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4 癌症.癌友故事
搜尋
社工
共找到
502
筆 文章
-
-
2023-12-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何謂醫學人文
【編者按】:本週由義守大學醫學系師生介紹該校的「醫學人文的教與學」。專攻人類學的盧老師首先指出義守大學醫學系是全國唯一只招收公費生的醫學系,而用心良苦地以培育將來成為偏鄉醫師、基層醫師的醫學生設計課程。在參考了各醫學系的醫學人文課程後,她認為公費生的醫學人文應該可以從人類學開始、培養人類學之眼。在課程設計上,前半部份以人類學的方法為主。後半部份則以幾本醫療人類學民族誌的導讀,希望加深學生們對於「醫療」全貌觀的思考,培養見樹也見林的能力。→想看本文一位二年級醫學生說出透過醫學人文課程,幫忙她開始了解身體診察只是看到疾病表現的一隅,而透過人文課程,漸漸了解到生病的病人心裡的想法,同時醫生受傷了,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一位四年級醫學生透過「生命與死亡」的課,說出這門課蘊含許多故事、情緒、思辯,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卻是要自己經歷過才懂。期待這種生死觀的傳遞與共學,也是未來執業時的借鏡:和病人一起面對生命的課題,一起探索、找出一套可以接受的詮釋方式,讓死亡的意義昇華成生命的祝福。在上醫學人文這堂課以前,我對醫學人文的認識,大約就是108課綱所推崇的人文素養,雖然常常可以聽到大家在推廣要有人文素養,要有同理心、換位思考,但究竟要如何將這些抽象的社會學概念,體現在醫學領域的醫病互動中,似乎卻沒有人能給予明確的定義。在第一堂課堂上,我認真思考了醫學人文的意義,我想因為「人文」二字,因此代表著感性、情緒與藝術……是以理性科學為奠基的醫學中,增添了人與人交流的溫度與情感。在現今人際互動逐漸式微的社會,文明病已不再是少數,除了生理上的不適,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問題。這樣的需求不是過往的理學檢查可以完全解決的,而是需要輔以醫病關係之間的溝通與傾訴。身為醫師除了擁有專業技能以外,更是需要具備人文關懷,去體察、換位思考病人處境與心理層面的能力。我想,這正是醫學人文這個學科所想傳達與教予我們的能力。漸漸了解到醫學人文的重要性與意義,應該是從課堂上老師分享的紀錄片《一念》開始。猶記得影片中帶給我最大的省思是,當一個病人說他想(願意)接受安寧治療,是出自什麼原因?可能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不想再承受無止盡的疼痛以及無效的醫療,安寧醫療對他來說是一個相對能減輕負擔與疼痛的治療方式。但在紀錄片中,可以發現那位病人其實最害怕的不是自己有多累、有多痛,而是他不想成為家人以及照顧者的負擔。面對長期且不知道終點的治療,當我們試著換位思考,就能夠理解那位病人心中沉重的負擔,不論是金錢或是勞力,他除了要承受自身的疾病,更需承受他人無法讀出的心理壓力。而要真正了解到一個病人真正的需求,知道他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痛」,很多時候都不能單靠儀器檢查來發現,身體診察看到的通常是表面,僅僅是疼痛或是疾病表現的一隅而已。如同紀錄片中所呈現的,真的漸漸了解到病人心裡想法與負擔的人,其實是時常陪在他身旁的社工,社工從病人和家人的對話、神情中,體悟到他對家人日以繼夜照顧的愧疚,在和病人聊天的過程中,病人也說過:「我希望有一天我能靠自己走路,不用再靠別人,我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況且身為一位正值青春年華的年輕男子,為什麼會想接受安寧治療?而不是嘗試去接受各種治療方式,不論治好的機率有多低。我想在我們跳脫醫者的第一人稱視野,以及習以為常的直線思維後,或許就能換位思考身為那位病人,真正需要的治療是什麼,需要被如何治療。這就是醫學人文所孕育的內涵,除了以專業知識與醫學技能診斷,我們更是需要學習以人類學之眼,去反思病人的話語、肢體、疾病背後的深層原因,需從生理觸及心理,因為醫療的本身就是以「人」為出發。正因為是人,所以我們有情緒、會受到情感的牽絆,因此我們應該不只看到病人疾病的表面,而是要藉由同理心、換位思考、細心體察,以及「跳脫思維」,去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如此一來才更能在醫病互動中,找到最適合那位病人的治療方式。在真正領略醫學人文教育的精神時,應該是在義大醫院擔任志工後,清楚記得老師要我們學習在服務時換位思考,拋去自己加套在他人身上的有色眼鏡,去練習同理、感知他人。而在和同學、老師之間交互分享志工服務的經驗後,我覺得醫學人文所想傳達給我們的精神是:反躬自省與同理他人的能力。藉由實際參與服務的過程中,親身體悟醫療生態與醫病關係的重要關聯性,像是醫病溝通與同理心;人文關懷與感性的培養。以旁觀者和志工的身分觀察醫病關係時,使我能夠以更全觀的視野看待「病人」與「醫生」的角色與心理,這是當我身為「病人」去看醫生,或是未來成為「醫生」去診治病人所無法體會到的。在過程中,我看到了濫用急診醫療資源的病人,因此和醫護人員起衝突的醫病互動關係;也看到醫生如何從病人的言行之間,診察出病因的方式。其中我發現最重要的就是「醫病溝通」,因為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去聆聽彼此的想法與意見。若只是單方面的輸出與輸入,那醫病關係何不是成了另類的買賣關係。但正因為醫療的核心價值是人,面對的也是人,因此我們需要去體察彼此,換位思考他人的處境與病痛之後的原因,而這就需要我們發揮疼惜關懷之情與惻隱之心,不論是同情抑或是同理,皆是有「心」與「溫度」的連結。身為一位醫生,要做到的不僅僅是看診、開處方,更是要讓病人感到被理解,在被治療與診斷時感受到身為人的尊嚴與感動,而不是一味地以醫學專業術語壓抑病人心中的疑問與害怕。我相信在我們身為一位病人去看診時,一定也希望是遇到一位能夠傾聽與理解我們需求的醫生。醫學人文的教育即在此,在接觸醫學人文教育之前,我認為病人就是病人,醫生就是醫生,是全然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角色,一個有著疾病需要被診治、一個則是負責治好另一方的疾病。但現在的我了解到,在成為一位病人之前,他也是人,在成為一位醫生之前,他也是人,同樣是身為「人」,但當我們成為不一樣的身分、不一樣的社會角色時,往往就會陷入自己的視野框架中,而忽略另一方的情緒與立場。為什麼我們要接受醫學人文教育?我想這個解答在《受傷的醫者》(Also Human)中,讓我了解了其中的意義與不可取代性。我們常聽到那個病人很痛需要被治療、那個病人需要心理諮商的協助,但我們卻很少聽到:那個醫生受傷了,她也需要被理解與治療。過去的醫學教育大多著重在專業科目、培養專科技能,或許我們成為了擁有舉世無雙專業技術的醫生,但當身為醫生的我們,自己生病了卻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傾訴,因為我們沒有被教導過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甚至是理解自己的情緒,也就是缺乏了情緒的韌性,而醫學人文在此便顯得無可取代。常在醫學人文課堂上聽到老師要我們「換位思考」、「同理他人」,但我發現在同理他人的同時,我也正在了解自己,正學習著如何體察情緒,在理解了身為人會產生的心理情緒波動與互動後,我們才能更進一步去學習如何解決與面對。當我們拋去了醫學人文,面對所有事物皆以客觀理性處之,認為每一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那我們很有可能會在成醫路途中迷失自我,因為在每一個醫病互動與關係中,最根本就是人與人的交流、理解、給予幫助。為什麼這個病人會反應如此激烈?為什麼明明用盡了全力救治,卻還是要面對宣布死亡的那刻?這些都是教科書無法告訴我們的,因為它沒有一套制式的答案與應對方式,所以當我們在僅習得專業技能而沒受到人文教育培育下就被推上臨床工作時,我們一定也會感到畏懼、徬徨、憤怒以及悲傷。當一個醫生也生病了,那他眼前的病人該如何是好?這樣的惡性循環或許就是醫病衝突頻繁的原因之一,因為當一位醫生生也受傷了、生病了,必定會連帶影響到醫療服務品質。因此身為醫生也身為人的我們,在穿上白袍之前,更是需要先學會與了解,如何同理、面對感性的情緒。因此醫學人文於我而言,就是在客觀具體的醫學專業教育中,將我們帶入感性的思維,藉由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藝術、民俗更了解往後需要面對的各式各樣病人,以及更認識同樣身為「人」的自己。我想在現今病人自主意識逐漸提高、醫學知識不斷提升的社會下,人文這塊領域更會是我們需要琢磨與學習的,因為它沒有正確的答案,真正的答案是需要靠我們自己深入其境去體會的,每個人的解答可能都不一樣,也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因為我們所面對的是「人」,而不是機器,我想這也是醫學人文想要帶給我們的精神。延伸閱讀:醫病平台/培養人類學之眼的醫學人文課程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2-15 焦點.元氣新聞
防疫補償金仍有數十萬人未辦!最後申請期限是「這天」
新冠疫情爆發近四年,為鼓勵民眾配合「隔離措施」,政府針對「被匡列隔離者」以及「照顧者」兩大族群給予一天一千元防疫補償金,排除確診者;最新累積二六四萬件申請案,其中一九五萬件通過審查,共發出一○九億元,預估仍有數十萬人尚未申請,務必在二○二五年六月底前完成行政程序。「居家隔離」走入歷史 防疫補償未領者仍可申請入境隔離十四天、與確診者接觸也得關十四天,此為新冠疫情期間常見「居家隔離」,為了鼓勵民眾配合,政府疫情初期實施防疫補償措施,一天一千元;直到去年十月中旬,指揮中心宣布入境隔離天數為「○加七」,「隔離措施」走進歷史,但符合資格者仍可提出申請。衛福部統計近四年申請防疫補償金件數,達二六六萬件,其中二六四萬件完成審核,通過核准件數為一九五萬多件。衛福部社工司長蘇昭如表示,防疫補償金與隔離天數有關,疫情第一年,平均一人可獲得一萬四千元防疫補償金。防疫補償金未能通過三大原因蘇昭如表示,未能通過的三大原因為「誤以為確診可以申請」、「未向隔離地申請而是在戶籍地申請補償」、「要求補件未補件」。蘇昭如解釋,確診者因需要治療而隔離,但隔離補償對象為曾與確診者接觸過的健康人,為了防疫而失去自由,才給予的補償金。蘇昭如表示,Omicron疫情大爆發,前二年平均每年申請案件約廿萬件,但去年申請數暴增至二○四萬件,不只衛福部,受理申請的地方政府也幾乎淹沒於文件中。不過,防疫措施鬆綁後,隔離天數愈來愈少,防疫補償金也隨著降低。蘇昭如說,今年受理的申請件數平均一人只能獲得三三○○元,比疫情第一年整整少了一萬。蘇昭如表示,今年雖已是「疫後時代」,仍收到十六萬多件防疫補償金申請案,已核發十一億餘元;今年申請者大都是去年入境後需隔離的民眾。目前已無防疫隔離措施,不過,依照今年五月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至二○二五年六月底前,均可申請防疫補償金。【相關資訊】.受隔離、檢疫者和其照顧者防疫補償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2 醫聲.醫聲要聞
衝高HIV快篩比率 法規要鬆綁/消除愛滋2
長年照顧HIV感染者、愛滋病患的台灣露德協會,近年特別關心HIV感染者、愛滋病中的脆弱族群,該協會祕書長徐森杰指出,「HIVCCB白皮書」中提到,要特別關心沒有資源的脆弱族群,包括跨性別、老人及合併精障者,為了因應長照,已開始「自己人照顧自己人」的培力計畫,讓感染者成為助人者。此外,徐森杰認為,對於HIV、愛滋篩檢,目前醫事法規定,只有醫事人員或必須上過疾管署篩檢培訓課程,才能為民眾進行HIV篩檢,這代表民眾雖可以自己運用指尖血採檢方式提供檢體,或使用唾液自我篩檢試劑,但有些高風險族群不敢自己採檢,或中高齡者有些障礙,此時社工人員或協會人員若沒有經過培訓,便會因法規限制而愛莫能助,也會阻礙HIV快篩普及率。徐森杰認為,如果HIV快篩試劑可像新冠快篩試劑一樣方便取得,民眾想驗就可輕易取得快篩試劑,相信對達成「95-95-95」目標會有很大幫助。徐森杰期待,無論是HIV感染者照護,或快篩、防治策略的運用,都需創新思維,如設置更多HIV友善門診、建立快速評估、治療綠色通道,且整體過程可更尊重、保護民眾隱私,便能鼓勵更多民眾篩檢,跨出勇敢第一步。
-
2023-12-01 焦點.元氣新聞
HIV感染者3困境 老後無家可歸
愛滋防治達標3個90% 3.5萬名感染者卻面臨老後求助無門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時代,如何健康、幸福老去,成為人生必修學分,對於HIV感染者來說,這更是困難的課題,確診後即喪失購買保單權力,一旦失能,缺乏生活自足能力時,恐面臨照服員拒絕提供服務、且找不到願意收置的安養機構等困境。愛滋相關團體呼籲,政府應重視此議題,提早因應,別讓老邁感染者陷入悽慘惡夢。疾管署今年11月統計,全台現有3萬5508名HIV感染者,50歲以上中高齡者超過3,000人,而年逾65歲銀髮感染者則有511人。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洪健清預估,到了2036年,50歲以上感染者超過2萬7000多人,在面對老後準備時,恐四處碰壁,不知該何去何從。台灣愛滋防治表現優異,名列全球前段班,早在2020年就達成「愛滋防治90-93-95」目標,也就是90%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3%已知感染者接受服藥治療、95%服藥的感染者測不到體內病毒量,為亞洲第一個超越聯合國愛滋病規畫署(UNAIDS)設定「90-90-90」目標的國家。近年來,聯合國提出第四個90,那就是90%病毒獲得抑制的感染者是可擁有良好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且延長生命,這也凸顯出HIV感染者老後安養的急迫性。洪健清強調,隨著醫藥進步,只要規律用藥,死亡風險大幅下降,絕大部分感染者都可以做到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會傳染)。此外,國外大規模研究顯示,只要早期診斷、病情控制良好,HIV感染者平均餘命僅與一般民眾相差5歲。「隨著年齡老去,感染者也面臨慢性病照護、長照、機構安養等需求。」洪健清表示,感染者身體處於長期發炎狀態,因此,更容易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骨鬆、心肌梗塞等風險也較高。研究發現,感染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平均年齡,較一般民眾提早10至15年,而50歲愛滋患者身體素質,約等同於65歲正常人。再過10年,台灣約有一半感染者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人數眾多,背後所潛藏的社會議題不容小覷,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關愛之家)主任陳佳備表示,大部分感染者與家人關係不好,獨居比率遠高於其他人,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普遍較差,一旦失能臥床,對於長照服務、機構安養等需求,明顯高於一般民眾,屆時眾多感染者勢必面臨求助無門的困境。事實上,不用10年後,愈來愈多感染者現已成為安養機構的拒絕往來戶,陳佳備指出,只要告知感染者身分,幾乎都被機構婉轉地拒絕,理由不外乎是「滿床」、「等候入住的人眾多」。洪健清點出問題癥結,長照機構中的照服人員擔心自身被感染,而拒絕照顧。機構負責人則擔心感染者入住後,現有住民決定搬離,占床率變低,收入大受影響。台灣9成5服藥感染者達到U=U,但調查發現,近4成5國人沒聽過U=U,連以感染者為主的社群調查中,不到6成真正了解U=U。因不瞭解,而有所誤解,當HIV感染者需長照服務時,相關人員仍對HIV存有迷思,導致感染者求助無門。對此,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依「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感染者就醫、安養及居住等權益,均受到保障,因此,長照機構不得拒絕收置感染者,而個案在入住之前,也不必主動告知病情。醫事人員拒照護 宣導提升疾病認知由於近年愛滋病藥物效果良好,若穩定服藥,可達到U=U(測不到病毒等於不會傳染)理想目標,盡管如此,仍有一定比率的醫事人員不願照護HIV感染者,護理人員愛滋病防治基金會於2019年調查1100位醫護人員照護感染者的意願,結果發現,僅約4成護理師、藥師樂於照顧愛滋患者,而這些醫事人員大都服務於愛滋指定醫院。2021年基金會再次調查,對象則鎖定長照機構工作人員,結果顯示,45.7%受訪者不願照顧愛滋個案。台大醫院個管師、台灣愛加一協會理事長施鐘卿表示,長照專業人員之所以不願照顧愛滋病患,關鍵在於對於疾病認知不足。事實上,另一項醫療人員愛滋認知調查發現,只有2成受訪者聽過U=U,以致擔心照護HIV感染者時被傳染。台中榮總愛滋病個管師謝佳吟表示,愛滋病患至牙醫、耳鼻喉科等需器械治療的科別,容易遭受拒絕,理由為病毒量高,希望等患者病毒量下降、免疫力提升,再回來就診。安養機構應該也是如此建議,感染者規律用藥,達到U=U,入住之前,出示健保快易通,秀出病毒量數字,讓服務團隊安心。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表示,照服員受訓、教育訓練時,都上過性平課程,瞭解愛滋病友的醫療權益。此外,熟知感染途徑,只要不執行侵入性醫療行為,就不會擔心被感染。盡管如此,權益促進會仍常接到感染者的抱怨電話,指稱原本預約照服員有關擦澡、洗頭等服務,但對方得知感染者身分,就拒絕前來住處。新北市私立衡安護理之家主任陳吟倩坦承,一般安養機構是不收置HIV感染者,她之前服務的機構則較例外,7年前即有中風、偏癱的感染者入住,集中在一個房間,床頭不會特別註記病名,只要做好在職訓練,做好管控,照服員戴上手套,仍可協助患者洗澡、餵食。