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醫療.懷孕育兒
搜尋
老人
共找到
2507
筆 文章
-
-
2022-09-08 退休力.自在獨立
30多歲就該做好人生下半場規劃!彼得杜拉克給的3個忠告
怎樣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甚至預作「虛擬管理」?實有其必要性。亞伯拉罕、杜拉克就不用說了,他們終其一生根本就沒有退休、更沒有人生下半場。為此,要貫穿一生,以知識人和管理人直到終了,並不斷地自我更新、追求卓越的貢獻,為其使命,直到終點。由於預防醫學、保健養生、醫術進步神速以及公共衛生的重視,使得人類的壽命比所處的組織存活時間往往更長,這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事,當然也衍生出一項無法逃避的新挑戰—我們人生的下半場究竟該怎麼提前規劃呢?又有哪些安排呢?甚至要如何成就更上一層樓的下半場非凡人生?怎麼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永不退休的杜拉克就在他八十二歲時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從二十歲起,寫作就已成了我所有的工作基礎。」單單在《哈佛商業評論》(HBR)就發表過卅多篇的論文,可說是史上論文被登載最多篇的作家之一,其中榮獲麥肯錫「最佳論文獎」的就有六篇之多,一生共有四十一巨著問市,真的是為寫作而生、為著作而活。杜拉克是知識工作者的先驅、也是知識工作者奠基者、更是職涯中自己的CEO。他擅於洞見未來與駕馭文字能力,他精準地掌握趨勢變化、社會脈動以及質變的本質,最終在不同階段中轉化為文字著作。為此,他的作品豐富多元、立論獨到;可分為傳記、管理、社會、政治、未來學、小說、論文集等七大類,他的歷程可說是一整部的創作發展史。杜拉克是「終身學習」(on going learning)的實踐家。有一回杜拉克跟好友查理斯.韓第(英國管理大師)說:「我靠著傾聽來學習。」隨後他補上一句道:「傾聽我自己。」韓第卻以為這是杜拉克式的幽默口吻,然而杜拉克又再引用一句名言:「在我聽到自己說的話之前,我怎麼曉得自己的想法呢?(How to I know what Ithink until I hear what I say?)」最終韓第做出推論:「杜拉克是藉由寫作與講演而發展出他的『管理學』理論的。」高齡九十五歲的杜拉克依然為帝傑證券集團提供顧問諮詢服務,真是不可思議極了,難怪會有「史上最年輕的老人」美譽。他將自己的一生呈現出對人的貢獻、對組織的影響以及對社會的潛移默化,做出無比的價值直到最後一刻,值得世人銘記和仿效。所謂「中年危機」是懶惰的藉口,是不長進的托詞。「中年危機」指的是在職場或個人工作坊一旦過了四十五歲後,不是客戶不要他們,就是自我淘汰了。但真正的問題本質乃是一個人在同樣的工作上待上二十年之後,基本職業性格大致上已經定型了。若沒有意識再學新事物、新技能、新工具的話,恐怕無法很快地去適應急速變遷、迭代換新、典範創新的節奏感了。危機不是外在現象,而是自己不願意面對罷了。為此,「變乃不變之永恆」。往往在三十歲前自認為極有挑戰性的工作、富有成就感的職業,但到了四十五歲已覺得索然無味了。為什麼?其原因不是「熟練的無能」,便是「專業的無知」,通常兩者都是。《延伸閱讀: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 專家:用「反饋分析比較法」幫助自我認識》三十四歲就應該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三十四歲是否就應該為人生下半場做好規劃?也許有人會說:「這未免太早了吧。」可是早點規劃又有什麼不對呢?當然這見仁見智、因人而異。就像正在大陸首鋼隊打球的林書豪為例,三十四歲的他恐怕老早就已有規劃A、B、C方案了,只是我們不得而知而已。若沒有意外的話,他極可能再打上一~二季的CBA籃球賽,只要他體能允許加上競技狀態能持續接受挑戰,不能先發,打打替補應該也行。而且,以他的粉絲群數量,只要他持續耕耘、用心運營、專注品牌,接下來的人生下半場恐怕還是會風生水起、名利雙收。例如可以延續籃球事業以及發揮長才,包括擔任籃球教練(精通中、英文),經營一支球隊,開發籃球周邊商品如球鞋、球衣、球帽、眼鏡、手機、皮包……等。當然他可能依據個人的使命和願景規劃成為青年人的導師或其他,也有可能自己經營籃球相關產業或根本不相關的事業。不管他不做什麼或做什麼,不經營什麼或經營什麼,其實越早規劃人生下半場就越能發揮自己的長才、越能幫助他人、影響社會。就像亞伯拉罕那般的人生,那樣豐富、那樣精彩。(我在二十八歲就已規劃人生下半場迄今。)《延伸閱讀:為什麼有能力員工卻沒有好的績效表現?專家:找到「適合自己的做事方式」才能發揮高效》自我管理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杜拉克給的三個忠告要做對做好,自我管理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彼得.杜拉克給我們三個忠告:一、開創第二種不同的事業從一種組織轉換到另一種不同的組織工作,如果讓自己的長才依然能夠有效的發揮,便極有可能再創高峰,就像亞伯拉罕在三種不同的組織中都保有高效能的貢獻和助人,而且都是從零開始、重新創業、見好就離、全新再造。二、為下半場做好準備是平行發展第二種事業為了不想在原機構不長進、原職位沒貢獻、原工作沒發揮,唯有從忙碌中抽離出來轉變為兼職、顧問、志工,為自己創造另一項平行的工作:另一種事業。三、為下半場人生做好準備便是當一位「社會創業家」,活得更精彩、更具意義亞伯拉罕徹徹底底是「社會創業家」的典範之一。能好好地管理人生下半場的人士也許永遠都是少數,但能管理好一輩子人生的人士則是鳳毛麟角了。就像彼得.杜拉克、查理斯、韓第……等人,他們老早就心中決定專注一件事直到終了。雖然杜拉克自省自己興趣多、精力散、不成事,但若他不這樣跨領域、跨文化、跨種族以及博覽群書的話,根本無法一人獨自完成一門學科,更別說有著作等身了,這就是上天對他的厚愛—既讓他活得夠久、又讓他能記得夠多。更不可思議的是讓他具有另類的洞見與創新的能耐。知識工作者要管理好個人下半場或一輩子人生,在時間還沒到之前宜儘早做好準備。處在一個重視人生「勝利組」的現實裡,這項因素越來越重要。在現代競爭掛帥的社會中,我們當然期望每個人都能成為「勝利組」。但是,這顯然是極不可能的事,因為有勝利組就會有失敗組。對絕大多數知識員工而言,充其量只能做到不失敗罷了。因此,對個人和家庭來說,個人能找到一個領域,在其中發揮貢獻,有一定的分量,也就變得很重要。不論是第二種事業、平行發展的事業,以及社會創業家,或在閒暇之餘投入其他興趣、嗜好,第二領域都能提供機會,使我們成為真正的領導者,受人尊敬並且獲致勝利、回饋社會。一九六九年杜拉克在其《斷層年代》(The Age of Discontiunity)一書裡,率先創出「知識工作者」一詞。他主張身為知識員工必須先成為「有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亦即要先學會「有效的自我管理」。為此,自我管理是一種人類事物的「革命行動」,個人必須做以前從沒做過的事,知識工作者更需要如此。事實上,自我管理要求的是,每位知識工作者都要能像執行長(CEO)一樣的思考方式、視野、格局與全局觀以及經營表現。同時知識工作者也必須把以往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和行動,做兩百七十度的轉型。畢竟,知識工作者的大量爆增,也就是近六十年來的事。兩百七十度代表了什麼?用二戰期間一位杜拉克恩師告訴他的話或許可以說明一切:「小伙子,假如有天你終於開竅,你會認知一個人同時需要具有聖保羅、又要聖詹姆士兩位聖人。」意指一個人同時需要擁有聖保羅的信心和聖詹姆士的工作績效的表現。杜拉克又告訴我們一個關於大作曲家馬勒和交響樂團之間的故事。十九世紀末,馬勒在維也納一手創辦的交響樂團,他對團員的要求十分嚴厲,搞得連樂團贊助人國王陛下都忍不住召見他。國王問:「你不覺得自己做得太過分了嗎?」馬勒回道:「陛下,比起樂手現在加諸在我的身上的要求來說,我的要求實在算不了什麼,因為他們現在可要比以前表演得好太多了。」希望績效優異者多為自己強加壓力,希望他們可以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得更多點、做得更棒?」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跟彼得杜拉克學職涯規劃與自我管理》
-
2022-09-05 養生.運動健身
運動中喝溫水或冰水哪個好?營養師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你在燃燒了嗎?最近氣溫飆高,戶外體感溫度更直逼45度,許多通勤族、戶外工作者即使狂補水,似乎也比不上流汗的速度。炎熱天氣下,我們人體每天約流失2.5公升以上的水份,流汗時,體內的鹽分、電解質也會隨之流失,營養師叮噹(戴岑樺)表示,如果只是短時間流汗、或流點汗,適量飲用水份即可補足流失的水,身體也會自動調整電解質的平衡。但大量流汗時,體內的鈉離子流失過多,此時只補水反而會稀釋血液中的鈉含量,讓體內電解質失衡,導致抽筋、低血壓、脫水、噁心、意識注意力變差、虛弱等問題,嚴重者則會出現熱衰竭,造成生命的危害。狂噴汗,補充運動飲料有用嗎?從事戶外工作的族群、高強度的運動訓練者、馬拉松跑者、戶外運動者,及容易脫水的老人家小朋友,都應該特別注意流汗這件事!既然補充水分不能只靠白開水,那補充運動飲料可以嗎?叮噹營養師說「可以!」,大量流汗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更有助於體內補水。喝進去的水要能被身體吸收,保留在身體裡,需要電解質的幫忙,因此補充水份必須同時注重水與電解質。從汗水中流失的電解質,以鈉為大宗,鈉的功能為幫助吸收及留住水分,維持血漿量,協助調整體溫平衡。因此,叮噹營養師建議只要是進行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不管大人或小孩,在大量流汗的情況下,補水怕補不夠,但又想要快速解渴,可以適量補充等滲透壓的運動飲料,輕鬆留住水份讓身體無負擔。運動前中後補水有學問 冰水效果比溫水好若是運動族群,據研究指出,運動中每小時的流汗量高達2~4公升,相當驚人,因此需更加注意運動前中後的水份及電解質補充。叮噹營養師指出,運動前1至2個小時,就可開始補充水份,分次喝下500~600毫升的水,亦即大約1個寶特瓶的容量。運動中,每10到15分鐘可以補充一點水分,1小時總量建議約600到800毫升,大約也是1個寶特瓶多一點的容量。另外,運動中補充水的溫度應該比平常低,不建議喝溫水,建議改喝冰水,運動效果可能會更好。若從事有氧運動超過1小時以上,建議可以適度補充運動飲料。運動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計算運動前和運動後的體重差別,每減少一公斤的體重,就表示至少需要補充1至1.5公升的水,1比1.5,或是可以用尿液的顏色來判定還需不需要繼續補充水份或是運動飲料。天氣炎熱,補水也是一門學問,叮噹營養師提醒,為了有效補水,運動飲料也是不錯的來源喔。(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愛喝冰水易胖小腹?減肥「喝冰水or溫水」好? 專家解惑...答案超意外 ·水喝太多、太少都不對!營養師解答「常見6大QA」 有效減肥、防便祕
-
2022-09-04 退休力.活躍好學
58歲被退休! 李益恭放下身段靠專業逆襲成職涯顧問,給中高齡求職者5建議
若以台灣平均壽命81.3歲來計算,多數人在法定退休年齡65歲之後,還有超過15年的生命,專家建議,工作能夠維持人生下半場的人際連結、生命活力,以及經濟安全。但高齡再入職場這件事容易嗎?9月《橘世代》將從不同的故事中討論,打造一個「老有所用」的社會,需要個人、企業及政府做好哪些準備。隨著物價通膨,要存多少錢才能安心養老呢?看到退休金平均上千萬元,令人擔心淪為又老又窮的「下流老人」。不少中高齡族群有經濟壓力欲重回職場,卻因年紀顧慮、薪資有限,再度就業困難。人力資源顧問李益恭分享,要先放下才才能有新開始。「算一算我的資產夠活到75歲,就放心退休了。不知道原來我會活更久。」現年78歲的人資顧問李益恭笑著說,他已經比「預期活到75歲」多活了3年,而且還神采奕奕,還好他沒有在75歲時把錢用完,因為他至今仍每天接案、提供諮詢,是許多人的職涯顧問與人生導師。主動爭取工作 一生只寫一張履歷李益恭說話時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口音,高中畢業後,從馬來西亞來台求學,選填成功大學外文系。他謹記父親的話:「我的父親沒有留財產給我,所以我也不會留給你,但可以供學費到念書畢業。」沒有家產支援,一切只能靠自己,他很爭氣地在畢業後進入亞洲航空公司,回想奇妙的求職過程,完全靠「主動」爭取。亞洲航空公司沒有公開對外求才,李益恭寫信到總公司申請履歷表,直接寄給總經理,希望申請至人事部服務,字裡行間表達強烈的企圖心,最後順利成為企業一員。爾後因表現出色被轉到桃園上班,但1987年亞航轉讓給美商另一家公司,當時太太也任職同部門,李益恭擔憂哪天兩人同時沒工作,就跳槽到另一家知名跨國企業。半年後,李益恭又被老東家找回去,這次做了4年,公司宣布要搬到馬來西亞。原本以為可以回鄉發展,但在台灣生活多年已經習慣島國步調,正苦於無法適應時,剛好接到獵人頭公司的電話,再次回到台灣。從21歲到58歲,李益恭前後換了多家大型公司,全都是別人找他或介紹,直到58歲時遭遇中年失業,以為自己可以從此退休過悠哉生活,沒想到後來發展出「分批出售專業」的顧問模式。至親離世 重返職場分批出售專業「被退休」之後,李益恭精算已有足夠資產支應未來生活,且孩子已可獨立自主,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他笑說剛開始很愉快,不用再被上班鬧鐘吵醒,跟著朋友種花、旅遊,也跟著追劇或隨心補眠,作息整個被打亂,三更半夜醒來不知道要做什麼,還曾跑去看警察值勤實況。退休生活看似愜意卻找不到生活重心,讓人迷惘。同年10月,太太去世;12月,母親走了,一連串的打擊迫使李益恭重新整理第二人生。失業、至親離世,一連串暫停與打擊,讓休息幾個月的他發現,「我的興趣就是工作」,他想讓專業繼續發揮、希望在職場中得到尊敬,於是試著重返職場,卻因年齡難以得到理想工作。李益恭轉變方法,整理自己40年的人資經驗,他擅長人才召募、薪資策略、員工資遣、組織重整,許多都是企業人資部門不願意但必須做的事,他主動跟企業推銷自己,用約聘、顧問方式執行,可以避免公司的人情壓力。企業以兼職顧問聘用他,一周只進公司幾天,企業不用支付全薪,卻能得到專業的人資諮詢。這一招果然奏效,李益恭摸索出一條新路,再次回到職場貢獻所長。他曾經同時兼任好幾個企業人資顧問,將自己的專業依不同需求「分批出售」給企業,那時年薪可達上百萬。現在的他,笑稱年紀大本不想再工作,沒想到疫情驅使大家習慣視訊,結果他幾乎每天都還有線上職涯諮詢服務,這幾年幫助上千位工作者度過危機。別堅持全職 知己知彼爭取更多機會李益恭了解自己的長處,也清楚返回職場的需求,他不求薪水跟以前一樣高,只希望能發揮個人價值。他說,中高齡再就業要知己知彼,知道企業主要什麼,也要知道自己有哪些優勢,並推銷自己的優勢。「你要人家的錢,人家就要你的命。」李益恭說的直白,中高齡再入職場,別堅持全職工作、薪水職銜都要和過去一樣,既然改變不了年齡現實,降薪求職又何妨,若表現好還能再爭取更多機會。曾有一位求職者諮詢李益恭,52歲被裁員,接下來該怎麼辦?他建議回去找以前的客戶,運用人脈釋放消息,對方臉皮薄彎不下腰,為了龐大的經濟壓力只好硬著頭皮嘗試,最後如願找到工作。「只要去試就有機會!」李益恭說,把身段放軟,告訴全世界你在求職,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貴人幫忙推一把。明天跟意外哪個先來,誰也不知道,職場也常有未知數,例如疫情、大環境影響,隨時都要做好準備,沒有工作能保證做到退休。李益恭抱持著回饋社會的精神,提供民眾職場諮詢、中年就業輔導,他提醒抱持未雨綢繆的態度,每二年要丟履歷求職,檢視有哪些需要加強的地方,慢慢累積跟上趨勢的技能,才能幫自己加分。給中高齡求職者5建議●不要執著全薪工作,先彈性上班返回職場。●積極充實能力,例如跟上數位科技趨勢。●放下身段,善用人脈。●保持開放態度,有機會先試試,別眼高手低。●嘗試投入自己喜歡的事。
-
2022-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後醫療1/醫療院所愈開愈多 專家抨擊將衝擊健保財務
