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 名人.鄒頡龍
搜尋
移植手術
共找到
129
筆 文章
-
-
2024-10-03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走一走會喘,肺纖維化主要3症狀!嚴重後期恐需肺移植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四:肺纖維化【建議就診科別】胸腔內科疑肺纖維化 有效換氣空間僅兩成八十歲的老先生,瘦瘦小小的,手指關節都已經變形。類風溼性關節炎長期治療多年,近幾年來,咳嗽和喘症狀越來越嚴重,大部分乾咳。但最近喘到走路都有問題,免疫風濕科醫師轉介到胸腔科門診檢查。老先生呼吸喘合併胸痛,呼吸音是像撕開魔鬼氈一般的細濕囉音。因為生命徵象不穩,直接安排轉急診安排住院檢查。老先生的胸部X光懷疑肺纖維化,住院期間的電腦斷層顯示蜂窩狀(honeycombing)變化的肺部纖維化病灶,看起來像菜瓜布一般。肺功能是嚴重限制性肺病變,剩餘肺容量高達八成,表示個案的有效換氣空間只有兩成,所以是阻塞性合併限制性肺病變。給予個案支氣管擴張劑後,喘和胸痛症狀有所改善,幾天後老先生順利出院,後續在門診追蹤治療。肺纖維化主要症狀:喘、咳、疲勞這樣的肺纖維化個案,是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TD-ILD),在肺纖維化個案裡面,相對是預後較好,對治療較有反應的一群。然而,在結締組織疾病也就是自體免疫疾病中,合併肺部病灶,則是預後較差的一群。因此,若是自體免疫患者,若有慢性咳嗽或喘的症狀時,需盡早評估是否有肺部侵犯,造成肺纖維化的風險。肺纖維化通常指間質性肺病變進展到較後期的表現。間質性肺病變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肺間質間的發炎、纖維化、不正常增生和破壞的疾病。發炎增生或受破壞的肺泡壁組織,會影響換氣功能,導致個案喘、咳嗽、缺氧和疲勞等症狀。治療肺纖維化先找病因 找不到病因的特發性肺纖維化預後差目前仍未有有效的方式可以逆轉纖維化,主要的治療著重於隔開導致纖維化的病因:如石綿、矽、抽菸、煤礦、感染及輻射等;隔開導致過敏性纖維化的成因:鳥糞、黴菌等等;治療導致纖維化的前驅疾病:硬皮症、皮肌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修格蘭症候群等;控制原發性的病因:類肉瘤性纖維化、蘭格罕組織細胞增生症、血管炎及肺癌等。當以上原因都無法歸類,也找不到肺纖維化的成因時,就會歸類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 IIP),其中又以影像表現為尋常性間質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UIP)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預後最差。比起其他可以隔離病因、過敏原或治療原本疾病得到改善肺纖維化,特發性肺纖維化以前真的沒有什麼藥物可以使用,比起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病對類固醇有較佳的反應,特發性纖維化對類固醇的反應很差。因此,特發性肺纖維化過去在胸腔科被視為不亞於肺癌的嚴重診斷。特發性肺纖維襪的成因不明,但發現在年長男性和重度吸菸者相關,其他諸如胃食道逆流患者、以及職業暴露粉塵者(木工、金屬粉層、養鳥人、美髮業者)、人類皰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及C型肝炎病毒感染,都有被提到可能有相關風險。藥物治療搭配肺復原訓練 嚴重後期恐需肺移植自2015年開始,歐美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指引將Pirfenidone (比樂舒活)和Nintedanib (抑肺纖)納入治療建議。這兩個抗纖維化藥物,雖然無法逆轉肺纖維化,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延緩病程。Pirfenidone是第一個在日本研發的抗纖維化藥物,高劑量長期使用則可顯著減少肺功能的惡化,增加六分鐘行走測距離,可能可以減少死亡率與急性發作率。而Nintedanib據說本來是希望發展作為抗癌用藥,後來發現抗肺纖維化的表現比抗癌表現好,目前長期使用可顯著減少肺功能的惡化,可能可以減少死亡率與急性發作率及嚴重性。台灣健保對於特發性肺纖維化的個案,在肺功能還沒有相當差時,符合特定條件可以申請使用。而結締組織相關間質性肺炎,抗纖維化的藥物一樣有幫助,研究指出有效減少肺功能下降,但目前健保只給付全身性硬化症相關的間質性肺炎可在特殊條件肺功能下申請,若是其他結締組織相關間質性肺炎,需考慮自費使用。然而,不管是哪種間質性肺炎,只要個案在一年內肺功能有明顯惡化,符合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的診斷,健保也提供有條件的給付,因此,對於結締組織相關間質性肺炎的個案,若肺功能和臨床進展快速,可考慮評估是否適用此條件。肺纖維化的照顧和治療,在新藥發展搭配肺復原的訓練,已大幅改善個案的肺功能下降幅度和生活品質。未來,還有很多新藥和幹細胞的臨床試驗在進行,期待可以逆轉肺纖維化。在當前還無法逆轉的狀況而言,真的走到嚴重後期的個案,需考慮的是肺移植的治療,國內肺移植手術這幾年也進步很多,從九日還在醫學院念書那時候師長說術後大多活半年,到近年全國醫院統計一年存活率超過四分之三,五年存活率超過一半,有大幅的進步。對於後期的患者,也是一個治療選擇。走一走會喘 留意肺部疾病可能9月19日,是台灣菜瓜布肺日取名為919走一走會喘的意思,若身邊的朋友家人有明顯慢性喘、咳、疲勞等症狀,務必請他到胸腔科進一步檢查,評估肺部疾病的可能。參考文獻:1.實證診斷及處置指引----特發性肺纖維化 2023更新版2.2023台灣PPF診治共識 ProgressivePulmonary Fibrosis漸進性肺纖維化3.2009-2022年醫院別器官移植術後存活率資訊公開(113.6.12新增) https://www.nhi.gov.tw/ch/cp-13152-ec21e-3502-1.html(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加入Facebook社團】肺纖維化(菜瓜布肺) 慢病好日子邀請病友及家屬加入社團,在這不但能了解其他病友罹病經驗、生活小撇步,還能提出問題,也會不定期提供醫療知識,讓我們一起勇敢面對疾病,與肺纖維化共存!
-
2024-08-26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怪醫黑傑克2024〉畸胎瘤皮諾可 真的存在嗎?
還記得當年進入大學,有一堂課老師請我們上台,分享為什麼報考醫學系。前幾位同學都說,想效法史懷哲,為偏鄉窮苦的民眾服務;有個同學很隨興說,從小功課不錯,阿嬤說當醫師好,就考醫學系了……全班哄堂大笑;另一位同學很認真地說,因為從小看漫畫《怪醫黑傑克》,覺得醫師實在太酷了,以後想當外科醫師。全班聽了大笑後,有好幾個附和:「對耶,想當醫師多少受了這部漫畫的影響。」手塚治虫是日本著名漫畫家、醫學博士,被譽為「日本漫畫之父」。《怪醫黑傑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自1973年開始連載,至1983年結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總銷量達到數千萬部的黑傑克醫師是一個傳奇,小時候遭遇可怕的爆炸意外,幸虧一位醫術高超的外科醫師將他從鬼門關救了回來。拼湊的皮膚有不同顏色,臉上、身上滿是疤痕,連頭髮都是一半黑一半白,特殊的外型讓他從小被霸凌嘲笑。他奮發向上,並成為一位卓越外科醫師。黑傑克醫師有著超能力的手術技巧,卻拒絕墨守成規,有時收取天價的手術費,也經常無償地為有需要的患者治病。在漫畫問世50周年之際,日本推出真人版的《怪醫黑傑克2024》,由日劇天王高橋一生主演,將孤傲又富有人性的黑傑克演得入木三分。吸引觀眾注意的,還有年僅7歲的童星飾演的助手「皮諾可」。漫畫中,她原本是寄生於一位18歲富家千金身體裡的畸胎瘤,具有心臟、肝臟等一切器官,但是不具有身體。黑傑克將畸胎瘤取出來,為這個18歲的女孩以人造纖維創造出一個身體,使得皮諾可有著18歲的心靈,卻只有6歲兒童的身體。什麼是畸胎瘤呢?畸胎瘤(英語:teratoma)源自於原始生殖細胞或胚胎幹細胞,可能出現在卵巢、睪丸或身體其他部位。卵巢畸胎瘤是一種常見的畸胎瘤,占全部卵巢原發性腫瘤的15%,腫瘤中可以看到類似正常的器官組織,比如毛髮、軟骨、牙齒、肌肉等。卵巢畸胎瘤可能為良性或惡性,治療的方法是手術切除。雖然畸胎瘤的原始細胞可能演化出不同組織,不過發展出完整的器官並不常見,因此像漫畫中於卵巢腫瘤出現一個有思想、有心跳的皮諾可,這樣的機會微乎其微。短短兩個小時的電影如何呈現《怪醫黑傑克》的精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劇中重現了手塚治虫在50年前漫畫中讓人嘆為觀止的斷肢重接,以及器官移植手術。一位婦人罹患「獅面症」,臉部骨頭腫脹,看似一頭獅子。失去美麗容顏與丈夫歡心的女人徹底絕望,找上死神「奇利柯醫師」,他準備以溫柔設計,讓婦人在較少痛苦下安樂死。面對疾病,究竟應積極求生,或求死?最後黑傑克成功治癒美婦,恢復她的容貌。電影末尾卻讓這對重拾歡樂的夫妻深陷在突發的山崩災難當中,生死未卜。醫師的職責是什麼呢?讓病人從疾患中重生,更有尊嚴、更有價值地活著。但人並不是神,生命有其極限,醫學也有極限,如何拿捏,是醫學界長久追尋的問題。《怪醫黑傑克》問世50年了,在2024的今天,我仍然推薦年輕的醫學生讀這部漫畫。Facebook請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4-08-10 焦點.科普好健康
末期腎臟病治療曙光:未來可將豬腎異種移植到人體中,仍有「3倫理爭議」待解決!
2024年3月下旬,美國波士頓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成功移植基因改造豬腎,一名腎衰竭的62歲男子經過豬腎移植手術後,存活約7周身亡(並非因移植手術導致死亡),創下全球這類手術的先例,意味著基因編輯技術的新突破,也為末期腎臟病患者帶來希望。可望解決器官短缺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表示,隨著器官移植醫學的進步,「異種移植」不再是空談,有機會成為現行器官短缺的解方之一。據統計,國內每年器官捐贈人數約300-400人,遠低於目前還有一萬多人等待器官捐贈的需求,等待腎臟的人數高居第一位。其中有捐贈器官者約100多人,其他都是捐贈眼角膜、組織,真正捐器官的數量還是不多。移植常終身需服抗排斥藥以解剖學來說,豬的器官有許多跟人體很像,甚至大小幾乎一樣,例如豬心、豬腎,豬隻是已知的動物中,最適合作為人類器官的來源。田宇峯說,移植的方式可分同種移植、異種移植;同種移植又有同種異體、同種同體(同卵雙胞胎)。同種異體是臨床最常見的移植類型,但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將移植器官視為異物,產生攻擊及破壞等排斥反應,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人與人之間的同種異體都會產生排斥反應了,更何況是異種移植,因此各國不斷研究尚待克服的關鍵技術。田宇峯提到,除了腎移植外,肝與心臟異種移植也有一些案例:中國大陸於3月中旬,成功把多基因編輯豬的豬肝移植到腦死患者體內;美國於2022年完成全球第一例豬心移植個案,存活二個月,2023年完成第二例,存活6周,雖然存活時間不久,仍開創新的可能性。過去,也曾研究過狒狒、猴子的異種移植技術,但豬的研究數量較多、手術結果成功,加上豬隻比較容易管控與飼養,量產成本也相對低,美國已經有生技公司設置高科技養豬場。藉由豬的器官使用,可視為移植的來源,但除了免疫排斥,還有倫理爭議,以及給人體帶來可能的危害風險。豬隻器官移植的倫理爭議1.什麼人適合:是否會因貧富支付能力差異而影響移植的分配及取得的順序,或是產生社會問題。2.傳染病風險:有些病毒躲在細胞內,在豬身上不會發病,但是在人的身上會,恐造成新興傳染病的傳播。3.動物保護:養豬的目的違反大自然的運作。異種移植的技術挑戰田宇峯說,異種移植技術並不困難,重點是器官能否正常發揮作用,只要免疫系統偵測到異物,就會產生排斥反應,把「非我族類」消滅掉。透過基因編輯的豬隻,可以把人體不要的、易被細胞排斥的基因除去,再加入基因來控制免疫反應。未來甚至可以「客製化」,用患者自身的基因進行編輯,包括二次移植等。台灣洗腎人口多,占比居全球第一,其中3成是糖尿病患者。田宇峯強調,要避免落到洗腎、腎臟衰竭等待換腎,一定要做好「控制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高尿酸都是高危險族群。不少人50歲罹患慢性病,沒有積極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病因慢慢累積,60多歲被告知要洗腎,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19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臥虎藏龍》一代女俠鄭佩佩離世,捐大腦供醫學研究!大體及器官捐贈需要哪些手續及流程?
《臥虎藏龍》一代女俠鄭佩佩驚傳離世,享壽78歲。根據鄭佩佩生前受訪的影片表明,離世後她希望將遺體捐出,讓更多人得到重生。鄭佩佩曾主演過《臥虎藏龍》碧眼狐狸、《唐伯虎點秋香》華夫人等角色而聞名,其過世的消息傳出後震驚所有華人圈,經紀公司已證實此事,但只表示鄭佩佩近年確實身體抱恙,只是選擇不將消息公開。然而根據外媒《Variety》報導,鄭佩佩長期患有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並將自己的大腦捐獻給醫學研究。鄭佩佩早在2019年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神經退化性非典型帕金森綜合症,皮質基底節退化症(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 ,CBD),症狀與帕金森氏症類似,目前的治療都無法延緩病症發展。【延伸資訊】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其實鄭佩佩之前就曾公開談過遺體捐贈的理念,根據微博影片她生前受訪表明離世後希望將遺體捐出,「我雖然老了,但我還有眼角(膜)、還有遺體,呼籲大家一定要有愛,讓愛活下去,才能得到更多重生。」器官及大體捐贈的觀念在近幾年已被愈來愈多人接受,但器捐並非想捐就能捐,也得視遺體情況,並有其手續及流程。《元氣網》整理大體及器官捐贈的相關問題供大家參考。器官捐贈的相關流程及QA器捐流程確定患者無腦幹神經反射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容易遇到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有些是家屬主動提出,或醫療成員能敏感於此類個案,經由主治醫師的同意,再會同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向家屬提出。此時要給家屬一段時間去了解面對—腦死等於死亡的概念。【延伸閱讀】器捐中心:生命教育不只有嚴肅談生與死 換位思考體會「遺愛分享」關懷與輔導家屬提供病患及其家屬身、心、靈的全人、全家和全程照顧是醫療成員謹守的職責。醫療人員給予家屬關懷與支持,佈置安靜的空間讓家屬紓解悲痛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將器官捐贈的機會告知家屬,尊重家屬有選擇捐贈或不捐贈器官的權力。 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捐贈者的血壓、排尿量、水份、及體溫應維持在適當的範圍,以確保器官的適用性及移植後的成功率。 同意器官捐贈當獲得初步的同意後,及找關鍵的家屬出面以便詳細說明及辦理手續, 由社工員先請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同時通知院內移植團隊或院外移植小組待命。家屬同意捐贈器官後, 醫師仍會持續救治病人直到腦死判定完成,確認病人無法回復生命。 如係意外事故,請家屬先至意外事故發生轄區派出所報案; 社工人員會協助請檢察官及法醫到醫院驗屍及核發死亡證明書。 (※報案宜盡早以便採足證據,作為萬一有訴訟程序時有力證據)。聯絡移植團隊病人入院的醫院若是移植醫院,則所有捐贈過程會由該院的移植小組人員,包括:醫師、護理及社工人員等協助處理。然而有可能該移植醫院在當時某些器官沒有合適的等待者,此情形下,則徵求家屬同意,將部份器官轉往其他移植醫院給合適的等待者,以便器官發揮最大的功效。聯絡移植醫院之移植小組若病人住進的醫院無法進行移植時,則在家屬的同意下,將病人轉往其他移植醫院。接受轉介之移植醫院的移植小組代表,包括:醫師、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會事先前往評估病人的狀況,若適合捐贈,則安排運送,社工人員會與家屬再次確認意願,說明細節,並請家屬陪同到移植醫院完成住院手續。兩次腦死判定腦死判定依法有明確嚴謹的規定。 進行腦死判定之前應至少觀察12小時以上,確定病人(1)確實陷入深度昏迷,不能自主呼吸且須依賴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2)導致昏迷的原因已經確定。(3)病人係遭受無法復原之腦部結構損壞。 為避免誤判,應確定病人不是因為新陳代謝障礙、藥物中毒與低體溫所導致之昏迷。腦死判定之進行應由具有腦死判定資格之醫師兩名,及病人之原診治醫師,在具人工呼吸器及測定血液氣體等腦死判定所需設備之醫院內,依嚴謹的腦判步驟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腦幹功能測試通過之後,間隔至少四小時以上,再依第一次測試之規定程序再進行一次。經兩次腦幹功能測試,如果病患完全符合無腦幹反射與不能自行呼吸之條件,即宣布病患「腦死」。摘取器官或組織捐贈者若是因病腦死,則只能摘取器官捐贈同意書上填寫之器官或組織;若是因意外導致腦死,則只能摘取檢察官同意書上所填寫的器官或組織。 由於人體組織細胞須不停地利用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維持正常功能。而人體器官在缺血的情況之狀態下很容易受損,在正常體溫下,器官缺血數分鐘後就因功能受損而不適合移植,維持捐贈者之器官於正常血液循環,可避免溫缺血(warm ischemia)和減少器官功能受傷害之機會,而心、肺、肝、胰尤其不宜於摘取之後保存太久。因此,捐贈者一經腦死判定確定之後,各種器官移植團隊會盡速整合,於最短的時間內在手術室內進行摘取器官,取出之後以無菌方式暫時保存在低溫之保存液,以減少細胞之代謝速率,使細胞對氧氣及養份之需求降低,如此,可以延長器官保存時間,並配合院際間長途運送,以利移植手術之進行。 器官或組織摘取之後,醫生會在捐贈者四肢放入支撐物,並仔細縫合傷口,讓捐贈者保持完整的外觀。器官捐贈者的條件是:1.符合腦死條件而器官功能正常2.無惡性腫瘤病史3.無愛滋病病史4.無明顯敗血症5.無長時間(15分鐘以上)低血壓、休克或無心跳(asystol)6.無明顯肝病史或肝損傷(非絕對)7.無長期控制不良的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無心臟畸型之病史(非絕對)8.肺臟捐贈者必須胸部X光清晰;無明顯胸部外傷、胸腔手術之病史9.年齡六十歲以下者(非絕對)(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器捐協會)大體捐贈的相關流程及QAQ:民眾如果想要捐贈大體,應該完成哪些前置手續?A:民眾如果想要往生後捐贈大體供醫學研究,可至各大醫學中心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除本人意願外,大體捐贈同意書還需要「受任人」(家屬)簽署同意。擔任受任人的優先順序依序為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等。捐贈者如果沒有家屬,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辦理公證,符合相關法規,以利日後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協助處理身後事。Q:大體捐贈可能會遇到的障礙?A:民眾能否如願捐贈大體,關鍵在於家屬是否願意配合,捐贈者就算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往生後,受贈單位仍須仰賴家屬通知,並由家屬協助辦理死亡證明書、申請病歷等文件,如果家屬未出面協助辦理,在法令約束下,受贈單位仍無權取得大體。Q:哪種情況下的大體不能捐贈?A:基於解剖教材完整性、大體防腐處理的考量和保護處理人員的健康等因素下,下列情況的大體不能捐贈:1.生前曾罹患法定傳染病。2.受過嚴重創傷和做過重大器官摘除或移植手術者(視個別狀況而定)。3.溺斃或嚴重水腫。4.太胖或太瘦不適合捐贈。超過或低於標準體重百分之三十者不適合捐贈。標準體重參考公式:男性:(身高減80)X0.7, 女性:(身高減70)X0.65.大體做過死亡病理檢驗手術或器官捐贈。但器官捐贈僅作眼角膜者,仍可捐贈大體。6.自殺身亡者。7.嚴重褥瘡。8.未滿16歲者。Q:民眾是否能同時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與器官捐贈同意書?往生後應該先器官捐贈,還是大體捐贈?器官捐贈後,其餘身體是否還可以做大體捐贈?A:民眾可以同時簽署大體捐贈與器官捐贈的同意書,日後往生後,建議第一優先選擇應該是器官捐贈,因為可以立刻幫助病重之人。不過器官摘除後,剩餘身體無法再做醫學研究,因此無法捐贈,不過只捐贈眼角膜的遺體,仍可作為大體老師。Q:如果身體動過手術,是否就不能捐大體?如果意外死亡導致身體支離破碎,或是突然死亡,卻無重大疾病就診紀錄,是否還能捐大體?A:民眾身體進行手術治療,只要傷口癒合完全,仍可進行大體捐贈;但如果發生車禍等意外,導致肢體破碎,就不適合當大體老師,難以判定,可由負責的受贈單位派人評估;突然猝死,生前沒有就醫紀錄,仍可捐大體;但基於尊重生命,自殺者不能捐贈大體。Q:癌症患者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日後往生能否捐大體?A:癌症病患進行化學治療療與放射性治療,並不會妨礙日後的大體捐贈。大體捐贈流程生前需要簽捐贈大體同意書1.往生後,由家屬通知醫院等受贈單位出面評估大體是否堪用。2.往生後,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註:如果沒有家屬,生前除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進行公證,以利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往生後需要由家屬決定1.往生後,家屬同意捐大體,由醫學中心等受贈單位評估大體是否堪用,並簽署同意書。2.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資料來源:基隆長庚醫院、臺大醫院、慈濟大學網站)
