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禮物
共找到
451
筆 文章
-
-
2021-10-27 新聞.長期照護
推動健康長壽研究 中榮院長陳適安:榮民節最佳禮物
10月31日是榮民節,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今天特別到高齡醫學病房慰問住院長者榮民,並送給榮民們健康養蔘飲禮盒和祝福卡片,和他們一起歡度屬於他們的特殊節日。百歲的楊姓榮民看到陳適安走進病房,又收到養生飲品,緊握陳適安的手,展現笑顏表示感謝。陳適安說,台灣進入超高齡時代,廣納社會多元的力量,讓醫療與社會體系更完善,才是高齡者之福。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與陽明交通大學、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團隊共同合作,結合高齡醫學、基因研究、心臟醫學與轉譯醫學等專家,組成中榮長壽研究團隊,推動台灣首創的健康長壽研究。他相信,未來必然可以從台中發展出國際級研究,促成台灣的健康長壽推動。該院也為台灣社會建立長壽研究資料庫,不僅照顧榮民,也為豐碩的醫學基礎扎根,這也正是在榮民節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院方說,這些年住院榮民幾乎有一半超過80歲,他們是一群用生命寫歷史的英雄;年輕時經歷戰爭,保家衛國,將生命和青春奉獻給國家;解甲歸田後,更將全部的心力奉獻給社會。也因此,對於高齡榮民,台中榮總在惠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贊助下,主動為他們申請看護補助,讓單身、年邁、體弱的榮民伯伯住院期間得以獲得妥適的關懷照顧。
-
2021-10-2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11/篩檢站漏網鏡頭 再累也讓人會心一笑
穿到冬天版隔離衣熱到爆、腳套太滑險些跌倒、套上面罩眼前卻糊成一片……採檢工作壓力大,整天都得繃緊神經應戰,不過,總有些工作背後的漏網鏡頭,令人想起來會心一笑。冬季版隔離衣,防風保暖抗寒流;夏季版隔離衣,背後還會涼颼颼。第一次聽到學姊說隔離衣有冬季版,我簡直不敢相信!穿上兩層不透風的塑料隔離衣已經悶到爆汗了,還有冬季版?「是啊,就是妳現在身上穿的這一件!」學姊雲淡風輕地說,這是為了去年冬天疫情爆發時設計的,防風保暖,幾次寒流來,不用穿到厚外套,穿隔離衣就很暖。有時遊民來急診穿得不夠暖,也會拿隔離衣給他們禦寒。翻看乳白色的隔離衣,外層是防水塑膠材質,內層有一層薄薄刷毛,很像發熱衣內裡,六、七月氣溫動輒飆到攝氏三十度以上,難怪我一穿上就熱烘烘的。好不容易七月初等來一批全新的、夏季版隔離衣,輕薄透明的黃色材質摸起來舒適有韌性(PP+PE材質,具高度防水與不滲透,由知名企業研發製造、捐贈),我心裡暗暗給它「隔離衣界LV」的封號,果然一穿上就覺得透氣涼爽,風一吹衣襬飄起,背後還會涼颼颼的,有時我不免緊張地問旁人,「好涼喔!是不是後面沒拉好啊?」我以為可以這樣涼個2小時,結果,20分鐘不到就「夢醒」,開始走動忙碌後,又是一樣悶熱爆汗到換班。眼前霧濛濛,視力變差?防護面罩膠膜沒撕啦!除了隔離衣,防護面罩的笑話也不少。「誒,我是不是昨天去支援(戶外篩檢站)太累,怎麼眼前看起來霧濛濛的?」70歲、資深外科醫師K推了推面罩說。「啊,是膠膜沒撕掉啦!」我接過面罩,用指尖摳掉右上角,然後把整片膠膜撕下來。為了防止刮傷、刮花,幾乎所有防護面罩都有一層薄膠膜,但大部分人沒有注意到,所以一掛上防護面罩難免大吃一驚:不是被自己視力變差,瞬間變成老花、白內障嚇到,就是抱怨買到劣質產品(真的,不少民眾跑來問我們是不是買到黑心面罩!)其實,就是記得面罩使用前要先撕下膠膜囉!我的篩檢站比較貼心,護理人員會利用休息時間把薄膜撕除,減少其他工作人員換裝不便。這段小小的「家庭代工」時間卻讓我發現,防護面罩品質差距很大,譬如黏貼在額頭上的保麗龍條,有些材質很軟、會掉屑,而且裁切得歪七扭八,戴起來不夠服貼額頭;也有面罩來自日本知名運動品牌,保麗龍裁切得整整齊齊,所有的綁帶、邊線都很乾淨俐落,心裡忍不住祈禱自己可以用到這款(結果有用到,真的比較舒適)。長短腳套好可愛,像穿耶誕節裝禮物的大襪子。防護裝備中,我覺得長腳套最有意思,材質都是不織布,一款是長方形束口袋,鑲著天藍色邊條,把腳套進去直穿到膝蓋上,束起來就像是日本的禮物包裝、福袋,走起路來相當顯眼;另一款則像聖誕節掛在牆上、給聖誕老公公裝禮物的大襪子,把腳放進去後還有好大伸展空間。因為不織布不防水,通常在長腳套外會再套上一次性的塑料綠色短腳套。我重心比較不穩,穿短腳套走路時會打滑,有幾次還差點滑倒,也因此,我學會了一步步把步伐踏穩再走,放慢腳步,要不然穿著一身重裝備摔倒仆街,真的太嚇人。(待續)
-
2021-10-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牛道明:解碼基因尋孤兒藥 屢創罕病醫療第一
八○年代的台灣,醫療和社福資源不完善,扶養罕見疾病孩子的家庭,經濟和心理壓力不可言喻,「孩子救活更麻煩,死了一了百了」,一語道破家屬無奈。人稱「牛伯伯」、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在罕病乏人聞問時,即為「孤兒藥」四處奔走,30年間致力解開層層的罕病基因密碼,讓罕病兒漫漫之路,有愛不再孤單。小女孩驟逝激發研究罕病30年前,醫藥不若現在發達,牛道明剛擔任住院醫師時,有一個小女孩全身布滿凸出的黃色瘤,前一天巡房時,還活潑地問好,豈料隔日,卻因冠狀動脈阻塞驟逝。他大受震撼,查找資料才知道,那個女孩先天一對膽固醇受體同時發生缺陷,發病機率百萬分之一。從此,他一頭栽進罕見疾病的領域。已知罕病高達6000多種,為了更深入了解罕病,牛道明赴美杜克大學進修遺傳學,返回北榮後意外開創台灣罕病醫療史上許多「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首創全國罕病聯合門診「苯酮尿症」是台灣常見的罕病,這類病人要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每日需飲用特殊奶粉,否則智力嚴重受損,病患必須終生飲食控制。牛道明於民國87年創立第一個罕病團體「苯酮尿症關懷之友協會」,讓病友家庭串連,互相交流與照顧。協會後更名為「先天及代謝疾病關懷之友協會」,照顧更多罕病病患。罕病病患常伴隨著各式各樣的毛病,家屬帶著病童在不同科別間往返看診,疲於奔命。牛道明自發性號召各科醫師發起聯合門診。87年北榮正式成立全國第一個屬於罕病的聯合門診,希望能給予病患與家屬完整的治療、諮詢與照護。為女嬰找可吸收的奶粉更悲催的還有「孤兒藥」,早期罕病所需藥品取得困難。牛道明曾收治罹患苯酮尿症合併腸道醣酶缺乏的兩個月大女嬰,女嬰礙於苯酮尿症無法吸收蛋白質,喝了低蛋白奶粉卻因腸道醣酶缺乏,瘋狂腹瀉,始終骨瘦如柴。「當時全世界只有她這樣,是罕見中的罕見。」牛道明說。但台灣廠商並未進口適合女嬰的奶粉,牛道明於是聯繫世界各家奶粉總公司,最後由荷蘭的公司伸出援手,寄來特殊油脂、特殊醣和蛋白質等原料,由他自行調配。政府也開始正視罕病兒的營養品及藥物需求,北榮於89年成立台灣第一個「罕見疾病個案特殊營養品統籌供應中心」、「罕見疾病藥物物流中心」,牛道明騰出辦公室,用來存放這些救命藥品。千禧年後,牛道明團隊在罕病的成就邁向全世界,尤其是藥物型苯酮尿症治療。病患必須服用副作用極大的藥物,藥量拿捏還要一次次腰椎穿刺檢測。所幸,團隊多年追蹤後發現,若能嚴密臨床觀察泌乳激素,即可有效取代傳統穿刺,更可隨時調整藥物使用劑量,且不損病童智力,平均97的智商,較西方研究報告的76,整整高出20。龐貝氏症治療成效冠全球牛道明團隊也在北榮建立全世界最有效率的龐貝氏症確診治療系統,病患預後治療成效世界第一。後來又發現國人在心臟型法布瑞氏症發生率全球最高,男性每1600人、女性每800人就有一人,帶有此特定基因突變點的國人,年過40後可能有肥厚性心肌病變等問題。北榮院方認為茲事體大,全力支持牛道明創立亞洲第一個「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罕病病友開始有了專屬治療病房,以及夜間無休、假日無休的治療服務。我罕病醫療躍進 功不可沒台灣罕病醫療快速躍進,牛道明團隊功不可沒,但牛道明只謙遜表示,在罕見疾病篳路藍縷的當下,除了全心鑽研,什麼也沒有多想。「每個人身上都帶有10個左右的突變基因,罕病與你我距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遠。」牛道明認為,突變像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他秉持初心,將帶領年輕醫師持續為台灣的精準醫療做出貢獻。牛道明小檔案年齡:60歲出生地:台北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現職: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罕見疾病治療中心主任、陽明大學臨床醫學所教授主要事蹟:109年「法布瑞氏症研究治療中心」獲SNQ品質標章金質獎「世界第一」108年衛生福利部罕見疾病防治貢獻獎108年台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107年科技部傑出研究獎100年亞洲首創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二度榮獲「照護罕見疾病個案之績優醫事人員獎」第一名
-
2021-10-20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別上身!藝人徐乃麟為了「這件事」明將親赴三總
癌症蟬聯39年位居十大死因首位,衛福部國健署推動四癌篩檢,盼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三軍總醫院為對抗癌症,特別成立「癌症中心篩檢組」,不僅是為了因應政府癌症防治政策,同時為提高民眾對癌症預防的正確認識與提升癌症診療品質。三總內湖院區明天將舉辦四癌篩檢活動,邀請藝人徐乃麟擔任癌症篩檢推廣大使,同時也提供有獎徵答,與民眾互動。明天(20日)早上10時,三總內湖院區一樓門診大廳,將舉辦「1020三總癌篩日,健康輸不起,要愛不要癌,四癌篩檢陪您WIN!」之免費癌症篩檢推廣活動。徐乃麟將擔任癌症篩檢推廣大使,同時也是活動主持人,現場也會辦發有獎徵答。符合資格者,每做完一項癌症篩檢,即可獲得小禮物。國健署提供的四癌篩檢項目:•「乳房X光攝影檢查」: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人死於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與口腔癌。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以降低死亡率外,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
-
2021-10-17 養生.家庭婚姻
呂秋遠:在婚姻中請保有自己的靈魂! 照顧自己,不要委屈自己
呂秋遠,也許你對他的名字並不陌生,但其實他的身分十分多元,有時候是大學講師、有時候是作家、有時候則是廣播電台主持人,不過,絕對不能忽略他的本業其實是個律師,而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將所有法律案件、粉絲提問,用說故事的方式一一解析,親切又講到心坎裡的內容,拉近了他與讀者間的距離,也因此有了「呂麗絲」及「呂大嬸」的封號。老少咸宜大小通吃.對症下藥給建議保守估計,呂秋遠粉絲團每天訊息量大約有200至300則,而在繁忙的工作中,呂秋遠律師總不會忘記回覆Facebook上網友的問題,這些問題年齡層之廣泛,從10歲到70歲都有,起初諮詢內容大多是以婚姻方面的刑事、民事法律訴訟為主,但從2017年年初開始,陸續擴大成為夫妻、就業、校園及霸凌的問題,範圍越來越廣,這些狀況通常不是回覆一次就能結束,必須要反覆回答好幾次,因此,儘管下班後,呂秋遠律師也必須要花費好幾個小時,才能把大家的問題回覆完成,每天最快要凌晨1點才能休息。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他願意花費這麼多時間在這些留言上?呂秋遠說:「我不會去拒絕別人,因為我覺得能夠被一個人信任,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只要我有能力去做,就應該嘗試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對呂秋遠來說,回答網友們的疑惑,主要目的在於「傾聽」,因為許多人利用打字發洩情緒,打完當下也就將情緒宣洩完畢,當詢問對方需要給予何種幫助時,對方可能也只會感謝他願意看、願意聽。若是真的不知道想要什麼,只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困境當中,呂秋遠律師就會請他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才能夠對症下藥給予建議。舉例來說,當太太抱怨先生外遇,呂秋遠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告訴當事人去提告,而是要問「那你想要什麼?」如果想要被療癒,就給予療癒;如果想要具體法律建議,就給予具體法律建議,並且提醒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如果想要斷捨離的決心,就給予斷捨離的決心,這些需求通常在字裡行間都可以被判斷出來,進而給予適切的建議。不為人知的呂秋遠.默默承受黑暗面在五花八門的大量訊息中,其實呂秋遠承受著人們難以想像的黑暗面,他舉出最讓自己傷心的案例:有位女網友與他接觸1年左右,每隔1至2個月就會傳割腕照片給他,女網友本身罹患重度憂鬱症,原因在於「曾經被老師性侵」,即便已經交了男友、身邊也有家人陪伴,但是她走不出陰霾,因此,呂秋遠也只能聽她的想法,並建議她就醫尋求協助,排解壓抑在心中的痛楚;但就在前年5月初某天凌晨1點多,女網友又傳了割腕照片給他,當下呂秋遠律師告訴她「妳不可以這樣!我知道妳很痛苦!要撐過去,明天要再去看醫生唷!」接下來女網友完全不說話,等到2點多沒回應,呂律師只好準備就寢,等到早上10點多,這個FB帳號突然傳了一則訊息,告訴他「呂律師你好!我是她男友,她在凌晨3點多自殺身亡,你是她最後一個講話的人,我很謝謝你這陣子對她的幫忙。」這個事件讓他一整天心情很差,呂秋遠律師眉頭深鎖的說:「對我來說,她最後一個談話的人是我,卻不告訴我她的困境,我會覺得她對我好殘忍!看著她割腕後血流滿地的照片及FB照片上的長相,我這輩子永遠都會記得她。」切記!成為人妻前的心理準備在成為人妻前,呂秋遠律師認為,周華健的「明天我要嫁給你」反映出女人在婚前的心聲,當女人要結婚前會懷疑、惶恐,覺得我要做這個決定嗎?內心對於婚姻都是很緊張害怕的,接下來也會有很多不知所措的問題,所以,這首歌的形容真的很貼切!有些女人要結婚的原因是要逃離原生家庭、想找長期飯票或已經懷孕,呂秋遠律師表示,當妳不是因為「我很愛他」、「當下有信心可以和對方共度一生」,他強調,注意「當下」兩個字,對方沒有要你為你的決定做一輩子的保證,就像是很多人會說「我老公說他會永遠愛我,結果根本都是騙人的!」呂秋遠律師說明,「他當時說他永遠愛你是真的,但是他現在講他不愛你也是真的,只是他變了而已!」呂秋遠律師表示,只要做到的是「當下你確定你是愛他的」、「當下你有信心可以跟對方共度一世」,只要有這些心理準備即可。婚姻是個契約,規範夫妻間忠誠、互相撫養及照顧的義務,但這種契約不能建築在想要逃離原生家庭、找長期飯票或懷孕等原因之上,許多女性在考量是否要結婚的原因,很多都只是自我催眠,並沒有真正思考為何要結婚,更不用說去理解婚姻的意義。