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焦點.健康知識+
搜尋
痙攣
共找到
372
筆 文章
-
-
2022-07-25 醫療.泌尿腎臟
平均高溫38°C盛夏晴朗炎熱 醫囑不要忽視中暑會致命
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資料顯示,全台最近仍是「晴朗炎熱」天氣,幾乎各地高溫都有機會達38°C以上,醫生建議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分,但戶外工作者經常得在豔陽下活動,再加上濕氣高,排汗散熱的效果降低,如果沒有做好防護措施,都可能發生中暑、熱傷害。南投衛生局長陳南松指出,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移至陰涼處、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一邊降溫一邊以最快的速度送醫。竹山秀傳醫院副院長曾俊凱指出,熱傷害分成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不同程度,特別是中暑時患者大多無意識,因此天氣越來越熱,各地急診室都嚴陣以待,以往的案例比較多是務農的農民中暑送來急診,有的中暑後體溫高達40度,現在則是小朋友暑假貪玩,未及時補充水分及防曬。而民眾大量流汗後,如果補充水分不夠,會感覺自己虛弱無力,首先會造成熱衰竭現象,如果水分流失到一定程度,不夠身體用來調節體溫,熱量蓄積在體內,造成器官的傷害就屬於中暑了,特別民眾中暑後,千萬不可以待在家中,想說自己降溫就會好,一定要趕快送醫,畢竟中暑屬於熱傷害中最嚴重的類型,甚至還可能併發橫紋肌溶解症,所以一旦發生請立即送醫,延遲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的傷害,死亡率也較高。
-
2022-07-22 焦點.健康知識+
首例熱中暑併新冠肺炎死亡!無法流汗、頭暈、嘔吐…出現這些症狀已是熱傷害警訊
氣象專家前天才示警,台灣恐迎來連續多日的「類熱浪」,今(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疫情死亡案例,一名40多歲男性,曾施打3劑疫苗,本身有精神疾病,死因為熱中暑併多重器官衰竭、肺炎併敗血性休克,該例也是目前首例熱中暑併新冠肺炎染疫死亡個案。國健署提醒大家不要忽視熱傷害,如出現以下熱傷害的警訊,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情況不佳更要以最快速度就醫。預防熱傷害三要訣 中央氣象局預估今日起至24日左右都是高溫炎熱天氣,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熟記「熱傷害三要訣」,尤其熱傷害的高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更應小心謹慎面對。為避免熱傷害,切記掌握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一、保持涼爽:(一)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二)室內窗戶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三)盡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四)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車內。(五)雇主需加強通風設施或採用空氣調節器,以隔離工作場所的高溫設施及提供散熱裝置,減少熱能散發到工作間。二、補充水分:(一)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建議成人每天飲用6-8杯水(240ml/杯)的白開水,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活動強度、身體狀況、氣候環境等而適度調整,但患有疾病或經醫囑限制水量者,應遵循醫師的建議,並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的白開水較為適宜。(二)每日攝取適量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三)避免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三、提高警覺:(一)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二)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三) 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或依勞工身體狀況安排適度休息。此外,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發生。如出現以下熱傷害的警訊,例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可提供添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疾病百科/熱傷害熱傷害又可分為四個主要類型,包括:熱昏厥、熱痙攣、熱衰竭及熱中暑。每年進入夏季,氣溫升高,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時,因體溫過高、散熱不良而發生不適,甚至死亡。其中熱中暑死亡率高,可達80%。>>看更多
-
2022-07-22 醫療.泌尿腎臟
36歲男太陽下工作整天不適 就醫才知已脫水影響腎功能
連日氣溫創新高,一名在太陽底下曝曬整天的36歲工作者因身體不適到彰化秀傳醫院就醫,到醫院檢查出熱痙攣肌肉抽筋、心跳快,經抽血已經脫水影響腎功能,肌肉發炎產生橫紋肌溶解症,秀傳醫院急診部主任童春濱說,若沒有及時就醫,嚴重可能會昏厥。童春濱表示,年輕人沒有三高,照理來說腎功能應該正常,但該名患者已脫水影響腎臟功能,午後高溫,若長時間在外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散熱身體就可能出現問題。熱痙攣可能產生熱衰竭、熱中暑,灌流不夠也會昏厥、暫時性意識喪失,橫紋肌溶解症嚴重則會造成急性腎臟衰竭,細胞壞死產生高血鉀的併發症;患者治療後尿量出來,生命徵象回穩就比較不致命,重點是病人意識清楚可及時補充水分、醫院點滴利尿效果更好。除了太陽底下勞動易產生熱傷害,童春濱也說,若本身中樞調節異常或慢性病患者在室內沒及時補充水份,保持空調、通風也可能產生不適。童春濱說,民眾想要降溫,考量血管熱脹冷縮,冰浴反而不能及時散熱,反而將冰袋放於主要血管流經的腋下、鼠蹊部較有幫助,或用大風扇散熱,室溫點滴也有降溫效果,但如果中暑意識改變也不建議喝水,因可能會嗆到,應盡快送醫。彰基副院長周志中也強調,熱浪來襲,呼籲民眾從上午10點過後到午後4點前,都要避免暴露在大太陽底下,連續長時間從事勞力性工作、農耕或運動,並要大量補充水分,以防熱衰竭、熱中暑危害而危及生命。
-
2022-07-19 焦點.健康知識+
天氣太熱受不了 降溫舒緩六招預防中暑
近日高溫持續,降雨機率又高,別以為下雨帶來豐沛水氣,比較不容易發生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國民健康署建議,在如此高溫溼熱的環境中,尤其是戶外工作者因環境溼度增加影響排汗功能,若缺乏保護措施恐引發熱傷害,「降溫舒緩六招」有助身體降溫、預防熱傷害。每年夏天氣候炎熱又潮濕,發生熱衰竭或中暑潮集中於6到9月。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提醒民眾,人體若長期處在高溫環境中,且缺乏適當的防護措施,就可能發生常見的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若沒有盡快採取相關措施、降低體溫,可能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更超過30%。不少人誤以為下雨、有水氣,就比較不會發生熱傷害。其實高溫溼熱的環境會影響人體的流汗功能,排汗散熱的效果也會降低,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尤其熱傷害的高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更應小心謹慎面對。據健保署疾病資料顯示,中暑最常見的狀況,剛開始身體會感覺到有點熱、皮膚乾燥發紅、心跳快呼吸也快、低血壓;當情況繼續惡化時,身體對熱的調節機能失常,體溫快速上升,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出現視力障礙、神智混亂、昏迷、抽筋等恐危及生命。且一旦中暑,身體的核心體溫多半超過40.5度,需盡快降低體溫。健保署建議,降低體溫第一件立刻要做的事,是將中暑的病患移到陰涼處,除去身上過多有束縛的衣物,接著用溫水或噴霧狀冷水將病患噴溼、用毛巾擦拭,並用電風扇替病患吹風,提供添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水,並將冰毛巾置於頸部、腋窩、鼠蹊部等處有降溫舒緩,並盡快送醫。而預防熱傷害平日的防護措施也要做足,健保署建議,避免穿著會妨礙熱量散出的衣物,尤其是嬰幼兒及長者,盡量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必要外出建議做好防曬、隨時補充水分,或適當地塗抹白花油、紅花油、曼秀雷敦等在太陽穴、腋下等處增添清涼感,但盡量不要補充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預防熱傷害,降溫舒緩六招式1.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2.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時才補充。3.外出避免陽光直射,行走於陰涼處並做好防曬。4.在太陽穴、腋下等處適當塗抹白花油、紅花油、曼秀雷敦等,增添清涼感。5.外出備妥攜帶型電風扇、扇子降溫。6.避免長時間陽光照射,盡量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
2022-07-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打新冠疫苗 可防7成重症
台灣這波COVID-19 Omicron BA2變異株帶來的疫情造成社區流行,各年齡層族群皆受到感染與影響。不同於疫情初期,當時兒童感染病例少於5%,但Omicron當道後,兒童病例大量增加至20%至25%,即使青少年及成人已接種二劑或三劑新冠疫苗,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被感染。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減少感染機會、降低併發症或重症與死亡危險,七月下旬,六個月至五歲族群即納入疫苗接種對象,補足幾近全齡接種的最後一塊拼圖。指揮中心六月初於六都設立七個兒童大型疫苗接種站,台中榮總與科博館立即動員,五天為6452人接種疫苗,人數居冠,呵護國家幼苗當仁不讓。兒童莫德納、BNT 心肌炎風險小兒童接種mRNA新冠疫苗對預防Omicron,大約有三至四成效果,但預防重症效果可達70%以上,持續超過六個月。目前兒童可接種莫德納和BNT兩種mRNA疫苗,應該選擇哪一種?兒童莫德納與BNT疫苗並無絕對優劣,心肌炎風險小,皆可考處接種。兩種mRNA疫苗的副作用多為輕度至中度,約一至三日內可緩解。注射部位反應六至九成,多屬輕微;倦怠、頭痛約二至六成,通常較常發生在第二劑;發燒在第一劑小於10%,第二劑20%至39%,多數小於攝氏38.5度,反應較青少年和成人族群輕微,產生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機率明顯低於青少年。接種三劑 避免死亡最重要方法目前接種的疫苗針對原始武漢株病毒製作,預防感染效果不理想,但接種三劑疫苗,仍公認是避免重症、死亡及預防病毒感染散播最重要的方法。以社會的防疫觀點,可降低疾病防治措施,如停課對於兒童受教權及生理、心理發育的影響,且減少疫情傳播至家人或其他年齡層民眾的機會。今年兒童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和比率明顯增加,常為家庭或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或安親班群聚,雖然症狀大多輕微短暫,如突發性高燒、咳嗽、嘔吐、食欲差、活力降,通常約二至三天,在住院或症狀治療後很快緩解,但父母仍非常焦慮。併發症、MIS-C 家長仍應注意另外,也有不容忽略的併發症,如哮吼、熱性痙攣、腦炎、類流感的肌痠痛與倦怠及少數的肺炎及敗血症等,及無法預期的後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PIMS-TS/MIS-C)或長新冠症候群(Long COVID),所以仍應注意。至於疫苗以外的預防保健,包括均衡飲食、多種營養,多補充水分,可額外補充維他命,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消毒,如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在公共場所、人潮處、餐廳等公共活動區域接觸介面,注意疫情時期的感冒症狀,並自我隔離,避免散播給他人。萬一孩子受到感染,可服用症狀治療藥物,如止痛退燒藥、綜合感冒藥與化痰劑等、多補充水分、維他命及清冠一號。應注意危險徵候,如持續性發燒、活力差、睡不好、吃不下、喘咳、意識不佳,出現這些狀況時,建議至兒科急診評估及處置。
