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醫療.感染科
搜尋
皮疹
共找到
192
筆 文章
-
-
2024-12-19 焦點.用藥停看聽
藥物過敏常見6大前兆 醫師提醒只要一點點劑量就會發生
藥物過敏輕則皮膚紅腫,嚴重則導致喪命,但民眾可能將輕微藥物過敏視為副作用。醫師指出,藥物副作用跟劑量有關,但藥物過敏可能只要一點點劑量就會發生,藥膏也會造成接觸性過敏反應,常見的藥物過敏是服藥後,身體開始出現「疹、破、痛、紅、腫、燒」六大症狀,應立即回診並告知用藥史,避免嚴重不良反應。沈小姐有過敏體質,某次因病毒疣到皮膚科接受冷凍治療後,回家後搭配藥膏使用,沒想到皮膚出現紅腫、發癢等症狀,本以為是治療的副作用,一周後回診才發現是藥物過敏引起。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鐘文宏指出,藥物副作用跟劑量有關,但藥物過敏可能只要一點點劑量就會發生,藥膏也會造成接觸性過敏反應。鐘文宏表示,藥物過敏會和體質有關,病患要有所警覺、及早就醫,如果以前沒吃過的新藥,在吃完一段時間後出現過敏症狀,就要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為過敏、需不需要停藥等,例如有患者服用降尿酸藥物後,出現皮膚變紅狀況,原以為是冬季乾癢,沒想到竟是肝腎功能受損。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藥物過敏可能發生在第一次接觸到藥品的數天內或2至3個月後,且可能是輕微的皮疹或危及生命的過敏,任何人都可能發生藥品過敏,如果服藥後身體開始出現紅「疹」、口腔潰「破」、喉嚨感到疼「痛」、眼睛變「紅」腫、嘴唇「腫」脹、身體出現發「燒」等症狀,應立即回診並告知用藥史,避免嚴重不良反應。除皮膚反應外,如果出現心悸、呼吸困難、不明原因的疲倦、惡心、黃疸或茶色尿,也可能是藥品過敏症狀,民眾如在用藥後發現這些症狀,尤其是口腔、喉嚨、眼睛等黏膜部位出現異常,可能是過敏反應的前兆。
-
2024-09-10 醫療.兒科
8歲頭暈2天突說不出話 竟是腦炎
孩童突然頭暈、嗜睡、活動力變差,小心可能罹患腦炎。一名8歲女童連續2天頭暈,第3天出現嚴重嗜睡且無法言語,送醫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輕微腦水腫,轉入加護病房給予降壓藥與預防性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續檢查診斷女童是腦部遭到感染,造成腦病變,經與中醫合併治療及積極復健,住院一個月後活蹦亂跳的出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黃佳雲說,腦炎可能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正常或過度反應,也可能是自體免疫因素導致體內免疫細胞攻擊健康組織所致;腦炎預後很難評估,有些患者對治療反應良好、有些可能出現癲癇和更長期的學習問題,也可能導致永久性損傷或有致命的危險。該名女童自急診轉入加護病房後,經給予高劑量類固醇及靜脈免疫球蛋白,因腦波有異常放電現象,也採取預防性抗癲癇藥,經腦部磁振攝影疑似發現雙側大腦,右側橋腦及部分胼胝體等多處影像增強,懷疑是「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治療後,除在病房安排復健外,同時會診中醫科進行針灸治療。女童住院時一度只能靠鼻胃管進食,脊髓磁振攝影也顯示有急性橫斷性脊髓炎,在進行血漿置換後肢體動作逐漸好轉,住院一個月期間接受中西醫及復健合併治療的情況下,病情獲得改善。馬偕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王宏銘說,女病童進入加護病房後即合併中醫針灸治療,針對腦炎造成意識不清,施以「開竅醒神」穴位、腳底「湧泉穴」,針對手腳無力狀況,以「足三里穴」及「合谷穴」等合併治療,一周三次,一次15至20分鐘。黃佳雲說,腦炎一開始可能出現非特異性症狀,但家長應注意孩童有無發燒、頭痛、對光敏感度、頸部僵硬、皮疹、惡心、嘔吐,以及活力或食欲喪失、嗜睡、意識混亂或產生幻覺、說話困難、行走困難、癲癇發作等症狀。因腦炎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也需要注意與病毒感染的其他症狀,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問題,如腹瀉、惡心、嘔吐或皮疹。
-
2024-08-29 焦點.元氣新聞
8歲女童感染侵襲性食人菌!併發四肢猛爆性紫斑症 住院2個月救回一命
台南一名8歲姚姓女童今年4月因嚴重發燒2天,有感冒及嘔吐等症狀,家長嚇得連忙送往成大醫院急診,初步檢查發現女童已有嚴重低血壓、休克等毒性休克症候群,且病情迅速惡化,隨即轉往加護病房,經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研判為感染「侵襲性A型鏈球菌」,趕緊使用抗生素治療,住院2個月後總算順利康復出院,也讓家長鬆了一口氣。沈靜芬指出,侵襲性A型鏈球菌就是惡名昭彰的「食人菌」,今年在國際間似乎有「捲土重來」增加的趨勢,日本已爆發多人感染,且衛福部疾管署近期也提醒國人注意;成大醫院今年截至目前共有2例感染A型鏈球菌,除姚姓女童外,年初曾收治一名老年人案例,恐顯示社區中仍有病菌存在。她表示,A型鏈球菌感染常見臨床表現像是咽喉痛、咽喉炎、發燒、皮疹等,少數患者會伴隨嘔吐及腹部不適,當發生意識不清、昏迷、持續低血壓、皮膚變色或出現紫斑、呼吸困難時,恐是病情發展為重症,此時若併發毒性休克症候群,病情惡化速度極快,死亡率逾50%。姚姓女童入院時,起初有呼吸急促和活動力下降,檢查後發現罹患肺炎合併嚴重發炎反應、代謝性酸中毒及急性腎功能損傷等情況,病情一度急速惡化且危急,不僅需要插管、緊急接受洗腎,甚至出現罕見四肢猛爆性紫斑症,好在透過成大醫院小兒科重症團隊、小兒感染科、小兒腎臟科、小兒胸腔外科等合作照護下,總算在今年6月重拾健康,順利出院,目前回診追蹤恢復良好。沈靜芬提到,女童因喜愛彈鋼琴及跳舞,治療過程中為改善其四肢血流狀況,避免女童因四肢循環不佳導致缺血壞死,而面臨截肢的情況,團隊透過預防及治療狹心症、心肌梗塞的「護心貼片」,做為局部血管擴張劑使用,效果良好。姚父表示,事發當時心情相當沈重、心急如焚,好在寶貝女兒順利恢復健康出院,很感謝成大醫院小兒科團隊的幫助與治療,真的非常開心,也希望未來政府能多重視小兒科醫療資源,讓醫療團隊能更無後顧之憂照顧你我的寶貝。沈靜芬也說,A型鏈球菌好發於3至15歲兒童或年長者,會藉由飛沫及接觸感染,且暫時並無有效疫苗可預防,目前治療方式主要以及時使用抗生素,透過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多數患者可在幾天至幾週內順利恢復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8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常莫名咳嗽卻查不出原因!乾燥症衍生問題多 還可能有情緒問題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九:乾燥症【建議就診科別】免疫風濕科莫名咳嗽查不出原因 不知是否心理性咳嗽 年近六十的大哥,穿著筆挺的襯衫,談吐客氣有禮,看起來是個嚴謹的人。來到門診的原因是,咳嗽好幾個月了,看了很多診所和醫院都沒有起色。他的咳嗽是乾咳為主,沒甚麼痰,也沒有特定時間,常常覺得喉嚨乾乾癢癢就想咳嗽,有時候喝口水就好多了,平常也沒有過敏性鼻炎或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肺功能電腦斷層都做過了,也沒有看到甚麼異常,怎麼看醫師都說正常,他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心理性咳嗽了。門診請他張開嘴巴看看喉嚨,本來想看看有沒有無症狀的胃食道逆流的喉嚨病兆,沒想到反而先看到又紅又薄又乾的舌苔,整個口腔黏膜都非常乾燥,這位大哥說平常睡醒有時候嘴巴都乾到快要張不開。問了一下眼睛的狀況,乾眼也蠻厲害的。立刻幫這位大哥安排了自體免疫抗體的抽血檢查,果然,乾燥症相關自體免疫抗體陽性,轉介了風濕免疫科做了一連串眼睛和唾液腺的檢查,證實是修格連氏症候群(sjögren syndrome)。修格連氏症候群常見口乾眼乾 喉嚨乾癢容易咳嗽修格連氏症候群(乾燥症)是一種以攻擊腺體和淋巴為主的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唾液腺分泌下降,個案常常會口乾眼乾,因為太乾,也常合併唾液腺阻塞、結石的症狀,缺少口水滋潤,不只容易蛀牙,也容易讓喉嚨乾燥,黏膜萎縮,咳嗽受器變得敏感,喉嚨乾癢容易咳嗽。這位大哥接受了乾躁症的治療,再加上胸腔科開立的化痰藥物讓口水變稀後,咳嗽就大幅改善,不再因莫名咳嗽感到困擾。修格連氏症候群導致的乾躁症,其實是好發在中年女性,像這樣五六十歲才診斷的男性並不常見,男女比例約1:9。然而,因為這個疾病輕症通常只有口乾眼乾的症狀,大家常常不以為意,沒有就診就不會被診斷。很多中老年的女性個案,合併嚴重牙周病或牙根蛀牙時,其實已經發病一陣子了。修格連氏症候群其實並不少見,盛行率約0.5%,兩百個人大概就會有一個,事實上,我們過去風濕科的老師都覺得,因為症狀不明顯,很多人沒被診斷,盛行率絕對不只0.5%,可能更多。修格連氏症候群衍生問題多 還可能有情緒問題倘若發現自己有明顯眼乾口乾症狀,常常反覆結膜炎針眼、唾腺阻塞結石、蛀牙又常常是牙根蛀牙的話,建議到風濕免疫科就醫,釐清乾躁症的可能,畢竟修格連氏症候群,不只會引起乾躁症。有四成的個案會有腺體外侵犯,這群個案很多會合併甲狀腺疾病。因此,如果年輕時有甲狀腺疾病的個案,出現口乾眼乾時,要格外注意。修格連氏症候群患者有三到四成合併有焦慮或憂鬱的情緒問題,可能跟人格特質或跟身體一直處在發炎狀態有關。一篇關於修格連症候群人格分析研究指出,這群個案和健康族群相比,有較高神經質、內向、焦慮特質和較低的社交能力(文獻五)。此外,腎炎、肝炎、關節炎、血管炎、肺纖維化甚至是淋巴癌,都是這個疾病嚴重時可能產生的問題。這群個案的皮膚也很敏感,有很明顯的光敏感性,照太陽容易產生各式各樣的皮疹和血管炎,外出須做好防曬的準備。壓力和失眠,可能會惡化自體免疫疾病,九日常跟門診的病友說,自體免疫疾病就像是身體的警示煞車,稍微過勞就會有症狀,提醒自己,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生活也不要太緊張,倘若診斷出這種自己打自己的自體免疫疾病,就是提醒病友要好好愛自己的身體,調整生活,睡飽吃好少煩惱,就是減少發炎和協助治療最佳的方式!參考文獻:1.黃德豐,乾燥症/修格蘭氏症候群的臨床症狀與診斷2.魏正宗,抗乾燥症從調整生活開始 http://www.rheumatology.org.tw/health/health_info.asp?/75.html3.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sychiatry volume 18, Article number: 131 (2018)4.The interplay between cogniti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leep in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atients, 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 12, Article number: 13176 (2022)5.Personal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 Association with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comorbidity, PLOS ONE |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10466 January 17, 2019(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17 醫聲.罕見疾病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 病友生活陷3難關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發病原因不明,症狀不具特異性,不易在第一時間診斷,若無及時治療,恐危及性命。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日前共同舉辦TTP病友聯誼會,協會理事長王建得及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周聖傑在會中分享衛教知識。與會病友皆認為,TTP從確診開始,會經歷診斷難、治療難、工作難等三大難關,希望增加大眾與醫護對疾病的認識,以縮短診斷時間,重回職場工作,並有更多治療選擇。TTP病友稀少,這次有來自台、港兩地病友及家屬參與病友會,透過帶著病友建立診斷與照護經歷地圖,重新回溯罹病過程與心理狀態,藉由彼此經驗分享,互相加油打氣。10餘年復發7次 非常茫然經營FB粉專「十三分之一罕見血液病聯誼會-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的張小姐表示,後天性TTP申請納入罕病未果,孤兒病不在專款的保護傘之下,獨自在健保預算中與大病種競爭用藥權益,無法得到相關資源,她生病10餘年復發7次,「每次心裡都沒有期待,感覺非常茫然,能活到現在也是奇蹟了。」這條就醫路因找不到病友非常孤寂,因此很開心能透過病友會串連更多病友,作為彼此的支撐,不再單打獨鬥。病友們也大吐苦水嘆道,常面臨「診斷難、治療難、工作難」三大難事。30餘歲陳小姐說,去年出現間歇性腹瀉、惡心、食欲不振、疲倦、皮膚瘀點和皮疹,經皮膚科醫師轉診至三總血液腫瘤科門診,抽血發現她血小板嚴重低下、貧血、紅血球破碎等,臨床診斷為TTP,處以血漿置換(換血)合併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標靶單株抗體等治療,目前病況穩定,定期追蹤中。治療每劑自費數萬元這幾年因醫療科技進步,治療才有新突破。周聖傑表示,患者在發病時須盡快換血,合併使用類固醇治療;雖然國際治療指引也建議合併使用標靶單株抗體一起治療,但這類藥物在台灣仍屬於適應症外使用,病友每劑須自費數萬元。病友交流 盼更多人了解現在國外有針對TTP研發出抗體新藥,可抑制溫韋伯式因子(vWF)與血小板之間的交互作用,避免超大vWF造成血小板黏附,減緩急性期發生血栓,導致器官損傷、甚至死亡的風險,未來若能引進台灣,與血漿置換、或標靶單株抗體併用,有機會改善病友的治療效果。TTP患者常要出入醫院接受治療,疾病發作時,自身的血液成了凶手,就像是身體藏了一顆致命的炸彈。台港病友藉由交流生病經驗分享,獲得喘息的空間,也期待增加大眾與醫護對於疾病的了解。醫學辭典: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TTP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多數病友為後者,發生率為每百萬人1至4.5位。由於血液中的ADAMTS13酵素缺乏或受抗體影響而活性低落,無法切斷凝血蛋白溫韋伯氏因子(vWF,亦稱類血友病因子),造成血小板過度活化,於全身各處微小血管中形成血栓,容易導致器官損傷、甚至死亡,因此若出現貧血、皮膚紫斑等症狀,須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醫檢查。不過,也因為多處微小血管阻塞,導致發燒、腎功能異常、神經學症狀如意識模糊、昏迷、癲癇等,被送至急診,急診科醫師要特別留意。想知道更多?歡迎加入TTP患者及家屬成立的病友團體「十三分之一罕見血液病友聯誼會 -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TP」