「今日你逼他結婚,明日他逼你離婚!」呂秋遠律師提醒,要結婚前,請務必達成三個要點:「你愛他」、「他愛你」、「你們有信心共度一輩子」,雖然這些都僅能代表當下,但如果沒有這個決心,就無法繼續往下走。婆媳問題.罪魁禍首永遠是老公人們在咎責於婆媳問題時,總會把矛頭指向兩個女人的戰爭,但呂秋遠律師一針見血地說,「婆媳問題的根源點永遠都在先生啊!」婆媳間有摩擦,通常癥結點都在於「孩子」及「孫子」,對婆婆來說,這是她的兒子及孫子,但對媳婦來說,這是自己的老公及兒子,只要對方插手干涉,就會覺得權益受到侵害,因此視對方為眼中釘。以老公的立場而言,怎麼做才是對的?舉例來說,老婆看韓劇看到凌晨3點,隔天星期六睡到早上10點還沒起床,這時如果婆婆問「為何你老婆還不起床?隔壁的媳婦早就起床做早餐了!」老公可以貼心的回覆「她在研究母親節要送什麼禮物給妳,一不小心就弄太晚了啦!」讓她感覺到被媳婦重視及站在同一陣線;反過來說,如果先生很白目,一轉頭就到房間叫老婆起床,並且說「媽說你為何睡這麼晚還不起來幫忙啊!」搞得老婆也不開心,扮演著挑撥離間的角色,這時沒有婆媳問題也難;但如果說「媽說你可以多睡點,午餐她來煮就好!」或是「媽叫你回娘家走走啊,過個母親節!」回過頭,老公再跟媽媽說,是我要我老婆回去過她的母親節,身為老公就是要扛責任!呂秋遠律師強調,「身為兒子,講一句話,比老婆講100句話都還有用!」如果覺得媽媽真的不可理喻,就應該搬出去,減少婆媳間的摩擦;如果還能夠溝通,老公就必須好好說服自己的媽媽,並且重塑老婆在媽媽面前的形象,例如:教養小孩時,公婆總要指手畫腳,這時老公就該跳出來說「小孩歸我和老婆管,你不需要插手!」而不是必須老婆自己跳出來解釋,婆媳間的溝通重點在於老公的調解;換個立場想,若是先生住在岳父岳母家,這時老婆就該出馬處理,才能避免發生家人之間的糾紛!懂得反抗不公平.請勿姑息與忍耐談到婚姻,許多人妻總會哀聲載道地抱怨先生的不是!呂秋遠律師表示,他不贊成太太用負面的態度去看待先生,認為先生就是這個樣子不會改變,但請記住所有的悲劇都來自於「姑息」與「忍耐」,要勇敢說出口與對方溝通,只要有不開心的事就盡情地說,至少有個出口宣洩,而不是悶在心裡。例如:夫妻都要上班,太太回家煮完飯,先生就應該要洗碗,而不是「幫忙」,夫妻倆對於家務分配及支出應該要事先說清楚。如果不清楚該如何開口,呂秋遠律師建議可以溫柔的詢問:「為何我們兩個都要上班?煮飯就一定得是我的工作呢?」老公回答:「因為我們家都是這樣啊!」老婆就可以回覆「但現在已經是我們兩個的家了,要重新訂規矩呀!」如果有女兒,甚至可以問「你難道希望女兒將來嫁出去也都是做牛做馬嗎?」除非老公還是依舊認可,代表他的腦袋已經被「大男人」思想給僵化,除了忍耐就只能離婚。另外,有些太太總會向呂秋遠律師抱怨「我先生不讓我回娘家怎麼辦?」或「我一回娘家他就會生氣」,讓他十分疑惑,因為想回去就回去,為何不能回娘家呢?若是太太總因為害怕先生生氣、擔心夫妻間的衝突和吵架,就義無反顧全部聽他的,那根本不需要詢問別人意見;因為有時候就該適時把小孩或繁雜的事情丟給對方處理,以免在渾然不覺中被對方馴化成奴隸,而自己也只能每天怨天怨地怨世界,感覺全世界都對不起妳。「不愛了」讓婚姻產生裂縫的關鍵呂秋遠律師表示,讓婚姻產生裂縫可以有很多原因,家暴、不做家事、口無遮攔等,但只有「不愛了」才是真正讓婚姻不保的關鍵,對方原本的優點全部變成缺點,彼此也完全忘記這個人就是當時拚死拚活決定要結婚的對象。婚姻是需要經營的,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誘惑,千萬不要讓生活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不然在facebook及社交軟體上,隨便搖一搖就有一堆女生照片跑出來,而從一句「HI!你好」開始聊天,聊得盡興後再約出來喝咖啡,所有的外遇就是從「一杯咖啡」做為起點;而外遇的人是有問題的,但「務必自腐而後重生」,夫妻間真的沒有任何問題時,第三者有辦法介入嗎?俗話總說趁虛而入,無虛何能入,所以兩人之間一定有問題尚未解決,但這也必須撇除一個前提,老公或老婆天生就是花心,這樣就回歸到原點,建議兩人直接離婚即可。婚姻真心話.給媽咪們的最後建議「在婚姻中,請保有自己的靈魂!」呂秋遠律師指出,在婚姻當中,最重要的是「照顧自己,不要委屈自己!」不要認為委屈就可以求全,事實上必須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讓這段婚姻沒有怨氣地繼續走下去,千萬不要做了以後才抱怨自己好委屈,甚至說出「在他身上付出這麼多,我究竟得到什麼!」只有自己願意去做,才能夠在照顧自己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點,隨時修正自己、提醒對方,一起努力在婚姻路上平穩地走下去。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10-15 癌症.卵巢.子宮
雙側卵巢有囊腫與卵巢瘤 手術切除半年後懷孕成準媽咪
花蓮一名27歲陳小姐今年初發現雙側卵巢有巧克力囊腫、卵巢瘤,接受手術後,恢復良好,日前還懷孕晉升孕媽咪,向動手術的門諾醫院婦產科醫師吳文綺道謝。吳文綺說,巧克力囊腫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瘤,好發在年輕女性身上,早期發現體積小容易治療,若囊腫變大就容易沾黏,甚至造成不孕,女性朋友要特別注意。陳小姐今年初因為婦科問題到門諾醫院求診,醫師診察意外發現,她的左邊卵巢有巧克力囊腫,右邊還有一顆5、6公分大小的卵巢瘤,陳小姐接受手術後,復原情況相當好,日前還向醫師道謝,表示自己已在7月底懷孕。陳小姐表示,因疫情影響與丈夫還未辦理婚宴,但一直期待有愛的結晶,很感謝吳文綺醫師細心檢查,及時處理巧克力囊腫問題,還在術後半年懷孕,現在很開心和丈夫一起迎接新生命,也認為這是上天送給全家人最珍貴的禮物。吳文綺表示,巧克力囊腫就是原本應該長在子宮裡面的內膜組織,異常的長到卵巢,進而產生一些症狀,女性的盛行率約1至7% ,如果不積極治療,甚至會造成女性不孕。巧克力囊腫常見症狀為痛經、經血量變多、月經周期不規則、性行為時有疼痛感等。吳文綺表示,早期發現因為體積較小,較易治療,若疏忽未處理,囊腫變也容易造成沾黏,就可能需要手術切除,且術後除了注意調養,仍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因此若有相關症狀,最好提早就醫。
-
2021-10-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和生命握手——記與L先生相處的時光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分享持續關懷病人與家屬的心得」。這幾年來,不少醫學教育文獻指出鼓勵醫學生在分科實習後,持續與照顧過的病人與家屬保持聯繫,可以更深入地學習疾病的醫學知識,以及同理病人與家屬因病而苦的感受。我們很高興這三位醫學生同意將他們的報告發表於「醫病平台」,希望透過文字的真情流露,社會大眾可以了解,醫學生在教學醫院的醫師指導下,參與病人的照護,使醫學生獲得實作經驗、病人得到貼心照護,達到雙贏的醫學教育願景。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繼續培育有愛心有能力的好醫師以照顧我們的全民。 第一次見到L先生是在五個月前的一次會診,我外科實習的第一個月。右胸擺著引流管的L先生戴著鼻導管氧氣,還是微微喘氣,高大的身材將病床上下擠滿,眼神空洞地聽著胸腔外科老師反覆解釋著肋膜剝除術的目的與風險。「手術不會切除腫瘤,我們只是希望可以清理胸腔的感染,爭取後續做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機會。」外科醫師如是說,病房內的家屬含著淚大力點頭,而L先生惶然的瞳孔沒有反射出任何疑問或期望,只是輕輕點頭。 L先生,三十四歲,三月以來開始久咳不癒,感覺呼吸有壓迫感時惡性胸水已經淹過他一半的右肺。在外院確診第四期肺癌,到我們醫院時,快速擴張領土的腫瘤也帶來難以壓制的膿胸感染,而這天討論的肋膜剝除術,就是我們希望能為他開出的一條通往癌症治療的路,又或者,度過眼前張牙舞爪的肺部感染。 後來聽說L先生的手術順利,終於可以出院,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他後續治療順利,後來幾輪換科實習,久了也沒有再追蹤他的消息。直到上個月在一般內科實習,在新入院病人清單上才又看見了他的名字。 這時的我才從病歷中知道那次出院後,他陸續接受放射線治療、四次全身性的化學治療,並在兩週前嘗試第一次的化學與免疫治療組合。這次入院的幾日前,他在家中走路時突然呼吸喘加劇,一直沒有改善,且右側髖關節骨轉移處的疼痛雖然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卻也漸漸超出目前口服嗎啡劑量的控制。 X光上,原本右側的肺部空間被白色佔滿,推測原先還有部分功能的右上肺這次也塌陷了,L先生基本上只依靠左肺維持全身氧氣的交換,而這重要的左肺出現肉眼可見、腫瘤轉移的白點。電腦斷層進一步證實我們的猜測,除了右肺腫瘤持續擴大,在其他器官也出現新的轉移,伴隨而來的肺部感染也在影像上被發現。數個月來的治療並沒有讓癌症被壓制,肺部腫瘤仍然不客氣地佔據更多器官與養分。 住院第三天夜裡,L先生發起高燒、喘不過氣,斷斷續續的咳嗽伴隨濃痰,雖然立刻換上了後線抗生素,並改成利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輔助呼吸,因為感染及呼吸狀況的不樂觀,我們在隔日早上向L先生和他太太提出轉至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的建議。L太太問:「插管可以治好的機會大嗎? 我可以跟他一起去加護病房嗎?」眼淚從她的眼眶不斷流出,她始終緊握丈夫的手而沒有抹去淚痕。我們說明以L先生目前的情況,希望插管維持呼吸的通暢,幫助他度過這次感染,不過對於之後順利拔管的把握坦白說僅有五成左右。雖然L先生十分年輕,但電腦斷層顯示肺部狀況,讓我們對靜脈輸注的抗生素療效無法有太高的期望,且加護病房規定家屬不能陪同。 「那個(插管)沒有用的啦……我們在這裡就好……」L先生拍了拍妻子的手,拒絕了插管,他說如果不能和家人待在一起,而且不能保證插管後可以拔管,在內科病房用現在的方式治療就好。病房裡,呼吸器規律地將氧氣打入他的肺部,只能看見一側胸口隨之起伏,他開始用力拍打右大腿骨轉移而痠痛不已的位置,扭動高大的身體,表情也糾結在一起。我們於是加開了一劑緩解喘和疼痛的嗎啡,遞給L太太一張衛生紙,即使不能夠吸乾她的淚水和心痛。 那個週末,我放心不下L先生的狀況於是去了醫院一趟,從病歷系統的生命徵象圖表中,看見雲霄飛車般上上下下的體溫,不斷拉高的止痛藥劑量,以及病患譫妄時所需要的鎮靜藥物使用。在護理站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去病房看看L先生和他的太太,想著如果此刻不去,明天早上來還見得到嗎?也想著如果走進到病房,面對L太太的悲傷,我該說什麼、能做什麼以陪伴那樣的難過呢?後來我還是輕輕敲了L先生病房的門。 那天,使用了鎮靜藥物的L先生闔著眼在休息,L太太給我看了手機裡一家人出遊的照片,照片裡L先生單手抱著兩歲的兒子笑得非常開心。她說他們始終抱持希望,即使腫瘤科醫師說過治癒的機率不到一成,但腫瘤仍然在進展的消息,在那天把一直努力忍耐各種治療副作用的L先生擊垮了。L太太說起他們當年結婚沒有拍婚紗,計畫今年年底才要去拍全家福說起L先生的人生還有很多計畫,他有很多家人朋友,事業剛起步,三個孩子也都還正快速的成長,有很多想要一起去的地方。她說今天他們完成了DNR的簽署,但希望還要過很久很久才會用到,護理師詢問她假如真的到了要和L先生告別的時刻,希望用甚麼方式帶他回家,她不了解為什麼明明L先生還在接受治療,我們就開始提醒他要為L先生過世後的一切預做準備,她不想要準備,她希望一切都不需要,不需要和認識十七年的先生告別。 L太太看著L先生乾燥龜裂的嘴唇,告訴我他常抱怨正壓呼吸器勒住頭部很不舒服,一直想要喝水卻又怕嗆到。說著說著,淚水又流了下來,一面流淚一面說他們年初才和孩子們一起旅行,說好明年還要再去,淚中有笑,笑裡也有無法掩飾的悲傷。我坐在一旁輕輕抱著她,不曉得該說什麼,想著明天是否可以在來醫院前為L先生買一條護唇膏。 經過幾日的努力,L先生的感染狀況回到所謂「不穩定中的穩定」,他在白天裡清醒的時間增加了,在高濃度氧氣的輔助下可以維持血氧也不會覺得喘,鼻胃管的餵食和消化功能也都順暢。不過,高燒仍持續,氧氣無法再調降,腫瘤多處轉移的疼痛也開始日夜困擾著他。隨著住院時間的拉長,起初因為感染狀況略有起色的小小快樂,漸漸被身體上此起彼落的疼痛,以及無法出院的恐懼取代。 作為醫療端的我們,看著他體溫曲線並未隨著呼吸症狀改善而進步,且幾次嘗試能無法換成低濃度的氧氣面罩後,也意識到L先生的感染雖然可以維持現有治療,但他恢復到足以接受下一次腫瘤治療的機率微乎其微。甚至,略有風吹草動,勉強控制的感染仍有很高機率惡化成敗血性休克,奪去他的生命。這位年輕的病人,年輕的丈夫、爸爸,需要了解疾病作為敵軍幾乎奪走了大多數的戰場,我們已經和他一起守在最後一道城牆之下。 L先生在一天早上比著自己的右側胸口問我:「這個會好嗎?」我重複了老師們前幾日的解釋,告訴他我們正在使用後線抗生素治療感染,但目前針對腫瘤的治療只能暫緩,等情況若能更穩定再和腫瘤科醫師討論。L先生表示了解,沒有再多問,但眼神中有早已明白的無奈。後來回想起,我十分後悔自己當時沒有更多問一些他這麼問的原因,沒有詢問他真正在意的事情。即使我明白他那句「會好嗎」指的並不只是感染,但當時的我沒有勇氣進一步探詢他對疾病的想法和憂心。 每天早上我都會詢問L先生:「今天還好嗎?昨天睡的好嗎?有哪裡不舒服嗎?」而每一天,他都回答睡不好並指出新的疼痛點,右腹、右背、右大腿、左前胸、左肩等等位置輪流出現,有時用柑橘精油按摩可以改善,有時按壓一次PCA嗎啡可以緩解,有時卻需要額外的藥物才可以讓他暫時脫離疼痛的糾纏。他說他沒辦法好好睡覺,害怕晚上會突然無法呼吸,也怕晚上會又發起高燒,甚至就這麼離開,所以不敢睡覺,但醒著又會感到全身疼痛。 我們會診了身心科、復健科、社工師、心理師,也找安寧緩和團隊進行共照,為他的疼痛控制,以及面對疾病與死亡的焦慮提供協助。記得第一次,我們想L先生提起是否有考慮轉至安寧病房,有更完整的團隊可以進行更細緻的疼痛與症狀控制,也有更多醫護人力可以時時注意他的不適,但他和太太十分慌張地拒絕了,他們希望繼續在一般病房「治療」,隨後L先生抱怨起突然的疼痛,於是對話便中斷了。 後來幾次類似的對話,每當話題將要觸及L先生對疾病或死亡議題時,往往會被疼痛的問題打斷,讓當時的我十分困惑是我們給予的疼痛控制品質不佳,還是L先生心中也不願意深談或細想疾病進展與接近死亡的問題呢。心理師準備了相框讓他可以用貼紙裝飾,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不過每日去都看到相框擺在窗邊遲遲沒有動靜。L先生的病房電視經常撥放著卡通,有時他看著便留下眼淚,L太太說那些都是小兒子在家裡經常看的,L先生很久沒有看到兒子非常想念,兩歲的孩子總是隔著視訊螢幕向爸爸媽媽討抱抱,掛了電話後心裡更加捨不得。 在照顧L先生大約半個月後,疾管署公布醫院即將放寬特殊病房探病限制的新聞,雖然一般病房仍尚未開放探病,但安寧病房可以每日固定時段有訪客探視。我們於是再次提起目前兩週的抗生素治療即將完成,但目前仍需要高濃度氧氣,無法進行腫瘤治療,疼痛控制仍不讓人滿意,是否考慮轉至安寧病房,讓更專業的團隊提供疼痛緩和的治療,並且能有更多家屬探病的機會。 聽見能和家人朋友見面,L先生抬起頭,和我們再次確認安寧病房是否還會給予抗生素、氧氣等治療,以及探病規定和一般病房的差別,然後堅定地說他希望轉去安寧病房。L太太也和我們分享她在網路上看見其他家屬分享在家人安寧病房接受照顧的故事,告訴我們她先前很不能接受安寧,以為那就是停止一切治療等待死亡,但她看了別人的分享,才漸漸了解安寧病房仍然可以進行需要的治療,還可以有洗澡機、有更多人一起照顧和關心她先生,若狀況穩定,也可以安排出院及居家安寧的照顧。和家人討論過後,L太太和其他的家人都很支持L先生想轉至安寧病房的想法,也順利地轉床,到另一間擁有不同側風景的病房。 在L先生轉至安寧病房後,我去探望過他兩次,幸運地都遇到他精神與心情都算不錯的時段。他愉快地和我談論昨天吃到了一直想吃的速食,而且L太太去便利商店大補貨,買了他喜歡的香草冰淇淋和果凍。他說昨天見到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聊了很多,孩子們假日也會從台中過來台北看他。不過偶爾晚上會尿失禁,需要旁人幫忙清理讓他十分挫折。他和太太時不時會有小小鬥嘴,兩人笑著談論孩子們的學校的功課,談論颱風要來了但似乎不會放假。 病房的窗台擺著L先生和太太的合照,還有終於完成、送給三個孩子的相框,他為三個孩子選擇了不同的動物貼紙做裝飾,依照他們的個性,完成了可愛又繽紛的邊框,準備等孩子們來的時候可以合照,放進相框裡。 結束實習的那一天,我告訴L先生我要離開這家醫院,去下一站實習了,祝福他和太太都可以平安、保重,也感謝他們這段時間對我的親切和關心,讓我可以陪伴他們這段時間。輕輕摟了L太太的肩膀,也和L先生握了手,那天L先生的手十分溫暖、厚實、充滿力量,他們祝我未來順利、天天開心。 離開病房後,我忍不住落下眼淚,想起認識L先生和L太太的將近一個月,經歷的病情變化與安寧照顧的學習,都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可以更細緻地照護病人的地方,也有可以更好地回應病人的焦慮與擔憂的時候。或許未來很難有機會再和L先生見面,但那一日他握住我的手的溫度,祝福我順利成為一位醫師的表情,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