-
2022-07-04 醫療.精神.身心
情志致病?許瑞云告訴你心念如何左右免疫系統
▌情志致病,心念如何左右免疫系統人類大腦反應的情緒有很多種類,東方醫學將情緒概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強調情緒之間彼此促進,卻也相互抑制。在此脈絡下,人體器官以互為表裡的「臟腑」,以及木、火、土、金、水組成「五行」的概念,將肝臟、膽、心臟、小腸、脾臟、胃、肺臟、大腸、腎臟及膀胱等器官分組配對:其中肝、心、脾、肺、腎是為「五臟」,而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則是「六腑」;肝膽屬木、心和小腸屬火、脾胃屬土、肺和大腸屬金、腎和膀胱則屬水。中醫所謂「情志致病」的觀念,對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情志表現,則為怒、喜、思、憂、恐,所以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臨床上, 我們也的確看到生氣、憤怒的能量與肝膽疾病有關聯;情緒激烈起伏對心臟、小腸,以及心包經、三焦經帶來負面影響;過度擔心、煩惱,在脾臟和胃造成傷害;還有悲傷、內疚引發肺部、大腸的疾病;恐懼、害怕讓腎臟、膀胱系統產生巨大負擔。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個案,經常呈現更為複雜、幽微的情緒能量狀態。一個人成長學習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心念情緒與身體器官的交錯影響;每個人以獨有的生命經驗,透過大腦詮釋與反應,讓擔憂、煩惱、悲傷、內疚、害怕、不安、生氣、憤怒、壓力、驚嚇等不同緒,一旦誘發強烈情緒的事件出現,五臟六腑就會受到極大的衝擊,進而造成器官損傷,埋下日後致病的因子。五行的生剋觀念以及與臟腑之間的關聯,我們在前一本著作《心念自癒力》有詳細的探討,需要的話可以參看。大腦的心念思維與身體特定器官損傷的關聯極為複雜,知名的身心靈作家露易絲.賀(Louise L. Hay)曾經提到,臨床經驗中有關腦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如腦腫瘤、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經常與思想僵化、缺乏彈性、頑固的信念、鋼鐵般的意志、拒絕改變既有心理模式等有關,這些也就是佛學中所謂的「執念」。佛學中的「我執」,是大多數人都需要學習的人生課題,不過度執著自我認定的好壞對錯,保持彈性與開放的態度,是讓身體不會負擔過重的好方法,也是我們重要的學習方向。從大腦的思維運作與能量流動的角度來看,頑固、堅忍、缺乏彈性,會在大腦複雜的神經網路中,與特定固有思維模式相關的神經細胞群或神經纖維通路,形成不可改變也不能調整的能量場,一旦遇到挫折或衝擊,大腦還堅持相同的運作模式,無法及時彈性調整,就會讓大腦承受極大的負擔,甚至造成損傷,異常的腦細胞就可能增生擴大。這邊教大家幾個活化思維彈性的好方法,以及掃帶脈能量運動。身心是一體的,帶脈連結我們的上半身跟下半身的能量和資訊,包括我們的脈輪資訊。記得天天掃帶脈,保持身心平衡健康。心念練習16:活化思維彈性練習─掃帶脈能量運動● 多看別人對的地方和自己錯的地方,人往往很難看到自己錯的地方。● 多聽別人的意見和想法多瞭解別人的角度,看事情更全面。● 多看對身心有益的書籍,增廣見聞。● 人體有一條帶脈,延著肚子繞一圈,是連結我們上半身和下半身很重要的樞紐,很多人帶脈不通,容易大腹便便,建議參考圖片及影片,多做掃帶脈能量運動,保持帶脈通暢,有助於身心平衡健康。▌免疫系統的穩定,心念決定同一種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免疫反應。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我們的確看到許多病人在緩解與疾病有關的心念後,頑疾得以逆轉痊癒,身體恢復健康,因此更加確定心念在人體健康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當一個人的心念和諧,身體營養均衡,免疫系統自然會跟著穩定許多。只要心念平和,身體所需的營養充足且完整,通常就不易感冒、很少病痛,即使有病毒或外來微生物進入身體,免疫系統也能適當反應,很快產生抗體,讓我們恢復健康狀態。如果總是心念浮動劇烈的人,比如有許多批判、不滿,常怒氣沖沖,身體的免疫反應就會跟著不穩定;而倘若是過度勞累、壓力過大,大腦很難有足夠的休息,此時即使攝取的營養足夠,身體的免疫系統還是很可能會出現調控不當的過激反應,比如免疫系統有可能一口氣清除掉體內所有微生物,結果雖然入侵身體的微生物被消滅了,但身體也付出很大的代價,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危急生命。當年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如今的「新冠肺炎(COVID-19)」,許多感染者都是因為免疫系統的反應過於激烈,最終導致肺部嚴重纖維化而不幸成為重症,甚至因此喪命。一個人的心念如果充斥著悲觀的想法與恐懼不安的情緒時,免疫系統就會處於非常低落的狀態,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要是心念或潛意識抱著「我活得很累」或是「真不想活了」的念頭,大腦甚至會整個當機關閉。這時要是有外來微生物入侵,因為大腦無法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身體的抵抗力很弱,即使是輕微的症狀,都可能一不小心惡化,使得外來的微生物得以輕易的在體內擴散,造成比如菌血症、病毒血症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問題。類似的情況,也包括體內本來就存在的癌細胞,可能會趁機快速增生擴大。▌逆轉自體免疫的攻擊前面幾章我們提到,身體健康取決於每日損傷與修復的平衡,而免疫系統幾乎參與所有人體的修復過程。「發炎」就是免疫系統作用的象徵,也就是病理檢查中所謂「免疫細胞聚集在身體組織部位」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醫學上認為正常的發炎情況,是人體出現外傷傷口、感冒、細菌感染, 或其他傳染性疾病,還有包括胃炎、胃潰瘍、胃或十二指腸出血、胃食道逆流或是腫瘤等。這些雖然都被視為不同疾病,但這些所謂的「疾病」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反應,就跟發炎反應沒有兩樣。以胃潰瘍為例,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保護力減弱及幽門桿菌感染三大因素,被認為是胃潰瘍的主要成因。醫師時常開立強力抑制胃酸的藥物或是抗生素來對治胃潰瘍,但是,卡住的心念會讓病人因為念頭的迴圈,焦慮、緊張、擔心、生氣等情緒一再出現,促使交感神經及內分泌系統過度運作,壓力荷爾蒙上升,胃酸分泌得更厲害,導致胃部激烈收縮,出現胃痛、胃發炎、胃痙攣等不適症狀。惡性循環的結果,讓病人更加焦慮,胃部長時間發炎,胃壁受損、潰瘍、出血,更難痊癒。也因此,如果要根治胃潰瘍,不能只依靠抑制胃酸分泌、強化胃黏膜保護力,或是消除幽門桿菌。臨床經驗上看到,更重要的還是要找出病人卡住的心念與情緒,加以緩解,才能真正治好胃潰瘍。要緩和免疫系統過度運作,就要找出身體持續發炎的背後原因。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這麼頻繁的啟動免疫系統?究竟是感受到什麼樣的壓力,或是在擔心或在乎什麼人或什麼事,使得身體無法放鬆下來?弄清楚內在成因,才能得知為何免疫系統會產生過激反應。看清楚自己的心念、感受及情緒運作過程後,接下來就要學習面對這些情境引起的心念浮動、情緒糾結。問問自己:我可以接受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嗎?如果無法接受,原因是什麼呢?我知道自己可以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嗎?如果知道的話,是否願意選擇不同的反應呢? 當我們愈瞭解自己,就愈能夠自我調適;愈知道自己在乎什麼,就愈有機會接受自己對這些情境的在乎。一旦能夠接受自己,慢慢的就能減輕身體承受的衝擊與損傷,自體免疫攻擊引起的發炎反應,也會跟著減輕下來。※ 本文摘自《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心念自癒力,逆轉慢性病:21世紀最新心念醫學》作者:許瑞云, 鄭先安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6/07
-
2022-07-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到11歲兒童第2劑打氣低 醫師提醒重症有9成都未打疫苗
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的注射情況不佳,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醫師宋玉蘭表示,這一波BA.2疫情中,兒童染疫患者增加,而重症患者中約有9成沒打疫苗,在發病後2到6周有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的機會,其中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國內5到11歲兒童疫苗第2劑開打至今近兩個月,台南市不到兩成完成第2劑。宋玉蘭表示,最近這一波Omicron BA.2的疫情,孩童的罹病人數比先前疫情更多,甚至還有孩子因此不幸染疫離世。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數據統計發現,18歲以下感染的孩子約佔患病人數的一成,不同研究數據間雖略有差異,但主要以輕症為主,常以發燒及呼吸道症狀為表現,部分孩童會出現腸胃道症狀或紅疹情形,通常會在2周內康復。隨著Omicron變異株的大流行,無論在美國或香港,都可見哮吼、熱性痙攣、橫紋肌溶解症甚至腦炎、腦水腫等發生率增加趨勢,其中重症孩童中約9成無接種疫苗。宋玉蘭也說,雖然有文獻提及具潛在疾病因子的孩童有較高感染風險,但目前並無文獻提到可有效預防病童從輕症惡化為重症方法,因此臨床上只能觀察重症之前驅症狀。若有下述相關症狀出現,家長即應趕緊帶小孩就醫診治,包括(1)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熱大於攝氏39度並合併發冷或盜汗。(2)燒退後仍活力不佳、呼吸急促或胸悶胸痛。(3)持續嘔吐。(4)出現脫水現象,超過12小時無進食或解尿。宋玉蘭強調,若出現意識不佳、抽搐、呼吸困難包含出現胸凹、血氧飽和度下降至94%或以下、唇色發紫發白或四肢冰冷合併皮膚出現大理石斑及盜汗情況,都應緊急送醫為上。宋玉蘭並提到部分患童罹患新冠肺炎後,可能會出現兒童多系統炎性症候群(MIS-C),通常病發在第2到6周。病童會出現3天以上發燒,外觀上類似川崎氏症,眼睛出現非化膿性結膜炎和身上有皮疹,加上此症候群會波及多重器官,因此腸胃、肝、心臟及凝血功能都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發生休克比率可高達3到7成,千萬不可小覷。故此,在罹患新冠肺炎後,孩童若再出現持續發熱,合併頭暈、眼睛充血、皮膚紅疹、嘔吐、腹瀉或腹痛狀況時,千萬務必趕緊就醫莫拖延。宋玉蘭指出,感染Covid-19後,大家也關注的另一焦點就是「長新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為確定或可能感染後的3個月內,至少維持2個月或以上且無法用其他診斷所解釋的症狀,就是所謂的「長新冠」狀態。「長新冠」狀態症狀多達百種以上,臨床常見症狀為疲倦、呼吸喘、咳嗽、認知障礙等,目前對於孩童「長新冠」狀態的研究仍然有限,從目前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部分症狀持續時間不會超過12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預防三寶仍為首要任務,所以戴口罩、勤洗手及疫苗接種,都是守護自身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2-07-04 名人.陳旺全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Omicron在台肆虐,民眾染疫後多有高燒、喉嚨劇痛、全身痠痛、咳嗽不止、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確診兒童發生罕見腦炎,染疫後解除隔離者,也有人在一段期間內出現「長新冠」,這些問題,透過中醫診療均有可能改善。醫無囿於中西,救人方法愈多愈好,是這次全民抗疫最寶貴的經驗之一。「中醫清冠處方」與「台灣清冠一號」,可讓新冠症狀變得輕微,中醫師處方用藥根據個人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之差異,以整體性方式來治療、所以各年齡、族群、體質皆可服用,故在此次疫情間,獲得各界的高度好評。