「台灣過去近四十年來,並未發生因照護愛滋感染者,而遭傳染的事件。」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強調,感染者與一般長照住民一樣,長照機構無須特別擬定另一套感染管制措施,如無親密行為,是不會傳染給同住者,就算共用衛浴、共食,也相當安全。「愛滋病去汙名化相當重要,且長照機構應保護感染者隱私。」國內愛滋治療權威、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洪健清表示,愛滋病與B肝病毒一樣,屬於慢性病毒性感染,只要規律服藥,測不到病毒量,就不會傳給旁人。政府應該更積極宣導及衛教,提高民眾對於愛滋的正確認知。長照機構不肯收 關愛之家推共生宅因中風、肢體偏癱,五十多歲的陳先生(化名)需長期臥床,盡管社工多方接洽,打了數十通電話,仍找不到願意收置的安養機構,只能由八十多歲、行動不便的老母親照顧其生活起居,狀況令人不捨 ,而他之所以屢吃閉門羹的原因為HIV感染者身份。與愛滋指定治療醫院簽約的安養機構家數達二三十家,但記者實際致電幾家機構,過程相似,一開始院方熱情地介紹機構環境及特色,但一聽到「愛滋」二字,態度冷淡許多,頓時宛如機械音,最後答案均為「現已滿床」、「請等候通知」。類似遭遇個案愈來愈多,關愛之家預計明年成立全國第一家專門收置感染者的養護機構,以解決感染者安養困境,主任陳佳備表示,該愛滋長照機構將以「共生宅」為概念,保存現有中途功能,另設二十幾床安養床位。陳佳備表示,對於愛滋感染者來說,老後失能失智,如需機構安養,將面臨極大的挑戰,絕大部分安養機構一聽到「愛滋」兩字,幾乎用盡理由婉拒,不願收置。以陳先生為例,因偏癱而臥床,只能由80多歲母親照顧,其胞妹擔心母親倒下,希望盡快找到安養機構。社會局志工提供兩三張A4紙張,上面印有數十家號稱友善的安養機構,但打了一輪,均遭拒絕,最後由關愛之家提供床位,迄今安置四五年。據推估,全國近千名愛滋個案有長照需求,而目前與醫院簽訂合約,願收置愛滋個案的長照機構共二、三十家,但2021年一整年真正入住的個案數卻只有50人。陳佳備表示,長照據點可分為ABC等三種等級,但不管是那種類型,都會讓感染者吃閉門羹。為此,不少感染者於入住前隱瞞感染身分,就有照服員意外發現個案服用抗病毒藥丸,進一步查證藥物適應症為愛滋病毒,竟拒絕提供照護。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感染者在入住機構前,無須主動告知病情,但大部分人都會主動告知自身慢性病史,但大環境對於HIV認知不足,以致感染者擔心被機構婉拒,而隱瞞罹病。南部地區一家安養機構對外聲稱願意收置「特殊個案」,但每月收費四萬起跳,另一家大型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收費更高,每月費用近六萬元,絕大部分感染者無法負擔昂貴費用。陳佳備指出,為了籌備安養機構,最近安排自家工作人員至某受訓單位接受照服員訓練課程,不料,具有專業醫療背景的主講者在聽到「關愛之家」四字,直覺前來受訓的人可能也是感染者,頓時面有難色。「如果幸運住進機構,也可能悲慘收場。」陳佳備指出,就有感染者在腦中風後,身體偏癱,無法生活自理,好不容易找到安養機構,入住後身體退化速度極快,狀況愈來愈差,家屬認為,原因在於照服員面對感染者時,心生畏懼,難以提供相同品質的照護。確診HIV後買不到醫療保險 誰來幫一把依照現行保險制度,只要被確診感染HIV,即被商業保險拒之門外,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為數萬感染者請命,保險公司早已為慢性疾病患者設計「弱體保單」,希望比照辦理,也能為感染者設計出專屬保單。不過,保險業者表示,可能性極低。林宜慧指出,U=U已成國際共識,只要HIV感染者規律用藥,測不到病毒量,就不會傳染給其他人,如同一般慢性疾病一樣。國內愛滋感染者仍以年輕族群為主,一旦確診,就無法購買醫療險,不得帶病投保。希望衛福部提供健保大數據,讓保險業者精算後設計專屬保單。對於感染者安老議題,保險金融業者表示,目前可透過安養信託等工具,協助安排退休生活,但購買商保,有一定難度,可行性不高,且一般長照險的給付在認定上嚴格,不見得可以幫得上忙。HIV感染者成保險絕緣體 盼健保大數據幫忙美國一家人壽公司於2015年推出專屬愛滋感染者的十年、十五年定期壽險,但台灣壽險商品部門主管指出,歐美HIV感染者人數眾多,台灣相較較少,且受限於民情,感染者不見得願意出面投保,光是交付個人的隱私病歷,就得突破很大的心理障礙。該壽險主管指出,台灣感染者人數不多,從保險業者來看,並無商業規模,即使真的開發出專屬保單,「光是母體就不夠大」,無法透過最起碼的規模經濟支撐一張保單的運作。此外,感染者人數有限,缺乏足夠的樣本資料,包括,存活時間、治療費用、死亡率等,以精算出適合的費率;即使推出這類保單,因人數過少,保費勢必昂貴,不見得買得起。另一家壽險公司理賠部門主管表示,近年來推出不少專屬疾病的保單,但除了癌症之外,其他保單買氣薄弱,以糖尿病專屬保單為例,盡管全台糖友多達250萬人,但推出後買氣不如預期,未來即使真有愛滋病專屬保單,其市場性更不用說,恐乏人問津。
-
2023-11-30 醫聲.慢病防治
台灣與國際接軌,倡議、推展HIV防治創新策略
長年照顧HIV感染者、愛滋病患的台灣露德協會近年特別關心HIV感染者、愛滋病等脆弱族群,祕書長徐森杰指出,「HIV持續關懷白皮書」中提到,要特別關心沒有資源的脆弱族群,包括跨性別、老人及合併精障者,為了因應長照已開始「自己人照顧自己人」的培力計畫,讓感染者成為助人者。除了照護策略的創新,目前台灣民眾可透過超商、自動販賣機自我篩檢,也是一種創新策略,透過疾管署所推行「一站式匿名快速篩檢測服務」,縮短診斷治療時時間,有效遏制HIV傳播。衛福部桃園醫院副院長鄭舒倖認為,透過網路訂購快篩試劑到超商取貨,這種作法更吸引許多年輕人願意接受篩檢,是一項很聰明的做法。醫事法限制,讓許多跨領域專業人員愛莫能助此外,徐森杰認為,對於HIV、愛滋篩檢,目前醫事法規定,只有醫事人員或必須上過疾管署篩檢培訓課程,才能為民眾進行HIV篩檢,這代表民眾雖可以自己運用指尖血採檢方式提供檢體,或使用唾液自我篩檢試劑,但有些高風險族群不敢自己採檢,或中、高齡者有些障礙,此時社工人員或協會人員若沒有經過培訓,又想提供協助,便會因法規限制而愛莫能助,而這也是導致HIV快篩普及率出現阻礙的原因之一。徐森杰認為,如果HIV快篩試劑可像Covid-19快篩試劑一樣可方便取得,民眾想驗就可輕易取得快篩試劑、自行進行檢驗,相信這對達成「95-95-95」目標會有很大幫助。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國際分處副院長柯乃熒則建議國內藥廠、生技廠商多投入新型HIV快篩試劑的研發、製造,她說,如果可以研發出一種快篩試劑,可一次檢測HIV與其他性病,「一定非常有商機,尤其是海外市場,更是『錢景無限』。」疾管署、民間團體,鼓勵民眾踏出勇敢第一步針對HIV防治策略上,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HIV感染與一般疾病無異,就像C肝一樣,民眾不會因為日常生活接觸就傳染,更不像新冠、流感等會透過飛沫傳播。目前,已可採取多元篩檢、匿名採檢等方式,減少民眾疑慮,也會透過預防性投藥(PrEP)讓高風險族群及早展開防護措施,以減少後續相關風險。疾管署自從2018年推出預防性投藥計畫後,逐步擴大補助對象現在放寬到35歲以下年輕族群以及感染者伴侶、性交易服務者等,並協助高風險族群回歸正常生活。目前加入PrEP公費計畫累積人數達5575人,曾淑慧說,規畫在2030年前達成1萬5000人服用PrEP目標,增加服用人數,可使更多人體內有足夠藥物濃度,免於感染風險。曾淑慧表示,接下來會持續朝兩個方向推動,一個是針對已經感染HIV的病患,期待透過定期追縱、定期服藥,並讓病情穩定,以減少傳播機會;另一方面會持續透過衛教讓民眾有正確認知、減少誤解:期待未來可進一步減少外界對HIV感染的誤解。徐森杰期待,無論是HIV感染者照護,或HIV快篩、防治策略的運用,都需創新思維,若可設置更多HIV友善門診、建立快速評估、治療綠色通道,且整體過程可更尊重、保護民眾性隱私資訊,便能鼓勵更多民眾篩檢,跨出勇敢第一步。延伸閱讀:2030消除愛滋?專家呼籲:台應採創新多元化策略、提升用藥可近性
-
2023-11-26 醫療.骨科.復健
健保大數據/骨質疏鬆治療特色院所
醫學中心第1名台中榮總/骨鬆整合照護系統 預防患者再次骨折健保署資料統計,台中榮總111年骨質疏鬆門診就醫人數2,313人,居醫學中心第一名。台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林時逸說,骨鬆、骨折高風險族群常求助於不同科別,台中榮總自2017年建立骨鬆整合照護系統,整合13大骨鬆的共病風險與高危險群常就診的科別,及時提供骨鬆骨折的篩檢與治療,除啟動門診端續發性骨鬆疾病收案,也積極推動住院端脆弱性骨折衛教,並提供骨折後照顧聯合服務,透過衛教師藥物、復健、防跌等衛教,預防骨折再次發生。也與骨鬆學會合作,多次在院內舉辦骨質疏鬆專業認證、學分班課程及骨鬆衛教師訓練。團隊努力屢獲佳績,除獲國際骨鬆協會FLS金獎肯定,分別在2019、2021及2022年以骨鬆整合性照護、高齡髖關節骨折,以及腎病照護主題,獲得SNQ標章獎肯定,2023年獲得放射線醫學會DXA優良醫院認證。台中榮總骨鬆整合照護系統推行至今,收案數近萬人,並成立骨鬆資料庫,推動研究發表。在續發性骨鬆疾病方面,發現攝護腺癌病人有32%罹患骨鬆,乳癌患者則有25%被診斷骨鬆,透過及早發現骨質疏鬆,不僅可降低骨折及死亡率,藥物順從性也明顯提升。區域醫院第1名嘉義基督教醫院/骨鬆中心聯合照護 及時攔阻骨折發生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嘉義基督教醫院去年骨鬆門診就醫人數2,277人,居區域醫院第一名。嘉基骨鬆中心主任吳政誼表示,骨鬆中心成立以來,努力拓展醫療相關領域,在獲得「骨折聯合照護」服務滿分金牌認證加持下,成為區域醫院中病患就診首選。全台灣數十萬名骨折患者都會面臨再次骨折的風險,「攔阻骨折」計畫應運而生。吳政誼強調,精確辨識住院和門診患者,甚至是整個醫療體系中的病患是否有骨折的危險因子,進行全面而細緻的評估,制定客製化的治療計畫,進一步降低骨折風險。聯合照護模式由個管師、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職能治療師、社工等專業人員組成,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合併院內骨鬆系統持續監測病人用藥與骨鬆狀況;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詳細說明,以助深入了解骨質疏鬆的病因,提供預防方法、營養指導、運動建議及持續追蹤病人用藥狀況等,確保治療照護計畫成功。吳政誼說,年輕時注重飲食與運動,可有較佳的骨密度;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症者,更應在飲食與運動妥適配合,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骨鬆高風險族群應定期進行骨鬆檢測,在骨鬆專科醫師協助下,即使骨質疏鬆找上門,也可以讓骨折不再發生。地區醫院第1名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骨科、復健科協力 讓骨折住院者及早復能根據健保署統計,111年全台骨質疏鬆門診就醫人數,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是地區醫院第一名,高達1,615人。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骨科主任林威成表示,該醫院成立於日據時期、歷史悠久,深獲社區居民信賴。一旦有民眾確診為骨鬆,院方即會啟動跨科團隊照護,針對病人量身打造專屬營養、運動與藥物建議,幫助病人漸進強化骨本。林威成表示,年過50歲後,受更年期荷爾蒙驟降影響,骨質、肌肉與神經系統開始快速走下坡,骨鬆可藉由儀器,有量化數值,但其實一個人在確診骨鬆時,連帶浮現的是其肌肉神經系統也在退化。舉例來說,老人因摔倒髖關節骨折被送醫,因而確診骨鬆,除開刀治療外,從病人住院起,骨科即開始與復健科合作,先指導病人做床邊復健運動,並教導其進行阻力運動與飲食技巧,出院後除了定期回診做骨鬆治療,也需維持日常運動、營養均衡,漸近改善體能與骨鬆病況。林威成表示,民生醫院也會主動針對來院做老人健檢的民眾,找出過重或過輕、曾做乳癌化療、長期類固醇等骨鬆高危險群,主動對其進行骨鬆衛教,甚至安排骨鬆檢查,以及早發現骨鬆病人,讓病人得以改善骨質,增進生活品質。基層診所第1名台南黃怡方診所/多年經驗與高度警覺 揪出骨鬆患者並轉介根據健保署111年統計,骨鬆就診人數最多的基層診所,是位在台南仁德區的黃怡方診所,共有725人。診所醫師黃怡方點出,開業近32年,有的患者從年輕看到老,靠著執業多年的眼光,揪出民眾可能患有骨質疏鬆的危機。黃怡方表示,診所位於鄉村地區,前來就診大多以年長者為主,約占六成。而診所為家醫科,主要治療當地民眾感冒病痛,不過黃怡方發現,近15年來,骨鬆的病患逐漸增多,大約每100人看診就有近20位有此情形,主要為65歲以上長者,其次為特殊疾病或洗腎患者。黃怡方說,診所從93年就開始執行「家醫整合醫療群」,與台南市立醫院合作,一發現病患可能有骨質疏鬆的風險,就會建議病人做進一步的檢測。患者多數是從黃怡方開業以來就看診的老朋友,每當他們就診時,黃怡方會觀察他們行走的步伐是不是有異,再藉著問診時與病患聊天,發現他們時常反映「近來走路痠痛」或「時常跌到」,靠著多年經驗及高度警覺,會初步請患者適時補充鈣質,嚴重者會請病人到合作醫院進行骨密檢測。「打個電話幫忙安排是小事,病患的身體健康是大事。」黃怡方說,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舉動,能夠幫助更多需要進一步治療的患者。111年骨質疏鬆症門診就醫10大院所及藥品使用情形
-
2023-11-24 失智.名人專家
失智症是一種病,不是罪!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25周年出版「解鎖失智密碼」 提供最實用照護心法
在25年前,台灣出現第一個以「失智症」為名的非營利組織,也就是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從無到有,開始推動失智防治宣導及服務,幫助過的人難以計數。基金會今天發表「解鎖失智密碼」新書,集結國內權威專家建議及累計超過25萬個小時的服務經驗,提供最在地的失智照顧寶典。 失智老人基金會成立25周年 服務擴及各年齡層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今天慶祝成立25周年,當年它更曾獲羅馬教廷選為千禧年呈獻給教宗的世界100個具時代意義的計畫。天主教總主教鍾安住回憶說,當年是天主光照讓修會知道要做這件事。主教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修女葛永勉和永和耕莘醫院等單位一起攜手,基金會和養護中心陸續成立。 除了倡議失智照護的四大目標:「認識它、找到它、關懷它、照顧它」,後來更著力推動社會教育及包括設置日照中心、據點、送餐等各種社區服務。鍾安住還有感而發說,當年基金會雖以「老人」為名,但隨著年輕失智者增加,服務早就擴及到各年齡層。行政院長陳建仁也以影片對基金會致上祝福及謝意,他說,基金會做的事就是實踐德蕾莎修女說的:「 愛,就是在別人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並關心長者和最弱小的弟兄姊妹,堅持愛與承諾,也盡心協助政府盼能達成2025年失智友善777目標。當年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失智老人」 現在已有很多「失智中年人」總統府張博雅資政也在致詞中說,因著失智老人基金會的努力,多年來台灣社會已受到很好的啟發。當年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失智老人」,現在則已有很多失智中年人。很多失智者被認為是不懂事、亂鬧,但他們確實是需要照顧。25年前基金會便有此眼光和愛心,實屬難能可貴。輔大醫學院院長葉炳強說,失智老人基金會除了以照顧協助失智家庭,還拍了很多紀錄片、影像成為教育社會很重要的教材。新店耕莘醫院院長鄒繼群說,即使在疫情期間,基金會很多人員都為了失智者及家屬堅守崗位,越做越好,讓台灣民眾更認識失智症。 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說,回顧25年來,台灣能從失智症的荒漠,到如今連蔡英文總統都願意在基金會出版的「失智怎麼伴」書中,分享如何照顧陪伴失智家人,真是非常大的進展。除了各界的一起努力外,他特別感謝失智者 家屬,因辛苦的家屬們也是最重要的照顧團隊。鄧世雄說,基金會成立後,接著從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落成,台灣開始有專為失智老人設置的家園,醫院也開始有失智門診;如今連同送餐服務等等,受惠照顧的長者難以計數。他說,即使有很多恩人捐款,但很多服務都虧損,尤其是疫情之後愈虧愈嚴重。但高齡社會來了,需要照顧的失智長輩卻越來越多,明年只好咬牙要增設廣智及東湖社區兩處長照機構。 「解鎖失智密碼」出版 最實用最在地的失智者照護心法如今國人比以前理解失智症,但家中有人失智或逐漸退化,仍有很多難以應付的情況,或不知如何善用周邊資源幫助記憶。鄧世雄說,因此基金會和聯合報合作, 共同出版「解鎖失智密碼」一書。將第一線照護人員累積25萬個小時的照護經驗,整理成25個暖心的照護故事,整理成最實用最在地的失智者照護心法。還邀請了失智症的頂尖學者專家,包括毛慧芬、王培寧、徐文俊、郭慈安、陳乃菁、陳亮恭、葉炳強、劉秀枝及蔡佳芬等人,從各角度分析失智議題的現況、隱憂、治療發展及照護趨勢,並收錄基金會成立至今的點滴。 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強調,基金會這幾年努力推動慢性病自我管理,因為歐美的經驗已發現,如果能從減少慢性病做起,不但失智症者的症狀得以逆轉,國家的失智症盛行率甚至可望降低。今天就有一位在10年前確診為血管性失智症的牧師劉仁海出席作見證說,血管型的失智是有機會痊癒的,像他就是在失智後依然天天工作、為原民社區忙碌,忙得沒時間想失智的事,直到新冠確診住院檢查,才被醫師確認早已沒了失智。今天基金會的25周年慶非常溫馨,陳俊佑就透露說,人稱「郎叔」的老藝人郎雄年老後,仍常常協助基金會,後來郎叔病了,他前去探視,郎叔已非常消瘦,但毫不掛記自己,只擔心著基金會將來的發展。基金會今天發表的紀錄片也講述了了許多篳路藍縷的歷史,包括當年有很多外籍和本國修女推動,她們也在今天以紀錄影片等方式送上祝福和期待。已然白髮蒼蒼的天主教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的修女何華珍就說:「25年快樂,但要一直走一直走到50年才快樂,因為老天一定需要你們」期勉基金會步履不要停。而紀錄片也披露了「失智症」一名的來源。陳俊佑說,是當年天主教總主教狄剛認為,被稱為「老年癡呆症」的長者對家庭和社會都貢獻一輩子,實在不該以這樣的病名來汙名化他們;所以才倡議改成「失智症」。 狄剛總主教說,這不是讓我們羞愧的事,它是一種病,不是罪。