-
2024-07-13 癌症.其他癌症
吳小妹切除兩次腎臟為治療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北榮為改善病人生活品質完成亞洲首例「分肝種腎」
今年八歲的吳小妹罹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兩顆腎臟嚴重變形,只得手術切除,多年以來靠洗腎續命,但引發心衰竭、骨質疏鬆等,小小年紀幾乎沒有未來。台北榮總腎臟移植團體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在她的肝臟找出健康肝靜脈,再利用捐贈靜脈製作出延長通道,「把肝臟切開後,再把腎種進去」,將大愛捐贈的成人腎臟移植於她的肝臟內,幫助她脫離洗腎的命運。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為治療網網需要切除雙腎台北榮總昨天發表吳小妹的手術過程與成果,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指出,這項手術非常艱鉅,目前全球僅完成三例,其中二例在美國,台北榮總這一例是全球第三例,也是國內及亞洲第一例。吳小妹二歲半時罹患罕見雙側威爾姆氏腫瘤,這是一種腎臟惡性腫瘤,與基因突變有關,好發幼兒,多為無症狀的巨大腹腔內腫瘤,晚期常壓迫其他器官,導致腹痛或無法進食,唯一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腎臟,再配合化療。切除雙腎後,必須接受腹膜與血液透析治療,將尿毒排出。吳小妹後來為改善等待腎臟移植,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完成移植吳小妹術後長期洗腎導致發育遲緩、心臟衰竭、鈣磷電解質不平衡導致嚴重骨質疏鬆,加上反覆腹膜炎感染。她先在高雄榮總化療、追蹤五年,雖然惡性腫瘤已治癒,但常進出醫院,毫無生活品質可言,接受腎臟移植是唯一解決的方法。2023年5月,吳小妹父母決定到台北榮總評估,等待腎臟移植。幸運的是,僅等待二個月就獲得大愛捐腎,但吳小妹的下腔靜脈因幼時被巨大腫瘤壓迫,已呈現纖維化甚至完全閉鎖不通。這是非常罕見的狀況,因為完全找不到可以重建的靜脈,不得不放棄這次寶貴的移植機會。台北榮總團隊沒有放棄,經利用靜脈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吳小妹的腹腔內僅肝臟內的一小段靜脈是健康的血管,其餘的都是不堪用的側枝新生血管。經仔細討論,團隊認為把肝臟分開,找到健康血管進行重建,是唯一可行辦法。2024年4月,吳小妹再度獲得第二次大愛捐贈腎臟,在移植外科醫師鄒奕帆前往院外摘取腎臟的同時,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與醫師楊惠馨同步進行移植手術,先將肝臟徹底分開,找尋唯一仍健康的肝靜脈,再將從捐贈者身上取得的靜脈,製作一段延長嫁接的通道,再與腎臟的腎靜脈進行吻合重建,術中由放射科醫師黃宣恩放置血管內支架,避免肝臟重量壓迫移植腎臟的靜脈回流,影響腎臟血液循環。蔡昕霖說,以「無中生有」方式,利用肝臟當插頭,用肝臟血管滋養腎臟,再找出健康的肝靜脈,製作一條「延長線」,與腎靜脈吻合重建,前後動員11位醫護等人員,花費12個小時,才成功將這顆成人腎臟移植於低體重吳小妹的肝臟內。吳小妹昨天在記者會中,念出手寫給捐贈者的卡片,童言童語念出,「謝謝你捐給我一顆寶貴的腎臟,讓我可以不用再到醫院洗腎,我會好好保護它、愛惜它」。醫:孩童採用移植腎臟比洗腎好,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副作用多末期腎臟病孩童爲維持生命,必須長期洗腎,依2022年腎臟年報以衛福部健保署資料推估,全國約有兩百位兒童、青少年受洗腎所苦,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卻僅有21人,兩者差距大。台北榮總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很多家長對腎臟移植認知不清楚,憂心移植會花很多錢,感覺洗腎就好,不願意登記移植,但換腎才是對病童最好的治療。張瑞文說,兒童及青少年長期洗腎,恐影響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接受洗腎與等待腎臟移植的人數相差甚大,其中可能原因是洗腎患者能否全數存活,據統計發現,洗腎治療的死亡率是腎臟移植的六倍,但部分孩童家長對腎臟移植仍有恐懼,不願讓孩子接受移植。換腎有一定條件,包括孩童體重須達十公斤,也要考量接受移植者當時的身體狀況,以及與捐贈器官的合適程度,並不是至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登記就可以換腎。張瑞文說,很多家長因對移植猶豫,並等到孩童體重滿十公斤後再登記移植,或擔憂身體狀況遲遲不來候補,導致錯過早期登記,讓等候移植的積分白白流失。張瑞文指出,病患完成腎臟移植登記前,須先確認身體狀況,也要聽取說明會、簽署書面文件,且每半年到醫院抽血追蹤。登記完成後,若出現合適器官,就會依候選者積分高低通知患者;而等候器官捐贈配對就像排隊抽號碼牌一樣,等候每滿一年會加○點五分,換言之排愈久配對成功的機會愈高;若是從來沒去排隊,將永遠沒有換腎機會。面對孩童腎臟移植,很多家長擔憂會花很多錢,張瑞文說,孩童可利用學生保險支應部分費用,且換腎孩童屬重大傷病可免部分負擔。再者,小朋友體重輕,自費藥物依體重決定多寡,價錢也不多。若經濟仍有困難,可以使用醫院善款,也有慈善單位會提供家長住宿,實際花費不多。「沒有孩子該長期洗腎。」張瑞文說,依北榮兒童審腎臟移植團隊經驗,18歲以下病童等候一至二年就能接受腎臟移植,經量身訂做移植計畫,移植手術成功後,身高、體力、智力等發展都可以追上同年齡孩童,呼籲末期腎臟病童的家長,應多了解孩童腎臟移植,給孩子人生的希望。病人小故事:母伴娃換腎「她堅強我要更勇敢」吳小妹二歲多時,身體不舒服,半夜常常醒來,尿量也不多,直到出現水腫,至醫院檢查發現,竟已是嚴重腎臟病變,經確診為腎臟惡性腫瘤,此時左側腎臟已被腫瘤侵犯至嚴重變形,右側則只剩1/4未被腫瘤侵襲。長期住院回家會怕吳媽媽表示,當時醫師擔憂腫瘤可能復發,且可以等待大愛器官捐贈腎臟移植,因而將兩側腎臟全部摘除,開啟女兒的洗腎人生。她說,一開始孩子年紀小,似懂非懂,後來年紀漸長,每天要上機洗腎長達十小時,而漸漸對病痛有所認知。然而,長期在醫院治療,女兒已習慣醫院的生活模式更甚於家中,導致有一段時間「回到家裡反而會感到畏懼」。洗腎不斷反覆感染回想一路以來的辛苦及對女兒的心疼,吳媽媽忍不住哽咽,因長期洗腎讓女兒容易感染,「無論再怎麼小心謹慎,還是面臨反覆腹膜炎感染」,甚至因為病痛到無法走路,想想孩子都那麼堅強了,「我要比她更勇敢」,因此得知台北榮總有機會換腎時,義無反顧決定要為自己跟女兒努力。然而,吳小妹狀況罕見,其下腔靜脈受腫瘤壓迫導致閉鎖,面對第一次腎臟移植的機會只得放棄。吳媽媽說,自己在手術室外等了數十小時,得到的結果卻是無法移植,但不願意放棄,直到2024年4月,半夜接到北榮通知又有換腎機會,但必須要在早上五點前趕到台北,她一路從屏東開車狂飆到台北,時間順利趕上,也順利完成移植。鼓起勇氣迎來新生吳媽媽說,自己一度擔心換腎等影響女兒就學,沒想到,女兒出院第一天就跑回學校上課,不只更努力念書,成績更是班上前三名,希望所有還在猶豫腎臟移植的父母,可以給自己跟孩子一個機會,也感謝北榮醫療團隊持續找方法,最後順利完成手術。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07 醫聲.醫聲
13歲時生病打針竟慘遭校園霸凌 進行胰臟移植後重獲新生
13歲那年,唐玉芸被診斷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從此必須每日自行注射胰島素和監測血糖,曾多次發生低血糖昏迷送醫急救,更因糖尿病併發症引發腎衰竭得定期洗腎透析治療,長期拖著病體幾乎看不到未來,數度抗拒洗腎,萌生放棄生命的念頭。直到醫師告知可考慮進行移植手術的選項,她終於重燃對生命的盼望。中學時期,唐玉芸因需要每天自行注射胰島素,反而被誤認為在施用毒品,讓其遭受同學排擠和霸凌。她回憶道:「那段時間,我都得偷偷躲到廁所施打胰島素,卻還是無法避免同學們的誤解和嘲笑。」那段經驗讓她封閉自我,更不敢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病情。隨著時間推移,唐玉芸的病情亦逐漸惡化。她經常在半夜因低血糖昏迷被送進醫院急救。除了低血糖,糖尿病還帶來了其他如視網膜病變、聽神經受損等併發症,2022年她的腎臟功能也開始逐漸衰竭,被醫師宣告必須固定洗腎,每週三次、日復一日的療程,讓她幾乎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唐玉芸最絕望的時候,醫師評估已可以排隊登記器官移植,2023年3月她在台北榮總醫院登記了胰臟和腎臟移植,開始等待改變命運的曙光。等待期間她甚至不敢遠行離家太遠,生怕因為錯過電話而喪失受贈機會。同年的8月25日,31歲的她,終於接到了那通期待已久的電話,獲得了胰臟移植的機會。手術後,她擺脫了每天注射胰島素的日子,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雖然她持續等待下一個腎臟移植機會,期間仍需定期洗腎,但其生活品質已獲得顯著改善。重獲新生的唐玉芸,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夢想。她甚至吃下生命中第一塊巧克力,並嘗試了以前不敢吃的美食,還計劃去許多夢想中的地方,體驗不同的風土民情。她強調「我非常感謝捐贈者和他的家人,他們的大愛讓我重獲新生。捐贈者的器官一直在我身體裡健康地運作,希望自己能用生命去感謝這份慷慨無私的禮物;而病友們也不要放棄重生的希望,好好的接受治療,等待黎明到來。我希望能分享我的經歷,幫助更多的病友,鼓勵他們不要放棄生命。」
-
2024-05-21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台灣眼角膜不足,竟是向「這國家」的眼庫尋求協助!醫界建議「人體組織保存庫」應由政府整合共享,莫負大愛好意!
台灣目前存有17類組織及周邊血液幹細胞,政府應整合共享大腦、皮膚、肌腱、韌帶、神經…,國內有62家醫療機構設置人體組織保存庫,共存17類組織及周邊血液幹細胞,但各醫院間大多自用,目前缺乏整合,無共享機制,一旦組織存放過期,便直接銷毀,讓其他醫院可能需要的病患錯失機會。台灣組織庫學會呼籲,政府應出面整合,成立平台,資源共享。立法院厚生會日前舉行「台灣人體組織產品共享平台」協調會議,台灣組織庫學會理事長陸振翮發表相關調研報告,呼籲衛福部醫事、健保署、食藥署共同針對組織庫的未來發展進行規畫。目前僅有「眼庫」和「皮膚庫」屬國家級編制陸振翮也是台北醫學大學附醫兒童心臟科教授,他表示,推動人體組織捐贈的最大目的為「共享」,目前僅有「眼庫」、「皮膚庫」屬國家級編制,其餘均為各家醫院自行建置,如果能夠建立國家級組織庫運作平台,串聯起各家醫院資源,相信可以造福更多病友,提供醫療需求。陸振翮解釋,如果把移植器官比喻成「零件」,則人體部分「組織」就像「螺絲」,將各大關鍵零組件組合在一起,讓移植後的器官得以正常運作。例如心、肝、腎、肺等重要臟器移植後,醫療團隊需在短時間內幫受贈者接通血管,恢復輸送氧氣及營養成分,並將軟骨等相關組織接上器官,才可讓器官持續運作。目前衛福部核准人體組織保存庫可放置17類組織及細胞包括:硬骨、軟骨、眼角膜、筋膜、心瓣膜、韌帶、心包膜、周邊血液幹細胞、鞏膜、皮膚、肌腱、臍帶血、血管、羊膜、骨髓、骨粉、神經。陸振翮指出,器官捐贈、移植常為救急、救命之用,上述組織及細胞,不屬於緊急使用,依現行規定,由醫院自行成立組織保存庫,食藥署則定期實地查核,以確保品質。不過,絕大部分保存庫僅供自家醫院使用,讓醫療資源無法流通。之前曾發生醫療團隊完成移植手術,但院內人體組織保存庫無血管可用,臨時無法請求其他醫院支援,最後只能用人工血管,恐增術後的副作用,影響預後成果。陸振翮強調,目前國內各醫療院所保存庫規模不大,且資源不足,最需克服的是,彼此之間無法互通有無,不能交換、交易和買賣,純屬自募自用,不少遺愛人間的捐贈者組織最後竟被丟棄,讓人惋惜。借鏡歐盟7個國家設立統一登錄平台,資源仍需整合我國為亞洲第一個進行器官移植的國家,器官移植與捐贈數量領先亞洲,但人體組織捐贈、移植和共享,則急需整合,陸振翮表示,歐盟27個國家設立統一登錄平台,擬定品質安全規章、規範標準,台灣應比照辦理,借鏡成功案例模式,建立國家級共享平台,除了擬定嚴格的蒐集流程,以達到一致性檢驗品質,並讓各家醫院互為備援,不再單打獨鬥。目前全台共有兩所國家級人體組織庫,分別為國家眼庫(台大承辦)、國家皮膚庫(三總承辦),2015年八仙塵爆悲劇,喚起大眾對捐贈皮膚的認知,打開「捐皮」效應,近年來,位居組織捐贈的第三名,僅次為骨骼、眼角膜,但還是不敷使用,必須向外求援,緊急採購。八仙塵爆事件震驚全國,燒傷人數眾多,當時三總皮膚保存庫發揮功能,在第一時間救災,並提供患者傷口清創和植皮,但還是不敷使用,衛福部緊急向國外皮庫採購大體皮膚,分配給各醫院使用。眼角膜的大愛捐贈仍有限,倚賴斯里蘭卡國際眼庫中心三軍總醫院皮膚組織保存庫前主持人、懷寧醫院院長戴念梓表示,儘管醫學發展進步,幹細胞再生技術精進,但仍無法研發可用於移植的器官及組織,仍需寄託於大體捐贈,但國人器捐風氣及認知,仍有待加強,政府只能向外採購。以眼角膜為例,台灣大愛捐贈來源有限,以往必須倚賴斯里蘭卡國際眼庫中心,但近年來該中心陸續與許多國家眼科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已無法足量提供給台灣患者。衛福部應推動建立全國性的組織移植醫療共享平台戴念梓指出,衛福部應盡速成立組織庫平台,制訂作業流程,並導入共享機制,除了避免冰存組織因過期,浪費珍貴醫療資源,也可考慮統一埋單機制,除健保給付外,患者也需部分負擔,讓醫院自籌財源,維持組織庫品質。唯有政府提供資源及支持,加上患者自費,各醫院組織庫才可能收支平衡。再者,政府應該積極宣導器官捐贈、組織捐贈的重要性,讓更多民眾願意提供大體,遺愛人間。厚生會建議,應借鑑先進國家模式:從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學習,建立本土化的專業人員訓練體系,提高保存庫的品質和效率。推動建立全國性的組織移植醫療共享平台,從心血管組織開始,逐步擴大到其他組織,滿足更廣泛的醫療需求。再來是強化認證與查核,加強對保存庫的認證與查核,確保保存庫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3-22 焦點.元氣新聞
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每天要「用這招」讓雙手更靈活!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改編成日劇
外科醫學會年會上周舉行,全國外科醫師齊聚,會中頒發「終身成就獎」給予亞洲換肝之父、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以及乳癌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彰兩人四十年來各自在肝臟移植、乳癌手術等醫學領域的卓越貢獻。早年外科系為醫學生選科第一志願,元氣網刊出兩位得主專訪,希望這兩位醫界典範的生命故事,讓更多新世代年輕醫師投入外科醫學。四十年前的今天,1984年3月22日,陳肇隆開始為台灣腦死捐贈肝臟移植第一個案例進行手術,於3月23日成功完成。四十年後,陳肇隆於今年獲得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陳肇隆投入肝臟移植領域40年,到今年3月20日,他帶領的肝臟移植團隊已完成2419例臟移植手術。根據團隊2021年發表於「肝臟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國際期刊,針對最困難的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的大系列報告,受肝者術後存活率三年95.5%、五年92.9%,是國際上最好的成績。完成亞洲首例肝臟移植,率先採用腦死定義1950年出生的陳肇隆,是台灣及亞洲肝臟移植的開拓者,1984年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率先採用腦死定義,從一名車禍腦死的年輕人身上取得肝臟救人,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亡器官移植立法,比日本、韓國早了10至12年,帶動台灣器官移植醫學的蓬勃發展,1997年完成亞洲首例一肝兩受的分割肝移植手術,更於2019年5月榮獲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陳肇隆1969年雄中畢業,考上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大學時他即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投入山地醫療義診,足跡遍布屏東霧台等6個村落,1976年大學畢業那年,經營之神王永慶創辦的長庚醫院首度招募住院醫師,陳肇隆從分類廣告中看到這則訊息,北上前往應試。如今的榮譽院長 當年考住院醫師只是備取陳肇隆說,「那時從高雄搭平快夜車到台北考試,嚇了一跳,只錄取6名外科住院醫師,200多個人報考,一個月以後,我接到備取通知,到現在我也把備取的通知留下來勉勵年輕醫師。」陳肇隆拿自己當例子告訴年輕醫師,「一個長庚的備取第一年住院醫師,可以在27年後,當上長庚醫院院長,持續近13年,證明只要肯努力,大家都有一樣的機會。」為外科大老畫教科書插圖 啟蒙走上肝臟移植住院醫師第3年,陳肇隆當因緣際會為首創「手指切肝法」的台大教授林天祐繪製「肝臟外科」教科書插圖。陳肇隆為此翻遍書籍文獻,熟悉每個細節,他笑說「只要下了功夫,就會產生興趣」,這也啟蒙他未來走上肝臟移植這條任重而道遠的道路。師從換肝先驅史達哲 把肝臟移植帶回台灣1967年世界才出現第一起成功的肝臟移植手術,台灣還沒有相關經驗,就連在美國也是最先進的實驗性外科手術。1982年陳肇隆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兒童醫院進修,換肝先驅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正好到此演講,陳肇隆把握機會,毛遂自薦拜他為師,並考過賓州醫師執照,成為史達哲的第一助手。在當時換肝是非常困難的大手術,即使是史達哲在手術時,也常被噴得滿頭滿臉都是血,待在他身邊學習,被飆罵是常有的事,不過,陳肇隆甘之如飴,謙虛且努力學習,他的表現獲得史達哲的讚賞,表明希望陳肇隆留在美國發展,但陳肇隆還是決定把肝臟移植的知識與技術帶回台灣。為讓雙手更靈活 每天要打200個繩結萬事起頭難,陳肇隆以加倍努力在台灣推動肝臟移植,陳肇隆遠赴瑞士爭取並引進臨床試驗中的抗排斥新藥,催生國內腦死的判定標準與程序;他自備睡袋,經常睡在實驗室,為了讓雙手更靈活,他每天要打200個繩結,為了要有能夠站立10~20小時手術的好體力,每天再累也會去快走;當時台灣還沒有進口上市的器官保存液,只能從文獻上找到配方,在製劑室自行調配,一切就是為了做最好的準備。