-
2024-06-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到底需不需要吃?研究:吃綜合維他命並不會讓你活更久!各種維他命吃過量的副作用
到底需不需要吃維他命?根據美國一項大型研究指出,吃綜合維生素補充劑不會讓你更健康,甚至比起不吃的人,死亡風險竟還略高一些。專家指出,只要飲食均衡,健康的人基本上不建議特別補充維他命。吃維他命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許多人都有吃維他命保養品的習慣,認為維他命有助維持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但維他命到底有沒有需要吃,一直以來都有不同見解。根據近期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一項研究指出,吃綜合維他命補充劑的人,比起不吃的人死亡風險還略高。這項研究追蹤40萬名、平均年齡61.5歲、沒有慢性病史的美國成年人超過20年,與未服用綜合維他命的人相比,每天服用的人的死亡風險沒有改善,服用補充劑的人還略增加4%的死亡風險。尤其當涉及心臟病和癌症等慢性病時,綜合維他命恐怕無法為人們提供任何真正的保護作用。而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吃綜合維生素則更可能根本沒有好處。維生素雖可以透過補充劑獲得,但一般仍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更好。根據《Healthline》訪問史丹佛醫學院的營養師 Alyssa Kwan指出,她通常不會建議那些已有健康和均衡飲食習慣的人服用綜合維他命,只有當患者在營養不足的情況下,例如可能食欲真的很差,或無法透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營養需求,此時才會建議他們補充維他命。【延伸閱讀】想攝取各種維生素該吃什麼?常見6種維生素功效及食物來源服用多種維他命小心過量問題此外,如果只是吃一種維他命倒還好,事實上更有人是每天都吃多種維他命,這就要當心不知不覺各種維生素重覆攝取過量的問題。例如吃綜合維他命又吃B群,導致體內B12過量,當綜合維他命都吃完時,體內已經習慣高濃度的B12,當開始沒有服用時,反而出現缺乏B12的症狀,如貧血、精神沮喪等。以下列舉大眾最常吃的維他命,若攝取過量可能產生的影響。各種維他命過量的副作用.維生素D:攝取過量可能產生全身性維生素D中毒反應,包括厭食、腹痛、嘔吐、便祕、消化性潰瘍、胰臟炎等。也可能引發高血鈣症,對心血管系統則會引起高血壓、心律異常,腎臟也會受害,嚴重甚至腎衰竭。.維他命C:導致體內草酸含量增加,提高腎結石風險。.維生素A:急性維生素A中毒會出現噁心、嘔吐、嚴重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現象。每天攝食超過3萬微克的維生素A長達數年可能慢性維生素A中毒,會出現中樞神經異常、肝臟、骨骼異常或是皮膚變異等反應。另,女性懷孕期間或懷孕前期大量攝取維生素A則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維他命B3:吃多會有肝毒性,可能影響肝功能。.維他命B6:恐增加神經病變風險,導致手腳麻、感覺異常等症狀。.維生素E:過量攝取高劑量維生素E會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或導致腹瀉、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皮疹等症狀。.葉酸:攝取過多可能引起失眠、過敏及身體不適,以及鋅的減少和腸胃疾病。【資料來源】.《Healthline》Taking a Daily Multivitamin May Not Help You Live Longer..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硒8大功效:保護心血管、延緩老化...10大硒食物排行一次看!過量恐致6副作用
硒(Selenium,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從食物中攝取。硒(Selenium,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構成人體內第21個胺基酸—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硒與生殖、甲狀腺功能、DNA生成及抗氧化等有關,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硒何時吃?一文看懂硒功效、副作用、每日攝取量及硒食物一覽表。硒的8大功效硒具有多種功效,可以說是超級元素,體內的硒大多從食物攝取,貯存在骨骼、肌肉中。以下整理硒的功效:.維持甲狀腺機能:根據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預防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蘇珊.布魯醫師於《免疫系統全方位復原計畫》提及,硒是製造甲狀腺荷爾蒙和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必需元素,穀胱甘肽過氧化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甲狀腺濾泡損傷。如果沒有硒,甲狀腺無法製造荷爾蒙,細胞就會被自由基破壞。一般認為,自體免疫形成的過程之一是甲狀腺細胞受損且看似異常,當免疫系統發現後對其發動攻擊便會造成更多傷害和發炎。.保護心血管:硒參與人體免疫系統中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抗氧化反應,有助於預防心肌梗塞、高血壓,減緩發炎反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硒也是生產前列腺素必須的礦物質,而前列腺素為控制血壓的荷爾蒙之一,可使血管擴張進而預防動脈硬化。.延緩老化、維持皮膚彈性:硒具有的抗氧化特性,對於延緩皮膚老化有幫助,與維生素E共同作用可發揮更強大的抗氧化效果。.排毒、解毒:硒可與有害金屬離子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質的複合物,把誘發病變或毒害的金屬離子排出體外,達到緩毒、解毒、排毒的作用。.預防癌症:PrimePlus健康設計家的品牌營養師Sean表示,硒有延緩細胞癌化進程並促進癌細胞凋亡的效果。研究發現充足的硒與大腸癌、食道癌、胃癌的發生率都有著負相關的結果。.提升免疫力:硒具有的抗氧化功能,可降低體內的氧化壓力並減輕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改善不孕:家醫科醫師李思賢發文指出,硒是男性精子形成的必要成份,可幫助分泌性荷爾蒙以增加受孕機率,但硒會隨著精液排出體外,因此男性更需要補充;對女性而言,有助降低更年期不適症狀。.保護肝臟:硒是構成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的重要成分,有清除自由基、促進肝臟代謝的作用,有助於保護肝細胞、減少發炎反應。硒何時吃?硒的每日攝取量硒可從日常飲食中攝取。根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硒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如下,成人每日上限攝取量應以不超過400微克為原則: 0~6個月:AI=15 μg(微克) 7個月~3歲:AI=20 μg(微克) 4歲~6歲:25 μg(微克) 7歲~9歲:30 μg(微克) 10歲~12歲:40 μg(微克) 13歲~15歲:50 μg(微克) 16歲以上:55 μg(微克)國健署建議,懷孕女性的攝取量應增加5微克,哺乳期女性應增加15微克的攝取量。缺硒6症狀!過量攝取恐致6副作用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檢驗宣傳單顯示,缺硒會造成以下6症狀: 心肌病 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免疫力下降 生長緩慢 甲狀腺功能失調 男性生育能力受損攝取過多的硒也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指出,攝取過量會造成以下副作用: 噁心、嘔吐或腹瀉等腸胃道症狀 皮疹 易怒 嘴裡有金屬味、呼吸有大蒜味 頭髮或指甲脆弱、脫落 牙齒變色神經系統問題攝取極高的硒則有呼吸困難、顫抖、腎衰竭、心臟病和心臟衰竭等嚴重風險。硒食物有哪些?10大硒食物含量排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硒,需仰賴食物攝取。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衛教,以下整理10大含硒食物一覽表: 硒食物 硒含量 6~8顆 巴西堅果 約544微克 3盎司 鮪魚 約92微克 3盎司 比目魚 約47微克 3盎司 沙丁魚 約45微克 3盎司 烤火腿 約42微克 3盎司 蝦 約40微克 1杯 通心粉 約37微克 3盎司 牛排 約33微克 3盎司 火雞 約31微克 3盎司 牛肝 約28微克 其他硒食物包含雞蛋、糙米、全麥麵包等等,1顆熟雞蛋約15微克的硒含量,1杯糙米約19微克,1片全麥麵包約13微克。【延伸閱讀】10種「鎂食物」含量排行榜大公開!含鎂食物有哪些?缺鎂7症狀一次看鋅什麼時候吃?缺鋅症狀有哪些?鋅6大營養功效及10種「含鋅食物」排行榜大公開怕冷、疲倦...你可能缺碘了!缺碘可以吃什麼?10種「含碘食物」及含碘量排行一次公開參考資料: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知識入口網新知專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責任編輯:林勻熙核稿編輯:陳宛欣延伸閱讀: 別以為馬上逃到戶外是對的!半夜發生地震,你一定要知道這4件事 5月星座運勢排行》巨蟹偏財運旺、摩羯迎來正財!12星座「財運、職場、戀愛運勢」前3名是...
-
2024-06-05 醫療.感染科
夏季感冒比冬季更嚴重?夏冬兩季感冒其實由不同病毒引起
大多數人認為感冒是冬天才會罹患的疾病,但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喉嚨發癢、鼻塞和發燒的情況。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是同一回事嗎?夏季感冒的治療方式和冬季感冒相同嗎?以下是傳染病專家所說的夏季和冬季感冒的差異。為何夏天會感冒?成因和冬天一樣嗎?儘管鼻塞、疼痛、喉嚨痛、疲倦和發燒等,是大多數人都熟悉的感冒症狀,造成感冒的原因可能跟數百種病毒有關。專家指出,普通感冒不是由單一病毒引起的,而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的呼吸道病毒引起。其中一些與流感一樣具有很強的季節性,而另一些則沒有那麼季節性,可能會持續整個夏天。例如夏季感冒通常由腸病毒或腺病毒等病毒引起,這些病毒在高溫下能夠保持活躍,而冬季感冒則通常由鼻病毒引起,這些病毒耐熱性較低。專家補充,夏季感冒的發生率似乎較低,因為擠在室內的人較少。冬季感冒也往往傳播得更快,因為人們更有可能待在室內,使病毒有許多宿主可以感染。夏季感冒比冬季感冒更嚴重嗎?冬季最常見的病毒是冠狀病毒。專家指出,有超過200種病毒會引起普通感冒,每種病毒的轉變方式不同,從而導致不同的季節模式。例如,鼻病毒和冠狀病毒往往會引起上呼吸道症狀。夏季常見的腸病毒似乎更具威力。除了其他病毒可能引起的常見咳嗽、鼻塞和發燒之外,腸病毒還可能有腹瀉、喉嚨痛、皮疹和身體疼痛等症狀。與此同時,夏季患病整體不適感的可能性會更大。除此之外,腸病毒比其他病毒的持續時間更長,這意味著如果你被感染,可能需要比正常情況更長的時間才能有完全恢復的感覺。夏冬兩季感冒的治療方式相同嗎?無論是哪個病毒家族,所有引起感冒的病毒大部分是透過飛沫傳播的,例如打噴嚏或咳嗽時噴入空氣中的飛沫。因此,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是在吃飯、化妝或戴隱形眼鏡之前經常洗手,或是盡可能不用手與臉接觸,並且避免接觸有症狀的人。另一方面,充足的休息和營養豐富的飲食也會增強你的免疫系統,並在接觸感冒病毒時幫助保護你。如果你確實生病了,你可以像治療冬季感冒一樣治療夏季感冒,像是待在家裡直到病情好轉,同時在過程中進行自我療護。專家表示,由於沒有治療感冒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夏季感冒的最佳方法是增加水分和額外休息,以幫助免疫系統抵抗這些病毒,並幫助你感覺更好。在康復期間,若是出現身體疼痛或有症狀的發燒,可服用非處方的退燒藥物例如乙醯胺酚和布洛芬助緩解。如何緩解感冒症狀?.躺在床上休息。.補充水分。.服用乙醯胺酚緩解頭痛或發燒。.用溫鹽水漱口,或使用喉嚨噴霧劑或喉片緩解喉嚨痛。.使用抗組織胺或鼻噴劑改善鼻子症狀。【資料來源】.Are Summer Colds Really Worse Than Winter Colds?.Are Summer Colds Caused by Different Germs Than Winter Colds?.NIH: Catching a Cold When It’s Warm.Are Summer Colds Worse Than Winter Ones?