-
2021-10-1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9/防疫任務結束 彷彿一個月老了10歲
結束徵召回到家,親友見到我全都嚇了一跳:「怎麼白髮這麽多?」護理師變瘦髮蒼白,身心耗損全寫在外貌。九月初回篩檢站探望還在服務的護理師J,見面時幾乎認不出來,兩個月不見,她的白髮變多且更消瘦,一下老了好幾歲,看了好心疼。她無奈地說,這陣子天氣熱,原本工作2小時、休息2小時,可是每天都有人撐不下去中暑,後來改成工作1小時、休息1小時,但脫下防護裝備就要花掉半小時,休息時間根本不夠,最後她決定硬撐2小時,再好好休息。我很能理解這種感覺,工作時不覺得累,一旦停下休息,才發現真是累癱了。回想7月底結束徵召回家的我,白髮叢生、皮膚乾燥、面露疲態,走路沒多久就氣喘吁吁,完全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回鄉偶書》的寫照:「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幸好我的小孩還認得出我!)時間10倍速快轉,一個月老了10歲,想不到支援防疫工作,對身心耗損不小。怕冷、腳軟、喘、忘東忘西,各種疲累後遺症。像是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坐下來,熱氣就會從腳底直竄上腦門,彷彿有個火靈魂隨時要從身體逃出來;有時又像走動的活蒸籠,隨時打開就能端出熱騰騰的小籠湯包,每一次脫下防護衣,頭髮、內衣、工作服全濕透,彷彿剛從泳池爬起,有些人的衣服甚至可以直接甩出水。悶熱、缺氧、大量爆汗、喘、異常疲累、呼吸短促,記憶力變差,常常下一秒就忘了之前做的事;太陽熱辣的初夏6月底,我脫下防護衣回到有冷氣的休息室,覺得冷得不得了,有次喝完仙草冰走回工作區,竟然冷到全身發抖:或者下班後走到超市買東西,走樓梯才發現腳軟無力、差點摔倒。因為怕感染家人,徵召期間我暫時住在旅館,每次結束工作,腦中一片空白,累到像攤爛泥,電視都不用打開就睡著了。偶然跟閨蜜L說起我的體力耗損,她怕我一個人住出事情,天天傳訊息問候:「不必回,知道妳已讀就安心了。」中醫師朋友覺得我爆汗怕冷,可能是太累了,透過視訊看診開中藥,讓我可以維持足夠體力撐到徵召結束。穿著防護裝備長期缺氧、悶熱,恐影響身心健康。我好奇問其他的醫護人員,疫情期間會不會覺得特別累?大部分回答是:「不會啊!習慣了。」有一位單眼皮、30多歲的小兒科醫師坦承,這陣子身體確實感覺很疲憊,他認為長期處在缺氧、悶熱環境下,體溫過高,身體需要調節適應,最好每小時休息一下。疫情期間穿戴個人防護裝備,是否會影響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最近也成為新的研究方向。譬如《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有篇針對英國華威醫院(Warwick Hospital)72位防疫醫護人員的網路問卷調查發現,他們最常出現疲憊、頭痛、皮膚變化、呼吸困難及視力問題,另外像溝通困難、嗜睡,以及動作及使用手術器械困難等,也讓他們覺得很困擾。研究並建議,需要採取主動措施譬如減少工作時間、改善環境,盡量降低醫護人員長期穿戴防護裝備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最大收穫:不運動的懶骨頭,竟養成日日運動的好習慣。最後,我聽從了義勇軍朋友建議:去運動。朋友之前在開刀房工作,也有類似呼吸短促狀況,最後她每天上健身房、快走,利用運動改善肺活量及呼吸狀況。我選擇了打開手機APP跟著做運動,一天一天慢慢把心肺功能、肌力練起來,現在體力恢復了,走路也不會喘,而且還不小心愛上了運動流汗的暢快感(是想念支援前線的爆汗吧?),自動自發把運動加入每日生活中:能夠大口呼吸真好!徵召支援雖然疲累,卻為我帶來了最好的身心健康禮物。(待續)
-
2021-10-0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要不要插鼻胃管?從自主,看見晚美人生的藍圖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拜讀賴教授「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文,我幾次忍不住有感落淚,同時打從心底敬佩賴教授作為醫學權威專家願意如此慷慨,毫不吝嗇地向讀者打開心房,分享他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真實且至今都不得解的痛苦及懊悔的感受。並從中提煉出作為醫療專業者「該如何對待病人不可避免的衰老與死亡」等等反思。他的慷慨大方實在令人敬佩,文中醫療專家與病人家屬雙重視角,更使全文發人深省且令人動容。藉著這篇文章,可以循著賴教授的思維,反思衰老與死亡議題。第一個最直觀的問題是:鼻胃管對賴教授的父親而言是什麼?鼻胃管對賴教授自己而言,懊悔了什麼?接著,我們跟著賴教授的視角,看見疾病與衰老如何造成父子關係的張力,以及賴教授從自身問題出發,提出對《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建議。不僅如此,我們藉著賴教授的分享,從「鼻胃管」的議題得以窺見集體社會對處在病弱老衰、臨終處境者的不理解。從不理解,延伸出以醫療或照顧者為主體的照護模式,漠視了病人的感受與尊嚴,也讓病人的生命意義被掩蓋。因此,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在思考後設且上位的問題:集體社會普遍存在健康者對弱病者的權力不對等與壓迫,可否有更多的解方?鼻胃管之於延命,它的意義是什麼?生命尊嚴與以病人為主體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最上位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探問生命意義的問題,首先必須確認「人」不只是物理性的存有者,更是意識性、精神性的存有者。因此,不關注另一個人的意願與感受時,其實正侵害此人的主體性;換句話說,正侵害他生而為人的生命尊嚴。建立在此前提,我們才能說,關注一個人的感受與意願,才是真正使人成為精神性、意識性的主體,而不是僅僅是物理性的活著的人。病人身處在疾病中,他該是醫病關係中的主體,但病人在現實中確實是主體嗎?長期以來,病人不太會被放置在主體的位置上。傳統上並不期待病人提出意見、表達醫療意願,特別是從刻板的照護責任來看,照顧病人的內容並不關注病人在精神、心靈、意識、情感層面的需求。因此,在照護現場常常見到病人的渴望、心願無人認真傾聽,此刻的病人彷彿「物件」一般,不再是完整的人,更不是主體,僅是照護場域中的客體。這讓我回想起擔任立委時期,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遇到的底層問題:集體社會不把病人當主體,而這思維反映在不信任病人上。因此,當我主張病人應該要有知道自己的病情、為自己做出醫療選擇的權利,且在特定重症的情況時,可以拒絕維持生命徵象的所有醫療措施,讓生命回歸自然終點。這樣以病人為主體的思維和主張,遭逢了巨大的阻攔,大家搖著頭、嘆著氣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任務」。當時風氣保守,主流醫療方認為不可能的理由是:醫療知識太複雜,病人沒有能力了解。也有些社福體系的權威人士認為:病人脆弱無知,無法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與決定。而有權利修立法的相關單位,大多是對「病人」該有什麼權利,模糊未知不置可否,或覺得是少數人的事而無心參與。當時我和團隊必須面對傳統的專業父權問題以及不在乎病人處境的權威群體。愈溝通阻力愈大,這使我和團隊更意識到,立法改革的必要性。我感覺自己像傳教士,大聲疾呼:不論是醫療方、專業照顧方或者病人家屬,凡是凌駕病人自主權者,都是強勢的一方。但是,不管哪一方、此刻如何強勢,都必須正視自己都有老衰、病弱的那一天。在擁有健康身體時,不妨發揮想像力,思考自己老弱障礙時,希望有怎麼樣的生活,進而協助打造友善老弱罹病及障礙者的社會制度。如此不只是保障現在的老弱障礙者,更是在保障自己的未來——不管疾病或衰老,都可以被當作主體來對待的安全環境。反之,如果在康健、擁有話語權的歲月裡,僅僅以自己的專業為主體,而非易地而處關注病人的聲音,當那一天來臨時,恐怕也將成為弱勢的一方,生命尊嚴盡失。總而言之,病是病人的、痛是病人的、命也是病人的,所以病人應該要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情,而且要能為自己做醫療決定,且這個決定必須被保障,直到病人失去意識都有效力!這就是我當初提出《病人自主權利法》至今一貫的堅持。即使需要與醫療方、專業照顧機構、民間團體、政府單位、立法委員們或者病人家屬多次溝通,也都值得我們耐煩地持續溝通,說服各方從「如果我是病人」的角度出發,方能進入病人自主的脈絡。病人自主議題方方面面,賴教授帶我們從「鼻胃管」談起可謂見微知著。賴教授提到當年照顧父親,與醫療團隊商量後便決定為爸爸插上鼻胃管。但是賴爸爸是位美食家,且神智清醒,非常不願意使用鼻胃管,最後在醫生與家人不斷遊說中勉強答應了。此後,賴爸爸會在睡夢中不小心把鼻胃管扯掉,早上起來賴教授發現了,賴爸爸只能尷尬道歉。對此,賴教授不諱言父親道歉的這幕至今都是夢魘,這種因鼻胃管引起的父子關係的張力可見一斑。而張力不只這樣而已,賴教授也提到每一次要換鼻胃管的時候,賴爸爸多次表達不想繼續用鼻胃管毫無尊嚴地活,百般不願意配合換管子。兩人僵持許久後,因賴教授一句:我上班要遲到了,賴爸爸不得不配合。當我讀到這裡,真的非常深切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以及賴教授在事過境遷的多年後,懊悔不捨的心境。讀到此處,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賴教授自己是醫生,自己幫父親插管,同時面對父子間關係的張力和醫病關係間的緊張。在多年後賴教授也有些年紀的今天,他開始回顧當年,思考「老」是怎麼一回事。他提到,如果時間倒轉,他不會讓父親插上鼻胃管。其實,在醫療照護中鼻胃管很常見,不只用在失去意識的人身上(如:昏迷、植物人),也可能使用在意識清醒的病人身上,而這病人未必是年長者,重病的年輕人也有可能會用到,生活中最常見的大概是公園裡由看護推著出門曬太陽的長輩們。而使用鼻胃管的病人,多數處在活不了也死不了的狀態裡。因此,不論上述哪一種使用鼻胃管的樣態,幾乎都會形成病人與照顧者間的巨大張力,並承受擺盪在活著與死去間的壓力。對於照顧者來說,為病人插上鼻胃管後幾乎不能多想什麼,僅僅專注思考如何讓病人繼續活命。但這樣的「活」是為了什麼?活著就有交代嗎?這常是照護者不清楚也不敢想的事。而事實上,若病人不想插鼻胃管,是否醫療團隊或照顧者有機會再次針對病人的意願做討論,找到一些可替代的方案,或是讓病人及家屬了解插與不插的利弊得失,揭露足夠的訊息讓病人可以自主判斷,也重新讓照顧者與病人取得溝通的機會,不再害怕把選擇權交給病人,張力降低,重回看見「人」而非「病」的溝通──這是在以往的醫療場域及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不習慣的事──我們不習慣讓病人障礙者做決定。正因如此,賴教授的這段反思非常感動我。我想,如果每一位醫療人員和家屬,都有像這樣的反思,將會是台灣社會莫大的福氣。而這段反思,也是當年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思考。以現今醫療文化的習慣,願意使用鼻胃管的人,尊重這位病人的意願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不想用的病人是否可以選擇不要用?或者用了之後不想要繼續插管,是不是有機制可以停止?而這機制是否能有助於醫療團隊與家屬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願與決定?諸如此類的想法在我的內心醞釀起碼二十年,因此我一有機會擔任立委,首先就想要處理這些問題。而在制度上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正代表我們的國家社會如何回應生命最上位、最核心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生而為人不可不答的一題,而將此哲思帶入制度,正是有權利修立法者責無旁貸的事。「讓病人擁有醫療自主權及尊嚴善終權」,這是我的初衷。當年本於這個想法,我提出第一版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而後我與團隊隨即遭遇極其巨大的反對聲浪。以當時的時空環境來說,病人哪裡可以決定任何事?且多數醫療團隊並不認為「拒絕鼻胃管」可以是一個選項。經過一番奮鬥和努力,感謝安寧緩和醫療與重症醫學會的許多專家醫師以及罕病基金會、失智症協會和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的強力支持,台灣有了《病人自主權利法》,我們可以在罹患重症時選擇要不要鼻胃管了。這是病人莫大的幸福。一直以來,我認為台灣社會需要更完整的「幸福的老弱障礙」與「尊嚴善終」的藍圖。這需要勇於開展對老弱障礙與死亡的想像;然而,我們的文化避諱談論死亡、疾病、醫療決定等這些「晦氣」的問題,不說不談論、缺乏對話、沒有認識、沒有想像,造成社會制度無法保障身而為人的自主與尊嚴。台灣社會非常需要正視且持續提出更多可能性,讓老弱、障礙、失能及死亡這些不可避免的人生旅程,不管在旅程中的哪個階段,都能享有自主與尊嚴。或許,讓我們從簽署《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預立醫療決定開始,創造自己想要的美麗風景吧!
