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新聞.食安拉警報
搜尋
美豬
共找到
139
筆 文章
-
-
2020-12-17 養生.聰明飲食
醫師舉台灣學術報告支持萊豬有毒?教授查國際期刊後這麼說
讀者李先生今天在美國豬肉有腥味?沒閹割?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留言:最近蘇醫師與其醫師夥伴們據稱中國醫藥大學與2015年提出萊克多巴胺有害的科學證明,其還有上國際期刊….我懷疑是這篇“Potential Genitourinary Toxicity and Lithogenic Effect of Ractopamine”假設是這篇,請問教授這篇是不是尚未有人體實驗證明,報導下此結論是不是太武斷?上面的第一個連結打開的是一篇今天發表在《聯合新聞網》的文章,標題是:台灣學術報告支持萊豬有毒 醫師:即使被查水表也要說。它的第二段是:蘇偉碩指出,政治人物不應為一時的政治利益,戕害國民健康!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博士就有一份學術報告上國際期刊,有科學的證據明萊劑會殘害人體細胞,很多醫界多贊同尤其小孩子的腎臟很脆弱,如果吃下萊劑,未來的代價必須由父母、健保來負擔。儘管蘇偉碩羞以啟齒,不敢說出是啥學術報告,但上面那段文章裡所提到的《中國醫藥大學博士一份學術報告》是2015年發表在一個叫做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的期刊,而它的標題是Potential Genitourinary Toxicity and Lithogenic Effect of 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的潛在泌尿生殖毒性和生石作用)。我們先來看這個期刊好了。它是由斯洛伐克共和國(人口5百萬)的Food Research Institute(食物研究所)發行的期刊。所以,這就是蘇偉碩口中的《國際期刊》。我想,以他的標準,縱然是太平洋島礁發行的期刊,也算是國際期刊了吧。問題是,這份期刊既沒有被PubMed收錄,也沒有任何影響因子點數。也就是說,它是一份如假包換的野雞期刊。如果我的學生敢在這個期刊發表論文,我就立刻跟他斷絕師生關係。這項所謂的研究的確是中國醫藥大學的陳某某教授主導的。我實在很同情他有需要發表在這樣的野雞期刊。這項所謂的研究是用培養細胞和果蠅來做實驗,而這就是蘇偉碩口中的《有科學的證據明萊劑會殘害人體細胞》。哈!哈!細胞!果蠅!蘇醫師,您的意思該不會是細胞和果蠅吃了萊豬吧!至於《蘇偉碩又在胡扯了》的「又」是什麼意思,請看散播健康謠言,製造食安恐慌的醫師。如果您沒時間看,那我就告訴您,移花接木,指鹿為馬,魚目混珠,無中生有,是他最拿手的。原文:蘇偉碩又在胡扯了
-
2020-12-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進口新冠肺炎疫苗 陳時中:2週內將有明確訊息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出席活動時表示,購買新冠肺炎疫苗一事尚未確認,這兩個禮拜將有更明確的訊息,很多管道都在嘗試進行中,衛福部已做好事先準備工作。陳時中今天上午參加「嘉義縣不老運動成果發表會」與老人家一起體驗健康操、打槌球,見證地方照顧老人的成果。媒體聯訪提問,台灣是否已透過COVAX平台買到輝瑞藥廠的新冠肺炎疫苗,陳時中回答「沒有、沒有,都還沒有確認。」對於政府採購新冠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一事,陳時中又說:「我們會有疫苗,這兩個禮拜將有更明確的訊息會跟國人報告,很多購買疫苗的管道,都在嘗試進行中。」媒體問到長榮航空的貨機是否已經改裝完成隨時要冷鏈運送疫苗,陳時中說,並不是隨時,而是事先的準備都要做好。媒體問到昨天消基會檢測米製品含鎘超出嬰幼兒穀類食品標準的食安問題,再加上近來瘦肉精美豬開放進口事件,是否會焦頭爛額,陳時中表示,政務官本來就要因應各式各樣的問題,及時準備,讓民眾更安心。
-
2020-12-14 養生.聰明飲食
美豬沒閹割所以有腥味?教授:肯定從沒吃過美國豬肉
我最近發表了幾篇有關《美牛美豬》的文章,一再強調全世界十幾億人吃了21年的美牛美豬,連一個不良案例都沒發生過。有位讀者大概是自知無法反駁,就來跟我抬摃。他說他還是不要吃美國豬肉,因為有腥味。我就跟他說我在美國住了41年,吃了幾千公斤的美國豬肉,從來就沒覺得美國豬肉有腥味,還有,我每年回台灣一兩個月,也從不覺得台灣豬肉跟美國豬肉有什麼不一樣。他就辯說,可是台灣有很多人,很多新聞都是說美國豬肉有腥味,而且還說是因為美國不給豬做閹割的關係。沒錯,只要在網路稍做搜索,就可以看到一大堆這類說法,包括一些新聞報導。例如下面的插圖就是拷貝自民視新聞網(那兩個取笑的人是我加進去的)。但是,我從他們的言談就可以肯定這些人根本就沒來過美國,也從沒吃過美國豬肉。(註:插圖裡有顯示台灣豬的飼料是廚餘,而民視新聞網那篇文章也表示,用廚餘當飼料是台灣豬會比較好吃的原因之一。可是,用廚餘餵豬是導致非洲豬瘟大爆發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較先進的國家,包括台灣,都是明令禁止用廚餘餵豬。請看非洲豬瘟防疫再升級 非法廚餘養豬最高罰300萬)我在美國住了41年,招待過數百位從台灣來的親戚朋友,而其中有幾十位是曾在我家住了幾個禮拜或幾個月的。可是,我從來就沒看過他們在吃美國豬肉時有什麼不舒服的表情,也從來就沒聽過他們說美國豬肉有腥味。我也因為長期在鄉會和商會服務,曾經跟數千位來自台灣的政界商界人士一起用餐,而我看到他們都是主動去夾取豬肉,沒有絲毫勉強。我也有親友回台定居後念念不忘我們這裡的港式飲茶(燒賣、排骨…),廣東燒烤(叉燒、烤豬…)。我在網路做搜索時,看到大陸那邊也有人在討論同樣的議題。例如一個叫做qingshuiyi的人在2020-10-16發表美国的猪肉肉腥味大是你的问题,而下面就有幾個留言說《美国的猪是电死的,确实不放血》,《主要是美国的猪都不阉割》,《他妈的,阉割是技术活,在美国至少需要MD学位才能干,养猪场几十万头猪哪里有钱请》,《其实所谓美国猪肉腥味大这种说法,据我看来,无非是将军们在中国吃的是父母做的猪肉,到了美国才不得不下厨房,吃自己做的猪肉,仅此而已》。從上面這些留言就可看出,大多數人之所以會認為美國豬肉有腥味,完全是因為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稍微有理性,能獨立思考的人,例如最後的那個留言,就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不管如何,有關《美國豬不閹割》這種謠言其實是很容易破解的。我就隨便提供兩個資訊好了。第一個是美國獸醫學會在2013-5-9發表的Welfare Implications of Swine Castration(豬去勢的福利含義)。它的第一句是《雄性仔豬去勢是許多國家的普遍做法,美國絕大部分雄性仔豬都是去勢的》。第二個資訊是德州技術大學(Texas Tech University)發表的Pig Castration(豬去勢)。它的第一段第二句是《在美國幾乎所有雄豬都是有被去勢》。更可笑的是,有關雄豬為什麼需要做去勢,主要的研究都是在美國做的,而事實上台灣的大學畜牧教育和畜牧經營大多是向美國學習的。我現在就把有關雄豬為什麼需要做去勢的研究,稍微解釋如下。豬肉之所以會有腥味,臭味或騷味,是因為有些雄豬在性成熟時睾丸會分泌雄烯酮(Androstenone)。這個類固醇信息素(steroid pheromone)能讓雄豬具有《豬哥味》(boar taint),而這種豬哥味是能吸引母豬來交配。《豬哥味》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雄烯酮本身,另一個是糞臭素(skatole)。雄烯酮除了本身就有臭味之外,它也會抑制糞臭素被肝臟分解,從而加重豬哥味。糞臭素是色氨酸(tryptophan)在大腸裡的代謝副產物。所有哺乳類動物,包括人,身體裡都有糞臭素。好笑的是,儘管名字裡有個《臭》,但糞臭素卻是很多香水品牌的成分,也是很多食品的香味添加劑。不過,這種到底是臭還是香的錯亂情結對台灣人來說其實是一點都不稀奇。臭豆腐好香啊!不是嗎?由此可見,所謂的《美國豬肉有腥味》頂多也就是個人腦子裡的問題。很多人以為凡是公豬就會有豬哥味,但事實並非如此。不同品種的豬會有不同程度的豬哥味,而在同一品種裡,不同豬隻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豬哥味。平均來說,如果不做去勢的話,大約50%的公豬是會有嚴重到不能成為肉品的臭味。所以,為了避免豬哥味會影響到利潤,幾乎所有養豬場都會在公豬還很小的時候(通常是出生一週內)就做去勢。不過,如果豬農願意在公豬還沒性成熟之前就屠宰,或賣給屠宰場,那就不用做去勢。但由於這樣的豬年紀較小,體重較輕,所以相對的利潤也就較低。也就是說,大型養豬場是不可能不給豬做去勢的。總之,《美國不給豬做閹割》是百分之百的謠言,而《美國豬肉有腥味》就只是欲加之罪。原文:美國豬肉有腥味?沒閹割?