疫情之初,多數幼兒無可接種的疫苗,更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西藥,導致兒童染疫危險性高,但中醫師處方用藥並無對象限制,可從事前預防方,到染疫時的治療方,以及康復後的調理方,為兒童與特殊體質者提供全方面的保護,大幅減少醫療防禦的缺口,正是這波防疫所彰顯中醫的重要性。清冠中藥 展現療效少數人對中醫理論有錯誤認知,認為清冠中藥僅是一種安慰劑,但從每位受中醫治療的病人反饋可知,凡服用中醫清冠處方的病人,短短數日症狀就舒緩,即是最佳的療效證明。面對新冠病毒的高效傳染及殺傷力,及時救人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中醫處方中藥可對各種變種病毒進行「多靶治療」,無論病毒如何變化,清冠中藥仍可針對病毒特性,營造不利其生存的環境,從而抑制病毒複製,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病毒株皆然,而清冠中藥在對抗新冠肺炎具有高效價的優勢,大幅減輕社會防疫的沉重負擔。「個別化醫療」、「精準醫療」及「預防醫學」都是中醫特色,面對新冠疫情,一定要讓人體平衡、讓免疫力達到穩定高效的狀態,才具備與疫情共存的條件。中醫「防疫茶」或「防疫藥方」,不僅男女老幼都可以服用,更能降低疫苗不良反應,預防勝於治療,不是確診才找中醫師,平時就該定期找中醫師預防疾病。個別治療 對症下藥多數長新冠病人主訴悶咳、胸痛、焦慮、失眠、全身痠痛、記憶力衰退、疲憊活力差等現象,以最常見的咳嗽併發症為例,這是病毒引起呼吸道中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中醫可針對不同狀況給予個別化治療,咳嗽有痰,若無發燒且痰色偏黃,可用「止嗽散」;兒童康復後仍咳嗽,可用「杏蘇飲」。中醫為每位病人提供最適合的解方,透過「精準醫療」,得以提供有效率的新冠肺炎治療模式:一、事前預防;二、快速給藥;三、有效治療;四、長期保護。中醫對這波疫情展現極佳療效,各界皆要求繼續公費給付「台灣清冠一號」,與病毒共存是政府的決策,如何減輕民眾的用藥負擔,也是政府的責任,以公費給付藥物,可鼓勵更多染疫者主動治療,讓台灣更早回歸正常生活,值得政府深思。
-
2022-06-26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1987年出版的小說,至今暢銷超過千萬冊。2010年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拍攝成電影,入圍67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殊榮金獅獎。故事男主角渡邊和直子、木月三個人是高中死黨,直子與木月是男女朋友,有一天,木月卻自殺了,曾經三人緊密的世界嘎然中斷。一年後渡邊和直子在東京意外重逢並展開戀曲,然而木月的死亡卻是兩人無法跨越的鴻溝。後來直子精神疾病發作住進郊區療養院,並在寒冷的冬天自盡。故事背景設於1969年,全書充滿年少情懷與濃濃的懷舊氛圍, 披頭四的音樂旋律縈繞,男女主角強烈的情感糾葛卻幾乎命定的悲劇,讓這部作品成為村上春樹特殊且受歡迎的小說。男主角與直子在她20歲生日那天發生性關係。「當我進入裡面時,她卻感覺非常痛。我問是第一次嗎,直子點頭……一切結束之後,我問她為什麼沒有和木月睡,但這種事情是不應該問的。」直到直子住進精神療養院,才親口解答這個謎團:「完全不會濕潤……放不開。所以非常痛。乾乾的,好痛。用各種方法試過喔。可是怎麼做都不行。」讓直子困擾的可能是「女性性交疼痛」,是指性行為時經常於外陰、陰道或下腹部疼痛的疾病。因為疼痛與不適,使得陰莖不被允許進入陰道前庭以及陰道,無法進行性交。性交疼痛是讓女性痛苦卻難以啟齒的問題,卻並不罕見。根據統計,8%到22%女性曾有性交疼痛的困擾。它可以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導致抑鬱、焦慮、負面的身體形象和低自尊。因此,應該正視性交疼痛的困擾。性交疼痛症狀有多種表現,有些女性描述當男性生殖器接觸到陰道口時就感到疼痛,有些在陰莖深入後在陰道穹窿或骨盆底深處感到疼痛。原本應該是愉悅的性事反而成為痛苦的折磨。嘗試性交時的恐懼心理,與性伴侶之間出現摩擦,都會讓性交疼痛的狀況雪上加霜。造成女性性交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感染:包括陰唇、陰道感染,或是皰疹,子宮頸或輸卵管的感染;惡性腫瘤:例如卵巢、子宮頸、陰道癌;受傷:例如手術分娩受傷後的疼痛;荷爾蒙:最常見的是停經後婦女雌激素缺乏造成陰道萎縮。心理因素╱例如陰道痙攣(vaginismus) :當陰莖進入陰道口時骨盆底肌肉產生不自主肌肉收縮、疼痛,讓陰莖無法進入。像「挪威的森林」中的女主角有可能是陰道痙攣。治療方面,由於性交疼痛成因複雜,找到致病原因「對症治療」是很重要的。村上春樹在親手設計的「挪威的森林」小說封面加註:「百分之百的愛情小說」,然而文字中看不見充滿浪漫火花、粉紅色泡泡的愛情,有的卻是痛苦與迷惘。而現實中的人們,愛情也可能參雜著酸甜苦辣,生命中無可挽回的逝去與無奈。關於愛情,無論您是身在其中,或是緬懷當年青春的歲月,都歡迎打開YouTube搜尋「披頭四」(Beatles)的「挪威的森林」這首歌,或許也能感受到村上春樹書寫小說的心境。(Facebook請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2-06-25 養生.運動健身
溺水者其實比你想像中安靜!專家告訴你不可不知的溺水10大徵兆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電影裡面的救災畫面,溺水的人會在水中揮手、大聲呼救;但事實上,這些都是電影效果居多,根據實務上溺水者的經驗分享,有許多大眾可能想不到的狀況:•「小時候有次我在泳池游泳溺水,當時我明明看到有個大人在岸上看著我這邊,但他卻沒有發現我,好在後來有人游經過我旁邊順勢拉了我一把才獲救。」•「我與同學暑假時去溪邊烤肉玩水,打鬧時不小心嗆到水,在岸邊想站起來卻沒有力氣,明明意識就很清楚,想呼救卻發不出聲。」•「有次我去海邊玩差點溺水,那時候我想呼救但根本喊不出話來,水一直灌讓我猛喝水。」溺水的人比你想像中安靜當溺水發生時,溺者會因為緊張而發生喉頭痙攣,導致咽喉關閉無法呼吸。我們的呼吸系統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我們「呼吸」,而不是「說話」,所以當我們連呼吸都有困難時,多數時候是發不出聲音的。根據我在海邊觀察及救援的經驗,大部分的溺者是喊不出聲音的,能夠求援揮手的溺者比例也很低。很多時候溺水意外都是在我們的眼皮下發生,只是我們通常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直到溺者放棄掙扎後才發現意外已經產生。我曾遇過一次類似的溺水事件:「當時我正在一個深度為一百二十~一百八十公分的游泳池教課,看到岸上來了一對男女朋友泳客,目測男生一百八十公分、女生一百七十公分左右。大概十多分鐘後,我看到女生從較深的池邊出發游到男生旁邊,但不知為何游到男生旁邊後就開始拍打水面產生水花。他們當時的位置水深應該在一百五十公分左右,是絕對踩得到底的深度,女方男友在她旁邊且女方只要伸手就能抓到水道繩,但女方既沒抓繩、男方也沒做任何動作。後來過了十五秒,女方動作依舊頭在水面下、手在拍打水面。正當我覺得事態不對時,另一位更靠近的泳客迅速地游了過去,而男方也在泳客抵達時將女友抱起,從女方的表情來看她確實溺水了。」如果不是有長時間救生經驗的人,其實很難發現他人正在溺水。【延伸閱讀/新興水上休閒活動「獨木舟&SUP」安全嗎?有哪些潛在風險?專家教你事前準備需做好這些事!】不可不知的溺水10大徵兆一般如果是不擅泳者,大概溺水三十秒後就會無力掙扎開始直立下沉。既然溺水者不像電影演的容易被人發現,那到底實際發生溺水時溺者會有哪些徵兆呢?1.頭在水裡,嘴巴在水面感覺像是潛行的忍者,但似乎沒有玩伴只有自己一人。2.頭在水中往後仰,嘴巴張開溺者為了想要吸氣會將頭往後仰、想辦法嘴巴超出水面。3.眼神呆滯渙散因身體狀況不佳導致眼神渙散。4.閉著眼睛因身體狀況不佳導致精神渙散眼睛閉著。5.頭髮蓋在眼睛或額頭上因身體不聽使喚無法把頭髮撥開。6.看不太到踢腿動作正常會水中自救的人,腳會規律的踩水;溺水的人通常是垂直在掙扎但腳不太會動。7.身體很喘上氣不接下氣因掙扎造成體力透支、呼吸急促喘不過氣。8.試圖往某個地方移動但沒有在前進因為想要回到岸上或抓住某個標的物,會努力划手但卻沒有前進。9.試圖背向翻轉身體因為趴在水上導致不斷吃水,故會想嘗試仰躺,但體力不支無法成功。10.好像在水中爬梯子想要拍打水面讓頭上浮呼吸,類似狗爬式的動作。資料整理翻譯自Drowning Doesn’t Look Like Drowning by Mario Vittone. The Illustrated Art of Manliness Illustration by Ted Slampyak.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30堂防溺教育課,危急時刻,做自己的救命恩人!》
-
2022-06-22 醫療.泌尿腎臟
部分用藥抑制排汗 增中暑風險
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待在高溫環境且無適當防護,人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常見出現中暑等熱傷害,嚴重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超過三成。專家提醒,若民眾服用治鼻塞、流鼻水等含抗組織胺,或抑制腸胃蠕動的抗膽鹼藥物,都可能抑制汗腺,不易散熱,劇烈運動增加中暑風險,呼籲民眾夏季保持涼爽、多補充水分,遠離熱傷害。北醫附醫急診科主治醫師高偉峰表示,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當出現頭暈、頭痛、惡心、想吐、虛弱、口乾等熱衰竭症狀,趁清醒時及早處置,可避免熱中暑,包括在陰涼處休息、灑水、吹風,降溫到39度即脫離險境,若降溫5分鐘意識、呼吸循環沒改善,就要立刻送醫。高偉峰說,人的體感溫度受溫度、濕度、風速影響,即便是室溫36度,但濕度100%,相當於63度高溫。而當人體「產熱」速度大於「散熱」速度,就容易出現熱傷害,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夏季頂樓、車內都容易高溫,高偉峰指出,日前一名70多歲男性,與太太住在頂樓,因沒有開窗、開冷氣,也不開電扇,某日中午先生熱昏被送到急診,當時體溫飆到41.8度,且神智不清,醫院緊急搧風、灑水、吹電風扇,所幸1小時後清醒。國健署提醒,熱傷害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預防熱傷害三要訣:首要保持涼爽,可穿輕便、透氣衣服;其次多補充水分;三是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外出。
-
2022-06-22 焦點.元氣新聞
老婆怕冷不開窗 70歲男住頂樓體溫飆41度險喪命
夏至來臨,台灣夏天炎熱又潮濕,若長期待在高溫環境且無適當防護,人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常見出現中暑等熱傷害,嚴重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三成。專家提醒,若民眾服用治鼻塞、流鼻水等含抗組織胺,或抑制腸胃蠕動的抗膽鹼藥物,都可能抑制汗腺,不易散熱,增加中暑風險,呼籲民眾夏季保持涼爽、多補充水分、提高警覺,遠離熱傷害。北醫附醫急診科醫師高偉峰表示,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若人體「產熱」大於「散熱」,就容易出現熱傷害,恐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體感溫度由溫度、濕度、風速三個層面影響,像是室溫36度但濕度100%相當於63度,因為濕度高,即便溫度不高,加上風速小,就有機會讓人產生熱傷害。高偉峰表示,夏天期間熱急症較多,但冬天也可能發生。他以2019年12月15日台北馬拉松,當天急診就收了4個神智不清的跑者,體溫高達40度,明顯中暑。演變中暑前會先經過熱衰竭,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想吐、虛弱、口乾等,若仍是清醒狀態,可以透過適當處置,避免發展到嚴重熱中暑,像是到陰涼處休息,避免厚重衣服,盡量灑水、吹風。熱中暑致死問題各國關注,高偉峰指出,歐美等在北半球國家,夏天發生熱中暑的對象,包括老人及小孩居多,老人家長時間待在溫度較高的、且大多只有暖氣沒有冷氣的頂樓而中暑,或是父母到賣場購物,把孩子放在車內,因高溫最後中暑死亡。美國曾統計一年內因熱中暑死亡高達10多例,也有研究指出,中暑相較龍捲風、閃電等天然災害,所造成死亡率更高。高偉峰表示,台灣先前也有類似案例。一名70多歲男性,與太太住在頂樓,因太太非常怕冷,不准先生開窗、開冷氣,也不開電扇,日前中午約12點30分,先生熱昏被送到急診,當時體溫飆到41.8度,且神智不清,醫院緊急搧風、灑水、吹電風扇,所幸1小時後立刻清醒。中暑後若盡快給予處置,也能有很好恢復。高偉峰表示,救護人員「高級心臟救命術」最新2020年版本加入「中暑」處置,建議遇到中暑患者時,應該先降溫、後送醫,像是灑水、吹電風扇,或者讓中暑患者泡冷水,通常很快可降溫到39度以下,意識也能跟著恢復;若現場降溫執行5分鐘後,其意識、呼吸、循環尚未改善,就要立刻送醫。國健署提醒,熱傷害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預防熱傷害三要訣:「保持涼爽」可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衣服,勁量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處,不可單獨留幼童在車內等;「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幼童及長者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外出,或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做好防善。勞工避免在高溫場所工作超過6小時,應適度休息。高偉峰表示,根據國外建議,氣溫32.2度以上不建議勞工在戶外工作、執行軍事訓練行軍或戶外運動。台灣人對熱耐受度力較好,但也要注意部分用藥可能抑制排汗,增加熱中暑機率。像是流鼻水、鼻塞藥物含抗組織胺,以及腸胃炎服用抑制腸蠕動的抗膽鹼藥物,都可能抑制排汗,若民眾服藥後應避免劇烈運動。另外像是曾大面積燒燙傷的患者,因皮膚汗腺受影響,也會抑制排汗。國健署提醒,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還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都是熱傷害警訊,應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可提供添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多一分警覺,少一分傷害。