隨著國內人口移動、新創業園區發展等因素,全國各縣市醫療資源配置正悄悄發生變化。台北市新光醫院昨宣布將興建新醫療大樓,桃園市也將設立清華大學附設醫院、桃園亞東醫院,屏東則有屏東義大醫院、高雄榮總屏東分院正在興建中,而成大醫院將在台南籌設沙崙分院及老人分院。專家表示,各縣市政府為民眾爭取醫療資源,不能予以苛責,建議衛福部應著手解決各縣市病床數不均問題,增加醫療高品質病床,並及早因應新設醫院對健保財務的衝擊及挑戰。近年來,各縣市政府均希望可以新設醫院,增進民眾就醫可近性。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依「醫療法」規定,每兩百萬人設置一家醫學中心,就醫療網計畫分為六大醫療區,目前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所屬的台北區已有八家醫學中心屬於超載情形,而北區的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總人口數已逾兩百萬人,但僅一家醫學中心,因此還有一家醫學中心餘額。石崇良說,目前全國新籌設醫院縣市多以南部為主,如屏東正在興建高雄榮總屏東分院、義大醫院屏東分院,以往屏東人要看病多到高雄看病,但屏東人願意接受嗎?因此,新設兩家醫院可以讓屏東人在屏東看病,而隨著人口老化應提倡在地老化,在地就能獲得醫療服務。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新冠肺炎疫情後,患者對單人房需求增加,該院新建醫療大樓在確保衛福部要求的健保床數下,將單人病房數量極大化,滿足民眾需求,另會擴增心臟內科、泌尿科、骨科等科別,符合人口老化的就醫需求。新設醫院不斷增加,恐影響健保財務。石崇良說,新醫院會帶動醫療需求,並結合人口老化、新醫療科技等因素,健保支出一定會增加,但希望增加速度不要太快,增幅不要太高,過程中不會降低健保支出、減少醫療服務,而是從降低醫療需求著手,鼓勵民眾應重視預防保健、癌症防治,減少失能、生病機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周穎政說,當都市持續發展造成人口聚集,該地區就有醫療需求,地方政府期望新設醫院「不能予以責怪」,這對地方政府來說這是對的,如大台北地區整體醫療資源足夠,大型醫院多集中在台北市,但現在新北市人口已超過台北市,還要求新北民眾過河看病「這樣公平嗎?」而在新醫院增加時,呼籲政府應著手解決病床數不均問題,增加醫療高品質病床,淘汰品質不佳病床,如此才能提升整體醫療品質。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新建醫院不困難,但醫院為了營運賺錢,一定會收治更多病人,而健保總額有限,當整體健保點數上升,點值就會下降,且部分負擔新制預計今年底前上路,使用者付費概念也可能影響民眾就醫意願,新醫院要多方思考如何在營運與收治病人數間達到平衡。洪子仁表示,新醫院設置後增加醫療可近性,誘發民眾醫療需求,醫院申請健保點數勢必上升、點值下降,若健保總額不持續增加,醫院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影響醫療服務,衛福部應對健保財務及早研議及因應,思考國內醫療區域發展的需求及醫療網計畫。
-
2022-09-03 養生.抗老養生
壓力大老得快!研究:中老年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助減壓抗老
活得健康,延緩老化,是每個中老年人追求的願望,但方法真的很簡單,1項國際研究發現,只要飲食均衡、維持運動習慣,就能降低身心壓力所帶來的免疫系統老化,專家建議,晚輩應鼓勵老人家多動,多吃營養食物。美研究證實壓力大老化快 可靠運動飲食改善南加大學者引用分析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數據中5744名50歲以上的美國成人資料,而參與民眾需填答1份社會壓力經驗問卷,題目包括,壓力相關生活事件、慢性壓力、每天遭遇到的歧視和終身歧視,最後進行血液樣本分析。研究發現,壓力得分較高的受測者,免疫特徵看起來較差,白血球磨損比例較高,而壓力沉重,將導致T細胞數量變少。進一步研究證實,如能維持正常飲食,養成運動習慣,就可降低壓力與加速免疫老化間的關聯。換句話說,只要飲食均衡,經常運動,即使壓力較大,也能抑制免疫老化的速度。壓力難免 飲食與運動成養生指標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近20年來,研究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而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而所謂的壓力是指「個體對於壓力源的身心反應」。劉嘉逸說,生活中的壓力源有千百種,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如何「學習與增強壓力調適能力」,是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這項研究發現,只要改善飲食、養成運動習慣,就能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提供了最有力的養生指標。簡單運動搭配均衡飲食 延緩長者衰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許多老年人不愛活動,但如果越少活動,老化速度就會越快,而整天躺在床上或沙發,就越來越不想動,引發肌少症,百病叢生。如何提高長者運動意願?葉雅馨建議,多多鼓勵,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做起,避免因感受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活動,例如,從房間走到客廳,1天多次來回,並紀錄次數。另可搭配握力器,長者一邊看電視,一邊進行手部運動。至於飲食上,則建議先瞭解長者喜歡吃些什麼,檢視食物的成分,並選擇容易咀嚼、吞嚥的食物,例如,蛋或豆腐,搭配不同烹飪變化,提高老人家的食慾。葉雅馨提醒,為人子女應盡量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只要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就能減低身心壓力,進而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9-02 醫療.腦部.神經
每天在公園健走會較健康? 醫:快走、有氧和這幾種運動,提升心肺和認知功能
許多年紀大的長者,看起來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臨床上觀察,如果符合以下條件的三項就屬於衰弱症(Frailty):身體活動量少、自覺疲乏、走路速度緩慢、體重減輕,以及握力低落。每天在公園健走或跳舞的老人,真的比較健康嗎?清早或傍晚出門時,經常會看到很多年長的老人繞著公園健走,或是聚集在公園裡跳舞、打太極拳。每個人都想要有個快樂健康的老年生活,但究竟要運動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可以對身體產生正面影響呢?每天在公園健走或跳舞的老人,真的比較健康嗎?打太極拳是老年人常見的運動,即使運動時間較短或是經過改良的太極拳動作,都可以提高肌力與柔軟度,改善平衡狀態,避免跌倒造成的傷害。國外一些研究發現,打太極拳能降低血液中「C-反應蛋白」,也就是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此外,太極拳是一種冥想練習,能大大減少焦慮和壓力,甚至降低血液中的皮質醇(也稱為壓力荷爾蒙)。上了年紀的人較不容易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所以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像是快走、跳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美國克羅拉多大學的學者曾做過一項失智症有關的有氧運動研究,共有一百八十人參加了臨床試驗。這項研究用腦影像解釋了低強度有氧運動對大腦健康的幫助 [Mendez Colmenares, 2-21]。氧氣是透過我們的心、肺、血管,協力運送到各個細胞組織。心肺適能就是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CRF),耐力越好,運動較久,較不容易疲倦。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都可以強化心肺耐力。研究顯示,進行有氧運動來強化心肺適能,是改善衰老和大腦健康的方法之一,讓血液循環更順暢,可以順利攜帶養分供給腦細胞,並清理腦內的有毒物質。腦白質的健全與否是認知功能老化的指標,上頂醫學影像科技的團隊從先前長期觀察健康老人的研究中發現,只要六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從腦影像中觀察到腦白質如何產生改變。平常活動量很少的老人,增加快走的習慣後,能夠改善腦白質的健康程度。長者運動時的注意事項許多年紀大的長者,體力不佳,也影響到外出活動的意願。培養運動習慣,可以幫助他們維持身體基本機能,進而拓展身心健康。但是,在運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與專業人士討論許多老年人有背痛、膝蓋痛、心臟或肺部等疾病,是令他們抗拒運動的原因。剛開始建議不妨從低強度訓練開始,並且跟物理治療師討論適合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不僅能減輕疼痛,同時達到運動效果。2.適時使用輔具一開始太過強烈的運動可能造成反效果。為了避免運動傷害,可以慢慢展開鍛鍊計畫。藉由合適的設備或輔具裝置,加上專業人員在旁監督協助,不僅能安心運動,還能建立自信。3.找尋運動夥伴有些老年人獨自運動會感到不安,如果邀約伴侶、鄰居、朋友一起參與運動,互相激勵練習,讓運動變得更有趣。或是聘請私人教練、物理治療師建立可實現的運動目標,保持持續訓練的動力。有氧運動能改善腦部認知功能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進行了一項臨床試驗,研究人員招募了一百八十位60到79歲日常活動度低的老人進行以下列測試,包括:電話認知功能問卷測試、磁振造影掃描,以及利用跑步機壓力測試來衡量心肺耐力。受試者分為四組,由專業老師指導,進行不同運動,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時。第一組是以靜態瑜伽為主的伸展與穩定性訓練,第二組是快走訓練組,前六周以50%最大心率快走二十到三十分鐘,接著提升到75%最大心率快走四十分鐘,維持十八周;第三組是跳舞組,受試者會被帶領著練習各種舞蹈。經過半年的訓練,這些受試者再次進行認知功能問卷測驗、MRI磁振造影掃描,以及跑步機的心肺耐力測試。從腦影像結果發現,與靜態瑜伽組相比,跳舞組和快走訓練組腦白質影像訊號(T1或T2加權影像)提升,表示腦白質中的神經纖維束完整性更高。其中快走訓練組的訊號提升得比跳舞組稍多,表示快走訓練對於腦神經健康幫助更大。除此之外,在問卷評估認知功能上,快走訓練組的事件記憶網絡分數與腦白質訊號相關性明顯高於其他兩組,表示對於認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透過這項研究,我們知道健走、跳舞這些有氧運動確實可以讓大腦更健康。但必須注意的是,快走需要達到75% 最大心跳率,感覺到肌肉輕微痠痛、呼吸輕鬆,同時適量出汗的程度,才能有如此成效。速度過慢的散步,可能無法達到目標的運動強度唷!從現在開始,進行每周三次、每次四十分鐘的有氧運動、快走訓練,將幫助你強健大腦,活力滿滿!此外,游泳、慢跑、跳繩、騎自行車及各式各樣的球類運動,都是對大腦有益的選項。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
2022-09-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完善精神醫療,尚缺什麼?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探討精神醫學的難題」。一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情緒激動想要自殺急需住院的個案,與年輕醫師探討精神醫學如何幫忙這種病人的緊急措施,我們也邀請到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討論「失智老人的住院及其家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完善精神醫學尚缺什麼?」。希望這些探討可以幫忙社會大眾以及其他臨床科醫師更了解精神醫學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延伸閱讀:醫病平台/照顧者累了嗎?或是不孝?談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住院時家屬的為難】身體疾病的醫療力求醫療技術的進步且貴在疾病的生理病理機轉的明確掌握進行所謂「精準醫療」以達到完善身體醫療的境界。然而精神醫療因為「精神」涵蓋「腦-精神功能」、「心理功能」與「自我功能」三個面向的病理機轉。精神病理現象都是歷經人生的辛酸歲月,糾纏著腦功能的變化、心理調適機轉的困擾與一個人自我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萎縮退化。因此如果有所謂精準的精神醫療,那麼一定要包括四個重要的元素:其一、是病人是歷經了多少人生的辛酸歲月;其二、是腦功能發生了什麼樣的病理機轉;其三、是心理調適機轉展露怎麼樣的病理糾纏、其四、是病人一個人自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有怎麼樣的病理性變化。這四個面向的複雜元素要化約為一個精準的醫療技術來處置,可能在目前的腦科學時代仍然是無法達到的要求,更不用說建基於傳統上心理學的病理理論,來解釋精神病理,那就更是緣木求魚了。「精神」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人生命的外在表徵」。一個人沒有了生命就沒有了他的精神表徵。「精神」的運作有四種功能,包含了「情緒功能」、「行為功能」、「認知功能」與「維持生命運作的生理驅動功能」。一個人藉由精神的四個面向功能,使他和生活的環境,藉由腦神經生物學的機轉,建立了人與環境的內在(神經細胞連接網路)與外在(人生經驗的記憶)連結。正向調適功能的神經細連結,可以催化腦與腦功能的正向發展,也就是提升精神功能的健壯度。精神生活的困擾或者精神疾病的發生都根植於人生歷程中複雜、糾纏不清的「精神發展」的病理機轉之中。這種種左右精神發展的病理機轉,除了腦-神經細胞與其連結網路的天生體質脆弱因素(nature)外,其生活環境因素包括了人生歷程的培育(nurture)因素,也包括了生活環境裡面的社會文化價值觀(culture)因素,另外也包括了人生歷程中未能成功跨越人生各個發展階段的種種發展事功(如求學、父母關係、親密關係、婚姻、工作安排等的發展事功⋯)的因當有精神疾病發生時,要能有完善的精神醫療,就要考慮精神發展過程中導致精神疾病發生的精神病理發展機轉,是否有完整掌握與又有良好處置。就當前台灣精神醫療的現況來看,尤其健保制度之下,全國已有普及的精神醫療,而且有完整的精神科專科醫師養成過程而培育成熟的精神科醫師,在基層、也在醫院裡面,執行有世界水準的「精神」醫療:包括精神科藥物治療、順應腦—精神功能狀態的心理功能調適的會談治療(不是一般根據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的心理治療),以及個人自我人生意義與價值的相關治療。有些嚴重的精神疾病病人,因於對自己疾病認識障礙(不了解自己有病、缺乏病識感),或基於台灣社會文化背景,在人人心理上對精神疾病的烙印或羞恥感,造成就診精神科門診或精神科住院的障礙,抗拒精神科的診治或住院治療,因而造成個人精神功能嚴重障礙,無法正常的在社會中生活,其精神困擾的症狀,也無法改善。更會因為精神生活的困擾,干擾整個家庭的生活,甚至於發生干擾社會安寧的司法事件。45年前我在美國的社區精神醫療體系接受臨床訓練服務時,不時要治療因為嚴重疾病而發生病識感缺失的病人。在美國社區精神醫療體系中,可以在精神科的急診處,就依醫療法律的規定,在違背病人的意願下(保護家人、社會與病人的安全),可以填具文件,請病人住院接受精神狀態的檢查與緊急性的醫療處置。病人也都知道他有申訴的權利,可以在上班日隨時向醫院的院長室提出申訴他不願意接受住院處置的請求,病人也都知道在住院後一個禮拜內,就可以在他公設律師陪同下,到法院去訴請法官做判決,當庭他知道,法官的判定結果,是必須要接受住院的治療或者他就可以立刻離開醫院回家。不論法官的判決結論是如何,精神科醫師和病人都是站在同一陣線上,共同合作地為他的人權或為他的精神疾病治療而一起努力。反觀,台灣精神醫療在有關精神醫療的司法層面或有關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與烙印方面,主責治療的精神科醫師或醫院和病人、社會往往會處在互不相識的對方,甚至是相互敵對的觀點,站在雙方互相不協調的立場,因而長期以來不時地出現,病人明明需要精神醫療,但是因為社會文化的因素或者我們的精神醫療司法服務系統的體制缺失,使病人無法及時接受所需要的足夠恰當精神醫療,而造成精神病人引起的社會干擾事件。因此,台灣要有完善的精神醫療,尚有三項重大缺失需要補足,若未能有效補足這三個缺失,那麼台灣精神醫療的完善性,仍是落空:其一、必須要建立順暢的精神醫療的相關司法服務系統,修改精神衛生法中僵化條文,這些僵化的條文,美其名是為了保護病人的人權,卻使精神醫療的強制住院治療變成是病人及醫師(或醫院)難以面對的難題與困境,進而傷害病人與民眾的人權。此外,台灣社會一般民眾均對日常生活中的司法運作過於陌生,而視司法為畏途,一般民眾需要充分的認識司法,熟悉並接受法院在日常生活中的運作與功能,如此人權保障才完整,而且精神醫療與司法服務,只要病人的病情需要均能隨手可得。其二、必須有效化解精神疾病是因於心理困擾而造成疾病的不恰當病因觀念。這種太簡化,不具腦科學基礎且不恰當的病因觀念會造成社會上對精神疾病的偏見與烙印,阻礙精神疾病病人就醫的順暢性,強化了病人缺乏需要精神醫療的病識感,也會強化一般社會上排斥精神醫療的態度。在台灣精神衛生法中所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事實上,應該更正為「社區精神衛生中心」才恰當)」的工作,未來必須要能強化社區民眾與精神醫療行政系統工作人員的腦科學與腦發展知識,也要灌注社會大眾,人從小到大,一個人「精神」源自於頭腦和「精神發展」過程的知識,要能暸解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腦結構與功能」的發展和「養育、培育」環境的緊密互動,使父母與學校老師能掌握孩子們成長過程腦功能的特性並給予適當的教養與教育。另外,精神衛生法中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要能夠廣為敎導社區大衆,如何認識腦-精神功能,應對現實生活困難時候的「腦力不足」狀況,而能即時且早期接受必要的精神醫療。 其三、至於生活在社區中的慢性嚴重精神疾病病人,往往因為不服藥而造成社會干擾事件,這不是所謂台灣「社會安全網」就能過避免干擾事件的發生。有必要強化精神衛生法中「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人員,平常就能夠過和病人及其家人和鄰居們有所認識與互動,有效評估其精神疾病的常識和精神疾病治療的態度,並能以病人及家人的文化、家庭生活特性,調整精神醫療的介入過程,發揮有效的精神醫療,才能使精神醫療達到完善的地步。