-
2020-12-10 新聞.食安拉警報
標示「無萊劑美豬」? 蘇貞昌:樂見廠商主動標示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列席行政院會,要求中央萊豬政策至少應明確標示「無萊劑美豬」,否則明年元旦地方各自為政,恐天下大亂。行政院長蘇貞昌則表示,政府要求進口肉品標示國別是國際慣例,但進口商願意標示到相關成分,主動標示有無含萊克多巴胺,這樣的標示政府是樂見的,「這是商業行為我們樂觀其成。」北市再度對萊豬政策提出意見,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在院會後記者會轉述,蘇貞昌表示,政府對美豬、美牛進口政策有兩大原則,第一是保護國人健康,第二是進口政策是根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讓我國走出世界、互利互惠。蘇貞昌說,政府現階段應該要完整傾聽各地在第一線面臨的各種狀況,傾聽與蒐集,完整謙卑面對,每個狀況要怎麼處理,應該要有完整的、全國性的統一標準,特別食安問題應該要有全國統一規範才不會亂了套,各地不同標準反而會造成民眾困擾。黃珊珊建議標示無萊劑美豬,蘇貞昌則說,政府法令要求標示的是國別,這除是國際慣例、各國法令上的要求,但有些進口商願意標示到相關成分,主動標示有無含萊克多巴胺,政府樂見這樣的標示,「這是商業行為我們樂觀其成。」蘇貞昌也重申進口肉品的五大管理措施,包括逐批查驗、嚴格查廠,還有清楚標示都會落實執行;至於各地方政府的意見,將請部會蒐集盤點,預計在1月1日之前做出相關統一的原則與處置。
-
2020-12-02 新聞.食安拉警報
台灣豬證明標章掛牌 年底1.5萬家申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今天宣布「台灣豬證明標章」使用起跑,並估今年底1.5萬家申請。含萊克多巴胺美豬民國110年開放進口,農委會在摩斯漢堡在台創始店辦「台灣豬證明標章張貼」記者會,由陳吉仲、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攜手為門市掛上「台灣豬證明標章」,成為首家台灣豬證明標章示範店。陳吉仲表示,所有豬可食部位、原料有各種分類,包括豬皮、豬油與豬耳朵等,主要是豬肉、豬肉加工品用國產品就可申請標章,而豬副產品很多,如豬血等,但沒進口。他說,申請標章須用國產,但不含副產品,如腸子、內臟是可食部位,傳統小吃的豬肝、豬心與豬肺等也要用國產豬才能通過申請。副產品部分,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舉例表示,國產腸衣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都從歐洲進口,如香腸須使用台灣豬肉,但腸衣用歐洲進口,一樣可申請標章。中央畜產會執行長王忠恕說,摩斯、家樂福、鼎泰豐、四海遊龍、添好運與美珍香等知名連鎖餐飲都有申請,其他業者如果審核通過,會即刻寄標章供張貼。黃茂雄說,台灣豬是亞洲最好吃豬肉,而陳吉仲老家養豬,他家過去也出口台灣豬肉,促成摩斯全台284店都已通過申請。林聰賢表示,截至昨天已5500多家申請標章,預估年底有1.5萬多家申請,受理申請作業持續進行,除可線上申請,也提供專人專線電話諮詢,中央畜產會同仁也會到各縣市臨櫃受理,並建立連鎖經營業者批次審核機制及透過相關公協會統一處理會員申請案,號召國民敦促店家明確標示。至於有12萬多家業者可申請,年底估1.5萬多家是否偏低?陳吉仲說,可能有業者觀望,已行文地方政府,派人前往輔導審查。
-
2020-12-02 新聞.食安拉警報
藍委稱美國不吃萊豬 蘇貞昌:連太空人都吃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天表示,連美國人都不吃萊豬,蔡政府卻要台灣人吃。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在美國連太空人都吃;雖然美國政府將換黨執政,但兩黨對於萊豬問題的態度都是一致的。蘇貞昌下午列席立法院會進行總質詢,國民黨立委輪番就放寬萊豬進口的議題就教於蘇貞昌。楊瓊瓔出席質詢指出,目前美國豬肉只有22%有含萊劑,連美國人都不吃,結果現在政府卻要開放進口讓台灣人吃,請蘇貞昌摸摸自己的良心。蘇貞昌則說,「美國連太空人都吃」。楊瓊瓔指出,經濟部長王美花曾表示,萊豬問題沒解決,無法跟他國進行經貿交流。如果開放萊豬進口是為換取貿易,但現在美國總統將換人,到底台灣能換到什麼好處?蘇貞昌表示,美國雖然因選舉,未來將由民主黨執政,但共和黨、民主黨對於萊豬問題的態度都是一致的,過去台美的貿易障礙就是這個問題。楊瓊瓔指出,民眾對於進口豬肉要的是明白標示是否含萊劑,而不是產地。蘇貞昌表示,政府依照法律,符合安全容許標準的豬肉,才准許進口,用強制力維護國人安全。如果有廠商基於好做生意,要貼是否含萊劑的標示,政府也很歡迎,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蘇貞昌指出,現在台灣豬肉想要出口,卻不讓他國的豬肉來,這樣不符合自由貿易。
-
2020-12-02 新聞.食安拉警報
首張「台灣豬標章」在摩斯!284間門市均通過申請
美豬、美牛的議題持續發燒,連帶也再度引起民眾對於食安議題的重視。全台第一張「台灣豬證明標章」,已於12月1日正式懸掛於摩斯漢堡新生店,代表店內所有豬肉產品均是使用台灣豬。摩斯漢堡也表示,全台284間門市均已全部通過審核,將於即日起陸續掛上台灣豬標章。為了方便消費者辨識食材來源,政府規劃「台灣豬證明標章」,標章共計有4種樣式,分別是直徑10公分、20公分、30公分的圓形標章,以及文字加圓形標章的樣式,業者可自由選擇。根據中央畜產會資料,自11月1日開放使用國產豬肉的業者申請以來,目前包括摩斯漢堡、鼎泰豐、四海遊龍、添好運等業者皆有申請,預計至今年底申請案可達1.5萬件。民眾也可透過台灣豬證明標章GIS圖台,搜尋鄰近的餐飲店家。東元集團旗下、即將登台30年的摩斯漢堡,此次於全台首間創始店(新生店)掛牌全台第一家台灣豬肉標章。摩斯漢堡指出,目前店內供應有約20種的豬肉品項,一直都是使用台灣豬肉。包括有薑燒珍珠堡、藜麥豚燒總匯沙拉、豚汁蔬菜湯等品項,12月2日將新推出的日式胡麻豬排福堡、元氣厚培根福堡亦也是選用台灣豬,民眾均可安心品嚐。
-
2020-12-0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對抗萊豬 彰化縣養豬團體將自創品牌再作區隔