-
2024-05-30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少吃一點可減緩過敏反應?改善過敏只有一方法
一名幼兒園男童差一點因花生而死,他對花生相關製品嚴重過敏,吐司塗了一點花生醬,吃了之後,引發過敏反應,迄今就醫三次,其中一次呼吸困難,家長緊急送至急診,才救回一命。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蘇冠文表示,近年來,國內兒童對於花生過敏的比率明顯,家長務必提高警覺。林口長庚團隊昨公布最新「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不論哪個年齡層,過敏原第一名均為「帶殼海鮮」,國小學童第二至第五名為花生、雞蛋、水果、牛奶。蘇冠文表示,小朋友如對花生過敏,成年之後食用相關製品, 仍可能誘發過敏反應。食物過敏反應大不同 腹痛嘔吐、意識不佳快送醫蘇冠文指出,曾收治一名幼兒園小男童因花生過敏而三度就醫,前兩次症狀輕微,到診所就醫,簡單用藥,就緩解不適症狀。到了第三次,異常嚴重,眼睛和嘴巴腫脹,且呼吸困難,緊急被送至急診。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出現喉嚨聲音沙啞、腹痛嘔吐、意識及活力不佳等全身性嚴重過敏反應,就應緊急送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表示,在食物過敏的急診患者中,以帶殼海鮮居多,食用之後,全身發癢、冒出紅疹。有些則是對酒類過敏,讓需要頻繁應酬的中壯年男性上班族吃盡苦頭。台北榮總急診部主任侯重光指出,一般食物過敏反應的症狀較不嚴重,但曾收治過一名帶殼海鮮嚴重過敏個案,才吃了幾隻蝦子,全身冒出皮疹,合併水腫,呼吸不順,情況危急。改善過敏唯一方法:避免食用誘發過敏食物在治療食物過敏上,陳維恭表示,先施打抗過敏藥物,並多喝水代謝,約八成患者在打完針劑後,過敏反應就會代謝完畢。部分患者代謝能力較差,在打完過敏藥返家休息後,又回醫院急診,必須給予點滴輔助治療。有些家長以為,少量接觸海鮮、花生等食物過敏原,就可減輕孩子過敏症狀,對此,蘇冠文表示,這萬萬行不得,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怎能以「神農嘗百草」方式來改善過敏,唯一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可能誘發過敏的食物。氣喘會遺傳 食物過敏原未必相同【記者廖靜清/台北報導】許多民眾都有過食物過敏的經驗,輕則喉嚨癢、冒出紅疹,嚴重時還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不少體質過敏的父母擔心孩子也有過敏問題。新光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莊志誠表示,過敏體質確實會遺傳給下一代,例如,皮膚、氣喘等,但食物過敏原太多,親子不見得對同樣食物產生過敏反應。莊志誠表示,食物過敏成因複雜,與體內分泌免疫球蛋白E(IgE)有關,當食物某些成分進入體內,被免疫系統視為敵人,就會引發發炎反應,一般來說,食用了誘發過敏的食物後,幾分鐘內至二個小時就會出現異常反應,但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回想剛剛吃了什麼,應該就知自己對什麼食物過敏。過敏體質會遺傳,但每個人對食物過敏的反應不一,莊志誠表示,很少收治全家人對同一食物過敏的案例,例如,父親對甲殼類過敏,一吃就全身搔癢,但兒子卻偏好螃蟹、蝦子,毫無症狀。在治療上,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過敏急性發作,可以使用類固醇、抗組織胺來緩解症狀,但目前仍沒有根本有效的預防方法。「減敏治療」為減少過敏原敏感性的一種方法,原理為直接接觸過敏原,改變患者體內的免疫反應,主要用於治療塵蟎過敏,無助於食物過敏。「過敏是無法完全治癒的,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避開引發過敏的食物。」洪育忠說,要想避免食物過敏,就是牢牢記住自己吃過哪些食物後出現不適症狀,謹記不再食用。另接受血液檢驗過敏原,測量血液中「急性過敏免疫球蛋白E」,目前可檢測二百多種過敏誘發因子,找出過敏原後,避免食用。
-
2024-05-24 醫聲.罕見疾病
搶救TTP之12/她罹致命罕見血液病剛出院 接到公司關心電話居然這樣說⋯⋯
「我剛要出院時,公司打電話委婉叫我自願離職,面對我求情再給一次機會,對方回覆為何要請一個花瓶。」陳小姐(化名)罹患有致命危險的罕見血液疾病,剛在鬼門關前走一遭,接受完治療準備出院,此時才接到發病後公司第一次的「關心」。不到40歲的陳小姐罹患的是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該病起因於血液中一種金屬蛋白酶ADAMTS13先天缺乏,或後天受抗體影響而活性低落,無法將類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切割成更小的單位,增加血小板對內皮損傷區域的粘附,特別是在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相遇的地方,使得通過微小凝塊的紅血球則會受到剪切應力,細胞膜被損壞而破裂,出現血管內溶血及貧血。此外,由於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被耗盡,循環血小板總數將減少,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出血,如腦出血等;而血栓可能散佈於腎臟、大腦及其他重要器官,造成腎及神經病變,嚴重將導致死亡。疾病太過罕見不被理解 需自費總額近20萬元用藥度過難關去年中開始,陳小姐陸續出現間歇性腹瀉、噁心、食慾不振、疲倦、皮膚瘀點和皮疹,被皮膚科診所醫師轉診至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門診,結果抽血發現她血小板嚴重低下、貧血、紅血球破碎等,主治醫師賴學緯表示,當下臨床診斷即為TTP,是血液科的緊急重症。接著陳小姐經急診入院至重症加護病房,進行緊急血漿置換合併類固醇治療,但病情起伏不定,只能自費總額近20萬元單株抗體利妥昔單抗來治療,才改善臨床情況;前後她住院一個多月,期間ADAMTS13酵素檢驗顯示活性僅有0.6,遠低於標準10%,因此確診為因此TTP。她住院公司沒慰問 出院被勸說自願離職「這個疾病讓我時刻活在未知的恐懼中,連公司也不能理解我。」陳小姐回憶,請病假期間公司一通慰問電話都沒有,病情穩定即將出院之際,公司卻致電委婉勸說自願離職,即使自己求情再給機會,對方仍無情表示「為何要請一個花瓶」、「工作量還好,怎麼會生病?」縱然後來仍能繼續上班,但她自認體力大不如前,容易感到疲累,使剛回職場時長官、同事態度對她不佳,近期才有所改善;罹患TTP後的生活讓陳小姐每天都戰戰兢兢,不知何時再次發作、不知又要住多久醫院、不知是否下次就因病失業、不知是否能再次逃過死神。因此賴學緯建議,除了加強臨床醫療端的衛教宣導,避免較少診治經驗的醫師在患者血小板低下時直接輸注血小板反而加重病情,也呼籲政府可以考慮協助輔導區域核心實驗室的成立,降低醫院酵素檢驗費用,以加速收治醫院的診斷流程及降低醫療花費;此外,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已被國際列入頑固性TTP治療標準用藥,國內也許可以給予納入健保給付,已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最後希望社會大眾對這些罕病患者能多一份體諒與包容,營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只要能及時治療及追蹤,病友與你我並沒有甚麼不同。
-
2024-04-23 醫療.眼部
免疫療法藥物誘發葡萄膜炎 她癌症治療成功後視力剩0.3
免疫細胞療法費用昂貴,治療效果雖不錯,但小心副作用。71歲朱女士3年多前確診輸尿管尿路上皮癌,經評估後,接受最新免疫療法,腫瘤明顯變小,卻陸續出現左眼視力模糊、頭痛、皮疹等症狀,左眼視力只剩0.3,眼科檢查證實為免疫療法藥物誘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台北榮總眼科部葡萄膜炎及眼矯型科主任黃德光表示,葡萄膜炎為眼內組織發炎,症狀為視力模糊、嚴重不正常的飛蚊症,透過精密儀器,配合散瞳檢查,可發現患者角膜內皮上聚集眾多沉澱物,眼內發炎細胞增加,以及視網膜和脈絡膜產生病灶。臨床顯示,葡萄膜炎為已開發國家民眾失明的主要原因,常與全身疾病相關,包括自體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身體感染(帶狀疱疹),或與服用藥物相關。71歲朱女士即為用藥後引發葡萄膜炎典型個案,術後追蹤顯示,左眼視力0.3,雙眼輕微初期白內障,加上雙眼後葡萄膜炎,合併黃斑病變及嚴重漿液性視網膜剝離。經施以局部類固醇注射及藥水治療後,頭痛獲得改善,視力恢復正常,追蹤3年,迄今腎癌或眼睛葡萄膜炎均未復發。黃德光提醒,癌友及其他重症患者在治療後如果覺視力莫名變差,務必就醫,主動告知目前正在服用哪些藥物。→想看更多的葡萄膜炎資訊 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缺乏維生素B12會出現哪些症狀?補充維生素B12怎麼吃,注意禁忌影響效果
許多人的身體保健之道,除了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之外,日常飲食也應當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來作為鞏固身體健康的基礎,其中包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12是一種輔酶,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其成分結構內含鈷及磷,亦稱為「鈷胺維生素」,會影響人體醣類和脂質的代謝及蛋白質的合成,並參與細胞複製和造血作用。13歲以上一般成年人建議每天應攝取2.4μg維生素B12,平時可透過適量食用肉類、牛乳、奶製品、肝臟類、蛋類等動物性食物補充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會出現哪些症狀?然而,隨年紀增長或消化系統產生病變會導致維生素B12吸收效率降低,長期吃全素者也無法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12,都可能造成維生素B12缺乏,因而出現舌炎、貧血、疲累、記憶障礙、易怒、抑鬱、神經性病變等症狀。甚至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傷,與對生命具有威脅的貧血症狀。臨床上,可藉由投與維生素B12補充藥物,治療惡性貧血、巨胚紅血球性貧血、末梢神經障礙、神經炎、維生素B12缺乏症等疾病。屬於活性維生素B12的Methylcobalamin(Mecobalamin)和Adenosylcobalamin(Cobamamide),可直接讓人體吸收運用;Cyanocobalamin和Hydroxocobalamin則屬於非活性維生素B12,攝取後需要經由人體轉換成為具生物活性的型態,才能被人體利用。補充維生素B12有禁忌補充維生素B12時,需避免與秋水仙素Colchicine、抑制或中和胃酸分泌的藥品(質子幫浦抑制劑Esomeprazole、Lansoprazole等)併用,以免造成維生素B12濃度下降,影響治療效果。此外,含維生素B12類藥品需慎用於對鈷過敏病人,鈷敏感反應常以慢性或亞急性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呈現,可能在用藥後立即發生或給藥後的72小時內發生。民眾就醫時應事先告知過敏史,並留意使用維生素B12後是否出現鈷敏感反應,例如:皮疹、蕁麻疹、大範圍或水泡性皮疹、喘鳴、呼吸困難等,如有出現相關過敏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3-19 癌症.乳癌
《X戰警》女星動刀4次切除雙乳續命!乳癌7大特徵,任一側乳房異樣都是警訊
曾演出《X戰警:天啟》、《終極戰士:掠奪者》等賣座電影的43歲好萊塢女星奧莉薇亞穆恩(Olivia Munn)13日曝光抗癌路,去年就醫檢查竟發現兩邊乳房都患有管狀B型乳癌「是一種侵襲性、快速轉移的癌症」,在10個月內進行4次手術切除乳房,盼以自身經驗鼓勵廣大乳癌姐妹。英國國民健保署(NHS)指出,當出現乳房大小、皮膚、觸感發生7類變化,須當心是乳癌警訊。 躺床上的日子多到無法計算 奧莉薇亞在Instagram上發文,當初因為考量到自己30歲後才生第一胎,且有家族遺傳病史,去年2月與妹妹做了遺傳性乳癌基因(BRCA)檢測,起初兩人檢測結果都呈現陰性。她又做了乳房X光檢查,同樣呈現陰性。 醫生為了以防萬一,為她進行風險評估,顯示乳癌風險高達37%,奧莉薇亞隨後進一步接受核磁共振與90 種不同癌症基因深入檢查,證實兩邊乳房都患有管狀B型乳癌,「是一種侵襲性、快速轉移的癌症」。 確診的30天後,奧莉薇亞接受雙乳房切除手術,「在過去的10個月中,我接受了4次手術,在床上度過的日子多到我甚至無法計數」。 如今走出低潮,奧莉薇亞分享:「我很幸運,我們及時發現它,讓我有了選擇的餘地。」也感謝醫生、家人始終陪伴度過難關,更感謝兒子為她帶來繼續撐下去的力量,「我手術完在床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寶貝兒子的照片」。 奧莉薇亞表示,為了讓大家看到她能正常穿衣、外出,甚至帶兒子到公園玩耍,她勇敢經歷了確診時的擔憂、治療、復原,並且選擇在狀況穩定後公布這項消息,就是希望帶給有相同處境的人鼓勵,「感謝乳癌病友以及將我與乳癌病友聯繫起的朋友,指引我度過了最不確定和難以抵擋的時刻。」 消息曝光後,眾多好友包括奧斯卡影后潔西卡雀斯坦、德國名模海蒂克隆等人都留言打氣,讓大批粉絲相當感動。 【看看奧莉薇亞抗癌故事與照片】 乳癌7大警訊 及早診斷提升預後 根據《BBC》報導,英國慈善機構「Breast Cancer Now」表示,儘管乳癌在年輕女性中不太常見,但英國大約七分之一的病例是40多歲的女性。 該慈善機構的護理部副主任莎莉庫姆(Sally Kum)表示:「在英國,任何擔心自己患有這種疾病的風險或家族史的人,都可以與他們的家庭醫生交談,了解他們是否適合接受進一步評估。」 她呼籲,女性了解乳癌的警訊和症狀,以及定期乳房檢查都很重要,因為越早診斷出乳癌,治療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根據英國國民健保署(NHS)資料指出,乳癌有7大特徵: 1.任一乳房出現以前不存在的新腫塊或增厚組織區域 2.一側或雙側乳房的大小或形狀發生變化 3.任一乳頭流出異樣分泌物 4.兩側腋窩出現腫塊或腫脹 5.皮膚外觀或感覺發生變化,例如起皺或凹陷、皮疹或發紅 6.乳頭或其周圍出現皮疹(如濕疹)、結痂、鱗狀或發癢的皮膚或發紅 7.乳頭外觀發生變化,例如凹陷到乳房中 我國每36分鐘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109年死因統計有2655名女性死於乳癌,每天約7.3人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第3位;108年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856人,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換言之每36分鐘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顯示乳癌對女性健康的嚴重威脅。 目前國際上最具醫學實證,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研究顯示,50歲以上婦女每1至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至3成。 鑒於45至69歲婦女為罹患乳癌的高峰,國健署呼籲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進行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降低乳癌對生命的威脅。 【參考資料】Olivia Munn: US actress shares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延伸閱讀】三陰性乳癌1藥剛納健保 石崇良又曝好消息!最快5月給付BRCA基因檢測乳癌四期非末期! 突破治療困境 口服藥降低晚期乳癌威脅【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11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2-19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女星19歲病逝 醫提醒這病未及早治療恐侵犯全身器官