-
2023-11-20 活動.精彩回顧
幸福長照in台中 台中市「長照界奧斯卡」 表揚居家照護的神隊友
高齡化與少子化,是台灣社會最大的挑戰,內政部最新人口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逾17%,即將進入「照護時代」。關於家庭照護,沉重的壓力容易造成「照護離職」、「老老照顧」、「多重照護」等困境,照顧服務員扮演重要的角色,與照顧者並肩作戰、分憂解勞。以全台的人口分布來看,台中市已經是全台第二大的都市,總人口數逼近300萬人,其中,高齡人口比例約15%,雖然低於全國平均數,市政府超前部署關心照顧議題,自2018年辦理首屆「金照獎」,表揚長照服務單位及個人,並鼓勵男性及年輕人投入照顧行列,翻轉從業人員以中年女性居多的現況。長照需求逐年上升,各種政策多管齊下,悉心照護家人的照顧服務員(照服員)到家中協助失智、失能者,一起走過漫長而辛苦的過程。這群幕後英雄透過「金照獎」被看見,同時塑造成為指標性活動,比美「長照界的奧斯卡獎」,有助未來長照領域的資源能量。照服員與爺奶 建立「新家人」關係邁入第六屆的「2023台中金照獎」,今年報名相當踴躍,競爭也非常激烈,共吸引152個單位及個人報名參賽。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照服員是陪伴照顧者的最佳戰友,活動舉辦目的除了提升照服員的自我工作價值,更期盼改變長照服務人員低薪資、勞力活的社會地位。照服員並非看護工,而是減輕家庭壓力負擔的助人產業,許多得獎人表示,在陪伴、服務長輩時,另發展出血緣之外的「新家人」關係,成為彼此情緒的支持。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台中市自推動「金照獎」以來,表揚優秀從業人員,也讓大眾看見長照產業的良善與美好。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每個人應為老後做好準備。為提升長照機構對「口腔衰老」的照護,衛生局結合台中市牙醫師公會與大台中牙醫師公會至機構實地輔導及口腔檢查;二大公會榮獲「長照服務貢獻獎」,一系列訓練課程有助於預防口腔疾病,也降低感染及其他併發症。長照新星獎 蔡佩君相關科系畢業後,十分猶豫是否要進入長照領域,因為外公出現疑似失智症狀,觸發了契機和決心。照護工作不單是專業,更多了使命感,助人之餘也能將正能量帶給家人。從事照服員以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長輩談天說地、努力上課的模樣,都是我前進的動力。長照男神獎 宋青宇社工系畢業後投入長照體系,擔任台中市家圓勞動合作社的居督,觀察到人口逐漸老化的趨勢,長照肯定是未來式。社工不像醫師、律師、老師被視為高社經地位的職業,金照獎讓大眾看到有許多人在為長照打拚努力、辛苦付出,每個人都是長照的巨星。長照英雄獎 吳斐婷投入長照個案管理員5年多,看到執行照顧計畫通過長照服務變為現實,為失能者帶來生活改變,以及在工作過程中與個案的接觸,進而成為好朋友,獲得滿滿成就感。長照工作除了專業知識與服務熱忱,更要推己及人替人著想,才能把每次服務做到最好。長照國際巨星獎第1名 陳垂揚自越南太原省讀完護理學校來台,從事照顧服務員工作已經10年,這是第一份工作,也是個人職志,經過多年學習和磨練,學會了照顧技術和技巧。長照這條路雖然辛苦,但是跟長輩相處、照顧生活的點滴,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更從中找到幫助他人的使命感。卓越A單位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附設臺中市私立弘道第一區居家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由平均年資9年的資深服務團隊,背景涵蓋社工及護理師,除了做好四大包資源媒合外,更關注個案的非長照需求,秉持著每位失能長者及身心障礙者都能有自主尊嚴,讓個案獲得全人照顧。卓越B單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以促進市民健康基本人權為宗旨,將照護觸角由醫院延伸至社區,提供完整及持續性的醫療與護理服務;今年第一次參賽,感受到這是結合專業、深度、有意義的工作。卓越C據點仁馨護理之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連結跨領域團隊、光田醫院神經內科與失智共照中心及大專院校,為個案與家屬規畫全方位照顧,舉辦聖誕市集等社區活動,提供個案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建構失智友善社區。卓越住宿型機構國軍台中總醫院中清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附設護理之家運用跨團隊資源提升住民生活品質與滿意度,另結合社會資源舉辦懷舊、開心農場、節慶特色手作活動,透過各項增能復能活動,強化住民的肌力及減緩失能。
-
2023-11-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用寬闊的胸襟看待與我們出道不相同的對象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寬闊的胸襟」。一位資深的台灣基督長老敎會的牧師分享自己由神學院畢業後,因緣際會認識了許多在窮鄉僻壤默默奉獻的天主教神父、修女,而深受感動,因而呼籲社會各界應以寬闊的胸襟,跨出不同宗教的籓籬。一位資深醫界大老,本身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是台灣安寧療護的倡導者,以他在醫院行政多年的經驗,除了倡導不同宗教可以一起合作,並以其個人醫療行政以及夫人為護理界領袖的背景,提出醫護之間需要以寬闊的胸襟彼此尊重。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自己如何由閉塞的門戶之見,經歷長期在國外醫院與醫學院工作,見證許多畢業於台灣不同醫學院的醫師所呈現的各種優越表現,而呼籲台灣社會與醫界都要以寬闊的胸襟,了解好醫師不只在於畢業自哪一所醫學院,而是個人的經歷以及人品更為重要。希望這三位老人的由衷之言,可以推動台灣社會以更寬闊的胸襟,容納異己,促進台灣社會的祥和團結。別人怎樣說,我不知道,但我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道者,確實內心多少都有一份很莫名的「榮譽感」,這是比較好聽的話,說白了,就是「驕傲」。而這沒有什麼特別原因,只因為長老教會在台灣是所有基督教派中年資最深,分佈最廣,無論多高的山區,多遠的島嶼,或是多偏僻的村莊,都可以看到長老教會的禮拜堂和信徒。而我所畢業的學校——台南神學院,也是台灣最早的一間大學,它原本的名稱是「府城大學」,這是英國宣教師在1875年就設立的,而設立的方式就是仿效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方式,先有神學院作大學府的底,然後才發展成為綜合大學。而我是在台灣長老教會慶祝一百週年宣教紀念(1965)的隔年,也就是1966年進入台南神學院的,那時該院可說是全亞洲首屈一指的神學院,師資之強,學生之多,更特別的是,該院是和聖公會(又稱之「英國國教」)、信義會、衛理公會等三種不同的教派聯合辦理神學教育,這也是當時台南神學院會享譽全亞洲神學教育之因。也因為這樣,我心中無形中就有一股莫名的驕傲作祟著。但當1974年8月我畢業受派到台東關山教會牧會時,很快就去拜訪當地的天主教會。我會想去拜訪天主教會,是因為在神學院四年級(1972年)時,舊約教授也是副院長「彌迪理牧師」(英籍宣教師Dr. Daniel Beeby),被國民黨政府下令強制驅離出境,那時正在學期中,不能停課,學校隨即請求輔仁大學神學院院長,當時也是耶穌會的會長房志榮神父來代課。他是聖經學者,學識豐厚,甚為謙卑,他授課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因此,心想應該多認識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才對。也從那時起,我開始訂購天主教的神學雜誌。因此,當去拜訪關山天主教會時,才知道整個台東縣的神父都是來自瑞士的天主教「白冷會」所開創,而在關山天主教會對面的「天主教醫院」也是來自瑞士的「聖十字架仁愛修會」的修女設立的,她們不僅在關山設立醫院,也在尚武設立「救星教養院」,專門收容照顧腦性麻痺的孩子,並在「成功鎮」(俗名「新港」)設立診所服務海岸鄰近村落需要醫治的病人。當時關山天主堂有一位年輕的「賈斯德神父」,因他進而認識了池上教區蘇德豐神父、鹿野教區葛德神父,及好幾位白冷會神父,後來都成為好朋友。也才逐漸了解白冷會在全台東縣所有的村落都有天主堂,以及錫質平神父所創辦的公東高工對台灣特別是原住民社會的貢獻,和創辦全台第一所「職能訓練所」的雷化民神父。而當我後來知道被蘭嶼達悟族人稱為「蘭嶼之父」的紀守常神父的故事後,更令我感到汗顏萬分。因為認識他們,也才漸漸地發現這些神父和修女們,個個都大有來頭,都是學有專精,即使是專門負責提供三餐餐點給神父們用的廚房修士,也都是領有歐洲共同市場烹飪證照的。也從這裡,我才知道原來他們發「終生願」時,其中的一項就是「守貧」,除了字面上表示過儉樸生活外,更重要的含意,就是讓自己卑微下來,成為他人的「僕人」。他們讓我學習到一點:默默地在宣教區盡生命之力為基督教福音耕耘、撒種,用此方式來表示他們深愛著台灣這塊土地。因此,他們從不對外炫耀他們做過什麼事,也不求別人的回報。而我卻只因為畢業的學校,心中就有了自負,真是慚愧至極!1976年,我和賈斯德神父一起策劃舉行聖誕夜聯合禮拜,地點在天主教會禮拜堂,並決定將當晚的感恩奉獻全數捐給天主教醫院。蘇神父和葛德神父也都來參加。禮拜後,在醫院服務的馬惠仁修女上前來抱著我,流淚說:「我們20年前來台灣時,你們說我們是『魔鬼』,現在你們跟我們一起讚美天主。」我不知道是誰教導信徒把天主教妖魔化的?如果有傳道者迄今還存這樣想法,那實在是很糟糕的事。如果魔鬼可以讓許多困苦的人家得到生命的亮光,這豈不是很矛盾的一件事嗎?想想看,長老教會什麼時候創辦過專門在照顧腦性麻痺的孩子?且是從開始到現在都持續著。當我親眼看見修女們抱著腦麻的孩子餵食、洗澡、唱歌、祈禱時,我唯有的,就是學習怎樣跟隨他們的腳步學習這種所謂「僕人」的工作。從天主教會深入在台灣各地,讓我學習怎樣用更寬闊的心境看待不同的宗教信仰,就像這些天主教神父怎樣看他們在宣教區看待傳統宗教不同信仰態度一樣。因此,在教會公報服務期間(1987~1993),我曾和記者吳信如一起去拜訪佛教釋昭慧法師和她創辦的「弘誓佛學院」。後來釋昭慧法師邀請我和天主教王敬弘神父聯名發起「關懷生命協會」,也藉著這個協會,又與台南「妙心寺」傳道法師成為好友;他曾邀請我去他的妙心寺對信眾演講,而他讓我最為感念的一件事,就是他有位信徒是台南環保局的清潔員,知道法師和我是好友,有一天這位信徒在垃圾場撿到一支有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廢棄物,就撿拾起來交給傳道法師,而傳道法師認為這是「聖物」,先清洗乾淨後,包裝好,然後特地請信徒開車載他捧著這支從垃圾場撿拾回來的十字架,從台南專程送到台北東門教會交給我,到現在我非常珍惜這件特殊禮物。而釋昭慧法師和我也互有邀請到對方去演講,她也邀我一起發動「反博弈條款」合法化。當我就任嘉義西門和台北東門這兩教會時,他們也都有來參加,包括「法鼓山」也派代表來參加我的就任禮拜。跟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認識,是因1996年9月,佛教中台禪寺發生幼童皈依的事件,鬧得滿城風雨。我寫文章在自由時報表示這種事在每個宗教都有。因而與聖嚴法師有過一場對話,他這樣說:「我們不要在最高點找焦點,但可以在基礎點找共同點合作。」對不同宗教信仰團體,我認為應該要用欣賞和分享的寬闊胸襟看待;欣賞他們在信仰上的敬虔態度,分享彼此間生命中不同的信仰經歷。這樣才不會發生宗教衝突,相反的,還可以藉著緊密的聯繫而對動盪不安的社會有股穩定作用。如果台灣醫界的工作者,包括醫生、護理、藥師、檢驗師、社工師等等,也能這樣先排除學校背景,而是先自己謙卑下來,用欣賞和分享他人在醫療院所工作的經歷,這樣,同為上述工作者,雖是出身不同的校際,必定會讓我們看見自己的不足,和別人傑出成就的美,我深信這會讓我們學習到許多新的生命價值觀。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19 失智.長期照護
幸福長照in台中 台中市「長照界奧斯卡」表揚居家照護的神隊友
高齡化與少子化,是台灣社會最大的挑戰,內政部最新人口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逾17%,即將進入「照護時代」。關於家庭照護,沉重的壓力容易造成「照護離職」、「老老照顧」、「多重照護」等困境,照顧服務員扮演重要的角色,與照顧者並肩作戰、分憂解勞。以全台的人口分布來看,台中市已經是全台第二大的都市,總人口數逼近300萬人,其中,高齡人口比例約15%,雖然低於全國平均數,市政府超前部署關心照顧議題,自2018年辦理首屆「金照獎」,表揚長照服務單位及個人,並鼓勵男性及年輕人投入照顧行列,翻轉從業人員以中年女性居多的現況。長照需求逐年上升,各種政策多管齊下,悉心照護家人的照顧服務員(照服員)到家中協助失智、失能者,一起走過漫長而辛苦的過程。這群幕後英雄透過「金照獎」被看見,同時塑造成為指標性活動,比美「長照界的奧斯卡獎」,有助未來長照領域的資源能量。照服員與爺奶 建立「新家人」關係邁入第六屆的「2023台中金照獎」,今年報名相當踴躍,競爭也非常激烈,共吸引152個單位及個人報名參賽。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照服員是陪伴照顧者的最佳戰友,活動舉辦目的除了提升照服員的自我工作價值,更期盼改變長照服務人員低薪資、勞力活的社會地位。照服員並非看護工,而是減輕家庭壓力負擔的助人產業,許多得獎人表示,在陪伴、服務長輩時,另發展出血緣之外的「新家人」關係,成為彼此情緒的支持。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台中市自推動「金照獎」以來,表揚優秀從業人員,也讓大眾看見長照產業的良善與美好。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每個人應為老後做好準備。為提升長照機構對「口腔衰老」的照護,衛生局結合台中市牙醫師公會與大台中牙醫師公會至機構實地輔導及口腔檢查;二大公會榮獲「長照服務貢獻獎」,一系列訓練課程有助於預防口腔疾病,也降低感染及其他併發症。長照新星獎 蔡佩君相關科系畢業後,十分猶豫是否要進入長照領域,因為外公出現疑似失智症狀,觸發了契機和決心。照護工作不單是專業,更多了使命感,助人之餘也能將正能量帶給家人。從事照服員以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長輩談天說地、努力上課的模樣,都是我前進的動力。長照男神獎 宋青宇社工系畢業後投入長照體系,擔任台中市家圓勞動合作社的居督,觀察到人口逐漸老化的趨勢,長照肯定是未來式。社工不像醫師、律師、老師被視為高社經地位的職業,金照獎讓大眾看到有許多人在為長照打拚努力、辛苦付出,每個人都是長照的巨星。長照英雄獎 吳斐婷投入長照個案管理員5年多,看到執行照顧計畫通過長照服務變為現實,為失能者帶來生活改變,以及在工作過程中與個案的接觸,進而成為好朋友,獲得滿滿成就感。長照工作除了專業知識與服務熱忱,更要推己及人替人著想,才能把每次服務做到最好。長照國際巨星獎第1名 陳垂揚自越南太原省讀完護理學校來台,從事照顧服務員工作已經10年,這是第一份工作,也是個人職志,經過多年學習和磨練,學會了照顧技術和技巧。長照這條路雖然辛苦,但是跟長輩相處、照顧生活的點滴,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更從中找到幫助他人的使命感。卓越A單位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附設臺中市私立弘道第一區居家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務機構由平均年資9年的資深服務團隊,背景涵蓋社工及護理師,除了做好四大包資源媒合外,更關注個案的非長照需求,秉持著每位失能長者及身心障礙者都能有自主尊嚴,讓個案獲得全人照顧。卓越B單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以促進市民健康基本人權為宗旨,將照護觸角由醫院延伸至社區,提供完整及持續性的醫療與護理服務;今年第一次參賽,感受到這是結合專業、深度、有意義的工作。卓越C據點仁馨護理之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連結跨領域團隊、光田醫院神經內科與失智共照中心及大專院校,為個案與家屬規畫全方位照顧,舉辦聖誕市集等社區活動,提供個案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建構失智友善社區。卓越住宿型機構國軍台中總醫院中清分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附設護理之家運用跨團隊資源提升住民生活品質與滿意度,另結合社會資源舉辦懷舊、開心農場、節慶特色手作活動,透過各項增能復能活動,強化住民的肌力及減緩失能。
-
2023-11-18 活動.精彩回顧
倡導關懷人守護高齡者尊嚴,成無依長輩「類家人」!