1984年 在台完成肝臟移植成功首例1984年3月一名年輕女子,在大量吐血、肝昏迷、休克情況下,從加護病房被轉進手術室,另方面院內則有一名車禍者被判定腦死的年輕男子,陳肇隆為這名女性,經過32個小時的手術,成功移植入男子肝臟,女子於術後逐漸清醒,創下台灣首例腦死捐贈肝臟移植成功首例。首例成功的經驗,開啟國內腦死肝臟移植的先例,引發社會討論,當時陳肇隆佔據國內社會版各個版面,更一度讓陳肇隆接到當時首席檢察官陳涵的關切函,差點遭起訴。但是陳肇隆沒有退縮,持續與醫界、法界與立法委員溝通與協調,促成台灣在1987年達成亞洲第一個腦死器官移植立法,也為三年後的心臟、七年後的肺臟移植鋪路。大愛捐贈器官有限 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陳肇隆的腳步未因困擾而停歇,他深刻明白大愛捐贈的器官有限,因此再進一步催生推動活體肝臟移植,希望挽救更多的人的性命。1985年至1992年期間,陳肇隆在基隆長庚帶領肝臟移植手術,當時人力、設備、資源都相當侷限,但他在這7年的時間,讓基隆長庚成為當時全亞洲肝臟移植例數最多、存活率最高的醫院。毅然南下高雄 創多項紀錄與成績1992年底他毅然放棄在北部有成的人脈與資源,舉家南下高雄,只帶一名護理師重新籌組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1994年完成台灣首例兒童活體肝臟移植,這名病童現已30多歲了,於一家科技公司任職。在高雄長庚服務的期間,陳肇隆率領的肝臟移植團隊一再挑戰極限,2002年完成華人首例活體雙肝移植,2006年全球首創例行性顯微膽道重建,2013年完成台灣首例第2單一小節肝移植,2024年達成2400例肝臟移植手術。2006年在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膽道閉鎖症,5年存活率98%、2008年在Transplantation發表活體肝移植治療肝癌,五年存活率90%, 2021年在Liver Transplantation發表緊急活體肝移植治療慢性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受肝者術後5年存活率92.9%,都是文獻上最高的存活率、最好的成績。一個人鉅細靡遺不夠 必須倚靠團隊力量但陳肇隆謙虛地說,肝臟移植手術龐大而複雜,動員許多醫護人力,且可容忍的誤差範圍相當狹窄。因此,只有一個人追求完美、鉅細靡遺是不夠的,必須倚靠團隊的力量。經過卅多年切磋、磨合與傳承,高雄長庚 團隊成員中的鄭汝汾教授在肝臟移植影像學、林燦勳教授在肝動脈與膽道顯微重建、楊志權主任在肝臟外科手術、顏旭霆主任在血管外科手術等,都已成為全球頂尖專家。陳肇隆回想40年前,他自謙自己只是「菜鳥」主治醫師,沒有行政職務、也沒有行政支持,只能以讀書會的方式交朋友,邀請同事到家裡一起研讀文獻討論激盪,讀書會後烤牛排、配紅酒、啤酒。當時陳肇隆常應邀在國際會議主持研討會,每次可以安排一、兩位團隊同仁上台演講,國際場合15分鐘的演講通常要準備兩、三個月,但任何領域只要下了功夫就會激發興趣。經過卅多年累積的革命感情和向心力、榮譽感和團隊精神,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逐漸形成共同的目標,就是「追求完美」、「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不以善小而不為」,成為團隊的特質和文化。ILTS頒發終身成就獎 與恩師同列2019年5月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權威的國際肝臟移植醫學會(Internation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ILTS)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大會將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頒發給陳肇隆。陳肇隆當時帶著妻子本多美惠及擔任外科醫師的女兒陳之逸與醫師兒子陳之浩一同到場觀禮,分享他的榮耀。陳肇隆的恩師史達哲(Thomas Starzl)教授,是ILTS第一屆終身成就獎得主,這是全球肝臟移植領域最尊崇的獎項,以表彰長期在肝臟移植領域具重大成就與貢獻者,時隔26年,陳肇隆也獲得這項獎項肯定,陳肇隆是全球華人獲得此獎第一人,是「台灣之光」,也是「世界之光」。醫術被稱「人類的極限」 改編成日本電影、漫畫及日劇陳肇隆讓無數病患,在垂死中重獲生機,他出神入化的醫術,被日本醫科大學北野正剛校長親臨觀摩後,形容是「人類的極限」,曾被改編為日本漫畫《閃耀吧!手術刀》、小說、電影及日劇《孤高的手術刀》,電影、日劇分別由男星堤真一、瀧澤秀明主演,他也曾經帶領團隊上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跨海手術示範 上海仁濟已成全球最大肝臟移植中心上海仁濟醫院肝臟移植中心在2004年建科,2006年陳肇隆帶領團隊跨海完成第一次手術示範,隨後持續指導與協助,如今上海仁濟醫院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肝臟移植中心,兒童肝移植術連續11年全球第一,該院院長夏強把榮耀歸於老師陳肇隆。夏強於2017年受訪時指出,仁濟醫院換肝手術存活率遙遙領先歐、美、日、韓,以及大陸其他換肝醫院,但仍比不上陳肇隆團隊。陳肇隆培育的大陸學生北京清華大學長庚醫院董家鴻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夏強院長,也由於在肝臟移植的傑出成就與貢獻,分別在2017、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醫援海外 毫無保留回饋國際「一位外科醫師終其一生或能拯救數百、數千條性命,但如果能夠不藏私地醫療傳承,拯救生命更難以計數」。陳肇隆說,醫療是救人的學問,不應該藏私,台灣的醫療能有今天,也是因為過去有機會到美國、歐洲、日本學習,今天可以走出去幫助的,或讓人來學習的,就應該毫無保留地回饋國際社會。勉勵後輩 把一個目標做好就夠了一路走來,陳肇隆認為,外科醫師雖然辛苦,但卻可以從救人活命的使命感與成就感中,獲得極大的快樂與滿足。陳肇隆並引用恩師史達哲教授的名言,「醫學的歷史通常是:昨天認為不可思議的,今天也很難達成的,往往明天就成為常規。」(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that what was inconceivable yesterday, and barely achievable today, often becomes routine tomorrow)。40年來他見證太多的病例,也不斷的挑戰,讓過去不可能的肝臟移植急、重、難症,成為常規的治療。陳肇隆勉勵後輩,在醫療生涯中,只要設定目標聚焦、鍥而不捨,能把一個目標做好,那就夠了,醫療如此,其他領域也是一樣。陳肇隆創下的紀錄:活體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存活率活體肝移植技術與策略多項創新與改良發表SCI學術論文500多篇擔任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副主編Annals of Surgery、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antation等一流學術期刊編委國際及海外醫學會議演講500多場培訓國內外肝臟移植醫師400餘名至今依舊在高雄長庚醫院每周三次門診與三天手術陳肇隆的榮耀1992年:高雄醫學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1996年: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2005年: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金獎200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獎章2015年:醫療奉獻獎特殊醫療貢獻獎 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章 瓜地馬拉及巴拉圭衛生貢獻獎章 中美洲議會Francisco Morazan指揮官級勳章2016年:第一屆國際醫療典範獎 美國RAND智庫亞太政策諮詢委員2018年:國際外科學院榮譽院士2020至21年:國際活體肝移植學會會長 全球頂尖2%終身影響力科學家2024年:台灣外科醫學會「終身成就獎」
-
2024-03-14 醫療.心臟血管
56歲婦染疫再爆心肌炎!等28天成功換心
新冠感染仍有嚴重併發症風險,三軍總醫院近日收治一名56歲女性,國外旅遊返台後確診新冠,康復一個月後竟出現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A)」,導致心臟衰竭,得靠葉克膜、暫時性人工心臟繫命,所幸等待28天配對到心臟,完成移植手術,預計今天出院。婦染疫再爆心肌炎三總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蔡宜廷表示,葉小姐病情原用免疫球蛋白治療控制,但今年1月18日時,出現心律不整、低血壓、休克等症狀,藥物無法支撐,因此緊急裝上葉克膜,但心臟功能一直無法恢復,因此後轉為暫時性人工心臟(短效型雙心室輔助器)支持,成功等到心臟。三總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葉小姐先前從未有新冠肺炎感染史,也並未施打過XBB變異株疫苗。根據研究,感染新冠肺炎後少數人會併發嚴重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造成身體各器官嚴重發炎,包括心臟、肺、腎臟、大腦、皮膚、眼睛或胃腸等,都可能受到影響。等換心心臟是MIS-A較常攻擊的器官,且MIS-A對成人的致死率達3%至7%,相當危險。蔡宜廷表示,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葉小姐已可以自己呼吸、用餐,開始進行床邊的復健療程,經過移植手術,目前恢復順利。軍醫局長蔡建松表示,三軍總醫院的心衰竭治療團隊,迄今共完成120例藉由短效型雙心室輔助器支持救治心臟衰竭病患,這例可能是全台第一起因MIS-A進行換心手術的個案,其餘案例最年輕僅13歲、等待最久的患者支持了將近9個月,經過漫長的時間最終等到心臟,成功移植。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4 焦點.元氣新聞
捐肝救不回,張洪量愛妻逝!肝病三部曲,輕忽「普遍一問題」恐步入肝硬化
知名歌手張洪量於2021年在波蘭結識立陶宛籍女體操國手Jekaterina(Kate),兩人一見鍾情後結為連理。2021年,Kate因肝硬化於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換肝手術,原本張洪量想要捐肝救妻,但因不適合捐肝改由張洪量的表弟捐肝進行肝臟移植。根據鏡周刊報導,Kate已於2022年逝世,當年為Kate進行肝臟移植的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表示,Kate是因為罕見的「頑抗性急性排斥」而離世。陳肇隆:Kate因罕見「頑抗性急性排斥」離世陳肇隆表示,Kate是因為罕見的「頑抗性急性排斥」而離世,這種藥物控制不下來的急性排斥反應非常罕見,也是高雄長庚2400多例肝移植手術中,唯一發生「頑抗性急性排斥」的病例。陳肇隆表示,肝臟移植術後,不到兩成病人發生急性排斥反應,通常增加抗排斥藥劑量或給予類固醇即可回復,頑抗性急性排斥在肝臟移植術後極少發生。陳肇隆說,Kate是高雄長庚唯一由亞洲人捐肝給非亞洲人的病例。他表示,Kate是很好的病患,醫囑遵從性、配合度都很高,也完全戒酒。但根據調查顯示,亞洲人捐肝的非亞洲人受肝者存活率最低,原因不明。「美國器官移植受者科學登錄資料庫SRTR(Scientific Registry of Transplant Recipient)」曾分析8萬5427例的肝臟移植報告,接受亞洲人捐肝的非亞洲人受肝者存活率最低,原因不明。肝病三部曲 早期肝硬化症狀不明顯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曾受訪表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布,所以肝臟初期病變時毫無異常不適感,但如果長期疏可能會錯過可以藥物控制的肝臟慢性發炎階段,而放任肝臟長時間的反覆發炎,會讓肝臟細胞纖維化並且進一步導致肝硬化。早期肝硬化症狀也不明顯,梁程超表示,嚴重則可能疲倦、虛弱、噁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腹脹、皮膚出現黃疸變黃或蜘蛛狀血管瘤等症狀。但若是嚴重時才就醫檢查,很可能已處於肝硬化階段,若此時再沒有妥善控制,將面臨會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最終章。至於肝硬化可否逆轉?梁程超說,「有機會」,B型肝炎患者如果長期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避免肝臟反覆發炎,不但肝功能恢復,肝硬化等級也有機會出現下降的趨勢,也可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民眾若想知道的肝臟健康狀態可以透過抽血及超音波檢查。改善脂肪肝首要先減重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肝癌每年死亡人數超過8千人,因早期症狀不明顯,高危險族群定期追蹤檢查是早期發現的關鍵,全台高達4成民眾具脂肪肝,若同時有代謝相關因子,演變為代謝性肝病、引發肝癌的機率並不低,建議民眾改變生活習慣,減重就能遠離脂肪肝。要改善脂肪肝,關鍵作法是減重。蘇東弘表示,根據研究,患者若減下體重的5%至10%,即可改善脂肪肝狀況;部分脂肪肝患者是非肥胖型患者,雖不必減重,但增加運動量也能改善代謝問題。另,近期已有脂肪肝藥物進入第二、第三期臨床試驗,可改善患者肝臟發炎情況,同時幫助減重。蘇東弘指出,脂肪肝患者若經肝功能檢測,發現肝臟出現發炎情況,即屬「脂肪肝炎」患者,且容易演變為肝臟纖維化,甚至進入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呼籲民眾藉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肝臟病變進行治療,避免肝病惡化。
-
2024-02-28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平台/好人
【編者按】:本週是繼續各醫學院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討論,這次由台大醫學院師生團隊發表。小兒科陳教授以兩則故事說出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醫者需要先學習「傾聽」與「同理」,要了解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同時呼籲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也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寫出她在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所感受到的各種衝擊。一位醫學二年級學生寫出在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由課堂裡的體驗,敘述自己對「醫學人文」的學習脈絡,忠實的分享這階段的學生的領會、感受和目標。希望各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經驗分享,可以使台灣醫學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引言:本文是吳婷茹同學於兒科加護病房,參與病人照顧和解釋病情的感想與省思,藉由臨床實習的過程,看到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對於醫學生所產生的衝擊。「醫師たるの前提は人となるにあり。」 欲為醫者,當先為人。 高木友枝人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陽光、空氣、水?碳、氫、氧、氮?對我而言,人是由情緒與記憶構成的靈魂,附著在脆弱不堪的肉體上所構成,如何成為人,又是如何才能被稱為「好」,我想我將一輩子在此叩問中尋求解答。先由情緒說起,此為統合自己內在感受與外在環境的綜合表現,以文學描述情緒,常見心中五味雜陳、肚子裡面有蝴蝶等等;以科學的角度,我們透過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支援多種感知處理功能,Papez circuit描述情感與生理在迴路中互相影響協調的關係,透過大腦皮質與邊緣系統的溝通,我們得以產生情緒面對外在環境。至於記憶,人類不似電腦,能透過數據和一行行的指令,儲存往事於晶片上面,我們仍依賴複雜神秘的傳導,將篩選過的知覺轉變為短期記憶,再經由圖書館管理員一般的海馬迴(hippocampus)將短期記憶分類編碼,放置於適合的地方,於是我們可以提取、可以反思、可以經由回顧進而創造更多記憶。情緒與記憶脫離不了大腦的掌控 當大腦失去功能時,「人」該何去何從?我曾在兒童醫院加護病房遇到一位病人,他是十二歲男性,這是多麼美麗的年紀,是詩的第一章,該是永不終結的故事!然而,一次突如其來的感染誘發了腦炎,引爆一場無聲無息的衰亡,病況又快又急,從發燒躁動到昏迷無波不過數日,神經學理學檢查、腦波、核磁共振報告再再顯示器質性與功能性不可逆的損傷,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這位弟弟已然腦死,現在躺在床上的,不過是維生機器的一部份以及親人滿滿的思念,我思考,這還是一個人嗎?但對家屬來說,哪怕是腦波圖的一個擾動,那怕只要弟弟的肺能隨著正壓呼吸器收縮擴張,他們的希望永不減退。於是弟弟從某院轉至本院,祈求著在這家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能看見一片曙光。而現實是,經由最先進的檢驗及影像及各種比照最先進國家標準的治療下,仍無法帶來家屬想要的奇蹟答案。雖動員了大量的人力及資源搶救,生命彷彿有自己的方向,我們再也追趕不上。看著熙熙攘攘的車輛快速奔馳,而弟弟的年華永遠停止於這一刻。「沒有什麼創新療法了嗎?幹細胞移植呢?」醫師與科學家們,在醫療不可及的最前線,一直致力於治療的突破,例如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經於研究證實有效且於臺灣核可臨床使用的適應症包含白血病、淋巴瘤、固態瘤、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免疫缺乏病變等等,幹細胞移植對於腦瘤主要應用於轉移性腦瘤,治療機制為利用培養出的內皮前驅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重建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減低腦內發炎反應,而非長出新的神經細胞填補受傷的空白。另一方面,仍在積極發展中的領域的確很多,科學家必須了解腦部再生的自然限制包含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 的不確定性,神經細胞的分化、發育與傳導需要結構上的支持和化學物質誘導,而在尚未進入臨床階段的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試圖克服限制,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胞外體(exosomes) 和 si/miRNA等等創作出許多修復腦部的實驗,可查閱的論文固然洋洋灑灑,能應用且通過安全及有效性審查的仍非常有限,實驗或成功或失敗,無論前途茫茫,人類終歸努力航向器官再生的海洋,倘若有一天真的能透過幹細胞長出有功能的腦實質,弟弟是否就能重拾停擺的人生?最近有一部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華麗頹靡的場景搭配荒誕不經的實驗與冒險,演繹出學醫者皆欲一展長才的外科夢幻世界,故事起源於一位外科醫生,他做了腦袋移植手術,讓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相連,創造出新的「人」,當生命可以掠奪可以改造,「人」的本質又該如何定義。