-
2021-10-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尊重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份愛的禮物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台灣步入高齡多死社會台灣人口老化迅速,依2018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在2026年將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成為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另2018年2月,台灣第一次死亡高過出生人數,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死亡人數所占比率已達到72%,步入「高齡多死社會」。高齡者較年輕人有較高比例的多重共病與功能退化,造成照護議題複雜化、預期生存餘命較短、高齡非癌症病人末期病況診斷及預測皆較困難、家庭照護與社會負擔影響時間較長,死亡原因也與中壯年族群不同。由於老化造成生理的健康儲留力降低,高齡者面對各種疾病甚至死亡,都更加脆弱;同時,高齡者接受各種侵入性與非侵入性治療時,容易導致不良反應或醫源性傷害,即使積極治療疾病,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也非常不易。此外,整個案家將面對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導入後,長期失能依賴所相伴而來的照顧負擔,不但降低高齡病人的生活品質,亦會增加家屬照護壓力,與焦慮憂鬱等情緒。多數高齡者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雖然研究指出,面對嚴重疾病與後續維生治療選擇時,多數高齡者並不希望以醫療科技維持生命,反而偏向維持個人獨立舒適,以及能與親人相處的照護方式。但目前以醫療科技掛帥的臨床環境之下,高齡病人遭遇嚴重病況時,常被直接導入各種維生醫療與延命措施,過程缺乏充分的照護選擇與目標之討論。醫療人員也較少主動邀請高齡病人與家屬參與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的討論,造成高齡長者生命末期的照護,往往無法符合其實際需求與偏好。老年醫學制定照護計畫與目標時需考量高齡者偏好、疾病軌跡與預期餘命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長者,由於預後的預測困難,且病程很長,好壞變化每人表現不一,醫療人員面對這樣的不確定性,在擬定照護目標與照護計畫時,面臨相當大的挑戰。因此老年醫學強調在每次就醫制定照護計畫時,應及早與高齡長者進行照護目標的討論,且討論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考慮高齡長者本身的生命「價值觀」與「照護偏好」,來進行決策。討論過程須同時考量的重點為:一、目前此疾病是否有針對高齡者制定的臨床指引?二、此高齡者預期餘命為何?三、多重共病的疾病嚴重度為何? 四、此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為何?透過評估上述要點後,與高齡者與家屬進行溝通,規劃出符合個案需求與偏好的照護目標後,再進行為高齡者量身訂作之照護計畫的制定。以醫病共享決策模式針對進食營養措施之選擇進行溝通討論賴教授在110年8月醫病平台上以教授父親的故事,傳達其身為醫者與為人子,因文化上對於預先討論生命末期照護選擇的忌諱,無法得知其父對於管灌飲食與維生醫療之生命價值觀與選擇偏好,在父親過世多年後體認到,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因而自問: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文獻指出,高齡衰弱病人在病程末期體重減輕與食慾變差是無可避免的情況,同時身體對於營養與水分的需求會下降,就算進食量減少也不會感覺不舒服。若勉強病人進食,不但無法延長生命,反而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Chernoff在2006年的研究中發現,當高齡衰弱病人因飲食量減少而進行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簡稱 PEG)來提供管灌飲食後,術後一個月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54%,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28%;術後一年後死亡率,末期失智症病人是90%,沒有失智症的病人是63%。而根據考科藍2021年最新一篇系統性回顧文獻指出,相較於其他由口促進飲食的方式,給予末期失智症個案管灌營養(enteral tube feeding),不但無法增加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營養指標、減輕疼痛,也無法減輕照顧者憂鬱焦慮的情緒。因此,醫療專業人員應與病人與家屬共同討論不同營養攝取方式的利弊得失,若高齡病人不願意接受管灌飲食時,可鼓勵家屬經由細心手工餵食(careful hand feeding)外,選擇病人喜歡的食物,以及用著重進食以外的不同方式,來表達對病人的關心。當然,在生命末期慢慢減少營養的攝取時,死亡也會逐漸到來,但這是生命自然死亡的過程,不是餓死,也絕不是殺害。預先討論生命末期治療目標與選擇幫助提升照護品質預立醫療照護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是一個讓病人與其親友以及醫療團隊進行溝通討論,了解各種治療以及預後,再根據自己價值觀表達心願,建立照護目標,並對於未來想要或不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進行決策的過程。實證指出,預立醫療照護計畫能有效的促進醫病溝通,幫助病人得到想要的醫療照護方式,提升生命末期的品質,減少病人與家屬的壓力、焦慮、憂鬱,並增加滿意度,且能降低生命末期醫療照護成本。衰弱失能與多重共病的高齡病人,很少有能夠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溝通的機會。國外的研究指出,僅約2至29%的衰弱高齡者曾與醫療照護人員進行生命末期相關的討論,太晚進行討論或根本沒有討論,會造成病人生活品質的下降、家屬的焦慮困擾、不必要的住院、不必要地延長死亡過程、病人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醫師的過勞與醫療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尊重高齡者生命末期照護選擇是一份珍貴與愛的禮物筆者有幸以老年醫學角度針對「對老年人生命終點如何做得適可而止,使生者無憾,死者安詳」此議題撰文進行回應。過去台大團隊的研究讓我們理解,無論是腎臟科醫師、腎友、一般民眾與醫護團隊,皆認為善終指的是沒有身體上的痛苦,以及能自然的死亡。老年緩和醫學將善終視為完整生命的一部份,因此倡議每位臨床專業人員應善用每一次臨床上與高齡者接觸的機會,即早進行生命末期照護目標與照護偏好之討論。期盼本文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
-
2021-10-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歹活或是好死,值得深思
【編者按】這星期有三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應邀回應幾週前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一位在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身心科醫師、一位大學醫院老年醫學專科醫師以及一位當年推動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前立法委員,分別寫出他們對生命末期的深入看法。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社會大眾與醫界同仁對這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歡迎有更多對這方面的繼續探討。一個新觀念要能讓社會接受,就是要經過多面向、充分的、深入的討論,才可能有深遠的影響。就如羅醫師所說,期盼大家的努力能鼓勵高齡者本身、高齡者的家屬,以及臨床工作人員,主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計畫之討論,並簽署相關預立醫療決定,以便能獲得符合其心願的照護與治療方式,有機會提供高齡者這份珍貴與愛的禮物。「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拜讀了八月蔡教授的文章談到進入高齡化社會,衰、老、死是不可避免的過程,以及台灣現況是平均餘命增加之外,「不健康餘命」也增加近一個月,代表部分長壽者不一定生活品質好。因此社會大眾與醫學界更需如何對年長者達到「善終」有更多的討論,期待能有依照個人與各個家庭的共識及想法。賴教授分享了照顧高齡父親的親身經歷,做為人子的為難與掙扎,令人十分動容。二位教授的文章讓我想分享一些在臨床的經驗與想法,斗膽狗尾續貂一下。記得被會診過一位年長的女士,雖然數年前罹患癌症,在經過治療後癌症已然痊癒,並沒有轉移復發。反倒是出現失智的症狀已經有兩年以上,在失智症門診規則追蹤治療。近半年行動能力、吞嚥、語言等都明顯退化,因為反覆的尿道感染或是吸入性肺炎一直進進出出醫院。因為住院時經常有譫妄的症狀,所以會診我去協助處理躁動及睡眠障礙的問題。初次看阿嬤時,她的精神還不錯,很客氣地請我坐下,感謝我去看她。她的先生,一位忠厚寡言的老先生,在一旁微笑陪伴著。我試著幫阿嬤評估她的精神狀態以及認知功能,確認她確實在夜間因譫妄而無法有好的睡眠,記憶力及判斷力也明顯有障礙。結束會談時,我感謝阿嬤的配合,願意花一些時間讓我完成評估。她笑著稱讚我很好,特別來探望她,要我代她向我爸媽問好(原來她把我錯認是她鄰居的兒子),然後說下次我再來時要親自下廚,請我吃她做的雞肉(她錯把病房認為是她家了)。跟阿嬤道別後,我請在旁邊露出尷尬笑容的阿公到病房外,阿公連忙道歉,說她太太近年常把人認錯,希望我不要見怪。我安慰阿公,說明這些是失智症的症狀,阿公說他知道,神經內科的醫師跟他說明過。接下來我請教他是否了解阿嬤頻繁進出醫院的原因,以及他對於治療的想法。阿公又露出不好意思但是又有些憂愁的表情說,他們夫妻倆都沒讀什麼書,這些事情都是兒子跟醫師一起討論決定的,不過他也知道老伴的病情會逐漸地惡化,這幾次住院時,主治醫師都有說明,至於細節還是兒子比較清楚。後來阿嬤再接下來的幾個月住院的頻率越來越頻繁,意識狀況也越來越差,清醒的時間很短。照顧的團隊開始跟阿嬤的家人討論轉向緩和安寧照顧的可能性,只不過阿嬤的兒子說什麼都不願意,終於在一次敗血性休克而轉入加護病房之後,他同意轉入緩和安寧病房照顧。不過問題來了,他除了同意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他的部分,如後線抗生素的使用,鼻胃管、導尿管、靜脈營養等,他都要安寧緩和團隊做到最足。緩和安寧團隊很為難,因為隨著阿嬤整體狀況日漸惡化,已經無法自行翻身,身體也開始出現壓瘡。倒不是嫌棄阿嬤難照顧,而是用盡人工的方法讓阿嬤的身體活著,實在跟緩和安寧照顧希望保持病人最佳生命品質的目標有出入。阿嬤的兒子在醫師想跟他約時間討論治療計畫時,常常因工作關係無法出席,只在電話中要求所有可以讓阿嬤延長生命的治療都要繼續。安寧照顧團隊終於在一次阿嬤超長期住院後約到她的兒子來討論,醫師先解釋了目前的治療恐怕除了維持住阿嬤的呼吸血壓心跳之外,也造成了阿嬤水腫,身上多處褥瘡,也感染了抗藥性的細菌,更重要的是,阿嬤恐怕再也不會清醒與家人互動。我清楚記得那一幕,阿嬤的兒子涕淚縱橫的說:「我知道你們要說什麼,可是我寧願每天還是可以看到媽媽,即使她不會跟我說話,也不要一個死掉的媽媽!」安寧緩和團隊了解這是一位十分悲傷的兒子,對於母親的生命即將逝去無法接受。因此醫師向他說明,並不是現在就要把維持母親生命的治療全部停下來,醫療團隊也能同理他即將失去至親的痛,只是如果未來一、二週的治療,沒有辦法讓他的媽媽比現在更好,或許是必須好好思考調整治療策略,轉向以減少痛苦為目標的照顧了。在團隊溫暖同理的支持安慰下,二週後兒子同意讓媽媽減少激烈的治療手段,改為溫和的支持治療,阿嬤也在一週後安詳離世。其實阿嬤的例子天天在各醫療機構、養護機構上演,家屬當然不是故意要病人白白受苦,只是出於割捨不下的親情,或是礙於其他家屬不同意見(特別是不負責照顧的親戚最容易隨便扣上的「不孝」的帽子),所帶來的壓力。使得一些長者,因為身體功能逐漸惡化,必須使用現代醫療一切手段,讓呼吸、血壓、心跳維持住,卻不一定是有品質的活著。曾經問過一些家屬如果是他們自己遇到這種狀況他們會如何選擇,他們的答案相當耐人尋味。他們通常會說:「如果是我自己遇到,我不想這樣的活著,我會告訴醫師停止那些無效的醫療;可是我的父母親,我沒辦法幫他們做這樣的決定。」在2019年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預先為自己在生命末期預先做好醫療決定,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接受醫療照顧,而不要把這樣的難題丟給我們的家人。又或是如預立醫療決定的選項之一,可以選擇「維持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再行決定。這個選項可以讓家人有時間思考與情緒緩衝,以便做最適切的決定。只是現行病人自主權利法所規範的適用時機相當嚴格,例如賴教授提到他的父親,意識清楚,也沒有重大身體系統的衰竭,恐怕仍無法適用。希望未來修法時能把適用時機,考慮到現在國民平均餘命延長,蔡教授提到的衰老死的事實考慮進去。由於病人自主權利法中沒有罰則,醫界中有個很無奈的笑話「死人不會告醫師,活人會」。因此在醫療現場的實務上,醫療團隊即使知道病人已經簽屬預立醫療決定,萬一病人意識不清病情也到了疾病末期,還是會與家屬再次討論與決定醫療方針,以避免後續的醫療糾紛。個人認為比較理想的做法是修改醫療法與醫師法,把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條例修進去,避免疊床架屋互相矛盾,醫學教育也要把相關領域列為必修,如此全民都能受益。希望未來的修法能更臻完善,能落實病人自主的核心精神。
-
2021-10-04 癌症.癌友加油站
24歲「拳擊女王」陳念琴自曝奧運前抗癌歷程!訓練期間化療8次,終於戰勝淋巴癌
24歲台灣「拳擊女王」陳念琴2019年發現脖子忽然有腫塊且持續變大,經健康檢查,發現罹患何杰金氏淋巴癌,讓身心靈正處於最顛峰狀態的她備受衝擊,一度想放棄治療,所幸教練、醫師、防護團隊不斷鼓勵,讓她重新站起,勇於面對病魔,邊做化療邊訓練,終於戰勝癌細胞;她在臉書PO文,分享8次化療,將近兩年的抗癌過程,不向病魔低頭的勇氣與鬥志令人敬佩。【延伸閱讀:什麼是淋巴癌?症狀有哪些?好發族群、預防方式這邊看】奧運前半年罹癌 陳念琴一度想先拚奧運、不治療陳念琴指出,2019年6月在一次看診時,醫生注意到她脖子上個不明腫塊,她起初不以為意,不料之後腫塊卻越來越大,經多次超音波、斷層掃描,同年11月確定罹患淋巴癌。當時她再半年就要參加奧運,位居69公斤量級世界排名第一,身心靈都處於最顛峰狀態,實在無法相信自己罹癌,原本生性樂觀的她也找不到開心的理由,甚至一度不想治療這個病症,想先拚完奧運再說。「為了夢想,願意忍耐!」隱瞞家人病情 邊化療、邊訓練只有戰勝它,才能夠站上夢寐以求的奧運舞台!陳念琴說,她選擇面對癌症,為了不讓家人、隊友擔心,也不想被當作病人看待,起初她跟教練討論後決定隱瞞病情,但緊接而來的是化療帶來的反應,她需要邊化療邊訓練,常全身沒力,連手都舉不起來,訓練到一半想吐更是家常便飯,但為了夢想,她願意忍耐。陳念琴說,原本留中長髮的她開始面臨掉髮的困擾,初期的品牌活動髮型師就發現她的髮量正在減少,她則以壓力太大回應,還偷請對方用增髮纖維粉讓頭髮看起來茂密一點,之後就決定理成短髮,但後期頭髮卻一塊一塊掉下,最後只能去訂製假髮。此外,她也開始對食物反感,加上飲食上的限制,讓她改變飲食習慣,看到食物的當下有時會反感直接吐出來,治療後期只好將自己鎖在房裡,甚至三餐都只能吃白土司。賽後的眼淚非懦弱,而是那份堅韌不拔的自信不過,陳念琴說,去年底開始她的癌細胞已全數消失,現在只要定期回診追蹤就好,當她能以健康的身體挑戰奧運,對她與團隊來說,都是莫大的奇蹟,在八強戰裁判宣判落敗後,她下意識反射動作雙腳跪地並雙手合十、親吻擂台,她想向自己的專業表示最高敬意,賽後的眼淚不是懦弱,而是她戰勝所有挑戰,重新建立的那份堅韌不拔的自信。陳念琴說,她現在已完全康復,也都在定期追蹤,在大家幫助下順利完成東京奧運。突然的噩耗、停了一年訓練,重新再站上舞台,一切她都很珍惜,也覺得是老天的安排,讓奧運延期一年,讓她有時間好好接受治療後重返舞台「奧運第五名這份禮物,是天主給我最美的禮物!」陳念琴說,她的拳擊生涯就像搭雲霄飛車,最精彩時出現噩耗、最平凡時累積成就,感謝自己不曾放棄,達到巔峰確實困難,因這些困難使她成長勇敢,一次次過關。
-
2021-10-03 養生.心理學解密
獨處的功課 是學習更加瞭解自己