印度媒體報導,曾在2016年的印度賣座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飾演二女兒「芭碧塔」的印度知名女星蘇哈尼.巴特納加(Suhani Bhatnagar)已病逝,得年19歲。根據相關內容指出,她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皮肌炎」(dermatomyositis),但在接受類固醇治療後,她的免疫力急遽下降,又在醫院感染病毒,導致肺部功能減弱,於2月16日晚間宣告不治。什麼是皮肌炎?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黃光永曾受訪表示,皮肌炎是自體免疫疾病,發病機率只有百萬分之五,病因不明,女性發生機率又比男性多一倍,常在20至40歲出現,症狀從輕微四肢肌肉無力到嚴重四肢癱瘓、吞嚥困難、肺纖維化等,常因吸入性肺炎或呼吸衰竭而致死。皮肌炎可能的致病因素.遺傳因素:一些研究顯示皮肌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自體免疫問題:皮肌炎與許多自體免疫疾病類似,這些疾病會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健康組織。.病毒感染:有一些證據表明,病毒感染可能會引發某些人的皮肌炎,即使感染本身已被治癒。.環境因素:研究發現,生活在汙染較高或空氣品質較低的地區可能會更容易罹患皮肌炎。皮膚科醫師陳志斌曾受訪指出,皮肌炎主要侵犯皮膚和肌肉;若侵犯到皮膚,會造成上眼皮、臉頰兩側、頸部、前胸範圍及手背指關節出現紅紫色皮疹的情形。若侵犯到肌肉,較典型的症狀為近端肢體無力,易導致手抬不起來、無法爬樓梯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可能侵犯肺臟、心臟、食道等器官。陳志斌說,皮肌炎無法根治,需終身服藥。急性期發作時必須使用全身性類固醇予以治療,當症狀和緩後,則以免疫調節劑來控制病情。另外,皮肌炎具光敏感性,患者需注意防曬,防止患部惡化,且因有合併癌症的可能性,建議確診病患定期健檢,防患未然。皮肌炎患者可能罹患的癌症.卵巢癌。.肺癌。.淋巴瘤。.乳癌。.結腸癌。黃光永提醒,很多人會以為自體免疫疾病是免疫力不夠,自作主張多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結果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延伸了解】:自體免疫疾病與肺纖維化的關係.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硬皮症等要留意急性肺纖維化.「既難、又重、且罕」1疾病9科室共同診治 中榮首揭肺纖維化台灣本土研究數據如何預防皮肌炎?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指出,皮肌炎初始症狀不明顯,最好的辨識方式是雷諾氏現象。一般人天冷時因血管收縮,手部皮膚變白,接著因血管缺氧而變成青藍,最後血管恢復正常又轉紅。但如果是短時間內白、青、紅輪流出現,就要提高警覺,盡快至風濕免疫科就診,醫師會透過病理檢測,查出背後的自體免疫統問題。其他警訊還有莫名的關節痛、肌肉無力以及皮疹,患者常會先於神經科和皮膚科就診,但有經驗的醫師會找出背後可能隱藏著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Dermatomyositis.47歲女眼皮長紅紫斑還擴到脖胸 罹皮肌炎常誤為濕疹.小學生皮肌炎肌肉無力卻誤認過敏 溜滑梯一直撞到頭.元氣網疾病百科:皮肌炎【延伸閱讀】肺纖維化的相關內容.沉默的重症 自體免疫病人更要留意肺部健康.健保擴增給付於慢性漸進性纖維化間質性肺病.了解更多肺纖維化,疾病百科:肺纖維化
-
2024-02-03 養生.聰明飲食
聚餐少不了海鮮!醫師盤點哪些食物暗藏海鮮陷阱?「1食物」最寒最是忌諱
農曆春節前尾牙聚餐多,而海鮮又是常見的食材,尤其海鮮類很可能是許多菜餚中隱藏的成分,民眾如果不小心吃錯食物,很容易誘發各種皮膚疾病發作,飲食上必須多加留意。哪些食物暗藏海鮮陷阱? 醫師提醒留意這些細節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指出,很多人愛海鮮的肉質甘甜,但舉凡對蕁麻疹、濕疹、玫瑰糠疹、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等皮膚病患來說,所有海鮮如魚、蝦等皆屬寒性,其中又以螃蟹最寒,最是忌諱。「許多食物暗藏海鮮的陷阱。」鄭愛蓮醫師分享,前陣子在診間遇到1位年近50歲的女性,有慢性濕疹病史,皮膚已治療復原,因為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加上又下雨,所以濕疹復發而回診,加上她已安排到赴日遊玩,問到味噌湯是否能喝?答案是不行。原因是日本味噌湯的湯底多用魚骨、魚肉加上昆布熬製,再撒上柴魚片,皮膚病患忌食。此外,冬天最常圍爐吃火鍋,調味料是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例如沙茶醬的成分多以魚蝦製成,辣椒也忌食,建議可選擇和風醬油、蔥蒜。若皮膚病嚴重者,單鍋食用較安全、不可共鍋,至於在選擇火鍋湯底時,要特別留意,應避免海鮮、昆布湯底,麻辣鍋也不行。鄭愛蓮醫師曾收治1名玫瑰糠疹的患者,也是因為不忌口吃了牛肉,結果當天晚上就在大腿內側爆發皮疹,癢到難以入眠。體內無法正常排毒加重皮膚病情 有3症狀應多休息常有皮膚病患問:「是這些食物不好嗎?」鄭愛蓮醫師解釋,食物本身不會引起過敏或皮膚病復發,而是因為皮膚病患本身體質,體內五臟六腑無法正常代謝這些食物,產生的毒素無法從正常排泄管道排出,反而轉從皮膚排洩,如果正值皮膚排毒期,吃了羊、牛、海鮮等禁忌食物,不僅病灶發的大片,又多又癢,晚上甚至無法安眠,癢到甚至抓破發炎,不忌口往往釀成病況一發不可收拾。通常這類體質的人,很可能在氣溫忽冷忽熱變化大、下雨的多變天氣復發,加上年終前忙碌且工作壓力大,不斷加班、熬夜等,此時飲食不忌諱,很可能就成為皮膚病發的引爆彈。不過,如果適時忌口、調整飲食,搭配服藥擦藥,很快就能獲得改善。有1名男性外送員患有B肝合併濕疹發作,看診時肝功能指數達70、80,經問診後得知因年前拚命衝業績領獎金,導致過度勞累快「爆肝」,鄭愛蓮醫師表示,肝病必須飲食、睡眠要養好,也不能勞累或過度運動,同時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豬、雞、牛奶和雞蛋等,幫助修復肝臟細胞。如果評估有經常口乾、疲勞或夜晚不好睡這3個症狀,應多休息,才能有助養肝。中醫治療著重肝臟調理 同時配合飲食忌口恢復佳中醫治療除了給予皮膚病止癢用藥、補元氣及健脾利濕藥物,並著重肝臟細胞修復的中藥調理,如靈芝孢子體為主,飲食上螃蟹等海鮮類和酒絕對要忌口,藥酒也不行,治療調理1年,皮膚已經復原,但仍要隨時留意不能過度勞累,也應每年定期抽血和做腹部超音波定期追蹤肝臟。鄭愛蓮醫師強調,除了海鮮、羊、牛、酒不能碰,皮膚病發作期間應避免油炸,也要留心開陽白菜中會放蝦米;豬、雞和甜點可吃,鴨、鵝可少量食用。另外,年節零食誘惑也多,堅果類如花生需忌口,腰果、松子可淺嚐,留心杏仁果小魚乾、海苔、洋芋片避食,蜜餞少食;綠茶類如碧螺春、抹茶等別喝,其他如紅茶、花茶無妨。鄭愛蓮醫師提醒,中藥屬於植物性的大分子成分,大約4小時就代謝,皮膚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每天規律服藥3至4次,才能維持效力;冬季保養適時擦含油脂類的乳液,乾癢嚴重可擦凡士林、綿羊霜,做好皮膚保濕能減少搔癢發生。一旦皮膚病患皮膚症狀復原,身體調養好,就可以逐漸從魚開始吃,逐一嘗試,若3天沒再發作,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資料來源:Include 3 Servings Of Whole Grains In Diet Daily To Slow Cognitive Decline, Study Says★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15 養生.聰明飲食
巴西堅果吃一粒「硒」就超量?吃巴西堅果有可能硒中毒嗎?
我在2023-10-26發表再談「硒是抗癌之王」,指出「硒是抗癌之王」的說法是醫生/媒體編織出來的故事。讀者Gordon Chan在2023-12-24留言:「教授好 聖誔快樂。巴西堅果號稱超級食物,含硒量非常驚人,據講吃一粒已超過人體每日所需的份量,這個會有攝取過量的疑慮嗎?抑或均衡的雜食已經足夠?」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有一個專談硒的網頁。它說14歲以上的人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是55微克,而上限是400微克。它也說:「巴西堅果含有大量的硒(每個堅果 68-91 微克),如果吃太多,可能會導致您超出上限。 攝取過多的硒可能會導致以下情況:大蒜味、噁心、腹瀉、皮疹、煩躁、口腔中有金屬味、頭髮或指甲脆弱、頭髮或指甲脫落、牙齒變色、神經系統問題。攝取極高的硒會導致嚴重的問題,包括呼吸困難、顫抖、腎衰竭、心臟病和心臟衰竭。」所以,根據這個網頁,吃一粒巴西堅果就已經超出硒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但需要吃5粒以上才會超出上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巴西堅果中的硒含量,在不同的研究裡所得到的數值可以相差好幾倍,而在同一研究裡更可以相差數十倍。請看下面這4篇論文所提供的數值:2008年:Concentrations of selenium, barium, and radium in Brazil nuts(巴西堅果中硒、鋇和鐳的濃度)。每克堅果含 2到20微克硒。2017年:Natural variation of selenium in Brazil nuts and soils from the Amazon region(巴西堅果和亞馬遜地區土壤中硒的自然變化)。每克堅果含 2.07到68.15 微克硒。2022年:Nuts as a Dietary Enrichment with Selected Minerals-Content Assessment Supported by Chemometric Analysis(堅果作為膳食強化劑,透過化學計量分析支持的選定礦物質含量評估)。每克堅果含 1.7到7.3微克硒。2023年:In Vitro Assessment of the Bioaccessibility of Zn, Ca, Mg, and Se from Various Types of Nuts(各種堅果中鋅、鈣、鎂和硒生物可利用性的體外評估)。每克堅果含 0.8到9微克硒。一粒巴西堅果的平均重量大約是5克。所以,根據2017年那篇論文,一粒巴西堅果所含的硒可以高達340微克。這個數值已經是非常接近每日攝取量的上限(400微克)。所以,如果你運氣不好,的確是有可能會吃一粒巴西堅果就超量。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那個專談硒的網頁有說:「硒缺乏症在美國和加拿大是非常罕見。大多數美國人從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硒,因為他們食用在許多不同地區種植或飼養的食物。」所以,讀者Gordon Chan所問的「抑或均衡的雜食已經足夠」,答案當然是「是的」。以此延伸解讀,所有那些聲稱「硒是抗癌之王,要補充」的媒體、營養師、醫生,都是害人不淺。請看硒是抗癌之王?醫師害人的胡扯。原文:巴西堅果含硒量驚人,吃一粒就超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0 癌症.胃癌
上消化道癌治療困境/免疫治療合併化療 癌患新生機
繼手術、放、化療與標靶藥物,免疫治療成為第五種抗癌方式,其最大的不同是,利用人體本身的免疫功能來攻擊、殺死癌細胞,目前常聽到的CAR-T細胞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簡稱免疫藥物)等皆屬於免疫治療,專門對付難治型癌症,合併化療使用效果更好,成為癌患新的一線生機。人體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自帶煞車系統,避免過度活化反而危害健康,但當癌細胞利用煞車系統,就能躲過免疫系統的追擊,「而免疫治療就是解開煞車,讓免疫系統再度活化。」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表示,去年十一月通過健保給付的CAR-T細胞治療就是重新改造、加強癌患的T細胞,進而殺死癌細胞。此外,張文震說,現在最成功的免疫治療是檢查點抑制劑,透過施打藥物,阻斷癌細胞控制煞車,讓免疫細胞恢復正常作用,殺死癌細胞,「人的全身遍布免疫系統,基本上免疫藥物對每種癌症都有用,但效果會受器官特性影響。」像是黑色素皮膚癌成功率國外數據約五成,台灣則稍低一到兩成。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免疫藥物有兩類,一種是作用於一種名為CTLA-4檢查點蛋白;其他則作用於一種叫做PD-1檢查點蛋白質或其夥伴蛋白PD-L1。常見副作用為皮疹、腹瀉及倦怠;較嚴重副作用為廣泛性的發炎反應,但極罕見。
-
2023-12-01 醫療.感染科
感染黴漿菌可自行買藥吃嗎?藥師公會理事長爆:陸配紛赴藥局買「這款藥」想寄回鄉
中國大陸北方呼吸道疫情嚴重,尤其黴漿菌案例數升溫。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今表示,2周前開始已有陸配在內等民眾,紛紛到藥局想要購買日舒 (Zithromax)藥品,準備寄回大陸,卻因沒有處方箋而被藥師拒絕,目前全聯會已接獲逾10例通報,目前「日舒」於兒童用藥的懸液用粉劑庫存15萬瓶、成人口服錠劑100萬顆,均為安全庫存量。【藥物百科】日舒近期大陸傳出黴漿菌疫情,治療小兒感染黴漿菌的日舒藥品供應問題獲得關注。黃金舜表示,日舒屬廣效性抗生素,主要成分為阿奇黴素 (Azithromycin),用於治療支氣管炎及肺炎、皮膚及軟組織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雖作為治療黴漿菌的首選用藥,但於大陸已產生嚴重抗藥性, 在台灣抗藥性也高達6成。到藥局買「日舒」需持處方箋黃金舜表示,全聯會已有會員反應,近期有民眾前來藥局想要購買日舒藥品寄回大陸,但因沒有處方箋而被拒絕販售,2周來已出現10到20例,持續有會員反應這個情形,全聯會已要求社區藥局,沒有處方箋不能販售此類藥品。黃金舜說,這類藥品因是後線抗生素,大型醫院及診所備藥較多,藥局端備藥較少,大陸當地認為這款要非常有效,所以陸續來探詢,買不到就反應藥品缺藥,經查目前成人口服膠囊錠劑還有約100萬顆、國內每月正常使用20萬至30萬顆;兒童用藥的懸液用粉劑庫存15萬瓶,每個月使用1.5萬到3萬瓶,均屬安全庫存量。「日舒」已產生嚴重抗藥性 致死率恐升黃金舜直言,日舒雖作為治療黴漿菌的首選用藥,但此於大陸已產生嚴重抗藥性問題,在台灣抗藥性也達6成,近10年內的抗藥性細菌比例已攀升超過3倍,抗藥性細菌感染者較一般感染者致死率則上升6成,不當使用抗生素將產生更多的「超級細菌」,引爆下一波公衛危機,不可不慎。抗生素副作用多 不可自行服用黃金舜也說,抗生素存在多種副作用,輕微者如皮疹、噁心、腸胃不適;嚴重者則包含偽膜性腸炎、嚴重過敏反應等,且「四環黴素類抗生素」不可與乳製品、制酸劑、鈣片併用,「利奈唑胺抗生素」不能與優格、巧克力併用,日舒屬於抗生素藥品,為處方用藥,民眾應於看診後取得處方箋方可領藥,切勿自行至社區藥局購藥,且因民眾大多在醫療機構內領取抗生素,故部分藥局也未備藥。藥局傳缺藥?食藥署駁:已整備相關藥物【聯合報/ 記者賴昀岫/台北即時報導】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今和國民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藥師沈采穎舉行記者會表示,食藥署沒有主動查核機制,目前藥品都集中在大型醫學中心,監察院都提出問題,食藥署還對外宣程藥品無缺,導致民眾在基層都拿不到藥。陳惠芳回應,因應秋冬傳染性疾病用藥需求,8月已函請相關藥品許可證持有商,預先盤點及整備相關藥品及其原物料庫存。民眾若出現呼吸道或腸胃道感染狀況,應盡速至醫療機構就醫。陳惠芳說,臨床常用的抗生素,如「安蒙西林」(Amoxicillin)單方口服藥品、「安蒙西林/克拉維酸」(Amoxicillin/Clavulanate),都已持續協調生產供應,安蒙西林目前健保月用量約500萬顆,近期藥廠每月至少供應2000萬顆,其中90%供應給基層診所及社區藥局,在社區藥局大多是由牙醫師釋出處方,請社區藥局調劑;後者則自今年初起已逐步增加生產輸入,並協調許可證持有藥商,保留一定比例的藥品供應給社區藥局。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說,目前國內生產用於藥品的空膠囊廠商共計3家,持續生產供應中,相關藥品製劑廠商,配合食藥署秋冬用藥整備政策,即提前下訂所需的空膠囊,確保後續製劑生產無虞。陳惠芳接著提到,黴漿菌感染使用的抗生素,依據「台灣肺炎診治指引」及「兒童社區肺炎處置建議」等國內臨床指引,第一、二線用藥包括「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莫西沙星」(Moxifloxacin)、「米諾環素」(Minocycline)等口服藥品,目前皆有廠商穩定供應中,該等藥品多用於傳染性疾病使用,須由醫師開立處方,再由醫療機構調劑供應。陳惠芳指出,為防止抗藥性發生,已請醫師審慎開立抗生素藥品,並提醒民眾切勿至藥局請藥事人員供應抗生素藥品。另藥局也不得無醫師處方販售口服抗生素,目前已請衛生局列入查核重點。(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1-16 醫療.皮膚
「這些病」真的要命!8個殺手級皮膚重症x檔案 專家帶你一次看