-
2022-08-3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者累了嗎?或是不孝?談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住院時家屬的為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探討精神醫學的難題」。一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情緒激動想要自殺急需住院的個案,與年輕醫師探討精神醫學如何幫忙這種病人的緊急措施,我們也邀請到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討論「失智老人的住院及其家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完善精神醫學尚缺什麼?」。希望這些探討可以幫忙社會大眾以及其他臨床科醫師更了解精神醫學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性。【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王先生,84歲,鰥寡,長期有糖尿病及心臟衰竭,曾因肺積水住過綜合醫院內科治療,住院時混亂三天,該醫院打完利尿劑及基本治療後,就請家人帶王先生出院。之後,當個案因心臟衰竭的喘或腳水腫時,就只在該綜合醫院急診室治療,不再收入該院住院治療。王先生近三年前診斷失智症,最近幾個月情緒不穩、多疑、易怒、視幻覺及失眠,由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轉到精神專科醫院門診就醫,某一天傍晚王先生懷疑照顧他的未婚女兒偷他的錢,打了女兒一巴掌,女兒連絡已婚的哥哥一起送王先生送至精神專科教學醫院的夜間急診室。王先生已忘記剛剛在家中發生的事,女兒委屈生氣不說話,兒子要求醫院收王先生住精神科急性病房,但是精神專科醫院說明需要有人24小時陪同住院,照顧王先生,若是是沒有家人,也可以自行請24小時看護,只是精神專科醫院急診室人員也說明該醫院急性病房由精神科醫師主治、沒有晚上值班的內科醫師,若遇到內科問題如血糖過高或急性心臟衰竭時,該醫院將無法處理,因為該精神專科醫院沒有強心劑、靜脈注射抗生素或利尿劑,也無法進行持續胰島素注射的治療,屆時就需要家屬帶病人轉至綜合醫院治療,且該精神專科醫院無法承諾王先生一到兩週內就會改善出院,可能需四週左右調整精神治療藥物。其實,王先生有2位兒子,都已婚生子,但是不住在附近,一住在南部約一小時到家的路程、一住在中部,照顧王先生責任全交給未婚的女兒,平日也少了解王先生病情的變化,女兒壓力大、因憂鬱、焦慮、失眠及有時跟王先生或兄長起衝突,在該精神專科醫院精神科就診,她一想到「照顧父親是她的責任」就十分氣憤。此外, COVID-19防疫期住院四,全天「1對1的看護」費用確實是不小的負擔,但是女兒說:「不是不孝,我累了。」兒子說:「我們也累了。」隔天也還要上班及帶小孩上學,看護費用也付不起。一家人連當晚急診室留觀時要誰陪同都有困難。加上病人說:「我有沒病、為何要住院,就算有病也不要住精神科或『療養院』。」這事情就更難解了!失智症在近十幾年在全球及台灣十分被重視。在台灣,老人失智症至少有8%,在目前(2022年)近400萬的老人推估,台灣的老人失智症人口數至少30萬以上,這還不包括中年或年輕型的失智症。失智症90%會合併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簡稱BPSD),如憂鬱、焦慮、不適切行為、疑神疑鬼、幻覺或妄想、失眠,其中又以被偷妄想或被害妄想最常見,有時是因為病人記憶不佳,常會用東西被偷解釋找不到東西的狀況,但經常因為身體疾病不穩定,如脫水、血糖高、血循不好的缺氧、低血鈉、疼痛或便祕所引起,有的是失智本身的黃昏日落症(sundowning syndrome)、有的是失智症合併上述情形或藥物引起的譫妄症(delirium)。我想許多人一定想到:既然病人曾因心臟衰竭、糖尿病及失智症在該綜合醫院就診,為何不住該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老年醫學科或精神科病房來處理呢?一是往往在綜合醫院內沒有「以病人為中心治療(ptient-centered management)」的跨科專業團隊:一是內科醫護人員對處理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患者技巧不熟悉或害怕,精神科醫護團隊人員對處理內科問題也缺乏訓練、擔心或不熟悉;二是綜合醫院缺乏為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老人治療考量或設計的專屬病房或區域;三是健保制度對以上兩者的醫療沒有給付或鼓勵支持,醫師診療費只每天給付一位醫師,另一位醫師則沒有給付醫師費,只在一週給付不符合時間成本的照會費用、該專屬病房或照顧有精神行為症狀失智症的護理費及病房費並未加成鼓勵。有人也會想到這樣的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老人不是在長照的日照機構或長照機構也可以處置(management)嗎?往往家屬面臨的是上述長照的供給不足或可近性不足、長照的人員大多不是醫護背景、不易理解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的處置意涵,加上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或腦科學知識缺乏與精神症狀的不理解,自然會有挑選或排拒病人的情形,或是要求家屬需等失智症接受精神科治療平穩後才進行個案管理或處置。在台灣,尤其是鄉村地區,不少家屬的確仍存有將父母送到長照機構是不孝的心理壓力;但是家屬照顧的負荷仍十分的大,尤其是老人配偶照顧老人時更為嚴重,在體力上、精神上、社會上及經濟上都有極大的負擔,兄弟姊妹及妯娌間的意見不一、衝突與協調溝通也有極大的壓力,失智症病人有時又無法完全自主決定,幾乎90%以上長期都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的困擾,家屬或家庭照顧者的精神健康議題極需要被正視。總之,有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家屬與一併溝通的問題,這也不僅僅是單純孝順與否、老人被忽略或虐待(elder neglect or abuse)的議題,也不是單純提供長照人力可以處理的,而是在醫學或護理師養成教育中須持續學習團隊合作及重視跨領域知識或資訊整合,也需要重視醫護以外的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或社會工作師願意投入及關懷失智老人家屬(不一定是照顧者)與家庭照顧者精神健康議題,此外也需重視失智症照護團的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ment)等議題。
-
2022-08-31 醫療.腦部.神經
高溫流汗暗藏心血管危機 醫提醒高血脂族群脫水恐致中風
夏日高溫來襲,現在出門沒幾分鐘就汗流浹背已成為常態,坊間止汗、消暑的妙招更是五花八門。然而「流汗」除了會使身體黏膩不適,其實也可能暗藏心血管危機。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林浚仁醫師表示,多數民眾都知道天氣冷會使血管收縮,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卻鮮少人知道曾有研究指出,高溫同樣也可能釀成中風危害。 高血脂病人脫水恐致中風 長輩或有心血管病史者要多補水 光只有天氣冷或熱,不會直接導致心血管疾病,溫度的極端變化才是關鍵,花蓮慈濟神經內科羅彥宇主任笑稱,「否則赤道國家跟南北極應該最多人中風」。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氣溫驟升或驟降都會刺激交感神經,讓心跳加快或血壓變高,誘發心血管疾病。此外,夏天容易流汗、體內水分變少,脫水的情況下容易使血液變得濃稠,若本身合併高血脂等風險因素就會導致血管堵塞,增加中風發生的機率,「如果血管本身狀態好,理論上輕微脫水不會造成什麼問題,但當脫水發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缺血性中風風險就會提高」。 林浚仁醫師也提醒,天氣熱對65歲以上老人家影響更大,家中長輩在高溫環境要多補充水分,原先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更應嚴防中暑,並管理中風風險。 70歲男疑脫水致暫時性腦缺血 醫:出現中風前兆應儘速就醫 林浚仁醫師分享先前曾遇過一名70歲男性高血脂病人,他長期有頸動脈狹窄問題,某個夏日午後到田裡種菜,結果回家就發現左手拿東西會掉,吃飯還摔破碗,半個小時後又恢復正常。「應該是他身體脫水,人體水分過度流失、腦血管血流變濃稠,誘發了暫時性缺血。雖然後續症狀有復原,但暫時性腦缺血屬於缺血性腦中風的前兆之一,最好能當成一次腦中風發作來謹慎看待。」林浚仁醫師建議,一旦發生類似事件,應主動告知醫師,確認是否需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方式。 目前阿斯匹靈是臨床最常用來預防中風的抗血小板藥物,不過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胃潰瘍、胃出血等腸胃道出血副作用,若在治療期間感到消化道不適,胃脹不舒服,可與醫師討論視情況更換兼顧療效與安全性的其他治療選擇。 高血脂患者應從源頭避免中風 低密度膽固醇值越低越好 羅彥宇主任表示,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例如年齡越高發生中風的機會就越高;另一種則是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脂、抽菸、肥胖等,其中低密度膽固醇就是高血脂中被認為是影響腦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若發現低密度膽固醇數值高就應該積極用藥控制,才能從源頭避免心肌梗塞或中風發生。 曾有研究指出低密度膽固醇每降低1%,發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對危險性可降低1-1.5%,羅彥宇醫師指出,如果民眾以口服藥治療遲遲無法達到目標數值,或是對副作用不耐受,可與醫師討論能否改用降膽固醇針劑治療,「其實針劑算近年很大的突破,之前遇過幾個血管狀況非常差的病人,合併使用口服藥和降膽固醇針劑後,成功將低密度膽固醇降到16mg/dL左右,若民眾經濟能力許可,建議可將數值盡量降低,對心血管和腦血管的保護力更好」。 《延伸閱讀》 .台商喝酒應酬竟半身癱瘓!輕忽心血管風險釀二次中風 .猝死4大風險你中了嗎?揪出心房顫動是遠離威脅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8-31 醫療.腦部.神經
大腦老化並非不可逆!醫:透過「777大腦保健法」扭轉腦健康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逐漸衰弱,沒有效率來對抗外來的病原體。而老化的免疫細胞也會產生更多細胞激素IL-6(Interleukin-6)、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來刺激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增生及活性,進一步引起廣泛的發炎反應。其中,慢性且低程度的發炎反應與許多老年疾病有關,例如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阿茲海默症等。大腦老化出現警訊,怎麼辦?失智症是一種認知退化症候群,一個人罹患失智症,往往大腦中的有害物質已累積二十年以上。所以,想要避免大腦退化、失智症上身,未進入老年時,就要提早做好預防的準備。我有常年運動的習慣,年輕時是慢跑,後因膝蓋疼痛,近十五年來改成游泳。但在飲食方面我不是很謹慎,處於高壓狀態或腦力耗盡時就狂嗑餅乾、甜食,以至體重一直高居不下,也有高血脂的問題。這樣的生活型態持續不變,加上新陳代謝速度因年紀漸長而下降,讓我的體態逐漸走樣,動作也顯得遲緩。五年前檢查腦年齡時,我才發現自己的腦健康已亮起黃燈,下定決心做出改變。首先是,改變飲食的質與量,採用地中海型飲食,多攝取高纖蔬果、全穀類、魚、雞蛋、堅果,少吃紅肉,肉菜比盡量維持1:5。平常盡量使用橄欖油烹調食物,每天喝水1500〜2000c.c.,遠離甜食。我一天改吃兩餐,每天禁食時間超過12小時。我發現這種飢餓感反而會啟動身體的再生機制,讓頭腦更清晰。此外,我也改騎腳踏車上下班,以及加強核心肌群的肌力訓練。現在的我體重少了八公斤,沒有高血脂,腦齡檢查也從黃燈轉成綠燈了。雖然失智症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年紀大不一定會得到失智症,提早做好預防措施,就是為自己儲存足夠的「腦本」。到了老年,即使面對身體正常老化的問題,也不會讓大腦快速退化,演變成失智。777大腦保健法這些年來,我積極投入推廣腦健康的行列是希望看到每個人都能成功優雅地老化,在演講中,我也分享了簡單易行的「777大腦保健法」─每天走7000步、吃飯7分飽、睡眠7小時。從運動、飲食和生活習慣三管齊下,能夠增強腦力,扭轉大腦健康。芬蘭研究:運動和飲食的介入,對認知功能的影響芬蘭研究團隊執行的FINGER計畫(芬蘭老年醫學介入研究:認知損傷與失能的預防,Finnish Geriatric Intervention Study to Prevent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isability,FINGER),招募了一千兩百六十位年齡在60到77歲之間、心血管健康狀態稍差,或有輕微認知缺損的老人 [Ngandu, 2015]。研究人員將受試者隨機分成兩組,介入組(六百三十一人)接受為期兩年的有氧運動、阻力運動和認知功能訓練課程,以及個人化飲食與體重控制。介入組的組員皆有個人化的運動計畫,前六個月由物理治療師帶領,後十八個月則由受試者自行分組,自主執行。起初每星期進行一到兩次、每次三十到四十五分鐘的肌力訓練,六個月內逐漸增加強度,最後達到最高強度:每星期二到三次、每次六十分鐘。接下來十八個月維持強度,直到研究結束。飲食方面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菜籽油等食材,每星期至少攝取兩次魚肉餐,以維生素D為營養補充品。對照組的組員(六百二十九人)則只接受衛教。臨床試驗結果,介入組的整體認知功能提升,尤其是執行功能與處理速度比起控制組有顯著的進步,認知功能退化風險也比控制組來得低。此研究證實有高失智風險的老年人,給予積極、多管道的介入措施後,認知功能可以獲得明顯改善,早期預防有其重要性。基於此成果,FINGER計畫啟動了大型的跨國臨床試驗,在世界各地進行跨種族、跨文化的臨床研究,期望能更深入了解健腦介入措施的適應症與劑量。若是只有運動或飲食控管,且期程縮短,是否仍能見到成效呢?美國杜克大學將一百六十位55歲以上有高失智風險且平時鮮少運動的老人分成四組,給予不同介入措施,包括有氧運動(運動組,四十一人)、預防高血壓飲食(飲食組,四十一人)、合併有氧運動及預防高血壓飲食(合併組,四十人),以及衛教(對照組,三十八人) [Blumenthal, 2019]。結果顯示,合併組在半年後認知功能改善明顯,而對照組則最不明顯。其中,運動組認知功能的改善,比飲食組來得明顯。這一百六十位受試者半年之後就中斷訓練,但杜克大學研究團隊仍持續追蹤改善情形。一年後,他們發現有運動訓練者(運動組和合併組)比沒有運動訓練者(飲食組和對照組),更能維持認知功能的改善狀況 [Blumenthal, 2020]。這個研究證實,多管齊下介入的合併組成效最高,而介入措施只要包含有氧運動,就具有長達一年的效果。但能否進一步延緩或避免失智,還有待長期的追蹤才能獲得答案。失智症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癒,早期發現,並且改善飲食和生活型態,及早接受醫療介入,是最好的方法。它能夠避免大腦快速惡化,延緩發病時間,讓病患本身及家人維持較高的生活品質。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