科技發達、資訊爆炸的現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遙遠,尤其是在遇到新冠疫情的這兩年,獨處已經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這一生,陪伴你最久的人會是誰?」工作中的同事?婚姻中的伴侶?一起生活幾十年的家人?其實是自己,我們有很多時間都得跟自己獨處,但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與自己相處。一個人待在家,卻未曾關注自己的心情。很多人以為獨處就是自己待在家裡,手上仍然滑著手機,便自認已經學會了「獨處」之道,但這只是在消磨時間而已。回想看看,在獨處的時候,是否會關注到自己的心情,還是感到孤單,不知道如何度過這一段時間?「怎麼樣才算是獨處?」很多人不能理解「和自己對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太過抽象。事實上,不論是「和自己相處」或是「和自己對話」都不是形容只有自己一人的情況,獨處是一種狀態,也是一個過程,我們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更加瞭解自己。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的文章,教你要找到興趣、喜好,但「尋找自己」的概念也不僅僅是如此而已,而是經由曾經有過的經驗,或者透過生活中的人、事、物,更進一步去看見、發現自己。「為什麼我會說出傷人的話?」透過回想自己當時的情境來回答。「當時的我,為什麼會這麼想?」從旁觀者來反問自己。在這樣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可能出現對事情的解釋、感受、判斷,或是下一次行動的方向。和朋友的每一段關係,都有個故事。生活中有一些可以談心的朋友,我們已經很習慣這些人事物,也和他們之間有許多互動或連結模式。然而在平日裡,我們並不會特別注意到這些細節。我們不曾認真去想當初是怎麼認識、建立起周遭的朋友圈?或是身邊工作夥伴的關係如何形成?為什麼有些人默默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有些人卻能陪著我們走過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我們也許會在房間、包包裡,珍藏某些物品,如果有一天被問到:「為什麼這麼珍視這些小東西?」或許是對你來說很有意義,也或許是因為這些物品和某些人有一段特別的連結與回憶。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也是如此,和一個人從「認識」到「熟識」,再到「相知相惜」,當中有一個「認」的過程,每段關係的開始,都會有一個故事。比方說,一些離鄉背井的人特別眷戀家鄉菜,只要嚐上一口,家鄉的回憶就一湧而上,隨著味蕾記憶延伸到心底深處,成為無盡的思念:兒時母親做飯的光景,和兒時玩伴的歡樂時光等等。透過回憶開啟「和自己對話」的契機:「那個時候、那種情境之下的我,發生什麼事?跟那些人一起經歷了什麼?」隨著回想及整理過往的每段關係,幫助我們更加瞭解自己。當下的自己vs.過去的自己用對話 讓自我開始轉動我們喜歡一樣東西,這種「喜歡」的感受可能在一開始只是一份心情,幾次後就變成一個習慣,久而久之,就會發現這個東西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時,這個「發現」就是所謂對生活的「覺察」。例如隨身攜帶的護身符,它是奶奶在考試時送的禮物,希望可以帶來好運,從此以後一直把它戴在身上。一開始可能只是因為是奶奶給的護身符,想要珍藏起來,後來小護身符一直陪伴著,帶來心情上的安定和力量,這時護身符已經成為我感知裡的一部分了。此時,護身符對我的意義,跟當時奶奶送給我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因為我賦予護身符更深層的意義。物件背後的意義,其實是我們自己加諸上去的,當別人贈送某樣東西給我們,或是我們拿到這個東西的當下,就會開始慢慢地將經驗、經歷加諸在它身上,經過一次、兩次、三次的陪伴,最終產出了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珍藏的物品會變成一個故事,在某個時候用來陪伴自己。就像早年歌手阿妹每次上台表演時,一定會帶一支專屬的白色麥克風,這支白色麥克風就變成大家熟知的專屬象徵或符號,當這支麥克風遺失,影響的就不只是阿妹的心情,甚至連演出效果都會有所影響。關於認識自己或和自己對話,除了是一個「當下自己」和「過去自己」的對話過程,同時也隨著自己的成長,而對自己有著不同認識、自我瞭解,這會是變動性而不是固定的過程。透過以往的經驗、現在發生的生活情境,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型塑出當下自我對話。我們都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轉動,「自我」是不斷轉動的過程。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充分運動與陪伴/收養退休導盲犬 「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
給狗狗的真心話上班族陳小姐:親愛的狗狗,分享我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也想為你做點什麼。原來,陪你散步、陪你運動,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守護你一生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許多人對於導盲犬與人類深刻情感的印象,來自電影「再見了,可魯!」。可魯在退役之後,回到小時候的寄養家庭終老,電影完整呈現導盲犬的一生。現實中的導盲犬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樣需要主人充分的陪伴,適當運動、預防髖關節退化,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收養退休導盲犬安卡,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提提研創辦人李昆霖說,才養一個多月,八歲的安卡已經變成媽媽的金孫,為了陪狗狗散步,她願意出門走走,不再唉聲嘆氣,家裡充滿愛的能量。安卡到來,變成可愛的「金孫」,鼓舞了情緒低潮的媽媽。李昆霖表示,「許多民眾不知道導盲犬是可以收養的。」幾個月前,他至台灣導盲犬協會申請導盲犬寄養家庭,這才瞭解除了八至十歲退休導盲犬,或年紀輕、培訓失敗的狗狗也可領養。 李昆霖說,孩子很小就希望可以養一隻導盲幼犬,但申請之後,才知難度真的很高,需通過層層考核,指導人員親自家訪,觀察環境、飼主生活態度、過往養毛小孩經驗,並評估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安卡(Anca)是退役的導盲犬,原本已經找到收養家庭,卻因可能導致幼兒過敏而被退養。李昆霖表示,安卡第一次到家裡時,相當穩定,乖乖地坐著,不怕生,也不躁動,適合正處於情緒低潮的媽媽收養。想散步尿尿都能用肢體表達,智商之高超乎想像。養過一、二十隻狗的李昆霖表示,安卡是他看過最聰明的狗,不管是想散步、尿尿、吃東西,都能透過肢體清楚地表達意思,智商之高,超乎想像,「不覺得養一隻狗,而是養了一個小朋友。」 最重要的是個性夠穩定,在家裡從來不吠叫,安靜乖巧,完全收服了李媽媽的心,把牠當成另一個金孫,視為小孩來教養,生活作息必須有紀律,這也讓她因為溜狗而願意外出,與人互動。大狗老化髖關節易退化,須適當運動避免肌肉萎縮。如何幫退休的導盲犬找到一個可以安享天年的家,是一大挑戰,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教育推廣組主任彭筱涵表示,一般導盲犬約在十歲時退休,想認養的人一聽到狗狗已經十歲,未來可能必須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就興趣缺缺。養狗經驗豐富的李昆霖建議,民眾在收養退休導盲犬或到動物之家領養狗狗前,都必須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養狗,包括自身經濟狀況、家人能否接受、居家環境適不適合,以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他也提醒,因為黃金獵犬、拉布拉多都屬於大狗,老化之後髖關節容易退化,行動不便,除了醫療費用,還可能還得抱上抱下,自己要有足夠體能。不管大型犬或小型犬,每天都需要適當的運動散步,尤其大型犬髖關節容易出問題,如果缺乏足夠運動,容易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認養老犬雖然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照顧,但退休導盲犬個性沉穩溫和,整天開心地笑著,帶給他們一家人很多溫暖,可說是最佳陪伴犬。李昆霖說,「收養安卡是上天送給我們家最棒的禮物。」狗狗乖巧懂事,喜歡撒嬌,對其他動物有著超高的包容性,連貓咪搶吃狗食,也不會生氣,就傻呼呼地站在旁邊看著,超級可愛。導盲犬養成內政部登記,全國約有六萬多名視障者,以國際導盲犬聯盟的理想比例1:100估算,台灣至少需要600隻導盲犬,但因養成訓練相當困難,數量遠低於實際需求。 彭筱涵說,訓練導盲犬,專業且複雜,且成功率並不高。挑選品種後,成功配種的幼犬必須在二至四個月至寄養家庭生活,學習社會化生活,適應各種環境。 一歲至一歲半時,回到訓練中心由訓練師接手,八至十二個月才能結訓。之後則是共同訓練階段,安排導盲犬與視障者共同生活,由指導員指導如何照顧導盲犬,並與導盲犬培養感情,接下來再安排一至三個月不等共同訓練,如果兩方都適應良好,才算是成功圓滿。
-
2021-09-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徵召日記7/篩檢站是寫滿故事的深夜食堂 有人飆淚、有人哽咽、有人崩潰大罵
180公分高,有著寬闊肩膀、體格壯碩的中年男子,被醫師戳鼻子完成篩檢後,轉頭看著我,淚眼汪汪,「真的好酸喔!」他紅著鼻子說話,眼淚直流,我立刻遞上一包擦手紙,請他自己抽取使用,這類因為篩檢戳鼻子酸痛到飆淚的人,還滿常見的。備妥旅行袋,姊妹擔心確診,家裡只剩老媽媽。也有人因為掛心家中事務而流淚。有天傍晚兩位在疫調中心工作、個頭嬌小的姊妹來採檢,她們拎著小碎花旅行袋,裡面裝了換洗衣服及用品,準備很周全,姊姊說,萬一確診了就不必再回家拿換洗衣服,「現在家裡只剩下老媽媽一個人,」說著說著就哽咽了。一位13歲的國中女生聽到自己確診,哭得很傷心,因為母親已在檢疫旅館隔離中,她根本不知該怎麼辦,一個人隔離又很害怕,後來經過護理師多方協調,最後讓她可以跟母親在同住一起。兒子只是匡列隔離,母親卻被同事孤立。我碰到哭得最厲害的,是一位在衛生機關工作的人員。她的兒子去診所看病,結果有患者確診,因此被匡列隔離14天,採檢為陰性,與兒子同住的她被長官要求請假回家休息,理由是怕她影響同仁健康。為求安心,她自己跑來採檢,等候篩檢過程,她不斷接聽手機處理公事。進入篩檢室,她一坐下就猛掉淚,眼淚流不停,做完篩檢她告訴我,原來常跟她一起吃飯聊天的同事,最近也都躲著她,同事也不敢跟她說話,感覺被孤立了,「明明我跟兒子就沒有確診啊!」她拿著陰性的快篩報告委屈地說。病毒人人怕,確診需要的是被隔離、治療以及阻斷感染源再擴大,而不是被指責、獵巫或污名化,這也算是霸凌吧!不應該如此。公公過世、先生確診,她帶3個孩子採檢心力交瘁。有時,沒有掉眼淚的篩檢者,背後故事更令人心酸。有次一位居家隔離的媽媽在篩檢站大發雷霆,幾乎把所有人都罵了一遍,包括我。「不是篩檢完就有防疫計程車載我們回去嗎?車呢?」她帶著小六的女兒、小三的兒子,最小的還抱在懷裡,她的先生確診隔離中,衛生局請她們來做篩檢,可能是溝通出了問題,大家一問三不知,她又沒有帶手機,結果是篩檢站的值班主管用自己的手機幫忙叫車,並請她聯繫衛生局人員處理。很不巧的是傍晚時間很難叫車,她們等了一個半小時直到六點篩檢結束撤場,還是找不到車,只好請她們到院區後方停車場等待。傍晚有點悶熱,衛生局也派人關切並協助安排車輛,我陪他們一家人站在斜坡上,看著姊弟倆緊張地在旁不敢說話,為了打破僵局,我主動聊起家中小姊弟愛吵嘴又愛黏在一起,並拿了瓶酒精說,「我來示範我們每天在做的全身消毒。」我請弟弟閉起眼睛,用酒精幫他從頭到腳噴一次,背面一次,左右腳勾起來腳底再噴一次,弟弟一邊消毒一邊笑著說好涼快,接著再替姊姊、媽媽消毒,氣氛輕鬆緩和不少。媽媽說,上個月公公過世,五天前先生確診隔離,五天後她們被通知要做檢驗,她心裡有好多的疑惑、不解及害怕,一個人帶小孩又要辦喪事,實在心力交瘁,又沒人可說,這時我能理解她的怒氣所為何來。送她們上車時已經七點半,距離原來的下班時間多了一個半小時,卸裝備時才發現自己累到快虛脫。日劇《深夜食堂》裡有句經典名言:「每一次相遇和聚會,都完整了我們靈魂的拼圖。」就像我永遠忘不了那家人上車前的眼神:溫柔、堅定,一直跟我道謝、揮手說再見,這是我在徵召中收到最珍貴的禮物。(待續)
-
2021-09-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器官捐贈是一份愛的禮物! 爸爸雖然生命結束,卻用另一種方法延續在這個世界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器官移植面面觀」,由一位器官移植的外科醫師敘述自己選擇走上這專業的心路歷程,接著是一位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分享她本身捐贈自己的肝臟給父親的感人故事,以及另一位器官捐贈移植協調師追憶她事隔多年,有機會與捐贈器官的家屬見面的諸多感觸。編者與鍾孟軒醫師首次見面是在一群初入醫學系的同學主動成立「與病人為友」的活動,看到這些學生仍舊秉持初衷繼續播愛是最令人感到溫馨的。作為器官捐贈協調護理師,已經邁入第15年,醫病關係對我來說是特別的,因為協調師服務的對象,都是躺在病床上腦死或生命末期的安寧病人,我僅能從與每個家庭互動中,拼湊著曾經屬於這個生命的故事:他也曾是某人的父親、某人的丈夫、某人的兒子。生命的結束讓這段關係被迫走向終點,卻也可能成為另一個生命的轉捩點,迎向另一段關係的開始。每個捐贈者、每段故事都是特別的,每個生命的結束,都曾讓家人面臨生命當中最難的抉擇。上週某人壽來函希望我能去公益分享,一堂60分鐘「留一份愛的禮物」器官捐贈主題,接洽溝通的過程中我好奇詢問主辦人:「為何會想邀請這個主題呢?」電話中他靦腆的回答:「爸爸在貴院捐贈器官,是106年捐贈的!不知道您還記得他嗎?」我的腦海瞬間被拉回那個時空……華哥,從事消防設備的工作,妻子離開後,獨自扶養兩個兒子成年,此次因車禍外傷致顱骨骨折、硬腦膜外出血、小腦及腦幹挫傷,雙側肺挫傷及左側氣血胸,到院前曾失去生命徵象經急救後回復心跳血壓,手術清除硬腦膜外血腫,術前及術後皆沒有任何腦幹反射,術後電腦斷層顯示小腦及腦幹嚴重血腫。生冷的醫學名詞定義了一個病人的疾病,不帶一絲一毫的個人感情。器官捐贈的想法是由華哥的同居人茹姐首先提出的,她表示有次陪華哥到門診看胃食道逆流時,剛好聽到器官捐贈宣導,可惜那天因為趕著去上班沒有時間辦理健保卡註記,但華哥當時卻語意深長地向她說:「如果哪一天我有機會捐器官,我覺得能這樣幫助別人活下去很有意義!」華哥的兩個兒子當時都在國外,接到消息後已經在趕回台灣的途中。兄弟倆風塵僕僕的抵達加護中心,看著華哥全身插滿管子,呼吸器、胸管以及強心升壓藥維持生命徵象。「爸!你怎麼會傷成這樣?」兄弟倆一陣痛哭後,默默地聽完主治醫師的病情解釋,又靜靜地聽茹姐說著父親曾經交代願意器官捐贈的想法後,慢慢地能稍微冷靜下來思考,怎樣才是最好的選擇與安排:「爸爸的確是很熱心幫助人的個性,我們也相信他會願意這麼做,我們兄弟會願意尊重爸爸的交代,但真的沒有奇蹟嗎?」在顱內壓破百的情況下,看著生命徵象的起伏與三種強心劑升壓藥緊繃劑量,腦幹功能完全喪失,完全仰賴維生醫療,的確是看不到出現奇蹟的曙光,時間也愈來愈珍貴,生命在呼吸器帶動的一呼一吸間快速流逝。我能理解兄弟倆能立刻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是多麼艱難的決定,下午完成了第一次腦死判定,原想著隔天讓父子們再多個一天的相處時光才執行二次腦死判定。但凌晨兩點卻接到加護中心的緊急電話,生命徵象極度不穩定,必須緊急啟動二次判定程序,檢察官在凌晨四點三十分到院同意了器官摘取手術。來自各家醫院的手術醫師們,也如期趕達準備手術,在告別與祝福聲中,我陪著家屬在凌晨五點三十分把華哥送往手術室。華哥57歲的生命結束了,遺愛人間的心願完成了,心臟、肝臟、兩枚腎臟及腹腔血管都保存下來了。這麼緊急的過程中,半夜三更請求醫師回醫院支援腦判,場景歷歷在目至今依然清晰。「怎麼會想邀請這個主題喔?我覺得我們兄弟當時做了正確的決定,幫爸爸留了一份愛的禮物。雖然他的生命結束離開了,但卻用另一種方法延續在這個世界!他也留了最好的禮物給我們,千萬不要吝嗇愛與分享。還有我很高興,您真的還記得他耶!」兒子在電話那一頭娓娓道來。15年來,在服務超過250位捐贈者及其家庭後。我漸漸釐清了協調師的價值,就是在生命遭逢黑暗時,能協助這些即將面臨喪親家庭,支持她們所做的任何決定,幫助她們在黑暗中看見光!在這些服務過的家屬當中,也有好幾個家庭甚至出現了兩位的大愛捐贈者,當人生的考驗如此艱難時,聽到他們再度選擇器官捐贈的決定,我感嘆著老天的殘酷,也心疼著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但我知道支持她們選擇的並非協調師這個職業,而是我們發自內心相信:「器官捐贈是一份愛的禮物!」我感謝這生命中的貴人們,引領我理解,這是一種能用生命感動生命、難得的緣份。
-
2021-09-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人生下來都是殘缺的一半,直到找到另一半才算完整!