高齡人口的快速擴增,高齡權益保障是現代重要課題,尤其是在機構的無依長者,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的指導之下,與多個縣市合作「獨立倡導方案」,本月17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2023高齡者權益維護與實踐暨老人獨立倡導年度成果觀摩大會」,與全國共約250位現場貴賓、線上與會者共同看見來自不同地區的「優良倡導關懷人」、「尊嚴友善機構」,透過不同實務領域者的主題演講、實務分享與座談,探討長者權益議題。 立委吳玉琴表示,「獨立倡導」已是老盟運行相當久的方案之一,最初是參考「ombudsman(獨立倡導人)」與「Independent Advocacy(獨立倡導)」在歐美國家的推展。「這是對於長輩重要的人權關懷,使長輩覺得生命有盼望,感謝參與的各機構與個人,希望老盟可以持續辦理,讓我們共同見證大家的成果,同時希望衛福部繼續支持。」老盟理事黃松林教授說,在台灣有「倡導關懷人」在機構服務,成為機構與住民橋樑,為他們發聲,也透過了解雙方需求並尋求共識促進協調,除此之外更是長者的陪伴者,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類家人」。此次參與獨立倡導方案成果發表的縣市已經有21個,合作機構與倡導人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可見其重要性與近年發展。表揚後的主題演講,從多元面向討論獨立倡導與權益保障議題。老盟邀請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Stephen Meyers在線上分享聯合國目前針對老人權益維護的措施與前景,並用「A United Nation Human Rights Convention for or by older persons?」的提問挑戰現場與會者的思維,並分享聯合國針對不同族群所制定的公約內容,如何將族群本身的聲音納入,而非僅僅是專業人士,社工師、護理師、醫師、學者等之間的「事」,同理運用於高齡族群的策略與服務措施又該如何進行?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社工督導黃宜苑也提到從個案看到權益的思考,「決定權在誰手上?誰可以做決定?他們有沒有獲得相關資訊?」,強調這是一個討論的過程,而處遇的目標可以使個案與專業人員一起,如此一來也可以提升他們達成的意願,而非停留在「配合」的模式。 關於倡導關懷人的服務模式,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雖目前國內的背景與國外目前立法的方式不同,但他們屬於半專業性的志工,是需要經過課程與培訓的。而從活動講師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李佳儒的研究分享中,發現倡導服務有助於降低孤寂感、增加長者幸福感、社會支持與權能增強,而類家人是台灣倡導服務的特色,重視陪伴與關係的建立。 今天共有11個單位、25位倡導關懷人與社工獲獎,其中來自桃園的莊雲芳先生分享他與太太一起投入倡導服務,透過客家語快速拉近與服務對象的距離,增加相處時的親切感,也了解到語言限制對機構長者的影響,服務過程中的成就感來自對方的信任「他能夠跟我要求些什麼,代表他信任我。」71歲的他也是高齡人力再運用的最佳見證;另有來自台中的倡導關懷人沈金蘭分享與夥伴的服務歷程,與住民完成此生第一次放風箏的願望,除陪伴關懷也發揮類家人的支持功能。 衛生福利部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表示,獨立倡導對於老人權益有重大意義與關鍵代表性,也對所有受獎者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希望可以一起在權益的路上走得更長更遠,也代表衛福部承諾各縣市將會有相關的資源投入。「這是危機也是機會」,長者權益議題值得深思與共同推進,進一步實踐尊嚴老化。
-
2023-11-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照顧病人的快樂和成就感,真的很美妙
【編者按】:本週是三位醫學生有機會較長時間追蹤病人寫出的學習心得。一位長期與癌症奮鬥的女病人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病人做決定時,並不只是醫療團隊的意見為主,病人需要考量個人生活環境以及獨居者要照顧腸造口的困難,而使學生學習到「每個病人都有它特殊的困難,只有當讓醫療團隊能夠使病人說出他們的困難,我們才有辦法做出有可能做到的最好的治療」。→想看本文一位照顧了病人三星期之後,病人出院後又有機會再見到病人與家人的學生,感受到自己第一次那麼長時間地照顧一個病人,能夠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寫出「當你從心底自發地、細心地照顧病人,就掌握了行醫的關鍵,也能夠得到最真誠的回應。這將成為我行醫生涯中的一次寶貴經歷」。一位學生敘述一位發現癌症時已是末期的病人,從他們最初無法接受現實而驚慌拒斥,出院後病人回來門診接受化療時,都會找他談話,使他感到「雖然我能提供的幫助不多,但可以感覺到他們多了一個人可以訴說那些不好跟別人提及的疾病看法,似乎也安心了許多。」這些心得也使我們深信鼓勵醫學生長期追蹤病人,更能幫忙醫學生助長將心比心的「同理心」。今年5月份時,我在教學內科照顧了一位68歲的老先生將近三週。他是一位30年的老煙槍,已經戒菸10年,有COPD、糖尿病、高血壓、心房顫動的病史。他在2年前因為平時活動時會喘和持續咳嗽,在亞東醫院診斷COPD和發現心房顫動。病人之後持續在亞東門診追踪,4月時發現右下肺葉有一顆結節,懷疑是肺部腫瘤,故這次來到我實習的醫院做切片檢查,後來診斷是肺腺癌。我到病房去準備詢問病史,見到了病人和他太太。我向病人做了詳細的病史詢問和理學檢查,病人也非常配合。病人混合式地用中文和台語和我溝通。由於我聽不太懂和不會說台語,導致我有時不太能聽懂病人的病史,但是在我仔細地詢問下和他太太的從旁協助下,最後還是順利地問完病史和做完檢查。之後也向他們說明了切片檢查的目的、進行方式、可能的併發症和檢查前禁食等注意事項。太太非常緊張而且不太熟悉住院的各種流程,一直問我許多問題,我也不斷安撫她,確保他們沒有問題後便離開。結果到了第二天的切片檢查後,病人發生了雙側氣胸和胸壁皮下氣腫,一直延伸到腋下、頸部和前臂,因此放了兩條引流管和開始使用鼻導管給氧。我去看病人時,只見他躺在床上,呼吸有些急促,人看起來也虛弱疲憊,太太感到很焦慮。我嘗試向她解釋病人發生的狀況、可能原因,目前的處置和目的,以及之後的治療計劃。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會去看病人好幾次,有時候索性坐在病房前的護理站做事,一旦病人有什麼事或他的太太有什麼問題便能迅速了解。過去幾天,病人的症狀都有明顯的改善,皮下氣腫也逐漸消退。在這段時間的互動中,才了解到他們育有兩女一男,兩位女兒都已成家,目前和夫妻倆住在一起。兩位女兒都很孝順,常常會帶他們夫妻倆到處旅遊,還常常給我看她外孫女的照片。後來得知兒子從小因病長期住在康復之家。太太是一位清潔工,目前都由她賺錢養家,她也提到靠她一人不多的收入需支付生活上的各種支出、房租、醫療費用、兒子的療養費,真的很辛苦。太太也很擔心這次長期住院的費用而感到壓力。住院期間,我們也聯絡了社工來幫助他們解決經濟上的困難。從他們的談話中,我也能深切感受到有經濟和生活壓力的家庭,在面對疾病時的無力感,但太太也沒有任何抱怨,每天都陪在先生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在一次的查房時,病人興致勃勃地拿出手機給我們看他在家陽台上種的花草。我聽不太懂台語,但還是能夠感受到病人的興致勃勃和希望早日回家的渴望。看著他的病況逐漸改善,不再需要氧氣、拔掉引流管,能夠正常下床走路時,我真的感到很高興。我也能感受到病人和太太對我的信任,每次去看他時先生都笑著對我說早安,太太有問題時甚至會跑到工作室找我。雖然很多時候我沒辦法幫上什麼大忙,或給她什麼有用的建議,但這也促使我去努力搞懂一些疾病相關的知識、做檢查的流程,申請各類證明和診斷書的程序,甚至還向社工請教了基金會補助和本院社會福利的申請流程,只為了能夠幫病人做更好的病情解釋,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這也是我第一次開始要求自己,在面對病人和家屬做病情解釋時,不能含糊馬虎,必須詳細正確地告知和盡可能回答病人的問題。這是為病人負責,也是為自己負責。大約兩週的時間,病人最後順利出院了。一個多月後,當時我已經離開了內科,一次在病房的走廊上意外地遇見了病人的太太。她興奮地和我打招呼,剛剛還特地跑到工作室想找我,說是想問我重大傷病證明要怎麼申請。經詢問得知病人這次是回來打化療,太太還請我一起去看看先生。到病房裡,病人還記得我,和我熱情地打招呼、握手,也得知他的狀況非常穩定,他和太太都很高興我在他住院期間細心地照顧他,也很感謝我那麼關心他們。我頓時感受到了照顧病人的快樂和成就感。後來詢問得知之前申請的社會福利補助也已經批准了。看到病人和太太一步步地克服重重困難,回歸正常生活,我也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這是我第一次那麼長時間地照顧一個病人,能夠在這段時間和病人及家屬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在出院後還能繼續保持連結的感覺真的很美妙。當你從心底自發地、細心地照顧病人,就掌握了行醫的關鍵,也能夠得到最真誠的回應。這將成為我行醫生涯中的一次寶貴經歷。延伸閱讀:11/13 醫病平台/病人讓我看見生命的韌性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1-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讓我看見生命的韌性
【編者按】:本週是三位醫學生有機會較長時間追蹤病人寫出的學習心得。一位長期與癌症奮鬥的女病人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病人做決定時,並不只是醫療團隊的意見為主,病人需要考量個人生活環境以及獨居者要照顧腸造口的困難,而使學生學習到「每個病人都有它特殊的困難,只有當讓醫療團隊能夠使病人說出他們的困難,我們才有辦法做出有可能做到的最好的治療」。一位照顧了病人三星期之後,病人出院後又有機會再見到病人與家人的學生,感受到自己第一次那麼長時間地照顧一個病人,能夠與病人及家屬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寫出「當你從心底自發地、細心地照顧病人,就掌握了行醫的關鍵,也能夠得到最真誠的回應。這將成為我行醫生涯中的一次寶貴經歷」。一位學生敘述一位發現癌症時已是末期的病人,從他們最初無法接受現實而驚慌拒斥,出院後病人回來門診接受化療時,都會找他談話,使他感到「雖然我能提供的幫助不多,但可以感覺到他們多了一個人可以訴說那些不好跟別人提及的疾病看法,似乎也安心了許多。」這些心得也使我們深信鼓勵醫學生長期追蹤病人,更能幫忙醫學生助長將心比心的「同理心」。見到陳女士的早晨已是她入院的第三天,陳女士早已脫離最初不穩定的階段,我只能先從病歷紀錄上理解初入院的她究竟遭遇了什麼,初步構思她的形象、心境、與可能的應對。「陳女士曾罹患子宮頸癌,接受過化療和放射線治療,這次因腹痛、噁心及嘔吐入院,然而入院前已有長達半年的腹脹症狀,並在定期回診的腫瘤科門診安排了相關的檢查。入院時發現有嚴重低血鉀,因此給予靜脈注射補充。」陳女士的血液數據因低血鉀被標上警示,點開陳女士一個月前做的腹部電腦斷層,只見大段充滿空氣的腸子,從胃一路脹到乙狀結腸。我一時驚訝地說不出話,陳女士的腸子從是漸進式的脹大呢?還是從年初就如此膨大嗎?如果一直脹得這麼厲害,又怎能堅持這麼久?帶著困惑與驚奇,我來到她的病房理解她的故事。陳女士有一張瘦削的臉龐,聲音細柔,眼神卻帶著一股堅毅。她的上腹脹得跟排球一樣大,所幸腹痛已經緩解。我原先以為她是不願接受治療才拖延就醫時間、社經地位較低的病人,但她實際上是位大學畢業的會計,非常遵從醫囑,只是沒想到這次的問題這麼嚴重,因此2月初症狀發生後,到5月定期回診的時間才和醫師提及此事,並在等待各項檢查結果的過程中先進了急診。查房時,主治醫師施長慶醫師也提供我們更多的資訊:陳女士在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結束後產生後遺症,讓她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反覆泌尿道感染,且因為長期使用抗生素出現抗藥性菌株,到了最後,連感染科的施醫師都覺得非常頭疼,不知如何清除她泌尿道中叢生的細菌,幸運的是陳女士在服用蔓越莓錠後感染狀況改善。但在施醫師眼中,陳女士毫無疑問是頑強而堅忍的病人。綜合斷層和大腸鏡的結果,我們認為乙狀結腸因放射線治療產生纖維化導致腸道狹窄,原先的計畫是會診外科切除纖維化的地方,再把腸子接起來。外科的回覆卻出乎我們預料,由於纖維化的腸道位置過低,因此切除後無法保證上下兩段腸子是否還能接起來,很可能將需要做永久腸造口。陳女士聽聞這個消息,堅定的表示自己需要更多時間思考。我們給她一週的寬限期,在補血鉀的期間讓她有一點緩衝接受這個資訊。然而,不知是否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及腹瀉,即使我們每天給大量的鉀離子,陳女士的血鉀還是低到讓我們十分焦慮,不停試著說服她進行手術,也因此在後來幾日,我和陳女士有過數次零碎的對談。原來她的家中還有一位身體不好的老母親,家中小幫手(外傭)主要是為了照顧她母親而聘請的,兒子早早便結婚有了家庭,若她的身體有任何異常,她都得靠自己才行,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照顧好造口。我告訴她,我覺得以她的能力,絕對能照顧自己照顧得很好,但她似乎十分不相信自己。一日,好不容易戰勝泌尿道感染的她,看著造口的衛教單,柔柔的告訴我,帶著一個袋子多沒有自主性啊!她看了許多造口相關的資訊,回顧她過去反覆感染的生活,覺得與其帶著袋子、和疾病不斷爭鬥,何不在自己能做選擇的時候安然離世呢?她平靜的語氣與平時充滿活力的作息沒有透露一絲陰鬱的氣息,我們觀察了一陣子後,雖然不認為身心科醫師需要介入,卻讓我對陳女士的經歷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後來社工又告訴我們,她早早便和老公分居兩地。她說,她的家人充分尊重她的意願,但回顧她之前和我的談天,我更能在她的言談中感受到一種孤獨堅毅、卻讓我覺得有點落寞的情緒。我不知道那究竟是她本身的性格,還是過去數十年來的生命經驗積累出的處世態度。最終我們邀請她的丈夫和孩子一起參與家庭會議,她的丈夫在聆聽完所有資訊後,選擇尊重妻子的想法,後來我們只能讓她帶著危險邊緣的血鉀以及依舊脹得跟排球一樣的肚子出院返家。看著這位年齡與我母親相仿的女士,帶著隨時腸胃穿孔的風險離院,我擔心並懊惱著沒能讓她接受手術,但也逐漸接受每個人有自己的抉擇。直到她出院的一個月後,我又在病房見到了因腹痛到急診而住院的她。這次她告訴我,出院的一個月來,她悉心保養自己的腸胃、調整飲食、以配方奶補充營養,甚至一度她鼓脹的上腹在躺下時不會凸起,直到她因為太開心吃火鍋慶賀,肚子才又開始不適。這次入院時血鉀也幾乎在正常邊緣徘徊,不像之前那般危險。她聽到血鉀幾乎正常的消息,露出欣慰的神情,彷彿自己在跟疾病的爭鬥中小勝了一場,便積極詢問她是否可以回家。她說,她期待自己能像戰勝泌尿道感染一樣,終有一日用規律的飲食戰勝自己的腸道,讓她不用面對造口這個可怕的概念。她出院後,我一邊讚嘆著生命的韌性,一邊思考未來的她會有什麼樣的遭遇。第一次見到她時,我以為她終究會因為低血鉀導致的心臟功能失調回到醫院,沒想到一個月時間她就能自我校正到安全範圍。恐怕這就像她曾經的感染一樣,會是另一場十年抗戰,但誰知道呢?也許她真能與腸胃和平共存至生命終結的一刻。只是那就是即將離院的我可能不會知曉的未來了。我只希望她能帶著我對她的祝福,即便隻身一人,也能安然地度過她生命的每一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談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 CALM 模式)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晚期癌症的身、心、社會、靈性照護模式:Managing Cancer and Living Meaningfully(CALM 模式)」,由安寧療護團隊的醫師、臨床心理師、護理師分別介紹這一般人比較陌生的領域。