萊豬即將進口,養豬農民嚴陣以待,彰化縣養豬協會今天在溪湖糖廠推廣國產健康豬肉,彰化縣肉品市場董事長蔡宗廷砲轟開放萊豬政策,若不進口萊豬,就不必大費周章的設防;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廖學良表示,進口萊豬已成定局,農民需要有信譽的標章,民眾要認明標章,「聰明買、健康吃。」副縣長洪榮章、前立委鄭汝芬、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郭至善和動物防疫所長董孟治等人到場,養豬協會邀請明道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學生表演上菜秀,端出5道彰化健康豬肉料理,道道精緻。彰化縣副縣長洪榮章表示,彰化縣是養豬大縣,縣政府早已建立彰化健康豬標章,請消費者認明拿著一朵菊花(彰化縣縣花)的微笑豬,才是彰化縣農民用心飼育的健康豬肉。彰化縣肉品市場董事長蔡宗廷即使被「關切」仍不改大砲個性,致詞時抨擊開放萊豬進口政策,指稱已有很多研究證實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的影響,政府禁止本國農民摻入飼料養豬,卻編出一堆理由,不但強行進口萊豬,也不做清楚標示,反而要本國安全豬肉弄標章,做法本末倒置,如果沒進口萊豬,大家就不必那麼辛苦貼標章、到處宣傳。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廖學良委婉地說,進口萊豬已成定居,這段時間農民和消費者都很辛苦,農民擔心消費者因噎廢食,連豬肉都不買不吃,改吃其它肉品,因此農民一定要建立安全豬肉標章,彰化縣已有健康豬,縣內農民團體還要自建標章再作更清楚區隔,讓消費者能分辨在地好豬肉,到各個通路都買得到。
-
2020-11-29 新聞.食安拉警報
萊豬將新增67個貨號 陳時中:已報給關務署
萊豬進口政策宣布近三個月,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終於定調「萊豬進口五原則」,包括赴美查廠、新增貨號、逐批查驗、清楚標示、嚴格稽查。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今出席疾病管制署世界愛滋病日主題活動時證實將增列到67個貨號,已報請關務署相關委員會同意。陳時中今表示,進口申報的時候要根據貨號來申報,原來貨號比較少,現在準備要增列所有相關部位,預計會增列67個貨號,但也要關務署相關委員會通過才算,「不過我們已經報給關務署了。」至於國內的標示,陳時中說,從一開始就講,要主動標示,都歡迎,也鼓勵。
-
2020-11-29 新聞.食安拉警報
萊豬自主標示 陳時中甩鍋業者?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拍板「進口豬肉全方位管理五大措施」,信誓旦旦將做好萊豬把關,但對於人民最卑微的請求「標示萊劑」,蔡政府至今仍不為所動。衛福部長陳時中昨稱,「相信台灣未來會自主標示」;政府引美豬入關,卻把責任甩鍋給市場業者,自主標示宛如「佛系把關」,一語戳破蘇內閣會嚴格把關的假象。衛福部一○五年公告「包裝食品、食品添加物及散裝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訂出基改食品標示原則。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說,萊劑標示可比照基改食品,標示「不含萊克多巴胺」,並非完全不能標示萊劑;但他擔心,我國將萊劑列為禁藥,卻開放含禁藥肉品,未來其他國家也可能無視我禁用規定,要求比照辦理。陳時中昨說,萊劑標示屬於「安心的選擇」,也是商業行為,不宜用法律或命令限制。事實上,現在坊間餐廳可見的自主標示,大多是強調「本店採用非美牛、非基改食品」等「負面表列」,未來業者一定是自主標示「不含萊劑」,否則被標註為「萊店」,勢必成為消費者眼中「不安心的選擇」。消基會近期將拜訪各大肉品進口商,拜託自主標示,讓民眾有知的權利。不過,政府將標示的責任下放民間,可能形成另一場災難。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長趙振瑞質疑,業者自主標示,恐無統一的標準,也許業者會認為低於政府規定的殘留容許量,即可標示「不含萊克多巴胺」,這將是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反而影響我標示的公信力。眼看再過一個月萊豬就要叩關,相關配套仍如此消極,蔡政府面對萊豬的政策轉變猶如擠牙膏,眼看民怨節節高升,才一點一點加強管制措施。立院前天上演全武行,蔡政府強勢清空國民黨立委,展現不惜一切都要開放萊豬的決心,但萊劑不標示、查廠不全面、行政命令不審查,盡是展現政治凌駕民生的思維。
-
2020-11-29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時中:市場會自主標示萊劑 消基會批政府偷懶罔顧民意
美國超市有標示萊劑豬肉,台灣能否比照辦理?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說,美國的萊劑標示是自主標示,不是法律規定,因應民眾的需求,相信台灣市場最後也將走向自主標示;至於在野黨要求標示萊豬,陳時中反問,如果能標示萊劑,「當年開放美牛就可以標示萊牛,那時為何不標?」藍黨團:業者誤標 民眾倒楣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奕華表示,當初馬政府僅開放卅月齡以下含萊劑美牛,與民進黨全面開放萊豬、萊牛進口規模大不相同,陳時中的質疑不符比例,只是想拖「馬維拉」上場救援。前總統馬英九也說,那時對美牛開放是月齡卅個月以下的小牛,也不包括內臟,但蔡政府開放的美豬卻完全不考慮,美牛、美豬是不一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拍板「進口豬肉全方位管理五大措施」,卻未納入標示萊劑。國民黨團副書記長鄭麗文說,若要開放萊豬,就要強制標示是否含萊劑,沒有含糊空間,陳的說法太不負責任;若業者隨便標或誤標,還是消費者倒楣。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說,陳時中說法讓人無法接受,若市場能自主標示,根本不會有現在的爭議。陳時中:標示萊劑 恐有歧視陳時中說,他要特別澄清為何不直接標示萊劑,主因是只單純標萊劑,在國際貿易會違反「不歧視」原則,因此只規定標示產地,且實際上標示產地的管制範圍更大,若某些國家允許使用萊劑,民眾就會因產地標示而注意到,不用太擔心。陳時中也說,民眾需要諒解,如果能標示萊劑,當年就可標示萊牛,為何不標?任何政黨執政都會遇到國際關係問題,在國際關係、交易準則處理上,要能讓民眾安心。對於美國超市標示萊劑豬肉,陳時中表示,美國作法是自主標示,並非法律強制規定。萊劑標示屬於「安心的選擇」,也是商業行為,不宜用法律或命令限制;他同意美國採取自主標示的做法,也相信台灣未來會走向這條路。他說,我國法律已訂安全殘留容許量,超量就須退運銷毀,這是法律在衛生安全上的要求,「必須要執行」。一○一年開放美牛時,為何沒有要求標示瘦肉精,相信朝野都明白有些障礙存在,建議體諒共同解決問題,讓民眾安心。消基會:背離民意 非常失望不過,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說,我國法律並未規定不准強制標示萊劑,政府嚴重背離民意,消基會對政府偷懶及罔顧民意,非常失望;近期將拜訪各大肉品進口商,拜託自主標示,讓民眾有知的權利。
-
2020-11-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萊豬採日本模式 陳吉仲:日開放後美豬進口量反下降