皮膚病能有多嚴重?曾有一位患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女生,因為屬於罕見的乾癬類型,惡化時會出現化膿紅腫加上膿疱,同時合併高燒等全身性症狀。也因誘發因子包括壓力、疲累,從小到大她每逢考試前就會惡化,小考小惡化,大考大惡化,尤其在高中和大學入學考試前,更是嚴重大爆發,全身佈滿傷口,劇痛難忍且有感染風險,需要立刻住院,不僅影響考試準備,甚至還可能為生涯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多數人都有過皮膚紅腫癢痛的經驗,但往往覺得皮膚問題只是小事,但有些皮膚疾病急性發作時非常嚴重,或是不痛不癢的沉默殺手,若未及時適當治療,將大大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出現敗血症、心肺器官衰竭等併發症,有致命風險。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表示,皮膚重症疾病具有兩個特徵:1.致命:發病時可能危及生命。2.難纏:長期為病人的生活品質帶來嚴重影響。【殺手級皮膚重症x檔案目錄】📕第一類|痛不欲生 奪命重症殺手群1.天疱瘡2.類天疱瘡 3.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第二類|痛癢難耐 糾纏重症殺手群4.蕁麻疹 5.化膿性汗腺炎📘第三類|不痛不癢 沉默重症殺手群6.黑色素瘤 7.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8.皮膚血管肉瘤 👨⚕醫師這樣說|隨時求助皮膚科 GPP不須犧牲生育規畫 📕第一類|痛不欲生 奪命重症殺手群首先從重大疾病分類來說,常見的皮膚重症包括天皰瘡與類天皰瘡等,患者會全身破皮長水泡,或因疾病或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出現免疫缺陷,甚至因感染而死亡。➢皮膚重症殺手1【天皰瘡】小檔案:疾病簡介:天皰瘡是一種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水皰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淋巴細胞失調,不正常的過度活躍,產生出不正常的自體免疫抗體,破壞皮膚粘膜的正常結構,造成皮膚、粘膜發炎破損,使得患者皮膚輕輕一碰就破皮、起水泡,甚至潰瘍,嚴重的全身性天疱瘡不治療,一年內死亡率達75%,而天皰瘡也可能合併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癬。常見症狀:反覆性的口腔潰瘍、鼻粘膜潰瘍、皮膚水泡、潰瘍,大部分病人以粘膜、皮膚症狀為主,少數可影響全身皮膚影響,產生類似嚴重燙傷的情況。當心族群:好發於 50~60歲中年人,男女間無發生率差別🔗更多病友的心路歷程故事,點這裡看更多➢皮膚重症殺手2【類天皰瘡】小檔案:疾病簡介:「類天疱瘡」也是「水疱病」的一種,發生率比天皰瘡更高,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常合併有中樞神經疾病或中風、服用特定藥物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風險高2倍,病人會因出疹、搔癢、水疱、大面積破皮痛苦不堪,可能引發嚴重感染而致死,需住院和門診長期追蹤。常見症狀:水泡是類天皰瘡的主要症狀,大多出現在身體經常彎曲的地方。早期症狀是紅疹和搔癢,無論是胯下、腋下、關節等皮膚皺褶部位或其他部位,都有可能出現。有些患者也會以手腳的出血性水泡來表現當心族群:・失智、中風、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等年長者・精神疾病:躁狂抑鬱症・多重慢性病臥床長者・40至50歲的神經性腫瘤(如腦癌)者・部分藥物 (如糖尿病藥物;利尿劑)除天皰瘡與類天皰瘡等水疱病外,蔡呈芳醫師說,如上述考生個案,乾癬患者會有20%屬於嚴重型乾癬,需要接受照光、吃藥或光線治療,另外如上述考生罹患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在臨床上也是非常嚴重的乾癬類型,它與常見的乾癬不同,會為病人帶來生命危險。➢皮膚重症殺手3【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小檔案:疾病簡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是一種罕見的嗜中性白血球增多皮膚疾病,急性發作時會使病人全身皮膚反覆出現化膿、潰爛並長出無菌膿疱,只要輕碰一下就痛如刀割,有如被燙傷般的燒灼感,還會導致全身發炎,忽然發冷或高燒等其他併發症,有的病人可能幾天後逐漸恢復,但也有人須忍耐劇烈疼痛長達兩個月。過去醫界對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治療大多只能讓化膿的皮膚乾掉,整體症狀往往容易持續一陣子,直到近年醫藥界發現了IL-36為全身型膿疱性的關鍵致病機轉,隨著藥物的進展,目前已有相對應的生物製劑問市,用藥後兩天左右皮膚會變乾,全身發炎也可有機會一周內獲得大幅改善,幫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常見症狀:患者的症狀可能會合併局部斑塊型乾癬或只有單純膿疱皮疹,進展到全身長滿膿疱、發燒、發炎、脫水等,嚴重恐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到休克。有些重症更會傷害體內器官,引發肺部與肝膽的發炎和水腫,導致心肺衰竭,病人也會因為免疫力下降而增加感染風險,有時發炎加上未及時治療,便引發細菌感染甚至造成敗血症。當心族群:・40-59歲的成人或孩童・精神壓力・不當用藥・感染・懷孕・地圖舌・反覆性皮膚膿疱藥物過敏疹🔗延伸閱讀看更多>>>GPP到底是什麼?🔔專家小叮嚀: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比較罕見,一般人認識較有限,容易與藥物引起的藥疹「急性廣泛性發疹性膿疱症(AGEP)」混淆。蔡呈芳提醒,民眾如果常常因為用藥而出現皮膚過敏,或是皮膚症狀持續超過15天,或是不管用任何藥物都會過敏化膿時,就要懷疑自己不是單純的藥物過敏,而可能是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他解釋,因為用藥或施打疫苗,可能引起免疫活化而導致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發作,之前全民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期間,就曾有民眾施打後疑似發生嚴重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身體發炎,全身膿疱脫皮上了新聞。📗第二類|痛癢難耐 糾纏重症殺手群蔡呈芳也分享,還有些雖不一定會致命,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重症皮膚病,例如慢性蕁麻疹與化膿性汗腺炎等,癢到影響作息,像是不定時炸彈,或是身體流湯流膿,有可能導致感染,加上長期下來留在皮膚外觀的疤痕也常使病人無法正常作息,造成非常大的困擾。➢皮膚重症殺手4【蕁麻疹】小檔案:疾病簡介:蕁麻疹是皮膚過敏的一種,特徵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塊紅腫的膨疹,大小形狀不規則;疹塊出現後,伴隨明顯劇烈的發癢感,但之後完全不留痕跡。如果發作時間短於六星期,稱為急性蕁麻疹,若長於六星期則為慢性。常見症狀:皮膚充血、皮膚發紅、局部水腫、皮疹、團塊、皮膚發炎、皮膚搔癢、膨疹、組織液滲透、紅斑、紅腫、全身不適、腹痛、腹瀉、頭痛、高燒、畏寒、乏力、血壓下降、關節痛好發族群:・過敏體質者。・基因中或家族裡有蕁麻疹病史的人。・感染特殊病毒或細菌,例如肝炎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蛔蟲等的人。・壓力過大的人。・風溼病患者。➢皮膚重症殺手5【化膿性汗腺炎】小檔案:疾病簡介:化膿性汗腺炎是一種擾人的疾病,皮膚中的頂漿腺(汗腺中的一種,產生體味的主要腺體)存在位置的反覆發炎所引起,初期症狀與青春痘十分類似,最大的差別只在於化膿性汗腺炎不會形成真正粉刺,且往往會融合成瘻管。化膿性汗腺炎初期只是冒出豆子大小般、具有疼痛感的皮膚腫塊,之後影響的皮膚區域逐漸擴大,病灶中也會排出惡臭的膿液,皮膚上甚至會出現疤痕與各種底下相連小管,嚴重的病人甚至會流膿流血、沾染衣物,需要隨時墊著厚重棉片,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品質。常見症狀:病灶通常出現在腋下、乳房下方的皮膚皺褶、臀部、肛門、會陰與鼠蹊等等難以啟齒的位置,會降低病人的就醫意願。一旦病灶面積擴大,沒有好好照護就可能引發蜂窩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好發族群:・體重過重・有抽菸習慣・飲食習慣攝取過多油脂與糖分・貼身衣物穿得過緊,導致皮膚一直摩擦。・國外好發於年輕女性,尤其在18~29歲間,50歲以後罹病機率明顯下降,但國內嚴重患者男性較多📘第三類|不痛不癢 沉默重症殺手群蔡呈芳也補充,不易診斷也是皮膚重症疾病具有的特徵之一。有些惡性腫瘤,初期像是良性疾病,發現症狀時往往太晚。也因為感覺起來不大會痛癢,病人便以為「好像」不嚴重,但在醫生眼中,卻可能已是皮膚的重症疾病,如惡性黑色素瘤、皮膚T細胞淋巴瘤、血管肉瘤等。➢皮膚重症殺手6【惡性黑色素瘤】小檔案:疾病簡介:黑色素瘤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細胞腫瘤,是皮膚癌中罕見的一種,但惡性程度高,是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較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但也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部及黏膜,通常以墨黑色或色澤不均的斑塊出現,也可能是凸起潰瘍的腫塊。常見症狀:黑色素細胞癌可產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大多產生在女性的下肢,男性的身上,東方人好發在指甲或掌蹠。好發族群:・5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日曬➢皮膚重症殺手7【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小檔案:疾病簡介: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是一種是先侵犯皮膚,之後經過多年散佈至淋巴結及其它器官的淋巴瘤。小孩、長者都有可能發生,分為不同亞型,不同類型表現不相同,大多屬低惡性度,進展極為緩慢,容易被當作濕疹或是乾癬或圓秃來治療,經過多年才診斷出來。僅10%淋巴瘤患者病情才進展惡化。但嚴重時也可能轉移到其他淋巴結、器官、血液等。好發族群很廣泛。常見症狀:症狀相當多樣性,大多表現於大腿、臀部、手掌、腳掌等部位,出現乾燥脫皮、不太癢的疹子。有些患者則被蚊蟲叮咬會發現久久不癒,或是皮膚出現一片片白白的病灶,也常常被當作濕疹。皮膚T細胞淋巴瘤分為四期:・第一期:以皮膚病灶為主,根據表皮侵犯面積程度區分・第二期:皮膚病灶腫瘤成凸起狀,或淋巴結腫大・第三期:全身皮膚都被侵犯,進展到紅皮症的狀態或出現血球異常・第四期:連臟器都受侵犯。好發族群:男性中比女性常見,在老年患者中更常見,平均診斷年齡為 55 歲,可能與遺傳或環境汙染因素有關➢皮膚重症殺手8【皮膚血管肉瘤】小檔案:疾病簡介:皮膚性皮膚血管肉瘤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頭頸部的惡性腫瘤,初期往往不痛不癢,之後經過幾個月後等到皮膚浮腫後才被診斷,進展極為緩慢,容易被當作瘀血或是過敏水腫來治療,之後才快速進展惡化,可轉移到淋巴結、內臟器官。常見症狀:症狀相當多樣性,可以是呈現瘀青、單一或是多發紅色丘疹或突起,或是反覆眼皮浮腫。四肢及軀幹脂或病灶也可能出現,表面皮膚初期都是完整,不痛不癢,但以可以因為搔抓破皮出血。好發族群:・老年族群・局部淋巴水腫・局部放射線治療・基因異常👨⚕醫師這樣說|隨時求助皮膚科 GPP不須犧牲生育規畫皮膚重症疾病除為病人帶來身體症狀與生活品質衝擊外,也會影響人生重要規畫,蔡呈芳表示,以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舉例,因成因與基因有關,有經驗的醫師會為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七成病人會檢出基因異常。醫界推測台灣2%的人口帶有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遺傳基因,但真正發病者遠比帶有突變基因者少得多,台灣的病例不到500人。他認為,這代表很多人帶有突變的染色體,若壓力、感冒、疫苗等外界刺激夠強,便有可能發病 。蔡呈芳分享,部分患者擔心可能會遺傳,或是因為用藥不敢結婚和生產。多年前他曾收治一位新婚的女性患者,雖然非常喜歡小孩,但因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反覆發作和治療,不敢懷孕,後來只能選擇領養小孩。他表示,可以在母體受孕時經由絨毛穿刺做染色體檢查,了解胎兒是不是真的遺傳到此疾病。蔡呈芳呼籲,有任何皮膚疾病一直存在,不論有無症狀,都要尋求專業的診斷、找對醫師、正確用藥,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以免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拖得更久,甚至導致感染造成生命危險。📢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3-11-02 醫療.泌尿腎臟
陰莖上有痘痘怎麼辦?醫籲別亂擠,出現3種情況盡早檢查
陰莖上有時會發現疑似痘痘的小腫塊,不過未必就是痘痘,有時也會有擠半天擠不出東西的時候,可能是其他疾病所造成。泌尿科沅京診所院長鄭隆峯指出可能原因,也建議民眾若是觀察許久沒見好轉,盡早檢查了解原因為佳。 陰莖上有痘痘?是什麼?醫指常見各種可能原因! 鄭隆峯院長表示,陰莖包皮上的皮膚如身體各處的皮膚,也會產生皮膚疾病,較常見的如主要因毛囊阻塞所形成俗稱青春痘的「毛囊炎」,會稍較為大顆些。脂囊腺阻塞的「脂囊瘤」則摸起來稍軟,感覺得到一顆軟物存在。較小顆的也可能是珍珠瘤,是慢性發炎所造成。傳染性疾病則可如菜花、單純性皰疹等。 癌症方面,陰莖癌相當少見,但也不無可能。形成的原因主要可包括HPV感染、長期未妥善清潔等,症狀也會出現腫塊。而近些日子會使患者身體長出皮疹的猴痘,在陰莖上也可能出現影響。 大致而言症狀輕微多以皮膚腫塊呈現,與毛囊炎相似,不過發現陰莖皮膚上的腫塊,未必就一定是毛囊炎,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 發現陰莖上長東西別亂擠,避免傷口感染或延誤就醫。 發現陰莖上有疑似痘痘的東西,不少民眾都會嘗試擠破,鄭隆峯院長建議別亂擠,若要擠是可以嘗試推擠,但不要硬擠或摳破,以避免形成傷口或造成細菌感染。 如果要自己擠:一般而言,皮膚上的痘痘若要擠,通常是「吹彈可破」,輕輕一擠便可以擠掉,皮膚科醫師也普遍建議以兩支棉花棒進行。若無法,可能正代表著痘痘尚未成熟,或是其他疾病,多留意為佳。 如果想自行擦藥:民眾也可能塗抹一般家用常備外用藥,例如痘痘藥、小護士、外傷藥等。鄭隆峯院長表示,若確定是痘痘自然可以使用痘痘藥。小護士則一般而言有助止癢、緩解發炎,但對痘痘益處並不大,且不適合擦在傷口上。外傷藥膏通常主要成分是抗生素,是有利傷口修復或避免感染的。 不過若是其他疾病所引起,自然還是得對症下藥才行。因此若嘗試沒用還是建議檢查了解原因。 陰莖上長東西要再觀察嗎?醫指3情況早檢查不要拖! 鄭隆峯院長指出,雖然陰莖上疑似痘痘的腫塊,確實大多是真的痘痘,不過就算是真的痘痘硬擠或摳破也還是有造成的感染;其他疾病也可能惡化;陰莖癌少見但若拖著不理也是會影響生命安全。 因此鄭隆峯院長建議,若民眾使用痘痘藥、外傷藥等方式自行處理、觀察,發現3天後未見好轉,或甚至腫塊出現潰瘍、不明出血、逐漸變大等,就先前往醫療院所檢查為佳,因為一般的毛囊炎等輕微皮膚疾病通常在3天就會好轉,更不用說出現疑似患部惡化的徵兆。而若是出現紅腫熱痛,就得盡速就醫,這通常是代表著已經出現感染,若狀況遲未妥善治療,可能進展成蜂窩性組織炎或敗血症,影響生命安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私密處痘痘別亂擠或不管!醫指8原因未必是痘痘,4情況速就醫.慢跑可提升性能力、打呵欠改善勃起功能!「10個GG冷知識」你知哪幾種.做愛狂換姿勢較持久?專家曝「愛愛最佳時間」,持續一動作10分鐘易高潮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12 焦點.用藥停看聽
預防中風服用抗凝血劑,含維他命K的這些食物不可多吃!必知6件事 自行停藥很危險