回到腦死弟弟的處境,假想他處在電影裡頭的科幻世界,科學家能利用他自己的幹細胞重新培育出一個全新有良好功能的腦袋,然後置換掉原本因腦炎而水腫、萎縮、空洞化的腦袋,那麼弟弟能夠繼續處理情緒、能夠產生動作並且聯繫到相對應的運動單位,然而卻缺少了記憶,曾經與家人的點點滴滴隨著開顱而逸散,於是在那個假想情境裡面,身體依舊是他、外表依舊是他、腦袋依舊是他的,弟弟回來了,但他卻不再是他,生命形成最大的弔詭,這也是醫學倫理未來可能要面對的議題。現實中,於加護病房的會談室,父母持續冷靜地和重症醫師、神經科醫師討論,從病因、病況、現行治療與未來計畫,一項項抽絲剝繭,彷若這不是一場家庭會議,而是一群專家在年會上的集思廣義,我在旁觀摩記錄著這過程,在當下,我總有一股違和感,很想要理解原來家屬在聽到醫師宣判自己的孩子腦死時,竟然仍能如此自持。這份異樣的迷惑梗在心頭,終於在老師的經驗分享下找到原因。老師說:「在醫師解釋嚴重病患的病情時,每一位病患家屬的反應差異很大,有的淚流滿面,有的表情毫無反應,有的人卻是如同外人一般的冷靜討論,甚至針對某些數據或治療方式執著。但對於醫師而言,反而是看到家屬如果哭了,表現出情緒反應,表示他聽懂醫師所說的;表情意外的冷靜者,常常是家屬還是聽不進去,或仍在晴天霹靂的空白狀態。」對於家屬而言,隱藏其中的訊息有可能是: 一旦哭了,就代表病情真如醫師所言,以目前的醫療能力已無挽救之地。但他還只是個孩子呀,這對父母不懂、一時也不能接受為什麼會發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表面上他們只能武裝起來,只要自己足夠堅強,那麼那些客觀數據、那些主觀分析都無法迫使他們接受,對於醫療專業所判斷的「無效醫療,無實證支持的療法」,仍一再再的追尋,抱持希望,醫師本著以病人為中心,希望在生命末期可以接受到緩和的醫療,不用再經歷過度醫療的辛苦,也為病家著想,不用花費無謂的金錢,然而幾經會談,最後,這位弟弟再次轉院至另一家醫院,嘗試著更多積極治療。於理,面對醫療資源的有限性,許多病患正等待著床位,已經判定腦死病人,多次轉院使用加護病房資源,似乎並不符合資源分配及倫理原則;但於情,家屬的積極度與堅強使人敬佩,並能共感他們對孩子的愛,我們醫療人員本著職責給予專業的說明及最佳處置建議,但有什麼權力讓他們放棄希望呢?在生死瞬間,醫師必須要說實話,也必須將最好及最壞的預期告知家屬,這對於家屬而言絕對是「壞消息」,但我們有什麼能力使家屬背負後悔呢?我常想著要做個好人,要慈善、要勇敢、要睿智,不過這一切都相當困難,在這些情境中,一定要說出「壞消息」的角色中,我還能當個「好人」嗎? 有太多糾纏的難題等待被釐清,而大多本身不帶解答。我認為人是由情緒、記憶與肉體所構成,或許再加上一副矛盾和一縷不確定性,我們永遠無法看見另一個選擇下的平行時空,仍能盡力選擇做個「好人」,去溝通、去理解、一起淒風苦雨披星戴月、去嘗試在個人的悲喜與社會的框架下找到可行的路,路上未必能百花齊放,但願月色溫柔,撫平行人的痛。指導老師的話:在加護病房中,日日見著一個個在平常情境看到的生死離別,盡宇宙洪荒之力拉回一個個孩子,有喜有悲,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命的精粹,但也常令人心碎。我們很少有時間寫出加護病房中的每一個感動的故事,也常常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沮喪,但每次看到困境中堅強的家長和小孩們,就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能在這裡陪著一個個小戰士奮鬥,且常常救回一個個的嶄新生命,自己受到的挫敗實在是微不足道了。此次吳同學能在加護病房的實習中,深度參與醫療層面,以及醫病溝通的全方位面貌,理解救治病患不僅是急救及重症醫療的SOP而已,面對家屬的傷痛與心情轉折,以及困難的醫療決定過程,面對「無解」的醫療現場,能以一個新鮮人的視角,反思生命的內涵,實在難能可貴。也希望家屬能理解,醫療人員有職責提供專業具實證的醫療及說明,但對於我們而言,每一次都很難,面對命懸一線的生命,我們同樣有著深刻的觸動及痛,但也因為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我們願意繼續走下去。參考資料Neuro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Brain: A Decade of Bioscaffolds and Engineered Microtissue 延伸閱讀2/26 「甘苦人也有春天」——病人拒絕治療的背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26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創造微笑的再世華陀與積極樂觀的小女孩
【編者按】:本週由醫師談他們所見證到的令人佩服的醫師同事以及病人的故事。一位中風引起偏癱、失語以及癲癇發作的病人,如何走出陰霾、積極自我訓練,贏得醫師與家人的尊敬。→想看本文一位醫師回憶一位癌末病人從容面對生命末期的優雅態度。→想看本文一位麻醉科醫師回憶他所親自經歷到的一位外科泰斗如何尊重醫療專業和所有參與手術團隊的每位醫護同僚的情操。一個長達十五小時的顯微移植手術的現場見聞,三十年後的迴響。「當孩子睡覺時,微笑浮動在孩子的雙唇上,有誰知道它來自何處嗎?傳說有新月的一線清新白光,撫觸著即將消逝的秋雲邊緣,於是微笑便出生在露曙的夢魂裡了。」摘自印度哲人泰戈爾詩集。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潔西•托瑪斯(Chelsey L. Thomas),她一出娘胎,很不幸的就得了醫學非常罕見的「莫比爾斯症候群」(Moebius Syndrome)。她的面頰木然,絲毫無表情,不能吹口哨,也無法皺眉和微笑。從小生長在洛杉磯北部羚羊谷的棕櫚鎮,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子,排行老三,有兩位哥哥和非常疼愛她的雙親。七年來,為了矯正先天畸形的四隻手腳,已接受過十二次的大小手術。她雖然肉體上受盡了手術的煎熬,仍然保持堅定不移的信心和勇氣,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開刀痛苦的挑戰。「唯一讓她心灰意冷的事實就是要面臨殘酷無情的現實社會。」她的母親羅莉(Lori Thomas)表示。潔西的日子實在不好過,尤其是在學校她的同學們總以為她是孤芳自賞、不愛搭理人,時常給予她冷嘲熱諷。基於這個原因,使她下定決心,無論如何她一定要像一般人一樣會有表情,要找尋到她應有的「微笑」,日夜渴望著能盡快得到動手術的機會。1996年6月23日,她所期待的日子終於來臨,一大早五點半,太陽初露𥌓光,潔西和雙親來到洛杉磯伍蘭崗的凱撒醫療中心(Wood land Hills 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 Center)辧理入院,想不到醫院前已有數不盡的新聞媒體,架設轉播的天線等待她的駕臨,陪伴潔西的母親,不禁感慨地說,一個天真執著的小心靈,殷切地盼望她遲來的微笑,竟然驚動了整個洛杉磯的媒體,真是出乎她意料之外。每個嬰兒一出生到這個世界來,「健康」以及「正常」往往是頭一句話為作父母所要知道的,可惜在我們現今的社會裡,許多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不但未予珍惜,也不曾感謝這份上天珍貴的恩賜。正當潔西獨自兒徘徊在醫院的走廊時,一群記者們追問潔西今天的感受如何?她卻俏皮地展露去年12月15日手術成功的「半」臉笑容,對著一群採訪記者直截了當地回答說:「我覺得很好,我已經就緒了!而你們呢?」早上七點,加拿大多倫多兒童醫院的顯微外科醫師羅納•朱克「 Ronald M. Zucker, M.D.」準時來到手術準備室,先作了潔西左右顏臉面頰各種角度的攝影與測繪,隨後即被送進開刀房,接上各種不同的麻醉濃度以及血氧飽和度等監測儀器。由筆者施行全身麻醉術,大約五分鐘內,潔西已經進入所謂「外科麻醉狀態」,包括矯正整形外科以及顯微外科的兩組手術小組,隨即各就各位進入狀況。矯正整形手術小組負責拉鈎,協助主刀的顥微外科醫師,席間,由這位國際知名的顯微外科大師羅納•朱克操刀,作右側面頰分剝( Dissection)的工作,由於潔西顏面有不尋常的解剖結構,單單花在分剝面頰組織的時間,將近四個小時,然後再將從右大腿取出的組織包括動脈、靜脈、神經束等,小心翼翼地移植到右面頰上,大約位於右頰骨凹口處的Masseter肌肉上,細小動脈和靜脈分別銜接到顏面動脈和靜脈上,而細膩的神經則移植到Masseter肌肉的神經束。手術進行中,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莫過於縫接微細神經束的過程。在高倍的顯微鏡放大之下,神經纖維猶如長滿鬍鬚的大蚯蚓,在太陽高照的紅沙灘上擁抱相吻,真令人叫絕。朱克醫師使用肉眼不易識別的微細針頭(70 micron)及縫線(11-0單纖維尼龍縫綠,比一根髮毛口徑細小約五倍),一針一針縫了將近三個小時,在手術的過程中,不時地使用神經刺激器(Nerve Simulator)刺激手術部位,以確知神經纖維束的傳導功能。筆者有幸從旁見證前後約十五小時的顯微移植手術奇跡,不禁地感嘆宇宙造物主的偉大奧妙和這位名醫大師的異曲神工,真是永生難忘。時間不語,卻回答了所有的問題;歲月不言,卻見證了所有真心的確,人生歲月猶如白駒過隙,一轉眼,三十年前的往事,對我而言仍然歷歷在目,不能忘懷。更讓我禁不得地從內心深處想娓娓道出這位舉世聞名的顯微外科巨擘,加拿大多倫多市兒童醫療中心的名醫羅納•朱克醫師,他寬濶的胸襟,悲天憫人的風範。加上他那一異於常人的待人處世之道,善於與病家溝通,彼此互動。尤其是在這種非常複雜精密,耗能耗時的手術過程中,尊重醫療專業和所有參與手術團隊的每位醫護同僚的情操,他是我一生四十多年麻醉醫師生涯,所接觸過空前絕後的神醫。我很欣慰這位小女孩潔西•托瑪斯,當時年僅七歲,她那份可愛執著的心志和樂觀進取的積極性,為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福份。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終於達成了她多年來夢寐以求的願望。皇天不負苦心人,1997年在全洛杉磯地區衆人由衷的祝福下,洛杉磯市府一部大型消防車戴著她與家人們來到在伍蘭崗凱撒醫院,參加特別為她八嵗生日舉行的派對活動中,她展露出那得意會心的微笑,讓洛城衆生市民們大家一起來分享她的喜樂。通過了這家諭戶曉的生命故事,對於我的人生哲學,確實有很多的改變與影響,我們生活的週遭社會裡,一般來說,是一個非常講究包裝的。我們常常禁不住地羨慕別人光鮮絢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缺失耿耿於懷。就我個人的觀察,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一個人的生命都缺了一些甚麼東西。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畫了一道缺口,貼上了一個標籤,你不想它,它卻如影隨形跟著你。的確,不必要去羨慕別人的如何如何,只要好好珍惜上帝給你的那份恩典就好了。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善待它,你的人生絕對會快樂豁達許多。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夠寬心接受,生活自如,因為我體會到生命中的缺失,彷彿像是我們喉嚨中的一根刺,隨時提醒我們要謙卑,要懂得憐憫他人。若沒有苦難,我們不知不覺變得驕傲;沒有滄桑,我們更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體諒不幸的人。學會簡單,其實並不簡單;甘於平凡,其實最不平凡這句俚話是這位加拿大醫師羅納•朱克最得體完美的寫照。他那謙虛為懷,尊神為大的寛濶胸襟,身心靈全人醫療的風範,筆者在這場漫長精準的顯微手術中,前後十五小時的緊湊高壓過程,陪伴觀察一切的手術變化,朱克醫師處之泰然,嚴謹操刀,絲毫沒有一句閒言雜語。手術房的溫度和濕度嚴格的控管以及參與各環節同工身心的關照,無微不至的呵護,而他自己是整個手術團隊——醫療護理成員二十人的靈魂人物,絕不凸顯他是主刀外科醫師至上的角色,讓所有參與的同工們衆口皆碑,嘖嘖稱道。尤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針對關心的媒體採訪,包括全美ABC、CBS、NBC、洛杉磯地方電視台、Time、News Week、People Magazine,國際媒體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加拿大多倫多郵報,他堅持與手術小組同工步調一致,同進同出的原則,還記得晚上十一點半舉行聯合記者會時候,他的頭一句話,就是衷心的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們有份於這樁艱難漫長的事工,保守這位小心靈的身體狀況,一切都得著神的眷顧,祈盼神繼續帶領她漫長的康復之路。我身為麻醉醫師,我的醫療生涯中,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有這麼一位巨擘或可說是舉世聞名的神醫,竟然會等到這位小病童從外科麻醉狀態完全恢復且所有生命徵兆穩定,平安無事地護送到兒童外科加護病房觀察後,主刀的醫師才決定要整個手術團隊出席公開記者招待會,答覆所有手術有關的細節問題。真是感人肺腑!附註:莫比爾症候群(Moebius Syndrome)是胎兒胚胎期腦幹( Brainstem)形成過程中引起的腦神經缺隙,這種先天性顱神經異常,除了第七對顱神經最容易受影響外,其他十一對亦可能作波及,其出現的症狀諸如眼瞼下垂,顏面表情木然,咀嚼或吞嚥困難,閉眼障礙,其他部位肌肉萎縮以及手指腳趾畸形等腦神經異常所產生的神經症狀,截至目前為止,醫學上還不明其真正病變的原因,根據醫學的統計,目前台美患有莫比爾斯症候群的患者約有四、五百個案例。責任編輯:吳依凡延伸閱讀:1/22 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位正向的病人1/24 活得精采、面對死亡從容無畏的病人
-
2023-12-05 醫聲.醫聲要聞
醫療團隊織成一張網 抓住走過生命幽谷的患者
醫療是需要團體合作,國內腎臟移植權威團隊林口長庚醫院及獲得醫療奉獻獎團體獎的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藉由團隊的力量創造了最佳的醫病平台⋯⋯●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 為感染者張開大網抓住病人愛滋病患者小賴娓娓道來,「個管師是陪著自己成長的人,陪我走過被告知得到愛滋病的無助及恐慌,是比家人還要親密的關係⋯⋯」在談話過程,小賴偶爾望向坐在旁邊的台大醫院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個管師陳伶雅,看得出來雙方充滿互信的基礎。小賴是在小年夜被告知罹患了愛滋病,在大家團聚歡欣的年節,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閃電,帶來驚恐與不安,在徬徨無助的時候,若有人能即時接住自己,那結局往往會不同,而台大醫院愛滋病房醫療團隊就是這張大網,網住了搖搖欲墜的感染者。小賴及醫療團隊成員10月28日在第一屆「免疫力低下患者感染控制論壇」中,分享醫療團隊如何與病人合作,帶給愛滋感染者最大的幫助。小賴認真地說,愛滋病是許多感染者第一個慢性病,我們離不開醫院及醫師,醫療團隊的全人照顧讓我開始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接受它是邁開新生活的第一步,而這個關鍵就是個管師,小年夜時是個管師撐住我,當我非常痛苦不知要如何告知性伴侶時,個管師告訴我『不用糾結傳染別人或是被傳染,怎麼樣都是要面對,我們都是走在路上的人了⋯⋯』。感染者治療一週測不到病毒 心安神定有信心走未來路 這些話就像定海神針,再加上治療一週後,愛滋病毒就檢測不到,讓小賴只花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接受愛滋病的存在,台大醫療感染科主治醫師劉旺達解釋,愛滋病的治療已大幅進步到U=U,就是血液中的愛滋病毒已低到測不到,即使進行無套性行為仍不具傳播力,這樣的科學數據對患者而言,就是最強的定心丸。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洪健清認為, U=U代表的意義,還包括愛滋病患者常被提醒你是「傳染者」,但當病毒低到測不到,那就不用擔心自己成了感染源,已經正常的跟一般人一樣,可以減少患者被烙印標籤或歧視。「我非常幸運遇到這麼好的醫療團隊」小賴感恩的說。陳伶雅說,愛滋病患者在確診後就像是開啟人生的第二段奇幻旅程,多數患者第一時間仍是害怕恐慌,光勸他們來醫院可能就花費很多時間,不少感染者會覺得去醫院治療,隱私會曝光,有更多人知道自己是愛滋患者,即使願意就醫,看到醫師可能連問題都沒辧法問,因此個管師就成了愛滋病患的代言人。醫療團隊營造友善環境 跨領域全人照護個管師就像是一根浮木,讓患者緊抓不放,陳伶雅說,個管師就是針對患者每個治療階段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供最實際的解決方案,目標就是讓患者留在醫療團隊這個大家庭裡,只要患者定期追蹤服藥,病情控制穩定就能維持長久的健康人生,因此,團隊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劉旺達醫師認為,台大團隊營造了可以讓感染者信賴的醫病關係,讓疾病回歸疾病本身,並非是誰做錯了事所以才得病,感染者除了擔心被指責、隱私曝光,還得承擔「我還可以活多久,我會不會死掉?」身心相當煎熬,台大團隊理解也支持感染者,這也是感染者被「接住」的價值體現。洪健清也提醒,看待醫療不需要批判,要減少一些行為上的傷害,讓病人接受治療才是最好的結果。劉旺達心有所感地說,感染科醫師成為病患的家庭醫師,他們會和我們合作一輩子,病毒可以很快的控制下來,但未來要面對的是老化及共病、癌症等議題,伴侶、照顧者要怎麼認識愛滋,都需要共同陪伴,「我們會是他們第一個想到的醫療夥伴。」目前台大愛滋病房醫療團隊提供跨領域、跨科別全方位的照護,除了醫療端有不同科別的醫療提供外,合作夥伴也很多元,從民間到政府單位,包括感染者團體、同志團體及官方機構,團隊成員也會參與各類組織的運作,爭取患者最大的權益。●林口長庚腎移植團隊 與病人合作創造雙贏「腎移植後,若好好保養按時吃藥,生活作息正常,移植後10年的器官存活率大約6成,我們有患者可以達到40年之久。」林口長庚一般泌尿及腎移植科主治醫師王敘涵指出,台灣腎移植成功率很高,但要持續維持器官功能就必須靠醫病間的配合了。移植後面對得來不易的新生活,腎移植患者林先生非常珍惜,「剛移植後一天要吃十多次的藥,為了怕自己忘記,還會設鬧鐘提醒自己,我也改掉自己無辣不歡的習慣,飲食上清淡許多。」病友團生命之光 LINE群解答150人的疑難雜症林先生是移植腎友病友團生命之光的會長,101年林先生腎衰竭開始洗腎,直到108年獲得大愛捐贈,從排隊登記接受器官捐贈開始,他就和林口長庚腎臟移植團隊有緊密的接觸,移植後加入生命之光團體,開始服務移植腎友。生命之光會與醫療團隊定期舉辦講座,每年有兩次的聯誼活動,還會揪大家走出家門參加器捐路跑。在150人的LINE群組裡,群組裡的成員會互相分享自己移植後遇到的問題,從如何吃到疫苗怎麼打,這些訊息看似簡單,對患者而言是解決生活困擾的好方法,讓移植者可以恢復正常的第一步。醫療團隊螺絲釘 協調師貫穿移植第一線 林口長庚除了支持病友團的成立外,本身的移植團隊成員也是國內各領域的權威專家,其中較被人忽略的就是器官移植協調師,他們就像是小小螺絲釘,卻發揮關鍵的力量,長庚團隊的協調師分為勸募端及移植端。勸募端從推廣善終的概念開始,站在捐贈者家屬的立場,與各個醫療團隊溝通協調,並同時讓捐贈者家屬了解手術,並減少家屬的焦慮,這是勸募協調師最神聖的工作。移植端則著重在整個親屬移植及大愛移植過程中,扮演貫穿整個移植的第一線人員,尤其移植手術與一般手術不同,協調師必須從術前評估開始,到登錄移植後的回診追蹤,直到順利接受移植手術後的關懷。建立醫病有效溝通平台 解決病患及家屬的需求林口長庚腎移植團隊協調師陳儷娟指出,協調師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整體而言,我們就是照顧捐贈者及受贈者手術的前中後,及解決家屬的問題,為了讓醫病可以更有效溝通,移植後我們會給24小時的聯絡電話,讓病患及家屬可以找到詢問的窗口,像疫情期間就解決很多病患關於疫苗及抗病毒藥的問題。」而陳儷娟也提到目前腎移植的趨勢,九成為活體捐贈,也就是親屬是捐贈者,但捐贈前的評估就有三成會因為法規的問題被刪掉。王敘涵補充說明,對於親屬間的捐贈,「我們會有公正的第三方進行倫理委員會的評估,同意後才會開啟捐贈的流程。」
-
2023-12-05 焦點.元氣新聞
心肌梗塞猝死算是意外嗎?重大疾病險、意外險能不能理賠?得視幾個條件