對CALM有多年經驗的醫師介紹他如何與首創CALM 的Dr. Rodin結緣,介紹CALM的四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並分享在國內舉辦工作坊的心得。臨床心理師發現使用CALM架構的會談,就像行進中有張地圖引領,有助於團隊與病人在龐大的情緒與訊息量中不至迷航,也能讓每次的談話都更聚焦討論的精要。兒童緩和醫療照護團隊的護理師在與家屬貼近的生活和訪談,更深入的了解照顧者的需求與經驗,才發現家屬所經歷的遠比她過去在兒童病房工作中所想得更為艱辛,而發現Rodin的教學使她「驚呼連連,太多我不知道為什麼的事,找到了根據,這麼一來,才有機會在未來工作中發展出更多具個別性的照護」。第一次遇到Dr. Rodin是在2017年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心理腫瘤醫學大會上,那時他在演講中發表了有關於CALM治療模式,用於晚期癌症病人的研究成果。對於各種心理治療模式來說,要做到隨機分配,並且有實驗組對照組的研究是很不容易的。令我非常敬佩的是研究結果顯示,CALM的治療模式可以減少病人的死亡焦慮以及減輕憂鬱症狀。因為我非常了解,對於晚期癌症病人跟家人的心理照顧本來就不容易,而這個模式跟只是接受一般照護的對照組比較,可以有顯著效果,實在難能可貴。我當時參加大會的目的除了個人的學習之外,也肩負著想要找到一個方式,可以推行當時我們醫院想要發展的「早期緩和醫療照護(early palliative care)」。大家可能比較熟知的是末期病人的安寧照顧(hospice care),然而在實際臨床照護上,常常發現等病人轉介到安寧照護時已經太遲,病人的身體狀況與意識狀況太差,除了提供身體症狀的照護之外,其他與生死別離有關的,例如與家人關係的處理、預期性哀傷與失落的照顧、生命意義與靈性議題的探討等,經常因為病人狀況已經接近臨終而來不及處理。再加上醫院的安寧病房床位有限,只有少數的病人與家庭可以入住到安寧病房接受完整的末期照顧。而且近年來因為癌症治療的進步,即使發生了癌症復發或是轉移,病人還有後線的化療、標靶或是最新的免疫治療可以選擇。所以不少病人是留在癌症治療團隊中,繼續接受照顧。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是除了照顧生命末期的病人之外,把照護的時間更往前推,當癌症病情出現變化,除了協助身體症狀的緩解,也可以提供病人與家人在心理或整個家庭衝擊的調適。不少病人在這個時候就會去反思,這麼辛苦的治療而且又要面對生死無常的不確定性,對於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探討不由得會浮現在心中。但是癌症治療團隊為了不打擊病人的信心,通常對這些比較嚴肅的生死議題,選擇沉默而不討論。病人的家屬們也通常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有不少病人便把這樣的困擾埋藏在心底。因此「早期緩和醫療照護(early palliative care)」就是希望在病人的病情發生變化時,除了積極的抗癌治療之外,早一點提供對病人及家人的身體、心理、社會、靈性的全方位照顧。可是理論上說來容易,實際上要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又不會讓病人覺得我們在放棄他或是暗示他治療可能不成功,就是早期緩和醫療介入的困難之處。所以聽完Dr. Rodin的演講之後十分的興奮,覺得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切入的模式了。在聽完演講之後便衝去找他,想要知道可以如何學習這個模式。所以從2018年起,只要Dr. Rodin開辦工作坊,不管是線上或是實體,我一定參加。2019年我們更第一次請他來到臺灣教學,兩天的工作坊除了一個小時的演講之外,大部分的時間就是以實際的會談錄影,以及現場的模擬病人做實地演練與討論,非常的扎實。2020年開始,我跟和信的夥伴取得了可以接受他親自督導的資格,開始為期兩年多的線上督導。我們把與病人、家屬會談的過程錄影下來,Dr. Rodin就影片中會談的內容,與我們討論以及給與建議。這兩三年我們不只是接受督導,也開始在臨床服務上運用CALM的治療模式。就這幾年的經驗,我感覺CALM治療模式,讓我在面對晚期癌症病人與他們的家人,要開啟一些重要且敏感性話題時,更有信心與勇氣。因為我們知道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必須與癌症治療團隊溝通治療的選項,還牽涉到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以及對於治療副作用的反應。更重要的是,怎樣的選擇才會無憾。這些都不是單單提供治療成功率的百分比,這些冰冷的數字就可以達成的,我們必須更貼近病人的想法與需求。所以跟病人與家人討論時,CALM模式的第一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我常常協助病人去澄清他自己的想法以及家人對這個事情的看法,這樣病人與家人們才有辦法跟治療團隊討論出共識,而不是單方面的由治療團隊告知或決定而已。其實醫病關係也會因為彼此了解而更靠近,醫療團隊也可以不用好像要單方面去承擔病人生死抉擇的重任。所以討論第一個面向「症狀處理與醫療團隊溝通」,常常就會引出CALM的第二個面向──「自己與重要他人關係的改變」。癌症的衝擊所影響的必然不只於身體症狀的改變,病人本身可能要從一個原本在家中是重要的支柱,病情惡化後反而變成被照顧者;其實家人們也是,原本可能是家庭主婦的角色,變成要身兼數職,既是經濟的支柱,也還要同時扮演太太與媽媽角色;年輕的孩子們,也要被迫提早成熟獨立。在臺灣我們常常看到,家人之間因為彼此疼惜,多數是忍著自己的需求,而為別人著想,但彼此之間又不敢說出心中的話,有時候情緒壓抑久了,陳年舊賬會被翻攪出來,說不定在哪個時間點就引爆出來。所以CALM的模式,透過與病人及家人的對話與探索,幫助他們去覺察自己因為生病受到了什麼衝擊與改變,對於自己或是對方的需求又是什麼?我們發現這可以幫助這一家人,去瞭解彼此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愛與期待,還有為彼此的犧牲。我的經驗,是經過這樣的對談,一家人的關係會變得更緊密,而能繼續攜手向前。CALM的第三個面向──「靈性,生命意義與目的」,則是在晚期病人與家屬一定會在心中盤桓卻難以開口的重要議題。癌症病情的變化會提醒著我們生命無常,治療這麼的辛苦而且也不確定會不會成功,那我這麼努力地想要活著,承受著病情與治療副作用的痛苦,又是為了甚麼?回顧這一輩子,我沒做什麼壞事,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我的生命意義又是什麼呢?然而這麼重要的議題,在臨床上卻是很難開口的。在CALM模式中,則是藉由幾個簡單的問句,去協助病人反思。例如:「你自己怎麼看這些發生在你身上的事?」 「對你來說,生命中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生病之後,你生命中的優先順序、或者價值觀有改變嗎?」看似輕輕的幾個問句,卻能探討出病人在意的存在問題。有趣的是,我發現對大多數的病人來說,生命最大的意義就是愛,特別是對家人的愛。CALM的第四個面向──「面對死亡與保持希望」,也是一個病人、家屬、照護團隊都很想了解,但很難開啟探討的議題。病人常跟我反應,每次他想討論這個事情,例如他想交代萬一過世之後,家人們應該如何安排葬禮等身後事,以及保險理賠等實際的問題;又或者是如果治療無效,他不想要浪費太多錢,他希望家人把錢留著好好過以後的生活。但是病人都會說只要他一開口,總會被家人阻止,不要想這些事情要他好好專心治病就好,所以這一些很珍貴想要表達的事,就這樣埋藏在心底。其實家人們也是,但怕一開口好像在詛咒病人,希望他快點死。所以CALM的模式也是用一些簡單的問題,鼓勵病人與家人們好好彼此的了解與準備,例如:「你在想到、或者想像未來的時候,腦中出現的畫面或想法是什麼?」 「你會去想關於死亡的事情嗎?」 「是什麼讓你害怕?」 「你覺得有什麼是可以協助你面對之後的事情?」除了這個之外也會提醒病人與家人,既然現在還活著,雖然身體狀況可能不好,但有沒有哪些想要做的事情呢?同時覺知死亡的可能性與活著的事實,在CALM模式中稱為「雙重覺知(double awareness)」,做好死亡準備的同時也有意義的活著。所以病人跟家人給我的回饋經常是,「謝謝醫師,感謝你提到了這個議題。這在我心中已經埋藏了很久,都沒有機會讓家人知道與家人討論。我不是怕死,而是擔心家人在我過世以後過得不好,我好希望他們能夠了解我的心意。」經過CALM模式的訓練之後,我對於與病人及家屬討論這些議題更有自信與自在。CALM模式強調營造一個支持性的機會與氣氛,提供反思的空間,讓病人及家人們可以安心的探索內心的感受,彼此支持。而不是要強加什麼答案在病人與家人的身上,醫療團隊的傾聽與了解,對他們就是最好的支持。所以Dr. Rodin曾經問過我,由西方發展出來的CALM模式是否也適用於東方呢?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因為面對晚期癌症的身、心、靈性各個面向的艱難挑戰,不分種族與文化,是所有人類共同的。所以我也回饋他,CALM模式讓我想到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道常無為而無不為」。CALM模式經由幾個簡單的問句對談,透過真誠的關懷與尊重,給予病人與家人安全的空間與機會,從而探討了晚期癌症病人與家人所要面對的各方面的挑戰,同時也深入對於生與死的價值與意義的探討,是真正對生命的關懷。我們很高興Dr. Rodin在今年再度於臺灣舉辦工作坊,而且不只是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參加,也有緩和科醫師、護理師等一起參與。後續我們也會以線上讀書會、個案討論會等活動繼續精進深入。樂見臺灣近年對於癌症治療的長足進步,也期待對於晚期癌症的病人與家屬,除了治療成功率提高、存活期更長,在心理、家庭、靈性意義與生死議題,能提供全方位的照護與關懷。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22 醫聲.醫聲要聞
補社安破網 衛福部加據點增社工 120萬身障者受益
隨人口高齡化,社區身心障礙人口增加,身障者照顧及支持服務卻不足,導致社安網漏洞百出。為補破網,衛福部社家署12日表示,已規劃「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5年計畫,並在12日於行政院會向院長陳建仁報告。計畫內容將增加身障者社區支持服務據點,提升教保員、生活服務員待遇,並新增逾千名社工投入服務。衛福部指出,計畫分4大策略「減輕家庭照顧者負擔」、「擴增社區式服務」、「擴增及多元化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服務」及「改善服務人力之勞動條件以留才久任」,預計5年投入逾480億餘元預算,增加1355名社工、社區居住及日間照顧據點增加服務1萬4572人,逾120萬名身心障礙者受益。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針對高照護負荷的身心障礙者家庭,目前照護據點數量不足,未來除將與長照據點結合,讓社區中長者、身障者共榮、共照,也將拓展家庭照顧者服務據點,從現行35處,增加至200處。身障者拿到身障證明後,會由社工員入家評估,篩出高照護負荷或有嚴重情緒行為者,開始提供服務。為提升篩選量能,社家署計畫增加身障服務中心的社工人力。目前各縣市共670人,至117年聚劑增加至2207人,以符合高齡化社會相應增加的照護需求。目前身心障礙者教保員、生活服務員薪資較低,導致願意投入者少、媒合困難。張美美指出,生活服務員原先薪資為2萬6千元,將由計畫的「久任機制」提升至3萬3700元,教保員薪資則從3萬4千元提升至3萬7700元。此外,亦補助社福機構營運服務費、管理費,以期增加人力,減少身障者照護家庭負擔。社區身障者支持服務也計畫增加。張美美指出,身障者自立生活中心目前全台22縣市僅有台北、屏東、彰化3處,預計新增至25處,讓每縣市至少有一處。此外,社家署將與國家住都中心合作,利用社會住宅空間拓展社區居住、小作所、日間照顧據點,預計布建在19縣市,共增加57處據點,服務人數增加1萬4572人。精障者社區支持服務則由社家署與衛福部心健司合作,社家署之協作模式方案至114年共計將布建49處精障者會所;心健司則將設置精神病人家庭支持方案及自立生活方案,至117年由目前的10項方案,增加至71案,並在全國增設71處心理衛生中心。
-
2023-10-20 活動.活動最前線
《彩繪希望》盼用繪畫助癌友及家屬走過治療、邁向康復
癌症不代表絕症,但治療過程的辛苦及心理的恐懼,常常影響病友的治療意願與治療成效。自2006年參考國外經驗,癌症希望基金會基金會在台灣開啟了「彩繪希望」比賽,也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矚目,9屆以來共有1,333張參賽作品。基金會舉辦繪畫比賽多年,透過繪畫,帶給病友心理上的調適,在畫作中看到病友、陪伴家屬的希望,也透過畫筆,把他們這段歷程表達出來。第10屆「彩繪希望」邀請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拿起畫筆參賽,將您在抗癌路上的心情與感受,拿起畫筆用色彩表達,無論是黎明前的黑暗、負重登上的高峰、割捨不下的思念或是重新出發的步伐,都歡迎你用筆畫下來,用行動來鼓舞與「癌」奮鬥的您我,明天雖然晴雨未知,但我們已出發在希望的路上!《活動詳情》⏰收件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參賽資格1.罹癌病友(需檢附相關證明文件)2.癌症病患親友3.醫療團隊(醫師、護士、社工、志工等醫療從業人員)※以上組別參賽者限台澎金馬地區居民🖌️繪畫主題以「揮灑生命畫筆的光與熱」為精神創作,內容不限,人物、景物、事物皆可,並附上作品名稱及100字內(含標點符號)的作品說明。🎨作品規格限定繪畫平面作品,需手繪創作,風格不限(如油畫、水墨、版畫、水彩、素描、粉蠟彩等),不得以多格漫畫、剪貼、裱框、電繪、攝影、平面雕塑等形式參賽,亦不接受立體作品,作品尺寸須小於60.5X50公分。📭收件方式線上填妥google報名表,並將參賽規則同意書、個人資料告知書、診斷證明(癌症病友組限定)等相關報名文件,連同實體作品寄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第10屆彩繪希望收」(10058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46號3樓之2)🏆獎項分癌症病友、病患親友及醫療團隊三組,每組選取前三名及佳作五名。第一名:獎金20,000元、獎座。第二名:獎金10,000元、獎座。第三名:獎金5,000元、獎座。佳作:獎座。※凡未得獎之參賽者皆頒感謝狀乙式活動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oAirLSEaRXZmVy6bA更多活詳情請至癌症希望基金會官網→https://reurl.cc/XmRN4e或電洽:(02)3322-6287分機 122林先生
-
2023-10-17 醫聲.醫聲要聞
法源不同⋯社工勞權保障不同調 工會:衛福部應補漏洞
社工低薪問題已非新鮮事,衛福部社工司今年雖為社工加薪,但對社福機構以各式名目要求社工上繳款項的「薪資回捐」至今難以杜絕。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秘書長郭志南今說,社福團體執行方案分「補助案」、「委託案」二類,前者由衛福部主管,對薪資回捐訂有嚴格規定、要求停權,但後者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依「採購法」管理,對薪資回捐管理較鬆,且各縣市政府有裁量權。主管機關、法源不同,導致社工雇主有洞可鑽。郭志南表示,社福機構除依衛福部「推展社會福利補助作業要點」承攬案件、聘請社工,也常透過地方政府循「採購法」委託辦理的案件執行社福方案。但補助案、委託案兩者對社工薪資回捐懲處規則不一致,不少社工人員無法獲得應有保障,社政主管機關衛福部卻礙於法源不同無法介入。郭志南指出,委託案財源為地方政府經費,由各縣市政府自行訂定規則,其標準與、衛福部的補助作業要點不同調,且各縣市間也有差異。委託案主管機關是公共工程委員會,但其管理業務多元,從建築工程到社會福利都有,因隔行如隔山,很難想到社工界長期存在薪資回捐問題,相關規範不如衛福部的補助作業要點細緻。他表示,在委託案中,社福機構要求社工回捐薪資多被視為「違約」行為,依規定會罰款,但不一定會像補助作業要點一樣要求「停權」、一定期間內不得接受委託案件,必須嚴重至詐領款項、被告上法院,才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單。郭志南說,這導致違反補助作業要點的社福機構,被依規定停權,不能接受補助案,但還是可以接受縣市政府委託案。地方縣市政府採購委員會是由專家學者、市府長官組成,有時明知機構過去執行補助案時,有違規要求回捐薪資的歷史,卻還是把案子交給該機構執行,評審機制形同虛設。日前一家社福機構在台中執行補助案,因違反要求薪資回捐遭停權五年,卻在同年於新北市接下600萬金額的委託案,凸顯委託案、補助案不同調的問題。郭志南表示,衛福部長期知道這項漏洞,卻從未設法補破網,導致工會不得不召開記者會對外發聲,否則發生薪資回捐事件時,委託社福機構執行方案的地方政府不理,衛福部也以地方裁量為由,表示無法干預。要求衛福部應盡快召開會議,與公共工程委員會共商解方。