政府將於明年1月起進口含萊劑美豬引爭議。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言萊豬進口將採用「日本模式」,他今進一步在臉書說明數據。陳吉仲指出,日本自2005年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後,美豬進口數量、總進口比例、每人每年食用美豬量反而下降,以日本模式來看,只要在國內禁用萊劑、國外訂定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的策略下,台灣豬不必害怕進口豬。陳吉仲臉書發文表示,日本在2005年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該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為28.8萬公噸,占總進口量32.97%,每人每年食用美豬2.4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124.5萬公噸;到了2019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下降到24.9萬公噸,占總進口量的25.9%,每人每年食用美豬2.07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127.9萬公噸。陳吉仲說,日本飲食習慣與台灣相近,美萊豬進口後也採取相同的國內禁用、國外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等策略,從日本模式結果來看,日本開放萊豬至今,美豬進口量反而減少。他表示,日本經驗與台灣類似,我國自從2002年加入WTO開放美豬進口,國產豬肉的自給率始終維持在9成以上,進口豬肉的消長主要是加拿大、西班牙、美國、丹麥等彼此間互相替代,並未對國產豬肉的市占造成衝擊。目前美豬在台灣的市占率僅1.23%,國人每年食用美豬的數量僅0.49公斤,遠遠低於日本。當台灣採取清楚標示、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食材等措施,參照日本經驗,可預期將能充分保護台灣的養豬產業。至於食安方面,陳吉仲指出,以亞洲四小龍為例,2012年開放萊豬的韓國,每人每年食用美豬3.64公斤;2016年開放萊豬的香港,每人每年食用美豬1.49公斤;已在今年5月1日開放萊豬的新加坡,每人每年食用美豬0.53公斤。他說,不管是最重視食安的日本,還是飲食習慣與我國相近的新加坡、香港或韓國,皆遵照國際標準開放萊豬進口,比台灣吃了更多的美豬,也沒有傳出任何食安事件。陳吉仲強調,台灣在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的訂定上,部分內臟標準甚至遠比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還嚴格,從這些已開放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可知,只要符合國際標準,就不會有任何食安問題,何況台灣會致力落實清楚標示,保障消費者自由選擇。
-
2020-11-26 新聞.食安拉警報
明年元旦可能無萊豬? 衛福部:這個可能性的確存在
萊豬明年元旦將叩關台灣,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已進口美豬的既有廠商雖可進口萊豬,但舊廠市佔率僅有1%,加上萊豬與一般美豬價格無太多差異,相信廠商應該會很聰明做營運策略選擇,明年元旦後可能會出現雖已經開放萊豬進口,但市面上並無萊豬的情況,「這個可能性的確存在。」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拍板五大萊豬進口管理策略,包還未曾進口來台的肉品廠,需經我赴美派員赴美查廠後方可進口,明年起,既有業者的進口豬肉也須逐批查驗確保符合國際標準。薛瑞元說,過去未曾進口豬肉到台灣的廠商,如果要申請豬肉進口,必須要經過我國查廠,這不是只有美國,而是所有外國進口廠商都是同一條件;過去已經有進口的廠商就是逐批查驗,這也是針對所有豬肉進口商。只是美方因疫情因素,還未能查廠,薛瑞元表示仍在與美方協商中,因疫情因素暫時沒有實地查廠的打算,持續協調是否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政院人士則表示,不可能視訊查廠,一定是實地查。新廠因查廠暫緩無法進口萊豬,僅剩舊廠能成為萊豬管道。薛瑞元則說,美豬占我國進口豬肉比例不高,現在大約1%,目前這1%都無萊豬,而未來會進口的就會做逐批檢驗,且當然要在安全容許下要符合標準,但明年雖然可以進口,但是實際上沒有萊豬進口的這個可能性的確存在。薛瑞元表示,我國目前還沒有開放申請萊豬進口,所以還沒有新廠來申請,舊廠部分雖只要符合安全容許量都可以進口,但含萊克多巴胺的萊豬與一般豬肉在市場價格不會有太多差異,推測廠商應該會很聰明做營運策略選擇。至於查廠部分,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我國查廠能量一年約十幾廠,而實地查廠將確認動物飼養情形、動物用藥管理情形,到屠宰場則會看屠宰條件,也會有獸醫師陪同,豬會做相關健康檢查,以及是否符合所有的衛生要求。行政院秘書長兼發言人李孟諺補充,查廠是針對屠宰場的環境衛生管控是否周延來做查核,對於已經進口多年的屠宰場,過去只要沒有不良紀律,表示過往管理良好,就是只針對肉品逐批檢驗,查驗確保符合殘留量標準;但新增的屠宰場一定要經過現況查核的查廠,查核後才能進口。
-
2020-11-26 新聞.食安拉警報
美豬進口五大管理原則 蘇揆秀6張圖一次看懂
行政院今(26)日公布「進口豬肉之全方位管理措施」,包含「未查廠不給進口」等五大原則。院長蘇貞昌表示,政府用國際標準管理進口肉品,也會用阻擋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的魄力嚴管邊境,因為讓人民安心、帶台灣走入國際,都是政府的責任。蘇揆在臉書指出,行政院今天公布以下幾項豬肉品管理措施,政府也會給足經費、充實基層稽查能量、嚴懲不肖廠商業者,全力維護國人的食品安全,請大家放心。蘇揆表示,第一, 未查廠不給進口。未曾進口來台的肉品廠,需經我派員赴美查廠後,才能進口;第二,逐批查驗才進口。2021年1月1日起,現有進口豬肉必須逐批查驗,確保符合國際標準。第三,部位列號管源頭。進口豬肉比照牛肉,依照部位給貨號,從源頭到流向都管得到;第四,標示跟著肉品走。政府會提供豬肉標示貼紙,從源頭的進口商及肉品工廠,隨著販售通路,一路下到店頭、攤商清楚標示。第五,校園只用國產肉。教育部已修訂團膳契約範本,明年元月後學校營養午餐只能用國產豬肉,爸爸媽媽請安心。
-
2020-11-26 新聞.食安拉警報