心肌梗塞通常來的又快又急,如果急性發作死亡,到底算是意外,還是疾病?它算重大傷病嗎,能不能理賠?這都要看投保的險種及業者,而可能有不同結果。心肌梗塞是重大傷病?還是重大疾病?預防心肌梗塞發生該買哪種險?重大疾病的相關保險分為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嚴重特定傷病險,三者都是經醫師診斷、確認罹病後申請一次性的理賠給付,但各家各自保障範圍不同。.【重大傷病險】只要被保險人初次罹患疾病,並取得健保署核發非屬除外項目的「重大傷病證明文件」,或「區域醫院」層級以上的醫療院所開立重大傷病診斷書、病歷摘要或其他足以證明符合全民健保「重大傷病」之證明文件,就能申請理賠。保障的範圍最廣,包括22大類、300多項的疾病。》看詳細項目.【重大疾病險】保障項目最明確,含七大疾病:癌症(重度)、腦中風後障礙(重度)、急性心肌梗塞(重度)、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末期腎病變、癱瘓(重度)及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嚴重特定傷病險】各家所推出的嚴重特定傷病險保障項目不同。「重大疾病險」依金管會規範定義的7項重大疾病,包括癌症、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等。多數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險根據七大疾病保障,急性心肌梗塞有包括在內,因此如果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可選擇重大疾病險。心肌梗塞猝死,重大疾病險一定會理賠嗎?不過多數市售重大疾病險也分2類,包括只保障重度的甲型,給付內容包括「重大疾病保險金」和「身故保險金」。另一種乙型保障範圍涵蓋輕度和重度,輕度可獲「重大疾病保險金」保額10%,但沒有「身故保險金」。而二者理賠標準也不太一樣。輕度心肌梗塞須符合下列3項條件其中2項:1.典型之胸痛症狀。2.最近心電圖的異常變化,顯示有心肌梗塞者。3.心肌酶或肌鈣蛋白異常。重度心肌梗塞除須符合輕度條件外,還須俱備「發病90天(含)後,經心臟影像檢查證實左心室功能射出分率低於50%」。即罹患心肌梗塞還必須活超過90天才能獲賠「重大疾病保險金」。但突發性心肌梗塞,常在短短幾分鐘內造成死亡的意外,事前根本沒有徵兆,也來不及做任何檢測。由於重大疾病險對於心肌梗塞的認定須滿足特定條件,萬一不幸在到院前身故,便無法在發病後90日進行檢查,也無法獲取心電圖、心肌酶等檢查數據。因此即使醫師可依照臨床經驗判斷是否為心肌梗塞,也難以獲得重大疾病險的理賠。不過過去也曾有判賠部分保險金的案例,如果遇到類似情形,還是能夠試者爭取看看。心肌梗塞猝死算是意外嗎?意外險賠不賠?心肌梗塞通常都突然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死亡率更是高。因此許多人有疑問,心肌梗塞算是意外嗎?猝死在意外保險的理賠上經常發生爭議,就是因為事故來得非常突然,死亡原因也不容易判定。根據壽險公司主管表示,突如其來的猝逝意外險不一定會理賠,須看「致死的主因」個案認定。如果保的是意外險,並假設因跌倒與心肌梗塞而猝逝,經過醫學判斷死亡主因是心肌梗塞,是心肌梗塞後才跌倒離世,就不符合意外險的啟動條件,因意外險是針對意外事故進行理賠,必須符合外來、突發、非疾病引起三大要件,心血管疾病短時間猝死就不在意外險理賠範圍內。心肌梗塞猝死 3步驟提高理賠談判籌碼若有親友不幸發生心肌梗塞猝死的狀況,也並非全然得不到意外險的理賠,只要能夠了解死者(被保險人)過去的病史(例如有無心血管疾病),再去釐清導致死者(被保險人)猝死的原因,最後則是要善用法院提出降低舉證責任的見解,透過這三個步驟,應該可以促使保險公司慎重考慮你的理賠請求。【資料來源】.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1-03 醫聲.Podcast
🎧|挑戰肝臟移植極限 換肝手術權威「三項第一」為器捐短缺開新路
台灣器官來源有限,許多人命懸一線排隊等待接受移植,最後卻等不到器官而離世。為了極大化器官利用,台灣陸續創下三項第一,包含全台首例「一肝二用」捐肝手術,將一位大愛捐贈肝臟分給2位受贈者使用,全台首例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以及全台首例、全球僅三例懷孕期間移植肝臟,還能母子均安的高難度手術;為患者開闢一條生路的幕後推手,是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李威震,至今已完成逾1400檯換肝手術。🎧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肝臟如充血海綿 換肝須注意出血 李威震來自嘉義縣大林鎮,雖然地處鄉下,但李家父執輩是地方仕紳階級,爺爺在日據時代即擔任保正,且家族成員眾多。他表示,歷經日本統治,台灣南部民眾多不希望家中子女從事政治工作,轉而鼓勵自己走上行醫救人的道路。他就這樣順利考取醫學系,並早在大學二年級開始學習基礎醫學課程時,就立志要選擇外科。李威震回憶,大二時第一堂課就是「解剖學」。學習過程中,發覺疾病與人體器官之間的關係非常奧妙,便一路鑽研下去。打定主意選擇外科後,自己並未荒廢內科學業,反而加倍認真,要把內科先學好、打下基礎,連同學對此也刮目相看。外科醫師養成時間長,是難度極高的科別之一,能進行肝臟手術者,更是外科醫師中的佼佼者。李威震說,肝臟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除了民眾常說的「排毒」功能,也是人體的「發電廠」,能合成肝醣、供給能量。結構上,肝臟連結動脈、下腔大靜脈等重要血管,就像一塊「充血海綿」,手術時非常容易出血。尤其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的病人,通常已發生肝衰竭,導致凝血功能不佳,一旦出血很難止血,加上每檯移植手術平均要花8至10小時,考驗執刀醫師專注力,手術極具挑戰性。台灣器捐者少 以一肝二用、跨血型換肝救急「台灣器官移植發展向來是亞洲區最快的國家之一。」李威震表示,國內很早就有腦死判定等移植相關法令,但時至今日,台灣器官捐贈風氣仍不興盛,每百萬人中捐贈器官者僅5至6人,器官捐贈比率最高的西班牙,每百萬人就有40人以上願意捐贈器官。大愛器官來源少,肝病卻是台灣早年的「國病」。不忍病人因等不到器官而離世,李威震帶領團隊,突破醫學限制,要救治更多肝病患者。2003年,他完成全台第一例「一肝二用」手術,將一個大愛捐贈肝臟,分給2位成人使用,藉此「多救一人」。在活體肝臟移植方面,因受限倫理問題、擔心器官買賣,政府限制5等親內才能捐肝,李威震突破血型限制,完成第一例「跨血型捐肝」,家庭成員少的病家,不必再受限血型,而失去活體捐肝機會。李威震說,跨血型捐肝必須克服抗體排斥的問題,藉由血漿置換術加上剛上市的單株抗體藥物,團隊在2006年完成手術。受贈者是一位肝硬化女病人,一度考慮至大陸換肝,最終由不同血型的兒子捐贈肝臟,手術至今17年,病人恢復良好,足見不同捐肝術式預後、存活率均不受影響,與傳統捐肝手術相同,「在門診追蹤的病人,已無法分辨哪位是跨血型捐肝、哪位不是。」孕期進行肝臟移植 母子均安在全球僅3例李威震的另一項創舉,是完成全球罕例在孕婦懷胎期間進行肝臟移植手術。他表示,該孕婦懷胎14週時,肝臟突然急性發炎,黃疸指數飆高,住院數週仍未好轉,必須換肝才能保命。後來病人幸運等到大愛捐贈肝臟,在懷孕第17周時接受移植手術,手術過程團隊非常謹慎,必須確保孕婦血壓起伏不能太大,否則恐會影響胎盤血流供應,進而影響胎兒健康。李威震說,術前照會婦產科評估,認定胎兒除神經系統未發育完成,其他器官均已成型,才放心進行手術;術後亦持續追蹤胎兒情況,至今孩子已經4、5歲,心智、生理機能一切正常。術後查閱文獻,發現娠中進行肝臟移植,還能順利產下新生兒的個案,全球僅有3例,此例是台灣唯一一例。多數案例都是換肝過程中,因血壓不穩導致胎死腹中;或為保全母親性命,先引產腹中胎兒,「母子均安真的非常困難。」李威震小檔案現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學歷美國匹茲堡大學進修台北醫學院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部主任台灣移植醫學學會 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林琮恩音訊剪輯:高啟書腳本撰寫:林琮恩音訊錄製:周佩怡特別感謝: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2023-10-19 醫療.骨科.復健
巴西足球巨星內馬爾半月板破裂!半月板在哪?該如何預防?
巴西足球巨星內馬爾(Neymar)日前隨國家隊征戰世界盃資格賽,不料上半場結束前遭遇嚴重膝傷,經詳細檢查後,確認左膝前十字韌帶與半月板撕裂,至少要休息7到8個月,本季提前報銷。半月板在哪?半月板是膝關節軟骨與軟骨之間的纖維組織,在膝關節內有內側和外側兩個半月板,也就是在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之間、髕骨之後。內側半月板呈橢圓形,較厚、較大;外側則呈圓形,較薄、較小。由於形狀很像弦月,所以被稱為「半月板」軟骨。半月板有哪些功能?半月板富有彈性,具有緩衝作用,可以吸收膝關節所受到的壓力,可以減少軟骨與軟骨的碰撞和摩擦。因此,有人形容半月板是膝關節的避震器。但半月板會隨年歲增長難免組織磨損、失去彈性。為什麼半月板會破裂?可分成創傷型和退化型,退化型半月軟骨受傷多因自然老化造成,常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創傷型則多發生在運動員或年輕人身上,1/3的患者會同時合併前十字韌帶損傷。但如果是體重過重、平時缺乏運動、股四頭肌(大腿前方肌肉)肌力較弱者,半月板受損機率會提高或提早發生。隨著年紀變大或受傷跌倒,造成半月板磨損或破裂產生碎片,患者走路或彎曲膝蓋時就會不舒服,覺得膝蓋難以伸直,甚至出現喀擦聲或卡住。這種情況吃維骨力或打玻尿酸,花錢卻沒有效果,其實只要簡單的關節鏡手術就能解決。醫師建議,老人家保養膝蓋一定要「省著用」,盡量避免爬山、長時間跑步,以免增加膝蓋負擔。平常可以多抬腿或游泳、水中行走,加強肌耐力,也可以用溫熱水按摩膝蓋等。半月板破裂會有那些症狀?.膝蓋腫脹.膝蓋僵硬.膝蓋疼痛.膝蓋異常聲響.膝蓋活動不順.蹲下困難.伸直困難該如何預防半月板破裂?.避免從事過度激烈的運動。.活動時使用護具保護膝蓋。.多做抬腿或游泳等加強肌耐力的運動。簡單來說,要避免半月軟骨受傷,運動時就要做好膝蓋保護。如果覺得自己肌耐力不夠,從事運動前,務必穿戴上膝關節護具,甚至挑選服貼性佳的護膝來戴。運動前也要充分暖身,一般需要至少12~15分鐘,且運動切勿過量及過於逞強。出現急性運動傷害,應立刻依保護受傷部位、休息、冰敷、固定患部、抬高患部減緩血液循環原則進行治療,才能讓運動有最好的功效,並降低傷害的發生。醫師建議,平時對「股四頭肌」肌力訓練,可做深蹲運動,訓練股四頭肌及核心肌群,並做好體重管理,過重民眾最好避開對膝蓋壓力大的運動項目,預防膝蓋受傷。深蹲要點:1.雙手平舉,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臀部向下坐。2.重心在腳後跟,膝蓋不超過腳尖,背部挺直。3.蹲10到20下為一個單位,中間間隔休息30到60秒,建議每次訓練3個單位即可。要如何治療半月板破裂?當膝部疼痛已影響日常生活的活動,經藥物或復健治療無效,並經檢查證實為半月軟骨破裂時,須接受關節鏡治療。關節鏡治療可分為半月軟骨部分切除、全切除、半月軟骨修補及半月軟骨移植手術。若破裂位於內側2/3時,多選擇部份切除手術,應盡量避免全切除,以免提早發生退化性關節炎;若破裂位於半月軟骨外 1/3時,則可考慮修補治療,在年輕人及急性受傷時,修補癒合的機會較高,但在半月軟骨本身品質不佳、合併前十字韌帶損傷、膝內翻或患者不合作時,會產生較差的修補結果。【資料來源】.元氣疾病百科:半月軟骨破裂(半月板破裂).運動損傷半月板 年輕人最常見.年輕人膝關節卡卡!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手術治療新選擇.運動後膝蓋打不直 醫:可能半月板受傷了.爬山減肥 膝蓋「啪」一聲半月板裂了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醫學人文的批判性轉向——一段自我省思與實踐的歷程
【編者按】: 本週由馬偕醫學院提供「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資深的醫學教育負責人提出醫師與學生在醫院定期舉行「人文教育個案討論會」的心得,並且分享他們目前發展成每兩個月一次「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的心得。→想看本文一位長年專攻醫學人文的醫師老師提出醫學人文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他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提出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自己有更多反思的機會。聽到更多醫師前輩們分享他們自身的經驗,能領悟到醫師們隨著醫院服務的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而學生又該如何從中調整自己的心態。醫學人文這個詞彙的使用在台灣是有些令人不安的,原因在於它往往被視為追求一種過於理想化的醫療實踐範式,而當它成為醫學教育的一項指標時,教師們自己也都常常在教學法上感到困惑。這篇文章,算是從台灣醫學發展與醫學教育改革的歷史脈絡中,對實踐醫學人文的難題提出回應。這是一篇類似自我民族誌的書寫,從回溯醫學生時期對醫學人文的思辨,到成為執業醫師,以及成為一名在醫學教育領域教授社會科學的學思歷程中,探討究竟屬於台灣的醫學人文是什麼。起點:醫療傳道典範父親出生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兩年的南台灣,屬於戰後嬰兒潮的一代,當時的台灣社會中,大抵有種透過成為醫生來達到種階級流動的想法。從高雄醫學院畢業後,我的父親選擇了精神醫學,並開始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工作。當時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是蘭大弼醫師,他來自英國,是醫院創辦者蘭大衛醫師的兒子。事實上,台灣的現代化醫療最開始始於傳道工作。傳教士在十九世紀中期分別從蘇格蘭、加拿大來到台灣並建立醫院,同時宣傳福音。而我從小聽聞父親講述蘭醫師家族的故事,也將蘭大衛醫師家族「切膚之愛」的膚移植手術嘗試,當作是醫者的實踐典範。我把這種無私的愛視為理所當然。雖然,若從現在醫療實踐的標準來看,這個故事本身涉及了許多值得探究的倫理議題。不過當時那樣的故事確實帶給我一種全然的利他主義的典型。醫學人文營:南方的思辨我在1998年甫進入醫學院時,有幸參加了台杏基金會舉辦的醫學人文研習營。台杏基金會是一個由醫師創立,致力於推廣台灣文化的組織。記得當時基金會董事長江自得醫師在營隊中提及英國科學家查爾斯‧史諾(C.P. Snow)的《兩種文化》,指出台灣醫界面臨失落人文關懷的問題。事實上,台杏基金會的創立,來自於台美基金會頒給陳永興醫師的獎金。陳永興醫師作為一個台灣政治與社會改革運動的倡議者,某種程度也是傳承了日治時期一部分醫者介入社會的理想精神。事實上,台灣民主化的過程,有許多醫師參與在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在政治高壓的年代,人們無法自由選擇職業。從治日時期,到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許多知識分子選擇當醫生,並且領導了社會改革的運動。台杏基金會的設立,也有很強的社會改革理念。但醫學人文的詮釋與實踐,畢竟不會只有一種樣貌。1999年夏天,高雄醫學大學的學生們承辦台杏基金會醫學人文研習營,當時學生們以組織整個學期的工作對的形式,一起規劃了營隊的課程,營隊不但包含了向前一年有的台灣文化,也把更多原的議題納入課程裡,例如原住民議題、愛滋病關懷、家庭暴力等等,放進營隊的課程當中。當年的九月,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給台灣帶來非常巨大的影響。地震帶來許多的傷亡,但也有許多民間的組織也更積極的運作了起來,而早跟的社區組織工作也成為一種實踐範式,影響了之後高醫學生進一步在隔年成辦營隊的內容。2000年的夏天,高醫學生再度承辦了台杏基金會的醫學人文研習營,我們就把南方的思維帶進營隊中。所謂南方的思維,便是一種去中心的,從社區裡長出來的批判思維。營隊安排了學生進行了短期的田野工作,讓學員透過觀察認識社區。 千禧年的改革:雙向的取徑兩千年時,台灣經歷了一場重大的政治變革,經過半個世紀的一黨專政,台灣第一次經歷政黨輪替。而在那樣的時空下,台灣的醫學教育也有了許多的重大變革。其中一樣就是評鑑制度的建立。兩千年時, 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TMAC)成立。由於過去台灣醫學院校的教育被美國的評鑑制度視為品質不佳,TMAC便依據World Fede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的條文來規劃評鑑制度。而TMAC也開始重視醫學系的課程是否有醫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因此,醫學院校逐漸開始招聘具有社會人文背景的教師。 政黨輪替之後,有些社會或是政治改革的運動開始消退與轉向。有一部分是,反對運動的倡議者陸續進入了公部門工作,而過去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學生運動也逐漸式微。然而此時,社會運動的視野與行動,逐漸不再以反對專制政府為主,一方面,把視野轉向民間社會的社區運動,也關心更多元的批判性議題。有意思的是,醫學教育改革的路徑也有這種雙向取徑的樣態,一方面,由評鑑制度而來的課程規劃改革,著重在課程結構的改變,例如強調小班教學,以及在臨床訓練之前豐富醫學人文的教育等等。然而同時,學生們啟動了由下而上的改革倡議。例如在高醫,同學們自主組織工作坊,討論自己想要上的課程並落實開課。2002年,一場由台灣醫界聯盟、陽明醫學院、醫學生聯合會等資源串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醫學人文教育改革研討會,號召全國醫學院學生參與,盛況空前。在兩千年之後,陸陸續續有更多海外的社會學者歸國進入醫學院校。他們也逐漸拓展了醫學人文教育與研究的路徑。那當中所提出的課程規劃,涵蓋了社區組織、性別議題、國際醫療等。同學們一方面倡議著醫學教育的改革,同時也自主的組織起許多社團活動,並且投入了不同的社會運動中。跨領域學習與社會介入近年來,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人類學的研究,其實也是想要回應多年前在地震後的自我反省。九二一大地震那年我還是大一新生,隨著學生醫療團上山義診,卻對那種短期的介入感到不安。十年前,也就是大約2012年起,因為銜命參與醫院在原住民社區所發起的節制飲酒計畫,我看到了醫療介入的方法有許多問題,因此轉向人類學的學習。在英國成博士訓練後回到台灣,我有幸開始帶著醫學生上山進入部落田野,透過行走教室的課程,為的是讓學生們能夠在沉浸式的學習經驗中反省思考醫療的問題,從而建立所謂的文化謙遜或是結構識能。事實上,雖然社會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現場尚未成為一種顯學,但是醫療工作者的社會實踐卻是始終不間斷的。比方說,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許多學生佔領了立法院,而許多醫護人員自發地進入議會保護學生的安危。在學運過後,有一些新興的改革性政黨成立,醫護人員亦自發參與站台,這意味著對這個世代的醫護人員來說,他們清楚地意識到社會不平等的狀況,不能只有在診療室當中就能解決。這也呼應了某些學者所倡議的,結構識能的重要一環在於倡議的必要。近十年間,台灣社會經歷了一場漫長的公共辯論,討論同性婚姻的合法性。許多朋友們組織倡議,舉行同志與醫療研討會。最後更發動聯署,號召精神科醫師倡議婚姻平權。這些行動揭示了批判的醫學人文一些重要的態度,也就是永遠必須隨時察覺醫療本身的侷限,看見疾病的受苦所在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政策上與制度上進行改革。結語:批判的醫學人文若要問說醫學人文究竟是什麼?而什麼是有台灣特色的醫學人文?從近而十年來從醫學生到臨床工作者,從醫學到社會科學地跨領與學習與觀察的歷程,我或許會說,台灣的醫學人文的實踐本身,一直以來都帶有一種在文化與政治上的去殖民的態度,更是一種「批判的」醫學人文,它的核心意義在於它必須召喚一種因地制宜的關懷。Viney、Callard和Woods(2005)指出,批判性醫學人文的概念不僅強調反思,還包括「行動主義、懷疑論、迫切性和寬敞性的醫學製造和重塑方式」。這個觀點成為分析台灣醫學人文在概念和實際變化方面的基礎。「批判的醫學人文」並不是一種倫理教條,或是單純的追求某種道德的好,來改良所謂的醫療服務的品質。正確來說,它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參考資料:Viney W, Callard F, Woods A Critical medical humanities: embracing entanglement, taking risks Medical Humanities 2015;41:2-7.