-
2023-10-07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北市聯醫總院長蕭勝煌 堅守「病人不破相」的信念 上班再忙每天也堅持做「這運動」養身
64歲的神經外科權威蕭勝煌,今年7月中旬接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明年將屆齡退休。他信心滿滿的說,「一年可以成就很多事」,已著手規畫建置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R)、力推癌症醫療品質認證,更要建立明確的升遷制度,盼創造幸福職場。「年少時,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蕭勝煌後來以排除法進入醫學院就讀,也因為年輕,就選擇走難度、嚴重度與挑戰性最高的神經外科領域,一踏入這領域就是30多年歲月,「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我不會再走神經外科。」髮線內下刀 絕不讓病人破相從醫之路上,蕭勝煌著重服務、教學與研究三大方向。看診、手術之餘,喜歡教學的人格特質,讓他獲選年度優良教師,也因對醫學領域的滿滿熱忱,他邊工作邊進修,2007年成為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博士,那年他48歲。專精於顱底手術的蕭勝煌認為,上帝造萬物,以頭蓋骨包覆腦部,保護了神經系統卻忽略「保養」,使其每每鑽頭骨動刀時,得小心翼翼、避免傷到腦,「顱底手術猶如違反上帝之意,與其所造萬物相抗衡。」「我的病人沒有一個被我破相。」蕭勝煌分享腦部手術的個人原則,他堅守傷口一定要畫在髮線內,優點在於額頭沒疤痕,也會被頭髮遮住看不見。隨著科技進步、醫療器材日益精密,大幅提升手術精緻度,蕭勝煌見證了台灣腦部醫學發展。早年國內未要求騎車戴安全帽,也沒酒測規定,周末假日常有酒駕頭傷患者送醫,「自己都不敢算,幾乎天天都在開刀,那時一天最多開6顆腦」,相較早期以手搖鑽開顱需2小時,現今僅需10分鐘打開頭蓋骨,手術時間從超過20小時縮短為5小時。推麻醉鎮靜 保護急重症病患蕭勝煌的人生最大改變,是在1997年接任仁愛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之後,他經歷了921大地震、SARS,其中全國矚目的邱小妹事件,更讓時任北市聯醫神經外科主任的他被記過,他自認因督導不周而一肩扛責,「不要讓這些年輕醫師來承受」,在鏡頭前代表北市府當眾道歉。2015年,蕭勝煌接掌北市聯醫仁愛院區院長,努力發展急重症醫療,2016年經評定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過往手術或重症病人的命救回來了,但往往因腦傷成了植物人。」他因此引進麻醉概念,使他們不再受制「五花大綁」的物理性約束,改採鎮靜藥物的化學性約束,事後證實對於腦部中樞神經等保護是非常好的作法。蕭勝煌7月中旬走馬上任總院長,首要任務是在聯醫建置複合式手術室,最慢2025年就會上路;再來是推癌症醫療品質認證。他認為,北市聯醫要做社區型醫院,發展出院準備、居家醫療、社區長照與安寧善終等強項,要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至於院內同仁福利,蕭勝煌上任不久,即調升護理人員、藥劑師、廚師、社工等單位津貼。他說,聯醫非醫師的升遷管道不完善,任內要使人事升遷做到位。抽時間運動 辦公室「超慢跑」工作繁忙之餘,蕭勝煌少不了運動生活,他擅長網球、桌球、羽球、高爾夫球、慢跑等各式運動。「以前每周運動7天,接任總院長後,運動時間壓縮剩2天,再這樣下去不行。」於是近來他利用上班瑣碎時間,在辦公室換鞋「超慢跑」,每次5至10分鐘,一天下來也有運動半小時。「周間如果真的抽不出時間運動,早上5點40分我會出門去游泳1個小時,再回家吃早餐,接著出門上班。」蕭勝煌笑說,他很認真運用時間,周五晚上則會游泳、跑步,隔天一早與球友、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相約打網球,再到健身房跑跑步機、游泳,周日也不放過運動時光。蕭勝煌小檔案專長:神經科學、神經外科學、脊椎手術、腦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現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學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北市聯醫副總院長、仁愛院區院長、忠孝院區院長,台灣外科醫學會健保委員會主任委員 給病人的一句話:親分九親等,每位都是親人,視病猶親。
-
2023-09-3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消失在診間的生活世界——讀《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過動兒」。一位長年關心這種孩童的醫師寫出她的呼籲:「我們能不能花更多的努力,在營造一個適合各種特質的孩子都能順性、適性學習與成長的環境?讓每一種特質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可以發揮的長處,看到自己的亮點?」→想看本文一位父親說出他的心願:「我希望醫師們看孩子時,請多多詢問、多多傾聽,不要只看外顯呈現的行為,行為背後的原因才是根本。」→想看本文一位醫學院醫學人文的資深老師受邀為這位醫師的新書《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寫序,感動之餘道出她的想法:「將病人的生活世界納入考量是避免盲點的關鍵。」《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以下略作《賞識》)是一本為小朋友倡議的書,作者李佳燕則是奔走倡議的醫師。我從書中看到了她嘗試了解每個來到診間的小朋友生活的全貌,包括那些獲得過動症診斷的小朋友。在書中,我們讀到許多這樣的案例:小朋友因上課不專心、常和老師嗆聲,考試成績不理想或是其他不被老師認可的行為,老師就懷疑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建議要帶去看兒心科門診。在診間,小朋友可能會被問幾個問題,家長、老師則填問卷,即便這個問卷未必能忠實反映小朋友的狀況。之後,許多小朋友就可能獲得「過動」的診斷。筆者為這本書所寫的序言中有這一段文字:「所有獲得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身分的小朋友中,有多少是名符其實?有多少ADHD只是塊掩蓋其他問題的黑布?有多少是高度競爭的社會中,焦慮的父母(通常是母)、威權而失靈的教育、對小孩有偏見的老師,及彷彿速食的醫療,所打造出來的?不可諱言,有些小朋友確實需要醫療(我所認識的精神科醫師也大多是很嚴謹的),但是有更多ADHD小朋友是社會缺乏教育(養)理念、缺乏時間、缺乏耐心、缺乏容忍、缺乏思考之下的受害者。」指出這個議題有許多環節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在此筆者希望進一步將歷史思維放入我們的視野中,談談《賞識》這本書給我們的啟發。李醫師的文章題目是〈為各種特質的孩子,開啟另一扇窗〉,筆者不僅要支持這樣的理念——這扇窗不僅是反思我們的教育與社會價值以工廠製造罐頭的方式在模塑兒童、看見兒童的多樣性,更要從歷史的角度指出,過動症是內建於當代醫療的盲點的產物。筆者認為,將病人的生活世界納入考量是避免盲點的關鍵。讀者或許會覺得「將病人的生活世界納入考量」是老生常談,醫院不是常見「全人醫療」的標語嗎?醫學院的教室裡不是也常聽到「biosocial」(生物社會的)這樣的關鍵字嗎?且容我說明。在近代醫療發展的歷程中,最深遠的巨變莫過於行醫場所的改變——從病人家中逐漸變成醫院。自古醫師到病人家中往診是常態,例如古代醫師Galen的經典「On Prognosis」即詳述他到哲學家歐德摩斯(Eudemus)家中看診的過程,我們可以看見Galen對病人生活世界的入微觀察。當醫者走入病人家中,他們也就走入病人的生活世界裡——看見病人的經濟狀況、與其家人噓寒問暖時也觀察病人的家庭關係與社會網絡、了解病人的信仰、飲食與生活習慣。因為這樣的行醫模式,過去的醫者能深入了解疾病與社會的互相生成,不少醫者更因為看到貧病交加而悲天憫人。醫界不少朋友相當孰悉的十九世紀名畫,「醫生」 (The Doctor, Samuel Luke Fildes, 1891)正是這個傳統的寫照——一位神情專注投入的醫師在漁夫簡陋而昏暗的小屋中凝視著病童,站在黑暗背景中的家人則與醫師共同透露出對病情的憂鬱。直到晚近兩百年內這樣的行醫模式才逐漸轉變成病人移動到醫療院所求醫,且世界各地發生的速度也不同(美國的現代醫院體制大約在1880-1920年代之間形成,台灣約莫在1920之後)。代表科學殿堂的醫院成為醫療的主要場所,挾著解剖學、微生物學、技術與藥物的發展,醫院醫療能有效對付有明確病灶的疾病。如此,醫者可專注於生理病理變化,醫療則因為聚焦而更有效率。兩種不同的行醫模式不僅對於醫病關係有深遠的影響,也形塑醫者對疾病的理解。當一個人走進當代的診間,他的生活世界就被留在門外,只有在有心的醫者認真地挖掘才會浮現片段。如此一來,對於一些與生活世界密切相關的情況或疾病,尤其是那些位於社會問題與疾病交接模糊地帶的例子,就可能成為醫療難以掌握的問題。換言之,現代醫療的工具箱裡雖有許多厲害工具可以治療疾病,但卻失去了了解病人生活世界的機會。以診間為主的現代醫療,帶著生物醫學的聚光燈,將人從其生活世界抽離,將複雜的問題化約成簡單的生物化學。兒童與過動症的關係正是這樣的例子,「過動」是否可以化約成大腦的病變?如果要了解問題的糾結形成。為什麼老師懷疑他有過動?是因為學生之間的糾紛?老師的規範尺度?為什麼兒童一定要成績好?為什麼偏鄉有很高的過動症比例?有些小朋友究竟是學習困難還是過動症? (如本期一位爸爸所寫的文章,〈我不認為我的孩子是過動兒!〉) 然而,生活世界的錯綜複雜,醫者必須要花額外的時間與精力,才能窺知一二。晚近醫界有不少令人尊敬的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從事在宅醫療,開創出有別於醫院醫療的新文化,提供適切的醫療照護,這樣能夠走入入病人的生活世界的醫療,不僅有利良好的醫病關係的建立,也能從人的生活世界的脈絡去理解疾病與苦痛。但是,兒童過動議題卻較少得到類似的關照,僅有少數人像李醫師這般倡議。還有,雖然台灣醫療院所不乏「全人醫療(照護)」的宣示(或自我期許),且將所謂的「全人」定義為「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各方面需要的醫療照護」,但深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診間,能讓醫者看見人生活世界多重事件的交織嗎?李醫師之所以能夠看到小朋友的生活世界,是因為她不惜花時間與小朋友聊、與父母聊,讓小朋友的世界不會留在診間的門外,而是進入診間,與之對話。這樣的診間之大,能容納許多故事,也能看見人所存在的世界的複雜性。願所有的診間都能看見病人的生活世界(那怕只是片段),並能在這樣的複雜性中航向對病人最好的方向。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29 養生.家庭婚姻
目睹爸爸打媽媽!女孩留下字條「鼓勵媽媽過想要的人生」,願犧牲自己讓弟弟跟媽媽走
家庭暴力,影響最深的往往是孩子。當爸媽必須離婚,孩子被迫要選邊站。一位小女孩在媽媽被爸爸毆打後,寫下鼓勵媽媽的字條,令人鼻酸。中國重慶一位媽媽下班回家,因為發現丈夫沒有好好照顧孩子,發生爭執,但丈夫竟然暴力相向。在一旁的女兒目睹媽媽被爸爸家暴,等爸爸一離開,她馬上衝上前抱住媽媽。女兒被迫成熟,紙條讓人淚崩令人感到不捨的是,女兒隔天留下一張字條給媽媽,她寫:「媽媽,如果你跟爸爸離婚了,我跟你,如果你放心不下(弟弟)的話,我也可以跟爸爸。媽媽想過就過,不想過就不過,不要勉強自己。」小女孩成熟懂事,即便自己想跟媽媽在一起,但還是會考慮到媽媽的心情,擔憂媽媽因為無法一次養育兩個小孩,決定犧牲自己,讓兩歲的弟弟跟著媽媽,也鼓勵媽媽追求自己想過的人生。目睹暴力的孩子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這位媽媽凌晨一點下班回家後,看到丈夫又在玩樂,沒有帶著孩子睡覺,發生爭執後,沒想到丈夫用手掐住她的脖子向後推,導致女子頭和背部撞到牆壁後,重心不穩跌坐在地。跌坐在地上,丈夫還不斷用手指著她大聲吼叫。這段受暴影片被媽媽發布到社群媒體,而在發生衝突隔天,媽媽下班後,看到女兒留下的字條,也被公開。媽媽傷心表示:「此刻我只痛恨自己沒本事,沒有能力帶走兩姐弟,如果我有足夠的錢,我肯定不會因為選擇誰放棄誰而痛苦,我的心真的好痛。」許多網友看了小女孩的紙條,十分不忍,因為小女孩的文字可見她在家暴環境下被壓抑的早熟。才9歲的孩子,完全知道媽媽的不幸和媽媽的無奈。網友也推測,這位爸爸的家暴行為應該是常態,否則,小女孩也不至於給媽媽寫紙條,勸她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女孩應該也是壓抑許久了。夫妻離婚,孩子被迫選邊夫妻關係不好的家庭,影響最深的往往是孩子。當爸媽必須離婚,孩子被迫要選邊站。孩子對加害人會有複雜的情緒,一般面很失望,但又無法割捨親情,往往因此感到無助、無力,甚至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對這位受暴的媽媽來說,她可能因受暴導致身心狀況不佳,影響工作,又或者因為經濟能力有限,無法滿足自己及子女的生活照顧需求。她確實也提到,如果自己有能力就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她確實難以回應子女的心理依附需求。很殘忍的,這位小女孩甚至在生活中扮演照顧媽媽的角色。有多少家長在婚姻關係中受暴?孩子不管是目睹、耳聞,或在事後知情,都在承受大人的錯誤。而當離婚也是一條艱難的路時,有時需要專業人員,像是律師、醫師、社工,來陪伴受害者與孩子一同面對。 延伸閱讀:.「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9-23 醫聲.醫聲要聞
三年疫情促成公衛師法,陳秀熙盼公私合作留著人才
三年多的Covid-19疫情,萬物被病毒囚禁,卻喚起了民眾對公共衛生的意識,在這場百年大疫裡,造成1千多萬國人染疫、19多萬國人死亡,這也間接促成了台灣討論20年的公衛師法於通過,日前更成立的台北公共衛生師公會,成了亞洲先驅,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認為,公衛師扮演著政府、醫界、民眾間的橋樑,未來期許透過公私夥伴合作關係,投入AI大數據朝智能健康照護邁進,留住台灣公衛人才也守住全民健康。對於公衛師這份新興職業,外界或許仍有些陌生,陳秀熙介紹,專業概括了出生到死亡,成人健檢、預防保健到慢性疾病照護等,各領域展現出對公衛師的需求。他舉例,長照機構配置醫療人員、社工師,缺少了串接協調雙方的公衛師角色,長輩的運動健康、飲食營養、口腔衛生,甚至是慢性病或癌症的處方籤用藥及醫療轉介等工作,「繁忙的健保業務中,彌補人口老化的市場。」再到近年講求的職場健康,陳秀熙也說,現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之外,需要公衛師穿梭各個部門之間,相輔相成,得以綜觀職場整體員工的健康,像是健康檢查、身心靈壓力及職場憂鬱等預防醫學角度,進一步擴大到環境保護等面向。不僅如此,婦幼保護、校園衛生、食安等領域也得插旗防守。陳秀熙說,特別是在新興傳染病期間,公衛師兼負健康促進、流行病學分析、衛教管理等專業,面對疫情時,能協助基層醫療院所、各層級醫院進行公共衛生傳染病調查,透過大數據分析後的報告,提供醫療政策管理者、政府部門制定政策的指引;而後疫情時代,則是因應大流行之前,提出緊急應變的重要指南。公衛師的觸角必需天羅地網涵蓋各方,舉辦二年的公共衛生師證照國考,誕生出197位的公衛師,不過,陳秀熙認為,以台灣人口而論,應該要達到350人,然而,公衛缺乏的是專業人力需求,「相較於政策管理、全民健保,對於公衛的投資過少,光從疫苗的投資就能看出與國外差異。」他建議,政府應該攜手民間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善用跨領域投資衛生健康,也創造出公衛師的人力需求,藉此也能吸引公衛專業背景的年輕人走入AI技術的晶片,好比台積電投資健康產業,研發出基因檢測、早期篩檢等前端預防的服務,「政府要因應時事配合智慧健康產業,便能創造雙贏。」也得以留住流向歐美市場的公衛人才。談到對於台灣公衛師的願景,陳秀熙直言就是結合AI智慧健康,台灣擁有AI大數據優勢,如果公私部門、民意代表及醫療端和公衛師伸出合作的手,追上起步20多年的歐美國家不嫌太晚,他認為,「我們花了20年對話、溝通,促成了公衛師法,現在是要真正實現民眾、政府、醫療端跨接,公衛師願意努力,守住國內並與國際衛生接軌。」