談美豬牛 蔡英文:並不是要求國人一定要食用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表談話強調,台灣是一個自由市場,美牛美豬的開放,是讓市場多一個選擇,並不是要求國人一定要食用。她也保證,一定會在確保國人健康的原則下,參考鄰近發展程度相當、飲食習慣接近的國家的作法,在這段時間以來,有很多社會不同意見的表達,行政院也一定會參考各方意見做最嚴謹的處理。蔡總統表示,相信這段期間以來,很多人都關心台美關係的未來發展,上周中常會她就曾經說過,無論美國大選的結果如何,面對國際局勢的挑戰,執政團隊一定會「萬全準備、沉著應對」。蔡總統說,相信過去四年多台美關係的進展,以及美國政府對台灣的支持,國人都有目共睹。從美國國會跨黨派通過了多項友台法案;到四年十次的軍售案,充實國防的戰略需求,強化國軍的不對稱戰力;乃至今年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次卿柯拉克等高階官員來台訪問,都在在證明了雙方夥伴關係,是「真朋友、真進展」。蔡總統說,幾個月前,政府宣布會進一步開放美牛、美豬,展現出政府有決心解決困難貿易問題,重建台灣的國際信任。這也得到美國從副總統、國務卿、許多經貿官員、跨黨派國會議員,乃至企業界的肯定,也讓台美BTA(雙邊貿易協定)的推動,有前所未有的助力。蔡總統說,她知道國內有一些不同意見,但這是任何政黨執政,都必須面臨的問題。台灣要有更寬廣的國際經貿空間,是全民的共識,堅持民主,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她相信也是大多數國人都會選擇的一條路徑。「要爭取國際支持,我們就必須要採取積極的態度,來解決跟其他國家的貿易問題,這是歷任政府都不能夠迴避的課題。」蔡總統說,上周台美雙方召開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簽署為期5年、可以再延長5年的MOU(合作暸解備忘錄),就7項議題成立數個工作小組。這表示台美在經濟議題的合作深化,不會因為美國選舉結果而有所改變。相信大家也注意到,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剛宣布的幾項政府新人事任命,「像是國務卿布林肯、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過去跟我們都有面對面互動的經驗。」蔡總統說,布林肯最近也公開表示,「與台灣建立更強健的經濟關係,也有助於美台共享的民主價值,及雙方對區域和平與穩定的共同承諾」。這些都可以證明,台美雙方的聯繫管道暢通,我們和兩大黨也有良好互動,台灣會持續爭取跨黨派的支持。蔡總統說,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促進經濟繁榮與人民福祉,這些都是台美雙方長期的共同堅持。這些堅持,也不會因為美國選舉結果而有所改變。她相信,台美之間一定會在過去所累積的堅實基礎上,持續緊密互動。「面對國際的局勢,我們冷靜謹慎,抱持信心。我們也對台灣有信心。」
-
2020-11-17 新聞.食安拉警報
台灣豬禁用萊劑怎麼管 與抓吸毒者一樣驗毛髮
實驗顯示豬隻停用萊克多巴胺2天後驗不出來,農委會告訴中央社記者,過去驗血清驗不出、抓不到偷用者,才改剃豬毛送驗,就像警察抓吸毒者驗頭髮,因會存留毛髮上,藉此管控。美國萊豬明年叩關,引起國人關注萊克多巴胺殘留檢驗相關議題,進而了解原本產業界就有停藥期,停用一定時間後就會未檢出。農委會防檢局說,科學上不存在絕對零檢出,結果顯示未檢出,除了技術面,與儀器靈敏度設定有關,加上藥物也會代謝,因此未檢出並不等於未使用。如此一來,國產豬要怎麼確保不使用萊克多巴胺,受到關注。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萊克多巴胺在豬隻身上停用24小時就代謝80%,但會一直存留在毛髮上,所以後來不只驗血清,主要是靠剃豬毛送驗,藉此落實國產豬禁用萊劑的管制措施。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徐榮彬回憶,許久以前就一直傳出有養豬業者偷用瘦肉精,為了調查展開檢驗,但是抽血驗血清都是未檢出,抓不到違法業者。他說,後來思考偷用的養豬業者有可能送屠宰前停藥2天以上,一旦超過48小時,大部分藥物會代謝掉,自然就驗不出來,於是改成剃豬毛送驗,跟警察抓吸毒者驗頭髮一樣,果真就驗出、抓到偷用業者。他並說,近3年每年驗數千件,都是未檢出,所以農委會才敢跟國人說,國產豬禁用、不會用,可安心。防檢局統計,近年除了106年驗出2件,但不是萊克多巴胺,而是其他瘦肉精(乙型受體素),107年迄今,檢出瘦肉精的件數都是零。其中108年毛髮、血清共抽驗6533件,109年至10月中毛髮、血清共驗5451件,每年檢驗件數大宗都是驗豬毛,血清部分除了驗萊克多巴胺,還會驗抗生素。依據衛福部公告的檢驗方法、品項,防檢局目前可檢驗20幾種瘦肉精。另外,防檢局補充,萊克多巴胺實驗顯示,對45公斤重的豬隻,連續4天餵飼含萊克多巴胺(濃度為30ppm)的飼料,停用起算12小時後、1天後,檢驗含萊克多巴胺濃度都是0.01ppm,2天後就未檢出。相關產品的說明資料,則是屠宰前飼餵5到10ppm,實驗的濃度遠高於產品說明上陳述的使用濃度。
-
2020-11-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源頭未把關…萊豬食安 責任轉嫁民眾
我國開放萊劑豬肉進口,全球萊豬都可叩關。政府強調要用全面標示來把關,真實性飽受質疑,而產地標示不等於肉品不含萊劑,民間團體痛批標示政策本末倒置,政府只是想把食安責任轉嫁給民眾自行負責。「重點不在產地,而是萊劑。」當朝野立委質疑時,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標示萊劑有歧視意味」。他受訪時說,萊劑是動物用藥殘留,與基改作物概念完全不同,目前僅能「鼓勵」業者標示,讓「肉品標示萊劑協助民眾辨識」進入死路。台大食科所名譽教授孫璐西說,標示不僅容易造假,就算標了美國、加拿大,也無法代表那塊肉不含萊劑,對消費者沒保障,對進口不含萊豬的業者也不公平。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產地標示真實性建立在源頭管理,源頭管不好,不用說消費者,下游根本無從辨別,政府強調全面標示要讓民眾有所選擇,現在看來根本是「無法」選擇。她強調,八年前卅月齡萊劑美牛開放後,政府至少有建立三管五卡制度,萊豬宣布開放後,未見政府強調源頭管理,也沒任何政策說明,只是不斷地去看示範區,強調有產地貼紙。「政府推標示是想把食安責任轉嫁給民眾。」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專員詹筱勻認為民眾根本無力選擇,台灣外食族比率高達七成,多數人吃便當、路邊攤解決一餐,而多數生產端在乎價格跟獲利,有沒有混用、偽造須仰賴政府做好源頭把關,怎麼可以用最末端的標示來糊弄民眾。詹筱勻說,八年前開放美牛已有前車之鑑,進口牛肉標示做得如何?台灣一線食品稽查人力長年不足,真有辦法落實稽查嗎?這些才是政府應該正視面對的問題。她認為,如果萊豬擋不了,風險評估報告顯示豬內臟風險高,是否該在媽媽手冊等媒材上進行宣導?建議政府盡快針對老人、小孩、孕婦進行食安教育。
-
2020-11-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有貼就過關…牛肉標示 5年僅抓12件