2022-08-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強制住院與否?精神科醫師的兩難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探討精神醫學的難題」。一位精神科醫師透過情緒激動想要自殺急需住院的個案,與年輕醫師探討精神醫學如何幫忙這種病人的緊急措施,我們也邀請到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討論「失智老人的住院及其家屬所遭遇的困難」以及「完善精神醫學尚缺什麼?」。希望這些探討可以幫忙社會大眾以及其他臨床科醫師更了解精神醫學的工作性質及其重要性。「林醫師,總院急診說有個病人自殺風險高,但他不願意住院,等一下他們會打針鎮定後送過來分院,辦理強制住院。」一問之下,初步知道病人只是憂鬱症,最近一個情感事件後的自殺企圖與行為,似乎不符合精神衛生法中嚴重病人的定義,而病人又拒絕住院,這樣打針讓他睡著送來強制住院實在不妥。總醫師說,他也知道病人不符合嚴重病人,但會診醫師認為病人這幾天已經連續因為自殺來急診數次,自殺風險很高,家屬實在照顧不來,也一直拜託讓他住院,擔心回去後病人又去尋短……上述案件是精神科急診偶而會遇到的難題。依據精神衛生法規定,對於某些精神病患,在某些情況下,專科醫師可以在病人不願意住院下,予以申請強制住院。當然住院最後的准否,仍然必須由強制住院審查會決定。強制住院的要件是,病人必須是嚴重病人(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有自傷、傷人或傷害之虞,專科醫師診斷必須全日住院,病人拒絕。臨床上,申請強制住院的病人,通常都是精神病患(如思覺失調症患者),病人有明顯妄想(符合嚴重病人定義),因無病識感、不願意住院,又有自傷傷人風險。此時,專科醫師都會申請強制住院,且審查會也應都會核准,給病人一個接受完善治療的機會。但是實務上,申請強制住院否,臨床醫師會遇到前述自殺個案的難題。一個憂鬱症的病人,如果沒有合併精神病症狀(如妄想),只有自殺的想法一直存在,算不算精神衛生法嚴重病人定義中的「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這其實是有爭論的。把自殺想法當作怪異思考,是有點牽強。但是,病人自殺意念強、數次救回又自殺,又不願意住院,如果沒辦法讓他住院,從急診離院後,後果難料。過去也有不少例子,病人後來自殺身亡(最近一個新聞事件: 2022/7/28,成大生,「昨燒炭救回,今墜樓身亡」)。後來,我跟總醫師說,請急診醫師千萬不要在急診把病人打針打到睡著,先送過來,讓我評估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啟動強制住院?病人來後,很生氣說,「你們都騙我,打針後就可以回家,為什麼又送來住院?」(原來在急診時,病人很激動不願意上救護車,於是醫師有類似哄騙病人打針的話語。)我只好一直跟病人道歉,可能沒說明清楚,急診是要我再幫忙看看你的狀況。後來病人談到,因為最近的壓力事件很想一死百了。看起來他的情緒仍非常激動強烈,自殺意圖明顯,且不願住院。家屬說,他這樣已經兩個禮拜了,全家一直看著他,但大家不僅愛莫能助、也都精疲力竭了。於是再花了一些時間,聽病人描述「被分手」的痛苦,以及無助、無望的感覺,建議他住院靜一靜,讓醫療團隊幫忙,讓自己情緒先緩和下來,再決定接下來怎麼做。病人似乎有所鬆動,但是還是對於住進精神科病房有所顧慮,拒絕住院。實在沒辦法說服病人,但是其自殺風險也真是很高,只好對病人說,「我們為了你的安全,依據精神衛生法,可能要勉強你留在醫院幾天,把資料送給強制住院審查會去決定住院與否,你也可以填寫意見書一併送給審查會,審查會會在3-5天內做出決定,這幾天你留在醫院,我們也會盡量幫忙你。」病人在半勉強下進到病房,後來在病房護理師勸說下,簽署住院同意書。所以,當然就免除送強制住院的困擾了。還好順利收場。後來跟住院醫師討論這個個案處理過程,住院醫師問:「這個強制住院會過嗎?」答:「應該不會。」 「那為何還要送?」確實,這個案件送到審查會,專科醫師大概會被審查委員「電」:「他是嚴重病人嗎?」我跟住院醫師說,這個個案處理當然是例外,如果你評估他自殺風險很高很高,讓他離開急診會非常非常不放心,又很努力說服他住院卻仍不可得,這是一個可以避免遺憾的方式。因為,啟動強制住院流程後,病人必須留在醫院3-5天,這幾天我們仍可以努力治療、幫忙病人解除、減少其憂鬱症狀、痛苦情緒、苦惱煩心。說不定在強制住院審查結果出來前,病人因為我們的專業照顧,而願意接受住院治療;或者,即使強制住院不通過,病人選擇回家,但這幾天的治療也可能讓病人自殺風險比在急診時下降許多。「那會不會,病人因為被勉強留下住這幾天,反而對精神醫療不信任?」住院醫師問。這當然也有可能。只是,留下這幾天,治療關係是變好還是不好,關鍵在於我們對待病人的方式。如果團隊成員都能秉諸專業,用「以病人為中心」去同理病人,給予支持與尊重,我想我們應該有把握,會讓病人感受到我們的用心的。
-
2022-08-28 焦點.用藥停看聽
長期濫用安眠藥恐增住院死亡風險 多管齊下才有解
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今舉辦研討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根據研究指出,高量使用多種鎮定安眠藥5年,未來3年內不預期住院或死亡風險各增加約3成。台北榮總品質管理中心主任周元華說,「生活品質」才是臨床處理失眠的主要考量,誤用或濫用藥物的問題根源在於開藥者缺乏相關專業訓練,用藥者也沒有獲得充足衛教。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理事長江秉穎表示,台灣人口2300萬,近10年安眠藥用量卻在世界第6到第10名間震盪,且有年輕化趨勢,令人憂心。北榮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副主任楊智傑表示,2018年有426萬人吃安眠鎮定類藥品,一年開出9.18億顆,花健保20.9億,對照美國用藥人口比,台灣是美國的一倍多,確實有濫用情形。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衛生司司長諶立中表示,睡眠障礙和安眠藥濫用,無庸置疑都是台灣健康照護的大挑戰,值得衛福部和健保署重視。諶立中表示,現在醫師不得不看很多病人,結果睡眠衛教和睡眠評估的時間,也被簡化為一顆藥丸,這是導致臨床處置偏離實證的最大挑戰,也已經已經擴大到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都有濫用情形,對病人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陳亮恭分析4萬多筆65歲以上長者,從完全沒用精神藥物到開始用藥後的健康資料變化,結果顯示,3000多位用藥超過20個月且高量使用者有45%同時併用三種藥,他們在後續3年內的不預期的住院風險增加了33%,死亡風險則增加了28%。另透過人工智慧分析,陳亮恭發現,在失智症診斷前,有一些常見的疾病診斷順序會發生。像是先腦中風,後續出現中風後遺症和冠狀動脈心臟病,接著是精神情緒障礙,下一步才是診斷為失智症。也有糖尿病起頭,中間發生帕金森氏症、跌倒,接著又是精神情緒障礙、診斷失智症。陳亮恭表示,病人得到失智診斷前,所看的科別可能都不是精神相關,先啟動藥物治療,開始了長期的用藥。如果能加強各科醫師的訓練,強調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並提升其可近性,或許能減少長期用藥情況發生。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目前制度設計上,非精神專科醫師轉介認知行為治療有次數限制,只能一次,但一次對病人是不夠的。如果政策上認為認知行為治療直得推廣,轉介制度也應該要改變,才能更普及。陳亮恭說,談老人多重精神藥物時,也需檢討疾病發生和照顧資源連結的問題,也許有很多長期高度用藥者的產生,是與失智症診斷得慢,照顧資源沒有跟上等問題有關。因為失智症照護人力有限,為了讓照顧者晚上可以休息,所以「藥物治療」先行,幾乎都會開安眠藥。維新醫院院長許景琦表示,臨床上常碰到想斷藥但斷不掉的病人,這時候需要醫病雙方共同好好努力,兩者之間需要有很好的約定默契。台大醫院老人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如果能成功減藥,研究發現視覺空間能力、語言、注意力、短期記憶、長期記憶、閉眼時的身體控制,都會有進步。「不能只要求減藥成功,還要與家人病人之間達成共識,結果大家可以接受,這更重要。」詹鼎正表示,病人如果願意減藥,回診頻率就要增加,以免出事。但頻繁回診對老人家有時很困難,需要家屬一起幫忙,如果病人無法常常回來,至少家人也要幫他回診跟醫師討論,如果走到一半,病人受不了,也不能強求。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只能延緩、不能治癒 失智症用藥時機仍有討論空間
老人家脾氣古怪、忘東忘西,可能不是老番癲、老頑固,而是罹患失智症。依照失智症盛行率7.78%推估,台灣約有30萬名失智症患者,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近年失智症就醫數據,提醒家有長者的家庭,留意失智警訊,及早就醫診斷,延緩失能。根據健保資料統計,近三年失智症就醫人數逐步攀升,從28萬4,172人一路增加到29萬6,997人。失智症不僅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除了記憶力減退,也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退化等,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恐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家人用心觀察「前驅症狀」,盡早給予診斷治療。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近年在政府、醫界及民間團體、媒體努力下,大眾已提升對失智症認知,而不再認為老人家行為異常只是「老番癲」。他透露母親也是失智症患者,像是作息不正常、重複講同一句話、煮飯忘記關瓦斯等,家人要用心從「前驅症狀」觀察,盡早就醫診斷治療。「失智症問題是現代社會很大的挑戰。」李伯璋表示,每位失智症患者表現型態不同,嚴重程度也有差,曾有同事的父親時常在外迷路,讓兒子天天上演「尋父記」。雖陪伴失智症家人過程辛苦,但他認為仍要把握能陪伴的時光,「不然等家人離開,會遺憾沒有陪他走那段路。」只能延緩退化,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仍須檢討。相較其他疾病有藥物、手術能治療,失智症用藥僅能延緩退化,無法痊癒。李伯璋透露,健保對於失智症用藥仍有諸多規範,像母親罹患失智症時,也是自費買藥讓母親使用。近年醫藥界不斷研究失智症藥物,若需用藥的患者僅靠個人能力很有限,政府適時介入便相當重要。李伯璋說,政策規畫都是以病人為中心做考量,讓有需要的民眾得到支持。例如日前檢討骨質疏鬆用藥給付規定,過去須等「骨頭斷了」才能給付用藥,經過檢討後,應以更積極態度調整。而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並不完全合理,若有民眾或團體反映,健保署都會正面思考並檢討調整。要確診失智症需花時間,包括初步評估問診、了解過往用藥史及病史、症狀表現及惡化程度,再加上神經學檢查、抽血檢查等,綜合評估後才能確認是否為失智症。部分患者可能早有相關症狀,但未就醫檢查確診,或還不符合確診條件下,也無法透過健保給付。李伯璋以近期檢討癌症用藥為例,過去等一線治療藥物沒效後,再給予第二線藥物,但若第二線用藥提前到一線使用,或許能有更好的效果。他認為,疾病治療概念不能都用財務考量做指引,以失智症來說,若先前已有相關症狀表現,應考慮用藥時機是否再提前。跨區就醫情況不多,家人陪伴、日照與人互動很重要。李伯璋表示,民眾要做外科手術,常傾向找「名醫」開刀,本身是外科名醫的他,憶起當年在台南執醫時,有病人預約大腸癌手術,卻在前一天取消,原因竟是要北上找李伯璋哥哥、台大外科權威李伯皇開刀。至於失智症跨區就醫情況並不多,李伯璋舉例,像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的太太、台北榮總神經科主治醫師尤香玉,因專業能力強,吸引不少病人遠從中南部北上求診;近年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下,相信基層診所也能給予民眾最好照顧。失智症除了醫療層面,更重要是給予陪伴。李伯璋說,他岳父也是失智症患者,近年參與日間照顧中心活動,與其他長輩互動、每天生活精彩,好過成天關在家中。他鼓勵民眾觀察家人有類似症狀應盡早治療,例如公婆若是失智患者,而媳婦沒有相關概念時,可能容易起衝突。失智症盛行率推估人數,與實際就醫人數相當。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數也必然增加。不過失智症盛行率推估數30萬人,與健保署統計29.7萬名失智症就醫人數相當接近,這樣的情況在其他疾病屬少見。李伯璋認為,失智症診斷方法與其他疾病不相同,也可能有部分失智者尚未被確診。以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年齡層統計,51至60歲為1萬3,536人,61至70歲則是4萬6,924人。李伯璋認為,人老化疾病會陸續浮現,65歲前後正逢退休之際,今年68歲的他也分享,每天維持快樂心情、也不認為自己老,退休在家不一定好,有時候忙一點有事做比較好。他認為,人無法知曉未來會不會罹患失智症或其他疾病,維持愉悅心情、多念書讓腦袋靈光,相信是最好的解方。
-
2022-08-28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症患者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為最多 醫師籲須妥善控制
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約有29萬人被診斷為失智症患者,其失智症患者共病的情形,以心血管疾病最多,約有12萬1,609人,其次依序為視力障礙有4萬6,290人、代謝疾病4萬3,473人、憂鬱症4萬1,401人、焦慮症2萬2,884人、躁症3,744人、聽力障礙524人等。失智症患者同時有心血管疾病,須妥善控制避免惡化。林口長庚神經內科失智症科主任陳怡君表示,失智症患者最常見以心血管疾病為多,不過,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都屬於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難以判定是先有心血管疾病導致失智症,還是失智症發生後,才出現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的型態,除了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就是血管型失智症,因腦出血或是腦阻塞造成腦損傷引起的失智症。陳怡君表示,若失智症患者同時有心血管疾病,必須妥適控制,避免腦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發生,使失智症更加惡化。其餘風險因子,包含肥胖、氣喘、多重用藥的患者,都屬於可能讓失智惡化的高風險共病。患者多有慢性病,多重用藥影響病情、增加跌倒風險。陳怡君表示,失智症患者大多是長者,可能因慢性疾病而有「多重用藥」的問題,多重用藥也可能會影響睡眠、食欲、注意力等,增加跌倒風險。失智症患者跌倒後,可能會加重失智症狀,也會增加照顧難度。失智症照顧上,需要分失智症等級給予協助,陳怡君表示,極輕度失智或輕度失智症患者,如果具備自我照顧能力,照顧者僅需協助增加他們的認知刺激,以及定時服藥,照顧難度不高。如果進入到中度失智,家中要減少雜物堆積,避免因為碰撞增加跌倒的風險,此時患者會開始出現精神行為的明顯異常,容易與人發生衝突,照顧者得開始學習與患者溝通的技巧,避免衝突發生,也不用過度矯正他們的行為。重度的患者則會更放大行為異常的部分,包含可能會攻擊他人、出現幻覺等。短期記憶雖變差,仍可維持長期記憶,延緩退化速度。陪伴照顧失智症患者,可以透過懷舊的方式,幫助他們繼續維持部分的認知,協助熟悉相關事務。如果長輩年輕時有特別熟悉的技藝,也能讓回憶陪伴著他,雖然短期記憶變差,但長期記憶仍可盡量維持,持續使用才不會退化更快速,維持用進廢退的精神與失智症患者相處。失智症家屬最擔心患者深夜突然出門,也會增加照顧的難度,家屬可以尋求專業的協助,或是學習照顧技巧,避免類似情況發生。桃園長庚醫院提供照顧者免費諮詢服務,電話是(03)319-6200分機2199,時間為每周一到周五上班時段。尋求失智據點、共照中心,讓長者維持與人互動。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旻益表示,照顧失智症患者若出現困難,可尋求政府資源,包含失智據點、共照中心等。他說,失智症患者需要維持正常的作息,才能避免夜間外出,以據點而言,會給予長輩充足的活動量,也會讓老人之間相互交流,如音樂治療、懷舊治療等,協助動腦才能降低退化的速度。呂旻益表示,無論是已經罹患失智症或是預防失智症,都倡議採取「地中海飲食」、「蔬果飲食」等方式,地中海飲食可以減少體內自由基的出現,也能降低三高發生的機率,蔬果飲食則是可以減少鹽分攝取,同時也建議要維持運動習慣,才能達到預防或是延緩的效果。