-
2022-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最新藥害救濟出爐 打AZ致血栓獲最高救濟600萬元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公布最新會議紀錄及最新受害救濟名單。本次共審議52案,其中六案核予救濟,包括AZ三案、莫德納三案。其中嘉義市李姓個案被判定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接種AZ疫苗有關,核予救濟金新台幣600萬元,此案是達法定最高救濟金額上限的第三案;並給予喪葬補助30萬元。VICP本次公布其5月26日召開第180次會議的會議紀錄,本次核予救濟的金額自新台幣5000元至600萬元不等。其中,嘉義市李姓個案,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血小板及D-dimer檢驗結果皆符合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的臨床表現,Anti-PF4檢驗結果也顯示陽性。根據病理解剖報告,個案全身臟器血管中出現許多微小血栓, 研判個案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由於症狀與接種AZ相關,依據「預 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核予救濟金新台幣600萬元。而個案經病理解剖,因此也依規定給予喪葬補助。另有兩案接種AZ後分別出現連續發燒長達七日和左側橋腦及右側小腦急性梗塞,但因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相關,分別核予救濟金新台幣5000元和2萬元。除AZ疫苗外,另有三案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分別出現痙攣、帶狀皰疹、左肘積液及皮下水腫等情形,但因症狀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相關,分別核予救濟金新台幣1萬、2萬和7.5萬元。前次核予救濟600萬元為4月28日召開第178次會所核定的桃園市劉姓個案,也因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判定與接種AZ疫苗相關,核予救濟金。
-
2022-06-12 醫療.泌尿腎臟
三高、長者留意4大熱傷害!醫:異常症狀盡速就醫不要拖
不論是氣候或環境悶熱都容易形成熱傷害,嚴重可能致命,尤其三高、糖尿病等風險族群更要小心。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提醒,民眾平時應有所防範,若察覺相關症狀盡快作對應處理,如出現更多不適應立即就醫,以免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等危症,嚴重甚至死亡。 三高、長者留意4大熱傷害!醫:出現異常症狀盡速就醫。 顏宗海醫師表示,民眾一般以中暑稱呼熱傷害,不過醫學上的中暑其實有嚴格的定義,是當中最為嚴重、且可能致命的。熱傷害可分成四大類,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熱傷害未改善可能惡化,但未必會依序出現,也有可能在一開始就很嚴重,相關症狀更要留意。 輕微:熱暈厥、熱痙攣熱暈厥主要因身體需要散熱而重新分配血液、使得腦部供血不足所致,會產生頭暈、無力等現象。熱痙攣則為因流汗過多,或補充過量的水分,使電解質失衡、肌肉收縮造成疼痛。這兩者可視為同階段的輕度熱傷害。 中度:熱衰竭熱衰竭是一種血液循環衰竭的現象,為中度熱傷害,常見除了出現前述症狀以外,也會更明顯,並也容易有血壓降低、臉色蒼白、體溫上升等情況。而雖名為「衰竭」,但尚未嚴重到影響生命安全,不過此情況若再不改善,是有惡化至中暑的可能。 嚴重:中暑中暑是4種熱傷害當中最嚴重的,患者因體溫調節中樞失常而無法散熱,此時體溫將來到40度甚至以上,除了前述不適再加重,也可能出現意識不清、噁心、嘔吐等,若未盡速處理,將可能引發腎衰竭等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症、休克、心臟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約30-80%不等。 醫師提醒,若是出現體溫高至40度、或出現頭暈及痙攣以外的明顯不適,如噁心、嘔吐、意識模糊等,就應盡快就醫,以避免中暑危及生命安全。 防範熱傷害引休克、死亡,三高等6大族群更要留意! 顏宗海醫師表示,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熱傷害,但三高、心臟病、腎臟病等風險族群更要注意,因為慢性病患者散熱機制較不易出汗,調節能力較差,是更容易出現熱傷害的風險族群。其他像是調節系統發育尚未完全的嬰幼童、65歲以上調節能力不足的年長者、體脂肪較多阻饒散熱BMI≧24的肥胖者也都需注意。另外,有在服用藥物的族群也需留意,部分藥物也會增加熱傷害的機率,例如阻礙水分及鹽分平衡的利尿劑,以及含有抗膽鹼激性藥劑、會抑制流汗、減少散熱的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疾病藥劑等。而像是工人、外送員、廚師、運動員等需長期在戶外曝曬、高溫、密閉空間等悶熱場所活動的工作者,也是風險族群之一。上述各族群都要留意。 熱傷害3防範5應對,醫:察覺異常盡速就醫不要拖。 防範熱傷害,顏宗海醫師建議留意三大重點,包括保持清爽、補充水分、避免風險。例如穿著寬鬆、透氣的衣服,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特別注意千萬避免將小孩獨自留在車內,不論時間長短。而補充水分應避免出現缺水的口渴警訊才喝水,應養成每日飲水至少2000c.c的習慣,且不可喝啤酒、咖啡、茶代替,避免利尿效果反而增加熱傷害機率。留意風險則包括避免長時間曝曬、處於高溫、悶熱環境當中,盡可能避免10:00-14:00外出,出門時應作好防曬,時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若真的遇到熱傷害,顏宗海醫師建議,除了當下應盡快至蔭涼處休息,也應盡可能將衣物寬鬆透氣,並尋找冰塊、冷水協助降溫,以白開水、電解液、運動飲料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也觀察相關症狀,必要時盡速就醫,以免危及生命安全。 《延伸閱讀》 .春夏中風、心肌梗塞4地雷!醫:風險族群影響大要小心。 .刮痧助改善頭痛、胸悶、痠痛等 中醫:方法要正確,不是越用力、痧越多越好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6-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21天新生兒確診「周遭人都陰性」 護理師曝1症狀家長易慮病
本土疫情延燒,5歲以下兒童目前未能施打疫苗,家長憂心孩子確診恐引發重症,只要一發燒就想衝急診。一線護理師表示,各界關注兒童確診議題很好,但時常會過度慮病,帶來急診反而增加感染風險,不過臨床也觀察到,有出生未滿月的孩子,周遭人都陰性卻感染的怪事發生。亞東醫院小兒專責病房一名護理師表示,亞東有46床小兒專責病床,小朋友確診住院一定要有陪病家屬,家屬也需知有感染風險,護理師同時間等於要顧92人。若家屬不小心確診,除看視訊門診外,護理師要幫忙送藥到病房,家屬若突然胸悶、喘,也要幫忙急救送加護病房。近期常出現,感染源不明孩童卻染疫,護理師表示,有位剛出生21天的嬰兒確診,但他一直待在月子中心,爸媽、護理師、整棟月子中心醫護快篩都陰性,讓醫師相當困惑,為此整個刀房還大清消;甚至還有媽媽家管、爸爸居家上班,小朋友也莫名其妙確診。兒童確診可能引發腦炎,指揮中心日前提醒,兒童腦炎重症前驅8大症狀,包括體溫大於41度、持續昏睡、持續嘔吐、抽搐、意識不佳、持續頭痛、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提醒家長若有相關症狀,需立刻就醫評估。護理師表示,兒童確診若併發急性腦病病、熱經孿等,要是缺氧,不到3分鐘即可能失去意識,加上兒童腦部發育不完整,經過病毒攻擊後腦部恐受傷,即便救回都還要觀察2至3年,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他認為開設小兒專責、小兒加護病房仍相當重要。家長看到孩子發燒、睡覺抽動以為是熱痙攣,就急忙衝急診。護理師提醒,孩子體溫大於38度,建議先吃退燒藥,退不下來時再考慮送醫;而小孩或大人睡覺時,都可能有正常肌抽躍,並非熱痙攣,呼籲家長先看視訊門診,不要過度慮病,跑急診恐會增加感染風險。護理師提醒,臨床上多以3大指標來觀察小朋友是否有異狀,像精神活動力、食慾及1天尿尿3次,若三項指標都正常無須過度擔心。也建議家長在孩子出現輕微症狀,不要輕忽當作小感冒,可先掛視訊門診看診,通常確診1、2天後症狀可能加劇,及早觀察都來得及在惡化前作處置。護理師感嘆,自己原先是外科,因疫情被派來支援兒科,前後已跑過5個專科,雖跨別專科很有壓力,但在專責病房學習到許多新知,護理長也鼓勵他,疫情後希望將經驗傳授學妹,他感謝醫院今年過年後不斷演練,才沒有兵荒馬亂,且防疫資源充足,護病比維持1:7,比起其他醫院「算很幸福」。
-
2022-06-04 養生.抗老養生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透過黃帝內經「12 時辰養生法」調整作息,未病先防、調養身體
COVID-19病毒從2019年底在武漢爆發開來,至今已進入第三年,某些科學家預測,新冠病毒並無消失跡象,能夠穿透身體抵抗力的各種變種病毒將持續出現,導致有些人不斷遭到感染,一個人染疫兩次甚至三次,都有可能。而染疫的人在康復後也有後遺症等問題,「長新冠」後遺症可能達半年。人們不可能一直封閉在家,當我們漸漸得與病毒共存時,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升自己身體的健康呢?《元氣網》以下整理日常生活該做的應變及調適,走向後疫情時代,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後疫情時與病毒共存 跟天地陰陽學習的養生學《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黃帝內經》則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人生於天地之間,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其中,形成天地人的和諧整體。活得簡單、過得輕鬆,談何容易?天地之間,有陰陽、日夜、寒熱、季候的更迭與變化,才有萬物的生長,萬物感受這樣的能量,配合作息,與天地陰陽同生。人在其中,當然也會受到這樣的磁場、頻率影響。因此,上古的人洞悉養生之道,並且身體力行,按照自然的規律,安排生活作息,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過能力所及的生活,做能力所及的事,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共榮條件,讓自己活得簡單,過得輕鬆。凡事中規中矩,與陰陽天地同頻,與四季五行共振,做正確的事、走對的道路,就是健康之道的基礎,也能產生好的量子糾纏,吸引更多正向的萬物與智慧,來到我們身旁。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然而真正能夠落實執行的人,從古至今仍然有限。因此,才會有許多人仍然困在生活的煩、忙、亂,致使自己離健康越來越遠。舉例來說,服役是我身體最健康的時期,那時的職務是排長、連長,雖然帶部隊的壓力大,但三餐正常、作息正常,每日還有30 分鐘的午休時間,自己也不參加額外的應酬,像是同事間的邀約餐敘及飲酒。因此,每年體檢報告都沒有紅字,身材也維持得相當標準(BMI在24 以下)。後來,卸下領導職務,開始擔任行政參謀,主要做計劃及負責督導業務,雖然可以下班,卻因為計劃多、報告多,老是有種事情做不完的感覺,每每需要加班到深夜。工作結束,跟著同事們聚餐同樂,作為紓壓的方式,一路到了年度體檢時竟然發現胖了不少,三高也隨之而來。