-
2023-06-26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手術費用要價百萬!葉克膜、心輔器延長壽命 等待心臟移植者年增
【本文重點】心臟像「電動幫浦」,收縮送血維持正常運作,但若出現心臟衰竭,可能危及生命。台灣97至110年共有1,092例心臟移植手術,存活率為10年53%。心臟衰竭可透過非藥物、藥物治療,若已是重度心臟衰竭,需考慮心臟移植。近年科技進步,葉克膜、心室輔助器等協助心臟衰竭患者延長壽命,早年換心多為先天性心臟病,近年缺血性心肌病變者增,且心室輔助器使用也增加感染、死亡風險。換心手術費用大多符合健保給付規定,但換多次手術危險性提高。--by ChatGPT人體心臟宛如「電動幫浦」,收縮時將血液送出,以維持全身器官正常運作。但當出現心臟功能衰退、心臟衰竭,包括心臟肌肉病變、冠狀動脈病變阻塞、心臟瓣膜病變、大血管病變等,導致無法輸送血液供給全身細胞養分,恐危及生命。心臟衰竭可透過非藥物、藥物治療,若已是重度心臟衰竭,使用藥物反應不佳時,則需考慮心臟移植。97年至110年心臟移植手術1,092例,10年存活率53%。根據健保署統計,97年至110年國內共完成心臟移植手術1,092例,包括男性904例、女性188例,病患年齡中位數52歲,完成心臟移植病人的存活率為3個月90%、1年82%、3年74%、5年68%、10年53%。執行心臟移植手術的醫院,最多的是台大醫院331例,其次為振興醫院255例、三軍總醫院147例。軍醫局局長、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專任教授蔡建松表示,早期心臟移植相關的治療藥物、機械輔助器尚未如此進步,心臟病人只能使用藥物或主動脈幫浦「撐」,能救則救,若病況持續惡化,未能等到心臟捐贈出現,便不幸離世。近年科技進步,出現葉克膜(ECMO)、心室輔助器(VAD)等,協助心臟衰竭患者支撐、延長壽命,爭取等待合適的心臟捐贈者出現,此做法已普遍在台灣臨床上使用。早年換心多為先天性心臟病,近年缺血性心肌病變者增。心臟病患並非想換心就能換心。根據器捐中心資料,須為末期心臟衰竭患者、經六個月以上藥物治療仍無法改善、無法以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者、已使用葉克膜、心室輔助器且無法斷離者等,經醫師評估後,才能排隊等待心臟移植。蔡建松表示,因先天性差異,罹患心血管疾病以男性為多,因此接受心臟移植手術者男性也占多數。目前台大、振興及三總等醫院,可於院內審查心臟移植案件,其他醫院則需送件至健保署審查。因醫療科技進步,蔡建松觀察,早年每年約有180至200位患者等待心臟移植,如今等待心臟移植患者,每年增長到220至250位。他表示,早年接受心臟移植的病患,較多是擴張性心肌病變,屬於先天性心臟疾病,但隨著台灣經濟水平上升,近年缺血性心肌病變患者增加,像是血管堵塞、心肌梗塞等,近年已與擴張性心肌病變患者數不相上下。心室輔助器拉長等待時間,但也增加感染、死亡風險。蔡建松指出,早年心臟衰竭患者大多只開一次心臟移植手術,承受感染風險次數較低。近年因為葉克膜、心室輔助器的出現,無論是術前、術後加裝,都可能讓患者要承受多次開刀的風險。甚至有病人開刀後沒有成功「換心」,後續要做到四、五次手術,大幅增加手術複雜度、感染併發症及後續照護風險。台北榮總心臟移植小組主治醫師許喬博表示,近年有心室輔助器拉長病人等待換心時間,但也同時增加病人的感染、死亡風險。他認為,末期心臟病患者等待心臟移植,如能先使用藥物或輔助治療穩定病情,不建議太早裝設心室輔助器,避免增加感染機率。心臟手術挑戰大,醫療設備進步,存活率未顯著提升。蔡建松表示,每一次的心臟手術,對全身器官都是一項挑戰,可能產生中風、心律不整、腦炎等併發症,加上開刀越多次,傷口預後不佳或感染,肝臟、腎臟功能也會變差,「開越多次,對器官的危險性都提高,預後照顧困難度也增加。」也因此,即使機械設備進步,但患者開刀風險增加,綜合起來,心臟移植手術後的存活率並沒有顯著提升,不過台灣心臟移植存活率相較全世界已算很好。換心手術費用 多符合健保給付規定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屬於重大傷病,手術雖要價上百萬元,但大多符合健保給付規定,因此讓患者無後顧之憂。許喬博表示,現行各類手術中,病人亦可自行選擇較好的醫材或術式,減少手術風險,像是等待心臟移植過程中,所裝設的心室輔助器使用期限若到期,但還沒等到捐贈心臟出現,則須換新的心室輔助器續命,至少會多出數十萬元費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5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腎臟移植手術需將原本的腎臟摘除嗎?詳解哪些人符合換腎資格
【本文重點】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口約12%,是「洗腎王國」。97至110年期間,台灣總共完成腎臟移植4,580例,病人存活率高。腎臟移植需確診慢性腎臟衰竭,符合換腎資格者須擁有健保重大傷病證明,腎源可為大愛捐腎及親屬捐贈。所有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患者皆有重大傷病卡,所需自費項目不多。附原腎臟不需移除,手術時間約4至6小時,住院2周後即可出院,需定期回診監測移植腎臟功能。--by ChatGPT台灣素有「洗腎王國」稱號,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110年腎臟年報指出,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推估洗腎人口數逾9萬大關。大多數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若未及時察覺、診斷,一但腎臟發生病變,將導致腎功能急速衰退,演變為末期腎臟病,得經由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才能延續生命。根據97至110年健保器官移植統計,腎臟移植共完成4,580例,病患年齡中位數為48歲,腎臟移植後,病人存活率為3年93%、5年90%、10年79%。我國執行腎臟移植手術醫院排行,最多為台大醫院573例,依序為林口長庚442例、台中榮總433例、成大醫院421例、台北榮總371例。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進利指出,末期腎臟病又稱尿毒症,當腎臟功能持續惡化,無法適當排除身體水分及毒素,造成不可逆傷害時,必須進一步接受洗腎,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等待接受腎臟移植。需要接受腎臟移植者,腎臟功能已受損,腎功能損傷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腎炎、腎絲球過濾率異常、腎結石、多囊性腎臟疾病等,其中以糖尿病、高血壓比率最高,佔七成以上。慢性腎衰竭、定期透析、有重大傷病證明,才符合換腎資格。陳進利表示,根據國內規定,患者必須確診慢性腎臟衰竭(尿毒症),並進入定期透析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且需領有健保重大傷病證明,才符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資格,患者可至全國各大醫院腎臟移植門診進行登記,腎臟移植排序是全國統一分配。根據器官移植捐贈中心登錄,目前約8000多人等候腎臟移植。陳進利表示,腎臟來源主要有二,包括大愛捐腎及親屬捐贈,而大愛捐贈屍腎移植一年約200例,家人、親屬活腎移植一年約100例,每年成功進行腎臟移植手術約300例。台灣洗腎便利,有人輪到受贈順位,也可能放棄。陳進利表示,雖然每年等候腎臟移植人數多,但即使不換腎,仍可用洗腎方式替代,並不會危及生命,因而未能助長國內大愛捐贈腎臟數量。有些患者即使輪到受贈順位,但考量工作繁忙、捐贈器官所在縣市遙遠、家人無法配合照顧等,也可能放棄該次移植機會。近年免疫抑制藥物發展快速,加上國內腎臟移植手術醫師累積多年經驗,陳進利說,台灣腎臟移植手術成功率高,根據健保署統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5年存活率達九成以上,且86%接受移植手術的病人,術後5年腎臟功能仍維持,無需回到過去洗腎生活。健保給付,且有重大傷病卡,移植者須自費項目不多。陳進利表示,台灣因有健保給付,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的患者,皆有重大傷病卡,因此醫療費用包括手術、抗排斥藥物等,已有部分或減免負擔,需要自費項目並不多。除非患者使用高階抑制抗排斥藥物,且須看施打劑量及天數而定,自費價格從5萬元至30萬元皆有。原腎臟不必摘除 約須住院2周字面上雖有「移植」兩字,陳進利表示,腎臟移植手術無需將原本的腎臟摘除。一般情況下,即使患者原先的腎臟已無功能,但仍會保留,移植手術會將捐贈者的腎臟置放於受贈者的右下腹或左下腹位置,並將捐贈者腎臟動脈接到受贈者的髂外動脈、靜脈,捐贈者腎臟連帶的輸尿管也會連接到受贈者膀胱上,移植手術時間約4至6小時。陳進利表示,若移植手術皆順利,且沒有發生感染、傷口發炎或排斥現象產生,住院2周後即可出院。出院後需定期回診,確認移植腎臟功能,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劑後血中濃度等,監測有無併發症產生。他提醒,接受腎臟移植手術患者,術後需維持良好營養狀態,包括維持恆定理想體重,且不可吃生食,包括生魚片、中藥草、生水及未煮熟食物。
-
2023-06-25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健保署長石崇良:腎臟移植取代透析可減少醫療費用、提升生活品質
【本文重點】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如社會對器捐有更大的共識,未來可以朝擴大活體移植、推定同意等方向努力,幫助更多人延續生命,同時節省健保支出。肝、腎臟移植中,活體肝臟來源多,存活率高,但活體腎臟取得不易,存活率略低於大愛捐贈。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好,但生活品質不佳,腎臟移植是更好的選擇。糖腎共照計畫透過預防腎病延緩病人步入洗腎和等待移植的階段。雖已有人選擇大愛器捐,但仍有1萬多人在等待中,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器捐條例已擴大非親等限制,但仍不開放非親屬活體捐贈。--by ChatGPT器官移植是挽救垂危生命的最後一線希望,長期來看,也能減少健保支出。以腎臟移植為例,移植患者無論生活品質、醫療費用,都比血液透析更好、更省錢。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國內器官移植案例數,分析器捐現況與各種器官移植的存活率。身兼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健保署長石崇良對於器捐現況知之甚詳,他表示,若社會風氣逐漸達成共識,未來可朝擴大活體移植親等限制、推定同意等方向努力,為大愛和活體器捐開源,幫助更多人延續有品質的生命,長期也能節省健保支出。肝臟移植較急迫,切除後可再生,活體肝來源多。以移植案例數量最大的肝臟和腎臟為例,共通特色就是都有大愛、活體兩種來源。石崇良表示,肝臟移植活體來源比較多,因為進入末期肝病、肝衰竭或猛爆性肝炎的病人,雖然醫學上也能「洗肝」,但洗肝無法像洗腎那樣長久維持生命,若不能趕快移植,病人通常會很快死亡,家屬於心不忍,會有意願捐贈。此外,由於肝臟可切局部捐贈,餘下部分會慢慢長大,捐贈者接受度會比較高。活體肝腎移植存活率較高,但活體腎臟取得不易。至於腎臟移植,石崇良表示,活體來源的比率一直不夠理想,一部分原因是國人對於腎臟有些迷思,比如認為少了一顆腎會「腎虧」。另外一個原因是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很好,限制也少,所以末期腎病病人大多在洗腎,活體腎臟移植比率較低,國外則相反,通常活體腎臟移植多於大愛移植。活體肝腎移植術後的存活率,略高於大愛捐贈。根據器捐中心96年到109年統計,親屬捐肝移植5,416例,術後5年、10年存活率分別為77%、68%,顯著高於1,722例大愛捐肝移植術後的69%、59%。活體捐腎也一樣,這15年間親屬捐腎移植1,642例,術後5年、10年存活率分別為94%、86%;大愛捐贈的移植術後存活率則分別是89%、78%,都略低一些。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好,患者生活品質卻不佳。「台灣血液透析做得很好,但是生活品質並不好。」石崇良表示,腎臟不只是排泄器官,也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一般人的腎臟無時無刻在工作,但血液透析病人靠機器,兩天強制開工一次,等於每周密集承受三次血壓和電解質濃度的波動,身體會很不舒服。長期來看,腎臟移植無論生活品質、醫療費用,都比血液透析更好。根據111年醫療科技再評估報告,相較於透析,每一人從透析改成腎臟移植,推估可省下大約371萬醫療費用。為了支持器捐,健保增列器官移植協調管理費、活體腎臟移植團隊照護獎勵費,腎臟移植手術支付點數也四度調升到21萬2,256點。石崇良指出,長期洗腎醫療費用驚人,加上許多公醫制的國家床位有限,會設定較多給付限制,例如某個年齡以上需要自費洗腎,引導這些人接受腎臟移植。另外有些公醫制度國家如英國、東南亞國家,因血液透析一床難求、需要排隊,許多人就會採取腹膜透析,例如香港,只有接近三成是院所血液透析,七成都是腹膜透析。台灣洗腎給付限制很少,採取血液透析的比率高達91.7%,只有不到一成是腹膜透析。糖腎共照延緩疾病發展,避免走向洗腎一途。要延緩病人走向洗腎和等待移植,還是要靠預防腎病。石崇良表示,過去20年來,每年新增透析病患的人數原本節節上升,但健保署與醫界攜手針對初期慢性腎病、末期腎病前期進行個案管理,近兩年終於看到趨勢緩了下來。糖尿病是造成洗腎主要原因,健保署將預防策略延伸,111年3月起辦理「糖腎共照」計畫,額外提供管理照護費及品質獎勵金,鼓勵醫療院所成立整合門診,讓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可以在一次門診就醫,提升疾病照護品質。器捐還要加油仍有一萬多人苦候器官根據統計,今年截至六月中,累積有164人選擇大愛器捐,33人移植心臟、12人移植肺臟、56人移植肝臟、93人移植腎臟、3人移植胰臟,但還有1萬多人苦苦等候,顯示不論活體或大愛捐贈,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石崇良表示,器捐中心改名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就是希望引導人們思考預立醫療決定(AD)和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的同時,也要考慮是否有意願加入大愛器捐行列。至於活體捐贈,目前仍不開放非親屬,石崇良說,這是為了保護弱勢、避免買賣。不過,最近器捐條例已經稍稍擴大非親等限制,容許無親屬關係的兩個家庭如果各有所需且配對成功,可以互相捐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25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器官移植數第1名是肝臟 醫師曝2類肝病者恐成未來換肝族群
【本文重點】台灣的肝臟移植醫學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成功率及5年存活率不亞於歐美先進國家。健保統計顯示,高雄長庚、中國附醫、林口長庚、彰基及台北榮總是台灣前五名的肝臟移植中心,其中高雄長庚與中國附醫數量達1,584件和1,253件。近年來,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引發的肝硬化、肝衰竭的占比不斷增加,預計將成為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主要換肝族群。--by ChatGPT台灣在肝臟移植醫學領域揚名國際,成功率及5年存活率不遜於歐美先進國家。健保統計97-110年肝臟移植案例,前五名分別為高雄長庚、中國附醫、林口長庚、彰基及台北榮總,其中高雄長庚手術案例高達1,584件,名列第二的中國附醫則有1,253件。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引發之肝硬化、肝衰竭,近年占比增加。中國附醫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鄭隆賓表示,肝臟移植原因,以往近五成為B肝帶原所引發的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兩成多為C肝患者,其他因素則占了四分之一。但近兩、三年來,隨著B肝疫苗全面施打、口服抗C肝藥物給付等肝炎防治政策順利推展,換肝的肝炎患者逐年降低,反而是酒精性肝炎所引發的肝硬化個案占比明顯增加,現已追過C肝,占比超過兩成,而肥胖所造成代謝性脂肪肝,也逐漸變多。鄭隆賓指出,再過幾年,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所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個案會愈來愈多,勢必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主要換肝族群。提醒習慣酗酒、腰部肥胖等民眾,務必戒酒、減重,以免肝功能急速惡化。高雄長庚肝臟移植數量第一,挑戰困難個案。國際肝臟移植權威教授、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表示,近一、二十年來,高雄長庚每年肝臟移植手術數量始終位居全國各大醫院之冠。因移植經驗豐富,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已成為一般例行手術,而非重大手術,平均每周至少兩、三例,其中不少個案因為病情複雜,而從其他醫院轉介至高雄長庚。陳肇隆說,高雄長庚挑戰其他醫院無法執行的手術個案,例如,腫瘤組織侵入大血管、淋巴組織,或惡性度超高。儘管收治患者手術難度高,但術後存活率仍名列全國第一,3年存活率91%、5年存活率87%、10年存活率78%。致力讓肝癌患者「降期治療」,以符合接受移植標準。臨床發現,肝癌患者即使順利完成肝臟移植,術後仍常陷入復發困境,為此,許多國家設置各種移植標準,但眾多肝癌病人確診時就已超出移植標準,被排除在肝臟移植之外。陳肇隆認為,不符合移植標準的病人也應該擁有活下去的機會。在過去20多年來,高雄長庚積極開發「降期治療」,以經動脈血管栓塞或射頻燒灼等治療方法,希望讓肝癌患者降期到符合標準,再行移植。陳肇隆表示,移植團隊在三年新冠防疫期間利用質子治療(Proton)、釔-90血管內放射治療,輔以標靶和免疫治療,開發出更強力有效的肝癌移植前「降期治療」,改變了腫瘤生物學特性,為局部合併門靜脈癌栓、膽管侵犯或高惡性度的肝癌等,傳統被視為肝臟移植禁忌症的病人爭取長期無癌存活的機會,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肝膽外科期刊。肝臟移植為複雜手術,兩台刀無縫接軌考驗團隊。肝臟移植為大手術,過程複雜,捐贈者、受贈者兩台刀必須無縫接軌,完美接續。因此,為了提高患者術後存活率,必須動員眾多專業人員。以高雄長庚為例,參與手術的醫師科別橫跨一般外科、顯微及麻醉,接近30人,加上專科護理師、個管師,總數達60人。在醫療費用上,雖然健保提供手術給付,讓病友少付了一百多萬元藥物費用,但有些患者選擇自付術前排斥藥物、相關醫療耗材,鄭隆賓估計,平均還得自費40、50萬元,這也考驗著不少家庭的經濟能力。捐肝會讓身體變差?後遺症小於10%最近播出的韓劇「車貞淑醫生」,劇情也加入肝臟移植,女主角因服用來路不明的養肝草藥,而導致嚴重肝衰竭,必須換肝,才能挽救一命。不料,婆婆堅持反對兒子捐肝救妻,讓女主角瀕臨死亡邊緣,進而產生女性自覺,必須為自己而活。捐肝真的會讓跟身體變差,危及健康嗎?鄭隆賓指出,捐肝確實是大手術,捐贈者通常必須切除整個右肝,剩下體積較小的左肝,藉此延續另一個人的生命,這確實令不少人心生畏懼。但臨床顯示,捐肝後出現傷口感染、黃疸、膽管狹窄等後遺症比率並不高,小於10%,大部分捐肝者在術後半個月就可以處理簡單文書工作,三個月後身體狀況恢復正常。鄭隆賓表示,捐肝者術後不可一直躺著休息,應多活動,有個案在捐肝後三個月,就能至果嶺揮桿。至於活體肝臟移植的捐贈者,以病患的子女為主,且以兒子居多,至於父母捐給孩子或是夫妻之間捐肝案例則並不多見。
-
2023-06-01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腸衰竭治療最後一塊拼圖!亞東醫院完成台灣首例活體小腸移植:小腸移植生存率有多高?
