡片上,延長病菌在眼睛附著的時間,造成眼睛感染、發炎,會比較容易感染上結膜炎。陳瑩山最近發現,不少小朋友沒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但眼睛紅,家長憂心是否罹患新冠肺炎,更分不清楚過敏性結膜炎或細菌造成的結膜炎。他說,開學後,小孩子過敏性結膜炎很常見,主要是容易癢、紅腫,且結膜出血,眼屎滿眼。若是病毒性的結膜炎,例如新冠肺炎屬於病毒的結膜炎,眼睛會大面積的紅腫、充血很嚴重。他提醒,若發現有過敏性結膜炎可做四步驟:1 不要再揉眼睛。2 乾淨毛巾用塑膠袋捲起來冰敷眼睛幾分鐘。3 之前給醫師看過的眼藥水若放冰箱,期限不超過2個月可先點眼睛紓緩。4.馬上帶來看醫師專業看診。陳瑩山建議,小朋友勤洗手切記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讓眼睛有「空窗期」 成為病毒來源。如果有帶眼鏡的小朋友,更要每天早晚用酒精擦拭消毒,也可以再戴上淺色的太陽眼鏡多一層保護。因應新冠肺炎,陳瑩山近期看診也作了高規格防護,除了病患看診前必須用酒精乾洗手,陳瑩山也戴上眼鏡和護目鏡雙層保護,並且用儀器檢查時,也裝上塑膠片,隔絕雙方近距離接觸,保護病人也保障醫師。
-
2020-0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求媽祖快顯靈!台大醫憂遶境成防疫破口 網:別重蹈韓國覆轍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萬人參與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仍決定於3月如期舉行,引發外界對疫情擴散的憂慮。台大醫生施景中在臉書發文祈求媽祖顯靈,讓遶境活動負責人、主辦單位能審慎思考,取消活動。網友也紛紛集氣附和希望「媽祖快顯靈」。媽姐遶境是台灣每年3月最大的盛事,「2020年大甲媽國際觀光文化節」也於2月21日揭開序幕式。每年遶境參與者眾,沿途共餐共食的模式恐成「武漢萬家宴」,成為新冠肺炎防疫缺口,引發民眾的憂慮。針對疫情,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於日前表示,由於台灣沒有社區感染,進香活動確定不延期,強調「媽祖會保護」,大家不必過度恐慌。對此,台大醫生施景中24日凌晨在臉書PO文,「祈禱媽祖快顯靈」託夢給遶境活動的負責人及主辦單位,為免疫情擴大,希望能停辦此次遶境活動。他寫道,媽祖本身道行功深又有左右護法,不一定非要到媽祖的鑾前,才能展現信徒的虔誠,只要心存善念助人,媽祖也會感知,垂加護佑,希望「不要以凡人的意念,揣度慈悲為懷的媽祖」、那就是「真正的不敬了」。遶境活動對疫情擴大的隱憂,引發發網友附和,同聲祈願「媽祖快顯靈」、「韓國疫情大家都看不到嗎?」、「難道忘了武漢的萬家宴…」;還有網友表示「家人是這次的神職人員,我真的白眼翻到天邊去」、「爸媽還要跟著媽祖遶境,講也講不聽」、「應該要叫他們擲筊問啊」、「醫生都這麼說了,還是要聽醫生的話」,而且「媽祖繞境不止大甲,真的希望他們不要跟韓國一樣,重蹈覆轍啊」,呼籲「政府要面禁止」。對於國內大型活動或集會,疫情指揮中人表示,目前社區感染機率低,所以並未禁止。至2月23日,台灣已有28例確診、1例死亡。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台商寫信「客死他鄉要認命」 盼政府關閉國門保護在台家人
受到疫情影響,目前仍有上千名滯留中國的台灣人想返台,卻遲遲等不到第二次包機的消息,心急如焚。不過也有台商致信給政府,希望暫時性關閉國門,以保護在台灣的家人,還說:「如果我們命該如此,客死他鄉,就要認命。」據《自由時報》報導,一名目前仍滯留中國的台商透過總統府國策顧問劉進興傳達,該封信提到目前北京疫情嚴重,但台灣對中國仍開放五個機場進出,對防疫勢必會造成龐大壓力,因此他懇請總統蔡英文將疫情層級拉高,並暫時關閉國門。該名台商表示,自己沒有離開中國是因為怕將病菌帶回台灣,甚至傳染給家人,會請總統考慮暫時關閉國門,也是希望政府能保護好在台灣的家人。他強調:「如果我們命該如此,客死他鄉,就要認命。」若發生不幸絕不會責怪政府,不用為他們擔心。這封信引起國人關注,為此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也特別致電補充邊境管制事宜。貼文補充,過去每天從中港澳入境人數約35000人,隨著逐步限縮至今,入境人數只剩200多人,已達到實質降低人流效果。若完全關閉,恐造成他人由第三地入境,反而更難控制。另外仍有許多人期盼政府盡快派包機前往對岸接回國人,大陸台商組織全國台企聯22日發布聲明,聲明指出,3日首班包機完成任務後,「遺憾的是後續包機迄今未能成行」。目前尚有近千名台灣鄉親滯留湖北,除類似血友病少年面臨的困難須立即解決外,還有許多短期前往武漢和湖北的台胞盤纏用盡、迫切需要返台工作或就學。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醫護禁出國範圍太寬 醫界反彈大:配套措施在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央宣布禁止醫事人員出國,引起議論。