-
2022-08-27 養生.聰明飲食
祖父母節不煩惱!營養師傳授3招備餐法,讓牙口不好的長輩吃得下、吃得好
在台灣,每年八月的第四個星期日就是祖父母節,政府及民間會響應這個節日舉辦一些活動,並希望兒女可以盡量回家多看看敬愛的爺爺奶奶。許多人會選擇「洗手作羹湯」親自下廚做飯給老人家品嚐,不過,要讓牙口已經退化的長輩吃得下、吃得好是需要用一些巧思的唷!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教大家3招,讓你做出來的美味佳餚能夠讓爺爺奶奶吃的開心又健康!長輩吃飯會遇到什麼問題?進食方面:年紀大了之後牙齒的功能也會漸漸下降,可能會有缺牙、牙縫變大、牙痛等問題,導致咀嚼能力不如年輕的時候,造成長輩進食意願減少。而唾液本身分泌也會逐漸減少,導致長輩常常覺得口腔內有異味、食慾下降,而神經系統的退化也連帶影響吞嚥功能,容易有嗆咳的問題。腸胃方面:由於年紀漸長,我們體內的消化酵素分泌減少、腸胃蠕動減緩,因此消化吸收的能力會變差,造成腸胃不適,常常容易有消化不良、脹氣、便秘的問題。其他:長輩可能會有一些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這些藥物有可能影響味覺及食慾,進而降低長輩們對用餐的興致。3招輕鬆備餐照顧牙口不好的長輩許多長輩因為有上述這些問題,所以餐餐幾乎只吃白稀飯或其他流質食物,除了長輩對於這樣的餐食容易感到膩以外,長期下來會導致牙口情況更加退化、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老化疾病更快發生。其實,晚輩在備餐時如果發揮一些巧思,就可以讓牙口不好的長輩也能吃得營養又開心喔!第1招:調整食物質地並非所有食物都必須打成糊狀才能讓長輩食用,其實許多長輩還是有一定的咀嚼及吞嚥功能,在牙口狀況許可的情況下盡量讓長輩能看見食物原本的樣子會比較好喔!除了將食物切成小碎塊,在製備時也可以善用一些小技巧來軟化食材:•肉類:先使用肉槌或刀尖敲打,去除筋膜後再進行烹調。也可以使用富含蛋白酶的新鮮水果(例如鳳梨、奇異果等)來醃肉,能夠幫助軟化肉質喔!•蔬菜:許多老人家會直接避開纖維較多的蔬菜,但其實長久下來會導致纖維攝取不足,影響消化及排便。可以將蔬菜洗淨切好後冷凍1-3天,要料理時直接拿出烹煮,質地會變得較軟,又不會影響色澤喔!當然,也可以直接選擇本身質地就比較鬆軟的食物來進行烹調,例如較軟的魚肉、蒸蛋、豆腐。另外,適合長輩的食物質地有很多種:軟質、剁碎、細碎、細泥、半流質、濃流質等等,在備餐時可以先詢問專業的醫師或營養師,確認長輩的牙口及吞嚥狀態適合哪一種食物質地喔!第2招: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材,尤其是蛋白質長輩們由於牙口及吞嚥功能的退化,常導致進食意願不高,進食量也少,久而久之會造成營養不良使身體功能更加衰退,並持續惡性循環。因此可以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例如:地瓜、馬鈴薯、牛奶等等,以及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魚、蛋、黃豆製品等等。讓身體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機能,也能讓退化相關的症狀不要這麼早發生。第3招:注重色香味由於年紀漸長後味覺、嗅覺功能會下降,唾液量減少也會讓口腔長時間在乾燥狀態,導致長者常會出現口腔異味、食慾不振、吃東西可能會食之無味等問題。因此在幫長輩們備餐的時候也要注意餐點的美觀,除了配色要盡量豐富之外,若有改變食物的質地也盡可能地將每種食物分開擺放而不是全部混在一起,如此一來才會增加長輩們的進食意願。另外,在調味的時候也可以多運用天然的蔥、薑、蒜、九層塔等來增添風味及層次,避免過度使用鹽巴、醬油等調味料反而會有慢性疾病的風險。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餐點能讓長輩提升食慾,也能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還是非常有品質的。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學起來了嗎?除了祖父母節展現孝心之外,今後要為牙口不好的長輩們備餐也不用再煩惱囉!其實製作長輩的餐點,更需要花費心思去設計,因為唯有他們願意吃、吃得好,才能繼續擁有健康的身體。這邊當然也要提醒如果是面對生病的長輩,記得要遵從醫師及營養師的飲食建議去做調整,才能讓長輩們吃得營養健康又安心!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8-26 焦點.長期照護
長輩吞嚥困難釀「吸入性肺炎」恐喪命 8項警訊自我檢視
肺炎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三位,除感染引起肺炎以外,50歲以上長者因吞嚥功能退化、嗆咳造成的吸入性肺炎「無聲誤吸」,是年長者感染肺炎的重要危險因子。醫師提醒,長者發生吸入性肺炎可能只有喘等不明顯表現,但造成肺纖維化、甚至敗血症死亡,務必細心觀察及診斷。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主任郭家芬指出,氣管上方有會厭軟骨,正常狀態下,人吞嚥食物時,會厭軟骨會蓋上,食物避開氣管,順著食道嚥下。隨長者老化會厭軟骨肌力衰退,無法緊蓋,若唾液、食物、液體、藥物等跑進氣管,長輩無法咳出,就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部分長者時常發生「無聲誤吸」(Silent aspiration):異物進入氣管後不引起咳嗽反應、無法排除,沿著氣管進入肺部,且根據韓國2021年《Lung》期刊的研究,以影像透視吞嚥檢查784名平均76歲吸入性肺炎患者,有56.5%超過一半有吞嚥困難,包含32.5%的無聲誤吸。郭家芬表示,銀髪族若因吞嚥問題排斥進食,或產生社交隔離,可能加速失能、臥床、延長住院天數,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也增加醫療照付費用及資源。研究顯示,咀嚼吞嚥功能與肌力有關,預防和延緩肌少問題,最有效方式是飲食及運動。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表示,長者容易因吞食流質食物造成吸入性肺炎,掉入氣管後1天內就會引發肺炎,可能只有喘、不一定會咳嗽、發燒,且吸入性肺炎同時會有多種菌種,若不小心恐造成敗血症死亡,就算治好也可能有肺纖維化、呼吸功能變差、不敢進食。李龍騰說,像是過去在台大醫院時,查房一位90多歲老奶奶,原本有說有笑,並提醒看護工要小心、慢慢餵奶奶,沒想到才剛轉身「奶奶立刻嗆到」,因看護沒耐心、急著想餵完休息,讓老人家嘴裡充滿食物,不小心就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千叮嚀萬叮嚀還是嗆到」。李龍騰說,若長者突然嗆到聲音、臉色怪異、血氧下降、心跳上升等,應立刻送急診,若確認為吸入性肺炎,會給予抗生素並釐清嗆咳原因,像是中風、巴金森氏症、運動神經病變、失智症曾有吸入性肺炎病史及頭頸癌等,將各類吞嚥困難問題一一揪出,評估由專科醫師診斷治療。民眾在家可留意長輩是否有吞嚥警訊,像是:平常會流口水、睡覺時引起咳嗽。喝湯喝水容易嗆到。只吃特定食物或減少進食。吃飯吃很久、吃不完頻率增加。用餐後口腔內殘留食物或食物掉出。進食後聲音改變或咳嗽增加。不明原因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發燒、肺炎。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5招預防:攝取足夠蛋白質及熱量,避免肌少症。飲食調整注意色香味。專心吃、慢慢吃。坐正吃(呈90度)。吞嚥動作訓練。一般長者增加蛋白質,可選擇雞胸肉、雞蛋;飲品可選豆漿、鮮奶。若牙齒退化或配戴假牙長者,咬不動也吞不下,可挑選質地較軟的澱粉如地瓜、粥,水果如香蕉,也可將肉打碎後重新塑形,保留食物形狀更好吞嚥,並用燉煮、清蒸,避免炸和烤,並將固體和液體分開吃。若嗅味覺衰退且無食慾,導致進食量不足的長者,可少量多餐,餐間攝取牛奶、蒸蛋、堅果等小點心,可用彩椒、木耳等鮮豔食材引起食慾,或添加蔥、薑、蒜、洋蔥、八角、檸檬等天然調味料增加食物風味,並利用溫度加強食物香味,趁熱吃飯或淋上熱醬汁。
-
2022-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QA整理包/BA.5來勢洶洶!三症狀「更不舒服」 二次確診該怎麼辦?
BA.5變異株來勢洶洶,疫情指揮中心也警告本土疫情「確定升溫」,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出現在9月中下旬。原因除了BA.5的傳染速率更快以外,其「免疫逃脫」的特性,也讓之前確診過的人,有很大機率會重複感染!BA.5到底有何特性,我們又能怎麼辦?《聯合新聞網》整理相關訊息讓您一次搞懂!曾確診過也不能輕忽,BA.5最大特色「重複感染」BA.5是新冠病毒Omicron的亞型變異株,現在已經是全世界疫情的主流病毒株。它的傳染力比台灣現在流行的BA.2更強,可達1.3~1.4倍。BA.5真正強大之處,在於它的「免疫逃脫」特性,即使已完整接種疫苗,和原始Omicron相比仍有四倍的傳染力、更是原始毒株的19.2倍。同時,曾確診者也可能「突破性感染」,根據南非研究,BA.5的感染者中,曾確診過的比例提升到18.9%,可以看出,曾確診者雖仍有一定保護力,但已不是「無敵星星」,羅一鈞表示,因為BA.5具有免疫逃脫特性,之前感染BA.2的人,可能再次感染,重複感染為接下來這波疫情的特徵。常見症狀有什麼?感染BA.5會更嚴重?感染BA.4、BA.5的患者,其症狀與BA.2與BA.1類似,同樣屬於上呼吸道感染,以頭痛、喉嚨痛、打噴嚏、流鼻涕、身體疼痛為主。胸腔專科醫師黃軒則根據國外研究指出,BA.4、BA.5的症狀會更不舒服、更加嚴重。常見的三大症狀包括:疲倦無力、咳嗽、發燒。而在動物實驗中也發現,BA.4、BA.5讓老鼠的血氧降低、呼吸曲線更差,還出現肺泡、支氣管嚴重發炎的症狀,下呼吸道症狀相較BA.1、BA.2可能更明顯。目前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BA5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會比其他變異株來得高。台灣疫情流行現況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本周全國疫情仍屬地方流行,整體單日感染率約為百分之○點一,但北北基桃、竹苗宜花東等地區疫情緩緩上升,南部地區則沒有明顯上升。至於年齡層染疫率,以廿至四十歲族群增加速度較快,十九歲以下及五十至六十九歲族群小幅上升。主要因為青壯年族群的疫苗保護力,於3月就開始下降,且目前疫苗保護力加上自然免疫防火牆,效力約剩為50%。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一月迄今,全國累積本土個案達五○七萬多人,其中五千多人重複感染,比率約萬分之五。兒童、老人是高風險族群 指揮中心祭3大加強措施羅一鈞表示,一旦BA.5疫情攀升,民眾距前次確診時間拉長,重複感染機率勢必增加,又以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兒童風險最高,下一波疫情中,比成人更易重複感染。李秉穎則說,建議65歲以上長者、免疫力不全等高風險族群施打第四劑,他強調:「因為這類族群有沒有打第3劑和第4劑,免疫效果會差很多。」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也表示,目前趨勢防疫措施逐漸鬆綁,疫情一定會進入生活圈,而兒童在這一波「一定跑不掉」。不管有沒有確診過,都建議施打疫苗。對此,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宣布三大加強措施,一為持續現行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篩檢跟給藥機制,二是社區內六十五歲以上民眾如有症狀,趕快篩檢,以利用藥,降低重症跟死亡比率,這二天將提出相關配套措施;第三為鼓勵兒童接種疫苗,確保兒童重症患者的送醫順暢跟醫療資源充足。誰可以打第四劑?接種者需與第一次追加劑(第三劑)間隔五個月以上,確診者則建議在感染三個月之後再接種。根據目前防疫規定,可施打第四劑對象有:一、50歲以上成人二、長照機構住民三、18歲以上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民眾四、醫師人員(包含醫事執燈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師人員)五、機場港埠、居家檢疫相關工作人員及航空機組員/船員六、機構與社福照護系統相關工作人員七、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幼兒疫苗該如何選擇?目前國內六個月到五歲幼兒,僅莫德納疫苗可接種,BNT疫苗則已到貨,近日將開放預約施打。兩種疫苗如何選擇?台大醫院醫師黃立民表示,從國外數據和臨床發現,兒童確診、住院個案大多未完整施打疫苗,完整接種疫苗可以降低兒童重症率、死亡率,對於新冠後遺症、MIS-C也有預防作用。而以研究數據來看,BNT保護力較莫德納高,但莫德納打兩劑、BNT需打三劑。由於不能混打、且不完整接種效力差很多,黃立民仍呼籲家長謹慎選擇,並務必完整施打。而自然感染頂多像是「打了半次疫苗」。重複感染了怎麼辦?重複感染怎麼定義?羅一鈞強調,只要是上次確診的1到3個月內,如果出現有新的症狀,或慢性症狀又惡化,搭配抗原快篩陽性或PCR陽性、Ct值小於27,只要符合當中任何一項的檢驗條件,經醫師評估即可認定為重複感染。二次感染者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機制,與第一次染疫條件相同,符合六十五歲以上,或六十四歲以下但具有十三類慢性疾病者,都符給藥資格。羅一鈞表示,患者若是康復後一到三個月內又二次感染者,醫師判定後可直接進入法傳系統通報,但後續由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研判是否為新確診病例,再啟動相關防疫措施;染疫康復三個月以上,又被判定二次感染,則由醫師直接判定,無需交由區管中心研判。目前沒有證據證明二次感染症狀會更輕微,但也不會比較嚴重。
-
2022-08-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萬8397例近期新高 境外+173 較上周增15%