「工作忙不完,要如何正常休息呢?畢竟還得賺錢養家糊口,只好繼續撐下去啊!」這是我個人活生生的例子,可能也是一般人會遇到的狀況。再看看現在的學生、上班族,如果想要按照自然的規律安排生活作息,談何容易呢?釋放壓力,調理體質,恢復身體平和記得在我國中的時候,還有聯考機制,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回家後還要讀書到三更半夜,隔天早上6 點迷迷糊糊中起床,上學。周而復始的日子,一路到國三那年,因為成績尚未達到可以安全考上理想學校的標準,內心壓力過大、精神緊繃,導致腸胃不適,還曾經因為胃痙攣發作而緊急送醫。後來,沒有考上好的學校,只好白天在輪胎行當學徒、晚上讀夜校,此時已經沒有太大的課業壓力,晚上回到家,洗澡後就能好好地睡覺,無形中啟動身體的自癒機制,重新回到健康狀態。最近我的一名個案也是個學生,朋友的孩子正讀高二,因為有學測及自我期許的壓力,近期開始有胃痙攣、腸胃不適、焦慮和失眠狀況,看過醫生、吃了藥也沒有好轉,於是詢問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個孩子之前有介紹到朋友的中醫診所調理身體,屬於陰虛陽盛體質,容易出現熱證、體燥及相關症狀。我便讓孩子做了花波情緒測試後,結果顯示他的現況「具有恐懼、害怕、焦慮,及想逃避的潛在因素」,於是請朋友多跟孩子聊一聊,瞭解為何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多給孩子一點空間,不要因為過度期望孩子未來能上什麼學校,而讓孩子有莫大壓力。同時理解到,如果孩子的身體真的很不舒服,同意讓孩子多加休息,有健康身體才有一切,並建議持續調理體質,讓身體恢復平和、不燥。壓力,真的是導致身體生病的主因之一。陰陽與健康,真的有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陰陽是古人根據宇宙的變化、發展規律、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所提出來的簡單樸素的思想,並推論天地之間原本是處於沒有任何物質的混沌狀態,因為有了陰陽,才開始有了互相作用、因而相生、互為相總,並不斷運行,產生變化。此消彼長、此長彼消,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陰陽在天地之間,日夜與四季,有「氣」的存在,並且不斷運作,這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存有的氣,因日夜、季節、地理環境不同,傳遞出不同的頻率節奏,牽動人們的日常生活,就像量子糾纏一樣,天地人相互影響,相互變化與感應。現代養生學如果可以落實在日常,學習古人因應日夜的更替作息,調整春夏秋冬變換及寒熱來選擇當令飲食,並穿搭合適衣物,這就是堅守正確的養生之道。若是我們能夠順應大自然的時序變化,依循「順之天理」、「應之自然」的養生原則,身體就能與天地同頻而長養正氣,讓自己維持健康狀態。《黃帝內經》12 時辰與經絡,排毒、養生與自癒《黃帝內經》中的「子午流注」,將一天分成12 個時辰,同時與人體12 條主要經絡相互對應,每個時辰都會有主要運行的經絡,作為連結臟腑、運行氣血的通道。若是能夠依循「子午流注」的辨證循經,關照身體各處,自能輕鬆養護元氣。以下分述12 個時辰養生法,一窺老祖先流傳下來的時間醫學:◎ 23 點∼ 1 點(子時):足少陽膽經「膽為少陽春生之氣」,此時天地磁場最強,正是膽經排毒的最佳時機,此時應該要進入睡眠期。中醫也說:「膽有多清,脈有多清。」這個時間不建議再吃東西,讓身體開始有充分的休養,完成代謝與循環。◎ 1 點∼ 3 點(丑時):足厥陰肝經「人臥則血歸於肝」,肝藏血,主疏泄,此時也是重要的排毒階段,在深睡眠中修護肝臟。因為肝膽互為表裡,延續23 點的身體淨化程序,就能蓄養明日的精、氣、神。◎ 3 點∼ 5 點(寅時):手太陰肺經此時身體進入陽盛陰衰之時,體溫、脈搏和呼吸都呈現低穩的狀態,完成「肺朝百脈」運行,排出濁氣、吸入清氣,進而使氣血充足。◎ 5 點∼ 7 點(卯時):手陽明大腸經「開天門,開地戶。」此時氣血注入大腸經,也是開啟一日的清晨時分,適合清熱滑腸,許多人都是在這個時間點順利排便。大腸主津,可以喝上一杯溫開水,幫助疏泄。◎ 7 點∼ 9 點(辰時):足陽明胃經一日之計在於晨,健康的人都需要享受一份美味營養的早點,幫助腸胃營養的吸收,令自己活力充沛,元氣滿滿。◎ 9 點∼ 11 點(巳時):足太陰脾經脾經當令,脾是後天之本,負責轉化食物與生血,應避免燥熱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此時,也是專注力最佳的黃金期,適合學習或工作。◎ 11 點∼ 13 點(午時):手少陰心經小腸和心臟互為表裡,午飯後避免劇烈運動,適合小睡小歇,有助於養心,同時能維持氣血運行的和諧。◎ 13 點∼ 15 點(未時):手太陽小腸經小腸主液,同時掌管大腦運作,可以多喝水提升血液運行,有助進行清濁與吸收的完成。◎ 15 點∼ 17 點(申時):足太陽膀胱經這是一天中第二個黃金階段,適合專注工作與學習。此時,人體會透過膀胱排泄身體的毒素與廢物,可以多飲水幫助疏泄,促進代謝。◎ 17 點∼ 19 點(酉時):足少陰腎經腎乃先天之本,此時不宜過度勞累,中醫說腎藏精,主宰生殖與發育,可透過呼息調頻,進而調節陰陽能量。◎ 19 點∼ 21 點(戌時):手厥陰心包經心包又稱「膻中」,大致是心臟的空間,此時晚餐不宜過度豐盛,飯後稍作休息,適當地散步,為美好的睡眠預做準備。◎ 21 點至23 點(亥時):手少陽三焦經三焦是上半身的空間指涉,包含上焦心肺、中焦脾肝、下焦肝腎,正所謂三焦通百脈,此時要安五臟,讓百脈能夠充分休養,也不要再喝太多的水分,以利睡眠。基本上,在治未病、預防保健的情況下,日常起居若能透過《黃帝內經》12 時辰養生法,未病先防、調養身體,將有助臟腑排毒、心理調頻,找回自癒力。如果發現身體已有嚴重症狀或明顯病兆,仍應趕緊尋求專科醫生的協助,才能給予立即性的治療,進一步找回健康。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6-02 養生.抗老養生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交互影響。情緒過激,禍及五臟?《黃帝內經.素問》在〈陰陽應象大論〉和〈五運行大論〉篇中都特別提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是說明人的五臟特別容易受到太過激烈的情志所傷。何謂太過?就是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範圍。前面談到的「百病生於氣也」,其致病因素為怒、喜、悲、恐、驚、思等導致情志過度。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一旦情志表現過度,則容易影響五臟運作,對人體產生不好的物理反應。五臟具有「藏」的特點,《素問.三部九候論》說:「故神藏五,形藏四。」所謂神藏五,主要是說在人體的五臟中,各有其獨特之處與所藏,與天地人相應。心藏著神,作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因此才有「心為君主之官」的說法,當心受到情志因素的影響,心跳、脈動的運行都會失常,也無法好好地統治國家、令百姓安居樂業。肝藏著魂,是人的精神意識感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肝為將軍之官」的說法,當肝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鬱鬱寡歡、魂不附體,精神意識都會失常,也無法作戰抵禦敵人。脾藏著意,是人的思想與思考活動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脾為倉禀之官」的說法,當脾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過度沉思、食之無味,導致五味失常、吸收消化不良。肺藏著魄,是人的形體動作、反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肺為相傅之官」的說法,輔佐著心之君主,氣血運行順暢,當肺受到情志因素影響,肺氣耗散、真氣不足,容易導致氣機紊亂、血行不暢,導致心跳與呼吸間難以協調,也無法輔佐君主,而引發病機。腎藏著志,是人的精氣盛衰之重心,因為精能化髓、並通於腦,以為志之所居,人的記憶能力、生命活動強盛與否,與腎精之氣是否充足息息相關,因此才有「腎為作強之官」的說法,協助國家強盛。唯有精氣足,則人體健康、剛強,即使到了40 歲,也不會有腎氣衰弱的問題,並讓體質強盛。反之,腎氣耗盡則體虛乏力、未老先衰。因此《難經》中也有「五臟藏七神」的內容記載,「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一旦不幸來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地步,都是因為牽動五臟太過。因此,如何維持情緒的平衡,是治未病及讓形神合一的重點。以下,進一步來瞭解不同情志與臟腑之間的關係。大怒傷肝――突發的巨大暴怒,為何傷肝?我們都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甚至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在盛怒之下,肝的陽氣升發太過、氣血會上升、造成肝火亢盛,臉部的表現會呈現面紅目赤。中醫認為,肝是將軍之官,古代將軍得上場作戰,行前需要籌謀戰略、沙盤推演以便精確指揮部隊,克敵制勝,因此更要能夠掌控全局。假使將軍無法指揮部隊,將會造成國家動盪。肝臟也是如此,要是肝氣無法疏泄,長期積壓阻滯之下,造成肝氣鬱結,恐將全面引爆生理性紊亂。以我父親為例,早年他一個人開計程車養我們一家子,經濟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每天大約中午吃完飯就趕著出門跑車,他設定一天扣掉油錢,一定要賺到2,000 元才能回家。因此,經常到了凌晨2 點後,他才拖著一身疲憊走進家門。有時候,因為沒有達到目標,回家的時間就會拖得更晚。當時全家一共6 口,每天睜開眼,都要吃飯,還有其他生活所需,像是讀書、補習,樣樣都要錢。因此,精神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的他,脾氣當然不會好,經常跟母親吵架。後來,因為腸胃問題需要住院治療,當時的我就讀國小,所以晚上就在醫院陪伴並照顧父親,白天才去學校上課。有一日下課,當我來到醫院,醫生竟然說:「你爸爸不見了!」原來我去上學時,爸爸也偷偷地開車去賺錢。他說:「全家就只靠我一個人,我要是一直住院,家裡就沒有收入來源!」後來,才知道父親不只有腸胃問題,還有高血壓的毛病,而且精神長期緊繃,才讓他變得暴躁、易怒。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為人父的辛苦,當一個人處在高壓情況下,時時刻刻為了三餐煩惱,脾氣怎麼會好?又怎麼能不生病呢?易怒的人經常感到煩躁不安、頭昏目眩的原因,在於肝臟的疏泄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氣機鬱結所致,一旦荷爾蒙失調,就容易引發腸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但是如果隱忍這些日常小毛病,長期擱在心頭,將導致肝氣鬱結、致使情緒抑鬱、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情緒,讓自己維持平和狀態。歷史上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處在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境況,最後憤而引清兵入關,吳三桂此舉左右天下大事,因而改寫了朝代,正是過度憤怒的代表型人物。前面說過,女性先天容易緊張或是發脾氣,一旦引發內分泌失調,身體器官都會受到牽連,其中,又以生殖系統的影響最為劇烈。目前醫學界認知,當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廣泛認可的說法是,子宮肌瘤的發生就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女性因先天體質問題,比較容易憂思、事情放在內心不說,有些男性也有情緒化問題,若是經常動怒、發脾氣,染患心臟病的機率將是一般男性的2 倍以上。所以,如何保持身心平衡,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因此,假如一個人情緒過怒,整個人會面紅、目赤、心跳加速,甚至感到暈眩、昏厥。時常在新聞報導上看見這樣的案例,有人因一時盛怒,發生胃痙攣、中風或心肌梗塞,只好送醫急救,狀況嚴重時,一條生命就有可能從此消失不見。許多醫學報導也指出,人在憤怒時,體內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神經緊繃,身體各器官都會受到干擾,加劇疾病纏身。過喜傷心――突如其來的驚喜,為何傷心?一般來說,喜悅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易於恢復身體疲勞。《黃帝內經》說陰陽平衡、防病應致中和,因此,過與不及都會出現問題。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在說一個太過歡喜,反倒傷了心氣的故事。