-
2023-09-16 退休力.自在獨立
老有所居 ─養生村篇/養生村怎麼挑 食衣住行育樂醫養…都要考慮
因應選擇養生村或銀髮住宅做為老後居所的人變多,坊間養生村、銀髮住宅、樂齡宅也愈來愈多,選擇增加之後,應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居所?專家建議,五十歲以後就可以開始考慮並選擇老後居所,依個人喜好與需求、預算,再考量地點、軟硬體設備等,可先實地參觀、試住,再做決定。美商ERA副總經理邱宏吉指出,選擇養生村或銀髮住宅,對於食衣住行育樂醫養等需求,都要考慮,包括地點交通、生活機能強度等。若經常參加聚會、活動,建議選擇交便較方便的地方;若喜歡親近山水大自然,可選擇距市區較遠的地點。醫療體系支援、有無社工、醫療人員等提供協助,也是許多人考慮的重點之一。學習是終身功課,又可以增加社會連結,部分養生村或銀髮宅提供許多課程,這也是吸引住民的重要誘因。長庚養生文化村有住民多元社團活動學習課程及設施,也有健康管理課程,年逾六十五歲的黃老師四年前住進來,她每天參與各類活動和課程,練鋼琴、舞蹈、打桌球等,忙得不亦樂乎。新板傑仕堡原是主打高齡友善的養生宅,現為全齡住宅。七十二歲的林小姐說,當初實地看過幾個養生村後,有的交通不便利,有的離市區太遠,考量地理位置等綜合需求後做出選擇,「這邊交通方便,像我們這種還很活潑常常需要往外跑的人很適合,生活機能方便,食物選擇也多。」林小姐現在腳踩五公分高跟鞋,行動便捷,但她坦言,自己曾經中風,透過養生宅提供的復健等諸多協助,還有健身房設施可以使用,幫助自己恢復行動力。不僅如此,她還在一旁診所「打工」,幫忙協助動線及介紹,稍微補貼入住費用,也介紹朋友來健檢,還曾幫助朋友及早發現癌症。數位版看這裡月花十萬住銀髮會館 退休醫師籲未雨綢繆九十三歲的退休醫師吳昭新曾經因為妻子醫療需求,短暫住在銀髮族生活會館,他分享會館環境實在不錯,應有盡有,但每月價格至少十萬元,他以俗諺「好天著存雨來糧」,建議大家及早積蓄,準備老後所需。 老後安居/退休醫月花10萬住會館!養生村成新時尚 舒服安老有何條件?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
-
2023-09-16 退休力.自在獨立
老有所居 ─養生村篇/百歲爺爺 燃起生活動力
一○一歲的靳爺爺去年八月十五日住進台中沙鹿的好好園館,他最近發表「周年」感言,他說入園前生活無味,住進之後,與室友和服務人員相處,就像自己有了另一個大家庭,從兩腿走路無力到大有進步,體重還增加了六公斤,計畫開刀處理白內障,「我現在有了看清楚的動力,目標要活到一一一歲。」「好好園館」是靜宜大學社工系退休教授紀金山發起興建的「附服務型高齡住宅」,他認為只是單純將長者聚集在一起共老的養老院模式,過於片面。於是企業合作興建銀髮居住空間,加入青銀共居的理念,也引進居家照護、復健等,提供給有需要的住民。靳爺爺在園區內住滿一年,他的興趣是做韭菜盒子給其他住民享用,百歲老人揉麵、拿起擀麵杖,一下子一個個韭菜盒子成形,大家吃了讚不絕口。可不可以定期做給大家吃?靳爺爺說:「我想做就會跟你們講。」紀金山說,靳爺爺不想被綁住,但享受勞動的樂趣、成果,有意識地成為社群的一員。紀金山說,良好的社會連結與老年生活的品質至關重要,人從出生開始就是群居生活,需求不會因步入老年而消失,但高齡社會中的家庭,缺乏家人陪伴成為普遍型態,連結的需求卻沒有被滿足,於是可能成為「難相處」的被照顧者。「步入老年生活後,應該建立新的社會關係。」紀金山建議,每個人都要擁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學會活在當下,好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並且有意識的加入社群、與社群建立認同感。老後選擇養生村或銀髮宅,也是建立與他人維繫關係的方式之一。靳爺爺說自己原先急需找一個老人安養之家,但入住後除了與室友和服務人員的相處,每天還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肢體健身活動,針對年長者需要設計,讓他大有進步,現在充分利用這裡的復健器材,每日不斷復健,不但體重增加,慢性病也改善。紀金山表示,靳爺爺來到園館後,有了大家陪伴,生活都活潑起來了,現在打氣功、學3C,每天花三小時滑抖音,感受過去沒有的活力,想要去做白內障手術,也是想看清楚,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因為對人生有更高期待,燃起豐富生活的動機。數位版看這裡月花十萬住銀髮會館 退休醫師籲未雨綢繆九十三歲的退休醫師吳昭新曾經因為妻子醫療需求,短暫住在銀髮族生活會館,他分享會館環境實在不錯,應有盡有,但每月價格至少十萬元,他以俗諺「好天著存雨來糧」,建議大家及早積蓄,準備老後所需。 老後安居/退休醫月花10萬住會館!養生村成新時尚 舒服安老有何條件?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
-
2023-09-15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兒童醫院病房裡充滿笑聲!看看舞蹈動作治療師在做什麼?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音樂治療師的分享→藝術治療師的分享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在兒童醫院裡因為醫療處置,用藥換藥,疾病疼痛,藥物副作用等種種原因,醫院裡面總是充滿著哭泣聲、安慰聲、鼓勵聲、怒罵聲、恐嚇聲,我常常在想可否增加些不一樣的聲音。笑聲就像磁鐵般總是會有吸引力!當病房有了笑聲就吸引出快樂的氛圍,當病房有了笑聲就會吸引出許多好奇者想一探究竟,當病房有了笑聲許多關係都會改變,當病房有了笑聲可以看見不一樣的彼此。我的孩子生病了沒體力怎麼跳舞?這是家長常會提出的疑問,但身體的律動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本能,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生,我們舞動的舞台包括:病床上、床沿邊、病床前、走廊、廁所等,舞蹈動作治療師先運用舞蹈動作元素慢慢讓病童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再用創造性舞蹈的牽引,讓病童在沒有框架中自由發揮,往往音樂一放輔助道具一拿,各個就如同無病痛般開心跳舞,快樂的氣氛總是會充滿整個病房,此時其它間病房的病童就會隨笑聲牽引而來,有時我們會邀請大家是否願意一起共舞(當然一定是在疫情後才可如此),轉眼間病房變成一個開心的舞池,有許多人一起共舞。「加油!勇敢一點不要怕」 「不要再哭了!」 「你不開心,我在這邊照顧你就開心嗎?」 「我可以哭嗎?」 「我為什麼一定要勇敢?」 「我會被放棄嗎?」在醫院久了許多的關係都會改變,有的對立、有的緊張、有的過度依附或依賴。當舞蹈動作治療師與孩子互動,引導孩子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肢體律動,舞動中常常加入共同創作出的舞步與動作,舞動中慢慢產生成就感與我能夠的想法,肢體自然會隨著音樂舞動,產生自在快樂的氣氛,也開始感染了其他的人。主要照顧者看見了病童舞動時的笑容與自在的肢體,心中的壓力放鬆許多,有時會靜靜地欣賞著,有時還會跟病童一起共舞,他們看見了彼此此時此刻的笑容,明明剛剛還在因吃藥而互相生氣中。有時孩子舞動時,醫生、護理長或護理人員剛好進來,也都會先欣賞一番他們的舞姿,而不是急著醫療處理,真的很令人感動。他們看見了病童不一樣的一面,有時醫生、護理長和護理人員還會跟著舞動一下,此時病童都會跳得更賣力更起勁,好像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上做一樣的事,因為看見了不一樣的彼此,共同創造了短暫共舞的片刻。舞蹈動作治療師在醫院陪伴孩子一定都在跳舞嗎?其實也不一定,我們常常也都只是陪伴孩子感受當下的身體,給予回應。當孩子麻藥還沒完全退時,大家的反應都不太一樣,有的會像喝醉酒想要吐,治療師就會輕撫病童的背部,慢慢的調整呼吸,吸與吐之間也有肢體的律動,有的孩子躺在病床上看著天花板說看見蝴蝶(產生幻覺),於是我們用手一起跳蝴蝶之舞。當孩子打針或消毒換藥時,治療師陪在一旁,輕拍病童的身體,與病童在一起,有時還會像實況轉播員一樣,現場轉述醫療行為進行到哪裡,因為有的孩子不敢看又想了解。舞蹈動作治療師在醫院總是在想著,如何讓病童改變焦慮不安擔心的心情,即便只是短短片刻的快樂也是極為珍貴。在小小的空間(病床)創造大大的舞台,是舞蹈動作治療師的夢想。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13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房裡的小小藝術家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音樂治療師的分享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2020年是我第一次與新發病、六歲的小怡相約在病房進行藝術治療,那天她剛做完十五天的化療,有著靦腆且少話的小怡,向我展示獨自創作送給媽媽的折紙花束和手工誌作的色紙日記本,不難感受到她對創作的高度熱愛,小小年紀展現豐富的創造力,且非常得獨力完成的精緻作品,雖然小怡因生病無法上學,但一拿到學校的送來新作業本,相當認真的學寫字也決不馬虎。持續穩定陪伴小怡每周一次的病房藝術治療一段時間,也觀察到小怡每次接受例行性人工血管的消毒或換針,以及因化療副作用破壞口腔粘膜避免不了的清創,都會讓她放聲大哭而滿臉淚珠,看了真令人不捨。但也發現小怡在治療後馬上收拾起情緒,自發挑選藝術材料進行創作,開始進入她的第三空間(The Third Place),也就是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所提出的論點,將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恐懼與衝突,透過創作安撫與爬梳自己,來回穿梭於現實與幻想的過渡空間中,產生情緒的調節,達到內在主觀世界與外在現實環境的整合,也因此讓小怡在創作歷程中慢慢的產生內在的力量與資源,去面對每次困難的治療與身體的不適。然而照顧小怡的媽媽,也因長期不捨小怡接受醫療處遇時,面臨的疼痛與害怕。小怡病情一但有變動常導致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出院,或是出院後因為發高燒隔天又再度緊急入院,加上住在半開放式的病房空間,小怡媽媽容易受到醫療環境的影響,例如不捨其他病童的哭泣、家屬們的擔憂、醫療的緊急狀況,或是耳聞他床的病童離世,都深刻的牽動著小怡媽媽不安的情緒。在有次的藝術治療中,媽媽拿起小怡的眼鏡作品,我邀請媽媽戴並探問媽媽:「看見什麼?」媽媽掉下眼淚說著:「我希望一家人能像以前可以到公園野餐。」而日後小怡媽媽發現自己開始容易失眠,生活上缺乏自理的動力,也沒有其他特別的興趣,大部分的時間心情感到低落且容易哭泣,而我也避開小怡,獨自與媽媽協談。然而小怡媽媽希望自己盡快好起來才能好好照顧小怡,若發現自己的狀況沒有改善,又陷入自責的循環裡,有病識感的小怡媽媽開始求助於身心科且要求住院,這段時間小怡則改由外婆照顧,小怡也從創作中表達對媽媽的思念與期待媽媽出院的日子到來。我在一次探訪住院中的小怡媽媽,那是一個陽光和煦的下午,日光透過玻璃斜射在長廊上,小怡媽媽的精神看起來很好,微笑說著:「可以暫時放下戒備的心情和回應生活瑣事,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後,小怡媽媽再度回到照顧者的角色,記得那個月剛好是母親節,小怡繪製有一個大大的愛心包圍著小熊媽媽,而小熊則在外面守護著,我也為母女拍下這難能可貴的一刻。 治療邁入今年的第四年,小怡只要固定回門診進行治療,有時也因例行性的檢查或是感染需要住院,小怡終於回到日夜盼望的學校,同儕互動和課業學習都適應的不錯,喜歡的藝術創作與手作也延伸到日常,在爸媽上班時可以藉此陪伴自己。 幾次回院的創作中,乖巧的小怡有別以往的安靜,主動與我聊天,繪畫起感謝友善醫療團隊的成員,且自許未來也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有次看到我制服上印有「藝術治療師」的別針,小怡一時興創作起別針,表示一枚給自己,一枚送給我,有著一雙巧手的小怡,在黏土別針上用心鑲進彩色的小珠子,在紙片上寫下對我的謝謝,放置於文具小膠囊中,再用黏土包覆起來,固定於別針的背後。這枚別具意義的紫色別針,連結著彼此的陪伴,以及自我的期待,更多的是藝術帶給小怡經驗到當面對困難時,可以透過藝術創作展現掌控感與我能感。兒童生病對家庭是一件重大事件,而對於治療期程較長的病童,家庭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與資源,除了著重於病童的心理支持之外,對於主要照顧者全程的陪伴,也極需特別協助與心理支持。藝術治療的介入能減低病童在住院時的焦慮與不安,透過藝術的非口語特性協助兒童與青少年能以藝術表達自己,藝術治療師也能藉由個案的創作歷程進行評估,降低防衛減低病童的情緒焦慮並適應醫療環境,增進醫病關係,提升醫療品質。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1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音樂治療照護分享