終於等到!亞東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主任陳芸及其團隊5月30日完成台灣首例「活體小腸移植」,幫助一位成年腸衰竭女性,有機會重獲新生。該案例是亞東活體小腸移植人體試驗的首位案例,也是台灣第一例,完成案例後,亞東醫院第一時間向衛福部醫事司通報,術後個案需觀察半年,人體試驗將進行到年底,未來將視人體試驗結果,申請是否列為我國常規器官移植項目。.腸衰竭小檔案:腸衰竭是指腸胃道失去蠕動功能,使腸道無法吸收營養或水分,無法維持正常生活。造成腸衰竭的原因有先天或後天短腸症、腸道神經系統異常無法蠕動(如:先天性全腸無神經節、腸神經發育不良、後天慢性小腸偽阻塞症候群)、腸道粘膜細胞病變(如:先天腸粘膜病變等)、手術或腹部放療等因素導致嚴重腸沾黏。部分腸衰竭患者可透過治療恢復,其餘得透過小腸移植才有機會恢復,否則得終生無法順利進食,仰賴施打靜脈營養維生。首例活體小腸移植的患者,為一名成年女性,去年因腸缺血出現腸衰竭症狀,腸道無法正常蠕動,進食成為她最大的奢求,僅能靠施打靜脈營養維持生命。長期打針需在皮下建置人工血管協助,她的人工血管狀況愈來愈差,腹部20公分的空腸造口(即人工肛門),每天流出3000毫升的腸液,也使點滴數量愈打愈多,每天點滴可以打到5000毫升,一天24小時,幾乎隨時都得靠點滴維生。患者的狀況急迫,加上活體小腸捐贈的親屬配對符合條件,成為活體小腸移植首選對象,該名成年女性的兩位妹妹都願意將小腸捐贈給姐姐,經配對,其中一位妹妹的人體白血球抗原(HLA)相符達80%,最後選擇她與姐姐進行活體移植,取出妹妹體內150公分小腸,移植到姐姐體內,歷時多時的手術,5月30日傍晚完成,也成為台灣第一例活體小腸移植案例。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國內僅有亞東醫院申請活體小腸移植人體試驗計畫,完成第一例移植後,第一時間即向衛福部通報,不過,活體小腸移植目前仍在人體試驗階段,後續待計畫完成後,由試驗單位申請是否要列入常規的移植項目,申請後,由專家審查委員審核決定。根據器捐登錄中心顯示,台灣目前有15人正在等待小腸大愛移植(死後屍體捐贈)。據了解,5月30日完成的活體小腸移植案例,也在器捐登錄中心的等待名單中。依照現行小腸大愛移植的條件,需在捐贈者過世後的4到6小時內完成移植,因小腸缺乏血液循環超過一定時間,將無法具有蠕動功能,而且小腸的配對需血型相同,捐贈者的年齡須在45歲以下,過世前,腹部都不曾開過刀,腸道沒有沾黏,才有機會可以移植。大愛移植與活體移植相比,前者可以捐贈的小腸長度可以達300公分,後者約150公分到200公分,兩者成功率相當,五年存活率都在六成左右。台灣每年約有100多位腸衰竭的患者,成年與兒童的占比各占一半,過去台灣等不到大愛移植的腸衰竭患者,都需要去國外試試看機會,如今亞東醫院完成首例小腸活體移植,等於是將腸衰竭治療的最後一哩路補足。大愛小腸捐贈困難,小腸移植手術難度高、如今國內完成首例活體小腸移植,代表完成腸衰竭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什麼是小腸移植?誰需要移植,以下整理相關QA一次解答:.誰需要小腸移植?病人小腸衰竭,包括嬰兒或成人有超短腸情形(嬰兒小於10 cm的空腸,或成人小於50 cm的空腸),並且沒有迴盲瓣。還有先天性腸黏膜發育不良、長期靜脈營養導致併發症,如肝功能障礙、主靜脈管道栓塞、因腫瘤治療造成造成短腸症等。.小腸的功能是什麼?食物從胃送入小腸,小腸是條彎彎曲曲的管道,約有6公尺長。在小腸中,食物會被進一步的分解,養分也在此吸收。小腸和胃在幽門括約肌處相連接,小腸末端則終結於大腸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盲腸處。小腸主要有兩大功能:完成食物之化學分解作用,也是消化產物被吸收進入血液的場所。小腸的內部構造可吸收從食物轉變而來的各種養分。小腸第一部分叫十二指腸,約有30公分長,它可接受胰臟及肝臟所分泌之消化液。小腸的第二部分叫空腸,約有1.8公尺長。空腸黏膜細胞所分泌之酵素,再加上十二指腸之分泌液後便可使養分之分解工作完成。而小腸的第三部分叫迴腸,約有4公尺長,其主要功能為養分之吸收。當小腸長度或吸收能力大量或漸進的減少,可能導致不可回復的腸衰竭。.小腸移植執行難度多高? 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複雜且艱鉅的治療,台北榮總於108年個案發布記者會指出,每年全世界執行個案約100例,遠低於其他器官,主因在於受贈者嚴格的篩選條件,例如短腸症患者必須能夠長期存活,並且通過移植評估,沒有任何惡性腫瘤;醫療團隊執行的能力與規模也很重要,具有照顧腸道衰竭患者的能力,包括居家全靜脈營養照護團隊,還有移植團隊,術後照顧團隊,內視鏡專科醫師與病理科醫師等。.小腸移植大愛捐贈條件為何?小腸移植需在捐贈者過世後的4到6小時內完成移植,因小腸缺乏血液循環超過一定時間,將無法具有蠕動功能,而且小腸的配對需血型相同,捐贈者的年齡須在45歲以下,腹部都不曾開過刀,腸道沒有沾黏,才有機會可以移植。.為什麼推動小腸活體移植?亞東醫院官網指出,成年小腸衰竭患者若能排進器官移植等候名單,平均約2到3個月,就有希望等到捐贈;至於兒童患者,因體型差距,兒童小腸衰竭患者無法接受成人大體的小腸捐贈,但幼兒大愛器捐勸募難度高,合適的器捐來源難求,臨床上兒童小腸衰竭患者動輒得拖著病體苦撐2、3年以上,好不容易才能等到移植機會;期間撐不過而抱憾離世者,不勝枚舉。亞東醫院副院長陳芸過去受訪強調,等待小腸大愛捐贈緩不濟急,醫療團隊與時間賽跑的唯一利器,就是盡早推動小腸活體移植醫療技術。亞東醫院於2021年3月得到衛福部許可,可開始進行活體小腸移植的人體試驗。大愛移植與活體移植相比,前者可以捐贈的小腸長度可以達300公分,後者約150公分到200公分,兩者成功率相當,五年存活率都在六成左右。.小腸移植可能有哪些併發症?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資料,與所有類型的手術一樣,小腸移植也存在風險。以下為可能發生潛在的嚴重併發症:.心臟和呼吸問題.小腸感染——例如巨細胞病毒(CMV)感染.血塊(血栓形成).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 (PTLD),由EB病毒感染白血球,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導致全身異常生長和多重器官衰竭.捐贈器官的排斥反應.與長期使用抗排斥藥物相關的問題——例如感染風險增加、腎臟問題和某些類型的癌症.為何小腸移植會出現排斥反應?排斥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移植新器官時,你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將其視為威脅並產生抗體,從而阻止器官正常工作。器官移植術後排斥反應分三種,分別為超急性、急性與慢性排斥反應,其中小腸移植排斥反應最強烈。亞東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主任陳芸過去曾受訪表示,相較其他器官,小腸淋巴組織多,易引起強烈免疫反應,產生排斥。【延伸閱讀:器官移植後/排斥反應...小腸最劇烈、眼角膜最小】為了降低捐贈器官排斥反應的風險,醫療人員會在移植期間和移植後給予削弱免疫系統的免疫抑製藥物,並且必須終生服用。除了停止捐贈器官的正常工作外,排斥有時還意味著小腸中的細菌會進入你的血液並導致嚴重的廣泛感染。手術後移植團隊會密切監測,以降低這種風險。還有另一種罕見的排斥反應,即移植新器官的免疫細胞與宿主細胞作鬥爭。這稱為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GvHD可能在移植後的幾週內發生,或者較少見的是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發生。.目前有那些醫院執行小腸移植手術?2012年亞東醫院獲得核准,成為台灣第一家可執行小腸移植醫院,目前可執行小腸移植的醫院有亞東、台北榮總、中國醫藥附設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 .小腸移植手術健保有給付嗎?根據健保署2008至2021年統計,全國共進行14例小腸移植手術,年齡中位數為36歲,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93%,1年為71%、3年為64%、5年為54%,手術費用為健保給付。14位移植患者中,男性8例,年齡中位數53歲,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100%,1年為75%、3年為63%、5年為53%;女性6例,年齡中位數為30歲,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83%,1年為67%、3年為67%、5年為67%。目前14例小腸移植個案,執行醫院分別為亞東醫院12例、台北榮總2例,年齡中位數分別為32.5歲及58.5歲,亞東醫院移植病人存活率3個月為92%,1年為75%、3年為67%、5年為67%。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6-01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陳建州揹妹上樓,曝妹妹正等待器官移植!最困難的移植手術,4種情況需要肺移植
黑人(陳建州)昨(5月31日)在社群分享揹妹妹上樓影片,透露住院24天的妹妹終於能出院,但由於肺功能問題不能太喘,所以揹她上樓。現在就是要等待器官移植。范范也在IG發文「妹,每日每夜為妳禱告,希望能等到適合移植的肺,也感謝妳那麼勇敢堅強的努力讓自己能繼續陪伴著兩個寶貝」。由於器官捐贈的來源有限,法律對於器官分配順序也有嚴謹的規範,因此器官移植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元氣網》帶大家了解肺臟移植及器官捐贈移植流程,盼更多人一起支持來器官捐贈。肺臟移植 最困難的移植手術肺移植在所有器官移植中堪稱「最困難的手術」,主要是捐贈者少;再來是即使有捐贈者,但實際可用的肺臟不多;及術後感染率高。之前罹患血癌的不孕症名醫林禹宏同樣等待了一年多才等到肺移植。那什麼病況會需要肺臟移植?當肺部不健康或肺功能有明顯受損時,可能會讓病人難以獲得生存所需的氧氣。有可能需要進行肺臟移植的常見病因有:4種情況可能需要進行肺臟移植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因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呼吸的氣流嚴重受阻。其中最常見是吸菸引起的「肺氣腫」,破壞肺泡之間氣體的流通性。2.肺纖維化:病人的肺臟產生大量異常纖維組織進行修復,海綿一樣的肺部變成如同菜瓜布一樣沒有彈性,影響肺功能的正常運作,所以也稱為菜瓜布肺。3.肺部高血壓(肺高壓):就是由於肺動脈壓力過高,心臟必須更努力的工作才能送出血液,也會對肺臟的血管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4.囊狀纖維化:一種遺傳疾病,病人天生生成過多黏液,這些黏液容易累積在肺部,引發嚴重的感染,對肺臟造成嚴重的傷害。上述疾病一般通過藥物和輔助的呼吸裝置來進行治療,如果病人的肺功能仍持續下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時,醫務人員會建議病人進行肺臟移植。【看更多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肺纖維化器捐流程確定患者無腦幹神經反射在急診室、加護病房最容易遇到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有些是家屬主動提出,或醫療成員能敏感於此類個案,經由主治醫師的同意,再會同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向家屬提出。此時要給家屬一段時間去了解面對—腦死等於死亡的概念。【延伸閱讀】器捐中心:生命教育不只有嚴肅談生與死 換位思考體會「遺愛分享」關懷與輔導家屬提供病患及其家屬身、心、靈的全人、全家和全程照顧是醫療成員謹守的職責。醫療人員給予家屬關懷與支持,佈置安靜的空間讓家屬紓解悲痛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將器官捐贈的機會告知家屬,尊重家屬有選擇捐贈或不捐贈器官的權力。 維持腦死患者器官功能捐贈者的血壓、排尿量、水份、及體溫應維持在適當的範圍,以確保器官的適用性及移植後的成功率。 同意器官捐贈當獲得初步的同意後,及找關鍵的家屬出面以便詳細說明及辦理手續, 由社工員先請家屬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同時通知院內移植團隊或院外移植小組待命。家屬同意捐贈器官後, 醫師仍會持續救治病人直到腦死判定完成,確認病人無法回復生命。 如係意外事故,請家屬先至意外事故發生轄區派出所報案; 社工人員會協助請檢察官及法醫到醫院驗屍及核發死亡證明書。 (※報案宜盡早以便採足證據,作為萬一有訴訟程序時有力證據)。聯絡移植團隊病人入院的醫院若是移植醫院,則所有捐贈過程會由該院的移植小組人員,包括:醫師、護理及社工人員等協助處理。然而有可能該移植醫院在當時某些器官沒有合適的等待者,此情形下,則徵求家屬同意,將部份器官轉往其他移植醫院給合適的等待者,以便器官發揮最大的功效。聯絡移植醫院之移植小組若病人住進的醫院無法進行移植時,則在家屬的同意下,將病人轉往其他移植醫院。接受轉介之移植醫院的移植小組代表,包括:醫師、社工人員或護理人員,會事先前往評估病人的狀況,若適合捐贈,則安排運送,社工人員會與家屬再次確認意願,說明細節,並請家屬陪同到移植醫院完成住院手續。兩次腦死判定腦死判定依法有明確嚴謹的規定。 進行腦死判定之前應至少觀察12小時以上,確定病人(1)確實陷入深度昏迷,不能自主呼吸且須依賴人工呼吸器維持呼吸。(2)導致昏迷的原因已經確定。(3)病人係遭受無法復原之腦部結構損壞。 為避免誤判,應確定病人不是因為新陳代謝障礙、藥物中毒與低體溫所導致之昏迷。腦死判定之進行應由具有腦死判定資格之醫師兩名,及病人之原診治醫師,在具人工呼吸器及測定血液氣體等腦死判定所需設備之醫院內,依嚴謹的腦判步驟進行兩次測試。第一次腦幹功能測試通過之後,間隔至少四小時以上,再依第一次測試之規定程序再進行一次。經兩次腦幹功能測試,如果病患完全符合無腦幹反射與不能自行呼吸之條件,即宣布病患「腦死」。摘取器官或組織捐贈者若是因病腦死,則只能摘取器官捐贈同意書上填寫之器官或組織;若是因意外導致腦死,則只能摘取檢察官同意書上所填寫的器官或組織。 由於人體組織細胞須不停地利用氧氣,進行代謝作用以維持正常功能。而人體器官在缺血的情況之狀態下很容易受損,在正常體溫下,器官缺血數分鐘後就因功能受損而不適合移植,維持捐贈者之器官於正常血液循環,可避免溫缺血(warm ischemia)和減少器官功能受傷害之機會,而心、肺、肝、胰尤其不宜於摘取之後保存太久。因此,捐贈者一經腦死判定確定之後,各種器官移植團隊會盡速整合,於最短的時間內在手術室內進行摘取器官,取出之後以無菌方式暫時保存在低溫之保存液,以減少細胞之代謝速率,使細胞對氧氣及養份之需求降低,如此,可以延長器官保存時間,並配合院際間長途運送,以利移植手術之進行。 器官或組織摘取之後,醫生會在捐贈者四肢放入支撐物,並仔細縫合傷口,讓捐贈者保持完整的外觀。協助出院及善後料理後事: 完成器官或組織摘取手術之後,捐贈之遺體由院方交給家屬,依個別意願辦理喪葬儀式,醫院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協助。出院手續: 領取親人遺體之同時,社工員會協助家屬辦理出院手續。費用: 器官捐贈為無條件且無償之捐贈。與捐贈器官相關之醫療及住院費用由全民健保給付,捐贈者家屬不需要額外負擔費用。為表達對捐贈者之感念,摘取器官之後,目前醫院會提供定額之喪葬補助費給捐贈者家屬。但是,家屬同意器官捐贈後到摘取器官之前,若捐贈者心跳停止,無法摘取器官時,仍可捐贈組織,另有不同之喪葬補助費之額度。各家醫院給付標準不一,但是相差不多。捐贈與受贈雙方之關係: 捐贈與受贈雙方資料必須保密,以避免當事人不必要的困擾。除非家屬同意,醫院不會將該項捐贈的消息主動發佈給新聞媒體。如有需要,社工人員擔任「捐」與「受」雙方的聯繫,傳遞關懷。家屬的悲傷輔導與聯誼遭遇親人遽逝,經歷悲傷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悲傷反應及經歷悲傷時間長短因人而異。經歷悲傷時家屬需要親友或專業人員的關懷與支持,必要時,可尋求下列單位的協助:醫院的社工人員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TEL:(02)27025150精神科醫師器官捐贈者的條件是:1.符合腦死條件而器官功能正常2.無惡性腫瘤病史3.無愛滋病病史4.無明顯敗血症5.無長時間(15分鐘以上)低血壓、休克或無心跳(asystol)6.無明顯肝病史或肝損傷(非絕對)7.無長期控制不良的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無心臟畸型之病史(非絕對)8.肺臟捐贈者必須胸部X光清晰;無明顯胸部外傷、胸腔手術之病史9.年齡六十歲以下者(非絕對)(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器捐協會)
-
2023-03-24 焦點.器官捐贈移植
陳家兄弟同成大體老師的暖意:完整瞭解捐贈大體的QA與流程
【本文重點】台北醫學大學2023年3月22日舉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感念大體老師們無私奉獻,期許醫學生們皆能成為良醫。陳家兄弟十幾年前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2020年底兩人在半個月內相繼去世,都成為大體老師,哥哥還捐贈眼角膜,幫助兩人重見光明。想瞭解如何捐贈大體?相關QA整理報你知!--by ChatGPT陳家兄弟相隔半月辭世 同當大體老師陳家小弟廿多歲因失戀重創,精神狀況不穩,惡化為思覺失調症,長年進出醫院接受治療,長兄陳照耀照顧弟弟數十年;2020年底,小弟因多重疾病離世,兩個星期後,當時72歲陳照耀騎車自摔,也傷重死亡。兄弟兩人十幾年前陸續簽過器官捐贈同意書及大體捐贈書,陳照耀太太說,先生生前曾提及,社會真的幫助家人太多,身體不過是個軀殼,「如果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把身體捐出去是他唯一能做的。」她表示,先生小時家境不好,小叔精神狀況差,必須經常住院,幸好在社福系統協助下,才能逐一度過難關;社會幫助過陳家,先生心存感激,希望可以回饋社會。陳照耀太太指出,小叔因長年進出醫院,嚴重時得住院治療,為了照顧他,她與先生搬回苗栗老家附近居住,那年政府積極推廣器官捐贈,在醫院志工勸募下,陳家兩兄弟均簽下捐贈同意書。冥冥之中,兄弟情深,兩周內相繼去世,依照遺願,均成為大體老師。陳照耀女兒表示,受到爸爸影響,身體僅身外之物,她也簽署器捐,未來也會捐大體。大體捐贈的相關QAQ:民眾如果想要捐贈大體,應該完成哪些前置手續?A:民眾如果想要往生後捐贈大體供醫學研究,可至各大醫學中心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除本人意願外,大體捐贈同意書還需要「受任人」(家屬)簽署同意。擔任受任人的優先順序依序為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姊妹等。捐贈者如果沒有家屬,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辦理公證,符合相關法規,以利日後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協助處理身後事。Q:大體捐贈可能會遇到的障礙?A:民眾能否如願捐贈大體,關鍵在於家屬是否願意配合,捐贈者就算生前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往生後,受贈單位仍須仰賴家屬通知,並由家屬協助辦理死亡證明書、申請病歷等文件,如果家屬未出面協助辦理,在法令約束下,受贈單位仍無權取得大體。Q:哪種情況下的大體不能捐贈?A:基於解剖教材完整性、大體防腐處理的考量和保護處理人員的健康等因素下,下列情況的大體不能捐贈:1.生前曾罹患法定傳染病。2.受過嚴重創傷和做過重大器官摘除或移植手術者(視個別狀況而定)。3.溺斃或嚴重水腫。4.太胖或太瘦不適合捐贈。超過或低於標準體重百分之三十者不適合捐贈。標準體重參考公式:男性:(身高減80)X0.7, 女性:(身高減70)X0.65.大體做過死亡病理檢驗手術或器官捐贈。但器官捐贈僅作眼角膜者,仍可捐贈大體。6.自殺身亡者。7.嚴重褥瘡。8.未滿16歲者。Q:民眾是否能同時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與器官捐贈同意書?往生後應該先器官捐贈,還是大體捐贈?器官捐贈後,其餘身體是否還可以做大體捐贈?A:民眾可以同時簽署大體捐贈與器官捐贈的同意書,日後往生後,建議第一優先選擇應該是器官捐贈,因為可以立刻幫助病重之人。不過器官摘除後,剩餘身體無法再做醫學研究,因此無法捐贈,不過只捐贈眼角膜的遺體,仍可作為大體老師。Q:如果身體動過手術,是否就不能捐大體?如果意外死亡導致身體支離破碎,或是突然死亡,卻無重大疾病就診紀錄,是否還能捐大體?A:民眾身體進行手術治療,只要傷口癒合完全,仍可進行大體捐贈;但如果發生車禍等意外,導致肢體破碎,就不適合當大體老師,難以判定,可由負責的受贈單位派人評估;突然猝死,生前沒有就醫紀錄,仍可捐大體;但基於尊重生命,自殺者不能捐贈大體。Q:癌症患者需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日後往生能否捐大體?A:癌症病患進行化學治療療與放射性治療,並不會妨礙日後的大體捐贈。大體捐贈流程生前需要簽捐贈大體同意書1.往生後,由家屬通知醫院等受贈單位出面評估大體是否堪用。2.往生後,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註:如果沒有家屬,生前除簽署大體捐贈同意書後,還要到法院進行公證,以利往生後,受贈單位能順利取得大體。往生後需要由家屬決定1.往生後,家屬同意捐大體,由醫學中心等受贈單位評估大體是否堪用,並簽署同意書。2.由檢察官或醫師開具死亡證明書,並由家屬協助受贈單位取得大體。3.受贈單位接回大體,妥善保存,等待進行醫學解剖研究。4.大體完成解剖研究後,由家屬接回安葬或由受贈單位妥善安葬。資料來源:基隆長庚醫院、臺大醫院、慈濟大學網站大體捐贈的相關QA與流程整理 by記者:沈旭凱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3-22 醫聲.醫聲要聞
影/人生最後一哩路怎麼決定?這本書讓你一「掃」就通