范進考了大半輩子科舉,終於在54 歲考上了秀才,想要再邁向舉人之路,他的岳父胡屠戶竟為此冷嘲熱諷,罵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最後,籌到了旅費前往應試,果真中了舉人,如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范進卻因為高興過度而發狂。直到眾人叫胡屠戶出手打他,才把他打醒過來。儘管這是個諷刺意味濃厚的小說,但不難知道要是過度歡喜,一時之間換氣不及,氣升上逆,就很有可能造成癲狂、失心瘋的情形。對於某些人而言,心志可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時常受到驚嚇。因此,情緒波動就非常明顯,一旦發生開心的事情,就非常地喜悅,進而影響到心的脈動。嚴重情況,可能還會造成心臟停止,中醫才說大喜傷心。又如,許多患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要是過度刺激,就容易產生腦充血、腦溢血,攸關性命安危。中醫說的「心」,並不單單只是我們跳動的心臟。我們身體內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其中只有「心」並非「肉」字邊。《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因為這裡指的「心」,不只是實體的心臟而已,而是「心神」,包括無實際形體的思想、精神與意識層面。「心主神明」,如何對「心」與「神」的理解和認識。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大腦和心臟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過去習慣將兩者統稱為「心神」,說明了心臟具有精神活動與思考活動的大腦功能。《素問.調經論》也說:「心藏神。」還有《靈樞.邪客篇》的「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當心臟跳動時候,促使血液於全身血管流動與循環,帶動養分到各個器官,達到滋潤、供氧的功能,於是人的精氣神得以充足、飽滿。因此,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下,心臟感受到這股訊息,便會影響心律的跳動頻率,長期壓力對心臟是種負荷,使得心臟更加敏感及脆弱,容易引發情緒反應,長期惡性循環之下,於是造成心律不整、心臟血管疾病。明末醫學大家張景岳曾在《類經》同樣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針對「心」與「神」的觀點,持續被歷代醫家所推崇。近年,關於過度興奮恐將導致心臟病發的案例,時有所聞,特別是觀看刺激性的運動賽事,曾經發生過度緊張、激動、驚喜而猝死的不幸事故,正是所謂的「喜傷心」。《醫碥.氣》亦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氣緩並不會感到疼痛,因為心藏神,怕的是心氣渙散,笑起來無法停止,導致癲狂,傷及心和神,《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就是這個道理。憂思傷脾――長時間的憂愁、思慮,為何傷脾?人有情志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順應自然有情志而不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的情緒應該剛好就好,太過則傷形又傷神。兩位聖人之道也都為中醫家所推崇,於此可知,情志太過會傷害五臟,其中又以思慮過甚,危害脾為最大。脾是後天的根本,氣血運化的樞紐,人體脾虛容易造成泄瀉、嘔吐、血腫、出血、消瘦、浮腫等疾病。《黃帝內經》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在這裡,「思」是思慮、思考、思索,更有胡思亂想的意思。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個人容易操心,耗費太多精氣神在一件事情上頭,就是所謂的思慮過度,精神一旦受到影響,則夜不能寐、整夜多夢,甚至因此罹患精神衰弱等疾病。由於脾主宰運化的功能,假使運化功能耗弱,後天根本被消耗殆盡,將牽動身體各個機能的健康。中醫理論:「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得飲食。」就是強調用餐時宜心平氣和,才有利於脾胃運作、小腸的消化與吸收,維持正常運化功能。例如,很多業務員都容易患有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痛,以及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歸咎原因在於作息不正常。他們往往沒吃早餐就開始忙碌的行程,到了午餐時間,卻還在邊吃飯邊回訊息,忙碌一整天回到家之後,還在想著如何約客戶、談案子,害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擔憂業績沒有達標。此時,大腦持續飛快地運轉,缺少充分休息,當然也就沒空理會脾胃是否有好好消化食物了,最後換來滿身的毛病,都是因為過度憂思傷脾所造成。《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老是唉聲歎氣、經常思慮過度,甚至是往負面方向思考,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也會引發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就是中醫主論氣的流通,最怕遇到氣結,形成臟腑氣滯而窒礙難行,正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養生原理。另一個案例,就是我的忘年好友阿達,他經常煩惱孩子過得好不好、孫子乖不乖,每天不停煩惱,導致脾胃消化系統不良,還伴有高血壓,收縮壓時常飆破160 mmHg。我對他說:「你都退休了,每天煩惱這麼多,對他們並沒有幫助。可以放寬心,跟好朋友多出去走走,說不定身體會更健康,還不會讓孩子們擔心。等他們回來的時候,看你精神奕奕、開開心心,就會常常回來看你啊!」後來,我幫阿達規劃一些簡單的旅遊行程,與好朋友一起遊玩,果然不再庸人自擾,不只找回了健康,也改善了親子關係。愛情也是令人傷神的東西,我們一定都聽過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因為無法祝英台相愛而犯了相思病,終日抑鬱,過度憂思,以致耗弱心神與精氣,最後成為一抔黃土。每年有許多莘莘學子準備會考、學測、指考、大考,或是在期末考期間吃不好、睡不好,也是思慮太過所致。所以要想提高記憶力,除了學會正常作息,也不能過度疲勞,還得健脾益智。常悲傷肺――經常悲傷、長時間唉聲嘆氣,為何傷肺?肺,不僅僅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呼吸道與肺臟的重要環節,還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用。中醫說「肺主衛外」,指的就是抵禦外邪的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邪侵襲的重要屏障。醫學已經證實,當人們過度悲傷,不斷哭泣,或是意志陷入消沉的時候,易使肺氣耗散,進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出現氣短、乾咳、咳血、音啞等症狀。假使一個人經常處於悲傷的狀態,無形中將會消耗體內肺氣,致使肺氣不足。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終日鬱鬱寡歡,又因父母雙亡,導致個性敏感、多疑,就是一個負面教材。根據臨床研究,癌症病人有諸多類似案例,一般被診斷出癌症之後,有些人往往會變得過度悲傷,加上身體機能低下,雙重衝擊導致身心全面失衡,可能就此一病不起。推究背後成因,往往是因為疾病帶來揮之不去的憂鬱、悲傷,面臨死亡的迫切威脅,對未來缺乏希望感,促使免疫力下降,身體活力逐漸衰退、萎靡,細胞也會隨之惡化。正所謂「邪傷肺衛」,一旦「衛氣禦外」功能不強,受到病邪侵入而難以抵抗,就會引起感冒、咳嗽、過敏等症狀,加劇肺部、支氣管系統的惡化程度。每個人都會有悲傷的時刻,這本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洩,但若是放任自己無止盡地悲傷下去,影響到日常生活,就不能視為正常狀態。很多事情過猶不及,情緒也是,一切剛剛好就好。恐驚傷腎――容易緊張害怕,為何傷腎?恐和驚都是腎的情志,作為人們對於外界突然狀況,產生刺激的一種應急反應。腎是人對於表達驚恐情緒的主要臟器。腎主藏精、精又藏髓,為生氣之原。所以,《黃帝內經》寫到:「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因為腎屬水,當人在受到劇烈驚恐時,就會像水一樣,水往低處流,因而發生呆愣、驚慌失措,大小便失禁,嚴重時還會引發暈厥、猝死。換言之,驚恐讓氣紛亂而低下,還會使身體器官失去正常作用。這與因為腎藏精,精生髓,通於腦有一定的關係。《靈樞.本神篇》這樣說:「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若是腎臟本身有疾病,可能都會影響其情緒、情志表達。例如很多腎虛的人都不喜歡說話,由於體質較為虛弱,尤其是小時候怕生、容易哭鬧,見到陌生人也會驚嚇閃躲,又如很多小孩在受驚嚇之後,發生大小便失禁的事情、不容易安穩好眠、容易半夜驚醒,這都是驚恐傷腎,腎氣不固的一種表現。記得國小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個性相當內向、害羞、膽小,並且沉默寡言。有次上課期間,教室內突然聞到類似排泄物的異味,才知那位同學因為不敢跟老師說想上廁所,而大便在褲子……,之後又有一次尿在褲子上面。這樣的情事發生數次,同學就不太敢跟他一起玩了。升上國中後,這樣情況越趨嚴重,當時也沒有好的輔導系統,導致那位同學因驚恐過度,不敢與人來往,終日躲在家中,也不肯上學,又因害怕、恐懼、寂寞、悲觀、社交關係喪失,最終接受憂鬱症治療,迄今仍未恢復健康。還有一個案例,有位好友的孩子到了國小一年級還會尿床,我到朋友家跟孩子聊天後才知道,因為一直害怕做錯事被父母罵,導致自信心不足,又怕晚上睡覺會尿床,惡性循環之下,於是經常發生尿床事件。後來跟朋友聊到,孩子自信心不足、容易擔心害怕,才會發生尿床的情況,建議去看中醫,開立對症調製養腎安神的方劑,也請朋友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讓孩子有安全感,不要因為孩子犯錯就急於責難,愛心、耐心、擁抱與陪伴,都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的互動方式。經過半年後,小孩果然已經不再尿床了,親子間的關係也有明顯改善。以上,列舉情志對於我們日常與健康的影響,根據《黃帝內經》的日常養生法則,提醒我們臨事不亂、遇事不危、逢事不驚,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學習舒緩調整之法,就能常養身體及臟腑的安適。《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當我們心情愉悅、心神安定、能量俱足時,自然不會胡思亂想,情志平衡了,也就能遠離疾病的威脅。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2-05-3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468 再創新高 增三腦炎重症童幸已好轉
國內今天新增468例中重症新冠肺炎個案,再創新高;另新增10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重症個案中新增三例兒童個案,皆為腦炎,但住院3至10天左右已順利恢復出院。死亡個案年齡分佈自40多歲至90多歲,106人有慢性病、71人未完整接種三劑疫苗、80歲以上有65人。羅一鈞表示,有些人以為打三劑死亡比較普遍,但三劑疫苗打到將近七成,沒打過只有一成多,也可以看到每天公布的死亡個案,沒打過疫苗都占四成以上,沒打疫苗染疫死亡比例是有打疫苗的六倍,因此不能看絕對數值要看分母。重症個案中新增三兒童個案,皆有腦炎。其中一名一歲女童有泌尿系統疾病,5月6日出現咳嗽症狀、5月7日發燒至38.6度,短暫抽搐一分鐘送急診,咳嗽活動力和食慾降低,懷疑為腦炎。個案確診後在醫院使用抗痙攣藥物和瑞德西韋,腦脊髓液檢查正常,轉一般病房照顧,併泌尿道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後順利退燒,於5月14日出院。一名四歲男童沒有慢性病,5月14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喉痛、腹痛、嘔吐等症狀,隔天抽搐四到五分鐘,送急診檢驗為陽性,經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室周圍有發炎跡象,出線腦炎情形,經類固醇、免疫球蛋白、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後,於5月20日出院改居家照護。另有一名五歲男童,無慢性病,5月16日出現頭痛、頭暈和食慾降低等症狀,後來出現抽搐和意識短暫喪失而送急診;不過此段時間都沒有呼吸道症狀。急診發現腦炎,發燒至40度,經過電腦斷層看到有輕微腦水腫,因此於加護病房救治,不過5月19日病況好轉已出院,僅住院三天。羅一鈞表示,目前累計兒童重症25例,包括14腦炎。腦炎個案中五位不幸過世,其餘九位小孩中有八位病況順利改善,已拔除呼吸器或出院,一位仍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但肝腎指數好轉中。針對首例兒童重症死亡案例,新北中和2歲童的林姓父親要求新北市府、衛福部疾病管署公開當日1922、衛生局、衛生所通聯以及公開政府橫向聯繫、處置流程。陳時中表示,地方調查由地方相關單位進行,與中央有關的是1922。1922都有錄音存檔,保留一年,只要有本人相關證明文件,一年內都可來申請調閱音檔。