本土+2萬8397例近期新高 境外+173 較上周增15%國內今天新增新冠肺炎本土個案2萬8397例、境外個案173人,另確診個案中新增死亡18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和上周三相比增加15.1%,這周確定會比上周升溫。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說,為近期新高。今日新增2萬8397例本土病例,為1萬2998例男性、15,390例女性、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313例),台中市(3,393例),台北市(3,317例),桃園市(3,301例),高雄市(2,329例),台南市(1,705例),彰化縣(1,090例),新竹市(858例),新竹縣(839例),苗栗縣(744例),屏東縣(662例),雲林縣(614例),宜蘭縣(607例),基隆市(488例),花蓮縣(476例),嘉義縣(419例),南投縣(411例),台東縣(307例),嘉義市(232例),澎湖縣(158例),金門縣(131例),連江縣(3例)。今日新增1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2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17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9日至8月2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7日至8月21日。今日新增17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95例男性、7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15例),印尼(6例),美國及柬埔寨(各5例),菲律賓及泰國(各4例),英國及馬來西亞(各2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及法國(各1例),另126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7月24日至8月2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11萬5052例確診,分別為2萬5767例境外移入,508萬923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691例死亡病例,其中9,67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071例、台北市1,092例、台中市973例、高雄市899例、台南市755例、桃園市731例、彰化縣556例、屏東縣405例、雲林縣303例、南投縣288例、苗栗縣226例、嘉義縣224例、基隆市215例、宜蘭縣193例、嘉義市160例、花蓮縣155例、新竹縣152例、台東縣139例、新竹市95例、澎湖縣25例、金門縣18例;另16例為境外移入。中重症+127、死亡18例 30歲女確診4天亡新冠肺炎疫情今天新增死亡18例、中重症127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中兩例較年輕個案為兩例30多歲個案;其中一例30多歲女性確診四天後死亡。今天新增死亡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17例具慢性病史、13例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9日至8月2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7日至8月21日。其中一例30多歲女性,無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疫苗。8月13日快篩陽性,8月15日高燒至41度、昏迷送醫,有休克現象。急診插管使用呼吸器,電腦斷層發現腦水腫,8月16日急救無效,死因為缺氧性腦病變、癲癇重積及新冠肺炎。3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病史,接種兩劑疫苗。5月18日經PCR陽性確診,居家照護後解隔離。6月10日因出現發燒、呼吸窘迫、意識改變,而送醫院急診,經過急救無效,當天過世。當時死因判斷為呼吸衰竭、疑似腦出血,新冠確診則放入其他死因。後因新冠肺炎改為直接死因之一,因此於今日補提列。新增中重症包括中症104例、重症23例,無特殊兒少個案。今年以來中重症累計2萬3174例,死亡8837例。再延長1個月 住宿長照機構公費快篩政策至9月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公費快篩之措施,延長至今年9月30日止,篩檢頻率仍維持為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2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至18歲則每週1次,未滿2歲免篩),工作人員每週至少1次,已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指揮中心說,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9月份疫情恐有升溫跡象,尤其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應持續警惕避免發生機構群聚感染風險,故公費快篩延長實施至9月30日,而公費快篩試劑已於7月底陸續寄出。指揮中心指出,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型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社區型照顧機構。指揮中心提醒,公費快篩試劑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每人每週2劑及工作人員每人每週1劑估算,請各類機構及單位確實落實防疫政策,降低感染風險。
-
2022-08-24 醫療.感染科
影/手沒洗乾淨童飲食染腸胃炎 嘔吐腹瀉血絲便住院5天
2歲男童和家人暑假到海邊與牧場玩,他在沙灘玩耍與牧場餵食牛羊,疑似手沒洗乾淨,就拿食物吃,回家後隔天出現發燒、連續嘔吐腹瀉合併大便有血絲情況,被帶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他因發燒脫水安排住院治療,檢查確認是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腸胃炎,住院5天後康復出院。醫師與家屬討論後,推測男童可能因為餵食牛羊接觸牧草與動物後,手沒洗乾淨就拿食物吃,不慎將細菌也吃下肚,回家後隔天早上突然發燒到38.6度,出現上吐下瀉與大便出現血絲,活動力下降等情形,家人帶男童到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確認為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腸胃炎,住院治療後完全退燒並腹瀉情況緩解。童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高佳慧表示,沙門氏桿菌是兒童常見腸胃炎住院的原因,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許多地方都有此菌的存在,例如地下水、山泉水、泥土、水族箱、動物身上,尤其是家禽類與雞蛋殼、各種易腐壞食物,牛奶、蛋類、肉類製品等,都常見有沙門氏桿菌,若不慎吃進沒有煮熟或遭到細菌汙染食物與飲用水,都可能因此造成沙門氏桿菌感染引發腸胃炎。其中嬰幼兒、老人、免疫功能較差者就容易出現明顯的臨床病徵,臨床上常見會出現頭暈、嘔吐、高燒、腹瀉等症狀,其中糞便多為黏液狀糊狀,也可能出現血絲便,病情通常會持續5到7天,嚴重時還會出現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症、骨關節炎與腦膜炎等的併發症,治療多以補充水分、電解質等症狀治療為主,只有症狀嚴重或免疫力差者才會使用抗生素治療。高佳慧說,沙門氏桿菌腸胃炎最常發生在溫暖炎熱的天氣,最近天氣屢創高溫,並適逢暑假期間,多數家長會帶孩童外出遊玩,吃下不潔食物或個人衛生不確實,7月和8月期間比過去增加很多感染沙門氏桿菌的病童就醫。門診也曾遇過生喝山泉水、食用放在室溫超過4個小時牛奶、幼童洗澡刷牙漱口不小心喝下水等情況,造成感染嚴重血便的病童,她呼籲家長,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與食物保存,平時給幼兒練習刷牙漱口使用煮過的飲用水,出遊要注意飲食衛生與讓孩童勤洗手,在陽光下放過久的食物或飲料就不要再食用。
-
2022-08-24 醫療.腦部.神經
「特定頻率電刺激+特定腦區」有助長者記憶力?用於治療待研究
人年紀大了,有時會感覺記憶力不如以往,而且似乎只能接受,無法改善,不過,波士頓大學心理學和腦科學系今天發表於《Nature Neuroscience》的研究對此提出挑戰。研究顯示,以特定頻率的「經顱交流電刺激」作用在左前額葉、左下頂葉,有助提升健康老人的長期記憶和工作記憶,而且效果能持續長達一個月。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多位國內學者評論此研究,學者們對此研究結果有高度興趣,但認為要應用於失智症等有認知神經疾患長者身上,還需要更多研究。另也提醒,實驗用的並非一般交流電,不可在家模仿嘗試,以免發生危險。這次研究共有150名平均70多歲的右撇子健康老人參與,其中55%白人,33%亞洲人,11%非裔美國人、3%西班牙裔,0.7%美洲原住民或大平洋島民,研究期間每天接受電刺激20分鐘,連續四天。實驗時受試者會聽到20個單字,共進行5次,有100個單字,受試者必須立即回想這些單字,以測試短期記憶力。結果發現,以特定頻率刺激特定大腦區域,可改善記憶單字的短期及長期能力。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健康老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鄭嘉雄表示,此研究有縝密實驗設計,經過交叉驗證,發現「高頻」經顱交流電刺激作用在「左腦前額葉」可提升健康高齡者的長期記憶功能,「較低頻」經顱交流電刺激作用在「左腦下頂葉」,則可提升健康高齡者的工作記憶功能。但鄭嘉雄也提醒,研究對象是健康老人,同樣刺激方式對已有記憶功能缺損的患者是否有同樣效果,有待商榷。此外,研究以「自由回想」作為療效指標,不能直接推論到仰賴記憶功能的日常活動表現。台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徐慈妤指出,此研究發現,相較於原本記憶力就比較好的老人,本來記憶力表現較差的老人接受電刺激後,改善幅度更大,這可能有助於未來臨床測試因疾病而造成記憶退化的族群。需要提醒的是,研究使用的經顱交流電刺激都經過實驗安全測試,並非一般交流電,民眾不可以在家自行嘗試,以免發生危險。台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郭柏呈表示,若能藉由更多基礎實證研究,建立特定神經活動、認知與行為之間的關聯性,更有機會透過刺激大腦特定頻段神經活動,去改善認知運作表現,甚至有機會結合藥物與認知訓練,延緩退化與失智。
-
2022-08-21 養生.聰明飲食
「我吃很多,怎麼會不夠?」營養師提醒:飲食需量化 不能靠感覺
多數老人體型偏瘦,如何讓他們增加或維持食量,除了掌握營養需求的大原則,如何讓老人願意吃、吃足量,也需要費心安排三餐。輔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郭常勝表示,營養不均衡會導致長者的活力、力氣跟免疫力降低。不但要吃得均衡,更要在口味上做出變化,讓長輩願意、喜歡吃。獨居長者備餐不易,常覺得「有吃就好」。郭常勝舉例,如果是獨居長者,或是僅兩老在家,沒有其他同住家人,往往覺得備餐麻煩,不講究吃的內容,認為有吃就好,造成營養攝取不足,尤其是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肌肉的最主要來源,郭常勝說,每個長輩的需求不同,要由營養師評估,考量有無飲食上的禁忌,設定所需的營養比例。曾有長輩反映「我吃很多,怎麼會不夠?」飲食是否足量,不能依照長輩主觀意識認定,要客觀量測才準確。味蕾退化導致吃重鹹,可靠其他調味變化菜色。除了吃的量要足夠,更重要是長輩的口味喜好。郭常勝指出,菜單設計要符合每位長輩的標準與喜好,才會吃得多。食物的選擇跟適口性、質地等也很重要,牙口不好的長輩,在選擇、準備食材上要講究型態,才能提升食欲。而且味蕾會隨著年紀退化,尤其是鹹味,因此許多長輩喜歡吃重鹹,才覺得有味道,但有高血壓的長輩不適合口味重的菜品,菜色變化可以靠調味品添加做變化。郭常勝表示,增加食欲也跟長者的身高、體重、活動量有關,如果食欲不好,影響用餐狀況、營養攝取不足,短時間內可用保健食品或特殊營養品補充。除了營養補充足夠,還要有適度活動,不要讓長輩每天躺著、坐著,肌肉流失會讓活動力和體力更差,造成惡性循環。鈣質缺乏嚴重,含鈣食物入菜,再補充維生素D。有些長輩因為手術或生病導致變瘦,隨後可能因吸收不良或是食欲不佳,想長肉也難。郭常勝表示,如果是因生病接受治療,導致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需要有計畫設計菜單,讓長輩攝取足夠熱量,也要注意缺什麼營養,抽血可檢測確認哪些營養不足,例如缺鐵或是維生素B3等造成貧血,在菜單設計上就要重視富含相關營養的食材。常見長輩因鈣質缺乏導致骨質疏鬆,郭常勝說,骨質疏鬆是很重要的議題,骨折臥床,又加劇肌肉流失。他建議,除了將含鈣的食材入菜,也要搭配攝取維生素D,增強鈣質吸收。七、八成的老人缺維生素D,尤其是女性。適度迎合長輩嗜好,「東西要好吃,才有進食意願。」掌握營養補充的大原則後,更重要的是要讓長者吃得下,「東西要好吃,長輩才有進食意願。」可嘗試用藥膳、香料等烹調改變味道,引起食欲。郭常勝以慢性病患為例,患有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的長輩,除了藥物治療,飲食控制也很重要,尤其鹽分要妥善控制,但一時要長輩改變重鹹口味有難度,建議可用蔥、薑、蒜等調味品增加味道,並引導長輩改變觀念,接受健康的飲食。郭常勝說,口味如果一成不變也會吃膩,可讓長輩對食物有更多認識,了解哪一類食物可以互相取代,例如蛋白質食物包含肉、奶類、雞蛋跟豆製品,不一定要餐餐吃肉,可以用食物代換,例如一兩肉是30克,可換成1顆雞蛋60克或是豆腐100克,吃素者也可用豆製品取代。另外,魚肉比較好消化,可鼓勵長輩多攝取,並依照身體狀況跟需求評估,食物選擇性比較多,不要限制只能吃哪些。郭常勝認為,有慢性疾病、糖尿病的長輩如果想吃點心,不要選含糖點心,可以選擇水果,品嘗自然的甜分。如果長輩有慢性病,需提醒某些食物要適量,但不要用一味禁止的態度,影響長輩的心情與食欲。
-
2022-08-21 養生.健康瘦身
微胖才能健康長壽?專家教你如何「養肉」避免肌少症
年輕時為了愛美,試盡各種減肥法;中年發福、三高上身,為了健康開始減重;來到銀髮階段,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逐漸下降,未必是好事。近年有不少研究指出,胖一點的老人比瘦老人健康長壽,偏胖不一定是壞事,過瘦的長者可能承受衰弱提早降臨。尤其在生病、手術過後,體重節節下探,要吃回一公斤才發現原來那麼難。究竟老人如何「養肉」,如何「胖得健康」?因為愛美或是為了健康,「瘦」一直是大家追求的目標。但到了銀髮階段,有人說「老人胖一點才好」?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黃國晉表示,「老人確實胖一點比較好」,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統計數據看到老人稍微過重一些、BMI略高一些,死亡率較低;而從臨床角度來看,當發生疾病如中風、臥床時,才有本錢消耗。BMI在18到24是標準範圍,但對老人來說,胖一點比較好。根據國衛院一項針對1512位老人的九年追蹤研究,探討身體質量指數(BMI)與老人死亡風險呈現反J型關係,BMI小於22(正常偏瘦)、介於22至24(正常)、介於24至27(過重)與大於27組別的死亡率,分別為5.73%、4.02%、3.27%與3.69%,顯示體重最輕的老人有最高的死亡風險,過重的老人有最低的死亡風險北榮高齡醫學中心研發推展科主任彭莉甯表示,對一般民眾而言,BMI在18到24是標準的範圍,但隨著老年人研究愈來愈多,發現這樣的標準不適合放在老年人身上。像BMI在24左右,雖然對年輕人來說是微胖,但對老年人來說反而較好,甚至可以胖一點點;但如果高於27,則要注意心血管風險會逐漸增加。老人刻意減重,減掉的多是肌肉而非脂肪,造成肌少症。她表示,許多人都說體重愈輕,愈能降低心血管、新陳代謝疾病等風險,但老人家如果刻意減肥,常常減掉的不是脂肪,反而是重要的肌肉。而肌肉對老人家的預後影響大,肌肉過少容易造成失能問題,如無法自如行動或是容易跌倒。因此老人家不應刻意減肥,如果真的在意代謝疾病想要「減重」,飲食上應維持正常,以增加運動量的方式來達到體重下降的目的;如此一來,不但能瘦掉不想要的脂肪,也能改善心血管的風險。黃國晉說,相較於BMI和體重,老人家應要更在意肌肉量的多寡。臨床上就看到病患年輕時到現在都是70公斤,年輕時肌肉量可能達24公斤,老了只剩13公斤。透過儀器可知肌肉量多寡,在家也有工具可測量。現在測量儀器愈來愈精密,可透過儀器得知肌肉多寡。最精準的是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或是骨密度測量儀,但需到醫院測量;現在家中或是運動中心也可使用生物電阻抗分析(BIA,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的機器,意即常聽到的Inbody機器測量,非常方便。若以BIA測量,男生的肌肉量應該大於7(公斤/米平方)、女生應大於5.7(公斤/米平方),若低於此數值就有肌少症的風險。而除了「量」之外,黃國晉說,肌肉的「質」也很重要。上肢可以測量握力,以慣用手量測,男性應大於28公斤、女性應大於18公斤;下肢則可測量「坐站五次可否在12秒內完成」以及「走路速度是否每秒大於一公尺」。另外,日常生活中若發現從椅子上起身吃力、雙手無法擰乾毛巾、轉不開瓶蓋,也都要特別注意。一個月內體重下降5%、半年內掉10%,應就醫診斷。而要維持肌肉量,老年人除適量補充肌肉生成所需的蛋白質外,也需增加阻力訓練。阻力訓練以大肌肉為主,可使用啞鈴、阻力腳踏車和彈力帶做居家訓練。另外,老年人也應增加平衡訓練以防跌倒,太極拳、單腳站都是不錯的方式。黃國晉和彭莉甯也提醒,有些老人家沒有刻意減肥,但不由自主地變瘦,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一個月內體重下降原本體重的5%、半年內掉10%,則應到家醫科或老年科別就診,判斷是否因癌症、腸胃疾病或是免疫疾病所造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下肢肌力測量法1. 坐站五次可否在12秒內完成?2. 走路速度是否每秒大於一公尺?● 若無法做到,代表肌力減退。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測量肌肉量男:應大於7(公斤/米平方)女:應大於5.7(公斤/米平方)● 若低於此數值就有肌少症的風險