政府八年前開放卅月齡以下萊劑美牛進口,允諾輔導業者做好產地標示。聯合報調查,五年來進口牛肉標示違規十二件,裁罰理由均是「未標示原產地」,沒有「標示不實」案例。基層稽查員說,稽查人力不足、中央專案太多,第一線為達標常流於形式「有貼(標示)就過關。」發現不正確也以輔導、呼籲改善為主。食藥署統計,五年來全台稽查三萬三千五百六十二件進口牛肉標示,原有廿件列為違規,但因稽查人員KEY IN錯誤,最後僅十二件被裁罰,其中包裝食品十件、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二件,散裝食品違規件數掛零,每件皆罰三萬元。為何違規數這麼低?資深稽查員表示,稽查員出門一天查數十家,通常看到有貼(標示)就過關,很難有時間確認標得正不正確;店內員工若手邊沒有產地證明文件還得聯繫老闆取得,會拖延稽查行動,「怎麼可能等」,最後稽查標示流於形式,先求做完再說,而不是做確實。這名稽查員強調,這是結構性人力不足問題,絕非稽查員怠惰。他說,近年中央開的稽查專案越來越多,手搖飲料、年節食品、加工豆製品、醬油標示、中藥材抽驗、生鮮蔬果、米製品抽驗等數十樣,但業者管理能力逐年提升,許多合格率高達九成,中央卻沒滾動性修正稽查頻率。他說,一線人力為應付各種專案早已疲於奔命,無法把人力花在刀口上實在可惜,建議應以高風險排序為考量,讓地方有更多彈性運用有限人力。台灣食藥管理人力不足是長年問題。八年前監察院調查報告指出,每名食藥管理人員需服務的民眾數約五萬人,是英國的二點五倍、美國的二點二倍、韓國的一點四倍。沒想到近五年來全台食藥管理人力不增反減,中央稽查少了四人、地方衛生局稽查人力從四七二人降至四五七人,共少了十五人。雲林縣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表示,每位稽查員不只查食品,還有醫政、藥政、菸害、疾病管制等多項業務。衛生局曾試算過,單是稽查明年豬肉產地標示,縣內有立案登記食品業者高達五千八百家,查小攤商約一小時,製造業者少說要四小時,縣內食品衛生科只有六人、稽查員十五位,很難讓全部人力都去查食品標示。張翌君說,執政需顧慮社會觀感,全面稽查、開罰會引來業者反彈,不執行又會被批評不顧縣民健康,中央宣布開放萊豬,將把關責任丟給地方,非常難為。桃園市衛生局食藥科科長薛惠文表示,目前光是輔導下游業者就動用大多數人力,明年起勢必要展開大規模稽查,初步規畫稽查五百家,以上游為主,目前已增加約聘雇人員,大約需要一整年才有機會稽查完畢,盡全力去做就是了。
-
2020-11-12 新聞.食安拉警報
麵攤問什麼是「產地證明」…一張圖看產地標示接力賽 一進口恐斷鏈
走進新北市新莊區一間熱炒便當店,午餐時間擠滿了人。菜單上豬肉炒飯、牛肉炒麵琳瑯滿目,問老闆肉品哪來的,老闆不耐說「牆上有貼」。轉頭細瞧,牆角處兩張泛黃的「本店使用澳洲牛肉」、「本店使用紐西蘭牛肉」貼紙,上頭還標「行政院衛生署」字樣,標示年代久遠。萊劑進口豬叩關,政府強打「全面標示」,凡使用到豬肉都得掛上「產地標示」。這張產地證明「一證到底」,但從屠宰到餐桌起碼要經過進口、大小盤商、加工、零售販售、餐廳小吃攤等至少五道關卡,產地證明的真實性從進口後就不斷受到挑戰。南部一名地方官員表示,先不說國外業者進口時是否有洗產地或偽標問題,肉品進口後大量分裝拆箱就容易造假,尤其中小型業者多以紙本作業,產品樣貌大同小異,分裝後很容易標錯來源,過去也不乏有業者在A國肉不足時拆B國肉湊合,最後僅標示A國產地的狀況。就算上游如實提供產地證明,檢視餐廳、小吃攤等下游也難落實全面標示。新北三重區一家牛肉麵店長期貼著「本店僅用OO農場黃牛」,老闆說從開店第一天到現在,玻璃門上的字樣沒有換過「這是我們店的特色」;被問及是否曾叫不到貨?老闆秒回「從沒缺貨過」。北部基層稽查員說,肉源不可能一年到頭都一樣,若是進口肉更不可能;國際市場不斷變化,中間可能斷貨,美國斷貨就改用紐、澳,保有兩家以上供應商是業界常識,但「產地貼紙」一張用到底的情形比比皆是,中間都有「造假」過程。八年前,卅月齡以下萊劑美牛叩關,下游產地標示至今仍亂七八糟,不敢想像未來豬肉產地全面標示會出現哪些混亂情形。基隆一家營業超過一甲子的麵攤,攤位上擺著豬心、豬肺等黑白切,老闆娘被問及「有沒有產地證明」,她反問「什麼是產地證明」?另家在路燈下擺麵攤老闆自稱不識字、姓名也不會寫,輔導標示的人員問他平常都怎麼叫貨,老闆秀出電話號碼笑說「我都打這支」、對方叫阿強,全名「不曉得」,阿強說豬腸來自台灣「我就信了」,輔導人員只好教他截圖存五年,避免受罰。南部的地方官員表示,產地標示要做到百分百,食品鏈每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這是場全民馬拉松賽事,難度跟防疫一樣高,若不能作好源頭管理,僅靠產地標示,最後標示也只是個道德良心的象徵。八年前政府開放卅月齡以下萊劑美牛也訴求標示,但多數店家幾乎是貼上貼紙後再也沒撕下來過,但這八年肉品貨源從未斷過嗎?上游斷鏈風險高、下游亂成一團,明年元旦開放萊豬,能期待全面標示嗎?
-
2020-11-06 新聞.食安拉警報
含萊劑美牛早開放 陳時中:不開美豬會遭質疑
衛福部長陳時中說,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有必要性,因台灣早在101年就開放含萊劑美牛,風險一致下會遭質疑台灣憑什麼不開放美豬;且說鼓勵業者自主標示產品不含萊劑,有助銷售。政府決定放寬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進口引發爭議,社會也抗議聲浪不斷;「大雲時堂」節目今晚釋出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主持人李四端採訪內容,再度闡述開放萊豬的必要性和政府把關安全性。陳時中說,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起就是承諾自由貿易市場,大家都在這個帽子底下協商,也都怕被說製造貿易障礙。以前認為萊克多巴胺不安全而禁止進口;但台灣在民國101年就開放美牛可含萊克多巴胺,每天可攝食安全劑量是1微克。自此美國的貿易報告都會提到,台灣接受牛肉1微克,而在豬肉風險一樣,「台灣憑什麼不開?」陳時中表示,含萊劑牛肉已經開放8年,全世界也沒有看到任何一個食安的問題,因此考慮與美國經貿關係維持更好就來開放萊豬。接下來就是顧好安全、做好標示。但外界質疑,為什麼不能直接標出產品不含萊克多巴胺;陳時中說,標示原產地就已經讓很多地方覺得是不必要的障礙,但標示原產地並不是歧視,而是食品履歷,大家都在做,因此也沒話說。陳時中說,但如果要標示到殘留的用藥,問題就很大,動物殘留用藥就有1500多種,農藥殘留7000多種,如果劑量不管制,每一樣都有毒,但都有安全劑量,安全劑量以下都是安全的;要如何特別選萊克多巴胺來標示,難道萊克多巴胺比其他毒嗎,並沒有,而是劑量的問題。李四端說,何不就先要求標示萊克多巴胺含量,消弭社會爭議;陳時中說,「我也很想」,但施政衡平性很重要,很難因為為了讓民眾安心就先公布萊克多巴胺,廠商可能就會抗議,為什麼其他的不用標,馬上就會遇到困難。陳時中表示,現在就是鼓勵業者自主標示,自主標示沒問題,但政府強制規定有問題。如果業者能把產品履歷做好,為了商業利益,也會增加民眾購買誘因,或會認為沒標示的可能就有萊劑。為了商譽,鼓勵廠商自主標示。
-
2020-11-04 新聞.食安拉警報
蔡總統重申把關校園食安 請家長和同學們都放心
政府在八月底宣布放寬美國豬肉進口,在野黨立委提案修學校衛生法,盼禁止含有萊克多巴胺美豬進校園入法,蔡英文總統下午透過臉書表示,校園食材採用國產肉品,是政府一直以來的政策。「把關校園食安,支持國產肉品,請家長和同學們都放心。」蔡總統表示,2013年學校衛生法修法後,已規定學校供應膳食的食材,要優先採用在地優良農產品。今年八月,教育部進一步行文各級學校、縣市政府,要求一律採用國內在地豬肉、牛肉。接下來,教育部還會修改校園「採購契約範本」,讓學校能更有效規範廠商。蔡總統強調,「把關校園食安,支持國產肉品,請家長和同學們都放心。」
-
2020-11-03 新聞.食安拉警報
綠:捍衛食安決心不變 校園食材一律使用國產豬