【編者按】:繼上個月一所教學醫院附設兒童醫院的安寧團隊介紹醫師、護理師與社工師的工作,本週由該團隊的兒童友善醫療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與舞蹈動作治療師各自寫出他們為病童以及家屬所做的治療,並分享他們由這種工作所獲得的成就感。這幾篇文章最珍貴的地方是讓我們領會到醫療的目的並不是只有診斷、用藥或開刀達到治癒,而是安寧團隊有一群非醫療人員可以利用音樂、藝術與舞蹈使這些無法治癒的病童與心力交瘁的家屬得到紓解而展現笑容。對於長時間照顧重大傷病的孩子,照顧者很容易陷入只看到孩子生病的病容、倦容的狀態,忘了孩子生病前「孩子」的樣子了,也忘記孩子生病前「自己」的樣子。還記得那天在安寧個管師的陪同下,來看這個臥床多年的孩子。因為緊張的關係,只要有人靠近、觸碰,孩子就會出現表情僵硬,肢體僵直的反應。媽媽在一旁反覆地說著孩子緊張的狀態,滿眼擔憂。音樂治療師拿出蛋沙鈴,一邊輕柔的搖動,發出沙沙的聲響,一邊清楚的告訴孩子「我來唱歌給你聽」。「我的寶貝寶貝 給你一點甜甜 讓你今夜都好眠 我的小鬼小鬼 逗逗你的眉眼 讓你喜歡這世界 哇啦啦啦啦啦 我的寶貝 倦的時候有個人陪 哎呀呀呀呀呀 我的寶貝 要你知道你最美(寶貝/張懸)」在媽媽的回憶中,「寶貝」是孩子喜歡的歌曲之一。聽著歌聲,孩子放鬆了,臉部露出笑容,身體也不再僵直,不時還會向治療師伸出手。看著孩子,媽媽也放鬆了。啪的!眼淚直流……「好久沒有看到孩子笑了!以前我們也會這樣放歌給他聽,他好開心,會咯咯的笑。住院久了,都忘記孩子喜歡音樂了。」在音樂治療的介入下,治療師重新建立了孩子與照護者的互動狀態,並找回孩子應該有的樣子!另外,在照顧重大傷病的孩子時,因為身上的管線,以及醫療儀器的介入,照護者常會向治療師反應「都不能好好地抱抱他,和他說說話」,看著主要照護者努力在管線之間找到可以觸摸到孩子肌膚的地方,局部地給予輕柔的安撫,著實令人不捨。音樂治療在有限的狀態下,提供了替代方式;治療師會鼓勵主要照護者,特別是媽媽,面對面的(Live)唱歌給孩子聽──選擇孩子喜歡,或是主要照護者喜歡的歌曲,搭配孩子的呼吸速度,唱給孩子聽。聲音即是振動,透過歌唱的聲波,讓孩子感受到主要照護者「聲音的擁抱」,一種全身性的、不受管路限制的擁抱,進而帶給孩子安定、安全的感受。歌唱的同時,治療師也會引導主要照護者將環境中機器的聲音,想像是在為自己與孩子伴奏,透過環境音樂治療(Environmental Music Therapy)的概念,轉而讓繁雜的嗶嗶聲響變得有意義。然而,當孩子最終走到生命的盡頭時,音樂治療又可以為孩子,及其主要照護者留下什麼念想(legacy)呢?在入職前的面試,負責醫生問到「當面對生命的離去,作為助人者你如何調適你自己?」答案是音樂創作!同樣的創作,音樂治療師在臨床也會帶著孩子或(和)主要照護者進行,並錄製成音樂作品留予遺族。治療師會和照護者討論孩子喜歡的歌曲,在熟悉的旋律下,進行歌詞改編,引導照護者講出對孩子愛。再者,治療師也可能依據過往與孩子和主要照護者工作時的經歷,直接為其進行歌曲創作,協助照護者向孩子說再見。最後,藉由錄製作品留下孩子或(和)照護者的聲音,在未來失落、想念與難過時,代替孩子陪伴遺族。「有沒有那麼一首歌 會讓你輕輕跟著和 牽動我們共同過去 記憶它不會沈默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 會讓你心裡記著我 讓你歡喜也讓你憂 這麼一個我(有沒有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周華健)」身為一位音樂治療師,我真心地感謝我有音樂作為後盾,讓我可以用這溫柔的力量,去協助醫院裡有需要的孩子及其家庭。在與孩子和家庭工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有那麼一首歌,代表著他們,讓我可以記得那個他和她。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05 醫聲.醫聲要聞
受刑人藥酒癮戒斷難持續 出獄再犯率高/圍欄內的醫療4
二代健保實施後,衛福部宣布監所收容人獲健保資格。目前監所多藉簽約方式,由臨近醫院派醫師入監開設門診。但民間團體、駐監醫師及監所工作人員均表示,監所收容人常見的成癮問題、精神疾病,以及高齡化造成的認知功能退化、慢性病等問題,醫療需求高,但監內門診較難長期追蹤患者病情,生病收容人科別選擇受限,遑論徵詢第二意見,戒護外醫也會因監所文化遭遇阻礙。監所關注小組常務理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鄭龍驊表示,入監同學中,因社經地位原因,絕大多數健康狀況本就不佳,不少人有毒癮、藥癮或精神疾病等問題。國內雖無監所精神疾病普查,但各國研究都發現,監內精神病人比率較監外高。此外,監所中肝炎、愛滋病患者並不少見;隨收容人高齡化趨勢,監外長者常有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也在監所出現,但單點式的門診開設,收容人慢性病是否能長期控制,有待觀察。酒癮、藥癮等成癮病人,是監所中另一大醫療難題。衛福部立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長期在台南監獄開設戒癮門診。他表示,監所中藥癮、酒癮的個案,甚至比精神疾病患者更多,收容人中因成癮問題犯下公共危險罪者,加上毒品施用入獄個案,占比至少一半。李俊宏說,在監外進行藥癮、酒癮治療,病人能申請衛福部補助,但在監內無法申請,且監所成癮門診係用毒防基金支應,而非健保門診,相關檢驗、藥物開立等均會受限,若遇到個案需要藥物治療時,多會轉診至監所配合的醫院。只關監所無治療 酒駕者未必學到教訓李俊宏表示,監所中收容不少酒駕者,戒酒用藥在外使用能申請補助,但在獄中要完全自費,且矯正機關未必願意進藥,造成治療難題。曾在屏東監獄開設精神科門診的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彭啟倫則說,成癮治療須要全面性、整合性治療,處理成癮背後的社會因素,並結合心理諮商、社工等資源,獄中此類資源仍相對受限。李俊宏說,因酒駕公共危險罪入監的收容人,每年有7至8千人,但其中不少收容人未造成性命、財產損失,但受三振條款限制,累犯三次不得易科罰金,一定要發監執行。此類收容人因長期飲酒,身體狀況不佳,常要掛號看醫師,占用監所門診資源。建議可凝聚共識,討論是否比照國外「藥癮法庭」模式,要求經過條件篩選的酒駕者在社區接受戒癮治療,同時戴上可偵測酒精濃度的電子腳鐐,一旦再度飲酒,就入監服刑。「只關在監所中,酒駕者出監後,也未必學到教訓。」李俊宏表示,上述模式酒駕者在社區中接受戒癮治療,同時在受到監控、確保不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仍可工作養活自己,也能減少出獄後又老又病、消耗社會資源的問題。針對藥癮治療,彭啟倫說,過去曾試行在監所推動美沙冬替代療法,卻因監所中管理、儲存二級管制藥品有難度,以及對替代療法的負面觀感而無疾而終。目前監所中常用的管制藥物包括戒癮用的舌下錠,治療重度失眠的FM2、史蒂諾斯,則會視監所管理考量,若認定有藥物轉讓疑慮時,監所會要求暫停開立。監獄精神病患多 假釋路阻且長精神疾病是監所中常見疾病。鄭龍驊說,國內雖無正式統計數據,但各國研究均顯示,監所內精神病人比率高。監獄在評估是否要讓精神病人戒護外醫時,常會考慮戒護人力吃緊,若非有打鬧表現干擾他人者常不會積極處理。但精神疾病表現未必如此外顯,有些收容人是以抑鬱症狀呈現,就連思覺失調症患者,也未必會影響他人,而是自己深陷痛苦、妄想。一位不具名的宜蘭監獄工作人員則說,監所收容人常有認知功能相關疾病,但監所管理人員缺乏疾病認知,自己曾遇過罹患失智症的女士,因穿錯他人鞋子受罰;失智症阿公,難以服從監內作息、勞動要求被記嚴重違規;也有生理年齡50歲,心智年齡僅3歲的智能障礙收容人,因在舍房中哭鬧而受罰,「因為疾病而產生的表現,卻被視為一般違規處罰,造成病人假釋之路受阻。」另外,獄中口牙問題也相當常見,監所關注小組對收容人的調查中,有不少人提到須要植牙,卻因動輒數千元的費用卻步。李俊宏說,口牙問題盛行,是因監所中受刑人來自社會各角落,菸酒、檳榔使用比例高;施用毒品者,牙齒健康也常出狀況。
-
2023-09-01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準備全院人文醫療討論會心得分享
【編者按】: 本週由馬偕醫學院提供「醫學人文的教與學」。一位資深的醫學教育負責人提出醫師與學生在醫院定期舉行「人文教育個案討論會」的心得,並且分享他們目前發展成每兩個月一次「全院臨床醫學人文討論會」的心得。→想看本文一位長年專攻醫學人文的醫師老師提出醫學人文應該是一種持續的謙遜與敏銳的觀察,它必須對醫療本身的知識權力有所自覺,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去中心化的知識產出與實踐。→想看本文一位醫學系六年級學生分享他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提出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自己有更多反思的機會。聽到更多醫師前輩們分享他們自身的經驗,能領悟到醫師們隨著醫院服務的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的問題,而學生又該如何從中調整自己的心態。在大一到大四尚未進入到臨床學習的期間,馬偕醫學院便有提供幾門醫學倫理相關課程給醫學系學生選修。由於當時的自己尚未實際至醫院了解將來的工作內容及環境,因此總是認為自己將來勢必可以仁心仁術,無時無刻都運用自己的同理心去試圖理解病人的感受。當時在課堂上聽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便是老師提醒同學們說:「根據研究統計,在醫學生進入到臨床學習的第一年內,是同理心下降最快的時刻。」之所以會將這句話記得很清楚,並不是因為有多認同這句話因而將之放在心裡,反倒是抱持著不可置信的態度,認為同理他人的感受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怎麼可能說忘就忘。直到升上五年級之前,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俗話說萬事起頭難,臨床學習更是如此雖然只是實習醫學生,臨床上面實際要由我去負責的事務老實來講其實少之又少,但真的得承認,臨床上面的學習真的和過去在教室中的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從最基本的對病人做病史詢問、理學檢查、準備病例報告,到更深層的學習在醫療團隊裡面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於一個剛進醫院的五年級醫學生來講,真的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學習。要說沒有壓力那肯定是騙人的,光是每兩個星期要輪轉到不同的科去適應新的環境,就讓自己每天都枕戈待旦,沒有一刻敢鬆懈下來。適當的壓力是前進的動力,常常深怕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面落後同儕,每天都要求自己要比昨天來得更加進步,但也在同時,我漸漸把一切都視為是項「任務」,在遇到新病人的時候,開始只在乎自己剛剛有沒有把病史詢問(Location、Quality、Quantity/Time course、Onset mode、Precipitating factors、Exaggerating factors、Relieving factors、Accompanying symptoms, LQQOPERA)給問完全,有沒有漏掉什麼重要的過去病史,在做理學檢查的時候有沒有符合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考試的標準,在抽動脈血的時候空針到底有沒有回血。有一次要在老師查房前預先去看病人,那時後跟我在同組的同學表示說想要多接觸不同種類疾病的病患,因此想要跟我一起去,當結束離開病房後,同學居然對我說:「我覺得你剛剛跟病人講話好像機器人唷!」當下的我才恍然發現到,原來自己在下意識間,成為一個以「工作」為導向的醫療人員。想起來,現在的我和在學階段時那信誓旦旦認為絕對可以照顧好每一位病人感受的自己比起來,顯得格外的諷刺。全人醫學醫療討論會讓我找回行醫的初衷大五除了在醫院臨床學習之外,馬偕醫學院及醫院也一同讓醫學生分組,讓每組的同學以一個病例為中心去做延伸,去準備一場與醫學倫理或是法律相關的報告,並在醫院的全院會議上面向各位同仁展現成果。我們這組的報告是在講述一位癌症末期的病患,不願意施行安寧醫療,總是來往醫院和照護機構之間。老實說在一開始,自己與許多組員皆無法理解,認為疾病都已經進展到末期了,為什麼還不願意進行安寧緩和醫療,非得要老是佔用急性病房的病床數額呢?但在實際訪談病人本身及主要照護者之後,才發現有很多事情並非想像中的這麼容易。到病床旁邊看病人,才意識到他的精神狀態十分不好,在與他對談的過程才發現,他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得了重病,消化器官長腫瘤在他的口中變成了吃了藥就會好的小感冒。法律上的老婆遠在大陸,沒有小孩會在身邊陪他,病人的弟弟擔起了照顧哥哥的責任,然而弟弟自己的工作也十分忙碌,地點又離醫院有一段距離,每次要來病房看哥哥,都需要請假和冒著被扣工資的風險。同時,我們也詢問了病人的主治醫師、病房護理師以及社工師,試著從多個角度來了解病人的背景。沒錯,每一位病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書本上面教導我們的知識,臨床指引上面告訴我們的治療步驟,並非是醫學的全部,身為醫者的我們不單單只是將我們的所學給應用在臨床上面。我想,醫治病人從來都不是死板的是非題,而是一道變化多端的簡答題。即便今天都是癌症病患,每一位病患自己身後也必定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因為病患都是獨立特別的個體,因此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要顧及每個人的感受,這樣子會不會很麻煩呀?」我在心中這樣問自己,但想了想當初自己想要成為一位醫生的原因,不就是因為這個職業的「人味」非常重嗎?喜歡人與人相處之間的感受是自己的本性,不應該因為工作的繁忙或是心態上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初衷。每一個病人走到我們面前來,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行醫數年來累積好幾萬個的其中一個,但是對於病人來說,我們醫護人員便是他們的全部。在實際的全人醫療討論會上分享自己這組的報告內容外,也同時能聽到別的同學所負責病例的情況,讓我有更多反思的機會。除此之外,也能聽到許多醫師前輩們給予我們指教以及他們自身的經驗分享,讓各位初出茅廬的年輕實習師們更知道隨著在醫院的時間越久,年資增長,有可能會遇見什麼樣子的事情,而我們又該怎麼從中去調整自己的心態。我想,在進入醫院之際讓我們準備全人醫療的病例討論,讓我們可以在進入臨床後又再次理解到醫學人文在整個醫療中所扮演的重要性,只是這次不單單只是透過課程,而是讓我們親身體驗,透過訪談每位與病患有關係的人物,走進病患背後的故事。希望很多年以後,我仍會記得這次全人醫療病例準備帶給我的反思,並以病人為中心,將他們的感受掛在心頭中重要的位置,懷著自己最初對醫生的憧憬,成為一位會讓小時候的自己崇拜的醫生。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8-31 醫聲.高齡社會
失能失目標 長者等吃、等睡、等死三等人生/送餐人生2
長照預算經費高達600多億,產出各類型長照服務,雖然接住了民眾照護需求,但卻未能顧及心裡需求,且根據統計,高齡長者尤其男性,一旦失能後,自殺率相較女性更高。專家表示,長照鼓勵在地安老,希望民眾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但仍有一群困難案主走不出來,如果政府沒有關注到年長者心理變化,當他們失能又失去生活目標,大多就是「等吃、等睡、等死」三等人生。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教授黃松林表示,衛福部111年統計,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8.4人,尤其老人自殺比率在失能後以男性居多,男性自殺比率為10萬分30至40人,女性則為10萬分之20至30人。黃松林說,當長者失能達到一定等級時,多半會建議到住宿機構,但不少高齡男性拒絕住機構,認為自己失能會被看不起,若不願意使用住宿機構,大多希望有社區照顧據點或長照服務可以協助他。此外,相較於女性一生經歷許多階段,像是懷孕生子、更年期等,對外自我揭露程度高,較容易說出心裡話,即使低潮也可以將情緒抒發,但男性不容易說出口,碰上憂鬱、想不開,「很多時候就走了」。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許多長者因為肢體障礙,延伸出環境障礙、心理障礙,漸漸不想與他人互動,會認為社區中其他人都很優秀,自己因為疾病、障礙而不好,更不願走出去,我國長照政策雖然滿足民眾生理、居家環境安全等服務,但較少去理解長者內心變化及生死議題,若沒有訂定生活目標,延續生命意義,對長輩來說就是「等吃、等睡、等死」三等人生。張淑卿說,長照社區據點多年發展下,會願意走出來的長輩,大多已經出來,老盟關注到一群不願走出來參與社會的長輩更需關心,因此去年起推出「孤獨處方箋-幸福好朋友」實驗計畫,培訓在地社區的長輩擔任志工,進入鄰里關心獨居長者,比起社工來說,在地志工與獨居長者多了份情感連結,也能陪伴他的生活,但根據觀察,至少要花2至3個月才能建立互信關係,甚至有些拜訪十幾次仍被拒絕。黃松林說,在英國,80歲以上有超過79%的獨居比率,將來只會更多不會少。針對我國現有67萬名獨居老人,近日老盟接受衛福部社家署委託,進行「獨居老人需求分析」研究,先請各地志工深入社區,針對獨居長輩的需求進行調查,再根據不同的需求,對應不同的系統介入,包括社政體系、醫療體系或長照體系,此調查估計花1至2年時間進行,以因應台灣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提醒您: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