-
2022-08-21 養生.聰明飲食
老了吃清淡養生?營養師破解錯誤觀念:早、午餐尤其不能隨便
許多老人家常認為「老了要養生」,往往吃得很清淡。但是專家提醒,老人家「太認真吃清淡」,小心營養素攝取不足,甚至整體熱量都沒有達標。問題1:吃得過度清淡,造成鈉離子攝取不足。北榮高齡醫學中心研發推展科主任彭莉甯表示,老人家對於飲食的觀念多停留在早期,認為吃得清淡一些,三高控制才會比較好。但是臨床上看到許多長者吃得過於清淡,完全不加鹽,反而導致鈉離子攝取不足。鈉是人體體液中重要的離子,不但對維持血壓和水分恆定非常重要,也有控制肌肉收縮、神經傳遞等功能。當鈉離子含量不足,可能會造成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肌肉痙攣等症狀,甚至可能死亡。問題2:減少熱量攝取,造成肌肉流失。此外,有些長者認為年老後基礎代謝率下降,應該要吃少一些。彭莉甯表示,雖說基礎代謝率下降應該少吃一些,但老人家吃太少,一方面可能流失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另一方面常吃不到一天所需的熱量。因此老人家應該反過來增加基礎代謝率,透過運動和多攝取一些蛋白質,增加肌肉量。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老人家飲食的重點應放在增加肌肉。根據研究,目前台灣65歲以上老人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衰弱症的盛行率為4.9%、衰弱前期則為40%。每公斤體重攝取1.2至1.5克的蛋白質,學習食物代換。劉怡里說,要增加肌肉應該多攝取蛋白質。若以60公斤的長者來換算,因為活動量較低,因此每天需攝取的熱量約為1800大卡。[一天總熱量=30大卡×目前體重(公斤)]以此熱量依三大營養素比例分配到全榖雜糧類、蔬菜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水果類和油脂與堅果種子等六大類食物中,全穀雜糧類一整天的攝取量為2.5至3碗飯;乳品類全天應攝取1.5至2杯牛奶。蔬菜類整天應攝取3到4份,每份約煮熟菜盛裝半碗到八分滿(約100克重量);水果則為2至3.5份,一份約一個拳頭大小(約100公克重量),如一顆橘子、一碗綜合水果;烹調用油的食用份量一天約3到5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豆魚蛋肉類則是重要蛋白質攝取來源,通常建議銀髮族每公斤體重攝取1.2至1.5克的蛋白質;若以60公斤的人來看,一天需攝取約72克的總蛋白質量。不過劉怡里表示,由於全榖雜糧類、乳製品中已有蛋白質,扣掉之後,以60公斤的長者來看,一天所需的「豆魚蛋肉類」約為六份。至於分量計算,一顆蛋等於一份、蝦子四至五隻、半碗毛豆、無糖豆漿260毫升、嫩豆腐半盒都等於一份;一個手掌大(包含手指)的肉類為三份。多數人蛋白質攝取集中早晚餐,分散三餐攝取較理想。劉怡里表示,由於老人家常常早上起床喝杯牛奶、吃顆蛋,晚上因為家人回來而認真備餐,因此臨床上常看到的問題是將蛋白質攝取集中在早餐和晚餐,午餐則隨便煮或是吃前一晚的剩菜,而忽略補充蛋白質。事實上,蛋白質的吸收率以白天較好,因此千萬不能忽略午餐時蛋白質的攝取,將六份豆魚蛋肉類平均分散在三餐為宜。長者的飲食設計上,劉怡里表示,因老人家多數缺乏維生素D、E、鈣、鋅、鎂,尤其鈣缺乏嚴重,因此可用組合方式分布在三餐攝取,如每天1.5至2杯乳製品、小魚乾10克、傳統豆腐三小格,再選擇兩份高鈣蔬菜,例如芥蘭菜、小白菜、莧菜和地瓜葉等來補足。若牙口不佳,部分蔬菜可打成蔬果汁,以免過度烹調營養流失。但老人家常因為牙口不好或是食欲不佳而吃得少。劉怡里表示,由於堅果較硬,可壓碎放在飯上食用。而蔬菜類纖維較硬,則可一部分打成蔬果汁、泥,且不要濾渣;另一部分使用勾芡或滷的方式烹調,讓食物更為滑口、好吞食。除此之外,蒸蛋、使用辛香料、檸檬等,則能提升香味,增加長者食欲。不過,備餐時千萬不能為了將蔬菜類煮得較軟爛而過度烹調,如此一來當中的營養素,如葉酸等,容易流失。另外,家人往往用自己的食量來評估長者所應攝取的熱量,建議以餐盤的方式,放上相對應足夠營養素的食物,只要讓長輩完食即可。而針對需限醣、限蛋白質的糖尿病、腎臟病長者,劉怡里表示,隨慢性病分期不同,病人需要個人化的諮詢和調整,因此在飲食上最好諮詢醫師和營養師,才不會因營養攝取不足,導致病情加重又發生肌少症。長者備餐技巧● 堅果可壓碎放在飯上食用。● 蔬菜類可一部分打成蔬果汁、泥,且不要濾渣;一部分使用勾芡或滷的方式烹調,讓食物滑口、好吞食。● 使用辛香料、檸檬等,提升香味,增加食欲。
-
2022-08-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時鐘快轉6-4: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服務時間 盼更彈性
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目前失智症診斷並不困難,但部分長者於失智症初期病識感低,不認為自己失智或家屬對失智有所迷思,誤認為老人家記憶力消失是正常現象,均可能因此延誤治療而不易診斷。建議若發現老人家常出現忘東忘西、妄想、疑心病增加等,應盡速就醫檢查。甄瑞興表示,經過多年推廣,許多民眾對失智症有更多了解,臨床上透過心理師評估,再經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抽血等方式診斷失智症,對於額顳葉失智症等,如美國影星布魯斯威利罹患失語症,診斷時確實會多花一點時間,但這類患者約占失智症患者四%。但在失智照護方面,甄瑞興說,藥物只能延緩失智惡化,通常家屬須負擔所有照顧責任,「壓力真的很大」,根據行政院資料,全國已布建失智共照中心114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達514處,但共照中心數量仍不足,而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服務時間常常只有半天,若失智症家屬需外出工作,據點根本無法發揮功能。甄瑞興指出,相關單位目前多利用空閒校舍設置失智共照中心或日照中心,但設置速度應該加快,另一方面,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服務時間應該更有彈性,讓失智症家屬可以充分利用。現在有許多失智專科醫師自行開業服務病患。甄瑞興認為對失智長者是一大福音,許多失智長者無法出門或獨居在家,基層診所醫師可居家訪視,讓失智長者在地老化。不過,目前居家訪視補助太低,建議政府全盤考量擬定增加補助等配套措施,或由健保應給予部分給付,讓失智長者可以經由在宅醫療,守護健康。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說,居家醫療如同偏鄉、離島醫療是重要議題,健保署正努力朝向修訂健保支付標準的方向前進,若加上部分負擔新制上路,可以重新分配健保資源,將以給予居家醫療等更合理的給付為目標。甄瑞興說,目前長照服務仍不足,無法提供失智長者妥善照顧,許多失智長者年紀大或疾病後期時,家屬無法廿四小時照顧,而常把老人家送到安養機構,每隔兩、三個月探視一次,甚至有家屬再也不來探視,避免「失智長者悲歌」上演,呼籲政府重視失智長者照顧問題。
-
2022-08-21 醫療.牙科
牙菌斑留口腔2天就發炎 醫授3招檢測遠離牙周病
口腔照護不可輕忽,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其中50至64歲牙周病罹患是18至34歲的6.7倍。醫師提醒,透過「口腔檢查123」每1年完成健保補助2次洗牙,天天進行自我口腔檢查3步驟,及早治療牙周病。牙周病是因牙菌斑引起 2天就可能引發牙齦發炎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王振穎表示,牙周病是因牙菌斑引起,若沒有適當清潔,2天就可能引發牙齦發炎。而牙周病好發於50歲以上,恐導致牙齒喪失,根據衛福部調查,80歲以上有88.7%有牙周病、且擁有20顆自然牙比例僅19.6%。成人每年2次健保洗牙補助 維持半年洗一次牙的習慣我國提供成人每年2次健保洗牙補助,僅33%使用率,其中50到64歲有30.3%民眾維持半年洗一次牙的習慣,65歲以上卻僅剩17.1%。根據104到105年成年與老年人口健康調查計畫報告顯示,糖尿病、心臟病等與牙周病為正相關,若輕忽牙周病,65歲以上長者恐面臨掉牙危機。王振穎指出,曾有調查顯示,65歲以上仍保有24顆牙齒比例不超過一半,到80歲前還可能會掉牙,要保有20顆牙是有困難度。不過臨床也發現,很多銀髮長者把牙齒顧好,身體健康狀況也較好,較無其他共病,因此民眾需維持口腔健康,並定期口腔檢測。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為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倡導8020計畫,推廣80歲以上老人能擁有20顆自然牙才能享有活躍老年的生活品質,今舉辦衛教活動,呼籲大眾重視口腔健康,包括定期洗牙、擁有正確刷牙習慣等,減少長者失智或慢性病等健康威脅。3步驟檢查是否牙齦發炎王振穎提醒,刷牙流血可能是牙齦發炎,但不一定會痛,初期症狀容易被忽略,因此可透過3步驟檢查,包括:吃硬的食物和刷牙時牙齒流血、牙齒縫隙愈來愈大及牙齦是否萎縮、用手或舌頭或牙刷按壓牙齦而腫脹或疼痛或出血,若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王振穎表示,健保也提供懷孕婦女每3個月可以洗一次牙,因孕期可能因荷爾蒙改變導致牙齦發炎,甚至產生牙周病,還可能導致嬰兒早產問題。也提醒孕婦不要隨意購買成藥,像是止痛藥、抗發炎藥物等,牙周病無法僅靠吃藥就解決,需經過專業治療。
-
2022-08-20 退休力.理財準備
48歲未婚女,不想當下流老人該怎麼辦? 專家:3步驟教你提早做好理財準備
我今年48歲沒有結婚、生小孩,身邊同齡朋友的孩子都漸漸長大,感覺有孩子的朋友似乎對老後生活都比較有踏實感。我想知道單身、大齡未婚的人,要怎麼做退休規畫,才能避免變成未來的「下流老人」。 (高雄王小姐)沒有子女的人,退休生活是否比較輕鬆?其實沒有子女,也代表著退休生活得完全靠自己。CFP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王琦惠說,退休前是財富累積期,理財目標是未來能「自給自足」,退休是要長期準備的,建議將未來生活藍圖和家庭責任都考量進去,才能更周全地準備退休金。財富累積時期 趁早規畫1.提早勾勒退休生活藍圖重要的事說三遍,提早、提早、提早。首先,要先對自己期待的退休生活有一個藍圖,尤其是沒有子女的人,更需提早釐清勾勒。王琦惠說,未來生活藍圖跟個人的生活價值觀有關係,去勾勒期待的生活狀態,才知道要準備多少錢、要居住在哪裡,因此生活藍圖主要關係到經濟的三個面向:收入、居住、生活花費。2.要納入家庭的責任考量許多人誤以為無子女者的責任比較少,退休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但其實「我們不是一個人在這世界上,還有其他家人,他們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責任?」王琦惠提醒,許多沒有子女的人會忽略自己的責任而過度消費,等遇到必要的責任發生時來不及應對。許多人也會認為沒有小孩,應該會有較充裕的資金,可以協助家裡開銷或照顧長輩,因此,在準備退休金時,應該要把這些可能都納入考量。理財準備 先算出基本生活費確定了未來生活藍圖與釐清家庭責任後,接下來就進入理財準備,王琦惠建議順序是:算出基本生活費→回算工作期間應累積金額→選擇投資工具。首先區分出維持基本生活開銷有多少?對沒有孩子的人來說,記得要納入居住考量。算出來明確金額之後,就能回推現在工作期間應該怎麼準備,最後再選擇相應的投資工具。因為,如果前面沒有先想清楚,許多人會先選擇聽起來很賺錢的投資工具,而忽略投資風險,就可能賠掉未來的退休金。因此,要先知道自己到底要累積多少錢,選擇投資工具時才不易迷失在報酬率裡。循序漸進 理財三步驟第一步:存本金如果本金不夠大,即使投資報酬率高,也累積不到多少錢。因此王琦惠建議,可先以存本金為主,包括定存、儲蓄險和保本型的商品,當累積5年左右的收入,大約100-300萬元後,再將部分資金投入中風險投資。第二步:存知識在累積本金的階段,要同時吸收理財知識,有了一筆錢後才知道如何配置資金,而不會像中樂透般,有了錢卻不知道怎麼投資。第三步:部分投資除非是專業投資人,否則不建議把整個本金都拿去做風險投資。首先,要評估自己的風險屬性,如果屬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可能一半或三分之一留在保本型投資,另外一半或三分之一做有波動的投資,在累積退休金上會比較穩健。
-
2022-08-19 醫聲.醫聲要聞
「元氣醫聲」Podcast正式上線!重磅專訪張上淳、康照洲、李龍騰等權威,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
元氣網醫聲頻道集結醫藥界重量級意見領袖的採訪,獨家報導名家觀點;專題形式的議題倡議,囊括各癌別癌症的治療、高齡社會、罕見疾病,以及健保制度改革...等,搭起溝通橋樑,推動台灣醫療正向改變。定期推出的民調投票,則讓關心醫藥議題的讀者,能夠與我們互動、表達立場。最新推出的「元氣醫聲」Podcast透過醫藥記者的聲音敘事,用最深入淺出的方式,帶給讀者最實用的健康內容。其中「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與醫藥界領袖對談,呈現最新、最即時、最精闢的醫界內幕,以及重量級的專家見解,目前已有三集節目上線。EP01|長輩多重用藥怎麼辦、中西藥合併使用要注意什麼?衛生所半夜開門只因居民被蛇咬! 來賓:李龍騰/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李龍騰理事長行醫超過40年,他深入偏鄉,曾服務的醫療機構包括雙溪衛生所、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等,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以及在都市醫院少見的緊急狀況:為了讓居民被蛇咬時能即時取得解藥,他每月往返台北購置各種蛇類的血清備用;年長患者看到他血壓就升高,理事長索性脫掉白袍,讓老人家看病時不再緊張。您是否也遇過這樣的情況:「老人家一天下來,吃了好幾種藥,有的治血壓、有的降血糖,還吃了中藥來固骨頭,保健食品更是一罐接一罐。」李龍騰理事長在本集節目中,將與聽眾分享長輩「多重用藥」、「重複檢查」存在哪些風險,以及中、西藥一起吃下肚,可能因為藥效的「加成」或「抵銷」,對身體帶來什麼危害。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一窺李龍騰理事長在偏鄉遇到的奇聞逸事,同時了解該如何透過聰明的小撇步,避免長輩陷入多重用藥的危機。EP02|再生醫療助挽回變了心的細胞!再生三法的前世與今生來賓:康照洲/台灣藥學會理事長蓬勃發展的再生醫療,讓退化性關節炎、糖尿病足、癌症等病患,看到一線曙光。再生醫療是將細胞、基因,用於人體構造或功能之重建或修復,或是用於人類疾病之治療或預防。事實上,再生醫療一度在日本蔚為風潮,吸引許多國人專程前往,也曾氾濫到連國內的坊間美容理髮院也號稱,使用再生醫療幫助回春,但是民眾花費上百萬元後,真的就有效果嗎?安全嗎?為了讓保障民眾,衛福部2018年以《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暫時規範。今年初,衛福部版本的再生醫療三法(《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亮相,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曾任衛生署食品藥物局長,現任台灣藥學會理事長康照洲帶你看懂再生三法。EP03|公費後醫系再四年即收攤?台灣醫師人力到底是患寡還是患不均?來賓:張上淳/台灣內科醫學會理事長時隔40餘年,學士後醫學系在今年「復活」,日前卻傳出某校公費後醫系因為無大體老師可用,學生須遠赴花蓮慈濟大學,才能上解剖課程。張上淳說,這三所大學皆屬「新設」後醫系,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教學資源的挑戰。此次三校設立公費後醫系的重點訴求之一,是培育「跨領域」醫學人才,但因採取衛福部公費醫學生一途,有「綁約」規定,學生畢業後需到偏鄉衛生所任職滿6年,把跨域研發人才安排到偏鄉,是否真能讓其發揮所長?邀請您收聽本集《理事長講堂》,了解張上淳理事長對於公費後醫系最直接的想法。元氣醫聲Podcast定期更新 「開卷有醫」書摘同步登場元氣網醫聲頻道將持續擴充內容,將定期更新「元氣醫聲」理事長講堂系列節目;同時,也規劃「開卷有醫」,摘錄權威級醫師新書的重點內容。癌症、高齡、慢性病等大型醫界論壇的專題報導,也將定期推出。敬請讀者持續關注!