民進黨今天說,捍衛食安的決心不變,校園食材一律使用國產豬;政府做法是將每名學童每餐新台幣3.5元獎勵增加至6元,讓學校全面使用在地國產食材,這才創造三贏,家長贏、農民贏、食農教育贏。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審查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野黨要求應明文規定,學校供膳業者必須在書面契約裡聲明,不提供含萊克多巴胺肉品與產製品,但朝野對此未達共識,法案保留關鍵條文送交朝野協商,這個消息引發部分家長的關切與反彈。民進黨今天透過官方臉書指出,關於校園營養午餐食材問題,有非常多的朋友提供寶貴建議,請家長務必放心,不論是法規面、執行面,政府和民進黨立委會全面的為校園食安把關。民進黨說,目前的學校衛生法在2013年修法後,已明確要求供應學校膳食廠商採用在地食材,確保學童食安。除此之外,民進黨指出,教育部今年8月已行文給各級學校和縣市政府,告知營養午餐一律採用國產肉品。教育部也宣布,11月底前將完成修改校園「採購契約範本」,要求一律用國產肉品,已經具備法律效力,在學校執行面上,也更直接有效規範廠商。未來廠商若不接受契約,就不能簽約。民進黨說,政府依照現有的「學校衛生法」,配合3章1Q可溯源食材,已運行三年多,未來再加上清楚美豬標示、契約規範廠商,不會有任何進口豬肉進入校園。民進黨認為,國民黨立委提案修法版本只是反對萊劑進入校園,卻不管其他的進口農產品進入校園,完全是政治作秀。政府的做法是將每名學童每餐3.5元獎勵增加至6元,讓學校全面使用在地國產食材,這才創造三贏,家長贏、農民贏、食農教育贏。
-
2020-10-31 新聞.食安拉警報
台灣豬證明標章4道防偽 11月申請起跑12月試辦
農委會今公布「台灣豬證明標章」,總共4種樣式符合商家張貼需求,更有4道防偽設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表示,11月起開放具商業登記或稅籍登記的餐飲場所、食品與販售業都可上網申請,預計11月第4周開始寄送,12月試辦統一張貼標章,估約15萬家符合申請資格。農委會後續也會進一步針對進口加工肉品、冷凍豬肉品的高風險業者加強稽查。陳吉仲表示,台灣豬標章共有4種樣式,可供業者跟商家依需求選擇;且為避免標章偽冒,農委會也委由財政部印刷廠利用變色油墨、局部上光、微縮文字及螢光油墨方式進行4道防偽設計,分別為輕轉標章豬鼻子會由「綠色轉紫色」、台灣圖騰「浮凸感」、台灣豬中文字使用放大鏡可見「Taiwan Pork」字樣及紫外線照射顯現「Taiwan」字樣提供分辨。陳吉仲說,11月開始,只要是具有商業登記或稅籍登記店家,都能上台灣豬證明標章申請網(https://taiwanpork.naif.org.tw)線上辦理,需提供工商憑證或自然人憑證身份確認、填寫店家資料、同意使用切結及契約書、上傳肉品來源證明資料,之後會由中央畜產會審核,通過後即會寄送標章,標章申請網同時也會以地圖顯示店家位置及資訊,提供民眾查詢。陳吉仲指出,台灣豬證明標章授權使用契約效期為3年,期滿提出續約申請得再延長3年,農委會與中央畜產會等各級主管機關也會展開聯合稽查,特別針對進口冷凍豬肉、豬肉加口品等高風險業者加強稽查,若查到使用進口豬卻張貼台灣豬標章,依照食安法以標示不實處理,罰4萬到400萬元。陳吉仲說,之後使用國產豬的店面跟商家,11月申請台灣豬標章後,就能確保所有養豬農民辛苦生產的高品質豬肉可以給所有消費者,消費者不用擔心,看標章就清楚了。他另指出,為了做好標示,今年進口豬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成3,希望標章推行後,國產豬的是產率能從9成提升9成5。對於陳吉仲昨天立法院時說,若全部的豬跟牛都要求萊克多巴胺零檢出,「我想不只牛排館,牛肉麵店呢?」今天會後,有記者詢問陳吉仲喜歡哪家牛肉麵店或牛排館?陳吉仲答,他跟太太都不吃牛,他家裡賣水牛的時候都在哭。
-
2020-10-30 新聞.食安拉警報
影/獎勵萊劑吹哨者! 台中要修法檢舉有罰緩7成獎金
萊豬問題持續在各縣市發酵,台中市議會今天警消環衛業務質詢,國民黨議員陳政顯表示,目前萊豬很難防堵,建議要加強「吹哨者制度」,才能全民防堵。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有把此議題納入,會修食安管理辦法加入萊劑吹哨。陳政顯指出,目前台灣從13個國家進口豬肉,其中9個是歐盟國家,他們禁止使用瘦肉精,其餘澳洲進口量占0.02%也禁用,美國22%豬肉的飼料使用萊劑,這個政府跟民眾過不去。陳政顯表示,各縣市強烈要求禁含瘦肉精豬肉,蔡英文總統在野時,捍衛國人飲食,說台灣吃豬肉多餘牛肉,當時反對瘦肉精美豬進口,一旦進口,總統下台,陳時中也說過,衛福部要有腰桿子,但現在地方自治條例和中央法令牴觸,自治條例自動失效。陳政顯說,現在中央讓地方束手無策,應該建立、加強吹哨者制度,才能全民防堵含有萊劑的豬肉,並且要公布業者和廠商,則民眾不知道。台中市食安處表示,目前已著手要修訂「台中市檢舉重大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辦法」,在第三條檢舉查獲重大違反食安法規,給予檢舉人獎勵部分,加入第三款納入萊劑的豬肉及相關製成品檢舉。食安處表示,這項修正的吹哨制度納入萊劑後,鼓勵民眾檢舉,一旦查獲,確認開罰,罰緩實收70%當作獎金。這項辦法不是食安條例,僅是市府的管理辦法,會請法制局提供意見後,送市政會議決議,只要通過後就能即刻實施,年底前可完成辦法修訂,明年1月萊豬開放前,台中市吹哨萊豬辦法就會上路。
-
2020-10-30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吉仲:加拿大出口商聲明 出口豬肉不含萊劑
全世界萊豬能否出口到台灣,引起各界議論;對於中國曾指加拿大進口的豬肉含萊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受訪說,加拿大出口商及公會都已聲明,出口豬肉沒有含萊克多巴胺。立法院經濟等5委員會今天舉行聯席會議,審查農委會的萊豬行政命令。陳吉仲休息時間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中國曾查到加拿大進口的豬肉含有萊劑;他說,加拿大所有的出口商跟公會都有聲明,出口豬肉沒有含萊劑,因此基本上出口到台灣的豬肉,大部分都不會有。陳吉仲也表示,至於邊境上要問衛生福利部,衛福部都會有抽檢;再次強調,最後按照開放核准輸入的國家,會有萊克多巴胺豬肉的,最主要的是來自美國。媒體追問陳吉仲,台北市長柯文哲說,以後恐怕會有農場專門把含萊克多巴胺的豬出口到台灣的看法。陳吉仲指出,以紐西蘭豬肉為例,不管有沒有含萊克多巴胺,市場有需求、有利潤的話,業者早就進口紐西蘭豬肉,現在只是訂萊克多巴胺容許量,這個成本沒有太大差異,而平常就沒有出口到台灣,為什麼訂定安全容許量後,就會出口豬肉到台灣?畜牧產業的進出口,「不是那麼容易想進就進、想出就出」,因為存在既有的通路。陳吉仲也提到,不是27個有萊克多巴胺藥證國家的豬肉,都可以進來台灣,像是韓國是有藥證的國家之一,但韓國有非洲豬瘟,所以韓國豬肉沒有出口到台灣。媒體追問陳吉仲,如果非洲豬瘟等疫病解除後,是否可出口豬肉來台。陳吉仲說,外國豬肉要申請來台,要進行查廠等相關作業,那都是數10年的工作。
-
2020-10-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中央地方萊豬零檢出鬥法 陳時中:看立院審查才知結果