【編者按】最近我們發現要提高老人醫療的照顧品質,不只醫療團隊需要提供更多的資訊給社會大眾,我們更需要讓醫療團隊有機會了解老人族群身心方面的需求,因此我們陸續以「快樂幸福的老人」為主題,透過他們的筆,讓大家瞭解這些老人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追求快樂。這星期我們邀請到三位老人回顧他們幸福的婚姻:一對雙雙已過九十高齡的夫妻與大家分享他們如何在疫情壓境人人自危之際,共同維持身心健康愉快;一對八十幾歲的先生與接近八十的夫人回憶過去的戀愛、結婚,而今仍沉醉於愛情洋溢的甜蜜享受;另一對年齡相仿的夫妻回顧兩人大學時代透過基督教團契活動而認識、戀愛、結婚,分享他們的心得是宗教信仰使他們生活更充實,同時病痛的考驗使他們領悟到夫妻之間互相照護支持更是幸福的泉源。有言「人生下來都是殘缺的一半,直到找到另一半才算是完整」。我何其幸運找到的是比較好的那一半。我與內人是在私人的小班制美語補習班認識的,當年我們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校園風氣下為著留美去補習英文,她剛好坐在我的鄰座。她是典型的「白富美」,我雖然「不矮、不窮、不醜」,但離開「高富帥」有一大段距離。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上天不負苦心人,就憑著一股愚誠贏得了她的芳心。我們的英文老師眼看這兩個學生上課心不在焉,私下跑去找她父親說:「你不是要你的女兒都嫁給醫生嗎?你的寶貝么女,好像跟學物理的,不是學醫的在來電喔!」她父親是在大稻埕人人皆知的小兒科名醫,他希望他的下一代都是學醫也是人之常情。我的父母親是在日本神戶相識相戀,返台後徵得父母同意而結婚的,在大稻埕也是一對有名的恩愛夫妻。就憑著父母的盛譽,讓她父親認為來自美滿家庭的孩子,應該懂得如何給他女兒幸福,雖然不是學醫的,他樂意讓一切順其自然發展,而讓他的女兒繼續心不在焉地補習英文。我拿到的全額獎學金相當優厚,但有嚴格的報到期限,因為急著出國,我們從第一次單獨的約會到訂婚僅僅花了四個月。我們的女兒說不可思議,我告訴她當年我很清楚我在做什麼,是妳媽媽很勇敢。讓女兒更無法了解的是一年後我們在美國結婚,雙方家長在台北國賓飯店舉行盛大的婚宴竟然沒有新郎新娘出席,只按當時的慣例在各大報刊登我們在美國結婚的啟事。當年帶著簡單行李,手拿一個近一公尺的長筒內放健康證明的肺部X光照片,從台北松山機場趕到遙遠的美國,換了四、五次飛機,足足花了三天兩夜才抵達學校完成報到手續。其中艱辛不是現代的兒女所能了解的。婚後五十年我們在當年雙方家長為我們舉行婚宴的同一個地點—台北國賓飯店—舉行金婚紀念宴會,邀請百餘親朋好友。我們在請帖上特別註明婉謝任何形式的賀禮,但是我們還是收到了許多盛情難卻的禮物,因為禮物上都已刻上我們的名字。讓我們更感動的是百餘賓客全員準時到齊無一缺席。宴會由我們的長子擔任司儀,他有多次主持大型國際會議的經驗。宴會前我問他:「當司儀最重要的是什麼?」他說:「控制時間!」。我說:「錯了!最重要的是要讓你媽媽高興!」 。他果真不負所望,主持整個宴會過程非常順暢,歡欣的氣氛在司儀的幽默引導下,由身為主角的我們身上擴展,突發的笑聲、不斷的掌聲,令全場賓主盡歡,充分達成任務,讓他媽媽非常開心。我們有二男一女,會中我很慎重地感謝內人將兒女都培育得跟她一模一樣地活潑、健康、開朗、勤奮、善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攜手共同面對諸多喜怒哀樂已渡過了七老八十而步入八老九十了,所幸尚能興之所至相伴到處遊覽。我每次看到悲情故事的電影,或聽到纏綿悱惻的戀曲,對自己選對了另一半深感無比的幸福。 結婚不是愛情的墳墓,是相依為命的歸宿。
-
2021-09-08 養生.人生智慧
活在當下、順應自然…56歲方文琳沒有中年危機,「不減魅力」保養3秘訣
在臉書上秀出結實體態,與粉絲分享鍛鍊過程,不禁讓人揉揉眼睛......「這真的是方文琳嗎?」擁有溫柔恬靜的氣質,卻散發強壯堅韌的底蘊,她是1980年代起家喻戶曉的女歌手方文琳,現在專心演出各大戲劇演劇,她不吝惜秀出結實肌肉-「把身體健康照顧好,就是不讓子女家人擔心。」 父母健康,就是給孩子最大禮物 「我常跟她們(女兒)說,妳們應該很開心,媽媽這幾年都在運動、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你們不必擔心我這個媽媽(笑)。所以妳們也要把自己照顧好,儘管去追求想做的事!」 56歲的方文琳說,身為父母把身體照顧好,就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他們不用花太多時間去牽掛父母,而是能認真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我們身體健康,未來還能做很多事情、還能完成很多夢想。」 擁有熟齡的美麗、揉合著人生的歷練與處世智慧,方文琳並非是溫室裡嬌嫩尊貴的花朵,而是在任何處境都能綻放芳香。 她的言談間透露著,獨立不是追隨誰的思潮,而是對生命純然地信任與祝福-她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 分享運動經驗,「我們都能突破自己」 「其實我覺得這幾年運動,帶給我更多自信吧!運動成果就是讓人看起來很自然、陽光、正面!把汗流出來,好像擁有滿滿正能量,也會吸引到很多喜歡你的人。」 方文琳說起運動對她的影響力,就像找到一根支柱紮根在世界上,是恆常穩定的力量,甚至還有個小成就,她發現自己的改變,就能帶動其他熟齡朋友的改變。 「可能看到我在臉書上持續分享吧!很多大概跟我同年紀的朋友們,或跟我面臨同樣問題(更年期困擾)的人,看到我的分享,他們也有一種『我也可以』的想法,慢慢地就變成行動,不管幾歲,相信『我也可以做得到』。」 不過,對於過去就少運動的朋友們,要怎麼開始第一步呢?「不勉強自己,先找到適合的步調吧」。 「我年輕時喜歡游泳,可是那不是常態的運動習慣,真正要說開始運動,就是大概50歲上下吧。那時候我面臨更年期的身心轉換,會感到心煩、躁動,我知道要找到抒發心情的方式,弟弟和家人就給我『運動』的建議。」 「我從慢跑開始,慢慢地跑步,我不勉強自己,持續幾年後,才慢慢從跑步的運動中學會一些運動的基礎知識,像是結束要做一些肌力伸展、必須重訓等等,慢慢地才有現在你們看到的我。」 發揮本能,沒有所謂的「中年危機」 方文琳聊起步入中年後,並沒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只是發揮本能、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方式,「畢竟人生哪一刻不是在改變呢?」提到未來的計畫,她不講得太遙遠,只盼活在當下、順應自然,「人會找到自己的路」。 「我不是在步入中年後,才開始心態轉換。我想我在這個圈子(演藝圈)30多年了,遇到多少事情、面臨多少抉擇、看盡多少成功與殞落,必須隨時隨地去調整心態,了解『不可能永遠站在高處,一定會有走下坡的時候』,那不是我中年時才會遇到的事情,前面就會遇到了。」 活出喜歡的樣子,才能心安理得 她聊到,人不是在中年才會走下坡,真實的人生總是起起伏伏,只是大家對於「年齡」的增加比較有感受性,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活在自己的專屬時區裡,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才能真正心安理得。 「每個階段我都會去自省,還有哪些事情該改進?哪些事需要加油?覺察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就多多去充實、發展想學、有興趣的東西,唯有如此,才有更多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人生下半場。」 方文琳「不減魅力」保養3秘訣 1、適量運動,為健康助一臂之力。2、用保濕精油,充分滋潤乾性肌膚。3、持續保持學習,為心靈做保養。●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她13年不想性愛、夫提分居才配合!他被當「提款機」當然不公平,妳用心才能真挽回.預防癌症、血栓、更年期症狀!50後飲用5種香草,輕鬆安度熟齡人生.50後放過自己,好好享受生活!這樣嘗試「極簡生活」,讓心靈更加放鬆、樂觀
-
2021-09-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轉身之前,告別之後! 隨著年歲的增長,關係的練習開始從「生離」轉向了「死別」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走出喪親的幽谷」。一位癌末老年病人在接受醫院的安寧療護下過世,病人的女兒一時跌入憂傷幽谷不能自拔。病人的外孫女剛好在同一醫院任職,於是在女兒的鼓勵下她接受這醫院的臨床心理師的治療,成功走出幽谷。女兒主動與我們分享母親如何走出傷痛的心路歷程;心理師以如詩如畫的文筆娓娓道出如何幫忙病人透過「成功的」哀傷,建構新的關係;資深身心科醫師深受這位同事的故事所感動,進而闡述緩和療護是以病人、家屬、照顧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並分享一位病人與家屬從靈性宗教的層面去尋求解脫生死的故事。讓我們透過這奇妙的因緣,一起聆聽這醫院同仁一起彈奏的美麗哀愁三重奏。愛別離,是生命最深刻也最真實的挑戰之一,也是人寓居於世,行於生死流向間,反覆練習的課題。如最初的分離,在「生」的瞬間,我們離開了熟悉、安全的母體,開始此生的旅程;如成長的過程,我們經驗了各式告別,也許是童年喜愛的玩具不見了,也許是緊握在手的小被被消失了,也或許是珍藏在鐵盒中捨不得吃的那顆糖果就這麼地融化了。這一路,我們與曾經的同窗及師長說再見,又與那曾牽手散步的情人道離別,隨著年歲的增長,關係的練習開始從「生離」轉向了「死別」。無論是預期或是非預期的發生,這一生我們不斷地投身關係,然後又不斷地經驗關係的改變。而這一次次「別離」所帶出的身心經驗與感受,我們喚它為「哀傷」,那是源起於我們對愛與關係的珍惜。 面對愛與關係的練習曲我們一路學習,一路茁壯。成長,讓我們懂得在生活中揮手、說再見,但在生離死別的瞬間我們仍依舊感受到這難以承受的疼痛。我們流淚因為心傷,我們憤怒因為無法改變,我們不安因為害怕遺忘……於是我們開始想起「從前」,開始回憶「曾經」,試圖在生活中尋找熟悉的容顏、捕捉相似的聲音與不變的氣味。我們透過身體的記憶追逐過往,像是透過一口高麗菜的滋味開啟了過往與母親飯桌前的家常對話,亦或是透過一輛單車想起了童年時父親騎車載我們回家的時光。事實上,無論是轉身之前,或是告別之後,哀傷工作的對象從來就不是「離別」;而是因離別所帶來的「生活與關係的改變」。哀傷是身心安頓與關係照顧的邀請 離別所帶來的巨大改變,使我們在事件中經驗了慣性生活的斷裂,而這種被世界給「拋出」的孤零零感,讓個體需耗費相當多的心理資源才能穩住現下的生活。因此,如何協助家屬提升當下的身心安適感,往往是哀傷工作的首要。除了外在環境安全感的建立,有助於個體內在身心安頓的方法包含睡眠、飲食等基礎生活作息的結構化、引導個體感受當下的感知與存在、接納自己情緒的表達與發聲、允許適時的休息與自我照顧。而期間親友的陪伴或分憂,除了能增進社會連結與支持,亦有助於個體調節對現下生活挑戰的威脅。當哀傷者的心理資源日漸回穩,討論希望生活,引導個體依循當下的心力、體力與能力,投入生活行動即是下個階段的目標。 另一方面,除了生活感的延續與世界的再連結,因他者消逝所帶出的「關係斷裂感」的接應,亦是個體在哀傷歷程中重要的療癒行動。現下的「缺席」突顯了過往關係日常的「常在」。透過與他人談論記憶中的「他/她」,分享屬於你們的關係回憶,抑或是自我書寫整理,透過語言與文字的言說,在「憶起」的當下,過往的關係經驗被帶起,此刻他者宛若「恆在」。於是我們想起了母親的模樣,想起了過往關係中的疼惜與那些年她傳遞給我們的生活技能。從前的囑咐與叮嚀、一起散步的身影、一道招牌菜的滋味、一起給棉被裝被套的回憶,那存放在記憶裡的芬芳一觸即來。這些屬於過往日常的小片刻,恰恰承載著我們愛與關係的連結。於是我們重新認出了自己在關係中的模樣與需要,重新看見那些潛藏在回憶中的各式訊息。當關係開始說話,我們用心聆聽,可能是思念,也可能是遺憾,但我們終將明白這些都是不同形式「愛」的發聲。我們在回憶中看見關係中的「來不及」,但也看見關係中許多的「在一起」。如同繪本「獾的禮物」,森林裡的動物們想念獾、談論過往與獾的種種回憶,然後明白哀傷不是走出去,而是活出來。我們依舊共享著許多生活的曾經,共享著許多相似的生活習性與價值。於是我們可以祝福,也可以說再見;我們知道,告別不是遺忘,而是傳承。哀傷有賞味期嗎? 那麼哀傷有時間表嗎?哀傷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又要多久的時間才算正常?事實上,哀傷是相當屬己的經驗,如同每段關係發展有著不同的節奏與速度,每朵花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尊重並理解哀傷的個別性是重要的。而哀傷的發生,往往也比我們認知的還早。病房裡的太太著急詢問:「他走了,我以後該怎麼辦?」生病的年輕媽媽邊流淚邊敘說著對孩子未來生活的牽掛,當感知到離別與失去的可能,哀傷就已啟動。面對這些即將到來的離別,哀傷照顧的工作,除了關係的表達,也包含了對當下與對未來關係照顧的行動。一段關係的前進,總是立基在生活裡,病榻前伴病親近時刻的創造,與家人的溝通促進,這些都有助於日後哀傷的因應。 而哀傷心理工作的目的,並不是取消哀傷經驗與哀傷情緒,重要的是增加個體長期的心理適應。正因生命是持續性的發生,因此一些重要的節慶或紀念日,抑或是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畢業、結婚、生子等,都可能讓我們再次經驗到逝者於真實世界的不在,然而「不在」並不等於「關係的缺席」。我們可以帶著母親的祝福步入禮堂,也可以在孩子畢業時和親友騎單車環島,重溫一家人過往一起騎車的時光。「愛」還在,「關係」還在,只是換了形式與我們相伴。 無論是轉身之前,還是告別之後,我們都將帶著對自己與對關係的新理解,持續前行。「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許多年後,我們仍會憶起已逝的親人,我們仍會落淚,仍感心傷,但我們也能帶著記憶與價值前行,活出微笑與希望,開展出新的關係與生活。
-
2021-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快篩5大NG行為別犯 核酸檢測、抗原檢測試劑怎麼選?