根據宜蘭基層醫師表示,所謂「醫事人員」的範圍太廣泛,包括護士、藥師、檢驗師及放射師都算在內,廣泛醫事人員的行政工作者也禁止出國嗎?取消出國不退團費,這些損失又該誰來負責?醫事人員禁止出國的禁令公布後,引起醫界人士熱烈討論。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維昌表示,醫事人員對於防疫政策都會配合,但是醫事人員的範圍所指非常廣泛,而且有些人必須適用勞基法的規定,他們的權益也應該受到保障。舉例說,有些醫事團體原本要包團出國交流,一旦被禁止出國,全團都要取消,試問這些損失的龐大團費應該如何彌補?還有醫師平常忙於工作,排休非常不容易,如今臨時被禁止取消出國,難免有抱怨,尤其是有些感染風險較低的科別,例如婦產科或腫瘤科醫師也在禁止之列。禁止醫事人員出國,政府未公布配套措施,這名醫師說,他的醫師朋友們反彈很大。護理人員也抱怨,應該看情況吧,醫院的護理人員這麼多,全部都禁止出國,好像也不公平,而且疫情不知道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累積很多休不完的假,醫院會同意挪到以後再休嗎?這些細節中央應該都要考慮。不過,也有盧姓醫事人員支持中央的做法,反正現在不管你去哪個國家,出國搭飛機就有感染的風險,而且看看台灣的防疫工作做得還不錯,大家安心的待在台灣對抗疫情吧!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武漢衛生官員新冠肺炎亡 妻淚崩「醫療人員也無床位」
在湖北武漢,51歲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邱飆感染新冠肺炎於2月10日去世。他生病前期找不到床位,妻子在家24小時給他物理降溫,「他握著我的手不捨得放」。邱飆曾改編《鄉愁》寫道:「將來啊,我在時間之內,你們在時間之外。」據香港星島網報導,邱飆妻子表示,丈夫在確診早期,醫院根本沒有床位,只能在家物理降溫。邱妻哭訴指,當時醫療設施極為短缺,即使丈夫是醫療系統中的工作人員,但依然沒有床位,只能在家中為丈夫物理降溫,直至本月1日才得以入院。但她丈夫最終仍敵不過病魔,於本月10日病逝,終年51歲。邱妻表示丈夫過身後,當晚被秘密火化,連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邱妻更悲痛欲絕,她表示家中上有8旬家翁、家婆,下有剛大學畢業的女兒,未來日子不知如何是好。
-
2020-02-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擬禁出國 醫師工會:一年前就排假 取消誰賠償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上升,為了儲備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除非經過報備者,將限制所有醫事人員出國,明將找各醫院討論此事並擬指引,不過此舉讓部分醫事人員出現反彈。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出5點聲明,認為沒有明確內容和配套措施,讓他們無所適從。工會代表說,知道現在是特殊時期,不過很多醫護人員的休假都在一年前決定並排假,如此打亂行程,除無法充分休息外,也擔心取消費用不少,希望政府的相關指引能更清楚說明,且要包含補償措施。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表示,昨日看到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陳時中口頭說到醫護人員禁出國,當下很錯愕。她說,因為目前醫護人員因新冠肺炎的工作量很大,不少人都是半年、一年前就規畫好、排好假、訂好機票住宿等,臨時發布此消息,卻不見配套,醫護基層難免有些聲音。廖郁雯說,工會對禁止醫護人員出國有些疑慮,如出國權限到底是政府還是醫院指定?因為醫護人員的長假或出國計畫大都是半年甚至一年前就得先排。另外,限制的醫院是全部醫院或是部分醫院?因有些區域醫院目前並非新冠肺炎相關治療醫院;再者,此是否有法源依據,若無,其實醫護人員也大都能諒解此為特殊事件,只是希望能有基本徵詢,即被「告知」、獲得尊重。另外,她也說到醫護人員的工作和排休都比較特別,如台大、北榮平時對護理師、醫師出國就有限制,得採報備制。所以一旦被限制出國,除了旅程規劃不便,可能還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包括住宿機票或團費。基層醫護都有反映,擔心取消費用不少,是否能有相關補償措施。因此,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也發出5點聲明,包含法規細節及配套措施說明、基本徵詢、補償措施、勞工同意而非雇主片面決定、確保勞動條件等。工會認為政府、指揮中心對醫護人員禁止出國規定應該有配套措施,或者更明確規則,否則會讓他們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