有許多三高患者、有中風高風險因子者,平日都有在吃抗凝血劑。不過服用抗凝血劑有許多需注意的事,尤其千萬不可自行調整劑量及自行停藥,否則將引起中風。在飲食上也有一些禁忌。元氣網以下整理關於抗凝血劑的認識及服用上需注意的重點。抗凝血劑的作用在防止血液凝固,用來治療及預防血管栓塞、預防中風,臨床上用途很廣,例如: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心房顫動等。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維祥曾於聯合報撰文指出,目前口服抗凝血劑的選擇有傳統口服抗凝血劑以及新型抗凝血劑兩種,傳統的抗凝血劑為常見的warfarin(歐服寧)、Coumadin(可邁丁);新型抗凝血劑則包括有pradaxa(普拴達)、xarelto(拜瑞妥)、eliquis(艾必克凝)、lixiana(里先安)。抗凝血劑怎麼吃?依照醫師指示,定時定量服用,抗凝血劑一般一天服用一次。為確定抗凝血劑的功效,醫師會隨著患者的病情、是否服用其他藥品或是飲食習慣等進行劑量調整,患者需遵照醫師指示定期返院抽血檢驗(國際標準化凝血酶原時間比值,INR),以觀察藥效是否有達到預期、有無造成出血。抗凝血劑常見副作用?如果使用過量,可能引起出血不止。自行調整劑量及自行停藥,則可能引起中風。1.出血現象(例如:嘔吐出血或類似咖啡渣的棕色物質、血便或黑便、血尿、紅色或暗棕色尿、突然出現瘀傷、牙齦出血、經血過多、從未發生過的頭痛、腹痛或背痛)2.倦怠、發熱、發冷、喉嚨痛、嘴痛、皮疹及搔癢等。服用抗凝血劑的飲食禁忌抗凝血劑很容易與其他藥品或食品產生交互作用,而影響藥品的吸收與代謝。食藥署提醒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民眾,對於所有食品都應適量攝取,如欲併服健康食品、中藥或其他藥品時,應先向藥師或醫師諮詢,以確保用藥安全。1.日常飲食中,有些食品會降低抗凝血劑的藥效,當攝取過多時,抗凝血劑藥效就會減弱。例如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如菠菜、莧菜、甘藍菜、綠花椰菜、萵苣、動物肝臟等,每日應定量平均攝取,不宜過多,建議每日可攝取約 3~5份,每份菜量約掌心大小。2.不少食品或中草藥會增加抗凝血劑的藥效,大量食用可能會造成出血的風險,例如:丹參、當歸、銀杏、鳳梨酵素、蔓越莓、葡萄柚、魚油(每日超過2克)、維生素 E(每日超過400 IU)、輔酶Q10、高劑量維生素C、含維生素K的營養劑或維他命及葡萄糖胺等,都須經醫師同意才可吃。3.抗凝血劑會與許多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因而增加或減低抗凝血效果,所以請不要自行服用任何其他藥物(尤其是阿斯匹靈,抗生素、中藥等)。4.抗凝血劑的藥效會受酒精影響,請儘量少喝酒精性飲料。5.茶類,如烏龍茶、綠茶、紅茶等,須經醫師同意才可食用。服用抗凝血劑其他注意事項1.不可自行停藥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有許多病例因為各種原因自行停藥,結果停藥之後沒多久就中風了。在使用抗凝血劑如果有任何問題,都要與醫師討論,擅自停藥非常危險。2.不可擅自調整藥物這類藥物雖然能抑制血栓形成,但也會降低凝血功能造成嚴重出血,服用藥物應該遵循醫師指示劑量,不可以擅自調整劑量。3.接受任何侵入性檢查治療前必先告知醫師接受手術、拔牙等手術治療,以及服用其他藥物之前,應該先讓主治醫師了解自己有在服用抗凝血劑,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交互作用。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維祥曾在聯合報撰文提醒,口服抗凝血劑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出血,若要進行外科手術或拔牙之前,需同時告知手術醫師和開藥醫師,針對您的手術類型、栓塞風險、出血風險、抗凝血藥物種類以及腎功能狀況進行評估,再來決定是否有必要停用抗凝血劑以及需停幾天的藥。4.避免不必要的受傷出血謹慎使用牙刷、刮鬍刀,避免刮傷皮膚、黏膜導致不必要的出血。5.留意服藥後的副作用及徵狀服藥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須經常自我檢視,包括是否有疑似出血(不明瘀傷、血便、血尿、黑色便、暗色尿、流鼻血、牙齦出血不止)、全身皮膚不明原因淤青、有出血點,血尿或糞便呈現黑色、不明原因疼痛腫脹、疑似中風表徵(臉部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語言障礙)、疑似靜脈栓塞(下肢腫脹、疼痛)等。若有這些症狀,應儘速就醫,請醫師調整劑量。6.懷孕須告知醫師懷孕時服用抗凝血劑有導致胎兒畸形的風險,計劃懷孕前或餵哺母乳,一定要告知醫師。【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衛福部南投醫院衛教資料.台中榮民總醫院衛教資料.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02 醫療.皮膚
錯把膿疱當濕疹?當心恐致失能的罕見皮膚病 全身型膿疱性乾癬
「看護第一次看到我潰爛的皮膚,大喊好噁心…我的心都碎了。」「先生每次進來病房,都要先拿掃把,掃起我掉在地上滿滿的皮屑…」「以前從來沒想過,皮膚疾病也會讓我用上葉克膜。」33歲的佳慧是名幼教老師,非常喜歡小孩子,與先生努力多年下,終於準備迎來人生第一個寶寶,但坐月子期間進補後,身體出現類似濕疹症狀,從手肘、脖子、屁股到眼睛、嘴巴,全身皺摺、關節處無一倖免全潰爛,確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後,治療間甚至肺炎住進加護病房,還收到病危通知,最後靠著生物製劑緩解症狀,才能逃過鬼門關。初期誤認成濕疹 徘徊診間難確診首次當母親的佳慧,為了坐月子做了不少功課,還有幼兒家長、老師等「前輩建言」,一口氣訂3家月子餐,就怕單一家口味吃太膩,還刻意在前20天不進補,等到第30天才開始加酒、麻油。沒想到在第23天,手開始出現紅疹,起初認為是身為幼教老師,常消毒洗手所致,便簡單擦藥不以為意,但4、5天過去,紅疹不減反增,她才警覺有些不對勁,前往皮膚科就診。陸續看了2、3家皮膚科診所,有醫師認為像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生產後的妊娠病毒,還懷疑孕產住院是否感染疥蟲,前後用了止癢藥、止痛藥、消炎藥全沒效,皮疹的膿疱不斷發炎、破掉,各處患部滿目瘡痍,還痛到必須掛急診。但第一次去急診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佳慧即使全身紅腫,但沒有發燒、也不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等了2、3小時好不容易看到醫生,結果做完抽血檢查、拿藥,就被安排回家觀察和門診後續就醫。醫師致力緩解 疼痛仍堆疊加劇「回家吃了2天的藥,完全沒效,又痛又癢到無法入睡。」佳慧的皮疹狀況急速惡化,連診所皮膚科醫師都建議住院治療,在第二次赴急診時,被收治住院,因皮膚狀況太差,動用了3、4位護理師,才從頸部找到可抽血處。住院的前半個月,身體膿疱不斷地乾裂、脫皮,接著長出新皮,再度裂開又破掉,痛感一次次加劇,即使止痛藥劑量再高、甚至用了嗎啡,她依舊痛不欲生。直到確診為全身型膿疱性乾癬,醫師開始讓佳慧使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但類固醇讓她全身浮腫,全身的膿疱又痛又癢,且即使皮膚增生速度稍緩,但每5、6小時仍得打止癢針、止痛針。當各類藥物用過一輪,病情也無好轉,在住院1個月時醫師建議她返家養病,但返家半個月,皮疹一路蔓延至臉部,包括嘴巴口瘡、長針眼,美麗容貌全變潰爛傷口,逼迫她在今年2月二度住院治療。昏迷30日 免疫下降感染險命危「發作時,我痛到無法穿內衣,關節、皺摺全部潰爛,治療期間10多位主治醫師、實習醫師常研討我的病情,把我的手腳抬起、衣服我也脫開,雖然很不好意思,但我盡可能配合,讓醫師能對症下藥,舒緩我的病痛。」當各種藥物皆無法改善症狀,佳慧決定嘗試自費的生物製劑,雖控制住了症狀,但過去高劑量的免疫抑制劑長期使用仍影響了免疫力,後續出現發燒、咳嗽,併發嚴重肺炎,甚至嚴重到昏迷,送進加護病房救治,插管使用葉克膜,一度發出病危通知,前後歷經1個多月的生死關頭。所幸經過治療撿回一命。佳慧分享,生病期間先生不只要上班同時照料自己,面對雙方家人的關心也總是默默扛下,「大家因為擔心卻不懂這個病,反而送來更多補品,其實我的身體就是不能再進補了。」由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確、病程難掌握,又容易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病人日常生活,未予以治療時,全身型膿疱性乾癬也有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她也表示,生病時間有家人陪伴很重要,要有耐心地接住病人的情緒,但照顧者也要適時釋放壓力。佳慧也鼓勵病友,要長期與疾病抗戰,信仰寄託也很重要,但別聽信偏方,應按照醫囑配合治療。佳慧也說,許多人認為乾癬就是不乾淨、會傳染的疾病,期許未來大家對全身性膿疱性乾癬病人可以更友善,不再有異樣眼光。「每天我都在害怕復發,再次經歷那場災難。GPP病人發作初期若醫療可以及早介入,立刻控制住症狀,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事。」【什麼是GPP?,主治醫師親自來解釋】>>>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難診斷 滿身膿疱感染惡化恐致命📢GPP策展頁新上線📢GPP是什麼?我會遇見GPP嗎?遇見GPP會怎麼樣?我想對GPP病友說...👉最完整的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大公開別忘了在網頁中的加油站留下一些分享或鼓勵的話!【加入臉書社團】👉 GPP情報站[全身型膿疱性乾癬]👈慢病好日子創建專屬全身型膿疱性乾癬GPP的空間,是資訊站也是一個安全私密的討論區。📌提供GPP病友關於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診斷,治療用藥及生活保養的完整資訊。📌最即時地分享新治療發展訊息,包含管理疾病、減少復發等趨勢時事。更希望病友面對身上的紅斑痕跡、脫皮,加上總是無預警復發的劇痛與高燒,還有再也不想回想的感染致命壓力時,不再感到孤單。
-
2023-09-2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健保大數據/紅斑性狼瘡是否發病 主要受外在環境影響
一名70多歲女性,不斷發燒、許多器官出現異常卻找不出原因,直到做過檢查,一一排除相關疾病後,才發現是紅斑性狼瘡造成。紅斑性狼瘡為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自我攻擊,身體健康的組織、器官都會成為目標,屬於全身性疾病。許多患者一輩子都不會發病,但即使發病,只要妥善控制,都能達到一般人的平均餘命。二成患者遺傳導致,其他為後天化學物質、壓力、病毒等誘發。紅斑性狼瘡中所謂的「紅斑性」,指的是皮膚症狀上的常見症狀「紅斑狀皮疹」,其影響範圍包括多項系統、器官,從皮膚、關節、心臟、肺、腎臟,甚至到全身的神經系統都可能被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臺安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杜昀真表示,紅斑性狼瘡常見的誘發因素為化學物質、壓力、病毒感染等等。雖有二成患者被認為是遺傳導致,但免疫疾病大多為後天疾病,即使身上帶有因子,若未接觸到誘發源,也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病。杜昀真說,紅斑性狼瘡主要患者以女性為主,男女比約為1比10。疾病發病受荷爾蒙影響,女性從十幾歲到停經前為好發期,每十萬人口的盛行率為30至60位;種族也有影響,黑人較白人發病率更多一些;若為雙胞胎,一位發病,另一位則有三至五成的機率發病;基因方面,若父母任一方有紅斑性狼瘡,子女就有一成的機會罹患。症狀展現多元,確診方式複雜,也有停經才發病的罕見案例。杜昀真分享,曾在臨床上遇到停經後才發病的罕見病例。個案為70多歲女性,停經已久,但持續發燒不退,找不到原因,許多器官皆已受影響,腹部、胸部大量積水,醫師都以為是病毒感染,懷疑為「結核菌」感染,但經過檢查、診斷後,卻無法找到支持證據。一一排除相關疾病後,才確診為「紅斑性狼瘡」。紅斑性狼瘡的確診相當複雜,杜昀真表示,早前依照美國醫學會制定的11個紅斑性狼瘡標準,符合4項就確診。不過,由於近年來發現紅斑性狼瘡更多元的症狀展現,為了讓病患及早確診、及早得到治療控制,分出單純皮膚症狀,有圓盤狀紅斑、嘴破、掉髮等皮膚症狀一項2分;抽血檢驗、蛋白尿等一項4分;腎臟切片若有病變則一項8至10分,達10分就算確診。關節、身體各器官都可能受影響,最怕惡化到洗腎。「全身免疫系統失調部分與基因有關。」不過,杜昀真指出,紅斑性狼瘡患者會不會發病,主要受「外在環境」影響。例如,大量曝曬陽光,導致紫外線過量;食用過多「感光性植物」,如苜蓿芽、芹菜、香菜、九層塔等等,讓身體對陽光更加敏感;病毒誘發的種類則相當多元,臨床亦有個案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發病,甚至打疫苗也可能會誘發出狼瘡抗體。杜昀真說,紅斑性狼瘡最明顯的,就是如狼抓傷的皮膚症狀。由於是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關節、器官都會受到影響,發炎反應會造成心包膜炎、脊髓發炎等等,同時「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影響,會以癲癇方式呈現。「紅斑性狼瘡最怕惡化到需要洗腎。」杜昀真指出,由於免疫反應主要都是以發炎方式呈現,最典型的內臟器官受損即為「腎臟發炎」,當蛋白尿無法透過腎臟回收,導致水分蓄積在體內,連帶影響多個器官,在心臟周圍積水造成心包膜炎,或到其他部位成為胸積水、腹積水等等。杜昀真說,患者腎臟問題、蛋白尿是最難處理的部分,若未妥善控制,可能導致洗腎,是最常見的併發症。藥物選擇/用藥複雜且個人化,效果因人而異。紅斑性狼瘡的治療相當多元,且用藥複雜,涉及高度的個人化醫療。杜昀真指出,紅斑性狼瘡治療不像傳統類風濕疾病,並沒有一用見效的治療藥物,有時急性發作,後線藥物得提早投入,且用一段時間才能見效,效果也因人而異。唯一能確定的是,患者都需要長期使用「類固醇」,幫助紅斑控制,其他藥物則是矯正免疫系統的治療。不過,近來政府開放生物製劑後,愈來愈多新藥問世,讓患者除了類固醇外,有更多的藥物選擇,避免走向洗腎之路。
-
2023-09-14 醫聲.慢病防治
他得異位性皮膚炎到處求醫用藥都無效 用過「這東西」後竟能泡溫泉
今天是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不少病友也分享自己的甘苦談。「皮膚穩定後,現在有時會去泡溫泉放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年46歲的張先生,國小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皮膚時常搔癢、滲血,即使注重環境衛生、飲食習慣,也定期接受治療,甚至服用中藥、偏方,病況仍毫無進展,直到使用生物製劑,不僅有效控制異膚,連共病亦改善許多。他到處就醫仍沒效 異膚大爆發成中重度張先生回憶,小時候隔週施打一次類固醇,打久兩邊屁股卻變硬塊,症狀隨季節交替加重;出社會後,他到處就醫,看遍坊間、小診所、皮膚科權威,還是控制不佳。發病30年間,張先生夜不能寐,床單常常沾上血漬,就算幾乎不喝手搖飲、不吃加工食品,也曾使用類固醇治療、吃中藥或偏方改善體質,但幾乎沒什麼成效,病況時好時壞。去年春天,異膚突然在四肢大發作,擦藥、口服藥都壓不下來,「整天滲血,沒有一處、一刻是乾的,那是有史以來最害怕的時刻。」後來聽從太太建議,找上新北市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那時他的皮膚70%都是皮疹,色素沈澱,佈滿抓痕,皮膚增厚、苔蘚化,已經屬於中重度患者,加上咳嗽、輕度支氣管炎、粘膜炎、鼻炎等過敏共病,整體可說是非常差。」楊靜宜描述張先生第一次看診的情況。她表示,中重度與輕症最大的不同在於皮膚病灶處、非病灶處的免疫系統都持續性地過度反應,進一步誘發癢感,因此須控制皮膚的免疫大軍過度反應。但類固醇用久會造成白內障、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傳統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就算用到高劑量,療效仍不佳,且長此一往會對負責代謝的肝、腎造成負擔與風險。異膚精準醫療化 不傷肝腎還舒緩共病隨著醫療進步,皮膚免疫學也開始朝向精準治療。「精準治療就是抓出並抑制過度反應的那支免疫大軍,同時身體還能抵禦外來病毒、細菌,所以療效較好,副作用較少。」楊靜宜舉例,生物製劑不僅不會損害肝、腎,亦能舒緩氣喘、嚴重慢性鼻竇炎等共病,目前針對12歲以上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健保有條件給付。而張先生就剛好符合給付條件,在使用生物製劑第二週就感受到搔癢感減輕。楊靜宜說表示,八成患者多在使用生物製劑後的第四個月明顯感到症狀減輕,即便停藥半年以上也不會復發,僅有少許患者出現結膜炎,「雖然異膚無法根治,但只要與可信任的醫師好好合作,把關副作用,長期治療的副作用遠小於皮膚發炎帶來的長期影響。」張先生也鼓勵要配合醫師,定時定量用藥,「以前異膚嚴重影響我的生活品質,但楊醫師讓我回歸正常人生活,可以去泡溫泉,我這麼嚴重都可以恢復,大家一定也可以!」
-
2023-09-03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E有什麼功效?怎麼吃?過量攝取有何副作用?需要避開哪些藥物?