-
2022-08-1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的臨床與倫理思考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斷食善終」。最近出了一本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的畢柳鶯醫師分享她與家人在罹患不治之症的母親要求下,如何圓滿地達到到「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一位頌缽師寫出家人不忍母親因為長年巴金森症的折磨而生不如死,受到畢醫師的啟發與幫忙,得以讓母親走完這段艱苦的人生。一位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透過「醫學倫理」、「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經驗,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嘗試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的原因。【延伸閱讀:醫病平台/未知死,焉知生】【延伸閱讀:醫病平台/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2020年底,初次在50+(Fifty Plus)網路媒體裡看到畢柳鶯醫師「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內容就吸引了我的注意。畢醫師在文章中詳細描述了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母親,逐漸退化進入了生活無法自理、進食容易嗆咳、睡覺不能翻身的狀態,在家人陪伴照料下,自主決定漸進式停止飲食,還舉辦了生前告別式四道人生;斷食三週後,在睡夢中安詳離世的過程。「斷食善終」為何受到台灣社會關注?畢醫師的一篇文章,在短時間內引起廣大的迴響,被許多媒體轉載,乃至在今年三月底「斷食善終」出書。值得探討的是,這背後的驅力到底是什麼?筆者從一個照顧癌症病人的放射腫瘤科醫師開始,因緣際會接觸了醫學倫理,後來又成為「病人自主權利法(以下簡稱病主法)核心講師,開設「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因而累積了一些陪伴不同階段病人走向生命終點,以及處理倫理困境的經驗。初步分析「斷食善終」之所以受到台灣社會各階層的關注,有以下原因:首先,台灣社會開始思考什麼樣的生命是值得活著,而不是只有會呼吸,有心跳就好。眾所周知,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雖然醫學進步使平均壽命延長,卻有不少人是處於臥床、失智或失能、生活品質低落的狀態。另一方面,婦女生育數目降低,自2020年起總人口轉為負成長,工作人口的扶養負擔加重。這些反應在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民眾的主要動機上:預作生命末期安排,避免身心痛苦(「我不要成為昏迷不醒、植物人、被綁在床上的失智者…),並減少晚輩的決策壓力與經濟負擔。其次,雖然我國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以下簡稱安寧條例)及「病主法」的立法,所謂的「善終」仍然是鳳毛麟角,受到許多主客觀條件的干擾。比如除了個人的意願及簽署相關文件外,「末期病人」必須經過兩位相關專科醫師診斷,依據安寧條例及病主法簽署的文件才算生效。目前仍有許多醫師堅持「我的字典裡沒有末期兩個字」,或「我是醫『生』,不醫死」,堅持繼續治療到病人生命只剩最後幾天,才願意讓病人轉安寧病房。也有加護病房醫師說:「病人雖然簽過DNR,只有不要插管、壓胸和電擊,其他治療都要!」可見,各醫療專業的學校教育以及在職醫療人員的再教育,真是刻不容緩。就算遇到願意診斷「末期病人」的主治醫師,目前安寧病房及居家安寧照顧的量能,普遍不足且有城鄉差距。尤其,今年6月1日起,中央健康保險署終於通過擴大安寧療護收案對象,增列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至五款條件病人、罕見疾病或其他預估生命受限者;然而其他內外科醫師並不具備安寧療護的知識與能力,常常連最基本的疼痛控制都做不好。最後,目前稀少的在宅醫療團隊,多是被預約滿滿或疲於奔命,那自然不會有家屬願意選擇將生命末期病人帶回家,在熟悉的家裡在宅善終。此外,臨床上偶有身心痛苦不堪的病人想要安樂死,在現在的台灣是不合法的。安寧條例無法處理眾多昏迷不醒、植物人、被綁在床上的失智者等「非末期」病人,且如果沒有事先本人簽署病主法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即使家屬要求拔管,所有醫療人員皆是愛莫能助。更何況目前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民眾,因為政府宣導不足、諮商費全額自費、疫情以及諮商門診不普及等因素,病主法實施第四年來,僅有36839人簽署(統計至111年7月31日下午15:30止,衛福部網頁)。綜合以上各種因素,能夠操之在我的「斷食善終」,成為國人善終之路的候選自力救濟方法,被台灣社會各階層關注,也就可以理解。「自主停止飲食」的醫學倫理思考所謂斷食善終,正式醫學說法是「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定義是因持續而無法接受的痛苦,有決策能力的人採取主動停止進食及水分的行動,以達到加速死亡的目的。以下將使用「自主停止飲食」繼續討論。由於不需要病人自己服用致死藥物(如傅達仁先生在瑞士的方式),或醫師採取加工手段,因此「自主停止飲食」沒有協助死亡(medical aid in dying)或安樂死(euthanasia)的法律與倫理爭議。自主停止飲食通常時間需要數週,期間需要專業的緩和醫療照顧處理症狀,及支持壓力如山大的照顧者。回顧醫學文獻就會發現,「自主停止飲食」早已普遍出現在歐美、日本的臨床實務中,並不是新概念。我國在病人多半死於醫院之前,也是有一些生命末期者,採取這個方式;包括一些宗教修行者。推薦專業讀者閱讀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owers等人2021年在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發表的回顧文章,出處為Ann Palliat Med 2021;10(3):3611-3616,可以綜覽全貌。以下文章即是摘錄翻譯於這篇回顧文章。根據上述文獻,目前少有公認的「自主停止飲食」臨床指引可供參考,整理各學者建議如下:(Royal Dutch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 Wax et al., 2018)一、務必及時與本人及家屬討論,尤其是失智症等認知功能缺損,將隨時間惡化者。二、需要排除被強迫的可能性,及可以治療的憂鬱症、厭食症等身心科疾病。三、事先或在剛開始停止飲食時,簽署預立醫療指示(advanced directive, 如我國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及DNR(如我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及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同意書),並進入安寧照顧體系。四、不建議於小於60歲非重症患者,因乾渴感強烈,腎臟功能仍可保留水分而延長過程。五、建議給予本人及家屬充足的社會支持,以應對過程中的狀況。六、建議本人及家屬事先討論在最後幾天,本人因發生譫妄(delirium)而要求飲食的應對方法。畢柳鶯醫師另建議採取漸進式停止飲食,以適應過程中的症狀,缺點是會延長過程的時間;若是採取直接停止所有飲食,需要病人有極大的決心與意志力,否則容易失敗,本院已有類似失敗案例。「自主停止飲食」與「自殺」的關係根據上述Lowers等人2021年在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發表的文獻,美國學者普遍認為拒絕飲食是病人自我決定的權利(Pope et al., 2014)。美國憲法及判例保障個人經過知情同意後,有拒絕治療的權利;若將飲食視為治療(medical treatment),自然也保障拒絕飲食。爭議在於長照機構可能視提供飲食為基本照顧(basic care),若配合住民停止飲食,可能被視為虐待(abuse)或忽略(neglect) (Pope et al., 2011)。澳洲法院認為拒絕飲食不是自殺,而是加速死亡,應尊重有決策能力者的決定(Pope et al., 2014)。加拿大有兩個判例亦是尊重有決策能力者拒絕飲食的決定(Pope et al., 2014)。在荷蘭,自殺不是犯罪;荷蘭法律認為拒絕飲食不等同於自殺,因自殺是一個主動採取暴力、孤寂而衝動的行為(Royal Dutch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關於自主停止飲食的新興議題目前美國紐約州倡議允許在預立醫療指示中,書面表示在失智症患者無法自行進食及做決策時,拒絕被照顧者協助經口餵食(End of Life Choices New York)。內華達州則首開先例,於2019年5月立法,允許住民在嚴重失智症的預立醫療指示中載明,照顧者應停止自口的餵食與餵水。(筆者認為,內華達州的法律保障住民可以拒絕在嚴重失智症時被餵食,其目的與自主停止飲食一致:加速死亡並減少痛苦。)結論「自主停止飲食」為本人於意識清楚時,可以預先與家人討論與決定的一種加速死亡,與減少痛苦的方式;這種方式考驗本人的決心與意志力,需要專業的在宅醫療團隊處理症狀,及支持照顧者。雖然「自主停止飲食」沒有協助死亡或安樂死的法律與倫理爭議,筆者強烈建議本人及家屬事前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進行充分的溝通,並簽署生命末期時,可拒絕維持生命治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預立醫療決定書。在目前醫療環境下,「自主停止飲食」受限於在宅醫療的資源,以及醫療人員的觀念,預期短期內難有突破性的成長。此外,在與我國醫療人員及民眾討論「自主停止飲食」時,一部分人有是否等同於自殺的疑慮,推測可能影響醫療人員協助處理過程中症狀的意願。筆者建議進行「自主停止飲食」的本土學術研究與社會對話,以回應社會大眾對「善終的渴望。
-
2022-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名家觀點/里長帶隊打疫苗 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攝取蛋白質 也助增強免疫力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兩年多,COVID-19病毒將與人類長久共存,面對後疫情時代,新店耕莘醫院院長林恒毅表示,民眾今後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被病毒攻擊,提升免疫力,重視衛生習慣。政府、醫療院所、企業與民間團體更要合作建立社會安全網,例如由里長主動協助年長里民預約疫苗,甚至集體帶往接種站,都是抗疫路上最美好的風景。多攝取蛋白質 增加免疫力「新冠疫情也是再一次的人類浩劫。」林恒毅說,新冠疫情讓人回想起1918年歐洲發生的流感疫情,那是人類第一次面對流感大爆發,造成三千多萬人死亡。相較於20世紀初期,幸運的是人們已有高超的醫療技術與防疫措施,以台灣來說,從口罩到疫苗等防疫政策,各級醫療院所的治療與照護準則,都逐步引導全民建構起對抗新世代病毒的能力。林恒毅認為,未來新冠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在生活中民眾仍應保持警戒,保護自己不被攻擊。病毒侵襲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口、鼻則是「入口」,因此最簡單也最有效阻絕病毒的方式就是把口罩戴好,更要勤洗手,以免雙手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在公共場所和群聚地點也要隨時注意防護。要避免呼吸道的感染,首先應提升自身免疫力。林恒毅說,民眾日常飲食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才能促進免疫球蛋白等抗體的形成,同時配合適當運動,能有效增加免疫力。在家就醫 視訊門診成常態後疫時代的醫療環境也隨之改變。林恒毅表示,Omicron病毒襲台之初,一度造成醫療量能吃緊,但隨著衛福部推出視訊看診,就診秩序快速恢復,如今視訊門診已成常態,民眾可以從容的在家就醫,大大降低醫病雙方的負擔,也紓解疫情管控的壓力。林恒毅認為,智慧醫療絕對是未來的趨勢,隨著各種社群媒體與線上工具的普及,遠距醫療將更輕鬆方便。國家防疫與醫療政策上,也會進行法規鬆綁以及規畫更多元的遠距門診模式,方便獨居老人或行動不便的族群就醫,民眾也要學著適應新形態的數位就醫模式,年輕世代更應協助不善使用3C的年長者。兩年多的疫情戰役中,林恒毅說,最可貴的是部分非都會地區出現了強大的社區力量,例如新北市由里長發動,協助不會使用網路的年長里民預約疫苗、線上門診或集體帶到指定地點注射等,讓年長或經濟條件落後的民眾也能跟上科技醫療的腳步。結合公益力量 醫療無死角林恒毅呼籲,台灣必須持續發展這樣的互助模式,除了鄰里、社區之外,更要結合醫院、企業和公益組織的力量。例如新店耕莘醫院設有健康促進中心,醫護人員定期前往烏來山區為居民提供衛教與醫療服務,且因為有獅子會捐助的巡迴醫療車,更方便醫院前進偏鄉,彌補醫療資源的不足。「台灣偏鄉很多,只要各家中型以上醫院認養一處偏鄉,再加上企業與公益團體的投入,建構起完善的互助模式,偏鄉醫療就不會有死角。」林恒毅強調,這是每個醫院的責任,要去思考哪些是政府做不到的,且只要醫院肯去協助補足,一定也會有民間的資源進來一起奉獻,建構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讓全民防疫的路能夠長長久久的走下去。專家小叮嚀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二名,死亡率更是高居各類癌症之首。判斷肺癌最大的困難在於初期症狀沒有專一性,發現時常已是肺癌晚期。常見的咳嗽、咳痰、咳血和胸悶都有可能是肺癌,當這些呼吸道問題伴隨著體重減輕發生時,就要高度警覺。新冠疫情期間,肺部疾病受到國人更多關注,繼大腸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與乳癌免費篩檢後,國健署今年7月起啟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針對兩大高危險族群:有家族病史、重度吸菸者,提供二年一次的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部篩檢,期盼能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建議符合資格者應盡快篩檢,即使不完全符合者,平時也應提高警覺,必要時自費進行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