●居家快篩適合住家或工作點位於確診高風險區●若與確診者足跡重疊,也建議可以居家快篩●接觸疑似確診者,兩周內可5天篩一次疫情逐步緩降,不少企業與機構為維護場域安全,要求出入必須居家快篩。疫情間協助企業篩檢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部分民眾對使用居家快篩試劑仍不了解,他提出常見的5大NG行為,提醒民眾注意,以免傷了荷包又失準。居家快篩常見5大失誤1、操作前必須先清潔雙手:如果雙手未洗乾淨,採檢棒可能被汙染,造成結果失準。2、使用前必須檢查保存期限:居家快篩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有失去效力的疑慮,結果也無法參考。3、別急著拆封:有人拿到快篩套組後馬上就拆開,陳宥達指出,這不是拆禮物,使用之前再開封,避免試劑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4、使用時採檢棒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人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採檢棒沾入試管,若浸泡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5、採檢顯示日期並拍照存證: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陳宥達建議,可先閱讀仿單再進行採檢。採驗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汙染。核酸檢測較準 抗原檢測便宜食藥署目前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有5款,部分民眾不知如何挑選。陳宥達指出,由於鼻腔可採集的病毒量最多,居家快篩試劑都是從鼻腔採檢,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及抗原檢測。核酸檢測優點是偵測靈敏,Ct值小於37就能夠偵測到,且陽性一致率較高,高達97%,但所需費用較高,單組落在新台幣1800元上下,所需採檢時間較長為30分鐘。抗原檢測操作方便,需時較短約15分鐘,但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低,約90至94%,單價落在單支300至400元間。應該選擇核酸還是抗原快篩?陳宥達說,若染疫風險不高、必須定期快篩,考量成本,建議選擇抗原快篩;若3天內曾與高風險確診者接觸,則建議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出現偽陰性、偽陽性怎辦?家用快篩雖然方便,但對於病毒量較少的Ct值較高者、無症狀感染者,或採檢不確實的人,檢測準確度讓人存疑。陳宥達說,若擔心出現偽陰性或偽陽性,建議採撿第一次後,5到7天再做一次快篩。不論是核酸還是抗原快篩,一旦檢出陽性,建議盡快通報各地衛生局,或自行前往相關院所進一步檢測,謹記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
2021-08-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居家快篩常見五大NG行為 跟著醫師這樣做不會浪費錢
疫情逐步緩降,不少企業與機構為維護場域安全,要求出入必須居家快篩。疫情間協助企業篩檢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部分民眾對使用居家快篩試劑仍不了解,他提出常見的五大NG行為,提醒民眾注意,以免傷了荷包又失準。●居家快篩常見五大失誤一、操作前必須先清潔雙手,陳宥達說,如果雙手未洗乾淨,採檢棒可能被汙染,造成結果失準。二、使用前必須檢查保存期限,居家快篩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有失去效力的疑慮,結果也無法參考。三、是別急著拆封,有人拿到快篩套組後馬上就拆開,陳宥達指出,這不是拆禮物,使用之前再開封,避免試劑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四、使用時採檢棒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人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棉花沾入試管,若浸泡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五、等採檢結果出來,必須擺放日期並拍照存證。陳宥達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另外,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陳宥達建議,可先閱讀仿單再進行採檢。採驗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汙染。●核酸檢測、抗原檢測比一比食藥署目前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有五款,部分民眾不知如何挑選。陳宥達指出,由於鼻腔可採集的病毒量最多,居家快篩試劑都是從鼻腔採檢,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及抗原檢測。核酸檢測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偵測靈敏,Ct值小於37就能夠偵測到,且陽性一致率較高,高達97%,但所需費用較高,單組落在新台幣1800元上下,所需採檢時間較長為30分鐘。抗原檢測運用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像是鑰匙與鎖配對結合的概念,操作方便,需時較短約15分鐘,但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低,約90至94%,單價落在單支300至400元間。應該選擇核酸還是抗原快篩?陳宥達說,若染疫風險不高、必須定期快篩,考量成本,建議選擇抗原快篩;若3天內曾與高風險確診者接觸,則建議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偽陰性、偽陽性怎麼辦?家用快篩雖然方便,但對於病毒量較少的Ct值較高者、無症狀感染者,或採檢不確實的人,檢測準確度讓人存疑。陳宥達說,若擔心出現偽陰性,建議採撿第一次後,5到7天再做一次快篩。不論是核酸還是抗原快篩,一旦檢出陽性,建議盡快通報各地衛生局,或自行前往相關院所進一步檢測,謹記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指揮中心「居家快篩指引」中也提醒,居家快篩只是作為輔助,若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應盡快就醫採檢與治療。●疾管署「民眾使用 COVID-19 家用快篩試劑指引」https://www.cdc.gov.tw/File/Get/WFvJFdWmBIShW-dJkkCAaQ
-
2021-08-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當個「老而快樂」的智慧老人! 盡管時光不停地流逝,心中定會留下許多美好回憶
【編者按】旅居國外多年的作家朋友張至璋寄來email,敘述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回台「避難」一段時間,回到美國與也是作家的夫人夏祖麗因為嚴重時差,而彼此擔心老伴「昏睡不醒」的真情流露。感動之餘,忍不住鼓勵他分享老人快樂的生活。接著又邀請兩對「老夫老婦」分享他們的故事:一篇來自醫界神鵰俠侶的醫師陳榮基與護理前輩周照芳、一篇來自名作家黃春明與林美音夫婦。也許有人會以為這好像與「醫病平台」的主題有點差距,但事實上有智慧的老人可以跨過「健康」與「疾病」的鴻溝,見證生命的奇妙:雖然「老而無病」可望不可及,但「老而快樂」卻是這些智慧老人享受到的生命。 台灣目前已經是高齡化社會,80歲以上人口逐漸攀升,老年人的種種問題,常在報章雜誌上被討論和関懷。每位老年人在他漫長的歲月中,各有不同的生活習慣、環境背景和觀念,我也是其中之一。老伴兒曾說,每個人都是一部小說,有機會聽他說説他的過去,一定有非常精彩和動人的故事。小說有短篇、中篇、長篇,那我自己呢?八十年的歳月,是否也是一部長篇小說呢?要從年輕時候想起,可不容易,從六十歲職場退休至今,整整二十年的時間來說,許多事情倒還記得淸清楚楚。其實,我並不太在意自己的年齡,但這二年來有幾件事,怎麼好像是在提醒我,我是真正步入「老年人」的行列,親屬們眼中的長輩了。今年五月中,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緊張,六月中一再被提醒,85歲以上、80歳以上的長輩,要記得去打疫苗。還有去年生日,兒子、媳婦,訂了個大壽桃,又給了個大禮物,兒子笑著說:「媽媽,不知不覺您今年80歳了!」 「是啊!媽媽不知不覺也看到更多的白頭髪」這時孫子倆兄妹,雙手一齊抱給我一個大壽桃說:「阿嬤生日樂!」我好高興!好奇地看著這個大壽桃,要阿孫一齊切開來看看,慢慢切開一看,哇!裡面還有6個小壽桃,太有意思了,子母壽桃!一臉驚喜的阿孫急忙拿出小壽桃分給大家,大家吃得好樂!其實,我沒覺得自己有多老,年齡只是年齡,並沒有太影響到我的心情,我想,這可能是我每天的生活,還是過得很忙碌的関係吧!。退休後常被問到:「退休後會很無聊嗎?都在做些什麼?」我說:「怎麼會無聊呢?我時間都不夠呢!」每天固定的家務事之外,有充分的時間看書、聽音樂、唱唱歌、用line和朋友問候聊天、用e-mail回覆來信、小陽台上數十盆花兒、植物要照顧,有時突然發現去年開過的蘭花,奇妙地又長出花苞逐漸開放,讓我好驚艶!更重要是上小學的孫子、孫女每天下課後會過來吃晚飯,這是我們倆老最期待也是最快樂的時刻。有一次,吃飯時想不到老伴兒還說,我每天給阿孫做好吃的,廚藝也進步多了!阿孫也說:「阿嬤你做的菜太好吃了,你把菜單寫下來好嗎?以後我們可以照做。」多窩心的讚美。每天陪伴阿孫的日子裡,自己好像也重溫了一次快樂童年。記得孫子五、六歲活動力特別大,喜歡找阿公在家裡的樓梯上玩射飛機,阿公上上下下不知跑了幾趟,看阿孫高興,阿公也越起勁兒。好玩是好玩實在很累,直到阿孫們回去了,我們倆老如釋重負,心中浮起一股喜悅,不約而同地說:「孫子回來很高興!孫子回去更高興!」這句令人會心一笑的話。如此日復一日快樂的負擔,累歸累,想想每天有阿孫在身邊,也是我們老人家的福氣啊!記得孫子誕生時,我樂得幫忙媳婦照顧孫子,二年後接連著孫女誕生,我每天像上班族一樣,到兒子家照顧二個阿孫,媳婦工作忙,有我這個自告奮勇的婆婆幫忙,她也常表感謝,我說這是我阿嬤最快樂的負擔。轉眼,今年暑假後,孫子要上國一,孫女要升五年級了。十多年來,看著幼幼嫩嫩的嬰兒,學走路、學説話、會跑會跳、會騎腳踏車、會游泳、寫日記、背古詩詞、自己選書閱讀、作文、寫讀書報告、用筆電、會和阿公聊天討論話題,會教阿公、阿嬤使用ipad搜尋資料⋯⋯小可愛的阿孫長大了,也懂事多了,個子一年一年長高,心智也一點一點成長,想到這些心中很是欣慰。老伴兒前幾年的一場大病,辭去所有工作,每天在家看書,整理他說存在腦袋中,要寫出來的東西。星期六、日阿孫放假,我們倆老也放假,沒事,各看各的書,半天下來,他說:「天氣還不錯出去走走吧!」 「好吧!」反正也走不遠就在家附近,看看堤防邊花草、樹木,河邊草地上有時候會看到成群的白鷺鷥,一些不知名的鳥兒飛過。走累了,可到我們常去的小咖啡館喝杯咖啡,靜靜的小咖啡舘,播放著優雅聖歌,心情也隨之舒靜。輕鬆喝完咖啡慢慢走回家已傍晚,看到觀音山落日,像大自然的畫筆,揮灑出一片紅藍灰紫渲染般的落日餘暉,好美!可惜只有短暫的幾分鐘,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啊! 當然,我們這把年紀,不可能像五、六十歲的人那麼勇健、活躍、遊山玩水。會突然覺得容易累,睡眠品質不好,書看久了字會模糊,多走點路腳力不夠,膝蓋不靈活,多提點東西腰椎無力等等。 我們家是沒電梯的五樓公寓邊間,附近是雙溪河濱公園,從五樓窗戶左邊可看到觀音山,右邊看到芝山公園、陽明山,這180度的視野是最大的優點。但是,每當朋友來訪,有的一進門氣喘噓噓!就是年輕人也會又喘又累地問: 「你們每天這樣上下樓不累啊!」 「當然會累,每天下樓不只一趟,可能二、三趟,有時掛號信、包裹,為了不讓郵差先生久等,得快步下樓」。朋友也勸我們年紀大了,該換個有電梯的房子。35年前剛搬來,可以小跑步上下樓,現在不行了,得慢慢走,當做是運動也好,醫生也說老人家多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有這麼美的視野,我們還真捨不得換呢!「突然覺得⋯⋯」這句話,倒是成為必須面對的事實。老人家免不了有些慢性病,只要定期回診,應該是可以放心。我更擔心的是,老人家的大腦,會在不知不覺中退化嗎?有何辦法?多動動腦是否可以延緩大腦退化呢?我竟然有個天真的想法:今年年初特地買了幾本新版本的唐詩宋詞,背一背自己特別喜歡的幾首詩詞,每天睡前覆習一、二首,考考自己的腦力有沒退化,有用嗎?自己也覺得好笑。老伴兒又有個觀念「退而不休」——老人家不要說我老了,什麼都不會,跟不上年輕人了!其實,只要體力精神還好,沒有特別的病痛,最好有點事做,動動腦、動動筋骨。這幾年眼看著幾位五、六十年的老朋友一個個走了,心中縂有一股不捨的失落感和無奈,「生命有限」這句話常在心中纏繞著。老伴兒喜歡在晚餐時和阿孫邊吃飯邊聊天:「以前阿公年輕的時候還是農業社會,一家人到晚餐時間最熱鬧了,大人小孩一大桌吃飯,小孩聽大人說今天遇到的種種事情,小孩邊吃飯邊聽,在長幼有序,敬重長輩,熱鬧溫馨的氣氛中,可聽到很多有趣的大人話题和新鮮事,也學習到一些生活中長輩身教言教的規矩⋯⋯」老伴兒還說:「阿嬤每天辛苦為我們做飯,如果沒有阿嬤,阿公是沒辦法這麼細心照顧你們,我們家現在是三代人家族,阿嬤要煮飯給你們吃,爸爸媽媽要賺錢養你們,所以我們家按照排隊順序,不要插隊,只有阿公可以先走。」接著又說:「人老了會離開這個世界是很自然的事,你們會長大,阿公阿嬤到很老很老也會離開你們,這都不要太難過⋯⋯」阿孫二兄妹好像也聽懂了阿公的話,笑笑點著頭。這時哥哥笑著說:「阿公,你已經說很多次了!」妹妹說:「已經説三次了!」接著説:「阿公你的飯前藥吃了沒?」阿公笑笑說:「是嗎?我說過很多次了?阿公真的老了老了,你們要記得就好⋯⋯」是啊!孩子會長大,父母會老去,我深信只要一家人,能在相處的時光裡,時時相互關懷著,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盡管時光不停地流逝,我們心中一定會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
2021-08-09 養生.聰明飲食
瓠瓜 葫蘆裡賣什麼藥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孔子要子路別以為他如瓠仔,只能掛著,中看不中用。孔子的話,點出一個重點,除了食用,瓠仔一直也被當做賞玩之物。瓠仔(學名扁蒲,又稱瓠瓜、葫蘆、蒲仔)易保存、好料理,煮湯、炒食甚至乾曬、醃製皆宜,而且熱量低、水分多,在炎夏有助利尿消水腫,武俠小說裡的大俠,也常腰懸葫蘆「落魄江湖載酒行」,堪稱居家旅遊兩相宜。瓠仔原產印度、非洲,傳入亞洲極早,詩經「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兩千多年前不只食瓜,還吃葉,家常菜餚,傳達待客之殷、人情之濃。論語陽貨篇,懷才不遇的孔子還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要弟子子路別以為他如瓠仔,只能掛著,中看不中用。孔子的話,點出一個重點,除了食用,瓠仔一直也被當做賞玩之物。作家胡竹峰說,「地間的茶葉本是個俗物,經人一喝就雅了。瓜棚下的葫蘆本是個雅器,經人一吃就俗了」。葫蘆除了造型優美,諧音「福祿」更帶吉祥,中國畫家自古常以入畫,到民初吳昌碩、齊白石等集大成,還常常給自己所畫葫蘆取名「依樣」。舊諺「依樣畫葫蘆」,白石老人畫葫蘆曾題詩「萬事不如依樣好,九洲多難在新奇。」很多事,難在平凡中見新意。「葫」裡乾坤大,把老熟葫蘆的瓤掏空後曬乾可當容器,更常成為道教法寶,如「西遊記」裡銀角大王的紫金葫蘆,就讓翻個觔斗可行十萬八千里的孫悟空,只是答應一聲就被吸進葫蘆肚內,吃了不少苦頭。銀角大王的主人太上老君也是葫蘆愛用者,把它拿來當藥瓶裝仙丹。後漢書還記載,東漢道士費長房從小立志為醫,曾見一老翁,白天在街上掛一葫,走街賣藥,晚上跳入葫中睡覺,他知其異,拜師習醫,成為「懸壺濟世」的開宗祖師。後世末流,習醫不精,靠著三腳貓功夫走江湖賣藝,則是讓人不知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阿嬤曾在北投老家附近菜園種瓠仔,收成時,餐桌天天是炒瓠仔、瓠仔燉排骨湯,分送親友仍吃不完,老人家就會刨絲加絞肉包水餃,如果還有剩,終極解決方案是曬成乾或醃醬菜。如今隨著阿嬤往生,已難吃到。紅樓夢裡,劉姥姥進大觀園獲贈許多禮物,她「枵鬼假細膩」說不好意思,善解人意的平兒回說:「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種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葫蘆條兒」就是瓠瓜乾,吃慣山珍海味的姑娘們,也不忘情瓠瓜的平淡滋味。近來利用煮湯剩下的半顆瓠仔,加上「新豬肉」、蛋絲炒成瓠仔麵,起鍋前撒點白胡椒提味,頗獲妻女好評。吃瓠仔麵據說是南部人在節氣立夏時的傳統,瓠仔剖開後白白胖胖,藉著「立夏補老父」,成就子女對父親的孝心,當然,下一句是「穀雨補老母」,以免引發家庭紛爭。前人果然有一套高明的處世哲學。莊子「逍遙遊」裡,惠子對莊子抱怨,他種出了大葫蘆,用來裝水不夠堅固,經不起提舉就破了;當作水瓢舀水,卻大得沒有裝得下它的水缸,實在大而無當。莊子聽了笑著回答說,你何不把葫蘆綁在腰上,好像一個浮球,自由自在地去漂泊呢(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無用、大用,取決於境界與創意。想起蘇東坡某次酒後返家,家童睡死了沒來開門,詩人聽著江聲,感嘆「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想要趁著月黑風靜,「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大學士的詞意曠達又傷感,當時腦海裡應該浮起腰繫葫蘆、遨遊江湖的畫面吧。只是,江湖恐不由人。
-
2021-08-0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下一個父親節能團聚嗎?蘇益仁:政府須重視打不到疫苗的剝奪感