維生素E是什麼?實際上維生素E是由抗氧化生育醇(α、β、γ、δ-tocopherols)和生育酚(α、β、γ、δ-tocotrienol)等8種元素構成,其中在體內主要有生理作用的是α-tocopherol,為淡黃色油狀物,可溶於油脂溶劑中,對可見光穩定,不過容易被紫外線或高溫破壞、易氧化。維生素E的重要性有哪些?.抗氧化.預防血小板凝固、使血管擴張.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醫營養師黃琳惠指出,維生素E對人體而言,具有抗氧化、預防血小板凝固、使血管擴張、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等功效,且對於心血管疾病、癌症、白內障、阿茲海默症等有正向幫助。缺乏維生素E有什麼影響?.溶血性貧血.肌肉無力.視力問題.免疫系統變化黃琳惠表示,若身體缺乏維生素E,可能會造成溶血性貧血、肌肉無力、視力問題、免疫系統變化、麻木、行走困難和顫抖以及平衡感差。不過平日飲食均衡者不太會缺乏維生素E,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或患有遺傳性罕見疾病的患者、脂肪吸收不良者。維生素E的食物來源有哪些?.堅果種子.植物油.綠色蔬菜維生素E其實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及油脂中,如堅果種子(葵花籽、杏仁、榛果、花生)、植物油(小麥胚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綠色蔬菜(菠菜、花椰菜)。均衡飲食下,不需額外高劑量補充維生素E,只要每天攝取適量堅果、健康的油脂及綠色蔬菜,都能攝取到維生素E。誰需要吃維生素E補充劑?. 一般人無須單方補充,建議吃一般綜合維生素即可。黃琳惠強調,市售的單方維生素E補充劑劑量大多高於建議攝取量,一般人無須特別補充,從飲食當中攝取到足夠維生素E就好,否則會有過量的隱憂。飲食不均衡或外食族群,建議使用一般綜合維生素來補充飲食當中所缺乏的維生素E即可。此外,民眾在選購市售維生素E補充劑產品時,不一定會標示每劑毫克單位(mg),而是標示國際單位IU,其計算轉換方式為α-TE (alpha-Tocopherol Equivalent ) 1mg約等於1.49IU。dl-alpha1 mg等於1.1IU。民眾挑選時應注意包裝上標示,確認適合劑量後再購買。過量攝取維生素E,有什麼副作用?.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腹瀉、頭痛、噁心等過量攝取維生素E可能造成副作用,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藥師劉彥均指出,臨床試驗發現,若過量攝取高劑量維生素E補充劑,反而可能會增加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或導致腹瀉、頭痛、噁心、視力模糊、皮疹等症狀。劉彥均解釋,維生素E在體內是經由肝臟調節濃度後輸送到全身,從食物來源攝取的維生素E,除了部分供應全身外,其餘沒有使用到的維生素E則會經由代謝途徑最後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基本上只要肝臟功能健康、正常代謝,維生素E就比較不會過量,除非攝取量嚴重超過肝臟負荷。劉彥均建議,民眾可以根據衛福部提供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8版,了解各年齡層建議攝取量及上限劑量,例如19歲以上成年人建議攝取量為每天12毫克、上限1000毫克。哪些藥物避免與維生素E一起吃?.建議經由醫師評估再補充.併服抗凝血藥物,增出血風險劉彥均提醒,若需使用高劑量補充劑,最好還是經由醫師評估後再使用,尤其本身有出血性疾病、糖尿病,或視網膜病變、維生素K缺乏症的患者,因為平時會另外服用藥物,可能會導致攝取維生素E時發生藥物交互作用,造成其他健康風險。例如,同時服用維生素E與抗凝血藥物,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同時服用維生素E、K,會造成維生素K作用降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8-09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泡泡龍症不再是絕症!病童靠基因治療癒合皮膚、恢復視力
台灣俗稱「泡泡龍」的疾病,在國際醫療組織稱為「蝴蝶寶貝」,正式的學術名稱為「表皮鬆解性水疱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針對英文molysis,各家的翻譯略有差異,因此讀者也會看到「分解」或「溶解」的名稱,其實都是一樣的。罕見疾病「泡泡龍」 皮膚輕微摩擦就「體無完膚」此病屬於罕見疾病,發生率約為50,000 分之一,因為是遺傳性疾病,和基因變異有關,在科學技術能夠修補「錯誤基因」之前(現在已經可以),該病是無法治癒的,患者的皮膚異常脆弱,只要受到輕微外力的摩擦,就會產生水皰(泡泡龍之名的由來),幾乎「體無完膚」,且非常疼痛,還要擔心感染,除了身體上的症狀外,患者和照顧他們的人還會面臨重大精神上和經濟上的負擔,相當折磨與痛苦。「泡泡龍」三種類型 第一為簡單型(EB Simplex):可以造成此類型的變異基因分別有11個,屬最常見的類型,雖然皮膚經由摩擦或碰撞會起水疱,主要發生在表皮層,不過症狀相對較輕微,水疱破裂後較少會留下結痂,嚴重程度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遞減。第二為接合型(Junctional EB):水疱發生在表皮層和真皮層的交接處,水疱癒合後,會留下淺層瘢痕和皮膚萎縮,分別有7個不同基因的變異,可以造成此類型疾病,另外,指甲、牙齒和消化道黏膜也會出現異常。第三為失養型(Dystrophic EB):水疱發生在真皮層,屬最嚴重的一種,單純是因為COL7A1基因發生突變,身體無法製造第7型膠原蛋白所導致的,這類型會使皮膚嚴重萎縮和結痂,手指和腳趾沾黏融合在一起,產生變形,口腔、食道和腸胃道黏膜也受影響,營養攝取困難,故稱之為「失養型」,而眼睛和泌尿道也會產生異常,死亡率較高,美國約有3,000名患有此類型的泡泡龍症。失養型泡泡龍問題最嚴重 視力嚴重惡化今年14歲的古巴小男孩,名字叫做安東尼奧(Antonio Vento Carvajal),不幸在出生時,就患有最嚴重的失養型泡泡龍症,除了皮膚上的水疱、攣縮和感染的諸多問題困擾著他以外,他眼睛角膜上的疤痕也不斷累積,導致視力嚴重惡化,在短短的14年生命期間,大部分都稱得上是法律上的失明,無法和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快樂的成長。2012年,3歲的安東尼奧小朋友與家人獲特殊醫療簽證,從古巴來到美國,尋求治療。皮膚特殊護理部分暫且不說,單就眼睛部分,雖然執行了好幾次去除疤痕的手術,但因為疤痕組織又會重新長出來,因此都以失敗告終。新藥「維尤韋克」塗抹傷口 完全癒合比例高就在這時候,一家總部設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市的「克里斯塔生技公司」(Krystal Biotech),剛好研發出針對失養型泡泡龍症的一款塗抹在皮膚上的凝膠新藥,藥名為「維尤韋克」(Vyjuvek),能使受傷的皮膚痊癒。而安東尼奧這位古巴來的小朋友,也有幸加入了這個新藥臨床試驗計畫,受試者每週由護理人員在傷口處塗抹一次「維尤韋克」。總共有31名患者參加,26週後(約半年),接受新藥塗抹的患者傷口完全癒合比例(67%)是未接受新藥治療者(22%)的3倍。由於效果良好,這款新藥已於2023年5月獲美國FDA核准使用於6個月以上失養型泡泡龍症的小朋友身上,而「克里斯塔生技公司」近兩個月的股價也上漲約50%,漲幅驚人。基因療法 利用修改患者缺陷基因治癒疾病「維尤韋克」的作用原理是: 利用改造並減低活性的第1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當作載體,運送正常的COL7A1基因給患者的皮膚細胞,使得患者皮膚能夠自行製造第7型膠原蛋白,進而恢復皮膚的正常功能,達到治癒的目的。像這樣局部性(只在皮膚)的基因治療方式,並沒有對患者全身細胞進行DNA整合,只需直接將正確基因遞送給皮膚細胞的細胞核,比較容易避過免疫系統。而之所以選擇第1 型單純皰疹病毒作為載體的理由是,它的基因組上有更多的空間來運送較大的基因序列,同時此病毒在進入細胞和傳遞其遺傳物質方面也非常高效。患者使用此凝膠時,最常見的副作用為瘙癢、發冷、發紅、皮疹、咳嗽和流鼻涕等等。由於安東尼奧小朋友使用這個外用皮膚凝膠治療皮膚傷口的效果相當良好,因此他的醫生邁阿密大學眼科研究所薩巴特教授(Alfonso Sabater)突發奇想,想要利用相同的方式,把攜帶正確基因的病毒重新配置為眼藥水,來醫治安東尼奧小朋友的眼睛,說不定能讓他重見光明。於是毫不遲疑地,馬上就和「克里斯塔生技公司」聯絡,拜託他們配置專用的眼藥水(眼藥水與皮膚新藥凝膠含有相同成分,只是沒有添加凝膠)。沒想到除了獲得公司創始人兼研發總裁克里希南博士(Suma Krishnan)的大力支持,配置出專用眼藥水之外,還同時也獲得了FDA批准,同情性使用這種藥物治療眼睛。2022年夏天,安東尼奧小朋友的右眼首先接受了除疤手術,然後使用眼藥水治療,疤痕組織如同預測一樣,並沒有再長回來,因此,他的右眼視力目前接近完美,為 20/25(相當於0.8的視力)。受到右眼成功的鼓舞,2023年薩巴特醫生開始治療安東尼奧小朋友的左眼,雖然他的左眼疤痕組織比右眼還要多,但目前該眼睛的健康狀況也在穩定改善中,視力已經達到20/50(相當於0.4的視力),他現在除了可以自由外出,享受典型青少年的戶外活動外,也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電腦遊戲。由於皮膚凝膠新藥已於五月份獲得了美國FDA批准上市,所以如果有其他病童需要治療眼睛,現在直接就可以由醫生開立,不需要再申請同情性治療核可,因為可以援引「適應症外使用」(Off-Label Use),方便許多。新藥價格昂貴 年約台幣2千萬目前維尤維克(Vyjuvek) 的價格相當昂貴,每個患者的年費用約為 631,000 美元,折合新台幣接近2千萬元,確實負擔沉重。但暫且先撇開價格不談,科學界利用修改患者缺陷基因,來治癒疾病的基因療法,絕對是正確且令人興奮的一條康莊大道。【參考文獻】1.英國每日郵報,2023年7月24日,資深健康版記者莫里森(Cassidy Morrison),題目: Blind boy, 14, has his vision restored by eyedrops that use inactivated HERPES VIRUS in potential breakthrough that could help millions。
-
2023-07-31 癌症.肺癌
晚期肺癌慢病化妥善治療 追求最佳存活期
肺癌連續13年霸榜國人癌症死因首位,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甚至有些病患診斷時已經是晚期肺腺癌卻無任何症狀,是因為例行性身體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面對空汙世代,元氣講座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維談「空汙世代:我們與肺癌距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科醫師鄭文建分享「肺癌慢病化、追求最佳存活期治療策略」。政府自2009年推出一連串菸害防制措施,台灣吸菸人口已顯著下降,但肺癌發生率卻逐年上升,這代表台灣肺癌來源不只有吸菸。近年來,「不吸菸的肺癌怎麼來的?」引起熱議,醫學研究證實空汙對健康有危害。室外活動前先注意空品,室內空汙也不能忽略。林俊維以台中市賞景勝地「望高寮」的視野為例,白天由望高寮遠眺台中市區多是灰濛濛一片,但大雨過後,建築物與遠山清晰可見,主要是空汙所導致。建議外出時可參考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決定是否從事戶外活動。室外空汙來源有工廠、汽機車排放廢氣、露天燃燒稻草與廢棄物等,但室內空汙卻常被忽略,包括炒菜油煙、燒香、抽菸(二手菸、三手菸)等。空汙中的有害物質主要來自於燃燒所形成,包含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及細懸浮微粒(PM2.5)。PM2.5是指直徑小於2.5微米的粒狀物,常帶有戴奧辛及其他有毒物質,目前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不吸菸卻罹肺癌,亞洲人基因對空汙特別敏感。PM2.5經由鼻腔吸入體內,產生發炎,影響全身,不但會造成氣喘、肺阻塞病友發作或惡化,帶有肺癌基因者,長期接觸下也可能會激發肺癌的發生,亦可能會造成三高、腎臟病、婦科,和新生兒健康等問題。國內本土性研究顯示,2014年,PM2.5造成全台6282人死亡,其中肺癌居第三,有1252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空汙相關導致死亡疾病中,肺癌居第5位,占7%;今年國際期刊《Nature》研究發現,空汙會造成身體持續慢性炎症,進而導致肺癌的發生,在研究中無論身處於英國、韓國或台灣,都顯示空汙的嚴重程度與表皮生長因子驅動的肺癌發生率成正比,其中更發現台灣人比英國人更容易受到空汙影響。低劑量電腦斷層,揪出早期肺癌的利器。林俊維說,不要輕忽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若經一般治療不見改善,應前往醫院尋求診治。目前研究證實,胸部X光檢查對於肺癌的篩檢是無效的,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才能有效提升早期肺癌的診斷。台灣自去年7月起,已將肺癌高危險族群,包括有家族史、重度吸菸者列入公費篩檢對象。他也舉例,一位70歲女性,睡覺時突發性短暫的左胸痛延伸到後背,先去心臟內科就診,意外發現1.5公分肺部腫瘤,手術切除後證實是第一期的肺腺癌。另有一名60歲男性病患,平時並無身體不適,肺部X光檢查也沒發現異狀,因有肝癌病史而接受定期腹部電腦斷層追蹤,在去年發現有1.5公分新生的肺部腫瘤,檢查證實是第3B期的肺腺癌。因此針對高危險的民眾,定期肺癌篩檢很重要,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晚期肺癌妥善擬定治療計畫,可大幅提升存活期。隨著醫療進步,肺癌的治療武器也越來越多元。鄭文建分享,台灣最常見肺癌類型為肺腺癌,占71%。根據肺癌期別,第一、二期屬於早期,可採手術切除、放療;第三期可能合併淋巴結轉移,需會診外科、甚至放射腫瘤科醫師擬定治療計畫,透過術前治療縮小腫瘤,再手術切除;而晚期患者可採化療、免疫療法,以及標靶治療。肺癌晚期如何變慢性治療?鄭文建指出,可透過基因檢測,找出可治療致癌驅動基因,目前已找到9種,其中台灣有55%驗到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EGFR)。癌細胞生長好比車輛的煞車系統失靈,若要抑制其生長,必需找到能關閉腫瘤訊號傳遞的「鑰匙」,即為標靶藥物,研究證實透過標靶藥物精準治療,可大幅提升存活期。鄭文建說明,臨床證實EGFR標靶藥物第二代優於第一代,而第一、二代抗藥後以產生T790基因突變為主,第三代可以克服T790基因突變,健保有條件給付。因此,醫師多可依據可能的抗藥結果來決定標靶治療策略,以國人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為例,如可採接續標靶治療,則有機會延長存活期。此外,國內多家大型醫院證實,標靶藥物合併手術,或合併放射線治療可延長存活期,接續標靶藥物後,還有免疫治療的機會。他建議,晚期病患可和醫師多討論評估,使用標靶藥物,或合併手術或放射線治療,提升治療效果。最後,鄭文建也提醒標靶藥物常見的副作用有皮膚乾燥搔癢、甲溝炎、皮疹、腸胃不適或腹瀉、心臟毒性(第三代)等,建議患者應立即回診妥善且積極處理,才有機會最大化藥物的治療效果。
-
2023-06-17 寵物.寵物疾病
跟毛小孩玩耍卻染病?!養寵物要注意哪些共通傳染病?