-
2022-05-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年染疫亡近千例!今增126死 12歲男童肺炎併呼吸衰竭病歿
國內確診死亡數連續3天創新高,繼5月25日增76死、5月26日增104死,今5月27日增加126死。指揮中心指出,新增126例死亡中,年紀最小為12歲男童,死因爲肺炎併呼吸衰竭。今新增343例中重症,也新增1例兒童重症,為5歲女童,染疫後疑似腦炎、呼吸窘迫,目前正在加護病房治療中。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年中重症已超過4000位,其中931例死亡,輕症/無症狀比例99.75%,中症比例0.18%,重症比例0.07%。今新增死亡126例,年齡介於12歲至超過90歲,當中有慢性病者共113人,其中85人沒有施打三劑疫苗,年齡超過80歲有73位。羅一鈞說,死亡病例中最小為12歲男童,未接種疫苗、有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使用呼吸器,染疫後出現發燒、肺炎,死因為肺炎併呼吸衰竭過世,有簽署DNR(不實施心肺復甦術),他是第8例兒童死亡個案。目前統計8例兒童死亡個案,有5腦炎,1肺炎(今新增男童),1敗血症,1家中死亡。今新增343例中重症個案,包括中症227例、重症116例。重症新增1名兒童個案,為5歲女童,有發展性疾患,5月21日發燒後,5月22日快篩陽性,因嘔吐、全身痙攣、意識喪失等症狀緊急送醫,體溫37.6度,檢查疑似腦炎及呼吸窘迫插管住加護病房,經多重藥物治療後病況改善,5月24日已拔管移除呼吸器,續住加護病房中,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輔助呼吸。羅一鈞表示,目前兒童重症共18人,包括8腦炎,6肺炎,2敗血症,1哮吼,1家中死亡。羅一鈞表示,今年本土個案累計161萬例,年齡層分佈以70、80、90多歲個案最多,年齡層出現中重症比其他年齡層高,中重症比例依序為1.39%、4.79%、10.6%,整體來講,高齡長者染疫威脅比其他年齡層高,鼓勵長者打疫苗,打1、2、3劑打滿打好,降低重症風險。
-
2022-05-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致死率上升恐破千分之一 陳時中:是警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今天確診個案中增104死,再創本波疫情新高,外界擔心致死率恐突破指揮中心之前設定的萬分之10(千分之一)。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兩天的數字超過千分之一,但從長時間來看仍維持在萬分之5左右,不過這「仍然是個警訊」,會持續注意。而今天死亡個案再增兩例兒童個案,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指出,早在4月份就已經提醒兒童重症問題,並援引香港研究結果,2月份香港兒童面對Omicron,當時共有1147名兒童感染住院,其中80.21%年齡在5歲以下,另有4名死亡;死亡個案中有兩位兒童的死因來自「腦炎引起的神經系統併發症」,住院兒童中有171名曾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其中最常見的是「熱痙攣」,發生率達到11.6%。該文章不久前刊登在醫學界知名期刊「Lancet」預印本,對此,陳時中表示,香港傳出幼兒染疫情況時,指揮中心便召開兩次專家會議討論,也決議增加病房準備,面對國際警訊時都有討論思考發生時如何因應。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上周已制定兒童腦炎處置指引,包括檢驗抽血或頭部攝影檢查等都有相關規定,可讓臨床做依循。另外,台大醫師李秉穎表示,兒童併發腦炎跟腸病毒71型狀況類似。對於腸病毒71型的腦炎併發狀況,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1998年學者調查,12萬多兒童有400多例重症、78例死亡78,致死率為萬分之6。
-
2022-05-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重症童併腦炎最致命 6死亡案例5人有腦炎
染疫幼兒重症個案頻傳,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兩例兒童重症死亡個案,累計十四例兒童重症有四人死亡,其中三人併發急性腦炎,如果加上尚未列案的兩名幼兒死亡個案,六死案例中有五人合併腦炎。指揮官陳時中坦承,國內兒童腦炎案例多於鄰近國家,且有增加趨勢,「這是警訊」;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香港和台灣兒童腦炎增加,日韓則無,可能與華人遺傳、代謝或環境因子有關,有專家建議成立研究平台討論。上周六疾管署舉辦線上研討會,一名醫師表示,收治兩名死亡個案,分別為十歲男童及四歲女童,均合併腦炎。指揮中心表示,法傳系統只收到十歲男童死亡資料,尚未接獲四歲女童資料。如計算這兩起,確診幼兒死亡案例達六例。十歲男童本月十三日發燒卅八點五度及嘔吐,隔天早上連續出現三次熱痙攣,每次五到七分鐘,且胡言亂語,嗜睡讓家人叫不醒,十四日送到成大醫院時發燒四十點一度,有腦炎現象,緊急住進加護病房,十八日不治。成大小兒胸腔暨重症科主任王玠能表示,這是非常罕見的「急性猛爆型腦炎」,為目前國內新冠肺炎因為嚴重腦炎死亡年紀最大病例,同時疑似是國內首起確診後發生「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死亡個案;新冠肺炎造成兒童腦炎的病例不多,應是病毒引發自體免疫風暴造成,在歐美相當少見,但在東方人種卻有這種情況,日本、香港都有類似病例報告,因此六歲以上出現熱痙攣就要特別注意,若出現嗜睡、幻覺、意識不清可能就是腦炎。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晚,共累積十四名重症幼童個案,年齡介於八個月至十歲,其中六例合併腦炎,在六例幼童死亡案例中,就有五人腦炎,顯示腦炎致死率極高。
-
2022-05-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1歲童午睡猝死 最小染疫死亡個案
新冠肺炎疫情維持高原期,昨天新增六萬六二四七例本土確診個案,一七三例中重症、四十例死亡,死亡包括一歲及三歲男童;另有兩例幼童死亡案尚未列案號,六名幼童死亡案五人合併腦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是「警訊」,將盡快與專家開會,列出注意事項及醫療指引。另外,昨天死亡個案中有六人為養護機構住民。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已有八七一家住宿式長照機構出現確診個案,二九四九名工作人員、五七七○名住民確診;每天新增死亡個案中,約一成五為養護機構住民。本土病例數上周暴衝至九萬例後,一路降至昨天的六點六萬例,是否代表疫情高峰已過?陳時中表示,病例數下降可能與周末有關,無法以此下降為準,但看來沒有持續快速往上升,「我的看法是,到目前為止控制得宜。」單日確診病例數雖然下降,指揮中心昨天下午記者會公布新增四十例死亡個案中有兩例為幼兒,其中一歲男童無慢性病史,睡午覺時陷入昏迷,家人察覺有異緊急送醫,到院時已無生命徵象,急救無效;採檢為陽性,Ct值九點多,顯示剛染疫,法醫判定死因為新冠肺炎,為目前年齡最小死亡個案。另名三歲男童同樣無慢性病史,十六日發燒超過三十八度,快篩陽性,隔天高燒至四十一度,送急診時意識喪失、四肢痙攣、抽搐,且有肺炎腦水腫,合併腦炎缺氧、神經性休克,醫院雖積極搶救,但仍於二十日病逝。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截至昨天下午,累計十四例兒童重症,四例死亡,三例與腦炎有關;另有兩例併發腦炎死亡的兒童個案待審,總計已有六名幼兒染疫死亡。陳時中表示,雖然台灣兒童重症死亡相關案件數很少,但與鄰近國家相比卻是多的,「這是警訊」。「快篩陽視同確診」適用對象昨擴及原住民及離島民眾,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中央已說相關措施預計廿六日上路;不過,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只是暫定時間,還在規畫中,尚在確認篩檢站轉型、醫療院所準備等配合事項。陳時中表示,這兩天就會宣布「篩檢站轉型成為診斷加領藥站」,但篩檢站並非確診者領藥處,而是快篩陽性者至篩檢站,經醫師診斷確診後,一併領藥及通報。
-
2022-05-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再增2童新冠肺炎死亡 一歲童「午睡中昏迷」送醫急救後才確診
國內中重症今天新增173例,包括中症130例、重症43例;確診個案中有40例死亡個案。其中死亡個案再增兩例兒童個案,分別為一歲及三歲男童,其中一例為併發腦炎死亡。目前兒童重症累計14例,四例死亡,其中三例死因為併發腦炎。1月1日至今輕症無症狀者占99.77%、中症人數為2173人,占0.17%、重症及死亡共680人,占0.06%。死亡個案年齡介於1歲至90多歲,20人超過80歲以上,37人具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者15人。其中兩名為未滿10歲死亡的兒童個案。一是一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於家中午睡家人要叫醒時發現昏迷,送醫發現沒有心跳、沒有呼吸且無無外傷,也無心肌炎等心臟急症,病程變化未知,但因急救採檢時呈新冠陽性,Ct值9點多,因此判定死因為新冠肺炎。另一名為三歲男童,無慢性病史。5月16日發燒至攝氏38度以上,快篩陽性;5月17日高燒至攝氏41度,且四肢發紺。送急診時發現意識喪失、四肢痙攣、抽搐,有肺炎腦水腫,合併腦炎缺氧、神經性休克、頭部僵硬。曾使用瑞德西韋、降腦壓等藥物,仍於5月20日病況惡化去世,死因為腦炎併神經性休克。另外,重症43例個案中,其中一位為20多歲男性。羅一鈞表示,該名個案未接種疫苗,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肺炎合併呼吸窘迫,於加護病房治療中。
-
2022-05-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10歲男童確診引發自體免疫風暴 急性猛爆腦炎5天不治
成大醫院本月14日收治一名新冠肺炎確診10歲男童,在家中出現抽筋、胡言亂語「廁所有妖怪、妖怪附到我的身上」,緊急送醫住進加護病房,經醫院多項治療,仍然在18日不治,成大小兒胸腔暨重症科主任王玠能表示,是非常罕見的「急性猛爆型腦炎」,應該是病毒引發的自體免疫風暴造成,這在過去的腸病毒個案中也曾經看到。王玠能表示,這個是目前國內新冠肺炎因為嚴重腦炎死亡年紀最大的病例,提醒家長一般在5歲以下幼童,發燒容易出現熱痙攣,但是在發作之後就恢復正常,如果6歲以上出現熱痙攣,就要特別注意,同時還出現嗜睡、幻覺、意識不清等狀況,可能就是腦炎的徵兆,必須馬上就醫。這名10歲男童13日出現發燒38.5度、嘔吐等症狀,家長帶到診所就醫,隔天早上連續出現三次的熱痙攣,每次大約5分鐘,而且胡言亂語,對家人表示廁所裡有妖怪,妖怪附到他的身上,還說電燈在晃動等,非常嗜睡,家人叫都叫不醒。家人警覺狀況不對,9點多就送到成大醫院,到院時,發燒已經到40.1度,但相關的生命指數大致正常,由於有腦炎現象,醫師在下午1點安排住進加護病房,到5點多就出現心律不整引發心室頻脈,經搶救後恢復,但是狀況仍然不好,過程中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部不斷地腫大,即使給予消腫藥物,仍然沒有改善。王玠能表示,患者在住進加護病房後,狀況急轉直下,過程中雖然給予瑞得西韋抗病毒藥物、免疫球蛋白、類固醇、介白素抗體等,並給予低溫治療希望能控制腦壓,最後甚至還洗腎,但是仍然在18日再度發生嚴重心律不整,經過急救無效死亡。患者家中5人都陸續確診,包括爸爸、媽媽及哥哥,只有弟弟沒有確診,學校同班同學也有確診,目前還沒有打疫苗,急救的過程中,媽媽一直在加護病房內陪伴,目睹兒子在短時間之內病程變化快速,醫院雖然全力搶救仍不治,難以接受。王玠能表示,患者腦炎的進程比起一般快速很多,目前新冠肺炎造成兒童腦炎的病例並不多,歐美相當少見,但是在東方人種卻有這種情況,包括日本、香港都有類似的病例報告。而腦炎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或者是自體免疫攻擊而產生,王玠能表示,在這個個案中,患者雖然確診,但CT值將近30,而且腦脊髓液中並沒有病毒,很難確定是病毒攻擊造成的,最有可能的是因為感染病毒後,引發自體免疫風暴,抗體攻擊自己產生嚴重後果。而且一般如果是腦部發炎,情況不會這麼嚴重,但是如果是腦幹發炎,那裡是生命中樞,包括呼吸、心跳都會受影響。
-
2022-05-2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嚴防兒童重症併腦炎亡 家長須知「八大重症前驅症狀」