「抗煞巨頭」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去年疫情初期接下行政院邀約,擔任「COVID-19科技防疫推動會議」疫苗組召集人,對國內疫苗採購政策及防疫措施屢屢建言。這兩年與疫情共處的日子和過去「相當不同」,解除三級警戒的第一個父親節,他照慣例會收到兩個女兒的「老爸襯衫」、「老爸襪子」,但聚餐礙於疫情先取消。疫苗採購建言被漠視,國難當頭,仍想繼續奉獻心力。年過七十的蘇益仁談到從去年至今向政府建言的心路歷程,語帶無奈。「去年八月就不斷向政府建議採購疫苗一定要加把勁,但每次挺身而出都未獲正視。」有段時間很猶豫到底該不該繼續再提出意見,因為自己老早就退居幕後,只是國難當頭,自己又背負著抗煞經驗,好幾次認為「算了」,但責任心使然,即使被漠視,仍想再奉獻心力,從專業角度發聲。去年初接下疫苗組召集人後,蘇益仁常與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陳其邁東奔西走,協助國產疫苗或分析國際疫苗研發,那一陣子頗為忙碌。只是沒多久陳其邁接任高雄市長,蘇益仁也也不再擔任召集人,回歸學術生活,不變的是持續關懷國家大事。不要孩子送禮費心,指定只能送上班會穿的襯衫跟襪子。對於國家的憂心與關懷,蘇益仁鮮少與家人討論,但會與跟志同道合友人暢談一整天,因為不希望太太憂心他的事。現在的生活「開心」比較重要,兩個女兒也都出嫁,他現在有四個可愛的孫子,去年暑假,唸六年級的孫子獨自搭乘高鐵南下,爺奶成為保母的短暫時光,讓他紓解不少壓力。每年父親節,蘇益仁說,兩個女兒總會準備標準禮物-----襯衫跟襪子,其實這是他指定的。因為以前孩子總是煩惱要送他什麼,不想讓孩子費心,直接指定只能送上班會穿上的襯衫跟襪子,兩個女兒無論哪一年,即使人不在身邊,一定會送上這份標準的父親節大禮,相信今年也不例外。因疫情學會用LINE,與家人拉近距離,生活也嘈雜了些。他說,每年收到的父親節襯衫,從花色還是看得出孩子的費心,時常會有花花綠綠樣式,年輕時不太敢穿,現在年紀大了,全都翻出來品味,即使穿著曾令他最害羞的粉色系,現在也不覺得丟臉,而是滿滿的暖心。蘇益仁跟女兒感情很好,疫情爆發後,他被迫學習更流暢地使用智慧型手機,現在不僅會拍照也會用LINE,偶爾傳些照片跟訊息給兒女,約聚餐吃飯等。不過也因此產生了些副作用,好多工作的群組必須加入,常常叮叮咚咚的,讓他現在平靜的生活,也多了些吵雜。下一個父親節,能團聚嗎?打不到疫苗的剝奪感 建議政府須重視新冠疫情讓台灣人今年的父親節特別不同。蘇益仁說,希望新冠肺炎能真正達到流感化,疫苗二劑的覆蓋率能破六成,在下個節日來臨前,國人的生活可以恢復到過往,別再讓人民受苦了。蘇益仁說,台灣現在持續籠罩在疫情威脅,邊境不敢開,國人被鎖在國內,外出時擔心東、擔心西,心理壓力倍增。全球疫苗接種覆蓋率都在不斷往前邁進,台灣用完各國捐贈的疫苗之後,疫苗到貨狀況又回到原點,「哎,疫苗這件事真的不該是民眾要去煩惱的。」他認為,疫苗布局是政府做得最不好的地方。蘇益仁說,國人現在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幫助國內疫情控制與趨緩,政府也有效利用這一點讓疫情變得「很好管」,但這不該是長久防疫之計。最近只要有人從北部返回南臺科大,就會有人通報他,詢問「要不要隔離從北部回來的學生或老師」,當這些恐懼心理成為反射動作時,國人對於病毒、疾病心理認知,將會有長遠的影響。下個父親節能否與家人團圓,蘇益仁說「很難講」,國際上還有各種變異株問題。台灣目前疫苗覆蓋率不足,要有完整保護力,他推估至少要到明年二月,才可能完成兩劑施打覆蓋率達到六成。疫苗施打斷層以及一直施打不到第一劑的民眾,心理會出現相對剝奪感,人心會浮動,政府應該正視這些問題。蘇益仁小檔案年齡:71歲現任:南臺科技大學生物與食品科技系講座教授家庭:結婚45年,育有2女給孩子的一句話:上一代背負太多國家與社會責任,下一代應為自己而活,快樂開心最重要。
-
2021-08-08 醫聲.院長講堂
孩子一句「爸爸要吃什麼?」吳明賢:疫情裡的微小幸福
台灣自五月進入疫情嚴峻期,兩個多月的時間,從公衛到醫療現場,站在前線抗疫的男性身影,此時幾乎是把家庭擺一旁,全心投入工作。在疫情中迎來的父親節,少了出外聚餐的熱鬧氣氛,但對這些剛打完硬仗的父親,回歸家庭的溫暖,應該是他們最期待的時刻。本土疫情自五月升溫以來,歷經四個月抗疫,父親節時刻終於迎來降級。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作為台大醫院上千位同仁的大家長,曾以「院長的公開信」振奮醫護同仁守在抗疫第一線上,回到家中脫下醫師袍後,才真正成為家裡兩個兒子口中的「老爸」。聚餐開會都取消,每晚和孩子吃飯,享受窩心之感。吳明賢說:「以往諸多開會、應酬,常常在外用餐沒回家,但疫情發生後,聚餐開會都取消了。」現在他每天都和孩子一起吃晚飯,有時候孩子點外送問一句「爸爸要吃什麼?」,讓他格外覺得窩心。「疫情之後,一家人終於真的能聚在一起吃飯,以前都不會刻意去重視這些微小的幸福。」每年過節,吳明賢會回嘉義探望87歲的父親,遇到疫情,不能常常往返兩地,改打電話祝賀或包紅包讓老人家開心。他的父親早年從事棉被生意,時常忙於工作,但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家裡典型嚴父慈母,小時候聽爸爸的話「會讀書就是要從醫」,走上醫師一途。老爸讀醫,孩子未必要追隨,少了老爸包袱,更能自在發展。「要是我沒當醫師,可能和其他同學一樣,從事電子工程業。」台灣早年只要搭上經濟起飛的風頭,吳明賢讀甲組的同學,時至今日不少人已退休。吳明賢說,當醫師就沒有退休的一天,但在疫情底下抗疫,有所貢獻也值得。他成為父親之後,放手讓孩子選擇想要從事的行業,強調「只要不要學壞、對未來有方向,想念什麼,就念什麼。」吳明賢有兩個兒子,老大念法律、老二念運動休閒系,各自在自己專長的領域發揮所長。「哪有說老爸讀醫,孩子就一定要讀醫的道理。」吳明賢表示,時代背景不同了,父母提供支持與協助,孩子選擇科系,未來操之在己,怨不得人。過去老一輩可能會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系難找工作,但他不這麼認為。吳明賢熱愛人文科學,認為看病也應「以人為本」,科系不分優劣。他說,若父子同在醫界,難保不會被人拿來比較。「會常常被問起,你爸爸是那個誰誰誰?反而多了不必要的禮遇或是壓力。」孩子不從醫,少了老爸的包袱,反而更能夠自在發展。「過節容易,度日難。」日常生活中的關懷更重要。結婚已逾30年的他,兩個兒子也已在職工作,一家四口對於過節的儀式感,少了蛋糕和聚餐,而是簡單手寫卡片或計畫全家出遊。他說,父親節慶祝固然開心,但生活上的溝通才是重要,「畢竟過節容易,度日難。」吳明賢分享,平時遇到家人分享的小事也會追問「欸?你上次說的活動辦得怎麼樣?」或者「你最近在忙什麼呀?」透過簡單一句關心也能促進親子感情。吳明賢鼓勵孩子及青年,「人在社會有自己應盡的任務,趁年輕努力打底,發揮潛能,莫負少年頭。」只要對社會有所貢獻,家人平安健康,對他而言就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溝通很重要父親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做小孩的榜樣作為台大醫院院長,每天至少有12小時待在醫院工作,跟醫護同仁、病人碰面的時間都比家人相處的時光還長。「病人需要關心,家人也需要被關心。」吳明賢透露,在醫院跟病人要溝通,在家裡也要跟親人孩子溝通,重點是要花時間、花心力。「平常工作忙,孩子其實都知情,要能夠讓彼此理解,爸爸是為了家庭在努力。」就連面對家庭衝突或革命,吳明賢也從不閃躲。二兒子高中成績差、夜夜晚歸,他心想「高中生哪可能這麼忙?」找一天坐在客廳等孩子回家,兩人溝通一番,才知道兒子接了熱舞社社長,並承諾高三會把成績追回來,父子達成協議後,老爸就不再窮緊張。「如果光是用自己的想法去猜、去質疑,孩子又值叛逆期,衝突只會更大。」他認為,除了課業,包含生活經驗、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比考試成績重要太多,只要試圖理解孩子的想法,偶爾適時提點,都能幫助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人生來就會當醫師、當父親,也要一步步慢慢學。」對他來說,父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孩子的榜樣,他時時警惕自己要注意身教的影響。吳明賢小檔案年齡:57歲職稱:台大醫院院長家庭:結婚31年,育有2子給孩子的一句話:趁年輕努力打底、發揮潛力,莫負少年頭。
-
2021-08-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落實防疫 黃偉哲籲原地過父親節不返家
明天是8月8日父親節,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在台南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線上記者會呼籲大家原地過節,幫父親預約疫苗接種就是最好的禮物。黃偉哲今天指出,台南市連續41天無確診病例,自從餐廳開放內用後,市府也加強稽查;如今父親節將至,給爸爸或爺爺最好的禮物,就是為他們預約疫苗,且盡量在原地過節,將心意傳達給長輩就行,不一定要回家過節,讓家人平安最重要。黃偉哲表示,民眾若真的要返鄉過節,也要謹記防疫,自我健康監測,儘量減少非必要接觸,落實防疫措施。
-
2021-08-0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父親節想送健康,沒注意這細節當心好意變毒藥! 藥師提醒:營養素的補充要先搞懂
父親節即將來臨,許多人除了家中團聚吃飯外,還會備一些父親節禮物給爸爸,除了用品、3C商品外,最常聽到的莫過於保健營養品,想送爸爸「健康」,希望爸爸能健康長壽。但是市面上林林總總一大堆保健食品,到底怎麼挑選才適合爸爸呢?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表示,首先要先搞懂這些保健營養品到底有什麼功效,才能夠真正幫爸爸挑選到適合的保健營養品,這樣也才能發揮它的功效喔!瑪卡,真的是壯陽聖品嗎?瑪卡大概是被誤會最深的保健營養品,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表示,瑪卡往往被強調擁有很好的壯陽效果,但其實雖然有部分研究指出,瑪卡有與壯陽相關的效果,但仍不夠詳細與明確的證明此功效,而其實瑪卡真正的價值在於它的營養,瑪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礦物質,如鐵、鋅等,鋅本身對於男性就很有幫助,同時也有提升運動表現、減少焦慮等功用,甚至還能改善記憶力,因此對爸爸來說是很好的營養補充品。喝雞精到底是在補什麼?雞精、滴雞精等,也是送禮選擇榜上有名的品項,許多時候它是一個很中庸、不太會出錯的選擇,那到底雞精在補什麼呢?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解釋雞精往往被認為可以補充元氣,讓人可以快速補充能量的感覺,其實雞精含有蛋白質與多種胺基酸,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尤其對於病後復原期較虛弱的人,補充雞精是可以幫助補充體力的,而在官方的審核上,雞精則是被認證具有抗疲勞的效果,因此對於工作疲累的爸爸來說,適量的補充是很不錯的,但要特別注意慢性腎臟病、高血壓、痛風患者並不適合飲用過多雞精。 不知道爸爸缺什麼,該怎麼辦?爸爸身體狀況還好,但又希望能幫助爸爸保養身體,該怎麼選呢?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建議,不知道如何選或多外食的爸爸,也可選擇綜合維生素或綜合營養素,幫爸爸全方位補充營養,或直接到藥局把爸爸平常飲食的習慣、身體狀況(如:有哪些慢性病等)跟藥師說,藥師可以協助挑選,並可避免食品與藥物的交互作用(像三高的病人在使用含有人參的產品就需特別注意),讓藥師協助把關,爸爸的健康更有保障喔!張益誌藥師提醒,送保健營養品通常來說都不會有大問題,但切記若對方有特殊體質或慢性病、特殊疾病等,則不建議擅自贈送保健營養品,以免美好的心意變成對方的毒藥,有營養保健問題,可以尋求專業藥師協助。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大樹藥局 張益誌藥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1-08-02 新聞.元氣新聞
奧運前父親中風!在東京訓練狂摔...李智凱咬牙拼出銀牌「給父親最棒的父親節禮物」
奧運出發前倒數2週,「鞍馬王子」李智凱的心情像熱鍋上的螞蟻,因為父親中風緊急住院開刀,身為人子的他只能乾著急,如今他在東京奧運拿下銀牌,「是獻給爸爸最好的父親節禮物。」「鞍馬王子」李智凱昨天在2020東京奧運男子鞍馬決賽,以15.4000名列第2,也拿下台灣在奧運史上的首面體操獎牌,賽後他臉上掛著眼淚,他解釋:「這眼淚有兩層含意,第一是這套難度6.7的動作首次在國際賽上成功,第二是希望人在台灣的爸爸可以健健康康。」李智凱透露,奧運行前父親因頸動脈與心臟動脈狹隘,突然住進醫院,接到電話時他很掙扎,因為身為家中獨子的他,「我不能承受失去父親的痛,但也承擔不起萬一出外染疫,把病毒帶回國訓中心的責任」。透過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與體育署安排,決定讓李智凱返回宜蘭探視父親,條件是全程須穿著隔離衣,就在準備動身啟程前,電話另一頭傳來報平安的消息,「爸爸的手術很成功」。雖然知道父親病情獲得控制,但李智凱也擔心家人怕影響他備戰奧運刻意隱瞞,心情仍是七上八下,也導致他人到了東京後,賽台訓練一團糟,6項全能就摔了12次。所幸李智凱在比賽前找回專注力,如願取得鞍馬與全能兩項決賽門票,他說:「聽說第1天資格賽比完,爸爸非常激動。」而昨天比賽結束後,他也打電話回家報平安,也告訴老爸:「這面銀牌希望是給你最棒的父親節禮物。」▌延伸推薦:【東奧焦點】鞍馬王子李智凱 苦練19年不埋怨 從菜市場翻滾上國際舞台
-
2021-07-2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她相信自己的罹癌可以帶來意義——奔向理想、永不止息的記者劉惠敏
【編者按】2017年12月,曾任媒體記者、並為「醫病平台」創始重要工作成員的惠敏,確診為肺腺癌四期,且已轉移至腦部,她的朋友們得知消息,一天內以Line串聯成不同主題的醫護陪伴小組,記錄下她的抗癌歷程。由確診癌症末期到今年6月底為她短暫44年的人生畫下句點,最後一段路她在親友支持下仍走了三年半,這期間,她持續以自身例證做癌症病友宣導,讓生命到最後一刻都發出熱能。本文由一路陪伴她的媒體同業及好友們,聯合撰寫,紀錄惠敏一生在公衛、醫療、工運、環運領域中,勇敢實踐自己堅信的生命價值。 從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畢業的惠敏,畢業後轉任聯合報醫藥記者,離職後在投身多元社會工作領域,也協助了賴其萬教授「醫病平台」推動。2017年12月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四期、轉移腦部。在惠敏抗癌的歷程中,稍微有體力的日子裡,仍去練太極、瑜伽,恢復寫作、拍片、執行醫藥和環境相關研究案,還到「癌症希望基金會」每週工作三天,展現了強大意志力。事實上,她經常忍受著劇烈的疼痛。第一階段的標靶藥物妥復克,帶來劇烈的副作用,她的美麗捲髮掉光,圓圓的頭上破皮結疤流血,在寒冷的冬日裡,她忍痛但靜靜地靠在沙發上,看護為她清理傷口時,她只是緊緊地抓住浴缸把手或床鋪,很少喊痛。與癌症正式開戰,她已展現讓人不捨的勇敢。但她相信自己的罹癌可以帶來意義。2019年她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等團體共同設計的數位工具《肺癌攻略》研發,協助癌友面對生病困境。她甚至與其他癌友及癌友家屬共同撰寫《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11個練習,讓你在憂鬱、焦慮、憤怒、孤單時拿回主動權》一書。發表會上,她一襲白衣,談病症、也談人們怎麼跟孤單、憤怒及憂鬱等情緒共存到合解的練習,這是她祝福人們身心愉悅的生命禮物。新書發表會後,她對朋友說:「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箴言3:6)」這是要歷經多大劫難才能懂得的智慧。在與病痛同行的日子裡,她從來不只是自我療傷。惠敏一直是多元運動者。無論學運、工運、環運、性別平權、反戰、反資本主義全球化……哪裡有不公義,哪裡就有惠敏。她是世新大學「邊緣地帶社」的幹部,看見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付出高昂代價就讀私校,卻得不到公立大學水準的教育資源,因而投身反高學費運動;看見核能產業鏈從生到死(鈾礦開採到核廢料處理),都是對環境與弱勢人民的傷害與壓迫,她從此成為堅定的反核運動者,也長期參與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身為新聞系學生,她也沒浪費自己的好文筆,大學時就投入社運團體「連結雜誌社/工人民主協會」、「苦勞網」,針對各種議題發聲,提出左翼的進步觀點。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壓迫無國界,反抗也要跨國界。惠敏曾代表「關注全球化資訊中心」(FOG),前往中南美洲進行「企業社會責任計畫」,串聯當地工會和工運團體,抗議台商剝削;近來飽受極權摧殘的香港,惠敏也是常客,2001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在香港舉行,20多個民間團體組成「反全球貧窮化陣線」舉辦人民論壇,邀請惠敏等5位台灣社運人士參與,卻被號稱「自由港」的香港拒絕入境,在香港機場拘留一晚被強制遣返。她也是虔誠的基督徒,支持同志平權運動、學生時期也曾參與公娼自救會的抗爭,身體力行實踐上帝的愛,終生都為打造一個公義國度而努力。總是在各個團體奔走,生活無比忙碌,把44歲的人生,活出88歲以上的精彩。2000年,她共同參與創設環境組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簡稱綠盟),擔任專職工作者,參與垃圾處理、焚化爐興建、河川污染、反對核電等議題。時值台灣社會處於城市化、工業化之後的發展困境,資本主義下生產與消費的極大化正是環境問題的根源,惠敏與戰友一起為理想而努力,持續撰寫環境專欄直到2015年才停止,在媒體任職的同時,也長年擔任綠盟的理事,成為終身的環境志工。2016年她以《海島核事—台灣反核運動的那些年、那些人》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的文學創作補助,寫作已接近完成,將由春山出版社編輯出版,直到生命的最後,惠敏依然牽掛著反核史的出版是否順利。擔任媒體記者期間,惠敏在記者室的總是安安靜靜、話不多,即使重大新聞現場,仍然維持一貫的淡定、泰然處之,沒有一般記者總顯得腎上腺素發達的十足緊繃感,面對新聞工作任勞任怨、認真嚴謹,有同業回憶,惠敏常是最晚離開記者室的記者之一。過往參與社運累積的視野與人脈,讓她常能跳脫傳統思維框架,新聞選材多元活潑,昔日同事回憶,惠敏應該是全台灣第一個報導「布衛生棉」的記者。抗癌三年半,歷經標靶藥物、放射線治療、多次化療,最終惠敏的體力明顯走下坡,肺水腫壓迫呼吸,她更頻繁進出醫院。在醫院安寧的最後時光,弟弟惠強轉述她在睡夢中說出:「可以的,不用擔心。」在生命終點前,她還是貼心著不捨她的人。2021年6月29日,惠敏選在晴朗有風的日子啓程遠行。她征戰的肉身,有美麗的靈魂。她用44年人生提醒我們:死亡不是終點,要努力讓生命活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