「期待走出加護病房那天,帶著捐贈者的肺臟,繼續實現『我們』的心願。」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後簡稱器捐病主中心)去年底出版、月初正式上架的20週年紀念專書「穿越生命之河 預見未來的自己」,紀錄肺臟受贈者、國內不孕症權威林禹宏從罹癌、移植到復健的生命故事。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暨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說,書名中「預見未來的自己」是病人自主的核心概念,希望民眾在走入生命末期之前,能夠進行臨終規劃,不論是透過預立醫療決定或選擇安寧緩和醫療,讓自己不受非必需的醫療行為所苦,或者捐贈器官讓生命意義延續,都能讓自己走得安穩,留在世上的親友也能安心,「更圓滿地去完成這條人生必經的道路。」跳脫官方框架 紀錄真實故事「『穿越生命之河 預見未來的自己』絕對不是一本照本宣科、制式化的官方書籍。」劉越萍強調,書中以器官捐贈移植、安寧緩和、病人自主權利三大主軸,第一章節就以有血有淚的個案故事為開頭,真實紀錄他們面對生命抉擇的思慮過程,以及臨床現場的獨家目擊,讓讀者能夠更有臨場感。紀念專書第二章節是全書重點,紀錄「十個改變生命意義」的故事,以及默默推動重大里程碑進展的各界人士。劉越萍表示,透過他們的分享,期待讀者一窺改變當下的時空背景和社會氛圍,與法案、制度推進時的艱難險阻,「電影『可可夜總會』裡面說,死亡不是終點,真正的終點是被遺忘,我們希望這些努力被歷史記得。」書中寫道,腦死判定和器官移植立法的濫觴,是40年前肝臟移植權威陳肇隆進行的亞洲首例肝臟移植手術:某日,長庚醫院加護病房中,一名僅19歲的肝昏迷病人,亟須換肝救病;同時,急診室送來一名車禍「腦死」的病人。陳肇隆當時只是一名資歷尚淺的主治醫師,他冒著被起訴坐牢的風險,取出腦死病人的肝臟,移植到肝臟衰竭病人身上,完成移植創舉,掀起各界討論腦死判定的輿論巨浪,也催生了器官移植立法。談到現今都廣為民眾接受的安寧照護,淡水馬偕醫院開先例之風,民國79年成立全台第一個安寧病房的故事,也在本書第二章詳載。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榮譽顧問賴允亮回憶,社會談論生死的風氣仍相對保守,在馬偕設立安寧病房後,安寧療護的理念才在全台開枝散葉,進而促成《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另外,善終三法的最後一哩路,則是前立法委員楊玉欣奔走促成《病人自主權利法》。身為罕見疾病病友的楊玉欣在書中談及,深知重病患者受盡病痛磨難的煎熬,思考著建立一條「安全防線」,不要再讓更多家庭和病人落入痛苦深淵。最終,她在立法委員任內立法完成,讓民眾可以依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預先說明若遇到重病情形,願意、不願意接受何種醫療行為。該書第三章節則以「他山之石」為題,內容比較世界各國的器官捐贈制度。劉越萍說,各國制度主要分為與國內相同的自願捐贈制,以及預設默許制兩種。她指出,制度並無孰優孰劣,除了需視當地民情及文化背景而異,也須設置完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提升捐贈比例。QA設計 解決常見疑惑另外,民眾常見的問題,本書也有專章幫大家解答,例如「會不會因為簽署捐贈同意書,而在送醫時被放棄救治?」、「安寧照護一定要在醫院進行嗎?」、「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簽署流程是什麼;當緊急情況發生時,若家屬意見不同,醫院會如何處理?」為了解決大家的疑惑,紀念專書設計QR Code讓民眾透過手機掃描即可連結相關網站,獲知更詳細的資訊。及早臨終規劃 人生圓滿謝幕「在醫學走到盡頭,沒有治癒可能的時候,如何把握僅剩的時間,做更有意義、價值的決定,需要及早準備及規劃。」劉越萍說,人終究有離開世上的一天,不論是藉由器官捐贈延續生命意義,或是透過安寧緩和醫療、預立醫療決定書讓人生的最後一哩路更加安適好走,能夠與家人、朋友好好告別,讓逝者人生圓滿謝幕,生者心裡平安,需要民眾儘早開始規劃。她強調,讓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活得更精彩,就是書名中「預見未來的自己」的意義。
-
2023-03-21 醫聲.癌症防治
2023癌症論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3關卡」攻擊,不治療只剩3個月生命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急性血癌,常來勢洶洶,不治療的話,平均存活期只有3個月,加上病患多為年長者,常面臨三大關卡,讓病情急轉直下。究竟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常面臨哪三大關卡?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AML/MDS工作組召集人侯信安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常出現感染、出血、貧血等三大關卡,進而導致多種症狀。舉例來說,感染症狀為反覆發燒,或有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出血症狀為皮下有瘀青、出血點,或產生腦出血、腸胃道出血,貧血症狀為容易頭暈、疲倦、臉色蒼白,病患往往不會只出現一個問題,可能同時感染、貧血,或感染合併出血症狀,因此若發現上述其中兩大類症狀警訊,就要趕快就醫,這樣才能趕快救命,避免情況急轉直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又稱急性血癌侯信安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主要成因在於不正常的壞細胞(造血芽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白血球、血小板與紅血球等正常細胞大為減少,當白血球減少,就會影響身體抵抗力、免疫力,感染問題便層出不窮。若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就會異常,除了皮下容易產生瘀青、出血點,也容易有各項凝血功能異常症狀,紅血球減少,便導致貧血,心肺負擔也會加重。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程變化極快,病患的健康狀況可能在短短一、兩星期就急轉直下,所以被列為一種急性血癌,除了嚴重感染,也可能產生嚴重休克,甚至必須進加護病房、接受插管、輸血治療,不僅醫療花費很高,病患、病患家人也因此措手不及,如果沒有積極治療,病患平均存活期只剩三個月,多數病患、病患家人聽到這消息如晴天霹靂,生活,心情都大亂。年長病患,常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患族群中,約半數為65歲以上長輩,年齡越大,發生風險越高,20年來,疾病發生率逐年上升,許多年長病患帶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或腎臟病等多種疾病,治療就會更棘手。一般來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標準治療以化療、骨髓幹細胞移植為主,不過許多年長者無法承受化療副作用,若為了減輕副作用而減少藥物劑量,化療效果又會大打折扣,導致年長病患被迫在化療副作用、治療效果間取捨,當藥物控制不佳,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也很容易失敗。標靶藥物問世,病患延命機會大增所幸隨著標靶藥物、精準治療推陳出新,加上根據最新世界衛生組織(WHO)資訊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國際共識分類」(ICC),對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新的診斷分類標準,若搭配個人化精準治療,傳統治療困境便有所突破,患者預後也會產生明顯改善。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病患體內的BCL-2蛋白質就與壞細胞的存活、複製有關,病患若使用標靶藥物BCL-2口服抑制劑,藥物便可針對壞細胞作用,好細胞則較不受影響,治療副作用輕微許多,病患平均存活期也可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有的病患控制良好,還可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痊癒希望大增。目前像75歲以上或較年輕卻合併心、肺、肝功能異常族群使用這類藥物,可獲得健保給付,病患的治療負擔減輕不少。病患治療、診斷需求,期待獲得滿足侯信安認為,目前國外所使用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約有10種之多,但國內現在引進、獲得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只有兩種,分別為BCL-2口服抑制劑與FLT3抑制劑抑制劑,期待國內引進藥物的速度可以加快,也希望台灣加入更多國際臨床試驗,讓更多病患可以得到新藥醫治。另外,由於健保給付相關藥物趨於嚴格,像病患條件過於限縮、藥物使用時間較短等,皆讓病患治療受到限制,侯信安也期盼政府正視患者迫切的治療需求,加速許可、給付,並放寬健保給付條件,若將NGS (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次世代基因定序)納入給付,自然更為理想,在疾病診斷分類上,也會更為精準。病友、專業團體支持,後援更有力量侯信安認為,對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而言,家人的關心、照護誠然重要,若能得到病友團體的支持,或透過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得到最新、正確的資訊,病友將有更大的支援力量,生活、心情也將更為穩定、踏實。● 侯信安醫師現職: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AML/MDS工作組召集人● 「給神隊友的一句話」「家人扶持雖重要,但串聯病友團體、專業學會,能交流且得到正確資訊,支持力量也會更緊密!」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響應今年 #世界衛生組織 的新計畫,除了關注癌症本身外,更要重視癌友、家人與醫療團隊,因此我們邀請2位知名癌友家屬分享照顧歷程、20位癌症權威開講,讓這些神隊友提供癌友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點擊報名2023年癌症高峰論壇【擁抱您,不會一個人】👈🏻報名人數:共計100名。(依網路報名優先順序決定錄取及備取順位,需待主辦單位確認順序後,以簡訊發送報名成功通知為主。)📍時間:DAY1:04月08日(六)上午10:00至16:00 (09:30開放入場)DAY2:04月09日(日)上午10:00至15:20 (09:30開放入場)*備午餐餐盒📍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F (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主辦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中央健保署、國民健康署、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專頁
-
2023-01-2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顱顏重建專家」陳建宗助林志穎臉部重建 想挑戰變臉手術
「顱顏重建專家」陳建宗去年七月出任林口長庚醫院院長一職,立刻碰上藝人林志穎駕特斯拉自撞,造成臉、手多處骨折,他所領軍的手術團隊用低侵襲方式讓林志穎的傷口更小。陳建宗說,長庚醫院過去成功完成單臂、雙臂移植等高難度重建手術,未來準備挑戰「全臉移植手術」(俗稱變臉),技術已經就緒,就等待有需求患者。2014年高雄長庚醫院完成全亞洲第一例「異體單臂移植手術」,2016年再為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王致遠接上雙臂,完成全台首例「異體雙臂移植手術」。陳建宗表示,無論是從顱顏、整形外科訓練等,長庚每年訓練大量的學生、醫師手術技能,移植後成功率極高,今年長庚預計啟用「長庚手術技能訓練暨研發中心」成為亞洲第一個專門訓練手術技能的訓練中心,引進國外分割大體提供醫師練習。長庚移植手術在國際上具領先地位,陳建宗說,自從完成異體雙臂移植手術後,一直希望能嘗試「變臉手術」,國外目前已經有成功案例,長庚希望能成為亞洲第一個完成變臉手術的醫院。細胞療法+智慧醫療 林口長庚發展重頭戲衛福部設置特管辦法後,台灣細胞療法發展快速,陳建宗表示,長庚擁有最高等級的P3實驗室,可以發展細胞療法治療,長庚有一整套的服務。近期長庚正準備「再次」取得最高等級的電子病歷HIMSS EMRAM系統,陳建宗說,該系統是從前端的掛號系統結合後端的治療處置,如果患者戴上穿戴裝置結合24小時心電圖,可隨時傳遞數據,住院患者可以透過電子監測,監控點滴、換藥時間,手術室中的各種血流及生命偵測等,讓林口長庚真正成為一家智慧醫院。疫後的長庚醫院 感控、病床調配更升級去年台灣解封,走向與新冠病毒共存之路,疫情期間避免院內感染,疫情指揮中心要求設置專責病房,提升院內感控,減少探病、陪病,人員出入都有規定限制。陳建宗指出,疫情讓長庚醫院短時間內學習如何快速調控病房,從原本匡列小區域到設置專責病房專區,現在隨時都能把院內的病床調控到最高三成的比例作為專責病床。陳建宗說,疫情期間大幅減少探病與陪病的制度,帶來高度的「感控紅利」,但對東方人而言卻沒了情感。雖然很希望限制探病陪病的制度可以繼續留下,但如果沒有以「法」來做強制規定,恢復探病陪病制度是必然的。因疫情衍伸出的視訊診療,也期待可以更精進,陳建宗說,醫學還是需要透過觸診以及理學檢查協助診斷。養生祕訣/戒糖和甜點 下班前走8000步「醫師應該是最不注重身體健康的人。」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笑說,他沒有特殊的養生之道,而是盡可能讓生活簡單,平時沒有太多的運動習慣,但林口長庚院區幅員廣大,每天光在院內走來走去,下班前就能走8000到9000步,加上有時回家會撥空找老婆外出散步,聊天走路隨便就30分鐘,每天的運動量就夠了。陳建宗從擔任外科醫師開始,就培養「秒睡」技能,隨時都要準備好體力、隨時動刀,有時早餐才剛吃完,就得進手術室動10幾個小時手術,高度專注的過程,腦袋沒時間反應餓,等到下刀都已經是晚餐時間,導致一天只吃早餐與晚餐。接下行政職後,他比較有時間吃飯,盡可能吃三餐,但一天吃兩餐的習慣已奠定,午餐如果沒有非常餓,通常會喝一點咖啡,吃餅乾充飢。過去喝咖啡喜歡加糖和奶精,但受到喝純黑咖啡的太太影響,跟著她喝一陣子,也愈來愈習慣,漸漸就戒了糖跟甜點。接下行政職後,陳建宗把生活作息調整到盡可能規律,每天都固定在清晨5點半起床,吃完早餐就開車到林口長庚上班,7點前抵達醫院,如果早上沒有會議,會運用早上最清醒的頭腦,處理需要動腦的事情,像看論文、編審文章等。「我的情緒起伏不大。」陳建宗說,行政事務繁雜,讓他學習怎麼有效運用時間,避免所有事情都混著一起來,壓力也跟著來。「規律」是他避免壓力的最高原則,只要事情能按部就班執行與完成,壓力就減少許多,當有突發狀況時,才有力氣能臨機應變、專心反應。陳建宗小檔案● 年齡:62歲● 專長:內視鏡顏面拉皮及削骨手術、正顎手術、鼻整形手術、眼袋手術、雙眼皮手術、體脂肪移植手術、顏面微整形●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院長、林口長庚整形外科臨床教授、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監事●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林口長庚醫院執行副院長基隆長庚醫院院長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ISAPS)台灣代表台灣顱顏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美國德州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整形外科研究員給病人的一句話● 提高自我健康意識,無論年齡層都應定期健康檢查
-
2023-01-27 焦點.元氣新聞
50多歲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家屬大愛全器官捐贈造福20人!逾百醫護犧牲年假趕回幫忙
50多歲林姓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狀況不樂觀,家屬大愛決定全器官捐贈,台中榮總逾百名醫護犧牲年假,甚至有醫師放下年夜飯,遠從屏東開夜車趕回,搶在黃金時間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移植手術以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讓男子的遺愛造福至少20名病人。50多歲男子除夕凌晨腦溢血林姓男子在1月21日除夕凌晨因身體不適送雲林台大分院急救,但病情急轉下,送醫途中意識昏迷,到院檢查後發現小腦出血併廣泛腦室出血且壓迫腦幹,家屬聽醫師解釋後,決定化小愛為大愛,捐出男子全身可用器官。逾百醫護犧牲年假趕回幫忙外科部主任周佳滿說,除夕當晚10時,她還在休假就接到電話,立即召回移植團隊成員,包括器捐協調師聯繫協調適合受贈者、社工師,4間手術室需要重症部、神經醫學部、免疫風濕科、腎臟科、心臟外科、一般外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眼科部及麻醉部等逾百名醫護,當晚全數趕回醫院。林姓男子經2次腦死判定確認,在大年初二上午10時開始全器官捐贈手術,台中榮總多名部科主任坐鎮4間手術室同步器官移植,動員逾百名醫護團隊分秒必爭,接連交棒直至初三凌晨,並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合作,先後完成肝臟、心臟、腎臟移植手術以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林姓男子的大愛,也讓20個家庭重獲新生。周佳滿說,過年期間醫護團隊接獲任務後全趕回來幫忙,最遠是楊姓泌尿科醫師除夕夜已休假返回屏東老家,接到電話立即開夜車衝回台中;麻醉部主任沈靜慧在南投集集接到電話,也是二話不說銷假上班,整形外科賴姓醫師也是休假從台南趕回,讓她很感動。
-
2023-01-17 焦點.元氣新聞
70歲歌仔戲演員連明月換肝後心臟積水逝世!名醫提醒別輕忽脂肪肝,4習慣避免肝臟危機
【2023/01/16編註】資深歌仔戲女星連明月去年12月初一度傳出病危,隨後接受兒子捐肝,這段時間雖仍住加護病房觀察,16日凌晨4點多卻因心臟積水,病情急轉直下,搶救1小時後宣告不治離世,享壽70歲。》詳細新聞連明月在去年10月曾上節目受訪,提到有次上廁所上到一半昏倒,醒來發現已經燒到40度,就醫檢查才發現已肝硬化,而且肝的旁邊還長了一顆腫瘤。據《中國時報》報導,連明月的乾弟弟表示,連明月的肝已無功能,只要進食就會拉,只能靠打點滴補充營養,因此醫生建議換肝。什麼情況必須換肝?肝病不能治療嗎,什麼程度會需要換肝?亞東醫院一般外科鄭國祥副院長曾於《亞東醫訊》撰文解釋換肝的情況:適合換肝:大多數有末期肝臟衰竭的病患都適合接受肝臟移植,包括先天性膽道閉鎖、先天性肝臟代謝疾病、B型肝炎或C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炎引致失償性肝硬化、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自體免疫肝炎、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但肝功能不適合腫瘤切除、Budd-Chiari症候群、猛爆性肝炎或藥物引起之急性肝衰竭、或其他末期肝臟疾病,無法以傳統方法治療者等等,均是移植的適應症。不適合換肝:禁忌症包括敗血症、有肝以外的惡性腫瘤治療後未達五年(原位癌不在此限)、重度的心肺疾病、酒精成癮而未戒酒半年以上或藥物濫用的人等等,這些就不宜考慮執行肝臟移植手術。此外,肝癌病患接受肝臟移植也有條件限制,如果3種情形者,才符合肝臟移植的條件:●癌細胞沒有轉移到肝臟以外的器官。●肝臟相關的大血管沒有癌細胞造成的侵犯或癌栓。●腫瘤如果為單顆,大小不得大於6.5公分;腫瘤如果為多顆,最多不能超過3顆,此情況下每顆大小也不能大於4.5公分,3顆腫瘤最大的直徑總和不得大於8公分。肝臟移植需評估等待換肝也不是說換就換,需經過評估後登錄等待。根據北榮移植外科「肝臟移植術前Q&A」衛教資料指出,待贈者由胃腸科醫師依病患病情轉介給肝臟移植外科醫師。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及綜合評估後,再將個案送至健保局審核,待審核通過後才進入待贈者名單。而醫院又是如何決定肝臟移植的受贈順序?這主要是取決在病患疾病的嚴重度以及與捐贈者比對血型時是否相同或相容。至於捐贈者器官的大小與受贈者體型大小是否適當,以及待贈時間的長短反而是次要的考慮因素。好不容易等到了受贈器官,肝臟移植也不一定成功,手術成功率約七到九成以上,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受贈者當時病情的穩定度。如何避免換肝危機?罹患肝癌的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也曾於2020換肝,當時次子顏仁賢配對捐肝,由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執刀,手術順利成功。陳肇隆曾接受《聯合報》訪問指出,以往亟需肝臟移植才能存活的患者,以B、C等肝炎患者為主,但隨著B肝疫苗接種,C肝全口服新藥問世,最近一兩年則是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患者,或是兩者合併的個案激增。隨著肥胖人口的增加,未來因脂肪性肝炎而需肝臟移植患者將愈來愈多。陳肇隆提醒民眾應養成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並控制體重,且避免酗酒,才能避免「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危機。【資料來源】.什麼情況要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呢?哪些人不適合?.北榮移植外科「肝臟移植術前Q&A」.衛福部公布:我肝移植成功率逾八成 高雄長庚雙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