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小狗來看診,以特殊儀器和顯微鏡進行毛根的檢查,確定是黴菌的感染。而女主人腹部和手臂也出現圓型狀的突起,另外也有紅色小點而且極癢,很有可能是疥蟎,我們請她趕快去皮膚科求治。疥蟎很小,需要在顯微鏡下才看的見,雖然不吸血,卻會鑽進皮膚之下,讓寵物感到極度不適,也會造成禿毛、皮膚炎等問題。疥蟎所引起的皮膚病屬於人畜共通的疾病,這會在人的皮膚上出現數個小紅點,又癢又不容易痊癒。而在寵物身上,通常出現在耳朵、 肘部、踝關節等毛較少的部位。若是螨蟲出現在寵物耳朵裡,則成為我們常聽見的「耳疥蟲」,容易造成中耳炎,甚至耳血腫,不得不防。寵物能帶給飼主很多歡樂,並為家庭紓解生活壓力,但是寵物身上會攜帶一些病菌並傳染給人類,尤其是幼兒、老年人、孕婦、免疫系統差的家人易受感染。以下為常見的寵物傳染性疾病及其預防方法。皮癬皮癬是由黴菌所引起的,造成皮膚上出現紅色、突起的圓形皮疹(俗稱圓癬、錢癬)。若觸摸感染的寵物、感染的毛巾或被單,即很容易被傳染。如果飼主患了皮癬,請立即至皮膚專科由醫師評估使用局部抗黴菌軟膏或開立口服藥物。預防方法觸摸過寵物後立即洗手,家中除濕機開到40%,每日進行30分鐘,同時使用空氣清淨機過濾,減少黴菌孢子的散佈。除濕以睡覺的地方優先,當下人寵皆要迴避,以免身體過乾脫水。蛔蟲、鉤蟲、絛蟲很多小狗和小貓生來就帶有蛔蟲,如果人類接觸到受感染的土壤或糞便,接著又吃東西,就很有可能會吞下蟲卵。蛔蟲卵會引起眼睛、心臟、肺部、甚至神經方面相關症狀;鉤蟲幼蟲會侵入人類皮膚,人類患絛蟲病後會造成胃腸道症狀和體重下降。預防方法不要光腳走或坐在受感染的土壤和沙上,要確保寵物接受跳蚤和蜱蟲的預防性用藥。請獸醫師幫寵物做例行性的體內寄生蟲驅蟲、及時清理寵物的排泄物,並將其裝好在塑料袋中,然後綁好扔進垃圾桶。弓形蟲病(貓)透過貓砂或土壤中的排泄物傳給人類,如果孕婦接觸到這類的寄生蟲,會造成胎兒出生有缺陷或流產。預防方法每天戴手套清理貓砂,並在清理之後用肥皂洗手。整理戶外花園或接觸任何土壤後,要及時洗手。讓貓待在室內,在室外活動的貓,很容易去挖砂土而感染了弓形蟲並帶回家中。貓抓病(感染跳蚤的貓)被貓抓傷、撕咬或舔到傷口時, 透過帶菌貓蚤的糞便而感染,導致人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咬傷部位疼痛的現象。潛伏期不一定,有的傷後幾天至二週後產生病灶。預防方法1. 每月給貓除跳蚤藥,蚤類的控制非常重要。 2. 如被抓咬,請立即用稀釋優點、肥皂或水沖洗傷口,嚴重者立即就醫。 3. 限制寵物貓接觸到病原,飼養環境要維持乾淨。結核病結核病是由分枝桿菌屬中,對人畜有病原性的慢性肉芽腫病灶的細菌所引起,如人型、牛型、鳥型結核菌及某些非典型分枝桿菌所引起。其病灶為壞死、乾酪化或鈣化,其外型均為結節狀,故稱之為結核病。是嚴重威脅人畜健康的傳染病,其病原菌可經由空氣,污染的食品、飲水、器械感染人類及其他動物。如果經空氣傳染給人類,會影響到肺部健康。預防方法戴口罩和勤洗手是最佳的預防方法。狂犬病(狗、貓)通常發現於野生動物身上,如貂、蝙蝠、浣熊、臭鼬、狐狸。但寵物狗貓也會得該病,因為病毒存在於唾液中,所以,如果寵物狗貓在外面和患有狂犬病的動物發生打鬥後被咬傷,就會被感染。一旦出現狂犬病症狀,患者存活率極低。預防方法預防這種疾病的最佳方法是定期為寵物接種狂犬病疫苗。鉤端螺旋體鉤端螺旋體是一種發現於狗或老鼠尿液中的細菌,它可以在水或士壤中存活數月,感染的尿液會經由人身上的傷口直接傳染。人類感染後會出現發燒、嘔吐和腎衰竭等症狀。預防方法為寵物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措施。萊姆病是藉由壁蝨叮咬而傳播的人寵共通傳染病,引發的病原為伯氏疏螺旋體菌(Borreliaburgdorferi),犬、貓、人、牛及馬等,都會傳染。因為在美國的萊姆鎮確認這種疾病,故命名為萊姆病(Lyme disease)。會造成人和狗狗的關節炎、皮膚紅疹(人較多)、發燒,嚴重感染時會造成心臟與腎臟的傷害、腦膜炎,甚至死亡。寵物是家人,和飼主的肢體接觸常常比人還要密切,一旦感染傳染病也會影響到人的健康,尤其是幼兒、老年人、孕婦、免疫系統差的家人易受感染,提醒各位毛爸媽,除了例行做預防投藥或是施打疫苗之外,也要留意環境的清潔喔。
-
2023-05-31 焦點.用藥停看聽
抗焦慮藥物會造成失智嗎?教授詳解抗焦慮藥的功效和副作用
我在2019-1-7發表抗焦慮藥物會造成失智嗎,讀者Jerry在2023-5-7留言:「實際上,我母親目前正服用一種抗焦慮的藥物 (Sepirone) 作為對抗失智的藥物組合之一;假使我沒記錯,當初醫生說該藥物主要是用來對抗癲癇,但我母親之前因為認知功能障礙,脾氣變得較為暴躁,所以醫生才增開此藥,期望可以降低我母親發生暴躁的機率此藥物似乎並沒有含有Benzo……」在抗焦慮藥物會造成失智嗎以及安眠藥會導致老人癡呆嗎這兩篇文章裡我有說,常用的抗焦慮藥和安眠藥是屬於苯二氮卓類藥物(Benzodiazepine,簡稱Benzo),而這類藥物是有可能會造成失智。讀者Jerry提到的Sepirone,是藥物的商品名(在台灣叫做「怡必隆」),而裡面的成分是Buspirone(丁螺環酮)。所以,在接下來的討論我就用「丁螺環酮」這個成分名。丁螺環酮是在 1968 年首次合成,1975 年獲得專利,1986年上市。它原本是被開發為抗精神病藥,但後來發現無效,才轉而開發成為抗焦慮藥。丁螺環酮最近重新受到青睞,而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副作用比其他抗焦慮藥來得少。丁螺環酮被FDA 批准的適應症是「焦慮症的管理或焦慮症狀的短期緩解」,而主要是用於治療「廣泛性焦慮症 」。但是,因為它的臨床效果通常需要 2 到 4 週才能達到,所以作為急性抗焦慮藥幾乎沒有療效。這是跟Benzo非常不同的地方,因為Benzo的療效是非常快(30分鐘)。丁螺環酮似乎也可用於治療其他各種神經和精神疾病。 例子包括減輕帕金森病治療的副作用、共濟失調、抑鬱症、社交恐懼症、腦損傷後的行為障礙,以及伴隨阿茲海默症、失智和注意力缺陷障礙的副作用。儘管在使用丁螺環酮治療上述疾病之前需要進行額外的有效性研究。有關讀者Jerry所說的「Sepirone作為對抗失智的藥物組合之一」,請看下面這兩篇論文:2015年:Buspirone: Back to the Future(丁螺環酮:回到未來)。丁螺環酮是一種藥理上獨特的阿扎匹隆類(azapirone)藥物。它對治療廣泛性焦慮症有效,但對其他焦慮症無效。丁螺環酮單獨或與抗抑鬱藥一起治療抑鬱症和治療不良性反應也有效。丁螺環酮可被視為一種可以治療老年失智症患者易激惹和攻擊性行為的選擇,但還需要進行額外的有效性研究。丁螺環酮和褪黑激素可以協同促進神經生成,支持這種組合用於治療憂鬱症和認知障礙的潛在用途。2017年:Buspir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mentia with behavioral disturbance(丁螺環酮治療失智伴隨行為騷亂)。行為騷亂是失智症患者常見但嚴重的症狀。目前,沒有 FDA 批准用於此目的的藥物。 已有使用丁螺環酮的病例報告和小型病例係列。在這項回顧性研究中,我們回顧了 179 名處方丁螺環酮治療失智症行為騷亂的患者,以更好地描述療效和潛在副作用。審查了老年精神病學外展計劃中因失智症導致的行為騷亂而處方丁螺環酮的所有患者。……丁螺環酮似乎可有效治療失智症的行為騷亂。頭暈是丁螺環酮最常見的副作用,發生在超過 10% 的患者。根據 FDA 產品標籤,以下不良事件報告發生在 1% 至 10% 的患者中。中樞神經系統:夢境異常、共濟失調、意識模糊、頭暈、嗜睡、興奮、頭痛、緊張、麻木、暴怒、感覺異常眼科:視力模糊耳部:耳鳴心血管:胸痛呼吸系統:鼻塞皮膚科:出汗、皮疹胃腸道:腹瀉、噁心、喉嚨痛神經肌肉和骨骼:肌肉骨骼疼痛、震顫、無力肝臟:無黃疸的血清酶升高的個別病例此外,請看一篇今年發表的論文:Worsening psychosis associated with administrations of buspirone and concerns for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A case report(與丁螺環酮給藥相關的精神病惡化和對鼻內給藥的擔憂:病例報告)。丁螺環酮通常用於治療廣泛性焦慮症,與其他抗焦慮藥相比,其副作用較少。丁螺環酮通常被認為是安全的,神經精神不良反應並不常見。有罕見的臨床病例報告表明丁螺環酮誘發精神病。我們在此介紹一個丁螺環酮惡化精神病的案例。患者初步診斷為分裂情感障礙,在住院期間接受了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但在兩次不同的情況下服用丁螺環酮後,他的症狀惡化了。在第一次丁螺環酮試驗期間,患者表現出攻擊性增加、行為古怪和偏執等特徵。在患者承認將藥片藏起來以後通過鼻腔攝入後,丁螺環酮停用了。第二項試驗導致與食物相關的偏執狂症狀反復加重,並且口服攝入量大幅減少。原文:抗焦慮藥怡必隆:功效和副作用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