衛福部政次薛瑞元今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態度強硬表示,中央訂定的萊劑殘留容許量從明年元旦起生效,地方政府現若訂定零檢出仍為有效,但要開始檢討,否則明年將抵觸母法無效。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表示,最後要看立法院審查結果,才知是否與地方的自治條例有所抵觸。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再嗆中央,幾天跟中央查證,不僅美國豬,所有進口豬肉都可含瘦肉精,「中央說標示美國產地就可以,根本就是誤導」,對此陳時中強調,只要是豬肉產品都要標示原料原產地,是所有肉品都需要標示。
-
2020-10-28 新聞.食安拉警報
殘留容許不同要管制 衛福部鬆口:正申請新增豬腎貨號
政府宣布明年一月一日進口來客多巴胺豬肉進口,台灣去年從美國進口1.9萬公噸的各式豬雜碎,但我國並未針對豬雜碎進行專家諮議會議,因此並未明確規範須管理的豬雜碎,因此稅則號列並不如開放美牛時完整;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天首度鬆口,外界有疑慮,已經在申請新增加豬腎的稅則號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說,牛是有狂牛症,與豬的萊客多巴胺是不同的層次。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繼續審查農委會101年9月7日農防字第1011473960號公告。立委蔡壁如表示,CCC code前六碼基本上是國際通用的,但第七第八碼是財政部主管,為了要課稅用的,除非涉及稅籍,否則不太會去變更;增加第九、第十碼是為了國稅局出入管理與統計方面用的,基改食品也是額外增加貨號,豬內臟增加貨號究竟可不可行?為何不向國貿局申請新增?她也呼籲政府,食安就是國安,宣布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之後,吵吵鬧鬧兩個月都沒有定論,乾脆一開始就不要進來客多巴胺的豬就好了。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衛福部有申請新增豬雜碎的貨號,正在申請針對豬腎新增一個貨號,因為管制上有其必要性,但對動物用藥新增貨號不可行,要新增加一個貨號,是針對不同部位,不會對於某種動物用藥新增貨號;蔡璧如反問,新增貨號後豬腎會不會進口、會逐批檢驗嗎?薛瑞元答當然有可能進來,因為豬腎的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0.04ppm),跟其他部位(0.01ppm)不一樣,未來食藥署決定一開始每批都檢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基改是為了國內的產業,國內不可使用,擔心被拿去種植影響到國內產業,管制有其必要性;另立委王婉瑜質疑,豬內臟的稅則分類管理不如牛內臟細緻,陳吉仲說,牛是有狂牛症,與豬的萊客多巴胺是不同的層次,萊克多巴胺式飼料添加劑,風險不同。
-
2020-10-27 新聞.食安拉警報
醫藥師反萊豬 曝醫界對萊豬有疑慮卻噤聲
美國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豬肉明年將開放進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秘書長蔡明忠今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質疑醫界很多人對萊豬仍有疑慮,邀請他們出席記者會,卻大多選擇噤聲;如今蔡政府要比馬政府時期開放更多含瘦肉精肉品進口,原因在哪,應對人民說清楚。台北市大安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在美國疫情更嚴重情況下,四至五成屠宰場關閉,造成豬隻延緩送至屠宰場,原本排好一個月後送至屠宰場的豬隻,用藥時間可能延長。沈采穎表示,萊劑副作用造成豬隻行為改變、易怒,因使用期增長,豬隻可能互相攻擊,因此飼養場地會給予豬隻吃鎮定劑;為何要選在疫情嚴峻下開放進口,她質疑,是否美國衛福部也不想讓這些萊豬留在國內,才銷到台灣?沈采穎也說,行政院今年曾簡報,未來萊豬標示明確必須入法,衛福部竟然說標示涉及歧視,她認為沒有標示才是歧視台灣人。藥品和食品安全是一樣的標準,不能一國兩制,希望政府能及時踩煞車。宜蘭縣醫檢公會前理事長謝銘松說,160個先進國家反對萊豬,大陸、美國七成也都不用,他不反對美豬、萊豬,但如果要進口,混雜在賣場、傳統市場,內臟若未按照我國衛生管理法規,標示殘餘量、副作用,最好不要進來。謝銘松說,有實驗說食用到瘦肉精85%人體會自動排掉,但是抵抗力差、年老、發育中孩童排毒能力不好,體內仍會累積;即使未食用,環境中的水質、土地,食物鏈又循環到人體內,能倖免於萊劑量嗎?謝銘松說,站在醫師人員專業,他希望能替國人守住健康,從海關檢疫、出產地、國家分類、含量多少要標示清楚,提供清楚辨別後,由國人自行選擇。
-
2020-10-22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時中二度視察豬肉標示 民眾:沒認證難安心
因應含萊劑美豬來襲,明年開始,不論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甚至餐廳、小吃單,任何和豬肉及可供食用部位的食品都要清楚標示豬原料原產地。繼9月至迪化街商圈視察後,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則到家樂福視察大賣場豬肉產品標示情形。但逛街民眾認為,標示應該要有認證資料,否則商家隨便標,也無法安心。許媽媽今帶著才幼稚園的小朋友到家樂福美食街用餐,對於含萊劑美豬進口政策她表示,「勢必一定要進口,民眾聲音也沒辦法阻擋」,但很擔心小孩現在在成長階段,需要吸收大量肉類而食用到過量的萊克多巴胺,希望政府除了做產地標示外,也能標示肉品來自「台灣的哪裡」,以及要有認證資料,否則商家輕易就能取得標示,還是無法安心。民眾黃小姐則說,標示產地外,是否為組合肉、有沒有萊克多巴胺都要標示清楚,才能決定要不要購買;民眾陳小姐則希望可以用QR code方式,更了解整個肉品的履歷。陳時中今天視察賣場包裝和散裝食品標示規定時則表示,有提供一些標示的規範,但畢竟豬肉產品有多樣性,廠商也可以自行來,「現在大家也漸漸不穿制服了」,只要消費者看清楚就行。他進一步強調,「掛羊頭賣狗肉」是後市場稽查問題,不在於標示有沒有統一。陳時中在美食街視察時則再度重申,若是使用「本店使用豬肉原產地XX」的標示牌,則全店豬肉僅能來自同一產地,否則必須依照產品分開標示。新北市政府副市長吳明機則表示,新北市已訂定食安自治條例,要求廠商針對豬肉來源必須在食品溯源網裡做好登錄標示,經發局也持續針對食品、肉品工廠進行輔導,希望透過跨局處力量,把關好每個豬肉供應環節。明年豬肉標示新制上路後,若未標示依據食安法將罰新台幣3萬至300萬;標示不實者,將罰4萬至400萬;萊劑超標業者則將開罰6萬到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