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中國團隊宣稱研發出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但專家說,疫苗研發有其科學規律,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最快8月才能上市,對於疫情防控是「遠水救不了近渴」。
美國生技公司Moderna和天津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黃金海的團隊近日都表示已成功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不過健康時報引述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寧毅指出,疫苗從研發到上市最快也要6個月,在今年8月前成功開發疫苗的可能性是零。
寧毅說,「疫苗研發非常重要,但是疫苗研發對控制本次疫情是畫餅充飢,遠水解不了近渴」。
他指出,開發疫苗需要先了解病毒特性,經動物實驗後,在人群進行小規模安全性研究,再逐步擴大人群規模,評估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多階段的研究方案,並獲得批准。同時,研究招募的受試者還有可能染病。
寧毅指出,疫苗上市前要通過I、II、III期的臨床實驗,大規模的III期臨床實驗往往需要上千至上萬名受試者,甚至得持續3到5年時間,耗費人力財力,還有失敗風險。他強調,開發疫苗的前提是尊重科學規律。
報導也引述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姜世博表示,目前所有宣稱已研製成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都是「忽悠」(欺騙),「沒有哪個疫苗能夠在兩三個月內用到新冠病毒的預防」。
報導指出,2014年伊波拉病毒引發的疫情在非洲爆發,全球各大藥廠和研究機構都投入疫苗開發,但直到2019年才有第一款疫苗在美國和歐洲獲准使用,換句話說,伊波拉病毒疫苗從研發到獲得批准,共耗時5年之久。
寧毅強調,雖然期盼疫苗研發成功,但不能炒作,影響目前的疫情防控焦點。
他認為,現階段焦點還是在控制感染源以及切斷傳播途徑,將過多精力轉移到疫苗研發上,並非好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