本土單日確診案例連續兩日維持在八萬多例,但中重症人數持續增長,從5月16日新增148例到今天已達223例,兒童重症案例再增2例,累計達9例,其中3例合併腦炎。指揮中心今召集專家制定「兒童急性腦炎的臨床處置指引」,專家指出,兒童染疫仍以輕症、無症狀為主,若不幸發展為重症,病程發展相當快速,避免重症合併腦炎或導致死亡,家長必須認識「重症前驅症狀」,協助孩子能盡速就醫。衛福部前部長、長庚大學醫院系小兒科教授林奏延表示,Omicron引起的兒童重症合併腦炎的患者有三大特點,多數是「學齡前」孩童、被診斷合併腦炎後約2到3天內過世、無其他疾病。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加護科主治醫師林建志表示,兒童重症合併腦炎的前驅症狀有「八大指標」,分別是體溫大於41度、意識不佳(GCS≤12) 、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抽搐、步態不穩。林建志表示,一般兒童染疫後,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發燒、咳嗽或流鼻水,開始發展為重症時會出現哮吼或合併腦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哮吼是指上呼吸道有嚴重發炎阻塞,讓患者出現類似「狗吠聲」的呼吸聲音。林建志表示,兒童染疫後若發展成重症且合併腦炎,依照台灣目前個案來看,體溫都會高於攝氏41度以上,同時也會出現意識不佳,他表示,小小孩生病時,多會臥床休息,家長難以辨別是否意識不佳。他建議,小小孩如果持續昏睡,睡眠時間過長難叫醒,反應變差,就可能是意識不佳,應立即就醫。林建志表示,合併腦炎的孩子會持續頭痛,通常大小孩會說話反應,小小孩沒辦法說,但腦炎會讓小小孩的囟門關起來,相對應的反應是「持續嘔吐」,如果小小孩染疫後,持續「莫名其妙地嘔吐」也可能是引發腦炎的反應。由於孩子發燒可能引發抽搐,但抽搐的表現可能是熱痙攣或是腦炎,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次數,熱痙攣只會發生一次,但病毒性腦炎會反覆發作。不過,家長若孩子第一次發生抽搐就應該要請求醫療協助。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根據統計,台灣確診案例中,兒科感染個案占整體個案20%左右,住院患者屬於中度以上病人,約有7%屬於學齡前孩子,其中5%發展為重症。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染疫率雖占整體20%,但也與國外數據類似,美國今年1到4月登錄兒童確診人數為525萬人,住院率為0.25%、死亡率為0.005%;日本10歲以下兒童染疫人數占整體的15%到20%,20歲以下青少年占整體30%,住院率1.9%、死亡率為0.000055%。黃瑽寧表示,香港確診兒童約7萬多人,住院率高達4.5%,死亡人數為7人死亡率為0.01%,數據比日本與美國都高出一倍,但有非常多的專家認為香港的分母大大被低估,與台灣現在的情況類似,因為快篩陽性後不願PCR,自然等待症狀消失,未進入法傳系統。台灣目前的兒童染疫死亡率約0.0017%,比美國、日本低,整體而言,兒童輕症比率仍高,民眾無需自己嚇自己,不過現階段還是需要戒慎恐懼。
-
2022-05-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2歲女童急性腸胃炎高燒併發熱痙攣 驗出確診收治
苗栗縣一名2歲女童持續拉肚子,家屬以為是急性腸胃炎讓她服用家中的腸胃藥,不料女童突然抽筋、口吐白沫、四肢抖動且喪失意識,體溫燒到40度,經救護車送醫急診,家屬否認有接觸史,但PCR檢測證實感染新冠肺炎,並由專責病房收治。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浩遠表示,最近觀察到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常見症狀包含高燒,每天都有燒到40度的確診病童,5歲以下幼兒突然高燒有可能引起熱痙攣,而感染新冠肺炎已是目前兒童高燒最常見原因,因此應特別注意,最近如果孩子突發熱痙攣,要高度懷疑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李浩遠表示,兒童確診後,家長除了給予醫師開立的藥物,必須喝足夠水份及吃營養的食物才有體力對抗病毒,如病童食慾下降必須少量多餐,多餵幾次;家長除了要記錄病童體溫,也必須記錄一天進食量和尿量、觀察活力狀態、記錄每分鐘呼吸次數、監測血氧、觀察呼吸是否有胸凹、膚色或唇色,及肢體是否冰冷。他指出,兒童感染COVID-19大多是輕症,基本就是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發燒、喉嚨痛、咳嗽、鼻塞、頭痛、倦怠、痠痛等,部分會出現胸痛、胸悶、腹痛、腹瀉、嘔吐、脖頸痠痛、紅疹、全身疲倦感等症狀。被感染兒童大多會發燒,且發燒溫度常見在39度以上,多數發燒約2天就能退燒。除了發燒,較大的小孩會喉嚨痛,比小小孩會咳嗽。但如果沒發燒仍呼吸急促就要特別留意,如果進入到無法進食或餵食、意識喪失、抽搐、倦怠、呼吸困難、眼球紅(缺氧之症狀)以及低血壓等則是中重度狀況,必須盡快依疫情指揮中心規定的方式就醫。
-
2022-05-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小兒科醫師:兒童染疫COVID-19少數可能痙攣 沒發燒也應採檢
根據國外經驗,Omicron病毒株可能在孩子感染初期引起痙攣,甚至還沒發燒時就先痙攣。COVID-19引起的痙攣,在沒有其他慢性病的健康孩子身上也可能發生,建議在疫情期間,對於沒發燒卻發生痙攣的孩童,應進行COVID-19採檢。COVID-19痙攣並不代表疾病比較嚴重或是會引起重症,但要密切注意孩子狀態。一般而言,痙攣在2至3分鐘內會自行停止,若尚未停止,建議即刻前往醫院。當痙攣停下來後,孩子往往會很疲倦,但多能在5至30分鐘內恢復正常意識,痙攣發作完,建議爸媽幫孩子量測體溫,並予以退燒,若退燒後意識恢復不佳,也應該前往醫院由醫師直接評估檢查。典型熱痙攣好發於6個月大到5歲大孩童,所以若孩童小於6個月大,發生痙攣會強烈建議住院,若痙攣發作持續過久、太頻繁,或發作後半小時仍意識異常,也會建議住院。若孩子本身有其他重大疾病,醫師會評估是否為高風險需要住院。孩子發生痙攣時,只有在較特殊或嚴重的狀況下,必須住院做腦部影像檢查或其他特殊檢查,即時的臨床觀察相當重要。目前沒有指標能預測孩子回家會不會再發生痙攣或變重症,若醫師評估後認為沒有住院需求時,爸媽回家時應注意孩子服用退燒藥後的意識狀態、呼吸、水分補充。孩子難免比平時疲倦,但在體溫緩和時應該能和您有適切互動,若焦躁不安難以安撫甚至反應變慢,代表病情可能有變化,應隨時回急診再次評估。根據國外經驗,大多數COVID-19引起的痙攣,孩子們病程結束後多恢復得很好,完全正常。提醒家長痙攣發作時,切勿搬弄口鼻,發作完可協助孩子側臥,以免孩子被口水嗆到,有任何擔心不確定就帶去醫院由醫師評估。
-
2022-05-17 新冠肺炎.居家隔離怎麼伴
居家隔離怎麼伴?/孩子染疫發燒、發抖怎麼辦?醫師提醒:退燒後觀察二症狀指標
隨著COVID-19確診人數逐日增多,一家人一起確診的狀況層出不窮,在龐大的壓力下,小孩一出現發高燒、發抖等症狀,更容易讓確診、隔離中的大人心急如焚,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就有確診家長對小孩發燒、發抖症狀感到憂慮,不知該如何是好,或者也有家長不了解小孩染疫是否會引起腹瀉等症狀。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邱南昌提醒,當小孩確診感染或有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發燒、發抖是常見現象,而最重要的觀察指標是「退燒後的活動力、食慾」,如果退燒後,小孩活動力還是很好,食物也吃得下,家長就不用太多擔心,但如果退燒後還是病懨懨、精神很差,或食慾不好,吃不下 就建議盡速就醫,以免情況惡化。邱南昌進一步解釋,感染常造成發燒,雖然染疫時小孩發燒比率比大人低,但一發燒,發燒溫度通常比較高,這時可先讓孩子服用退燒藥,使用退燒藥後發燒多半會退,但可能很快又燒了起來,並非服用一、兩次退燒藥就能順利退燒,有時會斷斷續續,持續兩到三天,退燒後的活力狀況才是重點。小孩發燒、發抖或有熱痙攣 家長要保持冷靜「小孩發燒時發抖,一點也不會奇怪!」邱南昌表示,若小孩發燒時體溫慢慢上升,較不容易發抖,但體溫如果迅速竄升,身體無法適應,便很容易發抖,不是只有COVID-19,像腺病毒、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也都可能引發類似症狀。此外,有些孩子一發燒便容易產生熱痙攣,這樣的現象常發生在六個月到六歲大的孩子身上,如果小孩有熱痙攣體質,發燒時就不是只有發抖,而是產生抽筋現象,此時,小孩可能眼睛上吊、嘴巴咬緊牙關、身體全身用力抖動,甚至會失去意識。小孩出現熱痙攣的時候,家長不要太過慌亂,建議先觀察,並保護孩子的頭、脖子,並將小孩的衣服鬆開透氣,不要讓小孩跌倒、撞到,也不要往小孩嘴裡塞東西,或把自己的手伸進孩子嘴巴,熱痙攣多數持續一、兩分鐘,症狀就會減緩、消失,一旦超過五分鐘,情況就會比較危急,若出現熱痙攣,家長可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診斷、評估。 小孩疑似染疫 就醫情況、症狀都需要大人關注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訊,當大人、小孩都確診而需要就醫,可以叫救護車119或自行開車、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就醫,但不可以坐公車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到達醫療院所,家長一定要主動告知自己接受篩檢為陽性反應,醫護人員才知道如何進行應變。UDN元氣網和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成立「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也有家長詢問小孩腹瀉,是否代表染疫,關於這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早在2020年4月已將腹瀉納入COVID-19臨床診斷條件當中,由此可知,小孩腹瀉的確也可能是COVID-19造成,家長必須提高警覺。【加入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資料整理歸納自「居家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感謝眾病友及居隔者提供自己問題,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加入此社群。
-
2022-05-11 養生.保健食品瘋
每天都在吃B群,但你吃對了嗎?營養師傳授4吃法,才不會有吃等於沒吃
走進藥妝店一看,架上更是琳琅滿目的維生素B群保健食品,不只台灣,連到了美國、日本旅遊,也常是親友託買代購的熱門名單,到底維生素B群是不是厲害的神藥,要怎麼吃、怎麼補呢?台灣營養基金會副執行長周怡姿說,因為就保健食品來說,B群是人體每天所需的營養素,從小孩到老年人都需要,加上維生素B 群可說是最早開發出來的營養補充品,使用歷史久遠,早年很多人都會託國外親友帶回來,民眾對它並不陌生,也相對覺得安全。一般以為B群是水溶性維生素,就算多吃了,也可藉由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大部分人的使用觀念都是「沒病補身、吃安心的」;也就是上述的多種原因,造成B群一直是國人心目中必買必吃暢銷保養品。營養師建議的B群應該要這樣吃才對!1.搭配規律作息和適當飲食維生素B群是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輔酶,是催化的角色,本身沒辦法供應能量,因此,假如身體缺乏均衡的營養素攝取,不好好吃飯,單靠補充B群想要抗疲勞還是無法作用的。這就像一部車,空有馬力超強的引擎,如果沒有吃油或車身不完整,車子一樣沒法前進。2. 適量補充為原則所謂的適量,就是包括從日常食物攝取的和額外補充攝取的量合計起來,符合每日營養素的建議攝取量就行了,補充太多,身體會自動排出體外,並沒有好處。市售的B群健康保健品,舉凡藥丸錠狀、液體或機能飲料,樣式繁多,有的還含有賦形劑或添加物,在選購上必須研究清楚外包裝的成分說明標籤,看看純度和劑量到底是多少。善用最新的膠囊錠狀食品的營養標示規定,可以清楚檢查每一份量是幾顆以及每一份量所含營養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和其占每日建議攝取量基準值的百分比,這樣就可以輕鬆掌握「適量」補充的關鍵。3.攝取整體B群,比單一吃效果好B群有協同作用,因此,建議同時攝取適當比例,一起補充效果佳。若很清楚飲食需求狀況,比如素食者和老年人缺乏維生素B12或孕婦的葉酸特別補充,可以在醫師指導之下選擇單劑維生素做補充;一般若是飲食不均、攝取不足,或因壓力大或常喝酒需要補充B群者,建議可以整個B群一起均衡補充,要比單一個別攝取效果更好。簡單來說,B群一起的均衡攝取,要比單一個別攝取效果更好。4.吃過量會有副作用一般來說,維生素B群攝取過量的副作用雖然不大,但並不表示完全沒有副作用,過量攝取維生素B2,有人會有暫時性的皮膚癢、灼熱感及抽痛;菸鹼素過量,有人會有頭痛、腸道痙攣、噁心、腹瀉、皮膚癢、臉部潮紅等副作用;過量的維生素B6 ,可能出現神經系統障礙和失眠的情形。.延伸閱讀: 。B群解疲勞、提神!單品or複方好? 「挑選要點」曝:飯前、飯後吃也有差 。壓力大小心是維生素B群害的! 「NG飲食吃法」恐狂耗體內B群